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思政教学(精选12篇)
大学思政教学 篇1
一、大学思政课概述
在大学中设置一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课程, 是有其一定的道理的, 因为, 大学阶段, 是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自己的想法有着很多相矛盾的地方的时候, 这时候, 就需要一门思想政治课程来约束学生的行为, 引导他们朝着正确的人生道路上前进的引导者, 他们是一个个合格的建设者、接班人, 这对于他们未来踏入社会, 也是非常重要的[1]。
二、大学思政课课堂教学中, 学生被动成因的分析
目前, 大学思政课教学中, 对于真正能够参与课堂教学的学生来说, 往往是几个人。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 是因为原因是存在很多方面的, 有的是学生本身的原因, 有的是教师本身的原因, 也有的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以及结果测评的原因。不论从哪方面考虑, 都使得学生受到或多或少的影响。
1. 从教师的方面分析
对于教师, 根据其具有的知识、结构、储备, 这些和青年学生的需要未能一致。对于大学生来说, 他们在社会中, 属于一个敏感的、灵活的群体, 对于他们来说, 往往关注都是在国内、国际之间的大事, 而他们最渴望知道的是:对于自己的定位, 即在社会上的定位, 他们也希望得到老师的支持, 即根据时事, 老师给予他们好的点、分析。对于有些教师, 在知识结构方面是很简单, 在教学中, 只能按照课本去进行讲课, 面对学生提出的要求, 往往表现很无力。他们所上的思政课就成为普通的文化课, 对于这种纯理论的传授, 往往未能让学生在情感上达到一致, 相反, 造成部分学生的逆反心理[2]。
2. 从学生自身的原因考虑
对于学生来说, 尤其是有些大学生, 往往把自己作为核心, 带着自己的需求、意志来行为, 对思政课的学习很漠视, 有的学生甚至以为在思政课中就是景道理, 即随意的谈轮理论知识。在上课, 他们往往未能积极去投入, 对这些问题很冷漠。甚至有些大学生, 存在逆反倾向, 即莫视道德, 不赞成崇高, 诋毁理想, 甚至把没有责任心、没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这就是违背道德的行为。像这样的思想, 最终造成学生在课堂上的各种行为是不积极、被动的。
3. 从教学方法、结果测评的原因分析
在我国, 对于传统的道德教育来说, 以社会为根本, 把教师作为中心, 以道德理论作为核心内容, 即通过硬灌、死记硬背的方法来进行道德方面的教育。为了能够对青少年进行从外向内的道德教育而进行, 对于他们来说, 处于没有条件的去识记、跟踪、仿效, 以及信从这些所谓的道德、规范。
三、大学思政课课堂教学中, 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措施
对于大学思政课来说, 大学生能够得到德育教育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和学生是一起受到熏陶的, 一个理想的课堂是学生能够积极加入, 与同学之间进行交流与合作的课堂, 一旦学生变得被动, 在学习态度、行为上, 就会阻碍课堂教学的效率。使得整个课堂处于一种消极的状态, 这是我们不希望看到的课堂模式。
1. 从学生方面考虑
为了激活学生的道德意识, 应该从大学道德教育开始, 不要把其认为是一门单一的传授知识和道德的理论, 也不要认为这与学生心理状态是没有关系的、强制性的、他律的一个过程。因为德育教育具有一定的效力, 其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 即其是不是愿意接纳外在的、道德的影响, 以及是不是能够内化自己。为了学生的道德需求得到激活, 我们要让学生知道:
第一, 每个人都需要不断的自我完善, 实现一个人的全面发展, 这是一个必须的过程, 对于个人的各个方面来说, 是一个内在的、统一的过程, 而这一过程, 往往是在具体的社会生活中来完成的。没有任何人不经过自己的努力就能有所成就的。
第二, 对于人的本性来说, 是无私的, 是把各种社会的关系加起来的, 因此, 人们需要的能力是能够处理好在各种社会关系方面的道德、准则[3]。
第三,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互利互惠的, 这种互利互惠的关系使得人们能够相互提出要求或同意某种社会的准则, 即一个人在社会中能够生存的道德。
2. 从教师的教学方面来说
教师要将课堂中的知识内容进行讲解的时候, 改变教学方式。
对于教学与学生来说, 往往注意的是热点问题, 与课堂而脱节, 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而脱离。在课堂上, 学生要积极去参与、去学习、去讨论, 把学习的情况写下来, 这样的形成性评价是教学的依据。
3. 从教师方面考虑
为了优化教师队伍, 必须培养具有完整知识结构的、优秀的中青年教师, 通过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教学等能力, 来提高他们的人文、科学的素养, 最终优化其年龄的结构、知识结构、学历及学位的层次, 以及队伍的良性机制。
综上所述, 在大学中, 尤其是在上思想政治课的时候, 教师要设法使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 使得他们主动的参与到课堂当中来, 发挥自己的主动作用, 认真的去思考问题, 这样, 才能更好地学好思想政治这门课程, 更好地体会思想政治这门课在自己未来的人生道路上的作用。
摘要:在大学思想政治课中, 特别是理论课对大学生来说很重要, 尤其是在德育方面的教育, 属于一个主要的地方。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以下几点来阐述, 即从学生的角度、教师的角度以及在教学的方式、学习的测评步骤等方面来分析, 并且对学生的学习被动状态从其成因来分析、思考,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积极的应对办法。
关键词:大学思政课,被动,成因,分析
参考文献
[1]盛湘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及其评价[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9, (1) .
[2]郑辉.高校“两课”教师创造性教学的理想模式[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 (高教研究版) , 2004, (1) .
[3]李旭日.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1, (07) .
大学思政教学 篇2
在大学教育中,校方往往把专业课程放在首位,而素质教育则位居第二,这样不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甚至使大学生毕业后在从事工作的过程中会出现道德滑坡的现象,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在某些大学,尤其是高职院校中,他们认为学好专业知识是学生的首要任务,而对于素质教育,可有可无,学生不能在素质教育上花费太多时间。但是,这种看法往往阻碍了素质教育在大学中的发展,也妨碍了大学生的心理发展。高职院校一般重视实践性较强的专业知识,注重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而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在高职院校中得不到重视,最终会导致一些高职院校中的大学生缺乏人文素质教育,使得这些学生难以形成较高的人文涵养,不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个人修养。
2.2师资队伍水平有限,不利于开展素质教育
在传播知识的过程中,教师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相对于其他专业课程,思政课程在学校中开设得不多,在所有课程中占有非常低的比例。而真正具备高端人文素质的思政教师很少,这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教学质量。思政是一门具有较浓厚人文精神的课程,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相应的思政专业知识,还要求教师自身要培养一种由内到外的人文精神,因为这样的教师能言传身教,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深刻影响学生,使学生在学习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无形地培养了学生的人文素质。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少教师具备这种人文精神,这主要是因为部分教师不深入研究与思政教学紧密相关的人文素质教育,不严格要求自己的教学目标。对于一些年轻教师来说,他们大多缺乏丰富的教学经验,阅历不够丰富,对人文知识的研究不够深入,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对于人文素质教育的理解,不利于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因此,一支有着丰富教学经验和丰富人文知识的教师队伍对学生的素质教育起着关键的作用。
3人文素质教育在大学思政教学中的作用
为了应对人文素质教育在大学思政教学中的以上现状,提高学生的个人修养,使学生在大学中得到全面发展,很有必要明确人文素质教育在大学思政教学中所发挥的作用,为大学思政教学提供良好的教育途径。以下将介绍人文素质教育在大学思政教学中的作用:
3.1充分利用人文资源,营造良好的思政教学氛围
在大学思政课程中重视人文素质教育,能有效提高教师对利用人文资源的意识,有利于学生在思政课堂中深入学习人文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涵养,同时还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大学是知识的聚集地,拥有良好的人文资源,包括校园文化资源、进步的思想资源以及红色教育资源等。在思政课堂中,教师要搜集、充分利用以上资源,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熏陶,从而能更好地融入到课堂中。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对于我国历史上的优秀人文资源,只要教师愿意花费时间备课,积极寻找资料,就会找到很多有趣且值得学生学习的人文资源。在大学中,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引导学生形成一种冷静思考的思维习惯,在教学中融入更多的人文气质,避免学生在这个经济主导型的社会中感到心烦气躁。因此,在思政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好人文资源,帮助学生培养优雅的气质,营造一种良好的思政教学氛围。
3.2人文素质教育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
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是人文素质教育的一种表现方式,是传播人文精神的桥梁,而且有利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法律、道德、审美等方面的科学文化知识,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使学生在各个方面都能形成一定的认知度,对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知识有着重要的作用。虽然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涉及的`学科内容比较广,但是内容比较浅显,所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会感到有很大的压力,这样会增加学生的学习信心。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给学生布置作业的形式主要有两种:写小论文、团队合作完成有关学习任务。前者可以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使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自由发表个人观点,有利于学生培养独立的判断力;后者则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使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增强责任感,使学生培养一种积极乐观、善于沟通交流、自信的心理习惯。因此,在大学思政教学中重视人文素质教育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
3.3人文素质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大学生正确人生价值观的形成,主要依靠对人文知识的积累和人文素养的积淀。一个人价值观的形成与他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有着很大的联系。在网络时代尚未发达的时候,大学生的信息来源主要是教师、同学、书籍、报纸等,而在如今这个网络发达的时代,网络风靡全国,所以网络是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但是网络囊括各种各样的信息,对大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价值观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为了减少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防止大学生形成一种错误的金钱观,就要营造人文氛围,在思政教学中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其中,红色教育能使学生坚定自己的信念。例如,教师可带领学生参观革命纪念馆,使学生在参观的过程中感受革命的艰苦,让学生更加珍惜当前来之不易的生活,促进他们形成良好的人生价值观。
4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
4.1正确认识人文素质教育,确立人文素质教育在思政教学中的主导地位
从广义上来说,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人文素质教育的一种方式,是教师传播多学科知识、培养学生气质的一种教学途径。要正确认识人文素质教育在思想政治教学中的作用,首先要认识到思想政治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对学生学习人文知识有着重要的作用。思想政治理论包括政治、经济、法律、历史、道德、审美等多方面的学科内容,为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人文知识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渠道。其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与人文素质教育存在共同之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教学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一个爱国、守法、文明的人,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人文素质教育则致力于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奉献社会、独立自强的人。这两者有交叉重叠之处,都希望把学生培养成一批有责任感的优秀的当代青年。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把两者结合起来,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融入人文素质教育,既要落实好思想政治教学的工作,又要把学生培养成一批有思想、有理想、文明的新一代社会主义接班人。
4.2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师资力量建设
教师在思想政治教学中起着传播知识的作用,对学生的学习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要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的作用,就要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首先,要提高教师自身的修养和人格素质。为人师表,教师要为学生塑造一个良好的形象。在教学上,教师要对教学工作认真负责,决不怠慢,要有严谨的教学态度、良好的心理素质、宽广的知识视野、深刻的逻辑思维以及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其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要结合实际情况对课本内容进行适当的取舍。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认真研究课本的内容,并将其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能够灵活地取舍课本内容制作精美而简洁的PPT课件。另外,校方要组织教师进行相应的人文素质培训,尤其要针对部分年轻、缺乏教学经验、人文知识不够丰富的教师进行教学培训。在培训的过程中,培训者要对教师的教学水平进行考核,并鼓励教师深入研究有关人文素质的论题,以此来提高教师的人文精神。
4.3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
要从根本上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作用就必须从实践中感知,从而得到更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并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价值观。例如,教师可要求学生制作一个与历史遗迹有关的视频,学生可在网上寻找有关视频,也可以实地考察制作视频,鼓励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这样使学生亲身体会到当地的文化风俗,使学生觉得更加真实,一来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二来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另外,还使课本里的理论知识得到了实践,何乐而不为呢?因此,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有利于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使知识在实践中得到运用。
5结语
综上所述,大学思政教学中重视专业知识而忽略了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导致了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得不到全面发展,不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为了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提高大学思政教学的课堂效率,使学生在思政教学中形成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很有必要在大学思政教学中重点融入人文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孙力.在大学思政课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的作用[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9).
大学思政教学 篇3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和建议
1、引言
网络时代的到来,对大学生而言是一把双刃剑,其一方面为当代大学生提供了与外界交流、了解世界、汲取新知识的有利途径,另一方面却给当代大学生带来了较多的负面信息。大学生正处于身体成长、心智健全的关键时期,其可塑性较强,但也更加易于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网络中负面信息已经成为了当代大学生正确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主要障碍。大学生犯罪、诈骗、网瘾等问题已经上升为了当代我国教育体系所面临的重难点问题。因此,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塑造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成为了当代我国大学生教育体系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高校现今都会在大学每个学期开设思想政治课程(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近代史等),但是其教学形式内容更新速度较慢、教学形式过于单一,违背了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新型学习方法,其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加学生与教师的互动。使用该方法能够有效的改变当前我国素质教育以应试教育为核心的教学方法和方式,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水平和质量,从而能够为我国输送更多具有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
2、思政教育中研究性学习方法的内涵
思想政治教育中所开展的研究性学习方法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方法,其脱离了应试教学的传统方式,以课题研究的形式,发挥教师在教学主体当中引导性、纠正性等作用,促进学生养成自主独立解决问题、思考问题的好习惯。使用这种方式进行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能够有效的避免政治课程内容枯燥、学生兴趣不足等诸多传统教学障碍,并且能够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实现学生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正确塑造。在使用研究性学习方法开展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时,应当坚持以下三个原则:(1)保持探索性。在思想政治课程学习中,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主动发现生活中、学习中、学科领域中所存在的问题,并通过主动的获取信息、收集整理、阅读文献,进行分析研究和书写成果报告,获取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2)保持主体性。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当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以研究学习的内容为对象,教师在研究性学习当中主要发挥指点和引导的作用,给予学生宽松、愉悦的探索学习环境;(3)保持开放性。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要保证每一个学生均能够实现个人的发展和提高,而不是培养多个相同的个体。思想政治课程的对象(内容、范围)均应保持开放性,研究对象的内容和范围应与时俱进,并包含多个学科领域和学习生活中多元化的知识。另外,还应坚持对课程效果评价的开放性,减少成绩量化评价元素。
3、研究性学习在大学思政教学中的价值
3.1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塑造创新精神
研究性学习能够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主动的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和现象,将书本上所学到的知识理论联系实际,与课程内容进行紧密结合,从而用正確的思维和准则约束自身行为。通过利用研究性学习,激发学生对未知事物的研究能力,提升其学习新知识、接受新事物的兴趣,塑造大学生的创新实践精神。
3.2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学会与人合作
研究性学习所采用的方式是课题研究,由于问题较为复杂、涉及领域较多,因此进行课题研究时经常需要多个学生之间的合作。相互合作开展课题研究,一方面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培养学生与人交流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够促进学生之间合作,培养团队精神。
3.3建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研究性学习方法在坚持探索性、主体性和开放性的基础上,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质量,能够让学生坚持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对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负面影响给予正确认识,养成客观认识和分析事物的科学态度,提升科学评价事物、行为的科学素养。
4、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学实施研究性学习方法的对策和建议
4.1确保开放性课题研究资料的来源
为了确保开放性学习方法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顺利实施和应用,我国教育部门和高校就应当保证这些课题研究资料的来源,在高校中建立与时俱进的案例研究库,保证学生能够选择到感兴趣的课题进行研究。这些案例的设计应当以社会和学生的生活为背景,与大学生的学习、就业等方面存在联系,从而能够让学生在对开放性课题进行研究的同时,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另外,开放性的课题还应当包含多个学科领域,应当通过对自然科学、生命科学案例的研究来建立学生对事物的正确认知。
4.2建立开放性课题研究小组
开放性课题研究小组是研究性学习模式开展的重要元素。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课题研究小组应当根据研究的内容和范围进行调整,一般4-6人的小组人数为最佳,既能够集思广益,促进沟通合作,又能够给予学生自由组合、任务分工极大的灵活性,有利于对课题项目进行讨论研究。校方应为每个开放性课题研究小组安排专业指导老师,或校外导师,在学生产生疑问时,给予积极的引导和帮助。
5、结论
通过上文的研究,可以发现,使用研究性学习方法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有效的提升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团队精神,使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为此,作者提出三点实施该方法的对策和建议:(1)确保开放性课题研究资料的来源;(2)建立开放性课题研究小组;(3)突破现有学科界限,重新建立评价体系。作者谨此希望我国高校能够利用该方法,不断提升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
参考文献
[1]吕新云.研究性学习理论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探索,2010(01)
[2]岳云康.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在大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04)
作者简介
乐筑怡,女,1983年9月,贵州贵阳人,贵州民族大学建筑工程学院讲师,硕士。
大学思政教学创新性策略分析 篇4
一、转变教学理念,加强教育关注,倡导人文关怀
思想政治在大学生主流意识的巩固与正确价值导向的树立方面发挥着基础教育与引导作用,因此必须做好大学思政教育理念的转变,而转变思政教学理念首先从加大对课程的关注开始。我国传统思政教学实效性不强,思政教学趋向流程化与形式化,思政对大学生行为的指导意义与人生价值的导向作用不明显,甚至部分大学刻意弱化思政教育,将思政教育与专业学习割裂开来。只有做好对思政教学的关注,通过加大课程比例,加大师资投入才能让思政教学在大学教育中得到积极贯彻。其次要做好思政教学与实践的有效结合,思政教学的出发点是思政理论的阐述,其落脚点则为学生思政水平的真正提升,将思政课堂所学真正转化为思政教育实践才是思政教育的最终目的。在开展大学生思政教学时必须立足社会,立足实际,为思政教学提供实践的环境。最后,我国大学当前的思政教学缺乏必要的人文关怀,思政课程教学成为政治宣传与说教的工具,忽视了对学生个性的关注。因此必须做好大学思政教学的人文关怀,在开展理论讲解时与学生的自身成长与发展有效结合,以人为本,贴近学生生活与实际,增强大学思政教学的实效性与感染性。
二、创新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兴趣,推动思政实践
随着思政教学改革的深入,关于创新思政教学形式的呼声日益高涨,因此必须创新思政教学形式,以丰富生动的教学形式创新调动大学学生思政学习的兴趣与热情,在大学学生主体意识的调动下实现理论教学向实践教学的转化。目前在大学思政教学中可以参考的教学方式主要有案例教学、情感教学、网络教学、启发教学四种教学模式。案例教学借助生动鲜活的思政案例将枯燥的理论知识形象化,具体化,通过与大学生日常生活学习实际的结合,增强大学学生对思政教育的认同感,从而激发其学习热情。情感教学是将情感贯穿于思政教学的全过程,教师教学充满热情,学生学习充满激情,通过情绪的渲染营造思政教学的良好氛围。网络教学则是发挥网络平台的开放优势,实现信息的流通与共享,为大学学生自由学习提供便利。启发教学则是设置必要的思政教学情境,让学生通过分组讨论与交流探究的形式畅所欲言,得出对思政问题的正确分析,教师在启发教学中起着总结与引导作用。形式的创新带动大学生思政学习的热情,更好地推动思政理论向思政实践的转化。
三、优化教学体系,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水平
思政教学的创新性开展必修保证教学内容时代性特点突出,实用功能性强大,完善教学体系,合理选择教学内容,有的放矢地开展大学思政教学工作。教学体系的完善应做到三个方面的包含与融汇,坚定不移地地贯彻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思想,深入学习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先进的理论成果,通过正确的理论指导推动思政教学开展;坚定不移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及党政教育,增强大学生的爱国意识,提升对党的拥护与支持力度,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为将来走向党政工作岗位积累知识与经验;坚定不移地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知识,科学看待建国以来所取得的成就,总结经验与教训,在了解国情的基础上更好地分析预测未来社会走向,并做出相应的努力。在教学体系不断完善的基础之上,教师要丰富教学内容,明确思政教学重点与难点,以框架结构与专题教学的为导线推进大学思政教育。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做好整体与细节的双重把握,让大学学生形成对思政课程完整而准确的认识,从而更深刻地体会到思政教学的重要性,调动起自身的学习主动性。
四、创新评价机制,提升教师素质,全面引导学生
传统的大学思政教学在开展教学评价时往往评价内容单一,评价方式简单,关注结果忽视过程,造成大学思政教学的失衡,不利于大学学生的全面素质提升与自我综合发展。因此在开展大学思政教育创新性策略分析时必须加强对评价机制的关注,通过创新评价机制,提升教师素质,实现高校学生的全面发展。思政教育评价机制的创新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教师的评价是思政教学评价的主体,在此基础上可以适当引入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评价主体的多元使得评价结果更全面,学生通过参与他评与自评往往更能做到取长补短,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在评价时要注重对过程的评价关注,我国传统的教育体制影响根深蒂固,必须打破传统评价的限制,注重大学学生思政学习每个环节的关注与评价,通过环节的评价形成终结性评价。
结束语
思政教学作为大学基础性教学科目之一,其价值引导作用不可忽视。本文立足当前我国大学的思政教育实际,提出了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体系及评价机制四个方面的创新性策略,以期更好地推动我国大学的思政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向莉.解放思想理论在大学思政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青春岁月,2013,22:252-253.
[2]罗丽娟.浅谈大学思政课教学中启发式教学艺术[J].海外英语,2010,02:36-37.
大学思政教学 篇5
招聘1人公告
根据工作需要,本着公开、公平、公正和择优录用的原则,现面向校内外公开招聘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学秘书1名,具体事项如下:
一、招聘岗位及人数
思政课教学秘书1名,辅助岗。
二、应聘的基本条件和资格
1.遵守国家宪法和法律,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思想道德素质好;2.具有履行职责所需的理论素养和业务能力,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3.年龄:30周岁以下(1987年9月1日以后出生),特别优秀者年龄可适当放宽3岁;4.学历学位要求:全日制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5.专业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或相关专业。
三、聘用待遇
按照学校同类聘用人员标准执行。
四、报名及面试考核时间
报名时间:即日起至2017年9月30日。
应聘材料包括:《广西民族大学公开招聘人员报名登记表》,毕业证、学位证、身份证的扫描件或复印件(原件核验后交回应聘者),个人简历,彩色5寸全身相片一张,其他证明个人能力的相关材料。(按应聘材料目录顺序装订)应聘者应如实提供材料,经验核后发现有弄虚作假的,取消应聘资格。面试考核时间另行通知。
五、报名方式
应聘者可通过以下渠道递交报名材料: 1.现场报名
报名地点:广西南宁市西乡塘区大学东路188号广西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求是楼308办公室)2.邮寄报名(仅限EMS邮寄材料,不接受其他快递)本文由广西中公教育整理提供,供各位考生参考学习!
邮寄地址:广西南宁市西乡塘区大学东路188号,广西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办公室,邮编530006。
3.电子邮件报名
电子邮箱:1019499753@qq.com 联系人:梁老师,联系电话:0771-3260261。
原标题:广西民族大学招聘启事(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学秘书)
广西民族大学人事处 2017年9月15日
大学思政教学 篇6
关键词:思政课;“3A”育人模式;大学生;社会责任感
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结合教学经验,基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体系,提出“3A”育人模式。目标在于着重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自主意识和实践能力,“爱心”“自觉性”和“技能”培养同时进行,三位一体。本文从“爱心”角度出发,重点研究思政课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之间的关系问题。
一、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
1.自我意识过强
部分大学生对个人爱好及自身利益过分执着,使得他们的责任感呈现出明显的情绪化和功利化。而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自我中心主义比较明显。对此,高校在育人过程中应该引起重视并及时给予引导。
2.对他人责任感的缺失
现实中,部分大学生很少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考虑自身和他人之间的相互联系,也很少主动承担对他人的责任、为他人服务。因此,在实现个人目标的过程中,往往忽略他人的感受或者宽以待己、严于律人。
3.集体责任感淡薄
集体责任感是与个人责任感相对的概念。对大学生而言,集体主要指学校、院系、班级、宿舍、党团组织、社团等群体。部分大学生自我意识过强,对集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较低,不积极参加集体活动,班级荣誉感不强,宿舍生活不合群。特别是一些学生干部不以身作则提高班级凝聚力,却拉帮结派,各自为营。一旦组织同学参加集体活动就尤为困难,无人响应。这些现状都不利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
二、思政教学与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
笔者认为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已经成为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势在必行的重任,思政教师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教师应在课堂上有意识地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贯穿到课程教学中。
1.在教学中探索各种有效途径
在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对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途径加以归纳总结,供同行互相交流以便更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为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做出自己的努力。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紧密结合教材中的相关内容,通过介绍中华民族史册中的仁人志士、民族英雄人物的事迹,让学生理解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整体主义精神,贯穿爱国主义、民族精神、诚信、扶危济困等涉及公民责任的教育。领会一个人是否承担社会责任,不仅表现在口头上,更重在身体力行。
2.创设情境,使大学生的责任心在课堂参与中慢慢形成
近几年,我们在教学中特别是课堂教学上加强了学生的实践活动。在课前就给学生布置课后需要完成的实践内容,将每一个板块甚至是每一个章节都分配到每一个班级或者是每个小组,让学生依托教材的内容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所选题目自己制作幻灯片,汇报实践内容,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学生不仅参与的热情高而且在自己参与的过程中加强了动手、动口能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认清自己的历史使命,当前最主要的是认清自己作为家庭成员的责任和义务,从而担当起家庭的重任,只有心中能装得下小家才能装得下大家,进而培养起责任感。
3.把握契机,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习惯是一种行为定势,这种行为定势需要长时间的行为训练,在实践中慢慢养成。社会责任感应该在社会实践中刻意培育。一滴水可以反映太阳的光辉,教师要注意以小见大,用身边的小事引导学生体会宏大的主题。如在讲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部分内容时,笔者设计这样的问题:我们在走向教室的途中,发现水房水龙头滴水时,你有何反应?在提问反馈后指出,如果你听到水龙头滴答漏水而无动于衷,就意味着节约资源意识不强,素质不高。如果能马上走过去拧紧水龙头,就反映出社会责任感较强,素质较高。通过这个实例使学生认识到细微之处见精神,培养人品需要注重细节。
现阶段,我国正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期,国家为每个社会成员的幸福生活提供了更多条件和广阔的前景,这也需要每一个社会成员为国家的建设和和谐发展添砖加瓦,在自己的岗位上尽心尽责。当代大学生更要抓住机遇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增强本领,献身于国家建设的大潮中,无愧于父母,无愧于人民和国家。
三、结论与建议
做好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需要社会、高校、家庭、学生个人多方努力共同发展。多年的实践证明,实践作为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有效途径,能从责任认识、责任情感、责任意志等三方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促使大学生走出象牙塔,深入社会,认识社会,了解社会,转变思想,内化自身需求,激发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聂林艳.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J].理论导刊,2011(1).
[2]罗元.如何提高大学生的社会修养[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1).
大学思政教学 篇7
启发式教学相对于注入式教学是一种易于被学生接受的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的关键就是运用各种各样的教学手段,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积极性, 使他们主动地获取知识, 思考问题。
那么, 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其主动思考呢?笔者认为赋予思政课枯燥的理论以感性的色彩, 使理论教学感性化, 尽可能地调动学生各种感觉器官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 课件设计注意动感和美感
幻灯片的切换、文字、图片的出现都可以根据需要设计成动画的。另外, 幻灯片可以选一些适合的图片来做背景, 选图片做背景时要注意所选背景图片要与所讲内容尽量协调。如果所讲内容比较严肃, 则用作背景的图片就不要过于活泼。课件除了所用到的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图片外, 也可以根据需要在空白的地方插入一些小小的图片或线条, 起到点缀装饰的作用。但是, 课件设计时既要注意动感和美感, 也要切忌不要过于花哨, 否则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适得其反。
2 卖点关子
说书人总是在说到关键的地方戛然而止, 让听的人总想接着往下听。这种手段俗称卖关子。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 也可以卖一卖关子, 吸引学生注意力, 使学生对接下来的讲授充满期待。那就是根据教学内容事先设计一些问题, 问题先提出来, 但并不马上回答, 而是在相关的内容讲解之后, 再回到刚才所提到的问题。这时可以先让学生来回答, 如果学生回答不出来, 老师再作提示。一般地, 在相关的知识讲过之后, 学生自己就已经知道答案了。
如果导入时卖关子可以引起学生对本次课的注意力;过程中卖关子则可以将学生从开小差中拉回来。如果能够不断地卖关子, 就能牢牢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比如, 笔者曾经讲到《政治经济学》这门课中“产业资本循环的条件”时, 就很好地运用了这种手段。我是这样导入的:
同学们:
为了发展生产力, 我们国家现在鼓励私人创办企业。如果你毕业后将投资办厂, 你是不是希望你的企业生产连续进行而不发生中断呢?那么, 要使生产连续进行需具备哪些条件呢?这就是本次课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今天我们学习-----
在上课前先把这张幻灯片放出来, 学生看了之后, 感到很好奇, 非常想知道今天到底要学什么。在吊足学生胃口之后, 老师才把要讲的内容打出来:
资本运行的一般原理之产业资本循环
由于想急于得到以上问题的答案, 所以学生在听的过程中非常认真。在讲的过程中我又故伎重演。在讲完“并存性”问题后, 我又继续设问,
请同学们思考:商品资本比例过大将对资本循环产生什么影响?如何减小商品资本的比例?
提出上述问题后, 我也没有马上讨论这个问题, 而是继续往下讲资本连续运行的第二个条件“继起性”, 在“继起性”问题讲完之后才回到该问题上进行讨论。由于课堂上多次制造悬念, 所以这次课紧紧地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 学生听课很专注。
需要注意地是, 在设计问题时要有讲究, 最好能够联系到学生比较熟悉或是感兴趣的内容。
3 来点煽情
煽情就是对学生动之以情然后使其思考。由于学生都比较感性, 易于被打动。如果你打动了学生, 学生也就很容易积极思考你所提出的的问题。
例如, 在讲到台湾问题的由来实质时, 我播放了诗朗诵《乡愁》:
小时侯,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所写这首诗抒发了与大陆长期隔绝、飘流到孤岛上去的千千万万人的思乡情怀。诗朗诵结束了, 教室里鸦鹊无声, 大家还沉浸在诗的意境中, 与诗人一起感受那种思乡之愁。这时我问到,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的什么感情?学生回答。我又问道:诗人为什么不跨过那道浅浅的海峡以解他的思乡之苦呢?
一些学生知道一点, 但不是很清楚。于是我就说到, 让我们通过下面的学习来了解一下问题的由来吧。由于学生都被这首诗感动了, 所以在接下来学生是带着感情来听完这个问题的, 所以听得很认真。
再比如:一位老师在讲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问题时, 采用“南京徐宝宝”的案例来论证人们在追求真理的同时应该具备一些人文精神。该案例很感人:
南京市一个五个月大的徐宝宝因眼部感染住进了医院, 在住院期间由于没有得到及时救治而失去了小小的生命。徐宝宝的妈妈为了救孩子多次向值班医生下跪而均遭拒绝, 更让人无法接受的是这位值班医生当时在玩网络游戏。可爱的宝宝刚刚来到世间就匆匆地离开了, 给家人留下了无尽的伤痛。
学生都是善良的, 充满同情心, 对于事件当中医生的做法感到义愤填膺, 所以在看完这段视频后, 无不为之动容。如果这时老师用富有感情色彩的话语来点题效果会更好:
“同学们, 面对这不该夭折的小生命, 我们是不是觉得医生在追求精湛技术的同时应该再多些人文关怀呢?”
短短的一句饱含同情和爱心的话语不但会引起学生的共鸣而且也会引起学生深深的思考。在这里, 无需太多语言, 只此一句就已足够, 因为此时无声胜有声———学生已经处于深深的思考之中。
4 增添一些文学艺术气息
思政理论课上突现诗词歌赋, 会让人耳目一新。短暂放松之后, 既达到了教学目的, 又陶冶了情操, 活跃了气氛。何乐而不为呢?比如:在讲到 (先进) 文化的作用时, 我举了毛泽东写的著名的《咏梅》这首词:“风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思政课堂上出现这首词学生感到很新鲜, 于是和我一起大声朗诵, 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之后, 我问学生:
这首词写于什么时间?毛泽东是在什么背景下写的这首词?
学生回答不出来。于是我就给大家讲, 这首词写于20世纪60年代, 当时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遇到很大挫折, 中苏关系恶化, 在经济、政治、军事各方面对中国进行制裁。为了鼓励当时的人们战胜困难, 度过难关, 毛泽东写了这首《咏梅》。通过对这首词的欣赏, 既陶冶了情操, 又使学生在轻松愉悦之中领会了文化的作用。
除了采用文学形式之外, 也可以运用音乐戏剧、书法绘画等多种形式, 只要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都可以运用到课堂中。
5 加深印象
老师在讲解的过程中, 为了大家理解问题, 总要举一些例子。一般的例子只是有助于大家对知识的理解, 但是好的例子不但有助于理解, 而且还可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 使学生记得时间长一些。例如, 我在讲“商品经济存在和发展的条件”就采用了一个比较好的例子。
商品存在和发展的条件有两个, 前提条件是“社会分工”, 根本条件是“存在有不同经济利益的生产者”。如果举一个日常生活中的例子也可以把问题说清楚, 但是印象可能不是很深刻。在这里, 我求助于大家都熟悉的董永和七仙女来帮忙效果很好。董永和七仙女在地主家做工期满, 二人非常高兴, 在回家的路上, 二人有一段对唱:“我耕田来你织布, 你挑水来我浇园……” (这段黄梅戏对唱大家都很喜欢。如果老师能唱出这两句更好。) 接下来, 我分析道, 耕田和织布是一种分工, 但是, 在这里是董永耕田, 七仙女织布, 那二人还用得着交换吗?答案是否定的, 学生齐声回答。为什么呢?学生回答仍很踊跃。我又问到:假设现在不是董永耕田, 而是李咏耕田, 七仙女织布, (学生大笑) , 那岂不是二人一个缺吃一个少穿了吗?怎么解决这一问题呢?学生齐声答:交换。于是, 在轻松的气氛中让学生理解了这个问题, 而且印象也会很深刻。
以上, 是本人在思政课教学中的一些体会。当然, 采用什么方法和手段, 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根据讲课的内容而定.总之, 在大学思政教学中, 要善于运用各种方法和艺术启发、诱导学生, 只有这样, 才能让学生对学习的内容、具体过程和结果有强烈兴趣, 才能使他们以良好的情绪, 巨大的热情, 集中注意力, 认真学习和思考.如此, 我们的思政课教育才会发挥教书育人的作用。
摘要:如何上好大学思政课需要讲求教学方法, 相对于注入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是一种较好的教学方法, 但是如何运用好启发式教学呢。该文总结作者在教学过程中的经验, 认为在思政课教学中运用一些艺术手法, 赋予枯燥的理论以感性的色彩, 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大学思政教学 篇8
一、高校思政课程的育人意义
1、培养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
通过开展思政课程,让学生全面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以及邓小平理论,并教给学生运用这些思想来看待和分析我国现实问题的方法,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判断和鉴别社会上各种政治问题与政治现象的能力,做到对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灵活运用,并能够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2、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
如今网络技术发展十分迅速,并逐渐成为90后大学生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网络技术在给90后大学生带来正能量的同时也传递了一些负面的信息。90后大学生本身思想还不够成熟,容易受到社会上一些功利主义、极端的个人主义、小团体主义以及拜金主义等消极思想的感染,从而丧失信念,思想出现偏差。高校开展思政教育可以帮助90后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正确认识自身的价值,提高学生对于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3、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高校所开展的思政教育不应局限在课堂教学上,还应定期组织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学习到更丰富的知识与经验,学会对思想问题进行更深入的分析以找出解决的方法。思政教育应让学生坚定自己的政治信念,走出课堂,积极参与丰富的校园活动来体会知识的力量;走上社会,对我国的发展历史与现实有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并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的能力,更好的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二、对高校思政课程教学方法进行创新的策略
传统的高校思政教育大多以讲授法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方式比较枯燥,不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容易降低教学质量。因此,高校应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以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充分体现出思政教育的价值。
1、与时俱进,改善传统教学方法
在关于理论知识的讲解与宣传方法,传统的讲授教学法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但由于90后大学生具有较强的主体意识,思维比较活跃,运用这种方法进行教学难以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相关调查显示,大部分90后大学生不喜欢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而是更容易接受演讲、观看电教片、参与社会实践以及辩论等形式。由此可见,说教难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高校应做到与时俱进,充分发挥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作用,在教学中与学生加强交流,给予学生应有的尊重,营造充满民主、人文气息的教学氛围,应合理运用语言艺术,增强教学语言的感染力与说服力。
2、加强课堂教学创新,坚持以生为本
高校内的思政教育大多是通过课堂教学的形式展开的,在课堂教学中,思政教师应将学生放在课堂的主体地位,深入了解学生内心的需求。例如,思政教师可以设计关于教学内容的题目,并布置给学生,让学生自由组成合作小组来展开社会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汇报演讲;还可以开展主题演讲或辩论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或者可以举办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知识竞赛,让学生通过参与竞赛来巩固所学的知识,并及时发现自己存在的不足等。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
3、充分利用多媒体和影视作品
与其他教学法相比,多媒体教学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它可以将文字、声音以及图像相结合,使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生动、形象。电视、电影等传播工具可以将思政教育相关内容融入到社会信息当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接受思政教育。因此,思政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多媒体和影视作品的价值,在教学中对其进行合理运用,以提高教学的效率,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对于一些视听兼备、以体现爱国精神和时代精神为主的影视作品,教师可以将其作为教学载体,利用其所具备的强大感染力与宣传力来让学生认同时代精神,减轻学生对于说教教学的厌倦感,让学生通过模仿影视作品中的正面人物来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
4、加强实践性教学
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思政教师应积极开展实践教学,以便将教与学进行完美结合。开展实践教学有利于大学生对社会实际获得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在进一步理解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在组织实践教学前,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制定出详细的教学计划,并根据计划来一步一步的进行教学。另外,教师还应丰富实践教学的内容。如利用当地的教育资源来开展实践教学。思政教师可以带领大学生参观当地的一些具有革命意义的纪念馆或者博物馆,让学生在参观的过程中感受到革命先烈们的艰辛,体会到国家深厚的历史文化,了解如今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教师还可以以多种形式开展社会调查的活动,如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调查我国新农村的建设情况或者大中型企业的发展情况等,了解我国改革开放的成果,坚定自身的社会主义信念,树立社会责任感,勇敢的担负起社会主义接班人的职责。实践教学结束之后,教师还应对学生进行考核,让学生进行思想总结或者演讲汇报,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根据学生的最终表现来进行评分。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校应积极对思政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与时俱进,将大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与影视作品的作用,并开展实践性教学,以提升思政课程的教学效果,从而对90后大学生进行有效引导,促进90后大学生全面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乐.面对“90后”大学生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探析[J].肇庆学院学报.2012(04)
大学思政教学 篇9
(一) 团队合作能力的基本概念
所谓团队合作能力, 是有与别人沟通、交流的能力以及与人合作的能力。简单来说就是具有大局意识、服务能力和协作能力的集中体现, 它是建立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基础之上的一种协同工作的能力。而思想政治类理论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实现途径。在思政课的教学中, 应着重加强对大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 逐步引导大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的同时, 学会做人, 学会做事。思政课教师应将政治理论教学同当前社会发展的新形势紧密相连, 紧密结合当代大学生思想实际, 改进思政课的教学模式, 改善传统的教学方法, 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 团队合作能力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 单打独斗的个人英雄主义已经逐步成为了过去式, 团队合作能力则被企事业单位提到重要日程。近些年来, 众多企事业单位在引进人才和招聘人才的时候, 都把团队合作能力作为一项首要的考核指标。而现在的大学生基本都是独生子女, 家庭环境中很难培养其团队合作能力, 甚至有些大学生做事的风格就是我行我素, 缺乏团队意识, 这对于社会所需要人才和其个性的培养都十分不利。所以, 在学校培养大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尤为重要, 这也意味着当今的大学生不仅需要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 还要具备一定的团队合作能力。长期以来, 高校一直重视对大学生进行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 但收效甚微, 甚至部分大学生只顾眼前利益, 只注重个人能力的发挥, 而淡化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这将成为大学生今后的发展瓶颈。由此可见, 培养大学生团队合作能力, 使大学生能更好更快地适应社会, 不仅关乎到学校教育是否实现“以人为本”, 还关乎到每个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和未来职业的发展。
二、问题的提出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阵地, 当前, 各大高校在思政课教学上都面临着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如何改进传统的教学模式, 如何激发大学生的学习政治课的热情, 如何提高当前思政课的教学质量。造成高校思政课教学低效有多方面的原因, 包括主观的、客观的、历史的和现实的原因。比如说传统意义上的重理轻文、思想道德教育的观念陈旧、教学模式古板单一, 这些问题都不能满足大学生现实的需求。当今社会是一个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社会, 而大学生即将跨入社会的门槛, 要接受社会对他们的考核, 如何尽快地融入到新的环境, 如何与同志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等, 都是他们会面临诸多现实、亟待解决的问题, 这也是我们每位思政课教师需要着重思考的问题。从以上问题的分析来看, 我们认为思政课的教学目的就是要切实提高大学生的软技能, 比如学习热情、学习能力、沟通能力、诚信和责任感等方面内容。而传统思政课的课堂教学、考试方法使大学生长期处于单一个体的, 但是较为激烈的竞争学习状态中, 缺少同学之间的相互合作与互相帮助, 这些都势必影响大学生学习效果的最大化成果, 而且这样的学习模式有可能使大学生的性格变得狭隘、孤僻、冷漠和自私。我们一直努力不断改进以往的教学模式, 使大学生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现在, 我们将团队合作能力的教学引进思政课的课堂, 它将给思政课的教学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行之有效的调动大学生的学习热情, 以期找到师生互动的最佳结合方式, 从而整体优化课堂教学的内容、形式和效果。同时, 在思政课教学活动中, 同学们逐步养成相互帮助共同提高的好习惯, 让团队合作的意识成为性格中的重要因子, 这样能使大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 创建良好的互助氛围, 进而实现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如何在思政课教学中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一) 在思政课的课堂教学中, 增加团队合作的内容
对于大学生来说, 团队合作能力的养成不能一蹴而就, 而是需要日积月累的过程。对大学生进行团队合作的教育与培养, 应渗入到思政课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现在中国的教学基本上还是以传统的教和学为主, 教师只管传授知识, 但不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接受。众所周知, 大学的学习和小学、中学已经有了本质的区别, 大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应不断增强, 对大学生不能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做到因材施教, 既让成绩差的大学生增强自信心, 又能让成绩好的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大学生在很多时候需要自主学习, 那些自觉性强、学习兴趣高并掌握了一定学习方法的学生, 在大学期间能受益匪浅, 而那些学习主动性较差的同学, 则会在这种学习模式下放任自流, 虚度时光。
我们将团队合作的模式引进课堂, 用全新模式去上课, 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思政课教学中灵活运用团队合作的教学内容, 充分调动大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 在提高教学凝聚力的同时, 也提高了教师自身的专业教学水平。让大学生在团队中能展现个性、发挥特长, 充分锻炼了大学生的大局意识、服务能力和协作能力。通过在教学中不断探索, 灵活的团队合作内容可以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热情, 使学生对于原本就枯燥的理论产生一定的学习兴趣。
(二) 在实践教学中积极开展团队合作训练
积极运用思政课的实践环节, 进行团队训练。根据团队训练的实际需要, 可采用以下方法:首先, 采取抽签的形式, 组建团队小组, 尽量做到男女搭配分组。其次, 进行团队训练分配任务, 要求同学间互帮互助, 合作交流。最后, 建立相应的评价机制。依据每组同学团队训练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互帮互助的效果、参与合作的程度等方面, 进行合理评价打分, 任课教师要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 对每个团队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对合作意识好、团队能力强、团队整体成绩较好的同学给予适当的奖励。
通过团队训练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规划能力和沟通能力。就像有的同学说:“参加思政课的实践教学团队训练, 让我感触颇多。团队训练看似简单的游戏, 但却在这个过程中揭示了深刻的做事做人的道理, 甚至让我找回了被时间消逝掉但却非常珍贵的品质。比如说在团队训练中, 我们需要加强彼此间沟通和理解, 也需要相互协调和配合, 只有形成合力才能较好的完成共同的任务。在训练中同学们不见增强了团队意识, 同时还挑战了自己。它让我们时刻提醒自己, 在一个集体中要保持团队合作精神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站在团队成员的角度, 笔者则认为, 要保持积极的心态, 深刻理解并认同舍得与共同进退的理念。帮助别人的同时就是强大了自己, 甚至可以说帮助别人就是帮助了自己, 别人得到的同时并不是你失去了什么, 有的时候你帮助的人越多, 你得到的也就越多, 只有团队中所有的成员达成同心协力的共识, 大家才能利己利人、共同进步。
由此可见, 在思政课教学中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体会相结合的有效教育模式, 是高校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可以行之有效的提高大学生的相互关心、相互合作、相互信任、相互沟通的团队意识和能力, 使大学生尽快融入到学习集体、工作团队, 它将促进大学生构建融洽的人际关系以及养成良好的合作意识, 为他们今后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摘要:团队合作能力是大学生就业时必须具备的能力, 本文从思政课教学的维度, 探索研究了采用适当的教学方式、方法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本文分析了思政课能够培养大学生合作能力的诸多因素, 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培养大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思政课,团队合作能力,培养
参考文献
[1]张民选.国际组织与教育发展[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0.
[2]周艳丽.高校“两课”教育教学的现状与对策研究.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09 (4) .
[3]汪翠翠.基于科研团队特征的高校科研激励模式探析[J].科教文汇, 2010, (1) .
大学思政教学 篇10
关键词: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思想政治教育,思政课
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作为一个辅导员, 如何将十八大党代会精神全面推进到学生思政教育中是刻不容缓的。从当代大学生对形势与政策课的需求来改革传统教学方式, 以创新的方式适应当代大学生的需求,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 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和思维习惯, 以此来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才能使学生更好的适应当前社会, 学到所需, 学到所求。
一、提高思政教育人员的自身修养是基础
思想政治理论课同高校其他课程一样也有非常强的专业性, “形势与政策”这门课程的目标定位就是要使当代大学生对当前国际形势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与认识, 才能理解当前国家的外交政策和手段, 提高对国内外、周边及西方社会局势的把握和理解, 认清自身肩上建设祖国、改善祖国的重任, 从而提升责任感并且获得心系民生、胸怀祖国的忧患意识。而要到达这个目的, 对于教职工自身的要求便是重中之重。
1. 思政老师的知识面需拓广
教育学生要从自我做起。不少高校教师都认为形势与政策课程是只是在教学期间让学生了解当前发生的时事或制定的政策, 以此来完成教育部规定的教学任务而已, 但是事实上随着学生思维的成熟, 学生早已不满足于仅仅是填鸭式的被告知当前发生事件。在教育过程中, 结合历史来阐述当前国际形势不仅可以使学生扩充知识面, 更能激发起学生对死板思政课程的兴趣。而这就要求当前教师不断的提高个人素质, 增大阅读面, 熟悉并掌握古今历史中的重大变革及里程碑事件, 深刻理解中国在选择社会主义道路上的正确性和历史必然性, 并且结合中内外国情差异正确认识到中国社会目前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通过借古喻今和中西结合的思维方式使得老师在讲当前形势的时候能够解释种种原因。更好的分析十八大精神的精髓, 在教导当前形势的同时灌输正确的思想, 为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埋下坚定的基石。
2. 思政老师的表达能力要高要求
思政课程和其他专业课程最大的区别在于并没有一成不变的专业基础知识, 而是通过一系列当前党对大学生的要求来做到高校大学生的与时俱进。在此过程中, 如何将无形的党的思想用言语或者简短文字的形式传达给学生, 这就要求思政老师有较高的表达能力。即便思政老师有较高的理论水平也无法将党的精神落到实处。因此思政老师在讲课过程中因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才便于更好的讲党的理论结合至课堂和学生的思想教育中。
3. 思政老师的正确引导很重要
中共党的十八大包括第六部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指出:“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 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 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 培养知荣辱, 讲正义、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多元快速发展, 大学生对社会缺乏理性思辨和分析选择能力, 易把一些不良的社会现象当做社会本质, 从而扭曲了人生观和价值观, 以至于做出一些违反法律和道德的事情。这个时候就要求我们思政老师从正面的角度对学生进行一些正确的引导。良好的引导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社会观与价值观的正确走向, 更是为学生对今后人生构建了一个积极的框架, 为今后学生的整个人生都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
二、讲课方式的生动性是提高思政课程质量的必备条件
以往的形势与政策课程通常都是以老师在台前重复学生早已知晓的当前事实来传达和讲解党的精神, 但事实上沉重压抑的课堂气氛并不利于学生对于课堂知识的吸收甚至于反感思政教育本身, 所以关系到知识传输的成败关键, 提高讲课方式的科学性和灵活性势在必行。
1. 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来进行思政教育工作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是一个信息爆发式增长、接受渠道多样化的时代, 不同于传统课堂上单一的教授方式, 另辟蹊径得借助网络的快捷和长时效性, 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对于思政教育的好奇心和接受知识的主动性, 一改思政教育原来枯燥乏味的形象, 并大大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水平。
2. 适当进行社会实践活动, 是大学生更好的融入社会
发挥学生党员的带头作用, 通过开展各种党员活动, 将中共十八大的精神带入宿舍, 带入校园, 带入社区街道。在大学生活中, 学生党员和领导团队也是团结学生和党的重要纽带。学生干部可以通过在贯彻中国十八大精神要求的前提下, 组织召开各种主题班会, 或者将一些理论上的东西带入实践生活中, 扶助其他学生, 将中共十八大的精神落到实处。同时, 在充足的课堂教育之余, 组织和引导大学生直接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讲课堂上所接受的教育学以致用, 拓宽视野, 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从而真正将思想政治教育从理论上应用的实践操作上, 以此强化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3. 增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包括在课堂上正面应答学生对于围绕本门课程所产生的疑问, 在课余生活也应该积极走入学生生活, 在良好氛围下积极探讨并答疑解惑。放下师长不可侵犯姿态, 善于接受并听取学生正确的看法和观点, 学生有不解和矛盾应循循善诱, 慢慢引导, 从而正确灌输中共十八大精神的内涵与实质。
三、让学生自行思考才是新时代思政课程的决定因素
大学生正处于思想成熟时期, 虽然对现实生活已有一定的看法, 但是要做到真正成熟独立得去思考问题仍需要辅导员的正确指导。也只有当培养学生自我判断和自我思考的能力才能胜任十八大背景下党的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 求真务实的重要角色。
1.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当代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一方面迅速要求扩大自身交往的圈子, 提高人生认知能力, 并努力希望将自己融入社会中, 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笔者上课时发现绝大多数大学生在面对当今时事问题中紧密讲自己结合与当前国际形势中, 凡事以人民、国家利益为重。在肩负社会责任的同时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活动中, 开展形势多样的社会调查, 科普宣传等加深对国情的了解和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与此同时, 思政教育者如果在学生肩负责任时给予正确的指导, 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融入学生的切身生活中来, 这不仅加强了大学生的公民道德建设, 也是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2. 新时代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学生
在新时代中,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增强学生思政工作可以充分发挥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学生需求的不仅仅是墨守成规的老一代思维, 新形势下的科学发展观才是大学精神的核心内容。以积极的心态和科学的方法不断健全的人格才是从大学生角度上所急需的提高个人素质的必需品。
3. 对思政内容的发散性思考
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和自我思考的能力才是使学生受益终生的思想建设。以往的教学方式只是以让学生记住教学内容的方式进行教学, 但是这样的教学方式有一定的缺陷, 这导致学生无法有机会自我思考自我判断。新时代下的大学生应该具备有自我思考的强烈意识, 根据思政教育课上的切入点进行发散性的思考, 从而更好的理解当今社会的格局和未来的国际形势走向。同时, 高校思政教育者应适应大学生思维开发的特点, 将思政教育与当前人们获取知识信息的渴求度结合起来, 指导学生不被不良信息和错误言论所迷惑, 汲取正确健康的知识信息。毕竟大学生是将来构建未来社会人的主体, 科学有效的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考能力是我们思政工作者在十八大背景下, 课堂教育式舞台上让学生真正学习的重要手段。
结语
思想教育课程虽然是一门相对抽象的学说行学科, 但是如何清楚的了解学生所需求的内容以及用正确、科学的方法培养学生对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兴趣也是思政教育工作者的重要工作内容。从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角度去引导启发学生, 授之以渔才能是学生更加清醒的认识到自己和社会联系的紧密性和重要性, 以积极的态度和科学发展的方式培养新一代大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 使学生更加清醒的将自己适应社会、融入社会, 因此从学生的角度进行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必要的。
参考文献
[1]贾后明, 陈金生.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J].淮海工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08 (5) .
[2]彭建国.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问题研究[C].湖南:陈成文, 2011年.
[3]杨湘红.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应坚持“四结合”原则.淮北职业技术学院院报, 2012年第5期:44-45.
[4]李木柳.对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内涵及路径的探析.职教论坛, 2012年第23期:35-37.
论大学生就业专项思政工作 篇11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 思政工作 功能
进入新世纪以来,高校毕业生就业越来越难,这一趋向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因素之一。切实有效的大学生就业专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简称专项思政工作)可确保大学生就业性质和方向,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职业理想和职业观,调节职业适应能力,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促进个人全面自由发展。
一、大学生就业与思想政治教育
1887年,马克思恩格斯提出“宣传工作”概念,列宁在创建布尔什维克过程中,提出“政治宣传工作”概念。后来发展演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一定阶级、政党、社会群体遵循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用一定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思想道德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具阶级性、党性、意识形态性和鲜明政治性。大学生就业专项思政工作就是面向大学生就业而开展的思想、政治、道德等方面的引导与教育。
为充分实现人生价值,更好为社会做贡献,大学生会对未来工作岗位做选择,希望能找到最好发挥才能的工作。高校为帮助大学生找到合适就业岗位而开展的系列工作,就是大学生就业工作,包括政治方向引导、思想塑造教育、品德养成修炼、技能提升和学业计划、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以及提供政策、信息等服务。教育家梅贻琦先生认为大学功能为:一是研究学术,二是造就人才。19世纪中叶,英国教育家纽曼指出:真正的大学不是专业教育,不是技术灌输,而是博雅教育;大学的理想在于把每个学生精神与品行升华到博雅的高度,这样的人首先在精神上就是健康的。作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核心要素的“精神健康”与思想政治教育密切相关,思想政治教育能促进就业顺利开展,与就业工作相互统一,相互促进,为培养“精神健康”人才作贡献。
二、大学生就业呼唤专项思政工作
大学生就业工作实践呼唤专项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就业工作延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领域,当今就业成为大学生关注热点和难点,处理不当则可成大学生思想行为出现偏差诱因。这种新情况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更高、更新要求。大学生就业工作正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通过就业工作能有效克服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脱节,就业能让学生更深入认识国情社情,了解党和政府方针政策,对照国家和社会要求进行自我反思,比单纯理论灌输更有效和针对性。大学生就业问题事关社会和高校稳定和发展,关系大学生切身利益,对学生思想和行为造成极大影响,并产生系列问题,新德政治问题、思想问题、道德问题需专项思想政治教育,了解大学生思想特点和规律,探索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新规律,提升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时效性。
我国正处社会转型期,社会分化速度、深度和广度比任何时候都深刻,社会利益面临重新分配,社会矛盾积聚。大学生就业时如何正确认识这些利益和矛盾,关系其价值观、择业观、职业观、创业观和诚信观形成,直接关系到就业竞争力形成与提高。大学生专项思政工作应呼之欲出,针对大学生思想教育和心理调适,使思想政治成为化解思想矛盾的“清道夫”和调适心理的“润滑剂”,为就业竞争力的培养提供方向,保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偏离。
三、大学生就业专项思政工作的功能
大学生就业专项思政工作可为培养与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提供强大思想动力。思政工作有激发人主观能动性、挖掘潜能,充分调动人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特殊功能。新时期需大学生具有崇高理想信念和优良道德品质,积极主动适应社会的需求,不断完善自我贡献社会。个人理想、品质、意志、毅力及才学胆识等思想因素需要通过有效思想政治教育来引导,帮助大学生树立崇高理想信念和养成优良道德品质,增强大学生实现理想和抱负意志、勇气和毅力,激发大学生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其就业竞争力培养与提高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大学生就业专项思政工作可确保毕业生就业性质和方向,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观,造就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通过专项思政工作把社会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渗透到就业中,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个人意愿和国家需要关系,鼓励毕业生到祖国最需要地方去建功立业。专项思政工作能引导大学生明确职业理想,引导树立为祖国、为人民作贡献崇高职业理想,避免职业理想功利性。能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就业出现的新问题;认识就业形势全局与局部、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等关系。用人单位招聘时将所应具备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作为重要标准。而部分大学毕业生仍眼高手低、缺乏奉献和敬业精神、对待遇和环境挑三拣四等;部分大学生在求职时弄虚作假、不履行就业协议承诺等,这些都需通过专项思政工作来培养和矫正。
大学生就业专项思政工作可调适职业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伴随就业竞争加剧和就业压力加大,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会出现诸多心理问题。专项思政工作应从入学教育开始就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适应能力培养,要引导和帮助大学生科学认识自己与评价自己,并制定学业计划和未来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做到不自负、不自卑。通过有益社会实践活动,有针对性磨练意志,培养在艰苦困难的情况下保持积极进取精神。培养大学生抗挫折能力,对已遭受挫折学生进行心理疏导,通过适度自我宣泄、自我安慰调节就业过程不良情绪,以理性思维和心理来适应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因素,以良好心态走上工作岗位步入社会。还要重点在就业指导中发挥专项思政工作的价值指引作用。就业指导要帮助求职者自身特点和社会所需,选择最能发挥才能的职业,全面、迅速、有效地适应职业,为实现自己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而奋斗。
参考文献:
[1]列宁全集.第1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张耀灿.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3]王涛.大学生就业指导概论[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6.
大学思政教学 篇12
一、高校思政课堂上进行体验式教学的现实意义
在高校思政教育过程中,涉及大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都会得以有机改善,此类培养模式被认证为隐性教育,实际上就是借助长期且潜移默化的教育,令大学生透过理论知识掌握过渡转化到情感认知等级层次上。所以说,为了确保高校思政教育更为有效,就必须预先引导学生自主地参与各类实践活动之中并且从中获得丰富的体验。当前许多高校思政教育过程中始终会沿用理论灌输模式,长此以往,必然会令大学生产生强烈的厌学情绪,无法在较短时间内吸纳合理数量的精华知识,并将此转化成为标准的价值和人生观念。
由此看来,体验式这类创新教学模式的应用,显得十分必要。体验式课程,主张凭借体验作为主流教学形式和宗旨,在教育环节中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得过于单调乏味的理论知识尽量借助简易明了的形式灌输给学生。在此类背景下,学生便会在长期学习中形成一类可靠的知识体系,加快各类知识要素的串联进程,这样学生在后续学习实践中便会快速地联想并予以融合应用。
二、大学生思政体验式教学课程的发展困境
体验式思政理论教学课程的主体问题一直引起学术界的全面争论,其中最富有代表性的学说便是双主体说。该类观念认定,在大学生思政体验式教学课程之中,教师和学生将互为主体,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学生便是学习的主体,由此,双主体学说开始引起理论界的主流风暴。但是,此类观点还是引起许多思政教师和教学研究人员的质疑,其中批判性观点表现为:第一,大多数状况下阐述的教学,实际上属于一类偏义复词,其基础性含义即教,并不会将教和学两类内涵词汇并列概括,就是说思政理论教学实践过程中师生双边互动现象并不存在,主动权始终在思政教师手中,即便是大学生个体存在显著的能动性,不过一切活动始终要遵循教师思想的统筹安排。第二,基于一切体验、探讨、思考、反思、内省、批判,以及各类情感因素的培养,都属于大学生自主化实践项目,因此真正的主体,必然是经历多元化实践项目以掌握丰富思政理论内容的大学生群体。
截止至今,关于高校思政体验式教学课程的双主体问题,一直限制着该类学科的建设发展进程,不同学术专家和指导教师更为其前沿问题争吵不休,同时从中衍生出的其余问题更是存在五花八门的解释,客观层面上使得高校思政体验式教学课程推广实效全面萎靡。也就是说,教学主体的多元化纷争现象,不单单映射出当前高校思政教学理念的多元化冲突迹象,某类层面上更加令人们对体验式课程认知上产生严重的紊乱迹象,至此大学生思政体验式教学课程陷入艰难的实践困境之中难以自拔。想要透过源头上解决该类问题,就必须要求相关教学主体重回教学远点,尝试透过体验式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本体角度,进行有关基础性理论问题系统化审视。
三、在高校思政工作中科学化组织体验式教学课程的方式
(一)应该贯彻的规范守则
第一,教学目标要尽量保证全面,就是说教师预先针对思政课程内容、学生专业技能、情感素养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地改造。归结来讲,体验式教学作为一类系统性工程,想要在有限课堂时间内规划布置多元化教学体验项目,就必须预先针对思政教师综合素养、情感掌控、教学规划等方面进行合理化改造。
第二,教学模式要尽量贴合学生兴趣,方便激发该类群体强烈的学习欲望。兴趣始终是最佳的指导教师,欠缺趣味性,任何创新式教学方式都无用武之地。因此,教师在设计体验式课程内容过程中,要尽量尊重并迎合学生个体心理诉求。
第三,教师应该多地组织大学生进行体验式课程内容互动交流。体验式教学实质上就是要求学生自主参与到多元化体验课程研究和实践活动之中,毕竟互动才是强化体验实效的关键路径。因此,有关教学主体在课堂上要多沿用计算机信息等创新技术创设生动化感知情景,借此引导学生进行更多且更深层次的互动。
第四,教师要鼓励学生在参与各类体验实践之中深化已学知识。要求教师赋予学生更多的实践机遇,令他们在快速消化体验式教学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将理论知识升华为内心感知。
(二)需要应用的管理措施
首先,直观感悟式课程教学。当前大学思政教师在讲解体验式课程环节中,经常会沿用多媒体技术播放图片、动画等,其优势在于督促学生观察不同类型且较强归纳性的图标基础上,加深个体的记忆进程。归结来讲,此类体验式教学手法强调直观感悟性,目前可以说最受大学生欢迎。
其次,角色模拟式课程教学。教师在开展体验式教学过程中,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角色互换和模拟,借此强化个体知识学习实效,包括政治课程基础性知识都能够得到精确化理解和把控,最终令思政教育中过于抽象的问题变得更为清晰和透彻。
再次,动手互动式课程教学。此类教学方式能够激活学生较强的动手操作潜能。学生可以借助实践操作途径强化彼此之间的凝聚力,使得他们对思政体验式课程内容有着更为深刻的理解。最为重要的是,在动手操作的总结发言环节作用下,可以辅助学生更为主动的挖掘知识,进一步提升个人领悟水平。另外,高校还可以利用放假,多带领学生到纪念馆、博物馆和养老院等进行相关实践活动参与,有条件的还可以让学生自发的组织社会实
践活动。归结来讲,教师在教学期间,要尽量和学生之间进行互动,如开展新闻要点剪辑等动手操作,令大学生对既有知识有着更为深刻的认知。
最后,演讲和表演式课程教学。此类课程教学模式主张邀请专业学术专家到思政课题上做主题报告,令学生在各类趣味性话题引导作用下进行深入性讨论。在此期间,教师可以借助此类主题领导学生进行演讲竞赛,使得学生在流畅性演讲基础上,锻炼自身表达实力,还可以利用知识讲授形式加深自身对思政课程内容的理解实效。以上结果对于大学生正确的价值和人生观念树立,有着较为强劲的支持辅助效用。
需要加以强调的是,大学生思政体验式教学课程改革,还面临一类较深的挑战问题,就是怎样针对大学生体验式学习成果,加以合理化考核和评估。尽管说许多高等院校在思政课程上都开始极力推行体验式教学理念,不过后期考核环节中却始终凭借几张材料定成绩,此类过分关注理论而忽视实际应用的考核评估方式,不单单不能客观验证学生学习后的实际状况,同时更会全面削减学生学习思政课程的积极和主动性,造成许多大学生在学习思政理论课程过程中产生严重的功利化思想。往往大学生在完成学分任务过后,获取的都是过于单调的语言符号和空洞的理论教条,其对于思政理论课程的理解始终限制在初步等级层次上,不足以转化成为标准的世界、价值和人生发展观念,更加难以构建起完善且立体化的马列主义信仰体系。因此日后需要适当加大成绩所占权重,同时关注对大学生思政体验式课程学习质量和思想发展状况,保证予以科学化校验评估。另外,督促学生摒弃以往死记硬背等不良学习习惯,要求各类学生时刻谨记应用马列主义理论内容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切问题;再就是凸显知行合一的重要性,针对大学生思想品德和日常行为等加以重点化考查。
四、结语
综上所述,大学生思政工作体验式教学作为一类创新课程模式,能够大幅度提升现代我国高校思政教学质量,令大学生群体在学到更多可靠性专业技能前提下,形成极为完善的思政素质。在以上工作流程支持作用下,相信今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势必绽放出十分耀眼的光芒,进一步为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提升,创设更大的贡献。
摘要:思政教育是提升人们思想层次,改善人们价值和世界观念的特殊路径,特别是高校中的思政教育,往往能够辅助大学生尽快树立起标准的人生和价值观念,避免该类群体遭受各类消极思想侵蚀的同时,使他们朝着社会提出的人才标准方向持续靠拢。可透过实际调查发现,当前我国大学思政教育工作中始终存在一些弊端,无法激活学生自主学习欲望,想要予以改善就必须开展体验式教学改革活动。由此,笔者决定以体验式教学课程研究为基础,探讨如何改善大学思政教育质量并促进大学生个体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
关键词:大学生,思政课程,体验式教学,应用细节
参考文献
[1]汤玉华.体验式教学——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J].教育教学论坛,2011,31(29):125-146.
[2]王志红.体验式教学的实践运用[J].教育与职业,2011,28(26):77-89.
【大学思政教学】推荐阅读:
大学生思政课教学05-18
大学思政08-16
大学生思政课07-23
将思政课引入大学课堂06-12
大学生思政实践报告09-12
大学生疫情防控思政09-29
大学加强思政教育工作经验材料08-25
全国大学生思政课观后感09-06
大学生观疫情防控思政课感想心得11-04
2020大学生党员思政大课学习心得总结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