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精选8篇)
中国基础教育改革 篇1
关于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调研报告
当今世界,要看一个国家的实力,不能不考察其教育;要看其教育,不能不从基础教育看起。因为基础教育之“基础”,是国民教育的基础,是人才培养的基础,也是国家竞争力的基础。在我实习的过程中,我也较深入地接触到了中国的基础教育,也看到了学校教育和教育评价体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首先在学校教育中存在如下问题:
一是在学校教育中过分注重知识传授,忽视了学生的社会性、价值观、创造性。关注学生基本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培养,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一个传统,在国际上可以说是我们的优势。
二是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并且过于注重书本知识,脱离了学生经验。
三是现行的课程体系以学科知识为核心,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强调不同学科的独立性,科目过多,忽视了科学、艺术和道德之间的联系,忽视了学科之间的整合性和关联性。以学科为中心是我国延用多年的传统,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很多现象和问题是无法用一个学科知识去解释、去探究的。
四是学生学习过于强调接受式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加班加点、一个字看上几
十、上百遍.。
五、学生恋爱和体罚学生现象依然存在。
另外,在我国基础教育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集中表现为:过分强调甄选与选拔的功能,忽视改进与激励的功能;过分关注对结果的评价,而忽视对过程的评价;过分关注评价的结果,而无视评价过程本身的作用与意义;评价内容过于关注学业成绩,而忽视综合素质的全面评价和发展潜能的评价;评价方法过于关注“量”的呈现,而忽视“质”的呈现;评价主体过于单一,而忽视评价主体的多元化等等。
初中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责任感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如果他们品德良好,道德高尚,爱国,有责任感,二十年后国家就有希望。反之,如果怠惰、自私、傲慢、无礼,没有水准和责任感,就知道二十年后中国是什么样子了,现在的中学生,享有前所未有的物质文明等一切有利条件。另外中学生也存在一些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
生理特征方面:初中生的年龄大致在12—15岁左右,处于青春发育期,是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身心各方面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这一时期是中学生生理上的“激变期”,主要表现为成长发育迅速,体形剧变,身体机能迅速健全,性开始成熟。首先,初中男女生都处在生长的第二高峰期,骨骼和肌肉发育很快,但骨化过程尚未完成,可塑性大,容易弯曲和损伤;肌肉的耐力较差。因此要防止学生运动量或劳动量过大,以免影响健康。
其次,初中生的身体机能迅速增强,并逐渐健全而接近成人,特别是神经系统的发育。此时中学生的脑容积已接近成人,神经活动的机能进一步完善,第二信号系统的作用显著提高,为其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奠定了生理基础。但其神经细胞比较脆弱,应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和恰当的体育锻炼。
再次,初中生生理上的另一显著变化是性成熟开始。女生从十二三岁,男生从十三四岁,性器官发育较快,性腺机能开始活动,出现第二性征,这些生理上的变化引起了学生心理上的变化。近几十年来,由于人类生活条件的变化,性成熟期呈提早趋势,少年生理早熟者增多。因此对初中生进行性知识、性道德和青春期卫生知识的教育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另外,初中生在生理上的急剧发展变化,以及由小学升入到中学各方面的变化,必然会使他们的心理发生一系列的变化。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是认识能力发展迅速。感知能力达到较高程度,据测定,初中生区别颜色的能力比小学低年级学生提高60%以上;视听觉感受性均得到进一步发展,灵敏性甚至超过成人;时空知觉有较大发展,观察事物的目的性、持久性和概括性日益提高;记忆力显著提高,有意识记在学习中得到发展,理解性记忆的比重增大,能有意识地提出记忆的任务,并选择记忆方法,检查记忆效果;想象力迅速发展,而且想象中的创造性成份逐步增加;注意的集中性和稳定性增强,集中保持时间能达到45分钟,有意注意逐
渐发展起来,但仍与个人兴趣爱好相联系;思维的发展是认识能力提高的主要标志,初中阶段基本可以完成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抽象思维逐渐占主导地位,并开始发展独立性和批判性,但进行抽象思维时仍需要以具体形象思维为基础,全面性和分析性不足。
二是情感丰富、不稳定。少年期是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是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矛盾的时期,因此情绪、情感表现强烈,变化快,并显得狭隘和肤浅。他们非常重视友谊,喜欢结伴而行,对朋友忠实坦诚,对教师和家长则保持着心理上的距离。但他们也容易因知识和经验的不足,缺乏判断力,不能正确区分友谊与包庇、高尚与庸俗。初中生已开始追求远大的目标和理想,敬佩和向往英雄模范人物,在集体生活中往往表现出较强烈的集体荣誉感,为班级和学校的受奖感到兴奋和自豪,对自己的集体受到批评而懊丧。初中生的积极情感在学习与交往中获得发展,但也易受外界影响显得不够冷静,有待于教师的细心引导而加以慢慢培养。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性的成熟而给青少年男女的情感带来了一些微妙的变化。一般表现为男女生表面上疏远、冷淡,女生在男生面前感到腼腆和害羞,男生似乎毫不在意,但心理上都很关心对方对自己的态度。这种变化是自然的。男女同学之间的相互吸引和爱慕敬重情感还是从属于友谊的,但如果对这种情感把握不好,就容易出现早恋现象。这就需要教师细心地加以引导,使异性之间的友谊得到健康发展。
三是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增强。中学生的自我意识开始迅速发展,逐渐由评价别人转向评价自己,注重自己的内心体验,喜欢分析自己的个性特点,渴望获得成人的承认和尊重,重视自己在家庭和班级中的地位,但也容易为了显示自己而采取简单鲁莽的行为。伴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中学生的独立意识也在不断增强,他们不再像小学生那样依赖教师和家长,而是开始用批判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一切,喜欢经过独立思考发表自己的意见,反对过多的监督与干涉。
基础教育改革是一个扬长补短、不断完善、稳步推进的过程。要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学会学习和养成情感价值观,变革单一化的学习方式,要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加强和改革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也要改善教师的教育价值观念,与时俱进,加强自身素质,驻中国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注重学生全面发展。要做到这些,要从教师、学生、课程、教学方式四个层次进行改革。
中国基础教育改革 篇2
1 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共同背景
面向21世纪的基础教育改革的走向先于其实践而产生。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英、美、加等世界各国未雨绸缪,先行一步思索、策划21世纪的基础教育课程蓝图。当然,这些举措并非都无中生有,而是以其时代敏感性、洞察力为基石的。总而言之,在跨世纪的门槛上,各国教育改革者都必须考虑各方面的因素。
本研究的目的就在于探寻各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特殊国情、文化背景之间的微妙关联,从而以总体的视角来理解各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
2 关于改革目标
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3 关于课程评价改革
评价取向的调整和评价方式的丰富。在《纲要》中,我国旗帜鲜明地点明了评价改革的方向是“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其核心是确立三个课程评价取向:目标取向、过程取向、主体取向。为了贯彻这些取向,我国强调评价对象的真实性、评价功能的发展性和质性评价地位的提高。档案袋评定、苏格拉底研讨式评定的引入体现了这些改革走向的主流。
4 关于课程结构与课程设置
1)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小学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科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主要包括思想品德、语文、数学、外语、科学(或物理、化学、生物)、历史与社会(或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积极倡导各地选择综合课程。学校应努力创造条件开设选修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艺术、美术课中要加强写字教学。
2)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为使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课程标准应有不同水平的要求,在开设必修课的同时,设置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开设技术类课程。积极试行学分制管理。
3)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技术能力。
4)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在达到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同时,可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因地制宜地设置符合当地需要的课程,深化“农科教相结合”和“三教统筹”等项改革,试行通过“绿色证书”教育及其他技术培训获得“双证”的做法。
另外,城市普通中学也要逐步开设职业技术课程。
摘要:本文主要讨论了有关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以期能为处于这一领域内的学者,尤其是初学者提供有益的参考资料。
浅谈中国基础教育改革 篇3
一、基础教育现状
基础教育是关乎民族整体素质的事业,是教育发展的基础。近30年来,我国的基础教育无论是在整体效益、培养质量,还是在“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力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培养方面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例如:全国青壮年文盲下降到4%以下,九年义务教育已全面普及,20世纪末全国85%的地区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且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和经费保障机制实现重大发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不断完善。
然而,在多年的计划经济和城乡二元体制的影响下,基础教育内部资源配置、教育管理体制、教育目标等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导致我国基础教育现状仍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1)学生现状。受家庭、学校、社会等因素影响,正常的教育目标出现了偏差,导致原本兴趣盎然的学习活动变得十分单调、枯燥和无聊。近几年,时有出现的中学生集体毁书、焚书事件,中小学生自杀事件,都折射出了目前基础教育存在的不足与缺陷;(2)教师现状。受目前社会上部分不合理的评价方式的影响,不少教师除了“教书”(狠抓学生的分数、升学率),很少承担育人的职责。另外,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学校评价一个教师的优劣,重心都集中在学生的分数和升学率上,致使部分教育目标、理念出现偏差——重分数,轻育人,也间接催生了中小学教师个人素质和技能的片面发展,导致所教学生素质的欠缺和畸形;(3)学校现状。目前,不管是重点学校,还是普通学校,唯有分数、升学率才是学校的“正道”,至于如何“育人”,怎样全方位地去培养学生,健全他们的人格,实现教育的本质目标,都变得无足轻重,导致“现在的学校就像一座制造分数的加工厂,教师变成制造分数的机器,学生成为加工后的产品,分数的高低成为衡量产品优劣的标准”等现象的出现。
因此,在基础教育阶段,教育应该围绕孩子的人格形成而展开,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而不是漫天的考试与分数。目前,基础教育的全面普及为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在此基础上,基础教育如何持续、稳定和高效地向前发展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问题。
二、基础教育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基础教育改革已经到了一个既具有复杂性和曲折性,又具有长期性的境地。在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道路上,我们应全面分析阻力,变阻力为压力,用积极的态度,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角度出发,克服困难,全面推动教育改革的进程。
1.教育评价与教育利益、办学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缺乏统一。基础教育改革必须突破教育评价与教育利益的固有关系。然而,基础教育对市场经济响应的滞后性,进一步激化了新经济体制与旧教育体制的矛盾。因此,基础教育不能以经济利益为唯一目标,必须规范教育管理,优化办学机制,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教育利益的高度和谐统一,才能满足教育消费者的选择性的消费要求,促进基础教育的良性发展。
2.缺乏真正的因人而异的教育。在基础教育中,必须承认人与人之间的天赋差异,以及每个人的优点和缺点。基础教育的目的是努力把人的短处变长处,但更注重的是挖掘每个人的长处,让其长处更长。因此,社会需要一种包容的大教育和因人而异的小教育,只有大小教育互补,才能充分发挥基础教育的功能。
3.缺乏民间教育的氛围。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是政府或政府部门全面领导和管理的,而民办教育,只是对政府教育的一种补充,是在政府教育缺乏某种资源条件的前提下产生的,并时刻受到市场经济和政府教育的影响。因此,民间教育更应办出特色,全面展示每个学生的个性、才能与天赋,并为政府主流教育提供一个强劲的参照体系,进而推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
4.教育管理缺少创新。目前,基础教育管理的结构、效益和质量已不能满足持续增长的物质和精神文明发展的需要,更不能满足知识经济对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需求,其主要表现为:教育管理思想滞后,存在严重的形式主义倾向,且教育管理系统的开放性不够、目标不明确,缺乏整体性、连续性以及创新性。落后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将导致管理沟通不畅,缺乏从上到下、从外到内的管理框架,缺乏清晰的思路、长远的规划、明确的目标,进而带来许多问题。
5.国内的教育市场排斥教育国际化趋势。在经济全球化的压力下,教育体制逐渐趋向于复杂化、多变化,将深刻影响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与改革。因此,面对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趋势的冲击,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应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全面提高教育的服务水平和质量,并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合理地利用国外的教育资源,缩小与发达国家基础教育的差距,全面构建国际化的基础教育将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之一。
6.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脱轨。教育理论源于教育实践并服务于教育实践。然而,传统的教育思维和教育惯性仍与社会实践存在不小的差距,不能很好地服务于社会。从源头上来看,我国基础教育的研究力度较小,导致优秀的教育科学著作的短缺,不能满足社会经济与教育发展的需要,也不能满足学校教育实践的高要求。其次,在面对先进的教育理论时,教师普遍存在心理上崇拜、态度上拒绝、方法上恋旧等情况。此外,教育理论的宣传缺乏力度,传播范围小,直接影响教育理论对教育实践的指导。
7.基础教育的不均衡性。现阶段,我国基础教育在资源配置上极不平衡,差异较明显。主要体现在城乡、东西部以及重点与普通学校之间。首先,要实现国家对基础教育硬件设施投入的相对均衡化,并努力实现办学条件的标准化、均衡化,初步实现基础教育权利平等化。其次,打破教育平均主义思维,在基础教育平等化的前提下,积极鼓励学校办出特色,为孩子的个性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和充足的空间。
我们应该清醒地意识到,目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仍存在着许多阻力。然而作为新世纪的教育者,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努力学习,实现传统教育文化精髓的传承与现代化教育理念的完美互补、共同发展,为实现基础教育改革的跨越式发展而努力奋斗。
三、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与趋势
基础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源泉。因此,实现基础教育的优质化、内容综合化与教学多样化,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和创新能力,将成为新世纪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与趋势。
1.基础教育优质化
教育民主和教育质量是世界各国基础教育改革所追求的目标。从总体上看,我国基础教育的重点要放在提高质量上。因此,基础教育的改革方向将从外延扩展上升到内涵提高,追求有质量的全民教育,实施优质教育战略。同时,知识经济需求创新型人才,并依赖于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因此,基础教育将发展成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础教育,成为主导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
2.基础教育人本化
为促进社会的发展,基础教育必须坚持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和谐统一。为此,基础教育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秉持人本化的教育价值观,才能向着有序、和谐的方向发展,教育体系才能向着更加有利于个人全面发展的方向前进。
3.基础教育国际化、综合化
重视教育的合作与交流,基础教育才能在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同时,充分利用境外教育资源,才能在未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更好地与国际接轨,提高国民的素质。因此,我们应与时俱进,善于把握时机,吸引更多、更优的境外教育资源,使我国基础教育不断向着国际化、全球化发展。合理构建综合化、国际化、多样化的课程体系,促进学生知识、个性、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将成为新世纪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方向。
4.基础教育均衡化、统一化
在义务教育实现全面普及之后,《2010-2020规划纲要》明确把教育均衡作为义务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旨在于2020年实现区域内(如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均衡发展。
一方面,要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办好每一所学校,让学生接受到与其发展潜能相适应的教育,不致因为家庭经济条件、生活地域以及自身条件等方面的差异而在基础教育中受到不公平的对待;另一方面,学校应致力于内部发展力的提升,不能完全依赖外部资源的支持。然而,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目前陷入了激进主义与保守主义的双重思维困境。因此,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必须运用渐进主义改革方法论联合激进主义与保守主义两种改革观,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把握教育活动的整体平衡,先普及后提高,循序渐进,以改革促发展。这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取得成功的必然要求,是新时期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方略,也是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战略选择。
5.基础教育管理自主化、系统化
目前,扩大中小学办学自主权已成为各国基础教育共同的发展趋势。因此,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爆炸的时代,我国基础教育应放弃高度集权化的管理模式,扩大中小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如校长选聘权、教师聘用权、办学经费使用权等,使管理者能够积极主动地思考学校的发展方向,创办具有鲜明办学特色的高质量的学校,使学校的发展全面满足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
总之,在以“发展”为主题的当今社会,一切都充满着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性。基础教育改革作为我国教育改革的重点,承载着全国人民的期望。改革进程中将会遇到复杂多样的阻力因素,从而加大改革任务完成的难度。但是,只要我们坚定基础教育的价值立场,坚持不懈地支持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思想与方向,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必将稳步前进,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快速并富有成效地向前发展。
浅谈中国教育改革 篇4
摘要
改革是推动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根本动力。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也正是中国教育不断探索、发展、改革、反思的三十多年。回溯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三十多年的历程,成功与失败俱存,经验和教训同在。
对当前的教育改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反思,对指导教育改革的思想理论、政策策略、改革路径进行研究,可使我们更加准确地把握教育改革的方向,更清醒地认识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与失败原因,更有效地探索今后教育改革思路与路径。
一.中国教育改革背景
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除了四大发明之外的最重大的发明,也是最重大的制度创新,它曾经对中国古代社会公平选拔人才、促进社会公平流动,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但科举制度在时代发生重大变化的时候,却选择封闭与傲慢,正如宋明理学因其“理性的傲慢”拒绝开放、排斥异端一样,科举制度因其制度的傲慢拒绝向时代和未来开放,“应试教育”及其方式日益精细化、精致化,留给每个个体的自由空间日益被压缩,最终导致个性的窒息和创造力、适应性的全盘丧失。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而不是追求分数、追求升学、追求做人上人。对于个人来说,教育的作用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挖掘学生的潜能和培养其成人成才;对于国家和社会来说,教育则是为了培养其接班人和建设者,传承文化血脉,推动文明进程。为此我们需要教育文化的变革,实现教育思想空前解放和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等一系列观念的转变。人的行为是受思想观念和文化习俗制约和支配的。中国是一个有着高度“政教合一”文化传统的国家,这里的“政”指的是“政治”,“教”指的是“教育”。《学记》所言“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的古训便是这种文化的源头。因此,几千年来中国社会形成了这样一种教育文化传统,即“官本位”的政治核心观、“学而优则仕”的教育功能观和“人上人”的人才价值观。这个逻辑的逆推就是,要想成为“人上人”,你必须“入仕”;要“入仕”,你就必须通过“考试”;要通过“考试”,你必须接受为“应试”而准备的教育。可以说,这种文化观念和价值取向已经渗透到每一个中国人的毛孔、血液和骨髓之中,而这正是中国的教育教学改革或者素质教育推进真正难见实效的文化土壤之原因。
二.中国教育改革现状
由于思想观念和教育价值取向的问题,导致我们教育的目的似乎不是为了面向造就全体学生,而是为了一部分升学有望的学生;教育的过程似乎不是呵护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自信心,而是一味地加班加点、超时重负、机械训练,没有学生个体的自主选择和自由的时间空间。为了高考,设计3年教学的高中课程,普遍的提前一年甚至更早完成,到高三纯粹就是索然无味的应试训练;又因为重点高中的选拔制度,今日的中考同样有着不能承受之重,以致让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过早地承受超越其年龄阶段之重负„„所有这一切,都在无情地扼杀无数个体的创造力,扼杀中华民族的生机与活力。
据中国校友会网发布最新高考状元调查报告称,高考状元在国内完成本科学业后,选择在国内直接就业或创业的比较少,高达60%选择继续出国留学攻读硕、博学位。迄今在社会公众还普遍将高考状元作为最优秀学子代表的当下,如此高的比例选择“一路向西”、远走异乡深造,有其必然性,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走出去的理由是对身边的教育失望,以致他
们都在给中国今天的教育“用脚投票”。
反思中国教育改革之现状,原因恐怕主要在于我们始终没有形成文化思想、制度机制、育人模式三个层面的配套改革,存在许多错位、缺位现象。
三.中国教育改革探索
教育教学领域的改革是一项综合系统的改革,它既涉及教育系统内部不同类别、不同层次、不同范畴、不同要素的改革之间的关系,所有这些改革都是教育领域改革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又涉及教育系统外部与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及社会等各基本领域重大改革之间的关系,所有这些基本领域重大改革都是教育领域改革无法回避的背景与环境。
因此,就教育外部而言,要改变选人、用人制度,建立一个真正公平的选人、用人环境,打破以学历论英雄的制度,在招录、提拔中注重实用人才,注重实际能力和综合素质。同时,变革薪酬制度,建立一个真正激励人才在本职岗位努力创造业绩贡献、人人奋发有为及其优劳优酬的制度环境。就教育内部而言,一方面是推进考试制度的变革。无论中考、高考,除了考试内容的改革要导向真正着眼于提高考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避免教学过程只是注重死记硬背、注重标准答案的现象之外,最重要的是建立另一种公平机制,即让一些偏才、奇才、怪才有脱颖而出的机会。另一方面是谋求学生学业评价制度的变革。改革对毕业学生的评语,普遍推广写实评价,通过一些具体的指标进行发展性评价,以改变对学生的评价从过分关注学业成绩转到综合素质上来。
必须对教育领域的改革进行严谨的整体的大视角的顶层设计,把庞杂而又复杂的各种关系全部放置于深化教育改革的整个视野中去认识与把握,不能随意忽略,不能任意缺漏,因为任何忽略和缺漏都会影响教育领域改革的整体性与均衡性。统筹推进,把教育系统内部和教育系统外部庞杂而又复杂的各种关系,合理放置到深化教育领域改革的整体结构中去处理、去实施。尤其是在文化观念、制度机制、育人模式三个维度上明晰节点与难点,区分轻重缓急,实事求是地确立深化改革的实施路线。
参考文献
[1]马维娜.谁影响了中国教育改革中的利益博弈.《中国教育报》.2013.4
[2]石中英.深化教育改革,成就中国教育梦想.《教育研究》.2013.4.15
[3]周光礼.教育让社会更美好.《中国高校科技》.2013.2
[4]周洪宇.百年教育改革的启示.《教育研究》.2013.4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篇5
一、构建整体科学文化的基础
众所周知,中、小学语文课,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它即是学好其它各门学科的基础,又是构建整体科学文化的大厦的基础之基础,也是人类社会重要交际工具和思想交流不可缺少的手段。学生在学习与掌握语文知识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而且能够凭借这门工具去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发掘他们自身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语文课这种特殊性质,决定了它在加强与提高学生全面素质方面具有其它学科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由此可见,在各门学科中,中、小学语文课尤须重视强化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构造好坚实的科学文化的基矗。
二、强化中、小学语文课素质教育
应该肯定,我们中、小学语文课的教育教学,无论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体现语文的工具性质,加强语文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训练方面,或是探索文道统一原则,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等各个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取得了不少可靠的成绩。但受“应试教育”思维的束缚,片面追求升学率“至高无尚”,使基础教育仍陷入难以自拔的误区。目前,重点幼儿园、重点小学、重点初中、重点高中、重点班、重点学生的塔尖久攻不下。这些学校只是供少数“英才”,大款和特权阶层用“高分”,几万之重金,手中权力去择校而设。学校在升学率指挥棒左右下,全力以赴为升学考试组织安排教学、教师、资金和奖金。凡是与应试无关的其它活动则一律禁止,考什么教什么,不考就不教,三年的课讲二年。每天撂在学生面前的是各种各样的复习资料,数也数不尽,做也做不完的模拟考试题,这些题不是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融汇贯通,消化吸收,而是指令性地按着现成答案去死记硬背。即使有的学生背会满脑子答案,暂时赢得了高分,考上了上一级学校,而实际上,他们的听说读写语文能力非但没有提高相反却在整体素质上下降了,滑坡了。为了弥补这一根基的不足,在这些学生升入上一级学校之后,学校不得不用大量时间去采取补救措施。如果不这样补救,势必影响其它课程的学习质量和全面素质的提高。如高考升入我校的大专学生,不得不重新开设听力课、说读课、书法课等来补救中、小学时期语文课因应试教育而留下的听说读写素质先天不足,否则毕业后不能胜任教师工作。这些进一步告诉我们:在所有各门课程中,加强中、小学语文课素质教育显得更为重要了,因为它是决定整体素质教育提高的基矗。
三、强化中、小学语文课素质教育的两个途径
中、小学语文课素质教育应从哪里入手?我的看法主要有两点:
第一、从教的角度看必须把提高语文教师自身的全面素质放在首位。道理极其明白:在语文教与学的矛盾中,教师是起主导作用的,教师的这种主导作用制约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
动性。所以只有把语文教师自身的全面素质都提高了,才能有效地带动与影响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湖南省某市一个中学,大面积推行素质教育经验中,有一条很重要的经验是:学校与教师签定了转化差生的责任制,转化要承包到人,其中某班有位许×学生,入学时他的学习成绩、听说读写素质、学习习惯、行为规范都比较差。在教师转化差生的集中攻势下,经过两年,他的成绩跃居为全班第一,并在全校1000多“名同学中参加“十佳”竞循…。这个奇迹的出现,用该校校长话来讲,就是:“教育好差生,是教师最大的德行,是教师最高水平的体现。”可见只有高素质的教师,采用高素质的教育行为,才会把原来的“差生”培养成高素质的优秀学生。
第二,从学的角度看必须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针对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以自学为主线,通过主动活泼的学习方式,乐于接受教师施以语文素质教育,从而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与提高。
为达此目的,必须抓好以下三个教学环节:
1.遵循语文课工具性的特点和规律,引导学生在掌握与运用语言文学上狠下功夫。掌握与运用语文工具的唯一途径就是反复深入地进行听、说、读、写、基本技能的训练。这种训练的着眼点,决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为了通过掌握工具来提高自身的语文教育素质。这就要必须摆脱“题海战术”、“死记硬背答案”、“考啥学啥,不考不学”的左右,多进行应用性整体训练,让学生在不断的听、说、读、写实践活动中,驾驭语言文学的工具,强化自身语文素质。
2.在指导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单项训练基础上,注意抓好学生的语文能力综合训练,使语文教学始终沿着“合--分--合”的路线有序化地进行。“分”是为了化整为零,便于分散难点;“合”是为了归零为整,使语文训练产生综合效应,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教育素质的根本目的。
中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方向建议 篇6
小学阶段:
在小学阶段,国内注重的是基础科学的教育。例如自然科学,算术,语文,英语等。在国外,例如日本,更多的是从一个人的素质品德上面去培养一个学生。个人认为,作为一个人,首先自我的属性是一个人,如果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而单纯的只是学习文化知识,个人素质没有上去的话其实也是教育的一种悲哀。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在说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我们也培养个人素质。但是我们不难看到很多时候,某些高学历的人反而是最让人无法原谅的哪一类人群,而在我们某些人眼中的“文盲”的农民工,反而是见义勇为的主力军。
我们人类作为一个社会性群体生物,最基础的是融入这个社会。我个人认为在小学阶段,我们更应该注重的是学生们的个人素质培养,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中学阶段:
在中学阶段我们依旧避免不了中国的应试教育,从小学到初中,从初中到高中,再从高中到大学。这个应试教育是打不破的,只要中国还有这些人口,只要文凭仍然是就业的指标,只要教育界依然有后门可走,应试就是唯一的可行途径。那么我们在应试教育的基础上能否更好的体现素质教育就成为了我们目前阶段应该注重的内容了。例如现在考试成绩不公布和增加学生与班主任之间的沟通联系就是一个很好的体现。但是仍然有一些东西还改变不了,例如学校分重点不重点,班级有好坏之分等。这个问题很明显,但是为什么就是没有人肯去解决呢?因为我们不能做到教育资源的平均分配,试想如果每所学校的教育资源都是一样的,还有哪位家长会把自己的孩子送去一所需要交上万块钱择校费的学校就读呢?所以说因材施教在教学资源匮乏的今天是不可能实现的。这个难题必须等到我国国力强盛之后才能解决。而另一方面在中学里面施行素质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可是在激烈讨论的人群里,有多少人真正懂得素质教育的含义呢?当然,过于学术的东西我也不是很理解,但是有一些现象我们不得不关注。
很多人在呼吁减负,然后便是很“深刻”地分析到只有改变中国的教育体制才能真正的减负。于是媒体不断的暴露现有教育体制的丑闻,那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愤世嫉俗,骂骂咧咧然后无奈的摇头,甚至很多时候要求减负要求改革成了很多人放松对自己要求变的堕落的借口。面对别人的指责或是自己的不足总是把原因强加给体制。首先我们必须承认,中国的教育体制存在问题,必须要改,但是怎样改呢?如果真的如向西方教育那样随意让我们的个性发展,给我们更多的自由与空间,真的会适合我们吗?经济没有达到很高的水平,修养和精神境界和西方人比起来我们还有一定差距。中国人最大的性格特点莫过于冷漠与不屑,而且存在一种惰性。
这就是我们教育的差距,试问就凭着我们这样的性格特点让那些从小在溺爱中长大,吃过饭连个碗都不愿意刷,妈妈做的饭不喜欢吃竟然可以和妈妈吵个没完的孩子们肆意的去发展自己的性格去发展自己的爱好,我们的祖国还能有未来吗?就是像西方国家那样高度的文明,校园里海充满了各种不和谐的因素,对于我们这些从小缺乏自制力自理能力的中国孩子来说,怎么可能奢望他们能够自觉地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呢?至少现在还不可能,素质教育势在必行,但是这种“借口论”应该摒弃,不要自己做得不够好就埋
怨制度如何落后,社会如何腐败。如果在这落后的体制腐败的社会下获得更多利益的是你,你还会埋怨吗?中国的基础教育很有优势,只是在家庭教育高等教育等方面存在着我们的不足。
教育的改革这决不是一个教育部能够解决的,这是全社会的责任。尽管我们教育体制有落后的地方,但是我们也必须应该看到,我们的国民组织总体在提高,这是一个好的趋势,但是这需要一个过程,教育同样要和经济挂钩,切忌焦躁。总结:
以人为本这句话是针对以神为本来说的,客观的认识马列毛及其理论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
从80年代到现在,中国的教育体制改革已经有20多年了。我们不难发现,中国和先进国家的教育科研差异并没有缩小。可以说,中国的教育体制改革并不成功。以大学体制的改革为例。概括地说,迄今为止改革有几大明显败笔。
第一大败笔就是大学教育的产业化。在任何国家,大学都是非营利机构。但在中国,大学则是名副其实的产业,是一部赚钱机器。前些年,当经济增长缺少动力的时候,一些知名的经济学家还公然提倡把教育转化成为一个新的增长点。政府提倡科教兴国。大学的校长们想要提升自己,就把眼光落在“钱”上。“钱”似乎成了中国教育改革的万能良药。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了,“钱”并没有给大学教育带来任何希望,反而导致了无穷的消极后果。
把创收作为目标,自然带来教育质量的大大下降。现在的很多大学教授把赚钱当做正业,而把教学和科研当做副业。当然,连教学和科研也是以“钱”为目标的。一个普遍的现象是,一位大学向有钱阶层屈服。一些教授向有钱学生屈服。大量有钱阶层的人士,如商界和政界人士拥人大学。他们中间尽管有很多好的学生,但不可避免的是存在着大量的文凭、权、钱之间的交易。这样做对大家都有好处,教授、政治人物、商界人物都是“同学”,结成一体,对各自的未来都是增值的,唯一受损的就是教育制度。
在另一边,农村和城市低收人阶层的子女则缺乏接受大学教育的激励机制。考大学从来就是社会底层家庭改变贫穷状况和个人前途的最主要的一个途径。只要有可能,社会底层的子女都会拼命努力来争取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但在教育产业化的今天,社会底层家庭及其子女普遍缺乏动力。因为即使他们成绩最好,他们也承受不了高额学费的负担。这些年来,考上了大学却因没有钱而无法上大学的例子比比皆是。一些学生或家长甚至还因此走上了自杀之路。对社会底层人士来说,受教育机会的被剥夺几乎等于生存机会的被剥夺。在中国的传统里,这种情况经常导致非常严重的政治后果。
第二大败笔表现在毫无理性的大学升级。从师范学校升为学院,从学院升为大学。高等专科学校不见了,专门性的学院不见了,代之以到处林立的大学。北京的学院路从前是名副其实,但现在全部升格为大学。中国大学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多一些大学没有什么不对。但问题是迄今为止的大学升级毫无理性所在。升级的动力大多来自于政治。教育部没有一个理性的宏观图景,让各个地方自行升级。为了地方利益,地方官员都希望自己的地盘里有大学的存在。这也是地方领导的政绩之一。地方领导喜欢,学校领导更喜欢。随着专科升为本科,学校领导的行政级别也自然跟着往上升。
这样做受损的也还是国家和学生。现在一方面是大学生大量积压,找不到工作成为一大社会问题,另一方面是公司找不到有用的技术技能工人。在很大程度
上,大学把大量的本来是非常优秀的学生“培养”成了学无所用的废料。中国现在是个工业化国家,这种经济要求大量技术型熟练工人,大学理应配合这种经济发展趋势,但没有这样做。
中国有大量的基础研究,但就是没有办法把它们转化成为产品。即使可以转化成为产品,也没有好的工艺水平。这和德国、日本在工业化进程中的高等教育体制形成了鲜明对比。可以说,缺乏高技能的熟练工人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一大制约。这种制约随着经济改革的深人会愈来愈明显。
第三大败笔就是假大空的并校风。为了赶上世界水平,这些年来中国到处出现合并风。如果说大学升级的动力和地方利益有关,大学合并显然来自上层。上层搞瞎指挥,下面就跟着做。什么硕士点、博士点,什么一级学科、二级学科,什么教育科研基地等等,都要上面来批准。这样就强行制造出大学合并的激励机制来了。大的就是好的,大的就是先进的。但是事与愿违。大学合并了,不但假大空,而且失去了各自的特色。什么都没有改变,什么也改变不了,只是一种变相的权力再分配而已。
中国教育改革规律问题分析 篇7
一、教育改革规律的基本含义和类型
(一)教育改革规律的基本含义。规律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客观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教育改革的规律是指教育改革这个现象和其它现象以及教育改革现象本身各个要素之间的一种内在的、必然的和本质联系。因此,我们应该把教育改革的规律分为两个部分。其中一部分是教育改革现象内部各要素之间的一种内在的、必然的和本质联系的内部规律;而另一部分是教育改革这个现象和其它现象之间的一种内在的、必然的和本质联系的外部规律。
(二)教育改革的内部规律。我国教育改革的内部规律可以分两种,其中一种是基本规律,另外一种是具体规律。我国教育改革内部的基本规律主要的研究内容是教育改革基本要素之间存在的内在、必然以及本质联系。然而我国教育改革内部的具体规律所研究的内容包括:教育改革基本要素中的子要素之间存在的联系所形成的规律、各类教育改革中各要素之间的联系以及各种教育教学工作中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而形成的规律。这两种内部规律研究的内容基本上能够涵盖所有的其它教育改革内部的规律,而且还能帮助人们集中研究我国教育改革的内部规律。
(三)教育改革的外部规律。我国教育改革的外部规律具有多样性,因为教育改革与其它方面有很大的联系,可能这种联系之间也具有内在的、必然的与本质的联系。其实我国教育改革的外部规律也分为两种,即基本规律和具体规律。基本规律是指教育改革和社会现象的基本要素之间的一种内在的本质联系;具体规律是指社会中的教育、经济、政治和文化与我国的教育改革之间存在的一种内在的本质联系。
我国教育改革内部规律与外部规律是相互依赖的。教育改革的内部规律必须依据教育改革的外部规律;然而,教育改革的外部规律也应该与内部规律相适应。无论是我国教育改革的内部规律还是我国教育改革的外部规律,它们的基本规律都能够体现在其具体规律之中,而教育改革的具体规律都必须遵循教育改的基本规律。
二、我国教育改革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当下最受关注的就是高等教育方面的改革,高等教育与社会的联系比较紧密,高校的学生毕业后大部分学生选择步入社会,但由于对社会缺乏相应的了解,在遇到问题时经常不知道如何面对。下面我们就以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为例,列举出高等教育改革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我国高校的教学方案中对于课程内容的设置、课堂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目标没有根据学生这一主体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设定,完全依据国家制定的政策来实行,这种教育方法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很大的影响。但是,政府颁布的相关政策,部署高校必须按照中央、地方政府以及相关部门提倡的精神将政策进行贯彻落实,却忽略了对高校教育工作者和教育管理者的培训和规范。
(二)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内容中存在的问题。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内容主要是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的:教育活动、教育体制、教育机制以及教育观念。从目前我国的高校教育中可以看出,大部分高校比较重视实践活动中教育体制方面的教育改革,并没有注重高等教育活动、教育观念和教育机制方面的改革。我们应该从教育活动方面着手去改革教育体制、教育机制和教育观念。然而这四大范畴改革的内部具体规律没有做到规范化,具体从哪一方面入手改革还没有形成固定的模式,换一种说法就是在进行改革时并没有遵循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规律。
三、根据我国的教育改革规律,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教育改革制度
(一)实施合理、正确的教育改革方法。首先,中央政府出台的大多数教育改革政策缺乏一定的实践性,这就要求地方政府发挥其作用,利用国家的力量来规范中央的行为,以此使得中央方面出台和推行合理、正确的教育改革政策。其次,应该将全能型政府转变成以宏观管理和服务指导为主要目标的职能型政府,进一步强化规范政府出台的教育改革策略,用此种方式来增强高校对高等教育改革的积极性。最后,应该加强高校、社会和政府各方面之间的合作,使整体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能够满足各方面的需求,同时,使高等教育改革在培养人才、科技发展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明确教育改革内容的基本范畴和关系。首先,我们应该明确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中的教育活动、教育体制、教育观念和教育机制的基本范畴。其次,要正确对待和处理这四种基本范畴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且我们应该从我国高等教育的教育活动方面来进行改革,确定教育活动在这四种基本范畴之间的主体地位,以教育活动改革来带动教育体制、教育机制和教育观念方面的改革。最后,在将来的教育改革过程中,我们可以在不同的阶段选择不同的改革着重点,但是必须要按照我国教育改革的规律和特点来实行,这样更有利于我国教育改革规律的进一步发展。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教育是社会进步和民族振兴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原则,着重调整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结构布局,重点完善高等教育的教学方法、教学课程、以及教学内容的改革和教学管理。教育改革的重担最终都要落到学校身上,无论从哪方面来看,我们都应该重视规范教育这种策略,以提高学校自身的改革能力进一步推动我国教育改革的发展。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我们不得不培养具有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但是由于我国当前的教育模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所以我国的教育模式一直在不断进行改革,根据我国的教育改革规律,在教育方面不断推行新的改革政策。本文首先描述了我国教育改革规律的基本含义以及类型;对我国教育改革规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依据我国的教育改革规律,提出完善我国教育改革制度的措施。
关键词:中国教育,教育改革,改革规律
参考文献
[1]姜大源.中国职业教育发展与改革:经验与规律[J].职业技术教育,2011,(19):5-10.
中国教育改革的辩证思考 篇8
素质教育已经走过整整20个年头,但这项浩大的社会工程至今没有令人满意的结果。
有一种观点认为素质教育应回归全面发展教育。那么,全面发展教育的命运又如何呢?实事求是地说,它与素质教育的处境并无二致。正是这个美轮美奂的理想,在实施过程中屡屡发生扭曲,频频出现偏折,最终匪夷所思地走上了应试教育的不归路,我们这才启动了素质教育工程。我们原本是指望通过实施素质教育为全面发展突破重围、打开局面的,现在怎么可以折回历史的原点?
可见,我们的教育改革一直没有能够走出图形式、走极端、翻烧饼的怪圈。这样来看,不仅关于素质教育向何处去的问题没有得到令人满意的回答,就连全面发展教育本身也成问题了。人的全面发展理想何曾变成过现实?假如全面发展理想是切实可行的,当初又何必启动素质教育工程?
教育改革已经形成这样一个悖论:说的做不得,做的说不得,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几乎没有谁会否定全面发展是一个美好理想,但几十年全面发展教育搞下来,人们却不得不面对中国学生片面发展的残酷现实;几乎没有谁会否定素质教育改革是件好事,但20年素质教育搞下来,人们又是不得不面对应试教育盘踞当代中国的无奈现状。为什么原本美好的想法到头来总是事与愿违?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给我们的基本思想方法是理论联系实际。那么,是我们的教育理论与中国教育的实际联系得不够好,还是这种教育理论本身就不切实际,根本不可能很好地联系当前的中国教育实际?
中国的教育和教育改革事业是否已经澄清了自己的教育指导思想、生成了适应时代要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呢?恐怕这个任务还远没有完成,甚至至今未曾提出过。我认为,中国教育改革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是长期存在于教育领域的“左”倾幼稚病,表现为急功近利的工作态度和理想主义、形式主义、教条主义、平均主义等有害的工作方法。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忽视了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特殊时期的实际,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传统,背离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优先,开放创造”的理论境界。
全面发展教育何以陷入困境?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共性寓于个性之中,离开了千变万化、多姿多彩的个性,共性就无处立足,也就不可能存在了。这说明,人只能在“不完全”中追求“完全”,在个性化的片面发展中追求共性化的全面发展。这好比走路,你只能左一步、右一步交替前行,所以每一步看上去都是在“片面发展”。但是无数次左一步、右一步交替的“片面发展”连接起来,就形成了“全面发展”的总体态势。刀的锋利源自于它的薄,薄的刀刃相对于宽厚的刀背而言,可谓出奇的“片面”,但也正是这种“片面”却成就了刀刃的锋利。所以陈金明指出:“纵观历史,人的全面发展总是以某种‘片面’或‘代价’的形式来实现人类自身的进步……一个真正敢于面对现实的人,他就应该懂得另一个生活真理,即他永远只能片面地发展自己……人的全面发展永远只是具有相对意义,它只是个人和社会追求的一种目标,这种目标的实现必然要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必然也只能建立在个人片面发展的基础之上,片面发展是走向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
但是在当代中国,为什么人的片面发展不见容于学校教育?从哲学方法论的角度看,这是由于在人们的价值天平上全面性优于片面性、共性优于个性、必然性优于偶然性、理想性优于现实性。这种成见,与马克思的哲学主张毫无共同之处。马克思在自己的博士论文中指出,偶然性的存在打破了自然界的因果链锁,打破了绝对必然性的统治,使意志自由成为可能;偶然性即原子脱离直线运动的偏斜运动是万物形成的根源,是创造性、新颖性和多样性的源泉,偶然的偏斜运动是原子的灵魂。分子的偶然偏斜运动,表现在教育和人的发展中,就是司空见惯的每个人每个阶段发展的“片面性”现实,就是每个学生个性爱好和天赋才能的“一好”状况,就是学校中广泛存在的学生“偏科”现象,人的个性天赋源于此,人的创造性源于此。应该说,人的发展的片面性不是教育的敌人,而是教育的宝贵资源和条件;人的片面发展是特点,而不是缺点。
但为什么全面发展与片面发展被尖锐地对立起来、赋予褒贬色彩呢?其根源是哲学中的主客二分世界观模型。现有哲学将世界划分为两个对立的方面——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二分法成为通行的思想方法,将人们的思维方式简单化为二择其一。庞朴先生对此进行了深入剖析:“二分法也能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由于它的偏至,有时甚至更深刻更果断,能发人猛醒,能救急一时。但也由于它的偏至,总难持久平稳,不免常从一个极端跳向另一个极端,在相对中画成大大小小的怪圈。”这不正是对教育改革方法论困境的逼真写照吗?
在高度复杂性、多样性、变化性、系统性的今日世界,这种“两个世界”的划分已经不合时宜。采用主观世界、现实世界、客观世界平等对话的“三个世界”观点势在必行。现实世界之所以要从以往所说的两个世界中划分出来成为第三极,主要基于以下考虑:第一,现实世界是世界的“进行时态”,所有的偶然性、不确定性、复杂性、多样性基本上是从这里最先冒出来的,把握住了现实世界,就把握住了一个活生生的世界;第二,现实世界是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交汇处和接合部,把握住了这个世界,就把握住了理论与实际、主观与客观、精神与物质沟通的桥梁;第三,现实世界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广阔舞台,人对世界的改造,几乎都必须经过这个独特的现实世界。当然,“三个世界”的划分,并不是刻意要树立“第三极”,而是希望人类的哲学方法论将世界的复杂性、多样性、变化性、系统性等本质特征纳入哲学视野,上升为本体论关照。这样,就有可能避免由二元对立思维模式带来的非此即彼、图形式、走极端的思想方法。
从“三个世界”的角度看,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全面发展”,其实是人的全面发展理想;我们天天提到的全面发展教育,实际上是应然的全面发展教育,也就是全面发展在主观世界中的表现形态,但很少有人能够真正意识到这一点。把这个全面发展理想不加限定地认作客观状态,不切实际地去追求,并用它来剪裁现实生活中的人和教育,这正是“三好学生”评选制度一开始就潜藏着的一个重大隐患,也是导致全面发展教育陷入困境的重要认识根源。
正如陈金明先生所指出的,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理想就其实质而言,是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人的发展的一种展望,是马克思“作出的对未来理想社会的价值承诺”。但是长期以来,我们却不切实际地把共产主义社会人的全面发展目标拿到当前来追求,由于社会经济条件不具备,这不仅损害了全面发展学说的声誉,也使全面发展教育流于肤浅,陷入被动,形成僵局。我们将全面发展理想简化为一些“面”,以为只要不落下其中的一“面”,全面发展教育就大功告成了。至于全面发展理想的“人性复归”内涵、“人的本质的全面占有”内涵等统统被遗漏,使它彻底失去了应有的精神境界。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教育,本质上是个性化、多样性的“特色发展教育”或“生动活泼的片面发展教育”。应致力于实现中国公民、中国教育和中国社会的健康、协调、持续、加速度发展;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允许一部分学生的一部分方面、一部分科目的天赋才能和优势素质首先发展起来,保持良性发展态势,带动多样素质的共同进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教育应努力沟通多样性个人发展与整体性社会发展之间、特色化片面发展与理想性全面发展之间、各阶段有限发展与总体加速度发展之间的对话互动,为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人的全面发展理想、实施全面发展教育创造条件,而不应当是立刻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正如今天不可能立刻去运行共产主义社会一样。
只有回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发展实际、教育发展实际和社会发展实际,才能摆脱“说的做不得,做的说不得,理论与实际严重脱节”的教育改革方法论困境。
素质教育改革何以成为难题?
2002年3月13日,《光明日报》以“破解素质教育难题”为题,报道了部分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对素质教育改革的看法。大家普遍认为,“推进素质教育步履艰难”,“理论口号一大堆,名词概念漫天飞,经验总结立刻有,就不知实践怎么走”。
出于一种美好的愿望,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56年的全面发展教育与20年的素质教育改革,走过了相似的轨迹。无论我们愿不愿意承认,素质教育改革已经在重蹈全面发展教育的哲学方法论覆辙:说的做不得,做的说不得,理论与实际严重脱节。
在我们的观念中,应试教育是铁板一块,必须全部打倒,容不得丝毫变通;素质教育也是铁板一块,必须全面推行,同样容不得丝毫更动。总之是用后一块铁板去替代前一块铁板。我们的思维为什么如此缺乏灵活性和变通性呢?本来,在辩证法大师黑格尔和马克思那里,对立与统一交替主导事物的发展,对立的方面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并且通而为一。但是在后世的哲学中,对于对立统一关系,人们更多地看到对立而忽视统一,不再讲“通而为一”了。于是,讲究对立统一的“二分法”变成了“见异忘同、志在两边”的斗争哲学、革命哲学。王策三教授指出,其方法论特征的重要表现,就是“笼而统之、非此即彼、走极端”。
在我们的教育工作中,全面发展之所以一定要以片面发展为敌,素质教育之所以一定要以应试教育为敌,教育改革之所以总是振荡不断、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其方法论根源正是我们哲学观念中的这种二分法思维。用这种思想方法是搞不好教育改革的,更不可能建设好我们今天的和谐社会。
有了上文“三个世界”的划分,我们可以进一步讨论使用“三分法”的“三点论辩证法”。这种辩证法的要领是尊重多样性、发展同一性、增进协调性、提高创造性。尊重多样性,就是要求我们正视和承认世界的多样性、复杂性、变化性这个基本前提,避免工作中的简单化、形式化和教条化倾向;发展同一性,就是要不断地在多样性的事物之间寻找和建设统一的方面、统一的事物、统一的价值、统一的利益,提高事物的有机性和组织性;增进协调性,就是避免多样性之间的相互妨害、伤害与损害,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事物的共同发展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和环境;推动创造性,就是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本质力量,为世界注入更多的人性。用四个流行的词汇概括就是:共生、共荣、共赢、共享。这一态度符合今日世界“多元文化,和而不同”的趋势,符合可持续发展哲学,尊重和保护多样性的立场,符合“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吕型伟先生曾经对教育改革中的“两极思维”进行过深刻反思。这位有“新中国基础教育活化石”之称的教育界老前辈语重心长地指出,教育改革的出路“似乎在寻找结合点或者说在寻找中间地带”。在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全面发展与片面发展之间是否存在着我们尚未发现或者视而不见的通道?世间万物本来都有已然、实然、应然三种形态,而我们是否过分轻视了不同形态之间的差异性,从而把问题看得过于简单了?实质上,正如片面发展是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一样,应试教育恰恰是通向素质教育的根本途径,是素质教育在当代中国的具体表现形态。没有了现实道路和具体形态,美好的素质教育便无处安身。用一个形象的说法就是:素质教育将自己看上去不太美观和时髦的“应试教育”住房推倒在地,从而使自己无家可归。
采用更加灵活的“三点论辩证法”重新审视当代中国教育,我们可以看到,应试升学与素质发展两种要求可以兼顾,也必须兼顾。前些年,北京一个普通中学——北京22中出了位“神奇教师”孙维刚,他当班主任,教数学,17年如一日,按照自己的教育主张进行改革实验。1997年,他带的实验班40名学生一个不落地考上大学,其中22人进入北大、清华,占全班学生总数的55%。更奇的地方还在于,他的学生不仅各门功课成绩优异,而且全面素质也非常过硬:学校田径运动会,他们拿了团体总分第一名;学校合唱比赛,他们每次都是冠军;他们的班级是区级和市级先进班集体;他班上的学生进入大学、走向社会仍然有上好的表现,受到广泛的好评。有人说他是应试教育的成功典范,有人说他是素质教育的先进楷模。我看不妨说他成功地找到了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结合点,兼顾了应试升学与发展素质两种要求。
从这个角度看,应试教育可以改称为“应试素质教育”,只不过这种“应试素质教育”所培养和提高的素质面比较窄、层次比较低、适应性比较小罢了。所以,可以这样来理解素质教育改革:不是由应试教育转轨为素质教育,而是由“应试素质教育”发展为“全面素质教育”;不是追求一种与应试教育毫不相干的素质教育,而是追求一种包容应试教育、改造应试教育、成全应试教育的素质教育。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教育是这样一种奇异的组合:片面—应试—素质教育。其内在逻辑是:从人的片面发展实际出发,经由受到规范和保护的应试教育,达成从根本上改善中国公民总体素质、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矛盾双方相反相成,反者道之动,此之谓也,我们必须在这里做工作,下工夫。
可持续发展教育哲学的可能性
“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能力的发展”。可持续发展观正在生成一种新的哲学观。
现有的发展观认为,发展是事物自己的运动,是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是量变与质变、肯定与否定、对立与统一的螺旋上升过程;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相比之下,“可持续发展观”虽然也追求发展,但在具体的行动策略上却大为不同:其一,可持续发展是具有高度相关性的多个发展主体、主体发展的多个阶段、多个侧面的联合运动,而不是一事物自己的运动,所以它讲求共同性;其二,可持续发展观更加强调连续性和继承性的价值,绝不允许为了本阶段、本主体的自我实现而破坏下一阶段、其他主体的发展资源,所以它讲求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其三,可持续发展观是在日益复杂的人类利益冲突中应运而生的,归根到底是要重新调整多元主体间的复杂利益关系,所以它讲求人类的长远利益和总体利益。由此,我们尝试归纳出可持续发展的哲学涵义:可持续发展是发展着的多个主体、主体发展的多个阶段、多个侧面利益的良性循环。对此,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和而不同”主张具有重大方法论价值。生成于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和而不同”思想,所要面对的课题正是处理高度复杂的多元利益关系。从实现多元利益良性循环的角度看,“和而不同”的要求可分为四个等级:第一级,多样性主体相互尊重,宽容“不同”的他者;第二级,多样性主体展开对话,联合“不同”的他者;第三级,多样性主体着眼共同利益最大化,发展“不同”的他者;第四级,多样性主体共谋发展,创造“不同”的他者。这也可以看成可持续发展的四种境界。
毫无疑问,多样性是可持续发展的逻辑起点和客观前提。中国典籍《申鉴》中有这样一段文字,生动地阐述了罗与目的关系:“有鸟将来,张罗待之,得鸟者一目也。今为一目之罗,无时得鸟矣。”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离开了网上的无数个孔洞,单个的孔洞是不可能正常发挥作用的。同样的道理,假如我们将教育生态系统中的其他教育形式如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自然教育、人的自我教育等一一去除,使多样性教育生态系统之“罗”仅剩下学校教育甚至学校里的知识教育这一个小小的“目”,那么它永远也不可能完成培养人的使命。中国教育之所以要产生惊人的“教育垃圾”和“教育污染”,根本的原因正是由于它严重地破坏了人和教育发展的生态多样性。
可见,尊重教育系统的生态多样性,是实现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教育系统的生态多样性,主要表现为教育活动对象的生态多样性、教育活动内容和形式的生态多样性、教育活动环境的生态多样性三个层次。对待教育系统的生态多样性,仅仅看重其“多”是不够的,这正如对待全面发展教育和素质教育仅仅看重其“面”的“全”必然流于肤浅是一个道理。关键在于把握多样性之间相互依存、相互支撑、相互制约、一体繁荣的“共生双赢”关系,将工夫下在对这个“生态系统”各单元良性循环关系的保护和建设上。“多元智力理论”告诉我们,人的智力表现为七种智力的各种组合,这就会造成丰富多彩的智力结构,形成数不胜数的智力特色。适应人的多样性发展,必须建设多样性的教育。只有教育的样式多了、品种多了、类型多了、特色多了,学生的多样个性才能够获得恰如其分的教育和发展。总之,要尊重和保护多样性的自在状态;创造和发展多样性的内容要素;挖掘和利用多样性的丰富资源;提高和增加多样性的规模水平。
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实质上是在教育领域的多样性事物之间建设良性循环链条的过程。“神奇教师”孙维刚之所以成功地兼顾了应试升学与发展素质两种要求,成功地创造了学校教育工作的奇迹,就是因为他巧妙地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创造了多个有效的良性循环。比如“信任——自信——成功”的良性循环、“数学课学习进步——各门功课学习进步”的良性循环、“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多题归一——睿智才能”的良性循环,等等。用这样的良性循环思路去传授知识、培养人才、创办学校、发展教育事业,去努力改善学校周边的社区环境、社会风气、经济水平,教育自身的发展就会进入左右逢源、游刃有余的境界,这就是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境界。正所谓“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种理想的境界要求学校教育不应侵占教育生态多样性中其他教育的空间;发展人的某方面素质不应危害其他方面素质的发展;发展某阶段素质不应破坏其他阶段素质发展的能力;提高某一群体素质不应侵犯另一群体提高素质的权利。这既是追求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行动法则,也是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行动法则。
费孝通先生提出了在全球化时代人类文化的“多元一体共生理论”。他指出:“承认不同,但是要‘和’,这是世界多元文化必走的一条道路,否则就要出现纷争。只强调‘不同’而不能‘和’,那只能是毁灭。‘和而不同’就是人类共同生存的基本条件。”用这一理念来重新审视当前教育改革的两难困境,是否可以更容易接近多元主体共生双赢、多级利益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哲学智慧呢?也许,这里就包含着中国教育改革走出困境的突破口。
看来,我们在计算教育的投入产出时,必须将它对个体生态、教育生态和社会生态健康所造成的破坏以及恢复这些健康所需要的人力、物力、资金、时间等消耗计入教育成本,重新设计我们的教育投入产出公式,重新评估国家、地方、学校、家庭和个人的“教育业绩”。
教育必须遵循这样一条律令:将学生培养成人和教育成材的同时,必须合理高效并节约地使用学生、教师、教育系统和全社会的教育资源,并努力增加其健康储备,实现循环利用。遵循这一原则实现的升学率,可以称之为“绿色升学率”。对实施“绿色升学率”的学校,国家要追加“绿色教育投入”,发放“绿色教育补贴”,进一步展开“绿色教育立法”,让全中国的学校和家庭名正言顺地去追求“绿色升学率”,这才是走出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两难困境的英明之举。
创造者教育呼之欲出
人的主体力量发展存在涨落现象,从出生到死亡,主体力量变化的轨迹恰似一发炮弹在空中划过的抛物线。人在平均37岁左右达到主体力量的峰值,正所谓年富力强,此后开始走下坡路,死亡时主体力量重新归于零。但是人类总体的主体力量却呈无限加速度发展态势,而且越是接近当代,加速度越明显。只有人类每一代主体力量大大超过其前代,才能够确保人类总体的主体力量的加速度发展态势。
从这个意义上看,民族复兴是前所未有的民族创造,它本质上是找回中华民族走在人类文明发展前沿的感觉。这意味着世界科学文化中心向中国的转移,意味着中国为世界贡献大师和巨人,意味着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军事等诸领域产生世界性成果。知识经济是创造者经济,是以创造、创造者和创造价值观为基础的新经济,人必须完成由劳动者到创造者的历史性转变。
从这个角度看,学习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创造,能够转化为创造的学习才是最有价值的学习;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推动创造和培养创造者,只有能够有效地推动由学习向创造转化的教育才是最有价值的教育;而教育者的崇高使命,是帮助学生的主体力量超过老师,超过前人,这是师德的核心、人类教育意志的精髓。
可见,教育仅仅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目标是远远不够的,激励创造、引导创造、培养创造者,必须成为当代中国教育的主题。创造者教育,目的并不在于积累知识、提高素质、完善自我,而在于激励自主学习和积极创造,促进人由模仿者、学习者、劳动者到创造者、创业者、首创者的角色转换。它要求改变现行的知识论课程观、认识论教学观和百科全书式教学内容体系。
在改革开放之前,大学毕业生进入社会的唯一方式是由国家“安排工作”;改革开放中,出现了“就业”概念,毕业生要自己主动走出去找“饭碗”;今天,大学毕业生“创业”已经相当普遍。从被动等待安排工作,到主动走出去选择职业,再到自主创业,中国大学毕业生越来越具备创造者人格。因此,“知识经济时代的教育不仅仅是就业教育,而且应该是创造、创新、创业教育”。
素质教育之所以难以从根本上克服应试教育、反而有被应试教育同化的危险,原因在于它并没有超出应试教育的传统思维模式——以受教育者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为根本宗旨,而不是以推动创造和实现人类社会的加速度发展为价值追求。因此,它对应试教育的批判,只能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已。“如果离开了创新而谈教育,那么,在任何意义上都不可能体现教育的本质。可以说,创新就是教育的终极存在价值所在,就是教育的真诚所在、要义所在”。
创造者教育是生动活泼的多样性教育,是个性自由的特色教育,是实践优先的行动教育。它的根本使命,就是将首创精神植入传统文化,播入民众心田,铸成民族精神,让中国成为创造者的乐园,成为全世界创造者向往的国度,帮助人类最伟大的创造在中国这片土地开花结果。这样看来,创造者教育不仅仅是一个“国家创新工程”的问题,而且是一个以建设创造者国度为目标的“国家建设工程”的问题,它关系到民族复兴的成败和社会主义中国的前途命运。
几点结论
多样性、复杂性、变化性、系统性已经成为今日世界特别是人类生活世界的根本特征。反映这个世界的这些新特征,教育哲学应该走出单纯的主客二分立场,超越两个世界认知模式,采纳更为灵活和具有包容性的“三个世界”观点和“三点论辩证法”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优先,开放创造”理论境界的要求,是保持教育哲学先进性的需要。
适应今日世界的教育发展观必须是可持续发展观。可持续发展哲学教导我们:要学会尊重教育领域的多样性,努力在多样性之间建设良性循环的链条,以创造谋发展、立人生、立教育、立国家。教育改革应该是纳故成新的可持续发展,而不应该是割断历史另起炉灶的革命发展。因此,全面发展必须与片面发展重归于好,素质教育必须与应试教育握手言和。
教育到底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这是教育哲学和教育理论不可回避的重要命题。中国教育一直以来以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己任。毫无疑问,无论是“劳动者”、“建设者”还是“接班人”,都是需要培养的。但是,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和迎接知识经济挑战来说,这又是远远不够的。未来社会的真正弄潮儿是创造者或创造性的劳动者,如果教育不以培养这样的创造者为根本目标,它在知识经济时代和创造者的国度里将不再具有发言权。我认为,没有将培养创造者确立为教育的根本目的,这是长期以来中国教育所犯的最为严重的错误。
要想实现中国教育的根本变革,教育哲学必须发展到可持续发展教育哲学的新阶段,教育理论必须发展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的新阶段,全面发展教育和素质教育必须发展到多样化、个性化、特色化、行动化的创造者教育的新阶段。
【中国基础教育改革】推荐阅读:
改革前的中国基础教育10-16
中国基础教育05-29
中国基础教育现状调研10-27
中国教育改革05-17
中国画笔墨基础06-26
中国父母基础阅读书目09-03
中国文化教育改革09-23
中国经济增长的基础06-09
中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06-27
中国法律教育改革论文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