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思政

2024-08-16

大学思政(精选12篇)

大学思政 篇1

一、前言

大学是学校与社会之间的过渡环节, 思想因素在很多方面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发展甚至生存。“90后”大学生生活的环境相对稳定、富足, 三本学生的家境相对较好, 基础相对较差, 思想状态上难免可能给压能力较弱、负面情绪角度多, 很多消极的思想因素会影响生活乃至学习。因此如何做好“90后”大学生思政工作, 帮助学生调整好自己的心理和思想, 充分挖掘潜能, 培养学生健全的品格和个性, 适时地运用情感策略, 是大学中学生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

二、当前大学思政工作存在的问题

1、工作理念落后, 目的不明确

在传统的大学思政工作中, 对“学生该有怎样的思想状态”这个问题一直以来都未进行过界定。有人认为, 思政工作旨在让大学生平稳的完成大学学习和生活, 打好基础, 为后面的升学或就业做好准备。有人认为大学思政工作只需学一些基本说教和管理, 对学生的真实内心也属于分析研究。以上种种对思政工作的理解, 势必会产生不同的教育效果。

2、工资方式枯燥, 大学生思想较为消极

目前大学生的思政工作是以讲授理论为主要方式, 多数思政工作者基本采用照本宣科的方法来教育学生, 很少去分析与利用学生的思想情绪, 更忽视分析研究我国“90后”大学生与三本生的新情况、新问题及实际经验, 造成理论与实践脱节。

3、部分思政工作者相关技能不够

从目前大学英语思政工作者的技能水平来看, 其相关知识有的仍因袭了陈旧的东西, 跟不上新时期的需要。做常见的表现有:思想的更新、创新不多, 理论基础比较薄弱, 所学的知识落后于时代, 如现行的思政工作方式多为静态、滞后的方法, 难以与变化的社会情况相接轨。

三、大学思政工作“走出去”的方式

要摆脱以往大学思政工作固步自封的状况, 大学思政工作者就要放弃以往管理者的姿态, 积极大胆的“走出去”, 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点:

1、要有把握时势工作理念及科学的思政工作目标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加深, 一次次冲击了社会对人才的标准, 大学教育理念也处于不断的调节更新之中。从目前形式来看, 思政工作仅仅是维持学生们的稳定远远不够, 现在所需要的是有丰富知识、思想健康、情商高适应性强等要求于一身的综合素质的人才。大学是介于学校和社会的中间环节, 期间思政工作对学生的思想“启蒙”和养成尤为重要。由此可见, 大学思政工作也应把握时势、融入社会。

2、积极融入“90后”生活, 丰富工作方式

大学生思政工作的定位是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健康的思想, 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今后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90后”大学生进行思政工作, 尤其是相对活跃的“三本生”, 一定要能够结合学生的积极情感因素进行管理。怎样能够准确的了解每名学生具体的情感特点, 选取尽可能适合大多数人的工作方式与相关内容, 是保证思政工作效果的关键。在平时工作之外, 思政工作者也要尽可能融入他们的生活与情感, 适当组织活动, 以此提高大家的热情和集体意识。与此同时, 思政工作者可以在日常工作的基础上组织社会调研活动、讨论等多种形式, 以此增强学生对社会的认识, 单纯的讲述比较枯燥, 学生也提不起兴趣, 因此思政工作者可以试着采用案例教学的办法, 让学生了解同龄人的案例, 使学生自主参照、调节自己的思想状态。

需要注意的是, 因为在过去很长时间中, 大学教师与员工一直是处在主导地位, 自主安排学生的活动。但随着形势变化, 社会思潮的动态性逐渐增强, 思政工作者需要思考自己的角色定位和教学方式。笔者认为, 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在工作和实践中自己的综合能力。第二方面是要在管理和实践中积极学习、大胆应用世界的新理论、新方法。

3、注重课外与学生的交流沟通, 使学生“亲其师而好其道”

在校园里, 同学们的水平和爱好差异较大, 想要使尽可能多的同学提高“90后”大学生的思想水平, 就必须挖掘课外的作用, 将日常教育与课外活动融会贯通。若是思政工作者在日常管理中设置一定课时的研习, 在大学生们各自根据自己水平和爱好来自主安排, 思政工作者适当的参与指导、交流, 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这样既融洽了彼此的关系, 更会使学生“亲其师而好其道”, 继而更容易接受思政工作者的教育和管理。

四、结语

完善“90后”大学生思政工作的特点与方式, 不仅要注意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完善工作模式, 合理的根据学生情况因材施教, 同时还要在实践中检验思政工作改革的效果, 观察分析期间出现的问题, 不断调整教方法与内容, 扭转僵化陈旧的工作局面, 促进“90后”大学生思政工作模式的完善。

摘要:“90后”大学生由于时代、年龄等特点, 尚未形成足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也缺乏充分的抗压能力。尤其对“三本”学生来讲, 其学习能力与文化基础相对一二本较弱。因此, 在大学三本生教育中, 思政工作尤为重要。笔者分析了目前思政工作的不足主要是因袭守旧、固步自封, 因此就思政工作如何“走出去”提出完善的特点与方式。

关键词:大学生,思政,走出去,方式

参考文献

[1]张晓京, 文书锋, 金添.“90后”大学新生思想行为能力特点的调查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 (09)

[2]孙杰.浅谈“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J].华章.2008 (10)

[3]李明琼.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 (02)

[4]孙宏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教学改革初探——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为例[A].“高教强省”探索与实践——高教科研2008[C].2009

[5]曹静宜.激发本三层次学生学习热情策略研究[J].鸡西大学学报.2012 (05)

大学思政 篇2

大学生思政大课观后感1

从疫情防控部署谈到我国未来发展,从人类命运共同体谈到作为青年一代的责任与担当,结合历史与现实谈及青年人的思辩能力……这一堂思政课意义非凡不可缺少!直播课中,冯秀军教授围绕中国青年的责任与担当展开的一系列叙述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她谈到,青年人要有“胸有大志,心有大我,肩有大任,行有大德”谱写大写的青春。

人们都说,疫情结束了,快去见见想见的人吧,快去吃自己已经很久没吃到过的美食吧。人们都希望这场战役能打的胜利,等待着我们的白衣天使们,和冲在最前线的英雄们凯旋归来。你看!武汉方舱医院的甘肃姑娘们,又跳起了美丽的广场舞,洁白的防护服里面有一个笑容满面的小仙女。快看!又过来了一个舞姿优美的新疆姑娘,她踮起脚尖,跳起了新疆舞,我想她应该想起了在家乡,母亲给她教舞时的慈祥。走廊里又过来了东北的女汉子的大嗓门,幽默又活泼,像是相声表演要开始了。还有许许多多的其他白衣天使们,他们都在努力打赢最后的一战。其实我们都在等你们回来,答应我,回来的时候,一个都不能少。加油最美的武汉,最强大的祖国。

作为大学生,用读书积蓄力量,培养硬核专业知识,用努力奋斗的青春回应时代的挑战是我们的责任与担当。我也从课中明白,大写的青春里有大写的家国情怀,我们必须走出孤芳自赏的小我,把小我融入国家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接住时代的接力棒,向前跑!

大学生思政大课观后感2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当前正值春节假期后全区部分机关事业单位、企业有序返岗复工,人员流动密集,疫情防控工作到了紧要关口,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认清防控形势,采取科学应对举措,不断增强战胜“疫魔”的信心。

信心源于织牢思想“认识网”。“疫情防控不只是医药卫生问题,而是全方位的工作,各项工作都要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支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重要判断和方法论,不仅要求我们必须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还要增强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将其作为全方位的工作来抓,才能在思想认识上形成“一条心”,实际行动中形成“一盘棋”,做到步调一致而不僵硬机械、上下同心又相互协调。要举一反三、查补漏洞,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增强工作预见性和前瞻性,切实把各项措施落细落小落具体,坚决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势头。形势非常严峻,容不得任何麻痹懈怠和侥幸心理,全区上下要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的重大政治任务,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紧扣关键时间节点开展防控工作,切实守护好一方平安。

信心源于构筑排查“防控网”。陈希强调:推动乡镇街道、村社区党组织落实属地责任,推动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守土尽责,推动医疗卫生战线党组织更加坚定勇敢地站在抗击疫情最前线,组织动员广大党员践行初心使命、强化责任担当,做到哪里有疫情、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组织坚强有力的领导,哪里就有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全区各级各部门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有序复工,认真落实好省、市、区有关要求,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各单位复工工作,各相关部门要指导相关企业安全有序复工,确保企业生产平稳,返岗复工员工健康安全。各级部门在做好本单位、本系统排查的基础上,要集中力量支援街道(镇),协力做好社区(村)的防控工作。坚持条块结合、以块为主,推进上下联动、力量下沉。各街道(镇)、社区(村)要强化属地责任,严密关注各类重点人群,按照“外防输入、内防传播”的策略,积极开展全覆盖、地毯式排摸排查,突出抓好重点地区、重点场所、重点人群防控工作,突出加强群策群力、群防群治,实施网格化管理,将防控措施落实到乡村、落实到社区,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做好个人防护。

信心源于扎牢群防“机制网”。军令如山,不可动摇,要积极落实区领导与对口街道联系机制,及时协调解决防控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指导基层开展工作。全区各级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带头站在防控疫情最前线,广大党员干部要无私奉献、勇于担当。要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引领作用,广泛发动群众、紧紧依靠群众,严防死守、不留死角,构筑群防群治抵御疫情的严密防线。一步加强党对疫情防控工作的领导,强化“一盘棋”思想,全面落实“四个一”应急响应机制,有力推动各项防控工作落地落实。在这次的防疫狙击战中,不光是在考验党员干部应急处置能力,更是在考验党员干部在关键时刻能否豁得出、顶得上、靠得住,主动担当,这也正是我们能否打赢防疫“攻坚战”的最大信心和底气。

信心源于打造宣传“舆论网”。通过广播电视、网络媒体、LED广告屏、流动宣传车、张贴横幅和宣传画、进社区、村入户等宣传渠道、方式,积极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及时通过社区(村)党员、各社建立的微信群转发防控信息,引导人民群众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广泛动员党员群众参与爱国卫生环境整治,对居民小区、村庄周边、房前屋后等场所进行清理消毒。同时,同时还要竭力守护群众的心理健康,及时宣讲疫情防控形势,制止和纠正不明不实言论,做到不信谣、不传谣,如此方能涤荡负能量,不断汇聚同心战“疫”正能量。

万众一心抗击疫情,心手相牵共克时艰。疫情面前,我们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相信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全区各地各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各界齐心协力,我们一定能汇聚起强大合力,共同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确保全区经济社会平稳有序发展。

大学生思政大课观后感3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爆发以来,某某县青山某某乡党委、政府严格按照这一指示精神,广泛动员群众、紧密联系群众,充分调动辖区义务巡逻员的积极性,以治安巡防与疫情防控相结合,紧紧依靠群众做到群防群治保平安。青山某某乡的治安义务巡逻队员按照“三二一”的要求,主动担当、积极作为,扎实开展防控工作,切实守卫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一是把握三个重点。即把握返乡人员、疫区流入人员(含疫区人员)和流出人员三个重点排查对象。青山某某乡义务巡逻队围绕三个重点逐户开展巡查并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宣传。对有返乡人员、流入人口、外出人口的家庭,详细询问其返乡流入时间、乘坐车次、是否有病毒感染症状、是否密切接触过疫情患者等信息,确保第一时间将排查结果应用于疫情防控需要,积极配合相关部门落实管控措施。在走访中,提醒群众要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家的人,在疫情防控特殊时期注意防火、防盗,注意用电、用水安全。截止1月30日,义务巡逻队累计走访巡查3000余人次,通过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进行地毯式轮番宣传轰炸,切实提高了群众疫情防控和治安防控意识。

二是抓好两项排查。即抓好治安隐患排查和疫情风险排查。对村寨和乡、村公路沿线,开展义务巡逻和疫情防控宣传,对外地车辆进行询问,防止外地车辆在辖区内逗留增加治安和疫情传播的风险;积极宣传省、市、县有关疫情防控的要求,不集会聚会、不赶集、避免走亲访友,不往人员密集地扎堆,逐户宣传酒席办理要求,红事延期、白事从简。截止1月30日,张贴大型活动暂停倡议书15份,劝阻延期或取消酒席办理8起,劝阻集镇赶集1次,有效减少人员密集带来的疫情传播风险和治安隐患。

三是筑牢一道防线。即坚决筑牢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的防线。坚决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放在首位,青山某某乡义务巡逻队走村串户,采取小喇叭宣传引导、发放宣传资料、张贴海报等方式,加大治安与疫情的宣传力度,确保外无病毒入侵、内无财物被盗。连日以来,青山某某乡义务治安巡逻队发放宣传资料3000余份,张贴疫情防控公告等30余份,发动群众力量共同参与、群防群治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

大学生思政大课观后感4

“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在新冠肺炎防控科研的各领域中,涌现了一批批优秀的科技工作者,他们争分夺秒与“瘟神”赛跑,用科技这把抗疫利器,披荆斩棘、降妖除魔。新时代的大学生们,更要学会从疫情中思考未来,只有扎实掌握专业知识,求得真学问,练好真本领,才能在非常时期以己之才学守护国家与社会的安全稳定。

于我而言,这堂思政大课,意义非凡。从时间上来看,在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关键节点展开这样一场青春盛会,对于激励我辈努力奋斗、坚定自信、奋发图强,发挥了重要作用;从空间上来看,各位青年“宅”在家,通过观看网络直播的形式与全国的大学生心连心,与武汉人民同呼吸、共命运,让我们殷切感受到了政府与国家的力量,体悟到了个体的责任与担当。

“青年成长的道路千万条,热爱祖国第一条”真实而有力量的话语,包含着国家对新一代青年的热切盼望。而我,作为一名思政专业学子,接受最多的教育就是关于思想成长方面的内容,这堂大课再一次让我的内心得到了极大的坚定,这种信念是平日里的课堂教学中无法领会的,疫情面前,青年就要担当起责任,就要献出自己的力量,帮助人民,帮助祖国,共渡难关。三月,武汉的樱花很美,但更美的是,奉献、战斗的你们!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大学生思政大课观后感5

今天,不仅和全国2000多万大学生一起云上课,同时在父母的陪伴下观看了思政大课的直播。从疫情发生到今天,确诊人数和疫情一线的新闻是我和家人最关注的,也让我有了更多和父母相处的时间。而我的岁月静好,不过是因为有千千万万奋斗在一线的工作人员的负重前行而已。“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曾经在书本中的诗句,此刻才能理解得深刻、透彻。疫情面前,没有一个人的桃花源,唯有肩负起保家卫国的责任才能换来美好的明天。

开创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新局面 篇3

主持人:李文君

投稿邮箱: liwenjun163@163.com

在现代大学制度的框架中定位思政教育

吴自斌 南京师范大学党委原副书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鲜明特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依托现代大学制度提供制度保障。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体制和机制应当在现代大学制度的框架中定位,在完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和深化校内管理体制的改革过程中进一步完善。

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基本制度,其中,党委领导是核心,校长负责是关键,教授治学是根本,民主管理是基础,依法办学是保障。

党委领导,要求高校党委要统一领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经常分析大学生思想状况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情况,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大问题,制订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规划和工作计划,确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方针和目标,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出全面部署和统一安排。

校长负责,要求校长要对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负责,把思想政治教育与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工作结合起来,按照党委的部署,组织学校各职能部门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项工作。

教授治学,要求发挥教授在学生学习、学术、学风建设等方面的核心作用,发挥教授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教授在学校人才培养等各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他们既是学生知识和学术的传授者,也是学生学术和人格的榜样和楷模,可以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人生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民主管理,一方面要求充分依靠和发挥师生员工在学校管理中包括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把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有机结合起来;另一方面要求我们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坚持民主育人,强化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平等,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双向互动,注意采用更加民主的方式,做到平等相待、重在疏导、换位思考、比较选择、民主参与。

依法治校,要求在依法制定大学管理制度时明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定位和管理运行的规则体系,依法制定大学章程,按章程规定制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管理体制、各项规章制度和运行机制,按照章程和规章制度管理和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以大爱培育学生的卓越追求

张清杰 武汉理工大学校长

胡锦涛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在强调大学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同时,还对大学要面临新时代挑战培养出更多“新知识的创造者、新技术的发明者、新学科的创建者”寄予了厚望。未来20~30年,伴随着中国重新崛起的历史进程,我们国家需要一批又一批具有崇高精神追求和核心竞争能力的优秀人才来担负起这个重大的历史责任,来支撑中华民族在未来的世界格局。我们学生的眼界、胸怀、素质和能力是否足以担负起这样的历史重任?我们的育人工作是否着眼于世界和未来做好了充分准备?我想,这才是我们的思想育人工作面临的最大的挑战。

因此,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不仅是工作更是责任,我们的思想育人工作要始终坚守“三个责任”,即对学生负责、对学生家庭的重托负责、对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负责。众所周知,一个人的成长始终贯穿着身体成长和精神成长两条主线,而人的精神成长也就是思想成长带有根本性,这是我们思想育人工作的一个根本依据。因此,我们要通过以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为核心的思想育人工作,让学生得到精神上的引导和哺育,铸就学生的思想品格,引领学生的卓越追求,塑造学生的意志品质,培养社会的卓越人才,形成国家和民族的脊梁。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学生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承担着强大的育人功能,同时也体现了大学教育工作者的本分和大学的高度政治责任感。因此,对学生负责、对学生家庭的重托负责、对党和国家教育事业负责,是学生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应有之义,应该成为学生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最基本的坚守。

从某种意义上讲,责任意味着一种爱。德国最伟大的诗人和思想家歌德就曾经说过:“责任就是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的一种爱。”目前社会上关于“大学不但要有大师还要有大爱”的讨论反映的就是这样一种观念。站在学生个人成长角度、学生发展的角度和国家兴旺的角度,我完全赞同这个说法。因为,一旦个人的爱与责任相联系,与一个集体相联系,与一个国家和民族相联系,这种爱就会自然地升华为一种大爱,我们的思想育人工作体现的正是这样一种大爱。这种大爱正是我们从事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从事大学育人工作一种情感皈依,是我们推进工作的动力和源泉。因此,始终坚守“三个责任”是我们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的情感基础和基本要求。

与时俱进,积极推进工作创新

袁俊平 山东科技大学党委书记

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思想重视是前提,狠抓落实是关键,改革创新是动力。不改革就没有出路,不创新就没有发展。面对国内外局势的深刻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要有新突破,内容要有新拓展,形式要有新变化,手段要有新发展,不创新就没有发展。要研究新情况、探索新思路、创造新办法,积极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创新、内容创新、载体创新和方法创新。当前尤其要深入探究校系两级管理体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机制,建立重点突出、特色鲜明、体制健全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在创新方面,要重点抓好以下几点:

第一,观念创新。观念创新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原动力。要以全新的视角、全新的理念审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要树立德育为先的教育观,充分认识德育是教育的核心和灵魂,始终坚持德育首位原则;二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观。要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强化学生观念,增强服务意识,体现人文关怀,要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发展人,把此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发展学生的个性,塑造学生的灵魂;三要树立全员育人的观念,逐步形成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局面。

第二,内容创新。一要紧跟时代步伐,关注社会热点,准确把握大学生的思想脉搏,深入研究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拓展新内容,扩大覆盖面,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加吸引力和感染力;二要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网络道德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公德意识、创新能力、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三要结合实际,突出重点,创出特色,积极探索建立既体现时代要求、又富有滨州医学院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第三,载体创新。一要运用互联网、电视、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加快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更新,营造富有时代气息的育人环境;二要重视发挥文化的育人功能,坚持以深厚的人文底蕴为支撑,以内涵丰富的人文自然环境为依托,以健康向上、形式活泼的文化活动为载体,建设高品位的大学文化;三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科学及网络传播技术,加大校园网的建设和管理力度,积极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

第四,方法创新。要深入研究当前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密切关注大学生的心理需求,改进方法,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入耳入心。全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特别是专职辅导员,要积极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深入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径,不断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实效性。

开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局面

李绍滨 哈尔滨工业大学原副校长

当前,要开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局面,就要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与党的教育方针同步,与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培养目标同步;要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先进经验,从国情和校情出发,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博采众长,自主创新;要加强研究工作,深刻把握一流人才的成长规律,树立科学发展观,发挥学生自我教育的作用,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为此,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加强师德建设,充分发挥教师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作用。教师是学校育人工作的主力军,教师要努力完善自己,自觉地把对大学生的教育渗透到专业教学的各个环节。要承认广大教师在育人工作中付出的智慧和劳动,要制定具体激励政策,鼓励教师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加强专兼职学生工作队伍建设。要建设一支高素质、高层次、学习型、专家型、服务型的学生工作队伍,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生工作队伍的学历层次、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同时加强兼职工作队伍的建设,动员和鼓励部分教授、副教授做本科生的导师,吸引部分优秀的博士生、硕士生做本科生导师或班主任的助理。

密切联系实际,落实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对象的特点和需求,制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纲,通过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设计与统筹,构建、完善科学育人体系。同时充分挖掘校内外有效资源,建立思想政治教育专家资源库,通过社会实践,结合就业指导,引导大学生树立爱国精神。

大学思政课课堂教学研究 篇4

在大学中设置一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课程, 是有其一定的道理的, 因为, 大学阶段, 是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自己的想法有着很多相矛盾的地方的时候, 这时候, 就需要一门思想政治课程来约束学生的行为, 引导他们朝着正确的人生道路上前进的引导者, 他们是一个个合格的建设者、接班人, 这对于他们未来踏入社会, 也是非常重要的[1]。

二、大学思政课课堂教学中, 学生被动成因的分析

目前, 大学思政课教学中, 对于真正能够参与课堂教学的学生来说, 往往是几个人。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 是因为原因是存在很多方面的, 有的是学生本身的原因, 有的是教师本身的原因, 也有的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以及结果测评的原因。不论从哪方面考虑, 都使得学生受到或多或少的影响。

1. 从教师的方面分析

对于教师, 根据其具有的知识、结构、储备, 这些和青年学生的需要未能一致。对于大学生来说, 他们在社会中, 属于一个敏感的、灵活的群体, 对于他们来说, 往往关注都是在国内、国际之间的大事, 而他们最渴望知道的是:对于自己的定位, 即在社会上的定位, 他们也希望得到老师的支持, 即根据时事, 老师给予他们好的点、分析。对于有些教师, 在知识结构方面是很简单, 在教学中, 只能按照课本去进行讲课, 面对学生提出的要求, 往往表现很无力。他们所上的思政课就成为普通的文化课, 对于这种纯理论的传授, 往往未能让学生在情感上达到一致, 相反, 造成部分学生的逆反心理[2]。

2. 从学生自身的原因考虑

对于学生来说, 尤其是有些大学生, 往往把自己作为核心, 带着自己的需求、意志来行为, 对思政课的学习很漠视, 有的学生甚至以为在思政课中就是景道理, 即随意的谈轮理论知识。在上课, 他们往往未能积极去投入, 对这些问题很冷漠。甚至有些大学生, 存在逆反倾向, 即莫视道德, 不赞成崇高, 诋毁理想, 甚至把没有责任心、没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这就是违背道德的行为。像这样的思想, 最终造成学生在课堂上的各种行为是不积极、被动的。

3. 从教学方法、结果测评的原因分析

在我国, 对于传统的道德教育来说, 以社会为根本, 把教师作为中心, 以道德理论作为核心内容, 即通过硬灌、死记硬背的方法来进行道德方面的教育。为了能够对青少年进行从外向内的道德教育而进行, 对于他们来说, 处于没有条件的去识记、跟踪、仿效, 以及信从这些所谓的道德、规范。

三、大学思政课课堂教学中, 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措施

对于大学思政课来说, 大学生能够得到德育教育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和学生是一起受到熏陶的, 一个理想的课堂是学生能够积极加入, 与同学之间进行交流与合作的课堂, 一旦学生变得被动, 在学习态度、行为上, 就会阻碍课堂教学的效率。使得整个课堂处于一种消极的状态, 这是我们不希望看到的课堂模式。

1. 从学生方面考虑

为了激活学生的道德意识, 应该从大学道德教育开始, 不要把其认为是一门单一的传授知识和道德的理论, 也不要认为这与学生心理状态是没有关系的、强制性的、他律的一个过程。因为德育教育具有一定的效力, 其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 即其是不是愿意接纳外在的、道德的影响, 以及是不是能够内化自己。为了学生的道德需求得到激活, 我们要让学生知道:

第一, 每个人都需要不断的自我完善, 实现一个人的全面发展, 这是一个必须的过程, 对于个人的各个方面来说, 是一个内在的、统一的过程, 而这一过程, 往往是在具体的社会生活中来完成的。没有任何人不经过自己的努力就能有所成就的。

第二, 对于人的本性来说, 是无私的, 是把各种社会的关系加起来的, 因此, 人们需要的能力是能够处理好在各种社会关系方面的道德、准则[3]。

第三,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互利互惠的, 这种互利互惠的关系使得人们能够相互提出要求或同意某种社会的准则, 即一个人在社会中能够生存的道德。

2. 从教师的教学方面来说

教师要将课堂中的知识内容进行讲解的时候, 改变教学方式。

对于教学与学生来说, 往往注意的是热点问题, 与课堂而脱节, 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而脱离。在课堂上, 学生要积极去参与、去学习、去讨论, 把学习的情况写下来, 这样的形成性评价是教学的依据。

3. 从教师方面考虑

为了优化教师队伍, 必须培养具有完整知识结构的、优秀的中青年教师, 通过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教学等能力, 来提高他们的人文、科学的素养, 最终优化其年龄的结构、知识结构、学历及学位的层次, 以及队伍的良性机制。

综上所述, 在大学中, 尤其是在上思想政治课的时候, 教师要设法使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 使得他们主动的参与到课堂当中来, 发挥自己的主动作用, 认真的去思考问题, 这样, 才能更好地学好思想政治这门课程, 更好地体会思想政治这门课在自己未来的人生道路上的作用。

摘要:在大学思想政治课中, 特别是理论课对大学生来说很重要, 尤其是在德育方面的教育, 属于一个主要的地方。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以下几点来阐述, 即从学生的角度、教师的角度以及在教学的方式、学习的测评步骤等方面来分析, 并且对学生的学习被动状态从其成因来分析、思考,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积极的应对办法。

关键词:大学思政课,被动,成因,分析

参考文献

[1]盛湘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及其评价[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9, (1) .

[2]郑辉.高校“两课”教师创造性教学的理想模式[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 (高教研究版) , 2004, (1) .

大学思政教师工作总结 篇5

“做一名好老师”是许多老师一生所追求的目标,也是我的目标。自踏入教育这个岗位以来,我始终以勤勤恳恳、踏踏实实的态度来对待我的工作,以“师德”规范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以“当一名好老师”作为自己工作的座右铭,以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现将一学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在政治上,注重学习,关心国家

作为一名从事思想政治教学的教师党员、我认真学习党和国家有关思想政治建设所取得的各项成果,积极参加政治学习,学习党章。我还深知要教育好学生,教师必须先身先之率,时时做到教书育人、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以自己的人格、行为去感染学生,努力使学生、家长能接受我、喜欢我,努力使自己不被新课改的浪潮所淹没。作为一名教师,自身的师表形象要时刻注意,我在注意自身师表形象的同时非常重视对学生的全面培养。因为我深信良好的品行是每个人身上最美的东西,针对社会这一大气候和学生这一小气候,我把学生的德育、美育工作放到了最重要的地位,在不断的学习中,努力使自己的思想觉悟、理论水平、业务能力都得到较快的提高。

二、在教学上,敬业爱岗,严谨治教

把学生教好,让学生成功,是每位教师最大的心愿和最高的荣誉。作为一名思想道德教师,让学生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对社会、人生形成正确和深刻的认识是最重要的任务。因此,我在课堂教学中,坚持做到认真钻研大纲,仔细分析教材的编写意图,认真备课,注意设计好每堂课的教学方法,研究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注重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在认真做好日常教学工作的同时,努力探索落实素质教育的方法及手段,探索在教育中培养学生能力发展的途径。在工作中,我深知学习的重要性,抓住一切机会认真学习,在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及教学管理水平。我抓住学校安排外出学习的机会,虚心学习,不耻下问,及时消化,吸取别人的精华,在自己的教学中为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提高。平时向书本学习、向身边有经验的老师学习,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努力形成自己的课堂教学风格。

三、在业务能力上,加强科研、努力提高 因为平时课时任务较重,对科研工作确实有所影响,但是我还是尽可能克服了种种困难,本学年在《中国法学》等刊物发表论文数篇,我还积极投身地方社会建设,参与丽水市宣传部等部门负责的课题研究,参编《科学发展观在丽水的实践》、《丽水,建设浙江绿谷》等著作。我的职称评审工作也在本获得较大进展,2007年11月被确认获得副高职称。同时,作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研室的负责人,我积极组织开展教研工作,为各位教师上好本门课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在班主任方面,兢兢业业,尽职尽责 2006年以来,我一直都担任社会工作06(高)的班主任工作,时时以“爱心、耐心、细心”贯穿始终,去关心每一位学生,去搞好班级的每一次活动。这一学年,我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并没有因为是高职班而成为学校的工作难点。我决心让他们在一种“宽松、探求、竞争”的氛围茁壮成长。

总之,在这一学年中,我不仅在业务能力上,还是在教育教学上都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我平时工作中出现需改进的地方也较多,主要表现有:

(一)学习不够,政治学习虽然能完成学校布置的任务,但还远不够,思想认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工作积极性不足,大多数时侯都是被动的在工作,不能积极从为了部门、为了学院、甚至为了国家与社会的高度去认识思想政治教学的重要性,从而迸发出工作热情,有待以后逐渐进步。

(三)与同事的沟通交流待加强,因为工作特点决定平时与同事接触的机会不多,加上性格原因,使得不仅是外分院的教师,哪怕是本院本部门的教师,许多与我的间沟通交流都不够,也有待今后改善。

微博——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新媒介 篇6

【关键词】微博 大学生 思政教育

“微博”,即微小博客,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它的服务平台广,支持手机、电脑、IPAD等多种设备;对使用者的知识技术要求却不高,从几岁小孩到耄耋老人,只要认识基本的汉字,都可以在“微博”上找到自己的一片天地;“微博”上的信息言简意赅却丰富多样,消息及时迅速,可在极短时间内影响、辐射极多受众。因此自2009年进入中国市场后,“微博”便受到网民的广泛追崇。

以目前聚焦了全国人民目光的奥运会为例,“微博”这种新媒介成为国人观看奥运会时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在西方,包括CNN在内的一些媒体,将这次奥运会称为第一届‘推特奥运会’。但是在中国,推特并不普及,这儿上演的可不是‘推特奥运会’,而是‘微博奥运会’。自从2009年,也就是北京奥运会后一年,中国的网络巨头之一—新浪在中国推广‘类推特’的业务‘微博’开始,微博在中国广泛流行开来。 现在,几大领头的微博网站共有约2.5亿用户,这些微博网站为用户们提供了一个各抒己见的平台。当然,近期人们讨论的热点就是伦敦奥运会了。每天,用户们发表上百万条有关奥运的评论,很多评论都是为在奥运赛场上取得优异成绩的运动员们的加油鼓励,以及祝贺与欢呼。近几天,在奥运会中打破两个奥运会纪录、取得两枚金牌的游泳健将叶诗文更是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在人们“微博”转发、评论间,渐渐形成了一些具有吸引力的、也更加公正的共同认识。大家普遍认为叶诗文赢得光明正大,我们中国运动员身正不怕影子歪,对国外一些别有用心的批评、质疑不足挂心。这种舆论凝聚成一股巨大的、具有向心力的力量,在社会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发挥作用,国民的爱国心、爱国情与日俱增。

“微博”不仅使用人数多,可以形成精神凝聚力,还可以通过舆论确实发挥改良社会的作用。在“佛山小悦悦事件”中,两岁女童小悦悦相继被两车碾压,7分钟内,18名路人视而不见,漠然离去。事件一经报道,就在“微博”上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在交流中网友们意识到国人怕事、冷漠的道德缺陷,发出改变现状、不做冷漠中国人的呼声。目前,在这种新的共识下,大家对待此类事件变得积极、热心,而处理方式也更加理性、有效。再如,郭美美等各类“炫富一族”,在“微博”上不断炫耀自己“啃老”、奢侈、扭曲的生活,引发了网友们的普遍反感。在此类“反面教材”的衬托中,青年一代重新审视自身价值观,有助于其端正思想、正确地对待金钱和物质……“微博”参与现实生活建构的案例不胜枚举。马克思主义经典观念认为,物质决定意识,但意识可以反作用于物质。“微博”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如果加以引导,使之更加规范化,必将可以爆发出影响、改善社会的巨大能量。

大學生作为网络上最活跃、最时髦的群体,对于“微博”的接受、使用,自然最为快速、广泛,也最具影响力。当代大学生喜欢用“微博”分享自己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抒发心情,或者分享美食,又或传播知识点……大学生在使用“微博”的过程中分享资讯,开阔眼界,并宣泄了情感,“微博”成为大学生们信赖的“密友”。基于这种现状,“微博”为大学思政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契机。

首先,“微博”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和素材。思政工作者可以利用“微博”与时俱进、了解现实。他们可以通过“微博”轻松获得重要而有价值的信息和素材,发现大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和内容,并适时地运用到教育工作中,使教育更具时代感、吸引力和说服力。其次,“微博”为思政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个了解学生的平台。传统的思政教育大多以大班教学的形式完成,教师承担的教学任务多,工作较为繁重,与学生交流沟通机会比较少,效果也不尽如人意。加之,所谓两岁一个代沟,现在的学生都是思想个性、独立的“90后”,他们与思政老师(尤其是年级较大的思政老师)之间,兴趣、爱好、关注点,等等,皆有巨大差异,这为当下思政教育工作增加了难度。“微博”的广泛应用,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了解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他们可以利用“微博”的关注功能,关注学生关注的内容,与之进行沟通。任何教育都要做到有的放矢,这样了解学生的思政老师才能更加有针对性、更有效率地开展思政教育工作。再次,“微博”还以新颖的传播方法丰富了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的途径。传统的思政教育工作多以课堂教学为主,大多采用“一对多”、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尽管教师们尝试各种手段企图改革,但对于不愿意聆听长篇大论的“90 后”来说,劝导式的思政课还是显得枯燥乏味。而“微博”实现了信息的网状传播、个性传播、简短快捷传播。思政工作者完全可以利用“微博”这一新渠道灵活、便捷地展开面目一新的思政教育。思政工作的这种新形势更加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言而总之,“微博”无疑成为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新媒介,树立起未来思政教育的风向标。

论大学思政教育改革现状分析 篇7

大学每年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大量具有高素质、强能力的现代化人才, 从而使大学在社会发展当中占有的地位愈发重要。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 大学校园的建设就没有停步。近年来, 越来越多的高校、教育培训班以多种形式呈现在当代人的眼球里, 为人们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学习途径与氛围。其中全日制高等院校 (大学) 作为培养青少年成才的基地, 其更是在保障我国素质教育质量当中占有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互联网与计算机技术的出现使世界进入了信息化时代, 大学校园文化也随之受到了冲击。青少年拥有更加活跃的思维, 其更加易于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 从而致使近年来社会中出现了大量青少年网络犯罪、青少年网瘾等不良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极大阻碍了当前我国高校正常教学秩序的建设, 并引发了社会各界的讨论。而大学思政教育课程的开设与理念的传承正是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方式。充分发挥大学思政课程在大学生学习、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将能够促使大学思政教学脚踏实地的处理好当前我国高校校园所面临的教学问题, 也能够不断的实现净化校园文化、营造大学校园良好氛围等重要的作用。为此, 以我国大学校园所处的环境为基础, 针对当前其所处的现状及其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就变得愈发重要和关键了。

二、大学思政教育面临的现状与现实挑战

第一, 互联网与计算机信息技术使对学生进行文化引导变得愈发困难。互联网与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 作为一种先进生产力, 极大优化了高校现有资源的利用。但是, 却也由于当前我国对于互联网与计算机技术使用的经验不足, 导致在高校环境下不能够很好的控制以互联网为媒介文化的传播, 从而给当前我国大学思政教育带来了困难。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政所面临的挑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互联网背景导致了思政课程内容更新速度跟不上时代。互联网文化日新月异, 在不同时间不断发生着巨大变化, 并对高校大学生产生了影响。网络当中经常会出现新的思想、新的骗术、新的违法方式等, 而这些信息不易于被教材编写者所获取, 加之高校教师自身对网络发展环境关注不足, 从而致使大学思政教育与现实问题之间存在较大沟壑;2) 大学思政教育更多局限于对思想的传递, 而缺乏与实践教学的结合。思政教育的目的已经不能够再停留在思维传递、思想改变等方面, 而且应当以健康思想、良好思维来影响大学生行为。随着互联网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网络环境不易被监控、网络行为容易被匿名等问题, 致使大学思政教育在实践反馈环节存在较大漏洞, 无法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与改进。

第二, 学生逐渐缺乏了对思政课程的兴趣, 使教学效果难以实现。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对思政课产生厌倦。产生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在教学内容的局限以及教学形式的单一。针对教学内容而言, 整个大学思想教学课程体系的结构其实与高中、中学思政课教学基本无疑, 这就导致了拥有猎奇心理大学生对于思政课重复教学的内容及模式产生厌倦。针对思政课教学形式而言, 其在大学校园内主要是以课程教授为主, 缺乏学生与教师的互动, 也缺乏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造成了学生将思政课的学习作为了一种负担。

三、对大学思政教育改革的思考

大学思政教育应当进行改革, 从而使其能够更好的引导校园健康文化形成、学生正确思维与行为习惯形成。为此, 作者针对其所处的现状及其问题, 提出以下对策与建议:

第一, 紧跟互联网时代脚步, 改革思政教育关注重点。高校思政教育处于互联网时代当中, 就应当结合环境与各大高校实际发展情况进行不断改变。为此, 应当针对教育内容与落脚点进行双重改革。1) 针对内容, 应当以互联网时代下经常出现的问题为思政教育课程案例, 以实践教学为出发点, 以点带面开发现代化思政教育体系, 将案例教学作为高校思政教育的范本。另外, 我国各大高校还应当积极建立起属于思政教育的数据库, 以便于把握90后、0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的特点, 为其设置符合个体发展与需要的课程;2) 针对落脚点。我国高校应当避免纸上谈兵、只顾形式的教育模式, 将对高校学生思想教育落到实处, 坚持唯物主义精神, 不断加强对其行为的管控与引导, 以行动带动良好习惯和思维方式的形成。

第二, 改变思政教育模式, 以文化建设为主。针对我国高校大学生对思政教育兴趣不足情况, 应当扬长避短, 避免走入传统应试教育怪圈。特别是对于思政教育而言, 其应当在思政课程书本内容学习基础上, 勇敢的走出去。增加学生接触新生事物的机会, 有效搭建高校与社会的桥梁, 让大学校园在拥有良好监控与引导机制前提下与社会大环境相互对接, 有效解决大学生思想、行为等方面出现的问题。另外, 还应当积极开发多种形式的教学模式, 促使大学校园内能够建立起良好的文化与健康的风气。

摘要:大学校园是我国现代化人才的培养基地, 重视思政教育将能够为人才全面素质培养提供良好的基础。为此, 作者从我国大学思政教育面临的现状入手, 积极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 在研究大量相关文献基础上, 对如何实现大学思政教育的改革提出相关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大学校园,思政教育,改革对策

参考文献

[1]李欢欢.高校红色网络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 2011 (22) .

大学思政教学创新性策略分析 篇8

一、转变教学理念,加强教育关注,倡导人文关怀

思想政治在大学生主流意识的巩固与正确价值导向的树立方面发挥着基础教育与引导作用,因此必须做好大学思政教育理念的转变,而转变思政教学理念首先从加大对课程的关注开始。我国传统思政教学实效性不强,思政教学趋向流程化与形式化,思政对大学生行为的指导意义与人生价值的导向作用不明显,甚至部分大学刻意弱化思政教育,将思政教育与专业学习割裂开来。只有做好对思政教学的关注,通过加大课程比例,加大师资投入才能让思政教学在大学教育中得到积极贯彻。其次要做好思政教学与实践的有效结合,思政教学的出发点是思政理论的阐述,其落脚点则为学生思政水平的真正提升,将思政课堂所学真正转化为思政教育实践才是思政教育的最终目的。在开展大学生思政教学时必须立足社会,立足实际,为思政教学提供实践的环境。最后,我国大学当前的思政教学缺乏必要的人文关怀,思政课程教学成为政治宣传与说教的工具,忽视了对学生个性的关注。因此必须做好大学思政教学的人文关怀,在开展理论讲解时与学生的自身成长与发展有效结合,以人为本,贴近学生生活与实际,增强大学思政教学的实效性与感染性。

二、创新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兴趣,推动思政实践

随着思政教学改革的深入,关于创新思政教学形式的呼声日益高涨,因此必须创新思政教学形式,以丰富生动的教学形式创新调动大学学生思政学习的兴趣与热情,在大学学生主体意识的调动下实现理论教学向实践教学的转化。目前在大学思政教学中可以参考的教学方式主要有案例教学、情感教学、网络教学、启发教学四种教学模式。案例教学借助生动鲜活的思政案例将枯燥的理论知识形象化,具体化,通过与大学生日常生活学习实际的结合,增强大学学生对思政教育的认同感,从而激发其学习热情。情感教学是将情感贯穿于思政教学的全过程,教师教学充满热情,学生学习充满激情,通过情绪的渲染营造思政教学的良好氛围。网络教学则是发挥网络平台的开放优势,实现信息的流通与共享,为大学学生自由学习提供便利。启发教学则是设置必要的思政教学情境,让学生通过分组讨论与交流探究的形式畅所欲言,得出对思政问题的正确分析,教师在启发教学中起着总结与引导作用。形式的创新带动大学生思政学习的热情,更好地推动思政理论向思政实践的转化。

三、优化教学体系,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水平

思政教学的创新性开展必修保证教学内容时代性特点突出,实用功能性强大,完善教学体系,合理选择教学内容,有的放矢地开展大学思政教学工作。教学体系的完善应做到三个方面的包含与融汇,坚定不移地地贯彻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思想,深入学习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先进的理论成果,通过正确的理论指导推动思政教学开展;坚定不移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及党政教育,增强大学生的爱国意识,提升对党的拥护与支持力度,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为将来走向党政工作岗位积累知识与经验;坚定不移地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知识,科学看待建国以来所取得的成就,总结经验与教训,在了解国情的基础上更好地分析预测未来社会走向,并做出相应的努力。在教学体系不断完善的基础之上,教师要丰富教学内容,明确思政教学重点与难点,以框架结构与专题教学的为导线推进大学思政教育。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做好整体与细节的双重把握,让大学学生形成对思政课程完整而准确的认识,从而更深刻地体会到思政教学的重要性,调动起自身的学习主动性。

四、创新评价机制,提升教师素质,全面引导学生

传统的大学思政教学在开展教学评价时往往评价内容单一,评价方式简单,关注结果忽视过程,造成大学思政教学的失衡,不利于大学学生的全面素质提升与自我综合发展。因此在开展大学思政教育创新性策略分析时必须加强对评价机制的关注,通过创新评价机制,提升教师素质,实现高校学生的全面发展。思政教育评价机制的创新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教师的评价是思政教学评价的主体,在此基础上可以适当引入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评价主体的多元使得评价结果更全面,学生通过参与他评与自评往往更能做到取长补短,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在评价时要注重对过程的评价关注,我国传统的教育体制影响根深蒂固,必须打破传统评价的限制,注重大学学生思政学习每个环节的关注与评价,通过环节的评价形成终结性评价。

结束语

思政教学作为大学基础性教学科目之一,其价值引导作用不可忽视。本文立足当前我国大学的思政教育实际,提出了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体系及评价机制四个方面的创新性策略,以期更好地推动我国大学的思政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向莉.解放思想理论在大学思政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青春岁月,2013,22:252-253.

[2]罗丽娟.浅谈大学思政课教学中启发式教学艺术[J].海外英语,2010,02:36-37.

网络时代与大学思政教育探究 篇9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信息的传播已由过去以纸质版载体为主转化为全面以互联网为依托媒介,新型的传播媒体充斥着社会的每个角落,如手机、QQ、微信、微博、数字电影、数字电视等,以最便捷的方式、最快的速度完成信息的全方位的传播。与此同时,这种传播方式也带来了“时代病”。随着作为微型电脑的智能手机的普及,“手机进课堂”、“手机介入生活”、“手机侵占睡眠”等,成为大学生群体中常态化的现象。“低头族”成为校园最普遍的风景。据2015年12月10日《人民网》报道:中国社科院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的社会心态蓝皮书———《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5)》显示,大学生每天用在智能手机上的时间达到5小时17分钟,占一天全部时间的22%。其中,网络社交时间所占比重最高,达到38%;消遣和工具类其次,分别占28%和27%;电话和短信时间仅占7%。[1]

大学生“微生活”的现状如何?我们通过某理工大学赛课(Sakai)网络平台,针对14级工程管理专业120名学生作调查,搜集系列数据,列表统计如表1所示。

表1表明:无论是电脑还是笔记本,家用微机只占大学生上网设备的二成,而个人便携式移动设备(笔记本、手机)已基本普及,微文化的快速发展具备了充足的物质基础;QQ和微信平台使用率均达到九成,微博使用也有七成以上,而飞信的使用率不足二成。微平台主要转向于个性表达方式的及时通讯,“飞信”没落之原因是付费和没有语音功能;摄取新闻资讯仍然占据大学生上网一半的时间,但远不及与朋友互动“刷状态”所耗费,传统的接受院校通知功能也仅达二成。

基于以上大学生移动上网的现状,我们认为大学生是互联网、新媒体更新最快,使用最广泛的传播主体,其上网目的带有明确的交流和娱乐功能。可以判断:在网络时代的今天,传统的单纯以课堂讲授为阵地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明显滞后。如何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避免“数字围城”所造成的弊端,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面临的全新课题。

1互联网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积极影响

互联网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积极影响如下:

1.1信息传播手段多样,学生资讯获取多渠道化

网络技术促进了信息的超地域共享,各种资讯可以突破任何有形的边界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学生可以通过各种信息平台获得需要的信息,大到国际国内的重大新闻,小到诸如校园社团活动、文体娱乐等日常生活方面的资讯也都唾手可得,学生可以自由获取有效资讯进行活动,诸如考各类等级证书、参与各类社会实践等。以往依附于专业机构才能完成的活动,现今凭借各类资讯引导基本都能自主、自助。以旅游为例,同以往依托旅行社相比,现在的大学生更加倾向于自助游,利用同程、携程、去哪儿、艺龙、蚂蜂窝、百度旅游等APP软件,在出门之前就可以将行程、路线安排好。

1.2知识更新快速便捷,学生知识扩展全方位化

在互联网及数字化信息没普及前,学生学习知识文化主要是通过书本、课堂,学生的信息量与在校时间的长短密切联系。网络时代的大学,各类多媒体资源更加丰富,课堂只是大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之一,更多丰富的知识则是通过互联网等数字技术获取。比如老师在讲台上提问,学生通过手机上网可立即获取答案。为迎接“大数据”时代,各种新兴教育传媒也一定程度上免费开放部分网络在线课程,学生的知识面得到全面的扩张。

1.3思想表达自由率性,学生情感宣泄多平台化

传统的表达方式主要是演讲、面对面的交流等,这种交流受场地、双方的时间等限制。在互联网时代,通过各类网络平台,大学生可以随时随地的发表自己的感想与观点,不用以真实的身份示人,因此也不用考虑语言的得体与否,尽情的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甚至一度形成诸如“火星文”等网络语言。“晒”照片、“晾”颜值、“炫”表情、“挂”游戏、“虐”朋友、“刷”微屏……网络作为他们情感存在必不可少的表达场所,同时也成为他们近三分之一日常生活的行为场域。学生的情志得到了自由施展的虚拟空间。

2互联网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不利影响。

2.1互联网信息对大学生道德观、价值观的冲击

在互联网空前普及的环境下,各类信息超地域传播,在世界范围内受全人类共享。但是不同国家,文化背景不同,其个人价值观和道德观差异较大,例如西方普世价值观与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迥异,再加上我国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水平也存在巨大差别,诸如教育、医疗、公共资源、社会保障等方面还存在着资源分配不尽合理的情况。大学生还没有形成稳定的、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对网络形成的热点问题容易受误导,诸如“高考地域性减招”、“魏则西事件”、“郭美美事件”与《慈善法》等等问题,如果经常接触西方不良意识形态,又不能正确的看待这些差异,易容受到网络上某些敌对势力、不和谐的意识形态的引诱,与我国核心价值观相违背,这与朝气蓬勃的大学生形象想去甚远。

2.2过度的依恋互联网妨碍大学生正确人格的培养

互联网是一个知识爆炸的世界,在这个领域,信息无论好坏都能轻易的呈现在用户面前,在这个虚拟的世界里,表达更加自由、方便,而大学生正处于愤世嫉俗的年龄阶段,竞争意识较强、但是承受能力较弱,因此,他们更愿意随时随地在网络世界里宣泄自己的喜怒哀乐而不愿意同外界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这妨碍大学生正确的人际关系形成,导致语言能力的下降。此外,由于他们承受失败的能力较弱,一旦在现实生活中遇到挫折,就容易产生过激的行为。近年来校园事件逐年增多,与互联网的发展不无关系,如清华大学、上海复旦大学投毒案等的发生,都是学生没能形成正确的、积极向上的人格态度的典型案例。所以,大学生过度使用互联网对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非常不利。

2.3互联网技术的迅猛提高不利于大学生社会责任心的培养

网络技术高速发展及网络媒介的多样化使得每个人都能随时随地发布信息,造成了所谓“物理空间与社会空间的分离。”[2]充斥着网络的各种在线平台(APP)、高校校园论坛(BBS)以及各类话题式贴吧,均成为大学生最为活跃的网络交流媒介。网络信息的真实性与客观性往往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核实,其发布者也没有任何部门监管。尤其在现阶段网络实名制还不太完善的情况下,大学生更喜欢使用一个虚拟的身份在网络上发表各种言论,比如,对身边同学不满、对老师的苛责,这些评论很多都不够客观、真实,有的甚至还具有人身攻击性。这类不负责任的言论会对他人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特别是在当前“人肉搜索”失范的情况下,会给自己的老师、同学带来严重的困扰,诸如曝光个人信息、传播隐私照片、甚至由此引发了当事人自残、自杀等悲剧。网络世界的虚拟性和暴力性特征,容易促成大学生淡忘其自身言行的社会责任感,进而影响大学生网民的社会行为。

3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创新

3.1充分利用互联网,搭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平台

高校教师一旦在网络上与学生“失联”,势必会丧失教育的主动权;大学生一旦在网络上“失范”,接受各种网络垃圾信息,不但浪费最可宝贵的青春,而且还存在被诱导走上歧途的可能性。因此,如何利用好互联网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思考的问题。教师应该与时俱进,搭建一个管理规范、运行畅通的交流的平台,充分利用互联网不受时间、地点限制的优势,随时随地的与学生交流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并为其提供心理疏导,让这个交流平台成为学生思想上的导师。

3.2将网络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理性的网络阅读习惯,远离不良的网络信息资源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充分利用各种新媒介向学生传递健康、积极的信息,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也要关注学生的思想状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信息资源。教师要学会如何充分利用智能手机中的各种及时通讯,时刻关注“微生活”,充分利用好“微平台”,通过“微信”、“微博”传播正能量;关注“微热点”,上好“微课”;鼓励学生参与“微公益”,对学生实施“无微不至”的关怀。[3]让学生在学习上、生活上都能获得帮助,为学生创造一个优良的网络环境,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网络阅读习惯,提高知识的获取率。

3.3适时提高思想教育工作者的互联网技术水平,通过网络媒介对学生网络行为加大监管力度

网络媒介的普及化给高校师生均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教师必须提升自身的网络知识和基本素质,才能更好的胜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师要尽可能“在继承传统的思想理论教育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将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美学乃至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数学、物理学的知识逐步引入思想理论教育教学领域中”;[4]在教育实践上,应通过网络技术手段监管学生的网络行为,及时发现问题。对网络行为失范的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促使学生分辨是非,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规范,甄别网络陷阱,远离网络误区。

4网络背景与大学生思政教育创新策略探究

而立之年的韩寒在《微博》一文中说:“时代总是裹着你往前走,无论你多么喜欢诺基亚,你总会用上苹果;无论你多么喜欢胶片,你总会用上数码。”[5]面对“微时代”,思政教师畏葸不前,势必被淘汰。教师应该敢于“试水”,才能在网络大潮中指挥学生“跳水”、“游泳”、“冲浪”;当学生“落水”时,也才能有效“施救”。总结多年班主任经验,我认为高校思政教师可能的策略有以下三方面:

4.1校方应健全网络平台,提供网络资源,为师生网络互动创造条件

校园网络平台包括官微、校园贴吧和论坛、社交网络APP、教育在线平台(诸如慕课、微课、赛课)等各方面。健全网络平台,关键在于组织一支既有爱心又有专业技术的教师队伍,这些教师既要懂专业、又要有人文素养;既要维护网络秩序,又要尊重大学生的个性选择,合理进行引导;既要适时实行网络分层管理,诸如实施“网络实名制”、“限制灌水”、打击网络恶势力等举措,又要有弹性,尊重大学生的隐私权、自由发言权,鼓励他们为筹建良好的校园“微文化”环境而建言献策。

4.2教师应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全面发挥人格魅力,以“正能量”传导学生

“教书”和“育人”都是教师的天职,广大思政教师有责任也有义务对大学生的“微生活”进行引导。据调查,我校每年评选的“十大学生最喜爱教师”中,几乎每位老师都开通了微博、微信,并与所教学生的班级QQ保持通讯。他们及时更新网络空间,广泛接触新事物,不但引领教学研究之风尚,而且在其各种网络虚拟生活空间中以身作则,适时传播“正能量”。有些优秀教师还在网络上充分展示他们的各种才艺、各种见闻,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个有血有肉的新时代高校教师形象。教师团队还能提供优秀的“微作品”影响学生,比如前不久,河南理工大学教师创作的《传承希望》获“2015年河南省高校网络宣传思想教育微作品优秀奖。”[6]

4.3师生应共同维护网络安全,齐抓共管,创“绿色”网络生新机制

中研网曾发文指出,网络是智能时代的“达摩克利斯之剑”。[7]大学生涉世未深,既可以享受网络时代带来的各种资讯便利,又必须警惕跳入各种“网络陷阱”。最近,郑州某高校“网络贷款”导致学生自杀、“裸贷”照片公布导致女生退学之类的事件频发,为我们敲响了警钟。不良网络资源,除了威胁生命财产安全外,更大更普遍的危害是“慢性自杀”,各种“快餐”和垃圾信息充斥校园微生活,浪费学子的宝贵青春。前年6月17日,光明日报曾头版报导河南农业大学倡导“无手机课堂”,全国各高校也奇招纷出,诸如教室设“手机收容袋”、脸谱扫描器、远程监控仪等,收效甚微,这些单方面抵制只会触发大学生的反感情绪。作为世界主义(universim)同源词的“大学”(university),应该具有包容性,鼓励学生手机进课堂,但同时又要倡导合理利用手机,需要师生互相提升利用智能媒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自觉性。近日,光明网报道北京工业大学将手机引进思政课堂的尝试,[8]为我们创建“绿色”网络生新机制、探索思政教育新渠道提供了宝贵经验。

5结语

综上所述,互联技术突飞猛击的发展是必然的趋势,将新媒体技术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培养学生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必要手段。[9]智能手机等设备、微博微信等平台,成为大学生“微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广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与时俱进,紧跟“微时代”步伐,及时调整传统的教育方式和手段,充分发挥“互联网+”在思政教育工作中的优势,为我国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2015社会心态蓝皮书上午发布:大学生每天用手机超过5小时,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5/1210/c70731-27912015.html.

[2]李丽娜.网络时代:思政教育如何应付[J].辽宁教育,2014(20).

[3]阮博.“微时代”下的高校思政教学创新[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05-12.

[4]雷儒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研究[D].武汉大学,2012.

[5]韩寒.我所理解的生活[M].浙江文艺出版社,2013:108.

[6]关于公布2015年全省高校网络宣传思想教育优秀作品评选结果的通知,http://www.haedu.gov.cn/2016/06/06/1465194463338.html.

[7]网络安全:智能时代的达摩克利斯之剑,http://www.chinair n.com/news/20150922/152429626.shtml.

[8]手机做教具,北工大教师玩转思政课堂,http://edu.gmw.cn/2016-05/26/content_20279434.htm.

大学生思政教育模式创新研究 篇10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 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还存在较多问题, 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提升。

(一) 高校重视度偏低。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 高校之间的竞争也变得越来越激烈, 很多高校开始重视高校竞争力的提升, 但是很多高校工作者却对思想政治工作重视度偏低。例如有些高校管理者没有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 没有将思想政治教育纳入到高校教学体系, 仅仅将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学校的一项公开课程, 没有给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充足的支持, 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提升。

(二)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观念落后。

由于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观念还比较落后,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的提升。例如很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没有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这样就很容易致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学生脱节, 不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的提升。还有很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并没有树立“与时俱进”的教学观念, 没有根据我国社会的发展以及教育事业的发展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这样就致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跟不上时代的发展, 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的提升。

(三) 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综合素质偏低。

在实际调查中发现, 很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综合素质偏低, 直接影响了高校思政教育水平的提升。例如很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偏低, 工作态度不端正, 对待思想政治教育马马虎虎, 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水平的提升。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创新

在新时代背景下, 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创新, 转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 这样才能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

(一)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视。

高校管理者的重视是思想政治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 因此高校管理者应该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首先, 高校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 从而制定各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政策, 这样才能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精神支持。其次, 高校管理者还应该要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充足的物资支持, 提供必要的教学设备、教学资金以及教师队伍, 这样能够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 树立现代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只有不断更新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才能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奠定坚实的基础, 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要树立现代化的教育理念。首先,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组织专门的思政教师去调查学生的实际情况, 这样才能使思政教师充分掌握学生学习中以及生活中问题, 并且根据这些问题制定科学合理的思政教育模式, 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提升。其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要树立“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 根据社会的发展与教育事业的进步不断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这样才能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满足现代教育发展的要求,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

(三) 加强思想政治教师队伍建设。

首先, 高校管理者应该要加强思想政治教师职业道德教育, 利用一些典型的案例来加强思想政治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提高其职业道德水平, 端正其工作态度, 这样才能促使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兢兢业业的对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其次, 高校管理者还应该要加强思想政治教师教学技能的培训, 一方面加强思想政治教师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教育, 提高其理论知识, 这样才能使教师更好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另一方面, 高校管理者还应该要定期或者不定期组织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到专门的培训机构接受专门的教学技能培训, 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思想政治教师的教学能力, 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奠定坚实的基础。

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的不断进步, 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教育事业发展的要求。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 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重视, 积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 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政治工作理念, 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

摘要: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给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要积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 构建现代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但是在实际调查中发现, 很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还存在较多的问题, 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提升,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水平的提升。因此, 在高校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 高校必须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重视, 积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本文首先分析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然后重点分析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创新, 以供有关人士参考借鉴。

关键词:大学生,思政教育,模式,创新

参考文献

校园网是大学生思政教育新渠道 篇11

唐艳华、丁蓓蕾在2012年11月25日《光明日报》撰文指出:高校校园网在整个学校的运行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和平台。开发建设高校校园网,首先,要时刻关注大学生在网络交流平台上的各种言行,及时删除一些不良信息,阻止其进一步传播和扩散。其次,要通过这些网络交流平台,加强与大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正确地引导大学生对各种热点问题等展开讨论,交流意见。再次,要时刻关注网上舆情,并进而分析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发现带有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及时回答和解决大学生提出的问题,尽可能地消除各种负面影响。

大学生精力充沛、思想活跃、兴趣广泛,而且具有很强的求知欲望和创新能力。高校可以通过举办校园网页设计大赛、建立网络信息员队伍、征集意见等形式,鼓励和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校园网站的设计和管理。这样,一方面可以使校园网更加贴近实际、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符合大学生的心理特点,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校园网建设,同时可以有效地将大学生对网络的兴趣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另一方面,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进而提高大学生自觉规范自身网络行为的意识以及甄别网络信息、明辨是非的能力。

强化大学生思政建设的方法分析 篇12

一、对大学生思政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分析

1. 教育形式比较单一, 学生表示没有引起自己的学习兴趣

相对于传统学生的单一特性, 当代大学生的思维更加积极活跃, 因此教师要不断跟进当代的变化需求, 为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

2. 教育的机制和氛围需要进一步完善

大学校园文化有着很强的思想政治教育内涵, 在高校教育中起着独特的导向作用和激励功能。但是实际上大多数的高校学生因为学校没有统筹文化环境的规划策略而无法参与到学校的文化活动, 从而阻滞了思政的进一步发展。还有就是大多数的学校忽略了思政教育工作而高度重视专业课的学习, 不去完善思政建设的规范, 导致了课堂上学生思绪乱飞、混乱无序, 无法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作用, 大学生的思政建设被大大阻碍。

3. 思政教育方面师资力量薄弱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缺乏良好的素质道德的教师无法起到带头作用, 对学生的进一步培养得不到加强。还有就是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对思政教育的认知较低, 教学方式单一枯燥, 致使学生的积极性无法得到有效地调动, 课堂教学成果无法达到预期的标准。

4. 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呈现多元化, 阻碍了思政教育的有效性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 就业问题的加剧, 大学生在面对课业负担之外, 还担心着以后的社会压力。一部分学生由于是独生子女, 生活幸福, 父母的过度宠爱导致了其性格孤僻, 不愿与他人沟通交流。

二、强化大学生思政建设的方法分析

根据对上文中对存在问题的分析, 想要更好地培养出国家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就必须得完善建设的对策, 从而更好的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以此来保障大学生在今后能够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

1. 营造一个良好的思政建设互动氛围是必要的

思政建设是一个多向互动的过程, 而这种互动主要包括两种方式, 做好这两种互动就能基本保证良好的思想政治氛围的建立。第一种方式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这种方式能够让教师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真实感受, 能够让教师的课堂教育更加的有的放矢, 而且能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 使得学生更能够接受教师的教授内容。

2. 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建设, 开展多项活动

想要促进大学生的思想进步, 使大学生健康发展, 我们需要尽快增强师资力量, 加强教师们的整体文化水平。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 教师也要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 尽力为教育事业做出巨大贡献, 改变原来比较呆板、单一的教学方式, 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更加有趣。

3. 提升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的品位以及层次对于学校的持续发展来说有着很大的作用, 学生的个人发展也会受到很大影响。构建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 就会像“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一样影响着大学生的精神。由于信息的全球化及不断的开放, 些许的异国文化不断点缀着校园的角落, 但不少落后的思想也阻碍了学生的正常生活和学习, 使得良好的思想政治养成被遏制。对此, 我们应该建设具有社会主义特色和时代特色的校园文化。

4. 拓展建设领域, 创新建设体系

教师做出努力之后, 学生不应该还是以往的仅仅接受教育, 而忽略了其他的学习形式。新型的思政教育形式可以是加强学校与家长之间的联系, 这样可以使学校更加透彻地了解在校学生的情况, 经过时间的推移, 策划出更加完善的方式, 来使得学校、家长和学生之间的沟通更加紧密, 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而作为主战场的高校, 不断进行创新、逐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相当重要的。

三、结语

综上所述, 强化大学生的思政建设主要还是需要学生、教师、学校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来完成, 做好强化大学生的思政建设对国家的发展有巨大作用。

参考文献

[1]马苒苒.强化大学生思政建设的方法分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上旬) , 2014 (05) :30—31.

[2]陈金城.关于切实加强卫职院校大学生思政工作的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1 (23) :149—150.

上一篇:大学生体育弱势群体下一篇:行业垄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