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翻译的文化视角

2024-09-13

隐喻翻译的文化视角(精选10篇)

隐喻翻译的文化视角 篇1

关联理论是近年来在西方有很大影响的认知语用学理论。这个理论主要关注交际和认知的关系, 并为我们研究人类交际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方法。格特首先认识到关联理论对翻译现象的指导意义, 并且出版发行了《认知与关联》一书。关联理论与翻译的关系是:翻译的基本原则就是关联。为了使译文跟原文达到最大程度的契合, 译文要尽可能向原文靠近, 这就是说译文要具备最佳关联性。

隐喻metaphor或称暗喻, 指暗示的比喻。即在两个事物间所进行的某种比较, 通过一定的语境把两者之间的关系隐晦地暗示出来。事实上, 要理解隐喻就需要读者具备较宽的知识和较丰富的经历, 对客观世界的各种现象做细致的观察和思考。我们可以通过将关联理论的一些基本观点应用到隐喻翻译中, 帮助我们更好地在关联理论下理解翻译活动。

一、关联理论框架下的隐喻翻译之对联

对联是一种古代诗词形式。《红楼梦》里的许多对联就有隐喻。

1.厚地高天, 堪叹古今情不尽。

痴男怨女, 可怜风月债难酬。

杨宪益译:Firmas earth and lofty as heaven, passion from time imperial knows no end;Pity silly lads and plaintive maids hard put to it to requite debts of breeze and moonlight.

霍克斯译:Ancient earth and sky, Marvel that live's passion should outlast all time;

Star-crossed men and maids, Groan that love's debts should be so hard to pay.”

在原作中, “风月债”指跌宕起伏的爱情。霍克斯将它译成love's debts, 读者能够对词汇的蕴涵一目了然。而在杨宪益先生的译本中, “风月债”被逐字译为“debts of breeze and moonlight”, 在比较之后, 我认为前者的语言效果更好。尽管后者保留了原来隐喻的意象, 但是译本读者不能够理解词语深层次的含义。

2.春恨秋悲皆自惹,

花容月貌为谁妍。

杨宪益译:They brought on themselves spring grief and autumn anguish;Wasted, their beauty fair as flowers and moon.

霍克斯译:Spring grieves and autumn sorrows were by yourselves provoked;Flower faces, moon-like beauty were to what end disclosed?

在原作中, “春恨秋悲”和“花容月貌”这两个隐喻分别指岁月的无情和美貌的消逝。“春恨秋悲”在两个译本中都是按字面意思翻译的, 指岁月更迭的悲伤。“花容月貌”分别被译为“flowers and moon”和“flower faces, moonlike beauty”。两位译者都把隐喻转换成明喻, 这种转换不但保留了原有隐喻的意义而且也体现了奈达先生提出的动态对等。

在很多外国的谚语中也有对联的形式, 也体现了关联理论下的隐喻。

如:Damn braces.Bless relaxes. (挨骂使人奋起, 赞誉使人松懈)

The fields have eyesight and the woods can hear. (田野有眼, 树林有耳)

这句话是说王子阿赛脱在树林中的独白刚好被他的兄弟、从流放地逃回来的派拉蒙所听见, 才有上句的来历。

In war, resolution;in defeat, defiance;in victory, magnanimity;in peace, goodwill. (作战时, 要坚忍不拔;战败时, 要蔑视敌人;战胜时, 要宽宏大量;和平时, 要友好亲善。)

对于隐喻翻译, Mild L.Larson提出了几种隐喻的方法: (1) 基本完整的保留原隐喻; (2) 用一个明喻替代原来的隐喻; (3) 仅仅解释其意义。译者要完整理解原作的意图之后, 需要构建目标语, 并且在关联理论的框架下使对原作的翻译尽量接近目标读者。

二、翻译中的隐喻之语言表达

隐喻或称暗喻, 指暗示的比喻。例如:“她是一朵带刺的玫瑰”。 (She is a thorny rose.) , 实际上是说“她像一朵带刺的玫瑰, 漂亮但很棘手” (She is like a thorny rose, prickly as well as pretty.)

Stop and smell the roses.意思是:请留步闻一闻玫瑰的花香吧。

上句的隐喻含义就是:We need to stop working and enjoy life from time to time.

(我们需要不时递停下手中的工作来享受生活。)

Our relationship is a blind alley.我们的关系是个死胡同。隐喻含义就是Our relationship is like a blind alley and will reach no satisfactory result. (我们的关系就像一个死胡同, 不会有什么满意的结局。)

A great ox stands on my tongue. (一头壮牛站在我的舌头上。) 这是希腊原文的直译“壮牛”表示不可挪动的重物。就是成语“三缄其口”的意思。

莎士比亚剧 (Julius Caesar) 第四幕第三场中Brutus说:“I had rather be a dog, and bay the moon, than such a Roman (我宁愿变作一条疯狗对着月亮空叫, 也不愿意为罗马人这样活着) ”To bark at the moon“字面意思是指狗想要通过狂叫去惊吓高高在上的明月。隐喻指对不可能的事情痴心妄想, 白费力气最后徒劳无功。

三、翻译中的量词隐语翻译

第一类抽象量词是表现光线的词, 这类词常常用来修饰人的情感、品质、态度等, 而且光线的强弱变化也会牵连着情感的强弱。

例如:He felt a glow of pride in son who admitted by Harvard University.儿子被哈佛大学录取了, 他非常自豪。

I spotted a flicker of challenge in his eyes.我察觉他的眼神刹那间显示出异议。

诸如此类还有a flicker of disappointment一丝失望的眼神, a shadow of doubt一丝怀疑, a shade of difference有点怀疑, 等等。

第二类抽象量词是表现天气状况的词, 用以表示“一阵……;一场……”等, 常常修饰感情或感觉。例如:

A violent gust irritation swept him into action.暴怒之下, 他采取了行动。

The old man was in a flood of tears.老人泪如泉涌。

There was a storm of applause.想起了一阵暴风般的喝彩声。

第三类抽象量词是表现自然景观的词, 往往表示“一阵……;一股……;一群……”等。例如:A surge of impatient shoppers poured into the store.一群迫不及待的客人潮水般的涌入商店

A long ripple of laughter is echoing on Mr.Smith's class.史密斯的课上传来一阵长久的欢笑声。

此外还有, a wave of anger勃然大怒, a galaxy of talents一大批英才, a sea of flags一片旗海。从以上例句中, 可以发现, 表示隐喻概念的“a…of+抽象名词”这种结构是普遍存在的, 翻译时应该注意, 有助于灵活表达隐喻。

四、结语

根据关联理论, 交际的成功在于两个因素: (1) 互明 (2) 关联。为了确定话语含义, 译者必须找到最佳关联。翻译的基本原则就是关联, 一个成功的翻译必须达到最佳关联。为了使译文跟原文达到最大程度的契合, 译文要尽可能向原文靠近, 这就是说译文要具备最佳关联性。本文用事例说明隐喻翻译需要最佳关联原则的做指导;本文也对关联理论下的隐喻翻译做出初步研究, 希望以此为出发点, 共同探索研究。

参考文献

[1].曹雪芹.红楼梦[Z].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3.

[2].Gutt.E.A.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Cognition and Con-text[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

[3].Larson, MildredL.Meaning-Based Translation:A Guide to Cross-Language Equivalence[M].New York: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n, 1984.

[4].Hawkes.David.The Story of the Stone[Z].England:Penguin Group, 1980.

[5].Yang Hsien-yi&Gladys Yang.A Dream of Red Man-sions[Z].Peking:Foreign Languages Press, 1978.

[6].辛红.A…of结构中的量词翻译.科技英语学习, 2007, (4) .

隐喻翻译的文化视角 篇2

文化视角中的异化与归化翻译策略

由于文化的差异性,翻译中对文化因素的`处理一般有两种方法“归化”和“异化”.为了准确传达源语文本的信息,笔者提倡异化和归化的交替使用的.这就要求了译者熟知不同的文化,不单把文本意思传递给目的语读者,更要有效地传递文字里隐含的文化信息.

作 者:叶玲 作者单位:上海大学外语学院,上海,44刊 名:科教文汇英文刊名:THE SCIENCE EDUCATION ARTICLE COLLECTS年,卷(期):“”(33)分类号:H059关键词:归化 异化 文化差异性 互补

浅析认知语言视角下的隐喻翻译 篇3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 隐喻翻译 《someone like you》

一、引言

阿黛尔的一首《someone like you》唱得无数人肝肠寸断,一时间各路译者大显身手,以中文的魅力诠释这首歌的缱绻深情。其中又有一个文言译本以其清新脱俗的文风,雅致凝练的笔墨脱颖而出,惊艳四座。这篇译作不但彰显了中文功底的深厚,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也让我在翻译中隐喻的运用有所思考。

二、认知隐喻学的内涵

隐喻是语言学中一种非常常见的现象,认知语言学在隐喻的翻译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认知语言学家认为语言能力是一般认知能力的反映,并由一般的神经过程所控制。根据这一观点,各种认知之间是一个连续体,而语言不是人的心灵和大脑中独立的“模块”。认知语言学家认为,在各种认知能力中,一个主要的和普遍的认知能力是想象,即把一些概念投射到另一些概念中去。这就是为什么想象机制的隐喻和转喻会成为认知科学家研究的重点之一。

Lakoff和Johnson合写的Metaphors We Live by一书开辟了一条新的从认知的角度来研究隐喻的途径。关于隐喻翻译,进行深入系统研究的当属当代英国翻译理论家纽马克(Peter New mark)。他在《翻译教程》(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一文中(2001:106 -113),根据隐喻语义转移的程度,从大到小,把隐喻分成了六种:dead metaphor, cliche metaphor, stock metaphor, adopted metaphor, recent metaphor, original metaphor,并在另一著作《翻译问题探讨》(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2001:84-96)中,他又从文化的角度提出了翻译隐喻的7种方法。人们逐渐意识到New -mark所提出的翻译方法强调的是隐喻的修辞功能,对人的思维能力和认知语境考虑甚少。随着对隐喻研究的深入,人们研究的重点越来越侧重隐喻的认知功能。

三、隐喻翻译的认知取向

隐喻是在彼类事物的暗示之下感知、体验、想象、理解、谈论此类事物的心理行为、语言行为和文化行为。诗歌特别是现代以来的诗歌,在词句搭配方面有重要特点,喜欢突破词句之间的习惯联系,把一些似乎毫无关联的事物联系到一起。把相互之间似乎缺乏联系的词句结合在一起,新批评家一般称其为隐喻。

隐喻思维产生的隐喻性语言可以弥补语言符号有限性的不足之处,使得语言系统变得丰富,以便人们观察和认知外界事物。而认知语言学强调经验和认知对语言产生的重要作用,包括隐喻在内的语言现象都是在现实中能找到依据的,可以从心理和认知角度加以分析和解释。从这个角度看,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隐喻就是一个语言符号之间的相互转换,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修辞手段。认知语言学认为人类运用自己的认知能力来认识世界和反映世界,转喻和隐喻是最基本的两种手段。

四、隐喻翻译的认知策略

隐喻翻译常见的翻译方法有三种: 源语隐喻中的源域和目的域能够在目的语中找到对应相同的源域和目的域时,可以采用映射对等翻译,把源语的文化意象最大程度地保留到译入语中; 当源语隐喻中的源域和目的域在目的语中无法找到对应的源域和目的域,而只有类似的源域和目的域时,只好舍弃文化意象,采用偏离同效翻译法以求得同等的传译效果 ;第三,当源语隐喻中的源域和目的域在目的语中无法找到对应的源域和目的域,也没有类似的源域和目的域时,可以采用“映射对等 + 内涵阐释”翻译法以尽量保留源语的文化意象。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以文化意象是否能够保留作为翻译的标准,灵活运用这三种翻译方法,使原文的信息能够准确完整传递到目的语中。

另外,隐喻翻译一直有一个个难点,那就是要想准确地翻译不同文化中的隐喻,首先必须清楚隐喻所涉及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文化差异极大地影响着隐喻的翻译。本文着重阐述英汉社会文化在隐喻翻译理解中的重要性,目的是使译者在隐喻翻译中加强对不同社会文化理解的重视,最终达到对英汉隐喻贴切的理解和表达。

1.直译法。在英汉语言中,隐喻也会有许多相同的喻意,这个时候就可以用直译法。在保留原来隐喻内容形式和文化含义的同时,丰富了目的语的表达方式。直译法既体现了语言文化的相互可容性,又达到了形神兼备,充分保持原隐喻意义,形象和结构的最佳效果。

在《someone like you》的古风翻译中,体现在以下语句中。“settle down”本意为“稳定下来,安顿下来,”此处译作“诸事安康”,隐喻了歌者心上人一切都好,对照后文的“That you, found a girl and your married now.遇佳人,不久婚嫁。”更衬托出歌者心中的矛盾,是欣慰与祝福,更是落差与无奈。“I heard that your dreams came true. 已闻君,得偿所想。Guess she gave you things, I didnt give to you. 料得是,卿识君望。”这一句的直接意思是“你的梦想实现了,是她给了你我给不了的东西。”译文提到的“卿识君望”,恰如中国的一句古话“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卿”不但“识”“你”的所求,也暗含了为“实现”的意思。但又怎及“我”对“你”的情感呢。

“old friend”译者译作了“知己”,何谓知己,中国有句古话“士为知己者死”,知己一词早已超越了老友的情感,这暗含了两人相知相爱的过往,不是一句简单的“朋友”就可以概括的。“so shy”译作“张皇”,此处的“张皇”更好地诠释了旧人有负于人的局促不安以及志得意满的微微炫耀,“shy”虽为“羞涩”,却不及“张皇”更能体现负心的恋人当时的心境与状态。“hold back, hide from the lie”译作“遮遮掩掩,欲盖弥彰。”中国人,尤其是古文风表意含蓄,即便分手也不会将“lie谎言”一词挂于面上,所以用了“欲盖弥彰”这个成语,虽然含蓄,却也令人浮想联翩。“it isnt over”引申翻译了一句,“涕零而下”,言有尽而意无穷,让我想起来一句古诗“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烟。”缱绻深情不再表,而尽在泪水之中。

2.转换喻体或舍喻体译喻义。在翻译中,由于语言环境,文化背景,思维习惯,表达方式等的差异,可以将原语中的喻体,转换为目标语中的喻体。在原文中没有喻体的情况下,在翻译中直接翻译出比喻意义。例如在这首歌的古风翻译中,为了达到中国古文所习惯的意象美,所翻译的各种隐喻。比如,以下语句。

“Ill find someone like you.”译作“终有弱水替沧海。”在这里“someone”为本体,翻译后的喻体为“弱水”,“you”为本体,翻译后的喻体为“沧海”。

译者将原本人的意象映射成壮阔的自然景象,这样的翻译更加形象而凝重地表达了歌者的情绪。我会找一个像你一样的人——终有弱水替沧海。弱水沧海,同根同源,又不及沧海。我对你的爱是多么浓烈而深沉啊,即便失去了你,也要找一个如你一般的人,才不负这一场深情啊。“I wish nothing but the best, for you too.” 译作“抛却纠缠,再把相思寄巫山。”这里,将“the best”比作“巫山”。巫山一词的翻译,呼应了前文的沧海,应和的中国的一句古诗“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是在爱情消失殆尽之后,两个分手的人对双方的祝愿。译者不愿说透,同样以中文含蓄地方式隐喻,既道出了缠绵不舍的情意,又带着一点点豁达祝愿你找到最好的爱情。当然,一句暗含的古诗又透着“你遇到了我,再难遇到更好的。”一些意味。

“Sometimes it lasts in love but sometimes it hurts instead”译作“情堪隽永,也善心潮掀狂澜。”本来直接的意思是“爱可能持久,也可能善变。”但这里隐喻为“心潮狂澜”,将爱情撩拨的人心绪不宁的状态比得好似潮水狂澜一般,更加形象地凸显出爱情让人欢喜让人忧的现实。“Only yesterday, was the time of our lives. ” 译作“欢笑仍如昨,今却孤影忆花繁。”,将往昔恋人在一起的美好时光,隐喻地翻译为“花繁。”时光流逝,爱情褪色,再美好的日子也是记忆里繁盛的花,而现在,早已零落。我们的爱情就像花一样,虽然幸福地绽放过,却始终逃不过凋零的命运。这样的隐喻更有意象美与画面感,让原本简单的诉说更显生动与形象。“Regrets and mistakes”译作“白璧微瑕”,译者将两个人过往的错误与悔恨隐喻为白玉上小小的瑕疵,很好地诠释了歌者“好聚好散”的心态,过往的错误如瑕疵般不影响白玉原本的美丽,让我们记得美好的回忆而忘记那些不愉快吧。

五、结语

这一首《someone like you》的原歌词其情虽深但意不够美,但这篇古风翻译将中国文化的文采发挥的淋漓尽致。唯一的缺憾是“雅” 有余而“信”不足。在情感的表达上,不及原文的豁达洒脱,多了一些缠绵悱恻的不舍与纠葛,但译作恢弘磅礴,宛如一幅壮阔的中国山水画。字字珠玑,情义凝练精致,却跃于纸上。能达到这样的翻译意境,要归功于隐喻在翻译中灵活地运用。

隐喻帮助我们更加深刻地洞悉中西文化的差异,如价值观念,文化背景,风俗习惯,思维方式等。而隐喻思维影响了我们对世界的看法,它是我们交流、学习、发现和创造等活动所不可缺少的东西。隐喻翻译是我们用另一事物描述和理解一件事物的本能。在翻译中运用到隐喻的方法,不是与星星跳舞而是与星号跳舞,即指向我们所谓的字面语言的比喻性内在结构的标志。我们对它越敏感,我们的舞蹈就越优美。正如中国人说的“骑上老虎背容易,要下来就比较难了”,每个隐喻刚开始都是凶猛的野兽,等待着在使用中被驯化。

参考文献:

[1]Hawkes,D.The Story of the Stone[M].Harmondsworth:Penguin Book Ltd.,1980 Lakoff.G,&Johnson,M.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2]New mark,P.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3]New mark,P.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4]Nida,Eugene A.Language and Culture[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5]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6]刘冰泉,张磊.英汉互译中的认知隐喻翻译[J].中国翻译,2009, (4).

[7]刘法公.谈汉英隐喻翻译中的喻体意象转换[J].中国翻译, 2007,(6).

[8]许苏豫.从认知视角对隐喻及其翻译的研究[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9,(12).

关联理论视角下的隐喻与翻译 篇4

关联理论是基于认知下的语言交际理论, Sperber和Wilson认为交际是一种明示-推理过程。说话者一般以明示的方式传递信息, 从而使听话者更好地理解话语;而听话者不仅仅要解码字面意义, 也要对信息的内在含义进行演绎推理。因此, 交际是一种明示-推理过程。此外, 交际具有两种意图, 即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信息意图主要指说话者话语的字面含义, 是说话者对听话者传递某种信息的意图。而交际意图指的是说话者传递信息的目的, 也就是说, 说话者为何传递该信息。唐诗作为中国古文学的思想精华, 具有深刻的文化底蕴和深刻含义。《无题》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首杰作。近十几年来, 不同学者, 从不同角度对该词进行解读, 而本文以关联理论为视角, 以它的两种英译为例, 分析其在隐喻翻译策略中的应用。

2 关联理论的翻译方法

德国学者Gutt是把关联理论运用到翻译研究中的先驱者, 并提出关联理论的翻译观。关联理论为译者处理原作者的意图在跨文化交际中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李占喜, 2007:22-23) 。翻译是一种交际, 不仅包含编码和解码, 更重要的是动态语境的介入。在翻译过程中, 译者和目标读者的认知语境不是一成不变的。他们的认知语境可能改变甚至夸大, 正是因此交际双方发生交流。这个过程要求译者不仅传达原文本隐含含义, 也要考虑读者对文本隐含信息的理解。因此, 翻译有着双重明示-推理过程, 基于原作者-译者-读者的三者关系。三者有着不同的认知文化背景, 认知能力也就不同。因此,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 需要考虑译文读者是否与原作者处于同一认知背景, 如语言背景是否相同或相似。在不一致的情况下, 译者必须创造相同的认知语境, 以达到最佳语境。Gutt提出成功的翻译决定性因素包括两点, 即最佳语境效果及寻求译文与读者的最佳关联。而要在翻译过程中做到最佳关联, 需要提供充分的语境, 并使读者不需要付出人员和多余的努力来理解译文。

3 关联理论下的隐喻翻译

3.1 隐喻翻译

隐化和显化翻译存在的可能性, 是指“某些形式”在翻译中发生隐化和显化的一种可能趋势 (王建国, 2008) 。在实际交流中, 通常有显化和隐化两种意思。交际双方不仅要知道显化含义, 也要了解隐化含义, 以达到交际目的。然而, 因为不同语言间的文化差异, 原文本中一些隐含的含义对于目标语读者很难理解, 因为不同语言的读者有着不同的认知能力。而隐喻作为两种不相像的物体之间的比较, 由本体和喻体构成。隐喻中隐含或隐喻的含义对于交际者来说难以理解, 在交际中, 难以传达隐喻的交际信息。束定芳先生阐述了隐喻的模糊性, 他认为隐喻意义的模糊性主要指的是隐喻意义的理解对语境的依赖性, 需要理解隐喻含义, 需要将喻体明显的语义特征转移到本体上。而喻体本身具有多种含义特征, 因此, 隐喻的含义是说话者的意图和听话者选择的喻体特征在本体上的映射。

3.2 李商隐的《无题》两种英译分析

对某一隐喻性意象的解释不仅是一种。而Gutt (Gutt, 1991) 的关联理论翻译观, 为译者提供了隐喻翻译的框架。根据他的观点:首先:基于目标读者的认知背景, 译者要明确解释出隐喻中的隐含含义, 实现最佳关联;其次, 译者应尽量扩大主要信息, 省略让目标读者费解的次要信息, 以传达原文的意图。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 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 青鸟殷勤为探看。

林建民版本:

许渊冲版本

首先, 就《无题》这首诗的题目而言, 并不是真正的无题, 而是寄托了诗人各种不同的情感交织。诗人恰恰用无题二字来表达作者无法表达的深切的悲痛之情。因此, “无题”本身就是概念隐喻。林健明把“无题”二字译作“Untitled Poem”, 而许渊冲则译为“To One Unnamed”, 两位译者在一定程度上都做到了把诗人李商隐的抽象的悲伤情绪映射到具体的概念隐喻范畴中。而诗的第二节运用了比喻的手法, 通过“丝”与“思”的谐音, 意义为除非死去, 否则思念将不会停止。丝方尽林译和许译分别为died after it ended fibre productions, 和death spins silk from lovesick heart。在”丝“的处理上, 林译采取了目标读者较能接受的概念”fibre“, 而许译则采用了直译的策略, 找到英文中对应的概念”spins silk”。在诗的第四节也出现了概念隐喻, 通过具体的青鸟为概念, 阐述了现实的遥远, 只能凭借青鸟来表达无限的思念之情和无奈之感。林译和许译把”蓬山”分别译为At the legendary Mount Penglai和the three fairy mountains, 采取了增译的策略, 表明现实的遥远与虚幻。而青鸟这一具体的概念隐喻, 是作者的寄托, 依靠青鸟代为探望, 表达了诗人的无奈和思念。青鸟都译为“blue bird”.对于目标语读者-英文读者有相同的意象, 中英文读者对于这一意象有相同的认知文化背景, 所以译者在目标语中保留了同一意象。因此, 英文读者在没有额外的信息处理过程下, 完全理解了隐喻也就是说, 翻译成功实现了诗词的最佳语境效果, 也就表明了翻译是成功的。

当意象对于目标语读者能大概理解, 但有点疑惑所以如果我们直译目标语中的相同意象时, 可能意思表达上不自然或造成歧义。模糊的隐喻理解会让目标读者付出更多的努力处理信息。因此, 为了让处理信息付出的努力更小, 从而让读者更容易理解, 让隐喻自然地翻译给目标读者, 解释是必要的。许译lovesick heart, 增译抽象的情感, 更能让目标读者感受到抽象的感情, 减少理解文本的努力程度, 增加关联度。符合以最小的努力达到更大的关联效果。在此处许译更加充分体现了思尽泪干的思念爱意情绪, 更能让读者感受到抽象的情感。.泪, 指燃烧时的蜡烛油, 语义相关, 寓意为诗人因思念而流泪。春蚕直到死亡才停止吐丝, 蜡烛燃烧至尽才停止流泪, 诗人用此概念来比喻男女之情, 表明爱情的至死不渝之意。第四节中, 林译和许译把“蓬山”分别译为At the legendary Mount Penglai和the three fairy mountains, 采取了增译的策略, 表明现实的遥远与虚幻。而青鸟这一具体的概念隐喻, 是作者的寄托, 依靠青鸟代为探望, 表达了诗人的无奈和思念。青鸟都译为“blue bird”。

当意象在目标语中没有对应的意象, 造成语言费解。在这种情况下, 在源语言中的意象被目标语中可接受的意象替换, 因为目标语读者和源语读者有着不同的认知环境。如果保留意象直译, 会让目标语读者花更大的努力去理解。处理信息花费的努力越多, 信息与语境的关联度就越小, 关联性越小, 交际就越不成功。替换原意象, 使用比较容易接受的表达意象是目标读者更容易理解, 从而达到与原语读者相同的语境效果。在第三节中, 诗人描写的是照镜夜吟图, 早上起来, 照着镜子, 发现镜中的自己因忧愁之绪青丝变成白发, 在深夜中, 不禁感到内心的孤寂, 感到月光的寒冷。此时, 鬓改与月光寒的情景重叠, 增添了诗人心中的深深愁苦之情。林译中temple is changed和moonlight appeared to be chilly表达云鬓改与月光寒, 而许译为hair turns grey和feel cold更贴切, 一个是具体的, 一个是抽象的, 深刻体现了隐喻性, 准确阐释了诗人的源语。由于认知文化上的差异, “云鬓”这一概念在英文中并没有对应的词语, 两位译者分别改译为temple is changed和hair turns grey, 把隐喻的意象变为明了的概念, 林译与许译相比, 在此处更加直接, 采取了意译的策略, 更符合英文读者的认知习惯, 让读者不用多加推理的明白意思。

4 结束语

作为中国古典文化的精髓, 唐诗采用了许多隐喻性的表达方式以更加形象深刻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要把中国文化传出去, 译本如何让目标读者以最小的努力实现最大化的接受与理解是很必要的。在关联理论的指导下, 隐喻的翻译可以达到成功的翻译, 对于文化背景上的差异, 我们要把翻译多元化, 针对隐喻的意象在不同语言上认知的差异, 当意象在两语言中有对应的意象且有相同的认知理解, 可采取直译, 不同时则意译, 当概念模糊时, 则增译。可或多或少的采用直译、意译、增译等。因此, 本文在关联理论的指导下, 探究唐诗中隐喻翻译的策略, 以更好地指导翻译实践。当然, 本文也有一些不足之处, 研究的语篇尚少, 有待于具体应用并详述翻译上的创新之处等, 这需要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Sperber D, Wilson D.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Oxford:Blackwell, 1986/1995.

[2]Gutt, Ernst-August.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Cognition andContext[M].Oxford:Blackwell, 1991.

[3]李占喜.从关联翻译理论视角管窥翻译过程的特点[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07, 15 (1) :66-68.

[4]王建国.从关联理论看翻译中的隐化和显化[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8 (5) :79-83.

[5]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6]林健民.中国古诗英译[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 1989.

[7]许渊冲.唐宋词选一百首[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商务印书馆 (香港) 有限公司, 1991.

[8]龙艺红.分析《无题》诗在概念隐喻视角下不同译本的翻译效果[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5 (8) :53-54.

[9]蒋元猷.李商隐《无题》中的"相见时难别亦难"三种英译的比较[J].考试周刊, 2009 (27) :37-39.

隐喻翻译的文化视角 篇5

关键词: 习语 文化 隐喻

一、英语习语及其特征

习语是结构相对固定的词组或短句,它的意义不是其构成词各意义的简单相加(骆世平,2006),包括比喻性词组、俚语、俗语、谚语等。

语义的整体性和结构的固定性是英语习语的两个主要特征。英语习语的固定性指的是习语的意思不完全是内部各词词义的总和,内部各词组合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其意思可能是通过概括、抽象、引申得到的,与习语中各词独立时的意义不尽相同,甚至毫不相干。因此,要理解英语习语的内涵,叠加各词的意思并不能得到正确的含义,并且望文生义或者逐字翻译非常可能会产生误会和语言理解的障碍。英语习语结构的固定性指的是习语的字数是固定的,不能增减,不能以其他同义词替换,也不能改变内部单词的顺序,任何改动都可能导致意义的改变。

作为习语重要组成部分的运动习语也具有习语的这两个明显特征,这就决定了我们在运动习语的解析和运用时,不可随意拆分或调换构成词的位置,也不可断章取义,更不可望文生义。

二、体育运动与运动习语

运动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是民族精神的象征,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目前流行的国际性体育竞赛项目很多都是从原始的民族体育活动发展而来的。由于地域环境与所处的文化氛围不同,世界各民族创造出的体育运动形式多样、趣味各异,因此产生于其中的习语反映出浓厚的民族色彩,承载了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

运动是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更是人类文明独特绚烂的篇章,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在欧美国家,由于体育运动的普及和人们对体育运动的热爱,使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对英语语言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体育项目种类繁多,源于体育运动的习语内容丰富多彩,胡文仲(2000)指出,体育娱乐与民族文化紧密相关,那么作为社会文化生活的一面镜子的习语就必然会反映出这方面的内容,并且展示出西方国家体育文化的方方面面。

由此可见,运动习语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浓厚的民族色彩、深邃的社会背景和丰富的文化内涵。通过媒体的报道,并随着人们对体育运动熟悉程度的加深,运动习语逐渐为人们所熟悉,成为人们日常语言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习语的文化信息异常丰富,而且大多属言外之意和话外之音。运动习语不仅用于谈论体育赛事和体育运动时,而且广泛运用于商业和政治等领域,英美人常用一些体育娱乐项目的用语,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其他意思,不懂这些体育及由其派生的习语会妨碍日常交流。因此,英语学习者在学习英语时,必须了解这些体育运动,了解源于体育运动的习语的来源及其文化内涵,才能更好地学到地道的英语。

三、英语运动习语的文化内涵

体育运动项目众多,既有观赏性的体育项目,又有人们可以直接参与的全民性健身活动。就拿球类来说,就有板球、篮球、棒球、网球、足球、橄榄球、台球、高尔夫球等,还有与英美文化发展息息相关的赛马、拳击、牌类游戏等。随着体育运动的普及,源于体育运动的习语也越来越丰富多彩,它们的产生与体育民族文化背景紧密相关,它们的运用更是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限于篇幅限制,本文仅对英美文化中代表性的赛马运动及源于它的习语做介绍。

赛马是最古老的体育运动之一,有记载的最早的赛马会起源于公元前15世纪的埃及,12世纪时英国开始出现有组织的赛马活动,英国也被称作“赛马王国”。它原是皇家贵族的娱乐项目,有“国王的运动”之称,重大的赛马活动颁奖者多是皇室成员。但是赛马并非皇家贵族的专利,这项活动已成为深受平民百姓欢迎的大众化休闲娱乐项目。此外,赛马活动还加入了赌博成分。1776年,世界上第一次赌博赛马在英国的唐克斯特举行,称为赛马会。当英国移民把赛马文化带到了美洲大陆后,赛马运动成为当地民众中流行的一种民间娱乐活动,但有组织的赛马直到南北战争结束后才开始。此后,美国人创建了有自身特色的赛马文化和赛马赛事,并使其在各个洲拥有合法的地位,得到了法律的承认和保护,赛马在美国成为仅次于棒球的美国民众广泛参与的第二大运动。观看赛马是集郊游和博彩于一体的休闲活动,已成为人们文化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总之,赛马已成为英美国家人们文化和感情交流的一种方式,是社交的需要。广大民众对赛马中的一些术语耳熟能详,久而久之,渐渐转化成为习语被用于运动以外的更多语境与场合,成为含义更丰富的表达工具。

如:1. in the long run。其意思是赛跑的路程很长,开始跑在前面的不一定就得第一,得看最后结果。由此,in the long run引申为“从长远的观点看”。

2. back a winner与back the wrong horse。back a winner(押在获胜的马上赢钱)是所有人的梦想,而back the wrong horse(押错了马输钱)则人人避之。由于商场与马场有着投机与高风险的共性,因此这两个术语自然地被转化为商业领域的习语,分别被引申为“从事必将获胜的事业或经营赚钱的行业”与“做出错误估计”。

3.straight from the horse’s mouth。其喻指“从可靠方面直接得来的消息”。因为在一场比赛中究竟哪一匹马会赢,恐怕只有参赛的马匹最清楚。所以,直接从马嘴里得来的就是给赌马人最可靠的消息了。

四、运动习语的隐喻性

隐喻是一种修辞现象,是“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事物之间的含蓄比较,从一种事物认知另一种事物”(Zeiger,1978),是“以某一领域的经验来说明或理解另一领域的经验,是人们对抽象范畴进行概念化的认知工具”(王葆华,梁晓波,2001)。

受思维方式的支配和文化内涵的影响,英语习语在人们脑海中形成的意义经常很委婉、很隐蔽,具有隐喻性。习语由单词组成,其意义源于所组成的单词,但往往又不是各单词意义的总和,习语的意义不同程度地抛开了组成词的常用意义,在意、趣、神、色方面有异于组成词,是人们认知加工的结果,是一种字里行间的意义,是一种隐喻意义。如果不了解习语产生和使用的文化背景,就会一知半解,更不能灵活地用于交际中。体育习语因涉及的体育项目众多,并且有些体育项目在中国没有流行开来,所以在我们理解体育习语时,难度随之产生。以“beat about the bush”为例,其字面意义为“棍打灌木丛”。据说猎人出外狩猎时,由于灌木丛中杂草丛生,很难发现猎物的踪迹,因此猎人通常会雇佣一位打草人,让他拿着树枝或者棍棒,在草丛中乱打一阵,这样一来,原本躲起来的动物,受到惊吓后便会四处窜出,猎人便可伺机捕猎。但是,“棍打灌木丛”并不是打猎的主要目的,而是一种引出动物的方法,这种间接猎取动物的手段,用来比喻“为打到目的而做出的间接举动”,而其字面意思“棍打灌木丛”则很少出现在英语中。

随着体育运动的普及,运动习语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正如徐义云(2008)所言,运动习语隐喻将不同领域的认知连接了起来,而且将运动词汇投射到非体育运动的范畴,激发了人们丰富的联想,给人们以美好的艺术享受。运动习语隐喻的异常表达法,使语言显得更突出、气派和引人入胜,使话语带有一种不同寻常的感觉,从而产生强烈的修辞效果和美学价值。

由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英语中的许多习语来源于人们喜爱的体育运动,随着体育运动的普及,运动习语广泛应用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但习语本身的特点及体育习语复杂的文化内涵及其隐喻性对我们的学习和使用体育习语造成极大的障碍,因而研究习语的来源,对于理解和研究民族文化的特点是非常重要的,了解英语体育习语的来源也能使我们提高英语学习兴趣,更好地理解、记忆和运用这些习语。

参考文献:

[1]Zeiger,A.Encyclopedia of English.New York:ARCO Publishing Company[M].Inc,1978.

[2]胡文仲.英语习语与英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3]骆世平.英语习语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4]王葆华,梁晓波.隐喻研究的多维视野——介绍《隐喻学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5):397-398.

[5]徐义云.体育运动习语在新闻报道中的运用及其效果分析[J].作家杂志,2008(10):207-209.

[6]张镇华.英语习语的文化内涵及其语用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从功能对等视角看隐喻翻译 篇6

1980年Lakoff和Johson提出的概念隐喻系统用“源域”与“目标域”之间的映射及“意象图式”来解释隐喻现象, 从而得出隐喻是一种“跨域映射”, “映射”是指两个观念域之间的对应, 而不是两个词语间的对应。

“跨域映射”的隐喻理论为隐喻的翻译打开了新的视野。受其启发, 在对隐喻的翻译中, 我们也可以借用“跨域映射”的理论, 将原文中的喻体及本体转换成译文中的喻体及本体也视为一个“跨域映射”的过程, 在翻译的过程中努力寻找目的语中能与原文中喻体知识结构互为映射的喻体, 从而使目的语读者能够与源语读者对该隐喻产生相同的文化体验。刘法公教授也指出, 在汉英隐喻翻译中, 如果我们能把原文喻源域的意象与译文喻源域的意象基本对应, 就可以认定这个隐喻的翻译完全恰当[3]。而奈达提出的“功能对等”理论指出, 评价译文要看“目的语读者在目的语环境中对译语的反应与源语读者在源语环境中对源语的反应在多大程度上是一致的”[1], 读者的反应越一致则译文与原文的功能也就越一致。这一理论与上面提到的隐喻翻译的“跨域映射”理论不谋而合, 都将读者对译文的反应视为评价译文的标准, 强调译语与源语的功能的一致。在隐喻翻译的实践中, 我们可以用“功能对等”理论来指导并衡量我们的实践。

2.“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的隐喻翻译

“功能对等”理论将翻译定义为“在译语中用最贴切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源语的信息, 首先是在意义上与原文对等, 其次是形式的对等”[1]。根据该定义, 可将“功能对等”的要素归纳如下: (1) 译语信息应与源语信息完全一致; (2) 译语的表达在目的语环境中应自然流畅, 易于被读者理解; (3) 当形式阻碍了信息意义的传达时应以意义的传达为重, 必要时重构甚至舍弃形式。

2.1 忠实传达原文的意义

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首先强调了在翻译的过程中要选用与原文“最贴切”的对等语。“最贴切” (the closest) 一词充分说明奈达也意识到由于文化背景、历史宗教、思维模式等的不同, 译文与原文不可能达到百分之百的形神俱备, 而译者的首要使命是忠实传达原文的意义, 其次才是对原文形式的翻译。需要注意的是, 奈达此处提到的“形式”指的是语法形式, 如词语及句子的顺序、句子的长度、词性等[1]。在隐喻的翻译中, 只要译文与原文的喻体意象图式基本一致, 即隐喻所要表达的意义一致, 根据“跨域映射”理论我们认为该翻译就是好的翻译。但在隐喻翻译的实践中, 译者会发现由于译语与源语所处的文化背景不同, 往往源语中的喻体在译语中找不到合适的对等语, 这时译者就应调整甚至舍弃形式, 从而保留原文意义的完整。让我们来分析并翻译以下实例:

例1.Our heroic fighters stormed the enemy’s stronghold.

译文:我们英勇无畏的战士们猛攻敌人的堡垒, 其势如暴风骤雨。

例2.治大国如烹小鲜。

译文:To run a big country is like cooking a small dish.Don’t overdo it.

例3.The man who waters his grass afther a heavy rain is carryin coals to Newcastle.

译文:大雨后给草地浇水是多此一举。

从例1中我们看到英语中由名词转化而来的动词常常可被用作隐喻, 但在汉语中却没有这样的用法, 如果直译则译文不可被接受, 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将原文中隐喻的意象图式明确地说明, 必要时改变原文中喻体的词性。例2的译文是引自里根总统访华时在宴会上引用老子的一句话, 其后他加上的注解“Don’t overdo it.”是他对老子的解读。这个隐喻所特有的文化标记不易被不同民族的读者所理解, 所以在翻译的过程中对这个隐喻在保留其意象的基础上添加了注解。而这种不拘泥于原文的形式, 适当添加文化注解的译法正符合了“功能对等”理论所提倡的“使原文中的隐性信息在译文中显性化”[1]。例3中的隐喻来源于英语中的习语。其实每种语言的习语大部分本身就属于隐喻, 而其特殊的文化内涵为翻译设置了重重障碍。例3中的隐喻意象在目的语中找不到与之相匹配的源域, 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舍弃了原文意象, 只保留了隐喻的意义。虽然隐喻的形式完全被改变了, 但语言的交际功能却完成了。

2.2 重视译文表达的自然

“功能对等”的第二点要素是“译语的表达在目的语环境中应自然流畅”。在隐喻的翻译中, 译者的使命是旨在将原文的意象传达给目的语读者, 从而使目的语读者能够与源语读者对该隐喻产生相同的文化体验, 因此任何译文如果在目的语读者看起来晦涩难懂, 读起来不符合语法规则, 或者在理解上容易产生歧义, 这样的翻译都是失败的翻译。下面还是通过实例来分析如何做到使译语在目的语中自然地表达。

例1.“这不是棒打落水狗么?三先生欠公道。” (茅盾:《子夜》)

译文a) “Why?That is kicking a man when he is down!It is not fair!”b) “Why?That is kicking a dog when it is down!It is not fair!”

例2.“You are a dinosaur”, Michael said.“The world has moved on and you do not even know it.”

译文a) “你是个老古董”, 迈克说, “世界已经进步了, 而你竟然还不知道。”b) “你是个恐龙”, 迈克说, “世界已经进步了, 而你竟然还不知道。”

例3.Developing an eye for a horse is not something that can be taught via a book.

译文a) 培养识别马的眼力不是通过书本能学到的。b) 培养识别马的眼睛不是通过书本能学到的。

以上例子中译文a遵循的是“功能对等”理论, 在力求做到意义、形式与原文对等的同时注重译文在目的语中自然流利的表达;而译文b则都使用了直译法。比较两种翻译策略我们不难发现,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所处的文化背景及语言使用习惯的不同, 直译后的译文往往会给目的语读者带来阅读上的困惑。例1中“狗”这种动物带给中国读者的情感色彩往往都是贬义的, 而在英语国家的人眼中dog则是人类亲密的朋友, 因此“棒打落水狗”在中国人的理解里是对敌人的彻底摧毁, 而在英语国家的人看来则是对这种动物的残忍摧残, 显然译文b带给目的语读者的意象和原文的意象大相径庭。例2中dinosaur (恐龙) 一词在英语中有其特定的隐喻意象, 即守旧的、过时的事物, 但在汉语中该词则无法产生这样的联想意义, 在当今互联网时代“恐龙”在网络这样一个语境中还有“丑陋的女人”这样一种理解, 因而译文b容易使目的语读者无法与原文读者产生相同的文化体验, 甚至还会扭曲原文中隐喻的意象。在例3中译文b将eye直译成“眼睛”, 作动词“培养”的宾语, 显然不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 容易让译文读起来有种“翻译腔”。

2.3 意义与形式的完美结合

“功能对等”理论虽然将意义的传达视为译者的第一使命, 认为在翻译中形式应服从意义, 但从来也没放弃过对形式一致的追求。奈达指出:“如果直译后的译文所指意义和联想意义同时能够实现功能对等, 那么形式的调整显然就没必要了。”[3]将该理论运用到隐喻的翻译中, 作者认为如果目的语中存在可产生与源语中映射意象一致且形式也一致的喻体, 则在翻译的过程中就应保留源语中的喻体形式, 这样一来既可做到忠实于原文, 还能将原文中的异国风情介绍到目的语中, 从而丰富目的语的表达。例如:

(1) He looks honest, but actually he is a snake in thegrass.他看上去老实, 其实是草丛里的一条毒蛇。

(2) 咳!这一来, 竹篮打水一场空了。Ah!We weredrawing water in a bamboo basket.

以上这两个例子中, 原文与译文中喻体的形式完全一致, 而喻体映射到本体上的意象图式也完全一致, 实现了意义与形式的完美结合;译文在忠实传达原文信息的同时, 也将英汉两种语言里特有的文化色彩带到了目的语中, 进一步扩大了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

3. 结语

根据功能对等理论, 隐喻的翻译首先要重视原文中隐喻的意象图式, 即隐喻的内涵意义的忠实再现;隐喻的形式要为意义的传达服务;在目的语中存在可产生与源语中映射意象一致且形式也一致的喻体时, 在翻译的过程中就应保留源语中的喻体形式, 力争做到译文与原文“形神俱备”。

参考文献

[1]Nida, Eugen A., C.R.Taber.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M].Leiden:Brill, 1969.

[2]束定芳.论现代隐喻学的研究目标、方法和任务[J].外国语, 1996, (2) .

隐喻翻译的文化视角 篇7

法国语言学家、哲学家DanSperber和英国的语言学家DeirdreWilson于1986年出版了《关联性:交际与认知》 (Relevance:CommunicationandCognition) , 该书于1995年出版第二版, 由此提出了关于交际与认知的关联理论。作为认知语用学的最新发展, Sperber&Willson提出的关联理论推翻了传统的格赖斯的“合作原则”及后期新格赖斯会话含义理论。关联理论认为交际双方话语意义的推导无需借助交际对象是否遵循了某些原则。或者说, 关联理论的提出是对格氏交际原则的一场“革命”, 是全新的认知语用学理论。关联理论已经成为当今认知语用学的重要理论。以关联理论为核心的认知语用学已经成为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基础之一。本文尝试结合关联理论中的最佳关联研究认知隐喻思维与翻译。

2 关联理论视角下的翻译观

2.1 关联理论

关联理论作为认知语用学发展的前沿阶段, 一直关注话语的推导机制。与以往的有关话语推导机制不同 (如格氏的合作原则、利奇的礼貌原则等) , 关联理论的独特之处在于, 其体系既不以规则为基础也不以准则为基础, 只是提出一些看法, 为理解自然语言提供了一个大的框架。语境是“理解某个话语所使用的各个前提的集合” (Sperber&Wilson, 1986) , 并在关联理论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正确理解自然语言中的每一个话语的具体所指则有赖于通过语境来寻找信息的关联,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推理。根据关联理论, 如果听话人能够使用说话人意欲表达的语境来理解话语, 交际就能够顺利进行。反之, 假如听话人使用了错误的语境信息, 交际就无法进行下去。也就是说, 人类交际之所以能够进行, 是因为人们能够根据对方的行为或话语进行各种推理。关联理论认为, 交际的实质就是交际者根据读者 (或听话人) 所有的认知环境和交际情境向对方传达自己的交际意图, 同时读者 (或听话人) 结合该话语提供的信息及相关语境, 在关联理论的指导下进行解码和推理, 最终实现交际者的交际意图。为此, 关联理论的创始人Sperber和Wilson提出最佳关联的概念, 并指出成功交际的关键在于说话人和听话人能否找到最佳关联。一个话语要建立起最佳关联, 必须具备如下两个条件:一方面该话语要足以使听话人能够找到说话人想要表达的意思;另一方面说话人想要表达的意思值得听话人去付出努力。事实上, 寻找最佳关联就是引导听话人不仅要注意说话人意欲表达的语境, 而且还要寻找说话人希望对方所做的那种理解。

那么, 说话人与听话人之间的话语理解机制又是如何建立起来的呢?关联理论认为理解话语的标准是人类认知假设。作为对Lakoff和Johnson关于隐喻论述的回应, Sperber和Wilson甚至认为我们所赖以生存的不是隐喻, 而是关联。人类的认知是靠关联 (relevance-oriented) , 换句话说, 人类的交际活动依靠的是具体的心理认知模型, 也是一种交际模型。人类正是基于这样一种集体无意识的人类共性的认知假设, 从而进行交流并认识世界。

基于语境及最佳关联概念的关联理论对于翻译这一“宇宙历史上最为复杂的现象” (Richards, 1953) 活动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

2.2 关联理论的翻译观

什么是翻译?翻译的本质是什么?翻译为什么是“最为复杂的现象”?回答这些问题并非易事。

雅各布森从符号学的观点出发, 将翻译分为三类:同一语言内部的符号转换;两种语言之间的符号转换, 即语际翻译;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之间的跨类翻译。至于如何解读这种宏观的翻译观, 并非本文的任务。本文所指的“翻译”是其中的语际翻译, 即两种语言之间的符号转换。

传统的翻译观认为, 翻译就是把一种语言所表达的信息转码成另一种语言的过程, 其中译者的首要任务就是在译作中尽可能多地保留原文信息。因此, 翻译被看成是通过语码转换实现意义传递的一种手段 (Sarcevic, 1997:55, 转自《当代语用学》, 何自然, 陈新仁) 。显然, 传统的翻译观是对翻译活动的一种表象描述, 并没有对翻译的本质做出阐述。因此, 传统的翻译观不能解释翻译活动的本质现象。作为一种言语交际活动, 翻译不仅涉及语码, 更重要的是根据动态的语境进行动态的推理。

在国内翻译界, 有这样一些翻译思想:严复于1898年发表的《天演论》所提出的“信、达、雅”的翻译标准, 深刻影响了中国人的翻译思想;鲁迅在1935年也提出“凡是翻译, 必须兼顾两面, 一当然力求其易解, 一则保存着原作的丰姿”;傅雷则提出“神似”说———“以效果而论, 翻译应当像临画一样, 所求的不在形似而在神似”;当代学者王克非将翻译定义为译者将一种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意思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文化活动, 它的特点是突出了“译者”和“文化”。国外的译论主要基于等值标准和等效标准。例如, 西方现代翻译理论研究的杰出代表EugeneA.Nida指出, “Translationconsistsinreproducinginthereceptorlanguagetheclosestnaturalequivalentofthesourcelanguagemessage, firstlyintermsofmeaningandsecondlyin termsofstyle.” (翻译是指首先从语义上, 其次也从文体上用最切近、最自然的对等语在译语中再现原语的信息) 。

从国内及国外的译论中可以看出, 中国学者似乎更注重由原语到目标语的“风骨”的传递, 西方则更强调在内容上的“对等、贴切”。无论哪一种翻译思想, 都蕴涵着对原语“推理”这一前提。“推理”是关联理论指导翻译活动的重要机制。推理所依据的就是关联性。也就是说, 翻译活动要在语境允许范围内寻找最佳关联。

翻译活动至少包含两个参与角色:原语和目的语。在对原语的理解和翻译过程中人们对语码的选择所依赖的也是关联性。在关联理论的框架内, 翻译是一个对原语进行阐释的明示—推理过程。在此过程中, 译者要根据交际者 (原语发出者) 的意图和受体 (目的语读者或听者, 本文讨论的是读者) 的期待进行取舍。译者首先根据交际者明示 (有时是暗示) , 进行推理, 找到符合目的语读者的认知语境, 此时, 译者身份发生变化———由原来的受体变成交际者, 通过明示或暗示, 使目的语读者可以根据语境推理出符合认知语境的信息来。因此, 在翻译活动中, 明示-推理具有双重性:一方面体现在由原语交际者向译者的传递过程, 另一方面体现在由译者向目的语的读者的传递过程, 译者实际上具有了双重的“身份”———交际者和受体。译文的质量取决于相关因素间的趋同度 (convergence) , 也就是说, 抛开译文的语言表现形式, 译文的质量体现在原语与目的语之间是否达到最佳关联。可以说, 关联性就是翻译的基本原则。翻译的成功与否在于, 原交际者的目的和读者的要求在认知环境方面与原文关联程度。

3 两种不同的隐喻观

翻译活动中译者是如何在原语和目的语之间寻找到最佳关联的呢?笔者认为, 最佳关联的认知基础就是被Lakoff和Johnson称之为“我们所赖以生存的`隐喻'”。有必要指出, 本文中的翻译与隐喻指的是翻译中隐喻的思维方式, 并非是对隐喻语言现象的翻译。尽管中西译界在翻译的阐述上各有侧重, 二者在翻译思想上是一致的:语际翻译是一种思维活动, 是通过译者作为桥梁, 架设在两种不同语言文化之间的纽带。建立这种纽带的机制则是人类共同的思维方式———隐喻。

3.1 Sperber和Wilson的隐喻观

关联理论所讨论的隐喻和以Lakoff为代表的认知隐喻理论所说的隐喻并不完全一样。在Sperber和Wilson看来, 隐喻的工作机制应该从关联性的角度来审视。“阐述” (interpretation) 和“描述” (description) 是他们隐喻观的重要术语。与Lakoff和Johnson的认知隐喻观不同, Sperber和Wilson似乎将隐喻看做范围更广的一种修辞手段, 其中包括反讽、疑问等。其隐喻观似乎与传统修辞学中的隐喻有着丝丝缕缕的联系, 关联理论所讨论的隐喻仍然隶属于语言学范畴, 而认知隐喻则属于认知科学乃至哲学范畴 (严世清, 2002) 。

比较而言, 认知隐喻观对翻译研究有更强大的解释力。

3.2 Lakoff和Johnson的隐喻观

隐喻本质上是一种认知现象。理查兹最早意识到隐喻的认知本质。在其《修辞哲学》一书中, 理查兹指出“隐喻从根本上讲是一种思想之间的交流, 是语境之间的互相作用。人的思维是隐喻性的, 它通过对比而进行, 语言中的隐喻由此而来。” (转自束定芳:隐喻学研究, 2000) 而集隐喻研究大成者无疑是Lakoff和Johnson。在他们看来, 隐喻是人类生存主要的和基本的方式, 人类语言是隐喻性的, 普通、日常的语言中充满了隐喻。Lakoff和Johnson认为“隐喻的实质就是通过另一类事物来理解和经历某一类事物” (转自束定芳:隐喻学研究, 2000) 。据此, 可以说隐喻是人类的认知方式。

隐喻是如何作用于人类的认知的呢?这就必然引起隐喻的工作机制的讨论。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中, Lakoff和Johnson提出“映射”这一隐喻的工作机制, 认为源域中的关系、特征、知识等通过事物之间的相似性特征被映射到目标域中, 从而产生隐喻的意义。相似性是隐喻工作机制的重要概念, 是由源域向目标域“映射”的重要依据。不同文化背景的语言之间之所以能够进行翻译, 是建立在人类共同的认知心理基础上的。隐喻作为一种人类普遍的认知现象, 为翻译活动提供了可能。毫无疑问, 翻译作为人类认知方式之一, 自然就是一种隐喻。

4 隐喻是实现翻译中最佳关联的工作机制

相似性作为隐喻产生的重要依据, 在翻译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那么, 什么是相似性呢?“所谓相似性就是事物之间相似的地方” (束定芳, 2000) 。相似性体现在物理方面, 如事物间在形状、大小、功能等方面的相似之处;或者体现在心理等方面的相似性。相似性具有程度之分。可以说, 相似程度越高, 对于隐喻的解读越容易, 反之越困难。关联理论认为, 翻译活动是从原语到目的语的明示-推理过程, 其所依赖的是最佳关联;Lakoff和Johnson认为隐喻的工作机制是从源域到目标域的“映射”, 其依据为二者之间的“相似性”。Sperber和Wilson认为相似性是个模糊的概念, 应该从关联性的角度来审视隐喻的工作机制 (严世清, 2002) 。笔者尝试用基于隐喻相似性的最佳关联为翻译活动提供有利的保障。在此, 根据隐喻的工作机制, 语际翻译中的原语为源域, 目的语为目标域。翻译活动即由源域到目标域的“映射”, 其依据为二者之间的“相似性”, 即关联性。

可见, 翻译的原理与隐喻的原理是相同的, 两者都是在相似性基础上的思维转换活动。在翻译活动中, 语际之间的相似程度越高, 译作与原作的关联程度就越大。这里所说的语际之间的相似程度指的是两种语言之间的隐喻思维的相似性, 也就是原作与译作在意义上的关联性。隐喻思维的相似性越高, 原作与译文之间的关联性越大。可以说, 译作本身就是隐喻思维的具体体现。因此, 在翻译活动中, 译者的首要任务是实现源域与目标域之间的最大关联, 并在此基础上寻找最佳关联。

那么, 译者如何从一些可能的最大关联中找到最佳关联呢?或者说, 译者如何确定已找到的关联就是最佳关联呢?回答这个问题需要考虑多方因素:语境;译者对语境的理解;译者在翻译活动中的态度 (忠实原文还是再创造?) 。所有这些因素都足以影响原作思想的表达, 即影响原作与译作是否具有最佳关联。因为“翻译不仅是一种隐喻, 而且是一种多范式的隐喻” (张阿力, 2005) , 也就是说译作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其中包括原作、原作的创作背景、译者的理解等方面。正因为如此, 翻译活动才如Richards所言“宇宙历史上最为复杂的现象”。例如, 《东方财经》电视频道有一档栏目的英文名称为`InsiderInsight'。笔者刚看到该英文标题就立刻对其相应的中文标题产生了好奇:这么一个浓缩了隐喻思想的标题该怎么翻译成中文呢?这两个英文词汇所包含的隐喻意义均比较宽泛, 具有“多范式”的解释。根据新英汉词典的解释, Insider可以表示“内部的人”、“了解内情的人”、“业内人士”等意义;Insight可以表示“洞察”、“见识”、“顿悟”等意义。然而, 无论怎样组合这些词语 (如“业内分析”、“内部观察”等) , 似乎都不能产生令人满意的翻译效果。原来, 其中文标题为:第一声音。当然, 也许该栏目先有中文标题, 后有英文翻译。但无论哪一种情况, 此翻译活动体现了建立在心理相似性基础上的隐喻思维。可见, 翻译的水准也正体现了译者对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相似性的把握及捕捉最佳关联的能力, 很多语际之间“只可意会, 不可言传”的现象也正体现了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缺乏最佳关联的表达方式。这或许是因为人类文化的多元性, 或许是因为人类隐喻思维尚没有发展到具有足够的相似性的缘故, 所谓“不可译”也正因为如此, 当然, 这并不是本文研究的内容。

5 结语

关联理论视角下的翻译研究以最佳关联为核心思想, 对翻译研究有强大的指导的作用。关联理论框架下的隐喻研究虽然与传统的隐喻观有着丝丝缕缕的联系, 但其作为认知语用学的前沿发展阶段, 注定要与人类的认知方式密不可分。最佳关联思想与现代隐喻研究思想有相通之处, 具体表现为最佳关联与相似性之间的关系。建立在相似性基础上的隐喻工作机制必将为语际翻译活动中寻找最佳关联提供有力的认知保障。

摘要:按照关联理论的观点, 话语理解不仅仅是交际双方动态的认知推理过程, 也是依据语境信息寻找最大关联的过程。翻译的本质是一种认知活动, 是译者根据动态的语境进行动态的推理, 从而达到源语与目的语之间的最大关联。隐喻作为一种认知现象, 其意义的理解离不开语境, 因此, 隐喻也是一种语用现象。结合关联理论中的最大相关性和语境两个概念框架, 分析翻译和隐喻的关系, 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关联理论对翻译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关联理论,隐喻,翻译

参考文献

[1]Lakoff, G.&M.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1980.

[2]Nida, Eugene&Charles R.Taber.The Theory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Leiden:E.J.Brill, 1969.

[3]何自然, 陈新仁.当代语用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4.

[4]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5]严世清.论关联理论的隐喻观[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2, (2) :7-11.

浅谈影响隐喻翻译的文化因素 篇8

隐喻并非语言的特殊现象, 而是浸透到人类交际的一种普遍现象。语言是文化传播的载体, 隐喻又是语言的一种表达, 所以隐喻的翻译必定会受到文化的影响。不具备一定的文化意识的译者又怎能正确的传达隐喻的文化内涵呢?

2 隐喻的跨文化差异

隐喻是使用一种事物来形象的表达另一种事物在某方面的相似点, 特别是在本质特征方面的共同点。正是由于这种可比性, 一种事物的内涵的外延会使读者产生联想。但是不同的历史背景, 生活习惯, 文化传统, 甚至个人的文化意识, 都使操不同语言的人对隐喻中的形象产生不同理解。下面我们就隐喻的文化差异从几个方面做逐一分析。

2.1 从历史传统和现实生活来看

作为社会中的人, 在其文化, 思维方式, 语言等等因素产生过程中, 历史几乎了决定性的作用。对不同国家所使用的隐喻更是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如英国人民长期过着航海的生活, 所以在他们的语言中有大量有关海, 雨, 船等的隐喻。比如说Don’t give up the ship. (别泄气) , When one’s ship comes home. (当某人发迹的时候) , 更形象地用sailor’s friend来比喻月亮, 这些隐喻对于中国读者来书比较陌生。译者在翻译的时候要意译为主, 否则便会在中国读者的脑海里找不到这种形象而产生文化冲突, 给读者正确的理解异国文化造成不便, 甚至误导读者。比如:There are lands before the wind.People live in the present;tomorrow is a concept, and today a joy.中“before the land”原指顺风行船, 但在本句中充分考虑语境和上下文, 应将其译为:这些地方生活轻松, 人们从不操心将来;明日只是一个抽象概念, 今天才是快乐的现实。

2.2 从价值观来看

价值观是人们“为人处世”的准则和观念, 它涉及到特定文化中的伦理道德, 意识形态, 宗教与社会信仰, 风俗人情等诸多因素。不同的人因价值观的不同, 所使用的表达也有所不同, 对隐喻的理解自然也不同。如中国独具特色的“食文化”表现在人们不仅对吃的方面, 对别的方面也用有关吃的词汇来比喻。“生”人因为不“熟”, 所以我们往往“不吃”他那套, 他也对我们“软硬不吃”;俗话说“熟”人好办事, 一回“生”, 二回“熟”。英文中就没有对应的说法, 只能根据意思来翻译。比如说:靠山吃山。最好用释义的方法让外国读者明白, 可以译为:to live on what you have around.

2.3 译者的双语能力和文化修养

英汉两种语言常常是貌合神离, 如:自“食”其言不是eat one’s words而是retract one’s words, 前者是收回前面说过的话并向对方道歉。Paint the lily真正的意义是画蛇添足。所以要想正确翻译出隐喻的文化内涵, 对译者的要求十分高, 以这不仅要有过硬的双语能力, 还要有足够的跨文化修养。至少能让一个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避免犯错, 从容自如。不掌握对两种语言的了解, 就无法正确理解原文, 而没有良好的跨文化修养, 就缺乏对异国文化的敏感, 容易因忽视而产生误译。如果两者具备, 在翻译过程中注意补充自己异国文化知识, 就可以正确的理解原文, 从而用通顺, 从容的用译语来表达原作的思想。

3 结语

隐喻现象是现在颇受争议的一个研究对象, 相关的文章在各种期刊中层出不穷, 本文重在强调隐喻的跨文化差异以及不同的文化背景的译者应采取什么样的翻译策略。本文注意到从翻译隐喻的过程来说, 不可能用一种理论来指导隐喻的翻译, 而应该从译者的双语能力和文化修养考虑, 再加上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的衡量, 才能使原文中的隐喻在译文中大放光彩。在文化多元性和跨文化交际的今天, 隐喻更应该作为一个文化性, 民族性和传统性的语言现象加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金惠康.跨文化交际翻译.中国对外出版公司.2002:23.

[2].潘少中, 赫迎红.谈谈英汉对译中的文化因素.中国翻译.2004 (3) .

[3].裘姬新.论译者的文化趋向及其翻译策略.语言与翻译.2004 (3) .

[4].Joanna.T&Shan.W, Patterns in Language:Stylistic for Students of Language and Literature.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Press.2002:79.

[5].盛培林.双语词典翻译与跨文化研究.中国翻译.2004 (2) .

[7].李向勤.浅谈词汇的隐喻特征.外语与翻译.2001 (1) .

隐喻翻译的文化视角 篇9

一、概念隐喻理论

(一) 概念隐喻

传统修辞学仅把隐喻看成一种修辞手段, 而在1980年, 拉考夫和约翰逊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首次提出了概念隐喻理论。他们认为, “隐喻广泛地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不仅仅在语言上, 而且在思维和行动中我们赖以生存的思考和行动的概念系统, 在本质上讲都是隐喻的”[1]。因此, 隐喻从本质上来说是概念性的, 即以某一领域的经验说明另一种领域的经验, 是人们对抽象范畴进行概念化的一种认知工具。

认知语言学认为, 隐喻主要是由相对清晰的始源域 (喻体) 和相对模糊的目标域 (本体) 构成的, 将始源域的认知图式映射到目标域上, 目标域通过始源域就进入了真实的经验之中。“这种映射不是随意产生的, 而是植根于我们的身体经验”[2]。例如“独生子是小皇帝”, 目标域是独生子, 而小皇帝是始源域。我们对小皇帝的认知很多, 可描述为万人之上、专制、尊贵, 等等, 从而构成了我们思维中的小皇帝的认知图式。这个认知图式映射到目标域 (独生子) 上, 使我们了解其特征就是已知的“小皇帝”的所有。

(二) 概念隐喻的类型

隐喻的分类多种多样。根据始源域的不同, 概念隐喻可分为三类:结构隐喻、空间隐喻和实体隐喻。

结构隐喻以一种概念的结构构造另一种概念, 是两种概念叠加, 将谈论一种概念的各方面的词语用于谈论另一概念。如TIME IS MONEY, ARGUMENT IS WAR等都是我们熟知的结构隐喻。空间隐喻又称方位隐喻, 是以人们的生存经验为基础, 将一些具体的方位概念如上下、前后、内外、中心—边缘等映射到如情绪、身体状况、数量、等级等抽象的概念之上, 其中上下空间隐喻是英语中最常见的概念隐喻。例如HAPPY IS UP, SAD IS DOWN (高兴为上, 悲伤为下) ;MORE IS UP, LESS IS DOWN (量多为上, 量少为下) 等都是英语中典型的空间隐喻。实体隐喻是指人类以自身经验和生理实体为基础, 把事件、情感、行为、思想等抽象概念转换为实体或物质。它是人类根据以实体为基础的抽象的概念表达, 即人们在构建和理解抽象事物时, 把它们看做具体的或普通的物质或实体。例如Inflation is lowering our standard of living. (通货膨胀正在降低我们的生活标准。) 在这里, 通货膨胀就被认为是可以为人们所谈论、量化和识别的实体, 从而形成了INFLATION IS AN ENTITY (通货膨胀是实体) 的实体隐喻。

通过对概念隐喻的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 更是人们思维的一种方式。语言中的隐喻产生于人们的隐喻性思维过程中, 反映了人们对世界的认知方式。

二、《道德经》中隐喻的翻译方法

对于隐喻的翻译, 纽马克指出, 隐喻翻译是一切语言翻译的缩影, 因为隐喻翻译给译者呈现出多种选择方式:要么传递其意义, 要么重塑其形象, 要么对其进行修改, 要么对其意义和形象进行完美结合, 林林总总, 这一切又与语境因素、文化因素如此密不可分[3]。由此可以看出隐喻翻译的复杂性, 其涉及语言文化、社会心理等诸多方面,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 必须做到让原语文本和目标语文本达到一致的认知效果。

《道德经》是道家的经典杰作, 也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其中蕴含大量的隐喻, 阐释老子的思想。亚瑟·韦利于1934年出版的《道德经》英译本在西方享有盛誉, 堪称经典, 辜正坤英译本则以忠实于原文而著称。两译本对原文隐喻的翻译多种多样, 运用了直译、替代、意译、省略的翻译方法, 不同程度地再现了原文本中的隐喻内含。

(一) 直译法

由于人类在认识世界时所获得的身体经验是相似的, 不同民族在认知事物过程中也会产生极大的相似性, 因此, 不同民族语言中的隐喻自然会存在某些惊人的相似之处。英汉两种语言中的许多隐喻都存在相似的喻义, 可以采用直译法, 既保留原隐喻的内容形式和文化内涵, 达到形神兼备, 又体现不同语言文化间的可容性, 使得目标语读者产生相同的认知效果。例如:

上善若水。 (《道德经》第八章)

韦译:The highest good is like that of water.[4]

辜译:The perfect goodness is like water.[5]

上述隐喻属于空间隐喻。美德在人类社会被公认为道德标准, 具有崇高美德的人受到人们的尊敬和景仰, 因而处于较高的位置;而道德败坏的人则遭到人们的鄙视和唾弃, 因此处于较低的位置。人类基于这一共同的身体经验的基础, 汉语中便产生了“美德、高尚品德为上;堕落、卑劣行为为下”的空间隐喻, 英语中也相应地产生了“VIRTUE IS UP;DEPRAVITY IS DOWN”的空间隐喻。因此, 此处韦译本采用直译的手法与原文隐喻相比, 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而辜译本则未能体现原文本的空间隐喻方式。

(二) 替代法

隐喻的替代法就是用不同始源域的意象或概念构建相同的目标域的概念。当原语和目标语中的隐喻认知方式存在不一致时, 在翻译中可以适当变换原语隐喻的喻体, 使用目标语读者熟悉的形象, 使目标语读者更好地理解。韦利的《道德经》译本中就有多处使用了替代法翻译原文本中的隐喻。例如:

不欲琭琭如玉, 珞珞如石。 (第三十九章)

韦译:They did not want themselves to tinkle like jadebells, while others resounded like stone-chimes.[4]

辜译:It is better, therefore, to be a hard stone than a beautiful piece of jade.[5]

上述隐喻属于实体隐喻, 将个人的品德看做是具体的玉、石, 而“玉”在汉语中有华丽、尊贵等特点;“石”有坚实、朴实等特点。因此, 在这里, 个人的品德就被视为可谈论、识别的实体。韦译本分别用jade-bells和stone-chimes替换了原隐喻中的喻体玉和石, 从而使英语国家的读者更易理解原文本中隐喻的意思。辜译本采用直译的手法, 虽然保留了原文本中的喻体, 但难以使英语读者理解其中的真正内涵。

(三) 意译法

不同民族由于文化背景、历史传统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 因此会形成不同的思维和认知方式。汉英两种语言由于文化的差异, 同一喻体形象在汉英两种语言中可能引起不同的联想。若隐喻的喻体形象既无法保留, 又难以替代, 这时只能放弃形象, 采用意译的手法, 把原文本中隐喻所蕴含的信息表达出来, 即把原文本的隐喻变为直说、阐释等。例如:

有国之母, 可以长久。 (第五十九章)

韦译:But only he who having the kingdom goes to the Mother can keep it long.[4]

辜译:When there is the principle of governing the state, the government can long endure.[5]

上述隐喻属于结构隐喻, 即用“母”构建生养万物之道, 而道在《道德经》中有多种意思。陈鼓应注:“母, 譬喻保国的根本之道。”[6]即治理国家之原则或道理。此隐喻属于汉语中独特的文化现象, 韦译本采用直译的手法, 无法让英语读者从Mother (母) 中联想到治国之原则, 故而百思难得其旨。辜译本舍弃了原文形象, 将“母”释译为principle (准则, 原则) , 译出了真正的喻义, 准确地传达了原文本隐喻的信息。

(四) 省略法

省略法就是在隐喻的翻译过程中, 省略整个隐喻部分, 用非隐喻的表达或相似的表达传递原文的信息。“翻译的首要任务是翻译信息内容, 即译出原文的意思或转达意义”[7]。因此, 为了避免语言的晦涩难懂, 适时省略原文本的隐喻, 可以使译文更符合目标语读者的理解。例如:

宠为下, 得之若惊, 失之若惊, 是谓宠辱若惊。 (第十三章)

韦译:It means that when a rule’s subjects get it they turn distraught, when they lose it they turn distraught.[4]

辜译:Honor itself, though mean, gives pleasant surprise to those who obtain it, as well as startles them when they lose it.[5]

上述例子包含隐喻“处于不理想状态为下”, 属于空间隐喻。王弼说:“宠必有辱, 荣必有患, 宠辱等, 荣患同也。”[6]释德清说:“宠为下, 谓宠乃下贱之事也。”[6]宠在老子思想中处于低下的状态, 此属于中国传统文化中所独有的隐喻概念。韦译本省略了原文本的隐喻部分, 使得英语读者更易接收和理解原文的意思。辜译本把宠和下分别译作honor和mean, 字面意思虽忠实于原文, 却难以使英语读者将honor和mean联想在一起, 易造成误解。

三、结语

本文介绍了概念隐喻及其三种类别, 并以此为基础, 对比分析了《道德经》中典型概念隐喻及其两种英译本, 探讨了国学典籍中隐喻的翻译方法。由于隐喻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且翻译不仅仅是单一的文字转换, 更是一种信息传递、跨文化交际的行为。笔者认为, 在进行国学典籍中隐喻的翻译活动时, 需要译者有深厚的语言功底, 熟谙原语和目标语双重文化, 采用灵活多样的翻译方法, 传达原文的真实内涵。

参考文献

[1]Lakoff, G.&M.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2]蓝纯.认知语言学与隐喻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5.

[3]Newmark, P.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M].London:Prentice Hall, 1981.

[4]Waley, Arthur.Tao Te Ching[M].Shanghai: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1998.

[5]辜正坤.老子道德经[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6.

[6]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3.

隐喻翻译的文化视角 篇10

一、中医隐喻语言概述

取象比类”是建立在具体性、直观性和经验性基础之上的“象”类推和比喻抽象性事物。我国历代医家都大量借用取象比类的方法, 博喻巧譬, 创造了许许多多中医独特的名词术语, 它们在中医典籍中被广泛运用并影响至今。例如, 中医很早就把。五脏”类比于“五行”, 分别代表着五脏的肝、心、脾、肺、肾;病证的名词“牛皮癣”、“骨蒸热”等比喻形象巧妙, 直接反映了疾病的主要特点, 中药处方用“君臣佐使”这种人们熟悉的封建王朝的统治制度比喻药物的配伍规律, 说明各药必须相互配合。他们的存在非常形象生动的说明了中医语言的心理认知模式, 反应了中医独有的文化意向。

二、中医隐喻“直译”法辨析

隐喻这一思维方式, 并非某个地区独有, 而是全人类的一种共有思维方式。因此虽然语言符号不同, 但是语义概念中有大量重叠程度较高的结构。翻译家鲁迅先生极力推崇直译的方法, 其中主要的原因是直译可以最大限度保留原语的内容和风格, 虽然有时会给译入语读者带来暂时的理解困难, 但是长久和反复的阅读使用之后往往能为译入语读者所接受, 并形成新的概念。因此我们主张为保留中医独特的医理和思维, 并且避免中医西医化的趋势, 应该在翻译中尽量使用直译, 保留原有的喻体。

例1 :金木水火土

试译:gold, wood, water, fire and earth

分析:中医很早就把五脏”类比于“五行”, 故木、火、土、金、水分别代表着五脏的肝、心、脾、肺、肾;但是我们在翻译时并不提倡将其直接译作“liver, heart, spleen, lung and kidney”。原因就在于这样翻译虽然有利于西方读者的理解和接受, 但是却丢掉了中医思维的过程和本质, 会造成西方读者的误读。

例2 :天有经水, 人有经脉。

试译:As the earth has rivers and channels, so human body has vessels.

分析:这是《黄帝内经》当中的一个暗喻, 借用了自然界的“经水”, 即河流的概念来类比人体的“经脉”。而“经脉”恰恰是中医当中的一个独有概念, 西医解剖学当中没有所谓的经脉, 因此这一概念的译介往往影响西医读者对中医医理的正确认识, 而从语言学的角度看, 西医当中并没有“经脉”的对等词, 翻译的时候借用了 “vessel”这一概念, 但它并不能完全概括中医当中的“经脉”, 因此需要前面的本体出现, 让读者建立起自然界的“河流”与人体“经脉”的联系, 通过两者形态的相似来理解中医的思维过程, 同时注意到中医很多的医理是来自于对自然界的观察, 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概念。

结语:

我们翻译中医目的在于推广发扬中医独特的医疗理念及文化。过度意译或者倾向于西化的翻译是不可取的, 为了让中医为海外受众了解和接受, 一味采用尊重译入语读者思维和顺应译入语习惯的方法势必有损中医的根本基础。“取象比类”是一种典型的隐喻思维方式, 这为中医隐喻的直译提供了操作的基础。直译所产生的晦涩难懂和文化异质的问题虽然存在, 但也是翻译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通过翻译将中国文化输出, 这是在当今“文化走出去”战略下的必然结果, 能够更加忠实的体现中医医理和中医文化的本真。

摘要:中医医理发源于古代中国文化, 其独特的“取象比类”思维使得中医语言存在大量比喻修辞。本文从翻译需照拂文化传真的角度, 提出直译法作为一种相应的翻译策略, 能够凸现中医独特的意象思维模式, 在重现中医隐喻方面具有优势, 为中医翻译提供一定借鉴。

关键词:文化传真,中医隐喻,直译

参考文献

[2]WHO International Standard Terminologies On Traditional Medicine In the Western Pacific Region 2007:10.

[3]Nigel Wiman, Feng Ye.A Practical Dictionary of Chinese Medicine[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914

[4]李照国.中医术语英译的原则与方法[J].中国科技翻译 (4) , 1996.

[5]马子密, 贾春华.取象比类—中国式隐喻认知模式[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现代化2012.

上一篇:教学特征下一篇:政策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