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国际贸易教育教学

2024-10-09

高校国际贸易教育教学(精选12篇)

高校国际贸易教育教学 篇1

1 项目化教学的内涵

所谓的课程项目化,即根据职业能力培养的需要,并且密切联系地方产业发展的实际,把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为具体技能的训练项目,然后再根据项目组织来实施教学和考核,使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目标得以实现。项目化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通过这种教学模式,学生可以摆脱传统的纯理论的教学,通过对于一个完整项目的实施,来综合地掌握各种知识,使得学生的思维和创造能力都能够得到有效的锻炼,使得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大大提高。

课程项目化是围绕着一个统一的目标来进行的,这个目标就是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培养,而且项目化教学也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所关注的是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课程项目化所注重的则是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加侧重于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课程项目化教学可以说是教学与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一个融合,因为这种教学方式是以开展项目来加以实施的,而这些项目往往又是与企业的生产经营紧密相连的,是学生在将来的工作中必须要面对的。项目化教学实现了对于生产现场的模拟,而且课程项目化也使得理论知识很好地与实际操作进行了融合,通过理论来对实践加以指导,再通过实践使得学生对理论的认识更加深刻。在项目化的教学中,教师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传授者,同时担当着项目负责人的角色,在项目的开展过程中,教师需要在各方面对学生加以指导,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使得项目目标得以实现。而且项目化教学还需要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密切配合,企业要为高校创造一个项目开展的平台,而高校则为企业项目的实施提供相应的帮助。

2 当前高校“国际贸易实务”课程项目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项目设置较为随意

就我国当前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现状而言,许多高校虽然认识到了课程项目化教学的重要意义,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往往都是采用的模拟项目,并不是真实的企业项目。而且许多教师在进行项目设计的时候,往往都只是从网上下载一些项目,然后再对这些项目进行适当的修改之后,便将其作为教学的项目加以使用。这种项目设计往往具有很大的随意性,而且在项目的设计过程中,教师也没有对市场进行考察,就使得项目缺乏了真实的贸易背景,因此实施这样的项目往往意义不大,不能够对学生的职业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而且在国际贸易中,往往所面临的是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所以在对项目进行设计的时候,往往都与当前的市场缺乏一定的关联性。

2.2 教学的内容有所滞后

在国际市场中,经济环境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但是在高校进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的时候,其教材和教学内容往往是跟不上这些发展和变化的,所以就在教学内容方面有一些滞后于市场发展。尤其是在近些年,电子商务在我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正是因为电子商务的兴起,使得国际贸易中的交易手段和交流方式都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国际贸易对于网络信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对互联网的使用更加频繁。所以说这就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向学生普及一些电子商务的相关知识,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教材往往是没有这方面的内容的,而且教师也没有对其引起足够的重视,所以就使得教学内容难以对当前的实际环境加以适应,阻碍了项目化教学的发展。

2.3 师资力量较为薄弱

项目化教学对于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一方面需要老师有着良好的理论基础,可以向学生教授相应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还需要老师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可以给于学生实践上的指导。但是当前的教师往往都只有理论知识方面的储备,而缺乏相应的项目实施经验。由于教师自身没有足够的经验,所以说在实际的教学中也就不能给予学生有效的帮助。师资力量过于薄弱是当前许多高校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中所面临的问题,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所以许多教师在开展项目教学的时候,往往也感到力不从心。

2.4 重理论而轻实践

由于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许多教师在进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的时候,往往都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讲授,而没有让学生进行充分的实践。往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以各个知识点为主线,向学生进行完备的知识讲解。而在这一个过程中,学生往往都是处在被动的位置,学生的积极性没有被充分地调动起来,也无法通过实践来对相应的理论加以掌握,所以说学生往往在听完教师对理论知识的讲授之后,学生并不能对知识加以灵活的运用。而且过分地注重理论知识,也会使得学生在将来工作的时候,缺乏相应的动手能力,使得企业的培养成本大大增加。

2.5 各种教学资源较为匮乏

在高校中,“国际贸易实务”的相应配套学习资源还较为缺乏,许多高校都缺乏有效的项目教材,许多高校都是依据学科的知识体系来对教材进行选取,虽然与国际贸易实务相关的教材高达三百多个版本,但这些教材在内容和结构体系上往往都没有较大的差别。而且由于许多的教材中都缺乏相应的项目实例,所以就更加不利于项目化教学的开展。除了教材之外,许多高校还缺乏具有实训功能的实验室,同时也缺乏相应的教学基地,所以说就使得项目化教学不能得到系统开展。

3 加强我国“国际贸易实务”课程项目化教学的策略

3.1 科学地确定项目目标

根据美国专家约翰·宾的理论,所谓的项目,就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同时在预算规定的范围内需达到预定目标的一项一次性任务。也就是说,在进行项目的设计的时候,就必须要对项目目标加以确定,而且要求一个明确的项目开始时间和项目结束时间,一个项目所需要完成的是前人从未做过的工作。所以说,在进行项目化教学时,必须要对项目的目标加以确定。首先,必须对外贸领域的从业者进行走访,通过他们来对行业的前沿加以了解,然后再根据这些从业者的建议来对项目加以设计,使其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同时,在这一基础上,教师还应该充分结合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内容,对学生的学习目标也加以确立。比如说在学生的专业能力目标方面,应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进出口贸易合同的编制,学生通过项目化教学,必须要学会合同的编制;其次,学生还应该具备相应的进出口交易磋商的能力;最后,学生还应该能够对国际贸易中存在的风险加以规避,能够对贸易纠纷进行有效的处理。在社会能力方面,学生应该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能力。

3.2 制定更加合理的课程考核方案

对于“国际贸易实务”这门课程的考核不应当局限于试卷考核,因为这是一门注重实践的课程,所以在进行考核的时候,必须要对传统的考核方式加以改革。传统的考核过分地强调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而在进行项目化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同时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考核,将笔试成绩在学生的最终成绩中所占的比例适当加以降低,同时在考核中加入实践能力考核这一项。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主要是依据学生在完成项目过程中的参与积极度和其对于项目目标的完成所做的贡献。除此之外,在对学生进行考核的时候,不光要老师来对学生打分,还要学生之间进行互相评价,因为往往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教师不能够对每一位学生的表现都进行仔细的考察,而小组内的成员则可以依据成员在项目开展过程中的实际表现来对其他学生进行客观的评价。

3.3 师生共同合作完成项目任务

在完成了对项目的设计之后,就需要由学生和教师共同来完成项目,所以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应该充分发挥其作用。首先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分组,如果是比较大的项目,则可以让每一个小组来完成该项目的不同部门工作,如果是比较小的项目,教师则可以让每一个小组独立地来完成该项目。并且每一个小组都应该有一位组长,来对项目的开展进行相应的管理。学生在项目化教学的过程中是处于主体地位的,所以项目绝大部分都应该由学生来完成,而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则应该对学生积极地加以引导,使得学生项目的实施不偏离正确的轨道。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之下将项目完成。

3.4 注重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项目化教学中是占据着重要地位的,因为项目化教学的开展就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因此教师必须要通过项目的开展来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加以锻炼,使得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来强化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也通过实践来使其具有一定的项目实施经验。

4 结语

对于“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而言,进行项目化教学改革是非常有必要的,要在高校中有效地开展项目化教学,就必须对现有的问题加以解决,培养出高素质的国家贸易人才。

参考文献

[1]郭琳.国际贸易实务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5(2):114-114.

[2]沈伟玲.“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项目化教学反思及建议[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3(4):87-91.

高校国际贸易教育教学 篇2

作为应用型高校金融本科专业的必修和核心课程《国际金融》,必然要适应这一趋势的改革。

但目前该课程在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教学设施、教学考核和教学实践等诸多环节均存在着不足,本文从上述几方面提出了《国际金融》课程的教学改革建议,以顺应时代对应用型金融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国际金融》;实践能力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专向大众化方向发展,国内很多高校开始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转型。

《国际金融》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交叉学科,如何在教学中突破传统教学模式,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这一转型要求,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和探索,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应用型高校《国际金融》教学的现状

(一)教材内容过时,无法与日新月异的现实接轨,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以及国内改革的深入,国际金融领域的新鲜事物层出不穷,实践的丰富与多变决定了《国际金融》课程的发展性和动态性,

但由于编写、修改、定稿、印刷、发行等诸多环节的限制,《国际金融》课程教材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即“昨天”发生的事情往往不可能写进教材中去,如1月2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后的新政及其政策走向无疑对国际金融市场和全球经济治理造成剧烈冲击,甚至影响20全球资产价格的表现。

这些最新变化及对世界经济造成的影响显然还没有写进教材。

如果一位教师不思进取,不能很快地汲取最新鲜活的知识与海量的信息,并进行快速有效的加工,通过分析判断形成自己的思路与观点,恐怕讲课只能照本宣科,毫无新意,与现实脱节。

学生也只能在无奈与无趣中度过一节节课,时间长了,只能对学习丧失兴趣而厌学,这实在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背道而驰。

(二)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方法陈旧,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

由于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依赖以及惯性,许多学生习惯于以教师为主导,把自己定位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总体表现为学习缺乏积极性、主动性。

而很多教师在课堂上也单一地“满堂灌”,不注重对学生的引导与启发,只是一味地给出结论与答案,缺乏与学生的互动交流,难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设施落后,忽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国际金融》是一门集实践性与应用性为一体的课程,外汇市场双向报价、各币种外汇交易的买卖、套算汇率的计算、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外汇衍生产品交易及外汇风险的防范等诸多内容,都强调学生理论知识与实际动手能力的结合。

但目前很多高校开设的《国际金融》课程都缺乏实验环节,忽视学生知识的应用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而且这种教学模式显然也与实际瞬息万变的国际金融市场相背离。

(四)教学考核不科学,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当前很多高校的《国际金融》课程考试内容试卷笔试的占比过高,过于强调书本知识与记忆性知识,而忽视了学生知识的运用能力、学科的思维能力和探索与创新能力的考核。

试题答案是标准的甚至是唯一的、僵化的,极少留给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创新的余地。

这种教学考核模式下培养的学生,只会死记硬背,不会理论联系实际,更没有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也无法甄别学生的综合能力。

(五)教学实践环节薄弱,学生缺乏实践能力与就业能力

近年来由于实践教学改革的深入,很多高校建立了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但由于金融专业的特殊性,在安排校外实习上实习内容趋于形式化,尤其是商业银行的投资部、风控部、外汇资金部、会计部等核心部门和科室不会让学生接触,很多实习的学生或者是在银行机关做前台做接待服务或者在银行大堂做打杂或者做推销业务。

这不仅使学生觉得实习意义不大,也使很多早已揭牌的实习基地形同虚设。

民办高校如何走向教育国际化 篇3

关键词:民办高校 国际化 路径

教育国际化是当前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加强教育对外开放和教育国际化的战略研究,学习借鉴世界主要国家民办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先进理念,认真总结我国教育国际化的现有经验,努力促进民办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当代民办高等教育的重要发展趋势。

1 教育国际化的内涵

教育国际化是从比较教育学的学科范畴进行研究的。1995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关于高教育的变革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把“国际化”作为现代高等教育的三个核心概念之一。1996年,由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把“国际化”作为高等教育的新的职能提出来。陈昌贵把这一新的职能作为高等教育的“第四职能”。陈学飞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指一国高等教育面向国际发展的趋势和过程,是把国际的、跨文化的和全球的观念融合到高等教育教学、科研和服务等诸项功能之中的过程。”日本广岛大学教育研究所的喜多和之教授对国际化的定义是从“通用性、交流性和开放性”三个角度来理解的。其实,回顾全球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历史,正视国际化的现实经验,我们也不必纠结在一个概念上。如果我们能从高等教育国际化所实施的内容来理解,在国际化路径的选择上就会柳暗花明。

理解高等教育国际化所涵盖的内容,首先要理解国际化的目标。大家都在讲国际化,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特色,在不同教育层次上也会有所区别。如,对于专科层次的学校来讲,主要是突出其职业教育的特色。众所周知,德国的职业教育应该是最值得学习的。也就是说,专科学校在发达国家范围内的国际化目标应该是职业教育最有特色的学校,而不是以世界名校作为国际化的目标。第二是课程的国际化。课程的国际化不能全盘西化,一定要遵循“洋为中用”的原则。真正的拿来主义,既要在国际交流合作过程中使人才培养与世界先进的教育文化接轨,又要在学习和冲突的过程中做到本土化,最终达到国际化的目标。第三是国际化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在教育、科研方面的相关交流。第四是从事各个领域的深度合作。如,技术合作、资金合作、教育计划合作等,具体来说主要是中外合作办学。

从国际化的思路和流程来看,应该有引进资源——融合形成——本土国际化的过程。美国著名的比较教育学家贝雷迪(GeorgeZ.F.Bereday)的教育思想将会给我们一定的启示。他创立的比较教育学研究的“四步法”思路十分清晰。第一步是对对象国教育制度和学校的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从理论研究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陈述事实的过程,如果把这个方法引入到国际化的过程中,任何学校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都必须历经这个阶段,以便为选择和锁定国际化的目标奠定基础。第二步是对对象国的教育事实(教育制度、学校实际等)进行分析研究的过程。在国际化的道路上,我们也需要这一个环节,要结合本国的教育制度和本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比对。在此基础上,逐渐缩小选择的范围,最后锁定目标。第三步是本土化的阶段。即归纳吸收,把国际化的一系列成果应用于本校的教学和管理的各个方面,实现内涵发展。

理清教育国际化的概念和教育国际化的实施思路,民办高校的国际化路径的选择就豁然开朗了。

2 民办高校实施教育国际化的优势

在教育国际化方面,民办高校和公办高校相比有许多独特的优势。首先,民办高校比公办高校更具有体制上的自主性和灵活性,它可以突破一些过时的体制性障碍。民办高校不会像公办高校那样经过很多审批程序才会有结果,合作双方都能够把时间和精力放在提高合作质量上。这些都是民办高校教育国际化的独特优势。其次,民办教育是一种选择教育,人们可以从各自地需要出发,选择民办教育的条件、就读形式、教育的特色等等。总之,民办高校的发展增加了教育供给方式的多样化和可选择性,可以提供不同人群所需要的、各种各样的教育服务,这有利于国际化教育在中国的接受。最后,民办学校的办学者极端重视学校的管理和教学质量,为高效产出殚精竭虑。为此,他们会尽可能选拔各种人才来组建学校的师资队伍,设置适应市场人才需求的专业,这就有利于形成学校特色,有利于教育国际化的展开。

总之,民办高校在教育国际化方面具有公办高校所不能比拟的优势。因此,民办高校应该利用这种优势,借用国际资源,提升自身的质量和内涵,建设一批高水平的民办高校。

3 民办高校国际化的几种路径

3.1 民办高校国际化首先是语言的国际化

民办高校的国际化一定要结合民办高校自身实际来实行,其突破口可以在引进教师资源方面进行展开。很多民办高校是从中专升格而来,在招生的层次上属二专,生源的特点是基础较为薄弱。这些情况决定了民办高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必须有针对性,同时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突出培养学生的应用技能。在英语教学中,可大量引进外教,强调对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同时,还可以利用外教引进各种国际合作的项目。最近几年,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增强和在国际上的影响的增大,要引进国外优秀的教师并不困难。云南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常年有10多名外教在校执教,有力地推动了该校英语教育教学的改革。外教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营造了全校积极说英语和学英语的良好氛围。

3.2 国际化的重要内容是中外合作办学

遵循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规律,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人才市场,发挥自身的特点和优势,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实现“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整合了中外双方教育资源”,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专业人才是民办高等教育国际化办学的主要路径。按照现实的理解,可以分为两种情况,即校际之间的合作和两个学校之间签订中外合作办学的协议。民办高校特别是民办高职高专可从校际合作开始逐渐地积累经验,然后在此基础上走中外合作办学的道路。在路径的选择上一定要紧密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寻找国外职业教育的优质资源,从而通过中外合作办学实现对本校职业教育的改革,办出自己的特色。在具体的合作过程中要注意以下的细节:①实现课程国际化:外文课程占总课程的48%,教学计划与外方同步,外方课程由外方派教师承担;②引进外方教材;③列入中方招生计划,考试试卷和成绩统一由外方处理,成绩合格获得专科双文凭;④互派教师,建设国际化的师资队伍;⑤推荐优秀学生到外方学校攻读学士、硕士学位。

3.3 拓展学生国际交流的广度和深度

学生国际交流工作包括招收外国留学生和派出本国留学生两方面的内容。学校可建立国际学院,专门负责此类工作,这会对民办教育走向世界、走向国际将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众所周知,专科层次的教育在吸引外国留学生方面有一定的限制。随着云南省“桥头堡”战略的实施,面向东盟挑选语言能力和专业能力较强的教师组成汉语教学的教师团队,以短期为主招收语言方面的外国留学生。同时,加强英文网站的建设,将学生最关注的内容公布在网站上。另外,将学院现有的电子招生信息链接到比较受欢迎的外国留学生的招生网站上,加强留学生的宣传工作。与此同时,还要通过国外合作院校开展形式多样的学生短期出访,暑期夏令营,短期英语学习,生活实习体验等活动。

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经历了漫长的道路,从把德国、美国、日本和苏联作为国际化的目的国到现在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交流与合作,各省、各高校都有各自的做法,但有的成功、有的只停留在“迎来送往”表层上,没有多少实际效果。民办院校要想在未来的高等教育领域中生存下来,就应该充分体现自已的特色,把“国际化教育”作为民辦高校特色创建的主要方向。民办院校要充分利用国内和国际两个教育市场,优化配置教育资源,把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作为自己长久发展的最高目标。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大形势下,作为民办高校,不论是为实现跨越式发展,还是为培养适应当前社会需要的人才,选择走教育国际化之路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途径。

参考文献:

[1]陈昌贵.国际合作:高等学校的第四职能——兼论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J].高等教育研究,1995,5.

[2]陈学飞.面向21世纪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J].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8,6.

高校国际贸易教育教学 篇4

一、现阶段国际贸易教学方法的弊端

造成国际贸易人才就业问题的原因,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过于单一化的教学形式

如表1-1所示, 根据中国社科院对我国120所高校抽样调查发现, 现代高校教学方式不外乎以下四种: (1) 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 也称之为“满堂灌、或填鸭模式”, 占抽样调查的43.6%。在这样的课堂上, 45分钟有30分钟或者以上的时间都是老师在上面乏味的讲, 学生在下面乏味的听, 课堂毫无生气, 学生不仅学得很累, 而且也学得很无耐。 (2) 教师问、学生答的方式。这是“教师讲、学生听”的一种变式, 也可以称作“满堂问”, 占抽样调查的30.4%。改革开放后, 随着国外先进教育理论的引进, 大家开始反思我国的教育, 为响应教育部教学改革的号召, 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反对“满堂灌”, 提倡启发式。但事实上, 大多数的老师并不了解到底什么是启发式教学, 误以为多提问, 多让学生回答问题, 就是启发式教学。因此, 教师的教学由“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 (3) 教师板演、学生模仿的方式, 占抽样调查的19.5%。这种教学方式一般是教师在实训、实验课上运用的。例如, 在上国际贸易专业实训课时, 由于条件和教师观念的制约, 大部分学校一般由教师室内机房上进行演示, 学生在下面观察, 也很少有亲自动手的机会, 最后交一篇实训日志即可。虽形式上有了课堂之外的实验实训, 但实质上形同虚设。 (4) 教师听、学生主导的方式, 这种教学模式以学生为课堂的中心, 因材施教, 采用学生讨论、分析、表演等方式, 教师配合学生, 能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的智力和兴趣, 但仅仅只占抽样调查的6.5%。

(二) 缺乏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

国际贸易专业的独特性决定了其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进行大量的校内实验模拟, 掌握基本知识技能;然后进行校外企业实习训练, 掌握具体工作技能。然而在目前的国际贸易教学中, 大多数高校重形式轻实际效用。例如, 多数高校虽有安排国际贸易专业的实训课程, 但仅仅是结合理论课程开设的, 开展形式也仅仅是老师在机房讲解示范, 学生在电脑上依葫芦画瓢, 只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实训报告即可。这样的实训课同理论授课一样被动呆板, 并没有达到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在校企合作方面, 大部分企业出于利益考虑, 并不愿意与学校进行校企合作, 有的学校虽安排了国贸专业毕业生的顶岗实习, 但由于学校、社会对国际贸易重视不够等原因, 其所联系的实习基地规模过于狭小。而且, 由于国贸专业的特殊性, 大多数学校联系的企业均为中小型进出口企业, 这些企业大多工作杂, 业务量大, 竞争压力大, 他们也不愿意接纳高校实习学生。即使碍于情面, 接收了实习生, 也仅安排学生进行表面参观等认识实习, 学生实际上很少能有参与和动手的机会。所以其实习仅仅能为毕业论文撰写工作收集一些素材而已。此外, 由于国际贸易专业偏文科性质, 学校在投入实践教学经费方面严重不足, 与其他工科类专业相差甚远。

(三) 较为薄弱的师资力量

就我校来说, 能够承担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的师资力量较为薄弱, 积累了丰富的国际贸易实践教学经验或者接受了相关培训的教研人员少, 对其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问题研究的也较少。就我校来说, 从事国贸教学的教师大多为应届毕业生, 其基本知识丰富但经验尤为不足, 难以满足当今变幻莫测的社会发展对于教师素质的需求, 对于实践与应用性明显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 在就业时往往容易面临招聘单位要求有“快速适应岗位的能力”或者“具备实际工作经验”的问题。因此, 迫切需要能够将知识与实践双结合的综合型教师。

二、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

针对以上问题, 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来解决:

(一) 改革教学方法

首先要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 激发学生的兴趣, 培养其创造力。例如在学习国际贸易买卖合同时, 可以采用请学生分组演示买方和卖方交易磋商的方式, 引出国际商务谈判、国际贸易买卖合同的签订等相关知识, 诱导、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带着兴趣和疑问开始本章的学习, 使学生始终保持能动、活跃的思维和创造力。此外, 要善于通过玩游戏、案例讲课、学生讲课、课堂讨论等多形式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在课堂上, 老师不要站在讲台不动, 应该主动多下讲台, 与学生进一步沟通与交流, 让学生充当课堂的主人, 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授课不要怕学生闹, 要大胆的放, 允许学生吱吱喳喳的讨论, 鼓励他们千奇百怪的想法, 甚至允许他们“不知深浅的刁难老师”。

其次, 授课注重书本和现实的结合, 谨防书本与实践脱轨。理论教学“必需、够用”即可。教师要开放式思维、大胆联想, 不要怕讲多了, 不拘泥于课本的知识范围和模式。教师的思维方式对学生起绝对的引导作用, 教师的思维放开了学生才能活跃起来。例如, 对于难点, 复习时可以采用学生授课的模式, 台上的学生在上面讲, 台下的学生在下面提出疑问, 加深对知识点的掌握。可以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 增强对当前国际贸易的新形式、新问题的敏感度。教师也要注意学习新的跟单信用证统一规则、谈判规则等等, 随时能够在现有授课中加入将新的知识点, 并把一些旧的理论逐渐淘汰。可以结合国际贸易专业资格证, 将各个资格证的考试内容有针对性的加入到课堂上, 提高学生考证能力, 更好的适应现阶段的就业。

再次, 要建立严格的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 建立教师评价体系和专项奖励基金。对在国际贸易实践教学活动中, 不按实践教学计划执行的实行严格的考核并施以一定的处罚;对在国际贸易实践教学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和实践教学管理人员进行奖励。最后, 要注意吸收国外先进教学方法, 并尝试改革与创新, 利用模拟教学、案例教学和启发式教学方法。

(二) 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

首先要校级领导要意识到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建立正确的教学引导机制, 开展有效的教学改革。在设计教学内容上, 不能按照老师的空闲时间随便安排教学内容, 要根据现阶段我国的外贸发展、企业外贸人才需求情况等, 注意咨询专业国际贸易教育人士的意见, 对国际贸易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筛选、补充、更新和重组, 使其既能反映国际贸易最基本最核心的知识, 又能反映当前国际贸易的最新进展和动态。

此外, 实行严格的“双证制”, 要求毕业生在完成学业时, 不仅要有规定的学历学位证书, 还要有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刺激学生及教师投入实践教学。

最后, 要加大对国际贸易实践教学的投入。一是要强化校内实训。校内实验室不仅要能够满足正常教学需要, 还应具备更多功能。要充分利用校内的计算机系统, 建立仿真的、模拟的国际贸易实训室, 使学生得到基本训练后, 再进入校外实习或实训场。例如, 我校在近两年的校内实训上, 增设《国贸实务实训》实验室、《外贸单证实训》实验室、《外贸跟单实训》实验室等。学生两两为一组, 对国际贸易进出口软件、外贸跟单制单、报关报检等进行模拟训练。二是要强化校企合作。在校外基地建设上要建立长效机制, 广泛吸纳社会办学资源, 与企业合作, 共同建立实践基地, 实现“双赢”发展, 可以规定本专业的学生每周下企业2—3次, 寒暑假集中安排学生下厂实习1—2个月。此外, 还可以定期邀请优秀的外贸企业家, 到学校开展演讲、报告等交流活动。

(三) 提高国际贸易教育的师资力量

按照各个高校国际贸易实践教学的目标要求, 制定具体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进一步明确了师资队伍建设的主要任务, 重点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培训, 引导并鼓励教师走出校园, 走向社会, 积累自己的实践知识, 锻炼自己的实践技能。充分利用学院现有的国际交流、学术发展等政策平台, 发挥老教师的帮带作用, 通过教师职业生涯规划, 进一步加强教学、科研梯队建设, 培养学术带头人, 提升师资队伍整体水平, 增强学科竞争力。建立具有“教师资格证书”与“国际贸易技能证书”的教师“双资格证书”准入制度。用政策规定来鼓励教师自发深入到当地外贸企业一线, 熟悉外贸规则和流程;将“学术型”教师考核评价体系改为“产学研”教师考核体系, 建立有利于师资结构调整的分配制度和激励机制;重视“双师”结构的师资队伍的建设。

高校国际贸易教育教学 篇5

高校招收汉语国际教育(MTCSOL)研究生概况

汉语国际硕士2009年全国只有24所高校有招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资格,而2010年增至60所,2011年增至81所,具体有哪些学校招生,大家可以到汉办的官网上查询,在此不做赘述。再有,近几年考汉教的同学还是很有优势的,因为在扩招,有些学校甚至把其他相关专业的招生名额让给汉教一部分,所以此专业的人才缺口比较大。

根据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发布的《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5)》显示,2005年全球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近4000万,而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师不足4万,师生比为1:1000。该报告预测,到2010年,全球学习汉语的人数将达到1亿人,需要数百万汉语教师。美国《华盛顿观察》周刊报道,目前“中文教师短缺已经成了制约美国中文教学开展的瓶颈”;据美国亚洲协会估计,在2015年将有5%的美国学生学习汉语,届时将至少需要7000名中文教师,但现在美国只有500至700名中文教师,缺口非常大。英国文化委员会于2006年发表的《英语下一步》报告中提出,为了增强国际竞争力,英国学生应加强汉语等外语的学习。印度尼西亚教育部最近决定,2007年在全国各地1.6万所中学开设汉语课程,需要教师至少8万人。目前韩国有142所大学开设了中文课,而且即将在中小学开设中文课。汉语教师短缺现象在世界各国普遍存在,在东南亚和东北亚等国尤其突出。随着海外汉语教学的快速发展和学习汉语人数的急剧增加,海外汉语教师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各高校的招生人数也是在不断的增加的。

解读:对汉语国际教育的专业的人才需求在不断的增加,因此高校招生人数在不断的增加。

运城中公教育

高校国际贸易教育教学 篇6

关键词:开放性;服务意识;国际化;教育合作;研究能力;职业发展;信息技术

一、大学的教学和研究应立足社会,造福社会

《世界教育信息》:VT成立于1872年,如今已是美国综合实力最强的一所综合性公立大学之一,请两位结合贵校的发展历程和当前情况,谈一谈贵校的特色和优势。

凯伦·德波:VT或许在美国算是一所比较古老的大学,但就全球范围而言,它还是一所年轻的大学。VT是一所综合性大学,有自己的优势和特色,特别是在技术和工程领域。除此之外,还包括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教育,等等。我相信,我们的学生可以学到多个领域的知识。我想特别指出的是VT的地理位置。VT地处美国并不繁华的地区,也许对于那些向往大城市的人而言,这是一个劣势,但我反而认为这是VT独特的优势。因为这意味着VT的学生和教师可以更专注于学习本身,而且有助于我们形成更强的社区意识,更好地履行教学、科研和参与(社会服务)的使命。我们有很多成功的校友,他们通过各种途径为VT的发展贡献力量。

古鲁·高希:VT的特色之一就是开放性,我校面向所有学生,社会精英并不是我们唯一关注的群体。VT致力于提升所有学生的能力,使其成为能为社会贡献力量的公民。这个目标的实现有赖于高等教育的辅助,学生既可以学习基础知识,也可以做高级研究,当你把学习、研究和参与相结合,就是在推动社会进步。

凯伦·德波副校长刚刚提到的“参与”一词,主要是指扎根社会进行研究,并以此促进社会发展。我校在这方面的表现可圈可点。VT一直密切关注广泛的社会问题, 反对“教死书”,强调应用性,鼓励学生勇于迎接社会挑战,努力确保我们的知识传授和研究是为了解决社会问题,而不是闭门造车,这也是VT一直坚持的立场。我们面向美国乃至全世界,寻找那些具有强烈公民意识、奉献意识和公共服务意识的学生和教师。

《世界教育信息》:在两位看来,作为获得政府赠地的研究型公立大学,VT在教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方面,对弗吉尼亚州、美国,乃至世界做出了那些重要的贡献?

凯伦·德波:VT是美国为数不多的政府赠地学校之一,这意味着它肩负着赠地学校的内在使命,即通过技术领导力将知识转化为实践,促进地方、区域乃至整个弗吉尼亚州的经济发展和就业。谈到贡献,我认为至少有两点。

第一,在弗吉尼亚的中小学,越来越多的教师和管理人员来自于VT,这是我校教育学院的一个重要成就。VT向弗吉尼亚中小学输送的校长和高层管理者数量远远高于弗吉尼亚其他高校。此外,我们也有不少毕业生在政府部门工作。

第二,在技术和工程领域,我校是弗吉尼亚州最大的工程师摇篮。我校的教师参与了黑堡(Blacksburg)地区的高校网络建设。我们并不是发明了“网络”,而是创造了一个“群”(Village)的概念——将城镇里的所有高校通过网络联接在一起。在这方面,VT一直走在前沿。VT还是世界上第一批拥有超级计算机的高校之一。

古鲁·高希:我认为,有4个关键词可以体现VT做出的贡献,即安全、持续、适应、健康。我们特别关注网络安全、食品安全、能源安全,确保VT致力于解决社会难题,提高能源使用率、食品安全技术,优化农业实践等。

在食品安全方面的研究成果应该算是VT对世界做出的突出贡献。目前,世界上几乎所有宜农荒地都已经被耕种,所以我们必须提高单位粮食产量,解决未来几十年因人口增加而引发的粮食危机。VT拥有全球最大的食品安全研究议程之一,致力于解决贫困、减产等问题,努力钻研提升粮食产量的技术。我们参与了美国国际发展署(United States Agency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设立的一个面向全球40多个国家的农业项目,得到了来自美国和他国政府超过1亿美元的资金投入。所以,至少在这个方面,我校走得比美国很多公立高校要远。在食品安全领域,VT是世界上拥有最多研究和发展投资的几所高校之一。至于能源问题,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从农村向城市转移,如何在城市这个更加开放的空间为与日俱增的人口合理配置资源,是VT重点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适应性是一个复杂的议题,这主要涉及到使我们的城市和基础设施建设有更强的适应能力,能够与自杀、政治分歧、恶劣环境、自然灾难作斗争。作为一个社会整体,当地震、海啸等自然灾难发生时,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如何尽快恢复供电、交通、基础设施?面对人口年轻化,如何解决教育、就业问题?如何为所有人提供更好的卫生健康设施?上述议题都是我们致力于讨论和解决的,也是VT作为赠地学院,在应用科学研究方面的使命。

凯伦·德波:我还想补充一点,VT有一所卡瑞廉医学研究院(VT Carilion Medical School & Research)。我们的健康科学部由约100名来自各学院的教师构成,并设置了跨国生物医学和健康博士学位,这是一个全新的博士研究生项目。不久前,我们录取并迎来了第一批学生。这些学生将在读博期间广泛参与研究项目。

二、利用互动型的国际化经验“教育世界”

《世界教育信息》:如今,世界各地的高校都在不断提升自身的国际化水平,两位如何看待高等教育国际化?VT在国际化进程中,面临着哪些挑战?

古鲁·高希:这是一个很棒的问题。在21世纪,不参与国际化的大学将与时代脱节。在国际化进程中,VT和世界其他高校在不断被比较。为了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吸引最优秀的学生和教师来VT学习、工作,成为世界上顶尖的研究型高校,VT的国际化势在必行。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也存在着严峻的挑战。目前,美国高等教育面临的一大难题就是政府削减了对高校的投资。不过,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仍要确保VT,乃至美国高校保持全球竞争力。至少从目前来看,VT依然对中国、日本、新加坡、印度、厄瓜多尔等国的优秀学生颇具吸引力。因此,尽管经费削减,国际化进程依然能够得以推进。

我校的国际化主要通过两方面实现:第一,校园本身的国际化,比如通过招收或派遣更多留学生,吸引更多国际专家学者来VT任教等;第二,课程国际化。在凯伦·德波副校长的领导下,VT研究生院的国际化工作成效显著。我校27%的研究生来自国外,他们对我们的学位项目非常感兴趣,进而选择来VT就读。在本科层面,我们的竞争优势不够明显,这也是我们急需加强的领域。所以,如果中国优秀高中生希望来VT就读,我们非常欢迎。

我们不仅应提供有竞争力的国际化课程内容,还应使VT的学生有机会去其他国家,比如中国,学习、研究、实习等,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双向互动。这样,当他们走向工作岗位之时,在语言、文化、专业水平上都作好了充分准备,即使跨国工作,也能获得成功。同时,我们也希望有更多的专家学者加入VT,定期讲授具备国际竞争力的课程内容。

凯伦·德波:我非常同意古鲁·高希的观点。高校应该积极投身国际化进程,并成为全球性的高等教育机构。只要高校希望在国际竞争中获得成功,就必须迈出这一步。我们应充分利用由VT的国际学生和教师带来的机会和影响力,利用他们的知识和理解力“教育世界”。这与课程内容无关,而是通过他们的国际经验向那些无法出国学习的人们,无法参与VT提供的多种多样的学习项目的人们,施加教育影响力。此外,增加美国人对他国的了解,形成更加开阔的世界观,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三、注重高质量、有深度的国际教育合作项目

《世界教育信息》:VT与山东大学开展了多层次的学术交流与合作。那么,两位如何看待中美高校合作研究的现状和发展潜力?在搭建国际平台,提升学科建设和研究水平方面,两位有什么看法和建议?

凯伦·德波:从行政管理的角度来看,如果不是坚信交流与合作会创造双赢的局面,我们今天就不会来到中国。如果山东大学的本科生参与了“3+2”项目,可以去VT学习。VT的学生也可以通过暑期学习项目或者其他项目,到山东大学交流、学习。这是一个很好的模式,在与中国其他高校建立合作时,我们也可以采用这一模式。我对合作伙伴的数量并不关心,即使我们只与中国的几所高校建立合作,只要合作有质量、有深度,就会形成坚实的合作伙伴关系,这才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我们必须认真关注中国的研究现状,建立VT的良好口碑,开发有质量的教育合作项目。

古鲁·高希:尽管中美有着复杂、多层面的关系,但有一点非常清晰,那就是我们既有战略伙伴关系也有竞争关系。有很多好的想法和计划在中美国家层面得到实施,但也有很多计划无法开展。我们非常骄傲的一点是,中美高校建立了广泛合作,双方一起参与排名竞争。中国向美国输送了很多学生,但令人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我们派遣到中国学习的学生实在“屈指可数”。因此,我们希望在未来十几年改变这种局面,吸引更多的美国学生来中国学习。

在研究层面,加强合作对于中美而言意义重大。尽管考虑过国家安全方面会有一些阻碍,但在更加广阔的领域,我相信,中美可以建立深入合作,中国的未来与美国的发展密切相关,美国的未来也有赖于中国的发展。如果中美高校能建立良好合作,就可以团结更多国家的高校。当然,挑战总是存在,但这些挑战在中国人强烈的意志下显得微不足道。中国高校领导愿意尝试新鲜事物,所以我认为至少在研究层面,中美合作的前景是光明的。

在教育方面,我们既有“3+2”项目,也有暑期项目。每年夏天,我们都会派遣学生到山东大学学习,参与罗尔夫·穆勒(Rolf Mueller)教授的实验室工作。山东大学一直非常支持穆勒教授的工作,慷慨地为实验室提供场地、设备、人力等资源,我们非常感激。我们希望能与中国各级政府紧密合作,吸引中国的学生、专家学者去VT学习和研究。

凯伦·德波:在教师方面,目前穆勒教授正在积极推动VT和山东大学在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合作。这对于山东大学和VT而言都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山东大学的教师可以到VT 深造,提升教学能力等。

此外,VT研究生院“变革的研究生教育”(Transformative Graduate Education,TGE)项目的第一目标就是“为未来的教授作准备”。TGE为参与项目的学生提供了很多实践机会,并且激励这些“专业从业者”在完成研究生学位的过程中,积极探索教育学研究方法和学术范式。作为VT全校范围的跨学科研究生教育的基础架构,TGE鼓励参与者将自身的学术研究工作与社会服务相结合,丰富对“学术和研究”的理解和道德追求。

推广合作项目的最佳途径就是研究生,那些成功完成学业的研究生就是我们项目的最佳发言人,是最有力的证据。

《世界教育信息》:除了山东大学,贵校还与中国高校或科研机构有哪些合作?两位对双方的合作效果有何评价?对于未来进一步拓展与中国高校及科研机构合作交流,又有何看法和建议?

古鲁·高希:我们与全球高校签订了678份合作备忘录,大约有60~90个积极活跃的合作伙伴。在中国,我们签订了超过20份合作备忘录,三大合作伙伴是山东大学、天津大学和上海同济大学。当然,我们也与中国其他高校有一些更小规模的合作。

每所大学都希望在高校排行榜上有好的表现,因此就更希望与一流的知名大学建立合作。对VT而言,为了提升排名而建立伙伴关系并不是那么重要的影响因素。因为很多高校都与中国的顶尖大学建立了合作,但那些合作可能仅停留在非常浅的层面,我们更希望与中国高校建立深入的全方位合作。

凯伦·德波:早在几年前,我和穆勒教授就讨论过将他的实验项目扩展成为一个跨学科研究项目,我认为穆勒教授的想法非常好,但这的确是一个挑战。他已经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开了一个好头,并且积极关注合作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各种复杂问题,为扩大合作领域作准备。因此我相信,通过穆勒教授与山东大学、VT建立的密切联系,VT和山东大学的合作将会更加广泛、深入。

古鲁·高希:现在和中国高校的合作效果并不算完美,但从整体来看,还是相当不错的。因为我们希望合作伙伴关系不由校长领导,而是由教师引导。很多以合作备忘录为开端的伙伴关系未能走远,但是如果有一支强大的教师队伍,合作将会硕果累累。凯伦·德波副校长和我的工作之一就是识别需求并进行资源匹配,确保每一项合作中配备了合适的教师。

《世界教育信息》:目前,贵校正在筹备与山东大学共建研究中心,双方都做了哪些准备工作?在筹备过程中需要面对哪些挑战?

凯伦·德波:研究中心将坐落于中国,但我们还没有特别具体的计划,我们目前要做的就是获得更多资金支持。

古鲁·高希:我们将在课程设置中加入更多的中国文化和汉语元素。这与我们非常希望在VT建立孔子学院有关,我们正在努力将这种可能性变成现实。与其他美国院校相比,VT在这方面显得有些被动。所以,我们必须改变这种局面,变得更加主动。山东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等已经与我们建立合作关系的高校,将成为我们在中国的战略合作伙伴,我们将以此为基础,增进与中国高校的交流与合作。

四、研究能力重于考试成绩,教师应慧眼识才

《世界教育信息》:根据《山东大学-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研究中心执行概要》(Master Plan SDU-VT Center Executive Summary),该中心要吸引和培养一流的学生,但与此同时,中心也会录取在考试中成绩不是特别优异,但是具有潜在研究能力的学生。两者之间是否存在矛盾?贵校的学生选拔标准是什么?如何评估学生是否具备研究能力?

凯伦·德波:我们寻找的是有研究潜力的学生,可以发现研究问题、找到解决问题方法的学生。高考并不是必要的“指挥棒”,不应该把高考当作唯一的测评标准。我甚至认为,高考成绩不应该成为主要的评价标准,因为它不能全面地展示学生完成任务的能力。所以,我们在挑选学生时必须小心谨慎,确保参与项目的学生拥有研究潜力,而不是只有应试能力。

高考状元可能会选择去北大、清华,他们希望选择起点更高的平台,这可以理解,所以期待各地的高考状元们都参加我们的项目,显然是不切实际的。不过我觉得没关系,因为高考不是唯一。穆勒教授在中国就有很多优秀的学生。例如,当穆勒教授去参加国际会议时,就有好几个人关心他的博士生最近在做什么研究工作,这说明该博士生已经成功建立了自己的口碑,吸引了他人关注。这位博士生本科就读于一所普通高校。

高校在招生时肯定会有普遍使用的标准,山东大学有自己的标准,VT也是如此。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配对”。有些学生在GRE考试或者其他考试中表现一般,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不是一名优秀的研究者,或者不能参与我们的学位项目。因为有太多人具备成为一名优秀研究者的素质,尽管他们的考试成绩不高。如果只看高考成绩,就会带来很多消极影响,会导致一些在高考中表现一般但具有研究潜力的学生被忽视。

而且我认为在中国,在山东大学,训练学生成为一名优秀的研究者并不难。所以,作为负责VT招生的管理人员,我希望确保我们的招生工作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这有助于有潜力的学生不被忽视,能够被VT录取。

古鲁·高希:大学的职能之一就是充分挖掘学生潜力,如果我们只招收世界上最好、最聪明的学生,无论我们做什么,他们依然很好、很聪明。大学的职能之一是最大化个体潜能,我们更希望将那些优秀的学生培养成杰出的学者和研究者。实现这个目标需要我们的教师付出努力,他们要有一双慧眼,并愿意花时间“浇灌、培育”,使学生的才华“绚烂绽放”,这也是我校教育合作项目的核心工作。

五、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就业培训,

多方位提高职业素养

《世界教育信息》:目前,中国正承受着越来越大的毕业生就业压力,许多高校毕业生面临着就业难的问题。然而,贵校的学生却非常受雇主欢迎。请问,贵校是如何进行人才培养的?又是如何帮助大学生进行职业发展规划的?

凯伦·德波:我认为,如果VT的成功确实存在秘诀,那么这个秘诀应该是我们有着良好的口碑,VT向企业输送了很多优秀人才,而这跟我校与企业建立的良好关系有关。在课堂之外,我校有很多帮助学生形成领袖意识、合作意识、团队意识的项目。为了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领导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我校采取了很多举措,倾注了很多努力。

然而,在学校层面,并没有什么强制性要求,比如学生在学习期间必须去实习,必须去积攒工作经验,或者要求实习成绩是获得学位的必备要求之一等。或许有些院系会有这种制度,我也不反对这种做法,但在学校层面,没有这种硬性要求。美国文化的特色在于,一旦我们把一项建议变成强制要求,人们就会产生抵触情绪。所以,我宁愿创造更多机会,吸引更多学生参与我们的就业项目,而不是要求学生必须怎样去做。无论在国际层面还是国家层面,无论是在假期还是学期之中,我们都有很多活泼生动的与求职就业相关的项目,不少企业都会来我校“挖人”。良好的口碑使这些公司更愿意,也更容易在我校找到他们所需要的人才。

古鲁·高希:我们有一个就业中心,该中心积极地为那些希望在美国生活的国际学生提供就业信息。这个中心与很多开设在美国的跨国公司保持着联系,这令我感到非常惊喜。此外,我们的很多教师也在企业的研究中心工作,或者建立了自己的研究公司,这是很好的资源。学生可以利用这些资源或者以此为榜样,秉持着“企业家精神”自己创业。所以,让学生走出校门,不仅仅指的是去别人的企业工作,还包括学生自主创业。我们一直尝试在VT建立一个推动创新的生态系统,支持学生的创新精神,并付诸实践。

六、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将改变高等教育格局

《世界教育信息》:高等教育领域正经历着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变化,比如在线学习、翻转课堂、慕课等。美国高校在教育技术的应用方面一直走在前沿。请问,两位如何看待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这一趋势?贵校有何应对措施?

凯伦·德波: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VT有几十名教师参与了慕课的研究。对于慕课,我们并没有出台官方或者战略性的文件。在我个人看来,高校究竟是否参与慕课并不重要,关键在于探究学生是如何学习的,怎样促进学生学习,如何利用这些信息,利用慕课这个平台提升教学质量。

谈到慕课,VT已经有30多年的在线教学经验,我校40%~50%的本科生课程以在线教学的形式进行。严格来说这不是慕课,而是在线学习。我们关注的重点是如何教授课程,不论是以在线、慕课,还是面对面授课的形式。大学必须找到不同的方式,以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如传统的学期课程、密集的短期课程等。我校为学生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学习机会,也有很多教育技术培训帮助教师掌握并运用先进的教学技术。

古鲁·高希:毫无疑问,大学会在此方面采取更多动作。我的孩子(13岁左右)所在的学校提供了很多在线课程,他很喜欢,我也给他配备了智能手机作为一种学习工具。我觉得这个趋势很好,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科技在教育中发挥的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和我之前的学习方式已经完全不同了。科技在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大大降低教育成本。大学是人力密集型机构,从某种角度来说,占教育生产成本最大比例的就是教学成本,并且教学成本还在持续上涨。因此,科技在教学中的普及将会改变现有格局,这是革命性的,我们现在就是这场革命中的一部分。大学可能要花费几十年的时间找到展现大学教育价值的最佳方式,不仅体现为学习的内容,还体现为学习形式和学习体验。

凯伦·德波:我认为,不需要几十年,很可能只要7年左右,高等教育的格局就会很不一样,这非常激动人心。

古鲁·高希:此外,关于大学的年限,为什么大学本科应该是3年或者4年?每学期学生应该上多少节课?这是由谁决定的?先进技术的运用将改变我们对课程乃至研究的传统看法,如果各种前端的科学技术都能在高等教育中得到应用,那将是一个令人神往的时代。

高校国际贸易教育教学 篇7

1. 外贸行业对专业人才的要求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主要的就业方向为到外企从事对外贸易及国际市场营销, 或到国家机关, 各大外企, 或各大工商贸易公司任职。但各大招聘部门对专业人员的要求较高, 很多毕业大学生由于自己所学的局限及缺乏经验使得跟多企业不愿招收毕业生。对应聘者的基本要求有:从业人员应该有端正的工作态度, 有吃苦耐劳的工作精神, 谦逊和顺, 与其他员工能友好相处;对即将要加入的工作有很好的前提了解, 熟悉各项工作流程, 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外贸从业人员经常与外国人接触, 因此, 需要有良好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还需要频繁的接触各类不同人物, 要求应聘者具有很强的人际交往能力;每一项任务的完成都不是一个人的劳动成果, 需要协调团队中的每一位工作人员, 共同完成, 这就要求应聘者要有很好的领导组织能力, 能够很好的处理团队里出现的各种突发状况, 能够随机应变化解矛盾。

2.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2.1 教学内容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现在教学的很多课本仍然是多年以前的版本, 虽然内容经典, 却也缺少了现在发展新元素。我国经济飞速发展, 紧跟时代的脚步前进, 短短几年就有一番天翻地覆的变化, 而这些变化更应随时加入国贸专业的课堂上, 让学生学习的知识与时代的发展同步起来。传统的理论知识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对现代人才的需求。改革教学内容, 不断注入时代发展的新元素, 才能与时俱进的培养人才。

2.2 教学实践与外贸实战脱节

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习中, 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 社会实践为辅。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中, 学生将过多的时间放在了课堂上, 听老师的专业讲解, 却没有相应的实践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各科与各专业之间有较强的独立性, 而在实际的应用中, 却没有明显的分界, 反而有诸多的联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更注重提高学生的成绩, 对一些重要的知识进行详细的讲解, 而对于其他知识点只是一笔带过。学生在此过程中也更为注重期末的考试测评, 将更多的精力集中在了应对期末考试上, 对老师所说的非重点更是毫不关心。目前多数学校运用的考试制度依旧是期末一次卷面考试成绩决定学生这一学期的努力程度, 这样的考试, 会造成学生平时上课不认真听讲, 临近考试时进行临时突击, 也能取得一个不错的成绩。这就造成了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知识面不够广, 使得在工作中心有余而力不足。

3.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教学改革建议

3.1 改革教学方案

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 在学习专业知识理论的同时进行相应的实践操作, 实行教师教学与社会实践并重的教学模式。不但能够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还能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知识储备的不足及时进行补充。在实践中学生在学习的同时也会有自己的想法, 尊重学生的想法并加以正确的引导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思想。一个有思想有能力的综合性人才更能受到企业的青睐。

3.2 优化教学内容

跟随时代的快速发展, 教学内容也要根据发展现状, 不断改进不断丰富, 随时将最新的发展动态加入到课堂教学中。只有这样才能保障教学内容与时代发展的步伐一致。增强大学生对当代发展现状的了解, 使其在毕业后能够更快的融入到工作环境中。

3.3 选择合适的测试方法

检测学生的学习状况, 避免出现为考试而学习的现象。加强实践中对综合知识运用的考核, 计入期末考试成绩中, 加大平时考试在期末成绩中所占的比例, 期末考试也不再是单纯的考课本理论知识, 而是更加注重实践中对各项知识的灵活运用。将考试内容扩展, 督促学生主动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所涉及的知识都能有一定的涉猎, 增加学生知识的储备量。

3.4 提升教师教学水平

大学生大多已成年, 已经形成自己的人生观, 价值观, 有自己的个性和见解。因此, 老师在教学中若得不到学生的认可与信服, 便很难让学生跟随老师好好上这门课程。提高老师的教学水平, 让老师在充分备课的同时, 也参与到单位企业的实习中。这样老师在讲课时也会将自己在实习时的体验与感悟与学生分享, 让学生能够接触到课本上不会有的知识。学校可以在寒暑假期间鼓励老师到学校合作企业进行实际的实践学习, 提高教师自身的实践能力, 让教师在课堂的讲解更具有信服力。也可以请企业中资深的专业人士结合自己的多年经验为学生讲解, 让学生可以在他人的工作经验中得到启发, 将知识与实践灵活的结合与应用。

为适应国际化经济发展对专业人才的要求,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打破常规的教学模式, 结合实际发展需求, 制定一套全新的教学方案, 改进教学内容, 不断融入新的发展元素, 将以往的教学重点由课堂转移到实践中, 考核的重点不再单纯的只关注期末的考试成绩, 而是将平时的实践情况与学习情况加入到最终的成绩评定中。

参考文献

[1]董丹丹, 白述亮, 郭贞贞等.民办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闽南理工学院为例[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3, (12) :185-186, 189.

[2]徐玲玲.如何提升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质量[J].科技创新导报, 2013, (10) :187, 189.

高校国际贸易教育教学 篇8

一、国际贸易模拟实训的必要性和优势

(一) 国际贸易模拟实训有利于国际贸易知识系统化

国际贸易模拟课程利用外贸实习平台软件, 通过仿真模拟国际贸易业务的全部过程, 将国际贸易法律与惯例、国际金融、国际运输与保险等方面的贸易基础知识与具体的进出口业务, 如单证实务、报关实务、外贸函电等贯通综合起来。通过国际贸易模拟综合实训, 有利于将学生分散于各学期学习的外贸函电、国际贸易单证制作、报关实务、国际结算等课程知识, 重新温故, 并加以系统化、完整化和综合化, 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业务能力。

(二) 国际贸易模拟实训有利于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通常情况下, 高校在课程教学安排上习惯于以教师为中心, 在授课过程中强调课程基础理论知识的专业性和完整性, 而忽视了其应用性和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如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我们会系统介绍国际贸易各种基础知识, 但往往忽略了在课程讲授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实践技能的培养, 尤其是对各种单据填制能力的塑造。再如, 我们多分强调各种基础知识细节时, 却忽视了学生对整体进出口业务操作流程的理解。通过贸易软件平台的模拟不仅能让学生掌握业务流程, 而且会加强学生各种制单能力, 大大提高学生实践操作应用能力。

(三) 国际贸易模拟实训有利于提高国际贸易教学效果

国际贸易模拟实训通过模拟国际贸易环境, 打破了以往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模式, 将传统课堂教学中的主要知识点转化为相应的能力, 实现知识传授从“静态”到“动态”、从“平面”到“立体”的突破性转变, 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温州大学的李健老师曾向其校内的210名学生进行了教学效果问卷调查, 本文根据李健老师调查内容, 对上海政法学院国际贸易专业100名学生也做了相应的问卷调查, 其中有效问卷93份, 有效回收率为93%。两校调查结果 (见表1和下页表2) 。

(%)

调查结果表明, 两校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都认为采用国际贸易模拟教学效果会好一些。温州大学更多倾向于“效果显著”, 上海政法学院大多认为“效果较好”。两校学生都肯定了国际贸易模拟教学总体效果。从具体教学考核指标上来, 两校学生绝大部分都认可国际贸易模拟能有利于提高动手操作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促进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并比较认可国际贸易模拟考核方式。但值得注意的是通过模拟国际贸易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不管是温州大学还是上海政法学院, 其评价都是所有指标中最低的。在对知识点掌握方面, 两校则存在一定差距, 温州大学评价较高, 上海政法学院则评价较低些。

(四) 国际贸易模拟实训有利于提高学生英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英语和计算机是当今国际贸易中必备的基本能力。国际贸易模拟软件平台操作中, 要求学生利用英文和计算机来处理各种外贸业务、外贸单据, 获取各类外贸信息, 这对提高学生专业英语知识和计算机网络水平大有益处。

二、国际贸易模拟实训教学实践中存在问题

(一) 课程系统性和综合性强, 对学生综合知识要求高, 教学难度较大

由于国际贸易模拟实训课程综合了大量先导课程知识, 如外贸函电、国际贸易实务、外贸英语、单证制作等基础课程。这些先导课程, 分散于各学期学习, 随着时间流逝, 学生对这些基础知识多少都有些遗忘, 学生对各门课程的掌握程度也各不相同, 影响了实训课程的教学, 使教师和学生不能达到有效的互动, 降低了教学效果。

(二) 软件模拟环境具有局限性

软件模拟环境这种局限性主要表现为四方面。

1. 模拟环境的操作时间有限。

外贸实习平台软件大多是各高校花大量金钱引进的, 多数安装在实验室内, 仅供学生在课堂时间进行模拟操作。由于学生对先导课程知识掌握程度不同以及计算机操作熟练程度不同, 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学生得到的实践训练是非常有限的, 甚至无法完成一个完整的贸易流程, 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降低了软件实践效率。

2. 模拟环境的时滞性。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 中国经济已融入世界经济运行中, 经贸形势瞬息万变, 相对于快速变化的经贸情况, 软件模拟具有一定的时滞性。如当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 (简称UCP) 已由原来UCP500版本, 根据客观形势变化修订和升级为UCP600, 但软件中仍有很多原则是按照原来UCP500制订的, 外贸软件虽也能加以升级, 但面对瞬息变化的国际贸易形势, 总归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3. 模拟环境的深度和广度局限性。

软件模拟外贸活动的深度具有一定欠缺性。以外汇波动为例, 选择何种币种结算, 是规避结算收入一种重要方式, 软件可以模拟不同币种结算的结果, 但不能对外汇波动趋势做出主观的预测。学生不仅要学会不同币种结算的技术, 更要了解币种结算背后的诸多因素。这是外贸软件无法加以模拟的。除此之外, 国际贸易模拟环境广度上也有一定局限性, 在整个国际贸易模拟过程中有些部分环节得不到练习。如模拟软件对学生的贸易流程的先后顺序及单据的制作方面较为重视, 但是对交易前的准备环节及磋商环节等重要内容却相对忽视。

4. 模拟环境的单一性。

贸易流程过于单调, 在实训课程初期阶段, 由于学生初次接触模拟课程, 且一切信息似乎都要从网站自己搜寻, 学生会表现出很强的新鲜感和兴奋感, 可是随着实训课程的深入, 学生在熟知一些贸易流程后, 发现无论买卖什么商品, 采取什么价格术语和支付方式, 贸易流程和信息搜寻都大体一致, 这时学生的兴趣已荡然无存, 只是机械地进行模拟操作, 从而使课程内容变成一个单调、重复的过程。

(三) 考核方式合理性难以把握

通常外贸实训软件系统会自动给学生评分, 其评分的主要依据是学生操作的业务数量或完成业务流程的程度。但在实践中, 这种考核方式无法判断出学生掌握程度、学习态度及努力程度。如学生单据填写不认真, 该计算的报价不计算, 只是随便进行报价或者可能将其他同学的结果直接拿来填写, 坐享其成。或只注重完成交易必须填写的单据, 而忽视了交易的本身, 导致学生完成交易后, 缺乏对交易流程的理解。

三、国际贸易模拟实训课的教学方法探讨

(一) 加强实验教学内容设计, 注重基础知识与实践模拟相结合

鉴于学生在实训模拟时, 大都忘记以前所学过的某些基础国际贸易知识, 故而在设计实验教学内容时, 有必要将每章实验教学内容分成两部分, 一部分为本章实验内容的相关基础知识回顾, 另一部分为本章实验内容。其中知识回顾在设计时要将本章实验内容所需要基础知识显现出来, 以方便学生预习和复习, 并能在短时间内熟悉相关基础知识。

(二) 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并举

根据国际贸易模拟不同阶段可以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在课程初期, 由于学生不熟悉系统, 已忘记某些学过的知识, 因此这个阶段老师可以采取接受性教学方式。在这个过程中, 老师起主导作用, 通过介绍软件, 讲解流程, 强调实训注意点等内容来让学生尽快掌握整个贸易流程。到模拟课程的中后期, 则可以采取任务驱动法。让学生成为主体, 老师则逐步演变为课程的设计者、主持者和合作者, 以“问题”为载体, 高频率地变化商品信息, 国际市场信息等内容, 让学生通过网络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并做出决策, 最终使得学生能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从而实现研究性教学。

根据国际贸易模拟不同内容也可以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在涉及外贸函电的实验内容以及单据制作方面, 可以采用双语教学法, 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英语水平, 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学生更加熟练掌握进出口业务中经常用到的英文词句、英语函电的书写及各种英文单证的制作与填写。在涉及很多先导知识实验部分, 如报价和还价部分, 更多强调多媒体演示教学法和诊断治疗式教学法。考虑到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 既要复习部分基础知识, 又要进行实验模拟。教师不妨采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 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 将国际贸易的基础知识、实验内容和过程展示给学生, 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 又能节省时间, 提高教学效率, 改善教学效果。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还可以采用诊断治疗式教学法, 当发现学生存在学习困难和出现错误时, 教师应采用适当的方法, 判断和查明学生发生困难和出现错误的根本原因, 找出“病情”, 查明学生的“病因”, 再有针对性的进行补救教学。

(三) 及时接轨, 拓展实训内容

平时, 教师要通过网络、报刊、杂志等媒体, 注意收集中国及各国间经贸方面的最新信息以及动态变化, 及时将相关的最新知识融入于实训课程中, 与最新发展接轨。同时还要强调国际贸易的前期和后续工作。在模拟软件中, 有些没有模拟的重要环节可以采取实践、参观和讲座相结合的训练方式。针对贸易的前期工作, 可以安排学生到贸易企业去实习, 或参观各类国际展览, 进行相应的市场调查、寻找客户、交易磋商等工作。至于国际贸易的后续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则可以请经验丰富的专家以讲座的方式来向学生介绍实践中发生的案例, 这将为以后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解决问题提供了经验基础。

(四) 采取开放式实验教学方式

由于国际贸易模拟包含了太多的先导知识, 仅仅在上课时间开放国际贸易模拟操作是不够的, 应安排一定的课外时间对学生开放。可以采取开放式实验教学方式, 将外贸软件安装在校园网中, 以便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入到校园网中进行实验, 增加学生实验时间, 提高实验效果和外贸软件利用率。

(五) 设置合理的课程考核体系

要想使模拟课程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合理的考核体系也是必不可少的。首先调整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比例。将平时成绩占30%, 期末考试成绩占70%的惯用比例调整为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各占50%。其次采取过程考核, 设置合理的考核阶段。并不是每一个实验内容都进行考核, 不妨等相关的实验内容结束后一并进行。如可将建交、还盘、签订合同等相关外贸函电的实验内容结束后设置一次测验。再次根据不同实验阶段, 设置不同的考核方式。如国际贸易的一些后续工作, 如善后环节, 可以用写实习报告方式进行考核。有些实验内容, 如一些简单的单据制作可以采取速测考核形式。一些重要实验内容, 如报价除进行机考外还可以进行必要的闭卷小测验。此外, 在考核方法上并不是一层不变的, 也可以采取以证代考的方式。使学生在掌握国际贸易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同时, 又可获得相关的从业资格证书, 增加学生就业的砝码。

(六) 加强培养“双师型”教师

国际贸易模拟实验课是一门以理论作支撑的实验课, 它既要求老师对贸易流程、外贸单证等知识了如指掌, 还要求老师及时了解国际贸易的变化并有一定经验。只有既懂教育, 又通实践的“双师型”教师才能更好胜任。故而要加强培养“双师型”教师, 学校也可以采取“双向培养”的方式, 鼓励学校老师走出去参与实践活动, 同时也邀请实践经验丰富的外贸相关从业人员走进校园, 双方可以互相学习, 取长补短, 最终实现“双师型”标准。

参考文献

[1]李健.高校国际贸易实务模拟实验教学探索与实践[J].改革与探索, 2010, (13) .

[2]刘红燕.国际贸易专业综合实训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9, (4) .

[3]原玲玲.国际贸易实务模拟课教学方法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0, (3) .

高校武术教育国际化文献回顾 篇9

关键词:高校武术,教育,国际化,文献回顾

1引言

1982年,由原国家体委组织召开的第一次武术工作会议。 会议上,国家体育主管部门提出“要积极稳步地把武术推向世界”的宏伟战略方针。在这一方针的指引下,武术国际化开展了近三十多个年头。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武术”在这期间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武术国际化相关研究硕果累累。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成功的举办,为中国武术向全世界展示自己的魅力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对推进武术国际化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当今的国际形势,亟需能在国际间进行自由交流并且运动技能过硬和武术理论知识丰富的武术专业人才。国际化武术专业人才应精通多种语言,能漫游东西方两个平台的国际武术领域。[1]因此,本文尝试对2004年到2014年期间关于高校武术教育国际化研究现状进行梳理,以希为该研究领域的进一步深入和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2研究样本选取步骤与原则

首先,筛选研究样本。本文以全文为检索项,在中国知网以 “高校武术”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在搜索结果中以“教育”、“国际化”为关键词进一步进行检索。所获论文315篇,并经转换关键词多次检索,以及搜索下载后再次进行人工确认,排除著作、评论以及一稿多投论文,最终得到符合本研究要求的论文为83篇。其次,确定文献来源。本研究的样本主要来源于两种文献类型,一是期刊,二是学位论文。其中,期刊分为核心期刊和一般期刊,以论文发表当年的核心期刊列表为依据。学位论文则分为硕士学位论文和博士学位论文。

3武术国际化研究之文献分布特征

3.1研究时间分布特征

从时间数量趋势图(见图1)可知,高校武术教育国际化的相关研究自2004年至今,整体呈现出波状上升的态势。其中,在2006年出现一个小高峰。探其原因,这可能与“武术”入奥息息相关。自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以来,国际武联和国家体育总局积极致力于将武术推向奥运会参赛项目,因此,武学界的研究目标也比较突出,就是为了武术入奥和武术的国际化出谋划策。然而,北京2008年奥运会恰逢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的“奥运瘦身” 计划和“参与度不高”等不利因素影响,武术“入奥”未能如期实现。2008年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蔓延,各国经济有了更加紧密的联系,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在重视物质生活的同时也开始介入更加丰富的文化生活,作为中华文化瑰宝的“武术” 有着无可比拟的健身性和娱乐性。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怎样将武术推向国际又成为武学界的研究主题之一。

文献类型的分布在某种程度可以反映出研究的整体质量。 从图2可以看出,高校武术教育国际化研究成果所属的文献类型由高到低依次排序为,一般期刊(36篇,占43%)、硕士学位论文(30篇,占36%)、核心期刊(15篇,占18%)、博士学位论文(2篇,占3%)。一般期刊从2006年至2014年整体呈缓慢上升态势。硕士学位论文的数量自2006年开始呈缓慢上升态势,核心期刊的数量随着时间的变化波动性不大,且研究数量较少。博士学位论文较少,只占3%。以上数据说明,高校武术教育国际化方面的论文研究数量在逐年增高,但其研究质量呈下滑趋势,整体研究质量有待加强。

3.2研究主题分布特征

图3显示,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武术的国际化视域下层面有53篇(占64%),其中武术的国际化内涵、策略、历程、现状、 因素等几方面都从宏观方面涉及到高校武术的研究,研究深度较浅。有14(占17%)篇关于高校武术国际化针对留学生层面的文献。5篇高校武术教育双语教学层面的文献,5(占6%)篇高校武术教育国际化整体层面研究文献,4(占5%)篇高校武术教育关于师资层面相关研究的文献,2(占2%)篇关于高校武术教育国际化课程层面的相关研究文献,从图中可以看出高校武术教育国际化的研究深度不断加大,从武术国际化宏观层面拓展深入到高校课程、教师、双语、留学生等具体层面的研究。

4武术教育国际化之主要内容回顾

4.1高校武术教育国际化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指为了服务于知识文化和政治经济等多个目的,高等学校在知识普遍性的内在动力和政治经济文化的外在动力的推动下,其内部国际性特质通过各要素的活动显现出来的过程。高等教育国际化不等于全球化,更不是高等教育 “全盘西化”。高等教育国际化对培养创新人才具有特殊的作用。 转变观念、建立机制、进入过程和改善条件是加快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措施。[2]作为高等教育的主阵地,我国高校在武术教育国际化方面也应创新思维开拓进取,以国际性的视角和胸怀来发展和运行。因此对我国高校武术教育国际化方面整体现状的研究分析是必要的。于翠兰,陈亚斌在《高等体育院校武术专业教育理念的改革及发展战略》一文中讲到教育理念的模糊定位必然误导教学课程内容的模糊设置从而背离现实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使高等学府的武术专业教育在茫然轨道上渐渐地走向萧条、凄凉乃至尴尬消亡的结局。另外,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通过对学生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以及人文素质综合能力等教育内容的设置,使学生达到一专多能、文武兼备的复合型武术专业人才,将构成新世纪武术专业教育的新理念。[3]胡旭忠等人在《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历史使命》一文中探讨在文化大发展背景下,高校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应该承担的历史使命,从保护项目,传承文化;开发资源,创新思想;培养人才,储备力量;融入校园,促进均衡;更新理念,保障延续;打造品牌,推动进程等进行分析和阐释。结果表明:高校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发展的历史使命的必要性:个人身体健康发展的需要、体育学科发展的需要、历史文化传承的需要、社会发展的需要,其最终目的就是达到一种对于人性和人的愿望更尊重、更有效和更开放的社会。 容建中在《普通高校武术国际化发展趋势和精品策略》提到按照 《服务贸易总协定》中最惠国待遇原则、市场准入原则和国民待遇原则等,我国将逐步对国外开放我国的教育服务市场。因此, 教育的全球化将是大势所趋。而且全球化趋势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日益增强。中国教育势必将在开放中逐渐受到国际办学力量的冲击,开放后的文化教育市场将由国家主导与社会、私人参与的二元结构转变为有国际办学渗透的三方共同竞争的格局, 国内外高校将争创国际名牌、争夺生源、争取经费。这种格局将带来的教育观念的更新,包括教育的发展观、人才观、学校的办学观念等;同时,还涉及某些教育领域内的具体方面,包括知识的创新、传播和转化方面,人才的培养结构、培养模式等等。根据当前国际化教育的大趋势结合武术自身发展现状提出了普通高校武术课程教学体系的多层次策略;建立全球统一的教学认证体系;现代精品课程教学的应用等应对策略。[4]

4.2武术国际化视域下的高校武术教育概况

经过对样本文献的详细阅读,武术国际化这一领域的研究主要是从武术对外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模式、内涵、路径、现状、策略等几方面进行宏观层面的研究,其中涉及到高校武术层面的研究内容就更加的稀缺和浅显。因此,本部分不对武术国际化这方面的文献做详细的剖析,只对文献中涉及到高校武术教育国际化方面的内容做简单归纳和总结。

4.3高校留学生教育

站在一国发展的角度而言,留学生教育的发展程度与各国高等教育的总体水平、规模及国际化程度有着密切关系。在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较高的欧美等国家,发展留学教育己成为一项同其国家利益紧密联系的国策。[5]对全世界的高校而言,留学生教育发展水平己成为衡量高校国际化水平的重要标准,其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规模与水平将是影响它在21世纪的国际地位的重要因素。而外国留学生占在校生的比例也将成为大学开放程度的重要标志。外国留学生规模、留学生数与在校生数的比例以及留学生层次、专业分布等都将成为衡量高校国际化程度的重要标准。[6]目前,我国普通高校留学生数量逐年增加,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发展目标,到2020年,使我国成为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地国家。建立与我国国际地位、教育规模和水平相适应的来华留学工作与服务体系; 造就出一大批来华留学教育的高水平师资;形成来华留学教育特色鲜明的大学群和高水平学科群;培养一大批知华、友华的高素质来华留学毕业生。到2020年,全年在内地高校及中小学校就读的外国留学人员达到50万人次,其中接受高等学历教育的留学生达到15万人。[7]因此,回顾和分析关于我国高校留学生武术教育国际化的文献可为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提供决策依据和借鉴。

4.3.1我国高校留学生武术教学现状与对策的相关研究

周庆杰在《北京市高校外国留学生武术教学现状》中的调查结果表明:武术在不同国家留学生中的推广和发展极不平衡;外国留学生学习武术的动机主要集中于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强身健体;语言障碍、专用武术教材等问题是影响外国留学生武术教学的重要因素。彭致达在《川渝地区普通高校来华留学生武术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一文中通过对川渝地区普通高校来华留学生武术教学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开展来华留学生武术教学,不仅能加快川渝地区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 还能促进武术运动自身的改革与发展,然而川渝地区普通高校来华留学生武术课开课率较低,没有普及,武术教学的总体规模有限;大部分高校及其相关部门对该课程的设置与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2) 本课程以非体育专业接受学历教育的留学生为主,也有很大一部分是来华进修、短训的留学生,不同国家、受教育程度不同的留学生之间对于武术感兴趣的方向和学习目的不一样,但总体上大部分留学生都是为了了解中国文化和健身的双重目的而练习武术;(3)对外宣传欠缺,电影和电视仍然是来华留学生了解武术的主要途径;川渝地区习武的来华留学生仍主要集中在亚洲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生源国家的国际性不强; (4) 大部分留学生希望教师在授课时能同时采用英汉两种语言进行教学,这对教师的语言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评价的标准不一,虽然存在很多问题,但大多数留学生对教学表示满意;(5)目前川渝地区来华留学生武术教学体系不健全,教学不够规范,教学计划制定随意性较大,不完善;没有建立完善的课程审查管理制度和课程评价制度,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没有统一的规范,存在着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且不具备地区特色; 课程教材编制落后,留学生武术教材贫乏,相关理论研究欠缺; 师资力量不足,梯队不清楚,课程内容比例失调,教学手法单一, 武术教师的综合素质参差不齐;教育主管部门以及相关武术机构缺乏对留学生武术教师进行必要的岗位培训等。并提出建议: 川渝地区普通高校留学生武术教学要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以留学生为主体,提高认识,完善管理制度、加强宣传,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与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更新教育思想观念;从教学目标的拟定,课程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应用,教学评价的实施,加强课程教材编制和教师人才培养、物质保障等方面入手,逐步构建相对完善的来华留学生武术教学课程体系,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杨啸原在《高校对外武术教学文化传导问题探析》 中从高校对外武术教学的学情调查分析入手,就武术文化传导问题进行探讨。研究表明:对外武术教学有别于本国民族的武术教学,武术对于大部分外国留学生来说是一种不了解其文化的外来体育;了解和体验中国传统文化是大部分外国学生学习武术的主要动机和需求;但是,目前高校对外武术教学存在民族文化特色不突出,缺乏相应的对外武术双语教材、师资及必要的武术文化传导等问题。并给出建议:将对外武术作为专门的领域进行研究,编写适合外国留学生使用的对外武术双语教材,培养武术国际型人才;高校对外武术教学应突出民族传统文化特色,采用双语教学形式,不但要教授武术方法,更要传导武术文化。王小鹏等人在《高校留学生武术修身课程的现状分析和策略研究》 一文中针对普通高校在留学生中开展的武术教学现状进行研究,采取了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结合作者亲身教学实践,充分阐发论证了留学生武术教学的改革和推广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对业己存在及可能遇到的问题给出了相应意见和建议。李维的《吉林省普通高校留学生武术课程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中选取吉林省七所普通高校进行现状调查,关于现状调查分为两部分:吉林省普通高校留学生武术课程设置情况调查与分析,从课程学分设置情况、师资、教学内容、场馆设施、教学内容及课程评价等方面进行问卷调查及分析;最后通过对留学生管理者、武术教师及留学生对课程满意度、教学内容需求、影响因素和发展前景等方面对吉林省普通高校留学生武术课程进行课程评价与建议的调查。通过对比分析制定吉林省留学生武术课程的发展对策,从课程设置、师资力量、教育深度以及增加文化教育等方面进行研究,制定符合吉林省普通高校留学生武术课程发展的对策,为提升我国的留学生教育提供参考。程欣泉的《上海普通高校留学生武术教学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中通过对认知途径调查、留学生武术教学内容调查和评价体系调查三个方面来进行现状调查分析并以教育目的方面、课程建设方面、 教材方面、教学评价方面、在留学生武术专职教师的培养方面、 在留学生武术推广方式方面等六大方面给出对应对策分析,为我国高校留学生教育提供了可行性建议和措施。由以上几篇相关文献来看,我国高校留学生教育区域性差异性还比较大,东部发达地区教育质量高于西部落后地区,但整体来说,我国高校留学生武术教育水平低,不能满足留学生的学武需求,存在诸多缺点和不足。

4.3.2高校留学生武术教育对武术文化的影响研究

王伟等人在他的《留学生武术课程传承传统文化》中提到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积淀下来的文化内涵总和,是集历史、文学、哲学、伦理以及传统自然科学为一体的综合体现, 中国武术赋予了传统文化跳跃的音符,以一种肢体文化的形式表达出来,留学生的武术课程是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在留学生的武术课程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能够推动传统文化国际化的发展进程,同时能够让传统文化教育的载体多元化,更能提高武术课程的广度和深度;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战略,促进东西文化交流。[8]汪军在《论对留学生进行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教育的目的和意义》中提到分析对留学生进行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教育,对我国推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促进文化价值的认同、及体育人才的国际流动和树立良好国际声誉等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9]由此看来,对外国留学生的教育不仅仅停留在教学层面上,而应从整个中华民族对外的国家形象和国际地位层面来开展活动和研究,以此展示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

4.4高校武术师资和课程的研究

近来,高校武术教学受到冷落,究其原因是近些年来,我国高校深受国外武技与强势文化的侵袭,引进西方体育项目(如跆拳道、柔道、空手道等)作为学校体育教育内容,却忽视了我国传统的武术运动,把我国本民族优秀的运动项目武术丢掉了,不少学校武术教学已成了可有可无的现状,部分专业教师改行转投其他体育项目,学生学习武术锻炼积极性不高,造成这种尴尬境遇不得不引起国人的反思,是我们的教学改革出现偏差,还是教学方法的问题等。[10]针对如此状况,对我国近年来关于高校武术师资方面的文献做一下分析对如何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教师领域的改革和创新具有现实意义。张亮亮等在《高校武术教师面临的危机及发展策略研究》中对高校武术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指出了当前高校武术教师所面临的危机:传统思想观念跟不上体育教改发展思路;掌握的武术技能水平难以匹配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学、教材内容老化不适应学校武术教育; 武术科研能力应用脱节于武术事业的发展;掌握外语水平无法与武术国际化交流接轨等等。并提出应对策略:更新传统观念, 踊跃教改前列;踏实习练技能,提升教学质量;择优选编选材,适应学校发展;刻苦专研理论,达到与时俱进;提高外语水平,开拓国际交往等等。陶凌荣在《简析新时期高校武术教师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文中提到高校作为培养高等人才的殿堂,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武术教师作为高校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对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传统武术在普通高校的普及与推广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武术教师素质不仅对当前武术教学具有重要影响,还对“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进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的优秀人才具有重要作用。但近年来高校武术教师素质的发展却不尽如人意,[11]通过调查与分析同样发现高校教师面临的一些问题和应对策略。 因与上文的现状和策略基本相符,所以此处不再赘述。张云龙在 《上海市高等师范类院校武术专业师资人才培养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一文中通过对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和上海师范大学两所高师院校武术教学情况的调查与分析得出以下结论:2所体育院系都开设了武术专项课,师资队伍结构能够保证武术专项课教学开展要求,但是师资的专业方向分布太窄,集中于竞技套路方向,在武术理论、散打和传统养生方面显得缺乏相应的师资,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专项教学中,技术部分学时少、内容多、难度大,内容形式单一,学生在习武时感到困扰的地方主要表现在:压韧带和腾空动作太难两个方面。理论部分的教学, 在课时的安排上是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但是大部分专项教师并没有按照计划来进行理论教学,忽视对理论知识的传授,理论教学模式不正规,学生学习效果差,较难深层理解武术文化的内涵。学生的综合能力一般,其中教师专业核心能力和武术专业发展能力并不理想。在专业核心能力中指导训练能力、科研能力和组织能力三个方面还有待提高。而在专业发展能力中,学生的武术比赛和表演能力与创编能力皆较差,学生的武术专业资格证书(运动员等级、裁判、段位)不齐全,对就业产生一定的影响。[12]我想两所师范院校的情况可能也是我国所有开设武术专业教学的师范院校共同面临的一些问题,作者还给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朱广收在《体育院校武术国际化课程设置现状的调查研究》 中通过对武术国际化现状、体育院校学习武术的留学生状况及国际化武术课程的设置状况进行调查,分析武术国际化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得出高校武术教学没有相应的武术国际化规划, 课程目标也不明确,并缺少相关研究。留学生在体育院校选择武术课程建立在国内武术专业课程之上,主要为基本功、基本技术与竞技武术套路,课程内容单调,结构不够合理,教材缺乏。[13]体育院校对学习武术的留学生缺少考核、激励和认证机制。并对此提出相应策略。

4.5高校武术双语教学的研究

李立杰在他的《谈高等体育院校实施武术专项课双语教学面临的问题》中从国家政策、师资力量、生源特点、教材体系、语言环境等方面,对高等体育院校武术专项课双语教学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师资力量不足、教材体系不完善、学生外语基础薄弱以及语言环境缺乏等问题制约了高等体育院校武术专项课双语教学的开展。[14]吕化的《文化传承与创新视角下的武术双语教学探析》讲到对传统武术文化内涵的深入理解、武术实践的扎实功底、外语运用能力和对武术教学规律的认识是阻碍双语教学的主要原因。因此他建议明确武术双语教学目标,加强学科研究与建设。加强对武术双语教学重视和武术教学的主体地位。发挥区域特点,加强精品课程建设。注重高素质双语师资的培养。编写高水平的武术双语教材。借助孔子学院对外交流,提升民族形象。[15]杨啸原在《武术双语教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一文中认为武术双语教学有利于国际间高校的文化和学术交流,有利于培养国际型武术人才,以及专业和学科发展;有利于武术的对外推广和武术学生到国外就业;它是高校教学改革和实现教育国际化之必然。但是,由于存在教材编写难度大,双语型教学人才缺乏等问题。目前武术双语教学只能在部分学生和教师中进行。这说明我国高校武术双语教学的层次和规模还处于非常低的水平。[16]

高校国际贸易教育教学 篇10

江苏作为教育强省,高校林立,大学生绝对数量位居全国第一,应当进一步借鉴高校德育教育的国际经验,针对高校德育工作中出现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在继承过去德育工作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积极探求新思路、新方法、新对策,把高校德育工作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实际结合起来,扎实工作,创造性地落实,使高校德育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不断提升我省高校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一、高校德育教育的国际经验

西方一些国家高等教育发展历史较长,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累了较丰富的德育工作经验,形成了一些符合现代教育发展规律的有效做法。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浪潮中,他们率先接受了挑战,并取得了一些在德育教育方面的经验与教训,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国高校德育教育有着一定的启示作用。

(一)美国高校德育教育的内容与特色

美国高校德育教育集中体现在价值观教育上,其目的在于促使青年的个性自由发展、自我完善。它以个人为中心,以个人前途为动力,吸引、促进学生自觉接受价值观教育。因此,以个人主义为中心的价值观就成为美国社会的精神支柱,在高校则成为德育教育的灵魂,也成为大学生价值观学习的动力。需要注意的是,美国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采用的是渗透方式,将价值观的内容融会在人文社会科学中,使学生在无意识的过程中受到熏陶与教育。此外,以诚信为中心的伦理道德教育,以历史学为主要内容的爱国主义教育,以健全人格为中心的心理教育均是美国高校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与特色。

(二)英国高校德育教育的内容与特色

英国高校的德育内容是根据德育目标和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水平来确定的,并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充实和调整,呈现出以下特点:第一,与公民教育相结合的政治教育。第二,借助宗教教育渗透传统的道德思想。第三,英国高校德育教育具有广泛性的特点。无论学校还是家庭,无论是政党还是宗教团体,所有的人员、所有的场所、所有的事迹都会被利用,学校所有的课程都可以成为德育的载体,几乎到了“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无孔不入”的地步。不仅注重“认知”和“情感”,而且十分注意“行为养成”。

(三)日本高校德育教育的内容与特色

日本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德育教育的方法开始向生涯教育转变,突出地表现为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地位日益提高,并要求把加强德育教育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第二,内容同生活紧密相联,着眼于对大学生将来的生活和为人处事方面的引导,并注重个人权利、尊严的民主教育,以促进大学生价值观、人生观的确立。德育的内容在面向社会中不断扩大,以满足适应社会和人的发展需要。第三,课程设置灵活多样,既有专门讲授基本美德和道德准则类的科目,也注重从各门学科中对学生进行渗透性的德育教育。第四,教学教法上注重实效。报刊、杂志、电影、电视、互联网等这些传播媒介的教育作用日益受到日本各高校的高度重视。同时,还努力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从而达到促进观念更新和正确道德培养的目标。

二、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高校德育面临的新形势

我国的高等教育正在进行着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规模最大的改革。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中国越来越多地融入到世界这个大舞台,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从而使得高校德育也面临着新形势,因此,必须站在历史的高度,以战略的眼光来认识新时期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高校德育环境的变化

高校德育环境不仅影响大学生道德观念和道德情感的形成,而且影响大学生成才的方向与动力,进而影响学校和社会教育目标的实现。当下,我国社会正处于深刻的转型时期,各式各样的社会思潮对人们思想的震撼与冲击前所未有。各种观念大量涌现,正确思想与错误思想相互交织,进步观念与落后观念相互影响。同时,随着高等教育的国际化,高校德育正受到西方意识形态的冲击。西方思想文化中反映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东西和消极腐朽的东西也会乘机而入,影响和腐蚀人们的思想。当代大学生,由于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当中,理想信念易于产生动摇,淡化了整体观念、纪律观念,往往从个人和小团体的利益出发,产生自由主义和分散主义。

(二)高校德育对象的变化

高校德育的对象就是学生,更具体的讲,就是学生的思想。目前高校学生以1985年以后出生的独生子女为主体,这一代学生由于从小就生活在国际化的大背景下,具有自身独特的思维方式、道德观念和个性心理。一是价值观念核心由社会本位向个体本位转变。他们积极追求个人的价值、尊严和利益需求,自我意识、进取精神、成就欲望和自我责任明显增长。二是价值目标由理想主义向功利主义转变。大学生身处社会转型及市场经济逐步完善的社会环境中,更多地关注他们自身的成长和现实利益的获得,而缺乏一种对社会的责任感、使命感。三是价值信仰由一元主导向多元并存转变。四是价值取向由单一型向多样化发展。当代大学生的价值信仰、价值取向越来越多样化,他们更加注重从自身需要出发,寻求实现个人价值最大化的途径。

(三)高校德育内容的变化

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高校德育内容出现新的变化。主要是在原有高校德育教育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了新的内容,赋予了新的意义。比如增加了心理健康、创新思维以及科技、竞争、民主和法制等教育内容,使高校德育更加直接地体现出其培养人、发展人的功能。

江苏作为沿海经济发达省份,由于本身优越的区位优势和较强的经济实力,学生成长生活的条件较之内陆省份更胜一筹。另一方面,作为教育强省,我省高校比较早的与国外高校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办学,据统计,目前已与17个国家和地区合作建立了349个办学机构和项目,初步形成了江苏高等教育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因而我省学生与国外高校的接触交流机会也大幅度增加,同时也意味着国外的各种思想文化潮流对他们影响更广、更深。这给我省高校德育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三、高校德育教育的国际经验给我们的启示

1、坚持德育为首的指导思想。在教育过程中,要强调德育为首方针。各级各类学校尤其是高校要从内心深处认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把德育教育放在首位,使德育与智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一个有机体。决不能让德育教育流于形式,出现教师厌教,学生厌学的现象。

2、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功能。民族精神的培养是德育教育的应有之义。五千年辉煌的文明史、丰富的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一以贯之的精神支柱,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如注重品德、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追求人的价值等,对确立人类新的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应加强传统文化的教育,使传统文化的精华融入学生的心灵,内化为学生的品质,形成做人的习惯。

3、采用实践化的教育途径。我国当代许多大学生,由于与社会接触少,缺乏耐苦、耐挫精神, 缺乏必要的独立生活意识和能力,体会不到劳动人民的辛苦,体会不到父母养育的艰辛,不爱惜劳动成果。要通过实践活动的锻炼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让学生认识自然,体验社会生活,培养生存能力,以锻造出能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

4、心理教育要更加重视。我国高校现在的大学生,由于学习、生活、就业、考研等方面的压力,心理不健康或亚健康的人占有较大的比例。要使当代大学生具备乐观进取的精神、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全的人格,就必须更加重视对大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及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工作。各高校都应将心理学作为必修课或主要的选修课之一,向每个大学生传授心理学的有关知识,提高大学生的心理自我调节能力。要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与治疗机构,开设咨询与治疗门诊,减少大学生的心理疾病、增进心理健康。

此外,在高校德育教育中还应注意紧密结合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开展针对性强的教育实践。要根据江苏学生见多识广、自主意识强等身心特点,将一些先进的教育理念、方式引入到教育活动当中来,强调教育的双向性、双赢性,不断提高德育教育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影响力,使其成为贯穿高等教育的一条主线。

四、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提高和改进江苏高校德育教育的思路与对策

(一)明确国际化进程中高校德育的目标

在教育国际化日趋频繁的今天,我国高等教育的德育目标必须做出适当调整,加以明确,以跟上时代的步伐,为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服务。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大德育”理念。德育的一个基本功能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使学生能在未来的生活中培养自己的良知与德行,成为社会的合格成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人”作为出发点和归宿。高校德育工作一旦离开了对学生精神世界的真切关怀,德育教育就会成为失去针对性和目的性的空洞的理论说教,往往与德育的目标背道而驰,它越是加强,就越会失去学生对道德教育的信任感。德育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建立起对国家、社会的责任感。

(二)突出德育地位,增强德育的有效性

纵观当今世界学校诸方面的教育,德育是基础,是教育的灵魂,占据着首要位置。可以说,不重视德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高校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直接关系到我国的文明程度,社会风气的好坏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我们必须站在历史的高度,以战略眼光来认识新时期德育工作的重要性。纠正和防止把德育变成“软”任务,片面强调文化知识传授而忽视思想品德教育的状况。我们在高校教育管理上应当把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放在第一位,实施“以德育人”。要坚持以人为本,使高校德育教育与我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实际相结合,与大学生的思想实际相结合。

(三)加强和改进高校政治理论“两课”教学

政治理论“两课”教学是高校实施德育工作的基本途径,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在培养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要按照充分体现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要求,全面加强政治理论“两课”的学科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大学生头脑工作。要联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联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把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把系统教学与专题教育结合起来,把理论武装与实践育人结合起来,大力提高教育的有效性。

(四)主动占领网络德育教育新阵地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互联网作为信息传播的新媒介,越来越成为高校学生获取知识和各种信息的重要渠道,并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乃至思想观念发生着广泛和深刻的影响。努力探索高校德育教育进网络的方式方法,构筑一个内容和形式有机结合的网络平台,是使高校德育教育提高实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的有效途径。我们要全面加强校园网的建设,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高校德育教育的重要手段,以此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不断拓展大学生德育教育的渠道和空间。要加强网络德育教育队伍建设,形成网络德育教育工作体系,牢牢把握网络德育教育主动权。

(五)不断优化高校德育环境

首先,加强校风、学风建设,创造健康向上的育人氛围。优良的校风、学风,会使学生耳濡目染,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和熏陶。其次,加大物质投入,营造“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德育环境。学校是学生活动的重要场所,精心设计、布置的校园、教室、大学生活动中心、宿舍和食堂环境,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德育教育的内涵。

(六)充分发挥党团组织在大学生德育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一是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做好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要高度重视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积极主动把优秀大学生吸纳到党的队伍中来,充分发挥他们在大学生德育教育中的骨干带头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要创新学生党支部活动方式,丰富活动内容,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使其成为开展德育教育的坚强堡垒。二是发挥共青团和学生组织作用,推进大学生德育教育。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在大学生德育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高等学校团组织要充分发挥在教育、团结和联系大学生方面的优势,竭诚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

总之,江苏高校应根据党中央加强改进德育教育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要求,深刻认识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大背景,结合我省高校实际,认真研究、探索和把握德育工作的客观规律,不断改进和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努力开拓德育工作的新局面,为实现“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江苏”作贡献。

摘要:在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大背景下, 在国外高等教育发展的有益经验被不断地介绍到我国, 学生与教师方面的国际交流日趋频繁, 教学与科研领域的国际合作也逐步深入的今天, 高校德育教育的作用日益突出。江苏高校应根据党中央加强改进德育教育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要求, 深刻认识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大背景, 结合我省高校实际, 认真研究、探索和把握德育工作的客观规律, 不断改进和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 努力开拓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为实现“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江苏”作贡献。

关键词:高等教育国际化,高校德育,新形势,对策

参考文献

[1]高等教育国际化:契机还是挑战.中国教育报.2004-10-12.

[2]易志华.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探析[J].江汉论坛.2003, (10) .

[3]徐剑锋.WTO与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J].教育探索.2003, (07) .

[4]邱咏梅.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维度与挑战[J].江西社会科学.2003, (09) .

[5]张凌.对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问题的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 (05) .

高校国际贸易教育教学 篇11

【关键字:】《国际结算业务》实训教学 环境 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809(2010)08-0049-01

高校的主要目标是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但目前高校的培养目标与社会需要存在一定的距离,表现在教学理念上,即重理论,轻实践;重成绩,轻能力,导致的后果是:学生动手能力差、经验不足,职业素质低,难以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而尝试在高校开展实训教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实训的定义,可以概括为:实训即在模拟真实的环境中,为完成特定的目标而进行的专项训练活动。[1]

实训课是为完成特定的目标而进行的专项训练活动所专门开设的课程。

实训课是一种实务课,它与传统的实验课有着本质的不同。实验课强调理论知识的验证,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后,通过实验,进一步验证理论课上所学的知識,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是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实训课将企业搬入课堂,强调学生的业务技能的培养。学生在学完某一门或几门相关理论课程后,在实验室的模拟或仿真环境下,以业务软件为平台,以业务案例为载体,通过模拟的业务操作,掌握业务的整个流程和基本做法。上海金融学院的实训教学从2003年起步,引进某银行的《国际结算业务》软件,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一、仿真性是实训教学的精髓

仿真性指实训教学能真实再现银行的具体业务运作情境,具体包括实验室环境仿真性、业务流程仿真性、软件和资料仿真性和教学过程仿真性等。

1.实验室环境的仿真性

在实验室的布局上,适当参照银行业务部的布局,如采用开放式的网状布局,使实训者有一个接近或仿佛置身于银行实际环境中的感觉,这种环境可使学生自觉调整自身不同于课堂上课的状态,促使学生主动去思考,实施自己的实训过程和实训操作步骤,主动加入群体活动中去完成实训任务。

2.业务流程仿真性

在仿真银行环境中,以国际结算业务流程为连接线,将国际业务部的各个职能岗位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系统性的经济业务使理论与实践连接起来,使每个实验者更深切地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体会到自己在流程中所处的位置和应负的责任,体会到银行基于流程的运作模式。

3.软件和资料的仿真性

我们在软件的选择上选择了银行的业务软件,而非教学软件;使用的资料是稍做修改的银行业务资料。我们还将银行的一些空白表格,如“境外汇款申请书”“开证申请书”等拿来应用于实训教学中,从而使实训具有很强的真实感和实用性。

4.教学过程仿真性

在教学中,采用学生统一上机练习和学生分组上机练习相集合的方法。如信用证中开证行、通知行及议付行的具体业务,要求每一位学生对这几个行的业务都必须掌握,或让几个学生一组,分别担任客户、开证行、通知行及议付行角色,共同完成整个信用证流程。我们还模拟企业的考勤制度,学生每次进入实验室都要签到,其出勤率作为教师评定平时成绩的一项依据。

二、角色的转变是实训教学成功的关键

高校传统的课堂教学“满堂灌”,实践证明它已无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开拓能力,因此,实训教学首先必须从认识观念上进行创新。

1.师生角色的转换

《国际结算业务》实训课是一门以训练学生的业务技能为目的的课程,技能学不出来,它只能是练出来的。因此,师生的主辅角色必须进行转换。而角色的变化带来了教学方式的变革。

我们采用学生自主学习、互助学习为主,教师讲授为辅的教学方式。教师的讲解一般占一次课的1/3时间,最多不超过1/2时间,尽可能多安排学生操作的时间。在教学中,采用业务操作演示、重要知识点讲解、业务操作流程的阐明及解答学生操作疑问等形式,并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电脑、投影仪、教学PPT等),形象直观地表达相关的教学内容,以提高讲授效果。

对学生而言,在银行实验室中,他们是主角,是掌握技能、体验业务的主体。在一个仿真的环境中,学生根据教师的操作要求去主动钻研实训操作指导书,在操作中认真思考,亲身体验;遇到问题时,同学之间相互讨论,研究解决,如不能解决,还可向教师提问解决,这样,使学生在一个较为宽松的学习环境中,通过自主、互动的学习方式,结合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方法,去分析、研究、解决所面临的业务问题,并且在软件操作应用中,达到对所学知识进行综合运用,融会贯通的效果。

2. 学生自我角色的转换

为了全面提高实验者的综合实践能力,我们模拟《国际结算业务》系统在银行中的实际运行过程,让学生模拟银行国际业务部的相关岗位,使每一个学生都找到相应的“职业角色”的感觉。

在这种环境下,学生自己已由“学生”向“员工”转换,而不同岗位的设定,使学生从“员工”的角度,深刻体验这个岗位该做些什么,如何解决遇到的问题。例如,学生可先后担任前台业务受理和后台业务处理等几个不同岗位的员工角色,第一次在这里可以零距离接触到将要从事的职业岗位,具有很好的目的性和方向性。由于这些训练的真实感和实用性都较高,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大家在实验室里认真操作,相互探讨问题,并提出自己对问题处理的观点和建议,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为即将开始的职业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实训教学所要求的教师:双师型

实训教师在课程中的作用如同一部戏中的导演,其水平的高低直接导致了这部戏的质量。由于目前专职实训教师较少,很多是理论课教师兼职,因此加强实训教师的培训已成为当务之急。实训教师不仅需要掌握丰富的知识,还要熟悉实务,并有较强的实践能力。社会的需求对实训教师的要求日益提高,而“双师型”教师应该是实训教师培养的一个方向。

四、实训教学的考核:比结果更重要的是过程

我院《国际业务》实训课考试都以上机进行业务操作的形式进行,平时成绩占该门课总成绩的60%,期末考试只占40%,强调的是平时训练的重要性。平时成绩以平时的练习、测试为主,并综合考虑学习态度、出勤率、上课纪律等因素。整体上,着重看学生对实训内容的掌握程度、操作流程的正确与否、操作细节的把握程度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期末考试是对学生所学内容的集中检验,课程结束时,要求每位学生对自己参加实训课所训练的内容、完成情况、心得体会、对课程改进建议等进行总结,并写出实训报告。

参考文献:

高校国际贸易教育教学 篇12

虽然, “双语教学”在我国各高校目前已经如火如荼地展开了, 但是, “双语教学”的科学含义是什么?包括法学教育界在内的学界对此却一直存在不同观点。例如, 有学者认为“双语教学”可以成为提供我国新时代外语教学质量的重要策略, 其本身也不是单纯的教学方法问题。[1]有学者将“双语教学”定义为:它是在学校包括课堂教学在内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 以及学生的日常生活中, 不只使用母语, 同时广泛使用外语的一种教学活动。还有学者根据外国字典中的定义将双语教学理解为:“双语教学提出的最初目的主要是通过这种教学模式实现多元文化的共存。”[2]客观地讲, 这些观点均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但都忽视了“双语教学”一词在我国的演进历史和法理基础, 因而缺乏建立一个准确解释“双语教学”含义的根基。

国家教育部[2001]4号文件《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第8项题目为“积极推动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教学”, 该项全文如下“按照‘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 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挑战, 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对高新技术领域的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专业, 以及为适应我国加入WTO后需要的金融、法律等专业, 更要先行一步, 力争三年内, 外语教学课程达到所开课程的5%~10%。暂不具备直接用英语讲授条件的学校、专业, 可以对部分课程先实行外语教材、中文授课, 分步到位”。这是我国高校实施“双语教学”的法理基础, 脱离此基础分析我国“双语教学”的含义是错误的。按照以上规定, 目前在我国高校进行的“双语教学”, 是指除外语课程外, 采用外文教材, 并用外语授课的课时占该课程课时的50%以上 (含50%) 的课程。由于英语是我国所有普通高校本科生的必修外语, 所以, 教育部所称的“双语教学”实际就是使用英语进行专业课程教学。而国际经济法学双语教学就是指在高校国际经济法学专业课程的本科教学中使用英语授课的课时占该课程总课时的50%以上 (含50%) 。

国际经济法学双语教学之必要性

第一, 我国对外经贸活动中急需大量既熟悉国际经贸法律和国际惯例、又能熟练运用外语的涉外法律人才, 这是实行国际经济法双语教学的现实基础和根本出发点。外语 (主要是英语) 作为工具, 在经济全球化和法律全球化时代愈加重要, 法律职业者要熟练地运用外语处理法律文书、用外语直接交流, 而不能再借助于翻译。这样, 法律实务要求法学教育必须与之相适应, 其双语教学势在必行。[3]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 我国的对外经贸活动日益频繁, 特别是在2001年12月正式加入WTO后,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贸易大国, 现在每年的进出口贸易额一直在2万亿美元以上。与此同时, 我国和其他国家间的贸易摩擦和争端也急剧上升。国际经济法学是教育部确定的高等院校法学专业必须开设的核心课程之一, 其主要内容包括国际货物买卖、国际投资、国际金融、WTO和国际商事争议解决等方面的国际法律制度, 是一门理论和实践密切联系的学科。

第二, 国际经济法的法律渊源包括许多国际经济条约和国际商事惯例, 它们几乎贯穿了国际经济法的始终, 除此以外, 各国的涉外立法也是国际经济法的重要渊源。这些法律的原始文本通常都采用国际通用语言————英语, 然而, 由于语言本身所具有的符号性、民族性和文化性等特征, 使我们在将这些法律文本翻译成中文时, 译文总是难以完全表达原意, 甚至难以理解或曲解原文的含义。最直接的办法是使用英文原版法律规定, 按照英文原版词义和语境去理解。用英文传授该部分知识比中文教授更为准确。

第三, 实践中的国际经贸纠纷往往发生在英语环境中, 案情异常复杂。国际经济法学实施双语教学能使学生在双语环境的培养和熏陶下, 了解到原汁原味的外国法律以及国际条约、国际惯例, 在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的基础上培养了学生运用相关法律解决国际经贸纠纷的能力, 为将来从事涉外法律实务工作打好基础。

国际经济法学双语教学实施之困

目前, 我国开设法学本科专业的400多所大学大多开设了国际经济法学双语课程。但从各高校国际经济法双语教学的具体实施情况来看, 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的困难:

第一, 选择何种双语教学模式之困。实践中, 各高校采取的国际经济法学双语教学模式大致有三种:1.全外型模式, 亦称浸润型模式, 即所开设课程采用英语原版教材, 课堂讲授、案例分析讨论、课程考核等环节完全用英语进行;2.混合型模式, 采用英语原版教材, 课堂讲授、案例分析等环节用英语与中文相结合进行;3.半外型模式, 即采用英语教材, 中文讲授的方法。后两种模式统称为过渡型模式。目前, 多数学校采用过渡型国际经济法学双语教学模式, 用英语学习专业名词和进行简单解释和表达, 重点的描述和解释用中文, 导致了国际经济法学双语教学效果反而不如中文教学的尴尬局面。[4]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二:一是学生们的英语水平整体教差, 学生英语水平差是制约国际经济法学双语教学开展和发展的瓶颈之一;二是各高校国际经济法学双语教学师资力量普遍较薄弱。目前各高校承担国际经济法学双语教学任务的教师主要是本国教师, 其中许多教师原本是外语专业人才, 他们仍然照搬外语教学方法用于国际经济法学教学中, [5]使国际经济法学双语课程成了外语翻译课。

第二, 国际经济法学双语教材选用之困。理论性和实践性兼具的高质量教材直接关系到国际经济法学双语教学的质量。目前国内出版的能全面涵盖国际经济法领域基本知识的双语教材较少, 其中出现的语法错误和中式英语表述过多, 法律描述的内容和角度也有不少值得商榷的地方。[6]而且, 这些教材存在着涵盖内容出入较大、重理论轻实务、一般性介绍内容多而具体法律规则少等问题。

第三, 实践教学环节和考核的方式之困。我国各高校的国际经济法学双语教学仍以传授系统的和科学的法律知识为主, 注重理论教学。国际经济法学双语课程一般每周仅有2-4节, 这使得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无法和学生深入地用外文讨论或沟通, 大大影响了双语教学的课堂教学效果。在课堂之外, 实践环节的缺失严重影响了学生分析和处理实际涉外法律纠纷的能力。实践中, 不少法学院校也开展了包括模拟法庭、专题辩论、法律咨询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然而这些实践教学的内容多关注国内民商法、经济法以及刑法领域, 鲜有涉及国际经济法领域, 即使涉及到国际经贸案件, 也多是采用中式法律思维模式分析、讨论案件, 学生难以全面、正确地理解主要源于英美法系的、已判例法为主的国际经贸法律规则。

完善国际经济法学双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1.我国国际经济法学双语教学应采取全外型教学模式

笔者认为, 国际经济法学双语课程的开设应宁缺毋滥, 不要使其成为应付检查和评估的摆设。如果要开设, 必须采取前述的全外型教学模式。当然, 考虑到学生的英语能力问题, 国际经济法学双语课程应安排在高年级的大学生中讲授。将国际经济法学双语课程作为选修课, 仅让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或其他具有较高英语水平的学生选修。毕竟国际经济法培养的是专门人才, 而非是通才教育。在全外型教学模式下, 教师用英语讲授、提问, 学生也完全使用英语回答和讨论, 使学生沉浸在国际经济法律的英语语言环境中。涉及少数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 课后教师可以用中文作为辅助语言进行个别解释。

2.加大国际经济法学双语教学师资力量的培养

由通晓外国法律的外籍教师实施国际经济法学双语教学是最理想的, 但由于外籍教师数量有限, 费用昂贵, 所以, 国际经济法学双语教学任务主要还是由一些专业扎实、精通英语的本国教师来承担。因此, 各高校要加大对国际经济法双语专业人才的培养。一是将英语水平强、国际经济法学基础扎实的专业教师培养成双语教师。具体可以采取为这类教师提供出国深造机会或与国内知名外国语大学联合培养等方式。二是在外语类高校、高等师范院校中开设以培养双语教学师资为目标的专业, 将专业外语及有关双语教材纳入必修课程。三是引进双语教师。引进对象应为法律专业的归国留学人员, 他们既有扎实的专业知识, 又有较高的英语水平。

3.重视国际经济法学双语课程教材建设

原则上, 国际经济法学的双语教学应使用原版英文教材, 但原版英文教材存在着购买费用过高、教材内容不能完全适应中国国情以及较少涉及中国有关涉外经济立法等问题。所以, 引进原版英文教材只能是权宜之计, 最终国际经济法学双语教学仍应选择我们的自编教材。可以考虑由教育部统一组织编写既能满足我国对外经贸活动需要又适合我国学生学习的高质量国际经济法学双语教材。

4.强化国际经济法双语课程的实践环节训练, 积极探索有效的双语教学考核模式

在国际经济法学的双语教学中应加大实践环节的比重, 创造多种形式的实践环节使学生尽可能地适应国际经贸法律实务环境。例如, 在校内可以开展有关国际经贸案件的模拟法庭、模拟仲裁、国际经济法专题辩论和疑案辨析等活动;在校外, 学校可以与外资或涉外律师事务所、外资企业、政府外经贸部门等合作建立教学实践基地, 定期组织学生进行课外实践活动。国际经济法学双语教学的考核应在坚持结构化考核办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细化平时成绩, 主要以学生在课上参与双语教学互动的表现、课下完成双语教学平时作业的质量来衡量, 考核点包括英语表达能力、英语听力、英语阅读能力、法律基础知识掌握程度、法律思维、实践能力等。期末考试试题均采用英语表述, 学生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考试时间确定用中文、中英文结合或者全英文答题。对于完全用英文准确答题的, 可以给予一定的加分。

摘要:国际经济法学双语教学是指在高校国际经济法学专业课程的本科教学中使用英语授课的课时占总课时的50%以上 (含50%) 。应通过采取全外型教学模式、加大国际经济法学双语教学师资力量的培养、重视国际经济法学双语课程教材建设和强化国际经济法双语课程的实践环节训练等措施来提高国际经济法学双语教学的实效。

关键词:国际经济法学,双语教学,探析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双语教学不是单纯教学方法问题, http://www.xzschool.

[2]查晓雯.立足实际开展国际贸易法双语教学[J].南方论坛, 2006 (2) :57-59.

[3]张文显.入世与法学教育改革, http://www.edu.cn/20011221/3014828_1.html.

[4]任英欣.双语教学在国际经济法教学中的运用[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 (3) :114.

[5]王刚, 李岩.关于国际法学科开设英汉双语教学的思考[J].安康师专学报, 2006 (3) :111.

上一篇:疾病防治与保健下一篇:构建高中生物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