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理论视角下的翻译

2024-10-06

关联理论视角下的翻译(通用9篇)

关联理论视角下的翻译 篇1

关联理论视角下的翻译解读

古今中外学者对翻译的方法和标准提出了不同的主张,不同的主张各行其是或互为矛盾.关联理论从认知学的角度出发给翻译提供了一个统一的理论模式,给各类翻译活动一个明确的`说法而不会自相矛盾.在关联理论的视角下,译者通过重新匹配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实现明示一推理过程、寻找最佳关联性等措施,使直译、意译、替代、直译加注释等翻译方法得到了完美的解释.所以关联理论具有极强的解释力.

作 者:施建华 孙靖 作者单位:施建华(浙江传媒学院,国际文化传播学院,浙江,杭州,310018)

孙靖(浙江教育学院,浙江,杭州,310012)

刊 名:浙江传媒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ZHEJIANG INSTITUTE OF MEDIA & COMMUNICATIONS年,卷(期):15(3)分类号:H315.9关键词:关联理论 信息意图 交际意图 明示-推理模式 关联性

关联理论视角下的翻译 篇2

关联理论作为认知语用学的一种理论, 主要强调语言交际信息和交际意图的传达与实现, 简言之, 就是交际与认知。它不以规则为基础, 也不以准则为标准。 (赵彦春, 1999) 交际过程主要涉及交际双方即说话人与听话人。交际顺利进行包括两个方面:首先, 说话人向听话人传达交际信息;其次, 听话人依据交际信息和语境推断说话人的交际意图并予以回应。关联理论将上述这一过程概括为明示与推理, 即说话人明示交际信息, 听话人推理交际意图。交际, 从本质上来说, 就是一个明示—推理的过程。

关联理论提出了人们在交际中下意识遵守的两个准则 (Sperber, Wilson, 1986) :

(1) 关联理论第一准则:人类认知倾向于最大关联。

(2) 关联理论第二准则:每一个明示的交际行为都应设想为它本身的最佳关联。

最大关联涉及到关联性的强弱问题。关联性的强弱取决于两个因素:处理努力与语境效果。在同等条件下, 关联性的强弱与其处理努力成反比, 与语境效果成正比。

最佳关联涉及两个方面:一是明示刺激具有足够的关联性, 值得听话人付出努力进行推理;二是明示—刺激与说话人的能力偏爱相一致。 (Sperber, Wilson, 1986) 举例如下:

A:Will Sarah be long?

B:She is with Frank now.

B并未直接回答A的问题而是说明Sarah与Frank在一起。因此, A要从双方的认知语境中做出推理, 寻求B所回答与认知语境的最佳关联。若Frank办事果断利索, 那么A就会推断Sarah很快回来, 若Frank办事犹豫不决, 拖拖拉拉, 那A就能推出Sarah短时间回不来。同一句话, 不同的语境和认知环境下推理亦不同。对于交际双方来说, 从语境中寻找话语的最佳关联性是顺利完成会话的保证。

2 关联理论的翻译观

关联理论对于翻译的发展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德国学者Gutt认为翻译是一种言语交际行为。关联理论认为翻译作为一项交际活动, 也要符合交际的一般规则, 因此翻译也可以被看作是一个明示—推理的过程。翻译从关联理论的角度来讲就是要寻求具有最佳关联的译文, 即译文既要符合目的语文化的语用环境, 适应目的语受众的阅读期待, 又要忠实于原文, 传达原作者的交际意图。赵彦春根据关联理论将翻译定义为:翻译不是静态的代码转换, 而是以关联为准绳, 以顺应为手段, 以意图为归宿, 尽量使译文向原文趋同的动态行为。 (赵彦春, 2003)

关联理论视角下的翻译实践活动涉及三方, 即原作者、译者、译文读者之间的三元关系, 译文读者不再是被忽视的一方, 而是一个与原文作者以及译者平分秋色的第三方。 (王治琴, 2005) 译者应在关联理论的指导下, 作出一个最能体现原作者交际意图的译文, 并了解读者的认知环境, 达到译语读者的期待, 既“忠实”于作者又满足了读者。笔者认为, 对于一个翻译工作者来说, 能做到这一点已实属不易。因此关联理论也可作为翻译评价的一个标准, 译者要不断提高翻译能力, 寻求译文的最佳关联, 做到二者的统一。

3 关联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体现

例1:《广富林遗址断想——过去的上海人告诉今天的上海人》是一篇关于上海历史的新闻报道, 作者朱全弟、李圆圆从广富林遗址的发掘、对过去历史的推测及其发现对于现代文明的意义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阐释和报道。其译文由Jeffrey Yao, Gao Yi翻译并发表于东方翻译上, 其对翻译和翻译研究具有重大启示作用。英译本对原文进行了大量的删译、改译等, 笔者仅举一例说明。

“河南人是上海人的最早祖先”中的一段中英文本对比:

笔者曾经笑对外地人说:你们千万不要骂上海人, 一不小心, 说不定就骂了自己的祖宗。同时笔者也反对前一阵子骂河南人的现象, 同样有过类似的忠告。因为我们中华民族70%以上的姓氏来自中原, 如果说某一地区的人有这样或者那样的缺点, 应该也是我们这个民族的共同的缺点, 骂有何益?说不定还落下一个不孝的罪名。 (朱全弟、李圆圆, 2009)

In fact, over 70%of all Chinese surnames are derived from central China.Therefore, if you ridicule others for their origin, you are at the risk of blaspheming against your own ancestors.In my view, it is no good discriminating against any people from any region of the country, for we share the same national traits of the Chinese civilization, be it good or bad. (Jeffrey, Gao, 2009)

对比原文与译文, 不难发现, 译文采取了意译的手法, 对原文语序、句意进行了综合。相较于原文来说, 译文虽未字字一一对应, 但对原文大意表达得清晰地道, 充分考虑到了欧美人的阅读期待与习惯, 可以说译文获得了最佳关联。相反, 若字字直译, 对于不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背景的人来说很难把握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和韵味。如“说不定还落下一个不孝的罪名”则是典型的中国认知语境的产物, 在中国传统观念中, 百善孝为先, 孝道能反映一个人整体的道德品质, 其影响十分重大。在欧美人的认知语境中则不是那么明显。因此译者进行了删译处理, 译者的处理把握了其关联性, 充分考虑欧美人的认知语境, 获得了最佳关联, 可以说是关联理论下一次成功的实践。

关联理论认为不能静态地去理解“信”这一翻译准则。首先, 信是忠实于原文字所表达的意图而非其字面含义;其次, 信还在于能否使受众付出较小的努力以把握作者的意图。因此, 关联理论的翻译观是保证效度的基础上求其信度。 (赵彦春, 2003)

由此观之, 《广富林遗址断想》英译本中对原文的删译、简译符合了关联理论的翻译观, 保证了其效度, 寻求了原文语境下的最佳关联, 使受众付出较小的努力便可理解原文, 成功传达了原作的意图, 体现了关联理论在翻译过程中的指导作用。

例2:Your lips will know it, But your hips will not show it. (3Musketters巧克力)

上述一则广告语是来自西方国家的巧克力广告, 若采用直译法, 进行字字对等则为“您的嘴唇感觉到, 您的屁股不显现”。虽然对原文字面作了全部的阐释, 但不了解西方幽默的人很难理解, 况且读之不雅观, 给人一种突兀之感。相反, 若意译为“好吃看不见”则既传达了该产品的特质, 好吃不发胖, 又较好地适应了汉语受众的认知环境和文化语境, 符合原广告语的交际意图和消费者的心理需求, 获得了最佳关联。因此, 关联理论认为译者应根据原文作者的交际意图和译文读者的能力与偏好来整合译文, 使得原文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之间获得最佳关联, 才能得出正确的译文, 达到交际目的。 (颜君, 2010)

由以上案例观之, 相较于传统的语言学派翻译观, 关联理论从更加宏观的角度对翻译作出了阐释, 翻译的过程与目的不应局限于字面上的对等, 而应在充分考虑两种语言与文化背景的基础上, 以寻求最佳关联, 实现交际意图的等值。此外, 笔者认为, 关联理论的一个重要突破点在于其对传统翻译标准“信, 达, 雅”的重新阐释与解读, 翻译标准的提出与应用受具体的翻译情境的制约, 我们应以一种动态的思维去理解忠实与通顺, 把握翻译标准的真谛。

4 结语

关联理论可以有效地解释和指导翻译活动。关联理论的翻译观将关联性作为翻译过程中的一个指导性标准, 将最佳关联作为译者追求的目标, 反映了翻译是一个涉及多方的动态过程, 从新的视角来审视翻译这一传统上被认为是静态的编码—解码的过程, 对翻译理论的发展和翻译实践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摘要:关联理论是由认知语用学派提出的有关语言交际的理论, 但其对翻译理论及翻译实践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本文主要从关联理论的基本观点、关联理论的翻译观及其对翻译实践的指导作用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关联理论视角下的翻译活动。

关键词:关联理论,语言交际,翻译

参考文献

[1]Jeffrey, Yao, Gao, Yi.Thoughts on the Guang Fu Lin Archaeological site—A Different Story of Ancient Shanghai[J].东方翻译, 2009 (1) :29.

[2]Sperber, D.&D.Wilson.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Blackwell and Oxford, 1986.

[3]王治琴.关联理论对翻译的诠释及对语言形式翻译的指导[J].上海翻译, 2005 (2) :10.

[4]颜君.关联理论在广告翻译中的应用[J].中国商界, 2010 (7) :263.

[5]赵彦春.关联理论对翻译的解释力[J].现代外语, 1999 (3) :273-295.

[6]赵彦春.关联理论与翻译的本质[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3 (3) :117-121.

关联理论视角下的商务信函翻译 篇3

关键词:关联理论;宏观研究;微观研究;商务信函翻译

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6-0215-02

众所周知,关联理论对当代语言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它不仅是我们研究某一种语言及其相关问题的重要理论依据,它还指导我们去研究两种或多种不同语言之间翻译及其相关问题。

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企业之间的商务往来更加频繁,特别是国内外企业之间的商务往来。商务信函的翻译及其相关问题,既是企业商务往来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语言学界利用关联理论应该给予解决的问题。

一、关联理论及其相关问题

(一)关联理论的主要内容

关联理论主要是在语言交际过程中,解决会话双方通过语言媒介传递信息的问题。在解决信息传递的相关问题时,该理论特别关注信息的推理过程。关联理论的主要观点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几方面:

首先,结合具体的语言交际环境(语境),通过推理还原和理解说话者表达的具体含义。在语言交际中,由于语言环境的特殊性,由于语言符号这个媒介物的局限性,在会话过程中,听话者往往会有不能正确理解说话者要表达意思的时候,而解决会话上的歧义现象最可行的办法就是推理。结合具体的会话语境,利用推理可以解决会话中的歧义现象,可以说这是关联理论的一大贡献。

其次,在具体推理过程中,一定把语境的相关构成要素作为推理的前提。这里所说的语境是一个动态意义上的大语境概念。动态的语境是指在会话的过程中,语境的构成要素会出现不断的变化过程,即不断有语境构成要素的退出和加入;而大语境是指在具体的会话语境中,既有与语言相关的因素构成语境的具体内容,也有非语言因素参与了会话的具体过程。

再次,推理的结果具有相对性。根据推理得出的结论,虽然充分地考虑了相关的语境构成因素,但是根据这些因素所推出的结论却是相对的。为了保证推理的正确性,必须在推理的过程中,注意最佳关联原则的应用。具体而言,说话者要根据最佳关联原则表达自己的主观意愿,听话者也要根据最佳的关联原则理解说话者的主观意愿,否则就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二)关联理论与翻译实践的研究现状

关联理论与翻译实践有着密切的联系。如何用关联理论解决翻译中的实践问题,不仅是语言学界关注的焦点,而且也是翻译研究人员关注的焦点。

首先,研究者用关联理论的观点分析在翻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从关联理论看文学作品中文化缺省的翻译——以〈假情妇〉的翻译为例》一文,作者通过对《假情妇》翻译中存在问题的解释,既用关联理论解决了具体问题,又在具体的翻译实践中验证关联理论的正确性并阐述关联理论对翻译实践的指导作用;其次,研究者用关联理论解决某一方面的语言翻译问题。如在《从关联理论角度看广告语的翻译》一文中,作者不仅利用关联理论分析和解决了广告语翻译中存在的问题,还拓展了关联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范围。即广告语的翻译可以利用关联理论进行分析和解决,那么,其它领域的翻译,诸如商务信函中翻译问题也可以参照关联理论的具体内容来分析和解决;再次,从两个层面上使用关联理论对翻译问题进行研究。第一个层面是微观的研究,第二个层面是宏观的研究。具体的作品的翻译研究和某一类实用语言翻译问题的研究都可以归入微观研究层面;宏观的研究主要指从大的方面对各类翻译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的整体上的研究。如在《从关联理论视角论商标翻译的新策略》一文中,作者以“商标”为例探讨了关联理论对翻译策略的影响,这就是宏观的研究。

探讨关联理论与翻译研究的现状,目的是为我们研究“关联理论视角下的商务信函翻译”提供研究思路和方法。即“关联理论视角下的商务信函翻译”的研究,可以从微观和宏观两层面进行分析和阐释。

二、关联理论视角下的商务信函翻译

(一)宏观层面下的关联理论与商务信函翻译研究

在宏观层面下研究商务信函的翻译问题,关联理论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以下具体的问题:首先,关联理论指导我们在商务信函翻译时使用恰当的翻译策略。翻译涉及具体信息在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过程,而在转换的过程中采用什么样的策略才能使具体的信息不丢失,这是宏观翻译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根据关联理论的主要内容,在具体的翻译中,我们应该采用这样的翻译原则:语境加推理。所谓的语境加推理的翻译原则主要是指在翻译过程中,语境是推理的前提,在语境的前提下,通过推理得出的结论才有可能正确。离开了语境的推理,其结果往往不正确,而离开了推理的语境,语境传递的语言意义就会被我们所忽视。特别在商务信函的翻译过程中,我们更应该采用这样的翻译原则。在商务信函的翻译过程中,语境对推理有着重要的影响。众所周知,两种语言之间没有一个词语是完全一一对应的关系,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和翻译的结果中就出现歧义的现象。如何选择恰当的词语对译就需要“语境加推理”的原则来指导了。如,在英语中,单词“inquiry”在译成汉语的时候,根据不同的语境可以有以下诸多的意思:调查、审查、质问、探究和询盘、问价等。要确定这个单词在文中的意思,就需要我们根据语境加推理的原则来翻译了。例如:An international inquiry found Japan responsible.在这个句子中,根据语境我们可以推断出单词“inquiry”的意思是“调查”,即本句译为:国际调查发现,日本应该对此事负责。而当这个单词出现在商务信函中用来讨论国际贸易问题时,却有了不同的含义。例如:Your inquiry dated May 10 has received our best and immediate attention.在这个句子中,根据商务语境我们可以推断出单词“inquiry”的意思是“询盘”,本句可以译为:贵方5月10日的询盘得到了我方迅速、密切的关注。综上所述,之所以会出现一个单词多个含义的结果,就是因为语境参与了推理。

其次,关联理论在宏观的翻译层面为选择翻译方法提供了理论指导。在商务翻译的过程中,经常使用两种宏观的翻译方法,即直译法和意译法。究竟何时应该选用直译法,何时选择意译法,这是很难的问题。虽然这两种方法在商务信函的翻译中经常使用,但要想把它们运用得恰到好处,就需要关联理论的指导了。如商务信函中的这句英语“Now we are pleased to inform you that all the goods you ordered have been sent from Tianjin port for 10 days this month”,在精炼而不影响信息传递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采用意译的方法,把其翻译成这样的语句:欣然奉告贵方订购的货物已于本月10日由天津港发出。在这里根据关联理论的观点,我们把“Now we are pleased to inform you”意译为“欣然奉告”,然后在其后边,添加“贵方”,以显示对买方的尊重。这种“尊重”既来自现实生活中对买方的尊重,又来自本句语境中的“Now we are pleased to inform you”。所以说,在商务信函的翻译中,关联理论还从宏观的角度提示翻译方法的选择。

endprint

(二)微观层面下的关联理论与商务信函翻译研究

在微观的层面,关联理论对商务信函的翻译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关联理论指导翻译过程中句式的选择。这也就是说,在具体的商务信函中,要想把一种语言的内容通过翻译恰当而科学地传递给另一种语言的使用者,我们不仅需要在翻译的过程中选择恰当的单词,而且还涉及到句式的选择、合并等具体内容。而选择单词也好,合并句子也罢,都不是翻译者随心所欲的行为。翻译者必须根据具体的语境,确定是否合并句子,确定选择哪个词义。如:The design drawings which you sent us have been received and several factories have agreed to produce our products. Please check the transfer fee of 300, 000 yuan which we have deposited to your account according to our agreement.在翻译商务信函中的这句英语时,我们先把第一个句子拆分成两句话:你方寄来的设计图纸现已收到,且已有几个工厂同意生产我们的产品。而这种拆分的理由就是关联理论中的语境原则;同样是根据语境原则,我们后一句英语,合并成一句话翻译:请查收按约打入你方帐户的30万元转让费。

其次,关联理论决定商务信函翻译过程中翻译用词的选择。所谓翻译用词的选择特指在翻译中用什么样的汉语词汇,通过音译的方法,真实地再现英语单词的含义。如下边这句话:Send the drug “rifampicin” which your plant has produced.在这里“rifampicin”是一种治疗结核病的进口药物,而且其疗效极好。选择什么样的汉语词汇来翻译这个药物的名称呢?这既需要考虑商务信函的语境,又需要考虑汉语的语境,于是,有人就通过音译的方法,选用汉字“利福平”3个字来对译。用这3个汉字“利、福、平”来翻译这个药物的名称,不仅符合这个药物的疗效,而且也表达出了药物制造者和使用者的良好期盼,因为这3个汉字有特殊的含义。

总之,关联理论下的商务信函翻译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关注。无论是宏观研究,还是微观层面的探索,我们都需要在具体的商务信函翻译实践中给予关注、解释。

——————————

参考文献:

〔1〕黄晓微.从关联理论看文学作品中文化缺省的翻译——以《假情妇》的翻译为例[J].中国会议数据库,2013-12-21.

〔2〕郭凯.关联理论角度看广告语的翻译[J]语言与文化研究,中国会议数据库,2013-11-01.

〔3〕张秀婷.从关联理论视角论商标翻译的新策略[J].学理论,2013,(14).

(责任编辑 王文江)

图式加工理论视角下的翻译过程 篇4

近些年来,随着相关学科的发展,翻译渐渐转向了多元化跨学科研究.本文选取从认知心理学入手,通过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对翻译过程中的图式加工进行了初步的探索.文章从<红楼梦>的`两个译本中选取例子,对翻译中的同化和顺应策略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作 者:罗倩倩  作者单位:华北电力大学英语系,中国,北京,100000 刊 名:科技信息 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年,卷(期): “”(19) 分类号: 关键词:图式加工   同化   顺应   翻译过程  

浅谈关联理论在翻译中的作用 篇5

关联理论是近年来影响较大的认知语用理论.它关注的核心是交际与认知,是一种研究语言的解释性使用的`方法论.翻译是一种言语交际行为,是语言的解释性用法.它不仅涉及语码,更重要的是根据动态的语境进行动态的推理,而推理的依据就是关联性.

作 者:李磊  作者单位:宁夏大学外国语学院,宁夏,银川,750021 刊 名:科技信息(科学・教研) 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年,卷(期): “”(32) 分类号:H3 关键词:关联理论   推理   语境   翻译  

翻译中的连贯-言语行为理论视角 篇6

翻译中的连贯-言语行为理论视角

文章通过对言语行为理论和连贯这两个概念的介绍,引出了语篇中无形连贯的概念,其中语境是判断隐行连贯的重要手段.并阐述了如何把握这种连贯和注意这种无形连贯对翻译的`作用.

作 者:吕娜 LV Na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外语系,福建,厦门,361005 刊 名: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年,卷(期): 28(12) 分类号:H159 关键词:言语行为   连贯   翻译  

关联理论视角下的翻译 篇7

法国语言学家、哲学家DanSperber和英国的语言学家DeirdreWilson于1986年出版了《关联性:交际与认知》 (Relevance:CommunicationandCognition) , 该书于1995年出版第二版, 由此提出了关于交际与认知的关联理论。作为认知语用学的最新发展, Sperber&Willson提出的关联理论推翻了传统的格赖斯的“合作原则”及后期新格赖斯会话含义理论。关联理论认为交际双方话语意义的推导无需借助交际对象是否遵循了某些原则。或者说, 关联理论的提出是对格氏交际原则的一场“革命”, 是全新的认知语用学理论。关联理论已经成为当今认知语用学的重要理论。以关联理论为核心的认知语用学已经成为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基础之一。本文尝试结合关联理论中的最佳关联研究认知隐喻思维与翻译。

2 关联理论视角下的翻译观

2.1 关联理论

关联理论作为认知语用学发展的前沿阶段, 一直关注话语的推导机制。与以往的有关话语推导机制不同 (如格氏的合作原则、利奇的礼貌原则等) , 关联理论的独特之处在于, 其体系既不以规则为基础也不以准则为基础, 只是提出一些看法, 为理解自然语言提供了一个大的框架。语境是“理解某个话语所使用的各个前提的集合” (Sperber&Wilson, 1986) , 并在关联理论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正确理解自然语言中的每一个话语的具体所指则有赖于通过语境来寻找信息的关联,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推理。根据关联理论, 如果听话人能够使用说话人意欲表达的语境来理解话语, 交际就能够顺利进行。反之, 假如听话人使用了错误的语境信息, 交际就无法进行下去。也就是说, 人类交际之所以能够进行, 是因为人们能够根据对方的行为或话语进行各种推理。关联理论认为, 交际的实质就是交际者根据读者 (或听话人) 所有的认知环境和交际情境向对方传达自己的交际意图, 同时读者 (或听话人) 结合该话语提供的信息及相关语境, 在关联理论的指导下进行解码和推理, 最终实现交际者的交际意图。为此, 关联理论的创始人Sperber和Wilson提出最佳关联的概念, 并指出成功交际的关键在于说话人和听话人能否找到最佳关联。一个话语要建立起最佳关联, 必须具备如下两个条件:一方面该话语要足以使听话人能够找到说话人想要表达的意思;另一方面说话人想要表达的意思值得听话人去付出努力。事实上, 寻找最佳关联就是引导听话人不仅要注意说话人意欲表达的语境, 而且还要寻找说话人希望对方所做的那种理解。

那么, 说话人与听话人之间的话语理解机制又是如何建立起来的呢?关联理论认为理解话语的标准是人类认知假设。作为对Lakoff和Johnson关于隐喻论述的回应, Sperber和Wilson甚至认为我们所赖以生存的不是隐喻, 而是关联。人类的认知是靠关联 (relevance-oriented) , 换句话说, 人类的交际活动依靠的是具体的心理认知模型, 也是一种交际模型。人类正是基于这样一种集体无意识的人类共性的认知假设, 从而进行交流并认识世界。

基于语境及最佳关联概念的关联理论对于翻译这一“宇宙历史上最为复杂的现象” (Richards, 1953) 活动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

2.2 关联理论的翻译观

什么是翻译?翻译的本质是什么?翻译为什么是“最为复杂的现象”?回答这些问题并非易事。

雅各布森从符号学的观点出发, 将翻译分为三类:同一语言内部的符号转换;两种语言之间的符号转换, 即语际翻译;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之间的跨类翻译。至于如何解读这种宏观的翻译观, 并非本文的任务。本文所指的“翻译”是其中的语际翻译, 即两种语言之间的符号转换。

传统的翻译观认为, 翻译就是把一种语言所表达的信息转码成另一种语言的过程, 其中译者的首要任务就是在译作中尽可能多地保留原文信息。因此, 翻译被看成是通过语码转换实现意义传递的一种手段 (Sarcevic, 1997:55, 转自《当代语用学》, 何自然, 陈新仁) 。显然, 传统的翻译观是对翻译活动的一种表象描述, 并没有对翻译的本质做出阐述。因此, 传统的翻译观不能解释翻译活动的本质现象。作为一种言语交际活动, 翻译不仅涉及语码, 更重要的是根据动态的语境进行动态的推理。

在国内翻译界, 有这样一些翻译思想:严复于1898年发表的《天演论》所提出的“信、达、雅”的翻译标准, 深刻影响了中国人的翻译思想;鲁迅在1935年也提出“凡是翻译, 必须兼顾两面, 一当然力求其易解, 一则保存着原作的丰姿”;傅雷则提出“神似”说———“以效果而论, 翻译应当像临画一样, 所求的不在形似而在神似”;当代学者王克非将翻译定义为译者将一种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意思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文化活动, 它的特点是突出了“译者”和“文化”。国外的译论主要基于等值标准和等效标准。例如, 西方现代翻译理论研究的杰出代表EugeneA.Nida指出, “Translationconsistsinreproducinginthereceptorlanguagetheclosestnaturalequivalentofthesourcelanguagemessage, firstlyintermsofmeaningandsecondlyin termsofstyle.” (翻译是指首先从语义上, 其次也从文体上用最切近、最自然的对等语在译语中再现原语的信息) 。

从国内及国外的译论中可以看出, 中国学者似乎更注重由原语到目标语的“风骨”的传递, 西方则更强调在内容上的“对等、贴切”。无论哪一种翻译思想, 都蕴涵着对原语“推理”这一前提。“推理”是关联理论指导翻译活动的重要机制。推理所依据的就是关联性。也就是说, 翻译活动要在语境允许范围内寻找最佳关联。

翻译活动至少包含两个参与角色:原语和目的语。在对原语的理解和翻译过程中人们对语码的选择所依赖的也是关联性。在关联理论的框架内, 翻译是一个对原语进行阐释的明示—推理过程。在此过程中, 译者要根据交际者 (原语发出者) 的意图和受体 (目的语读者或听者, 本文讨论的是读者) 的期待进行取舍。译者首先根据交际者明示 (有时是暗示) , 进行推理, 找到符合目的语读者的认知语境, 此时, 译者身份发生变化———由原来的受体变成交际者, 通过明示或暗示, 使目的语读者可以根据语境推理出符合认知语境的信息来。因此, 在翻译活动中, 明示-推理具有双重性:一方面体现在由原语交际者向译者的传递过程, 另一方面体现在由译者向目的语的读者的传递过程, 译者实际上具有了双重的“身份”———交际者和受体。译文的质量取决于相关因素间的趋同度 (convergence) , 也就是说, 抛开译文的语言表现形式, 译文的质量体现在原语与目的语之间是否达到最佳关联。可以说, 关联性就是翻译的基本原则。翻译的成功与否在于, 原交际者的目的和读者的要求在认知环境方面与原文关联程度。

3 两种不同的隐喻观

翻译活动中译者是如何在原语和目的语之间寻找到最佳关联的呢?笔者认为, 最佳关联的认知基础就是被Lakoff和Johnson称之为“我们所赖以生存的`隐喻'”。有必要指出, 本文中的翻译与隐喻指的是翻译中隐喻的思维方式, 并非是对隐喻语言现象的翻译。尽管中西译界在翻译的阐述上各有侧重, 二者在翻译思想上是一致的:语际翻译是一种思维活动, 是通过译者作为桥梁, 架设在两种不同语言文化之间的纽带。建立这种纽带的机制则是人类共同的思维方式———隐喻。

3.1 Sperber和Wilson的隐喻观

关联理论所讨论的隐喻和以Lakoff为代表的认知隐喻理论所说的隐喻并不完全一样。在Sperber和Wilson看来, 隐喻的工作机制应该从关联性的角度来审视。“阐述” (interpretation) 和“描述” (description) 是他们隐喻观的重要术语。与Lakoff和Johnson的认知隐喻观不同, Sperber和Wilson似乎将隐喻看做范围更广的一种修辞手段, 其中包括反讽、疑问等。其隐喻观似乎与传统修辞学中的隐喻有着丝丝缕缕的联系, 关联理论所讨论的隐喻仍然隶属于语言学范畴, 而认知隐喻则属于认知科学乃至哲学范畴 (严世清, 2002) 。

比较而言, 认知隐喻观对翻译研究有更强大的解释力。

3.2 Lakoff和Johnson的隐喻观

隐喻本质上是一种认知现象。理查兹最早意识到隐喻的认知本质。在其《修辞哲学》一书中, 理查兹指出“隐喻从根本上讲是一种思想之间的交流, 是语境之间的互相作用。人的思维是隐喻性的, 它通过对比而进行, 语言中的隐喻由此而来。” (转自束定芳:隐喻学研究, 2000) 而集隐喻研究大成者无疑是Lakoff和Johnson。在他们看来, 隐喻是人类生存主要的和基本的方式, 人类语言是隐喻性的, 普通、日常的语言中充满了隐喻。Lakoff和Johnson认为“隐喻的实质就是通过另一类事物来理解和经历某一类事物” (转自束定芳:隐喻学研究, 2000) 。据此, 可以说隐喻是人类的认知方式。

隐喻是如何作用于人类的认知的呢?这就必然引起隐喻的工作机制的讨论。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中, Lakoff和Johnson提出“映射”这一隐喻的工作机制, 认为源域中的关系、特征、知识等通过事物之间的相似性特征被映射到目标域中, 从而产生隐喻的意义。相似性是隐喻工作机制的重要概念, 是由源域向目标域“映射”的重要依据。不同文化背景的语言之间之所以能够进行翻译, 是建立在人类共同的认知心理基础上的。隐喻作为一种人类普遍的认知现象, 为翻译活动提供了可能。毫无疑问, 翻译作为人类认知方式之一, 自然就是一种隐喻。

4 隐喻是实现翻译中最佳关联的工作机制

相似性作为隐喻产生的重要依据, 在翻译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那么, 什么是相似性呢?“所谓相似性就是事物之间相似的地方” (束定芳, 2000) 。相似性体现在物理方面, 如事物间在形状、大小、功能等方面的相似之处;或者体现在心理等方面的相似性。相似性具有程度之分。可以说, 相似程度越高, 对于隐喻的解读越容易, 反之越困难。关联理论认为, 翻译活动是从原语到目的语的明示-推理过程, 其所依赖的是最佳关联;Lakoff和Johnson认为隐喻的工作机制是从源域到目标域的“映射”, 其依据为二者之间的“相似性”。Sperber和Wilson认为相似性是个模糊的概念, 应该从关联性的角度来审视隐喻的工作机制 (严世清, 2002) 。笔者尝试用基于隐喻相似性的最佳关联为翻译活动提供有利的保障。在此, 根据隐喻的工作机制, 语际翻译中的原语为源域, 目的语为目标域。翻译活动即由源域到目标域的“映射”, 其依据为二者之间的“相似性”, 即关联性。

可见, 翻译的原理与隐喻的原理是相同的, 两者都是在相似性基础上的思维转换活动。在翻译活动中, 语际之间的相似程度越高, 译作与原作的关联程度就越大。这里所说的语际之间的相似程度指的是两种语言之间的隐喻思维的相似性, 也就是原作与译作在意义上的关联性。隐喻思维的相似性越高, 原作与译文之间的关联性越大。可以说, 译作本身就是隐喻思维的具体体现。因此, 在翻译活动中, 译者的首要任务是实现源域与目标域之间的最大关联, 并在此基础上寻找最佳关联。

那么, 译者如何从一些可能的最大关联中找到最佳关联呢?或者说, 译者如何确定已找到的关联就是最佳关联呢?回答这个问题需要考虑多方因素:语境;译者对语境的理解;译者在翻译活动中的态度 (忠实原文还是再创造?) 。所有这些因素都足以影响原作思想的表达, 即影响原作与译作是否具有最佳关联。因为“翻译不仅是一种隐喻, 而且是一种多范式的隐喻” (张阿力, 2005) , 也就是说译作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其中包括原作、原作的创作背景、译者的理解等方面。正因为如此, 翻译活动才如Richards所言“宇宙历史上最为复杂的现象”。例如, 《东方财经》电视频道有一档栏目的英文名称为`InsiderInsight'。笔者刚看到该英文标题就立刻对其相应的中文标题产生了好奇:这么一个浓缩了隐喻思想的标题该怎么翻译成中文呢?这两个英文词汇所包含的隐喻意义均比较宽泛, 具有“多范式”的解释。根据新英汉词典的解释, Insider可以表示“内部的人”、“了解内情的人”、“业内人士”等意义;Insight可以表示“洞察”、“见识”、“顿悟”等意义。然而, 无论怎样组合这些词语 (如“业内分析”、“内部观察”等) , 似乎都不能产生令人满意的翻译效果。原来, 其中文标题为:第一声音。当然, 也许该栏目先有中文标题, 后有英文翻译。但无论哪一种情况, 此翻译活动体现了建立在心理相似性基础上的隐喻思维。可见, 翻译的水准也正体现了译者对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相似性的把握及捕捉最佳关联的能力, 很多语际之间“只可意会, 不可言传”的现象也正体现了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缺乏最佳关联的表达方式。这或许是因为人类文化的多元性, 或许是因为人类隐喻思维尚没有发展到具有足够的相似性的缘故, 所谓“不可译”也正因为如此, 当然, 这并不是本文研究的内容。

5 结语

关联理论视角下的翻译研究以最佳关联为核心思想, 对翻译研究有强大的指导的作用。关联理论框架下的隐喻研究虽然与传统的隐喻观有着丝丝缕缕的联系, 但其作为认知语用学的前沿发展阶段, 注定要与人类的认知方式密不可分。最佳关联思想与现代隐喻研究思想有相通之处, 具体表现为最佳关联与相似性之间的关系。建立在相似性基础上的隐喻工作机制必将为语际翻译活动中寻找最佳关联提供有力的认知保障。

摘要:按照关联理论的观点, 话语理解不仅仅是交际双方动态的认知推理过程, 也是依据语境信息寻找最大关联的过程。翻译的本质是一种认知活动, 是译者根据动态的语境进行动态的推理, 从而达到源语与目的语之间的最大关联。隐喻作为一种认知现象, 其意义的理解离不开语境, 因此, 隐喻也是一种语用现象。结合关联理论中的最大相关性和语境两个概念框架, 分析翻译和隐喻的关系, 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关联理论对翻译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关联理论,隐喻,翻译

参考文献

[1]Lakoff, G.&M.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1980.

[2]Nida, Eugene&Charles R.Taber.The Theory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Leiden:E.J.Brill, 1969.

[3]何自然, 陈新仁.当代语用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4.

[4]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5]严世清.论关联理论的隐喻观[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2, (2) :7-11.

关联理论视角下的翻译 篇8

关键词:关联理论;商标翻译;认知环境;认知经济性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4-0193-02

商标翻译在当今信息化、商业化的时代引起越来越多跨国公司的重视,商标翻译的好坏直接影响该公司在某地区的正面影响力及销售业绩。关联理论关注人们信息处理的相关性过程,为人们交际目的和原则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认知手段。而将商标翻译与人们认知特点结合起来运用关联理论分析解构,也将为商标翻译实践及批评理论提供新的可行性策略。本文将运用关联理论对商标的翻译作简要分析研究,以期得出商标翻译及翻译批评理论的新视角。

一、关联理论简述

关联理论是由D. Sperber 和D. Wilson 提出的关于人对于输入信息的处理与逻辑推理过程。他们认为,听者/读者/观众将在给定的交际情境中寻求合适的含义,当某个含义符合他们对于输入信息的相关性推理时,语义搜寻及信息处理过程才会停止。在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 一书中F. Ungerer对关联理论作了以下几个方面的介绍:认知语境、明示推理行为和认知经济性。

“认知语境是由一系列或存储于记忆当中,或由感知或推理得出的假设构成。”[1]289明示推理行为“从认知语言学视角可借助主体/背景分离理论来理解:明示推理刺激在所有未解码假设的概念背景中突出表现为主体。”认知经济性是指关联的理解应当建立在对个体认知环境影响及短时信息处理效率的基础上,用最小的认知努力获得最大的信息量。因此,人们在处理输入信息时,会以经济性为准则,只处理对个体有用的信息,提高信息的处理效率。

二、关联理论与翻译

关联理论解释了人们处理信息的过程与原则,而翻译在本质上也是信息处理与再加工的过程,因而关联理论对与翻译的本质也具有解释力。翻译不仅仅要求译者通过相关性正确理解作者传达给读者的意图,还应当与目的语读者的认知语境相联系,考虑目的语读者的文化背景,认知结构及其认知能力,使译本取得与目的语读者的最大相关,以减少翻译过程中的信息流失与信息处理偏差。而商标的翻译与一般文本翻译还有一些不同之处。除了一般意义上的信息传递之外,商标的翻译应尽量引起消费者的积极反应,这就要求译者熟悉目的语文化,尽量将商标名与目的语的正面文化相关联,要求商标翻译在音形意方面都达到积极效应,同时规避可能产生的负面效应。

三、商标翻译文本的关联理论分析

总体说来,商标翻译有音译、意译、音意兼顾、自由译、转译和零译或部分译[2]202-205。

1.音译

音译的优势是较为直接省力,缺点是不能完全准确传达原商标表达的意义。如果音译不成功可能会起不到产品宣传的效果,严重者会造成相反的效果。

但是音译并不是简单地将原语言的发音用目的语相应文字表现,而是应当将其与目的语消费者的认知环境与认知框架相吻合,同时尽量避免消费者对商标名称产生怪异感及不好的联想。比如“20世纪20年代,可口可乐进入中国时最初被译为蝌蝌啃蜡,怪异的译名结合可乐产品自身的特点,容易使人联想到一瓶瓶浸泡了软体动物的药液,结果可想而知。”[3]441蝌蝌啃蜡的失败不是偶然的。蝌字在现代汉语中使用范围十分有限,多与蚪连用,这种使用的局限性很容易让人们联想到蝌蚪这种动物。而蜡字在汉语中的使用也局限于蜡烛这一物体,除此之外,人们还可能将其与味同嚼蜡这一成语关联起来。这一翻译没有将消费者的认知环境与产品相关联,只是生译硬译,不仅影响产品销售,更重要的是切断了可口可乐公司在中国的销售市场,造成巨大亏损。因此,使用音译策略在达到原语和目的语发音相同的目的的同时,更应当考虑所选字词对目的语消费者在处理输入信息时可能获得的最大关联假设是否引起消费者的反感。

音译比较成功的例子中香奈儿(Chanel)的翻译可圈可点,香字在汉语中意思单纯,很容易让人获得关联假设,而这一假设无疑让人们联想到的是芬芳美好的东西。同时译者所选字字形简单,发音流畅婉转,的确算得上成功的音译实例。

2.意译

意译的优势在于能够较为准确的传达原商标的含义,使消费者的最大关联假设与原语言消费者大致相同,但遗憾的是有些原语较美妙的发音无法通过目的语如实传递,如此便较少了一种美感。

采用意译的商标本身大多有自己的含义,并且在本国能够使消费者产生积极联想。但是由于社会文化背景及认知环境的不同,有些意义在商标原产国产生积极效应,但在目的语国同样的含义却让人难以接受。这种情况多发生在商标的中译英中,如蓝天牙膏商标的译文是Blue Sky。但在美国该词是指企业收不回来的债券,这样的译名不利于商品的推广。以上个例就是没有考虑译入语国的文化背景和人们的认知环境,只是不负责任地把字面意思生硬的翻译过去,结果就是难以打开国外市场,造成经济的损失。

3.音意兼顾

这里我们所讲的音意兼顾分几种情况,一种是考虑谐音的同时也兼顾了产品本身的含义,但并不一定是商标本身字面意思的翻译,比如Benz(奔驰),既照顾到商标的发音,又兼顾了产品的特性;第二种是采用部分音译,部分意译的策略,比如Best Buy(百思买),作为电器和电子产品零售集团,这一翻译能让消费者联想到其企业性质,同时也联想到来这里买东西是深思熟虑后的选择;第三种是部分音译部分根据产品特性自由翻译,比如Starbucks(星巴克)。

这种翻译方式能够传达商标本身的音美和意美,但对译者来说是较大的挑战。笔者收集了部分音意兼顾的商标翻译,这些翻译的优点在于兼顾音美意美的同时,还兼顾了翻译文字的选用是否符合产品本身的特性,是否能让消费者看到商标就想到该产品的类型。比如日用洗化产品head&shoulders;(海飞丝),中国古语中用青丝形容女性黑亮健康的长发,而飞字更显秀发的飘逸。这一翻译不仅考虑了音和意,更是深入中国文化骨髓,让消费者不仅能用最短的时间形成对该产品的最大关联,同时也让消费者感受到了该品牌对中国市场的重视,对中国文化和中国消费者的尊重。以上商标翻译充分考虑了译入语国消费者的认知环境和认知结构,了解消费者在阅读产品商标后的最大关联及可能产生的心理效应。另外一个经典的例子就是BMW(宝马),援引自中国古典文化中的香车宝马。而另外一个品牌的翻译可以说是充分考虑了消费者的关联假设和认知环境等因素。Gourmet Navigator译作咕嘟妈咪,是年轻人喜欢的日本餐饮业品牌。咕嘟一词是音译,让人看了联想到锅里沸腾的美味食物,容易让消费者领会其产品产业性质;妈咪又让人联想到家中辛劳、做得一手好饭的母亲,母亲的饭菜总是干净卫生又美味可口。咕嘟妈咪让消费者在最短的时间内联想到在家中等待母亲做好饭的情境,温暖、幸福,又亲切熟悉。更难能可贵的是译者考虑到日本餐饮在中国的消费人群大多是年轻人,妈咪在尚未完全成熟的年轻人心中是最大归属,因而翻译风格是活泼时尚,极易被喜欢尝试新鲜食物,追求时尚的年轻人所接受。不管企业本身是否做到名副其实的温馨美味干净卫生,但是商标中译无疑是成功的,而该翻译给中国消费者带来的联想假设及意象图式的构建是英译本无法达到的。

4.自由译

翁凤翔在《当代国际商务英语翻译》中提到,“所谓‘自由译指的是译者不按照常规方法翻译,而是为追逐市场、迎合消费者而采取的基本抛开或完全抛开原文的随意的翻译方法。”[2]204笔者认为,所谓“追逐市场、迎合消费者”更深层次上指的是考虑译入语国消费者的认知环境、文化背景。因而笔者认为,自由译指脱离商标原语言的音和意,根据目的语文化重新为产品或公司附名的翻译手法。比如前文提到的宝马汽车的翻译,借助其在中国古典文化中的积极概念认知框架,成就了宝马汽车在中国市场的兴盛。另外香烟品牌Marlboro(万宝路)也脱离了原商标的含义:Man Always Remember Love Because of Romantic Occasion,商标名是其产品内涵的首字母缩写。这一商标在其源语言国美国让消费者形成了一种浪漫多情的场景图式,而最初其产品受众是女性,这样的联想容易为女性所接受。而中译的“万宝路”完全脱离了原商标为消费者带来的女性化的联想,取而代之的是豪放、粗犷而又多金的男人的形象,这是因为万宝路在中国的目标群体是男性,因而对原商标的意象图式稍作改动还是十分必要的,这样的翻译也可称得上明智。另一个比较典型且成功的自由译的例子是名酒品牌Remy Martin(人头马)。商标原本是创始人的名字,没有特殊含义,而译者把产品标志——希腊神话中的半人马座的形象——融入到翻译当中。中译本“人头马”更简洁、更具异域气息,让消费者联想到产品的原产国的文化风情及其不菲的价格。

四、关联理论分析商标翻译的可行性

以上分析可知,关联理论在商标翻译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优秀的商标翻译不仅注重了音形意的结合,同时也充分考虑了译入语国认知环境和文化背景框架,尽量贴合消费者的最大关联,遵循认知经济性。而失败的翻译多是没有考虑消费者的关联假设,给公司带来巨大损失。除此之外,成功的商标翻译了解并尊重消费者的国家文化,译文风格符合消费群体特点,这些也都是注重运用关联理论的结果。关联理论应用于商标翻译具有可行性,同时也是十分必要的。同时,关联理论也为评判商标翻译的优劣提供了新的策略,便于译者、公司及批评家们从认知角度,更加客观、全面地看待商标翻译。

参考文献:

[1]F. Ungerer, H.-J. Schmid. 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2]翁凤翔.当代国际商务英语翻译[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关联理论视角下的翻译 篇9

[关键词]:翻译批评;对话理论;对话

[摘要]:翻译批评的发展对推动翻译研究发展有重要作用,它经历了从作者中心到文本中心,再到读者中心的阐释模式,却无法摆脱独白的色彩。文章以巴赫金的对话理论为基础,从翻译批评的本质、功能、原则、规范尝试构建翻译批评的理论框架,以期在认识论上为翻译批评带来启示。

一、国内翻译批评现状

翻译批评,作为翻译理论与实践的桥梁,与翻译事业的发展息息相关。各种翻译理论的出现,都会为翻译批评带来新的理念和变化,如对等理论,读者反应,阐释学和解构主义均为翻译批评的发展拓宽了研究的视野。翻译批评随着翻译研究范式的演进而演变,亦出现了几种翻译批评研究模式。

作者中心论以忠实于作者的原意为标准,文本不过是独特个体的表现形式。文本中心论将“忠实于原作”作为首要责任。读者中心论将读者的反应被视为译作的标准。尽管他们更新了自身的研究视角,却切断了翻译活动过程的链条作者——文本——读者(译者),进行的是独白式的研究,满足不了翻译批评发展的进一步要求。前苏联哲学家巴赫金米哈伊尔的对话理论提倡参与者之间对话,因此文章以其为理论基础,以期促进翻译批评的进一步发展。

二、对话理论概述

巴赫金的对话理论,从19的《审美活动中的作者与主人公》,1935年的《小说话语》,到1961年的《论陀斯妥耶夫斯基一书的改写》,经过逐步的补充、深化和拓展,最终构成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文章将集中探讨对话理论的几个核心问题:

1、对话与对话性

巴赫金称文学作品中人物之间的对话为“纯对话”。文章讨论的是对话理论意义上的对话:“同意或反对关系、肯定和补充关系、问和答的关系”。[1]

对话性指“具有同等价值的不同意识之间相互作用的特殊形式”。[2]基于对陀斯妥耶夫斯基的小说分析,巴赫金得出结论:“陀斯妥耶夫斯基小说一切莫不都归结于对话,归结于对话式的对立,这是一切的中心。一切都是手段,对话才是目的。”[3]对话渗透到人们最深层的精神领域。

2、对话生存的时空

对话生存的时空包括共时性和狂欢化。[4]

同时存在和相互作用即共时性。对话语言在共时性的作用下,在一句话中表现两种不同的声音——双声语,而且,各种声音、各种意识,在对话中同时出现,必然产生争论、交锋。狂欢化是个体之间的相互关联。在狂欢化的时空里,每个参与者都积极参与和交流。

3、对话关系:自我与他者

针对自我与他者的关系,巴赫金认为,我之存在是一个“我之自我”,我以外,皆为他者“于我之他”。自我意识的加强只有建立在与他者意识的对话关系上才能成为可能。没有他者,自我就不能生存和掌控自己。只有建立在互相反映,互相接受,互相认可的基础上,自我才能获得本身的完整性。

三、对话理论关照下翻译批评理论的框架

文章作者采用对话理论进一步对翻译批评理论的内部框架尝试进行重新透视与构建,包括本质,功能,原则和规范,以期获得一些对翻译批评理论框架的新认识。

1、翻译批评的本质

1.1 翻译的本质

鉴于翻译批评是在翻译活动之后进行,作者将从对话理论角度审视翻译活动的本质。

文学作品一旦产生,与读者相遇,在其能动参与下,作品就被不断地诠释并经历着多重考验。作为原文本的第一读者,译者发挥他的主动性创造性地完成译作。在这其中,他不止是与原文本或者原作者相遇,还与心中假想的读者相遇。译者与目的语读者对话不可避免。译本在进入目的语文化的过程中,经受各种质疑与考验,使得译作与读者之间的对话不断循环。

由以上可看出,翻译是一场主体间对话的综合体,它不是单纯发生在原文本产生的空间或目的语文化的空间,而是译者在发挥主动性的同时,游走在原作(作者)和读者之间,来回调解,平衡,以期奏出和谐的乐章。

1.2 翻译批评的本质

基于对翻译过程中对话层次的认识,翻译批评对翻译中包含的对话也应投以关注。

吕俊指出,译者在文本翻译时,并不知道他的译文现实性读者会是哪些人,也不会准确预测,而另一方面译文读者在阅读时,作为第二作者的译者又是不在场的,隐匿的。读者也不知道或不完全确定译者话语与他所理解的之间由多大差别,更不知与原文作者(第一作者)的原文话语由怎样的区别。这就造成了双重的缺席性话语。批评的介入就会把原文作者,原文文本,译者与译文文本以及译文读者串联起来。它对于译文读者来说就充当了一种现实性的联系纽带,并激活了这种隐含的对话关系,它是参与对话的一种对话。[5]

基于对话理论的思想,翻译批评不再只具有对译作本身的纠错功能而是对这场对话的言说。批评者揭示这场对话的过程及背后隐含的因素,并欢迎各类声音与其对话和争论。他使用话语权开拓话语的空间,并参与构建文本的意义。

2、翻译批评的功能

翻译批评以对话的方式实现其功能。一方面,译者通过译作言说自己对原作的理解。在批评者的队伍中大众读者没有权力言说,偶尔扮演批评者的译者处于言说和被抨击的尴尬,于是只剩下了比例很小的专家的声音。为了构成可对话的双方,批评家的声音不可或缺。译者与批评家之间的交流促使翻译批评能更好地指导与规范翻译活动,提高译作质量。

批评家对译作的回馈,同时可为目的语读者构建文本的意义作参考。目的语读者可选择批评家的批评话语获得对译作新的认识与理解。目的语读者与批评家的对话促进了对译作的理解也提高了译作在目的语中的影响力。

在进行翻译批评时,批评家们可以借助他们的批评话语为沉默的他者声辩,使主流文化与边缘文化,强势与弱势之间交流渠道畅通,增强交流与对话,以保证互不相融的.意识能成为一个实体。

3、翻译批评的原则

如上所说,以往的翻译批评都带有独白的色彩。巴赫金指出,“单一的声音什么也解决不了。两种声音是生活的最低条件,也是生存的最低要求。”[6]对话是生活的基本条件。翻译批评也以倾听他者的声音为准则。

从对话理论的角度来看,多重的声音促进文化及文化批评更多元化。后殖民主义为东方人的话语拓展空间;女性主义批评为女性话语而努力;新马克思主义批评为工人阶级的话语而争辩。全球化的进程要求我们关注倾听他者,讲求多样性,同时在自我与他者的对话中寻求和谐。

对话的复杂性又要求参与对话的各个元素保持独立的立场。只有当每种意识或声音扎根于共时性和狂欢化的时空,他者才能被引入交流,批评的多样性也才能得到发展。

批评者同时要尊重他者,培养他者意识。翻译批评中的参与者包括批评者需确保对他者的意识形态认可。

4、翻译批评的规范

翻译批评的规范准如同翻译的标准,被认为是翻译批评的尺度或基础。

文章对翻译批评规范的诠释不是力求寻找译作的终极衡量标准,而是力图为翻译批评提供发展方向,对翻译批评规范进行描述。在各种文化参与的众声喧哗的和声中,译者不必丧失自己的话语权。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遇到的原作,原作者,读者之间的利益冲突,有自己的处理策略,也会作出必要的牺牲,但同时也应警觉文化的缺失甚至崩溃。

从对话理论角度阐释翻译批评的规范,能使译作能承载更多的对话主体,译者和批评家们能倾听更多的声音,百家争鸣,实现文化的共融。在每一次历史情境的参与之下,对于译作,形成新的言说与应答,而这也使得译作能生生不息。

四、结语

单维的翻译批评模式,原作者中心,文本中心和读者中心逃脱不了发展的窘境,文章作者借助巴赫金的对话理论,期待为翻译批评理论发展开拓新的视野。翻译被视为主体间对话的综合体。因此,翻译批评即对翻译中对话的评说。本着倾听他者声音的原则,翻译批评通过对话实践提升译作价值,建立话语空间的目的。翻译批评应揭露和解释对话过程中的现象,以激起与读者的对话。作者从对话理论角度建构翻译批评的理论框架,以期人们更多关注翻译批评事业的发展,也是对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作出努力。

参考文献

[1][4] 董小英. 《再登巴比伦塔:巴赫金与对话理论》, 北京: 三联书店,1994.

[2][3] 巴赫金米哈伊尔. “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诗学与访谈》,白春仁、顾亚玲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上一篇:给天骄姐姐的一封信600字作文下一篇:新老师入职工作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