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信息能力

2024-10-19

文献信息能力(共5篇)

文献信息能力 篇1

摘要:理论界广泛认为通过提升吸收能力, 增强对外部知识的吸收, 能够有效地提高创新能力。从区域层面对目前理论界关于吸收能力与创新能力关系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总结, 并对区域吸收能力、区域创新能力的前因、后因以及测量指标进行了综述。大量文献指出区域吸收能力对区域创新能力有重要的驱动作用, 并发现了区域吸收能力的门槛效应。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区域吸收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未来研究方向。

关键词:区域吸收能力,区域创新,知识溢出

一、吸收能力与区域吸收能力

Cohen和Levinthal在《吸收能力:学习与创新的新视角》一文中对吸收能力理论作出了开创性研究, 他们将吸收能力 (absorptive capacity) 定义为:企业认识有价值的外部新知识、消化吸收并将此知识商业化应用 (apply) 的能力。这一概念提出后, 越来越多地被用来解释组织内外部出现的一些现象。Zahra和George (2002) 认为吸收能力是组织对知识的获取、消化、转化和利用的一种动态组织惯例和流程, 其中获取和消化属于潜在吸收能力, 转化和利用属于实现吸收能力。Cohen和Levinthal的研究着重于企业组织层面, 但其影响已经扩展到了更宏观的层次。知识溢出被看作是技术进步的一个重要环节, 但以往的研究更关注的是知识的输出者, 忽略知识的吸收者而造成一种不平衡现象。自“吸收能力”的概念提出后人们才认识到吸收者能否有效吸收溢出知识的重要性, 并且研究证明不管是国际间的FDI知识溢出还是区域间的知识溢出, 都依赖于区域自身的吸收能力而发挥作用。

Abramovitz (1986) 认为相对落后国家由于发展的潜力大, 经济增长率高, 但潜力本身不能带来技术创新, 而必须依赖于特定的先决条件。被他称为“社会能力”的先决条件是指能促进新技术模仿和利用的要素, 如基础设施、教育、金融体系等, 这更接近于区域吸收能力的概念。目前对于区域吸收能力的定义并不统一, 蔡经汉等 (2011) 将区域吸收能力定义为某一区域吸收外部知识的能力;陈晓红等 (2011) 结合吸收能力和区域创新体系的相关理论, 将区域吸收能力定义为一个地区获取、消化、交流知识的综合能力和识别外部信息价值、吸收转化应用的能力。事实上区域吸收能力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 因而在现有文献中, 研究者们普遍将其影响因素作为代理变量进行测量。

1. 区域吸收能力的影响因素及测度

Borensztein (1998) 首次运用人力资本这一因素作为区域吸收能力的代理指标来测量FDI中东道国的吸收能力;Yoguel等 (2001) 详细给出知识吸收能力指标, 综合考虑区域内部人力资本、知识传播、交通以及信息技术应用等指标, 从量、质和质量三个维度, 对各指标权重进行分配。刘顺忠、官建成 (2001) 研究发现, 人力资源投入和财力资源投入是影响地区知识吸收能力的重要因素。Stephen Roper等 (2006) 研究发现对教育更多的投入使得区域吸收能力得到了提高。基于Zahra和George的定义, 宁冬玲 (2009) 将区域吸收能力划分为两个维度, 潜在吸收能力依靠区域系统内的先验知识和政府对于创新的支持。先验知识即区域系统内的知识存量, 用区域研发投入和人力资源数量来测量, 政府作用采用政府资金支持作为衡量指标。实现吸收能力则主要依赖于区域系统内的知识交流能力 (用网络基础设施水平衡量) 、应用能力水平 (用专利、销售额、出口贸易额衡量) 。陈晓红等 (2011) 认为影响区域吸收能力的主要因素包括基础教育水平、科技创新指标、知识流通渠道、政府支持程度、知识交流能力、知识应用成效。

总的来说, 人力资本、研发投入 (包括自主研发投入和政府支持研发投入) 、基础设施水平、基础教育水平和知识交流能力这些影响因素为多数研究者所采用, 其他因素还包括知识应用成效、知识产权保护、金融市场效率、经济开放程度等。也有学者从内外部因素来分析区域吸收能力, 一般将人力资本、研发投入和区域的制度建设归为内部因素。而外部因素主要指技术差距, 技术差距越大, 吸收知识越容易。还有研究者借鉴社会学概念, 提出了地区资本、认知资本、社会资本等不同的度量指标。

2. 区域吸收能力的后因研究

区域吸收能力与知识溢出。一般认为, 区域吸收能力在知识溢出与创新之间发挥着中介作用, 大量的研究表明知识溢出正向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发展 (Stel, Henry, 2002;Kose等, 2002;韩彦等, 2012) , 而区域吸收能力决定着影响的程度。同时还有一种观点认为, 吸收能力本身就决定了知识溢出程度, 地区吸收能力越强, 向该地区溢出的知识就越多。

区域吸收能力的门槛效应。主要集中在FDI知识溢出对东道国的影响研究方面。Borensztein (1998) 认为, 东道国必须有足够多的人力资本才能保证FDI发挥促进作用。Wu和Hsu (2008) 研究了FDI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发现当东道国的人力资本水平较高时, FDI对经济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李燕等 (2011) 发现FDI溢出存在多个因素的门槛条件, 除了人力资本水平, 还包括R&D投入、技术差距、基础设施等。大多数文献中, 只有少数研究者不支持所谓的“人力资本门槛效应”, 但也提出随着人力资本的积累, 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增强。门槛效应的发现为地区在先引进FDI还是先提高自身吸收能力的选择上提供了指导。相对落后地区想要通过技术进步寻求经济发展, 首先应努力提高人力资本和教育、基础设施水平, 培育自身的吸收能力, 才能更好地对FDI或者其他地区的外溢知识进行吸收。

3. 区域吸收能力模型

Zahra和George将吸收能力看做是一种通过组织的惯例和流程使得企业能够获取、消化、转化、利用外部知识的动态组织能力, 并将其划分为潜在吸收能力 (获取和消化) 和现实吸收能力 (转化和利用) 。借鉴Zahra和George构建的吸收能力模型, 笔者认为区域吸收能力是指某区域对外部的新知识进行获取和消化, 进而转化和利用并商业化的综合能力。基于此对区域吸收能力的测量应当考虑以下几个因素:首先, 获取和消化新知识取决于先验的知识存量水平, 通过人力资本、科技研发投入和基础教育水平进行衡量;其次, 知识的转化依赖于知识流通能力对吸收的促进作用;第三, 应用的能力通过知识应用成效进行衡量。具体的指标构成如表1:

二、区域创新能力

1. 区域创新能力的界定

目前国内外对区域创新能力没有统一的定义, 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区域创新能力进行了阐释。一种观点强调区域创新能力是一种潜力 (Stern, Poter, 2001;Riddel, Schwer, 2003) 。另一种观点认为区域创新能力是将知识技术转化为产品工艺和服务的能力, 具有代表性的是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将其定义为一个地区将知识转化为新产品、新工艺、新服务的能力;黄鲁成 (2000) 认为区域创新能力是以区域内技术能力为基础的、实施产品和工艺创新的能力。甄峰等 (2000) 认为就地区而言, 创新能力是对该地区知识和技术发展状况的综合反映。

尽管没有统一的定义, 但有几点需要注意:首先, 区域创新能力并不只是各创新要素的简单叠加;其次, 区域创新能力是各个创新主体 (高校、研发机构、企业、中介机构以及政府等) 与创新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 是技术、制度、环境创新的综合创新能力。本文借鉴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的观点, 认为区域创新能力是指一个地区将知识转化为新产品、新工艺、新服务的综合能力。

2. 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

库克 (Cooke, 1998) 认为区域创新能力并不是多个主体的个体创新能力简单相加, 而应该是各主体间相互作用的整体能力。Braczyk和Cooke (1998) 研究认为, 区域创新能力的差别与研究制度、教育制度和技术转移制度相关。Furman、Porter、Stern (2002) 提出影响一个国家创新能力的因素有创新的基础设施、创新集群的环境和这两者之间的互动联系。直到1996年, 区域创新能力一词才在我国出现, 相关研究起步较晚。由柳卸林、胡志坚等专家组成的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认为区域创新能力受到五方面因素的影响, 即知识创造、知识的流动、企业的创新能力、创新的基础设施、创新的产出。

3. 区域创新能力的测度

国外对于区域创新能力测度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学者是Furman、Porter和Stern (2002) 。他们提出国家创新能力应从创新基础设施的强度、支持创新集群的环境条件以及两者互动联系的强度来测量。其中创新基础设施包括技术累积程度、投入R&D中的人力资源和资金、教育投资水平、对国际投资的开放度、知识产权的保护水平、对研究的税收政策等;支持创新集群相关的环境条件包含有产业R&D投资的强度、基础设施和产业集群程度;而两者互动联系的强度则用大学研发的水平和集群的行业组织强度来衡量。

国内, 黄鲁成 (2000) 认为可将评价指标体系分为“过程性指标”和“结果性指标”, 并且重点应该放在“过程性指标”上。刘顺忠、官建成 (2002) 选取创新投入和产出能力作为创新能力的主要测度, 投入包括R&D资金投入和R&D人力资源投入, 产出主要采用了专利数、科技论文数、新产品产值和能源利用等。甄峰等 (2000) 从四个方面对区域创新能力进行了测量:知识、技术、管理和制度的创新能力、宏观经济和社会环境。

三、吸收能力与区域创新能力关系的相关研究

在企业层面, 增强企业或个体的吸收能力能提高创新能力的结论得到了很多学者的支持 (Cohen, Levinthal, 1990;Daghfous, 2004;Kim&Kogut, 1996;Tsai-Ju Liao等, 2012) 。在区域层面, 区域吸收能力对于区域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驱动作用。世界银行的一份报告指出推动经济和产业发展的关键要素就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吸收能力 (Goldberg等, 2008) , Abreu等 (2008) 基于英国企业的数据, 发现了企业吸收能力对地区创新表现的驱动作用。Nivedita Mukherji等 (2013) 基于美国城市数据进行实证研究, 除了证明企业提升自身吸收能力是加强区域创新产出的一个途径外, 也显示地区对外部知识的吸收能力对于区域的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相关作用。

也有研究关注区域吸收能力作为中介变量的调节作用, 普遍认为知识溢出影响着区域创新能力, 而吸收能力是两者间的中介变量。李晓钟和张小蒂 (2007) 在探讨了FDI对区域创新能力促进作用时发现企业吸收能力是其中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Nieto等 (2005) 实证研究了吸收能力对知识溢出和创新关系的调节作用, 发现吸收能力是知识分享与创新能力的中介变项。邓颖翔等 (2009) 基于珠三角企业的经验数据, 研究了吸收能力在创新过程中的中介作用, 结果显示内部创新资源正向影响吸收能力, 吸收能力是内部创新资源对创新绩效正向影响的中介变量, 并且是完全中介。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了吸收能力对区域创新能力的正相关作用和在区域创新过程中的调节作用。

随着研究范围的拓展, 学者们发现了区域吸收能力的门槛效应, 地区的吸收能力受到当地人力资源水平、技术水平、研发水平、教育水平等多种因素影响, 只有当这些要素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 吸收能力才会对区域创新能力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 这意味着地区在大量引进外部知识前需要先发展和培育自身的吸收能力, 科学地制定创新发展的政策。

四、未来研究方向

首先, 关于区域吸收能力研究主要的落脚点在于吸收外部知识溢出上, 这是符合我国尤其是相对落后地区的发展现状的, 但是随着一些区域整体实力增强, 与先进地区的技术差距不断减小, 尤其是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如何更好地对一些自主知识和一般知识吸收和保持的相关研究应该能够对今后其他区域的经济发展提供经验或借鉴。

其次, 也有部分学者并不支持所谓的区域吸收能力“门槛效应”, 是否在研究过程中存在其他因素的干扰, 门槛效应是否存在以及作用机制如何需要进一步研究。

第三, 人力资本是影响区域吸收和创新能力的关键, 也是衡量区域吸收能力的重要指标。创新要以人为主体和载体, 区域创新系统本质上是以人才为主体的系统, 但是将人才进行分类, 研究不同群体在影响区域吸收能力中的作用的文献较少。本文认为不同人才的特质性 (如本土人才、海归人才、高等技术人才、高等管理人才等) 对区域吸收能力和区域创新能力产生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以期为完善地区吸引人才政策提供相应的指导。

参考文献

[1]ZAHRA S A, GEORGE G.Absorptive capacity:a review, reconceptualization, and extension[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02 (27) :185-203.

[2]刘顺忠, 官建成.区域创新系统创新绩效的评价[J].中国管理科学, 2002, 10 (1) .

[3]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5.

文献信息能力 篇2

关键词:网络信息 大学生 信息素质

“信息素质”是由美国信息工业协会的会长Paul Zurkowski在1974年提出的,当时他对“信息素质”下的定义是: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在当时的图书馆界也开始对传统的图书馆利用教育进行了反思,从而出现了一种叫做“批判的思考”(Critical Thinking)的动向。如Norris认为,作为信息检索的重要因素,要对资料、信息的选择和评价进行批判的思考。批判的思考使能动的学习成为可能的兴趣。

1985年美国的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的丹佛校园的Auraria图书馆,从图书馆利用教育的领域对信息素质的定义进行了探讨。他们认为“信息素质”应该是一种综合性的技能,具有信息素质的人能超越对个别信息的探索,不但能对信息进行必要的和有效的处理,而且对其具有一定的理解和评价能力,懂得图书馆不是唯一的信息源。

一、大学生要具有适应网络信息资源类型的信息素质

通过网络可以利用的信息资源是多种多样的。实际上,所有的重要的人类活动都包括在其中。从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和利用的角度出发,人们对已经存在于网络中的信息资源进行了类型化和体系化研究,不同的分类方法就是由此而来。

(一)按所对应的非网络信息资源分:

1、图书馆馆藏目录 在Internet中,图书馆目录发展成为OPAC(Online Public Catalog),即联合公共目录检索系统。使用时人们通过图书馆目录的URL(Uniform Resource Locator),即统一联网地址,即可在自己的网络终端查询世界各地的大学图书馆、公共图书馆、专业图书馆的馆藏,完全冲破了以往利用图书馆的时空限制。

2、电子书刊 电子书刊指完全在网络环境下编辑、出版、传播的书刊,由于现有的信息技术为电子书刊的出版发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网络上的电子书刊的数量正急剧增加,从而创造了一种新型的科学出版和学术研究环境。

网络上的电子期刊在数量上多于电子书籍,与印刷期刊相比,电子期刊具有出版成本低、周期短、便于作者与读者之间相互交流等特点。同时,电子期刊,尤其是在网络上编辑、出版、发行的专业电子期刊,其质量问题已经引起国际的广泛关注。

3、参考工具书 许多传统的和现代的参考工具书都已经进入了Internet,如《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牛津大词典》等,这些网络版参考工具书使用起来非常方便,用户只需嵌入待查的词或词组,就可以对相关的定义和使用方法等进行查询。此外,用户还可以利用网上为数众多的“指南”、“名录”、“手册”、“索引”等。

4、数据库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有几百万种数据库在通过Internet直接为用户提供信息检索服务,这些数据库的内容涉及不同的领域、不同的专业,除了Dialog,Medine等商业性的数据库外,大多数数据库都可以免费供用户使用。

5、其他类型的信息 除了上述几种类型的信息之外,电子邮件、电子公告、新闻组、用户组也成为信息交流的重要渠道,并成为网络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以上信息资源的类型来看,要使大学生能利用这些信息资源,则要求他们要有适应网络操作、网络查询等基本的信息素质能力。

(二)按人类信息交流的方式分:

1、非正式出版信息 如电子邮件、专题讨论小组和论坛、电子会议、电子布告新闻等。

2、非正式出版物 如从各类学术团体和教育机构、企业和商业部门、国际组织和政府机构、企业网址或主页上,我们可以查询从正式出版物系统所无法得到的信息。

3、正式出版物 通过万维网,用户可以查询到各种数据库、联机杂志、电子版工具书、报纸、专利等信息。

对于这样分类的信息资源,大学生要具备会区分重要信息资源和一般信息资源、正式信息资源和杂乱信息资源的基本素质。

(三)按网络信息资源的层次分:

1、指示信息 即一个信息单元的地址。如一个超文本链接(以URL表示)、数据库名、书目参考、特殊的关键词间联系等。

2、信息单元 可以指信息表达的最小信息单元,如文献中的某一行、某一段、某一章、一个目次、或一份统计表等。

3、文献 是相关信息单元的集合。如FTP文件、万维网网页、数据库的记录、电子邮件、信件、文章、照片等。文献有若干信息总单元以及一些特定的指示信息构成。

4、信息资源 指相互关联的文献集合,如一个数据库、一份杂志等。

5、信息系统 指一组相关的、经过标引和建立了交互参见的信息资源的集合。如一个虚拟的图书馆、一部百科全书等。

这样的分类是从简单指示信息到复杂的信息系统,一步一步逐渐加深。对于此种信息资源的分类,就要求大学生要有较高的信息素质:既要具有一定的信息理解、归纳能力,又要掌握一定的专业术语,还要有较深的网络知识和外语水平。

针对这些不同类型的信息资源,就要求大学生要具有方方面面的检索、运用各种类型信息资源的专业知识和信息素质,否则,就难以适应网络环境下的时代潮流。

二、大学生要具有适应网络信息资源特点的信息素质

1、要具有适应网络信息资源数量巨大、增长迅速这一特点的信息素质

1995年1月,Lycos Crawler数据库中有200万个万维网页;1995年8月,Lycos已需要对507万个万维网页进行搜索;到1997年2月,Lycos不得不对34亿个万维网页进行跟踪。有人估计,因特网每天发布14万件新的信息,全网提供的信息总量逾20TB。所以,大学生要针对网络信息资源的这一特点,必须具备计算机检索、网络信息检索的技能。

2、要具有适应网络信息资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这一特点的信息素质

因特网已经成为当地信息存储与传播的主要媒介之一,也是一个巨大的信息资源库,网络信息资源包罗万象,覆盖了不同学科、不同领域、不同地域、不同语言的信息资源。在形式上,包括了文本、图像、声音、软件、数据库等,堪称多媒体、多语种、多类型信息的混合体。网络信息资源的这一特点,就要求大学生必须具有运用各类搜索工具、媒体播放器等的技能。

3、要具有适应网络信息资源变化频繁、价值不一这一特点的信息素质

在因特网上,信息链接、信息内容处于不断变动之中,而且,由于信息发布具有很大的自由度和随意性,缺乏必要的质量和管理机制,信息质量良莠不齐,泥沙俱下,为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带来了不便。针对网络信息资源的这一特点,就要求大学生要具有分析、辨别各种信息资源的能力。

4、要具有适应网络信息资源结构复杂、分布广泛这一特点的信息素质

在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在数量的巨大、分布和传播范围的广泛、信息类型的多样及信息传递的快速方面,都超出了传统信息资源管理方式。网络环境为信息资源管理制造了空前复杂的环境,只有把技术、经济、人文手段有机结合起来,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管理,才能带来真正有序的信息空间,实现信息资源效用的最大化。

三、大学生在运用网络信息资源时,必须具备的信息素质

1、要了解、掌握和会运用搜索引擎的使用查找方法,熟悉Internet地址的组织方式。

2、要有一定的网络知识,熟悉常用的浏览器、常用站点的使用方法,可以解决网络中的一些基础的问题。

3、要会利用电子邮件这一方便快捷的通讯方式,及时与亲朋好友、同学师长进行交流。

4、要會利用Internet上的搜索引擎,方便、快捷地查找、搜集自己所需的专业信息资源。

参考文献:

1、杨丽,论信息素质[J]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3,(4)。

2、张翔,论大学生的信息素质教育[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2,(6)

3、邹志仁,论大学生的信息素质教育[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0,(3)

IT能力理论文献综述 篇3

目前, 与IT能力相关的研究文献已经非常丰富, 但学者们对于IT能力的理解至今仍没有达成共识, 因此, 对这一研究领域进行一个比较系统的文献综述, 对于深化IT能力研究以及提供可资借鉴的政策建议, 不仅非常必要, 而且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IT能力的概念

1. 相关研究

(1) 国外学者的研究。Ross、Beath和Goodhue (1996) 从资源基础观的角度提出IT能力概念, 将其定义为控制与IT相关的成本, 必要时交付系统并通过IT实施影响经营目标的能力。[1]Bharadwaj (2000) 认为, IT能力是调用和整合基于IT资源的能力, 这些资源要同其他的资源和能力相结合。[2]Rai、Patnayakuni and Seth (2006) 将IT能力定义为IT集成能力, 是核心企业利用IT基础设施, 跨过企业的边界进行高速率传输供应链信息的能力。[3]

(2) 国内学者的研究。张嵩、黄立平 (2003) 将IT能力定义为战略IT能力, 是一种调用和部属企业IT资源, 从而获取长期竞争优势的社会复杂惯例。[4]况志军 (2006) 从动态能力理论的角度, 将其定义为一个组织建立和执行IT相关的惯例, 根据内外部环境变化, 利用组织内部资源, 设计、获取、发布和维护IT有关的系统, 而获得可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5]学者池芳微 (2010) 在此基础之上, 从动态能力理论的角度, 将其定义为将IT资源与企业其他资源和能力相结合, 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 通过持续地学习过程, 对其进行整合和重新配置, 推动IT能力的不断改进与创新, 从而获得可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6]

2. 研究评述

上述对IT能力概念的界定, 主要是从资源基础观和企业能力观两个角度阐述。资源基础观认为, 企业是由一系列资源所组成的集合, 每种资源都有多种不同的途径, 企业的竞争优势源自企业所拥有的资源;企业能力观是在深入研究资源基础观的基础上, 发现并非所有资源都可以成为该企业竞争优势或高额利润的源泉, 只有隐藏在资源背后的企业配置、开发、保护、使用和整合资源的能力, 才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深层来源。[7]对IT能力的不同定义主要是根据其基础理论的演进而转变, 从基于资源基础观的IT能力的定义 (Ross, Bharadwaj等) , 演进到基于企业能力观的IT能力定义 (况志军等) , 但是国内外对此都没有统一的概念和范畴界定。

IT能力的构成

1. 对IT能力构成的综述

Ross等人 (1996) 在其发表的《Develop Long-Term Competitiveness through IT Assets》中认为, 提高企业竞争力的IT能力由人力资本、技术资本和关系资本三要素构成。[1]Feeny等人 (1998) 提出9个核心的IT能力, 即IT领导能力、业务系统思考能力、关系构建能力、结构规划能力、技术运行能力、明智购买能力、契约推动能力、契约监督能力、供应商开发能力。[10]Bharadwaj (2000) 采用Grant对资源的分类方法, 将IT能力划分为IT有形资源 (IT基础设施) 、IT人力资源 (技术和管理技能) 和IT无形资源 (知识资产、客户导向、协同) 三个方面。[2]Mulligan (2002) 研究分析金融服务业中的IT能力并将其划分为三个等级, 从低到高分别为:信息管理、网络协调和企业管理。[11]Tippins&Sohi (2003) 认为, IT能力主要由三个部分构成:IT知识, 即企业运用IT实体控制专业知识的能力;IT运作, 即企业运用IT实体管理市场和客户信息的能力;IT实体, 即计算机硬件、软件和操作硬件软件的人。[9]Aral and Weill (2007) 则将IT能力划分为IT资产、IT管理技能、IT数据处理、IT网络架构、IT使用文化这五个部分。[12]Gimun Kim等 (2011) 将IT能力划分为IT管理能力、IT基础设施的灵活性、IT人员的专业知识能力。[13]

2. 研究评述

IT能力的划分有助于多维度研究分析IT能力, 同时, 也利于与其他研究变量的关系建立, 但目前学者对IT能力构成要素的研究, 主要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1) 混淆IT能力与IT资源。资源基础观认为, 资源本质上是“物力、财力、人力、知识和智力、社会要素”的总称, 是静态的;企业能力观认为, 能力是以人为载体、影响人们做事效率的、是人们配置、开发、保护、使用、整合资源的精神性活动, 是动态的。[7]学者Ross、Bharadwaj等对IT能力的划分, 更偏向于对IT资源的划分。

(2) 对IT能力构成的划分力度方面也不好把握。如果划分过窄, 就会造成IT能力各要素界限划分不明确;若过宽, 则不利于在IT能力各要素与其他研究变量 (例如企业绩效) 之间建立联系。因此, 对IT能力的划分急需一个统一, 且划分力度恰当的标准。

(3) 对IT能力构成的划分还停留在理论上, 而缺少实证检验。

IT能力与企业绩效研究

IT能力与企业绩效的研究是从IT投资与竞争优势的研究演变而来。资源基础观的引用、IT能力概念的提出, 使学术研究转向IT能力与企业绩效。从IT能力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研究, 到与企业绩效影响机制的研究, IT能力的学术研究正在逐步深化。本研究根据对IT能力与企业绩效的研究深度, 分三个层次进行综述。

1. IT能力与企业绩效的关系

Bharadwaj (2000) [2]以1991~1994年间至少两年被《信息周刊》评为IT领导的56家企业为研究对象, 将每一个IT领导企业选择一个规模相当的、非IT领导企业与之配对比较, 采用ROA、ROS、OI/S (运营收入与销售额的比值) 等八个因变量进行配对样本比较分析方法, 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IT领导企业的绩效要明显优于配对企业的绩效。该研究结果在santhanam&Hartono (2003) [18]中进一步得到验证, 而且santhanam&Hartono (2003) 提出了多维度研究IT能力的必要性。

Ray, Muhanna&Barney (2005) [19]以北美地区人身和健康保险行业为研究对象, 对104家企业和72家服务机构进行了调查, 多维度分析IT能力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结果表明:只有知识共享水平这一维度的IT能力, 才能解释企业间的绩效差异, 并且指出, 知识共享水平在IT技术技能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中起显著调节作用;共享知识水平在IT技术技能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中起部分调节作用;知识共享水平在IT投资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中起部分调节作用。

上述研究用实证方法验证了IT能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但它们都只是将IT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看成是一个“黑箱”, 未能很好地揭示IT能力影响企业绩效的内在机制。

2. IT能力与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

目前, IT能力与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还处在探索阶段, 但已有部分学者已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 认为IT能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并不是直接的, 而是通过某些中介变量而对企业绩效产生影响作用。

King (2002) [8]比较IT投资与IT能力, 从理论上解释产生IT生产力悖论的原因, 并揭示IT能力通过业务流程来影响企业绩效。

Tippins&Sohi (2003) [9]通过对27家制造企业的调查, 假设并验证了IT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不是直接的关系, 而组织学习在IT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起了显著的中介作用。

Rai等 (2006) [3]调查了110家制造企业和零售企业的供应链/物流主管, 通过实证研究发现, 核心企业通过集成供应链企业间的IT基础设施, 可以建立供应链集成能力 (信息流集成、物流集成、资金流集成) , 进而产生持续的绩效, 特别是运作效能和收入增长。

吴增源 (2007) [16]以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 将IT能力细分为利用式IT能力和探索式IT能力;将企业决策分为操作决策和管理决策, 探索性地提出了IT能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 并实证检验企业决策在两者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 IT能力对企业决策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企业决策在IT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其显著的中介作用;企业间关系对IT能力与企业决策的关系起显著的调节作用。

池芳微 (2010) [6]的研究分析, 从资源基础观的角度, 阐述IT能力的不足之处, 并结合动态能力观创新性地定义动态IT能力, 并对其进行分类, 探索性地提出, 不同的IT能力透过运营和决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IT资源、探索式IT能力的应用和IT能力的改进, 能够透过运营柔性来影响企业的绩效;探索式IT能力的应用和IT能力的改进, 能够透过实时信息的获取和信息共享来影响实时决策的有效性, 最终影响企业的绩效;而IT有形资源和利用式IT能力的应用, 只能透过实时信息的获取来影响实时决策的有效性, 从而影响企业的绩效;IT无形资源则只能透过信息的共享来影响实时决策的有效性, 从而影响企业的绩效。

3. IT能力内在结构关系和企业绩效影响机制研究

这类研究近几年才刚刚开始, 主要研究不同维度IT能力的相互作用关系和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 研究更加深入。

张鹤达 (2008) [17]从“准租”的角度定义IT能力, 并将IT能力划分为:IT与战略对应能力、IT与组织资源协同能力和IT基础设施能力。通过调查分析83家制造企业, 实证分析结果表明:IT与组织资源协同能力对IT基础设施有正向的显著影响、IT与战略对应能力对IT基础设施和IT与组织资源协同能力都有正向的显著影响;IT与组织资源协同能力和IT与战略对应能力通过业务流程影响企业绩效, IT基础设施能力只在IT能力的内在结构中发生作用。

Gimun Kim、Bongsik Shin、Kyung Kyu Kim、Ho Geun Lee (2011) [13]则将IT能力划分为, IT管理能力、IT基础设施的灵活性和IT人员的专业知识能力。调查了103家在韩国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 在KOSDAQ上市的85公司以及55个非上市公司的高层管理者 (首席信息官、董事、高级管理人员) 。研究结果表明:IT人员的专业知识, 对IT基础设施的灵活性的影响是间接的, 只有通过加强IT管理能力才能实现;通过提高IT基础设施的灵活性, IT管理能力, 间接有助于形成业务流程管理能力;IT能力通过流程管理能力提高企业的财务绩效。

Sunil Mithas, Narayan Ramasubbu, V.Sambamurthy (2011) 在Flynn (2001) 的研究基础上, 将波多里奇模型的三个类目 (测量、顾客、过程) 演化成三个重要的组织能力 (绩效管理能力、客户管理能力、过程管理能力) , 结合IT能力理论, 理论分析出, 企业中这三个重要的组织能力, 关联着企业的信息管理能力与企业绩效;提出了信息管理能力对企业绩效作用机制的概念模型;再用1999~2002年成功申请卓越绩效评价奖企业的数据, 用结构方程验证其概念模型, 该研究采用的数据准确性极高, 避免了问卷调查数据由于样本质量参差不齐造成分析结果准确度不高等问题。研究结果表明:信息管理能力对绩效管理能力、客户管理能力和流程管理能力有正向影响, 而这三个能力对企业绩效有正向影响, 即三个重要的组织能力 (绩效管理能力、客户管理能力、流程管理能力) 在信息管理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20]

4. 研究评述

整体上, IT能力与其研究变量 (企业绩效) 之间关系的研究逐步深化, 但是国内外学者对IT能力的研究, 主要集中在整体IT能力, 就分离IT能力从其纵向的角度单独研究相对较少。如在关系研究中Ray等研究分析出IT的知识水平共享能力能与企业绩效正相关, 但之后并没有对其内在作用机制做进一步研究。Sunil Mithas等 (2011) 从IT能力的纵切面研究分析就是对IT能力研究的一种创新, 也丰富了IT能力理论;IT能力构成要素与企业绩效各维度即多对多的关系研究也相对较少;IT能力构成要素间的内在作用机制研究已经出现, 但还是相对偏少;与国外学者相比, 国内学者的研究数据样本, 数量相对不足, 数据质量上也不高。

小结

IT能力理论的研究作为IS研究领域的分支, 目前还处在起步阶段, 本文就其概念定义、构成和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上做一些梳理, 总结出以下几点, 用于分析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丰富IT能力理论。

第一, 对IT能力的概念研究成果丰富, 但目前还没有出现被学术界广泛认可的概念定义。

第二, IT能力的划分对与其他研究变量的关系研究极其重要, 但是, 目前大部分的研究都是学者根据自身对IT能力的定义进行各自划分, 缺乏实证检验。

第三, 在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研究中, 很多研究成果指出IT管理技能、知识水平共享等能力对企业绩效有正向影响, 但是很少有学者在其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 从IT能力的纵向角度, 继续深入研究其内在影响机制。

第四, 对IT能力构成要素间的内在作用机制的研究相对较少。

检察文献信息咨询服务模式初探 篇4

关键词:检察文献 信息咨询服务 知识服务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当前图书馆文献服务应从单一指导用户查找相关文献,向充分开发和利用文献的知识服务模式转变。知识服务是指从各种显性和隐性知识资源中按照人们的需要有针对性地提炼知识,并用来解决用户问题的高级阶段的信息服务过程。其特点在于,它是一种面向知识内容和解决方案的服务。信息咨询服务是知识服务的一种基础形式。信息咨询服务以信息媒体中的信息资源为对象,结合特定用户的信息需求,以信息开发为手段,利用各种参考工具、检索工具及有关文献,对信息进行分析、综合、浓缩、转换与创新等一系列工作,为用户检索、揭示、提供文献及文献知识或文献线索。

一、检察文献服务支撑模式现状

国家检察官学院图书馆的检察文献服务一直以来都以馆藏特色实体文献以及外购数据库为支撑,主要提供单向的文献查询、获取服务,缺少信息反馈与互动性。中国检察文献中心力争在整合各种特色资源的基础上为整个检察系统提供文献信息保障,包括电子平台服务、信息咨询服务、个性化服务、文献深度开发特色服务等。

信息咨询服务在国内主要公共图书馆和高校、科研院所图书馆中已较为成熟,但在大部分专业图书馆才刚刚起步。截至目前,检察文献信息咨询服务模式的探索已有两个具代表性的实例:

1.职务犯罪研究文献目录收集。以国家检察官学院职务犯罪研究所整理的《职务犯罪研究文献目录收集框架》为导引,利用国家检察官学院图书馆书目检索系统、中国知网、国家图书馆等平台,检索从1997年至今的相关专著、优秀博硕士论文、核心期刊论文,并按职务犯罪研究的四个板块提交索引目录与原文,为职务犯罪研究所编写《职务犯罪前沿问题研究综述》做好基础性工作。

2.《人民检察院组织法》修改资料汇编。以最高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整理的《<人民检察院组织法>修改主要问题清单》为导引,利用文献中心馆藏资源及外购数据库电子资源,检索相关论文和图书,并从中筛选有价值的文献资料进行整理汇编。最终汇总了206本图书,788篇论文,按主题分为26个一级文件夹,下含图书目录索引、论文目录索引和论文,报送最高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组织法》修改专班”参考。

二、构建检察文献信息咨询服务模式的现实必要性

检察理论研究是检察工作创新发展的基础和先导,理论研究离不开大量的检察文献资料。曹建明检察长指出,检察文献中心的成立为更好开展检察理论研究搭建了一个很好平台,要借助这平台加强检察理论研究,多出高质量研究成果,建成全国最有影响的检察理论研究基地和专业化的检察智库。检察文献中心要面向全体检察理论研究人员,提供全面的查询、检索服务,不仅是储存文献资源的场所,更要成为发掘、创新和应用检察研究成果的平台。因此,检察文献信息咨询服务模式构建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不言而喻,在完善图书馆服务功能和提高图书馆服务水平的同时,也为用户提供了更为方便、快捷和准确的服务。

三、检察文献信息咨询服务模式构建

(一)确定服务内容

根据检察系统用户的具体需求和检察文献的资源特色,结合初步实践经验,检察文献的信息咨询服务可包括:定题检索、专题资源库、文献综述等。

1.定题检索。根据用户的科研需要,对用户事先选定的主题,利用关键词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文献跟踪检索,把经过筛选的最新检索结果,以书目、索引、全文等方式提供给用户,为用户提供从课题前期调研、开题立项、项目进展中和成果验收全过程的文献检索服务。

2.专题资源库。根据用户需求,系统收集用户关注领域国内外相关专著、期刊论文、学位论文等文献信息,加工信息资源,提供二次文献或全文,辅助建立专题、专项数据库或数字产品。

3.文献综述。依托丰富的文献资源和法律专业背景的咨询人员,根据用户需求,在全面检索文献的基础上,对文献进行进一步整理和加工,并加以分类、总结,撰写文献综述。

(二)服务对象和范围

1.服务对象。初期以国家检察官学院内设科研机构和教职工为主,模式较为成熟后,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可推广至学员以及其他检察系统内人员。

2.服务范围。检察系统内的研究课题,初期以服务国家检察官学院内课题为主。

(三)服务流程概览(用户)

1.规则制定。为更好服务用户、厘清权责关系,制定《检察文献信息咨询服务规则》,并附《信息咨询服务申请表单》。

2.服务申请。用户提出服务申请,填写信息咨询服务申请表单并提交,检察文献中心工作人员与申请人须做有效的双向沟通,商定检索完成时间、检索结果提交方式、参与人员保障方式等。

3.成果提交。工作人员按用户要求方式提供服务,最后向用户提交索引或全文等形式的成果。

4.建立咨询档案。对咨询工作完成后,工作人员通过登记用户基本信息和联络方式,记录咨询起止日期、内容,提交资料的名称、形式、来源、文种、数量及采用的技术手段,用户对咨询的反馈,并附原始检索式。咨询档案一方面备以查阅、统计和总结,另一方面可作为衡量咨询服务质量的依据。

(四)服务技术方法及细节要求(检察文献中心)

受理咨询时,工作人员通过口头、书面、电话等方式初步了解用户要求。受理后,工作人员对课题情况、用户要求做具体调查。确定解决问题的初步方案和方法,如选择检索工具(电子数据库)和参考工具书,确定检索标识、检索途径、检索方法、进一步提取关键词和编写检索式等。在用户所需文献来源范围内进行检索,每种来源范围独立成表。将获得的结果直接通知用户,检验效果,听取反映,以便修正检索方案,进行深查或再查。经过一系列文献调查、查找、鉴别,获得用户需要的文献或文献线索后,进行登记、汇总、整理、编排,按照申请人列出的索引项及其他索引要求编制索引表。答复咨询的方式,依课题性质和用户需求而定。或直接提供答案,介绍有关参考工具书;或提供专题书目与二次文献资料;或直接提供原始书刊资料、文献复制品;或提供网址。

四、构建检察文献信息咨询服务模式的几点要求

(一)人才储备

检察文献信息咨询服务涉及到检察各类文献的收集、管理和运用,不仅涉及检察理论、检察史,也涉及图书馆学、档案学、文献学、目录学等许多方面。故而检察文献的信息咨询服务对服务提供者的素养要求极高,最好同时具有法学与图书情报学专业背景。中国检察文献中心可采用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相结合方式,培养图书馆员把众多分散的检察文献收集好、管理好、运用好,最大限度发挥文献的价值。

(二)合作交流

树立共建共享发展理念,加强行业内交流合作。从资源建设到提供信息咨询服务,都必须秉承“请进来、走出去”的理念,充分利用开放获取资源和其他高校图书馆、档案馆、法学会图书馆、研究所图书馆等馆藏,最大限度满足用户信息咨询需求。

(三)专题数字馆藏建设

文献信息能力 篇5

关键字 信息设计 定义 基本构成 设计原则

中图分类号:TP31 文献标识码:A

1信息设计的定义

为“信息设计”找到一个既全面有准确并且言简意赅的定义需要在业内著名设计师的话语中寻找启示,思考不同观点值得借鉴的地方,从而找出信息设计的普遍规律。

比较通俗易懂的定义有路易吉·卡纳蒂·德罗西在《信息设计是什么》中指出“信息设计就是关于用户如何获取、分析和记忆信息的心理学和生理学,关于颜色、形态、图案的学习方式的作用和影响。”

从更加专业的角度来看,弗兰克·西森在《数字信息设计词典》中定义“信息设计是对信息清晰而有效的呈现。它通过跨学科的途径达到交流的目的,并结合了平面设计、技术性与非技术性的创作、心理学、沟通理论和文化研究等领域的技能。”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鲁晓波认为:“信息设计是致力于提高现代信息环境品质,满足人们对信息生活的人性化要求,结合当今最新的信息技术,创造符合社会需求和人类审美情趣的信息环境、人机界面和信息方式。”

赵聪寐在《信息设计中符号学现象初探》(2013)中总结出:从设计学科角度讲,信息设计是用合理的方式分析并组织数据和信息,让数据、信息以合适的方式传播,让复杂难懂的数据易于理解。信息设计可以用图片、材质、技术或媒介等等形式陈述信息内容,让数据明确。

2信息设计的基本构成

(1)图形

图形在传递信息的过程当中,相比较文字有着更强的吸引力,是信息设计中非常重要的元素。龙尼·利普顿在其著作《信息设计使用指南》(2008)中写到“在需要使用图表的情况下,一个设计的很好的图标比起使用单纯文字来,可以更清晰、更令人印象深刻的进行沟通传达。”

(2)字体

字体在当今信息化社会中无处不在,运用十分广泛。字体的形状,风格,字号,间隔,排列方式等等因素都会影响到文字的“易读性”和“可读性”。

欧阳丽莎在《信息时代的信息设计》(2012)中认为“无衬线字体看上去更加简洁,给人以轻快的感觉,但同时大量的篇幅使用就会降低阅读性。在传统的正文印刷中,衬线字体因为有较强的可读性,增加了阅读时对字母的视觉参照,因此常常被用于大段的正文之中。”

(3)网格

网格在信息设计中的重要性同样不可忽略,它为信息的展示提供了平台,需要通过合理的编排使信息看起来拥有层次感。在《信息设计》(2009)一书中讲到“设计师使用网格来组织信息的内容,以保证其清晰度。”该书中指出网格的设计编排方法包括组织、移动、群组。

(4)色彩

色彩在表达信息的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有很多,《信息设计使用指南》中列举出“颜色可以:显示不同和相同,帮助读者找到内容,鼓励读者在信息中流动,帮助读者记忆信息,对某物进行强调或弱化,传递意义。”在色彩的运用方面,欧阳丽莎在特别分析了色彩在城市空间导视系统中特性、应用原则及色彩案例分析。

(5)语言

为了使语言更清晰,易于理解,设计师需要针对读者的需要、理解层次、和爱好来清楚简明的撰写。《信息设计使用指南》为设计师总结了几点需要注意的为大多数受众撰写的方法,包括多用短句、简单句和完整的句子;多用短单词、短段落和确切的数字;同类信息使用同样的建构。

3信息设计的原则

(1)《信息设计》简·维索基·欧格雷迪

这本书中,作者归纳出信息设计的三大原则,即认知原则、交流原则、美学原则。这本书所强调的设计原则在前两大原则上主要是从信息的功能方面进行的编写,美学原则则是为读者列举分析了信息设计内容方面的设计原则。

(2)《飞越之线-信息艺术设计的定位与社会功用》鲁晓波

鲁晓波教授在其论文著作中归纳了信息设计的五个原则,分别是客观性原则,系统性原则,目的性原则,人性化原则和先进性原则。

4信息设计的应用

(1)交互设计

鲁晓波教授在《信息设计中的交互设计方法》(2007)中谈到了信息设计中的交互设计原则,分析了信息设计中的交互性视觉元素。在交互性视觉元素中从交互行为模式、交互性视觉元素进行了深入。

(2)信息可视化

信息可视化設计是信息设计中的一大分支,目前出版有很多关于信息可视化设计的书籍,斯彭思、?陈雅茜所著的《信息可视化:交互设计》(2012)一书系统地介绍了信息可视化的概念、基本技术和应用。Manuel Lima著有的《视觉繁美:信息可视化方法与案例解析》(2013)则系统总结了信息可视化设计的基本方法,介绍了图形的抽象类型和著名作品。

(3)信息导向系统

空间信息导向设计在当今社会的公共环境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大卫·吉布森的《导视手册:公共场所的信息设计》(2010)收集了大量生活实例,为技术进步和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的需求提供新的资讯。陈立民的《公共图形与导向信息设计》(2014)通过大量的公共图形与导向设计资料,在具体案例中,对生活环境中既熟悉又陌生导向标识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介绍。

5总结

如今我们所处的社会早已是信息化社会,信息的快速发展需要我们快速积极的应对。前人在信息设计方面总结的大量实用的指导方法,能够解决绝大部分问题,但不断出现的新问题,需要我们在设计以人为本的永恒原则下,不断深入创新,发现解决问题的出路。

上一篇:职前教师下一篇:妇产科腹腔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