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课程改革(共12篇)
高等教育课程改革 篇1
成人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 对于有意愿接受高等教育, 却又在基础、时间、方式上存在困难的成人, 有了接受高等教育的良机, 帮助他们实现能力和素质的提升, 经过近30年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成人高等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信息化的大背景下, 成人高等教育也面临着改革和创新的内在和外部需要, 特别是成人高等教育的课程设置和内容已经出现了一定的滞后性, 这会给成人高等教育整体质量带来严重的影响。应该站在社会和经济建设的高度看待成人高等教育课程改革, 认清成人高等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价值, 凝结成人高等教育各方面主体进行课程改革的共识, 真正探寻出具有时代特点和中国特色的成人高等教育课程改革方式, 推进成人高等教育在新时期走向更深、更广的领域和层次。
1 进行成人高等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价值
在《国家 (2010———2020) 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了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要求, 倡导成人教育与家庭和学习教育的有机整合, 体现不同时期不同教育形式的价值和作用。成人高等教育是国民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 需要对成人高等教育的办学理念、课程体系、学习要求、组织形式都要做出变革和调整, 使其适应国家中长期教育目标的需要, 完成成人高等教育改革的目标。从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角度看成人高等教育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改革是成人高等教育课程体系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由之路, 进行成人高等教育课程改革可以优化课程的体系、内容和目标, 使成人高等教育更为适应时代和社会的需要。要看到成人高等教育课程改革是成人高等教育整体改革的重要组成和核心部分, 应该加强对成人高等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视。
2 进行成人高等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方法和措施
2.1 变革成人高等教育课程的功能
成人高等教育的课程功能要进行彻底的变革, 要从传统的单纯重视知识传授的功能观, 转化到重视学生思维训练、学习方式培养和学习方法强化的方法论上, 通过对基础性、科学性、自然性课程的设立和强化, 拓展学生的思维范围、加深学生的思维深度, 变填鸭式的课程为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探索式课程。
2.2 变革成人高等教育课程的结构
对于成人高等教育课程结构的改革是当前新时代和新形势的迫切需要, 应该从成人高等教育课程设置的层面体现出结构的变革, 要调整必修课、选修课、实践课三者之间的关系, 以时代要求和信息化特点为背景, 进行成人高等教育课程结构的调整, 使其更加适应社会和成人的需要。
2.3 变革成人高等教育课程的内容
成人高等教育课程的改革重点是课程内容和课程要素的再构建, 当前成人高等教育的学制、学生学习能力、知识的宽度和广度存在着极大的不平衡和不适应, 应该从成人高等教育课程内容上下功夫, 通过合理编排和选择, 以更为合理的措施和科学的设计使其呈现到学生面前, 方便学生学习和掌握。
2.4 变革成人高等教育课程的资源
教材是成人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中最重要的资源之一。教材是为实现教学目标而编制的, 从内容到编排都是为适应教学目标的特殊需要而定。成人高等教育教学也有开拓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知识、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任务, 教材就是学生基础知识的主要来源, 是涉猎各种社会知识、自然知识的窗口。
2.5 促进成人高等教育教师的专业成长
成人高等教育课程改革需要高素质、高能力的实施者, 成人高等教育课程改革高度重视教师的积极参与, 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教师能力和素质的提高, 成人高等教育课程改革强调改变教师的传统的课堂授课、交往方式, 力图通过课程参与提升教师对成人高等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识, 真正达到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同时, 我们应该鼓励教师把握成人高等教育的规律, 对成人学习的特点进行把握, 真正掌握成人学习的规律和方式, 这样可以在成人高等教育和教学中积极落实教师的主导地位, 使成人高等教育课程改革与成人高等教育教师的专业发展整合起来, 在完成教师专业成长的同时, 拓展出成人高等教育提升的广阔空间, 焕发成人高等教育改革的活力。
3 结语
在“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中, 成人高等教育继续进行和深化教育改革已经被重点提出, 成人高等教育工作者要对时代和社会为我们提出的要求进行积极的回应, 以有效的变革措施推进成人高等教育的深入发展。当前, 成人高等教育工作中应该站在信息化的背景下, 从丰富成人高等教育课程内容, 完善成人高等教育课程结构, 强化成人高等教育课程的功能方面入手, 以更为灵活和有效的措施加速成人高等教育课程的改革, 在细节上和整体上为成人高等教育整体改革进步和深化发展做好基础性的努力。
摘要:成人高等教育是国民教育序列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由于成人高等教育层次丰富、教学灵活, 与成人学习特点和实际有良好的契合, 这使得成人高等教育的价值和作用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成人高等教育在新的历史时期, 特别是在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 需要加快课程改革的研究, 应该从成人高等教育的特点出发, 展开对成人高等教育课程改革重要性的研讨, 形成对成人高等教育课程改革的共识, 探寻成人高等教育课程改革的措施和方法。
关键词:成人高等教育,课程改革,信息化
参考文献
[1]张立华, 弭晓英.浅论成人高等教育中的素质教育[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 (02) :103-104.
[2]孟春燕.浅谈成人高等教育中的校园文化建设[J].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02) :65-66.
[3]邓军, 李菊英, 刘韬, 等.成人高等教育课程建设与改革研究[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 (04) :13-14.
[4]温泉, 孙素梅, 田勇.新时期我国成人教育的定位与转型[J].成人高教学刊, 2006, (03) :36-37.
高等教育课程改革 篇2
明确培养目标是搞好我国高等护理教育课程结构的前提,结合国情,我国本科护理教育的培养目标应是:(1)能提供整体健康护理的临床护理人才;(2)能提供健康教育及咨询的护理人才;(3)能从事初级科研工作的人才;(4)能从事教学及管理工作的人才;(5)能从事预防保健及家庭护理的人才;(6)新概念、新信息的传播者及护理模式转变的积极推动者。
根据对人、健康、环境、护理、教育、学习的概念来指导课程设置,突出护理,突出专业培养目标,淡化学科界限,增强课程间联系。
教材应紧随临床实践的发展,不断更新护理知识体系,应用国外护理教材必须结合我国护理领域的实际情况,以及国家政治、经济、国民综合素质的整体水平,这样才能广泛推广应用,促进护理教育的发展。
2.2 课程设置应体现整体优化原则和灵活性:整体优化原则,就是要从培养目标出发,强化全局观念,构成一个具体紧密的内在联系的整体。
在课程设置上,既要看到目前的需要,又要考虑到长远发展,既要着眼本国、本省、本院的实际,又要借鉴国外成功的教育教学经验,使课程设置紧密结合临床护理、教学科研,以适应市场对护理人才的要求及护理教育国际化的趋势[5]。
加强护理人员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进行科研方法的初步训练,并贯穿在全部必修课和选修课之中。
课程设置上要增加社区护理、文献科研设计、护理管理学、护理心理学、伦理学、营养护理学、美学形体、艺术、音乐、舞蹈、文学、公共关系、人生哲学与成长修养等内容。
2.3 建立特定的课程设计小组:课程设计小组成员包括护理教育的领导者、高级护理教师、护理专家、高级护士、病房护士长、实习护士等。
根据培养目标制定具体课程内容,护理教育的领导者在课程设置上应拥有决策权力,这种权力不仅限于行政管理和现有系统的有效运转,而且还涉及新观点、新政策的革新。
同时,要广泛、系统收集来自教育系统内部,来自护理教育管理者、护理教师、护生对课程设置的意见,以及社会、政府和医院的反馈意见,对课程设置全过程进行主观、客观评价,及时调整或修改课程内容及教学方法。
2.4 优化课程设置,重视人文素质的培养:应遵循素质教育的原则制定护理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完善新的课程体系,加强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和人文素质,提高人文内涵和人文品位。
近年来,在护理教育中人文课程虽然有所增加,但总的比例少。
从接受高中毕业的大专、本科层次的护理教育应是通科教育,为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应增加选修课的比重,让学生可根据兴趣、爱好,有更多的选择课程的空间。
同时,依据课程体系与结构的改革,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调整。
统筹设置普通本科、普通专科、成人本科、成人专科等各层次、各类型的课程,兼顾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之间的衔接,避免脱节和不必要的重复[6]。
研究生教育应遵循学生的从业方向进行课程设置,如教学科研型可适当增加与教学、科研有密切相关的课程;临床护理型可适当增加预防、保健的理论与护理技能训练的课程。
2.5 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护理专业是一门具有特殊执业要求的技术性很强的专业,课程的设置要充分重视实践教学环节。
主张使学生尽早、尽快地将所学的基础理论与技术转化为专业实践能力和从事护理职业的本领,在教学方法上进行创新,由“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
运用实践教学、病例分析教学、讨论法、角色扮演、电化教学、计算机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方式,加强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及创新能力。
在操作技能训练中,加入设计性实验(教师给出实验要求及目的,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以培养学生的组织、自主能力。
另外,学院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多样形式的实践社会活动,进行健康宣教,如为社会人群测量血压、血糖、化验血型等,既可回报社会,也可给学生提供大量的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的各种专业实践能力。
2.6 注重本地区人口特点及学生情况:在课程设置的概念框架中,还应分析学校所在地区的人口结构、主要健康问题及健康需求,结合学院宗旨、护理培养目标以及当地学生的个人经历、教育背景及学习护理的目的,设置护理课程的相关内容,起到人尽其才,避免人力、财力、物力的浪费。
现代护理教育课程应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强调护理教育首先要培养的是全面发展的人,而不是一个熟练的工具[7]。
目前,影响和阻碍高等护理教育质量和发展的因素仍困扰着许多院校,我国高校的高等护理教育目前仍面临许多问题丞待解决,课程体系、课程设置还处在不成熟阶段。
护理教育者应从统治课程数十年的生物医学模式中解放出来,适应现代社会对护士提出的生理、心理、社会的需要,以新的护理模式和护理哲理对课程设置进行改革,使护理教育更有效地为护理实践服务。
只有加快高等护理教育改革的步伐,不断摸索,勇于创新,积极学习国外先进的护理教育理念,才能推动我国的高等护理教育事业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义兰,王桂兰,赵光红.现代护理教育[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73.
[2] 邵越英.影响我国护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因素及对策[J].护理教育,,15(7):634.
[3] 李继坪,殷 磊,成翼娟.我国护理教育改革方向的思考[J].护士进修杂志,,14(12):36.
[4] 王兰兰,张红菱,陈 劲.从课程体系改革谈创造型护理人才的培养[J].中华护理教育,,1:22.
[5] 黄 玲,田连珍.改革现行高等护理教育课程设置的设想[J].护理研究,,15(2):115.
[6] 尤黎明,汪建平.对中国高等护理教育模式的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1999,34(12):743.
高等教育课程改革 篇3
关键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师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5)04-041-01
隨着教改的火热进行,基础教育也随之对教师课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需要教师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加强教师在课程教学中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过程、教学内容等的全面改进。
一、促进课程教学理念的革新
教学理念是大众化、普遍化与具体化的教学思想,它作为课程教学的首要改革层面,主要是在教育的价值观、本质观、生成观与不同人的价值观、本质观、生成观相触碰与融合的基础上的变革。它以哲学理论为基础,以占社会统治地位的理念为准则,并将文化内蕴融入其中来进行变革。而衡量课程教学理念的改革是否有效,最佳的判断标准是看它是否自然地而不是强制地形成社会文化、课程文化、课程行为。其实,形成理念的过程是实践的过程,只有进行不断地实践才能形成真正的理念。
对于我国目前的新课程理念,它是在师生关系平等性放在第一位,以此为前提下进行的互动式的教学。但在此理念实施的过程中,依旧存在着一些弊端。如在教学进行中,教师仍处于主体地位,满堂灌与死记硬背的现象依然屡见不鲜。对于此类现象的不断发生,其主要原因在于现今的教育、教学制度及社会的各个方面的改革比较浅显,不足以有足够的力量支撑、推进课程教学等方面的改革。因此,为了使教学理念改革顺利进行,必须加大它与学科教育、基础教育乃至整个社会教育实践的配合力度,使之最终成为适应、加快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
二、加紧课程教学内容的革新
教学内容是教学理念的反映,也是教学理念形成的基础。我国当前的教学理念形成了与课程改革相符合的很多优秀成果。但它们大多停留在学术层面,或是经其他路径对教学实践而产生的影响,却并不是载入呈现社会主导或正统思想观念的教科书中,这使得基础教改理念与教师的教与学教学并未达到真正的融合。如果这个问题无法解决,基础教学课程改革与教师教育课程改革也就难以成功。
笔者认为,要做到有效的教师教学课程教学,教师必须对不同时期、不同年代的社会课程改革的背景、文化、社会基础、价值追求、思想理论及经验教训等作全面地了解。并在对教学内容的改革中,要运用辩证的思维,而不是以偏概全的运用某种教学方式来排斥或否定其他的教学理念。
在我国教学文化的不断发展进程中,教育和课程教学改革也随之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无法避免的问题。由于教育教学的跨越式发展是缩短时间、加快速度、简化某些可省略的程序与内容的发展,因此在发展中,有时对课程教学与其改革的过度简化,没有厚重的文化底蕴作支撑,也不是自觉的课程教学与其改革,也就只能对个别的精英产生自觉,而对普遍大众而言依旧是处于盲从状态。这样最终的结果也只是事与愿违。
因此在对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中,一定要把科学的先进的教学理念与系统的知识内容结合起来。合理安排教学时间,注重知识内容的系统性与知识结构的合理性与时效性,真正达到对课程教学内容的革新。
三、加强对课程教学过程与方式的革新
教育与课程教学改革需要必经的环节、阶段与条件作基础,但终将由实践行动来促进它转化为具体的、可实现的课程教学方式。具体来说,教学方式就是教与学的方式,包括观念性与物质结合的技术性方式两种。其中学习方式包括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意识及学习态度、学习品质等方面,它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学生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知识不仅包括认识结果的知识,而且包括怎样认识知识、创造与运用知识的知识。所以,除了认识结果,知识更是规范与引领人的认识方式。如此一来,教学方式的各异不仅是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也是因为不同价值观、知识观不同所导致的。一切的教学目标都是在教学之中经由教学的内容与方式完成的。其中教学内容以教学大纲、教科书等为基础,更重要的是通过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讲授过程、方式与及实践来完善的。
教师在讲授中的方式、方法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与接受程度,与对知识的运用和创新的程度,甚至对学生的品德习性与教学的整体质量都会产生重要的作用。因此把知识与能力、态度与价值观、方法与过程多个三维目标融合起来,是教师教育的主导方向。作为这个方向的重要内容、重要过程和方式,三维目标的统一、融合是有效教学过程与方式得以实现的关键性因素。
结语
要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教师必须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加深认识、逐渐完善在具体教学中所需的新内容、新方法与新理念的教学理论。教师不仅要把自己当作一名普通的知识传授者,还要努力成为一名对课程教学进行不断追求与探索的追问者与创造者。最终使自己成为一名不但可以应对新课程新文化的教师,而且能够建构、开发与创造课程的教师。为实现不断把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推向一个新阶段持续奋斗。
参考文献:
[1]黄正夫.为新课程塑造高素质的教师——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看教师教育课程改革[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初探 篇4
高职院校培养方向的特点高职院校不同于本科院校与职业技校, 高职院校是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目的, 全力培养专业技能, 就是要求毕业生既要具备本专业的实际操作技能, 又要具备中、初级管理技能。因此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要特别强调与企业相结合, 设置课程要紧密围绕企业经营流程, 紧跟企业的具体操作和业务管理流程。所以要求高职院校的学生能对自己本专业的特点, 本专业涉及的企业运营过程, 本专业一些典型岗位的工作内容都要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
物流管理专业自身的特点物流管理专业是一个涉及计算机信息处理、外语、物资采购、运输、配送、客户服务以及财务结算一体化的综合服务体系。物流管理不仅仅包含传统的制造业物流服务、航空、铁路、海运、公路运输服务, 甚至还包括现代化快速零售业、快递业服务、进出口贸易通关等综合服务功能。因此物流管理不仅要涉及多项专业知识, 还要求具备沟通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强烈的服务意识。
近几年入学新生的特点近五年入学的高职院校学生基本上是独生子女, 这些学生与过去多子女家庭的学生相比较, 依赖性更强, 独立性较差, 心理比较脆弱。他们虽然学习的基础知识越来越多, 但能力与综合素质不断下降。物流管理的部分专业要求学生动手能力强, 知识面宽, 能较好地与人沟通, 当他们选择这些专业学习时, 就会感觉难以适应, 尤其是面对物流管理这种综合服务专业时, 就会感到很茫然, 毕业后很难尽快适应企业的需要。
从以上三个方面的情况可以看出, 针对高职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特点, 以及类似于物流管理这种新兴的、综合性知识结构的专业要求, 如何培养出既能掌握物流企业一线操作技能, 又能从事实际企业中、初级管理工作的人才是当前课程改革的重心。为此, 我院从三年前增设了一门“专业分析”课程教学, 从三年来的教学情况看,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物流管理专业“专业分析”课程的设置、内容、课时安排及授课方式
专业介绍
该部分主要是全面介绍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每一门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学习方法、特点、要求等。这部分内容的重点放在本专业必须要具备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专业技术能力以及专业技术拓展能力的培养方面。让学生了解除了专业学习外, 还要向哪些方面拓展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使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目的明确自我规划自己的能力培养方案, 做到学习与能力培养相结合, 努力拓展自己的知识面, 全方位地锻炼自己与未来专业发展相匹配的能力。
自我规划方法
这部分内容是从物流企业思维方面进行指导, 告诉学生如何尽早根据企业要求及特点来规划自己, 从企业用人的视角分析当前大学生的优势与劣势。如何在三年的学业中有意识地锻炼自己, 尽早纠正自己不良的行为习惯, 规避劣势, 锻造自己, 培养良好健康的心态。该部分重点从企业化角度剖析当代高职大学生的行为习惯, 介绍各类企业所希望的行为习惯及价值观。通过这部分的课程学习, 使学生了解未来的企业用人原则是什么, 自己怎样才能与企业相融合, 相匹配。
物流企业相关岗位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对本专业就业的重点工作岗位进行分析。对物流管理专业来说, 本课程选择了近三十多个物流企业常设置的工作岗位进行了分析。对岗位的工作内容、需要具备的知识、能力要求以及这些岗位的考核方法及参考报酬等进行了详细介绍。设置本部分的学习内容是为了让学生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就对本专业未来就业的工作内容及各种要求非常清楚, 在三年的学习中可以做到与未来职业选择紧密结合, 不至于产生茫然的迷惑心态, 甚至产生对毕业后就业的恐慌的心态。
该课程开设的时间安排
本课程总学时为32课时, 我院是将专业分析课放在大学第五学期开设的, 每周2课时。学生第五学期面临毕业前夕寻找工作的问题, 此时开设本课程对学生就业有一定指导作用。
本课程对师资的要求
由于该课程含有大量与物流企业实际工作岗位分析相关的内容, 要求授课教师必须来自于物流企业或相近背景企业, 并且拥有多年从事企业物流运营管理的实际经验和相关技能。该课程也可由2~3位有不同背景的教师搭配授课, 对于岗位分析可以聘请物流企业管理人员来授课。
专业分析课设置的效果与存在的问题
我院是2005年设立部分专业的“专业分析”课程的, 现已连续开设三年。通过对已经就业或即将就业的毕业生跟踪调查, 可以看出, 开设专业分析课, 学生对本专业的全貌比较清楚, 明确了学习目的, 能够结合本专业未来工作特点和自己的个性特征尽早规划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由于较早了解了未来企业的特点、要求, 这批学生在就业后或就业前都比较有信心, 很少再出现过去那种茫然恐慌的感觉。
对于专业分析课也存在一些争议, 有两种观点可以讨论, 一种观点认为现在的专业分析课中有一部分就是过去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讲座。但是, 我们分析后认为, 专业分析课包含了一些就业指导的成分, 但其课程体系远比过去的就业指导内容丰富。就业指导仅仅是一至两次讲座, 内容围绕即将毕业大学生的就业选择观念进行指导。但我们的专业分析课是从专业特点、就业企业面临的实际运营问题角度来分析的, 它有目的地指导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应掌握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尤其是实际工作岗位分析更贴近学生的需求, 这样的专业分析课程很受学生欢迎。
第二种观点是建议将专业分析课在高职院校三年教学中分拆上课, 专业分析课中的专业介绍、课程体系设置、课程学习方法、内容等可在新生报到时开设。而专业分析课中的企业用人价值观、需求与个人规划以及实际工作岗位分析则安排在临毕业前第五学期开设, 这样设置可使学生在进校之初就开始规划自己的主攻方向, 针对性更强, 效果更佳。但面临的问题是一门课程前后间隔时间太长, 前后衔接很困难。对于这样的建议可以继续探讨。
综上所述, 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就是以就业为导向, 以专业操作技能、管理技能为重心对学生进行全面培养。让高职院校学生从一进校就能全面了解本专业的全貌特点, 了解未来职业的实际情况, 结合自身特点与企业未来岗位的实际需要全面规划自己, 做到理论课学习, 实践课学习的目的清楚、学习方向性强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因此, 在一些高职院校的新兴专业教学中设置专业分析课程是非常有用而且必要的, 设置专业分析课能使学生与企业的联系更加紧密, 毕业后能尽快适应企业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张泽, 林自葵.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2]杜晓利.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问题与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 2006, (1) .
[3]周杰.对高职新生的始业教育刍议[J].职业教育研究, 2006, (12) .
[4]葛郢汉.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 2007, (5) .
高等教育课程改革 篇5
年级
课时
课程
品德与生活
品德 品德与社会 思想品德 语 文 数 学 外 语
历史与社会 历 史 地 理 科 学 生 物 物 理 化 学 体育与健康
音 乐
艺术
美 术 信息技术 劳动技术与技术综合实教育
243 2 1 1 1 1 1 1
523 210 2 4
2 4
2
7 4 2
2
6 5 2
2
6 5 2
2
6 5 2
2 6 5 5 2 2 2 1 5 5 5 2 2 2 2 3 1 5 5 5 2
3 3 1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总课 时数 140 280 239 1985 1460 795 206 140 280 140 169 99 1009 523
课时 比例 6.92%
20.85% 15.33% 8.35% 3.63%
2.94% 1.47% 1.77% 1.04% 10.60% 10.99%
16.11%
践活动
研究性学习、社区地方课服务、社会实践
程与学校课程 专题教育及地方、学校课程 班团、文体活动 周总课时数(节)学年总课时(节)晨(夕)会 课 间(课 外)活 动
眼 保 健 操 2 2 2 1 0.5 0.5 349 2 26 2 26 1 30 1 30 1 30 1 30 1 34
0.5 1 34
0.5 1 34
349 383 274
910 910 1050 1050 1050 1050 1190 1190 1190 9522
每天20分钟 每天60分钟
每天10分钟,上下午各安排5分钟
备注:
1、一至八年级总课时按每学年35周上课时间计算,九年级第二学期上课减少2周,毕业复习考试增加2周,上课按33周时间计算
2、为使小学阶段品德课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一至六年级品德课为2节,另1节安排在班团、文体活动课
中,结合学生特点、国际国内形势等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3、专题教育包括环境教育、法制教育、预防艾滋病和拒绝毒品教育等,其中环境教育课程开设每学年12节,每学期6节
浅谈美术教育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篇6
一、美术教育课程改革的内容
美术教育课程是此次新课程改革的科目之一,但是美术课程有它自身的特点与特有的教育规律,这决定美术教育课程改革有其自身的重点内容,教育改革实施者必须按照美术教育的艺术特性与情感教育规律推动改革。
(一)美术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美术素质
与传统的美术教育将知识传授作为教育目的不同,新的美术教育更加注重的是美术素养的形成,培养其发现美与创造美的能力。在美术教育活动中,最重要的不是让学生知道哪些美术知识,而是需要让学生在不断的知识汲取与欣赏、动手探索等活动中具备鉴赏与创造的能力,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去努力探索美术作品中的艺术之美,启迪他们发挥想象力进行思考与创造。
(二)区别对待美术教育课与其它课程
美术教育作为一门培养学生艺术能力的课程,更多的事与想象力等人的非智力因素相关,所以与数学、语文等更加注重科学严谨的课程不同。所以,美术教师与学生应该采取不同的方式来进行教与学的活动。尤其是教师需要把握美术欣赏的情感性,在教学过程中要充满感情地进行讲授,用自己的感情与艺术魅力去感染学生审美,启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引发学生的审美情趣,达到美术教育的素质教育目的。具体来说,美术教育课不在于对于教学语言的挑剔,而必须在审美的渠道上,如果课堂上的主要内容是关于美术作品的背景故事等内容,那这一堂课也不会是有价值的美术课,所以说美术教育课程的主旋律在于美术欣赏,教师在进行课堂设计时必须把握这一点,才能真正达到提高学生美术素质的目的。
(三)美术教育方式多样灵活
在课堂讲授、情景设置等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之上,美术教师需要保证给学生一个轻松与活跃的课堂气氛,这样才能让他们能够灵活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最大限度地开发其美术潜能。所以这就要求美术教师采取多样灵活的教育方式,如“交互式”的教学方法。所谓“交互式”就是在教师需要在艺术鉴赏时注重与学生的相互交流,改变以往教师的灌输式讲解,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对于美术的兴趣。
(四)教师需要把握课堂深度
美术素养的提高需要领会作品的内在品质才能实现。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美术欣赏的时候要保证欣赏具有一定的深度,这样才能一步一步让学生真正理解作品的内涵,从而为其创作提供可能性。真正的艺术欣赏需要做到形神共通,更加注重作品意义、社会意义、精神内涵等,也就是领会作品的“神”。
二、促进美术教育课程改革的措施
改革就是不断地在原来的不足之处进行完善,为推动美术教育课程的改革,发挥其素质教育的本质精神,笔者提出以下几点改进措施:
(一)加强对美术教师的培训
新的美术教育课程对美术教师的美术专业水平与教学水平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师的培训水平也跟上这个要求,培养出适应当前美术教育需求的专业教师。因此,为帮助教师能够在较快的时间内适应这种新的教学环境,就需要加强对美术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的培养,促进其专业水平的提高,此外还需要组织教师不断进行教学能力与评价能力的训练,从而在培养与实践中不断促进教师的转型,成为新时代的新型教师。
(二)教师需要深入研究教材,加强教学设计
由于教材内容的改革,加上当前新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要求,这都对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与教学实施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在实施教学之前,必须认真研究教材,如与其它教师进行交流等,这样才能理解教材,必须深入研究教材,这样才能保证美术课程的欣赏深度。
(三)明确基本的教学内容
虽然新课程要求丰富教学内容,使得课堂更加灵活生动,但是这必须保证是在基本教材的基础之上的优化整合,而非毫无头绪的随意教学,所以教学内容必须把握教材重点,不可断章取义,偏离教材的基本内容,这些内容主要是奠定学生关于美术的基本常识,例如美术语言、美术基本知识、美术创作方法和美术发展规律等基础性的内容。
(四)倡导教育资源共享
针对配套的教参辅助材料缺乏的问题,建议实现共同区域教育资源共享,因地制宜地利用各种当地课程资源,开发出具有本校特色或者本人特色的美术课程。
(五)提高美术教育课堂的开放性
当前时期,政府对于公益文化事业投入也越来越多,比如一些博物馆、艺术馆等的修建。这些地方具有丰富的艺术资源,可以成为美术教育的外部课堂。教师应该不断开放自己的课堂,而不能把课堂仅仅局限在教室里,书本上。不仅要走出去,而且还要引进来,例如,当前有许多家庭的孩子都会自己进行艺术培训,且这些学生的艺术技术水平也都颇高,教师可以让她们也成为小老师,讲授自己的所见所闻与所思所想。
(六)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对于美术教学的评价也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直接反馈了教学效果,对于学生的下一步发展具有一定的总结与启发作用。所以做好教学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针对当前新课程提出的开放、启发等要求,学校需要建立一定的评价准则,教师根据个人教学风格形成具体的可操作性的评价机制,并且形成体系,运用到实际教学评价中。
新课程要求美术教育发挥培养学生美术素养的作用,强调从美术欣赏的角度去传授知识,引导学生,训练学生,从而具备审美情趣和各种艺术能力,提高生活品质。但是在推动改革的过程中,仍然存在无法把握课堂深度等问题,这些都需要加强教师培训,建立相关体制等来进行不断的改善,从而推动美术教育的前进,进而促进艺术的发展,人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丘春晓.新世纪中国美术教育忧喜前景分析[J].中国美术教育,1992(2)
成人高等教育课程设置改革的思考 篇7
关键词:成人教育,课程设置,思考探讨
当前, 我国的教育改革发展日益深入, 教育体制不断发生变革, 传统意义上的成人高等教育已越来越不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成人高等教育在重新定位的过程中, 课程设置成为一项重要工作。如何创新成人教育课程设置, 已成为当前成人高等教育者普遍关注的课题。
笔者在本文中探讨了成人高等教育课程设置变革的意义, 分析了成人教育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解决对策。
一、新形势下成人教育课程设置改革的意义
一方面, 改革成人教育课程设置是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积极发展继续教育, 完善终身教育体系, 建设学习型社会。可见, 成人高等教育依旧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非常关键的环节, 履行营造学习型社会的职责, 真正达到经济发展方面的实际标准, 和社会发展标准保持一致, 不但是成人高等教育的责任, 同时是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前提, 是成人教育工作顺利进行的坚实保障。
另一方面, 改革成人教育课程设置是科技发展的需求。随着社会的持续发展, 经济水平快速提高, 科技水平明显提升, 学科之间彼此影响、彼此推动。因此, 成人高等教育必须打破学科间的壁垒, 拓宽基础, 加强学科间的联系, 这样才有利于逐步增强学生的整体能力, 才能达到现阶段经济发展在成人高等教育方面的实际标准, 为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储备大量的专业化人才。
二、当前成人教育课程设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 课程设置结构不够合理。目前, 我国成人教育课程设置普遍存在僵化现象, 往往以学科和教师为中心决定课程的取舍和顺序, 而不是以学员为主体、以开发学员潜能为根本出发点。课程编排都是沿着“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三段路线, 理论性课程占很大比例, 而实践性课程占的比重则很小, 选修课范围偏窄, 难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所以, 这种课程设置的结果恰恰忽略了对成人教育人才培养对象的特殊性研究, 注重了专业素质的培养, 忽略了综合素质的提高, 落后于时代的发展步伐。
第二, 课程设置不符合社会需求。现行的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实施了多年, 基本未进行大的修订, 存在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的现象:包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要求基本上延用全日制同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要求, 课程设置普高色彩较浓、成教色彩较淡;以知识的传授为主体, 不能体现具有成人特点的素质、能力及个性化等教育要素;内容上缺乏实用性、针对性和灵活性, 无法契合社会需求, 不能很好适应时代发展及个体的需要。可以说, 陈旧的课程设置忽视了成人学习的特点和规律, 无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现代化人才的渴求。
第三, 课程设置创新性不强。现阶段, 我国的教育改革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创新性的培养。在知识经济时代大发展的中国, 成人高等教育仍是一种传承式、复制型的教育, 大多数高校依旧将传统教育模式当作关键教育模式, 不能把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作为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核心理念, 不能以人为本, 而是以完成计划、便于管理为目的。在教学方法上重灌输、轻主动, 重知识、轻方法, 重共性、轻个性, 重视专业、知识、学术的完善性和实利性, 忽视学生的求异精神、创造潜能, 这种理念导致大多数成人教育的课程设置模式创新性不足。
第四, 课程设置时效性不强。社会快速发展对现有职业岗位的知识和技能要求已普遍提高, 让学生学以致用, 尽可能把所学的知识与现实工作结合起来, 充分体现知识的实用性、时效性, 应成为成人教育课程设置的重要标准。而现有的课程设置往往脱离了现实需要, 前瞻性不强, 对人才的培养预期相对滞后, 不能及时地根据新职业、新岗位的要求设计相应的课程;对已有的专业, 课程设置往往也不能根据科技的进步及时做出调整, 陈旧的课程多, 反映学科前沿和社会、经济发展新成果的课程少, 传统的课程多, 创新的课程少, 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成人教育的有效性无法体现。
三、优化成人教育课程设置的策略及建议
新形势下, 成人教育目标存在下述主要趋势, 一是非常关注个人发展的价值取向, 二是关注社会需要的价值取向。欧美地区成人教育课程目标比较倾向第一种, 课程设置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注重个体的发展;而我国成人教育非常重视第二种, 也就是以社会需要为关键, 把社会当作基本着力点。所以, 我国成人高等教育课程体系设置的未来方向应该是:将社会需要价值与个人发展价值有机结合, 建立起既符合当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 又能满足广大学员个体需求的具有成人高等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 鼓励学生“终身学习”, 最终促进社会科学、和谐发展。
1. 要进一步创新课程设置理念。
要树立以需求为导向的成人教育课程设置新理念, 就必须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 与社会需要契合的要求, 也必然促进成人教育教学理念和观念的革新与进步。面对新时期成人教育的新趋势, 必须建立新的成人教育课程体系, 对以往的课程设置进行创新性改革, 将单纯的继承前人知识转变为在继承的基础上推动创新, 把培养成人学员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置于首位, 形成以学员为学习主体、以知识更新为内容、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课程设置体系, 设计出能够充分体现“夯实基础、拓宽口径、注重实践、善于创新、彰显个性、提高素质”的具有现代成人高等教育特色的创新性课程体系。
2. 要进一步结合现代市场需求。
成人高等教育课程的设置要依照市场需要制定教育目标, 设计、组织成人教育课程。成人教育的学员之所以来学习进修, 多数是出于实践工作中知识能力有所欠缺, 需要及时完善知识结构、及时进行充电, 通过成人高等教育的学习, 更新知识层面, 提升工作技能, 适应日益激烈的工作竞争的需要。这就使得成人教育带有很强实用性的市场特点。因此, 在成人教育的过程中, 应开展特色性、针对性的教育, 课程设置中要对学生个性发展和学科自身更新为目标对知识系统重组与整合, 加强与科技发展、社会进步相匹配的课程比例和内容, 突出课程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着力解决实际问题, 切实加强学以致用, 不断提高成人学员适应社会需要的综合职业能力, 真正实现教育与社会需求的有效契合。
3. 要进一步优化课程结构设置。
成人高等教育课程的设置要结合成人学生的特征, 构建合理的现代成人教育知识结构。要注重常识性、工具性知识的合理布局, 精选其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 增加有利于培养学员人文素质与科学素养的课程, 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提供发展平台;在专业课程设置中, 要进一步拓宽课程层面, 将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等进行合理配置, 以此来逐步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要进一步拓展课程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合理配备, 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实践课程的时间, 为切实强化学生实践能力打下坚实基础。同时, 可以将一些实践教学环节安排学生结合岗位自主完成, 通过指导教师与学生及时沟通, 解决实践性环节中出现的问题, 让学生在实践中自主地将理论知识和具体实践联系起来, 实现学生所学知识和自身实践的有效结合。
4. 要进一步突出课程设置的时效性。
可以说, 成人高等教育与义务教育和普通全日制高等教育完全不同, 是专门为学员进行能力提升的教育形式。在倡导终身学习的当前社会背景下, 成人高等教育作为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的主体方式, 其教学内容必定贴近社会发展实际, 以此不断满足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知识更新, 为学员提升职业技能、强化能力素质提供坚实保障。具体地说, 就是成人高等教育课程内容要尽可能吸收反映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的内容, 使课程内容充分体现出与社会生活、社会发展的紧密联系, 使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最新成果进入成人高等教育课程, 使课程内容具有浓烈的现代化气息, 加快内容更新速度, 以拓宽学员的视野, 激发学员的创新意识, 培养与提高学员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的能力。
5. 要进一步培养创新型人才。
创新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 既包括常规意义上的理论课程, 也包括为培养目标服务的实践教学体系, 课程最终都应着力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使创新能力培养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选修课对于拓宽和加深学生的知识领域, 发展智力, 培养研究和创造能力有重要作用。要适当开设一些专业前沿性课程, 充分调动学员的专业学习兴趣, 培养学员研究探索精神。要以讲座、论坛等课程形式, 让学员们及时了解掌握行业和产业的发展动态, 使他们的知识体系更加完善, 从而更加顺畅地融入产业、发展产业;也可以发展订单式课程学习, 增强学员学习的自主选修能力, 让学员们根据自身的学习需求进行选择, 努力拓宽学员视野, 这也是新形势下因材施教的一种重要途径。
综上所述, 对成人教育课程设置进行改革, 是实现其教育价值以及教学效果的重要举措。在改革的进程中, 建立一个科学的以注重市场为导向的成人高等教育课程体系, 建立一个注重学生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培养, 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 不仅有助于成人自身素质提高, 而且有助于社会进步和学习型社会的建立。
参考文献
[1]朱建文.成人高等教育课程体系改革与创新的初步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 2007, (07) .
[2]李尚红.成人高等教育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 2004, (04) .
[3]陈阳.构建成人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 2006, (12) .
[4]陈佳红, 苏岩.改革成人高等教育课程设置的思考[J].继续教育研究, 2006, (01) .
[5]刘爱东.成人高等教育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成人教育, 2006, (01) .
高等教育课程改革 篇8
关键词:教育技术,创新教育,高等教育,技术课程
创新教育是现有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素质为基本价值取向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具体含义为,以激发创新意识为条件,发展创新思维为途径,培养创新能力为根本任务的深层次素质教育。创新素质不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直接传授给学生的,而是在一种自由、民主、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中,使用创新型的教学方法,利用激励创新意识的创新型评价体系,由具有创新意识的教师指导下激发创新意识,发展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而逐渐形成的。
教育技术课程是一门理论与技术相结合的课程,为开展创新教育提供非常有利的实施环境。笔者根据自己三年的《教育技术》教学经验,简要探讨如何在教育技术课程中对学生实施创新教育,从而培养出具有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未来的教师。
1. 创新教育对教育技术课程的启示
教育技术是高等教育院校开设的一门旨在培养能掌握现代教育理论,灵活运用各种现代教学媒体和手段来整合教学资源,为教育教学工作服务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公共课程。依据教材性质和内容进行分析,教育技术是一门具有发展性、综合性、应用性、实验性和兴趣性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内容一般包括两大部分,即理论部分和技术部分。理论部分主要包括教育技术学科性质,教学媒体理论、教学理论、学习理论、系统论、教学设计理论等都属于目前教育界大力提倡发展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支撑理论。技术部分主要包括现代教学媒体和教学软件的系统使用,其内容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
教育技术课程的内容与其专业课程相比较,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就当前高校教育技术课程所使用的教材来看,课程内容通常由现代教育技术概论、现代教育理论、教学媒体应用及教学资源开发和最新信息化教育领域技术介绍四个方面组成。其中现代教育领域中的教学设计部分和教学媒体应用及教学资源开发部分经常设计到其它专业的基础教育内容。
除此之外,从教育技术课程教学大纲得知,教育技术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实践课程的安培比例占据全部内容的30%,并且在学生的实践成绩教学评价中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综上所述,教育技术课程不仅包含了创新教育顺利开展需要的新的教育理念和现代信息技术支撑平台,而且这样的综合性课程非常有利于开展创新教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创设一个自由、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基于现代教育理论对教学过程进行精心设计,每个教学环节中都渗透创新教育的思想,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同时,不拘泥于单一的考分评价标准,非常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和学习动力。
2. 教育技术课程教学中创新教育的实施
2.1 优化教学方式,激发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推崇创新、追求创新和以创新为荣的价值意识,以及自觉、主动地参与创新活动的主体意识。人们只有在强烈的创新意识驱动下,才有可能产生创新动机。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在深刻分析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注意挖掘内容中潜在的教育因素,将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和传统教学方式的完美结合, 营造一种轻松、愉快、和谐、民主的氛围,使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往达到最佳心理状态水平,保证学生心情舒畅、思维敏捷,各种智力或非智力因子都处于最佳活动状态,从而不断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另外,教师应在学生原有知识结构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设计,根据学生的“多起点”制订多层次教学目标,给学生创造一个自由想象的空间,使每个学生都有“蹦一下,摘到桃子”的成就感,体验学习的快乐。教师应以学生的眼光审视所遇到的问题,尽可能给学生创造一个个“创新”的机会,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引发创新兴趣。
2.2“以人为本”基于技术平台,发展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要求思维主体最大限度地发挥主动性,对思维活动实行自我调节和控制,独立地进行思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技术,为学生创设一个平等、民主、自由、和谐的非面对面交流和协作交互平台。由于网络具有“隐藏身份”的功能,因此,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将自己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新的思考肆无忌惮地通过网络与教师和学生进行交流。由于教学面对的学生个体生活背景和思维方式有一定的差异性,产生的意见、想法、观点势必不同,通过这样的思想交流活动,可以克服由于某种思维定势造成的想法单一。另外,在交流的过程中,不同的观点又能进一步启发其他参加者的思想,产生某种独创性的冲动,形成具有独创性的想法。
2.3 加强实践活动,培养创新能力。
教育技术教学应该是一个充满实践环节的开放的教学体系。加强实践环节,开展实践成果展示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不仅可以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而且可以通过全身各感官积极响应,得到更生动、更鲜活的深刻体验。教师在实践环节中,不断地鼓励、指导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设计实际教学案例,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组织学生开展竞赛,进行自由讨论,交流方法,启发思路,以实现解决实际问题与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机统一。
2.4 采用多元化的评价,发展创新素质。
创新教育的实施离不开评价,学生创新素质的发展更需要科学的评价来配制、引导和激励。单一的教学评价价值观与学生的个性差异和智慧潜能的差异是背道而驰的,不利于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和发展。学生是具有个别差异性的个体。教师应该把每个学生都看成是一个崭新的、独特的、与众不同的、不可替代的个体,每个学生都是一个丰富多彩的、独一无二的世界。这种独特性和差异性正是他们最宝贵的财富。因此,在对教学进行评价时,一定要结合学生的个别差异,建立多元化的教育评价价值观,采用群体分层评价、个别进步评价、目标达成评价和特长发展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方法,为学生的创新素质发展提供适合的环境和条件。
总之,培养创造性人才是创新教育和教育技术发展的方向。现代教育技术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供了新思路、新途径。作为教育技术的教育工作者,在研究探索教育技术同创新教育相结合的问题上,我们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
参考文献
[1]徐茂华.论创新教育与高校教学改革[J].教育与职业, 2006, (33) .
[2]刘素英, 高静霞.加强创新教育的几点做法[J].中国大学教育, 2001, (4) .
[3]刘瑜.关于高校实施创新教育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 2001, (4) .
[5]罗维亮.教育技术[M].西北工业出版社, 2006.
高等教育课程改革 篇9
一、高等师范院校教育教学课程存在的问题
(一) 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一般仍
立足于某一专业的基本知识以及本专业课程的纵向发展。忽视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 特别是本专业与基础教育之间的联系, 重视专业知识教育, 忽视从事教学工作能力教育。教育理论课也为一般性传授, 很少让学生去感受和体验从事教育教学的神圣与责任, 很少注意培养学生从事教育工作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二) 课程内容比较陈旧, 课程分布欠合理。
大学四年中, 一、二年级一般为学科基础课, 与“师范”二字没有多少联系。三、四年级才开始有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理论课程, 基础理论课很少与学生未来的工作需要相联系, 有些高深的专业知识对中小学教学没有什么指导作用。
(三) 课程教学仍以教师为中心, 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 忽视学生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四) 高等师范教育对基础教育的
改革了解不多, 主动适应基础教育的意识不强。高等师范由于配套改革措施跟不上, 课程设置落后于基础教育的变化, 在教学中不能及时把基础教育的现状展现给学生。
(五) 教育教学模式陈旧, 教育实习收不到实效。
教育实习大多分为见习和实习两部分, 有不少高等师范院校根本不重视教育见习, 甚至就没有教育见习。
二、高等师范院校教育教学课程改革构想
(一) 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调整培养目标
1、树立正确的人才观。
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应是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 做人、做事、做学问协调发展的高素质的人才。人才群体应是多样性、富于个性和创造性的统一, 追求多元主义价值观, 使每一个学生在不同层面发挥自己的独特才能。
2. 树立正确的质量观。
要以全体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为质量标准, 着重培养学生适应社会需要的基本能力和素质以及从事教育工作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3. 树立正确的教学观。
教师要以学生为本, 因材施教。学科教学必须实现完整的教学目标。要教育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要由教师为中心、课本为中心的教学观“向探究本位”、“学生中心”转变。强调发挥教师和学生双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科学的教师教育培养目标。
(二) 整合教育类课程
加强教育类课程与素质教育理论和基础教育实践的联系
1、把素质教育的理念系统地纳入
教育类课程, 使学生理解素质教育的涵义、特征及其理论基础。认识实施素质教育的历史必然性, 澄清对素质教育的各种模糊认识, 增强自身素质教育的自觉性。
2. 整合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教学论等课程。
删除陈旧重复的内容, 结合基础教育的特点, 增强现代性和实践性。适当增设教育教学管理、教育研究方法、青少年心理教育和教育统计、教育评价等短学时必修或选修课程, 给学生更多协作、探究、实践的机会。
3. 在学科教学论等课程中大力提倡案例教学。
引导学生将教育学、心理学原理与基础教育实际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探索, 鼓励学生进行模拟教学、说课教学, 并广泛地进行师生交流, 以提高教学效果。
4. 重新构建课程体系。
按照综合素质课、学科专业课、教育理论与技能课、实践能力培养课四大模块构建课程体系。各专业课要按照课程的地位与作用, 重新调整和精减必修课和选修课。增加小型化、专题化课程, 探索多样化、系列化的研究性课程。教育类课程也要结合基础教育的实际, 增强针对性和实践性。
(三) 大力加强信息技术教育
1、对学生进行信息意识教育。
使他们了解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特别是现代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树立掌握和应用信息技术的自觉性。
2. 在各专业普遍开设计算机文化、
现代教育技术、网络技术等信息技术系列课程。使学生掌握有关的基础知识、操作技能和应用开发的能力。
3. 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充分利用各种信息技术教学资源, 促进学科课程的改革, 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4. 加强相关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
对教师开展信息技术培训, 鼓励学生进行课件设计、网络设计、教学资源开发等, 建设良好的校园信息环境。
(四) 深入推进文化素质教育
1. 要继续着力搞好文化素质教育。
应普遍地对理科学生开设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课程, 对文科学生开设自然科学基础课程, 并在各专业开设艺术教育课程, 使学生从宏观上整体把握人文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要特别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弘扬人文精神, 启迪学生的心智, 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 要将文化素质教育真正渗透到专业课教学中。
要积极挖掘专业课教学对学生文化素质的养成作用, 更加自觉地把文化素质教育潜移默化地渗透到专业教育中, 把传授学科知识与传递先进的文化意蕴和学科的价值观有机地结合起来。
3. 要进一步开展校园文化活动, 为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而努力。
高等教育课程改革 篇10
从2001年由教育部启动的学校体育教育课程改革以来,至今已将近10个年头。在这个新课程的体系的引导下,体育教育无论从课程目标的设定,课程内容的选择和创新,课堂教学形式的转变,还是最终的体育课程及教学评价都有了很大幅度的转变,让人看到了新课程体系对现有体育教育形势的适应。但在成绩斐然的同时,也有人对新的体育课程提出了质疑,其中不仅仅有对体育教育理论研究领域批评,而且也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提出反对声。
本文的研究是将学校体育改革这一实践放入整个学校教育,课程改革价值取向从社会本位转化成对个体价值追求的大背景中,探讨学校体育教育改革的所取得的成功与不足。
1 学校教育
1.1 学校教育的价值追求
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以影响受教育学校教育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学校教育是个人一生中所受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生命的人都具有生物属性和社会化属性,学校教育是促进人社会化的重要手段,个体在学校接受系统教育,学习基本的文化知识,社会道德规范以及价值观念,从而被培养成适合社会需要的“人”。
从学校教育的价值取向上来说,学校教育的本质就是要追求“个体”与“社会”的统一。它既重视个体内向性,满足个体发展需要,同时也追求社会与时代进步的理念,强调两者的辩证统一。“个体本位”这一观点形成于西方社会,是以古希腊,古罗马的社会的精神的核心所提炼出来的对个体价值的高度认知,特别是在文艺复兴及启蒙运动中得到了整个社会的广泛认可。同时,近年来,对于现代文明对人性的禁锢与束缚的反思,促成了解构现代性为主要任务的后现代努力,也将对个体价值的这一追求发展到了新的高度。“社会本位”这个概念在传统思维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是在我国。众所周知,中华民族是一个建立在发达农业经济基础之上的民族,传统的儒释道对中华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儒教文化。儒学强调“君,丞,父,子”这样的相对伦理概念,将个体的需求与发展的价值完全压抑,巩固其人与人之间的裙带关系,它符合农业文明及其生产力的需要。当然随着东西方文明的全方位的交流,特别是在思想领域的融合,将个体与社会诉求的利益协调统一成了一个重要的议题。无论是东西方文明,在对生命价值的肯定上取得了惊人的统一,而这个价值体现在现代学校教育中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对个体的尊重,对个体生命发展可能性的包容,也就是关怀生命的价值追求。
1.2 课程改革的新理念
在学校教育改革这个层面上来构建新的教育基本理念的话,课程改革无疑是学校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是整个学校教育改革的核心部分。从1998年开始我国教育界就以素质教育为核心进行了第八次课程改革。钟启泉教授在他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与理念》一文中说到:“跟以往的课程改革相比,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提高课程的适应性和促进课程管理的民主化、重建课程结构与倡导和谐发展的教育、提升学生的主体性和注重学生经验等方面体现出对传统课程模式的本质性突破[1]。2008年,李永仁在其论述中,概括了“关怀生命”这一终极目标的基本理念,总的来说就是“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观,“育人为本”的教学培养观,“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课程生态观,“综合取向”的课程设计观,“兼顾差异”的课程实施观[2]。新时期,新一轮的以学校教育改革为大背景的课程改革,基本思路遵从学校教育新的价值诉求,强调了以人为本的重要性,尊重个体的差异,以培养一个有生命价值的人作为最终目标。
2 学校体育
2.1 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
学校体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运用身体练习,健康知识等手段,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促进受教育学校教育者的身心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活动。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学校体育的核心部分,与课外体育活动,体育比赛,早操与课间操与科学的作息和保健措施构成了完整的学校体育系统。张洪潭教授在其著作指出“…真正意义上的学校体育其事,仅应以学校当局正式设置的体育课的时刻为起点,体育课上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以体育内容为课程中介的教学活动…”[3] 这一观点也突出了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在学校体育中的作用。在新一轮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中,对体育与健康课程做了以下定义: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4]
3 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价值诉求
3.1 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健康观转变
新课程改革对健康的理解趋于多元。一方面对体育课程的健康目标的重新定义,对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研究从其名称的演变看,体育课与体育与健康课虽然仅仅只是几字之差,但是却体现着思想上的根本性转变。健康二字的加入,体现了新的课程在基本的关注点上更加注重学生的健康,突出了体育课的主要任务是实现学生身心健康。当然这里需要指出的事,新时期的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在概念中就明确了其作为整个学校教育的一个不可分离的部分,它是作为一个“大课程”为其范围,包括了学生在校的体育与健康课,课外活动,体育社团,学校体育比赛等诸多方面。就其功能性而言,体育与健康课程仅仅只是通过其对学生的具体身体活动的教育,健康知识的讲座来促进学生的内在发展,对健康这个概念有一定的了解及基本的锻炼方法,体育与健康课程对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健康从来都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可以说,学校体育只有也只能在在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方面有所建树。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改革是立足于每个学生的健康角度,在人的生物性上找到个体利益与社会需求的契合点,提高每个生命是质量也就是提高了整个国民素质,是两个完美的统一。
另一方面,对健康的内涵进行了具体的细分,将健康分为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三个维度。这个细分可以理解成对个体人的不同角度的多元要求的延伸,首先身体健康是一个人存在于世界是基础,体现了人作为生物的动物本性。其次,心理健康则是一种向内的精神追求的另一种形式,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最重要依据,即思考的能力,是保持一个良好的世界观,生命观,价值观的保障。最后是社会适应,这一健康则更具有外延性,是人在社会化以后对每个个体提出的新的要求,是促进社会进步,文明向前的基本要求。这三个不同维度的健康观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个体的人到社会化的人的不断演变,最终要实现是每一个个体生命价值的最大化。
3.2 体育与健康课程结构
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提高为目标,力图构建技能,认知,情感,行为等有机结合的课程结构……[5]。在这里,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所遵循的理念,课程是设置以身体技能为依托,同时渗透了对学生认知,情感的教育与培养,最终体现在学生有良好的行为表现。这个设置的思路完全是以人的发展为顺序的。从进化论的角度来说,人之所以能繁衍发展,主要在于其对环境极强的适应能力,而从活动中总结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是人的最大优势。学生参与体育与健康课,在各种身体活动中学习动作技能,掌握基本的运动技术,同时与老师,同学及个体自我的进行沟通交流,提高对体育课程价值的认知,激发更高的运动热情,自发自愿的投入到下一次运动活动中去,行成一个良性的自循环。这是新体育课程改革在结构设置的最高追求。
3.3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主体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中心,以一个字来概括就是“人”。无论从何种角度分析,学校教育都存在两个相互独立有联系的主体,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过程中,学生与教师产生思想的交流,提高双方生命质量。
从学生这个角度来说,新课程体育与健康课程在其理念的强调了学生的中心地位,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奠定其终身锻炼的基本动作技能。生命从母体中生产出来后,可以说是一个原点,他可以向不同的方向,不同的深度中历练发展出不同的生命价值。以学生为整个体育教学的中心,其实就是在强调学生发展出不同维度生命的权利,减少对学生的束缚。另外,对学生生命权的尊重体现在对个体主动性的支持中。生命是相对于死亡,静止,无限这些概念存在的,生命的价值体现在生气,活动,有限之中。人具有主观能动性,本能的希望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因此,在新课程中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都是对学生主动学习的认可与支持。
从尊重教师价值的角度讲,新课程改革是一个彻底的转变。相较于老的课程体系中,教师拥有绝对的主动权威,教师主导体育教学,教师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在既定的时间内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在新体育与健康课程中,虽然没有强调教师的地位,但是由于课程只是进行了课程标准的制定,以目标引领内容为指导,在具体教学实施中给了教师更大的自主选择权。同时由于对教学评价的多元要求,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会贯穿于整个教学周期,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有机结合。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提升。
4 总结
回顾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改革,应该说取得相当大的成就,但是对于它的质疑也从来没有停止过。但是从整个学校教育的一个环节来看,新课程改革很好地体现了当前教育改革的主要价值追求,对人性的呼唤,对个人价值的彰显的时代要求。体育,应当也应该是学校教育的重大最求,是每个接受教育的人的全面发展重要的一环。教育要面向全人,体育也要以培养“全人”为其核心价值追求。
参考文献
[1]李永仁.从知识到经验[D].河北大学,2008.
[2]张洪潭.体育基本理论研究——修订与拓展[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5]李家成.关怀生命[D].华东师范大学,2002.
[6]赵方.从权威到民主[D].河北大学,2008.
[7]王国璋.用“以人为本”的理念指导教育教学工作[J].当代教育论坛,2006.
[8]鲍嵘.教育科学概念的形成——兼谈教育概念的教学[J].1998.
[9]孙贵权.关于教育基本概念的创新探索[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
[10]金钦昌.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高等教育课程改革 篇11
关键词:高师教育;古代文学课程改革;课程体系;教学内容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是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必修的一门主干课、基础课,不仅具有引导学生了解、掌握中国几千年文学发生、发展这一庞大知识结构体系的职责,而且还肩负有传承祖国文化精华、陶冶学生高尚情操、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任务。因此,多年来古代文学课程在汉语言文学专业中所占课时数和学分的比重最大。
高等师范教育中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有相当一部分会进入中小学从事语文教学工作。那么,在古代文学教学中,师范的特点是否得到了强调和突出?高校教学和中学教学是否得到了有效链接?
近年来,中学语文教学进行了重大改革,语文教材更加重视发挥古代作品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美感教育的功能。但长期以来,由于高校古代文学教学注重强调学科的独立性和学术性,很少考虑同基础教育的联系,在课程结构、教学内容等方面并没有体现出师范的特色,在教学上没有根据基础教育的改革方向及时进行调整,这就很难给将来要从事中学语文教学的师范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
目前,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师教育的目标由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向全面提升教师整体素质转变,这种变化促使高校古代文学教学不得不考虑如何同中学语文教学接轨,又如何分工合作。解决这些问题已刻不容缓。
一、中学语文古代作品教学的问题及其和高师教育的关系
现行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约150篇。从时间段上看,选自先秦的篇目占17%、两汉8%、六朝9%、唐五代20%、宋元16%、明清27%,涉及的时间段从先秦到明清,纵贯2000年,时间跨度很大;从体裁上看,诗歌(包括诗、词、曲)和散文当然是蔚为大观,但也包含了一定数量的小说和戏曲作品。
可以看出,教材的编纂者力图在中学六年的文言文教学中,让学生尽量全面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学和文化的优秀传统,通过经典作品的学习,提升学生的欣赏水平。可惜,由于授课教师知识水平和整体素质的限制,编纂者的初衷并没有得到完全实现。这固然和中学教育体系的缺陷以及高考的导向有关,但同时也反映出高师古代文学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主要是:
(一)课程结构上,师范特点体现不够,难以适应中学教学
作为一名合格的中学语文教师,需要具备两项基本能力:文献解读和鉴赏的能力以及文献检索的能力。目前,高校古代文学作品选中的近一半内容和高中语文人教版试验教材中的文言文篇目是重叠的。对于师范类院校来说,这本来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但在现有的课程结构中,并没有设计针对中学语文教学的鉴赏、分析和理解的相关课程模块。同时,课堂上学习到的内容毕竟有限,对于自己不知道、没学过的内容,教师要懂得从哪里寻找资料和怎么寻找资料。在拿到一篇文言文以后,有关的作家基本情况、创作背景、文体特色、流派从属之类的内容,得知道从哪里获得,这样才能更好、更深入地解读课文。可惜目前的古代文学课程体系中,很少设置有关文献检索能力培养的课程。
总之,目前高师古代文学的课程结构仍然缺乏和中学语文教学的有效链接,毕业生就业上岗后缺乏应该具备的能力,教学质量自然不高。
(二)课程内容上,当代性不强,轻视整体素质教育的情况严重
一直以来,高校几乎所有课程的教学都强调“三基”(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训练),古代文学也不例外。主讲教师很舍得花时间讲清、讲透的内容就是文学发展的脉络、体制特点、作家贡献、文学主张、文学现象、相关的术语名词,而作品的鉴赏评介、文学和当时的文化思潮的联系、对学生学习研究的策划和追踪检查等,则往往有时间就做一点,时间紧就马虎一点,成了弹性指标。其实,以上所谓的教学重点,学生往往通过阅读就很容易掌握,而那些被看做弹性指标的东西反而更应该受到重视,因为,思想方法的养成和运用不是马上就能学会的,需要教师多次示范,而且能力的培养难度更大,是学生专业素质更重要的方面。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必须在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上对高等师范教育体系下的古代文学课程进行改革。
二、建立立体化的课程结构体系
对课程体系来说,所谓“立体化”,就是各种课型的层次性、互补性和良性搭配。
立体化的课程结构包括三个类型的课程:基础课、选修课和专题课。基础课强调基础知识的积累,着重于“面”的拓展;专题课强调知识点的深化与提高,着重于“点”的纵深;选修课主要是探究性学习,强调研究性与前瞻性。三者互相衔接补充,构成一个立体化的教学体系。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建立起系统的知识结构,而且也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能力培养,并使学生的知识结构趋于优化。
基础课又分为三个层次:基础层——知识积累层、中间层——思维训练层、提高层——能力培养层,教师要针对不同的层次选择不同的讲解方式。文学史的基本知识、发展线索、时代特点以及文学流派、文学集团、文学体制、经典作品、作家风格等,都属于基本知识积累的层面;对文学发生原因的深层追寻、对文学时代风格的理论抽象、对文学发展嬗变的逻辑归纳以及对经典作家作品的深层体悟等,属于思维训练层与能力培养层,其中,对原有研究成果的梳理、抽象、概括等,属于思维训练的层面;而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体现了学生主体意识的理论抽象与概括,尤其是富有前瞻性、创新性的研究等,属于能力培养的层面。
针对文学史和作品阅读与分析的不同特点,教学时要采取不同的方式。文学史可以学生自学为主,辅之以教师的专题讲座,以点带面;作品阅读与分析可以教师讲授为主,辅之以学生的专题讨论,点面结合。就文学史而言,其基本知识、发展线索、时代特点等以自学为主,文学流派、文学集团、文学体制等则以专题讲座为辅助;就作家作品而言,经典性作品以教为主,一般性作品以学为主,某一作品与作家风格的关系、某一作家与文学流派的关系等则以专题讨论为主。这样,在对学生进行知识优化的同时,还能训练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审美直觉能力和作品感悟能力。
在选修课方面,要注重三个“专”:专家、专著、专史。专家类的选修课主要针对文学史上的名家,对其思想历程、作品生成、流传接受等进行专门的研究,而专著类的选修课应侧重于文学史名篇佳作的解读,专史类的选修课则以体裁为基础。目前的文学史大多按照朝代划分板块,学生往往很难把握每一种体裁的来龙去脉,而专史教学就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理清每一种文学体裁的来源、流变和发展状况,比较它们不同的时代特点,使学生对各个维度的文学史现象都有一个完整和清晰的了解。
专题课则根据教师各自研究的特长而开设,注重学科前沿动态,推介研究成果,注重点拨与纵深,拓展学生眼界。
三、培养多极化的教学内容
所谓多极化,就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确定不同的教学目的和重点,形成一种多极化教学的态势。在教授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注重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的结合
目前在高师古代文学教学中,“述”——现象描述得多,“综”——综合勾连得少。在教学中缺乏整体观照的意识和能力,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整个文学史往往成为个别作家作品的简单连缀;而在文学史流变过程中,对作家、作品、流派、理论、思潮等之间的血脉联系缺乏必要的勾连和汇通。在宏观观照和整体意识缺席的情况下,文学史的各种现象成为散珠乱线,缺乏贯穿的线索和必要的梳理。这样,学生学习了若干年之后,再到工作岗位上教授古代文学作品,自然比较长于字词教学和疏通文意,而对于揭示古今思想的关系或古今艺术传统的关系、讲清作品的文化意蕴、揭示作品的创新性等方面则显得力不从心。
从微观研究的角度看,现行的作品教学往往舍本逐末,将原来富有深刻哲理与丰富意蕴的理解和体悟,变成支离破碎的字、词、层次结构和写作特点,忽略了在曲折起伏胜败交替中所包含的生活哲理,导致学生心灵的枯竭和情感的荒芜。这样教育出来的未来的教师,又怎么能把美好的生活元素、崇高的生命活力传递给他们的学生呢?怎么能在文言文的讲解中为学生树立审美意识呢?
因此,在古代文学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的结合。既注重文本的细读,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刻体味作品的审美意蕴和时代观念,又注重文学史现象的勾连和互动,把文学史看做一条不断流动的河流,而不是一潭死水。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在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真正挖掘出作品的深刻含义,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二)在内容上注意灌输现代意识和创新思维
首先要开阔视野,从文化学、美学、心理学等角度,对于古代作品重新观照。把科学的、理性的研究方法运用于古代文学,改变传统研究多漫然即兴的感悟,流于零散、模糊的特点,建立起完整的古代文学研究学术体系。
其次要更新理论视角。由于新文化运动的矫枉过正和“文革”十年的影响,过去的文学批评过于注重政治性,过于关注现实主义文学而忽视其他流派,对于作品艺术性研究不够。虽然1978年对于教材进行过适当改写,但在对作家、作品的选录中,还存在着对于一些政治性不强而艺术成就较高的作家介绍过少的问题,这在实际讲课时应加以补充。
(三)打破文史哲的学科界限,在保持古代文学学科独立性的基础上,尽量以宽阔的历史哲学眼光来阐释文学现象
文学是作家意识的产物,文学内容的解读不应脱离其赖以产生的时代思想和意识形态。因而,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要十分注意与史学、哲学等其他文化形态紧密结合,从广阔的文化视野中理解文学,从文学的讲解中透视当时社会的文化思潮。如:解读先秦文学就是把史学、哲学著作当做文学作品学习,解读汉代文学无论如何离不开经学,解读魏晋六朝文学也不能不讲玄学和佛学,讲唐诗就不能不关注唐代的音乐和绘画,论宋词就不能不涉及理学和禅学。因此,广阔的文化视角对文学研读是极其重要的。
总之,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要与历史、哲学等其他文化形态联系起来,在深入分析作家作品等文学现象的同时,扩展到文学现象赖以产生的历史文化环境中,去追溯和捕捉隐藏在其背后的各种因素,从而大大增强中国古代文学课的文化容量,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使学生能够全面把握文学现象,真正理解作品内涵。
高等教育课程改革 篇12
中职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服务项目,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 中职音乐教育仍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个是中职院校专管科研的部门或者领导并未把基础教育方面的课题文章列入科研范畴, 而且因为当下核心期刊的评定标准和评价机制缺陷, 致使关于音乐教育课题论文的选用倾向商业化和利益化, 造成大部分人员追求表观虚荣而丧失认真研究、严肃对待基础教育的现象;第二个是关于音乐教育的核心期刊选择文章的内容倾向于“古典主义”式的“高深”文章, 反而将关于基础教育的内容置之不理, 削弱了讲师致力于基础教育的热情、主动, 阻碍了基础教育的发展速度, 使中职院校的音乐教育偏离了最初设定的轨道——为基础教育服务;第三个是在教学实践中, 中职院校的讲师只注重本课程的教学研究, 并未对基础教育做出深入的理解和探究, “小农意识”严重, 缺乏多音乐教育整体趋势的把握和认识。
2. 中职音乐教育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措施
2.1. 优化中职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结构
中职教育是中职学生刚刚接触专业音乐的起步阶段, 加以其自身职业教学的目的特性, 决定了中职教育的音乐具有以下特点:第一, 中职教育音乐层次比较浅, 音乐的层次是依据和音乐两方面的内容来讲的, 中职学生处于音乐的学习阶段, 尚未对其完全的掌握, 并且其职业教育的目的, 决定了其对音乐的更深层次探索的缺乏, 对于音乐的学习只是当做自身的技术门类的扩展。此外, 对音乐的学习必须以的基本知识为基础, 这也极大地限制了音乐的深层次教学, 因此, 中职教育的音乐属于对音乐领域的浅尝辄止, 一种入门知识的学习;第二, 中职教育音乐强调实用知识的学习, 音乐是一个巨大的学习体系, 因此, 中职学生难以对其进行很多知识的学习, 但是基本实用知识的学习则相对比较容易办到。
中职音乐教育的核心目标是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优化课程结构、不断改革教学方法和培养模式、不断加强基础音乐教育课程建设、不断提高讲师专业素质和毕业生实践能力。现行中职音乐教育课程结构存在不能平衡“师范性”和“专业性”之间的主次、公共基础课程开设不全、音乐专业课程内容陈旧、教育类课程针对性弱、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数量差距大等问题, 均严重阻碍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优化中职音乐教育课程结构势在必行, 实践证明, 下述措施有良好的效果:将中职音乐教育的课程进行分类设置、整合兼顾各相关内容、压缩必修课程数量、从选修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兴趣、将新信息和新知识加入教学内容等, 这样可以开阔学生对于音乐专业课程的视野, 拓展音乐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深度, 增加学生自由选择的空间, 以学生本身的学习兴趣为辅,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实际操作过程中, 可以将中职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分为三类:第一类是音乐教育类课程, 这一类课程可以包括《现代教育技术学》《现代教育思想》《音乐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试讲训练与案例分析》《音乐教育实习》等;第二类是音乐表现类课程, 这一类课程可以包括《声乐及演唱》《钢琴与配奏》《歌曲作法与伴奏写作》《乐器演奏》《中外民族民间音乐》《音乐美学》《中外音乐史》等;第三类是音乐文化类课程, 这一类课程可以包括《马克思主义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形势政策》等。这样分类的优势在于实现了整体课程的整合, 为新课程的开设提供了时间, 可以根据各自学校的教学特点选择某一课程的开课形式, 可以开设为必修课课程, 可以开设为选修课程, 也可以以讲座的形式进行。
2.2. 用实践检验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
“实践检验”指学生 (毕业生) 的教育实习工作, 教育实习是学生 (毕业生)
走向工作岗位前的基础阶段和最后磨练, 是学生 (毕业生) 深刻了解基础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前奏, 通过教育实习, 能使学生 (毕业生) 了解自己在理论学习阶段的不足之处, 能使学生 (毕业生) 及时调整自己的知识架构, 增强对教师职业道德和责任感的理解, 树立为音乐教育事业奉献精神。音乐教育实习是中职音乐教育不可或缺的环节, 但是目前大多数中职院校存在音乐教育实习时间少、安排随意性大、实习基地不稳定的问题。实践中, 必须结合教学计划, 适当调整延长音乐教育实习的时间。例如可以采取学生试讲的方法, 在学习的某一阶段, 通过学生和讲师互相配合讲课,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可以在中职院校音乐教育院 (系) 开展学生讲课的评比活动, 即在学生试讲阶段, 组织专业讲师组成评比小组, 制定统一的评比标准, 通过对学生试讲的听课和其讲课教案、讲课计划的评定, 奖励表现优秀的学生“讲师”。还可以在毕业生毕业之前, 通过“课堂教学比赛”的方式, 在音乐教育院 (系) 内举行实习成果和经验的评比, 为优秀毕业生颁发实习奖状奖品等。上述的方法能高效化的提高学生 (毕业生) 的授课素质, 使其在步入工作岗位之后尽快融入基础课程讲授的角色。再者, 必须加大实习基地的建设力度, 能稳定、长期、持续的和中职院校周围的中、小学建立合作关系。可以通过定期招考实习基地领导层会议的方法, 听取他们对实习生的评价和对于中职院校课程设置的建议;可以通过本院校领导的实地考察和调研, 掌握有利于中职院校建设的意见, 调整中职院校或者音乐教育院 (系) 的办学思路和课程架构;可以通过对已毕业学生的跟踪调查, 获取他们对学校课程设置的意见, 再根据学校的实际调整教学思路, 使中职院校的音乐教育工作始终适应基础课程改革。
3. 结语
中职音乐教育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集长期性、复杂性为一体的项目。中职院校音乐教育院 (系) 要始终以基础教育改革为契机, 强化为基础教育服务的思想, 优化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结构, 平衡必修课课程与选修课程之间的关系, 落实音乐教育实习工作,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潮流中获得主动权, 结合其他学科的发展变革, 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服务。
参考文献
【高等教育课程改革】推荐阅读:
我国高等教育课程改革09-27
高等教育改革试点09-16
高等中医教育改革06-22
高等数学教育改革09-26
会计高等教育改革论文05-15
高等教育体制改革06-30
高等教育教学改革10-22
民办高等职业教育改革07-08
高等医学教育改革刍议09-02
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