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改革的中国经验

2024-07-11

法院改革的中国经验(共12篇)

法院改革的中国经验 篇1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不断深化,经济的快速增长,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已经近在眼前,成就显著。在改革开放即将迎来40年之际,回首望去,中国经济虽然高速发展,但是仍然不可避免许多问题的干扰,本文就对我国自实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和教训进行总结,希望能够从中找出有效的完善措施,塑造“中国模式”的完美神话。

关键词:改革开放,中国梦,中国模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历史性转折,从此,我国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大幕,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我国的经济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从而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面貌,综合国力得到显著提升,几度成为世界上GDP(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奇迹,这与我国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本质上的联系。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已经退出历史舞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在一片欣欣向荣之下,更加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坚持从实际出发解决改革中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坚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坚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随着改革步入深水区,更加需要在发展中“摸着石头过河”,积极开拓进取,积累经验。由此可见,对我国经济改革的经验进行总结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一、现阶段我国经济改革所面临的问题

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对于我国的经济改革,需要用全面、一分为二的眼光来看待,做到实事求是。毋庸置疑的是,我国经济改革所取得的成就十分显著,解决了一定时期内的主要矛盾和问题,但是矛盾具有普遍性,经济改革还面临新的问题和矛盾。在当代,我国的主要矛盾在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在这一主要矛盾下,现阶段我国经济改革的主要问题包括政治体制改革相对落后、新自由主义思潮的不良影响、工业化与生态环境的动态平衡出现问题等。

(一)政治体制改革相对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

经济决定政治,政治反作用于经济,在经济改革中,成就斐然,但是,随着改革的深化,政治体制对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反而起到了严重的制约作用。尤其是一直以来的官本位观念在社会各个阶层中根深蒂固,绝大多数的高校毕业生选择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作为求职目标,影响了企业人才的开发,对于经济的发展十分不利。而官员贪污腐败成风,虽然国家近几年一直十分重视反腐倡廉工作,坚持依法治国,对于官员的贪污问题实施了严惩,但是,仍然不能从根源上摒除。如何保持党的先进性,杜绝腐败成为了当下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迫切需要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行解决,而不是“雷声大,雨点小”。

(二)新自由主义等错误思潮的干扰

新自由主义宣扬的是右翼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向国际垄断资本主义、转变的一种思潮。用经济学的观念对其进行分析和总结,可以简单概括为泛市场化、自由化、私有化三种内涵。受到这种思潮的影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也面临一定的问题,诸如,私有制会逐步取代公有制在经济体制中的主体地位;不再拥有经济体制中的统治地位;收入分配出现两个极端,贫富差距不断增加,这与我国改革开放设想下“先富带动后富”的初衷背道而驰;教育医疗等领域市场化过度,这样的改革对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存在威胁,加剧看病难、上学难等社会问题;与此同时,削弱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杠杆作用,从而使得宏观调控失去原本的控制力,外资并购更加普遍,金融领域出现过度开放化等问题。

(三)工业化与生态环境的动态平衡出现问题

在我国实施经济改革的初期,一味地追求GDP的增长,对于生态安全有所忽视,从而使得广大人民群众被迫承担着工业化所带来的生态环境恶化的后果:水资源日益短缺,水资源污染严重;由于过度垦伐造成水土流失问题加剧,土地荒漠化、沙漠化、石漠化日益严重,土地的生产能力大打折扣,造成耕地面积锐减,粮食安全问题不得不提上日程;森林覆盖率骤然下降,森林资源日益短缺;草原生态和海洋生态都面临严重的生态危机;大气环境恶化,污染严重,雾霾天气频频出现;生物多样性、基因多样性遭到严重破坏等。一系列环境问题的出现,随着建设生态文明的实践,随着科学发展观的践行,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生态工程与经济改革发展之间的矛盾仍然存在,如何协调这一矛盾,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是今后经济改革的重点。

二、我国经济改革的经验探讨

我国经济改革逐渐步入深水区,距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脚步越来越近,在经济体改革中,经验之谈还需要借鉴,同时,根据新的经济形势,合理做出判断,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一)我国经济改革应该坚持的原则

从我国近40年的经济改革历程来看,有成就,有曲折,但是,总体而言,经济改革的政策是正确的,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是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深化,我国逐渐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形成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国模式”。总结其经验,我国今后的经济改革还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第一,坚定不移地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这也是我国经济改革的根本原则,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根本,实践证明,公有制为主体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符合我国国情。

第二,坚持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无论使用怎样的改革手段,其最终目的在于发展,为了维护和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经济改革的过程中,必须重视人的自由发展问题,坚持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原则。

第三,坚持效率与公平并重的原则。在经济体制的改革过程中,效率和公平是两个不同的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需要同等对待。

第四,坚持共同富裕的目标,杜绝两极分化。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就是共同富裕,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贫富差距的问题逐渐凸显,需要重视两极分化的预警。

第五,构建利益分享下的和谐社会。通过利益分享,将经济发展的成果共享给每一个人,构建和谐社会,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二)经济改革的“中国模式”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告诉我们:第一,改革的性质是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完善,跟资本主义经济有着本质的区别,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不会因为改革而改变;第二,在经济改革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体系作为理论基础一直存在,用于指导经济改革的实践。第三,关于经济改革的目标,在于不断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完善,从而推动市场经济的发展,实现市场经济与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完美结合,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第四,在推行经济改革的过程中,应该对不合实际的经济管理体制进行革除,尤其是以计划经济为代表的遗留问题,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从而有效促进生产力的提升。第五,在经济改革的过程中,需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充分调动人们群众的积极性和创作性,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立足点实施改革措施,深化改革,促进经济增长。第六,在经济改革的“中国模式”下,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践行以人为本是宗旨,是让广大人们群众共同享有改革成果的关键,只有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才能促进人们思想的现代化,促进经济繁荣。第七,随着我国经济改革逐渐步入深水区,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需要采用渐进式,确保改革措施的稳步推进,保证决策和执行的正确性。

三、结语

现阶段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宏伟目标,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经济体制改革还需要进一步深化,从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真正发挥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让人们共享改革的成果。

参考文献

[1]林毅夫:中国经济改革经验与反思[J].财经界,2013,(34):50-52.

[2]黄刚.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改革与经济改革的互动发展[J].理论月刊,2012,(2):88-90.

[3]全毅.论中国经验与中国模式[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1):45-51.

[4]乔治·恩德勒,顾逊里,陆晓禾等.发展伦理学的中国经验教训——企业责任和可持续性[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1(1):18-25.

[5]郜翔.中国经济改革的发展及经验[J].魅力中国,2011,(5):59.

[6]傅雪蓓.浅议我国政治经济改革的未来取向[J].理论视野,2013,(3):26-28.

[7]乔榛.经济改革的逻辑与中国的实践[J].社会科学辑刊,2015,(6):117-122.

[8]白永秀,师希亮.前改革时代我国经济改革的特点及启示[J].经济纵横,2013,(1):68-75.

法院改革的中国经验 篇2

作家狄更斯曾经这样描写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这是

个最坏的时代,这是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个令人绝望的春天,这是个充满希望的春天,我们前面什么也没有,我们前面什么都有。”狄更斯的哲言也正可以用来描述改革开放的中国。从好的方面说,中国的改革开放因为有上层的决心、全民的支持,也因为遵循了解放思想、循序渐进、先试点后推广的路线和策略,所以,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保持了长期的经济快速增长和社会稳定;给社会带来了无限的活力、多元的文化、初创的法治;给人民带来了言论自由、迁徙自由以及初步的信仰自由;如今,宪政民主、权力分立制衡、独立监督、新闻自由、公民社会、民众问责、行政公开、阳光财产、民主财政、人权及公民权力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

从坏的方面来说,中国的改革开放没有战略,没有理论,没有精心设计,没有失误矫正机制,除了经济之外也不主动学习发达国家的其他东西,所谓“不争论”、“摸着石头过河”、“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放任制度化的特权、腐败与道德堕落;尽管也反腐败,也进行“精神文明建设”,但都是治标不治本,鲜有从制度出发解决问题的,有关方面也从来没提出过反特权。

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从“发展是硬道理”,到“发展是第一要务”,再到科学发展观,执政理念不断丰富和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1

社会生产力得到了空前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丰富,战胜自然灾害的能力越来越强,正因为如此快速的发展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问题和教训。

70多年前,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在我国,唯一真正值得宝贵的,是自然资源和人民大众。”用这句话来来理解当前的中国也是恰如其分的。在过去30年的改革和发展中,如果说我们有什么真正没做好的,就是在自然资源、环境和劳动群众的权利和福利方面,索取的过多,给予的太少。

首先是环境污染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环境代价太大,资源过度消耗,为了谋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的提高,不惜破坏人民的生存基础和生态环境。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经济发展是要有代价的,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它对世界经济做出的巨大贡献,其代价就是中国资源与环境的严重损坏。

2007年中国环境绿皮书指出:中国的生态环境“局部治理,总体恶化”。特别是大江南北,非旱即涝;长城内外,沙暴连连。现有森林系统之所以未能充分发挥出应有的效益和服务功能,正是因为质量最高的原始林被大量采伐并转化为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而天然次生林又屡遭破坏,大面积人工化和单一化,加之森林总体数量不足,分布不均,因此无法有效地遏制住全国生态环境持续恶化、自然灾害愈演愈烈的势头。

中国正在为环境污染付出沉重的代价。世界银行2001

年发展报告中列举的世界20个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中国占

了16个。中国许多大城市肺癌标化死亡人数增加了8~10倍。据研究,空气污染使得慢性呼吸道疾病成为导致死亡的主要疾病,其造成的污染和经济成本约占中国GDP的3%—8%,相当于广东和上海GDP的总和。另一个数据是,到2020年,中国仅为燃煤污染导致的疾病就将付出3900亿美元。

中国还是粗放型的生产方式,我们每增加1元的生产总值消耗的能源是世界平均的4倍,日本的6倍。我国生产一吨钢耗水是国际先进水平的10-40倍,开采一吨原油耗水是国际的6-26倍,生产一吨纸耗水是国际的3-10倍;企业的高消耗、落后的生产方式,必然导致高污染。我国城市缺水的状况日趋严重,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质量有较大的下降,大面积的水污染已对城乡居民生活饮用水源构成严重的威胁。一份报告表明,全国532条主要河流中,有436条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7大江河流经的15个主要城市河段中,有13个河段水质严重污染。

在全国600多个城市中,大气环境质量符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一级标准的城市不到1%,目前已有62.3%的城市SO2年平均浓度超过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由于SO2等大气污染物排放量的持续增加,我国酸雨呈现逐年加重的趋势,目前已覆盖了10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范围。

其次是贫富差距问题。中国目前的城乡收入差距居世界第一位。2007年,城乡居民收入比扩大到3.33∶1,绝对差距达到9646元,是改革开放以来差距最大的一年。根据国家统计局2013年1月18日公布的数据,2012年我国城镇居

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65元,农村居民纯收入7917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为3.10:1,城镇和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仍保持“3”倍以上的差距。然而,据中国经济网记者统计,3.10:1已经是10年来的最低值。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赵人伟和李实领导的收入分

配课题组在18年时间里所做的三次大范围收入分配调查结果显示,从1988年到2002年,无论是农村和城市的基尼系数,差距都在拉大。有关统计也表明,近30年来,内、外资企业年产值平均增长超过10%,而除垄断国企外的劳动者年工资增长率仅为1%-3%。这些情况都说明,劳动者的收入水平没有随着GDP的增长而同比增长。如果把福利、补贴等因素考虑进去,一般估计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达到6倍左右。根据世界银行的分析,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赤贫人口的收入不是提高了,反而是降低了,2003年的平均收入比2001年降低了2.5%。

2001年中国居民个人收入的基尼系数就突破了0.4的国际警戒线,达到了0.459。按照以往每年递增0.1个百分点的速度测算,以及根据《中国经济周刊》、人民网的报道:中国的基尼系数已经超过了0.5的危险值;中国的阶层之间收入差距(收入最高的20%群体的收入与收入最低的20%群体的收入之比)竟高达33倍(《中国经济周刊》,2006年6月26日),而发达国家仅8—9倍。

再次是社会道德问题。理直气壮地说我国社会道德的主流积极、进步、向善,这是基于事实作出的总体判断。但这

法院改革的中国经验 篇3

关键词:经济改革;渐进式;成功经验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 (2011) 29-0113-02

一段时期以来,中国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正成为国内外学者热议的话题,各种国际学术会议几乎都会涉及有关“中国模式”的讨论。“中国模式”之所以引起全世界的关注,无疑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中国已经成为国际社会上具有举足轻重影响的力量。“中国模式”内涵广泛,涉及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外交等诸多领域,在此笔者仅就“中国模式”的渐进式经济改革道路进行分析与探讨。

一、中国走渐进式改革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首先,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了改革过程的渐进性。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封建主义存在了几千年,尽管中国已经彻底推翻封闭落后的封建制度,但其残余影响在中国仍然根深蒂固,对我国的改革发展形成了很大阻力。比如,传统“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中封建小农意识对建立社会化大生产的现代市场经济的束缚;传统计划经济搞“大锅饭”、平均主义的思想对以追求竞争、效率为主要内涵的市场经济规则的抵制。这些保守思想、势力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改革的速度,因此,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新观念、新思想,是始终贯穿整个中国改革历程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其次,我国进行经济体制的市场化改革具有开创性,无规律可循。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是在不改变社会主义这个根本制度前提下,对一些具体的制度和体制进行变革和优化,改革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我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大国,进行体制改革,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供借鉴,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汲取,只能从中国自身的实际出发,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首创精神,大胆探索,稳步前进。

二、中国实施渐进式改革的基本特征

1、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为指导思想,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并不是教条、僵化地照搬理论,而是将其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相结合,先后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正确处理了坚持马克思主义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关系。可以说,中国改革或“中国模式”的成功归根到底在于始终坚持和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结果。江泽民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否则我们的事业就会因为没有正确的理论基础和思想灵魂而迷失方向,就会归于失败。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道路所在。”

2、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三者的关系

党的十六大报告在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经验时,明确指出,要把“坚持稳定压倒一切,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作为党领导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始终坚持的一个基本经验。

首先,必须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离开发展,一切都无从谈起。邓小平就曾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解决好中国的问题关键靠发展,邓小平还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否则社会主义有什么优越性呢?”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保持党的先进性,归根到底要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上来。

其次,必须以改革作为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根本动力。要保持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和长期稳定繁荣,都必须时时刻刻进行改革创新,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优良品质,不断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始终保持社会主义的生机与活力。改革的实施还必须坚持渐进性和有序性相结合,改革要按照先试点、后推广和重点突破、全面实施的方针政策,正确把握改革的力度与社会心理的可承受程度,避免改革的盲目性和激进性。

再次,要实现发展与改革的目标,必须保持长期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发展是目的,改革是动力,稳定是前提。改革势必触动原有的体制、机制,打破传统的利益分配格局,从而造成社会矛盾的错综复杂,这就要求我们在加快发展、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学会运用各种手段和措施来妥善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尤其是利益矛盾,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一个稳定的环境,保持国家的长治久安。

3、中国的渐进式改革兼顾了整体与局部相统一的原则

在进行改革的初期,邓小平同志就确立了“在有条件的地区,先行试点,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策略,如率先在东部沿海地区设立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吸引外资,优先发展,这体现出突出重点、局部推进的方针,同时,又指出要让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如又相继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中部崛起”等一系列战略举措,体现了整体协调、全面发展的思想。我国采取的这种局部推进与整体协调的经济发展战略,切实把握了我国地域辽阔、生产力水平发展不均的特点,从而使得改革的成本低、阻力小、成效大,产生了很好的示范效应,带动了其他地区、部门和国民经济整体的改革。

4、坚持体制内改革与体制外改革相结合

这又是中国渐进式改革的一个重要特征,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改革的经验表明,单纯从公有制内部入手推进市场化改革必然面临许多障碍,如政企分离难、企业破产重组难、下岗失业难等一系列老大难问题,如果结合体制外改革就可以很好地绕过这些问题,从而减小改革的阻力。由于非公有制经济与市场经济存在着天然的相似性,两者都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以市场为导向,以竞争为动力,因而积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会极大地推动市场化改革的进程。

5、实行政府主导与民间自发相结合的改革模式

中国的渐进性改革具有明显的自下而上的特点,广大人民群众在改革过程中大胆创新,积极主动地投身到改革中去。这种自下而上的局部性试验往往会引导带动自上而下的整体性改革,并且它可以减少自上而下的改革因信息的缺乏而产生的风险性。中国的改革在很大程度上也体现出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特征,可以说中国共产党的强有力领导是改革成功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这里所指的强政府是在各种矛盾极为复杂的社会改革转型时期,能够有效应对国内外挑战和维持好社会秩序,有很强的治理能力的政府,而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的政府就是这样的强政府。

三、中国模式的渐进式改革道路的成功经验

1、国情是选择社会发展道路的根本出发点

世界上各个国家的国情千差万别,各国在文化、制度、民族传统上不尽相同,因此根本不存在一条都适合各国发展的模式,我们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立场。不可否认各国进行现代化建设都需要借鉴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但社会发展道路的选择从根本上而言,是由本国自身的条件所决定,如同社会主义国家社会发展的目标不能以西方的标准为价值取向一样,在社会发展道路的选择上,同样不能盲目照搬西方国家的固定模式。各国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是自身问题,是独一无二的,每一个国家都必须找出自己的解决办法。因此,各国发展的道路都应该具有自己的特色,发展道路的选择必须从本国国情出发,盲目模仿或照搬别国的模式,其结果往往是适得其反。

2、统筹好国内改革与对外开放

伴随着信息科技的不断发展,在当今全球化时代,各国之间经济、政治、文化等联系日益密切,任何国家都不能封闭发展,加强与世界的交流势在必行。国内改革为对外开放营造了环境,对外开放又为国内改革提供资金、技术以及先进的发展理念,二者如同一个硬币的两面一样:没有对外开放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国内改革,进行彻底的国内改革必然要求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对外开放也要循序推进,不能一步到位。任何社会从封闭走向开放,不仅需要转换国家政策机制,更是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因此需要渐次进行、循序渐进。我国的对外开放就是一个由点到面、由浅入深的过程,首先在东部沿海地区设立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进而向中西部推进,实现了由局部开放到全方位开放格局的形成,这种开放战略保证了我国把外来风险的冲击降到最低。

3、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

任何改革都是以发展为最终目标,但改革的成功与否却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够处理好改革的速度与社会的可承受度的关系,一切改革都必须以稳定为前提。中国在改革之初,率先从农村开始试点,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旧体制,改革取得了成效,进而在城市推进,实行产权分开、政企分开,并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还有中国的改革是从沿海到内地、局部到整体的推进,保持了改革的渐进性和稳定性。任何时候都要以发展作为改革的根本出发点,以改革作为发展的根本动力,以稳定作为一切事情的根本前提。

4、不断解放思想,大力推进体制创新

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根本就是解放思想的结果,没有解放思想就没有改革开放的成功。因此,归纳中国模式的渐进式改革的成功经验必须要提到解放思想,但解放思想并不是盲目地、不加辨别地吸收任何新生事物、思想,那究竟怎样才算是真正的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给出了答案,他指出:“解放思想,就是要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中国的渐进式改革道路,是中国特殊国情的产物,是全体中国人民集体智慧的创造,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社会主义大国,改革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其成功经验得到了世界的普遍认同,很值得总结学习和借鉴。实践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改革开放是强国富民之路,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正确,中国的改革也将继续沿着这条道路不断前进。

参考文献:

[1]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4]江金权.“中国模式”研究——中国经济发展道路解析[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5]沈云锁,陈先奎.中国模式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6]郑永年.中国模式——经验与困局[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0.

[7]马德普.渐进性、自主性与强政府——分析中国改革模式的政治视角[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5,(5).

法院改革的中国经验 篇4

建国60年来, 我国高等教育在经历了艰难的奠基期、坎坷的挫折期后, 迎来了振奋的恢复期, 并以惊人的速度迈入大发展时期。

(一) 奠定基础期 (1949-1965年)

1949年12月全国首次教育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1950年6月又首次召开了全国高等教育会议。其后, 国务院、教育部先后颁布或印发一系列规程、条例, 发布教育工作指示, 对我国高等教育机构的办学宗旨、任务、教学组织、课程、办学规模、专业设置等做出规定, 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针、管理体制进行积极探索, 取得了奠基性成就。

第一, 接收改造旧高校。建国之初, 我国政府逐步对国民党政府遗留下来的中央大学、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复旦大学等一百余所旧高校进行初步改造, 废除国民党党义与训导制;接收由国外教会资助的辅仁大学、燕京大学、金沽大学、协和医学院、金陵大学、华中大学、东吴大学、震旦大学等高等教育机构, 收回教育主权;分期分批接办中法大学、广州大学、光华大学、大夏大学等50余所私立高等学校;在接收改造旧高校的同时, 创办了中国人民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新型高等教育机构。

第二, 进行初次院系调整。为推进新中国社会经济建设,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952年, 教育部根据中央精神与百废待兴的社会需求, 通过借鉴前苏联的办学经验, 对全国高校院系、学科进行调整。调整的核心是突出理工学科、强化应用学科, 如新增设钢铁、地质、矿业、航空、水利等专业或专门学院。虽然50年代的院系调整拆解了一些具有很好发展基础、发展前景的综合性大学,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这些大学的可持续发展, 但此次院系调整, 适应了建国初期紧迫的社会需求, 促进了国家经济建设。

第三, 探索宏观管理模式。1953年10月, 政务院公布《关于修改高等学校领导关系的决定》, 提出要“有步骤地对全国高等学校实现统一与集中管理”。高等教育部统一颁发全国高等学校的建设计划、财务计划、财务制度、人事制度、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生产实习规程以及其他重要法规、指示或命令。1958年4月, 中央发出《关于高等学校和中等技术学校下放问题的意见》, 其中规定:除少数综合大学、某些专业学院和某些中等技术学校外, 其他高校和中等技术学校可以下放。在高等学校的教学中, 不再执行统一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统编教材。高校教师亦由地方管理[1]234。此后, 根据社会需求与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状况, 我国高等教育经历了数次的收放调整。可以说, 大部分调整是可行的, 对稳定发展高等教育产生了积极影响。

第四, 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在改造旧大学、完成高等学校院系调整的基础上, 1958年9月, 国务院发布《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 其中指出:“争取在15年左右的时间内, 基本上做到使全国青年和成年, 凡是有条件和自愿的, 都可以接受高等教育。”由于这一跃进目标的提出, 是年, 全国高等学校由1957年的229所猛增至791所;在校生由1957年的441181人, 增至659627人[1]786。此期, 高等教育发展虽带有跃进倾向, 并且在1961年前后退回到1957年水平, 但仍为新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 挫折困顿期 (1966-1976年)

“十年”动乱期间, 我国高等教育遭到严重破坏, 一度停滞不前。1971年, 国务院决定对全国高等学校进行合并调整, 一批院校或被停办或被合并, 高等教育规模急速减缩, 全国高等学校由1965年的434所, 减至1971年的328所。从1966年起, 全国高校停止按计划招生达6年之久, 停止招收研究生达12年之久。1970年, 高校虽然恢复招生, 但“群众推荐”的选材方式严重影响了生源质量。有研究认为:这十年中我国至少少培养了100万大学生、200万中专生和10万研究生, 与世界先进国家拉大了差距[2]。

单位:所/名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教育年鉴 (1949-1981) 的部分数据整理。

在规模、速度受挫的同时, 高等教育系统、高等学校管理基本陷于无政府状态。领导机构受到冲击, 高等教育管理规章被逐一废除, 高校“学术权威”被打倒, 优秀师资被强行下放, 教育质量无从谈起, 教育教学秩序极其混乱, 高等教育事业遭受重创。

(三) 恢复振兴期 (1978-1998年)

改革开放后, 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下, 我国高等教育秩序得到迅速恢复, 并获得快速发展。1978年上半年, 中央在京分别召开全国科技大会与教育工作会议, 邓小平提出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数次强调要尊重教师劳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1978年8月, 教育部在河北涿县召开部属高校座谈会, 广泛讨论如何加速高等教育发展、扩大高等教育规模以促进社会经济建设等问题。是年底, 国务院批准恢复建设169所普通高等学校[3], 中国高等教育振兴的大幕徐徐拉开。此间, 国家召开3次全国高等教育工作会议, 反复强调深化改革、加速发展、提高质量、提高效益等问题。

第一, 加强研究生教育。1983年后, 研究生教育有了很大发展, 为社会输送了大批高层次人才。1984年7月至12月, 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等部门连续发出关于研究生培养与学位授予问题的一系列《通知》, 对研究生教育的层次、类型、学习年限等方面做出规定。与此同时, 国内著名大学先后成立研究生院, 加强研究生培养[4]。

第二, 重视高等教育质量。国家一方面通过挖掘高校内部潜力积极扩大高等教育规模, 为社会发展提供丰厚的人力资本;另一方面, 特别重视高等教育质量, 加强一流大学建设。早在1990年6月, 国家教委在讨论、制定教育事业“八五”规划时, 即提出在未来10至15年内, 要有计划、有重点地投资建设若干所重点大学, 即后来的“211工程”。1993年2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及其实施意见, 指出:为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 要集中中央、地方以及其他各方力量, 分期分批地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 在部分高校选择一些将会对国家经济、科技、国防、社会发展等领域产生重大影响的研究领域作为重点研究基地, 以提高我国高校的学术影响力, 进而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第三, 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不仅提出要重视高等教育质量, 而且针对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与面临的形势、任务等, 提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方针和具体改革思路, 强调在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背景下, 积极推进高等教育体制改革[5]。在此期间, 逐渐理顺了宏观管理中的“条块分割”, 完成了高等教育招生收费双轨与并轨工作, 这在一定程度缓解了国家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

第四, 推行新一轮次的院校调整合并。20世纪90年代以来, 在政府的直接组织与促动下, 我国通过强强或强弱等不同的合并方式, 在全国范围内组建了一批新的较大规模的“综合性大学”, 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合并重组形成一定的规模效应, 进而向世界一流大学发起冲击。当然, 无论是强强合并抑或强弱合并, 其在合并之初, 均产生了较大的震动, 大学在获得发展的同时亦为此付出了极大的磨合代价。

(四) 快速发展期 (1999年至今)

1999年1月, 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该计划一方面提出“积极稳步发展高等教育”, 在提高规模效益的同时, 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另一方面, 要全面振兴教育事业, 使高等教育规模实现较快增长, 提出至201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l5%的发展目标。1999年6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指出:要“调整现有教育体系结构, 扩大高中阶段和高等教育的规模, 拓宽人才成长的道路, 减缓升学压力。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发展高等教育, 到2010年, 我国同龄人人口的高等教育入学率要从现在的9%提高到15%左右”[1]。同年, 我国普通高校本专科招生155万人, 比上年的108万人增加47万人, 较上年增长43%, 成为建国以来高校招生数量最多、增幅最大、发展最快的一年。1999年普通高校在校本专科学生达409万人, 增68万人, 增幅为20%。此后, 我国普通高校招生以年均20.8%的增率增长, 至2007年, 我国普通高校招生561万人, 在校生规模达1885万人, 成为世界第一高等教育大国。

单位:万人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教育统计年鉴 (1998-2006年) , 2007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公布的部分数据整理。

大发展时期, 我国在积极扩大高等教育规模的同时, 中央政府对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做出重大调整, 一手促规模, 一手抓质量。早在1998年北京大学百年校庆典礼上, 中央即提出“建设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的主张。1999年, 教育部批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7所大学为“985工程”重点建设大学。此后, 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大学等30余所大学相继成为“985工程”大学。目前, 上述大学在国家财政的大力支持下, 通过积极开展学科建设、汇聚培养国内外优秀人才、加强科学研究、扩大对外学术交流、探索新型管理模式等途径, 已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 在国际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二、发展特点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高等教育具有自身的发展特点与扩张路径。具体表现为:后发追赶的跨越态势、政府主导的管理模式、内外并举的发展道路、严进宽出的培养方式等。

(一) 后发追赶式发展

我国现代高等教育尤其是现代大学主要生成于19世纪末以及20世纪初期, 与欧洲中世纪大学及欧美现代高等教育机构相比, 具有明显的后发性。新中国成立后, 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但由于经济基础薄弱, 高等教育一直处于相对落后的境地。1952年, 我国GDP仅679亿元 (人民币, 以下同) , 人均GDP119元;1949-1955年, 我国GDP未超1000亿元;1949-1986年, 我国人均GDP未过千元。上世纪90年代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状况得到很大发展, 国民生产总值大幅提升, 但从世界各国发展的总体情况看, 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及在GDP中所占之比重远不及发达国家甚至部分发展中国家。1999年, 高等教育大众化启动后至2007年, 我国公共财政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一直徘徊于2.79%-3.32%之间, 与同期世界其他国家4.4%的总平均水平相比, 有较大差距, 不及东亚、太平洋地区的4.7%, 明显低于大部分发达国家的5%, 远落后于26个发达国家的6%[6]。后发国家高等教育的落后地位与薄弱的社会经济基础遂激发国人追赶跃进的急切心理, 于是, 高等教育出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两次较大规模的扩张。

1958年, 伴随中国工农业的跃进热潮, 高等教育亦出现跃进态势, 在校生由1957年的44万增至66万;1960年全国普通高校在校生规模达到96万, 成为建国后的最高年份, 表现出明显的追赶、跃进势头。

单位:所/人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教育年鉴 (1949-1981年) 的部分数据整理。

1999年, 中国政府鉴于欧美发达国家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态势, 颁行《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提出高等教育发展目标。自1999-2002年, 我国仅用4年时间即将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9.8%升至15%, 4年时间毛入学率共提高近5.2个百分点, 平均年增1.3个百分点。2003-2005年, 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持续增长, 分别达到17%、19%、21%, 每年提高2个百分点, 出现第二次大的追赶热潮, 成为21世纪初期高等教育增长最多、速度最快的国家。

(二) 政府主导的管理模式

就管理模式而言, 建国以来, 我国政府通过法律政策、人事组织、评估拨款等途径, 对高等教育管理体制、高等教育发展规模、速度、区域布局、办学方式、学科设置等实施全面统筹, 形成了政府主导下的行政管理模式。我国政府主导下的高等教育管理模式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一是政府主导下的集中管理, 如1953年政务院公布《关于高等学校领导关系的决定》后, 开始提出“有步骤地对全国高等学校实现统一与集中管理”[1]781。二是政府主导下的分权管理, 如1958年中央提出除少数综合大学、某些专业学院和某些中等技术学校外, 其他高校和中等技术学校可以下放, 不再执行统一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统编教材等。政府主导下的分权管理复有三种形式, 即:纵向分权、横向分权、纵横结合分权。

从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发展的总体脉络看, 无论是集中管理还是分权管理, 无论是“块”的分割还是的“条”的分立, 均无法摆脱行政主导的管理属性, 其问题弊病是忽视市场, 缺少中介, 远离社会。首先, 缺少市场调节的政府主导模式, 极易形成行政管理遮蔽市场调节、主观决策遮蔽客观发展的现象;其次, 缺少中介参与的政府主导模式, 可能出现专家与社会监督缺位, 易滋生更多官僚特权, 亦形成紧张的官民关系;第三, 忽视社会力量的政府主导模式, 可造成社会公众冷观高等教育, 高校失去丰富的社会资源。此种种问题, 势必影响高等教育发展。当然, 运用行政手段, 通过政府集中管理, 将有利于高等教育的迅速恢复与快速发展, 可在较短时间内提高发展效率, 大众化即为典型案例。

(三) “内外轮值”的扩张路径

这里所说的“内”、“外”是指高等教育扩张所选择的道路或途径———“内涵道路”、“外延道路”。“内涵道路”系指通过挖掘高等教育机构 (主要指高校) 内部潜力从而实现高等教育扩张的方式。“外延道路”则是指在原有高等教育机构外建立新的或新模式的高等教育机构的发展方式。我们可通过1949-2007年部分年份普通高校数量、普通高校数量增长及增率, 普通高校在校生数量, 普通高校平均规模、增长及增率的变化情况, 来审视高等教育发展道路的选择与走势。具体数据见表4。

就1949-2007年的总体情况看, 内涵、外延道路呈交替轮换之势, 1965、1985、2004三个年段普通高校数量尤其是普通高校数量增率较高, 分别为124%、70%、66%, 此期为外延道路发展时期。1955、1995、2000三个年段普通高校校均规模增率分别为96%、65%、92%, 此期应为内涵发展时期。但从增率的累计情况看, 普通高校校均规模总增率达341%, 略大于普通高校311%的总增率, 略呈内涵主导态势。具体看:

1949-1955年, 高校数量增率出现5%的负增长, 而高校校均规模实现96%的高增长, 这说明, 1949至1955年高等教育主要以内涵发展道路为主, 即通过高校挖潜、扩张, 实现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1956-1965年, 普通高校校均规模出现5%的增长, 但高校增率达到124%;1966-1978年, 普通高校校均规模出现8%的负增长, 高校增率仍能达到38%的增长幅度;1979—1985年普通高校校均规模增长17%、高校增率达到70%, 所以1965至1985年段属于外延发展时期, 主要通过设置一系列高校, 发展高等教育。

1995年后, 高等学校数量虽持续增长, 但只有2004年增长较快, 其余均在10%以内的增率进行徘徊;而普通高校校均规模增率则大幅挺进, 连续多年走高, 2000年达到最高峰。这说明90年代后, 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以学生扩张为主, 走内涵发展道路, 2000年的高峰恰逢1999年大众化起步以及新一轮的院校合并。

“内外轮值”的高等教育发展路径与“单一”路径及“内外并举”路径有别。“单一”的扩张路径一般指在较短时间内或一味扩大高等学校规模, 或一味扩大高等学校数量。“单一”路径的优长是目标单一, 容易执行;其劣势为或高校压力过大, 或一定时期后造成高校的闲置与浪费。“内外并举”路径则指在扩大高等学校规模的同时, 扩大高等学校数量。“内外并举”路径可以形成比较均衡的发展态势, 但要同时兼顾两个扩大问题, 则任务十分艰巨。我国高等教育基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状况与大众需求, 选择了“内外轮值”的中庸之路, 在一定历史时期, 既抓住了主要矛盾、化解了主要问题, 又降低了解决问题的难度, 是比较明智的选择。

(四) 严进宽出的培养方式

严进宽出的核心内容是控制入口、开放出口, 即通过考试等选才途径, 严格控制生源质量, 但对最终结果则不过多干预的培养方式。我国严进宽出培养方式的实行主要基于国家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国家急需人才的社会背景所做出的判断与选择。该培养方式比较适合精英教育, 即通过先行选材、集中资源的方式, 进而提高办学效率与社会效益。宽出的核心问题是缺少竞争淘汰机制, 学生缺少学习与成才压力, 影响高校教育质量与学习风气;尤其是大众化时期, 由于生源质量有所下降, 无原则、无条件地“宽出”, 势必影响高校的声誉与秩序。

我国高等教育严进宽出与国外的宽进严出、严进严出有很大差异。法国、意大利的综合性大学, 往往采取“宽进严出”的培养方式, 即举凡获得高中会考文凭者, 皆可通过注册进入综合性大学, 给大众以同等的、充分的受教育机会。例如:法国的综合性大学自1958年始, 即实行开放式入学, 但在大学内部建立严格的淘汰机制, 逐年淘汰;而在另一些高等教育机构则采取“严进严出”的培养方式, 如法国的大学校、美国的4年制以上大学尤其是研究型大学, 这些机构往往采用综合的、十分严格的入学考试以选优才。我们认为, 可以针对不同层次, 提出不同要求, 选择不同方式, 层次越低, 入口越松;层次越高, 出口越严。

三、成就与经验

建国60年来, 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高等教育随着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以及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 其在保持社会稳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1.高等教育需求得到满足。

1949年, 我国仅有普通高校205所, 在校生11万余;1978年普通高校发展至598所, 在校生接近86万;至2007年, 我国共有高校1908所, 在校生1885万。可谓30年一小步, 60年一大步。我国高等教育通过规模的不断扩张, 为不同区域、不同群体和阶层的适龄青年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目前, 我国已将高等教育入学门槛大大降低, 满足了社会对高等教育的广泛需求, 使得社会公共资源惠及普通人群。自1949年始至2007年, 我国普通高校共为社会输送了各种专业人才1913.66万人, 这些毕业生在社会的各个岗位上充分发挥各自的优长与智慧, 为社会创造财富并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 高等教育为社会发展直接提供了理论与技术支持, 促进了社会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

2.高等教育布局有所改善。

新中国成立以来, 我国高等教育的区域布局逐渐得到改善, 偏远地区逐渐设置了高等教育机构。解放前, 我国高等教育机构主要分布于东南、中部地区, 最高年份全国共有高等学校207所, 其中, 上海36所、四川25所、江苏22所、广东15所、北京13所、河北12所, 内蒙古、西藏、黑龙江、宁夏、青海等省份无一所高校;新中国成立当年, 黑龙江省即克服地域劣势, 创建6所高等学校, 摘去无高校帽子;1952年, 内蒙古创建3所高等学校;1958年宁夏创建3所高等学校;至1971年, 全国所有行政自治区全部设置了高等学校。

3.高等教育结构得到调整。

我国高等教育结构在经历巨大起伏动荡后, 逐渐趋于稳定合理。1949年我国共有普通高校205所, 其中, 综合性大学49所, 占普通高校总量的24%, 约1/4。此期虽总量较少, 但普通本专科生比例比较合理。1978年我国共有普通高校598所, 其中, 综合性大学32所, 占5%, 因综合性大学比例过小, 影响了高端人才的发现与培养。1998年, 我国共有普通高校1022所, 其中, 本科高校600所, 占59%, 比例过大;普通专科高校422所, 占普通高校总数的41% (见表5) 。1999、2000年普通高校本科院校数量与普通高校总数所占的比例保持在56%以上。普通高校本科生比例过高, 一方面造成高端人才的浪费;另一方面, 也影响了高端人才的培养质量。2001年后, 我国高等教育在保持一定增长幅度的同时, 开始对高等教育层次结构进行实质性调整, 虽然本科院校的总量基本稳定, 但在普通高校中所占的比例则大幅减少, 降至49%, 比上一年降低9个百分点;同时, 普通专科高校快速增加, 提高到628所, 占总量比例突破50%大关, 达到51%。此后, 普通本科高校数量虽仍逐年增加, 但所占比例却逐年减少, 2005、2006、2007连续3年普通本科高校占普通高校的比例不足40%。可见, 高校已经形成了相对合理的梯次结构[1965,7,8]。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教育年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 (1998—2006年) 以及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公布数据整理。

4.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实现转轨。

如前所述, 建国以来, 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根据社会发展的具体格局, 经历了数次的“收”“放”调整。1993年, 国务院颁发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将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视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纲要》指出:“要继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改革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包得过多’、‘统得过死’的弊端, 初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科技体制改革相适应的新的教育体制。”[9]通过高教管理体制改革, 我国高等教育逐步解决了部门办学、“条块分割”、“学科壁垒”、“专业过窄”等问题, 逐步扩大了省级政府对高等教育的管理权以及高校的自主权。

5.民办高等教育获得发展。

改革开放后,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影响下, 高等教育办学体制发生悄然革命。早在1982年, 国家《宪法》即开始鼓励社会力量承办各种教育事业, 1982年3月, 中华社会大学在京成立, 开新中国民办高校之先河。1987年教育部颁布《关于社会力量办学的若干暂行规定》、1993年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以及其后的《社会力量办学条例》、《高等教育法》、《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等法律法规以及发展战略, 均积极倡导鼓励支持民办高等教育。尤其是2003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 鼓励社会积极创办教育事业, 允许投资者合理取酬。为此, 民办高校在国内各省纷纷创建, 至2007年, 我国普通高校1908所, 在校生1885万, 民办普通高校 (含独立学院) 占普通高校的32%, 民办高校 (含独立学院) 在校生占普通高校在校生的19%。形成了公办与民办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初步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民办高等教育发展道路。

6.高等教育大国战略初步实现。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积极推进中, 我国高等教育得到迅猛发展, 由高等教育小国发展为高等教育大国, 并为未来的高等教育强国奠定坚实基础。2002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 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 普通高校招生320.50万人, 在校生903.36万人;2007年, 全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3%,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人数达565.92万人, 在校生总规模达1884.90万人。通过高等教育扩张, 高等学校的学科分化不断加速, 专业设置不断调整, 社会需求的覆盖面不断加大, 教育质量不断得到加强, 为社会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合格人才。

四、未来发展

建国6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高等教育得到迅猛发展。面向新世纪, 在系统梳理高等教育发展过程、全面总结高等教育发展经验的基础上, 探索未来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之路, 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1.关注公平、促进效率。

公平原属于经济学概念, 既指具有客观性的付出与收入的比例系数, 亦指一种相比较而存在的主观体验;而效率主要指有限资源通过合理配置实现最优化的利用。公平与效率是社会生活中既相互依存又彼此矛盾的客观存在, 没有公平的效率影响稳定, 离开效率的公平缺少支持。近30年来, 中国社会经济得以迅猛发展, 高等教育从社会中获得的资源总量亦愈来愈丰;同时, 高等教育资源分布失衡的问题亦愈发凸显。为此, 我国未来高等教育公平理念应努力实现以下几方面转换:

其一, 从“兼顾公平”到“重视公平”。在社会发展的初期阶段, 尤其是社会资源比较稀缺的情况下, 为保证社会的正常发展, 国家往往确立“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而当社会经济快速发展, 社会分配严重失衡、社会矛盾比较复杂的情况下, 社会公平即成为社会发展的首选目标。所以, 各级管理者在制定高等教育政策、实施高等教育发展方略时, 要特别重视公平对效率所形成的潜在的、持久性的影响, 做出正确判断与选择, 从而进一步推进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其二, 从“形式公平”到“实质公平”。从以往的管理实践看, 我们往往关注形式公平, 重视程序合法, 忽视结果公平、实质合法, 这在相当的程度上影响了公平的效度和信度。以高等教育大众化为例, 其原初动机之一是为每一个希望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提供相同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但高昂的教育收费使原本可以进入高校学习的优秀青年被拒之门外, 使看似公平的事物, 却蕴涵着实质上的不公平。所以, 不仅要起点公平、过程公平, 而且要结果公平, 实质公平。

其三, 从“单一公平”到“多元公平”。高等教育公平不仅仅是为每个学生提供上大学的机会, 或者社会为每个学生提供工作岗位。高等教育公平涵盖方方面面, 包括不同地域、不同高校、不同专业, 不同经济条件、不同家庭背景、不同信仰个体等均具有同等的获得高等教育资源的机会。高等教育通过输出思想、传递知识等方式, 为社会每一组织、个体提供公共性服务。

2.稳定规模、质量并行。

数量增长与质量提高是世界各国高等教育不懈追求的两大目标。在未来一段时间里, 我国高等教育一方面要通过数量上的有序扩张, 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 满足社会与大众需求;另一方面, 通过校内资源共享、高校与社会互动、校与校联手以及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等途径, 提高高校教育教学质量, 增强高校核心竞争力。首先, 借助国内外优秀学术资源, 通过各种交流平台, 实现资源互补, 提高高校教学科研的学术水平与理论创新能力。其次, 积极借鉴国外经验, 严把培养出口, 在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中贯彻“严进严出”、“宽进严出”和“宽进宽出”的发展战略, 较低层次高校可以适当放宽标准甚至尝试开放入学;而对于本科高校, 尤其是“211工程”与“985工程”高校则严控质量关, 加强出口的跟踪评估。把开放入学与限制入学结合起来, 把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结合起来, 创新选才与培养机制。第三, 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通过实施“高校引智计划”, 引进国外一流科技领军人才, 加强本部门的师资培养, 打造更多优秀创新团队。总之, 依据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大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 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 实现高等教育的持续、稳步增长。

3.突出特色、以特促优。

高校办学特色是高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比较稳定的特点或属性。办学特色主要体现为高校办学的层次特色、类型特色、学科特色与方向特色等。层次特色主要依据高校学术活动方式及培养目标而确定的几种办学类型, 如研究型、教学型、职业技术型等;类型特色一般依据高校学科设置数量、学科覆盖程度以及高校培养目标等而确定的办学类型, 如综合类高校 (覆盖或部分覆盖文史哲政经法理工农医教等) 、理工类高校、师范类高校、艺术类高校等。一般情况下, 诸种办学特色可同时并存。当然, 高校越多, 越依赖于学科特色与方向特色, 进而形成高校办学特色。正如伦敦大学副校长斯图尔特·薛瑟兰所说:全世界的大学, 分守着他们各自对真理、学术和科研所做出的贡献。

值得注意的是, 高校在确立自身发展战略时, 既要客观评价高校自身特点与优势进而提出战略目标;同时, 又要密切关注整个高等教育系统的布局与结构, 要结合本地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情况, 在借鉴国内外高校办学经验的基础上, 突出特色意识, 以特色求生存、以强势促发展, 将高等教育大国建成高等教育强国。

4.加强职教、注重实践。

目前, 我国已将高等教育层次结构调整为“基”大于“顶”的梯形或塔型格局。在未来, 应继续调整高等教育层次结构, 在梯形顶层, 坚持发展精英教育;在梯形底层, 做大做强高等职业教育。为此, 首先要提高认识、重视高等职业教育。应从中央到地方, 从社会至个体均应积极关注高职教育, 尤其是农村高职教育, 修正认识中的偏差。其次, 要明确定位、发展高等职业教育。高职院校应在客观分析内、外部环境和自身实力的基础上, 根据学科优势、地域特点、培养目标、社会威望、综合形象等若干项指标, 合理地确定学校在高等教育系统中的角色与位置。第三, 要突出实践、强化高等职业教育。2000年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高职高专教育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旨、以实践教学为主要途径。目前, 我国经济发展迅速, 对外开放步伐加快, 社会对高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加大, 高职院校应明确自身的培养目标, 加强高校与企业及社会各部门的合作, 建立高校与企业、部门互惠共赢的实践、实训基地, 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研究问题、亲身实践的能力, 实现课堂传授与实践指导、学习经验与实际体验、学习知识与提高能力、间接接受与直接获取的有机结合与灵活转换。

5.积极开放、采借多元。

今天, 各国家、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往日益频繁, 相互影响日益加深, 全球化背景下高校间的互动和交流亦将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当然, 全球化背景下如何保持高等教育的“自性”亦是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的问题。全球化时代的高等教育发展, 既要顺应世界文明发展的潮流, 融入世界文化, 通过实施国际交流合作计划, 切实提升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水平, 增强自身的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同时, 也要注意保持、创新“自性”, 以“自性”融入世界。

6.承担责任、加强资助。

高等教育作为国家重要的公益性事业, 政府财政是高等教育经费的主来源, 是高校得以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所以, 国家首先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将高等教育列入公共财政支出的重点领域, 从经济上给予足够的支持, 加大政府公共财政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力度, 切实做到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其次, 改革高等教育拨款方式, 尽快解决高校因扩招、院校合并等增加运行成本所形成的债务危机。第三, 积极支持高校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 按照政府公共财政制度要求, 建立财政激励机制与董事会管理制度, 合理分配、使用教育经费。此外, 国家应及时出台相应法律政策, 鼓励、引进社会力量支持高等教育事业, 形成国家预算、社会投资捐赠、学生缴费等多元筹资格局, 积极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摘要:新中国成立后, 作为现代民族国家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逐步完成了对旧高等教育机构的收编与改造, 为新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奠定了基础。改革开放后, 我国高等教育逐步得到恢复并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 使我国在经历了高等教育弱国、高等教育小国后, 逐渐成为高等教育大国并迈向高等教育强国。简要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 借助数据与资料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60年来的发展特点、成就和经验, 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提出几点思考。

关键词:中国高等教育,60年,发展历程,经验与成就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年鉴 (1949-1981) [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84:.

[2]郭峰.新中国高等教育管理实践五十年[J].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1999 (05) .

[3]刘光.新中国高等教育大事记[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0:333.

[4]王胜今, 等.中国高等教育60年历程[J].现代教育科学, 2009 (02) .

[5]中国教育年鉴 (1994) [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 1995:4.

[6]王胜今, 等.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十年盘点与省思[J].高等教育研究, 2009 (04) .

[7]中国教育统计年鉴 (2006) [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9.

[8]教育部2006-2007年全国教育统计公告[Z].

法院改革的中国经验 篇5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已经经历了20多年,取得了巨大成功,对它从理论上加以总结是很有价值的。我个人认为,有以下基本经验和教训或值得反思的地方。

一、基本经验

1、以产权制度改革和产权关系调整为核心和主线。

改革者也许并没有意识到最初的,以“放权让利”为内容的改革就是产权改革,当时也没有产权理论作为指导。但是,这场改革实质上就是权利关系的调整。这种选择也许是制度变迁的内在力量的推动和人们的本能选择。无论是农村改革,还是城市的改革,或者二者相关的改革,都是以责权利关系及其制度的调整为核心和主线。农村的改革主要包括: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度的推行,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乡镇企业的建立、发展和改革,在家庭联产承包制基础上的股份合作制改革,农业产业化等。考察这一过程,我们发现每一步改革的实质都是“产权制度改革”或“产权关系的调整”。国有企业改革实际上从一开始就是产权制度改革,因为放权让利、利改税、承包经营责任制、租赁经营责任制、股份制等改革,本质上都是调整企业和政府的产权关系。公司治理结构的改革,实质也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责权利的界定和调整。

2、以旧制度最薄弱或新制度需求最强烈的环节――农业制度为突破口。

从总体上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最早是从农村的土地产权制度和生产组织制度开始的。为什么制度变迁首先发生在农村?我们认为这是适应客观需要而做出的理性选择。农产品的统购统销制度、价格剪刀差以及户籍管理制度,使农民蒙受了巨大的利益损失。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制度名为集体经济,实为变相的国营经济。与城市的集体和国营经济不同的是,国家对农村的集体经济基本上“管而不包”。这样农村改革的机会成本很低,农村对新制度的需求也就更加强烈。因此,农村相对于城市而言,旧的制度更容易打破,新的制度更容易产生,自发的制度变迁发生之后,更能够得到政府的迅速认可和支持。

3、允许旧体制外生产新体制,即体制增量调整与体制存量调整并行,而且以前者促进后者。

中国的经济体制,在旧体制的根本性变革难度较大的情况下,确实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增量改革、体制外突破来改革经济体制的结构和促进或倒逼旧体制的变革,这是渐进式改革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和主要经验之一,应该予以充分肯定。但是,不能因此而认为中国渐进式改革的成功和经济的持续增长靠的就是非国有经济的发展。无论体制改革还是经济增长,都是“两条腿”走路。公有制经济(包括集体经济和国有经济)的体制,一直都在改革,甚至比非公有制经济的出现要早。对集体农业经济体制和国有企业的改革,包括对土地制度的改革,都在20世纪70年代末就开始了。而且,在强调体制外改革的`积极作用的同时,决不应当忽视国有经济在改革和发展中的巨大作用。与非国有经济相比,国有经济市场化的速度较慢,这固然不利于市场化的进程,但是可以使大量经济资源特别是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部门处于政府直接控制之下,这不仅有利于维护社会政治和经济的稳定,有利于控制转轨过程中的各种矛盾,而且能够在市场机制很不完善的情况下,通过政府的调节弥补市场的不足,克服市场的缺陷,充分发挥政府导向的作用,保证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转。国有经济实际上也为中国的渐进式改革和非公有经济的发展承担着成本。我们假设:国有经济体制一开始就彻底变革,那么,非公有制经济能否发展到现在的水平?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能否顺利?这些问题的答案可能要改变。

4、包括政府在内的多元主体联合创新体制,政府扮演重要角色。

中国经济体制变迁过程中的初始主体可能存在比较大的差别,但是在制度的设计和变迁过程中,是多元主体联合创新体制,并不断进行着角色的转换。其中,政府作为多元主体中的一员在体制创新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以农村改革为例。前面已经分析,农村经济体制变迁包括许多方面,其中最主要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股份合

公车改革:瑞典的经验和启示 篇6

瑞典王国位于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东南部。作为北欧第二大城市、瑞典最大城市的斯德哥尔摩位于梅拉伦湖与波罗的海的交汇处,由一个半岛和14个岛屿组成,素有“北方威尼斯”的美誉。飞临斯德哥尔摩上空,隔窗向下俯瞰,这些岛屿好似一颗颗晶莹璀璨的珍珠镶嵌在湖与海之间熠熠生辉;横跨海面各具特色的七十余座大小桥梁。宛如一条条玉带将诸岛屿衔接。苍翠的山岗、蔚蓝的海水和迂回起伏的街道在薄雾下融为一体。

出了机场,驱车进入斯德哥尔摩南区的斯塔丹岛。街道两侧金碧辉煌的宫殿、气势不凡的教堂和高耸入云的尖塔比肩而立,而狭窄的大街小巷则显示出中世纪的街道风采。中世纪雄伟的建筑物、鳞次栉比的现代化大厦与碧树红花丛中一座座精致的别墅相映成趣。斯德哥尔摩既有典雅、端庄的风貌,又有现代化城市的繁荣。老城区与新城区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在新城区,则高楼林立,街道整齐,苍翠的树木与粼粼的波光交相映衬。

瑞典的社会主义为了和当年苏联的社会主义相区别,在其“社会主义”之上加了“民主”二字,即“民主社会主义”。瑞典是最早实行社会福利、全民医疗的国家,国民个人所得比日本还高。他们的民主达到了什么程度呢?瑞典的首相下班和外出居然都是步行,身边没有保镖跟随,也没有道路管制,更没有前呼后拥的庞大车队呼啸而过。

瑞典的法律规定,除国王外,任何人外出都不得带警卫。只有议长、首相、外交部长、国防部长等少数几位领导人才配给公务专车。这与新加坡的公车使用规定何其相似。新加坡规定,只给总统、总理和资政三人配备专车和司机,供他们上下班及公私出行使用。其他人一律使用私车,普通公务员只给交通补贴,一并计人工资。

瑞典政府一直非常注重科学创新。2001年还专门成立了瑞典国家创新局。以创新为核心成立一个专门的部门。这在全世界也不多见。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昼短夜长,一年之中寒冷多于温暖。也许是这种差异性的气候推动了瑞典去寻求创新并以创新为工具来改变自身。”导游诙谐的介绍。

虽然瑞典只有900万人口,面积不足45万平方公里,但世界上2-3%的发明来自瑞典,称瑞典为发明之国一点也不为过。瑞典被誉为世界上最具创新精神的国家之一。

在瑞典创新局,一个个非常有趣的创新项目令人目不暇接,我被深深吸引住了。冰箱、温度计、安全带、鼠标、拉链,还有真空吸尘器,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些都是瑞典发明的,一个个奇思妙想层出不穷,所有这些都值得让人们对这个获得了32项诺贝尔奖的国家肃然起敬。从“安全”火柴到“世界上最安全”的VOLVO(沃尔沃)汽车,瑞典人已经把发明和创新融入了自己的日常生活。难怪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被誉为“科幻小说中的科学城”,的确当之无愧。

令我感兴趣的不止这些,瑞典的公车监控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瑞典的高级官员没有特权,出入轻车简从,工作时用公车,下班后只能用私家车,其子女与普通人无异。政府的领导人大多住在普通住宅区,国家不提供公勤人员。家务自理。

瑞典国家创新局局长夏洛特·布洛根介绍说:“当年我们也曾为公车私用、假公济私的情况困惑。瑞典公务汽车有18万辆之多,驾车人常开着公务车办私事。这种情况令我们的财政部十分头痛。”

因为财政部对公车私用的要求是:“私用”时要交足租金。为解决这个問题,财政部请瑞典电子专家设计了一套专门监控公务汽车使用的电子系统。几年前,瑞典每辆公车上都安装了带双按钮的计程器和代码发射器。一个按钮上刻着“公务”,另一个刻着“私用”。用车时。必须先按下其中一个按钮,车子才能启动。按钮按下后,代码器就将该车的特定代码发往监控卫星,卫星再把代码及汽车所在的方位传向中央监控台。如果中央监控人员发现“公务”状态的汽车驶向别墅区、钓鱼区、百货区、菜市区或娱乐场所时,便会用无线电话询問开车者“为何用公车办私事”,如此一来,私用公车者便无机可乘。每隔一段时间,监控人员就会将收到的资料进行核实,并据此对开车者收费或罚款。这一奇招有效遏制住了公车私用现象。

更重要的是,監控机构不受当地政府管,直接向上级负责,而且可以在网上公开查询记录。这种透明的监督管理有效遏制住了公车私用现象。

瑞典是一个小国,人口不多,人均资源优势特殊,他们实行的制度和措施符合他们的国情。我们的国情与之不同。但都存在公车改革的必要性。这一点又是一致的。

近些年来,国内要求公车改革的声音不绝于耳,说明公车管理存在诸多問题和漏洞,甚至到了不得不改的地步。

法院改革的中国经验 篇7

中国汇率制度改革自2005年下半年才真正开始, 同时经济政策固有的时滞延缓了针对汇率制度改革后的效应研究, 因此对于汇率制度改革是否带来了全球性经济效应的可参考文献很少, 然而不少学者先前关于汇率变动对贸易结构以及进出口比率的研究却为文章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和实证基础。

按照传统国际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汇率变动对实际进出口产生影响的必要条件是Mashall-Lerner条件。然而在国际贸易的实际操作中, 经济系统内生性俨然实现了对该理论的颠覆:汇率升值效应、政策时滞效应以及相关的交叠作用使得利率变动直接影响了贸易体系的变化。在实证方面, Kenen and Rodrik (1986) 、Cushman (1988) 、戴祖祥 (1997) 都较早地开展了此方面的实证研究。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 中国政策的调整以及经济的远景规划已然成为世界性问题, 汇率制度改革也不例外。作为世界贸易第二大国, 中国汇率制度改革必然会对原有的世界贸易体系产生影响, 而这种影响的不确定性就成为国际经济学研究的关键。时至2011年8月, 中国汇率制度改革经历了6年的演进, 世界经济格局也悄然发生着改变。那么, 中国汇率制度的改革是否支撑了当今全球贸易体系?世界贸易格局是否因中国汇率制度的变动而发生了调整?正是对该问题的追索, 文章通过收集和整理近十几年中国汇率和进出口状况的基本数据, 同时汇总了世界各主要国家 (澳大利亚、巴西、法国、德国、印度、意大利、日本、韩国、俄罗斯、英国以及美国) 和全球的贸易结构, 基于统计分析对该问题进行解答。

一、中国汇率制度改革背后的经济证据

自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一直坚持着有管理的浮动汇率, 并保持与美元相对固定的兑换比率, 这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中国在国际贸易市场中的主动地位, 并以相对贬值的优势实现贸易顺差。然而随着经济发展和世界贸易结构的变化, 经济形势催生了中国汇率制度改革。2005年7月中国汇率制度改革拉开帷幕, 由此中国结束了与美元固定挂钩的汇率体系, 开始走上逐步自由的汇率体系。这一政策的实施一方面直接引致了人民币对美元比率的调整, 同时间接地促动了其他货币与人民币之间的汇兑关系。

图1给出了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走势 (CNY/USD) 和以贸易加权获得的中国实际有效汇率 (Real Efficient Exchange Rate, EER) 变动趋势。从人民币兑换美元的趋势图谱中可以看出, 中国在2005年开始汇率调整步伐, 在2005年至2011年上半年, 人民币一直以升值的姿态调整着人民币兑换美元的比例。相对而言, 实际有效汇率 (REER) 更加全面地展示了人民币在汇率制度改革之后的全球变动趋势。在图1中, 中国实际有效汇率的变动趋势要明显弱于人民币美元汇率走势, 调整趋势并不剧烈, 但也同样表现出与以往走势的明显不同。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上升趋势和人民币兑美元比率的下降都直接表明了中国人民币在汇率制度改革后的升值现象, 这种状况可能并不能阐明任何实质性问题, 但是同中国近年来的贸易状况变动一起就能反映出汇率制度改革对中国和世界贸易体系的影响。

注: (1) “REER” (Real Efficient Exchange Rate) 为中国实际有效汇率, 图谱中分别给出了以“CPI价格指数”和“PPI价格指数”为平减基础的实际有效汇率;“CNY/USD”表示人民币兑美元比率, 图谱中给出的年度汇率值分别为年末值、年平均值和二级市场年末结算值。 (2) 2011年度取值区间为2011年1月至2011年7月末, 对应各指标取值要求则给出了2011年的各项数值。 (3) 左侧纵坐标对应REER取值, 右侧纵坐标对应人民币/美元汇率值。数据来源:EIU国际宏观经济数据库及国际清算银行 (BIS)

从图2关于中国各项贸易指标的图中可以看出, 中国在1995-2010考察区间内的各项贸易额都呈现增长趋势, 且其在世界贸易份额的比例 (进口总额、出口总额以及进出口总额和剔除世界增长后的进出口总额占比) 逐年增加, 这一点对于平均以10%速度增长的中国而言并不稀奇。然而将这一比例量化为实际的净出口额时, 文章发现中国进出口额在2005年开始发生显著的突变, 虽然经历了2007年金融风暴的世界性衰退期, 但是中国净出口总额规模依然十分庞大, 较2005年之前有明显的膨胀, 显然在这一增长趋势的背后有着内生因素, 而汇率恰恰是一个核心的中介指标, 其影响着各国贸易行为。

为了更清晰地展示中国汇率改革对中国乃至世界贸易结构的影响, 文章在下一小节将对世界主要国家和全球的贸易状况进行基本的描述, 并对中国汇率改革是否成为当今世界贸易格局背后动因予以解答。

注: (1) “Im”为中国进口额世界占比;“Ex”为中国出口额世界占比;“Total”为中国贸易进出口总额世界占比;“Total-”则为剔除全球贸易总额增长后的中国进出口总额世界占比, 即“Total-”=“Total”/全球贸易额增长比例;“Net”为中国进出口贸易净额。 (2) 由于“Total-”取值需进行增长率测算, 其原始数据时段为1995-2010, 因此“Total-”实际数值区间为1996-2010。 (3) 左侧纵坐标对应“Im”、“Ex”、“Total”和“Total-”取值, 右侧纵坐标对应“Net”取值, 单位10亿美元。数据来源:EIU国际宏观经济数据库及笔者处理

二、世界贸易格局的变动

1995-2010年间世界整体贸易格局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贸易中心逐步从发达国家向新兴发展中国家推移的趋势是这一过程的主要特征, 而这其中最为明显的国家包括中国、印度、俄罗斯等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以及以美国、德国、日本、英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图3中给出了几个代表性发达国家进出口总额之和在世界贸易总额中的占比。从图中可以看出1995-2010年间, 这些国家在世界的总占比下降了接近10%, 而这一过程中变动最为明显的时点则出现在2005年。这使得文章确立了以2005年为分界点对世界贸易格局的基本状况进行分析, 对汇率改革的世界影响予以解答。

表1给出了世界主要国家进出口总额世界占比的数量化比对, 平均来看, 1995-2004年间发达国家占据世界贸易总额的逾50%份额, 其中美国占世界贸易总额的16%。然而到了2005-2010年间, 美国进出口总额占世界比例降至11%, 其他国家如英国 (降低1%) 、日本 (降低1%) 、德国 (降低1%) 等都经历了相应的下降;中国、印度、巴西等新兴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比重则呈上升趋势, 尤其是中国的世界占比从4%上升至8%, 实现了占比的翻倍。如果以1999-2004年的数据进行对比, 其结果也基本相近。从这一点来看, 世界贸易格局在2005年时点开始发生了变化, 而恰恰是在这个时候中国汇率改革拉开帷幕, 两者之间似乎存在一定的联系。

注:代表性发达国家包括: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韩国、英国和美国数据来源:EIU国际宏观经济数据库及笔者处理

注:AU、BR、CN、FR、DE、IN、IT、JP、KR、RU、UK、US分别代表澳大利亚、巴西、中国、法国、德国、印度、意大利、日本、韩国、俄罗斯、英国和美国, other为世界其他国家占比。 (2) 数据因四舍五入可能导致行向数据加总并不严格等于100%。数据来源:EIU国际宏观经济数据库及笔者处理

在世界主要国家进出口总额调整的背后是进口额和出口额的全球性分配, 这也是对新的世界贸易格局的一个调整。图4、图5以及表2分别给出了世界主要国家出口额和进口额世界占比的变动趋势。

注:同表1。

图4到图5的变动展示了世界主要国家在1999-2010年区间内进口额世界占比的主要趋势, 如同进出口总额的占比趋势一样, 发达国家份额逐步向发展中国家移动, 其中的美国和中国最具代表性, 分别降低了4%和提高了3%的世界占比。

注:同表1。

另外从出口额的总体变动状况来看, 相对于进口额的大幅调整, 发达国家出口额世界占比的变化较微弱, 美国在1999-2010年间世界占比仅下降2个百分点, 而中国依然实现了4%-5%的份额提升。在中国进口额和出口额世界占比两向提高的同时, 是发达国家原有贸易结构的调整, 这一定程度上指出了汇率改革中人民币升值的内生性效应, 一方面提升了发达国家在进口方面的成本, 另一方面则被动提高了人民币的购买力, 从而实现了中国在进口结构和出口结构上面的双重效果。不过从世界主要国家整体变动来看, 在这一过程中发生明显变动的发展中国家只有中国和俄罗斯, 但主要是中国。从这一点来看, 中国汇率改革背后所引致的世界贸易结构的变化对自身和其他发达国家的效果最为明显。

注:同表1。

从前面对中国近年来贸易状况的分析中发现, 净出口额的变动趋势恰恰与中国汇率制度改革的进程相对应, 且表现出与汇率变动近似的路径, 由此针对世界其他主要国家净出口状况的描述应该能够更好的对中国汇率制度的世界性影响作以解释。图5给出了世界主要国家在1999-2010年度间的净出口额区间平均变动趋势。从图中可以看出, 传统的逆差国家, 英国、美国、法国等在这一过程中境况进一步恶化, 而中国、俄罗斯以及巴西等发展中国家的顺差趋势则更加明显。总体而言, 如同中国汇率制度改革后, 中国净出口变动趋势一样, 世界贸易格局也发生了变动, 无论是进口总额世界占比还是出口总额世界占比, 抑或是净出口额的总体分配状况, 发展中国家, 尤其是中国正逐步替代部分发达国家的强势地位, 这与稳步走强的人民币以及渐趋自由化的人民币汇率有着很强的相关性。

注:erro为净出口统计误差, 其他同表1, 单位10亿美元。

3.中国汇率制度改革是否改变了世界贸易格局?

以上的分析中, 对中国以及世界主要国家的贸易状况的统计结果表明, 中国汇率制度改革背景下的世界贸易格局确实发生了变化, 传统的发达国家的强势垄断地位进一步削弱, 以中国、俄罗斯、巴西等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逐步跃升至世界贸易舞台的主要力量, 这背后既有现实的经济动因, 又有单方面的外部作用。虽然不能说中国汇率制度改革引致了世界性贸易格局的变化, 但逐步自由化的人民币汇率催化了世界格局变动的反应过程, 这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人民币自由兑换的逐步开展, 弱化了美元结算的主体地位, 人民币兑欧元以及人民币兑换日元贸易的扩大加速了对原有贸易体系的调整;另一方面人民币升值趋势的加强, 既改变了中国的进出口结构, 同时也改变了贸易相关国家的进出口结构, 如中国进口额的激增以及美国进口额的相对降低, 都不同程度上反映在了世界贸易格局变动中。由此中国汇率改革确实影响了新时期的世界贸易格局, 而这种贸易格局的变动也最终会影响世界未来经济发展, 世界经济版图可能要经历一次大的变革。

摘要:基于1995-2010年度间的国际贸易数据的基本统计分析, 文章发现世界贸易格局已然发生了改变, 虽不能直接认定中国汇率制度改革直接引致了这一变革, 但人民币兑换的逐步扩大和人民币汇率的自由化程度加强催化了这一变革的进程。世界贸易格局以及未来全球经济版图可能会在中国汇率改革的推进下发生进一步的调整。

关键词:汇率制度改革,人民币汇率,世界贸易格局

参考文献

[1]Peter B.Kenen and Dani Rodrik.Measuring and Anal1yzing the Effects of Short-Term Volatility in Real Exchange Rates[J].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Volume68, No.2, M ay, 1986:311-315.

[2]David O.Cushman.U.S.bilateral trade flows and exchange risk during the floating period[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Volume 24, No.3, May, 1988:317-330.

法院改革的中国经验 篇8

中国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立法角度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起步阶段 (1978年—1992年) , 调整政府及企业委托经营关系;攻坚阶段 (1992年—2002年) 调整出资关系;推进阶段 (2002年以来) 调整出资人代表职责。

1.1 起步阶段 (1978年—1992年)

这一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立法的特点是调整政府及企业委托经营关系, 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

资料来源:俞波《国有企业改革立法启示与展望》, 载《学习时报》, 2008年7月14日。

1.2 攻坚阶段 (1993年—2002年)

这一时期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立法的特点是建立现代的企业制度, 确立企业法人财产权, 国家与国有企业的关系由委托经营转变为出资关系。

资料来源:俞波《国有企业改革立法启示与展望》, 载《学习时报》, 2008年7月14日。

1.3 推进阶段 (2003年至今)

2003年3月国务院成立了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2003年5月, 国务院发布了《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 规定了国资委的性质及职责, 为建立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提供依据。2003年10月,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作出《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2006年修改后的《企业破产法》颁布实施, 2007年3月《物权法》出台, 明确国有产权与非国有产权平等的法律地位, 确定了国有产权作为一般市场主体的理性回归。2008年10月, 十一届全国人大通过《国有资产法》, 建立起了国有资产管理的法律体系。

2 国外国有企业产权改革法律规制的实践经验

2.1 英国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法律规制实践

英国从20世纪70年代早期开始, 国有企业的投资回报率为零, 国有企业的生产效率低下, 如20世纪70年代英国钢铁公司的劳动生产率只有西欧国家同类企业的1/3到1/2。国有企业存在缺乏激励竞争机制、国有企业控制架构的缺陷, 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引发的高通胀及高失业。1979年, 英国保守党人撒切尔夫人出任首相, 指责工党政府采取的国家干预经济及国有化政策是英国经济出现“通胀”的原因。她提出实行市场经济, 进行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新政策。具体是:严格预算财政资金;引入私人资本;打破国企垄断地位;扩大董事会权限。

在撒切尔任期内, 她推动了英国国有企业产权改革, 在法律规制层面的实践主要是产业立法。英国政府及基础设施的国有企业进行产权改革中是以政府管制立法为先导, 使得国有企业的改革有相应的法律依据及实施程序。

资料来源:V.V.Ramanadham (ed.) 1993, Privatization:A Global Per-sperctive, Routledge。

从上表可以看出, 在产权的管理主体的设置上, 通过各个产业领域内相应建立了法定的产业管制办公室, 由管制办公室依法对被管制的企业进行价格及质量的控制, 允许通过私有化进行产权多元化改革。

在企业的经营权上, 产业管制办公室不干预企业的经营决策, 不对被管制企业的经济效益负责, 仅对被管制的企业的服务、价格及质量等各个方面进行监督, 只对国有产权实行监督功能。

英国议会是国有企业的最终所有者, 对国有产权实施监督, 议会通过对各主管大臣的授权管理国有企业, 各主管大臣对议会负责。议员对大臣管理可质询, 大臣必须做出严肃的答复。英国下院建立专门的“国有化企业特别委员会”对国会提供国有企业管理的发展报告, 便于制定相关的法律规定。另外, 下院还下设几个部门的特别委员会, 对煤、电力、煤气等国有企业进行调查。财政部及行政机构特别委员会有权调查国有化企业的财务问题, 议会的文官事务委员会、公共会计委员会等也可以审议国有企业的有关事宜。

2.2 美国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法律规制实践

20世纪70年代, 美国经济出现“滞涨”, 80年初上台的里根总统开始整顿国有企业。21世纪后, 小布什政府通过“竞争招标”等私有化措施对国有企业进行产权改革。

美国国有企业产权私有化包括了产权及经营权的私有化, 如特许经营、放松政府管制、强化市场竞争等行为。美国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立法实践方式主要有:

(1) 立约承包。立约承包成为国有企业非所有权转让中最重要的私有化形式。它是指政府通过和私人公司签订管理合同将国有企业、公共事业或者政府某一部门的管理权承包给私有投资者。在1994年通过的《1994年放松管制和立约承包法案》对立约承包的具体实施进行立法, 使其成为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重要的方法措施。

(2) 竞争招标。在《联邦活动资产注册改革法案》下, 政府企业在清楚哪些工作只能由政府部门完成, 哪些工作是可以外包出去的之后, 向联邦管理与预算办公室提交一份清单, 表明哪些工作是可以承包给商业的私人公司去完成。将一部分的政府企业中可以由私人公司完成的工作以竞争招标的方式外包出去交给私人公司完成。这项措施在国防部的军工企业中运用得最多, 有效地降低了运营成本, 成为美国国有企业产权改革中最重要的方式之一。

美国国有企业选定一家或者数家投标公司作为主承包商, 根据承包产品形式及内部结构, 主承包商也可以将任务转包给其他承包商, 通过转包及承包形成一个系统工程原则组织, 以主承包商为首的责任人定货合同制度。有利于政府将项目按照优先次序进行统一规划生产, 有利于企业责、权、利三方统一。

美国国有企业的建立、管理及经营都要依据议会颁布的特别法进行, 其产权改革也须议会通过专门法案。国有企业监管来自美国国会、总统及管理和预算办公室、设计书及政府公司隶属的行政机构, 层层递进。国会行使立法、授权和审批行使所有者职能;总统及管理和预算办公室依法编制经营预算提交总统, 由总统交给国会批准后, 监督行政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总署实行对国有企业的审计工作, 向国会直接负责并报告工作;隶属行政部门以《政府公司控制法》为基础, 根据议会相关决议, 设置常设委员会以人事控制、合同制等方式实行监管责任。

美国对国有企业都制定单独立法就公司的目的、经营方式、范围、法人治理结构、存续时间等作了明确的规定。政府是受国会委托, 根据有关法律对国有企业实行管理。美国国有企业建立以董事会治理为核心的国有企业的管控架构, 政府对董事会人员的选拔有决定权, 经理层多实行职业经理人制度, 在市场中公开选聘。美国政府对国有企业从预算提出、审批到审计都有明确的法律制度规定, 提升了产权的监管质量。

2.3 法国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法律规制实践

20世纪70年代后的石油危机导致西方经济的衰退, 法国的国有企业缺乏面对经济危机的灵活性, 国有企业的长期经营不佳, 其服务差及效率低等问题积累了大量的社会矛盾。随着1986年右翼政党的上台, 政府对国有企业实行了大规模的产权改革。

产权改革的主要法律形式是实行产权转让。法国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是以法律形式对国有企业的股权实行转让, 其具体实施中主要有五个步骤:政府决定后由经济部国库司进行具体实施;国库司选择银行做重组顾问;顾问银行做出研究报告并定价;报告交给股权及转让委员会研究, 做出价格决定;经济财政部长对决定重组的价格进行确认, 实施重组计划。挑选受让方是以公开招标的方式进行, 选定的受让方要保证国家取得合适的转让收益、能解决被转让的职工就业及能使被转让的企业有稳定的发展。

法国先后实施多个法令, 明确了国有企业产权交易实施的具体办法, 其产权改革操作的法律依据如表4。

资料来源:李志祥《法国国有企业的改革实践及成效》, 第86页。

国家参股局的依法设立。2004年9月9日法国政府颁布法令设立国家参股局, 实行了从管“企业”到管“资本”的转变。国家参股局隶属于经济财政部与工业复兴部, 下设一个总秘书处及三个下属机构。各下属机构按照相应的交通、基础设施、能源、邮政、国防等行业板块设立相应几个司, 其成员来自各行业的专家, 其职能是实现国有企业的保值增值, 参与确定国有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 参与企业与国家签订的目标合同并监督其履行, 评估企业管理的情况等。

法国制定了《国家参股局章程:国家参股局与国家参股企业关系的管理规则》处理国家股东代表结构与其参股国有企业之间的关系。规定中强调这样的几点:参股局向国有企业委派代表, 通过国有企业的股东会及董事会等行使经营决策权;规定国有企业向参股局定期联络, 重大事项提前商讨机制, 保证国家股东对经营持续性的知情权;规定参股局对国有企业实行年度评估, 并提交给议会《国家股东年度报告》;参股局有权督促审计团队对国有企业及子公司进行审计。国家参股局也来自多方的监督, 首先是经济财政部及工业复兴部对其行使的行政监管权, 其次是议会的监督, 国家参股局局长每年向议会的财政委员会述职;还有国家审计法院的监督。

3 国外经验对中国国有企业产权改革法律规制的启示

从英国、美国及法国的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法律规制经验中, 对中国国有企业产权改革中法律规制有以下两点启示:

(1) 通过的法律界定国有企业产权, 明确国有企业的法人地位。从英国、美国及法国的经验中, 可以看到英美法国家在界定国有企业产权的法律规制上都做了不同程度的探索实践, 其中:英国从各个产业领域内相应建立了法定的产业管制办公室;法国建立国家参股局;英、美重议会权力的行使, 对国有企业的产权的转让进行单独立法, 并由议会批准通过有才能执行。法国国有企业的产权转让通过法律形式经过了环环相扣的五个步骤, 体现了透明公正的原则。英美国有企业都有完善的企业法人制度, 英国国有企业具有法人资格在议会控制下实行独立经营, 有董事会。美国国会通过单独立法对国有企业的目的经营范围进行规定, 明确地独立的法人地位, 拥有自己的财产, 独立承担财产责任。

(2) 建立完善的国有企业产权监督机制。在产权的监督机制上, 英国议会通过下设“国有化企业特别委员会”形式对国有企业进行调查, 作出报告, 另外财政部及行政机构特别委员会有权调查国有化企业的财务问题, 议会的文官事务委员会、公共会计委员会等也可以审议国有企业的有关事宜, 英国形成了各主管部门、财政部和议会相结合, 并以各主管部门为主产权监督管理模式。美国国有企业监管来自美国国会、总统及管理和预算办公室、设计书及政府公司隶属的行政机构, 层层递进。法国国有企业来自议会、经济和财政部及审计法院的监督, 国家参股局委派代表对国有企业的经营权进行监督, 参股局受到议会、经济财政部及国家审计法院的监督, 法国形成以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相结合并以财政部为主的“双重”监督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俞波.国有企业改革立法启示与展望[N].学习时报, 2008-07-14 (2) .

[2]李俊江, 史本叶.美国国有企业发展及其近期私有化改革研究[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6, (1) :114-119.

[3]徐炜.美国国有企业监管体制研究——以美国联邦政府公司为例[J].比较管理, 2012, (2) :56-63.

[4]刘重.法国国有企业管理制度及其启示[J].经营与管理, 1994, (11) , 48.

[5]李志祥, 张应语, 薄晓东.法国国有企业的改革实践及成效[J].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7, (7) :84-88.

[6]姜影.法国国有企业管理体制改革的历程及成效[J].法学, 2014, (6) :61-71.

[7]李俊江, 史本叶, 候蕾.外国国有企业改革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0, (3) .

法院改革的中国经验 篇9

一、教学方式的改革

1. 横向交互式授课模式。

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模式, 与现代教育理念已经格格不入;因此如何让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变为主动的知识学习者尤为重要。这就要求老师要相应地从知识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知识过程中的参与者, 指导者。近年来在《工程化学基础》课程的教学中, 我们探索了“横向交互式”教学模式, 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 (1) 在老师讲课过程中学生随时可以提问, 并讨论。这样, 有效增加了师生互动, 使学生的问题及时得到解决。但是, 这种模式需要老师对学生提的问题做宏观把控。即学生提的问题如果是共性问题, 那么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大家讨论并在最后给出老师的意见。如果老师认为学生的问题太过简单, 则为了避免耽误大家的时间, 则可以告诉学生下课找老师解决。 (2) 让学生参与授课, 老师作为听众, 为学生做点评。即:老师可以找一些与最新科研动态相关联的选题, 让学生分组去搜索、阅读、整理资料、形成报告, 并参与到课程的讲授中来。如下页图1所示。

图1 (a) 为郑同学将化学与能源工程相结合讲授关于太阳能电池方面的知识, 体现了《工程化学》这门课程的工程特色。图1 (b) 为王同学结合我校的国防特色, 给同学们讲解化学武器方面的知识, 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对化学的兴趣, 同时也提升了同学们对我校作为一所国防特色院校的热爱程度。图1 (c) 为任同学讲授太阳帆材料的选取及相关原理, 与我校三航特色密切相连。图1 (d) 为赵同学讲解食品制作中的化学原理, 并结合我校3D打印技术的优势讲解了通过3D打印技术打印食物, 该同学的讲授极大地引起了班上“吃货”同学们的兴趣。另外还有同学将化学知识与人的不同情绪相结合, 讲解了引发人们不同情绪的一些生物物质如梅拉多宁、乙酰胆碱、多巴胺等对人情绪的影响及其相关化学原理, 使同学们认识到化学知识就在自己身边。这种互动式的教学凸显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极大地提升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实践表明, 这种互动教学方法成效显著。这种改革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 (1) 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 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 通过让学生参与讲课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自信心。

2. 信息化手段辅助教学。

在我们的教学中, 除了采用传统的邮件, 电话等方式与学生交流外, 还建立了QQ群, QQ群的建立与传统的邮件或电话通讯相比, 具有以下特点: (1) 随时随地都可以解决学生的问题, 而且一个学生提问的问题其他在群里的学生也可以看到, 所以避免了同一个问题很多不同的同学来问的难题。 (2) 传统的电话邮件只限于师生互动, 而QQ群中除了师生互动外, 学生之间也可以相互讨论, 相互交流。 (3) QQ群的建立有助于学习资料的扩散, 老师可以将一些与学习相关的讲义、课外辅导资料及最新的文献等与学生共享, 为教与学提供了很好的课外互动平台, 进而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成效。

如图2 (a) 所示, 学生之间可以通过QQ互动群进行讨论, 交流, 同时, 其讨论内容群内所有同学可见, 进而能够使具有相同疑惑的同学也从讨论中受益, 图2 (b) 所示为学生通过QQ群与老师交流, 学生可以很方便地通过手机照相并发到QQ里来向老师请教问题, 老师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给学生答疑, 这样突破了传统的在固定时间固定地点答疑的缺陷。图2 (c) 所示为通过QQ群可以与学生共享学习资料, 同时也可以共享学习以外的一些资料, 比如:有一些励志的, 或者能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具有指导意义的一些资料, 也可以在群众共享, 进而在学习之外, 也给学生一些人生观价值观等的培养与指导。

二、考核模式的改革

改变以往单独以期末考试分数作为学生对本门课程掌握程度的标准, 建立更加全面科学的考核方式。将课堂提问、分组讨论、专题调研小论文、自主讲课、课后作业等环节纳入考核范畴。分组讨论主要是选择一些工程案例, 让学生分组进行资料的收集、搜索、整理, 而后讨论, 最后应用所学化学知识解决工程中的问题, 并形成小论文, 论文分数计入考试成绩。该措施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并让学生通过分组讨论形成良好的团队精神。自主讲课是指在该门课程中留出1~3次课给学生, 选取比较简单而又与工程应用比较紧密的内容让学生经过预习、制作PPT并在课堂上讲授, 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而且也能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以及自信心。最后的考试成绩由几个部分组成:实验成绩+平时作业成绩+科研小论文成绩+期末成绩+互动成绩等, 与单纯地以期末成绩作为考核方式相比, 这种考核模式虽然给老师带来了较大的工作量, 但是却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主动性, 同时能够对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做一个更加客观、科学的评价, 能够更有效地考核学生的整体素质。

教学容易, 但要教好却并不容易, 需要老师以高度的责任心去潜心思考, 像搞科研一样去研究。简单而言, 我们认为要做好以下几点: (1)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与学生建立有效的互动机制, 让学生以主人翁的角色去学习; (2) 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提升教学效果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这就是所谓的“亲其师, 信其道”; (3) 教学需与时俱进, 需要与科研相结合, 随时关注国内外最新的科研动态, 并将其与教学内容相融合, 穿插到课堂教学中, 往往能够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摘要:本文根据西北工业大学理学院普通化学教研室面向全校非化学化工专业学生多年来的教学经验与体会, 分别从教学模式以及考核模式两个层面介绍了我校由普通化学向工程化学转变的教学改革过程中取得的教学经验。旨在与国内兄弟院校相互交流教学经验及体会以共同提高工程化学教学效果。

关键词:工程化学,教学模式,考核模式,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陈林根.普通化学改成工程化学的回顾[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1989, (1) :89-90.

[2]王海棠, 时清亮, 张永水, 傅建杭, 李洪涛.《工程化学》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研究[J].洛阳工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1999 (17) :78-80.

[3]王艳芝, 黄梅莉.工程化学基础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展望[J].教学研究, 2000, (23) :353-354.

[4]杨华玲.《工程化学》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改革[J].科技信息, 2014, (14) :19-19.

[5]王斌, 马祥梅, 冯艳, 邢宏龙, 何杰.关于工程化学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的探索[J].山东工业技术, 2013, (14) :5-5.

[6]吴芳辉.关于工程化学基础课程教学策略的探讨[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29) :121-122.

[7]原长洲, 候林瑞, 晋传贵, 朱伟长.工程化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29) :131-132.

[8]岳彩波, 伊廷锋, 诸荣孙.工程化学基础课程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28) :124-125.

法院改革的中国经验 篇10

一、加强理论学习, 为教与学方式转变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

恩格斯曾深刻地指出:“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 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理论在实践中, 起定向、导航、阐释、预测和提炼、升华的作用。没有理论指导的教改实践, 是盲目的不科学的教改实践。因此, 在“转变教与学方式, 构建自主高效课堂”的教改实践中, 学校特别注重理论学习问题。

首先, 认真组织全校教师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学术专著, 学习课程改革的相关理论文章。校方先后组织全校教师阅读了《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教学的勇气》、《有效教学的理念与实施策略》、《智慧型教师的诞生》、《课例与思考》、《聚焦新课程》、《静悄悄的革命》、《追求本真教育》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课程标准》等学术专著、教学法规。在阅读的基础上, 倡导教师写读书笔记, 结合教与学方式转变的教改实践写心得体会。学校还举办不定期的读书心得交流会, 请阅读得法的教师在会上介绍经验;先后有16位教师在全校教师会上介绍了阅读经验。学校还创办了《新洲科研》杂志, 定期出版教师的阅读心得。《新洲科研》已编辑出版了7期, 共刊发学校领导、教师的各类文章350多篇, 有力推动了教与学方式转变理论学习的深入发展。

在此基础上, 学校领导也针对教与学方式转变的实际, 有针对性地开展理论讲座。曾先后举办《转变教与学方式, 实施有效教学的八好策略》、《突出教学五性, 追寻高效教学》、《转变教与学方式, 构建自主高效课堂必须确立六大行动理念》、《深化教与学方式转变的五个加强》、《教与学方式转变的备课必须六有》等专题讲座17场次。这些专题讲座, 从理论高度阐述了教与学方式转变的实践问题, 既具创新性, 又具操作性, 为学校深入开展“教与学方式转变, 构建自主高效课堂”的教改实践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加强问题研究, 及时进行理论提炼, 排解教师教与学方式转变的困惑

在“转变教与学方式, 构建自主有效课堂”教改行动中, 教师总会碰到这样和那样的问题, 总会产生这样那样的困惑, 因此, 加强问题研究, 及时进行理论提炼, 排解教师在教与学方式转变中的困惑, 成为教与学方式转变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教与学方式的转变, 需要新的备课形式。在教师无所适从的时候, 学校教导处根据研究, 提出了“按教与学方式转变备课的六有要求”, 即: (1) 有学习目标和重点难点的设计; (2) 有学生课前预习的要求和内容设计; (3) 有小组合作学习、探究的目标和过程设计; (4) 有小组展示的重点和预设生成的设计; (5) 有巩固拓展的内容和过程设计; (6) 有教师引领、概括和总结、升华的要点设计, 等等。后来, 学校教导处又总结、提炼出新洲小学教与学方式转变教学常规的“六想”、“六要”、“八看”、“八议”等要求, 印发全校教师学习、参考, 有效解决了教师不知教与学方式转变如何备课的困惑。

随着教与学方式转变的深入发展, 学校在听课中也发现, 课堂教学中“小组展示”的过程, 普遍存在“片面化”、“杂乱化”、“表演化”的现象, 学校及时组织教科室及相关人员进行理论学习与理论概括, 有针对性地写出了《小组展示的要义解读》、《小组展示的实施原则》、《小组展示的行动策略》等相关文章, 并通过专题讲座, 向全校教师阐明了“小组展示六大要义”:认知交流、成果分享、思维碰撞、问题解决、知识构建、个性发展等。

三、加强理性总结, 用理论梳理和提炼教与学方式转变的实践经验, 不断提升教与学方式转变的理性认识

在教与学方式转变的实践过程中, 学校十分注重用理论指导实践过程, 用理论反思实践过程, 用理论提炼实践经验, 让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不断进行理性思考, 进行理性总结, 坚持理论创新。近几年来, 我校先后总结、提炼出以下一些教与学方式转变的教学理念、实施原则、操作策略和评价标准。

1. 总结、提炼出“转变教与学方式, 构建自主高效课堂”的教学应突出“五性”的理念:

(1) 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2) 突出教学要求的差异性;

(3) 突出教与学方式的多样性;

(4) 突出师生互动的民主性;

(5) 突出目标达成的有效性。

2. 总结、提炼出选择教与学方式的四大原则:

(1) 目标性原则;

(2) 切适性原则;

(3) 多样化原则;

(4) 独特性原则。

3. 总结、提炼出小组展示的“五个应该、五个不要”的实施策略:

(1) 小组展示应该充分发挥小组集体智慧和团队精神, 充分调动小组每个成员参与的积极性。要通过民主协商, 分工负责, 各担任务, 让小组每个成员都有展示机会。不要让组长一人说了算, 或者组长包办代替, 把小组展示过程变成组长一个人“唱独角戏”的过程。

(2) 小组展示应该首先展示小组或个人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中, 对学习材料的感悟、理解、发现和获取的知识及不懂、迷惑的问题内容。不要把小组展示过程变成学生代替教师, 单纯进行“考考你”、“问问你”、“教教你”的教的过程。

(3) 小组展示应该是组与组、组与全班、生与生、生与老师的交流对话过程, 是成果分享、思维碰撞、不同意见争论、互相学习、互相补充的过程。不要把小组展示变成没有问题、没有争论、没有补充的表演过程。

(4) 小组展示应该体现学生由不知到知、由不会到会、由不能到能的层级发展过程。小组展示中, 有不同意见, 有疑问, 甚至有错误存在都是正常的。不要把小组展示变成无疑难、无差错、无坡度, 一溜顺的过程。

(5) 在小组展示中, 应该充分发挥教师的引领、点拨、归纳、提炼和升华作用。教师在小组展示中, 要有机进行引导、纠偏、点讲、评价和激励活动, 重在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教师不要缩手缩脚, 不敢引导, 不敢纠偏, 任学生自由发挥, 一切学生说了算, 放弃教师的主导作用。

4. 总结、提炼出转变教与学方式中听课、评课的“四看标准”:

一看学生是否全员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学生是不是热情高、信心足、兴趣浓?是否自主学习、主动思考、积极发言?

二看教与学方式是否能体现了多样性。一堂课中, 是否有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展示交流、操作演练等多种教与学方式呈现?

三看教学的重点是否突出。整堂课训练的重点目标是否达成?多数学生是否掌握了重点训练的内容?

四看学生表达的效果好不好。学生课堂发言声音是否响亮?口齿是否流利?观点是否新颖?结论是否正确?

5. 总结、提炼出一批教与学方式转变的优秀论文。

法院改革的中国经验 篇11

《教育与职业》:2005年8月,天津市与教育部签署协议,共同建设第一个“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5年过去了,天津“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建设情况如何?

靳润成:5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天津坚持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战略重点,围绕试验区建设主要做了八个方面的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深化以行业办学为主的体制,推动职业教育向规模化、集团化方向发展。目前,天津按照“行业组构集团式”“企业集团带动式”等五种模式,组建了16个职教集团,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的联系更加紧密。

二是以重大建设项目为纽带,着力建设滨海新区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基地。为更好支撑天津滨海新区高端化、高质化和高新化产业结构的发展,启建了航空机电、现代物流、服务外包等八个紧缺人才培养基地,通过基地建设,加强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对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是积极探索新型工业化背景下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初步形成天津职业教育发展特色。不断完善产教结合运行机制,利用企业与职业院校共同建立的产教结合委员会,在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工学结合和学生顶岗实习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实现产业链与技能人才培养链的无缝对接。目前,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和学生顶岗实习制度,已经推广到全市所有职业院校。

四是与国家有关部委合作,精心设计组织了三次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逐步形成“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大赛”的格局。推动了职业教育人才选拔机制的改革和创新,深化了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大赛正成为引领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风向标。

五是狠抓师资队伍建设,加快“双师型”教师培养。在职业院校专业教师中率先推行聘任第二专业技术职称制度,落实专业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新任教师到企业顶岗实习一年等一系列制度,有效地提升了师资队伍素质和技能。目前,全市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已超过45%。

六是坚持先试点、后推广,稳步推进就业准入制度。在塘沽区率先组织开展了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就业准入制度的试验,全面推行“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政策,落实关键职业岗位持证上岗规定,稳步推进就业准入制度。

七是充分发挥职教资源优势,加强与中西部地区对口合作。目前天津市职业院校招生辐射到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其中80%来自中西部地区,在校学生中外省市生源近50%,每年有2万多名来自中西部地区的毕业生在天津就业。

八是以社区教育建设为重点,着力推进终身教育体系建设。以社区学院为龙头,以社区学校和分校为基础的市区三级教育网络的建设,有效满足了市民多层次、多渠道的教育需求;农村县乡村三级办学网络,也正在成为农村劳动力培训和转移的重要载体。目前,全市有6个区县被评为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2个区被确定为首批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

《教育与职业》:在取得成绩的同时,天津职业教育还须着力解决哪些矛盾和问题?

靳润成:必须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的统筹能力;探索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一体化的人才培养途径;不断提高职教教师的职业能力;加强职业教育制度创新,等等。

《教育与职业》:今年3月,天津市又与教育部签署协议,共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针对这项工作,天津教委有何构想?

靳润成:为进一步发挥首个“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的示范带动作用,更好地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服务环渤海及“三北”地区经济社会建设,引领我国职业教育的新一轮发展,天津市与教育部经过认真协商,在完成首轮试验区建设任务并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决定共同建设新一轮“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由试验区上升到示范区,这不仅仅是名称的改变,更重要的是内涵的变化、要求的提高和战略地位的提升。

结合职业教育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我们提出示范区建设的主要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提升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使命,以提高质量、发展特色为重点,以改革制度、创新政策为动力,以转变发展方式、创新培养模式为举措,着力夯基础、优布局、提内涵、上水平,努力出经验、出标准、搞改革、做示范。

按照以上思路,目前我们正在抓紧制定《天津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初步提出要着力搭建三大引领平台、实施六个国家级建设项目、落实九项创新示范计划。

《教育与职业》:三大引领平台分别是什么?

靳润成:一是海河教育园区建设平台。建设海河教育园区是天津市委、市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对实现天津城市战略布局具有重大意义。海河教育园区坐落在海河中游,规划总占地37平方公里,规划办学规模20万人,其中一期建设占地10平方公里,目前园区正在加快建设,年底将有5所高职和经过资源整合的2所中职学校进驻。按照与教育部共建协议,南开大学和天津大学新校区也将落户海河教育园区。园区一期工程将于今年年底竣工,明年春季开学使用,2011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将在园区举行,并承接2012年大学生运动会和2013年东亚运动会。我们将努力把园区建设成为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的标志性成果,成为拓展天津教育优势和特色的新平台。

二是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平台。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已经组织了三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下一步,我们要在大赛的制度化建设上下工夫,不断增强大赛的权威性和影响力,使大赛真正成为推进全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引擎,成为在国内外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教育品牌。

三是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平台。示范区的建设,要以着力解决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为切入点,在职业教育体制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上搞改革,在提升质量和服务区域发展上做示范,将示范区打造成支撑高端产业发展的人才培养基地。

我们要通过这三大示范引领平台的建设,逐步形成富有天津职教特色的“一园一赛”“一示范”的发展格局。

《教育与职业》:六个国家级职业教育建设项目包括哪些?

靳润成:一是建设国家职业教育发展博物馆。展示世界及中国近现代工业和职业教育发展历程,展示世界著名职业院校办学理念和特色,介绍职业院校著名校友和能工巧匠的突出贡献,使其成为职业

教育体验中心以及开展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基地。

二是建设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主赛场。按照“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标准,建设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主赛场,并逐步将其打造成集技能竞赛、技能鉴定、实训教学、人才招聘、对外交流为一体,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技能人才展示平台。

三是建设国家西部民族地区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基地。按照西部地区产业发展的需求,采取更加灵活的学制和办学模式,建立面向西部民族地区的技能紧缺人才培养基地,积极服务国家发展战略。

四是建设国家职业教育课程资源开发和质量监控评估中心。建立行业、企业、学校和专家相结合的方式,共同指导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建设和教材开发机制。组织开展对职业院校质量监测、标准制定和评估工作。

五是建立国家职业教育研究和成果转化中心。根据职业教育发展战略需求,承担各类职业教育研究项目,促进职业教育成果的传播、扩散、共享和应用,科学评价职业教育成果的质量和效益,为全国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提供科学研究支撑。

六是建设国家职业教育师资培训中心。我们将根据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协议,依托海河教育园区高标准建设以上六个项目,努力使其成为示范区建设的重要载体。

《教育与职业》:九大创新示范区计划包括哪些?

靳润成:产学结合体制和机制创新示范计划、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示范计划、“双师型”队伍打造创新示范计划、支撑产业发展创新示范计划、优质特色发展创新示范计划、终身教育制度创新示范计划、学生就业创业创新示范计划、学校管理能力提升创新示范计划和信息化提升创新示范计划。通过以上示范计划的实施,加快推进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的各项改革,进一步凸显发展特色,实现天津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率先发展。

《教育与职业》:通过“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建设”,天津将要实现怎样的目标?

法院改革的中国经验 篇12

自2010年10月27日党中央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指出“研究推进房产税改革”, 我国房产税制度改革迫在眉睫。世界上不仅是发达国家在征收房产税, 很多发展中国家也在征收房产税。从国外的成功经验中可以发现房产税改革对抑制房地产市场的投机行为, 引导房价回归理性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2011年1月28日, 我国上海和重庆进行了房产税试点, 经过近一年的实践检验发现房产税的调控作用有限, 并未有效的约束商品房投资。本文尝试对国外房产税制度进行概述, 总结其中的成功经验, 为我国进行房产税改革提供参考。

二、欧美房产税制度概述

欧美国家的房产税制度基于土地私有制的基础, 美国、英国、法国等国家主要是针对房产的持有环节征税房产税, 房产税作为地方税收的重要来源, 主要由地方政府征收管理。美国的房产税制度以及有了200多年的发展历程, 房产税税率控制在1%-3%, 主要由于各州政府征收, 并以此作为各州的财政收入。房产税主要被用来完善义务教育、改善生态环境等公共事业, 一定程度上无形中调动了纳税人的积极性。英国的家庭财产税虽然是由地方政府征收, 但是最终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均在重要政府, 占到财政收入的50%。中央政府因地制宜, 按照一定比例将房产税返还给各地方政府用于地方公共事业支出。法国房产税制度较为完善, 房产税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业主缴纳的“地产税”和居住者缴纳的“居住税”。法国税法规定, 法国或欧盟公民在法国境内连续居住超过183天, 法国政府将对其财产进行征税 (包括在世界其他国家的财产) ;如果居住不满183天则进队法国境内的财产进行征税。

三、日韩房产税制度概述

作为亚洲经济发展程度较高的国家, 日本和韩国的房产税制度均较为完善。日韩的房产税制度主要有以下四个共同点:首先, 日韩两国政府一直对房屋征税财产税。其次, 日韩两国的房产税均是地方税, 房产税的收入均归地方政府所有。再次, 日韩两国房产税的纳税人均是房产的所有者。最后, 日韩两国的课税范围均较广, 但是都是减免优惠政策。由于日韩两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差异, 两国的房产税制度仍存在两方面的不同:一方面, 日韩两国征税模式不同。日本将房产税称为固定资产税, 韩国则为财产税, 税收名称的差异也说明在征收模式上的不同。日本就是采取合并征收的模式, 即房产税和其他税种一起征收, 多数是同土地税一同进行征收。而韩国则采用单独征收的模式, 即该税种不对其他财产只针对房产进行课税, 并不对土地进行征税。

四、发展中国家房产税制度概述

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代表, 印度近年取得的成绩备受瞩目。印度的个人住房房产税主要是由地方政府来征收, 并有各邦指定市镇政府具体实施。课税基础是以房产的租赁价值为主, 同时结合面积和市场价值。城市和农村的房产税税率也各异, 农村采取比例税而城市采取则累进税。即农村实行的是平均税率, 而在城市则是房产价值越高的税率越高。而在印度尼西亚, 中央政府对土地、建筑物征收土地和建筑税, 主要以土地或建筑物的市场价值作为课税基础, 房产税收入收归中央政府统一管理。尼加拉瓜则对土地、建筑物和地面上的永久性附着物均征收房产税, 主要以租赁价值、面积和市场价值作为课税基础, 房产税收入由全国性的税收机关征收和管理。

五、研究总结

现阶段, 我国房产税改革势在必行。但由于我国实行房产税制度时间较短, 现有的制度中仍存在着较多的不足。本文拟通过对国外房产税制度的论述, 从中找出有利于我国房产税改革的政策建议。本文分别通过对欧美、日韩和发展中国家的房产税制度的阐述, 积累了如下经验可供我国政府部门参考:首先, 房产税改革必须要保证房产税的公平性, 这样才能有利于抑制收入差距日益增大的趋势, 有利于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的优越性。其次, 必须要提高房产税税收效率, 降低征税的成本。征收房产税的效率原则要求在开征房产税后对经济造成的社会福利损失最小, 尤其是不能过分影响居民家庭拥有住房的愿望, 否则会加大政府住房保障责任而导致政府公共支出需求增加。慎重设置减免税范围, 避免由于减免税范围过大导致的征管成本支出增加。最后, 统一房产税改革方案, 加速推动全国性房产税改革。从许多国家物业税改革的经验来看, 缺乏全国统一的房产税制度框架, 将导致混乱, 降低改革效率。

摘要:房产税改革是现阶段我国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 同时也是学者们所关注的热点研究领域。本文主要对欧美、日韩和发展中国家的房产税制度进行了深入研究, 总结归纳了国外房产税制度的成果经验, 为我国政府进行房产税改革提供了三条政策建议:首先, 房产税改革必须要保证房产税的公平性。其次, 必须要提高房产税税收效率, 降低征税的成本。最后, 统一房产税改革方案, 加速推动全国性房产税改革。

关键词:房产税,改革,国际比较,政策启示

参考文献

[1]陈曦, 吴宇晖.房产税改革的中美比较及其法律启示[J].求索, 2012 (1) :134-136

[2]程娅.从美国房产税看我国房产税改革[J].企业研究, 2011 (7) :4-5

[3]彭志华.美韩两国调控房价的经济政策及对我国的启示[J].涉外税务.2011 (1) :56-59

上一篇:创建教学情景下一篇:带电视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