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词翻译(通用11篇)
中国诗词翻译 篇1
汉语诗歌作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朵奇葩, 越来越受到其他民族的喜爱, 甚至对西方诗坛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中国古诗词翻译中, 在翻译策略上如何在归化与异化、意译与直译中作出适当的选择, 使原文保持语料的原汁原味的同时, 增加其可接受性及审美性, 是古诗词翻译必须注意的问题。
归化是采用民族中心主义态度, 是外语文本符合译语的文化价值观, 把原作者带入译语文化。巴尔胡达罗夫曾把意译看成是“层次偏高的翻译”。意译的使用体现出不同语言民族在生态文化、语言文化、宗教文化、物质文化和社会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差异性, 意译更能够体现出本民族的语言特征。因此, 在采用意译的方法来翻译中国古典诗歌时, 应该充分发挥译者的主观能动性, 不为原文所包含特有的文化意象、文体、韵脚等因素的桎梏, 最大程度地降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用富含译语文化特色的词来表达原文的丰富内涵, 增加其可接受性和审美性。
以唐代诗人杜牧的《秋夕》为例, 诗歌中的名句“天阶夜色凉如水, 卧看牵牛织女星。”在翻译上就遇到了困境。“织女星”和“牵牛星”虽在英语中有直接对应的词汇“Vega”和“Altair”, 但却无法包含中国传统文化所赋予它们的独特的意象和联想, 相反在西方文化中“Vega”一词还另有寓意, 表示“夏日中的女王”。因此如若直译, 不仅会让西方读者引起误解, 而且使原作中韵味大打折扣。许渊冲则另辟蹊径, 采用意译的手法成功地化解了这一矛盾, 译文如下:
The steps seem steeped in water when cold grows the night, She lies watching heart-broken stars shed tears in the skies.
译者巧妙地回避了牵牛织女星这一带有过强民族色彩的意象词汇, 转而使用“heart-broken”一词取而代之, 形象生动地刻画出宫女孤凄悲凉的命运, 他的译文也更易为西方读者领会。
所谓“异化”翻译, 亦指以源语文化为中心, 译文保留源语文化的异域性 (foreignness) 色彩, 保留源语与译语的语言文化差异。Venuti把异化翻译法归因于十九世纪德国哲学家Schleiermacher的翻译论说“译者尽量不惊动原作者, 让读者向他靠近”, 其作用是“把外国文本中的语言文化差异注入目的语之中, 把读者送到国外去”。
针对中国古典诗歌而言, 异化的翻译不仅可以保留原作品的原汁原味, 对译文读者而言, 还能从国外文学译作中读到新奇、陌生的东西或许更能满足他们的好奇心, 获得一种精神上的享受乃至思想上的启迪。
金昌绪的《春怨》中的名句“啼时惊妾梦, 不得到辽西。”在翻译时就需多加斟酌。诗中“辽西”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文化意象, 既指丈夫, 又指边疆, 是全诗的中心意象。因此, 译者处理好这一意象是译好本诗的关键。Fletcher译为:
Their warbling broke the dream wherein
My lover smiled to me.
译文中, “辽西”被译成了“wherein my lover smiled to me”。该意译虽巧妙地绕过了“辽西”这一民族独特的文化意向, 但却使全诗的中心意象已荡然无存, 读者无法看出唐代连年战争和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给妇女带来了痛苦。相反, 译文在意境上增添了一层风花雪月的色彩, 可谓“形”“神”两失。这是因为译者不谙中国地名文化, 没有进行形象思维, 不能再现原诗的意象, 未能体会原诗的意境。
许渊冲则对该诗句进行了意向对等处理, 译为:
From dreaming of my dear
Far off on the frontier
在这个版本中, “辽西”这个寓意深刻的中国文化意象由英语意象“the frontier”代替了。这样, 不仅原诗的意象和意境在译作中得到了再现, 而且降低了英语读者理解上的困难。辽西自古就是就是边境重镇, 此处翻译成“frontier”, 无疑是在深刻了解中国历史文化背景后直译的表现。
在中国古诗歌的翻译中, 采用直译和意译, 主要不决定于个人爱好和主观愿望, 而决定于翻译活动的客观条件和客观要求。如能兼用两种表达方式, 使之圆满调和, 就可以忠实地传译出原作的内容和风格, 而又不违反译文语言的全民规范。
参考文献
[1]蔡新乐, 郁东占.文学翻译的释义学原理.河南大学出版社, 1997.
[2]郭建中.当代美国翻译理论.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0.
[3]黄忠廉.变译理论.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2.
[4]金圣华, 黄国彬.因难见巧——名家翻译经验谈.三联书店, 1996.
中国诗词翻译 篇2
意象是诗歌的.灵魂.具体物象的运用是诗人达到其以诗传情之目的所常用之手段.由于意象所蕴含之民族独特性,或许目的语中存在其对应物,然则翻译实践中却很难实现其真正对等.本文着重援引中国古诗英译的一些译例对古诗英译中就此问题进行客观的分析探讨,以期对文学翻译初习和爱好者有所启示思考并予以共勉.
作 者:谭金菊 陈凯华 TAN Jin-ju CHEN Kai-hua 作者单位:谭金菊,TAN Jin-ju(荆楚理工学院,英语系,湖北,荆门,448000)
陈凯华,CHEN Kai-hua(长江大学,外语学院,湖北荆州,434023)
中国诗词翻译 篇3
【关键词】口译 外事演讲 古代诗词 翻译技巧 策略
一、引言
历史上有记载的交替传译会议口译活动发生在1919年法国巴黎和会上,因为有说英语的美国总统威尔逊和英国首相乔治参加,英法交替传译被大规模采用。目前,交替传译仍是最为常见的口译类型,现在普遍应用于如公共演讲、商务洽谈等场合。随着信息时代全球化到来的今天,口译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国际交流如外事演讲中发挥着日趋重要的作用。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人们在使用语言交流时,必然涉及到文化的交流。而中国古代诗词作为我国语言文化的精髄代表,在交流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无论是联合国会议,还是国事访问演讲,与会领导人数次引用中国古代诗词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决心。而由于古代诗词是文化的高度集中体,因此将诗词在口译现场翻译成目的语还要求精准性和目的性,这令许多学者头疼困惑。无数学者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对文字千锤百炼,以使其翻译通顺又能体现它原本的文化。这样耗时耗力的内容不仅令笔译者折腰,更让时间紧迫的现场口译陷入困境,而如何准确的把握源语讲话人所要传递的信息,对于中国古诗词的出处及白话文理解,以及在此处使用此句诗词的目的,该怎样在短时间内将这些意思和文化传达出去? 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探究的问题。
二、外事演讲翻译
外事翻译具有政治性和政策性强两大特点。无论是口译还是笔译,外事翻译的内容大多是有关国家的立场和政策。稍有差错,就会影响到国家的政治、经济利益、形象、声誉、地位及国际关系等,就会给国家和人民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其次,外事演讲翻译的时效性很强。而口译工作的最大特点是时间紧迫,要求译员当场必须完成翻译过程。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向中国投来了关注的目光。与此同时,我们应该更多地向世界介绍我们的国家,尤其是通过外事演讲手段介绍我国。作为信息与文化的载体,外事演讲在国际交流中起着重要作用,它是外国人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桥梁,它有助于加强中外的友好关系,促进贸易往来,树立中国在国际上的良好形象。所以这其中有多位中外领导人在中外外事演讲或出席各种活动中引用中国古代诗词来更好的介绍中国。然而中国古代诗词英译原本就是一个正处于研究中的问题。不单是中国古代诗词具有的浓缩性,诗词语言与其他文学样式的语言相比,更具有抒情性、含蓄性、精炼性和跳跃性。中国诗词多半是短小精悍的抒情诗,一首诗里面的词语数量不多,但蕴含的意象却非常丰富。因此要借助非常简练的语言来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还要体现讲话人在演讲中引用此句的目的和意义,这难度对于现场口译古代诗词就更显得尤为重要。
三、变译理论
目前针对黄忠廉的变译理论,其研究对象多为笔译, 然而变译理论在一定程度上与口译的特点十分契合。因此试图将变译理论与口译相结合,本文尝试探究诗词在外事演讲中现场口译的翻译策略。虽然口译与笔译都是翻译行为,二者的理论上也存在着维特根斯坦所说的“家族相似性”,但二者在实践中也有明显的不同。在笔译中,译员可以花大量时间思考习语的翻译。而口译具有“当下性”和“及时性”,即在连续口译中,译员需在2~3秒内即做出反应。变译理论的提出很大程度上填补了我国翻译理论的空白。特别是修正了我们普遍的翻译观念,认为只有全译才是翻译,变译就被忽略,甚至算不上翻译。变译理论将这些非全译的方式和文本给予正名。但是就如其他翻译理论一样,变译理论也有很大的发展提升空间。本文运用变译理论分析了2013年李克强总理两会答记者问和杨洁篪外长答记者问,以其译员在现场口译中的处理策略为例。
1.摘译,先摘后译。“摘”指采撷原作精华。根据特定读者的需求,选取原文中的主要信息或者读者最感兴趣部分的内容的变译活动。摘译的目的是删繁就简,突出重点,但绝不是乱砍滥伐,而是要有针对性,所选内容和含量应根据读者需要而定;所译部分要确切表达原意,不得加入译者个人的见解。
例子如下:
a.谢谢杨部长,谢谢大家的光临,祝各位记者朋友在大会期间的采访顺利成功。今天的记者会到此结束,谢谢。
b.That is the end of the conference today and thank you for coming.
原句是典型中国式会议结束语。然而这种汉语中盛行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在英语中很可能就是累赘,显得繁琐而不达要点。译文中译者只截取这些习惯用语要表达的意思。也就是会议结束,谢谢,即上文。简洁而明了的表达了发言者的意思。
2.编译,对原作加工整理后翻译的编译方法。所谓编译就是编译与翻译,是译员对原语内容进行加工,用自己的语言进行组织、翻译的变译策略。顾名思义就是先编后译。编译的方法与摘译方法相比,多了合并、增添、调整顺序等手段。
a.构筑一条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新型大国关系之路。
b.to build a new type of major-country relationship that is unprecedented and inspiring for the next generation and for generations to come.
本句中“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出自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意思是比古人更好,后来者也无法超越。笔译的译文是“The best there ever was.The best there ever will be.”两句是分开翻译,且句子太长。而口译中,译员则整合两者意思进行编译,简洁明了。
3.阐译,对原文字里行间的意义通过增加词语明显的翻译并解释出来,即增译。由于中西方文化的不同,译员要对内容进行补充性解释翻译。让听者可以理解发言者引经据典所要表达的意思。增益的手段通常有解释,增补,加注等,而口译多数使用的就是解释。
a.两岸三地的华文媒体人
b.between mainland,Taiwan,Hongkong and Macao.
若译员按照发言的人话应直接将“两地三地”翻译成“both sides and three places”,这显然会造成听众的困扰。因此,译员对两岸(即海峡两岸)三地(香港,澳门,台湾)进行解释,即为阐译。
四、结论
现在对于越来越多的中外领导人在外事活动中引用中国古诗词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这一现象而言,口译同传对于听者来说也变得更加重要和艰难。而无论是何种翻译方法都有其可行性,只是哪一种更为简洁迅速,让人更加通俗易懂而已。根据黄忠廉的变译理论,外事口译活动中对于中国古诗词的翻译方法,摘译、编译和阐译尤显更加快捷、方便,也希望此观点为众多的翻译人员提供经验。
参考文献:
[1]鲍刚.口译理论概述[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2005.
[2]黄忠廉.变译(翻译变体)论[J].外语学刊,1999(3).
[3]黄忠廉.变译理论[M].北京:中国外对翻译出版公司,2002.
中国诗词翻译 篇4
关键词:红,古诗词,文化翻译
一、引言
人类生活在各种各样的色彩之中, 我们生活的地球就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 因此, 颜色词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然而各种颜色在不同民族文化背景下被赋予了不同的社会文化内涵。诗歌是一种语言特色的最充分承载, 一个民族语言的精华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大都体现在诗歌中。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好体现, 它包含了深刻的文化内涵, 体现着这个古老民族的精神。
诗歌的语言含蓄凝练, 具有象征性与隐喻性, 内涵较多。与其他的文学体裁相比, 诗歌更讲究形式, 并且其形式与内容联系也很紧密。中国古典诗词作为我国文学的最高形式, 其用语更是讲究。诗人有时为了炼字, 炼意的需要, 常常改变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 甚至颠倒词序、省略句子成分, 以构建格律形成音美和形美。
正是由于诗歌的独特特点, 再加上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别———英语是表音文字, 汉字有象形特征;英语靠形合, 汉语靠意合。这就使得很多人, 其中不乏一些知名学者, 认为诗歌是不可译的。
二、“红”与“red”
汉语中的“红”与英语中的“red”, 并非完全对应。在表指示实物颜色时, 基本对应;而其联想意义在很大程度上是有差别的。汉语中, “红”是喜庆的颜色, 多表示好的事情, 如“红运”、“红人”、“红榜”、“红利”等;而在英语中, 虽然red也可以表示喜庆, 如来贵宾了要铺红地毯, 但red更多的时候会让人联想到血腥, 暴力与愤怒。这与中国人对红色的感受是截然不同的。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更是如此, “红”被诗人, 词人赋予了不同的内涵。
三、中国古典诗词中“红”的英译
(一) 指示实物颜色, 且中英表示一致时, 可以采取直译的方法。如:“纷纷暮雪下辕门, 风掣红旗冻不翻。” (At dusk snow in large flakes falls heavily on camp gate, /The frozen red flag in the wind won’t undulate.) “红旗”在译文中就译成了“red flag”, 而不需要作出任何变化。
(二) 当诗人虽使用颜色词“红”, 但如果直译成“red”, 英语读者无法理解, 或是无法体会诗中原有的韵味时, 要做适当的改变, 具体译出其所指代的颜色。如:“红酥手, 黄藤酒, 满城春色宫墙柳。” (Pink hands so fine, /Gold-branded wine, /Spring paints the willows green palace walls can’t confine.) 中“红酥手”便被译成了“Pink hands so fine”若译为“Red hands so fine”英文读者非但不会联想到年轻女士粉嫩的双手, 反而会觉得恐怖, 因为他们联想到的是沾满鲜血的双手, 又何来“fine”呢?因此, 译者很恰当地将“红”转译成“pink”, 既译出了表面意思, 又译出了其联想意义。再如:“渐写到别来, 此情深处, 红笺为无色。” (I write in it on the farewell we bade;/My deep love impearled thrown a shade/On rosy papers and they fade.) 此处的“红笺”没有译成“red papers”而是译作“rosy papers”。这是因为, 在中国古代, 年轻女士用的信笺一般为桃红色。在中国, 桃红象征爱情。而在西方, 玫瑰与中国的桃花意义相似, 故将“红笺”译为rosy papers, 译语读者能从rose得到源语, 读者从peach联想相同的美好, 即有关爱情与漂亮姑娘的联想。苏珊·巴斯奈特 (Susan Bassnett) 与勒菲弗尔 (A.Lefevere) 所提出的文化翻译观, 认为:“On every level of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it can be shown that, if linguistic considerations enter into conflict with considerations of an ideological and/or poetological nature, the latter tend to win out.”也就是说, 翻译的单位应是文化而不是传统的词、句、段落或语篇;翻译主旨是文化移植、文化交融;翻译应实现文化中的功能对等, 文化信息才是翻译操作的对象。因此在翻译诗词时, 我们应从整体着眼, 努力传递诗词的文化信息, 而不是简单的字面意思和形式。
(三) 诗人为了炼字, 炼意需要的情况下, 需还原词性、词序。常常改变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 甚至颠倒词序、省略句子成分, 以构建格律形成音美和形美。在这种情况下, 英译时, 要还原其词性和语序, 并补上所省略的内容。如:“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The departing sunbeams pave a way on the river;/Half of its waves turn red and the other half shiver.) 此处的“红”被译成了“turn red”。因为, 在这句诗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是指江水有些呈现绿色, 有些呈现红色, “红”具有动态意义, 是由于夕阳的照射, 使得江水变成这种颜色, 因此, 应译成“turn red”。
(四)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 诗人和词人还喜好用“红”来指代“花”。因为, 看到红会使人很容易联想到花。这时, 应将其指代的内容译出, 以便让译语读者更好体会诗词的意境。如:“泪眼问花花不语, 乱红飞过秋千去。” (My tearful eyes ask flowers but they fail to bring/An answer.I see blossoms fall beyond the swing.) 这句诗中的“乱红”是指零散飘落的花朵, 诗人看到的是满眼的红色, 而不是红色落下。如果直译成“red”, 译文读者很难理解其意境。这儿译者译成了“blossoms”, 很好地把握了内涵, 但这里是否译成“blooms”更能表现诗歌悲伤的意境呢?因为“blooms”较“blossoms”在发音上更具悲伤色彩。除此之外, 红”与其他词搭配构成意象, 在此类英译时, 也应译出其所指代的内容, 以方便译文读者理解。如:“自埋剑履歌尘散, 红袖香销已十年。” (Her songs are hushed for buried are his sword and cloak;/Her dancing dress has lost its perfume for ten years.) 此处的“红袖”并不是“red sleeves”。诗人采用借代的手法, 用红袖来代指舞者穿的跳舞的裙子, 因此应将其译作“dancing dress”更为妥帖, 译文读者也能更好联想原诗所创造的意境。再如:“一枝红艳露凝香, 云雨巫山枉断肠。” (She is a peony sweetened by dew impearled, /Far fairer than the Goddess bringing showers in dreams.) 此处的“红艳”是用来指代牡丹花, 而牡丹花向来被称为花中皇后, 诗人又借牡丹来指代杨玉环。这儿, 译者没有将“红艳”直接译出, 而是直接抽出其中的意象———牡丹, 并用sweetened来修饰, 强烈刺激读者的嗅觉, 使读者产生无穷的联想。
(五) 在汉语中, 应译出各种脸红的原因。汉语中有某人由于饮酒或开心等而脸红, 由于诗词讲究用词精炼, 译者应译出脸红的原因而不是直译成“red face”, 才能使译文读者更好理解诗词的原意。如:“小儿误喜朱颜在, 一笑那知是酒红。” (Seeing my crimson face, my son is glad I’m fine;I laugh, for he does not know I have drunken wine.) 此处的“酒红”并不是指“the wine is red”, 而是指人酒喝多了, 会脸红。正如前句诗中讲到的, 儿子回来后看到诗人面色红润, 以为诗人身体安康, 并无大恙, 之后才发现是酒喝多了, 才看起来面色红润的。因此这儿的“红”应采取意译的方法, 故译成“drunken”更为妥帖。
四、结语
在翻译中国的古典诗词时, 译者不应该只是简单地把字面意思传达给译文读者。因此, 翻译的单位应是文化而不是传统的词和句。译者应该更关注诗词意境的传递, 让译文读者能和源语读者获得相同的阅读体验。让译文更富有“意美”, 这才是古典诗词的译者应该追求的。这样才能有助于将我国优秀的文化传出去, 逐渐融入到世界文化中去。
参考文献
[1]Andre Lefevere.Translation, Rewriting and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ry Fame[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2]许渊冲.唐诗三百首[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 2012
[3许渊冲.唐宋词一百首[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8
[4]许渊冲.文学与翻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5]刘宓庆.文化翻译论纲[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7
[6]顾正阳.古诗词英译文化理论研究[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13
[7]包惠南, 包昂.中国文化与汉英翻译[M].北京:外文出版社, 2004
诗词翻译赏析 篇5
[译文] 满城萧萧的秋雨一朵朵豆花瑟瑟清凉,闲倚平山堂上把远山眺望,眼前景象已不像当年鉴湖风光,那时候荷花鲜艳如云锦,香飘云空,采莲姑娘欢歌笑语荡漾在荷塘。看眼前,阵阵西风大雁南飞,清溪上渔歌传唱,恨不得早日荡游沧浪。
作品简析
小令是作者浪迹于扬州时所作。首句写景,既点明时令,也反映出作者心情之凄清冷落。二句点明地点与凭眺时消闲的心境。三四五句转入回忆,寓情于景。昔日的欢乐与生机尽在不言之中,更反衬出今日之孤独飘零。结尾三句又回到眼前景象,既寄寓了对朋友的思念,又表达了要驱散愁恨,超脱尘世,回归大自然的情怀。小曲语短情长,格调清幽,含蓄深沉。
浙江绍兴的鉴湖是作者喜爱游赏的胜地。那里,曾给他留下了许多美好的记忆,他并且有幸交结了许多良朋俊侣。这支《小桃红·寄鉴湖诸友》曲系作者浪迹于扬州时所作。它既寄寓了对朋友的思念,又向人吐露了对漂泊他乡,寄人篱下的厌倦、苦痛的情怀。
关河令
周邦彦
【译文】
秋天天气反复无常,时阴时晴,天色开始变得昏暗,满庭院一片冷清。我一个人呆呆地立在秋风中,静静地听着带有凉爽的秋声。云色暗下来,却没有大雁来来往往的身影,只能听到一声一声凄凉声音。夜半深更,人们都已散去,天地间悄无声息。屋子里,只有一盏孤灯照着空荡荡的屋子。我的酒意已经清醒,伴着这忽明忽暗的孤灯,一个人怎样能度过,这漫漫的长夜熬到天亮的时候?
【赏析】
本词抒写人在异乡之苦,取境典型。上片开头两句描绘一个多阴少晴的秋景,而且已近昏暮。这情景与旅人的苦闷迷茫的心境极为相似。景为情取,情借景观,主体心境与客观景物相契合,这便是常说的意境。下两句写独立听寒声,这寒声是否就是云深处的雁鸣,处于两可之间。但旅人百无聊赖的神情却表现得极为充分。下片开头说“人去”后的寂静。上片无人,下片忽而有人,有些突兀。此人是何人?情人,朋友,均不是,乃陌生的旅客也。人独自在外投宿,最难耐的是寂寞,所以,尽管是陌生人,只要住在一起,便可相互搭话聊天,互相均可得到些许慰藉。但夜已深,那些人也离去,故更感到凄凉孤独。只有孤灯映照着空屋而已。"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原来曾借酒浇愁,到深夜酒意已尽,怎以挨到天亮呢?时间越来越长,然苦越来越深,情和景同时推进。取境典型,结句直接抒情。全词以时间为线索,章法缜密,构思严谨。感情步步推进,格调清峭,情味淡永。
这首小令系悲秋之作。声潇潇,却无鸿雁传书,期盼落空,寒意逼人。写夜深人去,惟孤灯作伴,以酒浇愁愁更愁,漫漫长夜孤苦难,李清照《声声慢》一词“冷冷清清”,“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等境界,似从中看到借鉴处。
望江东
黄庭坚
译文:
我站在江水西岸遍望江东,云烟缭绕的树木,丛林隔断了视线,我望不见江水东边的亲人。
我思念故乡和亲人却只有在梦中前往亲人身旁,这就再也不怕江水的阻隔了。我在灯前写了无数封家信,但是算起来没有一个人能够为我传递转交他们。我纵使想寻找到大雁把信交付给它传递,却又是将到了暮秋时候,大雁要南飞了,哪里还能找到这样的大雁呢!
赏析
此词以纯真朴实的笔调抒写相思之情。全词以一种相思者的口气说来,由不能相会说起,至遥望,至梦忆,至对灯秉笔,终至传书无由。通过一段连贯的类似独白的叙述,用“望”、“梦”、“写书”等几个发人想象的细节,把一个陷入情网者的复杂心理和痴顽情态,表现得曲折尽致。
首句开门见山,交待出“江水”、“烟树”等重重阻隔,展现一片迷蒙浩渺的艺术境界中,反映出主人公对远方亲人的怀念。她极目瞭望,茫无所见:“江水”、“烟树”、“江东路”等客观自然意象,揭示了人物的思想感情。“隔”字把遥望一片浩渺江水、迷蒙远树时的失望惆怅的心境呈现出来。“望不见江东路”是这种惆怅情思的继续。接着,作者把特定的强烈的感情深化,把满腔的幽怨化为深沉的情思:“思量只有梦来去,更不怕江拦住。”梦,梦是遂愿的手段。现实生活中无从获得的东西,就企望梦中得到。“思量”,是主人公遥望中沉思获得了顿悟:“只有梦来去”,这是一种复杂的情绪,雾霭迷蒙的客观美的衬托下,这种仿佛、模糊的潜意识,渴望离别重逢,只有梦中才能自由地来去:“更不怕江拦住”,从“江水西头隔烟树”到“不怕江拦住”是一个回合,似乎可以冲破时空,跨越浩浩的大江,实现自己的愿望,飞到思念中的亲人身边。但这个“梦”还没有做,只是“思量”,即打算着做。
词的上片,写相思者想见对方而又不得见,望不见,只好梦中相会的情景。而下片通过灯前写信的细节,进一步细腻精微地表达主人公感情的发展。梦中相会终是空虚的,她要谋求实的交流与联系。“灯前写了书无数”,以倾诉对远方亲人的怀念深情,但“算没个、人传与”的一念中,又使她陷入失望的深渊。“直饶寻得雁分付”,“直饶”,宋代语言中,有“纵使”的意思。词中的主人公想到所写的信无人传递,一转念间,鸿雁传书又燃烧起她的希望,“分付”即交付,要把灯下深情的书信交与飞雁;然而又一想,纵然“寻得”传书的飞雁,“又还是秋将暮”,雁要南飞了,因此连托雁传书的愿望也难达到。由此可知,她写的信是要传送到北方去。灯下写信这一感情细腻的刻划,把女主人公的直觉、情绪、思想、梦境、幻境等全部精神活动,“写了书”又“没人传”,“寻得雁”又“秋将暮”那回环曲折的描摹过程中用“算”、“直饶、还是”等表现心声的口语化语言,把一个至情女子的婉曲心理刻画得细致感人,魅力无穷。
鹊桥仙
七夕
范成大
翻译:(1)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
牛郎和织女在美好的七夕夜晚,相聚在一起不再耕作和织布,应该被众神仙嫉妒他们了。(2)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
(于是)姿态柔美的嫦娥整个眉头都皱了起来,更无可奈何的是风神吹来了冷雨。(3)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
二人相逢短暂慌乱,怎如不相见的好,(因为相见)又搅扰起了别离时的忧愁心绪。(4)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
相逢时新的欢乐比不上旧有的太多的忧愁,反倒增添了新的忧愁后而离别回去了。
赏析: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起笔三句点明七夕,并以侧笔渲染。“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岁华纪丽》卷三“七夕”引《风俗通》),与牛郎相会,故又称双星节。此时银河两岸,牛郎已无心耕种,织女亦无心纺绩,就连天上的众仙女也忌妒了。起笔透过对主角与配角心情之描写,烘托出一年一度的七夕氛围,扣人心弦。下韵三句,承群仙之相妒写出,笔墨从牛女宕开,笔意隽永。“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形貌娟秀的嫦娥蹙紧了蛾眉,风姨竟然兴风吹雨骚骚然(风姨为青年女性风神,见《博异》)。这些仙女,都妒忌着织女呢。织女一年才得一会,有何可妒?则嫦娥悔恨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可知,风姨之风流善妒亦可知,仙界女性之凡心难耐寂寞又可知,而牛郎织女爱情之难能可贵更可知。不仅如此。有众仙女之妒这一喜剧式情节,虽然引出他们悲剧性爱情。词情营造,匠心独运。
“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下片,将“柔情似水,佳期如梦”的相会情景一笔带过,更不写“忍顾鹊桥归路”的泪别场面,而是一步到位着力刻画牛郎织女的心态。七夕相会,匆匆而已,如此一面,怎能错见!见了又只是重新撩乱万千离愁别绪罢了。词人运笔处处不凡,但其所写,是将神话性质进一步人间化。显然,只有深味人间别久之悲人,才能对牛郎织女心态,作如此同情之理解。“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结笔三句紧承上句意脉,再进一层刻画。三百六十五个日日夜夜之别离,相逢仅只七夕之一刻,旧愁何其深重,新欢又何其深重,新欢又何其有限。不仅如此。旧愁未销,反载了难以负荷的新恨归去。年年岁岁,七夕似乎相同。可谁知道,岁岁年年,其情其实不同。在人们心目中,牛郎织女似乎总是“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而已。
然而从词人心灵之体会,则牛郎织女的悲愤,乃是无限生长的,牛郎织女之悲剧,乃是一部生生不灭的悲剧,是一部亘古不改的悲剧。牛郎织女悲剧的这一深刻层面,这一可怕性质,终于在词中告诉人们。显然,词中牛郎织女之悲剧,有其真实的人间生活依据,即恩爱夫妻被迫长期分居
此词在艺术造诣上很有特色。词中托出牛郎织女爱情悲剧之生生不已,实为匪夷所思。以嫦娥风姨之相妒情节,反衬、凸出、深化牛郎织女之爱情悲剧,则是独具匠心的。全词辞无丽藻,语不惊人,正所谓绚烂于归平淡。范成大之诗,如其著名的田园诗,颇具泥土气息,从这里可以印证之。
《鹊桥仙》(宋)秦观
中国诗词翻译 篇6
【关键词】欧阳桢 翻译标准 诗词英译
【Abstract】EUGENE Chen Eoyang is a famous Chinese-American scholar, who is accomplished both at literature transl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He always carries out the three criteria which are self-sufficient, generically true and transparent, so his English version is simple and fluent. Furthermore, his version is authentic in English and he is particular about the choice of words, thus his translation works become masterpieces in the circle of literature translation.
【Key words】EUGENE Chen Eoyang; translation criteria; poem translation
一、前言
欧阳桢(EUGENE Chen Eoyang, 1939-),英语世界有名的华裔学者,在文学翻译理论和汉诗英译方面都卓有建树。他一生撰写了不少学术著作和学术论文。其中最著名的学术著作为《透明之眼:对翻译、中国文学和比较诗学的思考》(The Transparent Eye: Reflection on Translation, Chinese Literature and Comparative Poetics,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3),其间提到他最出名的三个文学翻译标准,即自明(self-sufficient)、信达(generically true)与透明(transparent)。“自明”就是无需依靠其他材料来帮助理解和欣赏;“信达”指将原作原原本本译出,原文与译文情调相吻合;“透明”是完全可以透过译文看到原著。总之,“好的译文应能反映原著的特点。”下面我们选取几首由他翻译的唐诗宋词来分析他的翻译标准在其中的运用。
二、译作简析
译例(1)
客至
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A Guest Is Coming
South of the house, north of the house, spring freshets,
But look at the flock of geese that come by day after day,
Flower-strewn paths havent been swept for the guest,
The thatched door is open today, just for you.
Far as we are from market, out food has no taste.
Being a poor homesteads, our wine is home-brewed.
To propose a toast with our old neighbor
We can across the fence, and empty a few draughts.
这是一首纪事诗,乡土生活气息浓厚。首联描述居所的景色,春意盎然,环境清幽恬静;颔联描写了主人生活的闲适恬淡,从而引出“客至”。颈链和尾联则实写待客。具体展现了酒菜款待的场景。虽是粗茶淡饭,却也体现出主人的一番真情厚意。该诗的诗歌形式和格律韵式十分对仗工整,诗歌风格质朴流畅,浅切平易。对比之下,译诗在很大程度上转存了原诗的上述特色。从语言表层来看,原诗共8行,译诗也是8行。首行的South of the house, north of the house, spring freshets,三个意象并置,无任何关联词连接,这虽不符合英语语法,但保留原诗的结构特点,也体现了我国古诗大量使用名词来突出诗歌意象的鲜明特征。第二、三行的But look at the flock of geese that come by day after day, / Flower-strewn paths havent been swept for the guest,在不打乱原诗字词顺序的请况下,将它们的形与神都准确转存过来。从诗歌节奏上看,尽管全诗使用的是散体翻译,但仍不失节奏感。如The thatched door is open today, just for you就是运用了抑扬格五音步,读起来抑扬顿挫,诗味浓郁。此外,从诗歌对仗形式来看,Far as we are from market, out food has no taste. / Being a poor homesteads, our wine is home-brewed.明显再现原诗对仗美。这些处理无不反映出译者向读者介绍中国古诗特征的良苦用心。可谓“逼肖原作,传译圆活”。
译例(2)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Tune: “Song of Divination”(Pu-Suan Tzu)
Half –moon hangs on a sparse wu-tung trees;
The water clock stops, people settles down.
Who sees the recluse passing by, all alone;
A haunting shadow of a fugitive swan.
Then suddenly startled, it turns its head,
With a grief that no one can know.
Looking over each wintry bough, it settles on none:
The lonely sandbanks cold.
此词于公元1082年作于黄州。当时苏轼因所谓的“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在黄州居住四年多。这首词借助“疏桐”和“孤雁”表达了词人孤高的性格与幽恨的心情,间接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人才的摧残。欧阳桢的英语地道,译文简明、易懂、流畅,既传达了原诗的思想内涵,又营造宁静幽寂的意境。译者在遣词上颇为讲究。如“缺月”译为half-moon,” “幽人”译为the recluse,“孤鸿”译为a fugitive swan,“寒枝”译为wintry bough等。句式结构紧凑而不松散。如Then suddenly startled, it turns its head, / With a grief that no one can know.使用了短句和介词短语来传译原诗的十个字,无一赘词。最后两句译文Looking over each wintry bough, it settles on none: / The lonely sandbanks cold. 从表明上看,这两句联系并不紧密,却再现原诗含蓄凝练,给人以无限想象的特性。这些都体现欧阳氏“过人的语言驾驭能力”。
译例(3)
醉花阴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Tune: “Tipsy in the Flowers Shade” (Tsui Hua-Yin)
Thin mists—thick clouds—sad all day long.
The golden animal spurts incense from its head.
Once more its the Festival of Double Nine;
On the jade pillow—through mesh bed curtain—
The chill of midnight starts seeping through.
At the eastern hedge I drink a cup of after dusk;
Furtive fragrances fill my sleeve.
Dont say one cant be overwhelmed;
When the west wind furls up the curtain.
Im more fragile than the yellow chrysanthemum.
这首词抒发了作者在重阳佳节思念丈夫的心情。全篇幽细凄清,声情双绝。尤其是末句“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被誉为全篇最精彩之笔,成为千古传诵的佳句。欧阳桢的译文清晰明了,精炼晓畅,在很大程度上保存了原作的清丽、典雅的风格。他的用词音义相应,极有韵味。如在第一译诗行中,用thin和thick的头韵法来展现译诗的音美。又有all day long三个长音来暗示原作者的愁苦之绵绵不断。另外,译者选用furtive(偷偷的,悄悄的,不易觉察的)来表达出香味的隐隐约约和时有时无,不愧是妙笔生花。在标点符号使用上,多用破折号来强调这种孤独与寂寞犹如“余音绕梁”一般,久久不散。在句式结构方面,为了贴近原词形式,译者也同样使用与原词相同的结构来翻译。如首句中Thin mists对应“薄雾”,thick clouds 对应“浓云”,sad all day long对应“愁永昼”,其间省略了连词and和系动词are,目的是要重现原诗的简洁流畅和意象并置等特点。在反映词的“长短句”形式特色方面,译者同样采用散体形式,行数与原作相同,长短行与原诗相似,从而“生动再现了原诗的感情和意境”。
三、结语
综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欧阳桢在进行作品翻译时,始终围绕自明(self-sufficient)、信达(generically true)与透明(transparent)来进行。为达此目的,他从不因循守旧,敢于打破已有的翻译套路,彰显他的主观能动性,并在翻译方法和技巧上大胆展示他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文化及审美创造性”。在文学翻译方面,对传承我国的文化精华无疑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查明建.论译者的主体性[J].中国翻译,2003,(1):22.
[2]郦青.李清照词英译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9.
[3]欧阳桢.翻译漫谈[J].编译参考,1981,(9):93.
[4]袁锦翔.一首透明的译诗——析欧阳祯英译《大堰河— 一我的保姆》[J].中国翻译,1983,(3):53.
[5]朱徽.中国诗歌在英语世界——英美译家汉诗翻译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中国诗词翻译 篇7
人类生活在各种各样的色彩之中, 我们生活的地球就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 因此, 颜色词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然而各种颜色在不同民族文化背景下被赋予了不同的社会文化内涵。
汉语中的“红”与英语中的“red”, 并非完全对应。在表指示实物颜色时, 基本对应;而其联想意义在很大程度上是有差别的。汉语中, “红”是喜庆的颜色, 多表示好的事情, 如“红运”、“红人”、“红榜”、“红利”等;而在英语中, 虽然red也可以表示喜庆, 如贵宾来了要铺红地毯, 但red更多的时候会让人联想到血腥、暴力与愤怒。这与中国人对红色的感受是截然不同的。
二、生态翻译学
生态翻译学是胡庚申教授在全球视野的生态思潮的大背景下提出的一种全新的翻译学的研究路径。该理论以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中的“适应/选择”学说为指导, 探讨译者在翻译生态环境中所进行的适应和选择。从生态学的角度对翻译标准、翻译方法和翻译过程等方面进行阐述。胡教授认为“翻译是以译者为中心的;翻译过程是译者对以原文为要件的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和以译者为典型要件的翻译生态环境对译文的‘选择’。” (2004:120) 翻译原则是“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 (multi-dimensional adaptation and adaptive selection) (2004:129) , 也就是说译者在翻译过程中, 原则上在翻译生态环境的不同层次、不同方面上力求多维度的适应, 继而作出适应性的选择。翻译的方法为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的“三维”转换。具体说来为:译者对语言维 (即语言形式) 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是在不同方面和不同层次上进行的, 这其中包括译者对语言形式、修辞风格等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是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有文化意识, 认识到翻译时跨越语言和文化的交流过程, 注意克服由于文化差异而造成的障碍, 从而保证信息交流的顺利实现;最后, 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是指译者除语言信息和文化内涵的转换外, 还应该关注交际层面的交际意图是否在译文中很好的体现。
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底蕴的反映, 在英译古典诗词时, 不应该只是简单的传达诗词的字面意思, 应该更专注于意境的传递, 使其原有的文化精神与文化品格得以弘扬。也就是说, 在翻译中国古典诗词时, 译者应更关注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正如文化学派学者勒菲弗尔 (A.Lefevere) 所说:“Yet on every level of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it can be shown that, if linguistic considerations enter into conflict with considerations of an ideological and/or poetological nature, the latter tend to win out.” (Lefevere, 1992:39) 也就是说, 文化信息才是翻译操作的对象, 翻译应实现文化功能的等值。下文拟从生态翻译学中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的角度来阐释中国古典诗词中颜色词“红”的英译。
三、中国古典诗词中“红”的英译
笔者阅读了大量许渊冲教授所翻译的中国古典诗词, 除表示实物颜色的“红”可直译为“red”, 大部分是根据文化的不同而翻译为其他词语。第一种情况是根据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可以将“红”转译成英文中的“pink/rosy”等词。
例一:绿杨烟外晓寒轻, 红杏枝头春意闹。 (许渊冲, 2013:56)
译文:Beyond green willows morning chill is growing mild;
On pink apricot branches spring is running wild.
例二:红酥手, 黄藤酒, 满城春色宫墙柳。 (许渊冲, 2008:235)
译文:Pink hands so fine,
Gold-branded wine.
Spring paints the willows green palace walls can’t confine.
例三:渐写到别来, 此情深处, 红笺为无色。 (谢真元, 2007:347)
译文:I write in it on the farewell we bade;
My deep love impearled thrown a shade.
On rosy papers and they fade.
上面三个例子中, “红”都没有被译成red, 而是译成了pink或是rosy。首先看下例一中的“红杏”, 如果译成red apricot, 表面看来是对等的, 但凡见过杏花的人都应该知道, 杏花是粉色而不是红色。因此, 从翻译的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出发, 译者将其译为pink apricot, 恰当的传递了“红杏”的文化内涵。接下来再看看例二, 这是陆游写给唐婉的《钗头凤》中的句子。词中的“红酥手”被译成了“Pink hands s o fine”, 若译为“Red hands so fine”英文读者非但不会联想到年轻女士粉嫩的双手, 反而会觉得恐怖, 因为他们联想到得是沾满鲜血的双手, 而和暴力联系起来, 就更无法理解满是鲜血的手如何能和“fine”联系起来呢?因此, 这儿译者恰如其分的的将“红”转译成“pink”, 既译出了表面意思, 又译出了其联想意义。最后, 例三中的“红笺”源于中国古代年轻女士写信所用的信笺多为桃红色。因为在中国, 桃红象征爱情。在翻译时, 从文化维出发, 译者选择了西方与中国的桃花意义相似的玫瑰红。因此将“红笺”译为rosy papers, 译语读者能从rose得到源语读者从peach获得的相同的美好联想, 即有关爱情与漂亮姑娘的联想。
此外,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 在不同的场合, 诗人和词人还喜好用“红”来指代花或是美女等。这时, 应将“红”所具体指代的内容译出, 才能更好的传递原诗词的文化内涵, 以便让译语读者更好体会诗词的意境。
例一:泪眼问花花不语, 乱红飞过秋千去。 (许渊冲, 2008:107)
译文:My tearful eyes ask flowers but they fail to bring.
An answer.I see blossoms fall beyond the swing.
例二:一枝红艳露凝香, 云雨巫山枉断肠。 (顾正阳, 2013:46)
译文:She is a peony sweetened by dew impearled.
Far fairer than the Goddess bringing showers in dreams.
例一中的“乱红”是指零散飘落的花朵, 这儿“红”用来指代花朵, 诗人为了创造出意境美, 用“乱红”来指代漫天飘落的花朵。如果直译成“red”, 译文读者是很难理解这首诗的意境的。这儿译者译成了“blossoms”, 很好的把握了原诗的文化内涵。只是如果译者能进一步用“blooms”来代替“blossoms”, 从语音上更能表现诗歌悲伤的意境。因为“blooms”较“blossoms”在发音上更具悲伤色彩。例二中的“红艳”是用来指代牡丹花, 在中国牡丹花向来被称为花中皇后。因此, 诗人在这儿是借牡丹来指代杨玉环。从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出发, 译者没有将“红艳”直接译出, 而是直接抽出其中的意象———牡丹, 并用sweetened来修饰, 强烈的刺激读者的嗅觉, 使读其生无穷的联想。诗歌的意境也得到了恰当的传递。
最后,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酒红”、“颜红”是指人由于饮酒或是高兴而脸红, 由于诗词讲究用词精炼, 诗人、词人多将其表达为“酒红”或“颜红”。此时, 从文化维的转换出发, 译者应译出脸红的原因而不是直译成“red face”或是“the wine is red”, 才能使译文读者更好理解诗词文化内涵。
例一:小儿误喜朱颜在, 一笑那知是酒红。 (许渊冲, 2013:8)
译文:Seeing my crimson face, my son is glad I’m fine;
I laugh, for he does not know I havedrunken wine.
例二:彩袖殷勤捧玉钟, 当年拚却醉颜红。 (许渊冲, 2013:22)
译文:Time and again with rainbow sleeves you tried to fill
My cup with wine that, drunk, I kept on drinking still.
例一中的“酒红”是指诗人酒喝多了, 导致脸红。正如前句诗中讲到的, 儿子回来后看到诗人面色红润, 以为诗人身体安康, 并无大恙, 之后才发现是酒喝多了, 所以看起来面色红润的。因此这儿的“酒红”译成了“drunken wine”。这样, 译文读者能很容易体会诗歌的意境。同样, 例二中的“醉颜红”也是指酒喝多了, 故译者也没有将其简单的译成“red face”, 而是从文化的角度出发, 译出了颜红的原因。
四、结语
在翻译中国的古典诗词时, 译者不应该只是简单的把字面意思传达给译文读者。我们提倡从生态翻译学出发, 从传承中华文化的角度来审视中国古典诗词的英译问题。用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来更好的传递古典诗词的意境, 让译文读者能和源语读者获得相同的阅读体验。通过古典诗词的外译, 将我国优秀的文化传播出去, 在丰富世界文化的同时促使中华文化得以保持和发展。
参考文献
[1]Andre Lefevere.Translation, Rewriting and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ry Fame[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2]许渊冲.唐宋词一百首[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8.
[3]谢真元.一生必读的宋词三百首鉴赏[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7.
[4]许渊冲.古代诗歌1000首宋词 (下) [M].海豚出版社, 2013.
[5]许渊冲.古代诗歌1000首苏轼诗词[M].海豚出版社, 2013.
[6]许渊冲.文学与翻译[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7]胡庚申.翻译适应选择论[M].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4.
[8]胡庚申.生态翻译学——建构与诠释[M].商务印书馆, 2013.
红楼梦诗词曲赋翻译浅析 篇8
对《红楼梦》诗词曲赋英译作研究不乏先行者。其中, 王宏印撰著的《<红楼梦>诗词曲赋英译对比研究》一书 (2001) 是这方面的先行者;刘士聪主编的《红楼译评:<红楼梦>翻译研究论文集》 (2004) 中则包含了近三十年来对《红楼梦》诗词曲赋进行研究的一部分文章。这些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但由于受微观研究视角的局限, 脱离小说的整体大背景, 忽视《红楼梦》诗词曲赋的独特性和其在小说中的不可或缺的作用, 这样就难免出现以偏概全、评点式、印象式, 缺乏系统性等。本文将以这些诗词曲赋为出发点, 对杨宪益、戴乃迭译本和霍克思的译本进行比较研究, 评价译本得与失, 从而提出自己的看法, 以期对中国古典文化典籍的翻译有所裨益。
一、红楼梦诗词曲赋的特点
“文备众体”, 诗无闲文, 是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1.按头制帽, 诗即其人;2.谶言式, 暗含人物命运。下面我们就以这些特点为视角, 对两个重要的译本进行对比研究。
二、译本的对比研究
1. 译文是否按头制帽, 各肖其口
下面就以香菱学诗所作的三首咏月诗的第一首为例比较一下两个译本:
例四:《咏月三首》[香菱]
其一
月挂中天夜色寒, 清光皎皎影团团。
诗人助兴常思玩, 野客添愁不忍观。
翡翠楼边悬玉镜, 珍珠帘外挂冰盘。
良宵何用烧银烛, 晴彩辉煌映画栏。 (第四十八回)
霍译:
A chilly radiance bright, a fair round shape,
The cold white moon hangs in the middle sky.
The poet for inspiration seeks her oft;
The homesick traveler from her turns his eye.
Like a jade mirror hanging on azure wall,
Like disc of jade suspended from on high.
No need for lamps on such a glorious night,
When every beam and post is bathed in light.
(David Hawkes, 1973:vol.Ⅱ462)
杨译:
The moon hangs in mid-sky, cold is the night;
Round its reflection, limpid white its light,
Inspiring poets to let their fancies roam,
But traveler, sick at heart, cannot bear the sight.
By emerald pavilion hangs a mirror of jade,
A disc of ice outside pearl screen displayed;
No need for silvery candles this fine night--
Its bright splendor lights up the painted balustrade.
(Yang Hsien-yi, 1978:vol.Ⅱ120)
这一首诗写得很幼稚, 用语毫无含蓄, 又打不开思路, 只好堆砌词藻, 凑泊成句。头尾两联二十八个字, 只说得个“月亮很亮”, 内容十分空洞。诗中的“月挂中天”、“清光皎皎”、“悬玉镜”、“挂冰盘”、“晴彩”, 以及颔联的用词“常思玩”、“不忍观”等都集中在月本身, 诗歌能拓展的想象空间非常狭窄, 意境较低, 情趣不浓。
为反映原诗的幼稚和俗气的特点, 真实模仿香菱初次作诗的口吻, 霍克思分别用“round shape” (圆圆的形状) , “a chilly radiance bright” (寒光四射) , “the cold white moon hangs (冷白的月亮悬挂着) ”, “seeks her oft” (经常找寻她) , “from her turns his eye (眼神从她身上转开) ”, “a glorious night” (美好的夜晚) , “is bathed in light (沐浴在光亮中) ”这样近似于白话写实的的词语来组织行文, 整首诗给人的感觉是除了采取了诗行的格式外, 毫无诗味, 根本就算不上一首诗。“a chilly radiance bright”一连用了三个形容词重叠搭配, 既拗口又不符合语法规则, 整个译文也没有起承转合, 就像是一篇大白话, 充分再现了原诗的幼稚可笑的特点, 可谓也毕肖其口。
杨译用“the moon hangs”, “limpid white its light”, “a mirror of jade”, “a disc of ice”, “bright splendor”等名词和形容词来描写或作比喻, 整体上是围绕着月亮本身及其光亮的外表特征来组织译文诗行的。从英文的语义搭配和修辞来看, “limpid white its light”和“bright splendor”都属于同义重复, 赘余修饰, 即便在散文里也不适合, 更不用说入诗了, 除了凑得音声和谐外, 是没有诗趣的, 也很好的反映了原诗幼稚的特点, 但从整体行文看, “seeks her oft”和“let their fancies roam”、“from her turns his eye”和“sick at heart, cannot bear the sight’”相比之下, 前者均比后者更加写实, 更加不像诗的语言, 所以说杨译虽然诗的格调不高, 但比霍译要读来流畅自然。由此可见霍译展现出来的稚气与俗气比杨译更贴近原诗。
2. 谶语的特点在各自译文的反映
例:副册判词之一
霁月难逢, 彩云易散。心比天高, 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诽谤生, 多情公子空牵念。 (第五回)
霍译:
Seldom the moon shines in a cloudless sky,
And days of brightness all too soon pass by.
A noble and aspiring mind,
Your charm and wit did only hatred gain,
And in the end you were by slanders slain,
Your gentle lord’s solicitude in vain.
(David Hawkes, 1973:vo l.I, P132)
杨译:
A clear moon is rarely met with,
Bright clouds are easily scattered;
Her heart is loftier than the sky,
Her early death is caused by calumny.
In vain her loving master’s grief must be.
(Yang Hsien-yi, 1978:vo l.I, P74)
晴雯则照字面意义译为Sky-bright。这里原文两句分别寓“晴”“雯”二字, 霍克思译文的第一、二句也分别有“sky”和“brightness”二词, 虽然他的第二句不与原文一致, 然而却传达了同样的信息, 产生了同样的艺术效果。相比之下, 杨宪益将书中人物全部音译其名的作法, 使他在这里无法再现原文暗寓人物姓名的特色。他的译文虽准确无误, 然而译文读者却无法从他的译文中看出判词所暗示的人物, 人物和所暗示的命运不能对号入座, 无疑失去原判词“诗谶”的性质, 这不能说不是一大缺憾。原文第六句“寿夭多因诽谤生”, 霍克思译为“And in the end you were by slanders slain”, 杨宪益译为“Her early death is caused by calumny”, 笔者认为译得都很精彩。原文有一个双声词“诽谤”, 译文则分别有头韵词“slanders slain”和“caused (by) calumny”与之相对, 传达了原文的音美。不过原文中有“寿夭”二字, 预示晴雯短命而死, 这对人物命运和小说的情节都是很重要的暗示, 霍克思的译文中没有体现出这一点, 杨宪益则忠实无误。
三、结语
霍克思是一位颇有素养的汉学家, 深谙中国古典诗歌的精粹所在, 不仅从微观角度考虑译文的效果, 还以小说的整体语境为依托, 整体考虑翻译策略, 不论是从诗歌照应小说情节发展上, 还是再现《红楼梦》诗词曲赋按头制帽、诗谶等特点上, 他都处处为读者着想, 殚精竭虑, 努力传达出原著的一切。
杨译忠实于原文, 行文准确、流畅简洁, 尽力保留有中国特色的文化意象, 在介绍、传播中华文化的过程中, 做出了非常有益的尝试。但在照应故事情节、反应原文独特特色时, 难免晦涩难懂, 生硬突兀, 原作者包含在诗词曲赋中的一些深意也难免丧失。本文将两个优秀译文作对比研究, 其最终目的不在于做法庭式的孰优孰劣的决断, 而仅仅通过比较使得讨论和研究变得更加方便, 同时为中国文化典籍翻译提供一线视野。
摘要:《红楼梦》诗词曲赋内涵丰富。此方面的研究相应较少。本文试从《红楼梦》诗词曲赋的独特性出发对杨宪益、戴乃迭译本和霍克思译本进行比较研究, 并提出一点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红楼梦》,诗词曲赋,翻译,比较研究
参考文献
[1]Cao Xueqin, The Story of the Stone, also known as The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vol.1-3 tr.By David, Hawkes, vol.4-5 tr.by John Minford) [M], London:Penguin Books, 1973-1986
[2]Cao Xueqin,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in three vols., tr.by Yang Xianyi and Gladys Yang) [M], Beijing:Foreign Languages Press, 1978-1980
[3]曹雪芹、高鹗:《红楼梦》,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2年
[4]刘士聪、谷启楠:论《红楼梦》文化内容的翻译[J], 中国翻译, 1997, (1) :16-19
探究古诗词翻译对意境的影响 篇9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古诗词翻译,意境
古诗词是我国古人留下的精神财富, 也是语文学科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 在试卷中占有一定比例的分数。《语文课程标准》中这样规定教师上课的教学目标: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熟练地诵读课本中的古诗词, 养成积累古诗词的良好习惯, 学会在作文、谈话中运用这些古诗词, 提高学生自身的文学素养。由此可见, 国家是非常重视传承古诗词这传统的文化的,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词, 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添加了翻译这一教学过程, 要求学生将古人流传下的古诗词转变成现代人使用的通俗易懂的语言。虽然翻译就是将文言文转变为通俗易懂的语言, 但是如今学生翻译的趋势已经将古诗词那种意境美丢失了, 这就导致翻译出来的话太通俗、太无趣。笔者觉得古诗词的翻译还是应该要保持那种意境美, 不然所做的一切都是无用功, 都是“去其精华”的愚蠢行为。以下是笔者对初中语文古诗词意境教学的现状、古诗词翻译对意境的影响以及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消除消极影响的讨论。
一、如今初中古诗词翻译教学的现状
初中时期是学生正是深入探究古诗词的时期, 虽然学生从小学就开始学习古诗词, 但那时只是纯粹地听教师讲解古诗词的意思, 并没有亲身去深入解析古诗词的意境。但是这六年的小学学习也为学生打下了一定的古诗词基础, 到了初中时期, 学生们的古诗词接触量已经达到了一个可观的的数目, 虽然学生的古诗词储备量已经达到了鉴赏的要求, 但是学生并没有真正地揣摩、感悟这些古诗词, 这也就导致学生在翻译这些古诗词的时候总是犯错。
笔者觉得现阶段的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方式仍然是传统教学的范畴, 虽然人们现在一直在开展新课程改革, 但是这股改革之风似乎没有刮到古诗词翻译教学中, 教师在课堂上的翻译教学仍然是那种逐字逐句翻译的落后教学方式, 虽然这样的古诗词翻译方式没有什么错误, 但是这种直白的翻译却将古诗词蕴含的那种美感翻译没了。例如, 翻译曹操的《观沧海》中“东临碣石, 以观沧海。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这一句时, 如果教师采用这种逐字逐句的翻译方式, 那么这两句的翻译将会变成“我向东行走登上碣石山, 来看一下大海, 水面是那么宽阔, 山和岛高高耸立着。”这种直白的翻译虽然可以让人觉得浅显易懂, 但是却让人不想去看, 因为这翻译一点情感都没有, 就好像在读连在一起的单个的字一样。第二句虽然是水面、山岛等眼前景物组成, 但我觉得这八个字却能表现出沧海那种壮阔的特征, 反观这两句的直白翻译, 笔者却没有同样的感悟。
逐字逐句的翻译方式逐渐成为了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固定方式, 教师在课堂上都是采取的读一句翻译一句, 全部解读完毕再串连起来的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模式让古诗词的意境被一点一点的肢解, 最后消失不见。这样的古诗词教学模式怎么可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呢?
二、古诗词翻译对意境的影响
笔者认为传统教学中教师采用的这种逐句逐字的翻译方式反而忽略了古诗词翻译对古诗词意境的影响, 他们觉得这种古诗的翻译方式不会影响学生感悟古诗的意境, 不会影响学生的审美观点, 甚至不会影响学生的文学素质。但是, 笔者认为古诗词教学最重要的就是意境的感悟, 而古诗词翻译对意境确实存在着很大的影响。以下就是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的古诗词翻译对意境影响的几个方面。
1. 影响了古诗词意境的诗意, 学生很难体会作者的情绪。
教师在进行古诗词教学的时候能否进行有诗意的情景教学关系到学生能否体会到作者的情感。传统教学中, 教师在课堂上将古诗的意境直白的讲出来, 这就破坏了传统古诗词教学的情境, 学生也不能够体会到作者的情感。但是如果教师能够在课堂上进行一场富有声情的教学导入, 用富有情感的语言作为一堂课的开始, 将课堂的文学气氛烘托出来, 笔者觉得这样的教学方式将会使学生上课更加的积极, 内心的情感也能被激发出来, 学生也能体会到作者想表达的意境。比如在学习《天净沙?秋思》的时候, 笔者先在课堂上用多媒体教学将古诗描绘的那种天涯游子骑瘦马的凄凉情景的画面展示给学生看, 然后进行一段课堂导入, 给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让学生能够进行有效的古诗词学习。
2. 破坏了学生对古诗意境的想象, 难以体悟作者描绘的意境之美。
传统教学中教师的直白翻译方式让学生很难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意境, 学生所能感受到的只是教师对课文进行了翻译, 但是却不能感受到这些翻译还具有感情, 学生眼中只有写在黑板上的汉字, 但这些文字却只是文字, 不像原文中文字一样有着灵气, 不能够将意境生动形象的展示出来。为了能够提高学生的古诗词翻译能力, 能够让学生在翻译中体现出文章的意境, 笔者觉得我们教师首先需要改变自身的教学方式。首先, 我们应该在课堂上诱发学生的想象, 让学生将自己的想象的画面用文字表示出来。这种先感悟情感再翻译的方式可以有效地解决直白翻译教学的问题, 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得更高。
三、消除古诗词翻译教学消极影响的方式
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让笔者明白, 如今初中语文翻译教学对意境产生消极影响的主要原因就是教师用了错误的教学手段, 传统的教学手段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现阶段学习的需要了, 我们教师必须要对古诗词教学方式进行改革, 这样才能从根源上解决实际的问题。
综上所述, 古诗词是重要的文化遗产, 因此, 我们教师要竭尽所能将这一文化遗产传承下去, 从根源上解决古诗词翻译教学中存在问题, 积极地建立古诗词教学的良好意境, 有效地提高学生翻译古诗词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笔者希望通过这些个人见解能够给更多的教师带来古诗词教学的灵感, 提高古诗词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汪光宏.知识分类学说在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
[2]张琼.论中学古典诗词教学与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D].华中师范大学.2014
中国诗词翻译 篇10
看看“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后半句的一个译文:
This hour is the same through the borne of the skies.此译文似有生硬勉强, 译者着重直译原句, 这却与原文相隔甚远。若是译成“And floods the horizon with its silver light”则更为贴切。
诗的语言富于意象美,能激发读者的审美想象和联想。(王,2005:301)看看许渊冲《望庐山瀑布》中意象的传递:
The sunlit Censer peak exhales a wreath of cloud;
Like an upended stream the cataract sounds loud.
Its'torrent dashes down three thousand feet from high,
As if the Silver River fell from azure sky.
在原诗中, 作者运用各种意象将瀑布的动静虚实生动的展现出来。译者用“exhales”将香炉峰拟人化, 贴切地译出了原文“生”的意象。在第二句中以“upended”来描绘飞流, 将瀑布飞流而下的动态转为静态,“dashes down”与原诗中“飞流直下”的意象具有同等的效果。意象处理的恰当与否是决定译诗质量的关键所在。知诗意才能悟诗情而后才能入诗境,而诗情诗意诗境都是由诗里的意象决定的。
1 意象作用于诗意
诗意,即原诗所要表达的意思,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存在,诗意需要借助意象来表达与传递。
诗意是两岸猿猴的叫声还没停止,轻快的小船已经驶过了千山万岭。
“out shoots my boat.The serried mountains are all behind.”
译文既译出了轻舟的速度之快,也把“万重山”的意象在读者眼前呈现了出来。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The sun brings light born of last night, new spring invades old year which fades.“日生残夜”、“春入旧年”, 都表示时序的交替, 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而在译文里也正好贴切地体现了这一点。
2 意象决定诗情
诗情,即诗要传达的感情,这往往是诗的落笔之处与诗的用意所在。最典型的意象诗便是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Dry vine, old tree, crows at dusk,
Low bridge, stream running, cottages,
Ancient road, west wind, lean nag (Wayne Schlepp译)
译文是按原文的顺序将意象逐个翻译并组合,这样的处理不够传神达意,甚至会让不知其背景的读者读起来不知所云,原文所要表达的情感也被大打折扣。
Vines hanging on old branches;
Returning crows croaking at dusk.
A few house hidden past a narrow bridge,
And below the bridge a quite creek running.
Down a worn path, in the west wind,
A lean horse comes plodding. (丁祖馨&Burton RaffelWither译)
切合于原著风格是在翻译文学这种语言艺术过程中必须实现的目标。(江,2009:68)译文采用了动态画面将意象组合在一起,这样的处理仿佛让读者看到了一幅凄凉的画面,惆怅之情跃然纸上,也恰恰切合了原文的风格,实属难得。
3 诗境取决于意象
诗境,就是创作诗歌时的场景,是一种境界和情调,也是一种抽象的氛围。
烟花三月下扬州
The smoke-flowers are blurred over the river. (Pound译)
原文所要表达的意境是在春光明媚的三月送友人下扬州,而在诗人Pound的译文里,“烟花”是“smoke-flowers”,没有“三月”,也没有“扬州”,这样的译文如何让读者明白?
Sailing to Yangzhou in March while blossoms curl like smokes. (王守义, 约翰诺弗尔译)
此译文既译出了三月里盛开如烟花般的花团锦簇,同时也点明了送别的地点是在扬州,与原文匹配。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Now the Southern scenery is most sweet,
But I meet you again in parting spring. (许渊冲译)
译文里译者把“落花时节”处理为“parting spring”,这就很容易让读者知道诗人要表达的是春天即将离去的意境,与“落花时节“的意义等同,就可以说是好的译文了。
唐诗宋词是祖国几千年悠久历史和文化的珍贵遗产,在诗歌的翻译里,意象的处理关系着诗的意境。在翻译诗词的意象时,应务必与原诗的诗意诗情诗境相匹配,只有这样,才能将诗歌的精妙之处展现出来达到原诗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江枫.江枫论文学翻译自选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9.
[2]倪培龄.谈谈唐诗的英译[J].湖南师范学院学报, 1984.
[3]顾钧汇, 王佐良.文学间的契合—王佐良比较文学论集[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5.
古诗词翻译中图式理论的应用研究 篇11
首次提出图式概念的是德国的哲学家Immanuel Kant。他在著作《Critique of Pure Reason》中指出:学习者若要建立新的概念,那么就必须与旧的已掌握的知识、概念联系起来,使新旧概念、知识之间产生联系,这样才能在知识体系中建立新的概念和知识。图式是个既存式的知识结构并且不断地发生作用,在有新生事物产生时,针对图式的理解是建立在既有图示同新生事物相互关联的基础上。图式理论一直到了20世纪70年代才被广泛应用到多个领域包括心理学、人工智能、语言学、人类学等。由于研究目的不同,不同的图式概念由不同的学者来发展,他们从不一样的角度对图式理论下了不同的定义。有的将图式定义为能够激活能够理解文章的知识结构。也有的定义为语篇的过程中所必须需要的思想表达。由定义可知,图式作为一种认知结构,是一种经概括和抽象化的背景知识,对理解交际作用重大。它留存在人们的头脑中。对于图式分类,不同学者有着不同的分类方法。
在国内,学者为满足不同领域的研究需要进行图式分类,不同形式的图式分类在理论上为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比如在语言学习以及阅读方面常宗林教授认为,图式分为本土语言、英语语言、本综式等三种。刘明东教授则强调,图式翻译要想创造好作品,需要翻译者首先要对语言中的语境、语言、文化、文体、语言等图式正确解码,然后再用目的语进行恰当编码。
图式传译对诗意能否传递原诗的特征与外貌起着重要作用。根据各学者图式分类的观点,结合中国古诗词特点,从语言、形式、内容三个方面进行划分,即从语言图式、形式图式、内容图式三个角度对古诗词翻译进行探讨研究。
2 语言图式探析
语言图式是教学活动中最常用到的一种图式,在英译汉中,语言图式则是译文构建的基础。具体运用到古诗词中,可以归纳为整齐、简练、偏旁相同、对偶、句子长短等。中国的古诗词是以简练而论的,这就使汉诗英译要想做到“形似”是比较困难的。但是也不是完全不能翻译。古诗词翻译里面最容易问题迭出、难以捉摸的部分就是诗歌,需要用诗的语言来进行翻译。但是这关系到原诗所要表达的深层含义,生命所在。这对于翻译者将是一个巨大挑战。例如:
1)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廋。
At dusk I drink before chrysanthemums in bloom;
My sleeves are filled with fragrance and with gloom.
Say not my soul
Is not consumed.Should the west wind uproll
The curtain of my bower,
You’ll see a thinner face than yellow flower.
这首比较著名的是下篇,原诗词有五句都是押的尾韵,(后、袖、魂、风、瘦),翻译后也押尾韵(bloom gloom;soul uproll;bower flower)而最后的三句诗词翻译成了四行,为了押韵,将“帘卷西风”按“西风卷帘”来翻译,翻译者虽然违背了原语的语言图式,但却符合英语语言习惯,这种违背非常具有创造性,成功地表达了原诗词的美,使译文和原诗一样的引人入胜。
2)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Meet or part,live or die,
We’re made oath,you and I.
Give me your hand I’ll hold!
And live with me till old.
在翻译时,虽然“die or live,meet or part”的语言图式与“死生契阔”相对应,考虑到英语国家的语言习惯以及中西文化的差异,译者将其译为“Meet or part,Live or die”,使英语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令读者阅读英译诗词更有顺畅,效果更佳,也会更加喜欢阅读译诗。
又如:在屈原的《九歌·湘夫人》中的“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一句的翻译中,要保证用词的精炼,可以一气呵成地做湖水、秋风和落叶的翻译,感觉关系紧凑,显现译文所具有的美好意境。显然第二种译文的英文语言图式占据重要,使英文语言图式的需求优势明显,唯有译文精确。才能对读者更能领路到原诗的意境和风采。
3 内容图式探析
内容图式体现出的是不同语言国家的文化差异,通常和社会文化以及风俗习惯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我们把它分为意象图式、文化图式、语境图式和情感图式。
3.1 意象图式
意象一词最早被用来表示隐喻,后来有学者将其与图式联系起来成为意象图式,这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图式,是人们在与客观世界互动过程中出现的常规性样式,具有体验性、抽象性、动态性、想象性等特点。在科学的发展进步中,意象图式为人们理解抽象的概念提供依据。
我国的古诗词以意境著称,因此在翻译成英文中也需要让人感受到诗词的意境,意境图式也就是意象图式,我国古诗词中独特的意象无处不含。在诗词中运用江水流逝来喻愁的比如:“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再比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如:《天净沙·秋思》,这首诗歌享有“秋思之祖”之称,作者在诗中仅仅运用名词来构建意象,并不拘于语法的运用,前面三句诗词借用并列名词的应用,根据不同种类,将不同景物的九种食物进行巧妙融合,进而构成古代村庄特有的空间的意见景观。并表现一种颓废、没落情景,晚秋萧瑟凄凉的气氛得到广泛渲染。比如诗歌的另一句话为“断肠人在天涯”,原来的马、树、水、藤等都是生活中真实的实物,但由于诗中所表达的意象是萧瑟、凄凉、无助的,这是对人的哀愁与落魄的写照。这首元朝小令具有丰富的意象,用九个适当的名词来再现古村落唯美的空间意象。把后两句也转变成为意象具体,继而将整个古诗词构建意象群,非常成功地表达了元曲原有的意境图式。会给读者留有解读诗意的余地以及非常大的想象空间。诗歌的翻译是不能离开对意象的再现的。翻译者应该将诗词中的和意象关联性较大的内容图式进行有效转移,这样才能使读者诗中与意象有关系的内容图式转移到译诗中。只有这样,英语读者才能够理解原诗的意境,触碰到原诗的灵魂。
3.2 文化图式
文化图书就是要体现出文化特色,具体指脑中的与文化有关的知识结构块,是一种存于脑中并与文化知识有关的组织模式,用于对社会各种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感知。文化图式翻译是将原语的文化图式经过正确解码运用在目的语种中,然后通过文化图式的重建,用英文把原有文化图式表示出来。而在我国和英语国家,很多动植物、物品等有特定的代指和深层次内涵,如:在我国,青鸟是爱情和信使的象征,是传信使者象征。然而西方文化中青鸟则代表的是幸福,这种文化差异使得翻译工作很容易陷入两难之地。而在我国的古诗词中,典故非常多,往往几个简单的词汇就能给读者展现出非常浓厚的情感,让人一读就能体会到诗中的表达的情感。而在翻译中需要对这些文化图式进行处理,最大限度保留原诗的意境、情感。
如:杜牧的《秋夕》这首诗中,通过对宫女的凄凉的心境和内心的孤独。虽然抒情话语缺失,然而人们对染发的那还期望和哀愁的具体生活,写的是一个宫女的凄凉心情与孤独。这首诗虽然没有抒情的语句,但是仅通过几个简单的词语就将宫女哀怨、复杂的情感表述出来。仅通过小扇一词就让读者明白宫女被遗弃的命运,这里涉及汉代时班婕妤《怨歌行》这个典故,具有特定的象征意义。“天阶夜色凉如水”这简单的七个字又蕴含了汉代《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让读者感受到宫女对真挚爱情的向往。这首诗中有许多象征,而西方读者很难理解这些文化,没有所谓的对应物,如果直接翻译出来很难满足西方读者,在做翻译工作时,需要翻译者对文章意象进行恰当处理,让学生感受到宫女的哀怨和期盼,译者在文章中,通过多个头韵,这里使用读者有创造性地使用韵律图式。
3.3 语境图式
语境图式与语言使用环境关系密切。要让原文的语境图式在译文中体现出来。如: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落花时节”从字面看是时节,时令,其实却点明了三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说李龟年的不如意,指的是“落花时节”。第二层是指作者对自己不兴感到感叹自己非常不幸的身世。最后一层含义是指唐王朝犹如这“落花时节”繁荣已不复存在。原诗里面暗含的语境图式要想翻译出作者深沉的情感确实不易,不同的翻译者所进行的处理办法也不同。有的具化了这种语境图式,形成鲜明的对比,并且采用传译的方式实现原诗与译文语境图式的共现。
3.4 情感图式
情感图式与人的文化背景、知识结构、生活体验等密切相关。诗歌往往有丰富的情感,在翻译过程中,情感图式的重要性不可忽视,感情细腻是创作诗歌的基本要求,诗歌创作中细腻的情感是非常重要的,翻译者的翻译能力必须与原诗相关的图式能够准确地传达这种情感图式相当。
比如:元稹《行宫》一诗,白头的宫女与红色的宫花,色彩对比鲜明。鲜艳的宫花容易让人联想到宫女们的时下处境。“白头宫女在”形象地表露出行宫繁华已尽,将凄凉、寂寞的气氛烘托出追昔抚今的强烈情感。然而西方读者不了解玄宗的历史无法体会这种内容的深层含义。所以增加“An Emperor”,及“bygone hours”,达到激活读者的相关图式,能够体会到这种深层含义,来体现原语的情感图式。
4 形式图式
诗歌的“形式图式”包括节奏、叠韵、平仄、双生等等,针对形式图式的研究通常从音调和韵律两方面入手,古诗词翻译中,形式图式的翻译是最不易的,但是无论从审美上还是意义上来讲,中国古诗词的平仄与列序的行数都是至关重要的。这些都是影响翻译质量的重要问题。找到匹配原文的形式图式难度非常大,违背的创造能够有效推进和延伸原语言的语言形式。
4.1 韵律图式
韵律图式的主要内容有节奏、叠韵、押韵、平仄等。在译文中调用不仅调用平仄和其他的韵律图式比较常见。
6)林风渐渐夜厌厌,
小楼新月,
回首自纤纤。
A gentle breeze blows from the woods on s night tender;
As I turn back,a crescent moon so slender
Over my little tower can be seen.
上面的句子中,有三次使用叠字,翻译者没有相应的图式,译者把“夜仄仄”相似运用尾韵来翻译叠字。韵律图式的相似度的比较叠加词的应用,运用相似的韵律图式,并且调用相似度级高的微云,做翻译叠字,“绝佳好词”。
诗词翻译用整齐的押韵形式,双数行用的是三音步,单数行用的是四音步,这在英语诗中是常用诗格。但是在英文诗中八行诗用的一般是五音步,三四次音步。诗歌中,双数行的第一个字不用写。在这首译诗中双数行第一个字不写,却要退行写起,并且故意让读者以为是四行诗,这样每行诗就成为七音步,这种对应四行七言的唐诗绝句的形式图文是具有创造性的安排。这种情况是将译文看作唐诗格律图式和英诗格律图式相互融合的过程。我们从这一例子看出,诗词中与形式相关的图式,变通方式的运用,将形式或者相似的图式与英语诗歌的相互转换。
4.2 音调图式
诗词中的音调图式包括叠音、双声、抑扬、形声等图式,而在翻译中,则很难将汉语的叠音等音调图式移植到译文中,因此在翻译中需要对中英文的音调图式进行替换。如:
7)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The curtain cannot keep out the patter of rain;
Spring is on the wane.
潺潺是叠词,让读者感受到雨声的优美动听,将其翻译成英文,则借用相应的表达图式,借用三个单词开头的/k/音替代,通过英语中的叠音图式对原诗叠词加以表示,在阅读译文时,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歌的节奏和韵律。所以,诗词翻译时,翻译者通过与原诗歌音调图式相似图式的借用,尽量让译文也展现出原诗的音调美。
5 结束语
实践研究证明,中国诗词的总体特征为语言精练、优美、含蓄,富有强烈的节奏感和音乐美以及富含意象,具有深远的意境,因此在翻译中非常困难。从图式理论的角度分析,内容图式的准确传译可以将诗歌既有意蕴和意境、音韵美及节奏感想等完美再现。在针对中国诗词英译时应使语言图式、形式图式以及内容图式最大限度的进行传译。能够保持原诗的内容美、形式美、语言美。保持译文原有的面貌,并能够超越原诗,进一步将中国古典文化发扬光大。
摘要:翻译的本质,有的时候可以理解为“图式翻译”。研究探讨中国古诗词的翻译过程就需要运用图式理论。对于古诗词翻译的中图式理论的研究可以从形式图式(包括音调图式与韵律图式)、语言图式、内容图式三个角度进行审视研究,实现读者既有图示与新创图示的相互融合,构建理解交际的跨文化模式。
关键词:古诗词,图式翻译,形式图式,语言图式,内容图式
参考文献
[1]魏薇,刘明东.图式理论在诗词翻译中的应用[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2,19(4):73-78.
[2]毛瑾,陈泓霖,陈利平,等.文化意象图式下中国古诗词的翻译策略研究[J].学园,2014(29):4-6.
[3]冯宇姗.浅谈概念整合理论对古诗词翻译的指导作用[J].青春岁月,2013(13):140-141.
[4]邓洁雯,钟书能.从意象图式视角解析《登鹳雀楼》及其翻译[J].嘉应学院学报,2012,30(9):77-82.
[5]高美云.中国古诗英译中的意象图式阐释[J].文学教育:下,2012(11):25-27.
[6]刘国立.古诗词翻译中意象图式建构研究[J].焦作大学学报,2014,28(1):128-130.
[7]徐萌,曾纯.从意象图式视角评析《水调歌头·中秋》之英译本[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4(27):81.
[8]高翔宇.从意象图式视角赏析李煜词两首[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8):69-70.
[9]王丹蕾.文本细读:高中古诗词教学的诗意还原之路[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5.
[10]胡余成.意向图式视角下的中国古典诗歌——以《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和《望庐山瀑布》为例[J].青春岁月,2013(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