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教学

2024-11-17

国际贸易教学(共12篇)

国际贸易教学 篇1

摘要:双语教学在中国来说, 是通过在学科学习中对学生进行母语和外语的教育 (主要是英语) , 以期达到学生最终掌握两门语言的目的。在进行双语教学的实践中, 它并不是为了单纯教授两种语言而设计的课程, 而是运用两种语言作为媒介语来向学生讲授学科知识。

关键词:双语教学,浸入型双语教学,保持型双语教学,过渡型双语教学

一、双语教学的定义及类型

双语教学并不是中国教育体制中所独创的, 在世界其它国家同样也存在双语教学。但是双语教学在中国还是具有自身的一些特点。双语教学在中国来说, 是通过在学科学习中对学生进行母语和外语的教育 (主要是英语) , 以期达到学生最终掌握两门语言的目的。在进行双语教学的实践中, 它并不是为了单纯教授两种语言而设计的课程, 而是运用两种语言作为媒介语来向学生讲授学科知识。

双语教学主要包括三种类型, 即浸入型双语教学 (Immersion Program) , 保持型双语教学 (Mainte nance Bilingual Education) 及过渡型双语教学 (Transitional Bilingual Education) 。

二、目前双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在大学所推进的双语教学实践中主要存在以下几种问题:第一, 双语教学的教学策略没有统一的标准。第二, 学生接受能力有限。第三, 教材的使用有待进一步系统化。

三、提高双语教学的措施

杨嘉铭 (1997) 曾提出双语教学应该从“学生、教师、教材”这三方面入手, 并认为只有这三方面协调发展才可能使双语教学顺利开展。除此之外, 双语教学质量的提高还应依靠整个专业的系统建设, 而不应是仅仅关注个别课程的双语教学建设。下文将就此展开论述。

(一) 注重教学课程内容设计

学生在学习国际金融与国际贸易双语课程中突出反应出的问题体现在对于专业词汇掌握较少并且较难理解, 阅读专业的英文教科书有较大难度。相信这样的情况在其它双语教学课程中同样存在。综合分析造成以上情况, 大致和学生本身的英文基础有关。此外, 由于使用的欧美原版外文教材, 其内容的编写也带有非常强的欧美国家教育风格, 随之带来的就是学生也需要去适应这种风格并修正自己的学习习惯。如果之前学生未经过相应的训练, 这将给学生的学习带来较大困难也给教师的教学带来阻碍。针对这样的情况, 在课前教师可将每一章课程内容中所涉及到的专业词汇及其释义提供给学生, 供学生预习使用。在正式开始上课后, 也可再重复讲解这些词汇以加深学生对这些词汇的印象。

此外, 具体的上课内容应该遵循有逻辑、有条理、简单清晰地原则。由于欧美原版教材有一突出的特点就是在讲述理论的同时会附加大量的案例来解释理论, 也以此来避免学生难以理解抽象的理论或不知道该理论可以运用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何种问题。这样一来加大了学生的阅读量, 如果学生的语言基础和阅读技巧训练较为薄弱, 这将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把握重点的问题。

(二) 灵活运用双语在教学中的使用比例

在对国际金融与国际贸易双语教学实践中发现, 学生对于英语的掌握存在参差不齐的情况, 听、说、读、写能力都有所区别。对于这样的情况教师需要对授课进行调整, 集中凸现在使用英语与中文的比例。在教学初期可通过课堂提问和课后询问学生预习及课堂听课的反馈意见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主要是针对在多大程度上可以听懂老师的上课内容及其读懂教科书内容。根据学生不同的反应应对教学使用的语言进行调整, 避免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当然与学生就课程的授课形式的沟通应该贯通整个课程, 这样为的是了解学生在每一阶段对于课程的学习反馈, 如果已渐渐克服语言困难并且熟悉了这种授课方式, 可以渐渐加大英语使用的比例。

(三) 灵活运用对比教学方法

文中以上部分已提到, 目前由于双语教学大量采用的是欧美原版的教材。本院所开设的国际金融与国际贸易也采用了美国原版教材。在使用该教科书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发现该书所附加的一些内容及其案例主要侧重于他们本国的情况。该门课程的具体特点是大部分理论是通行的, 只是个别理论所遵循的原则会有所不同。如国际收支平衡表由于各国所遵循的编写原则不同, 教科书的编写明显偏向叙述本国的编写方式。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对该国的编写方式进行讲述并也对本国的编写方式进行详细讲述。在讲授完理论部分后, 可布置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对本国最近几年的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数据进行分析, 从而加深理解。

(四) 通过系统的专业课程建设, 建立良好的双语教学平台

上文就双语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论证, 其实在本院所开展的国际金融与国际贸易双语课程也存在相似的问题。总结所有这些问题的最基本根源还是存在于学生本身, 学生对于语言的掌握及其阅读欧美原版教材的训练。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笔者认为双语教学的实践者不应单单把目光集中在单门双语课程的建设上, 而是应该为整个双语教学建立一个系统, 搭建一个平台。要做到此, 应该考虑以下措施。

第一, 明确专业培养目标。简而言之, 学院需要根据专业特点明确专业所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以本院为经济学专业学生开设的国际金融与国际贸易双语课程为例, 该专业的目标是要培养面向东南亚的经济学专业学生。在这样的前提下, 开设国际金融与国际贸易这样的双语课程也是为了帮助同学在学习了专业知识的基础上, 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语言水平。

第二, 有选择的进行招生。由于双语教学需要学生拥有相对较好的英语基础, 所以在专业招生时就应注意考生的英语分数。争取招收一些英语基础较好并且水平相当的学生, 这样可为日后学习扫清部分障碍。

第三, 系统设计专业课程。在四年的本科专业学习中, 应该考虑在第一、二学年期间集中开设该专业的基础课程其中应该包括大量的英语训练课程, 如基础英语、听力、口语、写作课程。这些课程应该进行单独开设, 并配以专业的教师进行强化训练。此类型的课程可以强化学生的英语基础。此后, 可在第三、四学年开设专业双语课程。在这样的平台上, 相信目前双语课程教学中遇到的很多问题可以得到很好的解决。

四、结论

中国大学开展双语教学已经有一段时日, 其目的是通过使用母语和外语 (主要是英语) 来进行专业课教学。通过这种授课方式, 希望学生不仅可以掌握学科知识, 还可以促进学生对外语的学习。在双语教学实践中遇到一些问题, 如学生语言基础薄弱和没有统一的教学策略等。针对这些问题, 双语教学的实践者可以通过课程内容的设计, 灵活运用两种语言与对比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学习。但是最根本的还是建议通过系统建设专业, 明确专业建设目标, 选择招生对象和系统设计专业课程来为双语教学的进行建立良好的平台。

参考文献

[1]方帆.从双语教育的迷思看双语教学的课堂实践[W].双语教育研究网http://www.double.cc/stylel/article.asp-id=20147.

[2]张维佳.双语教学的性质、条件及相关问题[J].语言教学与研究第4期.

[3]熊彬, 宋爱晶.对国际贸易课程双语教学策略的探讨[D].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探讨[M].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

国际贸易教学 篇2

专业论文

高校国际贸易双语教学的PBL教学模式实践

高校国际贸易双语教学的PBL教学模式实践

作者简介:沈飞(1982-),男,浙江绍兴人,硕士,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商贸教研室主任,国际商务营销师,研究方向:商贸专业教学。

摘 要:随着中国入世后对外贸易的蓬勃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用人单位对具备运用外语进行专业化的国际贸易沟通和业务办理能力的双技能人才需求缺口日益扩大,然而我国高校国际贸易课程双语教学尚存在融合度较低的问题。基于现有研究分析,阐述了利用PBL模式进行高校国贸课程双语教学实践的可行性,并提出优化基于PBL的双语课程体系实践的对策。

关键词:PBL;国际贸易课程;双语实践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03015301 国内外研究综述

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教学模式,即问题中心教学法,首先,由加拿大McMaster大学引入医学教育。

关于PBL教学方法的国际贸易课程运用方面的研究,现有研究主要集中于针对PBL方法的教育应用及其实践验证。陈秀春比对分析了传统教学方法与PBL双语教学的作用,而陈红蕾则结合当前我国高校国际贸易专业课程实施双语教学的阶段化特征,黄冬明、聂振雯等人则主张认为PBL能有效改善学习主体的能动创新力,并对于教学目标的更高层次实现带来结合性的教育意义。

关于双语教学的教学实践应用,旷芸、梁宗经、刘海燕则在充分分析国贸专业课双语教学可行性基础上,提出结合商务单证、外贸函电以及报关报检实务等国际贸易实操流程,进行双语教学的建议。

现有研究针对结PBL的国际贸易课程双语教学实现条件、实施方法与评价并未有深入研究。可见,以结合市场角度确立高校国际贸易课程双语教学的需求现实性和实践实效性,进而实施基于PBL的国际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贸易课程双语教学对于高校的经贸类课程教学探索,及其专业人才的多元化能力培养具有典型的进步意义。

高校国际贸易双语实践教学发展现状

本研究在前期通过校企合作企业问调、实习学生实习调查等方式,笔者组织进行了周边区域企业针对高校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双语实践运用能力反馈调查,调查显示,各企业针对该类人才的专业技能需求排序占比为,语言沟通谈判及书面撰写能力要求占比为71.3%;利用语言技能及进行基本的单证实务操作占到35.4%;具备用外语进行独立国际贸易业务完成的占到83.1%,可见当前企业对于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双语运用及应用技能要求贯穿整个国家贸易流程,故而对于当前院校,将国际贸易各课程涉及原理、技能技巧进行与外语的渗透融入,进而开展双语教学及专门人才培养具有更为现实的意义。

而目前我国部分院校专业课双语教学仅停留于课内的简单双语交流或内容叠加、部分专业课程的专业词汇、语法的语言课程方式讲授;或利用专业学生的课外实践进行业务流程的双语运用仿真学习,部分院校采取两专业相互增设课程的初步尝试,但总体而言在实质上有注重语言在专业领域方向的单纯累积或专业知识、技能习得中的语言拓展等教学不融合的“线性推进”倾向。高校国际贸易实施基于PBL的双语实践教学体系发展对策

首先,在具体的双语教学实施过程中应尝试以国际贸易产业、行业的人才需求细化国贸贸易课程双语教学的授课计划、目标和教学细节。

其次,以市场需求为纲制定双语学习的问题设置、对应的解决方案与项目、专业化术语和行业化解决办法中的双语知识信息与能力要求,辩证地扬弃以往国际贸易课程中双语“满堂灌”式的纯粹翻译、口译形式,结合国际贸易行业所需外语,以多种资源形式在PBL模式下以双语的教学系统予以集成,并在反复的实证验证和教学实践中提升国际贸易双语教学水平和相应的专业人才培养实效。

最后,基于课堂教学实践的传统PBL两阶段问题设计,着力从教学模式与实践应用教学方法入手,进行了充分结合PBL模式的数据流图(Data Flow Diagram,DFD)框架的国际贸易课程专业化教学大纲、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教学过程的问题设计等内容设置,并结合运用演绎推理思路,归纳针提供对于针对于当今市场与社会行业人才需求的及高校国际贸易教学实践的PBL双语教学的应对策略。

参考文献

国际贸易实务的教学反思 篇3

关键词:国际贸易实务;教学反思

一、充分的教前准备

优质的课堂教学应该是一种艺术探索,课堂教学的创新、人才培养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系密不可分。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尽可能多的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国际贸易实务的实践工作和各项相关培训、交流,这样才能持续提升自己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更加自信。作为一个国际贸易实务老师,如果自己从未做过国际贸易实践,很可能遇到以下情况:懂理论而不懂实践,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如果学生问到贸易实践中的某些具体问题时而无法作答。要解决此类问题,教师除了要日常对理论和各种案例要做深入研究外,还应该在实践方面寻找机会进行提高,来丰富教学,提升个人科研及教学能力。

教学是个细节工程,教师在教学前的教学准备质量,是保证教学效果的第一环节。一堂精彩课程的课前准备要做到:自身要热爱教学,热爱自己所教授的课程,日常要注意不断更新自己知识的深度、广度,多参加课程相关的只是学习和工作实践,在实践过程中自我将理论应用于实践,解决问题,总结经验和不足。根据不同时期贸易惯例、规则、法规的变更对实际国际贸易的影响,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其次就是教学设计上要做到充分体现创造性,艺术性,科学性。大学是培养人才的地方,教学的地位首当其中成为第一要务。只有每一个老师都明确了这一点,我们的民族才会因为我们培养的人才而强大。

教学内容的设计上要树立用最美最漂亮的内容呈现的想法。实际上,激发自己的过程中也会激发学生,教学是一个前、中、后都很重要的过程,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会影响教学的质量。

二、有效的案例

国际贸易实务课堂教学中案例的恰当运用,将有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通过引入生动、有趣的合适案例来吸引学生,实现学生分析、教师评讲,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相关贸易惯例和法规政策,是评价案例有效性的重要标准。在案例的选择上要做到即对应相关知识点,又体现实际交易、磋商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同时,还要考虑案例的难易程度和完成案例分析所占用的时间。毕竟在教学的过程中,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中对教学内容进行最合理的安排,有所侧重,让学生有所收获将至关重要。

三、多形式的知识巩固方式

国际贸易教学 篇4

行动导向教学不是某一种单纯的教学方法, 它是根据为完成某一种职业工作活动所需要的行动以及此行动产生和维持所需要的内外在条件 (包括从业人员的内在及外部环境条件) 来设计、实施和评价职业教育的现代教学活动。它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 即职业核心能力 (社会能力、方法能力以及专业能力) 。

行动导向教学关键点在于把行动过程与学习过程相统一。倡导通过行动来学习, 为了行动而学习。行动导向的教学强调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 以职业情境中的行动能力为培养目标, 以行动或工作任务为导向, 组织学生心、手、脑并用, 教、学、做一体, 通过行为的引导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提高兴趣、培养创新思维、形成关键能力, 从而适应社会工作活动。

二、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设计特点

教学设计是教师根据课程教学目标设计的施教方案, 是整个课堂教学活动的主线和行动指南。它包括教学对象、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安排与时间分配、教学环境与情景创设、教学活动的组织策划与调控、教学方法的选用、教学媒体与手段使用、成果展示和教学评价等。

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设计要区别于传统教学设计:

(一) 教学形式要发生改变

由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 教学内容由教师一言堂的理论学习向学生实践活动转变, 学生是学习的行动主体, 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向学生行为的指导者和咨询者、协调者转变。

(二) 教学目标要由单一向综合性转变

高职教育是要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行动导向教学的目标指向学生不仅具有专业能力, 还应具有跨专业的关键能力。如学习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计划和决策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与人交往沟通协调、处世容群的能力、严谨的工作态度、质量意识等等。

(三) 教学活动模式要向开放性转变

行动导向教学采用的是以能力为基础的职业活动模式。学生不再孤单地学习, 而是以团队的形式小组研究讨论。教师的教学设计要为学生创造一个切合实际的教学情景, 学生扮演职业活动中的职位角色, 体验专业岗位技能, 针对具体的模拟工作实践进行分析思考, 挖掘学生潜能, 在学习中学会互相协作, 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力、沟通协调能力。学习成果由每组发言人展示讲解,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荣誉感。在开放、宽松的气氛中, 学生关键能力得到培养、锻炼和提升。

(四) 教学情境要向职业化转变

行动导向教学设计要注意创设、模拟真实的专业环境, 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充分利用多媒体及其它教学设施、设备, 让学生感觉如身临其境一般, 教师要注意营造特定的职业活动情景氛围, 使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自觉地去思维、发现、讨论和解决实际工作活动中出现的问题, 体验并反思学习行为。

(五) 教学方法要向多元化转变

教师要根据专业特点和学生具体情况以及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教学要求和教学目标的变化, 选择符合本职业教学需要的行动导向教学的新方法, 来适应以能力为本的人才培养要求。

行动导向教学常用的方法有很多, 如大脑风暴法、项目教学法、张贴版教学、引导课文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模拟教学法、未来设计法、实验教学法、探究学习法、项目迁移教学法、卡片展示教学法、知识竞赛教学法、自学指导教学法、听说引导教学法、畅想落实教学法、分组讨论法、旋转式木马交谈、建立逻辑关系法、卡片复习法、想到就写法、引导提示法、小组拼图法、实地调查法、模拟演习法、询问专家法、小组工作法、卡片询问法、现场统计法、现实-目标法、压力处方法、机会市场法、闪光灯法、透明化法、学习岛法、工作站法、刻度表法、主持法、6-3-5法等等。高职教育的教学设计不仅要结合各种具体教学方法的科学合理使用, 还需要注意教法的不断创新。行动导向教学法实质是"启发式"、"协作参与式"、"活动式"的综合运用, 是一种综合教育技术。

三、行动导向理念下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下面, 以“国际贸易支付方式——信用证”为教学案例来阐述行动导向教学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设计与具体实施。

围绕“国际贸易支付方式—信用证”主要学习三个问题:

1.问题一, 教师采取问题引导及趣味教学法, 激发学生兴趣, 引导出信用证的含义。

2.问题二是信用证的特点, 采取案例教学、小组讨论, 团队作战的方法, 教师准备三个有代表性的案例, 各小组派一名代表抽取案例, 小组讨论所抽到的案例说明了信用证的哪一个特点, 来完成对知识点的学习与检测。

3.问题三是信用证的业务流程, 采用多媒体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情景模拟教学法、角色扮演等。

首先, 划分学习小组, 各选派一名观察员, 结合评价表给各小组记录加减分并进行自评和互评。贯穿课堂各项活动。主要考核评价以下内容:

其次, 情景导入, 引出任务, 实施任务。

1.教师行动

教师准备各角色和工作过程中所需的材料, 如:单证、点钞币、模拟货物等, 布置任务;对各组成员、各角色提出相关要求, 发放材料、巡视、指导、监督各组完成学习任务。教师最后综合评价并颁发小奖品。

(1) 运用多媒体图片、动作流程演示, 学习知识点。

(2) 角色分配, 主要是辅助角色的分配, 包括海关、商检、运输公司、工厂等。

(3) 各小组派代表抽取三份不同性质的贸易合同, 有FOB/CFR/CIF。

2.学生行动

学生根据抽取到的合同, 明确任务;拟定工作计划;讨论计划并决策;准备材料和工具;动手操作;模拟演示。各小组内部分工, 角色扮演, 完成出口货物信用证的业务流程。完成后举手示意, 授课教师检查结果展示并点评。

再次, 各小组完成评价表, 选出小组之星;自由发言谈体会。

小组与小组之间引入适当的竞争, 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作为教师评价除了注重学生关键知识点、技能点的掌握, 也要关注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学生通过与他人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动手实施等活动, 进一步完成自我知识的构建, 达成专业能力目标。同时渗透6S管理素质、职业教育, 进一步达成方法能力目标和社会能力目标。

最后, 归纳总结反思。一次模拟实操不足以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 教师在设计任务时应尽可能贴近实际工作, 并且在难度上要有所把握, 真正实现理论联系实际。

摘要:行动导向教学是最近几年来我国从德国引进的职业教育教学理念, 教育部相关部委在“职业院校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中曾指出“教学要实现行动化”, 要求教学改革要不断创新。本文以“国际贸易支付方式—信用证”课堂教学为例, 阐述了行动导向教学理念下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国际贸易函电教学大纲 篇5

国际贸易函电

学时:54 学分:3 课程属性:专业选修课 开课单位:国际商学院 先修课程: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结算、商务英语

一、课程的性质

专业选修课

二、教学目的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越来越需要一批既熟悉国际贸易业务,又通晓外语的专业人才进行对外贸易与技术交流。《国际贸易函电》这门课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基本了解对外经济贸易活动的步骤及涉及的基本概念等。在此基础上,结合各种国际通用的书信格式,掌握对外贸易函电往来的语言规范,专业术语及附带的各种单证表格。同时,围绕信函的主题,锻炼贸易谈判能力,学习专门的口头表达方式。

三、教学内容

《国际贸易函电》内容主要包括两大部分。第1至12章为基础理论篇,本篇结合实例从理论上阐述了进行高效率国际商务沟通与函电写作的方法和技巧以及相关知识。第13到24章为商务函电实务篇,主要结合大量函电范文介绍了与国际商务有关的主要业务函电写作方法和相关知识。对各个贸易环节,用具体的进出口公司与外国有关公司及银行间来往函电,证件(如信用证、购货合同、售货确认书、保单、提单、发票等)形式讲解。同时补充以谈判对话的内容。

四、学时分配 章 1 2 3 4 5 6 7 8 9 10 课程内容

Introduction to International Business Communications Background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Communications Oral Communication Nonverbal Communications General Principles of Business Communications The Layout Format of Business Letters Structure of Business Letters The Practical Approach of Business Communications Writing Informative Business Messages Writing Persuasive Business Messages

学时 4 4 3 3 3 3 3 3 3 11 12 13 14 15 16 17 Graphic Information in Business Communications Resume and Job Application Letters Enquiries and Offers Orders and Acknowledgements Transport Insurance Payment 3 3 3 3 3 3

五、教学方式

1.采用英语教学

2.作业每周布置,作业量1-2小时。主要针对贸易函电的英汉交互翻译。组织1-2次贸易谈判情景模拟练习。

六、考核方式

期末考试占50%,平时作业占20%,贸易谈判情景模拟实践占30%。

七、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1]刘志伟.国际商务函电与沟通.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8)

[2] 诸葛霖.外贸英文书信.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3]廖瑛.实用外贸英语函电.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4] 廖瑛.实用外贸英语函电---译文、练习答案及常见错误辨析.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7 [5] 庄学艺.外贸业务与函电.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6] 尹小莹.外贸英语函电.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 [7] 戚云方.外贸英语(函电与谈判).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8] 戚云方.外贸英语(答案与套语).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八、教学基本内容及要求

PART ONE ABC to International Business Communication Chapter 1 Introduction to International Business Communications 1.教学基本要求

1.Recognize the important and beneficial role of communication in business 2.Indentify the six components of the communication process and understand how communication takes place 2.教学具体内容

1.1 Communication and Its Importance 1.2Internal Communication 1.3External Communication 1.4Process of Communication 1.5Methods of Communication Chapter 2 Background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Communications 1.教学基本要求

1.Understand the roles that cultural systems and social customs play in communicating interculturally in business settings.2.Understand how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making introductions,indentifying position and status,dining,tipping and giving gifts may affect intercultural business communication.3.Understand the impact of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on business communication.2.教学具体内容

2.1Economic Systems 2.2Political Systems 2.3Legal Systems 2.4Linguistic Systems 2.5Social Customs 2.6Etiquette

Chapter 3 Oral Communication 1.教学基本要求

1.Grasp the general oral delivery skills 2.Understand the strategies for successful listening skills 3.Know the strategies for successful informative and persuasive speaking, especially their preparation and organizations 4.Make clear the preparation, procedures and follow-up of several practical cases 2.教学具体内容

3.1Oral Delivery Skills 3.2Strategies for successful Listening 3.3Strategies for successful Speaking 3.4Several Forms of Oral Communication Chapter 4 Nonverbal Communications 1.教学基本要求

1.Appreciate how attitude toward time and use of space convey nonverbal messages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s.2.Understand the role that eye contact,smell,color,touch,and body language play in communicating nonverbally in cultural situations.3.Learn how silence is used to send nonverbal messages in various cultures.2.教学具体内容

4.1Time 4.2Interpersonal Space 4.3Eye Contact 4.4Smell 4.5Touch 4.6Body Language Chapter 5 General Principles of Business Communications 1.教学基本要求

1.Identify and understand the 7 C’s principles of business communication.2.Grasp the guidelines for the 7 C’s.2.教学具体内容

5.1Completeness 5.2Conciseness 5.3Consideration 5.4Concreteness 5.5Clarity 5.6Courtesy 5.7Correctness Chapter 6 The Layout Format of Business Letters 1.教学基本要求

1.Grasp the four different layout formats of the business letter.2.Understand the layout style of business fax and email.2.教学具体内容

6.1The Block Style 6.2The Semi-Block Style 6.3The Full Block Style 6.4The Personal Business Style 6.5The Layout Style of Fax 6.6The Layout Style of Business Email Chapter 7 Structure of Business Letters 1.教学基本要求

1.Design a right letterhead.2.Write the date line correctly.3.Write the inside address correctly.4.Use the salutation in a proper way.5.Use proper complimentary close that matches with the salutation.6.Prepare the signature block and sign the letter in a right way.2.教学具体内容

7.1The Letterhead 7.2Date Line 7.3The Inside Address 7.4The Salutation 7.5The Body 7.6The Complimentary Close 7.7The Signature Chapter 8 The Practical Approach of Business Communications 1.教学基本要求 1.Grasp the five planning steps for writing a business letter.2.Be able to write effective openings, supporting details and closings.2.教学具体内容

8.1Five Planning Steps 8.2Direct and Indirect Writing Approaches 8.3Business Writing Pyramid Chapter 9 Writing Informative Business Messages 1.教学基本要求

1.Indentify informative messages.2.Grasp the usage of direct and indirect approaches of writing informative messages.3.Understand the general writing skills of informative messages.2.教学具体内容

9.1Writing Positive and Neutral Messages 9.2Writing Negative Messages Chapter 10 Writing Persuasive Business Messages 1.教学基本要求

1.Differentiate between informative messages and persuasive messages.2.Understand the usage of direct and indirect approaches in writing persuasive messages.2.教学具体内容

10.1Request for Products or Services 10.2Complaints 10.3Request for Settlement of Payment Chapter 11 Graphic Information in Business Communications 1.教学基本要求

1.Grasp the function of statistics in business and when to use diagrams.2.Understand how to read graphs step by step.3.Manage the four common forms of graphs;line graph;bar graph;pie graph and picture graph.4.Interpret graphic information freely and adroitly.2.教学具体内容

11.1The use of Statistics in Business 11.2Reading and Studying Graphic Devices 11.3Interpreting Graphic Information Chapter 12 Resume and Job Application Letters 1.教学基本要求

1.Recognize the various parts that make up a resume.2.Learn to write an effective resume that facilitates your job-hunting process.3.Indentify the purpose and contents of a job application letter.4.Learn to write an effective job application letter that attracts your prospective employer’s attention.2.教学具体内容

12.1Resume-General 12.2Chronological Resume 12.3Functional Resume 12.4Combination Resume 12.5Job Application Letter PART TWO Practical Specimen Letters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Chapter 13 Enquiries and Offers 1.教学基本要求

1.An enquiry is aimed to obtain needed information before ordering a product or service.Price and payment terms are the most important points.2.An offer can either be unsolicited or solicited, that is in reply to an enquiry.2.教学具体内容

13.1Enquiry 13.2Unsolicited Offer 13.3Solicited Offer 13.4Counter Offer Chapter 14 Orders and Acknowledgements 1.教学基本要求

1.What is order.2.What is acknowledgements.2.教学具体内容

14.1Orders 14.2Acceptance of an order 14.3 Acceptance of an order with Changes 14.4Suggestions to Order a Substitute 14.5Rejection of an Order

Chapter 15 Transport 1.教学基本要求

1.Three parties in international trade transport.2.five modes of transport 2.教学具体内容

15.1Enquiry to Charter a Ship 15.2Reply 15.3Shipping Instruction 15.4Shipping Advice 15.5Urging of immediate Shipment

Chapter 16 Insurance 1.教学基本要求

1.Risks incurred during transport.2.The kinds of Insurance.2.教学具体内容

16.1Urging to Insure 16.2Enquiry for Insurance 16.3Reply to Enquiry 16.4Confirmation

Chapter 17 Payment 1.教学基本要求

1.Specific payment tools and payment methods.2.Letter of Credit.2.教学具体内容

国际贸易教学 篇6

【关键词】国际贸易 参与型 互动学习

一、国际贸易“参与型”教育模式的内涵

国际贸易“参与型”教学是我国教育模式改革的体现。国际贸易“参与型”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作为参与者,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二、“参与型”教育的特点

(一)以教师为主导

高校的国际贸易教师应该熟悉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具备扎实的教育理论基础和较高的实践技能,拥有良好的课前设计能力、课堂教学技巧、课后优秀的指导能力,以及对学生进行培训的技能。

教师是课堂的重要角色,是课程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师在对学生充分信任的基础上,把学生当作课堂的主体,激发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思考,积极探索,师生共同营造积极、活泼的课堂氛围。这样就可以减少教师灌输的时间,留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丰富学生参与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最大限度地给学生自由探索的空间。

(二)以学生为主要参加者

学生作为认知活动的主要参与者,要积极主动地全程参与学习活动,充分吸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内容,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教师要运用“参与型”教学模式,指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掌握知识,运用知识,使学生主动探索学习,寓教于乐,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培养新型人才。

(三)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

國际贸易“参与型”教学作为一种体验式的教学活动,我们不仅要重视教学的结果,更要重视知识能力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在面对问题时最有效的思考方法,引导学生发现知识规律,激发创造性,从而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遇到问题时可以独立地分析并解决问题,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方式。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培养、提升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在实践中,“参与型”教育模式主要采取小组模式进行。在小组模式中,学生独立思考,与他人交流,相互帮助,共同解决问题。这样可以扩大信息容量,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协作意识,使学生体验到个人在集体中成长的快乐。

(四)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培养

现在实行素质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参与型”教育模式为学生创造了相对宽松的求学环境,这种模式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模式,注重发掘人的潜力,强调对学生个性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参与型”教学模式的开展

(一)课前准备

国际贸易“参与型”教学重点培养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学习目标、学习要求,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促进自身能力的全面提高,满足自身的求知欲望。

教师在教学的准备过程中要认真研读材料,查阅相关的资料,做好教案的设计工作。在此基础上,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师可以在课前将全班学生分为几组,并给每组分配相关的任务,使学生在课前能对学习内容有充分的了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量从实际出发,找到学生最易接受的切入点,由浅入深,从感性到理性进行知识传授,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课堂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采取多种激励方式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国际贸易的学习。

1.科学设立题目,引导学生讨论相关的话题。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后,相关的话题由学生进行自由讨论,最后各组将讨论的结果在全班公布。

2.教师根据学生的探究情况,随机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做解答。

3.教师再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回答后,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补充,完善相关答案。

4.鼓励学生上台演讲。教师可以在课前和学生一同准备上课教案。课堂上学生为主导者,教师为辅助者。教师可以在授课内容选定、资料准备、课堂听课、课后评价、上课过程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保障“参与型”教学的顺利开展。

(三)教学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等情况进行分析。教师需要建立新的评价标准,更全面地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可以在阅读、写作、参与讨论的积极性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从而客观地考核学生在“参与型”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平,张大力.案例教学法在国际贸易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刊,2012,10(01):97-99.

[2]冷柏军,白月桥,姜淑清.教育改革与发展问题的研究[J].教育科学发展时报,2010,10(01):43-44.

[3]张艳,邰学群.高等学校课型教改理论与实践[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5.

国际贸易实务教学的思索 篇7

一、国际贸易实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 重教学理论, 轻实践

目前,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中存在着重理论, 轻实践的问题, 比较注意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理论课程过多过繁, 实践教学比重较小。而且对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却没有足够重视, 没有很好地突出知识的实用性。有些高校非常注重理论教学, 认为具体操作属于低层次的要求, 一般中等专业院校的毕业生经过培训就能做, 所以未能对实践能力的培养给予足够重视。

(二) 教学方法比较单一

传统的课程由于理论偏多的关系, 老师按课本传授知识, 学生记笔记, 然后通过解题的方式获得学习情况的反馈, 最后通过试卷考核知识的掌握程度, 这也是高校中的主要授课方式。而案例教学、启发性教学方式应用较少, 这样既占用了大量的教学时间, 教学效果又不好, 学生只是机械地去记忆。这样只注重考察学生的记忆力, 必定会忽视对学生表达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其他技能的培养。总体来说, 教学形式单一,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缺乏创新, 评价手段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

(三) 实践教学实施困难

由于外贸经营活动涉及双方企业诸多商业机密、谈判筹码、底价等内容, 外贸企业一般只是对有就业意向的学生安排工作, 而对于一般的学生只是安排一些简单的打杂的工作。又由于涉外贸易的一项业务活动涉及时间较长, 从发盘到完成业务全过程中间可能经历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 学生很难在实习单位亲见一笔完整的贸易业务。

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特点

(一) 务实性

在国际贸易实务领域中, 最有发言权的专家, 不是做经济理论研究的学者, 而是从事外贸多年的业务员。课堂上告诉学生的是外贸具体的操作方法, 当他们毕业面临国际商相关职务的面试时, 考官也会问他们贸易实务相关的常识, 而不是理论方面的。与这个领域相关的资格考试, 也几乎与贸易实务相关, 如报关员、报检员、物流师、外贸单证员、国际商务师等。国际贸易实务这门课程, 可以给将来从事外贸行业的学生最全面、最务实的理念和具体操作方法。

(二) 综合性

与外国人进行商务磋商时需要用到他国语言, 一项业务中所有的单据、票据也要书写成英文。这就要求从事外贸的人员至少掌握一门外语。从事货代、物流方面的工作, 装箱是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技能。从事跟单方面的工作, 计算换汇成本、利润率、运费、保险费、折扣、佣金、退税和报价等都需要与数字打交道。从事单证方面的工作, 制单结汇是必须要掌握的。

三、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策略

针对国际贸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结合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上述两个特点, 笔者认为要若提高学生的综合业务操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 重视实践教学

从外贸业务操作能力的要求出发, 开设《单证实务》、《报关实务》等方面的相关课程。高校可定期邀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外贸公司业务员、单证员到学校课堂讲学, 为学生传授国际商务运作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解答学生在国际贸易实务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一些理论和实践问题。实施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 安排学生到实训基地顶岗实习。顶岗实习期间学生在企业行家指导下, 参与企业外贸业务操作。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过程中积极思考, 在工作中学习, 在学习中工作, 有利于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工作的能力, 极大地提高教学效果。

(二) 教学方法多样化

在教学方法上应在继承传统讲授法的基础上, 引入灵活多样的教学法, 如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为哈佛首创, 是一种理论联系实际、启发式的、教学相长的教学方法。它要求根据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的要求, 以案例为基本教材, 在教师的指导下, 运用多种形式启发学生独立思考, 对案例所提供的材料和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提出见解, 做出判断和决策。以提高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动参与性, 在共同思考中完成学生能力的提高, 帮助学生将知识转化为技能。如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录像教学等, 以丰富教学形式, 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

(三) 引入外贸模拟软件

外贸模拟实验可以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外贸业务流程的必经环节, 让学生在模拟的实验场景中, 运用外贸基本业务知识, 对虚拟的外贸业务进行处理, 包括外贸业务的流程、基本的单据缮制和处理。学生在老师的分配下, 扮演外贸业务中各当事人, 比如:进出口商或银行。在老师指导下将所学外贸业务知识进行模拟演练操作。做的事情包括商务谈判、英文函电、信用证的审核、各种单据的填制等。通过“外贸模拟实验”环节将各部分知识整合起来, 并通过电子模拟操作的手段, 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 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通过实训, 培养学生在未来实际工作中的动手能力, 使学生具备上岗就可以较好地上手工作的素质。

(四) 提高教师的调研水平

国际贸易实务这门课程, 不涉及理论模型, 而是传授给学生做外贸的经验。这就要求老师首先要具有从事外贸行业的亲身体验。特别是, 要熟悉外贸业务的各个环节的实践。如此才有能力解决学生提出的实践中的问题。另一方面, 随着科技发展, 外贸手段也逐渐升级。其次, 老师去企业调研, 还可以知道企业需要怎样的学生。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就业技能, 增加就业成功率有着重要意义。所以, 教师不仅要不断学习理论知识, 而且要走出去, 参加外贸实践工作, 及时将外贸业务中的新方法、新技术引入实践教学。

总之, 从事国际商务工作的学生, 需要具备沟通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管理能力、学习能力、策划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技能, 而这些技能一定得通过实践才能获得。所以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更是一个人才培养战略问题, 围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这个目标而开展的行为便是教学方法创新的有效研究, 就看什么方式更有效。各种形式的教学方法, 丰富了教学;通过开展案例分析、主题讨论、调研、软件模拟训练等多种教学方法, 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促进了学生个性和才能的全面发展, 使他们将来能更快地适应国际商务的工作。

参考文献

[1]韩伟.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方法探析[J].教学研究, 2005.

《国际贸易实务》实战教学探讨 篇8

一、国际贸易实战教学的必要性

以往的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只是在毕业前的一个学期才有参加实践的机会, 而这便是直接找工作。但是在这种没有一定的实践经验的情况下, 招聘单位很多时候还要花费较大的精力、较长的时间对即将毕业走上就业岗位的毕业生开展长期的培训之后才能让其上岗, 这样做不紧浪费了大量的时间, 而且效果也比较有限。如果, 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能充分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 就可以直接上岗, 既节约招聘单位的时间, 也节约学生自己宝贵的时间, 而且工作的效果也会大大提高。所以在学校的教学过程中, 必须进行实战教学。实战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 使学生主动学习, 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专业素质和非专业素质。

具体讲, 国际贸易专业实战教学就是要在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的同时, 通过课程教学、模拟实训、专业实习、顶岗实习等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操作能力、沟通能力、预防风险的能力等, 使教室、市场和社会相结合。

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模块

1、国际贸易实务基础知识模块

在国际贸易实务在很大篇幅上都是介绍国际贸易相关的实务基础知识, 包括重要的国际贸易术语, 各种交易条件, 国际货物运输, 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 商检、索赔、不可抗力和仲裁。这部分知识是整门课程的基础和核心, 贯穿所有的课程模块。

2、国际结算模块

国际结算模块主要包括结算的票据及其使用, 国际支付的主要方式及其流程, 国际结算的国际惯例及标准。票据方面主要有汇票、本票、支票及其变形;支付方式主要介绍的是汇付、托收及信用证;国际结算的国际惯例及标准主要有《UCP600》及ISBP (国际标准银行实务) 。

3、交易磋商模块

交易磋商是达成交易, 签订合同的基础。交易磋商包括四个节本环节, 询盘、发盘、还盘和接受。在交易磋商模块主要介绍四大环节的基本概念及构成条件、合同的形式和内容。

4、进出口合同履行模块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一旦成立, 买卖双方即应按照合同的规定履行自己的义务。卖方的义务是交货、交单、转移货物的所有权, 买方的义务接货、付款。这部分主要介绍货、证、运、款四个合同履行的基本环节。

三、《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实战教学途径

在实战教学法的指导下,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的大部分环节是可以实现实战的, 能够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操作能力等实践能力的。以下四个实战教学途径可以实现课程实战、模拟实战、真实实战相结合, 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 提升学生能力的目的。

1、单证课程模拟实战

在国际结算模块, 有大量的单证, 诸如汇票, 信用证等;在交易磋商达成后也有合同需要填制;而在进出口合同履行模块的交单环节几乎涵盖了整个国际贸易流程中的大部分重要单据如发票、装箱单、海运提单、保险单、信用证、汇票等。因此我们可以在课程中, 将理论讲授与模拟实战相结合。将课堂设立在实验室, 老师一边讲授, 学生一边动手做。这样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 不仅仅只是接受枯燥的知识点, 而是如在外贸企业现场一般, 马上填制相关的单据。

2、商务谈判竞赛实战

交易磋商是国际贸易合同签订的前提条件。在实际业务中的交易磋商有网络电子邮件磋商、面对面的交易磋商等, 其中商务函电和基本的外贸口语是决定商务谈判成功与否的基础。我们可以在国际贸易实务和商务函电两门课程的基础上开展商务谈判竞赛实战, 将学生分组, 模拟本国的外贸企业业务员和国外的商人, 进行接洽训练, 谈判竞赛。在商务谈判中设立相关的规则, 如接待用语、必要的交易条件、谈判成功或失败后的处理等。通过模拟谈判, 实战训练学生的英语对话水平和商务谈判能力以及应变能力。

3、进出口流程模拟实战

当所有的4个课程模块都学完以后, 学生实际上都已经分块进行了相应的单证实战和商务谈判模拟实战, 这时的脑海里存在的还是单个的外贸模拟场景和单个的单证, 对于整个外贸的环节了解得还比较片面。于是可以在实验室的基础上, 进行国际贸易流程模拟实战。我们可以将学生分组, 按照计划扮演进出口业务中的不同的角色, 如出口商、进口商、供应商、银行, 共同组建模拟的外贸环境。通过注册公司和确定经营业务范围, 发布市场供求信息或广告, 主动选择交易对象并与之建立交易联系, 就某个业务通过交易磋商, 达成交易、签订合同, 并认真模拟实际情景履行合同, 实现出口商交货、交单、获得货款, 进口商支付货款、获得货物, 并在市场上销售获得一定的利润。通过这样相互竞争和协作的角色扮演, 学生们面临的是与实际几乎一致的出口商、进口商、供应商、银行等的日常工作, 从而熟练掌握各种业务技巧, 如寻找客户、建立交易联系、交易磋商、签订合同, 与供应商、银行、船公司、保险公司、海关打交道的技能。

4、实习基地真实实战

以上所有的实战都是模拟性质的, 在模拟场景中往往和现实存在一定的差距, 因此还需要将学生送到相关的外贸企业中实际操练。这就需要学校建立实习基地, 每年利用寒暑假或专门的实习期将学生送到实习基地参与真实的实战。我们甚至可以和一些企业签订合作培养协议, 校企联合, 学生实习合格可以直接进入实习单位工作。这一方面解决了学生的就业问题, 另一方面可以根据企业的需要调整培养的方式, 让学生毕业后更快地适应工作, 应该来讲这对于学校企业和学生是一种多赢的好模式

参考文献

【1】陈宪主编.《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年

【2】韩淑芳.《广告策划与创意课程的模拟实战教学模式探讨》.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5)

国际贸易教学 篇9

1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的现状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是涉及到专业知识较多,实践能力较强的一门课程,主要研究在国际范围内有形商品的具体交换活动及其规律,其内容涉及到国际贸易的方方面面。而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如果没有实务相结合,只流于传统形式的教学,很难从课程中学到一些真正有用的实践知识,且无法激发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实际操作能力不能得到提高。目前我国众多高校都未大力地推广模式化教学,且教授本身也只接触到理论知识,而没有切身去过外企工作过,讲课内容泛泛,学生很难激起兴趣。

2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模块化教学应用

2.1国贸实务模块化教学定义

模块化教学(MES)是指根据高校培养方案将授课内容分成若干模块,强调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按照程序模块化教学思想,将教学内容分成了若干独立的教学模块,并基于外贸业务流程,将教学内容分为交易磋商、订立合同、工厂备货、租船订舱、办理保险、报检报关和制单结汇等7大模块。

2.2实施国际贸易模块化教学内容

通过七大教学模块的单项技能训练,帮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模拟制定不同进出库商品的经营方案,采用课堂讨论的形式,使学生更加了解国际市场调研的方式以及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渠道。通过模拟组建小型外贸公司,按照外贸公司实际岗位要求确定学生工作岗位和任务,负责整个公司的运营。在各个运营岗位中设置单项训练,让学生快速掌握外贸基本技能,通过综合实训将各个单项技能串联起来综合运用。通过角色转换,争取让每个学生都能够体验到不同岗位的工作职责,并进行工作岗位的绩效评定,作为期末考评的参考依据之一。学生完成相应任务之后,教师予以全程指导和课后培训,争取让学生真正融入到外贸实务当中去,激发学生的动力和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各方面的业务技能。

3模块化学习在应用过程中的有关建议

3.1以学生的教育为最终结果导向

教师要发挥指导作用,根据模块化教学的具体要求以及学生的兴趣和特点分配任务,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充分了解外贸实务的基本工作内容和要求,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的方法组建自己的外贸公司并顺利运营,不断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在实际培训的时候,老师要根据岗位和每个学生的任务作出切换,确保每位同学都实行过轮岗制,办理过不同的业务操作,并对不同进度的学生因材施教,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2通过建立考评机制与教学成绩对接

为了能够将每位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量化评价,老师需要建立相应的考评机制对每个学生的表现做出评分。为了体现模块化教学的专业性,老师需要分发个每位学生一个档案袋,里面会包括有考评的依据,学生之间的评价以及教师的评价等,除了书面的考核以外,在电脑上还要建立有关学生档案的备份,防止纸质档案袋出现遗漏或者损毁现象。考评的设计需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能够比较全面的展现学生对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学习情况,能够让教师对学生在第一时间进行动态教学的管理。

3.3增加实践训练教学的教学时间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是一项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所以除了模块化教学的实训课程以外,学校应在有限条件下尽最大可能让学生去外贸公司进行实地考察和实习。完善自身的不足和缺陷,提升自己专业技能,通过与真正的厂商和客户接触明白自己的不足之处,从中汲取到真正的经验。通过将学生分配到实际的不同单位部门进行实习,锻炼学生社会能力,这种真实的环境是校内实训所无法比拟的。

4结语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通过模块化学习,让学生从实践中领悟到这门课程的本质内容,为以后进入国际贸易实务等行业打下结实的基础。尽管模块化教学的初衷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提升是非常好的教育模式,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本文就这些问题和解决方案进行了相应的探讨,并提出了有关的合理化建议。

摘要:当前教育模式下,模块化教学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有着显著的作用。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作为经济学类的一个专业,在教学中十分注重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模块化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适应当前的教育需要,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化技能提供了更好的平台。本文针对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中利用模块化教学产生的问题,和培养方案的要求等方面做出相关介绍,并就针对现行模块化教学提出有关建议,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关键词:模块化教学,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应用研究

参考文献

[1]李丹.模块化教学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教育版),2015(01).

[2]易晓明.“模块教学”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理论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1(08).

国际贸易教学 篇10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国际贸易,贸易术语,汇率

1 案例教学法简介

1.1 案例教学法的定义

案例教学法是指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要求, 在教师前期授课和对过程的整体指导下, 运用各种案例, 引导学生运用理论知识, 独立思考或集体协作, 加深对抽象理论的理解, 进一步提高其识别、分析和解决某一具体问题的能力的教学方法。

1.2 案例教学法的优点

在国际贸易的教学过程中, 理论知识相对抽象, 实务知识如果讲解时也脱离实际, 会使得很多学生难以理解, 产生畏难情绪或者厌学, 或者灌输式的学习结果对于实际工作并无帮助。所以案例教学法的运用就十分必要, 一方面, 可以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使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另一方面, 它还具有锻炼学生独立思考, 解决问题的作用。尤其对于国际贸易专业, 实际业务和过往经验的借鉴非常重要, 在案例中掌握理论与规则, 使国际贸易的理论知识的讲授变得直观、生动。

1.3 案例教学法的实施步骤

案例教学法实施之前, 教师先将基本理论知识点进行讲解, 然后介绍案例材料, 让学生回顾以前所学内容, 结合现实背景, 以情景代入的形式, 要求学生以国际贸易惯例为依据, 对实际贸易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分清责任方, 对问题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并进行面对面的阐述。这样就增强了学生对理论知识在实际中运用的理解, 并且锻炼了学生商务谈判的能力。

2 案例教学法在“贸易术语”知识点教学中的运用

2.1 知识点简介

贸易术语又称贸易条件、价格术语, 是在长期的国际贸易实践中产生的, 它是用来表示商品的价格构成, 说明交货地点, 确定风险、费用和责任划分等问题的专门用语。主要用途就是区分买卖双方责任与费用的划分点。以CFR术语为例, 运输手续和投保手续由卖方和买方分别、分开办理, 但货物风险转移界限以装运港装上船为界, 由卖方转移给买方。

2.2 具体案例导入

CFR术语下, 卖方租船订舱后未及时向买方发出装船通知, 导致买方没有及时办理保险, 船开后货物遇损灭失, 责任应由谁承担?

2.3 情景代入, 学生分组进行辩驳

一方观点认为:根据《2010通则》, CFR术语下以风险以装运港装上船为界, 由卖方转移给买方, 在运输途中货物灭失, 损失应由买方自行承担。

另一方观点认为:货物损失的风险虽然已经转移给了买方, 但是由于卖方没有尽到CFR术语要求的责任, 装船后没有及时通知买方, 导致没有办理保险, 卖方过失在先, 所以货损责任应由卖方承担。

在此过程中要充分调动更多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思考, 防止有学生被动的附和发言踊跃的学生, 需要个别提问, 发表各自的观点。

2.4 总结归纳, 进行分析

CFR与其他术语相比有些特殊性, 卖方负责运输, 买方负责保险, 这就要求卖方在装运货物后必须及时、充分地向买方发出装运通知, 以便买方办理投保手续。正是由于CFR这一特殊性, 有些国家的法律, 如l979年《英国货物买卖法》规定:“如果卖方未向买方发出装船通知, 致使买方未能办理货物保险, 那么, 货物在海运途中的风险被视为卖方负担。”《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第32条第 (3) 款也作了类似的规定。这就是说, 如果货物在运输途中遭受灭失或损坏, 由于卖方未发出通知而使买方漏保, 那么卖方就不能以风险在装运港船上转移为由免除责任。

然而, 《2010通则》对此的规定欠明确, 但仍可看出与一些国家的法律、公约和习惯做法不一致。建议在CFR销售合同中订明:卖方必须承担风险和费用, 及时、充分地向买方提供保险所需信息, 卖方如未能做到而使买方漏保, 而恰在此期间发生了货物的灭失或损失, 那么卖方应承担就此产生的损害赔偿责任。

2.5 效果对比

在两个平行授课的班级中, 采用案例式讨论教学方法和采用常规授课方法的学生, 在课后的相关术语知识点检测中, 正确率出现了近15%的差距, 尤其是在案例分析题的得分率上差距更加明显。由此可见通过案例的引入, 使学生对贸易术语的相关惯例印象会更加深刻。

3 案例教学法在“汇率”知识点教学中的运用

3.1 知识点简介

汇率亦称外汇行市或汇价, 是一国货币兑换另一国货币的比率, 是以一种货币表示另一种货币的价格。而外汇倾销是国际贸易中常见的鼓励出口的一种措施。

3.2 具体案例导入

以中美汇率为参考, 人民币未来走势如何?

学生们首先都同意人民币应该保持币值基本稳定, 这样有利于中国经济平稳发展和大国地位的巩固。在这个前提下, 一种观点认为人民币应该适度贬值, 这样会促进中国出口;另一种认为迫于美方压力, 或者为了提高人民币的购买力, 可以适度提高人民币汇率。根据不同意见, 学生们分组, 进行资料搜集和讨论。

3.3 情景代入, 学生分组进行辩驳

赞成人民币升值的认为:外贸收支对汇率变动起决定性的作用。外贸顺差, 本币汇率就上升;反之, 就下跌。海关总署公布数据显示, 我国2013年11月份当月进出口总值3706.09亿美元, 同比增长9.3%。其中, 出口2022.05亿美元, 增长12.7%;进口1684.04亿美元, 增长5.3%;出口的大幅增加带动当月贸易顺差猛升至338亿美元, 创下2009年2月以来新高, 贸易顺差已连续两个月处于超300亿美元的高位。1至11月累计贸易顺差已经超去年全年水平。客户结汇也显著增加, 因此人民币在短时间内走出了一波较强劲升值走势。

赞成人民币贬值的认为:通货膨胀既直接关系到货币本身实际代表的价值与购买力, 又关系到商品的对外竞争能力与对外汇市场的心理影响。就中美两国而言, 如果中国的通货膨胀率高于美国的通货膨胀率, 表明人民币的相对币值在下降, 人民币就应对美元贬值。相反, 如果中国的通货膨胀率低于美国的通货膨胀率, 那么人民币就应对美元升值。2012年12月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CPI) 同比上涨2.5%, 全年平均涨幅为2.6%。渣打银行以自创的中国CPI先行指标 (CPILI) 作出预测:2013年中国通胀开始显现, CPI平均通胀率2013年为4%, 2014年将达5%, 渣打银行以自创的中国CPI先行指标 (CPILI) 作出预测:今明两年中国通胀开始显现, CPI平均通胀率2013年为4%, 2014年达5%, 美联储高层称2013年美国通胀率将达2.3%, 超过美联储先前制定的2%的警戒线。所以通胀率上中国超过美国, 应该贬值。

3.4 总结归纳, 进行分析

上述同学的两种观点都有合理性, 但都不够全面。中美两种货币实际所代表的价值量是汇率决定的基础, 并且受到下列两种最主要因素的影响:国际收支和通货膨胀。除此之外, 还有国际资本流动, 政治事件和投机情况的发生。

通过分析, 人民币目前的现实情况是对外升值, 但由于购买力下降, 却出现了对内的贬值。学生更深刻的理解了汇率形成的复杂和对外贸影响的深远。

3.5 效果对比

在两个平行授课的班级中, 采用案例式讨论教学方法和采用常规授课方法的学生, 在课后的相关术语知识点检测中, 正确率出现了近7%的差距。

4 总结

整个贸易实务教程都可以引用案例来进行具体的阐述和分析, 如保险、运输和货款结算、进出口合同履行内容结合, 尤其是综合型的案例来开展教学。案例的讨论和讲解常常能起到帮助学生总结回顾以前所学内容的效果, 能够启发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当然, 案例教学不是万能的, 绝不能用案例教学方法来排斥和否定教师的讲授, 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教师应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 不同的教学目的, 选择不同方法, 以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左显兰.案例教学焕发高职专业理论课堂教学的活力[J].科技信息, 2008 (26) .

[2]李伍荣, 周艳.《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10》的不完美及其应对[J].国际商务研究, 2013, 07.

国际贸易教学 篇11

【关键词】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学;高职院校

关于双语教学的定义,国内外观点大同小异,《朗文应用语言学词典》中双语教学是指在学校使用第二语言或外语进行各学科的教学。在我国,双语教学主要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同时使用中文和外语进行课堂沟通互动,主要在专业课中开展,目的是在夯实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提升学生的专业语言运用能力。

一、《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一)国际贸易发展需要

2013年9月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成立;2014年12月15日,天津、福建、广东随后也加入自由贸易试验区行列。随着网络贸易的深入发展,电商和国贸融合产生了新的领域跨境电商。国际贸易的新发展客观上要求高校培养更多具备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在高职院校国贸专业开展双语教学,有助于学生专业语言应用能力地提升。

(二)课程内容需要

在国际贸易专业教学中,《国际贸易实务》是专业核心课程,承担的非常重的任务。在我院教学中,主要需完成以下两项:1.让学生理解国际贸易流程;2.让学生读懂国际贸易英文销售合同。而要读懂一份国际贸易英文销售合同,需要学生充分领会价格条款和支付条款,其中价格条款的重心是读懂贸易术语,即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10版本(INCOTERMS2010);支付条款的重心是读懂信用证及相关规则,即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第600号文件(UCP600)。而这些惯例都由国际商会推出,其原版均为英文,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惯例的精髓,需要我们大胆引入双语教学。

另外,专业核心课程间存在较大关联性。《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的贸易谈判法律步骤是《商务英语函电》发盘、还盘、接受的理论基础,价格条款和支付条款是《国际商务单证》课程的理论基础。若《国际贸易实务》单纯采用中文教学,而在《商务英语函电》和《国际商务单证》课程中采用大量英文教学,将使学生较难适应。

二、高职《国际贸易实务》实施双语教学遇到的困难

(一)双语教学师资队伍不完善

《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学不仅要求任课教师熟谙国际贸易惯例,具备丰富的贸易实务经验,同时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双语教学能力。目前,在高职院校,尤其是民办高校,兼具这些素质的教师稀缺。以我校为例,商务专业群专任教师总计6人,而具备双语教学能力的只有2人,可见双语教学人才队伍不完善是高职院校开展双语教学非常大的瓶颈。

(二)学生英语功底薄弱,课堂参与度低

高职学生英语功底普遍较弱,以我校为例,国贸学生的英语水平已在全院处在相对较高水平,PETA通过率达到75%, 然而CET4的通过率不到10%,与本科国贸学生相比,英语水平相距甚远。另外,学生自身缺乏对英语应用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在课堂上不愿开口,参与度较低。若双语教学不能有效开展,将使学生原本应掌握的专业知识理解不透彻,反而无法完成课程基本任务。

(三)双语教材发展滞后

《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材发展滞后客观上制约了双语教学的开展。国内不乏《国际贸易实务》中文教材,较权威的是由对外经贸大学薛荣久教授编写的《国际贸易实务》教材。该教材由于涉及内容较广、篇幅较长,更适用于本科教学。适用高职学生的教材中,很多在编辑打印、惯例解读领域出现翻译错误。目前,我院国贸学生用的是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进出口贸易实务》,该教材除了一个很小的编辑排版错误外,未发现有大的内容错误。而能够选择的纯英文或双语教材较少,且适用性不高。笔者在翻阅不同双语教材时发现教材内容除了大面积复制国际惯例英文原版外,分析部分较少,并不利于学生深入理解。另外,由于国外高校没有单独开设《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只开设了相关课程,比如《国际商务管理》(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nagement)和《全球市场营销》(Global Marketing Management),可直接引用的甚少。

三、高职《国际贸易实务》实施双语教学的对策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激励机制

1.打造双语教学团队。在引入国贸新教师时,建议优先考虑有双语教学能力的教师。同时,注重团队内部分工,合理分配教学任务。2.选派教师参加海内外双语教学培训,比如赴新加坡、英国等接受双语教学技能培训;3.借鉴兄弟院校双语教学经验,引入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开展双语教学。建议在课时费计算时能够考虑双语教学的难度加成系数,比如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是50%的英语授课,那么加成10%,如果是80%的英语授课,那么加成20%,如果是100%的英语授课,那么加成25%。

(二)引入渐进式双语教学法

为了吸引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双语教学,笔者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时引入了渐进式双语教学法,课程主要授课内容和授课方法如下图所示:

(三)创建双语教学资源库

针对《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材匮乏的现状,建议创建双语教学资源库,主要资源如下:1.根据渐进式双语教学的方法,制作双语教学PPT;2.搜集国际贸易惯例原版,比如Incoterms 2010、UCP600、URC522,鼓励学生有选择地阅读原版文献;3.引入企业进出口贸易真实案例资料,比如英文销售合同和单证,鼓励学生翻译并解读。

参考文献:

[1]耿海粟.高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双语教学实践初探[J].英语广场,2015(11).

[2]郑辉英,烧玲.浅析高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双语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3(12).

[3]李国.双语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以《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为例[J].教育研究,2009(10).

[4]刘金兰.经贸外语人才国际化特色之研究[J].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8.

[5]韩淑伟,祝传,王小.高校开展双语教学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兼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开展双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北京大学学报,2007(5).

注:

本论文为上海2013年度政府专项青年教师培养项目(编号:ZZxq13007)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国际贸易教学 篇12

关键词:互动式教学模式,国际贸易理论,应用

1 引言

《国际贸易理论》课程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它主要研究国际贸易产生、发展和贸易利益, 揭示其中的特点与运动规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使学生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政策与措施, 掌握对国际贸易发展规律进行分析所必须的基本知识, 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以及系统分析国际贸易领域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为今后继续从事有关研究和实际工作积累知识、奠定基础, 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因而在整个专业体系设计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一直以来, 理论课的教学对任课老师来说是一种压力更是一种挑战, 传统的理论课教学单纯的由老师进行“灌输式”讲授, 不仅枯燥无味, 学生也提不起兴趣, 教学效果较差。为适应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在国际贸易理论课程的教学中, 应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与模式, 互动式教学模式是适应当代教育教学改革而出现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通过加强师生之间的讨论和交流,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将其运用于国际贸易理论课程的教学中, 有助于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 更好地达到教学效果和教学目的。

2《国际贸易理论》课程传统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

《国际贸易理论》侧重于对理论知识的讲解, 抽象性较强, 传统的教学中, 学生主要是被动学习, 学习内容仅限于课堂上教师讲述的方面, 学生在课堂上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质疑、思考的能力和精神, 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很少有学生自己课下找资料来拓展知识面, 大多数学生只是为了应付考试, 完成相应的课程学分。

2.2 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

课堂上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 基本以教师讲解为主, 采用的是注入式教学法, 师生对话交流的机会很少, 信息呈现单向传递的状态, 学生主要精力放在了记录、整理课堂笔记上;教师在教学中理论内容较多, 联系实际内容较少, 甚至有些教师授课的时候照本宣科, 只注重对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讲解, 结合学生所关心的热点问题、学科发展的前沿不足, 使得学生无法对所学知识产生共鸣, 学生缺乏兴趣。

2.3 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不够

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 教师在教学中往往扮演着“权威”的角色, 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探讨比较匮乏, 在这种模式下, 学生无法深刻理解所学的理论知识, 教师也无法及时了解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 因而不能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 只能按部就班的按照原有教学计划进行, 教学效果差强人意。

3 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国际贸易理论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互动式教学指以学生为中心, 组织教学的各个环节, 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 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 同时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使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通过频繁的信息交流、不断的交往互动, 实现共同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 核心在于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3.1 以学生为中心, 重视互动交流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 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过程的主体, 在教学中处于绝对地位;而学生则处于被动状态, 这种单一、死板的教学方式往往会使学生渐渐失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互动式教学模式中, 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引导学生积极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为提高教学效果, 必须保证教学的有序性, 将互动式教学模式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从教师互动问题的选择、学生课前准备、课堂讨论、后续引导等各方面都需要精心准备。

教师在上课过程中, 首先应详细讲解课程的理论知识, 深入分析重点难点, 考虑到学生对当前我国对外贸易中出现的热点问题比较感兴趣, 因此应结合相关的国际贸易基础知识, 引导学生对当前我国对外贸易中出现的热点案例进行研究思考。如人民币贬值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如何开拓国际市场、中美贸易逆差等问题, 要求同学在课下认真查阅相关资料, 上课时踊跃发言, 从多个角度分析讨论问题, 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为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 可以将学生分成几组, 为避免出现“搭便车”现象, 每组人数不超过8人, 每组推选一名组长。对于讨论的问题, 至少提前一周公布, 以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准备, 要求每组学生做出PPT课件。讨论时, 每组给予5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阐述, 其他组成员可以对本组成员进行提问, 且有专人记录问题。在每次互动交流之后, 教师应进行点评总结, 充分肯定学生的能动性和创新性, 倾听学生的心声和收获, 对讨论中的不足进行修正补充。为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可以将讨论课作为平时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

3.2 以教材为出发点, 以实际应用为根本, 实现理论教学与现实探讨相结合

国际贸易理论课程的学习目的之一是向社会输送国际贸易人才, 这就要求他们必须养成关注并了解世界和中国经济形势以及外贸形势的习惯, 具备全球化思维的习惯。而在授课过程中, 我们所选用的国际贸易理论教材, 其编写往往偏向概念化, 内容滞后于现实, 如果在该课程教学中只依靠教材的讲解, 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把握和应用, 更不利于学生全球化思维的培养。为解决这一问题, 必须密切关注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动态, 引导学生要广泛地查阅各种文献资料, 经常关注世界各国、各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动向, 捕捉来自世界各地的经济动向。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探讨, 弥补课本知识滞后的缺点, 也让学生尽可能的参与到教学环节中来, 有效地将理论教学与现实探讨结合起来。

3.3 提倡自由平等, 鼓励学生勇于创新

在传统的教学中, 教师作为知识的灌输者, 往往被认为是权威, 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观点和看法, 自己的思想受到束缚, 缺乏创造性。而现代的大学生, 他们有着较强的自主独立意识, 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也随之提高, 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 在课堂学习中, 他们内心更渴望以平等的地位与教师同学分享知识、平等交流, 且在这一过程中, 思想火花更容易碰撞产生。因此, 在互动式教学模式中, 教师应转变思想观念, 树立起自由平等的观念与学生进行交流、传递知识、互补不足。通过这一过程, 学生的创造性能得到极大的发挥, 教师也可以及时发现自己的欠缺, 进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 国际贸易理论课程是集理论性、政策性和实践性为一体的课程, 作为该课程教学的教师, 有责任有义务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应用互动式教学模式之所以受到学生和老师的欢迎, 绝不仅仅是因为在这种模式下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考更高的分数, 其更大的价值在于, 他所培养的是一个具有充分能动性和综合学习能力的人才。主要改变体现为以下几点: (1) 改变了传统课堂的角色, 学生是每一堂课的主体, 学生要为每一堂课的学习做充分准备, 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充分提高; (2) 增强了学生之间的交流, 为在课堂上更好地发言, 学生在课余时间, 会围绕研究的问题相互探讨、相互沟通, 各自的思想观点互相碰撞, 产生更多的思想火花; (3) 重视学生的研究方法, 增强了学生的研究能力。好的研究方法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互动式教学模式下学生会主动积极地寻找适合自己的研究方法。基于此, 笔者认为, 在地方应用型国际贸易理论课程的教学中, 应当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江振娜.国际贸易类理论课程的教学现状及方法探讨[J].绥化学院学报, 2012, (12) .

[2]张富田.互动式教学在地方本科高校经济学课程的应用探讨[J].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4, (3) .

上一篇:研修工作坊下一篇:侦查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