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教学(共12篇)
中国文化教学 篇1
语言与文化密切相关,语言教学离不开文化教学。语言和文化是一种双向行为,既有输入又有输出。本民族文化的英语表达是传播本民族文化的一项必要能力,也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对外交流的扩大,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尤其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更多地了解中国的优秀文化和传统已经成为一种潮流。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外语教师体会到,学习英语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使用英语传播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我们有责任在理解异国文化的同时,深刻地领悟本国文化,更好地向西方国家介绍和传播中国文化。用英语介绍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实现和世界的双向交流,使授课对象不仅能吸收中国文化的精华,而且更加深刻地理解:一切文化都铭刻着民族的烙印,人类文化的发展需要兼容并包,这样文化就会多姿多彩,更加繁荣。
在对外文化教学中,作为授课对象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较系统的西方文化知识体系,能从较深层次了解本民族思想的起源、风俗习惯、语言及其思维方式;而他们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则能从另一角度了解和审视自己,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以平和的心态去审视、吸收另一个民族文化的精华。
文化教学需要高文化素养的教师。教师不但要有深厚的语言功底,而且要有深厚的英语文化和汉语文化的修养,以及很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对外文化授课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要传授给学生丰富、正确的文化知识,自己必须具备系统的汉语文化知识和很强的英语交际能力;同时还要具备大量的非语言知识,其中包括较为系统的中国文化知识,这是文化教学得以实施的客观前提。此外,教师还应当具有广博的异域文化知识,这样既能够使教师妥善处理在教学过程发生的文化冲突现象,又能通过文化比较强化本土文化的影响力。这些非语言知识是对外文化教学能够顺利实施的基本前提和保证。
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教师除了自身应该多涉及中外文化知识,及时更新知识结构,提高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外,也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多渠道、多元化地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一方面要鼓励广大外语教师注意跨文化知识的应用研究,改变过去语言知识与文化知识教学脱节的现象,使外语教师实现由语言教学型向文化教学型的转变。另一方面有必要建立一种以提高中青年教师文化素养为目的的培训或进修机制,给现有教师补上相关的中、外文化课。还可派外语教师到目的语国家接触外国文化,直接体验目的语国家的民族文化,参与该文化,他们的亲身经历将有助于教师在教学中对东西方的风俗习惯、讲话规则、社交礼仪等进行比较教学。例如,dragon(龙)在西方文化中是指长着翅膀、口中喷火、有着长长尾巴的大蜥蜴,通常是邪恶、恐怖、飞扬跋扈的代表;在中国文化中则是民族的精神图腾,是吉祥和权力的象征,中国人也以“龙的传人”而自豪。
教学过程应引进多媒体。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的获得是学习者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文化教学的内容有相当一部分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知识”,主要通过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要求学生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去认识不同文化的差异,感受中国文化的奥妙。传统的书本加黑板这种单一的语言教学手段,很显然是难以达到如此效果的。多媒体辅助对外文化教学,无疑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这一缺憾。多媒体教学可以为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语言氛围,创造逼真的文化环境,以达到我们原来传统教学手段所达不到的效果。
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和正确的表达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接受能力选择合适的文化教学内容。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这一有利的方面,促使学生对中国文化产生较为浓厚的兴趣。除了生动活泼的阐释之外,还可利用多种不同形式的教学,发掘学生的兴趣,寻找与中国文化因素相关的切入点,引导学生亲身体会或实践,使他们在接受文化知识的同时,激发其主动学习和参与的兴趣。
在对外文化教学中,培养授课对象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接纳,并且进行传播的目的是时代的要求。对外文化教学的重点之一,就是引导学生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行文化的传播和渗透。文化教学应当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并逐渐增强和逐步深入。对外文化教学中,教师对文化深度和广度的把握,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接纳中国文化。因此,对对外文化教师来说,文化阐释的过程也是对中国文化传统,以及诸多文化成果广泛深入学习汲取的过程,同时还是对广博且丰富的东西方文化进行比较和汲取的过程。因此,对外文化教学从一开始,就有必要重视并积极对教师进行中国文化的系统培训,提高他们的文化比较和传授能力,从而使学生接触到纯粹地道的中国文化。借助现代教学媒体的帮助,使文化教学生动形象地进行,最终使授课对象完成由中国文化的仰慕者到传播者这样一个角色的转变。
参考文献
[1]王福祥, 昊汉樱.文化与语言[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208究出版社, 1997.
[2]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3]崔淑慧.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4, (3) .
[4]陈玮.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问题[J].现代语文, 2006, (2) .
[5]高立平.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J].南京社会科学, 2002, (2) .
中国文化教学 篇2
本章教学目的:
1、了解佛教文化发展的历史概况。
2、认识佛教文化的基本思想内涵。
3、把握佛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学时分配:9学时 教学环节:课堂讲授
主要内容:
第一节 印度佛教发展略史
一、佛教的创立和历史背景
社会背景 思想背景
二、释伽牟尼的生平和创教活动
释伽牟尼的生平释伽牟尼的创教活动
三、原始佛教的基本思想
四谛 十二因缘 三法印
第二节 部派佛教
一、佛教的根本分裂及部派的分化
佛教根本分裂的原因 佛教的主要部派
二、部派佛教与原始佛教、大众部与上座部的主要分歧
宗教实践方面 宗教理想方面 哲学理论方面
三、大乘佛教
(一)佛教大乘与小乘的分裂及其异同
1、大乘与小乘的分裂
2、大乘与小乘的主要分歧
对佛的看法的分歧 最高理想的分歧
修持方法的分歧 理论学说的分歧
3、大乘佛教对小乘佛教的批判继承
(二)大乘佛教的主要派别
1、大乘中观学派 大乘中观学派的形成 大乘中观学派的基本思想
2、大乘瑜伽行派 大乘瑜伽行派的形成 大乘瑜伽行派的基本思想
四、密教
1、密教的形成
2、密教的基本特点
五、印度佛教的向外传播
1、北传佛教 汉传佛教 藏传佛教
2、南传佛教
第二节 中国佛教略史
一、佛教的传入
1、佛教传入中国内地的时代
2、佛教传入中国内地的路线
陆路 海路
3、佛教传入中国内地后的基本情形 佛教与中国传统固有文化的冲突 佛教与中国传统固有文化的依附
二、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国佛教思想的发展
(一)两晋之际的大乘般若学思潮
1、两晋之际的大乘般若学的兴起
社会背景分析 思想背景分析
2、六家七宗
本无宗 本无异宗 心无宗 识含宗
幻化宗 缘会宗 即色宗
3、僧肇对“六家七宗”的批判总结
(二)晋宋之际的大乘涅pan学
1、从大乘般若学向大乘涅pan学的转向
社会原因
理论自身的逻辑发展 大乘《涅pan经》的翻译
2、竺道生与涅pan学
3、南北朝时期的中国佛教学派
涅pan师 毗昙师 成实师 三论师 地论师 摄论师 楞伽师
三、隋唐时期中国佛教宗派的创立
(一)从学派到宗派
1、宗派与学派的异同
2、中国佛教宗派形成的历史条件
社会背景分析
佛教寺院经济的独立与发达 佛学思想的成熟与中国化
(二)中国佛教的主要宗派
1、天台宗
天台宗的创始人智yi。天台宗的基本思想
2、三论宗 三论宗的创始人吉藏 三论宗的基本思想
3、唯识宗
唯识宗的创始人玄奘和窥基
唯识宗的基本思想
4、华严宗 华严宗的创始人法藏 华严宗的基本思想
5、禅宗 禅宗的创始人惠能 禅宗的基本思想
四、隋唐以后中国佛教的衰微
1、隋唐以后中国佛教发展的基本趋势
佛教诸宗的融合
佛教与儒家、道家(包括道教)的融合
2、佛教衰微的原因 佛教衰微的原因 佛教衰微的特征
思考题:
1、简述佛教“四谛”说的主要内容。
2、解释佛教术语“缘起”。
3、佛教的“三法印”是什么?
中国文化教学 篇3
【关键词】英语教学 中国文化失语 研究
英语,作为世界性语言,不同国家的人,都倾向用英语向外国人解释和讨论本国的文化。中国的教育界认为,在英语教学中,用多元文化代替单一教学,是很有必要的。[1]但在实际教学中,英语教学过分强调了英美目的语的输入,而忽略了初衷,没能很好地引入作为母语的中国文化。久而久之,学生在交流过程时,面对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根本无从下手。
一、“中国文化失语”现状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既学习到英美目的语,又充分了解和引入母语中国文化,这是一种理想的教学状态。然而,在目前我国的英语教学里,目的语的引入和学习占据了绝大部分,母语比例严重失衡,学生在学习目的语上得到了很好的扩展,却在我国的母语上不知所措,这就形成了教学上文化的单方向进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味地在灌输英美知识,缺少主动、有效的输出知识储备,对于中国文化的了解,只停留在表面层次上,不能更进一步、更深层次地掌握和向外表达。例如:相对比较熟知的“道家”、“儒学”、“论语”、“端午粽子”等词汇,学生用汉语表达是不存在任何问题的,但是想要通过英语来表述这些具有中国特色传统文化的代表性词汇,学生感到无能为力。由此可见,“中国文化失语”现象日益严重,找出问题并且解决问题刻不容缓。
二、英语教学“中国文化失语”产生问题
1.大纲目标要求。英语教学大纲设置中,明确提出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并且在此基础上,学习好了解西方文化和背景。过分强调了英语语言学习掌握的重要性,却对中国文化毫无涉及,更没有要求学生要通过学习英语来表达母语文化。大纲的设置要求,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没有重视母语文化,从而加剧了“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的产生。
2.教材内容的缺失。大纲设置要求了学生在学习英语,是为了学习英语语言能力和了解西方文化背景,为了不让中国式英语教学影响学生学习英语的水平,在教材的选择上,直接选用原版材料,比如英语报刊或者外国文学作品,这些教材很好地阐述了西方文化背景,有助于学生走进西方文化。然后,单方面注重了解西方文化,却没有意识到学生学习英语的根本目的,是为了通过英语这一世界性语言,向外国输出中国文化。学生在不能很好用英语表述中国文化时,反而会造出更多中国式英语。原本为中国学生量身定制的教材,逐渐被纯英语教材取代,缺失的教材其实并非适合中国的英语学习者。
3.对中国文化输出的忽视。调查显示,世界上学习英语的国家中,中国的学习人数是最多的。一味强调学习英语的重要性,那么学习英语的真正意义是什么?很多人不能给自己清楚定位,认为学习英语,就是为了与世界接轨,掌握一门世界性语言,是一件很骄傲的事情。很少有人会认识到,在学习英语,更多了解西方文化背景的同时,中国的文化却面临重大危机,当国人都开始遗忘中国文化时,我们又指望谁来重拾这份坚定?大纲要求上的缺失,教材上编写选择的失衡,教师教学中对中国文化的忽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输入式学习,中国在整个学习英语的链条上,体现出来的都是对英语的输入,而忽略了中国文化英语表达的输出目的。忽视中国文化输出的后果,就是当中国学生在十分清晰地谈论西方文化背景时,却对中国文化一无所知,这是一种态度上的缺失和忽视。
4.英语教育者的能力不足。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在为了成为英语教师而做教师的应试教育中产生的,无关乎自身素质教育如何、不在乎本身所掌握的中国文化知识背景如何,只要在应试教育考试中取得了好成绩,就成为了一名英语教育者。对于大纲目标要求,很多教育者还需要通过书本、网络等平台,了解西方文化背景,传授给学生的内容也不过是听来看来的。而对于大纲没有提及的中国文化英语式表达,教育者更不会主动去学习和教授。极少部分教育者会出国学习,他们的视野和知识储备略高一些,但却也只是注重西方文化知识授课,完全按照考试要求来教学,没有激發学生交际的能力,更不会涉及通过英语来表达中国的文化了。
5.英语各级别考试的单一。在如今这个时代,幼儿园都开始学习英语。从小到大,无论是简单的期末考试,中考、高考,还是非专业的四、六级,亦或者专业的四级和八级考试等等外语考试,测试的内容大都是考察学生的语法、语句、语境等基本英语技能,更不会涉及关于中国文化的学习了解。教师注重过级率,在复习上就会进行英语考试的相关专题,简单来说,就是为了考试而复习。学生为了通过考试,基本上都注重词汇积累、语法运用,始终处于被动状态。缺少主动交际和输出中国文化的机会,渐渐地,就只是看重考试结果,而忘记了学习英语最基本的动力和目标。
三、应对“中国文化失语”策略
针对我国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失语”现象严重,提出如下解决策略:
1.正确定位中国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位置。尽管英语教学大纲设置中明确了教学目标,但是中国文化体现出来的位置并不清晰。强调了学生学习英语语言和了解西方文化背景的重要性,却并未对中国文化进行详细说明。中国文化该摆在一个怎样的位置,关系到教学者如何进行英语教学。倘若没有明确定位,教学者即便对中国文化输出有千万种设想,都不得不按照大纲的要求来进行授课。因此,中国文化教学必须被明确摆在“官方”位置,必须有明确的目的。只有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会在学习英语语言能力的同时,又具备弘扬中国文化的能力。
2.明确中国文化教学手段。各国在进行英语教学方面,都做了相关研究。那么在中国进行英语教学的同时,是否应该设立独立的文化输出课程成为了一个重要讨论。借助其他国家成功的例子,英语教学上,适当采取课内兼容,根据自身的实际,增设独立的课程,主要进行的就是关于中国文化的输出。有效的教学手段,避免了顾此失彼。
3.完善教材编写。学习的过程,不仅需要教师和学生,连接学习的辅助工具就是教材,因此,教材的作用不容忽视。学生在初步接触学习知识时,最先接触的是教材内容,其次才是教师的讲解。过分单一引进和使用外国报刊或者文学作品,本身具备难度之外,并未适合中国的学习者。所以,在教学目标的要求下,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选择合适的教材,才能保证英语学习的顺利进行。
4.实施教学、评估一体化。教师的授课是否到位,学生的学习是否有效,可以通过教学评估来确认。通过学生对教师授课的评价,让教师清楚认识到自身教学上存在的不足,在教学方法上进行改进,在教学内容上进行充实,在教学管理上进行加强,从而把英语教学这一课程更加完善进行。而教师对学生的考察,则能让学生及时了解到自身学习方法上的问题,学习知识上的不足,正确对待测试,更进一步提高学习效率。这一环节的设置,能够及时调整师生双方的状态,更好、更顺利地进行教学。让中国文化不再只是走过场,而从真正意义上,在英语教学中体现中国文化。
5.注重积累。在英语教学中没有重视母语文化,因此 “中国文化失语”现象严重。但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想通过外语把中国文化弘扬出去,不仅仅是在英语教学中才应该注重的,而是在平时的日常生活里,都要学会日积月累,本身要学习和了解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把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课余生活中,多多进行交际,从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当今处于这个跨国际交流的时代,我们清楚认识到了学习英语的重要性。然而,现阶段我国英语教学过程中,中国文化严重失衡的情形下,我们更要注重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在“拿来”外国文化的同时,我们也要“送去”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4]这需要更多的教育者进入这个领域,不断深入研究,提出更多有效、切实可行的措施,最终实现中国文化丰富世界文化的完美理想。
参考文献:
[1]段丽.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失语现象探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01).
合作教学,传播中国文化 篇4
由于课程安排非常紧张, 已经没时间开设after school class (课文文化宣传活动) , 于是我在想能不能利用上课时间和其他老师合作教学, 让更多的学生了解中国文化。中国饮食文化享誉世界, 孩子们一定感兴趣, 顺便请老师也品尝一下。
一、中美生日文化对比
中国人对生日非常重视, 长寿面是生日宴的主食。解释完其承载的文化内涵后, 首先向负责教学的副校长申请和烹饪老师合作, 借用她的教室, 给学生做长寿面。申请得到了校方的大力支持。和烹饪老师互通邮件, 详细注明学生人数, 所需用具和采购清单。同时我邀请了校长等几位没课的老师过来品尝。烹饪当天我打印了关于长寿面的文化知识并当场发给大家, 他们边看我做长寿面边阅读, 受到了大家的好评。
二、中国茶文化
英美人概念中的茶和中国茶差别很大。学生对中国茶充满好奇和渴望。茶叶是什么样子?味道如何?茶具是什么样子?怎么使用?茶叶有什么功效?等等, 带着这些问题开始了我的茶艺表演。从茶叶制作过程、分类、冲泡方法到健身功效一一演示说明, 请大家品尝中国的热茶, 并赠送了每人小包装的绿茶。学生们对小小的蜷缩的绿色颗粒, 冲泡后成为一片叶子而啧啧称奇。
三、中国饺子
中国新年是重头戏, 包饺子是少不了的。烹饪老师Mrs. Kollet维持纪律, 中文班的学生宣讲饺子文化, 我展示各个步骤, 最后让学生包饺子, 煮饺子, 吃饺子, 这一切都要在46分钟结束, 一天重复了7遍, 轰动了整个学校。
于是, 和其他科目合作的想法在我心里扎了根。我又先后和体育老师合作教学生踢中国毽子;和艺术老师合作教学生剪纸, 用中文设计和制作感恩节卡片, 送给学校的老师们和他们的家长、朋友。有的老师专门找到我说收到了学生送的中文贺卡, 很是感动。
中国传统文化教学计划 篇5
我班共有学生50人。他们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等各方面差异很大,但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我发现本班大部分学生对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有了初步的了解。在前段时间,学生对《三字经》《弟子规》等的内容有了初步的背诵基础,大多数学生对祖国的文化表现出较浓郁的兴趣,借此时机,将传统文化精髓灌输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立志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让学生做个具有传统文化素养的中国人。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经典驿站”“名人长廊”“名胜佳境”“艺术乐园”四个单元。 “经典驿站”:学习、了解中华民族传统原创经典,受益于千古美文的文化滋养,培养对传统文化精髓的喜爱之情。分为四个部分《诗经》、《韩非子》《淮南子》《战国策》。
“名人长廊”:学习和了解古代历史名人,借鉴他们为人处事的方法。本章节主要介绍了“姜尚”“管仲”“孙武”“司马迁”“苏武“五位历史名人的故事。
“名胜佳境”: 了解济南、崂山等名胜。在教学时,适当补充一些图片文字和课外资料,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继承,树立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使其具有初步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能力。
“艺术乐园”:步入民族文化的艺术殿堂,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绚丽缤纷,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信心。本章节主要分为“对联”和“成语”两个部分。
教材基本呈现形式为:“经典回放”(呈现原创经典中精华部分);“温馨点击”(借教师之口将作者的思想和教学的意图呈现出来,提出学习依据,明确学习要求);“活动广角”(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在自主学习、探究、尝试、交流中完成学习活动)
本教材突出了原典性、知识性、情感性、趣味性、实践性和地方特色,通过诵读、感悟、熏陶、探究、交流、合作等基本活动方式,达到提高学生综合文化素养的目的。具体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特点,营造浓厚的探索实践氛围。
2. 以提升学生素养为目的,逐步培养其良好得到人文素养,塑造其诚信向上的民族气节和人生信念。
3. 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培养其初步的探究学习能力,形成其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教学目标
1.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感受传统文化的继承,树立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使其具有初步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能力。感悟继承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道理
3.养成良好品德。中国的传统文化强调自强不息、以德化人,其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出正直、顽强、善良、对社会有用的人。此外,在道德培养方面,中国文化强调气节,所谓“士可杀不可辱”;强调情操,所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强调礼义,一举一动要符合社会规范和道德标准;强调廉耻,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强调奉献,所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强调良心,就是要时刻意识到自己是一个有道德之人,不做伤天害理事。所有这些,在今天的素质教育中仍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四、教学重难点
1、感悟继承传统文化。
2、养成良好品德。
五、教法学法
1.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性。本教材形式多样活泼,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学生的心理体验,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
2.要尊重学生的主动性。教学要以“活”为基础,以“动”为特征,旨在倡导研究性学习方式。
3.要体现教学过程中的层次性,关注结果更要关注过程。
4.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形式学习。
5.加强学科的交叉和渗透,拓展学科知识,改善知识结构。
6.开发和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创造性地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六、课时安排
如何在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 篇6
首先,汉语是英语学习的基点和参照物,中国文化必然影响英语学习。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一般认为可能经历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对目标语及其文化粗浅特征的基本输入,学生的通常反应是惊讶与好奇;第二阶段是通过对目标语及其文化明显特征的继续输入,学生开始对比目标语与母语的文化差异,学生的通常反应是困惑和不解;第三阶段是通过对目标语及其文化细微特征的进一步输入,学生开始理解目标语与母语的文化差异,学生的通常反应是释然和谅解;第四阶段是通过对目标语及其文化特定特征的强化输入,学生掌握了目标语与母语的文化差异,学生的通常反应是欣然接受。本质上,语言学习过程中的母语干扰其实就是本国文化的干扰。在目标语言学习的初级阶段即以上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中国民族文化及文化思维方式可能干扰及制约学生英语语言表达方式和语言结构的学习;在目标语言学习的中级阶段即第三阶段,学生通过理解英语与汉语的文化差异,降低民族文化及文化思维方式带来的干扰,尝试换位思考;在目标语言学习的高级阶段即第四阶段,学生通过掌握英语与汉语的文化差异,排除民族文化及文化思维方式带来的干扰,指由于熟悉英语语言文化,转变立场从而感受其文化,也就是欣然接受,即思想感情已经融入到英语语言的社会文化中。
其次,中国文化是汉语发展的基础。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结晶。而跨文化交际实际是一个双向过程:一方面导入即运用英语与西方人成功交流;另一方面输出即用英语准确地向西方人表达中国文化的相关概念,推介中国的文化。有效的跨文化交际应该是双向交互式的交际。而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时过于侧重学习英美文化,对中国文化反而知之甚少,不知道如何运用英语去表达中国文化内容,就无法进行真正有效的双向跨文化交流,于是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出现了。例如,更有为数不少的学习者不知令西方人也十分崇敬的孔夫子的英文译名是Confucious,甚至还有人闹出把Mencius(孟子)奉为异国圣者而译为“门修斯”的笑话。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在于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过分重视输入英美国家文化,而忽略了导入传统中国文化,中国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没有得到足够的肯定,结果造成学生使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低下,因此无法有效运用英语去表达传统中国文化的内容,进而不能进行成功的跨文化交际。
最后,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是祖先给予中国人民的宝贵财富。作为这笔宝贵财富的传承者,英语教师不但承担着语言教学的任务,而且肩负着传承中国文化的历史使命。在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可以从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心态文化四个层次来导入中国文化的相关内容。物态文化是人类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所形成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包括食品、工艺品、服饰、用品、建筑物等等,此时可以导入一些富有中国特色的词汇的英语表达,如,“包子”、“中国结”、“肚兜”、“芭蕉扇”、“园林”;制度文化,由人类在各种社会规范构成。包括社会经济制度、婚姻制度、家族制度、政治法律制度等,此时可以导入一些富有中国特色的词汇的英语表达,如,“一夫多妻制”、“家长制”、“禅让制”;同时,行为文化是指人们在生活、工作之中文化、经验及创造性活动,以民风民俗形态出现,此时可以导入一些富有中国特色的词汇的英语表达,如,“作揖”、“乞巧”、“祭竈”;心态文化,由人类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经过长期形成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构成,是文化的核心部分。如,“佛”、“道”、“儒”等均属于其范畴。心态文化的核心部分是“佛”、“道”、“儒”等各类哲学文化,其中儒学文化又为重中之重。这些哲学文化是跨文化交际中输出和传递的核心内容,所以要重视相关内容的导入。但是我们在英语教学中对于融入中国文化的跨文化交际应该注重策略和方法。
第一步,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既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更是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和知识结构的过程,也即是整体文化素养的提高过程。人们逐渐认识到语言与文化、文化与交际的关系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也就是说,学生的文化能力与语言能力必须同步一体化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应重视培养语言学习者的语言能力,而且也要注重培养运用语言的实际能力。即让学生站在目的语国家的文化背景下进行语言交际。学生了解目的语国家语言环境中的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尊重目的语国家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恰如其分地运用语言进行交际,而不侵犯隐私和忌讳。将中国文化融入英语教学中,激发了学生对语言及文化的兴趣,培養其健康的心理以及蓬勃向上的个性,通过语言形式感受文化内在的精神实质,从而完善自己的人格质量。否则学生就易丧失立足中国文化的不断发展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同时也无法超越母语和目的语文化的界限,更无法了解和尊重多文化现象。英语学习的目的不仅是提高语言交际能力,而且可以拓展思维方式、重组价值观念、重塑人格结构。
第二步,适量原则要求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中精心选择导入中国文化的具体内容,恰当控制导入内容的数量。导入内容过多不利于学生的接受与理解,对正常的语言教学有妨碍,反而有“喧宾夺主”与“主次不分”之嫌。导入内容过少无异于“点到即止”与“隔靴搔痒”,反而影响学生深入学习的热情,同样不利于正常的语言教学进程。
中国文化教学 篇7
一、英美文学教学中进行中国文化因素渗透的必要性
当前, 英语语言专业的学生在中国文化方面普遍缺乏相应的了解。学生在英语专业学习时只有《大学语文》这样一门中国文化相关课程, 而《大学语文》还是一门选修课程。由此看来, 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只有一门选修课程上, 缺乏对中国文化的深入了解。在当前全球一体化的时代, 一个不了解自己国家文化的学生, 很难将其他地域的文学文化做深入的了解。只有在吸收和发扬本国文化的前提下, 才能够积极的吸收和融入他国文化。
在“英语热”日益高涨的今天, 有很多学生对于西方的“情人节”“圣诞节”“万圣节”耳熟能详, 甚至还能够说出这些西方节日的典故和由来, 但是对于中国的传统节日却知之甚少。由此可见, 很多学生对于本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渐渐淡而远之。因此, 在英美文学课堂上, 必须将中国文化因素有意识的穿插进去, 来增强学生对于中国文化的了解。
二、英美文学教学中进行中国文化因素渗透的可行性和策略
优秀的文学和文化是全世界共同的财富, 因此在教授英美文学相关课程时, 完全可以大胆的将中国文化因素渗透进去, 这样不光可以使学生对西方的文化和本国文化相串联, 得到加强学生理解的效果, 还能使学生提升对于学习英美文化的兴趣。本文根据英美文学的教学实际, 提出三种中国文化因素渗透的策略。
1.从中西文化互相的影响关系入手。从中西文化互相影响的关系入手, 寻找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互相影响的例子, 并且在此之上进行阐发。国内外学者都有在这方面表明, 欧美许多的文学巨匠和思想家, 例如列夫·托尔斯泰、伏尔泰、歌德、孟德斯鸠、艾默生、席勒等等, 都有受到不同层面、不同角度上的中国文化影响。英语专业普遍使用的是吴伟仁教授编写的《美国文学史及选读》, 其中第一册第三章介绍了美国两位重要的超验主义作家艾默生和梭罗, 其中收录的梭罗的《瓦尔登湖》第二部分《我的住址和生活目的》中, 梭罗引用了商朝成汤王所镌刻的“苟日新, 日日新, 又日新”并把洗澡和精神追求相比。这充分说明了儒家思想在西方文化中的影响力。在教师进行教授的时候, 就可以将儒家文化在西方文化中的影响力进行穿插讲授, 让学生提升民族自豪感, 并且更加全面了解西方文化的内涵。
2.从英美文学的内容上入手。人类的情感都是相同的, 即便语言不同、文化不同、地域不同, 其拥有的情感都是一致的。在不同时空中的作家经常能够有类似的真挚情感表述在作品当中。英语专业的教师在教授英美文学作品时, 可以选取具有同样感情、同样主题的中国文学作品进行对比讲授。引导学生展开丰富想象, 从而更加全面的了解英美文学, 并且在过程中对中国的传统文学作品也有一个粗略的了解。例如, 英美文学的小说题材当中, 航海冒险占了很大一部分, 英美两国的作家都很善于宣扬主人公的冒险精神;我国也有同样的例子, 郑和下西洋是我国历史上典型的出海事件, 在教授的时候就可以将英美的文学作品和我国典型的冒险故事作为对比。郑和下西洋, 是带着“联系友好邻邦”和“追查建文帝的下落”两个任务去的, 而西方的航海家就不一样了, 他们每到一处地方都是先建立起自己的营地, 而后用武力将这处地方占为己有。无论是哥伦布还是麦哲伦, 他们的本质都是如此。通过对比, 让学生了解航海在国家实力中的重要性, 因而对于英美文学作品的本质有更深刻的了解。
3.从传统节日上入手。中国的传统节日是先辈对于人伦礼法、四季交替和自然宇宙的观察和认知的结果。现代节日是对新中国的建设、历史和发展的纪念和追忆。利用节日对英语专业的学生进行中国文化的教学是一种可行的策略。教师可以将中国的传统节日和英美的传统节日作为对比讲授, 并且鼓励学生去了解这些节日的发展、典故、形成等历史资料。以对比上来说, 比如春节和圣诞节、七夕和情人节等, 它们之间都是有一定程度上的共同特点的, 可以让学生在节日的共同点以及不同点上加深理解。
三、结束语
当今时代是全球一体化的时代, 时代的发展给英语专业带来了机遇, 也同样带来了问题。有效的渗透和传播中国文化, 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中西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做出了巨大贡献。
参考文献
[1]李伟.浅析英美文学教学中的中国文化渗透[J].陕西教育 (高教版) , 2012.
[2]覃承华.论英美文学教学中的中国文化因素教学[J].语文学刊 (外语教育与教学) , 20090
中国传统文化课教学探析 篇8
收录日期:2012年3月25日
《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 (教职成[2011]12号) 文件对高职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提出“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目标。这里的“高端”有着非常丰富的内涵, 既要求有高素质, 也要求有高端技能。当前, 在很多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实践中, 大力推广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 高职学生的职业技能教育得到加强, 而高端人才、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目标却没得到真正的贯彻落实, 以至出现了“重技能, 轻素质”的现象, 特别是那些订单培养的专业和院校更明显。针对这种情况, 高职教育界进行了很多改革和研究, 本文结合个人的教学实践, 从中国传统文化课教学这一角度进行思考。
一、高职院校中国传统文化课教学面临的问题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她包括历代存在过的种种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 如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生活习俗、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内容, 也就是所谓的文化遗产。她不仅蕴含有高深的哲学智慧、伦理、道德, 而且还蕴含着突出的文学、艺术魅力, 是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还可以抑制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 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 有利于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在很长的历史时期, 中国传统文化遥遥领先于世界, 为人类文明做出了杰出贡献。然而, 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今天, 高职院校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却不容乐观。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储备不足。
由于很多高职院校是由原来的中专或技校发展而来的, 在历史和文化的积淀方面存在着先天的不足, 与一般本科院校的学生相比, 高职院校学生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素质相对欠缺, 导致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课的学习缺少热情, 学习上主动性不够;另外, 在物质主义的诱惑和挤压下, 部分高职院校的学生人文精神缺失, 缺少对生命的热爱和对民生的关爱, 缺少对人生的正确认识和态度。通过对我院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及用人单位、企业专家的反馈, 企业不是对学生的能力不满, 而是不满意学生的工作态度、责任心等问题, 其实就是毕业生的人文素养有待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这种知识结构对其以后的可持续发展将造成严重的影响, 所以应正视高职学生的不足, 及时进行有效的补救, 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
(二) 中国传统文化课在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中被忽视。
目前, 大多数高职院校比较注重培养社会生产第一线急需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把“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培养目标理解的极其狭隘和功利, 认为“职业技能培养是第一要务, 素质培养可以慢慢来”, 使得“中国的高职变成了一种纯粹的技艺型高校, 被认定为没有学术性, 不需要人文学术领域”的地方, 甚至沦为“岗前培训机构”。特别是那些理工科类高职院校, 在各专业的教学计划设置时特别注重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培养训练, 有意加大专业基础课和实训课的课时比例, 人为削减文化课的课时, 甚至提出“文化课要为专业课服好务、让好路”。笔者以2011-2012学年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开设的课表为基础, 对全院现有的26个专业09、10、11三个年级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表明只有文秘专业在大二开设了传统文化必修课, 开设时间也仅为一学期。可见, 高职院校中国传统文化课的教学陷于被忽视的尴尬境遇。
另外, 中国传统文化课的教材, 大多数是针对本科院校编写的, 往往侧重于理论知识, 内容不够通俗易懂, 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很少有专门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 结合专业的需求和时代的发展而编的实践性较强的教材。而且由于当今中国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 出现了严峻的生存环境, 激烈的社会竞争, 新生代的学生思想也不断“现代化”了, 残酷的生活现实也改变了他们的一些传统观念, 这些新的因素应该在中国传统文化课教材的编写中有所考虑。
二、高职院校《中国传统文化课》教学实践探索
在高职院校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是非常必要的, 为帮助高职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有效提升他们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 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 结合专业特点, 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实践方法。
(一) 整合中国传统文化课内容, 分专题进行教学。
中国传统文化课内容浩繁, 包括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政治制度、社会生活、科技、艺术等基础知识和理论, 有物质层面、精神层面、制度层面和行为层面四个层次, 如果教学时面面俱到, 在有限的课时下, 中国传统文化课往往成了中学历史课的再现或几门专门史 (比如文学史、艺术史、宗教史) 的大杂烩, 不仅达不到教学的目的, 还会引起学生的反感。经过分析探讨, 中国传统文化课应该结合高职学生的实际水平和专业需求精心选取内容, 组织材料, 并把教学内容整合成若干专题, 以专题讲座的形式来教学。
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 通过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 学生对一些比较具体的、与社会现实结合紧密的内容感兴趣, 如民俗等, 而对一些抽象的内容如哲学、伦理、制度等兴趣不大。文科专业的学生对民俗、艺术、文学、宗教比较感兴趣, 理工科专业的学生对民俗、科技、艺术比较感兴趣。综合而言, 学生对那些直观具体、生动有趣, 与生活现实关系密切的内容比较喜欢, 所以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 应该尽量尊重学生的意愿, 尊重不同专业学生的爱好及学生职业能力的要求。对那些比较抽象的如哲学、伦理等内容, 应根据专业需求有所取舍, 注意教学方法, 采用以点带面的方法讲授, 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使学生学有所得, 学有所悟, 学以致用。
(二) 采用立体化教学模式, 多举办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关的主题活动。
高职院校的学生好动, 自控能力较弱, 喜欢轻松愉悦的学习方式。中国传统文化课教学不能仅在教室里, 应适当走出课堂。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 有意识、有目的地挖掘身边的文化资源和人文资源, 从历史学、哲学、政治学、文化品格、审美情趣、书法艺术、名胜古迹、民俗风尚等层面进行多角度的构建, 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贯穿其中, 可举行书法比赛、书画展览、古诗词朗诵比赛等活动, 让学生参加相关的传统节日活动,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节日的由来和特有的文化内涵, 组织各种文体社团和协会, 如书法协会、武术协会、话剧社、旅游协会、天文爱好者协会等。这种活动形式互动性感染力强, 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把专业和社会现实结合起来, 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彰显文化活力, 使社会课堂一体化。
文化活动的开展, 需要学院配合相应的机制和隐形环境的建设, 改变传统的教学管理和评价模式, 把课堂融入社会, 可以采用实地讲课, 参观博物馆、美术馆、纪念馆、企业工厂等, 让学生在活动中探讨和解决现实问题, 教师真正起到一个创设者、指引者的作用, 为弥补文化课教师实践经验的不足, 还可以引进一些校外专家、行业企业专家来校讲课, 充实高职传统文化的教育内容, 与社会教育形成一种良性互动。
(三) 中国传统文化课的教学, 应充分
运用现代科技手段,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中国传统文化课是一门理论性强、叙述性强的学科, 传统的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 多采用课堂讲授方法进行教学, 而高职学生的文化基础相对薄弱, 在理解能力、感受能力及知识的运用能力方面有所欠缺, 这种单纯的理论知识的灌输, 出现了教学气氛沉闷、教学效果不理想的局面。教师如果运用多媒体进行案例教学, 选择传统文化的经典案例进行多角度、多途径的解读, 揭示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精神, 使学生获得一种心灵的感悟、视听的愉悦, 进而提高教学效果。多媒体案例教学可以把图像、动画、录像及解说等运用于课件之中, 使博大深邃的传统文化形象地展现于声音、图像、动画之中, 使其枯燥的理论形象化, 抽象的概念具体化, 增强教学的现场感和生动性。还可以将一些只能在民俗博物馆看到的民俗收藏珍品的照片、濒临绝迹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的录像及一些国粹工艺的动画直观展现出来, 既增强了视听效果, 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元的网络平台, 设置网络课堂, 与学生在线互动, 指引学生的学习, 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总之, 中国传统文化课的教学应立足学生的实际水平, 结合专业特点, 体现出素质教育的要求和学科特点, 适当弱化理论色彩, 加大形象和通俗的比例, 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张建.中国传统文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2]王培军.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5.10.
将大学英语教学融入中国文化 篇9
1 将大学英语教学融入中国文化的重要性
1.1 能够切实强化大学生的文化意识
文化意识简单说就是指学生对于多元文化性质和不同文化之间差异的主观态度, 对待差异文化成员能够产生的共情能力以及对本民族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在自身外在表现方面的察觉和具体反省。这种文化意识能够帮助受教育者自觉主动探究更深层次的文化知识, 并进一步提升自身跨文化交际方面的创新习惯和灵活性[1]。将大学英语教学融入中国文化, 不仅能够使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加强本土文化的学习, 强化本土文化意识, 也能够在教学实践中帮助学生形成对两种差异性文化思想的总体印象, 进而探索其中的异同, 从而切实加深对本民族文化和目的语言的理解和掌握。甚至可以说, 只有大学英语专业的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养成了相应的跨文化意识, 学生才能真正在交流实践中克服各类文化交流障碍, 进而提升跨文化交流的实际质量。
1.2 能够有效推进文化共赢教育目标的实现
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将提升学生的英语语言交际能力作为最终目标, 力求在跨文化交际中真正实现平等、自由、高效率的交流, 以满足我国社会发展以及日益频繁的国际交流需要。因此母语文化在相应的外语教学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著名语言学教育研究专家高一虹教授曾经在研究中指出, 外语学习者在相应的理论和实践中都可能出现生产性双语现象, 即对本民族语言和将要学习的目的语言实际掌握情况, 保证自身对本民族文化的理解和对目的文化的理解能够协调发展, 促使自身对两种文化的认知水平和在翻译实践中的行为能力能够得到显著提升[2]。也就是说, 教学实践中, 大学英语教师应该将本民族文化和目的文化放在平等的教学位置上, 真正摆脱本民族文化教学的定势思维, 进而利用西方文明演进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优秀文明成果对中国文化和发生在中国社会的各类典型事件进行分析, 促进学习者通过英语学习加深对本民族文化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在提升自身跨文化语言交际能力的基础上, 有效推进文化共赢教育目标的实现。
1.3 可以提升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 能够使学生在对中国文化的不断接触和磨合过程中真正认识到国家的强大, 进而产生民族自豪感和相应的爱国主义情怀, 为进一步强化我国的民族凝聚力奠定基础。在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可以向学生讲解一些英语语言体系中从汉语中吸收和借鉴的词汇, 并讲解这些词汇的文化渊源, 如“silk” (丝绸) 、“paper tiger” (纸老虎) 、“Kungfu” (功夫) 等,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见证中国传统文化的强大影响力, 提升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切实强化教学效果, 为学生未来社会工作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创造有利条件。
2 将大学英语教学融入中国文化的对策
2.1 在大学英语教材中融入中国文化
为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更好地融入中国文化, 我国相关教育部门应该首先对英语教材进行全方位调查, 并结合实际情况加以改革, 将中国文化思想合理融入教材中, 为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了解中国文化创造条件[3]。我国传统的大学英语教材一般过于重视对英美文化的摄入, 而对中国文化内容则有所忽略, 就以《21世纪大学英语读写教程》来说, 本书所选取的绝大部分文章都与西方文化相关联, 尽管书中涉及几篇“Reading Across Cultures”之类的文章, 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简单的描述, 但是描绘得过于粗糙, 不仅难以使学生对这部分文化产生初步的概念, 甚至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对中国文化产生轻视之感, 不利于学生自身知识体系中母语文化和目的文化的平衡。所以, 相关教育部门应该加强对英语教材编写工作的重视, 适当在教材中逐渐增加中国文化内容的比例, 保证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能够在大学英语教材中达到平衡, 进一步增强学生对于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为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2.2 在课堂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
大学英语教学课堂是大学生获取相关英语知识的重要阵地, 对大学生学习效果产生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为了进一步通过英语教学加深学生对东西方文化差异性的认知和理解, 教师就应该积极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首先, 大学英语教师应该树立将大学英语教学融入中国文化的教学理念, 不仅仅向学生传授基本的英语知识, 还应该向学生传达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涵。这就需要相关教师培训部门加强对教师综合素质的培养, 关注大学英语教师的汉语文化教学功底, 保证教师具备向学生传播中国文化的能力[4]。其次,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明确教师只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和帮助者, 与学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合作伙伴关系。因此,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可以适当采取一定的措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升学习效果。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将Business flourishes—— 生意兴隆 、Money and ireasures will be plenti-ful——财源广进等具有浓郁中国文化气息的词汇讲解和多媒体教学相结合, 让学生在学习这一单词的同时, 在多媒体设备中加强对生意兴隆、招财进宝等文化思想的认识, 进而提升教学效果。最后, 教师在完成课堂教学内容的讲解后, 还应该根据课堂内容进行适当的拓展延伸, 增加学生的英语知识量[5]。例如在讲解完“Scienc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West in recent years”这一篇文章后, 教师可以先用英语向学生简单地介绍中国科技文明发展史, 并让学生在课后阶段自己学习并了解某一个阶段科学的发展或者某一科学技术的发展, 有效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 进而强化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2.3 在课外活动中融入中国文化
由于大学英语教学课堂教学时间有限, 因此为了进一步提升英语教学的实际质量, 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在课余活动时间适当开展一系列英语学习活动, 搜集与中国文化内容相关联的英语资料, 对各类资料进行分类整理, 并在学期中举办一期以中国文化为主题的英语辩论赛或演讲比赛等, 拓展学生的英语知识面。在具体的英语活动过程中, 学生为了提升自身参与水平, 必然会自觉从多种渠道收集和整理与我国传统文化相关的资料, 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6]。
3 结语
总而言之, 将大学英语教学融入中国文化对我国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进一步提升产生着极其有利的影响。在大学英语教学中, 相关教育部门和高校英语教师应该从教材的选择、教学方法的制定以及课外教学活动的开展等方面做出适当调整, 并融入中国文化内容, 进一步改变我国高校英语专业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观念, 为学生未来社会工作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梁艳红.浅谈大学英语教学融入中国文化的重要性[J].海外英语, 2014 (4) :39-40.
[2]金虹.关于大学英语教学融入中国文化的思考[J].考试周刊, 2014 (66) :77-77.
[3]曹迪.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的思考[J].教育探索, 2013 (12) :26-27.
[4]郭敏.中国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必要性及实现路径[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14, 27 (11) :135-137.
[5]吴景华.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缺失现象探析[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4 (3) :102-103.
中国文化教学 篇10
一、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传统文化教育是每个国家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能轻易被削减。尽管传统文化中有一些落后或过时的成分, 但传统文化中同样也蕴含着很多精华, 仍值得今天去继承并加以创新。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对于提升民族自豪感、深入开展爱国主义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1. 传统文化和传统文化教育都不能轻易削减
西方保守主义者认为, 传统文化是人类在千百年来的生活中经过无数次试错而形成的, 既然传承下来就有存在的理由, 至少在某种意义上是合理的。保守主义者还认为, 彻底打破传统也是不理性的, 因为它使人类在短期内失去了指引。同时, 针对自由主义认为人类是完全理性的的观点, 保守主义认为人类并不是完全理性的, 在打破传统的同时, 人类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很快创造出一个完美的新传统。这样一来, 结果反而会更加糟糕[1]。所以我们应该重视传统的作用, 即使进行改革, 也是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渐进的改革。
既然传统文化在社会中的影响力不能轻易削减, 传统文化教育也就自然不能轻易削减。如果被迫削减, 人类就会在短时期内出现价值迷失。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社会出现了严重的道德滑坡, 给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都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市场经济对人们观念的冲击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但在新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尚未建立起来之前, 对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观念过早抛弃和对传统道德观念教育的削减也是重要的原因。在传统文化教育观念中, 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每个人不仅要认真学习做事, 更重要的是学习做人, 即个人道德品质的培养。这一观念对几千年来中国社会的稳定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今天社会上大多数人都只知道埋头做事, 而忽视了如何做人, 严重忽视了传统文化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 造成了一系列的悲剧。
2. 传统文化中许多优秀成分值得我们今天继承
由于受特定历史时期的意识形态的影响, 一些人很轻率地把传统文化一概斥之为封建糟粕, 全盘否定了。可是传统文化中的确有很多仍然适应今天社会需要的东西。从宏观上看, 清华大学曹德本教授把中国传统文化模式归结为和谐文化模式, 和谐文化模式包括天人和谐、群体和谐和人际和谐[2]。在传统文化中, 对如何维持三大和谐有非常经典的论述, 而这三大和谐仍是我们所努力实现的目标, 传统文化在这方面给后人提供了丰富的可以借鉴的资料。
从微观上看, 传统文化中对家庭的重视、孝道文化等对今天的社会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虽然今天的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 但它只能提供物质上的保障, 而对每个人更重要的精神抚慰仍需要家庭成员互相提供。更何况当前我国的社会保障水平还很低, 家庭保障仍然是社会保障的重要补充。在这种社会现实条件下, 我们应该更加大力弘扬传统文化中对家庭伦理的重视和孝道文化。
3. 加强传统文化的教育是提升公民民族自豪感, 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
每个公民对祖国的热爱主要基于两个方面:一是本国的历史;二是本国的现状。如果当前的政府是一个非常优良的政府, 每个公民都生活得非常幸福, 他们会理所当然热爱自己的国家, 为自己的国家感到自豪。同时, 每个公民对祖国的热爱还基于对本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如果自己的国家在历史上曾经创造了辉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每个公民也会自然而然具有一种民族自豪感, 对祖国的热爱也会油然而生。即使社会仍然有很多阴暗面, 绝大多数公民也会基于历史对祖国的未来充满信心。
二、我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以及《中国政治思想史》课程的独特性
当前, 很多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社会上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需求也很强烈, 但相关领域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依然不够, 传统文化教育的传播途径依然很少, 且传播给受众的内容过于浅显和有失偏颇。中国政治思想史作为一门专业理论课程, 其中所包括的传统文化内容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精神内涵。在学习中国政治思想的同时, 可以使学生同时学到一些传统文化的精髓。
1. 我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
目前, 中小学的语文、历史等学科涉及了传统文化的知识, 但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这些课程中涉及的传统文化知识大都是通过教师讲授的方式灌输给学生的, 然后要求学生以背诵、记忆的方式加以理解和掌握。在这种教学模式下, 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只能停留在了解的阶段, 并没有理解和领会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 真正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在日常生活中, 发达的传媒也提供了很多传统文化的资讯, 但由于受收视率等因素的制约, 传媒传播的传统文化知识大多停留在保健养生的层次, 有些甚至传播了一些落后、过时的内容。对保健养生的重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但这些知识在传统文化中只占很小的比例, 当然不能全面体现传统文化的理论深度和精神内涵。除了保健养生内容以外, 很多古装影视剧大都聚焦于皇帝、英雄等人物的历史, 里面渗透的是皇权至上等专制思想, 而这些内容不仅不能为今天所继承, 恰恰是应当予以摒弃的。
再者, 由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 大量的外来文化也通过发达的传媒占据了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的大脑, 使他们对外来文化了解甚多, 而对祖国的传统文化却知之甚少, 这就进一步挤占了国人接受和消化传统文化的空间。当前很多年轻人热衷于过情人节、圣诞节等“洋节”, 而对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中国传统节日却没什么兴趣。每到春节, 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拥挤的春运, 而不是这个节日背后蕴含的文化意义。
2.《中国政治思想史》课程的特殊性
首先, 虽然《中国政治思想史》是讲述历史上各派政治思想发展历程的一门课程, 但因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政治学并不是一门完全独立的学科, 政治思想与哲学、伦理学等融合在一起, 在讲授政治思想史时不可能不涉及传统文化, 这就为在中国政治思想史的教学过程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了操作上的可行性。
其次, 中国政治思想和西方政治思想有很大的不同。西方政治思想比较偏重于对国家本质、起源、目的等政治哲学问题的研究, 而中国政治思想主要侧重于治国之道的总结与探索[3]。中国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对象从整体上讲, 是一个完善的学术系统, 这就是以天人合一为哲学基础, 实现修身、治国、平天下[4]。为了提出治国、平天下的理论, 很多思想家都首先展开对天道、人性的研究, 这些理论中的很多内容对于今天的国民提高自身道德修养都有很大的启发和借鉴意义。在学生学到政治思想史知识的同时, 又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熏陶。
三、如何在中国政治思想史课程的教学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
在这门相对较为特殊的课程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首先要有自觉的传统文化教育意识, 能够很自然地把传统文化的教育渗透到教学过程中去。通过让学生阅读传统文化经典著作和亲身践行传统文化, 真正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活力。
1. 任课教师要有传统文化教育的自觉意识
在全球化的时代, 教师和学生都不可能拒绝外来文化, 但作为担任中国政治思想史课程的教师, 应该自觉地意识到自身的责任, 把在教学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也作为自己的一种使命。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更应该了解和传承自己的传统文化, 不能一味地认为传统文化已经过时, 现代人应该全盘接受现代文化。现代文化固然更加适合现代人的胃口, 但现代文化也有很多让人诟病的地方。在这种情况下, 不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中国, 很多人都在呼唤传统的回归。国内近些年来兴起的国学热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我国应该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开创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文化, 而不是一味地接受西方现代文化。只有这样, 中国文化才能以平等的姿态与其他文化进行交流、对话, 中华民族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 引导学生阅读传统文化的经典
首先, 确定要求学生阅读经典的范围。教师给学生选定的都是最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包括《论语》、《孟子》、《老子》等经典著作。其次, 给学生介绍阅读经典的方法。在大学阶段阅读经典, 一定要摒弃中小学阶段仅停留在死记硬背的模式, 而是通过诵读, 用心灵去体悟传统文化中的内涵。最后, 根据自己的阅读, 写出一些相应的心得体会, 并在同学之间、师生之间进行交流。不需要统一的格式, 也不限定字数的多少, 但一定是结合自己的体悟, 真实地总结自己的收获。只有通过认真的品读, 用心灵去和这些思想家去对话, 才能真正体悟到传统文化的精髓。
3. 通过亲身的实践, 切实体会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活力
传统文化教育既不能仅仅停留在饮食和养身上, 也不能仅仅停留在精神层面, 最后还应该把传统文化教育与现实社会的实践结合起来。传统文化中的礼仪、修身、养性等内容既是理论的精华, 也是指导每个人开展实践的指南。通过阅读经典的体悟, 要让学生把这些体悟应用到实践中去, 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结合对儒家的仁爱思想的体悟, 让每个学生从自身做起, 从建立和维持与父母、老师、同学的良好关系开始, 扭转存在于亲人之间、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不良关系, 从而进一步投身到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结合道家的天人合一、顺其自然等理论, 积极践行环保、低碳生活方式。通过这些亲身实践, 学生会真正感觉到传统文化的精华在今天并没有过时, 只要赋予其新时代的内涵, 仍然能给当代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巨大的精神支持。
在短时期内, 我们不可能期望每一个专业都专门开设有关传统文化的课程, 但可以通过在相关的课程中开展传统文化的教育, 并采取恰当的方式、方法, 同样能取得相应的效果。在此基础上, 我国的传统文化教育会更加成熟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徐大同.西方政治思想史[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 2005.
[2]曹德本.和谐文化模式论[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 (3) .
[3]丁小萍.中国古代政治智慧[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5.
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的渗透 篇11
摘要: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在于培养学生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交际是双向的,通过交流,一方面要把国外的先进思想、科技与方法引进来,另一方面还要把中国的文化介绍出去。因此,在我们重视介绍西方文化的同时,也要重视中国文化的渗透,使学生学会使用英语介绍中国的文化与国情。本文主要讨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进行中国文化渗透的重要意义,需要采取的措施,以及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中国文化
一、引言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同时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就非常重视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强调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这对于推动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长时间以来,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知识的传授主要集中在英语国家的文化上面,而对于中国文化却很少涉及。笔者认为,在传授西方文化知识的同时不应忽视中国文化的传授,要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加强中国文化的渗透。这一问题已经引起了国内一些研究者(例如曾宏伟2005;江平2006;周琳2008等)的注意,笔者本人也曾在不同的场合零散地谈到过类似的观点(例如崔刚2003崔刚,罗立胜2006)。为了进一步引起英语教学界对于这一问题的重视与思考,本文拟专门就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以求教于各位同仁。
二、基本概念
本文中所指的中国文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中国几千年历史所积累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包括学术思想、宗教、教育、文学、艺术、科技、建筑、历史、语言文字等。二是指中国当今社会的基本国情。所谓渗透,就是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的内容,它不能取代专门的中国文化课程,也不能改变英语课程的性质,而是要服务于学生英语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其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一些描述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中国当今社会的表达方法(比如使用英语介绍孔子与儒家思想,诸如《诗经》、《论语》、《红楼梦》等中国经典著作的英语表达,诸如“和谐社会”、“党总支”、“经济特区”等具有中国特色的汉语表达的翻译等),进而能够使用英语介绍与传播中国的传统文化。与此同时也进一步加深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
三、为什么?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具有重要的意义,是贯彻教育部最新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课程要求”)所必需的。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助于实现大学英语教学的根本目标。“课程要求”指出,英语课程要“满足新时期国家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那么这个需要是什么呢?在语言文化方面,一方面我国急需提高自身的文化软实力。改革开放三十年使我们的经济实力得到了空前的提高,经济总量位居全球第四,外汇储备位居世界第一。而综合国力提升速度则相对较慢。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国家的核心竞争力。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把提高文化软实力提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并强调:“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而文化软实力的强大与否一方面取决于文化的内涵是否丰富,是否具有重要的价值,另一方面也取决于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与影响。因此,《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规划发展纲要》强调“要发挥多元载体的文化传播作用”,“提升我国的文化影响力”。中国文化的传播不仅是某些专门机构和组织的事情,而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承担的义务。英语是目前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泛的语言,使用英语向外国人介绍中国的文化与国情,可以有效地提高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如果每一个英语学习者能够做到这一点,那么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高速度就会大大增强。另一方面,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西方人对中国文化的兴趣也在不断增强。面对当今世界所存在的纷繁复杂的各种困扰,许多西方学者也主张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答案。与此同时,也有许多西方的人士对于中国的文化存在着许多误解。曾经担任我国驻澳大利亚使馆商务参赞的郑伟章(2006:56)曾经写道:“墨尔本一所大学的老师告诉我,一个学生听他的朋友讲,到中国做生意,光学中国话还不行,还必须要了解中国文化,就是送礼。因而,送礼就是中国文化,留长辫子就是中国文化,裹小脚就是中国文化。”对于文化的误解很容易导致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现在世界上流行的“中国威胁论”与此就有很大的关系。要满足西方人对于中国文化的求知欲,消除他们的误解,除了专门机构的宣传与介绍之外,更要依靠大家在与西方人的交往中,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向他们介绍中国的文化。接受过大学以上教育的人应该是我国对外交流的主流群体,他们要做到这一点,就应该学会使用英语介绍与输出中国的文化,这就为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目前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则远远不能满足这一要求。由于我们只是重视了英语国家文化知识的传授,而不重视中国文化,绝大多数的学生在大学毕业,通过了四级、六级甚至英语专业毕业之后,都不知道像《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聊斋志异》等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在英语中该怎样翻译。许多有相当英文程度的中国青年学者,在与西方人交往过程中,始终显示不出来自古文化大国的学者所应具有的深厚文化素养和独立的文化人格。当西方同行与他们谈论Confucianism/Taoism(儒/道)时,我们的学者却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顾左右而言他。更有甚者,为数不少的中国学者不知令西方人也十分崇敬的孔夫子的英文译名是Confucius,还有人闹出把Mencius(孟子)奉为异国圣者而译为“门修斯”的笑话。
2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课程要求”规定大学英语教学“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而跨文化则应该至少包括中国文化和英语文化两个部分,而英语文化的掌握也要立足于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认识与了解。英汉两种语言文化的差异也可以导致文化迁移现象的产生,与语言迁移类似,文化迁移也有正负迁移之区别。刘正光和何素秀(2000)指出:“以往关于外语学习中的迁移理论在对待母语以及母语文化的干扰问题时,对负干扰研究得较多、较透彻,同时对负迁移的作用也有夸大之嫌。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母语迁移理论的重新认识和深入研究发现,母语和母语文化对外语学习和外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也同时存在相当大的正迁移。”因此,外语文化教学中也不能忽视母语文化的教学。首先,教授和发现影响传递信息的各种文化因素(包括语言的和非语言的)必须以英语学习者的母语文化即中国文化为比较对象,只有通过两种文化差异的比较才能找到影响交际的各种因素。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和确定哪些目标语文化知识是教学的重点、难点,从而在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避免
眉毛胡子一把抓,提高单位时间内的教学效率。其次,只有充分地掌握中国文化,才能准确地理解西方的文化,才能以平等的心态对待西方的文化。一方面不要有民族自大的心理,不注意吸收西方先进的文化,另一方面也不要产生自卑心理,盲目崇洋。王宗炎(1998)指出:“跨文化交际是双方的交流,而不是单方面向一方面学习。”在进行西方文化知识教学的同时,如果忽视中国文化的教学,甚至还有可能造成自卑、媚外的心理,以致不能以平等的心态与对方进行交际,造成跨文化交际的心理障碍,从而影响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而通过中国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可以使学生通过比较与借鉴,更好地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在语言交际过程中自觉地根据文化的要求调整自己的语言行为。
(3)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课程要求”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而口语表达能力的关键首先在于讲话者本人要有思想,然后才能言之有物。许国璋先生说过:“光学几句干巴巴的英文不行。有这样的女孩子,语音好,语调也好,打招呼的那几句开场白很像个样子,可是谈完天气之后,再也没有话了,不能连贯地谈论正经的事。既没有知识,也没有看法。这样是学不好语言的。”(转引自刘润清,1995)张绍杰(2007)也指出当今外语专业的学生通常是“嘴巴快、耳朵尖、思维空、文化浅”。而在英语教学中进行中国文化的渗透,使学生学会使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可以帮助解决这些问题。使用英语与西方人交流的过程首先是一种文化的沟通,一个中国人与西方人大谈西方文化既没有优势,也不会令对方感兴趣。而向他们介绍中国文化,并一起讨论中西文化的差异,应该是在交流过程中的正确选择。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是了解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然后要知道该如何使用英语进行表达。这也正是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进行中国文化渗透的目的之所在。
(4)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鉴别能力。青年学生的价值观与道德观都处在形成的过程之中,他们思想活跃,易于接受新鲜事物,但是又缺乏一定的鉴别能力。在学习异国文化的过程中,如果不善加引导,他们很容易会盲目地接受西方文化中的行为规范、价值观和道德观,很容易疏远甚至忘记自己民族的文化传统。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国文化,有助于学生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提高文化鉴别力,辩证地看待中西文化的差异,避免盲目地崇拜和接受西方文化,树立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信心,从而增强在跨文化交流中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实现中西文化交流的双赢(杨红英2008)。另外,文化鉴别能力也是英语学习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胡文仲和高一虹(1997)于1991年对全国26名“最佳外语学习者”的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调查对象在学习外语和外国文化的过程中逐渐培养了自己突出的扬弃能力。这种能力不仅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语言和交际能力,而且对于整个人格的完善也有着积极的作用。对待母语、母语文化的态度与对待外语、外国文化的态度是互动的;对于母语、母语文化和对于外语、外语文化的掌握是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
四、怎么做?
要改变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中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教学失衡的现状,需要从政策引导、教学研究、教材编写、教学和课外活动等几个方面下工夫。
(1)从政策制定的层面来重视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的渗透问题,这在行政管理特征明显的我国显得尤为重要。要做到这一点,就应该在“课程要求”中明确地表明这一要求。现行的“课程要求”规定了大学英语教学应该达到的三个层次的英语能力要求,只是在“更高要求”一部分的翻译能力中规定学生要“能翻译介绍中国国情或文化的文章”。这既与“要求”中所描述的教学性质与目标不符,也与中小学英语教学存在着不衔接之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已经把“熟悉我国社会生活的一般话题,例如职业、节日、风俗、社交“礼仪”、“能在交流中用英语简单介绍祖国文化”、“有较强的祖国意识和国际视野”作为知识和情感态度目标,而到了大学阶段却没有使这一目标得以延续。这反映了大学英语教学主管部门对于这一问题的忽视。
(2)加强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为了做好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的渗透,需要就教授的内容、教授的方式等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研究的重点可以放在一下几个问题上:第一,在大学英语课堂上需要传授那些内容?中国文化的内涵极其丰富,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从传说时代的三皇五帝一直到近现代,是一个在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延续了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国的哲学思想博大精深,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形成了诸子百家自由争鸣的局面。中国的文学作品更是浩如烟海,经史子集数量庞大。中国的科技也曾经领先于世界,四大发明、铸造、瓷器、丝绸、茶叶等产品都代表着我国对于世界文明的贡献。另外,中国的建筑艺术、绘画、书法、音乐、医药等也都在世界上独树一帜。如此丰富的内容,是不可能完全通过英语课堂来覆盖的。因此,我们需要对在大学英语课堂上所要传授的内容有所取舍,需要研究取舍的标准以及根据这些标准需要教授的内容。第二,中国文化与国情表达术语的统一。由于中国文化内涵的丰富性,人们对于其中的许多内容往往存在着不同的理解,从而导致许多术语的翻译不尽相同。目前这类翻译主要有两大类。一是外国人所做的翻译,这些翻译往往能够考虑西方文化的特点,更容易为西方人所接受,但是有时候所表达的意义不够准确。另一类是由中国学者所做的翻译,这些翻译的特点是表达的意义比较准确,但有时不容易为西方人所理解与接受。如何在两者之间取长补短,英语表达方法的统一是一个当务之急的工作。这不仅有利于大学英语教学,对于我国的对外宣传则更为重要。第三,中国文化渗透的教学模式。大学英语教学中应该在何时、何地以及以什么样的方式进行中国文化的渗透,也是需要实验与研究的重要问题。
(3)教材、教学与课外活动。教材是教学的主要依据,在教材编写的过程中,要适当地调整教材的内容,加入一些与中国文化和中西方文化对比的文章作为课文。同时在练习题的设计中也应考虑加入一些使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训练活动。另外,还要把中国文化的渗透融入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不仅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的传授,还包括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的培养,尤其是要通过英汉两种语言所负载的文化差异的比较来提高教学的效果。例如,在单词的层面上,英汉两种语言具有很大的差异。有些词汇只存在于汉语之中,在英语中没有对应的词。例如“馒头”、“节气”等:还有些词只存在于英语中,在汉语中则没有相对应的词,例如,cowboy和hippie等。另外在英汉两种语言中,某些词语看起来似乎指同一事物或概念,其实不然。
例如,service station不等于“服务站”,而rest room也不等于“休息室”。而且,某些事物或概念在一种语言中只有一两种表达方式,而在另一种语言中则有多种表达方式。例如,汉语有一个复杂的词汇系统表示各种亲属关系,有姑妈、姨妈、舅父、外祖父、外祖母等各种词汇,而在英语中相关的表达方式要简单得多。对于某些词汇来说,英汉的基本意义大体相同,但是派生意义的区别可能很大。例如,peasant与汉语中“农民”意义接近,但是在英语中,peasant往往带有贬义。在短语、成语、谚语这个层面上,英汉两种语言也体现出很大的文化差异。尤其是成语的问题更为复杂。《汉英词典》的主编之一王佐良教授在《一部词典的编后感》一文中写道:“把‘布衣蔬食直接译为wear cotton clothes and eat vegetable food,在今天就会引起误解。布衣蔬食在中国标志着生活俭朴,但在英、美也是如此吗?现在,蔬食远非穷人所专用,已是西方医生给饮食过量的百万富翁们开的药方了。”谚语是民间流传的至理名言,往往能反映一个民族的地理、历史、社会制度、社会观点和态度,例如“要知朝中事,乡间问老农”、“衙门自古朝南开,有理没钱莫进来”都带有明显的中国文化内涵,而“An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和“You cant teach an old dog new tricks,”则具有明显的英语文化内涵。除了课堂之外,也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外听读有关中国文化的英语听力材料和文章。像China Daily等英文报纸,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英语广播、中央电视台的英语节目等都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材料。
(4)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提高学生学习中国文化的兴趣。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影响学习效果的关键在于学生是否具有强烈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首先要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加入中国文化的成分,这对他们的将来会有什么样益处。还要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中国文化的学习。例如,我们可以考虑在考试中加入中国文化的成分,不论是阅读的文章,还是写作的内容都可以很容易地做到这一点。另外,也可以考虑组织一些以使用英语讲述中国文化为主题的竞赛活动。
五、结束语
在本文的最后,我们还需要指出,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的渗透要遵循适度、交际和平衡的原则。所谓适度原则就是它不能改变英语课程的性质,而应该服务于学生综合英语技能培养这一基本的目标,过度的中国文化知识传授可能会造成本末倒置的现象。交际原则是指在文化传授的目标首先在于使学生学习有关中国文化的表达方法,满足学生的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需要,然后在此基础上来加深学生对于中国文化的认识。平衡原则是指在强调中国文化导入与渗透的同时,又要防止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忽视了对于西方文化知识的传授。
中国传统文化相关内容教学的反思 篇12
一、对“学而习时之”的误读
语文课本《论语十则》中选《论语》第一卷《学而》第一章:“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这句话学生耳熟能详, 但经常也会发出疑问:“为什么我们学习感觉不快乐呢?”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疑惑, 一个主要的原因就在于我们在很大程度上误读了“学而时习之”这句话。孔子说“学而时习之”, 但具体要学习什么, 学了以后成为什么, 孔子并没有明言。现行的教师参考书和众多的注释中, 学习的对象是知识, “习”也经常被解释为“温习”、“复习”。时至今日, 就演变成老师课后指定很多重复的作业, 如此一来, 不但不能增加学生学习的乐趣, 反而让学生痛苦不堪。古人对于具体的学习内容也没有明言, 但学习的结果则有共识。宋朝的邢昺在《论语正义》中明确地指出:“此章劝人学为君子也。”“君子”一语, 广见于先秦典籍。在孔子之前, 君子一语主要是从政治角度立论的, 君子的主要意思是“君”。“君”, 从尹, 从口。“尹”, 表示治事;“口”, 表示发布命令。合起来的意思是:发号施令, 治理国家。如《诗经·谷风之什·大东》:“君子所履, 小人所视。”孔颖达《诗经正义》曰:“此言君子、小人, 在位与民庶相对。君子则引其道, 小人则供其役。”到孔子时代, 君子一词则侧重于道德品质方面, 故“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君子周而不比, 小人比而不周”、“君子坦荡荡, 小人长戚戚”、“君子成人之美, 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君子和而不同, 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固穷, 小人穷斯滥矣”中的君子均是着眼于道德品质而非政治地位。所以我们教育学生, 也应该告诉他们要学为“人”。1917年, 商务印书馆出版了庄愈等编写、张元济校订的《国语教科书》, 此书从居家、处世方面取材, 以儿童周围事物和见闻立义, 注意农业、工业、商业等实用知识和日常生活中应用知识, 穿插了不少聪明孩子的故事。该书出版后的10年间, 共发行七八千万册, 是民国时期影响最大的语文教科书。此书内有一段文字, 耐人寻味:“学生入校, 先生曰:‘汝来何事?’学生曰:‘奉父母之命, 来此读书。’先生曰:‘善!人不读书, 不能成人。’”“人不读书, 不能成人”, 就是对“学为君子”的阐发。既然是“成人”、“学习君子”, 其所要学的内容就不应是单纯的知识, 更主要的是在于品德修养、良好习惯的养成。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掌握的能力是千差万别的, 但对于学生品德的提升、良好习惯的养成我们则不能对其分为三六九等。学生将其所学的知识, 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出来, 养成良好的习惯, 这样学生一定会感觉到快乐。当然, 这种知识并不仅仅是书本的知识、考试的考点, 还应包括生活的常识、为人处世的道理, 等等。
二、对《关尹子教射》的不求甚解
《关尹子教射》一课选自《列子·说符》:“列子学射, 中矣。请于关尹子。关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对曰:‘弗知也。’关尹子曰:‘未可。’退而习之。三年, 又以报关尹子。关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乎?’列子曰:‘知之矣。’关尹子曰:‘可矣, 守而勿失也。非独射也, 为国与身皆如之。故圣人不查存亡, 而察其所以然。’”这则寓言故事难点即在于如何理解关尹子的最后一句话。通常的翻译是“很好, 好好练习把握这个技巧, 不要让它荒废了。不光是射箭, 治国修身也是这样。所以圣人不关心结果, 而注重清楚地了解整个过程。”由此, 这则寓言的寓意也就是通常解释为“学习也好, 做事也好, 不仅要知其然, 而且要知其所以然。知其所以然, 才算掌握了规律, 只有这样精益求精地学习、工作, 才能把事情办好。这样的学习才是最有效的, 不然你永远都只在不知其根究的情况下学习。”这里就有一个问题, 那就是列子为什么能射中箭靶?关尹子第二次问:“子知子之所以中乎?”列子曰:“知之矣。”列子究竟知道了什么?列子没有说明, 关尹子则说:“可矣, 守而勿失也。”关尹子也只是肯定列子的回答, 究竟肯定什么, 没有明言, 看来师徒二人是以心传心。对于列子究竟知道了什么, 高绣在《吕氏春秋注》中在注解“知之矣”时给了明确的答案:“知射, 心平体正, 然后能中。自求诸己, 不求诸人, 故曰知之。”在注“可矣, 守而勿失也”时说:“守求诸己, 不求诸人, 勿失也。”而在总结时, 高绣说:“求诸已则存, 求诸人则亡。”从高绣的注解中我们可以看出, 列子所知道的东西即是自己“内心的平静”, 而这也是个人品性的修养、意志的磨炼。“自求诸己, 不求诸人”中的“求”应解释为“责求”、“责备”, 所以“自求诸己, 不求诸人”的正确翻译应该是“自己反思自己的过错, 而不应该苛求他人”, 这也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求人不如求己”的正确解释。所以关尹子肯定的不是“好好练习把握这个技巧”, 而是品质的修养、心境的磨炼。
三、字词讲解与寓意理解的相对脱节
寓言的教学, 主要有两部分组成, 一是文本的解析, 二是寓意的达成。文本的解析, 即是对字词的讲解, 教师往往会对重点词语进行讲解, 如在讲读《坐井观天》时, “无边无际”、“大话”、“笑”等词语即是理解课文的关键, 教师会从多个角度引领学生理解这些词语。
如有的教师在讲解“无边无际”时, 设计了动画, 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什么是无边无际。通过让学生欣赏“无边无际”的沙漠、“无边无际”的海洋、“无边无际”的草原、“无边无际”的天空……来拓展学生的思维, 营造一定的情境, 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无边无际”的内涵。在完成对字词的疏通后, 教师领导学生理解寓意, 指出“我们应该尽量拓展我们的视野, 不能局限于一隅”。显然, 学生要从具体的情境中, 如沙漠、海洋、草原、天空中转入抽象的视野中, 这中间的跨度对学生来说应该是有一定难度的。之所以如此, 就是因为教师在讲解字词时, 没有和寓意联系起来。人类的思想可以是无边无际的, 而个人的固执也是一种坐井观天;治理国家的方略也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而固守一个学派的理念也是一种坐井观天。所以古人说:“蔽者见小而不见大, 故其辞詖, 如申、韩只见刑名, 便谓可以治国, 此目不见大道, 如坐井观天井。”如果我们在讲解字词时能考虑如何与寓意联系起来, 那么在引领学生理解寓意时, 就会有一种水到渠成的感觉。
良好的人文素养应是现代社会公民所必备的。良好的人文素养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文课的教学, 而教师本身所具有的人文素养对学生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 教师加强个人的修养, 正确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是一个重要的话题。
参考文献
[1]王宁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地位──三个版本小学语文教材的比较研究[J].小学语文, 2007 (04) .
【中国文化教学】推荐阅读:
中国文化对外汉语教学06-17
对外汉语教学中国文化05-17
体验式教学在中国传统文化教学中的运用05-29
中国传统文化典籍在对外汉语教学当中的应用07-04
中国传统文化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渗透10-21
中国传统文化汉字文化08-30
中国大众文化05-14
中国白酒文化05-29
中国音乐文化06-16
中国政治文化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