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改革现状论

2024-06-19|版权声明|我要投稿

中国教育改革现状论(共8篇)

中国教育改革现状论 篇1

论中国社区教育现状及发展趋势

专业:10行管姓名:林晓佳学号:10091030

【摘要】社区教育是一种教育与社区生活相结合的教育模式,为了适应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对社区教育的研究值得我们重视。我国社区教育从工业革命时期启蒙发展到现在,取得了一些成就,但同时也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因此需要在社区教育的管理过程中,结合社区教育的发展情况,找到问题原因和问题的解决对策不断改进社区教育中存在的各种缺漏。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根据社区教育的现实情况,不断改善,确定预计制定适合我国社区教育的未来发展方式和道路。

【关键词】社区教育;现状;发展趋势

随着义务教育、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普及给社区教育带来的理论和实践上的重要支持和启示,在现代化进程的影响下,社区教育成为社会发展的一种潮流和必然走势。良好的社区教育能够很好的带动社区教育,只有通过社区教育,才能保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社区教育是一种补缺性、适应性和发展性社区教育,具有社会经济、协调、辐射和服务功能的以为社区人员服务的教育服务方式。

中国社区教育从20世纪80年代发展以来,经过社区教育兴起阶段、转型阶段,到了现在的提升阶段,社区教育呈现出发展的良好局面。社区教育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在社区教育实验区工作上也取得了很大进展,社区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初步形成,社区资源也得到了初步整合,农村社区教育发展方面上也取得了一定成就,社区教育研究工作的发展前景可观。

中国的社区教育模式是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参与的社区教育模式,如我国社区教育现有的基本模式有:以街道为中心的地域型社区教育模式、以学校为中心的辐射型社区教育模式、以社区学院为载体进行的综合型社区教育模式、以地域为边界进行的自治型社区教育模式、以社区大众传媒为平台的媒介型社区教育模式五种基本模式。而我国社区教育队伍由社区教育管理队伍、社区教育专职教师队伍、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以及社区教育研究者队伍四个方面组成。在社区教育发展过程中,我国社区教育呈现出社区性、全民性、多样性、开放性、双向性、非正规性等特点。总而言之,我国的社区教育就是以社区为范围,以社区全体成员为对象,同社区民众利益和社区发展需要紧密相连,旨在建设和发展社区、消除社会问题、全面提高社区成员的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教育活动综合体。

社区教育的发展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也紧跟着时代的脚步,为适应社会居民的发 1

展需求而不断成长着,然而这种以精神文明建设和技能培训、基地建设为主要目的的浅层次社区教育服务在社区发展中面临着以下几个问题:

1.社区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问题。社区教育管理建设中缺乏一个专门负责的领导机

构,各部门分条分块负责导致了信息沟通不畅,不能有效对各种教育因素加以整合,工作效率低,再者没有系统的政策支持,社区教育的整体格局带有模糊性和阶段性,缺乏系统性和计划性;

2.社区教育发展中的资源紧张,不能满足社区教育管理的发展需求。社区内部存在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有限,社区的管理效能、文化建设、归属感以及社区教育参与凝聚力等资源的缺乏,制约着社区教育的发展;

3.缺乏必要的经费支持。社区教育发展经费主要依靠政府拨款,企事业单位、个人对社区

教育的参与积极性不高,资金来源单一,导致经费短缺;

4.社区教育发展不平衡,农村社区教育落后。长期计划经济残留下来的条块分割、城乡分

割,使地区之间,部门之间相互排斥,难以形成统一的社区教育运行机制,区域和城乡的社区教育差距一直存在;

5.缺少专业的社区管理队伍和适应社区教育要求的教师队伍;

6.社区教育发展缺乏一个必要的实体。

而终归到底造成社区教育存在问题的源头原因是现代社区教育理念乏新,人们对社区教育的不够重视,无论是政府职能部门,或是社区居民、个人都对社区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科学合理的社区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上中国的社区教育发展大环境还没有发展成熟,普通教育的封闭式办学格局根深蒂固,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发展滞后,这些都引发了阻碍社区教育发展的一系列问题。

社区教育的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也决定了社区教育未来的发展趋势,解决我国社区教育问题的基本方向是:

1.更新观念,适应现代社区发展新趋势。要从学校教育的狭隘教育观念转变到全民教育、全程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大观念上来,确立社区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辩证统一的新观念,要把社区教育纳入社区发展的总体规划中,使社区教育与社区建设协调发展,并把社区教育纳入法律轨道,促使社区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

2.突出社区教育区域发展特色,加强社区教育统筹规划。积极构建农村社区教育网络,发

展农村社区教育体系,是缩短城乡发展差距的重要环节之一;

3.完善社区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体制。建立由政府带头,全民积极参与的社区教育管理机

构,进行全责分工,科学合理的工作制度和管理机制,解决社区教育经费的纳入问题,法律支持和保障机制等;

4.充分发挥各类载体和平台作用,促进社区教育持续发展。社区学院是社区教育的首要载

体,是开展社区教育的主要形式,因此重视社区学院的建设与专业师资队伍的培养室推动落实社区教育持续发展的有效举措。全面推进社区教育的实验工作,提高社区教育的总体水平,使各种学习型组织能有效荣誉社区教育实践之中,加快社区教育的发展进程,都是社区教育现在与未来的必然发展趋势;

5.实现社区教育资源的优化;

6.发挥社区教育研究组织作用,开展社区教育研究。开展专题实验和综合实验,为社区教

育发展找出更加规范化的发展道路,推进社区教育更好更快的发展。

近年来,随着对教育质量关注度的提高,人们也开始采取措施,加强对社区教育教学课程的管理,以提高社区教育的服务质量。服务的重心也开始向高中后教育和老年教育转移,主要提供一些高等职业教育,如地区职业学校等社区学院、为更多人群提供更多样的服务,满足更多人的不同学习需求。我国也开始借鉴西方其他国家的有效检验,注重学术性方面的学习需要服务,开展一些学术性课程,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应用能力得到了培养和提高,将实用性和学术型内容荣成一体,得到了受教育者的深度肯定和欢迎。这些都形成了我国社区教育的一大发展趋势。

展望未来,就社区教育参与率来看,经济的增长迅速,今后成人教育的入学人数将不断增多,社区教育应该做到:

1.适应学习群体的扩展,扩大规模;

2.适应提高办学质量,提升社区学校品质,学校必须规范化运作,加强指导与管理;

3.充分整合社区教育资源,学习形式多样化,适应学习对象的多元化;

4.信息时代的今天,社区教育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跟随网络通讯的广泛应用,发展远程

教育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支持社区居民任何人可以再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学习任何想学的内容;

5.教育实践的深入,要求着理论与实践必须相结合,在社区教育研究方面实现课题研究的普及化都成为未来中国社区教育发展的首要任务。

现代社会对人的各种要求的提高,社区经济发展造成的职业流动,加强了人们提升自身技能和能力,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的需求,社区教育成为人们增值自身的重要途径,社会性职能向社区转移,社区发展的内涵更加丰富,也对社区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适应社会的发展趋势,社区教育也在不断茁壮成长,不断丰富社区教育的内涵和外延,以达到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社区教育的自身存在的问题以及以时代接轨的灵活转变,都是社区教育面临的一系列挑战,也是社区发展乃至社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我们应该在发展中把握住每次机遇与挑战,才能使中国社区教育更上一个台阶。

【参考文献】

沈光辉 《我国社区教育的发展现状与推进措施研究》,《继续教育》2008年第1期

刘尧 《我国社区教育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第49卷第4期

朱琳 《经济较发达地区社区教育发展的特点和趋势》,2006年5月16日

中国教育改革现状论 篇2

武术是中华民族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如何整合传统武术运动资源, 扩大武术运动市场的份额, 探索武术运动的发展体制和经营推广模式, 便成为武术科研工作者、武术训练者和武术爱好者的一大课题。该文通过对中国武馆的发展分析, 道出了中国武馆发展面临的不足。这些分析, 对于如何开发武术市场, 解决当前一些地方武馆所面临的现有问题, 就显得非常必要。

1 中国武馆发展面临的问题

1 . 1 中国武馆面临的政策问题

任何一项体育运动的普及和推广都需要相对应的国家机关、负责该运动的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 武术运动也是如此。作为中国的国术, 虽然受到各级领导的支持, 而且在其推广问题上, 各级领导也都非常重视;但直到今天, 武术的推广与普及仍然漫漫无期。各个部门多头审批的情况比较突出, 参与审批的国家机关不仅有各级政府、体育部门、教育机关、武术协会, 还有旅游部门、工商部门等, 甚至有些武馆武校仅仅是经过所在村支书的同意, 就开业成立了。因为上级审批部门掌控的尺度不一, 特别是部分部门工作人员, 不懂武馆的审批条件或者干脆是不负责任, 使得一些明明不具备办学条件的武馆武校也能草草上马。中国近30年来的改革开放, 使我国在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改革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社会主义制度正在逐渐得健全和完善, 党的执政能力得到提高。但不能否认的是, 在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过程中依旧存在着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政府部门对如何管理武术馆校的权利、义务都没有明确的规定, 对如何管理民办武术馆校的开办与否更加缺乏相关的规范。

1 . 2 中国武馆面临的师资问题

据了解, 大部分开办武术馆校的创业者都是因为对祖国的传统文化产兴趣从而投入到武馆事业当中, 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发展武术事业, 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这充分说明了大多数武校创业者的办学宗旨是走在正确的道路上的。但也有一部分馆校建设者开办武校是为了赚钱, 或者说他们的办学目的是一种追求盈利性的行为。这些学校的师资力量来自于专业运动员或者本校学员, 专业运动员退役当教练员, 或者留用该校学员转变为教练, 因为没有经过高等专业教育培训, 科研意识淡薄, 科技知识贫乏, 理论思维枯竭。而传统式的武馆师傅, 则是通过父传子, 子传孙的方式延续下去, 教授武术的师傅年龄一般是在40岁以上, 甚至有的高达60岁, 观念不能够与时俱进, 仍旧秉持着中国武术的传统教学方式。大部分武校属于私人办学, 创业者在其创业的过程中比较艰苦, 建校初期所拥有的启动资金比较少, 绝大多数只能通过租借其他单位的场地来进行学员的训练和传授, 采取不建校舍只招生的方法, 同时学校地址也会经常变动, 学员生活环境简陋, 训练器材严重不足, 没有健身房、研究室和影像室, 不能对武术活动进行科学研究和动作研讨。时至今日, 武校学员人均所占有的教室面积甚至比不上全日制普通中等专业学校的人均所占教室面积, 这已经成为制约武术馆校发展的最大障碍。

2 中国武馆的发展策略及建议

2 . 1 中国武馆的开办模式

武馆在迈向国际化, 对全世界推广武术这一方面应与高校教育部门以及各省武术院加强沟通, 有效地对外国留学生进行武术方面的技术和理论教育。当这些来华留学人员在学习了武术相关理论技术之后, 回到其所属的国家, 其学习的中国武术, 也能够随之传到国外。就目前形势来看, 大力发展对留学生的武术教育是中国武术进行国际化发展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为了能够有效地贯彻这一方针, 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 为在各个体育院校进行留学访问的外国武术留学生提供可以参加的、不同级别、不同类型的武术比赛的机会。这一系列赛事, 需要制定相对严谨的比赛规则。在平时对外国留学生进行教授和练习的时候, 要给他们配备良好的学习、训练环境, 从硬件到软件全方位的确保留学生在平时练习时, 能够提高运动技术水平, 并且参加比赛后能够提高对武术的理解和认知。第二, 武术国际化推广主管部门, 要与国家留学生组织机构合作, 选派武术技术型人才, 深入到体育院校和体工队, 进行专业的训练与学习, 提高理论知识和教学水平, 并以公派的形式到国外传授中国武术。第三, 在经过各地区或者国家的武术协会的推荐, 与留学生组织机构和各省武术管理中心或体育院校采取合作的形式, 进行交流与沟通, 并制定出中国武术的级别规范, 提高留学生学习武术的积极性。

2 . 2 中国武馆的发展策略

国际武术联合会是中国主导的国际武术组织, 是中国传播武术的重要一环, 在世界上通过组织比赛以及组织武术演出等方式来鼓励发展武术文化, 推动武术在国际间的传播, 来鼓励和推动发展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武术国际交流、促进国际武术联合会各个会员国或者地区之间的合作, 增进彼此之间的友好关系。自从国际武术联合会成立之后, 国际性的武术套路及竞技比赛在世界各个国家和各个地区举行, 武术运动对世界的影响力在日益扩大, 中国的武术文化用另外一种形式逐步走向世界。国际武术联合会这一国际组织对中国武术运动在全球的普及、推广和宣传中拥有着无可比拟的重要作用和特殊地位。

武馆旅游主要是将传统武术相关历史遗迹作为旅游观光的最新资源, 同时整合其他周边资源而开发成的一种新式文化旅游模式。通过对这些旅游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分配和管理, 能够促进武术旅游地的经济社会发展, 从而带动武馆的兴盛。武馆的旅游活动不仅仅可以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传播和交流, 在某种程度上还能起到保护文化资源、武馆历史资源的作用。中国武术的文化具有相当久远的历史, 有着非常丰富的内涵、故事以及文化以供进一步的拓展与开发。各个门派都有其立派的门规和精神, 这些门规和精神与当今大众价值观不谋而合, 对于这些, 我们应当积极弘扬其正面影响, 以此来对下一代进行教育, 同时影响生活当中的你我他。还有一些武术观光地作为一些闻名国内外的武术影视剧的拍摄场所而名声在外, 将这些地方开发成具有独特传统文化的旅游胜地, 不仅仅可让游客能够设身处地的再现武术场景, 还可以传播相应的文化思想。

2 . 3 中国武馆的经营策略

武馆经营者要根据既定目标的竞争情况, 正视自身所拥有的一系列条件, 为武馆在目标市场上建立相当的竞争地位, 也就是说, 要在目标消费者心目中建立产品的某种形象或者标志, 以此来应对到来的各种竞争, 并迎合目标消费者的需要。同时, 对目标市场提高定位, 将主要的消费者, 由以往的学生群体为中心转向30岁以上的成年人。之所以将新的消费者定为这个年龄段, 是因为这个年龄段的人一般家庭稳定、经济条件较好、休闲时间稳定, 对自身身体健康也颇为注意, 这个年龄段的人群中为了追求时尚生活体验和高层次精神享受, 开始在各类体育休闲、健身消费场所中寻找适合自己的活动, 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因而可以将之纳入无数活动推销的潜在目标。

2.4 建议

(1) 政府应该在武馆发展中有所作为。规范和完善现有的有关武馆发展的相关政策, 健全相关的法规, 加大政策优惠的力度, 提高扶持武馆的幅度, 保证武馆经营市场健康、有序的不断发展。

(2) 武术主管单位应当对武术教练员的从业资格考核进行严格化, 使得从业证书不再那么容易取得, 同时, 成立专业的对武术技术和武术市场进行研究的部门, 为武术产业的发扬光大提供技术上和理论上的支持, 以期培养出适合体育市场, 能够扩大武馆规模的技术型人才和管理型人才。同时加大对武术套路以及武术养生产品衍生资源的开发, 研发出适合不同练习人群、不同年龄、不同体质、不同需求的套路及养生产品。

(3) 武馆开办人应当加强对体育产业经营管理理念的理论学习与指导, 逐步完善武馆的管理制度和组织结构建设, 加强对场馆运营的管理, 一方面对武馆工作人员进行再教育;另一方面吸收引进管理方面人才, 通过学习来提高武馆经营方面的能力, 使武馆经营能力上档次, 上规模。

(4) 丰富武术与武馆的文化内涵, 树立专业的品牌;加强对武术文化的宣传力度, 合理分配相关的广告投入, 多种传媒宣传形式进行适当的组合以及合理的应用;加强对武馆内部的整改, 营造良好的武术氛围;通过积极的符合经济规律的市场运作, 采用合理有效的方法努力提高武馆的经济自哺能力, 扩大市场占有份额。

摘要:武术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武馆作为传授武艺以及学武精神的场所, 武馆文化虽然发展历史久远, 而武馆, 作为教授武术的场馆, 在20世纪80年代林立而起。自20世纪90年代起, 中国武术参加习练的人群除了专业队、业余体校、武馆、民间的武术爱好者外, 参与人数呈下降的趋势。在体育业整体没有形成产业化氛围的前提下, 中国武术还需要做更多的努力。当然, 武馆发展出现的问题并不仅仅是外在的原因, 其自身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作者通过对中国武馆发展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个人的建议, 以更好的推广武馆事业。

关键词:武术,武馆,发展策略,建议

参考文献

[1]苏楠.沈阳市武馆发展现状及营销策略分析[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5) :605-606.

[2]崔秉珍.论中国武术的国际化发展[D].上海体育学院, 2009.

[3]吉灿忠.武术“文化空间”论绎[D].上海体育学院, 2011.

论中国动画教育的现状 篇3

关键词:动画教育;市场;产业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

1我国动画教育的历史回顾

新中国成立初,动画片被称为美术片,还处在起步阶段,制作人才屈指可数。所以培养人才,是美术片发展的关键今日中国美术电影事业的骨干力量,除了在工作中自学成桶外,大部分专业人员来自艺术专门学校。其中,主要的创作力量一动画人员,则经过艺术、技术等各方面专门的培养,才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人才。

回顾动画人才培养的进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1.1五十年代初

1950年钱家骏、范敬祥等动画家曾在“苏州美术专科学校”开办动画科,先后招收两届学生,该科在1952年全国大专院校调整时,并入电影学校,于1953年毕业。而后停办。其中大部分师生进入“美影”工作,使美术电影增添了一支重要的新生力量。

1.2六十年代初

1959年“上海电影专科学校”成立,其中设立动画专科,由钱家骏任主任、张松林任副主任。培养具有大专程度的动画人员。共培养了两届毕业生,先后于1961、1963年毕业,该校于1963年停办,这批专业人员又充实了“美影”的创作队伍。

1.3十年动乱之后

采取多种形式,培养动画人才。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干扰。培养人才的工作中断了十多年,出现青黄不接的局面。培养动画制作人才迫在眉睫,首先是支持北京电影学院开设动画班,曾多次派专业老师任教,培养了一批高等程度的动画人员。其次与上海华山中学合作,开设中等程度的动画职业班,已招收了三个班级,共培养了六十多名动画人员。三是在厂内开办动画训练班和动画设计训练班,以边工作边学习的方式,培养了一批年轻的创作人员。通过上述三种途径,在八十年代,又有一大批动画人才正在茁壮成长。

2美日的动画教育

如果将世界动画比作一个大舞台,那么美国与日本无疑是这个大舞台最引人注目的两个主角。从某种程度上讲,美国与日本动画的成功,与他们的动画教育密不可分,他们的动漫教育与产业联系紧密,动漫教育与市场接轨。

2.1首先美国的培养模式自由灵活

在美国的大学,动画专业学生学习时间根据个人要求而定。例如:学生翔两年,得专科学位。学习四年,得本科学位。在此期间,需要完成一些作品。而且学校的要求不同,作品的要求也不同。

2.2日本动画教育模式

日本主要通过大学美术系或美术大学动漫专业、漫画专门学校、企业附属学校、特设专业强化训练学校等机构培养动漫人才。这些院校除去高质量师资力量和软硬件配置外,更注重实际学习成果的考察。其中,大学美术系或美术大学动漫专业主要培养创作能力,漫画专门学校则主要侧重培养技术能力。

2.3鼓励学生到动画公司自主实习

对于学生的这种实习需求。学校会通过各种方式鼓励学生到动画公司自主实习。通过动画公司实习的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动画制作水平这种实习形式也有两种。一种形式,是所在的动画公司提供一个实习机会,以进一步选拔后备人才。另外一种。则是学生到一家动画公司去做助理等工作。

3我国动画教育的现状与解决方式

3.1人才教育与产业发展相脱节

近年来,我国动漫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层次不断丰富,除了各种动漫曜剐帆构充斥市场,很多大学开设的动漫专业也成为学生眼中的热门。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有447所大学设立了动画专业,1230所大学开办涉及动漫专业的院系。在校学生约50万人,每年相关专业的毕业生近10万人。然而,与这个统计数据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中国目前至少有5亿动漫消费者,每年有1000亿元的巨大市场空间,但国内动漫人才的缺口却高达100万人以上。人才教育与产业发展相脱节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国内动漫产业发展的一大软肋。

3.2解决办法

首先,“产”与“学”的脱节使培养出来的技术型人才陷入就业艰难的境地,但市场急需的高学历、创意型人才却又供不应求。培养创意型人才比技术性人才重要。所以形成一个科学完备的教育体系是非常必要的。

其次,迎合市场需要注重未来就业,动画教育与市场接轨。如果只有从课本上学来的东西,而不了解实际生产中的流程,是没法达到很好的效果的。美国的动画培训与产业之间的关系就非常紧密,他们的教材根据一个全国性的标准来设置,教师都是来自行业内部有经验的实际制作人员。所教授的都是实际工作的经验。加拿大动漫教学环境的规划非常注重与未来就业的工作环境相结合,把老师当做将来毕业后公司的主管,而学生就是未来投入设计的工作者。

另外,动漫是一个团体合作、各司其职、有严格流程的产业,完全不同于学院中的个人创作。一部动画片的完成,需要大家同心协力的彼此配搭。只有在教学中迎合市场需要,强调团队精神,让学生去亲身观察和实际操作,才能使之真正理解动画产业,在社会上尽快找到自己的位置。

4结束语

论中国现代诗歌发展现状 篇4

谈及中国近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史,无论历史轮替到哪一个朝代,都有着一大批重视中国优秀传统文学与文化思想继承的国人存在。正是如此,中国的千年文化圣火才得以传承不息。

回顾数千年的文学史,正是因为有了像《史记》、《汉书》、《资治通鉴》和《红楼梦》等等一大批文学史书著作的存在,我们才能得以了解我们的过去,了解我们的民族文化传统,才能够让我们国家的文化底蕴更加繁荣地继承与发展下去。而诗歌在文学范畴内一直占据着一个举足轻重的位置。早在文字还没有发明之前,就已经有了诗歌的存在。西周时期《诗经》的出现,真正奠定了诗歌在文学中占据的重要地位,此后的《离骚》,汉乐府民歌,魏晋时期以五言诗为代表的“建安文学”、“桃源诗派”,到唐诗的繁荣,宋词的兴盛,再到明清时期的流派众多,名家辈出。上千年的文学史进程中,我国诗歌的发展史在每一个朝代都能以不同的特征出现并且兴盛,而且对于诗歌的思想传承从未中断过。

民国五四运动时期,由于大量西方先进文化与思想的融入,我国也开始了另一方新的文化思潮,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就是胡适先生倡导下的白话文改革,诗歌也随着白话文的推广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胡适先生的白话诗《蝴蝶》成为了现代诗歌的开山之作。随后,包括郭沫若、鲁迅、冰心、朱自清、周作人、闻一多、李金发、穆木天、冯至等一大批诗人为白话诗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还出现了一大批著名的诗歌流派,例如:创造社、新月派、早期象征诗派、新格律诗派等等。

随着白话文的普及,诗歌创作也掀起了一阵热潮,从白话文改革至今的近九十年时间里,几乎每隔十年都有一批现代诗歌的代表诗人涌现。现代诗坛上的林徽因、戴望舒、艾青、纪弦、郑愁予、杨牧、食指、周梦蝶、余光中、洛夫、陈敬容、穆旦、牛汉、欧阳江河、北岛、舒婷、顾城、骆一禾、西川、海子等为新诗的发展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现代诗歌的出现在形式打破了文言格律诗的框架,在表达形式和抒写格式上更加自由。同时,现代诗歌即是新生的,又是旧体诗的一种继承和发展。虽然在格律和形式上发生了变化,但表达的思想情感还是秉承传统的。现代诗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也吸收了外来的优秀思想,波特莱、魏尔哈仑、波特莱尔、歌德、普希金、叶赛宁等外国作家和诗人对近代中国诗人产生了广泛和深远的影响。

进入新世纪后,国内经济与世界的联系越来越密却,外国的文化也对国内的传统文化造成很大冲击,传统文化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国家围绕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努力发展国民经济,而文化软实力却太过薄弱,传统文化思想的继承走入一个困局,文学因为与社会经济的“脱节”而越来越受到大众的摈弃,与八十年代的文学思潮相比,现在的文学界实在令人堪忧,更谈不上能再现民国时期的辉煌了。

留之无用,弃之不行。文学发展到今天这样一个尴尬的局面,恐不是单个人或是政体的统治思想造成的,与整个社会的心态和大众的时代潮流思想有关。纵观现在整个文坛,已难再有大师级的人物出现了,较有声望和成就的大多数文化学者和文学名人都已将近晚年,像“80后”、“90后”这一辈的年轻人,已经很少能有在文学上进行深入学习和研究的。

近些年来,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则越来越令人堪忧,很多诗歌内容过于形式化和情绪化。不是毫无感情基调地赞扬社会,歌颂事物,就是丝毫没有现实基础的情感吐槽。虽然现在还有很多类似于《诗刊》、《诗林》等诗歌刊物的存在,但是,这些刊物上的作品都普遍存在着一个同质化问题,很难找到能够代表一个时代,代表一个高度的诗歌作品。有些诗歌追求长篇大论,篇幅过于冗长,造成表达的情感意象过于分散,常造成“文字堆积”的现象。因此,当下的很多所谓诗歌并不能真正称得上诗歌,而是一行行文字而已。长诗最重要的是要把握住这首诗的主旨,每一句话在文中都要有一个无可替代的地位,而不是让人觉得可有可无,感情模糊。卫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堪称是长诗中的经典之作,诗中句句紧扣主题,字字不可或缺。而有些习惯于写篇幅短小的诗歌作者,并没有把所要表达的情感完全浓缩于短短的几句诗当中,有些是不懂得把握住真正所要表达的情感,而有些是“功力”不够,没办法用最准确最经典的词句将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大家都知道,顾城有一首很著名的诗歌叫《一代人》,整首诗歌只有一句话: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这一句话的诗同时应用了比喻、间接等艺术手法,将自己与生活在文革年代的有志之士的内心激情表达了出来,激起了一代人共同的情感与抱负,这首诗堪称现代诗歌中的一朵奇葩。

诗歌发展到今天的这种衰败局面,与中国的教育形式有很大关系。以前高校里的大学生们都是文学思想的继承者与传播者,然而现在的很多高校里,与文学创作最有关联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却因为毕业以后的就业率低而在逐年减少生源。高校的文学社团曾经是文学爱好者们的一个进步和交流的重要平台,然而,现在

很多的高校文学社团都少了往日的辉煌,发展令人堪忧,更谈不上能有多好的文学创作了。而其中难得的一部分对文学有兴趣的大学生学的并不是关于文学方面的专业,这就造成了这些文学爱好者们不能够有很好的创作指导,知识含量也大大不足,没有很好的文学素养,往往沉浸于个人世界中,写出来的作品没有思想性,脱离实际,纯属个人的情感表达,常常造成无病呻吟,让人反感。

又由于从小学到高中的教育过程中,几乎每一场考试的语文写作题都要求学生不能够写诗歌,因此造成了学校语文写作教育对诗歌的极大不重视。同时,学生写出来的作文也大多数陷入了一种“公式化”写作,很容易产生不是过于脱离现实就是完全没有个人思想的“两极分化”现象。当下,现代诗歌的发展陷入了一个小低潮,如果国人不能够清醒过来,让现代诗歌重生的话,那么现代诗歌将有可能渐渐消亡。这里说的“消亡”并不是说现代诗歌会不复存在,而是如果没有很好地继承诗歌的创作理念,诗歌的思想性与艺术性将不能够得到继承,那么到时所谓的诗歌,只不过是一篇篇“垃圾”。现在在学生群体里,值得可喜的现象是仍然有非常多热爱诗歌的学生存在,也写出了不少优秀的诗歌作品。但是在这其中,要想找出真正有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作品确实困难,究其原因,从创作基础上来说存在着如下几点原因:

第一,没有把现实生活作为创作基础。很多诗歌都是写作者们内心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并不考虑诗歌所蕴含的思想性、艺术性和价值性有多大,只是一味的写自己的心情。也可以把这一类诗歌称为心情诗,这类诗歌往往只代表个人的狭隘思想,不能够与社会群体产生共鸣,谈不上是成功的诗歌创作。就说著名诗人艾青的诗歌《失去的岁月》,这首诗是艾青1978年复出诗坛后所作,在诗中,他沉痛回顾了自己被流放大西北二十多年的辛酸岁月。虽然整首诗歌都在写自己的经历与感受,然而他能通过诗歌将“自己”放大,让当时同样经历过流放生活的大批读者能够从诗歌中看到千千万万个“自己”的存在,这就是自我与群众的融合。

第二,缺少丰富的知识积累与社会经历。现在的很多年轻诗歌创作者和在校学生们因缺少社会经历,又由于这个时代属于一个“娱乐时代”,很多的诗歌爱好者们往往很难能够静下心来真正的把心思投入到创作当中,宁愿把时间花在娱乐上面,也不愿意多去阅读与感悟那些经典作品,文学知识积累少之甚少,因此出现了自己爱怎么写就怎么写的现象,写出的作品词句粗糙,缺少艺术情感。纵观诗坛,几乎每一位被人所熟知的诗人都是饱读诗书的,例如胡适先生,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等诸多领域都颇有造诣,堪称是真正的“满腹经纶”。而像王国维先生,作《人间词话》一书,可谓是翻遍了整个中国的所有诗歌典籍。因此,无论是文学或诗歌创作,都要有非常好的阅读基础。余华曾说过:“作为一个作家他是否优秀,取决于他作为一个读者是否优秀。”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没有了柴米油盐,哪来的生火做饭。要有大量认真的阅读,才能有写的实力。

第三,缺少诗歌创作方面的学习与交流。虽说也有不少的诗歌写作者们知识也相当丰富,在写诗的时候能立足于现实,将自己的情感建立于现实之上。但是却很少或是根本就不愿意与他人交流,心高气傲,沉浸于自己的个人世界当中,这就很难能有收获与进步。因此,需要常与有经验者和爱好者交流,诗歌写作者们才能够真正写出好作品。现代诗的第一批写作者们,他们没有前人的引导,就只能时常相聚在一起,进行思想的交流与碰撞,这就形成了众多的的诗歌流派,每个诗歌流派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

“文学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诗歌创作同样也是反映生活的具有思想性的文学作品,同时又能给读者提供生活的思想粮食。中国现代诗歌的未来发展出路须引起我们的重视,我们的国家教育体制不仅要重视诗歌的传承与发展,更要积极培养新一代的诗歌写作人才。从小学到大学的整个教育方式都应该把诗歌创作重视起来。虽然现在每本语文课本上都有诗歌鉴赏与分析的课文,但是老师们都只是教学生们用一些“公式化”的方式来教育学生应付考试,根本就没有让学生真正体会诗歌中的美,也没有让学生进行多少的诗歌创作。因为教师的水平有限,在诗歌方面的造诣也不是很深,因此,在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现代诗歌的发展与继承还需要一个整体全面的进步与提升。

年轻的文学爱好者们更需不断努力,不因功利为名而放弃自己的爱好,多注重生活经验的积累,多静下心来进行阅读与思考,注重现实与自己内心思想的相结合,才能创作出好作品。

作者:林思洲

班级:11级平面广告设计

中国教育改革现状论 篇5

内容提要:本文对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现状和发展趋向作了宏观分析。文章认为,改革开放以来现代化的强烈冲击以及国家和社会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着力弘扬的双重作用,使当前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呈现出复兴、衰退和变异并存的状况;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尤其是西部大开发的实施和中国加入WTO的完成,这种状况将持续存在并加剧或扩展。为此,文章提出了正确对待衰退、引导健康变异和促进全面繁荣等应对建设。

关键词: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代化发展趋向

一、影响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状的两个社会背景

(一)现代化的强烈冲击

现代化的推进过程中必然伴随着对传统文化的冲击,这是世界现代史和当代社会发展中极具普遍性的问题;不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不论占人口多数的民族还是少数民族,都是如此。在我国改革开放引导的现代化进程中,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交流空前扩大,各种现代传媒的传布速度和传布范围达至空前,各种传统文化受现代文化的冲击也都达至空前。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一般较汉族和汉族地区的发展要滞后一些,但至少在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初,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便已面临危机:一些民族歌谣、曲艺、传说等开始失传;一些精湛的民族工艺和建筑开始衰微;一些灵验有效的民族医药失去了市场;一些有利于培养人类美德的传统礼仪和习俗被逐渐废弃等等。时至今日,这种状况有增无减。

关于民族传统文化在某一地区具体的纵向变化,云南大学的李子贤教授在一篇文章中提供了他三下怒江峡谷进行田野考察的印象。

第一次是1963年9月。他从昆明出发,乘车、骑马和步行,几乎花了一个月时间才抵达目的地。当时所见所闻,都是原汁原味的传统文化。村寨里的人们都是清一色的民族服饰,人人会唱传统民谣,都能讲上几则故事,能滔滔不绝地讲解各种习俗礼仪的由来,讲述该族神话。每进一家,均受到传统礼仪的接待。村民中几乎没有会讲汉语的。

第二次是1991年秋。一路乘车,仅花了三天的时间。当年只有几间瓦房、十多间草房的贡山县城,已有了一条大街和高层建筑。傈僳族和怒族村寨中已有人经商,村里的一些年轻人已穿上了城里人的时装。村里讲汉语的人多了,但唱传统歌谣和讲述神话、民间故事及各种民俗由来的人则不多了。

第三次是1997年8月。这里的变化已令人惊讶:贡山、福贡、泸水县城高楼林立,各类商店、餐馆、旅馆应有尽有。有的卡拉OK厅的老板就是少数民族。一住进旅馆,就可以和昆明的家人通电话,让人几乎没有已抵达边境少数民族地 区的感觉。当年闻名省内外的民间歌手,大多已过世;通晓一切的民间艺人,已很难找到。过去收集到的神话和民俗,现在能够知晓的人已不多,而此次收集到的民俗文化及口头文学,已发生了较大变异。当地各民族传统文化的某些部分,正在不断丧失。要想真正了解到当地各民族系统、完整的传统文化,尤其是内隐文化,已很困难了。(注:参见李子贤:《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存教育刍议》,《思想战线》1998年第4期。)

对于怒江地区的这些变化恐怕没有人怀疑,因为这种变化实际上在很多地区都在发生。从我们在民族地区的直接感受来看,传统文化色彩在大多数地区都已很不明显,或者说,除了大跨度的空间距离造成的地区文化差别之外,相近民族之间的文化特征已不清晰。从我们回收的民族问题问卷调查来看,58.72%的应答者认为近年来本民族的传统文化“逐渐减少”,23.68%的应答者认为“大大减少”。当然,由于发展程度、环境、生产方式、既有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天然抗御力等因素的不同,各民族和各个地区传统文化的受冲击程度是有较大差别的。如居住于广西防城港市的大板瑶(瑶族的一支)现今的政治、经济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那里的“阿宝节”、“盘王节”等节庆活动的对歌、婚礼等民俗民风都保存完好,尤其是在服饰方面,“妇女们无论是外出到乡里赶集、上山劳动、下地干活或是做家务,她们都一丝不苟地身着民族服装,把颇具特色的民族服饰认认真真穿在身上”。(注:徐正荣:《大板瑶:把民族服饰一丝不苟穿在身上》,《民族团结》1998年第1期。)这些都是传统文化受冲击较少或自身保存较好的例证。但显然,受影响发生变化是绝对的,不变则是相对的。一般而言,同一民族聚居区和封闭程度较大的地区变化要小一些,反之则要大一些。

需要说明的是,把冲击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外来文化都说成是汉文化是不确切的。因为,除了汉语之外,当今处于主导地位的社会思想、价值观念,流行的服饰、音乐、交际方式、建筑风格、生活器物等等,都很难说有多少真正属于汉族的文化成分。实际上,传统的汉族文化也在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冲击传统文化的是与之相对的现代文化,它们属于普同文化范畴,而很难说是哪一个具体民族的文化。当今普同文化的成分确切地说源于西方的成分多一些,这是由近现代及至当代西方在世界经济和文化上的强势地位所决定的。而在我国,由于汉族在人口、经济和文化上的优势,汇入普同文化的成分要多一些,但这不等于普同文化就是汉族文化,更不能把现代文化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冲击看作是汉族文化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威胁。

(二)国家和社会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着力弘扬

我国社会主义的民族政策是促进民族繁荣的政策。这种繁荣既包括政治、经济、科技教育和思想道德水平及人口规模和素质等方面的全面提高,也包括各民族优秀文化的充分发展。因此,党和国家历来重视民族文化的保护、继承和弘扬,改革开放以来尤其如此。

首先,对少数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实施有效的保护、整理和研究。面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遗产日渐湮灭、损毁和流失的危险,国家本着“抢救第一”和“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动员各种力量努力予以抢救性的保护、发 掘,并适时加以整理和研究。如少数民族的三大英雄史诗《格萨尔》、《江格尔》和《玛纳斯》一直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60年代即展开了有关资料的调查收集,80年代又成立了相应的研究机构。截至1998年,仅《格萨尔》的藏、蒙古文手抄本和记录、整理民间艺人的说唱本就收集各300多部;出版藏文说唱本70多部,总印数达300多万册。又如,纳西族的东巴文化举世闻名。东巴文是世界上唯一保留完整的“活着的象形文字”,用东巴文书写的《纳西族东巴舞谱》是我国最早的民族舞谱和世界上仅存的象形文字舞谱。因此,1981年在云南省社科院专门设立了丽江东巴文化研究所。经过多年的努力,迄今已把2万多卷1000种的《纳西族东巴古籍译注全集》全部译成汉文,而云南省有关部门也已首次把东巴象形文字输入了电脑。此外,对西藏布达拉宫和三大寺(哲蚌寺、色拉寺和甘丹寺)、青海塔尔寺、新疆克孜尔千佛洞等大批重点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都投巨资进行了大规模的维修。同样有意义的是,1984年,文化部和国家民委等几个部门组织成立了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筹划编纂《中国民间歌曲集成》、《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和《中国歌谣集成》等十部文艺集成志书。这一被称为“文艺学大百科全书”和“文化长城”的巨大工程将囊括56个民族的所有的民间文艺成果,是对包括每个少数民族在内的中华民族传统文艺的空前完整的收集和展示。

其次,对少数民族文化制定和实施特殊的政策和措施。如文化部根据民族地区的实际,提出对这些地区实行文化设施建设、人才培养、文物保护和对外文化交流“四优先”的政策。1992年我国政府在边疆地区开始实施“万里边疆文化长廊”建设,1994年,党中央把这项计划列入《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项目,其后,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又把它作为国家社会发展的一项战略目标列入其中。这个计划自实施以来,中央和18个边疆省区及共建部门已投入50.68亿元。国家民委和文化部还曾举办过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每年都要请少数民族艺术团体到北京进行文化展演,少数民族聚居的省区定期举办少数民族艺术节。1982年以来,每四年举办一次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等。(注:参见方鹤春:《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研究和发展》,在中国—瑞典第二届少数民族问题研讨会上的发言稿,1998年9月;陈琪林、陆濯儒:《加快民族文化事业发展,促进民族地区稳定繁荣》,首都民族理论春季研讨会论文,1999年。)

除了国家和各级政府部门的政策措施之外,随着人们对保护民族文化自觉性的提高和各民族自我意识的增强,一些社会有识之士及少数民族的社会团体和个人也自发地作出各种努力,对各民族不同的传统文化内容进行了保护或弘扬。如1995年著名作曲家田丰以个人力量筹资创办了“云南民族文化传习所”。其宗旨是抢救挖掘云南各民族濒于失传的舞蹈艺术珍品,其方式是由各民族中老年艺人带本族的青年,脱产半年或一年到传习所来系统整理、研习、表演和传授。而由宣科、杨曾烈等纳西族民间音乐家所创立的“大研古乐会”也是着力于本民族音乐艺术的传承。他们的演奏以洞经音乐为主,又融会了纳西族传统民间音乐成分,被称为“活着的音乐化石”。与此不同,所谓的“彝族文化学派”则在学术研究方面开创了文化传承的新途径。最近10多年来,刘尧汉教授带领一批彝族中青年学者,邀约一些传统头人、祭司共同深入田野,以文化人类学、民族史等学科的理论方法为指导,以田野调查、典籍整理、口传史诗家谱的发掘为手段,陆续推出了20余本《彝族文化研究丛书》,成为一种保护、弘扬本民族文化的有效模式。(注:参见黄泽:《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几种模式》,《思想战线》1998年第7期。)

二、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状的基本估价

在现代化的强烈冲击和国家及社会各种力量自觉保护的双重作用下,当前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状况是复兴、衰退和变异三种现象并存。

(一)复兴

国家及社会在弘扬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方面取得的成就已构成了一种复兴的景象,此外复兴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得到了推广。一些使用传统文字的少数民族,如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和朝鲜族等已经具有了从初等教育到高等教育的民族语文教学体系;而使用新创或改进文字的民族也采用了形式多样的双语教学体系。中央和少数民族聚居的省、区、市、县、乡都开办了少数民族语言广播,一些电视台建立了少数民族语言频道。我国已有民族出版社36家,每年出版各类民族文字图书3000多种,少数民族文字报刊89种、杂志183种。

少数民族地区文化设施大量建设,文艺人才大量涌现。截至1998年,少数民族自治地方建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526个,图书馆596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738个,博物馆134个,文化站7129个。全国至少有24所高等和中等艺术院校专门培养少数民族艺术人才。一些国家重点艺术院校还不定期地开办少数民族班。大批的少数民族艺术人才在全国乃至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至1997年第五届少数民族文学奖评奖时,55个少数民族都有了自己的作家。(注:参见方鹤春:《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研究和发展》,在中国一瑞典第二届少数民族问题研讨会上的发言稿,1998年9月。)

少数民族地区群众文化活动开展广泛。许多地区对传统民族节日开始重视,自觉地利用这些节日推广传统文化。不少地方开办了各式各样的文化节、文艺节、文艺会演和体育活动,而这些活动又着力体现民族特色。

许多少数民族正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为经济活动融入民族文化内涵。如一些民族地区大做民族服装生意,将自己制作的服装打入国内和国际市场。在此过程中也将自己民族传统的工艺、质料、风格等发扬光大。近年来西南苗族、布依族和瑶族的蜡染、挑花、刺绣等都在各地市场上走俏。更为普遍的是民族旅游业。民族地区利用自身独有的旅游资源,辅之以当地民族文化的内容,发展了经济,也发展了自身的文化。

凡此种种,都是传统民族文化正在得到复兴的表现,甚至可以说,当今的民族文化正处于繁荣和发展的最好时期。正因为如此,当今中国各少数民族文化也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率汇入普同文化,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可。

(二)衰退

但是无庸讳言,与上述复兴的景象相悖,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也面临着相当的衰退局面。现代文化不断增多的过程也基本成为传统文化衰退的过程,而且,与复兴相比,衰退似乎更为强烈。其原因主要有两点。

其一,各地传统文化的衰退正是在各种挽救和弘扬措施不断实施时发生的。还以纳西族的东巴文化现状为例。因为蕴含内容的丰厚、珍贵和在世界文化史上的独特地位,东巴文化受到了上自政府下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普遍关注,从政府及社会各界对它的投入和取得的成就来看不能不说已相当可观。然而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的杨福泉研究员近来著文谈到:目前东巴文化这一“文明瑰宝正在民间不断绝迹,所剩无几的东巴多至耄耋之年,且无人传承。„„如照目前各地所剩无几的老东巴无传人的情况发展下去,十多年之后,将不复有东巴文化活动存活民间,被视为丽江旅游一个支柱人文资源的东巴文化将只存在于博物馆、研究所而成为死去的文化,东巴文化将只是一门钻故纸堆的学科”。“纳西族民间丰富多采的民俗活动正日趋衰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民歌谣谚舞蹈衰微没落,民间歌手寂寥冷落,年轻的民歌手如凤毛麟角。年轻一代痴迷于影视流行歌曲,过去遍布城乡的歌手一唱三叹,听众如醉如痴,很多人能出口成章(民歌),年轻人甚至即兴编歌斗歌谈情说爱的盛况已成如烟往事。电视文化对过去民间故事、礼俗谣谚的家庭传承的冲击犹如风卷残云。此外,传统民居、服饰、节庆等正在咄咄逼人的‘现代趋同’浪潮冲击下消失和隐退。”(注:杨福泉:《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少数民族文化保护》,《思想战线》1998年第5期)杨福泉同志在纳西族地区进行了多年田野调查,其所谈情况应当是可信的,而在其他地区,情况一般也是大同小异。

其二,已有的复兴尚多与民间生活脱节,衰退是深层的。如上所述,因党和国家的重视及各民族群众的自觉参与,各民族文化正在通过各种途径得到展现。但这种展现很多却是游离于民间社会生活之外的。像东巴文化在媒体的曝光度上,在国际国内相关领域的研究、整理、出版或演出展示等方面实在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但同时它在纳西族民间,也即在它的原生土壤上却大大失落。勿庸讳言,民族文化和经济活动的结合促进了经济的增长,也使民族文化得到了传扬。但因为这种结合一开始就是以发展经济为主要目的,因而这里的文化传扬就不能不带有与本族实际生活脱节的强烈的功利主义色彩。由此我们也就看到,大量表现民族特色的用品堆满货架,但本族消费者却日益减少,外族消费者对这些物品的需求也大多出于新奇,而随着新鲜感的减退,这些物品便被束之高阁。在“民族村”或其他形式的少数民族旅游区,虽然表现民族文化的各种建筑、用具、服饰和礼仪等随处可见,但这些东西很多已不是民族文化的自然显露,而是出于商业利益的着意夸示甚至扭曲,与民间的本色已有相当的距离了。这些现象说明,当今传统民族文化表现出来的复兴,更多还仰赖一种表层的人为造设,在它下面还泛动着衰退的潜流。

民族传统文化既得到了复兴,又在严重衰退,这种评价似乎是矛盾的,但又的确如此。国家及社会的着力弘扬与现代化的猛烈冲击是两种影响传统文化状况 的主要社会因素,而它们的作用力却是相反的;在此两种不同社会因素作用下,传统文化的不同内容、不同层面呈现出不同甚至相反的性状是合乎逻辑的。

(三)变异

民族传统文化的衰退是指这种文化的减少和消失。然而,有些现象其实不是衰退,而是变异。因为许多传统文化成分在实际生活中并没有减少或消失,而是与现代生活相结合,使自身得到了适应新环境的演化变迁。如土家族过去有迎请“土老师”的习俗。土老师被认为是神的代言人,是祛鬼邪、求吉祥的神的化身。因此,人们凡遇到疾病、灾祸,都认为是碰到了邪魔鬼怪,必定要请土老师司法驱鬼,消灾免难。现在人们仍请土老师,但用意大多是办喜事图吉祥,或为12岁的孩子“度关煞”,盼其长大成人;或为耄耋之年的老人冲傩还愿,祝其健康长寿。其形式活泼、优美滑稽,使参与者都能感到愉悦满足。(注:参见李霞林:《土家族风俗习惯与精神文明建设》,《贵州民族研究》1999年第1期。)不少民族地区的群众仍然保持着传统服饰,但在款式、质料和制作方式上已发生了变化,揉进了现代技艺和时尚。(注:参见林春峰:《“新民俗”与“旧民俗”:现代卫拉特民俗生活(1949-1996年)及其民俗文化特征》,《西北民族研究》1998年第1期。)此外,许多少数民族群众仍保持着自己的饮食习惯,但也开始注意吸收其他民族的饮食方式,注重营养、卫生和多样性;许多地区仍然保持了传统的民居,但从建筑材料、样式到内部装饰都已十分考究并具有了相当的现代气息;许多地区仍保持着传统的节庆,但在节庆活动中也开始大量地掺杂着现代形式的娱乐和商品交易的内容;许多传统音乐引入了西洋乐器和流行音调,许多艺术形式得到了改造、填充了新的社会内容等等。

变异是传统文化在新形势下得以保留和发展的重要途径。社会在发展,产生和滋养文化的大环境发生了变化,文化本身要存在和发展就必须适应这种改变。实际上,作为各民族主要特质的传统文化不会轻易从生活中消失,却会以改变的形式长期存在;各民族传统文化的繁荣也是在变异的基础上得到展示的。变异是阻断衰退的重要途径,也是促成繁荣的前提。

三、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发展趋向预测

(一)衰退和变异仍将持续

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这一国策不会改变;西部大开发正在从决策走向实施;随着中国加入WTO的完成,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再度加快。这几个因素意味着现代化将向少数民族聚居区和各民族生活的纵深层次推进。与此相应,现代文化对传统文化的渗透、冲击也将愈加剧烈,传统文化面对这些渗透和冲击所出现的衰退和变异也将愈加明显。

传统文化生成和保持的环境将进一步丧失或改变。传统文化是特定社会和自然条件的产物,特定环境是传统文化生成和保持的土壤。因此,当这种环境丧失或改变以后,传统文化也必然难以生存或保持原样。许多在原始生产条件下使用的生产工具无论如何在当代已不再有使用价值,它们被淘汰和消失也将成为必 然,而那些适应极端落后生活状况的生活器具和习俗也将随着现代生活的来临来失去生存的意义。如果说,由于发展的局限,我国相当一部分少数民族地区至今还相当封闭,生产力水平和生活水平还很低,保持传统文化的完整性还有着适宜条件的话,那么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重心的西移,这种状况将迅速改变,但这也意味着传统文化的生存环境将面临更严重的威胁。

现代传媒的迅速普及将阻碍传统文化的传承。作为高效的信息传载工具,电视、广播、电信、互联网等将是未来社会重点发展的产业,而这些现代传媒对社会的覆盖范围、传导速度、影响效果都将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它将大大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对整个传统文化的看法。相对于现代传媒的影响,传统文化传承的手段落后,影响微弱。于是,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如民间艺术、习俗、礼仪、服饰、观念以及民族成员对传统文化内容的兴趣等等都将受到直接的威胁。21世纪是信息社会,面对随现代传媒大量涌入的外来文化,传统文化如何应对立足,的确是一个严峻考验。

改革开放的深入将大大扩展族际交往的深度和广度,这将直接导致作为交往工具的语言和行为方式的普同化。在我国,汉语普通话不但已成为汉族成员的通用语言,也成为少数民族与汉族以及不同少数民族成员之间的通用语言。这种状况的形成在于汉族人口分布的广博以及各民族之间交往的广泛。在未来的世纪中,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将使族际交往得到更大的扩展,这也使得原本得到流行的汉语普通话更加普及,而一些少数民族语言的使用范围将缩小。与此相对应,汉语文也将因具有更广泛的应用领域在少数民族地区进一步得到推广,而少数民族文字的使用范围也将受到局限。与语言的境况相类似,由于族际交往日趋广泛,原来在不同民族或不同地区流行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礼仪习俗等将趋向普同化,或者在当地民族和地区文化基础上吸收新的文化要素,形成传统文化的变异。

现代生活的实惠、便捷和时尚化趋向将造成对少数民族传统服饰、生活方式和艺术形式等方面的取代或改造。现代化的进程总是给人们带来物质和精神生活的不断改善,体现社会进步和时代风貌的各类物质和精神产品将会层出不穷并不断更新,而它们所体现出的共有特点将是实惠、便捷和时尚。但这些特点显然又与传统文化中的某些方面,尤其是服饰、生活方式和艺术上的既有形式和内容相悖。现在的少数民族群众,尤其是年轻的一代在服饰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变化大都是从实惠、便捷和时尚的原则作出的选择,而并不是对传统的东西有意抛弃。因此,面对现代生活的急剧变迁,产生于旧时代的传统文化要么发生与现代生活合拍的变异,要么走向衰微。

传统文化的衰退和变异总是与现代化的进程相对应,而就以往20年的情况来看,衰退和变异呈加速度态势。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在新世纪的深入,这种加速度的态势恐怕会更加显著。

(二)复兴局面也将持续并扩展

首先,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复兴将会继续得到党和国家有关政策的支撑。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保护和整理少数民族的文化遗产,大力繁荣少数民族文艺 创作,加强各级各类文化设施建设,积极培养少数民族文艺人才,发展少数民族艺术教育等,都是党和国家始终不渝的政策。这些政策在未来也只会得到完善和发展,而不会改变。这就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进一步复兴能够得到基本的政治保证。

其次,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继续复兴也基于各少数民族对繁荣自身传统文化要求的进一步增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和人民生活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随之,各民族的文化教育水平也有了显著提高,这使得各民族人民在追求物质文明进一步提高的同时,也相应有了在文化上表现自己、振奋自己,并藉以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的要求。所谓的“文化民族主义”是一种具有世界性的倾向,它是世界在向全球化推进过程中各民族为追求个性和自身利益努力在文化上张扬自己的表现。我国少数民族对传统文化复兴的要求既是民族发展的正常进程,也显然与这种文化民族主义的潮流合拍。正如前文所述,自觉保护、弘扬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现象正在增多,由此而推动的传统文化的复兴也只能持续而不会中断。

再次,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继续复兴还具有良好的基础。对于繁荣民族文化,国家和各地有关部门已确实给予了相当的重视,从中宣部、文化部、国家民委到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都已在具体的政策措施、财政投入、组织协调等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所以不论是即将湮没的文化遗产的抢救、发掘,民间文艺的收集、整理、出版,还是少数民族文化队伍的培养建设都已取得了相当的成绩,所有这些都将促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进一步复兴。

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发展的应对建议

针对上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向,我国未来的相关对策思路应该是正确对待衰退,保存、摒弃和弘扬并举;传统和现代结合,引导健康变异;上下结合、表里结合,促进全面繁荣。

(一)正确对待衰退,保存、摒弃和弘扬并举

衰退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面临的主要威胁,因此,阻断衰退是传统文化繁荣的首要工作。当前处于衰退状态的传统文化实际上具有三种不同的性质,与之相应也必须要有三种不同的应对态度。

有历史价值,但已不可能在现实和未来社会中存在和发展的传统文化。对此作的基本工作应该是保存。许多正在衰退的传统文化其价值不是现实的,而是历史的。如旧的生产工具和生活器具,它们都有浓郁的民族文化特色,在现实社会中它们已失去了原有的使用价值,但却忠实地反映着某一或某些民族的生产生活状况,印刻着这一或这些民族的历史痕迹。又如一些已经不再使用的文字和无法传承的技艺、艺术、原始宗教及礼仪等,它们都是各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反映着民族特色,也记载着人类的文明。对这些文化内容应该采取保存的方针,即要尽力使这些即将消失的且不可能再生的文化成为“标本”保留下来。要充分认识到这些东西的价值和不可再生性。应通过适当的形式,投入一定的人力和财 力进行抢救性的记录和保存。博物馆、影视、文字档案、文物收集等都是有效而应该充分利用的手段。我国五六十年代以来进行过这类工作,改革开放以来又有所加强,但显然还很不够。

属于传统文化的内容,但却与社会主义现代文明相悖。对此应取的态度只能是摒弃。每个民族要进步,在不断创立和吸收新的文化因素的同时,都必须舍得丢弃自己落后的东西,切不可在强调传统特色的同时形成文化上的保守主义。传统文化并不等于优秀文化,不等于文明。如一些民族中存在着的原始的平等观念、婚姻上的近亲习惯、“坐家”习俗等等都是与民主、法制、竞争、优生优育等现代观念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格格不入的。它们的确是传统的东西,但却代表着愚昧和落后,它们的失落、衰退实在是民族文化的进步。对于这些文化内容,我们所采取的态度不应是保留,而是摒弃。

优秀的文化成分,既体现着民族特性,又属于民族文化的精粹。对此应采取的态度只能是弘扬。我们讲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主要是就这部分内容讲的。传统文化的精粹体现在各民族的观念、习俗、礼仪、制度、宗教、艺术、文学以及生产生活等各个方面,因而弘扬这些文化的工作也是涉及方方面面的。我们要防止传统文化的衰退,就必须通过各种措施弘扬优秀文化。当然,在具体工作中,对传统文化的弘扬又常需要与对落后因素的摒弃结合在一起,因为许多文化现象中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常常是裹合一体的。事物具有两面性,我们也要一分为二。弘扬精华、摈除落后,实际上两者是需要同时进行的。

(二)传统和现代结合,鼓励和引导变异

任何文化的存在和发展都离不开自身创新和外来文化的补充,因而变异也是传统文化在现代条件下获得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途径。我们讲要把坚持发扬我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同积极学习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结合起来,其精神也是文化变异的问题。保护传统文化不是制造“保留地”,追求“原汁原味”是不现实的。实际上,在现代化过程中,不管人们是否意识到,各民族传统文化的变异都在发生,因为不与现代文化相结合,不从现代生活中汲取养分的文化都将走向枯萎。但我们在这方面的态度应该是鼓励变异、引导变异。鼓励变异是说应该赋予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结合一种主动意义、自觉意义;引导变异是说我们追求的变异应该是健康的、积极的,而不能是消极和腐朽的。这里,应该强调要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总体目标来规范变异。此外,引导变异也要注意处理传统成分和现代成分在新文化形成中的关系。我们所希望的新文化应该是向未来的以传统文化为底色的现代文化。

(三)上下结合、表里结合,促进全面振兴

上下结合是说政府行为和民间行为的结合。这种结合需要沟通,而政府行为应该发挥更积极的作用。比如,前述云南省为恢复传统文化而出现的“民族文化传习所”、“大研古乐会”和“彝族文化学派”等都是有志于民族文化的人士和团体利用自己的资金及影响创办的,这些人士和团体在运作过程中如果能得到政府在资金、组织和舆论上更有力的支持,对传统文化的普及和深入肯定会产生更 积极的作用。传统文化的变异主要是在自发状态下发生的,而如果政府对此加以研究并有意识地引导,无疑会减少或避免一些消极现象的产生,促进健康传统文化在民间的繁荣。

表里结合是说传统文化的表层繁荣应该与民间社会生活结合。传统文化是发源于民间、发展于民间的;民间社会是传统文化的土壤。当代传统文化的复兴与民间的相对游离是现代化过程对传统社会的冲击过于迅猛,而社会不同层面对于传统文化的容留和需要有着较大的落差造成的。国家和各民族的有识之士对于传统文化的正确认识是要先于一般社会成员的,他们为容留和复兴传统文化所作出的努力总是和一般社会成员对于传统文化的不自觉丢弃形成反差。这里,一般社会成员认识上的滞后是主要问题,而解决的办法也只能是教育。对此,已有相应的经验可供借鉴。如注重利用各种大众传媒,广泛宣传保存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及相关措施;利用某种组织将当地各民族文化工作者和民间艺人组织起来,使其成为保存民族传统文化及进行这方面教育的骨干力量;参与组织和资助当地的主要传统节日,使其成为较大规模的群众性民俗活动,培育新的“文化积淀场”;定期举办民间文艺调演,聘请民间老艺人培养民族文艺新人等等。这些都是行之有效且可以推广的作法。此外,民族传统文化也应该作为民族常识和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内容在中小学教育中占有一定的比重,各少数民族地区在进行民族常识和民族团结一般教育的同时,也应适当增加一些介绍本地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或教材,让学生从小就培养起热爱乡土、民族和本地区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把振兴民族传统文化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发展“文化经济”是繁荣民族传统文化的正确路子。由此,几乎每个有条件的少数民族地区都已注意到了这一点并有了不同的举措。但在发展文化经济的同时也有两个容易出现的偏向应该引起重视:一是对待传统文化的随意性。表现为急功近利,不尊重当事民族的意愿,甚至歪曲、丑化某些民族的风俗。这样作的结果,伤害了民族感情,影响了民族团结,也损害了传统文化的形象,是与振兴民族传统文化的初衷相背离的。二是将传统文化仅仅作为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这种极端实用主义使文化成为经济的奴隶,丧失了文化的尊严,实际上是对民族本身的不尊重。尽管有上述两个容易出现的有害倾向,但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一条可行的途径,我们还是希望有更多的地方能够重视文化和经济的结合,希望藉此促进各民族传统文化的真正繁荣。

中国教育体制改革现状及建议 篇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体制得到不断的发展,特别是高等教育日趋繁荣,高等学校的本专科招生规模日渐扩大,尤其是近几年来,研究生群体的队伍日益壮大,毛入学率也呈直线上升趋势。然而在进步之中,一些问题也暴露出来。教育是培养人才最重要的一环,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因此,根据当今中国教育体制的现状,完善财政教育体制十分必要。

一、中国教育财政体制现状问题分析

1、教育经费严重不足,缺口巨大

近些年,政府重视基础教育并将大量教育经费投入到基础教育上来,我国教育经费总量有了大幅度增加,2002年达到5480亿元。但是相对于教育事业的发展,特别是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教育经费短缺的状况没有缓解,甚至有所加剧,教育经费总量缺口巨大。

(1)教育经费不足在农村地区义务教育阶段最为突出

由于经费不足,相当多农村地区不具备义务教育的基本办学条件。据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对中西部地区农村学校的抽样调查,样本小学按教学大纲开出所有课程的占87.2%,初中为21.8%;小学课桌椅残缺不全的占37.8%,初中为45.9%;小学试验教学仪器不全的占59.5%,初中为70.3%;小学教室或办公室有危房的占22.3%,初中为28.8%;小学购置教具、墨水、纸本、粉笔不足的占32.5%,初中为35.0%。

(2)高校扩招后办学经费紧张、办学条件亟待改善

高等学校在连续的大扩招后,办学条件紧张的问题也日益突出。教师短缺,教学、科研和学生生活设施严重不足,可能引起教学质量和学生生活质量的下降。

(3)我国教育经费总量短缺的重要原因,是政府的教育投入不足 财政教育投入总量不足,导致了教育产业化和教育腐败,加剧了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教育是社会公共品,投资教育没有短期利润。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教育的供给与需求长时间存在严重的缺口。在1993年发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时,提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支出到上世纪末占GDP的比例应达到4%,而现在只有3.28%,低于世界各国5.1%的平均水平,甚至低于发展中国家4.1%的平均水平。1996年,在九个发展中人口大国中,我国小学净入学率和中等教育毛入学率都是最高水平,但在有可比数据的七个国家中,我国公共教育经费占GNP的比例却最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教育报告》1998年统计表明:我国是用占世界1.18%的教育经费培养占世界18.45%的学生,基础教育的投入则更少。这样的漏洞让全社会出现了“择校费”、“招生腐败”、“教育腐败”等现象,导致教育资源的配置以追求利润为动机,加剧了教育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

2、教育财政的职责不明

在基础教育方面,由于没有明确各级政府在分级管理中各自应承担的职责,客观上是层层下放的办学权力,扭曲成了层层下放的办学责任。特别是实施义务教育的10多年来,农村地区义务教育的办学责任和负担完全落在县、乡、村三级。村一级没有财政,乡一级是各级财政中最弱的一级,县级财政也大多是“吃饭财政”。中央和省级政府的经费筹措能力相对最强,但承担义务教育的责任最小。这种财力与责任不一致、义务教育经费分担不合理的状况,直接导致农村义务教育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3、教育配置不均等加剧

(1)区域配置的不均等

从政府教育支出区域配置的不公平方面来看,主要体现在基础教育投入的地区差距和城乡差距明显,教育财政资源分配严重不均等。首先,地区之间的不均等。2000年,上海市普通小学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最高(2756元),河南省最低(261元);普通小学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上海市最高(448元),陕西省最低(不足9元)。绝对差异分别达到了10倍和49倍!

教育经费和教学条件的巨大差距,使入学率特别是教育质量必然产生巨大差距。我国各地的经济状况十分不平衡,人均GNP在地区间的差距较大。所以,把义务教育的投资支出全部下划到地方财政,必然造成比较悬殊的地区差距和城乡差距。

(2)资源配置的不均等

教育资源应优先配置初等教育,但现行的公共教育经费分配没有体现这一要求。义务教育经费不足,大量学龄儿童失学与高校毕业生大量失业并存,教育资源配置效率恶化;义务教育阶段辍学、重读现象非常普遍,造成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

4、高等教育大众化与质量监控问题

高等教育质量问题总是伴随着高等教育发展的大众化而不断被人们关注,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一个永恒的主题。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逐渐由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方向发展。同时高等教育的“扩招”所衍生的高等教育的“量”的扩张与“质”的稳定和提高的问题也凸显了出来。如果不能把教育的“量”的扩张与“质”的稳定和提高有机结合,必然成为制约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问题。如果不能处理好质量监控问题,就会白白浪费宝贵的教育资源,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就有可能走弯路。近年来,我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就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已直接影响到高等学校改革与发展,影响到家庭与社会的稳定。2011届毕业大学生中,有近57万人处于失业状态,全国就业的499万学生中,就业满意度不到50%,有70万人处于“低就业”状态,大学生就业问题亟待解决。

二、对完善我国教育体制的一些建议

1、加大投入,调整结构

教育投入占GDP的比重是衡量一国教育投入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研究表明当人均GDP达到800—1000美元时,公共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下限为4.07%—4.25%.我国人均GDP1998年已经超过了800美元,现已超过了1000美元,但公共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只有3.28%,可见我国的公共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太低。要实现教育与经济的良性发展,加大教育投入刻不容缓。首先,借鉴发达国家对基础教育确定标准办学水平和实行职位轮岗的做法,完善我国义务教育投入“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建立教育成本分级负担制度,并由中央对全国的义务教育承担兜底责任。中央财政对教育经费的投入要得到保证,以法律的形式强化教育投入总量。其次优化教育投入结构。义务教育属于“纯公共品”,应由政府无差别均等地提供,承担其全部和最终的责任。对于中、高等教育,因其具有消费的排他性,可依照谁受益谁负担的利益原则,由政府、受教育者和社会共同分担,以政府为主渠道,以补助和贷款的方式给予支持。最后,公共财政应加强对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的直接资金补助,对城市“外来人口”的子女应和当地户籍孩子一样,就地接受义务教育和参加高考,平等竞争和录取。

2、制定、完善和严格执行教育财政法规

我国现行的教育法规和财政法规,对教育财政的一些重大问题没有做出规定,或是规定得很不具体。应修订现行有关教育法规和财政法规中有关教育财政的条款,完善我国的教育财政法规体系,使教育经费的筹集、负担、分配、使用都有法可依,责任明确。首先,应明确规定各级政府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分配原则,并在分配方法中提出具体要求。我国现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存在偏向发达地区的倾向,对贫困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能力有限。发达地区本来地方财力就大大高于落后地区,又在中央的补助资金中得到更多,地区之间的财力差距只会越来越大。因此,必须建立和完善各级财政资金的分配机制,保证财政体制的公平与透明。其次,要改变现行财政与教育部门权力过大、财政资金分配不透明的状况。要对公立学校学费的制定程序进行规范,学费属于公共服务收费,应该由物价部门向社会公布实施。再次,要在财政、教育部门的法规中,明确规定政府的教育财政责任。如明确在公共财政体制中,教育经费支出是政府必须保证的公共支出,保证教育经费的供应主要是财政部门的责任,而不是教育主管部门的责任;规定义务教育经费的筹集和负担是政府的职责;规定保证贫困学生得到必要的资助是政府的职责,等等。

3、建立公平公正的资源配置制度

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是运用教育而不是税收作为调节贫富差距的主要手段,就是注重利用通过给低收入者提供取得高收入所需的相应教育机会来治贫,来提高低收入者的生产能力。一个稳定和谐的社会需要强大的中等收入群体作后盾。机会平等的最低要求是每个公民都有接受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的机会,这是人人平等的起点。

针对教育投入,应借鉴发达国家公共财政的经验,首先重点倾向基础教育,本着公平的原则进行全社会范围内的基础教育资源均等化分配,缩小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校际之间的办学水平,以保证国民接受大体相同的基础教育,体现公民最基本的社会公平价值理念。其次随着经济的发展,政府财力的不断增强,才逐渐增加对中等及高等教育的投入。为保证公共教育经费在公立学校之间的公平分配,应该建立公共教育经费监督机构,主要职责是审核、批准公共教育经费的分配方案并将其纳入政府财政预算,对公共教育经费分配预算的执行进行严格监督。还要建立并严格执行教育财务制度,明确学校和教育部门的财政权限和责任。

4、保证高等教育的教育质量

中国教育改革现状论 篇7

1国内外乒乓球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1994年开始成立乒乓球俱乐部,2000年调整乒乓球国内竞赛体制,将甲级联赛升格为超级联赛,拉开了中国乒乓球超级联赛的序幕。截至到2012年,我国乒乓球超级俱乐部发展到近20家,但俱乐部的发展缺乏有效的商业运作。优秀运动员多为国家一线运动员,集中在某一俱乐部,超级联赛等同于国家队的自我选拔赛, 超级俱乐部联赛的比赛激烈性、比赛结果的悬念感、观赏性和趣味性有待近一步提高,如何运用商业价值发展中国乒乓球俱乐部是我们不断探索的方式。

中国乒乓球的核心技术一直引领国际乒乓球的发展,在国际大型比赛中的成绩一直卓越,冠军几乎从不旁落,从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到2012年伦敦奥运会。世界乒乓球的格局多年以来一直保持“亚洲为重心、中国为核心”的态势。德国、奥地利和瑞典等乒乓球传统国因面临优秀青年运动员的严重匮乏,形成乒乓球发展萎缩的状态;特别像美国、俄罗斯等运动大国对于乒乓球的发展仍处于停滞状态。国际乒乓球各类大型比赛的电视转播覆盖率低,相应商品赞助商局限在部分国内外二线品牌,为国际乒乓球衍生市场的开发未奠定坚实的基础。

针对中国队“一家独大”,平衡各国乒乓球选手的技术水平,国际乒联出台了诸多针对中国队的规则更改,比如“小球变大球”、“无遮挡发球”、“海外兵团”限制令等措施,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遏制中国队的垄断地位,平衡各国乒乓球的实力,达到竞争性目的。

但事与愿违,中国队总是利用体制的优势、后备梯队的厚实, 克服困难、革新技术,在各类比赛中出类拔萃,保持自己的强大。面对乒乓球长期被中国选手垄断,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国外媒体甚至呼吁乒乓球退出奥运会。面对这样的呼声和以上问题,我们不得不去思考应采用怎样的方式去推动乒乓球运动在世界舞台上长期健康的发展,中国乒乓球在改革中应扮演怎样的角色和需努力向怎样的方向开创市场。

2乒乓球运动商业化发展

国际乒乓球运动的不断发展和推动,中国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乒乓球发展的内在动力是国家支持,也就是国家垄断。虽然我国乒乓球的超级俱乐部有20多家,广告商业赞助也不少,但这些只是商业价值发展的最初阶段,对推动乒乓球发展的贡献微乎其微。如果我国乒乓球需向更加健康长效的方向推进,应打破国家垄断格局,将国家支持和市场运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乒乓球的市场运作由创造其商业价值来表现,通过具有专业化、规模化的投资,运用于乒乓球产品和服务,获得回报。市场开发的供需和商业价值的有效开发利用之间相互作用,这种方式有利于企业对乒乓球比赛及相关产品的市场开发,有助于乒乓球产业的高效发展。乒乓球的商业价值可以分为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衍生价值三个方面。其一,乒乓球的直接商业价值为核心业务,包括职业俱乐部和职业联盟创造;其二,间接商业价值为人力资源,培育顶级体育明星和教练员,通过商业运作,体育明星在各项国际比赛中的优异表现获得观众认可,形成明星效应,间接的创造商业价值;其三,衍生商业价值。乒乓球开展对除体育产业外的行业和产业带来的产品或服务的需求,例如体育用品制作业、文化传播业、体育经纪业、交通运输业等。

我国乒乓球商业价值发展处于启蒙阶段,运用商业价值开发的手段,提高自身的内在性,加强与国际乒乓球之间的和谐发展。我国乒乓球商业价值发展可以从国际推广、明星效应、“品牌效应”建立和“大国”影响力的角度出发,探索出崭新的发展道路。乒乓球的国际推广重点在于俱乐部的国际开发,无论将国外优秀人才输入到国内交流锻炼,还是将国内优秀运动员和教练输出进行市场开发,都需国际俱乐部作为载体。国际俱乐部不仅仅局限在充当国内外大型比赛赞助商的角色,更为重要的是开创乒乓球的间接商业价值和衍生商业价值,构建体育产业的整体发展思路。我国的高手没有走出去,国内的众多高手撕杀于国内的各种比赛,很少有去其它国家交流和比赛的机会,诚然,国内才是乒乓球高手的汇聚地,才是提高战术PK技术的赛场,但是过度的让乒乓球的热点汇集在同一个国家,过度的强调运动的竞技性而忽略了运动的趣味性。对于乒乓球运动的发展是制约的,国内的闭门造车会减小国际间交流的机会,流失喜爱乒乓球的大批爱好者,影响乒乓球运动的发展。

乒乓球商业价值发展最为直接的价值来源于俱乐部创造产生。俱乐部作为项目推广,基础人才培育的载体对于乒乓球项目在国际范围推广起到关键作用。目前,我国超级俱乐部可以考虑运用海外投资方式,建立国际乒乓球俱乐部,在国外建立训练基地,从乒乓球的基础普及到优秀人才培养和参与国际赛事,针对各个层次人群,系统化地开创国际乒乓球市场。从国内超级联赛到国际超级联赛,俱乐部国际开发带来的系列商业价值发展才是我国乒乓球超级俱乐部需要发展的新道路。当然,在积极推广联赛的同时, 也要加强乒乓球的群众基础建设和娱乐性的加强,2013年“谁是球王”中国乒乓球民间争霸赛的成功举办,让“草根”乒乓球手有机会登上央视荧幕,展示风采,还实实在在的帮助很多草根选手实现了梦想,受到了广泛欢迎。搭建了球迷与明星、专业和业余、金牌与大众、竞技与娱乐之间的沟通桥梁,为乒乓球市场的推广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有国外媒体曾这样评价中国选手:中国的乒乓球运动员就像是流水线生产出来的一样,每个人都有当冠军的实力,但是缺少做明星的个性。目前市场对国内乒乓球明星特质开发不够,竞技运动的商业价值不仅仅只是靠单纯的比赛提高,还需融合明星的个人魅力和生活态度来提升,观众很容易通过媒体查阅到外国明星的职业生涯、主要成绩、个人名誉、情感生活、人物轶事,包括选手的内心独白,但是却很难对国内的乒乓冠军有全面的了解。国内乒乓冠军的新闻焦点,只是出现在拿冠军的时间段,缺少一个延续的爆光期和话题的持久性。借鉴赞助营销评估相关成果,对明星商业价值进行量化评估,是发展乒乓球商业价值的新课题。

通过对我国乒乓球发展现状的分析可知,中国乒乓球的参与人群全球之最,优秀运动员和教练员均为全球顶级,国际大赛获奖无数,但对全球影响力和关注度而言,中国乒乓球难以与美国NBA相比,两者之间最大的差异在于品牌效应。某一体育项目的品牌效应是由其商业价值的综合影响,除文章前面讨论过的直接和间接商业价值以外,品牌效应最为重要的表现为衍生商业价值,这部分是我国发展最为薄弱之处。

目前,衍生商业价值中的体育用品制造业主要以局限于特定比赛的赞助,包括冠名赞助和器械赞助,品牌推广针对人群也只是喜爱乒乓球的观众,没有达到品牌推广价值的全面化和最大化。乒乓球赞助商可以转变品牌的推广模式,改变针对专业竞技运动赞助形式,把品牌通过比赛的推广转变为品牌结合“时尚”进行扩展。文化传播是体育项目宣传的重要手段,我国有关乒乓球的文化传播仅限制在对各类比赛的及时报道,而且涉及到乒球的文化传播媒体也只是中央电视的体育台,非国家的文化传播媒体的参与极少,整体传播覆盖面特别有限,更何况有国际覆盖影响力。彩票业、旅游业、金融保险业和宾馆饭店等服务业的发展处于待开发的状态。

中国乒乓球运动的“大国”地位毋庸置疑,如何展现“大国”影响力,促进世界乒乓球文化发展和中国文化的传承是责任所在。2013年巴黎世乒赛期间,中国乒乓球队总教练刘国梁透露,他已向法国、德国等协会提出了跨国联合训练营的计划。除了在国家队层面的“提高”,还应重视在“乒乓球运动”上的“推广”。首先让世界各国的优秀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来中国学习和训练,是一条快速提高世界乒乓球运动整体水平、缩小与中国差距的最佳途径之一。然后,以训练营的形式吸引各国乒乓爱好者来中国参加系统的训练, 也可以把训练营安排在其它的国家,以扩大影响,吸引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与此同时,通过多样的方式增加乒乓球的趣味性。其次,创建“世界性”的乒乓球超级职业联赛,利用商业赞助的形式,把职业联赛的巡回在世界各国。同时,输出乒乓球的优秀人才,包括教练员与运动员,让一线的运动员走出国门,锻炼运动员的国外适应能力,促进乒乓球技术的平衡发展。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调研、专家调查和数量统计等方法,回顾国内外乒乓球发展态势,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发现,国内外发展的不均衡现象。由此,提出运用商业价值发展的新路径,分别从国际推广、明星效应、“品牌效应”建立和“大国”影响力的角度出发,提出中国乒乓球和国际结合发展的路径和思路。

中国教育改革现状论 篇8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各个教育层面上的民办学校应运而生。199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在第一章总则的第6条就明确指出:“国家鼓励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团体组织和公民等社会力量依法举办高等教育,参与和支持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这就使得民办高校这一新的高等教育形式在中国的高等教育结构和体系中,得到迅速发展。

1.民办高校的概念

从理论上讲,民办高校是一个办学属性的概念。中国民办高校主要是在办学属性上进行界定和分类。从这个角度上,可以把中国高等院校分为三大类:(1)国立大学——由中国教育部直辖(包括部委院校),主要办学经费和教育投资由国家财政年度预算拨款,学生的学费作为办学事业的补充;(2)省立(公立)大学——由地方政府提供主要的办学经费和教育投入,学费按照国家标准收取,作为办学经费的补充;(3)民办大学——办学经费的来源主要靠学生的学费,学费是按教育成本收取的就是民办的性质[1]。

2.民办高校的类型

目前,从办学属性来看,我国民办高校的类型主要有:(1)依托原有高校办学的二级学院;(2)地方政府组织社会力量参与办学的民办学院;(3)由多个企业联台参与,以股份制形式办学的民办学院;(4)由单个企业或企业主出资办学的民办学院;(5)由民主党派独立办学或与企业共同办学的民办学院。这些民办高校极大地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二、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状况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民办高等教育近几年的发展是非常迅速的(见表1),尤其是民办普通高校。在2000年至2004年的5年间,经批准有学历授予权的高校数由42所增长到228所,5年间增长了约4.5倍,在校生数由6.83万人增长到139.75万人,增长了约19.5倍。全国民办高等教育学校数由1282所增加到1415所,增长了10.37%,虽增幅不大,但在校生数却从105.03万人增长到24S.08万人,增长了133.34%。我国民办高等教育不仅在数量上达到了相当的规模,而且在质量上也逐步得到社会的认可,形成了一定的结构、层次和办学特色。

三、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经营现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学校不仅有管理问题还有经营问题,高校经营已经成为我国高校的重要实践活动。与公办高校相比,民办高校是以市场为运营背景的,因而更注重市场经营。民办高校也只有树立学校经营的理念,才能在日趋激烈的高等教育市场竞争中获得生存和求得持续发展。

经营就是组织有效追求目标实现,根据外部环境变化和内部条件进行的以运筹、谋划为核心的综合性活动。所谓学校经营(School Operating)就是经营者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以实现教育目标最大化[3]。我国民办高校的办学经费主要是学校自筹,因而将经营的理念渗透到民办高等教育的办学活动中,有助于教育资源的最优化利用,促使民办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与壮大。

民办高等学校,在办学经费上,得不到国家财政支持;在招生问题上,得不到国家计划的支持;在毕业生就业中,又得不到国家劳动人事制度的依托。这是学校办学的三个最重要的方面,本文主要从生源市场、资本市场和劳动力市场这三个最重要的方面阐述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经营现状。

1.生源市场

市场机制对民办高校的调节作用,首先表现在生源的竞争上。生源作为第一办学资源,其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办学效益,目前对大多数民办高校来说,尤其如此,因为其主要办学经费来源于学杂费收入。从表1看来,我国民办高校这几年的生源状况非常好,学生人数逐年增加,且增长幅度较大,全国民办高校在校生人数2001年比上年增加21.95%,2002年比上年增加9.55%,2003年比上年加29.25%, 2004年比上年增加35.10%;具有学位授予权的民办高校学生数增长快,2001年比上年增加105.12%, 2002年比上年增加127.78%,2003年比上年增加153.28%,2004年比上年增加72.53%。从学校数来看,这几年全国民办高校总数增长比较慢甚至出现了负增长,但具有学位授予的学校数增长很快,这说明我国民办高校的发展已经不再是以增加高校数量而是以提高质量和扩大招生人数为主。但由于各个民办高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异,生源状况也存在巨大差异。据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会同教育部发展规划司社会力量办学管理办公室于2000年9月至11月对全国的民办高等教育机构进行的一次问卷调查,发现民办高等教育机构生源差异悬殊,1998年,民办高校中招生人数最多的达15164人,最少的只有5人;1999年最多的为14516人,最少的42人;2000年招生最多的20500人,最少的22人[4]。

在经济飞速发展形势下,国家办的高校,在数量、结构、种类、专业布局等方面,都不能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求,适应不了市场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多专业、多规格、多层次的要求。民办高等教育办学的灵活多样性及其面向市场的办学特性,使其更具有吸引力。

1999年以来,我国公立大学扩招幅度很大,但扩招仍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从上面的数据分析来看,扩招后并没有对民办高校的生源造成多大影响。相反,由于公立大学也实行了收费制度,使民办高校和公办高校的差距不断缩小,公众对民办高校的认可度越来越高。民办高等学校对学生的入学考试要求相对较低,这就降低了入学门槛,大批高考不理想的学生及其家长都愿意选择民办高校。

2.资本市场

一般来说高等教育市场的投资主体主要包括政府、学生个人及其家长、高校创收、社会捐赠、社会团体和公民办学经费等。

经费是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关系到民办高等学校生存的基本前提。从总体上看,目前政府给予民办高校的直接拨款和间接资助还非常少,我国的民办高等教育的经费来源渠道很单一,主要靠收取学杂费。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会同教育部发展规划司社会力量办学管理办公室于2000年9月至11月对全国的民办高等教育机构进行问卷调查的结果。

从表2可知,我国民办高等学校的经费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杂费。学杂费是我国民办高等学校首要的经费来源,约占了总经费的90%。长期以来,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都明确规定民办高等学校经费筹集的原则,即自筹经费,也就是主要靠收取学杂费。二是贷款。贷款在我国民办高校中所占比例约5%,这说明我国民办高校负债率比较低,一般都能收支平衡。三是政府财政投资。政府财政补贴所占比例也约为5%。我国民办高校实行自筹经费的原则,政府一般不直接对民办高校拨款,政府补贴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政府通过出租和转让闲置国有资产、教育用地等优惠政策,扶持民办高等学校;政府对民办高等学校实行系列税收优惠政策;政府对投资者实行返还政策;政府委托民办高校专门承担相应的教育任务,按照委托协议拨付相应的教育经费[6]。四是捐赠。捐赠是美国私立大学的一项非常重要的经费来源,在我国民办高校中,这项经费只占1.2%,数额很小,且主要来自港澳台同胞、海外华侨和国内的一些实业家。五是校办产业。民办高校由于科研能力低,校办产业收入也很低,只占总经费的0.8%。

3.劳动力市场

民办高等教育的特点就是面向市场办学。因此,毕业生或结业生就业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办学机构的生存与发展。民办高校的经营活动就是要直接与市场打交道,一方面及时有效获取市场信息,保证学校对市场的高度适应性;另一方面就是不断创造市场机会,引导教育消费,保证学校的高强竞争力。目前我国民办高校毕业、结业生的就业状况不太理想。据2000年的调查,所有被调查的毕业、结业生总计63918人,离校时已经确定工作单位者19106人,即时就业率为29.9%。影响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依次是:社会用人观念、政策环境不健全、不承认学历、毕业生质量低、办学特色不鲜明等[7]。

四、发展民办高等教育的经营对策

针对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经营现状,提出以下几条对策,以促进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

1.引进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

高等教育是一项资本密集型的事业,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家庭等方面大量的资金投入,经费是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世界上任何一种教育发展的重要问题,只有经费来源获得保障,民办高校才能获得生存和发展。“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是美国教育经济学家约翰斯通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是按照“谁受益谁付款”的原则,由政府、纳税人、家长、学生、个人或机构捐助者、企业几个方面分担高等教育成本[8]。无论是公办高等教育还是民办高等教育,都是一项公益性事业,其受益者除了学生本人及其家长外,国家、社会、企业等都是它的受益者,因而都应该承受一部分经费。首先,政府应该给民办高校一定的财政拨款。政府财政资助是西方国家发展私立高等学校的重要举措之一。我国民办高校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为国家培养人才方面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而政府要投资经费。政府资助的目的一是减轻私立高校的财政压力,促使其把注意力集中到教学上来;二是降低私立高校的收费,促进教育机会的均等;三是通过制定获得资助的条件,对私立高校进行必要的管理。仅靠学费来求得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将使其路越走越窄,甚至难以前进。所以,政府向民办高校提供资助是必要的,也是提高民办高等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这已被外国私立高等教育发展的实践所证明。其次,学生及其家长缴纳的学杂费是其最重要的经费来源。虽然在国外私立高校中,学杂费收入是学校经费来源中所占比例最大的一项,日本私立高校的学杂费约占总经费的70%[9],美国私立高校的学在非收入所占比例一般在45%左右,但远远低于我国90%。因而要确保学杂费收入是我国民办高校最重要的收入来源,但比例不应该如此高,学杂费应该适当下调。再次,企业投入。企业是私立高等教育的重要受益者,应该分担一部分高等教育成本。企业可以在民办学校设立奖学金、免费为学生提供实习场所等方式支持民办高教。还有团体、企业和社会各界捐赠。

2.提高办学质量,扩大生源

我国目前民办高校生源状况很好,但各校间的生源状况差异很大。这说明我国民办高校的潜力很大,人们对学校的选择性也很大,学生和家长都挑选办学水平高的民办学校。因此,民办高校在发展过程中,要以质量为生存,不断加大投资提高办学条件和师资水平。而不是一味地以盈利为目的。只有质量提高了,生源才充足,学校才能获得保存和求得发展。

3.学校定位准确,办学特色鲜明

民办高等教育的特点就是面向市场办学。民办高校要保证学校对市场的高度适应性,同时要根据本地区的经济状况决定开设的专业和课程。应找准市场缺什么、少什么,就去开设什么专业、办什么教育。但不能一味的抢热门,电脑是热门,会计是热门,英语是热门,什么热门专业都去争办,不一定就办得好,再加上公立大学热门专业的学生也多,因而不一定都具有竞争力。民办教育要根据本地的经济发展特色,“就地取材”“以少取胜”,才能找准阵地,发挥能量,施展才干,培养本地经济发展所需求的人才,有利于学生就业。开设周期较短的专业,如一年至两年就能毕业的专业,这样才能更灵活地适应市场的需求。办一两个有特色的专业,提高学校在人才市场的竞争性,不论学校如何定位,办学如何有特色,重要的一点是必须要保证质量。

参考文献:

[1]鲍健强.中国民办高校立法研究的几点思考[J].杭州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2(5):14—15.

[2]潘懋元,林莉.2020: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前瞻[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3(3):4.

[3]朝李钊.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应树立“经营学校”理念[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5(2):52.

[4][5][7]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编著.2001年中国教育绿皮书——中国教育政策年度分析报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139-143.

[6]杨明,于德龙.论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经费筹措的市场化运作[J].教育发展研究,2005.

[8]张民选.理想与抉择——大学生资助政策的国际比较[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杜,1998:87-88.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

上一篇:届电子商务专业个人简历下一篇:铁路长途光缆线路的维护管理

付费复制
期刊天下网10年专业运营,值得您的信赖

限时特价:7.98元/篇

原价:20元
微信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联系客服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
支付成功
已获得文章复制权限
确定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