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词大会的意义(精选10篇)
中国诗词大会的意义 篇1
最新关于对《中国诗词大会》的观点
曾有不止一家主流媒体这样评价中国诗词大会,“这档节目让中国人发现了人人心中的文化情结”,这样的评语,激情洋溢。然而,若激情没有积淀作为支撑的话,就只能流于煽情、矫情与滥情了。
近日,央视举行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总决赛顺利收官,引爆了观众对于中国诗词的大讨论。央视的平台自然是独一无二,拥有广泛的观众基础;选手们从诗词中体会人生的喜怒哀乐,书写属于自己的诗意人生也是该节目的一大亮点;主持人董卿蕙质兰心的优雅气质,出口成章的娴熟主持……这些元素,都为《中国诗词大会》烹调出一顿美味佳肴,提供了上好的“食材”。
北京学者檀作文是诗词创作与教育的名家,培养学生时以严苛著称。首届诗词大会明星擂主李子琳正是他的得意门生。檀作文曾在自己的朋友圈里说:有三大理由给《中国诗词大会》点赞:1.诗词大会是本土原创文化节目;2.诗词大会让大众关注诗词;3.诗词大会让众多青少年热爱诗词。
《中国诗词大会》无疑成功的。它准确地把栏目定位于商业电视娱乐项目,不单单是拉高了收视率,也在媒体与民间舆论寻觅到了真正的话题热点和“大众英雄”。在经意不经意间,臻至雅俗共赏、圈粉无数的传播最高水准,成功搭上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便车。在大众眼中,这档节目品位可以秒杀无数的选秀节目。从传播专业的角度看,节目创意不俗,效果更是“爆款”。
要说节目里最有争议的地方,恐怕就是对选手特别是武亦姝的评价了。这个小姑娘以后会成长为什么样,让我们满怀期待与祝福。但现在大家看到的,更多的是她过人的记忆力及反应速度,这两项指标,藏区僧侣的辩经、南方民歌手的对歌,都有充分的展示。诗词乃至所有的文学,都需要有良好的记忆力,但是记忆只是基础,创作才是最终的目标。还有就是文人要有自己的真性情,拿李清照来说,她之所以会名垂青史颉颃其他的.大文豪,除了其出身簪缨世家及与丈夫的金石造诣之外,她诗歌中流露出的英雄气质也是主要的原因。
目前,我国出现了众多的古典文学社团,成员大体都是90、95、00后,他们创作诗词的热情如火如荼,作品水准令大学古文教授咋舌。这批年轻的诗歌创作者主要通过互联网进行交流,作品也大多在年轻人中流传。如果这样的作品放到一些传统媒体上传播,栏目的主创者能否看懂都是问题,再让年龄层偏大、知识结构偏狭的观众去看,收视率有没有保证,还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其次就是节目的设置。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央视拥有地方卫视无法比拟的天然平台优势,这就使得地方卫视相同类型的节目竞争力远不及央视。比如河北卫视的中华好诗词节目,看过的人都知道,无论是题目的深度、广度,还是对选手诗词素养的考验,都不输诗词大会,而且《中华好诗词》栏目最近增加了现场创作环节,即理解诗词的基础上增强创造力。毕竟,古诗词的“正确打开方式”不能止于背诵。
再次也是未免失之苛求的,就是专业性。诗词作为传统文化与文学的高阶体裁,对经典的传承、格律的严整、文质彬彬无疑是核心要求。本届诗词大会上,许多喜闻乐见的作品显然和这些标准还有一定的距离。当然,也有人说那些作品大气磅礴,远胜李杜苏辛,那笔者建议,可以将这些非凡的作品列入专场。
最后一点,诗词作为经典文学是值得所有人崇拜与学习的。但即使是在古代,诗词也属于小众的生活方式。不指望所有人都去学,都能学好。哲人可以说“人皆为尧舜”,但现实中这没有可能,也没有必要。曾有不止一家主流媒体这样评价中国诗词大会,“这档节目让中国人发现了人人心中的文化情结”,这样的评语,激情洋溢。然而,若激情没有积淀作为支撑的话,就只能流于煽情、矫情与滥情了。
所以明智的态度是,让传播的归传播,文学的归文学。(刘根勤)
中国诗词大会的意义 篇2
一、建立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大纲广得无可比拟的时候, 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的能人、艺术家和诗人。”因此, 语文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必须有一支具有深厚的文化素养并能学以致用的语文教师队伍。我们语文老师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提升自己的文化底蕴:一要耐得住寂寞, 静下心来潜心读书, 专心读书。二要读国学、读典籍, 弥补自己的不足。“腹有诗书气自华”。只有这样, 才能酿造出“最甜的蜜”, 学生才会有兴趣去品尝。我们管理者可以在校内开展相关的国学比赛, 以赛促学提高我们教师的素养。同时, 加强对教师的培训, 组织他们参加传统文化的教育方法的学习, 提高语文教师传统文化的教育水平和责任感, 使之更好地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者。
二、立足于课堂教学
抓住常规课堂教学这块主阵地, 在传授学生知识、方法、技能的同时, 有意识地将传统文化渗透在教学的各个阶段, 渗透在整个语文课堂教学之中, 成为一个完美的整体。
1.写字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在教学生写字时积极倡导“写好字, 走好路, 做好人”的教学理念。让学生从中收获的不只是正确的书写姿势, 也不只是端端正正、潇潇洒洒的一幅幅书法作品, 更重要的是在引导学生欣赏、临摹书法作品时注意挖掘其中的“文化”因素。例如:字的结构方面, 很多字由于结构的要求, 产生了需要变化的偏旁部首, 有的字需要注意各部分的“大小”和“避让”, 形成巧妙的顾盼与呼应之美, 这正如做人需要有宽大的胸怀和尊重他人的品格一样。使学生认识到学写字、写好字也是弘扬祖国传统文化, 从而让他们对祖国的文化更加热爱。
2.古诗词学习中感受传统文化。教师可通过两种方式引导学生品味古诗文的美和其真正的内涵, 感受古诗文所凝结的文化精髓。
(1) 反复吟咏, 从感性意象到达理性领悟。
(2) 引导学生发挥想像, 体会诗的意境。
3.读读背背中积累传统文化。“读读背背”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单元练习”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旨在“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同时让学生了解、吸收中华优秀文化, 促进语文素养发展, 教师不应忽略。
(1) 调动兴趣, 化被动为主动。使学生变“要我读”为“我要读”, 变“要我背”为“我要背”。
(2) 丰富形式, 化枯燥为生动。机械记忆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情, 但如果我们能丰富背诵形式, 就会使学生的积累活动焕发生机活力。
(3) 学用结合, 化静止为运动。有些“读读背背”中的词句, 是描写课文中的人物性格、品质或文章中的某种情境, 我们可以让学生将两者联系起来, 加深感知和理解。生活是最生动的教科书, 带学生游玩时, 可以引导学生触景生情, 切身感受“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的美, 还可以让学生验证“朝霞不出门, 晚霞行千里”等词句的准确性。
三、在个性化阅读中汲取营养
《新课标》强调指出:“注重个性化阅读, 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 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习探索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 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要让学生作为阅读的主体, 用心灵去体验文本, 从而发现美和欣赏美, 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 进而感受祖国文化的博大。
语文教材的选文语言优美, 意境悠远, 蕴涵着丰富的人文内涵, 选编的课文有反映领袖事迹的, 有体现关爱他人的, 诚实守信, 传统美德的, 有反映革命传统的等, 这些选文洋溢着自然美, 人性美, 无不充满着浓浓的亲情、友情……教师就要引导学生着眼于对文学语言、形象和审美情趣的品位。
四、举办多彩的活动是弘扬传统文化的长效载体
1.搜集好对绝对, 开展对对联比赛。
2.举办校园汉字听写大赛、成语大赛。
3.利用学校现有图书资源, 开展图书漂流, 让学生在假期精读一本优秀古典小说, 写读后感。
中国诗词大会的意义 篇3
《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科教频道今年推出的一挡大型文化类演播室益智竞赛节目,节目共10期,自大年初五开播以来,屡屡刷新收视排名,而本周将迎来最后一期总决赛。文化类节目需要刨意,更需要真诚。为什么要做一档诗词节目?如何让诗词之美直抵人心?怎样传承中华诗词的精神魅力?怎么令躺在课本里的古诗词“满血复活”?
本报记者就此专访了央视科教频道副总监粱红、《中国诗词大会》制片人赵音奇、主持人董卿、嘉宾康震、蒙曼等主创团队,从节目等备研发、内容制作、形式设计、人文情怀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解读。在这个文化出现断层的时代,这档节目不跟风、不娱乐,只以文化感动观众。与其说是一场诗词竞赛,不如说是给现代人的一剂良药。就在这个春天,让我们和古诗词来场约会吧!
主持人董卿:从节目汲取养分因诗词点燃情怀
在董卿看来,主持这样一档文化竞赛类节目,更像是参与了一场古诗词的狂欢,
“我丝毫没觉得这是一场竞赛,而是始终沉浸在一种狂欢的氛围里。这个节目形态有它独到的地方,比如说我们的百人团,这是一个半封闭的循环方式,这一百人在场上是对手,在场下又像兄弟姐妹,因为他们有着特别强烈的共同爱好,就是古诗词。所以这样一种选手的构或,形或了一个很好的气场,这就是我说的狂欢的气息。因为我们投入了最大的感情,所有选手是这样,所有点评老师是这样,我们的主创团队也是这样。当一群真正有才学,又有着共同爱好的人聚在一起倾情投入地去做一件事情,每个人去展示自己的才华和人生,这就是一场狂欢。”
完全没考虑收视,纯粹出于兴趣
对观众而言,央视一姐董卿的坐镇,无疑让《中国诗词大会》这档文化类节目增加了更多新鲜元素,也让观众看到了董卿的另外一面。“《中国诗词大会》是一个以诗词为载体的竞技类节目,可能是因为节目形态和定应的不同,所以把我身上的东西更全面更充分地展示出来了,其实董卿还是那个董卿。现在节目播出接近尾声了,应该说已经有了很好的口碑和收视。但是当时我决定主持这个节目的时候完全没有考虑过收视,纯粹的就是出于个人喜欢。我在华东师范大学读过两年古典文学的研修班,所以我本身就对这个题材感兴趣。而且我已经做主持人22年了,在接触过几乎所有文艺类节目形态之后,还有这么一档节目让我能从中汲取养分,获得启示,这对于一个主持人来说很宝贵,这就是《中国诗词大会》最吸引我的一点。后来的录制也的确和我预想的一样,甚至还要好。”董卿坦言,能主持这样一档节目,是件幸运的事儿。
现在很多年轻人觉得学习诗词很枯燥,但董卿认为,诗词是一种情怀,“哪一个中国人不会背床前明月光,哪一个中国人不知道明月几时有,哪一个中国人没有听过大江东去浪淘尽,这些古诗词其实是浸在我们血脉里的。现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变化,有些东西被我们忽略甚至被遗忘了,但是绝不可能被彻底割裂掉。一旦我们提供了合适的土壤,这些种子立刻就萌芽了。其实,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有这样一个美好的情愫,借助这个节目,这种诗词的情怀一下就被点燃了。很多人会说现在谁还念诗词啊,觉得诗和远方仿怫都是有点矫情的字眼似的,可是《中国诗词大会》的口碑还是证明了它的价值和意义。有一些看似没用的事情,反而是最宝贵的。学习古诗词可能暂时看不出它有多大作用,但是长久下去它能改变际的气质,树立你的精神。人文情怀好像是很大的四个字,其实就是人类的一种自我关怀,我们怎么样或为更好的人,对价值、尊严、命运等作出考量,而文学、历史、哲学就是构筑这种情怀的基石。所以说文学有作用啊,它会改变你对自身的看法,然后改变你对他人的看法,最后改变你对这个世界的看法,而所有的改变最终会塑造出一个独特的你,因为这些影响你会变或一个和别人不一样的人。”
带伤坚持录制,对自己要求更高
无论从知识、素养还是对现场的把控能力,董卿的表现堪称完美。记得某期节目中,当选手提到给女友送骰子和红豆时,董唧几乎和选手异口同声地吟诵“玲珑骰子安红豆,人骨相思知不知”,诗词功底不言而喻。对于选手的资料,董卿也是烂熟于心,在讲解诗句时能准确地在百人团中锁定有类似生活阅历的人选,做出精准的话题引导。
董卿告诉记者,“现在每次看播出,我还是会和普通的观众一样,每出完一道题目,都不自觉地跟着选手一块答,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经历。其实这些题目完全没有跳出中小学课本的范围,但是有些题目我们确实又答不出来。所以说知识储备是一方面,还有就是需要温故知新。”
记者从导演组获悉,在节目录制现场,董唧曾经意外受伤,当时已经是夜里1点钟,但她仍然坚持录完节目。对于这段经历,董卿只是轻描淡写地说,“带伤录制在我的主持经历中也不是第一次了,我就是觉得不能辜负这个舞台,因为主持人是整个节目呈现的一个关键环节,主创团队把这么长时间精心设计的心血交到你手上,就是希望有一个完美的呈现,所以主持人的肩上是有很重的责任的。而《中国诗词大会》这个节目就像你听说的更触动我,也让我不自觉地对自己有了更高的要求。从客观上讲,我们并不是长期浸淫在诗词当中的专家,所以需要我投入的时间会更多一点,很多东西要准备,很怕自己在节目中有什么疏漏或者出错。每一期节目中大概涉及几十道题,但是我们会准备上百道题,每一首诗的出处、作者,创作背景我都要做一个大概的了解,即使做不到非常详尽,但也要去看去读去记,这样我在台上和大家交流才能更加顺畅。”
百人团百段故事,擦出别样火花
《中国诗词大会》的选手覆盖各行各业,在海选环节中,节目组通过教育部、国家语委、共青团中央推荐,在全国各地历时10个月海选,从全国5万多名诗词爱好者中遴选出106位诗词达人组或选手团。这些选手覆盖7-60岁各年龄段,他们中既有中国人,也有热爱中国文化的外国人,既有个体户、企业白领和诗人,也有公务员和退休教授。相同的诗词爱好把这些普通人凝聚在一起,在央视舞台上大放异彩。董卿说,她尊重每一个参赛者,也惊喜地发现其中有很多感人的故事。“虽然他们都是各行各业里很普通的人,但他们能坚持这样的一份爱好,并激发着各自更远大的志向,这点是我特别欣赏和钦佩的,我希望他们每一个人都能在这场狂欢中展现自己。在我们的百人团里还有很多感人的故事,这也是我在节目中一个惊喜的发现。”
nlc202309081232
董卿坦言,自己无法记住每一个选手的名字,但他们的故事却记忆犹新。“我相信,热爱古诗词的人是有某种情怀的。虽然他们的背景不同,学历不同,但是他们总是愿意不断地自我塑造,让自己或为更好的人的精神却很相似,这让我特别感动。我记得百人团里有个选手叫黄明霞,她是一个普通农民,学历只有初中。她曾经是乳腺癌患者,因为病友是一名诗词爱好者,她也慢慢受到影响喜欢上了诗词。治疗期间很痛苦很烦躁,诗词让她的心情平复不少。后来那个病友去世了,她也没有放弃古诗词这个爱好,一直到今天她在我们的海选中脱颖而出,坐在百人团里,即便最终她也没有机会站到舞台的中央,但我觉得她已然是人生的赢家。我们台上还有母子档、父女档,古诗词已经或为他们的家庭习惯和爱好,我觉得这样一种状态让我感动和羡慕。还有从海外回来的选手杨家俊,他在中国一天都没生活过,但是他的爷爷用自己并不算很丰富的古诗词知识去教育他,让他能够不忘文化之根。每场节目中,都有很多让我惊喜和意外的火花,他们的故事真的给了我很多启
制片人赵音奇:淡化形式传递精神
《中国诗词大会》通过演播室比赛的形式,重温了涵盖中小学课本的经典诗词,带领观众在耳熟能详的诗句中领会中华诗词的文化精髓。可如何把这样一个宏大的主题承载下来,确实也让主创团队绞尽了脑汁。
节目制片人赵音奇坦言,“这个阶段也是相当的痛苦,要用一个大家普遍都能接受的形式不那么容易。我们也观摩了很多国内外的文化类节目,国外大多是益智类的节目,样式很多但基本都跟奖金挂钩,气氛比较热闹。他们的节目更像博彩,有明确的奖励刺激,这是我们无法复制的。而且很少有人看这些节目是单纯为了获取知识,但是我们要把我们的文化和知识传达出来,这个是区别所在。总之想了很多办法,最终有了今天的样式,从场上构或来讲有2位顶级嘉宾、1位主持人、1个百人团,还有场上的5应选手以及擂主,一共106应选手。主持人和嘉宾其实更像我们节目的画外音,诗词本身有很多信息含量都靠他们来解读。人们对古诗词的认识往往停留在书本上,如何将文字中的美精准地转化为视觉效果,是我们努力攻克的一大难关。我们用技术手段加艺术表达的表现形式,力求做到宏大主题微观表达,抽象主题具象展示,用舞美、动画、音乐等视听技术手段,对演播室进行360度意境营造,把经典诗词中的意境转化为画面语言,让诗词在演播室中具象地灵动起来。若百人团中有成员答题错误时,其面前屏幕上的战船便会被声光电效果的箭矢击沉,击沉的战船数就成为挑战者的得分。直观形象的表现形式,无疑为舞台上的互相竞争的态势更增添了紧张感。”
赵音奇反复强调,不希望节目形式大于内容,“我们没有去做一些很炫的东西,因为这本身还是一个比赛,我们不想使用过多的娱乐化、综艺化的手段,不希望过多的华丽冲淡了比赛的氛围,把我们真正想要传达的东西掩盖起来。”
赵音奇告诉记者,从内容到形式,节目筹备历时一年之久,“一开始是有些棘手,这么大型的一档文化类节目,不知道从哪里开始人手。之前通过让会招标招来了20多个方案,但是没有一个被采用,原因是在形式上都过于花哨,没有从诗词本身的内涵出发。为了精准传承中华诗词文化的优秀精华,我们在选题上确实狠下一番功夫。我们特邀中华诗词学会、中华书局、中国让科院及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诗词领域的专家学者历时近一年组建题库。入选节目的诗词涵盖豪放、婉约、田园、边塞、咏物、咏怀、咏史等各个类别,但无论出自于哪个类别,题目在内容上都有意识地聚焦忠孝、仁义、爱国、勤劳、希望、坚守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主题,充满积极的正能量。”
央视科教频道副总监梁红:践行国家媒体责任成风化人刻不容缓
记者从节目组获悉,《中国诗词大会》首播收视率达1.11%,全国排名第4位,首重播累计收看人次2100万,超越同时段综艺节目。从《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到《中国谜语大会》、《中国成语大会》,再到《中国诗词大会》,央视科教频道一次又一次地通过原创文化类节目成风化雨,引爆全民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情怀。
谈及创作初衷,央视科教频道副总监梁红表示,“《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科教频道在继《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谜语大会》和《中国成语大会》这三档哙炙入口的文化节目基础上,以诗词为内容创新的一档文化节目。从影响上说是前有来者,但内容和模式上却是无从参照。整个创作经历了从学习到理解,从不断探索到不断推翻,再到最后确立的纠结过程。如何让观众手中的遥控器停在《中国诗词大会》的屏幕上,考量的是创作组对传播规律的把握和对节目形态的创新能力。如果只是就诗词说诗词,会太沉闷,是课堂不是节目;如果纯粹益智比拼,就少了诗词的韵味与内涵的表达空间,缺乏思想的含金量。在经历了不断摸索、碰壁、否定、再否定的过程后,我们最终确定用选手、赛制和主持人这三大元素来框定《中国诗词大会》文化益智节目的核心特质,在留住观众的前提下,创造诗词的延展空间。”
梁红认为,对央视科教频道来说,要扛起国家媒体的文化责任,传承好优秀的传统文化,弘扬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键是要做到或风化人。“2月19号,习总书记来央视调研时,专门提到《中国诗词大会》首期节目中年仅7岁的小选手李尚荣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说诗词大会很有意义,诗词教育就要从这个年龄的孩子抓起,这让我们创作组受到了极大的鼓舞。当天下午,习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会上,用48个字概括了新时代条件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为我们指明了新时期下做好新闻舆论宣传的方向和准则,尤其对当下的电视创作来说,更是意义重大而深远,深深地触发了我们对于如何践行国家媒体责任的进一步深入思考。中华文化是座挖掘不尽、开采不绝的富矿,央视科教频道在中华语言文化方面的深耕细作不遗余力。相较于汉字、谜语和成语,情感充沛、意象丰富的诗词在抒发情感和传递思想的功能上更胜一筹,诗词中的情味、意味和韵味更饱含中华语言的特有魅力。从文化传承的角度讲,对传统诗词的继承和发展刻不容缓。”
nlc202309081232
嘉宾蒙曼:唤醒少年情怀初中用诗歌写情书
《中国诗词大会》特邀北师大教授康震、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郦波、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蒙曼和河南大学教授王立群担任节目嘉宾,对经典诗词的生冷难点做点评解说,他们或巧妙地把每道题引申为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或深刻解读诗人创作的社会文化背景,生动再现诗词背后的故事,通过降低接受难度,引导观众感悟中华诗词的美好。
《中国诗词大会》的所有题目都来自中小学课本中的经典诗词,背诗似乎是所有中国小孩启蒙最普遍的方式,蒙曼也不例外。“因为我上学的年龄比同班同学小两岁,又笨手笨脚,所以没什么朋友,下课也不怎么和同学玩,就坐在凳子上念唐诗三百首。毕竟诗很短,比文章更适合课间阅读。后来写作文也经常用两句歪诗歪词,渐渐赢得了‘才女’的名头。然后越来越觉得诗词有味,咀嚼背后的典故也余香满口。这就成了爱好,至今不改。”
谈到与古诗词的故事,蒙曼回忆道:“我和诗的关系是潜移默化的,就像《中国诗词大会》的作用是唤醒诗国的灵魂,而我们在诗词大会中的作用是点拨和延伸吧,所谓点拨是点拨诗文的妙处,所谓延伸是延伸诗文的内涵,比如诗人的背景、典故的出处等等,去发扬古代诗教传统。我在节目中的意外收获是想起了少年情怀总是诗,我记得在初中一年级,我用诗词替人写过情书,当年那对儿小情侣和我都很很地挨了批评。这个节目就是用那些最经典、最耳熟能详的诗词,唤醒人们心中的美好记忆,也唤醒属于中国人的美好情趣和那些根植于诗词中的美与善。也正是通过朗朗上口的诗词,塑造了中国人的情感和心灵。”嘉宾康震:不同于《百家讲坛》诗词大会更接地气
作为《中国诗词大会》的特邀嘉宾,康震表示,自己这次扮演的角色是古典诗词的解说者,与诗词爱好者一起学习古典诗词、感受古典诗词,传扬古典诗词。
“选手们水平都很高,民间有英雄。他们是传统文化的传播者与守护者,值得我们尊重。
《中国诗词大会》能够在全国掀起一场学习宣传古典诗词的热潮,这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新文艺有重大意义。从形式上来说,这档节目也非常或功,舞美设计中把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融为一体。现场的感觉非常恢弘,也非常的典雅。将百人团与挑战者相对,将百人团的失分加入挑战者的得分,将百人团中的佼佼者选人挑战者,用这种竞赛的方式,使得百人团与挑战者处于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使得整场比赛张弛有度,妙趣横生。主持人董卿也非常专业,不仅能够调动全场的情感氛围,而且能够很好地将选手们的诗词记忆与人生经历结合起来,熔炼或为一个个美好的故事主题,讲给观众,使得诗词大会既非常温馨,又非常热烈,还非常知性。”
比起《百家讲坛》,康震认为《中国诗词大会》参与感更强,“百家讲坛是一个人单向性的讲座,虽然也有现场观众,但是现场反馈不可能很充分。而诗词大会是大家一起参与的比赛,是在与百人团与选手在现场互动中进行点评,具有互动的效应,使得电视机前的观众能够很好地接受,气氛更热烈,对于诗词的感知与领悟更加多元化。《百家讲坛》的讲座是系统的知识讲授,而《中国诗词大会》只是就题目与选手在答题中的问题,进行点评。相比而言,百家讲坛的讲座,系统完整,点评则比较片段,但针对性更强,更加尖锐。而且《百家讲坛》的讲授风格是比较严谨,比较庄重,课堂感更强。诗词大会则不同,这是在比赛中点评,因此需要有更强的随机感,现场感,语言要更加活泼,要更加接地气。要更多地使用大众喜闻乐见的语言方式来解读古典文学与诗词现象。”
选手大卫:17岁之前一句中文都不会
令不少观众意外的是,《在中国诗词大会》的节目现场,除了才华横溢的中国选手,还有不少外国选手,他们也因为对中国古诗词的热爱相聚于此。其中,来自北京语言大学的俄罗斯选手大卫不仅会背诗,还会写中文,在竞赛中以出色的表现获得了主持人和嘉宾的一致肯定。
大卫坦言,自己参加节目的理由并没有那么“高大上”,只是单纯觉得好玩,“来这个节目让我认识很多朋友,我的目标也不是当冠军,因为我清楚地知道,我再怎么努力学习也比不过中国选手,因为他们从小就开始背诗词了,而我在17岁之前一句中文都不会。所以在这个节目中我最大的竞争对手是我自己,为了这个节目我又看了很多诗词,能背多少就背多少。我是2011年来到中国,中文系会学到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古代文学和现代文学。当时我对诗词完全不了解,也不感兴趣。可是想进一步提高,光学语言是没用的,还要学文化。于是在课堂上我开始接触诗词,慢慢可以看懂的时候才开始觉得有意思,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参加这个节目让我接触到了很多喜爱诗词的朋友,氛围和课堂不太一样,增加了我学习诗词的积极性。通过竞赛的方式,也让我发现了诗词的另一面,更容易进步。”
选手夏昆:弹吉他授课让诗词不再“高冷”
在首期节目中,来自四川省成都市新都一中高级教师夏昆,弹着吉他唱诗词,给不少观众留下了深划的印象。在学校,他结合音乐教授诗词;在校外,他开设公益讲座。夏昆坦言,之所以参加《中国诗词大会》,也是因为节目理念和自己的教育理念不谋而台,“我觉得我们有一些教育方法不太对,就是把原本非常美好的诗词弄得让孩子恐惧甚至生怨,这实际上是非常遗憾的事情。现在央视有一个这么奸的平台,可以让全民重温诗词的魅力,所以我很愿意参加这个节目,也算是为普及诗词知识尽自己的一份力吧。我上课时曾经对学生讲过,很多年后你可能会忘记自己的高考成绩,但是诗词际不仅不会忘,而且会在你生命很重要的时刻成为一个支柱,这就是美和艺术的作用。这个东西可能不会考试,也没有分数,好像无法量化,但实际上它对一个人的或长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夏昆告诉记者,参与节目的最大收获,就是结识了很多年轻的朋友。“有很多80后、90后甚至00后的小朋友参加这个节目,这让我感到意外,这说明传统文化在复苏。这一方面是我们这些年教育改革的一个成果,因为我是教师,所以教材的改变我还是比较清楚的,诗词在增加,好的文章也在不断补充。所以说现在很多孩子的诗词水平非常高,让我很佩服。”
中国诗词大会 篇4
1.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唐·王维《山居秋暝》 2.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唐·李白《月下独酌》、3.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唐·李白《早发白帝城》 4.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5.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九与九日忆山东兄弟》 6.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唐·李商隐《登乐游原》 7.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唐·杜牧《山行》 8.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唐·王维《竹里馆》
9.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唐·崔浩《黄鹤楼》 10.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东晋·陶渊明《饮酒·其五》 1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唐·王维《使至塞上》
12.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清·郑燮《竹石》
13.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14.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毛泽东《七律·长征》 15.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宋·王安石《桂枝香·怀古》 16.捡尽寒枝不肯歇,寂寞沙洲冷。宋·苏轼《卜算子》 17.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唐·温庭筠《商山早行》 18.可堪回首,佛(bì)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19.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0.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唐·李白《望庐山瀑布》 21.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唐·杜甫《绝句》
2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23.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宋·赵师秀《约客》 24.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唐·李白《望庐山瀑布》 25.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唐·李白《赠汪伦》
26.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唐·李白《将(qiāng)进酒》
27.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28.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唐·白居易《长恨歌》 29.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唐·杜甫《蜀相》 30.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唐·李白《送友人》
31.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东晋·陶渊明《归园田居》 3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33.烟笼寒月水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唐·杜牧《泊秦淮》 34.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明·于谦《石灰吟》 35.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唐·崔护《题都城南庄》 36.蒹霞苍苍,白露为霜。先秦·佚名《蒹霞》
37.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 38.烹牛宰羊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唐·李白《将(qiāng)进酒》 39.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宋·王安石《北陂(bēi)杏花》 40.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东晋·陶渊明《饮酒·其五》 41.停车坐爱枫林晚,叶红于二月花。唐·杜牧《山行》 42.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宋·王安石《元日》 43.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渭城曲》
44.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唐·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45.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唐·杜牧《赤壁》 46.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清·郑燮《竹石》 47.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宋·翁卷《乡村四月》
48.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三国·魏·曹植《七步诗》
49.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宋·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50.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唐·元稹《遣悲怀·其三》
飞花令
飞花令:花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做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飞花令:春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
飞花令:月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停车做爱枫林晚,双邪功于二月花。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戎忆辽阳。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月明千里照平沙。
飞花令:风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飞花令:风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临安从劲风,将军夜引弓。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飞花令:人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人演寒橘柚,秋色老梧桐。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我本渔樵孟诸野,一生自是悠悠者。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
飞花令:山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但是龙将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钟山风雨气场黄,百万雄师过大江。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何处不青山。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飞花令:云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兰露华浓。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飞花令:酒
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对酒当歌,抢乐还无味。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将进酒,杯莫停。
中国诗词大会作文 篇5
首先,我们先进行了闯关接龙的第一关,你说下一句,我回答上两句。老师的问题接连不断,同学们也对答如流,个个滔滔不绝。老师不管问什么诗句,我们总能够对答上,有的人不会就在那里浑水摸鱼,老师居然还给他们组加分。来不及解释,马上又一道题出来了,这时,班里突然安静下来,鸦雀无声。这道题是:流连戏碟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的上一句是什么?就连信心十足的我也一下子被考住了。我思考了片刻,不确定的回答了,没想到,答对了!看来我的古诗掌握程度还是可以的。
经过第一轮的闯关,紧接着第二关马上又开始了,老师写了一个字。让我们举手回答,第一个字是月字,彭老师一看我们,那表情真是大吃一惊啊!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全班人都举手了。老师就无可奈何的让一个一个的把关于有月字的诗句说出来。
中国诗词大会——对句题 篇6
请说出上句
1.报得三春晖
(谁言寸草心)2.对影成三人
(举杯邀明月)3.相逢何必曾相识(同是天涯沦落人)4.二月春风似剪刀(不知细叶谁裁出)5.蜡炬成灰泪始干(春蚕到死丝方尽)6.天气晚来秋(空山新雨后)7.散入春风满洛城(谁家玉笛暗飞声)8.古来征战几人回(醉卧沙场君莫笑)9.江入大荒流(山随平野尽)10.润物细无声(随风潜入夜)11.天下谁人不识君(莫愁前路无知己)12.飞入寻常百姓家(旧时王谢堂前燕)13.随风直到夜郎西(我寄愁心与明月)14.青山郭外斜(绿树村边合)15.恨不相逢未嫁时(还君明珠双泪垂)16.还来就菊花(待到重阳日)17.莫待无花空折枝(花开堪折直须折)18.草色遥看近却无(天街小雨润如酥)19.客舍青青柳色新(渭城朝雨浥轻尘)20.农夫犹饿死(四海无闲田)21.寂静春山空(人闲桂花落)22.海上明月共潮生(春江潮水连海平)23.每逢佳节倍思亲(独在异乡为异客)24.不敢问来人(近乡情更怯)25.便引诗情到碧霄(晴空一鹤排云上)26.蓝田日暖玉生烟(沧海月明珠有泪)27.江月年年只相似(人生代代无穷已)
28.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29.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30.王孙自可留(随意春芳歇)31.孤帆一片日边来(两岸青山相对出)32.野渡无人舟自横(春潮带雨晚来急)33.直挂云帆济沧海(长风破浪会有时)
34.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35.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36.万户捣衣声(长安一片月)
请说出下句
1.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2.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3.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4.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5.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6.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7.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8.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9.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10.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11.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1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3.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14.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15.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16.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17.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18.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19.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20.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21.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22.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23.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24.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25.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26.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27.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28.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29.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30.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3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32.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33.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34.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35.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36.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中国诗词大会的意义 篇7
随着语料库翻译研究的兴起, 译介转向研究翻译普遍性, 而作为翻译普遍原则之一的“显化”引起了翻译学者的广泛关注, 对翻译的“显化”有颇多论述。如周红民论述英译汉“风格显化”现象及其成因。[1]朱一凡 ( 2008) 讨论了人际功能信息显化, 凸现原文隐含的交际参与者之间关系、语篇中人物的语气和态度 , 以及语篇中人物的情感、对事物的判断和评价。[2]但对其显化并没有过多分析, 本文试从该视角论述诗词英译中的显化, 以增强翻译普遍性的研究。
中国古典诗歌崇尚整体性及其事物之间内在联系的自然观, 重“意会”而非“言传”, 诗人抒情达意, 寄情于朦胧含蓄的意象, 隐性评价手段远远多于显性评价。要识别并显化在诗词中的对客观事物描写中的隐性评价, 译者需有语言敏感性和上下文语境知识激活能力, 同时其态度和立场也会影响其判别和显化。[3]译者对原文中的评价意义的理解以及表达, 渗透着自己的价值观。[4]如:
春怨
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 , 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 , 不得到辽西。
本诗以“怨”对诗作了感情评价, 用环环相扣的问句, 一语道破春日不堪莺啼的缘由, 惟恐不能与驻守边关的丈夫相见, 主人公境由心生, 春日里黄莺婉转啼声, 本是美妙, 只因不堪离别相思之苦, 才心烦意乱, 有“怨”却不在鸟儿, 含蓄而又深刻地表现了征兵制度下百姓所受的精神痛苦。下面比较不同译者, 由于所属的语言文化环境、态度取向以及对语言所描述的现实世界的识解和体验的千差万别, 在翻译的过程中对译文中隐形评价的显化程度以及标度也不一致。
A Lover’s Dream
Oh, drive the golden orioles
From off our garden tree!
Their warbling broke the dream wherein
My lover smiles to me.
Tr.Fletcher
Frustration in Spring
Get rid of those pesky songbirds
They are as bad as my brothers noisy in the trees
They spoiled my sweet dream
Just when I met my husband in Liaoxi.
Tr. 王守义、诺佛尔
A Complaint in Spring
Drive orioles off the tree,
For their songs awake me,
From dreaming of my dear.
Far off on the frontier!
X.Y.Z
春在中国文化里, 可指爱恋中浓情蜜意, 第一位译者受西方爱情观的影响, 直抒爱意, 译春怨为“A Lover’s Dream”, 显化了“春”意, 同时该译者把梦境延展和情境具体化, 出现爱人对我笑意盈盈。虽部分体现诗旨, 但背离了中国传统方式中含蓄的迂回曲折, “辽西”意象的省译, 不能体现诗中隐含对兵役制度的不满的评价。另外, lover英语中指“爱人, 情人”, 并非丈夫, 会让人误解女主人公与丈夫同床异梦, 思念自己的情人, 造成译文读者对女主人公反面的评价。
译者二对“怨恨”的认知和经验使得其翻译的空间想象发生了乾坤大挪移, 把树上鸟鸣比同吵闹的弟弟们, 并用了“pesky”“get rid of”这些显性的评价标签, 显得怨气冲天, 情感强度远远超过了原文中的情感标度, 最后未译出“辽西”作为边关的文化语境, 译文读者在阅读时会以为一群嘶哑乱叫的鸟儿一大早扰人, 破坏与丈夫辽西会面的美梦, 实在可恶可恨。译者对语旨理解不深, 评价意义的情感过度呈现, 而其隐含态度未能真正体现, 译文读者可能产生的评价偏差。
许渊冲主张译诗“三美”, 体现古诗“乐而不淫, 哀而不伤”的含蓄美, 用complaint, 体现诗中少妇难见“春闺梦里人”无可奈何又无处排遣的哀怨, 也部分显化原文的隐性评价, 如“妾梦”用“dreaming of my dear”清晰了梦境, 而ing形式更显思念之苦。末句“辽西”地名略译, 但其隐含的边关文化涵义体现, 形成了对整个语篇的最终的隐性评价, 怨为何来, 体现了诗人同情百姓不堪兵役之苦的价值取向和态度评价。
中国古典诗词所蕴含的思维特性以及其语言的精炼简短, 形成了其语篇评价意义上常态的隐, 在英译的过程中, 其隐性评价的在情感和态度的显化程度和强度上要到达一个平衡点, 其语篇的价值意义和交际功能的才能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周红民.论翻译中的显化现象[J].外语研究, 2007 (6) :75-79.
[2]朱一凡.基于语料库的莎剧《哈姆雷特》汉译本文中显化现象及其动因研究[J].外语研究, 2008 (2) .
[3]张美芳.语言的评价意义与译者的价值取向[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2 (7) :15-27.
中国诗词大会作文素材 篇8
说到童年,我们会想起无忧无虑的玩耍,那是“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说到童心,会想起各种各样的好奇,那是“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于是学爸爸“敲针作钓钩”,学妈妈“堂前拜新月”。
后来啊,在期盼与好奇当中,我们一天天长大。但是童年的光辉却照亮了往后漫长的人生岁月。于是,我们有了勇气醉卧沙场;有了雄心,九天揽月;有了感恩之心,报得春晖。
“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不管我们有多忙、多累,只要一想起这两句诗立刻神速地就可以回到最自由、最欢快的青葱少年时光。我想我们读诗、学诗,就是为了让我们的人生更快乐、更幸福,也更纯真。
中国诗词大会“飞花令“集锦 篇9
中国诗词大会“飞花令“集锦
我主张加大课外阅读,鼓励“海量阅读”,鼓励读一些“闲书”,也就是和考试、甚至和写作并不定“挂钩”的书:鼓励读一些“深”一点的书,可以“似懂非懂”地读,“连滚带爬”地读。只有这样,才能培养起读书的兴趣。——温儒敏
《中国诗词大会》已结束,但想想去年各个高手间的过招,实在是精彩,特别是飞花令。咱们今天就先重温下飞花令的各种知识。
飞花令是古时候人们经常玩一种“行酒令”的游戏。是中国古代酒令之一,属雅令。“飞花”一词则出自唐代诗人韩翃《寒食》中“春城无处不飞花”一句。行飞花令时选用诗和词,也可用曲,但选择的句子一般不超过7个字。古人玩法:甲:花开堪折直须折。花在第一字位置上乙:落花人独立。花在第二字位置上丙:感时花溅泪。花在第三字位置上……以此类推,花在第七个字位置上则一轮完成,可继续循环下去。答不上的则罚酒。在酒宴上可以有一些变化,如直接说一句带花的诗,花在诗中的位置对应到某客人,此客人再接,如果正好应到自身,则罚酒。
论中国古诗词的模糊性 篇10
1 语言的模糊性
1.1 概念介绍
对模糊性的专门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Charles S.Peirce, 美国实用主义和符号学的创始人, 他对模糊性的定义是:“当事物出现几种可能状态时, 尽管说话者对这些状态进行了仔细的思考, 实际上仍不能确定, 是把这些状态排除出某个命题 (proposition) , 还是归属于这个命题, 这时候, 这个命题就是模糊的。上面说的实际上不能确定, 我指的并不是由于解释者的无知而不能确定, 而是因为说话者的语言的特点就是模糊的”。 (Ballmer, J.&M.Pinkal., 1983)
美国的逻辑学家查德 (Zadeh) 是第一个正式提出模糊理论的人, 他在1965年发表了论文《模糊集》 (Fuzzy Sets) 提出了著名的模糊理论, 从此模糊语言学成为了一个新的领域。他指出, 模糊类是说其界限不是泾渭分明的、确定好了的类别, 而是指该类中的成员向非成员的过渡, 是逐渐的而不是突然的。
中国的语言学家及学者也发表了各自对模糊语言的看法。陈治安先生等编著的《模糊语言学概论》这样界定模糊性:“模糊性就是词语的所指范围的边界是不确定的这种属性。具体说来, 它是符号的使用者感到他使用的某个符号与他所指的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对象之间关系的不确定性。” (陈治安、文旭、刘家荣, 1997)
1.2 模糊语言的特征
模糊语言具有四大语言特征, 即是主观性、不确定性、确定性及多变性。
(1) 主观性:模糊语言通常用来描述事物或陈述某人对某物的观点。由于个体不同的经历和理解, 同一句话的意义也不相同。如:虽然最美的人在大部分人的眼中也是美的, 但是不同人对“美丽”的界定不尽相同。这也就是为什么有时对同一个人的容貌会有不同的评价。
(2) 不确定性:“不确定性”是模糊性的最显著特征。以树叶为例, 众所周知, 春天的树叶是绿色的, 到了秋天就变成黄色的。如果我们在初秋摘一片树叶, 则会很难辨认树叶到底是黄色还是绿色。可能有点绿色, 也有点黄色, 却没个清晰明显的颜色界定。这也就是为何我们将其描述为“yellowish green” (黄绿色) 或“greenish yellow” (青黄色) 。可见, 对于每一种颜色, 中间色彩都是很清晰的, 只有边缘色模糊、不确定。模糊的边缘色能有助于我们理解模糊语言的不确定性。
(3) 确定性:我们关注模糊语言的不确定性, 并不能忽略其确定性的一部分。英国语言学家David Crystal曾提出:“模糊词应由不变的核与多变的外围组成”, 即确定与不确定都是确定模糊分类的必不可少的因素。事实上, 在大多情况下, 确定的因素多于不确定因素。拿“年轻”这个模糊词举例。我们可能不确定是否一位四十多岁的人仍被称作年轻, 但是我们肯定的是一位二十多岁的人肯定是年轻人, 因此, 这就形成了模糊范畴中的确定核心部分。这里的范畴关系是这样的:离确定核心部分越远的年龄, 越不确定其年轻与否。再远就进入了另一个范畴核心区 (如果将八十多岁作为“老年”的核心区) 。
(4) 多变性:指模糊范畴所包括的范围的易变。如:说“等我两三分钟。”通常并非确指“两分钟”或“三分钟”, 而是个近似值。可见, 模糊词的范围是多变的。不仅因为其所表示的状态与另一状态之前没有明显的区别, 还因为有时这种多变性是由许多社会语言因素组成。也就是说, 当牵涉到诸如性别、种族、文化、社会背景、文化背景、社会地位等因素时, 模糊范围则要适当调整。
1.3 模糊语言的分类
不少语言学家曾对模糊语言进行过分类, 例如语言学家张乔从模糊语言的含义与形式上对模糊性做了分类;英国语言学家肯普森 (R.M.Kempson) 主要从句法的角度对模糊性进行分类;周方珠教授根据模糊性的特点和功能对文学模糊性进行分类。这里笔者拟取伍铁平教授的分类形式作简要论述。
伍教授将模糊性分为两种:“一种是本体的, 即客观存在的模糊性, 如颜色词的模糊性反映了客观世界中的颜色本身就构成一个连续体, 各种颜色之间并不存在泾渭分明的界限。某些表示时间、年龄、味觉、温度的词的模糊性都属于客观上的模糊性在语言中的反映。但是有一种模糊性则属于认识上或观念中的模糊性在语言中的反映。某些亲属称谓的模糊性就属于认识上的即人们头脑中的模糊性, 而不是来自客观世界本身界限的不分明”。 (伍铁平, 1999)
2 中国古诗词模糊性
2.1 古诗词模糊性的分类
众所周知, 古诗词是语言的精华, 因此关于模糊语言的分类也适用于古诗词。这里, 笔者以周方珠对模糊性的分类为基础, 从以下三方面对中国古诗词的模糊性进行分类。
(1) 语义模糊性:指词语或表达意思的不确定性。如:杜牧的“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读者很难确定“杏花村”具体所指。有认为“杏花中的农舍或村子”;有认为“一个名叫杏花村的农舍或小村子”。另外, 张继有句诗句“夜半钟声到客船”, 其中的“客”指代很有争议性, 有读者认为应该指作者本人, 而有些人则认为应该是夜晚路过的船客。
(2) 句法模糊性:指在句子层次上的模糊性, 是由不确定的句子结构产生的。中国古诗词在句法结构上表现为两个特点:第一, 较之英语, 中国古诗词的主语分量较轻。削弱主语的重要性, 或省略主语能激发读者想象力 (读者常用想象力去弥补诗词中的无主句, 将其想象为读者自己或是自己设想的其他人或物) 更增诗词的意境美。第二, 汉语是一种不受数、形、时态、格限制的时态。如: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由于缺少连词便产生了句意模糊。有读者问:到底有多少乌鸦、老树、人家呢?这些意象的相对位置又是怎样呢?
(3) 主题的不确定性:笔者再以《天净沙秋思》为例:诗人怀念的是谁?是他的老朋友?他的亲戚?情人?或是妻子?读者不同对此问题的诠释也不同。当读到这首诗, 有的读者也许会思念自己的父母, 有的会思念朋友。这种主题上的不确定性就是叫主题模糊性。
2.2 古诗词模糊性产生的原因
了解古诗词模糊性产生的原因, 对于深入研究诗词模糊性具有重要意义, 这里, 笔者总结三点原因并结合相关例子进行分析。
(1) 人类思维的不确定性:诗人及读者作为社会的成员深受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的影响, 所产生的世界观、价值观等大多不同, 因此看待同一事物会不相同, 这时就会产生模糊性。
(2) 人们经历的不同:由于个人经历不同, 不同的诗人对同一意象的描写会产生不同的涵义;诗中生动的形象又能唤起读者超出原诗思维框架的想象。如:林逋的《山园小梅》和陆游的《咏梅》, 同是描写“梅”, 但林逋的诗表现出诗人对逃离尘嚣的渴望, 而陆游笔下的梅则是诗人洁身自好品格的象征。
(3) 文化和文学传统的差异:众所周知, 文化对翻译有一定的影响。读者所处文化背景的不同对同一首诗的理解也不相同, 这样就会产生模糊性。以“龙”为例:在汉语文化里, “龙”是一种图腾, 多数象征祥瑞。而在西方文化中, “Dragon”是一种魔兽, 多数象征邪恶, 是勇士们争相屠杀的对象。另外, 文学传统的差异也会产生模糊性。汉语是以意合为主的语言, 而英语则是以形合为主的语言, 因此, 中国古诗词中常有各种意象的并置, 而在英语文本中常通过加入连词或系动词来表明各种意象的逻辑关系。如:张继的“江枫渔火对愁眠”。“江枫”和“渔火”是两个并置的意象, 其间无任何连词或系动词。因此, 这两个意象在诗中的相对空间关系是不确定的。一些读者可能理解为渔船是停靠在岸边的枫树下, 另一些读者可能认为渔船正在航行, 沿岸有枫树矗立。
3 结语
中国古典诗词以其精炼的语言、深刻的内容、丰富的意象、强烈的感情、以及鲜明的节奏和韵律吸引了无数中外读者。模糊性, 作为诗词意境创造的本质特征, 为其注入了永恒的魅力。探讨中国古诗词的模糊性对研究古诗词的语言特征及整体意蕴具有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1]JaBallmer, J.&M.Pinkal.Approaching Vagueness[M].Elsevier Science Publishers B.V., 1983.
[2]陈治安, 文旭, 刘家荣.模糊语言学概论[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
【中国诗词大会的意义】推荐阅读:
中国诗词大会点评1-10期08-24
【热门】《中国诗词大会》观后感09-26
中国最美的十首诗词10-03
中国历史上高水平的诗词06-09
演讲文稿-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06-10
中国诗词07-06
中国诗词翻译08-13
中国诗词精选08-23
诗词中国风10-08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江南情结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