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等专科学校

2024-09-03

地方高等专科学校(精选12篇)

地方高等专科学校 篇1

一、引言

当前, 地方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发展正面临两种出路, 一种是师资力量强、硬件好的师专学校将升格为本科院校, 另一种是各方面条件较差、办学实力较弱的师专学校正逐步向高职高专学校转型, 即将师范教育专业与非师范教育专业并存发展。为此, 有很多学校为了扩大生源, 盲目增加非师范教育专业, 但是 “这些专业起步较晚, 大多依托于原有的教师教育专业, 在师资力量、课程体系、培养模式、实践教学、实训基地等方面既与传统教师教育专业相去甚远, 也与职业技术学院无法相比。”[1]尽管发展非师范教育专业已经成为当前大多数师范专科学校拓展生存空间的必然手段, 但是这些专业的滞后又反过来制约着师范专科学校的发展。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 2010 - 2020年) 》 指出, 要 “促进高校办出特色。建立高校分类体系, 实行分类管理。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的作用, 引导高校合理定位, 克服同质化倾向, 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 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 争创一流。”为此, 很多地方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就以当地的社会经济文化的需求和特色为切入点或者立足地方资源优势来探索和制定学校的发展战略。

二、特色案例

【案例一】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服务地方文化建设。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坐落在广西省桂林市; 桂林又称为刘三姐的故乡, 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城市、中国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其境内的山水风光举世闻名, 千百年来享有 “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誉。近几年桂林正在走广西 “民族文化强区”的发展路线, 为此, 桂林师专在广西专科院校中率先开设音乐、美术专业, 成效突出, 目前她已是广西培养基础教育艺术师资和艺术人才的重点院校; 除此之外, 桂林师专还在非艺术专业中广泛开设艺术类课程, 以便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人文素质, 真正实现了 “打造高水平的艺术特色专业, 将高质量的艺术教育辐射到人才培养工作的全过程”的办学理念。根据余海岗 《高专院校服务广西 “民族文化强区”建设的实践和展望———以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为例》一文: 桂林师专艺术气息非常浓厚, 桂林师专师生经常通过参加桂林市、乃至广西省的各种文化建设活动来实践用艺术服务于社会的理想; 此外, 还有很多学生被推荐参加桂林市、广西省乃至全国的各种文化赛事, 他们的佳绩也为学校带来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值得一提的是, 2012年6月110名桂林师专师生成功首演了大型音乐剧 《心中的刘三姐》, “该剧的首演成功展示了桂林师专的音乐剧创作和表演实力, 弘扬了 ‘艺术兴学’的办学特色, 向社会各界进一步显示了发挥民族优势、推动地方经济文化建设的决心和实力”[2]。

【案例二】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开设极具地方特色的文化课程。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坐落在河南省焦作市, 焦作市远远比不上桂林市的国内外知名度, 但焦作师专坚持树立地方特色办学理念, 深挖办学特色, 着力培育文化品牌。焦作市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 “覃怀文化”指的就是焦作市的历史文化。焦作师专就立足这片独特的地域历史文化资源, 将 “覃怀文化”的研究和传承工作纳入到学校的发展战略中。根据刘文锴 《着力打造特色提升核心竞争力———以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一文: 2002年 《焦作师专学报》开设 “覃怀文化研究” 特色专栏; 2006年学校成立“覃怀文化”研究所; 近几年焦作师专又将 “覃怀文化”作为学校重要的教学资源和办学优势, 以此来开发特色校本课程; 其中, 《竹林七贤研究》、《韩愈研究》、《李商隐研究》、《朱载埔研究》等专题课程使学校的传统专业 ( 如: 历史学教育、汉语言文学教育、音乐教育等) 更添特色和底蕴; 此外, 学校新增设的非师范教育课程 ( 如: 旅游管理专业和旅游英语专业) 还开设了 《焦作历史文化》课程, 这样使得专业更具地域特色; 不仅如此, 这些校本课程, 如 《焦作历史文化》和 《太极拳》还被设为校级公共课程, 此举有力地将地域特色融入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中, “不仅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 而且有利于学生将静态的知识结构转化为鲜活的现实认知能力; ”除了传承历史文化外, 焦作师专还注重这些研究成果的社会应用, 为地方经济文化建设服务; 此外, 焦作师专的太极拳专业深受社会欢迎, 她不仅传承、弘扬太极文化, 而且还根据当前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和结合现代体操的特点对太极拳进行创新, 如:由这个专业创编的太极操已在焦作市的许多中小学得到推广和普及[3]。

三、结语

尽管当前就全国范围来看, 在一定时间内, 还会有一小部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得以保留, 继续发挥服务于地方 ( 尤其是经济不发达地区) 基础教育的功能, 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可以肯定, 师范专科学校的存在是呈历史阶段性的。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和条件下寻求发展空间已成为众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发展的头等大事。从长远角度来看, 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发展必须紧跟地方经济文化的发展; 利用地方特色资源, 开设特色课程专业, 培养特色人才不失为当今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发展的理想道路之一。

参考文献

[1]王志蔚, 叶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专业设置环境与改革思路[J].教育管理, 2013 (8) :31.

[2]余海岗.高专院校服务广西“民族文化强区”建设的实践和展望—以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为例[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013 (1) :114.

[3]刘文锴.着力打造特色, 提升核心竞争力——以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J].大学 (学术版) , 2011 (10) :48-49.

地方高等专科学校 篇2

重庆市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

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我市“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中央专项资金)管理,根据财政部(财教„2010‟21号)文件精神和财政预算资金管理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中央专项资金支持的地方高校(以下简称项目高校)范围包括:

(一)原“中央与地方共建高等学校专项资金”支持的普通本科院校;

(二)中央确定的其他办学层次较高,学科特色鲜明,符合行业和地方区域经济及社会发展需要的地方本科和高职院校。

第三条 中央专项资金的管理原则:统一规划,分年实施;单独核算,专款专用;专项管理,绩效考评。

中央专项资金实行滚动建设和动态管理制度。每三年编制一次建设规划,根据前期建设成效,调整项目内容及资金额度。

第二章 管理职责

第四条 市财政局负责管理我市中央专项资金,对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重大问题进行决策,履行以下职责:

(一)负责统筹指导建设项目规划工作;

(二)部署项目申报工作;

(三)组织项目评审,提出立项建议方案;

(四)组织对项目的检查、验收和绩效评估;

(五)编制全市中央专项资金进展报告,推广宣传项目建设成果。

第五条 项目高校主管部门协助市财政局做好中央专项资金项目建设规划和项目的初审工作;配合市财政局按照财政部批复的项目建设内容和建设目标指导各项目院校组织项目实施;参与市财政局组织的项目评审、检查、验收和绩效评估工作。

第六条 项目高校具体负责本单位项目建设的规划、实施、管理和检查等工作,履行以下职责:

(一)根据我市高等教育发展规划,结合学校实际,确定规划期内中央专项资金支持重点方向和建设目标,在中央专项资金规定的使用范围内编制建设规划;

(二)根据建设规划申报项目预算;

(三)按照批复的项目建设内容,组织项目实施;

(四)统筹安排各渠道建设资金,按照有关财务制度及本细

则要求,科学、合理使用建设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五)接受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对项目实施过程和结果的监控、检查和审计;

(六)每年11月底前,向市财政局书面报告当年中央专项资金项目建设进展情况。

第三章 专项资金支持方向与开支范围

第七条 中央专项资金主要用于项目高校的重点学科建设、教学实验平台建设、科研平台和专业能力实践基地建设、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以及人才培养和创新团队建设等。其支出范围包括设备购置费、软件购置费、环境条件改善费、人才培养费等。

(一)特色重点学科建设:支持国家重点学科的学科方向、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和条件建设等;

(二)市级重点学科建设:支持市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重点研究基地条件建设;

(三)教学实验平台建设:支持基础教学实验室和专业实验室建设。对涉及落实国家重大战略决策、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专业建设予以优先支持;

(四)科研平台和专业能力实践基地建设:支持科学构建科研和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科研平台、工程训练中心、创新基地和实训实践基地;

(五)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支持校园水、电、气、暖等主要基础设施更新和节能改造,校园网络基础建设,数字图书信息资源和共享平台建设;

(六)人才培养和创新团队建设:支持创新人才引进和培养,师资队伍培训和学术交流,以及创新团队建设。

第四章 项目申报与审批

第八条 项目申报和批准程序:

(一)每年年初,市财政局发布本中央专项资金项目申报指南;

(二)项目高校根据建设规划确定申报项目,填写《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申请书》(格式见附件2),编制《重庆市××院(校)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项目预算申请表》(格式见附件3),经主管部门审核后,于2月中旬前向市财政局提交项目申请报告。申请报告的内容应包括申请文件、项目预算申请汇总表和项目申请书;

(三)特色重点学科项目院校编制《重庆市××院(校)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特色重点学科项目预算申请表》(格式见附件4),项目预算由市级主管部门初审后,与其他项目预算一并报市财政局,单独审核下达项目预算;

(四)市财政局受理项目申报工作,组织项目评审并提出立

项建议方案,报财政部审批后批复项目高校;

(五)项目高校按照市财政局批复,认真统筹规划、组织实施,确保完成项目建设内容和预期目标。

第五章 资金管理

第九条 根据财政部批复的中央专项资金预算,市财政局按照财政预算资金管理及国库集中支付的有关规定,将中央专项资金下达至各项目高校。

第十条 中央专项资金实行专款专用,专项管理。资金预算一经下达,必须严格执行,一般不作调整;确需调整的,经规定程序审批后,报财政部审批。

如遇特殊情况,预算未完成部分,可结转下年继续使用,不得挪作他用;如两年内未执行完毕,按照国家和市有关规定处置。

第十一条 项目高校要建立健全责任制。要按照规定用途使用中央专项资金,确保资金使用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学校各部门按职责承担相应责任。

第十二条 中央专项资金项目支出中,属于政府采购项目的,按照政府采购有关规定执行。单件(套)设备与软件购置费用超过(含)50万元的,须经专家集体论证。

第十三条

凡使用中央专项资金形成的资产均属于国有资

产,应纳入项目高校资产统一管理。

第十四条 中央专项资金不得用于基本建设、津贴补贴、对外投资、偿还债务、捐赠赞助以及与项目无关的其他支出。

第六章 监督检查和考评

第十五条 市财政局每年适时组织我市中央专项资金项目的验收。验收采取材料验收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验收的主要内容:

(一)建设目标和任务的完成情况;

(二)取得的经验及成效;

(三)项目管理情况;

(四)中央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及成效。

第十六条 验收结束后,市财政局出具验收结论性意见。对未达到验收要求的项目,取消其中央专项资金项目的资格,不再予以支持,并按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第十七条 建立中央专项资金绩效考评制度。市财政局组织对中央专项资金项目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监督检查和绩效考评。监督检查和绩效考评的结果,将作为按进度核拨中央专项资金或调整以后项目预算安排的重要依据。

第十八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市财政将视其情节轻重给予警告、调减经费或撤消项目等处理。

(一)申报材料弄虚作假;

(二)截留、挤占、挪用中央专项资金;

(三)项目执行不力,未开展实质性建设工作;

(四)未按要求上报项目有关情况,无故不接受有关部门对项目实施情况的检查、监督与审计;

(五)项目经费的使用不符合有关财经法规和制度的规定,或者有其他违反项目规定与管理办法的行为。

(六)项目绩效评价情况差。

第七章 附则

地方高等专科学校 篇3

关键词:高等教育地方化 大众化 地方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1(b)-0013-011 我国高等教育地方化发展状况

我国高等教育体制一直采取的是中央和地方两级管理制,在1985年以前,我国高等教育主要由中央部委管理。1985年后,随着《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的出台,高等院校地方化的发展条件逐渐成熟,到了1993年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给出了明确的地方办学政策,各地开始举办一些水平较高的新院校,而不是像过去举办的那些普通本专院校。这种高校一般都建在各省的中心城市,省会居多。

随着地方高校的快速兴建,地方高校在整个国家高校中所占比例逐年升高,归中央部委管理的学校数量越来越少。以地方高等教育为主的教育体系的形成,打破了原有的教育格局,教育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归属中央部委管辖的高校比例很小。1995年后,国家除了积极鼓励地方举办高校外,对于原属于中央部委管辖的学校,采取了兼并重组、或者划归地方等多种形式进行削减,到了2000年,中央部委所辖高校较1995年下降了22.82个百分点,只有11.14%,到了2006年更低,较2000年有下降了将近一半,只有5.94%。彻底实现了高校教育以地方为主体的改革。这是高校教育史上一次重大的变革,随着高等教育地方化改革的深入,高校与中央部委单一的隶属关系也随之发生变化。

(2)地方高等教育已经形成比较完善的体系。随着高等院校本地化的发展,各省的地方高校快速增长,中央部委为中心的高校教育时代基本结束,原来只建在中心城市,以满足基本地方经济发展为目的的工农医师综的五类建学法已经打破,现在的各个省市区所建学校都在朝复杂化、多样化、广泛化发展,新的教育体系已经形成。

(3)地方高等教育还有较大的成长空间。从1998年到2006年八年间,我国高等院校的总数从1022所增加到1867所,高等院校之所以会增速如此之快,高等教育本地化功不可没。高等院校的大量增加增大了招生量,实现了高校教育大众化。虽然我国地方高等教育发展很快,但是从我国的国情看来,离饱和还有相当远的距离,高等教育地方化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一是“一地市州一所本科院校”的目标远未达到;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更加意识到知识的重要性,接受高等教育的意愿强烈,成为地方教育发展的动力。

2 我国高等教育地方化的主要特征

(1)地方化与高等教育大众化同步发展。高等教育地方化融合了中央、地方政府和民间机构的教育资金,在三者的联合推动下,实现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一方面增加了教育办学的经济基础,加大了地方政府和民间资本的教育投入;另一方面是高等教育资源分布更加均衡,活跃了当地经济;再者就是满足了大众接受教育的需求,提高了人口素质。

(2)地市州区域高等教育发展迅速且已经成为国家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教育地方化化发展使高等教育从省会等中心城市逐步向地市州区发展,改变了我国教育中心偏高的问题,使教育更好地服务于各地社会经济。

(3)一批新的地方高等教育亚中心成长起来了。各地通过政府、民营、合营等多种方式举办高校,很多亚中心城市成为高校集中地,带动了当地和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

(4)高等教育质量提升显著。高等教育地方化未推行以前,中央部委所属院校不论是在经济、地位、以及教学质量等各方面都处于优势,地方院校是根本不能与之匹敌的。随着高等教育地方化的发展,这一传统的教育体制被打破,很多地方院校开始增加办学投入,在提高教育水平上下功夫。同时,中央部委下放院校与省级院校兼并重组也加强了教育实力,大大提升地方院校的教学水平。现在,像武汉科技大学以及宜昌和荆州等很多地方院校都获得了博士学位授权,地方院校实力的增强可见一斑。

在高校地方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只看到好的一面,对其中存在的不足也要有正确的认识。比如,由于地方高校缺乏国家的财政支持,贷款成为融资的主要手段,有些地方院校办学实力不强,不具有竞争力,尤其是比较偏僻地区的地方院校,办学资金是一方面,师资力量薄弱、教育水平不高也成为地方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这些问题都是高等教育地方化进程中需要克服的困难。

3 地方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

随着国家高等教育格局的改变,教育的功能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1)虽然中央部委院校在培养高层次人才和科技创新方面仍然发挥着主要功能,但是地方高校由补充功能转向社会教育主体地位这一事实不可否认,各地方院校根据自身的定位来确定发展战略,在社会的各个发展领域发挥者自己的作用。

(2)各地市州高等教育体系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使地方高等教育的重心进一步下移,服务于所在地市州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成为地方高等院校的基本办学宗旨。

(3)随着地方综合性和多科性院校的建立,高等院校不再是传统狭窄的单一科类服务功能,而是象多元化综合服务转变。

目前,我国地方高等院校在全方位、多层次、多时空的办学实践过程中,已经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机制,随着新的教育服务理念的建立,地方高等院校在推动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4 地方高等教育发展战略

要保证地方高等院校持續健康发展,需要中央、地方、社会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在良好的政策支持下,使地方高等教育稳步、和谐、科学的发展。在中央层面上,要为高等教育地方化提供必要的政策和财政支持,对于欠发达地区的教育发展要予以扶持。在地方高校层面,要制定科学的布局规划,对于地市州高等教育的发展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同时要狠抓教育质量,提高办学水平。对于各级各类地方院校来说,要有明确的本体发展意识,围绕办学宗旨,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规划,走特色发展之路。只有根据我国的国情,全方位、多层次、多时空的发展高等教育事业,才能充分发挥出高等教育服务社会的功能,为我国建设新型国家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赵应生,钟秉林.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地方高等教育的发展[J].高等教育研究,2009,

[2] 叶芃.地方高校定位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5.

地方高等学校学科建设刍议 篇4

学科建设应根据实际情况制订教育发展战略, 搞好阶段规划

教育发展战略的核心是学校的定位。高校给自己的学校一个合理的定位是在日新月异、快速发展的高等教育界中稳步实施发展战略的第一步, 在激烈的竞争环境当中, 如果高校缺乏准确的定位, 在高等教育界就会无立足之地。那么如何定位呢?定位的出发点是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然后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培养人才, 也就是说能够为人才培养提供什么样的条件;其次是让什么人培养我们需要的人才, 也就是说什么样的人利用这些条件做培养人才的工作;接着是培养和引进所需要的人才;最后通过培养过程, 培养出合格的人才, 这就是一个循环的完成。这一系列工作就是一个简单的定位过程。培养人才的定位对一个学校来说, 关键在于如何理解。对于一个有追求的学校来讲, 关键在于自己的毕业生具备什么样的不同于其他学校的个性化的东西, 若培养的学生具备鲜明的特点, 哪怕学校目前起点低, 前途也是光明的。

高校制定学科建设规划要与学校的远景建设相结合, 体现全局性、整体性、方向性和指导性, 结合学校定位与现有学科布局, 明确今后要优先发展、积极扶持的学科专业;对各学科的预期投资效益进行科学比较, 合理规划资金去向, 最大限度地调动所有学科梯队成员及与此相关的人员积极投入到学科建设过程中来。

学科建设核心是队伍建设,

核心中的核心是选好学科带头人

从普遍意义上讲, 学科建设的核心是队伍建设, 而队伍建设的核心是培养和选拔学科带头人。学科带头人应有坚实的理论基础, 对本学科发展有真知灼见的观点, 对国内外本学科发展动向熟悉, 有崇高的职业道德, 有很强的组织能力和团队精神。能吸引中青年教师在自己周围形成梯队。领导应创造一个公开公平、平等竞争的环境, 根据教师过去取得的成果选拔各种对象, 然后重点扶植和培养一部分学科带头人, 定时公布教师的教学科研成果, 人人都按事先制定的标准对号入座, 让每位教师都时时处于动态排序之中, 对于连续多年科研成果丰硕者重奖, 努力创造一个使学科带头人不断涌现的环境和运行机制。

学科建设应搞好资源优化配置, 将资金用到位

我国重点高校有国家重点支持, 建设经费相对充裕, 但与其他国家知名院校相比还是有较大差距, 对于地方性院校来说, 经费就更是一个大问题了。因此, 不论哪一类高校, 用好现有资源对于学科建设是极其重要的。地方高校应当根据科研目标确定设备购置, 或将实验室的建设与科研目标结合考虑购置设备, 尽量提高经费使用效率。再如软经费使用, 应当把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 送到世界从事相应学科最先进的高等学校并从师于名导师, 在名校名导师的学科中成长, 才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成为一流人才。另外支持教师参加一些著名的国际会议, 努力给教师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我们要有一个基本的理念, 教师是学校最重要的财富, 教师水平是学校最重要的标志。学校应创造条件使教师获取最大的知识资本, 教师本人获得利益的效果就是促进了学校的利益与社会的利益。

学科建设要求高校建立评估机制, 定期组织全校性的学科评估

学校建立评估机制, 不论新老学科, 都要定期组织评估, 聘请校内外专家对其工作进行评估, 要形成制度, 每个学科都要提出本学科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预计达到的目标, 到时予以考核。通过评估, 有效分析学科水平和学校所处地位, 淘汰建设成效差的学科、专业, 大力支持建设成效显著的学科、专业, 在学科建设中贯彻竞争原则, 实行优胜劣汰, 方能促进和鼓励各个学科人员尽心尽力地做好本学科的建设。准确可靠的学科评估, 对于学校确定学科建设的重点, 以重点学科为核心带动全校的学科建设上层次、上水平, 更加有效地使用学科建设经费有着重要意义。对地方性院校来说, 进行学科自我评估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分析学科的水平, 确定重点支持对象, 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评估, 发挥自身宏观调控功能, 强化学科主体地位。在学科的自我评估过程中, 学校的作用在于制订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 通过科学的评估过程, 得出比较科学的评估结果, 并以此来营造学科自我加压的良好学科建设氛围。国家有关部门和中介组织的官方评估和民间评估, 是除学校及其主管部门以外的第三方评估, 把不同学校的相同学科进行比较, 以学科为主体进行学科综合实力的测评, 最终结果成为学校整体实力的体现, 地方高校应鼓励学科参加第三方评估, 使其明确在高校同类学科中所处的地位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从而促进学校整体实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慧渊, 徐枞巍.关于高等学校学科建设规划若干问题的探讨[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3, 5.

地方高等专科学校 篇5

美国职业教育分为高中阶段和大学阶段,其高中阶段开设的课程主要针对一些具体工作或特定行业。学生还可通过社区学院进行职业再教育。

■徐成钢

美国高等职业教育概况

美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社会提供既具备学术基础又有实际动手技能的学生。职业教育分为高中阶段和大学阶段,高中阶段开设的课程主要针对一些具体工作或特定行业。学生还可通过社区学院进行职业再教育。社区学院是美国高等教育的一大特色,其建立目标是为各类学生提供他们所需要的不同学习渠道。它既提供职业再教育,也提供职业技术教育,同时还可以与本科大学的课程衔接,为专科学生攻读本科学位提供一个灵活平台。

如俄亥俄州立大学等四年制大学的不少学生在哥伦布社区大学修读两年的基础教育课程,然后将学分转回本校,在本校完成专业课程的修读。北弗吉尼亚社区大学是一所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近郊的大型综合社区大学,学校与弗吉尼亚州的所有四年制大学都有转学协议,学生在这里通过基础教育的课程学习和考试后,可以选择转至任意一所四年制大学进行本科学位的修读。大学阶段的美国高等职业教育可以提供专科或本科学历。通过立法,学生可以在职业学校学习两年的职业技能,后两年在四年制本科大学加强加深对其技能的学术认识,从而达到提高自己综合能力的目的。

美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

第一,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美国高等职业教育高度注重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既从技能上培养学生,也从思维能力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知识面宽和职业能力强来适应市场变化以及技术更新的需要。

第二,注重师资队伍的建设。高等职业教育教师的任职资格管理非常严格,有特定的资格要求和选聘流程。为了保证师资队伍的质量,每年要对这些高等职业教育教师从教学科研以及为社会服务等几个方面进行审核。此外,还从公司大量聘请有实际经验的专业工作人员担任兼职教师。

第三,专业应用性强。美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主要是培养社会需求人才,因此对专业的应用性要求较高,主要大专业类包括农业、可再生资源、通讯技术等诸多方面。对我国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启示

今年6月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提出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为了尽快完成转型发展,我国地方高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转型:

一是人才培养的转型。为了实现学校办学能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明确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办学定位,做到专业设置与地方主导产业对接,人才培养目标与行业需求对接,人才培养规格与工作岗位要求对接。

二是专业结构和课程体系的转型。为了适应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以及技术进步的需要,我们要不断地调整专业结构、改进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形成能适应发展需要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三是师资队伍培养的转型。加大“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力度,鼓励青年教师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学习和了解企业的专业需求,完善企业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到高校担任专兼职教师的相关政策,邀请他们作为兼职教师来承担应用性较强的课程。

地方高等院校跨越式发展之路微探 篇6

【摘 要】马克思、恩格斯晚年提出了经济文化落后国家有可能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思想假设。将此理论比之于学校发展,我们同样能够发现重要的思想启迪,同样能够为我们提供重要的思想指导,以此为地方普通高校向高水平大学发展探索一条跨越式的道路。

【关键词】卡夫丁峡谷;跨越式发展

1881年2月16日俄国女革命家维·伊·查苏利奇就俄国农村公社的前途命运等问题写信给马克思,马克思从1881年2月底至3月初写了复信的四份草稿,详尽地阐述了他对农村公社性质和历史命运的观点,集中论述了东方社会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非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理论。

结合马克思的论述,可以看到所谓跨越是指可以利用现有一切文明成果,在一系列条件下跨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同时,借鉴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可以避免资本主义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弯路和资本主义固有的经济危机,从而摆脱社会发展可能带来的屈辱。

一、马克思跨越理论的现实意义

1.规律性与特殊性

马克思分析了俄国特殊的历史条件,指出西欧资本主义国家所经历的运动的“历史必然性”,“明确地限于西欧各国”。基于此,我们可以看出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但是西方发达国家与东方落后国家的历史发展道路是有差别的,各国的历史发展不是千篇一律的,每个民族和国家都有自己的特殊性。正是这种特殊性的存在,使得某一国某一地区可以突破社会规律的限制而提前进入更高级的发展阶段。

2.条件的限制

虽然俄国具有特殊的历史条件可以让自身实现跨越,但是在这一过程中,马克思对于条件作了严格的要求。首先,俄国公社存在着土地公有制,认为它从制度上为过渡到共产主义的集体经济提供了内部条件。其次,由于它“和西方资本主义生产是同时代的东西”,所以它可以吸收后者的“一切肯定的成就”,包括“采用机器、轮船、铁路等等”,从而为农村公社的小土地经济改造成为共产主义的集体经济提供物质(外部)条件。

3.跨越之后的发展之路

对于跨越之后的问题,在马克思给查苏利奇的回信中并没有论及,但是后来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都对此进行了充分说明。列宁在《论我国革命》对革命和建设的辩证关系进行了原则思考。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经济文化落后国家一旦完成生产关系的跨越之后,必须吸收资本主义的一切文明成果,大力发展生产力,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并最终实现跨越资本主义阶段的生产力,从而实现彻底的跨越。

二、关于学校发展之路的探索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关于跨越理论的论述,对于社会发展形态和进程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将此理论比之于学校发展同样能够为我们提供重要的思想指导,为普通学校向名校发展提供一条跨越式的道路。这里就学校发展规律做一点笔者自己浅显的思考和探索。

1.高校发展有其自身规律

高校同其他事物一样,有其自身发展规律。这种规律同样是基于客观存在而形成的内在的必然的联系,并不以自身的意志为转移。因此,在高校的发展过程中,首要的是要认识和尊重办学规律,依照规律来进行自我发展。

2.普通学校与名校之间的辩证关系

普通学校和名校在时间上具有共时性,这一点同落后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辩证关系具有相通之处,因而,落后国家的后发优势原理同样也可运用到普通高校身上。

普通高校同名校之间关系上同样具有共时性所带来的两种效应。普通高校在自身发展中可以借鉴高校已经成熟的教学成就、课程改革和管理经验,而不必再重复探索。而对于名校在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曲折和弯路,我们也不能一概视为失败,教训同经验一样珍贵,也可能蕴含着适合自己的某些经验。

3.学校的跨越式发展

当然,通过跨越理论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这种跨越式发展更多的是在形式和发展历程上的超越,学校在跨越之后的建设才是重中之重。因而,学校在制定跨越式发展规划时,立足点更要基于跨越后的建设,否则容易形成冒进,导致学校发展的“假、大、空”。而在发展之后,普通高校更应该充分吸收名校已经形成的成果,科学准确的定位办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地方服务水平,加强自身内涵和社会影响力,进而形成良性的发展之路。

高校发展是一条艰辛而又漫长的过程,我国现有的高水平大学无一不是经过时间的沉淀和自我选择而形成的。对于普通高校在符合办学规律的指导下,寻找一条符合自身条件的跨越式发展道路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十九卷,《给维·伊·查苏利奇的复信草稿》

[2]刘建其.正确理解马克思“卡夫丁峡谷”的设想及其现实意义[J].江西社会科学,2002年(7)

[3]赵学民.论马克思关于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思想[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3年(5)

[4]刘国华.卡夫丁峡谷问题及其当代启示[J].理论建设,2009年(6)

[5]喻冰.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落后国家发展道路的设想及东方社会主义的实践[J].生产力研究,2009(2)

[6]刘晓燕、吴阳松.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设想与现实社会主义实践[J].前沿,2008(10)

地方高等专科学校 篇7

围绕高等教育的地方适应性人才培养问题进行思考, 既要结合社会发展的人文价值因素, 又要与区域经济发展视阈下的地方经济特质相协调。特别是针对作为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重点的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进程中, 高等教育如何结合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结构, 把握东北经济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客观趋势, 融合经济学、社会学、科学学以及教育学角色做出正确的评价和科学的判断, 是地方高校在明确人才培养的价值取向方面所要具备的共同内质。

一、将人才培养的地方适应性价值取向融入高等教育理念的必要性

人力资本是经济发展中的关键因素, 它对于社会生产力的推动力量是不可估量的, 也是不可替代的。综合各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动力系统和持续性因素的分析, 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不断凸显出来。我国作为强势发展中的发展中国家, 面对众多的机遇和挑战, 如何充分发挥本国人口众多的资源优势, 使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 使人才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巨大力量, 是一个必要而有益的课题。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既是一个古老的命题, 又是一个时代性、先导性很强的课题。如何办好高等教育, 实现其有限的资源科学合理地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促进地区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 对高等教育与地区经济发展间良性适应性价值体系的研究已成为高等教育研究的新领域。因此, 在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发展中, 对如何发挥高等教育的优势, 实现高等教育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最大限度地满足区域经济建设对人才的需求, 提高教育投资的效益等都具有实际意义。在处理高等教育与人才培养的地方适应性价值取向的关系时, 有必要考虑以下问题:

(一) 在处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关系方面, 要看到:社会需求是导向, 培养模式是核心。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尤其是教学型和教学研究型大学, 在构建各自的人才培养模式时必须适应市场需求,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一般来说, 研究型高校以培养通识型、综合型、研究型的人才为主要任务;教学研究型高校以培养复合型、应用型的人才为主;教学型高校培养的是面向基层、面向生产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是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二次开发的能力。技能教学型高校 (高职高专) 以培养生产、服务、管理一线的技能型人才尤其是高技能人才为主。教学型高校无论是培养应用型人才或者是技能型人才, 由于学校自身的条件的不同, 定位和服务对象也不同。总体上要遵循适应地方经济的原则。

(二) 在处理理论学习与技能培养方面, 要做到:通识教育是基础, 能力培养是本位。因为尽管各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尽相同, 但是人才素质的基本结构是相同的, 这就需要在教学与实践中正确处理通识教育、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关系。就人才培养而言, 有必要坚持以通识教育为基础, 构建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博学知识的基础, 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以素质教育为本位, 构建学生应用知识和技能解决生产、服务、管理和科研等方面的实际能力。毕竟, 能力是人生存的根本, 能力自然而然地同人才的生产生活联系在一起, 能力是人才的最本质要求, 而创新能力则是对人才的更深刻的界定。在人才培养中还要坚持可持续的科学原则。

二、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现状及其存在问题

第一, 产业结构不合理, 国有经济比重过大。我国的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雏形是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苏联工业为模式、前苏联技术为样板、前苏联援建项目为骨干而展开的。在政府处于绝对领导地位的计划经济体制下, 走上了一条既与发达国家相区别, 又不同于后起的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工业化发展道路。东北三省早期发展的庞大工业体系一度为国家争得了荣誉与尊严, 却在现代化进程中由于工业体系过于庞大而显得笨拙和滞后。尤其是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企业管理、经营模式, 使得国有经济成分居高不下, 严重束缚了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衰减了市场化进程。国有经济比重过大, 在转型过程中又遇到了严重的资金短缺问题, 使东北地区经济陷入困境, 大批国有企业因亏损而停产, 工人下岗, 失业现象严重, 由此导致了恶性循环, 经济发展缓慢, 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

第二, 思想观念保守, 市场机制有待健全。东北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领域中实行计划经济最早、最彻底、持续时间最长的区域, 长期以来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束缚了企业在市场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落后的生产模式、僵化的经营理念、滞后的供求信息、呆板的研发机制使得企业逐渐失去了产品的创新成分和市场占有率, 在全球化进程中与许多机遇擦肩而过。

第三, 基础设施有待于改进, 环境压力有待于缓解。老工业基地在粗放型经济发展建设的进程中, 一方面由于生产效率和科技水平的限制, 导致高投入、低产出, 建立在对自然资源的破坏与浪费的基础上而取得了经济上的短期效益;另一方面, 从自然大量攫取资源过后, 由于生产力低下, 初级产品生产的同时又带来了对环境的巨大污染, 为此而产生的环境问题既为人类带来了惨痛的代价, 又违背了可持续发展原则。

第四, 科技资源未得到充分开发, 科技中介体系不健全。东北老工业基地科技人才并不匮乏, 但是资源分布极不平衡。科技人力资源主要分布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政府部门及其所属的企事业单位。企业中的科技资源对不足。而社会中服务于创新系统的中介机构如资讯与评估机构、政策研究机构、风险投资机构等部门, 并没有建立起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政府单位的联系与沟通桥梁, 使得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的技术人才、科研项目、科技成果、发明专利以及企业与市场、高等院校的科技与人才需求等信息交流不畅, 呈现出供需双方买卖两难的状况。

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进程中, 针对东北三省各个工业类型所遭遇的困境, 应该采取分而治之的策略, 实行分类指导、区别对待。例如, 对于单一资源型基地和原材料老工业基地, 要重点解决资源枯竭和接续产业的发展问题, 延长产业链条, 积极培育新兴产业, 逐步实现产业的多元化;对于以装备制造业为中心的老工业基地, 应把重点放在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产业竞争力, 促进产业升级, 增强发展后劲上面;对于综合性老工业基地, 要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第三产业, 增强中心城市功能, 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5]透过解决问题的种种途径, 我们得出的结论是, 东北地区的工业改造势在必行, 产业结构调整首当其冲。

结合当前东北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劳动力资源配置结构的特殊性:第一产业因采用新技术而解放大量的剩余劳动力;第二产业劳动力状况的演变将以技术性劳动力比重的迅速提高为特征;第三产业将逐渐增加科技密集型经济和高素质劳动力的比重。由此可以断定:今后的劳动力必将更多地向第三产业转移。因此, 高等学校必须主动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和演进的整体方向, 积极面对经济的集约化发展, 尤其是高科技的农业生产、技术密集型的工业生产和智力集聚型的第三产业日益增长下的对高级技术专业人才的内在需求。协调教育理念, 完善教育机制, 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输送人才、创新科技、繁荣经济, 同时实现高等教育的优化与强势发展。

三、高等学校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进程中所面临的人力支撑问题及其适应性建议

(一) 高等学校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进程中所面临的问题

第一, 高等学校以及教育部门有待于确立相关政策, 鼓励科研人员积极参与地方经济活动。高等院校出于维护教学、科研秩序的需要, 并没有健全科研人员的社会服务创新体系, 以免影响正常的教学活动。针对当前高等院校的科研评价体系而言, 教学与科研人员的晋职与奖励标准所依据的科研成果, 主要是指科研项目的级别、发表论文的层次、出版著作的数量, 而并不要求产品或者效益形式的实物成果。导致高等院校的科技人才参与地方经济发展的主动性不强。

第二, 由于经费紧缺, 高等学校的科研机构往往缺乏实践经验, 科研机制面临诸多困难。结合高等院校的科研立项实际, 通常是立项多以追求理论创新为主, 很多科研课题在立项之初就没有做好市场调研, 而难以转化为有价值的社会生产力。即使有些课题在研发初期取得了一定突破性的进展, 但是由于试验的成熟度较低, 市场信息反馈不及时, 作为科技成果要求方的企业处于规避技术风险、投资风险的考虑, 不愿投资或引进此类科技成果, 致使部分科研成果浪费前期投入而半途而废。导致高等院校科技人才的创新成果与市场脱节现象频发。

第三, 高等院校领办、创办的高新技术企业还需要进一步做大做强。近年来, 由黑龙江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领办、创办的高新技术企业增长较快, 对拉动黑龙江省地方经济增长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是一些企业在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第四, 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经济中的人才需求之间在数量、质量和结构等方面都存在相互适应的关系。但实际上是两者之间很少相互沟通, 因而造成了高等学校培养出了许多社会不需要的“人才”, 表现是这些人出了大学校门一直找不到工作, 或工作岗位与所学专业相差太远。这种现象的存在浪费了大量的高等教育资源, 又给社会带来了负担。

(二) 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校在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振兴中的科研推动作用的几点建议

第一, 转变科研机制, 调动高等学校科技人才服务地方经济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高等院校应当及时转变教育理念, 积极制定服务社会、服务地方经济、为社会输送人才的育人政策, 使理论科研向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实践科研转变, 扩大科研成果的社会影响力, 完善科技人才进行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政策。高等院校应积极倡导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合作化发展道路, 探索建立多种模式的产学研联盟, 实现优势互补, 资源共享。在科研立项的选择投入中, 注重对科技成果进行社会评价, 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水平, 积极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成果转化、技术服务和培训活动。将科技人才的社会价值与社会建设相结合, 通过联合、共建、融合等多种形式, 加强与企业的合作, 逐渐形成以企业发展为核心、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统统参与的技术创新体系。

第二, 鼓励高等院校创办科研实体, 建设科技园, 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纵观国内外高新技术产业, 如美国的硅谷, 英国的剑桥、法国的索菲亚、中关村等高新技术群, 已经成为推动区域经济的强有力武器。东北三省高校林立, 应当鼓励高等院校创办科技型企业实体, 建设科技园区, 把科技园区建设成为管理机制规范、服务系统健全、规模体系完善、创新实力雄厚的起到示范作用的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区, 使之真正成为高校的技术创新基地、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基地、创业人才培养基地、高新技术产业辐射基地和产学研相结合的示范基地。针对三省高等院校的区域分布、专业类别和科技资源进行优势互补, 对黑龙江省的高科技人才进行资源整合, 形成面向地方经济、布局合理、突出特色建设的大学科技园。对现有的科技园区进行改进与完善, 并结合社会经济发展实际突出对信息技术、应用软件、新材料、新能源、中医药、生物技术、生命科学、精密仪器等重点领域的开发与建设, 突出科技园的创新示范效用。

第三, 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的决策咨询服务功能, 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保障。

建议成立高等院校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政策咨询服务的研究机构和决策咨询机构, 充分发挥其咨询、决策和服务功能。鼓励并引导科技人才从事市场调研、信息咨询、企业创新等社会经济活动, 依照联合共建、资源共享的原则, 整合各方面资源, 构建面向东北的一体化的区域协作网络。如依托三省高校和科研院所, 联合共建东北科技教育信息网, 实现全社会的资源共享;构建东北区域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享网络, 加强三省共用的各类大型科学仪器中心建设, 全面提高东北三省大型仪器装备社会化水平;依托沈阳技术交易网、哈尔滨技术交易市场网, 以现有中心城市技术产权交易中心为主体, 构建东北区域技术交易合作网络;在现有孵化器的基础上, 整合各种优势资源, 形成布局合理的科技企业孵化器网络。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提供系统的信息服务。

第四, 实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地区科技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之间人才结构的均衡与匹配的目标, 除了要调整高等学校的专业结构外, 还必须改革当前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使所培养的人才在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综合素质等方面都有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甚至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 将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现状与预期目标与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案相结合, 加大人才培养地方适应性的调整力度, 使得人才能够有所作为, 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与历史上任何时期相比较, 高等学校教育与科研的效益与质量都没有像今天这样成为各方面最关心的问题。可见, 如何建构高校的内部质量监管体系, 调整人才的培养方向,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已经成为高教理论界的研究热点。

参考文献

[1]何祚庥, 兰士斌.高等教育是适度发展, 还是大力发展?新华文摘, 1998, 11.

[2]西奥多W.舒尔茨著.吴珠华等译.论人力资本投资, 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1990.

[3]靳希斌编著.教育经济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7.

地方高等专科学校 篇8

一、全面建构办学思想体系

安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由中专晋升而来的, 原有的中专办学理念、培养目标、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目前的办学需要, 不能顺应高职高专教育改革发展的总趋势, 进一步明确“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好大学”“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样的问题已经迫在眉睫。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新挑战, 学校领导班子把学校的发展建设放在未来高等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新方向、新目标、新使命中加以谋划, 对学校在整个高等教育系统及同行中的位置、服务方向、发展目标及任务进行了一系列的前瞻性的战略思考和规划。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 把建构办学思想体系放在学校建设发展的全局考虑。因此, 学校教育的改革和进步必须以办学思想体系为突破口, 实施顶层设计, 注重内涵发展, 并将其作为先导。办学思想体系一旦形成, 必将渗透学校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教育质量及教学工作的全过程, 并在教育实践中形成符合实际的办学特色。

办学思想是新建地方高校对如何进一步做好教育的深层次思考, 包括学校的办学宗旨、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和办学目标。安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确立了“钟灵毓秀”的办学宗旨。学校的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要倾注全部的智慧与力量实现以“灵”生“秀”, 学校要把“钟灵毓秀”作为始终如一、上下求索的教育责任, 整合最优质的教育资源, 凝聚优秀教育工作者的智慧与灵气, 以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为指导思想, 为社会培养最富气质的、才淑兼备的幼儿教师。“钟”:以合生灵, 做教育的探索者。所谓探索, 就是富有开拓和开放的意识。学校的每位教师要善于开发和整合优质的教育资源, 汇聚古今中外名家的教育智慧, 积累教育经验, 生发教育灵感。“灵”:以灵促教, 做教育的创新者。所谓创新, 就是具有与时俱进、超越自我的精神。学校的每位教师都要根据环境和生源的情况随机应变, 能够挑战现状、挑战自我, 不断改进教育理念和方法, 使教育得以可持续发展。“毓”:以教育秀, 做教育的传道者。所谓传道, 就是怀有“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责任。师者,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是第一位的。一个优秀的老师, 应该是经师和人师的统一, 既要精于授业、解惑, 也要以传道为责任和使命。学校的每位教师要把立德树人时刻装在心间, 把学生培养成为真善美的新人。“秀”:以秀立校, 做教育的优秀者。所谓优秀, 就是拥有“捧着一颗心来, 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情怀。学校的每位教师都要谨记“国将兴, 必贵师而重傅”的名言, 追求卓越, 追求优秀, 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 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

学校把办学理念确定为:熔铸才淑气质, 雕琢灵秀人生。办学理念阐明了学校在办学上所秉持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追求。学校把青铜器工艺的思路巧妙地应用于人才的培养上, 因为培养人就像潜心打磨一件精美的工艺品一样, 需要有匠心独运的智慧、细致入微的态度、乐此不疲的精神和追求卓越的境界。气质是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 气质的培养不是附于皮肉表面, 而是需要深深融入到一个人的血液和骨髓中, 这就是熔。才淑是一种标准, 这就需要每位教师按照才淑的指标体系对每个学生进行科学系统的塑造, 这就是铸。人生如果是一幅追逐梦想的图画, 那么, 这幅画轴上的精美图案和纹饰就来自于全心的探索与创造, 这就是雕。灵秀是一种底蕴, 需要每位教师用心思考, 通过生动美好的教育让人生的图画活灵活现、多彩多姿, 这就是琢。

学校致力于才淑气质的培育, 在教育的过程中为每一个学生熔入才女的智慧, 熔入淑女的优雅, 培育不俗的气质。学校致力于灵秀人生的奠基, 让每一个学生获得灵性的滋养、灵动的生发、优秀的熏陶和雅秀的浸润, 最终成为一个富有灵气、蕴含秀气的灵秀之人。

办学特色是对办学思想的有效落地与具体实践, 是在办学中追求某一领域的独特与领先。办学特色需要继承中的发展与传承中的创新, 它具有六个属性:一是积淀的长期性, 二是成果的突出性, 三是影响的广泛性, 四是经验的成熟性, 五是整体的推动性, 六是价值的引领性。

学校的办学特色是“才淑兼备、习行兼修”, 这既是对学校文化思想性、独特性的呈现与深化, 也是对职业教育前瞻性、适切性的践行与提升。学校把才淑兼备作为特色之一, 是站在培养幼儿教师的视角上, 洞悉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最应具备的核心素养, 明确了品德与才能两者的不可或缺性。学校把习行兼修作为特色之一, 是站在职业教育的视角上, 深谙职业教育最适合的培养模式, 明确了求知与力行两者的互融共生性, 就是要强调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的职业教育特点。

学校把“幼师教育典范, 灵秀人才摇篮”作为学校的办学目标。典范意味着一流, 安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要做一流的教育, 要在办学思想、师资力量、育人模式、课程体系、实践活动、管理机制、办学条件、环境建设等方面有突出的成绩, 要树立甘于奉献、勇于探索、善于创新、精于品质的敬业精神和进取意识, 不断提高幼教事业的水平, 为中国幼教事业的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学校的价值目标是为社会源源不断地输送才淑俱佳的灵秀人才。摇篮意味着发源地, 安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要成为灵秀幼师的发源地, 让每一个走出校园的学生都成为新时期优秀女性的代表, 让她们身上所展示出的内涵和修养都成为幼儿教师独有的文化气质和素质标准, 让她们能够引领幼教队伍发展的明天, 更让安阳这片土地因为有了“灵秀教育”而重新焕发文化创新与发展的活力。

二、全面建构课程育人体系

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 明确提出要制定各学段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体系, 建构全方位立体化育人体系, 要统筹小学、初中、高中、本专科、研究生等学段 (包括职业院校) , 进一步明确各学段的教育功能定位, 理顺各学段的育人目标, 使其依次递进、有序过渡, 充分体现教育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意见》中提出的第一项措施就是研究制定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体系, 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贯穿各学段, 融合各学科, 最后体现在学生身上。

世界各国的课程标准都强调“关注学生的发展, 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学生核心素养模型在一定程度上讲是教育目标的具体化, 解决的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教育问题, 是对教育目标的另一种诠释。基于这样的目的, 学生核心素养应涉及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能力的要求, 是个体能够适应未来社会、促进终身学习、实现全面发展的基本保障。

学校在认真分析和思考的基础上, 明确提出了幼师职业的综合素质, 建构了体现灵秀教育内涵的“安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生综合职业素质模型”, 在遵循高等教育规律、保证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的前提下, 充分突出女校特色, 逐步探索、建立了具有学前教育时代特征和女性特色的课程体系, 使学校的办学特色能在课程体系中得到充分的体现。一是坚持“淑女做实, 才女做精”的原则, 完善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教学大纲。学校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了教育部颁发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 (试行)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 (试行) 》《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标准 (试行) 》和《3 ~ 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要求各教研室以三个《标准》和一个《指南》为依据, 进一步完善学前、早教、音乐、美术、体育、英语和语文等七个专业的培养方案。二是按照《教师教育课程标准 (试行) 》的学习领域、建议模块和学分要求, 结合学校的人才培养特点, 科学设置五大教学模块, 建构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五大模块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实践课、女性特色课。五大模块的课程按其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分为核心课、背景课、相关课、兴趣课四大层次, 按授课性质分为必修课、指定选修课、任意选修课三个层次。核心课 ( 必修课) 为当前知识必不可少的课程, 背景课 ( 必修课) 为核心课所必有的理论和技能, 相关课 ( 指定选修课) 为扩大专业或相关知识的课程, 兴趣课 (任选课) 为学有余力学员开设的选修课程系列和第二课课堂计划课程。三是进一步修订完善教学大纲, 使教学大纲与课程方案相互匹配, 既有理论教学大纲, 又有实践教学大纲, 突出了教学大纲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四是推动以重点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集群建设。五是初步建成了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体系, 建立与幼儿园合作开发校本课程的机制, 形成一批特色课程, 构建适合幼师实情的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六是推进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 组织开展教师说课竞赛、公开课观摩、课堂教学竞赛等活动, 推进教学方法改革。

三、全面建构现代治理体系

体制问题是新建地方高校发展的关键。体制问题解决好了, 学校内部优化资源配置就有了保障, 而学校升格不是在原有体制基础上的叠加或翻版, 而是一种体制的创新。因此, 实现领导管理体制的转变, 即在高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有利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 有利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高校的指导地位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有利于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 有利于培养出一大批坚定地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首先, 学校根据《高等教育法》和《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的有关规定, 尽快实现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确立党委的领导核心地位, 贯彻执行党委领导学校的领导制度;健全学校领导班子的工作制度, 即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建立和健全民主科学的决策机制, 从而增强领导班子的整体合力和战斗力, 有力推进学校的改革和发展。其次, 实现办学体制、校内管理体制等由中专模式向大专模式的转变, 大胆创新用人机制, 改革人事制度, 使学校的办学体制、招生与就业体制、校内管理体制等逐渐健全、完善, 使学校的各项工作有序高效地开展, 充分展示体制转变的成效。

逐步建立民主法治、以人为本、刚柔相济的校园制度文化, 即师生必须遵守的规章制度以及组织形式, 是校园文化的行为准则。在宏观上, 学校坚持依法治校与民主管理相结合, 建立现代大学制度, 同时加强民主管理与监督, 逐步构建以人为本的女生管理模式, 确立以女生成才为中心的管理理念, 建设女生专职辅导员队伍, 成立各类学生自治性机构, 鼓励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在微观上, 学校施行刚柔相济的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学校规章制度, 使学校的各项工作有章可循, 做到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 在管理制度的设计与实施过程中, 充分考虑女性的性别特点, 高度关注女性的心理需要, 注重对女性的人文关怀。

四、全面建构干部发展体系

干部的信念、人格和实干精神, 是全体师生的价值风向标, 也是学校发展的关键推动力。只有干部首先鲜活起来、灵动起来, 才能引领广大师生努力实现“幼师教育典范, 灵秀人才摇篮”的办学目标。因此, 全面建构干部发展体系是学校实现美好愿景的根本保障。

干部发展体系的建立是对“钟灵毓秀”办学宗旨的有效践行, 是构建“灵秀教育”特色育人体系的强大力量。一切教育改革离开了干部的引领, 脱离了教师的参与, 是注定要失败的。因此, 学校干部不仅要立德、立身, 还要立功、立业, 为学前师范教育的改革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与才能。

干部发展体系的建立是对“润泽灵秀”发展定位的有效指导, 是推进办学实践体系建设的动力之源。“润泽灵秀”首先是润泽自我, 成为具有灵秀气质的干部。“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就是灵与秀的完美结合。其中, “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代表了干部的意识、思维和能力, “信念坚定、清正廉洁”代表了干部的理想、人格和作风。

干部发展体系的建立是对“四个观察”评价机制的有效对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考核评价是选人用人的重要基础, 也是促进科学发展的“指挥棒”, 必须健全考察机制和办法, 多渠道、多层次、多侧面深入了解。“四个观察”, 即要看干部的见识见解、品质情怀、境界格局和能力水平。因此, 以“为民服务”为核心的五大意识就是考察干部的境界格局;以“勤政务实”为核心的五种思维就是考察干部的见识见解;以“敢于担当”为核心的五个能力就是考察干部的能力水平;以“清正廉洁”为核心的五项作风就是考察干部的品质情怀。

学校对习总书记提出的“好干部”标准的思考:“信念坚定”就是把理想高高举过头顶, 坚定信仰, 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义无反顾地向着确定的目标奋勇前进。对学校干部而言, “信念坚定”就是对党的教育事业忠诚, 始终坚守“钟灵毓秀”的办学宗旨, 信以致远, 止于至善, 做润泽灵秀的导师。“为民服务”就是把民众时时放在心上, 以锐意进取、时不我待、舍我其谁的精神, 致力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民众的根本利益。对学校干部而言, “为民服务”就是以发展促服务, 以服务为师生谋福祉, 树立价值意识、发展意识、改革意识、责任意识与合作意识, 为广大师生创造发展的空间, 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勤政务实”就是把发展深深装在脑里, 在遇到困难与问题时, 能够理性面对、科学处理, 不断提高自身的政策智慧。对学校干部而言, “勤政务实”就是拥有战略思维、系统思维、辩证思维、精准思维和法治思维, 既抬头望远, 又脚踏实地, 不断提高执政水平。“敢于担当”就是把责任稳稳扛在肩上, 有胆识和胸怀, 尽心尽力尽责地做好每一项工作, 既能干成事, 又能靠得住。对学校干部而言, “敢于担当”就是具备以身作则的执行力、共启愿景的思想力、挑战现状的创新力、使众人行的组织力和激励人心的凝聚力, 时时想在前, 事事干在前。“清正廉洁”就是把名利远远抛在身后, 始终保持一颗正直之心, 时刻审视自我的言行、举止和作风。对学校干部而言, “清正廉洁”就是一展激浊扬清之风、真抓实干之风、劳谦君子之风、追求卓越之风和廉洁自律之风。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已经划定了学校发展总纲, 下一步无疑是要“捋起袖子, 大干一场”。蓝图已经绘就, 号角已然吹响, 学校全体干部要以“马上就办”的精神状态狠抓落实, 全面强化五大意识、全面建树五种思维、全面历练五个能力、全面提升五项作风, 一步一个脚印走、一锤接着一锤敲, “做润泽灵秀的导师”, 最终承载起“钟灵毓秀”的办学使命。

参考文献

[1]秦金亮, 朱宗顺.中国幼儿教师教育转型[M].北京:新时代出版社, 2008.

地方高等专科学校 篇9

一、地方高校实施绩效工资改革的意义

绩效工资制作为一种工资管理制度,将职工个人的工作绩效作为其工资的决定性因素,在地方高校实施绩效工资改革在以下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一是通过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有效地激发教职工的工作动力,极大地提高组织的效率,有利于提高高校公益服务水平、社会效益和群众满意度。二是绩效工资改革与岗位设置、岗位聘任制、绩效评价等相辅相成,有利于进一步推进和完善地方高校人事制度改革。三是形成工资随学校社会公益服务质量的好坏自行调节的机制,有利于发挥工资的杠杆作用,构建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收入分配体系。

二、地方高校实施绩效工资改革的原则

(一)总量控制

各地方工资主管部门综合考虑各高校的人员类别、人员结构、岗位设置、事业发展、经费来源等因素核定各高校的绩效工资总量,绩效工资由各高校在绩效工资总量内自主进行分配。如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教委每年均为市属高校核定绩效工资总量,各高校按程序制定具体分配办法并进行工资发放。

(二)绩效导向

绩效工资改革中高校教职工绩效评价结果是绩效工资分配的主要依据,对履行并完成所聘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的教职工全额发放基础性绩效工资;对表现突出或做出突出贡献的教职工,加大奖励性绩效工资的发放力度,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各地方高校应尽快完善教职工绩效评价制度,根据专业技术、管理、工勤技能等岗位的不同特点,实行分类考核,构建科学、合理的教职工绩效评价办法,探索建立以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联系的以绩效为导向的工资分配体系。

(三)保障重点

各高校的绩效工资分配办法要向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和做出突出贡献的教职工倾斜,向艰苦岗位和基层一线岗位教职工倾斜。各高校可以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对以上岗位进行设置,如将学科带头人岗位、研究生导师岗位设置关键岗位,将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岗位设置为业务骨干岗,将高温高危工种设置为艰苦岗位等。

(四)程序合法

按照北京市的规定,市属高校制定绩效工资分配办法要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征求教职工的意见与建议,单位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后报市教委批准并公开,并向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备案后正式执行。

三、地方高校实施绩效工资改革需做好几项准备工作

(一)建立领导机制

绩效工资改革关系到学校的发展和稳定,学校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是此项工作顺利实施的重要前提。学校应成立党政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绩效工资改革领导小组,认真学习有关政策文件,吃透上级工作精神,以主管部门绩效工资改革指导性意见为依据,通过梳理近几年本校教职工工资收入的整体情况,找出并认真分析现行收入分配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明确绩效工资改革的总体方向。

(二)做好宣传工作

绩效工资改革涉及学校全体教职工的切身利益,做好绩效工资改革政策的宣传宣讲、获得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支持和广泛参与是顺利实施绩效工资改革的关键。学校人事部门可以召开各个层面(如教代会代表、专任教师、机关干部、后勤职工等)的政策宣讲会进行政策解读,还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如印发宣传材料、开设专题网站等)进行宣传,为绩效工资改革工作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三)争议调处机制

绩效工资作为一项人事制度改革,如果在改革的过程中出现大量不稳定、不和谐因素或者群体信访事件就难言成功。学校要建立绩效工资改革工作的争议调处机构,理顺争议调处流程,教职工对绩效工资方案和绩效评价问题存在异议时,及时给予答复并进行稳妥处置。

四、地方高校实施绩效工资中的思路、做法与初步成效—以北京市属X高校为例

北京市市属X高校是一所典型的地方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以工管为主体、工管理经文法多学科协调发展,具有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培养层次,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主,全日制在校生约1.2万人,在编教职工约1400人。2013年7月起X高校领导班子多次集体研究和充分酝酿新一轮绩效工资的分配方案,通过各种形式和多种场合广泛征求教职工的意见与建议,并专题召开教代会审议并表决通过。

(一)X高校绩效工资改革的主要思路和具体做法

1. 落实X高校“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提出的由“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型”目标,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与学校、教职工发展相适应的绩效工资收入分配体系,为实现学校转型提供强有力的人才资源支撑。

2. 兼顾北京市事业单位工资总额限制和学校财力状况,充分体现北京市“限高、稳中、补低”的绩效工资改革指导精神,更多地体现向低收入群体倾斜。以专业技术岗位绩效工资标准为标杆,参照各岗位国家基本工资标准的大体对应关系,设置管理岗位、工勤技能岗位各等级的绩效工资标准。

3. 理顺X高校教职工绩效工资结构,加大基础性绩效工资所占绩效工资的比重。按照北京市的政策和规定,将学校教职工绩效工资统一规范为基础性绩效工资和奖励性绩效工资两个部分,两者比例大致为7∶3。基础性绩效工资主要体现教职工所聘岗位、职务等因素;奖励性绩效工资主要体现教职工完成工作量情况和实际贡献等因素,根据绩效评价结果发放。

(1)保持教师岗位(含专任教师、实验室教师)的绩效工资结构,加大基础性绩效工资所占绩效工资的比重,将原岗位津贴设置为基础性绩效工资,将课时酬金、科研奖励、本科教学管理与建设、研究生教学管理与建设等设置为奖励性绩效工资项目。

(2)调整其他专业技术岗位、管理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的绩效工资结构,明确基础性绩效工资和奖励性绩效工资的比例。

4. 调整原绩效工资中不合理的收入差距,将管理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的绩效工资分档设置。参照专业技术岗位的岗位级别数量,X高校对管理岗位的绩效工资标准进行分档设置,使两个岗位系列的岗位级别数量大体相当。目前X高校专业技术岗位分级聘任已完成,其绩效工资标准分为13个等次,将管理岗位也对应设置为13个等次,其中校级岗位设置4档,处职岗位设置3档,科职岗位设置3档,科员设置2档。同时,工勤技能岗位绩效工资标准也进行分档设置,共设置为8个等次。管理岗位、工勤技能岗位绩效工资分档,主要考虑教职工的任职年限、工作年限、来校时间等因素,体现对教职工历史贡献的认可。

(二)X高校绩效工资改革后的初步成效

1. 此次改革X高校将2010年以来历年历次北京市核增的绩效工资额度固化到教职工绩效工资标准中,提高了教职工的工资收入水平,保持学校在同行中的工资竞争力。

X高校的绩效工资调整工作与第一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同步推进并完成,绩效工资改革与教育实践活动的各个阶段环环相扣,实现了两不误、双促进的良好效果。

2. 减小了X高校教职工工资收入的结构性矛盾和不合理差距,提高了低收入岗位人员的绩效工资水平。

此次绩效工资调整后增长率最低的为正校职岗位,增长率为30%;绩效工资增长率最高的为科员岗位,增长率为120%。中青年教职工是此次绩效工资改革的最大受益群体,在北京市房价高企,生活成本不断加大的背景下,体现了学校对中青年教职工的关心,尽可能缓解他们的生活压力,以使他们安心工作并积极投身教学科研中来。

3. 缓解管理岗位、工勤技能岗位晋升瓶颈问题。

岗位设置中管理岗位数量呈明显的“金字塔”式分布,各级管理岗位职数都有严格的数量和比例限制,事业单位尚不允许设置非领导职务。X高校在绩效工资分配办法中对管理岗位、工勤技能岗位基础性绩效工资标准进行分档设置,岗位等级数量与专业技术岗位数量大体相当,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管理岗位平台过少、台阶过大,晋升空间狭小的问题。

4. 奖励性绩效工资在绩效工资中的比重加大,对教职工绩效评价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强化了绩效评价的导向作用。

教职工绩效评价的过程是学校将宏观战略向微观目标转化的过程,也是高校促进教师全面发展和提高师资队伍整体水平的重要途径。通过不断完善绩效评价体系使学校办学战略层层分解并落实到每一名教师,“绩效意识”不断深入人心,持续改善和提高绩效水平逐渐成为教职工的自觉行动,为X高校办学目标实现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摘要:自2010年起我国事业单位分“三步走”实施绩效工资改革,地方高校在主管部门的指导下,以充分理解绩效工资改革的重要意义为基础,以总量控制、绩效导向、保障重点和程序合法为原则,结合各校的实际情况积极稳妥推进绩效工资改革,以北京市市属X高校为例,介绍了实施绩效工资改革的思路、具体做法和初步成效,以期对地方高校实施绩效工资工作提供借鉴。

地方高等专科学校 篇10

一、案例的选取

鉴于专著虽仅见马著一本, 相关论文数量却很多, 遵循内容相同可比的原则, 对于论文, 选取以下4篇为案例:第1篇是李桂然在《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3期发表的《高等专科学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途径》 (以下简称“李文”) ;第2篇是王亦工、宁泽逵在《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1期发表的《陕西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以下简称“王文”) ;第3篇是梁剑萤在《科技传播》2010年6期发表的《刍议师范院校如何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以下简称“梁文”) ;第4篇是张帆在《职教探索与研究》2008年1期发表的《论高校如何服务于地方经济——以衡阳为个案》 (以下简称“张文”) 。关于高校如何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专著与论文的研讨方式既有共性, 也有差别。

二、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专著与论文研讨方式的共性

尽管专著与论文, 篇幅长短、篇章结构和阐述方式都有很大不同, 但都具有很强的学术性, 有共同的旨趣和目标。因此, 在研究高校如何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上, 专著与论文的研讨方式, 让有很多共性, 这主要表现为:

(一) 都会对高校的属性、职能有所阐述

李文在开头即开明宗义地指出:“高校是一个地方的文化精英单位, 兼具知识创新、知识传播和人才培养三重功能, 具有人才、科技和知识优势, 是现代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源, 是地方经济建设颇具价值的倚重对象。”

张文也在首句说道:“高等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 要密切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联系, 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马著则设置了若干章节, 专门都对高校的属性、职能进行了阐述。其中, 第3章《我国高等学校分类研究》, 将高等学校按培养模式分为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学校和成人教育高等学校, 又将普通高等学校还按教学和科研的地位不同分为研究型大学、研究教学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和教学型大学, 外加改革开放后才出现的民办高校, 对各类高校的性质、特征和职能都作了详细探讨。

(二) 都会阐明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必要性

李文在开头第二句指出:“高校积极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不仅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而且可使高校自身实现价值, 扩大影响, 提高形象, 应积极致力于此。”

张文也在第一段说:“高校与地方发展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衡阳高校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 重视高校对地方发展的作用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其第一段的标题就是“一、高校发挥为地方服务作用的必要性”, 该段落的分标题是:“1、由高校本身发展要求所决定。”“2、由地方、企业本身发展要求所决定。”“3、由广大人民群众的心愿所决定。”“4、由我国政府的意向所决定。”

马著也在绪论开头第二段指出:“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发展, 带来经济发展方式的深层转换, 社会生产、财富分配由对资源的依赖转向对知识的依赖。从而, 以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为主要活动内容的高等学校被推到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地位, 从游离于经济社会边缘的‘象牙之塔’变成经济社会发展的‘发动机’。以科技进步、理论创新和人才培养引领和推动地方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促进区域和国家综合实力的提高, 既是高等学校肩负的历史使命, 也是高等学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内涵。”

(三) 都会概括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王文第二段的段落标题即是:“2、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该段落的分标题是:“2.1观念落后, 社会服务意识淡化”、“2.2科技资金投入不足”、“2.3科技资源有效供给不足”、“2.4高校内部管理体制阻碍”、“2.5科技服务“对接机制”缺失”、“2.6学校内部、学校之间、校企之间协调不够”。

马著的第二章第二节的标题为:“我国高等学校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现状及问题”, 首先阐明:“改革开放以来, 在党和国家正确方针政策的指引下, 高等学校与地方经济建设的关系日趋紧密, 其为社会服务的基础、能力不断增强, 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1.初步建立了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高等教育体系;2.科技服务能力大大增强, 逐渐成为科技发展的主力军;3.全国各地的地方大学在借鉴国外地方大学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经验的基础上, 创造了丰富的实践形式和服务模式, 形成了诸如北大方正、清华紫光等各受关注的高新技术企业和北京中关村、上海浦东、广东深圳、浙江杭州的类“硅谷”、湖北武汉的“光谷”、河北农业大学开辟的“太行山道路”、浙江大学开创的湖州模式等典型。”

马著在阐述了取得的成就后, 又将存在的问题概括为以下六点:“ (1) 高等学校缺乏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办学理念。 (2) 专业设置陈旧, 培养方案不尽合理。 (3) 科学研究与现实脱节。 (4) 高等学校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内容、方式单一。 (5) 产学研缺乏有效运行管理机制。 (6) 地方政府与企业对高等学校的支持不足。”马著的概括显然更加详尽、到位。

(四) 都会对高校服务地方的对策做出自己的概括

李文对高等专科学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途径, 作了简明扼要的概括:“1、调整专业结构以合其需。2、丰富办学模式以得其宜。3、改变教学方式以利创新。4、改革教学内容以便实用。5、直接参加地方高新技术攻关。6、为中小企业和乡镇企业开展科技服务。7、建立学校自己的高科技产业和技工贸、产学研联合体。8、积极投身所在城市的“文化强市”战略。”

马著则将高等学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对策概括为: (1) 准确定位, 选择适合自身的服务模式; (2) 调整专业结构, 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 (3) 积极开展科学研究, 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服务; (4) 面向中小企业和乡镇企业开展科技服务; (5) 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

三、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专著与论文研讨方式的差别

尽管在高校如何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上, 专著与论文的研讨方式有很多共性, 但毕竟由于字符容量和阐述方式的差别, 又会有很大的差别。这主要表现为:

(一) 对高等学校如何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论文只能作简明扼要地作概括性阐述, 专著则可展开进一步作详细论述

李文第一个途径“调整专业结构以合其需”跟马著第二章第二节第二条对策“调整专业结构, 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 语义相同, 但详略程度大为不同。李文为:“……应对社会的人才需求作专门调研, 作出前瞻性预测, 依此预先、及时对专业结构做出调整, 使其能够合乎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只有短短118字, 但马著则多达972个字符, 分标题就有以下三个: (1) 根据地方经济发展需要, 开办特色学科专业。 (2) 根据地方禀赋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对传统学科专业进行升级改造。 (3) 拓展办学形式和渠道, 为社会培养急需的人才。马著的论述显然详细完备的多。

(二) 专著可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的历史和现实状况进行概述, 论文则受篇幅的限制, 难以顾及

马著第一章的题目就是“高等学校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其中第一节“高等学校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历史考察”阐述了“高等学校与经济社会之间关系的历史变迁、“高等学校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早期实践”两个问题。第8章“国外高等学校如何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第9章典型案例”、第10章“高等学校如何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则更是以专门章节讨论了国内外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现有状况和典型案例。反观本文的四篇典型论文, 皆无这方面的论述。

(三) 论文仅能对高校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路径、对策做详细论述, 并不对高校本身的情况作详细论述, 而专著则可

马著共分10章, 其中第3章“我国高等学校分类研究”、第4章“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课程设置”、第5章“高等学校实习实验实训基地建设”、第6章“高等学校定向生培养与企业奖学金”、第7章“高等学校图书资料建设”, 这5章都是讨论高校本身的情况的, 而论文受篇幅限制, 不可能详细谈论这些事情, 即便提及也是一带而过。专著的这一优势使读者可对高校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 从而为探讨高校如何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提供坚实的知识基础。

四、探讨高校如何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论文和著作虽各有长处, 但专著更具价值

通过对马计斌等所著的学术专著《高等学校如何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与其它4篇同一话题论文的比较, 可以得出如下结论:论文篇幅短小, 写作周期短, 具有简明易记、时效性强的优点, 但又有阐述不深、零散、不系统的缺陷。反观专著, 则篇幅长、写作周期长, 具有了解、掌握不易和时效性弱的缺陷, 但却具有信息容量大、方便展开论述和论述精深到位的优长。一般情况下, 对某一问题的研究, 都是论文先发, 待论文具备一定数量后, 则进行总结、归纳、概括和补充而形成专著。专著可以说是对前期所发论文的集合、总结和升华, 写作难度比论文要大得多, 且具有“一本书在手, 查阅自由行”的便利性, 比论文显然更具价值。

摘要:近年来, 各高校都在投身、参与当地的经建设, 积极为其服务, 学术界也积极开展了相关的研究, 出版了大量论文, 马计斌等还总结已有研究成果, 写成学术专著《高等学校如何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高校如何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论文和专著的研讨方式各具特点, 各有所长, 弄清其研讨方式的特点、异同, 对于高校把握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要诀大有助益。论文虽多, 但专著目前笔者仅见到马计斌等所著, 2010年12月底由河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高等学校如何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一本, 现从大量论文中选取4篇与马著进行对比, 借以阐明在此问题上专著与论文研讨方式的特点和异同。

关键词:高校,地方,经济建设,专著,论文

参考文献

[1]、马计斌等.高等学校如何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M].河北大学出版社, 2010.

[2]、李桂然.高等专科学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途径[J].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 (3) :74-76.

[3]、王亦工, 宁泽逵.陕西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中国城市经济, 2011 (1) :310-311.

[4]、梁剑萤.刍议师范院校如何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J].科技传播, 2 0 1 0 (10) :140-141.

地方高等专科学校 篇11

关键词: 新常态 地方高校 应用转型 高等教育

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定位往往是服务当地经济发展,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产业也在不断改革创新,特别是在李克强总理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之后,很多地方高校开始逐步探索实践、转型之路,以便更好地适应时代需求。我国高校普遍意识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而且开始积极地对专业设置、教学模式、师资结构等进行创新。因此,十分有必要对高等教育新常态下地方高校的应用型转型发展进行分析,以期促进地方高校特色办学,培养出更多的人才,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好人才储备。

一、新常态下民办高校发展所遭受的挑战

1.历史沉淀不足

虽然从国内外情况看,民办高校或者私立学校起步早,发展历史要比公办高校长,最典型的是美国的哈佛大学,学校创办历史要比美国国家发展时长要久。但是依照我国实际国情,近代大规模的正规化教育起步相较于发达国家比较晚,而且一直以来民办学校总是受到某些因素影响而中途夭折,因此缺乏浓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相较于公办高校认可度较低。

2.基础相对薄弱

在国家教育政策导向的作用下,高校逐步扩招,我国高等教育已经由原来的精英教育发展为大众教育,越来越多的学生可以走进高等学府,实现大学梦。但与此同时,很多高校的教学体制、资金、师资队伍等难以满足大规模的学生需求,同质化现象严重,很多高校缺乏有效的内部运行机制。民办高校资金大多来源于社会或者个人前期投入,后期通过学生学费存余,因此没有国家资金作保障,加大办学的难度,根基薄弱。即时有资金注入也会首先放到硬件设施方面,缺乏对人文环境、专业特色建设、教学质量等方面的投入。新常态又给民办高校的教学水平及教育内涵提出更高的要求。

3.环境形势严峻

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但是由于受到计划生育理念影响,人口结构出现断层,致使大学生人数总体严重下滑,民办高校招生难,生源严重不足。经济新常态下社会对复合型、技能型、应用型人才需求越来越多,民办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还固守传统。现阶段我国经济增长水平低,学生人数减少,民办高校经费来源会更受限。民办高校教师待遇与公立学校相比缺乏优势,因此教师队伍发展缓慢,结构很不稳定。

二、高等教育新常态下民办高校应用转型改革策略

1.结合财务管理专业设置特色课程

高等教育新常态下民办高校应当全面分析自身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财务管理专业特色课程设置。我国相关学者在积极对财务管理专业的特色进行探索,比如将财务管理与金融和会计进行区分,设立财务管理专业课程的侧重点,并尝试将财务管理分设必修与选修两种学习模式。笔者认为,财务管理专业应当树立微观层面的金融专业,在财务管理专业设置时应当以金融学的大框架为准,兼顾会计学等专业知识,拓展财务管理内容和知识脉络。主要针对微观的企业融资、资本运作方式、财务日常管理等理论知识及税务分析、企业内部财务分析与控制等实践操作技能进行特色课程设置。

2.创新创业精神指导下的专业实践课程开设

创新创业精神要求地方高校积极通过实践教学和实习实训提高学生的动手及实践操作能力,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地方高校应当积极整合当地的企业资源,为学生探寻合适的实习岗位,并与多个企业合作开设财务管理专业实习基地,加强地方高校与本地企业的交流与合作,在不涉及企业财务信息机密的基础上,通过教师指导,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的方式,积极开设实践课程,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并帮助学生向职场人角色的转变,更好地融入社会,为今后就业做好准备。

3.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

教师作为专业教育的执行者和落实者,应当既具备完善的专业知识又具备相应的实践操作技能,有效促进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充分发挥教师的理论及实践引导作用。名师出高徒,具备丰富的知识结构、创新理念及实践技能的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思维,因此,地方高校应当积极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比如,每一学期选派一名优秀的教师到合作企业进行挂职锻炼,并对企业实际财务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和撰写报告,根据现有知识提出相关的可行性改进建议;或者聘请专业的企业财务管理师到学校开展实践教学,对财务管理的任课教师进行培训,提高财务管理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努力打造一支“双师型”的师资队伍,促进地方高校应用转型升级。

民办高校在当前社会发展的道路上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对其进行应用转型改革成为重要趋势。相关部门及学校自身要积极探索相应的改革路线,让民办高校在推动教育事业发展中创造更大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关史淼.民办高校大学英语课堂改革——以转型发展为视角[J].英语广场,2016,01:93-94.

[2]姚坤.基于转型发展的民办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02:217.

[3]孙艳.民办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转型发展研究[J].才智,2015,29:78-79.

地方高等专科学校 篇12

1 高等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

1. 1 高等教育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

首先,高等教育为我国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凸显了科技人才的作用。高素质人员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使企业在快速变化的经济形势中立于不败之地。我国地方经济发展和教育发展差别较大,沿海城市、大城市经济发展迅速,而在一些地区经济发展缓慢,教育也相对落后,高科技企业也随之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

其次,高等教育能够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很多高校已经在探索如何将教育与经济发展相结合。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科研产业的排名比较靠前,体现了教育对于经济的技术支撑。随着高校的发展,很多高校的不同专业已经能够为我国企业提供一定的科研支持,并且能够促进企业的发展,体现了其对经济的推动作用。

最后,高等教育的费用消耗对地方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在高校扩招的同时,也必然要进行一定的基础设施建设,这在无形中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尤其是与之相关的行业的发展。在高校发展和扩建过程中,总是能够带动其周围经济的发展。学生的消费能力较强,尤其是90 后的学生,其各个方面的消费相对较多,这有助于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1. 2 地方经济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

首先,地方经济决定高等教育的模式。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离不开资金支持,因此在经济发达地区,教育事业也发展较快,这是一种必然的现象。经济的发展才能解决学校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诸多问题,经济发展中要将高校教育列入其中,教育要以为经济发展提供服务为目的,才能确保其在经济发展中社会地位。

其次,经济发展影响高等教育发展速度。地方经济对高等教育速度的影响体现在物质保障提供和资金支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很多城市的教育水平已经大大提高,这就是最好的证明。因此,我国经济尚不发达地区要开放重点项目,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并且注重教育与经济的切合点寻找,积极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最后,教育结构改革要以地方经济的发展为依据。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企业改革和重组是一种必然现象。而这一现象影响了高校的教学策略,要求高校对其教学策略进行优化。人才的培养和资金的投入要始终围绕经济的发展。

2 经济与教育共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教育与经济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要求实现二者的共同发展。但在目前的形式下,二者的结合还不完善。我们要正确高等教育发展与我国地方经济发展的现状。高校在适应经济的改革过程中,体制改革不彻底。长期的计划经济影响了我国教育的发展,使教育体制改革受到限制。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政府在资金上给予高校支持,但同时在科研及管理上的干涉较多,不利于高等院系的制度创新。相关法律并未对高校教育结构优化做出规定,这也使得一些高校在发展和制度改革过程中找不到方向。在运行机制上,传统教育体制分割了其与企业之间的关系,近年来虽已经得到改善,依然存在的问题是学校受限于经济等因素,无法积极与企业之间进行合作,影响其人才培养。市场经济机制无法发挥积极的作用。教育结构不合理是我国经济发展和教育发展的弊端。经济与教育之间息息相关,这就造成了经济落后地区的教育水平无法提高,又无法发挥企业等社会力量的作用,使经济与教育的结合不紧密。我们将二者作为当地发展的两个子系统,会发现无论是在管理体制上、地方政府作用发挥上,以及企业等社会力量的支持上,均存在不足。高校与企业之间的服务与合作关系并未完全建立,缺乏良性互动机制,高校教育的受重视程度明显低于企业,尤其是科研企业。这一系列的问题都造成教育发展无法满足经济需求,为此应提出市场的解决策略。

3 如何实现经济发展与教育水平提高的共赢

3. 1 发挥政府对教育机构及经济的主导作用

政府在经济和教育结合的过程中,其资金支持和政策支持都决定了教育的结构调整和经济的发展优化。政府应重视经济的发展,了解人才和科研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进而增加对教育的支持。同时,要制定积极的法律法规,规划企业的发展和高校教育的结构优化,使其人才培养具有针对性。针对高校体制不合理的现状,应从根本上强调其体制改革,加大政策对于高校体制改革的引导作用和统筹作用。

3. 2 注意地方经济的均衡发展

在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较大的差距。发达经济下的教育水平不断提高,高校扩招明显。但这会造成两个结果。经济发展快速的地区,高校无法承受扩招的压力,而在经济不发达地区,教育发展缓慢,人才缺乏。因此,应强调综合发展,平衡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的教育发展形势,适当增加对西北地区的教育资金投入,提高当地教师的待遇,防止人才过剩和人才缺乏过于明显。从高校的发展来说,督促其改变目前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向,注重创新人才的培养,为经济发展提供高素质的人才。

3. 3 进行教育改革,使其适应经济的发展

基于经济对教育的影响,应从高等教育自身的改革入手,培养能够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人才。其中课程改革是重点,基于当地经济的发展进行课程设置,以社会岗位需求来确定学校的专业设置。教学管理人员要具有一定的预见性,了解市场经济发展的形势,对高校中不合理的专业进行及时调整。增加市场需求大的专业,相关资料报道了未来几十年内,我国高校诸多专业的毕业生将很难找到工作,国家相应地提出取消一些教育教学专业。这显示了教育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重要性。高校还应根据经济发展形势来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上要尽量与地方经济发展相适应,基于现代社会的需求重点培养科技型人才和管理型人才。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高校教育目标,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综合型人才支持。

3. 4 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机制探索

高等院校掌握着巨大人才优势,高校应积极走出去,发挥其人才优势。从高科技产品的开发入手,及时了解企业需求,针对企业需求建立经济科技群。扩大教育的发展规模,为企业生产和研发提供人才支持,培养懂技术、懂科研和懂管理的人才,逐步完成产业调整,使其对教育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产学研发展策略是地方经济发展必要措施,要求高校建立相应的对策与运营管理制度。从我国经济发展角度来看,创新型人才和管理型人才少是其主要特点,应注重经济发展的均衡性,将经济发展中科技这一要素作为核心来提出发展策略。

4 结论

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的到来,使我国与世界的交流增多。人才的缺乏在一个过程中阻碍了经济的发展。而高等教育机构是人才培养的主要场所,这就体现出教育与经济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关系,证明只有通过政府的引导,企业的支持与高校自身的策略调整,才能使其与经济发展相适应,才能促进经济与教育的和谐共生。在这一过程中,政府、企业及高校都应认识到地方经济与教育相结合过程中需要的条件,以及目前教育存在的问题。通过共同努力,对其进行适当的调整,提高我国在国际舞台中的地位。

参考文献

[1]徐文俊,刘志民.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江苏高教,2011(3).

[2]刘广河.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理论依据探析[J].科协论坛,2011(7).

上一篇:电视大型活动论文下一篇: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