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诗词意象赏析

2024-06-29

中国古典诗词意象赏析(共9篇)

中国古典诗词意象赏析 篇1

中国古典诗词常 用意象

1、树木类:

树的曲直:事业、人生的坎坷、顺利

黄叶:凋零 成熟 美人迟暮 新陈代谢

绿叶:生命力 希望 活力

竹:气节 积极向上

柳:送别 留恋 伤感 春天的美好 折柳:是汉代惜别的风俗。后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杨柳”:伤别情怀

堤柳堆烟:能触发往事如烟,常被用来抒发兴亡之感。

红叶:代称传情之物,后来借指以诗传情。

松柏:坚挺 傲岸 坚强 生命力

松:松树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梧桐:梧桐是凄凉、凄苦、悲伤的象征。

花草类:

花开:希望 青春 人生的灿烂

花落:凋零 失意 人生、事业的挫折 惜春 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

桃花:象征美人

兰:高洁

牡丹:富贵 美好

草: 生命力强 生生不息 希望 荒凉 偏僻 离恨 身份、地位的卑微

禾黍:黍离之悲(国家的今盛昔衰)

岁寒三友(松、竹、梅)、菊花象征人高洁的品格

红豆:即相思豆,借指男女爱情的信物,比喻男女爱情或朋友情谊。源自王维的《相思》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劝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诗人借生于南国的红豆,抒发了对友人的眷念之情。

菊:隐逸 高洁 脱俗

菊花: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梅:傲雪 坚强 不屈不挠 逆境

莲: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以梅子的成熟比喻少女的怀春。

丁香,指愁思或情结。

动物类

猿猴:哀伤 凄厉 鸿鸽::理想 追求

鱼:自由 惬意

鹰:刚劲 自由 人生的搏击 事业的成功

狗、鸡:生活气息 田园生活

(瘦)马: 奔腾 追求 漂泊

乌鸦:小人 俗客庸夫 哀伤

沙鸥:飘零 伤感

鸟:象征自由

莼[chún]羹鲈脍:指家乡风味。后来文人以“莼羹鲈脍”、“莼鲈秋思”借指思乡之情。

双鲤:代指书信。

(孤)雁:孤独 思乡 思亲 音信 消息 鸿雁:书信——对亲人的思念。

鸿雁: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寒蝉:悲凉 离愁别绪

鸳鸯,指恩爱的夫妇。2、3、4、5、6、7、8、风霜雨雪水云类:

海:辽阔 力量 深邃 气势

海浪:人生的起伏

海浪的汹涌:人生的凶险 江湖的诡谲

江水:时光的流逝 岁月的短暂 绵长的愁苦。历史的发展趋势

烟雾:情感的朦胧、惨淡 前途的迷惘、渺茫 理想的落空、幻灭

小雨:春景 希望 生机 活力 潜移默化式的教化

暴雨:残酷 热情 政治斗争 扫荡恶势力的力量 荡涤污秽的力量

春风:旷达 欢愉 希望

东风:春天 美好

西风:落寞,惆怅 衰败 游子思归

狂风:作乱 摧毁旧世界的力量

霜:人生易老 社会环境的恶劣,恶势力的猖狂 人生途路的坎坷、挫折

雪:纯洁 美好 环境的恶劣 恶势力的猖狂

露:人生的短促 生命的易逝

云:游子 飘泊 以浮云比喻在外漂泊的游子。

天阴:压抑 愁苦 寂寞

天晴:欢愉 光明

金风:秋风

9、器物类

玉:高洁 地重游 脱俗

珍珠:美丽 无瑕

簪缨(冠):官位 名望

捣衣砧:妇女对丈夫的思念。

西楼、小楼:闺怨之情; 丝竹:音乐; 汗青:史册; 须眉:男子; 巾帼:妇女; 桑梓:故乡; 轩辕:祖国; 寸管:笔; 青鸟:信使

船:兰舟、征帆去棹(往往比喻孤舟)、樯撸(借代大船、战船)。

吴钩:泛指宝刀、利剑。

10、颜色类

白:纯洁 无暇 丧事

红:热情奔放 青春 喜事

绿:希望 活力 和平

蓝:高雅 忧郁

黄:温暖平和

紫:高贵 神秘

黑:黑暗 绝望 庄重 神秘 对死者的怀念 命途的多舛

11、关于人的品质、行为活动的。

英雄:追慕 自愧自叹

小人:鄙夷 明志 自省 鞭挞

六朝旧事、南朝旧梦:表示往日富贵繁华的生活。

击楫:谓立志报效国家,收复失地。娥眉(蛾眉):美女

峨眉:高尚的德行

青青子矜:有才能的人

12、折桂:比喻科举及第。典出《晋书》:“武帝于东堂会送,问诜曰:„卿自以为何如?‟诜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

13、哀鸿:比喻哀伤苦痛、流离失所的人。诗歌写使臣行于四方,见流民如鸿雁飞集于野,流民喜使者到来,皆合词倾诉,如鸿雁袁鸣之声不绝。后来以鸿雁在野、哀鸿遍野喻指百姓流离失所。

14、地点:

古迹:怀旧明志 昔盛今衰(国家)衰败 萧条(古迹一般和古人密切相联)

乡村:思归 厌俗 田园风光 生活气息 纯扑美好 安逸宁静

草原:辽阔 人生境界 人的胸襟

城市(市井):繁荣热闹 富贵奢华

仙境:飘逸 美妙洁净 忘尘厌俗

凭栏:思念故国、故乡、亲人。

南山 代表隐居的地方 桃源:代表着一个理想的乐土 武陵人代表隐居的人

柳营:指军营。后也代称纪律严明的军营。

天地尘世:鸿蒙、希夷、太清、太虚。

细柳营:汉代周亚夫屯军之地。王维《观猎》“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15、其他类

破晓:初现希望

深夜:愁思怀旧

雪:琼玉、碎玉、冰花、六出;信:鸿雁、尺牍、尺素

亡国:后庭花。

天地:人类的渺小 人生的短暂 心胸的广阔 情感的孤独

浮生:表示短暂虚幻的人生。

朝阳:希望 朝气 活力

夕阳:失落 消沉 珍惜美好而短暂的人生或事物

正午:热烈 热情奔放 恶势力对社会、对人的摧残

酒:欢悦 得意 失意 愁苦

月亮:人生的圆满、缺憾 思乡 思亲

“望月怀远”、“伤春悲秋”、“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梧桐细雨则凄楚悲凉”

月亮的别称:蟾宫、玉盘、银钩、婵娟、桂宫;“玉盘”、“玉轮”、“玉环”、“玉钩”、“玉弓”、“玉镜”、“天镜”、“明镜”、“玉兔”、“嫦娥”、“蟾蜍”

月亮:在我国古代诗歌中,用月亮烘托情思是常用的笔法。

(1)明月蕴涵边人的悲愁。(2)明月蕴涵情感的无奈。(3)明月蕴涵时空的永恒。

古诗中的节令

1.人日。正月初七日。在古诗中,诗人在人日大多表达思家、想友的感情。

2.上元。即元宵,正月十五日。古代在元宵日张灯结彩,所以元宵又称为灯节。

3.社日。立春后第五个戊日,春分前后,农家祭社(土地神)祈年的日子。这是春社;而立秋后第五戊日,称为秋社。古人多借这个节日集会竞技,开展对他们来说十分难得的娱乐活动。

4.寒食。清明前二日,冬至后一百零五天,大致在当春二月,相传起于晋文公悼念介之推一事,因介之推抱树就焚致死,故定于此日禁火吃冷食。寒食节禁火三日,换新火种。

5.清明。三月的节气名,也是祭祖扫坟的日子。例如脍炙人口的《清明》。6.上巳(阴历三月三日),此日人们临水祓除不祥,叫做修禊。后来演变为水边宴饮、郊外春游的节日。如杜甫《丽人行》中的:“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7.端午。五月初五日,屈原投江,后来人们就在此日龙舟竞渡,以纪念屈原。

8.七夕。七月七日,传说在这一天牛郎织女鹊桥相会。在古诗中多借七夕表达爱情。如林杰《乞巧》: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9.中秋。八月十五日。这一天月色最好,是阖家赏月的佳节,所以人们在这一天大多思念亲人。

10.重阳。九月初九日。古人以九为阳数。重阳日古人有登高饮酒的习俗。如杜甫《九日》中所写: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11.冬至。是节气中的起点,相当于一日中的子时,是古人认为的阴极阳生之时。如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12.除夕。一年中最后一天晚上。“除”意为除旧布新。

中国古典诗词意象赏析 篇2

一、万丈游丝是妾心———闺阁相思之愁绪

(一) 闺中少女怀春之心绪

“游丝欲堕还重上, 春残日永人相望。花共燕争飞, 青梅细雨枝。离愁终未解, 忘了依前。拟待不寻思, 则眠梦见伊。”

杜安世的《菩萨蛮》是一首典型的闺怨词, 作者起笔就抓住空中飘摇不定的“游丝”来大做文章。“游丝”, 也就是“睛丝”“飞丝”“烟丝”, 是一种虫类吐出的极细的丝缕, 飘浮空气之中, 如果天气晴朗, 阳光灿烂, 有时还可发现这种“游丝”在空中闪着水晶般透明的耀眼的光泽。“游丝欲堕还重上”, 本很平常的景物, 但在闺中少女的眼中, 这一细微的事物却牵惹出潜在心底的不可名状的情怀, “游丝”一句, 表面上似写景, 实际却写少女的心境, 一语双关。“游丝”即“相思”。少女的相思之情跟天上飘飞不定的“游丝”一样, 一会儿坠落;一会儿扶摇直上。刚刚平静下来的内心, 也因此卷起了重重感情的涟漪。花落春归, 燕已飞回, 而人却杳无归期。女子心中“离愁”与“游丝”上下呼应, 把词中的景、事、情串接一起。“离愁”因有“游丝”的映衬而显得鲜明具体, “游丝”以“离愁”为内涵显得愈加充实, 全词意境和谐完整。

(二) 闺阁女子相思之情怀

元代散曲作家徐再思的《折桂令·春情》更是将这种闺阁女子对于恋人的相思之意, 相思的感觉表达得淋漓尽致。“平生不会相思, 才会相思, 便害相思。身似浮云, 心如飞絮, 气若游丝, 空一缕馀香在此, 盼千金游子何之。证候来时, 正是何时?灯半昏时, 月半明时。”

闺中女子“身似浮云, 心如飞絮, 气若游丝, 空一缕馀香在此, 盼千金游子何之。”那相思的病状, 在浮云、飞絮、游丝的形象贴切描绘中具体可感, 她病得魂不守舍, 恍惚迷离。而病因则是游子远去, 徒留一缕余音, 天涯遥遥, 只有望穿秋水地盼望。“灯半昏, 月半明, 夜已阑。”半明半暗的光景, 如此难捱的时刻, 而相思是“最难将息的。

二、当路游丝萦醉客———惜春伤别之感慨

(一) 灵性惜春的“游丝”

“湖上朱桥响画轮, 溶溶春水浸春云, 碧琉璃滑净无尘。当路游丝萦醉客, 隔花啼鸟唤行人, 日斜归去奈何春。”

欧阳修的《浣溪沙》一词对湖面天光水色作了传神而准确的描绘。在如镜的湖面上泛舟前行, 词人的内心是轻快、畅适的。当游兴未尽之时留连之情顿生。游丝本无情, 却“萦醉客”, 想多情的网住春光, 留住游人。赋予无情的游丝、啼鸟以人性的通灵, 委婉含蓄之中将恋春之情流露。当“日斜归去”时, “奈何春”的叹息便真切地表达了作者郁积于心的留连惆怅之情以及对春光的深深眷恋。而春光使读者联想到人生的青春、爱情、理想等一切美好的事物, 都值得去珍惜。

(二) 眷恋伤别的“游丝”

在《玉楼春》一词中, “游丝”同样是有情的。“洛阳正值芳菲节, 秾艳清香相间发。游丝有意苦相萦, 垂柳无端争赠别。杏花红处青山缺, 山畔行人山下歇。今宵谁肯远相随, 唯有寂寥孤馆月。”

花木繁盛、姹紫嫣红的满城春色, 在离人眼中似乎也涂抹了离别的色彩, “游丝有意苦相萦, 垂柳无端争赠别”既是写景, 又暗含眷恋送别者的感情。游丝苦苦缠绕着人不让离去, 无情之物如此多情, 那心中的离愁伤感又岂能掩藏得了?

(三) 静逐时光的“游丝”

“小径红稀, 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春风不解禁杨花, 蒙蒙乱扑行人面。翠叶藏莺, 珠帘隔燕。炉香静逐游丝转。一场愁梦酒醒时, 斜阳却照深深院。”

晏殊在《踏莎行·小径红稀》一词中也描绘了一幅具有典型特征的芳郊春暮图:几瓣残红, 幽深繁茂, 扑面杨花, 都是暮春典型景色。是词人郊行所见, 注入了自己的主观感情。“炉香静逐游丝转”写闲静的室内, 袅袅上升的香炉烟雾, 和飘荡的游丝纠结、缭绕, 逐渐融合一起, 分不清孰为香烟, 孰为游丝了。“愁梦”, 则说明梦境与春愁有关。此时, “游丝”摇荡缥缈, 时光的影子也缥缈难寻。

三、百尺游丝千里梦———无奈相思之悲情

(一) 凄迷相思的无奈

“紫玉拨寒灰, 心字全非。疏帘犹自隔年垂, 半卷夕阳红雨入, 燕子来时。回首回首碧云西, 多少心期。短长亭外短长堤。百尺游丝千里梦, 无限凄迷。”

纳兰与妻子“年来多在别离间”, 两个人过着“长相思, 极少相聚”的生活。这首《浪淘沙》纳兰转换了角色, 以自己妻子的视角, 以女性的口吻来写。凄冷而寂寥的氛围弥漫全词。在昏暗静寂的房间痴坐良久, 凌乱的发间, 长满了难以梳理的忧郁, 他的离去将相聚的欢愉, 从最柔最弱的音符处断离。又是草长莺飞, 春燕呢喃时, 希望会有来自塞上的风带来相思的絮语, 凝眸关山, 高楼望断, 只看“短长亭外短长堤”。“百尺游丝千里梦, 无限凄迷。”万千如烟如缕的痴迷和思念, 都只能在一场幻美的梦中凭寄!

(二) 天人永隔的悲叹

宋代欧阳修曾写道:“有人正在长生殿。暗付金钗清夜半。千秋愿。年年此会长相见。游丝百尺随风远。”纵使李杨“在天愿作比翼鸟, 在地愿为连理枝”的誓愿, 也只是最终如“游丝百尺随风远”, 其中又包含了人世间多少刻骨相思的无奈和悲叹!

总之, 在古诗词中, “游丝”这一普通的意象却意蕴极其丰富, 在不同人的眼中折射出不同的光辉, 包含着不同的情感, 而且常用常新, 值得细细品味。

摘要:本文选取了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意象——“游丝”, 分析了“游丝”这一意象中蕴含的情感:闺阁相思之愁绪、惜春伤别之感慨、无奈相思之悲情。通过对“游丝”这一普通而又意蕴丰富的意象的分析, 可以更好的体味作者复杂而深沉的感情, 把握作品主旨。

中国古诗词意象赏析浅探 篇3

关键词:诗词 意象 内容 情感 情趣

诗词总是以具体的意象体现情趣。在意象中富有情趣,情趣的表现就寓于意象。诗的创作是心感于物的结果。有见于物为意象,有感于心为情趣。每首诗所写的境界与情趣是活的。而情感不是纯然凭理智就可以理解的。我们需设身处地,体物入微。在霎时中丢开自我,心领神会。

古典诗词优美的意境离不开鲜明、真实、生动的意象。而意象的创造融合了作者的情感。我们欣赏时就要通过对这些意象进行加工组合去把握意象,从而评价诗词的内容和情感。

一、诗词意象大体有以下三类;人、景象和物象

1、人象即人物形象。古典诗词中,有不慕荣利、豪放不羁的,有寄情山水、归隐之志的,有心系天下、忧国忧民的,有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有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有矢志报国的,有爱恨情长的,有慷慨愤世的等多种人物形象。我们通过分析人物的外貌、动作、神态、心理和人物所处的历史环境,以及知人论世,来把握人物性格、情感和作者对所写人物的态度。如李煜《相见欢》中,“无言”又“独上”,孑然一身,斯人独憔之孤影顿现。此首词为南唐后主降宋后所作,后主从一“几曾识干戈”的风流皇帝沦为阶下囚,备受凌辱。词中表现出浓重的感伤情绪。

2、诗词中的景为情中景。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欣赏诗词除了欣赏景物的自然存在,更要挖掘其社会内涵。在欣赏中既要描绘其图景又要概括景物所营造的特点和情调。李煜《相见欢》中,“月如钩”,月为残月,更添愁意;“梧桐”是“寂寞”之“梧桐”更增愁。写人之孑然身影,摹画其人所见楼外之景,虽无一“愁”字,而凄清、哀愁之情尽显。

3、诗人为表明心迹或情感,对景物进行拟人化的象征性的描写曲折地表现他的品格、节操和思想感情。欣赏此类物象既要挖掘物象的内在品质又要注意作者寄寓事物中的情趣。在陆游的《卜算子·咏梅花》中,“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词人遗貌取神,着重刻画梅的品格——开于严冬而不与百花争春,显其旷达洒脱,梅的坚守情操,不变志节这也是作者自己的人格写照。

二、从诗词意象功能角度去领略他的魅力,体会诗的情趣

1、诗词中的某些意象在传承的过程中获得了稳定性——具有特定的含义。自从《诗经》中道出“日夕乃归家”的人类的普遍情怀后,许多人都将离别及相思安排在黄昏 。温庭筠在《望江南》中,”过尽千帆皆不是,斜辉脉脉水悠悠。在《秋思》中那些“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萧瑟的秋景统一在黄昏的暮色里。当在读到“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就有一种悲怆之感受扑面而来。在诗词赏析中对于这种有具体含义意象的积累有益于诗词中深层情感和意蕴的理解。有些诗词中意象的含义是流变的。理解此类意象要知人论世。因为相同的意象在不同的语境里有不同的内涵。“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里的菊淡泊闲适表现诗人在辞官后的脱俗与大自然融合后的悠然自得。“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菊瘦弱、憔悴,正是作者的写照。

2、意象的真正的功用是:它可以作为抽象之物,即思想的荷载物。王湾的《次北固山下》“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夜色将尽,晨曦微露,一轮红日从大海上冉冉升起;严冬将尽未尽春己悄然而至”的画面。这就是诗词意象的描述性功能。而诗中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生哲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力量。真可谓是景中含情,景中出理。这就是诗词意象的指意和拟情性功能 。

3、任何一个意象,只有在组合中才能显出艺术价值。诗人从抒情表意需要出发,把具有相同或相近色调、气氛、情趣、倾向的意象重复使用、接连缀合,能取得一种同向强化的惊人效果。柳永《雨霖铃》中的名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杨柳与伤离怨别紧密联系。如李白有“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晓风,古代行人常于黎明踏上征程,送别也在此时,也常与思念、离愁连在一起。在“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用缺月喻亲人离别。杨柳、晓风、残月最能触动人心的意象集中在一起,更能打动人心。

诗词中的意象内涵丰富,体现人们生活的现实、情感、追求,且在历史的传诵中积淀了中华民族文化的深层心理。走进诗词的意象,接受古典诗词人文精神的熏陶。

(作者单位:河北衡水景县广川镇中学)

中国古典诗文中的“水”意象探析 篇4

中国古典诗文中沉淀了许多集结着我们先人原始经验的意象物,如为人们所熟知的“水”、“月”、“花”、“杨柳”、“鹧鸪”、“杜鹃”等等,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中国古典诗文中的“水”意象。

深邃的哲理与生命的起源

中国古代哲学家借“水”来表达深邃哲理的是道家学派,在道家思想的始祖老子那里,“水”是仅次于“道”的概念群(如“气”、“水”之类)中的一个。《老子?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老子所说的“恍惚”之道与庄子所说的“混沌”之道,都是借涵淡荡漾之水与窈冥冲虚之气来表达的,这水是生万物的接近于“道”的水,因道本无,而水有形,故近于道。《管子?水地篇》说:“故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诸生之宗室也。……万物莫不以生。”尤其指出作为万物之灵长的人类也是水所生:“人,水也。男女精气合,而水流形。……凝蹇而为人。”可见,在中国古代哲学家那里,水是他们解释世界本源的一个概念,是生命的起源。由于把水看成是生命之源,于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就出现了许多描绘水神的文字,表达的是关于我们先民共同的心理文化积淀即水神崇拜的原型意象,如《山海精》中的大禹治水、精卫填海的神话传说,屈原的《湘君》、《湘夫人》,曹植笔下的《洛神赋》等。

处世的妙道与智者的沉思

在古人那里,水不仅是生命的起源,也是哲人用来表达智慧的沉思之物。孔子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论语?雍也》)智者之所以乐水,是因为水流无碍,无所不达,如智者之达于事理。汉代刘向《说苑》中有一段孔子回答何以“见大水必观焉”的话:君子用水来比附德行。水滋润万物而无私似德;使万物生长而似仁;随势而自然流动似义;深不可测而似智;虽柔而又无处不到似明察;对什么都不拒绝,似宽容;能始终保持平面似公正;总是向东流似坚强的意志……

由于水有以上的种种特点,因而被古人用来作了许多富于智慧的妙用。军事家用之以喻战争智慧。孙子根据“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虚实篇》)的特点,提出“是故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注重造势,以求以势夺人的军事效果。又进一步据“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同上)的认识,提出要因敌情的变化而灵活运用作战方法的战争规律。政治家根据水既柔顺又强大的特点,认识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王制》)的著名“君民舟水”论,唐太宗李世民一再强调“载舟亦覆舟,所宣深慎”(《贞观政要?论君道》),认识到“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同上)。权术家根据老子“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老子?七十八章》),“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老子?四十三章》),从而奉行“以退为进”、“以柔克刚”、“潜藏勿用”、“深藏若虚”的权术之道。道德家根据水随势处下,百川归海的特点,根据老子“上善若水”、“上德若谷”的话提倡人应谦虚养德,希望君王有“处下”的大器量、大胸怀,然后成就王者的事业。玄学家则根据水的纯粹不杂、平静如镜的特点,提倡虚静、恬淡、寂寞无为、随适无忧,如源于老子的“涤除玄鉴”与庄子的止水静观的后世禅宗主张“心如明镜台”的修心养性。

时间的永恒与生命的慨叹

两千多年前,孔子在河边作出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感叹,唱出了后世绵绵不绝的关于时间与生命的浩叹之歌。

汉末魏晋之际人的觉醒时期,在乱世哀音的同时也有着个人生命浓浓的悲情。从古诗十九首“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驱车上东门》),到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短歌行》),无不在悲叹人生的短促,这样的哀伤一直影响到初唐。刘希夷的《代背白头翁》:“今年花开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花开花落,沧海桑田,在这种变化中,人生短促到不值一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大江流日夜,明月固常在,而短促的人生呢?李煜的《浪淘沙》:“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乌夜啼》:“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自是悲苦的心音。面对人生的短促,睿智旷达的苏轼不也一样发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同样悲叹么?当然,也有一反悲苦哀愁的低调,发而为豪迈超拔之情的,那是现代革命伟人毛泽东的“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

情欲的象征与情谊的见证

水是万物的起源,是智者的沉思,是生命的慨叹,也是情爱的象征。所谓“柔情似水,佳期如梦”(秦观《鹊桥仙》),所谓“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缜《离思五首》),“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李白《清平调》其二)等,诗句中“水”及其变体“云”、“雨”之类的原型就是爱情和情欲。当然,“水”同样也是爱情阻隔的象征,从《诗经 ?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到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水造成了有情人相爱不可得的痛苦。进而,水也可以成为绵绵不尽、浩浩无穷的相思情爱,如欧阳修的《踏莎行》:“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和柳永的《雨霖铃》:“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爱情之外,还有友情。如雍裕之的《自君之出矣》:“思君如陇水,长闻呜咽声”、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在爱情友情之外,还有个人人生路上艰辛跋涉的悲愁。如李白的《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李煜的《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清照的《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类诗词数量最多,名篇迭出。

逍遥的法门与遁世的寄托

“水”既然在道家那里能作为“道”的本体的一种描摹,在方法论上,自然也可以成为一种精神超越的寄托。庄子《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句中的“相忘于江湖”正表达了可在近似“道”的江湖洋洋之大中获得精神的逍遥与超脱。《论语?先进》中孔子为何独赞同曾皙的志向“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钱穆先生解释说:“盖三人皆以仕进为心,而道消世乱,所志未必能遂,曾皙乃孔门狂士,无意用世,孔子骤闻其言,有契于其平日饮水曲肱之乐,重有感于浮海居夷之思,故不觉慨然兴叹也。(”《论语新解》)孔子的浮海居夷之思见《论语?公冶长》:“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这里开始,“乘桴浮于海”就成了后世文人不得志而欲归隐的向往。范蠡携美女西施出游于海不知何往的传说不知羡煞了多少汲汲于仕途而终无所望的文人学子。而豪放的李白也借此更加逸兴湍飞:“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洒脱的苏轼也借此而更加超尘脱俗:“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临江仙》)这“纵一苇之所航,凌万顷之茫然”(苏轼《赤壁赋》)的不正是士人向往庄子所描绘的优游自在、徜徉自得的逍遥游境界么?

中国古典诗词赏析 篇5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1081─1155?)号易安居士,济南(今属山东)人。李清照是我国宋代一位著名的女词人,是宋朝词坛的一颗明星。她以他自成一格的词作,独树一帜,赢得了当时和后世的好评,在诗歌使上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这首小令是李清照的奠定“才女”地位之作,轰动朝野。传闻就是这首词,使得赵明诚日夜作相思之梦,充分说明了这首小令在当时引起的轰动。又说此词是化用韩偓《懒起》诗意。韩诗曰:“昨夜三更雨,临明一阵寒。海棠花在否?侧卧卷帘看。”但李清照的小令较原诗更胜一筹,入木三分地刻画了少女的伤春心境。

中国古典诗歌艺术赏析 篇6

她们有热烈的呼吸,却又如此寂寞,如此荒凉。她们没有故弄玄虚,没有矫揉造作,她们用最明亮的语言谱写最真挚的情感。她们有着世人难以企及的高度,甚至让我们心中产生由衷的敬畏。让我为之痴迷的古典诗歌,她的每个文字都如一个个跳动的精灵,鲜活而灵动。

千年而过,诗人亲近了永恒的泥土,他们将自己内心的情感托付于诗词。而诗歌在月光的摩挲下成为深夜枝头常开不败的花朵。在那古老的千年文化里,你可以捕捉到酿出三分酒意的暗香,成群结队的联袂歌吟。

然而,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中国文坛诗歌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些掺杂着娱乐性的诗歌层出不穷,令人啼笑皆非。而如今许多现代诗歌如被拆开的散文,虽有诗意,却没有诗的独特气息。我国古典诗歌的精华在现代诗歌中已经所剩无几了。而回头去读几千年之前的诗歌却是别有一番风味,古人们用诗歌叙说着人情冷暖,悲欢离合。多少诗人一腔热血无处挥洒,只能寄情于笔墨,将浓烈的爱国热情融入这一行行文字之中。留下一首首千古绝唱,让后人品读、欣赏。病中的陆游却依然心系边关,仍不忘嘱咐自己的孩子:“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而“举世混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他是何等的失望,屈原带着自己满腹的忧愁愤恨纵身一跃,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留给后人的是无尽的反思和自省。

古代诗歌的境界与造诣是现代诗歌难以超越的。而爱情似乎是文学领域永恒的主题,柳永的一句“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寥寥数语,却道出了无尽的悲伤,那是一种怎样的不舍,怎样的无可奈何。《乐府诗》中有一段: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一个女子指天为誓:除非山峦变成平原,江河从此枯竭,冬日雷声震天,夏天雪花飘落,才敢与君诀别。在那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时代,所谓的自由恋爱根本就是天方夜谭。一个女子说出这番话,以表心意,她对爱情追求的义无反顾,又岂是现代生活中一句“我爱你”所能比,如此的海誓山盟,不令世人为之动容。

而今的我们是否在品读纳兰性德“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的感悟。苏东坡“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的悲伤。贾至“世情已逐浮云散,离恨空随江水流”的离愁别绪。古典诗歌用她含蓄而又富有激情的语言诠释着我们的人生,她将是我国文坛长开不败的花朵。

中国古典诗词意象赏析 篇7

1.意象的分类

对于意象的分类, 不同学者有不同看法。笔者从意象是否带有特定的文化色彩这一角度出发, 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意象分为非文化意象和文化意象两种。前者指诗人运用描述性语言, 把自然界实实在在的客观事物记录下来, 以表达自己某种思想感情。这种意象常以具体代抽象, 给读者带来身临其境的感受。这些客观事物不带特定文化色彩, 如《滁州西涧》中的“草﹑涧﹑黄鹂﹑树﹑春潮﹑雨﹑野渡﹑舟”等。后者指诗人运用具有浓厚文化色彩的词语, 如中国特有的人名、地名、花鸟树木和典故等, 表达独特的思想感情, 营造独特的意境, 反映真实的生活情境。“文化意象大多凝聚着各个民族的智慧和历史文化的结晶, 其中相当一部分文化意象还与各个民族的传说以及各个民族初民时期的图腾崇拜有密切的关系” (谢天振, 1999) 。文化意象的形成是文化传统和审美心理长期积淀的结果, 是各种文化因素和个人经验融合的结果。例如, “烟花三月下扬州”中的“扬州”就是一个典型的文化意象。古诗英译时, 译者必须首先区分不同的意象, 并对不同的意象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

2.两类意象在古诗英译中的处理方式

(1) 非文化意象的英译方式

在中国古典诗歌的创作中, 非文化意象运用得最为广泛。这一是因为中国古典诗歌创作有“借景抒情”的优良传统, 中国古代诗人都善于“借物咏志”;二是由于汉语具有独特的语言特色。奈达指出:“就英汉两种语言而言, 可能最重要的区别在于形合和意合之间的区别。 (As regards Chinese and English, per-haps the most important contrast in linguistics is the contrast between hypotaxis and parataxis.) ” (郭建中, 2000) 英语重形合, 汉语重意合。汉语是一种“意境”语言, 几个汉字组合在一起, 就可描述几个形象, 创造一种意境。“鸡声茅店月, 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只用十个汉字, 就勾画出几种重要而典型的形象, 整首诗所要表达的那种旅人早行的情景便宛然在目, 栩栩如生。

对于这种非文化意象, 译者必须如实再现, 不得妄自添加或删减。这是因为操英汉两种语言的人们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 具有相似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历, 对于大部分常见事物会有相似或相同的感受。在古诗英译中, 译者应该借助形象思维, 在脑海中构建原诗意象, 细心揣摩, 得其神韵后在译语中找到对等的意象, 用恰当的语言形式表达出来, 既保留原作的意象, 又再现原作的意境, 做到“形神兼备”。

以唐诗《春晓》 (孟浩然) 为例:“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 花落吃多少?”这是一首惜春诗, 诗人抓住春晨生活的一刹那, 镌刻了自然的神髓、生活的真趣, 抒发了对烂漫醉人春光的喜悦, 对生机勃勃春意的酷爱。春天是诗人的永恒主题之一, 它在诗人的笔下是活灵活现、生机勃勃的 (英语里也有“Spring, sweet spring is the year’s pleasant king.”这类诗句) 。下面是翁显良的译文:

Late!This spring morning as I awake I know.All round me the birds are crying, crying.The storm last night, I senseed its fury.How many, I wonder, are fallen, poor dear flowers!

为了保住诗歌中的意象, 他不惜改用散文的形式, 这种译法的优劣且不说, 但这首诗不但形式全无, 连全诗的意象也被破坏殆尽。如“The birds are crying, crying”, 一个cry全然没有了莺歌燕舞的情趣, 给人以乌鸦聒噪的感觉。再如“The storm last night, I sensed its fury.”一句, 风雨何来“愤怒”?总之, 原诗的喜悦和淡淡的惆怅变成了深深的哀怨和愤恨, 笔者认为理解有些偏差。再来看丁衡祁的译文:

A Refreshing Morning in Spring

Waking on a spring morn’after a sleep tight and sound,

I hear bird in the trees chirping and cheeping all around.

There was a rainstorm last night, sweeping across here,

What a lot of buffeted flowers are scattered on the ground!

首先, 丁译基本保全了原诗的形式和意象。其次, 他用了“chirping and cheeping all around”来形象、生动地表现“处处闻啼鸟”一句。通过使用头韵ch, 表现鸟的叽叽喳喳声, 透出屋外一派春光明媚的气息, 同时也是诗人欢快心情的写照。最后一句用了“scattered”准确地传达了“花落”的意思, 对比翁译的“fallen”一词, 传达出了完全不同的心境, 笔者认为更胜一筹。

(2) 文化意象的英译方式

相似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历, 以及对于某些相同事物的相同感受, 让操英汉两种语言的人们对于某些具有共同特征的意象有着相同或相似的描写, 因而译者在古诗英译过程中处理某些非文化意象时, 可采取直译的方法, 既保留原作的意象, 又再现原作的意境, 做到“形”“神”兼得。然而, 对于中国古典诗歌中文化意象的翻译, 事情就远非如此简单。此时, 若一味直译只会歪曲原诗的文化意象。在这方面, 国外意象派诗人对中国古典诗歌的误译便是例证。操英汉两种语言的人们具有截然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国的人名、文化﹑地名文化﹑民族图腾﹑民间传说和典故等同英美诸国相去甚远。独具特色的人名文化﹑地名文化及传说、典故等频繁地出现在中国古典诗歌中, 这就为古诗英译者设置了一道无形的绊马索。对此, 王佐良深有感触地说:“译者处理的是个别词语, 而他面对的却是两片文化。” (王佐良, 1989) 对于中国古典诗歌中某些具有明显中国特色的文化意象,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通过形象思维在脑海中予以再现, 领会其所要传达的寓意, 即它所要体现的意境, 然后根据不同情况采取变通手法, 尽可能用目的语再现原诗的意象和意境。例如:

打起黄莺儿, 莫叫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 不得到辽西。

金昌绪的《春怨》通篇只说一事, 四句只有一意, 但并不是一语道破, 一目了然, 而是层层重叠, 极尽曲折之妙, 直至最后“辽西”出现, 读者才豁然开朗, 领会全诗的意境:唐代的连年对外战争和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给妇女带来了巨大痛苦。诗中“辽西”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文化意象, 既指丈夫, 又指边疆, 是全诗的中心意象。因此, 译者处理好这一意象是译好本诗的关键。Fletcher将该诗译为:

Oh, drive the golden orioles

From off our garden tree!

Their warbling broke the dream wherein

My lover smiled to me.

在此英译中, “辽西”被译成了“wherein my lover smiled to me”。“辽西”作为全诗的中心意象已荡然无存, 读者无法看出唐代连年战争和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给妇女带来了痛苦。相反, 译文在意境上增添了一层风花雪月的色彩, 可谓“形”“神”两失。这是因为译者不谙中国地名文化, 没有进行形象思维, 不能再现原诗的意象, 未能体会原诗的意境。而另一位译者, Bynner意识到“辽西”是一个文化意象, 将其音译为“Liao-his”:

Drive the orioles away,

All their music from the trees...

When she dreamed that she went to Liao-his

To join him there, they wakened her.

很明显, 这样处理仍无法使英语读者理解Liao-his (辽西) 的文化内涵, 只好在译文后加上“Liao-his, in ancient China, refers to the frontier where soldiers were stationed to prevent invasions from other countries;it is usually the token of a battlefield.”这样的注释。然而, 正如吕叔湘所说:“读诗非加注不明, 则如焚琴煮鹤, 大煞风景。” (吕叔湘, 1980)

为了克服上述两种处理方式的缺陷, 许渊冲进行了“意象对等”处理, 将全诗译为:

Drive orioles off the tree

For their songs awake me

From dreaming of my dear

Far off on the frontier.

在许老的译作里, “辽西”这个寓意深刻的中国文化意象由英语意象“the frontier”代替了。这样, 不仅原诗的意象和意境在译作中得到了再现, 而且降低了英语读者理解上的困难。许译比Fletcher和Bynner的译文高出一筹。中国诗人在创作诗歌时喜欢引经据典, 常常通过典故来构建文化意象, 表达独特的思想感情, 或反映特定的社会现实。但外国读者对中国典故所知甚少, 原诗通过典故所建构的文化意象很难在译诗中得到再现。在这种情况下, 译者应该善于变通, 做到舍“形”取“神”。许老译诗不仅重视传神达意, 更善于传递原作的言外之意。

美国诗人Robert Frost有一句名言:“Poetry is what is lost in translation.” (诗者, 译之所失也) , 不管这句话是否合理, 它还是道出了诗歌翻译的难处。中国古诗更有其“主题多义和朦胧美感” (吴晟, 1994) , 成为翻译界的一大难题, 而这一特点正是通过精心构筑的意象表现出来的。因此, 翻译中再现中国古诗神韵, 意象的传递是关键也是难点。笔者就中国古诗意象及其英译作了初步的探讨。译诗时, 译者随时都应将意象的翻译置于首位。意象的翻译因其“以幻写真”和语言文化差异必导致意象的失落, 译者在重构意象时, 要准确理解原诗意象及其文化内涵, 同时还要积极考虑译文读者的接受和理解能力, 尽量使译文意象走向原文意象, 使译文读者和诗人产生共鸣。“一方面要认识甲文化数千年来民族的意识、默契、联想构成的传统力量下所产生的作者的思维状态与境界, 一面要认知和掌握乙文化数千年来民族的意识、默契、联想构成的传统力量下所产生的语言表达的潜能与限制” (叶威廉, 1992) 。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意象分为非文化意象和文化意象。英汉民族的思维共性决定译者可以直译非文化意象;英汉民族的思维个性要求译者在处理文化意象时采取变通手法, 化抽象为具体, 或化具体为抽象, 既不使目的语读者产生误解, 又保留原诗文化意象的意藴, 必要时还可淡化原诗意象, 舍“形”取“神”。翻译的效果取决于“情”和“境”的完整再现。个体意象的翻译要符合“情”与“境”传达的需要, 微观层面上的改变只要不损害意境, 便是可以接受的。

摘要:诗歌是语言的精华, 而意象是诗歌的灵魂。在诗歌翻译中能否传达意境也是翻译成功与否的关键。本文立足中国传统的意象理论, 结合中外学者从意象角度研究诗歌翻译的成果, 对英译中国古典诗词中意象的翻译原则和策略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意象可分为非文化意象和文化意象两种。对于前者, 译者一般采取直译法, 在保留原诗意象的同时再现原诗意境;对于后者, 译者应善于变通, 必要时可舍“形”取“神”, 以保留原诗意境。

中国古诗词中的蟋蟀意象 篇8

蟋蟀,无脊椎动物,昆虫纲,直翅目,蟋蟀科,多为黄褐色至黑褐色,头圆,胸宽,触角细长。该昆虫之名除蟋蟀外,还有蛬、吟蛬、蛩(吟蛩、寒蛩、斗蛩)、促织、趣织(趋织)、蜻蛚、蚟孙等,俗名也称蛐蛐儿。古往今来,世人对蟋蟀似乎有着独特的情感寄托,它总是和我们的生活有着万缕千丝的关系,在蟋蟀的身上融入了无数文人的文化情怀。

一、蟋蟀——从自然界中的昆虫走向审美意象

“蟋蟀”最早出现在《诗经·豳风·七月》中,“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这段文字着重写昆虫以反映季节的变化,由蟋蟀依人写到寒之将至,先民们从昆虫的活动中感知季节、安排农事。但诗歌本身是反映奴隶受贵族压迫,虽终岁辛劳,却依然饥寒交迫。“蟋蟀”在这里没有什么特殊含义,只是人们自然生活场景的组成部分,并没有丰富的文学内涵。

《诗经·唐风·蟋蟀》:“蟋蟀在堂,岁聿其莫。……蟋蟀在堂,岁聿其逝。……蟋蟀在堂,役车其休。”诗中以蟋蟀起兴,感叹岁月飞逝,而时光易逝的感慨则来自于蟋蟀自野入堂这一自然现象。如此,蟋蟀这一随季节出没的昆虫便被赋予了人文色彩。

蟋蟀文学内涵的产生,与《诗经·唐风·蟋蟀》有关,但更明显地体现在宋玉的作品《九辩》中。“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独申旦而不寐兮,哀蟋蟀之宵征。”作品中,秋天的萧瑟景象与失意贫士的悲凉内心交织在一起,伴随着幽静的深夜中哀婉的鸣叫声,越发显得孤单凄凉,自此,蟋蟀的悲秋文化内涵在文学作品中形成了一个长期传统。蟋蟀鸣而天下知秋,“悲秋”现象使得古代吟颂蟋蟀的诗人大多无法摆脱这一审美移情心理。

“蟋蟀”在《古诗十九首》中出现时内涵就丰富得多了。《明月皎夜光》之七“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良无盘石固,虚名复何益。”诗文中的“促织”指的就是蟋蟀。诗歌以悲秋起兴,从美好夜景中,抒写客中独步的忧伤,那“美好”也会变得“凄凉”。这个起兴和下文相联系,蟋蟀成为全诗表达情感的重要载体,已经是一个意蕴丰富的意象。《东城高且长》之十二“东城高且长,逶迤自相属。……晨风怀苦心,蟋蟀伤局促。……驰情整巾带,沉吟聊踯躅。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诗人在作品中写到“转眼一年又过去了!在怅然失意的心境中,就是听那天地间的鸟啭虫鸣,也会让人苦闷。鸷鸟在风中苦涩地啼叫,蟋蟀也因寒秋降临而伤心哀鸣。不但是人生,自然界的一切生命不都感到了时光流逝。与其处处自我约束,等到迟暮之际再悲鸣哀叹。何不早些涤除烦忧,放开情怀,去寻求生活的乐趣呢!”在这里“蟋蟀”的感情色彩更鲜明,它会“伤局促”,成为了凝聚诗人感情的意象,具有审美价值。

后世的诗词中,蟋蟀的形象更是频频出现,成为蕴含深远的文化意象。西晋文士潘岳的《秋兴赋》、唐代李白的《感时留别从兄徐王延年、从弟延陵》、贾岛的《客思》、杜甫的《寝夜》、宋代王安石的《西风》、李清照的《行香子·七夕》、杨万里的《放促织赋》、清人纳兰性德的《虞美人》中,都有蟋蟀的身影,兹不赘述。

二、古诗词中蟋蟀的文化意象内涵

蟋蟀意象对后世的文学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其延展的过程中更趋丰富化,定型化。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悲秋之情。寒风乍起之时,声声哀鸣的蟋蟀更容易使人陷入莫名的悲伤中。楚人宋玉《九辩》中“独申旦而不寐兮,哀蟋蟀之宵征”是蟋蟀悲秋的较早体现,失意的文人独在异乡为异客,在小虫的哀鸣声中,更显悲凉。西晋文学家潘岳在《秋兴赋》中亦有“熠耀粲于阶闼兮,蟋蟀鸣乎轩屏”的诗句,闪亮的萤火虫和哀鸣的蟋蟀共同构成秋夜的画面。到唐代以后这类作品尤其增多,张随《蟋蟀鸣西堂赋》:“岁云秋矣,秋亦暮止。西堂寂听之时,蟋蟀寒吟之始。纷稍稍以惊节,洞喓喓以横耳。”诗人先写随着秋季的到来,蟋蟀开始鸣叫起来,到处充满它们连续不断的鸣声。紧接着就以蟋蟀的鸣声为由头,过渡到悲愁与感叹:“若夫八月在宇,三秋及门,清韵昼动,哀音夜繁。潘生感而增思,宋玉伤而断魂。”

蟋蟀并没有感情,不懂喜怒哀乐,鸣叫是它的自然属性。只是夏去秋来,黄叶随着寒风落地,蟋蟀们的鸣声四起,总会引起多愁善感的人们的无限忧思。蟋蟀的这种感人力量,既来自于与之緊密相连的季节秋天,也与蟋蟀本身有一定关系。早秋的蟋蟀,叫声清澈嘹亮,能给人以美感。但到了晚秋,蟋蟀时断时续,略带颤音的鸣声,变得有气无力,给人如泣如诉的感觉,难免让人思绪万千。

2、生命之忧。“蟋蟀”意象具有浓烈的生命意识,这在《诗经·唐风·蟋蟀》中已经凸显,这一内涵为后世作品所继承,成为蟋蟀意象的又一主流内涵。王令的《和人促织》更侧重对年华的更迭之悲。“秋虫何尔亦匆匆,何处人心与尔同。梦枕几年悬客泪,晓窗残月破西风。人思绝漠冰霜早,妇叹穷阎杼柚空。更有孤砧共岑寂,平明华发满青铜。”再如王安石的《西风》:“少年不知秋,喜闻西风生。老大多感伤,畏此蟋蟀鸣。况乃舍亲友,抱病独远行。中夜卧不周,恻恻感我情。”蟋蟀的鸣声更易触动老人敏感的神经。

3、思乡之苦。独在异乡为异客,蟋蟀鸣叫最易唤起秋季寒夜游子的思乡情绪。唐代诗人贾岛的《客思》是一首听觉、视觉和心理感受俱全的悲秋思乡之作:“促织声尖尖似针,更深刺著旅人心。 独言独语月明里,惊觉眠童与宿禽。”再如宋代杨万里的《蛩声》:“山行我已厌征尘,夜语谁能伴老身。桑有暗蛩同店宿,被渠告诉却愁人。”旅途漫漫,长夜难耐,本想以蟋蟀为伴,怎奈蟋蟀的哀鸣更添愁肠。

蟋蟀是乡愁的化身,直到今天,蟋蟀鸣声所引起的乡愁依然萦绕在诗人的作品中。被诗歌界誉为“诗魔”的现代台湾诗人洛夫曾做《蟋蟀之歌》,在蟋蟀的鸣叫中,诗人梦游到了家乡的万水千山,把浓烈的乡愁凝注笔端。流沙河的一首《就是那一只蟋蟀》更是激起了千千万万中国人的共鸣。

4、故国之思。相比游子个人的思乡之情,吟蛩也能抒发对故国远土的怀念。例如杜甫的《寝夜》:“蛩唱如波咽,更深似水寒。露华惊弊褐,灯影挂尘冠。故国初离梦,前溪更下滩。纷纷毫发事,多少宦游难。”家远身孤,白首无成还宦游在外,独处在天冷水寒的秋夜,听着蟋蟀的哀鸣,感概着归家的愿望在日复一日的等待中渐行渐远,昔日的报国热情也日益减退。在这里,个人的思乡之情上升到了家国的抱负和情怀。同理的还有岳飞的《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昨天夜里蟋蟀一直鸣叫不停,使作者从金戈铁马对抗金兵的梦中惊醒,因梦见战场战事而忧国忧民再无睡意,独自在台阶前徘徊。当时作者主张抗金,收复失地,但是朝野上下一片议和声,使作者陷入孤掌难鸣的处境,不禁担忧起国家的未来和命运,心情沉重。

5、相思之愁。在思妇题材的古典诗文中,一般离不开对蟋蟀的吟鸣。比如敦煌曲子词《菩萨蛮》中“香销罗幌堪魂断,唯闻蟋蟀吟相伴。每岁送寒衣,到头归不归?千行欹枕泪,恨别添憔悴。罗带旧同心,不曾看至今。”征人思妇的相思之苦,跃然纸上。再如南宋汤惠休《秋风》:“秋风袅袅入曲房,罗帐含月思心伤。蟋蟀夜鸣断人肠,长夜思君心飞扬。他人相思君相忘,锦衾瑶席为谁芳。”秋风萧瑟,蟋蟀在堂,声声哀鸣不禁勾起了思妇的相思之情。类似的还有清代诗人纳兰性德的《虞美人》:“银床淅沥青梧老,屧粉秋蛩扫。采香行处蹙连钱,拾得翠翘何恨不能言。回廊一寸相思地,落月成孤倚。背灯和月就花阴,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在井阑、庭树、落叶之外,又添了虫鸣,使一幅深秋庭院清寂之景,如现眼前。秋虫声声,芳草小径幽幽,伊人的芳踪已失,再也唤不回。轻吟之下,独守空房的思妇会想起远在他乡的丈夫而倍感孤独,失恋的男女也会因忆起往日的美好时光而愈益伤悲。

6、友情之和。送别知己,遥思故人,赋诗一首是文人间最好的情感寄托。蟋蟀悲秋与友情唱和也因诗歌紧紧联系在一起。刘禹锡的《秋夕不寐寄乐天》便是将自己的心事倾诉与远在他乡的白居易:“洞户夜帘卷,华堂秋簟清。萤飞过池影,蛩思绕阶声。老枕知将雨,高窗报欲明。何人谙此景,远问白先生。”深秋之夜,门帘暗卷,厅堂冷清,只有孤独的萤火虫零星地泛着点白光,屋前台阶下吟蛩声声倾诉着哀思,秋雨将至,整夜倚窗无眠,此情此景只有白先生能明白。诗人以此来表达二人的同心相知,心有灵犀。南宋爱国诗人辛弃疾的《菩萨蛮·和夏中玉》也是诗人少有的抒写友情的诗作。“与君欲赴西楼约。西楼风急征衫薄。且莫上兰舟。怕人清泪流。临风横玉管。声散江天满。一夜旅中愁。蛩吟不忍休。”词的上片交代了此词的写作背景,西楼、急风、薄衫、兰舟这些物象都传达出离别之意,作者因担心自己的牵挂不舍和担忧之情会增添友人的伤悲,只是临风吹箫,将自己的离愁别绪寄托在漫天的箫声中,旅夜无眠,唯有吟蛩长鸣为伴。

需要注意的是,蟋蟀的种种内涵常常相互交织出现,如悲秋之情常与思乡之苦、生命之忧结合在一起,思乡的羁旅之愁又会延伸到故国之思等等,这是由中国古代诗歌意象的不确定性和象征性特征决定的。

三、考题链接

(2014·山东桓臺二中4月检测试题)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秋思寄子由

黄庭坚

黄落山川知晚秋,小虫催女献功裘。

老松阅世卧云壑,挽著沧江无万牛②。

【注】①元丰四年(1081),诗人任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令,很不得意。这时苏子由(苏辙)被贬在筠州(治所在今江西高安)为监盐酒税,两人相距不远。诗人因秋而思,触景生情,有慰勉苏子由之意。②“挽著沧江无万牛”意为“志甚坚,难以动摇”。

(1)第二句中“催”字用得十分传神,说说这样写的好处。(4分)

(2)在黄庭坚的诗中经常出现“岁寒三友”的形象,结合全诗,赏析本诗中“老松”的形象。(4分)

【答案】:(1)“催”有“催促”之意,运用拟人的手法(1分)写出晚秋天凉,促织鸣声四起,催促妇女织布,赶制裘衣。(1分)今又到了晚秋的季节,光阴徒催人老,(1分)诗人借此表达自己当年也曾想要干一番事业而至今落魄,一事无成的郁闷心境。(1分)

中国古典诗词意象赏析 篇9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解析

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吐蕃发兵攻打唐属国小勃律,第二年,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在青涤西大破吐蕃军。因此,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使凉州,实际上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因此这首五言律诗不仅表现出塞外风光的苍茫和雄浑,还隐含着作者的孤寂和落寞。

诗歌首联交代到塞外的原因和所过的地点,颈联开始以异于中原的事物描摹塞外风光。“单车问边”已然不是我们想象中御史前呼后拥的排场,而征蓬孤雁更是带着羁旅漂泊的满目苍凉。但诗人没有停留在自己的小失意里,而是敞开胸怀、放眼望去,那壮阔的大漠风光尽收眼底:“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本来是黄沙满眼的苍凉大漠,偏偏在这单调的景色里有那么一股烽烟带着倔强不屈直指云霄,分外的劲拔、坚毅;而远方的黄河横贯其间,落日因为没有任何遮拦而无比接近地呈现在眼前。在这奇丽壮阔的大漠景色面前,所有个人的悲欢得失似乎都无足轻重了。这一景象既打动了作者,也实实在在地惊艳了世人!

苏轼评价王维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首诗中有一分落寞,更有一分宁静,有炊烟的孤独,更有长河与大漠的宽广与雄浑,诗情画意在这近乎素描的画面中奔涌、流淌。

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 米晓燕

橘颂 屈原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壹志兮。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曾枝剡棘,圆果抟兮。青黄杂糅,文章烂兮。精色内白,类任道兮。纷宜修,而不丑兮。

嗟尔幼志,有以异兮。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闭心自慎,不终失过兮。秉德无私,参天地兮。愿岁并谢,与长友兮。淑离不淫,梗其有理兮。年岁虽少,可师长兮。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

解析

《橘颂》是屈原早年创作的一首咏物明志的诗。橘是一种特殊的植物,《晏子春秋》上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种“生于江南,不可移徙”的特征正与屈原“独立不迁”的追求有了一种精神上的契合,因而在诗中,他通过对橘树的赞颂,表达自己的崇高志向。

作者细腻地描绘了橘树的美好形态:绿色的树叶,绿叶中一朵朵白色的花朵;层层的枝条,枝条上一颗颗锐利的棘刺;圆圆的果实、青黄相杂的橘皮包裹着的是筋脉清晰的果肉;但它艳而不妖,耿直而有纹理,坚贞自守,扎根而难迁移。值得注意的是,诗人不是纯客观地加以描绘,而是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赋予橘以人的思想、人的品格与人的精神。说它生于南国是“受命”,深固难徙是坚守其“志”,而其耿直的躯干与华丽的外美内涵着清晰的纹理显示其可以肩负重任,独立天地横而不流恰恰是它的“德”作用的结果。诗人在写树,也是在写人,他把对橘树的美好形态与诗人的理想追求、橘树独立不迁的坚贞品性与诗人热爱故国的坚定情感交织在一起,亦树亦人,亦人亦树,难分彼此。

这是一首咏物诗,并被称为咏物之祖。诗篇既是咏物,也是咏人,开创了中国古代咏物诗绵延不绝的优良传统。

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 张庆利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解析

苏轼的这首词千百年来传诵不绝。开篇的“大江东去”,给人以异常开阔的眼界,简洁质朴,气象宏大,同时又隐含“逝者如斯”的时间感。“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则把这种时间感具象为一种历史感,用滚滚的江水引出对无数风流人物的怀念。

接下来是“述古”,正是在这里周瑜率军打败了曹操。“乱石穿空”写陡峭的石壁直插云天的险峻,“惊涛拍岸”写粗野凶暴的波涛以澎湃奔流的气势怒撞在石壁上。“卷起千堆雪”写怒涛撞击在石壁上飞溅起的浪花。这三句既是写景,同时也隐喻当年赤壁之战的激烈。“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如画的江山孕育了多少像周瑜一样的英雄,令人向往和倾倒。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这也是“怀古”。值得一提的是赤壁之战时,周瑜和小乔成婚已经十年,谈不上“初嫁”,就像这里的赤壁也未必是真正的赤壁古战场一样,所以说“人道是”,有人说是,有传说的性质。英雄美人,羽扇纶巾,谈笑间破敌,这是何等的雄姿英发,这都表现了诗人对英雄的思慕和对建功立业的渴望。

不过后两句急转直下,从“怀古”到“咏己”,早生的白发把诗人从神游拉回现实,经历了人世间种种荣华与磨难的苏轼,只能慨叹一声“人生如梦”,希望能与长江共醉。

全词境界雄浑,大气磅礴,汇写景、怀古、抒情于一篇之内,不愧为“古今绝唱”。

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 王荣林

前 言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徘岢荆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解析

唐代士人多有壮游、应试、守官、入幕、贬谪等经历,经常迁移不定,赠别留别诗也就格外得多。王维的这首诗,作于送朋友去西北边疆时,曾配乐演唱,称作“渭城曲”,也称“阳关三叠”。在众多送别诗中,可以说名声最大、流传最广。

前两句写景,着力展现送别时的场景氛围。地是渭城,时是早上,细雨迷蒙,尘土湿润。阴雨天气为旅途增添困扰,更使别情多出几分惆怅。古人送别,往往折柳相赠,满目的青青柳色,不免令人分外惊心。朝雨点出凄清之景,新柳勾起离别之情,虽是写景,而情蕴景中。

后两句抒情,直抒胸臆,一往情深。作者没有一一展现饯别的热闹、离别的依恋和别后的怅惘,只截取宴席将散时主人的劝酒词:再干了这一杯吧,出了阳关,就再也见不到老朋友了。这是最具表现力的镜头,惜别之情在这一瞬间达到了顶点。用一“更”字,此前的殷勤劝酒,此刻的依恋不舍,此后的关切想念,都得以凸显。为什么如此依恋关切?原来元二西出阳关后,将饱尝穷荒绝域的艰辛、举目无亲的孤苦。所以,这一杯酒中,浓缩的不仅有依依惜别的情谊,还包含着对远行者的深情体贴,寄寓着前路珍重的诚挚祝愿。寥寥14字,将好友间的深情厚谊抒写殆尽。

上一篇:紫香枝作文300字下一篇:局道德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