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吐温的悄悄话

2024-08-13

马克·吐温的悄悄话(精选11篇)

马克·吐温的悄悄话 篇1

“千呼万唤始出来”, 尘封百年之后出版的《马克·吐温自传》用讥诮的口述形式生动还原了马克·吐温嬉笑怒骂的从商经历, 书中他一次又一次的商业冒险更是展现了这位自成一家的大文豪不为人知的商道脾性。

“人的脾性是一项法则, 铁的法则, 你必须听从这项法则, 无论你喜欢它还是不喜欢它。”[2] (p5853) 作为一个地道的文人, 马克·吐温有着率真, 罗曼蒂克而又不切实际的文人气质。这种地道的文人气质让吐温在坎坷的从商经历中又促成了其地道的商道脾性——天真单纯、自我随性、不切实际。这种难以摆脱的固有脾性成为马克·吐温人生角色转换中——从文人转向商人——的致命弱点。

1 一股傻劲——天真单纯

回顾马克·吐温的创业历程, 最常到访的即“诈骗”。俗话说“商场如战场”, 而马克·吐温的商场却像是一幕幕的滑稽剧, 马克·吐温成了剧中人人可以愚弄的小丑。就连马克·吐温自己也常常感叹自己的“天真单纯”, 并且自嘲这种脾性为纯粹的“傻”[2] (p4260) 。

商业合同的正文是合同或协议的主体, 由法律条款所组成, 明确规定当事人各方的权利、义务、责任和风险等。由各类实质性的条款组成, 其中包括合同价格与支付方式。1在签订商业合同时, 吐温与布利斯达成共识要求得到《傻子国外旅行记》出版后的一半利润, 可是在后来的合同上并没有出现“一半利润”, 而是“百分之七点五的版税”。面对这样明显的改动, 吐温有些疑心, 但其最终解除疑心的方式是让布利斯伸出手来, 对自己改动条款的解释进行赌咒发誓。结果卖了六万四千册的书, 吐温得到的钱还不到利润的六分之一。死去的布利斯无法偿还十年里对吐温的诈骗压榨, 吐温也只能用诅咒他来聊以自慰。吐温的这种“天真单纯”的经商脾性其内核可以说是无知与稚气。首先, 其对于生意“一直都是一窍不通, 并且也不愿去学”[2] (p4232) 。而一位成功的商人首先要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企业每天都面临着千变万化的市场挑战, 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运筹帷幄之中, 决胜千里之外”。作为一个商人吐温从来没有认真学习研究过合同。针对格兰特将军回忆录盈利分红的合同, 吐温还没有看懂就签字, 后来才发现这个合同性质是单方面的获利。同韦伯斯特改签新合同时, 吐温依旧没有汲取前车之鉴, 稀里糊涂签字以后, 才发现自己彻彻底底成了曾经佣人的奴隶并且还要独自承担公司将来可能产生的任何损失。再次, 对于当时自己涉足的行业吐温知之甚少。吐温的一位老朋友劝说他买进自己投资的一个专利, 在没有考察任何投资价值时, 吐温又傻乎乎地承接下来, 这种缺乏商业调研与前瞻性的经商模式势必是一种商业冒险, 其结果自然是财殚力竭。

成功商人的经营道德感应当源于一颗赤子之心, 但是“天真单纯”不能等同于“无知与稚气”, 终身的学习能力和完备的商业调研是成功经营的基础。

2 一腔热血——自我任性

拿破仑说过:“能控制好自己情绪的人, 比能拿下一座城池的将军更伟大。”理智的商人都不应该在自己的生意中掺杂冲动的情感。骨子里是文人的马克·吐温自然时刻流淌着感性浪漫的血液。这就让吐温式的商道中不仅泛滥着天真单纯还凸显出一股心血来潮与自我任性。

在选择商业伙伴时, 吐温表现出了强烈的自我情绪。吐温明明深知初次入行的学徒工人应该没有薪水, 但是却高薪聘请初出茅庐的韦伯斯特。促成这一决定的原因是吐温成功戏剧化地推翻了自己的逻辑:在经过一两天的考虑, 吐温十分自我的认为毫无工作经验的韦伯斯特之所以能够自信地索取高额的薪水在于第一, 韦伯斯特给他的劳资历史创造出了全新篇章。第二, 韦伯斯特看似一个毫无特长能耐的年轻乡下佬, 能够有如此自信公开主张花别人的钱来对一个新行当进行学习定有其过人之处。全球从事股票、电子现货、基金行业的著名投资商沃伦·巴菲特在选择自己的事业伙伴时依据三个原则:内在动力、个人灵性与公正廉明。[5] (p68) 而吐温却是凭着自我想当然的情绪化原则来选择对自己十分重要的合伙人。后来实践证明韦伯斯特是一个投资上怯懦胆小, 文学修养匮乏而又品性自私的人。在进行商业投资时, 吐温的自我任性又再次泛滥。精通有关煤和气的专家理查兹先生拿出数据资料来证明他想投资的蒸汽熔炉不可能达到百分之九十九的提炼效果, 但是吐温依旧带着侥幸心理, 感性地判断数据资料可能是错误并毅然固执地选择了投资。而这种没有考察的盲目投资注定了再次的失败。成功的商人是失意不失志, 吃苦耐劳。然而面对投资的失败, 吐温常常任性地选择逃避。为了能洁身自好, 远离让自己心情不畅的麻烦, 马克·吐温错过了与出版公司据理力争的机会。吐温也承认“我却最怕麻烦, 不管是自己, 还是人家的, 只要是足以妨碍我安逸、舒适的事情, 我全都怕得要命。而我唯一的应对方法便是躲得远远的”[2] (p5028) 。

马克·吐温式自我任性的商道脾性, 让他不具有成功商人的严谨沉稳, 知人善任, 与捕捉机会的能力。

3 一头雾水——不切实际

吐温的天真单纯与自我任性不可避免的让他在商道上异想天开, 不切实际。成功的商人能够一切从实际出发, 把握市场发展的趋势, 在激烈的商战中赢得主动权。而吐温的不切实际、大而化之的商道脾性再次让他与成功商人的标签失之交臂。吐温的不切实际首先体现在缺乏对市场行情的把握。在自传中, 吐温提到在1877年春天他遇到一位年轻人鼓动他投资电话这一新发明, 但是经受了一连串投资失败打击后的他这次幡然悔悟, 痛改前非——果断拒绝了这次投资。吐温当时还为自己的英明坚持感到骄傲, 但结果是他错过了一个发财致富的巨大机遇。究其原因在于吐温缺乏对市场行情的把握。同样是位商人的一代文豪莎士比亚, 他的商业成功恰恰在于钻研市场。首先, 他的创作不仅处处投合伦敦大众的口味。再次, 在那个识字率不高的时代, 他选择了创办比出书更为符合时代需求的剧场公司来推广他的剧作。吐温所处的1877年是第二次工业革命蓬勃发展的时代, 一个成功的商人应该能敏锐地察觉到电力科技带来的巨大市场效益, 从而据此定位投资方向, 优先抢占市场主动权。不会像吐温那样片面地把曾经投资失败的经历作为下次投资决策的全部参考, 而是依据当下的投资内容,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进行细致全面的评估。

除了对市场行情缺乏前瞻性的把握, 吐温商道脾性中的不切实际还聚焦于大而化之, 稀里糊涂的吐温式经营方式。对账作为企业经营环节中至关重要的一步, 对加强公司财务管理, 客观、真实地反映股份与营销公司的往来业务, 规范营销公司往来账核对工作, 明确债权债务关系有着关键的意义。1吐温不擅长数学运算的技能更没有核对账目的习惯, 他常常带着一本糊涂账出版书籍, 对图书的发行量, 市场价格的制定, 未来盈利亏损的计算都没有进行全面精确的估计, 这导致多次图书出版后的盈利额与他自以为是的期望值相距甚远, 甚至更多的情况是亏损。后来吐温才知道他一直信任的合作伙伴韦伯斯特攫取他的金钱数额足够可以建一座图书馆。更令人哭笑不得的是韦伯斯特将他的《亚瑟王宫廷里的康涅狄格美国佬》扣压不发, 吐温竟花费了两三年的时间来纠结自己是否亲手撰写过这部书。就这样吐温大而化之, 稀里糊涂而不切实际的商业脾性让他成了文人中的豪侠, 市场竞争中的弃儿。

在不断地给格兰特将军的回忆录推荐出版社时, 吐温竟忘却了自己也是一位出版商。可见, 有着顽强的商业冒险精神和诚信商业道德的吐温, 在坎坷曲折的从商之路上似乎一直本能地将自己认定为一位文人。吐温固有的文人脾性造就了其独有的商道脾性。他顶着一头雾水, 凭借着一股傻劲和一腔热血在从商的征途上跌跌撞撞大半生, 最终负债累累。成功的商人需要具备理智沉稳的性格, 洞察市场的敏感神经和知人善任的能力。人生道路的选择就像一场商业投资, 马克·吐温的从商经历深刻的让我们认识到:正确认识自我的性格与能力, 扬长避短, 冷静客观地把握现实是成功人生的开始。

参考文献

[1]柏顺.经商6道:成功商人必备的六种智慧[M].沈阳:沈阳出版社, 2011.

[2]程巍.文学与市场, 或文人与商人[J].文学评论, 2014-11-15.

[3]马克·吐温.马克·吐温自传[M].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10.

[4]马克·吐温.马克·吐温自传[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 2012-09-01.

[5]万晓.成功商人的十大性格[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9.

马克·吐温的悄悄话 篇2

马克·吐温,美国作家、演说家,真实姓名是萨缪尔·兰亨·克莱门。以下是关于马克吐温的语录,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马克吐温的语录

1、不要把事实告诉不值得的人。

2、首先去取得你的事实,然后你才能够随心所欲的扭曲误解它。

3、当真理还正在穿鞋的时候,谎言就能走遍半个世界。

4、可是最糟糕的还是你们男人家不愿意让女子受到能有所作为的教育,不愿意让她们凭自己的努力赚到堂堂正正的生活。她们所受的教育只是为了装装门面,好像她们一辈子只应该受人爱怜,靠男人吃饭,永远不会遭到不幸似的。

5、如果一个结婚后的全部生活都和平共处我们一样幸福的话,那么我算是白白浪费了三十年的时光。假如一切能从头开始,那么我将会在呀呀学语的婴儿就结婚,而不会把时间荒废在磨牙和打碎瓶瓶罐罐上。

6、缺乏钱财是所有罪恶的根源。

7、当一个人阅读圣经时,他对上帝所知程度的惊讶是低于他对上帝所不知程度的惊讶。

8、“原则”是“偏见”的另一个名称。

9、谎言已走了半个世界,真话才在动身。

10、人类是唯一如此的动物:他爱护他的邻居就如同爱护他自己一样,但是如果对方的宗教神学有问题,他会割断对方的喉咙。

11、我们要努力把一生好好地度过,等到死的时候,那就连殡仪馆的老板也会感到惋惜。

12、真诚的朋友,良好的书本和沉睡的良心,这就是理想的生活。

13、“名声”如同是蒸气,“声望”如同是意外,在地球上唯一可以确定的事情是被遗忘掉。

14、预言是人类唯一一项无法经由练习而改善的技术。

15、幽默是一股拯救的力量。

16、我认为,我认识的每一个人都有道德,虽然我不喜欢问。我知道我有。但我宁可天天教别人道德,而不愿自己实践道德。“把道德交给别人去吧”,这是我的座右铭。把道德送完了。你就永远用不着了。

17、被大胆说出的预言,从来不会被迷信的人认为是愚笨无趣的。

18、不尊重别人信奉的神就是真正的不敬。

19、如果你收养一条快要饿死的狗,把它喂得肥肥的,那它决不会咬你。这就是人与狗的主要差别。

20、有两种基督教道德,一种是私德,一种是公德。这两种道德如此不同,如此不相干,以致彼此之间像大天使和政客一样毫无关系。一年中美国公民有三百六十三天恪守基督教公德,使国家的完美性质保持纯洁无瑕;然后,在余下的两天,他把基督教私德留在家里……竭尽全力去破坏和毁灭他整整一年的忠实而正当的工作。

21、道德是一种获得——如同音乐,如同外国语,如同虔诚扑克和瘫痪——没有人生来就拥有道德。

22、我打四十岁以后,就寝和起床时间就一直很有规律——这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我还立了一条规则:在没有人陪伴时上床;我还立下了一条规则:在不得不起床时起床。这样就形成了一条不可动摇的没有规律的规律。这条规律使我延年益寿,却会伤害他人。

23、人的思想是了不起的,只要专注于某一项事业,就一定会做出使自己感到吃惊的成绩来。

24、猫与谎言最大的差别是,猫有九条命

25、真相比小说还要不可思议。

26、真理的靴子尚未穿上,谎言就跑遍世界。

27、一个人最危险的敌人是他自己的口舌。

28、虚假的谦让一出现,真正的谦让就及时消亡。

29、巨大的财富具有充分的诱惑力,足以稳稳当当地起致命的作用,把那些道德基础并不牢固的人引入歧途。

30、充实人生,并不全在所有遭遇的事跟事实,而全在于思想的风暴,永远横扫过我们的脑际。

31、人类是唯一会脸红的动物,或是唯一该脸红的动物。

32、我们自己用的得意的词汇,其实绝非来自我们自己。属于我们自己的无非只是依照我们的脾气性格环境教育与社会关系而做的`些修改而已。只是这么点修改,使之区别于别人的表达方式,打下了我们特有风格的烙印,暂时算作是我们自己的东西。别的统统都是些陈年旧货,是几千年几百年以来世世代代的人说过的陈词滥调而已。

33、从前有一句贺辞,非常美妙,像黄金一样宝贵。“你向富裕的山上攀登的时候,希望你能遇到一个朋友。”

34、构成生命的主要成分,并非事实和事件,它主要的成分是思想的风暴,它一生一世都在人的脑中吹袭。

35、一个青年要是相信他日后必定成个不朽的文学家,他心里自然会感到无比的快慰:这可以说是人生再甜蜜不过的时刻。这种抱负的确是很高贵,然而可惜的是,根基往往是太不牢靠了。

36、不要放弃你的幻想。当幻想没有了以后,你还可以生存,但是你虽生犹死。

37、每个人都是月亮,总有一个阴暗面,从来不让人看见。

38、旅行是消除无知和仇恨的最好方法。

39、在幽默的领域里,重复的威力是很大的。几乎任何一个用词确切一成不变的习惯用语,只要每隔一段时间郑重地重复它五六次,最后总是逼得人家忍不住笑起来。

40、每一个人一生都有两种时候不应该投机冒险:一是他有本钱投机的时候,二是他干不起的时候。

41、如果所有的人都是富有的,那么所有的人都是贫穷的。

42、一本怀有恶意的书籍将不会伤害到任何人,除了写作它的傻瓜。

43、真正的大不敬是不尊重别人的神。

44、我永远不会使用以可疑的方式得来的钱

马克·吐温笔下的欧洲 篇3

一、优美的景色

在欧洲乘火车旅行的马克·吐温,并不觉得无聊,因为旅途中的风景如此诱人。火车整天在峰峦连绵的山区飞驰,只见山顶阳光明媚,山腰星罗棋布地点缀着一座座精美的别墅,它们坐落在花园和灌木丛中,颇有味道;途经的山峡幽深、凉爽、多阴,疾驰的火车如同飞鸟般在闷热的高空中飞翔,由此俯瞰山峡,真是既新鲜又刺激。

乘坐马车旅行又是另外一种感觉。瑞士卢塞恩充满着田园诗般的魅力,车子在悬崖和草地之间穿行,周围全是令人赏心悦目的湖泊和山峦,耳畔响起众多鸟儿美妙的啭鸣声。在这夏日美景中,清澈凉爽的湖水、神出鬼没的鱼儿都令马克耻温神往不已。处处可见舒适的小木屋——这瑞士特有的迷人的村合仿佛是神来之笔,使周边的风景充满了灵动与情趣。

在意大利米兰的乡下,沿途路面平坦,两旁树木林立,和风中飘着花香。乡间小路上不时走过来的乡下姑娘,各个美丽如画,这些纯朴、可爱的姑娘与周围田畴相望、绿草如茵的景色显得极其相称,美人、美景合二为一。每当她们歇下来,对马克·吐温一伙嬉笑怒骂,拿他们百般开心。由此,萦绕在马克·吐温心头的看法也终于得到了证实——在诗歌中读到的那帮邋遢、风流、肮脏的乡下姑娘都是骗人的鬼话。

总之,相对匆忙、进取型的美国社会,欧洲优美的景色无不透出闲适、惬意,每逢碰到一辆缓缓爬行的货车,总见车夫摊开手脚,晒着太阳,躺在车上,睡得香甜,一副悠闲的情态;庄稼人和小孩子都闲着没事干,骡子和小鸡则自由自在地待在客厅和庭院。

二、浪漫迷人的气息

在巴黎的大街上随处可见“声名暧昧”的名媛,拥有服饰华丽的跟班,六个服饰华丽的随从各自跨在马上。侍从穿着号衣,有蓝的配银的,绿的配金的,红的配黑的,直看得人眼花缭乱、目瞪口呆,马克,吐温笑言,看在漂亮的号衣份上,简直忍不住想当个侍从。从衣着来区分人的社会阶层,这在欧洲要比在美国容易得多,初到异邦的马克,吐温,难得有这份闲情欣赏法国人的穿着打扮。

在巴黎度过的每一夜都实在“兴奋”:大街上生气盎然,一片热闹,到处亮着煤气灯,如同白昼!那儿有熙熙攘攘的车辆,还有寻欢作乐的“快活人”,一切都显得喜气洋洋、其乐融融;人行道上的小桌旁坐满了人,他们喝着酒,或品着咖啡;在酒吧里,侍者东溜西溜,穿花蝴蝶似的在你屁股后面打转,不离左右,随叫随到,蓄着一撮小胡子来来去去的客人,一向活泼、和蔼。总之,与美洲大陆全然不同的气氛令马克,吐温感到新奇、感动,空中飘着的丝弦音乐,更是给周围的一切增添了一层浪漫气息。

此情此景,马克·吐温不免“应接不暇”,只好“走马观花”罢了,继而竟然在不知不觉中也感染了法国人的“气质”。如果说,马克·吐温在刚开始还只是一个“克制”的旁观者,那么他现在已经融入其中,成为这异国浪漫情调的参与者:在这惠而不费的地方点了供应的香槟,吃着山珍海味,品着美酒,面对稳重、安分、愉快、乐天知命的法国人,在周围从容、悠闲的气氛感染下,仿佛—下子变聪明了,开始懂得“做人的意思”。

三、人性的国度

马克·吐温对欧洲的认识,并没有停留在眼前所见的感性认识阶段,更建立于他的理性分析之上,随着对欧洲了解的进一步加深,他对其铁路、人情等各方面进行了深入观察。

在法国,一切都“有板有眼”,一切都有条有理、从不出错。马克,吐温不厌其烦地诉说在法国的经历,在火车上,列车服务员总是随时随地、文质彬彬、毫不腻烦地回答你提出的一切问题,不但如此,还随时带你到想去的地方,免得你迷路;出发时间也严格遵守时刻表,不会出现晚点延时的情况;更没有“上级无罪”这一说,假如出现了交通事故,若找不出直接的责任人,过失就会追究到“上司”头上,这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旅客的安全。马克·吐温由衷地感叹道:“法国的确是个‘妙不可言’的地方。”

马克·吐温更是细致入微地从一个细节中窥视出欧洲的暖暖人情。在美国,歌唱家的嗓子哑了,或跳高者的腿受伤了,这些人就不再卖座了。但是在德国,不管是政府还是观众反而更关心这些已经退休或者身体出现缺陷的艺术家,他们仿佛更喜欢“不能唱”的歌唱家。这样的宽容态度在美国是极其少见的,因而,他认为德国人宽厚的性格很是值得人们仿效。

通过这件小事,马克·吐温对德国人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他觉得他们并非像传言中所说的那么冷漠,而是亲切的、容易激动的,而且还是热情的。在平常的社交礼仪中,他们又是拥抱,又是接吻,而且德国人的语言中充满了亲昵的爱称,无论是对房屋、狗、马、祖母等,或者其他有生命或无生命的东西。这使马克·吐温察觉到,与德国人相比,美国人反而是冷漠而有自制力的。

四、“再也不敢在巴黎理发”

随着马克·吐温对欧洲了解的加深,欧洲的一切并没有尽善人意,“乐土”的对立面是让他“再也不敢做梦”的欧洲。打小时候起,马克·吐温心里就怀着股奢望,但愿有朝一日在巴黎富丽堂皇的理发馆里刮脸,直挺挺躺在一张软垫的躺椅上,满室洒满香水,把人催进黑甜乡……但他在巴黎的实际遭遇却是:仿佛屠户般的理发师在什么偏僻角落里一阵乱搜,找寻剃刀,把他们带到一间狭小、简陋、肮脏的后房,端来两把普通的靠背椅子,随后剃刀乱舞,脸皮顿时开了口子……由此,马克·吐温对巴黎理发馆向往已久的幸福美梦顿时化为泡影。

马克·吐温遭遇的尴尬并不止理发这件事,他对欧洲所抱的美好幻想随时遭受破灭的危险:梦想中的巴黎女店员,简直就像看见过的普通法国妇女一样——其貌不扬,长得大手大脚,嘴巴也大:身段难看,既不迷人,也不端庄;头发全笔直地梳到后边,不分头路;几乎个个都是塌鼻子,唇上还有微鬃,连有教养的人都不会看不见,看她们的样子就知道个个爱吃葱蒜……幼年时期的一个偶像就此破灭了。

nlc202309020229

欧洲菜也难以下咽,在欧洲喝了几个月的咖啡后,人的思路就会不清楚,面包也“又冷又硬”,让人反感,而且从来没有任何变化,从来没有不同的品种。马克,吐温始终在怀念美国的食物,做梦都在想家里那种浓浓的饮料,表面有一层凝结的黄色奶油。他迫切想回到美国主流社会中,就像从未出去过,他需要“热烘烘的饼干,正宗的咖啡和土豆,煎过的鸡肉,正宗的奶油、牛排以及烤面包”。不得不说,此时的欧洲在马克·吐温的眼中逐渐失去了魅力。

五、资本主义的“恶之花”

难能可贵的是,法国巴黎市区的繁荣并没有牢牢抓住马克,吐温的双眼,他同样把目光投到了相对偏僻的地区——巴黎市郊圣安东尼区,这里的一切与穷奢极侈的凡尔赛恰成对比:街道又小又窄:肮脏的小孩儿堵在街口;龌龊的邋遢婆娘抓住孩子,噼里啪啦地打着;底层全是污秽的店面;住在这些七弯八绕的小街上的居民,得了七块钱就肯杀人,再把尸首沉到塞纳尔河去,其他一些街上住着些妓女……在整个市郊圣安东尼区,苦难、贫困、邪事、罪案总是形影不离。

另外,马克·吐温一行发现,在意大利一座破败的贫民窟,有个好看的姑娘,一个法郎就可以向她买一个吻,这其实是对意大利卖淫现实的隐晦书写。在巴黎的车厢内有几个女人和小姑娘,他直接写到她们就是传闻中的暗娼。

在以上的叙述中,马克·吐温作为欧洲商业社会的旁观者展开对资本主义欧洲的批判,而且他更以个人的遭遇为例勾勒出法国巴黎的世态人情。他们雇佣的导游有个“美中不足”,他总是用最最浅薄的借口,把他们骗进衬衫店、鞋子店、裁缝店、手套店等待,千方百计地让他们买东西,马克·吐温一语道破天机——他会从老板手里得到回扣!真是一个老奸巨猾的“投机分子”!商场的服务员也死乞白赖地要他买这买那、没完没了;在日内瓦市内的店铺里,一走进去便有人扑过去、跟着他;而在巴黎那家熙熙攘攘的大公司,马克·吐温不无讽刺地说道,店员毫无礼貌的纠缠、追逐等咄咄逼人的行动已经变成一门“学问”了。

六、“令人作呕”的艺术

漫步在美术馆的马克·吐温并没有迷失在周围人对欧洲艺术的一片赞美声中,而是给出了自己的解读,他觉得类似于《最后的晚餐》的绘画作品确实伟大,但那是“三百多年前的事”了。在他眼里,这幅所谓的“艺术珍品”随着年代的累积,已经变得十分丑陋,壁画四周全破败了,斑斑点点,年久日深,早已污损,色彩也褪落了。画中人物也面目全非,斑斑驳驳,几乎看不出什么神情,头发成了墙上一团暗斑,眼里没半点神采,只分辨得出人物的姿态。他甚至“大逆不道”地说道:“我照例情不自禁地看出摹本比原画好得多!”

作为艺术品的圣像和圣体也显得极其丑陋。在意大利教堂里的圣像上,救世主和圣母戴着银冠或镀金冠冕,都是用钉子钉在画像头上的,连艺术大师的真迹也难幸免,看上去真是格格不入,而且奇形怪状。在米兰大教堂,有位神父指给马克耻温看了圣保罗的两个手指,还有圣彼得的一个手指,加略人犹大的一根骨头乌漆黑黑的,还有其他门徒的遗骨……这一切圣物,每年都有人抬着在米兰街头展出一次。

看到这样的描写,读者不免大吃一惊,本该赢得人们敬仰的圣体,却被马克·吐温描述成这样一副模样。然而,在他眼中,无论是基督门徒的画像,还是圣教徒的圣体,全部被装扮得华而不实、不伦不类。特别是那些圣体,本该安宁地长眠在不受外界觊觎的坟墓里,他们本人也未必想被打扰,但是虚荣的人们出于各种目的,把他们当作“艺术品”展览出来,还时不时地抬出来四处招摇。

在对欧洲艺术的揶揄、讽刺之余,马克·吐温对趋之若骛的人群也进行了嘲讽。世界各地每年都有人来到这儿,赞扬这里的杰作,他们出神地站在画前,屏住气、咧着嘴,一开口说话就乐不可支地发出断断续续的感叹,大叫妙啊、美啊、绝啊。此外还说些一学就会、不值半文的艺术术语,滔滔不绝地大谈什么情调啊、神情啊、色调啊。这些人无知、笑话百出的谈论让他觉得“又气又好笑”,马克·吐温讥笑道,这类妙处早在他们出娘胎前一百年就不见踪影啦。

马克·吐温笔下的欧洲总体上呈现出“乐土”与“再也不敢做梦的地方”两种形象,既表现出他对“祖先之地”的依恋,又体现出对欧洲所抱美好幻想破灭后的失望。就像他在离开欧洲所说的,欧洲有许多美国并不具备的优点,可是它们却弥补不了只有在祖国才有的许多更有价值的东西,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美国,才是马克·吐温真正的家园。

马克·吐温眼中的法国 篇4

《傻子出国记》又名《新天路历程》, 是马克·吐温的第一部长篇作品。文中详细记述了1867年初乘坐纽约“教友城”号的世界航海之旅, 马克·吐温与六十六名天真幻想派的美国游客一起横渡了大西洋到欧洲旅行, 沿途经过了亚速尔群岛、直布罗陀海峡、西班牙、法国、马赛港, 达到巴黎参观国际博览会。无论从空间跨度、时间长度和心灵震撼程度来看, 这都是一次漫长的旅程, 是首次走出国门的美国人的一次“天路历程”, 是一笔横跨东西半球、历经人文交融、见证人民生活的宝贵精神财富。而马克·吐温的法国之旅正是这次旅行的“点睛之笔”。

通过细读, 我们不难发现, 马克·吐温的法国之旅大体上是遵循这样一条逻辑:初始, 满心欢喜、充满期待地幻想, 犹如孩童进入游乐场般充满了新鲜感;而后, 这种欢欣鼓舞的心情总是被种种细小的麻烦打破, 发现传说的与自己所见并不符, 心情变糟, 垂头丧气地想结束旅程, 第二天却又总是能精神抖擞地开始新的旅程。而作为旁观者和记录者, 马克·吐温“时而纪实, 时而抒发情怀, 笔锋一转又可借题发挥, 直抒胸臆, 又或开开玩笑” (1) , 在自由的氛围中以一种不动声色的力量为我们揭示了一个不一样的法国。马克·吐温对法国既有由衷的赞赏, 也有显而易见的不屑与戏谑, 究竟是赞赏多一些, 还是质疑与否定多一些, 则要循其游览的脚步一探究竟。

2 马克·吐温眼中的法国人

对大多数美国人来说, 法国是一个遥远却又亲切的国度, 法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 法兰西的空气中似乎终年都弥漫着让人陶醉的艺术气息。而生长在这方土地上的人们, 男子则风度翩翩, 女子则风情万种, 一举一动都散发着他们特有的迷人气质。“浪漫法国人”被一次次提起、一次次重现, 最终成为当时法国人在美国人心目中的最具代表性、最有概括力的形象。马克·吐温借天真无邪的“傻子”之眼看到了不一样的法国人, “浪漫法国人”这一墨守的形象由此被打破。

法国导游是美国游客们精心挑选的, 理应与他们最为接近, 同时也成为了马克·吐温最大程度上给予重视与放大的法国人形象。他衣衫整洁, 彬彬有礼, 一副绅士派头, 言行举止尽显法式优雅, 更以真诚的谈吐赢得了小伙子谭、医生和马克·吐温的一致赞誉, 从而成为了他们的贴身向导。当美国游客热情洋溢、平易近人的邀请他共进早餐时, 他礼貌地推脱, 并解释这样做不合规矩与礼仪。天真的美国游客果然中了圈套, 忙解释说为美国人做事, 就按美国的规矩来。随着旅行的渐渐展开, 法国导游老练与世故的一面愈发显露, 外表的谦逊有礼不再展现, 而变成了早餐“怎么都喂不饱” (2) 的贪婪之徒, 一次次擅自改变行程, 把美国游客们领进商店购物以赚取好处费, 显然, 美国人的天真与法国人的世故发生了激烈的冲突。

美国人对本国短暂文明史和相对缺乏的文化素养感到自卑, 同时盲目崇拜法国悠久文化和礼仪。精于世故、富有经验的法国人正是瞅准了这一点, 才使得他们处处表现出优越感, 并不时“对症下药”, 以天真对天真, 怀着复杂的心情迎接远道而来的取经者。这种对本国短暂文明史感到自卑, 并对法国悠久文化不加分辨的盲目崇拜正是马克·吐温真正大加鞭挞的对象, 也是他批评矛头的真正指向。19世纪中叶, 富裕起来的美国中产阶级开始向往欧式上层社会的生活方式, 在穿衣打扮和行为举止上竭力模仿, 然而内在的素养却是模仿不来的。在马克·吐温看来, 这是一种客观事实, 无需感到可耻, 也没有必要感到自卑, 美国也有自己特有的文化特点, 即使短暂的美国历史中也出现了不少伟大的艺术家与杰作, 而这些却被浅陋的美国中产阶级忽略了。美国游客之所以在欣赏法国艺术品和古迹时频频出现盲目听从导游, 不懂装懂, 对艺术大加评论的现象, 正是这种矛盾心理导致的结果。一方面, 他们向往法国人骨子里透出的文化气息, 认为只要学着法国人的样子欣赏艺术品, 接受艺术的熏陶, 便可以变成文化人;另一方面, 他们实际的文化素养不足以使他们有能力欣赏这些几千年文化积淀的瑰宝, 从而导致了他们在瞻仰名胜古迹、欣赏奇珍异宝时表现出来的只有虚伪、愚昧、盲从轻信、不懂装懂与矫揉造作。

3 马克·吐温眼中的法国艺术殿堂

既然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如此大规模的海外旅行, 并来到了向往已久的欧洲文化的中心, 美国游客们自然不会放过这个绝好的机会, 将法国的艺术瑰宝和名胜古迹游览至尽。马克·吐温没有盲目跟随众人的一致赞赏态度, 而是以冷静、客观、敏感、细心的观察家的身份并通过自己在美国经验对巴黎圣母院、卢浮宫、凡尔赛庄园等艺术殿堂进行了不同于传统印象的判断和描述。

古色古香的建筑——巴黎圣母院一部分竟是“勃艮第公爵让桑士庇尔为了心安才建造的——他刺杀了奥尔良公爵”, 神圣的教堂附属建筑竟成了“黄金时代”杀人犯“只消拿出石灰砖”就可以“洗脱罪名, 安心睡觉”的脱罪物 (101) , 这是马克·吐温对法国封建专政时代贵族滥用钱权、肆意残害生命的绝妙讽刺。而令医生魂牵梦绕甚至不惜两次被骗的卢浮宫又是怎样被马克·吐温展示一番的呢?客观地讲, 卢浮宫是法国文化中最不容忽视的建筑物之一, 建筑本身辉煌壮观, 但其中陈列的艺术精品和“几英里艺术大师的名画”受到的仅仅是“浏览”而不是“细细欣赏”, 这是因为画中“显示出巴结大人物的意思” (106) 。马克·吐温对卢浮宫的镇馆之宝——断臂女神《米洛斯岛的维纳斯》雕像、《胜利女神》雕像、达·芬奇的稀世名画《蒙娜丽莎》丝毫没有提及, 而是直抒胸臆, “他们对王公贵族之流保护给人一种令人作呕的谄媚, 在我看来, 比画上刻意表现出来的色彩和神情更为刺目, 而且确实更引起我注意” (106-107) 。至于欧洲最宏大、最豪华的皇宫凡尔赛宫, 马克·吐温欲抑先扬, 先是盛赞凡尔赛“美不胜收” (121) , 将凡尔赛宫规模宏大的气势通过一个土头土脑的乡巴佬的戏谑口吻体现出来, 尤其体现在对细节的描写上, 如“多得简直数不清, 看起来却像零零散散地散布在一大片空地上”的巨尊雕像, “百龙戏水”的喷泉, “望不到头”的林荫大道, 或是到处可见的“无数男女” (122) ……至此, 凡尔赛宫的确如史实般介绍的那样, 其严格规则化的园林是法国古典主义的杰作。它不仅是皇帝的宫殿, 也是国家的政治中心, 而且还是当时法国社会政治观点、生活方式的具体体现。于此, 马克·吐温没有否认, 而是以深邃的洞察力为读者挖掘凡尔赛宫富丽堂皇、令人叹为观止的表面背后的现象, 而这些通常是普通游客不愿或根本没有兴趣去看的。

穷奢极侈的凡尔赛犹如伊甸园:仙境般的御花园、琼楼玉阁、奢华的艺术, 高贵的雕塑。不远处却是苦难、贫困、邪恶和窄小肮脏的贫民窟。马克·吐温无情地揭露人民的困苦生活, 抨击了法国的封建落后, 指出了“文明世界”的不文明。凡尔赛宫巍峨的背后, 是四万民工历时二十年在法王路易十四的政令下耗巨资建成的, 所有的建筑材料如大理石、镜子等都是从意大利搜刮而来。这是欧洲自古罗马帝国以来, 第一次表现出它能够集中如此巨大的人力、物力的专制力量。马克·吐温以反讽的方式无情地批判了封建帝王专制的声色犬马、寻欢作乐和荒淫无度。尽管语气轻松, 字里行间却尽显作者对欧洲封建专制自身腐败的批判和对百姓受压迫程度的震惊。作者以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傻子口吻对凡尔赛宫气势的宏大雄伟感到惊奇不已, 并多次使用“仙境”、“尽善尽美”和“梦境”等类似的夸张字眼, 随后以一种不经意的口吻提到自己曾经一向痛恨路易十四不顾“百姓大闹饥荒, 自己却耗费两亿元块钱造了这座景色秀美的御花园”, 而这种行为如今在美景中自然是可以“原谅”的了 (122) 。随即马克·吐温笔锋一转, 却又以漫不经心的笔触提起民工修建宫殿的血泪史, “他 (路易十四) 每天雇佣三万六千名民工建造这项工程, 工程艰苦繁重, 工人经常累死, 每晚上都有整车尸体运出去”, 突然穿插的“贵夫人”的点评则凸显了法国上流社会贵族阶层思想的空洞和苍白, 他们只知“快快活活地过着幸福的太平日子”, 对广大劳动人民的水深火热视而不见, 与凡尔赛宫极尽奢侈与美轮美奂相比, 广大劳工的苦作与惨死竟是“不值得一提”的事情, 顶多算得上是“烦忧” (122) , 尽管马克·吐温未对此发表任何个人看法, 因为他的身份是个老老实实记录的“傻子”, 但通过行文之间的巧妙安排与穿插, 作者对旧世界封建贵族对广大劳动人民的压迫、奴役以及自身的堕落腐败的批判态度跃然纸上, 比直截了当地批判更有力度, 更引人深思, 更具有说服力。

4 马克·吐温眼中的拿破仑三世

以工人为主体的劳动者一直是法国革命与起义的主力军, 街垒是广大人民表达自己政治诉求的象征与符号, 是贫苦百姓追求自由与幸福的唯一途径。如今革命成功了, 无名的革命功臣生活却没有得到明显改善, 安置街垒表达不满的权利也被当时的统治者拿破仑三世清除了。对于法国第二帝国的缔造者——路易·拿破仑这一时代人物的描绘, 马克·吐温也是采取了欲抑先扬的手法。

拿破仑三世在书中的出场堪称惊艳。马克吐温极力贬低共同检验部队的苏丹国王, 以此衬托法国皇帝的高大与挺拔。“拿破仑三世, 他代表的是近代高度文明、进步和优雅” (97) 。首先马克·吐温感慨拿破仑三世的雄心壮志, 并颇有为他的野心正名之嫌。待两位国王离开之时, 马克·吐温得出了拿破仑三世是“才气纵横的冒险家”的结论 (99) 。一路华丽的法国之旅被突如其来的贫民窟景象意外打乱后, 马克·吐温再次提到了这位在前文中被大加赞赏的英明的帝王, 并进一步指出原来英明的帝王只不过是一个压迫者。拿破仑三世“才华横溢”, 却并未倾听居住在贫民窟的贫苦人民的诉求, 而是想办法竭力阻止人民群众出现任何造反行为。他耗费大量人力财力修建“笔直如矢、雄伟壮丽的林荫大道”, 将原本曲折的小街统统拆掉, 因为这样“一颗炮弹从这头发到那头, 除了碰到些人肉之外, 半路上毫无障碍” (125) 。马克·吐温再次使用反讽手法将拿破仑三世唯恐人民革命、就连修整道路多半也是为了稳定自身统治的真正动机表现地淋漓尽致, 将他的政治野心和阴谋归结于“有恃无恐的震惊态度”和“精明的见识”, 发出了令自己“不胜钦佩”的感慨 (126) 。

拿破仑三世是马克·吐温在法国游记部分唯一涉及的一位政治人物。马克·吐温先后在两个章节中为读者展现了两个截然不同的形象, 有力地讽刺了法国政治制度的相对落后与缺乏民主。尽管当时的法国第二帝国已经结束了“专制帝国”的专制独裁统治阶段, 开始向“自由帝国”演变, 马克·吐温却识破了拿破仑三世的改革目的, 即竭力维护帝制的稳定, 尽可能化解来自各方对帝国的不满。至于在马克·吐温笔下屡遭嘲弄的圣安东尼郊区条条笔直的林荫大道, 则要追溯到拿破仑三世在位期间, 对大城市所进行的大规模改造。其中尤以首都巴黎的改造最为典型, 史称“奥斯曼计划”。巴黎的面积扩大了一倍, 建设了两条轴线, 一条南北向, 而另一条东西向, 从民族广场, 经过圣安东尼郊区、里沃利路、香榭丽舍大街到星形广场。应该说拿破仑三世的大城市改造计划客观上促成了社会生活的进步, 使巴黎基本构成了今日法国首都区的基本全貌, 然而, 正如《法国通史》一书所评价的那样, “巴黎目前仍存在的富人区与平民区的分界也可追溯与此” (3) 。本世纪30年代一位左翼批评家说:“马克·吐温像惠特曼一样, 在西部边疆形式的民主之中领会到了美国的显著特征。这并不是停留在选举中的那种民主, 而是贯穿了整个生活进程中的民主, 是渗透到政治和经济、科学与艺术诸方面的民主……他对欧洲艺术的方案是基于他的民主倾向。”由此我们可以得出, 通过对拿破仑三世玩弄民主、操纵民主的无情嘲弄, 马克·吐温表达了对美国自由民主精神的由衷赞赏与自豪。至于他后期一系列揭露美国民主与自由掩盖下的虚伪的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镀金时代》, 则可以说是爱之深, 痛之切, 为美国自由民主精神被政治家和投机分子歪曲利用变为他们谋利的工具而深感痛心。

5 结论

在《傻子出国记》一书的前言中, 马克·吐温坦言自己“不带偏见、老老实实”, “傻瓜式”地记录了自己和66位美国游客所见到的欧洲景象。传统游记对旧世界的欧洲描绘充满夸张、离奇、浪漫, 那么游客眼中的欧洲世界与旧世界一致吗?游历结束后, 美国游客是否依然因为本国历史短暂感到自惭形秽, 对旧世界的悠久文化满心崇拜呢?作为欧洲文化的中心与代表, 法国给马克·吐温和美国游客们留下了怎样的感受与思考呢?诚然, 马克·吐温以幽默讽刺的手法对美国游客在游览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愚蠢、无知以及欠缺的文化素养进行了无情的批判, 而他真正想批判的是美国人对自己的蔑视, 是霍桑、詹姆斯、亚当斯等人对欧洲人的顶礼膜拜 (4) 。马克·吐温对法国传统建筑、艺术品、政治制度进行了描绘, 展现了一个不一样的法国, 对游客们种种滑稽、诙谐的行为进行了描写, 表现出美国人的自豪感, 对美国民主制度在欧洲封建制度下迸发出的活力进行了记载, 体现出本民族的优越感。可以说, 天真无知的“傻子们”在旅途中无意识对比了美国和法国各个方面, 重新构建了身为美国人的民族自豪感与归属感。

注释

1 董衡巽:《美国文学简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7, 第152页。

2 马克·吐温:《傻子出国记:新天路历程“教友城号”漫游欧洲及圣地记》, 陈良廷, 徐汝椿译。上海: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5, 第92页。文章内译文都出自该版本。

3 吕一民:《法国通史》。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2, 第204页。

浅析马克?吐温的艺术风格 篇5

作者:杨松

来源:《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2014年第07期

【摘要】:作为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马克·吐温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他的作品真实的反映了美国在上个世纪的政治,经济文化,是世界文学宝库的瑰宝。马克·吐温本人由于他丰富的文艺的作品,被文学评论家誉为“文学史上的林肯”,本文着重通过他的几部代表作品,来分享他独特的艺术风格。

【关键词】:马克·吐温;艺术;风格

引言

美国是一个盛产作家的国家,在美国乃至世界文学历史中有很多家喻户晓的文学泰斗。在这其中,马克·吐温无疑是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个性鲜明,语言犀利而不乏柔情。情节夸张、荒诞而又有严谨的逻辑思维。人物形象夸张却也形神俱备,对美国当时社会的唯利是图和世风日下的社会现实,可以说就如秋风扫落叶般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辛辣的讽刺,被当时称为“黑色幽默”;对于当时正在遭受列强入侵的中国,作者寄予了深切的同情,表现了强烈的人文主义情怀。从这个程度上来说,马克·吐温应该算是我们的一位老朋友。所以,从他问世的文学作品出发,对他的艺术风格进行分析,对我们研究和分析美国的近现代文学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马克·吐温的个人简介

马克·吐温是笔名,他的原名是塞缪尔·朗赫恩·克莱门斯。1835马克·吐温在美国的密苏里州出生,后来四岁时,全家搬到了密西西比河畔。这个地方风景优美为幼小的马克·吐温埋下了想象的种子,后期马克·吐温的很多小说都是以此为背景的。命途多舛,马克·吐温在十二岁那年,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人,他的父亲撒手人寰,从此幼弱的马克·吐温开设了艰苦的谋生之路。为了生存,马克· 吐温做过印刷工人也做过排字工人,在这期间,他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旦碰到好的书籍,他会爱不释手就如前苏联著名文学家高尔基曾经说过的一句话:我扑在书籍上,就如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

后来美国出现了有名的“淘金热”,马克·吐温也做了一名筛沙工人。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进入一家当地的报社当了一名记者,用马克·吐温作为自己的笔名来发表自己的作品,从此在世界文学史上多了一个马克·吐温的名字,他的名字如夜空中最亮的一颗星,照亮了很多人回家的路。

据统计,马克·吐温的作品多达35部,可以说是一个多产的作家,也是当时美国文学界版费收入最多的一个作家。他的主要代表作品有《卡拉维拉斯县驰名的跳蛙》这篇短篇小说是他

龙源期刊网 http:// 的成名之作,这部作品以诙谐、荒诞的艺术语言风格奠定了他在美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后期,《竞选州长》问世,这部作品对美国所谓的民主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和无情的批判,在当时引起了很强烈的社会反响,就如一粒小石投入湖中激起了千层巨浪。在中国读者中知名度比较高的应该就是《汤姆·索亚历险记》,这部小说通过一个小男孩的成长经历,让人们重温在经济至上,利益至上的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尔谀我诈。当然文章也对人类的天性寄托了美好的期许,希望打破那一个庸俗、迷信的和腐朽的学校教育体制,让民主、自由之风吹遍美利坚合众国的大地。在马克·吐温的晚期,他的作品也反映了他对生命的失望甚至可以说是一种绝望,以《败坏了赫德莱堡的人》为主要的代表作品。当一个人经历了人世间的繁华即将向曾经属于自己的舞台告别时,他会想到什么呢?马克·吐温在传记中这样写到:人们会哀悼一日,但却永远的忘记,这应该是多么痛的领悟呀。

二 马克·吐温的艺术风格

中国有句古话: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个水土对于诺贝尔奖获得者莫言来说,应该是山东高密的红高粱。对于贾平凹来说就是那绵延数千里的黄土高原。同样对于马克·吐温来说,应该就是美国最大的河流—密西西比河。所以马克·吐温的语言带有密西西比河的浓烈的地方色彩。这个地方人员杂聚,语言丰富其中不乏诙谐和幽默,为马克·吐温的作品带来了源源不断的素材。其中,马克·吐温的成名作《卡拉维拉斯县驰名的跳蛙》就是其语言生动、诙谐、幽默的完美写照。跳蛙本来是一个民间故事,马克·吐温用艺术的方式进行了再加工,让原本就幽默搞笑的故事更加有血有肉,栩栩如生,惹人一笑。

故事讲的是一个叫作吉姆的人,平生没有别的嗜好,唯一的嗜好就是和别人打赌。可以说这是一个怪人,马克·吐温用诙谐的语言描述了他的好运气。他跟别人打赌无论是赌什么几乎全部都能赢。比如说,他会和别人打赌,什么都赌。赌哪匹马跑得快,赌两个狗打架,哪一个会输,还会赌两只小鸟。可以说,只有我们想不到的,没有他不赌的。有一次,他和一个牧师打赌,赌什么呢?赌这一只金龟子会用多长时间走到自己要去的地方。后来吉姆竟然会一直跟在这只金龟子的后面,如果继续赌,恐怕他都会一直跟它到墨西哥。更可笑的是,牧师的老婆偶然间患病,吉姆会和牧师来打赌,赌他老婆还会病多久。在马克·吐温的描述中,吉姆可以说可爱又可笑,可恨又可怜。故事的最后,小说最后的主角出场,一只跳蛙。让吉姆现象不到的是这可不是一直普通的跳蛙,这只跳蛙想跳却跳不起来。原来,人们为了和吉姆打赌取胜,偷偷的在青蛙的大腿上灌注了铅。所以,一个跳蛙引发的笑话就此结束,留给人们笑声的背后,引发了我们更多的思考。

在马克·吐温的作品中,我们会看到夸张的同时,也同样会领略到那来自美国西部的原汁原味的乡土气息,但这浓郁的朴实的语言背后依然包含着作者高超的幽默语言的驾驭能力。这种语言魅力在《汤姆·索亚历险记》有着非常好的表达。

作者描述汤姆要被惩罚去刷一面墙时,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了其模仿大船的过程,语言非常朴素但却会给人以很强的画面感,人们会在他慢慢贴近人行道时,联想到大船要进港抛锚了。当汤姆要把胳膊伸向前方时,人们就会联想到船要倒车。中间还会夹杂着那让人忍俊不禁的铃

龙源期刊网 http:// 铛声,还会有汽笛声,整个过程描述的惟妙惟肖,让人信以为真。这种真实的描写要归功于马克·吐温在密西西比河的生活体验。没有这种体验是无法做出如此真实的语言描述的。所以,艺术首先来源于生活。这种写实的语言艺术风格帮助帮助马克·吐温的文学作品更好的被人所接受,尤其是那些来自社会底层的读者也会通过马克·吐温的作品中,找到自己生活的场景并从中间找到自己生活的影子以及寻找到一丝慰藉,最终和作者的感情达成一致,实现了情感的共鸣。我想这也是马克·吐温的文学作品传颂至今,依然绽放着勃勃生机的原因所在吧。

荒诞的讽刺如一把投枪直接插入敌人的要害。在马克·吐温的作品中既有来自民间巷尾的街头故事,也有针对一些不良的社会黑暗、不公正的现象进行的抨击。这种抨击后人评论为“黑色的幽默”这种语言风格让人笑中带泪,让人对号入座,让人如坐针毡,也让人如芒在背。其中这一艺术风格最典型的代表作当属《竞选州长》。

美国自称为世界上最民主的国家,尊重人权,尊重隐私,尊重合理的公平竞争。可这些在《竞选州长》中得到了无情的辛辣的讽刺和揭露。作者在文中以第一人称描述了一个州长候选人。在竞选之初,看似风平浪静,可在这波澜不惊的背后确是一系列的诽谤、造谣甚至发布假的通知,让作者的母亲都信以为真,整日以泪洗面,担惊受怕,寝食难安。正如作者在文中描述的一样,他们把自己打扮得越体面、高尚、圣洁,结果必然更加显得丑恶可憎。马克·吐温则以丰富的想象、巧妙的布局,为人们描绘出上层公民是怎样在夸耀他们虚假的道德时又贪婪地追求金钱的,从而揭露了资产阶级的本质。

结语

马克· 吐温个人的坎坷经历和丰富的阅历,让他的语言充满现实主义的色彩。当然,正如中国著名的文学家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写道: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正如马克·吐温自己所说:“不能一味逗乐,要有更高的理想”,因而后人称其为“美国文学史上的林肯”,其作品更是在全世界广为流传。我们也相信,通过马克·吐温的作品我们会看到当时美国人的生命形态,昨天的美国已然过去,但作品带来的思索依然在心头萦绕。所以,文学不朽,精神永存,这应该是对以马克·吐温为代表的文学大师们最好的怀念。不说再见,永远怀念让我们以此共勉。

参考文献

马克.吐温的184封情书 篇6

在不到兩年的时间里,他一共给奥利维亚写了184封情书,他在信中说:“我是爱你的,倘使我失去你,那我的热情将追随着你而去,我的心灵将永远成为一片毫无生气的废墟。”苦心人天不负,更何况他又是那样一个才华横溢的男人,奥利维亚终于被他感动了,未来的岳父岳母也抛弃世俗和偏见接受了他。

1870年2月2日,在婚礼的圣殿上,他们手挽手终于走到了一起。他对心爱的姑娘说:“从今以后,你便是我的全部。”幸福的婚姻生活给了他不竭的动力和灵感源泉。文学上的天赋也被他发挥得更加淋漓尽致,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他创作出了一部又一部不朽的文学经典。奥利维亚也喜欢他的书,每一次都是他新书的第一个读者,并且还会给他提不少建议。有些时候,他甚至冒着被批评家口诛笔伐的危险,把书的风格修改成奥利维亚喜欢的模样,引得外界嘲讽声不断。但他不在乎。只要爱着的人高兴,他情愿不惜一切。是的,奥利维亚便是他人生的全部,他爱得简单做得也纯粹。

1893年的时候,他已是年近花甲的年纪。由于投资失误,一夜之间,他成了一无所有的穷光蛋,还欠下了巨款。他本来就是个随性的人,有钱无钱在他看来都是无所谓的,但是,一想到妻子,他便有些犹豫。他知道,一向娇生惯养的奥利维亚哪里能经得住生活的艰辛。此时,他已是大名鼎鼎的文学大师。为了妻子,他不得不违心地四处演讲,和那些不喜欢的人打交道,以此挣钱来维持奥利维亚的生活质量。那是一件多么不开心的事情啊,他身心疲惫但却做得无怨无悔。后来,在朋友的帮助下,债务总算还清了,他终于长长出了一口气。他和妻子一起幸福地打算,接下来,周游世界。

论马克·吐温的文学成就 篇7

一、马克·吐温作品的独特民族特色、鲜明时代特色和深刻批判意义

1. 民族特色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马克·吐温的代表作, 也是美国文学史上屈指可数的名作之一, 被评论家称赞为其最优秀的作品。它将追求自由与解放黑奴的主题结合在一起, 描写一个白人孩子哈克与黑奴吉姆结伴逃亡的故事。作品中, 马克·吐温把现实主义的精心镂刻与浪漫主义的抒情描写结合在一起, 把对人物心理的真实描写与滑稽、幽默的想象浑成一体, 用现实主义手法刻画哈克和吉姆形象, 在一定的典型环境中细致地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又通过人物渴望自由的心情, 描绘密西西比河上的自然风光, 充满了浓厚的抒情气氛。马克·吐温借哈克的口说道:“我相信他惦记着家里人也是跟白种人一样的。”, 反映了马克·吐温民主主义、人道主义的精神和反种族主义的立场。在描写假“国王”与“公爵”这两个骗子时, 马克·吐温采用了漫画式的夸张和怪诞手法刻画反面人物的嘴脸。对不同类型的人采用不同的写作手法, 目的都是为了塑造出血肉丰满、栩栩如生的人物典型。小说的语言是作者从多种方言中提炼而成自然流畅的“美国英语”, 具有典型的美国特色。

正如帕林顿所说:“现在总算有了一位地道的美国人———一位用自己的思维进行思考、自己的眼睛进行观察、自己的方言进行说话的土生土长的作家。一切欧洲的东西都丢开了, 最后一点封建文化的残余也消失了, 他既属于地方和西部, 但也属于全美国。”的确, 马克·吐温是地道的美国作家, 他的民主平等思想是美国的, 他的小说的背景、人物、幽默感及语言也是地道的美国的。

2. 时代特色和批判意义

1870年发表的短篇佳作《哥尔斯密的朋友再度出洋》, 是由一个天真、老实的华工艾颂喜的几封信组成的。写的是美国南北战争之后, 他听信了美国是“人间天堂”、“人人平等, 人人自由”的谎言, 背井离乡, 远渡重洋, 应募来到美国寻找幸福。但他刚到美国的港口, 就遭到了警察的棍打、脚踢, 行李也被没收。踏上美国的陆地后, 不但被狗咬, 还被送进监狱。艾颂喜的种种不幸使人们认识到“民主美国”的真相。马克·吐温把理想的“美好”与现实的可怕加以对照, 用喜剧的情节突出了华工艾颂喜的苦难, 增强了作品的批判意义。

二、马克·吐温作品的高超艺术创作风格

1. 幽默、讽刺

《竞选州长》是马克·吐温早期的一篇优秀短篇小说。作品主人公作为独立党的候选人参加了纽约州长的竞选, 但是不久, 参加竞选的共和党和民主党利用报纸, 以选民的名义接二连三地给他扣上“伪证犯”、“小偷”、“盗窃犯”、“舞弊分子”等等莫须有的罪名, 并在公开场合对他进行人身攻击搞得他声名狼藉迫使他不得不声明退出竞选。作品篇幅短小, 但是写得泼辣有力, 用夸张、讽刺的笔法, 烘托出喜剧的气氛, 突出讽刺的主题, 为“美国的民主”描绘出一幅绝妙的讽刺画。

1876年, 《汤姆·索亚历险记》的出版标志着马克·吐温的现实主义创作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小说描写了少年汤姆和哈克的生活经历以及他们冒险的故事。书中对美国虚伪、庸俗的社会风气、迷信、落后的宗教和陈腐、呆板的学校教育制度, 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讽刺。《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1884) 中描绘了一个叫吉姆的黑奴, 因不甘于自己被奴役的地位, 从蓄奴主家外逃, 以求摆脱蓄奴主的压迫、剥削。马克·吐温以同情的笔调写出处在奴隶地位的黑人的悲惨生活, 谴责蓄奴主的暴虐和种族歧视。作品中吉姆和哈克的性格鲜明突出, 形象栩栩如生。全篇的现实主义描绘和浪漫主义抒情交相辉映, 尖锐深刻的揭露、幽默辛辣的讽刺以及浪漫传奇的描写浑然一体, 形成了马克·吐温独特的艺术风格。

1889年发表的《在亚瑟王朝里的康涅狄克州美国人》, 是体现马克·吐温思想倾向的重要小说。小说通过一个19世纪会做各种机械的美国铁匠梦游到6世纪封建骑士时代的英国的荒诞故事, 暴露了君主制的腐朽、暴虐、天主教会的贪婪、残酷, 并对封建阶级的代表亚瑟王和他的“圆桌骑士”的冥顽残暴进行嘲讽。90年代后期, 马克·吐温从资产阶级人道主义出发, 开辟了一个新的园地, 创作了大量的游记、杂文和政论, 它们像匕首一样, 刺向帝国主义的殖民政策。1901年用对话形式写成的讽刺杂文《托钵僧和傲慢无礼的陌生人》, 谴责了美帝国主义侵略菲律宾的罪恶行径。1902年发表的《为芬斯顿将军辩护》, 揭露了美国殖民主义者芬斯顿制造骗局, 诱捕菲律宾起义领袖, 屠杀起义人民的罪恶行径, 进一步表现了马克·吐温对美帝国主义侵略菲律宾罪行的极大愤慨。马克·吐温甚至把美国国旗描绘成“骷髅和两相交叉的白骨之下的黑白星条”, 成为屠杀、掠夺人民的海盗旗帜。他自己宣称:“我是反对帝国主义的, 我反对鹰爪蹂躏别国领土。”他在《给坐在黑暗里的人》这篇杂文中, 讽刺地指出:殖民者给殖民地人民带来的“文明”礼物, 就是“锁链、机关枪、祈祷书”, 殖民地人民为这份“礼物”, 要付出“眼泪、鲜血、土地和自由的代价”。

1899年写的《败坏了赫德莱堡的人》是其晚年杰出的中篇小说之一。作品描写了这个市镇上十几位公认诚实廉洁的首要人物为得到这份不义之财, 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明争暗斗, 在众人面前演出了一出丑剧。最后, 揭开他们的“诚实”、“廉洁”的假面, 彻底暴露了他们的贪婪、卑鄙的本性。

2. 运用口语语体和方言进行创作

马克·吐温认为口语是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语言, 它最真实, 没有一点做作。马克·吐温第一次成功地把真人的说话声音记录下来, 写入文学作品。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可以辨认出三种方言, 其中密苏里州派克县的方言又根据受教育程度、地理条件、社会层次等, 再分为4种口音。马克·吐温就是这样将美国人的口头语言经过艺术加工与锤炼, 使它成为十分逼真的口语, 为后人指引了方向, 使现实主义文学向前迈进了一大步。难怪门肯称马克·吐温为“真正的美国文学之父”, 福克纳称马克·吐温为“我们大家的祖父”, W·D·豪威尔斯把他称为“美国文学上的林肯”。

海明威曾经作出这样的评价:“一切现代美国文学都来自一本马克·吐温的著作《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这是我们所有书中最好的。一切美国文学都来自这本书。在它之前或之后都不曾有过同它媲美的作品。”著名的评论家莱昂内尔·特里林认为海明威所以说一切现代美国文学都来自《哈克·费恩》, 主要是指马克·吐温在这部作品中运用的口语体散文。他让哈克自始至终用地道的美国口语叙述自己的故事。哈克和其他人物的口语之逼真、自然、流畅, 简直摆脱了书本的约束, 读者仿佛听到他们的说话声。马克·吐温在《哈克·费恩》中采用了第一人称叙述者, 让哈克说着当地的方言土语, 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 不仅词汇简单、口语化, 而且句子也简单、直接, 并且有节奏。最令人佩服的是, 马克·吐温仍能藉此把孩子的感受、感情甚至内心世界的矛盾与斗争十分准确与深刻地表达出来。所有这一切, 都展现了马克·吐温的艺术创作特色。

综上所述, 马克·吐温之所以享有如此高的声誉, 是因其作品鲜明的时代特征、深刻的批判意义和独特的民族特色以及高超的艺术手法, 把美国的文学提到了全欧水平。他毕生酷爱民主与自由, 以笔作为武器, 采用幽默、讽刺的手法, 为之呐喊、战斗;他提倡人人平等, 颂扬民主思想, 谴责种族歧视, 痛斥殖民侵略;他成功地运用口语语体创作, 表现出纯粹的美国气质, 这标志着地道的美国本土文学的诞生与发展

摘要:马克·吐温作为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 他把现实主义的精心镂刻与浪漫主义的抒情描写结合在一起, 把对人物心理的真实描写与滑稽、幽默的想象浑成一体, 其作品具有典型的美国特色。马克·吐温的作品具有高超的艺术创作风格, 高超的幽默、讽刺语言比比皆是。运用口语语体和方言进行创作是他艺术上最大的特点。

关键词:马克·吐温,幽默,讽刺,口语语体,方言

参考文献

[1]马克.吐温.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8.

[2]朱维之, 赵澧.外国文学简编 (欧美部分)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0.

名言欣赏——马克·吐温 篇8

关键词:名言,马克·吐温,中,英,日,翻译

马克・吐温原名萨缪尔·兰亨·克莱门, 是十九世纪后期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卓越代表。他作品以幽默和讽刺著称, 被评为“近代幽默文学的泰斗”“代表美国文学的世界一流作家”“怀有赤子之心的顽童, 仗义执剑的骑士”。其话语中, 也充满着对生活、人类、成功等独特的见解。

1 关于生活

1) (英) Be careful about reading health books.You may die of a misprint.

(日) 健康法の本を読む時は注意が必要だ。ミスプリントで命を落とす羽目になるかもしれない。

(中) 读保健书时要十分注意。你可能因一个印刷错误而命送黄泉。

2) (英) When I was younger I could remember anything, whether it happened or not.

(日) 若い頃、俺は何でも思い出せた。あった事も、なかった事も。

(中) 我小的时候可以记住任何事—不论是发生的还是未发生的。

3) (英) Giving up smoking is the easiest thing in the world.I know because I’ve done it thousands of times.

(日) この世で禁煙することほど簡単なことはない。俺なんか、何千回もやったからね。

(中) 世上没有比戒烟再简单的事儿了。看看我就知道—我已经戒了千百回了。

2 关于人性

1) (英) Man is the only animal that blushes-or needs to.

(日) 人間は顔を赤らめる唯一の動物である。あるいは、そうしなければいけない唯一の動物である。

(中) 人是唯一会—或者说必须会脸红的动物。

2) (英) Really great people make you feel that you, too, can become great.

(日) 本当に偉大な人間は、こちらまで偉大になったような気にさせる。

(中) 真正伟大的人让你产生你也能伟大起来的感觉。

3) (英) Everyone is a moon, and has a dark side which he never shows to anybody.

(日) 人間は誰でも月である。誰にも見せない暗い面を持っている。

(中) 每个人都像一轮月亮, 都有着不愿为人所知的黑暗面。

3 关于成功

1) (英) The secret of getting ahead is getting started.The secret of getting started is breaking your complex overwhelming tasks into small manageable tasks, and then starting on the first one.

(日) 前に進むための秘訣は、まず始めることだ。始めるための秘訣は、複雑で途方にくれるような仕事を扱いやすい小さな仕事に分解し、最初の一つを始めることだ。

(中) 取得进展的秘诀就是开始;开始的秘诀就是将令人窒息的复杂任务, 细化成可操作的任务, 然后从第一件做起。

2) (英) Don't part with your illusions.When they are gone you may still exist, but you have ceased to live.

(日) 夢を捨ててはいけない。夢がなくてもこの世に留まることはできる。しかし、生きる屍と同じだ。

(中) 不要抛弃你的梦想。如果梦想没了, 你虽然生存, 却如行尸走肉。

3) (英) Twenty years from now you will be more disappointed by the things you didn't do than by the ones you did.So throw off the bowlines away from the safe harbor.Catch the trade winds in your sails.Explore.Dream.Discover!

(日) 今から20年後、君はやったことよりもやらなかったことに失望するだろう。だから、はらみ綱を解き放ち、安全な港から船を出し、自分の帆で貿易風

をとらえよ。探検し、夢を見、発見せよ。

(中) 20年后, 让你觉得更失望的不是你做过的事情, 而是你没有做过的事情。所以, 解开帆索, 从安全港起航吧!乘风破浪, 去探索, 去梦想, 去发现!

马克・吐温的话语, 或妙趣横生, 或鞭辟入里。希望此文能对英语或日语学习者能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李勇.美国文坛的巨子——马克吐温[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2012.

[2]马克吐温著, 孟洁冰, 申生译马克吐温自传[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12.

[3]名言集—马克吐温[EB/OL].[2013-03-12].http://japanese-lessons.net/Kalacurii/personality/mark-twain-interview.html#.

[4]马克吐温[EB/OL].[2013-03-12].http://en.wikipedia.org/wiki/Mark_Twain.

[5]马克吐温[EB/OL].[2013-03-12].http://ja.wikipedia.org/wi ki/%E3%83%9E%E3%83%BC%E3%82%AF%E3%83%BB%E3%83%88%E3%82%A6%E3%82%A7%E3%82%A4%E3%83%B3.

[6]马克吐温名言选录[EB/OL].[2013-03-12].http://blog.sina.com.cn/s/blog_5e152d5b0100k78x.html.

马克·吐温的悄悄话 篇9

1 马克·吐温小说中的预设与幽默

预设又可以叫做前提,预设的研究最早提出的是德国哲学家弗雷格(Frege),他在1892年编写的《意义和所指》中分别从语义学,语用学的角度对前提定义、特征和推理机制等方面进行广泛而深入的探讨,但是还有很大的局限性。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兴起,费尔默(Fillmore),法康尼尔(Fauconnier)和莱考夫(Lakoff)等对幽默的认知语用理论进行初步的探讨[2]。他们认为预设是一种语用推理,是以实际的语言结构意义为依据,并以逻辑概念、语义、语境等推断话语的先决条件。预设一般不表现在字面上,而是蕴含在语句的意思中。预设的一个重要的特征是合适性。即预设要和语境紧密结合,预设会随语境或话语的某些特定的因素影响而变化。它也是言语行为的先决条件,当说话人说出预设有误的话语时,很显然说话人是为达到正常交际以外的某种特殊目的,这就是获得幽默效果的一种手段。马克·吐温的短篇小说的创作充分利用了这一特色,我们先看看选自《爱德华·密尔斯和乔治·本顿的故事》中一段话。

“侦探追缉了罪犯,为首的那个就是乔治·本顿。死者的孤儿寡母得到广泛的同情,全国各种报纸都呼吁国家所有的银行捐款凑齐一笔慷慨的款子,接济失去了经济来源的死者家属,以此表达他们对这位遇害出纳员忠诚英勇精神的赞赏,结果募得了一堆硬币,总数居然高达五百元之多—平均每家美国银行捐了将近一分钱的八分之三。”[6]

这段话中涉及到两个主人公爱德华和乔治。他们是表兄弟,从小就好心的布朗特夫妇收养,但他们哥俩的性格不大一样。爱德华很听话,始终不渝的遵守养父母及社会极力倡导的道德信条,身体力行。他循规蹈矩,奉公守法,与人为善。在努力实践“纯洁、诚实、头脑冷静、体谅他人”的信条的过程中,他不惜再三忍让以委曲求全,甚至连女友被兄弟抢走也不追究。然而乔治天生就是个坏蛋,他厚颜无耻,多行不义,从来就不管什么道德训诫。一生中,他从未规规矩矩地工作过,而是沉溺于偷窃、酗酒、赌博、诓骗和虐待妻儿,作恶多端,最终杀人犯法,成为杀死哥哥的凶手。然而他们得到了截然相反的待遇,但这种待遇与读者预期的好人有好报的结局正好相反。在这个例子中,爱德华因维护银行公共财产,面对歹徒不屈不挠而英勇牺牲了,他留下无依无靠的孤儿寡母得到了广泛同情,全国所有报纸一致要求国内所有银行慷慨捐款,接济死者家属,表达对英雄的感激之情,募捐的结果是500美元,平均每家银行捐了一分钱的八分之三,这个数字是一个完美的夸张与讽刺的结合体。根据预设的合适性原则,读者首先产生的预期肯定是这笔捐款的数额非常高,因为爱德华是个英雄,他的忠诚与英勇应该得到赞扬与支持。然而,就是这个数字:一分钱的八分之三,让读者否定了先前的想法,他们不得不重新思考作者的意图,作者用这样夸张的数字与读者的预期形成极大的反差,就是为了表达他对英雄遭遇不公的极度不满和对当时社会不公现象的无情鞭挞,当读者理解了这个数字背后的含义时,也就完全理解了预设在这里的作用,从而最终达到幽默的效果。下面再看一例。

“理查德呕心沥血,忙于想象自己拯救古德森的性命。他尝试着历尽各种艰险救古德森一命,但每次救命行动都推进到了一个功德圆满的地步之后总会冒出一些细节使得整个事情变得可笑。就拿救落水的古德森这个例子来说,什么都计划好,想好之后才想起来自己不会游泳。”[6]

这段话主要节选自马克·吐温在1900年写的小说《败坏了哈德来堡的人》。小说中主要介绍了一个最诚实、最正直、最忠厚的名叫哈德来堡小镇,而每一个哈德来堡人,从襁褓开始,就被灌输诚实的原则。拒绝诱惑是哈德来堡保持诚实美德的不二法宝。然而一个外乡人在哈德来堡受了耻辱之后就展开了报复,他想到一个好点子,在六月的一天来到银行老出纳员理查兹的家并放下了一袋金子,而此处正是理查兹的心理描写。为了得到那笔巨款,他苦思冥想,竟想到把落水的古德森救上岸。我们看到这里,由于双方的共知信息,根据语境可以推断出来,理查德可能就是那个曾经帮助过古德森的人,但结果当我们看到他才醒悟到自己原来不会游泳时,理查德的滑稽丑态展现无遗,并且所谓诚实不受诱惑都是假象,幽默由此就产生了。同样的由预设所引发的幽默可以在同篇小说中略见一斑。请看下面主席先生和理查德的一段对话。

公开确认会上,一个个首要公民都丑态百露:

理查德(声音颤抖):“我的朋友,你知道我们的——我想你是喜欢我们的——并尊重我们”

主席先生:“请允许我说,理查德先生,这个镇得人们都知道你们,他们都喜欢你们,尊重你们,并且,他们以你们为骄傲。我想说的是,我们知道你们的好心肠,但这并不是向罪犯者施展仁慈的时候。我看到了你们的大度,但你要向这些人求情,我是不能接受的。”[6]

在这段对话中,理查德夫妇恨不得找一条地缝钻进去,其实这对可怜的夫妇正在为自己担心紧张,担心下一刻自己的名字就要大声地在所有的人面前读出来。他们害怕极了,但是主席却自己判断他们是在为和他们一样的人求情,我们通过预设可以推断理查德这个时候也许是要承认自己也写了那封信,希望大家可以原谅他,但推断的失败却是主席判断他们在求情,最终理查德夫妇成为这个小镇唯一一家没有受到那袋金子诱惑的人,成为人们学习的榜样。这的确有些滑稽可笑。

2 马克吐温小说中会话含义与幽默

格莱斯在1967年哈佛大学的威廉·詹姆士讲座《逻辑与会话》上,提出了“合作原则”与“会话含义”二个重要感念。格莱斯指出,当某一准则被违反,只有彼此存在相关共有知识,那么听话人就会越过字面意义根据当时的话语来推断对方话语的深层含义,这就导致了“会话含义”的产生[3],此基础上,他进一步区分了一般会话含义和特殊会话含义:一般含义是指在大多数情况下,遵守合作原则所产生的易推理的一般性质的含义;特殊含义是故意违背合作原则产生的特殊性质的会话含义[4]。[5]熊学亮从认知语用的角度,建议由语境量作为衡量标准来区分一般含义和特殊含义,即语境量少、接近常规值的话语产生的是一般含义;语境量多,偏离常规值的话语产生的则可能是特殊含义,可以说,会话之所以幽默就是因为某项会话准则被违背了,从而产生了有趣的会话含义。请看下面引自《大宗牛肉合同案的真相》中的一段话。

“那印第安人叫什么?”“他叫什么?我可不知道他叫什么。”“必须知道他叫什么。是谁瞧见他用战斧砍的?”“我不知道。”“这么说,当时您不在场?”“这您只要瞧瞧我的头发就可以知道了。当时我不在场。”“那么您又是怎样知道麦肯齐已经死了?”“因为他肯定是那时候死了,我有充份的理由相信,他打那时候起就不在了。真的,我知道他已经死了。”“我们必须要有证明。您找到那个印第安人了吗?”“当然没找到。”“我说,您必须找到他,您找到了那把战斧吗?”“我从来没想到这种事情。”[6]

此处选段主要讲述“我”因有关牛肉合同的财政问题与政府交涉的经历。在1861年,美国公民麦肯齐与政府签订了一项牛肉合同,负责为军队供应30桶牛肉。他历经艰辛追随军队,虽然最后不幸身亡,未能将牛肉亲自送给军队,但是自始自终都在忠实地履行合同。他死后合同几经易手,可是始终拿不到货款,最后,合同几经辗转到了“我”的手里。这里是我和政府小职员的对话,职员的问题看似合乎情理,按章办事,其实很不合理,看后让人忍俊不禁。麦肯齐在送牛肉的途中被印第安人所杀,当然我们不可能知道那个印第安人是谁,叫什么名字,而小职员不但提出这样的问题还要求抓到那个印第安人并弄到那把砍死麦肯齐的战斧。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这段话语里的一般含义,但通过语境分析,最后得出的特殊会话含义就是我们不会偿付那些牛肉合同的款项,幽默自然产生。同样,在小说《谈谈事故保险》中会话含义所引起的幽默也清晰可见。

“再没有任何一项事业比事故保险更富有慈善特色了。我曾见过有人单是靠幸运地断了条腿就使全家拜托了穷苦的困境,走上富裕之路。还有些人则是满含热泪、拄着拐杖来找我,盛赞这个慈善机构。有一个最近才残废了的人,当他用仅剩的一只手在坎肩兜里摸索,发现自己的事故保险单仍旧好好地呆在那里时,我敢说这一生中再没见过比他脸上更美妙的神情了。”[6]

此处选段是一篇欢迎一位从伦敦来的贵宾的致词。这位贵宾因大力支持保险业而深受保险业主们的欢迎。在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在人们买了保险之后,带来了很多的好处,那些残废了的人还能通过这个发家,而“我”对保险业也颇感到自豪和骄傲,因为再没有比保险这个行当“更高尚”的事业了,尤其是事故保险,它使人精神愉快并且面对悲惨可怕的灾祸满怀亲切感,惨不忍睹的铁路撞车事件也会让人感到“妙不可言”,甚至包扎伤口的绷带也变得“漂亮”无比。这些话与保险公司董事的身份非常相符。因为在“我”看来,只要发了财,得了钱,人就会幸福,以至于受伤变残之类的事故都是小事一桩,不值一提。可是通过语境分析其特殊含义可以得出所谓的保险业的“慈善”都是虚假的,而所谓的有益于公益的保险业不过是资本家挣钱的一种手段。读者再回头看看“我”的那番关于“高尚的、富有慈善特色”的事故保险业得鼓吹,便能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语言中的欺诈性,越发感到“我”的言语的可笑和可耻。

3 结束语

本文从预设和会话含义对马克·吐温中幽默现象进行分析。首先,初步分析了预设的违反在马克·吐温小说中引发的幽默。其次,从会话含义层面对小说中的幽默进行了分析。幽默的会话含义的理解主要依靠语境来理解其本意。本文认为预设和会话含义的妙用可以推动小说中故事情节的发展,使人物的性格特征在矛盾、冲突中展开,对它们进行认知语用解读可以加深读者对小说语言建构和作者的写作技巧等的理解,但是,仅仅从认知语用的这二个方面去研究马克·吐温的小说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要不断的从各个方面对其加强探索与发现。

摘要:幽默是马克.吐温中短篇小说中最突出的语言特征。传统的幽默研究局限在修辞层面上,因而,从认知语用的视角来分析马克.吐温中短篇小说中幽默语言具有创新性。预设和会话含义是幽默的认知语用理论的两个主要方面。马克.吐温中短篇小说中幽默的预设和会话含义的解读可以加深读者对小说语言建构和作者的写作技巧的深层理解。

关键词:幽默,认知语用,预设,会话含义

参考文献

[1]殷灵芝.合作原则的违反与英语幽默的产生[J].海外英语,2011(8).

[2]王文博.预设的认知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l):1.

[3]张丽.浅谈格莱斯会话含义[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0(2):2.

[4]何自然,冉永平.语用学概论(修订本)[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

[5]熊学亮.认知语用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60.

马克·吐温的悄悄话 篇10

1874年夏, 马克·吐温开始创作《汤姆·索亚历险记》, 他在序言里说:“这本书里所描绘的冒险故事大都实有其事, 其中的一两件是我的亲身经历, 其余的是我儿时伙伴的故事。哈克贝利·芬取材于真人, 汤姆·索亚……是我认识的三个孩子特点的综合。”[2]

《汤姆·索亚历险记》缺乏一般意义上的统一情节, 而由一连串层出不穷的恶作剧和冒险故事组成, 小说的连贯性和统一性都维系于主人公汤姆·索亚的身上。

“出售刷墙权”一章里, 鲍丽姨妈用以惩罚汤姆的刷墙工作, 被他故意装做是一种享受或权利, 在孩子们面前炫耀, 惹得孩子们争先恐后地用自己的玩意儿换取刷墙的权利, “要不是灰浆用光了, 他准能把全村的孩子都搞破了产”。在主日学校, 校长用来奖励好学生的那本《圣经》居然让汤姆“倒卖”得来的十张黄票 (黄票是背诵《圣经》成绩的标志, 积累十张黄票可以获得一本《圣紧》) 弄到了手, 虽然他对这本劳什子一窍不通。即使在庄严肃穆的教堂里, 汤姆也不甘寂寞, 他放出一只黑甲虫, 逗弄卷毛狮子狗, 结果既为自己解了闷儿, 又大搅沉闷的礼拜。

恶作剧是汤姆用来对付圣彼得村刻板的成人社会和精神束缚的, 而冒险才是他的自由天性的体现。汤姆和乔·哈波逃学, 跑去村外密林中玩绿林好汉的游戏, 感慨“宁愿在舍芜森林作一年的绿林好汉, 也不做一辈子的美国总统”。他们联合哈克贝利·芬乘木筏前往密西西比河上一个沙洲, 去做风风光光的海盗。更惊险刺激的, 是汤姆与哈克贝利为验证“死猫治瘊子”的迷信, 夜闯墓地, 在荒废的“鬼屋”里寻找强盗的宝藏, 在密宫一样的岩洞里挖掘大盗印地安·乔的财宝。

汤姆的恶作剧和冒险活动分别跟两个环境———圣彼得村和密西西比河紧密联系, 这使它们之间形成有意味的对比。圣彼得村充满着成人社会的保守、虚伪和清规戒律。主日学校把孩子们训练成循规蹈矩的服从者, 甚至因为连背三千条 《圣经》语录而变为白痴。汤姆在村里的种种恶作剧, 表面上是顽劣与淘气, 实质上隐含了作者对弥漫于圣彼得村保守的清教传统的讽刺和批判。相反, 村外的密西西比河承载了更多的野性与自由, 无论是逃学、当海盗还是探寻大盗的宝藏, 都与这条大河息息相关, 她似乎蕴藏了无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过, 作为一个典型的成长故事, 在圣彼得村和密西西比河之间, 汤姆注定要经历一个从逃逸到回归的旅程。

汤姆·索亚被视为经典的“顽童”形象。准确地说, 他更像中国人所谓的“人来疯”。虽然作者着意借汤姆的顽劣讽刺挖苦圣彼得村的道貌岸然, 然而汤姆的性格不能简单地解释为叛逆。他最终回到了圣彼得村的生活里, 甚至奉劝哈克贝利也回到那个“文明社会”。汤姆的恶作剧往往是为了引起注意, 争得风头或者优越感。汤姆以引起关注为旨归的恶作剧, 实质上是以游戏的方式对自己的社会身份进行的反复验证, 正如他出席自己的“葬礼”, 是以游戏的方式为自己回归社会做的一次预演。当寻宝游戏给汤姆真正地带来财富的时候, 游戏连同他的童年一起结束了。汤姆成功地被圣彼得村接纳, 也激起了他一直期待的真正的轰动。汤姆·索亚似乎是马克·吐温塑造的带有西部风格的美国英雄———以蔑视社会习俗的方式得到社会的承认。

汤姆·索亚的回归并不合马克·吐温愤世嫉俗的胃口, 他追求的是永远的逃逸。他许诺:“不久的将来, 我要描写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 让他亲口述说他一生流浪的经验。”八年后, 他兑现了诺言———《哈克贝利·芬历险记》出版了。那个蓬头垢面、衣衫破烂、靠残羹冷炙果腹的孤儿哈克贝利, 和汤姆分享了强盗的财宝之后, 被村里文雅的寡妇道格拉斯收养。当他觉得自己要被村里那套文明规范闷死的时候, 他决心回到密西西比河上, 乘上木筏继续流浪。无论是从空间上还是主题的深度上, 哈克贝利·芬的历险远远超出了狭小闭塞的圣彼得村, 超越了《汤姆·索亚历险记》 以及儿童小说的范畴, 成为美国文学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参考文献

[1] (英国) 马库斯·坎利夫.美国的文学[M].方杰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5年.144页.

马克·吐温的悄悄话 篇11

一、早期喜剧色彩与神道叙事的消解

马克·吐温生于1835年, 在浓郁的宗教氛围中长大, 被教导根据最严格的信仰仪式敬畏上帝和主日学校。当时的美国, 唯一神教和超验主义影响广泛, 形成一种以“人”为中心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道德伦理观念。道德概念从天上被拉到人间, 人与上帝的关系发展为一种由人而神的关系, 上帝不再是超验的异己的力量, 善恶问题也融入了人的精神生命之中。20岁时阅读了托马斯·潘恩的《理性时代》, 1856年接受了一种类似进化论的思想。

这一时期的一些作品主要体现了马克·吐温对加尔文教神道叙事的颠覆。《好孩子的故事》和《坏孩子的故事》以及《爱德华·密尔士和乔治·本顿的故事》戏仿宗教说教的小册子, 在质疑预定论的同时, 颠覆了终末论。小说中“纯洁、诚实、镇定、勤劳、体谅人”的爱德华·密尔士和遵循宗教教诲的好孩子不是被杀害就是被炸死, 而欺骗、酗酒、赌博甚至杀人的乔治·本顿和坏孩子却享尽人生富贵, 作者通过善与恶, 奖励与惩罚有悖常理的倒置, 不仅质疑了传统宗教中“善恶有报”的道德因果论, 而且有力地抨击了宗教对来世的强调和对现世生活的忽略。

这一时期马克·吐温更为人们所熟知的作品是《卡拉维拉斯县著名跳娃》和《苦行记》。这些作品以滑稽古怪的逸闻趣事为主, 记述了作者西部生活经历。选题本身具有颠覆性和喜剧色彩, 风格粗犷, 内容活泼。很多评论家认为这些作品是插科打诨的闹剧, 帕灵顿在注意到马克·吐温独到写作风格的同时, 体会到作者的历史地位和精神本质:“一切欧洲的东西都丢开了, 最后一点的封建残余也消失了。”[1]马克·吐温这一时期的作品体现了对神道叙事的解构, 隐含着对理性主义的崇尚, 沉浸在一种本体论的狂欢情绪中。正如罗素所言“旧的恐怖, 已吓不得人了, 精神新的自由已显得如醉如狂。”[2]

二、中期乐观的理想主义与形而上学崇尚

摒弃了宗教伦理道德, 马克·吐温接受了唯一神教和超验主义承载的哲学本质, 即基于理性主义的形而上学。理性主义形而上学假定一切东西都是可知的, 自然有终极意图, 并且利用理性试图揭示事物的本质或隐秘原因, 赋予人类理性无上的优越性。蕴涵一种主观的乐观主义, 与之相适应的是对抽象的自由、民主和平等等人文主义普遍原则的崇尚, 以及对人类追求现世幸福和物质财富等人生诉求的肯定。

这一时期马克·吐温的主要作品, 主要是对人文主义道德原则的阐释。《镀金时代》描述了沸沸扬扬的西部开发, 揭露了这个过程中投机、贿赂、营私舞弊的黑幕, 但文风轻快, 基调乐观。真诚、踏实的飞利浦与露丝得到巨额财富, 并最终幸福结合;虚妄浮夸、投机取巧的塞勒斯上校餐桌上只有萝卜和凉水;院外活动家劳拉身败名裂, 很快死亡;而肤浅的亨利不得不继续他的谋财之路。对金钱和地位的追求是这部小说的中心, 作者在指责投机、营私舞弊等罪恶勾当的同时, 相信诚实正直才是人生正道。

《汤姆·索亚历险记》中汤姆·索亚对宗教充满反抗情绪, 他逃避上教堂, 执著地寻找宝藏;一心博得女孩和姨妈的关注和爱, 他换取读书券以得到一本圣经, 甚至参加少年节制会, 只是为了“露把脸”;当被困山洞时他并不祈祷上帝的帮助, 而是依靠经验和智慧寻找出口;他不怕上帝的惩戒, 只因印第安·乔对其现世生活的威胁而感到恐惧。总体而言, 汤姆·索亚是一个物质主义者, 一个个人主义者, 也是个理性主义者。自由和爱是这部小说的主题, 作者将人性的高贵和人的完美视为不言自明的公理, 在此前提下赞颂自由和个人权利。

《哈克贝利·芬》与《汤姆·索亚历险记》有一定的继承关系, 但人文主义思想更加明确。小说描述了哈克和吉姆沿密西西比河出逃的经历, 其中穿插着哈克对精神自由的追求和吉姆对人身自由渴望。“是遵从社会道德举报出逃的吉姆, 还是帮助他逃脱奴役?”的困惑贯穿小说始终, 最终哈克帮助吉姆获得了人身自由, 自己则逃到西部去寻找真正的精神自由, 整部小说体现着思想开放和自由探究的原则, 真理对哈克来说不再是宗教或世俗的外部权威, 而是理性的、自主的、历史的构成, 是内心的自由, 这自由出自人自身的理性。

《王子与贫儿》和《康州美国佬在亚瑟王朝》以角色互换和时空倒置的艺术手法, 将现代共和制度与中世纪君王制度, 现代文明与封建教会, 理性科学与宗教迷信进行对比, 以强有力的艺术张力彰显作者的平等和自由的民主思想。在《王》中作者通过爱德华的眼睛审视, 批判等级制度和教会, 在《康》中, 作者借主人公之口说, “任何一种王权, 无论怎样调节, 任何一种贵族阶级, 无论怎样约束, 都不折不扣是一种对人的侮辱”[3], 同时明确提出建立自由的民主共和制度, 并描绘了一幅欣欣向荣的景象, “奴隶制一去不返,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捐税实行平均摊派。电报、电话、留声机、打字机、缝纫机, 以及那上千种利用蒸汽和电力的仆人, 又听使唤又很容易驾驶, 全都渐渐流行开了。”[4]

三、后期悲观的虚无主义与终极的解构

19世纪七八十年代科学主义阶段的到来。科学主义认为理性不能获得绝对的概念, 不再探求宇宙的起源和目的, 不再求知各种事物的内在原因, 而只是接触、推理和观察, 以便发现现象之间不变的先后关系和相似关系, 把对一切事物的研究局限在现象世界的范围, 从而解构了终极, 造成一种永远询问的状态。同时科学精神实质上是一种功利主义, 旨在物质利益的增值回避人生的根本问题, 其恶性发展的后果是丧失人生的根基, 导致灵魂的空虚焦虑。此时在美国, 达尔文进化论, 以及斯宾塞的社会竞争理论影响深远, 给基督教思想和理性主义带来同样的破坏, 传统价值观念突然发生转变, 到处都涌现出追求财富, 抓住权力, 变得强壮和专横的欲望。

自1894年起的破产、丧妻和失女, 加剧和强化了马克·吐温终极体会的转变。马克·吐温终极体会的转变首先表现为其物质观的明显改变。在《苦行记》中发财是主要目标, 在《汤姆》、《哈克》和《王子》中财富是正直前提下的正当追求, 甚至对正真和善的奖赏, 然而在《败坏了哈德莱堡的人》中金钱成为揭露人们本性的试金石, 所有的人在一袋假币面前丑态百出;《三万元遗产》中莫须有的三万元遗产带来巨大灾难, “暴发的、不正当的巨大财富是一个陷阱。它对我们毫无好处, 疯狂的欢乐只是暂时的;可是我们为了这种意外横财, 却抛弃了甜蜜而单纯的幸福生活———让别人以我们为戒吧。”[3]这时的马克·吐温认识到物质本体论上的虚无本性, 对人们为此从事着没有良心和道德的勾当而感到惋惜, “人们总以为物质财富的迅速繁荣与进步, 就表明人自身的进步;其实人没进寸步, 只是环境变了, 他仍站在原处。”[5]

马克·吐温的人性观也发生明显转变, 表现出对社会良知的沦丧, 对文明关心的缺失, 对未来、民主厚望的泯灭的痛恨。早中期作品中, 人性之善是自明的, 而《败坏了赫德莱堡的人》中的人物却无一例外的“自私、冷酷而吝啬、目光短浅又自以为是”, 《三万元遗产》中的夫妻同样贪婪、自私和残酷, 《狗的故事》中的人禽兽不如, 《神秘的陌生人》中整个人类则表现的盲目、无知、渺小、又为物所累。在《人是怎么回事?》中马克·吐温直截了当的表达了自己的人生观, “……无论在什么地带、什么年代、什么情况看来, 人类的历史都提供了不可胜数的证据, 表明一切生物中, 人是最可憎的东西。在整个生物界, 认识唯一的、独一无二的具有恶意的东西。恶意是一切的天性……但就这一点就使人类低于鼠类, 低于蛔虫, 低于旋毛虫。”[6]

这个时期作者完全放弃对目的论尤其是死后归宿的信仰。其死后发表的《基督教科学派》依然尽其能事的讥讽基督教神学系统的欺骗本性。《亚当夏娃日记》中亚当深切怀念爱妻, 却不寄希望于天堂重聚。1907年的《斯托姆斐尔德船长天国游记》中, 船长亲自去天国考察了一下, 证实人在浩渺宇宙中渺小的如一粒尘埃, 而作为人生归宿的天国是多么无聊而没有意义。

终极的解构使马克·吐温遭遇赤裸裸的虚无。发现虚无并寻求拯救的人需要一种本体论的谦卑, 在此前提下发现超验的力量和信仰的力量, 获得对终极目的的关怀, 以便让个人的人生价值有最后的归依处, 然而科学主义赋予人们一种权能感, 使其失去了对超越功利的价值的一份敬畏之心, 使马克·吐温失去了精神家园, “上帝是不存在的, 宇宙, 尘世的生活、天堂和地狱都是不存在的。这一切都是一场梦, 一场千奇百怪, 愚蠢可笑的梦。除了你以外一切都不存在。而你不过是一种观念———一种在渺然空虚的永恒中游荡的飘忽不定的观念, 一种毫无价值的观念, 一种没有归宿的观念!”[7]人类只不过是一种承载能量的形式, 局限于一隅, 在永恒的流动中获得刹那的意识。借用坎利夫之言, “他的最后信念是, 世人非但没有美德, 而且一切都是虚幻的。”

综上所述, 马克·吐温的作品超越感性杂多, 直接注视着人类存在的本质, 体现着不同的本体体会, 他的快乐和痛苦是一种本体论的幸福和悲哀。

参考文献

[1]沃侬·路易·帕灵顿.美国思想史[M].陈永国, 李增, 郭乙瑶, 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2.

[2]罗素.西方哲学史:上[M].何兆武, 李约瑟,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4.

[3]马克·吐温.百万英镑的钞票[M].张友松, 译.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1986.

[4]马克·吐温.康州美国佬在亚瑟王朝[M].何文安, 张煤, 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2.

[5]吉利·艾伦.马克·吐温传奇[M].张友松, 陈玮, 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1983.

[6]Mark Twain.Mark Twain in Eruption[M].Ed.Bernard DeVoto.New York:Harper and Brothers, 1940.

上一篇:集体备课模式下一篇:中国诗词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