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实践教学原著导读读书心得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2024-07-25

思政课实践教学原著导读读书心得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共2篇)

思政课实践教学原著导读读书心得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篇1

思政课实践教学原著导读读书心得

读《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有感

回顾历史,我们勿忘国耻;展望未来,我们努力奋斗。建国以来我们国家经历了无数的重大事件,如科技的突飞猛进原子弹研制成功;经济的迅猛发展改革开放;主权的完整香港澳门的回归,我们应该感到无比骄傲。谈到香港澳门的回归,就必须涉及“一国两制”和到邓小平。让我们来缅怀邓小平,了解他的具有伟大意义的“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今天我们重温它,对如何继续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最终解决台湾问题仍然具有现实的意义。

一国两制,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中国共产党为解决祖国内地和台湾和平统一的问题以及在香港、澳门恢复行使我国主权的问题而提出的基本国策。一国两制是邓小平为了实现中国统一的目标而创造的方针,是中国共产党在香港、澳门、台湾统一问题上的主要方针。

“一国两制”科学构想是邓小平理论中最有特色、最具创意的组成部分。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祖国,使“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变为现实,这是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大业中重要里程碑,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的历史性贡献,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自1982年1月邓小平首次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概念后,1984年5月,在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使用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提法。这次全国人大会议召开后一个多月,邓小平在会见香港工商界访京团和香港知名人士钟士元等人时,更具体地解释和阐述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科学构想。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当这一思想应用于解决香港问题之后,事实证明,“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是可行的。“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基本内容就是在国家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香港回归十几年,在这十几年的岁月里,香港还是持续地繁荣。“一国两制”的创造性构想成功解决了国家统一问题,并且对国家间的历史遗留问题和国际争端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有利于我国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所需要的和平的国际环境与国内环境。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是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是一种历史现象,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从这个意义上说,在一个国家内常常只能有代表统治阶级利益的一种社会制度存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是解决中国统一问题的新思路。“一国两制”既符合了马克思主义所阐述的国家观点,又进一步地发展了对于国家内部阶级矛盾的调和问题的解决措施。“一国两制”构想是根据中国自己的情况提出来的,是从实际出发,充分照顾香港的历史和现实情况的。回望历史,自《南京条约》签订后,香港长期受英国的殖民统治。在思想文化和生活习惯上受英国的影响深刻,这就需要我国在争取香港回归的问题上,要充分尊重香港的历史以及文化背景,并与香港的现实状况相联系。因此,这一构想主张在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保持我国主体的社会制度不变,在香港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保证香港地区在回归祖国后的正常社会秩序,体现了既坚持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性,也体现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策略灵活性,可以避免武力统一所造成的不良后果。在解决国家统一问题上,遵从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思想。

香港问题的解决是“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在香港回归的十几年里,香港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香港比过去几年更加繁荣了。香港是个自由贸易港,“一国两制”构想在实践的过程中没有影响到这个港口的繁荣。如今,香港和大陆的联系越来越密切。赴港旅游、赴港探亲的人越来越多,办理赴港通行证也越来越方便,许多港人能够方便地回乡探亲,以解思乡之苦。每年香港都会接待数以万计的大陆游客,这对香港旅游业、服务业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香港是面向东南亚等国的平台,大陆能够通过香港引进先进的技术和充足的资金,对于大陆的发展也有作用很大。香港和大陆在日益密切的联系中相互促进,共同走向繁荣。“一国两制”符合香港人民的利益,符合我国人民的根本利益。香港回归祖国后,澳门也随即回归祖国,并且保持着繁荣之态,这充分表明“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是一个创造性的杰作。它最初就是针对解决台湾问题提出来的,并首先运用于解决香港、澳门问题。“一国两制”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充分显示了这一构想的正确性、科学性和可行性。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台湾同胞通过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日益加深了对“一国两制”的理解和认同,许多人士对“一国两制”方针的可行性感到信服,认为台湾当局只有接受“一国两制”同大陆谈判统一,才是台湾唯一可取的前途。

香港和澳门的成功回归和繁荣的发展,为台湾以后回归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本。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统一,是全体中国人民一项庄严而神圣的使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政府为之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我们并不要改变台湾现存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制度,当地的民众可以自己管理自己,只要能够共同维护中国,一个中国原则,维护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那么他在当地的治理方式可以由台湾民众按照确定的法律来实行自治。

如今,“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维护和平与安全,促进合作与发展”阐述了在和平的环境下发展才得以进行,世界的发展需要和平,国家和地区的发展也需要和平,“求和平,谋发展”是每个人的共同愿望。“一国两制”在另一角度以和平的方式解决祖国统一问题,这是每个国人所期盼的。今天,实现中国的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世界上普遍承认只有一个中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的政府。在“一国两制”的构想下,中国大陆和台湾的制度可以不同,但是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地方政府可以对内实行自己的地方政策。台湾作为特别行政区,虽是地方政府,但同其他省、市和自治区的政府不同,可以拥有其他省、市和自治区所没有而为自己所独有的某些权力,但是前提条件是不能损害统一的国家的利益。台湾所享有的权力和香港、澳门还有所不同,台湾作为特别行政区,可以拥有自己的军队。同“港人治港”、“澳人治澳”一样,台湾也由台湾人自己治理,台湾在行政权力上享有很高的独立性。“一国两制”同时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符合人民的利益,也符合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思想理念。

可以预见,凭着中国人的政治智慧和能力,两岸双方抓住历史的机遇,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通过对话和协商,一定能够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两岸政治分歧的办法和途径,最终完成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历史使命。一个统一、稳定和强大的中国,必将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身为当代青年,身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要有良好的精神方面的素养,这不仅仅需要学习好书本上的知识,更要关心国家大事,关心社会的发展。增强社会责任感,增强民族自信心,学有所用,学有所长,努力投身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当中,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积极地拥护“一国两制”政策,积极维护祖国的统一,加强与海峡对岸的同胞的联系。为我国早日实现统一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一国两制导读

2、邓小平生平简介

两课实践教学原著导读读书心得 篇2

------读毛泽东实践论有感

关于毛泽东这个人,向来是更喜他的诗词类作品,正如他自己所说的,“偏于豪放,不废婉约”,如沁园春.长沙、采桑子.重阳等。《实践论》、《矛盾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政治性、理论性、实践性较强的作品接触不多,今日更是第一次如此郑重的读他的《实践论》。通观全篇,却发现此文几乎是一篇完美无缺的哲学论文,到处闪耀着思辨的哲学光芒。

作为一名大学生,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更是得经常深入地研读马克思毛泽东邓小平的著作,学习,体会,从中领悟道理,在思想上,政治觉悟上提升自我。关于毛泽东的《实践论》,我将从自己较感兴趣的四个方面解读。

第一,关于中国的秀才

在中国当今的教育制度下,秀才倒也是出的不少。然而这些秀才学的知识大多用来应付考试的,有多少人是真正有社会经验的。学习这些理论只是用来纸上谈兵,记得很牢,却不曾用于实践。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的,“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在技术不发达的古代只是一句空话,在技术发达的现代虽然可以实现这句话,然而真正亲知的是天下实践着的人,那些人在他们的实践中间取得了“知”,经过文字和技术的传达而到达于“秀才”之手,秀才乃能间接地“知天下事”。如果要直接地认识某种或某些事物,便只有亲身参加于变革现实、变革某种或某些事物的实践的斗争中,才能触到那种或那些事物的现象,也只有在亲身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的斗争中,才能暴露那种或那些事物的本质而理解它们。

举个例子,一个人去学习游泳。他收集并观看了所有关于学习游泳的视频,了解每一个动作的基本要领,却从未真正下水实践过。那你说,他到底是学没学过游泳呢?

所以,中国要想她的人才素质与能力出众,就得从根本上改变她的教育制度,秀才在读书的过程中,更加注重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中。

第二,吃一堑长一智

人们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如果不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人们经过失败之后,也就从失败取得教训,改正自己的思想使之适合于外界的规律性,人们就能变失败为胜利,所谓“失败者成功之母”,“吃一堑长一智”,就是这个道理。原定的思想、理论、计划、方案,部分地或全部地不合于实际,部分错了或全部错了的事,都是有的。许多时候须反复失败过多次,才能纠正错误的认识,才能到达于和客观过程的规律性相符合,因而才能够变主观的东西为客观的东西,即在实践中得到预想的结果。这是毛泽东《实践论》里边最让我受益的一句话。吃一堑长一智,它原本是出自明代哲学家王阳明的《与薛尚谦书》,讲的是遭遇挫折之后才会学到更多的东西。然而前提是,遭遇挫折。芸芸众生,没有谁一生都是一帆风顺的,都会在人生的道路上遇到大大小小的挫折,而正是这些大大小小的挫折才谱就了人生那道平凡而又动听的歌。然而现在社会上有多少人不敢面对挫折,有多少人害怕挫折,尤其是当代的学生,高考失败,感情受伤,求职碰壁等等,都是一道过不去的坎儿。坎儿越不过去,于是他们选择了放弃,选择了堕落,却不曾考虑到,不正是在这种挫折或者失败的实践中,我们才吸取了教训,磨练了走向成功的素质,改正自己的思想使之适合于外界的规律性,最终变失败为成功。

第三,感觉与实践

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无论何人要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即生活于(实践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中,是没有法子解决的。认识的过程,第一步,是开始接触外界事情,属于感觉的阶段。第二步,是综合感觉的材料加以整理和改造,属于概念、判断和推理的阶段。只有感觉的材料十分丰富(不是零碎不全)和合于实际(不是错觉),才能根据这样的材料造出正确的概念和论理来。

人是一种常常被感觉欺骗的动物。看过一则故事,一家人在一起吃饭,席间,父亲谈到了梵高,小女儿随口说了一句:“我不喜欢梵高。”父亲追问为什么,她满不在乎地回答:“感觉。”父亲生气了,说:“你先介绍一下梵高的五个作品,然后介绍一下梵高本人,接着再说五个不喜欢他的理由,不要凭感觉。”小女儿愣了,她说不出。父亲说道,在没有对一件事情了解清楚之前,请不要妄自评价。

道理是一样的,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我们总是依靠感觉去认识一个人,评价一个人,尤其是很多女生都极其相信自己的所谓的“第六感”,觉得他是一个值得相信的可靠的人,觉得美好的外表下一定潜藏着高尚的灵魂,殊不知,无论一个人要认识什么事物什么人,除了同那个事物那个人接触,是没有办法深刻去了解或者认识的。说到底,还是要通过实践去认知,通过实践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

第四,关于真理

人类认识的历史告诉我们,许多理论的真理性是不完全的,经过实践的检验而纠正了它们的不完全性。许多理论是错误的,经过实践的检验而纠正其错误。所谓实践是真理的标准。

“没有绝对真理”,这句话如果是正确的话,那这句话本身是否看作是绝对真理呢?这似乎存在着不小的矛盾。《实践论》认为:“马克思主义者承认,在绝对的总的宇宙发展过程中,各个具体过程的发展都是相对的,因而在绝对真理的长河中,人们对于在各个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具体过程的认识只具有相对的真理性。无数相对的真理之总和,就是绝对的真理”。我个人也认为,绝对真理是存在的,但不能被人单独认识,不能被某一句话阐述,因为人们对于在各个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具体过程的认识只具有相对的真理性。

所以,对于真理要存疑,既然存疑了,就应该用实践去验证它,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

前前后后把《实践论》看了不下十遍,总觉得它不仅仅是毛泽东同志对那个时代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批判,对我们现代的社会生产,生活,工作也是有很大的启发,尤其是当代的大学生,《实践论》读的次数多了,越发能理解实践在我们学习生活过程中的重要性。

上一篇:读《宝贵的一分钟》有感作文下一篇:企业消防演习领导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