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信息保障

2024-05-30

文献信息保障(共11篇)

文献信息保障 篇1

摘要:本文分析了信息环境下对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保障体系构建的影响, 笔者认为构建文献资源保障体系要以读者需求为中心, 以期为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提供借鉴。

关键词:信息环境,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

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 各种新技术、新成果、新学科的文献资源也与日俱增, 信息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 图书馆事业正处于伟大的变革之中。传统的馆藏文献资源是以印刷型文献为主要收藏和管理目标,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各种载体的信息资源不断出现, 尤其是网络信息资源的高速发展, 驱使着高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体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一信息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变化

1. 馆藏信息资源的变化

信息资源是图书馆构成的基本要素, 主要包括文献资源、数字化资源和网络资源。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 电子出版物和网络版文献应运而生, 高校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文献资源与数字化资源、网络资源哪一种是馆藏资源的主要形式, 这关系着资源建设的发展方向。传统图书馆的馆藏资源主要以纸本文献为主, 由于每个高校图书馆都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 形成了各自的重点藏书和特色藏书。所以, 馆藏建设应紧密结合高校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学科建设及专业设置的特点, 充分发挥现有的纸本资源, 建设具有自己特色的馆藏体系。而在网络环境下, 数字图书馆的建设, 也使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高校图书馆应结合实际情况来建立自己特色的文献信息资源数据库。由于数字信息资源共享性好, 传递速度快, 可以满足远距离阅读的要求。近十年数字资源在高校图书馆馆藏文献资源体系中的比例不断上升。基本上做到了馆藏资源数字化、文献采购电子化, 同时网上开放获取资源越来越多, 形成了多载体并存的发展态势。高校图书馆正在向馆藏载体和数字资源相结合的方向发展, 建立多元化信息资源。

2. 信息服务模式的变化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快速发展, 高校图书馆馆藏信息资源也呈现多元化。馆藏结构包括纸质信息资源、电子资源、网络信息资源。馆藏信息资源的类型多样化导致高校图书馆管理和服务方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图书馆为读者提供的服务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外借和阅览服务, 而是通过网络提供网上预约与续借, 数据库检索、参考咨询、文献传递、网上推荐等多种服务, 服务方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变传统封闭式为网络电子化, 由被动等待向主动提供服务转变。

二信息资源的建设应以读者的需求为中心

面对浩瀚的文献信息资源, 一个图书馆的馆藏量已经显得微不足道, 文献信息保障已不是简单的文献拥有, 而是以满足读者需求的保障为目的。在这个高效率的时代, 高校师生需要的是省间, 为了节省时间, 高校图书馆的信息馆员应以满足读者文献需求作为出发点和归宿。馆员应了解读者的阅读倾向和文献需求层次, 利用自己在知识组织、加工方面的特殊能力为读者提供文献信息资源服务, 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文献信息需求。馆员还应掌握本校的学科建设和专业设置, 了解教学和科研计划, 把握学校总体发展态势和学科建设情况。有目的、有步骤、系统地整理相关学科文献, 做好文献信息服务工作, 为学校的教学科研提供有力保障。

三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

在网络时代, 任何信息资源中心都不可能做到全面收藏, 更没有必要进行全面收藏。高校图书馆应根据各校实际情况建设具有自己特色的馆藏资源, 建立相应的信息资源保障体系, 为最终实现资源共享做好基础工作。信息资源建设的目的是为了使用, 信息资源的共享是全方位地使用信息资源建设成果。资源共享的形式有协调采购、合作典藏、联机编目、馆际互借、参考咨询等内容。信息资源共享的特点是多成员馆参与, 但由于各成员馆规模不同、实力不同、利益关切不同, 使图书馆资源共享的内容与信息服务都有所侧重。因此, 为了确保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的长期进步发展, 必须在其内部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 加强信息资源共享标准化的建设, 以确保共享标准数据在数据互联、资源共享方面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不仅可以实现科研教育文献资料、信息资源的充分利用, 完善信息资源, 而且对推动高校科研服务体系的建设和高校协作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是未来高校图书馆的发展趋势, 资源共建是图书馆通向资源共享的必由之路, 通过资源共建, 必将促进图书馆整体功能增强, 从而实现真正的资源共享。

四前景展望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环境的迅速普及, 使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以空前的速度提高, 信息资源的数字化是今后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核心内容, 而进入数字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应是有价值、有特色的资源。纸本文献与数字化信息资源并重发展已成为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新格局, 并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毫无疑问, 图书馆仍然要重视纸本资源的投入和馆藏规模, 但也必然会从单一的实体馆藏结构模式转向纸本资源与数字化信息资源二者并存的新模式。图书馆联盟在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和共享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在网络环境下现代信息资源建设正在向全新的多元化合作模式发展。

总之, 21世纪是科技水平高速发展的时代, 信息化给高校图书馆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图书馆的发展也将大大提高高校的教学科研水平, 为培养一流人才、创造一流科研成果打下良好的基础。高校图书馆的发展要加强文献资源建设, 文献资源建设是图书馆工作的基础, 信息化、网络化是文献资源开发的重要手段。尽管传统纸质文献与现代数字文献在一个较长时期里并存发展, 但日趋发展的信息技术必将成为图书馆建设与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马费成.信息资源开发与管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9

[2]穆颖丽.论图书馆协同知识管理及其实施策略[J].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2 (7)

[3]李书琴.高职院校图书馆管理工作探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8 (14)

文献信息保障 篇2

社会保障制度是关系着全体人民民生问题的大事,受到广泛关注。继2008年新农合被写入社会保险法(草案)医保专章,新农合在我国社保体系中真正确立了合法地位之后,在北京闭幕的全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会议决定在2009年的10月1日以后正式试点推行新农保,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为农村居民提供老年基本生活保障,是国家朝着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破除城乡二元结构、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一个重大步骤,也是中央又一项重大惠农政策。响应中央会议精神,我国各个省市也都相继推行新农保改革新举措。如广东省计划3年实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山西发布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指导意见。山东省首批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养老金在寿光发放。广东首个城乡养老保险一体化试点在惠州启动,参保补贴一视同仁。回顾自市场化改革以来引发的社会保障制度的理论上的太多探讨与研究,今天终于在实践中得到了尝试,也很值得理论界追溯和总结。

我国学者对于社会保障问题的研究是随着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深入而展开的,笔者在中国期刊网上对有关社会保障问题的文献进行梳理发现(见下表),在中国期刊网上以社会保障为篇名的文章在模糊查询的条件下,研究数量在逐年增加。从内容上看,2000年以前对社会保障问题的研究比较少,相对也很零散,没有形成系统。2000年以后,尤其是2003年开始了大规模系统的研究,文献数量直线上升,2005-2006年间增幅最大。党的十六大又进一步提出“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确立了“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的方针。在城镇化过程中引发了大量的征地问题、失地农民问题、进城农民工问题以及改革过程中的收入分配差距问题。围绕着这些问题,学者们展开了大量的研究,在2003年研究成果较前一年增长了78.5%。2005年,随着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围绕着新农村建设、城乡统筹等研究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的研究越来越多。

我国经济总量跨越式提升的同时,社会分配的均衡问题、公平问题也日益凸显。在这种背景下,效率与公平关系的问题被重新探讨,改革开放的成果由全社会共享的惠民措施不断出台,社会保障制度就是均衡社会经济发展的稳压器,社会公平视角下的社会保障制度问题研究随之升温。

从归纳和总结以往社会保障制度的研究,从内容上看,这些研究涵盖了社会保障体系的方方面面,有的甚至具体到了实施细节。而从整体上对这些内容分类,共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一、从城乡两个维度对社会保障总体状况的研究

通览社会保障制度的研究文献,学者们分别从整体上和城市与农村两个维度对我国社会保障的现状、问题及对策进行了研究,也有学者从地方或区域角度分析了省市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和发展情况。张力之(1997)从5个方面详细介绍了1997年以前国内对社会保障制度的研究: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研究的迫切性、借鉴国外的研究、社会保障专著、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研究、社会保障理论研究。刘云旺、王成华、廖桂蓉(2004)、李东、刘庆原(2004)、陈蒙蒙(2006)韦镇坤(2008)、王丽(2009)撰文分析了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框架的构想及对策。李珍(2006)阐述了我国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如何构建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刘汉屏、吴晓云(2006)将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问题放到了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来探讨,分析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制度保障和体系构建。刘子操(2007)提 1

出了建立和完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构建思路。

从内容上看,这一方面的研究偏重于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随着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矛盾的日益突出以及“三农”问题凸显,使得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诸多不完善之处摆到了议事日程。如何破除城乡二元社会保障制度,实现城乡统一的社会公平正义,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问题是研究重点。

二、围绕农民社会保障问题展开的大量研究

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一直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一大缺陷或短板,理论界对此诟病颇多。失地农民、进城务工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研究构成了2003年以来研究的主要内容。刘金红、段庆林、董明辉(2001)从经济发展和政策取向的角度出发,研究了建国50年来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阶段性特征以及各种保障形式的制度变迁、制度绩效,提出建立与目前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各方面的承受力相适应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政策建议。徐凯赞、欧阳亮辉(2004)按城乡属性把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分为二元社会保障制度,指出按照人人共享、普遍受益的公平原则,我国现行的二元社会保障体系无论从过去的形成、政策的影响,还是农村的现实需要都表现出一种公平性的缺失。陈信勇、蓝邓骏(2004)认为,首先要为失地农民建立社会养老保障和医疗保障制度,其他社会保障措施也应及时、逐步建立。吕勇(2005)、赵友谊(2005)、贾平、张婷(2008)分析了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探讨了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的构建。胡宏伟、唐莉(2005)指出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结构性嵌入于我国土地产权制度、征地制度、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农民利益诉求实现制度之中的,这种结构性嵌入机制要求仅仅靠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本身是不够的,失地农保制度的完善必须以上述四项制度的完善为前提。白凤峥(2004)、姚诣路(2006)分析了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现状及问题,提出了政策建议。

围绕农民问题展开的社会保障制度的研究,之所以会成为社会保障问题研究的主体,原因有几方面:一是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的不断攀升,改革开放取得了辉煌成绩,但与之相对的“三农”问题依然突出。二是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失地农民问题引发了学界的大量争论。三是工业化进程中的效率与公平观念深入人心,如何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公平?诸多原因引发了学界关于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的研究。

三、国外经验较少及中外比较研究

周弘(1989)较早地介绍了欧洲国家社会保障的发展和演变过程。李培林(1994)通过对德国、英国和瑞典的实地考察,指出我国建立社会保障体制应当借鉴的经验和注意的问题。史柏年(1996)、高峰(1999)分别考察了西方社会福利制度的现状、演变过程以及不可克服的矛盾与困境,并探寻其对于我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意义。日本学者合津文雄(1999)介绍了日本的社会福利政策,它突破了救济扶贫的制度框架,开始探索创建满足全体国民需要的社会保障制度。日本从2000年开始实施的“老年人看护保险制度”显示出,日本社会福利政策由过去的行政管理措施向签约方式转变的新趋势。武中哲(2001)介绍了北欧福利国家制度,并分析其利弊所在,力图找出其中对我国有借鉴意义的内容。施晓琳(2004)介绍了当前日本较为完备的农村社会保障法律体系及其对我国现行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法律保障方面的借鉴。李巧莎、贾美枝(2008)考察了日本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日本农村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及其经验和启示。臧忠生(2004)考察了法国、瑞典、奥地利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新变化及对我们的启示。王萍(2005)对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进行简要追溯,分析了令该制度陷入困境的各种主导因素。易瑾超(2007)通过社会保障制度的国际比较,借鉴外国的先进经验,提出发展、完善中国农村社会保障的若干

建议。徐嘉辉、郭翔宇(2009)介绍了德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沿革与现状,并对德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进行评价,同时阐述了德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对我国的借鉴。

四、对社会保障理论的追溯

实践离不开理论的指导,随着社会保障制度实践的开展,对社会保障制度理论的挖掘和追溯也成为社会保障制度研究一个不可或缺的内容。陈晓云(2001)在对福利理论系统梳理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根据对福利主体的认识、衡量福利的方法、标准以及福利制度措施这几方面的差异和变化,将福利理论的发展分为四个重要阶段。苏光明(2001)对毛泽东和邓小平社会保障思想进行了挖掘和比较。王爱华(2003)、李宏艳(2004)挖掘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社会保障思想,前者主要探究了马克思、恩格斯以及列宁的社会保障的思想,并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理论的发展进行了全面考察;后者考察了马克思、列宁的保障思想以及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思想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王俊(2004)从17世纪配第的社会保障思想写起,到18世纪的约翰·斯图亚特·穆勒和孟德斯鸠,进而分析了19世纪的萨伊、西斯蒙蒂、罗雪尔的社会保障思想以及德国的讲坛社会主义,英国费边社会主义和法国连带主义的社会保障思想。王文龙、金丽馥(2005)对西方社会保障理论进行了系统的介绍与评述,介绍了当代西方社会保障理论的演变过程,并分析了当代西方社会保障制度衰落的原因。徐丙奎(2006)把西方社会保障理论分为三大流派并对三大流派进行了简要分析,即国家干预主义、经济自由主义和中间道路学派。张可(2006)从英国1601年《济贫法》开始追溯社会保障制度的起源和发展的根源,并从经济学理论的角度区分了对待社会保障制度的态度,同时对反对与支持的流派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五、政府在社会保障制度中的定位和职能

尽管各个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各具特色,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离不开国家或者政府的介入。阎宇红(1998)考察了西欧社会保障制度几个发展阶段的更迭与交替,并详细分析了每个阶段中政府充当的角色以及角色的转变过程。张学英(2004)指出由于国家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导致了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缺失,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缺失反过来阻碍了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应该以政府为主导提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陈少晖(2004)指出,在至今仍未改变的二元经济结构中,对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的长期忽视和责任缺失,是我国政府在构建中国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中的一个重大缺陷。现阶段,我国政府应当集中解决农民急需的低保、医疗和养老三大保障问题。朱丽颖、石俊田(2005)认为,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从萌芽起到进入制度化建设共经历了政府高度集权下的重点有限保障、分权下的土地和家庭保障、制度建设下的社会有效保障三个阶段。肖云、徐艳(2005)认为当前建立农民工的就业社会保障具有紧迫性,政府在建立和发展农民工就业社会保障中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刘燕(2006)认为政府责任不明确、制度安排缺失等,是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之一。政府作为农村社会保障的主体,应当承担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中的责任。钱亚仙(2006)、杨爱兵(2008)、薛菁(2008),也指出政府是构建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责任主体。杨辉(2007)认为社会保障制度到底是公共物品、准公共物品还是私人产品亦或优效品,在理论界存在着争议,并根据社会保障的产品属性及产品提供方式、生产方式,决定了政府在社会保障制度中的责任范围和责任强度。陈萌(2009)认为“农村社会保障”表现出社会的公平性,其最终责任主体是政府。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中政府责任存在着越位与缺位两种偏差,是造成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严重滞后于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期刊网中的文章除了上述6大问题以外,还涉及到了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影响,如对国有企业改革的影响、对消费的影响等。除文章类文献外,我国学者还出版了相当一部分专著讨论社会

保障问题。例如,张蕴岭(1993)主编的《北欧社会福利制度及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系统地介绍了北欧福利国家的经验以及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构建的启示;郑秉文(2004)等编著的《社会保障体制改革攻坚》。阐述了我国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的过程、改革中的困难和今后改革的方向与未来发展趋势;丁开杰(2004)编著《社会保障体制改革》一书,涵盖了中国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国外社会保障体制改革、老年保障改革、福利与就业几个方面的内容;陈佳贵、王延中(2004)主编的《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报告》一书,对中国社会保障的现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对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加快我国社会保障建设提出了对策和建议。在我国社会保障理论研究方面,比较权威的专家郑功成教授,编写了系列社会保障丛书,由他主编的《社会保障研究》是中国和世界社会保障学术交流平台;《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战略:理念、目标与行动方案》一书系统诠释了社会保障的核心理念、基本原则和需要处理好的相关关系,对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的战略目标、步骤与措施进行了宏观规划,从理论上厘清了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目标、政府责任的确立和中国特色的体现。

作者:包海花 云苏和

文献信息保障 篇3

关键词: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土地流转制度;文献评述

中图分类号:C91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5-0097-03

养老保障制度在整个社会保障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和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在2012年度我国的城镇人口比重首次超过农村人口比重,我国的经济结构转型已到了关键的临界点。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几十年中由于历史或者政府政策的原因,农民被长期置于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之外,直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才开始逐步探索性地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在经历了30年的不懈努力之后,我国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形成了以“土地养老”与“家庭养老”为基础的二元体系,土地为农村老人提供物质基础,家庭则为农村老人提供照料和慰藉。尽管从总体上看发展呈上升趋势,但是农村与城市养老制度相比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根据生产关系应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客观要求,我国土地流转制度造成了农民主动或被动地离开土地的现象。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开放的不断扩大,政府开始允许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基础上实行农村土地流转政策。2013年召开了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更是明确提出了城乡发展一体化中土地承包权流转的问题,指出了要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稳定农村承包关系保持长久不变。同时,在坚持和完善最严格的耕地承包制度前提下,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允许农民以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一、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大多数发达国家很早就已经实行市场经济,在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和土地承包权流轉方面的许多理论对于我国有相当的借鉴意义。

国外学者对于农村土地流转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土地的交易中,地租理论、有关农地流转市场化研究理论和农地流转模型研究是交易的理论基础。马克思的绝对地租理论在对前人批判的基础上完善级差地租理论,地租的性质是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的一种转化形式,是超过平均利润的超额利润。国外大多数发达国家实行以市价为基础的土地流转补偿的标准,为满足农民需求,最大限度地给予农民补偿额,使农民的合法权益能够得到很大程度的保障,这就达到了优化土地资源配置的目的。在土地流转机制的实践过程中,国外大部分国家都是通过立法的形式保障土地流转过程中农民利益。

在农村养老保险需求研究中,Jessica K.M.Johnson和John B.Williamson(2006)明确指出,发展中国家受到人口老龄化和家庭养老力度减弱的影响导致其对农村养老保障的需求明显增速。阿萨·胡塞恩在《农村社会保障的现状与趋势》中认为当前的中国处于经济和社会的转型期,通过中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现状的研究发现,每个农户其实已经从政府分配到一块农业用地作为经济收入的基础,但是引进社会保障体制过程中却无法拥有充足的资源和资金。他还认为这种家庭联产承包制度的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个重大的缺陷,即土地并没有永久地交给农民,而仅仅是在一定的时间内进行了重新租赁。按照土地租赁的原则,土地租赁是不受阻碍的,但在实际过程上却是一种明显的障碍。土地自由交易受到限制之后会产生不良后果,首先造成无法以土地借贷抵押,其次,使家庭劳动力产生了分离。最后,他对于当前农村社会保障改革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认为农村合作医疗体制的发展和农村医疗保健制度的完善应作为改革的优先对象同等对待;当前社会保障体系中,应当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在具体实施中要恰当地处理好中央与地方在管理权上的平衡关系。

D.Gale Johnson在研究分析我国农村养老保障情况时,发现由于我国农村经济水平不高,传统家庭养老模式为老年人提供了充足的保障,仍然是农村中最主要的养老模式,同时,他指出随着人口老龄化的问题日益突出,传统家庭养老功能也越来越弱化,这就使得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变得势在必行。另外,他将国内外土地对于农民价值与作用进行了对比,发现国外大多数发达国家的农场老年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将土地完全或不完全地由实物形态转化为现金形态,以保障自身的正常生活。在中国这样的情况恰恰相反,农民不具有土地所有权,这样就不存在上述所说的有效解决农民养老保障的途径。就中国而言,改革现行土地制度,通过长期租赁方式,使得农民能够从转让或出租土地过程中获得收入以保障养老可以说是一种在理论上非常正确的办法。

二、国内研究现状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实行城乡户籍分割制度和非均衡发展战略,造成了典型的城乡二元结构,农村养老保障事业的发展受到了重大影响。这一现象导致占我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村老年人的养老保障问题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突出和土地保障功能的逐渐弱化,农村养老保障问题到了必须解决的地步,此时,如何在土地承包权流转的大背景下满足农民养老诉求变成了一个重要课题。与本文相关的文献综述如下。

(一)农村传统家庭养老方式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和计划生育政策的持续推进,传统的农村家庭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首先,家庭赡养功能下降。农村家庭养老受到家庭结构的变化导致作用不如从前,城市化以及农村劳动力转移也成为阻碍农村土地保障的因素,传统家庭观和老年价值观受到商品、货币以及价值规律等影响发生了巨大变化,部分老年人的独立意识明显增强(袁春英、薛兴利、范毅,2002;胡明湖,2008);其次,土地保障难以承担养老功能。主要是因为土地养老保障只能提供物质层面的保障(杨玲玲),土地养老保障功能受保障型的农村土地制度的变化而逐渐弱化(王如鹏,2010)。目前只有小部分老人依靠集体养老,并且集体养老在农村并没有得到广泛适应,尽管短时期内社会养老对老人影响不大,但是今后社会养老将会成为农村养老保障的发展趋势(周颖,2013)。

(二)土地流轉与农村养老保障的关系

关于土地流转与农村社会保障之间的关系研究,学术界存在着有两种不同看法,一种是认为必须要通过建立现代社会保障体系才能实行农业用地的顺利流转(章辉美,2005),农户放弃土地的条件是获得新的社会保障,而不仅仅是土地本身具有的市场价值。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推动土地流转,深化农地改革;解决养老保险资金来源的途径是推动土地流转(段铷、赵桂玲、晋颖,2010)。另一种观点认为,要建立现代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就应当以高效率农业经济基础,实现农业生产率提高和农民收入稳步增加,完善土地流转方式以提高农业生产绩效(金玉秋,2009)。“土地换保障”可以保护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由于土地流转带给失地农民的损失可以获得有效补偿,从而对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稳定起到一定作用(崔智敏,2007)。

通过上述文献分析不难发现土地承包权流转与农村养老保障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关系。因此,笔者认为从土地承包权流转出发来研究农村养老保障是十分必要的。土地是农民生存的根基,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村土地呈现出不同方式或不同程度地流转,特别是山东省这样的东部经济发达省份,其农民就业选择呈现出多样化趋势,收入类型也在向多元化发展,从而导致农民对农业土地的依赖程度与西部相比表现出明显下降。

(三)基于土地流转的农村养老保障的制度设计

关于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设计,之前的研究主要是从政府、土地养老和家庭养老三方面进行思考。首先,政府应当积极履行其基本职能,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财政力度要增加(左菁,2007;赵建萍,2006),要遵循公平与效果相统一原则、福利性原则、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原则、满足农民基本生活需要原则、城乡协调发展的原则(宫晓霞,2006)。政府目前需要解决的是修正自身目标的问题,政府制定一项政策,其出发点应该是给想改变自己发展的个人提供条件和空间,而不是去弥补一些错误政策带来的不良后果,政府制定政策应当从修补型转换为发展型(徐月宾、刘凤芹、张秀兰,2007)。解决农村养老诉求如果单纯依靠农村养老保险的话并不现实,其可行性较低。只有将土地保障、家庭保障和农村养老保险三者有机结合在一起,才能为农民养老建立起安全可靠的养老体系。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和人民收入的增加,人们开始逐渐关注更高层次的生活需求,其中就包含了保险在内(王义才,2000);其次,强化土地承包权的物权性质,建立和健全土地流转制度和流转机制,健全农村土地流转的经济补偿机制(钟涨宝、狄金华,2008);再次,以家庭保障为核心,继续鼓励和支持家庭养老模式(胡明湖,2008),宣扬传统“孝文化”(王裕明、张翠云、吉祥,2010)。

三、简要评价

前文所述的研究成果对我国农村养老保障的发展无疑都做出了贡献,同时也成了未来研究重要的理论支持。但是也有不足之处:首先,一些文章是对西方发达国家的一些做法做了介绍和解释,或者讲述一种本土化进程,西方国家在农村社会保障方面的发展比我们早很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我国满足农民养老诉求具有较大意义,但是未能对为什么这样做作出深入研究和探讨;其次,绝大多数学者是分别在社会保障领域与土地资源的研究领域研究,二者存在割裂。

参考文献:

[1]郑功成.社会保障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3-4,9-11,17-19.

[2]王小英.论“以土地换保障”——一个解决农村养老保险资金来源问题的新思路[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07(3):40.

[3]尚长风,张瀚文.土地流转及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设计[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8(5).

[4]于淼,伍建平.浙江嘉兴“以土地换保障”的经验及其反思[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

[5]哈晓新.新农保实现农民养老全覆盖——浙江省慈溪市探索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调查[J].社会保障,2007(9).

[6]华彦玲,施国庆,刘爱文.国外农地流转理论与实践研究综述[J].世界农业,2006(9).

[7]王金鑫,杨琪.“新土地改革”背景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问题探析[J].理论研究,2009(2).

[8]王裕明,张翠云,吉祥.基于土地换保障模式的农村居民养老问题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5).

[9]宫晓霞.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中政府的角色定位[J].价值工程,2006(7).

[10]苑梅.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文献综述[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0(4).

[11]钟涨宝,狄金华.农村土地流转与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J].江苏社会科学,2008(1).

[12]袁春瑛,薛兴利,范毅.现阶段我国农村养老保障的理性选择——家庭养老、土地保障与社会养老相结合[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2(6).

[13]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Z].2013-

11-15.

[14]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Z].2009-09-01.

[15]徐俊杰,孔翠雪.土地流转机制下的农村养老保险现状调查研究——以河北省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9):9.

[16]李南洁.农村土地流转后土地保障功能如何存续[J].乡镇经济,2008(3):29.

[17]朱怡,杨新海.借鉴英国经验完善中国土地产权流转[J].国家城市规划,2007(22):79.

[18]段铆,赵桂玲,晋颖.土地流转背景下河北省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设计[J].特区经济,2010(2):167一168.

[19]苏琼.农地流转与农村社会保障关系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9(23).

[20]刘淑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改革与发展[J].经济与管理,2008(10).

[21]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中国土地问题”课题组.土地流转与农业现代化[J].管理世界,2010.

[22]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2[EB/OL].[2015-03-20].http://www.chinanews.com-

/cj/2012/12-17/4412886.shtm1.

[23]王海燕.农村土地流转的形式分析和对策思考[J].农业经济,2004(6):35

[24]Jonathan Rigg.Land,farming,livelihoods,andpoverty:Reth-

文献信息保障 篇4

1 文献信息保障平台的建设目标

我校图书馆的文献信息保障平台进一步加强了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作用,以能源电力特色为主,围绕我校“十三五”事业规划的“四个中心一个智库”发展目标,创新服务理念,扩大服务对象。通过学科评价与分析平台,定期掌握全球顶尖高校的科研实力排名动态;利用研究前沿指导本校研究方向,为打造学科核心竞争力奠定基础,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通过建设移动读者服务平台,为读者带来便利、快捷的自助式服务体验,突破图书馆服务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让读者随时随地获取馆内资源,有利于提高学校文献信息资源的配置效率。通过建设文献资源保障平台,进一步优化了资源配置结构,为学校教育教学及重点学科建设提供有效的文献保障和支撑作用,提升学校内涵建设工作的质量。

2 文献信息保障平台的建设内容

我校文献信息保障平台建设项目由三大内容构成:学科评价与分析平台、移动读者服务平台和文献资源保障平台。

2.1 学科评价与分析平台

我校图书馆利用购买的In Cites、ESI、ERS等平台搭建学科评价与分析平台,结合学校的学科特色,更好地为我校进行学科服务。

In Cites数据库:基于全球科研评价的标准———Web of Science数据库、ESI和JCR的相关数据,采用多方位多层次的指标(绝对指标、标准化指标、百分位指标和合作指标),可以对全球5000多所机构从学科、机构、地域、人员、期刊等层面进行全面分析。

ESI:基于核心合集数据库的深度分析型研究工具,通过ESI可以确定22个研究领域中最有影响力的内容以及研究前沿,利用研究前沿指导本校研究方向。与分析研究工具无缝链接,可以直接在Wo S中查看到高被引论文和热点论文,定期掌握全球顶尖高校的科研实力排名动态。

ERS:针对图情机构电子资源使用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及利用分析的数据产品,目前已可对外文期刊、外文图书及中文期刊三种类型的电子资源进行分析,并最终将完成全类别电子资源的使用数据挖掘及分析,辅助图书馆进行全校馆藏策略调整,使图书馆有限经费向优势资源聚拢。

2.2 移动读者服务平台

随着资源数字化应用环境的改变、智能移动终端的普及应用、无线应用环境的日益完善,智能移动终端在全球掀起了热潮,年轻的90后读者对数字阅读和移动阅读接受度更高。为与时俱进,图书馆需要开展移动图书馆相关工程的实施,以便更好地为读者服务。

“移动读者服务平台”建设包括硬件和软件两部分,其中硬件部分涵盖了移动图书馆平台———网络环境配置、移动图书馆平台硬件设备、移动图书馆平台客户端和实现图书馆资源一站式移动服务。软件部分即为知识发现系统平台,其核心功能是基于海量学术信息资源,帮助图书馆实现电子资源的目录级管理,使得用户能更快更准确地在海量资源中找到所需信息。

2.3 文献资源保障平台

为进一步优化数字资源配置结构,顺应我校能源电力为特色、多学科发展需求,“文献资源保障平台”需加强中外文重要数据库的建设工作,主要包括了中经网、BEGELL和EI三方面的内容建设。

中经网:是国家信息中心中经网组建的专业从事经济数据资源开发和服务的机构,承担着为政府及政府研究机构提供数据支持、数据资料分析整合等业务,是代表国家信息中心中经网对社会提供经济数据信息服务的唯一窗口。

BEGELL:全文数据库,内容覆盖动力工程和热物理、核科学、航空航天、纳米等,囊括了41种同行评审的权威期刊、12种热物理电子书等,提供工程和生物科学两个学科资源包,通过电子数据平台在线访问。

EI:是著名工程技术类综合性检索工具,收录文献几乎涉及工程技术各个领域,例如:动力、电工、电子、自动控制、金属工艺、机械制造、土建、水利等。

3 文献信息保障平台的预期建设效益分析

基于知识创新的文献信息保障平台其预期建设效益主要体现在服务学科内涵建设和服务人才培养方面综合能力提升。

3.1“基于知识创新的文献信息保障平台建设”在服务学科内涵建设方面的效益分析

“学科评价与分析平台”不仅有助于学校了解在各研究领域的重要趋势与方向,还能够使学校及时掌握各具体研究领域内的研究成果及其影响,评估潜在的职工、合作者和竞争对手的研究业绩和竞争能力,从而具备更深层次的战略意义,同时有助于为打造学科核心竞争力奠定基础,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

“数字资源保障平台”将根据学校重点学科建设及学校建成有能源电力特色大学理、工、管、文等多学科发展的需求,在保障学校重点学科建设的基础上,优化数字资源配置结构,要适应学校多学科发展的需求,提升学校内涵建设的质量。

3.2“基于知识创新的文献信息保障平台建设”在培养人才综合能力提升方面的效益分析

“移动读者服务平台”将实现图书馆资源一站式移动服务,不仅能让全校师生员工随时、随地获取馆内文献资源,还能通过充分利用数据仓储、资源整合、知识关联等相关技术,帮助全校师生从整体上掌握学术发展趋势,洞察知识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发现高价值学术文献,从而提升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水平。

“移动读者服务平台”、“文献资源保障平台”、“学科评价与分析平台”可以更大程度提升资金使用效率,提升基于知识创新的文献信息服务保障水平,以支撑校内各个科研组织、教学团队的知识整合和协同创新,对于更好地进行人才培养、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4 结语

上海电力学院图书馆开展的“基于知识创新的文献信息保障平台建设”项目属于人才培养和创新团队建设项目。该项目将为学校教育规划部门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教育评估指标体系,为精准、有效的决策分析提供事实依据,从而指导本校学科研究发展方向。该项目进一步优化了资源配置结构,顺应学校多学科发展的需求,并提供有效的文献保障和支撑作用,将为全校师生带来便利、快捷的自助式服务体验,突破图书馆服务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让读者随时随地获取馆内资源。

参考文献

[1]吕莉媛.图书馆信息资源平台建设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图书与情报,2011(6):80-84.

[2]符之敏.基于网络背景的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J].现代情报,2008(2):70-72.

文献信息保障 篇5

文献综述

一、选题原因

在当今世界经济形势下,我国社会经济已经步入迅速发展时代。农民工进城务工,加快了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农民工进城务工也引出一系列的问题。在城市从事的大都是艰苦繁重、简单重复性的体力工作,承受着优胜劣汰、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市场竞争机制的压力。而在“男尊女卑”思想严重的农村中,女性本来就处于弱势的地位,女农民工进城后相对于男性农民工来说,女性农民工可以说是弱势群体中的弱势人群。关注女性农民工权益保障是城市化发展的客观要求。一方面,城市化的发展不仅是人口的入城,而且体现为人的生活在文化、社会等多个层面上文明程度的融合、提升。如果女性农民工的权益被忽略、被隔离,就难以真正实现人人平等,难以达成不同文明之间的融合,也就不符合城市化的初衷。另一方面,女性农民工的权益维护可以吸引男性农民工的入城,加大这些农民工入城的可能性和稳定性,从而推动城市化的进程。因此,关注这一弱势群体的权益维护,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现状

农民工在城里无法融入城市生活中,成为“城市边缘人”,孙丽艳(2006),保护农民工权益意义重大,它事关解决城乡矛盾和 “三农”问题,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问题,熊坚(2008)。邵吟筠(2009)指出农民工是农业社会向工业社

会和城市社会的必然现象,而作为农民工具有文化程度较低、流动性强、数量大等特点。宣璐(2007)在《论农民工合法权益的缺失及其保障》中提出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和劳动力市场二元结构为特征的二元社会结构是导致农民工权益缺失,得不到公正待遇的根本原因。丰雷(2009)认为农民工之所以会存在诸多问题,是因为存在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就业制度、分配制度方面的缺陷,农民工话语权的缺失,权益保障法规的不健全及执法不严,城乡分治导致的观念歧视,农民工素质的束缚及不适应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作为弱势群体的农民工权益保护上首先是要树立公平、社会正义、人权保障的法律理念,在这基础上完善弱势群体的表达机制,改革户籍制度,完善劳动法律制度,张芸(2006)。许杏彬(2004)认为现有的法律体系在面对农民工权益保护的问题上,表现出明显的缺位、滞后和乏力,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迫切需要在平等就业权、劳动条件权和教育(培训)权、社会保险权的保障及其维权组织的建立,农民工受损的原因集中影射到法律制度的不足当中,并建设性的提出应当建立“征服、工会、社区”三位一体农民工劳动权益网上服务系统,熊序明(2010)。王立平(2007)更是指出农民工不仅仅没有完善的表达机制,其自身的选举权、被选举权也难以实现,在城市的管理中也没有资格参与其中。许中甲(2007)认为农民工法律援助是一项民心工程,是保障司法公正和人权的重要内容,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部分。王雅芬(2007)提到尽管男女平等的原则已经被普遍接受,但依然普遍存在着男女不平等的事实,对妇女的歧视还存在着,甚至有恶化的趋势。石

彤.王宏亮.李芳英(2010)认为在社会学研究发展中女性社会学正逐步走向独立,但应当注意把握妇女作为人的整体整合性。郝亚冰(2010)则从社会学、管理学等角度论述了女性农民工的群体特征与社会功能,分析女性农民工的权益缺失状况及其基本成因,探讨了女性农民工的维权障碍与维权机制,提出了构建女性农民工维权长效机制的具体设想,而宋彬(2007)则在社会排斥的视角下认为女农民工在城镇务工过程中受到城乡排斥和性别排斥的共同作用下劳动权益得不到保障。周亮亮(2010)则提出在金融危机影响的不利环境下,维护好农民工的权益主要是在经济权益和劳动就业方面做出努力。周风斌(2010)认为在吸纳农民工最多的建筑行业中,如要更好的保障农民权益应当提高建筑业的就业门槛,并农民工进行培训和指导。王次富(2010)认为在少数农民工权益保护上文化权益是最具有特色的权益,应当从饮食、宗教、教育、节日等方面促进少数民族的权益保护。李莎(2007)立足于行动选择的视角,提出情境理性行动分析框架,阐释了农民工群体的权益缺失与侵害状况,探讨面对权益受损和权益剥夺,农民工所采取的行动及其背后的直接与深层次社会原因,并尝试性地从政府作为的视角提出对策。刘震(2005)认为建立健全新型农民工权益保障机制,逐步达到农民工、用人单位和政府等各方良性互动的状态,政府和社会才能从根本上化解当前农民工保障机制的困境。杨豫(2009)认为政府作为国家权力的代表,应该不断加强对公民和社会的责任,尤其是保护弱势群体的责任,为保护农民工就业权益做出科学的决策。赵明海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权益保障机

制研究——以潍坊市为例》(2009)认为要解决农民工的权利保护应该要从经济权益(农民工就业权、劳动报酬权、安全卫生健康权益、居住权益)、社会权益(培训教育权益、社会保障权益)、政治权益三方面进行权益的保护。徐敏(2010)认为不断改革我国现行的各类制度,妥善解决好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恢复农民工的国民待遇,才能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真正构建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刘力子(2008)认为强调女性视角的最终目的就是:希望唤起女性及社会一起去实现男女真正平等与和谐的终极目标。

三、我们的思路:

关于会计信息的作用文献综述 篇6

关键词:会计信息 作用 投资者保护

会计信息是公司信息的主要来源之一,会计信息的主要作用包括定价和治理。定价功能是指会计信息能够为投资者提供关于公司价值的信息,帮助投资者进行资产定价,减少由于错误决策带来的损失;治理功能是指会计信息能够减少信息不对称造成的损失,制约企业内部经理人和控股股东的机会主义行为,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一、会计信息的定价功能

会计信息与股票价格的研究,有信息观和计价观。信息观是建立在市场是有效的假设前提下,此时,会计信息能真实反映公司价值,对股价不重视。实际中,这种观点的解释有限。而计价观是将公司价值、会计信息与股价联系起来,注重股价对公司价值和会计信息的影响。

在信息观下,由于会计信息能真是反应公司价值,会计信息可以帮助投资者作出正确股价变化。陈晓等(1999)直接考察年度意外盈余在公告日附近对股票超额回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股市对盈余公告有显著的反应。孟卫东和陆静(2000)研究发现:有关上市公司盈余状况的信息在年度报告中能有效地传递。林玲、曾勇和唐小我(2001)研究发现我国股市对消息的反应是灵敏的。孙爱军和陈小悦(2002)研究发现:我国股票市场的会计盈余对股票收益的影响十分显著,而且显著水平不断增强。中小投资者根据披露的会计信息对不同企业的价值与风险进行评价,这样会计信息通过价格机制,不仅帮助中小投资者理性决策,而且促进了整个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益分配(李玉霜、尚庆英,2013)。会计信息对投资者的保护体现在会计信息披露与股价的相关性上(孙燕东,2008)。会计信息披露是对股票内在价值信息的传递(蓝文永,2009)。

计价观的典型代表是股价模型。由Ohlson(1995)等一系列分析性研究文献逐步发展起来的O-F剩余收益估价模型是股票计价模型的典型代表。实际上,市场并非有效,是存在噪音的市场。在计价观下,利用O-F模型,将股票内在价值与实际的股价相比价,以判断市场是否有效。对于我国股票市场是否有效,仍存在争议。俞乔(1994)、吴世农(1996)认为我国股票市场还没有达到弱式有效市场;宋颂兴、金伟根(1995)、陈小悦(1997)、张思奇(2000)认为达到弱式有效市场。此外,赵宇龙(1999)认为我国股票市场存在“功能锁定”现象。赵宇龙(1998)分别采用幼稚模型和市场模型来衡量股票市场的预期会计盈余和股票正常报酬率。经验研究表明,在上海证券市场未预期会计盈余的符号与股票非正常报酬率的符号之间存在统计意义的显著相关,这一发现支持会计盈余数据的披露具有信息含量的假设,验证了我国会计准则下的盈余具有价值相关性。陈信元、陈冬华、朱红军(2002)运用O-F模型得出,中国证券市场的种种特殊因素并没有影响会计信息对股票价格具有显著的解释能力,收益、净资产、剩余收益、流通股比例和规模都有价值相关性,并且,它们之间还互相具有增量价值相关性。

▲▲二、会计信息的治理功能

会计信息的治理功能是基于委托-代理理论产生。张踩峰(2009)指出一方面利用了上市公司本身存在的会计信息自愿披露的动力,通过市场价格机制,可以对公司管理层的逆向选择问题进行治理。同时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放大了企业组织的声誉机制,使上市公司在多种信息披露媒体所带来的社会压力下,能够对信息披露媒体所带来的社会压力下,能够对信息披露所带来的社会效应和经济后果及时作出反映,部分地起到了类似于西方外部公司治理中控制权接管、经理人市场竞争的作用;另一方面利用会计信息披露管制中政府的权威调节机制,形成对公司管理层道德风险问题的威慑,从而有助于解决因为一股独大、内部人控制而形成的公司内部治理软约束问题。

对会计信息治理功能主要出现的问题有两个层次,第一层是经理人与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股东任用经理人对公司进行治理的过程中,由于经理人“理性人”的利己动机,必然导致经理人使用一切合法或不合法的方法最大化个人利益而忽略作为所有者的股东利益。第二层是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在股权相对集中的企业里,大股东不仅拥有集中的股权还积极参与公司治理,相对集中的股权及积极参与公司治理并未使得大股东的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一旦大股东取代了经理人之位,开始行使经理人的职责,也可能如同经理人一般作出利己主义的选择。

就第一层问题,即经理人—股东之间,经理人可能选择净现值小于零的投资项目,引起过度投资行为,损害股东权益。高晨、王斌(1998)认为管理者与股东之间存在四种冲突:努力程度、风险偏好、时间、资产滥用等问题。刘怀珍、欧阳令南(2004)将经理人的私人利益内生化于模型之中,发现投资选择与经理的显性报酬参数无关;经理人私人利益动机对企业过度投资行为起着决定性作用。张海龙(2010)研究发现,过度投资行为与经理管理防御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具有防御动机的经理人的过度投资行为对融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更为敏感。刘凤委、李琦(2013)研究发现,过度投资行为与经理管理防御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具有防御动机的经理人的过度投资行为对融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更为敏感。

就第二层问题,即大股东—中小股东之间,大股东掌握控制权后利己主义选择的后果就是侵占其他股东的利益,特别是中小股东的利益。宋小保、刘星(2007)通过建立模型分析了控股股东的机会主义行为对中小股东与债权人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无负债情況下,控股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找出了企业过早及高风险的投资;在负债融资情况下,因收益函数的差别,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导致过度投资的发生;为了获得控制权私利,控股股东自利行为使得企业投资更早、风险更大,损害了中小股东与债权人的利益。袁建国、蒋瑜峰、蔡艳芳(2009)为了获得控制权私利,控股股东自利行为使得企业投资更早、风险更大,损害了中小股东与债权人的利益。张鸣、郭思永(2009)研究发现大股东利用其控制权借助于融资手段—定向增发而直接转移上市公司财富,侵占中小股东利益。罗琦、王寅(2010)指出控股股东通过侵占、转移公司现金资产获得控制权私利,而且,控股股东通过实施项目投资也往往能够获得控制权私利,侵害中小投资者权益。

参考文献:

[1]赵宇龙,王志台.我国证券市场“功能锁定”现象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1999,09

[2]张鸣,郭思永.大股东控制下的定向增发和财富转移[J].会计研究.2009,05

[3]刘凤委,李琦.市场竞争、EVA评价与企业过度投资[J].会计研究.2013,02

[4]罗琦,王寅.投资者保护与控股股东资产偏好[J].会计研究.2010,02

[5]孙爱军,陈晓悦.关于会计盈余的信息含量的研究[J].北京大学报,2002,01

[6]陈小悦,陈晓,顾斌.中国股市弱型效率的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1997(9)

[7]李玉霜,尚庆英.中小投资者保护探讨—基于会计信息披露的视角[J].财会通讯,2013(4)

[8]蓝文永,韦明升.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机制实证研究—基于投资者保护的视角[J].广西社会科学,2009,08

[9]孙燕东,苗用菁,证券市场投资者保护欲会计信息披露问题探讨[J].经济问题,2007(5)

高职院校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初探 篇7

1 高职院校文献资源保障体系的意义

1.1 增强教师团队自信

不可否认, 高职院校, 其教师所享受的待遇 (人才引进、资金扶持、设备配套、场馆筹建、文献保障等等) 与985高校、211高校相比, 确有天壤之别。一至二年后, 待遇的差别, 极大地打击教师团队的积极性, 干扰其创新能力;三至五年, 往往导致其学科优秀人才甚至学科带头人的流失, 严重影响弱势学科教师团队自信心和创造能力。高职院校文献资源保障体系的建设, “花费少、见效快”, 至少可以给予其教师团队“科研的心灵空间”。

1.2 确保教学、科研活动的正常开展

毫无疑问, 985高校、211高校是国家高等教育的主体, 其发展直接影响到国家创新能力、国家高质量人才的培养。为了保证985高校、211高校在高校的教学、科研中真正起到龙头作用, 带动和促进其它高校的迅速发展, 国家理应加强其文献资源建设, 增强文献保障能力。但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 文献资源的匮乏已经严重影响高职院校正常的教学科研秩序, 教师无法跟踪最新的科研动态, 学生不能接触常规的参考资源。以我校为例, 纸质外文期刊、图书的购置停滞不前, 外文数据库尚为空白;我校机械设计某位陈姓教师离职的一个原因, 即“像个瞎子, 不知道外面在做什么;学生也没有实习基地。”

1.3 利于提高地区高校整体教学科研实力

如前所述, 985高校、211高校、普通本科、高职院校之间渐有“强者恒强、弱者更弱”的趋势;高职院校的劣势或颓势, 逐渐演变为地方领导的心事, “拖地区整体教育水平的后腿”。然而, 方寸之间, 气象万千。就高职院系而言, 其起点低, 则追赶的空间大;高职院校教学科研的进步, 将大大促进地区教学科研水平的均衡发展。其次, 985高校、211高校、普通本科、高职院校之间往往有外延拓展的关系, 比如高职院校中小学教育专业与211高校教育学之间;因此, 高职院校科研水平的提高, 将为985高校、211高校提供新的研究方向, 将刺激985高校、211高校教学科研能力的迅猛发展。

1.4 利于调整图书馆馆藏结构, 增进图书馆服务质量

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 是高校学科建设的重要支撑力量。面向学科方向的文献资源建设为学科建设提供必要的文献资源支撑, 反过来学科建设的发展又促进了面向学科方向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 两者相辅相成, 互相促进。因此, 高职院校文献资源保障体系的探讨, 必将促进地区内图书馆资源的共建共享, 改善图书馆员工思维;其次, 高职院校文献资源保障体系的建设, 必将改变其图书馆馆藏结构以及服务队伍, 增进图书馆服务质量。

2 高校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建设的经验

就985高校、211高校文献资源保障体系而言, 我们可以发现, 其正向多元化资源保障体系迈进:以中文资源为基础, 逐步整合重要外文资源;以印本资源为基础, 逐步加强数字资源建设;以图书、期刊为基础, 逐步增加学位论文、会议论文等特殊文献建设;以正式出版物为基础, 逐步增加自建特色资源。总结十年来其文献资源保障体性的建设历程, 仍然存在以下不足:

(1) 在资源类型方面, 十分偏重本国纸质文献和本国成熟的期刊数据库等等, 而对网络OA期刊、著名学者博文、其他支撑资源 (学者库、基金库、机构库等) , 整合较少。

(2) 在资源保障技术层面, 偏重于大容量存储设备的添置, 不重视统一检索、学科门户、学科知识导航、知识共享等平台的建设, “藏大于用”, 文献资源保障体系不具有开放性、协作性、迁移性。

(3) 在文献资源开发上, 不注重本校特色资源的开发, 比如某政法大学民国时期本科论文、某师范大学乡村教育学院遗留文献等, 尚没有挖掘其文献全文价值、以资源的内容分析形成的增值价值、门户价值、技术转移价值等。

3 高职院校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建设的建议

3.1 文献资源保障的模式选择

从文献分析和各地实践来看, 985高校、211高校文献资源采用了“资金扶持、优先购买、人员协同、完全保障”的建设思路。但很显然, 对高职院校而言, 图书馆的资金、人才、设备先天决定了不可能有太多的实力, 因此, 其文献资源保障体系的模式, 建议采用“馆藏纸质资源+Internet资源+全国文献资源保障体系 (CALIS、CASHL、NSTL等) ”三位一体的资源保障模式, 大力借助国家文献资源共享平台、地区文献资源共享平台。据笔者所知, 某高职院校, 没有订购任何外文期刊, 但通过CASHL、NSTL两个大型文献传递中心, 学校垫资, 每年花费不到5万, 即满足了全校教职工文献需求。

3.2 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建设的步骤

如前所述, 即使985高校、211高校, 十分重视学科文献资源保障体系的建设, 但也在文献资源类型、资源保障的技术层次、资源的服务开发等环节存在不足;更遑论资金、人才、技术等处于劣势的“高职院校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建设”。因此, 对于高职院校文献资源保障体系的建设, 建议先建设知识共享和服务平台, 随后, 着力于网络OA期刊、著名学者博文、其他支撑资源 (学者库、基金库、机构库等) 等等资源方面寻求突破, 保证教师学生, 能够获得文献, 能够了解学术动态;而不必花重金购置大型数据库, 尤其是外文数据库。

3.3 文献资源保障体系的服务措施

结合985高校、211高校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建设的经验, 建议高职院校图书馆率先开展新书新刊到馆通报、文献代购、馆际互借、文献传递等服务, 其次, 开展课题查新、收录引用证明、定题服务、代检代查等深层次服务。图书馆服务过程中, 可以借助QQ、MSN、Email等中介, 保持与读者24小时的沟通。

摘要:本文通过对985高校、211高校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建设的总结, 结合高职院校的现实环境, 提出高职院校应采用“馆藏纸质资源+Internet资源+全国文献资源保障体系 (CALIS、CASHL、NSTL等) ”三位一体的资源保障模式, 并就文献资源保障的建设步骤和服务措施提供了建议。

关键词:文献资源保障,高职院校

参考文献

[1]于淑俐.面向重点学科建设的资料室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与服务问题探讨[J].现代情报, 2009.8:161-163.

[2]赵春旻.山西师范大学学科建设文献保障体系的研究与确立[J].晋图学刊, 2006.4:24-35.

[3]张西亚, 强自力.西安交通大学文献保障系统的构建与思考[J].大学图书馆学, 2006.24 (4) :19-26.

[4]李凌杰.从学科建设角度优化馆藏文献信息资源配置研究——以天津科技大学为例[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09.6:50-53.

[5]史全胜.高校图书馆资料室对重点学科文献信息保障体系构建探讨[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07.9:38-39.

[6]周彤, 彭萍.论民族地区高校重点学科文献资源保障[J].图书馆学刊, 2004.1:9-10.

[7]唐惠燕.南京农业大学重点学科文献保障实践及对策[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05.3:20-23.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研究文献综述 篇8

我国学者对于社会保障问题的研究是随着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深入而展开的, 笔者在中国期刊网上对有关社会保障问题的文献进行梳理发现 (见下表) , 在中国期刊网上以社会保障为篇名的文章在模糊查询的条件下, 研究数量在逐年增加。从内容上看, 2000年以前对社会保障问题的研究比较少, 相对也很零散, 没有形成系统。2000年以后, 尤其是2003年开始了大规模系统的研究, 文献数量直线上升, 2005-2006年间增幅最大。党的十六大又进一步提出“全面繁荣农村经济, 加快城镇化进程”, 确立了“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的方针。在城镇化过程中引发了大量的征地问题、失地农民问题、进城农民工问题以及改革过程中的收入分配差距问题。围绕着这些问题, 学者们展开了大量的研究, 在2003年研究成果较前一年增长了78.5%。2005年, 随着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围绕着新农村建设、城乡统筹等研究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的研究越来越多。

我国经济总量跨越式提升的同时, 社会分配的均衡问题、公平问题也日益凸显。在这种背景下, 效率与公平关系的问题被重新探讨, 改革开放的成果由全社会共享的惠民措施不断出台, 社会保障制度就是均衡社会经济发展的稳压器, 社会公平视角下的社会保障制度问题研究随之升温。

从归纳和总结以往社会保障制度的研究, 从内容上看, 这些研究涵盖了社会保障体系的方方面面, 有的甚至具体到了实施细节。而从整体上对这些内容分类, 共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一、从城乡两个维度对社会保障总体状况的研究

通览社会保障制度的研究文献, 学者们分别从整体上和城市与农村两个维度对我国社会保障的现状、问题及对策进行了研究, 也有学者从地方或区域角度分析了省市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和发展情况。张力之 (1997) 从5个方面详细介绍了1997年以前国内对社会保障制度的研究: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研究的迫切性、借鉴国外的研究、社会保障专著、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研究、社会保障理论研究。刘云旺、王成华、廖桂蓉 (2004) 、李东、刘庆原 (2004) 、陈蒙蒙 (2006) 韦镇坤 (2008) 、王丽 (2009) 撰文分析了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框架的构想及对策。李珍 (2006) 阐述了我国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如何构建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刘汉屏、吴晓云 (2006) 将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问题放到了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来探讨, 分析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制度保障和体系构建。刘子操 (2007) 提出了建立和完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构建思路。

从内容上看, 这一方面的研究偏重于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 随着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矛盾的日益突出以及“三农”问题凸显, 使得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诸多不完善之处摆到了议事日程。如何破除城乡二元社会保障制度, 实现城乡统一的社会公平正义, 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问题是研究重点。

二、围绕农民社会保障问题展开的大量研究

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一直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一大缺陷或短板, 理论界对此诟病颇多。失地农民、进城务工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研究构成了2003年以来研究的主要内容。刘金红、段庆林、董明辉 (2001) 从经济发展和政策取向的角度出发, 研究了建国50年来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阶段性特征以及各种保障形式的制度变迁、制度绩效, 提出建立与目前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各方面的承受力相适应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政策建议。徐凯赟、欧阳亮辉 (2004) 按城乡属性把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分为二元社会保障制度, 指出按照人人共享、普遍受益的公平原则, 我国现行的二元社会保障体系无论从过去的形成、政策的影响, 还是农村的现实需要都表现出一种公平性的缺失。陈信勇、蓝邓骏 (2004) 认为, 首先要为失地农民建立社会养老保障和医疗保障制度, 其他社会保障措施也应及时、逐步建立。吕勇 (2005) 、赵友谊 (2005) 、贾平、张婷 (2008) 分析了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 探讨了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的构建。胡宏伟、唐莉 (2005) 指出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结构性嵌入于我国土地产权制度、征地制度、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农民利益诉求实现制度之中的, 这种结构性嵌入机制要求仅仅靠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本身是不够的, 失地农保制度的完善必须以上述四项制度的完善为前提。白凤峥 (2004) 、姚诣路 (2006) 分析了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现状及问题, 提出了政策建议。

围绕农民问题展开的社会保障制度的研究, 之所以会成为社会保障问题研究的主体, 原因有几方面:一是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的不断攀升, 改革开放取得了辉煌成绩, 但与之相对的“三农”问题依然突出。二是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 失地农民问题引发了学界的大量争论。三是工业化进程中的效率与公平观念深入人心, 如何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公平?诸多原因引发了学界关于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的研究。

三、国外经验较少及中外比较研究

周弘 (1989) 较早地介绍了欧洲国家社会保障的发展和演变过程。李培林 (1994) 通过对德国、英国和瑞典的实地考察, 指出我国建立社会保障体制应当借鉴的经验和注意的问题。史柏年 (1996) 、高峰 (1999) 分别考察了西方社会福利制度的现状、演变过程以及不可克服的矛盾与困境, 并探寻其对于我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意义。日本学者合津文雄 (1999) 介绍了日本的社会福利政策, 它突破了救济扶贫的制度框架, 开始探索创建满足全体国民需要的社会保障制度。日本从2000年开始实施的“老年人看护保险制度”显示出, 日本社会福利政策由过去的行政管理措施向签约方式转变的新趋势。武中哲 (2001) 介绍了北欧福利国家制度, 并分析其利弊所在, 力图找出其中对我国有借鉴意义的内容。施晓琳 (2004) 介绍了当前日本较为完备的农村社会保障法律体系及其对我国现行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法律保障方面的借鉴。李巧莎、贾美枝 (2008) 考察了日本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日本农村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及其经验和启示。臧忠生 (2004) 考察了法国、瑞典、奥地利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新变化及对我们的启示。王萍 (2005) 对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进行简要追溯, 分析了令该制度陷入困境的各种主导因素。易瑾超 (2007) 通过社会保障制度的国际比较, 借鉴外国的先进经验, 提出发展、完善中国农村社会保障的若干建议。徐嘉辉、郭翔宇 (2009) 介绍了德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沿革与现状, 并对德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进行评价, 同时阐述了德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对我国的借鉴。

四、对社会保障理论的追溯

实践离不开理论的指导, 随着社会保障制度实践的开展, 对社会保障制度理论的挖掘和追溯也成为社会保障制度研究一个不可或缺的内容。陈晓云 (2001) 在对福利理论系统梳理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 根据对福利主体的认识、衡量福利的方法、标准以及福利制度措施这几方面的差异和变化, 将福利理论的发展分为四个重要阶段。苏光明 (2001) 对毛泽东和邓小平社会保障思想进行了挖掘和比较。王爱华 (2003) 、李宏艳 (2004) 挖掘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社会保障思想, 前者主要探究了马克思、恩格斯以及列宁的社会保障的思想, 并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理论的发展进行了全面考察;后者考察了马克思、列宁的保障思想以及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思想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王俊 (2004) 从17世纪配第的社会保障思想写起, 到18世纪的约翰·斯图亚特·穆勒和孟德斯鸠, 进而分析了19世纪的萨伊、西斯蒙蒂、罗雪尔的社会保障思想以及德国的讲坛社会主义, 英国费边社会主义和法国连带主义的社会保障思想。王文龙、金丽馥 (2005) 对西方社会保障理论进行了系统的介绍与评述, 介绍了当代西方社会保障理论的演变过程, 并分析了当代西方社会保障制度衰落的原因。徐丙奎 (2006) 把西方社会保障理论分为三大流派并对三大流派进行了简要分析, 即国家干预主义、经济自由主义和中间道路学派。张可 (2006) 从英国1601年《济贫法》开始追溯社会保障制度的起源和发展的根源, 并从经济学理论的角度区分了对待社会保障制度的态度, 同时对反对与支持的流派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五、政府在社会保障制度中的定位和职能

尽管各个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各具特色, 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离不开国家或者政府的介入。阎宇红 (1998) 考察了西欧社会保障制度几个发展阶段的更迭与交替, 并详细分析了每个阶段中政府充当的角色以及角色的转变过程。张学英 (2004) 指出由于国家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导致了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缺失,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缺失反过来阻碍了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应该以政府为主导提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陈少晖 (2004) 指出, 在至今仍未改变的二元经济结构中, 对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的长期忽视和责任缺失, 是我国政府在构建中国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中的一个重大缺陷。现阶段, 我国政府应当集中解决农民急需的低保、医疗和养老三大保障问题。朱丽颖、石俊田 (2005) 认为,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从萌芽起到进入制度化建设共经历了政府高度集权下的重点有限保障、分权下的土地和家庭保障、制度建设下的社会有效保障三个阶段。肖云、徐艳 (2005) 认为当前建立农民工的就业社会保障具有紧迫性, 政府在建立和发展农民工就业社会保障中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刘燕 (2006) 认为政府责任不明确、制度安排缺失等, 是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之一。政府作为农村社会保障的主体, 应当承担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中的责任。钱亚仙 (2006) 、杨爱兵 (2008) 、薛菁 (2008) , 也指出政府是构建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责任主体。杨辉 (2007) 认为社会保障制度到底是公共物品、准公共物品还是私人产品亦或优效品, 在理论界存在着争议, 并根据社会保障的产品属性及产品提供方式、生产方式, 决定了政府在社会保障制度中的责任范围和责任强度。陈萌 (2009) 认为“农村社会保障”表现出社会的公平性, 其最终责任主体是政府。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中政府责任存在着越位与缺位两种偏差, 是造成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严重滞后于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文献信息保障 篇9

一、建立高校文献资源质量保障体系具有现实和长远意义

1. 可以判断文献资源建设活动, 为保证建设质量服务。

学校主管领导、图书馆决策者以及采访人员等能够依据该体系经常不断地检查了解和评价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质量是否达到满足教学和科研的需要, 通过质量保证体系的有效实施和建设工作的持续改进, 最终达到提高文献资源建设质量和服务水平的目的。

2. 可以提供决策信息, 提高文献资源建设质量。

文献资源建设质量保障体系可以使文献资源建设工作进一步规范化、科学化, 使采访人员能够按行为准则办事, 推动图书馆的整体工作。可使图书馆决策者及时、准确地掌握文献资源建设状况, 为科学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3. 建立良好的办馆信誉, 实现文献资源建设的良性循环。

文献资源建设质量保障体系是进行动态管理的首要条件, 是实现良性循环运行机制的重要保证, 它可以推动高校文献资源建设质量和图书馆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密切与读者之间的沟通和联系, 发挥读者对文献资源建设的监督作用, 有利于及时调整建设原则、思路和工作方法, 更好地为学校教学与科研服务。

4. 有利于学校领导加强宏观管理。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学校领导很少对图书馆管理直接干预, 但不意味着放弃或者削弱对图书馆的领导与支持。建立并实施文献资源建设质量保障体系, 既有利于推动图书馆改革、保证文献资源建设质量, 建立特色馆藏, 不断提高办馆水平, 也有利于学校领导及时掌握建设质量和相关信息, 及时调整管理规则, 真正实施宏观管理。

5. 满足广泛的、多样化的读者需求。

图书馆在学校建设和发展、教学和科研中发挥重要作用。读者文献需求的多样化, 为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建立和实施文献资源建设质量保障体系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广泛的、多样化的读者需求。

二、文献资源建设质量保障体系理念与原则

1. 建立文献资源建设质量保障体系的理念。

推动高校完善对文献资源建设的宏观管理, 逐步形成以图书馆为核心、学校相关部门指导、读者参与的文献资源建设质量保障体系, 促进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工作持续、稳定、健康发展。高校文献资源建设质量问题涉及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 加大投入, 改变文献资源短缺, 改善办馆条件, 属于硬件建设, 是基础性问题;一方面加强管理, 建立起更加系统、科学、高效的质量管理体系, 属于软件建设, 也是关键性问题。高校图书馆应从管理科学理论中汲取营养, 引进全面质量管理思想, 借鉴有效地管理模式, 建立全面系统、行之有效的高校文献资源建设质量管理体系。

2. 建立文献资源建设质量保障体系的原则。

(1) “全员参与”原则。充分发挥“全员参与”在文献资源建设质量保障体系中的作用。管理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以人为本, 调动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并且强化团队精神, 从学校领导、图书馆馆长、采访部门负责人、采访工作人员、读者服务及管理人员再到图书馆所服务的对象———读者, 应全部纳入文献资源建设质量保障体系中来。 (2) “过程管理”原则。重视“过程管理”在文献资源建设质量保障体系中的作用。即从馆藏调研、读者研究、了解学校专业设置、掌握文献出版信息等, 到文献资源建设原则和方案制订、采购, 再到为读者提供文献服务、利用分析的全过程中加以科学管理, 适时进行质量监控。 (3) 强调科学性、可测性和简易性。文献建设质量保障体系中一级指标要涵盖文献资源建设的各个方面, 尽量少而精;二级指标要高度概括, 言简意赅;标准与说明要具体详实, 易于操作。 (4) 强调现实性、导向性和前瞻性相结合。要以高校的现实发展为基础, 兼顾图书馆的实际情况, 确定二级指标标准。引导高校文献资源建设提高质量, 办出特色, 不断将文献资源建设工作推向新的高度, 为发展高校图书馆事业做贡献。

三、文献资源建设质量保障体系内涵、标准

文献资源建设质量保障体系可分为四个一级指标和若干二级指标。一级指标包括:学校重视、图书馆宏观管理、具体组织与实施、读者参与及评价。针对每个二级指标分别制订科学的质量保障标准及说明。

1. 学校重视。

(1) 组织领导。首先是学校有一名副校长主管图书馆工作, 每年至少主持召开一次全校性文献资源建设会议, 强调科学使用购书经费, 逐步提高文献资源建设质量。主要目的是指导和协调文献资源建设工作, 保证图书馆文献建设工作健康、有序开展。其次是建立有权威的文献资源建设管理与协调机构, 如“学校图书馆工作委员会”、“文献资源建设指导小组”, 成员以教师为主, 吸收学生参加。学校主管校长担任“图书馆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 文献资源建设指导小组成员要照顾到学校相关学科、专业。 (2) 经费保障。文献资源购置费列入学校预算, 应与学校教学和科学研究的需要相适应, 并根据学校的发展逐年增加。年均购文献量应不低于教育部的评估指标。根据学校实际需要, 保证必要的电子文献购置费。文献资源购置费应由图书馆统筹安排, 合理使用。 (3) 采购制度。建立并实施文献资源建设招标制度, 科学使用购书经费, 招标周期为1—2年。通过竞争和合同约束可有效保障文献资源建设质量。

2. 图书馆宏观管理。

(1) 馆长重视。有一名馆长主管文献资源建设工作, 定期召开会议, 听取采购部门意见并指导工作, 及时解决文献资源建设工作中的问题。 (2) 馆藏调研。对所藏文献类型、学科、文种数量、分布及利用情况、收藏重点与特色等进行详细调查、统计和分析研究, 为整体化文献资源建设提供参考依据。馆藏调研是确定建设目标、制订规划的基础, 也是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的前期准备工作。 (3) 制度保障。首先是建设原则。根据文献资源出版、馆藏文献、学校学科建设、专业设置和读者需求情况制订本校文献资源建设原则和具体方案, 制订长远与近期文献资源建设规划, 通过各种途径收集与选择学校所需文献, 保持重要文献和特色资源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协调纸本资源与电子资源, 整合实体资源与虚拟资源, 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馆藏体系。其次是制度建设。制订文献资源年度采购计划, 文献资源采购和验收制度健全并不断完善, 具有较强的权威性, 文献资源建设管理规范。文献资源建设制度的制订应经过相关人员多次讨论、反复论证, 并定期进行修改和完善;规章制度对工作人员具有约束力。

3. 具体组织与实施。

(1) 采购与验收。文献资源建设部门严格执行采购和验收制度, 履行相关业务程序。主管馆长监督管理。 (2) 队伍建设。首先, 采购人员应具备基本业务能力, 掌握出版商信息, 了解文献资源出版动态, 熟悉采购和验收各项流程, 注重分析馆藏文献利用状况, 不断调整建设思路和具体方案。每一位采购人员要严把文献资源建设质量关, 履行工作职责。其次, 要对读者研究能力和专业熟悉情况。善于并经常对学校各类型读者进行研究, 熟悉学校相关专业与课程设置情况。离开了对读者的研究, 文献资源建设工作将是盲目的, 更谈不上建设质量。 (3) 读者服务部门信息反馈。读者服务部门注重搜集读者在利用图书馆过程中对文献资源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并及时反馈到文献资源建设部门。 (4) 剔除工作。建立馆藏文献剔除制度, 成立文献剔除领导班子, 通过调查研究, 制订剔除标准、范围、方法和步骤。通过科学、合理的剔除, 能达到优化馆藏, 活化文献, 节约空间, 提高文献资源利用率, 保证文献资源建设质量的目的。 (5) 文献利用评价。建立行之有效的文献资源利用评价方法, 充分利用图书馆文献流通管理系统的统计优势, 并广泛听取读者利用文献的意见和建议, 进行科学评价与分析。馆藏文献利用评价是文献资源质量控制的补充手段, 馆藏文献资源利用率高低直接关系到图书馆的采购范围和采购数量是否准确, 它是检验文献资源建设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 是调整文献资源建设策略的依据。

4. 读者参与、评价。

(1) 读者参与。通过多种形式使读者参与到文献资源建设工作中来, 如让读者圈定采购书目、带领部分读者现采、通过图书馆管理系统由读者推荐采购文献等, 对所搜集到的信息进行定量和定性综合分析。读者需求信息的获得是高校文献资源建设的前提和基础, 对提高文献资源建设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 读者满意度。不定期对读者利用文献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分析, 可采用电子邮箱、QQ、读者信箱、调查问卷、座谈会, 读者网上论坛等形式听取读者对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了解读者满意度, 以期实现不断提高文献资源建设质量, 最大限度地为高校教学和科研服务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车宝晶.新角色下高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J].图书馆学刊, 2011 (1) .

文献信息保障 篇10

一、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的特点

(一) 形式多样性。

在网络环境下, 信息资源呈现出了形式多样性的特点, 有馆藏目录资源、电子期刊、数目查询系统、论文查阅系统、参考工具书等各种类型的数据库。从形式上来看, 这些资源包括了文本、声音、图像、数据等。相比来说, 有些资源还比较新颖, 在网络的作用下, 不但节约了馆藏成本, 而且还可以节约馆藏空间和阅读者的查找时间。

(二) 资源量大、增长速度较快。

网络资源占用资源较多、而且空间较少, 但是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 其更新速度也非常快。根据 《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 截至2012年6月底, 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 互联网普及率为39.9%。从另一个方面来讲, 正是因为网络资源量大, 因此也就相应地提高了互联网普及率。由此可见, 网络资源的容量和更新的速度是非常快的。

(三) 资源内容较为丰富。

网络环境下, 各种信息资源铺天盖地, 涵盖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社会资源, 同时物理、化学等自然资源也非常广泛, 涵盖了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各种资源。学术性、商业性等各种性质的文章都可以检索到。如此丰富的网络资源内容, 方便了学习者的学习和查阅。

(四) 网络资源虚拟化。

网络中的资源存在着虚拟化的特点, 表现在网络资源是通过数字化和网络化的传播路径把知识传播到任何场所, 任何人只要拥有一台电脑, 甚至一部手机都可以方便地查阅网络信息, 这是一种无约束化的资源共享机制, 同时也带来了社会性与共享性的优点, 由此可见, 网络环境下的文献资源具有虚拟化的特点。

二、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途径

(一) 在发展馆藏资源的基础上, 开发非网络信息资源。

从当前社会发展的状况来看, 无纸化还需要一段时间, 因此, 非网络化的资源信息还有一定的市场。目前, 全世界图书销售仍然处于增长的状态, 不少学者仍然沿用于印刷刊物。在这种情况下, 图书馆要进一步拓展文献资源建设, 还要高度重视发展馆藏资源, 开发非网络资源, 提高图书馆藏书量, 这对丰富图书馆的藏书, 促进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有着重要作用。

(二) 重视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和虚拟馆藏的建设。

图书馆要重视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和虚拟馆藏的建设, 就要获得网络资源的使用权, 并根据图书馆的实际情况进行资源的有序整合。因为在获得了网络资源的使用权后, 网络资源中存在着一些冗杂的信息, 有些信息并不一定能够得到合理利用, 加强网络资源的有序整合就能避免这一情况。通过信息整合有利于筛选相关资源, 通过对资源合理使用, 能够有效发挥资源的作用。要加强对网络资源的开发和虚拟馆藏的建设, 图书馆不但要投入充足的资金, 还要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引进掌握图书信息管理知识的人才, 通过有效的技术处理, 使图书馆的各项资源得到合理利用。

(三) 从读者角度加强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

读者是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必须要考虑到的重要因素。对此, 图书馆要加强文献资源建设, 就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图书馆调整合理的馆藏图书发展思想。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要充分考虑到读者这一外界因素, 因此图书馆要从读者的角度出发去制定符合读者需求的馆藏发展政策, 另外, 图书馆还要充分考虑到自身的发展战略, 把读者需求与图书馆发展密切结合起来。

2.图书馆要开展有效的读者调查。一是读者需求是图书馆藏书的重要方向标, 图书馆在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需求的同时还要加强馆藏图书体系的建设。二是要根据读者的变化进行有效的调整, 从而决定购买图书的种类等。三是采取有效的方式对读者进行广泛调查, 如网上调查、实地采访等形式, 充分了解读者的需求。

3.要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素质。图书馆工作人员也是馆藏资源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是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教育, 让他们更好地服务于广大读者。二是加强岗位工作人员的培训, 提高他们的服务技能。三是强化工作人员的信息意识, 促进他们为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提供各种合理化的建议。

4.要开展特色服务。开展特色服务是为了得到广大读者的广泛认同, 这一点对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非常重要, 因为只有得到了读者的认可, 才能在有效地了解读者基本需求之后购买资源, 并能在读者的参与下丰富和发展图书馆自身建设。

三、文献保护体系的构建途径

(一) 建设馆藏图书体系。

网络条件下, 对馆藏图书的保护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和要求。因此, 加强对图书馆馆藏资源的保护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对于图书馆来说, 一是要建立具有知识创新的图书馆藏体系, 逐渐加快知识的更新速度, 知识更新和创新是图书馆保障图书馆藏的首要方向;二是馆藏图书要与虚拟图书相结合, 这是丰富馆藏图书的重要内容;三是要建立印刷文件与各种网络文献相结合的馆藏图书体系;四是要努力促进各种资源共享, 确保馆藏图书能够得到有效的利用。

(二) 加强藏书保障体系的结构建设。

藏书保障体系结构是层次性与整体性合一的重要体现, 其中层次性体现了馆藏图书的现实作用, 整体性体现了馆藏图书的资源共享。层次性是由馆藏图书的布局决定的, 所以根据这一特点, 要加强图书保障体系的结构建设, 就要从以下四个层次着手:一是建立第一级馆藏图书结构的保障体系。第一级保障体系的建设目标是以基层图书馆为单位, 建立具有一定服务对象的结构体系, 这是建立整个馆藏图书最基础的环节。二是建立第二级的地区之间的文献协调与共享的保障体系。这一级保障体系在于建立一个不同地区之间、跨系统的文献保障体系。第三是建立以某个地区 (某个单位、某个图书馆) 为中心的网络机构。这一级的目标是以某个地区 (某个单位、某个图书馆) 为核心建立覆盖全地区的文献保障体系。第四是建立更高范围内的网络图书保障体系。这一级的目标在于进一步扩展文献应用空间和范围。通过以上四级保障体系的建立, 可以在时间和空间上打破原有的限制, 建立从一馆到多馆、一个地区到所有地区的网络文献资源覆盖区域, 因此也就能够有效地促进文献体系的建设。

(三) 合理配置文献资源。

文献资源的作用归根到底还是要在应用中体现出来, 因此文献的高频率利用是图书馆建立资源保障体系的重要目的, 但是在利用的过程中, 也存在着不合理的现象。对此, 图书馆还要加强文献资源的合理配置建设。具体措施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图书馆内的经费要根据资源的利用率合理分配, 对于利用率较高的资源, 图书馆要加强这方面的投资, 购买更好的文献资源, 以方便广大读者, 对于利用率较低的资源, 图书馆可以减少这方面的投资力度。二是要加强对图书资源利用率的跟踪, 这是防止片面提高利用率的重要手段, 确保获得有效的资源利用反馈信息, 为图书馆决策收集资料做好准备。三是尽量避免文献资源的浪费, 确保读者真正地运用资源, 一方面要加强对广大读者的教育, 另一方面图书馆也要做好监督工作。四是加强资源共享, 开发虚拟馆藏的建设, 这样不但可以丰富图书馆的藏书, 而且也有利于提高文献资源的利用率。

通过以上几方面的手段, 可以有效地对图书文献资源进行合理配置, 因而也就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文献保护体系的建设和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N].人民日报, 2012

[2].刘冬玲.复合型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3

[3].陈杰.新形势下专业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所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图书馆界, 2012

文献信息保障 篇11

1 地方文献资源保障体系构建的意义与现状

地方文献具有历史与学术双重价值, 它代表着一个区域的地方特征, 综合反映了该地区的政治、经济、历史、军事、民情风俗、自然资源等多个方面, 是人们探究某一区域的历史发展、制订未来发展规划的重要参考依据, 对该区域的经济建设、科技研究、社会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是提升文化软实力不可替代的因素。然而, 地方文献因其存在的鲜明区域性、形式的广泛性 (不仅包括传统的印刷型载体, 还包括碑文、作者手稿、文件档案、录音、影像等文献形式) 、历时的跨越性等因素, 必然在搜集、整理、留存上存在着零散、断档、保存不当、缺乏管理等弊端。

以沧州地区的地方文献保存及整理现状为例, 沧州作为大运河旧埠、武术杂技之乡、诗经传承地、纪晓岚故里, 其地方文献资源包罗万象, 丰富而极具特色。然而据调查, 这些地方文献资源的整合利用还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 (1) 沧州市图书馆作为沧州地区最有影响力且馆藏资源较为丰富的公共图书馆, 其在地方文献搜集整理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该馆设有特色馆藏专区, 收录了沧州地方文献2万余册, 以沧州地方文献, 武术、杂技、运河、诗经、纪晓岚、张之洞、张岱年等专题文献为特色资源, 在馆内建成了沧州作家专题文献馆、纪晓岚专题文献馆和书画专题文献馆等。这些特色馆藏既有纸质文献, 也有图片信息, 但是这些材料相对零散、存本较少, 有些还不提供外借服务, 这就导致读者在研究某一地方文献时不能较为全面地掌握材料与信息。 (2) 河北水利电力学院作为教育厅直属的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 曾经是当时华北地区最早建立的水利学校, 也是解放后我国最早独立设立的水利学校, 该校图书馆保存着较为完整而珍贵的水文图纸与水文资料, 是研究水文水利工作的重要依据。然而这些特色资料开放有限、利用率低, 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其他的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也存在着类似的局限性。高校馆之间、高校馆与公共馆之间的馆际沟通不够通畅。因此亟待构建一个科学而合理的地方文献资源保障体系, 实现资源的共知、共建、共享。

———————————————————————————

2 高校参与地方文献资源保障体系构建的优劣势

在2015-12-31教育部教高〔2015〕14号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中, 总则部分写道:高等学校图书馆应“积极参与各种资源共建共享, 发挥信息资源优势和专业服务优势, 为社会服务”, 同时在第五章文献信息资源建设部分第二十三、二十四条提出“图书馆在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中应统筹纸质资源、数字资源和其他载体资源;保持重要文献、特色资源的完整性与连续性;注重收藏本校以及与本校有关的各类型载体的教学、科研资料与成果;寻访和接受社会捐赠;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文献信息资源体系。”“图书馆应积极参与国内外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馆际协作, 实现资源共建共享”。因此, 作为高校文献信息资源中心的高等学校图书馆, 在做好教学、科研辅助工作的同时, 应积极融入到地方文献资源体系的建设中, 为当地的经济建设、政治理论构建、科技发展、文化繁荣提供服务。目前高校的发展及专业的设置越来越倾向于服务地方, 高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也随着专业的调整及科研的需求更加倾向于地方文献资源的配置。高等学校特别是高校图书馆在地方文献资源保障体系的构建中有着多方面的优势。

首先, 高校参与地方文献资源建设的优势在于其地方性。高等学校如果想在众多院校中居于不败之地, 且发挥其作用, 必须立足于地方, 在地方建设上下文章。地方高校作为当地的最高学府, 有着较为丰富且独具特色的地方文献资源与现代化办公教学设施, 同时还储备着大量有专业知识、技术的高素质人才和学科带头人。这些有效资源在地方文献资源建设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其次, 高等学校参与地方文献资源建设是其教学及科研的努力方向。随着高校教育趋于地方化, 高校与地方经济、政治、文化建设逐渐密不可分。为满足与适应地方发展, 高校的人才培养也日渐地方化。这就必然使高校在专业设置及科研研究方向上逐渐趋于地方化。这种地方化趋向有利于地方文献资源建设的可持续性发展。

最后, 高校图书馆能为高等学校参与地方文献资源建设提供重要的研究材料。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的文献信息中心, 是学校办学的三大支柱之一, 肩负着服务教学、为科研提供情报来源的重任。随着高校教学内容及科研方向的地方化, 高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必然随之发生变化。

高校参与地方文献资源建设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具体表现在文献资源建设保障不足及缺乏有效的法律规章保护两个方面。高等学校对其图书馆的教育经费投入决定着该校图书馆受重视的程度及能否最大化地发挥其教育职能与情报职能。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然而在一些经费较少的高校, 对于图书馆的经费投入有限, 这就大大制约了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 有限的经费只够购买有限的文献资源, 甚至为了检查达标, 一些高校馆以特价书充斥馆藏, 这些图书质量差、利用率低, 无法满足文献资源的共享。另外, 由于缺乏有效的法律法规约束, 在文献资源共建共享中会存在权责不明、分工不合理、沟通协调不畅等弊端, 如何有效的实现高等学校与地方文献资源建设的共建共享, 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3 高校与地方文献资源建设共建共享的途径

3.1 建立一套有效的管理和保障机制

实现高等学校与地方文献资源建设共建共享应建立健全一套高等学校与地方文献资源建设共建共享的有效管理、保障机制。在依法治国的国情下实现共建共享最重要的是有法可依, 当地政府或相关管理机构应出台一套合理、有效的法律法规, 明确参与者的权利与义务。同时还要设立一个强有力的管理保障机构, 管理协调参与的各方成员, 使他们能有效布局、明确责权、合理分工, 使资源得到最大化地整合与共享。

3.2 拓宽资源收集渠道

实现高等学校与地方文献资源建设共建共享应最大化地拓宽资源收集渠道。无论是高校、高校馆还是地方公共馆及其他文化机构, 都应该充分利用自己的人力优势和文献资源优势, 拓宽渠道, 对文献资源进行收集整理, 最终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极具特色的地方文献资源体系, 构建能够相互补充、相互借鉴的共享格局。

3.3 有效利用网络平台, 实现资源的数据化

络平台, 实现资源的数据化。随着信息化服务的急速发展, 纸质资源的利用逐渐表现出了它的不足之处, 将地方文献数字化, 通过互联网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已成为未来文献资源建设的必然趋势。读者可以通过网络足不出户地浏览到自己需要的文献资源。

3.4 不断提高馆员的整体素质

实现高等学校与地方文献资源建设共建共享应不断提高馆员的整体素质, 加强人才的合作与交流。馆员在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的实现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地方文献的收集整理需要大量具有专业知识较丰富、科研学术能力强的馆员担此重任。因此, 这些馆员不但要有过硬的图情专业知识, 还应广泛涉猎, 将各学科知识融会贯通, 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等现代技术, 积极参加业务培训、丰富自己的学识, 加强与兄弟馆的交流与合作, 扬长补短, 实现人才的合理配置与利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 高校与地方接触的日益频繁, 作为地方社会共同财富的地方文献, 已经不能被某一机构或部门独自享用。高校与地方应打破樊笼, 结合本部门实际与当地特色, 互相借鉴、互为补充, 共同建立地方文献资源保障体系, 使地方文献得到最大地发挥与利用。

参考文献

[1]肖远文, 黄卫华, 李文彬, 等.地方文献资源开发与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体系研究[J].毕节学院学报, 2011 (02) .

[2]赵颖.网络环境下地方文献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几点思考[J].兰台内外, 2012 (03) .

上一篇:玉米单粒点播技术下一篇:异质传感器数据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