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高等教育

2024-07-15

农业高等教育(共12篇)

农业高等教育 篇1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把解决农村、农业、农民(以下简称“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解决“三农”问题是一个较长期的社会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育改革,特别是创立一个面向农村、农业、农民的高等农业教育体系尤其急迫。

一、基于“三农”的高等农业教育职能

高等农业教育是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础上的、有关农业及相关行业的一种专业性的教育形式,高等农业院校是高等农业教育的主体。中世纪以来,大学顺应历史发展的要求,逐步具备和发展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三大职能。高等农业院校作为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高等农业教育的载体,同样具备这三大职能。

高等农业教育以“三农”为其发展的起点和终点,对农业技术系统的影响很大。高等农业教育特别是高等农业院校通过合格人才的培养为农业提供高素质的技术智力和人才流动途径;通过科学研究推动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与农业技术进步;通过直接的社会服务促进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但是,高等农业院校三大职能的发挥也是历史的、具体的,是有条件的、不尽均衡的。从当前我国高等农业院校的办学实践看,三大职能中,科学研究的作用较大,一批重要的农业科技成果已转化成为现实的农业生产力,有力地推动了农业生产,但科学研究中重理论、轻实际,重成果、轻转化的问题还很突出;从人才培养看,社会发展的高要求与人才培养的不适应的矛盾依然存在,面向农业、农村的人才就业机制亟待建立;就直接服务社会而言,还缺乏高效快捷的通道、模式和适宜的机制。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随着新科技革命在全球的兴起,大学逐渐从社会的边缘走向了社会的中心,日益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加速器,大学的三大职能也随之发展。但由于长久以来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我国大学布局和功能辐射主要还是瞄准城市,面向“三农”的高等教育资源十分稀缺,服务“三农”的大学职能也十分有限。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国际化、市场化的背景下,调整和加强三大职能,更好地服务“三农”,是高等农业院校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核心问题。

二、面向“三农”的高等农业教育所处的现实情景

1、新的农业科技革命。

上世纪六七十代年起,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现代工程技术、新能源开发、农产品综合利用技术为代表的新农业科技革命在全球方兴未艾,且呈现出加速发展的态势,其综合化程度越来越强,成果产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农业产业升级越来越快,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新农业科技革命对高等农业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已经对大学的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知识创新、人才培养等产生了巨大影响,加剧了高等农业教育的竞争,也凸显出了高等农业教育的价值。

新时期,高等农业教育肩负着‘科教兴农”的神圣使命。在追赶新的农业科技方面,我国高等农业院校作出了巨大的努力,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在多个领域都获得了领先的地位,但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如高新科技的产业化程度还很低,技术进步对农业发展的贡献率还不高,农业高新技术对产业升级的推动作用还不明显等。应对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挑战,加速发展农业高新技术,是增强农业竞争力最有效的途径,也是高等农业教育发展必须予以重视的问题。

2、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农业产业发展。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愈加明显。经济全球化意味着全球产业的重新分工和全球资源、知识、技术、商品市场的形成,世界经济新一轮结构变迁的特征是从大车间经济向服务业迈进。参与国际竞争和以国际市场为参照进行农业产业的结构性调整,是中国农业面临的首要问题。

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和结构变迁的要求,我国农业必须走出车间经济阶段,走向市场,延伸闭合农业产业链条,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经济中第一、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结构,这是改变我国农业弱质的重要途径。因此,面向“三农”的高等农业教育必须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回应新时代农业产业变化调整的要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调整专业与学科设置,变革人才培养方式。特别是应大力加强农业产业发展管理、决策和智力等软技术的研究,培养与农业产业发展相对接的农业经营、管理人才,服务农业变革。

3、高等教育大众化、国际化、市场化。

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已经来临。但是,目前我国高等农业院校的学生规模还不到全国高等教育总规模的10%,高等农业教育的规模与农业人口的状况极不相称。另一方面,从上世纪后期开始,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市场化趋势越来越明显,高等教育的竞争不仅表现在国内人才、资源的竞争,而且已成为国际间的一种竞争。

高等教育大众化、国际化、市场化发展既对高等学校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也带来了新的挑战,高等学校的重新定位、理念更新、战略重构成为了一种必然。而从目前情况看,高等农业院校在大众化、国际化、市场化发展中处于一种比较不利的地位,主要表现为学科综合化、国际化、结构化水平不高,师资队伍的近亲繁殖导致结构不尽合理,生源与就业渠道不畅,综合竞争能力不强。因此,要适应大众化、国际化、市场化发展的要求,就必须面向“三农”深化改革,加快发展,进一步拓展高等农业教育的发展空间,进一步增强高等农业院校的基础竞争力和核心竞争力。

4、“三农”困境。

“三农”困境在我国不仅是一个社会问题、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也是高等农业教育不能回避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现实背景。

在农民问题中即有一个接受高等教育的问题,在目前我国社会各阶层中,占整个社会人口半数以上的农业劳动者阶层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仍未达到社会平均水平,其辈出率远远低于社会其他阶层,即使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另一方面,我国农业科技人员数量太少,不到全国专业技术人员的3%,每万亩土地的农业专业技术人员不足1人,每万亩森林仅有0.53个林业专业技术人员。我国农业要实现增长方式的“两个转变”、农民要实现小康目标、农村要实现现代化,关键在于面向“三农”的人力资本开发,而目前存在的困境症结之一即在于教育。

三、服务“三农”的高等农业教育改革与发展

1、加快高等农业院校发展,满足“三农”发展的要求。

高等农业院校要对国家、社会、人民有所作为,就必须坚定不移加快发展,这既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新趋势,更是“三农”发展的新要求。我国是农业大国,即使到2020年实现55%以上城市化率以后,我国仍将有近7亿人生活在农村,农村就业人口存量仍然有4亿之多。

高等教育发展从精英阶段到大众阶段再到普及阶段转变的同时,质的变化亦很明显,其中高等教育的功能也从塑造人的心智和个性、培养官吏与学术人才发展为传授技术与培养能力、培养技术与经济专家,再发展为培养人的社会适应能力、造就现代社会公民。面向“三农”的高等农业教育要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农业技术与经济人才,造就众多的现代社会高素质的公民,对大批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人力资本开发,只有加快发展,方能实现。因而“三农”发展对高等农业教育的外在要求与高等农业院校发展不够的矛盾将会更加突出。要满足“三农”发展与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要求,就必须实现办学体制与机制的创新,整合配置国家、社会、个人等多渠道的办学资源,加快高等农业院校的发展,而且这种发展首先应以扩张农业院校办学规模为基础。

2、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提高服务“三农”的能力。

服务“三农”的高等农业院校学科专业建设,必须瞄准农业在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发展方向,紧跟新农业科技革命的发展步伐,以推动农业科技进步、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增长农业整体效益为目标。农业技术进步既是技术进化和技术革命,也是管理、决策和智力等软技术的进步;既包括知识创新、产品创新、工艺创新、资源开发创新,也包括市场创新与组织管理创新。因此,高等农业院校要按照“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学科布局上应在人文和社会科学、经济管理、理、工、商以及传统的农学学科间建立新的平衡关系,组建起富有特色的学科群,以此为基础构建农业院校基础竞争力,发展核心竞争力,提高服务“三农”的能力。特别要适应世界经济新一轮结构变迁对农业发展的要求,改革过去农业院校学科专业片面注重农业内第一、二产业,围绕农业内第一、二产业培养人才、组织科研、提供服务的模式,大力加强农业第三产业学科专业建设,组织科学研究,培养运销、仓储、加工、交易等农用商业人才,培养农业经济中的EMBA。要顺应高等教育国际化、市场化的趋势,瞄准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整合学科专业。

3、改革人才培养方式,适应“三农”发展的需要。

适应“三农”发展需要的高等农业教育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着眼于人的发展。这就要求立足于学生个性发展、全面发展和全体学生共同发展改革传统人才培养方式。要大力加强农业院校学生的思想素质教育和人文精神的培养。人文精神是对人的精神世界(内在的)和文化世界(外在的)的观照,其核心是根源于人的精神需要的价值和价值体系,对于做人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农业院校的大学生是中国农业振兴、农村现代化的希望,没有过硬的思想素质和深厚的人文精神底蕴是不能适应“三农”发展需要的。

改革人才培养方式,就应该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加强农业院校的通识教育。因为,通识在本体论与认识论层面,是对常识、对科学的超越,在人生观与价值观层面,通识是对人的生命本然、终极目的与理想等意义世界的观照。而通识教育正是高等农业院校教育教学的一个薄弱环节。要更新教学内容,着眼于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改善高等农业教育结构。

4、创新服务社会机制,增强辐射“三农”的功能。

高等农业院校要通过寻求科技和经济结合的最佳切入点,打通科技通向农业经济、进入市场的渠道,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要实现开门办学,为“三农”发展提供经济技术服务、信息服务、成果孵化服务和技术培训服务;要协调学校、企业、市场、政府间的关系,整合各种资源,增强大学辐射“三农”的功能。要通过兴办农业科技园、组建各种咨询服务机构、网络远程教育等多种形式,实现学、研、厂(场)一体化发展,构建农民终身教育体系。

综上所述,“三农”问题的解决和高等农业教育发展是紧密相关、密切相连,二者良性互动必将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和农业高等教育发展、农业院校竞争实力的提高产生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①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农学院:《都市型现代农业与都市农业学科群建设》,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年。

②王涛、刘拥军、王秀清:《北京都市农业发展的理论与政策》,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年。

③陈阜、王强:《农业科技园区规划理论与实践》,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年。

农业高等教育 篇2

一、农业职业教育薄弱制约农业产业化发展

农业职业教育薄弱,农业科技知识普及难,农业从业人员科学素质低下,地方农业科技人员缺乏,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瓶颈。

没有高素质的农业从业人员,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就不可能得到推广应用,现代化的农业机械就无法普及,农业劳动生产率就难以提高,就不可能真正实现农业现代化。以我市为例,我市属于苏北欠发达地区。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沿海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用工需求量大,成千上万的劳动大军“孔雀东南飞”,每县区年输出的劳务人员达10万以上。当地的职业技术教育也紧紧围绕劳务输出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专业设置大多是工字头的,农字头的专业被冷落。我县的一所农业职业中学,是国家级职业高中,具有五十多年的办学历史,曾开设植保、园艺、农机维修、畜牧兽医等专业,培养了大量农业技术人才,为农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现如今也已名存实亡了。农字头的专业老师不得不改专业,或干脆调到普通中学任教。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大多是年老体弱的留守人员,农业从业人员科学素质低下。

二、农业产业化推动农业职业教育发展

当前,各地政府高度重视农业产业化发展,在政策、资金方面大力扶持,组建了各级各类农业合作社,建立了一大批种植、养殖基地,初步形成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框架。由于农业产业化是产加销、农工贸一体化经营,因此对农业人才需求广泛。农村各地涌现的大学生村官、大学生创业园也折射出农业对人才的渴求。随着农业产业化发展,将拉动如下几类农业技术人才的需求,推动农业职业教育发展。

1、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术与操作技能,能运用新型农业机械从事农业生产的农业生产者。

2、能研究开发、推广应用优质、高效的农业生产新技术,能直接服务于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环节的技术指导与推广者。

3、具有现代经营与管理知识,市场意识强,信息灵通的农业产业经纪人。

4、能开发和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对农产品进行保鲜、贮藏、加工、包装的农产品深加工者。

三、办好农业职业教育服务农业产业化

农业产业化带领我们走进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的春天。农业职业教育工作者应该抓住机遇,趁势而上,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办好农业职业教育,提高农业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培养大量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为实现农业产业化作出应有的贡献。

1、明确培养目标,调整专业设置。

农业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是面向农业、农村和农民,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要适应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需要,培养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直接在农业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一线工作的应用型、创业型人才和新型农民。

农业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应围绕上述培养目标,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进行调整与优化,使之与农业产业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相联系,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从总体上保证人才培养的适销对路,以更好地为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服务。

2、调整课程结构,优化教学内容。

农业职业教育的课程结构与教学内容,应以当地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为出发点,打破以学科为本位的教学模式,逐步树立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观念,围绕当地农业主导产业,有选择性地开设课程,注重课程与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先进性、针对性、实用性和灵活性;在传授给学生以先进的知识和实用的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适应能力,自我学习能力,自主选择能力,以提高其为农业产业化服务的本领。

3、加强实践教育,注重能力培养。

实践教学是农业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操作技能、动手能力的主要手段。在实践教学中,通过师生共同承担实习基地的生产、经营任务,产教结合,教师既传授知识,又作为师傅传授技能,实地指导生产与经营;学生既学习知识,又直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增加感性认识,掌握生产技能,使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既掌握了知识和技能,又培养和提高了生产经营能力。因此,农业职业教育应加强实验实习基地建设,创造良好的实验实习条件,让学生有更多的实践机会去培养和训练实践技能,并加强考核,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

4、推动教师深造,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是培养合格人才的关键,农业职业教育中的教师,不仅是理论教学的设计者与执行者,还是联系实际的实践者和指导者。教师素质的提高是实现农业职业教育目标,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根本保证。教师应加强学习,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更新专业知识,树立素质教育新观念,积极探索和实践农业职业教育的新方法、新形式,积极参加农业生产实践与专业学术交流活动,积极开展农业科研活动,密切关注教学与专业发展新动向;努力学习,拓宽知识面,提高学历和职业技能。

5、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剪板机

农业高等教育 篇3

记者:请问,贵校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构建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体系的?

王有年: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体系是伴随着北京地区农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对人才、技术、智力支持的需求而逐步形成的。北京地区的农业发展,大致划分为传统农业、城郊型农业和都市型现代农业等3个阶段,学校适应这种发展经历了3个不同的发展过程。

20世纪90年代后,北京城乡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郊区农业开始向经济、社会、生态等综合功能发展,籽种、精品、创汇、观光、设施农业和农产品加工等新型农业得到发展,农业的现代化内涵不断拓展,日益凸现都市型现代农业的鲜明特色。都市型现代农业是以高效农业、生态农业、休闲农业为主要内容,进行集约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的现代农业。学校自上个世纪90年代就开始关注和研究都市农业问题,形成了一批较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及时提出了“调整专业结构、深化教学改革,适应都市型农业对人才需求”的办学理念。2001年学校专门成立了都市农业研究所,对都市型现代农业和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2004年在全校取得高度共识。2004年12月,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学校取得“良好”成绩,专家组对学校办学特色的评价是:北京农学院始终坚持服务首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办学宗旨,经过几代人的探索和实践,逐步形成了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的办学特色。建立和发展以适应北京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其内涵丰富、成效显著、特色鲜明。

记者: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体系的基本特征是什么?贵校是如何完善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体系,并使之成为自己鲜明的办学特色的?

王有年: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体系的基本特征包括6个方面:一是具有鲜明的指导思想:服务首都现代化、服务都市型郊区经济、服务都市型现代农业;二是具有开放的办学模式:开门办学融入北京郊区、开放办学与国际接轨、开发办学与企业联合,主动外引内联,整合校内外、国内外各种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国际化水平;三是,具有科学的教育理念:适应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加快改造传统学科专业,设置新的学科专业,加快学科专业的交叉、渗透和融合;四是具有全新的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的技术人才、经营人才和管理人才;五是,具有合理的培养模式:构建产学研一体化的培养模式,引导学生投入首都经济建设,加强动手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与锻炼;六是具有规范的课程体系:根据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要求,科学设计课程体系,编写和选用反映现代农业成果的新教材,精减纯理论课堂学时,强化实验、实习环节,采用先进的教学管理方法,建立完善的质量监控体系。

结合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体系的基本特征,学校从5个方面不断完善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体系。

第一,加强学科建设,提升办学层次。学校以校级重点学科建设为基础,结合北京市重点学科建设,从北京市农业现状、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和学校实际出发,重点建设果树学、临床兽医学、作物遗传育种、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等学科。同时,依托重点学科,积极申报硕士点,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至2006年学校硕士点已增至8个。

第二,调整专业结构,形成优势和特色。近年来,学校优先发展高新技术类专业和应用型学科专业,积极探索设置建设边缘学科专业、跨学科的交叉学科专业,有重点、有计划地申报和增设了生物技术、农业资源与环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法学、社会工作等9个新专业。同时,不断改造和提升传统专业,比如,在原农学系、园艺系基础上重组、融合并创建了植物科学技术系。通过进一步淡化同类专业界线,拓宽专业口径,灵活专业方向,不断提高专业教学水平。比如,采取了按植物生产大类招生的方式,设置了各具特色的种子科学与工程、设施园艺、植物进出口检疫等柔性方向,供学生入学两年后选择。

第三,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学校根据都市型现代农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以及社会对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整体要求,按照进一步强化基础,拓宽专业口径,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和个性发展,特别是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原则,实行学分制,变共性教育为个性教育。实行以主修专业为主的多元化培养模式,通过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构建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平台+模块”的人才培养模式。

第四,加强实践教学,强化技能训练。学校高度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对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逐渐形成了4年不断线、8个环节相互贯通的实践教学体系。明确了实践教学的整体培养目标,并将其分解落实到了实验、教学实习、课程设计、毕业实习、科研训练及毕业论文(设计)、军训、公益劳动和社会实践等各个实践教学环节中。实践教学成为学校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环节,各院系依据自身特点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建立了适合本系学生的实践体系。

第五,扩大合作交流,提高国际化程度。学校积极开展中外合作办学,拓展教育合作领域,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加快传统专业的改造和调整,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提升国际化程度。2002年成立了国际学院,2003年与英国哈·亚当斯大学合作开办“国际商务管理”和“国际食品安全与零售管理”两个专业,联合招收学历教育本科生,还与美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哈萨克斯坦等国的高校建立了校际友好合作关系。

记者:党中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发展现代农业”的战略目标,贵校作为市属唯一一所农林院校,是如何为发展现代农业培养高质量人才的?

王有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现代农业为学校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学校紧紧抓住这一重大契机,发挥学科优势,整合教育资源,周密组织部署,重点做了以下4方面的工作。

农业远程教育助推现代农业发展 篇4

解决未来 中国1 8亿亩耕地 “谁来种、怎样种”的难题,只有紧紧抓住务农农民骨干群体, 加快培育一大批新型职业农民, 源源不断地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才能夯实 现代农业 发展基础 。 2014年,农业部启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充分运用远程教育手段,依托全国各级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组织完整、体系健全、覆盖面广、贴近基层、经验丰富的优势,加快探索适合不同地区、 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培育方式和制度,围绕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三类协同” 培育目标,积极构建教育培训、 认定管理 和政策扶 持 “ 三位一体”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体系,亿万新型职业农民将走进农业远程教育平台,中国的农业远程教育形成了崭新的发展格局, 为现代农业发展启动了农业远程教育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基本手段。目前,中国还有6.4亿多农村常住人口,加上2.6亿多农民工,在农村劳动力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超过80%,由于农民科技文化水平低,对科技的吸纳和应用能 力不强,制约了农业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和农业生 产新技术的快速推广,影响了农民的增收致富。中国农村教育资源相对短缺,加上农村地域广阔,农民居住分散,广大农村劳动者接受校园教育培训十分有限。 因此,利用远程教学,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方便快捷,容量大、 成本低、覆盖广,解决了农民生产和学习的矛盾,缓解了农村教育资源 严重不足 的状况 , 农民不离乡、不离岗就地就近参加学习,直接服务于农业生产,符合中国农村的环境特征和农民的学习诉求。

在中国这样的农业大国加快发展现代农业,需要培养数以亿计涵盖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包括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的新型职业农民,需要加强农业后继者培养和新型职业农民经常性培训,任务十分繁重,必须长期坚持,建立满足新型职业农民多层次、多形式、广覆盖、经常性、制度化教育培训需求的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面对数量庞大、 分布广泛、需求多样的现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农村远程教育, 把优质教育培训资源和市场信息快捷高效地送到广大农村,是多快好省解决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的有效手段。所以加快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和应用信息通讯技术,是充分利用优质教育资源、缩短城乡教育差距,进而实现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举措。

大数据时代下的中国农业远程教育。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农业远程教育也同样面临着自印刷术时代之后的又一个伟大变革,网络教育、游戏化学习、虚拟社区与现实课堂有机结合的新型教育模式不断涌现,消解了传统培养时间和空间的概念,实现了超时空的学习和超时空的互动。面对新教育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中国的农业远程教育如何走向未来,推进传统教育技术与新兴教育技术融合集成发展,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经过多年的实践,积极迎接新教育技术带来的变革,探索了符合中国国情民情、适合农村农民、行之有效的农民教育培训方式,开辟了中国特色的农业远程教育发展道路。

从上世纪80年代起,农业远程教育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和科技进步在中国春笋萌芽而蓬勃发展,以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为代表的农业远程教育,从建立初期运用广播单一手段,发展到目前综合运用广播、电视、卫星网、互联网等多种手段,正逐步进入远程互动和伴随式、智能化的新时期。广播教育手段上,中央农广校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设立2个频率、3个栏目,年播出时间达500多小时,并带动各省级电台设立农民教育培训栏目,在全国1万多个村级“大喇叭”广播站因时因需播出实用技术节目。电视教育手段上,在中央电视台每年播出550小时,在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专用频道每年播出365小时教学节目。网络教育手段上,建立了中国农村远程教育网、 中国新型职业农民网、农广在线等行业网站和具有近600个远端接收站点的卫星网络,通过互联网开展在线教育和教学资源点播、下载服务,通过卫星网推送教学资源,开设“网络大讲堂”。

目前,中央农广校开设了中等职业教育专业24个,各级农广校开设地方特色专业近百个;每年开发文字教材超过100种、音视频教材超过600小时,并配套开发了网络课件和计算机课程,形成了种类齐全、形式多样、数量可观的农业教学资源库。不仅基本满足了全国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系统开展农业远程教育的需要,也为农业职业教育和农业技术推广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服务现代农业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搭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云平台。据统计,中国网民已超过6亿人,手机网民超过4.64亿人,未来,数字化学校、数字化教师、网络课堂、远程学习、在线教育、云教育、云计算、微技术、大数据等虚拟化、扁平化的交互式学习平台,游戏化学习、因材施教、翻转式课堂、远程视频教学等将成为学习的新途径。中国的农业远程教育,将紧跟现代教育技术发展步伐,探索建立智慧农民云平台,应用大数据、智能终端、移动互联、 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国家和省级层面建设“空中课堂”,完善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资源开发、 资源和信息管理服务、在线学习管理等功能;在市、县级重点建设 “固定课堂”和“流动课堂”,完善课堂教学、在线学习和送教下乡等功能;在农业园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家庭农场等产业链上建立“田间课堂”,完善实习实训功能。通过四个课堂一体化建设和综合发挥作用,创新农业远程教育手段,促进远程手段与传统教育方式有机融合,为广大农民提供更加便利有效的学习条件,构建满足多层次、多形式、广覆盖、经常性、制度化教育培训需求的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

搭建公共基础平台,让新型职业农民发展有舞台。一是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平台。建立和完善全国农广校为主体,以农业职业院校、农业科研推广机构以及农民合作社、涉农企业等社会资源为补充,“一主多元”的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加快构建县域1个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统筹协调、 几个(N)以农广校为主体的教育培训机构互补共担、若干(X)分布在农业产业链上的现场教学基地(田间学校)延伸覆盖的“1+N+X”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网络,建立稳定的“送教下乡”长效机制,创新“农学结合”培养模式,提升新型职业农民培养能力。二是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学分认定平台。建立全国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学分银行,促进职业培训与职业教育对接,推进学习成果互认衔接,提升支持新型职业农民终身学习的服务能力。三是新型职业农民全程服务智慧平台。 加强以农广校为主体的空中课堂、 固定课堂、流动课堂、田间课堂一体化建设,综合集成智慧农民云平台,开展教育培训、认定管理和跟踪服务,提升面向新型职业农民的信息化服务水平。四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平台。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国际比较研究,引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和优质教学资源,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双边、多边交流合作机制,提升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事业发展能力。五是新型职业农民发展促进平台。办好中国新型职业农民网站,搭建中国新型职业农民微信平台,举办新型职业农民发展大会,促进互动交流、对话合作和联合联营,提升新型职业农民自我发展能力。

中国农业现代化需要造就亿万职业农民,运用农业远程教育手段,构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云平台,将为现代农业发展启动强劲的新引擎。

论文发表教育新闻农业 篇5

教育新闻农业范文不妨参考以下的,以下的教育新闻农业相关文章,一起来看看吧。

浅谈农业科技新闻的特性和作用【1】

摘要:农业科技新闻的主要特性为科学性、新闻性、区域性、季节性、适用性、可推广性;其主要作用是提高农业科技工作者的社会影响、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农民的科技意识。

关键词:农业科技新闻;特性;作用

一、引言

农业科技新闻是农业科技领域内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

农业科技新闻报道的范围十分广阔,如党和政府有关农业、农村、农民方面的政策;农业生产实践中的新发展、新发明、新成果:农业科研方面的新问题,新进展及新经验;农业科技战线上杰出的人物、事迹等;农业新技术推广的新办法、新途径、效果及社会效益等。

伴随着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兴起,农民科技意识的不断提高和我国政府对农业科技工作的重视,农业科技在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等方面开始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

农业科技新闻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新闻媒体的重视,一些报刊、电台、电视台纷纷创专刊、上节目、做专版、组织相关报道;已办农业科技版的也在忙着扩版增张。

农业科技新闻的内在规律及作用等成为众多新闻记者研究的课题。

二、农业科技新闻的特性

1 科学性

科学性是农业科技新闻的灵魂。

农业科技新闻是农业科技与新闻报道的统一,或者说是二者的有机结合,科技是第一性的,新闻报道是第二性的。

而有科学性的农业新闻才称得上是农业科技新闻。

所以,在稿件中势必要准确反映科技成果的主要特征及意义,例如成果的水平、应用前景、增产幅度等等,而且对专业术语、科研数据的引用、表述一定要准确。

即使要使该项成果通俗化,也绝对不能脱开科技成果而随意发挥,这是农业科技新闻的最基本的特征。

正因为农业业科技新闻涉及大量的农业业先进科学技术、最新科技成果和知识信息,农业科技新闻工作者就应具备基本的科学素养。

农业科技报道的专业性、技术性很强、涉及问题很复杂,如果只凭个别采访、座谈采访,只靠口问手记,恐怕流于笼统与简单,很难搞清楚事物的详细内容与特点及其科学内涵与意义。

只有在采访过程中注意学习和阅读科学刊物、科普杂志及科技工作者鉴定书等相关资料,情况才会大大改观。

当然,农业科技新闻涉及领域非常广阔,科技记者不可能成为各方面的专家。

因此,记者在报道一项农业科技成果时,不能仅仅靠研究人员自己的描述、上级领导的肯定来搞报道,而应以专家正式鉴定意见为准,尽量少用重大突破、填补空白、全国首创、国际先进水平这样的结论性语言,始终要把维护科学的尊严放在首位。

2 新闻性

新闻性自然是农业科技新闻的一个最基本的特征。

如果不是对农业科技领域发生的最新的事实的报道,就不具备新闻价值。

当代农业科学技术发展十分迅速、新品种、新技术层出不穷,这就要求新闻记者必须按新闻的要求及时予以报道,而且所报道的内容必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如新成果、新技术、新品种等,必须是“新的”、“独一无二”的。

农业科技新闻如果缺少了新闻性,同样也不能成为农业科技新闻。

3 区域性和季节性

我国地域辽阔,地貌、气候、土壤各不相同,农业生产结构千变万化。

因此,某一项农业科学技术往往只适合在某一个地区推广,这样就决定了农业科技具有区域性的特点。

而不像其他技术,具有相对广阔的应用范围。

对于许多农业科技成果来说,不仅省与省之间有很大的不同,有的县与县之间都有差异。

因此,我们在采写农业科技新闻时一定要写清它的适用地域和范围,切记“以偏概全”,发生误导,给农业生产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农业生产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农业科技的应用自然也有明显的季节性,这也是农业科技新闻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例如,到了春季,就应该及时报道春耕生产以及抗旱等方面的农业科技新闻;到了夏季,就应及时报道病虫害防治等田间管理方面的新技术等等,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配合农业生产,才能得到广大农民朋友的欢迎。

由于我国是一个有着九亿农民的农业大国,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仍是一个较长的过程,也决定了农业的季节性和农业的科技新闻的季节性仍将长期存在。

4 适用性和可推广性

适用性也是农业科技新闻区别于其他新闻的显著特点之一。

由于农业科学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科学,除基础理论研究外,许多科技成果本身就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同一条农业科技新闻,可引起受众的不同兴趣,农民想的是这条新闻能不能使我的粮食高产、果树增收、蔬菜赚钱;企业老板想的是这条消息能否使产品增加科技含量,给企业带来效益;科技人员想的是它对自己的科学研究有无帮助……尽管如此,他们也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看其是否实用,能否成为我所用。

可推广性也是农业科技新闻区别于其他新闻的显著的特点之一。

由于农业科学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科学,加之广大农民朋友对农业科技有极为迫切的需求,这就为这些科技成果的推广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

这样就使农业科技新闻在具有新闻价值的基础上又多了一个可推广性。

例如,记者报道了一个新品种的消息,立即就会收到许多要求推广该产品的读者,同时,也会引起有关领导和农业推广部门的关注,对农业科技推广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这在新闻实践中已被许多事例所证实。

5 通俗性和政策性

随着生物技术、核技术等高新技术在农业上的广泛应用,农业科技新闻同样面临通俗易懂的问题。

而且,农业科技新闻的主要受众是广大农民,把一些深奥的农科知识用通俗的语言“翻译”传播,使广大受众能读懂、听懂,否则,它将会因文化程度的差距等因素失去报道的意义。

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花大力气去王做深入采访,去求教,去学习,去“翻译”,从而化科技的专业为通俗、艰涩为易懂、深奥为明白、复杂为简单,为读者奉献上通俗易懂的农业科技新闻,使广大受众乐于看,易接受,有收获,得益处。

农业科技新闻的报道同样离不开政策性的指导。

报道时必须遵守相关政策法规,如果离开政策性的指导,不仅不能产生应有的效果,有时还会产生负面影响。

对一些重大农业科技成果的发布,一定要以政策法规为依据,必须经过权威部门的审查、鉴定。

否则将给科学研究、成果转化、农民致富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所以政策性也是农业科技新闻的一个基本特征。

三、农业科技新闻的作用

1 提高农业科技工作者的社会影响

通过农业科技新闻报道,可以让全社会了解农业科技工作和科技人员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进而赢得政府和全社会对农业科技工作的支持。

事实上,我国许多农业科技界的知名人士都是通过媒体的传播而迅速被全社会了解和认知的。

在这方面,农业科技工作者的体会更深。

2 促进成果转化,增加农民收入

农业科技新闻最根本的生产力在于农业和农民的强大需求,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我国虽然是一个农业大国,但农业和科技含量还比较低,农业科技成果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农业科技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新成果层出不穷,产生了一个无形的科技成果市场。

另一方面,广大农民的科技意识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也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需求市场,即广大农民对农业科技的巨大需求。

在这两个市场之间新闻传播起到了桥梁和沟通的作用,实现了这两个市场的对接,对促进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实实在在的作用。

这也是农业科技新闻受到读者欢迎的根本原因。

3 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意识

30多年来,已有相当一批农民朋友依靠农业科技新闻报道提供的信息走上了致富路,在当地产生了较大的示范作用,提高了农民朋友的科技意识:进而带动更多的农民走科技致富的道路。

为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4 促进农业科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一般的农业科技新闻报道都会引来大量读者来信,这些来信转到农业科研人员手里后,不仅让农业科研人员了解了农业生产对科技的实际需求,同时,从农业生产一线反馈回来的信息也为农业的科学研究方向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山西农业科技新闻传播现状研究【2】

【摘 要】农业现代化是山西转型跨越发展中一个绕不开的环节,而大众传媒在传播农业科技,推进农业现代化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本文从大众传媒和农村受众两个角度,对山西农业科技新闻传播的现状做出了描述,并对其进行了受众分析,指出了山西农业科技新闻传播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了改进的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山西 农业科技新闻 传播

农业科技新闻对推动农业现代化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然而在山西转型跨越发展过程中,对其相关研究仍处于空白。

笔者在对山西阳城县、吕梁县、太谷县和原平县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山西农业科技新闻传播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其发展提出了可行性的建议。

一、山西农业科技新闻传播的媒介构成及分析

(一)山西农业科技新闻传播的媒介构成

1、中央级媒体

相关中央级媒体有CCTV-7军事农业频道,其中“农广天地”、“科技苑”两档栏目包含农业科技方面的内容。

《农广天地》是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开办的农民科技教育与培训专栏,目的是向广大农村传播农业科技知识,推广农业实用技术。

《科技苑》是中央电视台第七频道唯一一个专门传递农业科技信息、普及农业科学技术的栏目。

内容包括种植业、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业、林业等方面。

2、省级媒体

(1)电视方面,自山西卫视《黄土地》停播后尚未开办新的相关节目。

(2)报纸方面,主要有《山西农民报》和《山西科技报》。

《山西农民报》以全心全意为百姓和涉农部门服务为宗旨,发行范围覆盖全省11个地市,遍布各县、乡、镇、村。

《山西科技报》是由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主办的一张科普类报纸,推广先进的科技知识和实用技术,周六刊,每周发行量近20万份。

(3)广播方面,有山西农村广播。

山西农村广播是山西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一个专业化广播,全天节目播出19小时,为农民提供科技知识、农产品信息、科技培训和政策解释等。

(4)网站建设方面,以山西省农业厅网站和山西省科技厅网站为统筹,以山西农业技术推广网、山西科普惠农网和山西科技报刊总社下属今日农业网为主要平台。

有专家推荐、农技推广视频、领导信箱。

涉及小麦产业、杂粮产业和农资推荐等。

(5)手机报方面,有农民手机报果农版、农资版、养殖版、蔬菜版和今日农业手机报。

3、市县级媒体

阳城县电视台科技信息频道有“科技图文视频点播节目”,其他县电视台相关内容几乎处于真空地带。

在网站建设上,阳城县有科技信息网,晋中市有农业科技110信息网,包含农业实用技术、科技信息、智能农业和视频点播四部分内容;忻州、原平均有科技网,包含农业实用技术和科技视频;吕梁虽有吕梁科技网,但缺少与农业相关的实用技术。

(二)山西农业科技新闻传播的媒介分析

1、山西农业科技新闻传播媒介覆盖状况

农业高等教育 篇6

摘要:高等农业教育由新农村建设任务决定其要走自主创新的道路。在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中,高等农业教育不单单需要适应国家对其教育目的和任务的要求,还要发挥出高等农业教育在农村的人才培养,并提高国家农业科技创新的综合实力。

关键词:高等农业教育;新农村建设;路径选择

中图分类号:G649.2 文献标识码:A DOI编号:10.14025/j.cnki.jlny.2016.10.085

新农村建设作为一项长期发展的工程,提出了要全面实施科教兴农的重要战略部署,并且需要对其逐步的建立与完善,建立健全具有先进水平的新农村建设科技创新体系,以及提高农民科技创新水平素质的新农业教育培训体系。但是,我国现在的高等农业教育还在很多方面上存在着问题与不足,所以,高等农业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路径选择,是现今摆在农业教育面前的一大重点问题。

1 新农村建设的任务决定了农业高校必须走自主创新的道路

从经济学的角度上分析,自主创新的相关内容主要包括制度上的创新,制度上的创新是实施科技创新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对自主创新的有效实施和效果提供良好的保障,可以把科技创新的成果转化成生产力的发展。

2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成就与农业高校面临的困境

2.1 农业科技人才短缺。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善

对于农村经济与农业建设的有效发展,教育是基础,人才是关键,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农业的发展和进步,加快了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农业科技人才的短缺势必会影响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健康发展,针对当前我国高等农业教育发展的现状来看,人才的培养体系也有待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据有关资料介绍,一些发达国家平均受教育的年限分别在10~11年之间,而在发达国家基本上农业的劳动者都要接受专业的职业技术的培训。所以同大部分发达国家科学技术的教育水平相比较,我国高等农业教育仍处于教育科技相分离的状态。

2.2 农业高校成果转化与利用率较低。无法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虽然我国高等农业教育也在不断的发展,并且许多农业高校提供了很多科研的成果,在服务三农上也有较大的突出贡献,但是,因为一些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有限,有很多的农业科研成果并没有真正的对生产力起到良好的效果,同样的,也没有体现出自主创新的作用。目前有很多科研成果在农村地区得不到很好的推广,一些科技成果并没有被很好的、广泛的利用。

2.3 农业领域自主知识产权成果较少。知识产权保护差

我国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在逐渐的增大,农业领域上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最近,我国植物的新品种申请的总量已达到3000种,品种权的申请也在不断的增长,申请的地区也越来越广泛,我国应该进一步增强对农业领域的自主产权问题的保护。

2.4 农业教育和农业科技供给不畅

我国农业科技人员严重缺少,力量薄弱且素质低,面对众多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难以承担,这成为了农业科技创新教育无法发展和应用的主要原因,所以增大农业科技创新的人员,也是目前农村建设工作中的重点问题。

2.5 科研技术机制不够完善

目前高等农业教育还存在着科研技术机制不够完善的问题,高等农业教育的科技成果缺少从实验室到一个农业生产间的有效桥梁,而农业科研推广方面的人才数量不足,这就造成了新农村建设机制的不够完善。

3 高等农业院校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功能与定位

3.1 农业高校在新农村建设中要发挥自身的特色与优势

有关部门对于高等农业教育的要求是分等级,分层次的,其教育的模式也是多样化的,所以,农业高等教育的定位也应该是多变的。在实现这一过程中,农民对于农业高等教育的需求也是在逐渐的增加,这也为农业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改革提供了有力的前提。

3.2 高等农业院校要充分发挥培训的作用。为新农村建设做后盾

农业高等教育在培训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所以,农业高等院校要抓住机遇,以农民为核心打造出一支可以为农业科研技术推广的人才队伍。

3.3 发挥知识和技术创新在学校科技工作中的源头作用

以提高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发挥出知识和创新技术,有效地降低对外科研技术的依赖,对我国重大的农业问题进行有效的攻关,从而解决农业上的科技难题。

3.4 重视农业宏观战略研究

目前,我国农业的发展仍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很大的部分都是综合性的,深层次的问题,这需要依靠各方面的力量来进行解决,对改革力度进行增强,调整相关的政策和方针,才可以有效地解决此类问题。

3.5 深化农业科技的改革体制。理顺科技创新管理制度

高等农业教育要深化农业科技的改革体制,对农业科技创新管理制度进行理顺,建立起一个新型农业的科研创新体制,从而提高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和高等教育水平的上升。

4 结论

农业高等教育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篇7

一、实践教学的涵义及任务

实践教学, 是根据认识的本质和规律、实践的特点和作用以及教学的目的和要求而开展的实践活动。实践教学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 客体是教学内容和对象, 包括自然对象、社会对象和精神对象。实践教学可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实践教学, 是教学中的一个特定环节, 围绕某一专题、利用一定手段组织的一次实践活动。广义的实践教学, 应该是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的、由教学主体主动参与, 为传承知识、发展能力、探索创新而开展的一切实践活动, 即按照实践活动特性规律组织教学就是实践教学。实验、实习和实训是基于专业知识、职业岗位能力和职业素质结构要求而设置的不同的实践学环节, 是三个不同类型的实践教学形式, 同时也是相互关联和相通的, 各自在实践教学中完成不同的任务。

实验是为具体课程教学设计, 作为课堂理论教学辅助的环节, 通过实验使学生对课程理论和知识点加深理解。其中, 创新实验是非验证性的、激发创新思维的实验。实验以校内的实验室为基础。

实习是专业教学阶段性的认识性实践教学, 是理解专业知识、熟悉专业设备和基本掌握操作技能必要的实践环节, 同时也使学生了解本专业所对应岗位、所从事工作的内容和对工作人员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实习主要利用校内、校外实习基地。

实训是对学生包括单项能力和综合技术应用能力进行的训练 (含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 , 也包括职业岗位实践训练, 是应用性实践教学。通过各种实训, 使学生能够掌握从事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操作技能和基本技术应用能力。

二、加强农业高等教育实践教学的途径

1改革实践教学内容, 突出技能培养

动手能力强是农学专业毕业生的特色, 丢掉这个特色, 农学专业毕业生在激烈的就业市场竞争中将缺乏竞争力, 长此以往就会影响到农业院校的生存和发展。教学计划和课程内容是培养教学目标的具体体现, 因此实践教学改革具体体现在实践教学内容的改革。实践教学要体现应用性和适度性, 强化针对性、实用性和先进性。

1.1完善与规范实践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是开展教学的依据。各门实践课程都有规范化的教学大纲和明确具体的质量标准, 大纲的内容包括:课程的定位和目标、课程内容和基本要求、考核项目和标准等。

1.2实践教学生产应用相结合

实践教学与农学专业实际生产结合起来, 设计实践项目和组织实践。一方面可让学生了解农产品生产实际, 另一方面又可使教学更主动,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为加强实践教学的应用性, 我们一方面聘请农业企业技术人员担任指导教师, 另一方面让学生直接参加农业企业生产, 进行顶岗实践。

2运用科学的实践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各课程实践教学的特点和内容, 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 以加强技能训练, 提高实践能力。

实践教学均具有突出的技能性和实践性, 可分为四个层次:第一为认知性层次, 如品种识别、营养诊断等, 直观性强, 在实践教学中要让学生有较多的机会去接触实物, 多观察、多对比, 这样会加深学生的印象, 以便判断推理;第二为技能操作和劳动锻炼的操作训练层次, 如种植类的播种、育苗、栽植、田间管理、收获、储藏等, 必须亲自动手操作, 在实践教学中要安排学生多操作、多练习, 以达到规范和熟练;第三为综合运用层次, 如制定农田管理方案、植物病虫害防治方案等, 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第四为接触高新技术的创新层次, 可组织学生与校内、外科研项目挂钩, 进行新发明、新创造、新设计的实践锻炼。在实践教学中应以启发式教学为主, 重点不是放在某一个结果, 而应放在形成这个结果的过程。关键在于教给学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和思路, 以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加强课外实践活动的开展与辅导,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课外实践活动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1]。

3.1组建学生农学会

在全校学生中, 组建学生农学会。广泛吸收学生中的农学爱好者, 定期开展活动。如农业生产现状、农业生产国内外动态等的讲座, 参加农业生产实践, 渐渐形成了良好的师生互动的专业氛围, 培养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3.2成立农学科技创新小组

在农学专业学生中成立农学科技创新小组, 让学生结合专业在课外开展科技创新实践活动, 学校全力支持, 提供设备、场地和适当资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职业素质。

3.3开展各类实践竞赛活动, 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

通过定期的农学专业实践创作等竞赛活动, 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与热情, 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结合, 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培养严谨的工作作风。

4、建立稳定的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 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

为让学生毕业后即可上岗, 在学生学习期间必须让全部学生参加生产实践, 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接受到农业企业的生产组织、新产品的开发、设计的全过程, 以及不同农业企业间的运作模式、开发手段等。这就需要稳定的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来提供保障。

实习基地建设要本着高起点、高标准、高科技含量、高管理水平的原则, 要统筹规划, 合理布局。农业高等教育实习基地主要包括校外及校内基地两部分。要充分利用已有的教育资源, 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和管理, 通过科学管理, 达到巧用教育资源的效果。

校外基地是指结合专业特点, 与一些高科技示范园、种植园及社会上的厂 (场) 通过鉴定协议建立起来的实习基地。学校对校外基地的管理应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进行。要与校外基地主管部门签订协议, 必要时以合同公证的形式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在签订协议时必须保证以下几点:一是使学生至少参加生产、管理的一个过程;二是必须保证学生在基地真正能够动手操作, 不能只做一个“看客”;三是指导教师必须到场指导。学校享有参加基地内生产方案的制订、生产技术的实施、合理化建议的提出, 以及在不干扰正常生产的情况下利用基地的设施锻炼学生的职业技能。基地则要配合学校安排好有关学生的专业实习, 配合实习指导教师完成对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例如,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在校外与黑龙江农垦总局部分农场、大庆市周边各县、部分农业企业建立了多个相对稳定的综合性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5努力提高农学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

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 是实践教学的组织者和技能的传授者, 其自身实践能力的强弱将直接关系到实践教学的效果[2]。要培养实践能力强的学生, 必须有一批不仅系统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具备教师素质, 而且有较强实践能力了解生产具备农艺师素质, 能不断用生产中的新技术、新成果充实教学内容的专业教师。目前我院大部分青年教师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进入我系从事教学工作的, 这种从学校到学校, 从学生直接到教师的角色转换使大多数专业教师从事专业课教学时, 由于缺乏实践锻炼, 没有机会接触生产, 不了解生产中的具体问题, 在讲授中往往是教学内容空洞无味, 教学方法单一, 甚至所讲农业技术措施落后于生产, 因此要培养动手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 必须先提高中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 学院作为主体, 一靠培养, 二靠引进。

三、农业高等教育实践教学改革方向之我见

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 我们认为农业高等教育实践教学首先要在总体结构上进行改革。哪些理论知识要学生以实践方法验证、加强理解, 哪些基本仪器的操作方法属于学生必会技能, 怎样有效地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需要整体规划。如农学专业实践教学在合格评估的基础上, 各实验室要对各门课程的实践进行综合改革为农学专业实践整体综合设计创造条件;其次对实践课时进行调整, 防止过多地减少实践学时;重新修订教学大纲, 根据不同的实践, 进行必要的改革、重组、调整。提高部分验证性实践的水平, 并将其修改为应用型实践。对于专业实践项目, 综合的程度要深一些。比如:结合农学专业改革的方向, 不仅将专业实践内容改革为适应传统农业生产向现代农业生产的转化, 而且与农业产品生产实践内容综合在一起, 进行整合。设计综合生产实践, 将部分专业实践综合在一起, 引导学生将专业知识综合起来、融会贯通地理解。学生不仅从实践中得到了锻炼, 学到了实践技能, 而且在实践时的动手机会多了, 培养了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创新能力, 实践的综合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时, 还提高了学生进行专业实践的兴趣, 使农学类课程实践更系统化。对于实践手段的改革, 必须更多地使用先进手段, 提高结果的准确性和先进性。将目前用于科研及生产的技术方法和测试手段引入实践教学, 保证实践技术手段的实用性和新颖性。

总之, 实践教学对传承知识、对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和主体性原则的实施、对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对推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实践教学的改革必须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 以全新的观点进行实践教学, 充分挖掘各方面的潜力, 积极探索、勇于创新, 不断提高和完善农业高等教育实践教学水平;实践教学改革是农业高等教育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是一项巨大的工程, 并非一时就能完全实现。只要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就能保证实践教学改革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就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更好的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忠凤.农业教育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安徽农学通报.2007, 13 (8) :192~193.

农业高等教育 篇8

(1) 需要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术与操作技能, 能运用新型农业机械从事农业生产, 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农业生产者。 (2) 需要能研究、引进、开发和推广应用优质、高效的农业生产新技术, 能直接服务于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环节的技术指导与推广者。 (3) 需要具有现代经营与管理知识, 市场意识强, 有开拓精神, 懂经营、会管理的农业产业的经营者与管理者。 (4) 需要能不断开发和应用农产品贮藏、保鲜、加工与包装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农产品加工者。

由此看来, 我国目前农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还较低、文化水平和接受教育的程度普遍不高, 农业生产中科技含量低, 与现代农业相配套的农业服务体系不健全, 市场信息闭塞, 农业生产管理落后, 不能适应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广大农民, 普遍缺乏科技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使大量的科技成果得不到推广应用, 有限的资源不能有效利用, 严重阻碍了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进程。

因此, 笔者认为, 农业职业教育应充分发挥其自身优势, 为发展农业产业化培养出大量的农业技术人才和经营人才, 为提高农民素质作出应有的贡献, 注重做好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1 明确培养目标, 调整专业设置

农业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是面向农业、农村和农民, 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特别要适应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需要, 培养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直接在农业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一线工作的应用型、创业型人才和新型农民。

农业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 应围绕上述培养目标, 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进行调整与优化, 使之与农业产业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相联系, 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 从总体上保证人才培养的适销对路, 以更好地为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服务。

2 调整课程结构, 优化教学内容

农业职业教育的课程结构与教学内容, 应以当地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为出发点, 打破以学科为本位的教学模式, 逐步树立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观念, 围绕当地农业主导产业, 有选择性地开设课程, 注重课程与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先进性、针对性、实用性和灵活性;在传授给学生以先进的知识和实用的技能的同时, 培养学生的综合适应能力, 自我学习能力, 自主选择能力, 以提高其为农业产业化服务的本领。

3 加强实践教学, 注重能力培养

实践教学是农业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培养学生操作技能、动手能力的主要手段。在实践教学中, 通过师生共同承担实习基地的生产、经营任务, 产教结合, 教师既传授知识, 又作为师傅传授技能, 实地指导生产与经营;学生既学习知识, 又直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增加感性认识, 掌握生产技能, 使学生在学中做, 做中学, 从理论到实践, 再从实践到理论, 既掌握了知识和技能, 又培养和提高了生产经营能力。

总之, 农业产业化要求农业职业教育培养输送的新型劳动者, 应是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应用型、创业型人才。因此, 农业职业教育应把对学生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与素质的提高有机结合起来, 牢固树立起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素质为目的的素质教育观念, 不负党和人民的历史重托, 为农业产业化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西茹.“三农”问题要发展, 需要职业教育做支撑[J].西北职教, 2006, (10) .

[2]扈艳萍.农业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探讨[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7, (2) .

农业高等教育 篇9

日本是一个十分重视农业教育的国家。日本的农业教育对国家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对日本农业教育的的研究不仅有益于我国的农业发展,也有益于我国农村教育的发展,这是由我国的特殊国情所决定的。本文在综述日本农业教育的基础上对此进行借鉴,以有利于我国农村教育的发展,为我国农村教育的发展增转添瓦,走出一条新型化的农村教育之路。

一、日本农业教育

(一)日本农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日本农业教育具有鲜明的目的性。日本文部省(教育部)规定,农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学习有关农业各个分支的基础知识,技术,理解农业的意义和任务,同时培养主题农业发展的能力和态度。”日本农业教育很有特色,它除了正式的农业教育如高等教育和中等教育之外,还包括一些如成人教育,终身教育,国民教养等一系列具有培训性质的交叉教育任务。这正是我们需要学习的地方。因为从地方发展的角度来看,这种具有培训性质的农业教育对于地方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日本农业教育除了培养一些专门的农业人才之外,还具有培养农业后继人才的性质。培养具有正确的农业观和劳动观,能够从农业体验中感悟到农业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通过农业学习能够体验生命的喜悦,富有同情心,体会到劳动的价值观。提高国民对于农业的认识和理解,在城市和农村界限模糊的今天,为非农业人口提供了一种接受农业教育的机会。

(二)日本的农业教育体系

日本的农业教育由两个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属于文部科学省系统(教育部)的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另一部分是属于农林水产系统(农业部)和各县管辖的农业大学校。文部科学省(教育部)的农业教育主要针对高中和大学教育进行。日本文部科学省(教育部)所管辖的大学包括国立大学,公立大学和私立大学。在这三种学校中都设置了农业教育,主要指各个大学的农学部。高中也有相关的农业教育,主要指农业高中和普通高中里面的农业课程。

农林水产系统(农业部)和各县管辖的农业大学校主要指一些农业研修机构和培训部门。农林水产省农业者大学校主要招生对象是一些高中毕业后具有一年的农业实践经历的学生。各县管辖的县立农业大学校招收高中毕业生。私立农业学校招收初中毕业生。这些农业学校为初次从事农业者讲授一些必要的农业管理和经营知识。这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农村人口占大多数的国家而言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三)县立农业大学校

日本农业教育体系如上所述,具有与日本国情相适应的教育特色,这里我们主要介绍农业教育体系中的县立农业大学校。因为县立农业大学校最具有特色,对于我国的农村教育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县立农业大学校的服务宗旨是培养具有现代农业经营,管理知识的人才,为本地的农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这类农业学校主要开设关于现代农业技术,农业经营以及农业管理知识的课程,是进行农业实践的培训和进修机构。农业大学校中主要设立三类部门,分别是“培养部门”,“研究部门”和“进修部门”。这三类部门具有不同的作用,“培养部门”对高中毕业生实施两年制的实践性的进修教育,学习期间采取全部寄宿制管理。“研究部门”的教育对象是“培养部门”的毕业生,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培养能够适应灵活变化的经营环境,具有良好的经营能力的人才。学习时间一般为1-2年。“进修部门”根据农业工作者在农业实践中的具体实际需要进行短期的培训教育,学习时间一般较短。学校的招生人数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而定。“培养部门”,“研究部门”和“进修部门”一起构成了对农业工作者实施终身教育的培训场所。这是农业大学校对社区开放的一种途径,在当今提倡终身教育的大背景之下,这种具有终身教育性质的教育培训机构,在当代社会的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二、日本农业教育对我国农村教育的启示

(一)在农村开展学前教育培训

我国存在着城乡二元化结构,农村教育和城市教育在一开始就存在着差别。也就是说从学前教育开始就存在着差别。很多农村的孩子因为没有机会接受比较正规的,良好的学前教育,所以农村孩子和城市孩子所接受的教育在一开始就存在着差拒。因此在农村开展学期教育培训就显得很有必要。可以在农村开设像日本的农业大学校那样的培训机构,召集育龄妇女进行培训,讲授基本的学前教育知识。这样农村母亲便可以较好地对孩子实施学前教育。缩短农村孩子和城市孩子所接受的学前教育的差距。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以由村来负责这样的培训项目。就如日本县立农业大学校的实施一样,必须根据具体的情况调整招生对象和招生专业。所以农村学前教育培训也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加以调整。由村来负责这样的培训项目会更具有灵活性,可以详细统计育龄妇女的具体情况,针对不同的特点加以调整培训项目,从而更好的实施学前教育培训。

(二)在农村实施职业技术教育培训

中国的农村建设之所以发展缓慢,依然处于落后状态,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农村人口不具有自我建设的能力。政府投资农村建设是必要的,但是积极开发当地的建设潜力也很关键。所以对农村人口实施全面教育是很必要的,尤其在农村进行职业技能培训能起到开发农村自我建设能力的作用。

日本的农业教育体系中就有关于农业技能的培训机构。上文所述的县立农业大学校便是最好的例子。我们可以借鉴日本的教育经验,在我国农村开设职业技术培训机构。当然,这种进修机构不只进行农业培训,而是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需要的各个方面的知识技能实施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现代信息技术的培训,现代养殖业,现代种植业,以及基本的法律培训等。因为农村要开展自我建设,便需要建设的知识和能力,这些知识在农村建设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眼下有很多农村人口外出打工,以此维持生计,因此导致很多农业人口脱离了农村建设。所以要对农村人口进行正确的指导教育,通过技能培训使他们掌握了建设所需要的各方面能力,以此推动家乡的建设发展。而不是脱离了本行,外出务工,使农村由于缺乏建设人才而更加落后。正所谓“人才辈出,山河依旧”。

(三)农村青年的继续教育

日本农业教育中除了包括一些正规的农业教育之外,还承担着实施继续教育,终身教育以及国民教养的交叉任务。因此,我国的农村教育也可以担负起农村青年接受继续教育的任务。在提倡终身教育的今天,很多城市都建立了成人教育学院,老年大学。很多大学也设立了继续教育学院。但是农村青年却很少有机会接受这样的教育。因为很多农村青年在接受了九年义务教育之后便失去了继续学习的机会,因此实施农村继续教育势在必行。

眼下我国提出了培养新型农民的教育目标。新型农民即指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民,从经济学角度看,新型农民就是“农商”。也就是说,新型农民不仅会生产,而且懂得如何经营农业。培养新型农民的教育目标是针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提出来的。因为不管现代的农业技术多么发达,农业生产率多么高,如果农民自己不能掌握这些生产技术,自己不懂得如何去经营自己的农业事业,那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口号变成了一句空话。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在农村继续教育的进程中加快培养新型农民的步伐,让我国的农民真正变成农村的自我建设者。

以县为单位,尽可能在每个县设立青年继续教育培训机构。政府应该积极扶持农村继续教育机构的建设,并给予一定的财政支持,同时也应该尽可能获得当地企业的支持。继续教育机构中所设课程既有公共课程,也有专业课程。要根据每个县的不同发展情况设置不同的课程,并尽可能的降低学费标准,努力扩大农村继续教育机构的可行性,使之能够真正的发挥出一定的作用。

摘要:日本是一个十分重视农业教育的国家,日本农业教育在办学思想、培养目标、教育体系等方面都很具有特色。本文介绍了日本农业教育的特点,并将日本农业教育的办学经验和我国农村教育积极的联系在了一起,希望能够从日本农业教育中得到启发,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增转添瓦。

关键词:日本,农业,农业教育,农村教育

参考文献

[1]闻竟.日本农村义务教育对中国的启示.[J]日本问题研究,2008(2).

[2]陈君.日本农业普及教育的发展及其借鉴.[J]日本问题研究,2009(1).

农业高等教育 篇10

一、台湾高等农业职业教育学科设置及学制

(一) 学科设置

台湾的《教育程度及学科标准》于1968年2月公布试行, 历经了1974年11月、1983年7月及199年7月的三次修订, 现在使用的是2007年7月的第四次修订版。其学科设置按大、中、小及细分类, 分别是领域、学门、学类、科系所。其中农业领域包含农业科学学门和兽医学门。农业科学学门涵括一般农业学类、畜牧学类、园艺学类、植物保护学类、农业经济及推广学类、食品科学类、水土保持学类、农业化学类农业技术学类、林业学类、渔业学类、其他农林渔牧学类等12个学类。兽医学门只含有兽医学类。

(二) 学制

台湾的现行学制中包括高等教育、中等教育、国民教育及学前教育。国民中学之上分为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两大体系。职业教育包括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两大体系。中等职业教育体系包括国民中学职业教育、高级职业学校、普通高中附设职业类科或综合高中专学程。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包括专科学校技术学院及科技大学。所以, 台湾高等农业职业教育包括专科教育、技术学院及科技大学 (含博士生、硕士生) 两个层级。

农业专科学校依修业年限分2年制和5年制两种, 2年制根据上课时间不同有日间部、夜间部 (进修部) 和进修专校的区别, 5年制则只有日间部。2年制招收高级职业学校、综合高中毕业生或者具有同等学力者入学, 5年制则招收国中毕业或者具同等学力者入学, 专科学校毕业之后可取得副学士学位。5年制学生须修满220学分, 2年制学生须修满80学分, 才可以毕业。

农业技术学院和科技大学依据《大学法》而设立以培养高级专业及实务农业人才为宗旨。技术学院及科技大学皆可招收副学士班、学士班、硕士班, 科技大学还可以招收博士班。副学士班学制、学生来源及单位取得同前开专科学校;学士班又分为4年制与2年制, 均设有日间部、进修部同进修学院 (2年制) , 各校可以另定工作经历与年资等入学条件, 设立在职专班。学生来源方面, 4年制招收高级职业学校、综合高中毕业生或者具同等学力者入学, 2年制则招收专科学校 (2年制或者5年制) 毕业或者具同等学力者入学, 4年制及2年制毕业之后可取得学士学位。

二、20世纪90年代后台湾高等农业职业教育层次结构的变化

台中高等农林学校在1945年改名为台中省立农林专科学校, 1946年改为台湾省立农学院。1954年成立台湾省立农业专科学校 (屏东科技大学前身) , 为3年制农业专科学校, 1965年嘉义农业专科学校成立。1986年两所农业专科学校在校生占高等农业院校学生总数9 585人的68%。

然而, 上世纪80年代以来, 台湾农业生产增长速度迅速下降。1980—1998年间, 台湾农业生产年平均增长率仅为1.1%, 其中有7年为负增长。面对整体经济的转型与农业发展的困局, 为了缓解这些问题, 1982年, 台湾开始进行第二次大范围的农业政策调整。先后修正或颁布的政策文件有“农业发展条例”“第二阶段土地改革实施方案”“加强基础建设, 提高农民所得方案”“农业升级计划”“稻田转作方案”“改善农业结构, 提高农民所得方案”“现阶段加强农村建设纲要”“农产品受进口影响的损害补偿办法”“农民健康保险条例”“农业推广法草案”“渔业法”等。台湾当局大幅调整农业政策, 改变了过去重视量的增加, 而转向质的提升, 将农业发展与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环境的改善相结合, 提出了“三生”农业概念, 试图实现“生产、生活与生态”的良性循环和“富丽农村”的长期目标。随着农业政策的实施, 台湾高等农业职业教育发生了显著变化。

1988年, 宜兰农工职业学校改成专科学校, 于1998年改为技术学院, 并于2002年停办专科部并改制为宜兰大学。2000年, 嘉义技术学院和嘉义师范学院整合成立嘉义大学。屏东农业专科学校于1991年改制为技术学院, 于1997年改制为科技大学。目前, 除屏东科技大学外, 招收大学以上农科学生的涉农技术学院和科技大学有15所, 分别为澎湖科技大学、元培医事科技大学、中台科技大学、嘉南药理大学、弘光科技大学、大仁科技大学、中台科技大学、中华医事科技大学、高雄海洋科技大学、弘光科技大学、亚太创意技术学院、中州科技大学、经国管理暨健康学院、台北海技术学院、虎尾科技大学。招收专科层次农科学生的学校共有5所, 分别为台东专科学校、中州科技大学、澎湖科技大学、马偕医护管理专科学校、台北海技术学院。

(一) 技术学院和科技大学农业教育的变化

1998年, 嘉义技术学院、宜兰技术学院、屏东科技大学、高雄海洋技术学院4所学校农科在校学生有4 130人。2008年, 屏东科技大学、高雄海科技大学澎湖科技大学、金门技术学院、元培科技大学、中华技术学院、台北海技术学院、嘉南药理科技大学、大仁科技大学、中台科技大学、中华医事科技大学、东方设计学院、经国管理暨健康学院、弘光科技大学等14所学校共有农科在校生9 694人。到2013年, 15所技术学院、科技大学农科在校生达10 805人。在这期间, 技术学院和科技大学农科教育的层次结构发生了如下变化。

1.博士在校生教育一直处于不断发展的趋势

台湾的科技大学农科博士在校生从1998年的无到2004年的51人, 2008发展到76人。到2013年博士生在校人数达到138人, 全部集中于屏东科技大学, 其中农园生产系16人、热带农业暨国际合作学系71人、食品科学系28人、水产养殖系4人、兽医系1人, 比2008增长了44%。

2.硕士在校生数量先升后降

1988年, 只有屏东科技大学有农科硕士生8人。到2004年, 除屏东科技大学外, 高雄海洋科技大学有了水产食品科学系、渔业生产管理学系硕士生两校农科在校生合计713人。到2011年, 农科在校硕士生达到1 079人, 比2004年增长33%。但到201年, 农科在校硕士生人数有所下降, 降至961人, 比2011年减少了10%。

3.学士在校生数量一直处在不断波动的过程中

从1998—2004年, 农科学士在校生增加了53%但到2008年有所减少, 比2004年减少64人。到2011年有所增加, 比2004增加了14%, 但2013年在校生人数比2011年减少了332人。如表1所示。

数据来源:根据台湾教育主管部门网站1998、2004、2008、2011、2013年的数据计算得出, 表2—表4同

(二) 农业专科教育的变化

农业专科萎缩迅速, 但近年有所增加。1998年, 嘉义技术学院、宜兰技术学院、宜兰农工专科学校、中国海事商业专科、高雄海洋技术学院、东方工商专科学校、澎湖海事管理专校等7所学校有农科专科在校生9 589人。随着嘉义技术学院与宜兰技术学校改制成综合性大学, 到2004年, 农科专科在校生数骤降到2 011人, 减少了近79%。到2011年, 农科专科在校生已降至321人, 比2004减少了84%。到2013年, 农科专科在校生人数有所回升, 比2011年增加了16%。如表2所示。

从整体来看, 农科专科在校生人数在下降, 本科生、研究生农科在校生人数是上升的。专科生的减少与本科生、研究生的发展, 使台湾高等农业教育的层次结构发生了变化, 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三个层次的比例, 1998年为0.02︰1︰2.36, 2004年为0.08︰1︰0.23, 到2013年则为0.11︰1︰0.03。这种变化反映了台湾农业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的需求。

(三) 高等农业职业教育总体变化情况

1986年, 台湾每万名农业人口有大专院校农科在校学生23人, 但是, 到90年代后, 发生了下列变化:

1.高等农业职业教育在校生人数下降

2013年与1998年相比, 在校生人数减少2 531人, 占1998年在校生人数的18%。这与台湾高等农业教育在校生人数逐年增加的趋势正相反, 2013年与1998年相比, 台湾高等农业教育在校生人数上升了16%。

2.高等农业职业教育在校生在高等农业教育在校生总人数中的比例不断波动

高等农业职业教育在校生在高等农业教育在校生总人数中的比例, 1998年占56.9%, 以后一直下降, 到2008年降至最低点占37.8%。到2011年有所增长, 增长到占40.8%, 到2013年又降至占39.9%。高等农业教育在校生在高等农业教育在校生总人数中的比例呈现出波动状态。如表3所示。

3.高等农业职业教育在校生数在高等教育各科类在校生总人数中的比例下降后趋于稳定

高等农业职业教育在校生数在高等教育各科类在校生总人数中的比例, 1998年占1.4%, 到2004年下降到占0.8%。然后基本处于稳定状态, 到2013年还是占0.8%。如表4所示。

虽然台湾高等农业职业教育规模在缩小, 但屏东科技大学的农业职业教育却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在校生数由1988年的3 425人增加到2013年的436人, 增长29%, 占2013年台湾高等农业职业教育在校生人数的39%。

三、高等农业职业学校的系、所设置

涉农专科学校只设有农科系, 研究所主要设在涉农技术学院和科技大学。高等农业职业学校的农科系、所设置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调整、变化, 同时注意避免重复、保持各自的特色, 如屏东科技大学农学院设有农园生产系、森林系、水产养殖系等。

屏东科技大学是岛内农业技术体系高等学府中唯一设有农学院的学校, 创立于1924年的日治时代初名高雄州立屏东农业补习学校, 后因规模扩大, 于1928年改名为高雄州立屏东农业学校。台湾光复之后, 于1954年改制为台湾省立农业专科学校, 再于1964年更名为台湾省立屏东农业专科学校。1991年升格为技术学院, 1993年新设硕士班。1997年改制为屏东科技大学, 设有农业、工业、管理等三个科技学院。2000年, 农业科技学院、工程科技管理学院、管理科技学院更名为农学院、工学院、管理学院, 且增设人文暨社会科学院等4个学院, 并新设博士班及2年制在职专班。目前, 农学院设有动物科学与畜产系、农园生产系、森林系、生物科技系、生物资源研究所、食品科学系、水产养殖系、植物医学系、木材科学与设计系等。其中, 生物科技系、生物资源研究所属于科学领域, 不属于农学领域, 所以农学院共计有7个农学系兽医学院设有兽医学系、动物疫苗科技研究所两个部门。加上管理学院的农企业管理系、国际学院的热带农业暨国际合作学系及工学院的水土保持系等3个系, 国立屏东科技大学共计有12个农学系、所。各系、所在校学生情况如表5所示。

数据来源:根据台湾教育主管部门网站2012、2013年的数据整理得出

屏东科技大学2013~2014学年有专任教师400人, 其中教授123人、副教授139人、助理教授104人、讲师22人、助教3人、其他9人。学校的专任教师, 农园生产系有18人、热带农业暨国际合作学系有7人、动物科学与畜产系有11人、植物医学系有1人、农企业管理系有10人、食品科学系有17人、水土保持系有9人、森林系有9人、木材科学与设计系有9人、水产养殖系有11人、兽医系有19人、动物疫苗科技研究所有6人, 合计127人, 占全校专任教师的31.8%。

上世纪90年代以来, 屏东科技大学不断调整农系科结构, 以适应农村发展和市场的需要。2010年增设国际学院, 下辖热带农业暨国际合作系, 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2011年增设兽医学院, 下辖兽医学系、动物疫苗科技研究所。兽医学系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 动物疫苗科技研究所只招收硕士研究生。

屏东科技大学农系科调整更多地体现在对原有学系内涵的改变上, 其趋势大致有三:

一是高层次人才逐渐增多。屏东科技大学在1998年有10个农科系、所, 有3个系所招收硕士生, 无博士生。到2013年发展到12个农科系、所, 全部招收硕士生, 其中农园生产系、热带农业暨国际合作学系、食品科学系、水产养殖系、兽医系5个系招收博士生。这与台湾提出发展精致农业的农业政策有关, 精致农业的发展需要大批高层次人才。

二是实验实习注重实用性, 内容日趋系统化。课程设置中, 实验实习基本上是独立设课, 所占比重很大, 而且加强了各种实践课程的相互衔接, 从而形成实践教学的系统。屏东科技大学4年制水产养殖系开设的必修课中, 实验实习课10门, 开设了《鱼病学实习》《养殖场实习》《水产繁殖学实习》等一系列实用的技术性实习课程, 以训练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三是本科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主, 课程面较宽。虽然是大学教育, 但同时又属于职业教育, 所以注重培养实用型的农业人才, 为加强实施农业技艺教育, 增开了实用及技术选修课程。课程面较广, 以4年制水产养殖为例, 4年共开设55门必修课程, 可供选择的选修课52门, 毕业时总学分应修满136学分以上, 必修、应修83学分, 选修、应修53学分, 学生的知识面广, 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

四、对大陆高等农业职业教育的启示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国家历来对“三农”和农业教育非常关心。连续11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与农业有关, 目的在于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大陆农业职业教育理应在政策的支持下快速发展, 然而现实是农业职业学校数和专业数在逐渐萎缩。如南方某农业大省现有的62所高职学院中, 只有8所涉农高职院校, 且没有一所高职院校以“农”字命名。在开设纯农专业的8所高职院校中, 专业 (点) 数由1998年33个锐减至2008年的22个, 其中有4所学校只保留了1个纯农专业。台湾高等农业职业教育与大陆高等农业职业教育有着不同的发展轨迹, 但是总体上看, 台湾高等农业职业教育要优于大陆。台湾高等农业职业教育给我们提供了有意义的启示。

(一) 应调整高等农业职业教育结构层次, 适应农业产业和市场需求

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 台湾高等农业职业教育的结构层次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发生了显著变化。体现在专科以上层次的农业职业教育在逐渐扩大规模农业专科学校在消亡, 目前只有少数专科学校开设涉农专业, 结构层次的变化间接反映出台湾农业发展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情况。大陆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必将需要大量的不同层次的农业人才。因此, 可借鉴台湾的经验, 根据当前的现实情况及对未来趋势的预测安排人才培养计划。要对高等农业职业教育结构及时进行调整, 适当加强对大专以上层次农业人才的培养, 适当缩小农业专科层次人才培养的数量, 以避免导致教育资源及人力资源的浪费。

(二) 应注重高层次农业人才培养, 提升农业科技服务能力

近年来, 台湾高等农业职业教育的博士与硕士在校生人数持续不断地上升, 这符合台湾农业现代化需求。农业发展从量向质的提升, 需要大量的高层次人才, 以实现农业机械化、规模化及产业化。大陆要实现农业现代化, 也需要高层次人才进入农村, 为农民服务。因此, 要注重高层次农业人才培养, 提高培养质量, 激发爱农情结, 使这些人才毕业后能够爱农、留农, 长期服务于“三农”。

(三) 应加强高等农业职业教育本色课程的开发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

台湾高等农业职业教育为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在扩大课程面的同时, 非常注重对本色课程的开发开发出一些用得上、又好用的贴近市场的实用技术课程, 以扩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大陆可以借鉴台湾的经验, 加大对农业本色课程的开发, 充分调研, 根据农业产业的需求, 集中力量开发一批符合本土农业产业发展的特色课程, 并应建立资源库, 对农业发展条件相同的地区实行课程资源共享。

参考文献

[1]杨士谋, 彭杆梓.台湾省的农业教育与推广[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9:112.

[2]中国台湾网.台湾农业发展史[EB/OL]. (2009-09-01) .http://www.taiwan.cn/twzlk/twjj/nongye/200909/t20090901_988340.htm.

[3]单玉丽.台湾经济60年[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010:29.

[5]台湾教育主管部门.公私立技专校院一览表 (科技大学、技术学院、专科学校) 2012学年度[R].2013.

[6]屏东科技大学农学院.水产养殖系课程介绍[EB/OL]. (2014-10-06) .http://agriculture1.npust.edu.tw/.

韩国农业职业教育的特色 篇11

一、对农业职业教育的发展实施国家干预

韩国政府对开展农业职业教育与培训非常支持,把农业职业教育与培训放到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保证农业经济高质量、高效率运作的高度来认识,对农业职业教育的发展实施国家干预。

1.加强农业职业教育的立法。20世纪60年代,韩国走上了现代工业化的发展道路,农村青年人急剧减少,尤其是高学历、高素质的青年农民离开农村和农业的现象严重。针对这一情况,1980年到1990年,韩国政府先后制订了《农渔民后继者育成基金法》、《农渔民发展特别措施法》,将农渔民后继者基金更改为农渔村发展基金,对农业后继者提供2000万至5000万韩元的资金援助,年息5%,5-10年内偿还;对专业农户提供2300万至1亿韩元的资金援助,年息4.5%,4-7年内偿还,规模经营农户可以20年偿还,为培养农业后继者和专业农户从法律上提供了保证。1993年12月,韩国改修《兵役法》,将农业后继者定为“产业技能要员”而免征兵役。此外,为鼓励、提高高中阶段职校学生的比例,韩国70年代制定了《产业教育振兴计划》和《产业教育振兴法》,使职业高中和普通高中在校生之比达到51.02∶48.98,到1998年,职高在校生与普高在校生之比达到1∶1;为明确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责任,提倡社会兴办职业教育,韩国1967年颁布了《职业训练法》,1976年公布了《职业训练基本法》。90年代后,韩国还颁布了《职业发展法》、《证书基本法》和《韩国职业能力发展机构法》等。数部法案的颁布极大地强化了国家对职业教育的干预,使职业教育在政策的导向作用下,朝政府设计的方向发展。

2.不断完善职业教育体系。韩国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都有不同类型和水平的职业教育体系相匹配。20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初,教育的重点集中在扫盲和基础教育上,职业教育发展较慢且以农业职业教育为主。60年代初期韩国开始进入工业化阶段,职业高中由279所增加到1970年的479所。其中,农业高中减少到123所。20世纪70~80年代是韩国经济大发展的时期,经济形态由劳动密集型转向技术密集型,逐步实现在技术密集型基础上的工业和科技升级。因此,该国在持续稳定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同时,以专科学校为代表的高等职业教育开始出现,并得到迅速发展。90年代后,为适应科技的飞速发展,同时满足受教育者终身学习的要求,韩国采取了多种措施对职业教育体系进行调整:一是调整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的学生比例,从1990年的68∶32调整到1995年的50∶50,并通过在普通高中开设职业课程等多形式发展高中阶段职业教育;二是大力发展专科学校和开放大学,1995年这两类学校学生数为1990年的1.84倍;三是鼓励高等专科学校招收在职人员,灵活办学,对劳动者进行更广泛的继续培训;四是在中等教育阶段开设升学与就业指导课程,根据学生的成绩与爱好提供多种选择;五是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给职业高中毕业生提供更多深造机会。韩国高等职业教育由专门大学、产业大学、研究生院构成,不仅有专科层次、本科层次,还有研究生层次。随着韩国经济高速发展,职业教育已形成一个多层次、多专业、职业学校教育与职前训练、企业培训等结合的职业教育体系。

3.保护农业职业教育。韩国尽管农业劳动力和农产品产值所占比重很小,但为了满足本国居民的农产品需求,扩大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份额,韩国仍然把农业发展和农业劳动力素质提高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对农业职业教育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一是明确提出培养新一代农民的目标。韩国政府1981年开始组织实施农渔民后继者培养工程,政府的支持工作分两步进行:第一步是选拔,通过宣传教育,父母的劝导,让农村青年报名,再通过一定程序公开、公平、公正选拔录取;第二步是培养,对选拔录取的对象,通过农业院校或职业中学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培训,使之成为合格的农渔民后继者。二是大力发展特色农业,韩国的农产品如大米、蔬菜、果品(以橘子为主)、花卉等闻名世界,而那些成本高、品质差或产量低不能盈利的农产品生产已经萎缩。三是对农业职业教育提供经费资助。如韩国政府1980年制定的《农渔民后继者育成基金法》规定,对毕业生创业提供2000万至5000万韩元的资金援助;对专业农户提供2300万至1亿韩元的资金援助。韩国政府还十分重视利用世界银行贷款来发展农业职业教育。目前用于发展职业教育的贷款已经超过4.8亿美元,仅1994年就一次性贷款1.3亿美元。贷款对于韩国增加职业教育的投入,大力发展农业职业教育提供了充裕的资金保障。

二、重视文化传统教育和农民素质教育

韩国的政府和国民坚持“农者天下之大本,身土不二,农都不二”的祖训。农业职业教育部门积极开展人性教育和人的品格教育。重视文化传统教育,农业职业教育中渗透素质教育是韩国农业职业教育的重要特色。

1.农业职业教育重视提高学生素质的培养。韩国于1968年制定的《国民教育法》,把教育目标确定为:一是建立当代国民的哲学思想支柱;二是建立一种韩国人的新形象;三是强化思想教育,努力发挥每个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合作精神,自觉参与国家发展。韩国十分重视国格教育,对学生从小就进行忧患意识教育,强调国土狭小,资源贫乏,只有努力工作,提高产品质量,参与国际竞争才能立国生存。所以韩国人的职业责任感和力争世界一流的意识十分强烈。学校中推崇中国的儒家思想,以人为本,尊师爱生,礼仪、礼貌较好。韩国把高中阶段农业职业教育同就业和升入大学阶段教育联系起来,把高中阶段农业职业教育当作基础教育,对学生进行全面素质教育,重视学生创造、创新能力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各农业职业学校把提高学生的素质作为学校教育目标。韩国还十分重视学生创新教育,每个毕业生都要提出自己的独创技术,其创新作品要在全校公开展示,并每年10月在汉城展览中心举办学生创新作品展,以此展示教育成果,并向社会自我推销。

2.实行多元化的农民职业技术教育。韩国非常重视农民的职业技术教育培训,它是培养一代又一代训练有素的农业技术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队伍,迅速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创新自主知识产权,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人才基础。韩国从实际出发,实行多元化的农民职业技术教育。如韩国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根据城乡发展的客观要求,及时调整农业职业教育结构,对农民实行三个层次的、有针对性的职业教育:第一层次是对农村青少年的“4H”教育,即聪明的头脑、身心健康、健康的身体、较强的动手能力教育;第二层次是对农业后备劳动者的农渔民后继者教育;第三层次是专业农民教育,重点培养具有较高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专业农业大户。

3.重视对农业继承人的培养。韩国政府为了缓解农业人口老龄化、妇女化以及农村青少年轻视农业的趋势,非常重视对农业继承人的培养。一方面对农业继承人提供学习机会,让他们到农业院校、农村技术指导站培训;另一方面对农业继承人提供用地与资金扶持,然后再对农业继承人中的优秀者进行培训,提高其综合素质,成为专业农民(专业户)。专业农民培训费的20%-60%由政府扶助,还可得到可观的资金援助,如对粮食生产专业户扶持资金为2350万韩元,4-7年偿还;对耕地规模化专业户扶持资金为2560万韩元,20年均等分期偿还;对花卉、蔬菜等专业户扶持资金为0.5-1亿韩元,5年均等分期偿还。这样,专业农民就能发展其产业,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三、构建功能齐全的农业职业教育网络

近年来,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护农民的经济利益,促进本国农业经济的发展,韩国自上而下成立了“农协”组织,着力构建了涵盖全国的农业职业教育网络。这个网络既是教育网,又是农业推广网,起着从开发农业新技术到推广农业新技术的纽带作用。

1.行业代表(农协)投资办教育,体制健全,教育投入充裕,效果显著。韩国农业职业教育的主体——韩国的“农业协作合同组织”(简称农协),成立于1961年8月,是全国性分级网络型经济组织,有自己的资本、产业(如银行等),是政府与农民间的桥梁与纽带,主要从事流通事业(农产品产地中心、集货场、冷藏库、包装、销售)、加工事业(有160多个加工厂) 、购买事业(肥料、农药、农机、农耕用品,均可送货上门)、生活物资事业、金融事业(银行)、共济事业(意外保险、农村医疗) 与指导事业(培训农民、普及推广技术,供应良种,为农民提供报纸、幻灯、录像、光盘等视听教材,传播农业信息,开展国际交流等)。指导事业中有较大比重是对农民进行培训;从培训农民、农民继承人、专业农民、农协工作人员到各级农协的领导;有3-5天的短期培训,也有长期的正规学历教育;有不脱产、半脱产培训,也有全脱产培训。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农民培训,为提高韩国农民素质,发展韩国农业作出了贡献。

2.农协大学成为韩国农业职业教育的龙头。农协大学和安城教育院是韩国农协中央所属的不同层次的农业职业教育机构。农协大学的培养对象主要是农协工作人员和农村经济组织的管理者,农协大学研修院主要培训各级农协的领导者,安城教育院主要培养骨干农民。农协大学的教育内容主要是经营管理、农产品流通、金融信贷知识、农协组织管理和新兴农业生产技术。该校各类短训班的上课方式是每周2-4天(含晚上),学制4-12个月不等,基本是半脱产学习。该校的教育经费90%来自农协中央拨款,10%来自学生交费。与收入水平对比,韩国农业院校的个人交费是非常低廉的,是象征性的。该院教学的突出特点是教学与生产经营实践紧密结合,教学内容直接服务于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营销,教学方法主要是实践性教学。该院有完整的实践教学场所,其中“新知识农业学习场”是由15个塑料大棚构成的,棚内陈列着有关农业生产的农机具、种子、优质产品等,分成“农民发明馆”、“农业机械馆”、“环境农业素材馆”、“农民职业病防治馆”等。此外“新知识农业教育馆”、“新物流教育馆”也是现场观摩操作形式的实践教学场所。由于该院所学知识实用,取得该院培训合格证后又可以得到政府贷款的优先权,因而,农民学习积极性很高。迄今,该院已经培训过25万人次。

3.实行多元办学体制,推进农业职业学校与企业的紧密联系。韩国1967年颁布的《职业训练法》和1976年公布的《职业训练基本法》都明确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责任,提倡社会兴办职教。韩国政府规定:企业必须进行职业教育,凡员工在1000人以上的企业都要负责进行员工的在职培训,1000人以下须按企业职工平均工资的0.75%向国家交雇用保险金。政府还大力推动农业职业学校与企业密切联系,把产学合作作为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措施之一,将“产学合作”写入《产业教育振兴法》,使之法制化。这项法令规定,产业要积极协助学生现场实习,农业职业学校学生现场实习要义务化。成立由学校、产业界、地方自治团体、民间代表参加的“产学合作教育协议会”,计划指导和协调该地区“产学合作”。此外,韩国的农业职业学校除公立以外,私立或财团办职校占相当大的比例。

4.建立严密的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培训网络。韩国的农业职业技术教育主要由中央农协和各级农协举办。农业职业技术教育是一个功能齐全,覆盖面广的教育功能体系,这个网络即是教育网也是农业推广网,起着从开发农业新技术到推广农业新技术的作用。韩国重点是对农政人员进行农业知识与技术的正规培训,以便在日后工作中能正确指导农业生产,准确把握国际、国内市场,做到有的放矢。韩国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培训网络实行多层次、多学科、长短结合的学历教育和实用技术培训。韩国通过多年来大力发展农业职业技术教育,提高了农民素质,传播了新技术,并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本国的农业资源,发展了农村经济,增加了农户的收入,也使国民得到便利和实惠,缩小了城乡差别。

农业高等教育 篇12

1 工作运行中遇到的重点问题

1.1 政策缺乏, 发展方向不清

目前, 我国职业教育以相对封闭的全日制院校教育为主, 吸纳产业要素办学的主动性和创新性相对不足。职业院校将精力放在全日制学历教育上, 忽视了终身教育、应用研究、产业发展服务和社区文化服务, 而企业参与也缺乏刚性制度规定和管理机制。

1.2 没有激励, 难以整合资源

很多企业的创新能力、业务改进能力不足, 希望通过合作解决。但院校为企业提供服务的动力不强, 科研分支机构、各系部的老师也是如此。由于缺乏激励机制, 导致校企间难以整合资源。

1.3 软实力建设意识不强, 投入不足

校企合作缺乏品牌推广与渠道宣传, 没有集团扩大化潜力, 对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吸引力不足, 而且院校企业文化服务能力也不强。

2 改革设想

创新集团结构, 建立职教集团长效合作机制。用通俗的话概括羁绊职教集团发展的原因就是“表面上同一屋檐下, 内心不是一家人”。

基于此, 改革思路就在于如何使大家真正坐上一条船, 打破条条框框, 真正地整合优势资源。要完成创新, 必须从职教集团结构入手, 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高卫东先生曾按照内涵、类型和功能将中国职业教育集团分为如下三种。

2.1 以资产为主要联结纽带的职教集团

主要特征是集团内部核心学院与企业关系密切, 资产联接 (全资、控股或参股) 。改革难度大, 因为涉及到产权的变更、拨款渠道的改变和管理体制的变革等较为复杂的调整问题。目前, 这种类型的职教集团较少见, 主要出现在民办教育领域。

2.2 以契约为主要联结纽带的职教集团

主要特征是维持集团成员单位原有的隶属关系、拨款渠道、人事关系等不变, 集团成员单位以签订合作协议或集团章程的形式联结在一起, 基本互不干涉。改革难度小, 管理体制冲突和摩擦较小, 适用范围较广, 为我国组建职教集团的主流模式。目前已组建的职教集团绝大多数都属于此类。

2.3 以资产—契约混合联结型职教集团

主要特征是集团构成单位之间的联结方式既有资产联结, 又有契约联结, 其中, 集团核心组成单位以一部分资产联结为主 (全资、控股或参股) , 集团又通过订立合作协议、契约、合同等方式与科研机构、企业行业单位建立合作、协作关系, 共同发展。

3 河北省唐山市技师学院职教集团改革分析

广东省南亚热带农业职业教育集团属于典型的以契约为主要联结纽带的职教集团。想要改革, 目前国内有成功的解决案例可供借鉴。

河北省唐山市技师学院职教集团高度整合, 作为集团核心层, 该校将校内企业作为二级法人, 担负着教学和生产双重职能, 对内是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 (实习工厂) , 对外是提供产品和服务的生产经营单位。教学人员和生产人员实行交叉任职、一岗双责。这种发展模式保证了生产活动与教学活动在目标、内容和时间上的协调性以及生产性的实习实训环境和企业化的育人环境,

这种集团化发展模式的创新点在于, 通过集团化办学, 将教育资源转化为生产资源, 生产资源再次转化为教育资源, 实现教育资源与经济资源的循环利用。

学校提供生产场地, 引入合作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原材料, 在机电实习厂共建了生产性实训车间, 既为专业开辟了新的实习实训基地, 也使合作企业扩大了生产经营场所, 增加了百万经济效益。学校还与唐山电视台《点石成金》栏目组合作, 在学院综合实训基地搭建合作平台, 增强品牌软实力。教师积极参与校级企业技术开发, 与中国重汽合作, 参与国家交通部重点技术开发项目“桥梁检测车”的研发制造, 获得了国家专利, 填补了新技术空白。

4 借鉴经验, 实现创新改革

4.1 合作模式

通过二级法人公司的落实开展企业间的对等合作, 形成利益共同体。通过“企业-企业”模式、非“学院-企业”模式开展基于合同、协议等商业合作内容的校企合作, 简化审批程序和合作流程, 实现合作双赢。

4.2 创新成果转化

二级法人能激发资源潜力, 提高科研转化、教师科研项目成果转化效率, 将科研变成切实收入, 促进教师对企业的深入研究, 由此解决了教师科研积极性不高, 不在乎内容、只在乎完成科研任务和数量的问题。

4.3 创新吸引企业投资模式

通过二级法人的合作, 引入行业企业投资, 提升院校整体知名度和固定资产, 以教学任务带动生产任务, 生产任务提升生产资源, 反过来提升教育资源, 再提升教学任务质量, 由此形成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胡坚达, 王孝坤.职业教育集团化体制改革路径探索[J].教育研究, 2013 (1) .

上一篇:精准农业装备下一篇:学业不良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