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学国际贸易

2024-09-01

大学教学国际贸易(共12篇)

大学教学国际贸易 篇1

摘要:双语教学在中国来说, 是通过在学科学习中对学生进行母语和外语的教育 (主要是英语) , 以期达到学生最终掌握两门语言的目的。在进行双语教学的实践中, 它并不是为了单纯教授两种语言而设计的课程, 而是运用两种语言作为媒介语来向学生讲授学科知识。

关键词:双语教学,浸入型双语教学,保持型双语教学,过渡型双语教学

一、双语教学的定义及类型

双语教学并不是中国教育体制中所独创的, 在世界其它国家同样也存在双语教学。但是双语教学在中国还是具有自身的一些特点。双语教学在中国来说, 是通过在学科学习中对学生进行母语和外语的教育 (主要是英语) , 以期达到学生最终掌握两门语言的目的。在进行双语教学的实践中, 它并不是为了单纯教授两种语言而设计的课程, 而是运用两种语言作为媒介语来向学生讲授学科知识。

双语教学主要包括三种类型, 即浸入型双语教学 (Immersion Program) , 保持型双语教学 (Mainte nance Bilingual Education) 及过渡型双语教学 (Transitional Bilingual Education) 。

二、目前双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在大学所推进的双语教学实践中主要存在以下几种问题:第一, 双语教学的教学策略没有统一的标准。第二, 学生接受能力有限。第三, 教材的使用有待进一步系统化。

三、提高双语教学的措施

杨嘉铭 (1997) 曾提出双语教学应该从“学生、教师、教材”这三方面入手, 并认为只有这三方面协调发展才可能使双语教学顺利开展。除此之外, 双语教学质量的提高还应依靠整个专业的系统建设, 而不应是仅仅关注个别课程的双语教学建设。下文将就此展开论述。

(一) 注重教学课程内容设计

学生在学习国际金融与国际贸易双语课程中突出反应出的问题体现在对于专业词汇掌握较少并且较难理解, 阅读专业的英文教科书有较大难度。相信这样的情况在其它双语教学课程中同样存在。综合分析造成以上情况, 大致和学生本身的英文基础有关。此外, 由于使用的欧美原版外文教材, 其内容的编写也带有非常强的欧美国家教育风格, 随之带来的就是学生也需要去适应这种风格并修正自己的学习习惯。如果之前学生未经过相应的训练, 这将给学生的学习带来较大困难也给教师的教学带来阻碍。针对这样的情况, 在课前教师可将每一章课程内容中所涉及到的专业词汇及其释义提供给学生, 供学生预习使用。在正式开始上课后, 也可再重复讲解这些词汇以加深学生对这些词汇的印象。

此外, 具体的上课内容应该遵循有逻辑、有条理、简单清晰地原则。由于欧美原版教材有一突出的特点就是在讲述理论的同时会附加大量的案例来解释理论, 也以此来避免学生难以理解抽象的理论或不知道该理论可以运用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何种问题。这样一来加大了学生的阅读量, 如果学生的语言基础和阅读技巧训练较为薄弱, 这将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把握重点的问题。

(二) 灵活运用双语在教学中的使用比例

在对国际金融与国际贸易双语教学实践中发现, 学生对于英语的掌握存在参差不齐的情况, 听、说、读、写能力都有所区别。对于这样的情况教师需要对授课进行调整, 集中凸现在使用英语与中文的比例。在教学初期可通过课堂提问和课后询问学生预习及课堂听课的反馈意见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主要是针对在多大程度上可以听懂老师的上课内容及其读懂教科书内容。根据学生不同的反应应对教学使用的语言进行调整, 避免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当然与学生就课程的授课形式的沟通应该贯通整个课程, 这样为的是了解学生在每一阶段对于课程的学习反馈, 如果已渐渐克服语言困难并且熟悉了这种授课方式, 可以渐渐加大英语使用的比例。

(三) 灵活运用对比教学方法

文中以上部分已提到, 目前由于双语教学大量采用的是欧美原版的教材。本院所开设的国际金融与国际贸易也采用了美国原版教材。在使用该教科书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发现该书所附加的一些内容及其案例主要侧重于他们本国的情况。该门课程的具体特点是大部分理论是通行的, 只是个别理论所遵循的原则会有所不同。如国际收支平衡表由于各国所遵循的编写原则不同, 教科书的编写明显偏向叙述本国的编写方式。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对该国的编写方式进行讲述并也对本国的编写方式进行详细讲述。在讲授完理论部分后, 可布置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对本国最近几年的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数据进行分析, 从而加深理解。

(四) 通过系统的专业课程建设, 建立良好的双语教学平台

上文就双语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论证, 其实在本院所开展的国际金融与国际贸易双语课程也存在相似的问题。总结所有这些问题的最基本根源还是存在于学生本身, 学生对于语言的掌握及其阅读欧美原版教材的训练。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笔者认为双语教学的实践者不应单单把目光集中在单门双语课程的建设上, 而是应该为整个双语教学建立一个系统, 搭建一个平台。要做到此, 应该考虑以下措施。

第一, 明确专业培养目标。简而言之, 学院需要根据专业特点明确专业所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以本院为经济学专业学生开设的国际金融与国际贸易双语课程为例, 该专业的目标是要培养面向东南亚的经济学专业学生。在这样的前提下, 开设国际金融与国际贸易这样的双语课程也是为了帮助同学在学习了专业知识的基础上, 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语言水平。

第二, 有选择的进行招生。由于双语教学需要学生拥有相对较好的英语基础, 所以在专业招生时就应注意考生的英语分数。争取招收一些英语基础较好并且水平相当的学生, 这样可为日后学习扫清部分障碍。

第三, 系统设计专业课程。在四年的本科专业学习中, 应该考虑在第一、二学年期间集中开设该专业的基础课程其中应该包括大量的英语训练课程, 如基础英语、听力、口语、写作课程。这些课程应该进行单独开设, 并配以专业的教师进行强化训练。此类型的课程可以强化学生的英语基础。此后, 可在第三、四学年开设专业双语课程。在这样的平台上, 相信目前双语课程教学中遇到的很多问题可以得到很好的解决。

四、结论

中国大学开展双语教学已经有一段时日, 其目的是通过使用母语和外语 (主要是英语) 来进行专业课教学。通过这种授课方式, 希望学生不仅可以掌握学科知识, 还可以促进学生对外语的学习。在双语教学实践中遇到一些问题, 如学生语言基础薄弱和没有统一的教学策略等。针对这些问题, 双语教学的实践者可以通过课程内容的设计, 灵活运用两种语言与对比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学习。但是最根本的还是建议通过系统建设专业, 明确专业建设目标, 选择招生对象和系统设计专业课程来为双语教学的进行建立良好的平台。

参考文献

[1]方帆.从双语教育的迷思看双语教学的课堂实践[W].双语教育研究网http://www.double.cc/stylel/article.asp-id=20147.

[2]张维佳.双语教学的性质、条件及相关问题[J].语言教学与研究第4期.

[3]熊彬, 宋爱晶.对国际贸易课程双语教学策略的探讨[D].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探讨[M].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

大学教学国际贸易 篇2

活总结

三个月了,这里的生活一切都好,却是有一个问题实在不能适应——效率太低。刚来不到一个月我的笔记本电脑的液晶显示器坏了,学生志愿者带我把电脑送到当地一间较大的商店修理电脑更换配件,当时店员告知需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才能修好,虽然觉得修理周期有点儿太长,但由于显示器的裂痕实在影响操作,我还是决定更换。可是当我一个月之后去取电脑时,却被告知型号太旧,在印度找不到合适的配件。就这样,我的笔记本在商店里躺了一个月,又原封不动地带着裂掉的显示器回来了。

更夸张的是,由于知道非法滞留的严重性,我们刚来没几天就已经开始准备我们签证的续签手续,为此我们早早地开始不断地奔波在和平乡和另一个城市之间,填了各种各样的申请表,交了很多张照片,签了无数的字,盖了不同的章,却一直到9月26日,即我们的第一个签证到期的日子,仍然没有拿到我们续签的签证。有的只是上级警察局给的一份签证续签手续在办证明,当然,据他们说有了这份证明在印度国内就是属于合法停留了。但是由于没有拿到正式的续签签证,心里总是还有那么一点不放心。

除了这里的人办事效率太低意外,我在这里的生活总的来说还是挺好的,在中国学院的教学工作也进行的比较顺利,当然,免不了还是会遇到一点麻烦。从上次小考试以后,我在课堂上就更关注那些不常常出声发表看法的同学,想要尽可能给他们创造开口说话的机会,甚至在必要的时候迫使他们开口练习。但是这样一来,一些新的问题就出现了——这些不常开口说汉语的同学,尤其是女生,在回答问题的时候总是要花费太多时间来思考答案或者说整理句子,这使得课堂上有时会出现较长时间的冷场,课堂气氛有时也会变得尴尬,最坏的结果是可能会影响到整节课的教学进度甚至不能按计划完成教学任务。现在,我开始在备课的时候,就在教学计划中安排出额外的三到五分钟时间,给这些不常开口的同学一点思考的时间,当然在课堂中我会适当地打断他们的思考,给他提示帮助他回答问题,这样一来课堂上就不会出现较长时间的冷场,有助于顺利完成教学计划。

还有那么一两个学生,这是最让我头疼的,在课堂上他总是睁着大大的眼睛好好地看着我,看起来完全一副认真学习的样子,可是当我点名向他提问的时候,他仍然是那副睁着大眼睛好好地看着我的表情,完全不回答问题。刚开始我以为是不是他没有听懂问题,可是重复或者解释问题后再问他,他的表情仍然不变,甚至最后我用很慢的语速问他“你听懂了吗?”或者“明白了吗?”的时候,他仍然丝毫没有改变他的表情,更别说点头或者摇头回答我的问题。这样的时候我只能无奈的把课堂教学又拉回到正常的轨道上来,继续剩下的教学任务。对于这一两个学生,我还没有找到更合适的办法,我会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好好努力的。

大学教学国际贸易 篇3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 苏州大学 教学技能 江浙沪教学联盟

2015年4月24日,我很荣幸代表苏州大学参加由“江浙沪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学联盟”主办、浙江师范大学承办的2015年“首届江浙沪国际汉语教学技能大赛”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通过此次比赛,我在对外汉语教学与技能方面有了显著进步,在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重新审视的基础上深刻体会到加强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教学技能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一、现状检视:需求与培养的相脱节

近些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综合国力的提升,世界范围内对外汉语教师的需求存在巨大缺口。目前高校扩招现象十分普遍,国内高校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培养凸显出很多问题,其现状令人堪忧。

二、困境出路:对外汉语教学技能的培养

(一)培养模式的创新

1、定位培养方案

2009年5月国务院学位办公布了《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以下简称《培养方案》),确定了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培养具有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技能和良好的跨文化传播技能、跨文化交际能力,适应汉语国际推广工作,胜任多种教学任务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化专门人才。

2、创新培养模式

苏州大学应在《培养方案》的指导下转变培养观念和培养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注重教学理念的应用性,处理好汉语本体知识的教授与学生教学实践能力培养的关系,培养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汉语教学能力。苏州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建设的改革与创新,应当立足于对外汉语教学技能的培养,这是改革的关键所在。

(二)、强化教学技能,打造核心竞争力

参加“2015年首届江浙沪国际汉语教学技能大赛”我准备了近二十天时间,在这个过程中,做得最多的工作就是教案的创新与修改以及课件的制作与完善。在文学院三位老师的指导下,我不断创新自己的讲课思路,在一遍一遍的试讲中不断塑造自身的教学风格,在这个过程中我的各方面的素养都得到了显著提升,但是参加比赛的只有我一个人,如果汉语国际教育硕士都有这样的机会,那么本专业的整体素质一定会有巨大飞跃。所以苏州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应当在提高学生的教学技能上下功夫。

1、在综合指导的基础上强化见习

苏州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组成教学导师团队,导师团队制定出切实有效的教学策略与方法,对本专业的学生进行综合指导。在教学实践的前期主要安排学生进行课堂教学观摩,也就是教学导师团队授课,学生观摩、见习。

2、用微格教学的方式来试讲

微格教学是一种现代教育技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前期见习阶段主要是观摩教学导师团队上课,后期试讲阶段主要是教学导师团队制定专题、安排学生试讲,以短时间微格教学的形式尽可能让学生得到试讲的机会,通过录像以及回看录像,老师可以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三、以实践为导向,拓宽实习渠道

通过见习与试讲学生基本上掌握了对外汉语教学的门道,但还需要通过具体的教学实践,只有在实习中不断历练,才能切实提高自身教学技能。

目前苏州大学文学院选拔安排的实习主要分两类,一类是海外实习的四种途径:孔子学院志愿者、蔚山大学校际交流实习生、老挝苏州大学汉语教师、尼日利亚拉各斯大学汉语教师。一类是国内实习的三种途径:苏州大学文学院汉语教师、苏州市洪恩汉教中心汉语教师、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暑期项目助教。

四、结语

就我校来说,通过创新培养模式、在以实践为导向的基础上优化教学思路,完善见习、实习机制,建立海内外实习基地等策略,同时发挥江浙沪地区的教学资源优势,这对加强我校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生教学技能的培养具有巨大作用。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学位办.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D].

[2]汪国胜.对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相关问题的反思[J].湖北大学学报,2011,38(4):27—29.

[3]杨金华.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实践探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2):55—56.

[基金项目:“2015年度江苏省研究生创新工程”“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特色专业改革与实践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文学院)

大学教学国际贸易 篇4

一、以实践为导向进行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改革的原因

以实践为导向包括两个层面, 一方面是指国际贸易实务教学必须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导向, 另一方面是指实践教学是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改革的方向。前者是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改革的目的, 后者是实现该目的的手段。以实践为导向进行国际贸易实务的教学改革主要基于以下原因:

(一) 是培养应用型外贸人才的客观需要

2010年通过对北京多所高校的国贸专业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调查, 发现外贸企业“招聘难”和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就业难”同时存在。企业对外贸人才的需求不再体现在数量上, 而是更加注重人才质量。他们往往更加青睐应用型人才, 即重视人才的综合实践能力, 包括沟通交流能力、专业知识的掌握和综合运用能力、贸易纠纷处理和解决能力等。由于传统的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方法大多重理论而轻实践, 从而导致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相脱节。为了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外贸人才, 以实践为导向的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二) 是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特性的内在要求

国际贸易实务具有实践性、综合性和涉外性的特点。首先, 国际贸易实务专门研究国际商品买卖的具体过程, 包括贸易合同的磋商、签订和履行、贸易术语的选择、商品定价、国际结算、货物运输和保险、商检索赔和仲裁等各个环节。以上环节最终都要落实到具体的业务操作实践, 仅凭理论知识纸上谈兵无法真正理解国际贸易的实质。其次, 国际贸易业务涉及知识面广。例如一则贸易纠纷的解决和处理需要运用商务谈判、国际结算、外贸单证实务、货物运输与保险、国际商法、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外贸英语等各方面的知识, 而以上知识的学习和运用必须与贸易实践相结合。最后, 国际贸易实务的绝大部分教学内容, 包括进出口业务环节、单证制作、贸易术语、合同文本、交易磋商等必须通过外语来实现, 而学生的外语沟通能力也必须通过实践来提高。因此,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内在特征决定了教学改革必须以实践为导向。

二、以实践为导向的国际贸易实务教学目标

(一) 知识目标

具备扎实全面的国际贸易专业知识反映了外贸人才的专业知识基础和发展潜力, 是企业对外贸人才的基本要求。国际贸易专业知识可分为贸易理论、业务知识和贸易政策三部分。国贸专业学生在学习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之前一般都具有一定的国际贸易理论基础。由此, 国际贸易实务教学的知识目标重点是业务知识和贸易政策两部分。在业务知识方面, 要求熟练掌握进出口各个业务环节的一般操作流程, 包括交易磋商、国际贸易运输和保险、国际结算、成本核算、商检、索赔等。在贸易政策方面, 不仅要掌握相应的国际贸易惯例和法律, 如《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等, 还要了解国内外经贸法律法规、国际条约和协定、WTO规则等。

(二) 能力目标

调查发现, 大部分企业希望招聘具有实践操作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外贸人才。实践操作能力包括进出口合同的操作能力、单证的缮制和审核能力、贸易纠纷的处理能力等。沟通交流能力是指语言表达能力、外语交流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是指能够创造性地运用新技术、新方法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的能力。因此, 以实践为导向, 对学生进行全方位能力培养应该成为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改革的重点目标。

(三) 素质目标

传统教育模式重视专业知识的传授, 却忽略了素质培养。根据近百家进出口企业的网上招聘要求来看, 约有76%的企业把求职者的职业道德和工作态度等素质摆在首要位置。诚实守信、吃苦耐劳、爱岗敬业、责任心强成为外贸企业招聘人才的基本准则。因此, 国际贸易实务实践教学也应把提高学生素质作为重要目标。

三、以实践为导向的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方法

(一) 引入案例讨论式教学

讨论式教学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 围绕着某一问题或社会现象的某些特定方面, 以小组为单位, 在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展开积极的讨论, 各抒己见, 互相启发, 以求弄懂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国际贸易实务知识根植于外贸业务实践, 对于书本中抽象的贸易术语、支付方式、运输保险、贸易纠纷等重点难点内容, 如果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 学生往往难以理解, 更无法运用。在这种情况下, 引入适当的案例在师生之间或学生之间展开讨论, 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提高其运用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可采取两种案例讨论方式:1.师生讨论。由教师选择与知识点结合紧密, 体现国际贸易发展最新进展的案例,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要求学生以4~5人为一组进行分析、讨论和判断, 并推举代表对本小组意见进行总结和陈述, 鼓励学生向老师提出问题、进行争论。案例讨论不预设惟一答案, 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 寻求多种解决方式, 开展开放式讨论。2.学生讨论。首先, 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运用所学理论知识, 结合贸易实践, 课下查找资料, 在小组内部分析和讨论, 设计原创案例或选择实际案例, 并提出可能的解决办法。然后, 各个小组分别走上讲台向其他小组成员演示案例, 引导其他小组成员展开讨论并提出意见或解决办法, 展开广泛讨论。最后, 由教师对各小组表现和案例本身进行点评。案例讨论教学法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发挥创造性思维, 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 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从而受到学生的广泛欢迎, 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 积极开展双语教学

双语教学主要有半英语型、混合型和全英语型三种模式。半英语型是指以中文授课为主, 用英语讲授贸易术语等内容, 考试采取中文形式。混合型是以英语教学为主, 采用英语板书和原版教材, 在英语授课时辅以中文解释和说明, 学生作业、考试等用英语出题, 但用中文回答。全英语型是指教学、教材、板书、试卷全部使用英文。国贸实务课程既包括商品品名、品质、数量、包装, 商品运输和保险, 合同的订立和履行等相对容易理解的基础知识, 也包括国际贸易术语、国际支付等操作性强、较难理解和掌握的重点难点部分。因此, 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可分别采取不同的双语教学模式。对于基础知识章节, 主要采用混合型双语教学模式, 即以英文授课为主, 课件内容主要是英文, 同时对于难以理解的业务术语辅以中文解释和说明。对于重点难点章节, 采用半英语型双语教学模式, 即用中文难点部分进行深入详细的分析, 但案例讨论、单证制作和作业则全部为英文。灵活的双语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外语沟通能力, 增强他们用英语学习国际贸易实务的信心, 也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重点难点知识, 提高实际业务操作能力。

(三) 进行多媒体立体式实验教学

单纯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和社会的需要, 因此国际贸易实务双语课程大大增加了实验教学的比重, 达到近20%。在实验过程中注意引入多媒体立体式教学方法:

1.充分利用国际贸易网络资源

网络化和电子化是新时期国际贸易实务的显著特征。国际贸易网络资源涉及业务环节的方方面面, 包括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商品供求信息、外汇牌价、航运信息、金融保险、国际结算、电子海关、检验检疫等业务环节, 还包括国际商会、世界贸易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贸易协调机构, 各国政府贸易政策法规的颁布和管理机构, 如商务部、海关、外汇管理局等, 还有各种外贸专业论坛, 如福步论坛、精英外贸论坛等。把以上各类网络资源以目录索引的形式推荐给学生, 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例如, 在课堂讲授交易磋商内容以后, 可组织学生在实验课上浏览一些著名的外贸电子商务网站, 如英文版阿里巴巴等。要求学生选择一种产品, 采取角色扮演的方式, 以进口商或出口商的身份寻找潜在客户, 了解国际市场供求信息和竞争对手情况, 发送建交函、进行询盘或发盘。网络资源的利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动手操作和创新思维能力, 开拓了学生的国际视野。

2.加强实验教学环境建设

加强实验教学环境建设, 不断改善实验教学条件。一方面, 引入多种外贸模拟教学软件, 如世格外贸和TMT教学软件等, 为学生创造相对真实的贸易实验环境。例如, 在课堂讲授运输、保险和国际结算的理论知识后, 组织学生利用世格外贸单证软件制作提单、保险单、汇票、信用证等相关单据, 提高学生的实际业务操作能力。另一方面, 设立外贸模拟实验室, 在实验室设立银行、海关、商检局、外管局等服务窗口。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成立虚拟外贸公司, 利用世格SIMTRADE软件, 以进口商、出口商、工厂、进出口银行的身份在各个服务窗口模拟完成各个贸易环节。多媒体立体式实验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 注重过程教育

英国教育哲学家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一书中提出了过程教育的观点, 他认为, 不是在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中研究教育、课程与教学, 而只是对过程中的某些结果进行静态分析, 这是现代教育和课程研究的最大弊端。传统的目标式教育往往重结果轻过程、重期末轻平时、重知识轻能力、重记忆轻创新。过程式教育则强调教育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教师则应该起到引领和示范作力, 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国际贸易实务的实践性贯穿于国际贸易业务流程的整个过程, 因此注重过程教育应该是纵贯国际贸易实务教学的主线。应以学生的能力培养为着力点, 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为手段, 坚持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相结合, 进行一系列的过程教育探索。除了在案例讨论教学、双语教学、多媒体立体式教学过程中时刻贯彻过程教育的思想以外, 还可组织和鼓励学生参加校内外有关竞赛, 包括国际贸易实务大赛和国际商务谈判大赛等, 让学生“走出去”在竞赛中巩固知识, 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开展“专家进课堂”活动, 把专家学者或外贸业务第一线的优秀往届毕业生“请进来”, 向学生讲述实际外贸案例, 解答业务知识和工作就业等各方面的问题。“走出去, 请进来”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对国际贸易实务有更加切实的了解, 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另外, 过程教育意味着必须对成绩考评方式进行改革。改变重期末轻平时的传统考核方式, 使平时成绩在总评中的比重达到或超过50%。除了闭卷笔试外, 还增加了期末面试、课堂讨论、课内实验等考核方式。考核方式的改革向学生传递了“功夫在平时”的思想, 引导学生摒弃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 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结语

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 随着国际经济形势和科技水平的发展, 新的国际惯例、运输保险方式、国际结算方式、电子商务平台不断涌现, 国际贸易实务教学也必须与时俱进, 不断改革和创新。国际贸易实务来源于实践、服务于实践, 以实践为导向是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改革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约翰.科布.过程教育[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1 (4) :20-25.

[2]李同芳.如何培养“适销对路”的外贸人才[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1 (3) :74-75.

[3]韦霞.我国外贸人才需求状况与培养问题分析[J].集体经济, 2010 (12) :179-180.

[4]于晓燕, 马有才.基于问卷调查的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学探讨[J].黑龙江对外经贸, 2010 (12) :74-76.

[5]李国.双语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以《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为例[J].改革与开放2, 009 (10) :215-216.

[6]刘育松, 张思思, 谢朝阳.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我国外贸人才需求变化及高等教育的对策[J].商场现代化, 2010 (9) :132-134.

[7]尹今格, 孔洁.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学中的运用[J].科技信息, 2008 (19) .

大学教学国际贸易 篇5

复旦大学朱明权

一、关于本教学计划的几点说明

1.本教学计划以本人所著《当代国际关系史》(复旦出版社,2013年)为基础,根据本人教学经验编写,仅供使用者参考。

2.本教学计划假设的授课对象是国际政治(国际关系)专业的本科生。使用者应根据所教学生的专业(如国际新闻等)和层次(如硕士生等)作适当调整。

3.本教学计划假设授课对象已经或将要学习有关当代中国对外关系的课程,因此对此没有加以重点分析。如果授课对象没有机会学习这一方面的课程,使用者应增加有关当代中国对外关系的内容。

4.本教学计划假设授课时间为一学期,有效授课时间为18周(不包含考试、测验或答疑时间),每周两课时,共36课时。使用者应根据授课时间长短作必要调整。

5.本教学计划根据教科书的五章将课程分为五个单元,另外加课程介绍和总结: * 课程介绍1课时

第一章冷战的开始与两极的形成(1945-1955)8课时

第二章冷战的进行(1955-1980)8课时 第三章冷战的结束(1980-1991)6课时 第四章冷战后初期(1991-2000)6课时

第五章跨入21世纪之后(2000-2010)6课时

* 课程总结 1课时

6.本教学计划每一单元均包括“本章教学要点”,提出该单元教学中应当特别要解决的问题。

7.本教学计划每一单元的各章均包括:(1)“本节讲授建议”,提出本节教学中要重点分析的问

题,其他内容则可少讲甚至不讲,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教材即可。

(2)“本节讲授内容”,实际是根据教材的章、节、目的标题编成。如上所说,学生应该学习和掌握这些内容,但是教师的讲授则须有所侧重。

8.本教学计划所附教学大纲可在适当修改基础上发给学生。

9.本教学计划所附PPT可在适当修改后于课堂上使用。

二、教学计划(正文)

* 课程介绍(1课时)

[讲授建议] 1.着重分析国际关系研究的内涵(政策、理论和历史的结合)。2.着重分析学习国际关系史的重要性。3.着重分析研究国际关系的方法。

第一章 冷战的开始与两极的形成(1945-1955)(8课时)[本章教学要点] 1.盟国首脑会议(包括开罗会议)对战后世界秩序的安排 2.战后世界秩序的形成(全球制度的确立和地区安排)3.美苏冷战发生的原因 4.美国对苏遏制战略的内涵

5.东、西方两大阵营的逐步形成

第一节 战后世界秩序的安排与全球制度的确立

(2课时)

[本节讲授建议] 1.着重分析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和雅尔塔会议对战后世界 秩序的安排。

2.着重分析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以及联合国的构成与宪章。

[本节讲授内容]

一、盟国首脑会议对战后世界秩序的安排 1.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后进程 2.开罗会议和德黑兰会议 3.雅尔塔会议

二、战后全球制度的确立

1.布雷顿森林会议与全球经济制度的建立

2.顿巴顿橡树园会议和关于建立联合国的建议 3.旧金山会议和联合国的正式成立

第二节 战后初期盟国的合作与美苏冷战的爆发(2课时)

[本节讲授建议] 1.着重分析波茨坦会议对战后世界秩序(特别是欧洲秩序)的安排。注意提醒学生,波茨坦会议是在欧洲战场的战争结束之后召开的,当时亚太战场的战争并未结束。2.着重分析美苏战略目标的冲突。

3.着重分析杜鲁门主义的特点及杜鲁门主义提出的影响,以 及遏制战略的内涵

[本节讲授内容]

一、战后初期盟国的合作 1.波茨坦会议

2.对意、罗、匈、保、芬和约的签订

二、美苏矛盾的迅速发展 1.美苏战略目标的冲突 2.美苏矛盾的迅速发展

三、遏制战略的酝酿与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1.遏制战略的酝酿 2.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3.凯南对遏制战略的进一步阐述

第三节 两大阵营的形成与民族解放运动的初步胜利

(2课时)

[本节讲授建议] 1.着重分析马歇尔计划和北大西洋公约的内容以及它们的影响。

2.着重分析苏联在东欧各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权建立与巩固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在东欧形成的东方阵营的特点。3.着重分析美苏在德国问题上利益的冲突,以及第一次柏林危机的特点与结果。

4.着重分析战后民族解放运动发展的有利条件与特点,以及西方国家的对策。

[本节讲授内容]

一、大西洋联盟的形成 1.战后初期的西欧

2.马歇尔计划的提出与实施 3.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二、东方阵营的初步形成

1.东欧各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权的巩固 2.东方阵营在东欧的形成

三、柏林危机和两个德国的出现 1.第一次柏林危机 2.德国分裂状态的加深

四、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和初步胜利 1.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2.西方国家的对策

3.殖民体系在亚洲的最初崩溃

第四节两大阵营的激烈对抗与中立主义运动(2课时)

[本节讲授建议] 1.着重分析东方阵营向亚洲的扩展以及美国在西太平洋的同盟体系的特点。

2.着重分析欧洲煤钢联营建立的意义,以及北约扩大和华约建立的影响。

3.着重分析中国和印度、缅甸等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与意义。

[本节讲授内容]

一、东西方在亚洲的对抗 1.东方阵营向亚洲的扩展

2.朝鲜战争与《朝鲜停战协定》的签署 3.越南抗法战争与《日内瓦协议》的达成 4.美国在西太平洋同盟体系的建立

二、东西方在欧洲的对抗 1.舒曼计划和普利文计划

2.巴黎协定的签订和北约的扩大 3.华沙条约的缔结

三、亚非国家团结合作的加强 1.中立主义对外政策的发展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3.万隆会议

第二章冷战的进行(1955-1980)(8课时)

[本章教学要点] 1.美苏关系第一次缓和与第二次缓和的背景、内涵与特点 2.古巴导弹危机的背景、结果与影响

3.东西方两个阵营内部矛盾的发展与特点 4.第三世界的兴起与反对霸权主义的斗争

第一节 美苏关系的第一次缓和与两个阵营的动荡(3课时)

[本节讲授建议] 1.着重分析美苏关系第一次缓和的背景、表现与特点。2 着重分析苏共二十大对东方阵营内部关系造成的影响。3.着重分析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建立对西方国家关系的影响。4.着重分析亚非拉美民族解放运动新阶段具有的特点,以及 西方国家的非殖民化政策的实质。

[本节讲授内容]

一、美苏关系的第一次缓和 1.苏联对西方政策的变化 2.艾森豪威尔的对苏新方针 3.东西方关系的解冻与缓和

4.第二次柏林危机与第一次缓和的受挫

二、东方阵营的内部动荡

1.苏共二十大和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 2.波兰事件 3.匈牙利事件 4.中苏分歧的发展

三、西方阵营内部矛盾的发展 1.西方国家力量对比的变化 2.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建立 3.新日美安全条约的签订

四、亚、非、拉美民族解放运动的新阶段 1.非洲新独立国家的大量涌现

2.埃及收复苏伊士运河主权的斗争 3.亚、非、拉美团结合作的加强

第二节 美苏关系的再度紧张与两大阵营内部冲突的

发展(3课时)

[本节讲授建议] 1.着重分析古巴导弹危机的发生的背景、结果与影响。2.着重分古巴导弹危机后美苏关系出现的僵持状态。3.着重分析苏军入侵捷克斯洛伐克对苏联的影响。

4.着重分析戴高乐领导下的法国推行的自主对外政策。5.着重分析不结盟运动与77国集团的形成。

[本节讲授内容]

一、美苏关系的再度紧张与古巴导弹危机 1.肯尼迪的两手策略与美苏政策的冲突 2.第三次柏林危机 3.古巴导弹危机

二、古巴导弹危机后美苏关系的僵持 1.美苏关系的僵持 2.新一轮的军备竞赛

3.关于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谈判 4.在中东的争夺

三、东方阵营的部分解体和苏军入侵捷克斯洛伐克 1.东方阵营的部分解体 2.苏军入侵捷克斯洛伐克

四、西方阵营内部裂痕的加深

1.肯尼迪的多边核力量计划及其破产 2.法国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 3.欧洲共同体内部的冲突 4.联邦德国的自主对外政策

五、第三世界的兴起与反美斗争 1.不结盟运动的形成 2.77国集团的形成

3.印支人民的抗美救国斗争

第三节 美苏关系的第二次缓和与争霸以及第三世界的 反霸斗争(2课时)

[本节教学建议] 1.着重分析尼克松入主白宫后美国实施的战略调整的背景 和内涵。

2.着重分析美苏关系第二次缓和的表现以及苏联在第三世 界扩张的特点。

3.着重分析西欧共同体的新发展和日本自主倾向加强的表

现。

4.着重分析第三世界国家反对霸权主义和建立国际新秩序 斗争的意义。

[本节教学内容]

一、美苏对外战略的新调整 1.国际环境的新变化

2.尼克松政府的对外战略调整

3.打开通向北京之路和从越南脱身 4.苏联的对外战略调整

二、美苏军控谈判与欧洲的缓和

1.美苏限制战略核武器的谈判(SALT)2.联邦德国“新东方政策”的实施 3.欧安会和中欧裁军会议的召开 4.美苏关系第二次缓和的结束

三、西欧、日本的国际地位的提升 1.西欧共同体的新发展

2.西欧独立自主地位的提升 3.日本自主倾向的加强

四、第三世界反对霸权主义和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 1.第四次中东战争和戴维营协议

2.巴拿马人民捍卫民族利益和主权的斗争 3.第三世界在联合国中的斗争 4.中东石油斗争

5.反对海洋霸权的斗争

第三章冷战的结束(1980-1991)(6课时)

[本章教学要点] 1.戈尔巴乔夫在国际关系方面的“新思维”与苏联对外政策 的调整

2.美苏关系第三次缓和的特点与结果 3.世界多极化趋势增强的表现

4.日本谋求成为政治大国的努力及存在问题

第一节 美苏关系的再度紧张与第三次缓和(3课时)

[本节讲授建议] 1.着重分析在里根第一任总统任期期间美苏关系再度紧 张的原因与表现。

2.着重分析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在国际关系领域的表现以及美苏关系第三次缓和的特点(与前两次比较)。3.着重分析世界多极化趋势增强的原因与表现,以及日本为 成为政治大国所作努力及存在问题。

4.着重分析南南合作得到加强的表现与意义。

[本节讲授内容]

一、美苏关系的又一次紧张 1.里根的强硬对苏政策

2.美苏在核武器方面的新竞争 3.美苏在热点地区的对抗

二、美苏关系的第三次缓和

1.巴尔戈乔夫的“新思维”与苏联对外政策的调整 2.中导条约的签署

3.东西方在欧洲关系的改善 4.美苏在热点地区关系的改善

三、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增强

1.中国在美、苏、中三角关系中地位的提升 2.西欧联合运动的全面加强 3.日本积极谋求发挥独立作用

四、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 1.成果有限的南北对话 2.南南合作的加强

第二节 苏联的动荡、东欧的剧变与冷战的结束

(3课时)

[本节讲授建议] 1.着重分析戈尔巴乔夫改革在对内对外政策方面陷入困境 的原因及其表现。

2.着重分析东欧国家剧变的原因及不同途径。3.着重分析德国消除内外障碍实现统一的做法。

4.着重分析华约和经互会的解体原因及其历史作用。5.着重分析苏联最终瓦解的原因及其历史作用。

[本节讲授内容]

一、戈尔巴乔夫的改革陷入的困境 1.国内改革的失败 2.对东欧政策的混乱

二、东欧的剧变

1.波兰、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的剧变 2.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和阿尔巴尼亚的剧变

三、柏林墙的倒塌和德国的统一

1.柏林墙的倒坍和东德政局的变化 2.德国的统一

3.关于德国统一问题的“2+4”会议

四、华约组织和经互会的解体 1.华约组织的解体 2.经互会的解散

五、苏联的瓦解

1.加盟共和国的分离主义运动 2.“8·19”事件 3.苏联的最终瓦解

第四章冷战后初期(1991-2000)(6课时)

[本章教学要点] 1.美国提出冷战后“世界新秩序”的背景、内涵及其遇到 的挑战

2.美俄关系的变以及在北约东扩问题上的斗争 3.海湾战争的背景、结局与启示 4.欧盟建立的背景及影响

第一节 美国构建冷战后“世界新秩序”的努力

(2课时)

[本节讲授建议] 1.着重理解美国提出“世界新秩序“的背景及其内涵。2.着重分析冷战后北约调整的背景、做法及其东扩的努力。3.着重分析美国提出对苏“超越遏制“的背景及其内涵。4.着重分析美国迅速取得海湾战争胜利的原因及其启示。

[本节讲授内容]

一、美国关于冷战后“世界新秩序”的构想 1.“世界新秩序”的提出 2.“世界新秩序”的内涵

二、北约的调整与东扩 1.北约的调整 2.北约的东扩

三、“超越遏制”与美俄短暂的蜜月 1.“超越遏制“的提出

2.推动苏联对东欧及其自身变革的接受 3.对苏联与俄罗斯的经济援助 4.美苏(俄)军控谈判

四、海湾战争

1.伊拉克对科威特的入侵 2.“沙漠盾牌”行动 3.“沙漠风暴”行动

第二节 美国构建“世界新秩序”努力面临的挑战

(2课时)

[本节讲授建议] 1.着重分析叶利钦对俄罗斯对外政策进行调整的背景及做 法。

2.着重分析南斯拉夫出现内战的原因及其启示。3.着重分析非洲族群对立的背景与危害,以及亚洲核问题的 表现及影响。

[本节讲授内容]

一、美俄关系的变化 1.美俄蜜月的结束

2.俄罗斯对外政策的调整 3.俄罗斯对北约东扩的反对

二、南斯拉夫内战 1.南斯拉夫的解体 2.波黑战争 3.科索沃战争

三.在第三世界地区遇到的挑战 1.非洲的族群对立和冲突 2.亚洲的核问题

第三节 欧洲和东亚地区主义的发展(2课时)

[本节讲授建议] 1.重点分析欧盟建立的背景、意义及其“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支柱的特点。

2.重点分析东盟发展的背景及其在促进东亚合作方面的作用。

[本节讲授内容]

一、欧盟的建立与初步发展

1.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和欧盟的诞生 2.欧盟“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支柱 3.欧盟的扩大与《阿姆斯特丹条约》 4.“共同欧洲安全和防务政策”的提出

二、东盟的发展与东盟地区论坛的建立 1.东盟的发展

2.东盟地区论坛与“10+3”等对话机制的建立

第五章跨入21世纪之后(2000-2010)(6课时)

[本章教学要点] 1.911恐怖主义袭击对美国对外政策的影响 2.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的背景及影响 3.日本右倾化加强的表现及危害 4.21世纪世界面临的各种挑战

第一节 911恐怖主义袭击和“布什主义”(2课时)[本节讲授建议] 1.重点分析911恐怖主义袭击对美国的影响。2.重点分析小布什政府的单边主义及其表现。

3.重点分析小布什政府的“先发制人”政策的本质及其在伊 拉克战争中陷入孤立的原因。

[本节讲授内容]

一、911恐怖主义袭击及其影响 1.911恐怖主义袭击

2.911恐怖主义袭击对美国的影响

二、小布什政府的单边主义和对国际机制的蔑视 1.小布什政府的单边主义 2.对国际机制的蔑视与拒绝

三、小布什政府的“先发制人”与伊拉克战争 1.先发制人与伊拉克战争的开始 2.伊拉克战争的过程

3.缺乏合法性的战争和美国的孤立

第二节多极化深入发展的世界(2课时)

[本节讲授建议] 1.重点分析普京实施富国强兵政策的背景及其效果。2.重点分析欧盟在进入21世纪后取得新的发展。3.重点分析日本右倾化的背景、表现及危害。4.重点分析金砖国家兴起的背景和意义。

5.重点分析安理会扩大问题的复杂性与应当依据的原则。

[本节讲授内容]

一、普京的富国强兵政策与俄罗斯的重新崛起 1.经济政策与俄罗斯经济的恢复

2.军事政策与俄罗斯军事力量的加强 3.对外政策与俄罗斯对外关系的发展

二、欧盟的进一步发展

1.联盟的扩大与申根协议 2.《里斯本条约》

3.“共同的欧洲安全和防务政策”的发展

三、日本的政治抱负与右倾化 1.日本的经济与政治抱负

2、日本政治的右倾化

四、发展中国家力量的增长和团结合作的加强 1.发展中国家经济力量的增长和“金砖国家” 2.跨洲性的发展中国家组织的发展

3.地区合作组织的加强和一体化的发展

五、联合国作用的加强 1.对安理会权威的肯定 2.联合国维和作用的加强

3.坚持联合国机构改革正确方向的斗争

第三节 21世纪世界面临的挑战(2课时)

[本节讲授建议] 1.重点分析发达国家面临的经济困难。

2.重点分析西方国家干涉发展中国家内政的政策。3.重点分析非传统安全威胁的特点。

[本节讲授内容]

一、发达国家面临的经济困难 1.美国次贷危机的发生和影响 2.世界经济的缓慢复苏

二、南方国家面临的困难

1.南北经济的差距和南方国家的贫困 2.西方国家的直接与间接干涉政策

三、非传统安全威胁

1.非传统安全威胁的特点 2.现代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

3.气候变暖问题和哥本哈根会议

* 课程总结(1课时)

[讲授建议] 1.着重分析当代国际关系史的两根线索:

 美苏冷战的发生、发展与结束  世界国际体系从两极向多极的变化

2.着重分析当代国际关系史所涉的几个重要问题。材有关内容)

3.强调捍卫战后国际秩序的重要性。

三、教学大纲(供学生使用)(见附件1)

四、PPT(见附件2)

中央财经大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篇6

教育部直属“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首批试点高校。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学北京名气很大的一所大学,号称“小北大”。经济学类专业很利害。

中央财经大学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又是一对“冤家”,都在北京,又都是经济专业比较强的院校,这点用“顾名思义”的方法也能看出来。

其实两个高校的差别还是很大的。对外经贸比较看重时间,中财比较讲究学术。在中财,学习氛围比较浓,学业压力也比较大,大家都在学习;对外经贸的学生则参加各类商业竞赛比较多,学术也很职业化很强势。另外,对外经贸在市区,中财大一在郊区,这点上对外经贸有优势。

论名气,对外经贸出名早,早期得到了很多荣誉,使得学校曾经名噪一时,号称“小北大”。中财则为财政部直属大学,毕业生在财政部“霸占”多年,有很多届财政部部长来自中财,现在被人称为是中国财经的黄埔军校。所以名气这点,二者在伯仲之间。

论专业,中财是中央重点扶植的学校,这点从中财的来头上就可见一斑。中财最早是国家有建设一个专业的金融学院的需求才建设的,是把北大与清华的金融系统分离出来合并办成的学校,底蕴可见一斑。而且当今最火的金融专业会计,中财具有压倒性优势。对外经贸在国际贸易上表现不错,同样极具竞争力。

论发展轨迹,这是选学校最重要的参考因素。中财目前是国家重点扶持高校,每年在各个方面国家特别是财政部给予中财的帮助对外经贸不能比的。而且中财学生踏实,在国家高层工作多。这给了你无以伦比的同学资源。专业上,中财始终以金融、会计、保险为三大龙头,商学院、管工院也厚积薄发。对外经贸则好汉不提当年勇,其国贸专业不如以前吃香,不过依然是强势专业,金融、会计等专业也非常不错。展望未来,国企的发展依然迅猛,这点上应该比外企有一定优势,所以长期来讲,比较看好中财的校友体系和后期发展。因此中财占有一定优势。

不过,中财对英语的要求较低,除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及英语系要求过六级外,其余专业都是只要求过四级。还有中财录取是不需口语成绩的。所以如果你注重英语发展的话,还是去对外经贸比较合适。对外经贸开设的英语课程极其详细,而中财只开设基础课及专业英语(国经贸、英语除外)。对外经贸需要英语口试成绩,但不是学校面试,你在本省考就可以了。英语成绩较好的,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论就业,中财的学子活跃在各个领域。因为中央给了很多优惠政策,在国有部门就业优势得天独厚。对外经贸风气比较外向,但也有很多人去银行和大国企,此外,更有为数不少的毕业生选择了外企。不过这也要看个人兴趣。如果你喜欢学术,又愿意跟着党走,报中央财经;如果你喜欢高工资和紧张的职业生活,则去外经贸。

大学教学国际贸易 篇7

随着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的到来, 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总体需求越来越高, 而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随之越来越成为高校人才培养不得不面对的重要问题。一般学校由于教师资源有限, 教师定期轮流到企业顶岗工作的机会很少, 导致缺乏实战经验的教师教导出来的学生, 理论水平比较高, 但是实践能力却很差, 企业一方面需要人才, 学生却达不到企业的业务要求, 造成了遗憾的结构性失业。如何使供需双方有机的对接起来, 是我们迫切要解决的课题。

二、国际进出口货物贸易的一般流程

一般以CIF贸易术语、信用证为结算方式成交的国际进出口货物贸易的流程为:先是进出口双方做交易前的准备, 其次是通过交易磋商与对方达成交易、并签订合同, 再则进口方去申请信用证, 然后是出口商去备货、投保和发运, 紧接着出口商去结汇, 最后是进口商付款、提货。具体如图1:

三、实施的可行性

我们从国际进出口货物贸易的流程可知, 一笔完整的进出口买卖, 其中进出口双方要接触到不同的部门, 他们经常要跟相关的部门打交道, 比如要去银行结算货款;去外汇管理局进口付汇核销、出口收汇核销;去运输部门办理国际货物的运输;去保险公司为货物投保;去进出境检验检疫局申请货物的查验;去海关办理通关手续;去国税局办理出口退税, 当然如果在交易过程中, 进出口双方发生了争议, 则会提交相应的争端解决机构去处理等。

由于任何一笔国际进出口货物买卖, 其涉及的环节很多, 交涉的部门也很多, 而一般高校给学生上《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师都没有实战经验, 高校教师只能从课本、参考资料上获得相关知识, 从而再去传授。俗话说得好: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对于高校的普遍现状, 我们何不如引入相关企业的业务骨干, 让他们进入高校相应学科的教学课堂, 以“2+1”的模式 (即任课教师负责三分之二的教学任务, 主攻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理论的阐述, 而企业业务骨干承担三分之一的教学任务, 主攻业务流程的演练) 来共同提高我们学生和任课教师的实践素养, 对于相应的企业而言, 一方面其员工实现了走出去的战略, 另一方面企业也可以适时引入其兼职单位的师生为其单位服务。综上所述, 这种高校引入相关企业的业务骨干进入到大学课堂教学, 是对企业、对高校双赢的抉择。

当然, 一种机制能否有效的运行, 以期达到预定的目标, 这里需要有规范的体制来监督、约束实施, 我们应该把这种企业业务骨干进入高校课堂教学的活动保持常态化、规范化, 以期实现我们高校培养的学生是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摘要:现代社会对高校实践型、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 但是基于现代我国的教育体制和教育资源的现状, 导致供需双方的缺口非常大, 如何合理的运用社会资源服务于高校, 然后高校反哺于社会, 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难题。

关键词:高校,企业业务骨干,2+1模式

参考文献

[1]庄玉昆, 褚远辉.高校课堂教学问题及改革之道[J].中国高等教育, 2013 (07) .

大学教学国际贸易 篇8

关键词:教学改革,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特色

1 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类型及其利弊分析

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究竟哪种好?目前尚无定论。国内大致有三种模式:

模式一, 重点综合性大学及不少的财经大学, 该类大学以理论研究型为主, 国际贸易实务类等应用性课程基本不沾边。它们培养的是“研究型人才, 即出国留学、考研、政府官员”;以北京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四年本科培养方案为例:

必修课程:38学分

“政治经济学 (上) ”、“政治经济学 (下) ”、“高等数学 (B) 一”、“高等数学 (B) 二”、“线性代数 (B)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B) ”、“经济计量学”、“经济学原理 (Ⅰ) ”、“经济学原理 (Ⅱ) ”、“中级微观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

专业必修课程:19学分。“国际经济学”、“西方财政学”、“国际贸易”、“世界经济专题”、“专业英语”、“国际金融”。

选修课程:51学分。

(1) 本科素质教育通选课:16学分

(2) 分类选修课程:24学分

其中:基础知识技能类:至少4学分;“世界经济史”、“外国经济思想史”、“会计学原理”、“货币银行学”、“组织行为学。

国别地区经济类:至少4学分;“美国经济”、“日本经济”、“欧盟经济”、“韩国经济”、“俄罗斯经济”。

国际经营管理类:至少4学分;“营销学”、“国际投资学”、“企业并购”、“国际银行管理”、“跨国公司管理”、“保险学原理”。

经济理论类:至少4学分;“产业组织理论”、“发展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环境与资源经济学”、“国际宏观经济学”。

(3) 任意选修课程:11学分 (可以跨院系、跨学科选修相关课程) 。

上述这个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四年本科培养方案, 全然是一个理论经济学专业的构架。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学生的理论水平很高, 考研率高, 是高水平论文的主产区。但也存在十分明显的弊端:

(1) 该类学校在中国培养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众多, 大多云集在高校、科研院所、政府机构, 很少去企业第一线。这样的结果导致中国最优秀的人才只能在高校、科研院所里高谈阔论, 而不能在企业的第一线去提高企业水平和效益, 创造价值。这也就是当今中国企业管理水平、对外贸易业务水平低下, 创新能力不强的重要原因。

(2) 由于缺少实际工作的经验和知识, 无法在高校的讲台上理论联系实际, 深度、灵活地讲解国际贸易政策和国际贸易惯例、规则等。在政府机构的政策制定中往往出现脱离实际的现象, 以致造成时有进出口企业受损的现象。

(3) 按理说重点高等院校应当是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引领企业改革、创新发展的咨询机构。然而, 据了解在当前中国企业面临越来越多的“反倾销、反补贴”的诉讼中, 这些高校的国际贸易老师面对企业的咨询和求助一脸茫然, 不知所措。因为进出口贸易中的商品价格, 在各个环节的构成成本和费用是十分繁杂的, 没有实际工作经验是不会计算的, 这也就谈不上去反倾销、反补贴应诉了。

模式二, 以高职及专升本院校为代表的应用型学校, 人才培养方案定位在“操作型”。据一些用人单位反映:这些学生的最大优点是能较快地上岗操作, 但工作中对一些事情的理解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

因此, 业界较欢迎模式三, 这就是以过去外经贸部所属院校 (北京对外贸易大学、上海外贸学院等) 及众多采用该模式的普通本科高校为代表, 这类院校的人才培养定位:既重视理论, 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走向工作岗位的学生既能上手操作又有较高的工作悟性。

但是目前所有该类高校都面临的最大问题是:

(1) 学生实习、实践难。目前这些高校的学生实习、实践, 要么让学生自找实习放任自流;要么随意找个企业、公司参观“旅游”, 至于是否对口已无暇顾及。

(2) 专业课程教学与实习、实践教学相脱节。纵观这些院校的实习、实践教学时间大都放在大四, 即学生的实践教学时间就是毕业找工作的时间, 由于学生在找工作时没有一段提前的实际工作实习经验, 使得企业不愿录用这些没有一点“工作经验”的学生, 造成学生就业困难。

(3) 缺乏既有学历又有实际工作经验的教师。该问题已是全国所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都面临的大问题。这类教师是“应用型”院校保证教学质量的根本。

针对上述三种模式存在的问题, 上海海洋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进行了很好的改革探索。

2 上海海洋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2.1 专业培养方案

上海海洋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由“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构成。

2.1.1 理论教学环节由“专业教育”、“学科教育”、“综合教育”组成

(1) 综合教育课程结构与学分要求。

综合教育必修 (45学分) 包括:A.思想政治理论系列课程;B.外语、计算机、体育、军事、职业生涯规划、形势与政策。

综合教育选修 (9学分) 包括:通识教育、基础技能教育、体育专项、“名师导航”。

(2) 学科教育课程结构。

A.必修课程:“高等数学C”、“会计学基础”、“程序设计语言B”、“经济法”、“概率论与数理统计B”、“微观经济学”、“市场营销学”、“宏观经济学”、“应用统计学”、“线性代数B”、“管理学原理”。

B.选修课程:“政治经济学”、“商务礼仪与商务沟通”、“计算机网络基础”、“经济学专题”、“高等数学T”、“英语口语 (外教) ”、“运筹学”。

(3) 专业教育课程结构与学分要求 (如图1所示) 。

2.1.2 实践教学结构与学分要求

一年级:基础实践:A.办公自动化操作训练;B.社会调查。

二年级:专业实践:国际贸易实务模拟实训。

三年级:社会实践:进出口企业专业实习。

四年级:岗位就业、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用人单位实习。

2.2 专业教学改革

2.2.1 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

人才培养方案的好坏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长期以来, 该校国贸系十分重视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由于国际经济的不断发展, 对人才要求越来越高, 国贸系建系的16年来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过6次修订或改革。始终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为核心”紧跟国家外贸发展的需要来修订或改革人才培养方案。2012年春季, 在学院的支持下, 进行了最近的一次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 本次改革围绕国贸专业的实验、实践教学为中心, 以一、二、三年级的短学期专业实践教学内容的阶梯性、连续性、职业化为抓手, 即:一年级除安排一定的“名师导航”专业讲座外, 还要进行外贸工作需要的办公软件、办公设备的学习;在二年级安排“国际贸易实务的模拟实训”, 全程熟悉外贸业务流程和外贸需要的业务技能;三年级安排到外贸企业实践, 为四年级的就业打好基础。按照这一思路对国贸系的全部专业课程进行了调整。

该系认为:这项改革对学生四年培养过程中的阶段目标非常明确, 措施有力, 将会产生明显的效果。

2.2.2 以学生核心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教学方式改革

国际贸易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专业, 学生今后从事外贸工作不仅要有良好四、六级通用英语, 还要有熟练的商务英语口语和商品进出口的谈判、报价、签合同等能力, 这些光从课堂教学是难以学到的。因此, 该系从2011年下学期开始推出了“国际贸易技能竞赛”, 以锻炼学生的沟通、交际能力, 产品展示、谈判的能力, 国际贸易实务知识灵活运用的能力及商务英语的表达能力。

2.2.3 教学方法的改革——案例教学

国际贸易专业有两大类课程, 一是国际贸易理论, 二是国际贸易实务。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是研究“生意经”的, 也即是买卖双方博弈的经验总结。因此有大量的贸易纠纷和司法审判案例, 故案例教学是该课程的一大特色。在每一小节内容讲完之后都会拿出一个典型的业务案例让学生讨论和回答, 使学生加深对相关国际贸易惯例和规则使用的理解。

2.2.4 考核内容和考核手段的改革

从2004年开始该国贸系的一些课程就对考核内容和考核手段进行了改革, 例如:“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就将考核总成绩分为三部分, 一是期末考试占50%;二是平时成绩占35% (考勤10%, 每旷课一次扣2分;平时作业15%;课堂主动回答问题10%, 每回答一个问题2分) ;三是实验教学 (国际贸易实务模拟实训) 成绩10%。

自实施这种考核方式以来, 学生旷课的现象少了, 课堂认真听课回答问题的现象多了, 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2.5 教材改革

为了提高国贸学生的专业水平, 尤其是应用类课程的质量, 该国贸系认为有些课程的教材自己编写更加合适。2007年编写出版了《现代货物进出口贸易与单证实务》, 教材的内容和质量得到了社会读者、学生及用人单位的好评, 并获上海海洋大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2008年) 。

2.3 学生培养效果

该系的人才培养目标:一是应用型人才;二是可以出国留学或在国内继续深造以冲击更高目标的专门人才。

2.3.1 升学与就业状况

建系16年来共毕业了13届大约1500多人。其中有130余名学生先后前往美国、德国、法国、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留学, 一些学生被如美国的南加州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等世界著名大学录取为研究生。而更多的毕业生选择直接就业, 就业去向主要分布在跨国公司、外贸企业、国际物流公司、银行、证券公司、政府机构等, 许多毕业生现已成为部门领导, 一些同学去了如“德国汉诺威国际展览集团公司”等著名国际大公司, 并已成为部门领导。据2012届毕业生就业统计, 该系学生的就业率为96.96%。

2.3.2 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

本专业多年来致力于打造“理论基础扎实、外贸实际业务能力熟练”的人才。据了解, 在每年的外贸职业资格证书 (国际商务单证员资格、外销员资格、报检员资格等) 参加考试的同学中通过率99%, 也有一些同学通过了“报关员资格” (全国的录取比率12%左右) 的考试。2012年, 在有70多所高校参加的“第五届全国国际贸易技能大赛总决赛”中, 本系学生取得了优异成绩, 获得了大赛“二等奖”和“校企合作奖”。

3 结论

大学教学国际贸易 篇9

一、国际贸易实务实施案例教学和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笔者曾经撰文阐述了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实施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实施双语教学是符合中国入世后急需通晓国际商务并且具备良好的外语基础的人才的要求, 并且, 使用英语授课便于学生对国际贸易术语和规则的理解。同样作为一门实践性的课程, 实施案例教学也是各所高校普遍的做法。

首先, 案例教学作为一种行为导向的先进教学方法, 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案例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打破了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学生在案例研讨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 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在案例研讨中, 学生的各项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同样, 案例教学能够改变学生所学知识的条块分割状态。在自主学习中, 学生必须做到各类知识之间的融会贯通和综合运用。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高度综合的课程, 其内容涉及到国际商法、国际市场营销、外贸函电等。笔者曾经布置一项案例作业, 让学生自行设计一种产品以投入到新开辟的市场中去。在案例作业中, 学生们必须综合地运用国际市场营销、国际贸易实务的相关知识, 具备很好的英文写作能力。通过完成案例作业, 学生们上述的各项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其次, 教学相长, 案例教学可以促使从事国际贸易实务的教师更好地联系实际, 提升教学水平。受众多的因素影响, 普通高校和职业类院校不同, 从事国际贸易实务教学的教师大多都不具备从业经历, 这严重地影响了作为一门应用性极强的课程的教学。如果教师仅仅是从书本到书本, 按照教材的内容对学生进行灌输的话, 教学内容必定是枯燥无味, 和现实脱节的。长此以往,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不到提高, 各方面的能力得不到锻炼;教师也会因为惰性, 业务水平得不到提高。因此, 上海师范大学在本科教学专业培养方案里, 明确地规定了国际贸易实务实施案例教学, 规定教师和学生必须提交案例教学报告。这样就从制度上确保了案例教学在课程教学中的地位。案例教学中, 教师必须撰写最新的案例, 学生分组完成案例分析, 并撰写相应的案例报告。如此下来, 不仅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 教师的业务水平和专业素养也得到了提升。

二、案例教学在双语教学中的难点

首先, 学生英语水平的高低决定着案例教学在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学中能否顺利进行。笔者曾经撰文分析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其中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语言目标与学科认知目标存在着冲突。毫无疑问, 双语教学中一定是以学科认识目标为导向的, 否则,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就变成了外贸英语课程了。然而, 现实情况却是学生英语水平良莠不齐,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得不放慢教学进度。这一问题在案例教学中尤为明显。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采用黄锡光教授主编的英文版《国际贸易实务》为教材。该教材简明扼要地将国际贸易实务中的主要知识点进行了阐述, 每章都附有国际贸易实务的英文小案例。该教材虽然是用英文撰写, 但总体而言, 难度不大。然而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 还是存在不小的问题:看不懂英文案例。因此, 在课程讲授过程中, 教师不得不放慢教学速度, 将相关案例翻译成中文, 如此势必对教学效果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教科书上的小案例学生尚且不能够完全理解, 教师自行整理的英文案例对学生来说更是很大的困难。笔者曾经分析到, 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软硬”结合的课程, 案例分析是属于“较软”的部分, 使用英文来进行案例教学, 难度比较高, 对学生来说如此, 对老师而言亦然。

其次, 英文案例库的欠缺制约着案例教学在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学的实施。案例库的建设一直是案例教学的重中之重, 可以说, 完善的案例库为案例教学提供了必要的前提。但是, 现实的情况却是可以借鉴的英文案例少之又少。尽管有些国家级或省级的精品课程可以提供一些现成的英文案例, 但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差强人意。有的双语教材提供少量的英文案例, 但这些案例中大部分是从相关书籍中的中文案例直接翻译成英文, 翻译质量并不高。尽管国内教育界对双语教学没有严格的定义, 没有机械地规定中、英文在课堂和教材中的具体比例, 但是, 对双语教学的普遍的看法是:“使用英文教材, 采取英文考试,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地借助母语。”因此, 在大量使用案例教学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 如果使用的是中文案例, 这与双语教学的初衷必定是背道而驰。而英文案例库的建设, 可参考的资料及其稀缺, 成为制约案例教学的一个重要瓶颈。在这种情况下, 英文案例库的建设就变成了国际贸易实务双语课程建设的重要部分了。按照案例教学中对教学案例的要求, 案例必须来自于实际, 不能够由授课教师主观臆断, 虚构而作。这给国际贸易实务英文案例的编写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高要求和现实中资料的可获得性问题构成了国际贸易实务案例库建设的壁垒, 需要花费任课教师极大的精力和热情去克服。

再次, “双师”+“双语”型教师的缺乏使得国际贸易实务双语课程的案例教学难以开展。归根到底, 师资力量是高等学校教学水平提高的决定性因素。案例教学在双语课程中的成功开展, 需要的是外语水平高、业务能力强, 负责任, 对教学精益求精的教师。目前, 由于普通高校教师激励机制中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普遍存在, 教师在教学中投入的精力不够, 缺乏动力来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双师”型的双语教师极度稀缺, 在这种大的环境下, 推动双语课程的案例教学的难度可想而知。

三、对策建议

针对前面的分析, 笔者根据几年来的教学实践, 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首先是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 实施多层次的教学。因为学生的英语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以笔者所在的上海师范大学为例, 上海生源的英语水平普遍高于其他省市的生源。在这种情况下, 在双语课程里实施案例教学, 就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来进行分层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可以将学生按照其英语水平的高低分为若干个小组。这样做的好处是, 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小组布置不同的任务。英语水平较高的小组在做案例分析和展示的时候, 可以更多地使用英文, 对于英文水平较差的小组, 则对英语使用的情况不做硬性的要求。针对英语水平较差的同学, 教师在课后实行一些个别的辅导, 额外布置一些英语阅读方面的作业;而对英语水平较高的同学, 对其专业知识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其次是加强英语案例库的建设。这需要学院从政策上予以相应的支持。一方面加大案例库的引进力度, 另一方面对教师自行设计案例予以相应的鼓励。最后, 加强“双师”+“双语”教师队伍的建设。高等学校开设双语课程, 不仅仅是为了应对教育部的本科教学评估, 更应该是充分地认识到相关课程实施双语教学的必要性。案例教学在国际贸易实务双语课程中能否成功地实施, 直接取决于师资队伍的建设。从学校层面讲, 加大力度引进和培养符合条件的师资队伍是双语课程开设的关键。

案例教学和双语教学都是国家教委大力提倡的教学方法和模式, 将两者结合在一起, 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加以实施, 几年的实践下来, 证明确实不易。笔者将在今后的教学中, 对其进行更深入地探讨, 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国.双语教学中问题与对策——以《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为例[J].改革与开放, 2009 (10) .

大学教学国际贸易 篇10

一、当前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国际化尝试

国际化作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具有不可逆转性。作为教育的分支, 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理应做好应对国际化的准备工作, 以开放的心态迎接国际化的到来, 借助国际化的契机实现自身进一步发展。目前我国部分高校已经尝试推广国际化的英语口语教学, 一方面通过一系列文化交流活动加强自身与国外高校的有效连接, 通过协作开展大学生主题文化活动加强国内外高校的文化交流, 为学生英语口语的锻炼提供适宜的环境。另一方面以开放的心态接纳外国留学生, 为中外学生文化沟通与交流建立桥梁与纽带, 促进双方对特定文化背景的了解, 鼓励中西方学生交流与探讨, 在日常语言交流中提升自己的口语表达水平。除此以外, 邀请国外知名专家学者举行主题报告会, 让学生在分享国际先进思想与理念的同时也加强对英语口语的重视。从本质上说无论是哪种形式的国际化英语口语教学尝试, 只要服务于当前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 理应在高校英语教学中得到实践与推广。

二、我国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问题分析

(一) 教学理念陈旧, 难以正确指导口语教学工作

国际化英语口语教学的正常开展需要先进的教学理念做支撑。很长一段时间以来, 我国在英语口语教学的开展中缺乏正确的教学理念引导, 使得口语教学在原则上就出了偏差。一方面表现为教师占据并主导课堂, 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得不到开发与培养。有限的课堂时间, 繁重的教学任务, 既是对教师的挑战也激发了学生的逆反心理与厌学情绪, 学生英语口语学习积极性不高, 英语口语教学效果不理想。另一方面我国英语口语教学课堂普遍采用直译法, 将口语教学重点放在语法结构上, 过分强调语言形式, 借助母语开展英语翻译, 专注于语言基础知识讲解的同时忽视了英语口语的听说读写锻炼, 我国英语口语教学曾一度陷入“哑巴式”教学的尴尬境地, 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停滞不前。因此必须树立正确的英语口语教学理念, 以先进理念为指导积极推进英语口语教学的国际化。

(二) 存在恐惧心理, 缺乏正确的引导与正面的鼓励

纵观当前我国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现状, 我们不难发现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语言恐惧心理”, 学生不敢在日常生活中或者是英语课堂上说英语, 不敢尝试与教师进行英语口语交流, 而即使是尝试锻炼口语时也因为恐惧心理而过分焦虑紧张, 严重干扰了正常的英语发音。面对不理想的发音, 学生开始由恐惧变为抵触, 英语教学陷入困境。这种现象的产生一方面是基于我国自古以来谦逊不善表达的传统, 另一方面是教师引导与鼓励不足的表现, 而大学英语口语的国际化首先要求学生敢于说英语, 讲英语, 这是国际交流的前提, 因此必须加强正确引导与正面鼓励, 帮助大学生克服英语口语恐惧心理。

(三) 缺乏学习兴趣, 学生英语口语学习热情难以调动

任何课程的学习都建立在一定的学习兴趣基础之上, 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也不例外。从目前高校的英语口语教学调查情况来看, 学生英语口语学习热情不高是普遍现象, 这也成为制约国际化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一大障碍。学生英语口语学习兴趣低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我国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其弊端严重阻碍了学生英语口语兴趣的培养, 英语口语教学被动色彩浓厚, 大学阶段的学生心理发展处于趋向成熟阶段, 本身又带有不成熟性, 当被动教学与学生不成熟的心理相遇, 激发学生的逆反心理, 从而导致学生的口语学习积极性严重降低。此外我国大学英语口语教师既存的错误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也会降低学生英语口语表达与学习的热情。教师对学生英语口语学习自尊心的忽视使得学生正常的口语表达欲望受挫, 进而影响到学生的口语学习兴趣。兴趣作为非智力的因素, 是可以后天引导与培养的, 这也是促进国际化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有效突破口, 但是我国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对兴趣的忽视使得兴趣的教学促进力大为削弱, 学生口语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已成为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不争的事实。

(四) 缺乏适宜环境, 英语口语教学无法得到贯彻落实

语言不同于其他学科教学, 需要借助适宜的土壤, 才能开出语言教学的绚丽之花。而适宜的土壤就是适合英语口语教学的良好环境。我国当前英语口语教学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英语口语环境建设不足。课堂上英语口语教学的时间相对有限, 而基础性英语教学又要占据部分时间, 课堂上真正留给学生锻炼口语与英语发音的时间更为短暂, 学生很难在极短的时间内消化吸收所学到的英语口语知识, 也难以满足学生英语口语表达的需求。此外, 学生一旦脱离了英语教学的课堂, 英语教学的环境就不复存在, 我国目前还未真正引导建立起英语交流的自由空间, 学生很难将英语口语理论转化为英语口语表达与交流。国际化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注重留学生教学就是借助良好的语言环境促进英语口语教学的有效体现。

三、国际化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策略分析

(一) 树立正确教学理念, 积极推进国际化大学英语口语教学

国际化大学英语口语的教学与推进首先要求我们建构起正确的教学理念, 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导英语口语教学, 简单地说就是改变传统的以四六级等级考试为导向的通用型英语教学理念, 转变为以职业导向与综合技能为导向的应用型英语教学理念。在注重学生基础英语理论学习的同时注重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与英语应用能力, 注重学生的综合性发展。一方面要求弱化教师的主导地位, 给学生更大的课堂自由, 鼓励学生开展课堂英语口语锻炼, 教师充当英语课堂的组织者与学生英语口语交流话题的引导者角色。另一方面教师要尝试不同的英语口语教学方式, 通过让学生观看英语电影、欣赏英文歌曲等激发学生英语口语尝试练习的热情。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组织外国留学生与中国学生开展交流互动活动, 通过主题交流互动活动, 促进中外学生的英语交流, 让学生在交流中建立对异国文化的了解与认同感, 在今后的口语表达中立足文化背景, 注重文化差异, 从文化层面提升自身的口语表达与交流能力。正确的理念是高效教学的基础与前提, 积极推广大学英语口语的国际化必须以正确的教学理念为先导。

(二) 克服语言恐惧心理, 积极推进国际化大学英语口语教学

基于当前我国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口语恐惧症, 正确的引导与正面的鼓励尤为重要。一方面教师要加大正确引导, 很多学生语言恐惧心理的根源是羞耻心作祟, 教师应该让这部分学生认识到犯错误是在所难免的, 可怕的是不能正视自己的错误而将错就错, 不懂装懂, 让学生逐渐认识到错误的改正与警醒作用, 在摒弃怕羞怕批评的心理倾向后, 敢于说英语, 敢于与教师、学生或者留学生交流探讨, 通过不断的练习逐渐消除恐惧心理。另一方面教师要积极做好正面的鼓励, 对于学生在英语口语表达中取得的进步及时进行鼓励与赞扬, 让学生肯定自己的英语口语能力。通过教师的鼓励帮助学生树立起英语口语表达的自信心, 在自信心的感召下更积极地投入到英语口语的练习中去。在做好正面引导与鼓励的同时应避免直接的批评与说教, 正面的鼓励比负面的说教影响力更为明显, 如果负面说教处理不当很容易伤害学生脆弱的自尊心, 降低学生后期英语口语学习的积极性, 使得最初的说教适得其反。因此在学生英语口语表达恐惧心理克服方面要应加大正面引导比例, 消除负面批评说教的不良影响, 因势利导, 循循善诱。只有克服恐惧心理, 才能敢于说英语, 乐于说英语, 才能更好地推进大学英语口语的国际化。

(三) 加强对兴趣的关注, 积极推进国际化大学英语口语教学

兴趣作为教学促进的非智力因素, 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理应发挥出自身的教学促进作用与教学影响力。做好对学生英语口语兴趣的培养与关注需要社会、家庭与学校三方面的努力。从社会角度来说, 可以尝试通过宣传与引导提升学生英语口语表达的兴趣, 例如从教学大纲与教学内容等方面加强对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规范, 加强关于兴趣培养的文献研究, 培养优秀的兴趣引导工作者, 从社会整体层面提升对兴趣话题的关注, 在国家大环境中引导家长及教育工作者加强对学生兴趣的关注。从家庭方面来说要家长要学会发现孩子的英语口语兴趣触发点, 在发现触发点的基础上进行有效引导, 让孩子更自觉地投入到英语口语的学习中, 在孩子的家庭生活参与中, 父母可以以身作则引导孩子进行英语口语表达, 为孩子提供丰富的英语口语训练资料, 带孩子参加各种形式的英语口语交流活动, 潜移默化中提升孩子的英语口语学习热情, 激发孩子的英语口语学习兴趣。从学校方面来看, 大学教学环境相对开放与自由, 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大学环境优势, 鼓励学生在开放的教学环境中自由表达, 鼓励学生英语口语训练, 组织丰富多彩的英语口语锻炼活动, 甚至可以借助情景剧等舞台表演等形式深化学生对英语口语学习的认识, 在重视的基础上提升对英语口语学习的兴趣。学校、家庭与社会三管齐下提升学生的英语口语学习兴趣。

(四) 建立口语表达环境, 积极推进国际化大学英语口语教学

适宜的土壤才能萌发种子, 而适宜的英语口语教学环境才能推进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国际化。因此在开展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时必须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首先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英语课堂, 为学生提供英语口语表达的自由空间, 例如教师在讲解单元后都有单元活动专题, 也是就“task”部分, 教师设置任务, 让学生就单元所学交流探讨, 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得出自身认识, 教师予以肯定或引导, 学生借助英语课堂的小环节锻炼自己英语口语。其次借助网络平台建构中外文化交流的纽带。通过网络开放性的环境, 让全球优秀的文化资源得以共享, 学生借助网络平台与外国人进行英语交流, 碰撞思想的同时锻炼自己的英语表达能力。丰富的中西文化资源也使得我国大学生的英语延伸阅读与补充阅读需求得以满足。最后加强社会与学校的英语文化宣传工作, 在全社会掀起学英语讲英语的热潮, 加强学生对英语口语表达的重视, 并积极地融入到英语口语学习的热潮中。目前我国针对专业教学开设的商务英语口语、旅游英语口语、酒店管理英语口语等课程无疑对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国际化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校园内可以小范围组织中外文化交流活动, 聘请国外知名专家学者开展主题报告, 开展中外主题文化共建活动等为大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提供锻炼契机。相信在良好的英语口语环境建构中, 我国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将逐渐趋向国际化。

结束语

英语口语表达是大学英语教学的出发点与落脚点, 在掌握语法结构的基础上抓住一切机会练习英语口语是提升当前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水平的必然性举措。本文从正确理念的建构、英语口语恐惧心理的克服及英语口语表达环境的打造三个方面指明了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国际化的努力方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 每一位大学生都能进行熟练的双语交流, 承担起国家文化交流的使命或者推进国际贸易的深入往来与交流, 真正提升自己的英语口语水平。

参考文献

[1]吴淑婷.原版英文电影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 2013.

[2]郑佩芸.基于网络书面实时交流的大学英语口语拓展教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1.

大学教学国际贸易 篇11

摘要:介绍了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传播学会2014国际新媒体高峰论坛的盛况、主题、重点、内容等基本情况,阐述了“大数据与技术创新”、“新媒体与社会发展”、“传播理论与媒介融合”、“社会转型与网络舆情”、“影视传播与创意产业”五大分论坛专家学者的基本观点。

关键词:新媒体高峰论坛;大数据;传播

中图分类号:G20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68(2016)01-0137-05

2014年10月25日,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传播学会2014国际新媒体高峰论坛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来自美国、德国、英国、比利时等国的著名专家,香港中文大学、台湾世新大学等港台著名学者,以及来自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及新华社、凤凰网等新闻媒体的300名专家学者与会。

本次论坛围绕“大传播 大融合:新媒体传播的机遇与挑战”这一主题,重点探讨大数据时代新闻传播产业的融合发展。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大数据与技术创新”、“新媒体与社会发展”、“传播理论与媒介融合”、“社会转型与网络舆情”、“影视传播与创意产业”等内容展开了热烈讨论,提出了许多富有新意的见解。

一、大数据与技术创新

当今时代是大数据时代,大数据给新媒体研究与发展带来了哪些新变化?我们应当如何应对这些变化?这是出席本届论坛的专家学者共同关心的话题。国际传播学会现任主席Peter Anton Vorderer教授高度强调了大数据对于媒介研究和发展的极端重要性。Peter Anton Vorderer指出,新媒体正在改变世界,我们处在一个随时连接、随时沟通的时代,时代的变革促使研究者适应新的环境,采用新的方法不断推进新媒体的融合,大数据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研究来源,是未来各类研究的基础,可以说数据就是未来。

凤凰网内容总监王建新教授从技术层面对IT引发的媒介变化进行了分析。王建新认为,从历史的角度看,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过程,是耕地资产价值变低、工业资产价值变高的过程;而从工业社会到信息社会的过程,则是固定资产价值变低、信息资产价值变高的过程。在生产力层面,工业社会是机器加手工劳动,而信息社会是数据加大脑。在价值层面,工业时代是产品与消费者,而在信息时代是应用与使用者。虽然工业时代和信息时代都是使用者导向,但在工业时代却不知使用者在哪儿,而在信息时代,使用者就在眼前。在组织内部,工业时代是编辑服务导向,是领导者决定,是固定资产;而在信息时代是使用者服务导向,是产品管理者决定,是信息资产;在组织外部,工业时代是报纸、电报、电视等传统媒体;而在信息时代,是大数据、大脑和因特网等信息,是生产、消费和反馈之间的转化。

上海交通大学“大数据与传播创新实验室”主任禹卫华团队对微信用户阅读行为进行了眼动仪实验。该团队筛选不同类型的45张微信图片,经过细致分类后进行测量,通过对眼球滚动的路线与距离测量微信阅读过程中的被试用户的认知行为特征。研究结果发现,微信订阅号的“小红点”并不能吸引被试用户关注,真正引起用户注意的是标题。

上海交通大学朱金玉副教授对大数据时代传统媒体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探讨。他以对受众的认识和对受众研究的变迁为论述依据,从想象中的受众到看得见的受众来分析传统媒体内容的移动应用和大数据如何帮助传统媒体实现新的发展。朱金玉认为,大数据可以帮助传统媒体获取详尽的受众资料,并且从这些资料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从而在迎合中引导受众。

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何睿以新浪微博为对象,探讨了“大数据”及其相关概念在社交媒体语境下是如何被理解和传播的,构建了“大数据”及其子群的微博社会语义网图谱,探讨了“大数据”在社交网络中的认知现状及存在问题。

重庆大学汤天甜副教授通过分析大数据的概念、特征及其驱动下传媒业的变革,将数据挖掘课程与学习分析系统引入新闻传播教学,从教育理念、课程设置与教学格局、教学实践应用、师资队伍建设等四个方面探索了大数据背景下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的改革路径。

复旦大学博士生田新玲对“公共数据开放”与“个人隐私保护”的悖论进行了反思。田新玲认为,“公共数据开放”作为人类开源精神的弘扬,却在各种目的驱使、各种算法运用的数据挖掘中侵犯了个人隐私。这种数据隐私权的侵害,既与大数据技术上的原因有关,也与结构上的因素相连:被操纵的公共领域与内心领域的融合趋向、技术意识形态的渗透与公众网络社会的抗争、不同文化价值的冲突。田新玲认为,在现实中我们还应还原开源精神,尊重个人特别是弱势群体的数据存在方式,尽快出台隐私保护政策,制定大数据产业的行业自律条例,更新公众数据开放观念,提高公众的大数据技术素养。

南京大学的党明辉采用文献计量学结合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中国大数据研究学术进展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已经成为大数据研究的主要阵地,云计算是与大数据研究最密切的数据处理方法,物联网是大数据研究中最主要的数据来源,通过数据库为代表的信息技术进行数据挖掘是实现大数据价值的最主要手段。

二、新媒体与传播发展

台湾世新大学副校长陈清河教授对台湾新媒体的发展与趋势进行了探析。陈清河教授在简要回顾台湾媒体发展进程中重大事件的基础上,将台湾新媒体的发展轨迹概括为三个过程:从无线到有线、从有线到网络、从网络到行动。

上海交通大学的李武、张隐玉通过对国内外社会化媒体的研究进展的比较研究发现,国内外传播学者对社会化媒体的研究存在显著差异:在研究主体方面,通过合作方式发表的国际论文显著多于国内论文,而受资助的国内论文显著多于国际论文;在研究方法上,国际论文更多采用实证方法,尤其是问卷调查、实验法和观察法;在研究内容方面,国内论文更多集中在研究社会化媒体自身层面,而国际论文更多集中于社会化媒体的受众分析和传播效果研究方面。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刘超副教授基于整合型科技接受与使用模型,以豆瓣网为研究对象,对网络社群的参与行为进行了实证考察。考察结果表明,绩效期望、努力期望、社会影响、信息化需求、娱乐性需求、社交化需求、个性化需求正向影响用户的网络社群参与意愿;促成因素、使用意愿正向影响用户的网络社群参与行为;四种需求因素对用户的网络社群参与行为无显著影响。基于以上研究发现,刘超向豆瓣网内容服务商提出了四项管理建议:优化信息组织模式、优化系统界面设置、增强用户交互体验、加大对用户的授权。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博士生贾哲敏以内容分析法和框架理论为分析工具,对官方场域与公众场域在议题建构中所使用的六项通用框架(事实认定、冲突、责任归因、对策建议、道德判断与人情味)与三项主题框架(政治行为、政治评价、政治发展)进行量化分析,发现两大场域存在多层次的差异性。贾哲敏认为,公众场域往往能够在事实层面影响官方场域,具有向官方场域输入议程的能力,而在行动层面的影响力相对有限。中国人民大学的博士生周洋同样以戈夫曼的“框架理论”为分析工具,对新媒体在社会运动集体认同建构中的作用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新媒体在社会运动集体认同建构中主要起到范畴化、唤醒并生产集体记忆、生产和再生产意识形态和提供不同类型话语间充分竞争可能性的作用,这些作用在认同形成的“聚合”、“融合”和“磨合”三个环节中均有体现。周洋认为,新媒体的作用均是依附于既有的现实展开的,对这一问题更为深入的讨论应该对阶级、个人利益、文化等因素进行进一步的考察。

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司格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对社会化媒体的用户产品评价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司格通过研究发现,用户对产品的评价取决于用户对产品的使用经验、产品对用户需求的满足、在线社交影响等。此外,产品已售时间的长短、用户发表评论的时间及用户所在地区等也对用户评价有着显著影响。而且,上述影响因素的作用在不同产品类型中表现不同,对于“搜索型产品”,其他用户的评论对用户产品评价无影响;而对于“体验型产品”,社交因素则显著影响产品评价。中国人民大学的熊壮同样以“使用与满足理论”为研究框架,实证分析了使用者的动机及其对使用时长和更新频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大学生使用社交网站主要基于五种动机:自我展示、社会互动、信息寻求、娱乐和消磨时间。在这五种动机中,社会互动和消磨时间能很好地预测使用时长。

厦门大学的张鸿对社会化媒体在国内外政府中的实践经验进行了梳理,对社会化媒体的积极效应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用好社会化媒体新工具的政府对策:搭好“门” 与“窗”、培育合适的把关人。

三、传播理论与媒介融合

上海交通大学的闫峰副教授对计算新闻学和数据新闻学两者在概念、理论与实践中的异同进行了对比分析。闫峰通过社会影响、技术特征、参与者的分析发现,两者虽然在概念、内涵上有所区别,但并不明显,它们所描述的工作内容、流程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在现实的大学所开设的相关学位骨干课程也彼此有很大相似性。

香港中文大学的博士生崔迪对新闻媒介的“致知效果”进行了文献综述。崔迪细致梳理了英文文献中关于媒介“致知效果”研究的缘起与发展,列举相关影响因素,并对相关研究的拓展和可能发展方向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上海交通大学的博士生张玲玲通过梳理媒介间性的概念历史及其在欧美人文社会科学中形成的研究路径,探讨了媒介间性在传播学中进行理论建构的可能。张玲玲认为,随着媒介进入深度融合阶段,媒介间性将成为理解新旧媒介之间动态融合关系的独特视角,媒介间性理论将每种媒介视为主体,考察新旧媒介在冲突中对话、在协商中共谋的动态,以及两者互相合作共建主流价值体系的过程。

上海交通大学的博士生刘展通过对东北J村的实地研究后发现,在媒介化社会环境的现实下,外出生活工作的村民“主体”,经由媒介的连接,实现了新形式的“离土不离乡”和相对村子而言的“主体”在场。刘展主张,中国乡村社会的发展研究应跳出“传统现代”的二元对立。

香港中文大学的博士生李耘耕基于结构方程模型,以生活方式、满足获取、媒介现状满意度及社交媒体使用作为关键变量,构建了两个分别针对时事思想类和兴趣分享类网络独立媒体使用的结构模型,以探寻影响受众网络独立媒体使用的关键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两个结构模型虽然更好地预测了兴趣分享类网络独立媒体的使用,但对时事思想类网络独立媒体使用的预测力较弱。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全国新闻学研究会会长郑保卫教授对媒介融合提出了独到见解。郑教授认为,媒介融合战略决策的出台,是政府期待、社会需求、媒体需要三种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在推进媒介融合过程中,必须树立互联网思维和新常态思维。此外,郑教授还对传统媒体实现媒介融合的优势和劣势进行了剖析。

华东师范大学媒介融合研究团队分别从如何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内容、渠道、产业融合发展,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集群发展、平台发展,如何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主流媒体,如何建成几家拥有强大实力、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主流媒体集团,如何形成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等方面对媒介融合进行了全方位、多视角的研究。

南京政治学院的滕浩、王传宝,以媒介融合为宏观背景,着眼于新媒体的功能特征,分析了众包新闻的三重角色:弄潮儿、解构者、领跑员,探讨了众包新闻报道的优势和劣势,并对众包新闻的发展前景作出了展望。

四、社会转型与网络舆情

华中师范大学的喻发胜教授对传媒预警进行了探讨。喻教授认为,传媒预警是大众媒体的重要社会责任,在大数据时代,传媒应通过突发事件数据库建构的路径,对各类突发事件进行数据挖掘,分析其多维的相关关系和风险演化规律,以及其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的影响作用机制,从而实现突发事件的“随机预警”和“趋势预警”相结合、“应急管理”和“远谋管理”相结合。

重庆邮电大学硕士生导师、山东大学博士后郑兴刚从网络政治参与的表现、成因及危害三个方面,对网络政治参与非理性化进行了论析。郑兴刚认为,网络政治参与非理性化主要表现为参与极端和参与盲从两种形式;网络政治参与非理性化主要缘于网络技术特点、网民结构失衡、群体极化效应、现实中负面情绪在网上的折射等;网络政治参与非理性化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为戕害政治民主、侵蚀政治稳定、危害社会和谐三个方面。

清华大学的博士生游淳惠以共识动员理论为理论基础,以台湾反贸服学运为例,探讨了在网络社会中,受众如何利用新媒体来吸引大众关注话题、如何提高追随者的人数和效忠度、不同的新媒体在学运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和网络动员的影响力。暨南大学的陈韵博博士以深圳“小小草”遭遇逼迁事件为例,对劳工NGO的微博赋权进行了分析。陈韵博通过研究发现,微博起到了直播事态发展、与传统媒体互动、利用“话题”功能进行深入探讨和社会动员等作用,同时在个体、人际和社会参与三个层面都实现了不同程度的赋权。此外,陈韵博还探讨了微博在劳工NGO维权过程中得以赋权的原因以及存在的局限等。此外,上海交通大学的季丹还对NGO组织形象传播价值、新媒体在NGO形象中的优势展开了讨论,并提出了NGO组织形象的塑造、巩固、日常维护、修复等四种传播策略。上海外国语大学的洪婧茹通过对社交媒体在上海大学生的环保参与中的作用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在社交媒体的信息性使用和环境行为之间,个人的环境意识发挥着中介作用,而表达性媒介使用则主要与公众的公共环保参与有直接正向关联。

中国人民大学的何梦炜以新疆暴力恐怖袭击事件为对象,从公共危机产生和谣言的新闻生产伦理两个方面,探讨了新疆暴力恐怖袭击事件中的谣言传播现象,揭示了事件背后谣言产生的社会心理因素和国际影响因素,并从国内和国际两个层面提出了管控谣言的具体措施和建议。

华东师范大学的陈虹等从媒介使用时长、信息获得媒介依赖两个维度,对大学生政府信任度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发现,公共事件中,相信新媒体平台的高校学生对政府信息发布的信任度相对较低;高校学生的受教育程度、年龄、广播媒介的使用时长、对所在地政府官方网站、政务微博的关注度等显著影响高校学生的政府信任度。陈虹等建议,应从人员配置、不同新媒体平台互动、新旧媒体联动等方面加强地方政务新平台建设;在公共事件发生时,应采取政府联合专家的积极主动话语策略以提升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

五、影视传播与创意产业

西北师范大学的陈积银副教授对便携式移动3D电影的运营策略进行了研究。陈积银认为,3D电影的发展之路在于生产、传输、播放全民化、微型化、私人化、多平台化、移动化、跨国化和互动化。在此基础上,陈积银提出了便携式3D电影的概念,并从其运营终端、传输网络、内容运营与评估等方面提出了便携式移动3D电影的运营策略。

北京联合大学的崔亚娟副教授对新媒体语境概念进行了新阐释,分析了新媒体语境下电视媒体的生态环境、发展空间,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电视媒体在新媒体语境下的发展路径:品牌引领、练就内功,回归根本、创新发展,改变思路、占领先机。

中国人民大学的博士生张洋通过对性别差异之于叙事型视频广告情感共鸣效果的影响研究发现,性别差异会对叙事型视频广告情感共鸣产生影响,且女性比男性的情感共鸣更强。在使用意愿方面,性别、情感认知、感情移入三个变量均会对使用意愿产生影响。在购买意愿方面,除情感认知外,性别、感情移入、使用意愿三个变量均会对购买意愿产生影响。

武汉大学的周夏宇以YouTube 、HULU、Google TV为例,研究了这三者的发展历程、运营模式和传播特色,对国外的网络电视台进行了多方对比,并就其对中国网络电视发展的借鉴意义提出了四点建议:网络媒体要加强与传统媒体的融合、打造王牌内容、拓宽盈利渠道、丰富视频网站的嵌入性功能。上海交通大学的薛可、张漪通过对微博关系强度、微博口碑信息传播量、微博口碑信息价等三个变量进行控制实验,对受众在不同实验情境下的收视意愿进行了研究。实验发现:(1)对于综艺节目而言,网络口碑传播的量是正向影响收视意愿的重要变量;(2)正、负面评价对收视意愿的影响并不显著;微博口碑信息的传者与受者的关系强度传播对(1)中的影响具有调节作用,关系强度提高,传播量对收视意愿的影响就会减弱。

此外,上海交通大学的江凌、盛佳怡还探讨了网络视频产业中政府、企业、行业协会及用户等主体的治理职能,对该产业治理结构现存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优化上海市网络视听产业治理结构对策建议。

大学教学国际贸易 篇12

国内外经济形势的翻天变化和发展趋势,给我国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而抓住这一机遇参与到国际竞争的关键在于人才,特别是国际经贸方面的人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学好《国际贸易》、《国际结算》、《外贸函电》等专业性很强的课程,还必须掌握一定的国际商务知识,其中《国际金融》课程尤其重要。金融学专业的学生,在修完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货币金融学及财政学等课程后,再深入学习《国际金融》,该课程就不会显得深奥难懂。然而,国贸专业学生学习该课程时,有些先修课程并未开设,或同期开设,理论衔接不上,学生感到乏味,难以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怎样才能使学生对这门课程产生兴趣并学好它,《国际金融》课程如何进行改革就显得尤为必要。

二、传统教学方法的局限

在大多数教学环节中,教师讲解为主,向学生灌输知识,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知识的严谨性和授课的规范性,但教师依然是满堂灌,没有让学生自己思考。然而《国际金融》中的国际收支调节理论、汇率决定理论、货币危机理论等相对难理解,教师以带领学生啃书本为主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另外教师本身对理论研究不透,课后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能给出满意的回答,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教师之所以采用平铺直叙讲解的教学模式,主要是教师没有认清教育的主要目的。它应是为社会培养既具有系统的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因此,作为教师,深入浅出地介绍国际金融学的基本理论,让学生由浅及深,由易到难,使自身逐步提高,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觉性,使学生养成积极探索、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就要深入研究和探讨教学方法的改进。

三、对未来《国际金融》教学方法的改进

在授课前,教师首先应根据本课程的特点,向学生阐明重要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一方面,需要教师从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引入,另一方面,需要经过教师的阐述,将艰涩深奥的概念和理论转化为显而易见和通俗易懂的现实感知。托尔斯泰认为,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应是片面的强制,而是着重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要不断尝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学效果的方法。

1.多媒体教学法。原先的授课是嗓子加粉笔,这已远远不能适应现代教学的要求和需要。随着各大高校多媒体教学设施的普及,很多教师都采用多媒体教学,但是仅是将书本上死板的知识复制粘贴到课件上,课上独自诵读而已。教师应将教学相关的图片、音频、视频等插入或链接到PPT中,增加感性认识。教师在讲授货币危机部分时,可以播放凤凰卫视栏目《世界大讲堂》中宋鸿兵的专辑———货币战争等核心视频,使学生真正了解东南亚金融危机是如何形成的以及索罗斯如何操控亚洲外汇市场的全过程。在讲授热钱冲击我国外汇市场、房地产市场套取利差时,教师可以将郎咸平的《说出欧美股市的秘密》视频进行播放,直接将学生引入1929年后美国的证券交易制度立法过程进行讲授。另外,为避免多媒体教学走马观花看电影的现象,教师应课前将PPT电子版发给学生,课堂上学生带着打印好的课件,边听课边在课件上有重点地做标示,节约抄笔记的时间。遇到PPT中陈述性文字时,大容量的多媒体是有必要的,但在课堂上应注意中间的停顿,给学生留出理解和思考的时间。

2.案例教学法。国际金融案例教学的首要环节是案例选择。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课程教学进度,选择适合教学内容的、紧密联系的案例不在多,而在新,在精,最好是正在发生的事情,这样更容易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性,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个环节是案例引入。教师将筛选出的金融案例通过口述、文字、图片、图表、多媒体技术等多种形式完整地向学生阐述,使学生对该案例有一个粗略的、总体上的了解。第三个环节是小组讨论。每个学生在独立完成相关分析及对问题的看法,得出结论之后,安排学生小组讨论交流。第四个环节是评价总结。教师在对问题整体把握的原则下,鼓励学生大胆去思考,积极进行讨论和争辩,及时肯定学生思维中的闪光点和创新处,重要的不在于寻找统一答案,而是敢于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外汇交易实务部分可以举国内外外汇汇率风险管理的影响较大的事件,如“国储铜事件”、“中航油事件”、“巴林银行破产”来讲授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使学生通过这些重大国际金融案例体会衍生工具的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学习欲望,扩展教学内容。

3.模拟仿真教学法。从教学角度出发,情景理论关注的是学习活动系统,关注系统体系中各成员间的相互作用,强调给学生提供一种真实学习环境的氛围。学生只有在“实战”中才能更好地体会金融的意义以及领悟教师的用心。在讲授外汇交易知识时,涉及国际金融模拟实验的操作可在金融实验室完成,实验室中需要配置相应的业务软件,比如智盛系统、世华财讯交易系统、汇势通模拟交易、APFX雅浦等涵盖了实际运行的期货、外汇交易系统功能的商业软件和在线模拟系统,使实际金融市场的交易环境在金融实验室得以再现。这种现场教授的方法,既克服了建立学生实践基地的困难,又拓展了实习领域,还能降低实习成本,使学生能够轻松快捷地掌握最新的外汇交易工具,结合当前国际贸易的发展情况掌握外贸企业规避汇率风险的必备金融产品,从而将国际金融抽象的概念和深奥的理论转化为实际专业操作能力,可以改变以往国际金融课程的内容遥不可及、高高在上的局面。

4.实训教学法。通过校企合作的办法,建立银行、证券公司、外贸企业等实训基地,以便作为校内模拟仿真教学的拓展。例如让学生进入商业银行、证券公司等单位的部门实习,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应用能力,为将来成功地步入社会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积极聘请金融机构中高层管理人员来校讲座以及担任客座教授,直接参与高校的教学活动,加强学院与金融机构的紧密联系。还可以鼓励和组织学生参加学校、省市和全国各类相关业务技能大赛,学以致用,拓展学生对于国际金融业务的实用操作技能。除了加强学生实训外,高校还应该加强金融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鼓励和推动高校教师利用假期或中短期挂职,采取社会兼职、业务合作以及长期深入的咨询服务等形式。通过开展这一工作,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参考文献

[1]骆祚炎.课堂讨论与案例教学的选题原则及其运用[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6,(2).

[2]杨卫平.本科教育实训教学研究[J].新课程研究,2010,(2).

上一篇:启发式教学实践下一篇:煤炭企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