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体制改革

2024-06-30

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精选12篇)

高等教育体制改革 篇1

摘要:我国高等教育投资面临着投入不足、效益不高、事权财权不统一、拨款依据不合理、收费标准不科学、多元化筹措政策力度不够、生均教育经费总体水平偏低等突出问题, 需要明确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的目标, 明确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对教育的责任和分工, 完善公办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制度和学生资助制度, 通过发挥国家财政对教育投入的主渠道作用、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促使多渠道筹措高等教育经费制度化、采用多重目标合理组合的拨款公式、进一步完善高等教育学生贷款资助体系、不断提高政府拨款的力度与效益、改革高校财务制度、鼓励创收等实现我国高等教育财政体制改革。

关键词: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投入,体制改革

一、传统高等教育财政体制

在传统高等教育财政体制下, 财政拨款是高等教育经费的唯一来源, 具有如下特点:

(1) “统一列支、分级管理”。财政部根据教育部和国家计委提供的教育事业发展计划, 按照“定员定额”的核算办法首先确定教育经费总额, 由国家财政统一列支, 统一领导, 中央、省 (直辖市、自治区) 、县分级管理。财政部根据教育部和国家计委提供的教育事业发展计划, 按照“定员定额”的核算办法分级管理指财政部将教育经费分别核定给各部门、各地区。

(2) “专款专用、结余上缴”。“定员定额”包括两个部分: (1) 教职工人员经费开支, 其中有标准工资、补助工资以及职工福利费3项; (2) 学生经费开支, 其中包括公务费、业务费、设备购置、修缮费、助 (奖) 学金。“结余上缴”是在年终决算后将全部结余款项交回国家财政。

(3) “基数加发展”。所谓“基数加发展”的方式, 就是以各校前一年度所得的经费份额为基数, 考虑当年度各项发展的需要和国家财力的可能, 确定当年的经费分配额度。

二、市场经济下的高等教育财政体制改革

20世纪80年代以来, 我国高等教育财政体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1) 属权拨款。实质是中央财政只负责中央各部委所属高校的经费, 地方高等院校的经费需求完全由地方财政供给。

(2) “预算包干, 结余留用”。即高等学校按照国家下达的年度预算经费, 包干使用, 年终结余全部留归高等学校结转下年度使用。

(3) “综合定额拨款”和“专项拨款”。“综合定额”指由财务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根据培养成本确定教育经费的定额标准, 区别各类层次高等院校、各系科和专业, 定额标准有所不同。“综合定额”部分包括:教职工人员经费、学生奖贷学金、行政公务费、教学业务费、设备费、修缮费、其他费用等几个项目。“专项拨款”部分是对综合定额的补充, 是根据各个高等学校的特殊发展需要, 由财政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另行单独安排给高校使用的专项经费。

(4) 多渠道筹措高等教育办学经费。形成了“财、费、税、产、社、基、科、贷、息”等9个高等教育经费来源渠道。“财”是指国家财政拨款。高等教育投资不仅可以为受教育者个人带来收益, 而且可以为全社会带来很高的社会收益。政府是全社会的代表, 其拨款应该成为高等教育经费来源的主渠道。“费”是指高等学校向学生收取的合理学费。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劳动力的市场化, 高等教育的个人收益率明显提高。学生作为高等教育的受益者分担高等教育的部分成本是必要的和可能的, 也是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税”是指企事业单位等高等教育的受益者根据《教育法》规定交纳的用于高等教育的税费或税收性质的资金。“产”是指高等学校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从校办企业取得的收入。“社”是指作为高等教育受益者的社会各界向高等学校提供的捐赠。“基”是指各种教育基金所形成的收入。“科”是指高等学校通过承接科研课题, 或与企事业单位进行科研合作, 提供科技开发、科技咨询、科技成果转让等服务所取得的收入。“贷”是指高等学校按照国家政策通过金融机构获得的用于学校发展的贷款。“息”是指高等学校按照国家政策对临时沉淀的资金进行合理的管理运作, 从资本市场上取得的利息收入。这些经费来源渠道以及各个渠道所占的比重也在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不断变化着。

三、我国高等教育财政体制改革的方向

1. 应发挥国家财政对教育投入的主渠道作用

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来安排教育经费预算, 确保教育投资占GDP的比例不能低于4%, 确保预算内教育拨款的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因此, 必须迅速加大教育投入力度, 保障教育快速和优先发展的战略目标。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比例大约是18%, 而要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目标最好是达到25%的比例, 考虑我国整个教育投资还很薄弱, 起码应达到20%, 其前提应是达到前面提到的两个确保。

2. 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

个人承担高等教育成本应反映市场规律, 学杂费的标准应当反映劳动力市场的价值规律。不同的高校、不同的专业可以收取不同标准的学费。为此, 毕业生就业要进一步融入到社会劳动力市场, 实行彻底的社会化。应尽快实施研究生教育的收费与资助制度。应变革高校人事制度, 使教师的聘用和职称评定与劳动力市场接轨, 不同高校、不同岗位、不同职称的教师待遇应在公平竞争的条件下拉开差距。教师劳动力市场应与社会劳动力市场直接接轨, 避免师资队伍建设中的“近亲繁殖”, 鼓励海内外高级知识分子参与到我国高校教师劳动力市场的竞争中来。改变教师对学校的人身依附关系, 教师可以在多所高校间自由流动, 也可在多所高校间承担岗位教学或科研任务。

3. 促使多渠道筹措高等教育经费制度化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高等教育经费来源多元化要进一步制度化。政府除调整国家财政政策、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外, 还应该通过立法, 通过一定程度的减税和免税政策, 鼓励社会各界捐资助学, 推动高教事业的发展。高等学校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 充分利用人才优势和科技优势, 在全面完成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基础上, 广泛开展各种社会服务, 拓宽经费来源渠道, 使学校创收收入稳步增长。

4. 采用多重目标合理组合的拨款公式

(1) 公平目标。根据当量学生数和不同类别、不同专业合理的生均成本作为拨款的基本依据, 体现学校之间在占有政府拨款上的公平, 保证学校工作的正常运行。

(2) 效率目标。根据学校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利用效率拨款, 以促进学校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逐步建立科学的学校资源利用率指标体系, 作为评价学校资源利用率和拨款的依据。

(3) 效益目标。根据毕业生对劳动力市场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应程度, 根据学校科技发展水平和社会效益进行拨款。逐步建立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 作为衡量学校资源利用社会效益和拨款的依据。

(4) 政策目标。根据政府的高教发展的政策拨款:为避免高教引入市场机制固有的缺陷, 以及由此引起的高教在总量与结构上的失衡, 为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政府必须制定并不断调整高等教育的发展政策, 包括总量发展与结构调整, 并运用拨款手段进行宏观调控, 从拨款数量上体现数量控制与结构调整政策。

5. 进一步完善高等教育学生贷款资助体系

要探索银行、高校、社会中介机构协调合作的借贷管理体制, 结合社会信用机制建设, 促进贷款的发放和回收。要加强贷款资助的信息服务, 避免弱势群体得不到充足有效的信息。

6. 不断提高政府拨款的力度与效益

要把投入-产出效益的评估作为财政拨款的重要指标, 发挥评估激励机制在拨款中的作用。努力缩小政府投入在高校间的不平衡, 应通过地方政府与中央教育主管部门共建的方式, 加大地方政府对高校的投入力度。中央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应倾向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高校和办学条件先天禀赋不充足的高校。各种类型的高校要积极投身地方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政府应当为此创造良好的条件。

7. 改革高校财务制度

高校应当加强经济运行和成本管理的民主建设, 应当实行由校长每年向全校作包括学校运行与财务状况在内的年度报告的制度, 满足师生和社会的知情权, 并接受师生和社会对办学质量和效益的民主监督与评议。

8. 鼓励创收

主要包括下面几种途径:

(1) 与学校所在地区的其他科学研究机构和高技术工业企业等单位共建科技产业实验区。

(2) 高等学校与有关生产单位联合建立“教学、科研、生产联合体”。

(3) 高等学校与地方联合办企业。

(4) 开展技术转让, 将科学研究与实验发展的成果有偿转让给生产部门。

(5) 开展技术服务与推广和咨询服务。

(6) 自办工厂、企业或建立法律 (律师) 事务所、经济 (经济师) 事务所等各种法人单位, 这些单位自主经营、独立核算, 所有权属于学校, 以提供产品或其他形式为社会发展服务, 同时也增加了学校的经济收入。

(7) 为企事业单位和其他各种部门有偿培训人才, 其形式有:接受有关人员进修, 单独或联合举办函授、夜大学、职工中专或技校, 设立分校;举办专题讲座、短训班、专项技术培训等。

(8) 接受捐赠。

高等学校通过上述多种形式的创收活动, 有效地挖掘和利用了高等学校在人才方面和科学技术方面的潜力, 增加了学校的收入和经费来源渠道。

参考文献

[1]张岩峰.我国高等教育投资体制改革的问题与政策选择[J].科学导报, 2001 (3) .

[2]王善迈.改革教育财政拨款体制提高教育资源配置效率[J].教育研究, 1995 (2) .

[3]张耘.完善我国公共教育财政体制的几点思考[N].中国教育报, 2007-10-10 (3) .

高等教育体制改革 篇2

在近年来,高等教育改革如火如荼,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作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与改进。

一、加强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对高等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对人才的要求也不断增加,高校在加强其人才培养的同时,还要根据社会发展趋势及时的对其教育管理体制进行改革。近年来各校虽有很大的体制改革,但其自身管理滞后的问题日益突出,大部分依附上级管理,处于被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高等教育管理制度,才能使高等教育得以自身发展,才能更好的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现人才培养模式雷同,缺乏特色,难以适应综合化和多样化的人才需求。通过高等教育管理制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效率。教育是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的基础,不但要具有宽厚的基础科学知识,还要具备较强的组织能力和优秀的协作品质。只有适应现代化经济发展的高等教育才能培育出综合性多样化的高端型人才。从而使高校的发展能够同市场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培养满足市场对优质人才的需求。

二、加强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具体措施

1.及时转变教育理念创建特色学校,加强国际合作

根据我国各地的经济和高校的分布情况,突出重点,明确各自的办学方向,创建特色名校。为了保持高等教育健康发展,一定要规范各类高等教育办学形式,建立有效的办学监督、评估和质量保证体系,以保障教学质量和受教育者的权益,从而使我国高等教育健康有序地发展。扩大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加速高校办学的国际化进程。为了进一步的加快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进程,支持和鼓励有条件的高校扩大留学生教育,争取更多外国留学生和学者来华访问学习,共同开展科学研究。支持和鼓励高校举办或联办国际学术会议,让教师有更多的机会出国参与学术会议。和国外著名高校、科技企业、研究机构建立经常的稳定的教育交流和科技合作。

2.加强高校的自主管理

因为我国的高校有很大一部分是由政府主导和干涉而进行管理的,因此在高校的管理基本是国家主办,政府直接参与,学校协助的,依附政府对高校的管理,导致学校的自主管理的被动。但是政府的高等教育管理对学校的实际情况了解不足,不能针对高校的实际情况进行管理,因此其管理手段和管理职能,在高校管理中并不能进行有效的实践与检验。为了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就要不断加强高校的自主管理水平,使高校掌握自主管理的权利,能够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对其管理制度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但这并不意味着政府完全不对其进行管理,而是将直接管理转变为间接管理,充分尊重高校的自主管理和办学权利。政府要对高校管理中的如教育经费的管控、教育监督与评价等工作进行一定的规划与设计。

3.完善高等教育机制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传统的高等教育管理机制已经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因此必须要进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不断完善高等教育机制,这也是高等教育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高等教育发展要同市场紧密结合起来,积极的参与到社会经济活动中。在政府的干预下参与到市场活动中,对一些市场环境中不合理现象进行干预与指导,从而促使我国的高校能够成为可以自我发展、自我支配的权益实体,而不是受某一方支配的机构组织。政府可以针对高校的教育管理制度制定相关的保护和约束政策与法律。近年来,我国已经渐渐形成的依法治教的高等教育管理模式,并对其内容进行不断的完善与补充,这也是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不断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必然结果。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我国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会不断的深化与发展。一方面是我国的社会发展过程中,政治、经济、文化等不断发展影响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高等教育不断发展的并经之路和必然结果。不断加强高等教育管理制度改革,不改革就没有出路,不触及深层次矛盾就难见成效。要树立强烈的改革意识,克服不敢改、不愿改、不会改的畏难情绪,摒弃安于现状、小富即安的惰性思维,突出重点,攻坚克难,推动高等教育质量提升迈出更大步伐。

参考文献:

[1]唐汉琦.中国高等教育治理的兴起——基于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历史分析[J].山东高等教育,2015(4)

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探析 篇3

(一)共建大学

教育部、地方省市政府共同建设重点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基本措施。做法是,投资渠道不变,实行中央教育部门和地方政府对高等教育的双重领导、共同建设和管理的制度。共建大学可以实现高等教育资源有效配置的需要,行成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合力,集中力量建设一批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例如,比较典型的厦门大学(教育部、福建省、厦门市共建)、东北大学(教育部、辽宁省、沈阳市共建)、云南大学(教育部、云南省共建)等。近些年来,共建大学的方式逐渐增多,例如教育部和其它部委、各省市合作共建,国家部委与各省市共建,教育部、各部委、集团公司合作共建等。

(二)下放(划转)大学

下放大学就是把一些专业通用性强、地方建设急需的中央部委所属高校转交给地方政府领导和管理的做法。实际上,就是高等教育管理权的下移。管理权下移,一方面可以调动地方办学的积极性和自主性,让高等教育为地方经济建设更好服务;另一方面,可以减轻中央财政的负担,一定程度上解决国家财力不足的问题。下放大学要求在保持大学已有学科优势的基础上,调整其学科专业,扩大高校对社会的服务面。实践中,除了一些中央部委所属高校划归地方管理外,还有一些各省业务厅局所属高校划给省教委管理。

(三)合并大学

合并大学,就是学科互补的高效进行联合办学,统一组织和领导,以便实现高等教育资源共享、规模效益,进而提高大学的国际竞争力。合并大学是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的一个改革措施,我国台湾和香港地区也在研究和推行大学合并建校的政策。从1998年浙江大学的合并以来,我国高校合并从未间断过。表1是我国高校合并的基本情况:

二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

通过介绍我国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现状,可以总结出其中存在的问题。

(一)改革政策的指导性有待加强

我国现行的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基本政策有:转变政府职能、扩大高校自主权,政府宏观调整、地方自主办学等等,但这些政策过于笼统,表述不够具体,导致实际中高校办学自主权落实情况不理想,政府的许多职能尚未完全适应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一些高等教育事务存在该管没有管、管不了的事情还在管,许多可以放权、应该放权的地方还未放等问题。例如,高校招生方面,教育行政部门设置了高校招生的总体规模,以及高校招生的具体人数,即使在一些试点的自主招生高校,自主招生的人数也仅有计划的5%,权力很有限。所以,高等教育的办学自主权有待扩大,针对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可操作性的法规亟待制定。再如,即使我国颁布并实施了《高等学校境外办学暂行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实施办法》,但都是一些原则性的规定,在具体的实施中却有一定的难度。

(二)高等教育不公平问题

由于政策价值观的缺失,导致公平与效率问题没有解决好,呈现出高等教育不公平的教育现实。计划经济条件下,虽然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主要集中在几个地区,不够平衡,但尚未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教育公平,因为当时各省之间的教育资源都是共享的。以地方为主的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实施后,虽然有利于地方高等教育的统筹与管理,但也带来了一系列教育不公平问题。首先,高等教育资源利用不充分、不合理,呈现出高等教育资源相对不足与相对过剩并存的局面。高等教育行政以省为主的管理体制,其实就是块块(各地方)为主,导致省际高等教育资源不能共享,某种程度上造成了高等教育资源的浪费,高等教育的不公平就随之产生。其次,中央下放大学的出路陷入困境。一些部属院校下放地方以后,在全国的影响和优势逐渐降低,教育部对这些下放大学的关怀不再,逐渐就会被边缘化。

(三)未建立与市场经济配套的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

我国是刚刚转型的市场经济国家,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脱胎于传统的中央集权式管理,在运用市场进行调节我国的高等教育时,还存在许多问题和挑战。例如,市场需求是变动的,这就难以保证高等教育的稳定发展,导致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方式需要市场机制和国家行政调节相结合。市场解决不了的高等教育结构调整,那么政府就应该进行调节,如高等教育的种类、层次、专业、地区等;还有贫困子女上学难的问题,一些高校、教育机构乱办班、乱收费、滥发毕业证问题等等,这些都必须由国家和政府通过法规制度等形式加以解决。但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法规滞后,与市场经济配套的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尚未健全,导致了我国高等教育市场化进程缓慢。

三深化我国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对策

(一)加强和完善高等教育立法

高等教育立法就是指国家权力机关依照法律程序制定有关高等教育法律法规的活动,高等教育法律法规是国家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和完善高等教育立法,有利于规范法规的价值取向,提高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政策的指导性。

1明确高等教育各关系主体的权力和义务

高等教育系统内部包括高等教育行政管理者、教育机构、高等教育机构举办者、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高等教育立法中应对以上五种不同主体的权利、义务和活动方式等进行明确规范,清晰地划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实施高等教育管理中的职权范围和责任。为了体现科学、民主和社会参与的原则,中央和地方两级政府及其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设立高等教育评估及审议的监督机构,在高等教育机构的经费分配、招生和毕业生就业等方面发挥中介作用。

2注重高等教育法规的实效

高等教育法规制定过程中,具体内容的确定是关键的一步,但内容构建完成并不意味着高等教育法规体系已经建立。高等教育法规能否发挥实效,还受到外界很多因素的制约,例如执行者的认识与态度、执行力度等。所以,在高等教育法规制定的过程中,应注重高等教育法规的实效性问题,既要确保高等教育法规内容的完善,还要制定与之对应的高等教育法规执行与监督的制度、规范,形成监督体系;还要强化非制度化的法律监督形式,例如社会舆论、监督、举报等,使外在的强制与内在的要求结合起来,即短时效用与长时效用结合起来,才能确保高等教育法规的顺利执行。

(二)建立高等教育行政协调机制

1协调好学生和学校、就业市场之间的关系

学生接受高等教育以后,要走向社会、寻找合适单位就业。所以,学生和学校、就业市场之间的关系,也需要政府进行外部协调。政府可以科学利用投资导向、补偿机制、政策法规的约束来解决效率与公平的矛盾。

第一,建立有效补偿机制,促进高等教育公平。政府可以针对经济特困生建立经济补偿机制,解决大学生在求学期间的经济困难。目前,我国很多地方都实行了国家助学贷款和商业助学贷款制度,但是由于个人信用制度不完善,银行放贷的积极性不高。为此,政府可以考虑在社会信用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完善以后,建立与个人收入挂钩的贷款制度,将银行的管理职能由收贷合一改为收贷分离,由社会保障或税收机关代为回收商业银行的贷款,以降低拖欠率。

第二,建立对民办高校的资助制度。近年来,民办高校越来越多,民办高等教育的作用日益凸显,对国家和社会作出了较大贡献。但是,民办高校的教育成本相对较高,学生的负担较重。按照市场经济“谁受益、谁付费”的原则,政府作为民办高等教育的受益者,也应承担对民办教育的投资义务。

2合理配置高等教育资源,协调好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高等学校由于制度、组织的缺陷以及外部环境的影响,不能对教育资源进行有效配置,导致管理效率低下。所以,政府应发挥其宏观调控的优势,对高等教育资源进行合理配置。首先,要协调好高等教育发展的学校布局。政府宏观调控从总体和全局的高度规定并调整高等教育的学校布局,可以在较大程度上避免因高等教育供给不足而产生的高等教育需求不能满足的矛盾。政府可以协调高等教育的专业布局、学科设置,使高等教育的专业发展走向协调发展的健康轨道,关注那些意义深远的高等教育学科设置,重点资助和扶持弱势学科。其次,建立高校交流和信息服务的平台。对许多高校尤其是非重点高校来说,参加全国性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交流、协作的机会比较少,而这些高校却迫切需要交流、协作和提高,针对此矛盾,政府可以组织开展区域高校协作,共享教育资源;对有条件的大学,政府应引导他们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加强我国高等教育的对外宣传,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程度。

3协调地方高等教育资源配置

高等教育是一种稀缺性的资源,要使这种稀缺资源的供给满足最多人的需求,就需要考虑资源受益群体、资源供给地域等多方面的因素,优化资源配置方式,实现资源配置的有效性。我国目前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尚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地方高校数量与学生人数不成正比,一些地方考生即使考分很高也会落榜;有些地方除了教育部直属高校外,地方举办的高校过少,不能满足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有些地方的高校原本办学质量较好,但下放地方以后由于受地方经济、环境的影响,办学质量和声誉不断下降。这些问题的存在,要求政府对高等教育资源进行优化和配置,实现高等教育资源的共享和利用。

(三)构建高等教育行政激励机制

良好的激励机制可以对激励客体的某种符合激励主体希望的行为进行不断强化,保证激励主体目标的实现。在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激励机制同样是不可缺少的,激励机制可以对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起到推动作用,从而提高高等教育行政效率。政府是我国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的激励主体,应重视建立和完善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激励机制,并使其发挥作用,全面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

1建立经济激励机制

我国对高等教育事业的激励更多的是强调精神激励,忽视了高等教育的物质需求,经济支持乏力。我国政府的激励行为必须转到提高政府为高等教育事业服务的质量上来,按照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把高等教育分类,对不同高校给予不同的经济支持,并为高等教育融资创造机会与条件。

(1)建立高校经费竞争激励机制

高等教育经费是由政府提供的,供高校自身发展和建设用,具有专属性、不可挪用性等特点。政府对高等教育提供经济支持的目的,是弥补高等教育作为一种准公共物品的市场失灵。但政府对高校的经费拨款长久以来管得过死,缺乏变通。政府提供的高等教育经费并不能满足高教事业发展的需要,这和政府高等教育拨款方式缺乏良好的激励机制也有关。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只有利用政府经济行为为高等教育提供一定经济支持,并把高等教育经费的获得推向市场,利用市场竞争激励机制优化高等教育经费拨款,才能满足高校对经费的需求。

(2)建立高校分层拨款机制

政府对高等教育分配制度是否公平,直接关乎政府对高校经费的分配公平与否,会影响从事高等教育事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因此政府对高校的经费要进行调控,对高校进行分层,对高水平大学应提高拨款额度,对没有科研能力和教育水平低下的高校,政府要利用经济杠杆激励他们提高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

2建立管理激励机制

政府适当放权,赋予高校更多的办学自主权,不仅是尊重高校的体现,能激发高校的发展潜力,而且对优化政府决策、提高政府行政效率有很大益处。

(1)加强高等教育中介组织建设

政府对高等教育的管理权应逐步交还高校或让渡给中介组织,实现政府部分权力的转移。由高校自己管理自己或由中介组织对高校的发展建设进行咨询,形成高校自我激励机制。我国目前正处于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转轨时期,尽管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已经建立,但还很不完善,例如教育法规不全、监督体系不全等。所以,高等教育行政机制的运行会受到阻碍,效果不够理想。通过高等教育中介组织来管理高等教育事业,既可以给政府重新定位,也可以满足高校自主管理的需求,提高高校的发展积极性。

(2)加强政府教育信息平台的建设

教育和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高等学校必须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及时调整结构,改进教学内容与方法。高等学校应实行开放办学,而不是封闭办学。因此,只有在掌握大量、准确、丰富的资料和信息的基础上才能做出正确决策。资料和信息的收集与整理仅仅依靠高校自身力量是很难达到预期效果的,需要高等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及时地利用教育信息平台提供相关的咨询和信息服务。随着教育改革进程的加快,对各地改革的经验与教训应及时总结并加以借鉴,这些都需要政府教育管理部门把相关信息及时输送给学校,供进一步改革时参考。

参考文献

[1]史万兵.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深化改革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2]杨泉明.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中越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比较研究 篇4

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高等教育体制是以国家包揽办学和政府直接管理高等学校为主要特征。1993年11月, 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国务院1994年8月发布的《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则提出, 在高等教育办学体制上, 打破政府统一包办高等学校的统一模式, 实行以政府办学为主, 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联合办学;在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上, 逐步实行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两级管理, 以省级政府为主, 改变高等学校条块分割状况[1]。为落实《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对高等教育提出的要求, 高等学校缴费上学制度开始执行, 毕业生就业制度向供需见面、双向选择、自主择业方向发展。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提出和逐步完善, 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当前的改革目标是建立和完善国家统筹规划和宏观管理、高等学校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的新体制, 而2010年的目标是“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格局”[2]。

1986年越共“六大”确立了越南经济革新的总路线。这一总路线的实质是由中央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 由半封闭型经济向开放型经济转型。1991年6月召开的越共“七大”肯定了“六大”的决议, 并进一步提出了从根本上革新计划经济机制、由集中的计划模式向市场调节的计划模式转变的问题, 按照市场机制发展多种形式的商品

[2][3]邓小平文选 (第三卷) [M].人民出版社, 1993,

[4]于丹.于丹论语感悟[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 经济。在“革新教育思维”的基础上, 越南高等教育提出了教育发展计划, 强调高等教育要同科学研究、生产劳动紧密结合;扩大规模, 培养形式多样化;改善高校办学条件, 实行管理部门的分级化和民主化。同时, 提出了四个指导思想, 为高等教育改革确定了方向: (1) 高等教育不仅仅依靠国家拨款, 还要依靠其他经济来源。经费来源可以是经营生产的企业、经济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的捐赠, 也可以是学生的学费和学杂费, 以及校办产业和学校的社会服务收入等。 (2) 高等学校可以按照国家的培养计划指标, 并根据社会的多种需求和与用人单位签订的“订货单”等, 自己确定培养计划。 (3) 改变按照行政体制包揽毕业生分配工作的做法, 毕业生可以在多成分的经济中自主择业。国家的用人单位将通过精选方式选拔人才[3]。

一、办学体制比较

在办学体制上, 中国打破了由国家包揽举办高等学校的旧格局, 形成了以政府办学为主, 社会各界和公民个人依法积极办学的新局面。2000年全国高等学校布局为:普通高等学校1041所;成人高等学校772所;各类民办高校1320所, 其中具有颁发学历文凭资格的民办高等学校43所, 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考试试点学校370余所, 其它高等教育机构900多个。

越南的情况相似。上世纪80年代末, 越南高等教育传统的国家包办的体制被打破。90年代, 越南加快了对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 改革的基本方向是[4]: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 合理分配大学的权限与责任, 逐步形成国家宏观管理与高校自主办学相结合的运行机制。同时提出改变原有高等教育由国家统包的旧格局, 实施“国家和人民一起办教育”的方针。在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的同时, 调动社会投资办学的积极性, 形成全民办学新格局。越南到2000年时, 非公办高等院校有22所, 其中私立高等院校17所, 半私立高等院校5所。1994至1995年一年的时间里, 有7所民办大学获准建立, 分别为:东方大学、东都大学、维新大学、外语与计算机应用大学、文朗大学、工业技术大学和兴旺大学, 分布在河内、胡志明市和岘港3地。另外, 胡志明市和河内市的两所开放大学也属于非公办性质。

二、管理体制比较

在管理体制上, 中国以理顺中央政府和地方的关系为改革的核心。自1992年12月起全国上下按照“共建、调整、合作、合并”方针, 针对高等教育原有的管理体制存

[5]董秀英, 孙玉娟.现代化与个人自觉意识[J].求是学刊, 1997, (1) :19-22.

日本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进程及特点

陈丽娟

(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 广东广州

摘要:日本经济发展的奇迹让人们在现实层面深刻地感受到了职业教育的威力。本文回顾了日本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进程, 分析了日本职业教育发展的特点, 希望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养分。

关键词:日本职业教育发展进程发展特点

日本堪称世界上职业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日本的现代职业教育始于明治维新时期, 从出现最早的近代职业教育学校到将其正式纳入学制系统, 使职业教育制度得到确立, 日本仅仅用了不到30年的时间。短短的30余年, 日本职业教育迅速从落后的学徒制发展成为先进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并为社会提供了各级各类技术、在的各种弊端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截至2000年11月, 全国共有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62个国务院部门 (单位) 参与了改革, 涉及全国高校923所。至今, 中央和省级政府两级办学、以地方统筹管理为主的新体制框架基本形成:在全国1018所普通高校中, 122所高校由教育部和少数中央部委管理, 896所由地方政府管理或以地方为主管理。此外, 也理顺了学校、政府、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 政府实行简政放权, 扩大高等学校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的权利[5]。

1976年全国统一后, 越南沿用了北方高等教育的体制, 高等教育管理高度集权, 政府是高等教育唯一的、合法的举办者和投入者。90年代后越南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政府转变职能, 由对学校直接的行政控制转变为宏观的统筹规划、政策指导、组织协调和筹措经费等, 目标是形成政府宏观管理与院校自主办学相结合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专科学校 (主要是师范学院) 则在省政府的管辖之下。就机构层面来说, 大学越来越自治, 特别是两所国立大学, 扩大学校的自主权, 转变政府职能, 发挥学校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国家给予大学更大的权力。中央政府将原先掌握的对初级师范学院和专科学校的管理权限下放到各个省级政府。

三、投资体制比较

在投资体制方面, 中国改变了完全依赖政府财政拨款的旧体制, 建立了以政府财政拨款为主, 多渠道筹集办学经费的新体制, 鼓励社会向高校投资、捐资。改革后的中国高校经费来源已经表现出了多样化的特征: (1) 国家财政拨款, 是高等学校教育事业费的主要来源 (《高等教育法》有关规定保证国家举办的高等教育的经费逐步增长) ; (2) 学费收入, 实行学生缴费上学以来, 学费收入在学校经费来源中所占份额逐步上升, 并成为第二大来源渠道; (3) 学校基金, 20世纪80年代以来, 全国高校逐步建立了学校基金 (主要包括校办工厂利润、其他校办企业利

管理人才和熟练劳动力, 使日本的经济在战后得以迅速恢复和发展, 一跃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日本经济发展的奇迹让人们在现实层面深刻地感受到了职业教育的威力。回顾日本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进程, 思考日本职业教育发展的特点, 可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汲取有益的养分。

一、日本职业教育的发展进程

日本职业教育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明治维新时期 (1853—1911年) , 是日本职业教育的发端;两次世界大战之间1912—1945年, 日本职业教育在波动中迅速发展成长;二战后 (1945年至今) , 则是日本职业教育获得根本性改造和完善的时期。

润、委培培训净收入、教育服务净收入、科技服务净收入、后勤服务净收入、其他净收入等) ; (4) 社会捐款 (包括厂矿企业事业的捐款, 海外侨胞、港澳同胞的捐款, 校友会捐款集资, 校董会筹集资金等) 。

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高教发展的需要, 越南对高等教育的投资体制也进行了改革[6]。1993年, 越共第四次会议确定了新的指导思想, 认为“教育和培养是首要国策”, “必须把教育投资看成是发展的、投资的主要方向”, “在过去的许多年, 教育投资主要是投给社会福利”, “高等教育均由国家包揽下来”, “现在教育投资是为培养人才、发展生产、发展社会而投资”。因此决定, “高等教育投资体制由政府单一投入逐步向多元化投入方向转变”, “在财政支出中逐步增加教育经费的比例”。越共中央提出:从越南的实际情况出发, 根据国家的经济承受能力和教育事业发展的实际需要, 在今后几年, 本国的教育投资要达到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利用民间投资、社会企事业单位集资、学校办产业、收取学费、国际组织援助, 包括国外贷款来发展越南的高等教育。

摘要:中国与越南两国在历史发展、文化传统、政治体制与意识形态等方面有诸多相似之处。本文对两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三个方面进行了相似和差异比较。

关键词:中国,越南,高等教育体制改革

参考文献

[1][2][5]袁振国.中国民办教育政策分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

[3][越南]Dangbalam.越南的高等教育[J].国际高等教育研究, 2001, (1) .

[4]刘稚.东南亚概论[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2007:145.

高等教育体制改革 篇5

国家为了加快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优化高等教育的资源结构,在全国深化了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全国的高等学校进行了调整和重新组合,国内许多院校的隶属关系、专业特色‘办学目标发生了显著变化,陆续完成了合并工作后,要在新的基础上开始运行。经过合并的高等学校其法律关系也发生了诸多变化,类似于公司的合并,在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也进行相应调整._如西安医科大学、陕西财经学院与西安交通大学实现r合并,成为新西安交通大学(以下简称”交大’r)。这一变化不仅使原交大在规模上空前扩大,而且使其责任也随之加重。新的变化使学校的管理模式也要发生相应的调整,我们各项活动除更应注意依靠党的领导和科学的管理方式之外,同时要特别注重依法行事,依法管理,了规范高等教育的法律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执以下简称“教育法”)卜妥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以下简称“高教法”)重视法律在高校管理中的作用,是高校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的要求。正如最近交大徐通模校长在中层干部会上讲的,许校应依据高教法的规定C所以,在这个时候重温高教法的有关规定,对我们新交大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二由于《高教法》所涉及的问题覆盖了高等教育的各个方面,现仅就高等学校在合并中涉及的主要内容作一些探讨。

一、((高等教育法》的地位和作用

《高等教育法》就其法律地位而言,它是我国规范高等教育的专门法律,但同时《高等教育法》又是《教育法》的配套法律’·J教育法是一般法,高教法是特别法。“教育法对高等教育和其他教育的共同性问题已经作出规定的,高等教育法基本上不再重复。”[’〕因此,切不可误以为咤高等教育法》没有规定就等于为我国法律未作规定。《高等教育法》与其他多数法律相比具有自己的特征,其提倡性规范较多,禁止性规范教少,如它没有设“‘法律责任”这一章,那么如果违反了该法的规定应当承担那些法律后果呢?有些人认为,既然没有法律责仟的规定,当然..i反i}:}法就不用承担法律责任。这种观点就是没有摆正一般法和特8l]法的地位,忽视了一般法的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规定的法律适用原则,特别法没有规定的,适用一般法的规定。所v,尽管斌高等教育法》没有法律责任的规定,但《教育法》第九章第71--81条规定J}教育法律关系中各个的法律责任,贯彻高教法时这些规定具有法律效力。如果违反了高教法,应当承担教育法规定的法律责任.,由此可见,在贯彻高教法、依法管理高校的活动时,一不能孤立地理解和适用法律,而是从法律的系统性、立法的统一性考虑,全面、准确地适用法律.二、关于高校的章程的法律地位和作用

‘教育法》第26条第(一)项规定:“有组织机构和章程”是设立学校的必备条件。成教育法》第28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了章程的作用,“按照章程自主管理”即章程是学校行使自主管理权的依据。高等学校要加强管理必须完善各种规章制度,规章制度必须合法,制定规章制度的直接依据是“‘章程”。

《高等教育法》在第27条也规定:申请设立高等学校应提交“章程”,并在第28条具体规定了高等学校章程应当规定的事Tit,其详尽程度与像公司法》对章程的规定相当。该法第29条还规定:高等学校u合并等讨章程的修改,应当报原审批机关核准.,从上述两法的规定对比,对学校章程的规定完全是一致的,都强调了学校章程的重要法律地位和不可取代的作用)也就是说,学校章程是学校是否合法存在的必要条件、标志。可以说学校章程是学校治校之“”。提倡依法治校,首先要提倡以‘’章”治校.法律对章程的内容、制定程序、修改程序、地位和作用都已规定,必须遵守,违反者就是违法办学二一个学校章程是否合法和水平的高低,直接反应着该学校管理制度和管理水平是否合法和质L}T的高低因此,l比界卜的著名大学都不仅有自己的f_程,而且很注重Yi程的合法性和科学性厂历史上、交卜早在南洋公学时即有章程,以后曾因变更而修改过章程f21但解放后,我们忽略了学校章程的作用,直到我们起草《教育法》才用法律形式纠正这错误,并在以后公布的《高等教育法》中作了具体规定。所以、在今后的高等学校管理中,应当充分发挥章程的科.用。

三、高校的法定任务

新中L}}高等学校在发展的厉史上曾有过一个重要的文件,即通常所说的“高教六十-.r}},。这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文件,它由党中央组织各高校讨论‘修改,井最后以党中央文件的形式发布确切地讲,这个文件叫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其第一条规定:”高等学校的基本任务,是贯彻执行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培养为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各种专门人才.“}’-1995年颁布的《教育法》第五条规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但‘高等教育法》对高教的任务,提出了过去从未提过的新内容,即“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一”4一。“创新精神”作为培养任务,是广大高校师生还没有深刻认识的新问题。创新精神的培养与知识的传授是完全不同的新要求,几t年来我国从没有要求高校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而当前绝大部分教师也都是在无创新精神要求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二因此、有不少人本身就缺乏创新精神的训练,要在这种条件下完成法定的高校培养任务其困难是空前的但是,高教法所以把培养创新人才作为高校的法定任务,这是国家生存、发展的客观要求J“科教兴国”的重任,高校是主要承担者,因此,高校必须坚决依照法定的要求调整各项上作。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二

在交大百年的ffj史上也曾培养出不少有创新精神的毕业生,只是我们没有注意调查和总结。中科院理论物理所何柞麻院士在最近一篇公开发表的文章中说;”1955年我国在巩固空防的问题r曾Ilaa临如下选择:中国是发展航空飞机,还H发展导弹?理论」_导弹有高达1}一20的马赫数,超f}速魁机的J1赫牧最多只FI1},导弹打飞机,打一个准;匕机打导弹,连`}’r子也看下见。但是,航·;‘已经I}y成熟的技术,而导弹只存在于文献上,直到1956平,刁由苏联发射厂第一枚洲际导弹二那时的中央军委决策I},中国H要:。望0i展航空贬tJL。可是,新回国的钱学森教授却勺排众仪,他在研讨国防技术的座谈会上提出,虽然导弹还只H’,’、字下见一撇’的技术,但对中国人未说,更应着重发展导弹、飞机要求重复飞行,一飞机的难点在于材料,材料问题的解决,仃赖于长期的经验积累,没有)+自以上的时间,很难说材料问题就能解决-Ti’弹的发时呈一次性的,因而,没有尖锐的材料问题。导弹的难点在于制导,要求‘看得清、打得准’,这要靠大脑来解决,然而,中国人的头脑并不笨,所以,对中国人来说,常握导弹技术,要比掌握飞机技术更为容易!,}LS}这就是创新精神的楷模。钱学森是交大培养的具有教育意义的极端的尖端人才,应当总结交大的百年历史,我们培养了哪些创新人才,他们是如何成长和成功的。这样的经验对我们贯彻落实高教法的法定任务至关重要。

关于实践能力的培养,本来就应当是教学的根本目的所在,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将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是教学的最终目标,也是社会的最终需要。但是,就是这样明白的道理,竟然实现起来也有阻力。其实阻力主要来自传统的观念和错误的教育指导思想,只重视知识传授,不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出现“高知低能”的现象,反映在现实社会中就是科学技术不能顺利地转化为生产力。国家三令五申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制定<科学技术进步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都是为了提高国人的实践能力。《高等教育法》关于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高等学校法定任务,与整个国家的发展战略和其他方面的立法都是一个整体,具有互补和衔接的关系。所以,高等学校完成高教法规定的法定任务的意义十分重大,是关系到我国经济建设和综合国力发展的基础性任务、四、高校学生的权利与学校的责任

学生和学校是什么法律关系,是颇有争议的问题。争议的焦点之一是:学生与学校是不是一种合同关系;学生的权利是不是就是学校的义务。美国的《联邦教育法规目录概要》[6]《英国1944年教育法}=s;,日本《教育基本法》和日本<学校教育法》L}l等都没有明确提到学生的权利。但苏联和各加盟共和国《国民教育立法纲要》(I9$})[e]第九章章名即为“学生的权利和义务”,共两条:一条是“学生的权利”,另一条是“学生的义务”。我国《教育法》第42条和43条分别规定:“受教育者享有的权利和应当履行的义务。”可高等教育法》第六章“高等学校的学生”一章明确规定了学生的权利和义务。但不论《教育法》还是肖高等教育法》都没有明确学生的权利是否即为学校的义务。如《教育法》第42条第三项规定受教育者的权利之一是:“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获得公正评价……”在<高教法》第53条第二款规定:“高等学校学生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这些规定一旦学生法律意识逐渐提高,拿起法律武器来维护其权益时,就需要明确学生学业成绩不能得到公正评价,是学校的责任还是教师的责任。如试卷评分是否允许查阅,是否允许学生对教师给出的成绩提出异议,对学校关于学位论文的评价是否有复议权,否定了学位论文不能获得学位时,学生认为有失公正,是否可以通过司法程序救济等。目前,学生极少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怕学校和教师给“小鞋”穿,影响其顺利毕业;二是学习阶段是暂时的,不是终生之事,只要不影响毕业,大部分权益受侵害的事一般可以忍受。可是高等学校学生的法制教育正在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正逐渐形成,法律知识和法律意识正在提高。教师、学校管理者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知识水平与学生法律意识和法律知识水平的差距若不断扩大,达到一定程度,就可能在某项学生权益受侵害的事情上形成对抗。如影响到学生的毕业和前途时,就可能会发生学生向学校讨“公平”的情形,北京科技大学和北京大学因学位而发生的学生起诉学校的事件就是一个例证。无论判决结果如何,其诉讼的意义远大于其结果的意义。这说明我国的教育立法及有关诉讼程序立法的水平已经较高,具有可诉性.可以以此为依据,主张权利:也说明学生已经充分掌握了法律武器,而且敢于利用该武器主张权利。因此,贯彻高教法还需尽快提高全校师生员工的法律知识和法律意识,实现依法治校。

云南高等教育财政体制的改革 篇6

【關键词】高等教育;生均规模;教育财政体制

一、改革开放以来,云南高等教育的发展

教育要发展,关键是投入,教育投入多少以及教育投入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是由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经济发展水平既决定着教育投入的需求量,也决定着教育投入的供给能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原来的教育财政体制的改革,使得云南教育事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云南高等教育取得的成就:

1.云南高等教育经费总量迅速增长。云南政府在追随我国教育财政改革的努力下,云南财政性教育经费总量得到迅速的增长从1995年的66亿元到2007年的276亿元,增长幅度达4倍以上,随着我国教育财政体制的改革,云南教育投入有着跨越式的提高,限于数据的连续性,本文将基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的教育经费的相关数据,对云南教育投入状况做出描述。从1995~2007年云南教育经费投入情况可以看到,2007年云南教育经费总支出达275.75亿元,较之1995年的66.07亿元增长了209.68亿元,增长幅度达4倍多,其中预算内教育经费和事业收入增长较快,事业收入包括学杂费的收入,预算内教育经费由1995年的47.81亿元增长到2007年的208.82亿元,增长达161.01亿元,云南省教育经费环比增长都保持在10%以上的增长,尤其2000年以后,增长更快。这主要是教育财政体制的改革,政府财政体制的变化造成。

云南省教育投入虽在逐年加大,但在高等教育的投入力度在减少,即使总量在增加,但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在减少。云南省高等教育支出的总量在增加,高等教育支出占教育支出的比例从1999年的13.77%下降到2008年的10.2%,高等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从1999年2.04%下降到2008年的1.68%,预算内教育支出在财政支出则是连年增长,从1999年的14.81%增长到16.46%。这些主要是根据政府的政策有关,这些年来政府侧重于义务教育的投资,毕竟义务教育是公共产品,而高等教育属于准公共产品,应由政府和私人共同承担。

2.云南普通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改革开放以来,云南高等教育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普通高等院校数量在不断增加,普通高等院校数量从2001年的28所增长到2008的59所,增长了1倍多,普通高校本专科生在校数量从1991年的43095人增长到2008年的347732人,增长了8倍多。校均规模的变化反映了高等教育发展的模式,总体上高等院校的数量和在校学生人数是同步增长的,但1999~2000年高校数出现下降,主要是因为这个时期开始掀起高校合并潮,使得我国普通高等院校数量有所下降,但校均规模发展较快,这有利于提高高校的办校规模效益。2000年以后,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校均规模开始快速增长,从2000年校均3996人上升到2008年的校均5894人,但看云南省的校均规模增长还是快速。相较于我国平均普通高校的万人校均规模,我省的校均规模还有一定的差距。云南普通高校随着学生的增多,教职工人数也有了较好的增加,而且2000年以后呈快速增长趋势。

3.云南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发展。云南普通高校有了很好的发展,民办高等院校有了很好的发展,云南民办高校从无到有,而且发展很好,民办高校的在校人数和教师数也在不断增加,民办高校数从2004年5所增加到2008年15所,民办高校本专科在校生从2004年24464人增加到2008年78180人,教职工数从2004年的984人到2008年6859人,增长速度比普通高校的增长速度快,民办教育的良好发展很好的补充普通高校的不足,能使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更好的发展。

4.云南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教育实践家约翰斯通(D·B·Johnstone)的“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深刻地影响了我国的高等教育实践。同样影响了云南的高等教育的发展,1996年,云南高等教育财政经费来源结构显得比较单一,85.09%的财政来源依靠省级和地方政府。2001年以后,情况也没有明显的改观。到了2007年,高等教育财政经费来源多元化的结构有所改善:政府财政投入所占比重下降到79.46%;主要是学杂费收入增加约占经费来源的16.73%。云南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理念实践最显著成就是从20世纪90年代末到新世纪初的高等育大众化发展。按照马丁特罗的“大众化”理论,中国在2002年底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门槛这一时期,高等教育财政不断扩充与高等教育大众化相互依存、密不可分。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财政理念由“政府主导”转向“成本分担”的轨迹非常清晰;成本分担理念在我国的成功实践为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样的理念带动云南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云南省高等教育财政体制存在的问题

1.学校资金来源较为单一,而且民间投入资金较少。我省高等教育投融资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两方面,从资金来源上看,存在着“两低两高”现象:在高等教育的资金构成上,政府投资占的比重高,民间投资占的比重较低;在高等教育的民间资金构成中,受教育者个人投资所占比重高,而法人投资所占比重低。民间投资规模相对偏低,尤其是民间投资严重不足。

2.教育经费配置不合理,教育资源浪费。高校布局不合理,低水平重复高校和专业,规模效益差。现在很多高校,为了显示办学水平和办学实力,特别喜欢新建一些大的教学楼或实验楼,有些领导则喜欢建一些体育馆等设施,来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但这种副作用会比较大。对于高校的基本建设需要很多资金,这样高校就需要贷款解决经费问题,为高校带来了经济负担,而影响到高校的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学术研究,盲目配置教育经费资源必将会使高校走下坡路,影响高校自身的发展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3.生均教育经费不足。自从1999年国家提出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目标以来,云南的高等教育有了很大的突破和进展,主要表现为学校规模的扩大和学生数量的剧增。这从公平、公正角度而言,这为更多的人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但是由于高校在校人数的不断剧增,以及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没有和扩大了的高等规模成同比例增长,尽管政府财政性拨款总量逐年增长,但云南的高等生均教育经费还是低于国家的平均水平,2008年国家高等学校生均教育经费支出为17256.89元,而云南省生均为13108.57元,生均相差4148.32元。相比西部各省,云南生均支出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在西部十省中云南省生均教育支出是第七位(如表),云南省的生均支出不足。

4.高等教育教育经费支出不合理。由于体制的原因,云南的高等教育经费支出结构不尽合理,主要表现在:从生均教育支出结构情况来看,教育经费支出用于个人部分和公用部分的支出偏多,教育经费支出中的基建部分偏低。从西部十省的高等教育经费支出的执行情况来看(如表):

2008年西部省份高等学校生均教育经费支出

从表中可以看出,云南高等教育经费支出中个人部分占得比例在西部十省中是较高的,排在第4位,公用部分也排在第4位,比例较高,公用部分和个人部分的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高达99.4%,在西部省份中排第2,但基建支出只占总支出的0.6%。在云南现有的高等教育办学条件不高的情况下,基建拨款严重不足。从教育支出结构的总量来看,用于人员经费支出过多,而用于办事业的支出偏小。教育经费支出结构不合理的另一个突出特点反映在:高等教育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用于基本建设比例过少,用于人员费的支出比例偏大,体现在专项的投入不足和结构的不合理。

三、对云南教育财政体制改革的建议

1.强化政府财政拨款的主渠道作用

高等教育是一种“准公共事业”,这决定了政府必须在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上占据重要地位。近年来,虽我国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数量逐步增长,但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的比例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甚至个别年份还有下降。尽管高等教育融资渠道多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无论如何政府都不能回避自己的责任。1998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首次世界教育大会明确指出:“不能减少高等教育的公共经费,也不能把大部分沉重负担转移给家庭,这只能加重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不平等”。

2.争取社会团体、个人、企业和校友多方面的捐赠。多年来,我国高校捐赠收入的比重始终维持在较低水平。应借鉴英美等国家的先进经验,加强鼓励捐资助学的激励制度建设,提高捐赠收入在我国高等学校资金来源结构中的比例。建立公开、透明、高效的教育捐资管理组织、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使捐赠者清楚自己捐赠资金的投向和在高校所发挥的作用;大学自己对捐赠收入要高度重视,成立专门的募捐委员会,定期拜访校友、社会团体和相关企业,不断扩展捐赠网络。

3.制定科学合理的学费政策。近年来,高校规模呈急剧扩大之势,国家财政资金很难满足这一发展需要,学费的征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教育资金的不足,减轻了国家的财政负担。但由于我国法律上对学费政策缺乏明确的规定,导致操作上的主观性、随意性和非规范性,大量贫困家庭的子女因高昂的学费被拒之门外。

参 考 文 献

[1]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课题组.《教育大国的崛起1978~2008》.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9)

[2]顾远明.《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纪实》.人民出版社,2008(12)

[3]杨周复.《世纪之交的中国教育财务改革与发展》.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8)

[4]中国教育学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国教育改革发展二十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4)

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反思 篇7

1、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1.1、高等教育宏观环境有待进一步完善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是以市场竞争为主、政府行政干预为辅的分权管理方式来创造公平、健全的高等教育竞争环境。目前高等学校竞争的整体环境并不完善。一是政府拨款方面,由于高等学校区域分布、认为定级差别,高校获取政府财政拨付的学生培养费和科研资助较大差异;二是招生方面,人为规定学校级别,生源质量和数量存在差别;三是高校培养的毕业生质量问题,目前还没有一个认同标准,致使低级别的高校没有能力与高级别院校竞争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高等教育发展的活力和人才的培养质量;四是学生自由选择和流动受限制。虽然高校管理体制在进行市场化改革,但是高校学生选择学校的自由很低,加大了学生获得低水平教育的概率,纵容了办学质量差的学校不思进取、安于现状,降低了这类学校在竞争中淘汰的风险。

1.2、高等学校内部运行机制不健全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形成一种自政府-高校领导-学校中层行政-教师-学生而下的科层管理链条,政府及代理部门既是领导者也是管理者。在实行市场机制改革后,政府对高等学校管理权逐渐放松之时,外界公众力量薄弱以及内部教授群体力量远没有形成的状况下,高校套用行政管理制度,行政力量过度膨胀,内部政策行政化、执政逐渐官僚化,对教师教学、科研考核车间化,违背了高等学校教师独立性、自由性,制约了教师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也暴露出内部缺乏自我更行机制、决策缺乏科学性、收入分配不公平及行政垄断力量对学校运行和教师合理理智矛盾加大。

1.3、中介机构研究能力、评价水平有待提高,其公正独立性需要加强

高等教育评估中介机构是介于政府、社会和高校之间的独立地对高等教育质量进行客观评判并做出权威性鉴定的专门评估组织。高等教育评估中介机构可以发挥政府与高等学校之间的中介缓冲作用,为政府提供咨询决策,为社会提供公正。但是,目前我国现有的高等教育评估组织,在经济上没有独立性,运行方法上缺乏科学性,更有甚者被社会上的不正之风侵蚀,因而导致公布的信息缺乏公正性和令人信服行。

2、对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建议

2.1、明确责任,营造高校公平竞争的环境

在高等教育体制改革过程中,政府主要作用是明确政府、高校的职能,创造高等学校运行和竞争环境。主要手段是立法,辅助以行政手段与经济手段。首先,规定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举办高等教育的职责,确立以地方管理为中心的两级管理。其次,规定公办和民办高等学校的办学条件、资质,实行定期根据动态评估绩效来决定各高等学校的等级、办学水平,或者采取按专业和学科来动态评估院校的专业。

2.2、自我更新,建立高效的内部运行系统

在新一轮高等教育体制转变过程中,高等学校应积极增强自身成长力量,创造具有强健的自我更新的内部运行系统。完善内部管理机制,形成健全的人事进退和收入分配机制,建立教授治校下的行政组织执行内部制约体系,根据高等学校教学和科学研究的特征,制定合理的办学质量自我评估和监督标准,严格运行教学和科学研究的有效评估标准,形成积极向上的学风、教风和科研风气。同时,在保持传统学科优势的基础上,努力构建现代高效学科建设运作体系。通过加强对学科建设的领导决策、扎实推进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实施人才强校战略。通过体制与机制创新,构建支撑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学科建设体系。

2.3、增强独立性,以科学研究为基础,秉承公正、合理

高等教育中介机构应该依法设立和运行,运行经费来源于政府财政拨款、会员会费和民间捐赠等,要求合法、公开并且具有可持续性,不影响中介机构工作和发布的信息客观、公正性;完善评估中介机构体系,在各级各类的评估机构之上设立元评估机构,通过系统地收集信息,对一次评估是否打倒了预订的目标,评估各个环节是否客观公正、合理有效做出判断;采用“小机构,大网络”的形式,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育评估专家队伍;严格把握设立和提供服务的资质条件,确保科学地对高等学校办学质量进行评估和监督,并能公正、及时向有关方面提供信息服务。政府对高等学校中介组织的成立依法给予支持,对其运行给予监督,减少政府对高等学校的直接干预。实质上,这是促进高校管理体制创新的必不可少的外部条件。

参考文献

[1]张云,冯玫.关于高等教育体制创新的思考[J].社会科学论坛, 2005.

[2]谢延龙.大学理念与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

[3]周荣超.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中的政府职能研究[D].河南大学2011.

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 篇8

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发展是在我国现有的经济体制发生变化的同一时期开始的, 市场经济的出现让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进入一个发展的新时期, 从原来的旧的由国家进行统一投资和管理, 转为了和市场经济相协调的、社会主义特色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提出了“改变政府对高等学校的管理体制, 在国家统一的教育方针和计划的指导下, 扩大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 加强高等院校同生产、科研和社会其他各方面的联系, 使高等学校具有主动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积极性和能力”的新的方针政策。

1. 高校内部管理混乱

现阶段我国高等学校隶属关系复杂, 一些高等教育存在多头领导下的职权不清、分工不明等现象。我国实行的是中央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高等教育体制, 但在划分管理权限时却出现了模糊划分, 出现了教育管理部门“管了不该管的事”和“该管的事情没管好”的现象。

2. 高等教育社会监督机制不完善

我国的许多文件中也提到了要吸收与高等教育有关的社会各个阶层、团体和个人参与到高等教育管理中来, 但是并没有相应的制度来保证其对高等教育的监督作用。公民是监督的一大主体, 对高校起着促进作用。

3. 高效缺乏办学自主权

政府对高等学校管得过多, 使高校缺乏办学自主权。因为就目前我国的大学来看, 很多大学都没有真正去想过应该怎样落实自主办学, 以及怎样行使这个办学权。而我国政府对于哪些大学有没有自主办学权一直没有明确的表态, 缺乏相应的说法。

4. 学术权力比例失调

由于受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影响, 我国高校内部出现了“行政权力泛化”与“学术权力淡化”, 使学校不能潜心进行学术研究。大多数高等院校过于重视行政化, 对学术进步、思想传播、学生教学有一定影响。现在在一些高等院校中, 学术权力基本被忽视, 没有得到应有的地位和有效的应用, 过多地被行政权力所干预和取代, 使学术地位下降。

二、调整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思路

1. 深化高等教育体制的理论改革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需要尽可能地调动社会各个方面的积极性, 改革原有的管理体制, 引进先进的理论和思想, 从原有的政府直接管理和支配向间接管理转变, 充分调动高校的能动性, 让他们自主地去适应和变化, 在经济体制转变的同时, 高校也积极转变自身, 提高自身对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适应性, 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完善。

2. 构建高等教育管理的社会参与体制

在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改革中, 公民的监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高校的工作效率。因为只有把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深入社会, 让广大民众来参与构建和改革, 结合国家和地方性的相应规范体系, 民众给予相应的建议和对于需求、类型、实践方面的思考, 这样才能使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从大众的希望出发, 不断改革与发展。

3. 扩大各大高校办学自主权, 增强高校的学术化管理

我国的各大高校行政化办校严重, 应实行“能者上, 不能者下”的原则, 真正做到以“学术治校”。要结合现阶段对于成果的评价, 运用新的方法, 去寻找问题的新意, 采用新的资料和新的观点, 落实问题的核心程度, 来对研究成果进行衡量与判定。

4. 凸显学术权力的地位和作用

在我国目前的一些高等教育学校, 学术地位是非常低的, 因为行政权力被过于提高。所以我们应该在大学自身的管理中, 转移价值取向, 充分认可学术权力的地位, 积极扩大学术权力的应用, 设立相应的管理标准和机制, 认可学术权力的地位。

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是高等教育改革中十分关键的一环, 它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成败, 也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兴衰。我国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应把管理体制改革与布局结构调整结合起来, 在经济发展快速的时期, 把高校内部的变革和整体体制的转变相结合, 抓住这个改革的大好机会, 使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有一个质的飞越!

摘要:随着知识经济的深入发展, 人力资源建设成为我国重大建设项目之一。高等教育担负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重任, 但是由于我国正处于一个高速发展时期, 就业形势比较严峻, 市场需求变化大, 从而暴露出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一些问题。本文主要浅析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不适宜之处, 并相应提出改革建议。

关键词: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对策

参考文献

[1]邵金荣.中国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改革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4.

高等教育体制改革 篇9

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变迁

(一)建国初期高等教育管理体制

建国初期,党和政府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完成了彻底改造旧高等教育体制的任务,实现了国家对高等教育的主权及全国高等教育的统一领导。1958年,教育部着手进行高等学校管理权限下放工作,提出根据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的原则,加强地方对教育事业的领导管理。由于在“大跃进”时期,国家对高等教育在宏观上缺乏统筹规划和控制指导,高等教育出现了盲目性的发展,呈现出了教育“大跃进”。1961年国家调整了对高等教育的领导和管理,形成了中央统一领导,中央与地方分级管理的格局。然而1966年到1976年,国家再次将高等教育的领导权、管理权下放给地方,致使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出现无序发展的状态。为此,自1977年,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以强调集权为主,逐步恢复了中央统一领导、中央与地方两级管理的体制。

(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始动期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进入了新的时期。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与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体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纵观高等教育的改革历程,可大致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启动阶段(1985—1991年)。

《决定》的出台是我国第一次突破了把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仅仅局限在政府之间的管理权限划分的框架内,将政府与学校的关系置于改革的中心,高校办学的主体地位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突出了高教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由此启动了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

2. 总结、调整、局部推进阶段(1992—1997年)。

1993年2月,党中央和国务院颁布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进一步明确了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目标、内容、步骤,并就高等学校招生就业制度、财政拨款制度、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等方面提出了总体要求。1995年,党和政府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并在1997年召开的党的十五大会议上将其确定为我国的基本国策。

3. 加大力度、加快发展、全面推进的新阶段(1998年至今)。

党的“十五大”使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进入了加大力度、加快进程并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新阶段。自1999年开始,高等学校连续三年扩招,为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奠定了基础。2008年,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第十八次全体会议发出了“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时代强音,提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使我国的高等教育又站到了一个历史发展的新起点上。

二、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取得的进展

(一)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不断推进

随着高校办学体制改革的推进、办学渠道的拓宽、新教育资源的增加,我国进行了多种模式、多种机制的高等教育办学试验。经过多年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突破了在夹缝中求生存的状况,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公办、民办高等学校共同发展的格局已初步形成。

(二)高等教育经费筹措体制改革成效显著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学校的经费仅仅依靠政府的财政拨款。1993年后,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体制改革进展非常顺利,特别是高等教育收费改革与建立对家庭贫困大学生“奖、贷、助、补、免”为主体的助学保障体系同步进行,使改革平稳推进。至2004年,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总额约1800亿元,其中,政府财政拨款约占49%,其他来源约占51%,形成了多方位的资金筹措渠道,使高校教育经费短缺的局面有所改善。

(三)高等教育的招生、就业制度改革平稳推进

高校招生考试科目实行的“3+X”模式,突出了对考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彻底摆脱了“统一分配”的模式,试行“双向选择”的毕业生就业制度,形成了在国家宏观政策指导下,政府和学校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毕业生自主择业,用人单位择优录用的新格局。

三、我国高等教育体制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是我们应当看到,与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要求相比,高等教育在许多方面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高等教育经费筹措面临困境

虽然近年来我国财政对教育的投入有了较大的增加,但是绝对水平很低,财政性教育投入占全国GDP总值的比例一直在3%左右徘徊,在高等教育规模急剧扩大的情况下,财政性投入并没有实现同步增长。从总体上说,在高等教育总经费中,财政性投入已不足50%,对一些地方院校来说,收费成为学校经费的主要来源,甚至占到了总经费的70%—80%,这就使得高等学校的教育经费筹措成为发展的瓶颈。

(二)高等教育运行机制尚未成熟

目前,我国还没有办好高等职业教育的成熟经验,相关的师资队伍尚待建立,相关的教材、实习实训基地还不健全,培养模式和教学计划与社会需求脱节。虽然高等教育通过连续几年的扩招在短期内进入到大众化教育阶段,但高校并没有提前为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作好充分的准备。

(三)高等教育教学与社会需求相偏离

长期以来,有些高等院校以学科分类为线索设置专业和课程,一些课程的教材与社会实践脱节严重,偏离了社会对人才素质整体需要的要求。虽然高校一直强调德智体全面发展,但实际上却是简单地以知识代替能力,忽视了能力培养,学生高分低能问题突出。

四、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在快速发展的基础上,需要进行认真的回顾总结和不断完善,以更好地满足科技竞争及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要求。

(一)高等教育发展的区域化

所谓高等教育发展区域化包括两方面:一方面,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通过人力资本、科技进步、教育投资等方面对区域经济的增长产生影响,同时区域经济的增长也影响着高等学校教育和教学多个方面的改革与发展,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另一方面,随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完成,高等教育的管理权限部分归属于地方政府,并以地方政府的财政资金作为教育资金的主要来源。这使地方政府在发展高等教育时,更加注重考虑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突出高等教育区域化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所以,高等教育要适应地方区域经济发展,为地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二)高等教育发展的市场化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高校价值的确认越来越偏重于社会的认可。无论是高校的毕业生就业,还是科研成果的转化都需要接受社会和市场的严格选择。高校己经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边缘走向中心,作为提供知识教育服务和培训劳动力的机构,以它的教学、科研、经济服务优势参加竞争。一些高校的专业设置、招生与就业等都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必将在高等教育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三)高等教育发展的多元化

在办学体制方面,高等教育办学体制已摆脱单靠政府包办大学的单一模式,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现在除公立大学外,还有民办大学等办学机构,而一些公立大学也出现了“一校两制”甚至“一校多制”的现象。在教育投资渠道方面,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新增加的教育投资,只有少部分来自政府,其余大部分都来自银行贷款或社会力量。在教育结构方面,现代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多层次、不同类型的专门人才,要求高等教育由单一的长期学术性教育向多层次、多类型的教育结构转变。多种办学成分统一在高校内部,可能会给高校带来更多的便利条件,使人才培养和使用更接近社会需求的实际。

(四)高等教育发展的国际化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我国高等教育将加快与世界接轨的步伐,进入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循环,向国际开放,进行双向式多边合作与交流。教育国际化现象必然要求它所培养的人才不仅适合一国一专业所需,而更要适合多国多专业,符合国际性人才的标准,他们不仅仅专业精通,而且具有国际视野,关心和了解国际形势与发展,具有国际交往能力。教育国际化和教育民族化的有机融合,能带给高校一些新的思想观念,从而起到推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向纵深发展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赵颖红.高等教育改革的思路与对策[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10).

[2]徐俊昌,齐军.对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3,(2).

[3]胡新宇,陈渝光,钟连超.新形势下高等教育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3,(2).

[4]吴虹.新形势下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1).

高等教育体制改革 篇10

一、我国中央政府的宏观管理措施

(一) 高等教育立法。

依靠国家立法对本国高等教育的进行控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过后世界各国高等教育规范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新中国建立以来, 我国通过国家立法, 使得政府和高等学府之间形成了有效的沟通体系, 高等教育得以获得国家的投资, 高等学府有足够的资金可以开设更多新的社会学科, 通过这些, 高等教育才能更直接的与社会联系起来, 才能更有效的为社会的经济建设出力。相反的, 高等教育只有做到了这些, 才能不断的提高自己的社会竞争力。因此, 国家一定要完善高等教育法规, 努力维持相关法律法规的稳定性和执行力, 让所有的问题都可以做到有法必依。

(二) 高等教育拨款。

近年来, 我国各个高校的科研和教育经费经费都呈现出逐年紧张的趋势, 因此, 高等院校对政府的财政拨款的依赖性逐年严重, 所以, 现今高等院校的最重要的投资者便成为了中央政府, 反之, 财政手段也就成为了国家对高等院校施加权力、渗透意志、获取利益的最佳场所。另一方面可以转变政府对高等院校的投入方法, 可以由政府全全负责改变为第三者代理式投入, 或者进行合同制投入;政府也完全可以在高等院校的相关拨款中加入竞争制度, 也就是说院校想要获得更多的经费, 就要靠本身的实际工作绩效和科研成果。这种方法可以促进院校的科研能力发展, 提高政府教育专项资金的利用率、促进教育资源的优化。

二、地方政府的统筹管理

(一) 合理规划。

当今世界高等教育最为发达的国家当属美国, 美国之所以能够在高等教育上有着这种国际地位, 跟它十分重视高等教育的规划有着十分紧密的关联。在美国的教育总体规划中有着这样的规定:“州政府试图确定现有各类公立学院的任务和服务范围, 确立新建学院的标准, 决定物质设备改造和建设的重点, 以及依照潜在学生和公众的需求批准新建教育计划等等。”我国的高等教育目前是实行省级政府的整体统筹管理的制度, 在实行次制度之后, 就很难再以中央政府行政命令的方式进行高等教育的整体统筹管理了。目前来看, 比较好的方法就是通过高等院校所在的地方政府进行统筹管理的方式, 这种地方统筹的方法一定要从不同地方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出发, 提出切实有效的教育发展目标, 这样才能不断提高高等教育社会贡献力, 实现高等教育的短期效益和长期效益的协调发展。

(二) 适当拨款。

如果本地政府想要充分有效的实行对高等教育的管理, 地方政府就一定要拥有一个行之有效的拨款制度。当前地方政府需要做的就是改革高等教育事业费拨款这种老旧的拨款模式, 拨款的多少不应该以单位人数为依据, 应该先进行权威的高等教育评估, 通过全面评估的结果来考虑拨款的多少, 还可以通过学校的办学效益来进行有效的调控, 也完全可以将高等院校对本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考虑进去,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的做到拨款程序科学、公开、有效。地方政府还可以根据学校的重点学科的科研程度的不同给予针对性的专项拨款, 对作出突出贡献的学校, 地方政府要给予一定的奖励。对国家级重点科研项目或者重点学科, 地方政府应当给予重点照顾。不仅这些, 地方政府还可以在其他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方面给予专项的拨款或奖金, 比如可以在当地高校之间评选出精神文明单位, 或者优秀校园环境等等奖项。这样不仅能够使学校方面得到自己急需的资金, 还可以从一个侧面激励学校各方面建设的热情。

三、社会参与管理

在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中我们不难发现, 由社会参与的管理有着重要的作用, 这种情况在民办教育方面的发展尤为迅速很快。社会参与管理的形式很多:投资企业的执行代表会参与高等院校的重大决策;也可以由社会各界代表组成专门的高校董事会, 他们的主要认为就是帮助学校筹措相关资金, 参与高校重大决策的制定, 对学校的正常教学进行有效的监督等等方式。虽然社会参与管理是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 但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中的社会参与管理却十分缺乏, 并且存在很多实际问题。由于我国一直是实行传统的政府管理制度, 致使高校对于社会的管理不会给予足够的重视, 高等教育的管理权仍然在政府和高校自身手行, 这种现象特别是在公办高校中体现的尤为突出。即使是在民办高校中, 企业参与的管理也并不理想, 注重科研和生产是企业的特点, 这些特点都决定了企业的参与者往往对教学质量不会给予足够的重视, 这会逐渐导致院校和企业之间出现分歧。所以, 为了让我国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得以完善, 政府和高校就一定要做到适当的放权, 让更多的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到学校的各方面建设上, 这样才能逐步的实现高等教育管理的社会参与, 完善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改革。

四、发展高等教育中介组织

不论在哪个领域, 建立有效的中介机构并充分发挥有效的作用, 是一个领域健康发展的重要标志, 高等教育也如此。有效的高等教育中介机构是高等教育管理体制逐步科学化、民主化道路上的一个重要标志。中介机构的重要作用是作为高校与政府、高校与社会之间联系的缓冲机构, 主要是起到润滑的作用。一方面中介机构能有效地将政府和社会各个层面的意图传达给高等院校, 另一方面, 也可以及时向政府和社会反馈高校的要求, 中介机构可以有效约束政府和社会违背办学规律的强制性干预措施, 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高校有悖于政府方针和社会发展趋势的错误倾向。欧美国家的高等教育中介组织相对我国来说都比较发达, 而我国的高等教育中介机构则发展迟滞。这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水平远远落后与欧美发达国家的重要原因, 我国只有逐渐的完善高等教育中介机构的组织和建立, 不断完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 才能和发达国家之间拉短距离。

参考文献

[1]冯增俊.当代国际教育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2]陈孝彬.教育管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高等教育体制改革 篇11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一、城乡教育一体化背景下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成因分析

(一)实现教育的公平性和科学性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乡居民的生活条件差距越来越小。在这种情况下,农村居民对孩子的教育问题关注度越来越高。而在我国现行的教育管理体制下,城乡教育呈现出两极分化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的城市中有丰富的教育资源,而农村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无论是政府的资金投入还是学校本身的师资力量,城市中的学校要明显优于农村的学校。这样的二元对立现象使得我国的教育事业难以为农村经济发展带来明显的促进作用,最终出现城乡教育两极分化严重的现象。所以需要对教育管理体制进行改革,以实现教育的科学性和公平性。

(二)满足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需求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快速推进,大量农民工进入城市之中。但由于教育管理体制的限制,农民工随迁子女进城后存在上学难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城市中的学校对学生户口有现要求,而农民工随迁子女户口在农村,所以很难受到较好的教育。因此,在城乡一体化背景下,教育管理体制必须要进行改革,这样才能保证农民工随迁子女能够在城市中接受教育。

(三)保证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

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已经开展很长时间,这主要是因为各种限制因素的影响,导致改革工作推进速度较慢,其中教育管理体制就是一种限制因素。因为教育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教育管理体制的限制。为了让教育管理体制为我国的教育改革提供基础性保障,就必须要对教育管理体制进行改革。

二、城乡教育一体化背景下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内容

(一)各级政府间权责划分问题

(1)中央政府跨过省级政府直接对基层教育进行统筹。这种现象在我国较为普遍,主要是因为省级政府不能发挥其本质作用,所以中央政府会在教育管理中直接跨过省级政府。这种由中央政府直接进行的教育统筹和管理具有全局意义,但不能有效解决教育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农村义务教育存在不均衡发展现象。我国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是以县为主,但这种管理体制使相关部门将重点工作放在县域层面进行统筹,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存在的各县教育水平差距较大的问题。

(3)乡镇政府办学积极性不高。由于义务教育很难获利,所以乡镇政府对义务教育不重视,导致农村义务教育难以开展。这就导致农村地区的学校难以将义务教育落到实处,使我国的义务教育难以实现真正的全面普及。

(二)城乡教育统筹规划问题

(1)城乡教育布局结构存在问题。从我国教育的空间布局来看,城乡教育布局结构缺乏一体化规划,依然存在分开管理的现象。同时,由于农村中小学教育布局得到了调整,一些地方的农村家庭的教育成本会因为交通和食宿问题而大幅增加。随着我国计划生育的推行以及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地区的学校生源逐渐减少,导致很多农村学校都不能正常运行并最终被撤销。所以需要对城乡教育布局进行合理调整,让偏远地区的教育正常发展。

(2)城乡教育在发展程度上存在较大差异。随着我国对教育重视程度的加深,区域间教育发展规模差距逐渐缩小,但质量上存在的差异逐渐增大,导致我国教育不能正常发展。同时,由于城乡的各个学校之间与城市中的学校之间在教育资源配置上存在不均衡的情况,所以我国教育在区域间的公平性很难实现。

(三)农民工及其子女的教育问题

(1)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目前,我国的城市中有一定数量的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机构,一些农民工能接收相关的培训。但是从整体上来看,我国的农民工培训中存在质量不高和培训时间没有保障等问题。这就导致我国的农民工在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过程中不能真正掌握关键技能,所以参加培训的人越来越少。而且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缺少正规的培训管理体系,所以不能取得较好的发展。

(2)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由于城市中的生活成本对农民工家庭而言相对较高,其经济压力会很重。如果还要让子女在城市中上学,将会让农民工家庭难以承受学费带来的压力。虽然一些学校专门建立了农民工子弟学校,但这样就是城市中的教育呈现出二元对立的现象,不利于城市教育的发展。

三、城乡教育一体化背景下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策略

(一)明确各级政府的权责划分

目前,各级政府权责划分不明确使城乡教育一体化工作难以开展。所以需要明确各级政府的权责划分,让各级政府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从而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推进。具体来讲,应该保持以县为主的基本方针,让县级政府为农村义务教育打好基础。这样能减少中央政府的工作量,还能将义务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完成我国的义务教育普及。

(二)加强各级政府对城乡教育统筹规划的领导和管理

城乡教育整体的快速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所以需要教育部门和其它政府部门配合完成城乡教育的统筹规划,使城乡教育取得较好的发展。因此,各级政府要将自己领导和管理城乡教育规划的工作落到实处,为城乡教育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这样才能使城乡教育在不断改进中形成良好的发展机制,真正实现我国城乡教育的公平性与科学性。

另外,在省级政府的日常工作中,要站在区域城乡教育发展的整体发展角度,对各个地区的教育结构进行统筹安排。具体需要对教育资源进行合理划分,并针对各区域的不同情况给予不同的帮助。这样才能让各区域间的教育实现均衡发展,有利于地区之间的团结合作。

(三)建立健全教育问责机制

在我国的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中,一些地方在教育资源整合上存在较大问题,主要是资金的投入分配不合理。这就导致一些学校的教学设施被闲置,而一些学校却没有相应的教学设施。这样不但让没有这些教学设施的学校的发展受到限制,还让教学资源被大量浪费,影响教育事业的正常发展。所以要建立健全相应的教育问责机制,对教学资源被浪费的现象进行追责,从而促进教学资源的合理分配。其中主要是对当地的党政领导进行严格的考核和问责,并将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纳入政府绩效考核评价体系中。

(四)加快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法制化建设

我国的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告诉我们,要让体制障碍从根本上被消除,最好的办法就是借助相关的法律来对其进行约束。因为法律是最有效的管理武器,在法律的约束下,城乡教育一体化将会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政府官员在开展相关工作的时候会更加负责。这样就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教徒管理体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加快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

四、总结

城乡教育一体化背景下,我国的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工作面临者很多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中央政府到乡镇政府的各级政府之间紧密地配合,从工作的统筹到细分全面完成相关工作,从而实现教育管理制度的合理改革。

参考文献:

[1]范魁元,王晓玲. 城乡教育一体化背景下的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研究[J]. 教育科学研究,2011,06:5-8+12.

高等教育体制改革 篇12

一、政治“权威与民主化”下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变化

(一) 政治的权威与民主化改革

目前, 俄罗斯的政治体制是俄罗斯传统的个人治理模式与新的政治环境得到结合的产物。俄罗斯的基本治国思想是:在建立基本的西方民主政治框架的同时, 不放弃俄罗斯的传统治理方式;在保持国家联邦制度的同时, 不放弃加强中央集权;在主张建立自由市场体系的同时, 不放弃国家对经济的调控;在致力于完善公务员制度和提高国家机关工作效率的同时, 不放松同犯罪现象作斗争等等。俄罗斯在推行权威政治改革的同时, 也不否认民主政治的发展方向。普京曾指出, 俄罗斯今日要同自由、民主国家共同体一样实现一体化已经是不可逆转的了。只有将市场经济和民主制的普遍原则与俄罗斯现实有机地结合起来, 我们才会有一个光明的未来。此外, 自由民主的价值已经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同。[1]对民主的价值追求将促进俄罗斯向民主政治进一步发展, 俄罗斯推行的政治民主化不仅为俄罗斯政治体制改革赢得了民意, 而且为经济市场化创造了条件。

(二) 高等教育的“统一与人性化”

俄罗斯政治体制转轨的过程充满了尖锐的矛盾和斗争, 引起了剧烈社会震荡, 同时也推动了高等教育的改革。历史演变形成的苏联高等教育发展模式, 包括对高等教育政治性质的定位、高校与政府和社会之间的关系的定位, 高等教育管理方式的选择及高等教育结构的安排等等, 在受到今天俄罗斯政治改革的冲击下不得不发生变化, 特别强调加强联邦空间内教育的统一性和教育的国家标准性, 强调国家对教育应负的责任和使命。随着国家在整个社会改革中地位的增强, 国家在高等教育领域的作用也日渐增大。这既符合俄罗斯人排斥市场与服从国家传统文化心理的需求, 又是俄罗斯继承苏联传统的结果, 也是转型期国家主导角色进一步强化的反映。

经过改革, 各类教育机构拥有了一定的自主权, 尤其是高等教育不断扩大规模, 扩大招生数量, 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受教育的机会, 体现其民主性。教育对个人的关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1992年的《俄罗斯联邦教育法》突出强调了教育的自由和多元化、人的生命与健康、个性自由发展的优先性, 并明确了教育的人道原则, 其实质在于强调以“人”为本的民主作风。尽管通过政治手段推行俄罗斯民主化进程不甚成功, 但政府和民主人士正试图通过教育来培育民主意识, 推进民主化进程。

二、经济自由化与高等教育市场化

经济因素是当前各国推动高等教育改革的最直接原因, 市场机制是各项改革措施的基本取向, 这种改革趋势已形成全球性的改革潮流。自苏联解体以来, 俄罗斯作为其主要继承国, 推行了以全面私有化为基础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 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 对俄罗斯高等教育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为了适应全球高等教育市场化改革趋势, 俄罗斯高校逐渐走出远离社会的“象牙塔”, 步入以市场为导向的发展轨道。

俄罗斯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实行了经济自由化, 取消限制、取消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和对资源的集中分配制, 取消或限制国家对所有经济活动领域的监督, 充分发挥市场的职能作用。但是, 俄罗斯的经济自由化还只是市场改革的初级阶段, 经济增长是经济自由化的前提, 自由化并非经济增长的前提。俄罗斯建立市场经济的改革并不成功, 国家经济处于持续的衰退中, 政府财政非常紧张, 导致高校人才流失严重, 科研经费急剧减少, 学校生存举步维艰。前总统普京提出, 强国离不开教育, 如果处理不好能源经济增长与高等教育发展的关系, “强国富民”的目标将很难实现。国家把市场化作为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切入点。1992年, 俄罗斯通过立法承认并保障国有和市有企业私有化形式的存在。教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本文是黑龙江省高教学会“十一五”规划课题研究及黑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成果之一, 项目编号为115B-133。

育的私有化也就伴随企业的私有化进程展开, 甚至在此前高等教育市场就出现了收费机构。十多年的时间里, 社会各界, 特别是教育研究领域, 围绕着教育市场化问题展开了争论。

三、俄罗斯文化特质及对教育的渗透

俄罗斯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民族, 俄罗斯民族的整体文化性集中表现在它的东西交融性质之中。因而决定了民族性格与思维方式及价值观念都包含了双重的选择性, 它的情绪意识也沾染了矛盾的融合性及情绪的两极性。这些因子使俄罗斯民族不懈地追求强国的目标, 在它的经历中升华了民族主义, 构成了带有极端色彩的大俄罗斯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这些元素始终影响着高等教育领域的理念和制度。

俄罗斯文化特质中始终坚守着“强国”的信念, 这个信念伴着俄罗斯成长与强大。无论是演化成了大俄罗斯的民族主义还是新时代的俄罗斯新思想都是对俄罗斯的强国精神的实践。它们都是俄罗斯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推动力, 使俄罗斯高等教育沿着强国的主线不断地进行着改革与完善。

(一) 大俄罗斯主义的强国精神

俄罗斯历史发展进程中最为深刻的思想文化底蕴就是它的不断寻求发展的精神。实质性的根源是一种“大俄罗斯主义”的倾向。无论这个民族具有怎样的兼容性、多重性与极端的情绪性, 都统一在令民族越来越强大的目标之下。当前的教育改革也没有脱离这一文化底蕴, 使它的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有这种鲜明的个性与特色。

“强国精神”是各个民族与国家的精神支撑。对于俄罗斯而言, 其“强国”的精神一直是大俄罗斯主义的精髓实质。这种精神的依托, 让俄罗斯摆脱了民族的厄运, 形成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显示出一个民族的生机与活力。同时, 强国精神也强调了俄罗斯民族的优越性, 特别是在苏联时代创造的经济奇迹, 更增强了民族的心理优势感。因而这种思维导致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外交等各个领域的行动均以大国强势为指引。

高等教育的发展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人才, 为国家实现“强国”梦创造了良好的文化条件, 它是对文化的继承与延续, 并且将这种“强国”的思想内涵一代代地传输。因而高等教育既受强国思想的引导发展着, 也推动了这种强大文化底蕴的流动。在各个不同时期强国的具体方法与手段有所差别, 也必然从社会各个方面的变化体现出来, 高等教育作为一个独立的领域也会不断地改革, 其根本的动因就是整个民族发展的一条主线, 即强国精神。因此, 俄罗斯民族文化的发展制约着高等教育的改革, 并且从教育的改革中可以透视出民族发展的轨迹。

(二) 集体主义精神

俄罗斯的集体主义在苏联时代得到了极大的发扬。它的公有化程度很高, 由此, 俄罗斯民族的性格中形成了对集体的深刻依赖、对平均的积极崇尚及严重缺乏个人竞争的市场意识。一方面, 集体主义精神为高等教育的教学内容与实质内涵添加了浓重的俄罗斯民族气息, 使传统中的助人与普世仁爱的思想在学校教育中得到发挥, 并且俄罗斯民族的高素质传统亦与“集体”观的培养密不可分。另一方面, 集体主义观念中重视“公有”, 私有观念淡薄, 个人的生存发展实现在集体中。反映在教育领域中是对高等教育私有化的排斥, 不利于市场化观念的形成, 制约了高等教育的改革进程。

可以说, 高等教育的改革实质体现的也是一种观念上的革新。从“集体化”的思维方式演进到“市场化”“竞争意识”。高等教育走向市场, 必然涉及到办学主体的多元化, 而不是靠单一的政府扶植。教育的收费在无形中对高校产生了竞争效应, 由此引起了教育理念的新探索。

四、高等教育自身改革

为了自身的发展与完善, 俄罗斯高等教育不断地进行改革, 它既受到市场经济观念的影响, 又要符合政治发展方向, 同时还秉承了民族文化传统。

(一) 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与教育现代化

在复杂多变、形势逼人的背景中, 俄罗斯迅速通过立法确立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法律地位, 依法强力推进教育优先发展战略, 优先发展教育的政策体现在:国家保障公民获得高质量的教育;创造条件提高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质量;在教育领域形成有效的经济关系;为教育系统提供高素质的师资, 国家和社会要给予支持;明确各联邦主体之间的各自职责, 管理好教育事业的发展。从中折射出俄罗斯一贯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强烈意志与强力推进的决心。

为了在2010年前努力实现各领域、各层次的教育现代化, 俄联邦政府通过了《2010年前俄罗斯教育现代化构想》, 该构想认为高等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为, 在建立知识经济的条件下, 国家高教政策必须保证俄罗斯高等学校的巩固和发展。因为高校是职业教育体系的主要环节, 它们决定了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同时高校作为培养专门人才和进行科研活动的最重要领域, 决定着国民经济的人才和技术水平。普及、质量和效益是俄罗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关键词。俄罗斯高等教育领域在扩大教育机会、提高教育质量和增加高等教育办学效率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

(二) 高等教育意识形态的多元化

俄罗斯高教改革的理论基础是意识形态多元化。俄罗斯高等教育的意识形态的多元性, 是指对原苏联的一元制改革, 即随着无产阶级意识形态作为国家意识形态在整个俄罗斯垄断地位的终结, 它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强制性被消除。社会的转型消解了一元的意识形态。正是这种条件下, 形成普京的“俄罗斯新思想”。它自然也对高等教育起着重要影响。在这种思想的指引下, 国家发挥着对高等教育的强势影响力。对高等教育的国家标准的强化与全国范围内推行统一的入学考试就是重要表现。俄罗斯联邦政府公布的“俄罗斯联邦国家教育论纲”中就打上了“俄罗斯新思想”的印记。

参考文献

[1]冯增俊.当代国际教育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2]顾明远.民族文化传统与教育现代化[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

上一篇:诊治应用效果下一篇:分析公路工程施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