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企业管理(精选12篇)
煤炭企业管理 篇1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煤炭企业内、外部的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有的成本核算体系已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求。现行的煤炭成本核算也增添了许多新内容。因此,必须深入认真地进行研究。
一、煤炭企业成本核算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煤炭成本没有被如实反映
煤炭企业通过地下作业开采资源,开采之前必须有可靠的资源。因此,在建矿之前,必须对资源进行一系列的勘测工作。在计划经济时期,国家包揽了所有的煤炭地质勘查工作,煤矿只要在指定的地点建井就行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新建矿井不仅要依靠自己出资取得探矿权、购买采矿权,而且还要出资对煤田进行进一步的精查,才能进行矿井的设计和施工。这些为了取得探矿权和开采权的费用支出以及此后年度的摊销都要通过成本核算进行补偿。
2. 煤矿职工待遇不合理
煤炭行业属于高风险、艰苦行业,煤矿职工工资和福利待遇同银行、电力、铁路等其他行业职工相比较低,企业职工收入受煤炭价格和成本波动影响较大。职工工资水平总体不高,直接造成煤矿急需的采矿、地质、机电等专业人才流失,严重制约了煤矿的技术进步与管理创新。
3. 安全生产投入不足,发展成本缺失
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印发《煤炭生产安全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和《关于规范煤矿维简费管理问题的若干规定》虽然对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煤炭企业规定了安全生产费用的提取标准,但对煤炭生产安全费和煤矿维简费用等提取标准规定过死,提取额过低。矿井开拓延深、技术改造和新技术的推广主要由煤炭企业自己计提折旧和留存收益作为其生产发展基金,由于没有足够的资金来源,影响了矿井后续生产和盈利水平。随着企业的改革与发展,已经不适应煤炭企业改革发展新形势的要求。
4. 环境成本缺项
在煤炭的开采和加工过程中,除了因塌陷造成一定的土地资源破坏外,煤炭生产、洗选、运输会造成地面、水资源、大气等环境污染。现行的成本核算体系中,只有塌陷补偿费一项,没有规范其他矿区环境污染的治理费用的支出标准和范围。
5. 退出成本和费用没有被反映
煤炭是不可再生资源,当企业的开采处于资源枯竭阶段时,所有的煤矿都会因资源枯竭而关闭退出。煤矿关闭前,企业需要大量资金用于转产和人员安置,而这些费用目前企业不能预提计入成本,所需的资金没有来源。目前,国家对资源枯竭矿井通过专项财政补贴实施关闭破产,国家仅对职工安置进行补助,并未对煤炭企业的转产进行扶持,仅靠企业自行积累,增加了企业负担。
二、煤炭成本的核算
目前,我国煤炭企业成本核算基本上反映的是制造成本。尽管国家允许企业根据原煤产量提取一定有关煤矿安全及矿区环境方面的费用。但由于不全面,使当前的煤炭成本偏低,不能真实地反映其实际支出水平,造成了煤炭价格与价值相背离。因此,应当将企业环境、安全、发展等方面开支单独列项进行核算,与一般成本项目可以划分清楚。将煤炭成本划分为前期资本化费用、基本生产成本、安全成本、环境成本、发展成本。这样划分能较为如实、准确、合理地反映煤炭价格信息。
1. 前期资本化费用支出
前期资本化费用是指在正式开采矿产资源之前所发生的成本,主要有煤田勘探费、设计费、采矿权使用费、矿产资源补偿费、土地征用费、资源税等与获得煤炭资源有关的费用。这些成本应当费用化还是资本化,一般与采用的成本核算方法有关。从会计准则、计量趋同的趋势来看,煤炭企业应根据其资源的基本情况,在钻井实体及其他矿井工程设备建造等正常生产工作全部完成或者实质上已经完成以前阶段支出进行资本化,以直线法计提矿井建筑物折旧,并按标准单独列项计入企业财务报表。
2. 基本生产成本
煤炭的基本生产成本包括:生产过程中消耗的各种材料、直接人工(包括工人的基本工资和福利保障费用)、水电动力费用、生产投入固定资产的折旧摊销额、其他生产性支出。企业设立“基本生产成本”科目分配归集上述费用支出。
企业可根据煤炭行业的艰苦性质在原煤成本项目中“基本生产成本———应付职工薪酬”科目下增设“职工行业差别补贴”三级科目,用以核算企业给予职工一定的行业差别补贴。
3. 安全成本
煤炭的安全成本项目由工程项目的安全成本、提取的安全生产基金等两项组成。其中工程项目的安全成本包括:构建安全工程、设施的发生费用(设计费、评审费、直接材料、直接人工、修理费)、维简费和其他有关费用。
提取的安全生产基金成本项目下设“安全预防费用”、“事故损失费用”、“安全生产技术费用”、“其他安全生产费用”四个明细科目。“安全预防费用”科目分配归集企业用于安全预防方面的费用支出,其中涉及到安全工程和设施的运营费、人员的培训教育费用等。这部分费用在发生时直接计入当期安全成本,即借记“安全成本———提取的安全生产基金———安全预防费用”,贷记相关科目。
“事故损失费用”科目分配归集由于安全事故造成的人身事故和非人身事故所带来的各种赔偿、抚恤费用,企业财产损失、恢复生产费用、停工损失等各种直接影响煤炭企业生产(或因安全水平不能满足生产需要)而产生的损失和因此导致的劳动力资源损失、产值减少、资源破坏及受事故影响而造成的其他损失。
“安全生产技术费用”按照吨煤提取,专款专用,仅应涉及到矿井机电设备、矿井运输系统的安全防护设备、矿井综合防尘系统等设备的完善和改造支出。至于其他与煤矿安全生产直接相关的支出,应计入“其他安全生产费用”科目中,区分费用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
4. 环境成本
煤炭环境成本是指煤炭企业经营过程中对矿区及周边环境造成的影响而采取保护环境、治理和预防环境污染而发生的各种成本费用,包括:矿区环境保护投资成本,矿区环境恢复和治理成本、矿区环境管理和教育成本等内容。应设置“环境成本”一级科目。并在其下设“矿区环境保护投资成本”、“矿区环境恢复和治理成本”、“矿区环境管理和教育成本”等二级科目进行核算。
“矿区环境保护投资成本”科目专门用来核算应予以资本化的环保设备、房屋、建筑物等环保支出。
“矿区环塘恢复和治理成本”下设“矿区环境治理费用”和“沉田塌陷治理费用”两个科目。“矿区环境治理费用”科目用于核算由于煤炭开采造成的空气污染、水资源破坏、土壤破坏、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破坏而发生的治理费用和治理人员工资、福利费等各项费用支出。“矿区环境恢复和治理成本———沉田塌陷治理费用”科目归集分配煤矿生产中造成的地面塌陷、公路断裂、农村青苗损坏等带来的赔偿性支出。
“矿区环境管理和教育成本”下设“管理成本”、“教育成本”两个二级明细科目。“管理成本”科目用以核算无法资本化的,又不属于环境治理的费用支出。“教育成本”科目主要分配归集对煤炭企业职工进行环境教育、培训所发生的成本。
5. 发展成本
为了保证煤炭企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以适应企业改革、发展、壮大的需求,在现行煤炭成本项目中设立“发展成本”科目,下设“生产建设基金”、“转产发展基金”、“人员安置补偿基金”等二级科目。
煤矿企业的生产建设基金指国家投入的项目资本金、企业提取的新井建设基金用于煤矿企业经营期间的矿井的接续生产建设支出部分。
转产发展基金包括煤炭企业在生产成本中提取和积累的用于煤矿衰老转产发展的煤矿转产发展基金和可持续发展基金。煤矿转产发展基金用于煤矿企业的转产项目投资、发展资源延伸产业支出、迁移异地相关支出、分离企业生活服务单位支出等。
人员安置补偿基金用于核算职工安置、职工转产就业、职业技能培训、职工创业补助和社会保障等的专项资金。
摘要:煤炭企业成本核算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煤炭成本没有被如实反映, 职工待遇不合理, 安全生产投入不足、发展成本缺失, 环境成本缺项, 退出成本和费用没有被反映等。煤炭成本核算应将企业环境、安全、发展等方面开支单独列项进行核算, 与一般成本项目可以划分清楚。将煤炭成本划分为前期资本化费用、基本生产成本、安全成本、环境成本、发展成本, 如实准确合理地反映煤炭价格信息。
关键词:煤炭企业,煤炭成本,核算
参考文献
[1]张娟.煤炭企业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煤炭科技, 2007, (3) .
[2]彭培鑫.煤炭企业完全成本核算探讨[J].会计之友, 2007, (11) .
[3]涂兴子.煤矿精细管理[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2004.
[4]常建华, 等.煤炭企业会计核算[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2009.
煤炭企业管理 篇2
摘 要:销售费用是保证煤炭企业销售目标得以实现的前提条件,它不仅关系到煤炭企业利润的形成及分配,还关系到企业的可持续生存与发展;销售费用在企业成本费用中占据了较大的比重。因此,如何以较低的销售费用获得最大的销售收益成了企业管理层非常重视的问题。本文首先阐述了销售费用的含义和作用,继而探讨了销售费用的管理方法,最后提出了销售费用的管理对策。
关键词:销售费用 管理措施 控制
销售费用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或提供工业性劳务等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以及专设销售机构的各项经费,具体包括包装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展览费、广告费以及企业为销售本企业产品而专设的销售机构的费用。煤炭企业中发生的销售费用有其特殊的作用。首先,销售费用能维持销售体系的正常运转,从而保证产品销售渠道的畅通无阻。其次,适当的广告宣传能增强消费者对企业产品质量及产品销售服务的了解,从而扩大企业产品在市场上的影响力,提高产品知名度及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最终扩大企业产品的销售量。最后,企业为了解、分析、预测市场行情以及反馈本企业产品的销售情况,必然会发生一定的销售费用。这部分销售费用的发生有利于企业管理层根据市场供求情况调整企业的经营战略,从而提高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1. 煤炭企业销售费用管理方法
1.1费用包干法
费用包干法是指企业在制定销售人员佣金比率时,将销售费用的支出也考虑在内。销售人员费用包干,不得再向公司另外申请。这种方法处理简单,可以减轻工作强度,增强公平性,同时对公司的利润能有保障,费用不会超支。但是这种方法也有其固有的缺点。如由于销售区域、客户性质及产品项目的不同,销售人员所需支出的费用也不同。如果企业按同等的比例给予费用,这显然是不公平的。同时,这一比例的制定往往容易流于主观,也会造成不公平的现象。
1.2无限制费用报销法
无限制费用报销法又包括逐项列举报销法和荣誉制报销法。
1.2.1逐项列举报销法
逐项列举报销法是指允许销售人员就其所列支的业务费用,附上必要单据,逐项列举填写,呈报主管审核后,再到财务领取费用,不限额地予以报销销售费用。这种方法对销售人员来说比较灵活,可以根据业务的需要有效运用销售费用;同时公司也可以对销售人员作适当的控制和指导,有效发挥销售部门的效率,减少公司和销售部门之间的.摩擦。但这种方法会使得一些信用较差的销售人员私账公报,也不能有效督促销售人员节约销售费用。
1.2.2荣誉制报销法
荣誉制报销法意味着销售人员不必逐项列举所发生的销售费用,只要定期在报告上注明费用支出总额,公司就会照数付款。这种方法建立在对销售人员的高度信任之上,可以提高销售人员的工作热情,同时公司和销售部门之间的摩擦减到最低。这种方法使公司所负担的风险很大,稍有疏忽就可能造成很大的浪费。
2. 加强煤炭企业销售费用管理的对策
2.1树立销售费用意识,加强对销售费用的重视
煤炭企业经理层在日常经营管理中往往会很重视材料采购成本的管理、产品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消耗管理以及产成品的仓储管理,并采取各种措施对以上诸方面加以控制。却对销售费用不以为然,并错误的认为产品销售出去会有消费者承担。其实,产品的销售成本和销售费用都是从产品的销售收入中得到补偿的。在产品销售收入一定的情况下,销售成本和销售费用越低,产品销售利润才会越高。因此,煤炭企业经理层必须树立销售费用意识,加强对销售费用的重视,在提高产品销售收入的同时,采取各种措施降低产品销售费用,以提高企业产品的销售利润。
2.2合理制定销售费用控制指标
煤炭企业想要控制销售费用的过度增长,必须制定一套严格的、科学的销售费用控制指标。煤炭企业经理层首先应当分析前期发生的各项销售费用,在此基础上根据本年度销售目标以及新市场开拓目标,制定一个既便于操作又不影响销售人员积极性的有效控制目标。此举不但可以控制销售费用的过度膨胀,又能提高销售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促使其自觉参与到销售费用的控制工作中来。合理制定销售费用控制目标,为提高企业效益创造了有力条件。同时,企业还必须通过日常核算支出,来监督销售费用控制目标是否得以切实落实。最后,企业应当健全销售费用明细账,完善销售费用支出内部控制制度,为企业销售费用控制目标的实现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
2.3运筹帷幄,节约销售费用
企业应通过多种途径加强节约,控制销售费用的过度增长。首先,企业应合理选择承包方式,降低推销费用。企业销售人员可以在产品推销活动中只承包业务费,而差旅费实行实报实销制度;也可以既承包业务费又承包差旅费。但企业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这两种方式,做到既有利于开拓市场,又能降低推销费用。其次,企业应根据产品的不同特点、不同购买对象、不同销售地区和不同宣传媒介的费用大小,选择合适的广告宣传媒体,既能扩大宣传,又能降低宣传费用。最后,企业应根据不同产品、不同消费者心理、不同运输方式等因素,在不增加费用又能扩大功能的前提下,合理选择包装物,降低包装费用。同时,企业应综合考虑产品特点、地理位置、运输距离等方面,合理选择运输方式,降低运输费用。
3. 煤炭企业中的各部门加强对销售费用的审核
煤炭企业应当在销售费用发生之前进行合法性审核,这种审核有利于企业根据变化了的市场情况再次确定销售费用开支的合理性;同时在销售费用发生后再进行凭证性审核,防止销售费用不当开支。其次,企业还应当加强对销售费用的检查。应检查实际发生的销售费用是否与预算费用一致,还应检查实际发生的销售费用是否与规定的开支项目及开支标准一致。同时,还应检查销售费用的发生是否符合国家财经法律法规和企业财务制度的规定,对违法乱纪行为应认真查处。企业通过加强对销售费用的检查和审核,能够保证销售费用的合理性和合法性,也能加强企业核算销售费用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 刘春剑.郭永军 煤矿企业集团销售模式整合创新的实践 《煤炭技术》(第八期).
[2] 李红伟.煤炭企业如何制定产品的销售价格 《内蒙古煤炭经济》(第四期).
刍议煤炭企业后勤管理 篇3
关键词:煤炭企业;后勤管理;对策
煤炭企业的发展关系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推进煤炭企业的后勤管理工作迫在眉睫,现代企业家要与时俱进,突破传统的管理观念,以职工为主体,注重服务意识,加强职工队伍建设,不断增强职工的责任意识、奉献意识,充分发挥职工的积极性,建设一支“吃苦耐劳”、“坚守岗位”的职工队伍。后勤管理是联系企业家和职工的关键环节,对于煤炭企业的后勤管理,企业家要注重大局,提高管理水平,充分了解职工的生活需求,解决好职工的生活问题,让职工专心工作,无后顾之忧。
一、煤炭企业后勤管理的变革
煤炭企业对于国家经济的重要性正在与日俱增,作为国家的重要能源生产部门,煤炭企业提供了大量的能源资源,解决了国家和人民的生活需要。但是因为煤炭企业的特殊性,煤炭企业大多坐落在地质条件恶劣、交通不便的山区。比如黄陵矿区作为国家重点工程就坐落在陕西省的一个小山村,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这个矿区也经历了巨大的变革,特别是在后勤管理模式上发生了同样的深刻变革。在1990年初期,在计划经济的浪潮下,黄陵区的一切工作也按照计划经济进行,后勤管理基本上是福利型的,职工的吃穿住行全都是按照计划分配,职工吃大锅饭,职工家属的住房由单位分配。在这样的统一分配下,职工的生活费用都由企业后勤部门解决。但是随着计划经济的退出,市场经济兴起,食堂实行承包制,职工的收入也纳入了市场经济的范围,职工的衣食住行全都要自己出钱解决,企业不再统一分配,单位不再给职工分配住房,而是给职工交纳社保,职工需要自己解决住房问题,同时也要自己承担生活费用。直到现在,黄陵矿区已经完成了全面的改革,后勤服务工作也被纳入市场竞争中,实行物业化、市场化的运作模式,职工的住房也是有偿使用,从福利制变成了有偿制。
二、煤炭企业后勤管理的发展策略
(一)企业家要具备发展的眼光,提高后勤管理的水平
作为现代煤炭企业的企业家,需要考虑的问题很多,不仅要具备管理生产运营的能力,还要具备对后勤工作的管理能力。企业家应该树立大局意识,在认真管理生产服务的同时,也要加强企业的后勤管理工作,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后勤体系,保障后勤的稳定性,为企业的主要业务提供保障。只有后勤工作不断进步,企业其他业务才能顺利开展。所以建立一个优质的后勤服务非常重要,它可以促进企业资本的顺畅流通,吸引企业人才,增加企业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满意度。一个优秀的企业家应该善于提高后勤的管理水平,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在后勤管理方面加大投资,通过对企业资源的分析,制定企业的持久发展战略,不断地寻求新的机遇,找到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给后勤服务以经济支持,从而改善后勤管理的质量。传统的后勤管理模式比较呆板,缺乏灵活性,企业家要善于根据企业的发展变化创新后勤管理模式,促进后勤服务的社会化、产业化。寻求企业生产和后勤管理的完美结合。
(二)坚持服务意识,促进后勤管理的人性化
后勤管理是一个服务的部门,相关工作人员要时刻具备“服务至上”的意识,坚持“我服务我快乐,为大家解决工作的后顾之忧”的宗旨。首先,要为广大职工创立一个健康、舒适的工作环境,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服务规范,并且严格按照规范执行。其次要了解职工的生活需要,深入职工的生活,细心听取他们反映的问题并及时地解决。因为后勤工作比较复杂,任务量大,需要制定一个明确的计划,有条理、系统化地处理工作。合理分配人力资源和后勤服务资源,并且保证分配过程中的公平、公正。维护广大职工的切身利益,创造和谐、友爱的工作环境。让每一个职工都能享受到最优质的、人性化的后勤服务。
(三)建立整体的后勤服务队伍,保障后勤工作的顺利进行
后勤管理部门直接面对煤矿职工医疗室、物业服务公司,旨在解决职工的医疗问题和生活问题。但是这些工作复杂,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一方面,需要提高后勤管理部门干部的管理能力,部门领导人应该合理分配人力、物力,确保后勤工作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也需要提高职工的素质,要对职工进行宣传教育工作,弘扬奉献精神、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精神。对后勤队伍的管理,首先需要加强成员的服务意识和团队意识,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加强团队之间的团结协作,讲团结,讲纪律,守规矩。其次应牢记企业的管理标准,不做有损企业形象的事。同时也要建立相应的监督与反馈机制,对于后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要细心听取群众的意见并进行改进。最重要的是,要经常对后勤部队进行培训,不断优化后勤部门的服务水平,管理水平,提高后勤人员的技能。
(四)加大后勤工作投入,切实解决职工生活问题
煤炭企业风险大,工作任务量重,生活艰苦。因此,给职工提供优质的后勤服务,舒缓职工的工作疲劳就显得尤为重要。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加大对生活后勤工作的投入,包括资金投入和人力资源投入,帮助企业解决生活后勤欠款的问题,比如,合理分配住房有助于缓解职工住房矛盾。在职工医疗健康问题上,应该加强医院对外的协调工作,选择规模较大的医院与其进行长期合作,解决职工看病难、治病难的问题。在职工业余生活方面,应该经常开展一些文娱活动,给职工送福利,也可让职工自己组织文工团,定期开展演出,既可以丰富职工的精神生活,也有利于职工间的交流合作,促进企业的内部和谐。
三、结语
总之,解决好煤炭企业后勤管理的问题非常重要,不仅可以促进企业生产的顺利进行,也有利于维护广大职工的利益,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后勤管理部门应该加强管理,建设高素质的后勤部队,树立“服务至上”的意识,加大后勤工作的投入,增强后勤工作能力,进一步调动后勤工作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刘文.对煤炭企业后勤管理的几点思考[J].中国矿业,2008,06:108-109
[2]郑光华.浅谈煤矿企业后勤管理[J].中国外资,2013,20:213
煤炭企业管理 篇4
人是生产力中第一要素。这已摆正了人在企业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有一个高素质的管理人员队伍。才会有一个高素质的职工队全。在新形势下, 如何加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全面提升企业人员素质。是企业能否有创新意识、有竟争力、有生机和活力的根本保证。
一、就现时煤炭企业人员队伍, 亟待解决的问题:
1. 人力资源匮乏, 出现严重断层
改革开放, 市场经济已推动历史向更深发展。然而煤炭企业至今在很大成度上仍遵循着计划经济的管理模式。从生产环境、地理位置、职工生活、福利待遇等方面, 都很难吸引优秀人才加盟企业建设。辽源局已有20余年没有大学专业毕业生来局工作。多年来, 企业仅招来一些本企业技校毕业生。这样造成高学识人才青黄不接, 人力资源匮乏, 至使企业出现人才断层。
2. 煤炭企业人员素质低, 制约企业发展
煤炭行业长期发来, 由于行业性质决定, 高学历人员始终占有极小比例。就局机关人力资源部门构成看。大专以上学历的管理人员廖若晨星。工作照本宣科。延续传统管理方式方法。更谈不上综合素质和复合性人才。导致企业整体素质低, 使企业步履盘姗, 只应服原始的工作流程。丝毫无有时代气息和活力。至使企业难于迈入现代化管理阶段。
3. 收入低, 是人才匮乏的主要因素
长时间以来, 煤炭行业与其它行业相比, 职工收入低, 而且行业风险大, 工作环境坚苦, 煤炭院校毕业生宁愿改行, 也不愿到煤炭企业工作。企业经济状况低下, 难以挽留专业人才。专业人员只能在现有企业内优选。视野和价值取向及思想意识都受到制约。桎酷了企业现代化管理、科学化管理的发展, 造成人才素质难以提升的不良循环。
二、对煤炭企业人力资源看法
1. 发挥所长, 调动积级性
充分发挥专业人员的主导作用, 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让他们心情愉快的投入工作中。使他们潜能和知识得到学以致用。任何人都愿在一个良性用工机制中工作。企业只有选拔一流人才。企业才能创造出一流业绩。
2. 加强培训, 更新观念
不进则退, 不学习就要被现实所淘汰。计划经济的观念和管理方式, 已被市场经济竟争意识所取代。这就要求我们更新观念。首先拟定培训规划, 寻找适合企业发展, 科学的先进的教学方案。走出去, 学习先进的管理方式和企业结构模式。加强新观念、新观点、新方法、科学观的培训。对各岗位职工进行新时期理念的全面培训提高职工对新时期, 新形势的认识。
3. 制定企业激励机制, 招募高级管理人才
企业收入, 生活福利状况, 直接影响职工的积极性和思想稳定性。故此, 企业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决定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企业制定顺应时代的工资方案和奖励机制。是企业聚集人才最有效的途径。鼓励科研和专业技术人员制定优惠的政策招览人才精英。促使企业科学的、稳步的, 充满活力的快速发展。
4. 加强理论学习, 掌握生产运行的脉搏
新形势下要求不断更新和完善适应时代的政策和规定。所以, 我们不断学习和探讨掌握新时期的有关政策和法规。运用现代科学手段, 不断改进生产工艺, 提高现代化科学管理水平。使生产环境向科学化、现代化迈进。全面落实执行有关文件精神。组织学习保险、工资、工伤等政策法规。深入一线, 了解和掌握产、供、销运行状况。从宏观和微观上深入了解市场动态, 牢牢掌握生产、经营的主动权。使煤炭企业人力资源素质整体提升。让我们的管理人员都能招之即来, 来之能战。成为现代化复合型人才。
中国煤炭企业企业文化比较 篇5
中国是个煤炭大国,煤炭企业众多,不便以逐一对比,现在从2009年煤炭企业前一百强里抽出几个进行比较来说明问题。
一、宁煤集团
1.企业使命:提升能源价值,驱动时代文明
2.企业愿景:建设亿吨大矿,打造能源航母
3.核心价值观:忠于神宁,诚实守信
4.企业精神:抢抓机遇,埋头苦干,追求卓越
三、企业文化基本理念
5、经营理念资源优化配置:战略统领全局、文化凝聚力量、竞争合作共赢
6、销售观:用户的需求就是我们的标准
7、成本观:省下的就是自己的8、管理理念:严格、精细、务实、高效、超前
(1).安全观:生命高于一切,责任重于泰山
(2)质量观:质量第一,注重过程,持续改进,打造精品
(3)人才观:兴企靠才,以需育才,人尽其才,企兴聚才
(4)团队观:凝心聚力同舟共进
9、发展理念:遵循规律,超常发展
(1)创新观:勇于探索,自主创新
(2)学习观:学习改变命运,知识成就未来
二、同煤集团
企业愿景:走现代化、集团化、洁净化、多元化、国际化道路,建设商品煤基地、出口煤基地、煤炭深加工基地和市场投资主体,形成以煤炭、电力、煤化工、冶金、煤机制造五大产业为主导,集工程建设、建材、物业、旅游等多业并举,全面发展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特大型煤电化能源集团,实现“绿色同煤、科技同煤、诚信同煤、小康同煤、和谐同煤”目标。
企业总体发展思路:树立新思想,实施新战略,建设新同煤。
企业作风:不干则已,干就干好。
企业发展理念:发展慢了就是退步。
企业人才理念:不识人才是失职,浪费人才是渎职,人尽其才是天职。
企业管理理念:从宏观处着眼,从细微处着手。
企业销售理念:定单是生存饭碗,用户是衣食父母。
企业质量理念:今天的质量,就是明天的市场。
企业科技理念:科学、严谨、务实、超前。
企业服务理念:用户需求是我们的追求,用户满意是我们的目标。
企业竞争理念:竞争激发动力,竞争造就强者。
企业创新理念:领先一步,胜人一筹。、企业道德理念:敬业诚信,博爱奉献。
企业标准化理念:事事有标准,人人抓落实。没有做不好的标准,只有尽不到的责任。企业培训理念:成功企业重视培训,优秀员工终身学习。
企业精神:爱企敬业,创新发展。
企业发展方略:心齐人和、重建扩源、创新提升、共同富裕。
企业行为要求:尽心履职责,主动抓工作,提高执行力,落实全过程。
企业安全理念:安全第一,超前预防,贯穿全程,关键落实;人人都是安全员;人人都是通风员;安全第一,生产第二;居安思安,居安想安,居安干安,居安紧安;带着感情抓安全,珍爱生命保安全;安全生产比天还大,瓦斯治理重中更重。
企业经营理念: 人人精打细算,个个当家理财;不花该省的钱,不省该花的钱。
企业目标:做强同煤 造福员工
三、比较总结
(一)文化建设中优点
1、社会责任感不断增强,社会贡献持续加大,纳税总额、社会保险费支出、公益救济性捐赠
支出等方面大幅提高。
2、科技创新意识不断增强。
(二)文化建设中的不足
1、文化:光鲜的面子工程
我国大中型煤炭企业大多通过兼并收购、参股控股、联合等方式进行了企业重组。重组带来的不只是企业规模、员工、业务上的革新,更融入了许多世界先进的管理经验,包括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认识和构建。不能不说,我国煤炭企业文化建设的成效从表面上层次分明,无懈可击。简要来讲,煤炭企业文化建设涉及三大层次:
物质文化层也可称为表层文化,包括矿工俱乐部、电影院、图书馆、阅览室、读报栏、黑板报、宣传橱窗、电视台、广播站、职工学校、培训中心、幼儿园、医院、篮球场、健身房、文艺宣传队以及常年活跃的群众文体活动和美丽整洁的矿容矿貌等。这一层次直观地显
示了企业的外部形象,是企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
制度文化层也可称为中层文化,包括煤矿的发展目标、管理制度、行为规范、职业道德、安全生产、理论学习、党建活动、思想政治工作、文明单位创建活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党风廉政建设以及规范性的思想、文化、科技教育等。这一层次全面地反映煤矿建设的整体规划、工作部署和开展的一切活动。
观念文化层也可称为深层文化,主要是煤矿的企业精神、价值观念、发展战略、干部职工的理想信念、道德水准、政治觉悟、奉献精神、文化素养、生活习俗、煤矿传统等。这一层次从根本上反映着煤炭企业的整体素质,是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2、缺陷:理想与现实的反差
从形式上看,煤炭企业文化建设成绩卓著,但在实际的执行中,透过这些文化的表象,煤炭企业已经暴露出一些明显的缺陷。
安全意识薄弱据国家安全监管局统计显示,2003年,我国煤矿全年共发生瓦斯事故596起,死亡2 118人;2004年,全国煤矿发生死亡事故3 639起,死亡6 027人;2005年,全国煤矿共发生死亡事故3 341起,死亡5 986人……以上事故统计让人触目惊心。煤矿的职工大多来自农村,文化程度较低,职工的安全意识薄弱,安全知识贫乏,安全能力有限,安全行为也不规范。在许多职工甚至一些管理人员中仍存在着“煤矿事故,难以避免”、“生死有命、福祸在天”等错误思想。受这些错误观念的影响,很多职工在接受安全培训时,敷衍应付,不求甚解,一旦引发事故,往往认为是运气不佳。这些存在于职工思想上、行为上的问题,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安全管理所能包涵的范畴,而有着复杂的社会文化背景。
3、人才流失严重煤炭业与其他行业企业相比,总体学历明显偏低。
在学历结构上,初中及初中以下学历占到近1/2,拥有高中或中专学历的技术工人比例相对较低,大专以上学历的人才比例则更低。专业技术人才的缺失是导致企业安全生产事故的主要原因。从部门结构看,生产部门的一线员工多,营销部门人员的比例明显偏低,普遍存在重生产、轻营销的现象。而且企业员工对于工资水平的满意度普遍较低。员工普遍认为目前自己的工作量偏重,但薪酬令人不满,从而影响到员工对企业的责任感。
管理存在缺陷从管理的角度讲,要完善一个现化化企业的管理,必须建立正常的管理机制,中层管理者作为公司管理的主要力量,需要和高层管理者经常且充分的沟通。但目前我国煤矿的管理体制基本上仍是传统垂直管理模式,中层管理者发挥的效用较弱。
4、节约意识淡薄
节约意识缺乏煤炭企业集中度低、技术和装备水平低、资源回收率低、产品附加值和科技含量低等问题依然突出,煤矿采掘条件越来越差,浅层煤炭资源储量衰减,部分煤矿资源
枯竭或接近枯竭,吨煤生产成本逐年上升。
5、文化建设泛而不精,脱离行业母体
对于煤炭企业来讲,文化建设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重点突出,个性鲜明。但首先煤炭企业文化建设不能脱离其行业大背景,否则再富丽堂皇,也只能是空中楼阁。
与其他企业文化不同,煤矿企业文化有其特殊的行业背景。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煤炭工业是我国重要基础产业,是我国能源安全的基石,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力,这一战略地位至少50年内不会改变。煤炭工业是资源制约、环境制约、安全制约的行业。煤炭工业的发展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决不能走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必须坚持煤炭工业良性健康发展和生态良性循环、协调统一的思路。此外,我国煤矿的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死亡人数大大高于其他主要产煤国家,严重影响了煤炭工业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强化煤矿安全监察和管理,建立煤矿安全生产的保障机制和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是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煤炭企业经济管理方式 篇6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人民对于能源也提出了更好的需求量,煤炭企业作为我国能源产业的重要企业代表,传统的高开采、高成本、低利用发展方式不仅会对环境造成极大污染并造成资源高度浪费,也无法满足我国经济发展的需求,这严重制约着我国煤炭企业的发展。
通过对产品机构和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不但能够提升企业经济效益,还能实现低耗费、高产出、低排放的可持续发展目的。循环经济发展方式是煤矿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循环经济发展能够有效提升煤炭企业经济发展质量,对于生态保护和资源节约也有着重要意义,因此是我国工业化发展的重要方向,更是我国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实现社会、经济、环境三者和谐稳定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循环经济的内涵
循环经济的本质就是封闭循环内进行物资流动,主要是指资源循环和经济循环两者之间的平衡发展,其主要以“资源化、再利用、减量化”作为基本发展原则,将能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再利用作为发展目标,并在生态环境内进行物质和能量的流动循环。循环经济发展在充分开采利用资源的同时,还将生态环境因素考虑在内,有效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在提倡物质与资源适度消耗的同时,充分考虑到二次利用并树立循环生产理念。
二、煤炭企业的经营战略
1.开发洁净煤技术
加快对低排放、低耗能高新技术与服务产业的开发进程,通过使用先进的高新技术来改变传统模式的煤炭产业,淘汰落后工艺、技术以及工作器械,进而将煤炭资源的利用率最大化。利用可循环经济理论引导煤炭企业进行产业转型、区域发展以及工业区改革,使得煤炭区域产业的发展更加科学合理。煤矿企业按照循环经济的指导模式进行规划、改造,充分利用煤炭产业内生态效应,以与煤炭相关的资源为中心进行产业发展,进而形成可循环使用能源的产业链,不断推动煤炭企业的持续化、集团化发展。
2.拓展煤炭产业链
由于产业链是产业集聚化的具体表现,因此煤炭企业需要将区域化发展作为基础,不断拓展煤炭企业产业链。集聚化是目前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特殊现象,主要是指在产业集聚内部,下游企业通过回收利用上游企业遗留的废气资源进行回收再利用,使得经济系统内的资源、能源等物质能够得到最大化利用,有效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从而提高煤炭使用效率。因此,要想拓展煤炭行业产业链,就需要以煤炭资源洗选作为基础,以煤炭的资源优化作为最终目的并围绕煤炭资源洁净燃烧的原则,对煤炭行业产业链进行严格控制,不断推动产业链发展,进而促使煤炭资源的高效、少污染利用。
3.落实环保职责
基于循环经济背景下,煤炭企业需要真正将环保职责落到实处,坚守自身环保职能,并不断采用高效经济的措施进行环境保护。企业可以通过创建一个责任机制,将城市按照区域进行划分,并将各个区域的环保职责落到具体岗位上,使得每个层次都能够真正承担起环保职责。此外,煤炭企业应当向当地矿区支付一定的环境补偿费用,建立相应资源开发与环境补偿机制,同时完善相应的环境保护政策,在开发过程中严格遵守相关规章与原则。企业在现有煤炭企业环保政策的基础上,需要对煤炭资源开发所需耗费的环保费用以及生态治理费用进行深入分析,通过价格和市场调控使得煤炭资源达到最优化配置。
4.制定循环经济法律法规
煤炭企业可以通过制定相关的可循环经济政策来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主要可以利用煤炭资源产业标准,通过对重点资环能耗进行节约设计以及煤炭的循环再利用来不断促进煤炭企业可循环经济发展。同时加强煤炭企业的环保监管与检查力度,不断使循环经济进入法制化发展。此外,煤炭企业还可利用相关改革措施,建立一些有利于推动企业循环发展的机制或是环保机制,从而使得企业能够自觉形成循环经济、环境保护意识。
三、煤炭企业的核算形式
1.建立绿色会计制度
绿色会计就是指将相关法律法规作为参照标准,并以货币作为计量单位,将生态环境与会计这两项进行有机结合的一种会计方式。绿色会计通过对资源消耗、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这三方面之间的联系进行根系,对煤炭企业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行会计模式下的处理,有效为企业内管理人员进行重要觉得提供可靠的环境理论依据。绿色会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煤炭企业循环经济下发展水平和管理水平,是促使煤炭企业实行绿色管理的重要举措。
2.构建绿色审计机制
传统会计处理方式下,核算很容易出现不真实的情况,由于资源、环境的等方面并没有归入核算范围内,因此很容易造成虚假会计信息。绿色审计就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而形成的一种高效环保手段,其必须遵守公正性、真实性与合法性。煤炭企业实行绿色审计机制,主要就是内部审计按照环保资料及其经济行为进行监管与检查,并提出一些意见或建议,以对煤炭企业的真实性与合法性进行检查。通过实行绿色审计制度,能够使煤炭企业准确判断循环经济投入,并实时掌握市场中出现的新机遇。
四、煤炭企业的科技体系
循环经济的科技体系主要是要发展生态环境友好型科技,因此煤炭企业想要发展循环经济,就需要以环境学理论为指导和基本原则引导煤矿产业的不断发展,着力构建一个“低排放、高效能”的科技体系。这种科技体系主要包括煤炭开采和加工这两个过程中的清洁问题,煤炭企业应当大力加强清洁型产品的研发,尽量保证煤炭开采、加工过程中能够实现少污染甚至无污染。
五、煤炭企业的制度体制
1.制定循环经济规划制度
煤炭企业,尤其是大型煤炭企业,应当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循环经济发展设计,将循环经济发展融入到整个企业各项发展战略中去,使其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准则。同时使用全面系统的工程理论及方法进行循环经济背景下煤炭企业的发展,进而持续推动企业循环经济发展。
2.构建循环经济教育培训制度
我国煤炭企业所有先要加强循环经济发展的宣传力度,着力提升企业内部员工推动循环经济背景下煤炭企业发展的积极主动性。此外,企业还需将“十二五”煤炭产业发展作为企业发展方向,并将循环经济发展作为策略,同时结合企业内部综合发展需求,有效不断推动循环经济发展。
3.建立质量、环境管理体系
质量管理体系IS09000和环境管理体系IS014000这两项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方式。通过在企业内部贯彻这些管理体系来实现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并减少环境污染。IS09000是国际通用的管理体系,已经得到全世界的认可。IS09000和IS014000不仅能够不断促使煤炭企业的管理方式与国际接轨,还能有效提高产品质量、废弃资源,并有效提高环保力度,促使煤炭企业能够更进一步实现循环经济发展。
六、结语
综上所述,煤炭企业要想实现更大的发展,就应当尽量维持与保护生态环境,有计划的逐步处理好现有环境问题,并最大化的恢复矿区原本的生态环境。基于循环经济背景下,煤炭企业能够从经营战略、核算方式、科技体系和制度体制这几个方面来不断促使企业经济管理方式创新,以此来实现节约型绿色矿区。
(作者单位:郑州煤炭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煤炭企业管理 篇7
关键词:煤炭企业,低迷,人力资源管理
0 引言
煤炭价格下降、产能过剩等造成煤炭企业经营出现困难, 煤炭企业之间的竞争形势更加严峻。内外部环境的快速变化, 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造成了较大困难, 原有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已经无法适应现阶段企业的需求。如何在企业经营能力下降, 营业收入与经营利润持续下滑的状况下, 管理好煤炭企业的“人才”, 发挥企业人力资源的作用是当前煤炭企业的重要任务。
1 煤炭低迷背景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人力资源管理策略不合时宜
目前在我国煤炭企业中, 煤炭价格下降、国家严控环境污染、煤炭产能过剩等对企业的影响较大, 致使煤炭企业生产力过剩, 劳动力也出现剩余, 许多员工面临着没有正常的工作或者无工作可做的局面。以前的那种工作量充足、人员能够正常上班的人力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管理需求。煤炭企业需要适应新的管理需求, 合理安排过剩的劳动力, 充分调动企业劳动力的工作积极性。然而, 由于市场环境变化突然, 很多企业没有办法在短时间内合理调整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致使人力资源管理出现混乱, 没有合理安排多余的劳动力, 致使这些劳动力没有给企业创造应有的利润, 而企业还要承担这些剩余劳动力工资绩效。因此, 煤炭企业若想度过行业低迷期, 需要合理制定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既要满足企业发展需要, 又要能够充分合理安排煤矿上的剩余劳动力, 增加企业收入同时尽可能减少企业的劳务支出。
1.2 煤炭企业经营利润下降
在煤炭行业高速发展时期, 煤炭企业大力扩张企业规模, 增加企业产能。然而, 近年来煤炭价格下滑, 使得企业的营业收入直接下滑。煤炭的燃烧和使用对环境污染也比较严重, 国家开始限制煤炭行业的发展。生产产能的大量剩余, 最直接的表现就是煤炭企业经济效益下降的问题, 煤炭卖不出一个高价钱, 煤炭企业自然就没有生产效益可言, 当企业的生产效益不好时, 给员工开工资自然也就成了问题, 假如企业内的员工还是这么多的话, 必将给企业的生产带来更为沉重的负担, 因此效益下降问题, 也是企业迫切需要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原因, 如果不能够进一步合理地对企业员工进行规划安排, 将会使得企业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重, 因而需要进行去产能化的转型调整, 也需要提出更为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措施, 加强对企业员工的合理安排。
1.3 员工工作没有积极性
由于产能过剩问题的出现, 现在很多的煤炭企业都甚至已经面临着工厂停产的问题, 员工没有工作可以做, 也就自然没有钱可以赚, 因此员工自身工作的积极性也就不高, 很多员工甚至是对企业今后的发展失去希望, 看不到企业今后的发展情形, 企业的大量裁员, 也使得人心变得涣散, 使得员工对企业失去情感, 缺乏认同感, 长此以往下去, 肯定不利于人才的发展, 使人才无法在工作当中找到自己的价值, 同时企业当中员工的晋升渠道也有问题, 不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将会使得人才大量流失, 使员工无法投身于煤炭事业的发展当中。
2 新状态下煤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措施
2.1 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在去产能的新形势状态下, 为了更好地提升煤炭企业的生产效益, 做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项目工作, 一定要设计并且健全新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比如说可以设计一些新的员工工资改革方案, 为企业员工设计长远性的发展规划, 让员工能够在企业内意识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也就是说要合理地安排员工发展空间。同时还可以设计科学的奖励惩罚制度, 让企业逐渐走向正规化的发展道路, 而不应该是长期处于动荡变化的人员流动中, 一定要带动起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即使是在去产能的形势状态下, 也能够寻找到新的发展目标。可以进一步加强企业的绩效管理工作, 找到原有企业管理当中存在的问题, 进而健全企业员工的考核机制, 通过员工考核来实现企业绩效的提升, 对于员工出现的工作失误和问题要进行批评处理, 对于那些工作态度积极认真的员工要对其进行鼓励表扬, 使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能够顺应当今新状态下的市场发展形势。
2.2 创新发展理念
在新状态形势下, 煤炭企业需要进一步创新改革发展理念, 不光要从体制上进行转型, 更重要的是要从发展思维上进行改变, 过去那种老旧的发展模式已经不再适用于当前煤炭企业的发展需求, 需要通过开展新的营销模式来促进企业的生产发展, 不能够再单纯地去追去数字上的生产量, 而是要构建一种以市场价值为导向的生产模式, 因此在新的发展模式当中, 煤炭企业需要的则是创新型的发展人才, 传统思维的员工往往并不能够及时地了解到当前市场的发展趋势, 因而为了能够更好地进行人力资源管理, 需要企业在发展员工的时候, 就要多发展一些符合型的全功能人才, 这些人才必须要有一定的创新能力以及市场开发能力, 同时也要懂得各种现代化技术软件的操作, 通过合理开发人才项目的方式来提升煤炭企业的发展效益。
2.3 提高企业凝聚力
提高煤炭企业内部员工之间的凝聚力, 调动员工生产的积极性, 使员工即使是在去产能的发展形势下也依旧对企业发展充满信心, 这就需要在企业内部构建一种产业文化, 使得员工能够对自身企业的发展状况以及发展前景有着更为深刻的了解, 要让员工明白, 员工和企业之间是休戚与共的关系, 应该让员工感受到家的温暖, 当前企业正处于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 正是需要员工的理解和支持的时候, 作为员工在这个时候更是不能够放弃自己已经工作了多年的岗位, 而是要想办法同企业一起度过难关, 员工需要理解企业所做的决定, 从而认真努力地工作, 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 一定要及时同员工进行有效沟通, 共同努力帮助企业完成去产能转型。
3 结语
综上所述, 目前我国煤炭企业正处于去产能转型的关键时期, 在新形势状态下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对于企业发展来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必须要进一步完善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创新改革发展理念, 使企业更有向心力和凝聚力来应对更多的发展挑战, 同时实现对人才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参考文献
[1]岳彩芹.西藏水利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几点认识[J].人力资源管理, 2015, (10) .
[2]杨林.探析基层水利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和对策[J].治淮, 2014, (06) .
[3]宋毅.浙江水利人力管理系统的结构设计和二次开发[J].山西建筑, 2009, (17) .
[4]李晓园.江西原中央苏区县水利设施投资DEA分析--基于公共服务能力视角[J].江西社会科学, 2012, (02) .
[5]王玉芳.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在水利科技企业中的应用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 (下半月) , 2014, (20) .
[6]吕丽梅.水利施工单位人力资源风险来源及应对措施探索[J].中国外资, 2014, (10) .
煤炭企业内部资金管理 篇8
一、现阶段企业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 企业财务风险日益显露, 突出表现在财务预算管理“虚”, 资金结算管理“散”, 监督考核环节“弱”和管理方式、手段落后, 效率低下等方面, 其表现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 信息失真。
现代企业管理的根本是信息管理, 企业必须及时掌握真实准确的信息来控制物流、资金流。然而, 目前相当数量的企业信息不透明、不对称和不集成。企业的高层决策者难以获取准确的财务信息, 搞不清楚下面的情况。更为严重的是, 企业各层面都在截留信息, 甚至提供虚假信息, 使得汇总起来的信息普遍失真, 会计核算不准, 报表不真实。信息的不真实, 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科学决策。
2. 监控不力。
在企业中, 所有者对企业、母公司对子公司、公司管理层对各资金运作环节普遍存在着监控不力甚至内部人为控制现象, 擅自挪用、转移资金甚至侵吞国有资产等问题也不断出现。尽管设置了一些监督职能, 也制定了多种监督制度, 但因种种原因难以及时有效地发挥作用。相当多的企业在重大投资等问题上还没有形成有效的决策约束机制, 个人说了算, 资金的流向与控制脱节, 财务风险极大。很多企业领导对自身家底财务状况说不清, 而财务人员对经营情况又不甚了解, 且处于从属地位, 常常只能按领导的意图处理账务, 使财务监督流于形式。
3. 效率低下。
目前, 企业资金集中管理的需要和内部资金分散的现实矛盾已成为现阶段企业财务管理中最突出的问题, 资金使用效率低下:首先是子公司多头开户的现象比较普遍, 资金管理严重失控。其次是投资决策随意性大, 有些企业不顾自身能力和发展目标, 盲目投资, 热衷于铺新摊子, 投资失误多, 损失严重, 使本来就十分紧张的资金状况雪上加霜。再次是资金沉淀严重, 库存占用比例过高, 欠款居高不下, 周转缓慢, 企业信用和盈利能力下降。
二、加强煤炭企业内部资金管理的措施
1. 完善结算中心制度。
完善结算中心制度, 严格控制多头开户和资金账外循环, 保证资金管理的集中统一。企业通过建立财务结算中心, 实现内部资金的集中管理、统一调度和有效监控。结算中心一个口子对银行, 下属单位统一在结算中心开设结算账户, 充分发挥结算中心汇集内部资金的“蓄水池”作用, 并使下属单位资金的出入处于集团的严密监管之下。
2. 加强资金流量管理。
企业应树立“资金流到哪里, 管理就紧跟到哪里”的观念, 将资金流量管理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 高度重视企业的支付风险和资产的流动性风险。严把资金流量的出入关口, 对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产生的资金流量进行严格管理。
3. 建立投资回报制度。
为扭转企业要钱、花钱, 却不计回报的现象, 要逐步建立投资回报机制, 凡投入企业的资金, 包括项目投资、技改投资、固定资产更新投入、科技投入、安全投入等, 都要按规定计算投资回报, 计入企业预算利润指标。如企业在进行项目资金投入时要签订投资回报承诺书, 对投资项目预计实现的利润做出承诺, 并将其纳入预算利润指标考核, 以促使企业的投资行为必须充分考虑投资规模控制, 对项目市场环境深入考察, 对项目的效益性进行合理的、谨慎的分析评价。要确立项目建设者就是投产后经营者的机制, 着力解决目前项目投资普遍超概算, 投产无效益或低效益的现象, 解决企业中花钱不承担责任这种“好事”, 使企业真正树立“投资要有回报”的观念, 从财务运行机制上确保项目资金投入的回流, 资金的有序循环。
三、实行多种监督确保资金安全
1. 实行会计委派。
企业对下属单位委派会计, 对下属单位重大财务事项实施监督, 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委派的财务人员既对企业总财务负责, 行使所有者会计职能, 又对经营者负责, 行使企业内部会计职能。该项制度的实行, 强化了事前、事中的及时监督, 同时, 确保了企业内统一的财务政策的有效运行, 有利于资金管理和运用。
2. 加强内部审计。
加强内审机构的权威和职能, 健全内部审计监督控制制度, 强调内部审计与监督不应仅仅是对财务会计信息和经营业绩真实性与合法性的结果性审计与监督, 更重要的是对企业规章制度和重大经营决策贯彻执行情况的过程性审计和监督, 把监督关口前移, 将更多的精力放到管理审计中去, 强化事前预防和事中控制, 保证企业各项经营活动都在严格的程序下进行。
3. 健全财务制度。
财务部门要按照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原则, 合理设置会计及相关工作岗位, 明确职责权限, 形成相互制衡机制。资金支付的授权批准、实际办理、会计记录和稽核检查及与该项资金支付直接有关的业务经办岗位必须相互分离、相互制约, 不能一人多岗、身兼数职。授权批准人员不能亲自操办自己批准的涉及资金支付的经济业务, 更不能一个人办理业务的全过程。总之, 资金内控职责分工的关键是:会计与出纳分离、审批与经办分离、资金核算与稽核分离、登记总账与登记明细账分离、票据与印章分管, 等等。
煤炭企业全面预算管理 篇9
一、煤炭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模式
煤炭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实行以成本为核心的管理模式。
首先, 价值工程学理论中有这样一个公式在企业产品经营决策中经常用到:V=F/C。式中V表示某种产品的价值;F表示某种产品的功能系数指标;C表示某种产品的成本。从上式可以看出, 某种产品的价值取决于其功能系数指标与其成本。在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中煤炭企业的功能系数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可见, 煤炭产品的价值取决于产品的成本。以成本为核心的预算管理模式有其理论依据。
其次, 从煤炭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看, 煤炭企业产品单一, 无在产品, 不存在开发新产品的压力, 成本项目明确, 尤其是可控成本明确。从现阶段的市场看, 煤炭市场销售份额相对稳定, 经营风险、现金流量、年产量等各项指标也相对稳定。
二、煤炭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组织体系
煤炭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实行“横向到边, 纵向到底”的管理组织体系, 组织体系应分为四个层次:
(一) 预算管理决策层
1、机构名称:
预算管理领导组。
2、组成人员:
矿长、党委书记任组长, 其他各位矿级副职领导任副组长, 成员由生产、经营、财务、安全和监督等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
3、主要职责:
审定、签发预算管理办法和措施;确定年度预算编制的重大前提条件的年度生产经营目标;审议、平衡年度预算方案及预算调整方案;协调解决预算编制和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做出改进和完善预算管理的决定;在预算执行情况的定量分析基础上进行定性分析。
(二) 预算管理职能部门
1、机构名称:
预算管理办公室。
2、组成人员:
办公室设在财务部门, 由生产、经营、安全、机电、技术、监督等职能部门的主管人员组成。
3、主要职责:
各职能部门要分工负责, 组织各预算责任部门的预算编制工作, 并根据批准的预算, 组织各预算责任部门执行;负责预算管理日常事务的协调以及跟踪、监督预算的执行过程, 定期进行比率分析和因素分析, 及时报告预算执行情况, 实施预算考核;对预算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偏差及时进行修正和调整, 并为决策提供有效信息。
(三) 预算管理责任部门
1、成员:
由各科室及采、掘、开各队, 以及地面其他辅助生产单位组成 (即横向到边) 。
2、主要职能:
将预算指标具体落实到生产经营和管理中, 实现预算管理与其他基础管理的有机结合;提供预算管理所需的各种实绩的反馈, 为预算管理职能部门进行预算编制、预算跟踪提供基础数据。
(四) 预算管理执行单位
1、成员:
各科室及采、掘、开各队, 以及地面其他辅助生产单位的各班组及每位在岗职工 (即纵向到底) 。
2、主要职能:
在实际工作中, 按照预算指标安排完成各项生产任务, 记录各项预算执行情况的基础数据, 对当月预算指标的完成情况进行定量分析和总结。
三、煤炭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流程
(一) 煤炭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原则
以提高企业整体经济效益为根本出发点, 以经营目标制定为先导, 以过程控制为核心, 以有效奖惩为手段, 以全员参与为保障, 坚持量入为出, 量力而行, 注重挖潜增效, 综合平衡的原则。
(二) 煤炭企业全面预算的编制
1、预算编制的程序 (见图1) :
煤炭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各项指标的编制按照“自上而下, 自下而上, 上下结合”的程序。自上而下的过程, 可将企业的经营思想、经营目标、编制时间及编制方法层层落实。自下而上的过程, 可以使决策层及时了解经营目标在落实中存在的问题及偏差, 预算编制时间和编制方法是否得当。上下结合进一步促进了预算指标的审核、协调和平衡。
2、预算编制的时间:
以一年为一个预算期, 年度内按季度分解, 要求预算期间与会计期间保持一致。
3、预算编制的方法:
根据煤炭企业生产经营的特点, 采取滚动预算法与固定预算法相结合的预算编制方法。对按照一定比例计算或提取的费用, 采用固定预算法, 对产品销量和生产产量采用滚动预算法。
(三) 煤炭企业全面预算的执行及控制 (见图2)
1、预算的执行:
预算管理办公室将已由决策层审核批准的各项预算分类下达到各预算管理责任部门, 各预算管理责任部门再将预算下达到各预算管理执行单位, 各执行单位严格按照各项预算标准组织、安排生产和资金的投入。在预算执行过程中, 各预算执行单位每天要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记录, 每月月底对当月预算完成情况进行定量分析和小结, 分析差异, 寻找原因, 并向预算管理职能部门反馈预算执行情况, 预算管理职能部门通过核算、分析、审核、调整等方法实现对预算的有效执行。
2、预算的控制:
在预算执行的过程中运用不同的方法, 对所有预算执行单位进行协调、平衡和监督。在预算执行前期, 采取事前审批的控制方法, 制止不符合预算目标的经济活动运行;在预算执行中, 采取监控、调整等方法, 纠正偏离预算目标的经济活动;在预算执行后期, 采取信息反馈、考核评价等控制方法, 寻找预算执行结果与预算目标的差异, 为下次预算的编制、执行提供参考和借鉴。内部审计部门是预算监督的主要部门, 要对预算制度、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预算考核进行全过程的审计监控, 采取定期的全面审计或抽查审计方式, 或者采取不定期的专项审计方式, 作为预算控制的一种重要方法。在整个控制过程中应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保证预算机制的有效运行及预算目标的实现。
(四) 煤炭企业全面预算的调整
煤炭开采是地下作业, 地下的水、瓦期、地压等地质条件的变化, 都会直接影响生产的进行, 从而影响预算的执行;由于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存在时间上的差异, 以及预算执行中发现的错误等原因, 预算存在调整的情况是不可避免的。预算调整要视重要程度由相应级别的管理层批准, 经预算管理办公室审核。
(五) 煤炭企业全面预算的分析与考核
1、预算的分析:
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首先, 各预算执行部门, 根据记录的预算执行情况, 通过比较实际与预算之间的数量、金额关系和差异, 分析预算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差距;其次, 各预算职能部门根据预算执行部门上报的预算执行情况和预算分析, 进行比率分析和因素分析, 通过对各个预算项目与相关指标相互影响的分析及各种因素对预算完成情况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的分析, 确定预算指标的完成程度, 揭示预算偏差的原因。最后, 预算管理决策层根据企业发展的客观实际对定量分析的结果进行定性分析, 对预算的执行和控制进行“质”的判断。
2、预算的考核:
预算考核是煤炭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通过考核可以对企业的经营业绩进行评价, 完善全面预算管理系统的有效措施, 是实现预算约束与激励作用的必要手段。它以各级预算执行主体为考核对象, 以预算目标为考核标准, 以预算完成状况为考核中心。应建立预算考核机构, 制定预算考核制度, 确定预算考核指标和奖惩方案, 保证预算考核的组织实施, 把预算管理与单位领导的管理责任、经济利益与荣誉激励有机结合起来, 增强预算的执行力与约束力。
四、煤炭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制度建设
健全和完善的规章制度可以保障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有法可依, 有章可循。根据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情况制定基本的管理制度和详细可行的工作制度、责任制度、考核制度及实施细则, 并且应针对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进行过程中出现的制度与实际工作不适合问题, 对相应制度进行修改和完善, 确保既要满足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 又要简便易行, 相对稳定。
《全面预算管理办法》及其实施细则是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基本依据和规范, 是必须制定的根本性制度。在预算执行和控制环节, 要依据《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我国对招投标的具体规定和其它的相关的法律、法规规定, 以及各煤炭企业本单位的管理规定制定有关全面预算管理的具体任务、程序、方法、规定等方面的工作制度和责任制度。在预算考核环节, 要制定对全面预算管理执行过程和结果进行考核和评价的制度文件。
参考文献
[1]、王化成, 佟岩, 李勇.全面预算管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2]、张长胜.企业全面预算管理[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煤炭企业“三化”管理探讨 篇10
2000年以来, 永煤公司面对已是全省工业企业第二亏损大户的严峻形势, 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了搞好“三化”管理、实现扭亏增盈上。到2003年, 在“跳出永煤看永煤、跳出河南看永煤、跳出煤炭看永煤”思想的主导下, 永煤公司如火如荼地开展资本运营, 公司迅速做大做强, 公司已成为河南煤炭行业利润第一企业。在企业的快速发展中, “三化”管理奠定的扎实管理基础功不可没。现结合永煤公司“三化”管理的实践经验, 对煤炭企业实施“三化”管理进行探索。
1 “三化”管理内涵
“三化”管理既强调企业组织、物资、设备、定额等基础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 同时又强调将市场化作为企业计划、控制、激励、约束的手段, 涉及企业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安全生产、经营管理、薪酬分配等方方面面, 具有“全面、全额、全员”的特征, 是企业开展科学管理行之有效的突破口。规范化、制度化、市场化管理作为煤炭企业制度建设、强化管理的基本方略, 已经受到理论界、政府及各类企业的广泛关注, 并在实践中得到普遍应用, 其基本内涵如下。
(1) 煤炭企业规范化管理。
该项内容是指依据企业开展管理事务的规范运营框架或流程, 形成统一、规范和相对稳定的管理体系, 建立以责、权、利对等为基础的管理框架, 并在管理工作中按照这些组织框架和运营流程进行实施, 使企业管理实现流程化、标准化、数据化、表单化, 形成统一、规范和相对稳定的管理体系, 以期达到管理工作的井然有序和协调高效, 以此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达到保障企业正常运营的目的。规范化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企业运营流程的规范化管理、组织机构的规范化管理和管理控制的规范化管理。
(2) 煤炭企业制度化管理。
制度化管理是指依靠由制度规范体系构建的具有客观性的管理规则进行管理, 这种规则被大家所公认且带有契约性, 体现了责、权、利的统一。换言之, 就是以制度规范为基本手段协调企业组织集体协作行为的管理方式, 其实质在于以科学制定的制度规范作为企业协作行为的基本约束机制。企业通过各种制度来规范员工行为, 企业的决策过程程序化、标准化、透明化, 员工依据其共同的契约即制度来处理各种事务, 便于员工迅速掌握本岗位的工作技能及部门与部门、员工与员工之间及上下级之间的沟通, 使企业运行趋于规范化和标准化。
(3) 煤炭企业市场化管理。
该项管理就是在企业内部按市场体系的要求建立模拟市场, 把价格机制、竞争机制和风险机制引入企业内部, 在企业内部各单位之间形成一种市场契约关系, 使企业管理摆脱传统的行政管理体系, 转而成为自我约束、自我规范、自我发展的一种新的精细化管理方法。这既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增强竞争力的一种管理创新, 也是企业建立利益机制、竞争机制, 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必然选择[1]。
2 煤炭企业实施“三化”管理的目的
目前, 煤炭企业中普遍存在分工不清、责权不明、流程不畅、基础管理工作混乱等问题, “三化”管理力图通过目标管理贯穿企业经营的全过程, 以绩效考核为结果, 以奖惩兑现来保障企业员工的利益。
(1) 通过组织结构设计和职位管理, 使企业理顺组织结构, 重新设计管理体制。明确各科室职能, 清晰岗位职责, 使责权相互匹配, 形成最佳的业务组合和协作模式, 解决组织僵化、机构臃肿、多头领导、越级指挥、职能缺乏、职责不清、责权不等、权限过于集中或分散、分工不合理、员工士气低落等一系列问题, 使企业形成具有竞争力的、可持续发展的管理组织模式。
(2) 通过建立科学的业务流程和完善的规章制度, 使企业拥有一套法人治理的现代科学管理体系。明确行为规范和协调关系, 解决人治管理、无章可循、无法可依、有章不循、有法不依、缺乏协调、相互推诿等方面的问题, 确保企业的健康、持续、稳定发展。
(3) 按企业经营价值链, 设计市场化管理与绩效考核体系, 建立起一套环环相扣的市场化运行机制。设计员工绩效考核、市场化薪酬分配等组合构成的员工利益机制, 对员工尤其是对高级管理人员和业务骨干具有激励和稳定作用, 不断推动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解决目标不明确、目标不落实、考核靠感觉、奖惩靠感情、责权利不对等、员工抱怨多等问题, 使企业能够适应环境和员工需求的双重需要, 实现企业、员工、股东、社会“四赢”, 形成煤炭企业稳健有效的核心发展能力。
3 煤炭企业实施“三化”管理的意义
规范化、制度化、市场化管理是现代煤炭企业实施科学有效管理的重要方法之一, 是企业加强基础管理、控制经营指标的主要工具和手段, 也是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重要途径和基础保证。
(1) 通过规范化管理, 使企业的决策程序化、考核定量化、组织系统化、权责明晰化、奖惩有据化、目标计划化、业务流程化、措施具体化、行为标准化、控制过程化, 确保企业战略目标实现。
(2) 通过制度化管理, 企业各项工作的开展都以符合企业根本利益的相关规章制度为准绳, 以“规矩”成“方圆”, 从而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最终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3) 通过市场化管理, 优化资源配置, 降低企业成本, 避免浪费和无效率;通过信息反馈, 针对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及时控制, 集中解决, 对症下药, 利于目标达成。
实行“三化”管理能够有效提升煤炭企业管理效率, 培养契约意识、标准意识、市场意识, 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及深化企业改革, 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2]。“三化”管理是企业管理组织的所有关键问题融合于一个体系之中的管理控制方法, 是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工作的需要, 是煤炭企业由粗放管理向精细管理的重要转折。因此, 对实现企业经济和社会效益最大化, 建立煤炭企业现代化管理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 煤炭企业实施“三化”管理思路及办法
4.1 实施思路
按照“三化”管理的运作模式, 找出生产要素的科学搭配规律, 进一步解放生产力, 通过科学合理的机制和体制来解决发展中的问题。通过规范化、制度化建设, 建立企业管理流程、岗位工作流程、生产作业流程体系;建立管理标准、工作标准、技术标准体系;建立岗位入职要求、职责权限、考核指标体系;建立以岗位为主体的绩效评价、薪酬分配体系以及物资设备、单项工程规范化管理体系。将企业的决策目标及其资源配置以市场化的方式加以量化, 通过明确适度的分权、授权, 对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精细化管理、信息化管理等生产经营管理子系统及贯穿于各子系统的人力资源流、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等进行有效整合, 来实现企业资源合理配置、作业高度协同、战略有效贯彻、经营持续改善、价值稳定增长的目标。
4.2 实施办法
(1) 按照组织机构规范化管理的要求, 进行企业定岗、定员、定流程、定职责、定标准、定考核指标、定薪酬, 建立一个科学先进的企业组织管理体系。
(2) 结合信息化建设, 进行物资设备、单项工程、计量、采掘工作面等的规范化管理, 实现煤炭企业基础管理工作的规范化。
(3) 按照制度化管理的要求, 对企业原有制度进行梳理、分析、调整、修订, 建立健全完善的制度体系。
(4) 按市场化要求, 建立完善定额价格、内部结算、科区班组市场化、调控仲裁等内部市场化体系[3]。
(5) 将“三化”管理体系与企业精细化管理体系、绩效评价体系、信息化体系等进行有效集成, 建立煤炭企业以网络为基础、以流程为驱动的全方位价值管理体系。
5 结语
规范化、制度化、市场化管理是企业加强基础管理、控制经营指标的主要工具和手段, 是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重要途径和基础保证。规范化管理强调企业运营流程、组织机构和管理控制的规范化管理;制度化管理是以制度规范为基本手段协调企业组织集体协作行为的管理方式;而市场化管理则是在企业内部按市场体系的要求建立结算、考核、分配体系。规范化和制度化是市场化的前提和基础, 市场化是保证规范化和制度化得以落实的运营机制, 三者相辅相成, 促进了企业快速、持续、健康发展。
摘要:规范化、制度化、市场化管理是提升煤炭企业管理效率、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管理方法。规范化强调企业运营流程、组织机构和管理控制的规范管理, 制度化是以制度规范为基本手段协调企业运作的管理方式, 市场化是在企业内部按市场体系的要求建立结算、考核、分配运作机制, 三者相辅相成, 保证了企业的快速、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煤炭企业,规范化,制度化,市场化,“三化”管理
参考文献
[1]陈松涛, 蒋卫东.煤矿内部市场化管理模式[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010.
[2]陈青锋.加强“三化”管理促进增长方式转变[J].煤炭经济研究, 2007 (1) :79-80.
煤炭企业财务管理策略研究 篇11
关键词:煤炭企业 财务管理 研究
0 引言
企业有很多管理,如人事管理、物资管理、生产管理、营销管理等各种各样的管理工作,财务管理是企业各项管理工作中的一个子系统。财务管理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直接影响着企业经济效益的好坏。对以安全生产为主的煤炭企业,相对而言财务管理是薄弱环节。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如何加强煤炭企业的财务管理,对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都是十分重要的。
1 财务管理与其他管理的区别
首先,财务管理是资金管理。财务管理的对象是资金,财务管理是资金的管理。
其次,财务管理是综合性管理工作。人事管理是管人的;物资管理是管物的;生产管理是管生产运作环节的;财务管理是管资金的,是资金的管理。企业任何工作都离不开资金,资金涉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财务管理管资金,其管理的对象决定他是一种综合性的管理工作,而不是一种专项的管理。
2 财务管理对煤炭企业的重要性
财务管理的对象是企业的资金,而企业的经济运行就是从资金投入开始到資金回笼,然后再投入而获取利润这样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如果企业的财务管理不到位,资金管理就会出现混乱,造成其他管理工作无法开展,企业的目标就不能实现。同样投入一笔资金,为什么有的企业能靠他不断发展壮大,资金积累越来越多,而有的企业却发展不起来,甚至破产倒闭,关键就在于有没有进行强有力的财务管理工作。我国煤炭企业大多数是国企,一直离不开国家的指导和推动。国企改革以后,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煤炭企业也运用了许多改革措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煤炭企业一直把安全管理放在首位,财务管理方面比较欠缺,导致资金管理混乱,不知怎样进行资金的筹资、投资、营运和分配,错失了很多发展机会,企业也很难发展壮大。所以如何组织好企业的财务活动,处理企业各方面的财务关系对煤炭企业而言,是十分现实而又重要的。
3 煤炭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3.1 财务管理认识不强
煤炭企业注重的是安全与生产,认为企业的经济效益就是靠安全生产创造出来的,财务管理无非就是简单的会计核算,没有多大的用处。这样就导致企业的财务部门只是进行财务核算,不能进行事前控制与监督,不能进行有效的财务预算与分析,没有真正发挥出财务管理的职能。
3.2 财务管理不规范
煤炭企业财务基础比较薄弱,财务机构配置不全,只能进行简单的会计核算,不能进行全面的财务预测和分析。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内部审计监督不到位。经营管理存在漏洞,经营决策和投资管理等缺乏考虑与监督,导致资金投出以后很难取得回报或者回报甚微。在筹集资金方面,煤炭企业的筹资方式比较狭窄,好多都是通过向金融机构借新债还旧债来维持日常经营运转,资金来源紧张。
3.3 无形资产研发意识不足
煤炭企业的资产都是以有形资产为主,无形资产几乎没有。而研发无形资产,在企业税收方面有优惠,我国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所以研发无形资产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煤炭企业应加强研究开发以取得税收方面的优惠。
4 强化财务管理的相关措施和建议
4.1 财务工作由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
煤炭企业的财务部门对发生过的经济业务进行会计核算,然后编制报表,这种核算只是事后的核算,只是进行简单的数据统计工作,没有真正发挥出企业财务部门的作用。财务管理不只是简单的会计核算,应更侧重于管理。核算与管理是财务工作的两大部分,会计核算主要从事后着手,而财务管理则是从事前着眼。在经济业务发生之前财务部门要进行事前的预测与分析,就可以控制业务发生的过程,随时发现问题,采取必要的措施,纠正不良偏差,避免经营活动的漫无目的、随心所欲,通过有效的方式实现预期目标。因此,煤炭企业的财务工作由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可以引导企业经济活动的有序进行,以最经济有效的方式实现预定的目标,为企业带来最大的效益。
煤炭企业的财务人员就必须培养和提高自身的财务管理能力,不能只重于会计核算,而忽视了财务管理。财务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管理工作,企业的各项经济业务活动都离不开财务部门的配合,财务人员要参与到每个经济业务中去,用财务管理方面的知识去考虑问题、解决问题,从事前进行谋划。
4.2 加强企业资金管理
企业财务管理最主要的就是资金的管理,资金对每个企业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资金像企业的血液一样,离开了资金企业就运转不起来,更谈不上发展壮大了。企业的运转就是通过筹集资金、投放资金、营运资金和分配资金进行的,加强企业资金的管理就要从这几个方面着手。
筹集资金能够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开展提供财务保障,能够满足企业投资活动的资金需要。企业筹集资金的方式有很多,包括发行普通股股票筹资、银行借款筹资、发行公司债券筹资、可转换债券筹资、认股权证筹资等。
我们煤炭企业主要是依靠银行借款筹资,筹资渠道比较狭窄,而且银行借款限制条件多、筹资数额有限,无法满足企业筹资的需要。所以煤炭企业可以灵活运用其他筹资方式,比如申请成为上市公司,就可以通过发行普通股股票进行筹资,或者发行公司债券,可以满足企业大规模筹资的需要。企业投资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收益,如果投资过后资金收不回来或者是收益很低,是企业不愿看到的。在投资时企业就不能盲目,财务管理人员要配合经营决策者对投资方案进行可行性研究,通过对投资项目财务可行性评价指标的测算,选出最优投资方案。在营运资金方面,煤炭企业要合理的使用资金,保证经营活动中各项资金需求,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尽量节约资金的使用成本。分配资金对企业而言也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把企业的收益全都分配出去是不合理的,必须遵循分配与积累并重原则,这样能够增强企业抵抗风险的能力,也可以提高企业经营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4.3 加强企业内部审计
企业财务管理在进行内部核算的同时,也要加强内部审计的监督。煤炭企业不仅要设立财务部门,还要单独设立一个审计部门,对财务部门做出的预算、核算、投资决策分析等进行监督和审核。审计部门要定期对财务部门进行检查,对不合理、不正确的提出疑问,并让财务部门进行改正,从而加强企业的内部审计制度,使各项经济活动的进行都能有序、合理。
4.4 增加研发支出
企业所得税法在研发支出方面给出了一定的税收优惠,煤炭企业应该抓住这项优惠措施,积极地研究一些科研项目,可以进行企业内部研究,也可以聘请外面的专家进行研发。研究开发在给企业带来税收优惠的同时,也能使企业不断的发展创新,开发出一些新技术、新工艺,从而给企业带来更大的效益。
煤炭企业管理 篇12
成本是价格的基础, 不论是研究煤电价格的矛盾、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煤炭企业环境治理水平, 还是煤炭资源如何开采, 这些都与煤炭产品的成本有着密切的联系。煤炭产品价格是否与成本配比, 煤炭产品成本是否完整可靠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经济体制、生产方式、物价指数、资源环境等的变化, 使得煤炭企业生产的各类成本费用的内容可能发生了变化。了解煤炭产品成本与相关因素的关系, 有助于对煤炭企业成本的管理控制及政策制定。
一、实证的研究设计
由于煤炭企业的数据取得较为困难, 加上很多中小企业管理不规范也并未进行成本的细分, 作为企业财务机密的成本数据, 大部分企业不会轻易透露, 因此难以找到煤炭企业真实事例以及数据的支持, 鉴于此原因, 本文选取煤炭行业的上市公司进行实证分析, 上市公司本身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这是因为上市的煤炭企业大多是煤炭行业的佼佼者, 占据主要地位。其成本费用变动与煤炭价格变动之间的长期关系可以代表整个煤炭行业的成本费用变动与煤价变动情况之间关系, 也可作为非上市股份公司的研究典范, 从而为煤炭企业成本核算、国家的宏观政策、煤炭企业自身成本管理提供决策参考。
(一) 样本的选择
煤炭行业是指从事煤田地质勘探、设计、基本建设、生产、设备制造、采购销售以及其他与煤炭相关的科研、教育、检测鉴定等活动的企事业单位统称 (2) 。本文的样本期间涵盖了2000年6月~2011年6月所有季度报告, 样本公司取自我国沪、深两市所有的煤炭行业上市公司。在初步选择样本公司后, 本文剔除了一些煤炭行业的上市公司:第一, 剔除了ST公司, 因为大多数ST上市公司和一般的公司相比, 因财务状况和业绩较差而不具代表性, 且该类上市公司容易出现财务状况或其他状况异常;第二, 剔除了部分数据缺失、数据无法获得的上市公司;第三, 考虑煤炭企业的上市时间跨度, 剔除刚上市的煤炭企业, 保证能实现本文对煤炭企业长期状态的研究, 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二)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本文数据来源主要通过国泰安CSMAR金融经济数据库、RESSET (锐思) 金融研究数据库和巨潮信息网网站;所使用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软件包括EXCEL、E-VIEWS6.0等, 其中, 基本数据由EXCEL软件处理, 平稳性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以及协整回归模型的建立等使用EVIEWS6.0统计软件。
煤炭价格应与煤炭产品的生产成本息息相关, 其中营业成本代表了产品的主要制造成本, 且在成本费用中, 大部分是可以追溯至煤炭产品, 形成营业成本的;余恕莲 (2010) 指出煤炭企业的期间费用中, 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占了主要的部分。由于财务费用变动不是很大, 本文着重分析管理费用, 且管理费用支出的大小, 直接影响着煤炭企业的经济效益, 可以衡量出一个煤炭企业成本控制水平的高低;目前我国矿山企业应缴的税费主要包括增值税、所得税、资源税和矿产资源补偿费。其中, 增值税和资源税占据了主要部分, 且资源税是煤炭行业有别于其他行业的税收, 故营业税金及附加的变动可以反映出我国煤炭行业的相关税收政策变动情况。
本文涉及的变量为:煤炭市场价格变动 (简记为price) 、营业成本变动 (简记为oc) 、管理费用变动 (简记为mc) 、相关税费变动 (简记为tax) 。选取了2000年6月~2011年6月的数据, 由于煤炭行业的特殊性, 煤炭市场价格的季度变动难以获得, 本文的煤炭市场价格由《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的分行业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中的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产品出厂价格指数代表, 通过对月度数据处理后得到煤炭价格相对上年该季度的季度变动情况。其中, 营业成本包括材料、工资、电力、折旧、井巷、维简、修理费、塌陷费、安全生产费用等;管理费用主要包括职工薪酬社保及福利费, 差旅、办公、会议及招待费, 摊销、租赁费等。营业税金及附加主要核算企业经营活动发生的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和教育费附加等相关税费。营业成本、管理费用、相关税费的数据来自上市公司的季度财务报告, 计算得到每个季度期间的营业成本、管理费用、营业税金及附加的金额相对上年该季度期间的变动情况。
为了消除时间序列中季节变动因素, 显示出序列潜在的趋势循环分量, 较真实反映经济时间序列的客观规律, 本文应用eviews6软件, 采用Census X12方法对price, oc, mc及tax进行季节调整, 分别记为price_sa, oc_sa, mc_sa, tax_sa同时, 为了消除数据的异方差性, 本文对经过季节调整的数据再取对数, 分别记为ln_price_sa, ln_oc_sa, ln_mc_sa, ln_tax_sa。
二、研究假设
本文通过探究煤炭价格变动与我国煤炭企业成本费用变动之间的相关性, 寻找解决存在于煤炭行业相关问题的方向。故以煤炭价格的变动为因变量, 营业成本变动、管理费用变动及相关税费变动为自变量, 分别提出以下假设。
煤炭企业确定煤炭产品的价格时, 应该考虑煤炭产品的生产成本, 煤炭价格的基本定价原则应是煤炭生产成本加上一定的利润。同样的其他条件下, 煤炭产品的生产成本越高, 煤炭产品的价格也就应该越高, 反之, 亦然。营业成本作为生产成本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充分代表了煤炭企业的煤炭产品的制造成本, 从理论上讲, 煤炭价格应随煤炭营业成本变动而变动, 进而考察煤炭企业的成本构成的合理性。
假设1:长期来看, 煤价的变动与煤炭企业的营业成本的变动存在正相关。
与假设1类似, 煤炭企业的期间费用也是煤炭产品的生产成本中的一部分, 通过上文, 我们知道财务费用一般不会有较大波动, 销售费用所占比重较小, 故本文将管理费用作为煤炭企业期间费用的主要部分, 认为应在煤炭定价时加以考虑, 但其此部分费用弹性较大, 企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以控制, 因此本文想研究一下煤炭价格的变动与管理费用的变动之间的关系, 进而考察煤炭企业的成本控制情况。
假设2:长期来看, 煤价的变动与煤炭企业的管理费用的变动存在正相关。
但与假设2不同的是相关税费 (如资源税) 更多的是由国家决定的, 对企业具有强制力, 弹性极小。目前, 我国还尚未采取从价计量资源税的方式, 但考虑到煤炭企业很可能将相关税收支出通过提高煤价的方式转移至下游。
假设3:长期来看, 煤价的变动与煤炭企业相关税费 (如资源税) 的变动存在正相关。
三、实证检验
(一) 平稳性检验
在进行协整分析之前, 必须对所有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 以确定序列是否平稳。本文采用ADF检验序列的平稳性, 滞后阶数通过EVIEWS软件中给出的AIC定阶准则, 在确定好最大滞后阶数p之后进行选择。本文的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由检验结果可知:在置信水平a=5%时, ln_price_sa、ln_mc_sa和ln_tax_sa平稳, 即ln_price_sa~I (0) , ln_mc_sa~I (0) , ln_price_sa~I (0) ;而ln_oc_sa序列是一阶单整, 即ln_oc_sa~I (1) 。
由ADF单位根检验的结果可知:ln_price_sa和ln_oc_sa不是同阶单整, 故不存在长期均衡关系, 即煤炭企业营业成本的变化无法解释煤炭市场价格的变化, 或者说, 即使两者之间存在某种关系, 这种关系也是伪回归, 而不是长期均衡的, 故拒绝了假设1。
(二) 协整性检验
本文中, ln_price_sa和ln_tax_sa及ln_mc_sa是同阶单整序列, 满足协整条件, 利用OLS对ln_price_sa和ln_tax_sa、ln_mc_sa进行协整回归, 回归方程及残差图 (见图1)
根据图像可以判断e含有截距项而不含有趋势项, 根据单位根检验结果如下表3:
根据P值可以看出, 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 残差序列是平稳的, 即不存在单位根。因而, ln_price_sa与ln_mc_sa, ln_price_sa与ln_tax_sa之间协整关系存在, 即煤炭价格变动和煤炭企业的管理费用变动、相关税费变动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 其中煤炭价格的变动与管理费用的变动是负相关;与相关税费的变动关是正相关, 故拒绝假设2, 接受假设3。
* (c, t, n) c代表常数项, t代表趋势项, n为滞后阶数
(三) 格兰杰因果检验
相关并不意味着存在因果关系,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法就是要检验两个变量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其检验思路是, 用当前的Y对Y的若干期滞后及X的若干期滞后回归, 然后检验X的这些滞后变量作为整体是否改善了回归结果,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要求进行一下两个回归:
然后根据不同的回归情形讨论因果关系。
通过协整检验了解到变量ln_price_sa与ln_tax_sa、In_mc_sa之间具有长期均衡关系, 然而, 许多经济变量有着相互的影响关系, 本文想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从统计上考察这种关系是单向还是双向的。检验结果见表4。
由表4以看出, 结果显示煤炭价格变动与管理费用的变动无因果关系。同时格兰杰因果检验的结果拒绝了相关税费不是煤价的格兰杰原因的假设, 接受了煤价不是相关税费的格兰杰原因的假设, 说明相关税费和煤价为单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 即相关税费的变化也会对价格产生影响, 并且是煤价变动的一个原因, 但煤炭价格变动不是相关税费变动的一个原因;最后
一组检验结果表明管理费用变动不是税收变动的原因, 但税收的变动却是管理费用变动的一个原因, 说明管理费用的弹性的确较大, 税收政策的变动也会影响到管理费用支出的范围, 当然可以非常明显的看出管理费用的变动不是相关税费变动的原因, 税收是具有国家强制力的, 由政府决定的, 因此其变动与企业的管理费用的变动自然无因果关系。
(四) 实证结果分析
总结来看, 煤炭企业的成本费用应作为影响煤炭价格的因素加以考虑, 但实证相关结果说明了其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1.实证结果表明煤价的变动与营业成本的变动无明显关系, 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有3个:第一, 煤炭价格的不合理, 即煤炭在定价时, 未能充分考虑煤炭产品的生产成本, 而是过多的受其他因素所影响;第二, 煤炭企业的成本构成不合理, 煤炭产品的报告成本与实际成本不同轨, 会计核算中可能存在着严重的成本缺失现象, 才使得煤价如此偏离成本;第三, 煤炭价格与生产成本对及运费的变动关系不确定, 需客户承担运费的货物运量是在不断变化的, 尤其是现在的运费较高, 也是导致煤价偏离生产成本的原因。
2.与预期相差最大的结论就是煤炭价格的变动与管理费用的变动成负相关的关系。这可能是由于以下2个原因:第一, 我国上市煤炭企业的管理费用披露可能存在不实, 未能将所有的管理费用进行披露, 政府可以加强此方面的监管力度;第二, 煤炭企业存在着成本管理的漏洞, 存在着管理费用滥用、过度浪费等现象, 管理费用中有部分成本是不应该真正分摊给煤炭产品的, 但却作为了煤炭产品成本的一部分。煤炭企业应加强煤炭企业成本控制, 防止超标支出, 对于异常支出的项目, 要查明原因, 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来降低此部分不合理的成本。
3.实证结果接受了假设三, 认为煤炭价格的变动受税收政策变动的影响, 并且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 相关税费的变动是煤炭价格变动的原因, 而煤炭价格变动不是相关税费变动的原因, 说明了煤炭企业很可能将相关税收支出通过提高煤价的方式转移至下游。本文着重分析资源税, 因为它代表了煤炭行业与其它行业不同的税收情况。对于资源税来说, 这一方面说明了我国的资源税仍不是从价计税的方式, 而是采取定额税率, 所以才会出现税负不受价格影响的现状;另一方面, 也为政府提供了政策制定方面的信息, 政府可以通过调整对资源税的征收, 来宏观调控煤价, 解决现存的一些“电”、“煤”等矛盾。
摘要:本文针对煤炭企业成本费用问题, 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对我国煤炭市场价格变动与各项成本费用变动情况进行分析, 探索煤炭市场价格变动和相关税费变动关系及变动原因, 为完善煤炭企业成本核算体系, 加强成本管理控制, 以及政府对煤炭价格、相关运输费用、税费等进行宏观调控提供依据。
关键词:煤炭价格,实证分析,成本核算,资源税
参考文献
[1]余恕莲, 吴革.企业成本理论与方法研究[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0年第一版.
[2]祝建梅, 聂锐, 杨彤, 刘珗.中国煤炭市场价格与CPI、PPI关系的统计检验[J], 统计与决策, 2010年第15期.
[3]潘省初.计量经济学中级教程[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年8月.
[4]本文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产品出厂价格指数数据来自RESSET (锐思) 金融研究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