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功能

2024-06-18

思政功能(精选6篇)

思政功能 篇1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社会结构更加复杂, 新的社会现象层出不穷。面对越来越复杂的形式,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如何开展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尤其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有声有色的大学校园文化活动中, 是我们亟待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习主席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8.19会议指出:“在全面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做宣传思想工作, 一项重要任务是引导人们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宣传阐释中国特色, 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 其发展道路必须有着自己的特色”。习主席的讲话从祖国富强、民族复兴的战略角度上来定位中国传统文化继承与思想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一、什么是校园文化建设

1. 校园文化的内涵和特征。校园文化以物质环境为前提, 从而形成的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统一体 , 是高校在长期育人过程中积淀、凝聚、传承并发展的具有校园特色的大学精神和师生员工的课外文化活动、行为方式以及保障制度的总和。它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与社会文化的认同与超越, 交融与批判, 对社会文化的吸收和影响。二是校园文化主体的教育与自我教育, 以及校园文化的独特性与一致性。

2. 校园文化的不足。传统文化是我们构建现代文化精神的核心元素, 也是高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我们对传统文化除了继承更重要的还有创新, 高校在这两方面都发挥着重要好的作用。这也是历史赋予现代大学的重要责任, 也是我国社会文化发展与创新的迫切需要。然而, 高校传统文化教育在现实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造成当今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主要包括 :

(1) 对传统文化认识的不足。大学教育的宗旨在于培养具有独立人格的人, 而我们现在的大学却表现的过度职业化和功利化。这就导致了大学生在求学阶段只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 他们也认为传统的文化知识对日后事业的发展没有帮助。但我们文化的传承要以人为主体, 如果大学生普遍对传统文化表现的索然无味, 那么我们传统文化的传承就会遇到极大的障碍, 就更不用谈创新了。

(2) 社会环境的日益复杂。市场经济在改善人们的物质生活的同时, 也不可避免的把商业化的思维带入人们的思想层面。这本是正常的, 然而我们的市场经济是在短时间内迅速扩张起来的, 而人们去应对和适应他的价值和法制规范却相对滞后。因此, 在目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 人们对物质的追求更加突出个体利益化。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一员, 不可避免地受到物质利益追求个体化泛滥和商品意识泛化的侵蚀。

二、高校校园文化育人功能

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也就是校园文化对其主体即师生员工以及社会其他文化产生的影响和发挥的作用。大致体现这样几个方面 :

1. 德育功能。当前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转型时期, 出现了一些诸如享乐主义、实用主义、拜金主义等社会道德失范现象, 这些现象逐渐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栋梁, 如果我们任其受腐朽思想的影响和侵蚀, 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必然受到伤害, 所以我们必须提倡和构建高雅和健康的校园文化以抵制腐朽思想的入侵, 占领思想的高地。

2. 导向功能。校园文化的核心与灵魂是校园精神, 校园精神是校园文化价值导向的体现, 它可以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在校园文化中起到主旋律作用 , 通过宣传先进集体和模范个人 , 发扬了勇于开拓、大胆进取、乐于奉献的时代精神 , 倡导了高尚道德行为 , 对师生进行舆论导向 , 品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选择等方面有着深刻的影响。

3. 实践功能。随着当今社会的日趋市场化, 青年学生面临着人才市场和优化劳动组合等种种考验。当今的校园除了正常的教学, 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竞赛活动, 这样既增强了学生的竞争意识, 又使学生在争创活动中受到锻炼, 提高竞争能力。

三、实现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思想政治教育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之一, 对于普及宣传党的思想方针政策, 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实现这一目的, 我们可以安排学习思想政治教育, 在针对性与实效性上下功夫。

1. 注重学生品德教育。无论社会如何发展, 大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是高等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现今大学生大多数不关心政治, 但仍然会关心与自己相关的事件, 例如大学生就业问题、企业发展问题、医疗改革问题等, 对于辅导员来说, 抓住学生关注生计的心理, 通过与学生的交流或讨论中, 不自觉的向学生传递正确的世界观, 进行正确的思想教育。

2. 注重综合性、针对性与互动性。我们针对当前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转型, 将社会科学研究成果集成的综合性讨论与学院学科发展前沿学术讨论相结合, 采用多种形式, 在不同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达到宣传党的大政方针、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业务发展、教书育人等多重目标。综合性的教育内容设计, 对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习兴趣、深入理解大学教育理念, 都具有良好效果。

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要把其德育功能放在首位,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大学生价值观、道德观及个性培养上的导向作用, 能够通过校园文化中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熊韵波.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J].山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4, (2) .

[2]曹根记.高校德育与校园文化关系的理性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3, (11) .

[3]张彦同.校园文化建设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提升[C].江苏科技大学德育工作论文集, 2005, (10) .

[4]新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手册.

[5]校园文化活动指导.

浅析文学作品中的思政教育功能 篇2

关键词:文学作品 思政教育 合理利用

一、文学作品的思政教育功能

1.文学作品鲜明的思想导向功能。文艺作品是影响并提升人们精神境界的重要载体,优秀的文艺作品是宣扬民族精神的一面旗帜。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已经证明,一个缺乏先进文化艺术的民族,无法拥有丰富的精神世界,也无法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从我国的《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到五四运动时期兴起的新文化,直至当代富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艺,它们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壮阔艰辛的奋斗历程,以及中华儿女细腻丰满的艺术情趣和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这不仅是艺术宝库中的瑰宝,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瑰宝。

文艺作品往往通过内容与情节的展开,集中体现人物追求的特点与差异,这对引导人们如何在现实中根据具体的思想实际和个性特质,确定既立足实际,又带有一定超越性的奋斗目标,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同时,优秀的文艺作品经常能通过作品中人物的行为选择,昭示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提倡什么,又应该反对什么,这对于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有着重要的意义。阅读优秀文学作品,能够使读者在享受文字的愉悦中,接受是非观念和道德情感,以至影响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文学作品具有舒缓情绪、慰藉心灵的功能。文学作品是时代的产物,通过不同的时代情境,塑造出不同的时代人物,能很好地反映时代特征。通过阅读,能使读者认识到,他的问题不是他独有的困惑,其他人也可能遇到过,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这让他能正视面临的难题,不再手足无措、惊恐万状。通过阅读,看小说人物如何解决问题,如何处理不良情绪,能使读者获得解决自己困惑的方法和灵感,重新达到平衡状态。

3.文学作品的人文价值。从整体上把握经典文学的人文精神、探索经典文学的人文表现,找寻经典文学的某些共性因素及其蕴含的人文精神,这是经典文学简明化的一种探索,也是论者为传统文化复兴献上的一炷心香。真正的民族作品,是表现民族灵魂的作品,而一个缺乏人文精神的民族,不是一个心理健全的民族。因此,一部好的作品,不但要表现民族的灵魂,还要铺就人文精神的绿洲。

二、文学作品的思政教育功能的误读

1.泛政治标签化。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有丰富的内涵,它们以多义与复杂,向读者讲述作者对人生、对社会、对宇宙万物的感受、思考与探索,从而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和深入思考,给读者以启迪。但是在很长的一个时期内,我们在解读文学作品时往往是政治取向主导一切,把本来是体育、文化、教育、艺术、道德教育等领域的问题等同于政治问题,过分强调政治认同和政治信仰。文学作品的魅力在于让读者就自身的经历感悟到真、善、美,如果把每篇文学作品都贴上政治的防伪标志,反而会引起学生的厌烦乃至反感,导致思维定式进而僵化。

2.生硬解剖文学作品。对文学作品的生硬解剖,主要体现在对文本的意义诠释过度和工具诠释过度方面。前者表现在阅读文本之时把文本的意义予以左化、深化、扩大化,超过作品的世界,甚至背离作者原意;后者体现在把教材所选范文当作经典之文,因而把文本在文章组织、词句构造、修辞方法、行文风格等方面的特点作为高不可及的范例向学生讲述。

伊塞尔所说:“文本的规定性也严格制约着接受活动,以使其不至于脱离文本的意向和文本的结构,而对文本的意义作随意的理解和解释。”文本中的语词或文本本身,不是一部辞典中词的多义陈列、多义解释。读者无目的的阅读,可以了解词的多种意义;而读者不同目的的阅读,则只能根据语境择取其中之一,而不能选择任何词意,真理往前多跨出半步则导向了谬误。因此,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联系语境理解文本,避免逸出文本之外的过度诠释。莎士比亚戏剧《哈姆雷特》中的主人公、一个悲剧人物,以性格矛盾、复杂而著称。 因为这个人物的身上反映着太多人性的共性,每个人似乎都能在哈姆雷特的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三、文学作品思政教育功能的合理利用

1.保持文学本色。保持文学本色是在对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文学作品类作品解读时,变单一的政治理论、道德规范的灌输为生动活泼、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方式,利用文学作品原有的熏陶、感染,渗透、情理交融的特点,委婉地达到政治教育的目的。这样做不是不讲政治方向、政治观点。而是要讲究对其解读时的科学性、艺术性,做到让受教育者在潜移默化中完成教育。

2.全方位解读文学作品。过去,人们对文学作品的解读局限在单一视角中。如以往对《项链》的中心思想会概括为“虚荣”,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下的人们都是虚荣的。然而随着时代的变化,多元化的认识,也出现了很多其他解读版本。如:“赞美说”“命运说”“喜剧说”“人类悲剧说”等。笔者认为,每个人由于所处时代、知识背景、人生阅历、审美情趣、思想修养、理解能力和理解方式各不相同,必然有着各自不同的价值取向,由此造成了对文学作品阐释的多样性、独特性,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此,上述对小说主题的阐释都有一定道理,都揭示了小说的一部分内涵。如同盲人摸象,都对但都不完整一样。随着网络等新兴媒体的普及,学生的信息摄取途径不再单一,传统单一、片面的解读文本的做法不但很难获得学生思想和情感的认同,甚至出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学生了解的信息发生抵触甚至矛盾,这会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让思想教育时效陷入空谈。鉴于此,为了克服在文学作品解读中可能出现的偏差,教育者就需要从多层次、多角度对作品进行解读,教会受教育者思辨的能力。

3.乐观积极人生态度。凡事都有正反两面,对同一事物由于认识的角度不同就会有不同的看法。《塞翁失马》的故事就是这个道理。在解读文学作品时,我们应该从积极的视角出发,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一些不幸的境遇。如在解读《灰姑娘》时,我们不能只强调后母对待亲生女儿和抚养子女的不平等态度,更要引导读者学会在不利的环境下,如何用积极的心态看待困难。这就需要我们挖掘文本中负面角色的积极意义和文本蕴涵的积极意义。通过对文学作品的积极解读,要使人们认识到:如果我们希望别人用何种态度对待自己,那么我们首先要用这种态度去对待别人;在现实中有些人可能不会改变对你不友善的态度,但是你可以自己爱自己。这样,通过把一些消极的理念转变为积极的观念,就能够有效增强受教者面对挫折时的耐受力。最后,运用文学作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要以保持艺术的特点为基础。通过文学作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兼具政治性和专业性,不能因为强调其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而忽视或扭曲文学作品自身的特点。文学作品最重要的特点就在于其自身的艺术表现力,只有把文学风格、民族特色和时代精神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优秀作品才是具有思想深度的优秀作品。

在和平年代,作为一种文化样式,文学必须承载一个民族的精神,让一个民族的文化得以继承和发扬。作者必须承担起这个责任,批判地接受前人的观点,让曾经的经典得以继承,又使得当今的文学能够有一个好的发展,承担起思政教育的责任。

参考文献:

[1]刘耀珠.现代文学的政治性与时代特征之我见[J].作家,2008.

[2]陈南先.“延安文学模式”的形成及推广[J].嘉应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0(12).

思政功能 篇3

1 网络娱乐功能应用在大学思政教育中的影响

1.1 积极意义

(1)信息技术为思政教育提供了先进的物质手段,使教学效率更高,质量更好,体现了广泛性、丰富性等优势。人们可以通过报纸、电视以及网络等媒介快速了解到世界各国有关经济、政治、生活等各方面的信息。这种快速的传播方式,有利于教育者及时调整教育方式,更新教育内容。通过最新的教育方式传播健康科学的思想政治信息,引导正确的舆论方向。多媒体的教学内容和对象非常广泛,它摆脱了空间上的局限性,让不同阶层的人能够了解到相应的知识信息。

(2)网络娱乐功能摆脱了大学思政教育中枯燥单一的教学模式,提供了更加丰富,生动的教育内容,为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各类难题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参考信息和资料,也有助于引导正确的舆论导向,帮助学生明辨是非、开阔视野、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改变灌输式教育,提高学生参与的主动性。

(3)就网络娱乐本身来说,现如今的人类生存已不再受物质需求的局限,慢慢在追求更高的精神生活,而网络正好给人们提供了一个极其便捷和广泛的娱乐平台,它包含了大部分人们现实生活中的娱乐项目,甚至原本只能在现实生活中实现的,现在通过虚拟场景都能实现,大大符合和满足了人们的需求。

1.2 消极影响

(1)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就是强调物质利益和利润的最大化,这也导致了拜金、享乐等腐朽思想产生,不仅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产生严重影响,也阻碍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某些人士就此提出一些远离政治,抛弃主流意识的偏激观念,严重影响了大学生正确思想观念的形成。在人们享受网络技术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附带了一些负面影响,而大学生又是网民主体,由于好奇心和网络信息覆盖面的广泛,再加上前卫的思想,过早的接触原不该接触的事物,并轻信网络上未经证实的言论,利己主义思想的盛行,导致了大学生对物质和利益的过分追求,严重影响了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对大学生的未来发展与身心健康的带来不利的影响。

(2)社会思潮和大学生思想是不断发展与变化的,为了适应大学生思想发展的进度与国家发展的需求,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方式也应随之进行改革。在思政教师相对缺乏和传统教育模式下,进行各专业集体教学或是讲座教学,并且最后对学生的认知标准就是考试及格与否,对学生的思想和生活丝毫没产生积极影响,觉得思想政治理论对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无用,所以无法引起学习兴趣,不利于思政教学取得良好成果,而因此产生的效果也不符合国家对思政教育发展的期望与要求。

(3)媒体传播的速度与范围非常之广,尤其是与外来文化的接轨,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很大冲击,国外的一些传媒机构也在不断地进行文化渗透,肆意评论和夸大我国社会制度的弊端,造成很大言论影响。网络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途径,虽然突破了国际文化交流的局限性、克服文化差异性、优化获取信息环境,但也有一些国家利用这种渠道渗透具有思想偏差的制度、信仰、观念和文化,引起各国政治、经济、文化上的新矛盾和挑战,也给思政教育工作带来更大难题。

2 提高网络娱乐功能在思政教育作用的途径

网络科技不断发展,导致思政教育工作者面临更加复杂的工作环境,因此高校要以培养人才为目标,坚持我国社会发展体系,把教育人才的培养放在首位,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网络工作队伍,将这支队伍建设成既熟悉思政教育工作的规律,又了解网络文化的特点,同时也熟练掌握网络技术。要合理开展教育工作的网络环境,使得学生能更容易接受思政教育的形式与方法,也使学生的个体需求和群体发展能够有机地融为一体。

(1)发挥网络的优势,积极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呼吁大学生抵抗落后腐败文化的侵蚀,抵制不良文化的渗透。高校思政教育应以网络为思想阵地,最大限度地发挥网络的优势和手段,进行正确的思想引导和传播,营造一个具有感染力和穿透力的教育环境。例如可以在校园网上建立开放的言论平台,再聘请专业的思政教育工作者对其进行掌控,或运用最新的交流工具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呼吁优质的网上讨论方式,弘扬优秀先进文化,增强师生间的沟通,能够随时掌控大学生思想动态的变化,避免不良文化腐蚀大学生思想。

(2)加强软环境的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的信念教育,提高思想凝聚力,使其发挥主导作用,也要时刻注意受网络环境影响,大学生价值观发生变化的特点、规律,及时进行正确的思想引导,提高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也提高正确的网络主体意识和行为。同时根据教育方法和手段的更新来提高学习质量,不断完善平台建设,设立灵活多样的交流途径,通过创新和使用交流工具的过程接受并认可所蕴含的思想观念。

3 结论

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大学校园作为先进技术和文化的发源地,受网络影响较大,如何在此影响下,充分发挥网络娱乐功能的积极作用与途径,是所有思政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问题,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以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为指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确保高效思政教育工作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黄娜娜.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模式探析[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5(2):22-23.

[2]刘亚鹏,刘胜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现状及其对策研究[J].景德镇高专学报,2013,6(2):45-56.

[3]周成龙.网络社会的价值认同与价值冲突[J].理论探索,2010,3(2):62-70.

[4]夏红辉,王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2,5(2):72-75.

[5]吴妍.思政教育——校园稳定的奠基石[J].青春岁月,2013(13).

[6]张世欣.试论马克思主义思政教育思想的历史演变[J].浙江师大学报,2001(3).

[7]林珂.诚诈效应在大学思政教育内化环节的体现与适应——论课文《山鸡与凤凰》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思维[J].语文建设,2013(30).

思政功能 篇4

【关键词】互联网信息技术 高职 思政课教学 宣讲渠道 创新研究

1、互联网信息技术对于高职思政课教学作用

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进行授课教学,可以解决传统教学中的困难和问题,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第一,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解决积极性不高的问题。传统的思政教学方式过于陈旧,教学方法单一,直接导致学生学习思政课的积极性不高,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采用新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方法,实现思政中的图文并茂,采用视频与讲授米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质量。

第二,解决沟通难的问题。在传统教学中,由于思政教学内容的固定性,对于常规性的问题不能及时的进行提问和解答,存在一定的弊端,而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可以在空间上,使得师生之间的沟通存在多样化,例如私信、微信群组讨论、微博等方式进行,与传统的沟通交流方式相比,实现了由多维度和双向性沟通。同时,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老师可以及时的解决学习的思想问题,加深两者之间的关系。

第三,解决了课后学习不方便的问题。传统思政教学,教学资源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老师的课程内容无法进行及时更新,也无法及时传播给学生。然而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从根本上可以解决这一问题,授课老师可以将之前的课程内容上传至固定的储存空间,学生可以随意下载学习;另一方面思政教师可以依据均实际情况对课程内容时时更新或者建立新的学习资源,课程的分享不受时空限制,使得学生可以在课后进行自主学习,及时沟通,方便了学生的学习,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

第四,解决了资源无法共享的问题。传统思政教学存在一定资源共享存在难度,而言对于互联网信息技术而言,互联网空间是一个开放的平台,该平台可以实现了校内校外之间、教师之间,教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通有无,丰富教学资源,建立共享平台。

第五:扩大宣传功能。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可以促使高校宣传工作的开展,对于宣传党政方正政策是一个重要的渠道。改变了固有的课堂和张贴栏宣传渠道, 利用互联网思维和手段,在移动教学中进行政策宣传,扩大的受众面和影响力。

2、高职思政课教学创新方式

基于互联网信息技术,高职思政课教学创新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高校思政课教学宣传渠道多元化。对于传统教学而言,其宣传渠道主要利用课程、张贴栏和广播,而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可以其不断延伸和扩宽,将宣传渠道在校内的BBS,师生之间的微信群和QQ群进行宣传,极大的促进了高校思政课教学宣传渠道多元化。

第二,教学理念创新。传统的思政教学,是以客观的书本教学为主,而言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是依托云平台空间的基础上,倡导在高职思政教学过程全面结合,即客观和形象结合、传统和创新结合、客观和科技结合,全面的实现全方位、全过程育人教学模式。

第三,对于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创新。根据互联网的特征,进行资源的分享,进行资源优化和整理,对于传统的教学资源进行深入开发和创新,例如建立互联网思政部教学团队,直接根据高职特点,突出解决学生问题意识;或者专题教学为主要形式,制作了“图文并茂、视听结合”的教案,生动教学;或者筹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的空间资源互动与共享平台。

第四,采用空间教学方式,包括空间课堂教学、空间交流互动、空间批改作业及考试三项内容。使得高职思政教学直接基于互联网空间教学为主,建立空间资源课程进行授课、指导,开展PBL、情景式、研练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最终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激发学生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3、高职思政课教学创新保障措施

基于互联网信息技术进行高职思政教学的创新,需要提高相应的保障措施。

第一,健全的规章制度。规章制度是第一重点,首先高职校方、校党委需要高度重视,召开专题会议统一思想;其次,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颁布有关空间平台建设及使用的一系列规章制度,规范人员使用;最后,建立相应的激励制度,调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积极性,例如开展了教师优秀空间比赛、ISAS教学比赛、空间资源课程建设比赛、说课程说项目比赛等,从而提高教学创新热情。

第二,建立专业队伍。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进行思政教学,本身就结合的前言的科技,因此对于高职院校而言,需要建立一支拥有专兼结合、职称结构、学员结构、年龄结构合理的优质思政教学团队,才能保证创新实践的成功。

第三,提供技术保障。高职院校需要充分自身院校的资源,例如数据库建设、信息管理工作的技术队伍,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提供技术支持;其次要向已经获得成功的学校学习,学习其管理经验和技术;再次,要做好基础建设,例如建立数字校园网,统计有线网络接点和无线接入点,满足基本上网需求;最后将团队的人员进行培训和学习,提高其专业技术水平。

第四,给予资金保障。互联网信息技术无论是空间平台建设,还是基础设施建设,都需要大量的资金进行支持,为此学校需要对其创新研究进行资金扶持力度。可以从科研的教育基金中获取,或者向上级教育管理单位进行申请。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高职教学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为此,高职院校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创新,提高教学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李青. 网络环境下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D].湖南大学,2013.

[2]陆培中. 网络文化环境下高职院校思政工作对策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3.

[3]冯秀云. 网络信息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

[4]季海菊. 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

思政功能 篇5

一、转型期高校思政教育主阵地的转移及面临的问题

近年来,基于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伟大导引,党和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和导向性文件,不断推动大学生思政工作走向深入。这些文件在给高校思政工作提供了政策支持的同时,也不断指导和规范高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创造性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但是,网络与物流技术在高校的无死角覆盖,依托移动智能终端的新技术、新装备、新业态的普及,学生“宅”在社区即可便捷获取需要的信息、知识、社交和物资等,社区由以休息为主的单一功能向学习、生活及社交等综合化功能转换,并且这一趋势使学生驻留在社区的时间越来越多[1]。加之,转型期开放的社会使学生必然受到多元文化与价值观的影响,社区取代课堂成为高校思政教育的主阵地成为必然。在转型期的社会文化和价值环境中,社区虽然作为高校思政教育的转移主阵地,但其在高校对学生思政教育方面却鲜有突破性和创新性成绩现状下,与以课堂为主阵地所面临的新问题却是一致的、共性的。

(一)高校对思政教育主阵地转移反映呆滞

转型期社会经济和技术环境的日新月异,因学习和生活等方式及综合环境的发展变迁引致的高校思政教育主阵地由课堂转移向社区,并且受多元外部环境熏陶的学生在接受思政教育的方式、途径也发生了变化。但很多高校并没意识到这一变化趋势,亦或是不愿面对这一趋势,以至在对应保障措施、适应变化的教育方式与环境构建上显得极为呆滞,严重脱节于社区思政教育功能转换的实际需要。

(二)高校思政教育仍被边缘化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党和政府一直把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放在首位,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等文件的陆续出台,为各级各类教育部门的思政工作进行规范和指导。各高校对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也较重视,但由于缺乏有效落实和监控反馈机制等种种原因,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仍然边缘化了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不自觉的地削减了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时间、精力投入和经费、物资保障,而把更多的精力与资源放在了教学、科研上,导致部分专职思政教职工队伍在数量配备、素质修养、专业性等方面要求不高,同时,在学生思政教育内容、方法、手段和创新等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和成果获取。

(三)传统思政课教育模式失效

传统思政课是高校学生接受思政培养和引导的最主要方式。但在转型期,很多高校很难突破思政课的传统思维,多数高校仍延续多年的课堂教学、讲座等单一的传统教学方式,且教学内容继续偏重枯燥的思政理论知识宣讲。这与转型期的大学生思想特征和思维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分歧,造成了学生无学习的意识、兴趣和主动性,甚至反感和愤恨。传统的高校思政课教育模式已落后于时代要求,内容被教与学双方视为“鸡肋”,甚至被划定为阻碍高校思政教育创新的惯性阻力。

(四)思政师资队伍锻造力度欠缺

各类高校思政师资队伍基本大同,其涵盖辅导员、班主任、思政理论课教师和党团员干部。他们身处高校学生思政教育的前沿阵地,是担负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责任主体。该校师资队伍建设是否科学合理、配备上是否配好配齐配强、机制是否合理、认识和素养是否符合要求等都关系着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成果。但目前很多高校因对思政师资队伍锻造力度欠缺而存在思政教育师资队伍政治素养不高、专业性不强、业务能力不全面、人员配备达不到国家标准等诸多问题,造成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在基层就落实不彻底,直接影响大学生思政教育成效。

(五)思政教育信息载体建设不足

网络信息载体因其普及性、时代性特征,符合转型期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已经成为大学生认知世界的主要途径,极大影响了大学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但是,目前很多高校还没有意识到网络信息平台建设对思政教育的重要性,亦或根本没有意愿投入相应人力和物力来进行网络思政教育资源整合、配套技术研发,造成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缺少时代特征,相对落后。

(六)社会实践的思政教育功能被弱化

高校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指在校大学生依靠学校和社会力量,根据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以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完成个体社会化为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和有目的地走出校门、走进社会,深入实际来学习和掌握新知识,认识和了解社会,从而获得自身全面协调发展的教育形式[2]。社会实践是强化高校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环节和途径,对于高校学生思想具有重要的影响和导向作用。但目前很多高校将主要精力放在特色或品牌的大型社会实践活动上,而整体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则缺乏普遍性、广泛性和创新性。另外,很多高校的实践活动重形式、轻实效,也造成社会实践资源和教学资源浪费等问题。这都直接导致高校学生思政在实践环节被弱化,影响着其有效性的提升。

二、转型期高校思政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转型期高校学生思政教育的问题原因其实也就是高校社区思政教育的问题原因。忽视或轻视导向下的思政教育内容升级、模式改革、环境构建及机制完善,没有权变性地跟随教育主阵地转移、教育对象诉求变化、综合环境发展变迁,是高校思政教育问题存在的最主要原因。

(一)功利化发展倾向下思政教育的消极懈怠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国家对高校教育教学水平和标准要求渐高,加上高校生源逐年呈递减趋势等,转型期的高校生存和竞争压力很大。为了宣传和包装自身的教育品牌,各高校都不断增加经费投入,以优美的校园、舒适的生活与学习环境、完善的娱乐与休闲设施等显性的硬件建设和传统的专业特色、就业率等方面来吸引和招揽生源。相对来说,高校的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则显得不是那么有吸引力,这样势必促使高校因功利因素而削减在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上的经费和精力投入,对其可持续发展或适宜客观需求的变革消极懈怠。结果是,面对党和国家对高校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要求和检查,往往应付了事,检查前临时抱佛脚,检查后一切又回到原点,整个工作原地打转、不思进取。

(二)综合环境变化下缺乏与时俱进的权变

人离不开环境,人和环境的作用是交互的,生活在一定环境中的人,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环境的熏陶,使自己的思想发生变化。环境是影响人们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外在因素,人的正确思想或错误思想的形成和发展,都与环境发生密切的联系[3]。转型期的社会飞速发展、市场经济不断深化、国家与民族之间文化深度渗透和交融,加上西方思潮和价值观念影响以及市场经济追求利润的实用特征,对于价值观尚未定型的大学生群体来说,因其很难理智判断和分析综合的社会环境,将很大程度上影响其思想和行为,甚至造成部分大学生价值观扭曲、道德缺失,以及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等不良思想倾向。这些经济与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给高校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和挑战,而高校却没有权变性应对办法与措施,更别说配套保障资源的有效配置、教育经费模式的主动性变革与教育环境的与时俱进重构。

(三)思政教育的主客观价值诉求没对接顺畅

虽说高校也和经济社会一样处于转型期,但高校思政教育从教育方式仍然延续传统“单向填鸭式”的传授方法,从理论上继续空洞不贴合实际且无创新性和时代特征,从内容上主要强调党、国家和社会的客观需要等。基本没有或很少去研究分析转型期综合环境动态变化下大学生自身的需要和个人价值的实现诉求的变化,以及思政教育主阵地由课堂转向社区趋势下的主客观诉求顺畅对接的应对方法和措施。这样,思政教育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甚至出现反感和厌烦情绪,何来参与和配合并目标一致的相互促进。

(四)高校学生思政教育管理机制尚待完善

这是个老话题,但它确实仍是影响转型期高校思政教育有效性的重要且持续的原因。转型期高校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更是一项系统工程,更需建立一整套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包括决策、制度、评估、反馈等,并给予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但是,目前多数高校没有花精力和时间去对学生思政教育进行最基本的探索、研究和创新,更谈不上思政教育工作的系统化管理,以至造成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缺乏指导、激励和约束,随意性强,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三、转型期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对策研究

据调查和检索,围绕转型期高校学生驻留时间平均占其一天时间的2/4的社区来研究高校思政教育主阵地转移所引起的社区思政教育功能转换的问题分析和措施,尚属于首创性观点。面对新的思政教育主阵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形势、新环境及新教育对象,高校应采取怎样的对策和措施来应对并取得适宜的效果呢?

(一)把握趋势,厘清认识,从高校发展战略上谋划与建设社区思政教育新环境

高校自身应转变思想、提高认识、担起社会责任,真正认识到学生思政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品牌树立的根本性保障,是高校之所以存在和发展的首要任务,着力打造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良好教育环境。

首先,高校决策层要深刻认识到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时代性、复杂性和长期性,甚至对学校的利益性,把握经济与社会环境发展和变迁趋势、学生的个人意识形态需求,把社区建设及社区思政教育环境建设纳入到学校中长期发展战略,进行综合、系统和全面谋划和布局。

其次,根据学校发展及育人目标的战略布局,及时、有效、足额地配置资源,做好社区硬件建设和社区学生思政教育硬件环境构建,将社区原来的住宿单一功能扩展转换为住宿、自学、教育、社交、文娱、体训等综合功能,保证社区作为学生思政教育新阵地的综合功能实现。

再次,全方位地加强社区管理制度体系建设,包括社区软硬件环境管理、安全管理、运营流程、师生日常行为规范、学生综合测评体系等规章制度,打造规范有序的学生思政教育软环境体系。

(二)认准需求,掌握痛点,从专业化与规范化角度打造立体型学生思政教育工作队伍

据调查研究,虽然高校思政教育主阵地已转移到社区,但学生面临的充斥着多元文化多元价值观等外部环境却依旧;虽然学生崇尚个人价值,但对未来自身个人价值实现的不确定预期使学生迷茫甚至焦虑;虽然学生抵触甚至排斥传统思政教育和价值观塑造的内容和模式,但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学生不需要思政教育和价值观树立导引。因为学生也清晰地认识到:个人价值的有效实现必须尊从或顺应自身所处的大中小经济与社会环境的发展和变迁趋势。他们迫切希望接纳适应时代潮流、符合所处环境特点、尊重他们多元意愿和差异性的正能量、多形式、动态发展的思政教育内容与形式、价值观塑造养成环境和导师,这既是学生的需求点,也是学生意识形态建构需求的痛点。

对此,打造素质与能力上专业与规范、结构与成分上立体与综合的思政教育、价值观引导师资队伍才是最根本的基础和保障。高校应顺应时代发展需求,把思政教育及学生价值观引导工作的重心转入到社区主阵地,并结合社区特点、学生需求及其痛点等,依据全校“一盘棋”理念、“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专兼结合”原则及系统思维来把对应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党政队伍、辅导员队伍、班主任队伍、优秀学生组成的榜样志愿者队伍、心理咨询师队伍、社会意识形态导师甚至专业教师队伍进行分层整合、统筹协调,建构一支知识、年龄、性别、职称和职业擅长等合理,以及全覆盖学生需求、各自准确定位学生痛点的思政教育与价值观引导的稳定队伍。

(三)充实内容,丰富形式,以思政课的内容变革及教育方式丰富来提升学生思政教育的时效性与实效性

思政课是高校落实教育方针政策、落实立德树人的主渠道,是大学生接受理想信念教育和价值观教育的重要途径。所以,高校思政课的时效性与实效性如何直接关系学生的成长成才及其群体意识形态是否良性的大局。要保证思政课时效性和实效性,首先,现行的传统思政课教材不仅具有过度理论性和滞后性特点,而且其缺乏针对性和时代性,不能贴近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实际,自然就不能激起新时代大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所以,高校要充实体现时代特征的思政课内容,从以课堂教授为主转换为以社区为中心的教育引导;其次,高校要更新和丰富思政教学方法和手段。鼓励教师利用现代化媒体和网络手段及便捷多样性传播工具,以MOOC或网络互动课等形式,并引入动漫、虚拟视觉等将空洞的理论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快乐化和生动化,贴近学生的现实生理、心理、行为、价值导引特点,来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再次,建立健全相关配套制度,如教学制度、监督机制等,给予相关制度保证;最后,加强经费投入,支持硬件建设,给予思政教育在社区开展必要的场地、场馆、仪器、资料等,满足实际需求。

(四)紧跟时尚,开发路径,利用新技术、新工具和新媒体构筑学生思政教育助力平台

在移动网络、手持智能终端时代,网络信息媒体由于其自身特点和优势,成为高校学生认识社会和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对于学生的学习、生活都有重要的影响。我们对多所高校调查和文献查阅显示,高校学生多媒体智能手机全天候随身,非睡眠时间几乎都难离开网络信息的氛围,电脑与手机成了学生获取信息、了解社会、社交互动等的最主要工具和途径。所以,高校要充分意识到信息媒体及传播与获取工具在思政教育中的优势,建立和完善校内媒体和官方信息交互平台为依托的社区新媒体教育和宣传平台,并利用在社区可能的空间、人流路径上武装基于网络的流媒体和内容定期更新的静媒体装备,有效配合学生自由计算机和智能手机等,构筑起社区思政教育立体环境和助力平台。

这样,符合时代特点并具有新媒体业务能力的思政队伍培养起来了,新媒体网络平台建立起来了,监督及运行机制明确了,就形成了“人、平台、机制”立体的社区新媒体网络信息思政阵地。这些都必然形成具有强烈吸引力和感染力并具有知识、思想和趣味特征的综合信息载体,并有针对性的对学生的思想引导和价值观养成进行干预和影响,以获得预计的思政教育效果。

(五)以人为本,学用结合,让学生社区社会实践真正成为学生思政教育的新功能场

以社区为主阵地的高校学生思政教育,无论是以立体构成型思政师资队伍建设和引导、综合软硬件养成环境的建构和耳濡目染,还是各种配套保障与支持体系、高效运营机制的设立和协调助力,都必须立足于教育影响对象及其参与者,体现出对其人、人性及合理诉求的尊重和满足[4]:隐形与对话教育,建构起学生的的信念目标、提升施教育者的人文素养等。“以人为本”,具体而言,一是高校要以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善待施教者为出发点,始终不忘育人和培养学生成长成才初心,创造性、变革性地采取多种渠道和途径开展学生思政教育和建立养成环境;二是想方设法提高学生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吸引力和参与度,真正把学生思政教育做到贴合实际、贴近生活切合学生价值观树立需求和高校育人目标;三是要关注家庭困难、生理缺陷、心理问题等学生特殊群体,建立有效的双向和隐形沟通、交流和疏导渠道,并健全奖、勤、助、贷等保障机制,关心学生的切身利益,维护学生的权益,增强其归属感、认同感等。

基于现代理念、国际化视野建构学生社区在我国高校已是一种趋势,新型学生社区已逐步由以休息为主的单一功能向学习、生活及社交等综合化功能转换,处处存在着给学生提供学用结合与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的项目、内容、场所和机会。高校要高度重视社会实践活动的教育引导功能,既要注重校外的校企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又要构建合理的校内社区社会实践系统。高校社区通过明确其社会实践组织机构、探索和设计转型期社会实践活动、完善社会实践激励和保障体系、促使社会实践育人效果的扩大化等方式保障社会实践活动确具实效。同时,高校社区要树立正确的实践观念,认识到学生的社会实践既不是走过场、摆样子,也不是简单的假期短暂的、临时的突击行动,更不是个别学生的“特殊待遇”。而是需要面对全体学生进行策划和组织,并根据其心理、年龄特征与当地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在专业指导师资队伍指导下有规范、有秩序、有计划和有针对性地实践活动,以及赋予实践活动以思政教育的意义。

结语

经济和社会转型期的高校学生思政教育,是一件具有时代特征和阶级使命的复杂而系统性人才培养任务。虽然其教育主阵地因新技术的发展推动而转入学生社区,但并不能说高校社区外的思政教育就成为“鸡肋”而不予重视或者予以忽略。对此,高校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事物的相辅相成性和共同作用的共振性,有且只有这样才能不忘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初心,尽心尽力、踏踏实实地办学和办好学。同时,把握思政教育趋势,与时俱进地不断升级或变革师资队伍、教育内容和教育环境。鉴于其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一定要等同于高校的师资队伍、教学和科研建设,并纳入高校战略谋划及成为核心内容之一。本研究虽然创新性地清晰分析了转型期高校学生思政教育面临的问题和产生原因,且创造性地提出了对应的综合对策与措施。但是,客观环境越来越复杂、变化速度越来越快,处于价值观形成的高校学生因外在多元价值与文化影响的内在个性或共性需求也多样化与复杂化,从而显出本研究上述已提出研究内容的“捉襟见肘”,也使得高校学生思政教育研究课题仍有许多继续延伸的内容和空间。

参考文献

[1]陈祥敏、宗和静,高校社区化管理模式应用研究[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4,(6):61-64.

[2]王丹,浅谈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J].课程教育研究,2014,(6):298.

[3]冯程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影响[J].中国电力教育,2010,(15):140-141.

思政功能 篇6

1.1 隐性教育

由于研究者研究的视觉不同,对“隐性教育”缺乏统一的概念。根据隐性教育的特征我们可以这样界定隐性教育:是指教育活动一方或双方在无意识状态下,通过间接手段(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等)使受教育者在某方面(德、智、体、美、劳)获得一定影响的过程。

1.2 资源

资源是一切可被人类开发和利用的客观存在,即一国或一定地区内拥有的物力、财力、人力、技术和信息等各种要素的总称,可分为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两大类。前者如阳光、空气、水、土地、森林、草原、动物、矿藏等;后者包括人力资源、信息资源以及经过劳动创造的各种物质或精神财富。教育资源,则是指在教育活动中,能够被教育者开发利用的、有利于实现教育目的的各种要素的总和。(1)

1.3 隐性教育资源

所谓显性教育,指教育双方处于有意识的状态下,教育者依据一定社会的教育目标和要求,通过明确的教育内容直接地对教育对象施加影响活动的手段和方式。显性教育资源主要是指显性教育过程中所运用的明确教育材料,即教科书或国家的政策方针、道德规范等。而隐性教育资源是相对于显性教育资源而言的,是在教育一方或双方不知道教学目的的情况下,对教育的效果无法预测,教育的方式非常灵活而且不仅仅局限在课堂上,主要通过间接渗透、亲身体验、情景暗示、环境熏陶等等看似无意教育的方式来实现教育目的的过程中对受教育者发挥影响作用的教育资源。

由此可以这样认为:隐性教育资源存在于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间接并潜在的教育活动中,其作用方式是通过受教育者无意识的,非特定的心理反应发生作用的教育性经验的传递与渗透。即内隐地引导被教育者,使他们在其生活的环境中通过直接体验或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获得有利于社会发展、有利于他人发展、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思想品德并外化为自己的行为。

1.4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资源,即对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品质发挥隐性教育作用的教育资源,是教育资源的一种,是相对于显性教育资源而言的。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以直接的形式表达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教育方式、教育活动都是显性教育资源,在高校主要是“两课”教学和思想政治报告等。除显性教育资源以外,能以艺术的方式通过暗示、感召、潜移默化、耳濡目染、榜样示范等形式来对学生德、智、体、美、劳、群全面发展有促进作用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都属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隐性资源。为方便起见,以下我们简称为高校思政教育隐性资源。

2 隐性教育资源的特点分析

特点是指事物所具有的独特的地方。这里所介绍的隐性高校思政教育资源的特点是相对于其显性教育资源而言的。通过研究隐性教育资源的特点,来帮助我们在现实中更好的发挥隐性教育资源的独特功能。

2.1 目的的内隐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显性资源,如课堂灌输,专题报告,道德演讲,时事政策报告等,其教育目的是公开的、具体的,直接要求学生接受并付之行动。而隐性资源的教育目的是内隐的、潜在的,它通过无声的渗透,进入学生生活的每个空间,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调整自己的价值观,调整自己的言行,自觉地做一个符合社会规范的公民。这有利于学生在一种放松的状态下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达到寓教于乐、无为而治的效果。

2.2 存在的广泛性

除显性教育资源外,只要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发展有影响的教育资源都可以称为隐性教育资源。小到身边的一草一木、一人一言、大到学校精心设计的建筑景观,他们无不蕴藏着不可忽视的教育力量。比如,有一位青年写了一篇文章——《落叶不只是在秋天》,就源自于一次意外的启发。那是在一个春意盎然之际,他在林中散步,恰好一片叶子落在自己的肩上。他看着这片落叶,感慨万千,这树叶不一定都是在秋天落下!人何尝不是呢?人不一定都会等到老年而去!他由此想到生命的脆弱,更想到自己应珍惜今天的生命,不能误以为每个人都会有老年,一定要珍惜时间。一片落叶就可以令人感慨,珍惜生命!因此隐性教育资源随处可见,只要我们善于开发和利用隐性教育资源。

2.3 影响的多面性

隐性教育的影响有时是不可预知的,因为对于同一客观事物,不同的人看的角度不同,思考的角度不一样,就会得出多样的、甚至完全相反的认识和结论。因此,隐性教育的影响是多面的。比如一位老师领着学生去看一个水池,水龙头在不断地滴水,水池里有很深的小坑。本想让学生体会“滴水穿石”的恒心,结果有的同学提出“浪费水是不对的”,有的同学认为水龙头质量差,有同学提出管理员工作没责任心等等,这充分说明隐性教育影响的多面性,有时候甚至是消极的。这就要求教师把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有机结合、因势利导,使学生从中感受到有利的因素,并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

2.4 效果的持久性

心理学家活切尔和布雷姆曾做过一项政治宣传实验。他们把被试者分为高控制组和低控制组,这两组被试者都阅读同一篇宣传材料,只是在高控制组被试者所阅读的材料中插入一些带明显控制意图的语句,诸如“除此之外皆不可信”,“其他意见不足挂齿”等等。阅读之后测量被试的态度。结果是,高控制组中有50%的人接受了宣传资料的观点,有10%的人态度没有改变,而40%的人的态度向相反的方面变化。而低控制组中有67%的人接受了宣传的观点,有18%的人态度无变化,态度向相反方向变化的人只占15%。这一实验证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的越明显,就越容易引起人们的逆反心理或对抗心理。(2)

我国心理学专家杨治良通过研究也指出:内隐学习具有“三高特征,即高选择力、高潜力和高度贮存(3)。因此,在教育过程中,采取教育目的潜隐的方法,可以使人们消除不平等感和逆反心理,容易使人们敞开思想,广开言路,并且教育效果也越持久、巩固。

2.5 方法的灵活性

显性教育资源主要是通过传统的课堂教学来给学生灌输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虽然现代教学论也开发了课堂教学的诸多新教学模式,但都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隐性教育资源的运用方法则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如渗透式、弥散式、熏陶式、暗示式等,从生活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中引导学生,使学生在自觉与不自觉之间认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自己成长的重要性,在实际生活中感受良好的道德品质对自己生存的重要意义。这些自我感受、自我教育比他人的灌输在心灵中烙印更深,因为“百闻不如一见”。

3 隐性教育资源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功能分析

3.1 全面实践素质教育的功能

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时代对教育的迫切需求。正是因为隐性教育资源具有目的的内隐性的特征,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开发并利用隐性资源,可以为学生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和成长氛围,利于学生获得积极主动、轻松愉快的发展。而隐性教育资源的存在的广泛性、影响的多面性等特征,又赋予高校思政教育全面推进的效果,既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提高审美情趣,也有利于学生智力(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创造性思维、分析解决问题的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的开发和思想品德的提高。另外,社会实践也是隐性教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践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2 引导示范功能

每种资源要发挥他的教育功能,都要求教育者精心的设计和策划。隐性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目的内隐、方法灵活,存在广泛,处处以“榜样”、“号召”、“启发”等形式来达到持久的教育效果。另外,隐性教育资源的示范性越强,隐性教育效果也就越明显。

3.3 传播功能

施拉姆在《传播学概论》一书中,正式将传播功能定为:雷达功能(监视)、控制功能、教育功能、娱乐功能。(4)隐性教育资源的存在就对周围的人发挥着这些功能,如学校、班级、社团的规章制度就以这种方式无声地监视、规范学生的言行,发挥着雷达(监视)功能;教师、领导、专家、先进人物及他们所取得的成就、人格魅力、感人的事迹在现实中对学生起着无形的控制作用;文艺演出、影视、音乐、舞蹈、体育竞技等这些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的娱乐形式发挥着其娱乐功能;而隐性教育资源在发挥以上功能的同时就起到了最终的教育功能。

3.4 激发学习者自主学习的功能

班杜拉(bandura)是社会认知自主学习理论的创始人,他强调人是自我组织的、主动的、自我反省的和自我调节的,而不是仅由外界环境所塑造的,或由潜在内驱力所推动的。人类功能是主体因素、行为和环境三者动态相互作用的产物。(5)隐性教育资源的开发有利于激发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反省的内驱力,是学生通过潜移默化,把自己的行为与现实环境进行自觉的对比,自我评价,最终到达到自我矫正。

4 结论

【思政功能】推荐阅读:

大思政06-21

思政课06-24

思政理念06-25

思政06-28

网络思政07-09

思政对策07-10

大学思政08-16

思政素质08-17

思政平台09-09

党建思政09-21

上一篇:公共投资项目下一篇:患儿静脉输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