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人才农业科技(共12篇)
农业人才农业科技 篇1
当前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已解决了国民的温饱问题,但产业结构发展的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以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为例,我国现阶段仍为农业大国,农业经济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但农业改造却还未彻底实现。农业生产劳动力低,农业的就业比重过高农业产值在国民总产值中不断下降等问题十分明显。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过程中技术和知识起到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而农业产业中最先进知识和技术的代表就是农业中的科技人才,所以中国农业科技人才的发展对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1]
一、农业科技人才概念界定
研究和分析中国农业科技人才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的关系,首先是要对“农业科技人才”这一概念进行界定。首先,农业科技人才隶属于科技人才这个大范围内,而科技人才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它的标准会随着时代的进步而进步。《中国科技统计年鉴》将我国科技人力资源分为自然科学技术人员、从事科技活动人员以及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这三个层次。其1次,国家人事部自1982年起,把具有中专以上学历或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者,作为人才统计口径。结合农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及量化指标的需要,本文对“农业科技人才”定义如下: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或无大专以上学历但已取得初级以上技术职称的,从事农业科学技术推广工作或研究工作的,能为农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人。
二、我国农业科技人才的现状
高素质的农业科技人才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保障。现阶段,我国广大农户对农业科技的需求日益迫切,需要大批农业科技人才的支持。而实际上在区县、乡镇等基层农业科技推广部门中,具有大中专以上学历的农业科技服务人员数量有限,人员结构也不合理,同时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的再教育和培训不足,不能满足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根据农业科技人员从事的工作领域和学历状况将农业科技人才分为三大类:农业科技理论研究人才、农业科技实用人才和农业科技推广人才。
现阶段,我国拥有的农业科技人才的总量约120万,在国有企事业单位拥有的农业科技人才为106万,初级及未评人员约71.6万人,中级及高级职称共计约34.5万;从事农业技术推广的人员达58.6万人,这一庞大的技术群体对推动我国农业科技进步和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我国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业科技人才短缺
根据2008年《中国农村发展报告》数据显示,我国的农业人口与农业技术推广人才之比仅为1200:1,而西方发达国家的农业人口与农业技术推广人才之比却为100:1,从我国的耕地面积来看,相当于每667公顷的土地拥有一名农业科技人才。从高校对农业专业的重视度来看,我国目前的农业科技人才培养情况也不容乐观:2000年,我国独立设置的高校农林院校由65下降到50所,其中有44所高等农业院校、6所高等林业院校;全国普通高等农林学科在校生为248217人,占全国普通高校在校生总人数的4.24%,研究生12217人,占总人数的1.98%。这与现阶段现代农业发展中对人才的实际需求量是不相符的。
(二)农业科技人才资源流失
我国既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农业大国,在现代农业化发展的过程中,广大农村地区急需各类的农业专业技术人才。但现实是一方面我国本来就缺乏农业科技人才,另一方面又面临着农业技术人才流失严重这一现状。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的农业科技人才总量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全部农业科技人员包括各类从事农业科学教学、生产、研究、推广的专职人员和科技管理人员,每年都在下降。
(三)农业科技人才整体素质不高
高素质的农业科技人才是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保障。现阶段,我国广大农户对农村科技服务的需求日益迫切,需要大批高素质的农业科技人才。而实际上在区县、乡镇等基层推广部门中,具有大中专以上学历的推广服务人员相当少,还有很大比例的高中文化程度的人员在从事农业科技推广工作,人员结构也相当不合理,加上从事农业科技服务人员的再教育和培训不足,难以适应农业和农村快速发展的需要。
(四)农业科技人才队伍不合理
农业科技人才队伍的不合理主要体现在人员分布和队伍结构这两个问题上。从人才配置方面来看,大部分的农业科技人才集中在事业单位和行政单位中,而在基层从事农业科研和农业技术推广的人才却十分有限,这样的配置容易造成人力资源的闲置和浪费,对现代农业的发展十分不利。同时从农业人才分布来看,各地区的农业科技人才资源分布不合理,部分地区对农业人才的占有量与其对全国的贡献不相称,而中西部地区农业科技人才资源却严重短缺且质量偏低。从人才结构上看,我国农业科技人才中学习农艺、农业的人较多,学习农产品营销、农业企业经营管理等新兴学科的人较少。
四、现代农业发展与人才需求的关系和预测
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人”的因素尤为关键,因此,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必须弄清现代农业发展与人才需求之间的关系。
(一)农业科技对农业科技人才影响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农业科技也在飞速发展和进步,而农业机械使用量的增加等方面可以直接反映出我国农业科技的进步,同时农业科技进步的情况对农业科技人才在质和量上的影响也是最明显的。一方面,农业科技的发展不仅能为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这就在质上对农业科技人才提出了要求;另一方面,随着农业科技的更新换代加快,对那些掌握最新农业科技的人才的需求量也会随之增长,这就是农业科技对农业科技人才在量上的影响。
(二)农业产业政策对农业科技人才的影响
农业产业政策对农业科技人才的需求会产生直接的影响。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可知,当农业产业政策单独强调某一产业时必然会影响到该产业的发展规模和速度等。
(三)农业补贴政策对农业科技人才的影响
十八大以来,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和“多予、少取、多方”两个基本方针下,我国出台了大量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补贴政策。农业补贴政策不仅能够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而且部分农业补贴政策还能能够促进农户自身掌握农业科技技术与知识以及在一定程度上加大对农业科技人才的需求量。[3]以农机具购置补贴为例,我国从2004年开始实施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2008年农机购置补贴资金规模仅为40亿元,而2012年我国“粮食、农资、良种、农机具四项补贴”总额已达到1643亿元。随着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的落实,广大农村对能掌握操作和维修农机具的农业科技人才的需求量也在逐年上涨。
五、优化人才结构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对策
(一)加强农业科技人才培养
对农业科研领军人才的培养和农业技术推广人才的培养是优化农业科技人才结构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人才是最重要的保证。一是要加强高校作为培养农业科技人才主力军的作用,根据高校自身拥有的资源,立足农业产业发展现状,面向经济和社会的需要,培养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高学历、高能力的农业科技人才。二是要重视对在职农业科技人才的再培训、继续深造,根据他们自身的专业职务及学历层次,设计出具有针对性且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三是在技术骨干的培养上,加大在课题等科研工作上的扶持力度,帮助他们在农业科技上的创新与研发工作。最后是对广大农民在农业科技方面的基础教育工作,从他们当中发掘和培养优秀的科技人才,促进农业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直接运用。
(二)稳定农业科技人才队伍
颁布一定的优惠政策,首先从待遇上吸引人才,鼓励和引导农业院校的大中专生下乡下县,投入到农业建设的实践中去,充实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对那些拥有农业科技项目或者课题的农业科技专家人才,建立农业科技投入机制,加大科研条件建设经费、研发经费、科研机构基本运行费等经费的投入力度,用良好的科研环境和科研奖励机制留住高层次的农业科技人才,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研发和转化。在培养农业科技人才的过程中,要为他们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设计科学合理的课程,让他们能获得实用有效的农业科技知识和农业科技技能,为今后在农业上的就业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另外,财政经费应适当向经济落后地区倾斜,加大对人才薄弱地区的支持,实现人才的均衡稳定发展。
(三)提高农业科技人才整体素质
通过强化公平竞争机制,在农业科技部门推行公开招聘、竞争上岗、逐级聘任的体制,鼓励技术水平一流、又有领导和组织才能的人创业,培育出一批专家式的管理者、学者式的经营者;其次是表扬激励机制,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办法,对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农业科技人才,实行奖励,且以物质奖励为主,促进他们在农业科技知识和技能上的自主学习意识。最后是保障发展的机制。要切实落实农业科技人才工资待遇,特别是在即将实行的绩效工资上拉大档次。并针对农业行业的特殊性,对农业科技人才给予的政策倾斜,以增强农业行业的吸引力、凝聚力,促使在农业上有造诣的人才资源投身到农业现代化建设中来,发挥优秀人才的辐射作用,从而提升农业科技人才的整体素质。
(四)合理配置农业科技人才资源
在培养农业科技人才的同时,相关农业部门同样要重视对农业科技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随着农村经济模式的转型和发展,有必要制定科学地人力资源规划,使农业科技人才与现代农村经济相协调,达到供需平衡的最佳模式。同时,农业发达地区的地方政府可以在当地建立农业科技人才市场,通过人才市场的信息收集和交换功能,充分发挥人才市场发挥其配置人才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实现农业科技人才的合理配置。
农业人才农业科技 篇2
(一)“复合型”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作为人才发展内部需求的主体
“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作为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向,也是人才内部需求的主体部分。从个人发展角度而言,农业科技人才能够满足时代社会发展的新需求,关键在于自身能力的不断提升,而自身对于能力提升平台的需求则是重中之重,以此才能够对其能力的形成得到正确的指导过程。“复合型”人才突破传统人才能力培养单一化的束缚,使得农业科技人才真正具备一专多能,提升自身社会发展价值,使得能力不断实现全面化发展。而针对这一方面对人才发展需求进行有效的预测则是体现农业人才培养科学性的根本所在。
(二)能力提升则是农业科技人才发展需求的重要方向所在
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关键在于对其能力进行有效的提升过程,从这一层面满足农业科技人才物质、精神的需要。而能力提升则是包括诸多方面,其中有专业能力、交际能力、应用能力、沟通能力等等。而这些方面的培养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为其提供广阔的培养平台,而平台的构建与提供程度则是对农业科技人才需求能否满足的关键所在。以此能够有效衡量出科技人才发展需求状况以及需求程度,将农业科技人才能力需求角度不断扩大,使其对发展需求进行更为有效的预测,达到时代对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的新标准。
二、农业科技人才结构优化对满足需求的积极作用
(一)“产业化”发展思想对满足农业科技人才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产业化发展思想对于农业科技人才内在需求具有较强的.促进意义,从人才科学发展角度而言,产业化发展是提升人才应用能力的关键所在,以此达到推动人才“专业性”不断提升的最终目的。然而从传统农业科技人才发展角度而言,注重的则是对某一专业应用能力进行培养,使得人才专业化发展受到严重束缚,为其发展的“全面性”提升产生负面影响。而从这一角度来看对于农业人才专业化发展需求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满足,使得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与应用受到严重限制,而最为主要的原因就是在于产业化发展思想的构建与落实程度存在一定的偏差。这是对农业科技人才发展需求预测的有效应用途径之一。
(二)以质量为基础发展方针提升农业科技人才需求的“真实性”
人才培养的质量保障关键在于对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以及“时效性”的不断加强,从而为农业科技人才培养角度与时代发展方向相吻合。而对于人才发展需求进行有效的预测,关键在于对农业科技人才内心进行有效的了解,为其提供发展动力。这样农业科技人才发展需求才能够得到更为显著的表达,使得人才培养过程具有较强的“吻合性”。对于农业科技人才质量的不断提升产生“决定性”作用,并且为人才发展需求“真实性”的不断加强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坚持人才结构体系转型提升科技人才切实需求的“广泛性”人才结构的科学转型作为人才培养与发展的重要理念,以此为农业科技人才发展需求进行有效预测提供有效的前提条件。结构转型则是对于人才“专业性”以及“应用性”能力进行切实提升,
结合人才能力存在的不足进行有效的加强,从中农业科技人才发展所具有的内在需求则会有效体现,使其需求范围得到更为广泛的认识,以此带动人才精神、物质需求程度达到有效满足。这样农业科技人才发展的动力则会不断增强,同时也会对农业经济长期快速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立足需求预测“全面性”体现科技人才发展的时代新要求
从人才发展需求方向的层面来看,农业科技人才的需求主要在于自身专业能力培养“广泛性”需求较大,满足这一需求则会对物质层面需求的满足奠定基础。对此,对于农业科技人才需求角度应具有较强的“全面性”,从而使其人才培养价值不断提升,进而达到时代经济发展的新要求。这是当代农业科技人才培养所存在的“先进性”所在,同时也是提升农业科技人才实用价值的重要体现,与时代社会经济发展之间形成有效的思想统一。
三、结论
为农业发展培养人才 篇3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葛道凯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强调,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大力发展农业职业教育至关重要。今年将农业技能大赛纳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方针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快农业职业人才培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体现了国家对农业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体现了解决好“三农”问题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现实需要。
中共江苏省委副秘书长胥爱贵致欢迎词。他指出,江苏省近年来农业发展迅速,大力拓展农业发展思路,开展农民技能培训和推广,促进农民创业和致富,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举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农业技能大赛是对江苏省解决“三农”问题的有力支持和积极贡献,并预祝大赛取得圆满成功。
开幕式上,第二届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农业技能大赛种子质量检测特等奖获得者、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邵春同学代表参赛选手宣誓。重庆市花协的李名扬会长代表大赛裁判宣誓。中江种业公司董事长王福银代表企业界来宾致辞。
最后,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宣布大赛开赛,标志着2010年全国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大赛农业技能大赛正式拉开帷幕。
本次大赛是首届全国农业技能大赛,由农业部与教育部主办,农业部人才资源开发中心、江苏省农业委员会、江苏省教育厅、中国职教学会农专委、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与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共同承办。比赛以“展示技艺、促进交流、倡导创新、共谋发展”为主题,共设种子质量检测、动物外科手术、艺术插花和农机具修理四个比赛项目,按高职组、中职组分别进行。共有31省和3个计划单立市共34支代表队参加,参赛院校达148所,参赛选手343人。获奖选手,除获得获奖证书及一定的奖金外,还对照《农业行业职业资格证书管理办法》规定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作为我国职业教育工作中的一项重大制度设计,自2008年开始举办以来,已经成为影响和推动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风向标”,形成了“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大赛”的新局面。大赛举办,既是对学生的技能水平、知识水平、创新能力、创新精神与创业意识的检验,又是对农业职业院校师资力量的检验,更是对农业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成果的全方位检验。大赛必将引导农业职业院校进一步深入市场调研,按照社会和企业、行业的需求,开设更加贴近生产、贴近工艺、贴近实际的课程,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实现培养目标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培养更多适应产业需求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合格人才。
大赛举办地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在长期的办学中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万亩连片的实训基地已经成为培养学生的课堂、教师科研的平台、引育良种的园地、服务“三农”的窗口,实施的“5111”强农富民工程,“课堂移村口、师生到田头、成果进农户、论文写大地”,不但演绎了“三位一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三依托、三结合”的“双师”队伍培养模式,而且在群众中留下了“要致富不找乡长找校长”的美誉:通过广泛的校企、校地合作,不但壮大了自身实力,而且积累了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办学经验。
人才是农业科技最大的投资 篇4
人才投资是指对处在人力资源最高层次的人才。从投资主体来划分, 可以分为政府投资、社会投资和个人投资。政府投资主要是指政府教育、医疗保险、科技研发等方面的投资, 在包括对于各类不同层次、不同行业领域的人才投资、例如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投资、建设科研基地与实施人才工程的投资等;社会投资包括企业、科研院所等社会组织对于人才的投资, 例如, 人才引进、薪酬与福利、培训与人才开发、工作平台的建设与配套人员的投资等, 个人投资则包括家庭和对教育等方面的投入。
如何科学地看待人才投资?为什么说人才投资是效益最大的投资?如何进一步提高人才投资的效益?对于经济处于转型升级的中国而言, 人才投资意味着更高的收益和更快的回报。近年来, 我国的人才投资正在日益受到重视, 逐步得到加强, 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与理想状态相比, 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2011年底召开的全国人才工作座谈会指出, 人才投资是效益最大的投资。党的十七大以来, 各地区各部门对人才投入的积极性越来越高, 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等地率先尝到了加大人才投入的甜头, 人才投入“一本万利”的鲜活故事层出不穷。
从我国近年的发展实际来看, 政府和社会对于人才投资的重视程度日益加强, 我国的人才投资正处于一个由少到多、由弱转强的过程。
以政府对教育的投入为例, 近年来, 我国的教育投资由财政投入的费用不断增加, 绝对数值从1978年的75.05亿元增长到2006年的6348.36亿元, 增长了85.78倍;特别是1992年到2006年间, 全国教育财政性投入的绝对规模逐年增加, 年平均增长达到16.5%, 占GDP的比例逐年增高。2006年3月, 国务院发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保证财政性教育经费的增长幅度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 逐步使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对于经济处于转型升级的中国而言, 人才投资意味着更高的收益和更快的回报。近年来, 我国的人才投资正在日益受到重视, 逐步得到加强, 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与理想状态相比, 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根据巴菲特的股票投资理论, 人才如股票一样, 既有其内在的价值, 也存在票面价值。如果找到那些票面价值与其内在价值存在巨大差额的人投资, 其收益可想而知。毕业于北京大学金融数学系的杨勇, 当年曾以《人才风险投资》的毕业论文获得北京大学“挑战杯”学术大赛二等奖。经济学中的“流动性约束”让他颇有心得:“缺乏金融财富存量而又不能获得贷款的主体, 无法把将来的收入提前消费, 所以一个人所能达到的最大效用主要还是取决于当前的收入, 这就极大地限制了一个人的消费效用最大化。大学生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再加上目前教育与社会的脱节, 导致了很多大学生潜能没有开发出来。21世纪最重要的是人才。所以我们以风险投资为基础, 结合保险、证券市场、数学建模等相关领域。进一步搞好人才投资, 必须树立科学的人才投资理念, 不断扩大人才投资规模, 努力畅通人才投入渠道, 多举措确保人才投资效益。唯有如此, 才能推动各类人才协调发展, 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源源不竭的智力支持。2010年, 我国颁布实施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 把“实施促进人才投资优先保证的财税金融政策”作为重大政策的第一项, 除了制定政策推动政府投入增加外, 还提出制定税收优惠政策和金融信贷扶持政策, 多形式投资人才资源开发, 竭力打造一个科学、可行、全面的制度链。
在政策的推动下, 我国的人才投资呈现出快速发展局面。江苏今年明确要求, 各级政府人才发展专项资金不低于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3%;广东财政今年用于人才的专项投入将超过10亿元;甘肃省2004至2010年, 省级累计安排用于人才发展方面的专项资金共计3.76亿元, 年均递增37%。
虽然形势喜人, 但我国的人才投资还远远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一方面, 我国人才投资的力度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不小的差距。拿“人力资本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来说, 2010年我国是12%, 2020年规划达到15%。而早在2006年美国就已经达到23.14%, 法国为19.02%, 德国为17.80%, 英国为15.60%, 日本为15.14%。另一方面, 实证研究表明, 物质资本投入与人力资本投入之比为1.8左右时, 经济可以获得最高的增长率, 大于此值, 就会抑制人才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但在我国, 1978年这一比例为2.5, 1988年为3.3, 1998年为4.8, 2008年为4.5, 都大大超过最佳比。
由此可见, 我国人才投资亟待大力加强。要进一步树立“人才投资是效益最大的投资”科学理念, 克服“见物不见人”的短视和错误理念, 目前仍然任重道远。
1960年, 美国的西奥多·舒尔茨提出了人力资本投资理论, 指出现代经济增长因素之中, 有一块尚没有被人发现的最主要的“秘密”, 那就是人力资本投资 (主要是教育投资) , 几乎占了三分之一 (还有三分之二是人们已经发现的土地、物质资本等投资引起的增长) 。舒尔茨对1929年至1957年美国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作了定量研究, 得出如下结论:各级教育投资的平均收益率为17%;教育投资增长的收益占劳动收入增长的比重为70%;教育投资增长的收益占国民收入增长的比重为33%。与其他类型的投资相比, 人力资本投资回报率更高。舒尔茨以这些美国经济发展中投入产出大量的数据令人信服地证明了人力资本投资的效益增值大大高于物质资本的投入, 他也因此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奖。
世界银行的一项研究也表明, 劳动力受教育的时间每增加一年, 就能提高劳动生产率9%, 以此推算, 与没有受过教育的人相比, 一个小学毕业生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68%, 中学毕业生提高181%, 而一个大学毕业生则提高297%。所以说, 投资大学教育每增加一个人年所提高的劳动生产率, 是投资小学教育每增加一个人年所提高的劳动生产率的2.6倍。
人才投资是效益最大的投资, 也被国内外的实践所反复证明。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世家靠投资产业资本成为百万富翁, 用了近百年;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家族靠投资资源资本成为千万富翁, 用了50年;而电脑奇才比尔·盖茨靠投资人才资本成为百亿富翁, 只用了十几年。这些都充分说明, 投资人才资本比投资资源资本、产业资本能获得更大的收益。
国内更是如此, 仅以江苏为例, 该省通过多年连续不断地增加人才投入, 2009年江苏的科技贡献率已达52.3%, 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30%, 新能源、新医药、新材料、环保产业产值分别增长66%、30%、22%和21%, 江苏省区域创新能力由原先的第四跃居第一, 成为全国区域创新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
西方相关研究显示, 目前中国人力资本投资回报率高达30%至40%, 高于物质资本投资的回报估计可以高达20%, 也高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人力资本投资回报率15%到20%。分析其原因, 200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詹姆斯·赫克曼说, 中国是个处于转型期的大国, 其变化日新月异, 越是有知识和技能的人, 越能很好地适应各种变化, 并反过来更好地推进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 中国与国际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 新思想、新技术的本土化, 以及中国经济的全球化都迫切需要大量受过良好教育的人, 因为大量实物资本的投资, 需要很高的技术含量, 也需要大量高素质的人员去操作。在这种情况下, 有知识和技能的人接受新技术、帮助整个社会的“溢出效应”更为显著。换句话说, 就是人才投资的社会总回报很高。
人才投资不像物质资本投资那样, 马上就可以得到效益回报, 甚至还可能经历波动的风险。爱迪生研制电灯泡花了10年时间, 用了1600多种材料。科技创新成功率一般为10%, 失败率却为90%。因此, 对于人才投资切忌急功近利, 而要把眼光放长远, 看到人才投资对于未来的超额回报。要强化“人才投入是效益最大、最有远见的投入”和“经济发展、人才先行”理念, 确立人才资源开发的优先地位。
不断扩大人才投资规模。目前, 我国人才投资虽然连年提升, 但总量偏低、规模较小的问题依然存在。我国企业平均研发投入仅占企业销售额的1%甚至更低, 远低于发达国家企业的水平。因此, 要进一步加大人才培养投入、引进投入和使用投入。在市场失灵、人才投资不足的时候, 政府的人才投资应当及时弥补投资不足, 消除市场调节造成的种种缺陷, 带动社会的人才投资。
努力畅通人才投资渠道。要突出用人单位的人才开发投入主体地位, 规范用人单位人才投入的费用应占年收入的一定比例, 鼓励、支持企业和社会组织建立人才发展基金。要建立完善多渠道筹资、多主体投入、多种所有制形式人才投融资新机制, 实施税收优惠等多种措施, 鼓励和吸引社会各界、企业财团共同投资开发人才资源, 实现人才投资主体多元化。
多举措确保人才投资效益。人才投资不仅仅是投资, 更包括投资后的管理, 因此, 在人才投资的过程中, 迫切需要设计一整套配套的管理系统, 建立人才识别、绩效评估、激励与约束、协调服务与监控跟踪等机制来进行管控, 使风险下降到最小、收益上升到最大。
农业人才农业科技 篇5
——以北京怀柔区生态农业创新区规划为例
摘要:基于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现代农业人才培育所存在的问题,结合生态农业发展理念,提出生态农业创新基地建设的构想,并对生态农业创新基地建设体系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现代农业人才、生态农业、创新基地
“十三五”规划多次强调农业现代化建设,而农业人才稀缺是我国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最大的短板。因此,如何培育现代新型农业人才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核心命题,生态农业创新基地建设将秉承生态农业发展理念,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新型农业人才培育为目标,以生态农业技术研发和推广为宗旨,以农业生产要素共享为手段,形成农业自主创新创业的生态社圈。
1.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现状(数据更新)
1.1 从农业劳动生产率看,2005年中国平均每个农业劳动力耕种的耕地面积为0.3hm2;印度为0.6hm2,韩国0.9hm2,日本2.1hm2,以色列5hm2。美国每个农业劳动力耕种的耕地面积为63.7hm2,是中国的200多倍。从农业土地生产率来看,以主要粮食作物为例,除小麦外,中国的水稻、玉米、大豆等单位面积产量都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按播种面积计算,2006年中国的水稻产量为6270kg/hm2,只达到美国的81%,低于日本、韩国和发达国家平均水平,而这些发达国家并没有推广杂交水稻技术;2006年中国的玉米产量为5370kg/hm2,不到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2/3,美国达到了9360kg/hm2,是中国的1.7倍;以色列更高达1015kg/hm2,是中国的2.8倍;2006年中国的大豆产量为1710kg/hm2,美国是202kg/hm2,发达国家平均为194kg/hm2。
1.2 从农业资源利用率看,2005年中国平均每千hm2耕地上化肥施用量为341t,墨西哥只有69t,印度129t,巴西137t,日本270t,美国110t,澳大利亚仅44.8t。在水资源利用方面,2006年中国每1hm2农用地消耗水量557.55t,澳大利亚为181.95t,以色列250.95t,法国293.55t,日本404.1t,美国418.8t,印度466.2t,韩国530.1t。
1.3 从农产品商品率来看,2006年发达国家农产品商品率平均水平达到85%以上,美国、日本、法国、韩国、澳大利亚等国的农产品商品率都超过了90%以上。巴西达到80%以上,但中国只有不到60%,比印度、越南等国还要低。
1.4 从农业集约化经营程度看,2005年中国平均每lO00hm2耕地拖拉机使用量为7.1台,印度为15.9台,以色列为72.5台,韩国为128.5台,日本为461台,美国为27台(主要为大型联合拖拉机)。众所周知,日本的农业自然条件并不比我国优越,由于土地分散,日本农业中大量使用小型拖拉机。日本的大型拖拉机拥有量只相当于法国的70%,英国的80%,而小型拖拉机却相当于法国的35倍、英国的80倍。日本每l000hm2耕地收割机使用量为237台,但中国只有2.6台,日本是中国的91倍嗍。
上述分析充分说明,无论是与现代农业发达的西方国家相比,还是与新兴的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的农业现代化发展都还处在一个较低水平上,必须急起直追,加快发展步伐。
2.现代农业人才问题解析
(参考之前写过的此类论文)
3.现代农业人才发展对策
(参考之前写过的此类论文)
4.生态农业创新基地建设研究
4.1 生态农业创新基地涵义
生态农业创新基地是以生态农业发展为前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新型农业人才培育为目标,以生态农业技术研发和推广为宗旨,以农业生产要素共享为手段,形成农业自主创新创业的生态社圈基地。
4.2 生态农业创新基地构建体系研究(1)1片农业创业试验田(2)10大农业创客共享空间 5大必要空间5大可选空间 1)人才培训空间(必要空间)2)产品展销空间(必要空间)3)农业设备空间(必要空间)4)科研成果空间(必要空间)5)创客办公空间(必要空间)6)综合管理中心(可选空间)7)品牌策划空间(可选空间)8)大型活动空间(可选空间)9)创客休闲空间(可选空间)10)创客生活空间(可选空间)
5.北京怀柔区生态农业创新区规划
5.1 基地概况
(参考怀柔项目规划纲要的基地概况,进行精炼描述)5.2 重点项目
(参考怀柔项目规划纲要的引擎项目,进行精炼描述)5.3 运营模式
(一)五统一
统一策划——立足于项目整体,从高度、广度、深度和关联度,精准定位,找到市场的对接点,设计合理的统筹运营模式;
统一规划——将策划落地,变成看得见摸得着可操作的规划设计; 统一运营——改造环境完善农业创新共享空间设施配套,提升整体价值并有序引进创新型农业企业及个体;
统一打造——严格执行规划,有序开发,重点建设引擎项目,提升项目农业创新氛围;
统一营销——统一对外营销宣传城市价值、区域价值和项目价值。
(二)三整合
整合科研资源——联合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民间智库等资源,培育农业人才,创新农业成果;
整合闲置物业——用作农业创客创作、办公、居住场所; 整合社会资金——成立农业创新发展导向基金。
(三)两大扶持 政策扶持——
简化登记手续,为农业创业企业工商注册提供便利。目前改革先行先试的中关村正探索工商登记“四证合一”。
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对“创新农场”的地租、宽带网络、公共软件等给予适当补贴,或通过盘活闲置厂房等资源提供成本较低的场所。
资金扶持——
发挥政府创投引导基金和财税政策作用,对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型中小企业给予支持。
培育发展天使投资,完善互联网股权众筹融资机制。
农业人才农业科技 篇6
[关键词] 农业科技;领军人才;引进和培养
大力培养选拔农业科技领军人才是实现农业科技领导班子更替有序、保证党的事业后继有人的重要举措。如何有效把握农业科技领军人才的成长规律,创设条件促其较快成长进步,是当前各级农业部门的重要课题。
一、农业科技领军人才的成长规律
通过对紫阳县农业科技领军人才成长过程分析发现,农业科技领军人才成长主要呈现出以下几条规律:
1.靠个人勤奋努力
农业科技人才自身素质是成长的基础、发展的起点,个人的勤奋刻苦、努力工作是干部成长进步的基础。首先,农业干部只有通过努力学习党政方针、业务工作知识以及经济、科技、管理、法律及金融等知识,才能储备工作技能,增强政治敏锐性、前瞻性,提高政治鉴别力,不断提高素质。其次,农业科技干部只有通过脚踏实地工作,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不断积累和总结经验,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赢得组织和群众认可。再次,农业科技人才只有充分挖掘和展示自身特长,积极参加区域性农业经济发展项目,才能更好成长进步。
2.靠组织培养
对年轻农业科技干部要坚持实践第一的原则,树立“早压担子早成才”的观念,坚持锻炼在基层,成长在基层,使他们在改革和建设的汪洋大海中经风雨见世面,磨砺意志,增长才干。坚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根据根据年轻干部的个体特点确定不同的培养目标和方向,有针对性选择形式多样科学合理地安排年轻干部的实践锻炼内容和方式。
(1)基层锻炼。有计划地有意识地从应届大、中专毕业生中选拔一批品学兼优年轻农业科技干部下到基层工作锻炼,了解基层工作的特色,积累基层工作经验,提高实际工作能力,改进工作作风。并实行跟踪教育管理,然后从中挑选优秀人才,充实到上级机关中来。
(2)压担子锻炼。有计划地把那些特别优秀、有发展潜力的年轻农业科技人才调整到部门领导岗位上去担任副职,协助单位主要领导在总揽全局、主持重点工程建设和处理突发事件等工作实践中增长才干,发挥作用,或采取到基层蹲点,抽调搞中心工作、负责重点项目实施、重点工程建设等办法,提高其综合协调能力。
(3)交流锻炼。一方面是纵向交流。将长期在基层工作的,调到上层机关工作一段时间,以取得宏观指导的经验。另一方面是横向交流。让平等机关系统或单位之间的农业科技人才进行合理流动,以便使其见多识广,提高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开阔领导视野,提高综合素质,为他们向更高领导层次过渡创造条件、搭建平台。
3.公平用人机制
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规范的选人用人机制,为年轻农业科技干部的成长进步提供了制度保障,让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有舞台,干成事的有地位;让干部上了能下,下了还能上,能进能出,为干部成长提供机会,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近几年来,紫阳县始终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使真正优秀的年轻农业科技干部脱颖而出,先后提拔近20名农业科技领军人才充实到科级领导干部岗位,为县域经济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作用。
二、农业科技领军人才的重要性
1.农业科技领军人才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
科技创新是农业发展的关键。近年来我国耕地减少,但是粮食产量不减反增,靠的就是农业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农业科技的发展,将最终决定农业的发展水平,而农业科技的竞争最终又是农业科技人才的竞争。 农业科技人才肩负着协调“三农”,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重任,要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就必须坚持以“现代工业装备农业、以现代科学技术武装农业、以现代企业经营农业、以现代人才操纵农业”的理念。这就是我们农业科技领军人才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比如:紫阳县双安富硒生态农业示范园建设,它需要涉及畜牧、能源沼气、种植业、水利相关部门,这就需要有一名大心脏的农业科技领军人才来统筹设计规划建设。
2.农业科技领军人才是转化科技成果的需要
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科技进步。顺应世界科技发展潮流,着眼于建设现代农业,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不断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加强对公益性农业科研机构和农业院校的协作,促进产学研、农科教结合,支持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同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开展多种形式技术合作。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需要有农业科技领军人才。
3.农业科技领军人才是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
农业科技领军人才是农业科技推广的领头羊。是实现农民增收、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如由本人主持完成的《紫阳县布尔山羊与陕南白山羊杂交改良实验研究》科技成果,该成果在生产中得到运用后,农民养一只杂交一代羊比养陕南白山羊多增加206元的经济效益。2009年我县农业科技领军人才陈荣三将《秦巴硒菇栽培技术研究及产品开发》科技成果转化成生产力后,仅此一项可以为产区农民增加收入100万元。很好的解决了畜牧养殖粪便、稻草等的循环利用问题,延长了产业链,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4.农业科技领军人才是农业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需要
现代农业离不开高科技技术人才,科技发展到今天,靠某个人的单打独斗就能取得重大创新突破的时代已经过去,要产生重大成果,寻找科技突破,需要汇聚不同人才的智慧,需要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发挥团队的整体合力。因此,卓越的农业科技领军人才是优秀科技创新团队的核心,是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关键。作为科技领军人物,要有思维超前、学术精湛、品德高尚、凝聚人才的领军才能。这样才能带领团队成员团结协作,刻苦攻关,有了一流的领军人物,就能汇聚一流的队伍,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
三、加快农业科技领军人才的引进与培养
1.我县农业科技领军人才建设存在的问题
(1)年龄老化。目前我县农业科技领军人才年龄老化,平均年龄在45岁以上,年龄明显偏高。
(2)知识偏低。我县农业科技领军人才的专业学历普遍偏低,第一学历中专和大专各占50%,已经很难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3)人才严重匮乏。特别是畜牧兽医、蔬菜、茶叶人才严重短缺。紫阳作为茶叶、畜牧大县,拥有茶叶专业人才13人,拥有畜牧兽医专业人才19人,这对于一个茶叶年产值1.3亿元,生猪年出栏30万头的生猪产业显然不相适应。蔬菜专业人才更是空白。
2.农业科技领军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对策
(1)加强领导,提供组织保障。我县应尽快成立农业科技领军人才引进领导小组,由政府县长担任组长,下设农业科技领军人才引进领导小组办公室(县人事局),负责日常事物办公,组织协调工作。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把引进培养农业创新领军人才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做到在谋划发展时考虑人才保证,在制定规划时考虑人才导向,在部署工作时考虑人才措施。其他职能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履行职责、狠抓落实,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人事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
(2)加大高层次农业科技领军人才引进力度。根据我县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制定人才引进计划。对急需的农业科技领军人才引进计划尽快制定并在政府常务会议上通过。组织人事、农业等部门到农业院校招聘优秀大学毕业生到我县工作。尤其要解决畜牧、兽医、茶叶、蔬菜、食品加工等急需人才引进。
(3)建立农业科技领军人才信息库。对我县农业科技领军人才相关信息进行详细登记。按照共建共享的原则,广泛采集人才信息,整合信息资源,推进信息联网,为引才工作提供便利高效的服务。
(4)制定农业科技领军人才引进培养考核机制
建立农业科技领军人才队伍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坚持不懈地努力,需要完善各种人才引进培养工作机制。
①完善农业科技领军人才工作经费投入机制。建立以财政投入为主,社会力量广泛支持的多渠道、多层次经费投入机制。县财政整合现有的人才工作资金、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人才小高地经费、农业专项资金、技改资金等相关专项资金,设立农业科技领军人才开发专项资金”,为领军人才提供创业扶持、奖励、培训资助等。县委、政府要根据财力逐年增加资金投入,为农业科技领军人才引进培养计划的顺利实施提供充足的财力支持。
②完善农业科技领军人才激励机制。各级各类新闻媒体要大力宣传创业创新重大典型,努力营造支持创业、鼓励创新、尊重创造的浓厚氛围。科技、扶贫部门要要将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重点倾斜给农业科技领军人才搞开发。
③建立健全农业科技领军人才奖励机制。实行政府重点奖励制度,县委、政府每年命名表彰一批紫阳县杰出农业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把符合组织提拔条件的农业科技领军人才充实到领导岗位上来。
④健全农业科技领军人才服务保障机制。开辟农业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服务“绿色通道”,为领军人才在企业注册、项目申报审批、职称晋升、税收等方面提供便捷高效服务;。
巴州区农业科技人才的调查与思考 篇7
一、现状及问题
1. 现状
巴州区共有农业科技人员484人 (财政拨款388人, 占80%) , 其中区级248人, 占51.2%, 乡镇236人, 占48.8%。从职称看, 全区高级农艺师28人, 占总人数的17.3%;农艺师62人, 占12.8%;助理农艺师115人, 占23.8%。从年龄结构看, 45~50岁以上的占75.8%, 40岁以下的占24.2%, 表现出青黄不接的现状。从知识结构看, 具有中专以上学历的占84.8%, 大专以上学历的占11.9%, 本科以上学历的占3.3%, 大部份知识都趋于老化, 远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的需求。从知识更新看, 据巴州区农技站调查, 在职职工42人, 其中中专毕业 (农校) 的13人, 占总数的31%;专科毕业 (院校) 的2人, 占0.048%;本科毕业的2人, , 占0.048%;非专业的25人, 占59.5%。高级3人, 占0.07%;中级11人, 26.2%;初级21人, 50%。建站50多年来, 在大专院校进修学习1年的仅1人次 (1985年) 。通过全区乡科技人员的共同努力, 近几年完成了国家、省、市、区科研课题48项, 引进、推广科技成果186项, 其中有60多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省、市、区科技进步奖, 连续6年赢得了全省“农业看巴中, 巴中农业看巴州区”的美誉。2006年被四川省政府评为粮食生产先进县, 2007年被四川省农业厅评为四川省粮食生产单位, 2009年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及四川省粮食生产丰收杯奖, 2010年再次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和四川省粮食丰收杯奖及产粮大县奖励。对促进巴州区现代农业、效益农业、特色农业、有机农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实现了从指令型推广向指导服务型转变, 将传统的说教式推广变为引导式、示范式、咨询式、服务式、指导式的现代农业技术推广新模式, 为巴州区农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2. 存在问题
(1) 科技人才断档原来全区共建有村级服务站810个, 科研小组4 400个, 乡级服务站78个。因诸多因素的影响, 村社服务站、组被迫解散, 乡级因撤区并镇减少为48个, 减少61.5%。专业技术人员仅占全区总人口108万人的0.0057%, 远低于全国平均专业技术人员水平, 仅靠区乡两级承担全区78万亩、28万多农户的技术指导服务工作。
(2) 结构不合理专业人员中文化水平高低差距大, 非专业人员占有一定比例, 年龄结构两头小、中间大, 技术老化, 大部份农业科技人员都是50年代大中专毕业, 现有文化知识远远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45~50岁的科技人员占76.3%, 35~40岁的占20.3%, 25~30岁以下的仅占3.4%, 科技人才正处于青黄不接阶段。
(3) 分配不合理的局限性专业不对口, 培养与需求脱节, 专业人员进得少、非专业人员进得多的现象较为普遍;在管理体制上, 多属部门制, 缺乏有效的科学管理体制, 知识更新难以跟上;改行现象十分突出, 一到改革, 先从农业部门“减员、断奶”, 科技人员力不从心, 导致“跳槽”改行现象十分突出, 科技人员改行占总人数25.8%。
(4) 优惠政策难以落实按照农技推广法规定, 农林水第一线科技人员上浮一级工资, 满8年固定一级工资和各级财政筹集农技推广专项资金及各单位按照职工总收入的4%~5%的比例筹集培训、教育费, 由同级财政拔付到单位等, 因各种原因难以得到落实。
(5) 科技投入不足据调查, 全区资金无保障的占76.3%, 无办公场所的占95.3%, 无科研设备 (投影机) 占100%, 无计算机的占89.4%, 没有下乡用的交通工具占100%, 有钱养兵, 无钱打仗, 而今的农技体糸有名无实。
(6) 把基层农技推广市场化正如农民说:“远看是个背煤炭的, 近看是农技站的”。“测产凭经验, 千粒重按常数算”是大多数农技推广人员的苦衷。
二、几点思考
现代农业的发展关键在于人, 即要有能人领导, 有能人去推广应用, 有能人去指导服务, 有能人抓示范, 有能人抓先进技术传播。农业是安天下、稳人心的产业, 但农业生产具有先天弱质性, 比较效益低, 因此, 各级政府必须提供农业公共服务和经费支持。
1. 强化组织领导
(1) 坚持“三个”明确一是各级政府要明确农技推广体糸是现代农业的主力军, 农业的进步, 农业的发展, 成果的转化都要靠这支队伍来完成, 缺一不可;二是政府要明确农技推广体糸是向农民传播先进农业生产技术的纽带, 是提高农民科技素质, 提升农业生产质量的有生力量;三是各级政府要明确农技推广体系是农业科技创新, 带领农民科技致富不可少的队伍, 哪里科技创新、示范工作抓得好, 农业生产质量就高, 农民增产增收就显著。
(2) 坚持“三力”一是各级政府用力组建好农技推广队伍。按照区域设置公益性人员编制, 健全完善好农技推广队伍, 强化区级、扩大乡村级队伍, 每个乡保证有公益性农技推广员3~5人, 村级2人, 只有这样, 农业的创新和发展才有希望;二是用力理顺管理体制。区乡农技推广站的人、才、物归县{区}农业主管部门统管, 所在区乡政府参与考核, 这样既有利工作, 也有利政府与部门衔接;三是用力强化服务职能。按照区域科学设岗, 竞聘上岗, 以岗定人, 能进能出, 尽快解决“缺钱养兵、无钱干事”的问题。
(3) 提高“三个认识”一是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要增强领导的科技意识, 领导要带头学、带头管, 带头做;二是要充分认识科技是改造农业和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没有科技农业就不能发展, 农民就不能增产增收, 农业科技显得极为重要, 决不可忽视;三是要充分认识科技在“三农”工作中起到的真正作用, 是科技成果转化、品种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应用、耕制改革、农业的进步都要靠农业科技人员来实施和完成, 农技推广队伍的建全完善好与坏, 直接影响农业增与减, 各级政府决不可轻视。
2. 建立专家联系制度
为加强农技推广队伍建设, 尽快培养和造就一支强大的农技推广队伍, 要拓宽政府与科技人员的联系渠道, 改进和加强知识分子工作, 各级政府每年至少要召开3次以上科技人员座谈会, 与科技人员广交朋友, 了解他们的心声, 切实解决科技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经常听取科技人员的建议和意见, 及时解决科技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 与科技人员共商发展之策。科技管理部门要充分发挥管理和协调作用, 定期召开会议, 研究科技人员的使用、管理、培训、外出学习等方面的工作, 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并加以解决, 同时充分发挥科技顾问的作用, 当好政府科技工作的耳目、参谋。
3. 完善推广机制
(1) 知识更新机制按照发展需要, 科技人员每2~3年要有3~6个月知识更新时间, 要为科技人员营造一个知识更新空间, 各级政府要尊重知识, 尊重人才, 要真心爱才, 善于护才, 广为求才, 精心育才, 大度容才。
(2) 经费保障机制一是用人单位每年按照职工总收入5%~10%的比例安排人才培训、继续再教育经费, 由同级财政拨付到单位, 解决知识更新经费不足的问题;二是各级政府要按照每年财税增长比例提取2%~4%经费, 筹集农业技术推广专项资金, 用于发展农技推广事业。
(3) 健全管理机制在管理体制上, 按照“机构不乱, 人员不散, 网络不断, 经费不减”的原则, 人权、物权、财权由县区农业主管部门统一管理, 形成上下相通、左右相连的农技推广体系。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解决当前农技推广体系管人不管事的问题。
4. 加速改善机构条件
各级政府要尽快解决“三无” (无办公场所、交通工具、科研设备) 的农技推广站, 做到推广机构有规划、有制度、有经费、有办公埸地、有科研设备、有交通工具, 为农技推广机构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在维护现有农技推广机构的同时, 要尽快恢复村社技术服务站, 实行低偿服务与财政补助相结合, 按照岗位购置计算机, 开办区乡村三级技术服务和信息网站, 努力提高“三农”服务水平和质量。
应用型农业科技英语人才培养策略 篇8
1应用型农业科技英语人才的社会需求
1.1国家现代化农业发展的要求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是“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经达到52%,农业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52%,但远低于发达国家70%~ 80%的水平,尤其是在种业和农业机械,我国的技术还落后于发达国家。需要向发达国家学习借鉴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理念。据调查, 目前在中国从事农业产业的政府官员和公司经理中只有2%的人员可以使用英语与外界进行有效的交流、英语的使用已经成为技术交流和建立国际合作伙伴等项目工作中的最大障碍。因此,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实现迫切需要培养出应用型农业科技英语人才做智力保障,正如前任农业部部长孙政才所强调的,农业现代化的实现一定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农和人才强农战略,加强农业人才特别是农业高层次人才培养,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培养有国际化视野的农业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加快推进农业科技进步。
1.2向农业强省转变使垦区实现现代化大农业发展的要求
契合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对现代化农业发展提出的目标和要求,黑龙江省绘出了“十二五” 发展的宏伟蓝图,力争在全国率先建成现代化大农业。其中有2个目标要实现:一是以装备世界一流的大机械为标志,主要农作物实现全程机械化和全面积标准化;二是建立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发展、以绿色食品产业为主体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业产业体系。根据国家和黑龙江省对实现现代化大农业的战略部署,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局长隋凤富指出当前全球经济深入发展使得垦区面临5个历史性战略机遇,其中包括为垦区进入资本市场提供机遇,借助资本的力量助推垦区跻身世界级绿色现代农业企业集团的进程以及为垦区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提供机遇,参与国际资本重组,加快构建域外垦区。
“国情”“省情”及“垦情”均表明现代化农业经济社会的发展迫切需要培养出一大批具有国际化水平的农业科技英语人才做强大的智囊支持,以此保障国际间的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顺利地进行,确保农业现代化的实现。
1.3国家人才培养方向的调整
2007年教育部下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教高厅[2007]3号)(简称“课程要求”)明确提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 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1]。我国正处在国际化进程不断深化的发展阶段,对从事大量实际工作的应用型人才需求比例较大,对学术型人才需求比例较小。从2009年8月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做好2010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的通知》(教学[2009]19号)的一项招生政策中可见:各具有专业学位授权的招生单位应以2009年为基数按5%~10%减少学术型招生人数,调减出的部分全部用于增加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这表明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需求,我国人才培养向应用型方向调整。因此,按 “需”采取相应的培养方式是切合实际的办法。
2应用型农业科技英语人才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策略
基于社会需求的应用型农业科技英语人才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策略,应助力于培养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较好的素质以及具有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农业科技英语人才,以更好地满足当前社会对农业经济相关领域英语人才的需求。
2.1进行农业科技英语人才市场需求研究
首先,对农业科技英语人才的市场需求情况有所掌握。通过搜集和阅读大量相关文献,整理并分析资料,对农业企事业单位进行广泛调研和统计分析,并对农业科技英语人才市场的需求情况进行归纳、分析和总结,明确我国应用型农业科技英语人才的需求类型。根据对农业科技英语人才市场需求调研分析结果,将需求划分为具体的需求类型,按照不同的需求确定与各自所需相适应的培养方案。主要包括对不同需求类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明确、教学制度、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的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等。最后, 有针对性地培养对社会直接有用的英语人才进行实践探索。
2.2根据需求进行ESP英语课程设置
ESP即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开设此类课程是为了满足学习者特定需求而开设的与特定职业或学科相关的英语,其教学不仅包括英语语言技能的训练,如本身所具有的独特词汇、句法和结构模式,而且有明显的专业内涵,是语言技能训练和专业知识学习的结合, 具有更强的针对性、专业性和实用性,旨在培养学生在特定工作环境中运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农业英语、电子商务英语以及机械英语等均属此类。其优势在于重视分析学习者的不同需求, 满足不同学习者的不同需要。其教材内容应来自于专业相关的真实语料,以语言任务和农业科技知识作为选择和学习内容的基本单位,练习设计和课内外教学活动都应体现专用英语的社会文化情况(socio-cultural context)[2]。以此增强学习者专业英语读、写、译、说的基本能力,达到能以英语作为交流工具从事涉农专业活动的目的,进而了解和学习欧美发达国家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组织、经营管理经验。此外,要想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进行小班授课符合语言教学规律。目前,我国大学教师与学生的比例是1∶46,远远高于国际公认标准1∶12。课程的班级规模太大,学生人数太多,只能使“以学习者为中心”纸上谈兵。
2.3多渠道进行跨文化交际意识熏陶
首先,开设跨文化交际教学课程。贾玉新曾指出跨文化交际学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熟悉跨文化交际学科的基本理论,使学习者充分了解目标语国家人们的文化传统、思维习惯、认知模式、合作态度的基础上,提高对异域文化的敏感性和宽容度以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进而在学习者身上生成双文化能力,帮助学生建构目标语的文化意识和文化能力,进行得体、有效的交际, 为交际提供文化服务和支持。其次,还应进行学生课下小组合作学习,指导学生课下自主学习跨文化交际相关文字及视频资料。要求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循序渐进地自主学习难度适中的材料,每周将自主学习材料进行整理、分析、归纳及总结,学习小组将其制作成PPT在课上与大家分享学习成果。再次,要鼓励学生积极与外籍人士交流。充分利用外籍教师的口语课程,每周举办英语口语角,定期举办大型英语沙龙,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此类活动,在现实生活中与外籍教师进行交流,体验异域文化差异。最后,还应融入到日常授课内容之中。外语教师的日常授课常常涉及到异国文化内容,可以转变教学方式引起学生兴趣, 如课堂时间有限,可以将其列为课下自主学习内容[3]。
2.4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
无论是在普通英语教学中还是在专业英语教学中,教材的选择与编写、课堂教学的组织与实践、教学方法的运用及教学效果的评估中都不能缺少强大的师资队伍。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是关键性因素。专业英语教学对教师的要求非常高,不仅专业要精深还要求用英语流利地表述专业知识、解析专业词汇,同时要具有跨文化交际素质。Dudley Evans与St.John认为专业英语教师应当充当5种角色:合格的英语教师、合格的课程设计者、专业教师的合作伙伴与学生的合作伙伴、 合格的教学研究人员、精通专业英语教学的测试与评估师。这种要求不但可以为学生提供实用可行的教学资料,还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适时分析和总结。因此,对专业英语教师应加大培训力度,以建设高水平的专业英语教师队伍,顺利实践农业科技外语人才的培养。
3结论
农业人才农业科技 篇9
一、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 各级政府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 不断加强农业人才队伍建设, 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但从总体上看, 我国农业和农村人才队伍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不够高、现有人员不够稳定的问题还比较突出,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政策措施的落实效果。
1.农业人才队伍总量不足
随着经济社会的深入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 但目前, 我国农业科技人才总量不足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据有关部门统计, 我国农业专业技术人员不足130万人 (包括农民技术员) , 与农业人口的比例不足千分之一, 而欧美等发达国家这一比例己超过千分之四。这一数据说明, 在农业科技人才队伍总量方而, 我国与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 与我国农业的基础地位很不相称。
2.农业科技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
目前, 我国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 突出表现为人才结构不科学和人才分布不平衡。从结构上看, 我国农业人才队伍, 既存在传统学科人才较多、新兴学科人才较少的问题, 又存在普通人才较多、高层次人才偏少的问题。从分布上看, 在地域和单位类型分布上呈现出明显的不平衡性。
3.农业科技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不够高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需要一只数量庞大、素质优良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 但从目前情况看, 农业科技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如单一型人才多、复合型人才少;传统型人才多、创新型人才少;低学历人才多、高学历人才少等问题。同时, 一些农业科技人员人员在素质、能力和作风上, 也还存在一些“不适应”和“不符合”的问题, 难以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4.农业科技人才队伍不稳定
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需要一只稳定的科技人才队伍做支撑, 但从目前情况看, 我国农业科技人才流失、队伍不稳定的情况依然存在。我国农业科技人才队伍近些年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农业科技人才队伍不稳定的原因, 一是主要受政策导向和工作环境、工作条件的影响, 致使部分宝贵的农业科技人才流出了农业领域;二是受科研事业单位和基层推广体系改革的影响, 也使得一些农业人才不得不离开原来的岗位。
二、解决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的对策
1.优化环境, 让优秀的农业科技人才脱颖而出
一是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我们要大张旗鼓地宣传农业, 在全社会形成人人重视农业、支持农业、热爱农业、尊重农业科技人才的风尚和氛围, 让农业科技人才真正体会到全社会的重视和关心。二是创造良好的学术环境。要采取请进来、派出去的办法, 通过进修、考察、参与项目合作等多种形式, 积极参与农业科技的交流与合作。三是建立良好的人际环境。人才所在单位要关心、爱护农业科技人才, 为他们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催人奋发向上的人际环境。
2.制定政策, 稳定农业科技人才队伍
为了稳定农业科技人才队伍, 充分调动农业科技人才的积极性, 必须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如制定应该享受的待遇及标准, 增强农业科技人才的优越感;制定与农业科技人才奖励相挂钩的农业生产发展目标政策, 充分调动农业科技人才的积极性;制定促进农业科技人才向基层流动的鼓励政策等。
3.加强培育, 不断扩大农业科技人才队伍, 提高农业科技人才素质
采取有效措施, 加大对农业科技人才的培育工作。一是发挥高等农业教育系统培养人才的主力军的作用, 提高培养造就人才的质和量。二是对在职的农业科技人才分期分批有计划地进行岗位培训。三是大力培养农民科技人才, 壮大农业智能劳动者队伍。
4.优化机制, 让农业科技人才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一是公平竞争的机制。要在农业科技部门普遍推行公开招聘、竞争上岗、逐级聘任的体制。二是合理用人的机制。对农业科技人才来说, 他们希望自己的成果得到承认、专长得到发挥, 因此, 要合理使用农业科技人才, 开发他们的潜能, 把他们配置到能够发挥才能的岗位。三是激励机制。要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办法, 对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农业科技人才实行奖励, 使他们在各个方而得到回报。
5.科学管理, 合理配置农业科技人才资源
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农业科技人才资源的管理, 科学、合理配置农业科技人才资源。一要制定规划, 实现农业科技人才资源与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同步协调。达到农业科技人才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基本平衡。二要加强调控, 促进农业科技人才资源配置同农业产业结构和地区经济格局的变化相适应。三要建立农业科技人才市场, 充分发挥其配置人才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四要改革单位人事管理制度, 完善用人机制, 加快市场化步伐。
摘要:近些年来,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各级政府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 不断加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但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农业发展,农业科技,人才队伍
参考文献
[1]徐冬青.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对中国农业发展的挑战.科技管理, 2000, (2) .
[2]李军, 刘益国.知识经济与创新型农业科技人才培养模式.上海农业学报, 2000, (3) .
[3]刘树海.适应21世纪农业发展, 培养农业科技人才.农业科技管理, 1999, (4) .
[4]向朝阳.关于加快推进农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中国农学通报, 2006, (2) .
浅议农业物流人才需求 篇10
随着我国农业国际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中国农业传统的生产、经营方式和技术导致的物流不畅、成本过高、农产品质量低劣等落后现状,必将使农村经济处于极其不利的竞争地位。而改变这种现状的应急措施和长远战略,就是提高农业生产率和建立科学的农业物流体系。农业物流作为现代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民经济发展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从某种意义上讲,当前影响我国农业发展的瓶颈正从生产领域逐渐转入流通领域。专家认为,效率低下的农产品物流,正成为我国农业产业化进程和农产品流通产业发展中的巨大障碍。而农产品的有效流通影响着整个国民经济运行效率及质量,影响着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影响着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根本利益。发展现代农业物流,已经成为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农业物流存在的问题
现代农业物流是指运用现代化的物流手段,对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储运、分销等从供应源至需求源的产品进行全寿命周期的组织、控制与管理。目前制约我国农业物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农业物流成本过高。目前我国农村生产经营仍旧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为主,很难达到经济规模。而且分散、跟风经营的高生产成本,分散销售的盲目性,销路不畅的瓶颈现象,常常导致大量经济损失。物流成本过高已经成为影响农业发展的桎梏。
(2)农业物流信息化滞后。尽管涉农部门建立了一些农业信息网络,但网络覆盖面不够大。大多数农产品批发市场没有配备信息设备,一些市场采用传统的板报等方式发布少量品种、价格等信息,谈不上为农户生产、产品流通、产品加工提供全面、持续的信息。我国县级以上政府的信息网络较健全,信息量也较大,但缺乏一个把政府、市场、客户和生产者连接起来的网络,市场供求信息不能快速传递,信息资源很难共享。
(3)农业物流标准化程度低。目前,我国仍未建立起适应农业物流发展的技术标准和工作标准体系,农业物流非标准化装备、设施、行为仍相当普遍,这种状况严重影响了农业物流活动的质量、效率和效益的提高以及与国际间农业物流活动的通畅。
(4)农业物流技术和装备落后。农业交通运输能力不足,存储、保鲜技术落后且条件差,加工处理水平低。农业物流社会化与市场化程度低,第三方农业物流数量有限、规模和实力都较小,只能简单地提供运输、仓储和初加工服务。此外农业物流运行过程中缺乏需求预测、精深加工、物流信息服务、成本控制和物流设施网络设计等增值服务,尤其是物流方案设计以及全程物流服务等更高层次的物流服务还没有开展。
(5)对农业物流的科学性认识不足。很多人把现代农业物流理解为农产品的仓储、运输和装卸等,没有认识到现代农业物流是蕴涵农业生产布局、结构调整、品种流向、农资和农产品实体运动所必需的装卸、储运、加工增值及相关服务与信息的环节链系统;没有认识到现代农业物流在降低流通成本和交易费用,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强企业竞争力方面的独特作用。认识上的片面性导致农业物流因环节链的脱节无法实现整体上的科学、合理运作。
(6)农业物流人才严重匮乏。改进农业物流技术和装备、加强农业物流标准化和信息化的建设、控制物流成本都需要农业物流人才,目前我国设置物流专业的高校很少,开设农业物流专业的学校更是少之又少,农业物流人才的短缺已成为制约农业物流发展的一个瓶颈。
三、农业物流需要农业物流人才
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现代农业,发达的物流产业和完善的市场体系是现代农业的重要保障。必须强化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现代流通方式和新型流通业态,培育多元化、多层次的市场流通主体,构建开放统一、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同时,培养现代农业物流人才则显得尤为重要。
据《中国物流统计年鉴》的数据,目前国内高职院校物流专业的学生只有10万人左右,而我国目前物流人才的需求高达600万,与城市相比农业物流人才缺口更大。根据国外农业物流的发展经验,重视现代物流人才的培养,特别是重视培养那些既能了解农业生产特点,又能掌握现代物流知识理论的专业技术人才,对于推动农业现代物流的发展至关重要。而我国农业、农村、农民中现代经营人才缺位、缺失就成为制约农业物流发展的关键问题。
实现农业现代物流,观念是根本,人才培养是关键。因此,探索有效培养农业物流人才的教育教学模式,构建畅通的农业物流人才培养渠道,以满足日益发达的农业生产过程、市场和社会需求,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意义极其深远。
摘要:发展现代农业物流,已经成为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农业物流人才的短缺已成为制约农业物流发展的一个瓶颈。构建畅通的农业物流人才培养渠道,对中国农业发展意义极其深远。
关键词:农业物流,农业物流人才,农业物流人才教育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何利辉.发展我国农业物流的可行性分析[J].中国财经信息资料,2004,(26):33-36.
[2]佚名.5种农资连锁经营将受扶持[J].农产品市场周刊,2005,(6):9.
农业人才农业科技 篇11
关键词:农业科技推广人才;信息化;服务能力;培养路径
一、农业科技推广人才信息化服务能力培养平台建设现状
当前我国培养农业科技推广人才过程中,其学位授权平台有以下向个方向:主要有农业推广硕士、兽医硕士、兽医博士、林业硕士,其中农业推广硕士、兽医硕士、兽医博士都起源于1999年,由国家批准设置的,2000年在一些院校和科研机构试点招收研究生。林业硕士是继这些硕士以后于2010年新增的硕士专业,2011年才开始正式公开招生。林业硕士、兽医硕士这两个专业具有极强的专业性特征,因此招生学生要有较好的专业基础,这两种类型的学位未作具体细分。而农业推广硕士的综合程度较高,相反地其专业性相对较弱一些,在不断发展过程中,由早期的种植、养殖、林业、渔业4个领域衍变和发展成为15个较大的领域,15个领域分别是:作物、园艺、农业资源利用、植保、养殖、林业、渔业、农业机械化、农村区域与发展、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农业信息化、食品加工与安全、草业、种业、设施农业,而且其中至少要涉及15个一级学科。
二、农业科技推广人才信息化服务能力培养形式
在培养形式上,农业科技推广人才的学历学位教育大多是在职攻读某一学位,特别是专业硕士。到2008年,我国专业学位累计已招生8650万人,其中学历教育招生24.60万人、占28.4%,在职攻读招生61.90万人、占71.6%。2008-2009年度,我国授予硕士专业学位累计为48.97万人、授予博士专业学位累计为0.70万人。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几乎都是攻读专业学位,如2010年全国各高校及研究机构共授予的硕士专业学位80640个、博士专业学位239个,硕士专业学位加上博士专业学位,总数占本年度所授予的在职人员学位总数(102658)的78.8%,招收的专业学位硕士生、博士生占当年招生总规模的93.0%,在读生中,专业学位研究生占90.4%,其中,硕士生又占到了99%以上[1]。
三、农业科技推广人才信息化服务能力培养的起点定位
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教研(2009)1号]决定:自2009年起,扩大招收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学生,该意见的提出使更多的应届本科毕业生获得了入学就读研究生的机会,同时也降低了研究生的入学门槛,另一方面,使得研究生队伍日益壮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关于专业学位教育发展总体方案提出:到2015年,积极发展硕士层次的专业学位教育,实现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战略性转变;硕士层次的专业学位类别此时在原有的基础上翻了近1倍左右,同时我国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体系也在不断地改革和完善;且博士层次专业学位教育也在随之而稳定地发展。
2009年起,开始招收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同时开始招收兽医硕士研究生,2011年开始招收全日制林业硕士研究生。这三个主要的农业类专业硕士学位陆续投入招生后,农业科技推广人才的全日制培养也同时起步了,其培养单位包括了农业和林业类高校、中央农林科研机构、综合性大学等。其中“985”高校和“211工程”高校也参与培养计划的执行,还有行业高校、地方性高校等,都参与了人才培养计划的执行,高校是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的主力军。
四、农业科技推广人才信息化服务能力培养的困境
(一)农林高校农业科技推广人才信息化服务能力的培养困境
信息产业属于高科技产业,因而们从事信息化工作者必须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有较为全面的学识理论,还要具有较高的学历学位,农业科技信息化对农业科技推广人才的学识、能力等提出了要求,对于早前的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几乎均无力承担农业科技信息化推广工作。农业和林业类高校、农林科研单位是培养农业推广硕士、兽医硕士、林业硕士的主体单位,自然地也应该是培养农业科技推广人才信息化服务能力的主体单位,但现实与理想之间却存在差异,现实情况并非如此。全国现有的农林院校中,涉农专业的学生只占在校生总数的15%-20%[2]。
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考生在专业类别的选择上,几乎没有太大的自由空间,只能在本领域中进行适当的调整,因此出现了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规模大、比例高,但是领域间极度不平衡的现状,如农业科技信息化服务方面的研究生较少,自然地,农业科技推广人才的信息化服务能力得不到专业化训练。
(二)农业推广艰苦行业和领域信息化人才培养困境
农业推广硕士总共涵盖了15个大领域,但在各个领域之间,其人才培养的规模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各领域招生指标每年由上级下达,实行指标分配制度,其领域间的招生自由度很小,差异也较小;但在职人员攻读农业推广硕士,其攻读领域的选择自由度较全日制学生明显要大,只要考生参加考试后符合录取条件,就被录取至其所报考领域之中,领域之间没有调剂一说;总体表现为传统农业领域、技术性强、专业性强、信息化程度高的领域报考人员少、录取人数也少,“软科学”领域报考人员多、录取多,农村区域与发展这个领域自设立以来就相当吸引考生报考,而传统领域或专业性强的领域如林业领域却仍然只占总规模很小比重。
(三)基层农业科技推广组织中农业科技推广人才信息化服务能力培养困境
近年来,由于和本科等学制一样,研究生扩大招生,一方面缓解了就业压力,使得研究生的生源问题得到了解决。但经过一个高峰期以后,其生源职业背景有进一步弱化的趋势,报考生源中,毕业于非农(林)高校、非农(林)专业者占多数,也就是说跨专业报告者人数多,从事非农业推广、非农业技术开发、非农业企业管理工作、非农业信息化服务的人越来越多,相反地,其地方行政干部的比例却较高,在农业推广工作一线的报考人员占有很少比例。(作者单位:湖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学院)
参考文献:
[1] 秦发兰,汪华.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的困境与对策[J].湖南农业科学,2010(15):3376-3380.
农业人才农业科技 篇12
一、农业创业型本科人才的特质要求
1. 奉献精神:
农业创业型本科人才的精神追求。奉献的最高境界是指主观意识和动机方面具有理论自觉性, 明确了奉献的对象和目标, 知道奉献的得失, 坚守自己的信念而义无返顾、勇往直前。学校在培养农业创业型本科人才的过程中, 要引导大学生把奉献作为人生的目标, 把他们锤炼成“一个高尚的人, 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一个学农、爱农、献身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人”。
2. 艰苦奋斗:
农业创业型本科人才的必备品质。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本色和传统美德, 是劳动人民优秀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在办学实践中, 注重对大学生进行艰苦奋斗教育, 培育他们的艰苦创业精神, 使他们生活上有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 工作上有任劳任怨、埋头苦干的实干精神, 思想上有励精图治、奋斗不息的自强精神, 学习上有知难而进、勇于创新的进取精神。
3. 服务“三农”:
农业创业型本科人才的人生路标。地方高等农业院校如何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和高等教育发展的形势, 以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与时俱进地明确自己的办学指导思想和培养目标, 这是关系到学校建设发展的、至关重要的问题, 也关系到学生的命运和前途。为此, 学校确立了为“三农”服务的办学思想, 坚持对学生进行学农、爱农教育, 教给学生为振兴农村经济服务的本领, 打开毕业生通向农村的路子。
4. 创业能力:
农业创业型本科人才的竞争之本。学校在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方面坚持课内与课外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结合、专业培养与素质拓展结合, 在思想政治和道德修养、科技创新和创业活动、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实践教学和技能培训、文体艺术和身心发展等方面引导和帮助学生完善智能结构, 全面成长成才。
二、农业创业型本科人才的培养途径
湖南农业大学作为一所省属地方高等农业院校, 一直把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应用性、复合型高级科技和经营管理人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形成了艰苦创业、奋发进取的优良传统。“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吃得苦、干得欢”成为学校毕业生的真实写照, 用人单位认为“扎根基层、乐于奉献;学农爱农、服务‘三农’;注重细节、艰苦创业”是新时期湘农学子的特质。
1. 抓好思想政治教育:
一是把爱校教育作为新生入学教育的核心内容。通过校史、校情教育, 激发学生的爱校热情, 通过专业背景教育, 激发学生学农、爱农、为服务“三农”贡献自己力量的激情。二是开展名人专家, 尤其是杰出农业创业人士大型报告会为主要形式的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正气、宏伟志气、集体风气以及为国家和人民奉献终身的正确人生观。三是重点抓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和改革。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内容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加强对大学生人生观、理想信念教育, 使大学生的理想、个人发展、社会需要三者有机统一。四是发挥党校、团校在培养学生奉献精神中的主阵地作用, 引导大学生去基层锻炼, 到农村创业, 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贡献。
2. 科学制订培养方案:
学校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要求, 科学制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培养方案呈现了突出“四个有利于”、注重“五个结合”、搭建“六大课程平台”、坚持“七个四年不断线”的特点。即, 突出有利于学生夯实基础与拓宽面向, 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 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与人文科学素养的养成, 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 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结合, 学科专业教育与素质拓展教育结合, 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结合, 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结合;搭建基础课 (含公共基础和学科专业基础) 、专业主干课、专业 (方向) 选修课、全校性选修课、实践教学环节、创新创业教育等课程平台;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外语教学、体育教学、计算机教学、数理化教学、实践教学和素质教育4年不断线。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过程中, 要求基础课占课内总学时的65℅, 选修课文理交叉全校打通, 实践教学环节文、理科类分别不低于25周、30周 (提倡实验课单独设课) , 必须完成4个以上创新创业教育学分方可毕业, 为农业创业型本科人才培养构建了合理的知识结构。
3.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学校在不断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的基础上, 围绕素质教育、终身教育和创新教育三个基点, 探索多学科交叉、渗透的复合型农业创业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一是纵向拓展型模式。对传统农科专业人才培养, 注重从农作物的栽培或家禽 (畜) 饲养, 向农产品或畜禽产品的加工及销售延伸, 加强与农业企业的合作办学, 大力拓展专业内涵, 扩大学生的服务面向, 使学生不仅懂种植 (养殖) , 也懂加工和经营, 实现了产前、产中与产后的结合。二是横向拓宽型模式。对经济类、管理类、法学类等专业及口径较窄的农科类专业, 在保证学生相关学科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基础上, 向农业相关领域及相近学科专业拓宽, 在经济类、管理类与法学类专业, 增设反映农业背景、生产、加工等方面基本知识与理论的课程模块;对口径较窄的专业, 如农学, 在设置常规农作物生产课程的同时, 开设经济作物生产管理及农业现代化生产管理的相关知识, 极大地拓宽了学生的专业面, 增强了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三是基础加模块模式。对理工科类专业, 为培养适应社会急需人才, 在专业内灵活设置专业方向, 使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及社会需求选择课程模块。四是“1+2+1”创新模式。学校自2004年开始在农学、动物医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技术、植物保护等10个专业实施“1+2+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即一年级学习全校性公共课, 二年级、三年级开始增设实践教学环节、综合性课程和创新活动, 四年级全面参与导师科研及企事业单位生产实践, 完成毕业论文写作。通过优化课程内容、参与教师科研和生产实践, 运用大量的创业实证启发学生, 教会学生分析研究市场, 设计创业方案, 强化学生创业意识的培育, 激化学生创业动机。五是学研产相结合模式。学校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形成了“学研产良性互动, 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鲜明办学特色。积极创造条件让教师参加科研、产业开发和企业经营管理, 教师将最新科技成果和产业实践及时反馈到课堂, 进入教材, 使教学延伸到科研和市场第一线;鼓励学生在实践教学中参与教师科研与生产单位工作实践。学研产结合的实践, 优化了学生的实践教学环节, 学生在参与科学研究活动的过程中, 强化了创业意识和务实创新的科学精神, 增强了实践能力, 树立了“学农、爱农、献身农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4. 课外科技文化活动:
农业创业型本科人才创业实践的平台。学校坚持“张扬个性、拓展素质”的素质教育理念, 积极推进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 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提高了学生的创业能力。一是设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与素质拓展活动学分, 开展创业计划大赛、科技创新计划、学术科技节等活动, 邀请院士学者及创业成功人士前来讲学, 拓宽了学生的科学视野, 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精神, 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质, 培育了学生创业意识, 激发了学生创业热情;二是创造性地探索出一条以“真情系三农、科教兴三农”为主题, 以大学生和农民双向素质教育工程为载体, 以“四化” (科学化、基地化、规范化、经常化) 和“五结合” (学校与地方政府相结合、青年学生与专家教授相结合、短期服务与长期合作相结合、提供服务与增长才干相结合、宣传先进理论和党的政策与为“三农”办实事、办好事相结合) 为特征的、特色鲜明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新模式, 使学生在活动中了解国家的农业政策, 培养与农民的感情, 增强扎根基层创业的决心和信心。
三、农业创业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思考
学校通过农业创业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在创业教育理论上取得了一些进展。在实践中, 加强创业教育宣传, 引导师生树立创业意识;深化教学改革, 允许多种人才培养模式并存, 将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 实现了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效融合, 创业教育与素质拓展的紧密结合;建设创业教育基地, 搭建创业教育活动平台, 实现了创业教育与就业指导结合, 创业教育与社团活动结合;实施学研产结合培养, 学校、企业和农村社会共同培养, 实现了学生创业基础空间与创业教育社会环境的形成, 营造了良好的创业教育氛围, 但在实践中还有些问题值得思考。
1. 认识不足, 理解偏颇。
实践中存在着到农业领域创业困难、无用武之地的认识。为此当前地方农业院校开展创业教育, 必须在如何贯彻办学理念上下功夫, 把创业教育作为大学文化的重点来抓, 通过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等活动, 将创业教育的理念外化为师生员工的行为;坚持面向基层、服务“三农”的办学思想, 让学生知道扎根基层是农业创业型人才实现自身价值的必由之路。
2. 师资队伍力量薄弱。
目前高校普遍存在教师缺乏创业经历和农村体验, 很难做到理论联系实践, 难免陷入纸上谈兵的尴尬局面。采取“放出去, 请进来”的方式, 是解决创业教育师资薄弱的有效措施:一是为在职教师提供下农村扶贫支教、和农业企业合作科研、到基层挂职锻炼的机会, 提高教师自身的创业素质;二是聘请农民企业家、农业科技管理服务与推广人员等担任兼职教师。
3. 资金和基地是制约瓶颈。
地方农业高校普遍存在办学资金紧张、没有稳定的创业教育基地和场所的现象, 这直接影响创业教育的实施和成效。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有:一是加大经费投入, 建立稳定的基地和场所;二是将专业实践基地创业教育基地统筹建设, 资源共享;三是和地方政府、农业企业合作, 共建校外创业教育实践基地。
(作者刘强系湖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教授, 刘浩源系该校教学评估中心主任、副教授, 湖南长沙410128)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创业教育在中国[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2]木志荣.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探讨[J].高等教育研究, 2006 (01) .
【农业人才农业科技】推荐阅读:
卓越农业人才06-24
农业科技人才论文06-14
农村农业科技人才08-23
农业人才培养06-17
农业会计人才教育07-22
农业科技创新与人才论文09-18
农业信息人才培养策略10-05
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对策建议论文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