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行政体制改革

2024-07-10

高等学校行政体制改革(共10篇)

高等学校行政体制改革 篇1

高校行政管理看似是一项基础性工作,但是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促进高校教育教学等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高校行政管理的意义和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对高校改革发展具有保障作用;对高校改革发展具有协调作用;对高校改革发展具有参谋作用;对高校改革发展具有激励作用。通过对高校行政管理方法的研究,建立行政管理部门完善的检查督办机制,切实履行各部门职责,针对不同部门或个人提出督办要求、改进措施和合理化建议,从侧面上激励高校内各部门和教职人员的工作热情、提高工作积极性,促进高校各项工作任务的顺利进行。要能做好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目标管理与绩效机制是不容忽视的两个重要方面。

1 高校行政管理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高校内部管理机构具有行政权利为主、高度集权的特征。学校的行政决策长期依赖由上而下、逐级落实的管理形式,这种形式在学校的建设和发展方面存在一些负面影响。例如:行政、学术权力的“双肩挑”,影响行政管理为教育服务的办学理念;行政机构人员众多,过于膨胀;行政机构人员素质不均衡,工作效率低下,不能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行政管理思路有悖于服务对象,“重实体,轻程序”的观念制约着高校行政管理效率的提高[1]。

我国高校行政管理效率不高的因素还包括思想观念因素、机构设置因素、人员素质因素、管理制度和技术因素,等等。这些因素的交织、影响、作用,以“合力”的形式制约着行政管理效率的提高。

1.1 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矛盾与失衡

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并行,组成高校特有的权利系统,两者既相互依存又互相排斥。两者之间的矛盾主要集中在:行政权力对学术事务的众多干预,建立以行政权力为中心的决策管理模式,排斥学术权力对学术事务的决策;学术权力对行政事务过分介入,建立以学术权力为中心的决策管理模式,影响行政机构和行政人员按照规章制度高效处理问题能力[2]。目前多数高校执行的是行政、学术权力并行的整合管理模式。高校内部以行政权力管理为主,以学术权力管理为辅,学术权力的作用微乎其微。如何建立两种权力的动态平衡是高校执政者面临的崭新课题。

1.2 行政管理人员对部门利益的过度关注

目前,高校一些行政管理人员过度关注本部门的实际利益,放弃了对学校整体利益的权衡考虑。行政部门从组织形式上分析,是一形式完整、内容统一的实体部门,担负着促进、维护学校整体利益,服从、服务于学校教学科研工作的重要任务[3]。行政部门本身不应涉及任何利益要求。但是在现实工作中,行政人员关注部门利益,运用行政权利竭力实现部门利益的行为却屡见不鲜。

1.3 行政管理人员对行政权力的运用尚不成熟

高校的行政管理组织有别于其他职能部门。后者以创造精神、批判精神和对社会的关怀精神为己任;高校的行政管理则表现为执行政策、协调服务、追求管理效率,统一和服从是其主要特征。然而,高校的一些行政部门未将高校的办学理念和目标落实到位,而是在管理过程中过多强化管理职能与制约机制。这种思想导致有些高校行政部门热衷于机械地作规定、下指标,违背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疏于科学管理。

2 高校推行目标管理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处在转型期,面临着两个重要转变:一是人才教育的培养要走多元化路线,全面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二是全面提升高校办学的质量和效率。新世纪市场经济下的高等院校,势必要经历宏观管理体制的改革、培养目标的创新、管理理念的更新、人才综合素质的提升等过程。目标管理的推广,组织目标的明确和实现,都依赖于科学的管理模式、完善的的管理制度、良好的管理环境和人性化的运行机制,充分调动全体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和内在潜能,为实现管理目标而努力。

2.1 以目标管理统领高校工作全局

人是提高高校行政管理效率的重要因素和活跃要素,管理人员素质的高低是目标管理能否优质实施的关键。首先,行政管理人员应具备全局观和长远利益观;其次,要保障目标管理的有效实施,必须打造具有较高文化素质、专业水平和执行能力的优秀行政管理团队;第三,通过宣传、奖励等手段,激发行政管理人员的求知、创新欲望,使其将全部精力和才能投入到本职工中去;第四,激发政管理人员的危机感。利用全方位、多渠道的信息资源,及时通报国内外教育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激发管理者的危机意识,增强其紧迫感、使命感。

2.2 建立集体负责制,充分体现民主性

目标制定和实施的过程,经常受到个人主义、个人观点、个人情绪、个人利益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管理的利益和目的倾向于某个人或是某些群体。只有将管理的方法和模式制度化,才能改变“个人主义”的随机、离散局面。集体负责制的适时出现,在目标管理实施中显得尤为重要。团体参与制定高校管理目标的长远规划时,可以充分听取民意,凝聚集体智慧,通过集体讨论,制定出高效、完善的战略规划。目标管理实施的过程中,应做到责任到人,并由管理成员间相互监督;造成不良后果时,由集体承担责任,避免责任的相互推诿。

3 高校实施绩效管理

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绩效考评,是指考评主体从绩效目标出发,通过一定的方法和客观标准,对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工作能力、工作成绩、工作态度等进行综合的评价[4]。绩效考核机制是高校人力资源管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是推动绩效管理改革实施的核心环节[5]。科学、合理、高效的绩效考评制度能够充分激发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改善他们的行为,实现学校和个人的共同发展。

3.1 目标分解

绩效目标的设定是绩效管理工作的中心和总方向,是管理工作计划时的终极目的、执行时的行为导向、考核时的衡量标准。计划就是利用时间、资源和努力实现我们期望实现的事物。需要是计划实现的推动力。绩效目标可以通过总目标的层层分解来完成,是工作安排的基础。只有结合各岗位的性质、特点和目标实施者的个人能力,合理的制定绩效计划,才能充分激发行政人员的自身潜能。脱离实际、空中楼阁般的目标计划是高绩效的对立面。绩效目标设立的太高,每个的人都达不到;目标制定的太低,不能体现高素质者的工作能力,没有挑战性。只有通过绩效目标的科学定位,管理工作者间的有效沟通,分级目标的因人而设,职责明确,才是科学合理的绩效计划。

3.2 全面、针对性选择考评主体

高校行政管理人员主要服务于全体师生和广大教职员工,不同的行政管理岗位又面对不同的服务对象。实施绩效考评时,行政管理人员应全面且有针对性的根据不同考评主体的实际情况,考虑到其与被考评人的关系、利益等因素,力求考评结果更加公平、公正、合理,也更可信,更有效。

3.3 确立奖惩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相结合的价值取向

价值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事物的关系中产生的,价值观决定着评价观和价值取向。绩效考评过程中,评估的标准、考核的方法都会因行政管理人员价值观的取向不同而有所差异。价值取向是绩效考评的基础,是考评体系的方向。奖惩性评价是终结性的面向过去的评价方式,是以奖惩为目的的评价体系。奖惩性评价的优势是可以促进工作人员的自我完善和提高,调动起工作的积极性;不足之处是激励导向的功能不明确,不利于促进全体行政管理人员的共同发展。发展性评价既注重人的全面、和谐、个性的发展,又注重组织、社会需要的发展,体现价值一元性与多元性的统一[6]。然而,如果奖惩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相对独立存在,就无法产生对行政管理人员的刺激激励作用,有悖于高校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质量的管理理念。所以在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绩效考评中,只有将两种评价方式结合起来,综合运用,才能更高效的为绩效考核机制服务。

3.4 个人绩效与团队绩效并重

毕竟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高校的每个行政管理岗位都要求能力的多元化组合。高校的行政管是由许多管理工作相互联系、影响、制约而形成的完整的系统。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若能在绩效考评指标设定的初期,根据各岗位的实际情况,适当地设立考评团队绩效流程的指标,促进团队成员打造团结、协作、共赢的局面,才能更好地实现绩效的最大化。

4 高校提倡创新管理

4.1 以科学的理论知识为管理基础

坚持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下,综合融汇政治学、社会学、管理学、心理学等多种社会科学的理论知识,移植、吸纳现代自然科学技术手段,使数学、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软科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综合运用到行政管理活动之中,真正使高校行政管理技术方法建立在科学的理论基础之上。

4.2 正确对待传统的行政管理方法

总的来看,我国传统的高校行政管理方法仍不失为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技术方法。其中许多方法符合高校管理的共同特征,反映了高校行政活动的规律,具有丰富的科学价值。我们要善于把过去长期形成的行之有效的方法继承下来,发扬光大;对实践证明已经不适应新形势的做法则要大胆破除,除旧布新。

4.3 积极移植和吸取现代科学管理技术

随着电脑的不断普及,信息网络化的建立,将给高校行政管理技术手段的现代化带来根本性变革。要积极推广应用从系统工程中移植过来的系统方法,对行高校政管理进行系统设计、系统分析、系统管理;运用网络规划技术、确定工作目标,进行网络分析,执行网络计划;采用线性规划技术,以尽量少的耗费去完成给定的任务[7];运用目标管理方法,推动高校行政目标成果的实现[8];移植现代数学的科学预测和概率统计方法,研究如何合理收集各种数据,求出总体的统计规律,对未来的发展作出科学预测。同时,对国外经济发达国家的先进方法和文明成果也要加以研究和借鉴,有选择地引进国外管理活动中出现的先进技术方法,在实践中试用,在试用中加以创新,为我国高校所用。

5 结语

我国的高等教育在经历了跨越式发展之后,又将面临着一场由规模发展向内涵发展的深刻变革。面对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国际化以及高校内部结构日趋复杂化的发展形势,必须对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诸多问题进行深入思考。本文对我国高校行政管理现状的分析,对目标管理、绩效管理等工作流程的研究,对如何改善我国高校行政管理现状提出了管理方法的创新研究。随着思考研究与实践的不断深入,我国高校行政管理方法将会更科学、合理、完善。

摘要:通过对高校行政管理的现状分析,研究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矛盾失衡现象;讨论推行目标管理和实施绩效管理在高校行政管理中的积极作用;探索高校提倡行政创新管理的具体途径;通过高校行政管理方法的改革,能够提高行政管理效率,激发管理人员的内在潜能,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随着研究与实践的不断深入,希望高校早日构建出更科学、合理、完善的行政管理方法。

关键词:行政管理效率,目标管理,角色定位,绩效考核

参考文献

[1]周轶琼,查俊峰.关于高校行政管理角色定位的思考[J].科技创业月刊,2007(5):32-34.

[2]陈震.论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科学化[M].郑州:河南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100-107.

[3]张建恒.论新时期高校行政管理观念的转变[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7(3):16-17.

[4]周晔.论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绩效考评[J].江南大学学报,2006(12):16-17.

[5]梅俊祥.高等学校院级行政管理机构功能探讨[J].求实,2008(6):23-24.

[6]胡学春.论高校干部考核评价科学机制的构建[J].扬州大学学报,2006(12):34-35.

[7]赵景华.现代管理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66-67.

[8]刘同海.高校行政人员体制改革[J].科技咨询导报,2007(9):30-31.

高等学校行政体制改革 篇2

高等教育是教育体系的重要支撑,更是提高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文化基石,为此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在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尤为重要。本文着重分析了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含义界定。并从教育理论角度出发论述了高等教育行政管理的运行模式。

关键词

高等教育行政管理教育理论运行模式

一、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运行模式的含义界定

(一)教育行政的含义界定

由于对行政的看法不同导致对教育行政的解释也不统一,赞同行政权必属于国家的人,往往把教育行政看做国家的一种职能,是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领导和管理。我国一些研究人员对教育行政所下的定义是:“教育行政是国家行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通过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门对教育事业进行领导和管理”。然而与这种观点相比,另一种观点常常更容易被人所接受,即不拘于强调国家在教育事业中的领导和管理作用,而是主张一切教育机构,包括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门在内,凡是对教育事业的管理活动,都可以称为教育行政。按照这一解释,学校是最根本和最基层的教育机构,其内部的管理工作无疑也属教育行政的一部分,而且可以说是最重要的教育行政。笔者在这里把教育行政定义为:有关人员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之下,为完成特定的教育目标而实施的各项教育管理活动的总称。

(二)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含义界定

所谓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是高等教育行政机关设置、隶属关系、权限划分与运行中各种制度的总称。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主要指高等教育的宏观管理体制,涉及中央与地方、中央各行政部门之间、政府与高校之间的基本关系问题。各国的国情不同,其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也各不相同,基本上可以分为中央集权制、地方分权制、中央与地方共管制。目前中国对高等教育实行中央和省两级管理的体制,这是结合了中央集权体制与地方分权体制的特点和优势而建立起来的。目前中国已经基本形成了“中央和省级政府两级管理,以省级政府管理为主”的高等教育行政管理的新体制。

二、教育管理理论与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运行模式

教育管理理论认为,教育管理系统是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它存在于大的社会环境系统之中,受着社会环境中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教育系统内部也存在着复杂的关系。教育管理学主要研究的是如何从实际出发,处理好社会环境和教育管理、教育内事务方面的关系。以便提高教育质量和工作效率,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人才。教管理理论体系可分为三个层次:教育事业的管理、学校和其他教育组织的管理、教育人员的自我管理。这三个层次的理论研究对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运行模式的形成与优化有很大的影响。

第一,教育事业管理中强调社会各界共同办学的体制对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运行模式的建立与优化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教育事业管理理论认为要把教育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在具体实践中,在办学体制上如何改变政府包揽办学的格局,逐步建立以政办学为主题,社会各界共同办学的体制。如何理解政府办学为体,是否可以进一步解思想,像对公有制的理解那样,逐步扩大为国有民办体制和民办公助体制,关键还在把教育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政府只进行政策性的指导和督导、资源配置和信息服务。具体管理由学校组织或有法人地位的教育集团去完成,有关教研、进修、咨询、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运行模式的理论基础及依据政府的教育评估、教科书编写、教学设备的供应都可以与政府分离。

第二,教育管理理论中强调学校管理者的影响立场是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运行模式建立于选择的核心基础。学校管理是学校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相互影响的过程。这里既有管理者对被管理者的影响,又有被管理者对管理者的影响。学校管理者要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就必须让被管理者认可你,信任你。作为学校行政领导或政府部门,就要积极思考如何提高自己的影响力。教育管理理论认为,每个管理者的影响立场的强弱和范围大小是不同的。美国社会学家莫雷若的社会测量法可以帮助我们找到自己在非正式群体中的位置和群众对自己拥护的程度。为了不断地扩大自己在组织群体中的影响力,就必须从自己是否善于正确使用权力、自己的智能结构完善程度和本人的品德修养等方面来研究和改进。

第三,教育管理中对学校和其他教育组织的管理理论对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运行模式的优化具有指导作用。这一理论认为,学校是办学的实体,学校校长是法人代表,他受政府教育行政机关的委托对学校工作全面负责。学校管理就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和教育法令、法规,把提高教育质量、健全教学与生活秩序、增进效益和调动教职工积极性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作用于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运行模式的具体研究层面主要表现在学校与社区的关系、学校教育资源的配置及学校文化与管理机制。学校与社区关系的研究认为,每个学校都存在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之中,社会环境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学校在这样的环境中将会面临什么困惑、危机、希望等是每个学校管理人员要经常思考的问题。

选择合理的教育管理体制运行模式,使资源配置效用最大化。对学校文化与管理机制的研究主要表现在如何运用学校管理机制和文化来调动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学校的一切成就、荣誉、质量、效益都是教职工创造的。他们的创造力和才能能否充分发挥,关键在于管理,选择一种什么样的教育管理体制运行模式则更为重要。一套高效的教育管理体制运行模式会使他们指挥和才能的发挥提供机会和条件,管理也帮助人们扫除了各种障碍。

参考文献

[1]莱文.教育改革从启动到成果.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89-190.

高等学校行政体制改革 篇3

一、高校行政管理的重要地位与意义

高校行政管理指在高校在日常教学活动中, 那些从事非科研及教学活动的组织人员及行政机关, 是指高校各级行政组织维持日常教学任务的行政结构。因而, 高校行政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学生培养的有效性。高校管理教育如若失去最基本的行政管理能力和自我创造力, 导致新知识、新思想、新创造力的埋没, 则势必会对学校在社会上的声誉产生一定的影响。

高校行政管理的基础指在高校能够拥有一支非科研的教师队伍, 这支队伍是学校为维持高校日常正常教学工作组成机构的重要执行人, 对于管理学生非常重要。当前, 我国高校在行政管理方面依旧存在很多不足及弊端, 例如:队伍组成人员工作态度不认真, 缺乏一定的积极性;学校在人员分配方面存在偏差;部分之间缺乏协调;行政权力过大;管理人员缺乏一定的管理经验及创新改革观念, 等等。因而, 为了保证高校能够为国家培养更多、更高质量的人才, 保证学生在学校能够得到有效的学习及生活保障, 促进高校可持续发展, 改革行政管理模式迫在眉睫。

高校行政管理是一项基础性工作, 在完成高校教学任务的过程中, 具有普遍性、多面性、层次性。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它是促进高校教育教学等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高校行政管理的意义和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对高校改革发展具有保障作用, 对高校改革发展具有协调作用, 对高校改革发展具有参谋作用。

二、转变发展理念及创新改革观念

针对目前我国高校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 高校应采取有效措施妥善消除这些弊端, 提高行政效率。对于行政管理职能履行残缺问题, 高校应该重新规划学校的教育教学蓝图, 明确学生需求, 掌握学校当前的一切动态, 并且强化每个部门的职责, 把责任分配到每个人, 在此基础上, 建立严格的考核管理制度, 然后将管理工作分配到每个基层组织。对于行政权力挤占学术权力现象严重的问题, 高校务必实行学术与教学管理并重, 双管齐下的政策和方针, 由于学术权力被压制, 会导致学术权力萎缩, 从而使行政权力的服务功能被削弱, 学术水平是各高校教学能力和人才培养能力的体现, 也是社会评价高校水准最关心的方面。

当今高校行政管理人员中普遍存在服务意识淡薄、服务态度轻慢、服务效率低下, 甚至是实行有偿服务的现象, 其主要表现为: 一是许多行政职能部门的人员对高校行政的服务职能知之甚少, 因此没有服务意识或服务意识淡薄;二是有些行政部门在行政过程中实行有偿服务。逐步加强管理人员的素质教育, 不失为提高高校行政部门办事效率的方式之一。例如:可以通过开展学校管理人员培训学习等方式, 通过思想境界的提高, 实现管理职能的转变, 增强服务意识, 提高管理队伍的素质, 进而加快专业化建设, 推行行政执行监督问责制, 并适当分散权力, 变垂直管理为扁平化管理, 强化行政执行。这样, 高校行政管理水平就可上一台阶。

三、高校行政管理改革创新要点

如今的高校行政管理中, 有些问题并不是靠主观努力就可以改变的, 就可以适应当今高校的发展趋势及新时代学生的思维的。所以, 为了高校的未来, 为了加强国家人才的培养, 改革高校行政教育已经成了高校发展的一种趋势。高校行政管理的改革是关系重大又涉及面很广的问题, 需要管理学科的研究者和行政部门的工作者共同探讨, 才能树立正确的行政管理效率观。高校行政管理的大致方向和要点如下:首先, 确定目标和预想实践的结果, 借鉴国外大学行政管理的成功经验, 取长补短, 全方位地规划高校行政管理的蓝图, 务必涉及学校管理的各个方面, 并且详略得当, 深刻理解行政管理的精髓并予以合理有效的实施。其次, 在改革过程中, 注意查漏补缺, 将以往行政管理中根深蒂固的问题彻底解决。除此之外, 还要大胆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从实践中发现问题, 从实践中解决问题, 从实践中挖掘改革的潜能。行政管理人员要善于学习和听从别人的不同意见, 一切从高校和学生的根本利益出发, 切实将高校行政管理的改革和创新进行到底。

高校行政管理的改革和创新任重而道远。因为高校是学生成长的摇篮, 高校行政管理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培养质量。然而, 改革的过程必然困难重重, 从改革蓝图的规划到具体措施的实施再到最后成果的检验, 都是繁重的任务。高校应该顺应时代的潮流, 从行政改革入手, 一步步地完善高校各项事务, 只要秉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为了发展学生的一切, 发展一切为了学生的精神, 相信高校的行政改革和创新及高校的各项任务定将圆满完成, 从而为国家培养出一批又一批高素质人才。

摘要: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日益增强及国家和社会社会对教育事业的重视和支持, 高等学校的各项事业的发展正如火如荼地开展。高等学校迅速发展, 势必会有一些不足和缺陷, 在高校各项工作中, 高校行政管理一直是重中之重, 也是容易出现问题的关键环节。

关键词:高等学校,行政管理改革,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哈罗德, 孔茨, 等.管理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3.

[2]陈想平, 刘绍平.论高校教学管理改革与创新型人才培养[J].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社科版) , 2002, 2.

[3]马强.重塑高校行政管理之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1, 3.

“两江新区”行政体制改革探讨 篇4

关键词:新区行政体制;行政体系;政府体制;两江新区;浦东新区;滨海新区;新区管委会;一级政府模式

中图分类号:F127719;D625719;C93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8131(2011)02-0012-07

一、引言

无论是基于传统还是契合当下的情境,政治与行政的关系是国家诞生以来恒久长存的命题。早在20世纪初,行政学的先驱威尔逊、古德诺即从学理的角度提出了政治行政二分的问题。无可置疑,此种学术拷问的支撑是其负载的历史性使命。而今,两者的界分已不再是对两者的隔绝与孤立,而是一种对立统一的事实形态。特别是随着服务行政与社会治理的兴起,行政模式由以事务为中心向尊重人性转变,行政体制的建设中自然蕴含政治性的实践。行政体制模式建构的重要旨向是执行力的提升,即学界研究当中一贯讲求的行政效率的增进,但行政亦存在决策的范畴,科学决策是高效执行的先决前提。因此,在行政体制的构建过程中要参酌吸纳一定的政治性参与,创新管理模式,着重在本源上解决执行力的问题。

在我国行政体制的发展历程中,不仅先创了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一国两制”模式,更针对性地设置特区、新区、开发区等政策性区域,以解决传统行政的弊端,探索和革新行政体制模式,以优化现行的行政架构。重庆两江新区的设立又促使我们去回顾以往的成功经验,浦东新区和滨海新区璀璨的经济成就吸引着我们对当地的新区政府模式进行省察和探究,以期以完善两江新区的行政体制构建为肇始,牵动整体行政体制的变革。此种变革的定位更应是种突破,实现由新区试点到新区经验推广的转型,其中应该包括多维内涵:首先两江新区的体制探索应是对以往新区建设经验的总结,以形成完善的理论原则和实践路径,拓展新区经验无区域限制的普适性。其次,尊重人的主体性,在行政的决策、执行、监督领域强调多元化的公民参与,提升行政效度。最后,应该明确这种变革的本质——由政策依托向内生性的演变。

总之,在新区问题的认识上,我们既要看到以往浦东新区和滨海新区的建设成就,更要寄希望于两江新区的开拓创新。在行政体制的建构当中,要破除以往严格区分政治与行政的传统,在行政的决策与监督环节合理地结合政治性参与,将新区的行政体制建设经验纳入国家体制改革规划之中,这具有切实的现实性意义,有助于带动行政体制向高效度、服务型、民主性的方向发展。

二、浦东新区和滨海新区的经验启示

新区行政体制的建设是前后相继的过程,从浦东新区、滨海新区到正在建设的两江新区,时间历程带来的是经验的积累,对新区的继续建设有极大的助益。新区行政体制的继续推进要取得稳固的效果,改革的设计者和推动者必须认真对待和学习浦东新区和滨海新区已有的经验和成果,以期对新区的建设有所助益。参循新区建设的整个过程,以下几点具有进一步深化和借鉴的价值:

1、以循序渐进为原则,稳步推进行政体制改革

在浦东新区和滨海新区的行政体制建设中,行政体制的成型是稳步推进的,这种递进式的改革有助于统筹兼顾,在平衡利益的同时构筑科学的体系模式,以保证行政体制变革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浦东新区行政管理模式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开发办一管委会—新区政府”的演变历程,与此伴随的则是行政组织架构的变化,从1990年国家批准开发到2000年新区政府成立,历时10年的时间。而滨海新区行政管理模式的演变则经历了“领导小组一管委会一新区政府”的路径,从1994年天津成立滨海新区开发领导小组,到2000年新区成立管委会,再到2006年被中央批准为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最后到2009年11月份组建滨海区政府,历时15年的时间(高艳春,2010)。正是以这种原则为基础,逐步完善的行政体制才促成了浦东新区和滨海新区的高速发展。

2、以精简和效能为目标,积极构建扁平式政府体制

在建设伊始,浦东新区和滨海新区的机构设置就有别于通常的行政架构,而以精简、效能为目标。在内设机构上,整合相关行政职能,组建大部门,统一高效地执行政府决策。同时,简化行政层级,扩大管理幅度,以提升新区的行政效率。

浦东新区在1990—1992年的最初阶段,是“开发办与三区两县并存”的管理体制。1993年成立管委会后,建立综合部门,具体涵盖“一室一部一委七局10个部门,实行大系统的运作模式,开始由管委会直接统辖街道(镇)(张学兵等,2005)。2000年8月按照一级政府模式,相应的成立了区党委、区人大、区政府和区政协,而后则设置了“特色鲜明的功能区”作为区政府的派出机构行使职能。同时,区政府对接街道(镇),并进一步完善内设机构,真正形成了“新区政府+功能区+街道(镇)”的行政体制。滨海新区的管理模式则经历了一个由较为复杂到简约的过程,最终由“管委会+行政区”模式发展成今天的一级政府构成。而现今的行政模式更秉持了大部制的理念,在区级政府设立19个职能机构,统辖区域内行政事务;并在总体上形成了“新区政府+派出机构(功能区+城区)+街道(镇)”的管理体制。

3、以政策规范为依托,有效保障改革的进程

政策规范不仅是改革依据,更是改革的动力。包括国家政策、行政法规、地方法规和新区自我规定在内的规范性文件,不仅昭示新区行政改革的方向,更给予行政体制改革的资源和空间。在浦东新区和滨海新区改革的进程当中,不同位阶和不同种类的政策规范充分发挥了先导性的作用,有力地指导了新区的行政体制建设,正是相关政策和法律赋予的权限才促使新区能够在行政体制建设中“先试先行”,进行创新和探索。

某种程度而言,浦东新区开发的过程即是规范体系日臻完善的过程。从1990年至今,从中央到地方各个层级的规范日益增多,并呈现体系性、规范化的特征,具体涵盖国务院相关政策、部门规章、上海市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浦东新区的规范性文件,等等。而天津市则早在2000年就制定并实施了我国第一部以经济区为适用对象的行政法规——《天津滨海新区条例》,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了刚成立的新区管委会的职能,为后续开发奠定了基础(关爽,2009)。

4、以公共参与为辅助,深化行政体制改

革的力度

“小政府,大社会”是行政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构筑扁平式的管理模式就是以此为目标的努力,其主要措施即是分解政府职能,打破全能政府的传统,将部分职能让渡给其他组织实施。

在浦东新区开发的过程当中,政府一直重视中介组织的作用,并积极引入合理的竞争机制,将部分公共服务的提供通过法定程序交由专业性的机构和公司运作,使政府能够以更多的精力履行社会管理职能。在基层管理中,则在街道(镇)与居委会之间成立社区,带动居民参与社区事务,协商解决辖区内重大事务,从而将改革由宏观层次引向微观领域,使改革贴近社会所需,从本源提高改革的效度(黎兵,2010)。而滨海新区现今的建设也在着重强调中介组织的作用,力图通过培育中介组织而发挥其正面效应。

综上所述,浦东新区和滨海新区的行政体制建设给我们提供了有益借鉴。从宏观到微观的延伸,从静态规范到动态参与,都是今后新区行政体制建设中所要认真参详和吸纳的经验。只有以此为基础,新区行政体制的探索才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两江新区行政体制模式的现状

两江新区的建设明显延续和继承了浦东新区和滨海新区建设过程中采用的管委会模式,这种借鉴的有益性自然不言而明;而基于两江新区行政环境的特殊性,其又蕴含变革性和有限性。

1、管委会模式:两江新区行政模式现行选择

两江新区现在实行的是开发建设领导小组领导下的管委会模式,即由重庆市主要领导组成“两江新区开发建设领导小组”,在宏观上对新区建设进行规划和协调;同时,在其下设立“两江新区管理委员会(党工委)”,负责新区范围的规划布局、开发建设与综合协调等工作。在微观层次,主要涵盖以下三个方面:

在具体行政架构上,两江新区管理委员会则可分解为“1+3”、“3托1”的管理模式。“1+3”是指两江新区管理委员会(党工委)规划统筹北碚区部分地域、渝北区部分地域和江北区部分地域。“3托1”则是指两江新区管理委员会(党工委)受市政府委托代管北部新区管委会和两路寸滩保税港区管委会,并直接负责鱼石片区的开发建设,以三个区域的现有基础为支撑,推动整个新区的发展(《商品与质量》编辑部,2010)。

在两江新区管委会内设机构上,主要设有办公室、经济发展局、政策法规室、工业促进局、服务业促进局、建设管理局等机构,以实现与两路寸滩保税港区和北部新区工作对接为前提,积极推进招商引资、项目审批等工作。

在片区开发与建设上,成立重庆两江新区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由两江新区管委会直接领导,以公司为主体负责新区开发。开发新片区时,由所在地的区委委派一名常委担任公司总经理,和两江新区任命的董事长一道领导公司负责片区的开发。同时,在两江新区管委会之下设园区管委会,由两江新区开发集团总裁和各区区长同时出任各园区管委会主任(刘苍劲,2010)。从一定角度而言,此种开发模式有助于实现职能的明确划分,防止政府职能混杂、职责不清的现象,符合市场运行的规律,有利于增进新区建设的活力。

综上所述,两江新区是在尊重原有行政区划和功能区的基础上成立的,有相当基础,又有重要的创新。在代管或直接管理的功能区基础上,成立开发公司并将两者相结合,就是一个新的创举;而精简内设机构的设置,亦有利于扁平行政体制的形成。

2、两江新区行政体制的困囿与问题

两江新区是在2008年6月份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的一个建设规划,到2010年5月份正式批准,再到2010年7月份正式成立,是一个相对短暂的过程。因此,在诸多领域存在创新的同时,也需要磨合的时间和完善的历程。总体而言,在行政权威、行政主体、行政体系等方面都需要进一步探索和改进。

首先,两江新区管理委员会并非一级政府,而是市政府的派出机构,与北碚、渝北、江北三个区政府之间并不存在隶属关系,更多的是经济发展上的统筹。同时,对区政府的管理亦缺乏宪法依据,难以形成共识性的权威,而由此造成的统筹力度的匮乏则可能引起行政效率下降,延碍新区建设。

其次,行政主体偏重单项维度,缺少其他主体的合理介入。现行模式下,新区的行政主体主要包括准政府性质的两江新区管理委员会和其代管或直管的三个管委会以及部分区域规划为两江新区范围的三个区政府。可见,在整个体系运作当中缺乏其他组织的存在,政府承担全部的社会管理职责,易造成政府负担过重的局面,不利于公共服务的提供。

最后,行政体系不统一,可能会导致政令不统一的局面。其主要源于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行政体制初建的缘故,本身即难以达到一蹴而就的效果;二是两江新区管委会由于缺乏相应的法理支持,在行政层级上难以实现与街道(镇)的对接,政令在基层执行力不足。

四、两江新区行政体制改革取向与举措

两江新区行政体制建设是当前新区开发中亟待强化的问题,其完善机制的形成是新区开发全面推进的前提。只有实现行政体制的系统化和规范化,行政职责得到明确界定,新区政令才能得到有效执行,新区开发才会全方位地推进。就目前情况而言,新区行政体制的建设应当着眼于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相互融合与相互提升,从多维度完善行政体制的架构。

1、统筹功能区建设与行政区域发展,明确各类行政主体间关系

在现行的“1加3”、“3托l”管理体制基础上,推进“功能园区”的建设,理顺两江新区管委会、区政府与各个园区管委会之间的关系,使之能够融合与统一。新区管委会在统筹北碚、渝北、江北区政府的同时,要积极推进功能区的建设,以10大功能区为基础成立功能区管委会,与两江新区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合作,从经济层面推动功能区的发展。总体上,可以逐步形成这样的模式:功能区委员会作为新区委员会的下属机构主要在园区内行使经济职能,并同开发公司一同负责园区的规划和建设,相应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则由所属区域的区政府承担。模式运行到较为成熟的阶段后,可以借鉴滨海新区的某些做法,在一定区域实施“新区管委会+功能园区管委会+镇(街道)”的行政模式,为向一级政府模式过渡做准备。

2、完善行政事务处理流程,建立统一高效的决策、执行与监督(评估)机制

效率是当前新区建设中各个领域的重要追求,而行政效率则是提升经济效率、建设效率的主要推手。鉴于行政主体较为多元,涉及利益颇为复杂,行政事务的处理流程则显得尤为重要。当前,在决策机制上可以实行协商性的合作模式,即重大经济、社会、行政等事务要经新区管委会和相关区政府进行磋商,在达成基本共识的基础上作出决策。在执行机制上,关于经济的决策应主要由功能园区委员会实施,关于其他事务的决定则主要依托相关区政府及其下级机构执行,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法规进行信息公开,建设阳光行

政机制。此种改革存在双重效用:既可以弱化区级政府的行政权力;亦可提升执行的效率。在监督(评估)机制上,则要做三个方面的努力:一是要针对不同的区域和多元主体的不同职能制定差异化的绩效考核机制,以充分激发行政主体的积极性;二是要建立多维的法定监督机制,将电子监察、效能投诉与首长问责制相结合,以提高行政主体的行为自觉;三是引进社会监督(评估),包括媒体监督和专业机构评估等,为行政体制的改革、探索提供廉明公正的环境。

3、建立健全行政机构,以大部制的理念整合优化行政职能

继续完善新区管委会的内设机构,在与代管或直管的功能区对接工作时,进行大部制的有益尝试和探索,特别是要根据中央对两江新区的定位优化行政职能,在公共财政、行政审批、城乡统筹等层面做出新的突破,将重要职能整合进几个大的内设机构。在公共财政层面,要建立自身的财政机构,独立进行财政运作,为新区管委会各项职能的实施提供充分资金保障。在行政审批层面,向新区相关机构下放审批权限,分离审批主体和责任主体,简化审批程序,让申报者更多地自我担责。同时,将实地审批和网络审批相结合,在提高审批进程的同时接受社会监督。在城乡统筹层面,要探索建立专门的城乡统筹机构,服务于城乡可持续发展,不仅要按计划推进户籍改革,更要解决后续的就业和保障等民生问题。另外,要充分发挥已经成立的经济发展局、工业促进局等机构的作用,在纵向上要加强与上级机构的对接和对下级机构的领导,在横向上则要善于和相关部门协调,发挥部门间合作的整体效应。

4、培育各种中介组织并引导公民参与,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模式和社会治理模式

新区的行政体制改革要以先进的理念为指导,以内生性的变革为旨向,引入国内外先进理念和经验,将前瞻性、持续性作为变革实践要实现的基本特色,亘久地推动新区的发展。在关乎重要民生问题的基层领域,新区管委会应借鉴先进的治理理念,让公民切实参与到重大事务当中,发挥主体性作用。在涉及重大公共利益的决策上,要举行相应的听证会,并将听证会形成的正确共识作为决策的主要依据。在城区治理上,则要继续完善居民委员会制,并在此基础上联合成立社区,就区域内事务,联合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等机构,进行协商自治。而在村务管理上,则要按城乡统筹的规划,适时地推动村民自治的变革。

在公共服务的提供模式上,新区管委会则要厘定自身的基本职能,将公共服务的提供让渡给各类中介组织或经济实体,自身更多地履行规划和监督职责。具体而言,要培育和组建四种类型的中介组织:管理类中介机构,主要指履行部分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服务类中介机构,如会计、律师、审计等事务所,主要分担一定的社会性、公益性、监督性职能;自律类中介机构,即行业协会等机构,主要通过行业规范或习惯推进自身的标准化运作,分解和承担一部分规范职能;技术类中介机构,如环保监测、建筑招标等机构,主要受政府委托或授权从事技术类的行政事务。同时,相关的市政事务,比如绿化、交通等,则尽可能地以竞争的方式让公司经营。由此,新区管委会及下设机构则能真正实现通过让渡行政权力优化资源配置的目的。

5、制定地方性行政法规与规范,建构有序的行政体制改革进路

重庆市政府作为新区管委会的上级机构,更应给予新区法治的保障和支持,建立专门的地方性法规。以提升两江新区管委会的权威,促进新区建设的和谐有序进行。一是应通过规范的形式(比如说,可以制定两江新区开发条例、两江新区招商投资规定等规范性文件)赋予新区更多的权限和职能,在新区管委会与北碚、渝北、江北区政府关系上尽量做出明确的规定,使新区管委会的统筹协调功能落到实处。二是要发挥新区管委会内设机构——政策法规室的作用,根据实际研究国家政策法律以及其他开发区的法治建设成果,努力为自身寻求政策和法律的支撑,向新区管委会提请制定区域内规范的建议,促进新区法制保障的统一性。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处理多元行政主体间的利益纠葛,促使新区行政体制建设有序平稳进行。

总之,以上的几项努力并非新区行政体制探索的终结,而是在可行与合理原则指导下的一种努力。两江新区行政体制的变革应该将此作为一个过渡,最终形成一级政府模式,以行政区的样态巩固改革成果。

五、两江新区一级政府模式的建构与完善

根据浦东新区和滨海新区的开发经验,走向一级政府模式是新区开发日益成熟的必然选择。两江新区行政体制的建设,要根据发展实际,在前述举措得到有力贯彻的情况下,结合改革的进程逐步地建立一级政府模式。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新区行政体制改革必须进行策略选择,由易到难,分阶段进行。

在体制构建上,以渝北和江北行政区划为基本轮廓成立两江新区政府,作为走向一级政府的初步实践,是合理和可行的选择。在两江新区规划中,涵盖渝北区18个街道(镇)、江北区11个街道(镇),渝北区与江北区的绝大部分区域被规划在内,且占据新区规划面积的主体部分,10个功能园区有8个功能园区处于渝北区和江北区境内。因此,以渝北区和江北区地域作为行政区划成立两江新区政府切实可行,并能尽量地避免相关阻力。

在具体实践中,根据中央和市政府的授权与要求,以新区管委会和渝北区、江北区现行的行政体制为基础,撤销渝北区和江北区原有建制成立两江新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并积极向中央申请将未纳入新区的渝北区和江北区的其他部分归入规划或享受同等政策。而在一级政府体制之下,在行政区域内(即原渝北区和江北区行政区域)实行扁平管理模式,赋予8个功能园区更多的职权,作为区政府的派出机构行使相关职能,指导街镇的工作。在街镇以下,则更多地引入公民自治机制。在整体上,建立起一种民主性和效能型的管理模式——“新区政府+功能园区+镇(街道)+公共参与”。同时,在原新区规划的北碚区部分仍然归属北碚,而经济职能由其他两个功能园区继续行使,新区政府则受市政府的委托继续统筹管理功能园区管委会。

在经济实力充分提升,上述行政机制融合统一后,并街(镇)扩权,形成大街道、大镇的模式,裁撤作为派出机构的功能园区管委会,强化和规范公共参与,形成“新区政府+街道(镇)”的二级政府管理体制。另外,积极推进属北碚的水土、复兴、蔡家岗、施家梁4个街镇的发展,以期将北碚区纳入两江新区政府的行政区划,逐步实现上述一级政府模式下的二级政府管理的变革,以使渝北、江北、北碚三区合一,形成实力强大、管理创新、科学发展的两江新区政府。总之,这种二级政府管理模式形成后,将是两江新区对新区开发建设的重要突破,对以后其他新区、开发区的建设,对“小政府、大社会”的构筑都具有先创性的意义。

参考文献:

高艳春,2010,天津滨海新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探析[D],天津师范大学.

张学兵,徐强,刘平,等,2005,浦东新区先行先试法制保障研究报告[M]//2005年政府法制研究:1-37.

关爽,2009,滨海新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路径选择探究[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3):59—67.

黎兵,2010,浦东新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经验与启示[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564-573.

《商品与质量》编辑部,2010,在重庆市两江新区挂牌成立新闻发布会上黄奇帆畅谈“两江新区”[J],商品与质量(29):6-9.

刘苍劲,2010,重庆两江新区——中国打造的内陆开放新高地[J],重庆与世界(7):6-11.

高等学校行政体制改革 篇5

一、学校行政要加强新课程理论学习, 广泛调查研究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对学校的领导, 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作为学校行政, 特别是分管教学的行政要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 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 提高自己的教育理论素养, 占领教学思想的制高点。只有把学习当成每天必做的功课, 认真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深入研究新课程改革的目的、意义、内容、要求, 领会课程的新理念;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 抓住新课程改革的宗旨, 才能牵住教学工作这个牛鼻子, 取得对教学的驾驭权, 才能有效管理好整个学校的教学工作。

行政在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的同时, 还必须要联系学校的实际, 深入到教师中、学生中、课堂中, 调查研究, 广泛吸纳, 从实践中概括、提炼新课程理念下的, 符合学校实际的教学指导思想和策略, 从而丰富和提升自己的教学思想。

二、学校行政要引导教师不断更新教学思想和教学观念

这是实施新课程的前提。推进新课程改革, 首先要解决教师的思想、观念问题, 为教师“洗脑”。如果教师的观念没有更新与转变, 没有新的理念做基础, 新课程的实施将成为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要引导教师在新课程改革实践中, 注意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观念, 形成一种开放的、民主的、科学的课程观, 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

首先, 要求每个教师要学习新课标, 钻研新教材。组织教师重新学习新课程标准, 组织教师通过自学、网上学习、教研组讨论、集体研讨等形式进行学习, 从而达到熟练掌握新课程标准的目的。以教研组为单位具体学习新课标对应得每一科每一册每一单元的具体要求, 从而达到让老师对新课程改革的整体把握。接着, 以同年级同学科为单位集体备课, 按照新课标和教材的具体要求, 集体确定基本的教学模式并上课, 上完课后, 大家再反馈意见, 集中讨论对存在问题的处理办法, 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其次, 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对老师进行培训。特别是一些农村学校, 教师普遍年龄偏大, 部分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掌握运用十分困难。学校可以在远程教育资源库里选择适合本校特征的示范课, 分科目让老师们观摩学习。然后, 以学科为单位进行讨论, 提炼出值得学习并适合我们的做法。

最后, 请专家来校现场指导。可以请专家对老师们进行理论培训, 组织送课下乡到校, 让老师们现场与专家、优秀教师直接交谈, 请他们现场答疑、现场指导。

三、学校行政要营造新课程改革氛围

一是要将学校打造学习型学校。新课程改革不仅要改变教师旧的教育观念, 而且要改变他们习以为常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要达成这样的目标, 必须把学校建设成为一个有共同的信念和价值取向的学习型学校。我们要求教师要实现“三个转变”, 即职业型向事业型转变、权威型向合作型转变、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 促使教师成为终身学习者, 提升专业化水平, 实现由“做一辈子老师”向“一辈子学做老师”的转变。要求每位教师借助报纸杂志或者网络平台平均每天至少学习一学时。教师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集中学习、专题学习等方式, 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二是要引导教师练好基本功。要注意通过制度的约束, 促使教师练好普通话、书法、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艺术等教学基本功。三是要通过各种活动营造新课程改革氛围。要通过教学竞赛、研讨交流、学术活动等多种形式为新课程改革造势。

四、学校行政要改革学校评价机制

这是促进课程改革的保障。如何来评价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 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功能, 是新课改的突破口。在实际操作中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内容的全面化、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五、学校行政要实施科研兴校

高等学校行政体制改革 篇6

1 行政生态理论

所谓行政生态研究, 是指研究一国行政制度与行为时, 不可只从行政本身作孤立地描述和比较, 而必须进一步了解它与周围环境间的相互影响[1]。行政生态研究理论是19世纪中后期兴起的生态学理论与研究方法应用到行政学领域的结果。因此, 行政生态研究的一般理论框架主要由生态学理论和研究方法构成。首先, 有机体与其外在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其次, 有机体与其外在环境之间存在着一种功能上的相互依存关系, 当其中一方的功能发生变化时, 另一方的功能乃至整个生态系统都要受到影响, 并发生相适应的变化;再次, 有机体与其外在环境之间存在着动态平衡关系, 即有机体与外在环境间信息交换过程, 呈现出来的一种动态连续性与均衡性状态;最后, 生态研究的泛学科性, 即指生态学研究与经济学、政治学、人类学、社会学乃至各种自然科学之间具有关联性, 往往要运用这些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 才能对特定有机体与其外在环境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系统地理解和把握。

高斯认为, 行政生态研究的目的在于“找到个人能够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施加某种影响的新满足和新机会”, 因为“它将导致很多人对政府职能的根源、公众态度和管理问题所产生的不同环境做细致的观察”, “通过公共手段建立起某种新体制的基础”, 最终实现其研究目的。“只有以生态的观点才能了解这些国家的政治与行政, 亦即从非行政的因素去观察行政”。由此可见, 行政生态研究的直接出发点, 正在于要使“我们对官僚治体及其他社会制度的探讨上, 将可获得更佳地了解”, 即目的在于要对行政制度及其行为进行更系统、全面地掌握与理解。

2 我国基层政府行政体制改革的发展

2.1 取得的成果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行政体制改革以“下放权力、转变职能”为重点, 自上而下, 逐步向纵深推进, 取得了巨大成就。

(1) 地方基层政府机构简化有所成效。根据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 从中央向地方政府逐步推进, 撤乡并镇, 精简基层政府规模和干部数量。

(2) 地方政府人事制度、中国特色的公务员制度、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推进。随着公务员法的颁布, 基层政府机构在改革中能较大范围内推行竞争上岗和岗位轮换, 使多年来机关干部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的状况得到了初步改变, 也促使一批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

(3) 基层政府职能转变取得一定的成果。基层政府的角色转变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我国的建立开始, 在此之后, 基层政府积极鼓励群众学习创新, 从一刀切的管理者渐渐演变为推动发展的掌舵者。

(4) 基层政府管理逐步走向公开化、透明化、法制化。基层政府通过公告栏、广播、电视等媒介, 和基层群众一起学习有关法律、规章;积极传达行政管理活动的办理程序、受理条件、受理时限、收费标准等, 扩大公众监督政府的途径。

(5) 基层行政法制建设取得长足进步。基层民主选举等法律、法规的修改制定对于保障农民群众的利益以及促进廉政建设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2 我国基层行政体制改革面临的挑战

进入21世纪, 随着我国加入WTO、进一步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攻坚阶段, 我国的政府行政体制改革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

(1) 传统的行政惯性成为深化改革的阻力。在意识形态方面, 中国封建社会几千年形成的坚韧的“吏治—人治”传统, 以及以居于中国传统文化主导地位的儒家文化为精神支撑的、缺乏现代法治精神的文化背景, 形成根深蒂固的“官本位”文化, 至今仍然左右许多政府官员的思维方式和执政方式;而且, 更令人担忧的是, 在近年来的公务员制度改革中, 由于官员治理模式滞后, 使得与干部选拔制度密切联系的“官本位”文化不仅没有淡化, 反而有强化的趋势。

(2) 缺乏完善的社会沟通体制, 权利形式中存在致命的弊端。目前, 无论在城市还是在农村基层社会中, 民主自治的推进依然是一个需要高度关注的重大问题。城市社区的自主管理模式中如何界定各级政府之间的职能、农村推进村民自治中如何处理好村委会与党委之间的关系等问题, 都还值得进一步探索。腐败官员的行为、制度导致的政府强权, 使社会的认同度大大降低。如果这种历史和现实早已证明

(下转第342页) (上接第334页)

的错误制度安排不能彻底纠正, 那么, 权利腐败、买官晋爵和“逆淘汰”趋势将无法遏制。长此以往, 其对政府的威信和法制信仰的危害是难以估量的[2]。

3 行政生态理论对我国基层政府行政体制改革的启示

3.1 改革政治制度, 创造生态行政管理系统

针对我国目前的基层政府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的弊端, 在不断推进基层经济体制建设的同时, 必须进行基层政府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

(1) 基层政府要积极放权。基层政府部门要在实现近期目标的同时, 不忽视中、长期的战略目标, 避免因小失大;保持经济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 保证地区和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2) 基层政府社会职能由管理向服务转变。运用市场机制来进行管理, 基层政府的使命是在中央政府的领导下搞好服务。在生态环境问题上, 要更多地运用市场规律从事行政管理, 减少环境污染的最有效方法是对污染排放者收取排污费, 而不是强制要求停产。

(3) 实现“政治生态”。所谓政治生态化, 就是把政治与生态有机辨证地统一起来, 最终促进政府与生态环境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政治生态化要求基层政府以政策、法令、规章制度、教育方式等对环境保护进行直接干预, 同时政府的政策、法令、规章制度、教育方式, 对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公众行为的影响又间接影响地方生态环境的保护。我国许多基层政府曾因决策失误导致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这就要求基层政府必须用更多的财力、物力、人力来维护生态环境的持续发展, 促进地区政治、经济、社会发展与全球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3.2 积极落实国家公务员制度, 改造基层行政文化

基层政府要实现“善治”的目标就必须积极落实现有的公务员制度, 确保基层政府的各级官员真正由公民通过自由而公正的选举产生, 从制度上保证政府官员成为人民利益的真实代表。另外, 也必须建立和完善公民约束和监督政府的有效机制, 保证基层政府官员违背大多数选民的利益时, 公民能够按照法律和制度有效地剥夺违法或不称职的官员的权力。在此基础上, 推动现代行政伦理建设, 促进基层公务员观念的根本转变。

3.3 为基层企业创造优良的经济环境

基层政府必须采取得力措施切实保护环境资源, 鼓励环境资源的有效利用, 使经济活动的收益能全面而准确地反映包括资源环境在内的各种实际影响。例如, 政府可以用拍卖排放污染许可证的办法来控制污染量。政府根据人类对某一环境资源的生态需求状况, 先确定该环境资源的生态环境质量等级, 然后通过科学计算和经验估算, 确定该环境的环境容量 (即污染物的排放量) , 这个最大纳污量就是向该环境资源排放某一类污染物 (如废水、废气、废渣) 的所有当事人允许的污染排放量总和。政府可以把这一污染物最大排放量公开拍卖, 把排污许可证 (即污染权) 分配给消除污染费用最高的经济当事人[3]。

3.4 加强对可持续发展法规的执法力度

基层加强行政立法工作, 依法行政, 加大行政执法力度, 对于各类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案件坚决予以查处[4]。要把环境作为国家的一种极其重要的资源和财产来管理, 建立环境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排污许可证及收费制度, 加大执法检查力度, 同时要积极借鉴国外地方政府的先进环保管理经验, 提高自身的环境管理能力, 严惩破坏环境资源的犯罪行为, 针对当前执法活动中的薄弱环节, 严格进行执法监督, 使基层行政管理走上法制化轨道[5]。

3.5 推进基层“公民社会”建设, 奠定基层现代法制基础

提高基层群众的公民参政议政的积极性与自动性, 是培养成熟的公民社会也是改造行政生态的重要内容。由于公民社会是现代政府建立的基础, 宪政的实施、法治的有效推行, 必须深深根植于人民大众特别是基层农民的普法精神和法律信仰之上[6]。地方政府公共行政的现代化来源于参与社会管理的过程、来源于法治的实践, 因此, 我国加快基层“公民社会”建设的关键在于“还权于民”、“还权于社会”, 在于为基层群众创造更多的参政议政的渠道和形式, 发展良好的基层社会组织和团体, 这不仅是现代治理的基本法则和社会现代化的必然趋势, 也是我国社会培养成熟的“公民社会”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张国庆.行政管理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2]薛刚凌.行政体制改革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3]彭文贤.行政生态学[M].台湾: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 1988.

[4]郭济.中国行政改革的现状和趋势[J].中国行政管理, 2000 (9) :3-5.

[5]陈世香.美国生态行政理论的形成及其启示[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8 (8) :196-200.

高等学校行政体制改革 篇7

关键词: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民主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推动着我国上层建筑,尤其是政治体制的不断改革与完善。在政治体制改革背景下,深化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势在必行。

1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要求

1.1 改革要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

近几十年来,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成功的经验就是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 立足实际,走中国特色的改革道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添砖加瓦。我国当前的实际是社会发展处于转型时期,各阶层的矛盾突出,这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改革既要符合我国政治体制的总体要求,又能协调好各方的利益,解决好各种矛盾。这就要求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深化改革必须结合我国的国情,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宏观上把握我国国情的整体“大数据”,将大数据与改革的政策相融合,并运用于指导改革的过程,推动改革的发展与完善。

1.2 坚持党的领导,统筹兼顾

党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领导者,更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中坚力量。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保证改革的大方向不动摇,将改革稳步推进。在统筹兼顾的基础上,对政府机构进行合理配置,对政府部门的职能进行科学分配,加强政府运营制度的建设,革新管理模式和管理制度,提高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作风建设,共同推进政府体制的整体改革。

1.3 重视民主的基础性作用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政府出台重大改革决策前,必须发扬民主的基础性作用,要深入到群众中,深入到基层,将来自群众和基层的创新思路和改革方法实践到改革中。忽视甚至反对民众的心声,闭门改革是注定会失败的。同时,要约束政府改革的权力,严禁个人和部门的利益影响改革政策,保证改革过程的规范化和改革成果的制度化。

2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方法

“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仅需要与我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更需要注重科学的办法,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要想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就要在方式方法上注重以下个方面的统一。

2.1 统一系统思维与问题意识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要改革各项行政管理的方式方法,更妥善解决改革中遇到的问题,这就要求改革筹划者具有统一的系统思维与问题意识。规律是客观的,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必然要求。而行政管理体系的发展规律就是一种矛盾论,是一个问题与另一个问题的衍生与解决,将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推动行政管理体系改革的发展。改革筹划者在筹划整个改革体系时,应当将在改革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或即将遇到的问题进行规划,同时也要有高瞻远瞩的眼光和思维,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只看表面不看实质地去解决问题。

2.2 统一近期重点目标与长远目标

行政体制改革是一项长期而又需要坚持的任务,贯穿于整个社会化进程的始终。因此,明确的目标与方向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非常重要,只有将目标明确、把方向把握好,才能使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少走弯路。同时也应注意到,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行政体制改革的重点也不同,改革具有阶段性。将每一个阶段五年一规划,十年一计划,将每一个规划与计划完成好,一步一个脚印地使改革有序推进,最终实现改革的深化。

2.3 统一量的积累和质的飞跃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由量变到质变,只有注重量的积累,才能实现质的提高。行政体制改革更是如此,每一届政府都是我国行政管理体系中的一颗螺丝钉,看似渺小,却是必不可少。只有每一届执政者针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作出一定的举措,才有为改革最终的成功作出保证,否则只能是保持不变甚至是向更糟糕的方向变化。值得注意的是,行政体制改革并不要求执政者大刀阔斧地改革,声势越大、动作越大,可能会适得其反。因为改革是一个持续变化的过程,需要有一个缓慢的适应阶段,而“大改革”恰恰只注重了改革这个行为,并没有将成果进行巩固,最终可能导致旧习、陋习卷土重来。

2.4 统一上下的参与和推进过程

纵观古今中外,每一次改革的成功都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推进和百姓的积极参与。行政体制改革不仅需要得到党中央、国务院、各级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同时也需要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只有充分调动社会各阶层的积极性与参与性,使被动改革变为主动改革,减少改革的阻力,将鸡蛋由内打破爆发出新的生命力,这样的改革才能成功,才能使我国的行政体制更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为百姓做更多的好事与实事。

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变化和完善的过程,并与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相协调,最终推动整个政治体制改革的完善,实现政府管理体制的规范化。

参考文献

[1]王澜明.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方法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09(3).

[2]薄贵利.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和重点[J].中国行政管理,2009(7).

论“省管县”行政体制改革 篇8

1982年, 中共中央 (1982) 51号文件发出了改革地区体制, 实行市管县体制的通知。此后, 地市合并, 城市升格, 建立市管县体制成为行政改革的主要取向。到2003年底, 全国共有地级市282个, 地级市管县的数量占全国总数的70%, 市管县已成为中国地方行政体制的主要形式。

2 “市管县”行政体制的弊端

2.1 阻碍县级经济发展

“市管县”体制实行以来, 原本“中心城市”带动县级发展的初衷并没有全面实现。一些市将县视为其附属行政单位, 要求其经济发展从属于市区经济发展的需要, 地级市和县 (市) 处于不平等的竞争地位, 极大地阻碍了城乡资源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据四川省财政厅掌握的一项数据显示, 2009年新增的32个省管县中, 有一半的县要向所在市上缴税收收入。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乡镇年鉴的统计发现, “市管县”实施后, “国家转移县乡财政”与“县乡上交财政”之间的差已从1980年的“正160亿”变为1999年的“负1600亿”。

2.2 行政层级增多, 管理效率低下

我国《宪法》规定实行省、县、乡三级行政区划体系, 即“ (1) 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 (2) 省、自治区分为县、自治县、市; (3) 县、自治县分为乡、自治乡、镇”。省—市—县—乡的四级行政区划体系, 使得信息传递层级增加, 速度减慢, 同时文件精神及准确程度也会相应降低。省一级多为宏观管理, 制定政策;市一级传递精神;县一级执行政策。而中间硬生生的加一个市级, 往往达不到行政效率最优化。

2.3 行政管理成本过大

政府层次增加一级, 纳税人的负担就多一分, 行政开支也就越多一份, 用于执行的资金也就少了一份。省-市-县的行政体制, 使得行政权力被层层截留, 中间增加了很多不必要的审批环节。根据世界各国行政构架的经验来看, “扁平式”行政结构是潮流所趋。所谓“扁平式”, 就是扩大政府管理幅度进而减小政府纵向层次, 这不仅能够精简政府行政人员, 降低成本, 还能够使得信息传递速度加快, 提高机构执行力。

3 “省管县”目前的现状

“十一五”规划提出, “理顺省级以下财政管理体制, 有条件的地方可实行省级直接对县的管理体制”。这是“省管县”体制在财政制度上迈出了突破的一步。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调整财政收入分配格局, 增加对县乡财政的一般性转移支付, 逐步提高县级财政在省以下财力分配中的比重, 探索建立县乡财政基本财力保障制度。推进省直接管理县 (市) 财政体制改革, 将粮食、油料、棉花和生猪生产大县全部纳入改革范围。稳步推进扩权强县改革试点, 鼓励有条件的省份率先减少行政层次, 依法探索省直接管理县 (市) 的体制”。这为我们指出扩权强县、省直管县乃是大势所趋。

3.1 强县扩权的情况

从量上来看, 1992年浙江试水强县扩权以来, 据相关资料显示, 目前全国已有24个省 (市) 以不同形式推进“省管县”改革。以四川省为例, 2007年确定27个县为强县扩权县以来, 今年又新增32个强县扩权县。全省181个行政区划县 (市、区) 中, 除43个市辖区、成都市所辖10个县 (市) , 以及甘孜、阿坝、凉山州所辖48个民族自治县 (市) 外, 粮、油生产和生猪调出大县中发展较快的县、新增的百万人口大县、省辖市级代管的县级市、2008年县域经济激励考核先进县等, 共计59个县为扩权试点县 (市) , 强县扩权县的数量占到全省的73%。

从经济数据来看, 据四川省统计局的数据, 试点前3年, 扩权试点县 (市) 财政收入水平较低,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幅比全省平均水平低16.3个百分点。2007年, 27个扩权试点县 (市)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33%, 增速比试点前3年快25.5个百分点。2008年, 尽管受地震灾害以及金融危机影响, 扩权试点县 (市) 财政收入增速仍比试点前3年平均增速快19.8个百分点, 而当年, 其增速已经高出全省平均增速8.4个百分点。

3.2 强县扩权存在的问题

首先, 扩权县与上级政府的关系需要进一步协调。一些地市级政府为了本级利益, 不愿下放权力, 扩权县感到有了“两个婆婆”, 原来的“一头应酬”变为“两头应酬”, 应酬成本增大。

第二, 中心城市与扩权县的协调发展问题显现。扩权县城镇化不发达, 基础设施不配套, 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 相关配套服务设施缺乏。

第三, 省直部门在扩权政策中定位模糊。有些部门对当地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但他们各自都有自上而下的一套行政体制和管理体制, 扩权政策在这种既成的事实面前显得无能为力。

第四, 人才缺乏。我国县级经济的人才建设面临“引不进、留不住、盘不活”的局面, 人才匮乏问题突出。

4 “省管县”体制的思考

(1) 合理下放权力, 规范管理行为, 提高办事效率。对于县级政府, “省管县”体制在行政管理上给与了它们更多的自主权利, 其优势在于:①省——县——乡的三级地方行政权力模式有利于扭转市级管理县级自主权利过大、不规范, 任凭市级“压榨”、“盘剥”县级的行为。②减少审批环节和管理层次, 有利于提高办事效率, 使管理过程透明化、光明化。③省级直接下放财政、人事、审批等权利到县级, 提高县级信息获取能力, 有利于县级更好的把握发展机遇, 提高竞争力。

(2) 政府采取订单培养的方法, 特别是在中西部地区宜采取“对口单招, 订单培养”的方式, 培养和引进硕士生以上高级人才到县区工作。

(3) 综合考虑公共服务的供给。统筹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等多方面的社会政策, 建立协调有效的系统, 以整合资源、系统规划, 打破部门分割、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

(4) 市和县分治, 相互不再是上下级关系, 市的职能要有增有减, 县的职能要合理扩充。从财政的省管县到行政的省管县, “否则光财政不管, 行政管, 很多矛盾还是很难调和”。

(5) 从“市管县”到“省管县”要平滑过渡。不可一哄而起, 也不能“一刀切”。如四川省在新增扩权试点县 (市) 及其所在的市, 在财政“分家”上设立了过渡期, 过渡期为今明两年。

参考文献

[1]鲁勇.行政区域经济[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2.

[2]朱舜.县域经济学通论———中国行政区域经济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1.

[3]王吉平.市管县体制改革取向探析[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 2008.

[4]张旭霞.陈晨省管县体制改革的前景分析[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2008, (5) .

[5]罗湘衡.对“市管县“和“省管县”体制的若干思考[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8.

[6]“省管县”改革:地方权利再分配[N].中国经济周刊, 2007.

研究当前阶段乡镇行政体制改革 篇9

关键词:乡镇;行政体制;改革;服务型政府

中图分类号:D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7-0052-01

我国乡镇行政体制改革是国家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一部分。作为最基层的乡镇一级政府,直接管理着我国近80%的人口。在地域上,乡鎮是联系县级与乡村的桥梁,起着上传下达的重要作用。对乡镇行政体制改革的研究,可以对乡镇政府职能的定位提供科学的依据,从而对促进乡村公民社会的形成以及乡村社会民主政治建设起着关键作用。只有对乡镇政府职能进行准确的定位并实现转变,才能够实现对乡村社会的高效治理,才能维护乡村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快速发展,才能加速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

一、当前乡镇行政体制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权力小责任大的矛盾难以解决。

当前我国乡镇的主要职能就是要抓好地方经济,同时维护好乡村社会的稳定。而乡镇政府对本辖区内事务的管理权限却是极其有限的,有限的权力与重大的责任不对等。例如工商、税务、公安、邮电、交通、林业、粮食等都已经被上级政府部门直接管理或设置为派出机构,这些机构工作地点在乡镇,而人财物和业务管理权都分属上级政府部门。但乡镇政府承担的责任却没有减小,反而更大了。由于乡镇对这些部门缺乏控制能力,这些部门如果存在问题,乡镇政府对他们基本却没有办法,如经销店出售假劣质奶粉,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工商部门等乱收费,派出所、交警队、林业检查部门等乱罚款,乡镇政府对此类事件难以有效解决。

(二)政府职能转变不及时。

首先,乡镇政府行政人员综合素质偏低,观念上落后,行政行为存在不规范问题。部分行政人员不能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农村民主政治的建设而适时转变执政观念,由“官本位”向“民本位”转变;其次,在管理的方式和标准上有欠科学。乡镇的行政管理方式和标准长期受到忽视,“管理情结”现象在我国乡镇一级政府表现尤为突出,其消极因素长期存在于乡镇行政体制中,并根植于乡村社会文化的沉积中;再次,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已趋向完善,但行政体制改革落后于经济体制改革。乡镇政府机关的一些计划经济时期的部门形同虚设,人浮于事的现象仍有存在。

二、乡镇行政体制改革的措施

(一)适当权力下放,减少行政审批。

行政审批制是政府职能的一柄双刃剑,但在一段时期内政府还不能不靠它来解决产权制度缺陷造成的问题。乡镇行政审批制在地方临时产权界定方面还发挥着一定的作用,但同时也对地方政府和乡村社会产生严重的副作用。对行政审批制度进行改革,改变传统的“人治”程度偏深的审批体制,使其趋向有限性和法治化。在我国目前的乡村社会,行政审批制还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但随着乡村经济、公民社会的发展,行政审批制必然将告别历史舞台,还乡村市场和乡村社会更自由的发展空间。当前我国乡村社会民间组织发展十分有限,完全靠乡镇一级政府付出高成本的行政行为难以高效率的维持地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在政府指导下,大力发展民间组织,并适当放权于民。这样,乡村社会民间组织可以在政策的指导下和法律的规范下,高效率的管理和维护一部分自治性事务,从而减少政府的行政成本。

(二)精简机构,减员分流,适度精乡扩镇。

我国大部分乡镇都进行了几次机构精简,各地依据地缘关系和工业发展状况等对乡镇进行了适度的撤乡并镇。每次精简人员都困难重重,其难点主要在于政府职能的转变和人员的分流问题。精乡扩镇主要是从以下方面展开:首先,精乡。主要是在乡一级设立办事处或乡公所,作为县的派出机构;精简乡镇政府职能;取消乡一级财政该为乡财县管。其次,扩镇。主要是扩大乡镇的自主权,把县、市的相当一部分权限下放给镇,凡属于涉及到乡镇区域范围内的经济、社会、文化等事务都应该交由乡镇来治理。扩镇不是简单的扩大镇的规模和数量,而是根据各乡镇实际情况,来进行适当撤乡并镇,甚至重新划分一些乡。

(三)转变政府职能,向服务型政府转变。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积极转变乡镇政府职能,由“管制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从“权力政府”向“责任政府”转变、从“全能政府”向“有效政府”转变。 服务型政府就是在“民为本”的理念下,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成立起来的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并承担服务责任的政府。创建乡镇一级服务型政府的途径如下:首先,建立健全乡镇一级政府的服务性机制。以法定的形式杜绝政府的强制行为,实行善治。其次,对乡镇政府公务人员进行服务角色定位。公务员的权力是人民授予的,其角色定位就是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当前我国各地实行的乡镇长的直选也正是对乡镇领导的服务性角色定位的体现。最后,建立健全监督机制,确保公务员“为人民服务”角色的落实。

三、结语

乡镇行政体制改革是一项重大的工程,它关系着我国乡村和谐社会的建设;关系着党和政府在农村先进文化的发扬;关系着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关系着我国公民社会的发展。今天,我国的乡政自治的条件虽然还不成熟,但是,我们相信不久的将来,乡村民间组织就会在乡镇政府的科学领导下蓬勃发展起来。由此,公民社会基础形成,乡政将最终实现自治,我国乡村的和谐社会也将达到成熟阶段。

参考文献:

[1]赵树凯:《乡村治理:组织和冲突》[J],《中国政治》,2014 年第 1 期。

[2]汪风清:《乡镇行政体制改革的思考》[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 7 月。

我国行政体制改革:困境与出路 篇10

行政体制改革就是在科学发展指导下的政府自身改革,是政府的自我超越。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就是对权力的配置问题。要深刻认识到此问题,其一,必须要理清政府、市场、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一方面,政府要适当发挥其经济作用,尊重市场规律,做好起辅助性作用。另一方面,政府要为公民提供更高更优质的公共产品和社会服务,以不断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社会公共需求,减少矛盾和冲突。其二,必须理清行政权力与政府职能的关系,即权责要对等。法约尔指出责任是权力的孪生物,是权力的当然结果和必要补充。凡权力行使的地方就必有责任。即政府在拥有一定权力的同时,必须承担一定的责任,两者是相互统一的。正如张国庆所说:“从一定意义上说,政府职能与政府行政权力的相互关系是外在形式与实质问题的关系。不首先调整或改变行政权力关系,转变政府职能就缺乏深厚的背景,缺乏强有力的支撑,缺乏足够的合法性,缺乏切实有效的可行性,其最终结果,很可能是小改大不改,明改暗不改、形改实不改、短改长不改。”

二、我国行政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

1、政府权力配置不科学,结构设置不合理

纵观行政权力分配和行使现状,我们不难发现政府权力在最基础的环节存在不科学的现象。从纵向权力配置来看,法律上没有进行严格的事权划分且范围相当模糊。而地方政府之间的事权划分的不明确易导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现象发生,也会造成地方政府滥用权力。中央与地方财权配置也不科学,使不少地方政府没有充分财力为社会提供有效的公共服务。从横向权力配置来看,同级政府之间存在恶性竞争,带来了很多弊端,跨地区性公共物品供给不足等现象时有发生。与权力配置直接相关的是政府的机构设置,“重政策制定,轻服务提供与市场监督,非业务处置过多”使得政府机构臃肿,机构改革陷入了“简化——膨胀——再简化——再膨胀”的恶性循环怪圈。

2、传统行政文化弊端根深蒂固,政府管理形式单一

行政文化是公共行政的灵魂,对公共行政具有重要作用。行政文化的滞后是阻碍行政体制改革的桎梏。然而,古往今来的中国官场中,真正支配官员行为的原则往往被换算成现实的的利害的计算。这种利害计算的结果和趋利避害的选择反复出现并长期稳定,构成了一套潜在的规矩,形成了许多官僚集团内部和各集团之间在打交道的时候长期遵循的潜规则。这种潜规则表现在人脉、寻租等诸多方面,一旦根深蒂固,就会衍生更多的不良规则。直至今天“官本位”思想依然严重,加上过分功利化的“政绩观”,形成了不良的行政官僚风气,大大降低行政效率,助长了行政官员的任意化权力,增长了腐败的概率,导致行政系统中的“走后门”、“拉关系”等现象的兴盛。另外,政府管理采取封闭、命令、单一僵化的方式方法,更是阻碍了改革的进程。

3、行政体制改革缺乏法律基础和法律保障

改革开放以来先后经过了五次大的改革,但行政体制方面的法律欠缺却依然如故。虽提出了依法治国、法治政府等观念,但在实践中近年来的体制改革和法治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源于经济发展的需要,具有被动地适应和配合经济体制转轨和经济发展的特征。从以往改革过程来看,从改革措施的确定、改革的进程安排到改革中利益的调整的解决机制、阻碍改革的责任等重要方面,大多欠缺公开、明确、详尽的法律规范。而且已制定的相关法律,其规定大多较为抽象和概括,执行起来有众多的坎坷和障碍,效果不佳,使行政体制改革缺乏法律指引和保障。加上人们没有共同信仰,没有契约精神,还喜欢站在道德的角度看待事情,使得法律权威与尊严更加缺失,加大了行政体制改革的难度。

三、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措施

1、优化政府权力结构和组织结构,深入推进大部制改革

要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必须进一步优化政府权力结构和组织结构,规范机构设置,深入推行大部制改革。合理的政府结构是行政权力高效运行的基础,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政府职能交叉、政出多门、多头管理,从而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大部制的特征是“大职能、宽领域、少机构”,政府部门的管理范围广,职能综合性强,部门扯皮少。在大部制改革过程中要切实遵从总体统筹、系统集中、制约协调、总揽分别、回应调适的原则,推进政府部门职能、机构及其人员编制的高度优化和高度有机整合,使其向着科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的方向迈进。同时也要推进公共服务领域的大部制改革,明确公共服务的职责分工,加快建设大社会的进程,推进社会自治力量的成长。

2、加强行政文化建设,创新政府管理理念和方式

行政文化是转变政府职能的有力武器,是提高政府管理水平和能力的“软实力”。一要遵守以人为本、权责统一、依法行政、清正廉洁、优质高效、透明公开的执政理念,努力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廉洁政府、效能政府、阳光政府,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以实现有效政府。二要有战略思维,学会全局性、长远性、系统性地进行统筹规划与指导。注重政府管理方式,彻底打破行政垄断,打造多元化管理主体。同时,要整合管理手段,综合运用经济、法律、政策等多种手段,使之更加灵活多样。在此基础上,要由封闭转向开放,建立政务公开机制,实行信息透明公开机制,建立电子政务,加强网络建设,引导和监督媒体,建立健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机制,提高科学决策水平。

3、加强法律保障,推进行政体制改革法制化进程

行政法治是行政体制改革的价值取向,它与行政体制改革是一个紧密相连,相互作用的共赢体。一方面要建立行政体制改革的立法体系,确定立法主体和立法程序,确保立法成果,形成一个动态机制。当然在立法过程中要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注重各方利益,听取各方声音,建立有效的冲突解决机制。同时要注意立法程序,手段和内容的规范化和灵活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加强法律的权威性。另一方面在制度层面上,建立并不断完善行政实体制度、行政程序制度和行政救济制度;妥善处理好实体法与程序法的关系,加大行政体制改革的力度,推进行政体制法治化进程。

不难发现,我国行政体制改革复杂且艰难。今后更应放宽眼界,扩大视角,不断深化理论,反思改革中的不足,总结经验,使我国行政体制改革向着更快更好的方向发展。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行政体制进行了五次大的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随着改革发展步伐加快,深层次的矛盾暴露出来,行政体制的问题已经成为发展的瓶颈,行政体制改革势在必行。本文主要介绍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以及在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改革措施。

关键词:行政体制,行政体制改革,大部制改革

参考文献

[1]薛刚凌.行政体制改革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谢斌.行政管理学[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

[3]张国庆.公共行政学(第三版)[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4]薄贵利.建设服务型政府必须深化行政体制改革[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1,1.

[5]魏礼群.加快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J].行政管理改革,2013,2.

[6]王澜明.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深化行政体制改革[J].中国行政管理(学习十八大精神专栏),2013,1.

[7]高小平.解放思想,深化行政体制改革[J].中国行政管理(公共管理),2013.3.

上一篇:档案作用下一篇:小学语文审美素养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