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体系

2024-08-28

国际贸易体系(共12篇)

国际贸易体系 篇1

教学系统设计 (ISD) , 是指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 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 试行解决方案, 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具体包括教师、学生、教材和教学模式这四个构成要素, 它们的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运行就是双语教学过程。

常见的双语课程教学模式包括浸没式、过渡式和维持式三种, 在教学实践中应根据学生特点、教师特长并结合双语教学目标而定。双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即是教学过程的设计者, 又是教学的组织者与协调者, 采用多样的教学手段激励学生发挥教学主体作用。

河北经贸大学国际贸易专业从2003年开始进行双语教学, 迄今已经开设《出口行销学》、《国际商务管理》和《国际商务函电》三门双语课程, 本专业拥有6名获得河北经贸大学双语资格认证的双语教师;其中《出口行销学》2009年获得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 《国际商务管理》2013年成为全英文授课国家级品牌课程, 这两门课程所获得荣誉都是河北省唯一, 在地方院校有两门双语课程获得国家级荣誉也是极为少见的。我校的双语教学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是, 经过10多年的探索, 我们也发现了在双语教学中还存在很多问题, 尤其是在课程的体系设计方面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完善。加强对双语教学的教学体系设计是提高双语教学效果的可行路径。

一、国际贸易本科专业双语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双语师资水平有待加强。

国际贸易专业是一个以英语为基础的实践性专业, 专业素质与外语素质的“双高”是高校双语老师的基本素质要求。河北经贸大学国际贸易专业的双语教师虽然都有海外留学、工作和访学的经验, 但他们也同样存在着读写能力强, 但听说能力相对较弱的问题。对学生的调查也显示, 34%的学生认为教师是影响双语教学效果的最重要因素, 40%的学生担心教师能否用英语准确讲述理论, 52%的学生担心教师会将专业课上成英语课。怎样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语言运用能力等方面加强双语师资培训是当务之急。

(二) 学生的接受能力有待提高。

国际贸易专业专业学生英语水平相对较高, 学习英语的热情也很高。但双语教学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学生目标语言水平不高, 特别是听说能力不尽如人意, 专业词汇不足, 这都造成了学生使用原版教材的障碍, 也大大影响了他们在双语课堂上的听课效果。从河北经贸大学《出口行销学》课堂教学的实践来看, 学生在双语课上习惯性地将教师讲授的内容翻译成汉语后进行理解, 在回答问题和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也习惯性地先用汉语考虑好再翻译成英语作答;这不但影响了课堂听课和作业效率, 也不符合双语教学的要求, 无法达到双语教学的情景融入效果;此外, 学生的专业知识储备不够充足, 难以做到迁移、融会、贯通, 直接影响了学习体系的完整性。

(三) 教材的使用有待系统化。

教育部规定双语教学需要使用原版教材, 但由于任课教师信息渠道狭窄, 原版教材价格昂贵等原因, 河北经贸大学国际贸易专业双语教学使用的教材如《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经济学》、《国际市场营销》等都是教师留学或者访学带回国的, 教材更新较慢, 系统性不强。

(四) 考核制度有待健全。

双语教学对教师的要求很高, 教师不但要熟悉专业知识, 还要吃透原版教材, 其工作量和难度要比非双语教学大很多;同时, 由于学生水平参差不齐, 双语教学往往会影响课堂上师生互动, 有些学生还可能产生抵触情绪, 使教师在课堂上面临更多的难题。因此, 如果没有相关的激励措施, 光靠教师的热情是很难坚持下去的;对于学生而言, 双语课程的学习难度和学习任务大大增加, 在学分相同的情况下也会影响其学习的积极性。

二、国际贸易本科专业双语教学系统设计

(一) 教学设计。

国际贸易本科双语教学课堂教学策略中的个体探究型、群体探究型教学所占比例较小。课堂教学策略的优化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充分利用网络提供的便利和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课堂教学设计, 河北经贸大学国际贸易专业的教师都开设了网络课堂, 建立了课程网站;二是进行教学方法优化, 以讲促学、以演促学、以论促学, 开设双语论坛, 开展丰富多彩的双语教学活动, 提升双语教学效果。

(二) 课程设计。

双语课程的设置应采用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 不盲目追求开课门数, 而是注意基础性学科、应用性学科和上层学科在设置时间上的系统性。在第一、第二学期完成全部通识教育课程和专业教育课程模块中的学科基础课程的学习, 这一阶段学生没有任何专业课背景, 不宜开展双语教学;第四学期开始开设《国际商务函电》, 第五学期可以开展《国际市场营销》、《国际贸易实务》等专业课的双语教学, 第六学期开展《国际结算》、《单证与报关》和《国际商务谈判》的双语教学。

(三) 师资培养。

双语师资的梯队建设应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 即预备阶段、提高阶段和强化阶段。

1、双语教学的准备阶段。

这一阶段为英语口语能力还没有达到要求或还没有双语教学经验的双语师资而设计的。在这一阶段, 教师应主要加强对英文教材的熟悉程度并认真制作课件。这类双语课程不能算作完全双语课程而是“准双语课程”, 即完全双语课程的预备课程。这类“准双语课程”应在第三学期开设, 使学生做好接受完全双语教育的心理准备, 也帮助他们在专业词汇上进行积累。对从事“准双语课程”教学的教师可以采用GMAT模式提高其阅读能力, 用雅思模式提高其口语表达能力。

2、双语师资的提高阶段。

这一阶段双语教师的资格认证应经过专家组评审, 河北经贸大学教学处双语教学科每年都会举行两次双语教师评审, 由专家组对申请双语教师资格的教师从语言使用能力、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评审, 这种完全的双语课程可从第四学期开始。

3、双语师资的强化阶段。

从双语教学到全英语教学是这一阶段的特点, 双语教学过程中对英语语言的掌握程度逐步提高, 教学熟练程度也不断提升。河北经贸大学国际贸易专业的《出口行销学》课程在进行了6年的双语教学后, 于2009年获得了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称号, 课堂授课的英语使用率可以达到80%以上, 采用原版教材, 英文作业, 英文考试;2013年《国际商务管理》课获得国家级全英文授课品牌课, 英语授课率达到100%, 实现了全教学过程使用英语。

(四) 内容设计。

双语教学内容应当新颖且易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同时也不应因为理论知识较抽象, 用英语讲解晦涩就降低课程教学的理论性;教学内容设计上可以将章节设计的相对独立, 教师在讲解过程中采用“总分总、分分总、总分分”方式, 通过讲解来强化内容之间的连贯性。

(五) 评价设计。

据双语教学目标对双语教学进行全过程监控, 包括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及教学效果, 对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成就作出评价。河北经贸大学有专门的双语教学管理结构, 通过专家听课, 同行教师听课和学生座谈等多种方式对双语教学的效果做出评价;双语教学评价有着详细且可操作性的评估细则, 对教材的选用、教师双语资格取得、教学大纲、教学进度表、教案、课堂教学检查、试卷等进行管理。

参考文献

[1]Torston Hussen.Late immersion-Discipline Based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M].Philadelphia:Multilanguage Matters Ltd, 2004.

[2]方玺.高校双语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研究——基于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4.1.

[3]李少平.新疆高校双语教学评价探讨.语言与翻译, 2014.1.

[4]严太山, 郭观七, 张舸, 方欣.高校双语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评价方法研究.中国电力教育, 2013.

国际贸易体系 篇2

国际货币体系是指:各国政府为适应国际贸易与国际支付的需要,对货币在国际范围内发挥世界货币职能所确定的原则、采取的措施和建立的组织形式的总称。

第一、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容和功能:

一是规定用于国际间结算和支付手段的国际货币或储备资产及其来源、形式、数量和运用范围,以满足世界生产、国际贸易和资本转移的需要。二是规定一国货币同其他货币之间汇率的确定与维持方式,以确保各国间货币的兑换方式与比价关系的合理性。三是规定国际收支的调节机制,以纠正国际收支的不平衡,确保世界经济稳定与平衡发展。

第二、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1、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实际上是以美元为本位币的体系。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支配地位,众多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选择钉住美元或钉住以美元为主的货币篮子是现实理性的。美元与其他国家货币之间存在严重的不对称,美国凭借美元核心国际货币的地位,通过经常项目逆差大量输出美元,无偿占有外国资源。而其他国家积累的大量美元储备又有相当大的部分重新流回美国投资于低回报率的美国国债,无偿占有外国资金。

2、国际货币体系流动性过剩。美元与黄金挂钩,美元的发行受美国黄金储备量的制约。各国在一时期的黄金持有量是相对稳定的,加上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国际收支不会持续严重失衡。但是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下,美元成为事实上的本位币,而且失去黄金拥有量的约束,美元的信用扩张首先是美国出于自身利益的自利行为。

3、汇率过度波动性。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各国往往根据自身的需要理性地权衡而确定汇率,汇率政策成为各国的一项重要宏观调控的工具,中央银行干预外汇市场常常导致竞争性汇率贬值或升值,汇率的急剧波动在所难免。

4、国际金融机构的寡头垄断。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浮动汇率制度是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七国国际经济政策协调机构共同监管,而真正的掌控者为美国。在短期内消除少数国家垄断国际主要金融机构的可能性不大。

第三、现行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建议

1.建立主要储备货币稳定的汇率体系。建立货币汇率稳定协调机制,通过政策调节及充分的协商,保持汇率水平的相对稳定。其次,在其他相对弱势货币之间,允许其根据自身情况,在钉住、可调节和浮动之间作出恰当的选择。

2.积极推进区域货币一体化进程。加强亚洲货币一体化的研究, 探讨区域性经济货币合作的有效途径,以抵御外部危机对该区域经济的冲击和维护国际货币秩序稳定。对于中国来说应该积极为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之一准备制度条件。

3.进一步改革IMF体制功能。一是改革不合理的份额制,更多地考虑根据一国国际收支状态而不是经济规模来调整份额,降低美国对IMF绝对控制。二是增加IMF的基金份额,扩大其资金实力,以便在某国家或地区爆发危机时,增强IMF可动用资金的规模。三是扩大IMF提供援助的范围,增强其应付国际货币危机的职能。

4.加强国际货币金融的合作和协调。新的国际金融秩序在很大程度上是用于协调各方关系的。首先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其次是发达国家之间的协调;三是加强地区间的国际金融合作和协调。另外,从加强合作的领域看,则包

括国际金融经营环境、国际金融内部控制、国际金融市场约束以及国际金融监管等方面的合作和协调。

第四、结论

国际贸易体系 篇3

关键词:粮食国际贸易进出口结构调整粮食安全

中图分类号:F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973(2011)003-145-01

1、我国粮食国际贸易现状分析

长期以来,我国粮食对外贸易一直是自给为主,进口作为补充。即以储各粮为基础,以进口为调控的国家宏观调控体系。政府是以考虑国内市场为主的,达到国内产销平衡。因此,我国在粮食贸易上就往往存在内外贸脱节,政策滞后以及粮食生产与进口逆向操作等问题。

由于在WTO中中国限制外资企业在粮食流通领域发展的过渡时期基本结束,国外大型粮食企业开始进军中国传统的粮食流通领域。ABC三大谷商相继进入中国投资建厂。外资粮食企业通过控制世界大豆期货和现货市场价格,使国内油脂加工厂家巨亏,再进行行业之间的大规模并购。由于大豆进口依存度不断提高,并且大豆只收3%的关税,且不设配额是高度自由贸易的商品等原因,大豆大量进口,达不到调控目标。当前,中国市场上80%的大豆加工能力被外资粮食企业操控,国内大豆企业丧失了话语权。在国际大型粮食企业已掌握我们国内植物油定价权的不利情况下,如果让其进一步取得在粮食流通方面的主导权,将会使我国粮食企业失去完整的定价权,这种极端不利的情况会给我国粮食宏观调控和粮食安全造成巨大的威胁。跨国粮商已控制了大豆压榨业,控制了我国大豆进口,以及利用我国流通体制改革,放开粮食流通市场,大量县级粮库生存难的时机,收购县级粮库和中小粮商,有可能垄断粮食流通领域,这都会影响到我国粮食市场调控的自主性。比如,2007年国庆节前夕,中国为降低过高的食用油价格,向市场投放20万吨食用油,结果都被跨国粮商收购放于仓库,市场价格根本没有丝毫降低。一句话,最典型的就是中国已丧失大豆及食用的定价权。

2、完善我国粮食国际贸易战略体系策略

完善国际贸易政策体系,独立自主地进行粮食产量和价格的调控,是我国实现粮食紧平衡调控目标的基本前提。建议采取如下贸易策略:

从进口粮食方面来说,不仅要考虑调低农业相关产品的进口税,还要考虑国内农业产品比较优势等利好因素,制定恰当的税率结构。当前,我国农业产品中粮食等大宗进口农产品的税率很低,与此同时小宗进口产品的税率却比较高。这种税率结构使我国算术平均税率很高,但有效保护率却很低。未来的税率设置应着重照顾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农产品,在维持对部分粮食产品进行有效保护的前提下,逐步开放我国拥有竞争力并且进口较少的其他农产品品种,适当降低其税率。将关税配额和最低准入量进行核定,完善非关税措施,其中包括优化粮食质量标准体系、粮食质量检测检验体系等标准体系。

在粮食的出口方面,将重点发展优势粮食产品的生产和深加工放在首位,大力提高农产品质量,加大出口力度;对粮食贸易体制进行改革,暂时取消对大米、玉米等农产品的出口限制:成立粮食行业联合协会,让粮食贸易格局多元化;增加出口退税。同时,引导企业通过实际操作来熟悉WTO的规则,让国内农产品出口厂商能够根据WYO对有关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法规,行使规避我国产品可能受到不公平待遇的法律权利。

3、完善粮食战略性进出口贸易策略

(1)合理安排进口规模和节奏,通过期货交易锁定价格风险,分期、分批进入国际市场,避免突击采购和大量采购推动国际粮食价格上涨。除少量高品质软麦和硬麦允许進入国内市场流通外,进口小麦应直接进入中央和地方储备,避免打压国内小麦价格。

(2)调整粮食进出口战略,实施比较优势战略。在我国,受制于土地资源和财政能力,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粮食生产的完全自给不太可能也没有必要。在不影响粮食安全供给的前提下,对缺乏比较优势的资源密集型产品应适当减少其生产,利用国际贸易满足我国需求,适当加大进口资源密集型产品的力度,集中资源发展效益高,市场潜力大的优势产品,提高粮食生产的资源配置效率和整体效益。考虑到当前拥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不能完全发挥比较优势的原因大多在于产品质量较差,缺少稳定的出口渠道。给出建议:①加大农产品科技投入以改善品质;②改善深加工、产品包装、物流条件:③重点培植建设一批粮食产品营销网络:④加强农产品的宣传、形象策划。

(3)对缺乏比优势的粮食产品的国内保护政策进行调整,生产贸易结构调整最少要考虑二个制约因素,一是发挥我国粮食产品的比较优势,二是国内农产品的安全稳定供给。现阶段,国际农产品比较优势已由土地密集型产品转向劳动密集型,过去片面优先发展粮食、追求粮食供给的粮食发展战略明显与比较优势原则不符。

参考文献:

[1]王永春.论提高农业行政管理效率[J].经济论坛,2004.11.

[2]黄玖辉.中国地级城市粮食行政管理模式探析[J].粮食问题研究,2005.3.

[3]黄三富.粮食行政职能转变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粮食问题研究,2006.2.

[4]蔡开泉.试论粮食行政管理职能转换问题[J].粮食问题研究,2006.3.

全球变暖与国际贸易体系 篇4

一、全球变暖与国际贸易的关系

与世界上的美伊战争, 朝鲜核危机等等相比而言, 全球变暖更是一个值得全世界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 他已经唤起了全世界人们的重视和思考。而且在2008年5月和6月的“贸易与气候”国际研讨会上, 人们也越来越不难发现国际贸易与全球变暖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 相辅相成的关系。

(一) 全球变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全球变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也十分的显著, 他是一把双刃剑对国际贸易体系既有利的方面同时也有弊的方面。这对我们在世界的贸易交易中应该既是一种挑战和机遇同时也是一种威胁和竞争。

1、可以改变国际贸易的模式。

全球变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也十分的显著, 它与气候的变化有着显著的关系。而气候变化对国际贸易主要的影响在于, 气候变化导致原来纬度地区的气温异常升高, 高维度地区的气温也比同纬度时期要高出很多, 从而使得各国原来以农产品为原料的一些产业会不得不因为来自气候和地理因素的变化而改变国家的贸易结构模式, 比如原来以海洋, 珊瑚, 海洋渔业等等的一些资源会由于海平面上升和气候变暖而消失。这种影响也不仅仅是商品生产和销售行业, 同时对于服务业也有巨大的影响, 尤其是旅游行业。海平面上升后将淹没沿海的部分沙滩使得原来以海滩, 海岸风光为主要休憩地发展的旅游行业将会逐渐冷淡。当然全球变暖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不仅仅是消极的, 他同时随着气温的升高也会使得原来不适合在该地种植的一些作物和资源凸显出来。形成新的自然资源和新的服务行业吸引更多的游客。但是这个同时也需要一个国家有足够的准备和时间去发掘调整。不然将白白耗费所有的新资源。

2、增加了国际贸易的脆弱性。

全球变暖带来的自然灾害比如说飓风, 暴雪, 冰冻等等恶劣气候他将会导致该地区的国际贸易线路终止。尤其是突发的, 没有任何防范的自然灾害的突然降临将会使得国际贸易的机场港口, 码头等等交通场所关闭, 从而延误了国际贸易交易的时间从而导致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和双方信誉度的降低。海上的飓风等有可能还会导致海上货轮的被损干扰海运, 对货物造成一定的损伤。这样一来, 全球变暖就会给在国家贸易中, 进行供给, 运输销售的行业带来损失。从而增加了国际贸易的脆弱性。

(二) 国际贸易对全球变暖的影响

全球变暖与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双向关系。由于世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进步, 大大减少了世界范围内的运输和成本, 扩大了各种商品在世界范围内的交易。其次, 投资政策在全球范围内的蔓延和开放使得许多国家都已经实现了贸易政策的自由化, 同时也让跨国公司在全世界的生产分工更加容易, 一件商品的生产可能来自世界很多个国家的不同零件所组成。因此许多发展中国家开始使用发达国家的零售件, 发大国家也开始利用发展中国家丰富的劳动力和资源市场优势发展经济。而贸易开放又严重影响了温室气体的排放, 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规模效应, 结构效应, 技术效应上。而这种规模效应是指随着国际贸易范围和和合作的不断扩大, 使得世界各个国家对商品的需求增加, 从而使得原先的规模包括能源使用, 资本, 劳动力的扩大。从而影响到更多的温室气体的排放。

二、运用国际贸易体系应对全球变暖的举措

从全球变暖和国际贸易的关系中我们不难发现, 全球变暖已经成为了国际贸易中的一个焦点, 如何应对全球变暖势在必行。因此如何运用国际贸易体系去应对全球变暖的举措已经成了全人类的共识。但是从近几年以来的世界各国会议上我们不难发现京都议定书后全球变暖没有任何进展, 哥本哈根大会原本是为了制定京都时代减排政策的会议失败, 这些严重的阻碍了我们对全球变暖问题的关注。

(一) 采取边界措施应对全球变暖

目前烟尘排放税已经在各国得到了实施, 但是具体的对这些烟尘中含有碳石化燃料的消费税具体怎么去征收目前还没有很好的确定这个边界税。因此只能对全球变暖中的影响因素出发大力调整烟尘排放税或者能源税的边界税;其次还应该对与排放权交易体系有关的因素进行边界调整。当然, 在采取措施的过程中除了以上两种措施以外还有可以有鼓励其他国家减少排放量的方式或者说对于一些在国际进出口贸易中的交通运输工具适当的征收一定的税尤其是二氧化碳排放量比较高的交通工具, 以此目的来达到更好的为社会和环境服务, 对谁污染谁治理进行支付的措施进行整治。

(二) 划分减排的标准应对全球变暖

哥本哈根会议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在如何划分减排标准上各国之间发生了分歧。因为对于各个国家而言, 不同的标准必然会影响到各个国家对于国家集团之间的利益的争论, 利益的不同对于各个集团之间减排的责任就不同。比如可以划分减排责任的标准有碳等价物标准, 人均排放标准和历史累计标准等等。历史累计标准中主要采取的减排措施主要是烟尘排放税和贸易交通税等等

(三) 实行贸易开放政策应对全球变暖

贸易的开放可以增加收入, 收入的增加能够使得环境质量的要求也会更高。从而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主要的小途径是加大产品技术的贸易开放以及气候友好型产品的生产以使得的气候变化在技术的升级和转化中得到缓解。尤其是采取在环境技术上更新快和价值高的产品, 来降低公司的排放成本。同时技术的传播和推广也将通过国际贸易来更好的实现。

(四) 加大对农业部门贸易开放应对全球变暖

气候的变暖将会影响到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因此没有国际贸易各国地产的粮食将无法满足国内的人口需求和农产品的需求, 这个时候必须通过贸易合作伙伴来供应来满足国内对某一农产品的需求。国际贸易在这个过程中就减轻了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大量经济学家对于研究如何帮助或者减少降低气候变化在农产品中或者食品或者原材料中的成本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当今各国都在实行农业补贴, 其实就是对农业的开放尤其是欧盟共同农业政策补贴力度的加大更好的为在贸易中受损的国家提供资金带来利益。其次农业本身作为绿色的东西就可以起到一个改善气候的作用。

三、结语

通过国际贸易体系与全球变暖之间的相互关系去分析和解决全球变暖问题是非常具有可能性和重要性的问题。但是从目前的分析情况来看, 目前全球变暖与国际贸易体系之间还存在着很多问题, 比如, 如何统一全球各种减排措施标准, 在应对气候变过中WTO作为适应全球变暖促进国际贸易体系发展的重要工作方向而言, 他在国际贸易体系中行动还过于迟缓, 和被动等等。这些原因也就直接的影响了全球变暖问题的解决和国际贸易体系的良好发展。因此, 要解决这些问题将是未来摆在我们面前的艰巨任务。

摘要:全球变暖问题已成为了当今世界各国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它已经严重的影响了各国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经济发展, 甚至是整个人类的发展。然而, 纵观社会我们得知全球变暖与当今的国际贸易体系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通过国际贸易体系来试图解决全球变暖也是具有可行性的。本文主要秉着公平公正合理的原则, 通过运用国际贸易体系去应对全球变暖问题。这样更好的解决了全球变暖的同时也使得国际贸易体系得到了健康长远的发展。实现了气候与贸易的双赢。

关键词:全球变暖,国际贸易体系,温室气体减排

参考文献

[1]、路国强.国际上与气候变化有关的排放贸易体系.国际瞭望[J].2007.76-80.

[2]、冯相昭、田春秀、任勇.高度重视气候变化与国际贸易关系新动向.国际瞭望[J].2008.76-78.

[3]、谢杰、朱立志、浦华.温室效应对世界农业贸易的影响.财贸研究[J].2007.44.

国际货币体系[小编推荐] 篇5

国际货币体系(制度)第一节

国际货币体系概述 一、国际货币体系的含义

国际货币体系也称国际货币制度,是指各国为了进行国际经济交往,规范收支行为,在国际范围内对一系列规章制度、机构所做出的一种全面安排。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各国货币比价的确定(即汇率的确定)。

2、各国货币的兑换性与对国际支付所采取的措施。

3、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

4、国际清算的原则。

5、国际收支调节的原则。

6、黄金外汇流动的自由性。

二、国际货币体系的类型 国际货币体系的类型,可以按照国际本位货币或国际储备货币和汇率制度这两个标准加以划分。

1、根据国际本位货币划分: 一是纯粹商品货币本位,如金本位就是以黄金作为国际本位货币或国际储备货币。

二是纯粹信用货币本位,如不兑换纸币本位就是以外汇作为国际本位货币或国际储备货币而与黄金无直接联系。三是混合货币本位,如金汇兑本位就是同时以黄金和可直接自由兑换的货币作为国际本位货币或国际储备货币。

2、从汇率制度的角度来看,国际货币体系可分为固定汇率制度、浮动汇率制度以及介于二者之间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3、同时以上面两个标准划分: 金本位条件下的固定汇率制度;

以美元为本位货币的固定汇率制度; 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度; 管理浮动汇率制度; 自由浮动汇率制度。

第二节

国际金本位制

金本位制度是以一定成色及重量的黄金为本位货币的一种货币制度。所谓本位货币是指作为一国货币制度基础的货币,如金币或银币。国际金本位制就是以各国普遍采用金本位制为基础的国际货币体系。

货币本位是一种货币制度的计量单位。如金本位制度中的盎司。银本位制度中的两(中国)。

1816年英国颁布了《金本位制法案》,并首先采用了金本位制。1853年(葡萄牙),1873(德国),1897(俄国、日本),1900(美国)等国家先后实行金本位制。从1816年英国正式颁布《金本位制法案》到1936年法国、瑞士、荷兰等国放弃金本位制,金本位制存在的时间总共是120年。

一、金本位制的形式和内容 根据货币与黄金的联系程度,金本位制在其发展过程中采取了三种形式,即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生金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虚金本位制)。

1、金币本位制

金币本位制主要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资本主义各国普遍实行(时间延续大体上是100年左右)。金币本位制的基本内容或主要特点是:

(1)自由流通;国际以法律规定铸造一定形状、重量和成色作为具有无限法偿效力 的本位货币自由流通。

(2)自由输出入;金币和黄金何以在国际间自由流通。

(3)自由铸造;金币可以自由铸造,或者请求国家铸造机构代铸。

(4)自由兑换。银行券可以自由兑换金币或黄金。

这就是人们讲的金币本位制的四大自由。

2、金块本位制

由于这种金块是一定数量的金坯,所以也叫生金本位制。金块本位制的基本内容或主要特点是:

(1)国家不铸造金币,市场上也没有金币流通,只发行纸币(如银行券)来流通,流通的纸币有无限法偿效力;

(2)单位纸币规定有含金量并确定黄金官价;

(3)纸币不能自由兑换金币和黄金,只能按黄金官价向中央银行兑换金块;当时英国规定最低要1700英镑才能到中央银行兑换金块。

(4)国家为了保证兑换,货币储备是金

块。同时禁止私人输出黄金(即不能自由输出入)。

3、金汇兑本位制

金汇兑本位制是将本国货币间接地同黄金相联系,故又称虚金本位制。

一战后的国际金汇兑本位制的基本内容或主要特点是:

(1)国家规定金币为主币,但国内不铸造金币,也不允许流通金币,只能流通纸币,纸币规定有含金量;

(2)通过含金量的对比,实行金汇兑本位制国家的货币钉住实行金本位制国家的货币,实行金汇兑本位制国家的货币只能兑换外汇,这些外汇要符合货币发行国的管汇规定才能兑换黄金;

(3)实行金汇兑本位制国家的国际储备主要是实行金本位制国家的货币和黄金,而且要把这些储备存放在盯住的实行金本位制国家的中央银行;

(4)实行金汇兑本位制的国家通过买卖实行金本位制国家的货币来维持汇率的稳定。

实行金汇兑本位制实质上是一种附庸的货币制度。采取这种货币制度的国家,在对外贸易和财政金融上都要受到“货币联系国”的控制。

1931年英国宣布废除金本位制度,1933年美国以及1936年法国瑞士荷兰等国宣布废除金本位制。金本位制度彻底崩溃。

二、国际金本位制的基本特征

国际金本位制作为一种国际货币体系,有其自身的基本特征。

1、统一性

在国际金本位制度下,各国所采取的措施大多相同,即都遵守大体相同的做法和惯例。

2、松散性

国际金本位制度的形成并不是在一个公共的国际组织领导和监督下出现的,而是各国自行规定其货币在国际范围内发挥世界货币的办法。

3、自发性

在国际金本位制度下,该体系的作用是自发地而不是各国货币当局通过变动政策而

发挥出来的。基本上都是通过黄金在国际上的自发流动而进行的。国际金本位制的统一性、松散性与自发性的特征是与当时的国际经济关系的状况相适应的。

三、国际金本位制的作用

1、自动调节国际收支。

2、保持汇率稳定。

3、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4、有利于国际资本的正常流动。

5、促进国内经济发展。

6、有利于各国经济政策的协调。

传统的国际金本位制也不是十分完善的,其缺点主要表现在: 第一,由于当时英国获得了控制世界金融的特权,英国的货币政策影响和支配着其它国家的货币金融活动,这必然引起严重的国际间利益冲突。第二,黄金的供给赶不上高速增长的黄金需求,不能适应经济贸易增长的需要。第三,金本位制的自动调节机制存在缺陷。金本位制的规则难以为各国接受,经常

不能严格遵守。

四、国际金本位制的崩溃

国际金本位制的崩溃是一个逐渐的过程。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各国停止了黄金兑换并禁止黄金出口,国际金本位制逐陷于瓦解。战争期间,各国实行自由浮动的汇率制度,汇价波动剧烈。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法等国实行金块本位制,其它国家大都实行金汇兑本位制。

1929年至1933年世界经济大危机的袭击,终于全部土崩瓦解。

国际金本位制彻底崩溃的原因:

1、自身的缺陷;

2、战争赔款对国际金融的影响;

3、几个国际金融中心的出现;

4、短期资本的流动;

5、世界经济危机的袭击;

6、金本位制的“游戏规则”遭到破坏。

7、而从根本上来看,则完全是帝国主义时期资本主义各种矛盾和危机进一步激化

在货币制度方面的反映而已。

第三节

货币集团支配下的国际货币制度

一、货币集团的出现及主要运作特点 从三十年代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逐步形成了以少数几个资本主义大国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集团,国际货币集团的主要运作特点是:

(1)集团内部以一个主要国家的货币作为中心货币,集团内各成员国货币与中心货币(主导货币)保持固定比价;

(2)集团内各成员国以主导货币作为储备货币,各国之间的结算都通过主导货币进行。

(3)集团内部的外汇支付与资金流动完全自由,但对集团外的收付与清算则实行严格管制,常常要用黄金作为国际结算手段;(4)集团内各国的黄金与外汇储备,须交主导国中央银行集中保管。二、三大主要货币集团

1、英镑集团。

2、美元集团。

3、法郎集团。

三、货币集团的实质及影响

1930年代出现的多个国际货币集团,从本质上说是少数几个资本主义大国为了加强宗主国与殖民地、附属国、邻地之间的联系,为了维护其本国的利益和为了在世界范围内争夺国际货币金融主导权的结果。

西方国家从统一的国际货币制度分裂为若干货币集团,各集团内部货币比价、汇率波动界限及货币兑换支付均有统一的严密规定,而对集团外的国际收支则采取严格限制,集团之间壁垒森严,限制重重,在这一时期,不存在统一的国际货币制度。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第四节

布雷顿森林体系

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1943年7月1日至22日在美国新罕布尔什州的布雷顿森林城召开了有44个国家参加了“联合和联盟国家国际货币金融会议”(简称“布雷顿森林会议”),通过了以“怀

特方案”为基础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统称《布雷顿森林协定》),从而建立起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核心就是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管理、协调和监督下实行“两个挂钩”以及所采取的一项维护固定汇率的措施。而“两个挂钩”则构成了支撑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两根支柱。

两个挂钩:美元同黄金直接挂钩,确定一盎司黄金等于35美元的黄金官价。各国政府或中央银行可以随时用美元按黄金官价向美国兑换黄金。与此同时,其它国家货币与美元直接挂钩,以美元的含金量作为规定本国货币平价的标准。各国货币与美元的汇率可以按各自货币的含金量确定,也可以不规定含金量而只规定与美元的比价。

一项措施:各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一般只能在平价上下1%的幅度内波动。超过这个幅度,各国政府有义务在外汇市场上进行干预,以维护汇率的稳定。

三、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特点和作用

1、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特点

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了世界性的国际货币金融组织机构,签订了具有一定约束力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并建立了现代国际货币金融管理所必需的各项制度。

2、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积极作用 积极作用:

(1)弥补了国际储备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国际清偿能力的短缺问题;

(2)可调整的钉住汇率制度使汇率相对稳定,促进了战后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增长。

(3)统一的国际货币金融组织机构的建立,提供了国际磋商与货币金融合作的讲坛

(4)基金组织采取的多种贷款形式,使逆差国家仍有可能继续进行商品的国际交换,从而可以暂时缓和逆差国所造成的国际收支危机。

四、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缺陷和崩溃

(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缺陷

1、以一国货币(美元)为中心的国际金汇兑本位制存在着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若美国的国际收支保持顺差,国际储备资产不能满足国际贸易发展的需要,就会出现国际清偿能力不足的问题。若美国国际收支保持逆差,国际储备资产过剩,美元在国际市场上的信用就难以保持稳定,就会发生美元危机,从而危及国际货币体系。这种难以解决的矛盾就是著名的“特里芬难题”。1960年美国经济学家特里芬(R.Triffin)在其著作《黄金与美元危机》一书中详细分析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这种内在不稳定性。

2、缺乏有效的国际收支调节机制。布雷顿森林体系坚持固定的官方平价,虽然汇率可以调整,但只有出现“根本不平衡”时有关国家才可以大幅度变更平价,这样就使得各国在一般情况下不能有效利用汇率对国际收支进行调节。同时,对于什么是“根本不平衡”没有明确定义,这使得暂时不平衡与根本不平衡难以区分,结果许多国家往往拖延对汇率的调整,造成汇率明显的高估或低估。

3、外部平衡以牺牲内部平衡为代价。

4、发展中国家获得的基金份额太少,利用基金组织贷款的条件过严,不利于它们调节国际收支,稳定国际金融。

5、很强的国际剥削性。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布雷顿森林体系种种缺陷逐渐暴露出来,并最终导致该体系的崩溃。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过程

1、美元荒。战后初期,各国普遍感到美元不足,形成美元荒。

2、美元灾。美元灾是指美元供应过多,充斥市场,造成泛滥的经济现象。

3、美元危机与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美元危机是指由于美元泛滥引起的美元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信用下降、地位动摇、被人们竞相抛售并抢购黄金和其它硬币迫使美元暴跌的一种金融现象。

第五节

现行国际货币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之后的国际货币体系如

何称谓,学者们有着不同的提法,如“牙买加体系”,“后布雷顿森林体系”,“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制”等,也有学者认为布雷顿森林体系之后世界进入“无体制”的时期。这些提法虽然不同,但从对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分析所涉及的主要问题来看则基本上是趋于一致的。从历史发展的实际来看,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基本上是在《牙买加协定》的基本框架基础上演进的,因此,分析现行货币体系离不开《牙买加协定》这一转折点。

一、牙买加协定

1976年1月在牙买加首都金斯顿召开的第五次会议上,就汇率制度、黄金处理、扩大借款额度、增加会员国在基金组织的份额等问题达成协议,即“牙买加协定”。《牙买加协定》的主要内容如下:

1、承认浮动汇率合法化。

2、降低黄金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作用,宣布黄金非货币化。

3、增加基金份额总量,调整各成员国应缴份额比重。

4、扩大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融通。

5、提高特别提款权的国际储备地位。

二、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特征

1、国际储备资产多元化。

2、多种方式的浮动汇率制。

3、多渠道调节国际收支。

4、区域性货币集团迅速发展。应该指出的是,以上我们所分析的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基本特征,并不是各国共同认可并清楚规定的游戏规则的完全反映,而主要是在《牙买加协定》自由化和市场化原则的框架下市场机制自发作用的结果。

三、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利弊

(一)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积极作用

1、多种方式的浮动汇率制能够比较灵敏地反映不断变化的国际经济状况,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

2、多元化的国际货币摆脱了原先对美元的过分依赖,基本上解决了“特里芬难题”。

3、对国际收支采取多种调节机制相互补充及综合运用的办法,缓和了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国际收支调节的困难。

4、区域性货币集团的发展,对区域内国

家和地位的经济,从而对世界经济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弊端

1、多种方式的浮动汇率制在其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给世界经济和金融带来了严重的后果。

2、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使得国际货币关系中缺少统一和稳定的货币标准。

3、国际收支多渠道的综合调节,使全球性的国际收支失衡问题一直不能得到妥善解决反而愈益严重。

4、众多区域性货币集团的出现和发展,将会削弱国际货币组织的作用,加剧国际金融领域的矛盾和冲突,从而给国际金融和世界经济带来新的问题。

四、现行国际货币制度的改革

1、恢复金本位制

2、恢复美元本位制

3、综合货币本位制(特别提款权本位制)

4、设立汇率目标区

汇率目标区是指在一些主要工业国家的货币之间确定汇率波动的幅度,作为目标

区,其它货币则钉住目标区或随之浮动。

5、“蓝皮书”计划与《阿鲁沙倡议》。这是发展中国家关于改革国际货币制度的意见。1 前景展望

当前世界经济秩序存在着严重不合理,这与国际货币制度有着密切关系,国际货币制度必须进行改革。但由于不同货币制度对各个国家的利害关系不同,这就决定了国际货币制度改革必定是一个长期、复杂和曲折的过程。

国际货币制度的基础是货币本位制问题。从长期发展趋势来看,一种完善的以单一国际货币本位制为基础的国际货币制度的实现,其途径可能有:

一是在欧元的示范带动下,区域性货币得到发展,国际上货币的种类逐步减少,并可能最终走上统一的单一国际货币的道路。二是经过或快或慢的发展,现在的符号货币发展到无形货币(电子货币)阶段,一种记帐单位足以履行货币的各种职能,象特别提款权也就不会因为它是计帐单位而妨碍

其流通手段的职能,那时,随着国际政治经济条件的变化和国际货币理论的发展,实现以某种国际货币本位制为基础的国际货币制度,则也许是可能的。

国际贸易体系 篇6

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的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的现状

我国高校现有国际贸易实务专业课程体系中,最为普遍的课程模式就是将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基础课、公共课、专业实践课三个课程设置自成体系,由于专业实践课的单独划分使得学生们的实践能力得到了增强,学生在专业基础课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得到了实际应用,使得专业实践课不再依附于专业基础课,实践能力的培养更加突出,但是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的课程体系中依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课程教学与工作能力要求不相协调。国际贸易实务专业所培养的跨境电子商务人才人才应该具有丰富的国际贸易实务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与贸易谈判能力、磋商能力,独立撰写函电的能力,处理报关、单证等的能力,制作英文进出口单证,熟练掌握跨境电子商务技巧的能力等。但是如今高校在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的教学与英语教学中,专业基础课的教师对英语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深,在教学中对主要知识的讲解不到位,使得专业基础课的教学与对学生走上跨境电子商务工作岗位后能力的要求不相协调。

专业基础课与专业实践课教学之间的联系不紧密。由于高校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中的专业基础课、公共课、专业实践课三个课程的设置自成体系、互相独立,专业基础课与专业实践课的练习不紧密,两个课程相分离,课程之间缺少联系的纽带,学生的在专业基础课上所学习的专业理论知识不能真正在专业实践课中得以应用。

专业基础课的课程安排不科学。通过对一些高校的课程安排进行观察研究,发现某些高校的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在教学中的课程教授安排顺序不合理。“国际经济理论”课程是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的基础课程,但是在某些高校中,却将这门课排在了“国际贸易实务”的后面,教学节奏安排不合理,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高校课程体系改革的目标

改变传统学科本位课程观。国际贸易实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是为了使传统的学科本位课程观得到改变,以学生个人能力的提高为基础,将课程设置进行创新性整合,将有就业导向性的专业课突出,完善配置课程,将理论知识与相关贸易实践相结合,使学生的专业能力得到提高,更好地服务于电子商务企业。

强化学生职业素养与综合能力。对学生的职业能力进行训练与强化,满足将来工作岗位上对自身能力的需要。对学生的合作能力、创新能力、自学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等进行培养,使学生的综合能力与职业能力同步发展,能够熟练利用电子商务贸易软件。

完善课程体系,使得课程灵活性得以提高。只有将课程体系进行整合与优化,完善教学相关配置,重视课程灵活性,使得课程体系模块化与弹性化相结合,使得在校学生更加适应跨境电子商务对于专业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对于多变的跨境电子商务行业环境有相当的了解并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跨境电商下建设国际贸易实务专业课程体系的举措

明确办学思路与专业定位。高校在国际贸易实务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中要落实国家教育方针,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始终以高质量的教学为宗旨,培养现代化专业高素质国际经贸人才,满足社会需要,提高教学水平,保证国际贸易实务人才的培养质量,使得国际贸易实务人才为跨境电子商务做出应有的贡献。将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建设为学校的重点专业、特色专业,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根据市场需求来决定招生规模,为毕业生迈向社会寻找工作机会增添助力。明确专业定位和办学思路,制定合理的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的建设规划与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使得高校教师与学生充分了解教学要求,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高校的办学思路与专业定位不断完善国际贸易实务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专业定位是影响专业的课程体系结构的关键,课程体系的建设既要考虑到应用型人才的工作要求,又要注重教育的基础性和专业性特征。

制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跨境电子商务企业进行合作,使得教学课程达到工作能力要求。从事跨境电子商务需要较高的英语应用能力与专业的国际经贸知识,而对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人才的培养要适应这一需要,立足于当前跨境电子商务与国际贸易发展,系统掌握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当代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状况,对国际贸易规则和管理要熟练掌握,还要了解当前我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主要国家与地区的社会经济状况,在从事跨境电子商务的工作中可以熟练利用英语进行业务、管理、宣传策划等工作,有较高的工作能力与创新精神,在工作中发挥自身专业素质与能力。与跨境电子商务企业进行合作,建立实习基地,实行人才输出,更有利于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优化课程结构,加强专业基础课与专业实践课教学之间的联系。对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选修课程与专业实践课程进行合理的规划建设,优化课程结构,加强各课程之间的联系,将专业基础课模块、专业课程模块、实践教学课程模块以及选修课程模块等课程模块组成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课程体系,构建以上述课程平台为基础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特色、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深刻改革,注重建设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专业特色课程,体现高校的专业办学水平与办学特色。使得所有专业课程都能够达到合格的课程标准,并对专业基础课的课程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层次由表及里,逐渐深入,使得教学节奏更加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与理解能力,从而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在从事跨境电子商务工作时能够更加游刃有余。

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与教学条件建设

形成一批具有丰富专业理论知识与实务操作的工作经历兼备的师资队伍,使得教师的职称、年龄结构、学历更加合理,使得师资队伍具有较高的科研能力。对有教研成果、科研成果的教师进行奖励,为教师开展教研与科研工作提供动力,也为其创造必要条件。重视专业英语教学,着重培养英语应用能力,对于《外贸英语函电》等课程采用双语授课的方式,开设展业英语课程,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应用能力。加大对教学条件建设的投入,建立实习基地,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加大对图书资料的建设,建立与电子商务、跨境电子商务有关的专业实验室,满足专业教学的要求。

国际贸易体系 篇7

1.1 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困难

国际贸易专业校外实习基地的对口单位一般是外贸公司、有外贸业务的生产企业和一些有涉外业务的服务机构。由于近年来受国际金融危机、新《劳动合同法》颁布以及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影响, 我国部分商品出口行情不景气, 大量沿海地区的中小型外贸企业的数量明显缩减。而同期由于各高校国际贸易本科专业招生依然保持原有的招生规模, 所以, 找到能安排多个班级学生的实习单位, 难度较大。

1.2 实习效果受到客观因素限制

国际贸易专业的实习应该包括贸易谈判;交易磋商中的询盘、发盘、还盘;签订合同;办理运输与保险、报关业务、结算业务等。学生在外实习时间一般二个月左右, 很难涉及所有的交易内容。另外, 外贸公司出于保护商业机密的原因, 很多真实的文件及单据不会向外透露。所以, 学生实习内容一般比较片面, 受到很大的局限性。

1.3 教师自身缺乏实践培训

随着专业建设的发展, 当前国际贸易专业教师普遍学历结构、科研及教研能力迅速提高, 但实践类课程的教学效果依然难以改善。主要原因在于大多数老师从学校毕业直接进入教师岗位, 自身缺乏实践工作锻炼的机会, 所以很难对实践类课程有切身的体会和认识。

2 国际贸易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层次

针对本科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可以从以下三个层次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框架, 结合国际贸易专业核心能力的划分, 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如下:

2.1 第一层次:课堂内—实践技能基础学习与训练

针对国际贸易专业核心能力的结构, 将第一层次的实践教学环节分为两类:第一类强调培养学生的单项能力, 如:英语口语及函电写作能力、制单能力、报关能力、办理货代及保险能力等。这些能力首先在商务英语、外贸函电、制单实务、海关实务、货运与保险等课程中进行基础学习。如商务英语旨在训练学生的日常口语会话, 外贸英语函电课程在了解外贸业务的具体流程基础上, 向介绍外贸实务中各种英文函件、电传和传真、贸易术语和各种专业词汇的书面表达方法。制单结汇、报关、货代业务是外贸业务员必备的技能, 在制单实务、海关实务、货运与保险课程中将讲授基本规范、基本操作方法和应注意的相关事项。

第二类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这些将在国际贸易实务、国际贸易实训等环节得到体现。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是国际贸易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这门课程以合同为主线, 通过合同中一般条款、特殊条款的介绍, 让学生熟悉从签订合同、备货、装运、保险、制单结汇等基本程序。为了使初次涉及此内容的学生能够更加直观且深入地理解课程内容, 可以在课堂上采用大量案例进行讲解, 课后让学生完成适量练习。国际贸易实训是国际贸易实务的后续课程, 主要是运用贸易平台软件进行辅助教学。该课程的实践教学主要运用国际贸易模拟流程软件进行网上模拟实习, 实践要求是解决学生从会到熟练的过程。以国际贸易实务课堂内容为基础, 在虚拟仿真的国际商务环境中, 让学生亲手参与操作, 学生扮演进口商、出口商、银行、运输公司等角色, 完成一项完整的进出口业务, 熟悉其中所有相关环节。这样, 学生所学的知识在实验室虚拟环节中得到初次学以致用的体验, 初次感受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这样, 在课堂及实验室完成了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的双向互动。

2.2 第二层次:课堂外—实践技能的加深与扩展

第二层次的国际贸易实践教学内容主要体现为以学生自我实践为主体的各类考证考级项目、技能比赛、专题讲座, 是第一层次实践教学的进一步延伸, 为学生进一步提高专业核心能力提供了一个后续平台。

第一,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 将职业资格证书培训融入国际贸易实践教学体系。通过积极参加各种职业资格考试, 以考促学。在学习《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后, 学生有多种职业资格考试可供选择, 如全国单证员考试、全国报关员考试、全国外销员考试等, 但要通过这些相关职业资格考试, 第一层次的教学内容只能是使学生掌握基本能力或技能, 但要熟练应对真正实务工作的时候, 尚需要第二层次实践教学环节进行补充。对此, 除了在第一层次的课堂教学引入相关资格认证考试真题外, 更有必要的做法就是开展职业资格证书的培训项目, 针对性地对学生实践能力进行扩充。

第二, 聘请国际贸易经验丰富的资深专家来校进行专题讲座。如讲授到国际结算内容时, 可以聘请银行结算部专业工作人员, 让学生了解结算工作复杂完整的体系, 结合现实案例了解结算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风险。同时也可就人民币的国际化这一热点向学生介绍其现实可能性及难度, 开拓学生视野。再如讲到合同的磋商谈判及签订时, 可以聘请外贸公司中负责商务谈判的资深人士, 用大量真实且丰富的案例向学生介绍在不同环境中如何恰当处理一些复杂棘手的问题。让学生明白自身还有哪些能力需要进一步培养提高, 使学生在实践课程的学习中目的性更强。

另外, 在第二层次的实践教学内容中, 通过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内及校外国际贸易操作能力比赛或单证技能比赛, 以赛促学, 从而能进一步提高专业核心能力。

2.3 第三层次:社会—实践技能的实际运用

第三层次的国际贸易实践教学内容主要以通过学生的顶岗实习, 培养和锻炼学生岗位能力, 也是学生将专业能力在社会中综合运用的一个过程。

这一层次的实践内容主要是深入工作单位进行毕业顶岗实习。国际贸易专业在学生第七或第八学期将制定详细的毕业实习指导书。通过学校统一安排或学生自主联系找到与专业相关的工作岗位进行实践。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实习的业务部门选择较多, 如外贸公司、企业的涉外部门或市场推广部门、银行的结算部门、贸易的服务中介机构等。学生可以通过实习, 尽快在心理和知识准备上实现学校与社会的接轨。关于毕业顶岗实习, 可以采用校企合作新型“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将学生的实习与就业结合在一起, 甚至可以让学生部分实践环节的工作如毕业论文等放在顶岗实习的部门进行。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更好地体会自身与社会的融合。在实践技能进一步锻炼的同时, 也尝试用学校中讲授的理论知识分析身边的问题, 提出自己的观点, 培养了其分析问题解决的能力。这种职业素养和技能的提高, 为学生今后创新能力的培养打下一定基础。

通过三个层次联动的实践教学, 形成了从理论知识的学习到扩展进而与社会的融合一个完整的体系。全方位、多方面、分层次地培养国际贸易学生的的综合实践能力。为培养高素质、实践能力强的业务与管理人才提供保证。

摘要:在国际贸易本科专业的教学中, 实践教学环节作用日趋重要。为了更有效地培养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 必须对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改革创新。文中针对目前国际贸易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从校内基础教学环节、校外扩展教学环节、社会实际运用环节三个层次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提高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效果。

关键词:国际贸易,实践教学体系,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丰华.国际贸易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3, (3) .

[2]肖存.高职高专国际贸易实践教学改革思考[J].科技视界, 2012, (13) .

[3]俞毅.财经类院校实践课程的教学创新[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 2009, (9) .

[4]李洁.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实训基地建设与实践教学模式探讨[J].黑龙江对外经贸, 2009, (10) .

浅析国际体系与贸易发展战略 篇8

一、第一阶段:哈瓦那宪章时期

第三世界国家多为殖民地, 要求独立, 特别是经济独立, 即摆脱经济控制, 因此, 选择进口替代战略[许多产品自给自足, 通过高关税和贸易保护来扶植幼稚产业, 但出口正常。]这符合幼稚产业论的理论假说, 即产业周期理论, 产业的发展经历从幼稚期—成长期—成熟期—稳定期—衰退期的过程。当产业处于幼稚期时, 需要贸易保护和政府扶植, 这个理论来源于欧美国家工业革命之后的一个实践。当幼稚产业成熟后, 即获得了比较优势后, 便开始追求自由贸易。因为这个时候发展中国家通过发展国内工业获得了比较优势, 便鼓励出口, 获取外汇盈余, 积累国家财富。

哈瓦那宪章中, 发展中国家要求贸易保护幼稚产业的权力, 并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成功。但是发展中国家要求就农业和原材料进行谈判, 发达国家要求对工业制成品进行谈判, 两者间最初的矛盾出现, 出现了哈瓦那宪章向GATT (关贸总协定) 的过渡。GATT[GATT是布雷顿森林体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其目的是构成资本主义世界的自由贸易体系, 因为存在冷战的背景, 所以美国急于完成GATT谈判, 一方面有利于欧洲复兴计划, 另一方面可以在经济上不断地扩展自己的势力范围, 谋求和苏联对抗时的优势地位。]最初并没有考虑发展中国家利益, 发展中国家也没有争取。GATT的失败将发展中国家又引向进口替代的贸易保护。

进口替代扶植了一些工业, 但是往往以较高的价格, 这些新兴工业通常都不是很有效, 且成本较高, 不具有竞争力。由于国内市场较小, 地区一体化的不成功, 以及国外企业的竞争, 许多发展中国家并不能获得足够的生产规模。进口替代的工业规划可能对农业造成负面影响, 农业中的投资有限, 工业崛起的时候, 农业的实际收入下降, 工业与农业间的贫富差距拉大, 农村城市涌入城市, 但是城市的新型工业并不能吸收那么多的劳动力, 导致失业、贫富差距更大。

发达国家在GATT中获得了贸易优势, 同时又实施贸易保护, 提高从发展中国家进口原材料的关税, 导致发展中国家出口能力下降。数据显示, 南方国家所占的世界市场份额从1950年的31.6%降到1960年的21.4%, 同时, 发达国家从60.4%上升到66.8%, 社会主义国家从8.0%上升到11.8%[数据来源:IMF]。

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受到损害, 便团结起来, 创立机制与发达国家对抗。发展中国家要求权益, 苏联提议召开国际会议, 在GATT之外成立一个贸易组织, 这些压力造成了美国等发达国家一定程度的妥协。从60年代开始, 发展中国家开始联合起来争取国际贸易权利, 要求建立国际贸易新秩序, 比如联合国贸发会议, 77国集团等, 但是因为政治、意识形态、不同的发展程度以及与发达国家关系的不同等因素, 发展中国家没法形成团结一致的行动与政策。另外, 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进口配额制和非关税壁垒仍然限制着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不过在这一谈判中, 发展中国家取得了比较大的成就:普惠制, 即市场准入的优惠条件, 但是普惠制却一直成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间争论的焦点。

在这一时期, 斗争与妥协并存。总的结果:发展中国家更失望, 且对国际贸易体制更有敌意。

二、第二阶段:20世纪60、70年代

在这一阶段, 南方国家开始利用对于商品的控制权来和发达国家进行讨价还价。原因如下:第一, 60年代到70年代初, 整个资本主义社会高速发展, 同时发达国家成本提高, 所以对于发展中国家原材料进口提高。第二, 发达国家对于通胀和汇率的不确定性导致了对商品的投机活动, 虚拟地抬高了需求和价格, 导致供应短缺。第三, 石油危机。以上三个原因体现了发达国家对于原材料供应的脆弱性, 从而使得发展中国家获得威胁发达国家的工具, 并且利用这些工具威胁发达国家重构国际经济体系, 要求发达国家单方面降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实施普惠制计划等。同时, 发展中国家利用发达国家原材料进口的脆弱性谋求改变既有的经济秩序, 确实依赖于南方国家自身的团结。但是, 南方国家自身具有多样性, 使这种团结机制无法达成。

由于北方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金融联系的加深, 以及对于石油的需求和发展中国家的市场潜力, 同意就新的国际经济秩序进行谈判。但是到了70年代末, 由于新技术以及替代性材料的应用、发展中国家内部的利益分化等, 发达国家对于原材料的脆弱性降低, 以及发展中国家的实力不足, 所以最终导致发展中国家利用原材料谋求新秩序的企图失败。

三、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

由于原材料价格的波动和下降, 1980年到1986年, 发展中国家非石油的贸易产品价格下降了24%, 1986年到1988年价格有所回升14%, 1989年到1993年又下降16.6%, 对采取不同发展战略 (进口替代战略或出口导向战略) 的发展中国家产生了不同影响。

出口导向战略的实质是保持实际汇率、降低出口部门的进口壁垒、消除出口的障碍。首先, 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可以降低出口企业的成本, 从而推动国际贸易流量的发展变化。第一, 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可以降低出口企业的交易成本。新古典经济学认为, 企业、市场与政府进行交易都是没有成本的。但是, 交易成本确实存在于现实生活中。新制度经济学认为, 交易成本就是通过价格机制组织生产的、最明显的成本, 就是所有发现相对价格的成本。而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战略, 通过对出口企业进行政策倾斜减少了企业的交易成本, 推动对外贸易的发展。第二, 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可以推动规模经济发展, 降低出口企业的生产成本, 从而推动国际贸易增长。首先, 一国对外经济政策可以影响本国的厂商规模。一国可以通过出口补贴来扩大本国厂商的国际市场份额, 从而扩大本国厂商的规模, 并促进出口企业的规模经济发展。其次, 不同国家间经济发展战略的差异, 引起国家间竞争优势的差异, 从而改变了国际贸易的流向。再次, 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往往与国家产业发展战略交织在一起, 从而改变了国际贸易的结构。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 往往随着该国产业发展战略的实施, 二者互相影响, 互相促进, 实现了国内产业结构和出口结构的双重改变。如韩国等东亚新兴工业化经济体的工业化跃进, 都与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密切相关。出口导向战略使新兴工业体的出口激增, 其工业制成品大量地流入发达国家 (OECD制成品出口中, 四小龙所占的份额从1964年的1.3%增加到2000年的5.6%) , 因此, 形成了美国对新兴工业体的压力, 取消对他们的普惠制, 并且要求他们货币升值, 同时向美国开放国内市场。

新兴工业体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纠纷逐渐成为南北贸易关系当中的一个主要问题。同时, 随着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 其消费能力增加, 因此, 从发达国家的进口能力也增加 (从1973到2000年, 发达国家出口商品总额中, 发展中国家所占的份额从17%增加到28%;2000年, 美国出口商品中43.8%进入发展中国家, 1973年为29%, 1980年为37%) 。但是80年代拉丁美洲的债务危机导致了美国出口的锐减。

四、第四与第五阶段:乌拉圭回合谈判时期及地区一体化时期

由于发展战略的不同, 发展中国家分化趋势更加明显, 双方争执的重点在于发达国家要求发展中国家实施国内市场的自由改革, 而发展中国家则要求发达国家稳定世界经济, 增加进口发展中国家的产品, 以繁荣世界经济。这一时期发展中国家从对抗开始转向实用主义。随着对抗战略的失败, 发展中国家将注意力转向GATT。由于发达国家的压力, 所以发展中国家希望在新一轮的GATT谈判中, 将农业问题与发达国家希望谈判的“新问题” (如:服务、知识产权、投资) 共同纳入谈判议程。

这时, 美国却强调要改革GATT的规则和议程, 并且实行单边措施 (特别310法案:他可以对他认为是倾销的行为进行制裁, 不通过GATT) , 同时新型经济体出口贸易的成功也是促进新一轮多边谈判的一个动因。发达国家要求新兴经济体及其他发展中国家改革经济体制 (以市场为导向的) , 实现自由贸易。发展中国家对于GATT的态度发生了转变, 他们认为如果不能有效地加入GATT的谈判, 将无法获得时代的利益, 需要改变这种南北对抗当中的立场。原因:第一, 80年代末, 发展中国家越来越依赖于贸易增长, 因此, 他们意识到了过去游离于贸易体系之外的失败, 而借鉴NICs的经验, 开始融入GATT并改变其发展战略。第二, 因为发达国家更多地使用非关税壁垒来限制进口, 需要通过GATT的规则来消除这些非关税壁垒。第三, 地区一体化所带来的贸易保护。

在乌拉圭回合谈判中, 双方争执的焦点:发展中国家强调在旧的议题方面继续谈判, 而发达国家则威胁不参加本轮谈判, 来消除发展中国家的强硬要求。发展中国家大量加入GATT和WTO, 乌拉圭回合谈判的特点:第一, 不同发展程度的发展中国家的态度和目标不同, 第二, 乌拉圭回合谈判出现了多边谈判的集团化, 第三, 发展中国家在GATT框架下其目标发生了改变和妥协, 主要是进入发达国家市场、将农业和纺织品问题带入GATT的规则、加强针对“灰色地区”的保护性措施和规则, 消除非关税壁垒, 第四, 通过加强GATT的规则限制, 限制发达国家运用国内贸易法来对抗GATT规则, 改革现有的争端解决机制, 并且加强GATT的监管和强制实施。乌拉圭回合谈判在农产品问题上取得进展, 虽然大部分发达国家未能实现其承诺。在这一回合谈判中, 发展中国家大量参加谈判, 并且在市场准入的目标上取得巨大成就。发展中国家认识到进口替代以及南北对抗无益于发展, 应当融入贸易体系, 利用贸易规则, 反对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 获取权利。

在第五阶段, 地区一体化时期, 发展中国家利用地区一体化扩大出口, 提高竞争力, 以应对乌拉圭回合谈判中所无法实现的目标, 并且应对多边谈判的集团化。例如, 南方共同市场、安第斯共同体等。

五、结论

GATT转变为WTO, 凡是发展中国家的许多合理要求仍被发达国家所忽视和回避。发展中国家逐渐融入国际贸易体系, 确实获得了一定的利益, 但是距离期望却远远不够。发展中国家虽然融入了国际贸易体系, 改变了发展战略, 但是在国际产业分工链中, 却被逐渐的边缘化, 一直处于产业链的下游, 其所获取的收益有限。并且产业结构逐渐固化, 所以在融入国际贸易体系的同时, 应当提高本国的教育质量, 加大对研发的投入, 寻找适合本国的发展战略。2009年金融危机, 发端于发达国家, 却殃及世界其他地区, 发展中国家更是深受其害, 对于全球化的两面性应当予以重视, 不能放弃改革现有贸易体制的要求, 应当要求现有体制中体现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 使其更好地体现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在这一过程中, 发展中国家应当加强团结, 协调立场, 在全球治理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摘要:经济一体化发展使得全球相互依赖性提高, 发展中国家不断融入国际体系, 调整经贸发展战略, 争取话语权与利益。在此过程中,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存在对抗与妥协。发展中国家应加强自身建设, 在全球治理中发挥应有作用。

关键词:经济一体化,国际体系,贸易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1][美]埃里克·弗鲁博顿, [德]鲁道夫, 芮切特.新制度经济学:一个交易费用分析范式[M].姜建强, 罗长远, 译.上海:格致出版社, 2012 (12) .

[2]黄梅波, 熊爱宗.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困境与出路[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2 (6) .

国际贸易体系 篇9

随着21世纪的到来,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已经势不可挡, 国际贸易占市场贸易的份额越来越大, 我国经济发展起步较晚, 加入国家贸易组织也比较晚, 缺少国际贸易的市场经验, 所以我国很多企业往往对国际贸易中企业的法律风险评估严重不足, 导致企业和国家遭受了不同程度上的利益损失。由此可见, 国际贸易中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体系建构对保障企业和国家的利益有重要的意义。以下笔者将简述企业法律风险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并对国际贸易中企业常见法律风险现状, 以及国际贸易中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体系建构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做简单的分析和阐述。

1.1 企业法律风险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企业法律风险有时候也被称为企业法律性风险。企业法律风险的基本概念和含义是:企业预期与未来实际结果发生差异而导致企业必须承担法律责任, 并因此给企业造成损失的可能性。换句话说, 所谓的企业法律风险其实就是指企业在进行商业活动中, 对活动本身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而进行的详细判断和预测, 这种判断和预测是对合作双方的, 一方面是企业自己, 一方面是合作企业。这种判断和预测的目的在于在商业交易中最大化企业的利益, 并使企业的名誉不被损害。企业的法律风险保障了企业的合理化利益, 尤其在国际贸易中, 不仅保证企业利益, 也使国家的利益不被损害, 所以说, 企业法律风险的意义在国际贸易中着实有着重要意义的。

1.2 我国国际贸易中企业常见法律风险现状分析

一般情况下, 进行国际贸易的企业经在营过程中, 存在着两种风险, 即商业风险和法律风险。商业风险的存在因素比较复杂, 而且大部分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法律的风险很多时候是可以预见, 也是可以防范的。就目前我国国际贸易中企业常见法律风险现状而言, 主要存在的问题有:第一, 大多数企业对全球经济的形势认识不是很清楚, 对法律风险的认识不到位。第二, 企业对法律风险防范意识比较差, 以致于很多企业没有建立完整完善的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体系, 缺少对企业风险防范方面的投资, 没有高端的人才专门负责企业在国际贸易中的法律风险防范分析。这样一来, 导致的结果便是, 往往问题出现了才想起来补救, 但已经造成了为时已晚的局面。

1.3 国际贸易中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体系建构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分析

在国际贸易中, 很多企业缺少法律风险防范的意识, 没有完整的法律风险防范的体系, 对国际贸易中企业法律风险往往估计不足, 给企业和国家造成巨大的损失, 比如很早之前在美国上市的中国人寿保险公司, 曾因法律问题遭美国的起诉, 损失了很多的财产。还有韩国的三星公司也曾经因为知识产权以及产品专利等问题, 被美国的苹果公司起诉, 也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美国通用公司的董事长兼CEO杰克·韦尔奇曾经说过:“其实并不是GE的业务使我担心, 而是由什么人做了从法律上看非常愚蠢的事, 而给公司的声誉带来污点, 并使公司毁于一旦。”由此可见, 企业法律风险防范的重要性。所以, 提高我国企业的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意识, 建立完整完善的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体系, 避免企业的利益受损以及国家的利益受损, 这是一件很重要也是很有必要的工作。

2 国际贸易中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体系的特点分析

国际贸易中的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体系不同于一般的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体系。因为它既是国际的也是企业的, 具有国际贸易的法律防范体系和一般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体系的共同属性。

2.1 国际贸易中法律防范体系的基本特点

国际贸易中牵扯到不同国家之间的商业交易, 涉及不同国家之间的法律问题, 所以国际贸易中法律防范体系最明显的是多元性和兼顾性。多元性就是不同国家之间的法律规定不同, 要融合不同国家之间的差异, 建立一致的法律基础。其次就是多方面兼顾不同国家的人文习惯, 尊重合作伙伴。

2.2 一般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体系的基本特点

一般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体系有渗透性、系统性、可操作性三个主要的特点。所谓的渗透性也就是融合性, 具体来讲就是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体系与公司固有的管理体系之间的相互渗透性和相互融合的程度。这就需要考虑商业利益的一致性原则, 只有当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体系与公司固有的管理制度之间达成一致的协调性和融合性时, 才能真正发挥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体系的作用。不然的话, 所谓的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体系只是一纸空文, 毫无意义。而系统性就是说要合理运用系统科学理论, 让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体系与其他各部门之间很好的配合。操作性就是说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体系要与企业的宏观愿景和近期目标相吻合, 与企员工素质相结合, 保证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3 国际贸易中企业常见的法律风险防范体系表现形式

由于美国的次贷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带来的影响, 国际贸易中, 不管是跨国公司之间的市场交易, 还是国家政府与政府之间的商业交易, 从交易本质上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在这种变化的影响下, 国际贸易中企业法律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也一定程度上加大了, 具体的表现形式是多样化的。以下笔者将从公司合同风险、公司知识产权、公司人力资源保障三方面, 来分析和阐述国际贸易中企业常见的法律风险防范体系。

(1) 公司合同风险防范体系。在国际贸易中企业法律风险首当其冲就是合同, 合同是企业与企业合作的最基本原则和法则。合同的最主要目的是让合作双方的合作公正合理化, 也是合作双方保证自身合作利益的有效工具和手段。所以, 建立良好的公司合同风险防范体系是很重要, 也是很有必要的。规范合同内容以及合同的签约管理流程, 这是降低诉讼, 实现公司利益最大化的重到手段和途径。

(2) 企业知识产权防范体系。企业知识产权和企业的产品专利是一个企业的核心, 如果一个公司不能保证自己企业的知识产权和产品专利不受侵害, 将会给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样, 如果没有正规的法律程序, 造成对其他公司的知识产权和产品专利有所侵犯的话, 则很可能被起诉, 这也是得不偿失的事, 不仅对公司的利益有损, 同时给企业的声誉造成不良的影响。企业知识产权防范体系的具体表现在, 自己公司核心竞争力的不被动摇, 保护自身的知识产权不被侵犯, 同样, 免于被其他公司起诉, 造成不必要的损失。韩国的三星公司和美国的苹果公司就是最好的例子。

(3) 公司人力资源法律保障体系。很早人们就认识到, 21世纪的竞争之人才的竞争, 没有优秀人才企业就不可能在竞争如此强烈的社会中存活下去。公司人力资源法律保障的主要目的和主要表现, 在于最大化企业利益的同时最大化员工的利益, 认真遵守以及贯彻劳务法律法律的相关规定。为企业的人力资源建立一个公正的平台, 充分发挥企业所有人员的潜力, 共同为企业的利益和自身的利益而努力和奋斗。

4 国际贸易中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体系的建构措施探究

为了完善公司的管理制度, 在国际贸易中避免国家和企业的利益受损, 弥补我国企业在法制假设上的不足, 建立完整的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体系对我国企业来说是一件意义重大的工作。本文将从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 加强企业领导的法律风险防范意识, 完整企业内部的责任体系和监督体系, 加强企业员工的法律知识培训等方面, 就国际贸易中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体系的建构措施做简单的探究和阐述。

4.1 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

在国际贸易中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体系的建构, 一般遵循的原则有五个。

第一, 合同的合理性原则。企业的商业合作以及商业交易就好比是一场大型的游戏, 是游戏就得有游戏的规则, 只有在一定的游戏规则下, 游戏双方才能开展游戏, 公平竞争。在企业的商业化合作和商业交易中, 合同的作用和游戏中的游戏规则是处于同样的地位, 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只有在合理合法的合同下, 合作双方才能进行公平的合作和交易。

第二, 以预防为主的原则。国际贸易中时刻存在着法律风险, 不能等到问题出现的时候再去解决, 而在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体系建设的时候就要本着以预防为主的原则, 把所有可预见性的风险全部扼杀在摇篮中, 不给它们喘息的机会。

第三, 灵活运用的原则。所谓的灵活运用原则就是在法律风险的防范措施中要根据具体情况做到随时调整管理策略, 实现动态化的管理。

第四, 标本兼治的原则。标本兼治的原则就是要不断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合作, 多管齐下, 达到全面治理、深层次治理的目标, 而不仅仅是实施隔靴搔痒式的防范策略。

第五, 整体覆盖的原则。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体系建设是涉及公司所有部门的, 是一个整体性的行为, 而不是某个部门的工作, 所以在制定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体系时一定要以大局为重, 有整体性的思维, 不是仅仅针对某个点和某个面。

只有认真贯彻和运行这五个基本的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体系建设原则, 才能制定完整完善的风险防范体系, 在国际贸易中减少国家和企业的利益受损。

4.2 加强企业领导的法律风险防范意识

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体系的建构, 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要加强企业领导的法律风险防范意识。因为我国大部分有能力、有资本进行国际贸易的企业都是国有企业, 国有企业本身在法律上占了很大的便宜, 但这仅是在国内的市场交易上, 但是在国际贸易中, 很多企业的领导抱着一贯的思维, 法律风险从来不考虑, 或者是考虑的非常少, 这样导致了企业没有完整完善的法律风险防范体系, 在大型的国际贸易中, 让国家和企业的利益在不同程度上遭受损失。所以, 在建立完整的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体系时, 加强企业领导的法律风险防范意识是很重要的一步。

4.3 完整企业内部的责任体系和监督体系

法律风险的产生很大的一部分原因是企业内缺少完整的内部的责任体系和监督体系, 没有了内部的责任体系和监督体系, 产生的法律责任就不能不能明确到个人, 没有人负责, 久而久之, 谁也不怕出问题, 因为谁也用不着承担责任, 这样导致了企业法律风险防体系很难建立起来。因此, 完整企业内部责任体系和监督体系, 对建立完整完善的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体系有着催化剂的作用。

4.4 加强企业员工的法律知识培训

法律是人规定, 也是运用于人的。所以, 加强企业员工的法律知识培训, 提高企业的整体员工的法律素养, 对加强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体系建设是不可或缺的。国际贸易中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体系的建构是国际贸易中保证国家利益以及企业利益的根本所在, 现在虽然有很多的企业已经渐渐开始研究如何在国际贸易中建立完整的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体系, 这不仅需要时间和经验的磨练, 更需要企业领导和企业员工共同的配合和努力。这显然是不能一蹴而就的, 所以国际贸易中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体系的建构是一场持久战, 只有坚持不懈才能完成得更好。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跨国公司也越来越多, 国际贸易更是迅猛地增长。自我国加入WTO以来, 越来越多的企业走进了国际贸易这个大市场中去。在全球经济整体下滑的今天, 由于大多数公司缺乏法律风险防范的意识, 没有法律风险防范的完整体系, 对国际贸易中的风险估计不足, 导致公司的利益不同程度上受到了侵害。本文将从分析企业法律防范体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入手, 就目前国际贸易中企业法律风险防范的现状, 以及如何构建国际贸易中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体系的措施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探讨, 希望对我国企业建构完整的法律防范体系有所帮助。

关键词:国际贸易,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体系

参考文献

[1]袁帅.企业法律风险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 2011.

[2]刘益民.企业法律风险管理体系的建构[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1.

[3]施立红.现代企业法律风险管理体系研究[J].经营管理者, 2012.

[4]张岚.企业法律风险管理制度探析[J].中外企业家, 2011.

国际贸易体系 篇10

独立学院以市场就业为导向, 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目的, 以“通基础、精专业、强外语、重实践”为办学原则, 其培养的学生目标定位是应用性人才。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 (2012) 》的要求, 国际贸易专业培养本专业学生应熟悉世界贸易组织及不同国家经贸法规和业务流程, 能够正确认识和把握当代国际经济、贸易的运行机制和发展规律, 具有良好的沟通、应变、协调能力、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同时, 根据外贸企业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 国际贸易专业培养的人才应具备较强的综合职业能力, 较快地适应企业对人才的能力要求。

因此, 国际贸易专业必须舍弃过去以理论化教育为主的办学模式, 建立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教学体系, 强调行业功能在国际贸易专业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大力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

2 独立学院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存在问题分析

2.1 实践教学设计不完善

独立学院国际贸易专业培养是以应用性人才作为培养目标, 但在实施过程中则是以学历教育为本位的理论化教育。传统的专业学科体系存在理论教学偏多, 实践教学偏少:基础知识偏多, 应用性知识偏少的问题, 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导致专业体系设计的出发点是理论知识, 而非能力;侧重考核学生的是课程学分, 而非创新创造, 致使学生的职业能力无法适应企业对人才的能力要求。

2.2 实践教学体系的内容与外贸实务严重脱节

国际贸易是随着市场波动、各国政策变动、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而时刻发生变化的。同时, 随着科学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国际贸易结构和国际惯例等也都有了很大变化, 国际贸易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内容应体现出最新变化。但目前使用的国际贸易模拟软件的国际惯例更新速度较慢, 内容还多为INCOTERMS2000、UCP500、ISBP645, 严重与外贸实务脱节。

2.3 实践教学平台建设不足

目前独立学院的国际贸易实验室普遍设置少, 实践训练不深入, 仅仅为个别课程提供有限的实训。实习基地的建设也有局限性, 与实习单位合作不深入, 合作流于表面。不少外贸企业担心泄露其商业机密, 不愿意让学生深入到其生产经营活动中, 实习只停留在基层服务表面。

2.4 实践教学教学方法落后

实践教学体系缺乏思想, 不能在实践过程中起到指导性作用, 导致老师依然使用传统讲授法, 即教学中以教师为主, 学生的参与程度低。学生只是被动地听、记录, 缺乏主动思考和实践操作。实践内容单调枯燥, 缺乏深入的行业、企业调研, 忽视专业课程设置的有机联系, 从而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极其不利于实践教学目标的实现。

3 独立学院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创新策略

3.1 实践教学设计创新

以能力培养为导向,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形成“3+1”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这种培养模式充分注重国际贸易专业的应用性和实践性, 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即学生在校学习3年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课, 在社会进行1年实践。实行课堂教学与实践相结合, 学校与企业相结合, 学位证书与职业资格认证证书相结合 (双证式) 。

3.2 实践教学环节创新

以能力为主线索, 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较好地体现课程体系重实践能力培养、重创新的要求。根据社会需求实践教学内容及时更新, 将实践教学过程设计为“外贸知识学习———软件仿真模拟实训———情景实训———社会实践”。突出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模拟实训中让学生“身临其境”独立处理国际贸易过程中的各种问题, 完成国际贸易业务, 在企业实际操作中巩固实践, 形成校内实训与校外实践的有机统一。

3.3 实践教学条件创新

加强了国际贸易贸专业实验室的软硬件建设, 实行“四位一体”的国际贸易实践教学平台体系, 即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实践平台、国际商务谈判模拟实践平台、国际贸易情景实践平台、外贸实践基地平台这四个平台互相结合。加大对实习基地的经费投入, 加强与实习基地的合作力度, 让学生得到更多的实践机会。

3.4 实践教学方法创新

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能有效实现“以教为主”向“以导为主”的转变。在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指导和启发下, 单一使用传统讲授法是不可能实现实践体系要求的, 应积极采用启发式、互动式、案例式、情景式等多种教学方法;以丰富的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 使学生受益于灵活的教学方式, 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李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研究[J].商业经济, 2010 (2)

[2]胡中应等.应用型本科高校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讨[J].铜陵学院学报, 2010 (6)

[3]胡彩梅等.基于“3+1”培养模式的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体系探析[J].经济师, 2012 (1)

国际贸易体系 篇11

[关键词]国际贸易;应用型;课程体系

随着中国经济步入全球化,国际性人才就显得捉襟见肘了,既懂WTO规则,又懂涉外业务,并且有较高英语水平的高级人才严重短缺,以至于使我国企业在规避及解决贸易摩擦中无所适从或付出高昂成本,加快高素质国际性专业人才的培养这一任务就显得更为紧迫,了适应这一新形势的要求,我国高校有必要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的设置,以适应高层次应用型国际经贸人才培养的要求。

一、国际经济贸易人才的能力要求

随着中国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既懂WTO规则,又懂步外业务,且具有较高英语水平的高级人才严重短缺,以至于使我国企业在规避及解决贸易摩擦中无所适从或付出高昂成本。实际上,当前我国的国际经贸人才在数量上严重不足,在业务上、素质上符合国际贸易人才条件的为数史少。部分企业与外商的交往、谈判,靠临时借用不懂专业的翻译人员进行。部分企业的产品出日靠代理商,使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受到一定的制约。

社会上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需求强盛,而人才供给总体缺乏。具体缺乏以下几类人才:

产业或行业贸易人才。缺乏既懂外经外贸业务,又懂产业或产品的贸易和管理人才;电子贸易人才。既掌握信息技术,又精通国际商务管理的复合型电子贸易人才;非货物贸易领域的高级人才。国际贸易正在从货物贸易向服务贸易和知识产权贸易的重心转移,由于这两方面是我国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所以相关人才严重缺乏;熟悉WTO规则的经贸操作与管理人才。

随着与国外贸易往来的进一步增大,在相关领域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短缺以及现有的经贸人才不符合国际经济与贸易业务运营的需要,这些都为高职院校大力发展提供了契机。大批量地培养高素质、应用型的国际经贸人才己成为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工作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这对中国高职院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既提出挑战又给予很大的发展机遇,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的就业前景广阔,但要求会更高。

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1.课程结构不尽合理

由于历史原因和受原专业设置的影响,目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结构过于专和窄,即专业主干课方向偏专,专业选修课过窄。在专业主干课方面,大多数高校专业主干课基木为国际贸易、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实务、跨国经营与投资等课程,专业课程过分偏重于国际贸易领域,国际经济领域的课程偏少;在专业选修课方面,专业选修课的面过窄,选修课课程不仅数量少,而且涉及的课程也主要涉及国际贸易领域,学生可以选择的余地小,缩小了学生的知识视角,也与社会对人才的“宽口径、厚基础”的要求不相适应,削弱了该专业毕业生未来的工作适应能力。

2.教学内容不能适应教育改革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其一,内容比较陈旧。教材中经典理论占的篇幅大,而对近年来学科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被广泛接受的新理论、新方法没有及时地被补充进去,其二,实践性教学内容偏少。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这在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中表现更为明显,具体来说就是比较注意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但对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却没有足够的重视,没有很好地突出知识的实用性。经过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实践能力缺乏,动手能力较差,市场竞争力弱。

3.教学方法单一

灌输式的教学法是我国经济学教学中惯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几十年的一贯制,偶有其它教学方法,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虽然建立时间不长,但却继承并发扬了灌输式的教学法。这种满堂灌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造成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意识不强,学习兴趣不浓,教学效果差;不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多向性、批评性和独立性,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形成也会产生负面影响。

4.教学手段相对落后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多媒体作为主要的教学手段在多数高校得以广泛运用,相当部分的高校近年来虽己建立了以内部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验室。但实验和实践教学的条件较差、教学手段落后等问题又凸显出来,普遍存在实验实习软件的缺乏以及软件开发的非专业化问题,实验课程的机上操作难度大、软件使用不方便,一些贸易实务的操作流程仍然需要教师在黑板或纸上进行演示,难以做到人机互动。

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方案

在“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基础上,从知识、素质和能力三个方面,建立一切为了学生,适合专业培养目标要求的课程新体系。新体系要把掌握专业理论知识能力的培养,操作能力、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素质教育、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有机融合起来,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1.课程的设置类型

(1)公共基础课。公共基础课主要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包括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和身心素质,计算机应用能力,语言表达、应用写作能力和外语应用能力。

(2)学科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是经济类学生必修的基础课,它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知识:一是经济学基础课程。是向学生讲授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原理与理论。

3.专业课

在专业课设置上,应拓宽专业口径,使学生在学习专业课时可以自由选择。在重视理论知识传授与学生具体技能培养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社会适应能力。专业课要与国际接轨,要注重实用性。通过专业课的学习,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来讲,专业课可设置为四大类:专业基础课、专业实务课、专业知识课和相关专业课。

(1)业基础课。让学生掌握中国国际贸易的发展历程及国际贸易基础知识、国际商法基础知识、商品相关理论知识。课程包括中国对外贸易概论、国际商法、商品学等。

(2)专业实务课。使学生掌握国际贸易实务、相关单据、结算的实务知识。课程包括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单证实务、国际运输与物流、国际结算、外贸函电。

(3)专业知识课。使学生掌握与国际贸易实务相关的知识。课程包括国际经贸地理、海关报关实务、世贸组织规则、外贸谈判口语。

(4)相关专业课。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生物技术企业生产经营与管理的基本知识、法律法规、经济合同的签订执行原则及注意事项;具备生物技术产品市场调研、市场开发与营销能力;掌握不同的贸易方式的理论及实物知识。课程包括经济合同管理、国际投资与管理国际服务贸易、国际市场营销、国际经济合作等。

四、结语

课程体系的设置是高等教育中的一个关键所在,直接影响教育质量的优劣效果的好坏。然而课程体系的优化也是一个没有终点的探索的过程,需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地进行改善,同时也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师资力量、教材、教学条件和教学手段的配套,不断的改革创新,与时俱进,才能培养出实用型、复合型人才,达到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李熔素质教育视角下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构建[J].当代教育论坛,2008(10).

[2]陈向阳.国际贸易专业课程设置分析[J].职业教育研究,2008(3).

[3]庄佩芬.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课程体系改革探讨[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2007(10).

国际贸易体系 篇12

高职教育是以培养职业能力为主线, 并以此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教学计划及培养方案, 强调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而课程是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的载体, 课程体系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

二、高职课程体系改革的目标

课程体系改革的目标是改变传统的“学科本位”课程观, 在“能力本位”课程观的基础上, 形成一种“多元整合”的课程观。课程改革的目标是:

1. 突出专业课程的就业导向性, 以专业职业能力作为配置课程的基 础, 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技能真正满足职业岗位的需求。

2. 注重知识和技能的结合。基础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度, 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为重点; 专业知识强调岗位针对性和实用性;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3. 强化学生职业能力训练, 综合开发学生的职业能力。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自学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和其他职业素养。

4. 增强课程的灵活性, 形成模块化、弹性化的课程体系, 适应行业和社 会对应用型人才规格多变的需求。

三、高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能力培养模块及课程体系改革要点

按照“能力本位”的高职培养模式要求, 将学历教育、岗位职业技能培养与职业认证三者有机结合起来, 构筑了高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模块式课程体系。

1. 基础能力模块及课程设置

该模块以素质教育为主, 主要目的是养成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 分为思想素质小模块和人文素质小模块两部分。

思想素质小模块主要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 使学生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品质。主要课程为: 思想道德修养、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形式与政策等。

人文素质小模块主要使学生具有一定的文字功底和素养, 具有较好的数学基础和思维能力, 能进行定量分析, 能较为熟练地运用办公软件, 并具有良好身体素质。主要课程为: 经济数学、统计学、大学体育、计算机应用基础等。

2. 职业能力模块及课程设置

该模块以基础职业能力培养为主, 兼顾岗位专业能力的培养, 主要包括市场调研能力小模块、销售业务能力小模块、公共关系能力小模块、经营管理能力小模块、英语应用能力小模块。

市场调研能力小模块帮助使学生掌握市场调查的一般程序和基本技能, 主要课程为: 统计学原理等。

销售业务能力小模块培养学生基本的国际市场开发与维护能力、处理市场业务中突发事件等的能力, 主要课程为: 市场营销、商务谈判、电子商务概论等。

公共关系能力小模块主要培养学生公共关系活动策划能力、一般的沟通能力与技巧、团队协作精神与能力、公关危机处理的能力, 主要课程为: 商务礼仪、管理学原理等。

经营管理能力小模块帮助使学生掌握企业管理的一些基本原理, 并能对企业实际管理状况进行分析, 主要课程为: 经济学原理、管理学原理、国际金融、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等。

英语应用能力小模块培养学生较强的本专业英语听、说、读、写等应用的能力, 主要课程为: 大学英语、商务英语、外贸函电、商贸英语口语等。

3. 专业技能模块及课程设置

该模块以职业专业能力的培养为主, 主要目标是使学生能顺利通过本专业相关的报关员、单证员、外贸会计、跟单员、货代员、外贸业务员等的资格认证考试, 做到“双证融合”, 同时为学生“零距离”就业打下基础。主要包括单证业务能力小模块、货代业务能力小模块、外贸会计能力小模块、外贸业务能力小模块。

单证业务能力小模块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单证员资格认证考试的相关内容, 能胜任企业对单证员工作岗位的要求, 同时为学生通过单证员资格认证考试打下基础。主要课程为: 国际贸易实务、国际贸易单证实务及实训等。

货代业务能力小模块帮助学生熟练掌握货代员资格认证考试的相关内容, 能满足企业对货代员工作岗位的要求, 同时为学生通过货代员资格认证考试打下牢固基础。主要课程为: 国际贸易实务、国际货运实务等。

外贸会计能力小模块帮助学生掌握外贸会计资格认证考试的相关内容, 能在国际贸易企业中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 采用复币记账法, 运用一系列专门方法对企业的国际贸易业务进行核算、分析、预测和控制的工作。主要课程为: 国际贸易实务、基础会计学等。

外贸业务能力小模块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外贸业务员资格认证考试的相关内容, 能基本满足企业对外贸业务员工作岗位的要求, 同时为学生通过外贸业务员资格认证考试打下牢固基础。主要课程有: 国际贸易原理、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商务谈判、国际商法实务、国际结算实务等。

4. 综合能力模块及课程设置

该模块以职业综合能力的培养为主, 通过实验室实训、企业实训、毕业实习等形式培养学生创新、自主学习、团队合作、严谨认真等职业综合能力, 为“零距离”上岗打下坚实基础。主要包括模拟岗位实训小模块、毕业实习小模块。

模拟岗位实训小模块主要通过利用模拟软件使学生熟悉相关岗位 ( 群) 的操作流程与技能, 进一步为其顺利走向工作岗位铺平道路。包括的课程主要为: 进出口贸易综合实训、单证实训、企业沙盘模拟等。

毕业实习小模块通过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完成上岗前的训练, 最终形成学生“零距离”就业的能力。包括的课程主要为: 就业指导、毕业实习、就业实践、毕业设计等。

四、结束语

要保证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质量, 就必须从教学的根本———课程建设抓起。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需要教学一线的教师提高思想认识, 重视课程建设, 也需要学校相关部门的全力支持, 对积极参与课程建设取得成效的教师给予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奖励。

摘要: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是高职教育的目的。本文探讨了国际贸易实务专业“能力本位”基础上的课程体系改革的目标和原则, 并就设置相应的课程体系提出了构想。

关键词:高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能力本位,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朱江宏.中职国际商务专业“课证”融合的综合化模块课程体系之实践.职业教育研究, 2010, (04) .

[2]石伟平.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中的问题与思考.职业技术教育, 2005, (31) .

[3]宋蔚.高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研究.科教导刊, 2012, (08) .

上一篇:高中语文课本下一篇:行业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