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思路

2024-05-28

浅谈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思路(共8篇)

浅谈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思路 篇1

浅谈中国高等教育改革思路

[摘要]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中面临着教育的公共性衰退、管理官僚化、非民主化等问题。公共治理理论包含的服务、市场取向、分权与合作、回应性、责任等特征为这些问题的消解提供了全新的视角。面对我国高等教育本末倒置的现状,众多问题非改革不能解决。关键词:高等教育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 24字方针

每年随着暑期气温的升高,火热的高考也演练到火热的高峰。高考之后,又有一拨拨的学生步入书山堆砌出来的通往奋斗已久的大学殿堂,成为所谓的大学生,接受更高等的教育。然后,一段时间后,很多学生,家长可能会发现翘首已久的大学跟他们想象的不一样。当“一切为了高考”成为中国教育的目标后,我们得到了近乎残酷的结果:大学形成严重的等级制,高等教育的所有竞争都围绕在掠夺前端经费、土地、师资、生源,教育缺乏生机,学术腐败频发,课程设计与社会需求脱节,这种机制下培养出的学生若不实习几乎就成了废品。针对目前的高等教育现状,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思路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一、教改应借鉴经改

相对现在行政垄断的教育制度而言,建立自由教育制度应当是改革的方向和目标。在教育体制改革领域,第一个问题就是教育“价格”和办学机制。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服务型产品,它提供的效用——“知识”因人而异,难以直接评价,因为传授知识的教育归根结底是“育人”。但教育的“成本”则是可以计算的。同时,教育又是一种外部性很强的产品,是缩小人与人的能力差异性和收入差距的“公平”的源泉,历来被社会和政府所重视,甚至被当作公共品来生产。因此,不完全按照市场机制来办教育就应运而生。其中不足以收回教育成本的免费和低价收费的学校只能靠社会捐助和财政补贴来维持运转。这就是当初的大学都是由公益性团体和政府来办的根本原因。然而,此类非营利性学校往往因为“公费”而缺乏效率,这就给按市场价格收费的营利性学校提供了生存的机会,并迫使非营利学校进行某些市场化的改革,这就是近年来美国等西方国家教育改革的趋势。就我国现状来说,法律和政策都不允许营利性学校存在,不承认学校的营利性(但无法杜绝变相的营利性),不能利用市场机制配置资源。不论是公办还是民办学校的办学都不是自由的,既无生产者主权,也无消费者主权,仍然处于行政垄断的状态。

第二是关于建立与自由的办学机制相适应的宏观教育监管体系问题。现在的教育管理部门集“管、办、评”一身,学校仍然是政府教育部门的“附属物”。改革的方向就是放权和分

权以及转变职能,也就是将教育的“主管部门”转变为行业性的监管部门,主要是将公营学校“产权”的代理职能、教育的社会管理职能(教育的规划、规则制订、监管等)与微观的教育管理职能(办学、入学考试与录取、学科与课程设置、授课方式、毕业制度以及供产销人财物的管理等等)相分离。改革后的教育部门最终成为规则的制订者、监管者和裁判者。

第三是关于建立自由教育的微观主体问题。经济体制改革,在事实上说明了微观组织——市场意义企业的再造先于市场规则的成形。正是有了成千上万的市场生产者或交易者,市场经济才不可逆转。当然,自由教育的微观组织的再造要难于微观经济组织的再造。因为除了利益障碍之外,还有意识形态的障碍,以及政治安全等方面的考虑。此外,市场意义上企业的再造的组织规则相对单一,而自由教育的机构则适应两种以上的规则。比如营利性规则,非营利性规则等等,这就增加了改革的难度。

逻辑上,与经济体制改革一样,自由教育的微观主体的再造可以从三方面考虑:首先,通过下放教育自主权和分权的方式,改造国有学校,使各类国有学校成为真正的相对独立的教育主体,并按照国有资产管理法律以及非营利性学校相关法律进行登记和管理。

其次,大力发展和改造民办学校。正如当年民企的兴起促进了国企的改革一样,民办学校的兴起、发展、转制或改制也必将促进国有学校的改革。民办学校应当转制或改制为不同类型的学校。转制改制至少有四种组合:非营利性的社会资助性的学校、非营利性的公营(国有)学校、营利性的股份制学校、营利性的独资学校。

最后,大力引进外资,举办中外合资或外资独资学校。引进外资的“开放带动改革”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最为成功的经验之一。我们是否可借鉴其经验,通过引进各种不同的办学资金,开展不同类型(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学校的试点,推动教育体制改革及自由教育微观主体的再造呢?这是值得认真考虑的。

二、教育体制改革是核心

关于对现行教育的批评或者批判,民众可能有比较多的共识。中国的教育不适合社会发展的现实,摧毁青少年,培养不出优秀人才等等,问题之多、之严重、之复杂,已令各界忧虑非常。国家启动《教育改革与发展中长期规划》制定工作已经进入后期。这个规划完全由教育部主导,不像医改方案有一个民众参与和博弈的过程,结果如何尚难估测。但教育改革真正的希望还是在民间,靠自下而上的多样化生长,靠教育理念的逐渐更新,靠基层教育改革的探索,逐渐为整体性的教育改革奠定基础,创造条件。但整体性的改革究竟何时到来,我们仍在艰难呼唤。

我们建议以推进体制改革为中心进行教育改革,这其中体制改革包括五个方面:

第一,建立服务型政府和新的教育治理结构,国家对教育的管理主要应该是服务而不是管制。所以,应该把权力下放给地方和学校,这是一个基本概念,也是世界各国的基本趋势。然后建立一个新的教育治理结构,改变由政府单方管理教育的格局。这两点包括信息公开、政府问责、决策科学、发展民主化。

第二,向地方赋权、向学校赋权,这点对教育体制改革的意义尤为重大。1922年“五四”以后的第一个新学制,有一条方针就是“给地方留有伸缩的余地”。教育是来自基层的,不应该是高度统一化,由中央政府号令天下的。城市和农村面对的问题完全不一样,用一个规范去约束各地的教育,肯定是不合理的。因地制宜对中国这样的大国特别重要,微观活动应当主要由地方和学校决定,其实也就是温总理非常强调的一点,教育家办学。

第三,建立一个竞争性的高等教育系统。中国的高等教育问题是顽疾,国外政府主要管理义务教育,对高等教育过问甚少。八十年代的教育改革是从高等教育改革开始的,其具有很强的示范性。现在的高等教育,主要问题就是官方化、行政化,遏制学术自由、学术本位的管理理念。同时,高校“千校一面”,追求硕士点、博士点、重点实验室,而不是各按其位,在不同方面满足社会的需要。这主要是单一评价模式的后果,高考本科评估备受诟病之处正基于此。

第四,构建一个开放、灵活的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教育虽已受到中央重视,但现实中还面临很多问题,其中之一就是教育局办学。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不同,其直接面向经济市场、劳动市场,风险更大,成本更高。用教育行政部门办学的模式不大可能成功,必须以企业为主体,面向市场。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被很多人看成是教育体制改革的突破口。职业教育既重要又薄弱,放松对职业教育的管制包括降低门槛,使其能够从需求入手,因地制宜,灵活发展。

最后,是教育教学层面的改革。教育的目的在于每一个学生的自我实现,用这样的目标来取代学历主义。当然,这就需要一种具体的制度化操作,主要就是考试制度和评价制度改革。如果仍然以“升学率”、“分数”作为唯一标准,那么“以人为本”的教改目标将很难实现。在这个层面上,录取制度的改革颇为重要,其是扩大高校选择权的有效途径。

三、教育改革应遵循24字方针——明确方向,制订规划,放权开放,建立机制,双轨探路,重在用人

当初经济改革启动是基于对整个国民经济形势的判断。文革以后,国民经济处于崩溃边缘,但还是认为莺歌燕舞,形势大好。邓小平认为,中国和发达国家的差距不断扩大,不是20年、30年,可能是50年了。这是启动改革的基本判断。现在对于教育形势,教育主管

部门也认为形势大好,以在校生规模为成就。但过去是60%的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现在一流大学80%都找不到工作。这不能全怪罪于经济危机,我们的教育不能培养出适用人才,这是教育追求数量、规模,不求质量、品质而产生的危机,有可能演化为社会危机。企业生产的产品不合格,是企业的失败。教育培养不出适用人才,是教育的失败。

教育领域在拨乱反正中倒退,在改革开放中逆行。文革结束以后,来了一场拨乱反正。经济领域确定了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改革。而教育领域在拨乱反正中停留在恢复教育,向五十年代教育回归。结果教育领域在考试第一、分数第一的应试道路上越走越远。

进行教育体制改革应遵循24字方针:明确方向,制订规划,放权开放,建立机制,双轨探路,重在用人。

1、明确方向。教育从政治性、行政性、工具性转为人文性、公共性、学术性。教育是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服务的,应以学生为本。教育是一项公共服务,是政府应尽的责任,不是政府的特权,不能由政府垄断。教育是心智、思维、智慧的开启与训练,需要自由与创造,不允许压制与管制。

2、制订规划。根据改革方向与目标,确定实施的步骤。中央多次作出教育改革的决定,但都没有相应的实施规划,必然流于空谈。可借鉴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制定总体改革规划和改革规划,保障改革有序推进。

3、放权开放。教育改革从向学校放权,向社会开放起步。学校是教育的主体,由校长治校、教师治教。办学主体向社会开放,符合条件都可以办学。办学资金向世界开放,允许各类资金投入教育。

4、建立机制。放权开放的前提是必须建立约束机制,办教育毕竟与办企业不同。办教育无法实行质量三包,必须由政府与社会承担监管责任,并发挥专家的作用。教材编写、教师资格、校长人选、职称学位都可由各类专家委员会来评审。学校决策由出资方与社会人士组成董事会承担。教育行政部门进行宏观管理与微观监督。

5、双轨探路。教育改革是一个大系统,不可能一揽子全面起动。保留老的一轨,用新的一轨探路,是经济改革的成功经验。可以选择如民办教育、职业教育,选择某类地区、某类学校如贫困地区或富裕地区以及有条件的学校,进行试点,摸索经验,逐步推进。

6、重在用人。一个不想改革的人会找千万条理由拒绝改革,一个想改革的人会千方百计探索改革。教育改革就是要依靠有改革意识的人去推动。选择有改革意识的老师去当校长,有改革意识的校长当教育局长,有改革意识的局长当教育厅长,有改革意识的厅长当教育部长,教育改革就能打开局面。

我们所追求的目标应该是现代教育,是以人为本,坚守公平,促进被教育者心智健康发展、能力提高以适应当代社会需要,引领时代不断进步的教育。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任重道远,需要政府、教育界、学生、家长等多方人员围绕以上讨论的改革思路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潘懋元.新编高等教育社会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孙玉杰.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的过度解读与反思[J].江苏高教,2007(6).3.邹智,陈万明.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的比较研究及借鉴[J].现代教育科学,2008(3).4.杨兰芳,陈万明.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理论与政策研究综述(1999-2006)[J].辽宁教育研究,2007(8).

浅谈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思路 篇2

一、高尚的师德是一个高校的灵魂

作为肩负着培育青年一代神圣使命的高校素有“象牙塔”美誉。相对于每个人的一生而言, 大学的生活尽管是比较短暂的, 但是高校是青年大学生走上社会的最后一个精神“加油站”。在高校中承担着教学与科研任务的教师, 他们的行为表现、处事风格和道德思想修养, 不仅会对大学生在校期间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而且还可能使大学生在走出校门以后的未来职业生涯中深深地打上大学时代的“烙印”。可以说高校教师对大学生人格的形成、价值取向的定位以及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都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高校教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职业道德修养呢?本文认为,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 从宏观的角度来说, 应该是整个社会的楷模;从家长的角度来说, 应该是学生家长的替身;从学生的角度来看, 不仅应是知识的载体, 而且更应该是道德的化身。具体来讲, 高校教师首先要有一种甘为人梯的精神, 应有一种送人玫瑰手留余香的品格, 应有一种淡薄名利的豁达胸襟;其次, 要有一种坚韧不拔的意志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在知识的海洋里能耐得住寂寞和清贫, 要勇于探索和不断攀登;再者, 要有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 着眼知识经济时代的潮流, 立足于未来的发展趋势, 帮助学生搞好人生的职业规划和战略定位。良好的师德是高校的一种氛围, 不仅能使高校教师形成严谨治学的态度, 而且还能向学生传递一种无穷的榜样力量。在这种氛围的感染与熏陶下, 大学生在校期间不仅能够系统地学习专业知识, 而且还能从教师的人格魅力中得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 并对其以后的整个人生道路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二、以德立校来促进学风的转变

当今社会,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商品化意识的逐步增强, 再加上受西方不良思想的影响, 我们的社会上存在着一股拜金主义的思潮, 讲奉献的人似乎比以前少了, 而更多的变得越来越现实了。同时一些官员和商人相互勾结, 不择手段地疯狂敛财, 简直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面对社会上这些不良习气的影响和冲击, 我们的有些高校现在也有点商业化倾向了, 有的教授也越来越像商人了, 不能安心地做学问, 潜下心来搞研究, 而是到处拉项目兼职挣钱。同时, 我们高校的学术风气也出现了一些不好苗头, 一些教师为评职称而搞科研写论文, 不是专注于论文的质量档次与科研能力的提升, 而是热衷于拉关系、找门路, 走能够发表的捷径, 学术上急功近利, 浮躁之风有所抬头。在这些不良风气的影响下, 一些大学生也不能安心学习了, 不上课走出校园做兼职的现象在高校屡见不鲜, 这些学生有的可能是迫于经济的压力, 但是高校教师行为作风和处事风格因素的影响却是我们所不能忽视的。

高校是培养人与塑造人的殿堂, 在这里会形成一种以教师文化为核心的校园文化, 以师德为核心的教师文化对校园文化中的学生文化具有重要的导向功能。但是这种导向功能的正确发挥要以高校的教师自身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人格魅力为前提。一个品质恶劣、人性扭曲的老师, 不管口头上怎么自我标榜, 也难以赢得学生和社会的信赖和尊重;一个在学术浮躁的教师群体也不可能为学生营造就一个脚踏实地的学习氛围。高校校园也是文化知识传承和科技创新的场所, 创新成果的形成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需要师生自觉的行为。高校教师优良的师德师风, 是高校校园文化的核心内涵, 是促进学风转变和浓厚学术氛围形成的一种内驱力, 能够把各种对教师的考核指标和对学生的培养方案内化于师生的内心, 促进其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高校教师只有自身具备了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 才能不断增强对社会上各种不良习气的抵御能力, 才能潜下心来踏踏实实做学问, 才能专心致志搞教学, 才能最终对大学生这个高校里的接受教育的群体产生一种强大辐射力和带动力, 进而促进学风的转变。

而要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修养, 我们的高校教师就要首先在教育工作中体现出一个“爱”字, 这个爱不仅是指自己对教育事业的热爱, 而且还包括对学生的关爱, 以及对学术研究的挚爱。其次, 我们高校教师还要做到“内省”与“慎独”。一方面教师也非圣贤, 也可能有过错, 有了过错不要紧, 关键是要能够及时地认识到自身的不足, 更重要的是有错就改。我们的高校教师应经常从内心对自己进行反省, 反思自己的言行存在那些应该改进的地方, 这样才能不断强化自身的道德品质修养;另一方面, 不论是在大庭广众之下, 还是在一人独处的环境, 都应注重自身的言行和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尤其是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 更应注重自己为人师表的一面。“内省”可以说是从时间的维度对高校教师提出的要求, “慎独”则从空间的范畴对高校教师的行为提出了规范。再次, 要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教师在强化自身职业道德修养的同时, 还应增强与学生的互动与交流, 除了在课堂上与学生加强沟通之外, 教师还应利用课余时间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状况, 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 并主导做好引导工作, 这样才能把高尚的职业道德品质充分展示给学生, 才能使自身的人格魅力对学生产生出示范与榜样的作用, 才能使优良的学风在大学校园里理性地回归。

三、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推动高等教育改革

教学与科研是高校的两大主题, 有的高校教师时常抱怨课太多影响了科研, 而有的高校教师则认为高校不应该一味地强调科研, 教书育人才是高校社会功能的准确目标定位, 对学校较高的科研要求满腹牢骚, 教学与科研之间似乎存在某种水火不容或此消彼长的关系。科研创新使命的主要承担者则是广大高校教师, 高校教师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科研实力, 在新的专业领域中有所建树和突破, 才会不断提升高校教师的专业素养, 赋予教学内容以更新更丰富的内涵;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与互动, 也有助于高校教师探寻学术研究的切入点, 使理论研究对实践更具有指导意义, 使学术成果更具有应用价值。而且通过教学高校教师还能将自己所积累的专业知识以及在不断探索中表现出来的优秀品质, 以润无细无声的方式传递给大学生。高校教师的科研水平越高、在攀登学术高峰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优秀品质越明显, 这种向学生传递的能量就越强烈,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力、感召力和辐射力也就会越明显, 高校教书育人的效果就会更加富有成效, 两者之间是一种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

高校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 对教学与科研应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态度, 片面强调科研而忽视了教学, 则会使高校背离培育人的功能定位;而只专注教学放松科研的做法则会使高校失去发展的后劲。为此, 高校就应把教学与科研紧密地结合起来, 在从事科研的过程当中, 高校教师不仅要让研究生参与, 而且也要注重吸引本科生一同吸引过来, 通过课堂内外的交流互动与言传身教, 把科研与教学有机地融合起来, 不断强化对学生的引导功能, 这样就能使教学与科研达到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效果。

四、结语

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浪潮, 知识资源和创新科技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日益突显, 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最终必将是知识和科技的较量。谁能在这种趋势之下率先在相应的知识领域有所突破, 并掌握高精尖科技, 谁就能引领未来的发展潮流并抢占先机。而高等学校作为一个承担着提升国民文化素质的基础部门, 其教育水平的高低则决定着一个国家在未来经济全球化的格局中的分工与定位。高校的品牌和实力不在大楼而在大师, 高等教育的改革应把关注的重点投向教师;高校教师在传道授业和解惑的过程中, 不仅传承的是知识, 更是一种品质和魅力, 而后者的影响力往往前者更为广泛和深远。鉴于此, 本文认为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应把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作为一个切入点, 通过师德师风的不断优化与提升, 进一步强化高校的促进高校优良学风与氛围的逐步形成, 进而把教学与科研有机地结合起来, 以此来不断促进中国高等教育水平的提升。

摘要:立足于中国高等教育的功能定位, 提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应以提升中国高等学校的师德水平作为切入点, 以师德师风对学生的传递作用来促进优良学风的形成,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的教育改革发展思路。

关键词:高等教育,教育改革,师德师风,教学,科研

参考文献

[1]邢永富, 吕秋芳.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248.

[2]石子球.论当代高等学校的师德建设[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4) :87-91.

[3]洪汀, 刘锦, 王金祥.高校师德师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0, (9) :28-30.

[4]王蓓蓓.师德的现代意蕴解析[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0, (10) :137-140.

[5]廉雨.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内涵分析及对策研究[J].经济师, 2010, (4) :107-108.

浅谈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思路 篇3

【关键词】教育 不公平 改革 思路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而目前中国教育的不公平,加大了社会贫富差距,教育成为和住房、医疗、养老保险一样附加在人民身上的沉重负担。每年都有媒体报道,多少家庭为孩子上大学交不起学费而发愁,全国又有多少贫穷孩子无法享受义务教育……我想起少年时代我们歌唱的歌曲《我们的生活多么幸福》,歌中唱到:“我们的生活多么幸福,我们的学习多么快乐,春风吹拂五星红旗,彩霞染红万里山河。无论在城市,还是乡村,家家的孩子都去上学。”这是我们的理想,直到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后的今天,还没有完全实现。

首先分析中国教育不公平产生的原因是教育产业化的提出。90年代中后期提出的教育产业化,是单纯的财政视角改革。我个人反对教育产业化,教育是公益事业,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是造福于子孙后代的千秋大业,应由国家财政按GDP的4%支出,而绝不是按照产业化的模式、商业化的模式运作。

中国教育不公平的现状在近二十年尤为突出,国家如何才能实现百年大计,如何才能培养出祖国建设的有用之才?多少家长为了孩子能够上好学校,接受好教育而绞尽脑汁,托关系,走后门,而这种风气在升小学、小升初、中考择校上达到极致,达到顶峰。而多少工人、农民的孩子,由于家贫,没有关系,没有钱买辅导资料,没有择校的机会,而失去接受好教育的机会,这是教育不公平的另一个方面。

现在的应试教育,最重视的就是分数,而不是德育。“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卢梭指出:“成长即教育。”尊重学生的差异,尊重每个孩子的个性,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让每个孩子的特长、爱好、个性得到全面的发展,身心健康发展,实现马克思所讲的“教育促使人全面发展”,这就是教育的最高使命!

在全社会急功近利、极端浮躁的情况下,校园也不是净土,而是成为名利场:追逐分数,追逐升学率。在高考指挥棒下,“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成为事实上的权力部门,这种权力关系使得整个基础教育系统异化为应试机器,高考指挥棒已成为事实上的“权杖”。教师课堂上不好好教课,课下补课收费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在我的记忆中,教师应是清廉公正,为人师表;而现在的时代,教育界潜规则比比皆是,这又能培养出什么人才呢?

中国教育的改革已到了关键的时刻,改革的道路任重道远,改革的宗旨是回归教育的本质。我们看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高考招生制度并不是“一考定终身”,而是高考加上中学期间的所有学业的综合评价,即包括德育在内的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这是一个科学的评价体系。由此,我们可以分析为什么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人才辈出,科技不断创新,不断攀登世界科技的高峰,关键的原因就在于美国教育知道如何选拔人才,如何培养人才。我想起著名的“钱学森之问”:“思考吧,我们的教育和世界上最先进国家的教育相比,差距在哪?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首先,要改革高考“一考定终身”的制度。要增加学生中学期间的学业综合评价及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取消文理分科,增加学生选修课程,改变现在的文科学生不具备科学精神,理科学生不具备人文素养的现象,使培养出来的人才要既具备科学精神,又具备人文精神,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以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还要改革教师评价体系,即不以升学率来评价教师的教学业绩,不把学生和教师捆绑在应试教育的战车上,不以分数高低论英雄,打破应试教育的怪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要以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目标,真正解放广大教师和学生,使青少年快乐学习、自主学习,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而这也就涉及学生教科书内容编排,尤其是数理化教材。中国的中学数理化课程是全世界难度最大的课程。过去,大学的课程大多被挪到高中教材中,学习内容高度浓缩,这是一种揠苗助长的做法,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学生无法消化学习内容,厌恶学数理化,甚至产生厌学心理。而国家目前最需要的是科技创新人才,超前培养模式违背了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如何遵循教育学规律和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使青少年快乐学习、自主学习、健康成长,这是教育专家、教材编写工作者、教师和教育管理工作者应该共同思考的问题。

其次,要破解小升初的难题。打破利益格局,取消名校办的民办学校,将其回归到单纯的公办学校或单纯的民办学校。另外,要保证所有学生的就学权和选择权,取消推优生和特长生,取消共建校的制度,转变义务教育资源的配置模式,保证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政府要带头遵循《义务教育法》,把公办学校办成真正的普惠性学校,对真正的民办学校开放市场竞争,打破教育形式单一的格局。

最后,进行中考的改革。取消择校制度,取消共建校制度,打破潜规则,取消条子生,实现中考按考试分数录取,并参考初中三年学业综合评价。科学的评价体系绝不是“一考定学校”这种简单的考试方式。

进行小升初、中考、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出发点是社会公平,这是全方位的思考,包括社会的方方面面,而绝不是制定的政策为特权阶层服务,有悖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

小升初、中考、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宗旨是为了回归教育的本质,使教育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符合党的教育方针,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最大化地保障教育权,真正的教育不是让孩子成为无序竞争的牺牲品,而是想方设法成就每一个孩子的读书梦。

【参考文献】

[1]马利琴.挫折教育:用逆境培养最优秀的孩子[M].北京:朝华出版社,2009.

[2]克里斯托弗·K.纳普尔.高等教育与终身学习[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4][伊朗]S.拉塞克,[罗马尼亚]G.维迪努.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5]李祖超.教育激励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6]林崇德.中学生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

[7]励雪琴.教育学是什么[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8]陈鹤琴.家庭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9][德]卡尔·威特.卡尔·威特的教育[M].北京:京华出版社,2004.

浅谈乡镇卫生院改革发展的思路 篇4

乡镇卫生院是我国农村卫生工作的基础,是农村“三级卫生网”的中心环节,在为广大农村居民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国家卫生体制改革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村居民的卫生和健康意识不断提高,基本医疗保障体系不断完善,这些都对我们乡镇卫生院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作为冯卯中心卫生院的副院长及一员,主抓业务工作,需要以一个全新的工作思路来思考该院的技术发展情况,同时以清醒的政治头脑、敏锐的嗅觉来执行各方面的政策、方针及条例。从以下几点发表一下自己的想法和思路:

一、科学发展、更新观念,坚持业务技术服务为宗旨,强化人员素质,优化结合。重视医疗卫生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乡镇卫生院发展的关键不是你有多少钱和其他的什么,而是你是否拥有支撑医院发展的人才,我们要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把本院的人员送出去培养、深造,让他们不断的更新知识,提高业务素质。同时,注重引进专科人才,开拓新业务,增加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长久坚持“两好

一满意”活动,以医疗安全为总抓手。真抓实干,搞好医疗人员的服务理念。开展“白衣天使微笑服务”和“假如我是一个病人”等活动,开展优质服务,奖优罚劣,提高创建名牌意识意识,真正做到让群众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三、坚持以上级领导及院领导的总体思路,共谋医院发展良策。做好优势科室,发扬以小做大的思路,完善设备与人才不足之实际,共同协调。必要时竞争上岗、择优选用,采取请进送出的方针,全面提升本院的凝聚力和形象,同时改善就医环境,使患者感觉到舒心的就医条件。并把规章制度的执行放到首位,从严管理、从严要求。

四、坚持公共卫生服务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所带来的机遇,对于村卫生室采取以公立方式统一管理,共同把本乡镇的防病治疗、妇幼保健、预防保健、依法执业等公共事业办好。同时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及时给予相应的补偿,采取快捷、便捷的服务通道,以优质的服务做到让政府放心,让百姓满意。

总之,乡镇卫生院的发展是涉及党的惠农政策的重要环节,是农村卫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按照党和政府的要求,不断深化卫生改革,开拓创新,争创卫生服务名牌。力争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让冯卯中心卫生院的各项工作更上一层楼,取得更好更快的发展。

浅谈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思路 篇5

2013年5月31日,经济贸易系张正君和赵耀两位老师受学院委派,参加了在浙江省义乌工商学院举办的第五届全国电子商务创业教育研讨会。与来自全国24个省份、140多所高校及教育机构的300多名创业教育教师一同交流学习。在为期三天的研讨会、优秀创业学生(大一到大三)交流会和随后的企业调研及初步合作洽谈的过程中,感受颇深,收获颇多。

一、经验简介

(一)义乌工商学院概况

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以培养工商贸易学科人才为特色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

该学院建有大学生创业园、创业学院,开设了电子商务创业班、敦煌班、ebay班,为学生开展创业活动搭建实践平台。据不完全统计,目前95%的在校生有过勤工助学的经历,年收入2800余万元,1800余名在校生投身创业实践活动,年收入3500余万元,带动就业人数1000多人,80余名创业学生年收入达10万。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连年保持在98%以上。因在网商培训与教学方面取得突出成效,学院获得“全球最佳网商摇篮”称号,并被浙江省政府确定为“创业型大学”试点院校。

(二)学院创业教育实践概况

创业概况

·近2000学生电子商务创业,占在校生数1/5;有30余个皇冠级别卖家,其中7个是双皇冠,4个3皇冠,1个4皇冠;

·15%的毕业生以“老板身份”毕业,13%的毕业生淘宝创业; ·环学院的电子商务产业带已经形成;电子商务经营组织超过2万家,2009年成交量超40亿,2010年超100亿。

·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1)新闻媒体:新华社发稿20多篇(上了动态清样和高管信息);中央电视台10次播出(还有1次内部片);路透社、纽约时报、韩国广播电视台、荷兰广播电视协会、美国之音、美国商会杂志都作了报道。

(2)同行关注:1000多批次来该学院参观

(3)权威评价:两会代表、教育人士、政府官员、同行权威 ·组建了10个淘宝创业班,向社会承诺毕业时人均月收入超万元;同时组建了两个敦煌班,一个eBay班。

·电子商务创业生机勃勃。零售,批发,批零兼顾,内外贸同步,代理,淘宝,淘宝商城,无名良品,速卖通,敦煌,阿里巴巴1688,eBay,拍拍,供货物流结合,虚拟实体结合,厂店结合,企业淘宝物流联手。

(三)学院改革举措

1.模式改变

·创业能力不是教出来的,是练出来的。·做中学,学中做,学做合一。

·知识观、学业观、质量观、学生观、教师观、课程观、专业观都要作调整。

2.时间利用

该学院创业班的学生没有双休日、寒暑假、课余时间。过年安排与快递公司同步。3.理论保障

对于创业学院的学生,理论教学为其实践能力服务,课程设置及考核方式灵活,提出了如有需要,理论学习可以放到毕业典礼前一天。

4.制度跟进

·让创业成为合情、合理、合规的行为。·创业学院、学分(课程)替代等制度。5.平台搭建 ·建8000㎡的创业园。既是创业的场所,更是人才培养的基地。6.研究推动

·改革建立在科学、理性的基础之上。

P.S:在短短几天的时间里,我们受到了一种思想观念上的冲击和震撼,我们曾一直以为对于我们学院电子商务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由于地处经济落后地区、综合素质不高等各种各样的问题,在学校里能让他们尽量不缺勤(不管他们有没有听),教给他们一些专业技能(不管他们有没有学),提供一些模拟实训机会,顺利让他们毕业。靠关系也好,靠自己也罢,能找到工作,特别是能找到和专业靠的上边的工作,那就皆大欢喜了。我们的教学与学生管理工作就是卓有成效的。当然,如果在招生上能形成规模那就是个很好的专业了。

但这次浙江义乌之行,当我们看到他们创业学院的学生在周六的中午,一只手吃着午饭,一只手在电脑上处理着订单,忙碌而充实;在与优秀创业学生的交流中,面对台下300多名老师,他们思路清晰,侃侃而谈,自信而又坚定的讲述着他们的创业历程;在参加义乌电子商务网商博览会和随后与天猫、真爱网商、网批网等企业进行初步校企合作洽谈,了解到众多网商对电子商务人才的旺盛需求时,我们突然发现这次义乌之行,对我们而言意味着一个机遇,意味着我们可以借助着优秀院校的成功经验大力发展我院电子商务专业的机会。提倡的创业教育也不仅仅限于电子商务这一个专业,而是可以辐射到我院的众多专业。

二、校企合作洽谈的收获

在研讨会期间,我们参加了义乌电子商务网商博览会,搜集了大量企业信息,其中40%以上的企业可以提供部分或全部商品给学生代销。

而研讨会后我们又与真爱网商、网批网以及天猫校企合作项目部经理进行了初步的洽谈,建立了合作意向,对方提供了一些合作模式。

真爱网商

图中的淘宝卖家即为我们的学生。由学校和真爱网商签订合作协议并挂牌(见下图),真爱网商提供账号和由他们自主开发的天仓系统平台,并负责培训我们的学生使用其分销平台。

我们的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担任的即为网络分销商的实战角色,从他们的系统中选择自己要卖的商品,借助他们提供的商品数据包,将商品定价后通过自己的淘宝店铺发布出去,从中获得实际网络营销的经验及收入。

天猫商城校企合作项目 天猫所提供的校企合作模式简称“四派”。派福利

1、为天猫合作院校学生提供专属折扣,让学生享受独享专属网购优惠。

2、通过将需求整合以任务形式发放,由天猫校园派进行认领、策划、实施,最终由卖家和天猫进行考核评审,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奖励的实战活动

派知识

主要是充分发掘本地卖家资源,将符合条件的本地卖家组成讲师团,为本地天猫合作院校提供强落地性的系列培训讲座支持。

其次由天猫整合针对全国性的大型巡回系列讲座作为补充。派知识在各区域的卖家资源由天猫负责整合对接,具体实施由各区域组委会负责。

派梦想

通过将本地卖家和本地天猫合作院校进行对接帮扶,以大赛实战形式选拔优秀人才,并对优秀参赛团队提供创业基金和直接就业岗位。

派未来

由阿里集团校招部门负责,并整合其他平台招募资源,针对天猫合作院校学生提供专属的实习就业岗位。

派未来将为天猫合作院校-天猫校园派学生解决1/3的实习就业问题。

三、我院电子商务专业的教改实施思路

1、以创业教育作为电子商务专业教育的指导思想,将实战作为教学实训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精神。需要明确的是创业教育,并非是让学生为了创业而创业,而是通过这种教育,引导学生在校期间真正的忙碌起来,变的自信、充实、自律,由被动的教变为主动的学,树立良好的校风学风。

2、以本次参加电子商务创业研讨会的资源为基础,广泛在电子商务师生队伍中以教研室活动、学生讲座等方式进行宣讲发动。同时可以考虑在其他系部的优秀学生中进行。

3、通过向各级领导汇报,获得系部、各部门及学院领导的支持,尽快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为学生在校实战实训奠定基础和条件。

4、借鉴义乌工商学院的创业园的管理经验并结合我院实际,增加电子商务专业创业班的实施性教学计划,在确保电子商务专业普通班正常教学秩序与学生管理的基础上,从电子商务专业的在校学生和其他专业有创业想法学生中间,选拔一部分有潜力的学生,成立“电商e创业班”作为试点,计划不超过20人,合理采用课程(学分)替代制度,引入淘汰和晋升机制,开展电子商务创业教学改革实践的尝试。

5、鼓励我系电子商务教研室的专职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参与进来,与学生一起“同创同学”、“同学同创”,并在此过程中起到良好的引导和榜样的作用。

6、及时总结并反馈试点班的实施进度和存在问题,不断修订和完善教学内容和相关制度,以期取得更好的效果并形成常态,便于向全院推广。

四、需要的支持

1、需要得到系部及学院领导的重视与支持,争取在本期结束前与天猫、真爱网商等企业签订校企合作的相关协议并给予相应配套资源方面的支持;

2、作为试点的“电商创业班”,需要1间配有网络并能保障网速流畅的教室及1间班级仓库,1个小型摄影棚,便于学生拍摄商品图片。

3、创业班的课程设置并非采用传统的预设性课程体系,而是基于学生创业过程中可能涉及到的一些生成性课程,需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提倡“实训与实战同步”、“教室与市场同台”、“教师与教练同体”的教学方式,在考核体系中引入“业绩+成绩”、“过程+结果”、“态度+能力”的综合考核指标,将会对传统教学管理模式和学生管理模式造成一定的冲击,因此需要教务处、学生处等相关职能部门的理解与支持。

在电子商务蓬勃发展的今天,我院电子商务专业需要把握机遇积极改革创新;在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招生越来越困难的今天,我们也需要创业教育及其成果才能更好的生存与发展。当然,并非说创业教育是唯一的方法,但它最起码提供了一条思路,一种可能性!

最后祝愿学院的明天越来越好!

附:义乌工商学院关于创业学园的教学计划及相关管理制度 《关于鼓励与引导学生创业的若干规定》

《2012电子商务专业(创业方向)教学计划》 《义乌工商学院创业学生管理办法(试行)》 《电子商务创业班级目标考核实施细则》 《创业学分替代管理办法》

浅谈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思路 篇6

论文 关键词:高职 教育 ;就业导向; 发展 思路

论文摘要:介绍了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压力和挑战,指出应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职教育改革,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高职教育发展思路。

随着我国企事业的快速发展,对高等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量大幅度增加,普通的技工办学已经不能适应市场 经济 发展的需要,高等职业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方向。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压力和挑战

近年来,一些高职院校出现招生难、生源差、投资少、效益低、管理难度大等诸多问题,高职教育面临市场、资金、环境、政策等多重压力和挑战。

(1)就业形势严峻。截至2004年9月1日,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为73%,其中研究生就业率达到93%,本科生为84%,高职(专科)生仅为61%。2005年高校毕业生中,高职生占到近一半的比重,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2)生源竞争激烈,扰乱正常办学秩序。部分高职院校生源不足。统计表明,2003年我国高职招生计划数大于报名数,有的高职院校报到率仅为30%,一些高职院校为争取生源,不断降低录取标准,招生政策和原则早已形同虚设,甚至采取不正当竞争行为,扰乱正常办学秩序。

(3)发展定位不明确,没有形成办学特色。一些高职院校对自身定位不清,教学成了专科教育的翻版、本科教育的压缩,偏离了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缺乏准确的市场定位和专业特色,从而造成了办学难的被动局面。

(4)投入严重不足,实训基地建没滞后。目前,高职院校多开设硬件投入很少的文科专业,专业设置不能满足社会与产业发展的需求,实验室实训基地建设相对滞后,造成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不强。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职教育改革

近几年,高等职业教育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高职院校数量、在校生数和毕业生人数持续增长,其规模已占普通高等教育的一半左右。以就业为导向,切实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是满足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是促进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环节。

高等职业教育应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高职院校要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以就业为导向确定办学目标,找准学校在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中的位置,加大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力度,扭转目前一些高职院校在高等职业教育中过多强调学科性的倾向,根据市场和社会需求,灵活设置和调整专业方向,对不符合市场、社会和个人需求的专业要予以撤销。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 规律 和特点,借鉴国外成功的职业教育经验,运用 现代 教育理念,改进理论教学,改革教学方法,重视现场教学和案例教学。针对高职教育生源多样化的趋势,研究制定适应不同生源实际状况的培养方案,或在同一培养方案的实施过程中考虑不同生源的实际需要,充分适应地域、行业或产业结构长期变化和发展的趋势,真正做到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职教育改革。3 高职教育的发展思路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的精神,进一步促进高等职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高职教育今后的发展思路是:

(1)积极开展订单式培养,建立产学研结合的长效机制。订单式培养是根据用人单位需求,在大学内短期设置相关专业,学生毕业后直接进入用人单位的新型人才培养方式。这种量身定做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用人单位招不来人的难题,使职业教育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从而成为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主攻方向。

订单式教育一方面准确把握市场脉搏,依据市场办教学,围绕市场提高了毕业生就业率;另一方面,从专业设置与调整、教学计划制定与修改、教学实施、实习实训直至学生就业等方面,充分发挥 企业 和用人单位的作用,根据企业和市场的需求培养人才,把这些企业确定为学生的实训基地,结合教学开展实践技能的培训,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办学”“双元合作”,促使产学研相结合的长效机制的建立,在学校和企业之间架起了一座稳定而可靠的人才供需“桥梁”。

(2)大力推进“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发展。最早明确提出“双师型”教师的概念是在《国家教委关于高等职业学校没置问题的几点意见》(下称《意见》)中。《意见》的第一条对于师资状况有一项规定:“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的本专业非教师职称系列的或‘双师型’专任教师2人。”至此,“双师型”教师作为我国职业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的概念被正式提出。

20世纪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我国高等职业 教育 逐步 发展 起来,但其师资队伍建设存在数量不足、素质不高、结构不均、分布不匀的问题,教师缺乏专业实践锻炼和专业实践能力的问题表现得相当严重。当前,“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存在明显的制度缺失,职业教育学术化、培训基地学校化倾向明显。对此,应对教师个体的要求转向为教师群体的要求,完善“双师型”教师的资格认定。“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已经成为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

高职院校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效益,必须大力推进“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建立“双师型”教师的资格认证制度,形成“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模式和机制,完善“双师型”教师的质量评价考核制度,促进“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健康发展。

(3)大力推行“双证书”制度,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推行“双证书”制度,培养具有扎实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际操作技能,兼有学历证书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书”学生,是当前高职院校办学特色和培养模式创新的集中体现。

“双证书”制度是为在新的形势下,使学生形成 科学 的知识观和价值观的导向性开发机制,高职院校必须把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放在突出的地位,促进学生技能的培养。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面向基层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高级实用型人才,这就要求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在校期间就要完成上岗前的职业训练,具有独立从事某种职业岗位工作的职业能力。“双证书”是实用型人才的知识、技能、能力和素质的体现和证明,特别是技术等级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是高职院校毕业生能够直接从事某种职业岗位的凭证。因此,实行“双证书”制度是高等职业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要求。

(4)大力推进灵活的教学管理制度,引导学生自主创业。紧密围绕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特色,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目的,以教学过程管理、教学资源建设管理和学籍管理为重点,开展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积极推进灵活的教学管理制度,逐步形成一套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式教育既定目标和要求相适应的、比较完备和切实可行的教学管理制度措施。学校应积极开设“辅修专业”“第二专业„双专业”以及系列实用课程等,允许学生在相关专业领域自主选择学习,以灵活的专业和课程设置。培养社会需要的复合型职业技术人才。积极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学校应开设创业课程,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为学生自主创业提供实际锻炼的平台,并在管理制度等方面创造条件,促进他们成功创业。

(5)积极试行高等职业教育两年制学制改革,加快高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对高职教育进行两年制学制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牵涉到人才培养模式和目标、人才培养计划和方案、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教材建设和实习实训等方面的改革。

“发现教育”:教育改革的新思路 篇7

一、“发现教育”是中国教育改革的新方向

1、布鲁纳“发现学习”理论

杰罗姆·布鲁纳,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和教育家, 当代认知心理学派和结构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在上个世纪50年代, 他吸取了德国“格式塔”心理学的理论和瑞士皮亚杰发展心理学的学说, 在批判继承杜威教育思想的基础上, 逐步形成了“发现学习”的模式和理论。布鲁纳指出:“儿童都有他自己的观察世界和解释世界的独特方式。”教师的任务是“按照这个年龄儿童观察事物的方式去阐述那门学科的结构。”

布鲁纳认为, “发现学习”的中心思想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如果让学生理解了知识结构, 这种理解就能使他不断地发现知识, 独立前行;二是学生只要掌握一些基本原理, 就可以推断所学知识的个别属性, 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境地;三是学生只要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和策略, 就自然会获得大量的知识。

根据这个中心思想, 布鲁纳提出了“发现学习”的模式。即教师不把知识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 而是让学生通过一系列发现行为去发现并获得所需掌握的内容。

“发现学习”的提出, 适应了当时重视科学技术教育的需要, 适应了教学模式必须从以传授知识为主向以促进能力发展为主的转变。20世纪60年代初, 美国在布鲁纳教育思想的指导下, 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 以中小学课程改革为中心的教育改革运动。尽管这场改革由于教材难度太高以及忽视了学生的个别差异而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但其“发现学习”的理论对于我国现阶段实施的素质教育仍有极大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2、“发现教育”的内涵

发现法的特点, 在于它不是把现成的理论提供给学习者, 而是从青少年好奇、好问、好动的心理特点出发, 在教师引导下, 依靠教师和教材所提供的材料, 让学习者自己去发现问题、回答和解决问题, 使他们成为知识的发现者, 而不是消极的接受者。

借鉴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 我们提出“发现教育”, 即要求师生共同开发和利用自己的智慧潜力, 促使自己的学习动机由外在的转向内在的, 通过自己积极发现来学习, 并由发现本身而产生自我奖赏, 走向学习自主, 带来成功。我们对“发现教育”的主要观点是:教育者要善于发现孩子的各不相同的长处, 引导和开发孩子的潜能;校长要善于发现每个教师的不同特点, 将之放在适合其发展的岗位上, 实现其最大价值;教育行政部门要善于发现校长, 让敢于创新, 拥有前沿教学及管理理念的教师走上教学领导岗位。

3、发现教育”的三大体系

(1) 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

教师要形成积极乐观的“学生观”, 乐于对每一位学生报以积极、热情的期望, 乐于从多个角度来评价、观察和接纳学生, 寻找和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发展学生的潜能。教师要努力拓展“智力观”, 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 同时关注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师要树立新的“教育观”, 教育首先是赏识教育, 教师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是有能力的人, 并给予充分的肯定和欣赏, 树立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其次教育是个体化的教育, 教师自觉为每一位学生设计因材施教的方法, 以配合其智力组合的特点, 促进其优势才能的展示和发展;再次教育还是主动发展的教育, 教师帮助学生发现和建立其智力优势领域和弱势领域之间的联系, 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将其从事优势领域活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智力特点和意志品质迁移到弱势领域中去。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认为的那样, 我们的教育对象的心灵绝不是一块不毛之地, 而是一片已经生长着美好思想道德萌芽的肥沃田地, 因此教师的责任首先在于发现并扶正学生心灵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苗, 让他不断壮大, 最后排挤掉自己缺点的杂草。最终实现用老师发现的力量培养学生的高尚心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 校长要善于“发现”老师

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决定性因素, 一所学校要想取得理想的教育教学效果, 做校长的就要想方设法遴选优秀教师并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 让教师热爱并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首先要善于遴选优秀新教师。以美国为例, 美国新教师的吸纳已从原来的单纯大学毕业生扩大到从学校和社会各行业招收并举的做法, 遴选面扩大, 教师多样性增加。遴选优秀新教师除了知识能力、教学技能等必要的教育指标外, 美国校长特别注重教师的个人特质, 如热爱, 因为有热爱才会有激情, 才会有感染力, 才会把积极的兴奋的气氛带进课堂,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吸引儿童的磁石, 一旦孩子在情感上依恋你, 学习活动就会更加积极主动;同情心, 他体现了教师职业的最大特征——对人的教诲和无微不至的关怀;人际关系能力和幽默感, 这种关系能力表现为与学生的相融相联,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其次要用好教师。正如每片树叶都各不相同一样, 每个教师都独一无二地存在着, 他们都有自己的潜质, 在学校工作中都会体现出自己的价值, 校长应当善于发现教师的闪光点, 用心发掘教师身上的亮点。使用人才时要扬长避短, 兼收并蓄。要做到这一点, 首先对教师的能力和专长有深入的了解和分析;其次要求校长认真考虑分派给特定岗位的工作任务, 对这些任务必须要有深入的认识, 根据工作重点和内容的不同, 选拔出有相应专长的教师来担任相应的职务, 最终实现用校长发现的力量, 激发老师的工作热情, 取得理想的教育教学效果。

(3) 教育行政部门要善于“发现”校长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想评论一个学校, 先要评论他的校长。”要想我们的教育出成效, 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就需要更多的好校长。

每一位优秀校长, 都具备一些个性化的、特殊的优秀品质。如有的优秀校长诚实、有远见、有抱负;有的优秀校长则正直、可信赖、善于鼓舞他人;也有的优秀校长心胸开阔、聪明、有创造力等等, 正是这些优秀品质共同造就了优秀的校长。

为此, 教育行政部门作为主管机构, 应该善于“发现”好校长, 培养更多的好校长, 创建更多的好学校, 最终实现培养优秀人才的目标。

二、实施“发现教育”的对策与建议

新时期, 实施“发现教育”是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强有力载体和突破口之一, 而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早已固定成俗教育模式是“发现教育”的最大禁锢, 其诸多的理论和实践问题需要不断地探索与完善。

1、转变思想, 更新理念

认识是行动的先导。通过各种新闻媒介, 加强舆论导向, 向社会广泛宣传“发现教育”的地位、功能以及“应试教育”带来的危害, 在全社会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知识观、人才观;教育行政部门要率先转变观念, 坚持用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方法评价学校、校长、教师和学生, 并勇于承担“发现教育”的风险和责任;学校校长和教师要转变教育思想, 大胆从“应试教育”的怪圈中解脱出来, 敢于做“发现教育”的实践探索者。

2、明确目标, 科学评价

“发现教育”的目标, 就是“发现教育”所预期要达到的标准、规格或状态, 它对“发现教育”行为具有激励和导向功能。地方政府或教育督导部门, 对下级政府要有一个“发现教育”目标体系;教育行政部门或督导部门对学校实施“发现教育”要有一个科学的素质教育目标体系;各学校以上级制定的“发现教育”目标体系为依据, 将上级制定的目标体系分解为学校的总目标、各个年级应达到的目标以及各个学科、各个部门所要达到的目标。

有了“发现教育”的目标, 还必须制定与之配套的评价手段和方法, 定期开展教育评价。这种评价既包括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及其所属学校的评价, 又包括同级政府对所属学校的评价, 还包括学校对教职工实施“发现教育”的评价。

3、分层试点, 逐步推广

实施“发现教育”离不开典型示范、模范带动。首先, 成立“发现教育”研究机构。聘请国内外教育教学理论专家或课题招标的形式致力于“发现教育”中的“发现”学生、“发现”教师、“发现”校长的专题理论研究, 并结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的具体实施办法, 研究出“发现教育”的相关理论研究成果 (如指导思想与原则、可行性论证、具体操作模式论证、信息反馈与纠错等) 。其次, 分层次选择学校试点。根据小学、初中、高中、职业中学、大学的不同特点, 可考虑在不同阶段的学校成立“发现教育实验点”, 从“发现”学生、“发现”教师、“发现”校长的不同角度把相关的理论研究成果付诸实践, 并不断修正完善, 最终形成一整套“发现教育”培养模式。再次, 将试点成果全面推广。在成功教育理论试点成功的基础上, 再将成果在各级各类学校全面推广, 让“发现教育”渗透到教育的每个角落, 最终培养更多优秀的、富有创新性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更新教育观念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8。

浅谈中国基础教育改革 篇8

一、基础教育现状

基础教育是关乎民族整体素质的事业,是教育发展的基础。近30年来,我国的基础教育无论是在整体效益、培养质量,还是在“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力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培养方面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例如:全国青壮年文盲下降到4%以下,九年义务教育已全面普及,20世纪末全国85%的地区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且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和经费保障机制实现重大发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不断完善。

然而,在多年的计划经济和城乡二元体制的影响下,基础教育内部资源配置、教育管理体制、教育目标等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导致我国基础教育现状仍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1)学生现状。受家庭、学校、社会等因素影响,正常的教育目标出现了偏差,导致原本兴趣盎然的学习活动变得十分单调、枯燥和无聊。近几年,时有出现的中学生集体毁书、焚书事件,中小学生自杀事件,都折射出了目前基础教育存在的不足与缺陷;(2)教师现状。受目前社会上部分不合理的评价方式的影响,不少教师除了“教书”(狠抓学生的分数、升学率),很少承担育人的职责。另外,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学校评价一个教师的优劣,重心都集中在学生的分数和升学率上,致使部分教育目标、理念出现偏差——重分数,轻育人,也间接催生了中小学教师个人素质和技能的片面发展,导致所教学生素质的欠缺和畸形;(3)学校现状。目前,不管是重点学校,还是普通学校,唯有分数、升学率才是学校的“正道”,至于如何“育人”,怎样全方位地去培养学生,健全他们的人格,实现教育的本质目标,都变得无足轻重,导致“现在的学校就像一座制造分数的加工厂,教师变成制造分数的机器,学生成为加工后的产品,分数的高低成为衡量产品优劣的标准”等现象的出现。

因此,在基础教育阶段,教育应该围绕孩子的人格形成而展开,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而不是漫天的考试与分数。目前,基础教育的全面普及为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在此基础上,基础教育如何持续、稳定和高效地向前发展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问题。

二、基础教育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基础教育改革已经到了一个既具有复杂性和曲折性,又具有长期性的境地。在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道路上,我们应全面分析阻力,变阻力为压力,用积极的态度,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角度出发,克服困难,全面推动教育改革的进程。

1.教育评价与教育利益、办学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缺乏统一。基础教育改革必须突破教育评价与教育利益的固有关系。然而,基础教育对市场经济响应的滞后性,进一步激化了新经济体制与旧教育体制的矛盾。因此,基础教育不能以经济利益为唯一目标,必须规范教育管理,优化办学机制,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教育利益的高度和谐统一,才能满足教育消费者的选择性的消费要求,促进基础教育的良性发展。

2.缺乏真正的因人而异的教育。在基础教育中,必须承认人与人之间的天赋差异,以及每个人的优点和缺点。基础教育的目的是努力把人的短处变长处,但更注重的是挖掘每个人的长处,让其长处更长。因此,社会需要一种包容的大教育和因人而异的小教育,只有大小教育互补,才能充分发挥基础教育的功能。

3.缺乏民间教育的氛围。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是政府或政府部门全面领导和管理的,而民办教育,只是对政府教育的一种补充,是在政府教育缺乏某种资源条件的前提下产生的,并时刻受到市场经济和政府教育的影响。因此,民间教育更应办出特色,全面展示每个学生的个性、才能与天赋,并为政府主流教育提供一个强劲的参照体系,进而推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

4.教育管理缺少创新。目前,基础教育管理的结构、效益和质量已不能满足持续增长的物质和精神文明发展的需要,更不能满足知识经济对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需求,其主要表现为:教育管理思想滞后,存在严重的形式主义倾向,且教育管理系统的开放性不够、目标不明确,缺乏整体性、连续性以及创新性。落后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将导致管理沟通不畅,缺乏从上到下、从外到内的管理框架,缺乏清晰的思路、长远的规划、明确的目标,进而带来许多问题。

5.国内的教育市场排斥教育国际化趋势。在经济全球化的压力下,教育体制逐渐趋向于复杂化、多变化,将深刻影响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与改革。因此,面对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趋势的冲击,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应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全面提高教育的服务水平和质量,并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合理地利用国外的教育资源,缩小与发达国家基础教育的差距,全面构建国际化的基础教育将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之一。

6.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脱轨。教育理论源于教育实践并服务于教育实践。然而,传统的教育思维和教育惯性仍与社会实践存在不小的差距,不能很好地服务于社会。从源头上来看,我国基础教育的研究力度较小,导致优秀的教育科学著作的短缺,不能满足社会经济与教育发展的需要,也不能满足学校教育实践的高要求。其次,在面对先进的教育理论时,教师普遍存在心理上崇拜、态度上拒绝、方法上恋旧等情况。此外,教育理论的宣传缺乏力度,传播范围小,直接影响教育理论对教育实践的指导。

7.基础教育的不均衡性。现阶段,我国基础教育在资源配置上极不平衡,差异较明显。主要体现在城乡、东西部以及重点与普通学校之间。首先,要实现国家对基础教育硬件设施投入的相对均衡化,并努力实现办学条件的标准化、均衡化,初步实现基础教育权利平等化。其次,打破教育平均主义思维,在基础教育平等化的前提下,积极鼓励学校办出特色,为孩子的个性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和充足的空间。

我们应该清醒地意识到,目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仍存在着许多阻力。然而作为新世纪的教育者,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努力学习,实现传统教育文化精髓的传承与现代化教育理念的完美互补、共同发展,为实现基础教育改革的跨越式发展而努力奋斗。

三、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与趋势

基础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源泉。因此,实现基础教育的优质化、内容综合化与教学多样化,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和创新能力,将成为新世纪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与趋势。

1.基础教育优质化

教育民主和教育质量是世界各国基础教育改革所追求的目标。从总体上看,我国基础教育的重点要放在提高质量上。因此,基础教育的改革方向将从外延扩展上升到内涵提高,追求有质量的全民教育,实施优质教育战略。同时,知识经济需求创新型人才,并依赖于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因此,基础教育将发展成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础教育,成为主导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

2.基础教育人本化

为促进社会的发展,基础教育必须坚持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和谐统一。为此,基础教育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秉持人本化的教育价值观,才能向着有序、和谐的方向发展,教育体系才能向着更加有利于个人全面发展的方向前进。

3.基础教育国际化、综合化

重视教育的合作与交流,基础教育才能在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同时,充分利用境外教育资源,才能在未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更好地与国际接轨,提高国民的素质。因此,我们应与时俱进,善于把握时机,吸引更多、更优的境外教育资源,使我国基础教育不断向着国际化、全球化发展。合理构建综合化、国际化、多样化的课程体系,促进学生知识、个性、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将成为新世纪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方向。

4.基础教育均衡化、统一化

在义务教育实现全面普及之后,《2010-2020规划纲要》明确把教育均衡作为义务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旨在于2020年实现区域内(如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均衡发展。

一方面,要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办好每一所学校,让学生接受到与其发展潜能相适应的教育,不致因为家庭经济条件、生活地域以及自身条件等方面的差异而在基础教育中受到不公平的对待;另一方面,学校应致力于内部发展力的提升,不能完全依赖外部资源的支持。然而,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目前陷入了激进主义与保守主义的双重思维困境。因此,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必须运用渐进主义改革方法论联合激进主义与保守主义两种改革观,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把握教育活动的整体平衡,先普及后提高,循序渐进,以改革促发展。这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取得成功的必然要求,是新时期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方略,也是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战略选择。

5.基础教育管理自主化、系统化

目前,扩大中小学办学自主权已成为各国基础教育共同的发展趋势。因此,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爆炸的时代,我国基础教育应放弃高度集权化的管理模式,扩大中小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如校长选聘权、教师聘用权、办学经费使用权等,使管理者能够积极主动地思考学校的发展方向,创办具有鲜明办学特色的高质量的学校,使学校的发展全面满足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

总之,在以“发展”为主题的当今社会,一切都充满着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性。基础教育改革作为我国教育改革的重点,承载着全国人民的期望。改革进程中将会遇到复杂多样的阻力因素,从而加大改革任务完成的难度。但是,只要我们坚定基础教育的价值立场,坚持不懈地支持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思想与方向,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必将稳步前进,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快速并富有成效地向前发展。

上一篇:护士资格考试试题总结下一篇:历史博物馆观后感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