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医学

2024-08-29

高等医学(通用12篇)

高等医学 篇1

进行医学科研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基础研究和临床试验解决在疾病预防与临床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疾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然而,在投入了巨额科研经费和产出了海量医学论文之后,人类的健康状况尤其是重大疾病的防治效果却未明显改观。投入到基础研究方面的资金、人力、物力巨大,并且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相比之下临床研究方面的成果却没能呈现出相应的增长趋势,对改善公众健康、疾病预防和治疗并没有产生应有的效果[1,2]。如此巨大的反差,与医学发展的最终目标——“科学最终应用于临床解决人类疾病和预防”相左。与此同时,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各学科的发展积累了大量的数据,若不能将这些数据有效转化为人类健康服务,它们就是一堆垃圾。如何将大量的数据转化为解决医疗问题的有用信息是迫在眉睫的难题,这个难题的破解需要生命科学、数学、计算机科学和医学领域专家的有效合作与交叉研究,单独依靠某一个学科或某一技术不能够完全解决重大的临床问题。科学家提出了“从试验室到临床”的理念,改变研究策略,使医学生物学研究从微观走向宏观、整合的系统生物学,以期使基础研究成果迅速应用于临床,一个新兴的医学研究模式——转化医学也就应运而生[3]。

1 转化医学的内涵和研究现状

1996年,国际著名医学杂志The Lancet第一次提出“Translational Medicine”(转化医学)一词,促进了此后转化医学理念的迅速传播。其基本特征是多学科交叉合作,实现从“实验室”到“床边”的转化(bench to bedside,B2B),又从临床应用中提出新的问题回到实验室(bedside to bench),倡导从实验室与临床研究的双向转化,为实验室研究提出新的研究思路[4,5,6]。转化医学的核心是要将医学生物学基础研究成果迅速有效地转化为可在临床实际应用的理论、技术、方法和药物。转化医学是一种循环式科学体系, 是建立在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开发间的双向转化通道;它遵循循证医学的原理和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倡导知识间交叉整合、学科间通力协作, 努力促进基础研究成果快速、高效的临床转化与及时反馈, 为疾病诊疗和防治提供新的策略和手段。转化医学这一理念的倡导,要求医学科研工作者从临床工作中发现和提出问题,结合临床的需要开展针对性的基础研究,这样基础科研成果就可以快速转向临床推广应用。医学科研工作者要以转化医学理念为指导,重视从临床工作中提炼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推进科研成果快速转化,使科研成果具有应用价值。

相对于传统的医学科研,转化医学实质上是一场革命,它强调创新,提出更新的概念和更新的技术、更新的团队和更新的组织结构,要求转化医学研究必须以改善人类健康为目的,而不仅仅止步于将研究成果发表成论文。转化医学研究促成新医疗产品的快速研发和应用,促进了卫生资源的高效利用,因而成为国际医学界瞩目的新兴交叉学科,可望成为现代生物医学研究的新起步点和着力点。

现在,转化医学的意义及价值已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重视,特别是在目前癌症和诸多慢性疾病的研究遇到困境的情况下,转化医学的出现给基础和临床研究带来了新的曙光,许多国家开始制定并实施各种计划,鼓励发展转化医学,其发展速度十分迅猛,势不可挡。2003年美国国家卫生研究所宣布发展生物医学的长期计划,2004年初步投入1.25亿美元,到2009年投入达20亿美元,主要分配于在基础科研和临床工作间互相协作的研究团队,其中,包括培养面向转化研究的临床工作者;到2012年将成立大约60个临床与转化科学中心(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science centers,CTSCs)。英国、法国、新加坡等诸多国家也都先后成立不同形式的转化医学研究中心;同时,国际上也相继创办转化医学杂志以促进转化医学的进一步发展。目前,以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Translational Research和The Journal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这3种期刊最为著名,后者还设立了转化医学的专业奖金“The Excellence in Translational Medicine Award”,以鼓励为转化医学作出突出贡献的专业人员。

转化医学在我国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2011年6月,卫生部部长陈竺在“中美临床与转化医学研究国际论坛”开幕式上指出,国家的“863”计划、“973”计划以及卫生部的行业专项,都对临床和转化医学研究提供了资金和项目上的支持,为疾病的预防、预测以及个性化药品研发提供了可能,并希望针对常见病、多发病开展临床和转化医学研究,使最新的诊疗技术以百姓负担得起的方式尽快用于临床实践。以目前我国的条件,完全有基础进行转化医学研究,加快基础科研成果向临床转化,提高我国生物产业的竞争力。

2 以转化理念指导医学院校的人才培养

目前,我国医学院校人才培养的模式,往往将基础和临床孤立起来,基础研究多是在某一领域具有极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在研究过程中对精密仪器设备的依赖性较强。临床医师所拥有的主要是医学专业知识和实际诊疗操作技能,对其他学科新技术、新知识了解不足,缺乏及时获取和掌握的动力和渠道。具体表现:临床医师常常苦于找不到有创新意义的科研选题,而许多基础研究课题仅限于细胞系或动物实验,难以应用于临床。究其原因,在于临床工作与基础研究的脱节:一方面由于分子生物学研究和技术的飞速发展,基础科学对于临床医生变得深奥、难以理解,导致临床医生的科研选题缺少创新性。另一方面,基础研究者对于人体疾病的复杂性、多样性也知之甚少。而由于临床工作与基础研究的脱节,医师与基础研究之间缺少沟通交流,许多临床有价值的发现亦无法准确反馈给基础研究者。那么,在我国准备进一步扩大转化医学的研究规模、进一步深化转化医学的研究内涵的今天,作为医学院校及医院科研工作的管理人员应该如何以转化医学理念指引科研方向呢?

2.1 着眼于重大疾病并以此作为科研出发点

医学科学研究服务于人。只有当提出的科研问题来自于临床实践,以解决重大疾病为出发点,才能体现其真正的价值。转化医学旨在促进基础医学研究成果快速转化到临床应用,如果将研究的对象锁定在患者身上,注重疾病的早期检查和早期评估,并据此进行科研选题和研究,当获得成果时可同时开展转化研究,使研究成果迅速用于临床,再根据临床效果发展为深层次的研究,如此反复,形成良性循环,最终造福于人类健康。进行转化性医学研究的目的是培养既会研究又能看病、有转化医学理念和能力、基础与临床结合的高水平人才。

目前,转化医学的主要研究领域:①肿瘤:通过基因组、蛋白质组学分析,找出肿瘤发生的标记物;利用癌细胞代谢产物图谱和定量分析系统,检测处于早期阶段的癌细胞;应用分子生物学手段,研究细胞信号传导通路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应用药理学分析手段,评价药物在治疗肿瘤中的效果等。②传染病:包括艾滋病、肝炎、流感、疟疾等的发病机制;抗病毒的药物和抑制剂;疫苗的研发以及免疫佐剂的效果等。③心脑血管疾病:找出与疾病发病相关的高风险因素,做到早期预防;分析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蛋白分子,制备蛋白抑制剂或单克隆抗体;寻求改善循环功能的药物,根据患者发病机制不同,设立个性化治疗方案,伍用药物的同时注意药代动力学的改变并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等。④神经系统疾病:针对阿尔茨海默氏病的发病机制与联合治疗方案的研究;改善帕金森症状的新药物的研发;基因治疗与干细胞治疗等。⑤其它:除上述领域外,转化医学研究还涉及代谢疾病、运动系统疾病、遗传病和器官移植等方面。

虽然我国的转化医学研究才刚刚起步,较大规模的专门的转化医学中心还比较少,但很多大学、医院科研机构和生物医药公司之间开展的合作,都可以归为转化医学,专门的转化医学中心也已经开始建立。 上海交通大学与阿斯利康合作,建立新药物研发基地;北京协和医院成立转化医学中心;中国医科大学成功引进高水平人才,组建转化医学研究所,以“教育部医学细胞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为依托,横向整合“辽宁省实验动物转基因重点实验室”以及“临床老年病研究室”,并与“辽宁省内分泌疾病重点实验室”合作,围绕细胞衰老及与衰老相关疾病(神经退行性变、肿瘤、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一系列课题展开研究工作。

2.2 以转化医学思维指导医学人才的培养

转化医学是沟通临床和基础的桥梁,因此从事该研究的专业人员需同时具有相当的临床及基础科研背景,即基础-临床复合型人才。临床医师每日需要进行繁忙的工作,会有较多问题需要解决。要在进行临床工作的同时从事相关的基础研究是很不现实的。而相关医学基础研究人员多为生物学背景,拥有熟练的实验操作技能和扎实的理论基础,但其一般没有参加临床工作的经历,无法从事医疗服务,很难把握临床需求。因此,重视和加紧培养兼备多方面知识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尤为重要。在本科教育阶段,引导学生逐渐认识到基础学科与临床学科互为依存的关系,既要强化其基本实验技能的培训,又要重视其临床经验的积累。研究生教育是我国培养高等医学人才的最高阶段,也是培养转化医学人才的最重要平台。对硕、博士研究生输入并帮助其建立转化医学理念,指导其从临床实践中选题并进行研究,从一开始就树立正确的、基于临床的科研方向。在继续教育课程中,安排一定比例的转化医学课程(如转化医学概念、历史背景、当今发展、未来作用、临床研究路径变迁,基础研究课程),训练临床医师缜密的科研思维、使他们了解基本的实验技巧和方法、认识循证医学的设计理念等,对于提高临床医师对自己从事的临床工作认识,重视其所掌握的临床资源,使医师的认识从原来较低的疾病诊治层面上升到学科发展的层次,从而逐步培养我们国家自己的转化医学研究人才并形成人才梯队。

中国医科大学自2004年启动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项目,并举办全校性PBL教学培训,突破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以病例为中心,整合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等领域,以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学习技巧,摒除了以往将医学基础知识切割、学生学完不知所用的弊端[7];在医学本科教育结束之前,除了着重加强学生对临床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之外,还鼓励学生“回归基础”,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结合在临床实习的见闻,选择进入相应的基础学科展开科学实验,以临床需要指导基础研究;对于七年制和八年制学生的培养,学校更是要求学生深入基础研究,培养全面设计实验研究的思维,掌握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和数据分析方法,从而提高在临床工作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合理构建转化医学管理模式

目前,我们国家对于民生问题空前关注,对有关医疗保障、医学科研的投入力度明显加大。如何依据我国国情、有效利用已有资源,合理组建转化医学研究机构,实现各研究平台的整合与人性化管理,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转化医学的实践活动需要掌握多方面的能力,对组织与管理水平都有深度和广度的要求。首先,学校的教务部门与医院的科教部门在转化医学双向研究合作的过程中,利用掌握的临床学科资源,引导临床科学家和学院研究人员进行各种形式的交流,鼓励员工提出临床面临的难题和解决后效益,促使基础研究者有的放矢,将加速转化医学研究。其次,要注重整合资源,建立共享平台,建立整合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诊治、生存和预后等临床组学(clinomics)数据库资料,以及具有完整的患者生物标本的、开放式的疾病转化研究平台,把实验室和运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发现的生物标志物进行快速鉴定和评估,以真正实现转化医学的目的。恶性肿瘤等重大复杂疾病的防治研究,需要整合生物技术、计算数学、生物信息学、计算机科学和I临床医学等多学科研究人员的交叉研究,才能揭示环境、生活方式、遗传等因素对癌症发生的相互作用。最后是政策引导,国家各种研究基金和药物开发项目的实施原则要有利于贯彻转化医学的理念,鼓励发展交叉学科,注重成果转化,这将有助于在实际工作中形成临床与基础研究一体化的研究团队和学术思想。

4 结语

转化医学研究是新世纪医学发展的新方向,转化医学的发展将推动医学应用科学的发展,是医学科研的希望与未来。作为一个多学科交叉的领域,要发展、成熟,并推动其它领域的进步,要经过很长的积累和不断的革新,需要整合多学科知识、彼此相互交流和完善,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转化医学的作用。我国已经具备了开展转化医学研究的基本条件,并取得了初步成绩,结合我国病例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转化医学,将促进我国生物医药研发、在重大疾病发病机制研究上取得突破性进展。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应抓住机遇,以转化医学理念为指导,培养高水平综合素质人才,制定转化医学研究计划,为基础和临床研究构建广阔、完善的交流平台,最终提高我国的医学科学水平,为全人类的生命健康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Lehmann CU,Altuwaijri MM,Li YC,et al.Translationalresearch in medical informatics or from theory to practice[J].Methods Inf Med,2008,47(1):1-3.

[2]Littman BH,Mario LD.Plebani M,et al.What’s next intranslationalmedicine7[J].Clin Sci(Lond),2007,112(4):217-227.

[3]Choi DW.Bench to bedside:the glutamate connection[J].Science,1992,258(5080):241-243

[4]Marincola FM.Translational medicine:a two-way road[J].Transl Med,2003,1(1):1-2.

[5]Geraghty J.Adenomatous polyposis coil and translationalmedicine[J].Lancet,1996,348(9025):422

[6]Wehling M.Translational medicine:can it really facilitatethe transition of research“from bench to bedside”?[J].EurJ Clin Pharmacol,2006,62(2):91-95.

[7]闻德亮.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展开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2012,20(2):215-217.

高等医学 篇2

【云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专业】云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招生网站-云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分数线

八、录取原则:以公平、公正、公开为原则,以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的成绩为依据,德、智、体等方面全面衡量,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

云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重点专业:

云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全景地图:

云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历年分数线:

云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报考指南:

云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招生计划:

云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人气校友:

高等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篇3

【关键词】医学人才 培养模式 教学方法

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指导下,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样式和运行方式,具有明显的计划性与系统性。人才培养模式作为高等教育教学体系的中心环节,其改革与创新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为适应国际化医学人才培养需求,本文分析国内医学高等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高等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策略。

一、国内医学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分析

1.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

现在国内多数医学院校的人才培养多注重传统道德,不太重职业态度和价值;重知识、技能教育,不太重人文素质教育;重临床通科医师培养,不太重学校教育要为毕业后医学教育或继续医学教育做准备等不足。

2.人才培养规格要求不符合时代要求

在人才培养规格上,对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要求面过窄,存在重医学专业,轻人文学科;重医疗能力,轻预防保健能力;重技术、技能培训,轻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

3.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存在缺陷

在教学模式上,虽然已经从一定程度上改变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思想和“基础、临床、实习”三段式教学阶段的教学模式。但是,理论和实践还不能很好的相融合,基础不能很好的运用于临床。单纯传授知识,导致学生知识面窄,基础不厚,素质不高。

在课程体系设置上由传统单一的课程体系向多样化模块课程体系转变。但是,课程的综合性不高。人文社科课程比例虽相对略有增长,但是比例较低。

4.教学方式落后

在人才培养方法上,教学方法落后,缺乏培养学生创造力、自学能力和个性发展的措施。教学手段跟不上信息时代技术,先进的教学法没有被很好的推广应用。各种原因造成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动手能力低,达不到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要求。

5.人才评价方式简单

人才评价方法落后,重分数轻能力。以考知识记忆、认知能力为主,缺乏对实践能力考核的现代方法。

二、高等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策略

1.更新教育观念,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更新教育观念是开展教育改革的先导,而教育改革的关键在于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更新教育观念的重点之一是增强人才培养质量观念,二是树立全面素质培养观念。

医学人才培养目标,一方面,要突出“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的重要性,将培养目标确定为“态度(或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或素质)、知识、技能”三位一体;一方面,要突出高等教育基础性,重视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和发展潜力,注重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

2.优化课程结构、整合教学内容

在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中体现知识、能力、素质三个方面优化。知识方面的优化包括公共基础、医学基础、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人文社科等知识。能力方面的优化包括实验技能、临床技能、预防保健技能、创新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等。素质方面的优化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通过必修课、选修课、人文讲座、课外活动小组、校园文化等方式来实现。

(1)合理的课程结构体系是改革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建立与经济体制和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课程结构体系,已得到许多国家重视,并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我国在各方面也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如设计和开设多学科有机组合的综合课程;早期接触医疗卫生实际;精简必修课,减少讲课学时和课程间的重复,确立核心课程或主干课程,以模块化课程体系为基础,在各课程群中确定核心主干课程,突出主干课程的理论和技能培养;开设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培养医学生的文化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

(2)教学内容直接反映教育的目的和培养的目标,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因此,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要根据时代要求合理整合教学内容,培养出高素质、高质量的医学人才,服务社会,满足社会需求。

第一,将新兴学科、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及时地引入教学,增加医学、急救医学、社区医学、卫生管理学等综合化、社会化学科的内容。

第二,确立以基本知识、理论、技能为重点的教学内容,同时积极吸收医学科技的新成果。

第三,开设综合实验课程。为克服传统医学实验普遍存在低水平验证性、重复性过多的弊端,将传统的以学科为单位设立的教学实验室重组为根据教学功能建立的综合实验室,开设形态学综合实验课、机能学综合实验课和预防医学综合实验课等综合实验课程,并制定相应的教学大纲。

第四,整合基础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活动。通过加强基础与临床的联系,在职业能力训练为医学生提供更多接触临床、基础与临床融通的机会,才能确保基础教学与临床教学有效衔接,为真正培养医学精英人才而共同发展。

3.改变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

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积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不断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针对不同生源的基础特点、专业特点,积极探索分层次教学、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讨论教学等多样化教学方法,突破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学习的教学方式,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引导学生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并重”的教学结构,不仅能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还能体现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使“教”与“学”两方面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都得到有效的发挥。

4.建立和完善人才质量保障体系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体系涉及师资队伍、实践实训基地、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价等诸多方面,这是构建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条件。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根据高等人才培养的需要,将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定位为两种类型:一是“双师型”或准“双师型”;二是一专多能型。这种师资队伍格局既是高等教育所必需的,也是符合高等教育规律的。

(2)实践实训基地建设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前提条件,也是产学研结合、校企结合的重要载体。实践实训基地,要合理规划与布局,立足于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同时,要强化实训,完善技能考核。

(3)教学评价制度对高等教育的质量、效益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按考试评价分类,我国医学院校现行的考试主要属于“总结性评价”范畴,目前还难以找到一种测量方法全面评价学生知识、技能和个性品德的所有方面。在全面实施“教考分离”的原则下,可以采用比较切实可行的“学科考试”与“综合考试”相结合的方式。

5.完善终身教育和与之配套的制度化建设

在这个知识飞速发展的时代,终身学习显的尤为重要。我们要大力倡导时时学习,医学是一个知识性密集的领域,我们更应该时时更新所学知识,以适应现实需求。

在学校的医学教育培养有完善的考核体系,在毕业后的职业工作中也要有完善的考核体系,来鼓励从业人员继续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技能。

三、总结

建立21世纪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已被国家教委列入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如何根据我国的实际,建立起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因此,建设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反应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的医学人才必须能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方向,不忘祖,不忘本,不为形形色色“实惠”价值观所左右。加大人文教育,提高医学人才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

2.在专业目标上,应有针对性。除了在应用型、应用—研究型与研究型(即指专科、本科研究生)的分类外,还要讲究实际。

3.充分发展各方面教育的力量,特别是在社会实践上下大功夫,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4.在优化教学内容及方法上,不要只把眼睛盯着一门门课程上,还应从课程体系改革上使之有机化,提高综合度,让学生摆脱重负荷被动状态而能主动、自主地学会与会学,从引导及考评上形成对其巨大的推动力。

参考文献:

[1]平山敦等.英国的本科生医学教育改革和莱斯特大学课程.国外医学医学教育分册,2001.

[2]杨杏芳.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嬗变的历史轨迹[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2,107,(3).

[3]朱慧全,赵光,曹德品等.关于开设医学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的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1,(2).

[4]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中国高等医药教育课程指南[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7.

高等医学 篇4

一、时代呼唤人文精神

在中国, “人文”一词最早见于《易·贲彖》:“文明以至, 人文也。观乎天文, 以察时变;观乎人文, 以化成天下。”唐代孔颖达对之作注道:“圣人观察人文, 则诗书礼乐之谓, 当法此教而成天下也。”可见, 中国古代的人文思想就其内容是指诗书礼乐等教化人的学科, 是与自然科学相对的社会科学。就其目的而言, 文明以至人文, 以化成天下, 与《大学》所述的诚心、正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的论是一致的。就其价值观而言, “人文”是满足一定社会统治阶级达到“文明”的需要及个体修身需要的工具。人文精神是与科学精神相对应, 是人类在对自身的认识、自身的发展、自身的完善和自身的需要过程中形成的, 并规范、指导和约束着人类自身的各种活动。它体现以人为中心、以人为尺度的原则, 是在肯定理性作用的前提下, 重视人的精神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作用。在中国古代, 医学被称为“仁术”, 体现了“济世救人、仁爱为怀”的人文精神。宋代医者林逋的《省心录》、陈自明的《妇人大全良方》、王怀隐的《太平圣惠方》、唐慎微的《证类本草》、窦材的《扁鹊心书》以及史堪的《史载之方》等医书中充斥着尊重生命、讲究仁爱和救死扶伤等人文精神要义。他们的著作与实践行动为医学教育提供了最具说服力的素材, 形成了我国传统的医学人文精神:尊重生命, 仁爱为怀, 注重人的整体性, 注重药物调理人的身心, 关心人和社会及其周边环境对人类的影响。

二、医学院校中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

(一) 教育观念相对落后

高等医学院校应从“重专业轻基础”、“重技术轻人文”、“重做事轻做人”的传统观念中突破;应意识到人文素质是培养医学生综合素质中最根本, 也是最重要的素质之一。只有重视了人文素质的高等教育, 才能使教育中的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得以平衡, 从而培养出具有综合素质高级人才。当前, 医学院校的人文教育课程主要由专门的人文教师来担任, 然而专门的人文教师不能将自己所讲授的人文知识与医学知识相融合, 难以让人文教育对专业教育产生影响。同时, 专业老师又认为只要让学生学好专业知识就是对学生负责, 几乎不会与学生共同探讨和本专业课程相关的伦理、道德、法律等人文社会方面的问题。这就导致了学校人文教育和专业教育两张皮, 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割裂的局面。所以, 目前高校面临的关键问题就是如何转变人文教师和专业课教师的观念, 让他们在各学科教学中相互渗透, 进行融合教学, 打破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割裂的局面。

(二) 课程设置及教学安排不合理

各医学院校开设的人文课程类型较单一, 门类稀少, 与专业学科相比, 人文课程的安排不严密, 随意性较大, 课时常常不足, 教学质量得不到有力保证。关于人文课程的设置, 各个医学院校均或多或少凸显出一些问题:一是, 医学院校人文课程设置不合理。在人文课程设置上缺少统一规划、通盘考虑。一些医学院校除了将国家规定的“政治思想理论课”设置为必修课外, 很少将其他人文课程设为必修课, 一些医学院校根据学校现有的课程直接改为人文必修课或选修课, 有些医学院校仅仅将人文课程作为选修课, 人文教育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二是, 人文选修课课量不足, 可选性偏低, 没有真正适合医学专业学生的课程, 难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要求。学生们纯粹是为了完成学校规定的学分要求被迫选择一些课程, 这样完全背离了设置人文课程的初衷, 很难达到预想的人文教育目的。最后真正适合医学生人文素质课程的教材也很少, 一些老师就直接拿针对专业学生的教材来给医学生上课, 教学内容没有把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方法与医学专业内容和医疗实践相互整合;教学过程中也主要是侧重理论的探讨, 而不是让学生通过人文知识的学习去提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总之, 许多医学院校还未形成规范、成熟的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核心课程模块。

(三) 师资队伍力量薄弱

当前, 大部分医学院校医学人文课程由人文社科系或直接由马列教研室老师承担, 相对医学学科比较, 人文教育学科师资很薄弱, 而且学校对人文学科重视程度不够, 师资培训和科研投入明显不如医学类学科, 这就造成人文社科类教师知识结构和学历层次上参差不齐, 理想的、优秀的即具有医学知识又有丰富的人文知识的全能教师较少。另外, 一些医学院校对于人文教师的考核只是注重他们的科研能力, 省部级课题立项数量、文章和著作的发表数量, 在这些指标的驱使下, 人文教师忙于科学研究, 无心关注教学, 这极其不利于人文教师的教学水平的提高和发展。此外, 我国医学人文学科的教师和研究人员培养体制也存在着不少问题, 尤其是研究生培养。[1]

三、实施人文素质教育与医学专业教育的实质性对接

(一)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提升医学生的人文素养

在过去的几年来, 教育的产业化虽然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但功利主义甚至教育商业化、市场化显然在传统的教育者看来已经背离了“树人”的教育初衷。教育质量下降、学生素质降低等现实问题不可忽视。因此在这一重要的改革时期, “首在立人”是教育之重, 正如鲁迅在《文化偏至论》中强调:“是故将生存两间, 角逐列国事务, 其首在立人, 人立而后凡事举;若其道术, 乃必尊个性而张精神”。

培养医学生的伦理观。孔子认为伦理的最高境界是“仁”, 所谓“仁者, 爱人”, 即让人人相互关爱。“医乃仁术”是医学教育的价值定位, 其核心“仁”, 是医学道德思想体系中最完美、最高尚的人格境界。在《重刊本草衍义》中记载:“凡为医者, 须略通古今, 粗守仁义, 绝驰骛能所之心, 专博施救拔之意。如此则心识自明, 神物来相, 又何必戚戚沽名, 龊龊求利也”, 如此方能以“仁爱之心”对待患者, 能随时随地为患者考虑。在为病人诊治时要“性存温雅, 志必谦恭, 动须礼节, 举乃和柔, 无自妄尊, 不可矫饰”。[2]这样淡泊名利、不务浮华的仁爱胸怀, 才是真正尽善尽美的医学境界, 也正是当代医学生所缺乏的和急待修行的一种美德。

(二) 改革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

我国在二十世纪末注意到了医学发展的弊端, 提出并进行了医学院与大学的合并, 其目的在于促进医学院人文精神的发展。绝大多数医学院校开始强调人文教育的重要性, 并对医学生开设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以及行为科学等必修和选修课程, 有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如今, 尽管各级医学院校开设了人文方面的课程, 也试图扩大此类课程的比重, 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经常出现医学专业课学习和人文教育相脱节的情况。所以, 当务之急是必须改革教学中的弊病, 注重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与医学专业课程相结合, 使人文教育融于专业教育之中。一方面充分在专业课教学中注入人文关怀, 如在教学中播放名医传记和现代最新治疗方法, 使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某些抽象的知识和对实际医学诊疗过程获得感性认识。还应该要求学生尽早的进入实践场地直接与病人进行交流, 从而真实地感受疾病带给人类的痛苦, 在实际体验中触动医学生重视生命存在的价值;另一方面有意识地把传统的经典的文化教育渗透到专业课教学之中, 使学生在专业课学习过程中不知不觉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质。而且还可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加修第二学位或辅修专业, 以满足其对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渴求。这样不断渗透的教学方式, 使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潜移默化的领悟和践行人文精神。只有这样, 才能让学生及时明确学习动机, 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也能更好地理解现代社会要求的健康观和生命观。此外, 还应重视毕业后的人文精神的培养, 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 社会将向人类提出更高的要求。

(三)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实现人文素质教育的关键, 因此各医学院校应该高度重视, 划好引进人才计划和现任教师的培训计划, 大力投资建设高质量的人文教育师资队伍。同时, 为了更好的激活人文教师的教学热情、激励人文教师的教学激情和激发人文教师的教学潜能充分发挥高校第一资源——教师资源的巨大作用。可以在医学院校建立两个机制:一是竞争机制。通过竞争实现人才的优胜劣汰。二是激励机制, 尊敬教师个性, 使教师可以充分实现自身价值。[3]对于教师也要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储备和自身的人文素养, 努力以自己的高尚人格、良好师德去熏陶、感染学生, 向学生传递和弘扬浓郁的人文精神, 帮助学生怡情养性、塑造人格。

(四) 建设具有浓厚人文环境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作为一所院校的精神、价值观、传统、校风和行为规范在内的精神总和。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为大学人文教育课程的实施创造了良好的人文环境, 影响着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 潜移默化的促进了医学生的人文素养。

第一、校园文化活动。高等医学院校可以把历代重要名医的重要医德思想、治学态度、生活方式以及人生观、价值观等进行提炼形成人文素质教育教材, 配以历史名人书画墨迹、人物雕塑及纪念碑亭等人文景观, 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学术活动、组织文化艺术节, 让学生参与进来, 融入进去, 自发的组织相关讨论会, 获得教师讲授难以培养出的兴趣和对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及科学追求的精神。

第二、加强校园环境建设, 我国古代书院“借山光以悦人性, 假湖水以静心情”, 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净化心灵, 回归本我。学校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 都赋予“人文”色彩, 营造人文素质教育的校园文化氛围, 展现出时代精神和“大医精诚”的人文精神, 给学生的心灵一种高尚文化的熏陶。

世界一流大学必然要求有世界一流的大学校园文化。通过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的良好氛围, 通过潜移默化的‘空气养人’, 培养学生们的社会责任感、创新能力、品德情操和人文精神。[4]总的来说, 高等医学院校悠久而优秀的校园文化, 包括人文、教学和自然环境各方面的熏陶和教育, 对于提升当代医学生的人文素养, 感悟人生的价值, 找到自我存在的价值感、建构当代医学生的自律性和自主性起到了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大庆.制约我国医学人文学科发展原因的探究[J].医学与哲学, 2001 (8) :12.

[2]宋·何大任.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医工论[A].文渊阁四库全书 (第七四一册) [M].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51.

[3]周怡娟.广西高等医学院校人文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 2011-03-01:44.

高等医学 篇5

【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专业】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招生网站-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分数线

1、我校以考生统一入学考试成绩为基本依据,坚持“德、智、体全面考核,择优录取”的原则。本省生源志愿以1:1.2比例投档录取,外省市生源按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有关规定投档录取,在省招生办每轮出档考生中,按计划结合考生专业志愿及出档成绩择优录取,不设志愿级差、相关成绩及加试要求。

2、按考生的专业志愿顺序依次进行调剂,注意保护第一专业志愿考生的权益。考生前一个专业志愿未被录取,按其专业志愿顺序,根据级差进行调配,各个专业级差依次为3分,填报愿意服从调剂的,将根据我校专业需要进行调剂。

3、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获得省级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等荣誉称号以及英语单科分数较高的考生。

4、对于本规则未包括的需进行专业调剂的情况,必须报校招生网上录取工作领导小组集体研究决定。

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重点专业:

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全景地图:

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历年分数线:

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报考指南:

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招生计划:

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人气校友:

论医学高等院校教学方法的改革 篇6

【摘要】教学是医学高等院校的中心工作,高校教师应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来设计自己的课堂教学,本文探讨了在当今新形势和高等院校教育目标、学生学习心理规律的要求下,高等院校的教学方法改革的办法。

【关键词】改革 医学高等院校 “以学生为中心”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1-0036-01

教学是医学高等院校的中心工作,选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部分医学院仍然沿袭中学“满堂灌”、“注入式”的传统教学方法,即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偶尔穿插提一些问题,也是学生能在教科书上找到的现成已知答案,且很少有思考余地的较肤浅而简单的问题。然而,根据高等院校自身定位和所培养目标的要求是培养高级的创新人才,他们除了具备一定的专业化知识、技能之外还必需具备主动获得知识和信息的能力。

高等院校的学生一般处于青年晚期,这个阶段的学生精力旺盛,喜欢怀疑,争论,有强烈的探究新知识欲望,情感的自控能力增强,思惟敏捷、理论型逻辑思维和辩证逻辑思维逐渐占主导地位,自我意识增强,富有创新精神等。总之,他们的身心发展都日益趋向完善,头脑中形成的认知结构也日益丰富,基本上具备了接受自主能力、创新能力训练及多方面专业化知识训练的心理准备。就大学生的身心特点来看,为高校教师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来设计自己的课堂教学提供了可能性。

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教育改革的新教育思潮“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的“学习观”,已逐渐被我国教育界所认识和接受。“建构主义”是学习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之后的进一步发展,它告诉我们,学生的学习不是被动的接纳教师所传之知识,而是主动地根据个人“图式”中有关的知识经验通过“同化”和“顺应”这两种复杂心理机制来接纳或重组新知识,从而在头脑中迠立起新知识经验系统实现的。可见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者运用自己的经验去主动地、积极创造性的建构对自己富有意义的知识理解过程,而不是被动地去理解那些由教师用已经组织好了的形式传递给他们的知识的过程。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中心”,学生为“主体”。进行意义建构的“主体性教育”。鉴于当今新形势和高等院校教育目标、学生学习心理规律的要求,高等院校的教学方法改革势在必行。

结合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医学高等院校教学方法的改革,可运用以下四个教学阶段。

第一阶段,进行“知识网络化”教学。大学教科书中的知识内容一般来说,是围绕着一条主线通过词、语,把有关专业知识的基本概念、关键性词语、定理、原理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等等组织起来,表达一个主题内容。所以教师在讲解新知识时,可以通过对知识进行组块、编码,运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直观的把所要讲解的知识先以图示的方式(不是展现知识的全部具体内容),把知识以网络系统的框架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这样,一方面能使学生对当前所学习知识内容的轮廓有一个初步认识。使大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对教师所讲的知识内容有一个整体框架、轮廓即概括化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数,同时,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知识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因为这样教学可以使学生在以往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初步形成所学知识框架的简单“图式”,自觉、主动地通过“同化”和“顺应”这两种复杂心理机制来接纳或重组新知识,通过师生之间复杂的交互教学活动过程中,进一步地丰富知识经验使 “图式”复杂化。

第二阶段,“创设问题情境”。当教师把知识的框架呈现给学生之后,首先,要以“问题为核心”驱动学习。也就是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提出能激发学生思惟积极性的问题或任务,而所提出的这些问题、任务应既能引起学生困惑、焦虑、怀疑、探究而又能通过学生自身努力、不断地挑战自我,挑战极限以及自身的积极思维活动能解决的实际问题。问题是学生思维的起点,也是思维的动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努力创设各种问题情境,鼓励、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面地深入探索解决问题,这样才能不断的驱动学生,自觉主动的带着问题去搜索资料进行自学,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其次,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的同时,应向学生介绍有助于问题解决的有关专业资料,比如,书刊、杂誌、临床案例、电脑资料、教师自身的科研材料等等。最后,要求学生在自学基础上写出相应的读书笔记,为下一阶段讨论作好准备。

第三阶段,进行“师生交互式”教学(小组或全班进行)。实践证明,学习者并不是单纯地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来,而是以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获取、建构新知识的过程。可见,学习活动是一个创造性的,并直接在教师指导下由教师和学生所组成的一个共同体共同完成的理解过程。

第四阶段,教师总结(在这整个过程中学生可以提出不同的看法最后由教师总结)。总结的同时,不但拓宽专业知识,并要对本专业前沿知识发展的前景有所介绍。

教师是高等院校教学方法改革的引导者,教法的改革,关系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质量。作为一名高等院校的教师首先应是一名品德优秀的学者,“身正为范,学高为师”,这样才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学生。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卫生部. 教高﹝2008﹞9号 本科医学教育标准: 临床医学专业(试行) [S].2008,09-16.

[2]李嘉曾. “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理论意义与实践启示[J]. 中国大学教学, 2008(4):54-56.

高等医学 篇7

1 建构人学学科是医学自身规律发展的必然结果

医学发展的历史表明,最初的医学主要是直指人类的疾病,是人类为了获得健康、保持正常生理活动而展开的研究。在此意义上,医学主要是研究人类生命过程以及防治疾病的科学体系[1],这也是我们通常狭义上理解的医学。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发现人类的健康不仅仅是指身体上没有疾病,还应是在精神上、心理上保持一种完整、安好的状态。人类的疾病并不完全是由自身生理变化所导致,社会环境是造成疾病的一个重要因素,甚至某些疾病就是由纯粹的社会因素造成。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学习和工作压力的增大,造成大量人群患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所以,任何属于自然科学领域的学科,一旦进入社会科学领域,就不能简单地认定它仍保持其单一的学科性质。况且,医学以其对人的服务为根本宗旨,也必然不会游离于社会科学之外[2]。

这里,医学的发展沉淀着人们对于医学自身发展的医学观的认识,即从本体上需要形成一个更为全面、更为根本,且具有宏大指导意义的医学观,或者我们也称之为医学范式、医学模式。因为只有首先形成一个科学的医学观,才能正确指导医学研究的深入,才能使医学研究取得最终的效果。因此,现代医学已普遍认识到医学模式转化的重要意义,据此提出了一些崭新的医学模式。如美国纽约州罗彻斯特大学精神和内科教授恩格尔(Engel)提出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他认为原有的生物医学模式只关注导致疾病的生物化学因素,而忽视了社会、心理的因素,是一个简化的、狭隘的观点。为理解疾病的决定因素以及达到合理的治疗和卫生保健模式,医学模式必须考虑到病人、病人生活在其中的环境以及由社会设计来对付疾病的破坏作用的补充系统,即医生的作用和卫生保健制度。我国学者王永光则提出了“微创医学理论体系”,即“生物—心理—社会整体医学理论体系”。他认为这一体系以相对独立的同一解剖系统的器官/系统和全人为对象,以整合了传统内科和外科而构成的科室/中心为医院的基本单元,以系统化整合的西医和中医技术、特别是整合的微创伤技术以及心理、康复等所有对病人有益的技术为科室/中心技术,采用同一系统的中心化、阶段性、多技术重叠式的医疗、管理与教育培训模式,根据辨证施治和以人为本的原则,进行治疗病人、预防疾病、重建身心健康,进行医学教育和专业医生培训以及医院管理。微创理念是指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主体,使人损益(生理、心理、社会)最小、获益最大的医学思想。其中,人包括病人、从医各类人员和与医相关人员[3]。

可以看出,人类对于医学自身的医学观认识已日益从生物学意义上的人转向社会学意义上的人,医学的视野正在超出实验室、医院而扩展到社会、环境、生态、文化等与人类身心健康的大医学范畴,已日益从整体上研究人。而人学则是“从整体上研究人的存在、人性和人的本质、人的活动和发展的一般规律”,特别是通过哲学的反思达到从整体上对人性和人的本质的把握[4]。所以,医学的发展与人学的发展日益交叉、日益融合。医学需要人学在人文意义上给予完整的人的指导,人学则需要医学提供更为实证的科学依据。医学合规律的发展和目前从整体上研究人的人学的兴起,决定了医学人学学科建构的必要。

2 建构人学学科是医学自身合目的发展的结果

科学史上对任何真理的追求,都必然带有人的价值诉求,即便是纯粹的自然科学,也必然要体现人的目的、人的价值。医学作为直接探究人类疾病的科学研究,更是彰显了对人生命的尊重。从直接意义上来看,医学的目的是:“治疗疾病,延长寿命,降低死亡率;预防疾病,减少发病率;提高生命质量,优化生存环境,增进身心健康。”但从间接意义上或从整体上来看,医学的目的则是以人类自身的健康为目的,其核心的内容是人类的安康,治病、救人始终是医学历史发展的永恒主题。

古代西方医学受到古希腊早期的科学哲学的影响,古代中国医学受到中国古代以易学为代表的神秘主义哲学的影响,各自走上风格迥异的医学认识道路,但其为病家谋福利的基本思想异曲同工[5]。以近现代高度发展的化学、物理学、生物学为基础,医学的技术成分和科学内涵前所未有地提高;但同时,走在技术和科学道路上的医学,却涉嫌偏离原有的充满人文关怀的特性,从而成为引发当代若干的社会问题原因之一[5]。当代人文关怀的理念的复兴,又再次为医学提出了在科学要求之上的人文回归的新要求,对“人是目的”的重新审视,恰恰是医学发展进入了一个螺旋上升的循环前进态势[5]。所以,以人自身为目的是医学历史发展合目的的必然结果。

这里涉及一些极为重要却又极其复杂的问题,即人自身是什么、什么是人、人的本质内涵是什么、我们究竟怎样去认识人。可以说,这些关于人自身深层内涵的解答,单靠医学是难以做出全面解释。在人类的各种知识中,最有用而又最不完备的就是关于人的知识[8]。人学则是专门以人自身为研究对象,作为人学研究对象的人不同于各门具体的、经验性关于人的科学视野中那种被片面化了的人,不同于人的某一方面的属性,而是以可感的实体为基础、有着多种具体和现实规定性的人,是具有一定的需要、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着创造性的活动并表现出丰富的个性的人[9]。简言之,人学就是研究作为完整的人。人学研究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认识人自己,从而自觉地塑造、改变人自己[4]。人学对人的研究填补了医学对人研究的社会文化角度上的空白,能够从更为整体的和更为全面的意义上为医学对人的理解提供支撑,二者的目的一致,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人,都是围绕着人、人的需要、人的福祉而展开。现代医学的发展,迫切需要以人为本,需要在技术层面的基础上,在社会文化的大范围上,更为整体、更为全面地为人类服务。所以,医学自身合目的的发展需要人学的社会文化内涵,需要医学人学学科提供更多、更深层的人文支撑。

3 建构人学学科是医学高校教学科研发展的必然趋势

目前,我国医学高等院校围绕医学自身教学和科研发展的趋势,不同程度地开设了医学人文课程,也做了大量的关于医学人文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从现有的实际状况来看,在本科生教学阶段,普遍开设了医学伦理学、医学法学(或卫生法规)、医学心理学等课程,各个院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尤其是师资情况、学校传统等,还相应开设了医学哲学、医学概论、医学语言学、医患沟通技巧、医患关系学、医学美学、医学社会学、医学史、医学管理学、生死学、卫生经济学、医学决策学等课程。在研究生教育阶段主要开设了医学辩证法(或自然辩证法)课程。另外,针对预防医学专业开设了卫生事业管理学、社会医学、医疗保险学等课程;护理专业则相应开设了护理伦理学、护理心理学、临终关怀学等课程。与此同时,围绕医学人文的教学,各医科院校展开了大量的医学人文研究,创立了一定数量的硕士点、博士点以及相应的研究基地,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从整体上来看,这些医学人文课程的开设和研究,对于丰富医学生的人文知识具有重要的作用。但这里也存在一个的问题,就是医学人文教学和科研的人学空场,虽然都称之为医学人文的教学和科研,但都是从各自领域展开,即都是从关于人的某一方面内涵,或是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如从医患关系的角度—医学伦理学,从医事管理、医患冲突的解释、解决的硬性规定角度—医学法学,从医患心理的角度—医学心理学等。即便是医学哲学,本应是从更深层、更整体的角度去进行研究,但目前也主要侧重于阐释医学本身所透露出的哲学智慧以及哲学应该如何指导医学,严重缺乏医学和哲学的本体统一。所以,目前医学人文教学和科研明显带有各自为政、无法通约的特征,特别缺乏从整体上、从本体上对人自身的人本观的研究,给教学和科研带来的不利影响。在教学上,教师从各自学科专业的角度,特别是从目前已较为成熟的人文社科的角度设置课程,导致医学和各社会科学的简单叠加,进而出现了教学内容重复;或者仅就某一方面展开片面教学,缺乏各医学人文课程的有机整合。问题还不仅于此,医学人文课程的开设,目的是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医学生不仅要具备专业的医学知识,还要具备广博的人文社科知识,做一个既专业又全面的医学人才。关于对人自身整体的、本体的认识,是医学生掌握专业技能、拓展人文知识的基础,犹如一座大厦的根基,如果根基不牢或有偏差,就会导致医学生整体素质培养出现不足。具体落实在医学生自身的学习过程中,普遍出现的是则是重专业、轻人文的现象,进而使医学生不能以更为广博深厚的人文作为指导,既影响了其对专业的深入学习,也影响了其日后医疗行为,出现人性冷漠等现象,这与高等医学院校医学人文教育的人学缺失有密切联系。所有关于医学人文的研究,都是立足于各自专业的角度,揭示医学人文的某一方面的特定本质、规律,都缺乏从整体上研究医学人文。无论是医学还是各人文社会科学,其最终目的都是对人自身的终极关怀,都要以人为本,都要为人类自身的存在和发展提供支撑。如果缺乏对于人自身整体、本体的认识,会导致科研永远揭示的是医学的某一方面的人文特质,会导致医学人文研究忽视对人自身的终极价值和终极关怀,进而出现各医学人文学科的研究很难长期坚持下去,也很难出现有巨大价值的学术成果。医学科研如果缺乏对人自身整体的、本体的认识,特别是对人自身存在和发展的最一般、最普遍规律的了解,学术研究就会缺乏根基,很难支撑其深一步的研究。

总之,无论是从目前高等医学院校教学的实际还是从学术科研的发展,都有必要单独设置医学人文学科,以在世界观意义上提供本体的支撑。

摘要:目前,医学学科和医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医学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大医学模式的转化,迫切需要人学为医学提供更为深刻的关于人自身的认识以及医学如何真正体现对人自身的终极关怀。医学人学学科的建构既符合医学发展的趋势,也符合目前医学院校教学和科研的实际,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等医学院校,医学人学,学科,必要性

参考文献

[1]夏征农等.辞海[M].4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2516.

[2]蒋炳武.医学概论[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4.

[3]王永光.论实现医学模式转变的理论与实践[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9,7:13.

[4]陈志尚.人学原理[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5:7.

[5]兰礼吉,李琰.人是目的[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0,3:69.

[6]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7.

高等医学 篇8

本文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高等医学院校开展全科医学教育的内部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和外部机遇(Opportunities)与挑战(Threats)进行全面分析,并提出几点建议。

1 优势(S)

教育环境优势:全科医学教育培养的全科医生必须具备完善的知识结构,全科医生不仅需要精湛的临床技能,还应具备预防、保健、康复甚至是中医药知识,具有较高的医学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良好医德医风。这些需要学校拥有高层次的教师队伍和丰富的人文底蕴,高等医学院校具备良好的教育环境,是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专业化全科医生最好的选择。

组织管理优势:高等医学院校都有直属或附属医院多家,并且很多医学院在基层有实习基地。医学院、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可以在医学院的组织协调之下,形成较为完善的网络,满足开展全科医学教育的三个教学环节即理论教学、临床实践和社区实践的教学需要。

毕业生就业竞争优势:高等医学院开展全科医学教育并开设全科医学专业方向,全科医学毕业生必定具备竞争优势。由于我国目前只有少部分医学院校开办全科医学专业,因此全科医学专业毕业生数量很有限,全科医学生就业前景较好。以广州医学院为例,2001年开始招收临床医学专业全科医学方向专业本科生,其“全科医学”本科毕业生被提前预定,全科医学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十分可观。

2 劣势(W)

医学院校对全科医学的认同度低。对全科医学的认同度低体现在各个层面,高等医学院校本身同样对全科医学的认同度不高,这也正是为何我国开办全科医学教育的学校较少的原因。高校由于受生物医学模式发展以及医学生希望到大医院就业等诸多影响,学校愿意为大医院培养临床专科医生,而不愿意培养基层需要的全科医生。高等医学院校摆脱传统观念的影响,与时俱进,顺应我国卫生改革和时代发展的需要,重视全科医学教育,积极开展全科医学教育教学和研究。

缺少专业师资。长期以来高等医学院校一直是按照生物医学模式在培养医学生,注重医学理论和临床技能教学,以培养专科医生为重点,只有部分医学院校开展全科医学教育有少量师资。医学院校如果开展全科医学教育,可以利用公共卫生或预防医学领域现有师资,但毕竟不是专业全科医学师资,因此专业的全科医学师资极为缺乏。另外,全科医学教育包括理论教学、临床教学和社区实践教学,个环节由于教学内容的差异都需要专门的师资,目前的授课教师只能从学校、医院或社区现有师资转行而来,全科医学思维模式较为缺乏,专科化倾向严重,较难实现规范化带教[2]。

教学基地不健全。临床教学和社区实习是全科医学教育的重要环节,基地建设质量直接关系到全科医学教育的质量,目前全国各地虽然都有临床教学基地和社区教学基地,但是基地建设尚处于探索阶段,基地设置不规范,同时基地在数量和质量上不能满足全科医学教育的需求[3]。

3 机遇(O)

3.1 政策支持

2010年3月由国家发改委、卫生部等六部委联合发布的《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要求大力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对全科医生的培养目标包括:远期目标是到2020年,通过多种途径培养30万名全科医生,基本满足“小病在基层”的人力资源要求;近期目标是3年内培养6万名全科医生。

2011年7月《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出台,确立逐步建立统一规范的全科医生培养制度,规范化的全科医生培养制度为“5+3”模式,即先接受5年的临床医学(含中医学)本科教育,再接受3年的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这一培养模式的提出使得我国多年来对全科医生培养的探索得以制度化、规范化,也给我国高等医学院校教育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高等医学院校应该顺应时代和卫生改革需要,积极主动进行教育改革,为落实国家政策做出努力,改变长期以来只培养专科医生的教育模式。

3.2 全科医生需求量大

我国基层医疗卫生队伍执业医师尤其是全科医师数量严重不足,约有6万名执业范围为全科医学的执业(助理)医师,仅占执业(助理)医师总数的3.5%,远低于国际上30%-60%的平均水平。我国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等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利用率为30%左右,与50%-80%的国际水平还有较大差距,基层高素质全科医生的缺乏是主要的原因。随着卫生改革的推进,居民对基层卫生服务利用量增加,全科医生市场需求量大的现象会持续较长时间。面对供不应求的局面,高等医学院校应审时度势,积极开展全科医学教育。

3.3 基层就业环境的改善

随着我国卫生改革的深入,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各级政府加大对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基层卫生服务硬件条件有了明显改善,使得基层就业环境改善,为全科医学毕业生到基层工作创造了基本条件。

4 威胁(T)

社会对基层机构和全科医生的信任度低。长期以来,我国居民就医不受相关制度限制,可以自由选择到不同级别医院就医,居民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多有“就高不就低”的现象,使得不管是大病还是小病,不管是城市居民还是农村居民大部分人愿意多花钱到大医院看病,愿意找高职称的专科医生看病,认为这样比较有保障,担心基层看不好病或延误病情,对基层卫生机构和基层全科医生的信任度低。这也正是在全民医保背景下,“社区首诊”制度不能即刻落实的原因。短期内,社会对基层机构和全科医生的信任度不会发生很大的转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全科医生会面临较大压力。在这种外部压力的情况下,多数医生不愿做全科医生,学生不愿意报考全科医学专业。

全科医生基层就业待遇不高,面临招生困难。开展全科医学教育目的是为基层培养一大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有作为”的应用型医学专业人才,全科医学生毕业绝大部分是进基层卫生机构。目前来说,全科医学生下基层除了面临信任压力,还会面临收入压力,现有在基层从事全科工作的医务工作人员的待遇与城市大医院的医务工作人员有较大的差距,导致医学生就业愿意选择到城市大医院工作,而不愿意到农村乡镇卫生院或城市社区,因此医学生愿意报考临床医学专科不愿意选择全科,所以近些年部分高校招收全科医学专业本科生数量有限。

5 高等医学院校开展全科医学教育的建议

5.1 全科医学普教和专业学历教育

高等医学院校应该对所有医学生开展全科医学教育,不管是医学本科学生还是研究生教育均应该开设《全科医学概论》作为必修课程,通过这种普及教育,使所有医学生能正确认识全科医学。

全科医学专业学历教育包括本科阶段和研究生阶段的全科医学方向。对于本科全科医学专业,将其作为临床医学的一个专业方向,可以采取中期分流、自由选择的方式,也就是对所有临床医学生开展全科医学普及教育和医改政策宣教后,让临床医学生自由选择是否学习全科医学专业方向。这样使得医学生对全科医学专业方向的选择是在兴趣和爱好的基础上,会增强学生的学习目的和树立职业生涯规划,对于培养高素质、愿意服务基层的全科医生无疑大有裨益。

有条件的医学院校应积极探索开展全科医学研究生教育。《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指出规范化的全科医生培养制度为“5+3”模式,即先接受5年的临床医学(含中医学)本科教育,再接受3年的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3年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可以实行“毕业后规范化培训”和“临床医学研究生教育”两种方式。因此,开展全科医学研究生教育可以作为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的重要途径,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随着我国对全科医生需求量增加和全科医学的发展,研究生学习阶段选择全科医学方向必定会成为很多医学生的选择。

5.2 与地方部门或机构开展定向培养

由于我国开展全科医学本科教育的医学院较少,高校会存在对全科医学生招生难或担心全科医学毕业生就业的问题,笔者认为高等医学院校不妨主动与地方卫生行政部门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订单定向培养,或者联合培养的方式。在制定培养计划时,学校与地方卫生行政部门进行充分沟通,获得当地或周边地区未来几年全科医生需求数量,与卫生行政部门甚至是医疗机构签订协议,为其培养全科医学生。这样供需双方就全科医学人才培养达成一致,医疗机构甚至可以参与全科医学生的培养,通过给学校或实习基地提出所需全科医生的培养要求,使教学与具体工作挂钩,在校期间医学生与定向机构也可以进行沟通,使医学生更清楚今后的工作需要,明确学习重点。这样供方、需方和医学生之间都能形成良性互动,而不是相互隔离,使招生、培养、需求各环节畅通。

5.3 建设规范的全科医学实践基地

全科医学教学基地包括临床实践基地和社区实践基地,两个基地都需要进行规范化建设。临床实践基地依靠大型综合医院特别是医学院校的附属医院设立,医学生理论学习结束后转入临床实践基地,在大型医院各科室轮转以充实临床知识和熟悉各科室常见病多发病。临床基地建设主要是增加转向资金投入并配备师资,明确基地培养目标并建立考评体系[4]。社区实践基地建设过程中应重视培养学生培养“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观念,体现社区卫生服务“预防、保健、康复、医疗、健康教育、计划生育”六位一体的服务内容,改变传统重治疗轻预防的现象。社区实践基地不仅重视培养医学生处理社区常见病,还要重视培养医学生如何与社区居民形成良好的医患关系,重视培养全科医生心理医学知识和技能。

5.4 加强全科医学学科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

高等医学院校应积极加强全科医学学科建设,加大对全科医学教育的投入力度,成立相应的院系或研究机构,配备专职管理和教学人员,在开展本科全科医学教育的基础上发展全科医学研究生教育。借助国内外的经验和专家的建议,制定相应的培训师资的学习班,对我国现有的师资进行集中整合培训。仅将临床教学人员直接转变为全科医学教师是不科学的,应该针对新增设课程引进新的师资,对于临床教学部分也需要对现有临床教学人员进行规范化的培训,因为教学过程中更应注重社区和基层卫生服务的实际需要,不同于培养符合大医院需要的专科医生,同时医学院需要与各大医院、社区或县乡村卫生机构紧密合作,借助医院、社区师资,全面建设全科医学的理论师资、临床师资和社区带教师资[5]。

摘要: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高等医学院校开展全科医学教育的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全面分析,并对高等医学院校开展全科医学教育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高等医学院校,全科医学教育,SWOT

参考文献

[1]高洋.军队医学院校培养部队基层医疗卫生专业人才的理论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硕士论文,2005.

[2]焦明丽,赵庆华,吴群红,等.基于临床医学生认知调查的高校培养全科医生SWOT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7):94-95.

[3]孟群,解江林,吴沛新,等.我国全科医学教育培训现状与思考[J].中国全科医学,2006(3):175-176.

[4]王晨,吴萍.全科医学临床培训基地建设探讨[J].实用全科医学,2008(4):331-332.

高等医学院校医德教育探究 篇9

关键词:高等医学院校,医德教育,心理规律

医德教育是医学教育的首要任务, 是以医务人员养成良好的医疗道德品质为目的, 让医务工作者自觉履行医疗道德义务而进行的系统的教育活动。在高等医学院校, 医德教育目的就是使医学生形成稳定的医德心理特征与心理倾向, 在以后医疗工作中能自觉遵守医疗道德义务。良好医德品质的形成是医学生成长为能够抵御物欲化倾向的高尚医务工作者的重要前提, 是医学生规范自身言行, 把“健康所系, 性命相托”作为自身理想目标, 爱岗敬业, 受到医患好评的重要基础[1]。医德教育在高等医学教育中不可或缺。

1 高等医学院校进行医德教育的必要性

1.1 秉承我国优良传统, 继续发扬救死扶伤优秀品质要求进行医德教育

我国五千年悠久历史, 蕴含博大精深的优良传统。自古以来, 人们都尊重医学, 尊重医者, 同时, 医者也以仁爱为医德规范。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强调对病人要有同情之心, 无欲无求, 而且对病人一视同仁, 无论贵贱贫富, 这样的优良传统延续至今[2]。为更好地秉承美德, 使医者本色不变, 我们需要在高等医学院校对医学生进行医德教育, 使其在社会发展中不忘传统, 不忘本质。

1.2 人类发展, 人口质量的提升需要医德教育

人类发展, 人口质量的提升与医疗状况息息相关, 有强健的体魄, 良好的身体素质, 才能胜任不同社会角色。医务工作者是医疗工作的主体, 其医德对在和谐的社会氛围中帮助人们解除病痛, 满足人们医疗保健需要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当今时代, 社会节奏逐渐加快, 人们在快节奏生活中, 对自身健康状况越来越关注, 如预防、保健、康复等方面。对这些与健康相关的

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

生源地、学生志愿、平时表现优先顺序的情况下, 重点考虑实习生党员的分配与安排, 以便于集中、考察为原则, 建立实习生临时党小组, 组织相关活动, 接受学校的考察, 党小组组长接受组员的考评; (2) 严格实行实习组长定期汇报制度, 建议由实习生党员任地区实习点的总负责人, 负责与学院的联系与沟通, 由实习组长、实习生及学院相关部门负责考察, 若实习生党员未担任负责人, 则仍接受所有实习生的考评, 由实习组长定期向学院作重点汇报。

3.2加强校院、校企基层党组织间的联系

高职院校在工学结合办学模式的指引下, 取得了新成就。因此, 在因工学矛盾而造成学生党员继续教育困难时, 需要借鉴工学结合模式的成功经验。以我校为例, 学校加强与实习医院、企业的交流, 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方面的合作, 建立学院、实习单位的双向双效监管体制。建立实习医院、企业基层党组织或企业所在地基层党组织的流动党支部, 使实习生党员能在实习期间编入该组织, 参加组织生活, 有效进行党员教育并接受监督。同时, 校院、校企基层党组织可定期共同组织活动, 便于学院向实习生党员传达学院精神, 便于基层党组织间的学习与交流。

3.3创新教育形式, 多渠道开展继续教育

在社会飞速前进的时代, 党员教育形式不应拘泥于说教式、填鸭式, 应开辟党员教育新模式, 多渠道开展实习生党员的继续教育, 有利于党建工作的顺利进行。一是把网络教育平台放在重要位置。通过QQ、飞信、网上党校等平台, 既有利于实现学院与实习生党员的远距离交流, 又利于拓展学生党建工作的空间。二是印发实习生党员手册, 实现对实习生党员的书面考察。党员手册由实习生党员基本信息、参与组织活动情况记录、心得体会、党组织检查考核记录等内容组成, 实习生党员及时填写相关内容, 学院或实习单位党组织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检查, 并签署检查考核意见, 以便对实习生党员的继续教育进行有效把握。

事实证明, 实习生党员在实习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他们的工作态度、工作表现、就业能力、就业趋向都对其他实习生有一定影响;而实习生党员的继续教育工作也深刻影响着实习生教育管理、学生党建等多方面工作, 直接影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学生工作的稳定以及学生就业等一系列重要问题。因此,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 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开拓工作途径对深化党的建设、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陈立新, 钱春野, 陈泓.试析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信息, 2008 (32) :293.

[2]吴泰华.高职院校毕业生预备党员继续教育机制探析[J].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3) :122~126.蒉

问题, 人们都希望在轻松、安全的环境中得到解决, 因此, 医务工作者需要在履行工作职责时, 精益求精, 尽职尽责。医德教育不是在医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才开始进行, 而是在准备从事医务工作的第一天起就要实施。所以, 在高等医学院校, 有必要对医学生进行医德教育。

1.3 为满足病人心理需要, 有必要进行医德教育

心理学告诉我们, 一个平常健康、心境平和、从不担忧的人, 一旦进入疾病状态, 就会紧张焦虑, 很可能变得精神萎靡、心烦意乱、忧心忡忡等, 更加迫切希望得到高质量的医治和护理, 把康复希望寄托在医务工作者身上, 有生存与安全的需要、爱的需要等心理需求。为满足病人心理需要, 医务人员要有高尚的医德[3]。在高等医学院校, 教育医学生以解除病人痛苦为己任, 急病人之所急, 痛病人之所痛, 以浓厚的兴趣积极工作。

2 高等医学院校医德教育现状

2.1 高等医学院校进行医德教育系统性不强

目前, 高等医学院校重视医德教育, 但系统性不强。自新生入校, 便开始接触医学基础知识, 对今后从事医疗工作有一定认识, 并对自己在专业方面的发展有一定目标, 但这大多是从专业知识上认识的, 在医德方面的认识较模糊。学校开设部分道德修养课程, 医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主动性较差。另外, 缺少重点讨论医德的主题班会, 缺乏系统性, 对今后工作态度少有深远影响。

2.2 高等医学院校进行医德教育实践性不强

目前, 在高等医学院校进行医德教育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 学生讨论为辅, 医学生很少亲眼目睹对病人用关切的语言进行沟通的真实场景, 对在术后受到病人及其家属感谢的医务工作人员也只是耳闻, 对今后怎样工作缺少思考, 对怎样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为病人解除病痛也缺少思考。

3 高等医学院校进行医德教育的措施

3.1 遵循医学生的心理规律

医德教育的最终效果要通过医学生心理内化作用才能真正体现, 因此, 医德教育要以医学生医德修养的心理过程为基础, 根据其心理状态、心理特点以及相关心理变量因素, 不断调整医德教育的内容、方式和方法。遵循医学生的心理规律, 就是遵循其认知心理规律和情感心理规律。遵循认知心理规律是指医学生在接受专业教育的同时, 已具有一定程度的文化水平和知识修养, 在心理认知中对医德教育的内容有较高的理论需求, 要求了解这样做的深层次道理。因此, 医德教育必须把握适宜理论深度, 把问题讲解透彻, 从深层次上解答医学生存在的疑惑和心理困惑, 从哲学高度使他们树立高尚医德, 并自觉规范自己的言行, 把医德内化为其自身所具有的道德修养, 提高医德教育成效。遵循情感心理规律是指增强医德教育的情感效应。情感不仅是医德的基本要素, 也是认知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认知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医德教育应充分发挥情感的激发和感化作用, 以先进模范人物和教育者自身高尚情操去换取医务工作人员对积极情感的体验, 促使其将原有消极情感转化为积极情感, 促使其将医德认识升华为稳定的医德信念, 转化为坚定的医德意志, 养成良好的医德行为和习惯。

3.2 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

医德教育就是要以人育人, 以德育德。医德和师德同属职业道德, 高等医学院校教师要有师德。在高等医学院校进行医德教育, 更要身体力行, 率先垂范, 身正为范, 育人先律己。教师在课堂及实验室、医院带教等的示范操作, 都应表现出高度责任心和良好的职业素质。教师加强医德教育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开辟多种渠道以形成教育合力, 呈现生动活泼的局面[4]。在校内外一切能进行医德教育的场合, 以多种形式不失时机进行正面灌输, 对学生晓之以理, 使之形成共识。同时, 寓医德教育于各专业课教学中, 贴切地传道授业, 使学生在学习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 接受医德教育, 懂得应具备的医德修养, 使学生品德素质得以提高。另外, 教师要结合实例, 用先进典型的医德与不良的医德现象进行比较, 以增强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 深化医德内涵, 在实验课、临床见习、实习等实践场所对学生提出具体要求, 通过在对病人进行诊疗操作的同时关心、体贴和安慰病人, 把医德修养植根于学生思想深处, 强化医德信念。

3.3 营造良好的医德氛围

医学生良好医德的形成, 除树立高尚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加强理论学习外, 营造一个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医德氛围十分必要。从社会心理学看, 从众心理往往使医学生易受环境因素的诱导和影响, 自觉或不自觉地跟随和模仿他人的行为。人的行为受外在环境控制, 改变环境就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人的行为。医德教育根据从众心理规律, 营造一个良好的医德环境, 通过感染、暗示、趋从等方式影响医学生医德的形成。优美的校园环境、优良的校纪校风不仅直接作用于医学生的情感, 而且发挥着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高等医学院校可结合自身特点精心准备, 加强校风建设及学校硬件设施建设, 通过改善学校文化设施及校园环境, 营造优美和谐的外部氛围, 通过定期组织校园文化活动, 开展成才教育系列讲座, 表彰先进活动等方式陶冶学生情操。

3.4 重视学生医德激励机制

高等医学院校医德教育应重视学生医德激励机制, 可表现出对高尚医德的承认, 也可约束医德行为选择, 在赏罚分明的医德激励机制下, 趋向良好的医德行为。它具有测定学生医德认识、选择医德价值取向、激励和巩固学生正确的道德情感、指导学生形成良好医德行为的功能。在医德激励机制中, 针对学生在临床见习和实习期间各方面的表现, 包括按时守纪、学习态度、工作作风、服务态度等, 实行个人考核, 准确反映学生的医德风貌, 将医德医风考查与学生见习、实习是否合格直接挂钩, 针对考核结果进行表彰, 深化医德教育。

参考文献

[1]郭冬梅.新时期医学院校的医德教育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0 (36) :74~75.

[2]叶云.试论新形势下加强医学生医德教育的紧迫性[J].科教文汇, 2010 (7) :132~133.

[3]周宏菊, 何振.新医改视阈下医学生医德教育初探[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5) :184~186.

高等医学 篇10

随着社会的发展, 美学理论对医学的指导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审美教育必将成为整个教育的基础和教育改革的突破口。

医学审美中的美学对审美现象诸方面的考察与研究, 目的不在于把握美的本质, 揭示美的规律, 更重要的是促使人类自觉按照美的规律改造自然、社会及人类自身。这种审美教育就是审美实施者依据一定时代的审美观念和审美理想, 选择和利用适当的审美媒介, 引发受教育者的审美经验, 以培养和陶冶其审美能力和审美境界的过程。

对医学生的审美教育, 总的来说, 应该属于情感教育, 这种审美教育的内涵, 是在现代医学模式的指导下, 培养既具有医学技术知识又具有医学人文知识的通才, 以适应人类对健康的不断需求, 归根到底是要培养满足时代发展需要的医疗事业的接班人。用积极的、进步的、真正美的东西来熏陶和塑造人们的灵魂, 帮助人们树立理想和健康的审美观念, 促进医学人才素质的全面发展。

一、审美教育对医学生审美观的促进作用

正确而健康的审美观, 是医学审美的基础, 它必须通过医护人员的感官对医疗服务对象产生审美感受, 这种感受是审美的起点。审美感受是通过医护人员的审美鉴赏能力, 对审美对象的声、光、色、形等个别属性的把握, 进行综合分析, 并联想以往的审美意识, 形成较完美的审美形象。医学生的审美教育应该注意培养这种能力。医学审美的最终目的不能仅停留在感受和鉴赏的水平上, 而在于创造医学美的形象, 只有通过医学美的创造, 才能推动医学科学地发展。

1. 在医疗实践中树立创造美的观点

任何美的事物都直接或间接地与实践相联系, 体现着人类的本质力量和有意识、有目的的自由创造活动。因此, 判断任何事物的美与丑, 关键是看其中是否包含着实践, 是否显示人的智慧、才华和创造性, 是否体现了人的本质力量。医护工作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通过对病人实施疾病诊断、疾病治疗、疾病护理、疾病恢复等过程, 维护病人身心的最佳状态, 充分体现了通过医疗实践创造的人体和谐美。

2. 树立应用美学理论指导医疗实践的观点

应用美学理论指导医疗实践, 使医护人员在明确什么是美与丑、善与恶概念的同时, 塑造出崇高的敬业精神、渊博的知识内涵、优美的动作姿势、敏锐的观察能力及和蔼可亲的处事态度等的医护人员形象。

3. 树立美在医学实践中不断升华的观点

审美观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 人们不应墨守成规, 沿袭旧时、过时的审美观。要与时俱进, 树立健康积极的审美观。

二、审美教育对提高医学生医学美综合能力的作用

1. 训练对医学美的感受能力

对医学美的感受能力, 决定着是否能对医疗过程中行为美的属性产生直接而迅速的反应, 健全的视听器官是感受美的物质基础。医护人员在进行临床诊断、检查、手术及其他各项操作时, 应动作熟练、轻柔、协调、和谐, 给人以舒展的节奏感和动态的美感, 并从中感受到和谐美和动态美的存在。

2. 提高对医学美尤其是医学人体美的认识能力

认识能力较感觉能力高一层次, 它不但需要有健全的感觉器官, 而且还需要有丰富的比较、联想、思维、想象等能力。没有善于比较的能力, 就不可能有对医学美或医学人体美属性的种种细微区分和对美丑的正确辨识能力; 同样没有丰富的想象、思维能力, 就不可能发现医学美和医学人体美内容的丰富多彩。医学生审美认识能力的发展不仅需要医学知识和美学知识, 还需要临床实践中的不断发现, 不断积累、不断提高。

3. 培养医学生对医学美的情绪体验

医护人员美好的行为和医疗过程, 能引起人的情感变化, 激起良好意识的产生, 因而医学生审美的主要特点在于对医学美的情绪体验。医学美的情绪体验主要表现为对医学事业的高度责任感及对病人的深厚感情, 这也是一个医护人员必备的思想基础。有了这一思想基础, 在日常的医疗实践中就能尊重病人的意志, 待病人如亲人, 从而产生对病人康复后的快乐与抢救成功的喜悦心情的情绪体验。

三、审美教育对提高医学生美的鉴赏能力的作用

培养医护人员对美的鉴赏能力是医学生审美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医学美的鉴赏能力是对医疗过程及行为的美与丑的区别, 以及局部的把握能力, 医学美的欣赏能力是对医学美的形式、内容及社会意义的整体把握和审美评价能力。这种能力可使人们透过医学美的外在形式去领悟其中的内涵, 达到高层次的审美境界。例如, 对医生品德、风度、技术的欣赏, 不应仅仅停留在浅表的感性形式上, 而要透过它们去欣赏医务工作者精湛的医术、渊博的学识、高尚的情操、文明的风度, 从而进一步理解医学事业救死扶伤的高尚意义。因此, 提高医护人员的文化知识水平和美学修养是培养医学美鉴赏能力的必经途径。

四、审美教育对激发医学生创造能力的作用

人们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 人们感受、鉴赏美是为了创造美。对美的创造能力是指在感受、鉴赏的基础上, 进一步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 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美的事物的能力。因此, 培养医学生审美的根本任务是使医护人员掌握创造美的规律, 发挥创造美的才能, 并自觉地把这种才能运用到临床医疗实践中去。马克思说: “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所以, 培养人们对美的创造能力将直接影响到人类社会精神文明进步的进程。因此, 在感受美、鉴赏美的基础上, 培养医护人员按照美的规律去创造美的能力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培养学生审美感知能力是医学美育过程的起点, 培养学生审美判断能力是医学美育过程的进一步发展, 发展学生的创造才能, 把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用于临床实践是医学美育过程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蔡元培.蔡元培美学文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3.

[2]蔡元培.蔡元培美学全集[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7.

[3]王德峰.艺术哲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

[4]施旭升.艺术创造动力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2.

高等医学 篇11

一、医学写作教学的重要性

目前,河北北方学院开设的科研设计与论文写作课时共18学时,若在这18个学时之内让学生掌握医学论文的写作要领、科研设计的总体把握及构思确实有很大难度,况且毕业论文写作又稍有别于一般医学论文的写作,让学生了解他们之间的细微差别及各自的写作重点,应当成为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医学生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学生是首要的受益者,医学院校的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拥有数篇优秀的医学论文是今后事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医学论文写作课程的开设,则为在校学生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这样让学生首先在校期间就对论文写作产生一个感性认识,不仅提高了他们的论文写作水平,更重要的是使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达到了新的高度。此外,亦为他们高素质的塑造与锤炼,以及毕业就业的成功增加重重的砝码。学校是间接的受益者,学校是教育的载体,培养大批能创作出优秀医学论文的人才,既是对学校实力的肯定,又增强了学校的竞争力。社会是根本的受益者,社会是所有医学论文的最终使用者,对医学论文质量的要求,当然是越高越好,医学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是高质量医学论文的基础,而一篇高质量的医学论文对医学、生命科学乃至全人类的贡献是不容忽视的。

然而,目前大多数医学院校已开设了医学写作课程,但往往是有名无实,即虽然开设了这门课但实际上却没有开课,或者教师讲授乏味,学生对此毫无兴趣,抑或学校、任课教师、学生对这门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所以加强对这门课程的教学改革,让大家都重视起来,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在有限的课时内使学生最大限度的掌握医学论文写作要领及写作重点是非常重要的。

二、医学写作教学改革思路

医学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在医学院校教育体系中起着重要作用,克服医学论文写作能力培养的滞后性,关键在于医学院校教育模式、教学方式的改进。因地制宜,根据河北北方学院实际情况量体裁衣,采取合理的培养方式,从而稳步而健康地实践医学论文写作教学过程。

1.基本改革内容

(1)改革现有教学内容:更新教学内容,改变目前“填鸭式教育”,在教授教材内容的同时,注意补充新的医学写作知识,不同类型的医学论文虽然格式固定,但是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过去很多常用的诊断标准、数据单位都在变化,教材内容往往跟不上这些变化。

(2)改革传统教学模式:①采用教、学互动的教学模式,②理论教学与实践同时进行,实践包括论文写作及对论文的评判、修改,从而尽快掌握医学论文写作要领及写作重点。医学论文写作课程内容的设置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医学论文的类型与体裁;医学科技论文的选题;医学论文的基本结构和撰写的基本要求;医学论文的撰写格式;医学发表。在教授理论知识的同时,指导学生尝试不同题材的论文写作,并选出有代表性的文章进行集体评判、修改,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编写及整理医学论文写作常见问题及不同类型论文写作模式教案:目前关于医学论文写作的参考书不是很多,而且良莠不齐,为此,我们应当从中选取有关内容并结合教学中出现的实际问题编写适合我校学生的教案和参考资料。

(4)注重介绍科研设计、科研方法在论文写作中的重要性:科研设计、科研方法在论文写作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论文实际上是科研活动成果的书面形式,科研活动的条理性、逻辑性、缜密性都可在论文中得到体现,从这个角度来说,科研和论文写作是密不可分的,所以在教授医学写作时应特别提出科研设计和科研方法的重要性。

(5)带领学生到编辑部见习,了解稿件在编辑部的审稿流程及稿件中一些常见问题,进一步明确医学论文写作要领及写作重点。给学生提供感性认识的机会,接触大量的稿件后,会逐渐对稿件写作格式、论文选题、常见问题等有一个大概地了解,有利于日后论文写作。

2.医学写作教学课程设置合理化、科学化建议

(1)开设医学论文写作选修课。在低年级医学生中开设选修课,培养其医学写作意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修该课程,并适当限定班次人数,选择有编辑或论文写作经验者作为老师,讲授写作相关知识,培养其学习兴趣,并且有针对性地发现问题。

(2)开设医学论文写作必修课。在高年级学生必修课程中设立论文写作课程,这种方式的好处在于所有医学院校的本科生都有机会提高自己的论文书写能力,为将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有前面开设选修课的基础,学生学习起来应相对轻松,但在教材的选择、教师的培养上都处在摸索试探阶段,应总结经验,稳步发展。

(3)医学论文写作课程内容的设置。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医学论文的类型与体裁;医学科技论文的选题;医学论文的基本结构和撰写的基本要求;医学论文的撰写格式;医学发表。

(4)穿插医学论文写作于其他各学科。医学院校的学科分支较细,且多数教师都有发表过医学论文的经历,聘请有经验老师开设培训班对教师进行培训,然后由这些教师在传授本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结合本专业理论与临床实践通解医学论文写作技巧,发挥专业课教师在论文写作指导上的主导作用,从而节约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但这种方式的缺点在于,学生无法对医学论文写作形成完整而系统性的认识,若把握不当,则流于形式。

这样,我们在课程设置上基本上把医学写作教学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在一、二年级开设选修课,重点讲授医学写作史、科研设计等相关内容,参阅优秀医学杂志,到编辑部见习,对写作有一个大概的感性认识。第二阶段在三、四年级开设必修课,讲授论文的选题、不同题材论文写作格式、写作重点等内容,并指导学生尝试写作论文,选取有代表性的文章进行修改、点评。在有限的学时内使学生最大限度地掌握不同题材医学论文的写作格式、写作技巧及写作重点。

学校是教育的载体,培养大批能创作出优秀医学论文的人才,既是对学校实力的肯定,又增强了学校的竞争力,从这个方面讲,学院是最大的受益者。论文关系着学生工作后职称晋升、科研成果的发表等一系列问题,学生对该门课程应该有主观兴趣,但客观现实是学生在校期间没有认识到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写作教学本身的性质决定着其讲授的乏味性,所以这门课程长期不被重视。在其参加工作后,科研能力及论文写作基本功较差,不能写出高水平的论文,又会影响其他各方面的发展。所以,我们期望通过教学改革,提高学生对科研设计和医学写作的重视,在学校就打好基础,改变目前大多数医学毕业生甚至毕业数年的临床医师不会写论文的现状,使其在毕业后,有更好的能力实现个人发展及为社会做更大的奉献。

高等医学 篇12

1 医学高等专科教育发展的空间与前景

医学教育的发展与我国卫生改革与发展紧密相连,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今天, 医学高等专科教育只有适应卫生改革的需要, 跟上卫生改革与发展的步伐, 才能实现既促进医药卫生预防保健事业和医学专科教育的发展, 又能满足毕业生成才就业的“双赢”。

1.1 我国医药卫生改革与发展为医学高等专科教育拓展了广阔的空间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医学教育虽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促进了我国卫生人力资源的大发展, 但是, 由于历史的原因, 我国卫生队伍现状还不尽如人意, 从数量来讲, 总数增加虽然明显, 但质量不高的情况依然突出。从学历结构来讲, 据有关资料报告, 1981~2000年全国高、中等院校为卫生系统输送了269万名医药毕业生, 其中大专以上占1/3, 中专生占2/3。因此, 目前我国卫生技术人员仍以中专学历为主, 大约占50%;从卫生人力资源分布来看, 卫生技术人员主要集中在城市大医院。2000年统计, 44%的城市人口享受63%的卫生人力资源;56%的县及以下人口仅拥有卫生人力资源37%。 城市每千人口医生2.31人, 县及以下为1.17人。[1]城市与经济发达地区卫生人力过剩, 农村与老少边穷地区缺医少药现象仍十分严重;从学历结构分布看, 大专以上学历的医务人员集中在城市, 农村及老少边穷地区的医务人员, 基本都是中专学历以下, 大量未经医学教育培训的人员从事卫生技术工作, 从而使卫生队伍素质总体偏低, 不适应经济发展与人民身心健康的需求。因此, 按照卫生部《中国2001~2015年卫生人力发展纲要》要求, 卫生人力资源调整目标为:到2015年, 全国每千入口拥有卫生技术人员3.64人左右, 执业医师1.26人左右, 执业护士1.26人左右, 全国90%以上医生达到大专以上学历水平。学历层次调整目标为:本专科教育招生2015年达到60%;研究生教育从2015年达到12%;中等教育2015年减少到28%。《关于农村卫生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出:乡镇卫生院医生在3~5年内达不到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要转岗分流;对卫生技术岗位上的非卫生技术人员要有计划地清退;新进入村卫生室的人员应具备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这些政策的出台, 都为医学专科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1.2 新型卫生体系的建立为医学高等专科教育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提出了“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卫生事业发展目标, 制定了“全面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 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的新一轮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蓝图。要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这一目标, 与之相适应的新型卫生体系必须建立。如卫生服务体系的建立, 实行医疗机构分类管理制度;医疗保障体系建立, 采用多种医疗保障形式, 重新分配及解决医疗服务资金来源的问题;卫生执法监督体系的建立, 实施对卫生服务和健康相关产品监督管理职能;卫生行业实施人才准入制度, 保证医学人才质量, 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等等, 为医学高等专科教育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为医学高职高专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市场。

2 医学高等专科教育与高等卫生职业技术教育的关系

卫生部、教育部卫科教发 (2004) 167号《关于印发护理、药学和医学相关类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对我国高等医学教育进行了如下划分:培育医师的医学类教育、培养护师的护理类教育、培养药师的药学类教育和培养技师及治疗师的医学相关类教育四个组成部分。

教育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医药卫生类高职高专教育的若干意见》 (教高[2002]4号) 中规定, “高等学校专科层次医药卫生类专业分为三类, 即:医学类、相关医学类、药学类专业、医学类专业以培养面向农村、社区医院的助理职业医师为主要目标, 专业名称统一规范为‘临床医学’、‘中医学’和‘口腔医学’等, 主要由普通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和普通本科医学院校举办。相关医学类及药学类专业以培养医学技术辅助医疗和药学专门人才为主, 其主要培养目标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一致, 即‘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人才’, 归入高等职业教育范畴”。医药卫生类高职高专教育主要举办护理、药学和医学相关类专业, 明确提出了护理、药学和医学相关类在专科层次上属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范畴。

从上述教育部、卫生部有关文件对医学高等专科教育和高等卫生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目标的阐述, 我们可以得到明确结论:医学高等专科教育与高等卫生职业技术教育的生源与培养目标基本上一致, 并可归结为五点: (1) 生源均是高中起点; (2) 人才类型是应用型或者说是实用型; (3) 人才层次是高级专门技术人才; (4) 工作场合是社区、县、乡村等基层卫生工作岗位; (5) 工作内涵是将成熟的医药、预防、保健等技术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和服务。所不同的是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办学条件的设置要求略低于医学本科院校, 而略高于高职。从教育部、卫生部政策规定所允许开设的专业看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可以开设医学类专业, 如临床医学、中医学、口腔医学和医学相关类专业, 如护理专业、医学影像技术、检验等, 高等卫生职业技术教育仅限于开设医学相关类专业。因此, 医学高等专科教育和高等卫生职业技术教育除了开办条件和开办专业略有不同外, 在学校层次、教育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类别等方面是相同的, 两类学校在培养目标、学校发展等方面的定位具有相同性。

3 教育的定位

学校的办学定位是一所学校办学理想的价值追求, 是办好学校的行动指南。学校定位主要包括总体目标定位、学校类型定位、层次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人才类型定位、服务面向定位等。学校定位主要应该依据以下三方面的情况来制定:第一是根据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 是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第二是要依据自身的条件;第三是学校发展的潜力[2]。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 我国医学高职高专教育经过20多年的长足发展, 已经成为我国医学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学校总数或是在校生总数均已达医学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 医学高职高专教育在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 由于绝大多数的医学高职高专学校是在卫生中专学校的基础上升格发展起来的, 长期的中专办学模式和办学理念所形成的固有办学形式制约了医学高职高专学校的定位。同时, 由于受到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 医学高职高专教育在办学定位上存在的不安于高职高专的办学层次、照搬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缺乏办学特色等问题, 也已成为制约我国医学高职高专教育健康、持续发展的现实问题。医学高职高专教育的办学定位问题越来越多地受到关注。

3.1 医学高职高专教育培养目标定位

“培养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目的, 它规定了所培养人才的基本规格和标准, 对教与学双方具有较强的导向性”。从我国教育发展历史来看, 医学高等专科教育, 基本属于精英教育, 医学高职教育发展历史较短, 学术地位较低, 层次类别不完备。从现阶段基本国情看, 医学高职高专面临低重心发展要求, 面临职业人才类别层次结构的重构要求, 面临社区、农村卫生、预防保健对人才链的要求等等。如果只看到学生的市场需求, 而看不到深层次的教育规律要求和学校间的竞争力的要求, 学校可能会随波逐流, 形不成明确的、有自身特色和优势的培育目标定位。

医学高职高专教育培养目标应包括四大方面: (1) 具备基本的职业素质, 包括掌握伦理学原则、交流能力、继续教育的习惯; (2) 掌握基础医学基本理论和方法; (3) 掌握临床医学基本理论和技能; (4) 掌握预防医学及医学相关知识, 包括影响健康的经济、心理、社会、文化等非生物因素知识、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知识与方法、使用医学信息的能力、了解卫生法规和卫生保健服务体系。如此的培养目标才能培养城市社区、农村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的应用型、实用型专门人才, 才能符合社会的就业需求。准确的培养目标定位和正确的教学思想不但符合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 而且为打造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以及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活力。

3.2 教育的发展定位

医学高等专科教育以现有的医学教育层次结构看, 所开设的临床医学、中医学等专业就其办学历史、师资水平、实验、实践基地与本科院校差距较大, 应该说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无法与本科院校抗衡, 但是在医学相关类专业却是医学本科院校的相对弱项, 在此方面, 本科院校一般投入较小, 重视程度也相对较弱, 与医学高职高专学校相比较而言, 基本处于同一发展平台, 因此, 医学高职高专院校应该重点发展医学相关类专业, 尤其是护理类、影像技术、医学检验技术、药学等专业。同时转变观念, 树立新的医学高等专科教育价值观, 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努力办出自己的特色, 办出自己的水平, 提升学校的整体形象, 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深化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改革, 教学内容由学科本位向就业岗位和就业本位转变, 从学生就业和未来工作需求出发, 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教师要从管理者向服务者、指导者转变;教学中要从“教师为中心、书本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的“三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转变传统的“学术本位”观念, 淡化学科意识, 弘扬新的人文理性精神, 促进价值观念的转变, 根据学校招生与毕业生就业的辐射地域广大人民群众对卫生服务的要求, 紧密结合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实际, 顺应医学科学发展的趋势, 按照医学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 以长期持续、稳定地与当地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为目标, 以最大限度地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相协调为准则来定位并合理规划实现方式, 实现自身的发展道路。

需要强调的是学校定位一定要根据自己现有的实际情况和水平, 不要盲目攀比、盲目拔高。再就是要体现自己的特点, 要有个性、有特色, 不能是放在哪个学校都合适。学校规划的目标应体现学校的定位, 其相应措施也应该体现是为了保证学校定位的实现。包括学校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专业建设规划、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校园建设规划等。这些规划里面所确定的目标应该体现学校的定位, 所采取的措施应该都是为了实现这些定位。

摘要:医学教育结构的调整与卫生事业的发展, 给医学高等专科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理顺医学高等专科教育与高等卫生职业教育的关系, 明确医学高职高专教育发展定位, 是影响学校办学方向和实现学校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关系及发展定位,高等专科教育,高等卫生职业教育

参考文献

[1]周礼生, 沙绍轩.关于医学生就业的几点思考[J].医学教育探索, 2004, 1:41.

上一篇:法国酒文化的韵味下一篇:培训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