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南改革开放的经验和启示

2024-05-30

苏南改革开放的经验和启示(精选8篇)

苏南改革开放的经验和启示 篇1

苏南改革开放的经验和启示

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了我国的基本国策——改革开放,在这三十三年的政策实行中,中华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从苏南模式兴起到自我终结,再到新苏南模式的重新崛起.产生了一系列的变迁和创新,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本人作为来自苏南农村的一名天大学生,刚好有这个契机,来谈谈我对苏南地区改革开放历程的浅陋见解。

关键词:改革开放,苏南模式,产权不明,新苏南模式,教训和经验

一、苏南地区改革发展的历史背景

历史上,江苏省辖区的长江两岸在元代以前大多分属不同的政区。明代一同划归南直隶后,江南属于应天巡抚(江北江浦,六合二县属京师金陵应天府),江北属于凤庐巡抚。清代江苏建省后,曾有数次以长江为界南北分治。江南属于驻扎苏州的江苏布政使管辖,江北和南京属于驻扎南京的江宁布政使管辖。清末一度在江北清江浦(淮安)设立江淮巡抚,与驻扎苏州的江苏巡抚并立。1949年到1952年,中共在华东大区下分别设立苏南行署区(驻无锡)和苏北行署区(驻扬州)。1952年九月,苏北、苏南行署区以及直辖市南京市合并为新江苏省,南京被降为省辖市;1958年苏南划9县苏中—苏南崇明县共10县划归上海,江苏省由此得来。2000年,为了更好促进江苏省经济发展,江苏省把南京、镇江也划入苏南范围,苏南正式变成了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京5个地区。

在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期,苏南各地在集体副业基础上办起了一批社队企业,主要为本地农民提供简单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到20世纪70年代,这些小型社队企业逐渐发展成为农机具厂,为集体制造一些农机具。可以说,在改革开放战略在全国实施之前,苏南人民在经济发展上,已经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二、改革开放前期——苏南模式的兴起

苏南模式是对以苏州、无锡、常州三市为范围的苏南农村,在改革开放条件下,以T业为主的乡镇企业蓬勃兴起而促成农村经济综合发展的运行过程的特征和全貌的概括。乡镇企业初始阶段称做“社队企业”,在上世纪60年代就悄悄地发展起来,到改革开放后,在我国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放开计划外“市场调节”一块的机遇下。与当时我国走向改革开放的大环境和经济发展形势相适应,立即显示出与众不同的强劲生命力,出现了以总量统计的农村工业赶超城市工业的奇迹。到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成为苏南工业的“半壁江山”,其后又迅速扩展为“三分天下有其二”。其发展之快,被赞称为惊人的“苏南速度”.由此引发了人们关注和探研,促成了苏南模式的诞生。

苏南模式和乡镇企业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苏南模式以乡镇企业的创新发展带动了整个农村经济的转型与演变。推进这个进程,不只需要安排好乡镇企业自身投入与产出以及外向开拓供销渠道等关系,而且涉及T业为主导与农业为基础的关系,工业一马当先与各业兴旺的关系.更要协调好T农利益矛盾以调动务丁队伍创业积极性并稳定务农人心.处理好先富、后富、共同富的问题。实践还表明:苏南模式的成功,突出地表现为苏南农村在长期保持综合发展好势头基础上县域经济的蓬勃发展。1992年江苏涌现9个乡镇丁业产值超百亿元县(市).即无锡县、江阴市、武进县、常熟市、张家港市、太仓县、昆山市、吴江市和吴县,全部集巾在苏锡常地区。根据1992年资料评出的1993全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的排名榜巾,这些县(市)大部位列前十名;以后几届全国百强县排名前十位内,苏南始终能保持五、六个县(市)之多。苏南就是以加速农村工业化带动了县域经济综合发展,并通过正确

处理先富、后富、共同富的问题,在长期保持快速发展和强劲实力基础上.有效保障了农民收入的逐年提高,以1992年与1980年相比。苏锡常三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2.5:1缩小到

1.35:1。

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前期,苏南模式创造的经济奇迹在国内广为流传,与温州模式一起,被称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样板。

三、苏南模式的自我终结和新苏南模式的重新崛起

苏南模式从它诞生之日起,就有着不可避免的局限性,那就是集体经济的制度缺陷。主要表现在:企业产权不明、政企不分、收几分配不合理等。随着社会大背景的改变,苏南模式的内托矛盾逐步暴露出来。实践证明,苏南模式已越来越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苏南地区已“痛失全国领先地位”。从1996年开始,苏南各地相继二次进行了乡镇企业的所有制改革,改制的檀心是产杠的集巾化,将所有权集中于经营者个人或少数经营层,最终彻底地明晰丁集体所有制企业的产权,初步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基本上把乡镇政府对乡镇企业的直接支配权从企业撤出来,这样就意眯着以乡镇集体企业为主要特征的旧苏南模式自然而然走到了“终结”。

在经历一系列改革之后,到了2000左右,新苏南模式已经初具雏形。在新苏南模式中,农村经济管理体制,在已有明晰企业产权、政企分开的基础上,进一步明晰乡村范围内的集 体财产所有权(包括土地所有权),并通过建立和健全社区农民自己的合作经济组织(如乡村股份合作社),占有、处置、使用、经营现有的社区集体资产,实现政府与乡村经济组织的职责分开。这些新苏南模式的特征,可概括为“三为主、一并举、二化、两分开”,即以股份经济(或混合型经济)为主、以集团型网络企业为主、以外向型经济为主传统加工业与高新 技术产业同时并举;城镇化、城乡一体化;政企分开,政经分开。此外,还存在其他的创新。如:从经济增长方式来看,原苏南模式是粗放型经营,靠大量消耗自然资源来获取少许经济 效益,产品附加值低;新苏南模式是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着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产品附加值高。从城乡关系来看,原苏南模式是乡村经济,农村支援城市;新苏南模式则是城乡统筹发展,城市反哺农村,城乡一体化发展。

新苏南经济的特色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以工业园区和开发区为载体,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外向型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不断推进,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业生产基地,苏南地区凭借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良好的工业基础,以工业园区和开发区为载体,吸引国际产业资本大规模地向这一地区转移,并形成了产业集聚的规模效应。

2、民营经济方兴未艾,经济增长呈现外资、民资并举的格局。经济全球化使外资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为苏南民营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此同时,经过多年的体制改革,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也明显增强。因此,苏南地区所有制结构不断得到调整,经济增长呈现外资、民资并举的格局。

3、富民与强市兼顾,县域经济独具特色

经济发展的根本宗旨是富民,使人民享受改革发展成果。苏南" 市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上,“两个率先”进程明显加快,尤其是苏南的县域经济,独具活力和特色。根据《江苏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主要指标》测算,2005年南京(23个)、无锡(22 个)、常州(21 个)、苏州(23个)4 市有20 个以上指标达到了省定时序进度,镇江有19 个指标完成了时序进度。对照四大类18项25个指标的目标值,苏州、无锡市全面达到了江苏省全面小康指标,昆山、张家港、常熟、吴江、太仓和江阴市成为全省首批全面小康达标的6个县级市。

四、苏南改革开放的教训与经验

创新引领苏南,创业改变生活,创意开拓未来。

坚持以人为本

藏富于民是苏南发展的一大特色,苏南的改革发展史是一部“以人为本”的、尊重民意、集中民智、依靠民力、创造民富的奋斗史,要坚持造福人民,就要坚持以人为本,就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要共同创造我们的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切实提高百姓生活质量,全面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坚持科学发展

科学发展是新苏南发展的硬道理,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全力推进科学发展、全面发展和和谐发展,坚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多个文明一起抓、一起上,不断地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增创发展优势,提高发展质量,努力提高苏南地区的国际竞争力,要始终坚持统筹兼顾,做到全面协调可持续,推进又好又快的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各构成要素的良性互动。

坚持求真务实

求真务实是苏南人的一贯作风,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继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一切从实际出发,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国情、地区情况出发,从世界日益变化了的新的实际出发,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一手拿着望远镜,一手拿着显微镜,以长远眼光谋划发展,以全局意识统筹发展,以科学精神,开拓进取,干实事,务实功,求实效,继续走在前列,干在实处,奋勇争先。

坚持创业创新

敢为人先、善为人先,是苏南人的精神品格,30年的实践告诉我们,创业与创新相辅相成,创业需要创新,创新推进创业。创业富民,要继续推进全民创业,努力提高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创新强市,要继续推进全面创新,激励人们争当创新勇士,提高创新能力,优化创新环境;并使创业与创新相互推进,让苏南成为创业者的热土,创新者的乐园,让创新就在空气之中,使创业精神不断弘扬,创新文化不断生成。

坚持合作共生

合作创新、共生共赢,是苏南人的现代理念,也是对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坚持统筹兼顾的具体探索;已经进入依靠创意取胜、追求合作共赢的新阶段,善于分工合作,乐于使用合力,以提高创新绩效,是时代的新要求;要坚持以“创新共生”的战略思维和“合作双赢”的发展理念,继续进行集群运作,坚持集成创新,努力实现集聚效应,做到各用长板,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提高。

参考资料:

1.百度百科——苏南、苏南模式

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3.《苏南模式,是已经历史终结?还是在创新演进》——江南论坛

4.江苏省统计局网站

5.《强市场和弱政府,苏南模式的制度创新》夏永祥

6.许翠玲《改革开放30年历史经验总结及反思》

苏南改革开放的经验和启示 篇2

关键词:威斯康星州,长期照护,改革,启示

引言

家庭和基于社区的服务(HCBS)是美国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推行的老年人长期照护制度。它源于在官方和民间形成的“就地养老”的广泛共识,让老人在家里或社区就能得到便利的健康护理和生活照顾。同时也是出于降低医疗补助成本,减轻财政压力的考虑。从那时起,社会保障法开始赋予各州HCBS服务医疗补助的豁免权(Medicaid waiver),免除对HCBS服务在获得联邦医疗补助上的限制,让有机构(养老院、医院等)护理资格的人同样有权选择参加居家和社区照护并获得医疗补助。各州政府开始从各方面鼓励开展HCBS服务,并开始限制机构照护的开支和床位的增加,越来越多的老人选择居家养老[1~2]。

一、威斯康星州的长期照护改革

威斯康星州在老年人长期照护方面一直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该州目前实行的居家和社区赡养的布局是近三十年来不懈探索改进的结果。该州早在1981年就开始试行长期照护的社区自由选择项目(COP),帮助老年人继续生活在家庭和社区,参加者可以自主选择赡养的方式和独立的服务提供商。该项目由州一般财政提供资助,覆盖所有需要长期照护的老人。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州获得了HCBS服务医疗补助的豁免权。但仍同时实行COP这个州财政支持的项目至今,赡养那些HCBS豁免权补助未能覆盖到的老年人群。1994年该州又进一步开始发展威斯康星合伙项目,旨在进一步提高参加者的选择权利,包括选择初级护理的医生和照顾起居的社工,并进一步把护理重心由养老院和社区设施向家庭转移,同时通过按人支付的方式整合了该州的四个社区服务机构的紧急护理、基本护理及长期照护服务的派送和资助[3~4]。

这些改革举措广受欢迎,但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困难。HCBS和COP项目旨在为老人们提供生活的便利和自主选择的权利,但在部分县也造成了长长的等待名单。获得个人照护服务往往需要等待数年。因此对很多老年人来说,入养老院仍是当时默认的选择。

除此之外,该州的这些创新项目还使得社区照护体系更加复杂,无论是有资格获得公共资助的还是个人支付的老人,对搞清楚如何获得服务都感到困难。因而进一步改革的呼声日益强烈起来。在多方呼吁下,州政府从1996年开始着手进一步改革,成立了专门的筹备机构,同时召集成立了三个人数众多的利益相关者委员会,进行协商讨论,以期达成广泛共识。他们得出的共同结论是,虽然现行的照护方案都有成功之处,但它们构成的体系是复杂、零散而昂贵的,需要重新设计。经过长达三年的广泛协商和多次公开听证,政府与利益相关各方最终消除了分歧,一致同意要重点开展家庭照护。重新设计出的州长期护理方案,在1999年立法颁布实施[3,5]。

二、以人为中心的长期照护服务

威州重新设计出的长期照护方案,核心就是家庭照护服务。创建一种获取服务的便捷入口,成为改革的关键,为此威州在各县区建立老年与残疾资源中心(ADRC),作为老年人获得全方位长期照护服务的单一准入入口。同时威州把先前分立的各项官方补助资金,整合为一个单一的款项按人按月拨付给另一类分布在各县的政府机构———照护管理组织(CMO),让它来负责管理所有长期照护项目。同时继续对各种社区照护设施予以支持[3,5]。它们具体有以下特点:

1. 单一的入口点:

老年和残疾资源中心。老年和残疾资源中心是一个老年人可清晰识别、值得信赖的入口。它首先是一个信息中心,在这里公众可以得到有关长期照护服务资源的全面信息。对寻求长期照护具体建议的老人,资源中心会提供给他们各种可供选择服务的信息和适合其个人服务方式的客观建议。除提供信息和建议的功能外,中心还提供具体事务上的全力帮助,福利补助咨询师帮助老年人解决有关国家医疗保险、社会保障及其他公共福利方面遇到的问题。在诸如防范虐待老人等情况的危机干预方面、及实施急救等应急措施方面,实施全天候的24小时服务。同时,资源中心还是个人获得长期护理公共资助的唯一入口,中心提供身体状况和经济状况初查,以确定老人们获得医疗补助的资格,并把他们注册为家庭照护的对象。“初查”除了收集个人健康情况的大量信息外,还书面记录个人的人口统计学特征、日常生活习惯、喜好、愿望和价值观等大量信息。身体状况初查决定照护的等级和按人支付的水平。

在美国,老年人获得HCBS服务的医疗补助资格在经济上有两个标准:一是满足州HCBS豁免方案的经济资格要求;二是服务的计划成本超过个人月总收入加上可计算资产的1/12。威州利用现有的规章让获得医补资格的人数最大化,同时允许有较高资产收入的人得到家庭照护。目前只有4%的参加者没有医补资格[1,4,6]。之后资源中心的工作人员还会对老人进行家访,对初查的结果进一步确定和说明,帮助老人做出合适的选择。资源中心提供的所有服务都是免费的。管理初查的工作人员必须有健康、社会服务或相关领域的学士学位,并要完成相关网络培训并通过认证考试。由于互联网的广泛应用,资源中心将申请人的初查的详细资料通过网络传送给照护管理组织,这会成为CMO对参加者进行评估、开展个人服务的起点。

与州订立的合同要求资源中心进行宣传推广活动,宣传它们作为入口点的作用。州政策规定,养老院、社区合居设施等护理设施,必须让前来申请赡养的老年人得知有关资源中心的服务及资格初查、家庭照护补贴等信息,还必须让他们先接受资源中心的加入咨询。资源中心也要主动宣传这些知识。中心还开展社区健康教育活动和早期预防活动,重点放在预防残疾和失能上。注册参加家庭护理的老人还可以得到寻找新居、搬迁、提供家具等家庭用品、补助公共事业费等方面的帮助,由资源中心协调,专项基金予以资助[3]。

2. 以参加者为中心的照护管理组织。

分布在威州各县的照护管理组织,是一种管理式的照护组织,负责管理长期照护补助资金的使用及区域内全部的长期照护服务,包括家庭照护、社区合居设施和机构护理等等。它提供各种不同类型的照护服务供参加者选择,依据参加者的喜好和需要来组织和管理服务,而不是依据提供者的意愿和特定的服务项目。因此通过CMO,长期照护的参加者在接受服务时就有了更多的选择。

CMO主要通过两种方式来保证成果目标的实现。

首先,CMO要制定出个性化的服务方案。由资源中心身体机能初查所收集的资料开始,由护士和社工等工作人员组成的跨学科团队同参加者一起,对对象的需要、喜好和想法进行一次全面的评估,综合各方面的情况和期望的成果,来决定资源的分配,最终形成一个有成本效益的赡养和护理方案。这一决策过程,被称作资源分配决策方法[3]。家庭照护分为健康护理和生活照料两个方面,类型一般有:家庭健康护理:包括传统的治疗、护理;家庭保健辅助:在护士的指导下,家庭保健助理提供简单的伤口护理、下床活动护理、移动翻身、家庭康复锻炼等的护理和帮助;个人照料:社工为老人提供日常活动的照料,如帮助吃饭、穿衣、吃药和锻炼提醒等照料,还有备餐、洗餐具、打扫洗熨等家务劳动[2]。考虑到参加者往往有多种慢性疾病,CMO将很大的精力放在健康护理的管理上。CMO虽然不提供初诊和急诊服务。但是,它帮助管理和协调参加者的健康护理,帮助他们实现“最佳的健康”。CMO聘用护士为工作人员,协助评估和个案管理,负责日常的家庭医护服务,如用药管理和伤口护理等,他们还要经常联系协调医疗机构和民间的保健机构,协助安排对参加者的医疗和初级保健护理。通常,社工是管理团队的主要成员,负责对参加者的日常生活照顾,但是,对于有复杂健康问题的老人,护士担当起职责,这样就保证了持续的健康监护和直接的生活照顾,也有助于紧急情况时及时确定应对措施[3]。

其次,参加者可以自我定向所需服务,也被称作“消费者定向的服务”。参加者可以选择自己的社工,监督和商讨工作进度,也有要求解雇社工的权力。除此之外,参加者还可以自己制订服务计划,指定独立的服务提供商(如一些有资质的民间机构),可以要求CMO服务包以外的服务,这些自我定向的服务计划和要求要经管理团队的讨论批准。之后CMO要依照参加者的需要用拨付来的补助金向独立的提供者购买服务,其中也包括提供护理的参加者的配偶以外的家人或亲属。CMO帮助管理所购买的服务,依照各自的预算监督开销,跟踪参加者的健康和安全情况。现在,独立提供者的服务已经构成补助受益人接受家庭服务的大部分[2~3]。

3. 社区照护设施———合居设施。

合居设施,包括社区居住设施、有护理配合的公寓住宅和成人之家等,它们提供服务的规模效益,是在养老院等更具医疗性的设施中所得不到的,尤其很适合需要适当看护的老年痴呆症的患者。威州利用医疗补助豁免权资助合居设施的服务,虽然这些设施中的大部分居民是私人支付,但对合居设施中医疗补助受益人的资助占总豁免权支出的大约20%。社区居住设施,服务失能较重的老人,有浴室,护士都是注册的;有护理配合的公寓住宅(原名辅助生活设施),每周可提供28小时的照护,没有很严格的规章[2]。

三、以人为本的质量管理系统

威州的长期护理的重新设计给了消费者更多的自主选择,但也引发了如何保证质量的问题。

首先,消费者定向的理念,强调个人进入市场选择社工,因而高比例的老人选择了家庭成员或者他们认识的人,一些官员担心对护理服务的支付可能成为家庭收入的补充,而没能成为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照护的机制;同时也对有认知障碍的老人可能成为弱势群体的风险表示担忧。另外,一些合居设施,没能提供家庭式的环境和照护,而更像是机构护理;在融入社区方面做得也不够,如没有足够的轮椅等等。州官员指出,合居设施存在的目的是“就地养老”,而不能成为不经许可的、不合格的养老院[2]。为保证家庭护理的质量,威州重新设计了以人为本的一整套质量监督和评估体系。在经过两年多的运作之后,州卫生部把利益相关者委员会改组成州、县两级的长期照护理事会,负责监督和指导家庭照护的实施;处理和协调各相关方的利益,提供政策和立法方面的建议。通过资金的整合和CMO的统一管理,州政府可以借此管理长期护理的整个系统,而不是分散的部分,来普遍实现目标成果。对成果的一贯注重渗透于威州家庭照护的所有方面。参加者的目标、需要和愿望融入家庭照护所要达到的目标成果,用它们来指导服务的计划和实施的全过程,并把它们作为考评CMO绩效的基础。在方案的重新设计之初,利益相关者委员会就讨论制定了14个要达到的参加者的目标成果。该套目标成果一直延用至今,其中包括:受尊重、可自主选择服务和生活方式、对服务的满意度等成果;与社区融合、参与社区生活的成果;健康与安全的成果等等。这14个成果也构成了州的质量管理体系四个组成部分的基础,包括参加者的成果评估调查、CMO跟踪并上报给州的质量指标、CMO的业绩改进计划和州对CMO服务计划的季度抽样审查。CMO每年度对参加者进行采访调查;根据成果调查结果,CMO每年度要向州上报每一项成果已经达到的两项质量指标,分别是:生活质量指标,即已经呈现出这一成果的参加者的比例以及服务质量指标,这是CMO为达到该成果已经向参加者提供计划服务的人数比例。之后,CMO还要设计提交下一年度的业绩改进计划,重点加强实施14个成果中的一个;州主管部门每季度要对CMO的个人服务计划抽样审查,审查参加者的服务需求、喜好和预期成果是否正在实现[3]。

四、整合的家庭照护资助体系

威州为家庭照护,对各县进行两类资金支付。对老龄和残疾资源中心的拨付是根据州财政预算来立项的———按照资源中心合同中所规定的职能范围估算出的资金量来支付。拨付的额度反映了该县目标人口的规模。如果资源中心实际给予服务的人数比计划多或者少的话,额度也暂时不会变化[1,5,6]。

照护管理组织是按人拨款的管理式照护组织。州卫生部按照预付合同,把先前多项官方补助资金流———HCBS豁免权医疗补助、COP以及与长期照护有关的医疗补助州计划服务(如家庭保健、治疗、个人照料、耐用保健器械和养老院照护)等的资助项目,合并为单一的款项按人按月向CMO支付。CMO每个月按各参加人的计划服务收到拨款,用来购买和管理参加人的照护服务,这种按人拨款的方式,也被称作“钱随人”的政策[1]。

CMO在资金上要为参加者的长期照护承担风险,出于成本考虑,他会把家庭照护的参加者,而不是机构护理的参加者,作为首选的、最具成本效益的服务对象。同样出于成本控制的需要,身体状况初查的结果决定照护的等级水平,不仅在全面照护和中级照护之间有明确的区分,而且在每个层次内,参加者的身体状况等级也影响按人支付的水平。对全面照护水平的注册者每月的支付在1 768美元~2 368美元之间不等;对中级照护的注册者每月的支付为641美元[3,5]。

州政府以按人付款的方式,让独立的机构———照护管理组织,负责管理区域内所有长期护理的服务和补助金的使用,并让它与补助资格确定、咨询注册等职能分离,目的是充分发挥好各环节的职能和各项资金的使用效能,确保专款专用。试图以此消除以下诱因———把成本从一个项目转移到另一个项目并利用合并的资源来实现效益;避免效益或利益的驱动影响到职能部门对标准的严格把握。有民间机构作过独立调查,五个试点县中家庭护理每人每月的平均成本比机构护理要少452美元;五个试点县中个人服务的等待名单在2004年已经消除,随着家庭护理在全州的进一步扩展,其他县的等待名单也都在大幅减少[7]。

通过设计以人为本的家庭照护的质量管理和支付体系,威州实现参加者的预期成果和方案的预期目标的能力大大增强。家庭照护,自1999年作为示范项目在威州的五个县中试行。自2006年春起在全州推广,在州政府的全力支持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得以稳步发展。到2009年,ADRC已经覆盖到威州80%的人口,CMO覆盖62%的人口,注册人数达26 000多。十个护理项目联盟在全州各地建立,通过形成长期护理的行政区,发展多县联合的家庭照护项目[5,7]。

五、威斯康星州长期护理改革给我们的启示

1. 要为老年人的长期照护提供法律和制度的保证。

养老制度是社会制度优越性和社会和谐的重要标志之一,养老不应当仅仅是子女、个人或家庭的事情,也应当是国家的责任,是政府的职责。最高官员亲自抓改革、立法和管理部门及时制定相关的法律规章,就能够在法律和制度上确保老人们在家里和社区就能得到周到细致的照护、安享晚年。

2. 给予家庭养老以经济上的资助和保障只是达到目标的

手段,目标在于能够让老人们在健康、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等方面得到悉心照顾,使他们在无力从事社会工作、行动不便的时候,仍然能够安逸、有尊严地生活。

3. 家庭护理的改革意味着服务方式的转变,需要为每个

参加者制定个性化的照护方案,改坐诊收养为上门服务的方式,这就需要培育一支人数可观的专业队伍,充分利用全社会的相关力量和资源,并要有专门的机构来负责协调和具体管理,才能共同办好这项事业。

4. 要搞好长期照护的改革,政府与利益相关各方达成广泛共识十分重要。

在共同的价值观基础上制定出的政策符合各方利益,对形成共同的目标、汇聚起社会各方力量和资源、协调好各方职能都十分有利。

5. 长期照护的机构设置应当细化,各司其职,各精其能,这样把长期照护的各个环节都能做精做好。

避免一个机构身兼多职、使用多项资金,从而有效避免资金挪用或滥用、重此轻彼或相互推诿等现象。

6. 在资金的使用上形成激励机制,按机构的职能来资金

立项,专款专用;按照照护的人数分配资助资金,并由一个专门的机构全权管理,这样使资金能够切实用于每个该得到资助的被照护者,并使该机构在资金的使用上承担风险,促使它们运用有成本效益的方法来分配各种资源,提高资金的使用效能。

7. 要给被照护者更多的选择、更多的自主权,那么社区服

务资源的整合固然是必不可少的,但信息资源的整合却常常显得更为重要而有效,把社区中的各种服务资源的信息汇集到一起,形成一个信息的中心和清晰单一的入口,为老人提供咨询建议和体检注册等一站式服务和帮助,这样在让老人能够更方便、更容易地获得需要的服务、帮助其做出合适的选择方面,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8. 质量监督考核也是不容忽视的环节,以参加者为中心,

以参加者的成果为目标,并以这些成果作为质量考评的基础,把成果的理念贯穿到家庭护理的服务、监督、考核的各个环节,成为利益相关各方共同的价值观和行动目标,从而也就促进了各环节的高质量、高效率。确保长期照护的预期目标扎实稳步地实现。

结论

调查表明,随着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正日渐步入老年人行列,目前中国的主流家庭结构正在步入“421”时代。一对年轻的夫妻要承担赡养四位老人和至少一个孩子,由于这一以“80后”为主体的年轻夫妇群体在工作事业、住房、子女的抚养教育以及入园入学等方面承受着精力和经济上的双重压力,普遍感觉为父母养老力不从心。调查显示,中国现今有将近七成的家庭存在着“老养小”现象[8]。因而我们有理由推断,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传统上的、主要依靠子女赡养的家庭养老模式可能将要无以为继,中国也必将要走居家养老社会承担的道路,这里所说的由社会来承担,不仅指对公民晚年生活的经济保障,还包括对老年人的家庭生活照顾和健康护理,这需要以政府为主导,全社会共同努力,培养出一支专业化的、人数充足的护理社工队伍,培育和发展起一门支持养老事业的新兴产业,逐步建立起覆盖全国的老年人家庭照护体系,这无疑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事业。在这方面,美国威州开展家庭照护的经验,能给我们一点有益的启示。

参考文献

[1]Kitchener,M.,Willmott M.,Wong A.&Harrington C..Home and Community-Based Services:Federal Funding to States.SanFrancisco:National Center for Personal Assistance Services,April 2007.

[2]Wiener,J.M.,Tilly,J.,&Alecxih,L.M.B..Home and Community-Based Services in Seven States[J].HEALTH CARE FINANCINGREVIEW,Spring 2002:89-113,Washington,D.C.

[3]Justice,D..Promising Practices in Long Term Care Systems Reform:Wisconsin Family Care[M].Washington,D.C.:Medstat Researchand Policy Division,March 2003.

[4]Schulz,J.H.,Borowski,A.&Crown,A.W..ECONOMICS OF POPULATION AGING,the“Graying”of Australia,Japan,and theUnited States[M].Westport,Connecticut:Auburn House,1991.

[5]Alecxih L.M.B.,Linkins K.,Zeruld S.&Neill C..FAMILY CARE PILOT PROGRAM[M].Madison,Wisconsin:Wisconsin LegislativeAudit Bureau,November 2001.

[6]WISCONSIN DEPARTMENT OF HEALTH SERVICES.2009-11 Executive Budget.(Official website:http://www.wisgov.state.wi.us/budget.asp).

[7]Kassner,E.,Reinhard,S.,et al.A Balancing Act:State Long-Term Care Reform[M].Washington,D.C.:AARP Public Policy Institute,July 2009.

公车改革:瑞典的经验和启示 篇3

瑞典王国位于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东南部。作为北欧第二大城市、瑞典最大城市的斯德哥尔摩位于梅拉伦湖与波罗的海的交汇处,由一个半岛和14个岛屿组成,素有“北方威尼斯”的美誉。飞临斯德哥尔摩上空,隔窗向下俯瞰,这些岛屿好似一颗颗晶莹璀璨的珍珠镶嵌在湖与海之间熠熠生辉;横跨海面各具特色的七十余座大小桥梁。宛如一条条玉带将诸岛屿衔接。苍翠的山岗、蔚蓝的海水和迂回起伏的街道在薄雾下融为一体。

出了机场,驱车进入斯德哥尔摩南区的斯塔丹岛。街道两侧金碧辉煌的宫殿、气势不凡的教堂和高耸入云的尖塔比肩而立,而狭窄的大街小巷则显示出中世纪的街道风采。中世纪雄伟的建筑物、鳞次栉比的现代化大厦与碧树红花丛中一座座精致的别墅相映成趣。斯德哥尔摩既有典雅、端庄的风貌,又有现代化城市的繁荣。老城区与新城区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在新城区,则高楼林立,街道整齐,苍翠的树木与粼粼的波光交相映衬。

瑞典的社会主义为了和当年苏联的社会主义相区别,在其“社会主义”之上加了“民主”二字,即“民主社会主义”。瑞典是最早实行社会福利、全民医疗的国家,国民个人所得比日本还高。他们的民主达到了什么程度呢?瑞典的首相下班和外出居然都是步行,身边没有保镖跟随,也没有道路管制,更没有前呼后拥的庞大车队呼啸而过。

瑞典的法律规定,除国王外,任何人外出都不得带警卫。只有议长、首相、外交部长、国防部长等少数几位领导人才配给公务专车。这与新加坡的公车使用规定何其相似。新加坡规定,只给总统、总理和资政三人配备专车和司机,供他们上下班及公私出行使用。其他人一律使用私车,普通公务员只给交通补贴,一并计人工资。

瑞典政府一直非常注重科学创新。2001年还专门成立了瑞典国家创新局。以创新为核心成立一个专门的部门。这在全世界也不多见。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昼短夜长,一年之中寒冷多于温暖。也许是这种差异性的气候推动了瑞典去寻求创新并以创新为工具来改变自身。”导游诙谐的介绍。

虽然瑞典只有900万人口,面积不足45万平方公里,但世界上2-3%的发明来自瑞典,称瑞典为发明之国一点也不为过。瑞典被誉为世界上最具创新精神的国家之一。

在瑞典创新局,一个个非常有趣的创新项目令人目不暇接,我被深深吸引住了。冰箱、温度计、安全带、鼠标、拉链,还有真空吸尘器,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些都是瑞典发明的,一个个奇思妙想层出不穷,所有这些都值得让人们对这个获得了32项诺贝尔奖的国家肃然起敬。从“安全”火柴到“世界上最安全”的VOLVO(沃尔沃)汽车,瑞典人已经把发明和创新融入了自己的日常生活。难怪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被誉为“科幻小说中的科学城”,的确当之无愧。

令我感兴趣的不止这些,瑞典的公车监控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瑞典的高级官员没有特权,出入轻车简从,工作时用公车,下班后只能用私家车,其子女与普通人无异。政府的领导人大多住在普通住宅区,国家不提供公勤人员。家务自理。

瑞典国家创新局局长夏洛特·布洛根介绍说:“当年我们也曾为公车私用、假公济私的情况困惑。瑞典公务汽车有18万辆之多,驾车人常开着公务车办私事。这种情况令我们的财政部十分头痛。”

因为财政部对公车私用的要求是:“私用”时要交足租金。为解决这个問题,财政部请瑞典电子专家设计了一套专门监控公务汽车使用的电子系统。几年前,瑞典每辆公车上都安装了带双按钮的计程器和代码发射器。一个按钮上刻着“公务”,另一个刻着“私用”。用车时。必须先按下其中一个按钮,车子才能启动。按钮按下后,代码器就将该车的特定代码发往监控卫星,卫星再把代码及汽车所在的方位传向中央监控台。如果中央监控人员发现“公务”状态的汽车驶向别墅区、钓鱼区、百货区、菜市区或娱乐场所时,便会用无线电话询問开车者“为何用公车办私事”,如此一来,私用公车者便无机可乘。每隔一段时间,监控人员就会将收到的资料进行核实,并据此对开车者收费或罚款。这一奇招有效遏制住了公车私用现象。

更重要的是,監控机构不受当地政府管,直接向上级负责,而且可以在网上公开查询记录。这种透明的监督管理有效遏制住了公车私用现象。

瑞典是一个小国,人口不多,人均资源优势特殊,他们实行的制度和措施符合他们的国情。我们的国情与之不同。但都存在公车改革的必要性。这一点又是一致的。

近些年来,国内要求公车改革的声音不绝于耳,说明公车管理存在诸多問题和漏洞,甚至到了不得不改的地步。

苏南改革开放的经验和启示 篇4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历经发展和不断改革,取得了丰硕成果,为总结30年来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得的成效及丰富经验,进一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见,实现“以德治国”方略。本文结合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谈几点经验认识与启示。

【关键词】改革开放 民族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是一次真正开启改革开放进程的重要会议,自此,中国迈入了一个新的伟大时代。与之相应,我国的高等教育,包括民族高等教育,也开始走进一个新的辉煌的时代。自1978年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科学的地位正式确立至今,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历经30年发展和不断改革,取得了丰硕成果,回顾30年来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历程,把握30年来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规律,对于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断开创民族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更好地培养少数民族高素质人才,为民族地区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发展服务,给予重要启示,具有深远意义。

一、30年来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明显成效 1.理论教育与研究日臻完善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索,形成了丰硕的理论成果。这些理论成果是对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我们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理论指南。民族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国内民族问题为传统研究内容,三十年来为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传播、民族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三届四中全会,我国民族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恢复中发展、在考验中前进。在这一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着力恢复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优良传统。民族高校相继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机构,各地民族高校不仅逐步恢复了学校正规化的马列主义课程设置和课程教学,有些学校还组建了专门的马列主义教研室。

从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到十六大,我国民族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积极应对新课题,不断加强和改进。中央讨论通过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审定通过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教材编写提纲和书稿。教材编写列入中央实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在这一时期,我们对民族高校大学生深入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及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积极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通过教学改革逐步形成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课程体系;党的十六大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贯彻为民族理论创新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各民族高校积极出版相关刊物,开展专题调查和研究,各类学术会议及民族理论纷纷亮相,推出一批有分量的科研成果,进一步推动了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进程。200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对民族理论政策作了12个方面的概括,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体系的系统升级。

党的十七大根据当前思想政治工作现状,提出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要求,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视角。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民族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强调将人文关怀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强调充分关注学生个体,关注学生的生存状况和生存意义,关注学生自我完善与发展,使思想政治教育走向科学发展的方向,确立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方法论。2.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不断壮大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不断发展壮大。1980年4月,教育部、团中央联合发出《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强调,“必须建立一支坚强的、有战斗力的政治工作队伍”。民族高等院校审时度势,在校系两级配备专门主管学生工作的书记或副书记,学校党委根据情况,设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机构,选拔各民族优秀的青年教师和学生干部,并且联合学校行政、共青团、学生会、工会等各方面力量,统一组织,共同工作。除了专职的两课教师以外,民族高校针对学校民族成分较多,学生生源地较广,地域和文化差异性较大的特点,还专门培训、选拔、任用了一大批各个民族的优秀青年教师担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辅导员。在工作中调动广大辅导员的积极性,提升辅导员工作水平,是民族高校思政工作的一大亮点,近年来,民族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取得了新的突破。他们在同民族大学生密切交往的过程中了解大学生的行为、要求和心理,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包容多样,努力满足大学生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但同时又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主旋律,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个人价值。

此外,各民族高校力争寻找思政教育创新点和特色。以西北民族大学为例,2006年,该校首次“吃螃蟹”,摒弃了以往大学生楼管“只管门,不管人”的做法,首次聘任各高校优秀毕业生担任大学生公寓管理员,这些“大哥哥大姐姐”的进驻,不仅强调大学生们的学习、生活纪律,更多时候,他们是以朋友的身份关心、关注大学生的行为和心理,无疑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上取得了润物无声的效果。

目前,民族高校已初步建成一支以专为主、专兼结合、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素质较高、动态平衡的较为稳定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3.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不断拓宽 方式方法趋于灵活多样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各地高校恢复、拓展了一些具有时代特征并与大学生思想特点相适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政治教育、形势教育、思想教育、人生观教育、道德教育等纷纷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同时,民族高校密切结合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形势,针对民族大学生的行为特点和心理特点重点开展了民族形势与政策教育。与此同时,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改变了过去那种单向灌输、口号式的、急风暴雨式的简单做法,代之以一个符合时代要求的说理教育、引导渗透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在教育方法上,除了课堂讲授之外,还采用了专题讨论、参观访问、社会调查和各种形象化的手段,力求通过丰富多彩,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活动感染学生、影响学生、引导学生,从而把党和国家提倡的方针、政策渗透、融化到各项活动中去,用健康有益的思想文化占领思想阵地。在此期间,很多民族高校也在积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大学生社会实践,心理咨询与辅导,网络教育,大学生素质拓展等一批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应运而生。以西北民族大学为例,一些能够彰显特色,突出亮点,注重实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新举措不断浮出水面,成效显著。21世纪以来,以“丁香园”命名的西北民族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在探索中取得重大进展,丰富生动的网上思想政治教育给了民族师生一个全新的视野。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专门机构的建立使得各民族在校生能够倾吐心声,畅谈理想,探讨人生,缓解紧张的学习压力和生活压力。西北民族大学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所民族高等院校,针对本校特色,学校自1995年起,将每年的十一月定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月”,活动开展期间,各民族师生紧紧围绕加强民族团结、维护学校稳定的主题,举办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各种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了全面、科学地管理学生,2006年,西北民族大学突破性地聘用了一批各高校优秀毕业生担任学生公寓管理员,倡导“大学生公寓大学生管”的理念,这一举措在全国高校中首开先河。在大学生公寓全面实施“16小时育人工程”,始终贯穿“以人为本,一切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和“助人成功,为学生全面成才搭建平台”的管理思想。同时还全面推行辅导员、班主任进公寓;学生党团组织进公寓;校园文化活动进公寓;学生会组织进公寓;学生社团和学生自我管理组织进公寓的“六进”公寓工作。总之,民族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正在向纵深方面、宏观、微观领域不断拓展的过程中,构建起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综合育人体系。

二、30年来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经验

1.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30年来,民族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始终把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及时融入教学和研究中;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的统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丰富教育教学内容,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提出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解疑释惑的重点,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引导当代民族大学生以极大的热情投身紧张而有益的大学生活中,把个人的成长进步融入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时代大潮。

2.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与时俱进。

30年来,民族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实践、科学技术革命的新进展以及对大学生思想认识活动规律与特点的新认识,坚持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不断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体制、机制以及方式方法创新,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只有不断创新,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客观事实,才能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创造新途径、探索新方法、总结新经验。只有当改革成为一种不断重塑自我不断超越自我的日常意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真正从外部走向内部,从意识层面走向发展层面,民族高校才能由此获得永恒和活力与效力。

3.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学生为本,注重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0年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始终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刻把握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根据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确定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阶段性目标;既强调教育者发挥教育引导的作用,关心每一名学生的成长进步,以真情、真心、真诚教育和影响学生,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又强调尊重大学生接受教育、主动学习、自觉践行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自觉能动作用;注重全面发展与和谐发展,努力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协调发展。努力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不断赋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鲜活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三、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启示

1.积极引导民族大学生树立正确而崇高的价值观、人生观和理想信念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发展以及整个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加强,特别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日益密切,西方的思想文化观、价值观随着外国商品纷至沓来,对于思想活跃、易于接受新思想、新事物的大学生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国外的思想文化观念对于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与影响,尤其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显得更为突出。此外,由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与之相应的新思想、新观念逐渐出现,商品经济带来的公平、民主、平等和竞争的观念对我国少数民族传统的思想文化观念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新旧体制过渡时期,竞争中的自由主义、利己主义、功利主义,已逐渐渗透到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以及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内心,他们个体需求也相应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竞争意识不断加强,他们注重个人奋斗,独立意识增强,但是他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并没有完全成型,很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群体利益分配的差别和价值主体的多元化,分配方式和收入的不同,激发了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上的不平衡、不理解、不满足,从而产生了很多新的矛盾,民族大学生在价值观念上的困惑和矛盾明显增多。

作为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积极引导,确立主导价值观。加强对我国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形势政策教育,积极引导大学生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环境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把握形势发展的客观规律,引导他们明辨是非,站稳立场,在思想上、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在大学生中建立起为大多数社会成员认同和信守的思想品格和价值准则,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创造力,运用生动活泼、形象直观的社会实践,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丰富学生头脑,提高学生辩证思考问题的能力。2.引导民族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祖国观和宗教观

我国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大部分来自经济相对落后,闭塞偏远的民族地区,他们接受的信息量相对较少,接受信息的手段相对落后,对新生事物的敏感度相对较弱,一方面他们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和独特的民族意识,重视本民族在祖国大家庭中的地位、作用和责任以及本民族的发展前途;另一方面由于他们思想还不够成熟,做事容易冲动,考虑问题也往往容易单向思维,特别是对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社会现状和党的政策方针认识不够到位,容易出现思想的偏差。民族高校更应该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理性的、正确的民族观念和宗教观念。3.大力弘扬先进的民族文化,构建和谐校园

高校校园是各种思想文化交织碰撞的地方,是当今社会的一个缩影,当各种各样的思想观念、文化热点、生活信念、行为方式渗透到校园时,同样对我国少数民族大学生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

我国著名社会学家、民族学家费孝通教授说:“一个民族总是要强调一些有别于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的特点,赋予强烈的感情,把它升华为代表本民族的标志。”每个民族总有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文化特征,如服饰、节日礼俗、生活习俗等引以为豪,求得自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心灵沟通和感化的工作。对民族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一定要尊重并弘扬其中优秀的民族文化,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4.培养民族大学生树立良好的心理素质

民族大学生在校园内往往更容易表现出抑郁、焦虑、脆弱等诸多心理问题。据西北民族大学的一项调查显示,有超过60%的大学生存在中度以上的心理问题,他们常见的心理障碍是人际关系敏感、睡眠障碍、网络依赖等。这与现代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大学生生活阅历不足、心理发展不成熟等诸多方面原因有着重要的关系。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振奋精神,树立对自己、对社会的信心,消除心理困惑,减少心理震荡,克服不良的心理情绪,平衡心理,以乐观的态度对待困难和挫折,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调整自己的心态,增强承受挫折的能力和人际交往的能力,形成健康的人格,实现对自身心理、个性和精神的塑造。这对民族大学生们在逆境中坚强生存具有不可磨灭的作用。

参考文献:

苏南改革开放的经验和启示 篇5

改革开放三十年的道德建设:经验与启示

发轫于三十年前的改革开放,使我国的社会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工程,道德建设伴随着社会转型和体制转轨,伴随着各种社会思潮的涌动和人们思想观念的嬗变,也经历了不平凡的三十年。回顾我国道德建设的发展历程,梳理和总结道德建设的基本经验,对我们今天站在改革开放的新起点上,思考新时期道德建设的历史定位、基本思路和发展方略,都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改革开放以来道德建设的历程与成就

近三十年来,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我国的道德建设大致经历了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9-1986年。改革开放之初,为重建社会道德秩序,顺应人民群众对正常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以道德建设为核心的精神文明建设提到了党和国家的议事日程。1979年9月,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概念,也初步明确了改革开放初期道德建设的目标。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着重阐述了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基本任务和指导方针。群众性的道德实践活动应运而生,最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是‚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第二阶段:1986-1996年。1986年9月,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即‚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党的十四大再次明确,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同时把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到新水平。在这个阶 段,加大了扫除社会不正风气和丑恶现象的力度,全国普遍开展了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三讲‛活动,道德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和明显成效。

第三个阶段:1996-2001年。1996年10月,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召开,专门研究精神文明建设主要是思想道德建设和文化建设问题,第一次系统论述了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十四届六中全会还指出了‚道德失范、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滋长‛等一些领域的突出问题。根据十四届六中全会的决定,1997年5月,中央成立了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专门负责协调解决精神文明建设主要是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的有关问题。

第四个阶段:2001年—至今。2001年1月,****同志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明确提出了‚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的治国方略。2001年9月,中共中央印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标志着我国道德建设开始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2006年3月,胡锦涛总书记针对我国道德建设的实际状况,提出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成为新时期道德建设新的标杆和新的遵循,全国兴起了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热潮。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概念,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改革开放三十年,在深层次上改变了我国的社会结构和人们的精神世界,是公民道德意识新的生长点,也是新时期社会道德建设的起步 点。三十年来,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不断完善,人们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和社会风尚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日益深入人心,追求科学、文明、健康生活方式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人民群众参与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热情高涨,重道德、讲文明、知荣辱、促和谐的社会道德风尚正在初步形成。这些都是改革开放以来道德建设的主流,不仅应该给予充分肯定,还应从中认真总结经验。

二、改革开放以来道德建设的基本经验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改变了我国经济社会的面貌,也成为人们转变思想观念、形成新的道德价值取向的‚孵化器‛和‚推进器‛,推动了社会主义伦理道德建设不断向前发展。经过三十年来的探索和发展,道德建设积累了一些基本经验。

第一,道德建设要树立正确的义利观念。我国一直有‚重义轻利‛的传统道德观念。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深刻反思历史教训,提出要尊重人们的物质利益,为我国道德建设提供了基本前提。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上又出现了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思潮,‚义‛和‚利‛的天平再次失衡。在总结改革开放以来道德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基础上,《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指出,要‚树立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合法权益的社会主义义利观‛。这种新型的价值观和道德观的树立,为我国道德建设沿着正确道路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二,道德建设要尊重公民的主体地位。道德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培 养‚四有‛公民,全体公民不仅是道德建设成果的受益者,也是道德建设的主体。改革开放以来道德建设的生动实践,如‚五讲四美三热爱‛、‚讲文明、树新风‛等,都是基层群众创造出来的鲜活经验。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公民的独立自主意识越来越强,更加要求道德建设不能停留在‚领导作报告、群众受教育‛的惯性思维层面,要尊重公民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引导公民在生活中自己创造、亲身体验形式多样的道德实践活动,从中实现自我教育、自我调节和自我评价,不断提升自律意识和道德水平。

第三,道德建设要发挥先进典型的榜样作用。坚持典型引路一直是我党开展道德建设的优良传统。改革开放以来的道德建设,在不同时期都重视发现培养和树立典型,把抽象的道德规范和目标变成具体生动的形象,来影响、激励和感召人们去学习和效仿,从而促进道德建设的发展。孔繁森、郑培民、张海迪、李素丽、吴天祥、王顺友等先进典型影响了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更是近年来各个领域道德建设先进典型的一次大规模集中展示,近三千万群众积极参与投票评选,53名全国道德模范和254名提名奖获得者的先进事迹和崇高品德感动了全国,激发了广大群众开展道德实践的热情,推动了公民道德建设深入发展。

第四,道德建设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道德建设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探索新形势下道德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创新手段和载体广泛开展道德建设,如为迎接北京奥运会开展的‚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为加强网络文明建设开展的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活动,在汶川大地震后开展‚抗震救灾英雄少年‛评选等等。在活动载体上,避免空洞的道德说教和强硬的道德灌输,充分运用典型示范、艺术感染、公益广告、网上访谈等新的手段和方式,努力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潜移默化,增强了道德建设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第五,道德建设要从实际出发循序渐进。人们的道德修养和道德行为表现,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和差异性。因此,要从实际出发,妥善处理好道德建设先进性与广泛性、长期性与阶段性的关系,区分层次,着眼多数,鼓励先进,循序渐进。对于党员和领导干部以及各类优秀分子的道德要求,应体现出先进性,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对于大多数的一般社会成员,则不能随意拔高道德要求,而应侧重于广泛性的层面,注重基本道德规范的要求。只有将道德需求的层次性与道德目标的阶段性结合起来,分层次、按阶段,有计划、按步骤地进行,道德建设才能落到实处。

第六,道德建设要充分利用传统的道德资源。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有着五千年悠久的文明史,也有着优良的道德传统。中华文化提倡的‚贵德精神‛、‚和合精神‛等道德思想和伦理精神有着重要的时代价值。对于这些传统道德资源,我们要结合时代要求和新的实践,不断赋予以新的内涵,大力弘扬助人为乐、诚实守信、敬业奉献、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的道德风尚,倡导爱国、敬业、诚实、友善的道德规范,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扶贫济困、礼让宽容的人际关系,使道德建设从丰厚的传统道德资源中不断汲取给养,在改革开放的生动实践 中不断发展。

三、改革开放以来道德建设的启示

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是我国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加速转型的三十年。社会的转型与变革,意味着旧的社会规范的式微与消解,新的价值体系的萌生与建立,也必然带来伦理观念和道德范式的转变。在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如何倡导符合时代精神的价值取向,运用有效的方式引导人们遵守基本的道德规范、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道德基础,近三十年来的道德建设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

启示一:道德建设在理念上要由‚价值理性‛更加强调‚实践理性‛。1998年诺贝尔奖得主阿马蒂亚〃森认为,‚思想道德作为一种价值理性,是关于人类社会‘应当怎样’的智慧,它表达并设定一定的社会价值取向和理想目标。‛我国的道德教育源远流长,从孔孟诸子的伦理思想到程朱陆王的宋明理学,可谓蔚为大观,闪烁着东方道德哲学的智慧。然而,由‚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构成的‚社会价值取向和理想目标‛,由于缺少行动的载体,容易成为抽象的价值符号,陷入空洞的德说教。受传统道德教育的影响,长期以来我们都存在着‚重道德教育、轻道德建设‛、‚重价值引导、轻道德实践‛不良倾向。恩格斯曾指出,‚人们总是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实际关系中,获得自己的伦理观念。‛离开了生动的道德实践,就中断了社会道德理想和道德准则这些‚价值理性‛转化为人们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范式的根本链条,道德教育的得失成败也难以检验和衡量。因此,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和条件下,要创新载体,深入开展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各种道德实践活动,引导人们在道德实践中不断强化道德修养,提升道德水平。

启示二:道德建设在重心上要由‚美德伦理‛更加强调‚规则伦理‛。中华民族素来以美德闻名于世,有舍生取义、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有厚德载物、道济天下的高尚情操等,在伦理追求上是理想主义的,注重道德的高尚性和无限性,要求个人通过自身的修养达致道德的纯备。传统美德在任何时代都应该弘扬,然而,客观地看,美德不等于道德,美德是道德的超越,是道德的更高层次。很多美德仅是少数优秀分子所能达到的道德境界,如果将其作为道德建设的普遍目标,不顾阶段、不顾对象地要求全社会成员向高的道德标准看齐,不仅会欲速不达,而且会挫伤大多数公民参与道德建设的积极性。从伦理学意义上讲,道德建设的过程,是道德的价值形态转换为规范形态并进一步转化为秩序形态的过程,从二十字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到社会主义荣辱观,可以看出,在当前的时代背景和形势下‚规则伦理‛建设更加凸显。打牢公民道德建设的‚底线‛,在此基础上充分肯定并继续发挥崇高道德理想的导向和引领作用,将道德建设的目标定位加以阶段性的分解,道德建设才能真正扎实、稳步地向前推进。

启示三:道德建设在方式上要由‚运动推进‛更加强调‚制度推进‛。道德从根本上不能仅仅依*自律,还须通过他律来实现,尤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人道德‚自律‛都是强制性的制度‚他律‛养成的。我们以往的道德建设习惯于运动式、缺少刚性的制度约束和弹性的操 作手段,陷入空泛化,容易走形式。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构筑以激励机制、约束机制、监督机制为重点的制度基石和价值导向系统越来越成为道德建设的迫切要求。中央及各地文明委(文明办)的成立,本身就是党和国家从制度层面推进道德建设的战略举措。近年来科学研制‚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公共文明指数测评体系‛等道德建设重要领域的考核标准和测评体系,建立健全‚目标责任机制‛、‚监督约束机制‛等道德建设工作机制,推进了道德建设的规范化、制度化和常态化。道德建设的制度化,还要尤其注重道德建设外部保障体系的完善,综合运用行政、法律、舆论等各种手段,例如,为解决诚信问题而建设的公民个人征信系统、企业信用分类监管系统等,成为一种有效约束不守信用行为的社会制约机制。

驻村工作经验和启示 篇6

作者:新疆伊宁市77团 周灵

农村工作千头万绪,纷繁复杂。没有好的方法和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是做不好农村工作的。工作方法如下:

一是把助推发展作为核心任务,广开门路增产增收。

驻村干部结合实际情况,加之对村情、民情的深入了解。在致富帮扶上针对性更强,开展特色农业种植。增加农民收入。二是把农民群众当作亲人朋友,尽心竭力扶危济困。

驻村干部摆正位置,端正态度。放下架子,扑下身子。为农民群众出实招,办实事,忧解难。用一件件看望病人、慰问老人、帮助贫困户就医等这样不起眼的平凡小事,筑起了群众的信任之基。三是把走访看成本职工作,立足源头化解矛盾。

驻村干部把知民情,化民怨作为驻村工作基点。将驻村工作与走访群众充分结合起来。做到情况掌握在基层,问题解决在基层,矛盾化解在基层。

四是把文明新风送入千万家,提高素质弘扬文化。

包村单位和驻村干部既扶贫也抚智,既建新村更育新人,通过助建文化娱乐阵地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改陋习,树新风。把先进的思想理念,健康的精神食粮潜移默化地进村入户。使 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蔚然成风。

五是把两委班长建成战斗堡垒,强筋壮骨筑牢基础 驻村干部以村党支部副书记开展工作,发挥“三促进”“两监督” 作用“三促进”即促进发展党员,促进党组织活动开展,促进党员作用发挥“两监督”即监督村干部执行各项农村政策,监督村干部遵纪守法,村级党建工作出现了发展党员数量多了,党组织活动次数频了,党员作用发挥好了,村党支部威信高了的良好局面。六是把广阔天地变成干部课堂,培育人才积淀后劲

通过开展驻村工作,一大批年轻干部在与群众朝夕相处中增进了感情,磨炼了意志,增长了才干,转变了作风,成为群众工作的行家里手,农村工作的新生力量,为全县的长远发展积聚了人才资源。驻村工作的启示:

苏南改革开放的经验和启示 篇7

一、改革开放30年来, 龙江歌坛的繁荣与发展

第一个时期是1978--1988年。改革开放初期, 以郭颂、金铁霖为代表的老一辈声乐艺术家、教育家, 积极投身声乐表演、教育事业, 取得了累累硕果, 对中国的声乐表演艺术和声乐教学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为培养年轻一代声乐艺术人才, 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国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民歌演唱家郭颂创作演唱了《新货郎》《乌苏里船歌》《我爱这些年轻人》等50余首歌曲, 出版了《郭颂创作歌曲集》, 其中《乌苏里船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为亚洲声乐教材。

中国著名歌唱家、声乐教育家金铁霖, 50多年的教学实践, 培养了民族声乐教学人才400多人, 各类声乐表演人才1000多名, 培养出硕士研究生40多名, 培养出彭丽媛、宋祖英、阎维文等在中国和世界声乐界赫赫有名的歌唱家, 他有70多名学生在全国性的声乐比赛中获奖, 他的几代学生还遍布中国音乐教育界及各个国家级及地方文艺团体。他推出了金氏唱法, 《民族声乐的学习和训练》《浅谈我的声乐训练方法》等著作。

第二个时期是1988年-1998年。这一时期的龙江歌坛中青年歌唱教育家在老一辈声乐教育家的引领下, 勇于接受新鲜事物, 大胆吸收港台及欧美流行唱法, 创造了一批极具冲击力的歌曲作品, 逐步成为龙江歌坛的中间力量, 迎来了龙江声乐艺术的繁荣时期。代表人物有“双料歌后”万山红、歌手孙悦、张咪等。

“中国歌剧第一人”万山红, 从师于表演艺术家李波, 出演过大型歌剧《星光啊!星光》《黄河大合唱》《原野》等, 成功饰演了一个又一个光彩夺目的正面主角。她从师周小燕声乐教授, 在中央电视台主办的第四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中, 获民族唱法专业组第一名, 1988年荣获中国戏剧最高奖“梅花奖”。

孙悦是90年代中期中国内地歌坛的中流砥柱和当红一姐, 大陆百变歌后, 以一首《祝你平安》轰动全国。经典歌曲:《祝你平安》《欢乐中国年》《幸福快车》等歌曲家喻户晓, 广为传唱。如今的她已经在乐坛有了稳固的地位。

第三个时期是1998年至今。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优秀的青年歌唱家、歌手, 他们蓬勃的朝气与活力为龙江歌坛注入了新鲜血液, 演唱方法多以通俗唱法, 代表人物有青年男高音歌唱家刘和刚、青年独唱演员周虹池、流行歌手张振宇等。

刘和刚在2003年“金号奖”评选中, 荣获全国听众喜爱的歌手“最佳歌手奖”, 在2006年第十二届青歌赛团体赛上, 刘和刚凭借他扎实的唱功和他声情并茂的演唱, 以一曲《美丽的楼兰姑娘》获得100.13分的高分, 这是青歌赛有史以来的最高分!至今无人超越。代表作品:《儿行千里》《父老乡亲》《儿行千里》《父亲》等。

周虹池, 2006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民族声乐系, 师从于著名声乐教育家邹文琴教授和谢艳丽教授。

二、改革开放30年龙江歌坛的基本经验与启示

1. 保持与时俱进的发展状态。

在30年中, 龙江歌坛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 每一个阶段都能够看到不同时代变迁的烙印。声乐艺术同所有艺术一样, 思想僵化, 停滞不前, 必然被时代淘汰。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与时俱进, 要紧密联系生活, 紧密联系群众, 保持对时代变化的敏感度, 紧跟时代的步伐。

2. 体现传统声乐的民族精神。

30年的龙江歌坛, 尽管受到外来文化的巨大影响, 但传统民族艺术始终是龙江声乐的主体, 无论是通俗、民族, 还是古典、美声, 都刻画着深深的民族印记, 始终把握着民族的脉搏, 从民族声乐艺术中汲取丰富的营养, 保持民族特色风格。

三、龙江歌坛重振雄风的对策

从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末, 黑龙江省在全国青年电视歌手大奖赛上摘金夺银, 成绩斐然, 涌现出了孙悦、陈红、马丽君、王忠燕等著名歌手, 可近几年来风光不再, 势头下滑。笔者认为振兴龙江歌坛需要培养人才、选拔人才:

1. 培养人才。

各类艺术院校, 要加强声乐理论知识学习, 积极组织开展实践活动, 搜集整理民间音乐素材, 感受乡音乡情, 体验民风民俗, 寻找音乐创作源泉, 激发音乐创作灵感, 使学生掌握扎实的声乐理论功底和创作能力, 要经常举行艺术实践活动, 积极争取上台表演机会, 培养舞台艺术表现能力。

2. 选拔人才。

公开、公正、公平地选拔人才, 开展多种形式的比赛, 选择眼光独到的评委, 选拔出真正有实力、有水平、有潜力的歌手, 做到好的选手一个不漏, 差的选手一个不进。歌手选出之后, 就要给他们选好歌, 根据他们实际情况, 量身打造写新歌。

改革开放以来, 龙江歌坛老、中、青三代声乐艺术家创作演唱了许多传世经典歌曲, 深受我国各族人民和广大国际友人的喜爱, 为我国民族音乐发展和繁荣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如今我省要加大人才培养和选拔力度, 激发广大龙江艺术工作者的艺术潜能, 心无旁骛进行艺术创作表演, 一定会生产出更多更好的音乐作品, 一定会再现昨日的辉煌, 为中国的声乐艺术再立新功。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龙江歌坛成绩斐然, 涌现出很多我国著名的声乐表演艺术家, 本文分三个时期回顾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老中青三代部分杰出歌唱家、声乐教育家的成果, 研究总结龙江歌坛发展繁荣的基本经验, 并提出再现龙江歌坛昔日辉煌的对策, 以期实现我省声乐艺术的大发展大繁荣。

关键词:黑龙江,歌坛,改革开放,成果,经验

参考文献

[1]李西安.《新时期艺术歌曲回顾与发展对策研究》.

[2]曾遂今.《中国大众音乐:大众音乐文化的社会历史连接与传播》,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3.

苏南改革开放的经验和启示 篇8

作者简介:董晓林,女,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农村金融;

傅进,男,高级经济师,现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行。

摘要:本文考察了发展中国家赞比亚农村金融改革的经验,其在金融自由化改革中采取的积极务实的改革举措,包括商业银行在农村设置代理银行、开办简化的金融账户服务、实施第三方信贷等,对现阶段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特别是从整体上考虑建立真正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现实需求的金融服务体系来说,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赞比亚;农村金融改革;启示

中图分类号:F8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428-(2007)12-0066-03

一、赞比亚的金融改革

农业是赞比亚的主要经济支柱之一,截至2004年,赞比亚的农业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4.9%,农业人口众多,且85%的农民依赖贫瘠的土地生存。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贫富差距大,市场普遍存在低效率现象,自上世纪90年代起,为了增加金融服务可获性,特别是改善农村金融结构,支持经济建设,赞比亚开展了全面开放的金融自由化改革,其改革经验值得我们思考。

1、开放金融市场,提高金融机构竞争力。

从1992年开始,赞比亚逐步解除了贷款的利率管制,1993年开始取消外汇管制,以后逐步面向所有外资银行开放,对金融系统资源实行重新配置,结果使得全国金融资产比例分布由改革前国有和国内私有银行占金融总资产60%,变成了改革后外资银行持有73%的总资产,仅前三大外资银行就占总资产的50%,其中存款占全国总量的49%。激烈的竞争迫使赞比亚银行系统进行改革和调整,到2005年底,赞比亚国内所有13家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均超过了8%的最低要求,而且在适度控制不良贷款率和风险资产的情况下,创造了总体上7.4%的年资产收益。通过改革开放,赞比亚的金融资源配置更加合理,总体上各金融机构的竞争实力也有所增强。

2、创新“代理银行”,延伸农村金融服务。

赞比亚农业人口众多,农村金融是其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农村商业活动水平低,基础设施落后,商业性金融在农村设立机构的成本较高,致使商业性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的分支机构少,农村金融服务不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赞比亚商业金融充分利用邮政网点作为“代理银行”,来延伸农村的金融服务。从而在扩展对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覆盖面的同时,又节约了在农村增设分支机构的成本,赞比亚商业银行运用邮政网络的优势,在农村地区进行存贷款等金融业务,大大提高了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而成本仅仅是新建分支机构的0.5%。

3、政府灵活指导,促进农村金融产品创新。

对于拥有大量贫困农村人口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农村金融市场具有业务分散、服务成本高等系统性缺陷。赞比亚政府在运用软性和硬性的政策性指令要求金融机构服务贫困人群之外,尤其注重“道义劝导”的实际性和灵活性,例如,在政府务实灵活的指导下,赞比亚金融机构合作推出了“Mzansi账户”服务——只提供最基本金融服务的账户,其交易成本大大降低。这种创新服务符合赞比亚收入差距较大的现实,增加了低收入农户的存款量,在开办该账户服务的第一周,就增加了180,000新用户,预期到2008年,这一服务可以使赞比亚的银行账户中贫困人群的账户比例由32%增加到80%。

4、第三方信贷担保,解决抵押难题。

长期以来,发展中国家农村金融始终难以解决农户信贷抵押问题,赞比亚通过建立第三方信贷担保增加了农村金融的可获得性。过去正规金融机构拒绝认定动产为信贷抵押,这导致农户和中小企业没有可申请贷款的抵押品,而第三方信贷担保体系成立后,金融机构只需要与第三方信贷担保方以保险合同的形式来防范违约风险,从而增强了农村信贷的可获性。例如赞比亚“企业发展计划(Enterprise Development Project)”是旨在促进赞比亚农村地区及更广范围内中小企业信贷的一个第三方信贷担保组织,它与赞比亚银行合作,通过对赞比亚银行所放的贷款进行监管,以市场利率成功地实现了第三方信贷担保组织与银行的双赢。但是,这一机制虽然一定程度上消除了金融机构对于农村信贷风险的后顾之忧,但没有明确信贷抵押的界限,有一定的操作难度,此外,这一机制是否能缓解农村金融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还有待检验。因此,第三方信贷担保机构必须设计目标性强的信贷管理机制,在操作中避免政府干预,并拥有充足的资金,是可以达到预期效果的。

赞比亚的农村金融改革在取得以上成效的同时,也存在一些未能解决的问题。首先,赞比亚宏观经济不稳定,通货膨胀率高,汇率波动大,迫使政府不得不对金融市场进行干预,如中央银行缺乏独立性,商业银行的资金经常被用于填补财政赤字,商业银行也习惯于购买趋向零风险的国债,而不是将资金设法用于信贷,从而使银行提供给私人的贷款占当年GDP的比例由1990年的8.8%下降为2004年的8.1%;其次,赞比亚的金融机构的信贷门槛较高,发放贷款按照“了解客户”准则,要求贷款人必须持有正规部门的工作证明或居住证,设有最低存款余额限制,这样虽然有助于控制信贷风险,但不利于90%在非正规经济部门工作的、低收入水平的农户获得金融服务。此外,赞比亚金融改革另一个缺陷在于其金融监管法规滞后于金融改革进程。研究发现,赞比亚的金融改革一开始就缺乏有效的法律法规与监督机制,从而无法采取谨慎的风险管理,不能确保市场机制的作用。加上赞比亚人均收入增长缓慢,高通胀、高赤字,汇率波动大,拥有巨额外债,这些恶劣的宏观经济环境加剧了金融系统风险。许多金融机构在自由化改革后纷纷建立,但由于缺乏风险监控,产生大量不良贷款,许多金融机构倒闭,尚未倒闭的拥有大量不良贷款的金融机构则经营业绩不佳。

二、对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启示

从总体上看,目前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依然是低效率的,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努力改善政策环境,健全法律体系,从整体上考虑建立真正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现实需求的金融服务体系,赞比亚的农村金融改革实践给我们带来一些启示:

1、规范农村金融市场,实行真正的市场化改革。

我国农村金融市场长期以来处于一种垄断的状态中,利率管制政策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金融深化的程度,虽然经过几轮金融改革后,利率浮动范围已经逐步放宽,但在农村地区,正规金融机构的执行利率仍低于市场利率,这不利于实现农村金融供需平衡,也不利于农村金融市场的发育。从赞比亚的金融改革中我们可以看出,即使金融基础较为薄弱,实行全面的市场化仍是金融改革的必由之路。因此,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必须推行利率市场化,赞比亚改革实践证明,利率市场化和全面的对外金融开放有利于提高金融机构的整体竞争力和金融服务的可获性。

2、创新商业金融产品和服务形式,提高农村金融支农力度。

上一篇:日语台词下一篇:第四专题——想象作文写作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