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中国风

2024-10-08

诗词中国风(共15篇)

诗词中国风 篇1

你可能知道“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你也许还背过“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爱而不得时或许也会道句“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为大家分享了爱情古诗词,欢迎欣赏!

《上邪》

——汉乐府民歌

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夏雨雪。

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无题》

——唐·李商隐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凤求凰》

——汉·司马相如

有一美人兮,见之不忘。

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凤飞翱翔兮,四海求凰。

无奈佳人兮,不在东墙。

将琴代语兮,聊写衷肠。

何日见许兮,慰我彷徨。

愿言配德兮,携手相将。

不得于飞兮,使我沦亡。

《雨霖铃》

——宋·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山花子·风絮飘残已化萍》

——清·纳兰性德

风絮飘残已化萍,泥莲刚倩藕丝萦。

珍重别拈香一瓣,记前生。

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

又到断肠回首处,泪偷零。

《忆帝京·薄衾小枕凉天气》

——宋·柳永

薄衾小枕凉天气,乍觉别离滋味。

展转数寒更,起了还重睡。

毕竟不成眠,一夜长如岁。

也拟待、却回征辔;

又争奈、已成行计。

万种思量,多方开解,只恁寂寞厌厌地。

系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

《长相思·其一》

——唐·李白

长相思,在长安。

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美人如花隔云端!

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

长相思,摧心肝!

《诉衷情·香灭帘垂春漏永》

——唐·顾敻

香灭帘垂春漏永,整鸳衾。

罗带重,双凤,缕黄金。

窗外月光临,沉沉。

断肠无处寻,负春心。

永夜抛人何处去,绝来音。

香阁掩,眉敛,月将沈。

争忍不相寻,怨孤衾。

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

《越人歌》

——先秦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

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

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关雎》

——先秦·《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诗词中国风 篇2

一、创设情境, 营造氛围, 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

感受美是审美教育的基础和前提, 而对美的感知是从外在形式开始的。因此, 教师要采取多种有效手段, 精心创设审美情境, 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参与活动, 充分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 有效地引导学生从古诗词中发现美、感知美。

1. 听读, 感受古诗词的音乐美。

停顿和押韵是古诗词语句的鲜明特点, 读来琅琅上口, 富有音乐性, 是“流动的音乐”。节奏是情感的表现, 是随情感的变化而变化的, 而押韵则起到了回环往复的作用, 使情感不断得到强化和渲染。教师在课堂上应充分运用听读教学, 通过听名家或教师的范读, 让学生充分体会古诗词的节奏美和韵律美。

2. 观色, 感受古诗词的色彩美。

古诗词描写的意境往往是一幅幅色彩斑斓的中国画。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观看图片、动画、视频等手段, 呈现古诗词所描绘的画面, 引导学生从视觉上感受古诗词的色彩美。如“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前。” (《次北固山下》王湾) , 通过“青”和“绿”两种色彩相互映衬, 描画出一幅青山绿水、色彩明丽的早春图。又如张志和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 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从“青”山、“白”鹭、到“红”花、“碧”水、“青”笠、“绿”衣, 多种色彩因素, 在视觉上形成鲜明的对比, 勾勒出一幅秀丽的江南山水画。

3. 看形, 感受古诗词的形式美。

中国古诗词具有固定的格式, 是“凝固的建筑”。不论是律诗还是绝句, 每句的字数都是固定的, 句式也整齐划一, 具有完全的形式美。诗词的句式变化只是在整体 (段落) 的对称中做了些灵活的改变, 这更酷似讲求对称美的中国古代建筑中的飞檐斗拱, 为建筑物增添了飞动灵快的美感。

4. 品词, 感受古诗词的语言美。

优美华丽、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能直接调动学生的审美感受。古代文人写作时斟字酌句倡导苦吟, 甚至要求自己达到“语不惊人死不休” (杜甫语) 的地步, 这使不少诗句达到了独步千古的境界。古诗词的语言将汉语表达力强, 富有浓厚感情色彩的特点体现得淋漓尽致。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以音乐、视频和语言进行渲染,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仔细品味古诗词丰富优美的语言。例如在学习温庭筠的《望江南》时, 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体会“独倚”、“斜晖”、“脉脉”、“悠悠”、“肠断”等词语, 赏析它们是如何体现少妇在望江楼上终日盼望良人归的凄凉心情的。

二、引导理解, 诠释内涵, 培养学生对美的理解能力

“诗贵含蓄”, 古诗词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沈德潜曾说:“平字见奇, 常字见险, 陈字见新, 朴字见色。”可见古人写诗作词特别讲究“炼字”、“意胜”、“象外之旨”、“神余言外”等等。初中学生由于生活阅历浅, 感性经验不足, 知识水平有限, 往往对古诗词中的审美因素视而不见, 有时似懂非懂, 有时甚至不知所云, 这就无法对审美对象作出审美反应, 也就谈不上审美欣赏了。因此, 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 要注重引导学生分析关键词语和关键句子, 理解其中丰富的内涵, 正确把握和理解整首诗或整首词的内蕴, 从而提高学生发现美、理解美的能力。

三、由表及里, 循序渐进, 培养学生对美的欣赏能力

人的认识有一个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的发展过程。因此, 在古诗词教学中, 教师必须遵循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的原则, 依次从古诗词的形式、意象、意境、思想四个方面进行课堂教学, 培养学生对美的欣赏能力。

1. 感受形式美

古诗词十分注重外在的表现形式, 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以下两方面感受古诗词的形式美。

句式灵活。古诗常见的有七言诗、五言诗、四言诗, 作者根据各种不同的情绪表达需要和情感抒发需要, 灵活地选择适当的句式, 使语言的表达更加充分、自由。

章法严谨。古诗词十分讲究布局谋篇, 有的开篇点题, 此后势如破竹, 一泻千里, 如杜甫的《春望》;有的先描写渲染, 结尾再点题, 如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有的上片描写, 下片抒情, 如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

2. 解读意象美

意即情意、情思;象指物象。意象即有意之象, 表意之象, 是指客观的外在物象与诗人的内在情感相融合而成的一种艺术形式, 是意与象、主与客的有机统一体。学习古诗词的关键是引导学生正确解读和把握诗词中的意象, 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前三句描写了三幅不同的画面, 第一句和第三句分别在“藤”、“树”、“鸦”、“道”、“风”、“马”六种物象的前边, 加上饱含诗人感情色彩的“枯”、“老”、“昏”、“古”、“西”、“瘦”, 形成低沉、衰败、凄苦的意象群;同时又和第二句中安逸、温馨的意象相映衬, 形成巨大的反差;最后以“夕阳西下” (正是回家的时候, 暗示思念家乡之意) 这一饱含思归的意象进一步渲染, 使孤独漂泊、凄苦劳顿、思乡如渴的“断肠人”这一天涯游子的形象跃然纸上。

3. 欣赏意境美

“词以意境为最上” (王国维语) , 诗也如此。在古典诗词的审美教学中, 引导学生进入意境美的欣赏, 是一种较高层次的审美创造活动。“一切景语皆情语”, 情与景是营造意境的两大要素, 因此引导学生欣赏意境美也就要从情和景入手。

4. 品味思想美

“诗言志” (《尚书·尧典》) , 古诗词很少有纯粹写景或状物的, 作者常常将自己的人生追求、国家命运、社会责任等融入到作品中, 或直抒胸臆, 或托物言志, 或借古喻今, 或以小见大, 表达了作者的理想追求和对人生、社会的见解。李白、杜甫、王维、苏东坡、辛弃疾、李清照等, 无不在自己的诗词中展示独特的人格魅力, 表达自己的深切情感。在古诗词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体会作品中表现的爱与恨、善与恶、美与丑, 要引导学生深入探究, 仔细品味作品的思想美, 使学生从中受益, 从而树立正确的理想和信念, 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 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中国风”歌曲的“中国”味儿 篇3

“中国风”之曲调

带有传统中国味的歌曲,往往要参考中国传统的“五声调式”。五声调式是以纯五度的音程关系来排列的,由宫、商、角、徵、羽五个音构成。五音分别对应西方音乐中的“do re mi sol la ”,视需求加入的“fa”和“si”音,被称为“清角”和“变宫”。依循这个方式谱出的曲,旋律一般比较平和,符合中国传统音乐“绕梁三日”“余韵悠长”的审美。举个例子,传统的江苏民歌《茉莉花》,整首歌曲中都没有“fa”和“si”,曲调因此显得婉转流畅,特别符合人们对“江南”的心理定位。

“中国风”歌曲则在这个基础上,有了更多的发挥,既可以添加Rap、R&B、Hip-Hop、爵士等西方因子,更可以缀入戏曲、民歌等传统元素,通过编曲糅合为全新的东西。比如,陶喆的《Susan说》,把传统京剧《女起解》和R&B风格结合在一起,歌曲中间插入京剧名段,用通俗唱法模仿京剧唱法唱出名段“苏三离了洪洞县”,接着又在Rap唱段中再次说唱京剧歌词。

“中国风”之配器

民族乐器的运用,常使“中国风”更有“中国味”。“中国风”歌曲中大量运用中国传统民族乐器(古筝、二胡、琵琶、竹笛、古琴等),与西方乐器(钢琴、小提琴、吉他等)和电子音乐融合。周杰伦《东风破》中的琵琶、二胡,《菊花台》中的古筝等等,都使得歌曲既有一听便知的“中国”烙印,也使乐器本身的独特音色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不少人正是因为歌曲中的一小段solo乃至短短的一个乐句,喜欢上了民族音乐,甚至开始学习演奏民族乐器。

“中国风”之词韵

我们把一首歌归入“中国风”,最大的原因是:歌词够“中国”。

“每到驿亭先下马,循墙绕柱觅君诗”,“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唐风宋韵,千年后仍给人绝赞的审美享受与心灵共鸣,也给“中国风”音乐提供了丰富的原始素材与经典意象。试看周杰伦《烟花易冷》歌词中的“雨纷纷,旧故里草木深。我听闻,你仍守着孤城。城郊牧笛声,落在那座野村。缘分落地生根是我们”。“雨纷纷”“牧笛声”,令人立刻想到杜牧的《清明》,“草木深”,则引自杜甫《春望》“城春草木深”,几个经典意象一经组合,寂寥凄冷之情顿出。残月、秋灯、琵琶枫叶古道等意象均是“中国风”歌曲中的“常客”。

除传统文学外,“中国风”歌曲还大胆向戏曲、民歌、方言等等“取经”。陈升《牡丹亭外》开头摘取黄梅戏《女驸马》中的经典片段“为救李郎离家园”,重新谱曲;徐佳莹《身骑白马》中有几句:“我身骑白马走三关,我改换素衣回中原。放下西凉没人管,我一心只想王宝钏。”歌词与唱腔都取自台湾歌仔戏《薛平贵与王宝钏》。

不过,部分“中国风”的歌词有堆砌辞藻之嫌,意象破碎,华而不实,有时甚至不惜以辞害意,令人生厌。这就需要创作者提高素养,精炼语句,最重要的是,明白自己究竟要表达什么。

描写夏天的诗词 风 篇4

夏天了,烈日似火,大地像蒸笼一样,热得使人喘不过气来。

1、<风>

唐·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2、<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3、<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二>

唐·卢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4、<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5、<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6、<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唐·孟浩然

山暝闻猿愁,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7、<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五代·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8、<赠花卿>

唐·杜甫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9、<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0、<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

宋·李清照

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

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

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

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

11、<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12、<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3、<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14、<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5、<早寒江上有怀>

唐·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16、<观猎>

唐·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17、<天末怀李白>

唐·杜甫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18、<春日>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19、<蝶恋花·面旋落花风荡漾>

宋·欧阳修

面旋落花风荡漾。柳重烟深,雪絮飞来往。

雨后轻寒犹未放。春愁酒病成惆怅。

枕畔屏山围碧浪。翠被华灯,夜夜空相向。

寂寞起来褰绣幌。月明正在梨花上。

20、<玉楼春·风前欲劝春光住>

宋·辛弃疾

风前欲劝春光住。春在城南芳草路。

未随流落水边花,且作飘零泥上絮。

镜中已觉星星误。人不负春春自负。

描写风的诗词名句阅读 篇5

2、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丘为《题农父庐舍》

3、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李白《落日忆山中》

4、风轻惟响珮,日薄不嫣花。——李商隐《壬申七夕》

5、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曹植《野田黄雀行》

6、君看一叶舟,出没**里。——范仲淹《江上渔者》

7、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王安石《壬辰寒食》

8、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杜甫《天末怀李白》

9、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杜甫《端午日赐衣》

的有关风的好词佳句及古诗词 篇6

风靡一时、望风披靡、歪风邪气、西风残照、金风玉露、

高风亮节、晓风残月、风流人物、大煞风景、朔风凛冽、

雷厉风行、意气风发、光风霁月、风光旖旎、甘拜下风、

弱不禁风、煽风点火、风流韵事、一路顺风、血雨腥风、

风雨无阻、风驰电掣、威风凛凛、风韵犹存、暴风骤雨、

月黑风高、捕风捉影、风轻云淡、见风使舵、仙风道骨

风的诗句

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

《滕王阁序》 唐·王勃

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

《滕王阁序》 唐·王勃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五柳先生传》 魏晋·陶渊明

昨夜西风凋碧树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宋·晏殊

杨柳岸,晓风残月

《雨霖铃·寒蝉凄切》 宋·柳永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雨霖铃·寒蝉凄切》 宋·柳永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秋思》 唐·张籍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

《口技》 清·林嗣环

满眼风光北固楼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宋·辛弃疾

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核舟记》 明·魏学洢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草 /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昨夜雨疏风骤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宋·李清照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竹石》 清·郑板桥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清·纳兰性德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长相思·山一程》 清·纳兰性德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明·宋濂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观刈麦》 唐·白居易

描写风的句子1

1. 有了春风,就有了这放飞风筝的季节。而那只在天空中飞翔的风筝,使我仿佛又回到了那无忧无虑的童年,随即想起了一首幼时背过的诗,诗名早已忘记,只记得诗是这么写的: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好美的意境,我完全陶醉在这放风筝的快乐里,同时也放飞的还有我的梦想!

2. 春风,将一切对冬日的眷恋吹散;春风,将万物从睡梦中温柔的吹醒;春风,将世间的一切开始新的努力;春风,将那些恍惚的懵懂领会真理;春风,将母亲的故事一一让我品味。

3. 晓春时,早晨一觉醒来,这时的风是快乐的,是美丽的。贺知章写的那首《咏柳》多好呀:碧绿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首诗虽然是赞美春天的,但同时也赞美了是春风把柳叶剪得如此绝伦的。看,那柳树的枝条真长呀,还有那纤柔的腰肢,就是春风装扮出来的。

4. 春风是一个染色匠,她将世界上的花儿染得五颜六色的。使大地更加美丽。请看:田野上,一朵朵鲜花正开着对我们笑,红红的,白白的,黄黄的……像赶躺儿似的,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姹紫嫣红,争奇斗艳。这时候可把蜜蜂蝴蝶们忙坏了,蜜蜂一个个呼朋引伴,召唤来许许多多的蜜蜂们和飞舞的彩蝶一起在花丛中跳舞,尝尝每朵花儿的味道,这尝尝那闻闻,忙也忙不过来。

5. 春风,使大地盎然生辉。她是前进的号角,是幸福的开端。“一年之计在于春”,春风给人们带来新的收获。

6. 清晨的春风虽不像东风那样刺骨,却很寒冷。打开窗户,风儿“呼--呼--呼”地吹着,把窗帘、头发统统都吹起来了,好像在得意地嘲讽我:“快抓我啊!快抓我啊!抓不到我吧!嘻嘻!”她好像存心要把我惹恼似的,难道她知道我脾气不好?如果是这样,那我偏偏不上她的当。她看见我无动于衷,于是更加用力地吹了起来,看来她是不达目的不罢休呀!

7. 春风过柳绿如缲,晴日烝红出小桃。娉婷的柳条率先舞摆着婀娜的身姿,含烟吐翠,拂地摇风,宛若一展歌喉的飘飘仙子,衣袂临风,长袖飘举,将一揽春意和着曼妙的乐曲,学舞枝翻,呈妆叶展。

8. 春风带给了人们温暖,带给了大地美好,春风真温柔。阳光下,春风吹拂着世间万物的脸庞,柔柔的,惹人喜欢,把大地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春风像大家的朋友,整天与大家形影不离。

9. 三月的春风渐渐的来到马路上,把大树吹绿了,把大树吹大了;把小花吹艳了;把小草吹得更翠了;老爷爷和老奶奶一起到马路上欣赏着这美丽的风景,享受着三月春风带来的温暖。

10. 春风化雨,春雨戏风。他们嬉闹着,欢笑着,不知不觉荡涤了污浊的心灵。同时将纯洁的种子撒向大地,使纯真无邪的童心在世间开花结果。

11. 春风,不像夏天那么猛烈,不像秋天那么瑟瑟,不像冬天那么刺骨。那柔风,轻轻扶过脸庞,轻轻吹过耳边,带着花儿的的甜蜜,带着泥土的芳香,那么温柔,那么可爱,令人难以忘怀。

12. 春风掠过当然有后劲的冲动,一切都向着春光,去寻找希望,悠闲在春风之夜中,都会想什么、看什么、又做什么。只有一串问号悬在脑门。不知道,无头无序,谁给提个醒,对春风的贪婪又有十万分的渴望。此时,又何能提起万分之一,无闹无聊,尽情无边无际无规无形的幻想所有,只要能幻想的都去抛一下眉梢。

13. 春风带着湿润的气息,轻轻地吹过树梢,吹过田野。

14. 春风吹过的夜,也没有大模样,黑暗并没减淡,也还是那几粒零星,在黑空中排练。老的实在厌人,可是总比一片黑空觉得舒坦,这毕竟有春风作美,在诱惑。不知情的人上当也不觉得理亏,这般此景,倒也没几头得见。难得呀!就这么机会,满足归满足,欣赏于欣赏,美景此处只出一次。爱赏可观,不爱也可看。

15. 四季的风,最可爱的要算是和暖的春风了。春风像慈母的手扶摸着大地,小草被春风吹翩翩起舞,好看极了;小动物也被春风吹得浑身舒服;农民们在春风吹拂下开始撒播种子,为将来美好的收获而工作。

16. 你爱风么?你能看见她的样子,听见她的声音吗?只有爱风的人,爱春风的人,凭着细腻的感情,才能听见那温柔的,那动听的风的声音,才能看到那美丽而朴实的身影。

智能电视的“中国风” 篇7

1 从“看电视”到“玩电视”

纵览各彩电巨头推出的智能电视新品, 都体现了“应用为王、体验制胜”的宗旨, 在技术革新上, 人机交互体验方面的突破更为突出。

此轮智能电视最根本的突破, 还在于智能平台的突破, 它不仅将给用户带来海量应用, 而且还真正赋予了用户自主选择的权利。各彩电巨头推出的智能电视新品都普遍搭载了开放式操作系统, 有些还搭载了应用程序商店平台。消费者一改以往电视用户只能被动接收电视节目的局限, 可根据个人爱好和需要自由选择安装、卸载和更新应用, 让电视在功能和应用上进行无限拓展, 让用户实现了从“看电视”到“玩电视”的跨越。

2 彩电行业比拼智能技术

在智能电视的应用和体验取得突破的同时, 其背后是各企业在智能领域各主要技术上的比拼。

作为电视的心脏, 强大的芯片是支撑智能应用的基础。盘点所有上市智能电视, 可以发现, TCL超级智能3D电视采用的“超级智芯”, 在处理能力和应用力都比其他同类电视要高出一筹, 不仅可以支持多屏互动、智能家居、网络浏览器、视频通讯等应用和体感游戏, 还可轻松进行手势识别、语音识别操作、语音云搜索等人机对话。与TCL相比, 三星、长虹、创维等彩电厂商的智能电视就仅达到多屏互动、网页浏览、玩体感游戏及安装卸载应用程序的初级要求。

智能电视技术的另一个重要战场, 就是操作系统和平台的比拼。开放性的操作系统和海量应用是智能电视的显著标志。在目前智能电视使用的智能系统中, Android系统和Windows系统是目前全球最主流的操作系统。其中, 创维、康佳、长虹等品牌只采用了Android系统, 外资品牌部分采用了Windows操作系统;而TCL则同时采用了Android/Windows双系统, 率先实现了全涵盖、大兼容。

此外, 人机交互技术的比拼也是一个焦点。在人机交互方面, 长虹、三星、创维等品牌推出的智能电视所拥有的互动, 更多的体现在诸如Android手机、平板电脑与电视的多屏互动上。而TCL由于全球首次在超级智能电视中引入基于云端的语音识别和手势识别技术, 使得电视不仅有多屏互动, 还拥有手势识别、语音识别等真正自然的人机交互功能, 给电视操作带来全新革命。

3 智能电视中国“标准”有望领军国际

目前智能电视并没有一个明确的, 统一的定义, 国内已上市的智能电视产品也是鱼龙混杂。严格意义上智能电视至少应具有3个条件:智能操作系统、强大的硬件配置、丰富的应用软件。由于目前最为流行的基于Android开放平台的Google TV系统尚未对索尼外其他电视厂商开放, 而谷歌Android Marketplace在中国除手机应用外也尚未推出针对电视的应用下载服务, 因此呈现出2种趋势:手机版的Android系统或是厂商自己设计的系统。然而这2种系统在不同层面都存有弊端, 如手机版的Android系统无法全屏显示多数应用程序, 高清化程度低, 用户在使用应用程序时可能连接到国内非法网站;使用厂商自己设计的系统直接导致运行速度较慢, 容易死机, 且相对于适合Android系统的20多万个应用软件, 厂商自己设计的系统配套的软件只有几十个。可以看出, 在今年这样一个智能电视元年里, 智能电视的软件和内容还不是十分成熟。

不丹的中国风 篇8

而中国,她隐藏在杂货铺那廉价的运动鞋里,在价格诱人的手机里,世界各地汹涌澎湃的“中国制造”只有一小部分进入这里,而且取道印度。据说一个姓Hing的中国人在不丹与印度北部交接的小城,是个富有的贸易商人,他在20多年前就定居不丹了。在廷布最显性的中国印记就是一家叫Chopstick(“筷子”)的中国餐馆了,大红灯笼、恭喜发财的横幅,是一个西藏人开的。中国的痕迹也出现在一些餐厅的菜谱上,很多有英文的四川、香港的字样,真难为这些厨师们,他们在印度的中餐馆学习中国味道。这味道当然变形,却总好过不丹每道菜中过多的奶油。

不丹人对中国很感兴趣。尤其是那些收看中国电视台国际频道的人,他们被中国的丰富与辽阔所强烈吸引。这个国家到17世纪才有了最初的政体,但中国那时已作为一个统一国家存在了几千年。

不丹半山上有一群造佛像的中国人。半山上那台吊臂车一直指引着方向。这是廷布唯一台吊臂车吧,它傲慢地戳在山腰。我搭着一群印度劳工的拖拉机而上,最终抵达了工地。我推开临时工棚的门,看到了李扬和他的同事,他们正在上网。“能说中国话,太好了!”李扬刚刚30岁,说起话却像个老江湖了。他出生在成都,在郑州上大学,最终在南京工作。他所服务的这家公司是中国最大的佛像制造商。技术变革改变了工作方式,包括制造一尊佛像。它不再需要信仰者世世代代去开凿,而是在工厂中生产出不同规格的镀金铜片,运到当地再焊接起来。在这家公司的履历上,88米高的无锡灵山大佛、香港天坛大佛是代表作品。除去佛像外,公司也制作人物铜像。

公司在不丹承建的42米高的不丹太子佛,算不上一个多么重大的工程。自从2009年3月以来,李扬一直待在廷布,并在这里过了30岁生日。对他来说,这段生活谈不上愉快,他吃不好,他碰上了3月和5月两个斋戒月,到处买不到肉吃;食品的价格也贵得离谱,鸡蛋要3块钱一个,更没有什么娱乐场所,没有什么可逛的商店,他们去过一次可能全城唯一的卡拉OK厅,再没有兴趣去第二次。至于风景,随处可见的青山又怎么能和九寨沟相比?不丹的安静、简朴、放松,在他们的感受中变成了枯燥和匮乏。

不过,他也承认不丹的民风单纯,人人彼此友好,如果你身无分文,街头定会有人给你一顿饭的钱,这里的环境也相当干净。但是,这些美好似乎太少了。

中国风音乐赏析 篇9

中国风音乐赏析

学院:****学院 班级:**级测控*班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徐熳 首先感谢徐老师近两个月的不懈努力和辛勤教诲。

我感觉音乐鉴赏是一门需要用心来学习与体会的课程。最近几年,人们常说人心不古。新一代年轻人甚至整个社会中都弥漫着一种浮躁的风气。以我的拙见,社会风气的演变来自于社会文化的变革。而西方文化井喷式的涌入,一种不“淡定”的风气就此形成。人人急功近利,然而收获的与自己内心的焦灼却成正比。音乐,尤其是中国文化那种淡然忘我、幽静恬淡境界的音乐也许是缓解内心焦躁与现实压力的一杯清茶。

可喜的是中国音乐在世纪之初有了革命式的进步,这种进步是我们人人都能感受到的,亲切自然,并且我们自己有意无意的正被这种潮流所影响。听到这种乐曲就会联想到中国特色,中国元素,中国味道。这些东西深深打动着我们。我们爱并喜欢着,喜欢着那一首首“搀杂”着京剧、黄梅戏,唢呐、二胡,琵琶,笛的中国风。昨天,它们似乎刚刚离我们远去;今晨一觉醒来,又仿佛赫然站立我们身边„„

带给我们这种感受的正是中国风歌曲,她的亲切与自然,是溶在中华儿女的血液中的。因为她的取材、唱腔、她的旋律都是中华文化的继承与创新。说到中国风,就不能不提周杰伦。这是一位出道初期争议很大,但是多年以后,人人都能感受到他带来革命性影响的艺术家。他“开创华语“流行音乐中国风”的先声。周杰伦的出现打破了亚洲流行乐坛长年停滞不前的局面,为亚洲流行乐坛翻开了新的一页”。这是百度百科对他的评价。不管怎样,就中国风的定义来说——即在歌曲中加入中国古代一些典故作为创作背景,用现代的音乐唱出古典的味道,唱法多样。曲风偏向传统的东方演奏,加入的是一些东方乐器,通曲音调婉转,回环,有一种传统东方的美感。周杰伦的《东风破》是现代流行乐纯粹中国风与古典中国风的分水岭!因为它完全符合“三古三新”标准,此外还有《发如雪》,《菊花台》。其他之前产生的作品,还是一种近似中国风形态,一种探索怀旧的尝试(如,后窗,十面埋伏,双节棍,等);中国风词风注重语言的简洁,精炼及语境的意用,用一些诗词文的化用,通过汉语的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借代等来以表现曲的意境,如《千里之外》、《青花瓷》等。

中国风兴起和在世界范围的传播,(如:《发如雪》等歌曲曾被各国歌手翻唱、外国驻华领事馆官员曾经献唱《东风破》来表达对中国的友好)。周杰伦的中国风融入戏曲和民族等元素,加上娴熟运用各种乐器加以配合,也造就了他多样的音乐曲风。传统的中国风带出了古色古香的中国味道,产生含蓄、优雅、轻快、忧愁等歌曲风格,如《菊花台》、《青花瓷》等。歌词内容上,主要以弘扬中国文化为主,有中国武术文化,中医药文化,中国瓷文化等,正如周杰伦在访谈中一直强调的,“我们不要崇洋媚外,我们老祖先的辛苦不能白费,我们要因为我们是中国人而感到骄傲„”周杰伦希望通过音乐传播中华文化,其中弘扬中华瓷文化的《青花瓷》最赋有韵味,在外国人看来“China“即是瓷器又代表中国,歌词中无不透入出中国文化的精髓与内涵所在。在唱腔方面,周杰伦不再像任何人一样以伴奏修饰人声,恰恰相反的以人声来修饰旋律,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弥补某些押韵的缺陷,如中国古诗般给听众以朦胧的美,像一种乐器一样融入歌曲中多样的表现出来。

而这种“返祖”式的创新,不仅给人一种新奇的感觉,更多的是巧妙的文化心理使得中国风音乐引起人们内心的共鸣。

以下列出周杰伦中国风的一些作品与赏析。2003.7 专辑《叶惠美》

《东风破》:中国风的分水岭!奠定了中国风的标准!

《东风破》是中国风歌曲类最具里程碑意义的一首标准的中国小调歌曲,是最标准最完整的中国风歌曲

代表作,浑然天成的旋律,令人发思古之幽情的词风,仿佛真有首宋朝传世的词牌叫《东风破》!中国

风在周杰伦诠释下已独具特色!仿古小调曲风,辅以二胡与琵琶的融入,复古的曲风,听来让

人容易进入唐诗宋词的世界与遐想。2005.11 专辑《十一月的萧邦》 《发如雪》

继“东风破”后再登巅峰靓作!歌中演绎中国传统色彩是短诗,继续走五音宫调路线,延续了《东风破》中式古典的哀怨婉约,RAP儿话音的加入使音乐层次更丰富

2006.9 专辑《依然范特西》 《千里之外》

为当梦是浮生事,为复浮生是梦中。是谁为尘世灰暗的色调铺上了一层面纱,让我们看不清世间的风雨?那沾满露水的风铃依旧发出响亮的碰撞声,却没有了年少时的清脆,那份炽热,都如秋风般萧瑟的逝去。

2006.9 专辑《依然范特西》 《菊花台》

凄凉婉转的意境,而感伤却不颓废的淡淡忧伤更是绝妙,一曲终了,此时无声胜有声。

2007.11 专辑《我很忙》 《青花瓷》

宛然一出烟雨朦胧的江南水墨山水,水云萌动之间依稀可见伊人白衣素袂裙带纷飞

2008.10 专辑《魔杰座》 《兰亭序》

因典于书圣王羲之的名作,很细腻,曲中透露更多的是沧桑与无奈。而这些幽静恬淡的中国风歌曲所产生的影响是不容小觑的。由于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国词曲作者的灵感不必再囿于现代人的感情,歌词得以免于低俗化﹑口水化。并且中国风歌曲不仅向亚洲其他国家展示了中国文化的强大生命力,更使得新一代年轻人对祖国产生了文化认同与崇拜,中国风歌曲第一次被中国年轻人广泛接受,也使很多人第一次认识到这种音乐形式,在中国流行音乐发展史上流下不可磨灭的印记,其创作思路对中国流行音乐的影响深远,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词曲原创人在华人音乐界的地位。

音乐作为文化中的重要部分,音乐的变革与进步深刻的影响着身在地球村的每一个人。而中国风的开创,定会继续为中华文明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以上即我结合课上所学的切身体会。

最后再次感谢徐老师带给了我们横贯古今、纵穿中西的音乐之旅。

参考文献:

中国风作文 篇10

我是一个喜欢古诗词的女孩,多愁善感的我,常常是“夜中不能寐”,这时,我便会打开窗,一个人静静地欣赏着夜景,皎洁的月光射进窗户里,也照到我的心坎上,抬头望着月亮,想着几百年前也曾有过与我一样伤感的人,在月光下想着心事,心中便多了一丝宽慰,我仿佛穿越时空,看到“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听见“孤鸿号外野,翔鸟集长林”,他是否也与我一样“忧思独伤心”?

想起那如梦境般的江南,风景如画的梦里水乡;想起那“四君子”:梅,兰,竹,菊,想起梅的傲雪清高,兰的孤芳幽沁,竹的操节高洁,菊的隐逸傲霜;又想起那些美丽的神话传说;使我深深地陶醉其中,就如红楼一梦,明知总会醒来,却宁愿一生一世都留在梦中……

耳边又回响起那些优美而熟悉的旋律,说起中国风歌曲,就不得不说到周杰伦,方文山,他们创作了许许多多的中国风歌曲,像《青花瓷》,《兰亭序》,《四面楚歌》……尤其是《青花瓷》,难得的是,这首歌唱出了一种意境美,好像雨后的精灵,清新而淡雅……

绚丽中国风 篇11

开场一系列暗绿色+中国红的军装夹克、紧身连衣裙,搭配镶有铆钉的高跟鞋、长手套、宽腰带,打造出了第一个意象中强势、严谨的中国女性,而外套上的蕾丝装饰、皮草领口、紧致合体的剪裁,则赋予她们在那个年代不曾拥有过的华丽与性感。随着超模Daphne Groeneveld演绎的一袭祥云印花裙,第二个“中国意象”出场亮相,改良旗袍样式的连身裙带来恰到好处的古典感觉,修身长裤、斗篷外套、皮草领西装都是实穿而有现代感的款式,只是在黑色、暗红色中加入了中国风情的金色花纹作为点缀。腰间以褶皱装饰的缎面礼服、高开衩长裙,则又把我们带到了《上海快车》里东西方文化悄然交融、风情无限的老上海。

在色彩上也有着秋冬的主打色,依然是深色石墨,黑色的为主,红色增添秋冬的激情感;中国式刺绣在这里得到充分的展示,宫廷式的绣花样,祥云组合,衣身上多绣以各色花纹,领、袖、襟、胸前不同部位,在局部的设计充满着历史走过的中国强势女人的强烈感觉,冲破束缚而又充满着自己个性的优雅气质洋溢而出。

中国风,你将刮向何方? 篇12

关键词:中国风,概念,传统造物思想,符号

被人们重视。

中国风对应的法语为“chinoiserie”, 指具中国艺术风格的物品 (尤指欧洲18世纪所摹仿的家具, 纺织品, 陶瓷等的花样设计或装饰) , 中国艺术风格。中国元素在设计上的应用, 在17、18世纪的欧洲极为流行, 新艺术运动也从中汲取许多营养;在现当代中国的设计界, 要求使用传统元素进行设计、对传统造物思想和审美思想进行借鉴的呼声, 却是近几年来流行的事。

在笔者看来, 中国风是指利用传统的中国符号以传统造物思想为理论的设计。中国设计的传统思想精华, 日益被当代的设计师所重视。个人认为中国风设计, 应当符合中国传统的造物思想或结合古代审美思想, 但是要注意有条件的借鉴和吸收。

中国传统设计思想有着诸多精华, 例如适用思想, 天人合一思想, 文质彬彬, 物以载道等优秀的设计思想。但我们毕竟要清晰的认识到, 任何一种思想都仅仅在一定条件下才能成立, 两千年前的思想, 恐怕已经无法作为当代设计的指导思想。

李砚祖先生在谈到设计与传统时, 极为强调传统设计中的适用传统。“先哲们十分注重物的实用功能和价值, 把它作为造物的根本目的。如墨子言:‘为衣服, 适身体和肌肤而足矣, 非革耳目以愚民也;为舟车也, 锢轻利, 可以任重致远。’” (1) 而且在中国传统伦理学中有“玩物丧志”的论点, 用来反对“奇技淫巧”, 以遏制对没有实用价值的技巧的过度开发, 这种思想对中国几千年来的工艺沿着功能主义的方向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它使人工技巧在农耕社会中发展到极致, 同时也很少给社会造成浪费。

不过, 即使“适用”这一点, 完全搬到现代来做为一种设计概念也不是完全合适。适用固然强调了功能, 但“为衣服, 适身体和肌肤而足矣”的做法, 并不适用于所有情况。当代的消费者, 由于物质极大丰裕, 不再仅仅是要求衣服满足于身体和肌肤舒适, 而是越来越追求一种精神享受或者象征意义。李砚祖虽然引用了一句民谣:“新老大, 旧老二, 补补丁丁给老三”以证明传统用物思想中有俭朴的美德, 但这种补补丁丁的情况, 在现在可以说已经消失殆尽。因此个人认为, 适用的原则, 仅仅可以做为设计的基本原则——即“为衣服, 必适身体和肌肤”而不仅仅是“适身体和肌肤足矣。”

中国传统设计思想最广为人知的就是它天人合一的思想。中国古代哲学家提出的“天人合一”的观点, 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实际上这就是萌芽阶段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它与现代生态哲学思想是一致的, 可看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哲学基础。中国传统“天人合一”思想在新的时代背景下, 被赋予了新的价值。但是, 这种思想目前遇到了很大的困难。但是,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其实在当代也是非常困难的。中国虽然曾经想用“预防为主, 防治结合, 综合治理”的理念, 期望能保护自然环境, 不过令人遗憾的是, 中国还是最终走了一条“先污染, 后治理”的路线。虽然绿色设计和亲近自然的元素越来越被强调, 但是我们可以清醒的看到, 这种强调往往是用于贴近人自身的元素, 例如家具设计等方面受到人的重视。而这种重视, 往往是建立在消费主义之上的——例如鼓励人们消费所谓的“原木家具”。而且天人合一的思想其实是源于一种农耕时代的文明, 简单的套用于大工业文明时代, 是不可能的, 必须要有新的元素加入。在当代的设计条件下, 如何贯彻天人合一的思想, 还需要细细的考量。

传统设计思想中的“文质彬彬”, 即外表和实质相配适宜, 它强调在造物中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功能与装饰的统一。这种思想, 在手工艺时代也许并不算难, 因为手工艺人熟练的掌握了选材、制作、销售的整个过程, 在形式和内容、功能和装饰上, 都能够满足目标消费人群的需求。但是自从工业革命以后, 形式和内容以及功能和装饰的斗争, 几乎延续了整个世界现代设计史。先是工艺美术运动中艺术与功能毫不相干, 再到新艺术运动中艺术偏重于技术和功能, 然后就是现代主义中形式追随功能, 之后就是后现代主义的反叛——艺术再次偏重于功能。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 在整个世界现代设计中, 关于形式和内容、功能和装饰的定义几乎贯穿了整个历史过程。当然也有学者欢呼我们祖先的伟大, 因为他们几千年前依然解决了这个问题, 但是他们却忘记了, 几千年前的设计仅仅为王室贵族服务, 而今天的设计则是大工业生产下的流水化作业, 与手工艺的制作完全是两个概念。“文质彬彬“中关于内容和形式、功能与装饰的讨论, 在目前的设计界中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完美方法。因此这一条, 与其说要吸收其中的精华, 不如说是一个美好的期望罢了。

最后谈“物以载道”。它的意思是技术包含着思想的因素, 道器并举, 把形而下的制造如具体功能操作、技术劳动和形而上的理论结合起来。但实际来讲, 在中国的传统思想中, 重道轻器的思想流传较广, 但在民间实际应用中, 精神性的重视比之日本差了许多。许多中国学者到日本后感慨不已, 因为日本保留了许多中国许多中国文化的精髓, 例如茶道、围棋、瓷器等。其中, 日本茶道的瓷器就非常的有意思, 他们最高明的茶道大师, 所用的瓷器, 并不是精美的, 而是要特意烧的略显粗糙, 代表了返璞归真的思想。这种思想, 固然值得借鉴吸收, 但大工业生产的流程下, 大多数设计师仅仅能负责生产流程的一部分。这类思想, 笔者认为更适合于个人设计师实验性质的作品。

反过头来总结上文, 我们可以清晰的发现, 传统的文化固然有其精髓, 即使放在今天的环境来看, 也有其值得借鉴的一方面。但值得借鉴并不意味着全盘接受。要想利用中国传统的设计思想来指导现代设计, 除要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意外, 还要结合实际去应用传统文化的精华。

现在的中国风作品, 有太多的跟风之作。有的是纯粹的符号贴上商品, 有人大谈古人的英明, 更有人不断探索, 试图在古典和现代之间搭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在目前纷繁的局面下, 很难说中国风刮向何方。

但可以肯定的是, 设计实际是一种文化的设计, 为中国人的设计就不能不关注中国文化。中国风的流行, 反映了设计师越来越对传统文化的关注, 这无论如何都是令人感到非常兴奋的现象。但是同时也要清醒的看到, 中国风不能将传统文化思想照搬, 而是要在理解、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 将它们融入现代生活中来, 才能让中国风能够蕴含真正的中国韵味。

参考文献

[1].《艺术设计概论》李砚祖著.湖北美术出版社, 2002年3月第一版.

唯美中国风诗句 篇13

1、残月脸边明,别泪临清晓。

2、待浮花浪蕊俱尽,伴君幽独。

3、玉竹曾记凤凰游,人不见,水空流。

4、醉迷红尘,谁拢一帘幽梦,伴伊共愁眠

5、灯火星星,人声杳杳,歌不尽乱世烽火。

6、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频洲。

7、寄君一曲,不问曲终人聚散。

8、重温旧梦,故人已去。

9、静水流深,沧笙踏歌;三生阴晴圆缺,一朝悲欢离合。

10、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11、清风湿润,茶烟轻扬。

12、染火枫林,琼壶歌月,长歌倚楼。

13、任他凡事清浊,为你一笑间轮回甘堕。

14、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回得了过去,回不了当初。

15、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16、时节欲黄昏,无聊独倚门。

17、谁将烟焚散,散了纵横的牵绊。

18、岁岁年年,花前月下,一尊芳酒。水落红莲,唯闻玉磬,但此情依旧。

19、岁月如梭,怎堪蹉跎 红颜易老,怎奈流觞 若相依,莫别离!

20、听弦断,断那三千痴缠。坠花湮,湮没一朝风涟。花若怜,落在谁的指尖。

21、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22、昔有朝歌夜弦之高楼,上有倾城倾国之舞袖。

23、相忘谁先忘,倾国是故国。泠泠不肯弹,蹁跹影惊鸿。

24、一朝春去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25、风前欲劝春光住,春在城南芳草路。

26、要问相思,天涯犹自短。

27、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28、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29、对话对酒,落梅成愁,何日梅花落,送我归家。

30、今人莫猜古人心,诗书寄情皆自然。

31、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32、繁华过处皆云烟,淡淡人生静静过。

33、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34、对西风,谁与招魂。

35、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36、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

37、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38、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39、黑发难留,朱颜易变,人生不比青松;名消利息,一派落花风。

40、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41、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

42、志士幽人莫怨嗟,古来材大难为用。

43、梳洗罢,独倚上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断肠白洲!

44、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45、郎情秋后萧疏叶,妾心陌上悠扬蝶。

46、数枝杜鹃绕园生,品茗赏花最怡情。

47、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48、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除却天边月,没人知。

49、待得花叶俱落泥,化作莲藕清白身。

50、少年心事当拏云,睡念幽寒坐呜呃。

51、总一种凄凉,十分憔悴,尚有燕台佳句。

52、雨歇梧桐泪乍收,遣怀翻自忆从头。

53、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54、青青子矜,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55、要将心爱追下去,好似长风破浪狂。

56、百花绣尽皆鲜巧,唯有鸳鸯绣不成。

57、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

58、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59、古来多少英雄将,南北荒山卧土泥。

60、一夜东风,枕边吹散愁多少。

61、仰天长啸环宇震,吾欲飞扬满天春!

62、古今良夜如此,寂寂几时留。

63、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64、扁舟短棹归兰浦,人去,萧萧竹径透青莎。

65、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66、绣帏人念远,暗垂珠泪,泣送征轮。

67、日轮亭午汗珠融,谁识南讹长养功。

68、愁锁色云往事空,只将遗恨寄芳丛。

69、笑傲扬鞭凌广宇,高吟梁甫颂春秋。

70、斜抱云和深见月,朦胧树色隐昭阳。

71、万里乘云去复来,只身东海挟春雷。

72、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

73、戛戛秋蝉响似筝,听蝉闲傍柳边行。

74、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75、枕前红泪窗前雨,暮暮朝朝无尽时。

76、天下英雄,使君与操,余子谁堪共酒杯。

77、杜宇啼归醒杜鹃,一坡烂漫动心弦。

78、兽炉沈水烟,翠沼残花片,一行行写入相思传。

79、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80、红染高山艳似霞,英雄本色自天涯。

81、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

82、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83、春莺催得阮郎来,便了却、风流愿。

84、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化蝶去寻花,夜夜栖芳草。

85、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复追。

(教案)中国风礼服设计 篇14

中国风礼服设计

奉教院附中 沈佳琪

2013.10.16 绚丽多姿的服饰系列

中国风礼服设计

【教学设计思想】

服装的种类繁多,晚礼服是其中一种,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物质生活的日益提高,其实晚礼服已经被广泛运用。可能若干年后我们的这些学生今后走上社会,晚礼服对于他们来说可能是今后生活必备的服装之一,《教学目的论》说“为学生提供生活必备的知识储备是学习的主要目的”。于是我选用这一主题,旨在让学生能初步接触晚礼服,知道一些晚礼服的款式特点,学习欣赏它的美。又要求在设计中加入中国风元素,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热爱。我运用魔术激发学生对服饰设计的学习兴趣,继而欣赏图片,让学生发现晚礼服款式的特征。又通过欣赏范冰冰的戛纳战衣,了解礼服中如何添加中国风元素,以及感受中国风走向世界的自豪感。然后示范设计一张晚礼服,边设计,边让学生观察绘画的技法。学生的作业设计成:为老师即将到来的婚礼设计中国风礼服,等于模特就在大家面前,这样学生在设计时从款式、色彩等方面都有针对性,在阐述设计思想时,也能和老师(模特)有一个更直接的交流。

【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晚礼服款式和款式特点,掌握基本手绘设计方法,在晚礼服的设计之中运用中国风的元素,实现服饰的民族美。

过程与方法:在欣赏中发现晚礼服款式特征,感受中国风礼服的魅力,尝试设计简单的中国风晚礼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表达服装设计的审美感受,理解美术的社会功能,体验学习的乐趣、分享设计成果。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知道晚礼服款式的款式特点,掌握基本手绘设计方法。难点:在欣赏中发现中国风晚礼服的独特魅力,进行设计构思。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魔术:一块布的多种穿搭方法。

二、新授

1、比较西式与中式结婚礼服的异同。

告知学生,本教师12月份将举行婚礼,以中国风为主题,邀请小设计师们为教师的中国风礼服设计出谋划策。

2、揭示主题《中国风礼服设计》

3、欣赏中国风礼服的图片,思考、回答问题“礼服在款式上有什么特点?”

4、教师总结,晚礼服在款式上一般采用“上紧下松”的A字型和“轮廓修身”的X字型。学生翻开书本P21,了解其他3种基本造型。

5、欣赏范冰冰的戛纳“战衣”,思考、回答问题(1)范冰冰偏爱什么造型的礼服款式,为什么?(2)她的中国式礼服都运用了哪些中国元素?

6、教师总结,体现中国式礼服的特色可以从颜色、图案、饰品等方面着手。

7、教师示范中国风的晚礼服设计,同学们观察学习老师的绘画步骤和设计思想。

学生总结步骤:确定造型款式、线条勾画轮廓及图案、色块添加、黑色水笔勾线。

8、出示设计要求,学生完成设计单。

9、教师巡辅。

三、作品展示

1、出示一张中国风婚礼布置现场的图片,大家展示设计,说明设计思路。

2、相互评价礼服的设计成果。

3、教师点评设计闪光点。

四、教师总结

浅析“中国风”流行音乐的特征 篇15

一、古韵古调与现代乐器的结合

“中国风”流行音乐中的乐器是独特的, 在一首歌曲的编排上, 可能出现古今中外各种乐器相融合的场面, 这种音乐风格将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乐器融合, 从而形成其独特的艺术风格。

首先, 古筝和古琴等乐器作为伴奏为歌曲带来古韵古味。在众多中国风流行音乐中, 都采用古筝或古琴等乐器来作为伴奏的主要乐器。它们所蕴含的凄婉哀绝的音色赋予整个作品以古韵和古味, 在现代调式的配合下, 这种有规范性的古味伴奏显得格外引人注意, 将整部作品塑上一层古风。

其次, 现代音乐的融入使这种古风富于节奏感和时代感。除了古筝等传统民间乐器之外, 中国风流行音乐也具有自己独特的现代元素。这些现代音乐元素的融入, 使得中国风本来比较缺失的节奏感和规范化得到一定补充。

中国风流行音乐的古韵古调与现代乐器的结合归根结底表明了一种融合的态度, 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结合的一种尝试, 并且是一种成功的尝试, 通过两者的结合, 我们可以感受到在音乐曲调上中国风流行音乐的浓厚的、跨越时代的魅力。

二、歌词的半文半白性

中国风流行音乐的歌词是其最鲜明的特点, 他的歌词既不同于我国古文, 也不同于传统的现代文, 而是文白夹杂的, 这种歌词既富有我国古文的清俊之美, 又贴近现代人的话语方式, 既优美又清晰, 可谓古今杂糅地十分成功。

例如《贵妃醉酒》中, 主歌部分属于白话语式的文白杂糅, 而副歌部分则完全是古诗体, 这种分段杂糅的方法在中国风流行音乐中也很常见, 这种歌词与前一种一样, 同属于对歌词的半文半白化处理, 但与前者不同, 这样的歌词处理会使歌曲前后段分界清晰, 达到主副分明的效果, 这也正应和了这首歌的歌唱方式, 在主歌部分, 李玉刚用男性现代流行唱法进行演绎, 而到后面副歌部分, 则转为女声古典戏剧唱法, 可谓词曲双双完成了转变。

这种文白相间的谱词风格无疑是与前文提到的, 传统乐器与现代乐器的结合一样, 都属于传统与现代的一种融合性尝试, 两者虽着力点不同, 但同属于中国风流行音乐的一个重要的特点。

三、应用的广泛性是中国风流行音乐 的另一重要特点

普通流行音乐所承担的实用价值无非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纯粹的音乐欣赏和音乐学习, 二是作为广告、电视剧等作品的捆绑品。然而中国风流行音乐除了这两个方面的应用之外, 还有更广泛的应用领域和应用价值。

首先, 中国风流行音乐是带有中国传统文化烙印的, 其文化价值是普通流行音乐所不具有的。其他音乐类型如摇滚乐也带有人文主义色彩, 但它们所附带的文化色彩是零碎的, 以歌为阵地, 以阵痛的形式表现的。而中国风流行音乐的文化烙印则是围绕着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之柱盘旋而上的, 它所附带的文化因素更为系统、更为深厚, 也更容易得到认同感。

其次, 中国风流行音乐具有推动产业发展的作用。近年来, 中国风音乐已涉及到网络、游戏、动漫等各个领域, 一款主题曲为中国风流行音乐的游戏会比采用其他宣传类型进行宣传的游戏作品更能吸引眼球, 借助于中国风流行音乐的流行风潮, 其他领域也纷纷形成中国风之气, 中国风流行音乐成为这些产业推动发展的现行者和推动者, 现如今, 各个领域甚至食品领域都可以打上中国风的标签, 这中促销无疑会带来文化泛化的弊病, 但无疑推动了我国传统文化走向现代、走向世界。

四、结语

纵览全文, 我们可以发现中国风流行音乐具有词曲上的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性, 以及英勇的广泛性。需要认识到, 这些只是中国风流行音乐特点的一部分, 它作为一种音乐类型能发展到如此成功, 定还有许多特点是有待于我们发现的, 对这些特点的挖掘, 有助于我国流行音乐的未来发展, 也同样可以为我国文化的未来走向提供一份有力的参考资料。

参考文献

[1]亓迪.浅析中国风歌词中常用修辞格[J].安徽文学, 2009, 3.

[2]徐元勇.近期三首优秀流行歌曲演唱的教学分析[J].音乐探索, 2008, 4.

[3]刘颖.满城乱吹中国风?[J].北方音乐, 2008, 7.

[4]高宣扬.流行文化社会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上一篇:三农问题论文下一篇:汗水与成功作文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