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生态教学

2024-10-18

大学英语生态教学(精选12篇)

大学英语生态教学 篇1

一、关于生态化教学

有学者大胆预言, “现代教育向生态化方向发展, 这可能预示教育发展的一个新时代——教育生态化时代。”生态化教学是“使教学生态化”的客观表现, 是将生态学理念渗透到教学活动中去, 认识和解决教学中的问题, 挖掘教学本身具有的生态性的实践活动。

要建构生态化教学, 必须破除传统教学目标传授知识单一, 教师教学思维和教学行为受到束缚, 教师只能严格地按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目标施教, 严重地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的弊端。以生态化教学目标为导航, 创设学校和课堂和谐的生态环境, 使生活在这个环境下的老师和学生只有的展开动态交流, 促进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在和谐的环境中得到最大的发展。

二、实现大学英语写作“生态化教学”的途径

1.帮助学生重新认识英语写作

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认识到以下几点。第一, 写作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这一点是带领学生走出写作学习误区的最主要的一点。如果以完成教学大纲要求为标准, 以通过考试为目标, 写作就成了僵死的形式。第二, 写作不是为了完成作业任务。如果仅仅是为了完成教师规定的写作任务, 学生绞尽脑汁, 冥思苦想, 写出一篇作文, 作业的完成质量实在是令人怀疑。第三, 写作教学不是“非人性”的完全枯燥的教学。在生态化的写作教学中更多的具有人性化的色彩, 教师和学生在写作教学中是一种情感的交流, 智慧的碰撞, 教学相长, 共同进步。

2.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因素

学生是教学生态系统的核心要素, 一切教学活动的开展都是为了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学生的英语写作不好, 原因有很多:词汇掌握较差, 词语辨析及正确选词的能力差, 习语运用及词语搭配能力差;语法能力差;内容空洞。大多学生认为英语写作课堂得枯燥乏味。所以, 教师应该更多地帮助学生认识英语写作的价值, 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循序渐进地将知识传输给学生。课堂环境应该是自然和谐的, 学生的写作练习的难度不能太难, 因为学生的某一次的写作失败, 很有可能阻止其再次进行写作。布置的练习应该多设几个选项, 让学生能够选择与自己兴趣相一致的东西来进行写作。在写作过程中, 大家相互交流、相互学习, 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也相互获取了知识技能。

3.调整写作教学的内容

生态化的课堂教学要实现教学的开放, 特别是教学内容的开放。生态化教学的内容绝不仅仅是教科书, 需要考虑学生最想了解、最感兴趣的知识, 凡是能够达成教学目标的材料与内容都可以成为教学内容。

如在讲解对话的写作时, 要求学生根据某一特定场景写出一段对话。当完成对话的写作后, 有些学生会有疑惑。这时, 教师可以在提供给大家一些经典对白, 可以是小说、戏剧、电影里面出现过的, 比如, 莎士比亚的“to be or not to be”对白, 《Titanic》中的Jack死亡前的对白, 甚至是《大话西游》“Once I let a true love slip away before my eyes”对白等等。这些耳熟能详的对白的呈现立即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当教师和学生一块欣赏完这些对话后, 教师提出:Try to find one piece of dialogue you love most and present it to us next time.在下一次课上, 学生们都找来他们觉得最经典的对话与大家一块分享, 学生们不仅感叹:How beautiful those dialogues are!接下来, 教师就要让学生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了:So, read your own dialogues and improve it to be a better one.在这个过程中, 教学内容是开放的, 学生的意识和思维都是不受限制的, 可以充分享受知识带来的愉悦。进而使得在大家的交流和讨论后提供质量较高的写作练习变得可能。

4.写作练习的设计、辅导与批改

英语作文教师更大部分的教学任务是写作练习的设计、辅导和批改。在设计练习时需要考虑作文题目的“关联”性, 即作文题目应与教材内容或与他们的生活相关。这样的题目能激发他们的思路, 使写作变得轻松而容易。布置的写作任务的要有可选择性, 学生可以选择他们感兴趣并且能够有所发挥的内容来进行写作。练习布置以后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也能影响到学生的写作行为。如在要求学生每周完成两篇日记后, 教师在课堂上可以提到:Have you ever met somebody who interests you at the first sight? What do you want to say to him or her? Write it in your diary.练习完成后, 教师对学生习作的批改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如果教师对作业冷淡对付, 学生就会觉得自己的努力被忽视, 以后就不会再努力;如果按照传统的做法, 教师对学生作文中的每一个不妥之处用红笔改正, 那么“这样的要求必然给教师带来更大的工作量, 使他们不胜负重” (刘海量语) 。对此王初明等学者提出“不改或少改错误”“多改错的最大害处是挫伤学习积极性”的观点。所以, 我们在评估学生的英语作文, 应该更多的寻找学生习作中优秀的地方, 让学生让他们的优点继续发扬, 学生写作的自信心得以提升, 写作兴趣油然而生。随着写作的进步, 写作中的错误也将减少。

三、结束语

学生学习英语写作的成效与对其实施的写作教学方法息息相关。如果在教学生态系统中, 教师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相互协作, 共同实施教学计划, 采用切实可行又能激励学生的教学、辅导和批改作业的方式, 学生可以在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下进行写作, 自如地发挥, 那么英语写作教学的成功也就不远了。

摘要:大学英语写作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英语写作技能的主要途径之一。本文倡导英语写作课堂教学应该是一种平等、和谐、开放的生态系统, 在此生态化教学中, 要注重学生思维的发展。教学活动不仅仅是简单的教与学的关系, 而是创造和谐的写作生态环境, 以促进学生的语言认知和写作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英语写作,生态化教学,写作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杜福兴.学习动机与大学生英语写作[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4, (7) .

[2]刘海量, 刘亚宁.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基本构想[J].外语与外语教学, 1999, (8) .

[3]王初明.以写促学——一项英语写作教学改革的实验[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0, (3) .

大学英语生态教学 篇2

摘 要:伴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创新,生态作业成为了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将其良好的运用于分层教学中,能够最大程度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因此,本文主要对生态作业在初三英语分层教学中的应用做了简单的分析,并利用时间表明,生态作业的应用是可行的。

关键词:生态作业;初三英语;分层教学

一、教学常规下的分层理论依据

(一)合作学习理论

合作学习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指的是去若干个差异性学生组建在一起,相互协作,互帮互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合作学习实际上是在分层次教学过程中,将各个层次的学生进行差异性结合,强化彼此之间的互动,学习,以此来填补分层次教学在应用中的弊端。

(二)任务型教学法

《英语新课程标准》清晰指出“任务型”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以提升学生语言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为出发点,倡导:让学生在教育工作者的引导下,根据认知、实践、参与以及协作等模式,完成任务的目标,体会成功的喜悦。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情感和措施的调整,以形成主动学习的心态,提升其语言能力。

二、学生以及生态作业的分层

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智力发育以及思维能力等因素将学生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通过学生未来的综合表现进行调整)。高层次的学生为班级中学习成绩优秀、自主学习能力强、课堂积极和教师进行互动、课后作业完成率高;中层次的学生为班级学习成绩中等、自主学习能力较强、主权能动性薄弱、课堂和教师的互动频率较少,而且课后作业的完成率较低,这样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必须通过本班的人数进行确定。通过分层次,设组的方式能够对处于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顾虑到,这样的方式很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潜在能力,启迪学生,更有利于教师随时的了解学生的动态,从而进行有效的引导,帮助其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

三、怎样在初三的分层次教学中实施生态作业

以初三学生为研究对象,高层次以及中层次的学生在语言能力以及表达能力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备课中教师必须突出这个差异,并围绕教学目标将课前、课中以及课后的作业设计成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例如,以Unit 2 I think that mooncakes are delicious!中的宾语从句进行生态作业的设计:

比如高层次学生: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宾语从句:We Know him(简单句),We Know he likes English(宾语从句)。然后准确地掌握目标词句,并明白宾语从句的否定转移:如果主句的谓语动词是guess、think等词,并且主句的主语又是第一人称时,其后面连接的宾语从句否定句必须前移到主句中……然后要求学生能够利用宾语从句来进行语句练习。

比如中层次的学生:要求大部分学生可以理解并掌握带有宾语从句的句子,与此同时了解其准确的表达:He asked me“Where”did you go yesterday?-He asked me where I went yesterday。大部分学生可以通过听到和看到的带有宾语从句的句子来进行合理的判断,并进行修改句子。

对于高层次的学生,继续让其在知识理解的前提下,根据一个单元所讲述的具体语法来填写个人意愿表,进而实现对知识点的归纳总结和实际应用。针对中层次的目标设计必须更加偏向于基础知识的渗透,为学生接下来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然后根据大量多元化的练习,深化学生的理解。

四、生态作业在课堂中的实施

(一)课前作业设计

例如高层次学生:巩固宾语从句的重点知识,利用if和where进行造句。中层次学生:巩固Unit 2,根据CD的播放进行词汇朗读,布置学习任务并让其掌握其基本词句知识。针对高层次学生制定自主思考以后掌握和运用的目标,然后教师利用课堂的正确指引,?学生进行思维拓展,创造潜能,帮助学生构建独立的知识结构。利用这样的概念引导,拥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就可以利用自学将本单元所学习的重点知识进行合理的整合,提前预知教师的教学任务,提前巩固练习。对于高层次学生来说,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其学习兴趣以及深化其对知识的掌握能力,进而提升课堂学习效率。针对中层次学生在开展有效的预习之后,可以尽快跟上教师的讲课步伐,并对基础知识进行重复练习,进而实现学习并巩固基础知识的目的。

(二)课中作业

以教学任务为中心带领学生完成课堂教学任务,这些教学任务的设计实际上就是课堂过程中生态作业的表现。

(三)课后作业的设计

课后作业可以有效地测评教师整堂课的教学质量优劣,它并非是为整堂课画上完美的句号,而是经受测评的破折号。对于教学内容的梳理整合以及为接下来的课程奠定良好的基础,进而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例如,教师在设计课后生态作业时,也可以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课后作业差异化处理。高层次学生必须偏向于应用文章实例对其展开拓展训练。中层次学生必须偏向于基础模仿,进而实现知识内化的意义。

五、结束语

综合上述所讲,在初三英语分层教学中实施生态作业对提升学生英语学习能力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因此,教师必须结合教师实际,来不断优化生态作业,让其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学生。

参考文献:

[1]王平.初三英语分层教学中实践生态作业的策略研究[J].林区教学,2017(02).[2]李海峰.课堂分层次教学法在初三英语教学中的实践应用[J].关爱明天,2015(06).作者简介:

大学英语生态教学 篇3

【关键词】高职英语 网络教学 生态教学 高职课堂

在高职英语教学发展的新时期,面对着英语教学综合素质培养和实践能力提升的客观要求,如何提升高职英语的教学水平成为目前的高职英语教学的重要课题之一。新时期的高职英语专业教学所面对的网络信息化的教学环境也成为影响教学水平提升的重要因素。因而,新时期的高职英语教学如何在发挥传统的英语教学优势的同时,将多媒体信息化教学手段引入高职英语课堂,使其内在的教学优势和教学资源发挥出来。

一、网络信息化手段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优势

在传统的高职英语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主要是通过传统的教与学、讲与练的教学模式进行知识传递和技能提升,并且通过一定限度的实训教学和实践演练来提升高职英语的应试能力。在这一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学手段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限于教学硬件环境的影响,传统的教学手段不仅影响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同时简单、重复的教学过程也逐渐影响了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发挥。然而,随着以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作为主要内容的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高职英语教学水平有了很大提升,并且在其传播手段、传播内容、传播技术等诸多层次上都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形态。信息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有着较多的优势:在取材范围方面,网络上的资料可谓包罗万象、与时俱进,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传播内容方面,其英语教学资料,是文字、图像、声音的融合体,不仅形象生动更能够激发学生兴趣;教学环境方面,以高职英语《实用综合教程》课程为例,现代媒介环境下的数字多媒体教学设备完善,耳麦、传输设备、播放设备所形成的练习系统会减少外界的干扰,从而进一步地提高了教学效果;教学技术方面,先进的播放技术,可以根据学生的语音接受情况进行前进、后退、反复而不影响音质,同时准确定位是常规设备和传统教学模式所不能比拟的。

二、网络英语教学资源在高职高专英语课程中的实践应用措施

1.开发网络媒体资源,优化课堂教学。网络资源在创设情景教学、优化课堂教学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包括幻灯、投影、录像、网络等多种现代化设备,用它们创设丰富的色彩、声音、图像传递大量信息,有利于高职学生联想思维的发展,进而引导学生通过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和自我评价等方式获取英语语言的基础知识,培养英语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水平。

2.利用网络平台延伸课堂讨论。课堂讨论是一种正常的师生交互行为,但是由于高职学子个人性格不同的原因,例如有人性格活泼开朗愿意当堂发言,有人性格沉重内敛喜欢保留意见,使得课堂发言无法取得预期的效果。借助于网络平台,可以为高职学子特别是课堂正常教学过程中不习惯于当众发言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可以畅所欲言的舞台。为了使这一行为达到教学方面的要求,高等职业教育英语教学工作者可以放开权限在班级论坛板块上就课堂上的问题展开讨论,同学之间可以互相辩论且发言数量要达到一定的标准。

3.利用网络平台开放课件。高等职业教育英语教学工作者可以按照时间顺序把已学的英语教学课件发布相关网络平台上,方便学生对上课内容的及时消化与记忆。这样做可以让高职英语教学工作者节省出客观的时间用于科研或英语时间教学活动的组织,避免低效率的去共享资源。

4.通过网上写作,提高写作兴趣。教师可要求学生开通博客、微博、或QQ空间,作为提交作业、展示学习成果、交流学习心得和分享学习材料的空间。传统的作业只交给教师批改,在小范围内流传。实时、快捷、互动性强的现代网络交流工具将学生的学习成果变成了公开的展示,得到更多观众的观摩,因此,学生对作业的态度变得更加郑重。读者可以在学生作品下面留言点评,获得的好评也鼓舞了学生的自信,激发了学习热情。学生博文获得的点击量也可当作平时成绩评定的依据之一。利用微博快捷、即时的特点,鼓励学生把身边发生的事情和自己的感想、心情等编写成简短的英语微博。这种篇幅短小的英语写作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不会给学生带来写作的压力和畏惧感,微博好友也可以互相修改、评价,日积月累中锻炼了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高职英语课程的目的是通过三位一体的教学方式达到提高学生英语综合素质的目的。探索并实现“分层次、个性化、自主化和多样化”生态化教学模式不是教学方式的简单改变,而是教学理念的根本转变。通过把自主学习模式、协作学习模式、数字化与网络化学习模式引入视听说课堂,有效地摆脱了传统听说课的弊端,为学生英语听说训练创造了理想的学习环境,从而最终达到提高学生以听说能力为中心的英语综合素质。但是,要真正发挥这种多媒体网络下的互动立体化教学模式的优势,还要加强对学生网络自主学习的监控和指导,不断更新设备和实验室,丰富视听说教材和配套软件,提高广大英语教师的业务素养等。

参考文献:

[1]石嘉異.浅谈如何提高高职英语精读的教学效果[J].时代教育,2013(19).

大学英语原生态教学初探 篇4

在推崇大学英语改革的今天, 朴实、有生命、有实效的返朴归真的课堂教学已成了当前许多教师研究的重点。原生态教学法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它要求保障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权利, 保留学生独立的思考空间, 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使他们的个性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张扬, 人格得到健全和发展, 从而实现我们的教育目标。但这种模式并不是一种固定不变的程式, 它只是一种精神和理念, 在这种精神和理念的引领之下, 教师根据个人和班级的实际以及授课内容的不同, 因材施教, 这样就防止了教条主义的倾向。然而到目前为止, 大学英语原生态教学相关研究未见报道。

二、教学原生态内涵

“生态”是指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也指生物的生理特性和生活习性。“‘原生态”就是最初的生态, 未受人类活动影响或破坏的自然本态。在原生态中, 生物的一切特征和习性都是天然所成, 生物与环境呈现着一种天然的和谐。教学原生态是把学生、教师、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评价和学习环境看成一个教学的生态系统, 并以此建立一种整体的、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以及符合学生生理特征和学习生活习性的课堂形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减少对学生的束缚, 让学生自由地抒发对知识的领悟。

原生态教学模式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知识并不是思维对于外部事物或现象的简单的、被动的反映。学生的学习不是传统的教师占主导地位, 学生被动的接受, 而是学生自己主动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因此教师应当为学生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教师搭建脚手架和导入情境, 文化背景;学生自主探索, 协作学习, 评价反思-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组内成员间的互评。

三、原生态课堂教学

1、教学内容的设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问题预设要有弹性

教师应该创造条件, 使课堂成为充满问题探索的课堂, 学生可以自由提出疑惑, 充分展现学生生命的原生态。首先, 在教材的处理上, 教师以学生为中心,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构建知识, 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的知识激活, 使教学源于教材, 高于教材。其次, 问题的预设应有弹性, 使学生能够有思考的空间, 不受所谓的理论、方法、技巧的干扰, 不用揣摩教师需要得到什么样的答案, 而是自主地思维, 说自己内心想说的话, 实现真正的师生交流对话, 感受心灵自由所带来的愉悦。课堂教学既要引导学生认真地读书学习, 多方面吸收营养, 又要使其能批判地学, 敢于给教材“挑刺”, 善于独立思考, 敢于发表独立见解, 不唯书是从。这样, 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且其创造性思维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2、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

个性化成才教育思想要求教师帮助学生“在无数的生活道路中, 找到一条最能鲜明地发挥他个人的创造性和个性特长的生活道路” (苏霍姆林斯基语) 。学生学习是有个性和独立性的, 教师要尊重个体差异, 及时把握每个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 顺应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 能够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的发展水平, 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不同类型和水平的题目, 选择合适他们的教学方法, 灵活机智地应变教学中的“意外”, 使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参加活动, 并获得成功的体验, 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学习同一教学内容时都有不同层次的收获。追求课堂教学的原生态, 要求必须是和谐的课堂, 它尊重学生的自由发展, 也就是达到终极目标的课堂原生态。如果课堂中学生的个性得不到适度的张扬, 自主意识得不到体现, 互动性没有展露, 它就不具有原生态意义。在学习中生活, 在生活中学习, 这正是原生态的内涵。

3、转变教师职能

“原生态”课堂教学不等同于事先不备课, 它倡导的是一种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同时接触教材课本, 同时开展合作交流, 同时进行思考探究的原始状态教学。教师要注意营造宽松、民主、自由、和谐、开放的教学氛围, 在把握教学本质的前提下, 追求自然, 顺应自然, 积极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所思、所想、所困、所感、所悟.因此要有效提升教师教学主导的本真素养。把教师的角色由单一的教师角色转变为集多重角色于一身的教学领导者、学业辅导员和学习陪伴者。帮助学生主动地学习, 提高和强化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要努力增强学生的自我意识, 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自我控制、自我调节的能力, 使学生自己去争取并实现主体能力的发展。同时, 合理组织“原生态”文化教学课堂, 创新英语课堂教学环境—“生态平衡”, 因为课堂中人的因素、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等这些生态因素, 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呈多元互动的关系, 只有协调好这些因素, 就能实现最佳效果。

四、原生态教学法的意义

由于传统的教学方法过多地限制, 学生的语言和思维成了模式, 客观上制约了语言、思维等能力的生成和发展。原生态教学主张学生用自己最熟悉的、最擅长的个体语言、思维习惯去表达, 激发了语言和思维最大的潜能。

原生态教学法尊重个体差异, 及时把握每个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 顺应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 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且其创造性思维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教师职能的转变使得教师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各方面素养以适应教学的发展。特别是在当今网络大发展的时代, 学生掌握知识的渠道和速度以及掌握知识的范围都是很广泛的。面对内容多样的网络, 生理和心理都不成熟的学生更会受到不良的影响, 这种不良的影响必然也会在他们的在平时的课堂中体现出来, 这时, 作为作文教师就要有极强的敏感性, 能够从学生不经意的语句中看到学生情感上心理上发生的微妙的变化。然后针对这种变化进行有效的引导。

五、结束语

总之, 原生态教学法要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以学生为本的思想, 不能把学生仅仅看成教育的对象、认知的群体, 更重要的是要把学生看成独立的生命主体。课堂是丰富多彩的, 应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课堂是真正的生命活动, 应充满生命的激情。而要达到这种境界, 就必须还学生以自由精神, 充分展示学生生命的原生态, 这是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

摘要:原生态教学法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本文主要阐述了原生态的内涵, 怎样开展原生态课堂教学及原生态教学的意义。提倡以学生为本的思想, 不能把学生仅仅看成教育的对象、认知的群体, 更重要的是要把学生看成独立的生命主体。

关键词:大学英语,原生态,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周芷羽.“原生态”文化与高职旅游英语教学[J].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6) .

[2]黄换乃.Eco-writing:a primer of l2writing in multi-cultural communication, 语言学与跨文化交际国际会议论文集[M].俄罗斯国立马格尼托哥尔斯克大学出版社, 2012, 9:ISBN978-5-86781-981-1.

[3]王百岩.山东师范大学2009级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士研究生硕士毕业论文[J].原生态写作教学初探:34.

[4]马丹, 黄换乃.试论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宣传公示语汉译英[J].科技信息, 2011 (20) .

[5]鲁洁.教育的返本归真[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1 (4) .

[6]刘金玉, 刘东霞.原生态作文教学探究[J].教学与管理, 2008 (12) .

[7]郑洁, 杨静.基于支架式教学模式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研究生专刊, 39卷:547-550.

大学英语生态教学 篇5

摘要:生态语言学主要研究语言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强调语言是在交际中习得的。翻转课堂把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颠倒,提倡学生积极主动的知识建构和自主学习。生态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是在生态语言学的理论基础上结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所构建出来的一种应用于英语教学的新型教学模式。生态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适应了2012年国家颁布的《英语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即基础教学阶段英语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关键词:初中英语生态翻转课堂实证研究

一、引言

生态语言学(Ecolinguistics),又称语言生态学(Ecology of Language,简称EL)。生态语言学主要研究语言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致力于创建可持续发展的语言生态系统(冯广义,2013:5)。语言作为地球总生态中的一个子生态,具有生命动态性和多样性。生态语言学在英语教学上的应用可以概括为英语课堂上语言环境氛围的营造。语言不是学出来的,语言是在交际中用出来的。

翻转课堂最初是从可汗学院的数学教学视频发展而来的,被加拿大的《环球邮报》评为2011年影响课堂教学的重大技术变革。翻转课堂也称颠倒课堂(flipped class),是由教师创建视频,学生在家中或课外观看视频中教师的讲解,回到课堂上师生面对面交流和完成作业的一种教学形态。简单地说,“翻转课堂”就是“将原本在课上进行的教学活动放在课下,课上的时间则用来解决学生的问题或是讨论、做实验”,改变传统封闭式课堂的教学模式。

2012年国家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标准》)。新标准明确提出,基础教学阶段英语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简而言之,就是要求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学会使用英语。就我国的英语教学现状来说,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不会使用英语,学生花了十几年的时间和精力学出来的却是哑巴英语和聋子英语(李宇明,2010:9)。看得懂、写得出,却听不懂、说不出,这与我国长期以来的“教师单项说教式,学生接受式”的传统教学方式有很大的关系。

因此,为了改变中学英语教学现状,打破传统封闭式的教学模式,本研究结合生态语言学的相关理论,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为基础,创建生态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并利用此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设计,实施实证研究。

二、生态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图1为生态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流程图。生态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整个过程都是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的,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课前准备阶段。这个阶段要求教师有一定的软件应用能力。教师要结合教材、教学目标、学生水平等对学生进行语言知识及语言技能的输入。采用的方式为微教学视频(语言知识的输入)、导学案(语言知识与技能的输入)及学习任务单。同时该阶段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学生要结合教材和教师设计并提供的导学案与任务单,对微教学视频进行自学,掌握相应的学习任务,发现学习中的问题。第二阶段是课中巩固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巩固和强化,以及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包括三个步骤:第一,确定并解决学生自学过程中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师生、生生之间相互交流,共同解决问题。第二,巩固语言知识与技能,主要方式为意义操练。这个过程主要通过游戏等意义操练的方式实现巩固的目标。第三,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这个阶段结合了生态语言学的相关理论,要求教师在学生学习并巩固语言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给学生创建“准自然”交际环境,从而改变学生“哑巴英语”的现状。第三阶段为评价与反馈阶段,包括对整个生态翻转课堂教学流程、学生学习结果、教师课前教学设计等的评价与反馈。

三、实证研究过程及其结果

根据上文设计的教学模式,笔者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教学实验。实验形式为由笔者设计所有的教学资料、教学流程及教学活动,由温州市某一中学的一名在校英语教师根据笔者所设计的教学模式进行实际教学,笔者跟踪记录整个教学过程。教学内容为外研社七年级英语上册Starter部分的第三、第四模块。

(一)教学准备阶段

不同于传统课堂,翻转课堂的根本教学目标是实施素质教育,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它将传统课堂“教师课前备课,设计教案,课上根据教案教授知识,课后学生巩固复习知识”的教学模式颠倒,教师的主要任务在于课前的教学设计,以及所教授知识的呈现,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准备阶段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一次完整的生态翻转课堂,需要包括课前微视频的录制、学习任务单及导学案的制作,以及课中教学活动的设计。

1.视频的录制与准备

利用Camtasia Studio 软件将做好的PPT文件导入,同时配上解说录制成时长20至30分钟的微视频。视频的内容通常包括音标,本学习单元的重要词汇及句型,主要语法知识点和交际用语。笔者提前一天将微视频上传至班级的QQ群,同时会在网站上将视频上传,学生可以下载视频观看学习,同时可以在网站上在线观看视频。

2.学习任务单的制作与准备

学习任务单是教师设计的帮助学生在课前明确自主学习的内容和目标,以Word文档为呈现形式的学习资源。笔者设计的学习任务单主要包括三大块内容:学习课题、学习任务及学习重点。学习任务单由该中学的英语任教老师A老师提前一天统一发放给学生。

3.导学案的制作与准备

导学案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结合教材内容,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为学生设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资源,其呈现形式为Word文档(黄发国,张福涛,2014:10)。它是学生自学过程中的另一位“老师”,生态翻转课堂的课下自学阶段必须借助于导学案,学生在学习微视频的过程中完成导学案,同时发现学习问题。与传统课堂相比,生态翻转课堂对学生的自学能力要求更高,因此,导学案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笔者针对每一课时的微视频分别设计一份导学案和任务单,通常导学案包括六七项自学项目:回忆,听,读,写,语法知识,词汇归纳及学习问题。同学习任务单一起装订,由该中学的英语任教老师A老师提前一天统一发放给学生。

4.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准备

本次实证研究,笔者将生态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与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相结合,构建生态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因此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上融入生态语言学的相关概念。课堂上的教学活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游戏及“准自然”交际。游戏的目的是对本单元的重点词汇及句型的巩固,“准自然”交际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将所学语言知识运用于实际交际的能力。

(二)教学实施过程

笔者抽取了温州市某一中学七年级的学生共40名作为研究对象。在进行生态翻转课堂的实验之前,笔者对该班级的40名同学进行了英语水平测试。因学生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已学习过第一、第二模块的教学内容,所以此次测试内容选的是外研社七年级英语Starter部分的第一第二模块的内容,采用的试题是2015版七年级英语《针对性训练》(翰林卷)的Module1 & Module2测试卷。

(三)教学模式实施结果及评价

1.教学实施的结果

笔者利用EXCEL软件对学生英语水平测试进行了统计,并用SPSS软件对调查问卷进行了数据分析。结果如下:

(1)学生英语水平前后测结果分析

利用EXCEL软件,统计出学生前后两次水平测试的各项平均分及总分平均分。因前后测两份试卷各项的分值分布不同,所以采用了正确率的统计方式来进行比较,见下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翻转课堂教学后,学生的各项成绩都有了一定的进步。特别是完形填空,阅读理解、写作三项,分数提高较明显,可见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得到了有效的培养与提高。

(2)调查问卷的结果分析

笔者在实施生态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前后分别对被试学生进行了两次调查,调查形式均为问卷形式。前调查问卷主要针对学生的学习现状及学习方式进行调查,后调查问卷主要针对该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及学生对此的态度进行调查。

根据前问卷调查的SPSS数据分析结果,有34.4%的学生认为目前学习英语最大的困难是不懂英语语法,21.9%的学生认为最大的困难是看不懂英语文章,18.8%的学生则认为是不能用英语交流。对学生喜欢的上课方式调查结果显示,43.8%的学生喜欢老师讲、学生听的上课方式,还有43.8%的学生愿意同学间一起学习,老师指导,只有12.5%的学生选择学生自学、老师指导的上课方式。对学生能否在课后自己学习英语一项的调查,结果显示,65.5%的学生表示偶尔会在课外学习英语,12.5%的学生表示完全不会课后自己学习英语,只有21.9%的学生会在课外自己学习英语。对学生学习英语的原因进行调查,结果显示,56.3%的学生表示希望自己会说英语,31.3%的学生表示是对说英语国家的文化科技等感兴趣。

综上所述,学生更倾向于接受式学习,更愿意跟着老师学。学生希望习得英语这门语言,但是又不愿在课后花费时间与精力去自主学习,这是当前基础教育阶段很多学生共同存在的问题。

根据后问卷调查的SPSS数据分析结果,64.1%的学生认为教师提供的课前微视频有用,2.6%的学生认为没有用。对于教师提供的导学案及任务单,61.5%的学生认为有用,2.6%的学生认为没有用。对于是否适应课堂上英语游戏及用英语交流的学习方式,66.7%的学生基本能适应,30.8%的学生表示较不能适应。此外,97.4%的学生表示该段时间的英语学习比以前更有趣,74.4%的学生愿意以后继续这样的学习,89.7%的学生表示今后会自己学习英语。对于喜欢的上课方式,38.5%的学生选择了老师讲课、我听课,43.6%的学生选择同学间一起学习、老师指导,只有17.9%的学生喜欢自己自学、老师指导的上课方式。

综上所述,大部分学生还是能接受生态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学生虽然接受,并且表示这种学习方式对自己有帮助,愿意以后继续以这样的方式学习,但是仍然更倾向于传统课堂的老师讲课为主的方式。传统教师授课、学生听课的教学方式已延续了几十年,学生要完全接受与适应新的、颠覆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2.教师对教学模式的评价

笔者对该中学的A教师进行了调查,根据该名教师的回答,结论总结如下:

第一,生态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对学生提高成绩有一定的帮助,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让学生更感兴趣,突出学生的“学”而非教师的“教”,先学后教,让提问与合作更有针对性,按自我节奏进阶式的学习,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

第二,这种教学模式对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律性和意志力的要求很高,对于学生来说,习惯老师“逼”着学,把他培养成自主的学习者,需要一定的过程。同时这种教学方式对角尺的要求变更高,教师的工作量相应变大,对教师来说是个较大的挑战。

四、总结与反思

“翻转课堂”强调“最近发展区”的个性化教育,如果在课堂上实施相同的教学内容,有的学生抱怨课程内容太简单,有的学生则感觉内容太难,这会使课堂学习的有效性受到影响。在“翻转课堂”模式下,学生可以有选择地能动地利用课前的微视频,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基本站在相近的起跑线,再通过教师的个性化指导,学生的整体英语水平可以得到提高。

本次实证研究学生的总体水平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部分学生的成绩下降,其原因不能完全归结于新的教学模式的实施,但也有一定的关系,不少学生还不能迅速接受并适应这种与传统严肃的接受式课堂教学完全不同的上课方式。总的来说,通过本次研究,笔者得出了以下结论:

第一,生态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缩短学生英语成绩的“贫富差距”。

第二,生态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增加了学生开口说英语的机会,课上创建的“准自然”交际环境可以使学生摆脱“哑巴英语”的苦恼,发挥英语的“交流工具”作用。

第三,生态翻转课堂对学生的自学能力要求较高,而这是当前我国很多中小学学生所不具备的能力,学生对教师的依赖还是很大,这就大大增加了生态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施的难度。因此,笔者认为,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学校、家长都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知道学习知识的途径并不只是依靠老师。

第四,生态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因为新并且与传统课堂完全不同,所以在初期,教师需要同时结合传统的教学方式(讲题、复习词汇等),让学生有个过渡阶段。

本次实验因为时间、条件等各方面的原因限制,没有对实验的变量进行精确的控制,并且实验时间相对较短,在微视频的录制、教学活动的设计等方面存在不足之处,还有待在后续的研究中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Haugen,E.The Ecology of Language.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72.[2]范俊军,生态语言学研究述评[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2):110-115.[3]冯广义.语言生态学引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5-53.[4]黄发国,张福涛.翻转课堂导学案编写指导与案例分析[M].山东:山东友谊出版社,2014:10.[5]金陵,‘翻转课堂’,翻转了什么?[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9):18.[6]李宇明.“语言问题?语言资源?语言权利,”.中国英语教学

大学英语生态教学 篇6

【摘 要】大学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不仅仅是要培养学生的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而且也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实际的交际能力。但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在大学的英语教学中通常都被忽略掉,导致大学生在应用英语表达时出现失语的现象,致使大学英语的文化教学长期处于生态失衡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积极体现文化生态学的理念、深刻理解跨文化交际的内涵,优化英语教学模式已经成为构建大学英语教学生态平衡系统的重要手段。【关键词】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生态平衡 大学英语是大学生的一项必修课程,它既是语言的教学,也是一种文化的教学。大学英语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它既包括对西方文化的理解,又包括运用英语恰当表达出本国传统的优秀文化,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实现英语文化教学的生态平衡。因此,在我国当前教育背景下,如何流利的运用英语传播我国优秀文化是大学英语课程的一项重要使命。一、大学英语与文化教学生态体系建设的必要性首先,构建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生态体系是适应国际化的需求。我国高等教育的大学英语本应该就是与国际文化相结合的,因此,培养具备文化交流的优秀人才成为了高等学校的根本目标。大学生综合文化素质既包括西方文化素养,又包括本国优秀文化素养的提升。一旦失去了民族之根的教育国家化则就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国际化。因此,培养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其理应肩负的重要责任。其次,构建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生态体系是确保文化生态平衡的根本需求。语言与文化之间本就是不可分割的,文化和语文的多样性对于维护文化生态平衡来说也是尤为重要的。大学英语课程就应该利用其课程的有利性,在培养学生应用英语的基础上,利用这种先天的交流优势来传播我国传统的中华文化。因此,大学英语的文化教学生态体系应该具有学习西方文化与弘扬本土文化的双重属性。二、构建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生态体系的策略(一)优化英语教学模式英语教学模式是通过不断认识、不断优化、满足社会发展的一个长期过程。进行跨文化的英语教学模式优化,对于构建多元文化英语教学的生态体系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大学英语培养人才就应该注重对其西方语言与文化的培养,不仅能够实现其与外国人流畅的沟通,而且又能够传播我国传统的优秀文化,所以,进行对英语文化教学模式的优化具有重大意义。根据我国当前实际的英语教学来看,应该选择跨文化模式的英语教学。这种模式注重的是一种双文化教学模式,大学生在学习英语语言的同时,又能习得本土文化的表达能力,符合我国高等教育对大学英语提出的严格要求。大学生在学习、借鉴外国优秀的文化及先进技术的同时,又能传承、弘扬我国经典的文化传统,在国际的平台中担任着传播者的重要使命。在确定具体的教学模式之后,与英语相关的各项课程要求与教学体系也要做出相应的整改,必须要直接体现出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的目的、要求、评价等,在教学内容中不仅应该注意文化的表层内容,诸如民族心理、思维方式差异等,还要注重文化的深层内涵,比如说价值差异、文化互动能力等等。大学英语课程的相关要求也应该以培养双文化能力的人才为根本目标,各个高等学校都应该在遵循着这个根本目标的前提下进行个性化方案的定制。(二)加强教材多元化生态的建设课程教材是课程大纲内容的直接体现。研发能够培养出双文化人才、具有本土文化传播能力的英语教材是确保英语文化教学生态平衡的核心重点。现如今我国大学英语教材中,关于文化的内容配置比例非常低,只是单一的体现出外语教学模式。虽然说有大部分英语教师都认识到存在的这个问题,凭着自己的经验与爱好也附带交给学生一些中国的文化知识,开展一些与中国文化有关的课堂活动,但是,没有适合的教材相配,还是显得尤为单薄。当下,有一些学校也进行了对英语教材的改革,加入了对于我国文化的英语表达与培养,比如说苏州大学编制的《中华文明与苏州文化英语导读》等,都体现出了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的双文化模式。语言内容与文化内容本应该就是要充分结合的,因此大学英语的教材与内容也要加强合适的比例配制,构建良好的双文化模式,尽可能选用能最大程度上体现出双文化内涵、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综合能力的文本。很多大学英语改革都在呼吁、倡导改革本校的特色,培养学生跨文化的交际能力,这也在很大程度上为开发具有双文化教学内容的大学英语教材奠定了良好基础。结束语大学英语的改革一直是高等教育改革中的重点,虽然大学英语教学生态系统也在不断得到改善与优化,但是,涉及到教学生态体系中重要的文化生态方面却依然是存在着西方文化为主、中国文化被忽略的重要问题。因此,发挥大学英语课程的优势及其桥梁作用,在英语教学中注重本国文化的学习,使大学生能够在国际平台上传播本国文化,维护民族文化在世界文化生态系统中的有力地位,实现教学生态的平衡,具有重要意义。【参考文献】[1]刘经南,陈闻晋.论培养“有根”的世界公民——研究型大学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的定位[J].中国高教研究.2008(01).[2]朱风云.英语的霸主地位与语言生态[J].外语研究.2003(06).[3]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大学英语生态教学 篇7

关键词: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生态失衡,重要性,对策

前言

从2007年开始, 我国的教育部门开始注意到大学英语的教学中所存在的不足, 并下达了关于大学英语的相关教学要求, 表明大学英语不应该只注重理论教学, 更应该增加实践教学, 从而使学生了解更多文化常识, 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所谓的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生态失衡, 指的是大学的英语教学中并没有过多的关注如何用英语去解释中国的传统文化, 而中国文化中也有很多内容都是大学生不熟知的。既然在教育当中并没有涉及到中国文化的相关教学, 大学生自身也不会对文化过多的关注, 从而出现了大学生不了解传统文化, 也不知道如何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现象。

一、大学英语的生态文化教学重要性

英语教学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而随着社会不断进步, 对于人才的要求逐渐提升, 英语已经作为一种必备工具, 在实际的工作学习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因此, 保证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加强学生的英语能力, 为社会输送高质量的人才。因此,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必须要立足于英语教学事业发展的前沿, 结合当前国际发展的形式变化, 加强文化的有效结合, 不仅要在英语教学过程中, 不断弘扬中华文化, 同时也要在英语教学中, 注重面向世界的教学, 增加国际先进教学理念的有效渗透, 促进教学事业的良好发展。另外, 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 注重生态文化的建设, 有助于平衡文化差异, 保证文化发展的主动性, 在促进文化多样性的过程中, 有效结合民族文化, 增强本国的综合实力, 同时形成一定的社会意识, 促进教育事业的良好发展[1]。

二、大学英语的文化教学中生态现状

大学英语教学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学生面对的信息越来越复杂, 国外不良信息的侵入, 使得大学生在思想意识层面难以形成积极正确的思想观念, 对国外文化的过分追捧, 冷落了中华文化, 使得传统文化难以继承和发展, 同时受外来思想的影响, 在开展学习活动时, 也难以发挥出积极有效的作用, 抑制了英语能力的提升, 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2]。另外, 在实际的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 缺乏有效的生态教学对策也是影响大学英语文化教学作用的因素之一, 由于大学教师对于文化知识的不重视, 将教学的重点放在了英语语法和技巧上, 没有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禁锢, 未能与当前社会的发展有效的结合起来,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缺乏相应的教学经验, 教师自身的文化素养和知识结构有待加强, 限制了文化教学的效果, 使得学生的英语技能难以灵活运用[3]。

三、建设大学英语中的生态文化教学策略

(一) 选择合理的教学模式

根据社会和时代的不断发展和变化, 落实教育改革相关的内容, 在大学英语教学上, 要注重选择合理的教学模式, 要发挥出生态文化教学的作用, 同时增强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 将环境与教学内容有效的结合起来, 实现文化的有效联系。同时, 在实际的英语教学过程中, 教师不仅要注重基础语法的教学, 同时更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英语交流环境, 鼓励学生敢说、会说, 让学生了解并学会语言背后的文化作用, 同时以语言作为提升自身修养的有效工具, 投入到中华文化建设中, 注重对国外优秀知识理念的吸收, 同时也将中国文化推广出去, 在国际间的交流中占有优势地位, 打破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文化失衡的现象。

(二) 加强教学多元化生态建设

要想转变当先英语教学的固有模式, 就必须要注重加强教学多元化生态建设, 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 要提高对英语教学的认识, 通过明确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 大力倡导文化素质教育, 保证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 将文化渗透在其中, 提高大学英语教师队伍的文化素质, 通过培训等方式优化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 从而发挥出生态文化教学的作用,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 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 避免英语教学内容过于集中在书本, 要使英语走出教室, 融入到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 在实践练习中, 注重中华文化的有效渗入, 如英语的写作练习, 可以以中华文化为主题, 在英语的口语练习中, 以宣传中国文化为主题, 注重英语教学与生态文化的有效结合, 通过大学英语教学强化学生的民族意识, 扩大口语能力, 增强学生的交流兴趣, 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结论

总之, 大学的英语教学中文化的缺失需要得到国家以及学校领导的重视。而在国家教育改革的过程中, 需要为大学的英语教学指定明确的教育目标, 提倡大学英语的文化素质教育, 促使大学英语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大学英语将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起来, 缓解大学生对于中国文化的缺失问题, 使大学生的口语水平得以提高。大学生能够提升自身的英语语言技能, 可以在工作中顺利的转变“哑巴英语”的窘境, 利用自身的语言优势传播中国文化, 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参考文献

[1]孙鹏, 李嫦媖, 芦建顺, 等.生态语言学视野下地方高校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困境与对策[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07 (05) :111-114.

[2]王静.大学英语生态课堂的失衡状况及对策研究[J].读与写 (教育教学刊) , 2012, 12 (10) :15-16.

生态化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探究 篇8

生态化的教学课堂更加关注教育过程中教学环境与学生以及教师之间的和谐状态,旨在开创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思路,利用“发生认识论”的相关知识了解人类进行语言学习的规律,掌握学习发生和构建知识框架以及学习环境的相关内容,构建一种以学习者自身为主体,以教师为组织者和领导者的教学课堂,其实学生对于英语的理解,是根据自身的经验来学习的,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教师在学习的过程中是一个帮助者和促进者,各种教材等资源只有通过学习者自身充分利用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当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各种视听媒体也进入到教学中来,为学习创建了更好的意境和条件,同时也为学习者提供了更好的认知工具。

努力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大学英语不应该是侧重于适应四、六级之类考试导向下的语言基础教育,更应重点培养学生直接使用英语从事科研和工作的能力,国内很多行业在岗位招聘时都对英语水平提出明确的要求,倾向于外贸专业人才的单位,会更加重视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既要能够独立阅读外语文档,翻译专业技术资料,进行外语快速沟通交流,还要能够独立设计贸易合同,进行专业技术谈判,熟练使用英语进行生产流程图、技术标准及操作流程简介;熟练描述行业现象,参加国际学术交流等,这些不是传统英语课堂教学可以满足的,因此必须做出改革,重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生态化教学认为大学英语课堂的教学应该首先进行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然后再对课文主要内容进行讲解,最后要让学生就相关主题进行写作,其中背景知识的介绍可以让学生更好的了解文章的内容,也能提起学生的兴趣,主要内容的讲解可以解答学生的困惑并掌握重点知识,最后主题写作不仅能够使学生更加深入的巩固课堂知识,还可以拓展思维,利用英语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提高英语应用能力。

二、生态化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步骤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等软件和设施,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译以及看电影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感悟英语文化的魅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使用电影英语视听系列教学的方式来开展日常教学,在课堂上放五分钟的电影,让学生解释其中出现的新单词、俚语、谚语等,然后让学生分角色扮演其中的人物,进行复述,当然也可以加入自己的创新,进行即兴表演,这样的教学环境不仅可以愉悦学生的心情,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很好了解国外文化背景,培养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当然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还可以给学生放一些生活化的电影视频,让学生了解到国外真正的生活方式,进行情景假设,模拟外国人的交流方式,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高口语表达的能力。

在多媒体教学的环境下,应该首先给学生展示有关于课文主题的图片,最好配有相关的漫画和简单话语,可以组织学生小组活动,交流意见。然后对课文主题进行详细的讲解,对重点知识再三强调,此时的课件应该图文并茂,包含单词讲解以及疑问解释、难点注释等,并且尽可能的补充一些课堂之外的知识,增加英语学习的活跃性和趣味性,也可以增加一些提问、讨论环节。在课堂知识讲解环节结束的时候,教师要为学生梳理整篇文章的结构,抓住文章的线索,当然也要充分发挥竞争机制的作用,比如在分组讨论的环节中,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表演比赛,可以就文章主题进行辩论,也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表达自己的思想,从而更加透彻的了解全文,了解作者的思想。

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主题性的写作。教师为了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可以利用网络资源,选择一篇适合学生学习的文章,制作成幻灯片等媒体课件,将其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学习到语言表达的方式,重要的语法知识,然后给出要求,让学生写一篇类似的文章,教师进行认真的批改将其中典型的错误和优秀的文章传达给学生,一边引导学生改正错误,一边利用优秀文章给学生指明方向,总结有效的写作技巧,通过生态化的教学来提升课堂的质量和效果。

三、生态化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注意事项

购进生态化的教材。教材是英语知识教学的重要载体,因此应该选购能够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综合文化素养的教材,实现英语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尤其是重视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大学生已经具备了为自己负责的能力,也具备了规划未来生活的能力,其价值观和人生观基本形成,因此此时的教学应该适应成年人的学习方式,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激发学习的热情。另外教材的内容要富有体系,体现教育的现代化,即教学的内容要与时代相结合,讨论的话题要与时俱进,抓住学生更加感兴趣的热点问题,讨论与时代发展、人类生活相关的问题,使得教学内容具有实用性和时代性,同时教学的内容要具有综合性和多样性,在英语学习中融入中外文化的差异对比知识,改变英语学习纯粹工具化的现状,使其成为中外文化沟通交流的桥梁,成为学习其他外文知识的重要媒介,为了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多样性,在购进教材时还应注意教材内容设置的自主化和弹性,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不同程度学习的需要,能够使得学生在自主学习时更加具有灵活性,能针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进行多方位的学习。

多元化的评价体制。对于大学生的评价不能仅仅看考试的分数,而应该更加综合更加全面的去看待学生,建立多远化的评价机制,实现对学生更加客观的评价,具体而言要结合学生平时上课的表现,语言表达的能力以及课堂知识的理解能力,以语言能力评价为最终目标,加强方法的评价,同时考虑同学们的评价建议,考虑学生日常感情的培养,从多方面综合评价学生。

四、总结

教育工作是一份神圣的职业,是关乎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行业,因此对于教育的改革创新从未停止,全力推进生态化课堂体系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教育的生态学强调生态环境的和谐,具体而言在于构建生态课堂,实现课堂教学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阐述培养终身学习和自主学习人才的教育理念。大学生英语课堂的生态化就是应该发挥课堂的效用,采用有效的教育方式,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丰富学生的知识,达到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

摘要:生态化大学英语课堂模式的构建,是教育改革过程中的一次全新尝试,也是对大学英语教学的伟大创新。本文结合语言学理论和教育生态学相关理论,对生态化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进行简要介绍,对生态化教学的开展做出具体阐述,并且提出生态化教学中应该注意的事项,致力于构建教师和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和谐课堂。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教育生态化

参考文献

[1]管文信.课堂教学监控生态化的关键因素[J].教育探索,2010(08):124-127.

[2]单岩.生态学视角下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9(10):135-138.

[3]陈坚林,谷志忠.要求更完善,方向更明晰——对07版《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新解读[J].外语电化教学,2011(01).

生态化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构建 篇9

关键词:生态学,大学英语,生态化教学

德国生物学家和哲学家Haeckel于1866年提出了“生态学”这一术语, 它研究的是生物体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20世纪初, 生态学的思想、原理和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 并衍生出教育生态学这一概念。教育生态学研究的是教育与其周围生态环境 (包括自然的、社会的、道德的、生理的和心理的) 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理。

大学英语课堂作为一种微观的生态系统, 有着其他生态系统的共性, 即要保持各个因子的生态平衡, 这也是教育生态学的核心内容。从教育生态学的视角来看大学英语教学, 课堂教学是教师、学生与课堂环境等要素相互作用的生态过程。作为课堂生态因子的教师和学生与课堂生态环境是互相依存的, 并在不断地平衡、失衡到再平衡的过程中发展, 从而使课堂成为具有开放性、整体性和可持续的良性的生态系统。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生导师陈坚林指出, 生态化大学外语课程的课堂系统改革是大学外语教学改革的重要部分[1]。那么, 如何构建生态化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就成了摆在外语教学工作者面前的首要问题。

一、控制班额, 实行分级教学

作为微观教学生态系统的大学英语课堂, 普遍认为最佳的班级人数是20人左右, 而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所带来的大班教学已成为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系统的限制因子。有的高校的大学英语课堂已经达到近70人, 这样的班额严重影响了作为课堂生态主体的学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因此, 作为高校的教学管理部门应尽量把班额控制在30人左右, 以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此外, 在大一新生入学后的第一周就对其进行分班考试, 根据考试成绩并参考高考分数将学生分成A、B、C三个级别的班级。这完全是跨学院、跨专业的重新组班, 保证了相同英语水平的学生在同一个教学班上课, 而作为教师也能根据不同的教学要求制定教学大纲、选择教材, 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组织教学, 真正地做到因材施教。而在两年四个学期的大学英语学习过程中, A、B、C三个级别的班级人数及构成也要发生变化, 根据每个学期的期末考试成绩对学生进行升降级的调整。如期末考试成绩达到85分, 可以升入上一个级别的班级里, 而班级后三名则降到下一个级别的班级里。由于分级教学及升降级制度的出现, 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优胜劣汰, 这也符合自然界的竞争原则和平衡原则。但并不像自然界的生物那样为了生存而争个你死我活, 学生之间的竞争是为了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 在一个和谐、有序、充满活力的生态环境中学习。

二、建立交互式的教学模式

大学英语教学长期以来都是处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之下, 教学的目的和内容都是和四、六级考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再加上课时有限、教学任务量大, 教学目的不再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而变成了记忆过级词汇和题海战了。许多学生虽然认识几千个单词, 但是却在实际应用中漏洞百出, 显然, 这种功利化的教学目标对学生的英语学习带来了极为严重的负面影响。同时, 在传统教学中, 都是以教师为中心进行的, 由教师通过解释在课文中出现的知识点, 向学生传达词汇知识及语法知识。教师是绝对的“掌控者”, 决定了讲解的内容和形式, 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在这种教师“一言堂”的教学环境下, 很难实现师生的交流与沟通, 学生的主体作用不能得以实现。

随着大学英语改革的不断推进, 建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交互式的教学模式也就成为了必然。教育生态学认为, 学生个体是最基本、最活跃的生态“细胞”, 没有学生的参与就无法实现生态化教学。作为课堂生态因子的教师和学生应建立起平等、互助、合作的师生关系, 营造和谐互动的课堂环境。教师在备课时, 应充分了解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对课堂知识的需求, 把切合学生实际生活和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融入到教学内容中。在课堂上, 教师创造性地组织教学活动, 设立一些学生能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 比如头脑风暴、故事讲述、看图说话等等, 以活跃学生的思维。同时, 教师上课时的态度、情绪、一言一行都直接影响着学生。只有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实现情感的互动。教师熟练、准确地用英语指导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是信息交流的关键[2]。此外, 真正意义上的交互式的教学模式除了师生互动, 也少不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在展开生生互动时, 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 采取合作学习的方式, 激励学生学习, 使语言学习更加的主动, 这也符合生态学原理。角色扮演、话题讨论、电影配音、游戏活动、戏剧表演等等都符合合作学习模式。通过这样的互动手段, 既实现了口语交际的愿望, 又填补了彼此信息的空白, 使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有所提高。

三、实现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

随着计算机网络被引入到大学英语教学, 优化了英语学习的方式, 为英语学习者带来了丰富的资源, 使英语学习朝着“个性化、自主性、形成性”的生态化方向发展。这种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教学系统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虚拟的英语学习环境, 使学习者能够一对一地进行听、说、读、写、译等内容的学习, 并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单元测试、提问以及约课等活动。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基础自主地安排学习进度, 而且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都被系统记录下来, 教师可以检查并更有针对性地对不同学生进行指导。学生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用英语自如地进行交流, 完全摆脱了在班级发言时的紧张情绪, 同时也巩固了语言知识, 提高了语言应用技能。这种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网络教学, 为学生营造出一个符合他们切实需求的语言环境, 进一步激发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四、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课程评价是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步骤。课程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和课程系统的信息并运用科学的方法对课程产生的效果做出的价值判断。《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2007) 指出, 高校应对英语教学开展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形成性评估可以采取课堂活动和课外活动记录、网上自学记录、访谈和座谈等多种形式, 以便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观察、评价和监督, 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而终结性评估主要包括期末考试和水平考试[3]。

形成性评估应把重点放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上, 并采用建立学生学习档案、课堂观察表、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的课外学习情况等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考察。学生学习档案主要包括学生的英语高考成绩、分级考试成绩、每个单元的测试成绩、单词小测以及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观察表是对学生课堂表现的全面记录, 包括出勤、学生课堂的参与度以及提问情况。课外学习是对学生课前对课文的预习和复习以及网络自主学习情况的记录。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学生的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是指学习者在一个阶段的学习结束后的自我评价, 其中包括评价目标和任务的完成情况、评估所学内容的难易情况、评估是否采取了有效的学习策略、评估是否按计划完成预期目标、评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是否有所进步或仍有哪些不足, 从而根据实际情况对整个学习过程进行调整。实际上, 自我评估就是对自己学习情况的诊断。自我评价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学习认真负责的态度, 并能促使学生学会思考, 随时看到取得的成绩和不足, 反思自己的学习经历, 帮助学生树立新的超越自我的学习目标。学生正确的自我评估能使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 还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

教学评价是大学英语课程的一个重要环节, 全面、客观、科学、准确的评估体系对于构建生态化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是至关重要的。学校对学生成绩的评价已经从30%平时成绩+70%期末成绩转变成40%平时成绩+60%期末成绩, 这一变化更加突显出对形成性评估的侧重性。生态化的语言课堂应该注重个体的差异, 不要过分地强调终结性评估的结果。只有把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才能激发学生语言学习的兴趣,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学生更好地融入到课堂学习中。

总之, 大学英语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使学生能用英语更有效地进行交流。生态化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构建, 符合教学过程中“人与人、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教育生态学观点。大学英语课堂作为一个独特的生态系统, 有其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属性, 只有充满了生机与活力的英语课堂, 才能进一步地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坚林.要求更完善, 方向更明确:对07版《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新解读[J].外语电化教学, 2008, (1) :3-7.

[2]胡文仲.高校基础英语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6:71.

[3]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S].上海: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 2007.

[4]吴鼎福, 诸文蔚.教育生态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0.

大学英语生态教学 篇10

一、基于教育生态学探讨大学英语在翻译教学中的问题

在整个英语翻译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和学生必须在已经固定的教学结构和框架中对翻译教学活动加以展开。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占据绝对的主体地位,而生态型教学模式则强调学生与教师双向主体性,教育生态学要求英语翻译课堂中各个构成部分必须做到和谐相处和密切配合才能踧踖各自效用实现最大化发挥。但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仍然不够突出,英语翻译教学整体上处于一种教学生态失衡状态。

在英语翻译教学方法上,大部分高校教学方式都比较单一。大部分学校英语翻译教学任务较重,教师在教学中往往采用传统大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模式虽然更加便于学生管理,能够降低高校翻译教学资源矛盾,但因其模式本身与现代翻译教学的不相适应性及大学英语翻译教学课时量所受限制较大,教师在教学中很难对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进行检查,只能根据大多数学生共同存在的共性问题实施教学,无法在英语翻译教学中做到“因材施教”和“对症下药”,自然难以提高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效果。

二、基于教育生态学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策略

1.对生态化和谐性互动课堂加以构建。教师与学生是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系统中最为重要的生态主体,这两个主体与其他生态因子融合于同一个大环境中,只有促使大学英语课堂各个生态因子处于平衡、和谐状态,才能使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效果达到最大化,促进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师生的共同发展。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各个生态因子并非一成不变的,教学生态环境平衡会因教师与学生两大主体的行动变化而改变。在整个翻译教学中,教师处于引导者地位,必须密切关注学生和其他因子的动向,在此基础上根据具体情况及时全面的做好调整工作。尤其在学生本身的情况上,教师应进行深入了解,对与学生情况相对的策略加以采取,积极维持英语翻译教学中各个生态因子的和谐与平衡。在翻译教学中,教师还应对传统话语专权现象尽量避免,在教学中充分凸显学生生态环境主体地位,构建以学生为本,强调与学生之间平等对话和互动的新型大学英语翻译生态化课堂[2]。在翻译教学中,教师应对自己的引路人性质有明确认识,给学生提供更多独立思考和学习的空间,改变过去作为学生学习包办者的身份,鼓励学生对自己进行展示并对学生个性的发展表现出支持使翻译课堂尽可能地轻松、自然。

2 . 引进具有先进性、实践性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方式上,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必须认识到单一教学方式的局限性, 通过对具有先进性、实践性等教学方法的引进,改革大学英语翻译教学落后的教学方法。根据教学生态学学科理论,它要求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系统应在开放状态下,与外部进行信息与能量交换,从而实现英语翻译教学系统的生态平衡。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各个生态因子无论信息交流还是能量传递都必须处于循环往复状态下,才会对英语翻译教学生态环境的和谐产生最有效作用。所以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应对开放式原则加以遵循,对先进的教学方法和实践性教学方法等积极引进。衡量教学方法的先进与否,主要以能否摆脱传统“课本+课堂”填鸭式灌输教学手段。在现代教学环境中,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重要生态因子,该种技术在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应用不仅能够通过资源共享促进学生学习资源的共享,而且能够通过微型人机关系的构建使学生与教师之间关系更加平等。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是实现计算机网络与学生连接的桥梁作用,需要做到的就是对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搭建,并使学生在翻译学习中能够实现与资源的广泛交流。通过多媒体技术,教师也可随时随地与学生展开课后翻译学习辅导,使传统英语翻译教学时间与空间界限被突破,从而促进英语翻译课堂教学效率的大大提升。相对听读类基础课程,英语翻译课程在实践性方面的要求更强, 对翻译教学与实践的结合来说,传统封闭式生态教学环境是很不利的。学校可与有声望的翻译企业加强合作,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引入实践性教学方法,使学生通过企业所提供的实践机会进行翻译学习,对学生翻译能力进行锻炼。

大学英语生态教学 篇11

关键词: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生态互动

H319

在“方法时代”,语言学界热衷于教学法的研究与改进,外语课堂教学中课堂互动只是其中一小部分。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外语教学中的课堂互动一直成为是语言学界关注的热点。美国著名外语教学的研究者里佛思甚至认为,互动是外语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然而,随着生态学和系统论的产生,其中的生态理念、生态系统、生态平衡、协同进化等相关概念被运用到多个学科的研究中,形成了当代最具影响的生态主义理论。当代外语教学也深受生态主义影响,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需要从课堂生态系统中多种要素交互作用去认真反思当前英语教学课堂互动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积极建构适应生态外语课堂教学的互动模式,从激发英语课堂教学的活力,实现教学目标。

一、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互动的问题反思

(一)互动理论层面的问题反思

20 世纪 60 年代,心理学家皮亚杰最早提出互动理论(Interactionism),该理论认为,“语言发展和社会发展是相互联系的,二者不能独立起来理解。”[1]在外语教学领域,互动理论的研究者,特别建构主义者,重视环境对于学习者的影响,进一步指出学习者与环境互动的重要意义,并把学习者与环境的互动理解为学习者与社会、语言等多方面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显然,建构主义倡导的教学互动,比原先英语教学中涉及的狭义师生互动,在含义上更为深刻,涉及的面也更广。然而,建构主义理论更多强调的互动是学习者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外在联系,没有弄清互动存在的内在机制。生态主义理论对此进行了弥补,把语言习得与学习的环境扩展到包括社会环境、语言环境在内的整个物质与人文环境,并指出主体与环境是互动共生的整体,强调“生命必须是在环境之中并且唯有通过环境才能形成自身及其行为,而且,生命本身也就因此而构成环境不可或缺的部分”[2]。

(二)互动实践层面的问题反思

从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实践来看,应该说广大英语教师也深深意识到传统填鸭式或者单项传输的缺陷,在课堂教学中纷纷进行师生互动,极力改变教师与学生之间权威式的控制与服从关系。例如,运用认知教学法时,将互动运用于教学实践,提出了語言技能与学习的互动法。而随着语言学理论的发展,特别是在社会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的推动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师生、生生互动实践不断深入。近些年兴起的生态语言学理论,赋予英语教学以生态意蕴,将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互动概念拓展至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实践中提出的多维互动或者立体化互动生态模式都为解决大学英语教学课堂互动难题提供了重要的生态视角。

二、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生态互动建构的意义

(一)有助于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新理念的建立和深化

课堂互动是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一个关键环节,正是对互动的认知和强调,改变了教学者习以为常的传统灌输教学观念。生态互动的提出,是深受生态主义课堂教学理念的影响。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是在一定的社会、教育与语言等方面的物质与人文环境中进行的,来到大学英语课堂的师生都有着不同的经历,每个人都面临着一个如何应对周围世界的问题,这就产生了师生如何与外界环境互动的问题,同时师生作为社会人进入课堂,师生之间与学生之间会产生教学与学习以及人际关系等方面的问题,这一对对矛盾形成了课堂教学诸因素的互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生态互动的建构,就是把课堂教学作为一个生态系统来看待,找出教师、学生、环境等的关联、差异,明确其共生共进的内在机制,提升互动认知,确立互动模式。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使生态课堂教学理念得以在实践中进行运用,也找到了这一新理念的教学实践切入点。

(二)有助于提升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互动成效

生态互动既致力于解决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生态系统中诸多因素的交互作用问题,但更为重要的目的在于充分调动这一系统中诸要素的积极作用,提高互动成效,达到提升整个英语教学的质量。在现实的英语教学实践,开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开展课堂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师的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但是互动力度有限,停留在表层的、形式的多,真正实施后的教学效果依然不那么明显。生态互动的构建,更多触及课堂互动的深层本质,观照到多层次、多维度的互动开展,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中提升主体的互动意识,在师生、生生互动中充分发挥内嵌于其中的社会政策环境、学校物质环境以及教室多媒体环境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和交互作用,从而实现教师、学生与环境融为一体,共同进化,共同发展,从而实现互动成效的跃升。

三、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生态互动建构的策略

(一)确立生态外语课堂教学观指导

英语教学中互动的构建为体现外语课堂教学观提供了手段,所以在构建生态生动时,首先就要确立生态外语教学观的指导地位。生态外语课堂教学观充分重视自然、社会中物质与人文环境对教师外语教学与学生外语学习的影响,并强调了师生与这些环境的互动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意义;指出了课堂教学中存在着的多种因素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强调正确处理这些关系,对外语课堂教学的成败至关重要等,这些方面使我们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明确建构生态互动的重要性,全面考察生态互动中各种要素及其关系,并能在整个课堂教学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实时调整互动体系。

(二)明确生态互动的教学原则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生态互动的建构,必须遵循教学原则,否则无论互动模式如何理想,形式如何灵活多样,课堂教学都不能取得预期效果。要体现以实现教学目标为宗旨,区分层次,设立不同目标,以目标为共同愿景引领互动展开。要突出建立健康、融洽的师生关系与学生之间关系这个基础,把情感教育贯穿始终,激发互动持久力;把握师生与环境互动这个要点,这也是生态互动的生动体现,当前尤其是要立足网络交互平台,构建起多媒体和网络环境与师生的互动,使教师和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在互动中找到自身优势,能动地建构起自己的知识与能力、素质与品格。

参考文献:

[1]Jack C. Richards.朗文语言教学及应用语言学词典[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230.

[2]陈怡.经验与民主——杜威政治学基础研究[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32- 35.

[3]徐华莉.外语教学立体化互动模式研究——种生态学视角[J].外语电化教学,2012(5):66

作者简介:

大学英语教学的生态学视角研究 篇12

1 生态学视角下大学英语教学的失衡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及作用机理的科学。生物及其生存环境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它们一起构成生态系统, 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生物各个种群之间, 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 相互间达到高度适应、协调和统一的状态就是生态平衡。[2]如果生态系统处于平衡状态, 系统结构和功能就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如果外来因素的影响超过了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的话, 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状态, 也就是所谓的生态失衡。大学英语教学同样也是一个由教与学的主体 (教师和学生) 和各种因素组成的系统, 如果主体之间、主体与各因素之间处于协调、平衡的状态, 他们就能发挥各自的作用和功能, 使大学英语教学很好地进行;如果这个系统失去了平衡, 大学英语教学就会出现问题。下面, 就从系统结构和系统功能两个不同的角度来分析大学英语教学的失衡问题。

1.1 系统结构失衡

首先是教学主体, 也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结构失衡问题。理想的大学英语课堂人数应该不超过二十人, 这样教师和学生之间才可以进行良好的互动和交流, 开展有效的课堂活动, 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但目前在很多的大学里, 师生比例严重失调, 有的大班动辄八九十学生, 甚至更多, 在这种情况下分配给每个学生的课堂时间就变得很少, 教师在掌控课堂方面就有一定难度, 除了讲授, 很难开展有效的课堂活动, 不能与学生形成良好的互动。另外一方面, 这种情况使教师很难摆脱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 采取有创新的教学方式, 学生因为得不到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 或者没有被提问的压力, 学习的主动性会降低。此外, 学生在大教室上课, 坐在后排的学生距离老师比较远, 师生之间缺乏良好的沟通和交流, 情感上会比较疏远, 从而学生可能会对教师所教的这门课程也失去热情。所有这些情况都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

其次是教学主体与教学环境等其他因素之间的结构失衡问题。这些因素包括教材与教学内容、课堂设施和布局、计算机网络设备、教学媒体和信息资源等。在推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之后, 多媒体设备和多媒体课件被广泛应用到课堂当中, 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因为老师不用再板书, 节省了大量的时间, 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的知识是过去的几倍。但在很多情况下, 事情发展到了反面。多媒体课件可以包含大量的内容, 只有在固定的时间里提供给学生适量的内容才会达到理想的效果, 如果把握不好, 结果只会适得其反。在实际的教学中, 有些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上课时讲授的少, 展示的多, 课堂实际上变成了多媒体演示课, 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不可能消化过量的内容, 从而会感到疲乏, 甚至厌倦的情绪。在课堂的布局上, 通常老师在多媒体展台旁讲授, 学生在座位上听, 教室的座位一般都是固定的, 学生不能移动位置, 这也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来参与课堂活动。另外, 教学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利用计算机网络提高教学效率, 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但在有的高校, 计算机网络设备在课堂上只能用来演示课件, 不能联网, 也就不可能获取相关的教学内容, 影响了教学效果。学生在课下可以利用互联网获取大量与英语学习相关的信息资源和内容, 但由于缺乏教师的指导, 他们在海量的信息当中会感到迷茫, 不知道如何选择, 时间久了, 也会对获取网上的学习资源失去兴趣。

再次是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的结构失衡问题。依据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要求, 大学英语教学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 还应该与学生的课外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 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效结合起来, 提高教学效果。但在现实中, 教师往往注重课堂教学, 而忽视学生的课外学习, 忽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而这也是有现实原因的。在目前的教学情况下, 由于大多数班级学生人数众多, 师生比例悬殊, 教师无论在授课还是在批改作业方面都面临着很大的压力。由于课堂规模过大, 教师在课堂上往往不能顺利开展课堂活动, 也无暇顾及到所有学生, 在课外更是不敢给学生布置大量的作业, 因为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批改。这样一来, 学生无论在课上还是在课下都往往没有压力和动力, 在课堂上只是被动地听老师讲授, 课下也没有自主学习的意识, 不会主动找时间查找信息、获取资源, 没有变被动地学为主动地学, 不管是学习的主动性还是学习所花费的时间都不够, 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最后是教学目标、教学要求、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估与实际的大学英语教学实际情况失衡的情况。根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2007) , 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特别是听说能力, 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 提高综合文化素养。大学英语教学要求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的综合能力, 但要特别重视对听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应充分考虑听说能力培养的要求, 并给予足够的学时和学分;应大量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 开发和建设各种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课程, 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与条件。在教学模式上, 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采用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 改进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评估方面强调对学生学习的评估分为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两种。[3]但在实际教学中, 虽然利用了计算机和多媒体, 但没能改变以教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 对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不够, 评估方面还是以终结性评估为主。

1.2 系统功能失衡

首先是信息传递失衡。按照生态学的观点, 信息传递有利于沟通生物与环境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 从而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在大学英语教学中, 教师与学生之间也有信息传递的关系。在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下,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角, 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 课堂以传授知识为主, 教学目标是讲授教材内容, 教学方式主要以黑板加粉笔的课堂演示, 学生以完成作业的方式与教师进行信息传递, 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教学生态是平衡的。但在引入现代信息技术的情况下, 按照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要求, 教师和学生都应该是教学的主体, 都应该利用计算机网络增强自主学习能力, 课堂教学应该是教师和学生进行互动交流的过程。在实际的教学中, 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真正的“人际交流”, 教师花大量的时间来演示多媒体课件。另一方面, 教师的语言综合素质还会影响教师的课堂掌控、知识拓展和自由发挥。由于无法用外语自由表达, 教师常常会采取“回避”或“缩略”策略, 呈现给学生的是不地道、不准确的外语。同时, 由于缺乏自信, 有些需要教师主导或指导的活动或交流也无从展开或拓展。[4]所以, 师生之间不能很好地进行信息传递, 影响教学效果。

其次, 教学目标与实际目标失衡。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特别是听说能力, 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 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 提高综合文化素养, 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3]但在现实中, 教师的目标是完成教学任务, 学生的目标是通过各种考试, 他们都没有考虑到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由于目前国内的教育环境仍然是应试教育为主, 教师和学生都难以摆脱考试的束缚。学生在校期间, 有考大学英语四六级的需求, 毕业后如果要考研, 除了专业课之外, 还必须参加一门英语考试, 所以他们学习英语的最大动力还是如何通过各种考试。在学习方法上, 因功利性动机, 学习者较为注重语言知识的获得, 而非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学校的外语教学也基本上都是围绕这些目标而展开, 所以课堂教学基本上是重技能分析轻技能应用、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重考试要求轻全面发展。[5]这样, 就造成了教学目标与教学中实际要完成目标的失衡。

第三, 社会期许与大学英语教学任务的失衡。当今社会, 不管有没有对英语能力的需要, 很多社会用人单位在大学生求职时都要求看他们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证书, 这从客观上使大学生的学习目标发生转向, 他们不再注重说和写的能力, 而是把精力用到如何通过四六级考试、拿到证书上面。而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考察的主要是学生的英语听力、基础知识、词汇量和英语写作能力, 没有对英语口语的考察。但学生英语的口头表达能力、用英语与人交流的能力也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在应付四六级考试的过程中, 学生不但不会顾及到口语的练习, 还会因为要准备考试而占用原来用于口语练习的时间。从另外一方面讲, 这也是与大学英语教学旨在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综合文化素养的任务背道而驰的, 其结果就是学生没有全面提高英语综合能力的愿望, 即使老师注重师生交流、着意培养他们用英语交流的能力, 他们也不愿配合, 课堂教学活动难以顺利开展, 大学英语教学回到传统教学的老路。

2 生态化大学英语教学的构建

要构建生态化的大学英语教学, 必须解决上文所提到的大学英语教学中系统结构和系统功能失衡的问题。笔者认为, 可以从以下几点来考虑。

2.1 尽量缩小班级规模、注重课堂师生互动

大班教学严重影响大学英语的教学效果, 也不利于老师摆脱传统教学方式的束缚, 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式的教学方式, 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改善教学效果。高校应该采取措施尽量缩小班级规模, 平衡课堂上的师生比例。这样, 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顺利开展教学, 组织课堂活动, 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互动交流的机会也会增多, 学生发言的机会增加, 会给他们以动力和压力用英语表达自己的观点, 与老师、同学用英语进行交流, 使他们朝着听、说、读、写、译几项技能全面提高的方向发展。同时, 班级规模缩小了, 教师可以很好地组织课堂教学活动, 师生交流增多了, 师生之间的感情也会培养起来, 这有利于增加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和信心, 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与环境, 使教师和学生在上课时都有一种安全感, 这同样能够增加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促进他们的英语学习。

2.2 注重学生课外的自主学习、增加形成性评估的比重

大学英语教学不仅是在课堂上, 更重要的是在课外, 学生在课外的自主学习将对他们的学习效果起着更重要的作用。学习的过程也是学生构建知识的过程, 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和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对学生起引导作用, 学生需要一个自己消化吸收的过程, 同时通过自主学习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真正把所学的内容变为自己的知识。学生具备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不仅可以帮助他们深化学习, 提高英语水平, 而且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也可以帮助他们不断提高自己, 有利于不断地、全面地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教师还应增加形成性评估在评估体系中的比重, 使学生认识到平时学习表现的重要性, 让他们重视学习过程, 这也会影响到他们的学习态度, 增加他们学习的动力, 客观上有利于他们改变应试性学习的倾向, 使他们的英语学习走上良性的轨道。

2.3 改变应试教育环境

这涉及大学英语教学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外部环境有时会影响甚至决定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和教学过程。由于社会用人单位在面试的时候很重视毕业生有没有四六级证书, 所以学生在校时会以通过四六级考试为学习目标, 而四六级考试的要求与大学英语教学目标不是完全一致的, 会使学生偏重于听力和阅读的训练而忽视口语的练习, 这对提高他们的英语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是不利的。另外, 学生在参加研究生资格考试的时候也必须参加英语考试, 而且英语是一项重要的检测指标, 如果英语考不过, 其他科目考的再好也没有资格被录取, 所以针对考试学习英语是很多学生无奈的选择, 他们把大量的时间浪费在做题和备考上面, 而英语综合水平却没有提高。所以, 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应该注意到这一问题, 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逐步改变应试教育环境。即使这些考试短期难以取消, 也应借鉴托福和雅思的做法, 改变题型, 增加口试内容, 注重对学生英语综合技能的考察。

3 结语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从实施到现在已经经历了十年的历程, 取得了一些成果, 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从生态学视角对大学英语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考察, 并从系统结构和系统功能两个角度分析了大学英语教学的失衡问题, 并给出了解决这些失衡的对策, 希望能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带来一点启示。

参考文献

[1]王守仁.关于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2011 (2) :1-5.

[2]范国睿.教育生态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

[3]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7.

[4]束定芳.外语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与若干研究课题[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4 (5) :446-455.

上一篇:投资参考下一篇:系统软件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