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物流(通用12篇)
国际贸易物流 篇1
摘要:本文从物流成本的角度切入, 分析国际物流对国际贸易促进机制的影响。首先分析国际物流与国际贸易的发展现状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然后从三个角度应用抽象模型量化研究国际物流成本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关键词:国际物流,国际贸易,物流成本
自我国入世以来, 国际贸易与国际贸易发展蒸蒸日上,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促进世界经济趋于一体化, 国际贸易的发展促进了国际物流的产生和发展。而国际物流与国际贸易存在密切的关联, 国际贸易为国际物流提供了市场前景, 国际物流对国际贸易也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国际贸易中物流成本占很大的比例, 高物流成本一直阻碍着国际贸易的发展。我国政府和外贸部门越来越重视国际贸易中国际物流的成本, 为了解决国际贸易中存在大量物流成本的问题, 国家政府出台了很多有利于国际物流发展及降低物流成本的政策, 外贸部门以及行业协会也为国际物流的发展及其成本的降低略尽绵薄之力。可见, 国际物流对国际贸易促进机制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尤其是国际贸易中的物流成本问题。因此, 从物流成本视角来研究国际物流对国际贸易促进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的发展现状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国际贸易和国际物流随之不断发展, 中小型物流企业和贸易企业逐渐增加。而在实际情况中, 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的发展及经营中都存在较多的问题, 与此同时, 国际物流对国际贸易也有着促进作用, 为了更清晰的分析国际贸易对国际贸易促进机制,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的发展现状以及两者之间存在的关系。
1.1 国际贸易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后, 尤其是我国入世以来, 国际贸易的发展总体一直呈现稳定增长的态势。近年来, 由于受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和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我国国际贸易进出口的增长速度较慢, 人民币升值对进出口贸易也有巨大的影响。由于我国国际贸易企业主要以中小企业为主, 国际贸易企业主要存在的问题是企业规模普遍偏小, 市场占有率较低, 从而导致中小型国际贸易企业的国际核心竞争力较低, 无法与大型贸易企业相抗衡。总而言之, 迄今我国国际贸易企业仍呈现小、多、散、乱、低五个特点,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再加上我国贸易企业的基础设施较差, 缺乏先进的人才, 缺少信息化的管理与交流平台, 没有良好的管理体系和法律法规。这些因素都制约着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信息化科学技术的推进要求我国国际贸易运用高效的管理方法来经营贸易业务, 科学合理的有效配置一切人力物力资源, 实现信息化管理技术, 而贸易企业的规模与资金的不足, 也限制了国际贸易从传统管理方式向信息化管理方式推进的进程。总而言之, 虽然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呈现持续稳定增长的态势, 但其管理方法和资源配置的不合理也导致了经营效益较低, 满足不了国际贸易集团的需求。
1.2 国际物流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与国际贸易相比, 国际物流的发展速度较为迅速。国际贸易的发展加速了国际物流的发展, 为国际物流提供了大量的国际市场和潜在的国际市场。在经过近些年来激烈的竞争后, 我国国际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了显著的提高, 国际物流的市场前景十分开阔, 为物流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国际物流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很多问题, 由于我国国际物流的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 尚不成熟, 还需要进一步的发展。目前, 大部分国际物流公司都属于中小型企业, 无法形成规模经济, 增加了国际物流企业的固定设备及运输成本, 也加大了物流成本。再加上我国国际物流企业比较散乱, 没有合理的经营管理, 浪费了大量的有效资源, 使得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出现闲置, 也增加了国际物流中的成本。物流的运输线路、运输时间以及运输费用还没有达到最优配置, 将运筹学理论知识应用于运输线路的设计与选择, 不仅有利于节省时间, 也降低了物流成本。在加上信息化进程的加速, 国际物流在运输线路与运输货物仓储方面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可以有效的利用运输仓库, 降低了仓储成本, 同时也降低了物流成本, 改变国际物流中成本居高不下的状态。综上可知, 国际物流拥有大量的市场及其潜在市场, 而物流在运输配置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 严重影响了国际物流企业的发展, 如何解决这些制约国际物流企业发展的因素, 确保国际物流企业能够高速健康的发展是我国有待研究的重要问题。[1]
1.3 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的关系
在国际贸易中, 物流成本在总成本中占有较大的比重, 可见, 物流成本对国际贸易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首先, 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之间存在密切的供需关系, 国际贸易需要国际物流支持, 国际物流需要国际贸易为其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 两者相辅相成, 互相促进。其次, 国际贸易与国际贸易之间存在共同的利益, 国际贸易的发展可以扩大国际国际物流的市场及其潜在市场, 从而促进国际物流的发展;同理, 国际物流的发展也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两者的利益相互关联, 不可分割。还有, 国际贸易的贸易成本与国际物流的物流成本之间存在正向效应, 贸易成本与物流成本之间呈正相关性, 两者同增同减, 相互影响, 相互联系。在国际贸易中, 物流成本在贸易成本中占有很多的比率, 物流成本直接影响贸易成本, 物流成本的降低不仅降低了贸易成本, 也提高了国际贸易的运作效率。从而, 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因此, 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之间存在密不可分和相互促进的关系。[2]
2 国际物流对国际贸易促进机制——物流成本
2.1 国际贸易的物流成本
国际贸易中的物流成本主要包括:基础设备固定成本、货物流通过程中的成本以及货物附带设备的成本、物流过程中的信息成本和其他相关成本。从整体上说, 国际贸易物流成本主要有库存成本、运输成本和管理成本三种。[3]
2.1.1 库存成本
库存成本是贸易过程中引发的库存和保管货物的成本, 它包括配送转移、运输装卸、存储管理等仓储方面的成本、货物质量保证和税收成本、库存货物资金利息等成本。这里把货物资金利息作为库存成本的原因在于统一降低物流成本和加快资金周转两个不同的概念。需要注意的是, 当货物仓储堆积而货物贬值所亏损的成本, 也应包含在库存成本。
2.1.2 运输成本
运输成本一般包括空运、海运和公路等运输方式的运输费用。国际贸易必然产生运输费用, 而且由于地理条件和运输工具等影响, 很多贸易成本中含有大量的运输成本, 因此运输成本也是国际贸易物流成本中一个重要的部分。但一般运输成本属于机械化为主的成本, 比库存成本容易核算。
2.1.3 管理成本
从广义上说, 管理成本就是物流企业相关业务管理部门处理国际贸易中的物流所耗费的管理性成本。从狭义上说, 管理成本就是贸易过程中物流企业相关管理部门对物流过程的监管以及对货物的审查等。一般管理成本是三类物流成本中最复杂的一类, 某些情况下可能很难对其准确考核。
2.2 国际物流成本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2.2.1 物流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引发国际贸易
厂商的目的是利润最大化, 若产品进行国际贸易可获得更多收益, 那么厂商便会把目光投向国外市场。现假设某种产品A在国外市场的价格为P1, 在国外市场销售可得利润R1;而产品A在国内市场的价格为P2, 销售利润为R2, 则产品A在两个地方销售的利润差额
这里C1和C2分别为产品A在国内和国外销售的成本。而单位商品总成本C是产品A的生产成本、商务成本和物流成本的累计, 为了单独研究物流成本, 假设C=F+L, 其中L为产品A的物流成本, F为其他成本, 则有
这里δ是差额符号。若δP>δF+δL, 则r>0, 表明产品A在国外销售比在国内销售具有更高收益, 于是厂商便会将产品A转移到国外进行销售, 于是便引发国际贸易。
当然, 当产品A在国外的价格大于国内价格, 即P2>P1时, 厂商会更愿意地将产品投向国外市场;而当产品A在国外价格不大于国内价格时, 厂商便会关注两地销售成本大小, 而一般产品A在国内生产因此其生产成本恒定, 而商务成本在一般情况下也不会发生很大改变, 因此假设δF=0, 于是厂商便会将目光对准产品A的物流成本。因此无论产品价格如何, 只要国际物流成本比国内物流成本低, 那么国际贸易便可以顺利进行。
2.2.2 物流成本影响国际贸易伙伴的选择[4]
一般而言, 在贸易中某一国进口另一国的产品, 基本从两个方面进行选择:第一, 同种质量的产品肯定会以价格最低者为优先;第二, 在产品运输及管理过程中必然引发物流成本, 因此该国必然会选择物流成本低的一国。综合这两点, 在国际市场上该产品的价格实际差别不大的条件下, 贸易国就会从地理位置上进行考虑, 力图选择物流运输成本最少的一国进行交易。因此在这个层面上, 我们认为国际物流成本对国际贸易伙伴的选择具有重要影响。不仅在双方进行国际贸易, 多国进行国际贸易时物流成本仍是产品进口国慎重考虑的一个重要方面。
物流成本影响贸易伙伴的选择还表现在国际贸易的转移方面, 下面用数学原理进行解释这一点。设A国生产一种产品a并出口到B国, a在B国的价格为P, a的生产成本为FA, 出口到B国所需物流成本为LB, 则A国获得利润为
由 (3) 可知当且仅当P>FA+LB/Q时国际贸易才能进行。同理A国出口产品a到C国, 在C国价格也为P, 但C国的物流成本LC比LB小, 那就意味着产品出口到C国能获得更多收益, 于是A国必定选择更多产品a出偶倒C国。从这里可以看出, 国际贸易成本的变化可能会导致贸易发生转移。
2.2.3 物流成本对国际贸易量有重要影响
储存费用是国际物流成本中的一个重要元素, 一般一国向国外市场进口产品时都会以最优进口数量为准, 不仅达到物流运费和储存费用最低, 而且库存货物储存费用也要达到最低。由西方经济学原理可知, 商品需求量与价格成反比, 当物品在国际市场上销售时也必须符合这种规律。若某一国存有两个国家进口的价格不等的同质商品, 则消费者肯定会选择价格低的一方。因此该国在国际市场进口商品时也一定会考虑价格低的一方。
假定某消费国对产品A的需求函数为Q=Q (P) , 并假设该商品的价格变化是由于物流成本变化而引起的, 于是有物流成本引起产品A需求量的变化为:
其中Ed表示产品A的需求价格弹性, 其值为负值, 因此产品A需求量与物流成本之间成反比, 即物流成本的增加会导致产品A的需求量减少, 反之亦然。而国际贸易量对物流成本的弹性则是关于L的函数, 即:
综合以上三点可知, 物流成本是国际物流对国际贸易促进机制的重要影响因素, 贸易出口方若要增进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 应努力采取措施使物流成本降低。
3 结语
本文首先对国际物流和国际贸易的现状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定性分析, 然后从抽象量化角度, 从三个方面研究了物流成本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结果发现:第一, 无论商品价格如何, 厂商都会将该产品投向物流成本较小的一方;第二, 物流成本使国际贸易发生转移, 一般都会转向物流成本较小的一方;第三, 物流成本与国际贸易量成反比。
参考文献
[1]程维.浅析国际物流成本控制对国际贸易的影响[J].技术与市场, 2009 (12) .
[2]李永生, 张丽芳.国际物流成本对国际贸易的影响[J].特区经济, 2006 (5) .
[3]戎梅.我国单位物流成本对国际贸易的影响[J].商业经济, 2011 (1) .
国际贸易物流 篇2
1.1有利于国际贸易成本的降低
物流行业的现代化发展,让越来越多的信息技术融入到物流行业中,这对于国际贸易活动成本的减少有着重要的作用,也让各个国家之间的贸易活动运输难度明显下降。
国际贸易活动是跨地区或者跨国家的经济活动,商品在不同的国家之间交流,与同国家之间交流有着较大不同。
不同国家具有不同的物流模式,这也使得现代物流行业技术难度较大。
但是,在现代物流的发展大环境下,物流工具与设备得到更新,条形码技术的统一化,使得现代物流发展问题得到解决,国际贸易因此而变得快捷起来。
美国的物流业发展比较成熟,其具有较为完善且高效的供应链管理制度,货物从订单设定到发送只需要两三天的时间,这足以说明现代物流对于国际贸易发展的作用。
1.2有利于国际贸易多元化发展
现代物流行业的运输模式具有多样性,运输模式的品质对于物流系统的正常运行有着直接影响。
现代物流业主要是利用全球化联运以及分段式运输为主要模式。
全球联运模式的出现,给国际贸易活动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国际化的多式运输,就是运用多种运输工具开展的混合运输,方便可靠。
一般来讲,国际运输是以集装箱运输为主,货容量大,运输安全。
不同的运输模式可以满足不足的国际贸易货物,有利于满足国际贸易的多元化需求,促进国际贸易的多元化发展。
1.3有利于国际贸易联系加强
国际贸易的升级发展,需要与之相配套的物流行业也快速升级。
现代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大大提升了国际贸易的交易量,也加大了国际贸易信息量的传递,给相关国家贸易时效性的提高带来了动力。
现代物流行业中所应用的高级讯息技术,使得国际贸易物流的操纵流程更加完整,促进了国际贸易中物流运行周期缩短,提高了物流速度,加大了国际贸易的便捷性,从根本上加大了国际贸易量的增加。
物流的现代化发展,让国际贸易联系逐渐密切,发展潜力得到开发。
2我国发展现代物流的对策
2.1加快我国物流行业与国际物流接轨
在国际贸易快速发展的今天,要促进我国物流行业的跨越式进步,使之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就要对物流企业的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创新物流企业的供应链。
加大物流行业的变革力度,做好流行行业的升级,对部分物流业务进行组织与重新定义,以此来提高物流行业的服务质量,降低流行的运行成本。
另外,物流企业要对物流服务的系统进行更新,以互联网为平台进行创新型物流系统的建立,从而提高物流行业的供应能力。
丰富物流企业的经营模式,对物流经营的范围进行扩大,结合国际贸易活动的多种需求,进行物流服务内容的改革。
明确国家物流行业发展的标准,制定属于每一个物流企业的发展规划,有利于物流企业顺应社会的发展趋势,更能让我国的物流体系与世界国际化的物流体系和谐统一。
2.2加强物流行业的政策扶持力度
要促进我国物流行业的现代化发展,国家的政策支持是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
国家应当加大物流市场发展需求,以科学的调查结果为依据,对物流业的土地应用问题,税收问题进行有效审核,将企业发展的问题如实地反映给上级。
国家相关部门应当在物流企业的税收问题上给予优惠,从而降低相关物流企业的运行成本。
在物流企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对于我国物流行业发展急需的机械设备进口,要适当地减免关税,通过政策支持,让物流的现代化发展更加稳妥。
2.3加大现代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
就目前来看,我国还没有专门针对物流专业人才进行培养的教育系统。
虽然部分高等院校设立了物流管理专业,但学校内部教育思想的落后,使得培养出的人才并不能满足社会对于物流专业人才的需求,影响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我国的物流行业缺少高端人才,面对这样的情况,教育部门应当鼓励学校针对物流行业的发展,设置更加细化的专业,并将计算机或者电子商务课程融入到物流专业课程体系中。
只有这样,才能让物流专业人才具有综合性与实用性。
从物流企业来讲,物流企业的管理部门要针对企业的发展实力与需求,从现代物流行业发展良好的国家请一些专业人士,在企业内进行一线培训,传递先进的物流思想与方法,让在职物流员工意识到丰富的物流管理模式。
社会更要结合物流行业的发展需求,建立满足物流探究需求的相关机构,吸引物流行业的行家聚首,讨论物流行业的发展方向与问题。
做好现代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是促进现代物流服务于我国国际贸易活动的关键一步。
3总结
综上所述,发展现代物流业,是让我国具有国际贸易能力的重要实践。
现代物流对于一个国家的国际贸易能力有着直接的影响,具有物流支持,才能促进商品交换行为的有效完成。
现代物流中的国际贸易研究 篇3
【关键词】现代物流;国际贸易;物流业
伴随现代科学技术与世界经济的发展,全球一体化进程正不断加强,对外贸易已成为我国社会建设的主要形式,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同时伴随世界经济的发展与进步,现代物流作为一类先进的物流组织与管理手段,正被应用于各国的对外贸易进程中。可以发现现代物流与国际贸易之间的关联深厚,要研究我国国际贸易,就需从二者之间的联系作为研究出发点,详细探究现代物流发展局势下我国对外贸易的策略方法。
一、现代物流与国际贸易之间的关联分析
国际贸易是国际物流产生与进步发展的重要助力,而国际物流则是现代物流的主要构成部分。国际物流是国内物流的向外延伸概念,其指的是货物跨越国界限制,在两个及其以上的国家地区进行货物转移的国际化贸易活动。可以发现国际物流就是国际贸易内容的组成部分,只有国际贸易服务的需求,才能相应进行国际物流活动。因此,若没有国际贸易与商品在不同国家、地区间的流动需求,相应的国际物流活动也就不会存在。因此国际贸易是推动国际物流诞生的关键动力,而相应的国际物流也是实现国际贸易活动的重要途径。
而现代物流作为一套涉及从原材料运输到最终产品销售的全过程物流供应链,国际物流是其发展运作的关键途径措施,由于现代物流跨区域的特征要求其能进行跨越国界的长距离物流运输,国际物流就成为现代物流运作的关键环节,负责现代物流中各项货物的运输配送任务。国际贸易与现代物流因为国际物流的联动关系,二者之间也存在着相辅相成的联系。一方面国际贸易推动现代物流的产生发展,国际贸易货物流动的需求也是现代物流进行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现代物流也对国际贸易的结构带来巨大影响,推动其贸易品种从各类初级产品向高加工的精密产品方向转变,推动国家贸易质量与市场的发展进步。
二、我国物流业发展现状与机遇研究
虽然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与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蓬勃迅速,但目前我国的物流行业受制于传统体制与观念,相应的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不够完善,各类物流管理技术水平也不到位,加上企业对物流工作的认知不足等因素影响,当前我国的物流行业发展缓慢,急需新的技术理念的引入,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则相应为我国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机遇。
一方面我国已具备发展现代物流业的经济条件与市场环境,随着我国买方市场的逐步形成建立,对自身物流进行高效管理并降低物流成本费用,已成为我国大部分企业的共识与目标,企业需要相应的专业物流技术与服务。而且我国的交通基础设施与物流条件历经多年建设发展,已具备在铁路、公路等运输体系中进行现代物流发展的条件。
另一方面在国家政策方面中政府多个部门也开始着手研究、制定现代物流发展的制度规划,并提出强化对交通枢纽、口岸地区等区域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方案。同时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例如北京、上海等城市的经济条件与交通环境历经发展已具备较好的规模,适宜开展现代物流业的建设推广。
三、我国国际贸易进行现代物流发展的对策措施
1.将现代物流与信息平台做对接
国际贸易中的现代物流发展不再是单一的企业运作问题,其需要企业与商家共同关注物流行业,通过信息平台的交流传播带动物流行业的整体工作水平提升。首先需要物流企业正确认知现代物流的重要性,积极运用各类传媒平台进行企业物流宣传,以此通过传媒信息方式做企业宣传与信息沟通。其次基于信息技术建立现代化的物流操作平台,将信息技术与物流行业做高效结合,依托现代信息与互联网技术,通过其信息平台实现对货物流通的远程管理与操控,以此提升物流企业的管理水平与经济效益。
2.强化现代物流管理与服务水平
国际贸易进行发展流通的关键在于物流,只有相应畅通、高效的物流渠道才能确保国际贸易活动的有序开展。因此物流企业在进行现代物流发展时,应将高质量的物流管理与服务工作放在首位。相应开拓企业的国际物流渠道与对象,并就其物流服务做专门培训,以此提升物流企业的核心市场竞争力,以取得在国际贸易市场中的一席之地。
3.推动现代物流标准制定工作的开展
现代物流业的有效运行与其物流标准关联密切,国家有关部门应及时针对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需求,进行现代物流标准体系的建立工作,以尽快推出诸如物流信息代码、报文格式标准等物流标准。同时注意将其物流标准与国际贸易相关标准规范作对接,以此为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提供标准规范,带动其在国际贸易活动中的发展进步。
四、结束语
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建设是提升我国国际贸易水平与社会经济的重要措施,现代物流行业的建立将能有效支持国际间的货物运输流通,为国际贸易发展提供关键支持。因此,需要我国针对此进行具体的推动发展,以带动国家物流业的进步提升,促进我国国际贸易能力的优化。
参考文献:
[1]张宁.浅析现代物流对国际贸易发展的影响[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0,01:97-98.
[2]蔡虬.我国国际贸易发展中现代物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技展望,2016,15:292.
作者简介:
国际物流与国际贸易 篇4
国际物流可以实现各国之间的贸易活动,为国际贸易和跨国经营服务,它以最佳的方式和途径,以最小的费用和风险,保质、保量,适时地将货物由一国的供方运输到另一国的需方;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效益,使国际贸易更能迅速地完成。
1 国际物流与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
所谓国际物流,就是组织商品在国际间的合理流动,也就是发生在不同国家之间的物流,各国之间的相互贸易最终要通过国际物流来实现。其总目标就是为国际贸易和跨国经营服务,即选择最佳的方式和路径,以最低的费用和最小的风险,保质、保量、适时地将商品从某国的供方运送到别的一个国家的需方。
1.1 国际贸易是现代国际物流产生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全球贸易一体化”和“物流无国界”的新趋势对现代物流也提出了迫切需求。物流企业必须向着规模化、网络化方向发展,才能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实践证明,国际物流作为国际贸易的工具和桥梁,必须最大限度地打破地域和国界限制,以求最大限度的降低国际物流成本。国际贸易是国际物流生存的前提和基础,国际贸易发展的速度和规模决定着国际物流发展的速度和规模。
1.2 国际物流的高效运作是国际贸易发展的必要条件和支撑
目前全球跨国的生产和贸易总值约占全球贸易量的50%,它们伸向全球的触角就是现代物流业。我国目前与物流相关的年总支出有19,000亿人民币,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为20%左右。现代物流业对提高产、供、销、运的整体经济效益、推动世界经济和贸易的发展作用是无法估量的。现代物流的发展,为国际贸易带来三方面的优势,即降低国际贸易的总体成本、提高其核心业务上的竞争力、降低在贸易活动方面的投资。
2 国际物流体系的组成
国际物流体系由以下几个基础系统组成:①运输系统。国际货物运输是国际物流系统的核心。国际运输主要是运输方式的选择、运输单据的处理,以及投保等方面。国际运输方式很多,如陆、海、空等,环节多、涉及面广、手续繁杂、风险大、成本高、时间性强等特点。②仓储系统。商品的储存和保管使商品在其流通中处于一种相对停滞状态,这种停滞是国际物流完全必要的,是国际物流的基础条件。它主要是在各国的保税区、保税仓库、海关监管仓库、堆场进行的,主要涉及保税制度、保税仓库、堆场建设等方面。从物流角度看,应尽量减少储存时间、数量,加速货物和资金周转,保证客户需要,实现国际物流的高效率运转。③商品检验通关系统。商品检验通关是国际物流系统重要的系统,商品检验证和通关文件也是议付货款的重要单据之一。在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中,一般都订有商品检验条款,其主要内容有检验时间与地点、检验机构、检验证明、检验标准与检验方法等。④流通加工系统。流通加工是国际物流中具有特殊意义的物流形式,其作用是使商品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主要在出口工厂、保税区和保税仓库进行。它反映了一个物流供应商的综合科技文化水平。⑤信息系统。国际物流信息的主要内容包括进出口单证的操作信息、支付方式信息、客户资料信息、市场行情信息等,特点是信息量大、时间性强、交换频繁。信息的作用,是使国际物流向更低成本、更高服务、更大量化、更精细化方向发展,许多重要的物流技术都是靠信息才得以实现的,国际物流活动的每个环节都要以信息支撑。国际贸易中EDI 的发展是一个重要趋势,强调EDI 在国际物流系统中的应用,建设国际贸易和跨国经营的信息高速公路,适应国际多式联运和“精细物流” 的要求,是国际物流信息系统发展的方向。
3 高效的国际物流系统成为国际贸易持续发展的保证
国际物流是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并已成为影响和制约国际贸易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之间存在着非常紧密的关系。实践证明,国际物流作为国际贸易的工具和桥梁,必须最大限度地打破地域和国界限制,以求最大限度的降低国际物流成本。一方面,国际贸易是国际物流生存的前提和基础,国际贸易发展的速度和规模决定着国际物流发展的速度和规模。另一方面,国际物流的科学化、合理化又是国际贸易发展的有力保障。物流对国际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在跨国公司的扩展上得以验证。目前全球跨国公司约4.5万家,其生产和贸易总值约占全球贸易量的50%,它们伸向全球的触角就是现代物流业。“即时供应”(just in-time)和“零库存”(zero inventory)成了企业永远追求的目标。我国目前与物流相关的年总支出有19000亿人民币,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为20~25%,我国对外贸易的物流成本占集装箱交货价格的15~25%。现代物流由于服务深度、流程长度、覆盖广度的不断增加,对提高产、供、销、运的整体经济效益、推动世界经济和贸易的发展作用是无法估量的。
3.1 国际物流是对外贸易的必要条件
世界范围的社会化大生产必然会引起国际分工,任何国家都不能包揽一切生产活动,而需要国际间的合作。国际间的产品和物资流动是由商流和物流组成的,前者由国际贸易机构按照国际贸易程序进行,后者由物流企业按照各个国家的生产和市场结构完成,为了保证它们之间的衔接,就必须开展优质的与现代对外贸易相适应的现代物流。只有物流工作做好了,才能将国外客户需要的商品适时、适地、按质、按量、低成本地送达,从而提高本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促进对外贸易。现代物流已成为影响和制约对外贸易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
3.2 国际贸易促进国际物流业的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处于恢复重建工作的需要,各国积极研究和应用新技术、新方法,促进生产力迅速发展,世界经济呈现繁荣兴旺的景象,国际贸易发展得极为迅速。同时由于一些国家和地区资本积累达到了一定程度,本国或本地的市场已不能满足其进一步发展的经济需要,加之交通运输、信息处理及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出现了为数众多的跨国公司。跨国经营与国际贸易的发展,促进了货物和信息在世界范围内的大量流动和广泛交换,物流国际化成为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从而对国际物流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
①质量要求。对外贸易的结构正在发生着巨大变化,高附加值、高精密度、高精细商品流通量的增加,对现代物流工作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对外贸易需求的多样化还造成了物流的多品种、小批量化,这就同时要求现代物流向优质服务和多样化发展。
②效率要求。对外贸易的集中表现,就是合约的订立和履行,而对外贸易合约的履行是由国际物流活动来完成的,这就要求通过高效率的现代物流来履行合约。从输入方面的国际物流看,提高物流效率最重要的是如何高效率的组织所需商品的进口、储备和供应。也就是说,从订货、交货,直至运入国内保管、组织供应的整个过程,都应加强物流管理。根据国际贸易商品的不同,采用与之相适应的巨型专用货船、专用泊位以及大型机械等的专业运输等等,这对提高物流效率起着主导作用。
③安全要求。国际物流所涉及的国家多,地域辽阔,在途时间长,受气候条件、地理条件等自然因素和政局、罢工、战争等社会政治经济因素的影响。在组织国际物流,选择运输方式和运输路线时,要密切注意所经地域的气候条件、地理条件,同时还应注意沿途所经国家和地区的政治局势、经济状况等,以防止这些人为因素和不可抗拒的自然力造成对货物灭失和损害。
④经济要求。国际贸易的特点决定了国际物流的环节多,备运期长。在现代物流领域,控制物流费用以降低成本具有极大的潜力。对于现代物流企业来说,选择最佳物流方案、提高物流经济性、降低物流成本、保证服务水平是提高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⑤信息化要求。随着EDI技术的成熟以及国际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国际贸易的运行、管理、效率都产生了质的飞跃。这就要求现代物流必须实现信息化,加强网络意识,提高工作效率,并及时做好国际货物的运输工作。
总之,国际物流必须适应国际贸易结构和商品流通形式的变革,向国际物流合理化方向发展。
4 建立以服务国际贸易为导向的现代物流体系
根据国际贸易的发展现状,在国际贸易活动处于信息化、现代化的新环境下,国际物流体系得构建应具备以下几个要求:
4.1 快速反应
物流服务对国际供应链的上下游物流需求的反应要求越来越高,前置时间与配送时间越来越短,物流速度越来越快。
4.2 功能集成
物流系统着重于将物流与供应链的其他环节进行集成,比如:物流渠道与商流渠道的集成、物流渠道之间的集成、物流功能的集成、物流环节与制造环节的集成等。
4.3 系列服务
物流系统除强调物流服务功能的恰当定位与完善化、系列化及传统的储运、包装、流通加工等服务外,还在外延上扩展至相关市场调查与预测、物流方案的选择与规划、库存控制策略建议等增值服务,在内涵上提高服务对决策的支持作用。
4.4 规范作业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国际物流系统强调功能作业流程、作业运作的标准化和程序化,使复杂的作业变成简单的易于推广与考核的运作。
4.5 整体最优
国际物流系统从系统角度统筹规划各种物流活动,处理好物流活动与商流活动及公司目标之间的关系,追求整体活动的最优化。
4.6 流程自动
现代国际贸易物流自动化是指运送规格标准、仓储、货箱排列装卸、搬运等按照自动化标准作业、商品按照最佳配送路线等。 国际贸易物流系统是连结生产和贸易领域,使时间和场所产生效益的设施,提高物流运作效率是降低流通成本的关键所在。物流系统又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制造、配送、国际运输体及电子商务与信息技术的整体结构,企业类型也是形形色色。
在全球经济步入了后金融危机的复杂时期的今天,能真正服务好国际贸易的现代国际物流体系的地位日趋重要,发展现代国际物流服务已成当务之急。一个多功能、全球化、高专业度、能高效低能耗运作、能为不同贸易需求提供科学、合理服务方案的现代物流供应商,肩负着完成商业贸易的重要使命,在国际贸易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和作用。
摘要:国际物流是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并已成为影响和制约国际贸易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国际物流与国际贸易之间存在着非常紧密的关系。要实现国际贸易,完成把商品从一国运送到另一国指定的地点并交给客户,必须实现国际物流。国际物流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国际贸易的环境,建立以服务国际贸易为导向的现代物流体系,将会为国际贸易提供各种便利的条件,使国际贸易得到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国际物流,国际贸易,物流体系,发展
参考文献
[1]代湘荣.国际物流[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杨长春.论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的关系[J].国际贸易,2007,(10):22-25.
国际贸易物流 篇5
摘 要:20世纪50年代以后,特别是90年代以后,国际间的经济交往越来越活跃,交易水平和质量要求也逐渐提高,同时随着国际分工的细化,加速了国与国,地区与地区之间国际贸易的发展,也使国际物流从国际贸易中分离出来。对我国国际物流进行详细分析,并结合国际上的先进经验,分析国际物流的发展,对国际贸易带来的促进作用,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国际物流;国际贸易
1 世界上其他国家国际物流产业发展的经验
1.1 产业基础较好,布局合理,集约化、社会化程度高
发达国家自身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先进,物流装备又实现了信息化、自动化,这些都为物流产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各国政府较早便开始对全国物流园区(城市物流与货运中心)建设进行统筹规划,拟建设各种城市物流与货运中心。实践证明,港口城市物流与货运中心模式不仅能达到物流经济快捷高效的目的,而且能缓解对城市交通和环境的压力,为地区经济的繁荣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1.2 物流配送专业化,配送方式现代化
共同配送是经长期的发展和探索优化出的一种追求合理化配送的配送形式,也是美国、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采用较广泛、影响面较大的`一种先进的物流方式,它对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电子物流已成为21世纪国外物流发展的大趋势,它可以在线跟踪发出的货物,联机实现投递路线的规划、物流调度以及货品检查等。一方面电子物流的兴起,刺激了传统邮政快递业的需求和发展;另一方面,新兴的快递业发展迅猛,触角伸向全球各地。
1.3 国际物流企业向集约化、协同化、全球化方向发展
国外物流企业向集约化、协同化方向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大力建设物流园区;二是物流企业兼并与合作。
国际物流市场专家们认为,世界上各行业企业间的国际联合与并购,必然带动国际物流业加速向全球化方向发展,而物流业全球化的发展走势,又必然推动和促进各国物流企业的联合和并购活动。新组成的物流联合企业、跨国公司将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及时准确地掌握全球物流动态信息,调动自己在世界各地的物流网点,构筑起本公司全球一体化的物流网络,节省时间和费用,将空载率压缩到最低限度,战胜对手,为货主提供优质服务。
2 我国国际物流产业创造增值国际贸易方法分析
作为我国的国际物流企业,在坚持国家的政策和法规的同时,还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实施一定的策略,加强合作,才能在国际物流中发挥作用,创造更多的增值国际贸易。
2.1 提高核心竞争力,重视积累经验和运用先进技术
现代物流理论认为,现代物流服务的核心目标是在物流全过程中以最低的综合成本满足顾客需求。发展第三方物流服务业务,可以不需要拥有多少设施和装备,就像多式联运经营人一样,更多的是进行策划、组织和管理。国际物流企业应着手提高其核心竞争力。企业要不断审视自身发展的管理理念,不断地总结物流管理经验,提高综合服务水平,加强连锁企业内部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设和管理,以实现物流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和集成化为最终目标。
2.2 着力推进物流标准国际化,整合国际物流资源
物流标准化已经好似全球物流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的有力武器,我国物流业在物流标准化方面还相对十分落后,实现物流标准化的国际化已成为我国物流企业开展国际竞争的必备条件和资格。
物流资源整合的结果往往是有限的资源向具有网络化、系统化方向的少数极具竞争力的经营者集中,相当多数的经营者将成为网络化、系统化物流经营的同盟者,或者是在激烈的竞争中寻求适应自身能力的物流市场补缺者。
2.3 投资发展专业物流,合资发展国际物流业务
有条件的大型制造企业可在为其产品营销提供物流服务的基础上,通过完善功能和拓展业务,发展专业化物流,并在达到规模效益后向社会化物流发展。大型制造企业也可利用现有储运企业的资源,以合资合作或兼并等方式发展专业物流公司。只有更加专业化,才能形成规模经济,形成更高的劳动率,这样不但节省了企业运营成本,减少了社会拥挤,节约了能源,保护了环境,还使企业能更专注与自身的核心竞争力,集中发挥自己的特长,创造了更多的增值国际贸易。
2.4 优势互补,提升整体性供应链竞争力
传统的管理模式,习惯将组织分成一个一个的部门,这种管理方式容易引发部门间的冲突,而在新形势下,不仅仅在企业内部,在企业外部的供应链企业上,也同样需要共同看作时一个生命整体,要整体协调供应链上的各个企业,形成最终的供应链的竞争力,从而获得最大的效益。
2.5 推进集装箱化运输,发展国际贸易运输
伴随着国际货物流通过程,货物运输方式,货物贸易结构以及货物运输经营方式的多样化,注重物流成本,物流服务和物流时效的集装化运输和国际多式联运,打破了行业界限,减少中间环节,可以在提高运输效率的同时提高货运质量。
国际货运代理业的发展程度关系着国际贸易运输的发展程度。航运业的实际承运人也在不断向全球物流经营人转变,不断创新服务,不断推出“新产品”,不但要做传统的代理人业务,而且要敢于从事当事人业务,开展国际多式联运业务,以国际多式联运为中心进行延伸服务,拓展现代物流服务,做到有个性,有特色,有优势,胜人一筹。
参考文献
[1]谢真珍.国际物流的发展对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经济的作用探析[J].现代经济信息,,(19).
国际贸易物流 篇6
关键词 物流成本 美国 中国 途径
目前,各国物流学术界和实务界将物流总成本简要概括由三部分组成:即运输成本、存货持有成本和物流行政管理成本。由于欧美等发达国家对物流成本的研究工作非常重视,在连续进行调查研究与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物流成本资料收集系统,并将各年的资料信息加以对此分析,以便随时掌握国内物流成本变化情况以供政府和企业决策参考。
一、美国物流成本计算方法
美国的物流专家RobertV.Delaney先生认为,物流就是对处于运动和静止过程中的存货的管理,并据此提出,物流总成本由运输成本、存货持有成本和物流行政管理成本三部分组成,即:
物流总成本=运输成本+存货持有成本+物流行政管理成本
显然,这一计算公式,是基于物流管理活动的基本功能来考虑的。它为美国及其他国家的企业进行物流成本管理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参照体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运输成本包含了几种常见的运输方式所产生的成本,同时还包含了货运代理成本和与发货人相关的成本。与发货人相关的成本包括货主企业运输管理部门的运营费用和货物装卸费用。公路运输费用占了运输成本的大部分。
存货持有成本不仅包括通常所说的仓储成本、残损、人力费用,同时也包含了存货的税费、保险费以及由于存货的过时和贬值所引起的机会成本。另一个重要的费用就是利息,它是由于存货占压的资金所产生的利息费用,其中:
利息=商业汇票贴现率×库存总金额
把库存占压的资金利息加入物流成本,这是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费用计算的最大区别,只有这样降低物流成本和加速资金周转速度才能从根本利益上统一起来。
物流行政管理成本,则是按照全部物流成本的4%来计算的,即:
物流行政管理成本=(存货持有成本+运输成本)4%
这个4%的比例,则是一个经验值,大体上符合美国现在的实际情况。
二、我国物流成本现状:物流成本居高不下,损失巨大
我国的物流起步较晚。目前,物流成本管理应用的研究工作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建立专门的物流成本核算体系,缺乏规范的核算,但近几年有不少企业已在探讨和摸索,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果。国外咨询公司如麦肯锡、埃森哲、美世顾问等调查中国物资市场后得出的结论是:中国物流还是处于初级阶段,基础设施、服务模式和运作观念落后,人才短缺,成本高、效率低。发达国家的企业物流成本在销售中的比例平均占9.5%~10%之间,而我国企业的物流成本占销售额的比例在20%~40%,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和国家发改委提供的数据显示:我国2005年全社会物流成本结构中,运输费用增速明显,占总成本的比例有所下降。当年运输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为55%,比上年下降了1.9个百分点;保管费用增长相对较快,比例有些上升,当年保管费用占物流总成本为31.4%,比上年上升1.5个百分点;管理费用增速回落,占物流总成本比例保持13.5%,只比上年下降了0.1个百分点。另外,从库存商品的周转期看,我国企业商品的周转期为35天~45天,而国外一些企业的商品库存时间不超过10天。我国货车空载率达37%以上,同时因包装问题而造成的货物损失每年达150亿元人民币,货物运输每年损失在500亿元人民币。
三、降低物流成本的途径
1.降低运输成本的途径。运用线性规划模型、网络模型等数学模型,对货物的运输路线进行优化,最大限度地减少重复运输、往返运输、迂回运输,在最短行驶里程内,将货物送达目的地,充分提高运输效率。在满足客户服务需要的前提下,尽量运用运输管理系统(TMS)将小批量分次付运适当合并为较大批量一次付运。同时,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恰当的数学模型,对货物的码放方式、车载货物的品种与数量进行合理决策,最大限度地减少货物的破损率,提高运输效益。
2.降低存货持有成本的途径。(1)提高仓库的利用率。目前,我国已有仓库面积3亿多平方米,而其空置率却达到40%。有条件的企业可以使用第三方物流、实行作业标准化、采用直接从厂家到客户的付运方式、采用较高效率的仓管系统、无纸化办公、考虑采用托盘操作或租用托盘等措施提高效率,减少存货和仓储费用。(2)合理控制库存水平。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企业必须保有一定的库存量,以降低缺货所带来的经济损失。企业应该根据历史资料对市场进行认真分析,然后选择恰当的库存订货模型,决定本企业的库存水平及订货批量与批次,以便有效地将库存控制在最低点上;尽量与供应商、客户结成战略联盟,实行风险共担、利益平分、信息共享的合作机制。同时,可以及时了解客户的需求情况,及时调整库存量及发送货物的品种、数量、时间。
3.降低物流行政管理成本的途径。用供应链管理的理论武装制造业企业,提高物流组织管理水平。中国与美国物流成本的最大差距在于管理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我国为14%,美国仅3.8%。这反映了物流组织管理水平的差距。供应链管理无论在所涉及范围还是对企业的要求方面都超过了物流管理。实施供应链管理正是企业通过整合外部资源,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反应能力、改善服务质量的有效措施。
4.技术方面。采用简单、有效、费用并不高的手段与主要的客户和供应商进行信息共享;利用Internet市场,用更低的成本销售更多的库存,利用Internet来采购;与物流服务市场连接,寻找专业化、社会化的仓储与运输服务商。企业要发挥第四方物流企业在设计供应链结构、规划实施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等方面的作用,提高供应链信息化工程的科学性和经济性;要发挥网络平台提供商的作用,获取公共技术平台服务;要加强内部信息化人才建设,做好信息分析、数据挖掘、系统安全等工作。
参考文献
[1]易华.物流成本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关系研究 篇7
一、国际贸易的产生是国际物流的基础
国际物流是指实现货物在两个或者更多的国家之间的物理性转移而发生的贸易活动。我们这里讲的国际物流, 是跨越国界范围的贸易活动, 也是从我国国内物流延伸和扩展出去的一种形式。国际贸易是多个国家之间记性的活动, 我们也可以把它看做是国际贸易的一种特殊形式, 国际物流在经营过程中服务于国际贸易, 也为国际贸易提供了较多的服务行为。在此基础上, 我们不难看出, 国际物流的产生依赖于国际贸易的发展, 如果没有国际贸易, 也就没有国际物流的产生和发展, 因此可以说国际贸易的产生是国际物流产生的基础。
二、完善的国际物流系统是发展国际贸易的保障
国际贸易的产生是国际物流产生的基础, 从国际物流产生以后便就开始独立发展, 并且发展迅速, 也对国际贸易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国际贸易中, 货物的转移会给国际物流的流量带来上升状态, 这也促进了国际物流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国际物流中的科技手段应用越来越多, 这些手段使得国际物流活动中的信息更好更快地进行传递和反馈, 也能为企业提供消费者的很多信息, 使企业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制定出符合消费者意愿的计划并加以实施。这样的做法可以大大提高企业的服务水平, 提高消费者满意程度, 并且能够刺激消费者的需求, 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
科学技术不断发展, 计算机网络等先进技术不断应用到国际物流中, 各个企业之间可以共享资源信息, 这样可以不断满足消费者的愿望, 并且缩短产品流通的周期, 使物流配送的速度变得更迅速。
三、我国国际物流业存在的问题
1. 物流管理体制的落后。
当前我国物流管理体制相对落后, 仍然采用的是条块分割、多头管理的传统模式, 许多管理部门没有真正做到整齐分开, 使得管理能力受到影响和制约, 造成管理水平的整体下降, 部门之间责任不明, 推卸责任和人浮于事等局面, 进而导致管理体系的能力不强, 严重影响到国际物流的效率提高。
2. 国际物流法律法规尚不健全。
由于我国的国际物流发展时间比较短, 而且管理体制相对落后, 使得我国缺乏统一的物流法律法规。我国缺少有效的法律监管, 现有的民法和工商注册法仅仅对运输代理企业做出了几点规定, 而我国现在的很多物流业从业者都是第三方物流业者, 它们之前的身份很多是从事于运输和货运代理, 这些企业在转型之后, 法律地位已经发生了转变, 然而国内尚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来规范物流行业的行为。
3. 国际物流基础设施尚不完善。
我国现代化物流集散和储运设施数量比较少、兼容性差, 配套少。由于物流设施的结构不合理, 不能充分发挥作用。运输设施的布局地区差异性较大, 运输方式之间没有明确的分工, 造成了盲目争抢资源的现象。
4. 国际物流标准化程度低。
我国物流在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装备标准不统一, 器具标准不配套, 特别是在运输装备和装卸设备上还比较欠缺。我国的物流行业起步晚, 在设施和装备方面的标准化程度还比较低。
5. 我国物流运输能力落后。
我国的国际贸易主要依靠海运, 但是目前来看, 我国运输力的增长不能跟上国际贸易发展的速度, 运输能力仍显落后。
四、我国物流发展的对策研究
1. 建立统一规划的物流管理体制。
我国应该设立统管物流的部门和主管国际物流的分部门, 明确分工。统一规划和布局物流工作, 统一对各部门、各地区的物流发展和规划做出调配。确保我国物流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2. 建立和健全关于物流发展的法律法规。
建立健全关于物流发展的法律法规有利于规范我国物流业的发展, 形成层次分明, 结构清晰的法律体系, 使各地有法可依, 有据可循。进而避免地方物流和中央物流因为法律法规的不健全而产生不必要的分歧和冲突。
3. 推行国际物流标准化。
我国应该尽快发展物流的标准化建设, 只有我国的物流标准与国际物流标准化体系相一致了, 才能提高货物和信息的流转效率。
结语
随着全球贸易量的空前壮大, 货物的跨国转移使国际物流量大幅提升, 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发展成为了人们日益关注的话题。国际贸易与物流的发展是互动的, 相辅相成。如今, 欧美、日本等已经是世界贸易活动最为频繁的区域, 同时它们也促进了世界物流组织的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 我国的物流行业应该不断完善自己, 充分发展物流技术, 在世界贸易活动中发挥自己的长项, 进而赢得更多的市场。
摘要:国际贸易的产生是国际物流产生的基础,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我国的国际贸易发展更迅速, 国际物流也随之发展起来。如今, 国际贸易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受国际物流发展程度的影响, 而在此基础上, 国际物流的发展也对国际贸易的发展起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反之, 如果国际物流出现了停滞或者增长缓慢等现象, 也会严重影响到国际贸易的发展。本文将就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关系做出简要讨论, 并对我国物流行业发展提出思考。
关键词:国际贸易,基础条件,国际物流,国际关系
参考文献
[1]吴蕾, 吴国蔚.我国国际贸易中环境成本转移的实证分析[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 (下卷) [C].2008
再议物流国际服务贸易 篇8
基于职业的习惯特点, 自然从国际服务贸易联想到国际物流服务贸易。笔者在一篇文章中提到:物流国际服务贸易是我国迟早会面对的一个大的国际竞争领域, 这是个有巨大潜力的经济领域,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中有很大发展潜力。但是, 我国的经济界和物流业界还没有把这个问题放在足够的高度来安排, 交易会上涉及国际物流服务贸易的话题也不多, 我们对此需要有足够的重视, 认真了解并且研究物流国际服务贸易方方面面的问题, 有效地推进我国的物流国际服务贸易。
长期以来, 我们习惯的国际贸易形式是实物商品的国际贸易, 这是从古代延续到现代的一种重要的贸易形式, 也仍然是现在主体的贸易形式。这种贸易形式的基础是实物资源:包括简单的、没有进行加工或者仅仅进行初级加工的实物资源, 一定程度加工的实物资源, 还有以实物资源为基础经过深度加工或者制做制造所形成的新的实物。对于我国来讲, 在建国初期可以说这是出口获取外汇的一个重要通道, 依赖这种国际贸易形式赚取了大量的外汇, 有效地支持了我国的经济建设, 是我国经济发展依托的一个重要领域。
但是, 若干年来, 我们也感受到这种发展模式的缺陷与不足。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与成熟, 我们也丰富了这种形式的内涵, 有效地开拓了“来料加工”、进口原材料生产和制造产品再行出口等多种方式, 使实物商品国际贸易不断地登上新的台阶。但是, 享受这些新模式带来红利的同时, 我们也充分感觉到这种发展模式存在许多缺点和弊端, 一是大量出口造成的资源消耗, 尤其是紧缺的以及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二是这种模式带来的难以规避和解决的污染, 社会上有这样一种说法:把好东西卖到国际市场上, 我们自己留下污染和废料。
世界经济面临着新的选择, 需要有新的发展动力, 在这种情况下, 就必须考虑改变对实物商品国际贸易的过分依赖问题。要抢占未来国际经济领域制高点, 就需要开拓新的国际贸易形式。国际贸易有很多新的形式, 实际上, 有许多非实物形态商品或者不是以实物商品为主体的国际贸易也一直在产生和发展, 例如技术类型、知识文化类型、金融和资本类型、劳务类型的国际贸易……还有, 就是本文推崇的物流国际服务贸易。我们需要将有优势的服务领域进入到国际市场之中, 成为一个新的国际贸易品种。经过若干年的发展, 现在以“服务”为贸易对象的国际服务贸易种类和数量都有了很大发展, 我国国际服务贸易出现了强劲的发展势头, 逐渐形成了和国际商品贸易并驾齐驱的趋势, 也正在改变我国国际贸易的内涵和结构。
国际服务贸易在我国已经有了多年的发展, 最近我国的经济界对这个领域又给予特别的重视:这是一个战略性的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物流界的重视。
我国在物流国际服务贸易方面早已有所作为, 为国际货物贸易服务的国际运输服务实际上是一种传统的国际服务贸易方式, 旅游、运输、商业服务一直是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的三大主要部门, 在服务贸易结构中曾经有位居首位的辉煌, 长期以来也居于第二大服务贸易的位置。我们物流界非常熟悉的“中海集团”、“中国远洋”、“中外运”这些知名的企业就是从事或参与这种国际服务贸易的企业。应该说, 更大规模、更高水平开展现代物流国际服务贸易是有基础的。
需要从观念和内涵的转变来提升传统的国际运输服务, 从“为国际货物贸易服务的运输”上升成“为国际货物贸易服务的系统物流”就是这种转变的表述, 毕竟, 运输只是系统物流的局部。发展和增强我国物流服务水平, 出口物流服务, 抢占国际市场物流服务的制高点是我国国际服务贸易的重要发展方向。
国际物流发展对国际贸易促进研究 篇9
1.1产业基础较好, 布局合理, 集约化、社会化程度高
发达国家自身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先进, 物流装备又实现了信息化、自动化, 这些都为物流产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各国政府较早便开始对全国物流园区 (城市物流与货运中心) 建设进行统筹规划, 拟建设各种城市物流与货运中心。实践证明, 港口城市物流与货运中心模式不仅能达到物流经济快捷高效的目的, 而且能缓解对城市交通和环境的压力, 为地区经济的繁荣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1.2物流配送专业化, 配送方式现代化
共同配送是经长期的发展和探索优化出的一种追求合理化配送的配送形式, 也是美国、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采用较广泛、影响面较大的一种先进的物流方式, 它对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电子物流已成为21世纪国外物流发展的大趋势, 它可以在线跟踪发出的货物, 联机实现投递路线的规划、物流调度以及货品检查等。一方面电子物流的兴起, 刺激了传统邮政快递业的需求和发展;另一方面, 新兴的快递业发展迅猛, 触角伸向全球各地。
1.3国际物流企业向集约化、协同化、全球化方向发展
国外物流企业向集约化、协同化方向发展,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大力建设物流园区;二是物流企业兼并与合作。
国际物流市场专家们认为, 世界上各行业企业间的国际联合与并购, 必然带动国际物流业加速向全球化方向发展, 而物流业全球化的发展走势, 又必然推动和促进各国物流企业的联合和并购活动。新组成的物流联合企业、跨国公司将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 及时准确地掌握全球物流动态信息, 调动自己在世界各地的物流网点, 构筑起本公司全球一体化的物流网络, 节省时间和费用, 将空载率压缩到最低限度, 战胜对手, 为货主提供优质服务。
2我国国际物流产业创造增值国际贸易方法分析
作为我国的国际物流企业, 在坚持国家的政策和法规的同时, 还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 实施一定的策略, 加强合作, 才能在国际物流中发挥作用, 创造更多的增值国际贸易。
2.1提高核心竞争力, 重视积累经验和运用先进技术
现代物流理论认为, 现代物流服务的核心目标是在物流全过程中以最低的综合成本满足顾客需求。发展第三方物流服务业务, 可以不需要拥有多少设施和装备, 就像多式联运经营人一样, 更多的是进行策划、组织和管理。国际物流企业应着手提高其核心竞争力。企业要不断审视自身发展的管理理念, 不断地总结物流管理经验, 提高综合服务水平, 加强连锁企业内部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设和管理, 以实现物流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和集成化为最终目标。
2.2着力推进物流标准国际化, 整合国际物流资源
物流标准化已经好似全球物流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的有力武器, 我国物流业在物流标准化方面还相对十分落后, 实现物流标准化的国际化已成为我国物流企业开展国际竞争的必备条件和资格。
物流资源整合的结果往往是有限的资源向具有网络化、系统化方向的少数极具竞争力的经营者集中, 相当多数的经营者将成为网络化、系统化物流经营的同盟者, 或者是在激烈的竞争中寻求适应自身能力的物流市场补缺者。
2.3投资发展专业物流, 合资发展国际物流业务
有条件的大型制造企业可在为其产品营销提供物流服务的基础上, 通过完善功能和拓展业务, 发展专业化物流, 并在达到规模效益后向社会化物流发展。大型制造企业也可利用现有储运企业的资源, 以合资合作或兼并等方式发展专业物流公司。只有更加专业化, 才能形成规模经济, 形成更高的劳动率, 这样不但节省了企业运营成本, 减少了社会拥挤, 节约了能源, 保护了环境, 还使企业能更专注与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集中发挥自己的特长, 创造了更多的增值国际贸易。
2.4优势互补, 提升整体性供应链竞争力
传统的管理模式, 习惯将组织分成一个一个的部门, 这种管理方式容易引发部门间的冲突, 而在新形势下, 不仅仅在企业内部, 在企业外部的供应链企业上, 也同样需要共同看作时一个生命整体, 要整体协调供应链上的各个企业, 形成最终的供应链的竞争力, 从而获得最大的效益。
2.5推进集装箱化运输, 发展国际贸易运输
伴随着国际货物流通过程, 货物运输方式, 货物贸易结构以及货物运输经营方式的多样化, 注重物流成本, 物流服务和物流时效的集装化运输和国际多式联运, 打破了行业界限, 减少中间环节, 可以在提高运输效率的同时提高货运质量。
国际货运代理业的发展程度关系着国际贸易运输的发展程度。航运业的实际承运人也在不断向全球物流经营人转变, 不断创新服务, 不断推出“新产品”, 不但要做传统的代理人业务, 而且要敢于从事当事人业务, 开展国际多式联运业务, 以国际多式联运为中心进行延伸服务, 拓展现代物流服务, 做到有个性, 有特色, 有优势, 胜人一筹。
参考文献
[1]谢真珍.国际物流的发展对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经济的作用探析[J].现代经济信息, 2010, (19) .
我国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关系分析 篇10
一、国际贸易促进了国际物流的产生
国际物流的发展前提就是国际贸易, 同样国际物流也是实现国际贸易的必要的条件。如果说没有了国际物流的大力支撑, 商品就没有办法在国家之间移动, 这样国际贸易也就因此没有办法完成。所以说国际贸易的发展必定会推动国际物流的发展。国际贸易的双方对于国际物流服务的要求会随着国际贸易发展而加强, 这样国际物流就会从早期仅指物理性移动, 发展到了今天的包括采购、包装、运输到流通的一整个综合过程。所以我们可以认为是国际贸易的发展产生了国际物流, 并且促进其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二、国际贸易的发展促进国际物流的进步
物流技术指的是在物流活动中所要用到的自然科学或者社会科学方面在理论和设备及工艺的统称。国际贸易的发展, 给现代企业以及整个社会的物流管理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就是促进现代物流技术往科技化、系统化发展的主要的动力。随着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 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也是越来越激烈。尽管质量因素在消费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因素, 可是消费者同时也非常关注价格, 这仍然是我国国际贸易中一个制胜的法宝。目前国际贸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降低运行成本:订单成本、运输价格、原材料成本以及库存的成本等。这就对于国际物流中的环节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在这种推动下, 国际物流在技术上得以创新与发展。
三、国际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对国际物流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 人类的需求层次在不断地提高。从一方面来看, 由于贸易量的增长和贸易商品种类的丰富, 国际贸易取得了更大的发展和进步;另一方面, 国际贸易的结构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传统中的原材料和初级产品等正在逐步的让位于精密加工的产品。这种贸易的变化对于国际物流中的效率和安全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四、国际贸易对于国际物流未来趋势发展的影响
现在国际贸易的发展已进入到了买方市场, 很多贸易商都会为了迎合现代消费者的更加个性化的消费需求, 那么随之出现的多样少量的贸易方法就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现在在很多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这种物流业务已经都发展得非常成熟了。总之, 随着我国国际贸易的深入发展必然会对我国的国际物流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五、国际物流的高效运转是国际贸易发展的保证
国际物流自从出现开始就已经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并且得以不断的壮大, 国际物流的深化发展也对国际贸易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在目前的国际贸易中, 我们无法忽视的就是跨国贸易带来的国际物流的增加。贸易量的增加势必会提升物流量。这就要求国际物流一定要在货物的转移和运输等各个环节都提供便利。现代物流技术的科技化和信息化都能够采用个性化的运送方式将产品快速的运送到消费者的手中。
物流企业的渠道和功能等都随着服务的扩大走向了规范化和系统化, 这可以更好地在贸易的过程中避免延迟交货以及损坏等风险。如果国际物流效率较低的话, 就会阻碍国际贸易的发展。
现在贸易过程中的货物转移等也对物流的各个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拿运输为例, 跟境内运输比起来的话, 国际运输所涉及到的环节更多, 就会产生更多的风险和复杂的情况。国际运输, 主要的是提供物流中的海运和空运、管道运输等, 所以选择一个正确的运输方式和运输路线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个运输的过程中, 要用到的运送工具和运输方式都是众多的, 在中途还会经历较多次的装卸和搬运等。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要跟不同的货主和保险公司、海关和代理人打交道。每个国家的法律和发展现状都是不同的, 在这个过程中会牵扯到非常多的环节, 一旦发生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物流的效率。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的深入发展, 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各国贸易商的竞争重点已经是怎样来更好地满足客户的个性化的需求。在国际贸易中的服务目前正趋向于个性化和多样化。高效的物流运输系统就能够为国际贸易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这样我国就能够在国际贸易中获得更多的利益。
结语
国际贸易和国际物流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互为因果的反馈的关系, 在这其中贸易对于国际物流的促进作用是要稍大于物流对于国际贸易的带动作用的。所以我们要抓住重点来共同促进国际贸易和国际物流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玉新.第三方逆向物流评价决策支持系统探讨[J].安装, 2004 (06)
[2]高扬.我国物流服务业应对全球竞争的发展战略[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2 (04)
[3]刘会亚.电子商务环境下现代物流业发展对策研究[J].保定职业技术学院, 2006 (01)
[4]单丽辉, 张仲义, 王喜富, 陈志伟.基于系统理论的物流网络分析与资源整合[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02)
国际贸易物流 篇11
2009年,由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界上传媒、《中国航务周刊》组织承办的国内物流业界规模最大、最具国际影响力的物流盛会——“2009中国国际物流节”,将于11月18~22日在南京举办,至此,此会也正式落户南京。
搭建物流业的全球化平台
中国国际物流节是由国家发改委批准,商务部、铁道部、交通运输部、海关总署、总后军事交通运输部等7部委以及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中国口岸协会、中国船东协会、中国港口协会、香港物流协会、台湾物流协会等两岸三地几十家物流相关社团大力支持的一大盛会。物流节的宗旨是全面展示物流行业发展成果,交流国内外成功经验,引领我国物流行业发展方向,为企业参与全球化竞争搭建平台。
自2003年以来,中国国际物流节已先后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成功举办了4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成思危、顾秀莲、布赫、热地等国家领导人曾分别担任物流节指导委员会名誉主任,共有来自美、英、日、德、法、中国香港、新加坡等15个物流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政府组织和知名企业,以及国内近50个城市组团参加了物流节的各项活动,每届参加人员达数万人,为加强国内外物流业的交流与合作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打造“长江国际航运物流中心”
2009中国国际物流节将以专业化的运作方式、多元的活动形式、高端的与会嘉宾、权威的行业视点、国际化的发展方向为特色,重点举办“2009物流全球论坛”、“第8届中国国际运输与物流博览会”、“2009中国物流万里行”等核心活动,贯彻落实国务院的物流发展规划是这届物流节的一个重要主题。同期还将举办“物流中心城市杰出成就奖颁奖典礼”、“长江航运国际论坛”、“制造业与物流业商务对接洽谈会”、“中国物流招投标大会”、“物流科技日”、“物流人才日”、“物流信息化论坛”、“南京物流投融资洽谈会”等10余项活动。
这届物流节在南京举办,进一步实现了中国国际物流节在我国东南西北4大区域积极推动物流产业发展的布局。南京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四大古都之一,故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称,地处长江三角洲的沿海、长江经济带交汇处,区位优势突出,是我国东西水运大动脉,长江与南北陆运大动脉,京沪铁路的交汇点,素有“东南门户,南北咽喉”之称。建国60年来,南京市政府依托其独有的区位优势,正着力把南京打造成长三角乃至整个亚洲的航运、服务、金融、物流中心。
促进我国国际贸易物流发展的对策 篇12
随着我国国际贸易的不断深入与发展, 国际贸易中的国际物流服务, 在国际经济活动中所占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我国作为国际商品贸易的大国, 多年来实现了贸易的顺差, 已经逐渐成为世界第一商品出口国。但是, 我国的国际贸易物流一直存在着贸易的逆差, 这种贸易的逆差使得我国物流企业在国际竞争中缺乏竞争力。世界百强物流企业中, 中国企业所占的比例很少, 很显然这种状况与我国世界贸易大国的称号是不相符的。目前, 我国在对外贸易中的商品国际运输主要是通过诸如DHL, 马士基等国际物流巨头企业来完成的, 占到了市场份额的80%左右。
近年来,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深入, 我国的物流行业也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几十年的发展路程已经为我国国际贸易物流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我国政府营造的良好的政策环境与市场经济环境, 我国国际贸易物流企业也在不断的进行着改革与创新。但是, 由于我国国际贸易物流企业起步较晚, 与国际发达国家国际贸易物流之间还存在着较大差距, 并且在发展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如何解决国际贸易物流发展中的问题, 并就此提出促进我国国际贸易物流发展的具体措施, 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
二、我国国际贸易物流发展所面临的国际环境
(一) 面临的国际政治环境
二战以前, 国际商品贸易大多是发生在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 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国际贸易, 只是一种具有殖民性质的掠夺。二战结束后, 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变化, 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体系中的唯一超级大国, 也逐渐成为推动世界自由贸易的国家。进入21世纪以来, 国际政治局势总体出现回暖, 但局部紧张的局面, 世界政治经济合作正在深入发展。这为国际经济合作与国际商品贸易提供了政治上的保障。中国自成立以来, 面临的国际政治形式复杂多变, 但我国的外交政策始终不变。我国政府采取多种措施积极推动同世界各国之间开展的国际贸易物流合作, 使我国的海运、陆运、空运、多式联运等多种形式的物流运输形式得到了发展。目前, 我国港口完成的货物吞吐量已经连续多年稳居世界前列。
(二) 面临的国际经济环境
国际贸易物流的主体是国际商品贸易的运输。因此, 国际贸易物流的发展离不开国际商品贸易的发展。二战后, 世界商品贸易得到了迅速的发展。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势头超过了发达国家。对于中国而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 出口总额已经从世界第32位跃居为世界第二大贸易强国, 对外贸易的迅猛增长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实力的提升。可见, 国际贸易和国际合作的不断发展必将进一步促进商品贸易的增加, 也必将为国际贸易物流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市场机会。
(三) 面临的国际竞争环境
现代物流已经被称为“第三利润源”, 在很多发达国家, 不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十分重视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发达国家的物流体系建设中开始逐渐引入先进的科学管理的理念和信息技术, 这已经成为国际物流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从政府的角度来看, 我国政府在不断改善我国的港口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强国际运输的合作、提升海关的效率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 我国政府对物流行业的指导和规划力度仍需加强。就企业的角度来看, 我国的物流企业的发展速度虽然较快, 但是起点很低, 并缺乏有效的法律法规作为保障, 所以发展水平较低, 并没有在国际中形成有效地竞争局面。尤其是具有较高素质的现代物流策划人员、经营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才等都十分缺乏, 另外, 很多物流企业的操作人员整体素质也不高。这些实际存在的问题都严重影响我国国际贸易物流企业的发展, 影响着物流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三、我国国际贸易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 我国国际贸易物流企业本身的问题
近年来, 我国国际贸易物流企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但是由于其起点较低、发展时间较短、技术水平较低等现实问题的存在, 与国际物流巨头企业相比仍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就航运物流企业而言, 它不仅是全球航运市场的主要控制者, 还是国际商品运输的主要安排者, 更对全球航运市场和航运网络的变化起着深刻的影响。纵观目前国际贸易物流行业较为发达的国家, 大多数都拥有众多的国际航运。与国际航运企业相比, 我国的航运企业还存在诸多问题如:企业的国模较小, 运力有限;航运的服务水平较低, 物流功能相对薄弱;缺乏对物流管理的人才, 缺乏对现代物流理念的认识。
(二) 我国国际贸易物流国内政策体系的问题
美国、日本、欧洲、新加坡等国家是全球现代物流比较发达的国家, 国家对物流行业的立法相对而言比较系统、完善。但是在我国, 虽然对外商品贸易和国际贸易物流行业已经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物流行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和重要的支柱产业, 但迄今为止仍没有完备的法律政策系统出台, 国家对物流产业发展的进一步规划并不重视。致使我国物流企业出现了操作不规范、竞争无序、货物丢失严重等问题的存在, 很多物流企业甚至面临着信用危机。我国国际贸易物流与国内物流相比, 具有更多的复杂性、重要性, 涉及到的利益主体更多, 面临的瞬息万变的国内国际环境更加复杂。例如:我国国际贸易物流的基础设施落后, 存在过多的地方政策限制。目前我国已经基本实现了全国贯穿的公路、铁岭路、航空、内河航运体系, 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的交通运输网络还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而国际贸易物流发展所必须的铁路、公路、管道、车站、港口、机场、航路等的基础实施仍旧比较落后。而各地的政府往往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 在公路上多设置收费站, 人为的阻碍着公路运输的发展。再例如:法律法规的不系统造成物流行业的发展缺乏法律依据。我国物流行业的法律依据还是在计划经济体制时制定的, 时间已经久远, 已经不能再适应现代物流行业的发展, 更不能对国际贸易物流形成有效的监督和规范。另外, 各部门之间的协调缺失, 使政府职能失效。与国际贸易物流行业相关的部门主要包括:铁道部、交通部、航空部、海关、商务部、信息产业部、环保等多个政府部门, 很多中小物流企业根本无法在众多部门之间进行协调, 这严重阻碍着国际贸易物流行业的发展。
(三) 我国国际贸易物流在国际合作中的问题
国际贸易物流涉及到的是两个以上的国家之间的商品流动, 因此, 国家间的国际合作在国际贸易物流产业的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近年来,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国际地位也明显提高, 对外贸易更是有了长足的发展, 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物流合作也越来愈频繁,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到目前为止, 我国已经加入了数百的国际组织、机构、条约等。为我国国际贸易物流产业的扩大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政治保证。但是, 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政府在国际贸易物流中的国际合作所体现出的作用还并未发挥其最大的作用, 还存在一些很明显的问题。例如:我国国际贸易物流行业的开放程度不够, 港口的经营权较为集中;区域性贸易物流合作的进展比较缓慢;我国在国际组织中缺乏有力的话语权, 无法为我国的国际贸易物流企业提供必要的支持。
四、促进我国国际贸易物流发展的有效措施
我国国际贸易物流业的综合发展水平还与发达国家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我们只有正视存在的问题, 与时俱进, 加快发展的步伐, 才能逐渐适应国际贸易物流的发展, 才能适应不断激烈的国际竞争市场。
(一) 扩大物流企业规模, 优化物流行业网络结构
国际贸易物流是一个具有很大特殊性的行业, 国际贸易物流企业的网点的布局必须要按照商品制造企业的布局来重新进行调整, 不能单纯的仅从企业的发展或规划来安排。物流企业只有很好地接近客户, 满足客户的运输要求, 树立客户至上的理念, 才能实现企业的发展。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 国内外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到全球贸易的进程中, 物流企业只有扩大规模, 为客户提供覆盖全球的物流服务, 才能适应商品贸易发展趋势。目前, 我国只有两家大型贸易运输企业的规模较大, 即:中远洋、中海。所以, 必须大力发展物流企业的规模。
(二) 提升服务意识, 向现代物流服务提供商转变
现代物流企业的发展要求企业必须具有运输、配送、仓储、货代等综合业务服务的能力, 并能够根据客户的要求提供个性化的物流服务。这就要求我国的国际贸易物流企业必须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 引进国际先进的物流管理理念, 充分使用信息技术手段, 优化物流企业的服务, 及时、准确的为制造企业提供先进的、科学的物流方案。
(三) 加快物流专业人才培养, 为物流企业发展奠定基础
目前, 我国各大专院校的物流专业较少, 国际贸易物流专业更少。我国国际贸易物流业的发展离不开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 那些具有较强的专业素质、较好的沟通能力、较强的服务意识、较强的跨国文化交流能力的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是国际贸易物流发展急需的。但就目前我国国际物流行业现状来看, 这样的人才十分匮乏, 从业人员的素质也普遍不高。因此, 必须为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建立完整的人才培养和储备体系, 为我国国际贸易物流的发展创造条件。
(四)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交通网络系统
近年来, 虽然我国的公路、铁路、机场、航运、码头等物流中枢建设发展较快, 并已初具规模, 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 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基础设施的人均拥有量较低, 还存在较大的增长空间。这就要求我国必须彻底打破交通运输中存在的地方保护主义, 实现全国交通系统的大连网, 增强我国国际贸易物流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五) 加大物流行业立法力度, 规范行业操作
目前我国实施的关于国际贸易物流企业的法律规范已经不能再适应国际贸易的发展速度, 尤其是在国际贸易综合运输方式方面的立法更是缺乏。当我国企业在进行国际商品交易时, 一旦发生国际商业纠纷, 除了国际商事法律之外, 我国并没有关于物流的法律规定, 这对保护我国物流企业的合法权益是极为不利的。
(六) 支持物流行业的整合, 激励我国大型物流企业的发展
物流行业是一个具有投资期长、投资设备价值高、投资收益少、风险大的行业, 这就要求我国政府必须要给予国际贸易物流企业足够的发展空间, 在政策上给予鼓励和支持。例如:为物流企业的融资提供便利。随着国际间竞争的日趋激烈, 我国国际贸易物流企业面对的竞争对手越来越强大, 市场竞争不断加剧, 我国政府必须鼓励大型物流企业之间的融合与兼并, 扩大我国国际贸易物流企业的规模, 形成真正具有中国特色的航运巨头, 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总之, 发展现代化、高效率的国际贸易物流企业, 不断提高其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 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来满足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这对发展我国经济具有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我国对外贸易连年顺差, 成为世界瞩目的中心。但是, 作为在国际贸易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国际贸易物流发展状况却不尽如人意, 还与世界发达国家存在着很大差距。如何解决国际贸易物流发展中的问题, 推动我国国际贸易物流的迅速发展是我们要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国际贸易,国际物流,发展对策,国际货物运输
参考文献
[1]周谦.现代物流与国际贸易[J].商业文化, 2008 (09)
[2]戴小芳.浅谈降低物流成本的途径[J].科技与管理, 2008 (01)
[3]赵欣.我国国际贸易物流发展措施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 2012 (10)
[4]王银旭.中国国际贸易物流发展分析[J].商业时代, 2012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