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

2024-05-28

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共7篇)

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 篇1

摘要:后金融危机时期,义乌传统外贸面临出口困境。而义乌具备市场、物流、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政府工作重视四大优势,跨境电子商务是义乌外贸企业走出困境的新机遇。本文通过分析义乌外贸企业出口呈现新的特点,提出义乌外贸企业转型外贸电商创新发展策略。

关键词: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外贸企业,转型,外贸电商,创新

1义乌传统外贸面临的困境

由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给全世界经济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全球经济增速明显放缓。作为义乌小商品主要出口市场的欧美经济复苏力度仍不强,经济内生增长动力不足,市场需求总体偏弱,购买力在下降,市场信心不足。作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义乌聚集着大量外向型生产企业,目前义乌的市场外向度已达到65% 以上,国际贸易是义乌市场的重中之重,国际市场需求的疲软对义乌市小商品出口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和冲出。国内原材料、劳动力、土地、运费等要素成本不断提高,同时人民币近年来持续升值,企业利润触底,加之银根收紧后,企业融资困难,资金紧张等已成了义乌外贸企业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过去的20年,来自国内外的外贸商人汇聚到这个位于浙江中部、并不起眼的城市,成就了义乌全球小商品批发市场的美名。但是义乌传统外贸模式已面临严峻考验, 当前义乌外贸企业发展面临着内部与外部的双重竞争压力,传统外贸模式超合理增长已探底。随着传统外贸的黄金时代一去不复返,海外客商纷至沓来的胜景不再,义乌下一步将如何走,是其当前面临的首要问题。

2转型外贸电商是义乌企业“再出发”的必然趋势

基于内外部的双重压力,义乌外贸企业当务之急是发展传统竞争优势,并进一步挖掘新的竞争优势。义乌外贸的传统优势在于有丰富的货品资源,有健全的信用管理体系和便捷发达的物流,如何发展传统竞争优势? 如何破除对传统市场流通路径的依赖? 转型外贸电商,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实现实体市场和虚拟市场互促共赢,转变新的流通业态是义乌企业 “再出发”的必然趋势。

近年来,依托义乌国际商贸市场平台、网货资源、物流网络等优势,特别是随着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深入推进,近两年,政府也不断出台政策措施,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2012年商务部出台了 《商务部 “十二五”电子商务发展指导意见》; 2013年7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促进外贸发展、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的 “国六条”,将从多方面促进外贸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 促进外贸 “国六条”的支持对象主要是中小民营企业; 2013年9月底,国务院办公厅已转发由商务部会同发改委、人民银行、海关总署等9个部门共同研究制定的 《关于实施支持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有关政策意见》指出将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纳入海关的出口贸易统计,提出了对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的支持政策以及出口检验、收结汇等6项具体措施; 2013年浙江省出台了 《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的决定》;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 ( 浙政发 〔2012〕24号) 重视电子商务发展,提出实施 “电商换市”总部署; 《义乌市促进电子商务发展的扶持政策 ( 试行) 》指出要进一步优化电子商务发展环境,加快推进义乌市电子商务发展。义乌市政府把发展电子商务,作为先导性和战略性的产业来培育和扶持。

义乌具备市场、物流、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政府工作重视四大优势,跨境电子商务是未来的主攻方向。义乌这个中国小商品外贸中心正在以此为契机,实践着以外贸电商再造义乌的新思路。外贸电商即跨境电子商务,指不同国别或地区间的交易双方通过互联网及其相关信息平台实现交易。外贸电商敲开了无国界网购大门,这对义乌中小企业是利好,突破传统外贸销售模式制约的跨境电商俨然成了义乌中小外贸企业新的贸易增长点。

3现行义乌外贸企业出口呈现新的特点

3.1贸易链缩短

随着平台经济的出现,义乌外贸电商的强劲发展,当前贸易的趋势是主要绕开了国外进口商和国内出口商,对义乌制造商而言,可直接与客户接触,减少了环节,缩短了贸易链,有利于降低流通成本,无疑可以使利润最大化。

3.2订单碎片化

全球贸易新形势,国外买家采购方式正在发生剧烈变化,不景气条件下采购更加谨慎,订单从以前的集中和计划到现在的分批和随机,小批量、多批次正在形成一股新的采购潮流,更多的终端批发零售商直接上网向义乌厂商采购,呈现出需求的碎片化和订单的碎片化。从一个100万的订单到10000个100的订单,即 “蚂蚁搬家”式的订单现象为义乌外贸企业赢得了在 “寒冬”季较丰厚的利润,订单碎片化也极具吸引力。

3.3出货频率越来越快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 “微经济”大潮席卷而来, “微经济”的力量已经在美国和西方发达国家茁壮成长,蔚然形成庞大的经济力量,海外大量“草根”买家迅速涌现,小宗外贸快速崛起,国外客户下单的频率明显加快, 因此义乌从事零售和小额批发的 “微企业群体”成为一代外贸网商,是大好入市机会,出货频率越来越快。

3.4产品结构调整明显

外贸电商是电子商务在外贸领域的应用,靠低附加值,靠成本和规模取胜的时代已经结束,从事外贸电商的企业须进行产品和市场结构的调整,向高附加值的产品和产业来转移,这才符合网销市场的需要。义乌企业已开始运用电子商务新模式,企业产品结构调整明显,并能把有限的资源集中在某个细分市场上,在某个细分市场上已逐步形成自己的专业化经营特色,已催生义乌对外贸易新的崛起。

3.5“订制化”与“个性化”服务凸显

“微经济”时代和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大背景下个性化消费已十分明显,紧随国际贸易形势变化,义乌企业以 “线下 + 线上”相结合的形式来满足境外客户个性化需求的市场导向凸显,为客户提供订制化的产品,满足顾客个性化需求是当前义乌企业赢得市场的利器。 “差异化”、 “订制化”与 “个性化”已成为义乌企业清晰的外贸电商发展趋势。

4义乌外贸企业转型外贸电商创新发展策略

4.1产品营销到文化营销转变策略

外贸电商背景下市场已经由大众化市场转化为细分市场,要求产品必须有较高的附加值。而文化营销是产品的最大的附加值,它的长期的价值效应远远超出现在的品牌和形象这些表层的价值标的。文化价值是深层的和长久的价值取向,它会穿越历史的时空、跨越社会阶层、永葆青春活力,外贸电商的平台能否吸引消费者, 进而成为忠诚的消费者和稳固的持续增长的市场,就要产品深层的文化内涵和表达方式。由此义乌中小外贸企业转型电商营销活动应由单纯的产品营销模式转变为文化营销创新模式。义乌有不少发展外贸电商较为成功的企业,事实告诉我们细分市场和加强文化营销更能有效地占据市场和扩大销量。

4.2品牌与创意“双轮驱动”创新策略

传统外贸销售模式下,外贸企业处在不断的价格竞争中,利润越来越低,质量越来越差,国外客户对品质和服务的要求却越来越高,“山寨”、“拼价”恶化环境,“仿品”已经没有市场了,客户更需要创意产品也愿意尝试新的品牌。因此义乌外贸企业向跨境电商转型,自创线上品牌,树立创意 + 品牌化 “双轮驱动”发展意识,提升义乌外贸产品创意设计水平,在客户体验上、品牌上率先有建树的企业是未来能够建立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的关键,义乌制造的附加值在提升,转型升级之路必将越走越宽广。

4.3个性化服务策略

电子商务最核心的经营思想之一就是个性化服务,是把消费者从群演变到人,体现了消费者为核心的思想。把市场细分到每一位国外客户,从用户的细微需求入手,虽然会增加企业人力等的成本,但是便于企业获取大量的产品订单。基于外贸电商背景下,个性化已经是营销手段的重要策略,是义乌外贸企业发展外贸电商的一种必然趋势。

4.4外贸电商平台交易规则和政策的分析策略

相比线下义乌国际商城市场来说,外贸电商是一个全新的商业环境,同时也有着其自身的平台交易规则和相关的政策。义乌从事传统外贸业务的企业想要在外贸电商上突破业务量,必须在熟悉新规则的前提下开展外贸电商活动。另外,熟悉和评估小额批零外贸电商平台参数,如订单转化率、平均订货额、产品市场份额等,就可确定较可行的外贸电商方案,推进项目实施的有序、有效。

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 篇2

8月23日下午,浙江省工商局与义乌市人民政府举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合作共建框架协议书》签署仪式。双方在拓宽市场准入、促进市场提升、推进品牌建设、强化监管服务等四大领域加强合作,共同推进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

今年3月,国务院发文批复《浙江省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批准设立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义乌继而成为全国第10个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今年5月,发改委、商务部、海关总署、工商总局等国家16个部委和浙江省委省政府在义乌召开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动员大会,对义乌改革试点进行全面动员部署,标志着试点工作的正式启动。

《试点方案》所明确的目标是:到2015年,基本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新型贸易体制框架;到2020年,率先实现贸易发展方式转变,提升义乌在国际贸易中的战略地位,使义乌成为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示范区、带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基地、世界领先的国际小商品贸易中心和宜商宜居宜游的国际商贸名城。

为顺应改革试点需求,帮助义乌改革创造条件,努力营造改革内在动力,浙江省工商局突破政策瓶颈,引领出台政策,成为义乌获批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后,第一家主动对接义乌,为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放权、授权、扩权的省厅单位。

会上,浙江省工商局与义乌市人民政府签署《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合作共建框架协议书》,根据协议,浙江省工商局将全面赋予义乌工商行政资源,对义乌开展多领域、全方位政策支持;义乌市政府则负责综合协调各方力量,积极为工商职能的运行提供优质保障,努力确保浙江省工商局各项政策的落实到位。

此次出台的《关于支持义乌开展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的若干意见》,由于政策实化细化,扎实有效,切实在义乌国际化、高端化、品牌化的发展道路上给予授权,被当地党委、政府形象地解读为“大礼包”。《意见》共分为优化准入条件、激发资本活力、完善功能体系、构建监管体系等四大方面共十五条举措。其主旨为让义乌的主体更活跃、资本更充俗、市场更高端、监管更到位。

优化市场主体准入条件,按规定应当由省工商局、金华市工商局登记的内资企业,经企业申请,根据实际情况授权义乌市工商局登记。开通名称审批直通车。实施无行政区划企业名称和取冠省名企业名称受理窗口前移试点。义乌企业申请变更为无行政区划企业名称的,可到省工商局办理名称核准;取冠省名的,可到金华市工商局办理名称核准,窗口更近、权限更大、条件更宽、外向更优。

放宽企业集团组建门槛。属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义乌企业组建集团的,母公司最低注册资本由原来的5000万元放宽到1000万元,子公司数量由原来的5个放宽到3个,母公司和子公司合并注册资本由原来的1个亿放宽到3000万元。提高知识产权出资比例。允许股权、债仅以及专利权、商标专用权、非专利技术等知识产权出资,其非货币出资金额最高可占注册资本的70%。

着力推进义乌品牌战略。《意见》还将支持“中国小商品城”现有图形商标申请认定为驰名商标,帮助“义乌中国小商品城”申请文字商标注册,确立义乌中国小商品城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地位。支持义乌争创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城市。启动义乌创建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城市。

完善市场监管服务体系。组织开展与义乌“市场采购”新型贸易方式相适应工商监管办法的专题探索研究,建立适应义乌市场商品特点的知识产权保护和打击假冒伪劣常态化、长效性监管机制,推动义乌市保护名牌产品联合会建设。逐步形成商业秘密保护、商业贿赂治理、反不正当竞争与反垄断等行政执法与行政指导新格局,促进义乌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新闻附件一)

义乌政策解读

本次政策出台的主旨,是让义乌的主体更活跃、资本更充裕、市场更高端,监管更到位。重点着力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育最给力的市场主体

义乌市场主体最多,但不等于最大、最强、最优、最有竞争力。围绕增强义乌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工商部门重点出台了五项政策:

1、窗口更近。实施无行政区划企业名称和取冠省名企业名称受理窗口前移试点。义乌企业申请变更为无行政区划企业名称的,可到省工商局办理名称核准;取冠省名的,可到市工商局办理名称核准。

2、权限更大。本应当由省局、金华市局登记的内资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授权义乌市局登记。200万美元以下的限制类企业和服务贸易领域企业、无需审批的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可由义乌市工商局直接登记。

3、条件更宽。属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义乌企业组建集团的,母公司最低注册资本放宽到1000万元,子公司数量放宽到3个,母公司和子公司合并注册资本放宽到3000万元。

4、比例更高。对以股权、债权以及专利权、商标专用权、非专利技术等知识产权出资的,允许非货币出资金额最高可占注册资本的70%。

5、外向更优。进一步扩大对涉外主体的准入资质,优化外资企业登记程序,允许外商以独资、合资、合作、合伙等形式在义乌投资创业,引导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升级为外商投资合伙企业。

二、涵养最充裕的金融资本

1、激活存量资本。引导义乌企业充分应用股权出质、商标专用权质押、动产抵押等方式融通资金,深入挖掘存量资本。

2、创新金融组织。鼓励义乌民营骨干企业发起设立小额贷款公司,推动义乌规范发展融资性担保、典当、保险、证券等金融产业。依法开展小额贷款公司信用保证保险试点等创新型金融服务。

3、开放股权流转。允许义乌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采取“公司挂牌、定向转让、交易可分割、上市无障碍”的方式,实行非连续、非标准化拆细交易,股权转让后可到工商部门办理章程备案。

三、打造最高端的国际平台

1、设立一个基地。推动国家工商总局设立市场经济监督管理研究中心义乌研究基地,探索新形势下专业市场发展趋势和创新发展路径,服务市场功能拓展和业态提升。

2、建设一个工程。加快推进中国小商品城、义乌家具市场等省重点市场、省区域性重点市场改造提升工程,支持省重点市场改扩建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申报省重点项目,推动新建义乌国际生产资料市场,形成与国际商贸城相呼应的新市场群。

3、打造一个示范。创建全国“诚信市场”的示范。推进义乌市场经营户信用分类监管,完善评价体系。创新电子商务发展管理机制,提供“信用宝”网络管理工具和网站身份认证服务。推动义乌建立外贸信用监管体系,开展重点商品交易和普通外贸订单格式合同条款备案试点,推行定牌加工备案制,提高商贸活动诚信规范度。

4、构建一个体系。构建现代市场服务体系。指导搭建中国小商品城网上交易平台,支持义乌物流园区建设,引导义乌市场完善文化创意、广告策划、研发设计、信息指数发布等与国际贸易相配套的综合服务功能。

四、实施最完备的品牌保护

1、打造“中国小商品城”的金字招牌。支持“中国小商品城”现有图形商标申请认定为驰名商标,帮助“义乌中国小商品城”申请文字商标注册,确立义乌中国小商品城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地位。赋予义乌市局省著名商标初审权与直接推荐权。推动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授予义乌驰名商标管理程序案件立案审查权。

2、建设义乌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城市。启动义乌创建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城市,发动义乌重点企业申报国家商标战略示范企业,深入推进义乌创建省专业商标品牌基地和品牌强镇,实现品牌与产业良性互动发展,提升品牌在推动义乌经济转型升级中的积极作用。

3、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的长效监管机制。组织开展与义乌“市场采购”新型贸易方式相适应工商监管办法的专题探索研究,建立适应义乌市场商品特点的知识产权保护和打击假冒伪劣常态化、长效性监管机制,推动义乌市保护名牌产品联合会建设。逐步形成商业秘密保护、商业贿赂治理、反不正当竞争与反垄断等行政执法与行政指导新格局,促进义乌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新闻附件二)

浙江省工商局关于支持义乌开展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的若干意见

为贯彻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的重大战略部署,推动义乌发挥先行先试优势,支持义乌实现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示范区、带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基地、世界领先的国际小商品贸易中心和国际商贸名城的目标,特制定如下意见:

一、优化准入条件,活跃义乌经济创业主体

1、扩大注册登记权限。按规定应当由省局、金华市局登记的内资企业,经企业申请,根据实际情况授权义乌市局登记。允许义乌登记经省商务部门批准注册资本200万美元以下的限制类企业和服务贸易领域企业、无需审批的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及经省商务部门批准、注册资本200万美元以下的内资企业变更登记为外商投资企业。

2、开通名称审批直通车。实施无行政区划企业名称和取冠省名企业名称受理窗口前移试点。义乌企业申请变更为无行政区划企业名称的,可到省工商局办理名称核准;取冠省名的,可到市工商局办理名称核准。

3、放宽企业集团组建条件。属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义乌企业组建集团的,母公司最低注册资本放宽到1000万元,子公司数量放宽到3个,母公司和子公司合并注册资本放宽到3000万元。因合并分立导致分支机构隶属关系发生变化的,可在合并分立完成后办理分支机构隶属关系变更登记。

4、提高知识产权出资比例。鼓励义乌企业依法以多种形式投资创业,对以股权、债权以及专利权、商标专用权、非专利技术等知识产权出资的,允许非货币出资金额最高可占注册资本的70%。

5、服务涉外经济主体发展。优化外资企业登记程序,允许外商以独资、合资、合作、合伙等形式在义乌投资创业,引导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升级为外商投资合伙企业。在政府主导下,依托先行先试的优势,积极研究化解涉外经济主体资格登记管理中遇到的政策性问题。

二、激发资本活力,拓宽义乌企业融资渠道

6、创设企业多元化融资通道。引导义乌企业充分应用股权出质、商标专用权质押、动产抵押等方式融通资金,深入挖掘存量资本。推动义乌规范发展融资性担保、典当、保险、证券等金融产业。

7、拓展小额贷款公司试点面。鼓励义乌民营骨干企业发起设立小额贷款公司,争取新增试点名额,搭建地方金融服务平台。依法开展小额贷款公司信用保证保险试点等创新型金融服务。

8、试行非上市公司股权流转。允许义乌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采取“公司挂牌、定向转让、交易可分割、上市无障碍”的方式,实行非连续、非标准化拆细交易,股权转让后可到工商部门办理章程备案。

三、完善功能体系,提升义乌市场商贸流通

9、推进重点市场改造提升。配合当地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加快推进中国小商品城、义乌家具市场等省重点市场、省区域性重点市场改造提升,支持省重点市场改扩建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申报省重点工程,推动新建义乌国际生产资料市场,形成与国际商贸城相呼应的新市场群。

10、构建现代市场服务体系。指导搭建中国小商品城网上交易平台,支持义乌物流园区建设,引导义乌市场完善文化创意、广告策划、研发设计、信息指数发布等与国际贸易相配套的综合服务功能。

11、创建全国“诚信市场”。推进义乌市场经营户信用分类监管,完善评价体系。创新电子商务发展管理机制,提供“信用宝”网络管理工具和网站身份认证服务。推动义乌建立外贸信用监管体系,开展重点商品交易和普通外贸订单格式合同条款备案试点,推行定牌加工备案制,提高商贸活动诚信规范度。

12、搭建市场发展智力支撑平台。推动国家工商总局设立市场经济监督管理研究中心义乌研究基地,探索新形势下专业市场发展趋势和创新发展路径,服务市场功能拓展和业态提升。

四、构建监管体系,服务义乌国际贸易改革

13、推动中国小商品城知识产权完整保护。支持“中国小商品城”现有图形商标申请认定为驰名商标,帮助“义乌中国小商品城”申请文字商标注册,确立义乌中国小商品城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地位。赋予义乌市局省著名商标初审权与直接推荐权。推动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授予义乌驰名商标管理程序案件立案审查权。

14、争创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城市。启动义乌创建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城市,发动义乌重点企业申报国家商标战略示范企业,深入推进义乌创建省专业商标品牌基地和品牌强镇,实现品牌与产业良性互动发展,提升品牌在推动义乌经济转型升级中的积极作用。

15、完善义乌市场监管服务体系。组织开展与义乌“市场采购”新型贸易方式相适应工商监管办法的专题探索研究,建立适应义乌市场商品特点的知识产权保护和打击假冒伪劣常态化、长效性监管机制,推动义乌市保护名牌产品联合会建设。逐步形成商业秘密保护、商业贿赂治理、反不正当竞争与反垄断等行政执法与行政指导新格局,促进义乌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新闻附件三)

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 义乌市人民政府 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合作共建框架协议书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的重大战略部署,充分发挥义乌市在开展国际贸易、开拓国际市场等方面的优势和作用,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决定全面赋予义乌工商行政资源,出台《关于支持义乌开展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的若干意见》,对义乌开展多领域、全方位政策支持;义乌市决定综合协调各方力量,积极为工商职能的运行提供优质保障,努力确保省工商局各项政策落实到位。经双方友好协商,达成如下战略合作协议:

1.拓宽市场准入。省工商局进一步放宽义乌企业知识产权出资比例和企业集团的组建条件;支持义乌通过授权、委托等方式扩大注册登记权限;支持义乌研究涉外主体资格登记管理中遇到的政策性问题。义乌市着力探索涉外主体准入的政策性难题,主导构建适应义乌实际的涉外准入方式。

2.促进市场提升。省工商局积极推动国家工商总局设立市场经济监督管理研究中心义乌研究基地;推进义乌重点市场改造提升,推动国际生产资料市场建设,指导构建现代市场服务体系,完善市场信用分类监管,提供“信用宝”网络管理工具和身份认证服务。义乌市牵头构建多部门共同参与的外贸信用监管体系,主动对接市场经济监督管理研究中心义乌研究基地落户。

3.推进品牌创建。省工商局赋予义乌市省著名商标初审权与直接推荐权;推动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授予义乌驰名商标管理程序案件立案审查权;积极推进义乌创建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城市、省专业商标品牌基地和品牌强镇;指导帮助小商品城集团公司开展商标注册和驰名商标争创工作。义乌市抓紧编制《商标战略“十二五”发展规划》,制定出台《义乌市实施商标战略若干意见》,加大对创牌企业政策倾斜力度和奖励补助力度。

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 篇3

一、衢州、丽水外向型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近年来, 浙江省对外贸易快速发展, 作为外向型经济欠发达山区的衢州、丽水等地也有不同程度的发展。2012年衢州市进出口额首次突破30亿美元, 占同期浙江省外贸进出口值的0.97%同比增长12.4%, 丽水市进出口额22.3亿美元, 占全省进出口额的0.71%, 同比增长4.9%。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 两市进出口额虽有所增长, 但外贸总额不到全省的百分之二, 比起其周边地市差距还非常大, 对外贸易总量过小。目前衢州、丽水外向型经济发展主要有以下特点:两市对外贸易总量虽少, 但增幅较快, 新兴市场出口增幅较传统市场强劲;拓展利用外资新领域, 利用外资总量不断扩大;境外投资国别增加, 服务外包实现零的突破。虽然衢州、丽水两市外向型经济有了较为快速的发展, 但比起浙江省其它地市还有很大的差距, 这主要体现在:对外贸易总量不到全省2%, 实际利用外资以及境外投资额度也非常小, 服务外包刚刚起步, 造成目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思想观念保守, 缺乏竞争意识;处于偏远山区, 交通、信息不畅;工业经济落后, 产业结构不合理;区域经济落后, 人才流失严重;招商引资力度不够, 利用外资水平不高。当然对于大多数欠发达山区而言, 都有着自然资源相对丰富的区域比较优势, 衢州和丽水两市也不例外, 有着其独特的生态优势。

二、衢州、丽水外向型经济接轨义乌试点的可行性分析

(一) 衢州、丽水外向型经济接轨义乌试点的区位优势及现有基础

衢州、丽水靠近义乌, 有杭金衢和金丽温高速连接义乌, 为接轨义乌提供了区位优势。衢州、丽水与义乌之间不仅交通便捷, 而且与义乌地缘相近, 产业相联。目前两市已经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了与义乌的接轨。一是与义乌市场的接轨。利用义博会、森博会等机会, 组织外向型企业参会, 拓展国际市场;同时利用义乌的客商资源, 推动企业与市场经营户接轨, 借船出海, 推动商品出口, 拓展国际营销渠道, 提高其国际化程度;二是与义乌产业的接轨。利用义乌市场龙头, 引导两市的产业主体来接轨义乌市场。从加工型工业起步, 甘当配角, 承接大量的来料加工业务。三是山海协作工程的推动。衢州、丽水的一些行业企业借助山海协作工程, 主动接轨义乌市场, 在中国小商品城设立销售窗口, 依托良好的销售渠道, 外向型经济得到了较为快速地发展。综上所说, 衢州、丽水与义乌之间的合作已经有了良好的基础, 这为双方的进一步接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 衢州、丽水的接轨也是义乌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

当前义乌本地贸工联动遇到了不少困难:一是产业外迁加速。受劳动力成本、土地要素、原材料价格等影响, 义乌“传统产业升级难”和“新兴产业生根艰”并存, 部分企业开始转移到外地, 本地产业有空心化之虞。二是外贸市场不确定风险增加。当前外需持续低迷和汇率变化给义乌市场造成了很大压力。三是创业激情减退。目前很多义乌商人, 在创业收益与摊位出租收入比较中选择了出租摊位, “啃摊族”比例明显上升。四是市场低端锁定。义乌模式的成功离不开“三低”, 即低成本、低税费、低价格, 义乌市场也因此具有“柠檬市场”的特性, 即价低者胜出, 产品暂时还难以摆脱“轻、小、低、廉、快”的属性、市场暂时还难以摆脱“薄利多销”的低价路线。要改变义乌外贸目前的尴尬状况, 为其解决经济提升后劲不足、基础资源缺乏等问题, 也必须找到合适的对接渠道。

义乌由于地价、房租以及劳动力等成本的飞涨, 使企业经营成本增加, 不得不进行转型升级, 寻找新的经济发展空间, 而衢州、丽水具有土地资源和相对廉价的劳动力, 却缺乏资金、市场、人才和信息, 如果义乌企业与衢州、丽水等欠发达地区实现对接, 就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加上目前已有许多衢州、丽水的企业在义乌小商品城设立了对外窗口, 为双方的进一步合作奠定了基础。因此, 衢州、丽水外向型经济接轨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是十分可行的。

三、衢州、丽水外向型经济接轨义乌试点的路径研究

首先从扩大改革政策的受益面、利用义乌的市场平台、利用义乌的要素资源和加快义乌产业转移的承接等方面来研究接轨的重点领域, 明确接轨的方向和目标选择。其次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来研究推动接轨的路径

(一) 接轨的方向和目标选择

1. 扩大改革政策的受益面。

义乌试点重点在于建立新型贸易方式、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加强义乌市场建设、探索现代流通新方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开拓国际市场、加快“走出去”步伐等9个方面。这次试点从中央到地方, 都对义乌在海关、商检、税务、工商等方面给出了一定的政策。据调查, 浙江省各级机关干部和普通群众对“义乌试点”的关注度都很高。他们翘首期盼改革的红利能够惠及各地市, 使浙江的外向型经济再创新高。因此, 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虽然起因于义乌市场、主要实施于义乌市域, 但更需要立足大金华和浙中城市群这块最直接的腹地、立足全省乃至全国更广阔的空间, 积极探索资源合作开发机制, 充分整合义乌实力、周边潜力和各方活力, 把产业布局、经济结构调整的时空距离变成现实可用的优质资源不断扩大“义乌试点”的受益面。如果能够扩大改革政策的受益面, 使处于义乌周边的衢州、丽水也能受益, 将对转变义乌外贸发展方式、带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区域统筹发展和体制机制创新, 形成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以及促进欠发达地区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都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2. 充分利用义乌的市场平台。

改革开放30多年来, 义乌市场演绎了“无中生有、有中生奇、无奇不有”的发展奇迹。目前义乌市场不仅是我国最大的日用消费品流通中心、展示中心和信息中心, 也是“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 市场发展处于领先地位。一是市场交易规模领先。据义乌市工商局统计, 2012年, 义乌集贸市场总成交额达758.76亿元人民币, 成交额连续21年位居全国各大专业市场之首。其中, 中国小商品城成交额580.03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2.6%, 日均成交1.5亿人民币, 在全国工业品综合交易市场中排名第一。二是市场功能创新领先。义乌中国小商品城集商品展示、外贸洽谈、电子商务、外贸服务、现代物流、商检报关、国际金融等现代贸易功能于一体, 成为我国现代化、国际化、信息化水平最高的商品批发市场之一成为全球采购首选之地。全球20强海运企业前18家已在义乌设立办事机构, 常驻外商13000余名。每天, 由2300多家物流企业、3000多家境外企业驻义机构、18家国际航运巨头、5条铁路行包专列、20余条航线、400多条城市货运专线编织的物流网络, 把货物运送到全球219个国家和地区, 直达中国各大中城市的批发市场。三是市场产品种类领先。义乌目前经营的商品已达4202个种类、170万个单品, 占联合国贸发组织公布的小商品品种种类的85%, 采购商在义乌市场可以实现一次性集成采购, 这是义乌市场最大、最有特色的魅力。因此, 作为衢州、丽水等欠发达地市应充分利用义乌的市场平台, 包括境内外小商品市场平台。在境内外小商品市场设立窗口, 宣传企业, 展示其特色产品, 让国内外客商了解其公司及产品, 从而把当地企业及其产品推向世界。

3. 充分利用义乌的要素资源。

衢州、丽水应该充分利用义乌的各种要素资源, 加快自身经济的发展。一是信息资源。市场不但是商品交易场所, 也是信息交换、交流的重要场所。从“卖商品”到“卖信息”将成为义乌小商品功能的一个重大转变和提升。调研中我们发现, 一些市场商户既通过义乌小商品市场向往输出自己的商品, 又通过义乌小商品市场获取国外小商品需求的前沿信息。义乌小商品市场的信息, 可以为小商品生产者和进场经营者提供商情信息, 帮助他们及时了解小商品消费最新时尚, 科学选择经营品种, 准确把握小商品出货时机, 有效降低库存, 显著提高资金利用效率。衢州、丽水可通过接轨义乌, 了解国际国内信息, 及时根据形势的变化进行产业调整, 及时获得客商信息, 抓住交易机会;二是资金资源。义乌许多民营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 具有较强的资金实力, 衢州、丽水等欠发达地市如果能够到义乌招商引资, 利用义乌的资金, 发展当地经济, 不失为一条好的途径;三是人才资源。义乌繁荣的商贸业, 吸引了许多各行各业的人才, 衢州、丽水等地可以借助义乌这一平台, 培训或引进各种人才, 促进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

4. 加快产业转移的承接。

义乌要突破其经济发展后劲不足基础资源缺乏的瓶颈, 就必须进行转型升级, 开拓产业发展空间。衢州、丽水应在各方面做好承接其产业转移的准备工作, 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巨大的发展空间和人力资源优势, 积极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抓住重大机遇, 以市场为导向, 以自愿合作为前提, 以结构调整为主线, 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 着力改善投资环境, 促进产业集中布局, 提升配套服务水平;着力在承接中发展,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着力加强环境保护, 节约集约利用资源, 促进可持续发展;着力引导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 促进产业和人口集聚, 加快城镇化步伐;着力深化区域合作, 促进要素自由流动, 实现区域良性互动, 逐步形成分工合理、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现代产业体系, 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二) 推动接轨的路径

1.政府层面。作为政府层面, 推动力主要体现在重大决策上, 除了扩大改革政策的受益面之外, 还可以构筑“区域合作体系”, 浙江省政府可以牵头构建依托浙江各地市的“区域合作体系”。目前, 以义乌小商品为中心的“义乌经济圈”已经形成, 金华、丽水、衢州、绍兴等4个地级市和永康、东阳等22个周边县市区数万家中小企业已经与义乌市场建立了密切的业务联系。通过区域合作体系, 可以把义乌的市场、资金、人才、信息等与衢州、丽水的基础资源、劳动力和生态等优势有机结合起来, 加强产业对接企业的培育, 还可以建立公共信息平台, 政府可以有组织地把相关企业整合进去, 有目标地激发、引导和支持市场主体之间的对接, 这样, 既能促进衢州、丽水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又能促使义乌外贸实现转型升级。

2.企业层面。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 要利用各种机会, 主动寻找对接点。如:外向型企业的外贸部可以先进行对接, 义乌企业接到的外贸订单可以找衢州、丽水的相关企业组织生产, 双方可以搞联合经营, 也可以进行合资。市场主体之间的对接, 有利于义乌加快其产业转移, 对于义乌企业来说, 产业转移可以为之开辟新的发展空间;对衢州、丽水来说, 新企业的入驻, 可以带来新项目, 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 衢州、丽水外向型经济接轨义乌试点的政策保障

首先政府应通过各种媒体加强宣传引导, 强化义乌和浙江欠发达地市双方的对接意识;然后各级政府要对衢州、丽水与义乌的对接项目给予政策扶持, 鼓励双方合作, 实现共赢;同时还要给予人力保障, 使之顺利推进。

参考文献

[1]林康.“松阳现象”对浙江欠发达地区发展的启示.当代社科视野, 2010 (5) [1]林康.“松阳现象”对浙江欠发达地区发展的启示.当代社科视野, 2010 (5)

[2]李俊新.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研究.社科纵横, 2008 (11) [2]李俊新.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研究.社科纵横, 2008 (11)

[3]段凤鸣.浙江发达地区产业集群转型对衢州经济发展的启示.当代经济, 2011 (12) [3]段凤鸣.浙江发达地区产业集群转型对衢州经济发展的启示.当代经济, 2011 (12)

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 篇4

义乌小商品市场快速发展, 2013年小商品市场交易额约达683多亿元, 连续23年居全国各大专业市场榜首, 是我国最大的小商品出口基地。义乌市场商品种类丰富、品种繁多, 境外采购商在义乌市场通常多品种、多批次、小批量采购, 在出口通关环节通常是多个采购商、多种商品以拼箱组柜方式报关, 这种交易模式与我国传统的基于大批量、单品种的一般贸易监管模式很不匹配。为加快义乌小商品通关速度, 海关总署为义乌量身定制了“旅游购物商品”监管模式和小商品归类简化政策, 为义乌市场的发展壮大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在实施过程中, 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如少数不法企业和出口人利用义乌小商品出口的特殊优惠政策, 将国家禁限类货物、侵犯知识产权货物, 甚至危险品、毒品等混充为义乌小商品市场采购货物申报出口, 在海关追究违法责任的时候发现其经营主体与实际发货单位没有任何关系, 其真实主体利用虚拟经营单位的名称来组货出口, 给海关监管带来了一定的压力。此外旅游购物贸易方式作为一种过渡措施, 其法律措施一直不够完善。为更好地促进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发展, 《商务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外汇局关于同意在浙江省义乌市试行市场采购贸易方式的函》出台, 同意同意自2013年4月18日起, 实施市场采购贸易方式。

二、市场采购贸易方式的实施内容

(一) 明确市场采购贸易方式的概念和范围

市场采购贸易方式, 是指在经认定的市场集聚区采购商品, 由符合条件的经营者在采购地办理出口通关手续的贸易方式。国家禁止、限制出口的商品不适用市场采购贸易方式。义乌市市场集聚区范围为义乌国际小商品城, 义乌市区各专业市场和专业街。

(二) 放宽多元化贸易主体

为支持市场采购贸易方式的发展, 要扩大商品采购主体的类型, 因此允许外商投资公司成为新的贸易主体。此外, 进一步简化商事登记手续, 放宽企业住所登记条件, 允许没有办公场所的电子商务企业进行电子托管, 注册资本可以延期缴纳, 简化试点企业的年检、验资、行政许可及登记审批的手续。

(三) 鼓励出口, 实行市场采购出口商品增值税免税政策

对于市场采购贸易经营者出口并纳入义乌市场采购贸易联网信息平台免税管理系统管理的货物, 出口增值税免收, 只要在系统里进行登记, 不会进行补交, 不实行免税资料备查管理和备案单证管理。

(四) 享受通关便利化措施

对试点企业的通关货物, 海关采取通关无纸化方式进行通关, 并给予市场采购贸易货物优先接单、优先审单、优先查验、优先放行等便利通关措施。

(五) 允许市场采购贸易采用人民币结算

对于义乌市来讲, 产品多为劳动密集型产品, 受人民币不断升值和汇率的剧烈波动影响较大, 采用人民币进行国际贸易结算后, 可以降低外汇汇率风险, 同时还可以降低企业的汇兑成本, 减少企业的财务结算成本。

三、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实施的意义

一是义乌小商品市场采购贸易上升为国家顶层贸易方式, 得到了国家的充分认可和支持, 也使得市场采购贸易方式的在企业中得到成分肯定, 既有利于市场采购贸易的快速发展, 有利于当地企业主体的发展壮大。二是利用市场采购联网信息平台进行管理, 从平台登录、交易登记、组货、报检、装箱、报关、免税管理到跨境结算每个环节都要经过平台进行操作, 强化对义乌小商品国际贸易产业链各个环节的监管, 有利于责任溯源, 促进市场良性发展。三是配套实施了各项简化政策, 有利于市场的充分发展, 促进企业的出口贸易规模的扩大。从经营备案、商事登记、小商品出口报关简化归类、商品检验、外汇核销等方面都给予简化宽松政策, 以此来促进企业外贸出口的稳定增长。

四、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实施的政策建议

首先, 扩大市场采购主体范围, 简化注册手续, 缩短商务部门对外贸易市场采购主体备案登记时间。针对义乌市电子商务发展迅速的特点, 接下来对于电商企业市场采购的主体备案及注册条件要给予更大的优惠措施, 对于企业备案注册等业务争取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 注册场所不要求实体办公条件, 注册原始资本可以缓缴和降低比例。对于市场采购贸易主体的日常经营事务能够做到随到随办, 及时完结。

其次, 给予通关便利化措施, 实行通关和转关无纸化, 提高工作效率。目前义乌海关实施无纸化改革后, 通关效率显著提高, 接下来对于市场采购贸易的货物的简化政策可以进一步完善, 争取客户通过上传小商品清单之后, 能够自动生产简化清单, 对于联网企业的货物申报不实的情况, 简化货物处理流程, 同时进一步完善电子H2010系统, 缩短系统审结和放行指令时间, 加大义乌陆港物流中心机检设备的投入, 减少企业查验等待的时间。

再次, 对市场经营户商品出口采取宽松检验检疫措施, 但一旦出现质量问题, 则实施严密监管。出口一般商品和一般国家的, 直接给予签证放行, 对于敏感国家和特殊商品按企业管理类别进行抽检, 缩短检验周期, 给予企业便利化通关的政策优惠。但由于小商品种类多, 数量小, 通关时间紧迫, 一些企业商户会把商检的商品掺杂在普通货物里, 一旦检验发现问题, 则取消检验便利政策, 给予严密监管措施, 以此保证出口商品的如实申报。

最后, 取消出口收汇核销, 缩短结汇时间。取消凭纸质报关单、合同或外贸单据进行每笔业务的结汇, 采购商向银行提供申请结汇申请、货运代理协议等材料后, 向银行申请结汇, 参与代理企业进行总量核查, 能够使货物流与资金流基本平衡即可。

五、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实施的操作方案

(一) 市场采购贸易经营者的备案登记操作

市场采购贸易经营者的备案登记首先必须符合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必须是经过工商注册登记在义乌市的外贸流通经营主体;二是已取得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证明或者是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满足以上两个条件之后, 如需成为从事市场采购贸易的经营者, 则需向当地商务局办理备案登记, 所需材料包括市场采购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表、工商营业执照复印件、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或外商企业批准书复印件及法人身份证复印件等。

(二) 商户操作

首先市场经营商户要登录市场采购信息联网平台www.ywtrade.gov.cn, 从公众入口用IKEY登录系统, 此时主要包括两个模块操作, 一是商品经营户对采购人采购的货物信息进行交易登记;二是交易登记修改查询。商户首先在系统中输入交易的商品名称进行查询勾选商品或者手动输入商品名称添加, 系统会自动把勾选的商品列到已选购的商品列表中, 此时商户需要把每种商品的数量和单位进行补充完整, 填写完成后点击“完成采购”—“确认”。此时, 系统会自动显示交易成功, 并显示交易编号。如果需要对交易登记的信息进行修改, 则要点击交易登记修改查询模块, 通过点击原先的交易编号进入商品修改删除界面, 修改完毕之后进行保存。

(三) 外贸企业操作

外贸企业操作主要包括四个模块:一是根据市场采购交易编号进行组货操作, 完成商品货物清单的制作;二是装箱货物清单发送报关行;三是代商户进行交易登记和增值税免税操作;四是向银行申请结汇操作。登录市场信息联网平台后, 首先进行组货操作, 按照采购交易编号进行新增导入商品信息, 此时外贸企业在原先数据的基础上对货值和重量等数据进行补充, 全部完成保存后, 系统会自动生成组货编号;然后点击装箱货物清单发送界面, 通过输入组货编号进行新增, 补充输入集装箱号、报关企业、提单号等数据后, 生成装箱货物清单, 确认无误后发送至报关行;如果商户没有进行交易登记, 外贸企业可以代替商户进行代交易登记操作, 此外贸企业还可以代为办理增值税免税申报, 要签订《代理出口货物协议》, 并在货物出口报关后向税务机关申请开具《代理出口货物证明》, 在次月纳税申报期内向税务主管机关办理免税申报;最后外贸企业可以凭纸质出口货物报关单、合同或协议向银行申请结汇。

(四) 报关行操作

报关行操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货物简化清单归类;二是报关单信息的补充申报。外贸公司完成货物清单发送后, 报关行就可以进行简化清单归类操作, 点击货物清单归类, 新增货物清单, 输入每种商品的HS编码之后, 此时可以生成简化归类清单;简化归类完成之后, 再进行报关单数据的补录入, 主要是清单确认、柜型和卡口的选择, 确认后, 就可以点击报关单的补充申报。

参考文献

[1]黄艺.义乌市场采购出口商品检验监管模式创新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 2010 (06) .

[2]张汉东.探索建立“市场采购”新型贸易方式[J].今日浙江, 2011 (10) .

[3]王君英.专业市场国际化背景下的“市场采购”新型贸易方式研究[J].中国经贸, 2012 (12) .

[4]季晓伟.“市场采购”新型贸易方式下的外贸操作特点分析[J].对外经贸实务, 2013 (09) .

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 篇5

义乌自古文化昌盛、文人辈出,素有“小邹鲁”之称。探索中华文化渊源,作为民族文化正源的理学亦称“道学”,是宋明儒家的哲学思想。汉代儒家,治经侧重名物训诂;宋代儒家,则多以阐释义理、兼谈性命为主。至朱熹而集大成,建立一个较完备的理论体系。为学主“即物而穷理”。朱熹(安徽婺源人)、张栻(四川绵阳人,后迁湖南衡阳)和吕祖谦(金华人),当时称“东南三贤”。南宋时义乌人徐侨初学于吕祖谦门人金华叶邽,后师事朱熹。学成后即把朱氏之学在义乌设堂开学进行传授,弟子遍布金华“八婺”,如王世杰、叶由庚、朱中、朱元龙、楼大年、康植、龚应之等。其弟子又广为设堂讲学,传授朱氏之学,培植了如王炎泽、石一鳌、黄溍、王袆、宋濂、王龙泽、丁廷玉等一批有着历史影响的人物,成为了朱熹门下的一个个重要独立的理学分支。其中有着较大影响的有徐侨门派、黄溍门派、宋濂门派等理学分支。

“小邹鲁”学术研究对义乌历史人文环境的主要成就,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义乌自古就形成了代代相承的耕读家风

宋以后,儒林文苑,人才济济,引导着社会上好学之人去“即物而穷理”,从而使义乌境内好学之风至今不衰。不论古今、近现代和当代,造就了不少高级知识分子。自唐朝至清末,文科进士有184人,其中南宋的王龙泽是状元,朱质是榜眼(第二名)。两人都是赤岸镇人,特别好学。据旧志所载,镇内冯氏有9个进士,杨氏有18个进士,朱良佑之孙朱杞,有九子七登科之颂。近现代的义乌名人朱献文、冯泽芳、冯雪峰、冯志祥等也是赤岸人。义乌境内,好学之风相袭,使当代的出国留学生不断增多。博士生导师与教授的人才,未列入《义乌名人录》的,常有申报。

二、“小邹鲁”的好学精神

义乌人不论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研究领域中,都获得了很大的成就。如:“初唐四杰”的骆宾王,元代史官黄溍、滋阴学说的倡导者朱丹溪,清初治河名臣朱之锡,他们对文学、史学、书画艺术、医学和水利工程学等的研究,都能自成一家,影响全国。近现代的数理学家、军火制造工业专家陈榥,兵工技术专家虞绍唐,棉花科学家、农业家、教育家冯泽芳等,对国家作出了很大的贡献。特别是《共产党宣言》全译本首译者、“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积极推动者、著名的政治活动家、杰出的教育家、语言学家陈望道,堪称“小邹鲁”现代文化界的杰出代表。

三、“小邹鲁”不但历史人才多,而且历代人才多,历代的著作也多

古代著述包括已佚的共有560余部,近现代和当代的著作正在征集统计中。名列义乌旧志的文人学士,多半都有自己的文集,为《四库全书》所收录的骆宾王、宗泽、黄溍、王袆、朱震亨等人著作,在中国古代的文学、史学和医学上,有一定的地位和声誉。宋代理学家徐侨,曾有8部著作。为义乌和浙东提供研究理学的教材,现在除《毅斋诗集别录》1卷外,其余著作可惜已经久佚。元、明、清三代,“小邹鲁”著作最多的人是:元代的朱丹溪21部;明代的黄溍有16部,吴之器有21部,吴之文有15部;清代陈圣圭有12部,陈熙晋有12部,朱一新有13部。“小邹鲁”的文坛光彩耀目。

“小邹鲁”的理学研究盛于宋、元、明而衰于清,但由于清朝统治阶级以“八股文”取士,文禁甚严,使好学之士热心于追求功名,而降志于无用之学。“八股文”是封建统治者扼杀人才、统制思想的工具。故嘉庆《义乌县志》,邑内知名文人理学篇不见清代人,而儒林篇、文苑篇则多达13人,其人不是“为文古博纵横”,就是“博学工诗,多幽婉逸丽之句”。清末戊戌变法后,受“西学”影响,自然科学的研究遂占上风,而以八股文取士也就告终了。

四、作为民族文化精髓的“小邹鲁”理学研究,至今对义乌精神的形成和小商品市场的发展产生着较为深远的影响

(一)“小邹鲁”的文化地位造就了“勤耕好学、刚正勇为”的义乌精神

“小邹鲁”的学术研究范围,在古代固然以理学为主。理学研究的主旨在“格物致知”,即穷究事物的原理而获得知识。倡导滋阴学说的一代医圣朱丹溪,原本是一位理学大家,因母患病而众医束手,遂立志学医。他在医学上千里求师,潜心医籍而“格物致知”终于治好了母亲的顽疾,并写成了《格致余论》、《局方发挥》等医学名著,而成为金元四大名医之一。而以后的虞抟、陈元咎两位医学名人,也是“小邹鲁”学术研究兴盛时期造就出来的典型。清末于西方传入的声、光、电、化等自然科学统称为“格致学”,也正是取义于“格物致知”。

由于受“小邹鲁”好学精神影响,义乌人独具义乌的传统风格。“刚正勇为”是义乌人最突出的风格,历史上如有“初唐四杰”之称的骆宾王,明召修《元史》总裁之一王袆,清翰林院编修朱一新和现代著名历史学家吴晗,著名诗人、文艺理论家冯雪峰等,都是杰出的人物。受“小邹鲁”好学精神影响,义乌人不但从文,而且尚武。嘉庆《义乌县志》风俗篇引丙申志曰:“激烈慷慨有足多者。”指的就是如宋一代抗金名将宗泽,明戚继光麾下的抗倭“义乌兵”将领陈大成、王如龙、朱文达、陈禄、吴惟忠、叶大正、童子明、丁茂等人,以及有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精神的历朝历代烈夫烈妇。

(二)“义乌精神”打造新一代的“拨浪鼓文化”

宋《地理志》曰:“急于进取,善于图利”,说明义乌人自古就有敢作敢为敢闯的精神和善于谋利的经济思想。有了经济思想,就必然会有发展经济的积极行动。据《宋史》食货志记载,绍兴三十年(1160)户部侍郎钱端礼奉旨造会子。会子是宋代发行的一种纸币,当时在金华地区最早使用,而且最为盛行。可见宋朝时,金华、义乌这一带商贸已相当发达。近现代义乌的鸡毛换糖,不过只是一种商贸的特殊形式,它投资极少,虽以麦芽糖为主,但也带点针头线脑、钮扣等小商品进行商业性的交换。实际上是义乌小商品贸易的鼻祖。正由于义乌人有“急于进取,善于图利”的优良传统,而且能不断弘扬,所以才形成了今天这个驰名中外的国际性商贸城市。

源于鸡毛换糖的“拨浪鼓文化”的形成,是由于义乌人在特定的人多地少、土地贫瘠的自然条件下,加上义乌人敢闯敢干的“勇为”精神,使一些有商业头脑的义乌农民在农闲时充分利用本地盛产的红糖做成生姜糖、麦芽糖,摇着拨浪鼓走街窜巷换鸡毛,再用换来的鸡毛、鹅毛、猪毛加工成鸡毛掸、刷子等当做下次外出时“鸡毛换糖”置换的商品。随着义乌人自己加工商品的不断丰富,到后来就发展成为带动日用小百货,如针线、纽扣、发夹、彩泥陶、项链、塑料丝等与农村百姓家中闲置商品的交换。随着鸡毛换糖外出人数的增多,义乌本地人的商业意识也逐渐地浓厚起来,而由于受历史条件的限制,到20世纪70年代末,义乌就出现了提篮叫卖的个体商贩流动市场。如此一来,义乌民间就形成了独特的“不等不靠”、“敢闯敢创”、“薄利多销”的拨浪鼓文化。

(三)“拨浪鼓文化”催生国际性商贸城

20世纪80年代初,义乌县委县政府就顺应群众要求开放了对地摊市场、马路市场的禁锢,允许个体工商户自由从事长途贩运、商品买卖、家庭加工的“三不禁”政策。这使受制于“偷偷摸摸”做生意的义乌人积极性得到了涌现。中国小商品城自1982年9月在湖清门至新马路一带正式启动以来,至1984年12月初步形成占地13 590平方米,摊位1 849个规模市场的第二代;1986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的第三代市场,占地达4.4万平方米,投资440万元,有固定摊位4 096个,临时摊位1 000多个,可容纳3万人进行交易。目前,义乌市场经营面积达到260万平方米,商位5.8万个,有43个行业、1 900个大类、40多万种商品,从业人员20多万,日客流量20万人次,市场商品出口到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由商务部主持编制的“义乌·中国小商品指数”定期向全球发布,成了全球小商品生产贸易价格变动的“风向标”和“晴雨表”。如今的义乌,有80%以上的市场经营承接外贸业务,商品出口到212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商品40多万个集装箱,成为全国最大的内陆海关之一。

短短20余年,义乌因小商品市场出名,并以小商品发展成为了浙江最大、全国第一、国际知名的商贸名城。从最初用于鸡毛换糖的针线、头扣、头花、羽毛制品等小商品的加工、贩销、批发带动了一大批加工专业村的形成。市场带动农村加工专业村形成,农村加工专业村支撑市场的发展,成为了义乌市场发展的源流。近年来,义乌市委市政府推出的“以商促工”、“贸工联动”策略,引导商业资本向工业扩展,大力发展与专业市场关联度紧密的小商品加工业,推进了工业的规模扩张和产业升级,形成了与专业市场紧密联系的工业产业体系,从而构筑了“小商品、大世界,小企业、大集群,小产业、大市场”的工商联动格局,为中国小商品城的发展创新源源不断注入了活力。

义乌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了义乌人尊崇孝义。他们从孝子与乌鸦的古老传说中开启地方文脉,汲取精神力量,培养了义乌人注重情义的优良品质。义乌人讲求信义,在“鸡毛换糖”的经商实践中深深体悟到了诚信为本;义乌人深明大义,民族危亡之际有抗金名将宗泽挺身而出,倭寇侵扰之时有“戚家军”的3 000名义乌勇士担当重任;义乌人敢闯敢创,遍布大江南北众多的分市场就是最好的见证;义乌人不欺生、不排外、不仇富,秉执“你发财、我赚钱”的信条,形成了薄利多销、义利并举、诚信为本、重商亲商的商业理念和商贸文化。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义乌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义乌人独特的创业精神,得到了充分的激活和释放。义乌人主动走向市场去参与竞争,勇于走南闯北去寻找商机,无所畏惧地跨出国门去开拓国际市场,凭着自强不息、甘于吃苦的精神,硬是在一个资源禀赋先天不足的地方培育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市场。

摘要:义乌自古文化昌盛、文人辈出,素有“小邹鲁”之称。义乌在滚滚历史潮流的文化积淀中逐步形成了代代相承的耕读家风,从而造就了“勤耕好学、刚正勇为、诚信包容”的义乌精神和鸡毛换糖的“拨浪鼓文化”。改革开放之初,在“小邹鲁”文化的催生下,义乌突破体制机制限制,率先在全国设立小商品流通市场。通过30多年的壮大发展,如今义乌正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和敢为人先的人文精神,奠定了其蜚声海内外的国际性小商品市场地位和全国第十个、浙江省第一个综合改革配套试验区。

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 篇6

一、学校主导

学院是以培养工商贸易学科人才为特色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校, 自办学始就始终坚持“面向市场、面向学生、面向实践”的办学理念, 坚持创业创新、与时俱进。与此相适应, 学院严格的教师准入制度、规范的教师培训、前沿的校本课程开发及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共同保证了师资队伍结构的完善, “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创业指导师获得长足发展。

学院坚持人才强校战略, 设立了严格的教师准入及培养制度:一、加大优秀人才引进力度, 重点引进硕士及以上学历或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人才;实施“教授工程”, 支持教师尽早申报高级职称。二、提高教师学历层次, 鼓励教师攻读硕、博士学位。三、注重教师专业能力、实践指导能力的培养提高, 鼓励教师下企业、深入行业一线实践锻炼。四、加强教师培养制度建设, 学院每年至少投入200万元用以教师队伍建设, 通过实施“三大工程十项计划”, 优化教师职称结构和学历结构。经过努力, 目前, 学院形成正式在编教师449人, 其中高级职称90人, 博士17人, 硕士331人, 省高校教学名师、省级教坛新秀、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5人, 省级教学团队1个的格局 , 初步实现教师高质化、年轻化。

教师队伍建设离不开教学实施, 校本课程以教师为本位、学生为主体的课程开发机制更好地体现、满足了学生成长和区域发展需要。为此, 在试点背景下, 既积极申请精品课程、实施新世纪教育改革项目工程, 又主力推动了一系列包括建设“创业课程体系”、编写创业教材、开办有创业特色的创业专业、开发“师生共创”教学模式等课程改革, 为以教促教, 提升教师综合能力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政策支持。如学院不断鼓励教师以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为背景, 积极参加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研究和评比, 并组建了以“义乌改革试点背景下的商贸类实训基地文化软实力建设研究”为主题的科研团队, 以论文、调查报告等形式为试点建设出谋划策, 注重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 服务于地方经济。

二、政府支持

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是国家四大战略举措之一, 《浙江省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基本纲领既对义乌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方向和要求, 也为其提供相应的鼓励措施和资金支持提供了政策保障。加之义乌素有“小邹鲁”之称, 浓厚的历史底蕴为小商品城的商业氛围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 也形成了义乌人崇文重教的良好风气。因此, 在试点背景下, 针对义乌市人才优先理念缺乏、人才总量不足、人才配置结构和布局不够合理、人才创新创业环境有待改善等问题, 政府相继出台了系列措施, 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提供政策支持。

其一, 创新是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 而实训培训基地是培养“双师型”教师、创业指导师的保障平台。为此, 义乌市政府提出“创新强市”的口号, 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 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同时为响应《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的通知, 在中央支持下, 浙江省政府联合义乌市政府、工商学院大力推进校企合作, 建立校企合作准则和指导手册, 并以展销会、义博会、课题承担等形式引导、鼓励高校教师将科研创新与城市经济转型结合, 先后出资建设创意园区、搭建创意工作室、印刷技术专业实训基地等, 支持“创业师资队伍建设”研讨会及相关沙龙举办, 以实现资金集合和人才集合, 充分发挥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的调控作用。其二, 义乌市政府积极实施引进与培养人才并举, 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系列人才建设的新思路和新举措, 义乌市人才领导工作小组和人事劳动保障局专门出台了年度人才工作要点, 先后发布《义乌紧缺人才白皮书》和《义乌紧缺人才薪酬导向目录》, 明确并吸引紧缺人才来义乌;2011年义乌市委市政府又制定了《义乌市人才发展规划 (2011-2015年) 》, 强调优化人才结构、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针对住房问题, 政府相继出台《人才住房建设和使用管理实施意见》、《〈义乌市加强人才住房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政策兑现工作方案》、《关于加强人才住房保障工作的意见》、《2014年义乌市基础人才、企业实用人才住房保障实施意见 (试行) 》等政策, 并以政府津贴、引进人才项目申报、优秀人才评选等予以嘉奖。最后, 市政府坚持《教师法》的基本原则, 不断制定并完善教师培训体系, 并在全市范围内积极投入基础设施建设, 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文化产业繁荣工程, 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

三、校企合作

“工学合作、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 也是市场导向下高职教师队伍建设的有效模式。目前, 义乌工商学院在教师进企业、学研基地建设、校企课题合作等多种形式下, 逐步完成了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至师生共创的教学模式的转变。

首先, 学院规定, 专业教师需进企业实习、考察企业实践。为此, 义乌市工商学院出台《工作室管理办法》、《教师下企业实施细则》等, 以政策保证产研结合的正确实施;其次, 如前所述, 在政府支持下, 校企双方共同建立的培养基地为教师培训提供了更多平台——目前, 我院教师依托创意园平台已成功申报科研课题10余项, 教师的最新科研成果也通过创意园传递给企业以解决企业技术难题, 受到好评;此外, 学院针对各专业不同特点, 积极寻求与地方企业的合作基点, 如与浙江亿丰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创立浙江亿丰科技有限公司产品创新基地, 旅游专业则与义乌万方旅游有限公司合作成立工商学院市场开拓部, 艺术专业成立了麦奇克工作室、服饰品工作室等, 形式多样, 合作广泛。

进而, 学院结合国际贸易改革下小商品市场发展, 实现课堂从工学结合到师生共创的模式转变。试点背景下, 创新产业、旅游产业高速发展, 传统的服装饰品由劳动密集型向自主研发转换, 因此, 学院教师积极带领学生, 与企业一起进行市场调研、研发新项目、新产品, 以实现教师贸易水平、实践能力的高速提升和企业利润升级、创新能力的双赢。此外, 随着义乌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扩展, 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是大势所趋。因此, 学院在进行教师计算机技能和英语水平培训的同时, 更注重教师基础商贸培训, 以使教师在以网络为代表的新经济形势中与时俱进。最后, 学校开设了电子商务班, 用创业的形式以教促改, 将企业运作与高校教学融为一体, 以推行真实运作的班级公司化教学改革的方式, 考验并培养教师的市场把握力和战略眼光, 树立“先实践后理论、教师就是教练、课堂就是战场、业绩就是成绩”等适应创业教育要求的新思想新观念, 培育、扩大“富于激情、敢于尝试、勇于补拙、善于搜索、乐于分享”的创业指导师队伍。对于工作出色、成果突出的教师, 学校与企业合作设立奖励基金, 保证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最后, 学院出台《义乌工商学院兼职教师聘任与管理办法》, 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教师从行业、企业、政府等部门聘任, 他们以兼职教师身份入校讲学、参与专业指导委员会或教学指导委员会活动, 深化校企合作。

四、教师参与

自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 终身教育理念深入人心, 进而国家教育改革的指导方针。终身教育实质是自主学习、终身学习, 并倡导学习的个性化、创造性, 适应了全球性知识爆炸趋势和国际贸易改革背景下瞬息万变的市场形势。因此, 教师必须主动、适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

首先, 通过社会、学院的大力倡导及自身学习, 学院教师基本确立了终身学习的理念, 职后积极参与各项培训, 并通过在职攻读学位、职业进修等形式提高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其次, 教师们在主动实现从双师型教师向创业指导师的角色转化的基础上边实践边总结, 以教促改, 编写了《创意文化学论纲与案例》、《创意设计学》、《成为淘宝创业的超级毕业生》、《创新思维与创业实践——贾少华教育行思录》等系列创业创意教材, 深化理论知识与市场导向的结合;进而, 教师以积极参与学院开展的以“编写让师生满意的创业教材”为主题的创业沙龙、课程设计等各种形式, 使教学实践内容切实贴近社会服务和企业项目, 深化市场认识。

职业能力不仅指操作技能, 更指综合、称职的就业能力。因此, 学院教师积极参与师生同创平台建设, 打造“学、做、创”一体化的专业创业教学模式, 先后带领学生成立麦奇克视觉传达设计、三景商业空间设计、时尚饰品设计、服装设计、新锐产品设计等一系列工作室, 与创意园联动, 形成高校、企业、政府互动的网络化社会组织体系。此外, 教师们还积极服务社会, 回馈社会。如从2002年开始, 学院外语外贸分院教师翻译志愿者团队就一直担任义博会、文博会、旅博会等义乌主要展会的重要外宾接待及笔译、口译等工作, 并先后被评为“义乌市巾帼文明岗”、“金华市巾帼文明岗”, 这既是学院教师优秀专业能力的体现, 也是教师人文修养的集中展示。

五、结语

实践证明, 义乌市工商学院四位一体式的师资队伍建设模式, 事实上有助于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高和地方经济发展。学院也因此吸引了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人民日报》、《纽约时报》、路透社等国内外高端媒体的广泛关注和报道, 扩大了学院及义乌小商品城在全球范围的知名度。学院将继续秉承“尚德崇文, 创业立身”的校训, 在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下抓住机遇, 坚持四位一体式的师资队伍建设模式, 努力朝创业型大学的目标迈进。

参考文献

[1]刘旭东, 张宁娟.校本课程与课程资源开发[M].中国人事出版社, 2003.

[2]陈一新.认识和处理好义乌发展“十大关系”——加快推进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的若干思考[J].浙江经济, 2012, (11) :46-47.

[3]宫照军.日本职教师资教育课程设置指向性研究与启示[J].教师教育研究, 2011, (1) :77-80.

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 篇7

1 共试共享的战略意义

1.1 共试共享是破除要素资源瓶颈、打造国际商贸特区的战略之举

义乌改革试点是全国第10个综合改革试点, 也是迄今为止腹地最小的试点 (在县级市设立试验区) , 探索建立新型贸易管理体制改革为义乌继续率先发展提供了新机遇、注入了新活力, 但战略纵深回旋空间狭小的先天不足导致土地、水资源和专业人才等要素瓶颈制约严重。坚持共试共享, 立足浙中城市群这块最直接的腹地来统筹深化改革试点, 是破除要素资源瓶颈、全力支持义乌打造国际商贸特区、继续保持强劲发展势头的战略之举。

1.2 共试共享是推进市场产业互动、加快浙中赶超崛起的必由之路

改革开放以来, 义乌始终坚持“兴商建市”战略, 形成了“以商促工”、“贸工联动”发展格局, 市场与产业良性互动作用明显。坚持共试共享, 也是浙中城市群立足后发优势, 坚持“工业强市”和“商贸富市”两轮齐驱, 充分发挥流通对生产的引导作用, 带动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 促进现代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从而全面加快赶超崛起的必由之路。

1.3 共试共享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完成改革试点任务的题中之义

义乌改革试点最根本的任务是在保持自身继续率先发展的同时, 立足全省乃至全国大局, 进一步增强市场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 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中作出更大贡献。坚持共试共享, 是充分整合义乌实力、周边潜力和改革活力, 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圆满完成改革试点任务的题中之义。

2 共试共享的基本原则与目标定位

2.1 坚持点、线、面结合, 以点带面破障碍

充分发挥义乌试点独特作用, 推动海关、检验检疫、税务、金融外汇、工商等各条垂直管理体系开展“线”上的改革创新, 破除各种体制障碍, 辐射带动浙中城市群、全省乃至全国“面”上的整体发展。

2.2 坚持贸、工、科联动, 多措并举建平台

充分发挥义乌市场商品信息和采购需求高度集聚的优势及其辐射扩散效应, 加快建设一系列现代商贸平台;探索建立特色产业集群与专业市场的联动机制, 推动建设特色鲜明、配套完善、品牌突出的新兴产业集聚平台;培育发展中小企业技术服务等公共平台, 优化科技资源配置, 汇集人才、知识、资本促进创业创新, 不断增加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和文化含量, 不断提高“金华制造”的产品附加值和国际竞争力。

2.3 坚持小、中、大互促, 优势互补强合作

加强浙中城市群区域合作, 加快各节点城市间的交通、信息等网络建设, 实现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高效流通和区域资源最优配置, 形成区域发展新优势;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主动接受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辐射, 更好地学习、借鉴上海浦东综合配套改革的成功经验和创新做法, 加快融入长三角;深化东中西部在产业技术交流、劳动力转移、商品信息共享等领域合作, 拓展合作分工的产业链条, 构筑优势互补的区域合作体系, 为东中西部地区协调发展搭建更大舞台。

3 共试共享的重点任务

从专项调查情况看, 要尽快在共建大新区、探索大贸易、发展大流通、培育大市场、搭建大平台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为促进全市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加快赶超发展浙中崛起提供新动力。

3.1 共建大新区, 为浙中赶超崛起打造新引擎

充分整合义乌改革试点和金华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试点两大政策机遇和资源优势, 通过金义合力、八婺协力、引资 (智) 借力等多措并举, 合力共建金义都市新区, 实现新区建设与义乌试点的良性互动, 打造浙中赶超崛起新引擎。一是共建高端精品住宅区、五星级商务会所和世界名品中心, 吸纳义乌外商、横店演员和新区企业家等高消费群体来此居住、社交、休闲和消费。二是共建高教园区和科技研发总部中心, 大力引进名院、名校, 以庞大的学生群体来提振新区的人气、商气和财气;就地培养先进适用型专业人才, 吸引企业将商品研发、创意设计、财务总部、营销总部等迁入总部中心, 推进“金华制造”的高端化、品牌化、集群化。三是共建电子商务创业示范园区和国际物流园区, 吸纳全国行业门户网站、第三方导购网站、电子商务客服中心、网商创业示范中心等电子商务产业集聚发展;整合全市物流资源, 建立利益共享机制, 对接义乌综合保税区, 提升金三角无水港、保税仓库功能定位, 构建畅通的陆路智能交通网络, 将新区打造成综合交通运输平台和长三角物流重要节点城市。

3.2 探索大贸易, 为全市外贸发展拓展新空间

随着要素成本不断提高和人民币持续升值、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影响, 全市现有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的竞争优势正在全面减弱。特别是义乌小商品种类多、更新快、非标准化生产以及交易单笔规模较小、交易主体众多、交易次数频繁。因此, 一是共同争取建立“管得住、通得快”的市场采购新型贸易方式, 以及与之配套的海关、检验检疫、税务、外汇、工商等监管措施, 建立与小商品大贸易相适应的管理服务体系, 进一步降低出口成本, 提高外贸效率效益。二是共同探索市内各大专业市场 (如东阳木雕城、永康五金城、浦江水晶城、磐安中药城等) 共享快速通关等试点政策的运行机制和实现途径, 促进出口、进口、转口以及内外贸协同发展。三是共同创新市场营销方式, 以改革试点为契机, 鼓励全市企业以专业市场为纽带, 采取共建区域营销中心、海外工业园区等模式, 抱团发展大贸易, 积极开拓非洲、拉美、中东欧、中亚、中东等新兴市场, 不断拓展外贸新空间。

3.3 发展大流通, 为市场转型发展提供新示范

围绕“交易方式传统、同质竞争严重、毛利普遍较低”等问题, 努力创新商业模式和流通业态。一是合力发展电子商务, 积极推进义乌网上国际商贸城、永康五金交易网、全国网货采购中心等网上市场建设, 促进虚拟市场和实体市场融合发展。二是创新商业模式和流通业态, 积极探索全市范围内同期会展、巡回会展以及联名参加国内外知名展会等联合会展的长效机制, 促进市场采购、连锁经营等现代流通方式加快发展。三是合力促进商贸与旅游深度融合, 加快推进以专业市场购物游为龙头, 山水观光、影视文化、休闲养生等旅游资源为依托的浙中旅游目的地建设, 打响“中国最具影响力购物旅游目的地”品牌, 不断开拓海内外旅游市场, 为引领全国专业市场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示范。

3.4 培育大市场, 为产业转型升级探索新路径

浙江省35年改革开放一条重要路径就是块状经济与专业市场互促共荣、联动发展, 义乌小商品市场就是一个典型的缩影。因此, 一是合力共建市场共同体。鼓励各县市区探索发展“飞地经济”, 在义乌市场开设专区, 最大限度发挥市场对本区域发展的助推作用。二是合力打响浙中市场集群品牌, 以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小商品城”为依托, 将市内年销售额达50亿元以上的各专业市场统一冠名“中国小商品城** (产业) 市场”, 共享贸易便利化政策, 共树浙中市场品牌。三是探索各县市区按照政府股份制形式合力共建国际贸易综合改革产业试验区, 优先布局国际市场及市内各大市场急需的高档商品生产基地, 一方面源源不断为各大市场提供设计时尚、质量稳定、交货快捷的高端精致商品, 另一方面延长产业链, 提升价值链, 推动一般商品制造向拥有核心技术、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高端商品拓展, 为推动传统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发展探索新路径。

3.5 搭建大平台, 为区域协调发展开启新征程

目前义乌市场已直接带动中小企业20多万家, 提供就业岗位1000多万个, 来料加工辐射31个省市区, 带动周边地区30多万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下一步, 一是合力共建电动汽车、摩托车、餐厨用品等国家级出口基地平台。二是合力推动“莫斯科—义乌国际商贸中心”、“中国义乌 (坦桑尼亚) 经贸合作区”等境外合作平台。三是合建外贸信用预警、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科技创新与成果转换、知识产权保护等公共服务平台。四是扩大“义乌小商品指数”影响力, 构建“金华农副产品指数”等虚拟平台。进一步深化浙中城市群、长三角和东中西部这三个层面在市场、资源、资本、技术等领域的合作, 以平台集聚辐射作用, 助推优势互补的区域协作新体系, 开启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征程。

4 共试共享的保障措施

4.1 加强组织领导

要切实加强对共试共享义乌改革试点的组织领导, 组建专门工作机构, 自觉加强与国家部委和省级部门的沟通对接, 及时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和协调重大利益纠纷。将各项工作目标、重点、举措纳入各相关单位年度工作计划和考核重点, 做到每个项目都有路线图、时间表、责任人, 并切实加大统筹协调和督促检查力度, 确保各项工作扎实推进。

4.2 加大政策扶持

要组织专门力量, 大胆探索、总体设计、深入研究推进过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和所需的扶持政策, 并积极向上争取建设用地、财政支持、税收优惠、金融扶持、科技引领、人才支撑等方面特优政策, 举金华全市之力为义乌做大做强提供足够的要素保障和发展空间, 同时充分挖掘整合政策要素, 用足用好试点政策, 让全市全省共享改革红利。

4.3 大力引培人才

要创新人才引培机制, 设立不同层次、形式多样的人才培养与引进渠道。努力培养一批具有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全局观念和统筹方法的公共管理人才, 造就一批理念超前、业务精通、开拓创新、甘于奉献的经营管理人才, 引进一批能引领行业发展的高端专业技术人才。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加快培养实用型技能人才, 切实发挥第一资源效应, 促进各项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

4.4 优化服务环境

要继续深化行政效能建设, 下放管理权限, 简化审批流程, 提高服务效率。探索建立干部定期交流机制, 克服本位主义和狭隘思想, 强化对浙中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共识, 构建新型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完善服务基层、服务企业的长效机制, 努力优化服务环境。

4.5 营造良好氛围

要深入宣传共试共享的先进做法以及各方面的改革实效, 致力营造良好氛围, 持续凝聚改革共识, 汇聚改革力量, 在全市树立共创改革大业、共担改革风险、共享改革成果的鲜明导向, 为共试共享、创业创新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

摘要: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是国务院批准的浙江省“四大国家战略举措”之一, 事关浙江第四大都市区发展的全局。如何凝聚金华全市力量推进义乌改革试点, 促进试点成果惠及全市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本文通过深入的专项调查和对比分析, 全面阐述了共试共享义乌改革试点成果的战略意义、基本原则与目标定位、重点任务及相关保障措施。

关键词:国际贸易,义乌改革,共试共享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3 (11) .

[2]国务院.关于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的批复[R].国务院网站消息, 2011-03-04.

上一篇:可膨胀系数下一篇:文化异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