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医学教育改革刍议(精选12篇)
高等医学教育改革刍议 篇1
随着社会的发展及各种普法知识的宣传, 人们的道德、法制观越来越强, 以及由于医学专科性强的特点, 现代社会对一名医生的评价标准除了扎实的医学理论基础功、精湛的医疗水平技艺外, 还要有良好的医德水平, 及良好的沟通能力, 而这几点对于医务工作者来说, 也是正确处理和协调医患关系、保护自身利益的有效武器。这些职业素养的形成, 一方面与医务工作者自身的修养有关, 另一方面, 作为医务工作人才输送单位的医学院校的教育, 也对优质医务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医学院学是为社会培养医学高素质人才的主要场所, 扎实的医学理论功底要依靠学校, 同样, 对于医患关系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医德水平也需要医学院校加以重视, 良好的医德有时甚至较医疗技术更有益于医患关系, 因此, 重视医学生的医德水平的培养对于改善目前紧张的医患关系、增强人们对于医务工作者的信任度都具有重要作用。
一、目前对医学生的医德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个别教师对医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目前医学生的医德教育工作主要有医学院校教师和教育管理者承载, 教师对于医德的认识、理解、态度等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 尽管很多医学院校教师及教育管理者承认医德教育的重要性也开展了相应的课程, 但主流趋势是医德教育和医术的培养并没有引起同等重视, 很多医学院校都更注重医疗技术的培养而把医德教育放在次要位置, 甚至有少数教师对医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中存在严重不足, 认为只要教好学生医学知识, 其他的无关紧要, 导致医学生普遍不够重视医德, 觉得无所谓, 日后走上工作岗位也容易因此类问题影响到自身发展。
2. 学生对医德教育的认识存在偏差
作为医德教育的主体, 医德教育效果的好坏主要通过学生来进行评判, 但研究表明, 部分医学院校学生对医德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自然容易忽略医德教育的重要性, 严重影响了医德教育效果。
3. 医学院校课程设置不合理
良好的医德素养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 需要长时间的教育培养, 首先, 要注意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构造医者思想品格的主题;其次, 要注意在平时的思想道德修养课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素质, 倡导奉献精神;最后才是增加医学情感、弘扬医学精神, 树立学生对医学伦理学与医疗行为的公正性、公平性的概念。显而易见, 医德的培养单纯依靠思想道德课是远远不够的, 需要长期的行为规范、约束与思想引导才能够形成。然而, 纵观医学院校学生的思想道德课程设置, 不难发现, 更为注重思想道德课程的讲授与学习, 而医德课程的开设普遍不够重视。正确的医德观念的建立及良好医德行为习惯的养成应该是医学院校对医学生进行医德教育的最终目的。
二、良好医德培养的方法
1. 培养医学生的医德情感
医德品质指的是医务人员的个人道德面貌, 能够集中反映社会医德现象, 同时又是一定社会的医德规范在个人医德意识里的转化, 而参与这一转化的重要枢纽即医德情感, 只有医务工作人员首先从情感上认同, 才有可能自觉遵守医德规范, 并从自己的言谈举止中变现出来, 因此, 医德情感在医德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是决定医德品质的重要基础。
培养学生懂情理、明是非、辨荣辱、分善恶的医德情感, 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 知道应该做什么, 不应该做什么, 对于以权谋私、施恩图报、借工作之便向病人索取红包等不良行为要坚决抵制。
2. 医学生自律性的培养
自律, 是指一个人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的能力。自律能力对个人的行为和社会道德水平有重要影响。一般而言, 法律被认为是一个特定文化中最低限度的道德, 而对医疗行为相关法律法规的遵守则被认为是医务工作者达到的最低限度的医学道德水平。自律能力的培养, 需要医学生在在校学习阶段及实习阶段锻炼, 自律能力缺乏者, 将来不遵守医德规范的可能性也相对较大。
3. 培养医学生的医德分析能力
在医学教学过程中经常会用到案分析法, 教师在此类教学中应多融入医德知识, 同时在医学伦理学的课程教学中也要经常使用案例教学, 授课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效果的需要, 选择一些具有适用性的医德案例。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论证, 一方面巩固加强了学生所学理论知识, 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另一方面还能培养和锻炼学生临场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同时, 此类教学方法还能够增强学生对医德问题的敏感性, 今后进入工作岗位更能注意到自身的医德状况, 并能在医疗实践活动中做出正确的选择。
4. 将医德教育融入校园文化生活建设
医学院校应当经常开展以培养学生爱心和责任感为主题的医德教育活动, 入组织学生义诊、医学生誓言宣誓仪式等, 方式可采用诸如影像教育、演讲、先进事迹展览等, 尤其是对于发生在身边的典型事件的宣传, 以引起学生的共鸣, 在学生中树立榜样, 起到宣传教育作用。
多形式、多渠道的医德教育活动的开展有利于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的形成, 将医德教育融入校园文化生活建设之中, 本身也更有利于医学生医德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孙永波, 孙奥丽, 陈红霞.医德养成教育和医学理性精神对医德建设的启示[J].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4, 17 (1) :61.
[2]李雅梅.医学生的医德系统教育探究与实践[J].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1, 24 (3) :380—381.
高等医学教育改革刍议 篇2
创立于1960年的我院医科业余大学设有四年制的医疗专科专业,共招收了三届学员174人,1966年因“文革”停办。“文革”期间(1974年)仅招收“7.21”医科业余大学一届学员47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成人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1981年,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我院恢复医科夜大学教育,开设医疗专业,学制四年,达到三年制医疗专科水平,并于当年恢复招生。1981年至1990年,夜大学实行隔年招生,1991年起每年招生。1985年开始,夜大学通过全国统一的成人高等教育招生考试录取新生,从此我院成人教育步入规范化发展轨道。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级医疗机构对医务人员的素质要求不断提高,我院审时度势,抓住机遇,不断拓宽教育面.使成人教育跨入了新阶段1989年,经上级批准我院夜大学增设高级护理专科专业,1994年,设置六年制高中起点的临床医学本科专业.此后,根据学院全日制专业建设,又设置了麻醉学、公共(卫生)事业管理学、预防医学、眼耳鼻喉科学和口腔医学等专业。1999年,增设专科起点临床医学本科专业 ; 2001年,增设专科起点护理学本科专业、专科起点麻醉学本科专业、专科起点公共(卫生)事业管理学本科和高中起点护理学本科专业。2002年增设口腔医学专升本专业。2003年增设医学影像学专升本和检验医学、药学、医药市场营销专科专业。2000年,山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确定我院为护理学(独立本科段)专业的主考院校。目前,我院夜大学在校生达6700余人,毕业生7500余人。自2000年起,有128名本科毕业生经申请、考试,获得医学学士学位者。
几十年来,我院成人教育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切实保证教育、教学质量,坚持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为社会各级医疗卫生单位输送了大批应用型、实用型的专门人才。学员学以致用,学有所长,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勤奋进取,有所建树。有30多人考取了硕士、博士研究生;有的已成为业务骨干,晋升了高级职称;有的学员刻苦钻研,取得突出的业绩,成为科技拔尖人才、省重点学科带头人,受到省、市和单位的表彰;有的学员在应用技术方面有所发明创新,获得国家专利;还有一些同志担任了各级卫生行政或业务部门的领导职务,发挥了重要作用。
网络时代的高等教育研究刍议 篇3
[关键词]网络时代;高等教育研究;转变
[中图分类号]G64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08)03-0024-04
高等教育研究一定意义上不同于其它高等教育领域的科学研究,因为高等教育研究是对以多 学科教学和研究为基础的高等教育活动自身的探析。中国高等教育学研究在20世纪70、80年 代的实际需要推动下产生[1],其存在形式是:专门化高等教育研究以大众性高等 教育研究 为基石,大众性高等教育研究以专门化高等教育研究为指导。高等教育研究的领域或者说 研究对象很广泛,高等教育研究也有理论研究和工作研究之分。进入21世纪,高等教育研究 及其研究机构仍然是一个尚处于“青春期”的事物。
尽管高等教育研究产生的时间不算很长,但它同其它领域的科学研究一样,也受社 会发 展这一大背景的制约,社会发展推动着高等教育研究的发展。今天,世界已进入以网络为基 本信息纽带的所谓网络时代,笔者以为高等
教育研究也可能由此而产生变革。
一、网络时代高等教育研究的使命与背景
21世纪初,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呈现巨大发展和深刻变化,以个性、特色、开放、竞争为标志 的高等教育改革,要求加强和改进高等教育研究活动及研究机构的工作,实现以往未能实现 的预期目标。而网络时代的社会发展更进一步要求高等教育研究实现若干转变。
网络时代互联及互动技术发展,渗透到人们的思维与活动,改变了大众信息和专业信息提供 方式,更引发信息利用方式的变革。社会变得更加多元化、民主化,信息的易得易用性更加 凸显。它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影响巨大,尤其突出了科学研究的前沿性、创新性、开 放性,促使科研工作在激烈竞争与合作互补两个方向上加速发展。
多学科、多角度、综合化观察分析社会现象是社会科学研究的特点,是由社会科学研究对象 的整体性决定的。高等教育研究属于社会科学研究的领域,各学科学者都可以从自己的角度 用本学科的语言来思考、来表述,特别是来诠释高等教育。以往多学科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 法只属于少数有兴趣从本学科纯粹研究中稍稍切入高等教育研究的人士,而网络时代由于工 具透明、“人人议政”,无需凭借专业学术渠道,对高等教育的见解与评论也能迅速传播。
这可能对高等教育学科本就不够纯粹的界限构成更大的冲击,甚至可能使得高等教育专业 研究人员寻求自身多学科化的努力,无法跟上研究领域全方位开放的步伐。高等教育研究机 构和人员因此面临调整定位的压力,需要思考下列问题:如何打造新型科研中心?如何取得 信息优势?如何在高等教育领域内确立自身地位?如何与高校内其它研究机构平起平坐?如 何处理与政府、社会、高校之间的关系?
网络时代,少数机构和人员难以包揽所有的前沿性研究,权威性需求与多样化需求并存,决 定了学术竞争的无序化和理想化都不反映时代本质,高等教育研究活动的承担者需要选择竞 争方向,确立自我位置:要么在思想理念上比别人的研究更高一层,要么在方法上更为先进 完善,要么有巨大的人力物力优势(在文献、工具透明情况下,也许力所能及或力不从心) 。实际就是选择自己能做的并做到最好,无需受制于他人评论或自我中心评价。因为有组织 的研究仍然具有局部信息加工和成果可利用性上的优势,所以研究机构有必要分层化、组织 化,组织之间不只竞争更要合作。但同时,高等教育研究的学科化发展有可能被削弱。
网络时代的大众评论及群体博弈,既可以影响政治经济包括政府政策,也可以影响研究机构 的地位,它促使中国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体系,从主要是行政管理下的自在或自为(被动或 主动)的科研计划时代,向一个灵活多变、难以预料的“公众服务”时期转变。高等教育研 究历史上形成的特殊性和独特地位面临挑战,为了履行自己的使命,不仅需要在高等教育专 业领域划分中积极定位,还要考虑社会影响力和职业市场的因素,在网络时代保持较高的公 众影响度、拥有明确而独特的职业人群及社会覆盖域,如此方能凭借广泛的公众基础维护并 强化 研究机构的地位。因此,注重联络政府与大众,保障和强化专业人才培养,使所培养的人才 在社会上具备影响力、竞争力,是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在中国新的职业 岗位设定和多元开放培养模式背景下,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科研发展、社会声望和人才培养 活动改革唇齿相依。
网络时代是大学内部民主、变革的时代。多学科渗透加之学校管理层特别是校级管理层对高 等教育一般问题的关注趋势,表面上排挤了高等教育专业研究者的专家身份。聘用制下大学 内部绩效评价标准的改革和组织机构功利化,不可避免地冲击了以往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和人 员作为“第三势力”而存在的地位,导致政策评论方式难以始终作为机构生存和发展的合法 依据,建设性和效用型取向逐步上升。
网络时代种种现象表明,高等教育研究与政府、社会、高校之间的关系需要重新界定。高等 教育研究首先 要在政府与公众之间牵线搭桥,其次要扩大公众影响力,第三要在效用前提下保持学术独立 性。
二、网络时代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的运作模式
1研究机构的产品或服务输出
网络时代学术组织的影响力由其产出内容和形式决定。高等教育研究机构最适宜输出什么样 的产品或服务?是海量文献还是应用成果?是院校研究还是公共政策研究?是原创理论还是 网络数据库支撑的成果汇集系统或基础资源系统?
在网络时代,研究者获取信息的渠道大大增加,高等教育研究成果也越来越丰富。理论研究 有流派和 价值观差异,自成体系,而决策者精力有限,工作方法力求简捷高效,希望获得简明扼要、 “为我所用”的信息。因此高等教育研究机构输出的产品,最好是“整体封装式”的成果, 既有核又有肉,既可分又可合。由于客观事实性的成果包含其中,即便服务对象无法全盘接 受价值观念,仍实现了输出服务的效果。
时事政策评论不再只是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的特权,提供开放的评论园地是网络时代高等教育 机构重要的输出产品或服务项目。以往研究者频繁借助学术园地和大众媒体替代公众发表见 解的方式,难以保证中立、客观立场,转而选择不预定价值取向的“文本”或初步研究成果 作为评论园地的素材是一种有效的举措。[3]高等教育研究机构除了提供充分的可 选择、可 利用信息资源,满足大众评论需求之外,还可以为潜在服务对象提供特定的筛选资源服务。 信息领域下一代Web技术突破的要点,恰巧也选在了开放资源自动关系查询方面[4]。高等教 育研究机构不仅服务于政府和大学,不只是冷静孤独的旁观者或高深的评论者,还要在微观 领域发挥作用,以建设性包容批判性,以社会改良为目标,为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支持和智力 支援。
数据库建设是网络时代的标志之一,如果只是把人人都能“看懂”的内容和形式简单复制、 储存和输出,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的实力将蜕变为财力。研究型数据库应该反映信息加工能力 。原创性的理论研究是学术皇冠上的明珠,可以起到统率大量信息资源的作用。以往中国高 等教育研究机构特别是原创能力较弱的基层组织,也进行信息收集与整理工作,但是成效不 显著,原因就是光有信息也不行,还要有强大的分析、归纳、提炼能力。有组织的高等教育 研究系统中,高端理论研究与基层工作研究之间以往仅有部分纸质文献交换,缺乏互联互动 ,网络时代借助数据库链接和虚拟平台可以高效、及时和低成本地实现研究成果交换、分类 、加工、筛选、封装、输出。
2研究机构的竞争与合作
目前高等教育研究机构之间缺乏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对专业资源的竞争,带来具有一定重复 性特征的研究活动。当然有时研究的角度不同,而且决策机构也需要广种博收。网络时代除 院校研究外,对于开放性的公共政策研究而言,传统竞争方式容易引发数量指标的畸形竞争 。除少量纯学术研究外,高等教育理论研究领域的相对狭窄性以及成果容易为大众理解的特 性,使得理论研究和一般公共政策研究在层次、论题、论据、结论上趋同化。因此,高等教 育研究机构间既要有竞争更需要合作:学术性最高的基础性研究课题采取公开公平竞争,横 向课题项目划分服务区域,政策研究由多家高等教育研究机构与有关组织中的政策研究部门 “多对一”或分阶段合作。网络时代为研究信息透明构造了基础,信息平台应成为质量效率 的助力器而不是海量文献的存储器。
研究机构分工不是依据等级,而是现实需要和可能。确立网络时代可接受的分工标准和原则 ,不是主观行为,评价体系的根据就是高等教育研究机构需要进行专业或准专业信息整合和 信息加工。在文献积累基础上研究是以往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途径,掌握文献材料的丰与匮 直接影响到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因此有人戏称做论文就是找文献。在网络时代情况将发生变 化,海量与透明的文献来源使得研究质量不再依赖材料的占有,而在于材料的筛选及处理质 量、处理效率。能否展现自身的信息加工优势是确立研究中心地位的核心标志。
3研究机构的科研管理
建设性和效用性是网络时代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的重心,人文性质的散漫评论不宜成为主流的 成果形式。高等教育研究中有一部分事实上属于人文领域的内容,借助网络时代的虚拟平台 和实体论坛,可以成为所有文科和部分理工学者共同参与的园地。但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应有 自己的社会科学性质的研究领域,采用独特的、公认的研究方法或研究模式。它大多数时间 不是用于评论现行改革,而是提供经加工后的日常信息参考和特定咨询建议,为改革服务 。
立足于服务和改造主义的高等教育机构研究活动,可以调谐研究中心形成中的某些矛盾,譬 如理论工作者急于从研究方法上或自身并不熟悉的领域寻求纯学术研究新突破,虽然有山头 林立、热点频出的热闹局面,但反而因缺少研究范式,难以形成研究合力和效用。因此,同 高等教育领域特定职业背景相关的排它性研究是网络时代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合法性的关键, 它决定了强化社会科学性质和倡导改造主义的发展方向,有助于保持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的专 门化分工,有助于高等教育研究组织和人员的职责划分。方向明确的科研工作也有利于后续 人才培养。
网络时代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在科研管理方面的原则,一是有效性,二是多样性。有效性指缩 小战线、集中突破、注重时效;多样性指灵活的项目可承接性,强大的信息加工能力储备。 有效性和多样性,是研究连续性的保证。实现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的建设性和效用性,需要尽 量多地借鉴科技管理的方法,如系统运筹,节点管理等。
4研究机构与高等教育研究者
网络时代是新“自然分工”时代。高等教育研究并非远远超越大众智慧和能力,只是替社会 公众去思索多数人不能或难以深入探究的问题,向职业岗位工作者提供分析、解决问题的一 般方法与特殊方法,或者向关系组织提供不间断咨询服务。分工的适宜载体是有独特生活方 式和思维方式、有影响力的多元化研究者。因此,在网络时代,高等教育研究领域不仅需要 而 且应强化学派与流派,形成效率与民主的和谐:一方面加强集体话语权,优化社会分工;另 一方面学者之间相互制衡,营造思想繁荣。
网络时代是效用时代。高等教育研究机构造就许多专业或职业工作人员,他们在特定社会位 置发挥作用的方式反过来影响到研究机构的职能。譬如工商管理研究培养高级企业管理者, 决定自身属于应用体系型、工作体系型研究。培养人才的职业背景制约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发 展,因此重视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层面上的在职研究生教育,是保持和扩大研究者队伍,以 人才培养为中介服务社会的基础。
网络时代是公众时代。不能排除部分高等教育研究者向大众思想者转变的可能性。 实用主义 绩效管理和改造主义思潮制约高等教育研究,成为个人转型的动力。多学科研究趋势可能推 动从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的边缘实现个人形象的公众化,孕育出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文化学 者。
[参考文献]
[1]潘懋元. 潘懋元论高等教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0.95.
[2]李均. 中国高等教育研究史[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91-212.
[3]钟翠玲. Wiki是一种社会运动-维基百科创始人专访[EB/OL]. http://www.vision union.com. 2006-11-20.
[4]纽约时报. 万维网迎接Web3.0时代[N].参考消息,2006-11-14(07).
(责任编辑 徐 丹)
On the Research of Higher Education in Web Era
ZHANG Tong
(College of Education, Xiamen University, Xiamen,Fujian 361005,China)Abstract: Web Era will change institutes and researchers of the higher educationresearch. Firstly researches should develop in the direction of competition andcooperation, and it should combine the function of developing science with thefunction of serving public. Secondary institutes should offer diversiform and ef fective products by its ability of processing information. Thirdly researches sh ould stress the character of social science, maintain specialization and provideopen space for public comment. Finally researchers should develop authority thr ough balancing different schools, and try to become public scholars.
高等教育依法治校刍议 篇4
依法治校是指在学校管理中能动地开展依法管理、依法执教、依法育人。依法治校对教师、对学生管理的要求就是依法管理, 从而实现高校管理的法治化状态。从法律上讲, 依法治校体现一种法律关系, 即依法治校必须由主体、内容和客体三大要素组成。依法治校的主体是指法律关系中享受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当事人, 它包括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学生等。由法律来确认和规范的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即法律内容。依法治校、依法治教是一个法治过程, 其实质就是教育的法制化。
一、依法治理高校所凸显的矛盾
(一) 现行法的不完善与学校规章制度不健全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教育法制建设取得了长足进展, 规范高等教育的法律、行政法规相继出台, 如《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教师法》《学位条例》《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等。但我国的教育法制仍很不完善, 具体表现为:第一, 关于高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的性质, 尚无明确规定。第二, 规范高等教育的某些法律仍然缺位。如《学校法》《校园安全法》等。第三, 我国现行的关于高等教育的法律、行政法规存在某些失之偏颇的规定。如部门利益保护色彩较浓, 强调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高校的权力, 忽视对学生权益的保护, 严重影响教育法律、行政法规的实施适用, 影响其权威性。第四, 缺乏法制监督, 学校内部自我约束机制尚不健全。诸如搞“校中校”“超标”或名目繁多的乱收费、乱罚款、虚假广告及不实行办学承诺、不同程度上的侵害受教育者的人身权等现象时有发生。
(二) 高校管理层法制观念淡薄, 依法治校意识不强
高校管理层队伍本应是一个高素质、高学历、有坚定法律信仰的群体, 但我国目前高校管理队伍的现状并非如人们所期待的那样乐观, 有相当一部分管理人员法制观念淡薄, 法律意识不强, 在工作中“长官意识”“家长作风严重”, 有意无意地将有关法律法规置之于脑后, 因而难免发生学生状告母校、教职工状告本单位或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侵权的事件。
(三) 高校目前的规章制度与现行法律相矛盾
学校规章制度的订立应依国家的法律为依据, 但由于法律意识淡薄, 有些高校自己制定的规章制度没有与上位法律、法规、规章保持一致。有的高校依据一些过时、失效甚至与现行法律、法规相左的规章, 制定出自己的管理条例, 以致出现下位规章制度没有经过教育主管行政部门的审核, 与上位法相抵触乃至超越权限的行为时有发生。
二、促进依法治校的路径
(一) 进一步加强法制理念学习, 转变固有思想观念
依法治校, 实现教育法制化, 不仅是教育工作者的任务, 而且全社会都要参与。其中, 各级政府能否切实把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真正落实是依法治校的关键。因此, 社会各界人士都要加强学习, 增强法律观念, 努力做到知法、懂法、守法, 共同创造一个依法治校的良好环境, 为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为真正实现教育法制化发挥积极的作用。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在全社会营造一个依法治教、依法治学的良好氛围, 自觉增强依法行使权利和承担责任的自觉性;也只有这样, 才能使学生的人身安全和学校的合法权益得到应有的保护, 使我国教育事业走上法制化轨道。
(二) 完善我国现行教育法律法规及高校管理制度
在注重立法质量的前提下, 应抓紧制定目前高校管理所急需的法律法规。如有关校园安全法、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法、职称评审法、考试法等等。整理现行的有关高等教育的法律法规, 对已不符合目前实际情况的内容予以修正或废止, 完善教育法律法规体系。“依法治校”中的“法”应是良法, 教育法制应是良法之治。因此, 修改和完善我国的教育法律法规体系, 使之成为“良法”实属必要。比如, 《学位条例》并没有就程序性审查和实质性审查对学位委员会和答辩委员会的权限予以明确划分, 致使实践中出现外行决定内行的怪事。因此, 《学位条例》也应该加以修改, 使其内容能更加清晰明确, 并规定不授予学位的情况, 让高校不再因此而卷入一些不必要的官司。还有《教育法》《教师法》等都应该修改, 使其内容更加清晰明确, 使之更具操作性和可诉性。
依法治校就是依据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对学校进行管理, 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 完成预计的教育任务。在学校管理工作中, 必须从学校实际出发, 制定出在内容上与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相一致的规章制度, 并积极鼓励师生员工提出自己的建议, 参与规章制度的制定。学校规章制度的规定过程, 也是对他们进行遵纪守法教育的过程。一旦规章制度确定下来, 从学校领导到师生员工都要严格执行。
(三) 培养高校管理层的法律意识, 强化内部依法管理
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 要办好一所学校, 管理者的作用是重要的。高校与社会时刻存在着各种复杂的法律关系, 也时刻发生一些纠纷。如果处理不当, 高校一不小心就成为“被告”。因此, 高校管理者要加强法制学习, 增强法制观念。学法是基础, 用法是关键, 依法治理是目的。学校管理者应把学习与宣传法制纳入重要的工作职责范围, 提高高校管理者依法管理水平, 让广大干部、师生增强法制观念, 并学会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实际上, 我们党、各级政府、教育部门对依法行政、依法治校已有了明确的规定。如学校工作的三个“工作条例”和两个“议事规则”等等, 只要学校管理者工作作风严谨, 按上级有关规定的程序办事, 依法治校工作就会得到保障。一句话, 依法治校关键在学校管理者。
(四) 提高民主管理成效, 加强民主监督力度
高校依法治校的核心是实行学校的民主管理。民主管理的实质就是要依照法律制约行政权力。而实行民主管理, 最主要的是建立、完善民主管理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机制。一是建立强有力的党委班子, 充分发挥党委集体决策和民主决策的机制;二是依法建立校务、学术和学位三个委员会, 对学校重大事务特别是重要学术事项进行审议、提出意见, 充分发挥专家、教授的决策咨询和学术管理的作用;三是依法建立教职工代表大会, 将学校的重大问题交付其讨论、审议、表决, 听取其建议, 充分发挥教职工民主管理的作用。
有效的民主监督是法律和制度执行的有力保障。因此在依法治校的实践中, 首先要重视校务公开制度。具体而言, 就是公开办学制度、公开办事程序、公开办事结果。例如:把学校招生、收费、各项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等涉及公共利益的内容向社会公开;把财务管理、工程建设、大宗物资采购、干部人事等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内容向教职工公开, 自觉接受师生和社会的监督;其次, 广泛听取高校工会、民主党派和群众团体的合理化建议。第三, 加大各种监督机构的监督力度, 强化上级部门、纪检监察和审计部门的监督工作, 对违纪行为坚决处理, 对违法甚至犯罪的, 坚决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 把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结合起来
江泽民同志曾经明确指出:法治与德治, 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的关系类似于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道德强调自律, 法律强调他律, 对高校来说, 法律与道德也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法律能使人畏惧而不敢做坏事, 道德则使人形成道德良心而不愿做坏事, 而且努力去做好事。这种既区别又相联系的关系决定了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在高校管理中的关系, 就犹如鸟之双翼, 缺一不可, 也不可偏废, 而必须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因此, 在依法治校的同时, 一定要加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的教育, 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
高等医学教育改革刍议 篇5
刘学政
锦州医学院 锦州,121001
摘要:通过解放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反思传统医学教育模式存在的弊端,明确医学人才培养新目标,提高开放式医学教育是培养新世纪医学人才要求的认识,思索与探讨面向21世纪的高等医学教育新模式,促进医学教育教学改革的进程。关键词:高等教育,医学,教学改革
Liberate Ideas, Dare to Create, Hasten The Steps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Teaching Reform in Medicine
Liu Xuezheng Jin Zhou Medical College, Jin Zhou 121001
Abstract: By liberating ideas, renewing the concept of education, and reflecting on the defect of conventional patterns in medicine education, we can ascertain the new purpose of bringing up medical personnel and enhance the open education in medicine, which is the requirement of cultivating medical personnel.By pondering and discussing the new pattern in medicine education that faces the 21st century, we can accelerate the reform in medicine education and teaching.Key words: higher education, medicine, education reform
21世纪的今天,知识经济社会的特点更加明显,高等医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认真审视高等医学教育发展方向,查找传统医学教育办学模式存在的弊端,思索与探讨面向21世纪的高等医学教育新模式是广大医学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解放思想是改革的前提和基础,实事求是是改革的核心和关键。通过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进一步调动全社会关心医学教育、参与教育教学改革的积极性,摒弃一些陈旧思想和模糊认识,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理清思路,开拓创新,加快医学教育的发展,构建适合21世纪高等医学教育的新模式。解放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反思传统医学教育模式 1.1 解放思想,转变思维方式
解放思想,转变思维方式,才能更新观念。不破除旧的思维方式,就无法真正地实现思想的解放和观念的更新,就不能有效地解决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系列新情况和新问题。实现思维方式的转变,首先要破除封闭式思维,树立开放式思维。封闭式思维是指一种封闭和保守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处理 事情冲破不了狭隘经验的束缚,对迅速发展的高等教育无所适从。思维狭隘和短视是这种思维方式的主要特征。坚持封闭的思维方式只能使我们在高等医学教育快速、健康发展的背景下丧失更多的机遇,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劣势或被淘汰。因此我们的唯一选择是主动调整自己的发展思路。我们要以解放思想推动高等医学教育观念的更新和办学方式方法的改善。强化市场意识,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突出我们的办学特色。其次要破除被动思维,树立开拓性思维。被动思维是一种“等、靠、要”的思维方式,被动应付。久而久之,便形成了思维的惰性和依赖性,缺乏创新的激情和欲望,更不能创造性地贯彻执行上级的方针政策。这种思维惰性的存在既贻误时机,又阻滞、压抑了人们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我们要把被动思维变为开拓性思维,发扬开拓精神,树立创新意识,积极主动地解决发展中出现的实际问题。要树立主动出击的意识,在办学思想、理念、模式、经验上,既要“请进来”,又要“走出去”,充分利用一切有利于发展的医学教育资源,把办学的规模做大做强。第三要破除教条思维,树立实践第一的思维。教条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时,只有一个出发点,就是在“条条框框”里面转,而不结合本地区、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其结果只能是使思维明显简单化、机械化,导致思维的单一性、直线性和不变性。我国高等教育正步入史无前例的大众化教育阶段,要办好有中国特色的大众化高等教育,没有任何现成的经验可供我们照抄照搬。所以,在高等医学教育改革方面,都将经历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只有实践、也唯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最后要破除两极思维,树立科学辩证思维。两极思维是一种“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把任何事物都分成互相对立、相互矛盾的两极,然后采用非此即彼,二者必居其一的态度去解决问题。它容易诱导人的思想走向极端。因此我们思考和分析问题时要吸取过去的教训,用辩证的思维来分析高等医学教育扩招后面临的各种问题。既要看到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给我们带来的机遇,也要看到教育规模扩大后我们所面临的挑战。
1.2 更新观念,反思传统医学教育模式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医药科技进步,21世纪的高等医学教育面临医学模式转变、疾病谱的变化以及社会医疗保健需求不断增长的严峻挑战。新世纪的医学人才应该具备哪些基本要求?高等医学教育如何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多层次需求?我国医学教育模式是以生物医学模式为指导,上世纪50年代学习原苏联模式,后又借鉴欧美“三段式”办学模式,即由基础课、临床专业课、临床实习三个阶段组成的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其优点是能体现医学科学的系统性、基础性、完整性以及循次渐进的教学原则,方便了教学的实施和管理,对医学教育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传统的教育模式有四个明显的弊端:一是以学科为中心“三段式”模式使基础与临床、理论与实践、临床与预防互相 脱节,在强调学科系统性的同时造成教育内容重叠;二是专业设置多而细,小而全,形成了一套过窄、过专、过深的专业课程体系。以生物医学科学为主,忽视医学的人文精神,忽视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忽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抑制了大学生创造力的发挥,造成学生的学业基础、学术视野、适应能力狭窄,后劲不足;三是教材陈旧,教学内容膨胀、滞后,基础医学教学内容落后于临床实践。师道尊严的传授教学法,学生很少有独立思考、开拓思路的时间和空间,以“教师、课堂、课本”为主线的教学方法使理论脱离实际;四是考试的形式和内容使学生养成了围绕教师转,循规蹈矩,被动接受的习惯,学生自习时间、学习场所、实验场所、科研场所也受到限制。这一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重治轻防,重病轻人,重生物因素、忽视心理、行为和社会因素,重疾病诊治,忽视健康保健,只能称为单科窄专业的专才,难于适应新世纪对医学人才的要求。
因此,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我们要转变以教师和继承为中心,树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突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育观念;改变教学工作以教师、课堂、教材为中心的状况,树立教学与科研、实践相结合的观念;改变以学科为中心,树立整体化、综合化、多样化的教育观念。要树立大教育、大卫生的观念,要把教育与社会紧密联系起来,放眼社会,放眼世界。要看到市场经济的开放性、竞争性、创新性和法制性的重要特点,亦要适应高质量的卫生保健需求,如人口老龄化、医疗诉讼和激烈的同行业竞争等。2 培养21世纪的医学人才要求开放式医学教育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医学学科具有科学性、艺术性和道德性,是多种学科的综合体。所以,医学不再是对人体器官的封闭式研究,而是包含了对心理、自然、环境的开放式研究。医学从古希腊“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的“经验医学时代”,到19世纪“实验医学时代”,再到如今进入“现代医学”时代,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将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这种新的医学模式,要求从生物、心理、社会等方面综合考察人类的疾病与健康。这种医学模式的出现,将促进医学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医学的发展与其它许多科学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它的发展不仅依赖于与自然科学的交叉,而且越来越依赖于与人文社会科学的交叉。医学的显著特点一是研究对象是人,二是实践性非常强。医生面对的病人,是生活在复杂的人类社会中的一个个体。人的健康不仅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而且越来越明显地受许许多多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一个合格医生应该有比较好的自然科学基础、现代技术基础和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而这些知识的获得,需要通过开放式教育。
2.1 通过开放式教育培养具有良好素质,完美人格,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医学人才
新世纪的医学人才应该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信念,为中华民族的强大而勇 于牺牲、乐于奉献;要有事业心、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有强烈的敬业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有克服困难、勇于攀登的志气;有独立的人格、健康的心理、自强的意识和创新精神。
2.2 通过开放式教育培养具有优秀医生的职业素养,知识面宽,基础扎实,工作能力强的医学人才
早在1992年,世界卫生组织对未来医学人才提出了“五星级医生”的要求:①能根据病人预防、治疗和康复的总体需要提供卫生保健服务;②能从伦理、费用与病人的最终利益等方面综合考虑各种治疗技术的合理选择;③能主动、有效地增加个体和群体的健康保护意识,医生不只是诊疗疾病,更应承担健康教育的任务;④能参与社区保健决策,平衡、协调个人、社区和社会的卫生保健需求;⑤能在卫生部门内部以及其它社会机构进行有效的协同工作。
新世纪的医学人才在某一专业方面应有较为深厚、扎实的功底;同时还应对相关的其它领域和学科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应具备医学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的完整的三维知识结构,外语和计算机与网络知识扎实,这样可以从不同角度和侧面集思广益,开拓思路和创新;有较强的思维能力、专业动手能力,在诊断、治疗和预防疾病方面思路清楚、开阔,对疾病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合格的医学人才应该具备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进行科学研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等,除此之外,医生的职业素养对合格医学人才也是十分重要的。
2.3通过开放式教育培养具有竞争意思,人际关系融洽,善于与人相处的医学人才
21世纪是一个充满竞争的时代,一个没有个性,没有竞争意识和能力,无论正确与否都随波逐流的人,不可能成为开拓者、创新者,在工作中也不可能有所作为。当然,在体现自我、积极参与竞争的过程中,应做到兼容并蓄、谦虚谨慎、认真听取不同意见,与人协作,正确处理好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新世纪人才既要有个性,又要有兼容性;既要有竞争意识,又要有团结协作精神,这是人才基本素质的内涵之一。
2.4通过开放式教育培养具有前瞻性眼光和创新精神的医学人才
21世纪的人才处于高新技术普遍运用,各国之间相互依赖,又相互竞争,社会千变万化,信息渠道纵横交错,必须学会审时度势,具有前瞻性眼光,时时把握信息动态,具有对未来科学的洞察力和预见能力。同时要根据社会需求,开创出对社会有用的科学技术成果。只有不断创新,不断超越,社会才能发展,个人才能进步。医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探索与思考
21世纪人类正进入一个新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需求的核心就是创新精神。“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按照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医学人才的要求。我们要坚持以解放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深化教育改革为核心,加强教学建设为基础,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的办学思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3.1 创新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明确医学人才培养新目标
教学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首先要求广大教职医护员工,学生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教育思想,做到思想与观念的创新。社会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深入,以及人们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保健的需要,医学教育必须更新观念,树立大卫生观念、整体医学观念。此外,强化预防观念是现代医学的显著特征之一。为了适应医学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医学教育必须拓宽专业口径,更新课程内容,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为此,将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具有宽厚、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熟练掌握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能熟练掌握自我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的优秀的医学人才”。新教学模式所有的改革都为这一目标服务。
素质教育是社会发展的要求,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出发点,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医学课程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要把这些精神的培养贯穿于医学教育中,充分挖掘和发挥其对医学人才文化素质养成的潜移默化作用,把素质教育的有关内容渗透到课堂教学这一教学主渠道中,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这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新教学模式设计既要反映现代教育思想和改革的趋势,有利于医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提高基本素质,促进个性发展和增强适应性。3.2 创新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不是单纯地对课程编制顺序、课程门数及授课时数进行修改,而是一项综合性改革。改革体现出明显的综合化和融合化趋向。注重内容上的衔接和交叉渗透,削减必修课教学时数,增加选修课比重和自学时间,增加人文关爱、终身学习、沟通技巧等方面的培养,加强实践能力及综合能力培养等,新教学模式除对传统课程进行优化整合外。未来高等医学院校将以相对独立的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及药学三大专业为设置方向。为了实现师资、教学设备、图书资料等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综合利用,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要逐步对现有学科进行重新组建。即要打破学科课程间的壁垒,加强学科间在逻辑上和结构上的联系,并形成一定范围和层次的若干性质相近的学科群体。据此,我们要在课程内容与专业学科衔接上进行调整,优化组合,要将原有的“公共基础、医学基础和临床医学”三大课程模块组合成新的课程体系,即“核心课程、选修课程及临床实习”三大部分。
核心课程部分:占60%左右,在第1—7学期进行,包括“公共基础、医学基础(可试行系统整合模式)、人文社科、社会预防保健、临床核心课程、技能” 六大课程模块。按各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重新论证各门课程所用的学时数。重其所重,轻其所轻。各模块对各学科相关内容进行优化整合,交叉渗透,特别注重基础、临床的交叉渗透与衔接,真正体现基础教育中有临床,临床阶段中有基础教育。临床核心课程模块有条件可多采用床旁教学的方式,另外课间实习可试行集中见习的模式。在技能模块中开设临床方法包括最新诊疗技术、沟通技能、表达演讲技能、实验技能及终身学习技能等课程,强调早期接触临床。核心课程部分要求学生掌握医学基本理论知识,为临床实践提供与专业有关的知识与技能。早期接触临床,是指学生入学后第一、二学期即开设医学发展简史、医学导论等选修课程,让学生进入大学的那天起就对医学产生兴趣。
选修课程部分:占20%左右,分早期和后期选修课程模块。其中早期选修课程模块在第1—6学期进行,每个学生至少要选获5学分,后期选修课程模块在第10学期进行,包括预防医学实践,临床实习强化项目,临床回归基础课程(开设临床与基础密切联系的课程如临床病理学、临床免疫学、疾病分子生物学等),医疗新技术、新进展专题讲座和科研训练等,以及专业任意选修课,需获15学分。
临床实习部分:占20%,在第8—9学期进行。英语课贯穿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中。
这里强调一下加强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加强与医学相关的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教育是培养21世纪医生的目标之一,通过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使医学生树立新的医学观念,全面认识医学与社会的关系,我们将开设健康与社会、卫生法学、社会心理学、高等教育学、医学人类学、医学美学等等,培养学生道德情操和规范道德行为,培养协作精神(团队精神),侧重让医学生掌握对卫生资源、人类与社会环境、人类社会与健康等现代社会科学知识的了解,从生物、心理、社会、环境等方面综合考察人类的健康与疾病,并采取综合措施来防治疾病,增进人类健康。3.3 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
(1)有效地启发学生自我学习,培养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摄取知识、利用知识的能力,开发医学生创造性思维、促进创造性能力的发展。在教学中强化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念,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强调尊重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采用启发式、交互式和自学式教学,引入以问题为中心(PBL)的教学法等。开设终身学习技能模块,包含网络学习、文献检索、循证医学、统计学等内容,目的让学生学会如何通过各种途径摄取知识,对知识进行分析、整理、应用,帮助学生掌握自我更新医学知识和临床技能的方法和技巧,认识到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的医疗评价的必要性,形成学生将来良好的医疗实践行为和科学的思维方式。通过教学方法的创新,设法培养学生自己知道自己的学习,怎样学习,如何自我纠正、自我评价,教师只是一个指导者,如采用PBL教学法,教师课前给学生一个问题(病例),让学生自己查找资料、发现问题,在众多的信息中去摄取解决问题的办法,在教师指导下集中进行讨论。设法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办法,培养良好的思维能力,终身受益。
(2)通过现代教育手段,发挥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快乐学习”的理念。新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个性,培养学生自我学习,摄取知识,以及如何正确评价自己的能力,因此我们将现代教育设施建设作为实施新教学模式的支撑条件,所有教室、实验室均配置有多媒体设备,并能上网,电子阅览室全方位提供学生应用。积极进行网上教学,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习主动性和探索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掌握知识。建设新教学模式网站、临床技能网站、机能学网站、形态学网站、教学实验中心网站等,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案、自测题库、多媒体课件等均上网,免费向学生开放,网络学习不受时间、空间限制,不受学生水平参差不齐的影响。计算机要能模拟各种各样病例,将知识的难点和重点形象地表现出来,有利于对内容的理解与吸收,(3)加强临床基本技能与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临床基本技能与临床思维训练是优秀临床医师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在新教学模式中把他作为改革的重要突破口。
第一,创新临床技能课程教学。打破传统内科诊断学基础,开设“临床方法”技能模块,涉及内、外、妇、儿、精神等学科的各种技能,并将临床技能培训贯穿到人才培养整个过程。临床方法模块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能熟悉掌握各种临床基本技能、技巧,与沟通技巧课程结合,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与病人、陪护人员等的交流技巧,提高医学生写作与口头表达能力。与终身学习技能结合,掌握收集信息,准确评估和应用证据在临床的重要性,通过收集资料和验证假设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建立临床技能中心,设有模拟诊室、病房,配备医学模型和标准化病人,犹如一座微型医院,低年级学生在临床技能中心利用教学模型和标准化病人进行训练,使学生能掌握病史、体格检查、基本操作技术和熟悉临床基本检查方法等多种技能,为临床核心课程(内、外、妇、儿)学习和实践奠定重要基础。
第三,临床理论与实践教学密切结合,增加临床实践机会,不仅使医学生熟悉临床技能、技巧,也培养学生职业观念,并了解医疗卫生保健系统的运作,熟悉掌握医疗范围,包括健康促进,疾病预防、治疗和康复,医生的职业道德、伦理道德等等。
3.4创新管理,保证新教学模式的实施,提高教学质量
我们要深刻认识到管理也是生产力,管理创新是其他创新的基础,有效的 管理,是新教学模式顺利实施的前提,是稳定和提高教学质量的保障。因此一定要加强教学管理,注重管理机制的建设和创新。
(1)健全管理机构,是实施新教学模式和提高管理水平的组织保证。学院要成立由学院领导、教学管理部门及专家组成的教学改革委员会,具体制定改革方案;聘请国内外著名医学教育专家任顾问指导教育教学改革工作;聘请具有教学经验丰富,改革意识较强的教师担任各模块负责人,各模块实行模块负责人责任制,具体负责各模块与相关学科的协调,如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制订、教学大纲、教案、题库、教材建设、命题判卷及考题分析等各环节建设;学院在教务处成立“教学质量管理科”专门负责教学全过程的监控和教学质量的评估。
(2)创新管理体制和制度,是实施新教学模式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政策保证。改革现行的教学管理行政化的弊端,探索学习型管理、细节管理、程序管理和专家治理等模式,把各级教学管理部门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沟通有效、竞争有度、创新有为的现代化学习型服务组织;建立健全教学和教学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使其更加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和现代化;进一步完善学院(教务处代表学院)、二级教学单位和教研室三级教学管理体系,明确各部门、各二级教学单位岗位职责,保证其能够相互衔接,避免推诿、扯皮现象。
(3)通过网络技术,推进教学管理现代化的进程。加强现代化教学管理是确保新教学模式实施的重要途径。近期开通教学管理网站,设置新教学模式网页、临床技能中心网页、机能实验中心网页、形态实验中心网页等,所有教学管理包括教学计划、大纲、教案、习题等都可在网上查寻。研制并开通理论课、实践课网上教学评价系统,学生将教学质量、教学效果及时进行反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师生与管理部门在网上随时交流,第一时间共同探讨新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4)加强教学过程监控,提高教学质量。以教学质量为核心,着手建立全面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教学检查、教学督导、教学评价的三者结合,互相推进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进行全面教学工作检查,要坚持每学期进行一次中期教学工作检查,了解和把握教学活动的进程,监督和指导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完善教学督导制度,充分发挥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专家的积极性,教学督导组专家不定期听课、评教、评分,召开师生座谈会,及早发现教学工作中的问题,总结经验,在学生培养过程中起着监督和促进作用,以保证教学工作沿着正确的道路健康运行;建立教学质量评价机制。完善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制定比较完整的教学质量评价表,供学院领导、督导组专家、教师、学生评教、评学使用。
高等医学教育改革刍议 篇6
医学生审美教育职业素养美孕于自然,源于实践,基于创造。人类总是时刻感受美、捕捉美、追求美,既是美的鉴赏者,也是美的创造者和实践者。医学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德技双馨的医学专门人才。审美欣赏、审美创造应贯穿于医学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对医学生的审美教育首先要培养他们感受自然美、艺术美的能力,使医学生能够领略故乡和祖国山川大河之美,能够感受艺术世界的文学、音乐、绘画、摄影、雕塑等高品位的美,在此基础上,培养医务人员在医疗服务中对医学的美、服务的美等作出反应的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美学理论对医学的指导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审美教育必将成为整个教育的基础和教育改革的突破口。
医学审美中的美学对审美现象诸方面的考察与研究,目的不在于把握美的本质,揭示美的规律,更重要的是促使人类自觉按照美的规律改造自然、社会及人类自身。这种审美教育就是审美实施者依据一定时代的审美观念和审美理想,选择和利用适当的审美媒介,引发受教育者的审美经验,以培养和陶冶其审美能力和审美境界的过程。
对医学生的审美教育,总的来说,应该属于情感教育,这种审美教育的内涵,是在现代医学模式的指導下,培养既具有医学技术知识又具有医学人文知识的通才,以适应人类对健康的不断需求,归根到底是要培养满足时代发展需要的医疗事业的接班人。用积极的、进步的、真正美的东西来熏陶和塑造人们的灵魂,帮助人们树立理想和健康的审美观念,促进医学人才素质的全面发展。
一、审美教育对医学生审美观的促进作用
正确而健康的审美观,是医学审美的基础,它必须通过医护人员的感官对医疗服务对象产生审美感受,这种感受是审美的起点。审美感受是通过医护人员的审美鉴赏能力,对审美对象的声、光、色、形等个别属性的把握,进行综合分析,并联想以往的审美意识,形成较完美的审美形象。医学生的审美教育应该注意培养这种能力。医学审美的最终目的不能仅停留在感受和鉴赏的水平上,而在于创造医学美的形象,只有通过医学美的创造,才能推动医学科学地发展。
1.在医疗实践中树立创造美的观点
任何美的事物都直接或间接地与实践相联系,体现着人类的本质力量和有意识、有目的的自由创造活动。因此,判断任何事物的美与丑,关键是看其中是否包含着实践,是否显示人的智慧、才华和创造性,是否体现了人的本质力量。医护工作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通过对病人实施疾病诊断、疾病治疗、疾病护理、疾病恢复等过程,维护病人身心的最佳状态,充分体现了通过医疗实践创造的人体和谐美。
2.树立应用美学理论指导医疗实践的观点
应用美学理论指导医疗实践,使医护人员在明确什么是美与丑、善与恶概念的同时,塑造出崇高的敬业精神、渊博的知识内涵、优美的动作姿势、敏锐的观察能力及和蔼可亲的处事态度等的医护人员形象。
3.树立美在医学实践中不断升华的观点
审美观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人们不应墨守成规,沿袭旧时、过时的审美观。要与时俱进,树立健康积极的审美观。
二、审美教育对提高医学生医学美综合能力的作用
1.训练对医学美的感受能力
对医学美的感受能力,决定着是否能对医疗过程中行为美的属性产生直接而迅速的反应,健全的视听器官是感受美的物质基础。医护人员在进行临床诊断、检查、手术及其他各项操作时,应动作熟练、轻柔、协调、和谐,给人以舒展的节奏感和动态的美感,并从中感受到和谐美和动态美的存在。
2.提高对医学美尤其是医学人体美的认识能力
认识能力较感觉能力高一层次,它不但需要有健全的感觉器官,而且还需要有丰富的比较、联想、思维、想象等能力。没有善于比较的能力,就不可能有对医学美或医学人体美属性的种种细微区分和对美丑的正确辨识能力;同样没有丰富的想象、思维能力,就不可能发现医学美和医学人体美内容的丰富多彩。医学生审美认识能力的发展不仅需要医学知识和美学知识,还需要临床实践中的不断发现,不断积累、不断提高。
3.培养医学生对医学美的情绪体验
医护人员美好的行为和医疗过程,能引起人的情感变化,激起良好意识的产生,因而医学生审美的主要特点在于对医学美的情绪体验。医学美的情绪体验主要表现为对医学事业的高度责任感及对病人的深厚感情,这也是一个医护人员必备的思想基础。有了这一思想基础,在日常的医疗实践中就能尊重病人的意志,待病人如亲人,从而产生对病人康复后的快乐与抢救成功的喜悦心情的情绪体验。
三、审美教育对提高医学生美的鉴赏能力的作用
培养医护人员对美的鉴赏能力是医学生审美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医学美的鉴赏能力是对医疗过程及行为的美与丑的区别,以及局部的把握能力,医学美的欣赏能力是对医学美的形式、内容及社会意义的整体把握和审美评价能力。这种能力可使人们透过医学美的外在形式去领悟其中的内涵,达到高层次的审美境界。例如,对医生品德、风度、技术的欣赏,不应仅仅停留在浅表的感性形式上,而要透过它们去欣赏医务工作者精湛的医术、渊博的学识、高尚的情操、文明的风度,从而进一步理解医学事业救死扶伤的高尚意义。因此,提高医护人员的文化知识水平和美学修养是培养医学美鉴赏能力的必经途径。
四、审美教育对激发医学生创造能力的作用
人们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人们感受、鉴赏美是为了创造美。对美的创造能力是指在感受、鉴赏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美的事物的能力。因此,培养医学生审美的根本任务是使医护人员掌握创造美的规律,发挥创造美的才能,并自觉地把这种才能运用到临床医疗实践中去。马克思说:“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所以,培养人们对美的创造能力将直接影响到人类社会精神文明进步的进程。因此,在感受美、鉴赏美的基础上,培养医护人员按照美的规律去创造美的能力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培养学生审美感知能力是医学美育过程的起点,培养学生审美判断能力是医学美育过程的进一步发展,发展学生的创造才能,把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用于临床实践是医学美育过程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蔡元培.蔡元培美学文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
[2]蔡元培.蔡元培美学全集[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3]王德峰.艺术哲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4]施旭升.艺术创造动力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
刍议大学生就业与高等教育改革 篇7
(一)我国大学生就业现状。
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特别是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这一现象更加明显。据教育部统计,从2002年开始,高校扩招的大学生陆续毕业,之后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数量直线上升,2002—2005年分别为145万、212万、280万、338万人。但就业率却在下降,2002—2005年初次平均就业率(%)分别为64.7、62.5、50.65、55。本科院校稍高于高职高专就业率,但仍有30%的毕业生未能就业,高职专科则有60%左右的毕业生初次未能就业。2006年,总数再创新高的413万大学毕业生涌入就业市场。[1]而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559万人,比2007年增加64万人,2009年有610多万大学生面临就业,2010年普通高校毕业生达630万人,为近年来高校毕业生人数最多的一年。虽然政府近期已经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措施,但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比如:大学生年年扩招,高等教育只重数量不重质量、教学模式僵化,同时也和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不足、缺乏诚信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尽管近几年国家启动“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项目,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和“农村特岗计划”等广开就业渠道,但要在短时期内改变大学生的就业现状,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从高等教育改革入手。具体原因分析如下。
1. 高等教育缺乏创新能力培养。
目前,我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还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状态。主要问题在于学校教育大多是针对常人的教育,对所有学生都一样要求,这样恰恰扼杀了大学生创造性的发展。钱学森先生就曾明确指出: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症结是我们培养人才的模式有问题。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国际竞争将主要体现为创新人才的竞争。高等院校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各类创新人才的基地。如何对大学生实施创新教育,激励其创新能力自我塑造的动力,是摆在我们高教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2]
2. 高等教育质量存在一些问题。
由于受到工业生产的影响,目前的高等教育更多追求的是“更短时间内,更多地掌握和收获”,在一定程度上更像是一种工业活动、批量化生产。同时在一些高校中还存在所设专业过于狭窄,与市场经济发展不相适应;教学内容过于陈旧,忽视了健全知识体系的内在关联;教学方法单向灌输,缺乏双向互动,不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等问题,结果导致学生接受的知识僵化,不能成为学习的主体,缺乏独立性、批判性、创造性、应用性等能力,严重影响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二、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大学生就业的改善
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为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供了强有力的专门人才支持,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但同时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高等教育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人才培养模式单一、教育质量不高、教育方向不明确等,这直接导致了大学生整体素质的降低,同时对他们的就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一)更新人才培养模式,转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
目前,高校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所培养出来的大学毕业生也缺乏适应社会的能力,以及对自己、对社会的充分认识。因此,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关键是更新教育观念,核心是改革人才培养体制,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具体要做好以下几点。
1. 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我们已迈入知识经济时代,学校教育要努力去迎合知识经济的要求,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道路。
2. 树立全面发展观念及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分工越来越细致,专业化越来越明显。这就要求高校改革教育体制,培养一批具有通才和专才的大学生队伍。
3. 积极实施创新教育。
教育不是一部分人改造另一部分人的活动,无论是“灌输式”还是“启发式”教育,知识的获得过程从来都充满创造性,我们的创新教育要给学生让渡出创造的空间。
(二)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高大学生素质。
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为达到2020年“高等教育结构更加合理,特色更加鲜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整体水平全面提升,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高等学校,若干所大学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3]的目标,我们应具体做好以下几点。
1. 提高教师素质。
高校教师要具有较强的职业素质和过硬的学科素质。教师必须正确掌握新的教育理念,注重自身的教育能力的培养,如自身的创新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实践能力等的培养。
2. 优化教育环境。
教育环境的好坏对于教育效果的好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里的教育环境可分为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两类。我们不但要通过教育投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来优化教育的硬件环境,而且要营造良好的软件环境。
3. 更新教材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高校现有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与现代科技的发展相比,处于严重的落后状态。这就要求我们要把最新科技成果和理论知识与高等教育相结合,以提高教育质量,最终提高大学生的素质。
(三) 高等教育要树立市场需求导向,提高大学生就业实践能力。
目前高等学校人才的培养带有较大的盲目性,高等学校专业设置趋同现象严重,导致大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与社会对大学生专业知识结构的需求不一致、不平衡。同时大学生的实践能力较差,使得高等教育难以跟上经济发展的节奏,不能根据社会对毕业生专业知识结构的需求及时调整教育结构,从而造成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和社会职业岗位空缺并存的局面。因此,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具体应做好以下几点。
1. 要改变“我们有什么师资,就开设什么专业、提供什么课程”的传统做法,向“需求导向型教育”过渡,即将专业设置、课程设计与人才市场对大学生专业结构、知识结构的需求衔接起来,甚至面向社会需要实行订单式的培养。此外,高等学校要积极建立适应新型产业结构需要的教育结构,优先发展高新技术型和应用型的学科专业,加大为新兴产业和支柱产业培养人才的力度。[4]
2. 加强实践教育。进一步推进校企合作,建立学校和企业之间长期稳定的组织联系制度。鼓励校企合作方式的创新,可以是学校根据企业需要培养人才,提供实习学生,企业为学生提供教学实训条件,参加企业生产实践。要积极推进学生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以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
3. 加强高等教育市场化运作。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虽然有一些发展,但也存在着问题,缺乏与市场的互动,脱离了教育实际。而高等教育市场化是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加大高校的自主权,以提高高等教育的效率。高等教育市场化无疑能增强大学与社会的联系,使得大学提供的教育服务和科研成果更加符合社会的需求,增强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总之,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学校、社会等的共同参与。为此,全面和长期应对大学生就业问题需要采用社会多元治理模式。我们应通过优化教育环境、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增强大学生自身能力等措施来共同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
参考文献
[1]冯国有.基于大学生就业的高等教育投资风险[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3) :132.
[2]宋歌.我国高校教育与大学生就业接轨问题之探讨[J].商业文化, 2010, (6) :228.
[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http://www.chi-na.com.cn, 2010-03-01.
高等医学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 篇8
一般认为,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其构成包括以下要素:教学模式建立的理论依据、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操作程序和评价等[2]。
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现行的教学模式主要以“传递-接受”教学模式为主,它源于赫尔巴特及其弟子莱因的教学理论,后经苏联凯洛夫等人重新改造后进入我国。体现在高等医学教育上这一模式的主要特点为:按学科设置课程,一个学科基本就是一门课程。教学内容安排以“三段式”为主,即由基础课、临床专业课、临床实习三阶段组成。教学程序核心为“教学五环节”: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检查评价)。其优点是体现医学科学的系统性、完整性,能使学生比较迅速有效地在单位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方便教学实施与管理,节省财力。这种教学模式对传授医学知识曾经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并且通过一定的变通、改造,仍将发挥重要作用[2]。但在当前形势下也存在一定问题,下面就从教学模式诸要素出发,探讨我国高等医学教育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改革建议。
1 培养目标不明确,特色不突出
培养目标是制定教学计划,确定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设置课程的重要依据。但现在的情况是在国家层面没有一个明确针对现在和将来一段时间我国卫生服务主要需求而设计的,从知识、技能、态度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便于操作的高等医学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因此各医学院校制定各自的培养目标时没有参照系,所制定的培养目标往往比较笼统,随意性较大,具有相当的盲目性,一定程度上也未能结合办学定位和地区特点体现学校的特色。这极大地制约了各医学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一方面,教师甚至教学管理人员不了解培养目标的内容、意义和作用,更谈不上根据培养目标选择和设计教学活动。尤其在一些研究型医学院,很常见的一种情况是基础医学教师由自身的研究经验和兴趣出发,突出介绍一些最新的研究进展和某些专门领域,而不考虑这些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专业培养目标;另一方面,由于在教学过程中很少向学生介绍培养目标,导致许多学生学习了数年之后,仍不了解自己究竟应具备哪些知识和技能,应该达到什么样的目标[3]。
2 课程设置以学科为中心,教学内容偏离医学工作实际需要
我国现行高等医学教育课程体系多采用“三段式” 结构,其课程设置以学科为中心,一门学科通常就是一门课程。这种方式比较有利于系统地、完整地传授各学科的理论知识,但也存在重大局限,主要表现在:教和学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整体培养目标,带有一定的盲目性。一方面,教师出于各种原因强调各自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导致课程门数多,教学时数高,学科之间内容时有重复,部分课程内容过专、过深,学生不必要的学习负担过重;另一方面学科之间横向联系不够,人文教育、基础医学教育、预防医学教育和临床医学教育严重脱节,很大程度上造成学生思维单一,不具备临床服务所需要的从总体观念出发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医学工作必需的重要的知识技能,有一部分没有纳入我国现行高等医学教育课程体系,或体现不充分。例如:随着生活环境、工作情况的变化,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现已成为威胁居民健康的重要因素,而现行医学课程体系对这些慢性疾病的教学仍不够重视。
此外,沟通技能、行为科学、职业价值观、卫生系统管理等内容在现行课程体系中也未得到应有重视[4,5]。
3 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中心,重知识灌输,轻技能培养和正确的职业价值的形成
限于经费和生师比等客观条件,我国高等医学教育教学方法单一,理论课程大多大班授课,实践课程则以简单验证书本理论为主,缺乏小组讨论和辅导。这种方式以教师为中心,重视知识灌输,强调知识记忆,轻视知识间的联系,重结果,重视间接经验的传播,轻视或忽略学生亲身体验所获得的经验,学生缺乏动手实践和探索的机会,缺乏批判性思维和研究的训练,导致学生自学能力、交流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欠缺,过分相信权威,创新精神不强,临床技能不足,未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和态度。这些问题体现在医学教育的以下几方面。
3.1 人文教育
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是医疗实践的基础。在当前医疗市场化和商品化的倾向日益严重、国家医疗卫生管理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下,医疗职业价值观教育尤为重要,而职业价值观的形成同人文教育密不可分。
当前我国多数医学院校的人文教育主要着重灌输人文知识,坐而论道,而不注重结合实践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致使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脱节[6],一定程度上导致医务人员缺乏人文服务的真正意识和实际行为,甚至出现种种不顾病人利益、反伦理的不道德行为(不必要的大处方、不必要的高价特种检查、收受“红包”等)。
3.2 基础医学教育
现行基础医学理论教学大多采取的是落后的“填鸭式教学”, 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课堂时间基本用于传授理论知识细节,基本上不安排讨论和辅导。不注重知识产生、形成、发展和积累的过程,也很少涉及临床工作中的应用。实验课教学通常是要求学生按照详尽的实验讲义逐步操作,验证课堂讲授的已知理论,得出“标准”的实验结果。在力求“标准”结果这一潜规则引导下,实验课经常出现两种现象:要么实验操作相对简单、易于掌握,学生很快获得“标准”结果,于是立刻结束实验,准备下课,很少有人会主动深入考察现象背后的实验设计思想;要么操作不易掌握、相对较难,以至实验结果与“标准”不一致,这时,学生往往不是自己设法解决问题而是立即寻求教师帮助,学生站在一旁消极等待“标准”结果出现,根本不注意教师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与操作步骤[7]。如此这般的一次次实验,学生往往仅对具体的实验结果印象较深,而对有关的实验技术及科研设计思想印象较浅,更谈不上就解决问题的一般规律、思维方法获得什么认识。除此之外,这样的一种理论和实验教学还进一步养成了学生不尊重事实、盲从书本以及权威的习惯。
3.3 公共卫生教育
公共卫生的含意是指组织社会共同努力,改善环境卫生条件,预防控制传染病和其他疾病流行,培养良好卫生习惯和文明生活方式,提供医疗卫生服务,达到预防疾病,促进人民身体健康的目的。它的研究和服务对象是人群,是群体。而我国现行的临床医学教育基本专注于研究个体,详细剖析个体结构与发病特征和机制,教授诊断治疗的方法,而公共卫生方面的教学远远不够[8]。这样的失误近于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可借一组美国的数字加以说明:整个20世纪卫生工作使该国国民的预期寿命延长了30年,其中25年归功于费用有限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工作,而如同天文数字的临床医疗工作的贡献仅为5年;而且这5年中还有1.5年是临床预防服务(如疾病免疫和筛检)的贡献[9]。由此可见,医疗工作必须切实执行预防为主的方针。但长期以来公共卫生在医学院校教学中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许多学校,甚至包括国内顶尖的医学院,课程安排只限于理论讲授,不安排预防医学的见习或实习;社区卫生服务实践偶或一见,但也常因经费和课时缺乏保障而名存实亡。这就使得临床医师不懂预防,不懂流行病学,不懂如何控制传染病。2003年全民奋战SARS取得胜利,但由于临床医务人员普遍对传染病预防知识了解不够,缺乏经验,造成了本应避免的巨大损失。
3.4 临床医学教学
临床教学是医学教育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质量好坏与医学人才的培养质量直接相关。应用循证医学做出医疗决定的能力、基本的临床技能和正确的临床思维方法主要都是在此阶段培养的。循证医学告诉医生:怎样恰当提出问题、如何获取资料、如何评价和筛选资料、如何使用筛选出来的高质量研究证据,结合病人的具体情况,做出医疗决定[10]。但由于一些重大条件,如执业医师法未能给予临床实践教学以合法的地位,临床教学基地建设不完善,临床师资缺乏等等的限制[11,12,13],临床教学往往以讲课为主,偏重于知识灌输而不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一方面,有些教学巡诊也蜕变为教师讲课,忽视了以病人问题和特点为中心,结合病理生理等基础知识,启发思考讨论;另一方面,在病房教学中,经常是查房时学生紧跟在教师身后“旁听”,而不提倡学生在实践中独立观察思考、独立学习,在具体病人的诊断治疗过程中加深对疾病的理解,提高综合运用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总之,这样的临床教学助长了部分学生死读书而轻实践的错误倾向,所学知识既不巩固,也不会应用,导致部分学生毕业后不懂得如何收集病史,不会系统的体格检查,不懂得结合临床分析实验室检查结果, 更谈不上应用循证医学做出医疗决定。
4 学习评价方式上重知识记忆,轻能力提高
我国医学院校对学生学习评价更多重视终结性评价而轻过程性评价,更很少有诊断性评价。其通常做法是以书面考试为中心,以教材内容为基础,教师照本出题,并要求学生照本答卷。这样一种评价方式不仅鼓励学生记忆书本知识,使得大多数的学生仅仅满足于死记硬背考试内容,严重阻碍了学生创造性思维和能力的发展,而且很大程度上只考核了知识掌握情况,而没有考核学生的技能和职业态度。
这种情况在临床教学的考核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过分强调理论知识的掌握,而忽视对学生临床实际能力的客观评价,同时也由于缺乏客观的临床技能评估方法,使学生在临床学习中,为了获得好成绩,将重点放在学习临床 “知识”上,而非实际的“技能”,导致学生虽然通过了考试,毕业后却无法胜任实际工作。整个教学过程轻能力而重知识、轻实践而重理论,学生经过如此几年培养,实践经验和实践能力的缺乏以及对实践能力的轻视都势有必至,即使想要考察能力也无从考察起。
5 教学模式的改革
纵观以上情况不难得出结论:我国高等医学教育教学模式亟待改革。针对以上问题,谨提出以下改革建议。
5.1 规定国家统一的高等医学教育核心教学内容,积极推进课程整合
国家有关管理部门应对我国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科学分析,了解人民对现在及未来一段时间卫生服务的主要需求,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将医学教育作为一个整体,制定最低培养目标,明确作为一个完成正规高等医学教育的医务人员必须具备的职业态度、核心知识与核心技能。以此为前提,细化培养目标,规定国家统一的高等医学教育核心教学内容。同时,要与时俱进、吐故纳新,根据医学的发展以及广大国民的需要对教学内容作定期的部分更新。教学内容的选择应根据其在卫生服务中的重要性、一般适用性、典型性来决定,而不是由权威教师的喜恶或专科发展的期望来决定。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为了更好地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需要,高等医学教育核心教学内容应包括基础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等四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其中应针对现行教学内容的缺陷,强调以下内容:①与现代医学及科技相关的医学信息学知识及技能;②与我国疾病谱转变相关的人群保健知识及技能;③与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及技能,尤其是职业伦理、医学沟通知识及技能(如何与病人、病人家属、同行沟通);④与卫生服务模式转变相关的社区医学知识及技能;⑤与医疗投人与产出相关的卫生经济学、卫生管理学的知识及技能[14]。
各校应在达到国家统一制订的医学教育最低目标的前提下,以高等医学教育核心教学内容作为必修课的内容主体,立足于区域性要求、自身的办学定位,从本校实际条件出发,开设相应的选修课,以体现本校的办学特色和优势。
教学内容一经确定,当务之急便是对学科内容加以精选,进而打破学科界限,在成功试点的基础上,积极推进课程整合。首先,课程整合应有体制上的保证,以求促进各学科之间的相互协作。应由学校统一组建由医学教育专家、管理人员、各学科专业人员、高年级学生代表组成的课程委员会,负责课程规划与设置、确定教学内容,以及各学科内容如何整合为相关课程。其次,课程整合要以相应的理论为依据。从认知科学原理、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和我们的日常经验可知:学习时的情境如与今后运用知识的情境相同,学生便能更好地运用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因此,课程整合应充分考虑学生毕业后的工作情境和社会情境。第三,课程整合还应注意同一教学内容在不同课程中的逐步深化,对有关知识进行“垂直整合”,以期学生得以反复接触同一内容,并且不断深化和复杂化,体现循序渐进的认知和教学规律。
5.2 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强化实践环节
应放弃原来那种以教师灌输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改为以课堂讨论(小组或大班)为主、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PBL),兼而重视床边教学、案例教学等方式,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倡师生“互动式教学”。在这样一种教学过程中,学生将成为主动参与者,具有更高的学习热情,自己对学习负责。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交流能力、信息管理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终身学习的习惯。教师则从“讲台上的圣人”转变成“身边的指引者”,为学生的讨论进行启发、诱导、归纳、总结。这就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促使教师提高自身素质,体现了教学相长,形成良性循环。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当前情况下,尤其应当从以下三方面强化实践教学。
规定“临床技能实验室”为医学院校的必备设施,并制定国家统一的建设标准。近年来,病人法律意识与自我保护意识逐渐增强,往往拒绝尚未获得行医资格的实习医师的诊断和治疗操作,医学生的实践机会较前大为减少,这种趋势无论是在欧美还是在国内都越来越明显。应对这种情况,尤其需要加强“临床技能实验室”建设,建立模拟病人计算机系统,为学生提供一个反复操练,允许失误的场所,提高其临床操作能力。这样,既强化了学生的临床技能,弥补临床技能训练的相对不足,使学生在面对真正的病人时增强了信心,有了必要的准备,又使病人的安全得到了一定保障。学生还可以通过计算机模拟的各种“病人”来观察“病人”的各种反应,从而理解和掌握疾病的发病机制,提高自己的临床思维能力。这样的教学方法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职业价值观教育。模拟病人系统已在全美普遍使用,实践证明效果很好,是加强临床技能训练的重要途径,也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15]。当然,我们必须承认:模拟病人系统不能取代真实的病人,模拟教学不能完全替代临床实习和诊疗实践,应与实际操作练习并重使用,这样才能培养出素质全面的医学人才。
尽快给予临床实践教学合法地位。建议国家卫生部会同有关部门借鉴、学习日本医学教育的相关经验,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有关规定结合医学教育的实际情况做出司法解释:如果医学生的医疗行为在医疗目的、方法等方面符合常规的情况下,且能够保证达到和执业医师的医疗行为具有同等安全性的前提下,医学生的医疗行为为合法。同时为保证医学生实习过程中的医疗安全,可对医学生能够进行的医疗行为做出明确规定以及准入标准[16]。
结合临床实践教育进行医学人文教育,促使人文知识转化为人文精神。医学兼有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双重属性。我国医学院的人文教育应加强医学人文教育实践, 使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患者及其家属的人文需求以及社会、经济、文化等人文因素对医疗的作用,积极促进人文知识向人文精神的转化。医学人文实践活动应和临床实践教学紧密结合,比如在门诊见习中对学生进行如何与病人有效沟通,尊重病人隐私的培训。在临床实践教学中要反复向学生强调医学的人文性,避免医学目的的异化,将医疗行为等同于商品交换,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促进职业精神的内化。
5.3 评价方式强调能力培养,体现考试的“指挥棒”作用
全面、客观、准确的评估体系对于实现课程目标至关重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即使妥善得当,如果没有相应的评估体系配套,仍无法保证教学获得良好效果。在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评定中,应加大诊断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的比重。在学习开始之前进行诊断性评价,有助于师生双方分别准确把握各自教学、学习的出发点、深度和进度,明确哪些问题需要辅导、哪些已经掌握、哪些教学环节需要加强。为减轻终结性评价的压力,促使师生在整个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中更加重视能力培养,每门课程在不同阶段、不同形式下的测试结果,尤其是实践技能的测试结果均应以一定比例记入学生总成绩中[17]。
教学强调能力培养,对教与学的评价自然也应强调能力考核,促使学生重视适应今后工作将会面对的实际要求。为此我们需要学习借鉴国际通行的客观结构临床考试(Objective Structure Clinical Examination, OSCE)制度,实现临床教学考核的标准化。OSCE是一种客观有序、有组织的考核框架,各个医学院校可根据各自的培养目标和教学大纲在这个框架当中填入相应的考核内容与考核方法,通过模拟临床实际工作场景来测试医学生的临床能力。模拟场景指的是学生未来执业时可能面对的实际情况,而学生对于情况的反应则是学习成效的具体体现,可供客观评估。考生通过一系列事先设计的考站进行实践能力测试,其内容包括:对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简称SP,通常是由健康人或病人经过培训后扮演的“病人”)进行临床资料的采集、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在医学模拟人上进行实际操作,最后由主考人或SP对考生进行评价。从主持考试者一方来看,OSCE能够有效地减少因评分教师主观差异而产生的评分差异,从接受考试的一方来看,则不仅能衡量学生获得了多少知识,还考察了学生的操作技能,而且能对学生的临床判断能力以及职业精神做出评价。对于作为一个整体的医学教学,它能发挥考试的“指挥棒”作用,指引教学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总之,进行高等医学教育模式的改革,其根本目的就是要通过对教学组织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几个方面的改革,使学生在态度、知识、技能三方面得到必要的培养和训练,成为高水平的医生,为社会提供优良的服务。
当然,也应当看到,高等医学教育是一种社会行为,它现存的问题有其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现实根源,仅仅从教学模式来寻求根治之道,有失之简单化之嫌。首先,高等医学教育模式的改革要求教师教育理念的更新;其次必然要求与之相配套的办学条件、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管理、教学评估、医学教育体系等多方面的改革;最后医疗服务模式、医生的工作条件和福利、医院管理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因素都对我国的医学教育发展有着重大影响,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
注:本论文得到了“北京协和医学院校级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美国三所著名医学院校教学体系研究)”资助,本论文为该项目的基础性工作成果。
摘要:我国社会、经济、科学文化迅速发展,卫生服务需求日益增长,需要更多的高层次医学人才。高等医学教育承担着这项任务。但我国现行的高等医学教育教学模式难以很好地完成这一任务。主要存在培养目标不明确、特色不突出;课程设置以学科为中心,教学内容偏离医学工作实际需要;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中心,重知识灌输,轻技能培养和职业价值;学习评价方式重知识记忆,轻能力提高。为此,我国高等医学教育教学模式应进行改革。笔者认为应规定国家统一的高等医学教育核心教学内容,积极推进课程整合;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强化实践环节;评价方式上强调能力培养,体现考试的“指挥棒”作用。
高等医学教育改革刍议 篇9
一、时代呼唤人文精神
在中国, “人文”一词最早见于《易·贲彖》:“文明以至, 人文也。观乎天文, 以察时变;观乎人文, 以化成天下。”唐代孔颖达对之作注道:“圣人观察人文, 则诗书礼乐之谓, 当法此教而成天下也。”可见, 中国古代的人文思想就其内容是指诗书礼乐等教化人的学科, 是与自然科学相对的社会科学。就其目的而言, 文明以至人文, 以化成天下, 与《大学》所述的诚心、正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的论是一致的。就其价值观而言, “人文”是满足一定社会统治阶级达到“文明”的需要及个体修身需要的工具。人文精神是与科学精神相对应, 是人类在对自身的认识、自身的发展、自身的完善和自身的需要过程中形成的, 并规范、指导和约束着人类自身的各种活动。它体现以人为中心、以人为尺度的原则, 是在肯定理性作用的前提下, 重视人的精神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作用。在中国古代, 医学被称为“仁术”, 体现了“济世救人、仁爱为怀”的人文精神。宋代医者林逋的《省心录》、陈自明的《妇人大全良方》、王怀隐的《太平圣惠方》、唐慎微的《证类本草》、窦材的《扁鹊心书》以及史堪的《史载之方》等医书中充斥着尊重生命、讲究仁爱和救死扶伤等人文精神要义。他们的著作与实践行动为医学教育提供了最具说服力的素材, 形成了我国传统的医学人文精神:尊重生命, 仁爱为怀, 注重人的整体性, 注重药物调理人的身心, 关心人和社会及其周边环境对人类的影响。
二、医学院校中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
(一) 教育观念相对落后
高等医学院校应从“重专业轻基础”、“重技术轻人文”、“重做事轻做人”的传统观念中突破;应意识到人文素质是培养医学生综合素质中最根本, 也是最重要的素质之一。只有重视了人文素质的高等教育, 才能使教育中的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得以平衡, 从而培养出具有综合素质高级人才。当前, 医学院校的人文教育课程主要由专门的人文教师来担任, 然而专门的人文教师不能将自己所讲授的人文知识与医学知识相融合, 难以让人文教育对专业教育产生影响。同时, 专业老师又认为只要让学生学好专业知识就是对学生负责, 几乎不会与学生共同探讨和本专业课程相关的伦理、道德、法律等人文社会方面的问题。这就导致了学校人文教育和专业教育两张皮, 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割裂的局面。所以, 目前高校面临的关键问题就是如何转变人文教师和专业课教师的观念, 让他们在各学科教学中相互渗透, 进行融合教学, 打破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割裂的局面。
(二) 课程设置及教学安排不合理
各医学院校开设的人文课程类型较单一, 门类稀少, 与专业学科相比, 人文课程的安排不严密, 随意性较大, 课时常常不足, 教学质量得不到有力保证。关于人文课程的设置, 各个医学院校均或多或少凸显出一些问题:一是, 医学院校人文课程设置不合理。在人文课程设置上缺少统一规划、通盘考虑。一些医学院校除了将国家规定的“政治思想理论课”设置为必修课外, 很少将其他人文课程设为必修课, 一些医学院校根据学校现有的课程直接改为人文必修课或选修课, 有些医学院校仅仅将人文课程作为选修课, 人文教育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二是, 人文选修课课量不足, 可选性偏低, 没有真正适合医学专业学生的课程, 难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要求。学生们纯粹是为了完成学校规定的学分要求被迫选择一些课程, 这样完全背离了设置人文课程的初衷, 很难达到预想的人文教育目的。最后真正适合医学生人文素质课程的教材也很少, 一些老师就直接拿针对专业学生的教材来给医学生上课, 教学内容没有把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方法与医学专业内容和医疗实践相互整合;教学过程中也主要是侧重理论的探讨, 而不是让学生通过人文知识的学习去提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总之, 许多医学院校还未形成规范、成熟的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核心课程模块。
(三) 师资队伍力量薄弱
当前, 大部分医学院校医学人文课程由人文社科系或直接由马列教研室老师承担, 相对医学学科比较, 人文教育学科师资很薄弱, 而且学校对人文学科重视程度不够, 师资培训和科研投入明显不如医学类学科, 这就造成人文社科类教师知识结构和学历层次上参差不齐, 理想的、优秀的即具有医学知识又有丰富的人文知识的全能教师较少。另外, 一些医学院校对于人文教师的考核只是注重他们的科研能力, 省部级课题立项数量、文章和著作的发表数量, 在这些指标的驱使下, 人文教师忙于科学研究, 无心关注教学, 这极其不利于人文教师的教学水平的提高和发展。此外, 我国医学人文学科的教师和研究人员培养体制也存在着不少问题, 尤其是研究生培养。[1]
三、实施人文素质教育与医学专业教育的实质性对接
(一)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提升医学生的人文素养
在过去的几年来, 教育的产业化虽然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但功利主义甚至教育商业化、市场化显然在传统的教育者看来已经背离了“树人”的教育初衷。教育质量下降、学生素质降低等现实问题不可忽视。因此在这一重要的改革时期, “首在立人”是教育之重, 正如鲁迅在《文化偏至论》中强调:“是故将生存两间, 角逐列国事务, 其首在立人, 人立而后凡事举;若其道术, 乃必尊个性而张精神”。
培养医学生的伦理观。孔子认为伦理的最高境界是“仁”, 所谓“仁者, 爱人”, 即让人人相互关爱。“医乃仁术”是医学教育的价值定位, 其核心“仁”, 是医学道德思想体系中最完美、最高尚的人格境界。在《重刊本草衍义》中记载:“凡为医者, 须略通古今, 粗守仁义, 绝驰骛能所之心, 专博施救拔之意。如此则心识自明, 神物来相, 又何必戚戚沽名, 龊龊求利也”, 如此方能以“仁爱之心”对待患者, 能随时随地为患者考虑。在为病人诊治时要“性存温雅, 志必谦恭, 动须礼节, 举乃和柔, 无自妄尊, 不可矫饰”。[2]这样淡泊名利、不务浮华的仁爱胸怀, 才是真正尽善尽美的医学境界, 也正是当代医学生所缺乏的和急待修行的一种美德。
(二) 改革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
我国在二十世纪末注意到了医学发展的弊端, 提出并进行了医学院与大学的合并, 其目的在于促进医学院人文精神的发展。绝大多数医学院校开始强调人文教育的重要性, 并对医学生开设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以及行为科学等必修和选修课程, 有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如今, 尽管各级医学院校开设了人文方面的课程, 也试图扩大此类课程的比重, 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经常出现医学专业课学习和人文教育相脱节的情况。所以, 当务之急是必须改革教学中的弊病, 注重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与医学专业课程相结合, 使人文教育融于专业教育之中。一方面充分在专业课教学中注入人文关怀, 如在教学中播放名医传记和现代最新治疗方法, 使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某些抽象的知识和对实际医学诊疗过程获得感性认识。还应该要求学生尽早的进入实践场地直接与病人进行交流, 从而真实地感受疾病带给人类的痛苦, 在实际体验中触动医学生重视生命存在的价值;另一方面有意识地把传统的经典的文化教育渗透到专业课教学之中, 使学生在专业课学习过程中不知不觉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质。而且还可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加修第二学位或辅修专业, 以满足其对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渴求。这样不断渗透的教学方式, 使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潜移默化的领悟和践行人文精神。只有这样, 才能让学生及时明确学习动机, 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也能更好地理解现代社会要求的健康观和生命观。此外, 还应重视毕业后的人文精神的培养, 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 社会将向人类提出更高的要求。
(三)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实现人文素质教育的关键, 因此各医学院校应该高度重视, 划好引进人才计划和现任教师的培训计划, 大力投资建设高质量的人文教育师资队伍。同时, 为了更好的激活人文教师的教学热情、激励人文教师的教学激情和激发人文教师的教学潜能充分发挥高校第一资源——教师资源的巨大作用。可以在医学院校建立两个机制:一是竞争机制。通过竞争实现人才的优胜劣汰。二是激励机制, 尊敬教师个性, 使教师可以充分实现自身价值。[3]对于教师也要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储备和自身的人文素养, 努力以自己的高尚人格、良好师德去熏陶、感染学生, 向学生传递和弘扬浓郁的人文精神, 帮助学生怡情养性、塑造人格。
(四) 建设具有浓厚人文环境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作为一所院校的精神、价值观、传统、校风和行为规范在内的精神总和。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为大学人文教育课程的实施创造了良好的人文环境, 影响着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 潜移默化的促进了医学生的人文素养。
第一、校园文化活动。高等医学院校可以把历代重要名医的重要医德思想、治学态度、生活方式以及人生观、价值观等进行提炼形成人文素质教育教材, 配以历史名人书画墨迹、人物雕塑及纪念碑亭等人文景观, 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学术活动、组织文化艺术节, 让学生参与进来, 融入进去, 自发的组织相关讨论会, 获得教师讲授难以培养出的兴趣和对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及科学追求的精神。
第二、加强校园环境建设, 我国古代书院“借山光以悦人性, 假湖水以静心情”, 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净化心灵, 回归本我。学校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 都赋予“人文”色彩, 营造人文素质教育的校园文化氛围, 展现出时代精神和“大医精诚”的人文精神, 给学生的心灵一种高尚文化的熏陶。
世界一流大学必然要求有世界一流的大学校园文化。通过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的良好氛围, 通过潜移默化的‘空气养人’, 培养学生们的社会责任感、创新能力、品德情操和人文精神。[4]总的来说, 高等医学院校悠久而优秀的校园文化, 包括人文、教学和自然环境各方面的熏陶和教育, 对于提升当代医学生的人文素养, 感悟人生的价值, 找到自我存在的价值感、建构当代医学生的自律性和自主性起到了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大庆.制约我国医学人文学科发展原因的探究[J].医学与哲学, 2001 (8) :12.
[2]宋·何大任.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医工论[A].文渊阁四库全书 (第七四一册) [M].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51.
[3]周怡娟.广西高等医学院校人文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 2011-03-01:44.
医学院校体育课程改革刍议 篇10
关键词:体育课程改革,医学院校,办学特色,刍议
众所周知,医学院校不等同于普通高校,其是以医学为专业特色,为国家培养医务、医疗、医护等专业人才的高校,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 医疗体育作为综合治疗与养生的一种最新方略,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青睐。[1]为此,新形势下,医学院校改革校本体育课程,在学习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的同时,突出办学特色,就显得尤为重要。
1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该文以医学院体育课程改革为研究对象,采用了专家访谈法设计了调查问卷表,然后随机抽取了长沙医学院、湖南中医药大学、南华大学医学院等3所普通全日制高校,正式调查于2015年4月实施,调查表回收截止日期为2015年5月。随机抽样就读大学生180名。共发放了调查问卷表180份,回收179份,有效调查问卷174份,有效回收率为96.67%。 采用EXCEL进行了统计,后经信度和效度检验,均符合统计学要求。利用文献资料法在中国知网(CNKI)上参阅了相关文献资料,后采用逻辑法、进行了归纳、总结与分析。
2调查与分析
2.1大学生对体育课程满意度的调查
众所周知,学生是学校存在的根本、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态度是一种内在的心理倾向,其对个体参与体育活动项目的行为反应起重要的调节作用。[1]为此,体育课程改革的成败,通过调查大学生对现行体育课程所持的态度,亦能了解现状、看出端倪。从表1中可以看出,持满意态度(“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的共有106人,共占总调查人数的61%,持不满意态度占总调查人数的31.6%,超出总调查人数的1/3。
2.2对“大学生对体育课程持不满意态度”原因的调查统计
表2显示:大学生对当前课程持不满意态度”原因是多维的。排序第一位的是教学场地设施,占总数的81.8%。据大学生反映,不仅当前的场地和器材无法满足大学生的体育需要,而且设施也比较陈旧与落后;排序第二位是校方的重视程度,有43位大学生认为校方不够重视医学院的体育工作;排序第三位的是师资水平,占调查原因的74.5%。大学生反映:由于师资的缺位与知识体系的老化,体育教师对新兴体育项目体育舞蹈、瑜伽、轮滑等几乎不开设;对教学内容不满意的排序第四位。调查问卷填写栏显示:原因是教师专业性不强,教学内容多停留在传统的“田径、三大球”项目上;认为本校体育氛围不好的占34.5%, 也超出“持不满意态度总人数”的1/3,问卷显示原因为“校方没有组织好课堂教学、大课间与课余体育活动。”
3对策刍议
3.1加强领导、转变思想观念
传统的思想观念认为医学院的重点是培养医学方面的职业人才,而不是培养运动员、也不是培养体育方面的专业人才,故此,体育课堂上, 体育教师就是让大学生自己到体育馆借器材或自带器材自由运动,一直到下课为止。虽然尊重了地下室的主体地位,但也放弃了体育教师的主导地位,久而久之,一方面不仅体育课流入形式,另一方面培养出人才只懂医疗、不懂医疗体育,就会影响未来医疗体育的推广与普及。为此, 必须加强领导、转变体育思想观念。
3.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是开展体育各项工作的基础前提。为提高大学生的满意率,一是对现有师资队伍进行系统的培训,一方面学习先进的课程理念, 另一方面学习新兴体育项目及教学方法,例如网球、体育舞蹈、轮滑、 瑜伽等;二是引进专业扎实、德艺双馨的青年体育研究生到教学一线, 对现有师资水平进行补强;三是聘请校外“名家”,例如在国家或省市或专项大奖的专业人才,例如全面街舞大赛前三甲的舞蹈人才,定期定时到校兼职任教,同时也带动了本校体育教师的专业成长。
3.3加大对场地设施的投入
体育场地设施是开展各种体育学练活动的物质保障,特别在房地产热炒的城市区域,昂贵的地价让当前高校体育场地的扩建举步维艰。为此,一方面要在地方政府所倡导的,要实现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大环境下,加大对体育场地设施的投入力度,提高人均体育场馆面积和扩建新兴体育项目场地;另一方面,高校教务处在课程安排方面,要统筹安排,一方面错开体育课时,避免多班级同时上课的拥挤场面,其次,体育课部或公体部要合理规划,做到一场多用。
(注:此表持不满意态度人数来自表1中的“不满意”和“非常不满”之和)
3.4整合教材,筛选教学内容
为提高大学生的满意度,要整合教材,在传统体育项目和新兴体育项目的基础上,通过筛选,开设具有职业特色的体育教学内容,因为医学院校体育教学就应注重学校体育与医疗体育、康复体育的耦合。为此建议大一可开设简化太极拳课程,使新生入学伊始便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对中国传统保健体育建立明确的学习目的;大二、大三可开设五禽戏、 八段锦、易筋经、太极剑等健身养生方面的教学内容;大四可开设保健体育专项课,重点突出医学院校的职业特色。[2]
3.5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氛围
论医学高等院校教学方法的改革 篇11
【摘要】教学是医学高等院校的中心工作,高校教师应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来设计自己的课堂教学,本文探讨了在当今新形势和高等院校教育目标、学生学习心理规律的要求下,高等院校的教学方法改革的办法。
【关键词】改革 医学高等院校 “以学生为中心”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1-0036-01
教学是医学高等院校的中心工作,选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部分医学院仍然沿袭中学“满堂灌”、“注入式”的传统教学方法,即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偶尔穿插提一些问题,也是学生能在教科书上找到的现成已知答案,且很少有思考余地的较肤浅而简单的问题。然而,根据高等院校自身定位和所培养目标的要求是培养高级的创新人才,他们除了具备一定的专业化知识、技能之外还必需具备主动获得知识和信息的能力。
高等院校的学生一般处于青年晚期,这个阶段的学生精力旺盛,喜欢怀疑,争论,有强烈的探究新知识欲望,情感的自控能力增强,思惟敏捷、理论型逻辑思维和辩证逻辑思维逐渐占主导地位,自我意识增强,富有创新精神等。总之,他们的身心发展都日益趋向完善,头脑中形成的认知结构也日益丰富,基本上具备了接受自主能力、创新能力训练及多方面专业化知识训练的心理准备。就大学生的身心特点来看,为高校教师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来设计自己的课堂教学提供了可能性。
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教育改革的新教育思潮“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的“学习观”,已逐渐被我国教育界所认识和接受。“建构主义”是学习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之后的进一步发展,它告诉我们,学生的学习不是被动的接纳教师所传之知识,而是主动地根据个人“图式”中有关的知识经验通过“同化”和“顺应”这两种复杂心理机制来接纳或重组新知识,从而在头脑中迠立起新知识经验系统实现的。可见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者运用自己的经验去主动地、积极创造性的建构对自己富有意义的知识理解过程,而不是被动地去理解那些由教师用已经组织好了的形式传递给他们的知识的过程。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中心”,学生为“主体”。进行意义建构的“主体性教育”。鉴于当今新形势和高等院校教育目标、学生学习心理规律的要求,高等院校的教学方法改革势在必行。
结合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医学高等院校教学方法的改革,可运用以下四个教学阶段。
第一阶段,进行“知识网络化”教学。大学教科书中的知识内容一般来说,是围绕着一条主线通过词、语,把有关专业知识的基本概念、关键性词语、定理、原理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等等组织起来,表达一个主题内容。所以教师在讲解新知识时,可以通过对知识进行组块、编码,运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直观的把所要讲解的知识先以图示的方式(不是展现知识的全部具体内容),把知识以网络系统的框架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这样,一方面能使学生对当前所学习知识内容的轮廓有一个初步认识。使大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对教师所讲的知识内容有一个整体框架、轮廓即概括化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数,同时,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知识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因为这样教学可以使学生在以往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初步形成所学知识框架的简单“图式”,自觉、主动地通过“同化”和“顺应”这两种复杂心理机制来接纳或重组新知识,通过师生之间复杂的交互教学活动过程中,进一步地丰富知识经验使 “图式”复杂化。
第二阶段,“创设问题情境”。当教师把知识的框架呈现给学生之后,首先,要以“问题为核心”驱动学习。也就是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提出能激发学生思惟积极性的问题或任务,而所提出的这些问题、任务应既能引起学生困惑、焦虑、怀疑、探究而又能通过学生自身努力、不断地挑战自我,挑战极限以及自身的积极思维活动能解决的实际问题。问题是学生思维的起点,也是思维的动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努力创设各种问题情境,鼓励、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面地深入探索解决问题,这样才能不断的驱动学生,自觉主动的带着问题去搜索资料进行自学,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其次,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的同时,应向学生介绍有助于问题解决的有关专业资料,比如,书刊、杂誌、临床案例、电脑资料、教师自身的科研材料等等。最后,要求学生在自学基础上写出相应的读书笔记,为下一阶段讨论作好准备。
第三阶段,进行“师生交互式”教学(小组或全班进行)。实践证明,学习者并不是单纯地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来,而是以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获取、建构新知识的过程。可见,学习活动是一个创造性的,并直接在教师指导下由教师和学生所组成的一个共同体共同完成的理解过程。
第四阶段,教师总结(在这整个过程中学生可以提出不同的看法最后由教师总结)。总结的同时,不但拓宽专业知识,并要对本专业前沿知识发展的前景有所介绍。
教师是高等院校教学方法改革的引导者,教法的改革,关系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质量。作为一名高等院校的教师首先应是一名品德优秀的学者,“身正为范,学高为师”,这样才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学生。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卫生部. 教高﹝2008﹞9号 本科医学教育标准: 临床医学专业(试行) [S].2008,09-16.
[2]李嘉曾. “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理论意义与实践启示[J]. 中国大学教学, 2008(4):54-56.
高等医学教育改革刍议 篇12
1 医学高等专科教育发展的空间与前景
医学教育的发展与我国卫生改革与发展紧密相连,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今天, 医学高等专科教育只有适应卫生改革的需要, 跟上卫生改革与发展的步伐, 才能实现既促进医药卫生预防保健事业和医学专科教育的发展, 又能满足毕业生成才就业的“双赢”。
1.1 我国医药卫生改革与发展为医学高等专科教育拓展了广阔的空间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医学教育虽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促进了我国卫生人力资源的大发展, 但是, 由于历史的原因, 我国卫生队伍现状还不尽如人意, 从数量来讲, 总数增加虽然明显, 但质量不高的情况依然突出。从学历结构来讲, 据有关资料报告, 1981~2000年全国高、中等院校为卫生系统输送了269万名医药毕业生, 其中大专以上占1/3, 中专生占2/3。因此, 目前我国卫生技术人员仍以中专学历为主, 大约占50%;从卫生人力资源分布来看, 卫生技术人员主要集中在城市大医院。2000年统计, 44%的城市人口享受63%的卫生人力资源;56%的县及以下人口仅拥有卫生人力资源37%。 城市每千人口医生2.31人, 县及以下为1.17人。[1]城市与经济发达地区卫生人力过剩, 农村与老少边穷地区缺医少药现象仍十分严重;从学历结构分布看, 大专以上学历的医务人员集中在城市, 农村及老少边穷地区的医务人员, 基本都是中专学历以下, 大量未经医学教育培训的人员从事卫生技术工作, 从而使卫生队伍素质总体偏低, 不适应经济发展与人民身心健康的需求。因此, 按照卫生部《中国2001~2015年卫生人力发展纲要》要求, 卫生人力资源调整目标为:到2015年, 全国每千入口拥有卫生技术人员3.64人左右, 执业医师1.26人左右, 执业护士1.26人左右, 全国90%以上医生达到大专以上学历水平。学历层次调整目标为:本专科教育招生2015年达到60%;研究生教育从2015年达到12%;中等教育2015年减少到28%。《关于农村卫生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出:乡镇卫生院医生在3~5年内达不到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要转岗分流;对卫生技术岗位上的非卫生技术人员要有计划地清退;新进入村卫生室的人员应具备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这些政策的出台, 都为医学专科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1.2 新型卫生体系的建立为医学高等专科教育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提出了“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卫生事业发展目标, 制定了“全面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 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的新一轮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蓝图。要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这一目标, 与之相适应的新型卫生体系必须建立。如卫生服务体系的建立, 实行医疗机构分类管理制度;医疗保障体系建立, 采用多种医疗保障形式, 重新分配及解决医疗服务资金来源的问题;卫生执法监督体系的建立, 实施对卫生服务和健康相关产品监督管理职能;卫生行业实施人才准入制度, 保证医学人才质量, 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等等, 为医学高等专科教育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为医学高职高专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市场。
2 医学高等专科教育与高等卫生职业技术教育的关系
卫生部、教育部卫科教发 (2004) 167号《关于印发护理、药学和医学相关类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对我国高等医学教育进行了如下划分:培育医师的医学类教育、培养护师的护理类教育、培养药师的药学类教育和培养技师及治疗师的医学相关类教育四个组成部分。
教育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医药卫生类高职高专教育的若干意见》 (教高[2002]4号) 中规定, “高等学校专科层次医药卫生类专业分为三类, 即:医学类、相关医学类、药学类专业、医学类专业以培养面向农村、社区医院的助理职业医师为主要目标, 专业名称统一规范为‘临床医学’、‘中医学’和‘口腔医学’等, 主要由普通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和普通本科医学院校举办。相关医学类及药学类专业以培养医学技术辅助医疗和药学专门人才为主, 其主要培养目标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一致, 即‘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人才’, 归入高等职业教育范畴”。医药卫生类高职高专教育主要举办护理、药学和医学相关类专业, 明确提出了护理、药学和医学相关类在专科层次上属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范畴。
从上述教育部、卫生部有关文件对医学高等专科教育和高等卫生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目标的阐述, 我们可以得到明确结论:医学高等专科教育与高等卫生职业技术教育的生源与培养目标基本上一致, 并可归结为五点: (1) 生源均是高中起点; (2) 人才类型是应用型或者说是实用型; (3) 人才层次是高级专门技术人才; (4) 工作场合是社区、县、乡村等基层卫生工作岗位; (5) 工作内涵是将成熟的医药、预防、保健等技术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和服务。所不同的是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办学条件的设置要求略低于医学本科院校, 而略高于高职。从教育部、卫生部政策规定所允许开设的专业看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可以开设医学类专业, 如临床医学、中医学、口腔医学和医学相关类专业, 如护理专业、医学影像技术、检验等, 高等卫生职业技术教育仅限于开设医学相关类专业。因此, 医学高等专科教育和高等卫生职业技术教育除了开办条件和开办专业略有不同外, 在学校层次、教育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类别等方面是相同的, 两类学校在培养目标、学校发展等方面的定位具有相同性。
3 教育的定位
学校的办学定位是一所学校办学理想的价值追求, 是办好学校的行动指南。学校定位主要包括总体目标定位、学校类型定位、层次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人才类型定位、服务面向定位等。学校定位主要应该依据以下三方面的情况来制定:第一是根据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 是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第二是要依据自身的条件;第三是学校发展的潜力[2]。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 我国医学高职高专教育经过20多年的长足发展, 已经成为我国医学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学校总数或是在校生总数均已达医学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 医学高职高专教育在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 由于绝大多数的医学高职高专学校是在卫生中专学校的基础上升格发展起来的, 长期的中专办学模式和办学理念所形成的固有办学形式制约了医学高职高专学校的定位。同时, 由于受到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 医学高职高专教育在办学定位上存在的不安于高职高专的办学层次、照搬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缺乏办学特色等问题, 也已成为制约我国医学高职高专教育健康、持续发展的现实问题。医学高职高专教育的办学定位问题越来越多地受到关注。
3.1 医学高职高专教育培养目标定位
“培养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目的, 它规定了所培养人才的基本规格和标准, 对教与学双方具有较强的导向性”。从我国教育发展历史来看, 医学高等专科教育, 基本属于精英教育, 医学高职教育发展历史较短, 学术地位较低, 层次类别不完备。从现阶段基本国情看, 医学高职高专面临低重心发展要求, 面临职业人才类别层次结构的重构要求, 面临社区、农村卫生、预防保健对人才链的要求等等。如果只看到学生的市场需求, 而看不到深层次的教育规律要求和学校间的竞争力的要求, 学校可能会随波逐流, 形不成明确的、有自身特色和优势的培育目标定位。
医学高职高专教育培养目标应包括四大方面: (1) 具备基本的职业素质, 包括掌握伦理学原则、交流能力、继续教育的习惯; (2) 掌握基础医学基本理论和方法; (3) 掌握临床医学基本理论和技能; (4) 掌握预防医学及医学相关知识, 包括影响健康的经济、心理、社会、文化等非生物因素知识、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知识与方法、使用医学信息的能力、了解卫生法规和卫生保健服务体系。如此的培养目标才能培养城市社区、农村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的应用型、实用型专门人才, 才能符合社会的就业需求。准确的培养目标定位和正确的教学思想不但符合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 而且为打造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以及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活力。
3.2 教育的发展定位
医学高等专科教育以现有的医学教育层次结构看, 所开设的临床医学、中医学等专业就其办学历史、师资水平、实验、实践基地与本科院校差距较大, 应该说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无法与本科院校抗衡, 但是在医学相关类专业却是医学本科院校的相对弱项, 在此方面, 本科院校一般投入较小, 重视程度也相对较弱, 与医学高职高专学校相比较而言, 基本处于同一发展平台, 因此, 医学高职高专院校应该重点发展医学相关类专业, 尤其是护理类、影像技术、医学检验技术、药学等专业。同时转变观念, 树立新的医学高等专科教育价值观, 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努力办出自己的特色, 办出自己的水平, 提升学校的整体形象, 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深化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改革, 教学内容由学科本位向就业岗位和就业本位转变, 从学生就业和未来工作需求出发, 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教师要从管理者向服务者、指导者转变;教学中要从“教师为中心、书本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的“三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转变传统的“学术本位”观念, 淡化学科意识, 弘扬新的人文理性精神, 促进价值观念的转变, 根据学校招生与毕业生就业的辐射地域广大人民群众对卫生服务的要求, 紧密结合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实际, 顺应医学科学发展的趋势, 按照医学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 以长期持续、稳定地与当地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为目标, 以最大限度地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相协调为准则来定位并合理规划实现方式, 实现自身的发展道路。
需要强调的是学校定位一定要根据自己现有的实际情况和水平, 不要盲目攀比、盲目拔高。再就是要体现自己的特点, 要有个性、有特色, 不能是放在哪个学校都合适。学校规划的目标应体现学校的定位, 其相应措施也应该体现是为了保证学校定位的实现。包括学校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专业建设规划、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校园建设规划等。这些规划里面所确定的目标应该体现学校的定位, 所采取的措施应该都是为了实现这些定位。
摘要:医学教育结构的调整与卫生事业的发展, 给医学高等专科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理顺医学高等专科教育与高等卫生职业教育的关系, 明确医学高职高专教育发展定位, 是影响学校办学方向和实现学校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关系及发展定位,高等专科教育,高等卫生职业教育
参考文献
[1]周礼生, 沙绍轩.关于医学生就业的几点思考[J].医学教育探索, 2004, 1:41.
【高等医学教育改革刍议】推荐阅读:
军队高等医学教育06-01
成人高等医学教育管理06-18
预防医学高等教育06-24
高等医学教育制度研究07-13
高等医学08-29
高等医学教学10-03
高等临床医学10-19
高等专科医学院校07-10
高等医学英语会话教学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