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本科教学

2024-05-12

大学物理本科教学(共12篇)

大学物理本科教学 篇1

大学物理是理工类大学生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它所阐述的自然科学知识、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方法是各专业学生后续课程的知识基础,也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科学思维方法和理论联系实际应用能力的重要学习内容。然而从近几年对于应用型本科学校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学物理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

1、教学模式单一、枯燥,教学理念陈旧落后。目前的教学仍以讲解理论原理,分析模型解题的形式为主,教师在上课过程中起绝对的主导作用,以传授的方式将所有知识以定论或总结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而学生只是被动、机械地接受知识,把记忆知识点,重复连续的做题,掌握若干例题作为学习知识的全部,把考试当作学习的首要目的,而忽视了学习能力和方法的培养,忽略对自然科学规律和本质的探索思考。久而久之,这种单调机械的“教”与“学”使学生出现普遍的厌学情绪,课堂纪律变差,这反过来又降低了教师的讲课积极性,造成不良循环。2、教材内容和教材建设跟不上社会发展步伐。长期以来,本科物理的教学内容一直强调其理论体系的完备性和系统性,从头到尾基本上都是理论性和技巧性很强的公式推导,而忽略了其主要作为应用的特点。这种内容对于研究性大学的学生来讲是适用的[1],但对于为数众多的应用型大学学生而言就过于庞大和深奥;3、考试方式单一,试题内容不能体现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除上述问题外,大学物理还存在着教学资源匮乏,理论与实际脱节,不能跟上科技发展最前沿等问题。这些问题正是现代教育急需解决的,也是构建应用型本科大学物理教学体系研究的中心课题。

一、教学改革思路

1、与时俱进,改革教学理念

大学物理的基本特点如下: (1) 该课程是研究物质基本结构、相互作用、基本运动形式和能量之间相互转化规律的科学,所以它是其它自然科学和科学技术的理论和方法论基础,是构成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科学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所必需的知识储备; (2) 物理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所以特别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检验关系,重视新的科技理论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3) 大学物理作为新思维发展、新技术创立与应用的原动力,不断吸收现代科技发展的成果,其教学内容体现着科技发展的最前沿。所以掌握大学物理知识与方法对于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必要的。然而从目前科技发展的速度来看,学生不仅要掌握一定知识,更重要的是需具备持续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便其在今后工作中能够解决实际问题;能够设计和开发较为复杂的程序系统,能够具备较强的协调与合作能力。根据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文件,应用型本科大学物理课的目标是:为培养非物理类应用型人才打好基础。在此必须强调:物理学习的最终目的不仅是让学生了解理论,知道如何解题,还要使学生具备学习新知识的能力,了解知识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了解理论体系的形成、发展规律及特点,了解理论是如何指导实践的。同时还要强调:必须重视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

2、调整教学体系,优化教学内容

大学物理分为经典物理和近代物理,经典物理分为:力学 (包括质点和刚体) 、热学、电磁学、振动与波、波动光学5大部分;近代物理分为:狭义相对论和量子物理。在物理教学中,根据知识点的联系,可将内容的顺序作适当调整:电磁场与电磁波因为涉及波动知识,必须将其置于波动光学之后;有些教材将振动与波这章与波动光学分开来[2],笔者认为不妥,必须将两章内容放在一起学习,学生才能将机械波与光波作比较,明白光的波动性这一特征。大学物理共112课时,分两个学期,根据知识点的关系和课时的要求,可将大学物理 (上) 调整为:力学、热学、电磁学共64课时;大学物理 (下) 调整为:振动与波、波动光学、相对论、量子物理共48课时。由于物理是门实验科学,实验现象能够让学生加深对于物理规律和本质的认识,所以可增加3-4课时演示实验。

本着应用为先、突出重点的原则,对物理内容进行优化,使教学内容结构合理,能体现由浅入深、由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规律,并能体现物理的应用性;在解题方法的介绍上,应采用简单明了的公式推导,强调说明公式体现的物理含义,少用繁琐的数学理论知识,力求用最简单的方法高效解题。比如磁学中利用比奥-萨伐尔定律求稳恒载流体空间的磁场分布,表达式较为复杂,并且还伴有方向的判断,大多数学生并不能轻易计算出结果,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基础,可以略去中间推导过程,而重点分析取微元,然后求和变积分的方法,求出一般结果后重点讨论几种特殊的载流体,如:无限长直载流体、圆电流、无限长直螺线管等,讨论这些模型在实际方面的应用,比如圆电流,在考虑介质对真空磁场的影响时可将分子看成一个分子圆电流,从而可解释介质的磁化现象。这样既可让学生清楚求解这类问题的方法和定律的实际应用,又不至于让复杂的数学推导弄得没了信心,兴趣全无。

优化物理内容,还要注重与本学科发展的前沿内容相结合,如四大作用力、超弦理论、基本粒子、宇称守恒与不守恒、广义相对论、宇宙大爆炸理论、超导理论、液晶结构等,适当介绍这些知识,不仅能使学生开阔眼界,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探索、研究物理科学知识的能力。

优化物理内容,还要注重在知识教育的同时渗透素质教育,注重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培养。在授课过程中,可根据教学内容有机结合物理学史,让学生逐步体会物理学发展的特点和蕴含的深刻哲学思想;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用实验的手段验证理论,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以及启发式教学引发学生的疑问与好奇心,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索与探讨。

3、改革教学模式、调整教学方法

多数应用型大学的生源来自全国,由于各地区物理教学要求不同,每个班或多或少都有学生没有系统地学过中学物理,所以学生的物理基础相差甚大,但目前绝大多数高校仍将所有学生“一视同仁”,不管基础好坏,都是一个课堂,一种教学要求,这种教学模式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重修重考的学生越来越多,考试成绩差异悬殊,一部分学生完全失去了学习物理的信心和兴趣。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我们提出对学生进行分批分层次教学。其中分层次模式已被一些大学采纳作为试点,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3]。具体操作如下: (1) 分批学习:大一上学期,开设大学物理预科班,作为中学没有学过物理的学生必选的选修课,且规定只有考试通过才有资格修大学物理。 (2) 分层次学习:大一下学期,设立A班 (普通班) 和B班 (基础班) ,对于A班,教学计划和内容都是按照一般的要求做;对于B班,则将课时数适当增加,进度放慢,重点强调物理思维方式和基础内容,让基础薄弱的学生由浅入深地学习,掌握学习的节奏。为了体现考核的公平性,最后两种班级的考核方式和内容应当完全相同。

除了合理的教学模式外,科学的教学方法也是构建完善的应用型物理教学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长期以来,大学物理的教学方法就是传统的学生接受性学习方法,这在学习事实性、规律性知识时是一种较好的模式,但是不利于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在理论教学中,我们应当将传统的讲授与研究性方法相结合,教师作为引导者的角色,在上课时可根据内容,适当创立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讨论,然后根据学生反馈总结;课后布置的作业除一般的数值模型计算外,应有适量探究性问题,可以专题或论文题的形式,提供给学生,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完成,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把学生被动学习引导为主动的求知。

4、改革考核方式和考核内容

目前普遍的考核方式是理论考试,内容纯粹是理论计算,很少体现学生的科学素质和创新能力。根据物理教学的要求,可将考核分成三块来处理:一是学生平时的作业,其中也包括学生撰写的论文;二是学生上课的表现,发言的质量和水平;三是一学期3-4次的理论考试。理论考试中,重点考核学生对于物理基本知识、基本思维方式、基本研究方法和实际应用能力的掌握。

二、教学改革效果

上述物理教学改革正在我院全面开展,具体的措施如授课次序调整、增加演示实验、分批学习、引入探究性学习等受到学生普遍欢迎,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不仅在有限的课时内完成了教学任务,使学生较好地掌握物理方法和思维方式,也能实现对学生科学素质、综合能力、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实现应用型大学物理的教学目标。

摘要:应用型本科大学物理面临一些问题, 其改革的重点是改革教学理念, 优化、调整教学体系和内容, 在教学中真正体现应用性这一特点, 培养学生应用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应用性本科,大学物理,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卢德馨.大学物理研究性教学[J].物理与工程.vol.4No.12004

[2]毛骏健, 顾牡.大学物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郝会颖, 赵长春等.大学物理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科技信息.2008年第6期

大学物理本科教学 篇2

1、提前试作

2、有教案

3、及时批改实验报告课堂教学:

1、应携带大纲、教学日历、记载簿、教案、教材与课表等材料

2、加强考勤与课堂组织作业与答疑:

1、认真批改作业,及时反馈

2、安排答疑时间考查考试考核方式办公室留存按教学大纲整理考核标准与依据材料学期末拟题,按模版编辑试卷、标准答案与评分标准,填写《试卷审批表》需修改审核通过签字需修改审核通过签字个人报送教务处教务科考试按评分标准阅卷应有互查与审核报送教务处教务科核对成绩、学生人数等提交手写《成绩单》需修改审核签字办公室留存通过网上登陆成绩需修改完成《试卷分析》(考试课)与《课程总结》通过教学材料归入课程档案审核签字报送教务处教务科试卷、答案、分析、总结按课程集中存放院统一存放完成教学任务实习/课程设计教学流程图<指导教师><教研室主任><教学副院长><办公室>接受审定后的下学期院历前一学期末教研室准备工作:

1、确认实习/课程设计的项目、班级、周次

2、安排、聘请指导教师

3、统计设计教室/机房数量、要求;确认校内外实习场地与协助单位汇总、核定全院下学期所需设计教室/机房数量、要求。报送教务处需修改负责教师填写实习/课程设计实施计划表通过办公室留存审核签字报送教务处综合科教学前教学前准备工作:

1、教学材料,准备指导书、任务书、实习报告册等

2、场地,确定设计教室,整理实习场地,联系校外基地

3、工具、设备,准备工具,调整设备

4、学生名单,确定参加设计/实习人数,决定分组方式动员:

1、介绍工作内容,明确分组方式与日程安排

2、明确具体要求与考核方式

3、强调安全与纪律实施教学过程中实习进行:课程设计进行:

1、依教学大纲,按实施计划开展

2、根据学生情况合理安排任务与工作量

3、加强考勤、随时检查,防止最后突击与抄袭

4、保证指导次数、时间

1、依教学大纲,按实施计划开展

2、合理分组,保证实习条件,使每个同学都能充分动手

3、合理安排集中讲解与个别指导

4、指导教师应充分准备,熟悉实习内容

5、确保实习安全按教学大纲要求进行成绩考核报送教务处教务科需修改审核通过签字办公室留存核对成绩、学生人数等提交手写《成绩单》教学过程完成后网上登陆成绩学生设计/实习图纸、材料、报告、总结等整理,装入档案袋、贴标签。院统一存放报送教务处实验实习科需修改完成实习/课程设计总结审核通过签字办公室留存教学材料归入课程档案院统一存放完成教学任务毕业设计教学流程图<指导教师/评阅教师/答辩小组><专业负责人/教研室主任>确定毕业设计人数<教学副院长><办公室>前一学期末(计划、选题)完成专业毕业设计计划汇总各专业计划,完成学院毕业设计计划报送教务处安排选题任务、决定是否外聘指导教师需修改指导教师填写选题报告表通过审核签字需修改审核通过签字院统一存放组织学生选择题目指导教师下发毕业设计任务书设计初(开题、调整)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设计计划、外文翻译、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组织开题答辩根据答辩情况建议指导教师调整任务书对个别同学调整设计题目汇总题目清单报送教务处设计中(中期检查)指导毕业设计:

1、保证指导时间,每周不少于两次,同时完成指导记录

2、指导学生按规定格式、规定时间完成各项文档

3、确定学生的各项文件的完整、规范中期检查填写中期检查表专业汇总抽查不少于1/3的毕业设计总结总结全院的中期检查结果报送教务处根据学生情况,给出指导教师评语与成绩指导学生准备评阅与答辩安排全院的毕业设计评阅、答辩与成绩登陆工作设计后期(评阅、答辩)安排本专业的评阅、答辩工作评阅教师或评阅小组,认真阅读论文材料,了解同学工作情况,给出评阅意见与成绩参加答辩工作,各答辩组给出组内同学的答辩评语与成绩汇总分析毕业设计成绩,综合分析题目类型、来源等数据。总结全院的毕业设计工作汇总登陆成绩报送教务处设计材料按专业归档院统一存放完成毕业设计工作学期初教学工作流程<任课教师/指导教师/班导师>取卷核对试卷份数<专业负责人/教研室主任><实验室主任/功能室负责人><教学副院长><办公室/教学秘书>任课教师及时按评分标准批阅试卷教研室组织试卷复核二次考试按要求上报手写成绩单,登陆成绩成绩单审核签字手写成绩单存档报教务处审核、签字单学期,学籍处理、转专业汇总学生成绩、学业状况,按学籍处理规定整理出待处理学生名单班导师根据学生情况,指导再次选择专业审核、签字统计专业排名,确定可转专业学生名单,指导学生办理转专业手续报教务处学校文件下达后,及时通知相关同学指导学生完成开题报告与相关文档组织毕业设计开题答辩工作审核、签字按毕业设计资格规定上报应取消资格学生名单答辩 报教务处双学期,毕业设计必要时,调整指导书根据答辩情况,对个别同学建议指导教师调整任务书、调整毕业设计题目汇总专业毕业设计题目清单汇总全院毕业设计题目清单学校文件下达后,及时通知相关同学报教务处班导师根据学生学分情况与专业要求指导学生选课通知相关班级与同学完成专业选修课申请选课、退选、重修审核选课单、签字通知相关班级与同学完成:

1、超前选课与滞后选课

2、退学旁听选课

3、随后续班或参加单独开班重修审核、签字核对课程情况、签字按教学任务准备:

1、教学大纲

2、课程表

3、教学记载簿与学生名单

4、教学日历

5、教材准备实验设备、仪器协助实验教师试做实验为专业理论课提供模型、教具审核教学日历签字审核教学日历签字报教务处新开课或需调整时上报考核成绩比例审核、签字审核、签字报教务处理论/实验课程第一次课:

1、教师自我介绍

1、介绍课程概况

2、明确考核方式

3、强调纪律要求

4、了解学生情况学期中教学工作流程<任课教师/指导教师/班导师><专业负责人/教研室主任><教学副院长>根据教务处文件要求安排学院期中教学检查<办公室/教学秘书>以院发文件的形式确定期中检查的人员组织、工作部署与时间要求任课教师完成:

1、积极准备,接受听课

2、上交教案,接受检查

3、认真填写教学环节调查表、教学质量自评表、教材调查表等班导师完成:

1、指导学生填写教学质量调查表、教材调查表等

2、了解学生对教学与管理工作的意见与建议教研室主任与专业负责人完成:

1、参加期中听课,完成听课记录表并及时向教师反馈

2、完成本教研室的教学环节调查表、教材调查表等

3、检查教师上交的教案副院长完成:

1、检查教案

2、参加期中听课

3、组织教师座谈会、学生座谈会,收集教师与同学的意见与建议办公室/教学秘书完成:

1、收集教案,安排教案展示

2、收集听课记录表

3、统计调停课情况期中教学检查汇总分析各项工作并完成学院期中教学检查工作总结报教务处根据毕业设计总体安排与要求组织毕业设计中期检查指导教师检查所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情况,如实填写毕业设计中期检查表毕业设计中期检查专业负责人组织汇总中期检查表,抽查1/3以上的毕业设计。完成专业的中期检查总结分析汇总各专业数据与总结完成学院毕业设计中期检查总结报教务处了解学校提前考试安排与具体要求根据课程进行与学生的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参加提前考试提出提前/推后考试报告审核,签字报教务处出卷,交卷与试卷审批表审核试卷,签字审核,签字报教务处考试提前考试按评分标准批阅试卷教研室组织试卷复核按要求上报手写成绩单,登陆成绩手写成绩单存档报教务处成绩单审核、签字学期末教学工作流程<任课教师/指导教师/班导师><专业负责人/教研室主任>根据教学计划与教学资源情况审订、调整校历中本专业内容<实验室主任><教学副院长><办公室/教学秘书>审核校历修改意见,签字报教务处统计、申请设计教室、机房分配教学任务填写教学任务表必要时外请教师审核,签字报教务处下学期教学准备工作接受教学任务完成:

1、授课进度表

2、教材订购单审核教材订购单,签字审核,签字报教务处审核授课进度表,签字核对课表审核,签字报教务处登陆课程信息课程准备:

1、认真阅读教学大纲

2、了解学生与前行后继课程情况

3、备课根据教务处安排组织学院期末考试工作出卷,交卷与试卷审批表审核试卷,签字审核,签字报教务处考试按评分标准及时批阅试卷教研室组织试卷复核期末考试按要求上报手写成绩单,登陆成绩手写成绩单存档报教务处成绩单审核,签字按学校相关要求组织学院的毕业设计工作各专业完成:

1、专业毕业设计计划

2、分配毕业设计任务

3、必要时外请指导教师单学期,毕业设计初期工作指导教师完成选题报告审核,签字审核,签字报教务处组织学生选择题目指导教师下发任务书统一安排全院的毕业设计后期工作各专业完成:

1、确定评阅教师或评阅小组

大学物理本科教学 篇3

关键词:审计;互动式教学;教学模式

【分类号】F239.0-4;G642

长久以来,审计学作为大学本科的一门专业课程,一直被界定为“会计专业知识的补充”。开设此课程的目的也只是让使学生了解有关审计的一些基本理论和方法。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企业及相关机构对审计人才需求的不断扩大,审计课程这种不被重视的局面很快被打破。伴随注册会计师考试热潮的出现,也给本科审计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原有的审计教学使得学生的审计能力的培养受到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就业视野的拓展,难以进军审计领域。因此,必须对现有的审计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着力培养信念执着、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既具专业知识技能又具创新及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这也为审计课程教学改革提出了契机,审计课程教学改革不但势在必行,而且需要对此进行深入研究。

针对许多学校在审计教学目标不能紧密结合实际、教学内容范围偏重注册会计师审计、教学方式以传统的教师讲授为主,形式过于单一等方面所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如下方面加以改进:

一、明确定位教学目标。作为会计及财务管理专业的核心专业课,审计学教学改革的方向应从原有的理论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化。应注重对学生决策能力、应变能力、逻辑批判能力的培养;将其教学目标由专业知识的补充转向培养审计职业胜任能力。从而使教学目标在满足社会对审计人才需要的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的就业。

二、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俗话说:“不破不立”。对审计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就是要改变原有的教学思路,在对我国审计行业及国家政策的发展现状充分了解的前提下,重新设定教学主线,将理论知识的“主线”埋于生动、多样的教学内容当中去。

三、改进现有教学模式。颠覆原有的审计教学“先理论,后实务”,“重理论,轻实务”,“多理论,少实务”的做法,采用引导案例的方式将理论在案例中进行体现,使学生对理论的理解更加形象化、具体化。此外,可以尝试实施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教师引导学习为前提、网络教学资源为基础的 “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教师总结”的互动教学模式。

具体做法可以有如下几个步骤:

首先,教师可以在所在任课班级开设公共邮箱。教师在上课前先将课程教案、自学指导书、参考书、课件、案例及思考题等教学资源放于平台上与学生共享;

然后,在此基礎上,鼓励学生利用教学资源预习、自学,并对存在的疑点和难点进行记录;

随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施以理论点讲、并就学生预习中出现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疑难讨论,并选出学生进行解答;

最后,教师可以基于学生普遍存在的理解错误和重、难点知识进行集中讲授及总结评价。布置课下练习,帮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

除了上述方法,教师也可以结合相关章节拟定选题,学生课外泛读,并不定期选择学生进行择优试讲,这样不仅可以间接检查学生的预习效果和对知识点的理解,而且还可以挖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四、改革教学考核方式。考核对学生的学习起着“指挥棒”的作用。审计学课程的考核重点不仅应包括学生对审计的基本理论、现行法规的理解,也应包括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和对案例及实务的分析能力。通过考核模式的改革,应引导学生转变对学习观念、态度和方法的传统和呆板的认识,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五、改革审计学教学考核方式。考核对学生的学习起“指挥棒”作用。审计学课程的考核重点应包括学生对审计的基本理论、现行法规的理解和案例分析与知识的运用能力的考查。

通过考核模式改革,引导学生学习观念、态度和方法的转变,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因此,考核方式应由原来的“只看结果,不重视过程”的方式转变为对学习过程的考核。教师可以设置灵活多样的考核环节,设置合理人性化的分数结构,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积极的心态下掌握知识。

审计学教学改革不应是对原有的传统教学模式的全盘否定,而应是对以往审计教学模式基础上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其目的是改变传统本科审计学教学中的“教师教,学生记”的模式,针对新审计准则和我国“十二五”发展纲要对审计专业人才培养现实需求所做的初步探索。审计教学改革应避免强求创新、 盲目跟风创新,而应在适当传承并灵活运用一些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教学方法的有效创新,做到既保留住传统的优势,又在教学方法创新方面获得一些实质性的突破。

新建本科院校的大学物理教学思考 篇4

一工科院校大学物理教学现状

长期以来, 工科院校一直把大学物理课作为公共基础课, 特别是在注重实用技术和经济发展的今天, 然而大学物理教学存在的问题也较为凸显。第一, 教学内容联系不紧密。大学物理由经典物理学和近代物理学组成, 对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本科院校来讲, 更多地强调经典物理而忽略了近代物理。此外, 基本理论知识点未能与具体专业方向相衔接, 存在着大学物理理论知识与专业理论教学脱节的现象, 导致学生存在着学无所用的思想, 厌学情绪严重。第二, 教学设置不合理。应用型本科高校过分强调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专业课、技能课不断增加, 大学物理学时大大减少, 使大学物理这门课程难以发挥它的科学素质教育培养的重要功能。第三, 任课教师安排不合理。部分高校物理教师资源欠缺, 经常采用外聘、兼职等形式的教师授课。外聘教师不能很好地发挥作为本校教职工的作用, 兼职教师能力和精力有限, 不能很好地发挥, 因此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和兴趣。第四, 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单一。部分院校的物理教学改革“雷声大, 雨点小”, 实验课程安排较少, 实验设备不能很好利用或匮乏, 多媒体教学不能充分展开, 考核方式也只是局限在理论上, 单一的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 不能达到因材施教, 也未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新建本科院校的大学物理教学思考

1. 加强大学物理专职教师队伍建设

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培养的学生主要是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的技能型人才, 不是学科型、学术型、研究型人才。其目的是缩小毕业生就业与社会需求的差距, 实现就业的无缝对接。因此, 授课教师需要理论、实践经验丰富, 才能带动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培养学生利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实行分层分专业教学

大学物理是对初、高中物理内容的升级、扩展和深入, 利用更高级的算法对物理本质进行推导和介绍。但针对不同高校、不同专业、不同学生, 专业基础需求和学生学习能力差异很大, 应制定符合本校实际的教学大纲和课程体系, 实行分层分专业教学模式, 充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动手能力, 以满足社会和企业的需求。

3. 多样化教学方法和手段

深入学习并与其他本科院校交流, 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学物理不应停留在堆积公式、概念上, 可充分利用多媒体和动画技术软件, 如用Flash、Authorware等软件编写的多媒体课件能动态地演示复杂的物理过程。

4. 加强大学物理实验课程建设

大学物理实验是真正提高学生实践动手操作能力的课程。为了提高大学生的物理成绩, 增强大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部分院校已将DIY思想运用到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 起到了显著的效果。大学物理实验除增进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和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外, 也提高了学生对大学物理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因此适当增加大学物理实验课时, 对大学物理理论教学反馈和思考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结束语

大学物理是新建本科院校理论基础课建设的重要课程之一, 综合上述几点对大学物理教学的思考, 让高校和教师都能意识到, 为满足当前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需求, 大学物理教学改革和创新势在必行。

摘要:大学物理是一门着重培养大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课程, 是理工类专业必修基础课程。本文从成熟本科院校大学物理教学现状入手, 深入探讨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物理课程建设, 重在探讨其创新教学模式, 以促进物理学发展和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物理,教学模式,改革

参考文献

[1]许雪芬、王志萍.应用型本科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探讨[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4 (2) :114~117

大学物理本科教学 篇5

一、实验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近代物理实验是继普通物理实验和无线电电子学实验后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实验课程,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技术性。

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近代物理实验丰富和活跃学生的物理思想,培养他们对物理现象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引导他们了解实验物理在物理概念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过程的作用,学习了近代物理中的一些常用方法、技术、仪器和知识,进一步培养正确的和良好的实验习惯以及严谨的科学作风,使学生获得一定程度的实验方法和技术研究物理现象和规律的独立工作能力。

1.学习如何用实验方法和技术研究物理现象与规律,培养学生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2.学习了近代物理某些主要领域中的一些基本实验方法和技术,掌握有关的仪器的性能和使用。

3.通过实验加深对近代物理的基本现象及其规律的理解。4.巩固和加强有关实验数据处理及误差分析方面的训练。

5.培养实事求是,踏实细致,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克服困难,坚韧不拔的工作作风以及良好的实验素养。

本课程的教学方式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独立进行实验,教学中提倡学生之间的讨论和交流。教学过程分为预习、操作和撰写实验报告三个教学环节。

本课程的考核方法是以平时成绩为主,期终采取笔试或口试或操作考核,最后综合评定成绩,按百分制给成绩。

二、实验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本课程为一学年。其中第一学期和第二学期各8个实验,共要求学生完成16个实验。

114

三、实验题目及其目的和实验内容

原子、分子与量子物理:钠原子的发射光谱,CCl4分子振动拉曼散射光谱,黑体辐射,塞曼效应;

核物理与相对论:核磁共振,NaI(TI)闭烁谱仪和γ射线在物质中的吸收,相对论效应; 真空物理与致装冷技术:高真空的获得与测量,真空镀膜及铜膜的霍尔效应和电阻率的测量,汽液两相致冷机;

微波与光学:反射速调管工作特性,Properties of Klystrons and wave-guides 速调管和波导管特性,Optical Properties of microwaves 微波的光特性,光拍法测量光速;

固体物理:微波段电子自旋共振,电子衍射,用椭圆偏振仪测定薄膜的厚度和折射率,铁磁共振,热电子发射规律研究,红外分光计应用,紫外分光计应用,Dielectric properties of microwaves 微波介质介电常数测量,光磁共振,穆斯堡尔谱仪,扫描隧道显微镜;

先进测量技术:锁相放大器应用-PN结电容的测量,工业CT,计算机自动测量,Virtual Instruments 虚拟仪器,光纤光栅传感实验。

一、原子、分子与量子物理

实验

一、钠原子的发射光谱 实验目的:

对钠原子光谱的观察与拍摄,分析测量计算其谱线的波长、量子亏损及光谱线的固定项,绘制能级图。实验内容:

1、钠原子光谱的拍摄;

2、辨认和测量钠原子光谱;

3、数据处理

实验

二、CCl4分子振动拉曼散射光谱 实验目的:

通过对一些典型分子的常规喇曼谱进行测量,达到对这方面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实验技术有一定的了解。实验内容:

(1)基本实验:记录CCl4 分子的振动喇曼谱;(2)选做实验:测CCl4 分子的偏振喇曼谱并求其退偏比;识别某些化学样品。

115

实验

三、黑体辐射 实验目的:

(1)掌握黑体辐射的基本规律,(2)了解黑体辐射实验装置的原理和结构。实验内容:

(1)验证斯特藩 —— 玻耳兹曼定律;(2)验证维恩位移定律;(3)验证普朗克定律。

实验

四、塞曼效应 实验目的:

应用高分辨率的分光仪器--法布里-铂罗标准具去观察一条谱线的塞曼效应,测量它分裂的波长差,并计算出电子的比荷值(即荷质比)。实验内容:

调整光学元件共轴与磁场强度B,获得分裂的汞谱线,用微机求出谱线的分裂波数差和电子的比荷值。

二、核物理与相对论

实验

一、核磁共振 实验目的:

掌握NMR的基本原理和稳态吸收的实验方法,测定一些样品的核磁矩,并学会用NMR方法测定磁场。实验内容:

(1)观察氢核H的NMR现象;(2)利用水样品H的共振吸收,测定电磁铁的励磁电流与磁场的关系;(3)用聚四氟乙烯样品测定氟核F的磁矩。

实验

二、NaI(TI)闭烁谱仪和γ射线在物质中的吸收 实验目的:

了解物质对γ射线的吸收特性;学会测量物质对γ射线的吸收系数μ。

实验内容:

(1)调整实验装置,实现窄束测量条件;(2)测量Pb和Al对137Cs和60Co的γ射线的吸收系数。

实验

三、相对论效应 实验目的:

验证快速电子的动量与动能之间的相对论关系;了解β磁谱仪的测量原理。实验内容:

(1)测量快速电子的动量;(2)测量快速电子的动能;(3)验证快速电子的动量与动能之间的关系符合相对论效应。

三、真空物理与致冷技术

实验

一、高真空的获得与测量 实验目的:

(1)了解汽液两相致冷机的工作原理;(2)研究致冷机致冷循环的各个工作状态。实验内容:

(1)测量无热负荷时致冷剂正常用量条件下汽液两相致冷冻室降温特性。(2)研究汽液两相致冷工质循环的热力学状态。(3)测量致冷机冷冻室的保温性能;(4)研究降温特性(5)研究致冷剂对致冷效果的影响。

实验

二、真空镀膜及铜膜的霍尔效应和电阻率的测量 实验目的:

(1)了解真空(蒸发)镀膜机的基本结构和使用方法;(2)掌握真空蒸发法制备金属薄膜的方法;(3)测定铜膜的霍耳电压,判断和计算铜膜中载流子的极性和浓度;测定铜膜的电阻率。实验内容:

(1)抽真空并测量真空度;(2)在玻璃衬底上制备铝薄膜和铜薄膜;(3)观测铜膜的霍尔效应并测量其电阻率。

实验

三、汽液两相致冷机

四、微波、光学

实验

一、反射速调管和波导管工作特性(Properties of Klystrons and wave-guides)实验目的:

学会用频率计测量微波频率,用微瓦功率计与功率探头测定微波功率。学习和使用驻波测量线测定波导波长和驻波比。通过观察反射速调管振荡模,了解其工作特性。实验内容:

(1)频率测量;(2)功率测量;(3)波导波长和驻波比的测量;(4)反射速调管式输出特性的测量。

本实验实行英语教材、英语讲授的双语教学形式,要求学生英语过四级。实验报告要求用英语撰写。

实验

二、微波介质介电常数测量(Measurement of Dielectric constant under microwaves frequency)

实验目的:

学会用示波器观察速调管的振荡模和反射式谐振腔的谐振曲线,加深对速调管和谐振腔工作特性的理解。实验内容:

(1)观察反射速调管震荡模;(2)观察放射式谐振腔的谐振曲线;(3)观察样品放入后放射式腔的谐振曲线。

本实验实行英语教材、英语讲授的双语教学形式,要求学生英语过四级。实验报告要求用英语撰写。

实验

三、Optical Properties of microwaves 微波的光特性 实验目的:

(1)了解和验证微波的光特性;(2)了解微波相对功率的测量方法。实验内容:

(1)电磁波反射定律验证;(2)单缝衍射;(3)双缝干涉;(4)迈克乐逊干涉;(4)

布拉格衍射。

本实验实行英语教材、英语讲授的双语教学形式,要求学生英语过四级。实验报告要求用英语撰写。

实验

四、光拍法测量光速 实验目的:

学习一种新的测量光速的方法,了解声光调制的基本原理,衍射特性等声光效应。实验内容:

测量超声频率F和光拍波长Δλ,计算光速及其标准差,并与标准光速值比较,具体分析实验误差.五、固体物理

实验

一、微波段电子自旋共振 实验目的:

掌握顺磁共振谱议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通过实际操作熟悉EPR技术及调试,培养创新意识;通过测量观察过渡金属离子化合物CuSO4.5H2O 单晶体中的Cu2+ 离子的超精细结构的EPR谱线及晶场影响的各向异性,学会金属离子Cu2+的g因子,线宽及弛豫时间T2的测量技术。

实验内容:

(1)耿氏二级管V-I特性及边限振荡现象的观测;(2)EPR谱线受晶场影响的各向异性观测。

实验

二、电子衍射 实验目的: 验证德布罗意假说;2 掌握真空蒸发镀膜及镀底膜的方法;3 更进一步熟悉真空及真空操作。实验内容:

(1)预抽真空;(2)制底膜并镀样品膜;(3)观察电子衍射、照相并测量电子波长。

实验

三、用椭圆偏振仪测定薄膜的厚度和折射率 实验目的:

(1)掌握光线经薄膜反射以后状态的变化规律;(2)掌握椭圆偏振法的基本思想和测量方法。实验内容:

(1)测量TiO2薄膜的厚度和折射率;(2)测量ZrO2薄膜的厚度和折射率;(3)测量金属Cr薄膜的厚度和折射率;

实验

四、铁磁共振 实验目的:

(1)认识铁磁共振的物理本质;(2)实验观察和测量铁磁共振现象;(3)进一步熟悉微波电路。实验内容:

(1)调整微波系统;(2)测量微波频率;(3)观察和测量多晶样品的铁磁共振曲线及其半宽度。

实验

五、红外分光计应用 实验目的:

(1)掌握红外光区的划分、红外光产生条件和原理;(2)掌握红外光谱图的测试的分析方法;(3)掌握利用红外光谱来对物质进行定性分析的原理和方法。实验内容:

(1)测试和分析聚苯乙烯薄膜的红外谱图;(2)测试并分析未知薄膜样品的红外谱图。

实验

六、紫外分光计应用 实验目的:

(1)了解紫外分光计的结构和原理;(2)掌握用紫外分光计对物质定性鉴定的方法;(3)学习光吸收的郞白-比耳定律。实验内容:

(1)熟悉紫外分光仪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2)测量不同浓度时有机发光材料八羟基喹啉铜的丙酮溶液的紫外可见光谱;(3)验证溶液光吸收的郞白-比耳定律;(4)研究不

同溶剂对八羟基喹啉铜紫外可见光谱的影响。

实验

七、光磁共振 实验目的:

(1)掌握以光抽运为基础的磁共振光检测方法;(2)认识光磁共振现象的物理本质。实验内容:

(1)调试仪器;(2)观测光抽运信号;(3)测量g因子。

实验

八、穆斯堡尔谱效应 实验目的:

(1)认识穆斯堡尔效应的物理本质;(2)验证穆斯堡尔效应。实验内容:

(1)熟悉多道脉冲分析器的操作,了解PHA和MCSR二种工作方式的功能;(2)用PHA方式接收57Co放射源的能谱;(3)利用多道分析器的上、下别甄别器选择14.4 KeV 的γ射线成分;(4)测量α-Fe和不锈钢的穆斯堡尔谱。

实验

九、扫描隧道显微镜 实验目的:

(1)了解扫描隧道显微镜的原理和结构;(2)观测和验证量子力学中的隧道效应; 实验内容:

(1)观测石墨(HOPG)样品的原子分辨图像。(2)计算机软件处理原始数据图象。

六、先进测量与传感技术

实验

一、锁相放大器应用-PN结电容的测量 实验目的:

了解相关检测原理,锁相放大器的基本组成,以及掌握锁相放大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实验内容:

锁相放大器的工作特性和参数测定。

实验

二、工业CT 实验目的: 掌握CT成象的基本原理。2 熟悉仪器的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3 弄清楚CT成像和一般照相的区别。实验内容:

(1)扫描样品密度分布的灰度图;(2)灰度图分析与处理。

实验

三、计算机自动测量 实验目的:

了解利用IBM PC系列微机进行自动控制的原理;学会自动控制的基本编程方法。实验内容:

(1)测量AD转换器的转换曲线;(2)直流电压的精确测量;(3)交变电压测量;(4)D/A转换;(5)发光二极管I-V特性测量(选做);(6)RC电路充电、放电过程测量(选做)。

实验

四、Virtual Instruments 虚拟仪器 实验目的:

(1)学习虚拟仪器设计思想;(2)掌握用LABVIEW设计虚拟仪器的基本方法。实验内容:

(1)建立基本的虚拟仪器框架;(2)分析和存贮信号。

本实验实行英语教材、英语讲授的双语教学形式,要求学生英语过四级。实验报告要求用英语撰写。

实验

五、光纤光栅传感实验 实验目的:

(1)了解光纤光栅工作原理及其应用领域;(2)掌握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和温度传感特性。实验内容:

(1)测量应变光纤光栅反射波的波长分布(手工测量);(2)测量光纤光栅特征反射波长与其应变之间的关系(手工测量);(3)光纤光栅应变传感测量(半自动);(4)光纤光栅温度传感测量(半自动)。

122

四、实验教科书、参考书 教科书

兰州大学近代物理实验室自编讲义,参考书

大学物理本科教学 篇6

关键词:本科教学;教学管理;教书育人

大学建立教学过程管理,应从课堂教学、实践教学、课外活动等方面入手,做好每一项工作的过程管理是高校教育的重要工作。本文就上海海洋大学本科教学过程和管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重视课堂教学管理。学校历来一贯重视课堂教学工作,把它视为大学教学育人的根本,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1、要求教授必须为本科生上课。2013年—2015年以来,主讲本科课程的教授比例逐年上升,2014学年占比为 82.6%,其主讲课程共计 371 门次、782 学分。

2、重视新开课情况。2014 学年共开出新课 121 门、269 门次,新课的开设门次数量及占比与往年相比有所提升,学生的覆盖面扩大,新开课程包括公共基础课和一批新生研讨课,在更新教学内容的同时创新了教学模式。

3、调整教学班规模结构。为保证课堂教学效果,严格控制本科课堂教学的规模,以小于 60 人的中小规模为主,占比超过课堂总量的 65%。2014 学年教学班规模人数范围、基础课班级数、专业课班级数、合计班级数等合计比例 尽可能优化,以保证课堂最佳教学效果。

二、加强实践教学管理。实践教学是本科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具体从以下几方面举措。

1、开设实践教学课程。2014 学年共开出实验课程 425 门、789 门次,开出实验项目 2331 个,其中综合性实验项目和设计性实验项目分别占 44.1%、12.9%。

2、建立实习基地。2014年新增 21 个校外实习基地,实习基地总数增至 178 个,为培养学 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3、重视毕业设计(论文)工作。2015 届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导师共计 590 名,其中高级职称占 56.6%;学生毕业设计(论文)选题中,结合科研生产、社会实践的论文比例逐年上升,占比增至 19.87%;在质量管理与控制上,引入检重系统加强过程管理和质量评价,同时逐年提高抽检比例,2016年的抽检比例为100%,做到毕业论文全检。

三、积极开展课外活动管理。开展本科生课外活动,主要从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主题教育、社会实践、校园文化、体育教学与联赛方面进行。

1、开展创新创业与学科竞赛活动。依托国家、上海市和校、院四级创新创业体系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与学科竞 赛工作,结合校本特色,创设以特色型大学本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为主要内 容的优秀教改成果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 高水平创新创业人才。近三年来,学校的各类大学生创新项目不断增加,今年共立项建设国家级项 目 50 多个、市级项目 170 个,校级项目 32 个,培育并建设了一批优秀的创新团队。

2、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建设学生理想信念和思想教育平台,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具体做法是:围绕国内外形势热点,邀请专家、学者及党政领导开 展大型专题报告 180 余场,举办“超级大课堂”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将“仪式教育”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载体,通过开学典 礼、毕业典礼、“五四”表彰、奖学金颁奖大会四大活动平台弘扬“爱校、诚信、勤奋、敬业”的大学精神,发挥青年榜样的示范带动作用,引导学生形成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

3、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不断发挥实践育人作用,提升学生社会化技能、专业知识兴趣和服务社会能 力。2014 年度暑期社会实践共立项 444 项,其中校级重点项目 20 项、市级重点 项目 10 项,国家重点项目 1 项。我校“以废治废,变废为宝—以玉米芯为水净化材料在上海市场的应用调研”项目获上海市一等奖,“走进海洋世界,保护海 洋动物”获最佳项目奖,“渔业科技支农服务团——赴江浙沪服务团”等 7 个项 目获优秀项目奖。6 人获得社会实践个人荣誉,学校再获最佳优秀组织奖。

4、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结合易班、微信、微博等网络平台开展系列主题活动,发展海洋文化艺术教 育。通过“高雅艺术进校园”平台,引进高水准艺术团体上演 6 场艺术盛筵,累 12 计观众 4000 余人,为广大师生送上了一道道文化大餐。依托“文化艺术节”、“科 技节”、“社团文化节”三大节日,加强学生组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 务”能力培养,开展丰富多彩校园文化活动。极筹备参加全国第四届大学生艺术 展演,征集、创作和选送各类艺术作品类共两百余份,表演类作品 35 项,校舞蹈团的原创舞蹈作品《我们的信仰》获得全国二等奖。

5、开展体育教学与联赛活动。以“大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和体质健康测试工作为抓手,夯实学生体 质健康的基础。每学期开设 20 多种项目供学生选择,其中包括结合我校水上体 育传统和海洋体育特色的赛艇、龙舟、游泳等项目,在提高学生水上运动技能的 同时,营造独具特色的校园体育文化。另一方面,通过体测工作监测学生体质状 态指导运动健身,建立“鼓励运动-参与运动-监测健康-反馈健康-全面发展”的 健康循环机制,促进树立正确的健康理念、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本科生体测合格率为 92.3%,获得优、良的比例为 18.8%。另外,学校建设各类体育社团,培养高水平运动队,举办和参与校内外体育 比赛,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并各类体育联赛中取得佳绩。

结束语:

大学本科教学过程管理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计划中一项重要的工作,这项工作关系到深化教学改革,促进教学管理,提高学校整体教学质量,教书育人的重要意义。认真做好教学过程管理工作,充分发挥教学管理的作用是每个本科教学为主的大学应该十分重视的工作,为进一步提高本科教育水平和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源,姚奕. 三部门联合发文要求高校加强和改进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EB/OL].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Tttp:∥cpc. people.com. cn /n /2013 /0528 /c164113 - 21645440. html.

大学本科翻译专业的口译教学探究 篇7

一、调查的设计和展开

两套问卷调查从问卷设计、发放和回收到数据的分析历时两年多的时间 (2010—2012年) 。其中第一套问卷的调查对象为义乌和上海两地的口译服务“用户” (主要包括中外企业、翻译公司、政府部门) 和提供口译服务的“译员” (包括专职、兼职和自由职业口译员) , 第二套的调查对象则为浙江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系的学生。两套问卷分别从市场”和“培训基地”的角度出发, 问卷问题主要围绕市场口译人才的供求和分布、口译人员的知识能力结构以及口译人才的培养三大方面来设计。第一套问卷的调查方式以电子邮件为主, 发放问卷100份, 实际收回有效问卷58份, 回收率58%, 其中“用户”25份, “译员”33份。第二套问卷的调查方式为现场发放, 发放问卷60份, 实际收回有效问卷57份, 回收率95%, 两套问卷总回收率约为72%。

二、调查发现和分析

1. 口译人才的供求和分布。

根据第一套调查问卷的数据显示, 口译服务“用户”在聘请译员的过程中, 12%的用户表示总是或经常遇到困难, 53%的用户表示有时会遇到困难。而译员在寻找口译工作机会的过程中, 则有47%的译员表示很少或从未遇到困难。在调查中, 共有67%的口译服务用户”或提供口译服务的“译员”倾向于建立固定的业务关系。这些数据说明我国目前的口译人才尚不能很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口译人才在市场上总体来说供不应求。

2. 口译人员的知识能力结构。

两套调查问卷都主要设计了涉及译员的知识能力结构方面的问题, 旨在考查中国口译市场对译员在双语能力、双文化能力、知识面、记忆力、逻辑分析能力、公共演讲能力、职业道德等方面的素质要求和大学本科层次翻译专业学生, 这些未来译员的生力军, 对译员所需具备的这些素质的现有认知。口译市场对译员的要求不仅体现在译员的知识能力结构上, 还体现在其职业素养上。而在校的翻译系学生则更加侧重自身对知识能力方面的提高。当然, 学生对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在口译工作中重要性的认知不足与其还未步入口译市场开展他们的口译工作也有一定关系。

3. 口译人才的培养。

在对译员的学历或学位的要求方面, 口译市场中有41%的用户和47%的译员表示译员至少应该具有大学外语专业本科 (或同等) 学历, 而28%的用户和22%的译员表示译员应该具备有外语硕士研究生的学历。在浙师大外院翻译专业的被调查学生中也有59%的人表示译员至少应该具有大学外语专业本科 (或同等) 学历。由此可见, 在本科层次的口译教学和培训对培养中国口译人才的重要性是不容小觑的。同时, 根据第二套问卷调查中被调查学生的反映, 当前对他们的培养中出现的问题集中突出在专业素质高的师资匮乏 (76%) 、课程设置不合理 (59%) 、课程教学“重理论、轻实践” (43%) 等方面。

三、结论与建议

从上述这两套问卷调查我们可以发现, 中国口译市场对译员的需求和市场上实际可供用户聘用的高素质的译员不对称, 高水平、高层次、精专业的译员供不应求, 这也就把各大学本科翻译专业的译员培养任务急切地提到日程上来。此外, “市场”上的用户和译员与“培训基地”中的翻译学生对译员在双语能力、双文化能力、知识面等方面的素质修养和学历学位要求有着相同的认知, 但是在公共演讲能力和职业道德的认知上, 两套问卷中的调查对象存在着较大差异。同时, 在翻译学生当前的口译学习中, 他们所面临的问题较为集中突出在专业素质高的师资匮乏、课程设置不合理、课程教学“重理论、轻实践”等方面。基于以上调查结果及分析, 本文对大学本科层次翻译专业的口译教学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 改善课程设置, 改变当前翻译课程设置中“重笔译、轻口译”的现状, 增开更多的口译课程, 改善口笔译比重严重失调。 (2) 针对当前口译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 更多口译课程的教学应以技能训练为导向, 增加针对口译技能发展的课堂教学时间和练习时间, 适当加重实践练习的比重, 进行更多、更高强度的口译练习和实践, 帮助学生建立恰当的口译知识和技能体系。 (3) 完善口译教师的培训体系, 加强对口译教师, 尤其是那些“半路出家”的既非专业译员出身又非口译专业毕业的口译教学任课教师的岗前培训、在职培训或学校教育。这些教师承担着大量的口译教学工作, 但却很少接受过专业的口译教育或培训, 有些甚至不曾有过任何口译实践, 因此, 对这部分师资的培训刻不容缓。

综上所述, 本文基于两套问卷调查的发现和分析, 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师资培训等方面对大学本科层次翻译专业的口译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当然, 这些建议也只是一些比较初浅的看法, 有些认知也有待系统化。总体来说, 当前的中国口译市场对口译人才的需求呈现出种类多元、层次多级、素质全面化等趋势, 大学本科层次翻译专业的口译教学也应以此为导向, 构建更加完整、合理、系统、科学的规范化、系统化、合理化和特色化的口译教学体系, 使我国口译人才的培养更加跟上我国社会发展的需求。

摘要:本文从两套调查问卷出发, 旨在较为准确、客观地了解中国口译市场对口译工作和译员素质的要求以及大学本科层次翻译专业学生对口译工作和译员素质的现有认知, 从而根据调查结果和分析对大学本科层次翻译专业的口译教学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以求提高本科层次的口译教学质量, 为中国口译市场输送更高质量的口译人才。

关键词:口译市场,大学本科,口译教学

参考文献

[1]鲍川运.大学本科口译教学的定位及教学[J].中国翻译, 2004, (5) :27-31.

大学物理本科教学 篇8

大学物理课程在国外与科研动态结合紧密, 同样, 在我国的大学物理教学中, 科研结果也可以通过教师渗透到教学中。使有限的课堂教学内容更加充实、更加新颖, 这样不仅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 开阔学生的眼界, 而且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同时也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很多高等院校为了符合社会需求和行业发展需要, 把发展应用型教育成为培养目标。应用型大学是介于研究型大学和技能型高职院校的大学, 全国700多所本科院校中有400多所是应用型大学, 应用型大学不仅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必不可少组成部分, 同样也是我国实施大众化教育的支柱。应用性教育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形态, 它既不同于一般的高等职业教育, 也不同于以培养理论研究型人才为目的的高等教育, 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术应用能力, 为社会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已经成为它的主要任务。

在建设应用型大学中, 应用性教育改革的质量和效益的真正的体现唯一的方法是抓住具体课程教学的鲜明特色, 这样才能使应用性教育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根基和动力。在大学物理的教学中, 教师一定要改变重视理论忽视实践的思维, 随时注重通过知识与能力的相结合, 去启发学生创造性地学知识和创造性地运用知识, 而不是使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和消极地存储知识。在重视理论联系实际, 强化物理应用, 变被动为主动的同时也要重视培养大学生进行创新素质与能力。教师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起的只是主导作用, 而学生才是真正的学习主题。教师不仅应该把时间还给学生, 而且还应该把分数还给学生。这样才能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2 实施范围、教学受益面

以主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和服务一线, 德、智、体、美和谐发展与健康个性相统一, 基础扎实、创新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有良好岗位适应性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是应用型大学办学目标。应用型大学所培养的人才不仅能够正确判断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 而且能够设计和开发复杂的技术系统;同时还具备较强的非常规交流能力, 胜任跨学科的合作。因此, 在应用型本科物理教学体系的构建中, 必须解决和研究的问题不仅是要让学生获得知识、运用知识, 更要使他们具备如何不断获得和更新知识的能力;不仅要让他们了解一些现成的理论, 更要引导他们懂得这些理论是如何形成的, 又是怎样应用在现代科技中的。因此, 教育观念的新颖性, 重视能力的培养, 是构建以培养能力为主干目的的应用型本科物理教学体系的重中之重。

该教学体系, 在有限的时间内确保完成了大学物理教学任务的情况下, 使得学生掌握了物理学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基本技能, 而且教师通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的改革及科学地进行成绩考核, 实现了对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创新意识的培养, 使得学生提高了综合素质, 满足了社会对应用型本科人才的要求。同时, 教师通过该教学体系, 不仅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得到提高, 而且教师的理论水平、业务素质和科研能力也得到了普遍提高。

3 结合实际生活学习物理

人类从与物理世界的长期对话中经历了无数的曲折与反复, 抽象和概括, 在这其中, 造就了现代化物理学知识。但是现在物理教科书上的公理化与理论化的讲授方式, 掩盖了物理知识重要概念和理论的发展过程, 这样很容易会使学生感到高深莫测, 难以理解, 最终导致学习兴趣不高。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 教师应该注意结合生活实际情况讲清物理知识理论的由来和发展, 讲述它的成功, 讲述它所解决的问题, 同时也要讲清它的缺陷和局限, 讲清它存在的矛盾和发展前景。要使学生理解不断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过程都是基于物理知识。这样, 不但会消除学生对物理知识来源的盲目感, 而且会使学生从知识的更替演变中认识它的条件性和局限性, 认识物理理论的相对真理性, 同样也会使学生能够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决一些问题, 该教学方法指导作用大, 对于发展学生思维,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有很大影响。

4 结合物理实验学习物理

在物理教学中, 物理概念及其定律通常是不受学生喜爱的让人感觉乏味无聊的, 如果使用实验演示可以更好的诠释教学内容。因为通过实验所重现的物理现象, 可以使抽象难懂的物理概念更形象化具体化, 让学生充分理解, 例如, 光电效应中的红限概念非常抽象, 但用实验演示就会发现照射在金属钾电极表面红光无论多强都无法有电流产生, 而使用绿光照射即使光强很弱也能产生光电流, 有力的实验事实可以让学生对红限概念了解更透彻。有些实验由于条件较高或仪器较多, 不适合课堂演示, 这时我们则通过多媒体仿真实验播放实验过程, 或者将课堂移到实验室, 使学生学会应用物理知识去了解具体实验, 加深对物理实验道理的理解, 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学习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 结合各专业学习物理

学生所学专业与物理学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但是由于专业不同, 所以对大学物理要求的深度和广度也有所不同, 侧重点也不一样。在物理教学中, 教师会介绍物理与专业的联系, 或将专业中的物理问题作为实例进行分析, 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而且还增强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专业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比如, 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 分析鼠标定位的工作原理和光盘和磁盘的读写原理, 教师可以结合电磁学和光学进行教学;对自动化专业, 分析微波炉等电器的工作原理, 教师可以运用电磁感应和涡旋电流等知识。实践表明, 通过专业内容作为实例, 产生了很强的说服力, 使学生看到了专业中物理知识的应用前景。如果教师一直强调物理是多么的重要, 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没有让学生感受到它与专业的直接联系, 那么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必然会下降!所以, 教师应多和学生以及学生所在专业的教师沟通, 多渠道的了解学生所在专业的基本情况。

经过几年的教学, 通过不断的改革实践, 说明大学物理是应用型大学对学生进行科学素质与能力的培养的重要课程, 在物理的教学中, 学生学习新知识, 能力和素质在教师注重学以致用的促进下有所提高, 起到了积极的效果。

摘要:一直以来, 物理教育的自身体系的完整性和规范性在本科的教学内容上一直很受重视, 通常着重强调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 但没有注意现代科学技术上的物理理论应用和物理教育上的物理理论应用给学生思维能力及培养创新能力等方面所起的作用。怎样才能使学生在能获取物理知识的同时, 又能不断更新和运用物理知识, 怎样才能向学生传输物理知识的同时, 又能全面提高其科学素质, 培养其实践与应用的综合能力?这不仅是现代教育急待解决的问题, 而且也是构建应用型本科大学物理教学体系研究的中心课题。

关于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的理性思考 篇9

值得反思的是,在我国大众化过程中,我们对传统的、行之有效的本科教学体系选择了“自我抛弃”。比如,大学本科教学重视课外辅导、重视实践教学、新老教师的传帮带、教授为本科生授课、重视毕业设计和论文、小班上课,等等,这些经典教学实践成果,而今又重新成为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的目标。高等教育规模扩张使得大学以及学生的优越地位大大降低,大学教育的功利主义和学生学习的工具主义不断强化。与此同时,生均投入降低,办学条件改善滞后,教学过程开始强调规模效率,教师的劳动强度大大提升,本科教学开始片面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自我学习和自我评估,传统的师生交流与互动模式不再出现,师生之间、学术同行之间的私人关系日渐淡漠,取而代之是更加官僚化的咨询、指导和质量控制。实际上,任何教学改革的设想都必须将课程设置与学习目标联系起来,并努力改变教与学的方式,才会有预期的收获。当然,本科教学改革尤其是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是一个长期的、不容易被量化的过程,相对于科研工作的现实利好以及短期内可以带来的声誉,大学倾向于重视科研而不是重视教学,所以大学本科教学的改革往往处于“名至而实不至”的境地。大学为应对市场竞争以及学生的就业竞争,往往将大量资源投入到招生和就业两头,而忽视了对中间环节教学过程的投入。

实践中, 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的主体包括学校、院系、教师三个层面,教学改革的成效有赖于不同层次主体之间的合作。一般而言,学校、院系和教师对自身的教学责任越是坚持不怠,学生就越倾向于做出同样的选择,学校、院系和教师对教学目标越明确、可评估,就越能激发学生学习的责任感和成就感。当前,大学教学改革的责任机制还没有形成,不同主体之间相互妥协、安逸同谋的现象还时有发生。因此,大学教学改革的目标,就是要根据学校学科专业的培养目标以及具体的课程定位,构建使所有学生都感到有趣并富有挑战性的教学模式,形成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教学责任机制。

那么,本科教学改革的动力源于何方?目前,高等教育系统竞争无处不在,尤其是生源竞争和就业竞争日趋激烈。 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已经意识到市场竞争对本科教学质量的要求,市场竞争成为本科教学改革的推动力量,本科教学改革也已经成为大学提高自身声誉的基本策略。但由于我国高校在计划体制时期所养成的被动行为的“惯性”,以及“重研轻教”的价值导向, 教学改革仅仅寄望于高校理性的选择是不够的。因此,在强化高校教学改革主体责任的同时,政府也是本科教学改革的不可或缺的“推手”。从政府的角色而言, 一是通过宏观政策引导和激励教学改革,二是通过教学评估尤其是强化学习质量评估来推动教学改革。 上一轮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以及正在进行的审核评估,评估侧重点和指标侧重对学校教学工作的总体性评价,因此今后应该着重强化以学习质量为中心的教学评估制度体系。

大学物理本科教学 篇10

英语教师课堂话语在学生进行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同时也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 而教师课堂反馈则是课堂话语研究的重要方面。Chaudron认为, 教师课堂反馈既是学生第二语言输入的一部分, 同时又能促进语言输出 (Chaudron 1988, 133) 。本文通过观察大学本科英语课堂教学活动, 对教师课堂反馈用语及学生的反应进行分析, 最后得出结论并对问题提出建议, 从而更好地指导英语教学活动。

2理论基础

Vygotsky认为, 儿童的发展以社会互动为媒介。儿童在参与社会活动的过程中通过与人交流互动, 逐渐达到自己已有知识水平之外的能力 (Vygotsky 1978, 25) 。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 学生通过课堂互动逐渐获取更多的语言输入与输出能力。 课堂上的言语互动包括:教师对于学习内容的讲解和呈现, 向学生发出活动指令, 对学生的反应做出评价与反馈等。其中, 课堂反馈是课堂互动的重要方面, 它是指教师对学生表现做出所有的回应, 包括言语和非言语的回应。由此可见, 教师反馈是学生了解自己课堂表现和语言能力的主要途径。 此外, 从社会意义上看, 教师反馈也对学生的认知和情感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 教师应该通过积极适当的反馈, 给学生创造愉快的学习环境,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力。

3研究方法与过程

Ellis认为, 课堂研究要尽可能详细地描述课堂行为, 准确记录课堂行为的真实情况, 这是研究课堂行为的基础 (Ellis 1994, 241) 。因此本研究在哈尔滨理工大学随机选择两位大学英语老师, 对整个教学环节进行录像。一位是有着二十多年教学经验的老师 (A) , 另一位是刚刚工作两年的年轻教师 (B) 。学生为大学本科一年级的学生, 来自材料学院的两个班级, 学生水平相当。上课所用教材为新视野大学英语, 授课内容为阅读课文章, 是关于“Carnival” (狂欢节) 的内容。在仔细观看课堂录像后将教学活动转换成文字进行分析;同时, 对授课教师和学生进行跟踪回访。

课堂实录: (A教师) :

S1:嘉年华。

T: I mean you should explain Carnival in English but not just translate.

S2: Carnival is a kind of festival, usually we can see people dancing and enjoying themselves.

T: Anything else? For example, you can tell us the famous car-nivals in the world. If you don’t know, you can look at the pictures on page 83. Where does the carnival happen?

S2:...France?

T: No. It’s the carnival in Venice, Italy. Now, let’s read the passage from the beginning...

课堂实录: (B教师)

T: Right. But what can you see during a carnival?

S:Er...The parade, masks. Well, people dance and enjoy them-selves very much.

T: Excellent. Can you name some famous carnivals in the world?

S: I know the carnival in Rio is very large.

T: Right. Rio de Janeiro’s carnival is the world’s largest, at-tracting about millions of people around the world. There is another famous carnival in Europe. Do you know that?

S: I remember it is the Venice Carnival, which is famous for its masks.

T: Good!

接下来对这两位教师其他课堂活动进行观察记录。两位教师在分析文章过程中的提问环节使用的反馈语有如下特征: 首先是教师提问, 学生回答错误, 接下来教师指出其所答错误, 学生读句子并重新回答, 教师重复其回答并继续追问, 学生回答, 并说出该回答的理由, 但回答不够准确, 教师要求再解释一下, 并再次追问该句子在文章中的位置, 教师继续追问语境及文化关系并要求回答, 最后学生给出正确答案。

下表是对A, B两位教师的课堂反馈进行归纳整理

在上面的几段课堂实录中, 对于学生的课堂表现, 教师都会进行某种反馈, 包括认可、重复、评价、扩展和追问等。有些反馈语内容过长, 在一定程度上打断了学生的话语和思路。

4研究结果

在上面两段课程实录过程中, A教师使用最多的是扩展和补充, 其次是一些重复;同时也使用了一些比如安慰、鼓励等积极的反馈语。但同时也出现了直接否定等消极否定语。B教师大量使用了鼓励, 安慰等反馈语, 同时也有相当大比例的认可、总结、追问和评价等。对于学生的错误, 该教师会委婉地否定错误并纠正, 并没有使用直接否定, 直接纠正等消极否定语。总体来看, A教师比B教师较多地使用了重复补充等反馈语, 说明A教师通过不同方式对学生的回答做出简单的反馈, 并通过自己的反馈向学生展示问题答案, 而没有通过引导肯定等反馈让学生自己想出答案。从这个意义上个讲, 这种反馈方式没有为学生创造更多的交流机会。Warring认为, 教师的积极明确的评价会阻碍学习者参与交流 (Warring 2008, 295) 。同时两位教师都明确意识到消极反馈语给学生带来的消极影响而在授课过程中有意识地回避。

笔者在接下来的跟踪回访中发现, 教师的课堂反馈对一些学习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有学生明确表示, 对于教师的肯定及鼓励等积极反馈语, 会缓解自己紧张的心里, 激发学习的动机和兴趣, 同时也会给自己树立自信。对于老师没有纠正语法错误, 有学生认为教师帮助自己树立自信, 以后要在课堂继续积极参与活动。对于教师的补充行为, 学生普遍认为这种抛砖引玉的语言行为会给他们很多的启发, 会想出之前由于紧张而一时想不起来的内容。当被问到是否介意老师直接指出自己的错误, 大部分学生比较希望教师婉转地纠正错误, 因为这样 “不至于在同学面前丢面子”。对于教师直接否定纠正的做法, 学生明确表示这种做法会“让自己很紧张”。

5结论及建议

上述研究数据表明, 教师积极反馈语更有利于拉近师生关系, 为学习者创造有利于语言学习的课堂环境和心里情绪。在这种课堂环境下, 学生会有更多的机会通过师生交流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 开发语言技能。Pavlenko和Lantolf认为, 外语学习要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使用目标语言不断积极参与交流 (Pavlenko&Lantolf 2000, 210) 。因此, 教师应该在课堂反馈语的使用上遵循的首要原则就是有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 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构建语言体系, 发展语言能力。

Vygotsky认为, 教师应该在课堂上有意识地选择反馈方式, 通过课堂反馈语, 包括课上与学生的交流, 给学生提供适当的语言支架, 提高学生的语言认知能力, 达到“最近发展区域” (Vygotsky 1978, 312) 。Vygotsky的支架理论为教师的课堂策略提供理论指导, 教师应采用“引导”“追问”等提示方法, 积极引导学生的语言认知发展。

6结束语

随着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了教师的课堂反馈对学习者学习能力和动机的影响, 教师在课堂反馈语的选择上更多地倾向于那些能使学习者参与课堂交流的反馈方式。通过对两位教师的课堂活动进行研究分析, 我们发现, 和年长教师相比, 年轻教师更倾向于给学生创造交流机会, 而年长教师却掌握着课堂话语权, 在学生的交流能力和语言技能及思维的培养没有有意识地强化, 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应该引起英语教师的重视。 因此, 教师应该转变教育观念, 在课堂上应该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教师起到一个主导作用。在课堂上应设置更多的学生活动, 如分组讨论、话题辩论、 角色扮演等。这样才能给学生创造更多的交流机会, 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Chaudron, S.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s Research on Teach-ing and Learning[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8.

[2]Vygotsky, L.S.Mind in Society: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Psy-chological Processes[M].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Press, 1978.

[3]Ellis, R.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Shang-hai: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Press, 1994.

[4]Pavlenko, A.&J.P.Lantolf.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as Partici-pation and the Reconstruction of Selves[C]//J.P.Lantolf.Socio-cultural Theory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大学物理本科教学 篇11

【关键词】Matlab软件 大学物理 民办本科

【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厅2014年“十二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项目名称》(批准文号623)。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2015年高教科研课题(JGJX2015C104)。

【中图分类号】O4-4;G6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9-0011-01

1 序言

大学物理作为民办本科院校的基础课程,本身有一定的难度,再者民办本科生源基础较差,要想学好大学物理更是难上加难,学生普遍反映公式枯燥乏味,计算过程较难,不容易理解,因此如何适应民办本科院校的时代发展,对大学物理课程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随着科技的进步,计算机的发展,现代化教学已经深入课堂,引入Matlab数值计算软件,采用计算机计算的方法,将复杂的数学公式,结果及现象,用可视化的图像展示出来,便于学生的理解。

Matlab软件具有数学计算,数据采集,系统建模和仿真,数据分析和可视化等多种应用模块,是一种交互式的软件运行系统,可以解决工程上的多种技术问题,运用科学思维方式和数学表达来书写程序,将数据进行可视化,绘制二维和三维的数据图像。

2 将Matlab数值计算软件引入民办本科大学物理教学当中的必要性

将Matlab数值计算软件应用于民办本科大学物理教学当中,充分发挥现代化教学的手段,将计算机的科学计算能力发挥出来,使基础较差的学生也能听明白,能理解复杂的物理过程和基本理论,为民办本科院校的物理教学改革提供了基础保障,让学生学习一种新的学习模式,从狭隘的理论学习中解脱出来,提供一种新的思维方式与解题方式,培养民办本科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从传统的教学中解脱出来,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使之能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虽然多媒体课件已经广泛的应用在了物理教学中,但是应用数学软件解决物理问题还是不多,特别是民办本科院校,应用起来还是有一定的难度。首先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更高了,教师首先掌握这一科学方法,还需掌握如何将这一科学计算方法融入大学物理教学中。其次学生也是主要因素,从高中升入大学后学习方法的不适应,大部分学生局限于高中的学习思维,对大学的学习方法还不是很入门。这样讲Matlab数值计算方法引入大学课堂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

3 实例分析

本文采用实例来分析如何将Matlab软件应用于大学物理课堂教学

在质点运动学部分,我们讨论斜上抛运动时,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在x轴方向,,在y轴方向上,,初速度和质点质量分别为。

clear

axis([0 12 0 3]);

g=9.8;v0=20;m=1;a=pi/4;k1=0.2;

k2=0.5;k3=1;k4=1.2;

x=0:0.1:10.25;

y=tan(a)*x-x.^2*g/(2*v0^2*cos(a)^2);

y1=(tan(a)+m*g/(k1*v0*cos(a)))*x+m^2*g/k1^2*log((1-k1/(m*v0*cos(a))*x));

y2=(tan(a)+m*g/(k2*v0*cos(a)))*x+m^2*g/k2^2*log((1-k2/(m*v0*cos(a))*x));

y3=(tan(a)+m*g/(k3*v0*cos(a)))*x+m^2*g/k3^2*log((1-k3/(m*v0*cos(a))*x));

y4=(tan(a)+m*g/(k4*v0*cos(a)))*x+m^2*g/k4^2*log((1-k4/(m*v0*cos(a))*x));

plot(x,y,’o’,x,y1,’*’,x,y2,’p’,x,y3,’d’,x,y4,’h’);

legend(‘k=0’,’k=0.2’,’k=0.4’,’k=1’,’k=1.2’);

用Matlab软件命令来模拟不同阻力系数和速度下的图像,清晰明了,学生很容易理解物理现象与过程。

4 结论

将Matlab软件引用大学物理课堂教学,使教学过程不再单一,富有多样性,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了教学效果,减小了学生对大学物理学习的抵触心理,对现代化教学改革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高慧昀,王晓丽.Matlab在大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山东工业技术.2013(7):108

[2]罗志荣,卢成健.Matlab在大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实例[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4(5):29-32

作者简介:

大学物理本科教学 篇12

( 一) 民办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随着社会发展, 科学技术领域正在产生日新月异的变化, 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 使社会对人才有了更多更高的要求。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各类应用创新型人才, 所谓应用创新型人才是指在生产中有扎实理论文化基础, 灵活的实践动手能力, 在此基础上能够在生产实践中不断再学习进行创新创造的人才。为了达到这样的人才培养目标, 民办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必须根据社会需要、专业需要进行合适的调整。作为大学生重要的公共基础课程的大学物理的教学计划必须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合适的安排, 起到夯实学生理论基础的重要作用, 用来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

1. 知识基础。当代高等教育对学生的培养过程中, 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是非常重要的, 不能仅重视学生专业知识, 忽略学生基本理论知识的培养。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 是一切自然科学产生和发展的根基和源泉, 物理学知识是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和掌握的基本知识。只有具备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才能谈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只有理论基础扎实综合素质全面的毕业生才能称为合格的应用创新型人才, 即在生产实践中具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人才。只有理论基础扎实才能更好地发展学生创新意识, 提高创新能力, 结合专业知识, 培养学生专业素质, 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在未来的工作中, 快速适应灵活应对各种困难与挑战。

2. 知识结构。民办高等院校为培养学生设置的课程体系必须科学合理, 课程内容必须符合社会需要, 让学生学有所用。其中, 大学物理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系统地掌握经典物理理论知识和近代物理发展的前沿知识。大学物理是知识结构组成的基础, 在此基础上学生能够更深入了解本学科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掌握跨学科专业和交叉的相关知识, 了解本学科专业的最新研究成果与发展动态; 除此之外了解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科学的知识结构设置, 实践与理论结合, 更有助于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和技术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3. 能力结构。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 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课堂教学,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应用知识解决在实际中遇到的困难, 能在学习中提出问题, 利用知识分析问题, 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也就是说在培养学生知识结构同时, 要培养学生利用相关知识, 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将学生的能力培养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上, 要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教学设计和安排有目的地对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培养。并且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 使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来, 从而真正达到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的目的。

( 二) 民办本科院校课堂教学模式探索。

1. 突出自身的教学特点。应用型民办本科院校与研究型本科、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定位都有一定区别,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不能死板地沿用研究型本科院校培养科研型人才的培养方式, 也不能采用高职院校培养技术型人才过度忽视理论知识的人才培养方式。应用型民办本科院校应结合自身培养目标和教学条件, 在教学过程中要突出自身特点, 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都要牢牢抓住培养应用创新型人才这一目标。培养学生既具有很强的实践能力, 同时还要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 只有这样才能够在生产实践中突破创新。所以, 大学物理课程的课堂教学也必须牢牢围绕这一主题, 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 在课程知识点的分配, 教学学时的分配, 作业练习重点的分配, 指导答疑环节学时的分配等方面要突出自身特点。做到既打牢基础, 又为专业服务, 更重要的是在教学过程逐渐渗透“能力”培养的目标。使学生能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解决实际问题。

2. 突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特点。民办本科高校培养定位就是培养应用创新型人才, 培养企业需要的高级技术型人才, 为社会和地方经济服务。应用创新型人才强调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 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强调实践过程的训练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在大学物理的教学过程中, 在教学内容、教学组织上要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 增加实验课程、课程设计、课程实训等在教学过程中的占比, 加大创新性、综合性实验,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经典实验的理论和思路进行详细阐述, 使学生对于实验增加了解和兴趣, 鼓励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开动脑筋, 对实验装置进行独立设计和改进。只有使学生在大量实验过程中磨练, 才能在学生培养过程中, 做到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提高其应用能力, 培养学生综合知识应用能力, 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民办本科院校大学物理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实施途径和措施

( 一) 改革课程内部结构。应用型民办本科院校大学物理课程在改革过程中, 学校已针对不同专业学生进行了分专业分层次教学安排, 比如学校石油工程系、机械电子工程系、土木工程系在授课学时分配过程中侧重力学和热力学, 相应减少电磁学和光学授课学时; 自动控制工程系和信息工程与计算机技术系在授课学时安排过程中侧重电磁学和光学, 相应减少力学和热力学授课学时; 化学工程系在学时安排上比较均衡。在课下教师要与学校聘请的资深企业专家一起探讨论证, 授课教师要掌握每个专业学生对于大学物理课程的知识需求。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师要对哪些教学内容是学生专业核心课程所必须掌握的, 哪些教学内容与学生专业联系不紧密可以略讲做到清楚了解。大学物理课程在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 可以更好地为学生后续的专业课程服务。这样一来, 学生打下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为后续专业课程的进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而且要不断根据企业需要进行科学调整, 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 是民办高等院校的目标和宗旨。

( 二) 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当前高等教育的对象已经是思维活跃的“90 后”, 民办高等院校的学生特点是基础知识薄弱并且自制能力较差。面对这样的培养对象, 民办高等院校的课堂教学不能还是老师的“独角戏”, 课堂教学必须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大学物理是自然科学的基础, 生活中很多活生生的物理现象足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作为教师要改变传统的重视逻辑推理刻板的教学模式, 要将更多生活中的实例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通过演示实验或者多媒体演示引入实例, 通过实例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 这样就能在课堂教学中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然后对知识点进行讲解。详细讲解之后对授课内容进行总结, 最后由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解决今天实例中问题的办法。这样不仅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且使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更加深刻, 从而达到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之目的。并且在讨论过程中使学生参与到教学环节中, 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通过讨论独立得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对于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结语

在我国科学技术和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 高等教育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社会高速发展的需要, 尤其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模式更不能沿用传统精英型人才教学模式。作为理工科公共基础课程的大学物理在教学过程中, 只有以培养应用创新型人才为目的, 以扎实学生理论基础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目标, 结合民办本科院校自身特色,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潘樱.论民办本科院校大学生班级干部培养的新模式[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5, 19

上一篇:康复评定下一篇:分流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