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名师课堂(共8篇)
思政课名师课堂 篇1
思政课课堂情境要求探析
口周林松
在思想政治课中实施情境教学,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方式之一。适宜的情境有利于学生主动地探究、发散地思考,有利于学生主动建构知识,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
笔者最近担任了本地的两次教学比赛评委工作,高兴地看到在课堂教学实践中,选手们都能积极贯彻落实新课程教学理念,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努力实现教学过程与教材观点的统一,但也发现有些选手在情境创设和分析上存在一些问题,突出地表现在缺乏辩证思维的要求。本文从求实、求思、求活三个角度来分析思想政治课课堂情境教学的实践原则。
一、求实——尊重生活,创设反映符合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
以实际生活为突破口,着眼于学生的实践、认知水平,联系学生的生活经历或学生关注的社会生活问题,是重要的教学原则之一。创设具有一定真实性和现实意义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能真切感受到学习内容与生活的联系。
在学习《经济生活》中“影响价格的因素”的第二目“价值决定价格”时,有位选手设计了以上情境材料。
(注:在同样的时期内,生产同类汽车)
问题:该汽车的价值量到底以谁的劳动时间为标准?谁将在生产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谁将在商品定价上处于不利的地位?
上述情境材料中提到的A汽车生产者,劳动工具是手工制造。到了21世纪的今天,所谓手工制造的汽车,早已不是过去那种作坊式的生产方式了,也并不意味着从头到尾全部由手工制作,而是在使用先进技术工具的基础上,把精巧的手工技术与先进的科技相结合而进行的,这样生产出的产品,自然是传统技艺与现代机械所共同创造的艺术品。如以09款大众辉腾的制造为例,整个制造过程95%由手工完成,在辉腾生产线上,除了前后风挡、轮胎以及备胎的安装使用机器人之外,其余大部分工作都是由手工完成。如此耗费人力物力打造出来的汽车其成本自然是生产线上制造出来的量产车所不能比拟的,这也是造成手工制造汽车价格昂贵的最主要原因。而讲课老师设计的意图是要说明手工制造的汽车生产者,由于其劳动工具的落后,所花费的生产时间最长,因此在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
由于情境材料与学生的生活经验不能进行有效的“对接”,影响和制约了学生对情境的观察、质疑和思考。因此,很多学生回答A汽车生产者的汽车价格可以定得高些。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客观实际在不断地变化发展,情境创设要与变化发展的生活实际相统一而不能脱节。
二、求思——激活思维,创设能够体现矛盾特点的教学情境
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的观点要求我们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物,都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教师创设矛盾情境,激发学生质疑心理,有利于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索、发现问题,进而提高思维能力。
在分析《新时代的劳动者》“我国当前的就业形势”时,大部分选手都是根据教材内容依次安排三组材料,说明就业者数量大(就业难)、素质不高和就业信息不畅通。教学内容正确但过程平淡。
有位选手设计的情境材料使大家眼前一亮。他不仅呈现了“就业难”,还呈现了近年长三角、珠三角出现的“招工难”。这一设计客观、全面地反映了最近一段时间我国就业形势发生的新变化,突出表现为部分地区招工难与部分人群就业难并存。
教师接着引导学生分析:近年长三角、珠三角出现的“招工难”,是否意味着我国劳动力“就业难”的基本格局改变了呢?答案是否定的,“招工难”是一种劳动力结构性短缺问题,从整体上看,我国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基本格局并未改变。“招工难”反映出劳动力素质结构还不适应就业市场需求,技术工人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短缺;也反映出就业市场信息不对称。通过分析,可以看出“招工难”现象的存在并没有否定教材对“我国当前的就业形势”的论述。
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的现象冲突,使学生进入问题者的角色,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招工难”还反映出一些企业的薪酬待遇、劳动环境、与劳动者的收入预期和职业发展预期不相适应,因此又可以巧妙地导人到本课第二目的内容“依法维护者权益”。
三、求活——引导生成,创设能激发学生表达欲的教学情境
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统一体,预设体现对文本的尊重,生成体现对学生的尊重。在对待预设与生成的问题上,往往会出现“厚此薄彼”的问题。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我们发现有部分老师过分强调预设,缺乏必要的开放和不断的生成,拘泥于教材来设计和分析情境材料,而我们面对的是有思想的学生,随着情境的不断展开,学生的认识和体验不断深化,新的问题将不断生成,所以指导教师对这样的问题不要置之不理,相反要更加关注。
如在分析《影响价格的因素》“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时,有位老师设计了以下情境。某品牌手机刚上市时的价格数据,以及经过某一时间段后的价格情况。
问题:请同学们观察该手机的价格发生了什么变化?
学生回答后接着提问:为什么一段时间后手机价格会降低很多?
一位学生回答受供求关系的影响。显然课堂教学的进程没有按教师设想的流程进行,学生答的结果出乎教师预设,该老师于是又请一位学生来回答,该学生翻着书终于讲到了受生产手机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的影响。最后,老师肯定后一位学生的回答,并归纳出“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的关系”。
一个开放性的问题,答案却要求是封闭性的。为什么出现这样的情况?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多拘泥于教学预设,忽视教学生成,在教学预设时又拘泥于教材某一目内容,而忽略了教材知识是有联系的。影响价格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供求关系影响,当然起决定作用的是价值因素。
中国情境教育学派的创始人和践行者李吉林用“形真”、“情切”、“意远”、“理寓其中”揭示了情境课程的丰富内涵和特点。有效的课堂情境必须与教学三维目标相符合,与教学对象的认知情感相匹配,与社会生活实际相符合。
思政课名师课堂 篇2
在大学中设置一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课程, 是有其一定的道理的, 因为, 大学阶段, 是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自己的想法有着很多相矛盾的地方的时候, 这时候, 就需要一门思想政治课程来约束学生的行为, 引导他们朝着正确的人生道路上前进的引导者, 他们是一个个合格的建设者、接班人, 这对于他们未来踏入社会, 也是非常重要的[1]。
二、大学思政课课堂教学中, 学生被动成因的分析
目前, 大学思政课教学中, 对于真正能够参与课堂教学的学生来说, 往往是几个人。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 是因为原因是存在很多方面的, 有的是学生本身的原因, 有的是教师本身的原因, 也有的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以及结果测评的原因。不论从哪方面考虑, 都使得学生受到或多或少的影响。
1. 从教师的方面分析
对于教师, 根据其具有的知识、结构、储备, 这些和青年学生的需要未能一致。对于大学生来说, 他们在社会中, 属于一个敏感的、灵活的群体, 对于他们来说, 往往关注都是在国内、国际之间的大事, 而他们最渴望知道的是:对于自己的定位, 即在社会上的定位, 他们也希望得到老师的支持, 即根据时事, 老师给予他们好的点、分析。对于有些教师, 在知识结构方面是很简单, 在教学中, 只能按照课本去进行讲课, 面对学生提出的要求, 往往表现很无力。他们所上的思政课就成为普通的文化课, 对于这种纯理论的传授, 往往未能让学生在情感上达到一致, 相反, 造成部分学生的逆反心理[2]。
2. 从学生自身的原因考虑
对于学生来说, 尤其是有些大学生, 往往把自己作为核心, 带着自己的需求、意志来行为, 对思政课的学习很漠视, 有的学生甚至以为在思政课中就是景道理, 即随意的谈轮理论知识。在上课, 他们往往未能积极去投入, 对这些问题很冷漠。甚至有些大学生, 存在逆反倾向, 即莫视道德, 不赞成崇高, 诋毁理想, 甚至把没有责任心、没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这就是违背道德的行为。像这样的思想, 最终造成学生在课堂上的各种行为是不积极、被动的。
3. 从教学方法、结果测评的原因分析
在我国, 对于传统的道德教育来说, 以社会为根本, 把教师作为中心, 以道德理论作为核心内容, 即通过硬灌、死记硬背的方法来进行道德方面的教育。为了能够对青少年进行从外向内的道德教育而进行, 对于他们来说, 处于没有条件的去识记、跟踪、仿效, 以及信从这些所谓的道德、规范。
三、大学思政课课堂教学中, 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措施
对于大学思政课来说, 大学生能够得到德育教育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和学生是一起受到熏陶的, 一个理想的课堂是学生能够积极加入, 与同学之间进行交流与合作的课堂, 一旦学生变得被动, 在学习态度、行为上, 就会阻碍课堂教学的效率。使得整个课堂处于一种消极的状态, 这是我们不希望看到的课堂模式。
1. 从学生方面考虑
为了激活学生的道德意识, 应该从大学道德教育开始, 不要把其认为是一门单一的传授知识和道德的理论, 也不要认为这与学生心理状态是没有关系的、强制性的、他律的一个过程。因为德育教育具有一定的效力, 其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 即其是不是愿意接纳外在的、道德的影响, 以及是不是能够内化自己。为了学生的道德需求得到激活, 我们要让学生知道:
第一, 每个人都需要不断的自我完善, 实现一个人的全面发展, 这是一个必须的过程, 对于个人的各个方面来说, 是一个内在的、统一的过程, 而这一过程, 往往是在具体的社会生活中来完成的。没有任何人不经过自己的努力就能有所成就的。
第二, 对于人的本性来说, 是无私的, 是把各种社会的关系加起来的, 因此, 人们需要的能力是能够处理好在各种社会关系方面的道德、准则[3]。
第三,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互利互惠的, 这种互利互惠的关系使得人们能够相互提出要求或同意某种社会的准则, 即一个人在社会中能够生存的道德。
2. 从教师的教学方面来说
教师要将课堂中的知识内容进行讲解的时候, 改变教学方式。
对于教学与学生来说, 往往注意的是热点问题, 与课堂而脱节, 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而脱离。在课堂上, 学生要积极去参与、去学习、去讨论, 把学习的情况写下来, 这样的形成性评价是教学的依据。
3. 从教师方面考虑
为了优化教师队伍, 必须培养具有完整知识结构的、优秀的中青年教师, 通过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教学等能力, 来提高他们的人文、科学的素养, 最终优化其年龄的结构、知识结构、学历及学位的层次, 以及队伍的良性机制。
综上所述, 在大学中, 尤其是在上思想政治课的时候, 教师要设法使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 使得他们主动的参与到课堂当中来, 发挥自己的主动作用, 认真的去思考问题, 这样, 才能更好地学好思想政治这门课程, 更好地体会思想政治这门课在自己未来的人生道路上的作用。
摘要:在大学思想政治课中, 特别是理论课对大学生来说很重要, 尤其是在德育方面的教育, 属于一个主要的地方。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以下几点来阐述, 即从学生的角度、教师的角度以及在教学的方式、学习的测评步骤等方面来分析, 并且对学生的学习被动状态从其成因来分析、思考,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积极的应对办法。
关键词:大学思政课,被动,成因,分析
参考文献
[1]盛湘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及其评价[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9, (1) .
[2]郑辉.高校“两课”教师创造性教学的理想模式[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 (高教研究版) , 2004, (1) .
高职思政课课堂教学方式改革浅析 篇3
关键词:高职;思政课;课堂教学;改革
高校思政课新方案实施后的高职思政课教学状况有了一定的改观,但教学效果仍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目前,高职思政课课堂教学的现状是:从管理角度上看,只注意到理论上的规范建设,不注重实践创新意识;只注重老师的“教”,不注重学生的“学”。从老师角度上看,教师观念没有得到大的转变;教学目标不明确;方式方法太传统。从学生的角度看,学生不明确为什么要上这节课,上这节课可以形成哪种能力。结合思政课的教学实际,笔者就课堂教学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更新课堂教学观念,在教学中体现先进的教育理念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参与者,树立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对课改尤其重要。目前职教的大部分教师对专业方面留意较多,对先进的教育理念关注较少;一部分教师大多沿袭了普教的传统,对教育理念存在着惯性思考。由此观之,让教师必须有现代教育的观念和意识,在课堂教学中体现素质教育的理念、开放教育的理念、能力教育的理念、发展创新教育的理念,便成了课堂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高职思政课教学要适应高职教育教学的发展趋势,突显高職教育特点,以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强化职业道德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将理想信念教育、弘扬民族精神教育和公民道德教育与学生未来职业生涯相结合,引导其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创业观,并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良好习性、敬业精神、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二、转变师生关系定位,培养学生主体意识
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可以从多角度定位,传统教育长期尊崇和奉行的是“教师是教学的中心”的理念,把学生看成是被动接受教育的机器,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应有的承认。基于这一认识,教师提高教学质量不是从调动学生学习内在的积极性、主动性入手,而是从约束和管理学生入手,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往往采取生硬、说教的方式,缺少民主和谐氛围,缺少人文关怀和情感教育,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导致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果不理想。“以教师为中心”、否认学生主体性的做法,也越来越不适应社会发展和时代变化。承认学生的主体性是教育理念的与时俱进,是现代教育理念。因为人的能动性、主体性要求教育不能把学生当作消极被动地接受教育影响的人,而是把他们当作认识的主体、发展的主体、学习的主体。教育不是压制他们的主体性,而是为他们主体性的发挥创造条件,从而使他们自觉参与到教育过程中来,促进他们的主动发展。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要确立为学生服务的理念,把教师和学生关系由约束者、管理者和被约束者、被管理者的关系定位转变为服务者和被服务者的关系。广大教师要树立“教师也是服务”的理念,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的必然要求。思政课焕发生机和活力的前提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有紧紧抓住课堂教学主渠道这一环节,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才能优化思政课的育人功能,提高教学实效。
三、关注学生个体差异,让思政课堂成为学生个性飞扬的乐园
正如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课堂上也绝不可能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学生。学生作为一个独特的生命存在,他首先有着个体先天素质的差异,同时还有着后天生活环境的差别,并由此造就了自身鲜明的个性品质。因此,我们的课堂教学就应该尊重学生个性,关注他们的个性差异,让每个学生通过我们的教学真正地飞扬自己的个性,实现自己基于原有基础的进步和发展,从而实现新课程改革让每位学生都获得成功的教学理念。过去的思政课教学无视学生个体的差异性,用千篇一律的统一标准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整齐划一的评价,这样的课堂教学成为压抑学生个性与创造才能的元凶。由于个性差异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个人的独特需要和兴趣没有得到合理的满足,相当多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因而也体会不到学习的快乐。新课改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每个学生都可以从自身的生活实际和知识实际出发,畅所欲言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在自主合作探究中,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进步。
四、革新课堂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高职学校的学生轻视思政课是普遍现象。转变这种现象,思政课教师完全可以有所作为,突破口就是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1)采用互动式、启发式、、研究式、讨论式和案例式的教学方法,力求生动活泼,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使思政课更贴近学生思想、贴近社会实际,努力提高教学效果。(2)实施重点、专题式教学。在课程大框架的基础上,对重点问题系统介绍,难点问题尽力解答,用专题讲座形式贯通整个课程体系。(3)切实围绕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教学,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接受教育。(4)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开展电化教学、多媒体教学。通过视觉刺激,再加上教师适时的讲解,使学生更容易接受信息,激发对思政课的兴趣。(5)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和课外活动,多渠道强化课堂育人效果。(6)改革考试方法。强化平时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突出平时表现。对出勤、参加主题班会、演讲、演出、参加社团组织、完成作业、读书笔记等情况,都应作详细记录,以便计算成绩。实现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相结合,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教学目的。
五、开展创造性教学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既是时代对教育的呼唤,也是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目标。那么,如何开展创造性教学呢?
首先,要注意启动学生的思维。在巧妙设问中,使学生的思维不断深化。实际上,开启学生的大脑进行思维是最具挑战性的工作。不打开这个“开关”创造性教学就无从谈起。同样的教学内容,如果采用毫无悬念、平铺直叙的讲授方法,课堂效果就会很沉闷。在提问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密切观察学生对问题的反应,注重一步步地启发,而不是急于抛出正确答案。教师应鼓励并积极引导学生自己大胆地发现问题并自己解决问题。
其次,创造性教学还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未来社会竞争十分激烈,急需创造性的人才。“为创造性而教”已经成为目前学校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也是思政课的主要目标。思政课堂的创造性,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评意识和怀疑意识,鼓励学生对书本中的结论提出不同的看法。思政课教师应该让“质疑”成为课堂上的一种习惯,成为师生一种思维的常态。教师可以利用中外文化中那些失去现实存在合理性的“糟粕”、有争议的历史事件与人物以及现实生活中人们有争议的热点问题,在课堂上开展有益的讨论,以此来训练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培养质疑的习惯。另一方面思政课创造性的培养要建立宽容、鼓励创造的氛围。在教学过程中,思政教师要始终保持开放的态度、循循善诱的精神,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问题上来,鼓励学生积极而富于创造性地思考。对学生的“找茬儿”“唱对台戏”“讲歪理”“提谬论”等行为,教师不仅要有包容心,而且要热情鼓励,耐心解释和引导。
总之,在今天的职业教育改革浪潮中,改革思政课课堂教学势在必行。只有通过行动研究,探索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思政课教学规律,高职院校的思政课教学才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凤芹.浅议高职思政课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职教论坛,2010,(2).
[2]沈晓红.高职院校德育课堂教学的人本化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10,(5).
思政课名师课堂 篇4
摘 要:案例教学的课堂讨论要求师生通过分析案例尝试解决问题,从而加深对相关理论的理解和进一步的实践应用。思政课教师是主导者,掌握案例教学课堂讨论的整体进程,导入新时代最新最火案例,与时俱进激发学生兴趣,投学生所好鼓励发言,采用不同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承前启后推进讨论,适时引导转换学生惯性思维,总结升华画龙点睛,给案例讨论课漂亮“收场”。因此,思政课教师在案例教学讨论中的作用至关重要。
关键词:案例教学;课堂讨论;教师作用
案例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概括能力、评判能力、辩论能力和说服能力,对思政课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学能力、工作态度及教学责任心提出了比传统讲授方法更高的要求,既要求教师具有渊博的理论知识,又要求教师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那么,教师在案例教学讨论课中主要有哪些作用呢?
一、导入新时代最新最火案例,与时俱进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动力,思政课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时时关注国内国际新闻热点,百姓聚焦的内容,往往也是思政课案例讨论最佳话题,也是最能引发学生兴趣值得讨论的话题。新时代下,一切都在变化中,思政课教师还用老版本的PPT模板,还用老掉牙的案例,还讲“很久很久以前”的故事,学生是没有耐心坚持认真听课或有兴趣参与讨论的。因此,以当时甚至当天的大面积的热点焦点话题为开端,过渡到本节案例课要解决的问题,说明讨论的目的,使学生既兴奋又紧张,注意力高度集中,形成良好的心理态势,摩拳擦掌般跃跃欲试地进入课堂讨论,这才是新时代思政课案例教学的讨论课应有的开课状态。
二、投学生所好鼓励发言,采用不同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
在案例教学的讨论焦点引发学生兴趣的基础上,思政课教师可以组织小组讨论,头脑风暴,然后尊重并鼓励学生发言,针对不同的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投其所好”调动他们发言的积极性。
首先,对于那些看起来准备充分、平时发言积极的同学,教师可以运用眼神鼓励其抛砖引玉。其次,对于还没有完全准备好、有些犹豫担心、平时表现很胆小的同学,教师有必要微笑着用眼睛鼓励他们,慢声细语提醒他们:“其实我知道你想发言,同学们也想了解平时不爱发言的你在这个问题上究竟有什么样的看法?给大家一个进一步了解你的机会,好不好?”此时,往往会出现其他同学们鼓励的掌声,胆小的同学虽可能有被“逼上梁山”的感觉,但主要的体验是战胜自己的喜悦。再次,对于有个性的同学,教师要相信学生有鲜明观点和独特的见解,适当鼓励他们发表不同意见,做到“和而不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让大家多听一听合理的不同声音。最后,对于保持沉默的同学,教师要坚持集体参与原则,尽量制造一个良好的讨论氛围,让学生们知道课堂讨论是同学们知识、智慧和能力的展现,是胆量和口才的训练,激发学生们自我实现和表现的欲望,使每个人都可以诚实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感到他们是课堂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
三、承前启后推进讨论,适时引导转换学生惯性思维
首先,教师要及时发现问题,掌控局面。在案例课学生讨论过程中,思政课教师要倾听学生观点的对与错,精彩与否,正中要害还是离题太远。讨论时学生们常常在一些枝节问题上纠缠不休,讨论变成了辩论,教师可以及时纠正和引导同学沿着分析案例中的基本事实→基本问题→基本理论的思路进行讨论;该肯定的充分肯定,可以适当插话或点评,对学生提出的关键问题引导和推进进一步的思考,使讨论跃上新高度,进入深层次;也可以按兵不动,等待有同学站出来纠正偏差。
其次,教师应随机应变,承前启后打破僵局。在思政课案例教学的课堂讨论过程中,有时会出现“冷场”,冷场或者思考的时间必须适度。教师可以对前面的讨论结果做一个简单明了的概括或小结,或阐明案例所要延伸拓展的问题,或“旁敲侧击”转换学生的惯性思维,另辟新境,或者从某同学的发言借题发挥,提出新问题,诱导同学深入思考和探讨。此时,教师话不在多,而在于巧妙、适时、到位,掌握“火候”,做好“导演”的掌控、转换承接工作。
再次,教师要不偏不倚,引导学生对事不对人。由于讨论中难免有比较激烈的口舌交锋,乃至争论,学生比较亢奋,情绪易激动,可能出现人身攻击现象,教师要及时出面“刹车”,教师应立刻制止这种场面继续下去,提醒学生们注意要对事不对人,教导学生要遵守“游戏”规则。
四、总结升华画龙点睛,给案例讨论课漂亮“收场”
激烈的讨论之后,思政课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总结,简单归纳一下同学们发言的基本观点,帮助学生对案例讨论有清晰的整体认识。然后教师对讨论中反映出的观点进行评析,指明哪些是正确的、富有创造性的,哪些是不正确或有失偏颇的。时间充裕的条件下,可让学生进行筛选,对于案例中的问题解决方案,哪些可行或不可行,比较每个方案的优缺点。另外,对讨论中学生忽视、遗漏和挖掘不深的问?},逐一指明,留待课后再次结合案例进行深入分析。课后思考作业还可以包括:从案例讨论的内容和过程中学到了什么?得到哪些有价值的启示?是否通过案例学习掌握了处理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以及在实际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等,从而做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总之,新时代案例教学是在一个更加开放的环境里进行的,课堂讨论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许多问题。因此,要搞好案例教学,思政课教师必须舍得下功夫,做好充分扎实的课前准备,关注大量信息,与时俱进,灵活地运用教学技巧来组织引导好案例教学课堂讨论,实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刘建新,卢厚清.案例教学法的起源、特点与应用研究[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01).[2]温婷,冷玲.案例教学法的创新应用研究[OL].期刊论文网,2017-2.作者简介:
思政课名师课堂 篇5
同上一堂“云端”思政课观后感1
通过聆听“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感受教授们深入浅出的讲解,我收获颇丰,备受鼓舞,体会到要深化理论认识的重要性。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艾四林教授的讲解,他说到马克思曾说:“人靠自然界生活”。所以,我们要推动形成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思想认识。
这次疫情是一次危机,也是一次大考。因为它不仅关乎全国人民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也关系到我国的对外开放和建设人类生命共同体。在抗击疫情期间,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迅速汇集起多方力量,这充分彰显了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强大力量和显著优势。从雷神山、火神山、方舱医院的迅速建立,到19个省市医疗队伍、41000多名医护人员的对口驰援,再到各级党政机关、基层组织以及志愿者们的齐心协力,所有中华儿女纷纷行动起来,共同对抗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咬定青山不放松,不破楼兰终不还。
这一次疫情大考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也看到了青年人的责任和担当。今天的“思政大课”,四位教授为我们全体高校思政工作者上了一堂生动的示范课,我们辅导员要善于用青年人喜欢的方式,创新工作方法,围绕疫情防控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寓教于实践、引人于思考,主动当好青年学子立志成才、奉献时代的领路人。
作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青年,我们更应该勇做这场战“疫”的主力军,虽然不能身赴战场,但也要科学防疫、听从学校和老师的指挥,积极参与防控疫情宣传工作,时刻不忘自身责任与担当,为最终打赢这场疫情贡献我们零零后大学生的一份智慧和力量。
同上一堂“云端”思政课观后感2
鼠年钟声敲响,新型肺炎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却牵动着国人的心,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全国各地全力进行防控,遏制疫情蔓延。作为疫情战场中心的武汉更是核心的主战场,在医护人员、医疗物资、生活物资瞬间缺乏的情况下,每个中国人的心都凝聚在一起。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白衣天使奔赴战场,他们没有一个人抱怨工作的辛苦,一位院长曾说过:“他们能睡上四个小时已经是很幸福了。”他们是“最美逆行者”。作为学生来说,我们没有能力上战场,也没有能力去帮忙,那么我就努力做到,保护好自己,不添乱就是做贡献。由于新型冠状病毒学校也延迟了开学世间,那么大家在家中也不应该松懈,要坚持锻炼,按时吃饭睡觉,多读书,充实自己的生活。
平时,我也经常观看新闻,从刚开始毫无察觉,到疫情消息迅速占领热搜第一,这次收听看到人数变化的图线,勾起了我这段时间的回忆。是的呀,刚开始时我只是在新闻上看到武汉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状况,几日的人数激增让我心惊。早时原本我还想象经历03年“非典”是什么感觉?但此次我经历了一世难忘的“新冠”。迅速地,我们这边的村镇都封闭了,四处传播周围哪个乡镇有感染者,有的谣言让我们害怕,原来生命如此脆弱,灾难如此近。这次全国大课让我对新型冠状病毒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学习并掌握了预防措施。在图片中,我们看到84岁逆行前往武汉抗疫的钟南山院士,火神山、雷神山、方舟医院的建筑工人,看到了一张张布满勒痕的脸、一位位为了避免感染剪了发辫的护士姐姐,一个个蜷缩在地上的身影……是的呀,她们是真正的人民英雄。当我看到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身患渐冻症仍冲在前线与时间赛跑挽救生命,70多岁的李兰娟院士每天只睡3小时,带领团队为研制特效药品而耿耿不寐时,我的内心颤动了。为了抗疫,一方有难,八分支援。从全国各地运输生活物资和医疗物资前往武汉的车辆陆陆续续,全球多个国家支援我们,我感受到了人们团结坚固的抗疫堡垒,他们用行动向我们诠释了什么是大爱无疆。疫情尚未结束,我们仍需努力,我愿做一名追光者,以英雄楷模为榜样,让青春发光发热!
同上一堂“云端”思政课观后感3
通过这堂课,全面了解了党中央关于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充分认识到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广大同学将牢记时代使命,不负国家嘱托,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今天收看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令我受益匪浅,通过这次线上课程,我从几位老师的讲解里明白了以下几点:
1、摒弃杀鸡取卵破坏性的方式,适应保护顺应自然,坚决杜绝食用野生动物的方式。
2、这次疫情防控就是对共产党的考验,彰显了社会主义的显著优势。同时间赛跑,与魔鬼较量。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基层党组织雷厉风行.普通党员群众积极投入疫情防控工作中。新的青年朋友们,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要坚持四个自信、两个维护,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3、当灾难来临,有无数勇敢的人将其他人挡在身后。在奋斗担当中体现我们大写的青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怀念的,要为这个我们热爱的中国而担当奋斗。身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当自觉肩负起自己的使命!
多难兴邦,中国向来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国家,但中华文化却是世界上唯一一个绵延至今,从未间断的文明古国,这说明中国人民从来不惧怕灾难。这次疫情大考更让我们看出了中国人民的凝聚力,中国政府的领导力,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我们一定能度过这次灾难。通过这次思政大课,我更加深入的了解了中国人民在抗击灾害时的力量。这是一场生动的公共卫生安全教育课,同时更加激发了我们的爱国注意情怀。总结历史经验,增强必胜信心。等到这次疫情真正过去,我们就又会多了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多了一些英雄的人。
同上一堂“云端”思政课观后感4
对于2020年来说,这个数字是非常美好的。可是,肺炎疫情的到来给我们的祖国蒙上了一层乌云,笼罩着中华大地,突然间,天空黯淡,世界阴冷。然而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一群团结友爱、不怕艰难的人民,他们坚守着“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美德,盼望着”乌云”背后的灿烂的阳光。
一马当先,甘当战”疫”的”探路人”。这是一群无畏勇敢的人们,他们不顾安危,奔赴在抗疫一一线。嘴里说着”没有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的钟南山院士义无反顾地前往武汉抗击病毒;”年后准备举行婚礼的年轻夫妇义无反顾上演战”疫”最美夫妻档;多日面临着高强度工作的护士全然不知脸上早已布满了勒痕;得知同行好友感染病毒泣不成声的医生毅然决然转身救....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先生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然而这些专家学者、白依天使,不计报酬,无论生死,为拯救生命,为民族担当,他们是国家的脊梁,更是人民的恩人。
万众支援,勇做战“疫”的“守护者”。我们的祖国在危难之际,有一群无私奉献的人,他们尽己所有捐赠着医疗物资。韩红东奔西走募集捐款约一亿元,众多明星网红纷纷慷慨解囊;有为抗战亲自押送物资的汽车司机;有为抗战抗战甘当志愿的青年战士;有为抗战投笔宣传防疫知识的文人墨士,他们一切行动寄托他们美好的祝愿,爱与善良无关阶层、无关年纪,在灾难面前,他们都是大美之人,都是敢于为国家奉献的人,他们是最美的战”疫”守护者,我们这个充满爱与力量的国家,在战“疫”面前,大家精诚团结,万众一心共抗战,众志成城战疫情,无私无畏的“大爱”续写着中国故事。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纵使我们每个人的力量如同小流,但只要团结起来也可汇成大江大海。
尽管疫敌再凶再险,但我们团结的力量便可让病毒彻底消灭。零三年的非典挺过来了,零八年的汶川大地震挺过来了,只要我们众志成城,新型肺炎的”乌云”终会消散,这场防控阻击战“疫” 就一定会取得最后的胜利。待到春暖花开之际,阳光明媚之时,我们再共同约定,一 起行走于祖国的大川南北。
同上一堂“云端”思政课观后感5
在20__年的岁末之际,人们都在忙碌着买年货、搞卫生,准备迎接新年的到来。
这时候,武汉出现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听说传染性很强,每天都在新增着病人和死亡数字。全国上下都纷纷伸出了援助之手,捐款、捐医疗物资。我们浙江也发动一切力量支援武汉。在海外的浙商们看到消息后,也纷纷在当地收购口罩,发回国内,还有一位在柬埔寨的浙商,干脆收购了一家日产40万只的口罩厂,将生产的口罩全部发回国内。
我们杭州的萧山机场还接受了一架又一架出国返回的武汉游客,因为我们杭州的浙二医院有着完善的医疗设施医德仁心的医护人员。我们长兴中医院也自发组建了一支医疗小队,赶赴湖北支援。
思政课名师课堂 篇6
大学生疫情防控思政课观后感【篇1】
这个春节在不平凡中度过。疫情防控,没有谁是“局外人”,没有事是“份外事”,党中央成立应对疫情领导工作小组、发起“一级响应”、各级财政下达补助资金112.1亿元(截止1月26日0时),一批批“逆行”医疗队、人民子弟兵驰援武汉,政府工作人员“网格化”包保、“地毯式”摸排,企业加班连夜赶制医疗防护物资,群众自发捐款捐物……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这份“同袍”之情,蕴含着 14亿中华儿女同心同向同行的初心和使命;这场共同战“疫”,践行着民心才是最大的“刚性需求”,你我共情、偕作、偕行。
“共情”你我,众志成城共同战“疫”。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实时动态追踪的“疫情地图”紧紧揪着亿万群众的心,各部门多措并举遏制疫情蔓延,除夕夜多个地区医疗团队支援武汉……“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都同你们站在一起,都是你们的坚强后盾”,习近平总书记的话鼓舞斗志、坚定信心。经过连续几天的摸排,在包保村里与同事交谈中,“入户你紧张吗?”“紧张呀,但这是我的工作”“比起战斗在一线的人,这算啥呦。”这就是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辞藻不必华丽、文采也不必飞扬;这就是亿万同胞的“同袍”共情,在灾难面前,在时光雕刻下,践行着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誓言。一线人员严防死守的决心,政府的拳拳为民情与深深为民心,14亿“护旗手”保卫家园、共克时坚的信心,汇聚成为抵御“病毒”侵害的同“心”桥,铜墙铁壁、坚不可摧。这场战“疫”,我们,与你同在。
“靠前”站位,旗帜定向聚力偕作。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要在“年关”攻克“难关”,紧急进入应急战斗状态,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显著优势,包保到人、执行到底,全力以赴做好各项防控摸排、咨询、宣传工作,不搞对立、不激进,不传谣、不信谣,与鄂同心、稳定民心,既防止“病毒”侵害,又有效遏制焦虑和恐慌蔓延,做好直通身体和心灵的“后半篇文章”。广大党员干部要“靠前”站位,扛起“党员先锋”旗帜,立下战“疫”“请战书”,既当好“战斗员”服从一切调度“召必回”,又当好“指挥员”为科学有效防控出谋划策,保证“战必胜”,特别是农村地区要把握运用好宣传“大喇叭”,领导干部深耕细耕“责任田”,及时应对,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也要把握分寸,我们要抗击的是“病毒”,而不是我们的同胞。这场战“疫”,我们,一起加油。
“靶向”施策,联防联控同向偕行。要全面贯彻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要求,全面落实“联防联控”措施,构筑“群防群治”严密防线,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除了直面疫情的“白衣天使”,还有一批批坚实的“后备军”力量支撑。国家药监局开通快速审批通道,商务部落实200多万只口罩供应,工信部紧急调用防护服1.4万件,交通运输部为疫情防治物资运输保障优先“绿灯”通行,海关保证进口抗击疫情物资快速“通关”……他们,牢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力求把物资、人员、资金落实到位。针对地区、区域精准施策,强化“一盘棋”意识,秉持“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策略,找差距补短板,“专线”联通完整的动态舆情,控制、引导疫情防治具体举措,强衔接、联互动。这场战“疫”,我们,必定凯旋。
殷忧启圣,多难兴邦。共同战“疫”,我们“同袍”共情、偕作、偕行,我宣誓我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守土有责、冲锋在前,坚定信心、同舟共济,我们同努力,疫情定可防。终有一天,我们必将摘下“口罩”,去到我们想去的地方,歌唱我亲爱的祖国。
大学生疫情防控思政课观后感【篇2】
近日,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进展时刻都在牵动全国人民的心弦。网上关于多家医院医护人员“请战书”的图片刷屏。薄薄的一张“请战书”上,按满了医护人员红彤彤的手印,彰显了医者仁心的担当与使命,怎不让人为之感动、为之肃然起敬。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为了控制疫情扩散、打好防控这场战役,医疗系统举全国之力,全国各地医护人员们舍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时间,主动请缨、“逆风”而行,陆续赶赴武汉“前线”,不分昼夜地坚守在岗位上默默付出,众志成城、万众一心、攻坚克难、共渡时艰,誓要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防控战。
初心熠熠,彰显大爱无疆。“我们责无旁贷,愿意奔赴一线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在这些申请奔赴疫情一线的医护人员中,有不少90后、95后,在父母眼中,他们还是个孩子,却背负着救死扶伤、以身为盾,守护人们健康的重任;在他们之中,还有不少是新婚燕尔的夫妻搭档、结伴同行。他们还来不及和家人依依惜别,还来不及亲吻睡梦中的孩子,就带着亲人的牵挂与寄托,毅然决然地奔赴疫情的最前线,支撑他们“逆风”前行的则是那一句“我们责无旁贷”的责任使然,是敬畏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的使命担当,他们的这一颗颗为民初心灿若江汉大地上空的星辰,璀璨夺目、熠熠生辉。
初心恢弘,洒满华夏大地。“枕戈待旦、奋勇争先!不计报酬,无论生死!”面对疫情泛滥、大敌当前,冒着被冠状病毒感染的风险,医护人员并没有丝毫胆怯、半点退却,而是争先恐后地报名,毫不计较个人得失。在他们之中,有些人已经白天黑夜连轴转地超负荷工作许久,却仍然不下“火线”;有些人则放弃了原本的休假安排,一声“号令”之下,即刻迅速响应、纷纷报名“参战”。“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在华夏大地这片百姓为本、民生情怀的热土上,正是有这么多医护行业的“急先锋”“白衣天使”的全力以赴、挺身而出、迎难而上,这一颗颗为民初心的真情所系、融情暖意,洒满华夏大地,给人们如春天般蓬勃向上的希望与活力,更平添了打赢这场“战役”的信念与决心。
思政课名师课堂 篇7
一、依据艺术类大学生的特点, 精选思政课教学内容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 艺术院校思政课面临的困境之一就是大学生对思政课的认同度非常低。超过2/3的学生寄望于思政课能学有所获, 但仅有13%的学生表示喜欢思政课, 而超过80%的艺术生将原因指向教学内容枯燥、乏味, 对就业无实际帮助。一般而言, 艺术生收费平均要高出普通专业1.5到2倍, 如果加上从小为培养艺术情操所花费的学习费、器材费等, 则数额更加惊人, 很多艺术生据此认为付出了高昂的学费就应该在毕业后找到一份收入丰厚的工作, 否则就不能“收回成本”。思政课是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主干课, 其效用是长期的、渗透性的, 囿于阅历、年龄和学识。但艺术类学生无法清晰认识思政课的功能和价值, 往往将思政课看做“为混学分而不得不学”。对此, 思政课教师不能一味抱怨学生的功利主义, 而应正视学生特点, 努力使思政课教学内容满足学生的成才成长需求。
1. 课堂教学引入就业引导和教育。
艺术类大学生特长突出、自信乐观, 但对就业市场认知模糊甚至盲目乐观, 思政课课堂教学有必要在教学内容中不断渗透就业引导和教育, 一则使教学能贴近学生需求, 二则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培养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和人生观。思政课引入就业指导内容, 一般包括帮助学生认知和了解就业环境、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并培养职业道德和帮助学生提高职业技能等。如《概论》第八章第四节讲到创新型国家时, 面对动画专业学生, 我向同学介绍我国动漫产业的现状及国家的扶持政策, 帮助学生认识到创新型国家并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 动漫产业是国家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 动漫专业学生的出路在于创新;面对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 我则介绍世界新媒体的现状与发展, 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使得学生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趋势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我也曾尝试过面对不同专业的学生, 布置课内课外个性化的作业来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如播音主持专业学生, 固定安排课前演讲, 内容包括时事评论、读书心得、生活感悟, 等等;广告专业学生, 要求做“八荣八耻”、环保等题材宣传海报。个性化的作业使学生认识到职业技能的提高除了专业知识的精进外, 思想政治理论水平的提高也是必需的。
2. 正视艺术类大学生学习特点, 理论讲解要少而精。
艺术类大学生文化基础较弱、逻辑思维能力较差而形象思维能力强、文化学习主动性不强等特点, 使得思政课教师讲解理论时常感疲惫, 学生或抵触不听, 或抱怨难以理解。我也多次在艺术类学生思政课堂上看到老师讲解理论时, 学生昏昏然, 老师则悻悻然。思政课理论当然不能不讲, 但不能面面俱到, 老师一定要有所取舍。取舍并不意味着有些内容不讲, 而是教师一定要在搭建各章知识框架的同时, 选择重点内容讲清楚讲透彻, 使学生能准确把握重点。我们在调查中发现, 学生对思政课漠视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教学内容重复。高中思政课和大学思政课的似曾相识, 不同课程之间的内容相近, 使得学生学习兴趣索然。为此, 老师取舍之时并不是简单地把重复的内容舍弃, 而应从不同的角度, 采用设疑、材料分析等方法, 让艺术生感到新鲜。
3. 注重三贴近, 不断为思政课注入新鲜内容。
访谈中我们获知思政课不受欢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生认为老师所讲离真实的世界太远, 离自己的生活太远, 思政课教学内容无助于他们观察并解释现实世界。我们认为, 思政课教师依据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原则, 立足教材, 努力将教材体系转换为更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教学体系尤为重要。为此, 思政课教师一方面应及时捕捉社会动态, 关注政策变化, 将最新的时事、新闻、政策和案例等信息和知识恰当注入思政课教学中, 另一方面应适时在课堂教学中补充如生命教育、感恩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环保教育、挫折教育等内容。只有如此才能使思政课教学信息丰富、内容鲜活、富有时代气息, 才能吸引学生并解决学生在时代发展中的新困惑和新需求。
二、注重教学实效, 善用各类教学方法
构建魅力课堂, 关键在于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尊重学生主体性, 打破思政课教学传统的“你打我通”单向模式是近几年来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谈论的焦点话题。艺术类大学生更加自我, 表现欲望强烈, 思政课要吸引他们, 应改变过去教师一人唱独角戏的旧有模式。当然, 艺术类大学生的特点, 也使得思政课教学方法的运用有其特殊之处。
1. 讲授法。
讲授法常被认为是思政课无法吸引和感染学生的“罪魁祸首”。我认为, 思政课的理论性决定了讲授法是无法替代的一种教学方法。建立在尊重学生主体性基础上的讲授法是值得赞赏的。尊重学生主体性要避免教师对艺术类学生先入为主的评价, 诸如散漫、好出风头、冲动感性、文化成绩差等习惯性描述, 极易造成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疏离感。思政课教师应改变居高临下、我灌你通的生硬说教, 放弃将教师自身置于道德制高点的优越感, 真正放下身段, 平等对视学生, 尊重学生, 在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中循循善诱, 细雨润物;讲授法还应摒弃传统的“一张嘴、一支笔、一本教案”的惯有做法, 善用集文本、图像、动画、视频、音频等为一体的多媒体技术, 使学生在视觉、听觉的感官刺激下, 提起兴趣、引起共鸣;面对艺术类大学生, 思政课教师在讲授时, 还应注意语言表达流畅优美, 举手投足得体优雅;艺术类大学生自我意识强烈, 政治意识比较淡漠。因此, 思政课教师在讲授时还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自信心, 表述必须准确、态度必须明确、立场必须坚定, 一定要坚持以自己坚定的信仰逐步影响、感染学生。一个有着高贵信仰的思政课教师是能够赢得学生尊敬, 并拥有影响学生的内在力量的。
2. 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能够积极引导学生思考, 启迪学生思维, 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针对艺术类大学生, 运用案例教学法必须更加注重案例的选取和教学流程的设计。案例选取在注重思想性, 以及与教学目标的符合度的前提下, 应更注重生动性和吸引力。思政课教师应积极利用各种资源, 多方搜集思想性与生动性兼具的案例, 并注意案例的及时更新;案例的展示也要把握生动性的原则, 对艺术类大学生而言, 以视频、图片展示的案例可以更快地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这就需要老师平时不断积累相关资料;并不是所有案例都能以直观的图片、视频方式展示, 老师用语言展示案例时, 一定要简洁明了、生动活泼, 将案例的精髓生动呈现;案例教学中问题的设置要直接易懂, 能够激发学生思考, 尤其对艺术类学生, 问题不可难度过大。另外, 老师对于案例教学中可能出现的状况一定要有预案, 防止冷场或者教学偏离预定目标。
3. 问题教学法。
艺术类大学生专注于个人专业, 政治意识比较淡漠, 也不习惯主动地深入思考, 但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 艺术类大学生不善思考并不意味着他们不关注政治, 更不是说他们没有疑惑, 而是不知道如何关注政治。老师抛出问题, 引导学生思考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激起了学生的兴趣, 又使得学生虽不曾表述但确乎存在的内心疑惑得到了解答, 提高了思想政治认识和觉悟。问题教学法运用的关键是问题的设置要有吸引力。教师可以通过浏览网上的热门帖子、与学生交谈、关注bbs、学生博客或QQ空间等方式, 不断发现学生关切或可能引起学生关注的问题。例如, 我曾在网上看到一个帖子, 大意是印度圣雄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是不战而屈人之兵, 毛泽东提出的“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是崇尚暴力, 前者比后者要伟大得多。我在教学《概论》课新民主主义革命一章, 将此问题抛出, 要求学生评价这一看法。这个问题很有迷惑性, 学生表现出浓厚兴趣。讨论之后, 我结合学生的思考, 从印度的民族独立、中国新民主主义时期的国情和当时的历史背景等方面, 深入阐述了武装斗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优点, 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思政课教师使用问题教学法一要相信真理的力量, 要敢于直面问题, 不回避问题, 尤其要勇于正视学生的困惑, 善于提出问题带动学生的思考, 要让学生认识到思政课是可以帮助自己观察并解释这个世界的;二要讲透问题, 不留空隙。如果老师抛出的问题无法得出圆满解答, 就有可能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这就要求老师要不断钻研马克思主义理论, 要有精深的理论修养和渊博的学识。
4. 任务驱动教学法。
针对艺术类大学生, 该方法的使用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任务交代要明确, 任务完成时间要有充足保障;二是以小组为完成单位, 培养学生集体意识;三是要展开适度的竞争;四是任务的呈现形式要鼓励创新;五是老师要与学生保持联系, 给以适时指导。我在每学期第一堂课会把本学期要求学生自主完成的若干任务布置下去, 要求分组完成, 每个小组至少承接一个任务, 任务完成情况计入平时成绩。从实践来看, 学生参与积极, 在课堂上充分展示自己的特长和才华, 往往给人以惊喜。比如, 《概论》课中, 我曾在学期初就将学生可以选择的任务公之于众, 要求学生搜集资料, 登台展示。节目访谈、小品、自拍DV展示、自制精美课件展示、演讲等不拘一格、形式各异的表现形式, 使得课堂丰富多彩、充满生趣, 学生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得到启迪。
此外, 情景代入法、聊天式教学法、专题教学法、现场教学法等都是思政课教师可以借鉴的教学方法。
三、讲求教学艺术, 营造良好教学意境
课堂教学是一门科学, 更是一门艺术。如果思政课教师能更加艺术化地对待课堂教学, 精心雕琢教学艺术, 思政课课堂教学呈现出的艺术之美, 就可以更好地吸引艺术类学生, 使之在美的体验中感受到思想的同化和净化。
1. 语言表达美。
思政课一般都是合班教学, 思政课教师若不能有效将教材语言转换为生动有趣、富有韵味的课堂教学语言, 将很难吸引学生的耳朵, 艺术类大学生更可能固化对思政课教师刻板、乏味的印象, 思政课的实效性也将大打折扣。可以说, 有魅力的语言表达是思政课教师必备的素养。当思政课教师激昂时如滔滔江水, 气势磅礴;循循善诱时如绵绵细雨, 沁人心脾, 幽默处才智四射;说理时丝丝入扣, 这样的课堂无疑秀出了教师个人魅力, 更受艺术生欢迎。当然, 语言美不是只有一种语言表达模式, 一律都要幽默、风趣或激情四射, 教师应根据自身的特质, 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 或平和或热情, 或风趣或严谨。但表达流畅、表述准确、言辞精美、富有逻辑应是思政课语言表达的必备特征。此外, 艺术生多时尚新潮, 教师语言表达应注重时代感和生活气息, 要恰当使用大众语言和网络用语, 增强语言表达的吸引力。
2. 教学意境美。
教学意境的审美特性, 能使学生在赏心悦目中自觉接受教学美的熏陶感染, 实现精神的愉悦、知识的启迪、心灵的净化和思想的升华。艺术生更善感性思维的特点, 使得他们比其他学生更看重课堂带给个人的感受, 更在意课堂氛围。思政课的教学意境在于情理相通, 它能体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效果。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结合能使思政课堂形成磁场, 对大学生产生恒久的影响。思政课教学意境美是思政课教师应该不懈追求的境界。而意境美的营造, 有赖于课堂导入的艺术化, 有赖于教学内容的思想性和教学方法的艺术性的结合, 有赖于理论知识的抽象性与实践素材的生动性相结合, 有赖于教师素质的多面性与教学方法的多样性相结合, 有赖于教师情感的真挚投入和与学生的真诚交流。总之, 思政课课堂教学意境美的形成与教师素质息息相关, 一个挚爱思政课教学的教师会以艺术化的要求对待教学, 精心设计各个教学环节, 以营造优美的教学意境来吸引和感染学生。
教学归根到底是师生之间心灵的沟通, 面对艺术类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 思政课教师只要以真挚的情感对待自己的职业, 以真诚的态度看待自己的学生, 以艺术的思维和角度看待课堂教学, 就一定可以打造出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魅力课堂。
摘要:艺术院校思政课教师应从艺术类大学生的特点出发, 遵照教学规律, 尊重学生主体, 以艺术的思维和角度看待课堂教学, 精心组织教学内容, 探索各种教学方法, 营造生动教学意境, 努力构筑思政课魅力课堂。
关键词:艺术院校,思政课,魅力课堂
参考文献
[1]张雷声.新时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探讨[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2]方世南.高校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创新研究[M].人民出版社, 2007.
[3]杨慧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法研究[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4]杜明书.增强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几点思考[J].时代文学, 2008, (7) .
思政课名师课堂 篇8
一、有效的课前预设策略
1建立深厚的师生感情是提高教学实效性的基本前提
建立深厚的师生感情,关键在于把情感教育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使整个课堂具有较强的情绪感染力。美国心理学家梅拉比提出这样的一个教学效果公式:教学的总效果包含10%的有声语言和10%的声调、语音、语速以及50%的形体语言。由此可知,交流过程中教师充满激情的语言、鼓励的眼神、会心的微笑、有力的手势等,不仅能极大地增强学生的信心,同时还能增强课堂氛围的生动活泼性,增强师生间心与心的交流。
2吃“透”教材,合理加工教学内容
真正有效的课堂,教师需要对教材有一个深度、全面、系统的解读。首先。理清教材中各个内容的编排体系,善于将某一知识点放置于这一单元、这一学段甚至整个知识体系中来审视。这样,才能进一步明确该知识点是在怎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又怎样为后面知识的学习做准备。其次,细节上应学会推敲。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对教学活动所蕴含的启示,包括教材上的每一幅插图、每一句提示都要做到“深入浅出”,把教材钻研得越深,课堂越得心应手。我们要带着“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的思想去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处理和使用教材,即合理组合、整体优化、强调体验,而不是为了形式而形式。
二、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
教师应力求应用新颖独到的教学方法,调整认知策略,尽量让学生参与,把需要解决的问题有意识地、巧妙地寓于各个教学环节中去,从而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把记忆、思维凝结在一起,以达到智力活动的最佳状态。
1创设情境,树立学生主体思想,增强学生参与意识
教学成效往往取决于能否增强学生的认知过程,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将外在知识转化为内在素质。为此,在教学中,需要创设情境,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做到知行统一,提高学生社会实践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是政治教学的原则,遵循这个原则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教学中,精选案例,以案说法,同时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搜集相应事例,通过讨论、质疑等方法,做到事理综合,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正确的观点,将所学知识转化到自身的实际行动中。
3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增强课堂教学实效
教学媒体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有效手段。教学内容与教学媒体是一种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恰当的教学形式有利于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学手段的选用是不能不考虑的。多媒体能使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由枯燥乏味变得更直观、生动、形象,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
三、调整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是巩固与运用知识的学习环节。也是学生理解所学内容,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习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
1增减练习的数量,变换练习形式。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理解掌握新知识的情况与练习时间的长短,增减练习的数量。如要求每位同学独立练习有时可调整为分组练习,分组练习有时也可以调整为独立练习。有时还可以布置一些选择性练习,来调控课堂练习的量,满足不同学生发展的需要,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在设计多样的练习的同时,应依据课堂教学过程的实际情况。适时调控,交换练习形式。如有时可以将选择题改为主观题,有时可将主观题改为选择题,有时可将独立练习改为竞赛性练习,增加趣味性等。这样交换练习形式。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控课堂教学进程、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调整练习的要求。在练习时,可根据课堂教学状况灵活调整练习的要求,如一道主观题有时可要求学生从多角度审题,采用不同的解题方法和技巧,有时可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这些调整措施要灵活运用,不要硬搬原有的教学方案。
改革高中政治课堂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个系统、长久的工作。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丰富自己的知识,在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中,不断地探索和改进,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才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