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思政教学感恩教育

2024-08-27

中学思政教学感恩教育(精选10篇)

中学思政教学感恩教育 篇1

感恩一词近几年在媒体上高频率出现,感恩教育成为时下人们谈论的热门话题。“恩从口从大,乃就是起口而扩大之意,亦含有相赖相亲之意,心之所赖所亲者,彼此有厚德至谊,即他人给我的或我给他人的友谊”。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孕育着许多传统美德,尤其在崇尚感恩方面留下许多佳话,如“投之以桃李、报之以琼瑶”、“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等。“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举”,动物皆有感恩之本能,何况人呢?然而,在当代社会,由于家庭、学校教育方式不恰当,以及受一些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很多中学生不知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老师的教导之恩、帮助者之恩,感恩意识严重弱化。感恩教育是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需要,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实施以德治国,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需要,加强中学生感恩教育已势在必行。

加强中学生感恩教育,在中学政治课上可以得到很好的体现。中学政治课在进行马列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的同时,应该加强对学生进行以珍爱生命、承担责任、学会和谐相处为主要内容的感恩教育。让学生将感恩之心升华为一种责任意识、自立意识、自尊意识和健全人格,升华为一种心情、一种品德、一种生活态度。中学政治课中的感恩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感恩教育的内容

中学政治教材中表现的“恩”是丰富多彩的,有父母之恩,师之恩,他人和社会之恩,祖国之恩和大自然之恩。

高二政治中“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这一框题的教学,可先引导学生分析我们曾经接受了他人和社会的无私帮助与关怀,我们也曾经给过他人帮助与关怀让他人战胜病魔,让他人的生命得到拯救,重返校园……然后用“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的歌词总结得出,人生的全部内容不只是金钱和名利,尤其是中学生决不能把安逸享乐作为生活的目的,也不能把读书视为通往仕途的敲门砖,是获得“千钟粟颜如玉”的工具,我们在功利的驱使下也许可以拥有财富、权力及许多自己想要的东西,但往往却丧失了人最重要的人生价值,而在《爱的奉献》的音乐声中可以得出人生价值在于贡献。

中学政治教材中还有“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企业经营者和领导者”,“与群众实践相结合”等知识都可以充分挖掘出感恩教育的内容,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认真对待。

二、创设情境,进行情感教育

教学中创设各种人际互动情景或社会生活情景,把学生融入情境中能增强教学实效。可创设说明情境——一些富有生活哲理和感恩情节的寓言、童话、伟人故事;体验体谅情境——让学生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的情境,“今天我来当父(母)亲”等情境,学生之间人际互动事件、小品扮演、演唱感恩歌曲等;视频图文情境——利用中学生特别喜欢歌曲的爱好,关心时事热点问题的特点来创设情境。设计感恩情境要灵活运用现代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让感恩教育更生动、具体。

在5·12汶川地震发生后,我及时搜集了许多关于抢险救灾的生动视频和图片资料,其中有温家宝总理第一时间不顾生命安危赶赴灾区指挥,某空军创世界纪录在十分恶劣的环境下冒险从三千米高空跳伞救援,无数解放军官兵和大学生救援队伍用血肉打通了一条条生命通道,一个个生命奇迹的获救,中央电视台的大型公益演出活动及一双双伸出爱心的手,等等。

我用了一节课的时间,通过创设这一情境,震撼了学生、拨动了学生的心弦,很多学生都是热泪盈眶。这样以情感的激发为手段,将学生置于一种充分享受大爱的情境之中,使学生完成了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和崇敬的感情激发、情感体验和情感升华的全过程,将对祖国和人民的情化为一种永久的深层的报答之行。

三、挖掘隐性课程资源

对中学生来说,感恩意识的形成不可能仅仅从书本上学到,而且需要从周围的环境中去耳濡目染,去感受效仿。我国现代教育家夏丐尊曾说过:“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能称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感恩教育的基础,政治教师首先必须有爱心,懂得关爱学生,尊重学生。“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政治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感恩教育上更应该以身作则。教师要学会感恩学生,做好感恩的榜样。教师的服务对象是学生,因为你的服务对象给你生命添上如此精彩的内容;因为你的服务对象让你被冠以“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美誉,所以应该对他们感恩。感激那些富有个性差异的学生,是他们给了我们教育智慧,在对他们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让我们时刻反思自己的行为,从而不断积极进取。我们应感激学生,认可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关心学生,以生为本,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开展平等对话。政治教师通过民主的方法来传授民主的观念才更能让学生信服。

有这样一个案例,某学校初二政治老师任教的班上有一个姓陈的女学生,是典型的“问题学生”,父母做生意,又是“麻将家庭”。该生每天浓妆艳抹两手空空到学校,在课堂上吃零食、交头接耳,偶尔还弄出几声怪叫,屡教不改。一次刚上课几分钟,老师冲动地讲了她一句:“有娘养无娘教,什么父母啊,一天就只顾赚钱、打麻将,孩子都不管!”该生愤怒地站起来,拉着嗓门说:“老师,我成绩不行是怪我自己,上课扰乱纪律是我自己的事,你为什么要骂我父母?我犯了错你只管骂我好了!我自己不争气,被人噍不起,还牵连到自己的父母也跟着遭殃!”原来她也很在乎别人对她及其父母的评价,她是尊敬父母的。课堂僵持了几分钟后,老师意识到自己的批评伤害了学生,犯了大错误,若一味固执地在学生面前扮演“圣人”角色,那以后在学生心目中就不再是一位称职的教师,于是该教师用低沉而又哀叹的声音对全班同学说道:“刚才的这一切是我的错,我说的话伤害了陈某的自尊心,并且也伤了在座的同学们的心,这是我的不冷静造成的。陈某说得有道理,我真诚地向你道歉,请你原谅我。”话一说完,陈某就站起来,抽泣着道:“老师,刚才是我的错,我在课堂上影响纪律,有时还和你作对,你批评我是应该的,是我惹你生气,我对不起你,请你原谅我。”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教师接过话:“陈某同学是一位尊敬父母的好学生,我们大家要向她学习这样的好品德,父母含辛茹苦把我们抚养到现在实在不容易,我们要懂得感恩。”在这个不经意的情境中,同学们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有的说父母是如何辛苦;有的说我们应怎样报答父母;有的谈论教师不求回报的付出,要用学习来报答老师和家长……直到下课铃声响起才停止。这堂课虽然没有按既定计划进行,学生却得到了很好的教育。假设当时该教师放过了这个隐性课程资源,那不仅会影响老师在学生中的形象,而且会失去一个最好的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机会。所以政治教学中与其空洞无物地说教,填鸭式地教学,不如有时不经意地创设一个情境,更能开启学生智慧之门,启迪学生尘封的心灵,使学生在情境创设中既学到知识又升华感恩情感。

总之,充分利用政治教材中感恩教育的资源,创设情境,利用教师的人格魅力,开辟好第二课堂,引导学生知恩、报恩和施恩,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有助于增加教育实效,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

参考文献

[1]毛玉奎,张端仁.感恩教育——德育工程不可忽视的课题[J].中学政治教育参考,2006,(7):18-20.

[2]彭春丽,张宝.论感恩教育缺失的问题.求索[J]. 2007,(9):120-121.

[3]胡刚华.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感恩教育[J].中学政治与其他各科教与学[J].2007,(10):57-59.

[4]庄若奕.从大学生支教到回报社会[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6,(6):118-119.

[5]郑杰.改造学校待何时[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5.

[6]陈昌兴,刘利才.当代社会感恩意识缺失的根源、危害及其对策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2007,(3).

中学思政教学感恩教育 篇2

《理解父母 感恩父母》

授课班级 :七年级1班

永靖九中

汪精芳

教学设想:

1、引导学生观看图片,交流感受,调动学生情感体验,让学生体会父母的辛苦,感悟父母的厚爱。

2、充分发挥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从收集感恩父母的故事、诗歌、到诗歌朗诵等,始终以学生自主学习、小组交流合作为主,教师只做适当点拨引导。

3、课程的实施采用活动式教学,通过研究性学习实践活动,旨在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创新能力等多种能力,充分展示学生特长,张扬学生个性。努力构建开放式、构建式课堂体系。

活动目标:

1、重温父母厚爱,渗透传统美德教育,使学生学会感恩,培养责任感。

2、通过调查、互动,培养学生感悟生活,理解父母的辛苦,从而达到教育的意义。

3、通过课堂展示,培养合作意识,在展示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增强成就感。活动重难点:触动孩子们的内心世界,激发对父母的感恩之心。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学会歌曲《感恩的心》、《天亮了》,搜集这两首歌曲背后真实的故事

诗朗诵《感恩》

教师准备:上网搜集图片、音乐等资料制作课件,设计教学过程。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诵《中华美德---孝》

2、师利用多媒体播放《感恩的心》手语歌:“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让学生起立一起唱。

3、让一位学生动情的讲述《感恩的心》背后真实的故事,感恩父母。同学们,听着这首熟悉的旋律、感人的故事,我们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受到触动。

三、调查互动:感受亲恩,体会亲情:

1、你与父母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的小事,你从哪件事上体会到父母对你的爱。(慈爱)

小结:我想再给大家几个小时也说不完父母对我们的爱。的确,每个孩子都感受到父母点点滴滴的爱。多么伟大而又无私的母爱啊!多么博大而又深沉的父爱啊!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凝聚了太多父母的心血!

2、你们有谁曾被父母责备、批评或打骂?谁来说说因为什么事情,爸爸妈妈批评或打骂你了?说说当时的心理感受。(严爱)老师引导和分析。

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其实爱的表达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慈祥的爱,一种是严厉的爱。而孩子们往往只知道“慈爱”而不懂得“严爱”,像刚才这几名同学举的例子就是父母对子女的严爱。在严爱来临时我们产生了敌对的情绪,以为那不

叫爱。其实我们错了。严是爱,松是害。爱之越深,恨之越切。这种严爱何尝不寄予着父母对我们更深的期盼呢!

四、问卷调查:

1、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吗?

2、上初中以来经常和爸爸妈妈聊天吗?

3、你知道父母的最大的烦恼是什么吗?

4、你知道爸爸妈妈对你的希望是什么吗?

5、你知道父亲节、母亲节是哪一天吗 ?(父亲节是六月份的第三个星期日,母亲节是五月份的第二个星期日)教师小结:

从刚才的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我们对父母的付出和家长的付出比较起来是多么微不足道啊!请记住这两个日子吧!手指示屏幕的显示:(父亲节是六月份的第三个星期日,母亲节是五月份的第二个星期日。

五、讲故事——让师生的心灵受到再一次的震撼。、1、让学生讲述韩红的歌曲《天亮了》背后的真实故事。

2、聆听歌曲《天亮了》

六、欣赏图片,重温厚爱

七、感恩方法大奉献:

(一)讨论交流:大家谈谈应该怎样感恩父母?

全班分两大组比赛,把汇总的结果派代表写在白板上,看哪一组写的最多最好。教师归纳总结 :

1.听父母的话,不顶撞父母,接受劝告。2.对父母有礼貌。

3、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不随便向父母要钱买零食吃。

4、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减轻父母负担。

5、有心事主动和父母说,经常与父母聊天(多和父母沟通)

6、努力学好各门功课,经常主动向父母汇报自己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情况,不让父母操心。

7、为工作劳累了一天的父母倒一杯茶,揉揉肩,讲讲笑话。

8、多体谅、理解父母,不与父母争吵,多为父母着想。

9、学会拥抱父母,说声“谢谢”。

(二)观看图片——孝心和爱心

(三)朗诵诗歌《感恩》让爱升华

教师总结:同学们,这节课你们表现得非常棒!老师很高兴地看见通过这堂课同学们都受到了启发,能体会到了父母的辛劳和不易,感受到了来自父母深沉而无私的爱。希望同学们怀着感恩之心,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报答父母养育之恩,让他们成为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最后,让我们祝福天下所有的父母幸福,健康,长寿!

八、布置作业:写一篇短文-------向爸爸妈妈诉说心里话

永靖九中

中学思政教学感恩教育 篇3

一、感恩教育对中学生成长的现实意义

通过调查不难发现初中阶段的学生,容易叛逆、厌学、自理能力差。很多青少年对待周围的人事太冷漠,不知道尊老爱幼,缺乏悲天悯人的胸襟,不体贴父母的艰辛。究其原因很大部分是与他们不知道珍惜,更不懂感恩生活、感恩父母等因素造成的。感恩之心的缺失也许是因为物质条件改善,缺乏吃苦的历练;也许是独生子女受家人的关怀备至,导致学生普遍以自我为中心。学校是中学生成长的重要场所,因此在课堂上加强学生的感恩教育有利于改善学生的道德状况,让学生接受伟大人格和崇高品质的熏陶,于潜移默化中提升综合素养。另外,长期以来应试教育“以成绩论英雄”的做法也忽视了学生的思想情感的教育,当前推行的素质教育也认識到了这一点,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教师实施感恩教育既是为了积极响应新课标的倡导,也是对教育工作负责的体现。

二、语文教学融入感恩教育的实施途径

1.动之以情,在课文的讲解中播撒知恩的种子

语文教材中不仅有文辞优美的名家名作,更有饱含深情的经典散文。通过世间百态和喜怒哀乐的书写,展现了各种细微生活中蕴含的“恩情”。既有自然的,也有社会的,有关于人的,亦有对事对物的。教师要善于挖掘这些文本中的“言外之意”,并且运用深情的讲解,打动学生的内心,启发学生的知恩意识。

明显地以感恩为主题的课文篇目就有九年级第三单元“亲情歌吟”里《背影》、《慈母情深》、《母亲的心》等篇目,这些文章都通过写父亲母亲的日常平凡小事,歌颂了他们对子女无私呵护的不平凡的春晖之恩;还有在文章中穿插着感恩情节的,如《阿长与山海经》里“我”对阿长的感激与怀念之情;《三顾茅庐》里的诸葛亮对刘备诚心拜访、善待人才的知遇之恩的回报;《乞丐》用里“我”与乞丐的相互施舍这一行为,表达了作者对人与人之间平等关爱的呼唤。更有的是通过对山川河流的生动描绘,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大自然的尊重、对祖国壮美风光的由衷赞美,对当下生活的珍惜之情。例如济慈的《秋颂》、《最后一片叶子》是通过自然事物来抒发对生命的礼赞。

2.我手写我心,在作文的创作中体会感恩的真谛

让学生知恩是感恩的基础,领悟感恩的真谛才是重点内容。作文是中学语文的不可缺少的教学板块,现在的学生很少能写出真情实感的文字,如果能选择一些能让学生产生共鸣的话题,或者布置学习后的随笔、感想等,让学生在有话说的同时激发他们的情感因素。结合自身体会和亲身实践去反思,既能解决学生“无病呻吟”的弊病,又能收到感恩教育的效果。

例如可以让学生仿照《金色花》的写法给家人写一首短诗;学习《农夫与蛇》这篇课文后,写一篇“如果你是被救的蛇,应该怎么做”的想象作文,启发感恩思维。这样学生有了更深刻的印象,在点滴的感动回想中升华精神境界。

3.知行合一,在课外的实践中付诸报恩的行动

教师要把学生从课内引向课外,把语文的教化作用延伸到生活中。创设氛围,让学生在报恩中逐渐养成感恩意识。例如,语文教师可以开展“我所知道的感恩事迹或者画面”演讲会或者开展与“感恩”相关的辩论会、诗朗诵,让学生在班上分享课外读到的故事或者留心身边发生的事情;给班上帮助过自己的同学真诚道一声“谢谢”,给辛勤的老师献上自己制作的小礼物;还可以组织学生去社区或敬老院做义工服务;鼓励学生平时主动关心小动物、爱惜花草树木、帮助爸爸妈妈做力所能及的家务等等。

当然,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实践的时候,不能只做表面文章,或者太功利化。既不能让学生觉得矫情,又不能只是某一时段的心血来潮。要让感恩真正落到实处,春风化雨般地泽润学生的心田,并且使之成为学生终身奉行的准则。

总之,学会感恩,这是中华民族传承至今的优良美德,也是新世纪建设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在语文教学中融入感恩教育不仅能帮助学生树立健全的人格,也是新时期青少年成长的必经之路。

中学思政教学感恩教育 篇4

一、语文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的必要性

在现实生活中, 我们不难发现:很多青少年不懂得体谅父母的艰辛, 认为父母对自己的关爱是应该的;对他人的帮助也从不言谢, 稍有不如意, 便大发牢骚, 总觉得世界欠自己太多, 总认为社会对自己不公平……他们常常只顾自己的利益, 将父母、亲人、师长、朋友、同学的帮助视为理所当然、天经地义。作为教育工作者, 我们不禁要问:孩子们感恩之心到在哪里去了呢?“鸦有反哺之义, 羊有跪乳之恩”, 动物尚且感恩, 为什么我们的孩子们如此的冷漠呢?

孩子感恩之心的缺失, 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 随之而来的一些社会问题, 给广大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使得少数未成年人精神空虚。再加上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 长辈们都把他们当作宝贝, 捧在手里、含在嘴里。他们从来不知道什么叫“吃苦”, 自然就觉得长辈付出他们接受是理所当然、天经地义的。另外, 隐藏于素质教育中的应试教育的指挥棒, 使得学校的品德教育出现了空架子, 政治教育多于情感教育, 从而导致青少年学生情感苍白、没有责任心、缺乏爱心、不懂关心他人。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可见语文教育也是人文教育, 应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打好人生的底色。而感恩教育是人文教育的重要内涵, 是提高学生品德修养, 帮助他们逐步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重要教学内容。面对现实生活中青少年感恩之心的缺失, 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 应该重视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二、语文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的方法

什么是感恩教育?陶志琼博士认为:“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 就是要通过有效的方法与手段, 让学生识恩、知恩, 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 进而引导学生在个人和社会许可的范围内进行报恩。

1.充分挖掘教材, 让学生知恩

感恩教育的第一步是知恩, 也是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感恩教育的资源, 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让学生识恩、知恩。中学语文教科书中感恩教育资源是十分丰富的, 涉及自然之恩、养育之恩、他人之恩、祖国之恩等。

自然之恩。自然之恩在中学语文教材最为丰富。如,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 为我们描绘了春天的婀娜多姿;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展示了北国风光的绚丽;沈从文先生的散文《边城》, 为我们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湘西地方的风景美和人性美;《故都的秋》则是在有声有色、有动有静的写景状物中融入了深沉而细腻的感受、情思, 表达要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教师要善于从教材中挖掘, 让学生明白:大自然不仅以丰富的资源养育我们的生命, 更以壮丽秀美的山川哺育我们的精神。

养育之恩。中学语文教材多方面、多角度地反映了父母、亲人的养育之恩, 有《傅雷家书》中对儿子深切的期待和感人至深的舐犊之情, 有《背影》中强忍悲痛宽慰儿子、无微不至地关爱儿子的父子深情, 有《我的母亲》中教之严、爱之慈的母子深情, 有《陈情表》中李密要赡养祖母的悲恻动人之情, 有《祭十二郎文》中韩愈强忍悲痛宽慰侄子、无微不至地关爱的亲情……教师应当在教材中挖掘这些无比深挚的感情和优秀的品格, 使之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他人之恩。中学语文教材也多方面展示了人与人之间的恩情。如《羚羊木雕》中好朋友万芳对“我”的恩情, 《阿长与〈山海经〉》中“我”对阿长的敬佩与感激之情, 《出师表》中诸葛亮对刘备的知遇之恩的报答, 《藤野先生》中鲁迅先生对师恩的怀念, 《柳毅传》中龙女对柳毅感激之情……教材中这些动人的情感将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变得丰富。

祖国之恩。中学语文教材有不少歌颂祖国灿烂文化、民族瑰宝和民族精神的文章。如《故宫博物院》、《苏州园林》等体现我国独特的建筑艺术, 《云南歌会》、《端午的鸭蛋》等展示了祖国灿烂的民间文化, 《黄河颂》、《邓稼先》等抒写祖国深厚的民族精神……这些感恩的素材将会激起学生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情怀。

2.深入品味文本, 让学生感恩

感恩教育的第二步就是感恩, 也就是让学生对感恩教育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 从而培养学生感恩的价值 观。感恩价值观的培养应该包含三个方面:一是懂得珍惜生命。要让学生明白珍惜生命, 是对大自然、对父母、对祖国、对社会最好的回报。二是学会承担责任, 要让学生明白孝敬父母、报效祖国是自己应该尽的责任。三是学会和谐相处。要让学生明白只有与自然、他人、社会和谐相处, 自己才会幸福快乐。

要想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形成感恩的价值观, 就要引导让学生深入地品味文本, 具体地感受、体验。可以在朗读中感受、体验, 如在《阿长与〈山海经〉》的教学中, 可以反复引导学生品读阿长买《山海经》部分, 感受鲁迅先生对她的感激与怀念;在《背影》教学中, 可以让学生品读父亲爬月台买橘子的动作, 感受父亲的爱子之情;在《陈情表》的教学中, 可以让学生反复诵读第一段, 感受李密家庭的不幸与祖母相依为命的情怀, 也可以在思考中感受、体验;在《罗布泊, 消逝的仙湖》的教学中, 可以让学生品读文章结尾并思考:是什么导致了美丽的仙湖消逝, 我们应该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在《盲孩子和他的影子》的教学中, 让学生在品读文本中思考, 明白给别人幸福, 自己也能获得幸福的道理。

3.通过实践活动, 让学生报恩

感恩教育的第三步就是报恩, 也就是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表达心声, 把情感升华到报恩和施恩的层面。教师可以在写作实践中, 通过指导学生习作, 让学生抒发感恩之情。比如, 在母亲节来临之际, 给妈妈写一封信, 表达对妈妈的感恩之情;在教师节来临之际, 给老师写一封首诗, 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在国庆节来临之际, 写一篇歌颂祖国巨大变化的文章, 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也可以在综合实践活动中, 激发学生以实际行动来报恩情。如在“走进大自然”的实践活动中, 除了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之外, 还可以让学生在野外种上一棵树, 在公园里浇花除草;在“走进社区”的实践活动中, 可以让学生给社区的老人和留守儿童送去关爱;在“献给母亲的歌”的实践活动中, 可以激励学生为减轻父母负担而发奋读书, 也可让学生用为父母做家务、亲手为父母制作生日礼物等方式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中学思政教学感恩教育 篇5

[关键词]语文;人文精神;思政教育

一、传统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

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和现代教育有很大区别,我国的语文教学所用教材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经史子集”,从唐朝的十三经演变到宋朝的“四书五经”。这些教材包括了儒家思想的《论语》、《孟子》,还有关于礼仪的《礼记》,认识世界的《周易》,关于历史的《左传》,关于文学的《诗经》,还有和医学相关的古代文献。尽管我国古代的读书人没有详细分类,但其中不仅包含了历史、天文、地理,更多涉及个人修养,这些通过《论语》和《孟子》可以学到。因此,古代教学尽管没有现代教学中的详细分类,但读书人学到的知识,包括了人文历史、自然科学和医学等多方面知识。

古代语文教学除了包含的内容广泛外,在教学方式上也和今天大不相同。古时候实行的是小班制,并且还是从一而终的“导师制”,一个先生教十几个学生,一直负责这十几个人的学业和人格培养。在教学中也是采取“因材施教”的方式,一个个地教,一个班上十几个人,年龄和学习程度参差不齐,教师采取不同的方式逐一解决,不存在谁拖了谁的后腿之说。

在我国古代,受过教育的人和文盲有明显的区别,主要就是道德上、礼仪上的区别。那些读书不上进的人也彬彬有礼,就是在学习时,不仅要学文化知识,还要学习礼仪和做人的方式。

古代语文教学中,没有明显的爱国主义教育,但从启蒙开始,就将人活着的目标灌输到每一个读书人脑海中,那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舍身取义”“忠孝仁义”,每一个读书人都有光宗耀祖,成为国家栋梁的美好理想。

我国有灿烂的文明,出现过无数的仁人志士,都和这种教育方式分不开。

二、我国现代语文教学中的思政教育缺失

(一)语文教育和道德教育分离

我国传统语文教育在上世纪初随着封建帝制的灭亡而结束,当时的进步人士认为我国落后的主要原因就是教育落后,因此在引进西方现代教育的同时,将传统教育全盘否定,在我国传承了几千年的道德教育也被否定。

现代教育将语文和其他科目分开.另外增设了历史、地理、自然科学这些课程,看起来丰富多彩,但作为学习者,面对这些必须要掌握的课程总是显得力不从心,加上又是大班制,教师不是因材施教,统一讲解之后,懂的学进去了,不懂的只好继续糊涂下去。这样的结果使得大多数人不能全面发展,语文学好了,历史不一定熟悉;数学好了,语文不一定好。

古代教育中,道德教育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有些道德受到法律保护,像“孝”这种儿女对父母的态度,就有相关法律。子女如果对父母不敬,就会当做“忤逆”加以惩罚。

在人才使用上,道德也被当做考核的项目之一,一个人即使有才能,品德受人诟病也会影响个人发展,古代专门有人负责这方面的考核。这样一来,人们就会注重道德修养。

现代的中国语文教育,重视的是语法教学,并且和道德教育分离。专门设立了道德教育课程,也就是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但这种道德教育由于缺少完整的体系,和法律、考核没有直接联系,必然不能引起重视。

道德教育属于意识形态的教育,没有什么捷径可走,需要长期的耳渲目染。语文教學中的识字教育和语法学习就是通过长期的学习,才逐渐掌握的。道德教育的原理和语文知识一样。现在的思想政治教育将这种抽象的意识来当做一门学科,一周学两次,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二)语文教材中人文精神的缺失

今天所说的思政教育,也就是古代语文中的人文精神,人文思想包括多种内容,有价值观、金钱观、爱国主义,更多的是个人修养。这些人文精神在《左传》的忠臣和乱臣身上都有所体现,通过《论语》和《孟子》中对话也能体现,甚至在《诗经》中也能体现出来。因为这些儒家经典都有共同的道德标准。

现代语文教学中,所选教材虽然包括了古今中外,由于标准不一样,很难将这些文章中的思想归纳统一。

我国由于经历过文革那一段特殊时期,在语文教材选编中具有泛政治化倾向,选编的教材都是反封建、反传统,带着批判性质。一昧地歌颂奉献和无私,对于人与人之间的友爱、家庭的温馨、朋友之间的忠诚很少涉及,对于个人修养中的自我反省,站在他人立场看问题,这样的内容在教材中非常少,因此,在语文中学习人文精神也不全面。

(三)语文教学方式上思政教育的缺失

我国的语文教学目标就是要识很多字,会写文章。对于语文教材中蕴含的人文思想反倒忽视了。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不论是谁的文章,首先将其中的词语意思弄明白,然后就要开始剖析,这篇文章如何写成,用了哪些叙述方式,用了什么绝妙好词。就这样从整篇文章到每一段、每一句进行解剖式分析。最后总结这篇文章通过什么,反映了什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一篇文章学完了,对于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却没有去思考。

语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很多语文教师在教学时,没有自己的思想和见解,而是通过参考书来确定应该掌握什么。因为语文学习目的并非是通过语文学习做人,而是应对语文考试。因此要让学生知道标准答案,这样才能获得高分。就这样形成了千人一面的、机械的语文教学方式。

语文教学还有一个教学方式上的问题,现在的教学都是大班式,学生被分到一个班,并没有什么标准,这样就使得一些反应慢的学生在没有弄懂时,就糊里糊涂地过去,结果雪上加霜,弄得越来越不懂。这样的学生不但得不到老师的关心,反而被视为班上拖后腿的,受到歧视。这种教学方式和我国传统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严重背驰,出现了所谓的差生。这样的偏见使很多学生出现心理疾患,严重违背了道德。

就因为我国的语文教育中存在多种问题,使得我国的思政教育一直滞后不前。就是语文本身,也没有培养出多少诗人和文学家,连历史知识也没有得到普及。尤为严重的是,我国目前所用的教学方式,不仅妨碍了人文精神的吸收,很多人对语文也失去了信心。

三、语文教育中加强思政教育的策略

在语文教育中加强思政教育,要从几个方面做起。

(一)语文教材的改革

语文作为思政教学的重要载体,主要是通过文章选择来体现。我国传统语文教学中的选材从启蒙开始就和儒家思想一致。例如,儒家思想中重视孝道和历史,因此在《三字经》中就有“香九龄能温席”“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在上世”等浅显易懂的句子,后来所学的与当初的形成一致,才能更加深入人心。

我国目前语文所选择的文章,大多是批判封建礼教,崇尚个人解放。但我国的道德又要求能够传承古老文明,将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看得高于一切,提倡奉献精神。这样一来,语文和道德教育的目标不仅不一致,反而严重抵悟,通过语文进行道德学习就不符合现实。

我国目前的道德教育和傳统的道德教育目标一致,但秩序颠倒了。古代的道德要求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先从自我修养开始,然后推及到家庭,最后推及到国家、世界;而我国的道德教育要求的是先爱国,后顾家,这样的教育方式没有同个人的生理、心理发育相结合。在一年级要求一个稚龄儿童爱国,这本身就不科学,他根本不知道国家、民族的含义。

因此,对语文教材进行改革,首先就要确立我国道德教育的体系,可以将古代的道德教育方式加以借鉴,剔除其中的糟粕。像关于忠君的“君要臣死,臣不死不忠”这样的落后思想,还有关于孝道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天下无不是的父母”这样属于“愚孝”的部分。而这些部分并不是儒家思想的原意,而是封建时代,统治者强加上去的教条。

建立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道德体系,再根据儿童心理发展的轨迹,将道德思想由简到繁地渗透到语文教材中。从小学开始,语文选材上就要从完善自我,到敬重父母、善待他人,一直到爱国家。这样有系统、有步骤地循序渐进,才能完善学生的道德教育。

(二)提高语文教师的素质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关键在于教育者,也就是语文教师。目前我国的语文教师都是在应试教育的学习环境中成长起来的,读大学时,由于所分的专业太细,语文教师所学的就是关于汉语方面的知识,对于历史、社会学、自然科学、心理学知识涉及得不多。这样的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也很难将跨学科知识传授给学生。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思政教育,需要语文教师具有渊博的知识,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尤其通晓历史和文学,这样不仅可以将语文和道德教育联系在一起,还因为博学多才,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

因而,提高教师个人素质也是利用语文教学进行思政教育的途径之一。提高教师素质,可以分为两步,一步是改革高等教育,将原来的专业教育变为通识教育,利用大学培养新型教师。第二步是对目前在岗的教师进行素质培训,提高他们的学识和素质。

(三)改革语文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

在语文教学方式上,也要进行改革。无论是小学还是中学,在语文教学中首先将语文中的人文思想传授给学生,在此基础上再学习汉语知识。

目前的语文教学过分强调语文的工具性教学,也和我国语文考核中的要求有关。无论是小学还是中学,在语文考试中考核的都是关于汉字的读音、运用,一篇文章的整体和部分的写作关系。很少提到某一篇文章蕴含了什么样的人文精神。这就迫使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工具性教学,忽视人文精神的传播。

因此语文教学方式的改革应该和考核方式改革同步,只有将考核方式改为注重人文精神,语文教学存在的弊端才能得到遏制。

结语:当前,我国的教育普及工作已经取得了极大进步,连大学教育都开始普及。相对而言,我国的道德教育却没有和文化教育同步发展,这和时代的发展极不协调,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进行道德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生活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韩晶磊.语文教育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J].语文建设,2015(29).

[2]米卿.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将思政教育融入其中[J].语文建设.2014(14).

[3]黄巍.浅析多元文化背景下语文教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10).

(收稿日期:2015-12-15)

中学生的感恩教育 篇6

一当前少数中学生感恩观存在的问题

1. 对他人感恩之心不浓

任何人都不能单独生存于世界上, 任何个人都要感恩他人和社会为自己的付出。但从现实情况来看,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或听到一些中学生对父母不敬、对老师不感恩、对其他人表现得较为自私。以对父母为例, 一些中学生正处于心理成长的叛逆期, 对父母的教育反感, 平时在家里很少帮助父母亲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甚至认为父母为自己付出是理所当然的。

2. 对国家和社会缺乏感恩

中学生自小都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爱党教育, 但仍然有少部分中学生认为党和国家离他们很远, 与他们根本无关。因此, 他们心安理得地享受国家和社会为他们提供的一切, 对付出生命才换来这一切的革命先烈, 对率领全国各族人民奋发图强, 努力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共产党, 对默默关爱他们成长的社会都缺乏感恩之心。

3. 对大自然缺乏感恩和敬畏之情

大自然是人类的母亲, 感恩大自然的最好行为就是爱护环境、节约资源、敬畏自然、遵循自然规律。但在日常行为表现上, 不少中学生还是有不爱护环境, 随地抛撒垃圾、随意践踏草坪等不良行为习惯;有的同学的消费习惯不低碳、浪费资源。这些都是不尊重、不珍惜大自然的馈赠, 对大自然缺乏感恩之心的表现。

二中学生感恩观存在问题的原因

人的感恩之心主要是后天实践中形成的, 其中感恩教育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说, 目前中学生感恩观存在的问题最主要的就是我们的感恩教育出了问题。因为, 对大多数中学生来说, 他们的自我选择能力尚弱, 容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

1. 家庭的感恩教育不到位

家庭的教育质量直接关系到孩子未来的成长。目前, 不少家庭在孩子的感恩教育方面存在问题。一方面, 许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或两个孩子, 父辈、祖辈容易溺爱孩子, 容易助长孩子以自我为中心, 甚至自私、冷漠、无情的习惯;另一方面, 许多家长都把孩子教育的重点放在了学习成绩方面, 对感恩之类的德育不重视, 这也容易让孩子变得不懂感恩。

2. 社会的不良风气对中学生的负面影响

受社会上功利主义价值观的负面影响, 一些诸如知恩图报、施恩不图报、无私奉献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被冲击, 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 这些不良现象必然会对涉世未深、缺乏社会经历的中学生价值观包括感恩观形成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3. 学校感恩教育的缺位

受当前功利主义教育观的影响, 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 政府、社会、家庭乃至学生本人对教育质量的评价标准就是学习成绩, 其他如感恩教育多被忽视。中学德育课变成了政治知识和道德基本原理的强行灌输, 学生只管死记硬背, 考试得高分就行了。至于这些要求是否真正被中学生认可并内化为自己的感恩行为, 丝毫不被人关心。

三加强和改进中学生感恩教育的基本要求

1. 重视家庭教育在中学生感恩观形成中的基础作用

一方面, 家长要创造各种机会教育孩子学会感恩。这种教育既可以是直接的语言教导, 也可以是通过要求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另一方面, 家长自身就要懂得感恩, 包括对长辈感恩、对社会感恩、对所有帮过自己的人感恩, 这样能让孩子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

2. 学校要通过各种途径提升培育中学生的感恩观

第一, 通过课堂教学渗透感恩教育。以语文教学为例, 老师可以选择一些篇目, 挖掘其与感恩教育相关的内容, 如在讲授《背影》这篇经典作品时, 教师就可以突出其中儿子对父亲的感恩之情, 去感染学生;另外, 语文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以感恩为主题的写作, 让学生接受感恩教育。思想品德课教学则更是直接进行感恩教育。因此, 教师要努力挖掘教材中相关的感恩内容, 从进入中学第一堂课开始就要教育学生对父母、对老师、对社会感恩。

第二,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打造一个感恩教育的文化氛围。一方面, 学校可以利用学校的硬件设施如楼梯、走廊、电子展示板、建筑物等, 展示与感恩教育有关的诸如《弟子规》这样的名人名言和典故, 或树立历史上一些有名的知恩图报的人物雕像, 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另一方面, 学校还可组织一些与感恩教育相关的活动, 让学生参与其中, 使学生受到熏陶和启发, 如开展“感恩教育”主题班会、演讲比赛等。前些年, 有的学校要求学生回家给父母洗一次脚的活动, 还是有意义的。

3. 社会各界也要创设有利于感恩教育的社会环境

除了学校和家庭外, 社会环境的熏陶也是培育中学生感恩意识的重要手段。为此, 社会各界要负起中学生感恩教育的责任。一方面, 政府和社会的宣传要在全社会营造感恩教育的氛围, 比如说利用网络、广播电视或平面媒体大力宣传感恩的重要性, 引导中学生学会报恩施恩;另一方面, 要在全社会举办一些与感恩教育相关的活动, 如积极寻找感恩道德榜样, 大力宣传道德模范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先进事迹, 激励中学生懂得感恩、学会感恩。如近几年由中央电视台主办的“全国十佳最美孝心少年”评选活动, 对激励广大中学生形成正确的感恩观有极大的示范效应。

中学思政教学感恩教育 篇7

关键词: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大思政教育”理念,学生可持续发展

当前,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许多新的困难和挑战, 思政课的作用正不同程度地被学生人为地弱化。如何适应形势要求, 拓展思政课教学内容, 创新思政课教学方法, 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 凸显思政课的作用, 是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重大课题。笔者认为, 就施教主体与施教模式而论, 思政课教学要在实质上打破常规, 践行“大思政教育”理念。

优化组合, 创新高职思政课教学的施教主体

作为思政课教学的对象, 高职学生在其价值观、人生观、思维能力诸方面都有一个阶段性与连续性有机统一的发展与完善过程。当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以及学校原则性的育人功能, 时刻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与高职学生的身心成长。在众多的影响因素中, 思想政治教育的施教者对学生的影响尤其重大和深远。

切实实现身份转型, 从教师型转向导师型思政课的施教主体——专职教师能否真正实现身份转型是践行“大思政教育”理念的关键。高职思政课教学的效果优劣,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身份转型的程度。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要切实实现从“教师型”向“导师型”的身份转型, 坚持以学生为本, 注重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 真正做到教书与育人兼顾, 传授知识与辅导学生的学习生活相结合, 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生活和人生的导师。只有这样, 高职思政课才不会被边缘化, 其作用才不会被学生人为地弱化。但是, 目前许多高职思政课专职教师转变得仍然不是很彻底。

勇于打破体制限制, 下放思政教育权力高职学生人数不断增加, 高职院校校区规模日益扩大, 而专任思政课教师的增幅却未能与之相适应。现有的专职思政课教师面临着较大压力, 实施思政课教学的难度在不断提高, 对高职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难度也在不断增大。如何弥补思政课课内教学的不足, 调动与集中思政教育的积极力量, 优化思政教学的实效, 是我们必须着力解决的问题。高职思政课教师队伍要构建起专兼职结合、人员立交式流动的科学化模式。要充分发挥学生辅导员、班主任在思政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让他们配合或承担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 特别是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教学任务, 逐步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的交互模式。要将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和学生骨干分子培养成思政课教师的得力助手, 利用他们贴近普通学生的优势, 让他们发挥思政课教师发挥不了的作用。可以将图书馆接近学生的流通部一线馆员, 甚至将生活区的楼栋管理员当作思政工作的近距离施行者, 还可以借助校企合作, 利用学校与企业合作办学, 在企业建立长期的教学、实训、实习基地的优势, 聘请企业领导或优秀员工为特聘思政课教师, 为学生现身说法。这些游离于思政部或基础课部专职思政课教师之外的成分和补充成分, 在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中实际上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是加强和改进高职学生思政教育必不可少的依靠力量和得力助手。以上途径能够填补体制内思政课教学的局限性造成的空白, 随时随地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渗透至学生学习与生活的点滴之中, 时时处处在思想上保证学生思想发展的正确方向, 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这种措施的具体实施效果是可喜的、有效的, 而且是显而易见的。而如何建立一套有效的鼓励评价与互动交流机制, 使这一模式系统化、常规化, 从而发挥它的最大功效, 则有待于进一步探索。

恰当引入教育典型, 发挥最大教育功效面对社会的竞争和压力, 部分高职学生由于起点较低, 对自己的前途既充满期望, 又充满恐惧感, 甚至有些担心连工作都不能找到。开展高职思政课教学时, 教师特别应加强对这一类特殊学生群体的教育、激励和引导。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在教育工作中, 一切都应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 任何规章制度, 任何人为的机关, 无论设想得多么巧妙, 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教师人格力量的作用。”毕竟每一个教师的个人魅力是有限的, 因此, 教师应根据相关的教学内容、适当的教学情境, 向学生及时推介有价值的思政教育典型, 借助典型人物的个性品质、个人修养、职业操守、业务能力和理性精神以及他们个人成长、成才和创业的先进事迹的极强说服力和重度感染力, 对学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产生内在的、连续的、持久的影响。这种方式往往比教师的说教更容易受到高职学生的欢迎。教师向学生推介的典型人物, 一类是由主流媒体推出的理论家与实践者, 如保先教育中的方永刚等, 还有一类是那些生活在学生身边的, 在学习、工作或其他方面得到大众认可而又品德高尚、事迹感人的人物, 如中南大学推出的金展鹏院士、洪战辉同学等人。身边的典型往往更具立体性、多层次性, 有着丰富的情感、饱满的血肉, 这些人和事往往更易于为学生所接受。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如果把握得当, 其思政教育效果往往较之空洞说教更好。因此, 一方面, 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要准确把握主流媒体推出思政典型人物的机会, 学习与推广其先进事迹, 将相关典型的思政教育作用最大化;另一方面, 要及时发掘学生身边具体可感的思政教育典型人物, 学习与推广已毕业的校友中的成功人士、先进个人的先进事迹, 甚至可邀请他们亲自为学生授课, 现身说法, 用他们生动鲜活的事例教育学生时刻对照自我, 鼓励学生锐意进取, 激励学生追求人生的真善美, 引导学生实现自身发展的可持续性。

扎实推进, 创新高职思政课教学的施教模式

毛泽东曾说过:“教改问题, 主要是教员问题。”高职思政课教学能否取得实效, 关键在于执行思政课教学任务的教师, 在于教师能否采用正确的教学方法或途径。不可否认, 课堂讲授模式仍是高职思政课教学的主要施教模式之一, 但也要意识到, 面对新形势、新挑战, 高职思政课教学仅仅依靠专任教师课堂讲授是远远不够的。因此, 在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中, 必须稳妥有效地推进思政课教学模式的创新, 细化教育环节, 深入潜隐层面。

打破传统模式, 实现多角度思政教育在思政教育理念与实践上创新高职思政课课堂教学模式, 是高质量实施新课程方案的必然要求。在课堂理论教学中, 高职思政课教学已基本实现了变单向教学为互动教学, 变理论阐述为案例分析, 变知识传授为情境模拟, 变静态教学为动态教学的改革目标。但随着大学生思维活跃程度的空前提高, 高职学生思政教育也不应囿于传统的第一课堂, 而应渐次拓展, 采取第二课堂、校园公益活动、校外思政教育基地学习、校企合作单位学习考察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主题鲜明的思政教育实践方式。校园文化的各个层面、学生社团的每一次活动, 都可以成为思政课教学的多彩阵地。在这些活动中, 学生通过身临其境的实践, 对理论知识将会有深刻的体验和理解, 也将更好地转化为自己的认识和信念。这样, 学生会真正感受到思政教育不是可有可无的空洞说教, 而是与他们身心健康密切相关的重要环节, 是为他们综合素质的提高奠定基础的必修课程, 是为他们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劲动力的保障。随着校园与社会之间壁磊的破除, 社会调研、社会服务、勤工助学、顶岗实习、生产实习等多种社会实践方式也纳入了高职思政课教学的范畴。思政课教师要有组织、有体系、常规化地参与, 并应提供支持、鼓励与引导。如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的思政课教学就新增了“工训”这一环节, 即思政课教师到实习现场为学生授课。在具体的实践情境中, 学生将理论用现实加以对照, 得以深刻体会并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 掌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同时, 也在实践中领悟到爱国主义、职业道德、荣辱观、和谐社会等概念的核心意义, 体会到为他人奉献的愉悦。这样, 高职思政课教学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必然会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深入潜隐层面, 实现多层次思政教育在打破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 实现多角度的思政教育之后, 高职思政课教学要力求在教学辐射范围上突破显表层面而深入潜隐层面之中, 实现对高校学生思政工作的全方位、立体式的主动占领, 主动渗透。比如, 在校园BBS中, 安排理论素质高、科研能力强、思维活跃、擅长沟通的专职人员, 就高职学生关注的社会思潮流派与即时出现的各种理论与实践的兴奋点进行研究, 对学生进行疏导。再如, 在校园里设置类似于心理辅导的思想政治问题讨论信箱或网络在线交流, 及时捕捉学生政治思想的新状况。这些新举措可以体现高职思政课教学的时效性、针对性与创新性, 但也对高职思政课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实现与学生的高水平即时互动, 使思政教育与解决学生实际问题相结合, 既释疑解惑, 又排忧解难, 一方面要求教师对党的创新理论有着高度掌握, 另一方面要求教师对马列主义有坚定的信仰;一方面教师对社会热点、难点问题要有自己的真知灼见, 另一方面又要深切了解高职学生的思想动态。只有这样, 才能将理论与现实相联系, 有针对性地运用理论武器进行答疑解难, 及时掌握新情况, 随时解决新问题, 从情感入手, 以理论服人。这样, 思政课教学便能如春风化雨, 渐次渗透到学生学习与生活的方方面面, 实现全过程育人, 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

解决问题, 深化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

自实行党中央关于思想政治课课程改革的“05方案”以来, 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不断深入, 教学改革实践成就卓然, 思政课教学已初步实现了从传统的课堂拓展至学生广阔的学习、生活和实践之中, 积极影响着学生的成长成才, 夯实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基础。

同时, 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也面临着许多问题, 诸如高职院校“大思政教育”构建有待体系化, 具体的运行也有待于进一步探索;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待于制度化, 方式方法也有待于进一步改进;高职思政课教师队伍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师资队伍建设任重道远;思政课教育教学实践基地的落实和建设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到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深化。

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一定要结合实际, 严格遵循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规律与高职学生成长成才规律, 深入践行“大思政教育”的新理念, 继续探索新的路径, 以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单绍福.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探索[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5, (2) .

[2]刘万英.新形势下高职生思想特点和思政课教改的探讨[J].广西工贸职业学院学报, 2005, (3) .

[3]翁铁慧.创新大学生思政教育队伍建设的理念与举措[J].中国高等教育, 2005, (20) .

[4]赵琴.赋予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内涵[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3) .

[5]王雪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创新[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7, (12) .

[6]李璐娇.和谐视野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思考和实践[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3) .

中学思政教学感恩教育 篇8

一、构建理论体系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目的在于传达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 使学生主体建立起对课程所传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认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政治教研室每周进行活动, 对当前思政课教学面临的现实困境问题和当代主流教学论进行了深入研究, 构建起了思政课的教学本位理论体系。

1、教学互动, 形成共识价值

基于价值引导的思政课教学, 建立在对人的理性启迪、情感培育、实践体悟充分认识的学理基础之上, 潜移默化地引导着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发挥出思政课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引领作用, 促进大学生对教学本位的认同。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中, 颠覆人们以往对这类课程的看法, 给予学生灵感和思维上的启发。在理论体系的指导下, 在课堂上采用经典阅读与感悟、提问与追问等方法, 让学生明白“无用之用是大用”的道理, 形成合理的价值体系, 回到教学本位。

2、教学相长, 平等真诚对待

随着时代的变化和教学观念的转变, 现在更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将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关系和谐平衡的课堂。这种互动, 给任课老师们搭建了教学方法借鉴、案例和视频等资料共享的平台, 有助于提高备课效率和授课水平。教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的老师, 梳理出相对较完备的章节体系, 把历史、现实与未来共存于同一时空的, 网络视频与课堂点评实现了“无缝连接”。一部部的“历史情景剧”被学生们在课堂外完成, 并在课堂内播放。让学生对自己担负的历史使命进行认识和思考, 对教学本位的实质进行探索, 而不是一味向“利益”看齐。

3、教学多元, 突出实践理论

在不同的层面提出不同的思政课教学方法, 比如在理性层面, 有案例分析与讨论、学生主讲与点评、情景模拟与发现等, 在情感层面, 有从角色互换到决策推演、从道德小品到体察感悟、从环境关注到热爱自然等, 在实践层面, 有调研考察、网络互动、模仿研究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上的法律案例分析与模拟法庭, 减少学生认识上的盲目性, 引导学生认识他人、感悟生活, 有所成长, 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体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老师经常以社会上的热点问题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作为引玉之“砖”, 将课堂变成了“大家讲堂”, 让思想与思想碰撞, 让教学回归到第一位。

二、严格教学管理

为了使师生重视教学, 在思政课的教学管理中, 采用了严格且细化的方式, 既便于教师操作, 又利于学生开展。开课初向学生公布并宣讲课程的教学大纲, 向学生讲明本课程的重点、难点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强调, 作业就是范围, 平时考核就是重点。

1、考核模式多样化

为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理论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扩大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的窗口, 加强理论联系实际, 提高学以致用的能力, 采用专题教学的方式, 配合案例分析、情景剧、专题讨论等方法, 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 提高课堂吸引力, 加强课堂管理。总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构成。平时成绩占40%, 由学生作业、课堂表现、回答问题和出勤构成。期末成绩占60%。期末考试为课堂闭卷笔试, 实行教考分离。

加强学生平时成绩考核, 一学期中学生平时成绩至少应包括以下几方面:

(1) 期中考核1次, 采用情景剧方式, 学生上交剧本与自制视频。

(2) 每周课后作业, 采用分组专题报告方式, 学生制作PPT并进行讲解。

(3) 不定期的随堂测验, 教师全面批阅, 并给学生讲解作业的内容。

(4) 课堂提问及讨论。推荐参考书目和其他学习资源, 如阅读报告、教学视频, 做好课后辅导及答疑。

2、管理方式细致化

考勤制度以《本科生学籍管理制度》为依据, 由任课教师和助教共同考核。严格执行学生迟到或早退2次等同1次旷课。课程学习期间, 学生缺课1次, 综合成绩扣除5分;旷课1次, 综合成绩扣除10分。学生请假必须按各系的规定出具制式请假条, 于课前交到任课教师处, 由助教保管备查。请假次数不超过6次。严肃课堂纪律, 学生须按班分区就座。讲课期间需要暂时离开教室的学生须向老师示意, 老师同意后方可离开, 去而不返者, 按旷课记。定期与所教授班级的辅导员进行联系, 走访学生寝室, 做到课内课外一体管理, 学生管理信息共享, 让学校管理人员、教师队伍都来遏制并改善学校的不良风气。

三、寻找精神家园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我们对思政教育的价值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思政教育不仅仅只是教学生会考试、去关注政治事件, 启迪智慧、激发潜能、培养人格、发现人生的意义才是课程本身的目的。

1、思政课让教育回到本位

思政课是大学的基础课程, 是对学生思想与心灵的一次洗礼, 为其他的课程打下基础, 是任何专业课程都无法替代的。通过回望历史、了解现实的授课形式, 让迷失与迷茫的灵魂找到栖息之处, 勾画出教书育人的意义。

当前大学校园里的浮躁氛围, 都与教学本位缺失的问题密切相关。思政教育的重要任务是要帮助学校、教师、学生摆正“教学中心地位”, 寻觅作为精神家园的归宿, 引导他们获得积极的知识价值支撑和前行动力。

2、思政课让自我产生意识

思政课的建构离不开学生的自我意识。大学生的主体精神、自我意识、情感认知等方面都发展到了一个相对成熟的阶段, 已具备了自我意识和反思的能力。而思政教育可以为学生精神的成长提供广阔的平台和方向的指引, 通过对生命的深度关怀, 帮助他们在不断的自我反思和觉解中, 摆脱自身认识、理解的狭隘与局限, 全面认识自我, 整体把握未来, 理性关照世界, 从而领悟生活真谛, 树立崇高信仰。

3、思政课让个体不再困惑

思政课不是边缘化的“公共课”, 而是关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非有高水平不能胜任的核心课程。惟有它, 涉及内容上至国家和社会需要的重大问题, 下至学生成长需要的个人问题。教师带给学生的不再是“是什么”, 而是一连串对“为什么”的根本追问和透彻思维。

以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为载体, 通过开展深入大学生内心世界的对话与引导, 帮助他们在困惑之中构筑起支撑意义生活的精神大厦。鼓励学生努力走出书斋, 走向社会, 在社会实践的大舞台上接受思维碰撞, 丰富人生体验, 历练人生信念, 创造意义生活。

教育的未来是“回归教学”, 凸显“人”的发展, 才是好的教育。

摘要:教学是高校的正业和本业, 育人是教育的使命与责任。但是, 随着物欲的膨胀, 社会上的负面影响往往使学风与教风偏离应有的位置。

思政教育如何融入旅游专业教学 篇9

一、旅游专业教师在思政教育中的引导作用

旅游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 它涵盖了很多方面的内容, 上至天文, 下至地理, 甚至宗教、民族、建筑等都在旅游专业的研究范围之内。旅游学科内容的丰富性使学生对于这门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旅游专业教学中, 中国历史、新疆民族的发展史、民族风俗、著名旅游景点、全国的重点景点和世界遗产名录等都是教授的重点, 在教授过程中, 教师可通过教材、幻灯片、视频等多媒体授课方式, 将祖国的青山秀水、民族风情、生活习俗等展示给学生, 再加之把历史、地理、人文风情以故事的形式传授给学生, 这样就会使学生的记忆更加深刻。通过课堂的讲解, 加深学生对于祖国的了解, 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 在学习新疆的旅游知识时, 教师可以结合真实的事例进行讲解, 并且通过对于新疆民俗风情和宗教知识的了解,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 这种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的形式, 比单纯的思政教育要有效得多。

二、思政教育和旅游专业课程的结合

社会大众普遍认为旅游行业是低投入、高收入的较为轻松的职业, 但是, 只有真正的业内人士才能明白其中的辛酸苦楚, 正因为如此, 很多人对此望而却步。因此教师在日常教课的过程中, 要注意将培养艰苦朴素的精神穿插在课程中。

在日常授课过程中, 教师要结合自己的真实经历, 将旅游实践过程中的感受告诉每一位学生, 让他们在走入工作岗位之前就了解到旅游工作的艰辛, 同时也要让他们体会到珍贵的收获和感受。在课程中通过介绍导游人员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的培养、职业素养的提高以及面对各种突发性事件的处理, 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能力, 培养其艰苦奋斗的精神, 使其在社会上能够做到独当一面。

作为旅游专业的学生, 当结束学业走上工作岗位之后不可避免地要与人打交道, 与人交往是一门艺术, 同时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学生思政教育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培养学生遵纪、自信、爱国的精神。遵纪能够使学生用国家的法律法规以及社会道德规范自觉地约束自己, 从而做一名正直而善良的人;自信是成为一名顶天立地的人的重要前提;爱国才能够使学生事事以祖国为重, 以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为重, 以民族团结为重。在旅游专业课程的教授中, 教师要设计多种模拟情境, 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处理。在这样的课堂模拟中可以培养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 贯彻遵纪、自信、爱国的精神, 形式的多样化也使学生更容易接受。

三、实行思政教育的具体措施

现代社会要求旅游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具有人文修养, 还要具有科学知识素养, 学习新的理论和思想, 从而紧跟时代的步伐。同时对待外来文化要兼收并蓄,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而不是一味地肯定或否定。为了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 可主要实行以下几项措施:

1. 社会的重视

从社会的角度来说, 我们在重视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不能忽略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行, 要把思政工作放在较为重要的位置, 采用有效而强力的教育措施, 不能因为学生的年龄而忽略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

2. 学校的重视

从学校的角度来说, 应该在重视学生学业发展的同时, 加强对学生德育发展的培养, 应该将德育工作放在首位, 只有先学会怎么做人, 才能更好地学习知识, 学校应该培养的不是只具有良好学习成绩的学生, 而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有综合性素质的学生。

3. 更新教育者的教学方法

从教育者的角度来说,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实现教学方法的更新。部分学生觉得思政教育课枯燥乏味, 这种现象与教育者是有一定关系的。作为教育者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 然后根据学生的心理需求来授课, 力求角度新颖、不落俗套, 加上不回避现实问题, 对于学生的判断给予认同, 这样就很容易引起学生接受教育的热情, 这样才能引领他们走进正确的思维模式。同时, 要注意实事求是, 对于学生的优点要给予肯定, 对于缺点也要给予批评, 通过多种形式做好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

总的来说, 加强学生的思政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在学校领导的重视、教师教学方法和理念的更新下, 将思政教育融入旅游专业, 有利于为旅游专业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打好坚实的基础, 同时也符合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性高素质人才的要求。

摘要:思政教育对于学生来说不仅可以使其思想发生改变, 还可以提高学生的个人素质, 使学生对于社会的理解发生改变。旅游专业的教师在进行专业教授时也不能忽视学生的思政教育, 应该将思政教育与学生所学专业有机结合起来, 让学生学会如何去适应这个社会, 获得正确的是非观, 懂得互相理解和换位思考, 从而完善自我。

关键词:思政教育,旅游专业,具体措施

参考文献

[1].邓英.情境教学法在旅游专业课中的实践[J].内江科技.2010 (09) .

思政课教学中加强抗战教育的思考 篇10

一、侵华历史不容否认

从1931年至1945年, 历经14年的侵华战争, 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中国东北、华北、长江中下游、华南等东部大片土地, 正值溥仪、汪精卫等人成立傀儡卖国政权, 严重损害中国的主权和尊严, 奴役、残杀中国人民, 掠夺中国的资源和财富, 使中国人民蒙受莫大羞辱和痛苦。 日本帝国主义在侵华战争中制造了一系列令人发指的暴行, 如南京大屠杀、在占领区实行“三光”政策、使用生化武器屠杀中国人民、征用大量妇女充当“慰安妇”、用中国人进行活体解剖细菌试验、强征中国劳工、制造许多惨案奸淫残杀中国人民, 等等, 造成中国国力严重的削弱, 无数的家庭流离失所, 骨肉分离, 家破人亡。

中国在侵华战争中共牺牲3500余万军民, 占当时中国总人口的8%。 按1937年比值计算, 日本侵略给中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000多亿美元, 相当于国民党政府277年的财政收入, 26年的工业总产值, 是自鸦片战争以来历次帝国主义侵华战争索要赔款总数额的数十倍, 间接经济损失更是高达5000多亿美元。

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给中国政府和人民带来巨大灾难, 而这完全是由日本军国主义造成的。 我们强烈要求日本政府和一些政治人物对此负责任。

正如习近平主席指出的:“令人遗憾的是,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年的今天, 日本一些政治组织和政治人物依然在矢口否认日军侵略的野蛮罪行。 ”习主席还说:“事实就是事实, 公理就是公理。 在事实和公理面前, 一切信口雌黄、指鹿为马的言行都是徒劳的。 ”

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抗战胜利的可靠保证

抗战胜利充分证明: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抗战胜利的可靠保证。 可是有些人拼命歪曲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史, 完全不顾历史事实, 其目的是制造思想混乱, 从而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这是我们坚决不答应的。

中国共产党倡导的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 全国各民族、各阶级为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共产党在此过程中提出一系列重大思想理论和方针政策, 创造性地回答了决定抗日战争成败的根本性、战略性问题, 开辟了广大的敌后战场, 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 成为坚持持久抗战、夺取抗战胜利的可靠保证。

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坚力量, 早在1931年 “九一八”事变后, 中国共产党就发出全民抗战的号召。 1932年4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发布《对日战争宣言》, 正式宣布对日战争, 号召全国人民驱逐日本帝国主义, 争得民族解放与独立, 比国民党1941年12月对日宣战早10年之久。 1935年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 随后召开的瓦窑堡会议, 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 1936年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和平解决 “西安事变” 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打下坚实基础。1937年召开的洛川会议为抗战制订了战略方针。 1938年毛泽东写了《论持久战》、《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 批评了当时盛行的“速胜论”和“亡国论”两种错误思潮, 全面分析了当时的时局, 科学预测了战争未来走向, 提出了持久战略的方针和政策, 为抗战胜利指明了正确道路和方向。

在延安, 毛泽东为了确保抗战胜利, 进行了民主政治改革, 实行了“三三制”, 最大限度地争取一切力量, 建设最广泛的抗日统一战线。 毛泽东在 《目前抗日统一战线中的策略问题》中对各阶级对待抗日的态度作了深入分析。 尤其对有抗日要求的大资产阶级进行了分析:“他们还愿团结抗日, 所以我们还有可能争取他们留在抗日统一战线里面, 这种时间越长久越好。 ”1941年6月下旬, 他继续阐述对待大资产阶级的政策, 指出:“我们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包括一切还在抗日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在内的, 是全民族联盟。 ”在抗日过程中, 在全国范围内, 在根据地内, “除汉奸外, 对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是一打一拉政策, 拉其抗日, 打其反共反民主, 但目前拉还是主要的, 打是辅助的, 打是达到拉之手段。 ”在争取有抗日要求的大资产阶级的同时, 对汉奸、国民党顽固派作坚决斗争。 号召和动员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广大工人和劳动人民, 与日本帝国主义作坚决的斗争, 争取抗战的伟大胜利。

为了为抗战胜利提供更多有利条件, 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推行了民主政治改革, 确保广大人民群众享有更多的民主政治权利;在经济上发展生产、保障供给, 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在文化上创办大批学校, 出版各种报纸杂志进行抗战宣传;在党建上开展整风运动, 统一思想, 加强团结。

在军事上, 中国共产党开辟敌后战场。 早在“九一八”事变后, 中国共产党在东北组织了抗日组织, 开展游击战争, 给日本侵略者沉重的打击。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 基于对中日双方力量强弱的科学分析, 结合当时的实际情况, 扬长避短, 中国共产党决定广泛开展敌后游击战争。 1938年5月, 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指出:“日本敢于欺负我们, 主要的原因在于中国民众的无组织状态。 克服了这一缺点, 就把日本侵略者置于我们数万万站起来了的人民之前, 使它像一匹野牛冲入火阵, 我们一声唤也要把它吓一大跳, 这匹野牛就非烧死不可。 ”“军队须和民众打成一片, 使军队在民众眼睛中看成是自己的军队, 这个军队便无敌于天下, 个把日本帝国主义是不够打的。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以后, 游击战争的作用越来越凸显。 毛泽东说:“不要看轻这 ‘游击战争 ’四个字, 这是我们十八年艰苦奋斗中得来的法宝。 ”是“人民武装队伍为了战胜武装的敌人、创造自己的阵地所必须依靠的因而也是最好的斗争形式”。 事实证明, 发运动广大军民实行游击战争, 是在当时情况下对日战争的最好形式, 既符合军事战略理论, 又能结合当时实际, 并取得了巨大的战果。 中国共产党在游击战中, 创造性地发明了多种有效的战斗形式, 如麻雀战、地雷战、地道战等, 为中国战争史和战略理论增添了光辉的一页。

中国共产党是抗战取得胜利的中坚力量, 这是因为, 首先, 中国共产党是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和最进步的力量, 是凝聚民族精神的核心。 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和动员下, 中华民族才能同心同德, 凝聚力量, 战胜强大的敌人。 其次, 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 党始与人民群众鱼水相依, 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 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自己最大的使命, 除了人民群众的利益, 没有自身利益, 因此能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 这是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最后, 中国共产党创新性地坚定革命信念, 弘扬了爱国主义传统, 培育了抗战精神, 在最艰苦的环境中, 始终保持高昂的革命意志, 这是抗战胜利的精神动力。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

[2]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

[3]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4.

[4]任仲平.让我们挽紧和平的臂膀——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N].人民日报, 2015-5-10.

[5]石仲.共产党:全民族抗战的实际核心[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15 (4) .

[6]刘书林.认清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真实用意[J].求是, 2015 (9) .

上一篇:和谐电力下一篇:农村职业学校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