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人才培养策略

2024-10-05

农业信息人才培养策略(通用12篇)

农业信息人才培养策略 篇1

1 创新型农业信息化人才是新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条件

进入21世纪, 我国传统农业正在加快向现代农业转型, 以计算机技术为载体的信息农业、智能农业、都市型农业日趋成熟, 智慧农业成为现代农业未来发展的趋势。加快推进农业信息化, 将有利于建设现代农业, 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 提高现代科学技术在农村的普及和推广应用水平, 对促进农村经济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十二五”期间, 北京郊区新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蓬勃开展, 展现快速发展势头。作为北京地区唯一的市属农科院校, 北京农学院不仅具备浓厚的传统学科的科研氛围, 而且拥有一批优秀的计算机专业教师和学生, 这为农业信息化的实现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将传统农业与现代计算机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势必成为推动科学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力量;而具有农业背景的计算机专业科技创新型人才, 不仅是地方农业新科技致富的带头人, 也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主力军。

2 加强学生在科研创新实践的能力培养

目前北京农学院计算机信息与工程学院计算机专业有嵌入式和网络2个培养方向, 本课题主要以嵌入式方向为例, 探讨学生在科研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

2.1 专业课程实践教学突出农业应用

计算机专业嵌入式方向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繁多, 但是如何突出农业应用, 发挥服务农业的功能, 让学生明白所学知识与现代农业之间的关系和具体应用却是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如在嵌入式程序设计课程实践教学中, 教师可提供一些农业类信息系统实现或者农业专家系统开发等题目, 学生以系统开发为主线, 依照模块化程序设计思想, 最终完成农业信息化小课题;嵌入式底层硬件课程实践教学部分, 任课教师则提供一些农业测控系统实现的题目, 以系统仿真为基础, 着重掌握测控技术的农业化, 在此教学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农业领域问题的能力, 也使学生对科研创新实践的主体有更感性的认识[1]。

2.2 实施层次化实验实践教学模式

如何通过课程实验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始终是关注点。传统的课程实践教学层次进度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信息的变化,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也会时刻追踪最新的专业前沿知识, 课程设计实践教学内容也随之调整。目前, 计算机专业嵌入式方向实验室选用UP-Magic6410嵌入式实验开发平台, 着重培养学生在该平台下进行嵌入式Linux程序开发的相关环境搭建与软件设计方法的能力。针对各模块以及嵌入式系统的应用背景, 按照由浅入深, 不同课程层次对应不同实验项目等原则, 分别组织设计了嵌入式导论的基础性实验、嵌入式程序设计基础的实操性实验、设计嵌入式高级编程的提高性实验3个层次的实验, 循序渐进, 逐步提高, 以满足不同阶段的实验和实践需求, 其中基础性实验多以理论验证为主, 在于学习方法;综合性实验和提高性实验则多以应用为主, 在于提高能力。3个层次的实验教学内容, 提高了学生动手能力, 为进一步的实践开发和毕业设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3 通过综合性实验教学, 培养巩固学生创新能力

在设计综合课程等综合性实验时, 依托教师实际的科研或工程项目, 在强调基础性知识掌握的同时, 鼓励学生创新的综合设计。教师在实验课程实施时, 可以按照模块化将综合实验分解, 综合实验的内容强调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工程概念, 体现从基本动手能力、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和规范撰写实验报告的能力过渡到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 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合实验内容的选定可以采取2种办法:学生自主选择课程设计题目或者在教师给定的题目中选择, 充分给学生自主权, 满足不同程度学生的学习需要, 组织上按照“自由组合、自主选题”的原则, 从较简单的嵌入式基础应用电路开始, 要求每组学生完成数个难度递增的嵌入式程序开发设计、编程与调试, 并写出详细总结报告[2]。在制作训练过程中, 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案和技术, 锻炼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完成学生由单元设计向系统设计的过渡, 并通过系统的实验实践训练, 使学生掌握独立设计并实现较完整的嵌入式系统能力, 为进行今后的科研创新活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尝试, 鼓励学生在实践之前先查阅相关文献资料, 提出和发现问题所在, 有的放矢地思考问题、寻求答案, 教师与学生可以以座谈的形式交流沟通, 创造条件让学生多动手、多动脑,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积极学习。

2.4 鼓励学生参与各类科研项目

目前学生参与的科研项目包括北京市大学生科研计划和教师的课题项目, 通过具体的项目实践来锻炼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近年来, 北京市加大了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开展的力度, 鼓励学生参与科研创新活动。笔者指导的学生参与了北京市大学生科研计划, 利用嵌入式平台, 对温室环境等参数检测, 进而实现温室大棚智能化控制, 学生在该课题中, 运用所学理论知识, 系统的完成了整个项目, 获得了北京市大学生科研计划成果二等奖,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 毕业的学生在担任京郊村官期间, 将课题成果应用于所服务的村镇,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实践证明, 鼓励学生参与课外科技活动, 将会拓宽学生的知识体系, 并学以致用, 对进一步提高学习兴趣以及培养合作精神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计算机信息与工程学院实行导师制指导学生, 学生在参与教师的家禽食品安全追溯系统的嵌入式系统应用课题项目的过程中, 指导教师负责学生在整个科研期间从理论到具体操作的各个环节的指导工作, 同学以兴趣小组的形式, 直接参与到前沿课题和项目中去, 将食品安全追溯系统按照生产链的6个环节分解成若干子题目, 交由各兴趣小组, 模拟项目的形式实践开发, 真正做到“在学中做, 在做中学”, 以务实的项目培养学生的实践科研能力。

3 鼓励措施

3.1 建立学生激励制度

制定切实可行的评估体系, 细化考核层次, 建立完善的激励制度[4]。如为了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 将科研训练、社会实践的考核纳入学生综合测评, 对在科研创新中完成的学时和理论知识经过笔试考试和综合答辩后, 给予相应的学分。今后可以考虑将学生公开发表的论文、著作、发明、科技开发等创新成果或者在创新教学活动中进行的新知识学习与培训用学分进行考核, 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 鼓励学生参与创新型教学活动, 营造多创新、创好新的良好氛围。

3.2 建立健全工作量考核机制

目前, 绝大多数高校对教师的考核主要包括教学工作量和科研成果, 年轻教师主要以教学工作量为考核指标, 指导创新活动的教师往往以年轻教师居多,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开放性实验、学科竞赛均以尽义务形式无偿加班, 这就使得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有所顾虑, 担心自身的教学工作量是否能够保质保量的完成, 因此建立指导教师的鼓励体系尤为重要[5]。如果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开放性实验、学科竞赛、科学研究、社会实践等实践性教学工作时能将其计算为教学工作量, 当学生的成果取得科学发明、申报专利、论文获奖或获学科竞赛奖等也给予指导教师计算相应的教学工作量, 这样将会极大地提高教师对承担实践性教学工作积极性, 促进学生创新实践活动的更好发展。

3.3 立足于京郊, 服务于京郊

本着“立足于京郊, 服务于京郊”的办学宗旨, 加强和北京地区的农产品企业实习实践教学和技术合作。北京农学院校的实践教学基地基本在京郊地区, 以这些实习实践基地为依托, 为其所在周边地区提供科技服务和技术人员培训, 也确保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有所做、有所依、有所为, 真正做到立足于京郊, 服务于京郊。

自2008年笔者指导北京市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以来, 坚持“课题出发, 落实应用”的路线, 依托京郊门头沟区龙泉务农业基地, 由计算机信息与工程学院5名三年级的学生开发了一套温室智能控制系统, 在门头沟农业生态园和校内温室试点运行, 该项目的完成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京郊温室自动化智能控制的难题,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广阔的发展前景;计算机信息与工程学院学生开发的家禽食品安全追溯系统以及嵌入式环境监测系统, 在密云县某家禽养殖合作社已经启动运行, 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并达成了长期合作的意向。

在教学中大力开展与京郊农产品企业的合作, 切实为京郊农业信息化服务, 一方面使得这些农产品用人单位在与学校合作办学和技术合作的过程中也为自己培养了急需的技术人才;另一方面学生在实践农业信息化工程项目中综合能力得到极大的提升, 知识面得到极大的拓展, 避免出现“懂农业不懂信息化, 懂信息化不懂农业”的农业信息化人才培养的尴尬局面。

4 结语

“培养创新型农业科技人才, 服务京郊农业”是农林院校计算机专业农业信息化人才培养的目标。要不断拓展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路和途径, 积极解决问题, 应对现代农业对高素质、高水平的创新型科技人才的要求, 切实提高“三农”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应有的贡献。

摘要:根据日常科研项目, 结合指导学生开展科研创新实践的实际情况, 就如何通过科技创新活动, 在实践中注重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乃至服务“三农”的综合能力, 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创新型农业信息化科技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现代农业,创新型农业信息化,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张国梁, 朱泓.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与机制[J].中国大学教学, 2003 (6) :11-12.

[2]李兵宽, 李国涛.加强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青年研究, 2003 (10) :80-82.

[3]饶碧玉, 彭尔瑞, 龚爱民.试论高等农业院校工科人才培养[J].云南教育研究, 1999 (2) :18-20.

[4]柯炳生.新时期高等农业院校面临的机遇、挑战与对策[J].中国高等教育, 2009 (7) :4-6, 18.

[5]容昶, 赵向阳, 蔡惠萍.实验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探析[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4, 23 (1) :12-14, 22.

农业信息人才培养策略 篇2

关键词:农业信息化专业硕士:CIPP;层次分析法;指标体系

1 研究现状与问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化已成为当今时代的重要特征,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向。

农、林业既是重要的公益事业,又是重要的基础产业,加快信息化建设与技术创新已成为当务之急。

专业硕士是既具有理论知识,又具备实践经验的复合型人才,但在我国起步尚晚,培养体系还不完善。

其中农业信息化专业硕士集农业基础知识与计算机技术于一身,其培养方式的再研究、再完善,对我国农林业与信息技术复合型人才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国外较少研究农业与信息技术复合型专业研究生培养状况,而国内很多专家学者对农业信息化人才的培养进行了研究。

早在,山西农业大学的杨国强就对农业信息化与农业信息技术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大力推进农业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的改进建议。

在农业信息化专业硕士的培养研究中,理论研究比较多见,湖南农业大学的张红燕从农业信息化技术专业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人手,分析了该专业研究生培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该专业研究生培养教育质量的途径。

陈爱斌与刘艳()则从课程体系角度对全日制农业信息化专业进行探究,以促进我国农业信息化专业硕士教育的不断发展。

王坤等()从实践角度创新性地提出农业信息化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将“研”融人人才培养及学科建设的全过程。

从以上研究中可以看出,农业信息化专业硕士的培养研究多是从理论角度进行的,实证方面的研究显得薄弱。

我们从实证研究的角度,采用CIPP评价模式建立了指标体系,并通过量化的方式,对农业信息化专业硕士培养的满意度进行调研,探究我国农业信息化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教学方法、专业实践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建议。

2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2.1 基于CIPP模式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CIPP评价模式最基本的观点是:“评价最重要的目的不在证明,而是改进。”斯塔弗宾认为,教育活动中所需的评价应该是广义的,不应仅仅局限于确定目标是否达成,还应有助于方案的管理和改进,评价的过程是为决策者提供信息服务的过程。

CIPP评价模式包括4种评价要素,分别为背景评价( context evaluation)、输入评价(input evaluation)、过程评价(processevaluation)和结果评价(product evaluation),4种要素的首个英文字母构成了CIPP。

因为CIPP评价模式在教育改革中具有良好的决策性、发展性和整合性,我们基于CIPP评价模式建立了由培养背景、培养输入、培养过程、培养结果4个子系统构成的农业信息化专业硕士培养评价指标体系。

具体的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如表1所示。

2.2 指标权重确定

层次分析法模拟人在决策思维过程中的3个基本特征(即分解、判断和综合)对复杂的问题进行分层次的`、拟定量的、规范化的处理,并且整个处理过程加入统计检验,把一个复杂系统对象表示为一个有序的阶梯层次的结构模型,并用数值的形式进行表达和处理。

层次分析法的主要步骤为。

(1)建立判断矩阵。

根据l―9及其倒数的标度表,将因素的相对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构建判断矩阵。

我们一共咨询了10位与农业信息化相关的专家老师,填写了分数,针对打分差距较大的项目,重新咨询了专家,在专家修改分数的基础上,得出较为科学合理的重要程度判断表,构建了权重判断矩阵,并根据打分结果计算最大特征根及特征向量,归一化后得出的特征向量为W=[W1 W2 W3 W4]=[0.083 0.178 0.408 0.331],即为各项一级指标的权重。

(2)一致性检验。

一致性检验为检测各元素之间重要度的协调性,避免出现“A比B重要,B比C重要,而C又比A重要”的矛盾情况出现。

判断标准为:N阶判断矩阵当最大特征根λmax大于N时,判断矩阵不具有完全一致性(一致性指标CI不等于零)。

当CR小于0.1时,矩阵不一致性程度在容许范围内,可以接受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可用其归一化特征向量作为权向量。

如果CR大于0.1,则需要重新构造对比矩阵,对矩阵进行调整,直至一致性达标。

该判断矩阵最大特征根λax=4.181稍大于n-4,该矩阵不具有完全一致性。

但CF-0.0603.经查表, 一致性检验通过,计算结果具有可信度。

我们用同样的方法计算B1―B4,得出CI均小于0.1,计算结果具有可信度。

(3)农业信息化专业硕士培养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确定。

我们经过一致性检验,确定指标体系建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得到一级指标权重分布,并归一化为:

A=[0.083, 0.178, 0.408, 0.331]

同理,得到二级指标权重,并归一化为:

培养背景B1=[0.122,0.230,0.648];培养基础B2=[0.539,0.164,0.297]

培养过程B3=[0.230,0.648,0.122];培养结果B4=[0.539,0.164,0.297]

最终确定指标体系的权重分配,结果见表2。

3 满意度调研

小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策略 篇3

关键词小学教学信息素养学科整合

信息时代的到来给人类社会的进步带来了难以估量的推动力,同时对社会成员的信息素养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信息素养作为人的终身素质,它的培养是一个巨大的工程,要经历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要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认识在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像培养学生读、写、算一样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逐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一、通过《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应改变以往计算机课程中以教师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为采用基于项目和网络的这一新型的学习模式,提倡研究性学习、协作性学习以及自主性学习。学生不仅深刻地理解课程中相应的概念、原理,建立良好的知识结构,而且还可以使学生通过自主地认知活动,在教师的帮助下,掌握诸如信息获取、检索、筛选、加工、表达、交流等信息素养。

信息技术技能的形成必须通过实践活动,需要反复、经常地练习、巩固。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以学生的操作、训练为主,教师讲解与学生练习的时间比例要控制好。除了课堂学习外,还应该充分利用其它时间和形式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形成技能。如利用课外活动、双休日等开放计算机机房,增加学生练习时间。另外,信息的存在形式是多样性的,图书、报刊、电影、广播、电视等都能传递信息,学生的实践活动不一定就是上机。教师有时也可以布置一些主题,让学生利用其它途径收集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完成相应的主题小报或电子幻灯作品,这也能达到提高学生收集、处理信息能力的效果。

二、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在小学阶段,信息素养教育可以渗透到各科教学中或以综合课的形式开设,可结合语文、数学、社会、音乐、美术等学科的教学,以欣赏作品、制作作品、游戏等方式让学生通过活动,进行电脑操作实践,了解信息技术重要性和基本功能,对计算机产生好感,进而掌握一些简单的操作技能。同时,又可在计算机网络中学到其它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科学探索精神。

1.利用信息技术,师生共同构建主动的、多元的学习环境。新课程把学生学习中发挥主动权放到了首要位置。其实,运用信息技术,构建多媒体网络环境更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学生有兴趣地收集、整理电子化的资料过程中,学生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得到了提升。教师事先将自己掌握的材料制作成课件、网页,从某种意义上已经成为学生搜集、筛选、整合学习材料的代劳者。这样,学生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得不到培养。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适时让学生在网络世界中畅游,寻找素材,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提高“游泳”的技术。

在《埃及的金字塔》这一课,教师设计了专题框架:“外形作用”“胡夫金字塔”“科学建造”“金字塔之谜”和“美丽赞歌”这些主栏目,然后发动学生自主地寻找有关材料。学生兴趣浓厚,有的找到了金字塔建筑历程的动态课件,有的找到了关于金字塔之谜的神秘传说,有的找到了胡夫金字塔的图片资料。每个学生把搜集到的图片、文字等资料经过处理放在相应的栏目中,完成自己的作品。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提升7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学习—动手实践—学习—动手实践……既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又提高了学习其他知识的效率。

2.利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选择具有研究价值的探究主题。多媒体网络中丰富生动的学习资源,友好的人机界面,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己动手查找资料,分析归纳并得出结论,有利于实现因材施教的个别化教育,及时反馈信息,调控学习进程,促进探究性学习。

3.利用信息技术,全面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成果展示可以说是学生信息素养的集中体现。根据学习实际,合理要求学生使用成果展示方式。以学生的电子作品为主。如用word制成电子作业,powerpoint演示文稿,forntpage和dreamweaver制作的网页等数字化的作品。让这些作品成为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时间有限,还可以以小组形式,选择“小老师”等办法来相互帮助,共同进步。如果学生信息技术的水平较低,我们还可以用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方式引导他们展示学习的成果。

农业信息人才培养策略 篇4

关键词:农业科技,信息网络,发展策略

从工业化社会走向信息化社会, 从农业现代化走向农业信息化, 是人类社会进步和农业发展的里程碑。发达国家正在力图保持当代农业信息科学技术的领先地位, 发展中国家也力图在若干重要领域占领农业信息科学技术的前沿, 中国已经意识到农业信息化对于中国的发展是一次历史的机遇。本研究阐述了当前我国农业科技信息网络体系的发展现状, 提出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农业科技信息网络系统, 明确发展的目标和内容, 为加快福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信息化平台。

1 农业科技信息网络系统的发展概述

1.1 农业科技信息系统建设的项目背景

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中, 充分发挥信息的先导作用, 我国人口众多, 幅员辽阔, 资源禀赋千差万别, 再加上历史和现行政策诸多方面的原因, 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极为不平衡。大致来说, 沿海发达地区、中部农耕地区、西部山区、北部牧区等各农村地域的发展是很不一样的;大中城市周边、交通干线沿线、平原地区、山区等各种经济区位上的农村也不一样;汉族地区、各少数民族地区的情况也很大不一样。比如苏南、苏中、苏北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自南由中而北逐步走低。南北差距很大、梯度之间层次明显, 是江苏农村经济发展的鲜明特征。而在人口资源方面却是与经济的发展规模、发展水平由南向北递减相反, 苏南、苏中、苏北人口资源区域特征却是由南向北递增。总体上看, 苏南农村非农产业迅猛发展, 已经成为农村经济的主体, 农业在整个农村经济中的份额越来越小, 但是农业现代化水平较高。苏中农村非农产业有了较快发展, 农业在整个农村经济中还具有一定的份额, 农业发展水平较高。苏北农业在整个农村经济中还占有较大的份额, 非农产业亟待进一步发展。

1.2 当前我国农业科技信息网络系统的发展趋势

信息技术在我国农业领域的应用虽起步较晚, 但发展很快。比前几年, 当前的中国各大重点农村区域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 不管是基础设施建设还是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都在不断的提高。近年来, 农村人民在国家相关部门的扶持下新建了许多的水利工程, 解决了许多村民的吃水问题;同时, 投入资金发展特点作物种植, 且收效明显;再则, 养殖业在当前的农村区域发展前景也十分可观, 很多地区都在政府的带领下形成规模化养殖, 从而更好的应对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除此之外还存在很多其他的收入来源, 比如说养羊、养牛、种植魔芋、种植土豆等等, 我相信这些产业要是得到相关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一定可以为各大农村区域的经济发展做出很大的贡献的。其中包括苏州、无锡、常州、南京、镇江五市, 其农村发展水平领全国省之先, 在全国都是著名的发达农村区域地区。它们的特点是非农产业成为农村经济的主体, 农业的份额愈来愈小, 发展不仅依靠农业的发展, 更多的依靠非农产业的推动, 不仅依靠农村资源效能的发挥, 更多地是引进农村以外的资本、技术的输入, 不仅依靠本地资本、技术、劳动力, 而且更多的引进外地、外国的资本、技术和劳动力。

2 农业科技信息网络系统发展的策略

2.1 农业科技系统建设内容

在发达国家, 一直在致力于把信息化自动控制技术应用于农作物的耕种、施肥、灌溉、防治病虫害、收获的全过程, 畜禽水产品等饲养全过程、农产品加工、储藏上, 而我国的农业科技信息网建设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农业科学院内部局域网络体系;二是农业科技信息网网站。目前农业耕地总面积数, 剔除退耕还林、公路占地、市场开发占地已经不足, 比较平整的土地减少。同时, 农村的水利、电力、道路、就医、文化教育等基础设施都有待进一步加强。长期以来, 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城市发展很快, 农村发展滞后。其原因就是农村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远低于城镇, 资金不足, 人才稀缺, 政府不重视, 导致基础设施严重匮乏, 交通邮电、农田水利、供水供电、商业服务、园林绿化、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等生产服务设施和生活服务设施, 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所以这些方面的薄弱导致了农村发展缓慢、人民生活质量落后、农村经济发展不起来、农村硬件设施欠缺等各种现状。因此, 基础设施建设问题也是阻碍农村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

2.2 农业科技系统建设的总体布局及总体规模

总体布局是:三个结合、两个联动。"三个结合"就是:网络咨询解答与网站科技信息发布相结合, 电话咨询视频诊断与现场服务相结合, 专职工作人员与专家顾问相结合。"两个联动"就是:农业科技网络信息平台、科技服务热线与各专业技术部门联动、市镇联动。针对土地问题首先要规范农村土地征用和补偿程序, 实行阳光操作, 强化措施, 妥善安置被征地农民, 完善征地补偿配套办法, 制订科学合理的征用补偿标准, 还要加强农村土地征用和土地补偿资金的监管, 从严查处违法占地和侵害农民利益的案件。针对人才流失问题就要充分认识农村实用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坚持把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人才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不断探索和完善政策体系, 建立健全工作机制, 狠抓农村实用人才工作的落实。至于基础建设问题, 首先, 财政性建设资金要向农村倾斜, 发挥城市的带动效应, 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其次, 要重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 还要充分发挥农民和社会各方面的作用, 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 引导他们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3 结语

总的来说, 农业科技信息网络系统建设与实际需求紧密结合, 具有安全性、实用性、高集成性等特点。因此, 只有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建立我国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系统, 才能推广我国农业科学技术和成果, 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参考文献

[1]黄振文.农业信息系统的构建[J].农业图书情报周刊, 2008, (10) :5-7.

农业信息人才培养策略 篇5

4.1.1提高农业科技人员对英语学习的意识。当前存在部分农业人员对英语于农业国际化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的现象,我国要加强对农业国际化发展要求的宣传,尽可能地创造英语学习的环境,建立相关的激励机制,鼓励农业科技人才有意识地自主学习英语,借助英语运用能力的提升,对农业国际合作深入开展和个人职业发展均有积极意义。4.1.2农业管理部门借助“外引内联”来整合资源。大多数农业相关的机构或企业在英语培训的设施与师资方面有所欠缺,基于此,一些与农业相关的单位或企业,可以借助我国各高等院校、培训机构的设备与师资,推行联合办学的模式,直接对农业科技人员进行专业英语培训,比如,举办短期的英语集训、英语网络课程等。此外,选拔业务能力强、责任心强的技术人员参加农业发展的国际性会议、出国考察等,尽可能地为农业科技人员提供英语的实践机会。4.1.3建立多渠道英语培训的资金机制。我国应当加大农业科技人员相关英语培训的资金投入,建立多渠道的英语培训的资金机制,以政府的财政出资为引导,吸纳企业、社会机构等赞助,设立农业科技人才的英语培训基金,保证农业国际化发展的人才储备所需要的经费。

4.2秉持英语培训的多样性与针对性原则

对农业科技人员开展的英语培训内容要秉持针对性与多样性的原则,运用基本技能性的阅读、重点夯实英语听说能力的培训模式,兼具专业性与实用性。在英语的基本功扎实的基础上,还需加入与农业相关的实际工作所需要的课程,比如,国际贸易英语、相关农业科技的英语翻译课程等。农业科技人员学习英语的根本目的是交流与文献查阅,英语培训应侧重于听说与阅读,培训的内容同时代的发展相适应,语言与文化是有机的整体,与文化相背离的语言交流是盲目的,语言依附于文化,文化负载于语言,基于此,英语教学中必不可少的要导入文化因素。“在语言学习中,文化并不是排在口语、听力、阅读和写作教学之后可有可无的第五种技能,从开始学习外语的第一天起,文化就始终渗透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文化知识的匮乏常会制约语言能力的发挥,不利于顺畅的交流。此外,鼓励农业科技人员自学、参加函授等,实现英语培训的多样化发展。

4.3加强高校教育对涉农专业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

培养在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过程中,除了对农业科技人员进行工作中的英语再教育,还要加强高等院校学生的英语能力培养,高等院校是我国培养农业科技人才的重要单位,要不断改革与创新涉农专业学生的英语教育,重点培养英语的作用能力。

综上所述,在国际交流与合作背景下,兼具农业科学技术与英语运用能力的综合型人才,对提升我国农业的核心竞争力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农业的国际化发展趋势愈加明显,农业科技人员要时俱进,注重自身业务能力与英语能力的提升,使得在国际性的交流与合作中应对自如。我国的农业发展势必继续推行“走出去”与“引进来”策略,不断提高我国农业技术人员的科研水平与技术含量,加强英语培训的开展,以保有强劲的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吕立才,庄丽娟.中国农业国际合作的成就、问题及对策[J].科技管理研究,31(9):37-40.

[2]赵其波,胡跃高.中国农业国际合作发展战略[J].世界农业,(6):178-184.

[3]杨庆先,漆雁斌,王燕.对农业科技人才开发的几点思考[J].科技与经济,,18(4):52-53.

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培养策略 篇6

一、要进一步完善信息技术培训规划

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工作涉及面广、人数多、任务重。为此,各部门应根据本地区的教师信息化水平,进一步完善地方信息技术能力培训的有关制度,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办法和细则,通过制定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长期计划,建立适合本地区的多层级培训体系和相应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尤其要对广大教师,特别是年龄大、职称高、积极性不足的教师的培训成果要及时进行转化和奖励,形成一套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管理体系,使培训真正成为教学实践的助手。

二、要选择和确定切实可行的培训内容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应以培养教师在教学中创造性地利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为主要目的,建立适合各地区实际情况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目标、内容和方案。当前,大部分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往往偏重于使用计算机及其软件基本技能的培养,还不能真正将信息技术与教学理论结合起来应用到日常学科的教学中。因此,培训内容的设置应该坚持技术实践与理念内化的一致,即在一定的技术实践下,强调教育理论与信息化背景下教学设计理念的相互渗透。

此外,由于教师在年龄、文化水平、学科性质、地域特征等方面的差异,使得他们在信息素养水平上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在培训内容的设置上应该有所区别,有所侧重。如对教育理论扎实、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应该多讲一些实用的教育技术和教学工具的使用,多讲一些技术与理论相互融合的新方法。而对于新入职的教师,则应该适当加大教育理论的培训力度。

三、要拓展培训途径和方式

培训途径如集中培训、短期讲座、专家讲学、组织教师观摩、开展课题研究等等,如果组织得力,都是加速提高教师队伍信息素养的有效途径。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工作,应遵循不同层次拥有不同培训方式的原则,有的放矢地进行培训,提高培训的效率。如,首先,重点对那些具备较高信息技术水平且具有创新精神的骨干教师进行培训,这些教师往往既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又有较强的教学设计能力,他们接受培训后很快就能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学科教学中去,在教学中起到示范作用;其次,对一般教师进行信息技术的普及性培训,使他们能够树立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改革的观念,在掌握信息化工具使用技巧的基础上初步具备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进行整合的能力,并在骨干教师的指导下得到进一步发展。

四、要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

每一次培训的开始都是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的一个新起点。科学合理的评价是提高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实效的有效方法。因此,要根据实际情况多方面考虑,建立适合本地区教师的合理评价指标体系,对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情况作出客观、合理的评价。对教师教育技术的评价应确保能从不同层面对教师的培训情况、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情况以及科研情况等方面进行全方位评价,让培训内容贯彻到每位教师的长期教学中,切实改变以前那种“培训完了就了事”的错误做法。通过科学有效的评价,真正实现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如,将教师教学能力水平测试等作为教师年度考核和职称晋升的依据,全面客观地分析和记录教师的教学能力、理论水平、技术等级、科研水平等。

五、加强培训后的持续跟踪服务

大多数培训没有体现教师的学习特征和工作的实践性,在培训的组织和安排上忽视了培训的渐进性和持续性,没有形成持续的跟踪服务和技术支持服务。在培训结束后,为受训教师提供持续的跟踪服务和技术支持,能够使教师在教学应用过程中,随时解决遇到的问题,为教师信息素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水平的提高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会通过某一种培训方式达到最终目的,在培训过程中,培训的组织者要在先期调查的基础上制定出适合受训者的最佳综合培训方案,达到培训的最佳效果。转变培训观念,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结合教师的工作重点,从教师的发展需求出发,以有针对性的课程内容、多样化的培养模式和组织形式,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切实增强培训效果,促进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

农业信息人才培养策略 篇7

关键词:农业信息,网络建设,发展策略

农业信息化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收集、开发、利用农业信息资源, 为农业产供销及相关的管理、服务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 以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力和经营管理效率[1]。农业信息化已成为现代农业重要的标志之一, 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和关键。农业信息网络作为以计算机及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信息技术是实现高产、高效、优质农业的重要纽带。其建设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现代农业的发展, 推进农业信息化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紧迫任务[2]。农业信息网络的建设是农业信息及时准确发布及传播的利器, 它整合了农作物新品种信息、农业自然资源信息、农业生态信息、农业生产管理信息、农产品市场信息等农业信息, 通过互联网简便快捷地传达到使用者手中, 达到了为农业生产服务的目的。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是黑龙江省规模最大的综合类农业科研机构。育成农作物品种的应用面积占全省农作物种植面积的70%以上, 获得的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占全省农业类重大奖项的85%以上, 其丰富巨大的农业信息资源的储备量是黑龙江省农业信息网络建设的基础, 对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进行农业信息网络建设, 将有效地为全省农业提供信息支撑, 在黑龙江省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起关键作用, 对促进黑龙江省农业科研快速发展及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1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信息网络建设特点及存在问题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网络建设是以自有服务器及域名 (www.haas.cn) 为平台, 通过对农业信息采集、加工、存储, 将信息技术与传统农业相结合, 构建了集信息网络化、管理科学化, 资源丰富、服务功能完善、信息资源共享的服务体系, 为农业科技创新和农村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及促进农业产业化生产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1.1 农业信息网络体系建设成效显著

1.1.1 健全的农业咨询体系

将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直属的分布在不同生态类型区的30个分院 (研究所) , 集中整合在网络体系中, 使用者足不出户便可查询到所在生态区的农业相关信息、专家咨询服务信息及农业生产、管理、经营等信息。最大化地满足不同使用者的需求。

1.1.2 建立农业科技数据库

通过资源的采集、交换、更新, 合作建立10个科技全文数据库 (CNKI全文期刊数据库、Science direct全文数据库、Proguest全文数据库、CAB文摘数据库、电子图书、农业自然资源数据库、品种数据库、科研成果数据库、国家科技数字图书馆、外文回溯期刊全文数据库) , 及时准确地提供农业科研的前沿研究成果及论文, 使农业科研工作者掌握最新的农业科技动态及时讯。

1.1.3 以网站为载体构建开放媒介

建立自主服务器平台, 构建农业开放媒介, 实现农业信息的文本形态与多媒体形态、用户上传与下载、免费信息与有偿服务等不同形式的服务功能, 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最大限度地整合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信息、农产品供求信息、农业气象信息、农业科技成果通报等多个方面, 不仅有大量的文献资料, 而且有丰富的音频、视频等多媒体信息用于普及农业科普知识。利用开放的网络媒介, 随时、随地及时快捷地获取我国及黑龙江省的网上农业信息资源。

1.2 存在问题

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要依托农业信息化。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的农业信息网络体系必须具有时效性、开放性、多功能性的特点, 这样才能更快捷地将农业信息传递到使用者手中。目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网络建设仍存在很多问题, 亟待解决。

1.2.1 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软硬件设施落后、陈旧、存储量小等使信息的收集、制作、存储及发布受到很大限制, 不能将大量的信息资源整合到网络中供使用者利用。目前的服务器容量仅为3 TB左右 (包含全文数据库在内) , 制约了农业信息的大量存贮。随着网络用户的增加, 用户由原来的200多增加到现在的1 000左右, 目前使用的百兆光纤已不能满足农业网络用户的需求。

1.2.2 主导地位不明显

农业信息网络建设是一个综合多部门、多学科的系统工程, 仅仅依靠单一部门去发展是很困难的, 需要政府机构、农业管理部门、农业科研机构等的支持才能保证网络信息的及时性、真实性、可靠性。目前,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网络信息建设仅仅依靠本院自身的条件发展, 已明显不能满足黑龙江省的农业信息需求。

1.2.3 农业信息规模种类单一

目前,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建立的农业科技数据库尚能满足农业科研的需求, 但在农产品供求信息、农业气象信息、市场行情信息等方面明显滞后, 显现出规模种类单一的问题。

1.2.4 农业信息网络利用率低

我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75%, 农村经济对在国民经济的贡献份额已达60%。然而据CNNIC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 我国农、林、牧、渔等行业的互联网络用户数仅占用户总数的2.3%[2]。因此, 加大农业信息网络的直接受益者——农业从业人员的信息化知识培训, 提高农民信息意识, 将是提高网络利用率的直接手段。

2 信息网络建设的发展探讨

农业信息网络是关系到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农业信息网络建设必须进行统一规划协调, 力争在农业科研成果与推广应用、农业信息的收集与传播、农业教育培训与帮扶等方面起到桥梁和辅助作用。

2.1 科学规划, 加强统筹力度

根据黑龙江省农业生产现状和农业需求, 整合农业信息资源, 确定以点带面的辐射形式, 合理布局, 科学规划统筹, 统一对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所属的各生态区域的科研院所的农业信息进行定期处理及优化, 使信息具有及时性、完整性及可利用性, 并对农业信息资源进行合理布局和优化配置[3]。

2.2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信息服务网络建设

随着农民素质的提高, 对农业新知识、新技术的需求量在逐年加大, 农民对计算机及网络的使用率也在逐年提高。因此, 作为黑龙江省农业龙头科研机构, 就要求农业信息系统要加大加强, 使用率必然增加。这就要求主管部门加大对农业信息基础设施的投入, 提高农业信息基础设施的科技含量和使用效率。农业数据库开发要走合作开发之路, 并抓特色文献数据库建设[4]。同时, 也要建立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的信息发布窗口, 使信息及时完整地输送到农民手中。

2.3 强化远程教育培训, 加大培训平台作用

作为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的网络窗口, 不但要为全院科技人员服务, 也要搭建科技支农的网络平台, 强化远程教育培训, 提高农民信息化意识, 使农民足不出户地了解到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最新的科研成果及科技动态, 就应加强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在农业培训中的作用, 建立开放性的网络平台, 提高农业服务效率, 以达到快速推动农业发展的目的。

2.4 推进农业信息链条化, 为“三农保驾护航”

加强农业综合信息的搜集整理工作, 利用网络平台调整种植结构, 使农民及时掌握农产品的产、供、销模式, 防止盲目生产造成的农产品积压和销售不畅。通过构建专有的供销信息库, 实时更新供求信息, 保证有供有销。为农业科研、农业经济、农业生产、农产品市场等问题提供横向的、纵向的、集群的及开放的信息资源服务[5]。

3 结论

农业信息网络的建设关系到现代化农业的发展进程, 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互联技术可为农业信息化提供技术支撑, 并带动整个农业信息化的发展。目前,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网络已具备了一定规模和自主特色, 其中农业工程研究设计、计算机网络中心、编辑出版中心、文献资源部、传媒中心等机构已全面面向“三农”服务, 在农业咨询规划、农业信息采集制作和远程教育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 诸如信息容量小, 规模种类单一, 利用率低等, 应加大经费投入和开发力度, 建立合理激励机制, 大胆创新, 通过院所的分工协作, 实现农业科技信息的共享目标, 构建具有数字化、网络化的高质量信息管理平台, 实现农业信息网络化平台“一站式”服务体系[6]。

参考文献

[1]宫丽宁.农业网络信息建设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农业网络信息, 2009 (8) :51-52.

[2]杜旭林, 朱勤, 温怀玉.新农村信息化现状与发展对策[J].农村经济, 2009 (8) :95-98.

[3]王志诚, 孙进先, 刘延忠.我国农业信息工程建设现状与发展探讨[J].山东农业科学, 2009 (11) :122-124.

[4]李云祥, 韦志扬, 陆宇明, 等.数字化农业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实践与展望[J].广西农业科学, 2009, 40 (2) :1623-1626.

[5]韦志扬, 梁贤, 张进忠.广西农业信息服务方式现状分析[J].广西农业科学, 2006, 37 (5) :617-621.

应用型农业科技英语人才培养策略 篇8

1应用型农业科技英语人才的社会需求

1.1国家现代化农业发展的要求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是“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经达到52%,农业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52%,但远低于发达国家70%~ 80%的水平,尤其是在种业和农业机械,我国的技术还落后于发达国家。需要向发达国家学习借鉴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理念。据调查, 目前在中国从事农业产业的政府官员和公司经理中只有2%的人员可以使用英语与外界进行有效的交流、英语的使用已经成为技术交流和建立国际合作伙伴等项目工作中的最大障碍。因此,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实现迫切需要培养出应用型农业科技英语人才做智力保障,正如前任农业部部长孙政才所强调的,农业现代化的实现一定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农和人才强农战略,加强农业人才特别是农业高层次人才培养,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培养有国际化视野的农业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加快推进农业科技进步。

1.2向农业强省转变使垦区实现现代化大农业发展的要求

契合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对现代化农业发展提出的目标和要求,黑龙江省绘出了“十二五” 发展的宏伟蓝图,力争在全国率先建成现代化大农业。其中有2个目标要实现:一是以装备世界一流的大机械为标志,主要农作物实现全程机械化和全面积标准化;二是建立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发展、以绿色食品产业为主体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业产业体系。根据国家和黑龙江省对实现现代化大农业的战略部署,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局长隋凤富指出当前全球经济深入发展使得垦区面临5个历史性战略机遇,其中包括为垦区进入资本市场提供机遇,借助资本的力量助推垦区跻身世界级绿色现代农业企业集团的进程以及为垦区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提供机遇,参与国际资本重组,加快构建域外垦区。

“国情”“省情”及“垦情”均表明现代化农业经济社会的发展迫切需要培养出一大批具有国际化水平的农业科技英语人才做强大的智囊支持,以此保障国际间的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顺利地进行,确保农业现代化的实现。

1.3国家人才培养方向的调整

2007年教育部下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教高厅[2007]3号)(简称“课程要求”)明确提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 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1]。我国正处在国际化进程不断深化的发展阶段,对从事大量实际工作的应用型人才需求比例较大,对学术型人才需求比例较小。从2009年8月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做好2010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的通知》(教学[2009]19号)的一项招生政策中可见:各具有专业学位授权的招生单位应以2009年为基数按5%~10%减少学术型招生人数,调减出的部分全部用于增加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这表明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需求,我国人才培养向应用型方向调整。因此,按 “需”采取相应的培养方式是切合实际的办法。

2应用型农业科技英语人才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策略

基于社会需求的应用型农业科技英语人才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策略,应助力于培养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较好的素质以及具有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农业科技英语人才,以更好地满足当前社会对农业经济相关领域英语人才的需求。

2.1进行农业科技英语人才市场需求研究

首先,对农业科技英语人才的市场需求情况有所掌握。通过搜集和阅读大量相关文献,整理并分析资料,对农业企事业单位进行广泛调研和统计分析,并对农业科技英语人才市场的需求情况进行归纳、分析和总结,明确我国应用型农业科技英语人才的需求类型。根据对农业科技英语人才市场需求调研分析结果,将需求划分为具体的需求类型,按照不同的需求确定与各自所需相适应的培养方案。主要包括对不同需求类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明确、教学制度、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的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等。最后, 有针对性地培养对社会直接有用的英语人才进行实践探索。

2.2根据需求进行ESP英语课程设置

ESP即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开设此类课程是为了满足学习者特定需求而开设的与特定职业或学科相关的英语,其教学不仅包括英语语言技能的训练,如本身所具有的独特词汇、句法和结构模式,而且有明显的专业内涵,是语言技能训练和专业知识学习的结合, 具有更强的针对性、专业性和实用性,旨在培养学生在特定工作环境中运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农业英语、电子商务英语以及机械英语等均属此类。其优势在于重视分析学习者的不同需求, 满足不同学习者的不同需要。其教材内容应来自于专业相关的真实语料,以语言任务和农业科技知识作为选择和学习内容的基本单位,练习设计和课内外教学活动都应体现专用英语的社会文化情况(socio-cultural context)[2]。以此增强学习者专业英语读、写、译、说的基本能力,达到能以英语作为交流工具从事涉农专业活动的目的,进而了解和学习欧美发达国家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组织、经营管理经验。此外,要想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进行小班授课符合语言教学规律。目前,我国大学教师与学生的比例是1∶46,远远高于国际公认标准1∶12。课程的班级规模太大,学生人数太多,只能使“以学习者为中心”纸上谈兵。

2.3多渠道进行跨文化交际意识熏陶

首先,开设跨文化交际教学课程。贾玉新曾指出跨文化交际学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熟悉跨文化交际学科的基本理论,使学习者充分了解目标语国家人们的文化传统、思维习惯、认知模式、合作态度的基础上,提高对异域文化的敏感性和宽容度以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进而在学习者身上生成双文化能力,帮助学生建构目标语的文化意识和文化能力,进行得体、有效的交际, 为交际提供文化服务和支持。其次,还应进行学生课下小组合作学习,指导学生课下自主学习跨文化交际相关文字及视频资料。要求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循序渐进地自主学习难度适中的材料,每周将自主学习材料进行整理、分析、归纳及总结,学习小组将其制作成PPT在课上与大家分享学习成果。再次,要鼓励学生积极与外籍人士交流。充分利用外籍教师的口语课程,每周举办英语口语角,定期举办大型英语沙龙,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此类活动,在现实生活中与外籍教师进行交流,体验异域文化差异。最后,还应融入到日常授课内容之中。外语教师的日常授课常常涉及到异国文化内容,可以转变教学方式引起学生兴趣, 如课堂时间有限,可以将其列为课下自主学习内容[3]。

2.4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

无论是在普通英语教学中还是在专业英语教学中,教材的选择与编写、课堂教学的组织与实践、教学方法的运用及教学效果的评估中都不能缺少强大的师资队伍。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是关键性因素。专业英语教学对教师的要求非常高,不仅专业要精深还要求用英语流利地表述专业知识、解析专业词汇,同时要具有跨文化交际素质。Dudley Evans与St.John认为专业英语教师应当充当5种角色:合格的英语教师、合格的课程设计者、专业教师的合作伙伴与学生的合作伙伴、 合格的教学研究人员、精通专业英语教学的测试与评估师。这种要求不但可以为学生提供实用可行的教学资料,还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适时分析和总结。因此,对专业英语教师应加大培训力度,以建设高水平的专业英语教师队伍,顺利实践农业科技外语人才的培养。

3结论

农业信息人才培养策略 篇9

1 加大财政投入, 保证信息通畅

在当前的背景下, 增加相应的财政投入, 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信息化建设以及农业科技投入本身属于公益性的建设支出, 风险性较大, 尤其是对于当前各级农业信息中心而言, 其本身并不具备企业的盈利能力, 而信息系统的建设需要各类软硬件设施以及运行经费的支持, 如果没有财政拨款, 依靠农户个人的力量是很难实现的。因此, 政府部门应该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 做好先进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 疏通信息渠道, 在农村构建相应的信息网络体系, 确保农民群众和龙头企业能够了解市场的变化发展趋势, 对农业生产中的各种问题进行有效解决[1]。

2 做好统筹规划, 健全创新机制

在农业科技创新中, 应该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的优势, 打破地域限制、部分限制、学科限制, 针对农业科研院所、企业研发机构、高校以及农业服务机构等的资源进行整合, 优化农业科技资源配置;应该学会利用信息化技术, 冲破阻碍, 开展科研攻关, 逐步构建起产学研一体化的农业科技创新合作机制, 提升整体创新能力;应该发挥信息技术在信息传递和处理方面高效、便捷、灵活的特点, 针对现有的农业科技创新管理机构进行改革, 简化管理机制, 提升农业科技创新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逐步形成灵活高效、协调运作的工作机制;应该结合信息化建设, 对农业科研项目的立项和评价机制进行完善, 提升农业科技创新的整体水平[2]。不仅如此, 考虑到我国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差异以及经济水平差异, 在利用信息化建设推动农业科技创新的过程中, 既要做到统筹规划, 也要实现因地制宜, 从区域发展的实际出发, 发挥其独特的优势。

3 重视技术推广, 完善服务体系

首先, 应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武装农业。可以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引入GPS、GIS、RS以及射频识别等信息技术, 构建起全面覆盖的农产品质量监测信息管理平台, 规范农产品批发市场的信息化建设, 以互联网为依托, 完善农产品的生产、配送、销售、管理等环节, 形成可靠的农业电商平台;其次, 应该依照政府引导、多方参与的原则, 在现有的远程教育系统、信息共享工程等的基础上, 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行业协会等机构的力量, 搭建起三网融合的信息服务通道, 构建起完善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和服务体系;然后, 应该进一步加快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的建设工作, 面向基层开展农业信息服务站点的构建, 在示范点大力推行物联网、传感网等现代化信息技术, 做好资源管理、农机调度、疫病防控、自动监控等信息化示范工作, 强化示范区域信息化建设的辐射带动能力, 为其他地区农业信息化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榜样[3,4]。

4 强化人员培训, 提高创新能力

不可否认, 在我国, 农民群众的整体文化素质和科技素质偏低, 对于一些先进的农业技术往往抱有怀疑的态度, 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业科技的传播和创新效率。在这种情况下, 应该做好农业科技人才和信息人才的培养, 提升农民的创新能力。具体来讲, 应该积极推进农村教育体制改革, 推广以免费教育为前提的义务教育, 在一些有条件的地区传授计算机应用技术以及农业信息检索技术, 方便农民及时了解农业发展状况。同时, 应该发挥中小学信息化综合功能, 推动农业科技的传播, 提升农民的文化水平和科技认知水平, 促进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的提高。另外, 也可以积极发展教育产业, 强化农业技术培训以及创新能力培养, 逐步形成完善的人才培训机制, 为农业技术的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

5 结束语

总而言之, 技术的创新是发展现代农业, 加快农业发展步伐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而信息化建设则是农业技术创新的前提, 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 以信息化建设带动农业科技创新的步伐。

参考文献

[1]刘春静.以信息化建设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的探讨[J].农业经济, 2012 (12) :45-47.

[2]吕晓萍.基于信息化建设的农业科技创新策略探究[J].情报科学, 2012, 30 (4) :507-509+513.

[3]翟哲锋, 刘颖, 孙慧如.现代农业信息化发展研究[J].南方农机, 2016, 47 (4) :24.

农业信息人才培养策略 篇10

1 农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农民自身缺乏信息化意识

从目前农业发展来看,大部分农业种植区域集中在较为偏远的地区,由于信息技术水平以及农民教育水平等方面的限制促使实际的农业种植工作存在着盲目性,同时农民信息化接受能力相对较弱,这就使得农民针对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接受程度并不是非常理想,对于先进信息技术以及先进农业技术设备缺乏做够的了解。作为农业生产主体,农民是农业生产中信息化技术实践者,因此,农民对于信息化技术实际接受程度直接的影响农业经济信息化推广工作。由于农民缺乏信息化意识促使农民农业农产品销售受到了影响,农业经济的信息化管理工作受到了阻碍,直接的影响农业发展。

2 信息技术开发工作资本不足

在信息技术开发工作过程中,开发资本分为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两种。从人力资本的角度分析,虽然学校根据社会发展实际情况也开展了相关教育课程,但是学生对于农村生活并没有多大的兴趣以及向往,学生更加倾向于选择在城市工作,这就使得农业管理中缺乏高水平人才,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受到了限制。从目前农村发展来看,农村家长望子成龙,希望孩子能够走出农村,因此很少有从事农业生产的年轻人,农业经济信息化发展缺乏人才支持,农业生产面临着非常大的挑战。从物质资本角度分析来看,经济建设工作更加集中在工业信息技术的开发工作,对于农业信息技术投资投入并不多,因此,农业信息技术的科学合理工作缺乏充足的资金支持,往往农业经济信息管理信息化创新往往由于缺乏资金而无法有效开展。由于农业发展特殊性,资金不足不仅会造成农业经济信息化发展缓慢,还会造成农业信息技术开发受限。

3 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策略

3.1 政府方面给予经济和政策的支持,有效整合农业信息资源

随着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的日渐丰富,农业经济管理水平也具有越来越高的要求,但是目前农业生产仍然是沿用人力生产和运输机械生产的方式,无法满足农业生产实际需求,制约了农业经济的信息化管理。由于农民资金有限,在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投入方面并不是非常理想,政府需要明确自身肩负的重要责任,从政策和资金等角度给予支持与帮助,加大对信息化技术研究的资金投入以及信息机械使用的培训力度,转变传统农业经济发展中人才匮乏的问题,提高农业信息工作人员工作热情,促进农业经济信息化可持续发展。从农村的角度分析来看,需要认识到农业信息资源对农业生产的重要作用,这就需要重视农业信息资源的整合工作,不断丰富农业信息,保证农业信息发展的科学性、真实性,进而为农业信息内容全面性以及完整性提供保障。因此,在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过程中,需要结合农业信息化发展实际情况,有效集中农业信息,保证农业信息发布及时性,促使广大群众能够更加及时、更加直接的掌握农业经济发展情况。

3.2 健全农业经济信息化基础建设,加大农业信息化研发工作

在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基础设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没有较为完备信息化建设工作,农业经济信息推广工作就会受到非常大的限制。在农业经济信息化发展过程中,相关管理工作部门需要认识到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重要作用,加大对农业信息化投资比重,不断健全农业经济管理的基础设施,不断加大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工作的扶持力度。政府工作部门可以结合农业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引入市场经济竞争机制,实现国内技术与国外技术相结合,实现农业经济信息化竞争,促进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快速发展。此外,还需要加大对农业信息化技术发展研发工作力度,从根本上解决农业生产的效率问题,实现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与科学技术发展相结合,相关管理工作部门需要在推广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模式基础上,重视创新工作,实现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与种植产业、生物工程等相结合,实现全面性信息化技术研发工作,实现农业经济信息化技术与农业生产相结合,提升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程度,促进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3 加强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宣传工作力度,提升人才综合素质

为了能够促进农业经济的信息化发展,地方政府工作部门需要给予经济以及政策方面的大理支持,这就可以利用会议以及媒体等方式传递农业经济信息化建设工作精神,培养农业技术骨干,给予农业经济管理技术以及人才方面的巨大支持。同时还可以鼓励农业技术骨干进行全面的走访以及信息技术推广工作,深入到农民日常生活中,为农民普及信息化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提高农民对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建设的认识,提高配合积极性。在农业经济信息的信息化管理工作中,人才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化信息技术日渐深入,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不仅需要农民支持,还需要信息化就技术高素质人才的支持,这就需要重视提升农业经济信息信息化技术,重视农业技术工作人员的信息化教育,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农业信息化人才,实现信息化建设工作与农业发展相结合,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目前农业信息化技术工作人员来看,大多为体制内工作人员,专业素质相对较差,这就需要转变传统框架限制,构建信息化竞争主体,为农业与科技结合提供保障,提升农业技术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不断完善农业信息技术工作团队,促进农业经济的信息化发展,培养出符合农业信息化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结束语

因此,为了能够促进农业经济快速并且稳定的发展,需要重视农业经济管理改革工作,实现信息化技术与农业经济管理相结合,共享农业信息资源工作平台,提升信息化服务,完善信息共享工作平台,为农业生产注入发展生机,同时有效改善传统农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发展。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发展水平直接的影响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水平,通过信息化管理能够提高我国农业经济管理工作效率,有利于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政府以及相关管理工作部门需要明确自身肩负的责任,重视农业经济的信息化管理,针对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合理性解决对策,为我国农业经济信息化发展提供保障。

摘要:文章分析了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升农业经济信息化水平的对策,为提升农业经济管理工作效率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陈忠.提高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5(30):12-13.

农业信息人才培养策略 篇11

《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信息技术)中提出信息技术课程改革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倡导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实践”的课程理念。多元智能理论为信息技术课改创新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本文就如何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来指导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创新实践进行了教学策略探索。

关键词

多元智能理论 信息技术课程改革 创新智能 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0

一、当前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创新能力培养缺失现状与新课程改革理念

长期以来,信息技术教学内容定位在技术层面上,重知识、技能的传授。老师怎么教学生怎么练,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技术,怎样创造性的利用技术,造成教学与应用脱节。

《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信息技术)中提出信息技术课程改革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倡导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实践”的课程理念。

二、多元智能理论为信息技术课改创新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

美国哈佛大学著名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从一种与传统观念不同的角度审视了智能及教育问题,为我们信息技术学科创新实践的尝试提供了理论指导。

三、多元智能理论介绍

四、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创新实践探索

1、尊重和关心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潜能

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所有的学生都是有长处的并且能够学习,所有的学生都能够成功。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要帮助学生使他们充分地把自己的长处发挥出来,调动学生的潜能。在学校里我们要努力营造这样一种文化――教室里的每一个学生都受到尊重和关心:比如记住学生的名字而不是用座号、机位来称呼学生,这样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重视和尊重;上课时尽可能走到学生中间去,增多目光接触和体态语言交流,增进师生情感交融;关注学生的成长,不仅会表扬先进,还要帮助落后,让学生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中获得归属感和胜任感.。

2、建构有意义的课程,进行创新智能教学实践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改目标着眼于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以综合性、实践性问题解决为教学和学习线索,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把“学技术”与“用技术”融合在一起,主动理解知识、掌握技能、发展能力。多元智能教学理论可以帮助教师建构有意义的课程,应用多元的教学目标,多方位、多角度、多途径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

在实践中教师应分析学生、分析教材:由于各个学习者具有不同的智能结构,把每个课程单元划分成一些合适的切入点,会使学生寻找适合自己学习的切入点,以不同的方式进行学习。

比如在进行多媒体信息加工,在这个单元的教学中可以采用以下不同的切入点:

语言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切入点:举行全班自由讨论,按照K(Know)-W(Want)-L(Learn)步骤进行,教学中可以鼓励学生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你已经知道哪些关于多媒体的知识?这样的讨论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为进一步学习做好准备。需要讨论的第二个问题,你还想知道哪些关于多媒体的知识?学生对此做出种种回答之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找出相似的,可以归为一类的答案。然后由教师提出一些学习方案、学生提出一些学习方案通过“谈判”的方式一起整合。当教师和学生确定要学习什么后,第三次自由讨论围绕着怎样来学习关于多媒体的知识来进行,学生可以按兴趣选择要某种媒体(音频、视频、动画、图像等)分组合作,互相交流,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共同探讨的合作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

音乐智能切入点:许多高中学生大多喜欢听流行歌曲,成为“追星族”, 在教学引入时可以播放流行歌曲优美的旋律,在让学生感受数字音频独特的魅力时,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年段要举行综艺大观晚会,如果你是节目主持人,你能选择一些同学们喜欢的流行歌曲,进行歌曲联唱伴奏带的制作吗?你能通过音频加工处理,创作出富有创意的作品吗?

空间智能、自然观察智能切入点:让学生收集生活中的各种图像资料、通过观察用数码相机、摄像机去拍摄自己周围感兴趣的事物、对有绘画才能的学生可以通过绘画来表达生活中的某个主题、对某些图像作品进行赏析,从视觉文化修养的角度,引导学生感受图像在信息表达上具有的独特魅力。

个人内省智能切入点:在本单元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公开制定学生能够理解的,能够达到的标准,使学生能用这个标准来指导和改进他们的学习,教师还可以帮助学生在自己的作业和优秀作业之间找差距,培养学生批判性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尽量使用启发式发问使学生的思路更开阔,例如:“怎样才能使这件作业好上加好,变得更加完美。”,通过成果展示学生之间进行自评、互评和反思,促进学生对自己学习活动的再思考。

肢体运动智能切入点:有的学生喜欢在活动过程中学习,动手做过的事很难忘记,不喜欢通过说或看的方式去学习,在进行如何对多媒体信息加工中的图像、视频加工教学中,我们可以让同学们自已参与一些角色表演、主题班会活动、游戏等,用数码相机、摄像机根据所要表现的思想去采集加工這些图像、视频。

五、教学体会、

多元智能理论指导我们以多元智能作为教学切入点可以促使学生对相同的主题产生不同看法,学生们的理解就更加深入了:他们变得能够超出机械记忆的限制,并找到新的方法来表现和应用他们学到的东西。他们不是仅仅静态地接受某个主题的观点,而是更可能创造性地把关于这个主题的信息从一个地方迁移到另一个地方,以活力、时间和贡献来产生成功,这种努力,是基于对学生潜能的信念、一种学习中的愉悦感、关心和尊敬的价值,从而产生一种让最广大的学生发展知识和技能、创造性地使用知识和技能的文化。

参考文献:

Mindy Kornhader,Edward Fierros,Shirley Veenema[美] 学校中的多元智能-----创新的研究与实践 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5年2月第1版

李艺 信息技术课程设计与建设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年9月第一版

农业信息人才培养策略 篇12

关键词:农业信息技术,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依据,评价主体

一、引言

农业信息化是上海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支撑条件, 上海要在全国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 农业信息化必须先行。近几年, 上海围绕着都市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不断深化信息技术在农业各个领域的开发与应用, 通过整合信息资源、实现信息共享、加强关键信息技术的攻关, 加快信息技术在农业管理、农业生产经营和农产品市场流通中的应用。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上海唯一一所农林类高职院校, 其办学宗旨是培养服务上海都市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合格人才。随着上海农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 高职农业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将进一步加大, 对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知识面广度将有更高要求,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成为农信专业办学的关键。与此同时, 对高职农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综合评价也显得越来越重要, 其内容涵盖输入、运行和输出整个人才培养过程, 牵涉到高职专业建设的所有方面, 如何评价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既关系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实际, 也对高职院校的生存和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在遵循评价体系构建原则的基础上, 必须以一定的理论为指导, 以现有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为依据, 以科学的设计方法为手段, 综合考虑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及其相互关系。这样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才能客观、科学地反映人才培养的质量。本文主要讨论构建高职农业信息技术专业人才质量评价体系的原则、依据, 并对多元化的评价主体进行说明。

二、农业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一) 全面性与特殊性原则

构建农业信息技术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 要兼顾全面性和特殊性的原则。一方面, 评价的主体要全面。本院农业信息技术专业依托上海现代农业职教集团, 与上海农业信息有限公司等涉农龙头企业合作, 实施校企“双主体”“定向式 (准订单式) ”人才培养机制, 开展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企业实践教学。评价主体除了学校和企业外, 要力争做到全面, 社会评价、第三方机构的评价及来自于学生家长的评价也是必不可少的。另一方面, 人才培养质量在全面涵盖学生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素质三方面的基础上, 评价内容要突出农业信息技术复合型人才的特殊性, 即该专业就业岗位面向上海农村基层的特点, 考虑到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方面“农业”和“信息技术”的交叉复合特点, 进行适合而全面的质量评价。

(二) 科学性与可操作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 即指标选取应能尽量科学地反映农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状况, 既有明确内涵, 又有侧重点。以职业能力与适应职业岗位为导向, 建立以农业信息整理、发布、管理, 农业专家系统设计, 农业信息系统安全等实践技能为出发点, 学以致用、凸现职业个性和鼓励人才成长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在评价指标具有科学性的基础上, 又要求具有可操作性, 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综合评价和分项评价相结合, 学校评价、企业 (实训单位) 评价与社会评价相结合, 所设立的指标不能交叉重复, 所需要的数据必须能够搜集得到并便于计算, 能与日常教学管理工作相结合, 力求客观地反映学生素质与能力的真实水平。

(三) 过程性与动态性原则

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企业实践教学要求对学生的评价以过程性评价为主, 各评价主体随着工作过程和操作流程对教学对象进行实时跟踪评价, 以此实现对学生客观、准确、全面的教学评价。同时, 教学质量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变化的概念, “双主体”“定向式 (准订单式) ”人才培养模式也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所建立的评价体系要充分考虑最终目的与当前实际、长远部署与分步实施的关系, 保证体系结合实际, 不断完善, 与时俱进。

三、农业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依据

(一) 评价指标依据

构建农业信息技术人才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要以高职农业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为依据。人才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遵循的标准, 也是教育的最终要求, 质量评价体系应该按照培养目标制定相应评价指标, 才能更客观准确地评价教学的质量, 评价毕业生的质量。根据我院农业信息技术人才培养方案, 我们从三个方面进行评价指标的构建。

1. 专业素质

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和政治素质;具有较强的信息采集与处理能力;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知识迁移等综合能力;具有较强的工程意识和效益意识;具备较强的团队协作、组织协调能力;具有较好的语言表达、沟通交流、人际交往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及创业能力;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力;具有资料、文献的检索与运用的方法能力;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 具有较强的职业适应能力;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规范、安全、环保、成本和质量意识。

2. 专业知识

具有从事软件开发、技术支持、维护、测试等工作所必需的专业基础知识;具有农学概论、农业生产技术、农产品安全检测等农业基础知识;具有农业信息技术、农业地理信息系统、自动识别技术及应用、农业数据库应用、农贸电子商务网站、农业物联网技术和农业自动化控制等在农业领域复合应用的技术知识。

3. 专业能力

具有较强的农业信息采集、处理、检索与发布能力;具有熟练使用数据库管理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的能力;掌握常用编程软件的使用, 具有一定的管理信息系统分析、设计的能力;具有软件项目开发的组织管理、理解和编写规范技术文档的能力;具有农业电子商务网站、农业应用系统及农业专家系统的开发、应用推广能力;具有农作物生长监控、农产品安全追溯、现代农业设施设备的应用维护等能力。

农业信息技术是一门应用型学科, 农业信息人才肩负着农业信息化重任, 面对的是层次不一、类型各异、复杂多样的农业信息技术应用问题。农业信息技术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对农业信息技术专业方向学生的培养, 应更注重实践教学应用经验的培养。按照应用型农业信息技术紧缺人才的培养目标, 以技能为主, 突出实践能力, 强调实用性。因此, 构建农信专业人才质量评估体系要严格以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为依据, 突出培养目标的中心内容, 全面评测培养目标的要求, 以达到实现培养目标的目的。

(二) 评价理论依据

1. CIPP评价模式

CIPP评价模式, 亦称决策导向评价模式, 是美国教育评价家斯塔弗尔比姆倡导的课程评价模式。CIPP评价模式是国内外影响较大的一种综合评价模式, 包括四种评价: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在本项目的研究过程中, 背景评价主要评价学院农信专业的社会声誉, 目的是考察其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在社会上的反映, 以评价农信专业在社会声誉中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地位。输入评价涵盖两方面内容:一是农信专业师资队伍, 要素主要包括师资队伍的质量、数量与结构;二是农信专业教学设施, 包括实验实训条件, 图书资料以及现代教学设施等。过程评价则覆盖了农业信息技术专业教学管理、课程和培养模式及专业建设等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结果评价主要是对农信专业学生的基本素质进行评价。学生的基本素质包括四方面内容: (1) 职业关键能力; (2) 学生必备知识与理论; (3) 职业综合素养; (4) 实际操作技能水平与“双证”率。学生的基本素质主要是看学生在涉农岗位的发展潜力, 在社会上的就业能力及就业竞争力如何。

2. 层次分析法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简称AHP)

层次分析法由美国运筹学家萨蒂教授于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的, 是一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系统化与层次化的分析方法。运用层次分析法, 将复杂问题包含的各种因素划分为有序的相关联的层次, 对同层次的各因素采用比较的方法确定其重要性次序的权值, 层层分析, 得出所有因素相对于总体目标而言, 按相对权重的一个排序。该方法具有简单、灵活而实用的特点。在本研究中, 根据层次分析法, 将农业信息技术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中所包含的评价指标和因素进行分类, 划分出3个层次结构, 如图1所示。

农业信息技术人才培养质量层次结构模型, 包括目标层1个、一级指标层4个和二级指标层21个 (二级指标包括如C1=教学文件使用, C2=教学方案执行, C3=教学质量, ……, C21=学校思政和学风建设等21个具体的评价指标, 分别用C1-C21标注) , 构成一个层次结构, 将定性与定量决策结合起来, 按照思维与心理的规律, 将所有的因素进行层次化与数量化排序, 总结出关键因素与非关键因素, 并确定每一个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

3. 模糊综合评价

模糊综合评价是一种基于模糊数学的综合评价方法。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建立在模糊集合基础上, 实现从多个指标对人才培养质量隶属等级状况进行综合性评判。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将影响评判结果的所有因素加以综合考虑, 并给各因素分配一定的权重值, 通过模糊矩阵运算得出综合评价结果。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中, 由于评价对象的不同层次、评价因素的复杂多样、评价标准的模糊性以及评价影响因素的不确定性、定性指标难以定量化等问题, 难以做到绝对、准确地描述客观现实。因此, 采用模糊综合评价, 一方面可以照顾评价指标的层次性, 并体现出评价标准、影响因素的模糊性;另一方面又可以充分发挥评价主体的经验, 使评价的结果更加客观和真实。

四、多元评价主体构成

在评价指标的构建过程中, 首先应明确的是评价主体。高职教育的职业性、社会性和开放性的特点, 决定了其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主体应是全方面和多元化的。我们从全面性、系统性、科学性的观点出发, 认为高职农业信息技术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评价主体应该包括学校、企业、社会、家长和第三方评价机构。

在多元评价主体中, 高职院校及其系部专业是施教方, 来自于学校教师及学生的评价是内部评价。而来自于企业、社会和学生家长的评价则属于外部评价。弄清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之间的关系, 才能在评价指标选取和评价内容确定时更有针对性。独立于学校和企业之外的第三方评价机构, 对于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不受学校和企业的约束, 其评价结果更具有权威性。

五、结束语

在明确评价主体的基础上, 以高职农业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为依据, 构建农业信息技术人才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通过CIPP评价模式、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 完成农业信息技术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实践证明, 科学、全面、适用的高职农业信息技术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实施, 有利于进一步理解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深刻内涵, 明确农业信息技术专业自身的准确定位,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该体系在运行中要不断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改进措施, 从而使农业信息技术专业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和完善。

参考文献

[1]段延娥, 张威.都市农业信息化人才需求与培养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 2010 (S1) .

[2]高辉, 孙成明, 谭昌伟, 邢琳.农业信息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安徽农学通报, 2009 (23) .

[3]李道志, 余绍军等.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指标及其内涵[J].吉首大学学报, 2010 (4) .

[4]洪梅香, 贺珍瑞.基于AHP的旅游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J].经济研究导刊, 2011 (3) .

上一篇:文学形式主义的历史性下一篇:数字化建设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