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教育改革

2024-09-23

中国文化教育改革(共12篇)

中国文化教育改革 篇1

“教育的目的是解决有限的人生精力与无限的知识之间的矛盾。最好的教育, 是能用最小的教育成本最快培养人实现最大的人生价值。”高校新闻类院系是传媒人才培养的最大基地, 也应成为新闻教育改革前沿。

一、我国新闻教育存在的问题

1、课程比例不合理

目前我国新闻专业的通识类课程所占比例过低, 而专业类, 特别是核心类课程占比例过高, 统计数据中最高的甚至达到60%。随着传媒“复合型”人才需求越来越多, 学界也在呼吁腾出更多的空间为新闻专业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结构。如“精简, 合并新闻传播类专业的专业课程, 使专业课程的比重减少为大学四年中总课时量的40%左右。”

许多高校没有单独的新闻学院, 新闻专业的课程设置则与新闻系隶属学院关系紧密, 因人设课情况较多, 反而忽略了专业课程应有的比例。“比如设在少数民族语言系的就增加民族学、宗教学方面的课程, 设在中文系的就增加汉语言文学方面的课程……而新闻传播专业, 基础课、非新闻专业课占总教学时的2/3甚至3/4或更多。”

2、课程与实践脱节

新闻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现有文献普遍认为新闻学教育的实践性需要加强。在实践性课程设置, 教学方法和模式上都需要进行新的开拓和改革。

学界普遍认为, 我国新闻教育滞后于新闻实践。而新闻教育与实践的渐行渐远甚至脱节导致了新闻专业学生就业难。比如网络已成为第四媒体, 而网络传播的相关教育还相当缺乏。我们将在后文详细说明这个问题。

二、复合型传媒人才与新闻教育

综合考虑新闻传媒的变迁, 传媒界最需要的是一种“复合型传媒人才”。英国传播学者Splichal和Sparks提出21世纪的传播人才应该具备四方面的素养:广博的知识、客观的视角、批判的态度、准确的判断及三种才能:清晰准确的写作才能、传播才能和创造才能。由此可见, 国际新闻教育所重视的是人的综合素质和独创性能力的培养, 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中国新闻教育也需要紧跟时代, 进行改革。

三、人才培养新方案

我们认为, 首先要调整人才培养目标。现阶段, 大学人才培养目标过于简单化, 就新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来讲, 基本上是一种口径, 即“主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基础扎实, 知识面宽, 能力强, 素质高, 富有时代特征、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闻、宣传领域的高级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学生毕业后, 能分别在新闻、出版与宣传单位从事编辑、记者与管理等工作。”实际上, 这样的目标定位具有强烈的“工具性”特征, 而忽视了对人才的“人性”培养, 大学的任务实际是培养“人”, 提高人素质的。就任何一种专业而言, 都要有它自己特殊的人才培养目标, 这个目标不能简单化和笼统化, 更不能放之四海而皆准。专业培养目标的确定一定要符合专业的特点, 也要符合现实社会的实际需要。

要在实际的教学中, 有具体的思路, 要让学生树立专业意识, 培养学生专业兴趣, 拓宽学生专业知识面, 传授正确的学习方法, 具体思路如: (1) 在育人指导思想上要做到“通”与“专”结合——即让学生在学习上符合“四基”的要求。 (2) 在教学内容上做到“宽”与“窄”结合——即“新闻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要由通识和“专业”结合, 还要突出专业性, 不能和其他相关专业混淆。 (3) 在教学方法上做到“死”与“活”结合——让学生处处有课堂、时时有老师。课堂教学要严格, 即所谓的“死”;实践能力培养和课外活动要“活”。二者结合, 让学生始终处在紧张与活泼的学习和实践当中。教师必须参与指导学生的课外活动, 将上课教授内容与学生活动相融合。 (4) 学生技能培训做到“软”与“硬”结合——所谓“软”, 就是在职业道德、综合素质上要进行“软”性管理与考核。所谓“硬”就是在专业学习上必须达到专业技能过硬。

第三, 教师除了正常授课以外, 要充分利用有效时间与学生多方面接触, 形成有效的互动。这样通过循循善诱的机会, 可以有效地打破学生对专业产生的隔膜, 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和谐的氛围, 从心理上让学生对本专业产生认同感、接近感、自豪感。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心理变化, 重视人际传播效果。多数学生做出决策的依据来自于人际传播下的相互影响。教师应该善于通过利用自身的权威性来有效影响人际传播的效果, 对学生群体中的意见领袖人物重点施加影响。同时, 要加强人文关怀, 从文化视野下重新审视新闻传播教育。加强培养学生的传播文化知识、文化理解能力、重视社会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塑造。

总之, 重点打造理论广、技能精的复合型人才, 积极改良理论教学思路和方法、加大教学实践环节, 改变办学理念、创立新型办学特色这是教学改革的关键。

摘要:在媒体变迁的环境下, 我国新闻教育存在着很多问题, 与快速发展的传媒行业格格不入, 高校新闻类院系是传媒人才培养的最大基地, 也应成为新闻教育改革前沿。

关键词:新闻教育,复合性传媒人才,改变办学观念

中国文化教育改革 篇2

就如人们的经验,事情的发展都会受到不同的麻烦,那么,就想谈谈这些麻烦了。

XX年8月,李阳和他的“疯狂英语”来到我校宣传,我们都知道李阳是个成功人士,他依靠自己坚定的信念和切实的努力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于是,他决定“让三亿中国人说一口流利的英语,让中国之声响彻全世界”等,这些都是我们每个中国人都希望的。然而我却发萌发了一个思想。

这个想法我已经思考了许久,幸运的是,我发现了许多志同道合的人,虽然有些冒昧将思想有相似之处的也归入了,只求指出罢了。

那天,李阳很阔,有我们掌声雷动的欢迎,更有震撼人心的狂读场面啊!当李阳将小册子举过头顶,声撕竭力的大喊英语,下面有几千人也手举过头,大喊英语.我们的王老师写得好“场面既震撼人心,又让人心惊肉跳.这时,我的脑海中突然闪出了一个古怪的类比,希特勒当年在纳粹德国的集会演讲,其声势之浩大也不过如此吧。”我与老师不同的是我倒认为是李阳疯狂英语在冲击着中国式教育,就是李阳用“极度专注、用大量时间来将各门学科攻破”来对抗九年义务教育中“各门功课同步进行。”

还有一个事例是近来有关于教材改编“金庸进驻,鲁迅下课”而引发的争论。有人说“教材太呆板了,要改革”但是,我们想像一下,若把知识比做空气,我们是需要新鲜美好的空气,可我们能把空气中的氧气换成香水气吗?

或许,我们可以去除一些杂质,添加一些自己喜欢的香水气,如果贪心或嫌不够也可以瞄准氮气。

中国教育改革已深陷困境 篇3

许多国外高等教育机构纷纷把目光转向中国,视中国为一块新的财富宝地,要不到中国办教育,要不大量吸引中国学生到国外就学。

而随着数以百万计的大学毕业生(包括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生)加入失业农民工队伍,一个事实不容争辩,中国高等教育繁荣一度的泡沫破灭了,轰轰烈烈的教育改革已经深陷困境。

中国企业家式教育改革的主体是政治企业家,商业企业家,再加上一些带有浓厚商业气或者政治气的教育界人士。这些融聚了政治企业家和商业企业家精神的改革者推行的是利益导向的产业化和GDP主义的教育改革,他们强调数字,注重指标,并各自获得了政治利益和商业利益,但却牺牲了教育本身的利益。

教育改革的结果使教育资源向少数人集中,越来越多的贫穷子弟上不起学,而培养出来的人也不是社会所需要的。在国际层面,中国虽急起直追先进国家的改革步伐,但多于模仿,欠缺创新,教育科研水平实际上离国际先进水平越来越远。

无法为社会培养有用之才,粗放式、低层次的教育扩张使大学、政府和社会一起走向恶性循环,教育改革也无法持续。

中国的教改现在面临的困境是,没有强有力的领导层,既没有能力去纠正已经被证明为无效的路线和政策,更没有能力去确立有效的路线和政策。如果不能改变现存的路线和政策,引入真正能够从事教改的干部,中国的教育还是会依赖现在的路径衰落,直至出现谁也不想看到的结局。

中国文化教育改革 篇4

一是访谈主题推动了高等教育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的思考。我国高等教育已经从规模扩张阶段转向提升质量、调整结构的内涵式发展阶段。访谈主题紧密围绕现阶段国内外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相关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就如何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如何调整高等教育结构,如何促进高等教育公平以及如何与企业联合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等进行深入研究,比如说瑞典皇家理工学院校长彼得 · 古德蒙森(Peter Gudmundson)的《明确办学定位,守护质量提升》、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顾海良的《后大众化时代,如何理解高等教育公平》等,都是对此类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积极回应。

二是受访者的观点、内容为国家、区域层面的高等教育改革、创新提供决策参考。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创新发展的新时期,“一带一路”“京津冀一体化”“长江经济带”是我国立足全局、放眼世界、面向未来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面对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国家和区域层面的高等教育都需要新观点、新思路为其改革创新提供智力支撑。访谈汇聚了众多高端人士的关于高等教育改革与创新的思想、观点及做法,比如,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在《新时期高等教育的发展思路与重点》专访中提到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质量第一体现;重庆市教委副主任牟延林在《如何理解与实施区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专访中提出要从精神维度、空间维度和逻辑维度思考与重建区域高等教育结构;中南大学党委书记高文兵在《创新创业教育:在探索中前行》专访中建议高校从五个方面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等。同时,我们还注重积累这些思想理念与解决问题的举措路径,逐渐形成国家、区域乃至高校相关决策时的事实与经验库。“高端访谈”不仅为高等教育改革、创新提供决策服务,还得到了学界认可,先后已有8 篇访谈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成为国内教育学类学术期刊中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品牌栏目。

三是受访者所在高校的办学思想成为引领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示范。高水平大学作为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的重要阵地,是高校发展与改革的排头兵。受访者关于某一主题的观点与思路,都涉及所在高校的办学实践,用高水平大学的办学思想来引领其他高校发展,成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示范。比如,2009 年,原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钟秉林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与教师教育改革》中结合本校的实践经验提到应构架“学科教育与教师养成适当分离、教师培养与学科人才培养相互打通、教师培养层次适度上移”的人才培养体系;2010 年,南京大学校长陈骏结合本校教学改革论述《深化教学改革,培养杰出人才》;2015 年,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张杰关于《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大学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等都是高校教育改革的示范。

四是为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提供交流平台。《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出台,为我国建成高等教育强国明确了任务和路径,旨在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双一流”战略的提出是我国高等教育观念转变与提升的催化剂,而“高端访谈”为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提供了交流的平台,以促进政府、高校、社会等各方多样化的交流沟通、协同创新、共同发展,如,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司长王定华的《从美国常春藤大学看中国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 · 莱文(Richard Levin)分析了《世界一流大学的精神与气质》,而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张杰则分析了中国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特色之路。这些内容都反映在我们“高端访谈”的栏目中。

中国教育制度改革与弊端 篇5

题目:中国教育改革

关键字:高等教育 基础教育 应试教育 体制

内容提要:

1、基础教育转向义务教育

2、高等教育改变管理体制

3、中国教育制度存在弊端

正文: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中国的发展之快让世界震惊。在改革开放的30年以来,中国教育制度也随着社会需要与时俱进的进行了不断的改革和探索。中国教育的目标正是迎合“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这一深刻道理。

中国的基础教育转向义务教育

中国义务教育体制适应基本国情经历了艰难曲折的探索过程。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次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正式颁布实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宏伟目标提出之后,基础教育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体制,改变了中央过于集权的体制,也充分地调动了地方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办学积极性,为在当时艰难的条件下实现基本目标提供了体制保障和社会支持。但由于中国社会当时的国情限制,各地发展基础教育的财政能力存在巨大差距,这也就导致了在普遍发展基础上的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基础教育差距的扩大。为了实现中国义务教育的普及,九五”和“十五”期间,为促进中西部地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国家实施第一期和第二期“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采取多种类似措施,将重点放在弱势地区上和弱势人群中: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难点被锁定在贫困地区、贫困农村和贫困家庭。

基础教育管理体制的第二次变革: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2005年11月28日,温家宝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五届全民教育高层会议上的致词中向世界庄严宣布:“教育公平是全民教育的灵魂。没有教育机会的均等,就谈不上社会公平„„从明年开始,中国将用两年时间在农村全面免除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中国免费义务教育的序幕由此拉开。2005年12月24日,《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作出了明确规定和重大调整。《通知》提出,按照“明确各级责任、中央地方共担、加大财政投入、提高保障水平、分步组织实施”的基本原则,逐步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建立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中央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适当兼顾东部部分困难地区。

2006年6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该法规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国家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保证义务教育制度实施。”它标志着实施免费义务教育已经上升为国家意志,被海内外广泛誉为“中国教育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这也标志着中国义务教育实现了由“人民教育人民办”到“义务教育政府办”的重大历史性转变。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也经历了艰难的历程。

在改革前,我国的高等教育格局混乱,中央政府和地方存在分歧,教育资源不能充分利用。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是中国教育改革的重点,也是难点。

1994年、1995年和1996年国务院办公厅分别召开了三次高教管理体制改革座谈会,在改革实践的基础上认真总结了以往的经验,明确了改革思路。1998年,高教管理体制改革经验交流会召开,提出了“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的“八字方针”。之后,在中央政府领导下,以1998年国务院机构调整为契机,教育部、财政部、国家计委等有关部委在各地的配合下,对国务院部门(单位)所属院

校集中进行了三次大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门办学的体制问题。

第一、抓住1998年政府机构改革之机,国务院作出《关于调整撤并部

门所属学校管理体制的决定》,首先对撤销的国务院9个部委所属的93所普通高校、72所成人高校以及许多中专和技校的管理体制进行了调整,其中的81所普通高校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二是在1999年初,又对5个军工总公司所属的25所普通高校、34所成人高校以及几百所中专和技校的管理体制作了调整和改革。三是随后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国务院又作出《关于进一步调整国务院部门(单位)所属学校管理体制和布局结构的决定》,对国务院机构改革后的50个部委和单位所属高校的管理体制及布局结构进行了调整和改革。此外,在教育部受国务院委托管理的72所高校中,也已经有34所与地方实行了共建。

第二、解决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为实现这一规划,中国于2000年实行了

两个重要的新政策:一是把高职学校的审批权下放给省级政府。以前所有高校都要由教育部审批。尽管此前曾有将研究生以下的学历教育下放给省级地方的动

议,但很快就被否定了。二是把相应专科层次的招生计划权下放到省,中央只管本科。教育部与国家发改委反复磋商,最后取得一致意见。这是从实际出发和思想解放的结果,也是中国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重大突破。这两个权力的下放,扩大了省级政府的统筹决策权。因此。在世纪之交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中,高校的合并成为最易为社会和百姓所感知的一件大事。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南昌大学、上海大学、扬州大学、广西大学、延边大学等由多所高校合并重组办学的典型。在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倡导下,浙江大学被选定为高水平大学进行合并办学的试点。1998年,原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合并组建为新浙江大学,成为中国高校中的第一艘“航空母舰”。经过一些列的改革,全国共有556所高等学校(普通高等学校387所、成人高等学校169所)经合并调整为232所高等学校(普通高等学校212所、成人高等学校20所),净减324所。通过合并,一些地区高校重复设置、单科性院校过多、办学规模过小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善,高校布局结构调整出现好势头。整个体制改革和布局结构调整的过程波澜壮阔而又相对平稳顺利。

第三、改善和加强中央政府宏观管理的手段,在一定程度上扩大高等学

校的办学自主权。高等教育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也做出了一些其他各项改革。例如,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已经取得历史性突破,打破了过去“包分配”和“包当干部”的传统模式,经过供需见面、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等阶段,初步建立起了“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新机制。当然,这些积极的探索仍在不断地调整和完善之中。

中国教育制度存在的弊端

教育管理制度依然存在许多问题,中国的高考录取分数线的地域歧视问题由来已久,在北京、上海等大城

市,能上重点大学的分数,在江西、山东、江苏、四川等省份连大专也不一定能

上。而国立大学是依靠全体人民纳税的政府财政建立和维持的,理应对全体人民平等开放。

有些教育在中国已经“分利集团化”。据中国最大的民办教育企业----南洋教育集团前董事局主席任靖玺估计:全国中小学的课本定价总额每年在200亿元左右,全国中小学的教辅定价总额每年在600亿左右,再加上试卷等有关费用,每年全国中小学生在教材、教辅等项目上花费的钱要突破1000亿元。根据2004年8月曝光的四川教材回扣案,教材和教辅的回扣率约为30%左右,如果按此比例,那么每年就会有300多亿的回扣流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负责人手中,这就是统一教材教辅和考试的好处。据《北京青年报》报道,10年来教育乱收费超过2000亿人民。

教育不公平也是中国的突出问题。一些地方政府人为地制造教育鸿沟,巨额投资重点学校、重点中学,甚至打造星级学校,使之成为权贵、富人子女入学的场所,成为政府财政的来源。而上了好中学,往往就可以上好大学,中国的重点大学特别是一流大学主要是为强势群体服务的。据杨东平教授领导的《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课题成果,北大农村学生的比例从1998年的18.5%下降到1999年的16.3%,清华从1998年的20.7%下降到2000年的17.6%。对于热门专业,管理干部、技术阶层的子弟占57.3%,工人、农民、下岗人员的子弟仅占25.4%。2003年北京某高校高考录取分数线农民子弟平均高于干部和知识分子子弟38.8分,下岗人员子弟平均高于干部和知识分子子弟35分。现在,弱势群体的子女多进入非重点院校和无人愿意学的冷门专业学习。中国教育起到了分离器的作用——以政府财力打造重点小学、中学、大学,供强势群体的子女进入学习,而弱势群体的子女大多无缘其中,社会分化将越来越严重。

参考文献:《中国早期教育》 汪洋中

论中国英语教育模式及改革 篇6

【关键词】英语教育模式 改革 实践 问题

一、从实践过程总结英语教育模式

2014年7月20日—27日,我一直在听老师上剑桥英语一级,就课本内容而言,我感觉自己的词汇量严重匮乏,如coconut、crocodile等词汇,意思不清楚;再谈到字母组合发音,我从来没有归纳总结过。对此,我反思了自己的英语学习,可以说,与本校学生相比,我学习还算用功,但实际运用英语确实少了些,之前有几次去外国人的Party,身为英语专业的我,竟感到“词穷”,想起外国人批判中国人学的是“哑巴英语”并不无道理。这一星期的学习确实对我的知识储备和运用敲了警钟,为了不让学生怀疑我的实力,我下来的时候抓紧补充了些剑桥词汇,并尝试归纳总结音标和字母组合的发音。

2014年8月12日起,黄老师渐渐把班上的管理权转到我手上,这本身是件好事,但很多问题也随之而来。其中,典型问题包括管理的松紧度、上课的进度和趣味性、对个别学生心理的疏导。先说上课的松紧度,这涉及老师威严的树立问题,黄老师说我说话没有号召性,再加上学生年纪小(9—12岁),很多孩子不会照我说的做,若不严格要求,最终必害了他们。但说实话,这关我依然过不了,实在不忍心责备他们,他们毕竟是孩子,调皮捣蛋是他们的天性,我又何苦强求,但若不这样做,他们的成绩又实在跟不上,我应如何把握这个度,将是我必须考虑的问题。

二、从实践中分析所存在的问题

上面我已从自己的角度,分析过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知识的储备和运用,接着我想从宏观角度讨论中国孩子传统的英语学习模式和由此涉及的问题。

就客观方面而言,这又回到现今中国教育制度的问题。有则分析报告指出,如今中国英语教育市场氛围高涨,尤其是少儿英语教育领域更是如火如荼,接着它以一事例分析背后一很重要的原因。它报道,一农村孩子因交不起补习费而自杀,经过深入调查,那学校的不少教师为赚取更多的费用,课堂教学有所保留,把更为重要的问题留到自己办的补习班讲解,因此,学校很多没上补习班的孩子根本理解不了。为了孩子们有一个更好的未来,许多家庭不够宽裕的家长省吃俭用让孩子们去补习,这个选择走绝路的孩子正是忍受不了这样黑暗的潜规则。

主观方面,与很多大学生的学习目的和态度有关。据统计,当调查大学生的学习目的时,17.5%的同学认为获取奖学金才是目的,约56%的同学把各项荣誉作为学习目的,26.3%的同学认为不挂科就好。大学生的学习现状不得不引人深思。

三、从实践中学习如何解决有关问题

1.抬高终止教育的标准,尽量降低学习门槛

抬高标准,一方面是教学大纲的标准要提到真正的水平,要求学生能顺利阅读一般的英语资料,能听懂英语广播、电视;另一方面,只要对某群人进行英语教育,就须要求学习者达到最低水平,放弃原来的“温吞水”教育。

降低门槛,即推行英语大众化,一方面有关部门有意扩大大众接触英语的条件,如增加英语报刊、增加英语广播或节目,甚至可以举办英语活动。另一方面是降低大众接受英语的门槛,如国家教育部门增加一些英语网站、英语电视节目,专门发表、播放与当天新闻相同的内容,词汇把握在3000左右。这样做既有利于普及英语知识,也为国际化交流提供一定的语言储备。

2.政府重视

1983年,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已开始体现党和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和要求;温家宝总理也在《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农村教师在农村教育中的关键作用。诚然,教育工作的进行离不开政府的引导,政府应该把建立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作为战略重点,逐步确立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改革和發展重点,集中经费优先发展农村中小学的师资力量,并加强教育督察、检查和评估,加大对不合格教师的惩罚力度。

3.教育部门监管

教育部要加大对学校、教师的监管力度,进行不定期检查,定期召集校领导开会,认真核查校领导的工作汇报和实际吻合度,定期对教师专业知识、思想程度、心理水平严格考查,及时公布不合格教师名单并开展教育学习。地方性教育部门可于年末举行市(县、乡)级的教师智育或体育比赛,并将成绩纳入年评估的项目中。

【参考文献】

[1]牛桂敏.循环经济评价体系的构建[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5.

[2]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编.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3]黄济.教育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

[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的使命——面向21世纪的教育宣言.

[5]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6]林崇德.教育的智慧[M].北京:开明出版社,1999.

[7]朱永新.新教育之梦[M].人民出版社.

[8](英)伯特兰 .教育和美好的明天[M].罗素出版社.

[9]皮亚杰 .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M].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

论中国新闻教育改革方向 篇7

1 中国新闻教育改革是势在必行的

1.1 新闻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

随着中国传媒业发展的日益壮大, 社会上对新闻类人才的需求随之日益增多。但从我国现今新闻教育来看, 要想使教育质量与需求相协调仍存在各种问题。媒介产业具有了强大的竞争力之后, 专业人才的培养也变得重要起来。对于新闻人才的培养, 高校被寄予了厚望。各大高校迅速作出了反应。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于2001年各自成立新闻与传播学院, 全国各大高校也不甘落后相继加强新闻教育, 如武汉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新闻专业力量强大的高校也扩大了对该专业的招生规模。传媒教育的兴起一方面意味着传媒人才的需求加大, 另一方面则表明传媒业对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1.2 当前新闻教育存在的弊端

很多传媒专业人士认为, 许多新闻专业的毕业生在真正投入到新闻工作的时候, 上手虽然快, 但也明显存在着后劲不足的缺陷, 有的甚至连新闻都不会写。清华大学国际传播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李希光曾经指出:“我在新华社做编辑主任的时候, 每年要到全国几个重点大学招考记者。除了国内部稍微有一点特例, 新华社国际部、对外部、采编部、体育部四大部门在招收编辑的时候, 一般不从新闻院系的毕业生中招考, 无论是本科生, 还是研究生或者博士生。主要原因是, 新华社认为这些大学的新闻院系在新闻采访写作这门各个媒体最看重的课程上没有与国际接轨。为了让招考的记者很快能上手, 能尽早地派到国外重要岗位当记者, 就招收各个大学外语系毕业的学生, 然后通过师傅带徒弟自己培训。外语专业的同学由于没有受过国内传统的、甚至某些过时的新闻传播理念的熏陶, 在新闻学和传播学上没有自己的偏见, 接受国际有实际用途的新闻学理念、方法等就比较容易。”

由于新闻产业中, 为了使产业效益得到提高, 存在众多的现实问题, 这对新闻从业者的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此可见, 现今的新闻教育不仅仅要使学生牢固掌握专业知识, 还要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新闻教育的改革方向亦应该多元化。

2 新闻教育改革要从三个方向融合

2.1 与现代化信息相融合

当今是信息科技时代,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 不论是对教育还是新闻传播都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在教育方面可以提高教学质量, 进一步扩大知识面;在新闻传播方面, 信息技术对其方法、途径、效果、模式以及趋向都有着积极作用。为了提高新闻教育质量, 使之与信息技术有效结合, 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入手。首先, 为新闻教育提供一个多元化、跨区域、可融合的实验教学平台。如今的新闻教育平台已不是单纯靠信息采集和编辑工具可满足的, 需要有更为先进的设备、更为丰富的功能以及更为广阔的空间才能全面促进新闻教育;其次, 为新闻教育与信息技术打通能量交换渠道, 为新闻教育提供清晰的技术动态、技术趋势和技术思维等;再次, 在现代化技术的推动下促使师资力量进一步充实, 且提高了师资队伍的技术含量以及科学技术素质。

2.2 与实际新闻相融合

2.2.1 共同加强对新闻实务教学体系的改革

当今, 越来越多的新闻教育机构为了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而聘请新闻业界人士来对本科生或研究生进行各个专题的演讲。然而这类演讲的内容既不够系统化, 也不够全面化, 甚至还是随机的。这样的演讲体系与教学的过程正好相悖而驰的。所以, 在进行新闻教育的时候应引入行业实践阅历丰富的新闻界人士来担任授课, 从而建立起专业力量强大、实务性强的新闻教育机制。

2.2.2 共同打造坚实的实践教学基地

由于中国的媒体业态富于多元化特征, 因此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习平台。无论是中央媒体, 还是地方媒体, 或者是行业媒体都能为学生提供一个增长见识、丰富知识、掌握技能的专业平台。同时, 为了丰富新闻专业实践教学还要为学生创造促使其进入仿真职业实训的条件。另外, 为了能使一切促进措施能够有秩序地进行, 还需要对教学进行严密规划和科学管理。

2.2.3 共同促进双向交流机制

不仅仅是要进行各类学术演讲以及各类专业培训, 还要在新闻界与学界之间建立起一个能够相互交流的机制, 以便双方能够随时进行通讯、交流与商讨。通过双方的联合来推动我国新闻业能够进一步发展, 共同研究对策、方法以及理论, 从而使我国的新闻业持续发展于社会前沿。

2.3 与国际相融合

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 国际文化之间的交流也日益密切。作为中国新闻

1微博的内涵及国内媒体

发展微博状况

微博, 即微博客 (Micro Blog) 的简称, 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 用户可以通过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 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 并实现即时分享。

国内知名新媒体领域研究学者陈永东在国内率先给出了微博的定义:微博是一种通过关注机制分享简短实时信息的广播式的社交网络平台。其中有五方面的理解:a) 关注机制:可单向可双向。B) 简短内容:通常为140字。c) 实时信息:最新实时信息。d) 广播式:公开的信息, 谁都可以浏览。e) 社交网络平台:把微博归为社交网络。

最早也是最著名的微博是美国的twitter。2009年8月份中国最大的门户网站新浪网推出“新浪微博”内测版, 成为门户网站中第一家提供微博服务的网站, 微博正式进入中文上网主流人群视野。2011年是微博用户数量和影响力双双快速增长的一年。根据新浪最新发布的统计数据, 2012年初新浪微博注册用户已突破3亿大关, 用户每日发博量超过1亿条。

不知不觉中, 微博已经在传媒体系里悄悄地独占了半壁江山。截至2012年2月9日, 在新浪微博上开通官方微博的期刊已经达到1500多家, 其中关注度最高的《新周刊》官方微博的“粉丝”达到400多万人, 影响不可小觑。再看看腾讯、搜狐、网易等网站的微博, 各期刊也都已经“安营扎寨”。

由于微博用户众多及病毒式传播的特点, 利用微博的力量增加与作者的互动沟通, 提升期刊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 已经成为越来越多期刊社的选择。

2科技期刊利用微博的形式

微博不同于其他的新媒体, 他的发布内容限制在140字内。因此, 不可能利用微博发布文章之类的较长篇幅的内容。充分利用好微博的发布特点与传播特点, 才能让微博更好地为科技期刊服务。

2.1推广期刊内容

利用微博发布期刊精彩内容预告。期刊每期的精彩内容, 在期刊正式出版之前, 在微博上发布摘要。利用人们爱“尝鲜”的心理, 在纸质期刊出版前, 就已经把精彩宣传出去, 引起读者对期刊的关注与期待。笔者在维护的《邮电设计技术》官方微博上, 发布了期刊的专题文章的文章名, 立即就引起了粉丝们的兴趣并转发, 传播速度之快令人吃惊。

通过微博发布网站信息标题和简介。充分利用微博140个字的信息空间, 提炼期刊网站精彩片段, 发布于微博,

科技期刊如何利用微博助力自身发展

文丨韩军艳

摘要:本文在介绍微博内涵及国内媒体发展微博的状况的基础上, 分析了科技期刊利用微博来服务自身发展的各种形式, 最后阐述了科技期刊在微博维护中的几个注意事项。

关键词:微博;科技期刊;粉丝;推广;发展;维护

界的工作者更应该注重文化的多元性, 增长文化见识, 提高文化素养, 进而在各种文化的熏陶下进一步掌握在文化交流技巧以及和谐共处的专业工作知识。

2.3.1 强化外国语言能力

当今的新闻传播加快国际化进程的关键在于国际相互关联度和网络技术普及程度的提高。所以, 要想成为一名出色的新闻专业人才必须要具备外语能力, 这是促进国际新闻界之间信息交流的重要手段之一。外语能力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一个新闻工作者的信息采集能力, 国际社会的沟通交流能力和国际化的专业表达能力。

2.3.2 课程教学的国际化

中国的新闻教育的探索道路应该延伸到国外, 甚至是与国外新闻院校联合办学。从而为本国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知识面, 更甚者可以为学生赢得出国留学的机会。这样一来将有利于我国新闻教学加快引入与专业相关的外国经典教材, 并加大师资投入, 从国外引进教师以促进双语教学。在引进国外师资力量的同时, 还要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培养, 尤其是对于那些年轻且经验不足的教师的培养, 可以利用帮助其攻读博士学位或是出国进修等各种有效方式来进行。

综上所述, 新闻教学改革要想突破多种弊端, 必须要不断地创新, 促使新闻教学富有生机, 同时种种现状还为各类新闻相关课程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要求。随着新闻教育改革的正式启动并不断深入, 将会使我国的新闻教育更上一层楼。

摘要:新闻教育是为了向学生讲述各种新闻知识以促进学生掌握相关知识与技能, 从而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出新闻人才的专业教育。新闻教育主要以正规的、系统的学院教育形式出现, 自1918年新闻教育始发以来, 距今已经有九十四年的历史。从新闻教育近百年的历史可以看出, 我国新闻教育培养出了很多优秀的新闻人才。但是, 为了发展就要不断地革新, 传统的中国新闻教育模式已不能满足当前时代发展的需要, 各方面都有一定的弊端。本文结合新闻教育实践对新闻发展趋势进行一系列剖析, 并给予一定的有效解决方法。

关键词:新闻教育,改革,方向

参考文献

[1]钟克勋.略说新闻教学中课程的互补意识.魅力中国, 2010 (7) .

[2]杨清波.从"实践教学"到"全能培养"——我国新闻教育理念及传媒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微.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9 (6) .

[3]余婧华, 刘玉玲.新闻写作课程实践教学法探究.兵团教育学院学报, 2009 (6) .

[4]方汉奇.新闻史的奇情壮彩[M].北京:华文出版社, 2000:261.

中国文化教育改革 篇8

一、中国高等教育的现状

从21世纪初,高等教育就成为大众话题走进人们的视野,民众对其赋予了从所未有的关注度。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正式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2011年,自主招生改革进入新阶段,同时也遭到社会各界的质疑;2012年,异地高考成为热议话题;2013年,随着毕业生人数的剧增,就业成为新难题;2014年,高考改革开始在很多细节性问题上发力。今年,质量和公平成为中国教育的关键词。

然而,尽管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教育改革,决心大刀阔斧改变中国教育现状,一些存在已久的问题也许在短时间内是无法解决的。

高等院校的生存问题。在改革与创新之前,生存才是王道。然而中国林立的高校之间从来不乏激烈的竞争。为了抢夺生源一窝蜂地开设热门专业,一味地强调科研数量,等等。这些都在阻碍着高等教育的质量提高。

高等教育的公平问题。在这个问题上,也许我们无需参考一些数据化的资料。单是看看网络上流行的那个关于湖南、北京、上海三地高考考了相同分数的考生的不同命运就能窥其一斑。一碗水很难端平,但是倾斜过度,也会出问题的。

高校内部行政干预学术的问题。教育的游戏规则和裁判由不在教育一线的行政人员说了算,这是现今各大中国高校司空见惯的现象。大学的脊梁应该是走在学术前端的教授,大学的氛围应该是自由自在的学术精神,而不是为了评估、职称而折腰的论文机器,也不是囿于一室的干瘪说教。

二、德国博洛尼亚改革的经验及对中国教育改革的启示

(一)不搞一刀切,既尊重传统又立意革新

在改革前,德国三大类高等院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授予毕业生相应的学位和证书。比如,综合性大学一般授予两种学位,硕士(分成Diplom理工类和Magister人文类)和博士,其他专业如法律、医学需要通过国家考试才能获得毕业文凭;高等专业学院(Fachhochschulen)不具备博士学位授予资格,仅颁发硕士Diplom学位,且须在证书上注明FH字样以区别于综合性大学颁发的Diplom学位;高等艺术与音乐学院主要颁发艺术与音乐相关学科的硕士和博士学位。博洛尼亚改革在德国开始实施后,这些传统的学制和学位制度并没有被完全废除,尤其是那些特殊专业(如神学、医学等),由于其教育质量和考试制度等原因,并没有受到新学制的冲击。2008/2009学年统计,在博洛尼亚改革在德国实行近十年后,仅有42.9%的学生在新型专业中就读。也许有人会认为德国在实行这一改革中与其他欧洲国家相比要更为保守,但是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这种保守态度很好地维护了相关专业的质量与可信度。“保守”这个词只能做中性解读,有时候这样的态度是对传统的坚守,能让一个事物在时代洪流冲击下不失自我,发出更加灿烂的光芒。中国的传统专业如中医、书法、戏剧等有自己的生长土壤和发展规律,不能一味地追求变革创新。

(二)提高学术透明度,促进文凭、学位的国际认可度

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和推动下,教育的国际化成为必然趋势,不仅在欧洲,乃至全世界,留学、跨国就业都已是时代潮流。在此影响下,文凭、学位的相互认可能大大地促进人才的流动,既方便用人单位了解毕业生的学术经历和水平,也能帮助后续高校有针对性地制定学习、科研计划。德国高校于2005年开始引入文凭补充说明(Diploma Supplement),详细说明学习内容、专业特色、文凭层次及所在国高等教育体制等。

中国高校、就业单位对于各大高校毕业生的毕业证书有着固有的等级森严的偏见,一半原因当然是教学质量的差距,但另一半原因也许只是出于对于一些不知名院校毕业生的学习经历不清楚也不敢贸然试用的态度。如果我们参考德国的这一做法,也许这个情况会大为改观。一所普通院校某些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不一定比不过从一所211大学走出来的学生。

中国的教育改革之路才刚刚开始,还远没有触及骨血。这将是一条漫长而艰难的道路,我们相信,中国高校将会以坚决的信念,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出一条坚实的大道。但是在披荆斩棘的同时,也不妨抬头看看他人是如何开辟一条成功之路的。德国经历了博洛尼亚改革的洗礼,既有成功的喜悦,也有改革中的阵痛,点点滴滴都是我们吸取经验的良好案例。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这样的虚心求教态度能帮助中国教育改革少走很多弯路,获得很多成功、先进的理念,顺利完成教育改革。

摘要: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中国的教育改革从来不是孤立的,闭门造车只会让改革之路异常崎岖艰难。德国在高等教育方面,在《博洛尼亚宣言》的推动下,取得了重大突破与进展。无论是学制、学位改革还是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的两级制度,都能给予我们启发,为中国教育改革提供案例性建议。

关键词:德国,博洛尼亚改革,中国教育改革

参考文献

[1]孙进.德国的博洛尼亚改革与高等教育学制与学位结构变迁[J].复旦教育论坛,2010(8).

[2]徐理勤.博洛尼亚进程中的德国高等教育改革及其启示[J].德国研究,2008(3).

[3]尹毓婷.欧洲高等教育改革的博洛尼亚进程浅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1).

[4]王超.博洛尼亚进程中高等教育一体化与多样化的协调[J].教育学术月刊,2008(1).

[5]彭安臣.慕尼黑工业大学本科教育特点及其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2(1).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改革趋势探析 篇9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作为培养社会所需各类人才的高等学校正处于急剧而又伟大的变革之中,各国的科技教育正逐步趋向融合,世界高等教育已呈现出多元化、大众化和信息化、终身化、国际化、市场化的发展趋势。

1 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世界高等教育在多个方面都有重要发展,虽然各地区及各国的情况有所不同,但仍然出现了全球范围内高等教育所共有的变化。

1.1 高等教育多元与大众化

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办学主体的多元化。既有国家办学、地方办学,也有企业、社会团体、个人办学,不同的办学形式并存,互相竞争,又互为补充。而且从发展现实看,无论是在西方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这种趋势还在继续增强。在我国,教育要先行,首先要求加大教育投入规模,是我国脚的规模和速度。教育装备的技术水平,师资的待遇进一步得到提高等。再而拓宽办学渠道,把更多的社会资源引向教育领域。各国纷纷尝试设立新的高等教育机构。

1.2 高等教育终身化

随着科学和经济的飞速发展,科学和知识也在快速增长。国际权威机构调查认为,当今世界科学门类已多达两千多种,人类科学知识每3~5年增加一倍,人类知识更新的速度也在空前加快。终身教育强调学习的能力、自我教育、创新精神、现代意识、未来意识及教育与时代的各个领域,社会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互动关系等等。总之,终身教育是不同于传统的学校教育意义上的教育。而是全新的教育,它的最大特点就是适合科技高度发展、社会高效。这意味着大学在读期间学到的知识在毕业时就必然产生老化、过时的问题。在全社会进一步树立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理念,鼓励人们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参与终身学习,积极推动学习,积极推动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型社会建设。加强终身教育的规划和协调,优化整合各种教育培训资源,综合运用社会的学习资源、文化资源和教育资源,完善广覆盖、多层次的教育培训网络,构建中国特色的终身教育体系。

1.3 高等教育国际化

高等教育日益国际化首先是教学与科研全球性的一种反映。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我国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道路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特别在留学生教育、合作办学等方面有重大的突破。但我们更应看到在实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过程中,我国高等教育与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相差甚远。因此应放开眼界,面向未来,应当机立断确定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战略。由高等教育进一步国际化体现在课程中的世界内容,加强学术交流、加强教师之间的国际交流、加强学生之间的国际交流跨国科研、国际合作是国际学术界的共同目标,而且还是确保高等教育机构的工作性质和效果所不可缺少的条件外合作办学是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形式之一,它能较快地了解、吸取并实践国际上通行的办学模式、专业课程设置、师资培训等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中国高等教育应有选择地引进外资与“外智”,举办多种类、多形式、多层次的中外合作办学,实行不出国门的“留学”培养国际化人才。合作办学还应鼓励有条件的高校走出国门,与外国同行合作办学,这有利于推动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有助于缩小国家之间和地区之间在科技方面的差距,有助于促进人与人之间和民族与民族之间的了解。

1.4 高等教育信息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世界进入信息化时代。以国际互联网为标志的信息革命席卷全世界。现代信息技术彻底改变了原有的方式。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对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教育的观念、内容、方法、结构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中国信息化的发展趋势,达到研究手段的智能化,研究方法的智能化,研究主题的多元化,研究内容的适用化,研究成果的时间化。

2 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变化

在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国际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经过近几年的大发展,在增进入学机会、满足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以及对我国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无疑都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高等教育发展的区域化

所谓高等教育发展区域化,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通过人力资本、科技进步、教育投资等方面对区域经济的增长产生影响,同时区域经济的增长也影响着高等学校教育和教学方政府的财政资金作为教育资金的主要来源。在研究高等教育区域化发展战略时,打造地方院校的特色学科,再依据优势学科专业所在地确定相应的高等教育空间分布格局。

2.2 高等教育发展的市场化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高校价值的确认越来越偏重于社会的认可。无论是高校的毕业生就业,还是科研成果的转化都需要接受社会和市场的严格选择。政府对高等教育政策必须朝着市场主导的方向发展,让高等院校借助于市场化的运作,主动出击,通过为市场提供技术成果、服务或直接依靠自身强大的科技优势投身于生产活动,以创造财富来弥补教育经费的不足。

2.3 高等教育发展的多元化

在办学体制方面,高等教育办学体制已摆脱单靠政府包办大学的单一模式,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在教育结构方面,现代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多层次、不同类型的专门人才,要求高等教育由单一的长期学术性教育向多层次、多类型的教育结构转变。教育市场国际化带来的严峻挑战。内涵的丰富性发展,策略的多样性,效益的多元化,途径的综合性等教育发展规模依然无法满足学生及其家庭强烈的入学需求,目前的高等教育系统未能满足我国经济转型所带来的对高级技术人才的强烈需求。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决定了知识将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第一要素,这就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多种办学成分统一在高校内部,会给高校带来更多的便利条件,使人才培养和使用更接近社会需求的实际。

2.4 高等教育发展的国际化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化,以及加入WTO后教育国际化趋势的日益彰显,我国高等教育产业正面临着一系列的重大挑战。能否敏锐地把握机遇,化挑战为动力,将决定着未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教育国际化现象必然要求它所培养的人才不仅适合一国一专业所需,而更要适合多国多专业,符合国际性人才的标准。

3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我国高等教育在跨越式发展中取得历史性成就的同时,高等教育在许多方面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

3.1 高等教育经费问题

高等教育经费严重不足一直是困绕我们的问题。经费不足,对一些地方院校来说,造成很大的影响,其中收费成为学校经费的主要来源,甚至占到了总经费的80%,这就使得高等学校的教育经费筹措成为发展的瓶颈。

3.2 高等教育质量问题

因为扩招过快,教育资源的增量远低于学生数量的增长,生均教育资源占有率下降,尤其是教师数量不足,导致教师负担过重,加上管理力量分散。其中师资问题很严重,现在全高校中很多师资是兼职,专职占了很少的比例,个别高校只有几个专职管理人员,教师基本上都是兼职的,学校难于持续发展。的。而且现在专职教师队伍是“两头大中间小”,青年毕业的研究生。大学生这头大,还有就是退休的老教授这头大,而中间的骨干,三十岁到五十岁这段最好的骨干队伍数量少;还有办学思想的问题。

3.3 高等教育机会公平问题

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入学机会,使得高等教育惠及普通人群,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高等教育需求。从这个角度而言,大众化对高等教育公平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不容忽视的是,大众化对高等教育公平的促进作用仅仅反映在总体层面事。

3.4 高等教育教学与社会需求问题

长期以来,有些高等院校以学科分类为线索设置专业和课程,一些课程的教材与社会实践脱节严重,偏离了社会对人才素质整体需要的要求。虽然高校一直强调德智体全面发展,但实际上却是简单地以知识代替能力,忽视了能力培养,学生高分低能问题突出。高校的主要贡献就是培养人才,推动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回顾过去的情况,我国高等教育历尽艰难,取得了不少成绩,使得政策能够配套落实。

4 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

按照《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的到2010年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目标,我国各类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要从1997年的785.7万人发展到2010年的1500万人,接近翻一番。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须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

4.1 树立可持续的高等教育发展观

高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承担现代科技前沿重大课题,以及通过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直接参与并推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强化高科技研究,在传统基础研究以及高科技研究上寻求结合点,努力获取领先优势,把大力发展高等教育作为提升我国综合竞争力与人力资源总体水平的一项重大战略。

4.2 建设充满生机与活力的高等教育体系

接受高等教育将成为一个人的基本权利,随着大众化时代的来临,高等学校应当向一切智力上合格的求学者平等开放,不得歧视。使高等教育的供给内容、供给方式、供给时间能满足不同人群的多样化需求,从而建立以人为本、充满生机与活力的高等教育体系。

4.3 构筑国家、社会、高校共同参与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制

顺应世界发展趋势,在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伴随高校层次、规格、类型的日益多样,要根据培养目标,为不同类型高校制订不同的质量标准,保障高校培养的人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多元化需求。

4.4 进一步完善高等教育经费来源多元化格局

从我国实际出发,可以考虑大力发展民办高校,切实贯彻落实,扩大我国高等教育的经费投入总量。加强捐资助学的制度建设,制定特殊政策鼓励大学募捐,努力争取世界资金投入。明确政府是高等教育经费的主渠道。鼓励创办中外合作大学甚至外资独办大学。

4.5 逐步建立“创业教育”新模式

高校首先要树立公民教育的思想,就是把从小学到大学的服从、顺从、依从和盲从教育转变为自主、自立、自信和自强的教育上来。其次使教育能真正激活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我国高等教育多年形成的传统培养模式,使学生缺乏社会所需要的良好创业能力,鲜明个性,创造型思维,给大学生就业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因此,高等学校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确立正确的办学定位和服务定位,围绕办学目标创建自己的办学特色,打造教育品牌。使学生在课内外的学习中,在各种社会活动的人际交往中,在良好的校园文化熏陶下健康地自主地发展,形成其自身的人格、品质、文化涵养,从而真正增强他们走向社会的适应性、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参考文献

[1]袁卫.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现状、问题与展望[DB/OL].http://base.china-europa-forum.net/rsc/en/documents/document-996.html,2007-12-20.

[2]张晋峰.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现状与趋势[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7,(3).

[3]周满生编译.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若干趋向[J].教育研究,2007,(11).

[4]韩冰.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趋势论略[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

[5]张晋峰.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与展望[J].中国高等教育,2004,(4).

[6]项贤明.当前国际教育改革主题与我国教育改革走向探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7]潘懋元.规模、速度、质量、特色[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1).

中国文化教育改革 篇10

一、先秦儒家教育思想的基本面向

(一)“仁”学教育的哲学关怀

“仁”学是儒家哲学的核心,“仁”在《论语》中先后出现110次,足见其在儒学中的重要地位。先秦儒家更是将“仁”视为立身处世的根本,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是启发仁爱思想,培育仁爱情怀。樊迟问仁,子曰“爱人”。[2]在这里,“仁”是一种人际关系的准则,学会与人相处是仁的基础。具体而言,就要做到“恭、宽、信、敏、惠”,处世恭敬、待人宽容、言而有信、敏于行动,践行道德要求;要学会立身处境为人作想,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3]因此仁德是儒家衡量事物、得失的首要标准。孔子一生中“罕言利,与命与仁”,[4]很少谈及关乎利益之事,而是努力教导学生知天命,自我修行,达致仁爱境界。孟子继承了孔子的“仁”的思想,提出了“性善论”,认为个人是一个具有先天善良本性的存在,教育就是要激发并不断张扬人性中的善,培育浩然正气,做到“富贵不能移、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5]而唯有做到这一点的人,才能身居高位,统率众人。所以他说“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者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6]荀子虽然开法家之先河,强调教育应努力去克服人性中的恶,要用严苛的手段帮助人克己复礼,施行礼治,但是他仍然认为“仁”是实现“礼”治的前提,所以他说:“仁义德行,常安之术也”,[7]如果“仁”政不行,“则汤、武在上曷益?桀、纣在上曷损?”,[8]如果这个社会不能倡导仁爱,教人向善,那么即使有商汤、周武王这样的贤君又能有什么好处,夏桀、商纣这样的暴君处在君位又有什么损害呢?

先秦儒家的仁的教育思想告诉我们,教育的首要原则是教会人如何融入社会,践行德行,与人为善;其次才是运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去解决难题,促进社会健康发展。因此,在先秦儒家看来,仁爱是包括教育在内的一切社会行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偏离了仁爱导向的教育必将误入歧途,缺失了仁爱培育的教育也将是南辕北辙,与社会奉行的宗旨渐行渐远。

(二)“天人合一”的价值追寻

“天人关系”问题,是先秦儒家、道家的基本问题之一,对“天人关系”的把握,是理解和阐释儒家思想的重要出发点。有学者认为,孔夫子不语“怪、力、乱、神”,[9]因此,先秦儒家没有“天”的概念。这其实是一种误解,先秦儒家的确没有将“天”视为神秘的存在,而是将“天人关系”中的“天”指“天道”即自然规律,“人”指“人道”即人类社会的规律。孔子认为人与自然之间有一种“比德”,“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10]大自然虽然不语,但是充满了德性,正是上天之德,赋予了每一个人知天命、尽人事的努力。这种“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使中国古代教育思想表现出重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适应。同时,教育也更要使人在应天命、尽自己为人之本分的同时,“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11]“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12]把仁爱精神推己及人,将宇宙万物都视为有生命的整体,实现天地与我合一。孟子认为,“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13]教育应该从人心灵的教化开始,去努力点亮人心深处这一点灵明。“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14]“诚”是天道之根本,万物得以生成的根据。于人而言,这里的诚,就是人的善良本性、主体性,而教育的精神或本质,就是挖掘人性中的善良面,激发人积德厚义、拼搏进取的主体性。荀子说“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15]天是维持世间礼治的本源之一,礼法虽严,但需得顺天应人才能发挥社会效应。

因此,在先秦儒家看来,天是承载人生命与价值的德性所在,人必须顺天应命,努力发挥天赋,激活潜能,服务社会,否则就是“泯灭天性”。教育内容应以人文知识体系为主,自然知识作为补充,有余力、则学文。同时,君子要努力在高尚德操的基础上,做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不能成为某一方面的“器物”。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儒家思想化天道为人道,鼓励世人配天之德,不辜负生命的赋予,不辜负四时的健行。因此,先秦儒家的教育观首先是伦理观,是对为人之德性、本性价值的关照,其次才是知识层面的教化。

(三)“君子人格”的培育方向

君子人格学说是先秦儒家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先秦时期是社会大分裂、大混乱的时期,孔子认为要维护社会的正常运转,首先就需要恢复周朝时候的礼制,教育作为个体的人努力培育德行,成为君子。孔子说:“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16]从三个层面对君子之道进行了划分,认为作为世之君子,应该具有三种基本的特征,能够胸怀仁爱而不计较外界得失、能够充满智慧而不为浮云迷惑,能够遵从道德而无所畏惧,这既是一种人格特质,也是一种人道精神。孟子进一步阐发了这一思想,认为“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17]认为具有君子人格的人平生以三件事为最大快乐,一乐家庭平安,二乐心地坦然,三乐教书育人。后来朱熹在评价孟子思想时候说,“此三乐者,一系于天,一系于人,其可以自致者,惟不愧不作而已”。[18]作为世间的人,能做到仰不愧天、府不愧地,就可以称得上是君子了。所以,教育应该努力培育的是学生身上的君子人格,培养其推己及人的仁爱情怀、豁达的人生智慧、坚守道德价值而无畏的勇气。

(四)“群体至上”的荣辱观念

先秦儒家的思想,强调礼对社会的规束,让每个人在社会中找到自己应处的位置,使社会中的各人安于名份,各就其位,做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19]使个人的行为服从于社会、集体和组织的宗旨。孔子提出社会运行有序,就需要“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各司其职,各尽本分。孟子认为,教育应该首先育人以“规矩”,因为“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20]从个体出发去思虑整体、服务总体,是调节整个社会关系,使社会有序运行的必要条件;荀子指出:“人生不能无群”,“群道当,则万物皆得其宜,六畜皆得其长,群生皆得其命”,[21]人首先应该是群体的动物,如果集体意识、社会的整体利益得到彰显,那么社会中的每个个体都能够找到自己的所在,能够惬意地相处,能各安天命。因此,先秦儒家的教育思想中,尤其呼吁要不断强化个体的集体意识教育,在集体的发展中培育个性,培养德性,将个体的存在和发展融入群体之中,进而去发现自我,实现价值。

(五)“有教无类”的价值坚守

“有教无类”思想是孔子教育思想的重要方面,他曾说,“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22]只要能表示个人学习的诚意,孔子便愿意倾囊相授,尽心尽力地教育,但这也并不意味着孔子对学生没有要求。孔子要求学生首先要乐学,他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23]只有能在学习中感受乐趣的人,才能真正体会到知识的魅力。其次要求学生要注重思考,因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4]只有在思考中学习,才能学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再次要专心致志、虚心向学。对于不努力的人,孔子不会去启发他、教育他。所以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25]

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首先是对学生一视同仁,不分贵贱,在教育过程中注重方法。同时还不分地域、贫富、老少、贤愚。其次对于学生的不同情况,孔子能够做到结合实际,因材施教。他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26]每一个人的秉性都是接近的,但是在后天的环境养成中,个人习成了不同的品行,养成了不同的习惯,因此要根据个人情况制订教育方案。《史记》中记载了一个故事,“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豭豚,陵暴孔子。孔子设礼稍诱子路,子路后儒服委质,因门人请为弟子”。[27]讲的正是孔子根据学生子路的性情,循循善诱,培育贤才的故事,因而才会有孔门弟子三千、贤人72的美谈。

二、先秦儒家教育思想对当代中国教育改革的启示

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教育改革便是广受社会关注的话题。学者关注的领域也较为广泛,从教育体制、教育哲学、方法与技术的革新、教育分配与公平等等多个角度对中国当代的教育进行了思考,其中不乏许多的闪光点。然而审视当前中国教育中出现的师生关系紧张、教育商业化严重等现象,先秦儒家的教育思想至少能给我们以下几个方面的启示:

(一)以德为先,人格教育当是教育发展的题中首意

正如约翰·怀特指出的:“教育目的的中心内容应该是使学生成为一个具有道德自主性的人。”[28]有学者总结了中国教育体制改革以来中国教育存在的六大观念,即市场竞争、学校自主、法人化管理、经济效益、成本分担、教育服务,带有典型的市场化、商业化的取向,指出正是这几种异化的发展理念,使中国当代的教育发展受到了阻滞。[29]通过对先秦儒家教育思想的剖析,我们深知如何培育德行高尚,人格健全的学生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这里的德,也既指一般意义上的行为、心意,同时也指道德意义上的德行和心意,分别指向道德行为和道德品格。[30]从微观上讲,人格教育应该首先是培育个体顺应天命,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也就是学习首先应该是“学道”。[31]先秦儒家将这种精神视为人生之本、民族之魂,而这个理想信念体系就是先秦儒家所谓的“仁义、礼、智”,在当下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这个培育过程是一个不断锤炼、相对漫长的过程,过程中仍会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其次应是以集体、家国为上的爱国情怀,孔子提倡“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32]孟子主张“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33]同时孔子又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些都是倡导个体应该以国家、民族大义为基础,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培养自己的民族气节。再次是要教会学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处事原则,做事多为他人着想,谨守为人的底线伦理,努力换位思考,多帮助他人,多互助合作。

同时先秦儒家的教育思想还告诉我们,整个教育链条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方面,都应该努力恪守自身的职责,努力遵守自身岗位和社会角色应遵循的道德准则。教师应该恪守师德,尽可能地将知识、文化传授给学生;学生应该尽学生之本,修养道德,努力学业,尊师重教,爱护集体,如此,才能构筑出和谐友善的校园文化环境。

(二)教育公平,应在德性培育中完善制度支撑

孔子的仁学体系、天人观念以及有教无类的思想启发我们,公平是教育的根本价值趋向之一,当代中国的教育制度与体制应该努力以公平驱动改革,以公平之绳约束教育的牟利冲动。当下教育公平的追寻,首先应该有正确的教育政绩导向,“地方政府的思想要解放,改变教育政绩观,不要给学校压升学指标,要真正为人民负责”。[34]部分地方追求大干快上的教育效率,忽视了教育发展本身应该遵循的客观规律。更有甚者,将拆并组合作为发展教育的唯一手段,从而实现城镇化率的提升,成为装扮政绩的点缀,这无疑与教育公平的理念背道而驰。二是要按照依法治国的要求,尽快完善教育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促进升学、择校、学区划分等工作不断法制化、规范化,减小教育寻租空间,让普通百姓有学上、能上学,这是教育公平应达成的底线目标。三是要努力促进教育的体制机制的持续创新。[35]如伴随当前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健全,社会中各类群体的利益分化更为明显,公众利益的多元性愈加突出,就应该通过创新教育的体制机制,尽量保障社会不同群体的教育权利,增加教育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引导和满足公众的选择性需求。

(三)直面发展,经世致用应为教育发展的重点方向

“不改变社会就无法改变学校”的观点有一定的合理性,说明教育改革仅仅改变学校是不够的,社会也必须改革,但这不能成为学校墨守成规被动改革,以及消极面对社会挑战和冲击的借口”。[36]教育改革与发展必须要直面经济社会发展的直接需求。《大学》中有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直言教育的价值核心就应该锁定在倡导高尚德行,引人向善。进而,儒家在此基础上构筑出“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论体系,认为个人所尊奉的德行与所学习的知识的价值,就在于能够在完善自我的基础上,实现大国善治,从而平定天下。因此,教育也应该以社会发展的需要来科学设计体系,服务发展需要,努力让个人在岗位上实现价值,奉献社会。

就当下的教育改革与发展而言,伴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社会分工不断细化,职业教育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从儒家的教育思想出发,促进当前职业教育的发展,首先应该强化校企之间的合作,不断加快各类知识成果的转化。其次努力改革教师的用人机制,激发职业教师的教学热情;其三应该加大对基础职业教育的投入,努力改善教学环境;最后,还应该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的教学机制,培养学生广而精的学习热忱,成为一专多能的多面手。

(四)展望未来,“天人合一”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不变价值追寻

从先秦儒家的教育哲学思想可知,“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应是教育所努力达致的境界、追求的价值。因为人为天生、天人同构,天人同性、同理、同体。强调教育中人与自然的统一,人的行为与教育的协调,从而达成人的道德理性与自然理性的合一。因此,推动当前的中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首先应在改革发展的目的上深入思索。教育的终极目标,应该是努力实现真善美的统一。从个体层面,应该将真善美作为自身的价值追求,群体层面应该努力相互协作、追求卓越。其次,教育改革的一切举措应顺乎大势,合乎人性。天人合一注重人内生价值的培养,因而相对于各种显性的知识,老师更应该注重各种不可言传的教育对学生的影响,在潜移默化中传递价值与文化。以现在时髦的话来说,也就是所谓“灵魂教育”。三是要努力构筑圆融的师生关系、校生关系、同学关系。师生不应该是“主体—客体”对立的两端,教学应该是共同学习知识、感悟知识的过程,是相互学习、彼此启悟的过程。四是要努力培养“生活教育”哲学。正如陶行知先生所鼓励的,在社会中的每一个行业、生活中的每一场所都能发现教育、感知教育,行是知之始,即行即知,在日常生活的行动中产生理论,发展理论。[38]五是要倡扬仁爱,唤醒人性。倡导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协调,承认自然界具有生命意义,具有自身的内在价值;将人从纯粹的物质利益中拯救出来,破解“物化的人格”,用教育去浸润心灵,导向良善。

总之,先秦儒家的教育思想的多重面向,为当代中国的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想源泉,结合先秦儒家立足于德、更加强调集体观念、服务现实发展所需、指向公平公正的教育观念,对于我们审视当下的师生关系、校生关系紧张,商业化甚嚣尘上,过于强调自我以至唯我的教育倾向,有着十分重要的启发现实意义;而人命系于天、天人合一的教育思想,则是当下教育改革和发展应矢志努力的方向。正如约翰.怀特提出:“为使之不与我们的教育目的背道而驰,我们社会的文化精神的诸如此类的种种表现必须重新导向。”[39

摘要:先秦儒家教育思想是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之源,其“天人合一”的教育发展观,以“仁”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对君子人格的奉扬,有教无类、兼收并蓄的教育新风,对破解当下中国教育发展难题、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如何进行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改革 篇11

摘 要:教育是立国之本,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改革就是符合中国国情,充分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培养具有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公民,更好的为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服务的教育改革。现行教育体系所面临的时代性问题和自身存在的弊端决定了改革的必要性,教育改革坚持以人为本,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在包括学前教育、义务教育、中高等教育以及职业教育,社会、学校、家庭、个人多方面,多领域,深层次进行。教育改革应该稳扎稳打,不宜过快。

关键词:教育改革;有中国特色;思想转变;稳定发展

中图分类号: G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12-100-2

0 引言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兴国之魂,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改革则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对旧事物,旧制度的完善、发展与革新。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教育改革是引起教育实现现状的转变,是有意义、有成效、有作用的转变。教育是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教育改革则是使这个过程更加丰富,更加完善地伴随准备阶段以及社会生活中。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培养更优秀的人才,提高民族整体素质,培养更合格公民,为国家和社会的向前发展服务。

1 教育体系与时代同步发展需更加完善

1.1 教育体系所面临的时代性问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产业、技术结构的大规模调整,未来人口结构变化与大众对文化教育需求的急剧增长,以及经济全球化、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与更新换代都对现行的教育体系产生巨大的影响,对创新型、全能型人才的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对社会、教育机构、家庭以及个人的传统教育思想的转变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对解放和发展教育生产力,增强教育活力,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新的机遇,也是挑战。“国家综合国力和竞争能力越来越依赖于人才资源的质量和创新能力,教育在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将发生历史性的变化,同时,教育也将经历前所未有的深刻的变革和创新。”

1.2 教育体系自身存在的弊端

现行教育体系相对公平地完成了教育资源和社会资源的分配,但是教育模式却以应试教育为主,以应试能力来考量学生,量化标准不够精确,不够全面。同时也暴露出其他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而忽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育不平等,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的对立;私有制下的教育未能解决人的信仰问题,应试教育和社会功利性导致精神层面的缺失;学校教育对学生个性的扼杀乃至自由权利的剥夺,学习不能与劳动相结合反而与考试相结合;升学考试仍以卷面成绩为主,未能全面考查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基础教育的残酷化以及错误的思想传播导致多数学生在高等教育阶段的消极和颓废。

2 教育改革由国家主导,统筹规划从根本上多方面、深层次进行

我国人口众多,普遍受教育程度不高且参差不齐,传统教育思想根深蒂固,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国情决定了教育改革的困难与复杂,成就更有前景。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而在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对于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重大问题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教育,完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德育为先,坚持能力为重,坚持全面发展。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的对象是学生,教育是为了学生。立德树人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才能是前进的力量,品德则是前进的方向,尤其注重培育学生的信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加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对祖国的认可,对社会主义的热爱。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就要改变就业“不看能力看学历”的不良风气,让学生不仅有高分数,更有高素质,高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自立、学会合作、学会创造,“以学会学习为基础,以学会自立和学会合作为两翼,进而学会创造。”教育改革在课堂学习、课外实践、素质考核、升学就业以及教育观念、制度建设、教师队伍、培养方案、教学过程和质量保证等方面统筹兼顾,系统科学地进行。如改变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加强课堂互动,注重引导学生想象和思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拿日本的教育改革为例,日本的教育改革就十分注重学生的个性的形成与发展。同时注重教育工作者自身的学习,学习教学的新模式新方法,使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更加精彩,积极帮助和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例如英国和韩国的教育改革一直重视教师教育的制度建设,提高教师的指导能力。2016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要千方百计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各地各级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始终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运动兴趣,养成锻炼习惯,掌握运动技能,磨练意志品质”。对学生的考核应涉及身心健康、生存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审美观、人文素养多方面。

教育改革在学前教育、义务教育、中高等教育以及职业教育同时进行,贯穿教育过程的始终。学前教育、义务教育、中高等教育以及职业教育每个阶段有其不同的任务,但根本任务与目的一致。各阶段紧密衔接,每一阶段都为后面阶段打基础,每一阶段都是对前面阶段教育成果的展现。科学教育具有立体性,即包括以提高学生智商的为目标的学校教育,以提高学生情商为目标的家庭教育,以提高学生德商为目标的社会教育,以提高个人综合素质为目标的个人教育。这就要求社会、学校、家庭、个人密切合作,共同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教育与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并行,教育改革与政治改革、经济改革、文化改革并举。政治、经济、教育、文化作为社会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辅相成。教育的目的、制度、内容与方式以及教育发展规模与速度,皆受到社会生产力水平,政治制度的影响,教育的发展同时也能促进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任何一个领域的改革不可能是与其他领域毫无关系的,全面深化教育改革要在政治、经济、文化多领域同时进行。

发展、改革最重要的因素是人。教育改革最重要的是教育思想的转变,是整个社会、教育机构、家庭、个人的传统教育思想的转变。思想不转变,改革难成功。应试教育下学生的精神与身体都受到过度压榨,这是教育体制不合理以及传统教育思想双重作用的结果。在教育改革过程中,尽快完成“由传授或获得知识的多少来评价教学”到“由学生获得能力以及自身的发展来评价教学”的思想转变,从“老师教授学生知识能力”到“老师引导学生,与学生合作共同完成学习”的思想转变,从“吃苦受累为了考大学”到“教育的终身化”的思想转变,从“分数决定一切”到“德为先、重能力、全面发展”的思想转变。

3 教育改革稳定进行,不宜过快

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一系列制约发展的难题,经济快速发展造成的环境污染,社会快速发展出现的道德缺失,环境污染的治理与社会道德的重建所耗费的资金是巨大的,时间是漫长的。同样,教育改革不成功所遗留的问题绝对是极其恶劣的,教育改革绝对不能采用经济发展中错误的“先发展,后治理”的模式。教育改革中的每一个小成就、小错误都值得反思、剖析,以便取得更大的成功和避免更大的错误。

教育改革要稳扎稳打,将改革的每一个阶段,每一步都走的踏踏实实,不能期望在短期内取得明显成效。以学校为例,“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升,优良办学传统,校风学风,校园文化以及鲜明办学特色的形成,都需要几代师生的努力,需要长期的积淀和社会的认可,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用钱堆砌。”所以,教育改革不能盲目的追求高速度,要更注重高质量,高水准。

虽然现行的教育体系存在诸多不足,但是却比任何一个国家的教育体系适合现阶段我国国情,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于绝大多数人也是最公平的。对现行教育体系的改革,就是使其更加完善、更具活力、更好的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贡献力量。

参 考 文 献

[1] 郝克明.当代中国教育结构体系研究[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1.

[2] 杨银付.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若干思考[J].教育研究,2014(1).

[3] 钟秉林.加强综合改革 平稳涉过教育改革“深水区”[J].教育研究,2013(7).

[4] 吴康宁.教育改革成功的基础[J].教育研究,2012(1).

[5] 袁贵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N].人民日报,2013-12-17.

[6] 周光礼,黄容霞.教学改革如何制度化[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5).

中国文化教育改革 篇12

柏林洪堡大学创立于1810年, 有“现代大学之母”的美誉。它是德国首都柏林最古老的大学, 也是世界上第一所现代大学。其创校元勋威廉·冯·洪堡 (1767-1835) 的办学理念可归纳为三点: (1) 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 (2) 教、学与科研相统一; (3) 培养“完人”的全面人文教育。鉴于教、学、研三者相结合已在当今中国高校得到高度重视, 以上三点中 (1) 和 (3) 对于我国高校教育改革尤其具有启示意义。

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陈平原教授倡议开设的“博雅清谈”活动2008年10月30日正式实施, 他主张“不计功利地畅谈学问、探索真理”。受“博雅清谈”的启发, 感于尼采在“德国人缺少什么”一文里的思考———德国“到处盛行着一种无礼的匆忙”, 德国文化衰落的由来是“缺少教育家”。本文从柏林洪堡大学办学理念中得到启示, 以中国当代社会高校教育改革思潮中的英语学习思潮、政治学习思潮及国学思潮为切入点, 试图评议探讨“中国高校教育缺少什么”的问题。

二、问题

(一) 英语教育之得失

要谈人文精神的追寻, 不能不先提英语教育之得失。英语教学是我国大学基础教育的一部分。其受重视程度可聊举四例证明: (1) 中国硕士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自1977年恢复, 自1980年起外国语开始实行全国统一考试。英语作为非“小语种”, 每年牵动着数万至数十万考生的心。 (2) 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二十多年来严密组织, 如期举行, 考试成绩与证书被作为大学生毕业与求职时表明英语水平的有效凭证。 (3) 到2007年, 中国有近3亿人的庞大英语消费群体, 英语培训机构总数量超过5万家, 英语培训市场年产值已达到近200亿元人民币。 (4) 北京大学在新世纪里曾大力主张教师应有广阔的国际视野, 拟在职务晋升标准中规定“除少数特殊学科外, 新聘教授应能用一门外文教学授课”。重视之下, 学生英语水平的日益提高、普遍见长自不必说。

但是, 缺失了什么?中国高校晨读中“朗朗书声多诵英语”之怪现状, 是否真应了鲁迅早年的激愤之辞“我以为要少———或者竟不———看中国书, 多看外国书” (《青年必读书》) ?在市场经济中, 商品化的主旋律使很多东西物化, 使人异化。在全球化思潮“高歌猛进”时, 被利益驱动的高校中英语已成为美元的替身、超级大国文化的符号。“旁采泰西”已被“出国”和“西化”取代。在与国际接轨、国际化的呼声中, 中国文学与“本土情怀”被轻视, 甚至被忽略。警醒者一语中的:“今天谈论大学改革者, 缺的不是‘国际视野’, 而是对‘传统中国’以及‘现代中国’的理解和尊重。”今日的中国大学, 能生产出英语完全合格的学士和硕士甚至博士, 但亟须作为“教化之重镇” (梅贻琦) 而融入并影响当代中国人的文化理想和精神生活的能力。

(二) 政治教育之利弊

在从小学到大学的马克思主义教育中, 我们了解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毛泽东选集》《邓小平文选》以及中宣部理论局近年连续编写的《理论热点面对面》等等, 都是马克思主义理论通俗化的高水平理论读物。其独到之处是: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对中国发展中的重大事件、重大活动和重大现实问题, 或广大人民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用深入浅出的语言, 作出了深刻阐释和有说服力的回答, 起到了指南针式的引领作用。

社会是在发展变化的, 用普遍联系的、发展的观点来看我们的政治教育, 尤其是高校的政治教育, 优点突出的同时, 其弊彰显。

1. 政治学习成为升学升官的门径。

政治是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全国统一考试科目。为应对每年一月份的考试, 各种考研政治班整个秋冬季节都很红火, 而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概论、邓小平理论等是永恒的主题。很多考生不是为学习而学习政治, 硬着头皮背题, 腻烦与逆反心理很重。部分高校学生甚至只在写党课作业时抄抄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 不求甚解, 仅要形式 (作业) , 只重结果 (入党) 。尼采戏仿教育中“出自一次博士考试”的几道问答题似乎讽喻了这种使人丧失创造力的教育:“———‘一切高等教育的任务是什么?’———把人变成机器。———‘用什么方法?’———他必须学会厌倦自己。”

2. 哲学学习没有融入生活, 深入人心, 未达“提高心灵的境界”。

我们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学习是全民性的, 但是, 这种全民学习从一开始, 就被抽象地架空:一个学生入小学到考博士的近二十年的成长中所看到的永远不变的第一条政治要求是“热爱祖国, 热爱人民, 热爱中国共产党”。然而可悲的是, 政府投钱最多的某些著名高校的众多学生毕业后最大的理想是———“移民”。如果比较一下中美小学生守则, 我们能看到美国小学生守则没有一条是笼统的, 我们能发现化抽象为具体的直观性和可行性。哲学史家冯友兰先生认为, 哲学的功能是“为了提高人的心灵, 超越现实世界, 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我们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烂熟于胸, 可是, 理论知识的积累并不等于心灵的提高。我们需要一种深入心灵的哲学教育。

(三) 管理模式之利弊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国家举办的高等学校实行中国共产党高等学校基层委员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现在中国任何一所公立大学, 党委常委会都是学校的最高行政管理委员会, 其中党委书记位列校长之上。其利在于, 党委常委会是绝对管理层, 能很好地执行传达中央精神, 对学校进行最具现实性和可操作性的管理。

其弊在于, 学校并无真正学术自由, 没有一个持续稳定的学术机构关注并致力于学校的长远发展、教育的长远利益。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 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面向未来是一种高瞻远瞩, 必须有既受国家保护又不受国家过度控制的自由机构来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十一条规定:“高等学校应当面向社会, 依法自主办学, 实行民主管理。”然而目前, 高校党委书记和校长基本上是由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任命, 没有真正体现教授治校的原则, 很难实现教育发展的独立自由和高瞻远瞩。

三、方向

(一) 全面人文教育

从“问题”部分的“英语教育之失”与“政治教育之弊”, 我们很容易从柏林洪堡大学的办学理念中找到中国教育改革前行的方向:哲学与文学 (尤指国学之中国文学部分) 并重的全面人文教育。

1. 哲学之基。

洪堡将哲学看做是人文教育的重要基石之一。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红旗到底能打多久?”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我们需要以实践为基础, 批判地吸收中国高校政治教育的经验和教训。在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注意化空洞为具体, 变理论为实践。在哲学教育主渠道———政治课堂上, 引介多种哲学思想代替一种主义, 用中外哲学经典熏陶学生, 真正“提高心灵的境界”, 培养振兴中华文明的“完人”。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观点是指人的全面、自由、和谐的发展, 人的“一切天赋得到充分发展”。如果大家的思想被束缚在一个主义上, 何谈发展的“全面”与“充分”?江泽民曾经说过:“要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实现人们思想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要让“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形成全面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我们的全面学习是指批判地吸收古今中外哲学精华, 提高心灵的境界, 走向“完人”发展。

2. 文学/文化之石。

当今中国大学生的全面人文教育还应该有文学, 尤其是在全球化浪潮中因为英语冲击等因素而被忽视的国学中的中国文学作为基石。

“国际视野”吞噬“本土情怀”, 以至于“国学根底”几无。国学学人的忧虑是:“今人之不读中国书, 将如何接地气、续血脉, 重建中国文化?”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是党的十七大对文化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可见, 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推进文化建设与创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国学名家袁行霈先生说:“如果没有文化自主的意识, 如果没有文化创新的精神, 我们就很难在这个竞争剧烈的世界中立足和生存。科技要自主创新, 文化也要自主创新。一味地照搬古人和照搬外国, 都是不足取的。”因此, 在传承中我们要把国学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 使其充分实现其价值, 保持其生命力。

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末的第三次国学思潮逐渐出现了市场化趋势。事实上, 文学给人的精神力量与心灵影响是不可用商品社会的金钱来计算的。推广开去, 整个国学也如此。正如袁行霈先生的自问自答:“国学究竟有什么用?……其精华部分能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 增强民族的凝聚力, 协调人和自然的关系以及人和人的关系, 能促使人把自己掌握技术用到造福于人类的正道上来, 这是也是国学无用之大用, 也是人文无用之大用”。作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深谙中国文学及包括经、史、子、集的整个国学之妙, 心灵中有诗意, 记忆中有历史, 思考中有哲理, 能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定更丰富。

(二) 教授治校, 学术自由

这一点虽然在现阶段只算愿景, 但却是高校发展的未来方向。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 第一要义是发展, 核心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是可持续的发展观。“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 在高校教育改革上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就要求注意教育的长久可持续发展。这与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未来”的观点契合。

在教授治校, 学术自由的国外经验与中国愿景中, 大学之长是校长, 他是平等的教授群体的一份子, 各项事务皆由教授会决定。这样, 一是可以避免管理者位高于教学者, 校园成为官本位官僚机构。二是在国家的保护支持与零干涉下, 高校作为纯学术机构能更注重教育的长远利益, 尽大程度地发挥知识分子的智慧为国家和社会生产、创造最高价值的财富。

比较而言, 我国现阶段的教改给了教师和学生更大的教与学的选择空间。未来, 大学的目标和利益也就是国家的目标和利益, 大学只需要按照科学活动本身的需要, 根据为科学而科学的原则进行其活动。教授委员会管理、指导下的高校师生服膺科学的内在要求, 独立自由且甘于寂寞地进行学术探索。政府在利于高校自由学术的前提下, 为学校服务, 只给学校当“后勤部长”, 无权干涉学校其他事物。

通过对中国高校教育改革思潮中英语学习和政治学习思潮、国学思潮、管理体制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基本观点进行评析, 我们可知, 教育改革三十余年中国高校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但是问题和缺失仍在。全面人文教育和学术真正自由是高校教育改革的方向。

摘要:“现代大学之母”柏林洪堡大学的办学理念能给我们很多启示。本文以中国当代社会高校教育改革思潮中的英语学习思潮、政治学习思潮及国学思潮为切入点, 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基本观点进行评析, 试图探讨“中国高校教育缺少什么”的问题。

上一篇:高职导师工作论文下一篇:创新管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