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宣翻译中国文化

2024-06-03

外宣翻译中国文化(精选9篇)

外宣翻译中国文化 篇1

不同地域以及不同国家之间的逻辑思维和文化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汉语作为一门语言含义最为丰富和复杂的语种, 其中存在很多特殊和词汇和语句。在对汉语进行英文翻译时, 英文语境和语言中往往找不到直接的对等物, 这就属于语言翻译过程中出现的明显文化空缺现象。所以其造成语义转换不到位或导致目的语读者不理解甚至误读的情况。

一、文化空缺产生的原因

1.语言文字差异。各类语言之间的差异是必然存在的, 所有语言的特点都会反映民族的独特特征, 从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类型角度分析, 无论是构词方法、词汇含量还是实际的语言表达方式都极为不同。于此同时, 在经济社会人文环境变化迅速的大背景下, 新兴事物发展速度加快, 一种语言很难实现在翻译过程中通过另一种不同语言的准确转述和表达, 由此就很容易出现语言和翻译内容之间的不对等, 这也是造成文化空缺的重要原因。例如:汉语中对“英雄主义”的翻译属于偏向贬义的词汇, 然而英语中“英雄主义”确是个性张扬和民主自由的积极含义。所以在翻译过程中要注意翻译的词汇含义把握。

2.文化差异。语言是作为文化传播和保留的重要基础存在的, 属于文化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现象形式, 每一种不同的语言都是由生动特色的语言词汇构建而成, 从而实现文化民族特色的生动展现。正是因为文化差异的存在, 很容易出现在不同的语言之间在进行词汇翻译中, 很难找到准确定位和表达的对等词汇, 所以这也成为了翻译中的重要难点。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必然会导致各类不同思维和语言表达方式的出现, 因此, 在外宣语言翻译的过程中, 翻译者的翻译不应该局限在自己的语言文化思维领域中, 而忽视外国读者的思维及语言表达习惯。例如:“禁止破坏植物” (Prohibitsthedestructionofplants) , 虽然这个翻译符合中国人的语言理解特点和思维模式, 但是确不符合外国读者的思维方式。

3.社会制度差异。文化作为一个核心的社会引导因素, 会对国家的社会制度造成很大影响, 同时, 在语言的表达方式上也会存在很大差异。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 其农民是重要的社会构成部分, 与此同时, 农民也占据着重要的社会地位, 但是在西方, 农民却偏向于社会地位低下同时贫穷的象征。在中国, 对剥削和压榨下层人们的人成为“地主”, 但是在西方的文化理解中, 地主指的就是出租房屋的屋主。以此, 在不同的社会制度的影响之下, 同一个词汇的理解和把握也会存在很大的差异, 这也是形成文化空缺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文化空缺类型

1.具有中国特色的词汇空缺。在实际的外宣翻译过程中, 如果翻译政治色彩浓厚的词汇就需要格外注意, 所以此时的翻译者就需要更加谨慎, 认真, 仔细斟酌词汇的准确表达, 否则将会很难达到良好的翻译目标。翻译的准确合理与否, 是翻译以及外宣活动能否顺利开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同时, 还可能成为对国家国际形象构建的影响因素之一。例如, 有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廉政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词汇。伴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进步, 中国特色的经济领域词汇也不断涌现, 所以在此过程中就很难及时找到准确的翻译方法和词汇, 如果此时的翻译者不求甚解生硬翻译就很可能导致翻译出错。例如“保税区”“货币分房”等[1]。

2.文化负载词汇空缺。在某种文化特有的词汇中, 很多都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和演进中不断地改变和积累的, 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文化内容的重点所在, 同时也是民族特殊社会发展形势以及特殊社会活动的重要反应。正是因为巨大文化差异的存在, 翻译人员就很难在短时间内找到合适的词汇来进行合理的翻译。在汉语中, 很多的词汇、成语、谚语等都是具有丰富含义和内容的, 深刻的反应了不同文化的差异性存在, 只有对不同民族发展和历史文化演进过程有所了解, 才能找到合适的翻译方式进行准确翻译, 从而为不同的民族和国家之间的文化友好交流和相互理解构建桥梁[2]。

三、外宣翻译中文化空缺下的翻译策略

1.坚持外宣翻译三贴近原则。外宣翻译应该始终坚持接近中国的国家发展实际、贴近不同民族和国家的文化信息需求、贴近国外文化消费者的文化解读习惯[3]。所以, 在进行外宣翻译的过程中, 需要真正对文化之间的存在差异进行了解, 同时还要对不同的民族文化特点进行总结, 实现跨文化的语言转换, 避免更多翻译歧义的问题出现。

2.灵活运用翻译技巧。首先, 应该从文化之间的实际差异进行总结, 从受众的文化需要角度入手, 对翻译的内容进行合理调整和适当删减。汉语英语之间的文化差异和文化表达习惯不同, 汉语偏向于抽象化的情感传递, 英语主张规范的客观信息描述, 所以应该灵活选择和运用翻译技巧[4]。

3.努力提高译者素质。文化差异是翻译中文化空缺存在的重要问题, 但是, 翻译者的个人素质也是对外宣翻译产生影响的重要主观因素, 外宣翻译人员不仅要具备跨民族的文化理解能力, 同时还要对政治、经济等多个领域有深入认识和研究。

结语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 外宣翻译的作用和重要性逐渐突出, 在外宣翻译过程中的文化空缺问题是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1]韩天旸, 赵靖娜.外宣翻译中的文化空缺及其重构[J].英语广场 (学术研究) , 2015, 01:37-38.

[2]唐昱.外宣翻译中词汇的文化空缺[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4, 10:41+84.

[3]黄友义.坚持“外宣三贴近”原则, 处理好外宣翻译中的难点问题[J].中国翻译, 2004, 6:27-28.

[4]荆兴梅.外宣翻译中词汇的文化空缺[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01:87-88+111.

文化传播视域下的外宣翻译 篇2

[关键词]文化;传播;外宣翻译

一、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加深,我国的综合国力持续增强,但我们的软实力,诸如表现中国的核心价值观、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的产品,在世界上却影响较为有限,原因之一就是翻译问题成为阻碍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瓶颈。随着国际交流日益增加,为提升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中文资料译为外文的需求日渐增多,外宣翻译更加变得举足轻重。外宣翻译不仅对外传播中国文化,而且有助于世界人民理解中外文化差异,激发了他们对中国的兴趣,为他们提供了解并接受中国文化的途径,从而最终达到传播并发扬中国文化的目的。

二、“外宣”翻译的涵义

1991年召开的全国对外宣传工作会议提出努力推进我国文化外宣活动赋予了“外宣”一词新的时代意义,“外宣”的概念和外延也在不断的改变。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国家战略使得当代我国文化领域的“外宣”任务重大,“对外宣传”更多的可以理解为“对外文化传播”。世界人民之间的文化传播与交流历史久远,自从有了人类文明,文化的交流传播就生生不息。在不断增强的经济实力和日益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的形势下,让中国文化“走出去”和提升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影响力已经成为国人的共识。

三、文化外宣的现状和问题

在不断的努力下,我国的外宣翻译工作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我国成功举办多次国际盛会,接待数十万外国游客;政府开展加强双语标识语翻译活动,努力消除标识语的不规范现象;大部分城市都建立了城市双语网站;旅游景区的宣传册子发行双语版等等。但总的来说,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和灿烂的文化,如何系统全面准确的进行文化外宣翻译工作,向世界展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理念和文明的魅力是当前文化外宣翻译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文化外宣翻译还需要处理好语言问题和文化差异问题。语言问题主要包括语言错误和与语法错误。语言错误主要表现在使用各种不规范的拼写,甚至是以拼音代替英文翻译,用词不符合英语规范,典型的中式英语。文化差异一直以来都是外宣翻译的障碍。不同文化间的生活方式、思维习惯、价值观念、宗教信仰、传统习俗太多方面的差异使得文化外宣困难重重。伴随着近年来网络与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社会现象不断催生新词新义,文化外宣面临着更多挑战。

四、文化外宣的改进方法

文化的宣传是一种跨文化交际,中外国家在地理位置、自然气候、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方面大不相同,文化障碍在交际过程中是无法避免的。为了使目的语文化的受众了解、欣赏甚至接受中国文化,文化外宣尤其需要遵循黄友义先生“外宣翻译三贴近原则”的“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

1.加强文化外宣翻译策略的研究

由于我国文化外宣翻译起步较晚,学术研究缺乏,应该加强理论视角下的策略研究。在文化外宣的过程中,要选择正确的理论和方法,不可一味的在目标语文化中对应的词语,造成我国文化影响的消减,对于文化影响力大的内容音译法是一种不错的方法。文化外宣中,经常会遇到一些中国读者耳熟能详、不言自明的词语,但是对于那些对中国社会和文化缺乏了解与知识的外国预期受众来说,只能是困惑重重。释义法在处理一些特有文化现象中尤为重要。此外,文化外宣翻译要注意各国政治体制和社会文化背景各异,不同的政治立场和意识形态。由于错误的文化视角所导致的机械地、逐字逐句的翻译只能弄巧成拙,不仅对文化宣传和推介无益,反而会引起目标受众的困惑和抵触。

2.提高文化外宣翻译人员从业素质

外宣翻译人员首先要具备精通外语的能力。精湛的外語翻译能力是衡量外宣翻译人才的关键因素。精通外语不仅要能够熟练地使用外语,而且还能够将源语言准确及时地转化成目标语言。正如严复提出的翻译标准“信、达、雅”那样,外宣翻译人员需要把好语言质量关,同时运用一些规范的翻译技巧,才能真正达到精通外语。精通外语要求外宣翻译人才掌握语言基础训练和翻译基本技能训练、外宣翻译基本理论知识、口译和笔译的技巧。以符合目标语的语法习惯和语言特征为目标,达到准确传达源语意思的目的。外宣翻译人员还要具备扎实的汉语基础。汉语的博大精深使得每一位外宣翻译人员在处理一些文稿翻译时感慨万千。中文翻译的难度之大不亚于文学创作。一位欧洲的汉学家曾经说过:“汉语具有一个几乎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表达方式的宝库,可以描绘任何最细致的感情色彩,常常有些词语,在欧洲语文的翻译中好像都是一些同义词,但在汉语原文中却很容易把它们区分开来。”从语言的谱系上来看,汉语属于汉藏语系,该语系是世界上形成最早、流通最广、使用人数最多的语系。作为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语言之一,汉语庞大的语言词汇,丰富的成语典故,精美的诗歌词曲都是外宣翻译人员天天都要面对的难题。更有甚者,有些词汇在目标语中根本没有对应的表达。外宣翻译人员还应具有广博的文化知识。王以铸先生曾讲过:“翻译工作者至少具备三个基本条件。第一是对原文的真正理解,这是外语水平。第二是对所译东西(文史、科技……)必须是内行。这是专业素养问题。第三是中文要运用自如,有高超的表达能力,这是中文造诣问题。”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特色鲜明,外宣翻译工作人员必须对所译地域历史文化如数家珍,真正成为一个内行,只有这样,在翻译一些非常专业的文献材料时,才能够翻译的准确无误,入木三分。

文化是一个民族重要的精神支柱,在塑造国民精神和推动社会进步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是一个国家在世界大家族中真正崛起的标志,是一个民族文化成果和价值观念被世界认可的标志。外宣翻译是促进中国文化扩展对外交流与传播的有效途径。在坚持“外宣三贴近”的首要原则下,充分重视外宣翻译中历史、信仰、价值观、世界观、意识形态等文化因素,参考、借鉴国外高校外宣材料,从受众的角度换位思考,避免不必要的误解和冲突,实现中国文化的对外宣传、提升中国国家形象,提高中国国际影响力。

参考文献

[1]朱义华.外宣翻译研究体系建构探索[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

[2]陈小慰.外宣翻译中的认同机制[J].中国翻译,2007(1):60-65.

[3]黄友义.坚持“外宣三贴近”原则,处理好外宣翻译中的难点问题[J].中国翻译,2004(6):27-28.

[4]张绍杰.河南旅游翻译的生态翻译学视角审视[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77-78.

[5]张健.全球化语境下的外宣翻译“变通”策略刍议[J].外国语言文学, 2013(1):19-27.

外宣翻译中国文化 篇3

随着“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提出,传统文化的传播和传承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并指出:“要精心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中国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展示中国特色、宣传中华历史文化传统的一种重要文化资源,体现了中国人独特艺术审美表达和道德价值观念。如何克服语言障碍和文化差异,提炼中国戏曲里的传统文化精髓做出“新表述”,对外讲好中国戏曲里的“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体现中国戏曲的真正魅力。成功的文化传播和外宣翻译有着密切的联系。外宣翻译是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形象,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手段之一。做好中国传统戏曲的外宣翻译工作,是中国文化“走出去”这项系统工程中值得仔细探讨的问题之一。将中华传统文化特别是地方特色经典文化推向国际舞台已成为众多有识之士的共识,各地也纷纷出台措施积极保护、宣传地方文化。

越剧作为中国五大传统戏曲之一,2006年作为重要的地方文化形象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吴越地区的地方文化特色之一的越剧在近年来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在加强对外交流、展现地方文化形象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浙江省文化厅厅长杨建新在第二届中国越剧艺术节上指出: “越剧之于浙江,是名片、形象和品牌”。将越剧介绍到世界上其他国家,可以提高越剧的国际知名度,从而使其得到更有效的保护与传承。越剧开始走上世界舞台,始于1954年日内瓦会议时,周恩来总理对《梁祝》的介绍——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随着与世界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越剧在近年来不断走出国门进行演出,备受世界人民所瞩目。但从总体来看,尤其是相比其他剧种而言,如京剧、昆曲等,在跨文化传播方面,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越剧的发展与传播并不是很乐观。由于缺乏适当的越剧译本,在国际交流演出中,由于语言障碍,真正能够看懂、听懂的海外观众人数极少,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外国观众对越剧的理解和观剧效果,其艺术魅力未能得以充分展现。我们对越剧的对外宣传翻译意识不强,这些严重地制约了越剧的海外传播。

2越剧跨文化传播中外宣翻译现状

2.1越剧相关网页的翻译

在新媒体时代,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得网络传播成为大众传播媒介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网络媒介凭借其技术和传播的优势,对当前文化尤其是视觉文化传播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美剧、韩剧等在中国的流行,很好地证明了媒体传播力量的强大。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提高,很多外国人通过网络等媒介来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戏曲文化的传播应该很好地利用互联网这个平台。我们搜索了浙江省内各大文化、旅游等部门的宣传网站,以及综合性的越剧网站,如:美丽越剧网、中国越剧网,还有各越剧团的网站如:浙江小百花越剧团网站等有关越剧宣传介绍相关的资料,这些都是越剧网络宣传与传播的主要渠道。从这些网站收集到的资料中发现,小百花越剧团在英文的外宣翻译上做得相对比较好,有专门的英文版来介绍越剧的,但更新度和生动性上还需要改进。大部分网站对关越剧的介绍还只是简单的名目列举,缺乏详细的文字描述,而且双语的宣传率非常低,较为完整、生动的越剧英译的资料相当有限,多是一些零散的资料图。例如,在浙江省旅游门户网站上对越剧的介绍非常少,更不要说是双语介绍了;在省文化部门的相关门户网站上虽说有英文版Zhejiang Drama的介绍,但也只是对浙江省的戏剧起源南戏做了历时的介绍,对越剧作为其中之一只是做了简单的说明,而且没把越剧作为重点来推出;杭州市文化部门相关网站对越剧的宣传方面缺少应有的双语外宣资料。因此,从网络跨文化传播这块来说越剧的对外宣传翻译现状不容乐观。

2.2越剧的经典剧目的翻译

2008年,中国人民大学启动了“中国戏曲海外传播工程”, 计划出版23本经典剧目译本,中国戏曲传播开始受到重视。 这套丛书收录了包括京剧《白蛇传》、《秦香莲》,昆曲《西厢记》 以及河北梆子《钟馗嫁妹》等多个剧种的多部经典剧目。京剧传承和发展国际研究中心也推出了他们的《北京京剧:百部经典》的中英文版本。其次,汪榕培教授及其团队编译了《昆曲精华》一书,以中英文对译的形式介绍昆曲经典曲目。这些翻译研究和实践对向世界推广传统戏曲艺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越剧的大部分剧目都来自中国传统文学作品及著名的民间传说,如《红楼梦》、《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等。这些作品早已经流传到国外,深受海外众喜欢。到目前为止,系统的越剧经典剧目的英汉对照出版物还没有。分析现有零散的越剧译文资料,译文质量从整体上来说还是不错的,但不少译稿也存在些不足。如在翻译过程中受汉语思维束缚,“没有将原文隐含信息深入理解并外化到译语表层”,一些文化词汇翻译不恰当,欠缺对译语受众思维、文化等审美差异的考虑等,外宣效果不佳。随着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提高,越剧作为比较早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方文化之一,在外宣翻译等方面还有很多艰巨的任务要去做。

2.3越剧表演字幕的翻译

浙江省各越剧团海外演出比较频繁,也经常参加国际性的文化演出交流活动,全省各级政府也积极组织形式多样的旅游文化宣传,海外观众对我们祖辈沿袭下来的越剧充满好奇,想一探究竟。然而,翻译作为解决语言障碍的工具、跨文化沟通的桥梁,在这方面还没能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根据《21世纪英文报》的调查和统计,在国内外演出中某些英译字幕漏洞百出,错误率竟然高达15%,如将“敲木鱼”译成了“敲丧钟”等。 因此,越剧表演字幕的翻译尤为重要,双语字幕的使用,可提高越剧的可交流性,有效提升越剧文化的传播力。很多越剧剧团反映,在实现剧本字幕双语化过程中存在着资金不足、翻译人才缺乏等方面的困难。张晓娟对浙江省各剧团的戏曲字幕双语化进行过调查,“双语字幕剧目占总剧目比例最高仅占21.4%,而最低的则是零”。很明显目前越剧舞台演出中英文双语化程度总体上较低。精良的字幕译文对传统戏曲文化起到保护和传播的双重作用,青春版昆曲《牡丹亭》,京剧《赤壁》以及越剧《梁祝》等在跨文化传播中反响很好,很受海外观众的欢迎,除了剧情的宣传,与字幕的精良制作有着很大的关系。因此,加强越剧字幕的双语翻译和研究,已经迫在眉睫。

3加强越剧跨文化传播中外宣翻译工作的几点建议

3.1加强越剧网络传播的双语翻译

越剧在国外被称为“中国的歌剧”,要使它在海外传播过程中,成为广受欢迎的戏剧形式,弘扬越剧文化应由自发到自觉向网络世界进军。就戏剧文化的外宣翻译而言,我们也要学习西方音乐剧传播的经验,研究在跨文化传播中比较好的西方音乐剧网站的宏观内容结构和文本类型上呈现出的特点,选取贴切的平行文本,归纳出它们在语义、句法、语用、修辞等方面表现出的差异,翻译出更符合受众心理预期的外宣文本,使海外受众喜闻乐见。从浙江省各旅游文化等相关网站来看,越剧的宣传重点是戏剧的发展历史、表演特色、著名演员等知识性较强的信息。西方的音乐剧如百老汇网站((broadway.com)是以视频和文本结合的形式,将文化宣传和当地的音乐剧表演产业结合起来,和相关越剧网站的信息还是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在翻译的时候,可以参照西方音乐剧相关网页内容,进行平行文本对比,从“翻译文本全篇的组织策略上考虑文本的可接受性, 不再纠缠于一字或一句的得失,”做好相关材料的翻译。此外, 在旅游外宣文本的写作上,除了适当介绍越剧艺术的知识型信息外,可以增加视听型双语文本的比重,在网页上展示越剧名家经典唱段甚至外国友人的演唱视频,同时将越剧文化外宣与浙江省旅游消费结合起来,让更多的海外观众了解并喜欢上越剧,真正感受领悟美丽越剧的文化魅力。

3.2系统地做好越剧经典剧目的译介工作

在经典戏曲剧目的翻译方面,昆曲和京剧做得比较好。《北京京剧:百部经典》、《昆曲精华》等以中英文对译的形式分别介绍了京剧和昆曲经典传统曲目,受到海外热爱戏曲的读者的欢迎。这些翻译研究和实践给越剧的翻译和对外推广带来新的启示,为送越剧“走出国门”提供了值得学习的经验。戏剧的翻译不仅涉及两种语言的交流,还与两种语言背后的戏剧文化和审美传统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在“中国戏曲海外传播工程” 丛书的编写和翻译过程中,何其莘教授说:“我觉得我们在对外宣传中国形象的时候,没必要拘泥于直译的方式,完全可以节译、选译、编译甚至改写,只要传达出中国的文化精神即可。”越剧的经典剧目的译介需要地方文化部门的牵头和支持。戏剧家和翻译学者们也应从越剧保护和传承的角度,共同探讨如何保留传统戏曲的特色,做好越剧经典剧目的跨文化传播的研究和实践。越剧的外宣翻译不仅是要向受众传达戏剧的具体内容和故事情节,更重要的是要以戏剧内容、情节为载体向受众宣传地方传统历史文化,尽力让外籍人士获得本土受众类似的感受和体验。

3.3加强对外演出剧目的双语翻译工作

越剧是我国传统戏曲的代表之一,越剧剧本同时具备可读性和可演性,也是完美体现中国文化精髓的一种艺术形式。越剧的海外传播离不开高质量、高水平的外宣剧本材料和字幕的翻译。要让普通外国人基本看懂越剧,至少要有简单的英文剧情介绍和英文字幕。例如,越剧在海外演出时除了提前做好字幕的翻译工作,还可推出介绍剧情的英文小册子,激起外国人的好奇心和新鲜感,引发他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欲望。著名作家白先勇主持制作的昆曲青春版《牡丹亭》是戏曲跨文化传播的典范,其跨文化传播的成功与前期的外宣翻译是分不开的。除此以外,其演出字幕的制作也耗费了大量的精力背后不乏译者的仔细推敲,反复斟酌。在对越剧剧目的演出的翻译中,我们要结合跨文化传播理论,从传播和翻译的双重属性出发,以“戏剧整体的观演体系为参照,同戏剧创作一样,既要保证翻译戏剧的文学性,在塑造典型形象、传达深刻主题上做文章;还需要考虑译文语言的舞台性、口语性、动作性和可接受性,并在其基础上最大限度地保证源语文化在译文中得到传递”,并为特定时空情境下,演员的舞台表演和观众的现场接受创造有利条件。

4结语

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大环境下,研究越剧的跨文化传播之外宣翻译对促进浙江省文化产业的发展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与占主流地位的欧美戏剧文化相比,越剧文化仍然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因此,在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广美丽中国形象以及魅力浙江的时代背景下,做好越剧的外宣翻译工作也成为不容忽视的文化需求。戏曲的外宣翻译是一个耗时、耗力的“大工程”,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希望各级部门重视越剧的外宣翻译,希望有更多的人参与到越剧的翻译工作中来,展开深入、具体的翻译研究。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外宣翻译作为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形象,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手段,其重要性日益突显出来。越剧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展现着丰富的地方和民族文化特色,其跨文化传播对于作为吴越文化代表之一的越剧文化本身以及优秀民族文化艺术保护与传承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结合越剧的传播及发展现状,分析了越剧在对外传播中外宣翻译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越剧,跨文化,传播,外宣翻译,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卢小军.国家形象与外宣翻译策略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

[2]刘珺.中国戏曲对外传播的跨文化障碍[J].中国戏曲学院学报,2010(2).

[3]顾秀丽.中国传统戏曲越剧英译研究[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

[4]张晓娟.论基于演出维度的中国传统戏曲翻译[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14(3).

[5]吴瑾宜.平行文本对比下黄梅戏英文外宣文本的改进[J].蚌埠学院学报,2014(1).

[6]樊继群.推剧外宣翻译中的“译有所为”[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4(2).

[7]胡丽娜.昆曲青春版《牡丹亭》跨文化传播的意义[J].武汉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1).

外宣翻译中国文化 篇4

【关键词】中华文化“走出去” 民俗文化 外宣翻译

民俗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丰富多彩的中华民俗文化进行外宣是传播弘扬中华文化、展示国家形象的重要方式。在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下,民俗文化的外宣翻译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但由于中西文化差异巨大,民俗文化的外宣翻译成为语际翻译中的难点,目前国内对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多。本文在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背景下,以播州土司民俗文化为例,就民俗文化的外宣翻译定位进行探讨。

一、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下民俗文化外宣的重要性

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是指国家或相关组织为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塑造中国的国际形象、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在重要战略机遇期内通过“对外文化宣传、对外文化交流和对外文化贸易”等途径而实施的对外文化战略。“走出去”最初是经济领域的一个战略。2000年10月,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第一次提出实施经济“走出去”战略。之后,由于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2002年文化部部长孙家正正式提出“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树立中国崭新形象”。2005年10月胡锦涛在党的第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要加快实施文化产品‘走出去战略,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随后,文化部出台的《文化建设“十一五”规划》提出:在未来五至十年里,推动实施“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这个战略是由我国国家发展利益和全球经济文化发展规律所决定的。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中必不可少的内容是民俗文化的外宣翻译。

民俗文化是民间民众靠口头或行为模式所创造和传承的风俗生活文化总称,它涉及人类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文明积淀,包括民族文化、历史传统、生活习俗、建筑风格、音乐、语言等,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它具有极强的地域性和独特性,已成为当今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交际者在跨文化交际中很感兴趣的信息内容。如今西方文化以各种形式大量输入中国,中西文化交流中“输入”大于“输出”,出现西方文化殖民和中国文化失语现象,这有悖于文化交流的平等和平衡。因此,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民俗文化的外宣传播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进程中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民俗文化的外宣既是对中华文化的外宣,也是提升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内容”,民俗文化外宣的翻译应尽量保留独特的文化元素,有利于对外传播中华文化。

二、播州土司民俗文化介绍及其外宣翻译

播州为贵州遵义的古地名,古时为夜郎国的国地,其名始于唐朝贞观年间。贞观十三年,朗州改名为播州;贞观十六年,罗蒙取《尚书》中“遵王之义”之意将其名改为遵义;乾元元年,名复为播州。唐朝末年,杨端击败南诏,收复播州,朝廷在土司制度下将其任命为播州侯,子孙世有其地,永镇边陲。从此杨氏世代统治播州,历29世700多年,期间杨氏土司带领播州各民族在生产生活中取长补短、文化融合,创造了独特的土司民俗文化。平播之役结束了播州土司制度,但播州土司文化却处处闪耀着光芒,于201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新的世界文化遗产。

1.播州土司墓葬文化。作为播州土司,杨氏的29代传人(除杨应龙外)留下不少墓葬。1600年的播州之役将杨氏家族的实物毁灭殆尽,而其墓葬却幸得保留下来。“与播州其它土司文化相比,播州土司墓葬文化可以说是在劫后余生中保存得最为完好、最为丰富的一种文化”。目前考古发掘出杨氏土司墓葬九座,其中三座属于南宋时期,六座属于明朝时期。其墓体现古代风水学上“趋吉避凶”的要求,内外分布精巧,体现当时尊卑有序、长幼有别、等级制度森严的文化现象;包括人物、动植物和图案等在内的石刻装饰丰富,主要运用高浮雕和低浮雕的雕刻技法,技艺精美、栩栩如生。

2.播州土司庄园文化。随着播州经济的繁荣发展,杨氏土司势力得以不断增强,在依山傍水的黔北大地上修建了大量庄园,“播州土司庄园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其规模之大、数量之多、专业化程度之高、分工之细是其他一般普通庄园无法相比的”。庄园内官级分工明确,管理制度森严。庄园的主要任务是生产粮食、药用植物和纺织原料。此外,还设有专门的菜园、林场、猪场、鱼潭、管马院和纺织机院等,集农业、畜牧业、手工业等为一体。另外,庄园内的土地被分给农奴耕作,以“头人”、“总佃户”到“小佃户”(农奴)的方式收取地租,这种租佃关系体现当时封建地主制经营方式,这些无不体现土司庄园文化的发达。

3.播州土司宗教文化。播州的原始宗教以巫傩文化为主,多种史料记载表明当时人们信封巫傩文化主要为了趋吉避凶、祛病驱鬼,清朝时逐渐衰落。佛教从唐朝起逐渐传入播州,于明朝时盛行于播州地区。杨价曾大力振兴佛教,修庙宇;明朝后,播州宣慰司重修古刹,并新建湘山寺、辰山寺和慈化寺等多座寺庙。《遵义府志》中记载的佛寺众多也表明佛教在播州的盛行。道教自宋朝传播贵州,它与佛教一样,作为封建势力的一种统治手段得到大规模推广,杨价曾修建佛道儒巫合流的“大报天正一宫”,后代杨氏土司陆续翻修了一些道观,并修建先天观、黄沙观和高真观等,留下许多土司文化及宗教史实资料。

4.播州土司民族文化。由于播州地处多民族聚居地,呈现出地域民族文化的多元性。在播州土司民族文化中,仡佬文化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史料记载宋代播州杨氏土司在出征周边时“三公遣卫兵檄召谢巡检,谢率彝僚逆之”,证明仡佬族先人僚人在此区域的广泛存在。另外,杨氏土司墓群中发掘出仡佬族先人僚人常用之物:铜鼓,反映出杨氏土司具有仡佬族的民族文化特征。此外,播州土司地域还存在着不同数量的彝族、苗族和土家族,这些民族文化也融入播州土司民族文化中。播州土司民族文化是以仡佬文化为主体,兼具彝族、苗族和土家族在内的少数民族文化。

总之,播州土司民俗文化历史悠久、形式丰富,具有巨大的考古价值、文化价值和旅游价值,不仅是贵州遵义人民的宝贵遗产,也是中国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的无价之宝。然而,在目前针对播州土司民俗文化的外宣材料中,无论是政府宣传海报、书籍,还是互联网和视频材料等,鲜有相应的英语翻译和注释,在为数不多的英文宣传材料里,还存在着各种或大或小的问题。因此,目前播州土司民俗文化的外宣翻译还缺乏规模性和专业性,其外宣翻译现状值得关注。

三、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下民俗文化的外宣翻译定位

1.以对外传播民俗文化、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和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基本目的。在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下,民俗文化的外宣翻译应置于文化传播的语境下,以对外传播民俗文化、实现中外文化交流和渗透为基本定位,以将中华民俗文化对外传播为出发点,尽可能原汁原味译为英语,这对保持华夏文化身份的识别具有重要意义。另外,民俗文化的外宣也应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以地方特色民俗文化为着眼点,在对地方特色民俗文化梳理的基础上,运用恰当的翻译方法,准确进行语内翻译和语际翻译处理,从而将民俗文化推向世界,实现文化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机促进,服务于区域经济的发展。

2.以“外宣三贴近”为指导原则。中华民俗文化的外宣翻译主要是将汉语翻译为英语,将中华民俗文化“送出去”,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这个特点决定了中华民俗文化的外宣翻译除了遵循翻译理论上的“信、达、雅”三个标准外,还需以“外宣三贴近”为指导原则,即:“贴近中国发展的实际,贴近国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求,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中华民俗文化对外宣传的材料和内容应紧贴中国发展的战略部署和实际需求,是具有中华民俗文化特色、有助于塑造中国形象和符合国家战略发展的素材。另外,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国外受众对中华民俗文化信息的需求也应纳入考量范围内,只有将外宣输出和受众需求进行恰当结合的外宣实践才具有实际意义,从而更好地达到外宣目的。在外宣翻译过程中,译者还需注意中外文化和人们心理思维模式的异同之处,充分考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采取灵活的翻译策略,将中华民俗文化以他们易于理解、乐于接受的方式进行翻译。根据遵循“外宣三贴近”原则,外宣翻译的效果得到极大增强。

3.以恰当翻译不同民俗文化外宣文本类型为基本要求。民俗文化的外宣要求译者根据外宣文本类型和译文功能的不同而做出恰当处理。民俗文化外宣文本类型包括文本功能理论里的三大文本类型:信息型文本、表达型文本和呼唤型文本。信息型文本以传递信息为主,因此翻译应着重于信息的准确性;表达型文本以表达形式和美学效果为主,因此翻译应注重原文形式和艺术效果的传达;呼唤型文本强调呼吁译文受众产生预期反应,因此翻译应着重考虑译文的接收效果。总之,民俗文化外宣材料结合信息型文本、表达型文本和呼唤型文本,译者应对不同民俗文化外宣文本做出恰当处理。

四、结语

民俗文化带有强烈的区域性特征,在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下大力外宣民俗文化就是对中华文化的外宣。随着播州土司等成为中国新的世界文化遗产,民俗文化在学术研究、经济促进和社会需求等方面具有越来越大的发展空间。在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下对民俗文化外宣翻译进行恰当定位有助于提高外宣效果,促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从而成功实现跨文化交际。

参考文献:

[1]骆玉安.关于实施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思考[J].殷都学刊,2007(2):153-156.

[2]徐志伟.民俗文化的外宣及其翻译策略研究[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5(3):84-87.

[3]魏登云,陈季军.论播州土司文化遗产及其价值[J].攀登(双月刊),2015(5):120-128.

[4]王兴骥,周必素等.海龙屯与播州土司综合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151.

[5]黄友义.坚持“外宣三贴近”原则,处理好外宣翻译中的难点问题[J].中国翻译,2004(6):27-28.

外宣翻译中国文化 篇5

1 旅游文化外宣翻译现状

1.1 旅游产业外宣翻译

虽然我国对旅游外宣资料的英译越来越重视, 但是当前旅游外宣资料的英文翻译中还是存在很多的问题, 语言翻译上对文化的误解、用词不当、语法等错误, 使得旅游外宣资料的翻译很难准确地、完整地传递旅游信息, 翻译质量低, 有的翻译甚至是背道而驰的, 这也就直接造成了大部分游客对我国各个旅游景点出现了认知上的错误, 使得景点的形象受损, 同时也失去了景区对游客的吸引力。

其实很多错误跟文化是有很大关系的, 翻译人员在英译汉化的过程中并没有真正地去考虑英语与汉语之间存在的差距, 所以我们要及时采取方式方法, 以进一步提高英译翻译的质量, 尽量避免上述问题再次发生。对于不同国家的文化礼仪、信仰, 翻译人员都要有一个详细的了解, 这样才能够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去翻译英文资料, 才能真正吸引外国游客到我国来旅游, 实现我国旅游产业的真实发展目标。

1.2 文化产业外宣翻译的研究

文化产业的发展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 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 怎样更好地发展中国文化、展现中国文化、体现中国文化的文化特征也就成为了值得思考的问题。文化是一个国家发展的特有产物, 同时也是在展现一个国家的发展状态及成果, 因此, 文化外宣作为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国家形象的促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对于树立我国的形象也是有帮助的, 我们可以通过传播文化理念和相关文化知识, 使其他国家的人们更好地了解中国, 提升我国在国际上的文化地位, 而文化的外宣翻译工作也就成为了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文化外宣的目的是为了让其他国家更好地了解中国, 通过多年的文化外宣工作, 很多国家对我国都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 并且对我国的文化产生了兴趣, 那么怎样才能够更加详细地了解我国的文化呢?旅游也就成为了国外人了解我国文化的首选。

文化外宣还能够进一步增强我国的软实力, 这里所说的软实力主要包括国际规则的能力、文化吸引力以及政治价值观吸引力, 现阶段我们所处的社会是一个和谐的社会, 一个国家的硬实力都是有目共睹的, 社会是在一个和谐公正的环境当中发展的, 而和谐发展的基础靠什么, 要靠软实力来实现, 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对于国家的经济政治发展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软实力中, 文化实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流, 除了商贸往来, 还有文化交流, 比如中国与韩国之间建立的中韩文化节, 中国风在韩国非常受欢迎, 而韩流也被中国人所追从, 这就是文化的力量, 文化交流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友好往来, 促进两国发展。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 我国大部分城市和地区的文化产业外宣翻译中还是存在很大问题, 翻译质量整体水平不高、文化翻译人才紧缺、翻译人员的翻译水平各有高低。

2 网络旅游文化外宣

网络旅游文化外宣主要表现在交互性、开放性和融合性, 交互性是指网络宣传有别于传统的媒体宣传, 它可以通过网络信息来实现互动。而开放性则是指网络不但可以帮助人们搜索相关的旅游信息, 还可以及时了解社会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融合性主要是指网络将文字、图像、声音等信息有机的整合在一起, 使旅游文化外宣可以更加生动, 受众可以接受到更多的旅游信息。网络旅游文化外宣更好地推动了我国旅游文化外宣翻译的发展。

3 结语

通过对旅游文化外宣翻译的分析我们发现, 当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旅游文化外宣翻译还是存在很多问题, 这些问题如果只依靠传统媒体是根本解决不了的, 只有利用当前的网络资源优势, 开发地方的旅游交流推广平台, 并对旅游文化外宣资源进行有机整合, 这样才能够进一步推进我国旅游文化外宣翻译的良性发展。

摘要: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 旅游与文化之间是密不可分的, 旅游文化外宣翻译逐渐成为了重点发展的区域, 而我国当前各地方的旅游文化翻译中却存在诸多问题, 通过分析如何高效利用网络整合优势, 以进一步推进地方旅游文化外宣翻译的发展。

关键词:网络整合,旅游文化,外宣翻译

参考文献

[1]徐丽萍, 葛荣.浅析熟人间网络、手机短信语言的会话交际特点[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08, (04) :109-110.

[2]中国社科院.《社会蓝皮书》网络流行语排行榜[J].军队党的生活, 2009, (01) :129-130

[3]张佳慧, 朱蓓蓓, 杨阳.网络新词“萌”的语言学分析[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04) :118-119.

[4]岳曼曼.外宣翻译中的“中式英语”[J].重庆工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07) :16-35.

[5]曾利沙.从对外宣传翻译原则范畴化看语用翻译系统理论建构[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7, (07) :29-31.

[6]黄友义.坚持“外宣三贴近”原则, 处理好外宣翻译中的难点问题[J].对外大传播, 2004, (09) :26-36.

外宣翻译中国文化 篇6

本研究以评价理论为依据,以国内高校网页的中英文简介为语料,通过对比亚洲其他高校和英语国家高校的英文简介,对语料中的态度资源进行对比分析,探讨高校外宣文本中的评价资源在译文中的实现,以及以期为英汉外宣翻译和跨文化交际研究提供一个不同的视角。

二、英汉语篇态度资源之对比分析

1.评价理论对语篇翻译研究的启示。作为语篇分析的工具,评价理论对语篇翻译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态度分析是语篇翻译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评价理论是迄今为止最完善的态度分析工具。在翻译实践中,对于源语语篇整体态度的把握及其在目的语篇中的再现一直是困扰译者的一个问题。应用评价理论,我们可以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分析源语语篇的整体与局部态度,也可以通过分析对比源语语篇与目的语语篇中态度对译文进行评估。此外,评价理论的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对于语篇翻译理论也可起到补充作用。

2.态度资源的评价阐释。笔者搜集了国内外各高校的简介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其中的评价意义较为集中,都是以态度资源中的判定资源为主。目的在于阐明其在学术界和世界高校中的地位,以达到宣传目的。

结合五所大陆顶尖高校网站的中英文简介的情况,可进行如下分析:1.国内大部分高校英文版的简介都是由原文直接翻译而来,即英文版的简介是中文版简介的译文。该现象容易导致的问题是,由于中英文版简介的受众不同,不同受众的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各有差异,用同一逻辑思维形式传达同一文本信息,容易导致信息传达的失重和失误。因此笔者并不推荐按照中文原文直译的方法。具体情况将在下文结合亚洲其他高校和英语国家高校的情况再做分析。2.中文版简介普遍存在的问题都是内容冗长,包含了历史发展演变,学科门类细分,学科发展现状等等详细且多方面的介绍,最后的评价资源总结往往单一而笼统,显得单薄。3.英文版的简介,在受中文版简介的影响下,字数普遍较多。且以广而大的分类介绍为主,在篇章末尾加上小段的评价资源描述。评价资源描述注重翻译的意美和形美,而忽视了译文的表达在译文读者中的接受程度,且缺乏事实合数据的结合论述。

为了明确英文读者对高校简介的阅读期待,笔者又挑选了几所英语国家高校的简介作对比分析:

笔者首先搜集到了哈佛大学的简介,发现其简介部分与新加坡国立大学类似,只是罗列了其创办地点、办学宗旨、校训等基本信息,而没有进行篇章式的阐述。牛津大学、杜伦大学、斯坦福大学、耶鲁大学、约克大学等英语国家顶尖高校的简介都是言简意赅的用一段话对其办学特色、特长和学术水平进行了评价性的描述。针对其发展历史和具体学科发展和其他数据等,英语国家网站通常采取分类另开专栏进行介绍,既有利于读者针对性的查找材料,又有利于清晰化逻辑化的展示成果。

我国国内高校的英文版简介的受众者即是国外的英语读者,如果在英文版的高校简介构建中,只简单的对原中文版简介进行形式化的翻译,而不考虑其在英语国家受众中的接受程度,就很难达成英文版简介的预期目标。英语国家的英文版简介中的风格,主要是评价资源与办学特色和学术水平相结合,进行综合性的概括总结。而国内高校的英文版简介撰写过程中,就不得不将其受众的思维方式和文化习惯加之进去,由其受众的视角和思路来构建语篇,以期达到其宣传效果。

三、总结

本研究以评价理论为理论框架,对国内外高校网页的高校简介进行了对比,对语料中的态度资源进行对比分析,以期为英汉外宣翻译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同时也为跨文化交际研究提供借鉴。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高校简介中“判定”占有较高的比例,主要涉及对高校地位和学术水平的阐述,“情感”资源偶有出现,频率不高,“鉴赏”在既得的语料中没有出现。2.国内大部分高校英文版的简介都是由原文直接翻译而来,内容冗长且逻辑重点不突出,评价意义往往出现在篇章末尾作为总结,较为突兀且缺乏事实的结合而说服力不强,略显单薄。结合亚洲其他国家高校和英语国家高校的简介分析,笔者初步分析出其英文版简介中的一些共性特点,例如结合评价资源有针对性的介绍高校特色和学术水平,言简意赅,专栏分类进行某方面的详细介绍等等。本研究同时指出,英汉高校简介中态度资源分布特征及其实现手段的异同表明,中西方在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等方面的差异是客观存在,这不仅反映在文学语篇里,同样也反映在外宣文本中。

摘要:评价是系统功能语言学中人际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以评价理论为依据,以国内高校网页的中英文简介为语料,通过对比亚洲其他高校和英语国家高校的英文简介,对语料中的态度资源进行对比分析,探讨高校外宣文本中的评价资源在译文中的实现,以及以期为英汉外宣翻译和跨文化交际研究提供一个不同的视角。

关键词:评价理论,态度资源,高校简介,外宣文本,对比分析

参考文献

[1]Halliday,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2]Martin,J.R.,&D,Rose.Working with Discourse[M].London:Continuum,2003.

[3]徐珺.评价理论视域下的商务翻译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6):88-91,109.

[4]徐珺,夏蓉.评价理论视域中的英汉商务语篇对比研究[J].外语教学,2013(3):16-21.

外宣翻译中国文化 篇7

关键词:符号学,外宣翻译,文化负载词

一、导语

在全球化的趋势下, 作为我国外宣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 对外宣传资料的翻译工作日趋重要。若译文精彩得当, 将很好地促进我国博大精深的文化的传播, 使其得到世界的认同与理解;但若发生误译、死译或生搬硬套的现象, 则不仅不能实现对外宣传的目的, 反而会造成国际社会对我国的歪曲与误解。由于外宣翻译面对的是对我国事物知之甚少的一般外国受众, 因此, 中西文化的巨大差异便成为译者翻译过程中最大的障碍。笔者分析了众多外宣资料的英译本, 发现其中很大一部分不合格的译文的问题都出在对文化负载词 (即富含文化意义的词汇) 的处理上。如:将“大锅饭”简单地译为“big rice pot”, 将“八股文”处理成“eight-legged essays”, 外国受众看完一头雾水, 不知所云;将“龙头企业”译为“dragon enterprise”, “天涯海角”译为“the end of the world”, 则容易使受众产生误解:前者会让人联想到地狱中的凶神恶煞, 而后者会让人觉得世界末日, 大难临头。下面笔者便从符号学的角度分析了外宣翻译中文化负载词对翻译造成障碍的原因,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译者在翻译文化负载词时可采用的翻译策略与翻译方法。

二、符号学与外宣翻译

符号学是研究符号最全面的系统, 其研究成果已应用于文学、艺术、广告、语言学等研究领域。翻译作为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流活动也受到符号学的深刻影响。

符号学观点认为, 人类生活在一个符号的王国, 通过各种符号传递信息、交流思想, 整个世界就是由各种各样的符号子系统组成的一个总符号系统, 而语言就是这个大系统中最为复杂、典型的一个子系统。语言符号具有特殊性, 它本身是一种符号, 但又用于描述其他各个社会符号子系统, 应用范围相当广泛。因此, 不同语言符号系统的对应性, 直接受到不同语言所描述的社会的其他各个符号子系统的异同的制约。而社会各个子符号系统都是在本社会漫长的历史中逐渐形成与完善的, 都深深地刻有本社会的文化印记。因此, 语言符号与文化的发展变化息息相关, 是民族文化的镜子。以词汇为例, 我们会发现, 由于不同民族的生活、情感存在共同之处, 不同语言中有很多词汇完全对应, 这也使翻译成为可能;但由于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历史、社会制度、生态环境、宗教信仰、民族风俗等, 不同语言中的词汇更多出现的是部分对应甚至是完全空缺的现象, 给翻译造成了困难与障碍。不同社会的各个子符号系统的差异越大, 文化差异越大, 其语言系统中不对应的词汇就越多。“据电子计算机统计, 西方文字之间的对等词达90%, 因此西方译论家提出了对等的理论;但由于中西文化存在巨大差异, 中文和英文之间的对等词只有40%左右, 因此西方的对等译论只可能解决一小部分中英互译问题, 而大部分问题都不能解决”。[1]

符号学重点研究符号的指意过程, 也就是符指过程。语言学家罗曼·雅格布逊指出, 在符指过程中, 符号不仅是能指和所指 (“能指”指语言的声音形象, “所指”指语言所反映的事物的概念) 的结合, 而且具有释义的复杂性。其中包括编码与解码两大过程, 并涉及信息发送者、语境、信息、接触、符码和接受者六大因素。简单地说, 就是符号的表意并不是确定不变的, 它受到这六大因素的影响, 这些因素不同就会造成符号表意的不同, 比如同样的信息接受者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对同一符号的理解大不相同, 而来自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信息接受者对同一符号也可能会阐释出不同的含义。这也提醒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要对这六大要素给予充分的重视。从人类使用符号进行信息传递的过程出发, 我们可以将翻译过程中的这些影响因素作更为清晰的分析:假如甲方为信息发送者S (Sender) , 乙方为信息接受者R (Receptor) , 甲乙双方都通晓信息传递的符号系统, 交流便成为可能。若甲乙双方不通晓对方的符号系统, 就需要既懂甲方符号系统SS (Source System) , 又懂乙方符号系统TS (Target System) 的丙来充当译者。“整个交流过程大致分为如下四步进行:

1.甲在SS的社会文化环境中按SS的规则编码 (Encoding) , 将其原始思想OT (Original Thought) 变成信息M (Message) , 并通过源语符号组合S1 (Sign1) 发送信息;

2.丙 (译者) 按SS规则解码 (Decoding) 源语符号组合S1, 接受甲方信息M, 从而获得与原始思想OT大致相同的阐释思想AT (Acquired Thought) ;

3.丙按TS规则编码, 使AT通过译语符号组合S2 (Sign2) 变成再现信息RM (Reproduced Message) , 并发出信息;

4.乙接受译语符号组合S2, 在TS的社会文化环境中按TS规则解码得出RM, 从而形成与丙的获得思想AR大致相同的再现思想RT (Reproduced Thought) 。”[2]

从这一过程可看出, 语言翻译不是简单的符号转换, 而是一个破译解码与重新编码的过程。译者需要游走于SS与TS两个文化大系统之间, 在SS系统中充当解码者的角色, 在TS系统中充当编码者的角色, 一般翻译仅仅把话语意义移入另一种语言符号体系是远远不够的, 更大的困难在于文化的移植。译者在解码时应当分析信息发送者的目的、发送信息的社会语境, 从社会结构与社会过程的角度去理解每个符号组合所传递的信息及社会意义;译者在编码时必须了解信息接受者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 并牢记源语释义的参照系与译语是有区别的, 从而生成能够全面地再现原文信息和附加意义, 并能使译文读者接受的目标语系统的符号组合。针对外宣翻译来讲, 外宣资料所涉及的内容相当广泛, 面对的信息接受者是对我国事物知之甚少的一般外国受众, 这一点便显得尤为重要。

三、外宣资料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词汇在语言诸要素中负载文化的功能最强, 最能反映文化的各个层面, 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发展历史、社会制度、生态环境、宗教信仰、民情风俗等, 因此每一种语言都有其特定的词汇、成语、典故等‘文化负载词’ (culturally-loaded words) 反映这些观念或事物”。[3]这些词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在译语中没有对应语, 又称词汇空缺。由于外宣文本内容上包括国情、政策、经济、文化等的介绍, 文本题材上涵盖政治文献、经贸函件和经贸合同、新闻报道、广播电视、商业广告、产品说明、企事业单位介绍、公示语、科技信息、旅游资料、法律文书等, 涉及范围很广, 在翻译过程中, 译者将大量遇到文化负载词汇:政治类的如“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三通”、“两会”等;经济类的如“小康”、“经济适用房”、“扶贫款”等;文化类的如“摇钱树”、“狗仔队”、“傍大款”等, 不胜枚举。这些词汇的翻译, 往往构成翻译中的难点, 将直接关系到译文的质量与外宣的成败, 相信这一点从事外宣工作的译者都深有体会。

笔者认为, 译者在处理外宣资料中的文化负载词时, 应当对上文提到的符指过程的六要素进行分析, 充分考虑到语言符号所附带的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从而选择恰当的翻译方法与翻译技巧。对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涉及多种翻译方法和技巧, 总体来看可归纳为以下两类:

1.它山之石, 为我所用。

此类方法采用的是归化 (domestication) 的翻译策略。所谓“归化表达”, 就是采用地道的译入语来交流, 即用符合译入语民族语言习惯、思维习惯等的语言来讲述中国的故事、宣传中国的文化, 用译入语文化传统来替代或描述中国特有文化的表达法。归化翻译法“旨在尽量减少译文中的异国情调, 为目的语读者提供一种自然流畅的译文, 即尽量不干扰读者, 请作者向读者靠近”。[4]如文章一开头提到的“龙头企业”, 为了避免英美受众看到“dragon”这一文化意象而产生凶神恶煞的联想, 笔者认为应当意译为“leading enterprise”较为妥当;而“天涯海角”, 笔者认为应改译为“the land’s end”, 从而传达基本的符号意义。

在对文化负载词进行归化表达时, 可运用意译与文化替代的技巧。 (1) 意译, 即打破原文的字面意思与组合结构, 在目标语中进行符号的重组, 以表达词汇所附带的深层含义。如将“国酒茅台”译为“Maotai, liquor of national status”, “国家主席”译为“state president”, “小康”译为“a better-off life”, 都避开了字面上的死译, 使英语语言受众清晰地理解信息发送者所要表达的意思。 (2) 文化替代, 指改变源语文化意象, 在目标语语言中寻找功能相似的文化符号, 如“傍大款”译为“ (of a girl) to find a sugar daddy”, 此译文用英美受众所熟悉的形象“sugar daddy”替换了汉语中“大款”的形象;再如“对牛弹琴”译为“to cast pearls before a swine”, “豆腐渣工程”译为“jerry-built project”, “摇钱树”译为“cash cow”都避免了运用原意象译成“play the piano before an ox”, “bean curd dregs project”, “money-producing tree”所导致的国外受众看不明白, 甚至误解的尴尬。

但归化法也有其弊端, 因为这样“读者会习惯于接受通顺易懂的译文, 把外国文本中的价值观隐匿在本国的价值观之中, 令读者面对他国文化时, 还在自我陶醉地欣赏自己的文化”, [5]从外宣的角度来讲, 文本的文化传播的功能将大大削减。

2.忠实原语, 传播文化。

此类方法采用的是异化 (foreignization) 的翻译策略。简言之, 就是在翻译过程中移植原文所有而译文所无的表达方式, 竭力保留原文的内容和形式, 忠实地再现原文韵味, 也就是“请读者向作者靠近”。[6]异化翻译能够在目的语文化中移植进原语文化, 从而丰富目的语文化和目的语的语言表达方式, 起到文化交流的作用。从外宣翻译的角度来看, 异化可保留中国文化特色, 让译文读者了解中国文化, 从而提升我国在跨文化交流中的地位。

异化的翻译策略具体可采取音译、直译或诠释的方法。 (1) 音译, 指根据词汇的读音进行翻译的方法, 适用于人名、地名、物品、食品等一些特色词汇的翻译。如将“关系”译为“guan xi”, “叩头”译为“kowtow”, 功夫译为“kung fu”, “孔子”译为“Confucius”, “二胡”译成“erhu”, “麻将”译为“mahjong”, 等等。而“wushu” (武术) , “yin” (阴) , “yang” (阳) , “fengshui” (风水) 等词也都能在1998年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The New Oxford Dictionary of English中查到。这说明音译法已经得到认可, 它不但保留并传递了我国的特色文化, 而且满足了广大外国朋友了解中国的需求。 (2) 直译, 指在翻译过程中按原文逐字逐句一对一的翻译, 如将“纸老虎”译为“paper tiger”, “文化大革命”译为“cultural revolution”, “物质文明”译为“material civilization”, “精神文明”译为“spiritual civilization”, “改革开放”译为“openness and reform”等。这些词已经被英美国家的受众普遍接受, 不再陌生, 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影响。 (3) 诠释法, 指先对词汇进行直译或音译, 而后对词汇内容进行解释说明的译法, 当遇到一些隐含历史背景的内容或者是一些中国特色的缩略语时, 常常使用此法。这样既能体现鲜明的中国特色, 又能让外国受众准确地接受信息发送者发送的信息。如“铁饭碗”译为“an iron rice bowl, which is a stable, lifelong job regardless of one’s performance”;“吃皇粮”译为“to have a steady job with wages fixed by the government”;“打工妹”译为“a young female employee coming from other places (usu.the countryside) ”;“四项基本原则”译为“the four cardinal principles, i.e.adhering to the socialist road, the people’s democratic dictatorship, the leadership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nd Marxism———Leninism and Mao Zedong Thought”;“人民民主专政”译为“the People’s Democratic Dictatorship——the Chinese political system under which democratic rights are given to the people and dictatorship is exercised over their enemies”;“知青”译为“Zhiqing, or educated youth, who participated in the‘going down to the countryside’campaign, launched by Chairman Mao Zedong more than 30years ago”。

但异化策略也有不足之处, 如运用音译或直译往往会造成受众理解困难, 一不小心就会陷入死译的泥沼;运用诠释的方法, 虽然表达了词汇的文化含义, 但却显得冗长啰嗦, 不切合原文词汇简洁干练的特点, 不容易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从上文可知, 归化与异化两种策略都各有利弊, 译者需谨慎地选择适合的翻译策略与方法, 笔者认为译者在处理外宣资料做具体选择时应具备以下三种意识:首先, 译者要具备目的意识, 即对信息发送者的目的和翻译的目的进行分析。与文学作品不同, 大部分外宣资料的目的非常明确, 译者可根据外宣资料的目的选择策略。如进行文化宣传的资料一般可采用异化策略, 而推销产品的文本一般采用归化策略。从某种意义上讲, 只有实现了外宣资料信息发送者目的的译本, 才是真正好的外宣译本。其次, 译者应具备语境意识。从宏观上讲, 语境指两种不同语言所处的总符号系统中相关的其他各个子符号系统, 如社会历史、文化背景, 政治经济等;从微观上讲, 语境指文本中制约某个语言符号释义的其他相关语言符号, 包括词、句、篇各个层次。译者在翻译过程中, 只有从宏观与微观的角度对源语语境与目标语语境都给予足够的重视, 才能保证解码的精确和编码的功能再现。最后, 译者应具备读者意识。读者意识分为三层:读者是谁, 读者有何需求, 以及读者的需求如何满足。从外宣翻译的角度来看, 读者意识可理解为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对目标语读者进行关注、认识和了解的意识, 以及为目标语读者服务的思想, 也就是国际译联副主席黄有义先生在“外宣三贴近原则”中提到的后两条:“贴近国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求, 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7]。译者只有了解读者, 才能在向读者输入异质文化的同时适应读者固有的思维习惯, 保证译文的可读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 译者在进行外宣翻译的过程中处理文化负载词时切不可用“对号入座”和“亦步亦趋”的方法进行生硬的套译, 而应当充分意识到原语与目标语符号系统之间的巨大的文化差异, 把文化负载词汇置入具体的社会语境中, 并考虑信息发送者的目的, 以及信息接受者的情况, 从而对归化与异化的翻译策略, 以及直译、意译、替换、音译、诠释等一些具体的翻译方法进行灵活的选择与运用, 以达到最佳的翻译与外宣效果。

参考文献

[1]许渊冲.文学与翻译[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2.

[2]温洪瑞.从符号学角度谈翻译[J].山东外语教学, 1999 (4) :49-51.

[3]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红过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1:341.

[4]Venuti, Lawrence, 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AHistory of Translation[M].London and NewYork:Routledge, 1995.19-20.

[5]Venuti, Lawrence, 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AHistory of Translation[M].London and NewYork:Routledge, 1995.15.

[6]Venuti, Lawrence, 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AHistory of Translation[M].London and NewYork:Routledge, 1995.15.

外宣翻译中国文化 篇8

20世纪90年代, 美国前助理国防部长、现哈佛大学著名教授约瑟夫·奈 (Joseph S.Nye Jr.) 提出了“软实力”概念, 主要包括:文化的亲和力和感染力;对外政策、意识形态和政治价值观的吸引力等。党的十七大首次将加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提高民族文化的国际竞争力列入议事日程。然而, 与此形成反差的是我国巨大的“文化赤字”。以对美图书贸易为例, 2004年我国从美国引进图书版权4068种, 输出14种;2005年, 对美版权贸易是4000:24。中国要想成为一个真正的大国, 不仅要有高GDP值, 还必须在文化上有话语权, 在人类价值观上影响世界。因此, 打赢文化高地攻坚战, 争夺我国的文化话语权势在必行。新一轮旨在扩大文化辐射的汉英外宣翻译已经开始, 本文将讨论在翻译中, 汉语原文差性异性保留在话语权争夺中的可行性及其方式, 希望能对广大译者有所启发。

二、文化话语权

话语权是用来指称言说者的权力, 话语权的获得与失去, 直接关系到言说是否可以继续, 所说是否为真, 交往的对象是否处在平等的势位上。推而广之, 一个民族的话语权, 也就是该民族在全球语境中具备怎样的知识地位, 在话语的运动中是纯然被动呢, 还是有所输出和贡献 (杨俊蕾, 2003:106-107) 。

任何一种亚文化想要在全世界这个大的文化舞台上有影响都需要依靠许多的因素, 有时候甚至是机遇。中华文明要想取得在文化上的话语权, 就必须通过带有策略的文化传播, 突破、挤入目的语 (主要指英语) “话语圈”, 发出自己的声音。汉英外宣翻译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 为使中华文化能逐渐影响到其它的社会群体并取得文化话语权, 就需要适当保留汉语原文的差异性。以下将分别说明保留的可行性及其限度。

三、原文差异性保留

1、原文差异性保留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早在汉唐时期, 在强大国力的支撑下, 中华文明就已经飘洋过海, 不仅辐射周边, 也对具有不同文化根基的其它地区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 中国的GDP持续高速增长, 对外贸易连年顺差, 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国力不断增强。全世界在对“中国现象”感到不可思议的同时也非常渴望更深地了解该现象背后的文化, 呼唤更多的相关宣传和介绍, 这正是通过翻译来进行文化传播难得的机遇。翻译工作者有必要保留汉语原文的差异和承载的文化, 尊重外国读者对此进行了解的权利, 让他们能从更多的角度和层面来接触这种“异域文明”。

保留原文差异性是可能的吗?任何一种文化在进入另外一种文化话语圈之初都会遇到各种排斥, 但随着交流的增多和相互了解的加深, 其影响会逐渐扩大。例如, 明、清时期闭关锁国, 对外交流几乎断绝, 因此西方小说在引入的起步阶段, 译者多采用意译、改写等方式进行翻译, 若完全保留原文的内容和形式, 当时的读者可能无法接受。随着时间的推移, 文化交流的增加, 中国对西方文明、价值观等的了解也在加深, 读者对于原文差异性保留程度高, 甚至完全保留的西方小说已经可以接受。相应地, 由于东方文明传向西方时间比较长, 西方人对也此有一定的接受基础, 将中华文明优秀作品介绍到西方, 保留原文差异是会被逐渐接受的。西方文明需要不断从外界输入新鲜血液才能够保持兴盛的势头;同时, 西方文明在强大到一定程度时, 也会很自信, 其翻译的策略会更加开放, 面对原文的差异性也会表现得很通达。

2、如何进行原文差异性保留

在使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过程当中, 可能会出现三种情况—Idiomatic English (地道英语) , Understandable English (可理解英语) , Wrong English (错误英语) (何志范, 1996:35) 。比如, 在拍照的时候, 西方人会说“Cheese!”, 这是地道的英语, 而中国人会说诸如“笑一笑”之类的话。当一个中国导游在为欧美游客拍照的时候, 他如果说:“Smile!”游客也都会理解, 面带微笑, 这就是Understandable English。Understandable English在我们汉英外宣翻译的过程当中对保留原文差异有积极意义, 它能最大限度利用英汉语言的翻译度, 让译者在两种语言交汇的有限空间驰骋。但是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很多, 如语音, 句法等等, 保持原文差异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差异都要保留, 否则英语就会完全变成Chinglish了。本文当中, 笔者主要指对具有代表性的原文差异进行保留, 以下将举例说明。

关于中国《论语》的英译版本非常多, 其中理雅各 (James Legge) 《中国经典》当中对《论语》的翻译独具特色, 它紧扣原文, 语言朴素, 风格贴切, 是汉英翻译中原文差异保留的成功典范。例如:

吾常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

I have been the whole day without eating, and the whole night without sleeping:occupied with thinking… (王辉, 2005:39)

在上述的例证中, 译者只要稍微作变动就能使译文更通顺, 但是译者选择了保留原作的句式, 句序等差异, 牺牲了行文的流畅。其实, 译文欠通顺并不是译者做不到, 译者意在反映经文的行文特色, 不随便进行添加, 解释等处理, 从而贴切地再现《论语》风格, 传递文本所承载的文化。他在《中国经典》的序言中写道:“译者曾欲以更简洁活泼的文体重译此书。惟鉴于本人翻译之目的素为忠于原作, 而非崇尚文采, 乃决定维持原译。此并非否定雅致地道译语之价值, 而是相信现译仍可以兼顾翻译之正确性与文体之可读性也。” (王辉, 2003:40) 译者的这种做法在能让外国读者理解原文意思的基础上, 还让他们领略中国先秦散文魅力, 使之对这种新鲜的文风产生兴趣。读者能很好地接受文本就为中华文化在他们脑海当中扎根, 植入英语的话语圈, 取得文化话语权创造了条件。如果译者不保留这种风格, 代之以流利的译文, 虽然方便了阅读, 但读者可能不会有什么眼前一亮的感觉, 很难产生兴趣, 就根本谈不上什么传播文化, 取得文化话语权了。

另外一位为我们提供了类似启示的是诗人庞德。他将卢照邻“长安怀古”中的诗句:

碧树银台万种色,

复道交窗做合欢,

双阙连甍垂风翼。

译成了:

Trees that glitter like jade,

Terraces tinged with silver,

Double towers, winged roofs,

Border the network of ways:

A place of felicitous meeting.

虽然译文在诗行数目上与原诗有不同, 但译者大胆地将原诗的一个意象译成一句, 突出了原诗意像并列的特点。译文还省去了英语中常用来表示句间意义联系的关联词以及逻辑推理式的过程, 形成大量的并置句, 这些都有悖于甚至颠覆了英语诗歌语法和诗学特点。可是诗歌的译文整体上来说比较流畅, 形式很清新, 较好地保留了中国诗歌的特点, 这对中国诗歌文化的传播, 进而对译入语产生影响有着积极作用。要取得文化上的话语权, 就意味着在话语圈能够接受的范围内有所创新。

接下来我们对李白“长干行”这首诗当中的“十四为君妇, 羞颜尚未开。低头向暗壁, 千唤不一回。”几句的翻译进行探讨。庞德的译文是:

At fourteen I married My Lord you.

I never laughed, being abashed

lowering my head, I looked at the wall.

Called to, a thouand times, I never looked back…

庞德的译文最好得把握了原诗的语调, 尽管在诗行的对应方面与原诗有所不同, 使用较多的短句来模仿了一位少女的口吻, 很好复制了汉语文学作品中东方少女的形象和气质。译者通过简化处理, 减少英语当中频繁使用的关联词和用于表明逻辑的词语, 跳出了英语模式的束缚, 在保留原文差异的同时又通过运用西方人能够接受的英语非常贴切地再现了原文。在对外文化译介活动中, 这种策略非常有借鉴意义, 因为外国读者接受范围内的英语能够帮助中国文化顺利进入英语话语圈, 同时, 对原文最大限度的保留使得汉文化在进入话语圈后能够有自己独特的声音。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 产生了很多优秀的作品, 它们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部分。对于这些民族文化韵味浓郁的著作, 译者在翻译中也尽最大努力尊重原文, 这些同样证明了原文差异性保留的可行性。比如“班门弄斧”没有译成“teach your grannie how to suck eggs”, “竭泽而渔”没有译成“kill the goose that lays the golden eggs”, “对牛弹琴”没有译成“cast pearls before swine”等外国成语中的形象。这样做一方面是因为中文成语和形象比喻运用丰富是毛主席的笔风, 出于尊重原文相对于英语的差异, 应尽量予以保留;另一方面, 外国人看到中国领导人讲话或者写文章运用的都是西方的比喻形象, 会感到难以想象 (程镇球2006:21) 。当外国读者看到汉语文化特色鲜明的比喻和成语时, 会有耳目一新感觉。译者不去刻意取悦读者, 而是在读者所能够接纳的范围内尊重了原文相对于英语的差异, 这实际上就尊重了原文所承载的文化, 定然也会赢得读者对于译者为争取文化话语权所付努力的尊重。

四、差异性保留的限度问题

文化话语权的确立实践离不开中国文化的输出, 但如果单纯注意保持个性, 忽略共性的交流与对话, 最终的结果只是话语权力假象和自说自话, “这个世界最极端的本土主义者就是那些认为一种文化可以适用于全世界的全球主义者”。 (欧阳桢, 转自杨俊蕾, 2002:107) 为了避免极端化的行为, 在文化话语权确立之前就要预先有这样一个前提认识。就翻译而言, 就是在处理原文差异性时要保留有度。

翻译者面对的是分属源语社会和译语社会的两种语言和文化。当两种文化跨度过大时, 交流就会有困难, 作为文化组成部分的语言其韧性就更小了。译者在向源语靠拢, 保留原文差异性的同时, 还应注意不能与译语的规范体系偏离太远。根据图里的定义:“某个群体所公认的价值观, 例如何谓是非、何谓多少、会衍生出一些指示, 如非已经成文的法律, 就是规范。” (陈鸿德、张南峰, 2000:128) 这就意味着规范是一种介于绝对的客观限制和个人主观意愿的群体共识。为了打入译入语话语圈, 译者既需要挑战译文读者的阅读习惯, 也不可超过他们的接受限度。比如说中国人在教训人之前通常会说“我要给你一点颜色看看!”因为在汉语当中“颜色”除了本身的意义之外, 还可以指显示给人看的厉害的脸色或者行动。这与英语当中colour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不同, 如果直译成“I’ll give you some colour to see see!”外国人看了就会不知所云, 无法接受。汉文化当中的“龙”没有贬义, 在古代这是之封建帝王的象征。而在西方人的脑海当中, 龙所代表的却邪恶、恐怖。因此如果将“龙”翻译成“dragon”, 西方读者就会产生误解, 难以将之与原文中想要表达的“帝王之相”联系起来, 这种文化传递就未能达到目的。生产任何一种产品必定要有接受这种产品的对象, 否则产品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翻译也是一样, 如果译文的接受对象不接纳该作品, 译文就无法在译语文化圈当中生存, 译文承载的文化也就会被排挤, 文化话语权也就成了空谈。

五、结语

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 不缺乏中国文化精英翻译独立的话语结构竞争强势文化的事例。比如说, 著名的翻译家和作家林语堂就是以中国身份进入西方文化话语圈的成功典范。他的《生活的艺术》在欧美长久不衰, 甚至成为美国众多大学的教材。这本书不仅填补了西方读者对中国情况了解的空白, 作者在书中还试图为西方工业文明所带来的病症找一剂“中药”处方, 以东方文明的休闲哲学来批评美国高度工业文明给人性带来的负面影响, “唤醒美国人头脑里也曾经有过的但此刻都已经消失的自然主义的哲学精神” (孟建煌:2003) 。其实, 在林语堂身处美国时, 同样面临着中国文化传统受到西方价值和理论质疑的困境, 因此他一直在求索让中华文明在异域强势文化中获得生存空间的合适方式。他当时用英语向西方社会介绍自己的母语文化, 这种个性特色让西方读者震撼。他将自己对本土文化的关注和尊重倾注于该书, 在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缝隙中去寻找能为西方话语所能接受的中国本土文化母体, 从而揭示西方话语的可质疑性和西方文化的不足, 一定程度上为中华文明赢得了话语权。 (杨柳, 2007:10) 。林语堂现象为中国文化如何能够在世界文化舞台发出自己的声音提供了好样板。

中国的崛起一方面靠自身硬实力的发展, 另一方面, 还需要一个良好的文化软实力, 要在文化影响方面为世界作更大贡献。作为文化输出桥梁的汉英外宣翻译应努力寻找新的中西文化关联和生长缝隙, 挤入英语话语圈实现文化资本增值, 在提倡求同存异、和谐共处的同时创建自己的话语权力和生存空间。

摘要:中国文化软实力不足和“文化赤字”的现实说明争夺文化话语权势在必行。作为文化输出的重要手段, 汉英外宣翻译中应尽量保留原文语言的特质。本文将对原文差异保留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进行证明, 并说明其对文化话语权争夺的作用。

关键词:文化软实力,汉英外宣翻译,文化话语权,原文差异性

参考文献

[1]包惠南.翻译的文化观—试译可译性限度的文化因素[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07 (9) .

[2]陈鸿德, 张南峰.西方翻译理论精选[M].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 2000.

[3]程镇球.翻译论文集[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6.

[4]何志范.谈英译的可接受性—从接受理论说起[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1996 (4) .

[5]孟建煌.从“后殖民主义”话语看林语堂的东西文化观[A].//林语堂评说七十年[C].中国华侨出版社, 2003.

[6]施卫燕.软实力“升位”不可忽视[J].瞭望, 2007 (13) .

[7]王辉.理雅各与《中国经典》[J].中国翻译, 2005 (3) .

[8]杨俊蕾.文化全球化中的民族话语权[J].天津社会科学, 2002 (3) .

[9]杨柳.文化资本与翻译的话语权力[J].中国翻译, 2003 (2) .

外宣翻译中国文化 篇9

【摘要】随着中国良好国际形象的不断提升,外宣翻译作为跨文化传播的方式已变的尤为重要。本研究从兰州市外宣翻译的现状出发,在跨文化传播的前提下切入外宣翻译研究,并探讨跨文化文本分层重构体系,从而创建更具可读性、可接受性的外宣媒介,便于中国乃至世界更好地了解“新兰州”。

【关键词】跨文化传播 外宣翻译 文本重构

随着中国良好国际形象的不断提升,外宣翻译作为跨文化传播的方式已变的尤为重要。本文主要针对兰州市外宣翻译简单机械化、缺乏宏观理论视野和微观剖析论证的问题,从语篇、语段、语句再到词语层面对文本进行加工重构组合,从而创建更具可读性、可接受性的外宣媒介,便于中国乃至世界更好地了解“新兰州”。

一、兰州市外宣翻译现状及改善策略

近几年的兰州市一直在主打“中国西北游,出发在兰州”的宣传口号。而作为门面工作的外宣翻译则简单机械化,缺乏宏观理论视野和微观剖析论证,导致误译比比皆是。小到文本语言方面,大到句子结构乃至大量中式英语的出现。究其本质原因在于翻译时缺乏跨文化传播意识。

针对兰州市外宣翻译的现状,将其误译归为“用词、语法错误、中式英语、及缺少文化信息四大类问题。超市、商场里我们都会看到地面上有“出口”或“Exit”,有人将其译为“Way out”。“Way out”是出路、生路的意思,用在这里,不难看出该翻译用词错误,这必定会使外国读者对其费解。某公示语显示“Please Hand Guan Water.”译者最初的本意是“请随手关水”,该翻译可以看出语法错误及中式英语的存在。“Please”后面应是动词,但“Hand”是名词“手”的意思,用在此处不恰当。从“Guan”就可以看出是中式英语。以兰州市中山铁桥为例的“天下黄河第一桥”被译为“The world of the Yellow River is the first bridge.”既结合了翻译中的意译美,又充满了民族文化信息,符合国外受众的思维方式。纵观以上误译实例,兰州市外宣翻译还是缺乏经验性的总结,只是简单机械化。我们可通过建立小型可比语料库来辅助外宣翻译,提高外宣翻译的速度和质量。根据外宣翻译的不同类型设计不同的语料库,然后在各个语料库中输入较难翻译的词、句等,检索出其译文。

二、跨文化文本分层重构

以语言学理论为基础来进行建设性的文本重构体系,以推进译者的微观语言选择研究。在充分理解源语文本文化意识的情况下,译者需对其结构、语篇进行加工处理,对整个语篇进行适当的文本重构,从而建立文本分层重构体系。为达到沟通交流的目的,文本分层重构不只是针对于语言形式,更是针对于文本意义的重构。下面我们从词语、语句、语段、语篇四方面逐个分析:

1.词语。词语是外宣翻译的基础,其翻译一般有音译、直译、意译等多种方式。音译类似于汉语拼音的书写形式,采用音译的翻译方式可避免文化误解的现象。如“功夫”一直以“Kungfu”的身份出现。直译只需忠实于原文,将其字面意思表达出来,其好处在于传播源语文化。意译则是指将原词用读者熟悉的思维方式表现出来,从而增强读者的阅读兴趣。无论是音译、直译还是意译,译者都需适当的增添衔接词,使译文更有逻辑性。

2.语句。由词语构成的语句,在很大程度上需表达出句子的主旨意思。很多情况下,英语有主句,汉语无主句,这就要求译者译出源语文本的主语,调整好句式结构,对于长难句,可从多角度去分析研究,最后翻译出符合国外受众思维方式的句子。

3.语段。由词语组成语句,再由语句构成的语段,便是对整个段落逐字逐句的翻译。从词语的音译、直译、意译再到语句的多角度分析,语段有很深的语境意义,它是词语和语句衔接的一个整体。

4.语篇。将源语文本转化为译文是在语篇层面上进行的,因此,仅有词语、语句和语段是远远不够的。外宣翻译不仅是文化传播的过程,更是当地文化意识形态输出的过程。译者与受众的思维方式大有不同,因此原文要遵从译文的文化思维方式,必要时添加注释说明。此外,整个语篇信息量大,读者只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部分看,因此译文需有显著性的特征,也应适当删减冗余部分。

三、结语

本质上,翻译是一种传播行为,而外宣翻译更是一種跨文化传播行为。从跨文化传播的视角切入兰州市外宣翻译研究,以跨文化传播学、翻译学、语言学等相关理论为指导,必将拓宽外宣翻译研究的新思路,为外宣策略的灵活运用,传播效果的提升奠定基础。由此延展,使用传播学相关理论有效指导外宣翻译实践,不仅可以丰富和拓宽外宣翻译研究内容,为其理论研究架构新的研究视域。

参考文献:

[1]井媛.接受美学视阙下政府网站外宣英译策略研究—以河北省人民政府英文网站为例[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4):154-156.

[2]尹明明.传播学视域中的外宣翻译研究—以《今日中国》为例[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5(2):32-37.

[3]徐晔.跨文化传播学视角下的外宣语英译实证研究—以宁波市为例[J].海外英语.2015:153-155.

上一篇:施工改造下一篇:地道的美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