食用碘盐(共7篇)
食用碘盐 篇1
缺碘可引起甲状腺肿大和儿童智力低下甚至痴呆。如果孕妇缺碘, 生下的婴儿智力和身高会受到严重影响, 医学上称为呆小病。由此可见, 缺碘的危害很大。食盐加碘是给人体补碘的最好方法。可碘遇热蒸发, 会失去它应有的功效。因此食用加碘食盐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在保质期内食用。
因为家庭用的食盐中, 除了含氯化钠之外, 还加有碘。碘盐在光照、风吹和受热的情况下, 会氧化分解而失效。因此, 食盐是有保质期的, 它的存放时间不宜过长, 最好随吃随买, 不可一次购买过多。
2. 不可把食盐装在开口容器中或放在灶台边。
多数家庭习惯把食盐放在灶具旁边, 并且用开口容器盛装。这样做很容易引起加碘盐氧化分解, 失效变质。碘盐应存放在加盖的、不透明的密封容器内, 随用、随取、随盖, 切忌散放、敞盖, 以防碘挥发。而且应远离灶台, 避免高温。最好放在阴凉、干燥处, 避免阳光直射或吸潮。
3. 不可用盐爆锅 (油热时就把食盐放入锅中) 。
加碘盐加入的是碘酸钾, 它性质比较稳定。但是, 在烹调过程中, 碘盐遇高温会分解成碘元素而挥发。如果炒菜时用盐爆锅, 由于油温很高, 不但会导致碘元素挥发, 而且还会使食油变焦, 产生致癌的有毒物质, 影响人体健康。所以, 炒菜时应尽量在菜将要出锅时再加盐, 不可用盐爆锅。
4. 焖、煮、煨、炖食物时要在快熟烂时放盐。
因为在焖、煮、煨、炖食物时, 放盐过早会使碘大量挥发、丢失, 同时还会使豆类、肉类食物难以酥烂。所以, 焖、煮、煨、炖食物时要在快熟烂时放盐。
5. 尽量避免有剩菜。
烹制菜肴时要适量, 做到现烹现吃, 尽量避免剩菜。因为剩菜在回锅加热过程中, 会使碘盐中的碘全部挥发掉, 从而失去碘的作用。
6. 盐的食用量要适当。
盐的食用量过多或过少都有害。一般人都知道, 高盐饮食一是可引起高血压, 使脑中风的发生率明显增加;二是损伤胃黏膜, 导致胃溃疡、胃炎等胃病;三是使呼吸道疾病加重引发哮喘等。同时, 低盐饮食也有危害:食盐过少会出现头痛、倦怠、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全身无力等症状。究竟成年人每天食用多少盐合适呢?医学专家告诉我们:健康成年人每天摄入食盐6g, 就可以满足机体对钠的需求。
食用碘盐的真假鉴别等 篇2
食用碘盐是预防碘缺乏病的最经济、简便、行之有效的方法。消费者在购买碘盐时如何鉴别真假呢?可将买来的盐取一点撒在淀粉或切开的土豆上,盐变成浅紫色的,就是碘盐。颜色的深浅说明含碘量的多少,颜色越深,含碘量越高。
碘盐中的碘酸鉀是相对不稳定的化合物,受热、日晒及风吹后易氧化为分子碘而升华失去效用。所以,家庭食用碘盐应注意以下事项:
应购买有效期内密封的小包装的碘盐,随吃随买,尽量不要久存后才用。
储存碘盐,最好选用加盖严密的陶瓷制品。若用玻璃制品,最好是带颜色遮光的;如果是无色透明的,则应将其放在避光的橱柜内。
碘盐应置于干燥、阴暗、不受潮、不受太阳照晒和不受高温烘烤的地方。并且用后要及时加盖,避免氧化、挥发。
碘盐不宜淘洗,以免碘的流失。最好在汤、菜、饮食即将做好或已经做好后添加碘盐调味,尽量避免用碘盐爆锅、长炖、久煮。缺碘地区要坚持常年食用碘盐,如果连续3~6个月不食用碘盐就会失去以碘盐补碘的作用。(山西省平顺县县委组织部 段铸成 邮编:047400)
春天少吃腌制 熏烤食品
每年一到冬季,我国居民都有腌制腊肉、酱菜的风俗习惯,这些腌制食品一般要留存到第二年的春天才食用完。禽、畜、鱼肉经过熏烤腌制和豆制品、蔬菜、瓜果经过腌制发酵制成的食品,是我国的传统食品,长期以来受到人们的欢迎。但腌制品吃多了不好,主要是其营养成分比不上新鲜食品,而且腌制类食品中有较大量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易在肉制品中形成硝酸铵,可直接导致胃癌;发酵类食品中除了含有亚硝基化合物,还有多种有害霉菌,长期食用这类食品会对人体形成潜在的危害。
食用碘盐 篇3
1 材料与方法
1.1 抽样方法与对象
按照《辽宁省碘盐监测实施方案》的要求, 在全市7个县 (市、区) 中, 每县 (市) 区, 按东、西、南、北、中随机抽取9个乡 (镇、街道) , 其中东、西、南、北、中片各抽取2个乡 (镇、街道) , 中片随机抽取1个乡 (镇、街道) ;每个乡 (镇、街道) 随机抽取4个行政村, 其中2个行政村 (居委会) 可在乡政府所在地及其附近抽取, 另外2个行政村在非碘盐较高的地区或距乡政府5公里以外的村抽取, 每个行政村 (居委会) 抽取8户居民。
1.2 检测方法与判定标准
碘盐测定:用直接滴定法。
判定标准:依据《辽宁省碘盐监测实施案》进行结果判定, 即食盐中碘含量20~50mg/km为合格碘盐碘;<5mg/km为非碘盐;其他含量为不合格碘盐。
2 结果
表1可见, 3年来共监测居民户碘盐6984份, 合格6864份, 合格率为98.45%。其中2006年监测2520份, 合格2472份, 合格率为98.2%, 碘盐覆盖率99.93%, 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8.13;2007年监测2340份, 合格2291份, 合格率为98.27%, 碘盐覆盖率为99.62%, 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7.90%;2008年监测2124份, 合格2101份合格率为98.77%, 碘盐覆盖率为99.88%, 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8.65%。3年共检出非碘盐12份, 不合格碘盐108份。
3 讨论
食用碘盐 篇4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中心慢病科2007年~2010年按照《山东省2007年度中央补助山东省公共卫生专项资金碘缺乏病防治项目技术实施方案》的要求, 采用随机抽样监测的方法, 按东、西、南、北、中划分为5个片, 在东、西、南、北片各随机抽取2个乡 (镇、街道办) , 在中片随机抽取1个乡 (镇、街道办) , 共抽9个乡 (镇、街道办) 。在每个被抽中的乡 (镇、街道办) , 随机抽取4个行政村 (居委会) , 在每个被抽中的行政村 (居委会) , 随机抽取8户居民食用盐, 共抽288份送检。
1.2 检验依据与方法[1]
采用国标GB/T13025.7-1999直接滴定法定量测定。
1.3 质量控制
本实验室自开展碘盐监测以来, 参加国家或省级碘盐检测外质控考核, 考核结果均为合格。
1.4 结果判定标准[2]
根据国家GB5461-2000标准, 合格碘盐含量35±15mg/kg, 不合格碘盐含量为5~20 mg/kg (不包含20 mg/kg) 或>50mg/kg, 非碘盐含量为<5 mg/kg。
2 结果
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2007年~2010年共监测居民户盐样1152份, 合格碘盐1092份, 碘盐覆盖率98.3%, 合格碘盐食用率94.8%
3 讨论与分析
2007~2010年监测了144个行政村1152份居民食用盐, 从表1可以看出我区连续4年居民户碘盐覆盖率均在96%以上, 但合格碘盐食用率仅为94.8% (其中2007年合格碘盐食用率仅为88.5%, 小于90%) , 仍有5.2%居民户在食用不合格碘盐, 而且每年都有无碘盐检出, 四年共检出非碘盐20份, 无碘盐率1.7%。监测数据在一定程度上说明: (1) 居民户存放、食用碘盐的方法不当; (2) 市场上仍存在不合格碘盐和非碘盐; (3) 部分居民对碘缺乏病的危害和食盐加碘的益处认识不足。
综上所述, 2007~2010年我区碘盐监测结果表明我区碘盐覆盖率和合格碘盐食用率达到了国家要求90%以上, 说明我区有关部门非常重视碘缺乏病的防治工作, 以食盐加碘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得到了有效落实。按照《实现消除碘缺乏病防治规划 (2004-2010) 》 (国办发【2004】75号) 文件有关要求, 于2010年在省级对县级考核中, 顺利通过了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县级考核评估。虽然碘盐质量得到大幅提高, 但仍存在食用不合格碘盐和非碘盐问题, 今后:各级卫生, 盐务部门应高度重视, 加强碘盐监督, 严厉打击私盐和非碘盐流入市场;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 提高群众碘缺乏病知识水平;进一步扩大调查监测范围、频率, 加强防治监测与评估工作, 建立健全碘营养水平监测网络和评价体系, 不断提高监测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为加强碘缺乏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防治措施。
参考文献
[1]GB/T13025.7-1999.制盐工业通用实验方法碘离子测定〔S〕.
食用碘盐 篇5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2007—2011年全县共抽检1 440份盐样进行检测。
1.2 抽样方法
抽样原则:全县按东、西、南、北、中划分5个抽样片区,在东、西、南、北片区各随机抽2个乡镇,在中部片区随机抽取1个乡镇,共抽取9个乡镇;在每个被抽中的乡镇随机抽4个行政村,不足4个时全选,在每个被抽取的行政村随机抽检8户居民食用盐,每年抽取9个乡镇36个村共288份盐样。
1.3 检测方法
碘盐含量均按国标GB/T 13025.7-1999《制盐工业通用试验方法碘离子的测定》中的直接滴定法进行定量测定[2]。检出非碘盐后再采用仲裁法定量测定。
1.4 判定标准
按照国家GB 5461-2000《食用盐》标准,食用盐中碘含量20~50 mg/kg为合格碘盐,<20和>50 mg/kg判为不合格碘盐,<5 mg/kg为非碘盐[3]。
1.5 数据处理
采用Excel 2003版本进行数据录入和统计处理。
1.6 质量控制
都安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监测人员均参加过广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一培训,实验室每年都接受了国家碘缺乏病参照实验室的碘盐外质控的考核并取得合格证书。在每次测定过程中,均采用国家标准物质GBW 10008j和GBW 10006j分别作内控,平行测定值均符合真值要求。
2 结果
2.1 碘盐合格情况及覆盖结果
2007—2011年共检测盐样1 440份,其中含碘盐1 440份,合格碘盐,1 431份不合格碘盐9份。未发现非碘盐。碘盐覆盖率为100.00%,碘盐合格率和合格碘盐食用率均为99.38%.见表1。
2.2 盐碘含量检测结果
在检测的1 440份含碘盐中无<5 mg/kg的非碘盐,9份属于不合格碘盐1 431份,属于合格碘盐。碘盐平均值为31.82 mg/kg,碘盐中位数为28.96 mg/kg,碘盐含量范围分布在15.30~77.40 mg/kg之间,见表2。
注:该县5年居民食用碘盐检测中未发现非碘盐。
注:每年均检测288份。
3 讨论
我国是世界上碘缺乏病流行严重的国家之一,食盐加碘是持续消除碘缺乏病的重要手段,长期坚持补碘措施是持续改善人群碘营养状况的唯一有效途径,是消除碘缺乏病危害最易坚持、最安全有效、最经济的措施,而碘盐监测就成为消除碘缺乏病的重要环节[4]。碘是影响智力发育及人体合成甲状腺素的重要和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人体缺乏会导致机体不同程度的损害并发碘缺乏病,严重可出现残疾,采用食盐加碘是控制和消除碘缺乏病最为简单有效的措施[5]。近期发布的全国碘缺乏病监测情况显示,广西等几个省的部分地区家庭主妇尿碘水平偏低[6],因此,应加强对当地食用碘盐监测。都安瑶族自治县属于广西边远山区,在过去5年中对城乡居民食用碘盐含量的检测中未发现非碘盐,而合格碘盐食用率5年平均为99.38%,达到2010年全国95%以上的县(市、区)合格碘盐食用率≥90%的目标,今后,还要利用多种宣传手段提高全民对碘缺乏病的认识,使碘缺乏病防治知识家喻户晓,促使居民合理用盐,食用到合格碘盐,巩固该县碘缺乏病防治成果。
摘要:目的 检测广西边远山区的都安瑶族自治县各乡镇当地居民近几年食用碘盐状况,为持续消除碘缺乏病及防治工作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食盐卫生标准》要求进行随机抽样检测,2007—2011年每年在全县9个乡镇36个行政村每村随机抽取8户居民家中的食用盐样品1份。结果 5年中总共抽取和检测居民家中食用盐样品共1 440份,其中合格碘盐1 431份,不合格碘盐9份,碘盐合格率为99.38%。未发现非碘盐。该县5年城乡居民碘盐覆盖率为100.00%,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9.38%。结论 该县在过去5年检测证实,居民合格碘盐食用率已均达到2010年全国合格碘盐食用率≥90%的目标。
关键词:碘盐,碘盐合格率,居民户
参考文献
[1]GB16006-1995.国家技术监督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碘缺乏病消除标准[S].
[2]GB/T13025.7-1999.制盐工业通用试验方法碘离子的测定[S].
[3]GB5461-2000.食盐卫生标准[S].
[4]韦丽琴,傅剑羽,黄林光,等.2004—2011年广西天峨县居民食用碘盐检测结果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2,22(4):852-853.
[5]张德秋,黄志宏.2004—2006年敦化市居民户碘盐监测结果分析[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07,2(1):22.
食用碘盐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2008-2014年老河口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盐碘监测报表。
1.2 监测方法
根据《全国碘盐监测方案》要求, 全市2008-2011年每年按东、西、南、北、中划分五个片区, 共随机抽取9个乡 (镇、街道办事处) , 其中东、西、南、北片各随机抽取2个乡 (镇、街道办事处) , 中片区随机抽取1个乡 (镇、街道办事处) ;在每个乡 (镇、街道办事处) , 随机抽取4个行政村 (居委会) , 在每个行政村 (居委会) 抽取8户居民食用盐, 共抽取盐样288份。2012~2014年随机抽取5个乡 (镇、街道办事处) ;在每个乡 (镇、街道办事处) 随机抽取4个行政村 (居委会) , 每个行政村 (居委会) 抽取15户居民食用盐, 共抽取盐样300份。每份样本重量大于50 g。
1.3 检测方法
采用直接滴定法 (GB/T13025.7-1999) [4]进行盐碘测定。
1.4 判定标准
2008-2011年依据GB5461-2000《食用盐国家标准》[5], (35±15) mg/kg为合格碘盐, 加碘食盐中碘含量低于或超过 (35±15) mg/kg为不合格碘盐, 非碘盐为小于5 mg/kg;由于新老标准盐在市场中共同存在, 合格碘盐判定结合新老标准, 全市采用新标准下限及老标准上限进行判定, 2012-2014年合格碘盐判定标准为18~50 mg/kg, 不合格碘盐为小于5~18 mg/kg或大于50 mg/kg, 非碘盐标准不变。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Excel软件进行资料汇总、数据统计分析, 计算居民户食用盐的非碘盐率、碘盐覆盖率、碘盐合格率、合格碘盐食用率[6]。
2 结果
2008-2014年共抽样监测居民户碘盐2052份, 共检出含碘盐2033份, 居民各年碘盐覆盖率在97.57%~100.00%;其中合格碘盐2016份, 历年碘盐合格率为98.32%~100.00%, 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7.22%~99.00%, 盐碘含量中位数在25.80~35.72 mg/kg, 符合国家标准。7年中非碘盐共检出19份, 占监测总数的0.93%, 各年度非碘盐检出率为0.00%~2.43%, 见表1。
利用Excel软件统计分析的结果显示, χ2=4.59, P=0.03<0.05, 我们可以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拒绝原假设:所检测盐样本的组成结构与年份是独立的。2008-2014年老河口市分年度碘盐覆盖率和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此外, 分析年份与碘盐覆盖率和合格碘盐食用率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7和0.33, 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随着年份的增加, 老河口市食盐加碘防治碘缺乏病的措施取得了扎实有效的成果。
3 讨论
湖北省是碘缺乏病严重流行的省份之一。近几十年来, 采取了以食用盐加碘为主的碘缺乏病综合防治措施, 大体经历了食盐加碘试点、食盐产区机械化集中加碘、碘缺乏病查治到1995年实现全民食用盐加碘几个阶段[7]。2009年襄阳市9个县 (市、区) 均达到了碘缺乏病消除标准。2008-2014年老河口市居民每年碘盐覆盖率高达97.57%~100%, 各年度碘盐覆盖率均符合全国消除碘缺乏病标准 (大于等于95%) 。各年度居民的碘盐合格率均在90%以上, 符合GB 16006-2008碘缺乏病消除标准, 与荆州市、宜昌市碘盐监测结果大体一致, 说明老河口市食盐加碘防治碘缺乏病的措施扎实有效。
2008-2014年共检出非碘盐19份, 说明碘盐市场监管仍存在漏洞, 盐政部门与食品监管部门应高度重视, 紧密配合, 加大执法力度, 严查非碘盐来源, 从各个环节杜绝非碘盐流入市场;7年间共检出不合格碘盐17份, 提示要不断深入开展碘缺乏病防治健康宣传教育及健康促进活动, 教育居民认识到食盐加碘的科学性和重要性, 树立自我保护意识, 自觉抵制购买无碘盐, 同时正确掌握储存、使用碘盐方法。
综上所述, 2008-2014年老河口市碘盐覆盖情况良好, 居民食用合格碘盐达到消除碘缺乏病国家标准。鉴于尿碘及生活饮用水中碘含量反映居民碘营养水平, 应加强尿碘和生活饮用水碘含量的监测。由于儿童和孕妇对碘摄入量有着更严格的要求, 应当针对重点群体开展相应监测。随着2012年食用盐新标准的执行, 还需密切关注食盐碘含量调整对人群营养水平及健康状况的影响, 不断改进和完善食盐加碘的措施。
摘要:目的 详细、精确采集老河口市居民实际使用碘盐质量及其覆盖状况, 剖析其中部分存在问题便于采取对应干预措施。方法 深入市区及各乡镇村组随机运用抽样法、直接滴定法 (GB/T13025.7-1999) 进行盐碘检测。结果 2008-2014年老河口市碘盐抽样检测居民户2052份, 检出合格碘盐2016份, 不合格碘盐17份, 非碘盐19份;2008-2014年居民碘盐覆盖率97.57%100.00%, 各年碘盐合格率为98.32%100.00%, 合格碘盐食用率在97.22%99.00%。结论 2008-2014年老河口市食盐加碘工作成效显著, 碘盐覆盖情况良好, 居民食用合格碘盐达到消除碘缺乏病国家标准。针对部分地区具体情况接下来应加强尿碘和生活饮用水碘含量监测, 时刻关注食盐碘质量, 高质量地保证居民人群营养及健康状况。
关键词:食用碘盐,监测,防治措施
参考文献
[1]温玉学.防治碘缺乏病-一个常抓不懈的话题[J].家庭健康:医学科普, 2015, 35 (5) :44.
[2]申红梅.中国碘缺乏病防治达到消除标准后面临的问题与挑战[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13, 47 (1) :5-7.
[3]石青, 熊培生, 周素华, 等.湖北省2003-2011年碘盐监测结果分析[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12, 23 (5) :608-609.
[4]GB/T 13025.7-1999, 制盐工业通用试验方法:碘离子的测定[S].1999.
[5]GB 5461-2000, 食用盐国家标准[S].2000.
[6]全国碘盐监测方案, 附录4碘盐监测指标计算公式[S].2001.
食用碘盐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抽样方法 按照《全国碘盐监测方案》采样[1], 按全区东、西、南、北、中随机抽取9个街道 (乡) , 其中东、西、南、北部分各随机抽取2个街道 (乡) , 中部随机抽取1个街道 (乡) , 每个街道 (乡) 随机抽取4个社区 (村) , 每个社区 (村) 抽取8户居民盐样, 千金乡除按上述抽取外另随机抽样12户居民盐样。
1.2检测方法 根据国际标准GB/T 13025.7-1999, 采用直接滴定法检测碘盐[2,3]。
1.3 判定标准
根据GB 5461-2000标准, 对居民户食用盐进行判断。合格碘盐:盐碘为20~50mg/kg;非碘盐:<5mg/kg;不合格碘盐:盐碘为5~<20mg/kg或>50mg/kg。
2 结果与分析
2.1 2011-2015年碘盐检测结果 2011-2015年检测居民碘盐1488份, 不合格碘盐23份, 非碘盐2份, 碘盐覆盖率为9 9.9%, 碘盐合格率98.6%, 合格碘盐使用率98.5%, 非碘盐率为0.1%。2011-2015年碘盐覆盖率和合格碘盐使用率均达到97%以上, 并逐年稳定在98.5%~9 9.5%之间;2013年碘盐覆盖率在当年抽检中降低至9 9.3%。见表1。
2.2 2011-2015年碘盐含量分布情况
2011-2015年碘盐的平均碘含量波动范围:24.1~31.2mg/kg, 均数为28.9mg/kg;盐碘最低为0mg/kg, 最高为58.3mg/kg, >50mg/kg为2份, 占0.1%;合格碘盐浓度在20.1~50mg/kg波动, 大部分集中在20~30mg/kg和30~40mg/kg内, 分别占57.7%和39.2%。见表2。
3 讨论
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碘缺乏严重危害身体健康, 碘盐的覆盖率及合格碘盐使用率是消除碘缺乏病的最有效手段。抚顺市作为碘缺乏病病区, 以随机抽样形式进行碘盐覆盖率及合格率检测并控制碘缺乏病的发生尤为重要。
从2011-2015年的监测结果看, 每年碘盐覆盖率、合格碘盐使用率均达到97%以上, 且不合格碘盐情况逐年减少, 达到了国家碘缺乏病的消除标准, 说明我区碘缺乏病的基本防治措施已经完全开展并落实。2013年当年碘盐覆盖率下降至99.3%, 说明仍存在隐蔽的非碘盐市场, 碘盐供应仍存在问题, 需要相关部门共同努力打击非碘盐制售, 进一步加强碘缺乏病的防治工作。
食用碘盐是消除碘缺乏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每年实施碘盐检测是对人群碘盐使用情况的最直接监测方法。
参考文献
[1]袁帆, 黄鲜.2012-2014年兰州市安宁区居民食用碘盐检测结果分析[J].甘肃医药, 2015, 7 (3) :187-189.
[2]黄继红, 吴声荣, 杨永亮, 等.2007年-2012年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居民食用碘盐检测结果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 2013, 17 (34) :4520-4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