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思政课引入大学课堂

2024-06-12

将思政课引入大学课堂(共10篇)

将思政课引入大学课堂 篇1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式在大学思政课教学中应用的可行

性分析

摘 要:本文通过对微课和翻转课堂概念和特点的研究,以及对高校思政课教师和大学生特点、现行思政课教学模式的分析,探究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式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

关键词:微课;翻转课堂;大学思政课教学

一、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特征

1.概念界定

(1)微课。微型视频网络课程简称为微课,它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的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境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在线视频课程资源。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David Penrose最早将这一概念用于教学。Penrose 教授将微课程称为“知识脉冲”(Knowledge Burst),认为只要在相应的作业与讨论的支持下,微课程就能够与传统的长时间授课取得相同的效果,其核心理念是在课程中把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紧密联系起来,以产生一种更加聚焦的学习体验。微课作为新型的教学资源,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资源拓展。在微时代背景下,基于微课的移动学习、远程学习、泛在学习等将会越来越普及。

(2)翻转课堂。2011年可汗学院(Khan Academy)发起人萨尔曼?可汗在 TED(Technology Entertainment Design)上题为“用视频重塑教育”的演讲中,提到他上传到Youtube上的很多免费教学视频深受学生和家长的喜欢,这些教学视频在几个实验学校使用的教学效果也很好。受此启发,许多教师尝试改变了以前的课堂教学模式,要求学生以在家看视频代替教师的课堂讲解,然后在课堂上集中精力完成练习以及与教师和同伴的互动交流上。这种做法颠倒了传统课上教师讲授、课后学生完成作业的教学安排,这就是日渐兴起的翻转课堂。

(3)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分解知识点,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特点及联系实际分解知识点,制作微课课程,包含PPT、视频、Flash等,布置课下任务。学生自学微课程,在课外自主学习使知识内化。在课堂中,学生讨论交流,反馈问题,教师提供指导和帮助。在这一教学模式中,教师录制微课,学生观看微课视频是第一步。学生记录视频学习中的疑点、难点,共同完成作业是重要环节,结果是高效学习。

2.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特征

(1)教师角色发生转变。首先,教师变成了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而不再是传统课堂上知识的传递者和讲授者。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熟练地掌握一些组织策略,如一些基于问题、项目的学习活动策略,师生互换的角色扮演、小组学习、趣味性学习策略等。其次,教师是微课资源的提供者和设计者。教师需要对所教授的知识非常熟悉,又要了解学生的群体特征,在此基础上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视频资源。这些资源包括书本知识的讲授、相关知识的拓展、学生实践的路径等。

(2)学生角色发生转变。在微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不再是传统思政课教学模式下被动的知识接受者。他们可以比较自由地选择学习地点、学习时间,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内容,根据视频资源,还可以选择每次学习量的多少。学生在思政教师的引导下成为自主学习的主体。

(3)增加了思政课教学中的互动,使学生和教师共同成长。翻转课堂增加了思政课教师与大学生在课堂上的互动。大学生通过观看微课视频,预习将要学习的章节,对相关知识点和重难点有一定的了解。在课堂上学生之间交流讨论,教师加以指导,这样提高了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提升了他们的参与意识,凸显了学生在思政课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这一课堂模式中,师生是平等的主体。近两年,翻转课堂也鼓励?W生扮演教师的角色,在讲台上汇报心得或讲解知识点,教师给予指导。这有利于教师和学生良好互动,也有利于教师和学生共同进步。学生在提出问题和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可以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使所学知识更好地内化。教师在与学生的互动中也能提升自己,有利于进行教学反思,发现自身问题,不断进步。

二、翻转课堂模式应用于大学思政课教学中的可行性分析

1.思政课教师

首先,大学思政课教师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必要的知识储备。思政课教师关注国内国外大事及新闻热点,对国家的新战略、新理念、新思想能够及时跟进。这使思政课教师在建设微课资源时,能将相应的知识点与国内外大事、新闻热点相结合,增强了课程的吸引力,进而促进大学生提升明辨是非的能力。其次,思政课教师能够与高校辅导员和其他思想政治工作者及时沟通。高校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团委学生处教师和其他行政人员同属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大学生的特点都有所了解。这有利于思政课教师与其他思政政治教育者及时沟通,了解大学生的状况,从而更加有针对性地建设思政课微课资源,更有效地应用翻转课堂模式。这有利于思政课教师融入学生,更好地沟通交流,提升思政课的质量。再次,思政课教师大都具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近几年的思政课教学信息化大赛使思政课教师在课件制作、网络资源获取、设备应用方面的能力有很大的提高,同时也促使其进行教学反思和学习交流。大学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推行,使这些所学内容逐步应用于思政课教学中,这为顺利实施微课翻转课堂提供了便利。

2.大学生的学习特点分析

(1)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学能力较强,能够自觉完成微课程的学习。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大学生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目前高校已把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作为大学教育的目标之一。在大学期间,应培养大学生的独立精神和合作精神。高校辅导员、专业课教师都注重对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大学生对教师的依赖越来越小,自主学习能力不断增强。同时,笔者调查发现:接近一半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自学能力较强,在比较安静的氛围中能够静心学习;只有一小部分学生认为自己的自控能力差,极易受外界干扰。

(2)大?W生能关注国际大事,对微信、QQ等都能熟练应用,能够较好地实现翻转课堂交流,对教师有所启发。现有的教学实践表明,大学生愿意组成小组,并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进行汇报。不少学生有兴趣关注国际大事、社会热点和前沿问题,能够自己找材料设计课堂活动,录制视频,与教师角色互换。师生在这一过程中共同成长、共同进步。大学生对课堂活动的设计,有利于思政课教师进行教学反思。

3.教学环境的分析

(1)对现行教学模式的分析。高校现行的大学思政课教学模式为利用电脑和课件集中授课,学生课后根据个人兴趣自由学习。这一教学模式的缺点是比较明显的。首先,现有的思政课教学课件部分知识点不够突出,有时候学生在课堂上跟不上教师讲述的速度。由于课堂学习之前缺乏相关知识点的学习与拓展,学生不参与制作课件,有时学生在思政课堂上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其次,在有限的思政课教学时间内,学生观看课程课件时不易及时地发现问题,课下发现问题后也无法及时与教师沟通,这样不能很好地将知识内化。而思政课的教学目的就是让学生把所学知识真正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因此需要构建更为完善、更为科学的大学思政课教学模式。

(2)大学思政课教学改革推行至今,网络自主学习的平台已经逐步应用于大学思政课教学中。高等院校思政课教师和学生使用电脑、电子阅览室和自主学习的平台已经比较普遍,这为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式在思政课中的应用提供了重要支撑。同时随着自媒体兴起和微时代的到来,大学师生共同建设和共享微课资源更加便利,微信、QQ和一些视频软件的应用,为师生共同成长、转变思政课教学模式和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提供了现实可能性。

综上,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思政课教学模式能够让大学生积极学习思政课知识,增加师生在学习中的互动,有效改善当前大学思政课教学模式中所存在的问题。因此,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参考文献:

[1]Berrett,D.How “Flipping” the Classroom Can Improve the Traditional Lecture [J].The Education Digest,2012,78(1).[2]Brunsell,E.& M.Horejsi.A Flipped Classroom in Action [J].Science Teacher,2013,80(1).[3]Milman,N.B.The Flipped Classroom Strategy: What Is It and How Can It Best Be Used? [J].Distance Learning,2012,9(3).[4]卜彩丽,马颖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我国高等院校应用的可行性分析[J].软件导报,2013(7).[5]戴曼纯,张希春.高校英语教师素质抽样调查[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27(2).注:本文系山东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课题、思政专项“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问题研究”(课题编号:J16ZC91)。

作者简介:王烨(1985―),女,山东聊城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李传福(1984―),山东章丘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学生思想教育及管理。

将思政课引入大学课堂 篇2

我们经常说教学是教与学的结合, 教师和学生是教学中不可分割的整体。在一定程度上, 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高质量的课堂, 不仅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和引导, 更需要学生的投入与配合。而在目前的大学中, 教生的关系却渐行渐远, 教师不认识学生, 学生不认识教师, 教师学生缺少交流, 师生之情的缺失, 课堂气氛沉闷, 导致学生对老师缺乏必要的信任尊重, 没有敬畏感, 老师也对职业也没有神圣感, 造成恶性循环, 究其原因:其一, 高校由于其特有的课程体制和专业特点, 使得高校区别于其他的中小学, 所开课程的周期性平均只有一学年, 从而几乎每个学期教师都在不停地轮换之间, 学生犹如走马观花似的游走在各个课程教师之间。其二, 大部分高校教师工作量大, 而且还肩负着沉重的科研任务, 致使教师无暇顾及与学生的交流。这种种因素导致师生关系变淡, 不仅仅只是课堂气氛疲软, 师生交流减少。

二、皮革马利翁效应

心理效应是指人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 由于受到心理现象、心理规律的作用, 所产生的一些特殊的让人意想不到的反应效果。皮格马利翁效应 (Pygmalion Effect) , 也有译“毕马龙效应”, 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格布森在小学教学上进行的一次期望心理实验后验证提出, 亦称“罗森塔尔效应 (Robert Rosenthal Effect) ”, 指个人对自己或他人的心理期望, 将会影响个人或他人行为, 而导致预先的心理期望在个人或他人往后的行为中验证, 即所谓的自我应验预言。简单地说, 你的预期会让最后结果受到影响而可能成真。在教育情境上, 教师对学生的期待, 将会影响学生的自我评价, 影响学生各方面的行为表现。你希望学生怎么样, 你就把他当作这样的人来对待, 多给其以良性的暗示, 他就按照你所希望的方向发展, 这就是一种期望和暗示效应。

三、皮革马利翁效应对大学课堂教学的启示

皮革马利翁效应说明了在教育过程中积极的情感因素对学生无形之中产生的巨大的推动作用。这种情感因素将会让学生心中充满自尊和自信, 而最终使学生在积极的心理暗示之中学习的潜力得到极大地开发和利用。高尔基曾经说过:“只有关爱孩子的人, 他才可能教育学生。”情感教育就是把人类的情感融入到教学之中,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时无刻不在透过自身的语言、行为和表情表示出对学生的关爱。而学生也因老师的关爱而保持高昂的斗志和学习的热情, 师生关系融洽, 课堂教学效果得到极大的开发。那么, 在大学的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皮革马利翁效应?笔者认为教师至少应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 保护学生的自信与自尊

自信心是自己相信自己的情绪体验, 是对自我力量的充分估计。自信心是人获得成功的重要品质。自尊即自我肯定, 自我感觉良好, 并认许自我, 是一种健康良好的心理。具有自尊心的人, 能够积极履行个人对社会和他人的义务, 对工作有强烈责任心;在学习方面, 能够发扬自觉、勤奋、刻苦的精神。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不能只关注于那些基础相对较好, 课堂反映积极、认真听课的学生, 对于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 不能对其听之任之、不闻不问, 更要注意教学的方式方法, 采取因材施教、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 针对学生水平差异和知识的掌握程度, 设置不同的学习任务和标准, 尤其注意在课堂的教学和教师的言语中, 不能使用任何有损学生自尊和自信的话语, 保护每一位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使他们能够消除对学习的心理障碍和焦虑, 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第二, 传递对学生的关爱与信任

皮格马利翁效应表明, 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感情相融, 心理上的距离越近, 就容易使教育对象产生“接受”的心理趋势, 教育者与教育对象更容易产生心理共鸣, 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 教育对象就会产生“心理阻力”, 使教育事倍功半。因此, 教师如果在教学中没有满腔的热情和对学生的关爱, 就不会对学生付出真情, 更不会有情感上的交流和共鸣了。教师在教学中, 要一视同仁, 关爱每一个学生, 以真情打动学生, 尤其是对学困生, 应给予更多的关爱和照顾, 将关爱传递给每一个学生, 同时, 教师应积极地创造各种机会帮助学生, 指导学生学习。教师关注的眼神、关爱的动作以及关心的话语, 都会使学生能从心里感受到一种真情的温暖、信任的鼓舞、宽松的自由, 消除学生在学习中的失落感和自卑感, 消除学生心理上的压抑情绪, 为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三, 表达对学生的期望与赞美

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 赞美和期待具有一种能量, 能改变人的行为。当一个人获得他人的赞美时, 便感觉获得了社会支持, 从而增强了自我价值, 产生积极向上的动力, 并尽力达到对方的期待, 以免对方失望, 从而产生维持这种社会支持的连续性。心理学研究表明, 具有高度依附感的学生, 一旦得到长者的肯定和表扬, 会进一步努力学习, 在班上作出良好的表现, 追求较好的成绩;受老师喜爱关注的学生, 一段时间内学习成绩或其他方面都有很大进步, 而受老师漠视的学生就有可能从此一蹶不振。因此, 教师要在教学中要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对于学生就应多些肯定、理解与赞美, 少些怀疑、批评, 这样, 他们才会更加尽全力投入学习, 达成你的预期目标。在教育教学活动中, 教师对班级群体的所有成员都应抱有较高的期望, 自觉转变对学困生消极的低期望, 代之以积极的高期望;自觉转变以前对待学困生的消极行为, 代之以高期望的积极行为。这样, 学生便会在不知不觉中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 不断提高抱负水平及成就动机, 自觉努力学习, 学习成绩将不断提高。

第四, 激发对学生的兴趣与动力

兴趣是人认知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 是推动人认识事物、探索真理的重要动机。皮革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 兴趣能使人接近自己所喜欢的对象, 驱策人对事物进行钻研和探索, 有了兴趣, 才能保证长久、持久不断的动力, 并最终获得成功。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 “学习的最好刺激就是对于学习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对学生的激励和期望所产生的成就动机, 对学生的学习具有激活特性和始动机能, 具有积极定向和导向作用, 可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和将全部精力集中在学习上, 对学生的成才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教师应熟练地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本原理灵活自如地组织课堂教学, 运用激励的手段, 创设问题情境, 唤起学生对你所教学科的兴趣, 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学生对知识的兴趣越浓, 求知的欲望就越高, 而学习的动力也就越大, 教学的效果也就越好。

总结

皮革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积极地情绪对于教学的重要性, 作为教师, 只要做教育工作的有心人, 只要全身心地投入自己所热爱的事业, 只要对每个孩子投入真诚的、无私的爱, 必然会尝到自己的教育过程中感受到皮革马利翁效应带给自己的喜悦。

参考文献

[1]陈琦、刘儒德主编:《当代教育心理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年。

[2]何慧敏:《几种心理效应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 (1) 。

[3]李焱:《从“皮革马利翁效应”中得到的启示》,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5 (1) 。

[4]莫雷:《教育心理学》,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年。

将思政课引入大学课堂 篇3

关键词:VOA慢速英语 大学英语听力 策略

根据教育部2007年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教师大多采用与教材配套的听力资料,在题材的广泛性和时效性上稍有不足,难以吸引学生兴趣。VOA以其标准的美国普通话口音、丰富的节目内容和典型的新闻式篇章结构为特点,一直是听力训练的好素材,无论是从应试角度还是从提高学生英语听力水平的角度,将VOA引入大学听力课堂都是一种较好的教学模式。

一、VOA的特点

美国之音慢速英语(VOA Special English)新闻节目,是专为世界上非英语国家的英语初、中级学习者准备的一种简易、规范、慢速的英语节目。将VOA作为听力资料有以下特点:

一是播音形式上特色鲜明。VOA采用美国普通话播音,其语调一般呈波浪形,发音清晰、纯正。慢速VOA语速约为每分钟95词,正常语速VOA约为130-160,具体语速还与题材有一定关系。

二是独特的新闻篇章结构。VOA新闻特征明显,一般采用新闻导语,含而不露的提及新闻内容;在叙述方式上一般采用横向叙述和纵向叙述两种,前者主要展示事件所涉及的各方动态及反映,后者则主要交代事件的发生、发展与结果。

三是内容涉及广泛。VOA题材非常广泛,有新闻人物、时事热点、政治新闻、科技新闻等,词汇量大,新词多。一般而言这些题材贴近学生的关注点,让他们对听力课一直充满新鲜感。

四是获取VOA资料方便快捷时效性好。VOA听力资料可从网上下载,有的网站不但提供MP3音频文件,还提供整理出来的对应双语文档,方便学生对照使用。

二、将VOA引入大学英语听力课堂的策略

首先,要克服英语听力课堂上的紧张、畏难情绪。即使是慢速VOA英语广播,学习者在开始时都会觉得播放速度快、新词多、文章结构不熟悉,难免产生畏难情绪。教师可在开始阶段挑选一些内容较为朴实、新词相对较少、文章条理清楚的VOA资料,最好带有整理出来的文本文档,先泛听一次,了解内容大概,再精听一次,听清楚每一个细节之处,最后对照文档再听一次,对比检查一下哪些地方没有听懂或是理解错误,从而给出修正,逐步提高。在此过程中,让学生逐渐熟悉这种发音方式、语调、篇章结构,消除学生紧张情绪。

其次,要扩大词汇量,提高理解、记忆的效率。VOA常用词汇主要包括约1500左右的美国人常用词汇,这是听懂VOA的基础,需要学生下功夫去掌握;另外由于VOA偏重于新闻性质,其专有名词(地名、人名、机构名称等)、名词缩写较多,并且词缀使用频繁,经常用到的词缀如anti-(反对,阻止)、auto-(自己的、自动的)、dis-(否定、相反)、super-(超级)等。熟记这些常用词汇,掌握由其引申出来的缩写、前缀转意词对提高VOA听力效率大有作用。

再次,要熟悉VOA篇章结构,从新闻导语入手事半功倍。VOA慢速英语新闻的第一句话即导语报道对全篇理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往往整个新闻报道都是围绕着该导语展开叙述,需要学生仔细理解;另外了解文章的横向叙述、纵向叙述脉络对把握文章整体结构也有较大辅助作用。

最后,要注意循序渐进,从慢速VOA过渡到正常语速VOA,不能操之过急。在经过一两个学期的慢速VOA听力训练后,学生基本能够适应这种语调、语速以及篇章特点,对VOA听力不再感到紧张,并且由于听力内容多涉及到学生关注的事件,学生的兴趣也较高。此时可选择不同的题材,锻炼学生的综合适应能力。在此基础上可逐渐选用正常语速的VOA,提高训练水平。

三、引入VOA对提高大学生听力水平的效果

在引入VOA之前,主要使用教材配套听力资料,学生普遍反映对听力教学感到紧张、焦虑,热情不高。将慢速VOA引入课堂后,开始一个多月学生反映不太适应,主要原因是词汇量不够,一旦连续听到几个没学过的单词,畏难情绪加重,效果一般;在坚持了一段时间之后,随着学生单词的掌握量增加,普遍反映对该听力资料兴趣较高,基本能跟上节奏,在听懂的基础上进行简要总结归纳,听力水平明显提高。横向上与往届未引入VOA的班级相比,从应试成绩上看引入VOA确实对提高学生听力水平帮助较大。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在引入VOA进行听力教学后,很多学生反映对VOA的兴趣增加,经常在课堂之外自行下载该听力资料进行自主学习,在此带动下有的学生还自行下载BBC等节目进行自主学习。

参考文献:

[1]崔岭.网络VOA资源及新闻听力教学[J].外语电化教学,2006,(02).

[2]原苗苗.有效利用VOA慢速英语新闻资源辅助大学英语听力教学[J].海外英语,2011,(15).

将对联引入课堂,把乐趣还给学生 篇4

近年来,“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已成为备受关注的教学热点话题。的确,高效的课堂会使学生收获更好的教学效果和优良的学习成绩,同时也能让我们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事半功倍,这是毋庸置疑的。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设计环节就更应该做到精益求精,把重点放到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上来。我认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过程就会变被动为主动,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便会大大提高。

我在这方面也做了一些尝试。根据语文教学的特点,我将对联引入了课堂,发现学生们对这种既古老又特殊的文学形式饶有兴趣。一年多下来,班里已有不少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收集整理天下名联,有的同学甚至还结合具体情境自己创作对联,这不但训练了语感,提高了语言表达技巧,更让他们对语文课,尤其是古诗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对联也称楹联,是我国极富情趣的一种文学样式。它汲取了诗歌的凝练,词曲的灵巧,自成一体,被称为“诗中之诗”。正是因为它具有这种独特魅力,使其不仅在民间广为运用,而且在语文教学中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对联教学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文学底蕴,拓宽语文学习途经,而且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将对联运用在语文教学中,有助于学生对人物、背景的认识,并能与作者情感产生强烈共鸣。例如在教授《蜀相》这首诗时,我引用了南阳武侯祠的一副对联:“收二川,排八阵,七擒六出,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革爻卦,水面偏能用火攻”。这副对联高度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光辉业绩,短短几十字,代替了繁冗的人物介绍,化繁为简,提高了课堂效率。同时,此联为嵌数联,出句嵌入了从一到十全部数字,学生们看后兴趣大增,纷纷抄录下来。这中间除了有对楹联创作者的钦佩,还包含了对诸葛亮光辉而又传奇的一生的崇敬,进而与诗人杜甫所抒发的对诸葛亮的敬仰之情产生共鸣。对联的引入使这堂课的教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将对联运用在语文教学中,还有助于学生对小说中人物形象的概括和把握。鲁迅在《祝福》里描写讲理学的老监生鲁四老爷,在他的书房里,壁上挂着朱拓的大“寿”字,挂着陈抟老祖写的对联,一边已经脱落,松松地卷了放在长桌上,一边的还在,写的是“事理通达心气和平”。“那半副对联写得是什么呢?”我讲到此处时学生们急切的问道。我说:“此联语出朱熹《论语集注》。朱熹在《季氏篇》中‘不学诗无以言’和‘不学礼无以立’语下分别注云:‘事理通达而心气和平,故能言’;‘品节详明而德性坚定,故能立’。”话音刚落,学生们异口同声的说出了答案:“品节详明德性坚定。”鲁迅先生为了刻画“鲁四老爷”这一典型人物,采用注语作成了这副对联,配上案头一堆未必完全的《康熙字典》、一部《近思录》和一部《四书衬》,虚伪的封建卫道士形象立刻就鲜明起来。对联的引入,使我在分析“鲁四老爷”这一典型形象时节省了不少时间。

将对联引入课堂,技能提高学生们的文学修养,又能增加他们的历史知识。在讲授杜甫的《登岳阳楼》一诗时,我向学生们介绍了洞庭湖畔岳阳楼上清代窦序撰题的对联:“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吏耶?儒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怅然而涕下;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杨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崖疆,渚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此联出句,提到杜甫及其《登岳阳楼》诗:“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提到范仲淹,他在做秀才的时候就主张“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并毕生身体力行;提到宋仁宗庆历年间的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他在任时兴办了不少事情,其中之一就是重修岳阳楼,请范仲淹作了著名的《岳阳楼记》;还提到了传说中的仙人吕洞宾“三醉岳阳人不识,朗吟飞过洞庭湖”的故事。上联还引用了唐代诗人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句。范仲淹、滕子京、陈子昂以及他们的诗句、功业都是学生们已学过的知识,这副对联起到了温故知新的作用。此联文字不算长,内容却如此丰富,留给学生们细细琢磨,不是既能增加文史知识,又能得到艺术享受吗?

在教学中,我建议学生依据课文内容从多个角度创作对联来进行评点:既可以对课文作全面的概括,也可仅就自己感受最深刻的一点作出概括;可以一篇课文单对,也可用两篇课文分作上下联,还可以一篇课文作几联。学生自由撰写,激扬文字,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例如宋词单元教学结束时,有同学撰写一联:“柳三变杨柳岸边,感伤晓风残月;苏东坡沙湖道中,任凭烟雨一蓑。”;新年联欢会时,恰逢临近四科会考,同学们创作了一副对联张贴在班级门口,上联是:“课堂里不求人人开窍”;下联是:“考场上惟愿个个过关”。对联讲究用词、修辞、节奏和韵律,对语言感知能力的要求很高。对联创作过程中,学生常常会为一个字、一个词而冥思苦想、绞尽脑汁,为使联句工稳而反复斟酌,再三修改。学生徜徉在这种高雅而愉悦的学习环境中,受益匪浅,对优秀的对联大都能过目不忘当场背诵。将对联引入课堂不仅延伸了课堂教学,活跃了课堂气氛,还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望,培养了他们欣赏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陶冶了情操,丰厚了气质。

寓教于乐是教育教学的至高境界,让学生变苦学为乐学,是我们当代教师在教育教学方法上追求的目标之一。对联具有文字游戏的特点,对联教学能使学生学得愉快,使学习的过程充满体验的乐趣,在提升他们语文素养的同时,也提高了语文教学的实效性。

将竞争意识引入英语课堂中的尝试 篇5

Examining teaching effect requires the teacher to find an efficient means for inspecting the results from both teaching and learning,and consciousness of competition can be put into English class.If you want to have a try,some effect will be achieved.

作 者:龙伯良  作者单位: 刊 名:科技信息(学术版) 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年,卷(期): “”(32) 分类号: 关键词:attempt consciousness of competition into class  

将思政课引入大学课堂 篇6

[摘 要] 网络资源的日益发展为我们提供了碎片式的教学视频资料,而Excel函数部分由于其功能强大,为数据的计算、处理等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在数据处理与应用课程中,通过课堂引入“微课”形式,开展函数的教学工作,帮助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接受函数的使用方法以及实用环境。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同学们对于枯燥理论讲解的兴趣度。

[关键词] Excel函数;教学实践;网络资源;微课

doi : 10.3969 / j.issn.16730194(2015)21-0234-02

引 言

随着网络环境的日益发达,网络资源已经成为我们了解知识,学习知识的一种重要途径。而随着碎片化知识学习的兴起,伴随着“慕课”、“网易云课堂”等多种网络资源的丰富,为我们的课堂教学增添了许多非常有用的教学资源。

网络资源引入课堂的代表:“微课”,这一概念是由David Penrose 于2008 年首次提出的[1]。近几年“微课”的迅速发展已经引起教育部门、教育专家的高度关注。“微课”是一种全新的资源表现形式,具有短小精悍的鲜明特征,具体表现为情景真实、主题突出、资源多样、形式灵活、交互性强、动态生成、便于传播、应用简单等优点。

Excel函数部分的教学模式在以往,都是以讲解函数的构成,应用等为主,函数数量庞大,应用环境各不一样,为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学生讨厌纯理论的教学,对函数向来敬而远之。但是Excel函数部分是整个Excel课程教学环境的重点,所以,如果引入“微课”等形式,将为目前的教学现状带来一定的改观。将网络资源通过“微课”的形式引入Excel函数课堂

2.1 前期准备

选取一些常用函数,在讲解的同时教会学生学习函数的方法,使学生在课外能进一步自主拓展对Excel 函数的学习,在未来工作中能综合运用Excel 函数解决问题。前期准备阶段,老师需对庞大的函数进行有效分类,并统计出常用函数,为课堂做好准备活动。比如,将我们平时常用的函数比如:if(逻辑函数)、sumif(条件求和函数)、countif(条件计数函数)、subtotal(分类求和函数)、vlookup(查找函数)、match(返回位置函数)等等。这些重要函数在工作中使用频率非常高,如果单独教学会比较不容易记住其特点,所以,在备课阶段,可以首先将函数具体划分为:划分为文本函数、日期函数、数学函数、统计函数、查找函数等五大块。

然后,通过模块寻找合适的任务,以任务驱动的方式进行函数的应用讲解。并在网络资源中搜集合适的视频资料。每个视频时长为5~10分钟,便于掌控课堂时间以及方便案例操作讲解。

在笔者所带的2013及经济信息管理以及电子商务等共计3个班中,在讲课前期,通过学校的网络资源平台,发布Excel函数部分的操作任务。并简单介绍可能每次课的教学任务中需要用到的函数有哪些。鼓励大家通过网络资源前期学习这些函数的用法。

2.2 课堂实施

上课环节的开展一般以三个步骤进行:

首先提出本次课的操作任务。明确任务中需要用到的函数有哪些。以文本函数为例。通过下达对“学生信息资源表的信息完善”为任务,告诉学生我们需要通过身份证信息获取每位学生的性别、出生年月;通过家庭地址我们需要获取学生所在城市、街道信息等。并进一步明确需要用到的文本处理函数有:Left函数、Right函数、Mid函数、Replace函数、Substitute函数等。

然后,重点通过引入网络视频的方式,讲解这些函数的用法。在课堂中,通过简短的视频,一方面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在课堂案例演示环节,教师需要准备的教学材料就相应来讲比较少了。通过每一个视频的讲解之后,课堂现场演示这个函数在我们的教学任务中,该如何完成其相应的操作。

这样,在整个课堂下来,通过一个任务,就可以把所有相关的函数都能够进行操作演示,并且对于这个函数的其它应用技巧,在视频的学习中,更好的提示给同学们。教学实践反思

通过本学期Excel软件应用课程的教学,在所带的三个班中,通过任务驱动的方式让同学们来观看视频,了解函数的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这样的教学方式毕竟是一种新的尝试,伴随着一定的问题出现。

首先,在课堂的准备环节,需要花非常多的精力准备教学任务。这个任务需要贯穿我们的函数划分,所以,存在一定的难度,不过这样的时间准备是值得的。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同学们反应的视频讲解太快等,跟不上讲解着的语速等。这个问题,需要在课堂准备环节,花费更多的精力挑选视频。一个知识点,每个人的理解不同,对于视频的讲解肯定也是不同的,作为老师,在这个教学活动的进行过程中,就需要担负起挑选的重任。为学生甑别伪劣,为他们提供一个比较良好的学习氛围。小 结

网络教学资源内容丰富优质,弥补了公共基础课程内容陈旧的问题,也为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多样选择。作为Excel函数部分的教学,网络资源带给我们的好处显而易见,但是,正因其课程资源的丰富性,一门相同内容的课程会有不同的教师用不同的方式去讲解的多个版本。

在学习者学习的过程中会对各教师的课程有相应的评价,如果评价较差,该教师的课程就会逐渐地被冷落,进而失去它的价值,只有优质的课程资源会保留下来,这就不仅迫使各教师开发优质课程,而且促进课程资源的淘汰与更新,保留下来的课程更适合学生学习。

主要参考文献

将思政课引入大学课堂 篇7

这一教学模式在全国的教育体系中掀起了一股变革风, 而从教学实验来看, 不少学校也取得了积极的成效。然而, 如何处理“翻转课堂”在课本、课堂、课程中的建立, 以及实践中的具体运用在不少教师的教学中仍然存在疑惑与困境。基于实践经验的总结, 本文试图从思想政治理论课入手, 对翻转课堂实施的可行性与有效性进行多元探讨。

一、翻转课堂的中国化

中国是一个包容文化的国度, 外来的文化和思想往往都会逐渐融入这个大家庭, 产生出来的新文化, 既非原有文化的复制, 又不与现行文化相并或相悖, 而是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叠加产物, 一个真正的新生。当然, 舶来品“翻转课堂”也在其中。

事物本身就具有两面性, 翻转课堂的有利面自不必细说, 但有弊面却各有各的不同。比如原有的教育教学观念与评价理念等已无法适应、无法满足当前翻转课堂教学需要, 在先进的信息技术与海量的信息资源面前, 许多教师适应不良, 本来教授得风生水起的课程, 却应翻转课堂的到来, 失了味, 走了形, 教学水平不升反降。再比如我国很大部分学生并不像国外的学生那样, 他们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成长起来, 习惯性地固化了思维模式, 喜欢被直接明确地告知问题的关键所在, 以及如何思考、如何操作等, 而不喜欢借助学习资源自己去探究、发现、分享, 因而缺乏与他人合作的技能与技巧, 无端地加大了学习的时间。还比如硬件、软件设备设施不完善, 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 远程教学信息传输的质量不稳定, 国家投入力度不够, 缺乏相应激励机制等问题, 都会致使翻转课堂在教学中的运用受到极大的限制。

要使翻转课堂中国化, 并且“化”出特色, “化”出风采, “化”出实际成效, 必须一步一步地去解决以上的问题, 不是做面子功夫, 不是搞形式主义, 而是真真实实地去提高教学质量, 提高我国的人才水平, 不能捡了芝麻丢西瓜, 也不能忘了引入“翻转课堂”的初衷。八仙过海, 各显神通, 不是只有一种方式才能成功, 也非仅凭一种方法就可以成功。

二、翻转课堂的思政课化

大学教育注重的应该是师生的互动与思想的交流, 对于教学实践来讲, 不同的学科都应该勇于尝试教学改革中新的方式与方法, 思想政治理论课也不例外。川大锦城学院的翻转课堂在思政课中的运用, 不是被无数的抽象概念牵着鼻子走, 而应是主动地与新的理念相融合, 甚至产生出更前沿的理论。

拨开现代科技日新月异的面纱, 放下懒于日常的习惯, 会惊喜地发现, 翻转课堂的本质也是一种教学的方法, 不过是因其的独特与颠覆, 上升到了教学模式的层面。最特别的地方在于, 这一次的教育改革方向, 不再是小打小闹的形式调整, 翻转课堂要求对整个课堂结构进行反转, 从而对教学理念进行影响。

所以翻转课堂的思政课化有着与其他学科翻转课堂的共性, 也有着自己特有的表现方式。首先, 公共课一般是大班教学, 动辄上百人的学生使课堂的翻转较一般课程困难。我们采用的是分组办法, 把一个大班变成几个10 人组, 对于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讨论方式与解决方法。比如对于课前视频, 有相同疑问的归为一组即A, 持相反或相似观点的归为B或C, 组与组之间进行争论与分析, 真理才越辩越明。这样, 在小组之内或在全班范围进行协作交流, 协作交流内容可以围绕新授知识, 也可以用于拓展迁移原有知识, 达到翻转课堂的目的。

其次, 对于教材的内容有选择性地翻转, 基础性的知识制作成视频, 重点难点课堂上讲解, 前沿理论讨论解决。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情境,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并把全班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当前学习主题上来;或者提出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 并能引起学生深入思考的问题。当然, 对学生平时成绩的评定, 也会因平时的表现与讲解内容的难易程度进行调整, 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最后, 适当在制作的微视频中加入某些知识的讲解和注解。作为理论课程, 思政课的理论性较强, 而在教育部要求的教材中的体现上过于书面化, 很难让现在的学生理解。我们的思政课在回顾视频里的知识要点时, 往往对此加以注讲, 这有利于学生在课前预习中对知识点遗漏的补充, 同时提醒学生同步完成知识点的记录与补充, 提高他们的时间利用率。

三、翻转课堂的锦城化

锦城学院是一所注重实践的应用型大学, 而学生的个人水平与素养, 和重本的学生有所不同。因而在进行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的改革时, 我们有特意地与本校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以期开创出适合本校师生的新教学模式。

第一, 我们注意了单个微视频的长度。由于我校学生能够保证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并不少, 所以在制作视频的时候, 视频的长度比较简短, 控制在10 分钟以内, 但必须要确保知识构架的完整。而视频中所涉及到的知识点也很讲究, 每一段视频最多讲解两个知识点, 保证每个微视频都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和效率。

第二, 我们增加幽默的元素。时时掌握最近的新闻, 运用当下的话语体系, 丰富课堂, 这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特殊记忆。而且幽默的元素不仅贴近课堂内容, 而且拉近了学生和老师之间的距离。

第三, 在翻转课堂中加入了学院自己的特色。例如劳动农场, 分分钟正能量, 模拟法庭, 寝室文化等等, 从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入手, 创设情境, 启发思考, 使学生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 由浅层认知达到深层认知。致力于打造锦城学院特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翻转课堂。

参考文献

[1]何世忠, 张渝江, 《再谈“可汗学院”》,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4【2】:24-26.

[2]刘震, 曹泽熙,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的实践与思考》, 《现代教育技术》2013【8】:21-25.

[3]布卢姆, 《教育评价》邱渊译,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7.

[4]希尔, 《教育目标分类学与过程的层次理论》翟谋奎译,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8:483.

[5]王洁, 《从“精彩的教”到“有效的学”》, 《上海教育科研》2012【10】:47-49.

将大众文化引入英语课堂 篇8

报刊作为大众传媒在传播文化的同时对文化潮流有很强的导向作用,报刊也是人们接触社会的窗口,它报道新闻时事,反映动态的文化,这正是传统英语教材所不具备的,虽然教科书中也不乏一些材料堪称经典,但很多内容难免与时代脱节,有些语言使用陈旧。报刊教学恰恰能够弥补这一不足,报刊所使用的英语语言是真实的,鲜活的。其报道的题材包罗万象,反映国家的政治经济发展、社会现状,生活风尚、道德行为、风土人情、精神风貌等等,具有鲜明的时代印记。

报刊教学是真实书面语言学习,其内容更广泛,使用的语言词汇广且杂,具有一定难度。但报刊语言有其独特性,教师只要引导学习者掌握报刊的特征、结构、风格和一些常识,例如标题、副标题、广告、新闻词汇等,同时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就能达到良好的教学目的。

报刊教学方法多种多样,教学中可以根据情况增加和缩减环节,教师应注意教学方法,因材施教,使学生在报刊阅读中既学习了语言又了解了文化,一举两得。

二、音乐教学

英语教学中,教师其实是导演。其责任在于寻找适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把学习的过程当做愉悦身心的经历,将音乐适时地引入英语课堂教学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其自觉地运用所学知识和音乐才能,进而加深与拓展英语的学习。

很多英文歌曲都是典型的英语口语体的范例。如“Yesterday”这首歌就有很多经典口语短句:“Yesterday love was such an easy game to play.”“Yesterday all mytroubles seemed so far away.”等,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遇到和使用的英语大多为口语体,把英文歌曲应用到英语教学,为学生们提供真实且感兴趣的语言材料,适应真实的语言环境。

传统英语教学中,我们曾认为,即使在非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只要不断重复所学内容,死记硬背,就可以熟能生巧,达到自如的语言交流。而今,随着交际法语言教学的普及,我们认识到必须把学生置于真实的使用英语交流的语言环境,重复训练,才可能实现无障碍的思维和无停顿的表达,确保语言的恰当和交流的顺畅。《洋话连篇》英语口语学习方法其一就是,把一个句子用你熟悉的一个歌曲的一段旋律把它唱出来,唱五遍,然后把这个句子按常速说出来。效果非常好,发音也较为地道,说起来也顺口。还有李阳老师“疯狂英语”中的“三最法”、“一口气法”都与此方法有关,效果确实不错。音乐正是真实语言应用的文化现象,歌曲的特性恰好是重复性连贯性强而且朗朗上口,能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口语的流利程度。

英文歌曲还是听写训练的最佳材料,听力教学应着重培养学习者对听力材料的整体理解,但不可否认,听力片段、重点句子、词组和单词听写对提高听力水平非常有效。但我们常用的听力教材中的材料又过于单调,使学生在上听力课时产生厌倦情绪。因此,我们可选取一些适当的英文歌曲作为听力材料,使枯燥的听力训练增添了乐趣,歌曲中重复的乐段也有助于学生记忆。使之切身体会到学习的成就感,激发学习动力,促进自主学习。

三、互联网教学

近年来,随着因特网在我国的迅速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外语教学工作者意识到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和自己所面临的挑战。传统的外语教学过程中,最经典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教师讲,学生听,这是一种单向沟通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是根本无法适应21世纪的发展的。高科技的飞速发展,特别是计算机网络的广泛使用,给外语教学手段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因特网的交互特征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能力。将因特网引入外语教学,已经对传统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方法、教育模式、教育内容、教育结构和教育评价等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因而也产生了很多新的外语教学手段。

1、利用互联网可以检索,获取英语方面的信息。

实际上,互联网已经成了指尖上的虚拟图书馆,是语言学习者随时可进入的信息世界。英语教学的一个基本的教学法原则是强调在文化环境中学习语言,对目标语文化的理解可以促进对该语言的理解,就这一目的而言,互联网对英语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种极有价值的资源。从讲目标语的国家中获取地理、历史、社会、文化、经济以及政治等方面的信息,了解目标语的相关知识和背景。这样的经历可以使学生参与到目标语的文化之中,提高学习兴趣,拓宽视野。

2、互联网提供了大量补充性的语言活动。

各级各类英语学习网站提供了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英语语言学习材料。这些网站为学生提供了某些特定语言学习领域的补充练习,包括阅读测试、听力测试和理解问题、语法、语音、词汇练习等等。学生可以在网上寻找这样的网址,教师也可以推荐某些特定的网址,供学生学习参阅。

3、广泛利用互联网进行写作训练。

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结识讲英语国家的朋友,利用互联网互发英文电子邮件,或在聊天室用英语交谈。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给学生创造一个提高写作能力的真正语境,增强他们对英语的敏感性,培养学生交际能力和英语思维能力。

大学暑期思政课实习报告 篇9

众所周知发展农村经济是“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而农村的稳定则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作为一名农村长大的孩子,对农村问题看得也很清楚。近年来,随着农业税减免,粮食直补的发放等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的实施,以及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农民对土地的热情日益增加。然而,相应的问题也陆续出现。据调查巨峰村2006~2010年四年间共发生民事纠纷案件100余件,其中涉及农村土地纠纷问题的就占总量的42%左右。由此可见,农村土地纠纷问题已日益突出。土地纠纷极易引发群体性事件,导致农民和农民、农民和投资者之间的冲突,造成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严重影响社会稳定。解决农村土地纠纷问题已成为各级政府的当务之急。然而,要想寻求一条切实可行的解决途径,就必须对当前农村土地纠纷问题产生的根源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为此,本人利用暑期时间,走访村民对本村就土地纠纷问题进行了仔细的调研和深入的分析。

一、土地纠纷的类型

农村因土地纠纷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原因错综复杂,既有历史遗留的问题,也有现实工作中的不足;既有农民自身法制观念的淡薄,也有基层组织和干部队伍建设方面的薄弱。归纳起来主要有下面几种:

1.土地权属不清。长期以来,农村体制虽然相对稳定,但农村土地使用权模糊不清,管理不当,导致土地权属争议不断,而由于缺乏必要的资料作为凭证,又给土地确权解决纠纷增加了困难。我八巨镇巨峰村原有土地2500余亩,据悉这些土地资源除极少数在土改时划归集体所有外,都是国有土地,但是使用权却从来没有明确过,加上部分私人私自买卖土地作为其谋利的工具,土地纠纷增多在所难免。以平整土地分田到户为例,就发生过土地纠纷,以至于至今仍有部分农民无地可种,剩余土地变成了一片荒野。

2.经济利益驱动,激化土地矛盾纠纷。随着因新农村建设步伐 1的加快,农村城镇化、工业化迅速发展,土地征用增多,土地价值凸显。土地补偿款纠纷也增多。根据《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26条规定:“土地补偿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地上附着物及青苗补偿款等,数额有限,其它土地补偿款则归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当然村集体应当依法进行合理支配和使用”这种现象在当今尤其严重。

3.依法用地观念差,越权发包的情况时有发生。农民依法用地的观念比较薄弱,不安国家规定合理使用,而是凭自己的意愿违反有关规定使用土地,给临地使用权造成侵害,由此引起纠纷。这种纠纷主要表现为宅基地和经营性土地,比重纠纷约占土地纠纷的40%左右。另外,有的村干部对集体土地的开发使用权缺乏科学规划,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不落实,村委会或村民自作主张越权越级向外发包土地,由于村干部法制观念淡薄,不依法行使权利,因此产生土地纠纷。如我村民委员会在不经任何允许的情况下,将本村的一块土地转让给二巨煤矿使用,引起村民上访,后经政府级村民协调后才得以解决。

4.政府征地遗留问题得不到解决,诸如因兴建公路、大型厂矿建设等需要统一征收农民土地。本来,统一规划、统一布局、统一建设是一件造福于民的好事,但政府征用农民土地后,却没有给农民合理的补偿,因此而引发土地纠纷。

5.因分家引发的纠纷。近年来,父母与子女、兄弟之间因分家引发土地纠纷也是一种形式。父母与子女、兄弟之间分家后,有的土地因分割过于零碎,不便于种植和经营;有的因分割不均,使一方当事人的利益遭受到损害,因此产生了土地纠纷。

6.因代耕代种引发土地纠纷。以前,不少农民弃田荒地,外出打工赚钱,既摞荒了土地,又不承担国家税费。村干部为使税赋不落空,让其它农户代耕代种,农户履行了税费义务。现在,原承包户回来,找代耕户要自己的承包地,而代耕户又以种种理由拒绝还给土地,由此双方发生纠纷。

二、化解土地纠纷的对策与建议

我认为处理农村土地纠纷,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以全

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出发点,按照“既尊重历史,又考虑现状”的原则,防止局部问题向全局转化、经济问题向政治问题转化,全力维护农村的社会稳定。

1.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解决土地纠纷问题,要充分认识解决农村土地纠纷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村民委员会等部门应力争从根本解决农村土地纠纷问题。

2.做好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的排查和调处工作,积极预防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群众,及时排查矛盾纠纷及不稳定因素,对发现的苗头和问题,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防范化解。

3.建立健全调解仲裁机构。建立和完善镇、村调解机构,选配有一定工作经验和专业知识的人员为调解员,同时要定期对调解员进行培训学习,以提高他们的政策水平和调解纠纷、化解矛盾的能力。对各类土地纠纷要本着坚持“尊重历史、面向现实、着眼未来、共同发展”和公平、公正的原则,引导当事人在互谅互让、诚实守信的基础上协商解决,及时、细心、妥善地处理好各类农村土地纠纷。

4.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基层干部依法行政和农民依法用地的意识。一要提高基层干部的法制观念,严格依法办事,充分尊重广大 农民的意愿,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不违背法规,不以权谋私;二要进一步贯彻落实有关政务公开,村务公开的规章制度,扩大基层民主,加强对权力的监督;三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当出现矛盾纠纷的时候,村支两委正确引导农民依法解决问题,及时化解矛盾;四要加大农村普法和法制宣传的力度,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教育农民学会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自觉履行应尽的义务。

5.进一步加快土地确权发证工作。做好土地确权工作,是解决土地权属不清的关键。村民委员会因依照《土地承包法》将无人管理的地列入集体土地,禁止农民非法据为已有;也可通过公开招标等方式,使无人管理的土地尽其所用,通过合法程序转让其使用权。对于村集体与村集体的土地权属纠纷,大多可以依据行政区的分界线确定,若未划分界线,双方应通过和解的方式和平解决。

6.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当前相当一部分农民把土地当作是养老、防老最主要的依托,即使丧失劳动能力或有其它就业渠道,仍然不愿意放弃土地承包权。因此,建立健全农村医疗保障体系、最低生活保障体系、养老保障体系等各种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农村的后顾之忧,也是减少土地纠纷、化解土地矛盾的一个良方。

三、深刻思考

全国大学生思政课观后感 篇10

(1)

今天,我收看了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在又一个春天到来之际,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让我们度过了一个不一般的寒假,很多人从未像现在这样真切地感受到我们不仅仅是以个人的身份生活,而是与所处的时代同呼吸,共命运。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一场传播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病毒是无情的,它的肆掠不分时间地点,不看孰是孰非。连人类这个主宰地球的生物在它的面前也显得无比渺小,无比脆弱。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爆发,让我们看到了病毒的可怕,在一系列呼吁,求救和斥责声中我们意识到了这场疫情不是天灾,而是人祸,是大自然给人类敲响的又一次警钟。我们虽然大喊着善待野生动物的口号,但表现的却是贪婪和自私,只顾自己享受,从来不考虑自然界的平衡问题,得到大自然的惩罚实属咎由自取。恩格斯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 我们永远不可能成为大自然的对手。枪响之后没有赢家,只有尊重自然的民族才可能有生存的机会。只有真正做到善待野生动物人类才会有美好未来,反之,大开杀戒,饕餮天物,只能吞下诸如新冠肺炎这样的“苦酒”。

反思的同时,我们也不得不面对眼前既定的疫情爆发的事实,破坏自然平衡的人固然令人不齿,但我们也看到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无数勇敢的人们挺身而出,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这世上哪有什么天生的英雄,那是因为有人需要有人愿意牺牲,才成为了英雄,假如这个世界上真有天使,那他一定就是你这般模样。”我们的民族,从不缺少英雄,他们是逆行的战士、医生、消防员,他们是坚守的警察、基层干部、社区工作人员,他们是奋战的建筑工人、外卖小哥、口罩防护服工人,他们是捐钱捐物的市民、千里送菜的农民、理解体谅的家属、免费提供食宿的商家。他们用行动向我们诠释了什么是大爱无疆。一个个白衣天使坚守岗位,用血肉之躯尽一份绵薄之力,用小小的身躯与疫情赛跑。无数的“追光者”们在国家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候,做出无怨无悔的选择。他们把对人民的爱,对祖国的爱放在心底,用一个个鲜红而又坚定的手印,表达着火热的担当与承诺;他们用最美的身影,诠释了生命的意义!

“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如此快的速度布阵,全民防疫,从中南海不眠的灯光,到普通人家生活的日常,我看到整个中国在行动,无论离武汉有多远,有多近,我看到不分境内外,暖暖中国心正迸发出无穷的热能。”我们之所以能有如此的“中国速度”,离不开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在面对灾难时,我们有壮士断腕的勇气,我们有打好这场疫情防控攻坚战的底气。因为中华民族就是从苦难中走出来的,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福利”的初心从未改变,1998年的抗洪、2003年的抗击非典、2008年的汶川救灾、2014年抗击非洲埃博拉...中华民族身经烈火而重生,即使面对再强大的敌人,我们也从不言弃。但不得不承认的是,此次疫情也暴露了我们在探索前进中仍存在着许多的短板和弱势,放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历程,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在未来的发展中,中国面临的局势会越来越紧张,越来越艰难,愈多机遇伴随着愈多挑战,只有全民族都做好准备,迎接挑战,拿出势不可当的气魄,拿出痛定思痛、三省其身的胸怀,我们才能在逆境中,走向成功,实现属于华夏儿女的中国梦!

这场疫情的大考也让我们看到了曾经被贴上了种种标签的90后、00后身上的责任与担当。“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鲁迅先生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的这段话在初中时便认识了,然而时隔多年的此刻却是感受最深,那些积极投身抗战一线的中国新青年让我们看到了国家现下以至未来的铮铮铁骨,那从古至今的“脊梁”精神并不会因为我们身处哪个时代而断了传承,并不会因为我们是几零后就停了脉搏。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仍在不停的书写中,每一代人都有他们时代背景下专属的“标签”,改变的是心态和方式,不变的是责任与担当。作为这一代青年人中的一员,我深感自豪也深感责任重大,“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在新春的伊始,我们经此一疫,更应认识到时代给予我们的不仅仅是机遇,也有使命和担当,我们选择扛起的多大的担子、踏上多远的征程决定着我们将看到怎样的风景,更何况已经有无数在前方负重前行,开辟道路的人,有了他们,我们便有了明灯去照亮那些艰难迷惘的时刻,何来没有动力和信心去建设未来的国家,何来没有理由去相信每一个冬天都会过去,每一个春天都不会迟来?

(2)

公元2020年新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疫疾席卷了武汉,进而向全国各地扩散,触目惊心的数字与日俱增,四千、五千、一万,每增一点都牵动着国人的心。

磨难压不垮,奋起正当时。在这至暗的时刻,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为我国的防疫工作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无数战疫一线的“最美逆行者”,他们舍小家为大家,义无反顾奋笔写下“请战书”,奔赴疫情防控一线,用双手开辟光辉的天空,写下一个个讴歌人性的诗篇;开建武汉火神山医院的施工人员,他们披星戴月,用汗水证明新时代的中国速度;日夜驰援运送物资的驾驶员,他们用爱心搭建桥梁,在全国各地通向疫区的生命线上充当无怨无悔的血液……而这,仅仅是无数抗疫勇士中的冰山一角,他们在自己的岗位刻画着独属于他们风采的画卷。夜里,汗水浸透了衣衫,可他们从来只把这当成奉献的勋章,逆行的号角,无不体现着中华儿女在危难之时“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宝贵精神。

虽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来势汹汹,给我们的生活蒙上了厚厚的阴影。但是作为大学生的我们,要把这次的疫情当作学习的机会,去学习前辈们这种处变不惊,舍己为人的精神,我们要利用好这个机会,静下心来想一想自己的人生规划,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是我们每个人的使命。另外,还要学会如何做好防护措施:第一。尽量不出门,如果必须要去公共场所记得佩戴口罩;第二要勤洗手;第三不吃野味,从我做起。待凛冬离去,雪融草青,相信一定有新的相逢将温暖延续。

疫情如令,责任如山。在这场众志成城、同仇敌忾的战斗中,中国人民的团结信念和责任感令世界印象深刻。经过一堂思政课的教导,我明白了许多。

(3)

今天,我收看了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令我受益匪浅,刻骨铭心。我对中国在疫情中的担当感到骄傲自豪,同时也对新型冠状病毒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以及学习并掌握了预防措施。

磨难压不垮、奋起正当时。在举国上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特殊时刻,我们不能亲临主战场,但我们能坚持在大战中坚定信心、不负韶华。

首先,新型冠状病毒是一个大型病毒家族。因为表面的凸起像国王头上的王冠,所以叫冠状病毒。它是目前已知的第七种可以感染人的冠状病毒。感染人群一般出现咳嗽、发烧、头疼、胸闷等症状。

其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虽然来势汹汹,给我们的生活都蒙上了厚厚的阴影。但是,作为学生的我们,要把这次的疫情当作是一种学习的机会,去学习前辈这种处变不惊,舍己为人的精神,我们要利用好这个机会,静下来想一想自己的人生规划,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强大,是我们每个人的使命。另外,还要学会如何做好防护措施:第一,尽量不出门,如果必须去公共场所记得佩戴口單;第二,要经常洗手,第三,不要过度疲劳,这样会降低免疫力。

疫情在全球的蔓延速度之快,威力之猛,使得世界不断聚焦中国防控疫情的成功经验,认为中国采取“最勇敢、最灵活和最积极的”严格防控措施,有效遏制疫情,为世界公共卫生事业作出重要贡献。中国战“疫”的速度、决心和力度是世界的榜样,应当学习中国的应对措施。

中国有着非凡的基建和制度,迅速组织人力开展大规模的工程、建立“发热门诊”、迅速隔离感染者、鼓励在线医疗、关闭学校、为隔离在家的人们配送医药和食物等。科学技术成防疫急先锋,救援机器人、无人机、人工智能等技术用于防疫。“在与新冠病毒抗击的战斗中,中国部署了消毒机器人、智能头盔、配备热像仪的无人机和先进的面部识别软件。一些外卖平台利用机器人将食物从餐厅送到外卖配送员和顾客手上。

中国的学校停课不停学,数百万学生每天通过直播软件上课。疫情下的许多行业仍然保持繁荣,包括健身、厨艺和音乐等线上课堂。

疫情如令,责任如山。在这场众志成城、同仇敌忾的战斗中,中国人民的团结信念和责任感令世界印象深刻。

经过一堂思政课的教导,我明白了许多。明白了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的道理,明白了爱国的意义。这不仅仅是一堂课,更是对我们人生的引领。

看完这个全国大学生疫情防控思政大课后,一定会注意疫情,增强疫情意识我们虽然不能“亲近战场”但是我们永远是国家、武汉、的后勤部队。中国加油!武汉加油!钟院长加油!希望疫情早点结束,早点能够回学校,早点回到我们学校上课。

(4)

“2020爱你爱你”,全国上下本对2020年充满希望,但2020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美好。2020年开年就送了我们“新冠肺炎”这一份“大礼”。但是在面对这一巨大考验时,我们全国上下毫不退缩,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各地各部门各组织积极联动防控。

秦宣教授在授课中提到中国一直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国家,从03年的非典、08年的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小到每年都可能发生的旱灾、洪灾、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中国一直在灾难中不断成长发展壮大。同样在这次新冠肺炎爆发后,党中央及时作出决策,对疫情严重地区进行隔离,同时各地不断对疫情地区施以援手,对各行各业给出不同的调控帮扶措施,尤其是学生的“停课不停学”。

此次思政课很好地将概论课和新冠肺炎疫情结合起来分析,让我们更有信心战胜疫情,对这次大考交出一份完美的答卷。

(5)

2020年春节期间,突如其来的疫情把流动回家欢喜过年的人们笼罩在对新型冠状病毒的阴霾之中,夺走了数千生命。但是生命是脆弱的,同时也是坚强的。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全国上下万众一心,共度难关:中国青年勇于承担责任,积极奔赴战场;中国人民共同筹集物资,医疗资源一波波地输入重灾区;火神山雷神山临时医院拔地而起;各地政府采取了有力有效的举措,响应及时;防疫措施不断升级,共同抑制了疫情的扩散。

疫情对我国的冲击只是短期的、暂时的,我们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只要全国人民万众一心,我们就有力量。在疫情期间党和政府及时调整保护扩散的措施,有效的结果获得了人民的支持,从而出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局面。

这次疫情提醒了我们,在任何时候都要居安思危、未雨绸缪。遇事不慌,尊重自然、尊重规律,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原则,坚持党的领导,充分依靠群众。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前提下我们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有改革开放以来奠定的物质基础保障和不断提升的医疗卫生水平,中国人民一定能够取得抗疫斗争的最后胜利!

(6)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这场突如其来的严峻挑战,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奋战、共克时艰,打响了疫情防控的阻击战。

1.党的坚强领导是战胜疫情的根本保证

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这是我们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根本政治保证。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战胜疫情的最大优势所在坚持全国一盘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疫情防控不只是医药卫生问题,而是全方位的工作,是总体战,各项工作都要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支持。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3.人民是战胜疫情的不竭力量源泉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是践行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是我们有能力、有信心、有把握战胜疫情的力量源泉。全民动员,群防群控。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是我们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在抗击疫情中,我们党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把群众路线贯彻落实到抗击疫情全过程和各方面。

(7)

灾难面前,没有谁能置身事外,从不存在一个人的桃花源。新型冠状病毒肆虐,在这场没有敌人、没有硝烟但是却又直面生死的战争中,我们的生活被笼罩了一层阴影,但在灾难面前,那一个个奋斗的身影、逆行的步伐为我们点亮了一盏盏生命的明灯,温暖了心田。无论是身处抗疫最前线的医护人员,还是夜以继日奔波于输送物资路上的司机,抑或是配合防控宅在家里的宅男宅女们,各方都在努力与病毒抗争,众志成城,强力的联防联控措施人人参与,各行各业工作人员恪尽职守,这才有了一个个好消息的到来。

肩有大任,行有大德。没有人天生就是盖世英雄,只是责任担当让我们一夜之间成长,即使恐惧,也不妨碍我们勇敢地前行。我们只有养成过硬的本领,才能更好地勾勒大写的青春。

(8)

近日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一批又一批复工人员逐渐走上自己的岗位,生活秩序加快恢复。对于刚上大学的我们来说,这可能是我们第一次亲身体会得到的,也是波及范围最广的一场大疫。03年非典时的我们尚小,如今,面对此次疫情的我们真想说一句:有你们,真好!

疫情,疫情,疫中有情。“大考来临,从医务工作者到人民子弟兵,从公安民警到基层干部,从志愿者到快递小哥……”14亿中国人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向世界彰显了何为中国速度、何为中国奇迹。再一次证实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势力量。同时,大规模的网课教育不仅让我们体会到世界的发展力量,也让我们明白他们对我们的关心照顾。“17年前你们保护我们,现在我们来保护你们。”经历过非典和此次疫情的大批90后成为主力军,也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作为当代大学生,更要担起社会责任,时刻准备着,成为中华民族的顶梁柱,将青春梦想扎根祖国的广袤大地。

(9)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冠状病毒来势汹汹,冲散了我们过年的喜悦,带来了一场艰巨的考验。疫情的压迫感不断扰动着人们的心弦,但是中国人民没有崩溃,中国政府也没有屈服于病毒的强大。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经历了太多太多的磨难,付出了太多太多的牺牲,但是无论多大的困难,中国人民都不曾想过“失败”二字,中国人民总能团结一致,共克难关。多难兴邦!每逢磨难当头,都能激发伟大的爱国情怀和无穷的斗争力量。中国14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指挥下,一定能战胜疫情,迎来明日的曙光。这次疫情带来的不只有磨难,还有中国人民更强的民族自信和国家凝聚力。春天已经来了,充满力的中国也将从阴霾中探出身来,以振奋人心的面貌矗立于世!中国加油!

(10)

2020年初,本应是欢度春节之时,一场新冠肺炎引发的瘟疫却肆虐起来,为我们国家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从疫情发生之日起,数据的每一次变动,都牵动着全中国人民的心。

面对疫情,中国政府和人民没有害怕,许许多多的勇士铁肩担道义,迎难而上。白衣天使们的每一次奔赴,都是把生死置之度外的一次生命抉择,没有人不珍惜生命,但是有凌驾于生命之上的东西——使命。面对知之甚少的病毒,加之互联网的飞速传播,在初期造成了一定的人民恐慌,但是就如人民日报锐评:“面对疫情,信心是长效疫苗,恐慌徒劳无益,不能解决任何问题。攥指成拳,合力致远,打败恐慌情绪,合力战胜疫情。”我们的国家以及人民,以无畏、无私的精神向其发起挑战,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再加上无上的凝聚力,使得我们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取得了让世界刮目相看的胜利。坚定信心,众志成城,与祖国一起,坚决打赢这场攻坚战。

上一篇:读幸福生活有感下一篇:清华教授讲座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