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文献信息

2024-08-25

农业文献信息(精选9篇)

农业文献信息 篇1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以及相关农业技术的高度发展, 知识农业将成为21世纪农业发展的主题。农业现代化越来越依靠于农业文献信息的开发和利用, 而高职农业院校图书馆是收集和传递农业文献信息资源的中心。为此, 我们应该进一步认识开发和利用农业文献信息资源的重要性, 结合当地实际, 更新观念, 积极探讨研究农业文献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策略, 以高效、优质为主力的服务吸引用户, 使农业文献信息资源在教学、科研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下面就实际工作情况来探讨一下高职院校图书馆开发和利用农业文献信息资源的必要性。

1 有利于满足或开阔全院师生员工的知识需求

为适应信息化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 农业高职院校教学模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教师授课并不拘泥于教材内容, 而是广泛收集资料, 不断汲取新理论、新技术、新成果以丰富和更新教学内容, 他们需要大量的图书、期刊和网络信息资源, 要求馆员根据不同读者的实际情况对文献信息进行深层次开发, 有针对性地传播。为学生提供及时、领域宽、时效强的有效信息, 以满足大学生求知欲望, 使课本上的知识得以进一步延伸, 补充和强化。可以说教材只是主要的参考书;另一方面, 学校为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注重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教师经常向学生推荐大量的参考书、数据库、网络等, 供学生自主学习, 或鼓励学生参与课题研究, 进行研究性学习, 使学生在积累知识的同时, 开阔思路, 掌握学习方法, 提高创新能力, 图书馆无疑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最佳场所;再者, 学校的学科建设、调和设置、培养目标, 也需要根据市场需求适当调整, 于是农业文献信息资源也成为制定决策的理论依据。然而, 面对海量的信息资源, 许多师生无所适从, 需要图书馆员变静态知识为动态信息为他们提供高层次的信息服务, 可见, 开发和利用农业文献信息资源, 对于提高教学水平, 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2 有利于全院师生员工高效率、高质量的从事科研进程

图书馆是学校的信息中心, 要明确信息开发的目的性, 有针对性的提供信息服务, 科研人员要研究新课题, 首先要进行文献查阅工作, 以便掌握与课题有关的国内外研究水平, 最新成果, 发展趋势。以往科技查新主要是依靠纸质馆藏文献, 虽然能提供借鉴和参考资料, 但时效性差, 不能及时了解最新动向。而利用功能强大的的搜索引擎进行网上查询, 即可检索到所需的大量最新文献, 以便了解国内外同类项目的研究动态, 为减少科研人员在信息查询中的盲目性, 图书馆员应有针对性地对文献进行研究开发, 为他们提供特殊的网络信息服务。图书馆的网络信息不只限于图书, 报刊等文本载体, 它将扩展到声音、图像、多媒体、专业数据库、在线数据库等多种形式的载体。可见开发和利用各种类型的农业文献信息资源对于科研人员掌握科技情报信息, 高效率、高质量地从事科学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3 有利于培养造就一批超时代, 高素质人才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 发展农业经济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但我国农业人员科技文化素质比较低, 同时农业信息发展滞后, 获得信息的渠道也比较有限。农业高职院校图书馆可根据当地农业生产的实际需要, 利用图书馆的农业信息资源, 下派懂得专业知识的咨询馆员, 指导用户利用农业信息资源。对在农业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 可根据他们的文化层次和现实条件有针对性的开展农业信息技术培训, 提高他们的农业水平, 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适应市场经济和信息时代需要的农业信息人才。

开展农业信息服务工作, 需要有一支既懂现代信息技术又懂农业科学技术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队伍。为了确保农业文献信息有效的开发利用, 图书馆需要拥有一批高等专业技术人才, 要求图书馆员业务能力强, 知识面广, 具有对文献信息的开发能力和对新技术的应用能力。广博的基础知识、科学的智能结构、过硬的操作技能是高职院校农业图书馆开展信息服务的保障。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 高素质人才的缺乏, 是阻碍农业文献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原因之一, 传统图书馆员的知识结构已经无法适应现代信息服务模式, 这就要求图书馆对馆员进行大力调整, 去粗取精, 将那些有专业知识和现代信息技术的专门人才吸引过来, 同时加强在职馆员的业务培训和技术学习, 提高馆员的知识档次, 优化馆员结构。造就一支具有广博的知识、敏锐的信息意识和较高的信息处理能力的复合型专家队伍, 形成一个由多学科、多专业人员组成多能力化的信息组织。

4 拓宽各部门合作领域

(下转P46) (上接P115) 高等职业院校图书馆与相关单位的交流合作包括与本校各部门的合作、与相关农业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与其他情报信息服务部门的合作三个方面。畅通无阻的信息渠道是农业文献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的关键, 这些合作就是要提供一个畅通无阻的信息渠道。高职农业院校和农业科研机构的教学科研人员知识水平比较高, 对信息的敏感性强, 他们既是教学、科研的骨干, 也是文献的开发者、利用者。因此, 在农业文献信息开发利过程中, 要与其建立良好的合作机制, 以发挥这些教学科研人员的作用。其他情报信息部门包括其他各类型的图书馆和专业的情报机构。在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 各地区、各系统、各类型图书馆和情报机构为农村提供农业文献信息服务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大家都承担着为农业提供文献信息服务的任务, 有一个共同的服务对象, 大家都应该打破条块分割的界限, 通过联合与协作, 发挥各自优势, 携手开展农业文献信息服务。

总之, 农业文献信息资源是为农业生产服务最可靠、最直接的信息源, 我们只有认真做好开发利用工作, 才能更好地发挥图书馆信息中心的社会作用。

摘要:图书馆农业文献信息资源在教学、科研和地方经济及人才培养方面都有重要作用, 也是农业生产服务最可靠, 最直接的信息源。

关键词:图书馆,农业文献信息,开发和利用

参考文献

[1]张婷, 论高等农业院校图书馆农业文献信息的开发与利用[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06.3.

[2]沈瑛, 浙江省农业文献信息资源分布与利用的现状及分析[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1998.1.

[3]齐红, 网络环境下农业高等院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J].现代情报, 2000.3.

农业文献信息 篇2

一、国外研究状况

1985年,美国加利福尼亚议会通过的《可持续农业教育法》正式提出了农业可持续发展这个概念。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提出了《2000年粮食:转向可持续农业的全球政策》。1988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制订了《可持续农业生产:对国际农业研究的要求》的文件,并于次年11月又通过了有关可持续农业发展的决议。1991年4月,联合国粮农组织在荷兰召开了国际农业与环境问题大会,向全球发出了《可持续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登博斯宣言和行动纲领》的倡议,提出“可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sustainable agriculture and rural development)的概念。这对于世界各国可持续农业观念的形成与深化发展乃至具体的实践,都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事实上,各国所采用的各种“替代农业”模式,如“有机农业”、“生物农业”、“自然农业”、“生物动力学农业”、“再生农业”等都是为了实现本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①有机农业(organic agriculture)

20世纪30年代英国土壤微生物学家Albert Howard在《农业圣典》一书中提出了有机农业思想,受其思想的影响,1940年美国的J·I·Rodale买下了位于宾州库兹镇的一个有63英亩土地的农场,开始了有机园艺的研究,1942年出版《有机园艺和农作》(现名《有机园艺》)。美国农业部在“关于有机农业的报告和建议”(1980)中将有机农业定义为:有机农业是一种完全不用或基本不用人工合成的化肥、农药、动植物生长调节剂和饲料添加剂的生产体系。在可行范围内尽量依靠作物轮作、秸秆、牲畜粪肥、豆科作物、绿肥、场外有机废料、含有矿物养分的矿石补偿养分,利用生物和人工技术防治病虫草害。由此可见,有机农业强调的是主要依靠农业内部有机物的投入,减少高投入农业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②再生农业(regenerative agriculture)

它是在有机农业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形成的。Robert Rodale认为自然界的再生能力来自某种“自我治疗恢复力”,只要找到这种恢复力并将其“释放”出来,就能够使农业得到再生。其标志是“三H”(健康的土地,健康的作物和健康的人)。再生农业就是在不断提高的生产力水平上,增加土地和土壤的生物生产基础。它具有高度的内在经济和生物稳定性,对农场或耕地以外的环境的影响最小,甚至无影响,不使用杀虫剂生产粮食,力图在转向最少依赖不可更新资源的过程中,为日益增长的大量人口提供粮食。

③生物农业(biological agriculture)

生物农业是欧洲常用的提法,与美国的有机农业很相近。Hodges(1982)将其定义为:生物农业是这样一种农业,它试图提供一个平衡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中通过提高自然过程和循环来控制病虫害。通过适度的投入能源和资源,维持该系统最佳的生产力。生物农业的倡导者认为向生物系统中引入化肥会使自然过程“短路”,因此,生物农业要求在系统中不使用化肥和合成杀虫剂。

④生物动力学农业(biodynamic agriculture)

由英国的园艺大师阿伦•查德维克倡导。生物动力学农业认为解决农业问题是技术与社会因素的综合。为此,在具体实践中要求有多种作物的轮作和间混作,复种多种生物,混合饲养牲畜,并与农畜产品的初级加工以至销售结合起来,形成一个自给自足充分循环的复合结构的农业生态系统。虽然生物动力学农业在技术和经营方式上与有机农业、生物农业相似,但它是在生物学过程的基础上又强调系统的动态性,因此在能量和物质转化循环上不仅限于农田,它还扩展到与畜牧业、加工业相结合,并涉及到农业社会结构和分配制度的改革。

⑤西方生态农业(ecological agriculture)

生态农业这一术语最早出现在美国,1971年由美国密苏里大学土壤学家威廉•阿尔布雷奇(William·Albrecht)提出。英国苏塞克斯大学(Sussex)大学的农业学家M·K·Worthington曾对欧洲有机农场进行调查并亲自试验,于1981年发表文章,将生态农业定义为“生态上能自我维持的、低输入的、经济上有生命力的,在环境方面或伦理方面、审美方面不产生大的和长远的及不可接受的变化的小型农业系统。”Jackson和Benolen(1984)认为:生态农业在尽量减少人工管理的条件下进行农业生产,保护土壤肥力和生物种群的多样化,控制土壤侵蚀,少用或不用化肥农药,减少环境压力,实现持久性发展。Altlieri(1995)认为生态农业是高生产力、保护资源、文化敏感、社会公正、经济赢利的农业生态系统。Stephen R(1997)将生态农业定义为“运用生态学概念设计和管理可持续农业生态系统的学科”。

⑥自然农业(natural agriculture)

自然农业最早出现在日本,冈田茂吉是其创始人。20世纪30年代末,冈田茂吉以旱地为对象,开始了自然农法的实践与研究。1972年另一位学者福冈正信在其《绿色哲学》一书中指出:“自然农法是自然之道,是宏观的省力之道。‘什么也不干’,这是自然农法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手段,是通向幸福之路的富民之道。‘什么也不干’,是稳操胜券的不败农法。不耕种,不施肥,不用农药,不除草,是自然农法的四大法则。自然农法具有节约、省本、高产、无公害、土地越种越肥等优点,这一切都是科学农法无可比拟的。其经验归结到一点就是‘无’字,‘一切无用’论”。

二、国内研究状况综述

(1)中国生态农业的早期理论

中国是世界农业文明的发祥地,也是对生态与人的关系认识最早的国家。以天时、地利、人和为主要内容的“三才论”,作为朴素的唯物论,是我国古代生态农业的哲学思想基础。《孟子·公孙丑下》有“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论断。《管子·禁藏》中说:“顺天之时,约地之宜,忠人之和,故风雨时,五谷实,草木美多,六畜蕃息,国富兵强。”荀子在阐述富国之道时强调“上得天时,下得地利,中得人和”,才能达到“财货滚滚如泉源,浩浩如河海,暴暴如丘山”,反之则“天下敖然,若烧若焦”。《吕氏春秋·审时》中“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汜胜之书》中说:“凡耕之本,在于趣时,和土,务粪泽,早锄早获。”同时指出:“得时之和,适地之宜,田虽薄恶,收可亩十石”。《淮南子》亦记有“上因天时,下尽地力,中用人力”,才使五谷蕃殖,如“天不一时,地不一利,人不一事,是以诸业不得不多端,趋行不得不殊方。”《齐民要术》总结强调:“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反道,劳而无获。”元朝《王祯农书》在垦耕篇中提出:“天气有阴阳寒熬之异,地势有高下燥湿之别,顺天之时,因地之宜,存乎其人”。明代马一龙在《农说》中讲道:“合天时,地脉,物性之宜,而无所差失,则事半而功倍矣。”清朝农学家张际标指出:“天有时,地有气,物有情,悉以人司其柄”。清朝陆卉仪进一步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不特用兵为然,凡事皆有之。即农田一事,关系尤重。”由此可见,我国古代已经把农业生产看作是一个人工生态关系,遵天时、依地利、靠劳动是进行农业生产的关键。

在合理利用和保护生物资源上,《孟子·梁惠王上》曾说过,数罟不入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材木不可胜用也。《吕氏春秋·义尝》中写有:“竭泽而鱼,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淮南子·主术训》又作了进一步阐述:“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草土未落,斤斧不得入山林,昆虫未蛰,不得以火烧田。”并提出:“孕育不得杀,彀卵不得探,鱼不长不得取,彘不期年不得食。是故草之发若蒸汽,禽兽之归若流泉,飞鸟之归若烟云,有所以致之也。”《管子·八观》中指出:“山林虽近,草木虽美,宫室必有度,禁发必有时。是何也?曰:大木不可独伐也,大木不可独举也,大木不可独运也,大木不可加之薄墙之上。故曰:山林虽广,草木虽美,禁发必有时,国虽充盈,金玉虽多,宫室必有度;江海虽广,池泽虽博,鱼鳖虽多,罔罟必有正。”《荀子·王制篇》也载“草木

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污池渊沼川泽谨其时禁,故鱼鳖优多而百姓有余用也。”可见这种“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保护生态再生能力,反对竭泽而渔、焚薮而田的朴素的辩证思想和对合理利用和保护生物资源的科学主张,古人认识得已相当深刻。

发展多种经营,维持生态平衡也是我国古代生态农业的一个重要思想。管子认为,农业的发达应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国家和人民的富裕有赖于农业的多种经营。《管子·牧民》中指出“务五谷则食足,养桑麻育六畜则民富。”《管子·立政》对此有具体解释,“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山泽救于火,草木殖成,国之富也;沟渎遂于隘,障水安其藏,国之富也;桑麻殖于野,五谷宜其地,国之富也;六畜育于家,瓜瓠荤菜,百果备具,国之富也。”要根据土地、气候等自然环境的要求,合理安排多种经营,“相高下,视肥硗,观地宜,明诏期,前后农夫以时均修焉,使五谷桑麻皆安其处。”《礼记·曲礼下》把家畜作为庶人财富的标志。《荀子·王制》中指出:“养山林、薮泽、草木、鱼鳖、百索,使国家足用,虞师之事也。”同样《淮南子》一书也主张在多种经营方面,使“群生遂长”,五谷、六畜、桑麻“各因其宜”。明末清初张履祥补撰的《沈氏农书》中提出:“养猪羊乃作家第一着”,有粮多养禽畜,养畜积肥才能“粪多力勤”夺丰收。书中写道;“今羊专吃枯叶、枯草,猪专吃糟麦,则烧酒又获嬴息。有盈无亏,白落肥壅,„„何不为也!”这些观点昭显了我国古代在遵循自然规律、发展多种经营方面具有的较高认识水平。

(2)我国对现代生态农业的研究

我国学者对于现代生态农业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在观察和总结发达国家常规农业现代化模式和中国当时不按“两个规律办事”的教训后,提出了强调以生态学规律(叶谦吉,1980)和生态经济学规律(许涤新,1983)为指导,符合“整体、协调、循环、再生”(马世骏,1984)原则的“生态农业”。在此基础上,我国理论界针对中国的特点,不断丰富完善生态农业的内涵,涌现出了一大批生态农业方面的专家,如卞有生、卢良恕、程序、曲格平、张壬午、王兆骞、骆世明、石山、刘思华、李文华等,发表了大量有价值的论文,召开了一系列学术讨论会,逐渐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具有鲜明的中国学派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方案,为生态农业的实施奠定了科学的基础。纵观各方家对于中国现代生态农业的研究,其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

①发展生态农业符合我国国情

我国农业将走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新路—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建设高功效的生态系统和优美的生活环境,建设生态农业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新型农业。如郭书田(1994)《有关生态农业建设的若干问题》、汪卫民(1998)《中国生态农业的若干理论问题》、王小利等(2004)《替代农业研究综述》、温军(2001)《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述评》、雷海章(2005)《世界生态农业的发展趋势和启示》、卢永根,骆世明(1999)《中国农业发展的生态合理化方向》、张法瑞,靳乐山等(1997)《关于可持续农业及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思考》、王建武,吴文良(1995)《世界农业发展的新趋势与中国生态农业》、王松良,林文雄(1999)《中国生态农业与世界可持续农业殊途同归》、刘彦随,吴传钧(2001)《国内外可持续发展的典型模式与途径》、程序(1999)《可持续农业的几个理论问题》、张壬午,高怀友(2004)《现阶段中国生态农业的展望》等都从理论的角度和战略的高度提出了发展生态农业适应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符合世界“生态化”的发展趋势,中国农业再一次飞跃的希望寄托在生态农业的发展上。

②生态农业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

在我国应把建设生态农业作为发展农村商品经济,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如肖桐(1985)《生态农业是现代农业的方向》、路明(1999)《生态农业: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穆争社(2002)《生态农业是我国发展现代化农业的必然选择》、胡娜妮(2005)《生态农业

是现代农业的选项》、温琦等(2008)《生态农业:现代农业建设与生态保护的最佳结合》等都论述了生态农业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成部分,可以推进带动农业现代化建设。

③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途径和作用

a.生态农业不仅包括种植业,也包括林业、畜牧业、渔业和农副产品加工、农村能源、农村环境保护等,是一个“大农业”的概念。

b.建设生态农业,将使我国农业跳过石油农业的单一生态系统,直接向综合化的生态系统发展,这就可以少走许多弯路,避免不少浪费和损失,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

c.生态农业的生物再循环系统,其中包含将有机废物转化为能源产品,这样,既可以从有机废物中提取沼气之类的气体燃料,也可制取液体燃料来代替石油制品,从而为解决我国农村能源问题开辟了新的途径。

d.生态农业的纵深发展,还可把农业多余劳动力转到以有机废物为原料和动力的复合生物产业及其相关的加工、服务等行业中来,开展综合经营。

e.生态农业通过不断集约化的生物再循环系统,使动态平衡保持最佳水平,从而把整个农村的生产和生活纳入良性循环的轨道,使土地越种越肥,各种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从而保证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

f.生态农业强调产品产生和合理增加投入,完全排斥无机物,拒绝使用化肥等背离了农业现代化的大趋势。在一定限度内输入的辅助能如化肥、农药、机械、劳动及灌溉与产出量呈正相关,只有合理投入,才能实现农业生态系统的高产稳产,才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④生态农业模式

各学者分别研究了资源节约型生态农业模式、基塘系统模式、农田间套作模式及庭院利用农业模式、农田林网模式、农牧结合模式、农牧渔结合模式、丘陵区生态农业模式、生态场农业模式和生态类型模式等生态农业模式。如1980年初骆世明等对腐屑食物链、农业结构的梯度规律、牧草间套作的生态适应性进行了调查和研究;韩纯儒等在北京窦店研究以畜牧业为主的生态农业模式;1983年浙江农业大学农业生态研究所的粮—桑—畜—渔良性循环模式;1987年刘晓鹰研究的蜡桑农复合生态模式和杉木—黄连—林—药复合生态模式;1992年傅庆林等在浙江省兰溪市上华农场研究的低丘红壤区“农林果”复合系统模式;1994年吕富保研究的由农、林、果组成的农业生态系统的实体模式;1995年姜勇、曹志平研究的西安生态养殖模式和曲周县畜牧业生态模式;1996年曹铁森提出了适合于北方山区林果—粮食作物、林果—经济作物、林果—蔬菜、林果—药用植物、林果—牧草和林果—食用菌等复合结构栽培模式;1997年郑永华在四川合川市研究的稻鱼鸭复合农业模式等。

⑤生态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我国社区支持农业文献综述 篇3

(一) 社区支持农业的概念

屈学书等认为社区支持农业是一些社区的消费者f和一些农场或农场群间相互支持, 共同承担农业风险, 共同享有农产品收益的作形式。它强调了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的平等互助关系, 核心是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的风险共担, 利益共享。陈卫平指出尽管在实践中没有任何两个CSA项目模式是完全相同的, 但所有CSA项目都遵循5个共同原则, 即健康生产, 承诺, 互助, 本地化, 直销。

(二) 社区支持农业的价值

英国的土壤学会 (Soil Association) 研究结论认为CSA使得消费者可以得到新鲜的食物, 传递环境的收益, 促进当地的经济。瑞士永续农业专家丹尼尔 (DanielGilleron) 指出CSA增强乡村与城镇发展的平衡与和谐, 维护本地食品文化, 重现本地农作物的多样性。

国内学者江崇龙认为社区支持农业模式能够为城市居民提供生态自然的舒压环境, 保护生态环境的可持续, 为农民提供良好的经营渠道, 有效保障消费者的饮食安全。此外鞠海鹰认为CSA可以促进当地的就业和工商业的发展, 增强人们之间的信任。黄明朗认为CSA模式避免了生产的盲目性, 可使农民得到公平贸易的权利, 增加农民收入。

综合以上各学者观点, 社区支持农业的作用主要表现在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3个方面, 即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的经济状况, 重现生物多样性、发展永续农业、提供生态自然的舒压环境, 加强城市与农村的沟通和联系, 增进人们之间的信任, 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社区支持农业国内发展现状研究

(一) 社区支持农业模式研究

1.社区支持农业 (CSA) 模式的划分

《欧洲CSA手册》中指出欧洲的CSA模式有:农民主导的CSA;由社区/消费者主导的CSA;农民合作社形式的CSA;农民———消费者合作社形式的CSA。支婷婷总结美国有两种不同形式的社区支持农业, 由消费者驱动的股份型CSA (shareholder CSA) 和由生产者驱动的订购型CSA (subscription CSA) 。孙超超指出日本的社区支持农业经历了“Teikei” (提携) , “sanchoku” (强调有机生产和产品直销, 由日本农协主导, 采取直销方式销售农产品, 不再需要消费者参与劳动) 模式和“chisan—chisho” (自给自足, 由地方政府主导的地方食品运动) 模式。石嫣、张凡等将我国现有的CSA农场按发起者身份分为了6类:由小农及合作社作为生产主体的CSA;由市民个体或者合伙作为生产主体发起的CSA;由政府、高校、科研院所等官方机构发起的, 带有试验性质的CSA;由NGO (非政府组织) 发起的CSA;由餐厅与有机小农或农场直接联系的CSA;由政府发起的CSA。对比国内外的CSA模式, 吴天龙等指出在表现形式上, 国外CSA主要有生产者主导型、社区主导型和共享管理型三种类型, 而我国主要表现为消费者推动型、生产者推动型和NGO推动型三种形式。

2.社区支持农业 (CSA) 旅游模式研究

屈学书等从旅游体验的角度考虑, 探索TCSA旅游模式, 并分析了TCSA旅游模式的意义、可能性和应具备的条件。邵隽等以北京郊区“小毛驴市民农园”为案例, 提出都市农夫休闲EARTH模式, 即Education (教育) —Association (社交) —Relaxation (放松) —Trust (信任) —Health (健康) 模式, 并将社区支持农业型市民农园的休闲活动分为成员参与劳动的农夫劳作和都市居民参与节事活动两种类型。吴国庆从传统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发展模式概述分析, 结合社区支持农业模式新理念设计出生态农业示范园、观光农业旅游园、绿色食品生产园、休闲体验园等4种新型生态农业观光旅游模式的模式。黄义认为农家乐形式的CSA农场更易存活。

(二) 关于社区支持农业中参与者的研究

1.消费者方面的研究

宋平、扈立家认为国内CSA农场消费群体大致分为两类:一是退休后的老年人。二是家中有儿童的家庭。屈学书等研究得出参与社区支持农业的消费者主要表现出以下特征: (1) 年龄多集中在30~50岁; (2) 女性会员数量超过男性会员; (3) 以中高收入的家庭消费居多, 独身者较少; (4) 大多为本科以上学历。屈学书等分析认为消费者参与社区支持农业的最主要原因是对食品安全的强烈需求以及对自身所消费食品的强烈关注, 其次才是对环境保护和体验自然的需求、绿色消费理念、支持农场和当地农民等其他因素的考虑。

2.生产者方面的研究

国内关于参与CSA的生产者特征与参与原因的研究还较少, 杨波认为农户参加CSA的原因往往由于资金匮乏无力进行生产或绿色认证, 对农业生产风险的担心而和消费者组成CSA。一方面由于CSA比较利益较低, 农民参与的积极性并不大。另一方面, 近年来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多外出务工, 从事农业的劳动力短缺。

三、社区支持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研究

(一) 社区支持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从生产者角度分析

从生产者角度分析主要存在观念、有机认证、人才、CSA生产和运作、政策等方面的问题。刘丽伟指出愿意从事CSA生产的农民仍为少数, 观念需逐渐改变;农产品认证费用高, 缺少小规模有机产品认证渠道;缺少从事生产和组织CSA的劳动力和合作社;CSA生产方式生产成本高。文亮等认为CSA运作方面存在配送成本高, 技术有限, 销售途径单一, 宣传不到位等问题。何飞等指出由于政府责任缺失, CSA农场的经营风险大, 农民不会轻易尝试。

2.从消费者角度分析

从消费者角度分析主要存在消费习惯、信任方面的问题。刘丽伟指出消费者难以接受预付费模式。裴涛认为社区支持农业面临的挑战主要是信任和期望问题, 然后是监督机制问题。一方面由于消费者对CSA农场生产的有机食材不信任 (李滨江) , 另一方面现有的质量监督体系不完善, 有机认证程序效率低且价格昂贵、标准不一、缺少小规模有机农产品认证渠道, 难以获得市场的认可 (何飞、李怀英) 。

3.从生产者和消费者两者的关系分析

从生产者与消费者两者关系分析, 存在社区支持农业供给者与需求者在数量、质量等方面的矛盾与相互沟通问题。陈卫平等指出由于农场提供农产品的种类单一性与消费者多样化需求的矛盾, 导致一部分会员的流失。另外, 农场与会员间缺乏互动, 农场的单向定价机制导致了会员对价格的不满。

(二) 国内对社区支持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的研究现状

1.CSA信任问题的研究

社区支持农业中信任问题的主要表现为: (1) 社区支持农业人际互动关系中信任缺失。 (2) 社会信任问题向社区支持农业模式的传导。信任问题的存在增加了社区支持农业的成本, 增大生产风险和市场风险, 使市场秩序受到损害, 买与卖的平衡性受到考验。马新乐认为解决CSA中的信任问题需要政府引导公众信任、落实农产品质量认证;倡导农业企业肩负社会责任;加强“产———消”互动。陈卫平研究社区支持农业情境下生产者建立消费者食品信任的策略时阐明了建立食品信任的三种机制———信息、嵌入关系和生产者绩效。王志刚认为CSA的信任属性主要由经验信任与特征信任构成, 辐射范围较窄, 使得CSA消费者规模有限。运用互联网技术建立连接不同的CSA主体的物联网平台, 即时交流与沟通系统, 会大大提升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的信任度, 扩大CSA的信任范围。但是物联网与CSA相结合还存在一些技术、成本、协调等问题。根据国内现有的研究可以看出解决CSA中的信任问题可以从生产者行为、生产者与消费者互动、政府作为、产品认证、新技术运用等几方面着手采取措施。

2.CSA融资问题的研究

宋平, 扈立家指出CSA项目融资存在投资主体不健全, 投资对象不明确, 投资方式和渠道单一等问题。由于投资者存在地理和选择成熟企业的偏好;政府支持不足;项目利润低, 风险高;消费人群多为老人和儿童等原因CSA项目融资困难。解决社区支持农业项目融资问题, 一方面是社区支持农业项目自身的解决办法, 创新宣传和营销方式, 创建移动互联网农业品牌。另一方面是外部辅助的解决办法。

3.CSA中关于政府责任的研究

温铁军、石嫣、宋平等在对CSA的研究和实践中都提到了政府政策的缺失和政策支持对CSA发展的重要性。何飞等认为目前劳动力不足、利益低下、前期投入大、质量监督体系不完善和农场配套设施不健全等CSA发展存在的问题是政府角色缺失的现状, 政府应采取相应的政策。蒋敏认为需要农业主管部门进行质量引导, 制定相应的标准;制定相关配套帮扶政策, 为消费者让利。综合上述学者的观点, CSA的推广发展需要政府给予制度、资金、服务、技术等多方面的支持。包括制定有机农业标准, 完善有机认证体系、构建互信机制, 设立专向资金、给予相应的资金补贴, 建立咨询和培训机构等。

四、小结

国内关于CSA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的总结性研究很多, 但是关于具体问题的研究比较少, 目前涉及较多的是信任问题、融资问题、政府责任问题方面的研究, 而关于CSA的生产和运作、生产者与消费者的沟通、消费习惯等问题的系统研究较少。本文就信任问题、融资问题、政府责任问题三大方面做了系统性的整合, 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希望能对CSA模式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摘要:近年来CSA模式在我国发展迅速, 并引起多方的关注, 文章从社区支持农业的概念、价值、模式划分、参与者、存在问题等方面对近年学者关于社区支持农业的研究进行了较详细的综述, 以期对我国CSA模式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农业经济论文参考文献 篇4

[2] 程漱兰.中国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M].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 151 页.

[3] 林蕴晖,顾训中.人民公社狂想曲[M].郑州: 河南人民出版社,1995.

[4] 程漱兰.中国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M].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第 167 页.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农业委员会办公厅编.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58-1981 年)[M]. 北京: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

[6] 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卷) [M]. 北京: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7] 于建嵘.岳村政治: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结构的变迁[M]. 北京: 商务印书馆,2019.第 259 页.

[8] 程漱兰.中国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M].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第 265 页.

[9] 于建嵘.岳村政治: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结构的变迁[M]. 北京: 商务印书馆,2019.第 285 页.

[10] 林尚立.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研究[M]. 天津: 天津人民出版社,2019.

[11] 塞缪尔 P.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 北京: 三联书店,1989.

[12] 郑杭生主编.当代中国农村社会转型的实证分析[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3] 毛泽东选集[M]. 第五卷.北京: 人民出版社,1977. 第 205-206 页.

[14] 毛泽东选集[M]. 第五卷.北京: 人民出版社,1977. 第 223 页.

[15] 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M]. 北京: 中华书局,2019. 第 234、236 页.

[16] 程漱兰.中国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M].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第 90 页.

[17] 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 年)[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第 150 页.

[18] 程漱兰.中国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M].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第 90 页.

[19] 张乐天.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M]. 上海: 东方出版社,1998.

[20] 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M]. 北京: 中华书局,2019. 第 235 页.

[21] 温锐,游海华.劳动力的流动与农村经济社会的变迁[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

[22] 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 年)[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第 88 页.

[23] 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M]. 北京: 中华书局,2019. 第 173 页.

[24] 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 年)[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第 122 页.

[25] 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 年)[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第 148 页.

[26] 于建嵘.岳村政治: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结构的变迁[M]. 北京: 商务印书馆,2019.第 284 页.

[27] 詹成付.关于深化乡镇体制改革的研究报告[R],载李昌平,董磊明主编.税费改革背景下的乡镇体制研究[M]. 武汉: 湖北人民出版社,2019.

[28] 吴象.中国农村改革实录[M]. 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2019. 第 168 页.

[29] 徐勇.包产到户沉浮录[M]. 珠海: 珠海出版社,1998.

[30]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31] 吴象.中国农村改革实录[M]. 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2019. 第 172 页.

[32] 王仲田,詹成付主编.乡村政治:中国村民自治的调查与思考[M]. 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

[33] 项继权.集体经济背景下的乡村治理[M]. 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

[34] 谭同学.乡镇机构生长的逻辑——楚镇水利站、司法所政治生态学考察[M]. 载李昌平,董磊明主编.税费改革背景下的乡镇体制研究[M]. 武汉: 湖北人民出版社,2019.

[35] 水利部水管单位体制改革课题组.对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体制改革的探讨[J].水利发展研究,2019 年,第 4 期.

[36] 朱守银,张海阳,阎辉.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和乡村管理体制改革跟踪研究报告[R]. 载李昌平,董磊明主编.税费改革背景下的乡镇体制研究[M]. 武汉: 湖北人民出版社,2019. 第 257 页.

[3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四川省农村税费改革的深化和完善情况分析,中国农经信息网2019 年 10 月 24 日 9:29:20

[38] 朱守银,张海阳,阎辉.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和乡村管理体制改革跟踪研究报告[R]. 载李昌平,董磊明主编.税费改革背景下的乡镇体制研究[M]. 武汉: 湖北人民出版社,2019. 第 269 页.

[39] 朱钢.农村税费改革与乡镇财政缺口[J].中国农村经济,2019 年,第 2 期.

[40] 吴理财.农村税费改革对乡镇财政的影响及后果[M]. 载吴敬琏主编.比较[M].第 4 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9.

[41] 朱守银,张海阳,阎辉.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和乡村管理体制改革跟踪研究报告[R]. 载李昌平,董磊明主编.税费改革背景下的乡镇体制研究[M]. 武汉: 湖北人民出版社,2019. 第 276 页.

[42] 朱克成等.税费改革后农村水利持续发展的策略[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9 年,第 5 期;转引自马宝成.农村税费改革与基层政府能力建设[M]. 载李昌平,董磊明主编.税费改革背景下的乡镇体制研究[M]. 武汉: 湖北人民出版社,2019.

[43] 徐小青主编.中国农村公共服务[M]. 北京: 中国发展出版社,2019. 第 64 页.

[44] 林万龙.中国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变迁研究[M]. 北京: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9. 第55 页.

[45] 魏旭.农村社区准公共品供给制度诱致性变迁研究——以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为例[D].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农经系硕士学位论文,2019;转引自徐小青主编.中国农村公共服务[M]. 第 65 页,北京: 中国发展出版社,2019.

[46] 程漱兰.中国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M].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第 473-475 页.

[47]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9)[M]和《中国统计年鉴》(2019)[M]有关数据计算而得.

[48] 徐小青主编.中国农村公共服务[M]. 北京: 中国发展出版社,2019. 第 66 页.

[49] C.V.布朗,P.M.杰克逊.公共部门经济学(第四版)[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 第24 页.

旅游与农业产业融合文献综述 篇5

关键词:农业,旅游业,产业融合

目前, 产业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 产业边界也被不断的突破, 旅游产业融合就是一个新的旅游研究领域, 研究文献数量相对较少。农业旅游正是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一定程度融合的产物, 旅游与农业产业的融合正形成一种热潮, 基于此所形成的乡村旅游, 农业休闲旅游研究不断。旅游与农业产业的融合使得农业与旅游取得双赢的局面。

1 农业旅游的范畴界定

祁黄雄 (1998) 、张永贵 (2001) 等认为:农业旅游是一种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的新型旅游业, 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概念是指:农业旅游仅仅是一种用来满足旅游者观光需求的农业;广义概念是指:农业旅游有“观赏农业”、“观光农业”、“农村旅游”等多种不同概念的集合体。

刘杰 (2004) 等认为:农业旅游是在充分利用现有农业资源的基础上, 通过以旅游内涵为主体的规划、设计与施工, 把农业建设、农业示范、科学管理、农艺展示、农产品加工及旅游者广泛参与融为一体, 使旅游者充分领略农业艺术与自然情趣的一种新型旅游形式。

陈琳 (2006) 认为, 农业旅游是农业和旅游业相融合的一种农业类型, 农业旅游使原本属于农业范畴的事物和行为成为旅游活动的内容, 它拓展了旅游资源的类型, 使农业焕发出新活力。

张文建 (2011) 认为, 农业旅游是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交叉重合而成的新型业态, 是农业与旅游业之间相互延伸融合的产物, 通过有旅游价值的农业资源的挖掘, 使旅游吸引物的内容得以丰富;而旅游服务向农业部门的延伸, 也使农业从满足人们生存需要扩展到了满足人们发展与享受的需要, 使农业服务业得到了优化发展。

从对农业旅游不同定义的分析、比较中可以发现他们具有一些较为一致的看法, 即认为农业旅游是由农业与旅游业相融合组成的一个复杂系统, 二者相互促进, 共同发展。它以农业为基础, 利用农业景观和农村自然环境, 结合农牧业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生活等内容, 吸引游客前来观赏、品尝、体验、休闲、度假, 同时促进当地经济等各方面发展的一种新型旅游方式。

2 农业与旅游业融合的意义

农业与旅游业的相互融合带动农业实现新的增长点, 对农业发展意义重大。庞云杉, 常少林 (2011) 等认为, 发展乡村农业旅游可以帮助农业由传统的单一功能向集生产、生态、旅游、文化教育等综合功能方向发展。乡村农业旅游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新的就业机会, 提高农业利益, 有利于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发展。同时可以吸纳、接收和传播科学技术, 帮助生态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张文建 (2011) 认为, 农业旅游使农业的劳作方式、农田风光等原本属于农业范畴的事物成为可被依托发展旅游活动的内容, 有效地拓展了旅游业可依托资源的类型, 丰富了旅游活动的内容, 迎合了旅游者多种多样、求新求变的旅游需求, 推动旅游业更快更好的发展。农旅结合, 实质是通过二者间的要素依赖与对接, 达到供给优势与需求优势的最佳结合。

当然, 农业旅游也会促进旅游业的蓬勃发展, 对旅游业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杨振之 (2011) 以农业产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为背景, 提出农业与旅游的融合互动有着双赢的效果。二者的相互融合帮助增长产业链条, 增加产业边际效益;帮助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新兴产业帮助形成新的增长极和新的主导产业。张莹 (2006) 提出了农旅互动的“三农”效应与旅游效应。“三农”效应表现在:成为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密切城乡交流, 扩大农村社会开放度;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对农村的生态影响巨大。旅游效应表现在:开拓旅游新领域, 丰富旅游产品和缓解假日旅游热点压力。

3 农业旅游的融合模式

学者们大多集中于研究农业旅游的开发模式。刘华楠 (1998) 根据我国地形、地貌、人文的多样性和气候、生物、农业资源的多样性以及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要求与特点, 认为我国农业旅游开发模式和方向有十类, 即都市农业型, 生态环保型, 绿色食品基地型, 民俗风情型, 新、奇、优、特产品型, 人文景观型, 地形地貌型, 科技先导型, 动植物品种示范推广型及农业博览会型。

梁留科, 吴次芳, 曹新向 (2002) 等从项目开发上认为农业旅游分为观赏型, 实践型和综合型三种旅游模式。孙爱丽 (2003) 对观光农业旅游的开发模式进行研究, 认为, 此类旅游首先缘起于大中城市周边地带, 在发展过程上, 出现自发式、自主式和开发式三种开发模式。

张莹 (2006) 认为, 农旅互动开发模式归纳为田园模式、乡村模式、科技模式和商业模式四大类, 每大类又各自包括不同的具体类型。农旅互动产业组织模式则分为:“企业+农户”模式;“企业+社区+农户”模式;“政府+企业+农村旅游协会+旅行社”模式和“示范农户+农户”模式。

4 农业与旅游业融合的对策

颜醒华, 李勇泉 (2004) 指出, 农业旅游要想实现高层次的融合与良性互动, 必须着手于加强农业旅游区的统一规划, 理顺和健全管理体制, 构建旅游区发展的利益驱动机制, 灵活运用各种营销策略, 搞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 构建农业旅游创新的体系。

张莹 (2006) 认为农旅互动在产品的开发上要进行突破, 通过整合资源, 挖掘内涵, 突出特色来培育品牌。同时要加大资金的投入来完善旅游设施, 加强宣传促销, 实行规范化管理, 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进而努力实现农旅互动的可持续发展。

郑俊挺 (2011) 对福州市农业旅游发展提出了几点对策, 包括提高对农业旅游的认识,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加强农业旅游配套服务的建设, 提高农业旅游服务质量, 加强农业旅游协作组织建设, 提高农业旅游产品档次, 丰富淡季农业旅游产品, 营造农业旅游浓郁的乡土气息。

孙杰 (2012) 认为农业旅游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前提是要对农业旅游进行科学规划, 统一布局。同时要加强农业旅游产品的多元化, 注意保护环境, 打造体验型椎体旅游产品, 重视资源开发的文化定位。

参考文献

[1]祁黄雄.区域观光农业规划设计的技术方法与实践[J].国土开发与整治, 1998 (1) :48-50.

[2]张永贵.投资新领域:城郊休闲农业[J].中国投资与建设, 1998 (6) :48-49.

[3]刘杰.城郊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初探[J].江西社会科学, 2001 (2) :214-217.

[4]陈琳.从产业融合的角度探讨农业旅游的发展[J].黑河学刊, 2006 (2) :27-29.

[5]张文建.农业旅游:产业融合与城乡互动[J].旅游学刊, 2011, 10 (26) .

[6]张莹.农业与旅游业互动发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6 (4) .

[7]庞云杉, 常少林.浅议发展乡村农业旅游的积极意义[J].理论探讨, 2011 (8) .

农业特色开放获取文献资源建设 篇6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是一所有着50年办学历史的普通高等农业职业院校。学院下设园艺、食品与生物工程, 畜牧兽医、水利与建筑工程、经济管理、财会金融、文秘法律、现代服务管理、信息技术、基础部等10个系部以及国际教育学院、机电工程学院2所分院。学院是全国百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 “北京市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和“全国文明单位”;是“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农村与农业职业教育专业委员会”和“全国农业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主任单位。学院坚持以农为主, 适应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做优种植、养殖类专业, 做强食品加工、农业工程类专业, 发展服务、文秘、财贸类及机电、电子信息类专业。现开设有60余个普通高职、成人高等教育及普通中职专业, 形成了农业种植类、畜牧兽医类等特色专业群。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图书馆[1]建于2002年, 目前拥有馆藏纸质文献44万册, 电子文献34万册。馆藏文献主要以经济、农业、管理科学文献为主体, 兼有人文、社会科学文献的多种类型、多种载体, 形成综合性的馆藏文献资源体系。学院数字图书馆目前可提供10多个数据库, 资源类型包括数字图书、期刊、报纸、博硕士学位论文、会议论文、工具书、各种多媒体资源等。图书馆建立了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 实现了图书馆各项业务的计算机自动化规范管理和网络化信息服务, 实现了4个校区数字资源的共建共享。目前存在的问题之一, 是由于纸质文献购买成本高, 采购资金相对紧缺, 使得年购进新书数量不足, 显然, 图书馆纸质文献资源距离满足教育教学和读者需求差距较大。因此, 图书馆应依据专业建设和读者需求及时调整馆藏结构, 加强利用互联网开放获取文献资源建设的力度, 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纸质文献资源不足的缺陷, 更好地实现为学院教育教学服务的目标。

2 农业特色开放获取文献资源数据库建设

开放获取是目前国内外正在日益兴起的一项旨在推动学术文献信息资源和科研成果利用互联网免费自由传播和共享的学术共产主义运动。2010年10月25~26日在北京召开了“第八届开放获取柏林国际会议”, 这是首次在欧洲以外的地区举办[2]。它的召开必将有力地促进我国开放获取运动的发展, 同时也为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提供良好的契机。目前, 我国农业正在向产业化、规模化、生态化、合作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目标是实现高效农业、生态农业和现代农业。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农业职业教育及大量农业文献资源的支持, 因此, 农业高职院校图书馆可利用互联网丰富的开放获取文献资源, 建设各类具有农业特色的文献资源及其数据库。如可建设包括《中国农业经营方式研究》、《精准农业概论》、《中美农业发展比较研究》、《农业信息化理论与实践》、《农业生态经济学》在内的《农业特色电子图书资源数据库》;建设包括《中国农业年鉴》、《农业昆虫学》、《美国大观·农业概览》、《中国园林绿化树种区域规划》在内的《农业特色随书光盘数据库》;建设包括《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玉米科学》、《河北林果研究》、《饲料博览》、《渔业经济研究》在内的《农业特色现期期刊资源数据库》;建设包括《中国农业投资指南》、《土壤学进展》、《山地农机化》、《河北农作物研究》、《江苏食用菌》在内的《农业特色建国后过期期刊资源数据库》;建设包括《浙江农业推广》、《福建农业》、《国立北京农业专门学校杂志》、《华北农业》、《教育与农业》在内的《农业特色建国前过期期刊资源数据库》;建设包括《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院报》、《农村信息报》、《中国渔业报》、《农民日报》在内的《农业特色电子报纸资源数据库》;建设包括《农业产业化研究》、《农业自然资源:土地和水资源》、《我国的农业生产和粮食问题》、《农业经济史研究》、《农业时代》在内的《农业特色文档文献资源数据库》;建设包括《北京林业大学博士生论坛》、《2008中国国际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研讨会》、《APEC地区粮食生产与粮食安全国际研讨会》、《应对森林自然灾害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内的《农业特色学术会议文献资源数据库》;建设包括《食用菌栽培》、《果蔬贮运与加工》、《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大田作物制种技术》、《蔬菜生产技术》等288门高职高专农林牧渔类精品课程资源在内的《农业特色高职高专精品课程资源数据库》。

3 农业特色开放获取旅游资源数据库建设

农业旅游[3]也称农业观光旅游, 是把农业与旅游业结合在一起的新型观光旅游类型, 也称旅游农业、乡村旅游、观光农业等。农业旅游是利用农业景观和农村空间吸引游客前来观赏、游览、品尝、休闲、体验、购物的一种新型农业经营形态, 即以农林牧副渔等广泛的农业资源为基础开发旅游产品, 并为游客提供特色服务的旅游业的统称。农业旅游目前主要有几种类型:一种是观赏整体农村的自然人文风光, 让游客亲身体验大自然、亲自接触大自然、身心回归大自然;一种是观赏农业生产、生活场景和田园风光;一种是参与性农业旅游, 是近几年在市场需求下产生出来的重要农业旅游形式, 如各类的果实采摘、动物家禽饲养、秋季收割、捕鱼生产等活动;还有根据季节变化开展的农业旅游项目, 如春季的农村踏青春游、夏季的农庄赏荷旅游、秋季的田园采摘旅游、冬季的鱼湖冬捕旅游;生态农业旅游是近几年才兴起的一种新型的旅游方式[4]。农业生态旅游是把农业、生态和旅游业结合起来, 利用田园景观、农业生产活动、农村生态环境和农业生态经营模式, 吸引游客前来观赏、品尝、习作、体验、健身、科学考察、环保教育、度假、购物的一种新型的旅游开发类型。对于大多数常年居住在城市里的人们来说, 农村的概念越来越模糊, 根据人们要求返璞归真的理想, 开创了生态农业旅游的想法, 并得到很好的实施和推广, 现在很多地区都有生态旅游景区, 大家对生态农业旅游的热爱也在不断增加。目前全国已建立了200余个农业旅游示范点, 仅北京市就有7个。以北京农业旅游资源为例, 北京农业高职院校图书馆可据此建设包括北京韩村河、北京蟹岛绿色生态度假村、北京南宫旅游区、北京锦绣大地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朝来农业园、北京留民营生态农场、北京小汤山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在内的, 含有景点资料介绍、历史文献记载、旅游视频电视片的《北京农业旅游资源数据库》。

参考文献

[1]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图书馆.http://lib.bvca.edu.cn.[EB/OL].[2010-12-02]

[2]http://www.sciencenet.cn/m/Print.aspx?id=376837.[EB/OL].[2010-12-02]

[3]农业旅游.http://baike.baidu.com/view/1383214.htm.[EB/OL].[2010-12-02]

浅析农业文献翻译中的理解过程 篇7

农业在一国经济中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 这就要求我国农业科技人员要紧跟前沿科技发展, 在阅读外文农业文献的过程中也要将我国农业发展成果用英文传播出去。经笔者观察, 翻译实践中要想准确理解农业科技文献的内容, 必须要关注译者的理解水平和理解质量。很多译者的译文看起来严谨科学, 但是经不起仔细推敲。这种情况的出现通常是因为译者在理解原文阶段就出现了问题。

1 农业文献翻译与理解

从广义上定义, 文献泛指所有具有历史价值或者研究价值的书籍。从狭义上定义, 文献主要指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本文关注的文献主要涉及农业文献, 这一类文献主要关注农业科研, 包括专著、期刊、会议报告等等, 十分注重实用性, 用词简洁, 表达客观, 内容确切。这就需要通过严谨规范的双语转换来阐明农业科学技术应用的现状、问题和方法, 从而来解决自然科学和农业应用学科的问题。

2 理解农业文献的过程

由于科技文体只有单一层次的意义, 表层意义和深层意义趋向一致, 因此, 准确理解科技英语原文即正确理解原文的每个词语、每个词组、每个单句的确切含义, 弄清每一句话的结构、与上下文的关系及逻辑关系等, 也就是弄清原文所要表达的信息。要准确传达出农业文献术语, 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2.1 术语的理解

在翻译农业文献时译者首先遇到的困难就是术语的翻译, 特别是跨学科术语的翻译。由于文本的特殊性, 农业文献术语的翻译必须得到广泛认可, 意义明确, 否则不利于学术传播。译员要想自如地运用自己的语言能力进行翻译往往不够, 还需要查阅专业词典、书籍等文献来弥补自己的专业知识的缺陷。此外, 译员在翻译过程中应遵循基本的原则, 即既要保证其准确性, 又要考虑其蕴含的具体意义。这样, 译者才能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 进而准确翻译。笔者在此举例分析了翻译时的思考、选择时的立场, 并就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

例1:

原文:一个经济系统的完整生产过程包括要素投入和产出两部分, 农业生产过程中在投入一定的生产要素如资本、劳动力后, 除获得农作物产出等期望产出外, 还伴随着如废气、废水、废弃物等不利生态的非期望产出。

译文:The complete production process of an economic system includes factor input and (product) output.As for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process, the outputs of the investment of production factors like capital and labor are not confine to good outputs like crops, exhausts, waste water, wastes and other undesirable outputs hazardous to ecology are inevitable.

分析:原文的“要素投入”和“产出”是专业术语, 译文经过笔者审校, 发现原译并没有理解产出在此处的意思。这里“要素投入”是指在农业生产活动中投入相关生产资料, “产出”则是产品, 是成果, 这里原译没有理解出来造成译文有错。笔者增译为factor input and product output。而“期望产出”术语的原译也出现了理解错误。笔者查阅术语库后发现“期望产出”并不是原译所说的“desirable output”, 应该译为“good outputs/Bad or Undesirable Outputs”。译者没有提前补充专业背景知识, 翻译时也没有认真查阅专业词典, 造成想当然的理解和错译。这是译者应该警惕的地方。

2.2 逻辑的理解

翻译农业文献时译者最容易出现的错误就是意义不明确、认知混乱。不少译者都出现死译的情况。如果译者没有梳理清楚待译文本的内在逻辑, 就容易顾此失彼。

例2:

原文:技术效率变化 (EFFCH) 和技术进步 (TECHCH) 数值之积即为AMCPI指数 (此处应该断句) , 二者共同促进了农业碳排放效率的提升, 在时间序列上具有动态互补性。

译文:AMCPI index is the product of EFFCH and TECHCH.Both of them contribute to the increase in carbon emission efficiency and enjoy a dynamic complementarity in time sequence.

分析:笔者审校时发现, 原译是一句冗长的译文, 没有做任何理解上的处理, 只是按照中文字面意思完成了翻译, 没有照顾到原文的内在逻辑。后来笔者在咨询农学学者后确定了原文的内在逻辑, 在“AMCPI指数”后进行断句, 译成当前译文。

例3:

原文:建立畜禽粪便的能源化利用机制, 大力发展沼气工程。试验表明, 用沼渣肥替代普通有机肥大约可减少甲烷排放55%;而进一步研究显示, 1个8m3的户用沼气池, 可处理4~6头猪所产生的粪便, 年产沼气可达385m3, 按等量有效热计算, 可替代煤炭847kg。

译文:Establishing a mechanism that converses animal dung into energy and striving to promote bio-gas project.Experiments showed that the replacement of regular organic fertilizer with bio-gas residue fertilizer can reduce methane emission by 55%.Further study also illustrates that a household bio-gas digester of 8 square meters which disposes dung produced by 4-6 pigs can generate 385 cubic meters methane annually, equivalent to 847kg coal in effective heat production.

分析:原译对“沼渣肥”、“有机肥”和“等量有效热”这三个术语的翻译有些许偏差。经笔者与原译员交流, 译者并没有理解“等量有效热”这个术语, 将其错译为“effective heat production of same amount”。后笔者改为“equivalent to 847kg coal in effective heat production”, 译文稍微流畅地道些。

2.3 背景知识的理解

正确理解待译文本需要译者掌握一定的专业背景知识, 这样才能保证译文的质量。很多译者都会出现乱译, 多数都是欠缺相关背景知识。由于中英两种文化的差异, 译员很难判断何谓最准确、最贴近中文的翻译, 例如“这些樱桃太小, 还不能结果”, 这里的“小”并不是指体积上的“small”, 根据背景知识的推理, 这里应该是“young”。因此要避免翻译过程出现的这些问题, 需要做到“疑、查、定、表”, 不断推敲术语的内涵。

例4:

原文:从测算方法看, 国际惯例IPCC方法大大低估了农业对碳排放的贡献。按照IPCC分类方法, 农业碳排放只包括水稻种植, 畜禽养殖和农田N₂O等非CO2类温室气体排放, 而将能源和农用化学品引起的直接间接CO2排放计入能源和工业生产。

译文:With regard to measurement, the international practice of IPCC greatly underestimates the contribution of agriculture in carbon emission.The classification of IPCC illustrates that carbon emission by agricultural sector only includes gases produced by rice plantation, poultry and livestock breeding, N2O produced by farmland, which doesn’t belong to greenhouse gas like CO2.Instead, under this classification, CO2emission generated directly or indirectly by energy or agrochemicals is counted into the activities of energy and industrial production.

分析:原译在这小段话上的处理就反映了译者并没有多少关于农业碳排放的背景知识储备。关于IPCC分类方法的理解出现了严重的偏差。这也就造成对后面的“分类”没有区别的意识。笔者查阅了相关农业文献后意识到“非CO2类温室气体排放”和“直接和间接CO2排放”两者的对立性, 这里也就可以将“而将…计入”处理为instead, 表示出内在逻辑明显的对立转折。

3 提高翻译农业文献理解能力的策略

译者在翻译农业科技文献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该文体特点。要在翻译前做足背景知识的输入工作, 不能盲目的乱译, 要拨出一部分翻译时间去了解待译文本的内容、特定专业范围。优质的农业文献译稿需要译者建立农业文献术语库, 查阅有关文献资料, 必要时要咨询农学专家, 甚至需要进行实地考察。

不少译者由于专业知识储备不足, 具体译文的处理需要从术语、逻辑和背景知识这三个方面准备, 从而提高对待译文本的理解能力。理解到位, 译者就不会出现本文举例说明时原译出现的错误。

4 结语

要想做好农业文献的翻译工作, 把握好农业文献理解阶段的准备工作十分重要, 甚至决定了整个译文的质量。本文的农业文献摘选自笔者参与审校的农业文献译稿, 对原译所出现的术语、逻辑以及背景知识错误进行实例分析。在剖析了翻译农业文献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术语、逻辑、背景知识的理解问题, 提出相关解决策略。

摘要:农业文献的读者也主要是农业科技人员, 他们十分关注国际前沿农业科研。由此可见, 农业文献翻译在农业科研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而农业文献的科技文体特点决定了翻译过程中的理解难度。通过探讨如何提高农业文献翻译的理解能力以帮助农业科技人员准确了解前沿农业科技。

关键词:农业文献,翻译策略,理解过程

参考文献

[1]张树柏.谈谈科技论文的翻译翻译研究论文集[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1.

[2]魏淑艳.当前我国国际科技合作的发展策略选择[J].科技管理研究, 2009, 29 (3) :47-50.

[3]林超伦.实战笔译 (英译汉分册) [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1.

农业文献信息 篇8

一、经济增长与贫困减少

许多人曾认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倾向于增加而不是减少贫困。比如:Chenery, Ahluwalia, Bell, Duloy&Jolly, Joll (1974) 出版一部有影响的书, 其中提到:“发展中国家十几年的快速增长使1/3人口没有从中受益。”Adelman&Morris (1973) 指出, 发展伴随着贫困人口平均收入绝对和相对的下降。这些早期关于增长与贫困关系的论点受Kuznets (1955, 1963) 影响较大。他们认为, 增长与收入分配成“倒U”型曲线关系, 主要含义是经济发展初期收入分配情况恶化, 但随着工业化的实现逐步改善。在发展中国家早期阶段, 经济增长会导致不平等, 需要很多年贫困才能下降。但是20世纪80年代, 人们对库兹涅茨假说开始提出质疑, 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拒绝库兹涅茨假说 (Ravallion 1995;Deininger&Squire, 1996;Deininger&Squire, 1998;Bruno, 1998) 。通过大量研究, 对经济增长如何影响收入分配问题目前已基本上形成统一看法:经济增长对收入分配不产生系统性的影响。由于收入分配随着时间变化, 人们认为经济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贫困。而经济增长在多大程度上能减少贫困至少取决于两个因素:经济增长速度和资产不平等程度。

1. 经济增长速度

快速的经济增长为战胜贫困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Bruno (1998) 使用国际上日人均1美元的贫困线标准对20个发展中国家进行实证研究, 结果表明贫困的增长弹性为-2.12, 也就是, 经济增长10%会引起贫困减少21.2%。20世纪90年代, 经济学家们估算贫困的增长弹性是在-2.0~-3.0之间, 也就是, 经济增长10%引起贫困减少20%~30% (Adams, 2003;Bruno, 1998;Ravallion&Chen, 1997) 。Bhalla (2002) 。把人均GDP的变化作为经济增长的衡量标准, 估计贫困的增长弹性为-5。Adams (2004) 以样本的收入均值的变化作为经济增长的衡量标准, 运用60个发展中国家的126个样本, 估计贫困的增长弹性是-2.79。

部分学者以中国为研究对象, 采用不同的数据考察经济增长与贫困减少的关系, 表明经济的快速增长是战胜贫困的可靠保证。汪三贵 (2008) 、胡兵 (2007) 指出, 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为农村贫困减少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为大范围的贫困人口的减少作出了巨大贡献。汪三贵进一步指出, 中国农村贫困人口按照官方贫困线和收入指标来估计, 农村贫困人口已有大幅度下降, 从1978的2.5亿减少到2007年的1 478万, 减少了2.35亿, 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比重从30.7%下降到1.6%, 年均下降9.3%。李石新 (2006) 提出, 1985—1996年中国农村贫困减少70%得益于经济快速增长。

2. 资产不平等程度

资产不平等程度也是造成不同部门增长减贫效应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 特别是土地分配, 当差距缩小时, 经济增长对于贫困减少的效应更大。Ravallion&Chen (2007) 提出, 在中国, 其土地分配相对公平, 农业增长的减贫效应是工业和服务业的4倍。Dorosh, Niaza&Nazli (2003) 提出, 20世纪90年代, 巴基斯坦尽管农业GDP有了显著增长, 但农村贫困率仍没有下降, 原因在于土地分配不均。

目前, 经济学界越来越一致地认为经济增长可以减少贫困, 但减贫效果受到收入分配状况的影响。如果经济增长的过程中伴随着收入分配差距扩大, 则会使贫困人口从增长中获益少于非贫困人口。

二、农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农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有两个方面, 即直接增长贡献和间接增长贡献。

1. 直接增长贡献

现代发展经济学家大多数都认为农业的角色和农业发展绝对是国家建设和健康发展的主要部分 (John&mellor 1961) 。Irz&Roe (2000) 的部门增长模型表明:第一, 在较大的农业经济体中需要农业增长来平衡人口增长和避免马尔萨斯陷阱;第二, 农业生产力相对较小的变化就会对工业化和整个发展有着重要影响。许多发展经济学家指出, 尽管农业的份额相对下降了, 但它的绝对数仍在增加, 同非农部门有更加复杂的联系 (Kuznets, 1968;Kalecki, 1971;Mellor, 1976;Singer, 1979;Adelman, 1984;de Janvry, 1984;Ranis, 1984) 。Bhagwati, Srinivasan (1975) 指出, 没有率先发展农业的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的结果是经济增长率不高、收入分配也很不平衡。郭熙保教授指出, 要使农业部门为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只有保持农业持续、顺利、健康的发展才有可能。如果在农业基础还很薄弱, 草率的削弱农业, 盲目追求工业化, 那不仅会损害农业部门, 而且会严重的制约非农业部门和国民经济的发展。

2. 间接增长贡献

首先, 农业直接影响非农业的增长。保罗·贝罗赫 (1974) 对40个发展中国家1950—1970年工业和农业的增长率进行比较研究, 发现农业增长与工业增长具有很强的相关性, 农业每次衰退发生之后, 紧接着便是制造业下降;同样, 每次农业增长加快, 也能导致工业增长加快。Timmer (2002) 使用65个发展中国家1960—1985年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 发现农业部门1%的增长率可以产生同时期非农业部门增长率增长0.2%。Tiffin&Izr (2006) 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 说明了农业增加值是构成原因的变量。我国学者对我国农业增长与工业增长的观察也表明:我国每一次经济形势恶化都始于农业产出下降, 每次经济调整成功也都以农业发展形势好转为条件, 农业波动成为工业波动和整个国民经济波动的根源 (牛若峰, 2000) 。

其次, 农业与非农业部门的市场联系。库兹涅茨教授1961年发表了《经济增长与农业的贡献》一书, 提出了农业部门对经济增长和发展所具有的几种“贡献”, 即产品贡献 (粮食和原料) 、市场贡献、要素贡献 (包括剩余资本和剩余劳动力) , 以及国内农业通过出口农产品而获取收入的贡献。这四个方面的贡献是农业部门对其他经济部门的贡献 (Johnston&Mellor, 1961;Ranis, 1990;Delgado, 1994;Timmer, 2002) 。许多早期的分析学家强调农业有向更重要的工业部门转移剩余的能力 (Rosenstein-Rodan, 1943;Lewis, 1954;Scitovsky, 1954;Hirschman, 1958;Jorgenson, 1961;Fei&Ranis, 1961) 。吕耀 (2009) 测算我国工业化过程中国民收入的积累有1/3来自农业, 在工业化初期甚至达到40%以上。

第三, 农业部门的乘数效应。运用现代计量和模拟技术计算一个部门增长率对另一个部门增长率或部门对整体增长贡献的乘数效应的实证分析, 既有跨国研究也有针对一个特定国家。农业有重要的乘数效应, 能够渗透到经济的其他部门运用SAM方法, 分析华盛顿农业及加工食品出口对华盛顿经济的影响, 结果表明农业对非农相关服务行业, 比如批发零售贸易、商业服务、公共医疗卫生服务、银行及保险等有重要的间接及引致效应。对农业乘数效应的传输渠道取决于投入与产出的可交易性, 农业雇佣份额, 消费方式, 收入和财产的分配效应。

第四, 农业推进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既是城市化的原始动力, 又是城市化的基础, 良好的农业基础在城市化初期起关键作用 (闫观渭、赵欢, 2008) 。我国农业的进步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 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条件 (陈莞桢, 2006) 。我国农业在推进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等方面的作用非常突出 (吕耀, 2009) 。农村劳动力由农业转向非农产业、由农村迁向城市是促进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张聪群, 2006) 。

三、农业增长与收入分配

Mellor (2001) 指出, 如果土地和收入分配高度不平等, 那么土地拥有者会消费进口或资本密集型产品, 而不是小规模的劳动密集型国内制造品和服务。Janvry&Sadoulet (2000) 提出过去30年中拉美农村贫困减少了, 但由于土地拥有水平的不平等性, 农村贫困减少是由于农村贫困人口迁移到了城市, 城市贫困增长而农村贫困下降了。大量证据表明, 穷人与整体经济增长的联系弹性在许多方面取决与增长的部门, 以及经济的最初情况, 特别是资产和收入的分配 (Timmer 1997, Ravallion and Datt 1996, 2002) , 促进农业生产率提高的农业技术对于提高这种联系弹性有重要作用。

摘要:反贫困是重要的经济发展目标之一, 而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有效途径。经济增长、收入分配与贫困之间的关系引起了经济学家们的广为关注。目前, 对此问题的探索已经获得了很有理论和实践价值的研究成果。

农业文献信息 篇9

一、来源数据库

从来源数据库看,涉及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61篇,占83.56%;特色期刊5篇,占6.85%;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2篇,占2.74%;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5篇,占6.85%。主要集中在期刊上。

二、学科分布

从学科看,涉及6个学科。其中档案及博物馆65篇,占89.04%;农业经济8篇,占10.96%;文化经济4篇,占5.48%;政党及群众组织1篇,占1.37%;市场研究与信息1篇,占1.37%;计算机软件及计算机应用1篇,占1.37%。主要集中在档案及博物馆学科。

三、发表年度分布

从发表年度看,有关农业档案的研究文献最早发表于1990年,平均年发表文献2.92篇,最高年份8篇,最少1篇。中位数为4篇。

整体上是前低中高后平的态势。1990年到1996年期间,是起步期,文献发表是有时无,断断续续,并且在一个非常低的水平上。1997年到1999年是整个研究的最为活跃的时期,达到了最高峰,平均发表的文献数高于其他年份。随后的2年,研究进入了一个低谷。2006年后到2014年间,研究进入了一个有起伏,但相对平稳的时期。文献发表量大致稳定在4篇左右。

四、研究层次分布

从研究层次看,有关农业档案的研究文献中涉及到社科(63篇,占86.3%)、大众文化(1篇,占1.37%)、基础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三大类(1篇,占1.37%)

研究基本上全部属于社科类。其中基础研究39篇,占53.42%;行业指导19篇,占26.06%;职业指导5篇,占6.85%。研究相对偏重于理论性的基础研究,而实践性的行业指导及职业指导略为稍逊一些。

五、作者分布

从作者看,有关农业档案的研究文献中涉及到的作者超过了73人,其中发表文献2篇以上有5人(柴树桔3、宋良才3、张东起2、古丽尼莎2、刘英2),占68位第1作者的7.35%;发表文献12篇,占16.44%。虽然这5位作者发表的文献数量并不多,还不能成为这一领域的核心作者,但这5位作者均来自与农业有关的机关与科研机构。在全部前40名作者中 ,22位来自档 案行政管 理机构 ,占32.35%;10位来自农业科研机构,占14.71%;有4位来自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占5.88%;2位来自高校,占2.94%。2位来自其他单位,占2.94%。来自档案行政管理机构与农业科研机构的作者占比靠前。高校相对靠后,这种情况在其他研究领域并不多见。

六、机构分布

从机构看,有关农业档案的研究文献中涉及到机构超过65个,机构平均发表文献数0.87篇。其中发表文献2篇以上的机构有7个(中国农业部2、江苏省农林厅3、山东省潍坊市农业科学院3、福建省宁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2、新疆农业科学院微生物应用研究所2、吉林省洮南市档案局2、长春市档案局2),占第一作者机构的11%;发表文献16篇,占21.92%。这7个单位基本上可以算成高产机构。从机构的类型看,农业行政主管部门2个,农业科研机构3个,档案行政管理机构2个。如果以前40个样本机构来划分类型,其中农业行政主管部门7个,农业科研机构9个,档案行政管理机构18个、高校3个,其他单位3个。

七、文献来源分布

从文献来源看,有关农业档案的研究文献中涉及到39种期刊,刊均1.92篇。其中发表2篇以上的期刊有14种,占36.84%;发表文献46篇,占63.01%。在全部期刊中,档案学报刊20种,占51.28%;发表文献51篇,占69.86%。涉农类报刊11种,占28.21%;发表文献16篇,占21.92%。其他类报刊8种,占20.51%;发表文献8篇,占10.96%。档案学期刊仍然是研究的主要媒体,而以住在各类档案学研究中占比很高的大学学报类没有一种,这种情况说明有关农业档案问题的研究没有进入高校档案学教学与研究的视线。

八、关键词分布

从关键词数据库看,有关农业档案的研究文献中涉及到32个关键词,42频次。其中高频词7个,占21.88%;使用17频次,占40.48%。32个关键词中农业类6个,农业档案5篇,新农村建设、农业科研各2篇,农业发展、新农村、农业各1篇。档案类4个,档案2篇、科技档案、档案人员、档案工作各1篇。农业档案类6个,农业农村档案、农业档案信息、农业档案信息资源、生态农业档案、民国农业档案、农业档案管理各1篇。其他类16个。

九、结语

有关农业档案的研究文献的媒体来源集中,以期刊为主。会议交流少,国际会议交流仍然是空白。从文献刊物来源看,有关农业档案的研究文献中涉及到39种期刊,档案学期刊仍然是研究的主要媒体,其次是涉农类报刊,而以住在各类档案学研究中占比很高的大学学报类没有一种,这种情况说明有关农业档案问题的研究没有进入高校档案学教学与研究的视线。

从相关研究的学科分布上看,有关农业档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档案学领域,虽然与农业相关,但与农业学科的相关性主不是很高。表明研究的视角更多的是从档案学的视角,且没有学科相溶与交叉。从研究层次看,有关农业档案的研究相对偏重于理论性的基础研究,而实践性的行业指导及职业指导略为稍逊一些。从研究的内容上看,有关农业档案的研究文献中涉及到32个关键词,其中农业类6个,农业档案类6个,档案类4个,其他16类个,内容多样,但多与档案及农业档案相关联。

从文献发表的年度分布上看,整个研究过程基本上是前低中高后平的态势。1990年到1996年期间,是起步期,文献发表是有时无,断断续续,并且在一个非常低的水平上。1997年到1999年是整个研究的最为活跃的时期,达到了最高峰,平均发表的文献数高于其他年份。随后的2年,研究进入了一个低谷。2006年后到2014年间,研究进入了一个有起伏,但相对平稳的时期。

上一篇:产时因素下一篇:血常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