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思政(共10篇)
大思政 篇1
社会的不断发展, 让人们意识到知识的重要性, 大批的中国家长不惜花费重金将自己的子女一步步送往知识的殿堂, 希望他们沿着这条路越走越远。但是由于过多的学子走这座独木桥, 在社会现有的状态下大学生已接近饱和。并且这种单纯的对知识的追求, 让某些高校学子只能成为“纸上谈兵”的学究, 一旦进入社会, 盲目且毫无方向感, 自身学过的知识完全融汇不到实际生活中, 更有甚者, 连基本的为人处世, 接人待物都不懂。面对这一囧况, 教育部因材施教, 对症下药, 提出新的教育模式, 致力于为培养出一批高素质, 高水平学子而不懈奋斗, 并通过这种模式的实施, 体现它的价值, 进而呼吁更多的人学习借鉴, 使受益于此。
一、高校思政教育实施育人实践模式的目的
1. 让学生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
知识的根本来源是生活, 当伟人通过自己或他人在生活中经历过的事, 悟出属于自己的东西, 并在以前发生错误的地方能够避免时, 我们就可以说这个人有了经验。但是经验具有不确定性, 它始于生活也必然被生活检验, 因为实践是检验理论的唯一标准, 当然, 实践就是在生活中实践, 而理论自然是对经验的一种精简概述。为了让学子们深刻领悟到思政教育的理论知识, 高校必须将学生放在具体环境中学习、思考, 只有这样知识才是深刻的, 全面的。
2. 让学生回归社会
大思政视野下的教育模式改革, 就是让学子在原有的枯燥、单调的学习模式下, 重新融入社会, 做到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这种教育模式, 不同于以往的任何一种模式, 它是一种“饮水思源”式的教育模式, 它的理论基础是从知识的来源处检验知识的合理性, 并让学生深刻意识到“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并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使他们有信心和勇气敢于以恰当的姿态和心态步入社会, 真正做到成为学生进入社会的垫脚石和蹬跳板, 让学生不再害怕社会, 避免学生一毕业就失业的悲剧现象发生。
3. 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在提出思修育人模式之前, 高校的思修和政治课程除了专业院系学习之外, 几乎都不被人重视, 其实, 思修和政治是非常好的两门课, 它值得学生学习和思考, 因为他对学生的各种价值观形成具有非常好的现实指导意义。一般来说, 素质和修养高的人和政治眼光独到的人, 都是生活中的睿者, 他们能更好地透过现象看本质, 同时做到宠辱不惊。他们有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 有自己的思想和做人原则, 并且不会轻易改变。这些都是思修和政治带来的益处, 因此, 通过对它们的学习, 学生会形成属于自己的一种价值观, 这种观念将随时体现, 并影响一生, 甚至是学生人生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二、高校思政教育实施育人实践模式的作用
所谓的大思政高校思政教育, 就是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更强的思想教育, 高校开展大思政教育, 要以高校教学改革为总体指导思想, 真正将思政教学与大学生的日常学习与管理紧密融合在一起, 促进现代化的大学思想教育体系, 最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互通、传统思政教育与创新思政教育相长的目的。我国高校思政教育的主要思想是针对高校学生的需求及成长需求进行课程设置,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 大思政教学模式被提出, 近些年开始普及, 大思政教学模式下的思政政治教育, 将社会实践、素质拓展及校园文化等内容都融合到教学活动中, 并且会有专门的辅导人员, 为学生进行实践环节的教育, 为他们提供暑期实践指导, 保障思政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遍地都是大学生的时代里, 想要脱颖而出, 除了需要具备过硬和扎实全面的知识外, 还应该有良好的道德理念和自身素质。只有具备这些, 才能在竞争激烈、日益变化的现代社会里谋得一席之地, 才能长久的立足。这也正是大思政视野下高校培养学生的终极目标。教育部通过让学生在校内接受思想教育和政治熏陶, 并在原有的基础上经常性地安排学生进行实践理论学习, 让他们频繁地进行实际学习, 将课本上抽象的理论化知识在现实中得到直接体现, 这样的教育模式能让学生受益匪浅, 并举一反三, 真正实现高校为社会打造一批高素质, 高水准人才的目标。这样的教育模式, 能让学生在真正进入社会时, 即使面对社会中的各种复杂的关系网都能做到心中有数, 不阿谀不奉承, 并保持该有的风度;面对社会中的各种打击和困难, 都能做到不卑不亢, 化压力为动力, 并保持自己的风骨。
三、高校思政教育实践模式的改进措施及价值体现
1. 价值体现
(1) 整合思政教育资源, 让理论回归现实。
学生对思政的学习, 不应该局限于书本上简单的几点知识内容, 还应通过社会、家庭等各个渠道获取思政信息资源。随着社会的日益快速发展, 各种知识和理论的更新速度都非常快, 只有及时查询和学习, 并将获得的理论知识分享给同学和老师, 再付诸社会实践, 才能使其得到最大的价值体现, 才能不被不断变化的时代淘汰, 才能成为新时代的淘浪者。当然, 这是大思政视野下高校建立的新型思政育人实践模式的根本意义所在, 它不仅充分融合了校园书本、校园社联、社会义工、社会政治等思政教育资源于一体, 而且通过这种模式, 让学生的知识实现由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历史性飞跃, 真正达到育人成才的目的。
(2) 优化思政教育的环境, 提高教学质量。
大思政视野下的思修与政治环境错综复杂, 包含的内容各种各样, 关系到政治、文化、经济等等。在这样一个复杂的环境系统中, 大思政视野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更应积极联系社会、家庭、校园, 将三者关系紧密结合, 让这些能影响思政教育实践模式的消极因素及时消除, 促进思政教育模式的积极因素彼此建立关系, 从而最终实现为高校学子提供良好教学育人环境的目标。
(3) 提供思政教育新模式, 发挥主体作用。
好的社会成果效应离不开恰当和强大的宣传力度。高校的思政育人实践模式也不例外, 为更好地实施实践课程, 需要社会的广大人民群众支持, 俗话说, 得民心者得天下, 只有社会群众配合校方积极响应, 新的思政教育育人模式才能积极有效地展开。所以, 在实行思政育人实践模式之前, 我们要做好群众工作, 比如在社会中开展教育知识讲座, 提高社会人士对思政教育重要性的认识等, 这些方法的实行, 对得到社会群众的支持和关心都有一定的影响和帮助。通过和社会人士的交流, 达到塑造学生人格修养的目的, 促使他们成为社会的栋梁。
(4) 拓展思政教育平台, 丰富实践经验。
在高校未实行思政育人实践模式之前, 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并没有全面的认识。其实, 在高校内, 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是非常丰厚的。只是未被发现和及时开发利用而已, 所以, 我们要学着充分挖掘利用被潜藏起来的丰富资源, 因为它不仅可以为大学生开辟一条更具有创新可行意义的道路, 而且可以为大学生拓展一个新的能够真正交流的平台。它使学校的每个学院都能建立联系, 甚至可以实现与校外企业合作的目标, 进而邀请知名企业家在校园课堂里与大学生面对面交流, 让学生学习并积累实践经验。
2. 改进措施
(1) 坚持以人为本与学生自身发展需求相结合。
大思政背景下的高校思政教育, 教师应该坚持“以生为本、因材施教”的宗旨, 将学生的自身发展及能力培养作为教育的方向和目标。在思政教育过程中, 要关注学生的情感, 倾听学生的诉求, 最终达到学生精神层面与知识层面都得到进步的目的。
(2) 对高校思政教育内容进行明确。
思政教育工作者及相关的教育部门, 必须强化思政教育改革的力度, 完善高校思政教育的内容, 内容要以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管为基础, 将实现学生的自身价值与实际情况相结合, 帮助学生构建和谐的心理世界。另外, 高校思政教育还应该结合当前教育改革的需求, 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和落实, 保障高校思政政治教育的可行性与针对性。
(3) 完善高校思政教育方法。
教学方法是否合理、科学, 会直接影响教育质量。因此改进我国高校思政教育方法, 避免重理论轻实践的老问题, 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才能彻底推进我国思政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现阶段, 我国很多高校思政课程上, 基本还是以理论教学为主, 因此实践教学, 增加实践课程的比重是非常必要的。在实践教学中汇总, 要增加学生亲自参与与体验的环节, 教师要积极了解学生的内心感受和想法, 以此为制定实践教学内容, 切实保障思政教育的实际效果。比如, 要强调学生团结、协作的思想, 鼓励学生参与集体活动等, 这些实践拓展训练, 对于学生形成良好思想行为及提高实践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
随着高校思政教育实践模式的不断展开, 这种方法已经开始在高校内深入和实行。它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能力, 也可以挖掘学生在思政方面的新观点、新见解, 对提高大学生思政教育质量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对高校学生的立徳成才培养也具有非常的积极标榜作用。总而言之, 学校要从实际出发, 以科学理论为指导, 结合社会热点问题, 不断改进思政育人实践模式, 努力为社会输送大批高素质、高水平栋梁之才, 为建设美好的明天而不懈奋斗。
摘要:为提高高校学生的素质, 教育部对思政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它不再是简单地考查学生的思想教育质量及对政治理论知识的掌握, 而是站在这一基本角度上, 深层次地检验学生对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力, 通过建立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 让广大师生在大思政视野下深刻地认识思政教育的重要性。
关键词:大思政视野,高校教育,实践模式,作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储德峰.试论高校“大思政”教育模式及其构建——以上海政法学院为例[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2, 04:100-103+109.
[2]宏蕊.高校思政教育资源的多元整合——基于“大思政”视角下的研究[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4, 04:65-68.
大思政 篇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承担着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大使命。在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的新媒体时代,如何创新高校思政教育的方式,是摆在高校和思政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
近年来,各地各高校下大力气创新思政教育的手段和方法,摸索出不少行之有效的路子,积累了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本报今日起开设“聚焦高校思政教育”栏目,报道其中的典型做法,敬请关注。
“姜老师把亲历过的浦东开放开发、申办上海世博会等故事讲得生动接地气,我从中感受到上海20多年来的变化,这正是中国改革进步的缩影。”听完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姜斯宪主讲的“读懂中国”形势与政策课,电子信息专业大一学生方荣耀收获满满,赞不绝口。
近来,一批“中国”系列课程在上海高校涌现:大国方略、创新中国、人文中国、智造中国、读懂中国、中国道路……不仅强化显性思政,将传统的思政课上出新面貌,而且细化隐性思政,深入发掘通识课、专业课的育人资源,以活泼的课堂组织形式、生动的案例和对于国情的贴切把握,赢得大学生热捧。
传统思政课上出新面貌
上海在高校推行“课程思政”改革试点,按照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素养课(即通识课)及专业课三类课程功能定位,从内容建设、教学方法、师资团队乃至互联网手段载体运用等途径推进改革,着力实现全课程育人。
作为“4+1”思政课中的“1”,形势与政策课在部分高校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上海交通大学推出“读懂中国”课程,把传统的思政课上出新面貌。该课程坚持问题导向,按照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外交6类内容建成100个教学模块,每个模块分别配套文稿与课件,让学生易于接受又印象深刻。
前不久,姜斯宪讲授第一课“卓越全球城市上海”,用生动的案例帮助学生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来龙去脉和奋斗历程,让学生大呼过瘾。“这是交大学子的必修课,目前已面向大一和大二的8000名学生开展,不久后将推向大三学生,形成全覆盖、不断线的思政育人局面。”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朱健说。
上海市教委面向全市推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超级大课堂”,问题来自学生、声音来自一线、点评来自权威,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直接对话交流,甚至不避“尖锐问题”,真正让课堂活起来。
“思政课是对大学生系统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路径,是社会主义大学的特有优势,通过深化改革,突破‘你教我学’的传统教学模式,可以引导学生对问题用主人翁的态度思考。”上海市教委副主任高德毅说。
通识课上感受中国自信
“为什么学生喜欢‘大国方略’课?因为他们喜欢科学家、工程师那种不说教式的讲解,因为他们在内心里渴望理解中国道路,感受背靠国家的那种自信乃至‘霸气’。”上海大学“大国方略”课程首席专家顾骏教授说。
上海多所高校在通识课中融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配置优质师资,注重课堂互动,带领学生触摸历史、感知现实。这些课程包括上海大学“大国方略”与“创新中国”、同济大学“中国道路”、华东政法大学“法治中国”、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人文中国”等,坚定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治国理政”课聚焦中国共产党自身治理及治国理政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分为国共反腐史鉴、从计划治理到市场治理、文化自信哪里来等15个专题。专家搭建课程框架,主讲教师准备教学提纲和完整的教案,由本校骨干教师或相关领域校外专家担纲授课。如首讲直面学生疑问“为什么治国必先治党”,回顾国共两党治党历史,在正反两方面的对比中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
上海大学“大国方略”采用“2+1”师资搭配模式,1名授课者为来自非限定领域的学者、企业家、工程师,讲述个人科研感想、服务国计民生的历程,2名课程主持人负责串场、点评,把握课堂的主流方向。顾骏这样总结课程的特点:“用故事说清道理,用道理赢得认同。”
该课程已开设6学期,受益学生超过1000人。课程还产生带动效应,采用相同模式的第二季“创新中国”也已开设3学期,第三季“创业人生”即将启动。
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杜艳华说:“上海市教委的资助支持为‘治国理政’课程开发提供了‘第一桶金’。课程随即进入良性运作轨道,已进行12个专题,120人的班额无法满足学生的选课需求,接下来我们准备扩容。”
专业课透出人文情怀
课前向遗体鞠躬,上完课献花表达敬意,学生与逝者这样建立了情感的关联。在上海中医药大学,原本“冷冰冰”甚至令人望而生畏的人体解剖课,如今透出温暖的人文情怀,学生在收获专业知识之外得到人格的历练与提升。
“要是没有德育意识,解惑的工作做得再好也只能算是一个百度输出终端。”上海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张智强一席话,道出一大批教育工作者的心声。上海高校扭转专业课程教学重智轻德现象,以专业技能知识为载体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让课堂主渠道功能实现最大化。
上海中医药大学开展“德育实践专业课程”重点项目建设,将专业课教师也作为育人队伍主要力量。首批10门课程立项,新增13门,另有28门作为院级项目培育建设。这些课程已占全校500多门专业课总数的10%。
“人体解剖学”任课教师带领学生走近遗体捐献者家庭,与家属座谈,感受捐献者们“宁可医学生在我身上千刀万剐、不希望他们成为医生后在病人身上割错一刀”的奉献情怀。“急救医学”课采用团队合作与角色实践教学模式,在培训急救能力的同时增加医患沟通、换位思考、人文关怀等教学元素。
上海外国语学院开设“中外时文选读”课,将外语专业教育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结合在一起,教学篇目不仅有《泰晤士报》《华尔街日报》等西方媒体的专家文章,还包括习近平总书记在比利时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李克强总理在20冬季达沃斯论坛的致辞等。
高校思政课大课堂教学节奏探讨 篇3
关键词:大课堂;“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课堂节奏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10)-05-0067-002
课堂节奏主要是指一堂课的张弛快慢及其有规律的变化,它参与知识的呈现与意义建构,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组成部分。以具有一定节奏呈现的知识,能增加学习内容的可感性,切合学习者的认知心理,促进学习者领会和掌握学习内容。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对教学的敏感程度、思维活跃程度的变化规律,将教学内容与相应的教学方式有机结合,使教学在张弛有致的和谐节奏中进行,从而提高课堂的效率。在大课堂下,要使学生在90分钟的课堂教学中始终保持良好的思维状态,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把握学生注意力变化的规律性,合理安排课堂教学时间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会呈现阶段性变化。根据这一规律,教师安排课堂教学时间时,要特别考虑学生注意力变化的四个阶段:一是注意力转移期。学生从喧闹的课间环境回到课堂,需要稳定情绪,这段时间教师最好安排一个课前15分钟,给学生们提供自我展示的舞台,以小组或个人的方式上台进行时事点评、情景剧表演、讲红色故事、演讲等,通过这样一些形式多样、人人参与的开场白,不仅能够在较短的时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更重要的是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提升学生的多方面能力。二是注意力稳定期(15-45分钟)。这段时间学生容易把注意力集中到课堂内容上,是整堂课的黄金期。学生精神饱满、情绪稳定,最适合安排核心的教学内容,并运用语言和感官刺激等手段,突出重点,引发学生探究。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疑惑与顿悟的交替出现,就是教学节奏变化的焦点和契机,如果我们能捕捉好这一契机,就能较好地调控教学节奏,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三是注意力分散期(45-75分钟)。课堂上,如果教师教学方法单一,再加上学生长时间的注意力集中,很容易引发学生心理和生理的疲劳,学生往往会注意力分散。此时教师应采用新的互动来调节学生的注意力,如小组讨论或合作项目、相互辩论等。经过调节,学生的注意力可以有适度回升,状态有所改善。四是注意力反弹期(75-90分钟)。临近下课时,学生的状态往往会有所反弹,出现另外一个小高峰,教师应当抓住这一机会,很好地巩固和升华前面的教学成果。如有位教师在上完一次课的内容时,留下10分钟让学生每人说出本堂课的收获和感悟,学生情绪高涨,在彼此的交流和分享中理解和巩固了所学的知识。
二、设计好教学内容,调控课堂的讲授节奏
要控制好课堂节奏,必须合理设计一堂课的教学内容。教师备课时要认真分析教学大纲,全面把握教材,明确一堂课的知识点,考虑好应强化什么知识,弱化什么知识,补充什么知识。确定好知识容量,就为形成良好的课堂节奏创造了条件。
但是,这些知识如何传授,哪些是重点,要浓墨重彩,哪些是非重点,该轻描淡写,却是非常讲究的,需要合理控制讲授节奏。在思政课的教学中,围绕育人这个根本,教师先简要阐明所要讲授理论的基本内容、主要观点、它所要解决的问题。当学生初步接受某一理论之后,紧接着介绍一些相关材料、案例,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和其他教学方法对所讲理论重点分析说明,以加深他们对理论的理解。特别是要收集与社会生活实际相关的案例、材料,制作并演示与理论内容有关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如学生经常关注社会分配差距问题,官员腐败等,教师就应直接面对,加以引导,不应回避。如果教师对社会问题关注不够,思考不深,在讲课过程中有意无意地回避这些问题,就会引起学生在“感情”上“拒绝”接受教师的讲授。教师在完成理论讲授、材料分析后,还要结合社会现实和大学生实际拟出相关思考题,进行实践性教学或情境模拟或行为训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创造和谐、宽松、民主的教育教学环境,引发讨论和辩论,把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引向深入。譬如,在讲“社会公德”这一内容时,阐述完基本理论后,教师就可运用现实生活中一些道德问题的案例给予分析深化,引导大学生对诸如“见义勇为”、“见死不救”等社会现实问题展开讨论。进而让大学生思考应该做出怎样的道德判断、道德选择,这样就使原来显得抽象、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具体、生动、有趣,使课堂教学由“要你怎么做”的被动思维模式变成“我应怎么做”的主动思维模式,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总之,一堂课90分钟的内容要有个总体安排,开头结尾要灵活机动,重点难点要留有充足的时间,具体到每个课时则应根据该课的实际需要分配时间。既要定时,又要灵活机动,才可能使课堂教学井然有序、节奏鲜明。教师切不可上随意课,漫无边际地调侃,浪费时间的“马拉松”式教学是良好课堂节奏的大忌。
三、把握课堂节奏规律,选择适当教学方法
适当的教学方法是保证良好的课堂节奏的主要条件。课堂教学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使课堂气氛动静结合,既让学生积极参与,踊跃发言和热烈讨论,又要让学生静心听课、深入思考。
在大课堂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中,思政课教师要善于调适教学方法。除讲授法外,还可以选择运用以下教学方法:
1.课堂讨论法
在这种学习方式中,教师必须充分发挥其课堂驾驭能力,讨论要有放有收,事先准备充分,掌握翔实的理论和事实材料。必要时教师以平等的身份成为讨论中的一员,以引导讨论方向。小组人数以4-6人为宜,讨论时间不超过10分钟,全班交流一般以10-15分钟为宜。如在学习“大学生的择业观和就业观”内容时,选取与大学生密切相关的求职择业问题展开讨论,采用话题讨论的方式,围绕当前的就业形势、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生卖猪肉、先就业还是先择业、大学生创业等几个话题展开,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同学们参与思考,参与教学互动,使同学们在大学阶段就开始培育就业意识、增强就业观念,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2.研究学习法
研究学习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研究的题目可大可小,可以是简单思考、查找资料后就能得出一个结论,也可以是同学讨论后形成的一个方案,还可以是经过社会调查之后写出调查报告,形式不一,主要是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提前给出可供选择的几个题目,分组准备。如教师可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和双休日,以5-6人为一个小组,就老师布置的题目展开社会调查,并写出调查报告。召开调查报告展示会,各小组展示自己的调查研究成果。
3.情感体验法
在讲述人生观、价值观内容时,单纯理论与事例结合的方法,很容易使课堂变成简单的说教式,那些杰出人物的人生价值选择又容易使学生产生距离感,一些口号式的理论学生总是理解为大道理,觉得不现实。而一些感染力很强的活动却能让学生感悟人性的美,起到很好的教育效果。如在进行“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教学时,可以让学生闭上眼睛,回忆一件自己做过的好事,无论大小,然后引导学生体会当接受别人感谢时的感觉,告诉学生:我们的存在或大或小对别人对社会有意义,这就是人生真正的价值。人活着不完全是为了物质利益,很多时候就是一种感觉,我们能够找到这种价值感,就体会到自己的价值在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在实现。如此可以把看似理论化的、学生称之为“大道理”的观点演绎成实实在在的感觉,从而得到学生的认同和支持。
4.演讲、辩论法
这是对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自我认识能力的最高形式的训练,演讲内容、辩论题目不一定直接与书本有关,但必须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结合。
老师要把握全局,对每一位演讲的学生进行客观但侧重于肯定的评价,老师的评论只要两三句话,有时可以是一句诙谐的语言,就能引导方向,控制全局。这时的课堂可以是宽松、民主、自由的,学生是真正的主体,对个别偏激观点不能直接批评,应以引导转移为好。此时,老师的角色应该是:提出活动内容的倡导者,学生确定议题和讨论活动时的参谋者;活动“初级阶段”的示范者,学生活动开始后的场上指导者;学生活动结束后的参评者。
演讲或辩论题目可事先让学生设计,教师收集整理后交给老师,最后让学生自己来确定演讲主题或辩论内容,如“手机上网与课堂学习”、“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对立统一性--中国的经济与环境”、“大学生怎样才是美丽的”、“为今后赢得企业的欢迎和赏识,现在我们应该做什么?”
现在的学生在全方位接受外界的知识信息,自主意识强,思维日益成熟。若把它们看成小孩子,随意支配,不仅不能激发学生兴趣,反而引起学生的反感。所以,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集思广益,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四、利用教育机智,调节学生情绪
学生的情绪是影响课堂节奏的重要因素。一堂课如果学生情绪涣散低落,烦躁惊恐,教师就是口若悬河,也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相反,若一堂课洋溢着积极热情、欢快喜悦的气氛,那就为形成良好的教学节奏打下了基础。因此,教师一定要关注学生的情感表现,利用各种教育机智,调节学生情绪,从而控制课堂节奏。当发现学生疲倦时,教学应变换节奏,轻松一下,穿插一些有趣味性的东西,以活跃课堂气氛;当发现多数学生已听懂教学内容,表现得漫不经心,注意力分散时,应加快节奏,增加密度。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察颜观色,发现情况及时进行情感调节,消除不良情感,利用积极情感,让良好情绪始终环绕课堂。这种良好情绪的维系,需要教师采用多种教育机智才能达到。首先,教师要有较强的语言功夫,用高超的语言技巧打动学生征服学生;其次,教师要有良好的课间过渡技巧,开始、中间、结尾应浑然一体;再次,教师要善用举例、比喻等手段;最后,教师要有幽默感,使学生在欢乐、愉快的笑声中获得知识。
总之,课堂节奏的控制既是一门教学艺术,又是一门复杂的学问。每位教师要做到高屋建瓴、游刃有余地控制和把握课堂节奏,还有待于自己去认真分析,用心研究。
参考文献:
[1]顾通达.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思想,教育信息化.2002年12月
[2]马蕾.如何把握政治课的课堂节奏,思想政治课教学.2009年第9期
大思政 篇4
思政教育作为培养受教群体心理,促进受教群体思想及价值养成的重要手段,在高校教育中肩负着非常重要的社会责任。首先,其引导着高校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养成。就当前社会而言,社会群体应具备一定的社会责任,才能有助于社会的发展与稳定。思政教育塑造高校学生思想,使其对自身肩负的社会责任拥有一定的认知,从而保证了其进入社会后及时有效的带入社会角色,完胜社会交付的使命。其次思政教育培养了高校学生正确的价值理念。在社会群体的社会活动中,充斥着不同人的不同价值观,这些价值观有积极进取的,也有消极危险的,对此良好的规避不利,吸收正确价值观对涉世未深的高校学员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高校思政教育,在有效的范围内确保了高校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并且培养塑造了其分辨好坏的能力,保证了其在步入社会时,可以更好的规避风险,吸收正确思想。最后,高校思政教育通过生动地理论实际结合,令当代高校学生认清了社会现实风气及社会现实需求。社会是需要良好的社会风气才能有效的发展并确保内部环境的和谐稳定,良好风气就目前而言是社会的基本需求,通过高校思政教育,借由实际教学,社会需求的良好风气将有效落实到高校群体思想建设之中,并最终成为其努力发展的目标所在。由此可见,立足于“大思政”视域下的高校思政教育肩负着非常重要的社会责任,对高校教育下的大学生思想建设起到了关键作用。
二、思政教育高校开展的重要价值
思政教育落实于高校教育之中,确保培养高校人才的社会责任感,实现“大思政”思想视域下的价值体现。可以说,运用教学手段,促使实现与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思政教育,有效的开拓了学员的社会视野,令学员在教育中感受到良好思想品行带来的精神满足和内心充盈。在此基础上,思政教育将切实的培育高校学员的精神面貌,促使其拥有良好的生活态度,并借此服务于社会,推动社会的整体发展。借由理论实践结合手法,以引导为主,以建设为辅,确保思政教育在方法上更具人性化,将可以催生大学生群体自主性产生,并积极参与到思政教育中与思政建设中。皆由此,调动其学员参与的热忱与参与的积极性,不但可以满足学员的思政教育需求,同时也有助于思政教育平台的建设,确保更进一步的交流与引导,提升教育平台涵盖范围内的整体思政建设,与思政教育渗透。可以说,就目前社会发展而言,思政教育与思政建设于高校开展拥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价值,其对建设与培养社会需求人才,完善社会道德体系,构建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作用,就目前高校学员思政建设而言,影响弥足深远。
三、思政教育高校开展的现实困境
1、高校学员思政教育中主体性缺失
当前,就目前教育形式而言,立足于“大思政”视角下的思政教育在实际开展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与困难,其主要原因在于高校教育主体性的错误认定,从而导致了高校学员在思政教育中主体性的缺失。目前高校思政教育主体仍立足于教师教育,忽视了学生应为教育主体,由此使学生参与教育教学积极性不高,甚至忽视了思政教育塑造本身思想的重要性。久而久之,思政教育沦落为大学教育中可有可无的存在,完全失去了其培养人才,明确社会需求的重要价值。
2、思政教育理论重视过度
与思政教育主体性认知偏差导致的主体性缺失相比,思政教育理论重视过度也同样造成了当前思政教育开展的困难。众所周知,思政教育其重点目标是培育良好的精神状态与思想道德,仅仅理论贯彻无法切身实际的反馈到学员思想建设之中。众多接受教育者均会将理论知识定义为可有可无的无用知识,并不能很好的将其与实际相结合,确定理论的实际价值。而当前的思政教育完全不考虑学员的心理状态,一味的强调理论知识的重要性,造成了受众群体的厌烦与逆反心理,从而桎梏了思政教育的良性发展。
3、思政教育内容脱离实际
当然,思政教育重视理论的同时,其内容必定成为理论贯彻的辅助,因此缺乏实际支撑的思政教育内容,变得空泛而不切实际,完全脱离当前社会需求,脱离当前受教群体需求。可以说,华而不实、陈旧腐败、落后老化的思政教育内容将思政教育真正推向了毫无用处的科目门类之列,并最终致使教育者、教育组织、受教者均忽视了思政教育的重要价值。另外,思政教育不切实际的教育内容也同时忽视了受教群体的教育需求,从而加深了受教群体对思政教育的厌烦情绪,也是致使思政教育无法在高校中有效开展、科学开展、有价值开展的重要问题。
四、思政教育高校开展的改革创新之路
1、构建以人为本思政教育体系
思政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手段,突破瓶颈,改善困境将可以凸显自身育人价值。因此针对目前思政教育存在问题,首先因明确思政教育的教育主体,以人为本思想在思政教育教学体系中落实,将大学生明确为思政教育主体,切实实现为人服务理念,确保思政教育促进大学生发展。因此高校在教育过程中应调动大学生主观能动性,以自主学习、自主发现、自主实践、教师监督模式开展思政教育,教师职责从教书转移为解惑,从而实现思政教育主体认知科学转移,确保思政教育主体自主自立参与并积极建设高校思政教育。
2、认知理论实践结合重要性
确保高校思政教育主体的科学转移的同时,也要保证教育机构认知理论之外的实践重要性,并确保科学融合理论与实践知识,对高校思政教育开展也有着同样的价值。因此高校在开展思政教育时,应确保思政教育人员的认知到位、手法科学、思想先进,切实推动高校思政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而实现高校思政教育存在价值。与此同时,高校思政教育实施也同样需要丰盈自身见闻,时刻与时代接轨,保证其内部教育内容的与时俱进,并借由当前社会局势,开展正确的引导,令学生紧密围绕在社会大环境下,通过实践活动来增加自身各项认知。
3、落实思政教育因需而动
在确保教育主体科学确立,理论实践相互配合的前提下,思政教育因需而动的机动性将被大大增强,紧抓时代需求,建造社会需要人才将不再是空口白话。对此,大学生群体也将收获良好益处,在教育过程中体验精神丰盈与心灵满足。可以说,大学生的心理满足是确保其心理需求的重要手段,只有令其体现到自己的存在价值,才能确保其运用科学手段完善自己的思想行为,来确保存在价值的进步发挥。因此,社会实践活动应迎合社会需求,并且以大学生心理满足为出发点,切实做到既满足大学生心理需求,又满足社会需求,从而实现“大思政”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发挥其重要作用,培养、塑造、完善高校学生人格与思想精神,促进其服务与贡献社会,从而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子涵.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发展规律与成长路径研究[D].上海大学,2013.
大思政 篇5
关键词:大思政教育;德育;实效性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高校学生在价值取向、道德观念等方面发生了巨大改变,是非观念淡薄、个人主义等不断出现在大学生思想中,对学生日后生活和工作十分不利。更新学生的德育理念,提高高校德育实效性成为现代高校教育的重点。
一、我国大学生德育实效性存在的不足之处
1.与学生之间的矛盾
目前,我国大学德育教育情况并不乐观,传统大学德育工作方式和方法单一,教育内容落后,致使大学德育教育缺乏鲜活性,学生难以接受。由于大学生德育缺少有效的奖惩评估机制,无法客观、真实地对德育教育工作进行评估,学生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没有得到锻炼。另外,大学德育教育普遍是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作为德育教育的主体地位,没有充分考虑学生未来发展需求。
2.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
大学是连接社会与校园之间的重要桥梁,大学生德育实效性与社会发展需求之间存在矛盾:一方面,大学生在道德行为选择上知行不一,阻碍德育教育的开展,使其作用难以发挥到实处;另一方面,由于大学生在思想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在接受德育教育过程中,态度也是千差万别,极易出现抵触情绪,且大学生的道德认知和判断能力并不强。
3.与学校之间的矛盾
受到社会发展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中存在一些错误观念,对我国社会良性发展十分不利。诚然,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重要载体,也希望通过落实德育教育、提高德育教育实效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观念。但是,由于缺少统一规划、指挥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即便很多高校也在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但是,大学生在道德情感等方面依旧存在很多疑问,导致在生活中难以准确判断道德行为,影响高校德育教育实效性。
二、“大思政”教育視野下,提高高校德育实效性的有效措施
1.树立正确观念
观念是人们行动的基础,在高校德育教育中,树立德育优先思想观念十分必要。教师要提高对德育教育内涵的认识,将德育教育与生活结合到一起,提高德育教育的社会实践性,促使德育教育能够服务于学生生活。另外,高校要高度重视德育教育工作,将德育工作提到首要位置上,加强对德育教育的监督和管理,督促辅导员认真落实学生德育工作,提高德育工作水平,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除此之外,高校德育教育的重中之重是大学生,主要工作任务就是将学生作为德育主体,关心、理解学生,促使学生能够积极发挥创造性、能动性,最终实现培养学生主体素质的目标。学校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在待遇、政策等方面向德育教育队伍倾斜,吸引更多人才参与到高校德育教育工作中。
2.构建良好的德育教育环境
环境与学生息息相关,构建良好的德育环境是提高高校德育教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因此,高校要结合实际情况,优化大学生德育环境,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氛围,促使环境发挥优势,为学生接受德育教育提供保障,提高高校德育教育整体质量。另外,为了能够有效提高高校德育教育实效性,高校应积极推广全面德育教育,将德育教育从课内发展到课外,从校内发展到校外,通过构建网络,覆盖整个校园。
3.建立高素质德育教育队伍
教师是高校开展思想教育的重心和基础,其综合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着德育教育的效果和质量。然而,目前,我国大学德育教育队伍综合素质并不高。因此,在“大思政”视野下,高校要加强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德育教育师资队伍,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订科学、合理的培训计划,提高教师整治、思想等综合素质,使其坚持与时俱进原则,增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和疑惑,提高德育教育质量,从而提升高校德育教育实效性。
4.进行全过程德育教育
全过程德育主要是指在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都需要渗透德育教育,它是提高德育教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和关键手段。由于学生不同时期的特点是具有差异的。因此,高校进行德育教育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将德育教育潜移默化地融入到学生学习和生活中。例如:大四阶段的学生即将参与社会工作,德育内容应转向社会化,确保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实现自我价值。
根据上文所述,德育教育作为我国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念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高校应转变传统观念,更新德育教育观念,运用“大思政”视野来分析影响高校德育教育实效性的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教师的培训,进行全过程德育教育,确保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顺利开展,从而提高德育教育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张林,穆奎.大学生德育实效性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8(3):259-261.
[2]徐国强,王晨燕.大学生价值观调查分析及教育对策[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20(5):12-14.
大思政 篇6
关键词: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大思政教育”理念,学生可持续发展
当前,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许多新的困难和挑战, 思政课的作用正不同程度地被学生人为地弱化。如何适应形势要求, 拓展思政课教学内容, 创新思政课教学方法, 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 凸显思政课的作用, 是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重大课题。笔者认为, 就施教主体与施教模式而论, 思政课教学要在实质上打破常规, 践行“大思政教育”理念。
优化组合, 创新高职思政课教学的施教主体
作为思政课教学的对象, 高职学生在其价值观、人生观、思维能力诸方面都有一个阶段性与连续性有机统一的发展与完善过程。当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以及学校原则性的育人功能, 时刻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与高职学生的身心成长。在众多的影响因素中, 思想政治教育的施教者对学生的影响尤其重大和深远。
切实实现身份转型, 从教师型转向导师型思政课的施教主体——专职教师能否真正实现身份转型是践行“大思政教育”理念的关键。高职思政课教学的效果优劣,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身份转型的程度。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要切实实现从“教师型”向“导师型”的身份转型, 坚持以学生为本, 注重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 真正做到教书与育人兼顾, 传授知识与辅导学生的学习生活相结合, 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生活和人生的导师。只有这样, 高职思政课才不会被边缘化, 其作用才不会被学生人为地弱化。但是, 目前许多高职思政课专职教师转变得仍然不是很彻底。
勇于打破体制限制, 下放思政教育权力高职学生人数不断增加, 高职院校校区规模日益扩大, 而专任思政课教师的增幅却未能与之相适应。现有的专职思政课教师面临着较大压力, 实施思政课教学的难度在不断提高, 对高职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难度也在不断增大。如何弥补思政课课内教学的不足, 调动与集中思政教育的积极力量, 优化思政教学的实效, 是我们必须着力解决的问题。高职思政课教师队伍要构建起专兼职结合、人员立交式流动的科学化模式。要充分发挥学生辅导员、班主任在思政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让他们配合或承担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 特别是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教学任务, 逐步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的交互模式。要将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和学生骨干分子培养成思政课教师的得力助手, 利用他们贴近普通学生的优势, 让他们发挥思政课教师发挥不了的作用。可以将图书馆接近学生的流通部一线馆员, 甚至将生活区的楼栋管理员当作思政工作的近距离施行者, 还可以借助校企合作, 利用学校与企业合作办学, 在企业建立长期的教学、实训、实习基地的优势, 聘请企业领导或优秀员工为特聘思政课教师, 为学生现身说法。这些游离于思政部或基础课部专职思政课教师之外的成分和补充成分, 在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中实际上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是加强和改进高职学生思政教育必不可少的依靠力量和得力助手。以上途径能够填补体制内思政课教学的局限性造成的空白, 随时随地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渗透至学生学习与生活的点滴之中, 时时处处在思想上保证学生思想发展的正确方向, 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这种措施的具体实施效果是可喜的、有效的, 而且是显而易见的。而如何建立一套有效的鼓励评价与互动交流机制, 使这一模式系统化、常规化, 从而发挥它的最大功效, 则有待于进一步探索。
恰当引入教育典型, 发挥最大教育功效面对社会的竞争和压力, 部分高职学生由于起点较低, 对自己的前途既充满期望, 又充满恐惧感, 甚至有些担心连工作都不能找到。开展高职思政课教学时, 教师特别应加强对这一类特殊学生群体的教育、激励和引导。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在教育工作中, 一切都应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 任何规章制度, 任何人为的机关, 无论设想得多么巧妙, 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教师人格力量的作用。”毕竟每一个教师的个人魅力是有限的, 因此, 教师应根据相关的教学内容、适当的教学情境, 向学生及时推介有价值的思政教育典型, 借助典型人物的个性品质、个人修养、职业操守、业务能力和理性精神以及他们个人成长、成才和创业的先进事迹的极强说服力和重度感染力, 对学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产生内在的、连续的、持久的影响。这种方式往往比教师的说教更容易受到高职学生的欢迎。教师向学生推介的典型人物, 一类是由主流媒体推出的理论家与实践者, 如保先教育中的方永刚等, 还有一类是那些生活在学生身边的, 在学习、工作或其他方面得到大众认可而又品德高尚、事迹感人的人物, 如中南大学推出的金展鹏院士、洪战辉同学等人。身边的典型往往更具立体性、多层次性, 有着丰富的情感、饱满的血肉, 这些人和事往往更易于为学生所接受。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如果把握得当, 其思政教育效果往往较之空洞说教更好。因此, 一方面, 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要准确把握主流媒体推出思政典型人物的机会, 学习与推广其先进事迹, 将相关典型的思政教育作用最大化;另一方面, 要及时发掘学生身边具体可感的思政教育典型人物, 学习与推广已毕业的校友中的成功人士、先进个人的先进事迹, 甚至可邀请他们亲自为学生授课, 现身说法, 用他们生动鲜活的事例教育学生时刻对照自我, 鼓励学生锐意进取, 激励学生追求人生的真善美, 引导学生实现自身发展的可持续性。
扎实推进, 创新高职思政课教学的施教模式
毛泽东曾说过:“教改问题, 主要是教员问题。”高职思政课教学能否取得实效, 关键在于执行思政课教学任务的教师, 在于教师能否采用正确的教学方法或途径。不可否认, 课堂讲授模式仍是高职思政课教学的主要施教模式之一, 但也要意识到, 面对新形势、新挑战, 高职思政课教学仅仅依靠专任教师课堂讲授是远远不够的。因此, 在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中, 必须稳妥有效地推进思政课教学模式的创新, 细化教育环节, 深入潜隐层面。
打破传统模式, 实现多角度思政教育在思政教育理念与实践上创新高职思政课课堂教学模式, 是高质量实施新课程方案的必然要求。在课堂理论教学中, 高职思政课教学已基本实现了变单向教学为互动教学, 变理论阐述为案例分析, 变知识传授为情境模拟, 变静态教学为动态教学的改革目标。但随着大学生思维活跃程度的空前提高, 高职学生思政教育也不应囿于传统的第一课堂, 而应渐次拓展, 采取第二课堂、校园公益活动、校外思政教育基地学习、校企合作单位学习考察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主题鲜明的思政教育实践方式。校园文化的各个层面、学生社团的每一次活动, 都可以成为思政课教学的多彩阵地。在这些活动中, 学生通过身临其境的实践, 对理论知识将会有深刻的体验和理解, 也将更好地转化为自己的认识和信念。这样, 学生会真正感受到思政教育不是可有可无的空洞说教, 而是与他们身心健康密切相关的重要环节, 是为他们综合素质的提高奠定基础的必修课程, 是为他们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劲动力的保障。随着校园与社会之间壁磊的破除, 社会调研、社会服务、勤工助学、顶岗实习、生产实习等多种社会实践方式也纳入了高职思政课教学的范畴。思政课教师要有组织、有体系、常规化地参与, 并应提供支持、鼓励与引导。如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的思政课教学就新增了“工训”这一环节, 即思政课教师到实习现场为学生授课。在具体的实践情境中, 学生将理论用现实加以对照, 得以深刻体会并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 掌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同时, 也在实践中领悟到爱国主义、职业道德、荣辱观、和谐社会等概念的核心意义, 体会到为他人奉献的愉悦。这样, 高职思政课教学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必然会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深入潜隐层面, 实现多层次思政教育在打破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 实现多角度的思政教育之后, 高职思政课教学要力求在教学辐射范围上突破显表层面而深入潜隐层面之中, 实现对高校学生思政工作的全方位、立体式的主动占领, 主动渗透。比如, 在校园BBS中, 安排理论素质高、科研能力强、思维活跃、擅长沟通的专职人员, 就高职学生关注的社会思潮流派与即时出现的各种理论与实践的兴奋点进行研究, 对学生进行疏导。再如, 在校园里设置类似于心理辅导的思想政治问题讨论信箱或网络在线交流, 及时捕捉学生政治思想的新状况。这些新举措可以体现高职思政课教学的时效性、针对性与创新性, 但也对高职思政课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实现与学生的高水平即时互动, 使思政教育与解决学生实际问题相结合, 既释疑解惑, 又排忧解难, 一方面要求教师对党的创新理论有着高度掌握, 另一方面要求教师对马列主义有坚定的信仰;一方面教师对社会热点、难点问题要有自己的真知灼见, 另一方面又要深切了解高职学生的思想动态。只有这样, 才能将理论与现实相联系, 有针对性地运用理论武器进行答疑解难, 及时掌握新情况, 随时解决新问题, 从情感入手, 以理论服人。这样, 思政课教学便能如春风化雨, 渐次渗透到学生学习与生活的方方面面, 实现全过程育人, 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
解决问题, 深化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
自实行党中央关于思想政治课课程改革的“05方案”以来, 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不断深入, 教学改革实践成就卓然, 思政课教学已初步实现了从传统的课堂拓展至学生广阔的学习、生活和实践之中, 积极影响着学生的成长成才, 夯实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基础。
同时, 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也面临着许多问题, 诸如高职院校“大思政教育”构建有待体系化, 具体的运行也有待于进一步探索;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待于制度化, 方式方法也有待于进一步改进;高职思政课教师队伍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师资队伍建设任重道远;思政课教育教学实践基地的落实和建设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到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深化。
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一定要结合实际, 严格遵循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规律与高职学生成长成才规律, 深入践行“大思政教育”的新理念, 继续探索新的路径, 以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单绍福.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探索[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5, (2) .
[2]刘万英.新形势下高职生思想特点和思政课教改的探讨[J].广西工贸职业学院学报, 2005, (3) .
[3]翁铁慧.创新大学生思政教育队伍建设的理念与举措[J].中国高等教育, 2005, (20) .
[4]赵琴.赋予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内涵[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3) .
[5]王雪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创新[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7, (12) .
[6]李璐娇.和谐视野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思考和实践[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3) .
“大思政”教育模式之理念探析 篇7
关键词:“大思政”,教育,学生
新时期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创新性研究, 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应该面临的问题, 同时他们身上也肩负着很大的责任和义务。运用先进的思想理念、坚实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 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多个方面进行不断的研究和创新, 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的思想主张。
一、整体性思维的理念
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 使得整体性思维越来越得到思想政治教育者的青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说到底就是进行“人”的思想工作, 而“人”是作为社会人。因此, 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 尤其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朝着系统化、整合化和综合化的方向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 整体主要有四层基本的含义:物质世界是客观的、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整体规定是有条件的, 并且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由部分或局部构成的整体, 不是杂乱的堆积和简单的拼凑;各个部分构成统一的整体, 就使整体具有了不同于局部的特殊性质, 这就是“整体性”。
1. 组织机构一体化。
为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领导, 高校应该成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导指挥中心”, 实行总指挥统一领导、组织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实践以及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协调学校各个部门之间、学校与学生之间、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这样, 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在各个组织环节上才能达到统一, 成为一个整体。
2. 教师队伍整合化。
把党组织、团组织、辅导员队伍全部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系统中。党组织、团组织和辅导员队伍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很重要的教师资源, 他们有着丰富的学生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经历。将其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队伍中, 承担一定的教学任务, 具有重要意义。
3. 课程体系综合化。
在课程整改和建设方面, 可以把思想政治的理论课程与素质拓展课程结合起来, 构建综合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当前, 高职高专的思想政治基础课程主要包括《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等内容。思想政治教育的拓展课主要包括爱国主义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内容。这些课程提供了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等最基本和必须掌握的内容。
二、科学发展观的理念
人是社会的主体, 也是整个大学教学与实践的主体。因此,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要遵循人的主体性原则。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发展, 就是要充分发挥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主体作用。
1. 注重发展, 促进综合素质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养成。
以发展为前提。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改革开放的几十年里, 虽然我国在各个领域都有所收获, 但是如果从西方国家的发展来看, 我国与之比较, 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 我国很重视发展, 其责任依然很重。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 要做到优先将教育工作发展壮大, 遵循我国的教育方针和政策, 努力做到教育可以引领人们向更高的理想目标迈进, 努力为受教育者提供更好的受教育平台, 努力为我国培养出更多的实用型人才。
2. 以人为本, 提升对自身和世界的认知与体验。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 全面实行发展计划。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是如此, 只有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理论与方法, 把大学生的思想、情感充分调动起来, 才能更加有效地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使学生能够在轻松和谐的环境里学习, 从而让他们对自己生活的环境和事物有一个认知的过程。
3. 将教育的工作内容及方法进行改进, 以促进教育工作的协调。
全面以可续发展观为指导, 也就是在各个方面都需要得到发展, 任何一方都不可或缺。所谓协调是指各种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选择要相互适应和促进, 注重发展的良性循环, 教育的思想要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 并且要在教育方式上有所突破, 保持教育的永久性。要始终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个整体。
4. 统筹兼顾, 妥善处理系统内外各要素的关系。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所谓统筹兼顾就是首先在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时要总揽全局, 同时要抓住重点、攻坚克难。其次要运用全面管理的方式, 做到学校从内部到外部都有人负责管理, 这样就可以将具体的工作职责分配到位, 同时还要顾及到学校和社会的关系, 能够站在发展的角度上看待问题。既要让学校得到快速的发展, 又要稳定家庭教育之间的关系;另外还要重视自育和他育, 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注重思想的养成、学习能力的培养, 同时也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学习和实践, 这样能够让学生在生活体验中增强生活实践能力。
三、促进我国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是社会更好生存的基本条件。同时也是国家发展的必然要求, 只有社会和谐稳定了, 才能有利于人们更好的生存和发展。坚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部和外部的统一, 不仅其内部各个要素之间也要协调一致, 而且要与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方面紧密结合。
1. 为社会的和谐发展给予精神支撑。
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二者是不可分割的, 在社会发展的全过程中离不开二者带来的作用和力量, 其中精神力量对于科学技术发展起到的推动作用愈来愈被人们所重视。
2. 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和稳定创造出支持体系和条件。
加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力度, 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是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大学生的思想起着决定性作用。只有将大学生的素质提升了, 才能从各个方面让当代大学生知道学习知识的重要性, 同时还可以锻炼他们的身心, 使其得到健康的发展, 最后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和谐发展。注重教育的外在和内在和谐也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只有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外在与内在的和谐统一, 才能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调节功能, 体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使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相适应, 并且与法律规范协调和发展, 以规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大思政”的教育模式所体现的理念, 反映出马克思主义关于整体的思想, 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容, 也体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这些理念所构建出来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既能加强高职高专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 也积极关注其内在的人文素养, 更利于形成其更高的职业能力。同时这些理念既符合高职院校“促进人的发展”, 成为优秀的职业人的教育理念, 又能有效地对高职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教育, 它们之间相得益彰, 更加利于培养出一批批具有良好的社会形象、充满人格魅力的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马新平.谈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教育[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2006, (4) .
[2]张耀灿.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
大思政 篇8
近年来,在各级党组织的重视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取得很大进步,但在某些学校,不足和问题仍然存在。虽是局部,但应重视:
1. 尊师重教的氛围淡化。
教师不敢理直气壮地批评学生,万一学生想不开自杀怎么办?教师不能有效地行使自己的权利,尤其是民办高校,教师的工资和学生的评价挂钩。某些教师开始迎合学生的趣味,脱离授课主题讲一些奇闻逸事。有一位学者说:“原来老师是被跪拜的,现在是光着屁股做花轿”。
2. 思想政治教育泛化。
本来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心工作是,树立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跟谁走,走什么路。但普通院校因为生源问题,现在的中心是维护学校的稳定,改变学生的行为习惯。辅导员每天不是发通知、收文件,就是检查卫生,把中心工作淡化了。
比如X高专临床班班规第一条是不准乱扔垃圾,不准在教室里吃东西,不准穿拖鞋进教室。
放假时要求大学生不准游泳、不准乘坐无牌照的车辆等。
有做学生工作的老师戏说:“每天做在火药桶上,打火机不在自己手里。”
3. 教师被匠化,不能占领道德制高点。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现在某些教师思考最多的是钱,为酬金而上课,人品修养低,成了教书匠。专业课教师只讲专业课,把偌大的思想政治教育丢给思政教师。
4. 教育手段技术化。
某些教师上课以自己的PPT至上,形成新的形式主义。如果没电,整个教学将要失控。学生对教师不心服口服。
5. 随着社会的发展,通信手段进步了,思想政治教育远程化。
对思政教育来说,最有效的方法是面对面交谈。学生即使在网上、微信、微博上看到你的谆谆教诲,也感觉不到你的关爱。
6. 高校运行行政化,学生干部化、功利化。
某些高校学生会设秘书处、纪检处等,不是为广大师生服务,而是把自己的朋友拉进来当“官”。一些学校由于教师监督不严,几万甚至几十万的奖助学金可能会被学生会暗箱操作。不少学生为了加分、获奖而参加活动,不能达到相应的效果。
7. 辅导员、班主任队伍过于年轻化,和学生一起成长。
刚毕业的大学生进入教师的角色需要一定的时间。每天疲于应付学生出现的各种问题,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8. 思政考试过场化,学生没有压力。
由此导致某些学生不学书本知识,连最基本的常识都不知道。思想政治课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
9. 心理教育课、职业生涯规划课形式化,效果差,不能为思想政治课提供良好的平台。
二、某些学校大学生思想教育存在问题分析
第一,国民教育不把德育放在首位。小学、初中虽是义务教育,但不管是家长还是学校都只关心学生的成绩。我们只在幼儿园里有养成教育,X版小学三年级的思想政治课本第一页是八荣八耻,对小学生基本不起作用。
第二,严峻的就业形势,让某些学生为了提高竞争力而参加活动,带有严重的功利性。学校从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出发,但学生只想得奖状,弱化活动本身的教育意义。
第三,现在某些农村家庭,父母外出打工,孩子成了留守儿童,父母和孩子沟通交流不畅,导致某些学生在心理上、思想上出现短板。
第四,某些大学不重视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
辅导员处于教师的最底层,没有干劲。一些人自身没有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业指导、心理健康及学生党团建设等方面工作的意愿。
某些教师做班主任的根本目的是评职称(某些学校高校教师不想当班主任,学校硬性要求必须当班主任才能评职称),从心里不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帮助学生、服务学生。
某些学校思政教师在学校没有地位,学生不喜欢学,专业课教师不喜欢(因为占据专业课时间),领导感觉可有可无。教师少,课多很辛苦,没精力也不心甘情愿课下做学生的思想工作。
三、在新形势下建立大思政教育的原则和途径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大学生的行为习惯有问题,说明基础教育没抓好。不仅仅是大学教育,每个阶段的教育都是关键的一环,应各有侧重。小学和学前教育可以主要抓学生行为方式的养成。初中必须灌输道德教育,塑造学生的道德底线思维意识和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高中必须引导学生跟谁走,走什么路。思想道德要跟随学生一辈子,如果小学、初中、高中做得不好,到大学要好好地做,把人生的纽扣扣好。从幼儿园到大学,做一整套的思想政治教育规划,对中国整个教育体系加强顶层设计。
政府相关部门要和大学密切配合,如政法委、司法局、民宗局等,做好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教学,如让学生旁听司法审判,通过实践育人。
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单单靠思想政治教师,各部门要联动。专业课教师的话语权更大,对学生的影响更强,学生更容易相信。思想政治教师苦口婆心一年的成果,可能专业课教师的一句话就会化为泡影。所以在话语表达上,学校要统一口径,要求只要是教师,就要有大局意识、政治意识。要整合学生处、团委、教务处、招就处等力量,为学生行为和思想的养成提供最大的可能。
某些大学条块分割严重,出现管理真空。学生思想出了问题,把思政教师推到风口浪尖。教育者对于学生的思想工作一定要抓重点,不能什么都管。大学教师不是保姆,不是学前班教师。为此呼吁大学管理者:
1. 教书育人,提高思政教师的水平。
把国家的基本理论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感兴趣。引导、灌输并举。在重大的场合一定要灌输党和国家的思想、方针、政策。比如在评奖助学金时,一定要告知学生,这是党和国家的英明决策。
2. 管理育人。
相信学生,把事情交给学生去做,做好监督。(1)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比如对于入党的学生,学习成绩必须占全年级的前1/9,没有违规、违纪、补考行为等。对于评助学金,比如拥有电脑的学生不能参与评选。评奖助学金一定要公开、公平、透明,让学生感受到你的决策是对的。不能把党和国家做得好事情,让学生感觉到黑暗,变得愤世嫉俗。(2)做好痕迹管理。从学生一入学对学生的思想状况就要有所了解,至少半年要做一次检测,如果思想水平提高则可以一年后再了解情况,如果思想状况不理想,老师就要经常关注该生。(3)关注特殊群体,尤其是经济困难和心理有障碍的学生。这部分学生心里比较敏感,害怕其他同学瞧不起,自尊心过强,容易走极端。(4)从高年级学生中挑选优秀生,帮助管理班级,做班主任助手。
3. 服务育人。
教师要以服务者的心态对待学生,不让每一名学生在道德方面掉队。班主任多做一些提升班风、士气的事情,以提高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4. 实践育人。
(1)是结合第一课堂,引导学生在专业实践中成长。“手脑并用,知行合一”一直是我国优秀的教育思想传统。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2)是围绕志愿服务,引导学生在公益实践中成长。“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实践是进步的起点,更是成长的试金石。广大青年在参与志愿活动、积极服务他人、无私奉献社会的同时也提高人的能力、磨炼自己的意志、荡涤自己的心灵。(3)是依托“三爱教育”,引导学生在劳动实践中成长。“三爱”教育是培养劳动技能和劳动情感,锤炼意志品格的重要抓手。高校通过组织学生开展科研助研、宿舍楼栋值班、卫生保洁、校园巡逻等勤工助学活动,开展节约水电、爱惜粮食等珍惜劳动成果教育活动,强化大学生“爱劳动”的意志品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江海.从通识教育看思想政治教育的“大思想政治”转型[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63-66.
[2]王臣申.应用型本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研究——以差异化理念为视角[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4,11:54-57.
大思政 篇9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全员育人,教学模式
课堂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 课堂教学质量, 直接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 由于师资力量、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制约, 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 (以下简称“思政课”) 在高职学生心中成为一门“睡觉课”, 因此, 为扭转现今局面, 探索“全员育人”的课堂教学模式已成为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的迫切要求。
“全员育人”是指思政课堂教学改变以往思政教师唱“独角戏”的局面, 使全院各系统、各职能部门、各单位和全体教职员工、朋辈、校友及不同领域、行业的专家、学者形成“百家讲坛”的合力。各部门、各成员齐心协力, 专兼结合, 以“育人”为中心, 各成员根据不同的岗位特点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 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形成目标一致、运转协调的有机整体, 增强思政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一、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
(一) 教学形式单一
据调查, 高职院校思政课大都是在配有多媒体教学设备且能容纳上百名学生的大教室或阶梯教室上合班课, 通常把不同专业的班级或相同专业的不同班级集中到一个大教室, 学生少则七八十人, 多则近一、两百人。对于此种局面,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 群体中人数较多, 群体成员彼此之间相互认识程度不高时, 是不易产生互动的。美国学者戴维·迈尔斯认为:“随着群体规模的增大, 个体在群体中付出的努力程度在减少, 这就是社会懈怠。”[1]在不同专业组成的大班教学中, 往往是教师唱独角戏, 学生则听得昏昏入睡, 就算被教师点名回答问题, 也只是敷衍了事, 很难真正地激发学生自主思考和引起其他同学的共鸣。
(二) 授课理念陈旧
当代高职生个体自主性明显增强, 情感日益丰富, 对于老师纯粹的教与讲的这种教学模式已经具有强烈的排斥心理。但教师的教学理却往往忽视学生的主体性, 没有把学生看做是学习的主人, 双方认识上的脱节严重阻碍了师生之间的平等交流与沟通。而这恰恰违背了高职教育中应注重知识的应用, 而不是知识本身, 更不是知识的体系的目标。
(三) 授课方法老套
传统的课堂授课模式基本上采取“课件+教师讲+学生听”的方法, 课堂上学生主要有两项任务, 即“观看”教学课件、“听取”教师的讲解, 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 忽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这种“灌输式”、“填鸭式”的单向性的、缺乏有效外界因素推动的课堂传播路径, 只会造成教师的“讲”与学生的“思”相互脱节, 学生学习的助力无法形成, 从而使思政课缺乏感染力与吸引力。
传统的课堂授课方式大多采用“教师讲+学生思+师生互动 (讨论、游戏等) ”单一直线模式, 学生缺少一个能够让他们对教学内容产生感觉、认知、想象的立体多维的空间, 缺乏多向交流、体验与思考, 结果师生不可能形成一个共同参与并展开思维与想象的“气场”。
因此, 如何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调节教学进程, 促进课堂教学的实效”, 构建多向、开放、多样、探索性的课堂教学模式, 就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二、构建全员育人课堂教学模式
高职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除了“教书育人”以外, 还要确立“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理念, 构建全员育人的体系, 形成育人合力。
“大思政”理念的课堂教学即打造“以学生为本, 以课堂为主阵地, 以指导学生行为养成的各个平台为分渠道, 由思政课专职教学人员, 团委学保处工作人员, 各系班主任辅导员, 以及企业特聘辅导员, 其他相关专家学者等组成的全员育人”的平台。
(一) 转变理念
首先, 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教师不仅要转变只关注认知性目标、以知识传授为核心、以学业成绩为唯一评价尺度的做法, 更要着眼于学生的全面与可持续发展, 确立知识、能力、态度三位一体的有效教学目标。[2]
其次,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一切以学生为中心安排组织教学内容, 设计教学方案, 有的放矢, 突出主体性, 加强针对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启发学生的主体意识, 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思考。这样, 课堂就会出现一种老师点拨, 学生生成知识的新型格局, 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 课堂氛围也得到调动, 整个课堂变得积极而又活跃。”[3]对话式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性, 使理论问题“入耳入脑”, 从而建立一种开放、合作、平等、愉快的师生关系。
最后, 发挥团队优势, 授课教师从“单打独斗”向“教学团队”转变, 形成集体攻关的合力。主讲教师的课堂教学采用分段制, 提高每一堂课的含金量, 即每个教师不用单独讲完一门课程, 而是将不同章节由不同教师分担, 一门课程由多个教师共同完成, 使学生在一门课的学习中可以领会到多位教师的魅力。一方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期待、兴趣, 消除审美疲劳, 另一方面学生也会对不同教师的授课进行比较评判, 对教师也是一种鞭策, 有利于教学竞争激励机制的完善。
(二) 改进方法
首先, 构建全方位教学:改变传统“黑板 (课件) +教师讲+学生听”为“电子白板+思政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第三人 (或朋辈、专家等) 辅助”的教学模式。
要实现全员育人的精细化, 其前提是建立一个四通八达, 互联互通的网络, 通过网络把不同专业、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不同领域的人才紧密结合在一起。电子白板网络平台, 为师生搭建联系的桥梁并承载课堂教学内容, 为学生搭建网上学习平台, 为教师、学生、其他专家、学者互动交流提供沟通平台。课堂上, 教师设置教学情景, 学生依据项目所分配的任务进行分组活动, 利用网络媒介与第三人进行现场的沟通交流互动, 提供多向的信息交流与共享, 使“教”、“学”、“做”可以异地同步进行, 充分发挥协同浏览功能, 使网络课堂成为现实课堂的有益补充。
同时还可以依托世界大学城开放的平台, 在空间教学中, 充分运用各种手段如动画、视频、情景剧、案例等将学生置身于各种相关教学内容的情景之中, 为学生创造丰富的情感体验, 进而有效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网上网下有机统一的新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拓宽了交流渠道, 大大突破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师之间多向互动的时空限制, 实现了全员育人。
其次, 构建多层次教学:改变传统教学“教师讲+学生思+师生互动”单一直线模式为多维立体模式, 摆脱思政教师独立授课的模式, 在思政教师全面组织下, 可以运用联合授课或专题讲座或学生主讲等多种形式, 课堂讲授打破固定由一个教师从课程开头讲到课程结束的传统做法, 实行接力上课。对每个主讲教师进行专题分工, 根据每个主讲教师的研究特长, 分工负责1—2个专题, 以接力的形式进行专题授课。采用这种方法, 由于学生听课过程中接触的是多个教师, 而每个教师拥有各自的知识库, 因而可以增大学生接受的信息量。
同时, 援引外部师资 (某一领域的专家、学者) 扩充思政师资实力, 由相关领域专家、学生、嘉宾“随时参与”、“集中参与”、“章节参与”的情景互动, 师生及嘉宾等多个主体在教与学之间相互参与、相互激励、相互协调、相互促进, 为学生内在潜力和创造力的激发提供前提条件。变思政教师一人的宣讲式教学为多人互动式教学。这样一来, 打破了传统教学仅思政教师传授单一理论知识点的缺陷, 而融入如PPT制作知识、与人沟通的能力与技巧、表演的技能、换位思考习惯的养成, 等等, 使学生提高了各种技能, 并在此基础上激发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让学生学会用发现的眼光审视世界, 用思考的头脑探究知识,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可持续发展。
同时, 还可以依托校友示范效应, 通过校友访谈、校友风采展、校友创业论坛等多种形式, 彰显校友成就、成长经历、人生轨迹引导学生多元化发展, 开拓全员育人的新途径。
此外, 还可以采用电视节目中喜闻乐见的嘉宾访谈式组织其他学生参与, 倡导学生自我教育和互助式成长。即在每个教学班中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兴趣与意愿, 提前安排几位同学嘉宾查阅并掌握相关资料, 上课时教师以主持人的身份邀请嘉宾一起学习、讨论。学习嘉宾访谈教学模式的实施, 使教师从过去的独奏者转变为伴奏者, 帮助高职生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 引导而非塑造他们。学生嘉宾访谈教学模式的实施营造了愉快、和谐的课堂气氛, 为思政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最后, 进行多角度教学:要拓展课堂理论教学的空间就必须依靠有效的外界力量, 可以尝试实行“四结对”政策, 包括思政教师与所任课班级辅导员之间个人签约结对;思政教研室与承担经常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学工部、团委组织、心理咨询室结对;经验丰富的思政课教师与青年教师之间师徒式结对;学生朋辈之间的结对。通过结对, 构建起上下呼应、信息互动、内外结合、理论与实践互通的“大思政”教学平台。在教学中, 利用丰富的“结对”资源, 拓展教学空间, 比如请朋辈到课堂教学现场, 构建朋辈互动的空间环节, 将学生带入一个他们同伴话语构建成的空间中, 为学生创造思考、参与、操作的实践环境, 激发他们思想的碰撞与摩擦, 从而形成更为理性的认识思维。比如利用视频媒介, 构建真实生动、具有较强感染力的视频教学体验空间, 例如在“科学对待人生环境”专题中就可以与心理咨询室结对搭建这样的教学平台。引导学生全身心参与, 让学生体验问题的产生过程, 减少学生的疲劳与倦怠, 促使学生获取和掌握知识、能力与技巧, 创造出一种生动、活泼、动态的“思政课”课堂教学局面, 从而提高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再如与学生所学专业的学科、行业、企业结对, 在课堂教学中搭建远程视频动态教学空间, 例如在“职业道德”专题中构建引用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素材, 让学生了解与关注所学专业的学科发展、行业的社会需求、行业改革发展态势, 有助于增强学生对理论指导意义的感性认识,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运用全员育人模式、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全员育人模式的课堂教学力图体现“以人为本、重在实效”的思政课教学理念, 着力构建“课内引导、课外延伸”的思政课教学体系, 全面营造“以思政课教师为主体、全体教学管理服务人员参与”的大思政课教学环境。
全员育人模式的课堂教学充分利用全) 院德育工作资源, 全员参与思政课的教学与管理, 突破了“以课堂为中心, 以教材为中心, 以教师为中心, 以黑板为中心”的传统模式, 突破了思政课仅靠“一时” (思想政治理论课课时) 、“一地” (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 、“一人”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 的传统模式。
该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采用情境式、讨论式、体验式、探究式、学案导学式等多种教学方式, 改变过去“师为上, 生为下”的“注入式”教学模式。
该教学模式充分考虑“外铄”与“内化”的结合, 使学生在用中学、学中思、思中做, 真正把课堂交给学生, 激发学生的兴趣, 建立学生的自信, 具有较好的实效性与可操作性, 也必将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该教学模式转变了教师的教学行为, 使教师成为组织者、管理者和引导者, 在学习过程中起着辅助和指导者的作用。改变和优化了课堂教学形态, 通过综合性、开放性、主体性、活动性教学,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使其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探究者和个性化的独立学习者,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 乐于探究, 营造了愉悦的教学氛围,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打下基础, 形成了“人人皆教育之人, 处处皆教育之地”的育人氛围。
参考文献
[1][美]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6-01:214.
[2]李莉.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改革探究.理论前沿, 2010-11.
大思政 篇10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发展党员工作要“注重质量、优化结构”,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而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党员的发展及教育管理存在“重数量,轻质量”、“重发展,轻教育”等问题,影响党员发展质量,制约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
“大思政”教育就是指高校整合并有效运用全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优势的各种资源,通过思政工作组织架构与管理体制、思政队伍、教育内容、思政教学与考试方法等方面的整体改革与系统优化实现全校思想教育的最大合力、最大作用力,构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思政教育新格局。
党员的教育管理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之一,要切合“大思政”的时代要求,打破传统的党员教育管理模式,拓宽党员教育管理渠道,把党员的教育管理辐射到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从日常管理、社会实践、思政课堂、就业实习等方面全方位的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突破目前党员教育管理的局限,提高党员发展质量。
2 当前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现状
2.1 学生党员的发展管理过程
(1)对于发展党员考察内容的调查中,认为应重视道德素质考察的人数达到61.5%,对入党动机、理想信念、在重大政治问题上的态度和立场的重视程度分列第二、三位,这说明学生们普遍认为发展党员首先应该看学生的道德素质,并在其它方面都能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党员应该是各方面都很优秀的人,是同学中的佼佼者。
(2)对党员发展程序的调查中,有43.1%的受调查者选择发展学生党员是由团组织择优推荐,有22.6%的受调查者选择不清楚。在对发展学生党员是否进行公示的调查中,有64.4%的学生选择是,有26.9%的学生的选择不清楚。对在学生党员发展过程的调查中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学生党员的发展过程中没有违规操作现象,但仍然有20%多的学生对操作过程的规范性不清楚。
这些数据说明,学生对学生党员发展过程的透明性还是认可的,学生希望党员的发展能做到公开公正的,但仍然有部分同学对党员发展程序及发展过程的透明度不是很清楚,这需要在发展党员的过程中要加大宣传及公示,让所有的同学都能了解。
2.2 学生党员的考察教育
(1)对学生党员素质与形象的调查。
在对学生党员表现评价的调查中,参加社会实践、参加志愿活动、参加集体活动的表现受到肯定。对影响学生党员整体形象因素的调查显示,道德水平差、实践能力差,服务奉献意识差排在前三位,占比分别为19.8%、18.2%和16.6%,学生成绩差的比重较小,仅占5.9%。对少数学生党员理想、信念上存在的问题调查显示,有25.3%的学生认为党员对政治不感兴趣,只关心跟自己有关的事。
从以上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学生认为党员的道德水平有待提高、实践能力有待增强,服务意识有待强化,这是影响学生党员整体形象的三大主要因素。而学生党员在参加活动方面比较踊跃,得到了学生的普通认同,这看似与影响学生党员整体形象的主要因素存在矛盾,恰恰说明学生党员在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服务奉献的自觉性方面有欠缺。在理想信念方面,学生普遍认为党员不关心国家大事,缺乏党员意识和党性观念,责任感不强,缺乏奉献意识。
(2)对学生党员模范作用发挥的调查,70.2%的受调查者认为学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有所发挥,但不明显。对少数学生党员不能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的原因的调查,有37.6%的学生选择党员意识差,不愿意发挥;有33.9%的学生选择想发挥,但是怕别人说是出风头,党员学生对这一选项的选择高达53.8%。
从这几项调查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受调查学生认为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明显,没有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很好地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究其原因这与学生的党员意识差,党性修养不高,怕别人说自己爱出风头有很大的关系,这说明学生党员的主动表现意识不强,也说明学校对学生党员的身份显示不够。
(3)对学生党员的教育调查。
对学生党员进行教育的必要性调查中,90.3%的学生认为很有必要;对党员教育管理最重要的是要做到什么的调查中,40.2%的学生认为要严格把好党员“入口”关。此项调查说明,学生党员的选拔要严格标准,严肃纪律,规范程序,加强考察教育,加大服务创新,提升党员形象。
对党员教育实施形式的调查中,专题教育活动、参观学习、社会实践占比达到50.8%,说明学生对党员大会、理论研讨会、先进事迹报告会等传统的教育管理形式有抵触,认为党员的教育管理要采用多样性、实践性的形式,提高教育管理的效果。
对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的调查中,41.4%的学生认为少数党员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不能很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28.8%的学生选择发展党员把关不严,党员素质参差不齐。分析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党员的党员意识不强,党性修养不高,不能很好地的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是目前党员教育管理中存在的最主要问题,这与党员发展“重数量,轻质量”、“重发展,轻教育”的现实有很大关系,也是党员发展、党员质量提高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大问题。
3 从“大思政”视角构建全方位党员教育管理新体系
综合整个调查的数据可以看出,绝大多数的学生希望严把党员质量关,在发展党员时真正发展有素质、有能力、有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的党员;在党员发展后要注重对党员的教育,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
要加强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需借鉴“大思政”理念,拓宽党员教育管理途径,辐射党员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构建全方位的教育管理体系。
3.1 加强党员的日常教育管理
党员的日常教育管理是党员教育管理的重要内容和主要途径。学生党员来源于学生,生活在学生之中,要通过“形象工程”、“责任工程”、“能力工程”等加强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引导学生牢记身份,发挥作用,体现先进性。可以通过民主生活会、党课等形式加强党员的理论学习,提高党员理论素养。大力实施学生党员“形象工程”,加大行为引导,通过在校园中设置党员示范岗,实行“党员挂牌”、“佩戴党徽”等制度,提醒学生党员牢记自己的身份,规范自己的行为。同时积极推行“思想政治教育进公寓”,通过“党员宿舍”挂牌等形式,提高学生党员的责任意识,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模范作用。[1]
3.2 发挥实践作用加强党员教育管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党员的教育管理应该突破传统的教育模式,发挥实践的作用,让学生党员深入社会,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培养党员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提升党员的党性修养和党性意识。
要充分发挥开学生社团组织及校外教育基地的作用,寓教育于活动中,使学生党员在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提升党员教育管理效果。学生社团组织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要抓住这个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服务于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同时利用校外的纪念馆、烈士陵园等,加强党员的教育管理。可以通过开辟烈士陵园、纪念馆等教育基地,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先锋模范教育;通过与社区建立实践基地,开展“我进社区学党史”等活动,邀请老红军、老战士为学生党员讲述那些亲历的战争年代,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以敬老院、孤儿院等为公益基地,广泛开展社会服务活动,提高学生党员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1]
3.3 加强实习过程中的党员教育管理
实习阶段学生离开学校,离开了老师的监督,多了一份自由和随性,但对党员来讲,实习绝不能成为党员教育管理的真空期,实习前、实习中应通过各种方式对学生党员进行各种形式的教育管理。实习前应召开学生党员实习动员大会,提醒学生注意党员身份,维护党员形象,发挥党员作用。实习中党组织应通过网站、邮箱、QQ群等方式及时传达上级精神及安排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加强学习,强化党性意识。考察人应通过QQ、飞信、微信等新媒体手段密切与学生党员及实习单位的联系,随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及实习情况。实行随时汇报制度,学生党员每月向实习指导教师书面汇报一次实习心得,每季度向党组织递交一份思想汇报,如遇思想、情绪波动或实习、生活困惑应随时与考察人或实习指导老师联系,以便及时得到指导和帮助。
综上所述,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应只放在日常的教育管理,也不能只局限在校内,而应涵盖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要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从“大思政”的视角拓展渠道,丰富形式,提升党员教育管理效果,提高党员培养质量。
摘要:党员的教育管理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之一,要切合“大思政”的时代要求,打破传统的党员教育管理模式,把党员的教育管理辐射到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本文在党员教育管理中引入“大思政”的理念,努力构建全方位党员教育管理新体系。
关键词:大思政,高职院,党员教育管理,创新性研究
参考文献
[1][2]田慧芬.创先争优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创新性研究[J].延边党校学报,2012,10:42-44.
[3]杜伦芳.整体视野下“大思政”教育模式构想[J].长江大学学报,2012,9:120-121.
[4]徐芳.构建高等学校大思政教育环境的主要对策[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2:79-81.
[5]田传信.大思政视野下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及其价值[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13,3:106-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