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统计指标体系改革

2024-10-07

贸易统计指标体系改革(通用6篇)

贸易统计指标体系改革 篇1

2010年是国家批发零售贸易业统计方法制度改革实施的第一年,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仍然作为重要指标的数据质量倍受关注。从现行的贸易统计方法制度来看, 虽然伴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和商品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入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贸易统计方法制度也经过了一系列的改革, 取得了很大成绩, 也基本上适应了形式发展的要求。但同时又必须承认目前的贸易统计工作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 不能满足我们日常报表的需要。面对工作中出现的一系列的问题, 笔者认为必须进一步转变观念, 在原有的基础上推行一些新的思路和新的举措来指导各项工作的开展, 以此从根本上摆脱被动和落后状况。

一、现行的贸易统计方法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 批零贸易业、住宿餐饮业点多面广, 开停业变化快, 基本单位数掌握不准, 影响报表数据质量

批零贸易业、住宿餐饮业由于投资少、资金周转快, 吸引了大量资金和劳动力, 市场上出现了竞相开办贸易业、住宿餐饮业竞争局面。同时, 随着个体私营经济由“补充”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促进了个体批零贸易业、住宿餐饮业的发展, 但由于个体商业规模小, 机制灵活, 因而, 稳定性也更差。有的开业几天经营不理想就停业, 有的甚至领了营业执照还没开业就注销了, 基本单位数很难掌握, 造成搜集报表难或数据不准等现象。这样无疑影响报表上报率, 出现零录入单位现象。

(二) 大量小型国营商贸企业实行了租赁, 改制, 零售额数据取材困难

近年来,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我区许多商贸业实施了租赁、改制、拍卖和国有民营、社有民营等项改革。它一方面建立了新的企业经济机制, 调动了企业经营者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对搞准统计数据提供了新的挑战, 据对我区供销社系统和几个大型商场的调查, 如孟轲供销社、华龙大厦、龙城购物中心等大部分已实行民营, 有的已将所有权转移。像这些大型商厦表面上看起来是一个整体, 统一标志、统一服装, 有的还统一收款, 产生了一定的规模效应, 给消费者的信任感很强, 但这类企业实际上实行的是租赁经营模式, 各个组柜都是独立的个体, 单独核算、单独纳税, 企业会对他们收取管理费和租赁费, 对他们的经营情况, 有的能够掌握, 有的不能掌握, 要准确界定这类企业, 纳入正常统计难度很大。

(三) 贸易统计数据推断方法存在瑕疵

贸易统计数据在评估绝对值的同时, 更加注重同期数据的比较。有些统计指标的同期可比性不强, 同期数据比较出现异常属于正常现象。但贸易统计程序设计中, 就不允许这种情况存在。如:我区某些企业主要业务是与油田签订单, 如果该月竟标成功, 能签上合同, 就有大量业务, 则相应该月销售额就高。如果该月没能签上订单, 销售额就会很低, 甚至为零。针对这些情况, 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就必须进行手工强行调整, 使其具有可比性, 从而失去了统计的真实性, 也给我们的工作带来很多不便之处, 常常使我们处于被动局面。

(四) 统计月报报表指标设置太多, 上报时间过于仓促

限额以上批零业月报报表指标设置太多、太复杂, 指标比一些企业的财务报表的指标还要多。我们认为既然是快报就没有必要设置那么多指标。如百姓量贩, 商场里的品种有上百种, 该企业统计员多次指出, 统计指标这么多, 企业内部根本就没有分那么详细, 只是把下面各分店的总数汇总好后入账。再加上上报时间仓促, 往往会计报表还没有出来, 统计就要上报了, 因此, 给统计部门报的数据只是估计数, 这样势必会影响报表数据质量, 给统计报表的报送渠道带来负面影响。

二、完善贸易方法制度的几点建议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需要, 正确反映流通领域的市场经济特征和发展趋势, 建立与市场相适应的贸易统计体系, 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 加大统计执法力度, 增强全民的统计法制观念, 治理优化基层统计工作环境

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基层统计工作收集报表难, 开展调查难, 搞准数据难, 统计工作环境一直不理想。《统计法》是规范统计工作的法律武器, 是保证统计数据质量的重要手段, 统计部门要多汇报、多协调, 主动积极地与相关部门配合, 加大统计执法的频率, 加强统计执法的力度。

(二) 加大对基层统计人员的业务培训力度, 不断提高基层统计人员的整体素质

统计基层基础建设的关键还是在于统计人员的自身素质和敬业精神, 因此, 对基层统计人员的素质培训在统计基础建设中至关重要。市直、县区统计部门要不定期地举办不同对象、不同层次的统计人员培训, 要注重更新统计人员的知识, 改善统计人员的知识结构, 提高统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在培训中要注重基层统计工作的实际, 不要搞花架子, 要注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要讲求行之有效的培训方法, 这样才能收到好的培训效果, 才能充分发挥统计培训在统计基层基础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三) 树立“有为才有位”的理念, 从思想上、业务上, 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提高优质服务水平

在确保统计数据真实性的基础上, 统计部门要加强对宏观经济形势和重大经济问题的研究, 准确反映经济运行态势, 及时向党委、政府提供咨询和建议, 对经济运行实施有效监督, 增强宏观调控的预见性、科学性和有效性, 充分发挥统计作为重要的经济综合部门、信息主体部门、决策咨询部门的作用。统计工作是一项服务工作。为党政、为社会、为发展、为决策服务, 说到家, 服务是统计工作永恒的主题。我们一定要强化服务意识, 努力提高政治素质、业务素质, 做到与时俱进, 不断地学习研究, 不断地发现新情况, 解决新问题, 使统计工作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

(责任编辑:刘璐)

贸易统计指标体系改革 篇2

一、经济管理类统计学专业教学体系的改革和创新的必要性

众所周知,在教育部对分属数学下和经济学下的统计学专业进行合并,并统一放理学下,同时又对该专业可授的学位进行了规定,理学学位和经济学学位均可。在这一新的发展形势下,原来设在财经院校的经济管理类统计学专业是否开展,如何开展,对这一专业培养的人才目标是否有变化,课程教学体系如何设置这些问题都需要高校急需解决。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统计学可以为分为理论统计学和应用统计学。理论统计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抽象的随机变量,主要从事对一般的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方法的归类和总结;而应用统计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各个不同领域的具体数量,主要服务于各个领域进行定量分析。所谓统计学的应用性包括一般统计方法的应用和各自领域实质性科学理论知识的应用,而经济统计学只是它应用性的一个领域。对于经济管理类的统计学来说,应该根据经济管理类学科的特点去设置课程教学体系和社会人才培养目标,从而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对于社会发展来说,统计学专业培养的人才不仅要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还要熟练掌握理论方法和现代计算手段,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服务。因此,实现统计学专业教学体系的改革和创新势在必行,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二、经济管理类统计学专业教学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在当前的经济管理类统计学专业教学中普遍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的人才无法满足社会发展需求。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经济管理类统计学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阐述。

(一)学生对统计学的重视程度不够,畏难情绪较强

由于统计学课程理论性太强,涉及到的概念、含义、公示比较繁多复杂,如果学生不做足够的课外练习很难真正的理解和掌握。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觉得统计学理论太多,学生学习兴趣低、从心理上害怕,再加上经济管理类文科学生较多,数学功底比较差,对学好统计学缺乏足够的信心。还有很多学生从思想上不重视统计学,加上课堂上理论知识比较枯燥,这些都是导致统计学学科教学质量不高的直接原因。

(二)学习内容增加,成绩考核方式不合理

从19教育部对分属数学下和经济学下的统计学专业进行合并以后,大多数老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除了保留社会经济学的原理,还增加了部分统计推断的内容,并增加了经济管理类相关具体应用的实际案例。这一变化使得统计学内容的实用性更强,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学习压力也越来越大。经济管理类统计学课程的考核方式多采取闭卷考试,学生的最终成绩主要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组成。平时成绩主要包括学生出勤率、课堂提问问题和课堂作业和阶段测试,而期末考试内容更加注重对基本知识点的测试,却忽视了考查统计方法和实际应用能力。这种考核方式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

(三)对实践和实验缺乏评估,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系统性不够

统计学科中实践、实验在整个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是考核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手段。各高校根据专业的不同特点,建立了各自的专业实践和实验教学平台,虽然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需要,但是这类教学模式的评估和考核不太完善。在统计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会进行实际应用举例,很多案例和相关专业的结合度不够,相互课程之间的渗透能力比较薄弱,联系系统性不够,不能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统计学在各自专业中的实际应用。

三、统计学专业教学体系进行改革和创新的具体措施

由上文可知,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体系中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必须进行改革和创新。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具体介绍。

(一)教师可以采用案例式教学,实现教学手段的多样性

教师通过采取案例引入开展理论知识的学习,简化统计学的数学模型,更加方便学生理解;同时,教师通过实例让学生更加直观的学习统计方法,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更可以加强学生对办公软件的应用能力,让学生学到的知识能够学有所用。教师也还可以采取启发式教学、双向互动式教学,实现教育教学体系的立体化和多元化,以课堂理论方法为基础,加强实践能力的训练,從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完善统计学教材,提高考核方式的合理性

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应该不断完善统计学教材,更加注重对统计方法的介绍和实际应用,以理论知识为基础,突出教材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同时,适当地介绍一些统计常用到的一些软件,让学生动手搜集资料,让学生体会做教师的心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考核方式应该更加重视对统计方法和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核,可以采用多层级综合评价学生成绩的方式。不仅要通过闭卷考试考核课本的理论知识,还可以通过讨论、答辩、撰写调查报告的方式考核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技术能力。

(三)加强对实践试验的评估,在其他学科中融入经济管理数学模型思想

教师应该不断建立和完善一套实践试验教学评估体系,可以采取督促、评比和奖罚的方法深入落实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措施。相关的教师必须严格执行实践试验教学大纲,并注意加大监督强度,更好地提高教学水平。同时,从学生的专业特色和课程数量出发,在教学过程中实现专业课程和统计学的经济管理模型思想的有机结合,激发学生学习统计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

总而言之,统计学教师只有不断的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方式,才能更好地完成统计教学对于人才的培养目标,更好地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熊俊顺,《我国统计学高等教育与学科建设若干问题研究》[J].统计研究,(04)

[2]曾五一,《关于经济与管理类统计学专业教学规范的若干问题》[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4(04)

[3]高洁,《关于统计学专业本科教学的若干建设性意见》[J].无锡教育学院学报,(04)

贸易统计指标体系改革 篇3

关键词:高职 国际贸易专业 “双证制”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1(a)-0081-01

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育目标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各类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因此,教育教学的各项活动均围绕如何促使学生更好地就业来进行。“双证制”使学生同时拥有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证书,它的优点在于:一方面通过学历教育保证了作为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另一方面通过职业培训又保证了学生毕业后更符合岗位要求的技能。为帮助学生在未来的就业竞争中抢得先机,在其学生阶段实施“双证制”教育是非常有益的办法。

1 关于“双证书”培养目标

(1)与“双证制”相关的政策法规。

1998年国家教委、国家经贸委、劳动部《关于实施〈职业教育法〉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若干意见》中详细说明:“要逐步推行学历证书或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两种证书制度。接受职业学校教育的学生,经所在学校考试合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发给学历证书;接受职业培训的学生,经所在职业培训机构或职业学校考核合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发给培训证书。对职业学校或职业培训机构的毕(结)业生,要按照国家制定的职业分类和职业等级、职业技能标准,开展职业技能考核鉴定,考核合格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发给职业资格证书。学历证书、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作为从事相应职业的凭证。”以上这些,为实行双证书制度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政策保证。

(2)高职国际贸易专业相关职业资质。

为了促进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及社会认证工作的相互衔接与沟通,增强学生就业能力,拓宽一证多证途径,本专业根据岗位要求,在教学中设置了各类职业资格证书,分别对应不同的岗位能力:国际商务单证员(商务单证操作能力)、国际货运代理(货运代理业务能力)、外贸会计(外贸结算能力)、外贸业务员(国际贸易业务能力)、外贸跟单员(外贸跟单能力)、助理营销师(营销策划能力)。

2 专业课程实施方案

(1)国际商务单证员。

根据各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时间,来调整各考证课程及相关基础课程。国际商务单证员考试时间一般在每年的6月中旬举行,也就是每一学年的下学期,即第二、第四、第六学期,这样考证课程可设置在学年的上学期,也就是在校期间的第一、第三、第五学期。由于第一学期要设置英语、数学及少数专业基础课程,还没涉及到核心专业课程,显然设置在第一学期不合适。而第五学期开设又显得有点晚,因为第六学期大部分学生都已经在实习及找工作,六月份考试十月份才获得的证书对学生找工作没有多大的帮助,所以只有第三学期比较合适。由于课程内容上的连续性,学生有了在第二学期打下的国际贸易实务基础知识,第三学期再专门讲授单证实务,第四学期通过老师系统复习再参加国际商务单证员证书考试无疑是最佳时期,既确保了了知识的连贯性又保证了过关率。

(2)国际货运代理。

国际货运代理员考试一般设在9月或10月中旬,在每一学年的上学期,即第一、第三、第五学期,因此,我们的考证课程可设置在学年的下学期,也就是在校期间的第二、第四、第六学期。根据考试内容,此考证课程必须设在国际贸易实务和国际货运实务课程之后,而国际贸易实务是国际货运实务课程的基础,这就需要有至少三个学期的跨度。针对这个情况,可以在第二学期开设国际贸易实务,第三学期开设国际货运实务,到第四学期再开设国际货运代理员考证课程便水到渠成了。

(3)外贸会计、外贸跟单员、外贸业务员等。

外贸会计证考试需有一定的会计学原理(第二学期)为基础,且考试时间一年两次,所以具体安排时间灵活机动,可以在第三学期或者第四学期。

外贸跟单员、外贸业务员证书考试需在掌握外贸全部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同时结合考试时间,可以作为选修课安排在第五学期。

(4)助理营销师。

该证书主要以市场营销课程为基础,考试时间为5月份和11月份,可以安排在第三、第四、第五学期均可。

综上所述,本着“理论够用,突出实践”的高职教学理念,第一年学生了解或掌握经济学、会计学、国际贸易原理、国际贸易实务、商务礼仪等职业基础知识。国际商务单证员证书和国际货运代理员证书的考试内容和考试范围都包含外贸基础知识和外贸专业知识,其中,外贸基础知识内容差别不大,专业知识有较大差别。据此对于专业课可作如下设置:第一学期开设国际贸易原理、管理学原理等;第二学期开设经济学原理、国际贸易实务等基础外贸知识;第三学期安排国际商务单证实务、国际货运实务、商务英语等;第四学期安排货运代理基础知识及货运英语,国际商法等核心专业课;另外,根据本专业的师资情况,可以再考虑开设一两门为考证做准备的选修课,如跟单员、外销员、外贸会计等。

(5)实训安排。

考证不仅是对考生外贸基础知识的考察,也是对考生职业技能的考核,而职业技能只有在实训中才能得到培养和提高。在国际贸易实务、单证实务、商务英语、货运代理等核心课程的教学中,应该保证实训课时的比例,至少占该课程总课时的50%。除此之外,学期末进行系统化的集中实训,有条件的话可以参加企业实习,以巩固理论知识,进一步提高操作技能,为考证做好准备,也为今后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3 结论

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应对国际竞争、与国际认证制度接轨的一项长久性策略。中国入世后,国际教育竞争的焦点将集中在决定社会创新能力的高等教育与决定生产工艺、技术水准的职业技术教育两个方面。国际各种教育、培训、认证机构已纷纷登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以市场为导向,努力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职业教育培训与就业机制,完善终身学习教育体系的长久性策略,适应这一发展战略,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应该适时做出相应改革措施,实施“双证书”制度教育,科学发展。

近年来,我系在实施国际贸易专业“双证书”制度教学改革中作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因此,还需要在学院各方面支持下,继续深化“双证书”课程体系改革,以提高本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参考文献

[1]高职高专实行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研究[EB/OL].http://www.northedu.cn/gaozhi/show.jsp?informationid=200 609131442157406 &classid=20060619 1700011786.

[2]杨扬.高职国际贸易类专业“双证书”制度的实施路径[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8):35-36.

贸易统计指标体系改革 篇4

波音747飞机有400多万个零部件, 由65个国家1.6万多家企业合作生产, 营销、售后遍布全球, 这意味着, 波音飞机是“世界制造”, 不是纯粹的“某国制造”。

Iphone手机有9个制造商, 分别位于日本、韩国、美国、德国、中国台北和中国大陆, 共同生产各种零部件, 最后都运往富士康公司组装, 再出口到美国和其他市场。手机上的庞大的应用软件, 是苹果公司的核心利润来源, 来自全世界的开发联盟。它也是典型的世界制造。

世界制造不是个别现象, 它就像早晨的太阳普照着全球经济, 代表着未来。用世贸组织总干事拉米的话说, 我们生活的世界, 不是中国制造、德国制造或美国制造, 我们生活在一个世界制造的星球上。不仅高科技产品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劳动密集型产品也是世界制造。21世纪的制造业因此和以往完全不同。市场、原料、零部件、机器设备、资金、技术、创意、管理和人才, 所有这些资源, 每一分钟都在各国之间频繁地相互交换, 没有一种生产经营活动纯粹在一国之内孤立地进行。谁不利用全球资源, 不跟上全球市场的节奏, 谁就会被淘汰。

世界制造蕴含着21世纪人类社会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在这种新的生产方式下, 相隔万里的不同企业, 克服了地理、法规、语言、商业习惯等种种差异, 同步经营密切协作, 就如同过去在一个车间那样;确保这种协作顺利开展的, 不再是同一个屋檐下的监工和经理, 而是高度复杂的管理规范和标准化流程, 有人称之为全球供应链、全球产业链。

全球产业链把各国大大小小的企业连在一起, 成为休戚与共的跨国同事;缺少其中一个零部件, 整个链条就可能中断。2012年3月11日, 日本爆发特大地震, 导致全球汽车零部件短缺;6天以后, 在1万公里以外的美国路易斯安那州, 通用汽车公司的一家工厂陷入停产。在巴西, 本田摩托车厂停工了。在欧洲, 标致雪铁龙也中断了生产线。

苹果手机是从中国出口到美国的, 但手机的背面写着, “苹果在加利福利亚设计, 在中国组装”。在这个意义上, 中国是世界工厂, 是世界制造业中心, 其实指的是中国融入了全球产业链, 在世界制造中承担了“组装”这个环节, 是世界组装中心。表现在国际贸易上, 就是加工贸易庞大, 2012年加工贸易额占我国全部货物贸易额近68%。表现在产品上, 中国制造的服装, 搭配着法国设计;中国制造的电脑, 安装了美国软件。

在这种生产方式下, 一国的产业升级, 主要是向产业链的高端环节攀升, 是一种微笑曲线式的升级。贸易的转型升级也与之类似。总部在香港的利丰集团上世纪70年代在香港做贸易代理, 如今在全球40多个国家有1万多家供应商, 营业额超过200亿美元, 集团主席冯国经说, 过去利丰的经营规则是“亚洲产品, 欧美市场”;现在是“全球采购, 全球制造, 全球销售。”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世界制造”出现的背景和原因, 那就是经济全球化。1985年, 北美、西欧、日本以及拉美非洲和东亚大约有25亿人, 随着中国、印度、东欧、俄罗斯等纷纷启动了市场经济改革, 另外30亿人加入了世界市场, 全球经济潜力得到极大释放。同时, 信息技术飞速发展, 人类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 地球村遥遥在望。1992年, 在美国也没多少人使用因特网, 2012年全球互联网使用人数突破25亿, 其中有5.64亿人在中国, 而且手机超越了台式电脑, 成为第一大上网终端。正是大量科技突破和商业创新, 如雨后春笋般突飞猛进摧枯拉朽, 才创造了世界制造这种新的生产方式。

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出现, 通常会引起贸易、管理、法规、甚至文化观念上一系列的变化。遗憾的是, 虽然全球供应链已经随手可见, 沃尔玛早就用卫星来管理自己在27个国家1万多个商场的物流;国际经济治理却远远落后于商业实践, 不能很好地支持这一转变, 有的甚至日益走向反面, 国际贸易统计制度就是一个例子。

二、改革国际贸易统计制度

对外贸易统计伴随着海关早就存在, 历史很悠久。虽然历经变迁, 总的来说, 都建立在边境的基础上, 统计一定时间内有多少货物跨越边境, 后来又逐步延伸到服务。贸易统计是观察贸易的眼睛和耳朵, 实用性很强, 直接影响到经贸政策, 对资本市场、企业的经营方针, 也有比较明显的作用。国际贸易统计越准确、越便捷, 对经贸状况的认识就越能做到耳聪目明;反之就可能产生误判, 如果存在系统性的巨大偏差, 就可能引起严重的误判。

世界制造的出现和发展, 把国际贸易统计制度甩在身后。原有的统计建立在陈旧的生产方式和贸易方式上, 它得出的统计结果, 只能反映当代国际贸易的一个剪影, 是干巴巴的平面;以此观察贸易问题, 类似于盲人摸象, 会扭曲 (实际上已经扭曲了) 人们对于贸易的看法, 也很容易助长保护主义。但是, 一个坚定的贸易保护主义者, 也需要准确的统计数据;否则的话, 在当代经济如此复杂的联系之中, 如何正确地找出真正对其有利的保护方法呢?国际金融危机以来, 贸易统计制度的缺陷日益明显, 依靠小修小补很难解决。经济全球化正塑造着21世纪的经济规则、经济理论。国际社会, 特别是贸易大国, 应当系统总结和反思, 提出可靠的办法, 共同推动国际贸易统计制度改革, 支持和引导这种转变, 向着有序、健康的方向发展。

世界制造带来的第一个挑战是重复统计。设想一个非常简单的世界制造模型。全球只有4个国家, A生产了1美元零件向B出口, B加工为半成品出口到C, C继续加工为成品出口到D, 最后被D消费。假定B和C每次加工都创造1美元的增加值, 那么依次来看, 这4国的出口额是1、2、3、0, 进口额是0、1、2、3;相应地, 全球总出口是6, 总进口是6。这就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

第一, 贸易额表现出来的财富不符合实际。在全球所有财富都用于贸易的情况下, 全球新增财富只有3美元, 全球出口额却是6美元。

第二, 扭曲了双边贸易关系。统计上, C对D出口3美元, 从双边贸易中获利3美元, C是D唯一的贸易伙伴。但真相是, 从双边贸易中C国真正的获利只有1美元, 顺差中的另外2个美元, 早就击鼓传花般被A和B拿走了。全球贸易的真实流向是, 有3个勤奋国家, 分别创造了1美元的财富, 顺着产业链, 最终都出口到什么也不生产的D国。

第三, 扭曲了国内政策信息。按照一般算法, C国的贸易依存度, 是贸易总额/GDP, 也就是500% (<2+3>美元/1美元) 。A和B则分别是100%和300%。然而实际上, 三国所有的新增财富都出口了, 对贸易的依赖程度是相同的, 都是100%。

如果我们的假设再复杂一些, 可以列举更多的误导, 例如对比较优势的计算, 贸易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 汇率调整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等等。世界制造也确实比这个模型复杂很多。这种零部件贸易, 或者称之为中间品贸易, 占全部国际贸易至少近一半, 欧盟约有2/3的进口都来源于此。这导致整个国际贸易统计出现了巨大的系统性偏差, 人们对双边贸易、全球贸易的认知, 必然要受到影响。

世界制造带来的第二个挑战是对贸易模式的认知。在当前货物贸易统计中, 净出口 (顺差) 通常被看作评估贸易得失的重要指标。当一国贸易是逆差, 往往被看作吃了亏;当一个行业贸易是逆差, 往往被解读为竞争力不足。贸易依存度通常被看作是一国对贸易的依赖程度。这些观念, 在世界制造中都有了升级版, 正在失去其原有的意义。

目前的贸易数据, 很难解释商业实践, 迫切需要新的理论总结。i Phone手机是典型的高科技产品, 美国的比较优势和绝对优势都十分突出, 中国没有任何能与之竞争的类似品牌。根据李嘉图和赫克歇尔-俄林的理论, 这种情况下, 应当是美国向中国出口iPhone;但贸易数据表现得完全相反, 美国的i Phone手机都来自中国, 传统的贸易理论被颠覆了。只有从产业链的角度, 分析企业的成本构成才能解释比较优势的来源, 由于全球生产链和高度专业化生产, 中国在组装方面的成本优势十分明显, 因此颠覆了传统的贸易模式:象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出口高科技产品, 象美国这样的工业化国家进口自己发明的高科技产品。

世界制造带来的第三个挑战是如何认识经济全球化。在宏观上, 老的贸易统计只关心出口商品的总额, 但不清楚其中有多少是本国制造的;有多少产品被再次进口, 然后经过加工复出口;也不清楚哪些出口被进口国直接消费了, 哪些被转出口到第三国。由于无法扣除重复统计, 贸易数据很难解释当前的贸易实践, 更加难以回答经济全球化这种重大问题。以我国为例, 如果只是通过顺差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来理解对外贸易, 画面就会变得十分狭隘、僵化, 就会曲解、矮化对外开放的意义, 不能说明我国对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巨大贡献, 也无法准确衡量我国在这一进程中的得失。因此, 在一些重大问题上, 如我国与其他国家的经贸交融程度、政策溢出效应, 往往只能依靠经验, 只能获取一个模糊的图像, 缺乏全面客观的数据材料, 不能真正做到心中有数, 耳聪目明。

判断一个企业在贸易中是亏了还是赚了, 相对比较容易;但是判断一个产业, 乃至一个国家, 在经济全球化中的收益, 就不那么容易。从价值创造和分配来看, 世界制造的后果, 是把企业之间、参与国之间紧密联系起来, 共同组成了一条复杂精细的全球价值链, 沿着不同的产业分类层层细分下去, 每一种在全球销售的产品, 都有自己的全球价值链。链条上不同参与方所处地位不同, 创造的价值 (增加值) 与获取的收益也有很大的差异。

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只有了解价值链的全景和构造, 才能看清楚自己的位置和方向。全球价值链的出现, 对各国决策者和企业是一个严峻挑战:怎么理解全球价值链的全貌和构造?怎么判断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和方向?这些答案, 只有从全球价值链的分布中去寻找。

三、增值贸易统计成为热点

围绕国际贸易统计制度改革有很多探索。近年来“增值贸易统计”方法引起各方重视。它借助投入产出技术, 把国民经济核算和国际贸易等数据结合起来, 通过扣除一国进出口中包含的外国成分, 利用剩下的本国增加值进行新的统计, 分析各国在经济全球化中的关系和收益。海关统计重在总值, 监测贸易流量;它关注增值, 分析贸易增量。如果把两者比较好地结合起来, 横看成岭侧成峰, 在观察贸易问题时, 就比较容易做到远近高低各不同, 尽量避免以偏概全。

亚洲开发银行研究了Iphone手机的全球价值链。结果表明, 按照传统统计, 2009年中美Iphone手机贸易达20亿美元, 中国顺差19亿美元;按照新的贸易增值统计, 当年中美贸易额只有0.73亿美元, 中国逆差0.48亿美元;同时人民币升值乃至东亚货币集体升值, 都不足以影响Iphone手机贸易的流向和定价。而世界贸易组织的研究也表明, 从中国出口到美国的Ipad, 带给美国的利润增加值是中国的5倍。

贸易统计指标体系改革 篇5

摘 要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的逐渐完善,国际间交往日益频繁,对外贸易迅速发展,各大高校紧紧抓住这一时机,开展国际贸易专业,为社会的发展输送更多的人才,该专业以应用型人才为主,但是随着形势的变化,各大高校的国际贸易专业出现了一些问题,尤其是在课程体系的上,必须进行改革,完善教育体系,提高教育质量。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 高校 国际贸易专业 课程体系 改革

前言:高校是人才输送的基地,开设课程是以为社会输送更多的人才为目的,培养学生的基础素质与能力,让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适应不同环境的需求,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在这一形势下,应用型本科高校迅速发展,大大推动了应用型人才的发展,缩小了人才与社会之间的距离,本文主要针对国际贸易专业物流方向当前的状况以及如何推动课程体系改革进行一番探讨。

一、应用型本科高校贸易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从当前的发展趋势来看,应用型本科高校开展国际贸易专业是十分必要的,其为社会的发展奠定了人才的基础,但是随着形势的迅速转变,市场经济的完善,传统的人才模式明显无法满足发展的需求,经过分析,我们发现,其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1.培养的目标缺乏独特的优势

从各大高校毕业的学生来看,每个专业的学生区别性很小,没有自身独特的优势,缺乏地域性的人才优势。

2.知识结构单一

从学生掌握的知识来看,结构单一,这与社会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存在着一定的矛盾。

3.教学实践环节薄弱

不仅是国际贸易专业,这一问题是我国各大高校人才培养的主要缺陷,缺少实践环节,导致学生理论与实践脱节,背离了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的。

整体来看,我国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国际贸易专业在课程体系设置上存在着一定的不合理,导致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对此,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

二、推动本科高校国际贸易专业课程发展的有效对策

国际物流在今天的社会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其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发展,因此,开展此项课程是十分必要的,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有效对策:

1.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完善

从当前各大高校国际贸易专业的课程设置来看,明显带有过去的影响,课程也以过去相关的课程组合而来,缺乏系统性与逻辑性,很多课程没有体现出当代国际贸易物流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这十分不利人才的培养。所以,应用型本科高校必须结合自身的特点与社会发展的需求来组织课程与教学内容,满足国际贸易物流对人才发展的需求,探索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国际贸易物流发展的有效途径。首先,可以从招收相关专业的本科学生开始,这些学生具有一定的基础,加以针对性的教育,相信可以更好地满足发展的需求;其次,可以邀请国际贸易物流的成功人士进行实践理论的讲解,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最后,注重与兄弟院校之间的交流,加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结合当前物流的发展趋势,进行课程体系,课程内容的完善。

2.设置与人才培养目标相匹配的课程

国际贸易专业课程的体系的设置是根据社会发展需求,人才培养目标为基础的,相关的学科知识及实践环节按照一定的比例及逻辑顺序进行排列的知识系统。课程体系的设置是为了实现培养目标,必须要与国际贸易专业的人才知识结构与知识能力互相匹配,从发展的需求来看,国际贸易专业物流方向的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能力,其中主要包括基础素质,一整只素养、人文素养、身心素养为基础,同时具备一些相关的能力,计算机应用、组织协调、人际交往 能力等等;另外,也要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理论,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对相关的经济学内容,贸易基本理论也掌握全面,同时可以运用这些理论对实际的现象进行分析与研究;最后,掌握 的知识与技能,能够对物流相关术语掌握全面,阅读相关的知识信函,掌握电子商务与国际结算的相关知识与技能,熟悉掌握物流对外发展的基本流程。同时,必须具备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实现学以致用,可以适应物流对外业务,因此,当代国际贸易专业设置了相关的必修课,可以分为通识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选修课及实践课程5类。具体而言:

2.1通识课的内容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素质教育,针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而言,这些课程的开设是为了让学生可以把握正确的方向,这在未来的国际贸易物流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只有综合素质过硬才能社会社会发展的不断需求。

2.2专业课程的主要内容针对的是专业核心课程与选修课程,以国际贸易理论、国际金融为主,同时包括国际贸易的实务,结算技术与服务标准、理念等等,专业课程的学习是为了让学生让学生充分掌握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原理,结合社会发展的趋势,而后期的学习与工作奠定基础,其次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国际贸易物流的基本技能,为后期担任相关的负责人奠定基础,国际物流与国际商务两个课程互相扶助,互相指导,前者旨在培养熟悉国际贸易实务操作流程的专业技术人员,如国际物流师、单证员、报关员、报检员等;后者旨在培养具有良好沟通能力、精通国际贸易业务拓展的专业技术人员,如外销员、跟单员、国际商务师等。实践课程包括基础实践、专业实践以及综合实践,旨在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尽快实现学习、实习与就业的对接。

2.3实践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机会,贴近未来的工作模式,使其可以尽快的融入到社会发展的大潮中,适应社会发展,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结束语:

贸易统计指标体系改革 篇6

关键词:工作过程,课程,知识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包括教学观念、教学原则、教学内容组合、教学方法运用、教学过程控制、学习考核方式、课程教学评价标准、教材开发在内的课程教学样式。其对教学质量有着直接的制约或促进作用。

一、当今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的现状

进入新世纪,许多高校专业特别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定位越来越明确。“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这是专业服务地方经济的需要。

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学科型教学思想的影响,时至今日,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教学中,还有相当部分教师仍然忽视高等教育的特征,仍在沿袭学科型教学模式,专业课程教学仍是普通教育的简单复制。其主要表现是:

1.以学科知识系统和逻辑为导向,忽视职业岗位能力需求;

2.以知识传授为中心,忽视职业能力训练;

3.以教科书为平台,忽视职业活动实际状况;

4.以教师为主体,忽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5.以终结性评价(期末卷面考试)为主要手段,忽视职业能力的日常养成。

其主要弊端:一是课程教学与职业实际相脱节;二是重知识轻能力,重讲授轻实践,知识传授与职业能力训练相分离;三是学生职业能力和教师教学能力无法客观验证。(因为学科型教学体系对学生成绩的考核是“纸上谈兵”,对教师教学能力及水平的考核,其核心指向是看“老师讲不讲得好”)。四是教材以学科知识体系为导向。

这种状况严重阻碍了教学质量和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这是当前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发展中一个亟需研究解决的问题。

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迫切性

随着高等教育大规模扩招及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的实现,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式愈加严峻,所以正确认识教育与社会需求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从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看,高等教育就是就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提高就业率,是高等教育的核心目标,所以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上,必须充分体现以就业为导向。因此,课程的设置必须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反映社会对毕业生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反映当今社会生产力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反映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需要,要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身心的全面发展和人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

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建议

1.以工作过程确立课程教学体系。即课程教学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对接职业岗位工作环节、环境和典型工作任务或活动。具体来说,课程目标特别是职业能力目标要以完成职业任务、胜任岗位资格所需要的专业技能和人文素质为导向来设定;教学内容要以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的内容为根据来构建;教学组织与实施要以职业岗位工作环节和实际情境为逻辑来安排;课程考核要以职业岗位工作规程、作业标准等为规范来进行。

2.以能力培养确定教学目标。即课程教学组织必须重点突出的六个核心要素:职业能力需求分析、职业能力目标(包括职业技能和相关素质目标)、职业能力训练项目、职业活动素材、“教学做”结合、形成性考核。

3.做到能力培养与岗位需求对接。即“课程对接岗位”为内核,将上述六个核心要素有机整合,融为一体而形成的高职课程教学基本原则及程式。具体包括以下七个方面:以职业岗位活动调研为前提进行职业能力需求分析;以职业能力需求分析为导向确定明确、具体、可检验的课程职业能力目标;以职业能力目标的需求为依据,按“必需、够用”原则确定明确、具体的知识目标;以课程目标、岗位工作过程和认知规律为依据,组合教学模块,设定教学内容;以能力训练项目作为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载体;以真实的职业活动实例作训练素材,实现项目教学的职业仿真性;以项目教学为平台,真正实现“教学做”三者的融合;以学习过程中训练项目完成情况及主观性表现考核为课程考核的主要方式,见图1。

参考文献

[1]罗桂兰.基于工作过程的《出纳业务核算》课程教学[J].现代营销,2012,(10):46-47.

[2]潘钦锋.应用型院校建筑结构类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电力教育,2012,(35):143-144.

[3]陈春林,朱张青.基于CDIO教育理念的工程学科教育改革与实践[J].教育与现代化,2010,(1):43-44.

上一篇:康复技术下一篇:乞讨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