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书法教育

2024-10-18

高等书法教育(精选7篇)

高等书法教育 篇1

一、现状分析

总体来看:一是高等书法教育学科建设体系的基本框架初步形成。1979年浙江美术学院招收首届书法硕士研究生。从80年代中期开始, 欧阳中石先生在首都师范大学致力于高等书法教育的建设和发展, 1985年设立书法教育专业, 1993年首都师范大学设立我国第一个书法艺术教育博士点, 并于1999年招收书法专业博士后。随后, 中国美术学院、浙江大学、吉林大学、中央美术学院、山东大学等院校也相继建立了书法博士点, 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也建立了博士后工作站。与此同时非学历教育日趋多样化, 不同形式的进修班、研究生班、课程班、访问学者等为众多书法爱好者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平台。

二是办学规模扩大, 招收书法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的高等院校日益增多。依据2007年全国各院校书法专业本科招生简章, 综合类高校有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河南大学、暨南大学、三峡大学、聊城大学6所;师范类院校有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太原师范学院等15所;美术 (艺术) 类院校有中国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等10所;理工类院校有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不同的学校模式下初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书法教学理念、体系和方法。以课程设置为例, 综合院校和师范类院校从书法的特殊性出发, 强调书法的文化学术氛围。如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开设中国书法史、中国美术史、书法文献学、书法文化、书法方法论、古文字学以及诗词格律等课程, 以“书法与中国文化”为核心, 把书法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开展广泛深入的研究;而艺术院校则强调“书法的空间创造”, 重视技法训练和艺术实践, 如中国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的书法课程内容更多涉及书法实践、碑帖临摹、篆刻史、书画鉴定以及国画技法等, 关注创作技法、创作思维的培养, 大体上形成书法文化与书法艺术两种格局, 以目前高等书法学科建设的发展态势看, 这种格局短时间内不会发生质的改变。

二、问题反思

中国现代高等书法教育已经建立起了从本科、硕士、博士以及博士后的较为完整的、一体化的教育层次和学科体系, 在此意义层面上的书法教育俨然是一门独立的专业或学科。然而, 在教育部1998年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原国家教委公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 却没有书法的一席之地。毋庸讳言, 书法学科与美术、音乐、戏剧等其他相对成熟的学科相比, 仍然处于起步的初级阶段, 与哲学、历史、文学等传统人文学科相比更是差距甚远, 书法与以上学科存在不可剥离的依附关系。诚然这种密切关系显示出传统书法的包容性, 但是在传统知识逐渐纳入现代学术范畴并寻求对话的格局中, 却暴露出书法缺乏整体学科知识建构的弊端。

翻阅近20年来我国所有书法研究方向的硕士或博士论文我们发现选题中除了包括书法史、书法理论的方向外, 更是跨及美学、文字学、考古学、文献学等学科的边缘性选题, 纯粹以书法本体为研究对象的论文仅占很少比例, 虽然涉及书迹、书家、书史、书论等方面的研究课题也很多, 但由于书法学科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 相关研究成果积累不够, 从导师指导到学生写作都有一定困难。特别是按照现行学位论文审查标准, 更很难达到较高的等级要求。

三、解决思路

首先, 建设高素质的学科梯队。加强书法学科建设的关键是具备高素质的学科研究梯队

第一, 确保师资队伍总量和质量, 积极拓展教师来源渠道, 尽量避免学术上近亲繁殖, 优化教师的学缘结构。建立相关学科的学术交流平台、开展校际教师间的合作与交流、建立联合性的学术研究机构等, 使教研人员得以多层次、跨学科的学习, 了解相关背景知识、理论方法。加大教师培训力度, 开展书法以及文史哲等相关讲座、研讨班、教育理论学习班、教育技术培训班等, 提升教师整体素质。第二, 建立年龄、学历、职称合理的学科梯队层次结构。年龄结构坚持老、中、青相结合的原则。有条件的院校可以实行导师团制, 以具有精深的理论素质和研究能力的学科带头人为核心, 建立有系统、有层次的学术梯队, 实现研究的继承性和创新性。第三, 进行跨学科团队建设。以重点科研项目为平台, 相关学科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为核心, 组建和扶持一批结构合理、优势互补的创新研究群体, 进行书法考古学、书法文献学、书法批评史、书法生态学、书法心理学等在书法学科前沿领域或交叉学科领域的多维研究, 提高协作攻关的能力, 促进学术创新和交叉研究成果的涌现, 使传统的书法学科在当代高等教育的体系下更加完善。

其次, 正确处理书法学科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主要包括两个层面的问题:一是书法学科与艺术学 (音乐、美术) 相关学科的关系, 这是最直接、最切近的关系。二是书法学科与艺术学之外的哲学、历史、文学等相关学科的关系。

一方面书法作为独立的学科进行整体性发展必须援引其他相关学科的力量支撑, 所谓“学者欲能书, 当得通人以为师”。因此以客观审视的态度、多元共生的观念和开放的跨学科的眼光看待书法学科建设, 是目前高等书法教育的关键。同样的知识背景、学术背景, 单一的认知模式, 使其问题意识、注意力方向被常识所限制, 造成视界狭隘、教学封闭和学术资源匮乏的不良局面, 应当从相关的学科中摄取、借用、移植相关的概念、范畴、理论、原理及研究方法, 以书法学研究为主体, 逐步形成跨学科的交叉研究, 开拓学科视野, 研究原有学科边界上的“遗漏问题”或无法包容的“新增问题”, 这是由书法学科的复杂性和开放性决定的。

另一方面跨学科的交流对话、相互渗透, 必须以书法自身的特性、独立性为基点和出发点, 避免“泛学科化”即不恰当的扩大‘研究’的外延, 学科研究的“泛化”现象会使本来就不甚清晰的高等书法教育学科性质、研究对象变得愈发模糊, 使本来就存在的理论上的“先天不足”愈发难以救治;避免简单地不加区分地由艺术学直接演绎成书法学的研究方式, 应当根据书法学科本身研究的对象和领域确定其学科的内涵与外延, 使书法学科体系的内部结构在渐趋合理的同时与相关学科之间的关系更加明晰, 这既是走向开放与综合的现代人文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 也是国家学科建设的一种现实需要。

再次, 加强高等书法教育理论体系建设。理论体系健全与否是一门学科独立存在的根本标志。其中包括:制度化的学科语言、明确的学科边界、被同行学者所认可的独特的研究范式以及高水准、高层次的研究成果等。书法学科的理论体系至少应包涵基本原理论、实践论、历史论、方法论四大部分。基本理论研究是学科基点, 回答“书法是什么”及“书法学是什么”这两个最基本问题, 由基本命题扩展出相关的概念及范畴, 是一种哲学化的思考。再由原理论直接导向实践研究, 亦可以说是关于书论的研究, 书写实践的理论, 阐述书写活动过程中人和作品之间创作体系、阐释体系和评价体系。史论研究探讨书法自身的历史现象与规律, 以古察今, 古为今用, 从而体现其社会意义。方法论研究则有助于增进对书法学科研究的思维方式和方法体系进行反思, 促进研究者准确了解和把握本学科学术发展的动向。

目前, 从书法理论研究的内容来看, 在研究对象、理论基础、方法论等相关方向都已取得进展, 无论是在深度和广度上都逐渐形成了初具规模的理论体系, 为进一步借鉴、吸收、运用乃至最后超越各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提供了可能。与此同时, 建立完善理论体系必须遵循学术标准和规范, 从学科史和学术传统的角度, 认识和领会书法学科的伦理精神与基本规范。书法学界由于受“技法至上”的影响, 缺失严格的学术规范教育, 因此各高校书法专业要加强对本科生、研究生进行系统的学术训练, 力求熟练掌握学术研究基本规范、学术研究方法规范、论文尤其是学位论文与图书编撰规范、学术引文尤其是图片征引方式标注的规范, 形成严肃科学的学术氛围, 推动学科建设的深入发展。

摘要:中国高等书法教育在办学规模、办学层次、人才培养和教学水平等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 但仍然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 诸如学科定位、研究体制、课程设置、师资培训等, 已经逐步成为制约中国高等书法教育发展的重要“瓶颈”。因此在理清其现状的基础上, 探讨学科建设、理论发展、教师培养等具体问题, 对于促进中国高等书法教育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等书法教育,现状分析,问题反思,解决思路

参考文献

[1]沙孟海.高等书法教程.中国书法.1992.

[2]康有为.广艺舟双楫.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 1978.

[3]欧阳中石.书法与中国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0.

[4]韩盼山.书法艺术教育.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1.

高等书法教育 篇2

关键词:中国美术教育史;书法教育;东晋南北朝;品德

早期的中国古代美术教育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原始文明时代。中国古代学校的设立,则可以追溯至五帝时代。中国古代传统的教育内容以“六艺”为基本,其中“六艺”中与美术教育相关联的为“书”。“书”即汉字、中国书法是书写汉字的艺术。“书同文”以后,汉字形制的规范化和使用功能的强化,促进了书法教育的普及。由于汉字特殊的形象、意态特征,以及在中国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位置,其识读和书写,对于中国视觉文化习惯的形成,具有根本性教化作用。而在东晋南北朝时期的书法教育则更为注重品德教育,人品书品,藻鉴相扇,和当代某些急功近利、只想金钱和走捷径的教育方法方式相比,不啻是一种启示。书法教育是在南北朝时期士族及一些寨族中进行的一种书法教育方式,它分为家学式与师授式两种。这两种教育方式渊源久远,影响巨大,在唐以前,最具神秘色彩的名家笔法都是通过这两种方式流传绵延的。然而,南朝和北朝,南朝前期和后期的书法私学教育观念却有所不同。

南朝前期的书法教育受门第观念影响颇深。书法俊逸即为才识卓绝的表现之一,是高门士族保守的家法。南朝人论书才会将门第风仪与书风联系起来比照。与此相适应,南朝前期书家风尚也表现出极强的士族化倾向,具体表现在耻于做应由文吏、工师和佣书所职的一切事情上,对从事书记文案的下层书佐高门士族更是鄙夷轻视。由于这种门第才识观念的存在,士族书家在书写日常实用的“尺牍书疏”时,更愿意将个人的风仪与审美追求融入其中,形成颇具审美情趣的实用书写的倾向。换言之,实用的“尺牍书疏”在不自觉地为展现士族的萧散风度而服务。因此,书法私学中所传的书体主要以不拘常格的行草书为主。检索张怀的《书断》,凡入三品的东晋及南朝书家共计36人,兼善草、隶两种书体的有24人、善草书的有32人、善隶书的有26人,而善古文、大篆、小篆及飞白书的只有3人。可见自东晋以来的南朝书法私学所传书体以草书和真书为主,其中更为学堂所推崇的是颇能表现人物风致的草书。即便是多用于抄写奏章、道经、诗文以及史论等,而较少施用于尺牍书信的真书,也决无唐朝以后的呆板之气。这些都足以证明在南朝前期书法私学中,士族书家追求的是一种充分讲求审美情趣的实用书写。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南朝前期的书法教育主要是建立在高度士族化基础之上,其注重表现高门士族的风仪,即便是日常实用的尺牍书写也追求一种审美意趣。但是这种状况随着梁以后《千字文》的流传普及与高门士族的逐渐衰败而得到了一定的改变。而南朝后期的书法教育观念开始向规范化的实用书写方向转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三点:1)《千字文》的流传与普及。学习者只需要直接面对的经过处理的单字,这些单字大小一致,字势渐平,这就在客观上引导学书者的书迹向规范化方向发展。2)旧文化高门士族随着其特权地位的丧失,这些旧高门士族在新的社会环境中,已经抛弃了原先的书法私学重精神、轻实用的教育观念。3)南朝后期,随着士族势力的削弱,庶族力量大大增强,一批庶族书家登上历史舞台,客观上促使书写的规范化。

北朝书法私学教育观念的发展不像南朝那样,而是以规范化的实用书写为主,不管是前期的高门大族,抑或后来的寒族书家,大都以规范化的实用书写为主流风尚。纵观当代书法美术教育,1957年浙江美术学院,在国画系开设书法篆刻课的举动,是书法进入当代高等学校的开端。而且与古代、近代师徒式的教育形式相比较,当代书法教育的形式则显得异乎寻常的丰富和多姿。其一是无论男女,也不管文化程度的高低,凡有兴趣者均有接受书法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其二是教育方法冲破了只统一使用一本字帖,批改作业只画圈圈、只打叉叉的老套,开始注重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充分发挥了教师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但对比古代南北朝时期书法教育的昌盛,我们不得不看到当代书法教育的缺憾。

一 书法师资严重短缺

到目前为止,全国尚无一所正规的书法学院,设有书法专业的学校也只有浙江美院、首都师大等少数几家,这与全国上千所的大学相比,与全国对书法教师的需求量相比实在是少得惊人。据粗略统计,毕业于书法专业的学生,其总数约三百人。而在这些毕业生中,大多数毕业生从事书法艺术的创作和书法理论的研究,直接从事教育工作的最多也不会超过120人。笔者又对全国52所高师院校的书法师资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在这些学校中,只有书法教师182人,而在校学生却有136992名,师生比例为1:752,失衡现象十分严重。

二 教材建设肤浅浮泛

虽然书法教材的建设已开始分科化,教材质量也有所提高,但书法教材建设仍然不甚理想。比如,高等书法专业,除了少量课程有正式出版的教材以外,大多数课程尚无书法教材。书法教师授课多凭经验积累,这对授课的系统性稳定性来说,无疑是一个不小的障碍。又如,已出版的书法教材的数量已蔚为可观,但真正高质量的书法教材却不多。辗转抄袭、缺乏新意甚至质量低劣的书法教材充斥其间。

三 学术研究稚嫩无力

书法教育的学术研究与高等书法教育的建设是密不可分的。就我们所看到的书法教育成果来看,研究成果最为丰硕、最引人注目的当推从书法专业毕业的研究生们。他们思维敏捷,眼界开阔,写作能力又强,所以,投入到书法教育学术研究领域,容易有深刻的思考和令人信服的成果。可惜,当代书法研究生极端稀少,因此,从大的格局上看,凭借这仅有的研究生们也难以突破书法教育学术研究稚嫩无力的尴尬局面。目前的表征是,依仗个人之力的多,进行集体研究的少;零碎研究的多,系统研究的少;置身教学研究的多,挖掘教育史、教育理论和教育批评的少。如果将书法教育学研究与书法史学研究和书法美学进行多维度的比较,那么,书法教育学的滞后状态是有目共睹的。

四 不注重书品人品

高等书法教育 篇3

关键词:高等书法教育,非师范学生,现状,重要性,途径

中国书法博大精深, 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文化特征。高等书法教育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也为书法的普及教育起着输送人才的重要作用。关注高等书法教育, 完善高等书法教育体系, 开展非师范学生书法教育, 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也是提升全民素质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举措。

一、高等院校书法教育的现状

笔者在与一些大学生进行交流的过程中发现, 有很多学生认为书法课就是写字课, 有的听说过王羲之、王献之、颜真卿、柳公权, 但是问到他们的书法作品的时候就答不上来了, 有的甚至从来没有用过毛笔。他们的书写水平大多停留在初级水平上, 对于握笔的方法、笔法、结构把握都是模模糊糊, 在练习中还经常出现错别字。可见, 现在大学生的书法基础是相当薄弱的, 虽然我们大力提倡素质教育, 中小学生在学校的第二课堂或者一些培训班接受书法教育, 但是书法不是中考、高考甚至会考的科目, 普及力度还有待加大。中学生在进入高等院校以后, 高等书法教育就担当着“补课”的角色, 既要把以前所缺的知识补起来, 又要有所提升, 任务是非常艰巨的。

近年来, 高等书法教育发展迅速, 到目前为止, 专科、本科、硕士、博士各层次逐步完备。目前, 全国共有40多所院校招收书法专业。艺术类院校的大学生当然都接受过书法教育, 而高等书法教育的对象是所有的大学生, 按照师范性质可以分为师范生和非师范生两大类。从目前的教学来看, 师范生的书法课是必修课, 而非师范生的书法教育却是我们所忽略的。为了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 扩大自己的就业面, 非师范学生就需取得教师资格证, 而“三笔测试”是学生取得教师资格证的硬件。与接受过书法教育的师范学生相比, 没有接受过书法教育的非师范生的“三笔”功底相对薄弱, 与师范生不可同日而语。因此, 这部分学生通过“三笔测试”的难度就相对较大, 这无形之中增加了他们的就业的负担和压力, 这是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和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开展非师范学生书法教育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 我国学校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 一味注重知识学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满足社会对综合素质人才的要求。而书法教育正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手段。早在唐代, 国子监所辖“六学”中就有“书学”一门, 贞观年间, 当时的大书法家欧阳询、虞世南就亲执教鞭, 教导学生专习唐法, 唐朝还把书法水平作为科举取士的一项重要标准。高校开设书法课程既可以使大学生正确、美观地书写汉字, 又可以使大学生在书法学习中了解中国书法的历史和相关的书法理论知识, 了解书法美学原理, 增进自己的学识修养, 提高综合素质, 增强民族自豪感, 使校园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得到有效的推进。

近年来, 大学生就业问题日显突出, 很多大学生感叹毕业就意味着失业。从根本上说, 大学生的就业取决于社会需要与大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 大学生只有在满足社会需要的情况下才能通过职业选择完成自我社会化的过程, 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就要求高等院校必须从社会对人才的近期和长远需要出发, 进行学科专业和课程体系的改革。而书法教育与素质教育密切相关, 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起着巨大的作用, 高等书法教育不仅仅是师范生的师范技能, 还应该是所有大学生提高自身素质的必修课。

强健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是新时代大学生精神气质最重要的方面之一, 而中国书法被誉为“纸上的气功, 墨上的太极”, 加强书法教育有益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在练习书法时, 学生全身舒展, 凝神静思, 通过手臂、手腕、手指神经肌肉等调动全身的气和力, 通过笔毫送到笔画线条中, 使身体的各个部分都得到锻炼并且更加协调。在物欲横流的今天, 校园也显得浮躁起来。书法这门“动”、“静”结合且法度深严的课程, 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将写字时平静的心态延伸到日常的生活中去, 正如古人云“静坐然后知平日之气浮;守默然后知平日之言燥;省事然后知平日之心忙;闭户然后知平日之交滥。”[1]书法创作过程也是释放情感的过程, 可以调节情绪, 缓解疲劳。“静坐作楷法数十字或数百字, 便觉矜躁俱平。若行草, 任意挥洒, 到痛快淋漓之候, 又觉临心焕发”。[2]项穆在《书法雅言·资学》中也提到:“人之资禀有温弱者, 有剽勇者, 有迟重者, 有疾速者。知克已之私, 加日新之学, 勉之不已, 渐入于安。”[3]通过书法学习, 学生可以提升气质, 完善人格。

三、开展非师范学生书法教育的途径

书法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文化, 它历数千年而不衰, 凝聚着炎黄子孙的无穷智慧, 积淀了华夏民族文化和中国哲学的精髓。书法与文字、文学、美术、文化、历史、民俗等学科都有密切的关系, 从理论上说, 研究这些学科的方法都可以应用到书法研究上, 可以说, 上述任何一门学科的知识都可以作为研究书法的角度和背景, 把相关专业和书法进行整合, 做到宽口径、多发展, 同时, 借助书法这一工具, 可以深入挖掘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

从多学科的角度审视书法, 去引导学生学习书法, 才能使他们对书法有更加深刻、全面的认识, 同时和所学专业相结合, 完善知识体系。从文字学的角度来看, 书法是文字演变的载体和产物, 学生学习不同文字发展阶段的书法艺术, 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从文学的角度看, 一件优秀的书法作品可能就是一件很好的文学作品, 很多文学作品就是书法创作的主体内容。从历史学的角度看, 书法是随时间而变化的历史现象, 涉及书法作品的历史背景或流传延续, 书法作品风格形成的历史及演变规律, 书法理论、审美观念的形成及历史演变。从民俗学的角度看, 书法是一种精神民俗和一种社会生活民俗的现象, 它以文字作为艺术创作的内容素材并普遍应用于社会生活。从美学的角度看, 书法作品是审美对象, 蕴含诸多审美元素, 书法欣赏就是审美的过程, 而书法创作是美的探索和创造过程。从心理学的角度看, 书法作品是人类视觉感知的对象, 书法创作过程是人类情绪表现的过程, 书法欣赏可以看成是以书法作品为刺激对象的心理反应过程, 与创作者心灵沟通的过程。从地理学的角度看, 不同的地域文化环境会造就不同的书法家, 这些书法家所创作出来的书法作品显然被赋予一定的地域特征。从旅游的角度看, 书法是一种特殊的人文景观, 是很多旅游胜地的重要资源, 刺激着旅游业的发展。从政治学的角度看, 特别是在古代, 大多书法家都是士大夫阶层, 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领导层, 他们的思想观念通过书法作品传播, 欣赏书法作品也就成了接受政治教育的过程。同时, 古代的士大夫有文学家、画家、音乐家等, 许多人是集各种才能于一身, 也就是当今社会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当然, 要开展非师范生的书法教育, 面扩大了很多, 就急需更多的高素质的书法教师。从目前全国的高校书法教师队伍来看, 师资力量还相对薄弱, 因此, 我们要通过一些有效途径打造一批教师队伍。首先, 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高校师资, 让精通书法的教师兼任书法教师或者通过转岗培训专门从事书法教育工作。其次, 通过外聘的形式, 吸引更多社会上的书法人才进入高校参与书法教学, 请一些书法名家在高校开专题性讲座, 把他们研究的最新成果授予学生。最后, 让在校在读的博士、硕士研究生担任一部分书法课的教学任务, 在校内通过书法协会开展一系列的活动, 使书法专业的学生和非师范的学生有更直接的交流, 有效地学习相关知识。

在高校普及书法知识, 开展非师范生的书法教育, 还离不开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除了对专业教师队伍进行培训、交流、提高之外, 还需要增设一些硬件设施。首先, 配备书法课程专业教室, 包括专用课桌、画毡、临摹架、经典作品临范、拷贝箱、计算机多媒体展示设备设施等, 教师能更有效地进行教学, 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其次, 建设一个面向全校学生的艺术作品陈列室, 同学们能够感受到浓厚的艺术气氛。最后, 建立“三字过级”测试制度和定期比赛制度, 这样的激励措施能督促学生学习。

综上所述, 书法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针对目前高校学生思想呈现出的多元化、开放性和社会化的特点, 高校书法教育应扩大受众, 把非师范学生的书法教育纳入高校书法教育体系中, 突出和强化书法教育的多元化和广域性。在此基础上, 我们应不断创新书法教育的方法和手段,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使书法教育的“教”、“学”、“用”有机结合, 以发挥书法教育的最大合力, 促进高校书法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海若.书法教育中的人格熏陶及心态引导[J].艺术教育论丛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 2004.2.

[2]周星莲.临池管见[C].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 2002.12:730.

书法教育的意义追寻 篇4

为了便于展开叙述,在讨论之前,需要明确一个前提,即写字教育与书法教育的关系。这对概念的使用多有分歧,写字包含书法或书法包含写字的用法都有。在这里,我们延用以上文件的提法:将写字与书法教育统称为书法教育,二者相互区别也相互联系。写字重实用,目标在保底,有时特指硬笔字书写;书法重艺术,目标在提高,有时特指写毛笔字;其联系在于日常实用书写质量的提高,自然有助于精进至法度与艺术之境;而书法修习也必然促进日常实用书写之提升。因此,以下行文中的书法教育,多数情况下同时兼具两种视角。

一、书法教育的意义追寻

通常我们认为书法可以修身、怡情、养性,这些也许没错,但它们更多的指向书法本身的一些效用,而“书法教育”即教授学生书写汉字的过程,却有着超出个体怡养之功用,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育人价值”。这是一种教育学意蕴的阐释,我们拟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研讨。

1.汉字的承载

汉字是世界上使用至今最为古老的文字。从传说中的仓颉造字开始,汉字的这种历史承载已数千年,凭借直观就可以想见这种承载的厚重。

一是承载民族的传统文化。这是各民族文字共同的使命。一些经典的学说认为,劳动工具的使用是人异于禽兽获得发展的关键,其实,更为关键的是劳动工具的保存,没有这种“保存”“接续”的意识,发展就成为不可能。汉字的使命也在于此。语言有声但在时空上却有界,它离不开发声的主体,而汉字如同明矾一般,让这些有声语言和无声的思索有了沉淀的可能。这种沉淀是自由的验证,人类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宿命,让跨越时空的“倾听对话”和“继续思考”成为可能。人类的思维从此在长度、宽度与厚度上,开始了漫长的积累。思想经由文字的保存而创造了一个独立于身体之外的世界,这种独立的存留在历史的长河中积累、流变,直到今天。它流过的路径我们称之为文化的传统,长河之水本身我们称之为传统文化。对于中华民族而言,这一切自汉字而始。

二是承载民族的智慧。尽管所有的文字都是民族文化的承载,但汉字所承载的民族智慧依然十分突出。很多民族的文字都从象形发端,汉字也一样。“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加以提炼,而成文字,这就是象形。象形可以表达一些形象和物象,但在表达抽象的意思上却难以实现,因而又有了指事、会意、形声。“会意”的出现可以认为是民族智慧的一次飞跃。我们不仅用“意”来造字,我们还在用“意义”来分类,给汉字分类,也给世界分类,比如用代表性的物象作为部首。因此汉字的总量虽多,看似不好把握,但其实构成汉字的部件却较为简约,并且因部首的分类而实际上构成了一个意义的范畴与体系。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汉字的“表意”是双向的,即我们用汉字来表现世界,表现山川河流人鱼虫兽,表现形象与抽象,表现存在也表现不存在;但同时,汉字本身也表现出我们自身,表现出我们把握世界的思维方式,表现各种智慧的思维形式,这里面既有康德眼中的人类的“普遍性的知识结构”(对象在人的观念里只是一种固有观念而不是对象本身),也有后天发展中的思维智慧与文化创新。

三是凝聚民族的向心力。汉字还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向心力。这与“表意”的系统息息相关。汉字由于表意,因而可以做到在方块字上融合音形义,而表形是其区别于拼音文字的关键所在。而正因为表形,可以让眼耳共用,感官的融合极大地提升了理解力与想象力的空间。无论是具象还是抽象,在方块字上似乎不是一个理解的难题,即使一些字的读音随着地域的音区与时间的侵蚀而发生了变化,但汉字仍然能够十分简易地进行沟通与交流。我们今天借助简单的注释与考证就可以看懂孔孟老庄之言,但在表音文字里,很多古代文献已经退缩为象牙塔的专利。汉字正因为可以突破语音在时空流变上的局限,因而成了民族维系的纽带。为何秦始皇要“书同文”?为何是“书同文”而不是“言同语”?为何世界版图上会有诸多只有语言却没有文字的弹丸小国?答案也许就在于汉字的表意性让言语殊异的人们却可以拥有统一的文字,从而有了民族向心力以维护民族的统一。今天,汉字的这种凝聚力日益发展,已经成了国家民族形象。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那“舞动的北京”,在书法等艺术形式的韵律中,将中国精神、中国神韵与中国文化形象地展现给世人,就是最好的明证。

2.书写的功用

汉字的文化承载与这种承载的延续不是自然发生,它需要有一个动力,这就是“书写”。如果没有书写,汉字将与很多死去的文字一样,无法走到今天。所以,书法教育的教育学阐释必须要认识书写的功用。

一是文化之门的打开。如前文所述,文字的产生制造了一个独立于人类存在的意义世界、文化世界。对于每一个后来者来说,当我们被抛到现世的生活里,我们无可逃避地面对着承载厚重历史文化的巨大思想宝库。如果没有钥匙,这个宝库就是巨大的精神负担,因为你无法知晓在你之前,世界发生了什么,人们言说了什么。那么,你也就不知晓自己该做什么,又可以做什么。因此,获得自然生命后还需获得文化生命,这就需要首先进入文化之门,书写就是钥匙。至少,对汉字来说是这样。因此,汉字的书写是个体接受教育与社会文化建设的一个基本切入。

在漫长的历史时期,识文断字与汉字书写同步进行,识字过程必然伴随着描红临帖的书写过程。这不是偶然的,因为书写本身不仅可以先于对音、义的了解,它对于汉字的整体认识与深刻理解都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汉字如果离开了书写,不仅枯燥,恐怕也难以掌握。音形义的整体联系,也只有在书写中才能日渐准确地把握。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汉字的书写是国民文化素养的开始,也是承续民族优秀文化的必须。

二是文化之美的表现。文字的书写不是刻板的复现,而是一种有章法、有节奏、有气韵、有情感的生机勃勃和眉飞色舞。因而书写的发展必然会进入艺术的层面,它不仅将汉字连接成词成句,还让汉字焕发神采,与所载之道融为一体,成为一个有感染力的整体的鲜活形象。比如一首气势磅礴的《七律长征》,诗词的意境在毛泽东大度开张、雄浑激越的书写中被充分展现,给人产生的美感与冲击,是形式与内容统一的艺术境界。因此,书法也成为一种民族艺术的表现形式,并且是一种最具代表性的艺术门类。用鲁迅先生的话说,汉字“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汉字的书写过程不是孤立的“工具使用”,而是贯通了汉字、汉语、文学、美术、建筑等诸多文化系统。并且,在书写的过程中,又在不经意间,将这些汉文化的支流加以汇聚,实现一种艺术性的融通,从而在整体上展现民族文化的内在美感。

三是民族文化的创造。文化的传承不是为了复演,而是为了创新,而实践就是创新的不竭动力。汉字的书写是一个知行合一的实践过程,它对于民族文化创新的作用机制是间接的,但却是重要的,汉字简化就是突出的例证。从甲骨文、金文到篆书、隶书、楷书,汉字的简化是基本趋势。如秦汉时期的隶变就是汉字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由小篆变为隶书,“字型变圆形为方形,线条变弧线为直线,笔画变繁杂为简省”,使汉字不仅有了定型也更易辨识。郭沫若认为,作为官方文字的小篆书写速度较慢,而隶书化圆转为方折,提高了书写效率。(《奴隶制时代—古代文字之辩正的发展》)。当代的简化字运动也是一样,简化汉字有助于提高识字率,提升国民素质,它与白话文运动都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组成。用简化字书写语体文,是合乎时代要求的文化创新。如果没有这些汉字简化的创举,恐怕“汉字不灭,中国必亡”的梦魇未必会消失。而这些文字的创举,文化的创新从何而来?不经由书写的实践,不在书写的实践中改革,如何可能实现?在书写过程中逐步简化的汉字,不仅保存了汉字本身,也催生了新的民族文化。

3.习书的价值

书写本身的意义深远,对于习书者来说,尤其是对于成长中的儿童来说,习书过程还有很多的附加意义。习书对于完善人格的养成具有重要的价值。

一曰启智。这里的“智”指智慧,即一些在知识结构中具有方法论意义的策略性知识,这种智慧是用来安排各种静态知识的。习书的过程必然能够领会到书法中的文化智慧,比如儒家思想中庸之道的和谐之美,道家思想自然无为的空灵之美,禅宗思想的顿悟和灵感的状态;笔法上的“藏头护尾”“欲左先右”;字法上的协调一致与对比统一;章法上的“计白当黑”等等,都是先贤的一些智慧灌注其中。习书的过程,就是潜移默化这些精妙思想的一种渠道。

二日育德。“心正则笔直”,因此,我们可以“以人论书”。习书对于学生品德人格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各书家的人格魅力来实现。如王羲之、颜真卿、苏东坡等,不仅具有高妙的艺术技法,而且具有中正高雅的人格魅力,都是忠义之士的楷模,他们的书法作品才备受后人膜拜。而蔡京、张瑞图等则因人生劣迹而备受指责,成为反面的人格典型。习书过程中对于这些道德榜样的见贤思齐,会自然地发生。

三日审美。习书的过程能够体会到书法中的韵律,而韵律就是一切美的基础。书法代表了韵律和构造最为抽象的原则,在线条与构造的揣摩中,习书者可以训练自己对各种美质的欣赏力,如线条上的刚劲、流畅、蕴蓄、精微、迅捷、优雅、雄壮、粗犷、谨严或洒脱,形式上的和谐、匀称、对比、平衡、短长、紧密,甚至包括懒懒散散、参差不齐。对此,林语堂有过如此判断:书法艺术给美学欣赏提供了一整套术语,这些术语所代表的观念可以看做是中华民族美学观念的基础。领略了汉字的韵律美、动态美,就等于领会了万物有灵的内在原则,领悟了中国艺术。所以,恐怕也只有中国的书法可以与绘画同源,正如赵孟頫谈到自己的绘画时说:“石如飞白木如篆,六法原与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

四日养心。习书的过程可以让人心变得宁静。虽不用古时沐浴焚香的礼节,但心性的静养却是相通的。在宁静中又磨砺坚韧,不静心修习,不持之以恒,习书难有功效。这种对静、对恒常之心的陶养,是一种文化定力的奠基过程。老子有段话颇与此意相通:“归根日静,是日复命;复命日常,知常日明。”回到自身就知晓了恒常,乃养心之大道。

此外,习书就是书文,什么是文?《说文》言,错画也,是错综交杂的痕迹;《易》中也说,物相杂,故曰文,各种物体聚集在一起就是文;《礼记》中说,五色成文而不乱,各种色彩聚在一起而有章不乱,也就是说,文是一种美好而和谐的现象。以文化之,即以美好和谐的理念行之于万物。

由此可见,中国的文化在习书这一方面具有一种内在的自足性:欲习得文化知识必先识文断字,识字便一并习书,习书就是习做人,做个好人方能做好学问,做好学问也就在为群体的精神宝库贡献智慧,为后学不断树立楷模。这种自足性当然颇具理想色彩,但似乎也为文化的稳定发展提供了某种机制。

高等书法教育 篇5

十多年来,笔者至力于高等师范院校书法课的教学和研究,通过对学生进行座谈和心理调查,通过加强自身理论学习、总结教学经验、探索教学方法等途径,走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书法教学新路子,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现就自己教学中的体会和做法表述如下:

一、明确目标因材施教

目标要求明确,有利于学生练习书法。在书法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他们规定每次课或每阶段练习的目标要求。在规定目标时要遵循三条原则。一是少而精,不求数量,但求质量,切忌贪多嚼不烂。二是秩序渐进,力求笔笔过关,字字过硬,切忌急于求成,欲速不达。三是目标适度,提出的目标要求要从大学生的实际出发,切忌太高或太低。

书法教育理论家陈振濂先生曾指出:“教育目标是写字教育实践的起点。它指导和支配着整个写字教学过程。人们总是按照一定的教学目标去选择教学内容,采用一定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组织一定的教学活动的。”高等师范院校书法教学具体目标是什么呢?就是对学生进行汉字书法的具体训练,使之掌握一定的写字知识和书写技巧,从而将写字得正确、规范、流畅、整洁、美观,提高汉字书写水平,而不是把他们培养成为书法专业人才。

根据这一目标,在教学内容上,要删繁就减,避虚击实,突出重点,主次分明。对于那些有助于学生掌握书写技巧,提高书写水平的内容,诸如执笔方法,运笔要领,结字原则,基本笔顺等,要尽量讲得详细具体,而那些涉及书法范畴的抽象晦涩的理论,如笔势、笔意、风格、意趣等等,尽量少讲,让学生自己去领会。这样就能使教学具有针对性,有的放矢,易于学生接受。

在教学方法上,要摒弃“讲座式”、“报告式”的所谓高校教学方式,而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并且以课堂实践为主,理论讲授为辅。对一些基础理论,尽可能少讲、精讲,而腾出更多的时间来巡回指导学生进行课堂训练。这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及时理解、巩固所学的知识,并学以致用;另一方面又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写字积极性,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

二、寓教于乐,激发兴趣

对于书法,大多数学生都还是“门外汉”,他们有写好字的强烈愿望,但往往缺乏足够的信心。教学中如果不采取灵活生动的方法,势必使学生对书法理论食而不化,而对实践训练也盲目随意,教学效果必然不理想。比如讲到汉字的形成演变时,要让学生了解汉字的形成和演变与历史文化一脉相承,书法涵盖了文字在历史中的表现形式。无论是甲骨文、青铜铭文还是简犊,都是社会发展的再现,也是审美的演变史。如“马”字在甲骨文中就是一匹活灵活现的小马的写照,而到了西周晚期演化成了“马”,书法虽不是习字,在现代社会中却承担着写好字的任务。强调文字是人们交际、交流、储藏信息的工具,是一个人的文化素养的表露,字如其人,写好字是现代人才所需要的能力,以此提高学生的求知欲和对书法课必要性、重要性的认知。

为了迎合学生的学习心理,提高教学实际效果,多采用寓教于乐的方法对学生加以引导训练。比如在讲到碑帖临习一章时,为了避免教学单调乏味,常常将课堂教学分为三步,即先让学生对着字帖认真临写三个字,然后互相交换,接着老师开始讲碑帖临习知识,学生一边听一边根据所讲内容进行批改修正,最后学生的字和字帖还原,重新审视开课时临写的三个字,明确问题,并根据老师讲的碑帖临习方法,再临写这三个字,而且老师亲自到学生中进行巡回指导。这种近似实验式的教学,不仅能让教学内容变向,而且能够浓厚学生的书写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培养对书法学习的兴趣,往往是在实践过程中逐步培养起来的。通过书法学习,使那些对书法兴趣较低的同学,激发起对书法的兴趣,使那些对书法有一定兴趣的同学培养起更强烈的兴趣。做任何事情,都必须对这件事有兴趣,这是做好一件事的重要前提。对书法学习也是如此。有了兴趣,学习书法就会从写得不好,到写得较好,到写得更发好。因此,学习书法的过程是不断提高思想认识的过程,也是不断培养对书法兴趣的过程。

三、加强示范,贴近学生

书法作为一种技能技巧,它的训练过程离不开理论和实践,而且相比而言,从“书写”的角度上来说,实践课比理论课更为重要,更具有突出的价值。实践证明,重理论讲解而轻教师示范指导的书法教学,势必弄巧成拙,事倍功半。因此,书法教学必须始终将教师示范指导作为教学的重头戏。

对于书法教学的每一个知识点,尽量都能在黑板或展示台上对学生进行整体演示,把那些知识技巧付诸笔端,使之更为直观可感。比如讲到楷书的基本笔画时,除了让学生了解“八种”基本笔画外,还要在黑板上演示每种基本笔画的几种不同的写法,能让学生直观的看到每一个笔画的运笔方法和行笔要领。然后又让学生自己实践操作,教师进行巡回辅导,并个别示范,及时地发现并纠正他们存在的问题。

通过示范指导,学生便能更好地理解、消化教学内容,并自觉地用理论来指导实践,从而避免了练习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当然,突出示范指导的教学,教师要辛苦得多,但也更能贴近学生,因材施教,学生所学的知识技能也更多。

四、注重引导,增强信心

学习书法,首先要抱必胜的信心,也就是抱有一定能学好的信念。与此同时,还要有一个充分的思想准备,即准备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并要树立克服困难的决心。学习书法肯定会遇到困难,有时在一段时间内会有进步不大的感觉,不能因此而以为自己“不是写字的材料”,就自弃自馁。应当充满信心,在习字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并且不断改进练字的方法,相信一定会学有长进的。只有在练字过程中遵循科学的方法,才能用较短的时间、较少的精力获取较大的收获,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为书法教学的教师,要教育好学生,不仅仅有扎实的书法功底,更重要的是要有科学的教育方法。教师必须时时注意对学生加强引导,不仅要在书写方法和基本技巧上对他们进行具体指导,而且更重要的还要在心理情绪上对之加以正确有益的疏导。尽管那些大学生们历经了十年寒窗,高考一搏,但在书法训练过程中其情感是十分脆弱的。尤其是对于那些原本基础差的学生来说,其情绪更是瞬息万变,自信不足的。如果我们不能及时地给他们心理上扎上有效的一针,他们是很难有毅力和信心练习下去的。

基于此,笔者认为:在教学中,要注意采用多种方法对学生加以教育和引导;或者在课堂上适时地插入一些名人书家成才的故事,让他们从中感受到榜样的力量;或者在巡回指导时,充分指出学生的优势和进步,鼓励他们继续努力;或者在回答学生提出的心理疑问时,教导他们不要自卑急躁,应注意方法,相信自己能练好字;或者现身说法,用自己学书经历和体会来激励他们。总之,千方百计利用一切办法来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使之真正在书写训练中能做到兴趣不减,信心十足,只有这样,我们的书法教学才能取得明显的成效。

参考文献

[1]曹长远主编.师范硬笔书法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欧阳中石徐无闻主编书法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高等书法教育 篇6

一、树立正确的教学目的, 培养书法鉴赏中的创新精神

《书法鉴赏》课程以介绍基础知识为主, 利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方法, 阐述中国书法艺术的发生发展和书法艺术本身的一些特殊规律。在熟悉书法的基础知识和欣赏理论与方法修养的基础上, 它要求学生掌握书法的基础知识与鉴赏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并能自觉运用所学鉴赏理论与方法对各代经典书法作品进行客观的赏评。这是本课程最为基本的教学目的。由于教学对象学科的复杂构成,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一个模式一线贯穿, 而是要及时地抓住书法艺术边缘性的学科特点, 积极启发学生从本学科的视角切入书法、审视书法, 在对历代书法经典作品在审美上有一个整体把握的基础上, 寻找书法艺术新的审美内涵。如引导中文系学生可以从唐代书法与文学的共生共荣的关系上解读唐代书法的时代精神;引导数学系学生从模糊数学领域寻找书法创作中模糊性语言的应用性;引导教育系学生从教育史观的角度着眼古代书法艺术中作坊式师徒相授的独特教育模式, 从自己的学科角度关注古代书法教育现象;引导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可以从艺术创作心理方面探悉不同书体中的不同创作心理构成机制, 如此等等, 不胜枚举。总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要树立最为基本的教学目的, 而且要积极关注学生学科构成, 以学生已有的学科为突破口, 培养并启发他们积极主动的艺术审美态度, 通过循法善诱, 注重发展其在书法鉴赏中的创新能力, 强化他们的好奇心, 主动突破教材的定势与习惯性框框, 鼓励学生敢于想象和联想, 敢于从别的视角发表自己的意见, 勇于质疑;鼓励学生善于反向思考, 标新立异, 从而引发学生的艺术鉴赏中的创造积极性;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 鼓励学生自主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探索精神, 变教学过程为学生带着问题不断探索的过程。我从定期的鉴赏性小论文考核来看, 这样的教学效果很明显, 如中文系学生撰写的《浅论唐代诗歌和书法的关系》、教育系学生撰写的《从鸿都门学看东汉书法教育》、体育系学生撰写的《蛮力与巧劲———书法表现语言中力度的解读》等都是跨学科创新学习的最好例证。学生积极创新的学习态度, 在教学相长的逆途中也深深地启示着我, 促使我更加立体地审视我所熟知的书法艺术。

二、运用多元教学手段, 加强直观教学, 有效提高课内教学效果

书法艺术的视觉造型性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对直观教学的特殊要求。对于现代多元化授课媒介的有效利用, 无疑是实施直观教学、有效提高课内教学效果的最佳途径。该课程以课堂教学为主, 在有关书法基础理论、书法发生历史情境等方面的详尽讲解之外, 并充分运用挂图、幻灯、录像、影片、网络等教学手段, 增强书法艺术鉴赏过程中书法作品的及时可视性, 从而加深学生的形象记忆, 加强直观教学, 提高教学效果。如在技法理论方面作讲解的时候, 没有教师的躬身示范, 很多学生最终只能对具体技法的领会是一知半解、不能透彻的感知。但是面对百人的大课教学, 教师又很难做到像美术专业院系那样深入的单独辅导。我在教学中对于摄像投影仪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一直以来公共书法欣赏课所面对的这个大难题。学生无需近距离围观教师示范, 只要通过观看大屏幕就可以对各种笔法的示范尽收眼底并存之于心。授课中篆隶楷行草各体的笔法示范、篆刻的刀法示范, 我均借以摄像投影仪完成, 把玄之又玄的文字赘述直接转化为直观的映像, 而学生对各体笔法、刀法获得了清晰的释读, 使得教学效果良好。而且我借助摄像投影仪所进行的直观性的躬身示范直接影响到很多学生, 使他们从书法的纯粹鉴赏进而迈向书法技法的实践。如此一来, 实践与理论就会呈现出循环往复的互证, 当然, 这样的结果已经绝非同一层面的简单循环, 而是在螺旋上升的良性态势中不断互证、不断促进、不断丰富深入。毋庸置疑, 学生对书法的理解也会随之升华。可是矛盾总是在事物良性发展前行的过程出现, 辩证看之, 非但不是坏事, 而且, 它会使事情出现新的前景。在我的教学中这样的矛盾表现为学生对书法技法实践的热情与课内以鉴赏为主的教学模式之间的矛盾。“柳暗花明又一村”。为此, 大学生艺术社团的课外实践活动的有计划组织在很大的程度上解决了这一矛盾。

三、组织课外书法技法实践与鉴赏实践, 拓展学生视野, 升华教学效果

课外课时的有计划安排, 是把课内鉴赏性内容落于实处的关键一环, 具体包括对艺术社团的定期辅导、组织学生考察古代书法遗迹、参观重大书法展览等。艺术社团每周一次的书画技法交流与观摩活动的进行, 把大课上没办法实施的单独教学应用到对社团成员的技法辅导中, 坚持每周一示范、每生一辅导、每周一总结的“三个一”原则, 把向传统学、向老师学、向同学学相结合, 把自书自评、你书我说有机结合, 并积极鼓励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各种书画大赛, 使学生能在更广阔的天地中锻炼自我、验证自我、激发自我, 从而在社团教学中形成友好、民主、和谐、勤奋的优良学风, 学生书画技法大有长进, 社团工作任务完成良好。多人作品参加校园文化艺术节作品展, 既为学校争得荣誉, 也在不断的艺术实践中锻炼自我。书法鉴赏实践活动的有机组织, 是拓展学生视野, 把书法鉴赏从书本、从课堂活用于生活的最主要的途径。如有计划地利用课外学时, 组织学生参观古代书法遗迹、重大书法展览等。如利用双休日组织学生参观考察古代书法遗址、参观书法展览, 让学生在与古代书作遗迹面对面的交流感受中体会造像书法的天趣神韵、博大精深, 并且在参观考察过程中辅以讨论, 有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 进而在鉴赏过程中使学生能产生初步的研究意识。考察结束我要求学生进行书法鉴赏实践方面小论文的撰写。从学生所交论文对古代书法朴实无华而有独具视角的鉴赏描述中, 我深深感到了组织学生参观古代书法遗迹在鉴赏教学中不可轻觑的重要地位。在组织学生参观书法展览的过程中, 我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向前辈书家求教, 学习优秀书法作品的创作经验。从本课程的教学效果看, 书法鉴赏实践的有计划组织在书法鉴赏课程中绝非可有可无的细碎部分, 而是拓展学生视野、升华教学效果的大好良方。

浅谈书法教育的功能 篇7

书法有很多功能。“字如其人”能写一手好字,就会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能开发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因为练字必须专心、耐心、细心,只有做到这“三心”才能练好字。同时,在练习过程中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其它学科的学习。练字能怡情养性,欧阳修说“学书为乐”。周星莲《临池管见》说:“静坐作楷书数十字或数百字,便觉矜躁俱平;若行草,任意挥洒至痛快淋漓之候,又觉灵心焕发”。

笔者除同意以上功能外,认为书法教育还有更深层次的功能,即能提高学生的艺术素质。而艺术素质是人才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之一。当前各级各类学校都很重视素质教育,认真开展书法教育,是提高学生艺术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

中国书法是一门艺术,而且是一门源远流长,世界上绝无仅有的艺术。

凡艺术,就应当美,美的事物不一定是艺术,但艺术必须美。而书法美,诸如线条美,韵律美,空间美,意境美等给人以美好的艺术享受,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一切艺术门类要使人感到美,就不得不讲形式美感,而书法艺术从点画到形态,字体结构章法布局无不体现出强烈的形式美感。

例如,汉字最基本的笔画之一是横与竖,统一的书写要求是横平竖直。如果连这点都达不到,就会使写出来的字因失去重心而缺乏美感,但过分平直了,完全是一根横线和直线,像是用直尺画出来的线条,肯定会显得呆板,其视觉形象也是不美的。因此,在书法中,对正楷“一”字的书写要求,就不是一根简单的横线条,而且在水平(统一)的基础上求得变化,即右上取势,由左而右,左略低,右略高,微取斜势,又指出太斜也不好(破坏了统一)。同时要求两头粗,中间略细。这个简单的“一”字,就体现了形式美的根本规律——统一变化的规律。从现代构成看,斜线给人前进、力量之美感。可见,古人对“一”字的书写要求,就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

同样,书法中要求竖画不宜写得太直,要直中寓曲势,即在统一中求得变化。古人用“努”字来注明竖画,是很形象的。当然,有些竖画在字的正中,就要写成真正的直。但也不是一根简单的直线,而是有悬针竖和垂露竖之分。

至于一个字的结构,就更要体现这一形式美的规律了。如对正楷的书写要求,首先要做到平正、匀称(统一)的基础上,写得要有变化,即飞动,有参差的要求,使字的结构形成参差轻重的对比美——坚挺中显得疏朗,厚实但不臃肿,清丽温雅而不浮飘。

在就艺术形式美的若干法则来看,如对比呼应,节奏韵律,对称均衡等在书法艺术中更是俯拾即是,随处可见。前面所举“一”对字的书写要求,不仅体现了统一变化的规律,同样也体现了艺术形式美的基本法则。行书的笔画之间更讲究连带呼应,笔断意连,这是行书书写的普遍法则,也正显示了行书流畅美之所在。

书法对写好一个字的基本要求是平正稳定,这即是对称均衡美。有些以撇捺为主笔的字就要求将撇捺两画写对称,保持这个字的均衡稳定,以充分体现其对称的美感。

唐代大书法家欧阳询把字的结构归纳为三十六法,如避就、穿插、向背、揖让、补空、朝揖、意连、回抱等等,总之,要求黑白呼应,虚实相照,这实际是形式美法则在字形结构中的具体运用。

我们再从书法作品去分析章法布局,其大小、长短、粗细、枯湿、浓淡、高低、参差对比的呼应手法、在统一中求得丰富的变化,给人以强烈的节奏韵律美。被誉为书法艺术最高境界的《兰亭序》,就体现了通篇结构首尾相呼应,从全篇第一个“永”字到末尾一个“文”字,一气贯通,风神潇洒,笔意顾盼,不粘不脱,确实给人美好的艺术享受。

通过对碑帖或墨迹的结体、章法的观察和揣摩,可培养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对事物的思维能力,促进大脑思维的敏锐,天长日久,使能体会出每一点画用笔时的精到之处,感悟出间架的精巧之法,领悟出通篇书法的气韵。长期心摹手追,便能掌握运笔结体的规律和灵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至于艺术的其他几个特点,如艺术是人类的一种思想劳动产品,艺术必须通过客观物象把心理活动表现出来,必须表达事实上的思想感情,以形象作为媒介等,在书法作品中也都体现得相当充分。

书法艺术中蕴涵的点画质地美,线条姿态美,字形组合美,章法布白美,神采气韵美,节奏律动美,形式丰富美,风格独特美等,只有通过书法教学,才能为学生领悟、接受,在书法教学中,教师对书法理论的阐释,对书法技法的演示,对书法作品的评价,都会使学生受到最直接最现实的审美教育。同时从碑帖临摹,名作欣赏和书法创作中也无不获的美的熏陶,美的享受,因此,书法教育也是引导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过程。

如果再进一步探讨,通过书法教育,还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艺术的思想感情。正如著名作家王蒙在《中国教育报》上所说:“书法教育的过程,就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意趣超迈的书法呈现出中国艺术潇洒灵动的自由精神,飘然于儒的滞重,法的森严,道的简漫之外,直笔飞墨,舞的律动中刻画出中华民族的精神轨迹,成为中华文化中最具东方特色的艺术。“心正则笔正,人以德重,书以人贵”,高尚的人能孕育出书德,高尚的书德才能使书名远扬。

要充分发挥书法教育的诸多功能,尤其是深层次功能,关键是起主导作用的书法教师,有经验的教师指导学生练字时,都会强调无论坐站都要凝神静心、全神贯注,心、眼、手并用,排除一切杂念,这样便能有效地改善学生大脑皮层的植物神经功能,和练“气功”一样,心生意,意导气,气出力,力推笔,不失为调节身心的一大良方。学生在练字过程中,笔画或浓或淡,或疾或缓,尤其是书写内容随心情高涨,使人情绪得到了表露和宣泄,因此,练字能促进学生调节情绪,释放感情,可缓解精神疲劳,书法是一种无副作用的“健身良药”。天天练字,既丰富生活,又能促进健康。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采用多种形式,如书法欣赏、参观、组织书法展等,不断从艺术的角度,去启发和引导学生,学生的艺术素质提高了,就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为书写时的发挥和再创造提供良好的条件。

上一篇:电视剧的戏剧冲突下一篇:内科实验员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