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理论对翻译的启示

2024-08-16

关联理论对翻译的启示(共12篇)

关联理论对翻译的启示 篇1

1. 引言

关联理论是斯珀伯 (Sperber) 和威尔逊 (Wilson) 在他们的合著的《关联:交际与认知》中首先提出来的。这一理论对研究人类交际提供了新的方法, 与以往的理论不同, 它着眼于人类的认知方面, 因此, 它被称为认知语用学。关联理论试图探索人脑的信息加工机制。

关联理论引进了其核心概念———关联。关联是人们在交际中无意识遵守的原则。使交际成功的关键因素是在交际者和其接受者之间实现最佳关联。关联取决于语境效果和认知努力。同等条件下, 所获得的语境效果越大, 关联越大, 所需的认知努力就越小。既然关联理论是对人类交际的认知解释, 那么它也就能对翻译进行阐释, 能引导译者找到符合作者交际意图的最佳关联。

关联理论可以用于翻译, 它把翻译看作人类交际的一部分。2004年格特提出了一个新的理论范式, 其着重于人的交际能力, 把翻译看成一个认知和推理的过程, 具体描述了在翻译过程中译者的思维是如何运作的。

这一理论能引导译者找到符合作者交际意图最佳关联。译者是利用原语的词汇信息、逻辑信息和百科信息来完成这一过程的, 关联理论则主要探索在交际中听话人如何理解说话人的意图, 而根据这一理论, 我们就能更深入地探讨在翻译中译者在处理作者的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时大脑的机制是如何运用的。人类交际的目标不是最大关联, 即听话人以最小的加工努力取得最大的语境效果, 而是最佳关联, 即以必要的加工努力取得足够的语境效果。斯珀伯 (Sperber) 和威尔逊 (Wilson) 作了两个基本的假定: (1) 人类认知倾向于最大关联; (2) 每一个明示的交际行为都设想自己处于最佳关联 (Sperber&Wilson, 2001:260) 。他们把第二个假定称为关联原则。关联理论的核心假定是人类交际按最佳关联的期待进行, 那就是, “期待听话人在试图理解时以最小的处理努力产生足够的语境效果” (Gutt, 2004:32) 。即交际者和听话人对最佳关联的追求目标是使交际获得成功。

2. 最佳关联

交际者有责任按最佳关联来表达自己。因此, 一个人总是设想以与听话人形成最佳关联的方式进行交际, 那就是: (1) “使听话人不需要付出不必要的努力来找到交际者的意图”, (2) “交际者的意图值得听话人付出的努力, 也就是, 它能带给听话人足够的利益” (Gutt, 2001:43) 。

交际中最佳关联的功能取决于关联原则, 这是人类心理机制内在的原则。根据这一原则, 无论何时一个人进行交际时, 他都应自动地按这样的假定来交际, 即他要说的会与听话人构成最佳关联。这样, 对最佳关联的追求把听话人不仅引导到说话人的语境而且引导到说话人的意图。必须指出的是, 人们并不总是在头脑中意识到这些过程, 它们是下意识发生的 (Gutt;qtd.in Hickey, 2001:43—44) 。

关联不可精确测定, 它不能作为量的判断。关联标准本质上是最佳关联的原则对翻译提供了新的阐释。它意味着获得足够的语境效果而不必付出不必要的努力。因此, 译者不得不考虑如何在翻译中找到最佳关联。对最佳关联的传达可以这样来理解:译文的语境效果应最大程度地与原文的语境效果相似。

这个关联标准既不把自己局限于等值, 也不对直译和意译的优劣进行比较。在考虑了目的语读者的认知环境和接受水平之后, 译者将有更多的自由选择他认为适合目的语读者的方法来表达原语作者的交际意图, 将努力使他的译文实现目的语读者的期待:领会原文的意图。由于不同认知环境的差异, 所以译者要考虑目的语读者的认知环境, 避免目的语读者付出不必要的认知努力。

2.1 最小的认知努力

在翻译中表达出所有的信息会比较累赘, 需要太多的加工努力, 特别是因为不是所有的信息都能在语境中产生语境效果。根据最佳关联的原则, 译者应致力于那些对于语境最有意义的因素。因此, 信息不必要全部在译文中表达出来, 即译者可以突出原文的主要信息, 这样, 目的语读者的加工努力就能被降低到最低限度, 这意味着译者应提供在特定语境中能构成最佳关联的信息。

例如:满树金花、芳香四溢的金桂, 花白如雪、香气扑鼻的银桂, 红里透黄、花多味浓的紫砂桂, 花色似银、季季有花的四季桂竞相开放、争妍媲美。进入桂林公园, 阵阵桂香扑鼻而来。

The Park of Sweet Osmanthus is noted for its profusion of Osmanthus trees.Flowers from these trees in different colors are in full bloom which pervade the whole garden with the fragrance of their blossoms (陈刚, 2004:203—204) .

在汉语文本中, 作者为了吸引游客列出了许多珍贵的花的名字来改变受众的认知语境, 同时, 四字格和平行结构被用来适应中国读者的阅读心理习惯。在英语译文中, 桂花的名字和优美的描写则被省略了。因为译者考虑了英语读者的认知环境, 没有对各种各样的桂花作详细的描写, 只概括了汉语文本的主要信息, 意在让英语读者对公园的景色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并产生要看一看各种桂花的兴趣, 所以译者删去了很难与英语读者在认知语境中构成关联的表达, 这样, 英语译文就很容易为英语读者所理解了。

从上面可以看出, 为实现最佳关联, 译者应把与原文作者的交际意图有联系的主要信息传递出来。“信息处理的目的是以最小的加工努力来获取尽可能多的语境效果” (何兆熊, 2003:480) 。

2.2 最佳的语境效果

在言语交际中, 意义取决于新信息与语境假设的相互作用, 这样的相互作用会产生语境效果。语境效果对于关联是必要的, 语境效果越大关联就越强。“最佳关联来自最佳的语境效果” (何自然, 1997:139) 。交际的成功取决于足够的语境效果。在翻译中, 译者应考虑目的语读者的认知接受水平和审美期待, 提供充足的语境效果信息, 这样就能实现目的语读者与译文的最佳关联。

例如:节日期间, 家家户户酿米酒, 包粽粑, 走亲访友。

During the festival, each family makes rice wine and zongba (a kind of dumpling made of glutinous rice) and calls on friends and relatives (杨平, 2003:325—327) .

粽粑是一种中国特有的食品, 英语读者的认知环境里没有这个概念, 所以译者对之进行了解释以便于理解。因此, 成功的翻译在于译者提供了最佳的语境效果信息。

3. 结论

从以上可以看出, 在翻译中要寻求最佳关联。因此, 译者应提供足够的语境效果信息, 以避免读者付出不必要的加工努力, 其关键在于译者与原作者在认知语境中要建立互相明示。为此, 译者要考虑译文要为目的语读者容易理解。由于不同认知环境的文化差异, 译者需要考虑读者的认知环境, 要考虑如何使他的意图与读者的期待相结合, 而不应使读者在理解作者意图时感到心理上的压力和精神上的不快。

参考文献

[1]Gutt, E.A.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Cognition and Context.Shanghai:Shanghai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 ss, 2001/2004.

[2]Sperber, D.andWilson, D.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1.

[3]Hickey, L. (ed.) ThePragmatics of Translation.Shang hai:Shanghai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 2001.

[4]陈刚.旅游翻译与涉外导游.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4.

[5]何兆熊.语用学文献选读.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3.

[6]何自然.推理与关联.外语教学, 1997, (4) :1-10.

[7]杨平.名作精译.青岛:青岛出版社, 2003.

关联理论对翻译的启示 篇2

翻译作为特殊的语言使用形式和文化交流手段,其本质是不同思维模式及文化层面的转换.认知语言学的概念整合理论说明,译者同时拥有源语和译入语两种思维模式是顺利将其进行转化的`前提条件;指出翻译中不同思维模式及其不同表现形式的讲授是翻译课的重要内容.

作 者:朱响艳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重庆,400715 刊 名: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年,卷(期): “”(2) 分类号:H315.9 关键词:概念整合理论   思雏模式   转换   翻译教学  

关联理论对英语阅读课教学的启示 篇3

关键词:关联理论 阅读理解 认知过程

一、引言

阅读理解一直以来都被强调为大学英语教学最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然而传统语言教学模式中,教师片面注重提高阅读应试技巧,忽视了对学生整个阅读过程的探讨,因而未能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对策。而学术界也主要以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相互作用等阅读理论为指导,从阅读能力的结构发展、阅读技巧及策略、元认知等角度对影响大学生阅读水平的因素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关联理论( Relevance Theory) 试图对交际中信息接受者的认知理解过程进行解释,从而近年来也逐渐成为人们探讨英语阅读理解的一个新的切入点。这一理论的提出使得对阅读进行认知层面上的探讨成为可能,从而有助于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提高阅读能力的对策。本文试以关联理论为理论框架,探讨关联理论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二、关联理论对阅读理解的解释能力

1.关联理论框架

关联理论是在80年代由Sperber 和Wilson (1986)从认知的角度出发提出的旨在将Grice 的会话含义理论发展为一个具体的心理模式的颇具影响力的语言学理论。关联理论是一个有关语言交际的理论,它关注的核心问题是交际与认知,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提出语言交际时按某种思维规律进行推理的认知活动。Sperber 与Wilson 认为,仅当新的信息在某一特定语境中取得语境效果,该信息才算与该语境有关联;而且,取得的语境效果越大,表明话语与该语境的关联越强。所以,为求得语境效果,如果信息与语境的关联越弱,听话人需要付出的努力就越多;而需要付出的努力越少,话语同语境的关联必然越强。

2.关联理论对阅读理解过程的解释

从关联理论的角度来看,阅读理解是一个明示—推理的动态认知过程,是读者尽可能进行关联性最大的逻辑推理,从而理解作者意图,获取最大语境效果的过程。

在阅读理解过程中,由于语篇作者受到语篇简洁性的制约和写作意图的支配,往往出现“信息空缺”,从而增加了语篇理解者寻找关联的难度,换句话说,读者需要付出更多的处理努力,才能找到关联。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说,由于文化差异的影响,寻找关联的难度又增加了一层。

3.关联理论在阅读理解中的应用

(1)寻找最佳信息关联,训练阅读速度

通过问题导入,明确学生的阅读目的,限制他们的信息处理和信息储存。阅读的文章信息量大,但并不是所有的信息都与阅读的目的有关。

通过问题导入,学生可以根据问题的提示,初步建立篇章的宏观结构,有效地交替运用两种信息处理方式进行相关阅读信息的处理。这两种方式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信息处理方式是通过话题的背景知识对本文进行预测,然后再通过文本对预测进行确认的过程。“自下而上”的信息处理方式是通过对具体语言单位进行解码,理解从单词到句子,然后再到整个文本的过程。高效的阅读者往往根据不同的文本交替使用两种不同的信息处理方式(Carrel,1988)。

(2)寻找语篇最佳关联,训练阅读的准确率

关联理论告诉我们,在语言交际过程中,话语理解涉及到两类信息的结合与运算,即由话语信号建立的新信息和在此之前已被处理的旧信息。新信息和旧信息在一起构成了关联信息。新信息(新的语境假设)和旧信息(现有语境假设)之间有三种情况:新旧信息结合产生语境含义,新信息加强旧信息,新信息排除旧信息。在关联论中,语境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语境是一个由大脑中一系列假设构成的心理结构体,话语的理解就是从语境中选择最关联的假设以便用最小的处理努力来获得最大的语境效果,从而找到话语同语境假设的最佳关联。

在阅读教学中,要训练学生辨别和处理新旧信息的能力,理解明说—暗含的能力和寻找语篇最佳关联的能力,从而提高他们阅读语篇、获取准确信息的能力。

(3)运用关联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认知语境推理能力

首先培养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进行联想、推理的能力。

在阅读理解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在理解文章字面意思的同时积极利用原有知识进行认知语境推理的能力。

阅读中,读者无法利用合适的认知结构,建立不起具有相关性的认知语境,会导致不同程度的理解失败。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应鼓励学生激活大脑中已有的知识框架,进行语境推理。

其次,培养学生充分利用前文阅读形成语境假设的能力。

另一方面,语境效果的动态性表现为在语言交际过程中,听话者(或读者) 根据现有语境建构一系列假设,并对其进行认知处理,使之逐渐背景化,从而认知语境被不断地扩大充实,并有效地成为理解新信息的基础。

四、结语

关联理论引入阅读理解教学,是用简便易行、指导意义强的学科实践提升阅读理解教学的理论水平。综上所述,阅读课教学要从学生的阅读目的出发,通过分辨和处理新旧信息,把握阅读材料中与阅读目的最相关的信息;通过辨别语篇中的明说和暗含,提高学生解读语篇的能力和获取信息的频率;培养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联想、推理的能力和前文阅读形成语境假设的能力。

参考文献

1.Sperber D,Wilson D.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Oxford:Basil Blackwell,1986

关联理论对应用翻译的启示 篇4

关联理论最初由Sperber和Wilson在《关联性:交际与认知》中提出, 它把话语的理解看作是一个涉及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的明示———推理过程。人们在交际时,说话人首先会把要传递的信息明确展示出来,同时传递发出该信息的交际意图,听话者则根据对方传递的明确信息,结合对方说话的语气、场景等语境,进行一定的推理获取对方的交际意图,从而实现交际目的。可以看出,交际时,说话者的话语包含显性信息和隐性信息两部分,而隐性信息则传达了说话者的交际意图,听话者要明白说话者的交际意图,就必须在获取对方传达的显性信息基础上,根据说话时的语境,进行演绎推理,获取显性信息和语境的最佳关联,推理出藏于显性信息之后的隐性信息,听出“话外之音,言外之意”,真正明白对方的交际意图。寻求最佳关联是人们在语言交际活动中自觉遵守的一条原则———关联原则:每一种明示的交际活动都应设想为这个交际活动本身具备最佳关联性。要做到最佳关联就要创设最好的语境效果,语境效果越好,听话者获取隐性信息的思辨、推理过程就越容易,付出的努力就越少,就越容易明白对方的交际意图,实现交际目的。关联理论包括认知和交际两大原则。认知原则认为,人类的认知总是会以最小的心理投入谋求最大的认知效果,因此在认知过程中人们只关注关联性最强的话语内容;交际原则认为话语的关联性越强,语境效果就越好,对话语进行演绎推理时所付出的心理努力就越少,即关联性和语境效果成正比关系,在同等条件下语境效果越好,关联性就越强,关联性和对话语进行演绎推理时付出的心理努力成反比,话语的关联性越强,对话语进行演绎推理时付出的心理努力就越少,当对话语理解无须付出多少心理努力时,话语就具有最大关联性,语境效果也最好。让话语接收者以最小的心理投入获取最大的语境效果是关联理论的重要原则,这就是所谓的“最小最大”原则。

2 应用翻译的界定

应用翻译是指应用文或应用文本在两种语言之间的相互转换,包括除文学翻译与权威性学术著作之外的所有文本的翻译。应用文本是在一定交际环境下产生的,涉及文化、情境、人际等方面因素。构成应用文本的各个语言因素———词语、句子、段落、篇章都是意图性的结构单位,在交际环境中产生意义,实现各自功能,并最终为实现文本的交际目的服务。应用翻译是在一定交际环境下合乎目的性的整体性跨文化交际行为,其目的是在另一个文化背景下实现应用文本在原文化背景中的交际目的。因此,应用翻译要求在翻译时不能只注意语言层面的操作,而要有整体的翻译观,要充分考虑读者因素和译入语文化因素,要把握好所译文本的功能特点,使源文本的功能得以在译文中发挥作用,要摒弃翻译只能全译的观念,根据翻译的目的和具体情况,可采用改译、编译等变译技巧。

3 关联理论视角下的应用翻译

关联理论把翻译看作是一个包含明示———推理的跨文化交际活动,译者要把隐于原文明示信息之后的交际意图通过创设合乎译语读者期盼的语境效果来实现最佳关联,从而达到成功交际的目的。在关联理论看来,翻译活动是一个包括原文作者———译者———译文读者三者之间的双重明示———推理过程,由于三者的认知环境存在差异,认知能力也存在不同,要把原文作者的交际意图为译文读者所明白,译者起到一个重要的媒介作用。一方面,译者需要发挥自己的认知能力,利用自己认知环境中的各种信息,透过原文的明示信息(显性信息),揭示隐于原文明示信息之后的暗含信息(隐性信息)和交际意图,另一方面,又要根据译文读者的文化心理和认知能力对译文进行处理和取舍,用译文语言创设利于译文读者明白和理解的最佳语境效果,产生最佳关联,使译文读者轻易地真正明白和理解原文的交际意图,实现翻译的目的。因此,翻译过程中,译者要完成两大任务:译文要能为译文读者提供最佳语境效果,产生最大关联;译文的表达方式要能使译文读者无须付出太多心理努力便能理解译文的交际意图。也就是说,寻求最佳关联是关联理论视角下翻译的重要标准。译者在翻译中能否准确构建对原文的认知心理图示,与原文作者达成心理认知上的共识,译文能否为读者提供最佳语境效果,是能否实现翻译目的的关键。应用翻译的体裁类型和文本功能要求译者要尽可能去“求同”和“归化”原语与译语间的语言文化差异,尽量减少信息交流的障碍。应用翻译基本上是一种以译文语言文化为导向的翻译活动,它更多考虑译文读者的文化背景、认知能力和欣赏习惯,在形式与内容的取舍上,重在传递译文交际功能而不是原语语言形式,这正与关联理论的“最小最大”原则不谋而合。可以说,关联理论所追求的最佳语境效果正是应用翻译的首要目标。

4 关联理论对应用翻译的启示

1)应用翻译中译者要为译文读者提供译文最佳语境效果

关联理论的交际原则认为关联性和语境效果成正比,话语的关联性越强,语境效果就越好,对话语进行演绎推理时所付出的心理努力就越少。根据此理论,应用翻译中译者要为译文读者提供最佳语境效果是翻译成功的重要条件。在应用翻译中,译者要充分考虑译文读者的文化背景、认知心理和表达习惯,把自己在原文中建构的心理认知图示,以符合译文读者文化认知心理的表达方式,创设最佳语境效果,产生最大关联,揭示隐于明示信息之后的暗含之意和交际意图,使译文读者很容易明白原文的意思,达到翻译的效果。关联理论认为,交际中任何人的话语都有明说和暗含两个意义,交际双方既要了解对方话语的明说之意,又要明白对方话语的暗含之意,这样才能实现交际目的。但由于不同语言间存在文化差异,原语中的暗含意义不能被译文读者所识别,其暗含的交际意图不能被译文读者所明白,甚至会被误读。例如,在中国,熟人见面会说“吃饭了吗?”, 中国人都明白这是一句问候语,其明示含义是问对方有没有吃过饭,暗含意义则是问候,如果翻译成“Have you had your meal?”,老外会觉得是要邀请他吃饭,这显然不符合原文的话语情境,而译为“Hello!”就把暗含意图转化为明示信息,实现译文最佳关联,取得很好的语境效果,达到了原文的交际目的。因此,在翻译中要真正达到交际目的,译者要从原文明示信息中进行演绎推理,推理出原文的暗含意义,找出原文的交际意图,然后根据译文读者的文化背景和认知特点,创设出符合译文读者的语境效果,使译文能够让译文读者轻易地明白原文的交际意图,将原文隐于明示之后的暗含意义采用恰当的译文形式表达出来。这种化暗含为明示的翻译手法有两种:归化性明示和异化性明示。以译语为中心的归化翻译追求译文符合译入语言表达习惯和文化规范,较好地满足译语读者较少异味的阅读需求,易于译文读者在付出较小心理努力的情况下便可达到最佳语境效果,达到最佳关联。采用归化性明示进行翻译,原文的异国情调大都失掉,只保留原文中实质性的信息,将原文中的暗含信息转化为译文中的明示信息,消除文化障碍,为译文读者提供最佳语境效果,这种手法多用于“信息型”和“呼唤型”文本翻译,是应用翻译的主流。异化性明示也就是注释性增译,这种方法接受原文的语言和文化差异,保留原文的异域色彩,把译文读者带入外国情景。它通常通过解释、夹注、集注之类的交际渠道为译文语境提供所需信息,努力保留原文个性和特色,做到既忠实于原文,又能消除译文读者认知语境中的障碍,为读者提供最佳语境效果,有效实现译文功能。在应用翻译中,异化性明示手法多用于对外宣传、介绍原语文化、社会风情之类的文本翻译。

2)译者意图应与读者期待相吻合

根据关联理论,成功的翻译必须做到译者发出的信息意图能被读者识别。译者在准确理解原文的明示信息、暗含信息和交际意图的情况下,要想方设法把原文的暗含信息和交际意图转达给译文读者,要使译文读者不必付出太多的心理努力就能明白原文的暗含信息和交际意图,译者就必须明白译文读者对译文的期待,使译者的翻译意图符合译文读者的期待,然后根据读者的期待,对原文信息进行合理的取舍,采用恰当的方法为译文读者创设出最佳语境,达到最佳关联,使读者以最小的心理付出,克服文化缺失带来的理解障碍,读懂译文的明示信息和交际意图,充分理解原文含义。

5 结束语

总之,关联理论对应用翻译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作用。它把翻译活动看做是一个包括原文作者———译者———译文读者三者之间的双重明示———推理过程,尤其强调译者的重要媒介作用,不是把翻译看成原语与译语间的直接交流,而是认为在翻译过程中译者有着自己在译本中意欲传递给译文读者的信息意图,把译者从一个没有发言权、身份低微的语言转换器变成一个交际活动中直面译语读者进行交流的交际者,原文的明示信息和暗含意图必须通过译者采用恰当的明示表达,在译文中为读者提供最充分的语境效果,使之与译文达成最佳关联,从而让读者能够充分理解原文含义。

摘要:关联理论把翻译看作是一个包含明示——推理的跨文化交际活动, 译者要把隐于原文明示信息之后的交际意图通过创设合乎译语读者期盼的语境效果来实现最佳关联, 从而达到成功交际的目的。该文主要阐述了关联理论对应用翻译实践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关联理论,应用翻译,启示

参考文献

[1]贾文波.应用翻译功能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 2004.

[2]伍锋, 何庆机.应用文体翻译:理论与实践[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8.

[3]方梦之.我国的应用翻译:定位与学术研究[J].中国翻译, 2003.

从关联理论角度看翻译的本质 篇5

从关联理论角度看翻译的本质

关联理论由Sperber和Wilson在1986年提出,是近几年在西方颇具影响的认知语用学理论.关联理论认为话语的理解是一种包含有示意(ostentation)和推理(inference)两个方面的认知过程(cognitive process),是一种涉及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的示意--推理过程(ostensive-inferential process).关联理论的提出为翻译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文以关联理论为指导,浅析了翻译的.过程,探讨了翻译的本质.

作 者:刘典忠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外国语学院,山东,东营,257000刊 名:考试周刊英文刊名:KAOSHI ZHOUKAN年,卷(期):“”(44)分类号:H0关键词:关联理论 示意 推理 翻译

关联理论对翻译的启示 篇6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商务英语翻译;商品品牌;启示分析

生态翻译学理论是一门综合性的翻译理论。它既是在生态学视角下对传统翻译实践在宏观层面上的重新审视,又是在微观层面上,通过生态学理论与翻译学原理的完美结合,解决翻译问题的实践性尝试。尤其是对于商务英语翻译而言,生态翻译学理论更是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为了使生态翻译学理论对商务英语翻译的积极影响达到最大化,本文拟以商品品牌名称的翻译实践研究个案,对生态翻译学理论给予商务英语翻译实践的启示进行一个详细地说明。

以商品品牌名称的翻译为个案,探讨生态翻译学理论给予商务英语翻译的启示一般需要关注以下两个层面的问题:生态翻译学的核心理论、生态翻译学理论给予商务英语翻译的具体启示。

一、生态翻译学及商务英语翻译

探讨生态翻译学理论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启示,首先应该回顾生态翻译学理论和商务英语翻译的现状,然后在此基础上分析两者结合的必要性。

(一)生态翻译学

生态翻译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但对这门综合性的学科,不同的研究者还持有不同的意见。

首先,生态翻译学是一门颇具争议的学科。生态翻译学的争议性表现在多个层面上,既有对其理论体系的争议,也有对其名称的争议。生态翻译学是生态学与翻译学的整合,因此,就有人认为,生态翻译学是从生态的视角考察翻译实践及其存在的问题。但也有研究者对此持有反对意见,认为既然是生态学与翻译学的整合,那么在“研究视角”这一层面上,就会出现这样的问题:“生态翻译学”还是“翻译生态学”。于是,刘爱华先生有一篇题为《生态视角翻译研究考辨——“生态翻译学”与“翻译生态学”面对面》的文章,对此进行科学的思辨。之所以说其是一门争议性学科,还表现在不同的学者对其理论体系的争议上。众所周知,胡庚申是生态翻译学研究的著名学者,对其提出的生态翻译学的核心理念——“翻译生态环境”及其构成的问题,就有另一位研究者——陈水平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并且以《生态翻译学的悖论——兼与胡庚申教授商榷》为题发表于《中国翻译》这本颇具影响力的刊物上。而且对此胡庚申还专门写了一篇题为《对生态翻译学几个问题“商榷”的回应与建议》的文章进行回应。

其次,生态翻译学在争议中不断完善。生态翻译学理论在其翻译实践与理论论争中不断完善与发展。生态翻译环境是生态翻译学的核心理念之一,对其内涵的理解与运用直接关系到翻译的质量与效果。在最初提及这个概念的时候,其创始人胡庚申这样解说: 开始引入“翻译生态环境”的概念、而没有沿用“语境”或“文化语境”,笔者当时的主要考虑:一是使用“生态”环境的提法能与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中“适应/选择”学说匹配。二是,“翻译生态环境”與语境、文化语境在基本概念、范围、所指等方面有很大的不同。[1]随后,研究者又指出:翻译生态环境有大环境、中环境小环境之分;翻译生态环境既包括物质环境又包括精神环境等。可以这么说,对于翻译而言,译者以外的一切都可以看作是翻译的生态环境;同时,每个译者又都是他人翻译生态环境的组成部分。[2]

对于“翻译生态环境”这样的界定,随着生态翻译理论研究的深入和对生态翻译学理论参与翻译实践的反思,越来越多的翻译现实使人开始重新审视它的内涵。于是,有研究者提出了质疑。而后,生态翻译学的最初研究者进行了这样的回应:翻译生态——指翻译主体之间及其外界环境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状态。[3]从而使其生态翻译学的“生态”特性更加明显了。因为,在这样的定义里,“翻译主体”具有更加广泛的含义。因为,翻译主体的构成,不仅涉及到原文的作者、译者、读者,而且还涉及到编辑者、出版商等。因而使这一普通的术语具有了“翻译群落”的性质。从而使达尔文的生态理念在翻译实践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

再次,生态翻译学的核心理论内涵。根据生态翻译学最初研究者胡庚申的理念,生态翻译学理论的核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核心的术语:具体包括:(1)生态范式。(2)关联序链。(3)生态理性。(4)译有所为。(5)翻译生态环境。(6)译者中心。(7)适应/选择。(8)“三维转换”。(9)“事后追惩”。[4]在这些术语的有机组合中,生态翻译学的理论体系就逐渐形成了。因此,虽然这里论述的是其核心理论,但这些核心理论的组成才是其完整的理论体系,因而不能有断章取义式的理解。

(二)商务英语翻译

商务英语翻译是一种与众不同的翻译实践。它特别适合运用生态翻译学的理论进行翻译问题的分析与阐释。

首先,商务翻译的主体具有“翻译群落”的性质。所谓的“翻译群落”是指参与商务翻译实践的翻译主体具有多样化的组成。对于商品品牌的翻译而言更是如此。不仅商品生产者会参与到具体的品牌翻译之中,而且商品广告商、商品的经营商、商品的监管者以及专业的翻译者都会参与到翻译实践之中。例如,在“海尔”品牌的翻译实践中,虽然英语的“Haier”是其中文间译,但它却被翻译者赋予了诸多的含义。而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有诸多的翻译者参与这个翻译实践。对于英语来讲,在其书写中因为对其字母“a”进行了书写变形,因此通过那个省去的弯曲形态表达出了海尔集团的人认准目标不回头的理念。这案例表明了一个这样的事实:英语的翻译者把其品牌创始人的理念,巧妙地融入到了自己的翻译之中。从另一个层面讲,不仅品牌的创始人是其英语“Haier”的翻译者,而且英语的翻译者,品牌的营销者也在向英语使用地域的消费者宣传着海尔的理念。

其次,商务翻译体现着最好的生态翻译环境论。在生态翻译学理论的构建过程中,其研究者把所谓的“生态翻译环境”分成三部分,即宏观的生态翻译环境、微观的生态翻译环境以及处于宏观与微观之间的中观生态翻译环境。在这三类生态翻译环境的构成中,自然经济环境、文化环境和社会政治环境等都是影响翻译实践的重要环境因素。即,这些生态翻译环境的构成要素都会体现在品牌的翻译之中。

例如,比如说“长城”(电器)译名为“The Great wall”既能说明此产品是产自中国,又能代表其独一无二的含义。[5]

在这个翻译个案里,作为中国古代文化遗产的“长城”,既是品牌的象征意义所在,也是彰显其品牌创新意识与管理理念的重要媒介。因为,作为一种文化遗产,长城在世界具有独一无二的意义;其次,这独一无二的文化遗产又象征着品牌的生产者那独一无二的价值追求。尤其在商业竞争日益激烈的时候,这种独一无二的理念又会渗透到品牌质量之中,从而为其生产企业赢得商机。因此说,这个品牌的翻译个案里,融入了诸多传统文化的意蕴,融入了社会经济发展的时代因素,也融入了企业管理的先进理念。

再次,商务翻译是一个综合的翻译过程。从翻译研究的角度分析,商务翻译的综合性体现在,它既是一个理论研究的过程,又是一个在理论指导下实践的过程,甚至还是一个通过实践不断完善与拓展的理论过程;从商务翻译所涉及到的内容而言,商务翻译的综合性体现在,它是一个翻译者进行的工作实践,又是一个教学者从事的具体教学过程,甚至还有对这个教学过程的评估过程。因为,对于商务品牌的翻译教学而言,它既是目前从事商务品牌翻译实践者翻译能力的核心途径,也是培养后续商务品牌翻译者的最佳方法。

二、生态翻译学理论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启示

正是因为生态翻译学的理论涵盖了全部的商务翻译实践,而商务品牌的翻译实践又在验证生态翻译理念的同时丰富了生态翻译学的理论。所以,才有了下边生态翻译学理论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启示的分析。

(一)理论研究的启示

生态翻译学理论在理论研究层面上给予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启示是一个要论述的内容。生态翻译学理论给予商务英语翻译实践的启示可以简单地概括为:综合性的理论运用与针对性的专题阐释。所谓综合性的理论运用是指把“商务英语翻译”作为明确的研究对象,但商务英语翻译却涉及到众多的理论指导。它不仅需求语言学理论的参与,例如,翻译语境理论的指导,而且还需要生态学理念的指导。尤其是在“适应/选择”这样的核心理论中,它更是把商务翻译所面对的现实与生物发展所面对的现实进行了比较。从而得出了翻译与生物一样,都会面临“适应”的问题和通过“选择”进行淘汰的问题。比如“鸳鸯”牌枕头,在中国,鸳鸯在人们的心目中是永恒爱情的象征,是一夫一妻、相亲相爱、白头偕老的寓意。但是这个英译名“Man-darin Ducks Pillow”在国外只是这种鸟的名称,它并不含有“相知相爱的恋人的这一比喻意义。[6]因此,这一翻译就逐渐被淘汰了。于是就又有其它的人尝试着把它翻译成:lovebirds。因为,它更体现汉语“鸳鸯”的文化意蕴。在另一个层面上,生态翻译学给予商务英语翻译的另一个启示是针对性的专题阐释。例如,面对“生态翻译环境”这样的核心术语的说明就是如此。如果没有这种针对性的理论性质疑与商榷性回应,读者也不可能对其“生态翻译环境”如此这般透彻性的理解。

(二)翻译实践的启示

生态翻译学理论在商务品牌翻译实践中给予我们这样的启示:首先,翻译应该坚持“适应/选择”生态原则。而且对这种原则的理解更应该广义化。即,商务品牌翻译首先应该适合行业的特点;其次,翻译的结果应该经受经济市场的选择。例如,上边提到的“鸳鸯枕”的翻译与汽车品牌“宝马”(BMW)的翻譯就是最好的例证。特别是后者,“宝马”就是“最好的马”,而马又是古代最好的交通工具。所以,对于汽车而言,“宝马”就应该是最好的汽车了。因此,它能在体现出行业特点的同时突出生态翻译理论的翻译生态环境。

其次,在翻译的实践上,翻译者还要坚持多种理论的指导,不能局限某一种翻译理论。例如,生态翻译学理论而言,它本身就是翻译理论与生态理论的整合。因此,“翻译生态环境”作为其核心理论的优势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因为,无论是从其内涵构成的层面上分析,还是它对翻译问题的说明,都远比“翻译语境”这样的术语更加贴近于商务翻译实践。但这并不意味着生态翻译学理论自身的综合性已经达到了“理论整合”的最高水平。随着翻译理论研究的发展,随着商务品牌翻译实践的拓展,还会有更多的翻译理论需要整合并在其相互整合的前提下去解决更多的商务品牌翻译问题。

(三)课堂教学的启示

商务英语教学是提升商务品牌翻译水准的最佳途径之一。在商务英语翻译教学实践里,案例教学法应该成为最为核心的教学方法。特别是对于那些经典的品牌翻译案例,更应该成为师生分析的重点。例如,Coca-Cola这一饮料品牌的翻译就由最初的“蝌蝌啃蜡”改成了“可口可乐”。后者“可口可乐”的重新翻译,配上其红色的商标,不仅再现了传统文化喜庆的一面,而且还把饮料品质的特性通过“可口”性的描述变成了对其品尝结果的说明:“可乐”。再如,洗发水“飘柔”(Rejoice)也是如此。在英语里“Rejoice”本来是“高兴”的意思。可是翻译者却把它给予了洗发的效果。因为,任何一个人都想拥有一头“飘逸、柔顺”的头发。而当他们一旦拥有这一头飘逸、柔顺的头发,那么他们的内心一定是“Rejoice”的。因此,选择一些适当的案例,既能加深学生对生态翻译学理论的理解,又能拓展学生商务品牌翻译的思维。

(四)翻译评估的启示

翻译评估存在于两个层面上,一个是翻译教学的评估,一个是对商务品牌翻译现状的评估。虽然它存在于两个层面上,但两个层面的评估却相互影响。对于后者而言,翻译教学的现状是直接影响商务品牌翻译效果的核心原因;对于后者而言,商务品牌翻译现状的评估结果又是任课教师思考如何改革商务品牌翻译教学的数据。

生态翻译学理论对商务品牌的翻译有着重要影响。但分析这些影响的前提却是对生态翻译学研究现状的把握以及对商务品牌翻译特点的分析。因此,本文在说明前两个问题的基础后才对其具体的启示进行了客观地说明。

参考文献:

[1][2][3]胡庚申.生态翻译学的研究焦点与理论视角[J].中国翻译,2011(02).

[4]胡庚申.对生态翻译学几个问题“商榷”的回应与建议[J].中国翻译, 2014(06) .

关联理论对翻译的启示 篇7

根据Sperber和Wilson的这一理论, 人类的交往活动实质是一种明示-推理的过程。在这一明示-推理的过程中, 说话人用明白无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真实意图, 受话人根据话语信息和对应语境从说话人的语言中推导出说话人的真实意图。正如任何新生事物一样, 关联理论一经产生, 也受到方方面面的考验与质疑。根据Sperber和Wilson, 决定关联程度的两个因素取决于语境效果和处理努力。他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以下这个公式表示:

关联程度=语境效果/处理努力

从这一公式中可以看出, 语境效果和处理努力是反比的关系。语境效果越强, 关联程度越强;反之处理努力越大, 关联程度越弱。

2. 关联理论在法律翻译实践中的局限性

关联理论一经产生便在翻译理论与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它并不是一个完美无缺的理论, 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作为翻译的一种形式, 法律翻译在运用关联理论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2.1 局限性一:

从法律语言的特点方面简析关联理论的局限性法律语言因为专业性和权威性而不同于其他语言。它独一无二的表达方式给法律翻译实践带来不少麻烦。通常来讲, 法律语言具有精确性、模糊性和专业性三个特点。

2.1.1 精确性。

法律的精确性特点决定了法律语言的精确性特点。法律语言必须精确以保证法律的权威性和官方性。比如:在法庭定罪之前, 犯罪分子应当翻译为“犯罪嫌疑人”, 而当法院判决其有罪之后, 才被翻译被“犯人” (宋雷, 2011:2) 。这个简单的例子证明了法律语言的精确性。然而根据关联理论, 翻译的过程只是一个交流的过程, 翻译的唯一目的就是将原始信息传递给目标听众。因此根据这一理论, 译者的主要目的就是传递信息, 只要受众得到相关信息, 本次翻译的目的就达到了, 这就与法律的精确性相背离了。

2.1.2 模糊性。

法律语言的模糊性特点看似恰好与精确性特点相违背, 但是在法律语言中的确存在模糊性特点。模糊性语言是指在交流过程中, 为达到某种交流目的而采取的某种语言方式。 (肖云枢, 2001) 根据传统的翻译标准, “信达雅”才是翻译的最高境界。但是在关联理论下, 高效才是翻译的首要目的。 (肖云枢, 2001) 这在翻译实践中就产生了矛盾。首先, 如何界定关联理论中的效率问题。其次, 如何理解“效率”比“真实”更重要的问题。

2.1.3 专业性。

法律语言不同于其他语言的最主要特点就是专业性, 其专业性归根结底是法律术语的专业性问题。法律术语是指“在法律文件和法律概念中用到的法律语言和司法程序” (刘红英, 2003) 换句话说法律术语是法律系统的支柱。因此在翻译法律术语时, 专业性是首要要求。但是由于法律语言过于专业, 普通受众很难理解, 因此根据关联理论, 需要翻译人员通过一种简易非正式的翻译方式以便于受众明白。但是这样的翻译必然导致译语的非正式性。

2.2 局限性二:从语境效果和处理努力之间的关系方面简析关联理论的局限性

根据Sperber和Wilson的著作《交际:关联与认知》, 关联性是由语境效果和处理努力之间的相互关系决定的。正如生产厂家关于投入和产出的关系一样, 在所有条件一定的情况下, 处理努力越大, 关联程度越小;反之, 语境效果越强, 关联程度越大;处理努力和语境效果之间是反比关系。二者关系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关联性=语境效果/处理努力。在这个公式中可以看出, 语境效果和处理努力都是可变的不确定的, 因此由二者所决定的关联性问题自然而然也就不确定, 无法具体衡量关联程度究竟如何。在翻译实践中, 如果完全按照关联理论, 译者就会出现困惑, 因为语境效果是要取决于处理努力的大小衡量, 而反之处理努力的大小又是由语境效果决定的, 语境效果和处理努力是一种互为决定的关系, 这就会使译者陷入循环往复的矛盾之中。请看以下例子:

第142条涉外民事法律关系的适用, 依照本章的规定确定。

Version One:

Article 142:The application of law in civil relations with foreign related shall be determined by the provisions in this chapter.

Version Two:

Article 142:The application of the law to civil relations involving foreigners shall be determined by the provisions of this chapter. (Chen Zhongcheng, 2008:164-165) .

这两种翻译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对“涉外”的翻译。从关联角度的语境效果来看, 译法一更为合适, 因为受众能够更清楚涉外的定义。但是从关联角度的处理努力来看, 译法二更为合适, 因为受众付出的心力更小。

从这个例子中可以得出结论, 关联理论的关联程度是可变的, 它的决定因素也是可变的, 因此在翻译实践中, 不能完全按照关联理论准则。

结论

关联理论作为一种翻译理论, 有其强大的指导力和实用性, 但是任何事物都是具有双面性, 在给翻译带来指导作用的同时, 关联理论也存在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因此在翻译实践中, 不能完全照搬理论, 而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已取得最好的翻译效果。

摘要:自从关联理论问世以来, 就受到了来自语用学、语义学、话语分析学甚至心里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的关注。关联理论最初是由Sperber和Wilson在他们的伟大著作《交际:关联与认知》中首次提出的感念。关联理论一经产生就在翻译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法律翻译作为翻译的一种自然也受到关联理论的影响。但是在法律翻译的实践中, 关联理论却遭到越来越多的质疑。本文从两个方面简析关联理论对法律翻译实践的局限性:1.从法律语言的特点方面;2.从语境效果和处理努力之间的关系方面。

关键词:关联理论,法律翻译,局限性

参考文献

[1]刘红婴.法律语言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关联理论对翻译的启示 篇8

关联理论属于交际理论, 从认知的角度出发来研究语言交际, 认为关联原则是交际的中心原则, 寻求关联是人类的本能, 其关联的程度取决于话语本身所具有的语境效果和受话者在处理话语时所付出的努力两个因素。

1 关联理论的核心观点

1.1 明示—推理交际模式 (ostensive-inferential communica-tion model)

交际是人类活动一个最普遍的现象 (何兆雄, 2000) ,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 代码模式 (code model) 是人类交际的唯一模式。代码模式又称之为信息模式, 包括代码规则和编码规则, 主张人类的交际行为应该通过编码和解码的途径来实现。说话人通过代码传达信息和意图, 受话者受到代码后通过解码, 付出一定的努力后获取说话人意在传达的信息和意图。但是, 代码模式仅仅强调了语言的规约性, 而忽略了其语境灵活性, 因而代码模式未能有效解释话语所包含说话者含蓄表达的真正意义, 于是语言学家们又提出了推理模式 (inferential model) , 认为受话者对话语的理解并不是解码的过程, 而是在遵循演绎推理原则, 受话者根据收到的词汇信息加上自己头脑中存在的百科信息, 逻辑演绎, 最后综合加工并推导出说话者的真正意图。所以, 真正的交际应该至少涉及到代码模式和推理模式两种模式。

Sperber and Wilson将上述两种模式结合起来, 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模式, 即明示—推理交际模式, 从认知的角度揭示了人类语言交际是一个明示—推理的过程。明示 (ostension) 和推理 (inference) 是交际的两个方面。就说话者而言, 交际是一个明示或者示意的过程, 是一个向受话者表达意图的过程, 而对于受话者来说, 交际是一个推理的过程, 受话者需要从说话者的字里行间推敲其表达的意图。明示行为存在两种意图, 即信息意图 (说话者话语的字面意义) 和交际意图 (说话者想要传达的真正涵义) 。

1.2 语境 (context)

受话者为了进行推理, 首先需要获得语境效果。关联理论认为, 语境不是在交际的过程中, 言语双方事先确定的外部因素, 而是一个在互动的过程中为了努力正确理解话语而不断形成的。这种动态的语境被称之为认知语境, 是受话者在认知环境中不断作用对结果。认知语境一般由词汇信息、百科信息和逻辑信息三种基本信息构成。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知语境, 人们之所以能够达到理解交际的目的, 就是因为交际双方根据认知语境中的事实或假设在心理上做出了共同的认知和推理。

语境是正确理解某个话语的重要前提, 是一种心理构成, 更强调话语双方低于世界或认知环境的预测假设 (Sperber&Wilson, 1986) 。

1.3 关联性 (relevance)

受话者在推理的过程中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 这样在付出的努力和所获得的语境效果之间就形成了一种认知模式, 即关联性。关联理论认为, 任何话语都应具有关联性, 话语的理解需借助语境推理找出话语关联。根据Sperber和Wilson的观点, 话语信息与语境相产生关联的时候, 就能在特定的语境中取得语境效果。在一定的前提下, 语境效果越大其关联性也就越强;话语理解时付出的努力越小, 关联性也就越强。语境和话语内容的每种不同组合都需要受话者付出努力进行思考之后才能取得语境效果, 如果说话者的话语提供了最佳关联, 那么受话者就能在自己的百科知识和语境效果的基础上通过推理对话语有一个正确的理解。

关联理论有两条基本原则, 一是认知原则, 主张人类认知常常与最大关联相吻合;二是交际原则, 认为每一个明示的交际行为都应该设想是它本身具有最佳关联性 (Sperber&Wilson, 1986) 。这两条基本原则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交际原则以认知原则为基础, 而认知原则又为交际原则有指导作用。最大关联 (maximal relevance) 指的是话语理解时付出尽可能小的努力而获得最大的语境效果;最佳关联 (optimal relavance) 则指的是话语理解时付出了有效的努力之后所获得的足够的语境效果。

交际的成功与否取决于话语双方是否能够最佳关联, 根据这一原则, 交际的过程, 实际上就是话语双方都力争达到最佳关联的过程。

2 以钱钟书的《围城》英译本为例演示关联理论对人物对话翻译的解释力

关联理论与翻译研究的结合, 充分肯定了认知语境和最佳关联在翻译中的地位, 强调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明示—推理行为, 因而将其的重点放在了翻译过程上。

《围城》是钱钟书先生唯一的长篇小说, 自1947年出版以来, 备受文学界学者的关注, 并被译成多国语言, 其英译本Fortress Besieged由Jeanne Kelly和Nathan K.Mao合译。关联理论对翻译有较强的解释力, 下面我们以《围城》英译本为例, 来看看关联理论对人物对话翻译的解释力。

1) 明天他到苏家, 唐小姐已先到了。他还没坐定, 赵辛楣也来了, 招呼后说:“方先生, 昨天去得迟, 今天来得早。想是上银行办公养成的好习惯, 勤勉可嘉, 佩服佩服!”

The next day when he arrived at the Sus, Miss Tang was already there.Before he had sat down, Chao Hsin-mei came early today.“This must be a good habit you developed in the banking business.Your diligence is commendable.Congratulations.”

我们知道, 在汉语词汇的最显著特征之一就是它的骈偶性, 我们习惯用重叠的词如“佩服佩服”来加强话语的节奏感及语气, 但在英语文化里, 由于英语单词本身就是有音节组成的, 可以是单音节词, 也可以是双音节或多音节词, 其单词长短不一, 故而不会追求对称性。所以在这一对话中, 译者将“佩服佩服”翻译为“congratulations”是为了方便英语读者的需要, 并不是信息和效果的缺省, 而是建立在一定的认知语境中的。

2) 鸿渐道:“……有他, 菜可以省一点。看见他那四喜丸子的脸, 人就饱了。”

“...If he is, they can save on the food.Just looking at that meatball face of his will make people feel full, ”he said.

“四喜丸子”主要由肉和淀粉制成, 球状, 是鲁菜的一种。根据典故, 唐朝有一次朝廷开科考试, 无数的学子蜂拥而至应考, 结果衣着寒酸的张九龄中的头榜, 便被皇帝招为驸马。当时张九龄家乡正逢水灾, 父母音讯全无, 恰巧在婚礼当日得知其消息, 便命厨师做一道吉祥的菜以示庆贺。厨师做了一道名为“四喜丸”的菜, 寓意为“一喜, 老爷头榜题名;二喜, 成家完婚;三喜, 做了乘龙快婿;四喜, 合家团圆”。英语中没有这样的菜, 如将“四喜丸子的脸”直接译出, 则使读者感到困惑, 若将其译为“meatball face”, 既保留了说话者的幽默感, 又充分表达了方鸿渐对曹元朗的厌恶之情, 促成了认知语境上的最佳关联。

3) 鸿渐去叫辛楣, 孙小姐说她刚从辛楣那来, 政治系的教授们正在开座谈会呢, 满屋子的烟, 她瞧人多有事, 就没坐下。

方鸿渐笑道:“政治家聚在一起, 当然是乌烟瘴气。”

Fang Hung-chien said with a grin, “Whenever politicians congregate, there is bound to be heavy pollution.”

这一对话中, 方鸿渐运用了比喻的手法, 将政治家的官僚气息比作秩序混乱, 环境嘈杂, 因为在当时的社会, 这两者盛行, 而又遭人们的厌恶, 译者将“乌烟瘴气”用“pollution”一词译出, 是运用了百科信息增加了认知语境的关联度, 同时, 将原作者想要表达的意义完整地展现给了读者。

3 结束语

关联理论是一个强有力的理论, 对译者在与原作者的跨文化交际中起指导作用, 给翻译提供了统一的理论框架, 对翻译现象有较强的解释力。作为一种交际理论, 关联理论被广泛地运用于各个领域的翻译, 在语用学范畴内, 它不仅能够指导人物对话的翻译, 而且还将极大推动语用学的发展。

摘要: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 关联理论作为一种认知理论和交际理论, 对翻译有较强的解释力。该文以关联理论为指导, 以《围城》英译本为个案, 分析探讨人物对话的翻译现象, 旨在证明翻译是一种明示—推理过程, 是一个寻求最佳关联的过程。

关键词:关联理论,认知语境,最佳关联,人物对话

参考文献

[1]Sperber, D.&Wilson, D.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1986:15.

[2]范勇.浅论关联理论对翻译研究的启示[J].上海科技翻译, 2000, 3:4-8.

[3]何兆雄.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58.

[4]何自然, 冉永平.认知语用学——言语交际的认知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6:27.

[5]林克难.关联翻译理论简介[J].中国翻译, 1994, 4:8-11.

关联理论对翻译的启示 篇9

释道安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系统讨论翻译的第一人, 道安的“五失本, 三不易”并非泛泛地记录下佛经翻译中遇到的问题, 他是阐明自己的观点进而支撑自己的翻译策略, 是经过整理后而成了今日翻译学者皆知的“五失本, 三不易”。由于年代背景及历史局限性等原因, “五失本, 三不易”不免有不足之处, 但也有其理论价值和指导意义。理论联系实际是翻译教学的根本途径, 翻译教学离不开翻译理论的指导, 在教授理论的时候如果能够引导翻译学习者辨证地看待理论, 定能进一步激起学习者的兴趣, 以道安“五失本, 三不易”为例, 教学者应在教授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总结出该理论的不足与价值。

2 对道安“五失本, 三不易”的重新解读

道安的“五失本”, 一失本谈的是语序的不同, 二失本谈的是语言风格的不同, 即文与质的对立, 三四五失本主要谈的是一个概念, 即删繁就简。

笔者认为, 道安的一失本, 未免太过死板, 况且在实际翻译中没有可行性。不同语言的语法句法结构必然不相同, 为了“求本”连语序都不能改变的话, 不得不让笔者怀疑, 这样翻译出的作品能否称之为翻译。在翻译上, 目的文本必须达到某种程度上的对等 (对等分不同程度, 最低程度的对等就是可以将目的文本称之为翻译的对等程度, 而最高程度的对等就是绝对对等, 这种程度的对等是不存在的, 所以翻译都是在这两种程度的对等之间徘徊的) 才能将其称之为翻译, 而这种在目的语中语序杂乱的译文可否称之为翻译实在有待考量。这就涉及到究竟翻译到什么程度才能称之为翻译呢?这是很难下定论的。笔者认为, 将两种语言的句法差异抛在一边不管, 将原文的句法语序生搬硬套进目的语中势必会引起译文读者的困惑与不便。这种困惑与不便到达何种程度会使该译文失去被称之为译文的资格呢?道安所谈到的第一个失本, 是不是已经超出了翻译能被称之为翻译的程度呢?这是很值得再三思考的, 也是笔者认为道安“五失本, 三不易”中最不科学的一点。

道安的二失本, 说的是语言风格的改变也是失本, 也是对佛经原旨的扭曲。其实, 翻译时并非保持了原文的语言风格就能最大化地使译文贴近原文, 也不代表保持了语言风格就能够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要真正理解原文, 最好的方法就是学习源语言。笔者这一观点, 与佛经翻译末期道宣和赞宁的某些主张相似, 为了真真切切地领悟原文的含义, 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学习原文的语言。虽然笔者认为这一做法并不是最有成本效率的 (cost-effective) , 但如今, 对于世界上的大语种来说, 为了领会其原文含义, 或者更近一步通过阅读领会这个民族的文化特色, 这种做法未尝不可。所以, 在道安的二失本中犯的错误就是误认为保持了语言风格就等于忠实于原文。

道安的三四五失本, 删繁就简, 犯了将量等同于质的错误。道安认为保持了原文内容的数量, 就进一步保证了译文的忠实程度。这种观点并不是完全错误的。例如在某些特定文体, 如诗歌中, 需要重复来制造诗学效果及美感, 或者戏剧中, 需要重复来制造戏剧气氛。这些重复的部分, 在译文中也是必然要体现的。这和尤金•奈达的形式对等适用于诗歌翻译或某些强调形式的文本是相似的。佛经也是一种特殊的文体, 如果重复是佛经的特点, 那么译文中保留其重复的部分也有利于保持佛经给受众带来的美学感受, 这是可行的。只不过, 道安的对于“删繁就简”是“失本”这一见解的应用范围不够广泛, 只能限定于佛经或者诗歌这样特殊的文体中。

笔者以上的几条观点虽看起来均有不赞同道安翻译思想的倾向, 但笔者只是就事论事, 发表自己的见解, 主观成分居多, 但并无偏见。就如笔者在审视道安“五失本”时十分能够理解道安的“求本”之心, 只可惜道安没有把握好程度, 走向了很刻板的一端。虽然如此, “五失本, 三不易”这一翻译思想能够流传至今, 必定有其过人之处, 下面就来谈谈“三不易”这一思想的前卫性。

道安谈到的第一个不易, 改古适今, 是指因时间因素造成的信息流失。这和笔者在前面谈到翻译无法原原本本地传递佛经原旨相呼应, 而时间的推移只能使得离佛祖的真知更远一步。第二个不易, 智力差异, 笔者自认为对中国古代教育程度并没有详尽的了解, 所以对于当时佛经受众的认知水平无法考究。谈到第三个不易, 笔者就译场分工多少可以看出翻译者的素质大不如近现代。通晓外语的人太少, 人才短缺, 因而即使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或者深厚的语言功底, 都可能被派上阵。所以道安提到的第三个不易, 的确是由其所处时代和条件所限导致的。综上所述, 道安“三不易”的提出是很合理的, 特别是在以“求本”为前提的条件下。

道安的“三不易”表面上来看谈的是时间因素、认知因素以及译者环境因素等给翻译带来的不便。但其实换个角度看, 道安是将原作者、译者和读者这三种角色联系在一起来讨论翻译, 这发生在一千多年前, 着实令人钦佩。这种联系不禁使笔者联想到尤金•奈达的动态对等以及读者反映论。在动态对等中, 奈达强调译文应该使目的读者对译文产生与原文读者对原文所产生的相同的反应。而道安在讨论凡人与佛祖在认知上的差异的时候, 虽然其表述不同于现代说法, 但暗含着对读者接受程度的考虑。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很先进的思想。而在谈到译者所处的翻译环境时, 笔者想到尤金•奈达提到的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角色, 即方便不同语言之间信息的传递 (facilitate the transfer of messages from one language to another) 并在读者群体中创造对等的读者反应 (create an equivalent response from receivers) 。在谈到佛经翻译中有些译者的水平很一般, 会大大降低译文的水平的时候, 想必道安也认识到在佛经翻译以及弘扬佛法过程中译者的重要角色, 只不过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 因通晓双语的译者太少, 这样的问题很难解决, 所以对译者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创造性持否定态度。再往深处挖掘, 笔者又将道安对于译者素质的讨论与翻译道德联系起来。在自身素质不够的情况下去做翻译, 是否违背了翻译的目的 (促进跨文化交流) 呢?再者, 若综合来看, 道安的“三不易”思想, 是不是隐含了佛经“不可译”的性质呢?这些都是道安的“三不易”带给笔者的反思。

3以“五失本, 三不易”为例, 阐释如何更好地进行翻译理论教学

(1) 传统翻译理论教学

一直以来, 传统的翻译教学以翻译练习为主, 传授翻译技巧, 很少教翻译理论, 这只是翻译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而翻译教学的目的不仅应该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包括学生们对翻译理论是否及如何能够更好地指导自身翻译实践的思考与探索。然而, 一直以来, 无法否认的事实是翻译理论的教学并不受学生们追捧, 其原因在于大多数人认为翻译是实践就行, 不需要理论, 又或者是因为研究翻译理论本身枯燥无味, 各翻译理论家自成一派不知如何取舍, 不如翻译实践来的精彩。笔者认为, 如果在翻译理论教学时能够激发学生对各种不同翻译理论的思考及比较, 引导学生辨证看待问题, 得出不同的见解, 或许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翻译理论的兴趣, 从而更好地引导他们进行理论联系实际。

(2) 课堂教学“五失本, 三不易”案例及其启示

以笔者以上对释道安“五失本, 三不易”的重新解读为例, 笔者认为道安的“五失本”显得有些刻板, 对现代翻译没有很广泛的应用价值。笔者认为在教授这一翻译理论时, 应引导学生对释道安的观点进行分析, 并结合自身经历来探究其理论的应用性, 最终得出自己的观点。下面笔者以在课堂上讲述释道安二失本即语言风格的改变也是失本时学生的思考及讨论为例具体说明引导学生辨证看待翻译理论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讨论道安的二失本时, 笔者课堂中的学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当中出现许多有趣的观点, 其中一名引用自身的经历, 来辩证地看待道安的观点。学生说年幼时, 曾经热衷于阅读国外经典著作, 原因是这些翻译过来的异国作品与中文迥异的语言风格总给他带来新鲜感与好奇感。但随着年龄的增长, 阅读喜好又重新回到中国本土的作品。回顾曾读过的译作, 着实觉得语言生涩。在学习外语 (英语) 之后, 对翻译作品的要求更是提高了不少, 原文是英文的作品几乎不会去看译文。看原文与译文的感受完全是不同的, 甚至理解上都会有出入。该生发表完自身观点后, 在座的学生们纷纷表示赞同, 并且也同时得出结论, 要真正做好翻译, 必须要更懂得自己的母语及学习源语言, 更深入理解两种语言之间的文化内涵和语言风格, 如此才能真正做到在两种语言中自由转换, 游刃有余。学生们能够通过自主讨论, 得出以上观点, 笔者作为在场教师自然是十分欣喜, 这也让笔者意识到并非学生对于翻译理论学习缺乏兴趣, 如果能够正确引导他们辨证看待各类理论, 不神化翻译理论, 甚至引导他们批判翻译理论中的不当观点, 将各种翻译理论进行对比学习, 那么学生将会更有热情去学习翻译理论, 这也能更好地帮助他们理论联系实际。以上笔者只是以在课堂上探讨道安二失本作为一个案例来具体说明, 其实学生在探讨道安的其他失本与三不易的其他内容时也在辨证的思考和交流中产生了许多与笔者的重新解读类似及更新颖的观点。

4 结语

总之, 我们必须认识到翻译教学有赖于翻译理论的指导, 翻译人才的培养也需要依靠于翻译理论教学理论的探索和发展。学生在课堂上对释道安“五失本, 三不易”的思考及探索启示了翻译教学者在传授理论知识时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辨证思考, 理论联系实际。

参考文献

[1]廖七一.MTI中的翻译理论教学[J].中国翻译, 2011 (3) :25-28.

[2]刘传珠.翻译理论教学的几个认识问题[J].国外外语教学, 2004 (1) :42-46.

[3]刘也玲.道安的“五失本”、“三不易”说[J].理工高教研究, 2004 (6) :115-117.

[4]罗新璋.翻译论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4.

[5]马祖毅.中国翻译简史[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 1998.

[6]宋丹, 王巍.“五失本、三不易”论——中国古代直译理论简析[J].赤峰学院学报, 2008 (6) :112-124.

关联理论对翻译的启示 篇10

陕西是中国历史上多个朝代的政治文化中心,是中华民族的直接发祥地之一,文化资源极其丰富,全省各地到处可见内涵丰富的文化遗产,每年都会接待大量的中外游客,其中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更是吸引了许多外国游客参观游览。迄今为止,秦兵马俑博物馆开馆30年来接待中外游客超过6000万人次,其中海外人士600多万人次。2010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兵马俑博物馆共接待游客27.3万人次,同比增长47.43%,较历史最好时期高出30%。然而,陕西省旅游景点解说词的英译质量不高,存在大量不规范、不正确的中式翻译。翻译错误本身是一个问题,而更为关键的是,把名胜古迹丰富的文化内涵错误地传递给世界,对陕西的旅游形象极为不利。本文认为,陕西应尽快加大对旅游景点的英译推介力度,翻译工作者应充分发挥功能目的论的指导作用,在景点解说词的英译过程中,不仅忠实传递原文信息,还必须处理好旅游资料中大量的文化因子,以偏向译文、侧重目标读者为取向,注重信息传递的效果,使海外游客在欣赏陕西独特的人文和自然景观的同时,更多地了解陕西,认识陕西,走近陕西。

1 功能翻译理论

20世纪70年代,功能派翻译理论起源于德国,其理论核心是“译文功能论”,该理论认为“任何翻译行为都是由翻译的目的决定的”。(Nord,2001:29)功能派翻译理论共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首先,功能派创始人赖斯在她的《翻译学批评的可能性与方法》一文中首次把语言功能、语篇类型和翻译方法联系起来,提出了基于原语和译语功能关系的功能批评模式。她认为,理想的翻译应该是“目标语语篇和源语语篇在思想内容、语言形式以及交际功能等方面实现对等,但在实践中应该优先考虑的是译本的功能特征。”(Reiss,2004:93~94)。

20世纪80年代,威密尔提出了功能派的奠基理论——目的论(skopos theory)。他认为“任何形式的翻译,当然也包括翻译本身,可被视为一种行为,任何行为都有其目的和目标。翻译中的最高法则应该是‘目的法则’,即:目标文本的形式取决于目标文本在目标语境中想要达到的‘目的’”。(Nord,2001:25)此外,威密尔还提出了翻译委任的概念,即应该由译者来决定是否、何时、怎样完成翻译任务。也就是说,译者在翻译行为中处于核心位置,是翻译链上最重要的一环,译者首先既是原文的接受者也是翻译要求的接受者,既是翻译任务的执行者也是翻译活动结果的负责人。“翻译要求是否可行、可接受,原文处于何种地位、发挥多大作用、采取何种翻译方法及翻译策略都要取决于译者对翻译要求和翻译目的的理解。在某种意义上讲,译者可以说是翻译过程中起积极作用的专家,完全掌握使用何种翻译手段,如何完成翻译工作”(钟伟合,1999:48~50)。

90年代初,诺德全面总结和完善了功能派理论,她针对功能翻译理论的不足,提出了“目的+忠诚”的指导原则,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既要尊重原文作者的创作意图,也要考虑译文读者的接受能力,因为“翻译本身就是为译语目的和译语环境中的译语对象创造出译语背景中的文本,决定翻译的最主要因素之一是受众——即预期的译文读者,他们有自己的文化背景知识、对译文的期待和交际需求”(Nord,2001:12)。

2 中、英景点介绍语的特点及其差异

2.1 语言风格和语言形式上的差异

中西方文化传统和思维方式的差异使得景点介绍语的语言风格大为不同。汉语旅游文本讲究声韵和谐、整齐对偶,大量使用四字结构,以求行文工整,声律对仗。(陈宏薇,1998:86~88)在描写景物时,采用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段,以达到诗情画意、音韵谐美。例如:五间厅东侧的登山盘道有一座桥形建筑物,每当夏秋日落时,自西向东望去,但见夕阳似火,红霞万丈,宛如雨后长虹,故名“飞虹桥”(姚宝荣,1994:372)。

与汉语相比,英文旅游宣传资料则大多实景实写,表达直观通俗,通过提供细节来向读者显示出某种印象,让读者自己做出判断。由于汉、英旅游文本文体风格上的明显差异,英译时切忌字句上的简单生硬对应,而应力求忠实、再现自然,例如上句的英文翻译:The peaks are peculiar,the cliffs are steep,and the road is difficult and dangerous.All are extraordinary,as if created by spirits.The sights and situations make climbers tremble with fear,but gasp in admiration,too.The ancient buildings are one of the main attractions.(姚宝荣,1994:385)

2.2 文化上的差异

景点介绍语翻译中的相当一部分要落实在文化差异造成的语言方面,中、西方文化差异包括的范围很广,如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无不在语言中有所反映(邢怡,2003:3)。周来祥与陈炎在《中西比较美学大纲》(1992:170)中指出“中国古代的艺术家一向以理想、表现、情感为矛盾的主导方面,即‘以诗为主,诗中有画’。以独抒性情、立象尽意为审美理想的中国人在景物描写方面以创造意境为旨归”。人们常常将景物的内在意蕴依附于其外在的表象之上,使具体的景象获得抽象的人格与情感,做到情景相融、意境相谐。例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吴森教授认为中国文化是艺术的,西方文化是科学的。因而西方人在景物描写方面,总是“站在自然之外”去欣赏自然之美,即“以画为主,画中有诗”。例如:“single wild duck is fl ying along with the setting sun,One can not tell the color of the Autumn waters from that of the sky.”

3 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的旅游翻译研究

功能翻译理论强调翻译应该以“目的”为首要原则,旅游翻译的目的是吸引更多的外国游客,促使他们参观游览该景点。这种翻译目的决定了旅游景点解说词的翻译原则是以传播中国历史文化为取向,以实现译文预期功能为重点。为了使旅游翻译达到预期的宣传功效,译者必须充分考虑到读者的接受能力和交流的效果,调整翻译策略,采用增、减、编、并、改等变通手段。

3.1 增词法

增词法就是对旅游资料中的一些带有源语文化特色的背景知识(人名、朝代、历史事件或典故等),在译文中采用附加的说明,增添相关的文化信息,从而避免译语读者的误解,最终达到传播中华文化的目的。请看下例:

原文:每年清明节,海内外的炎黄子孙都来这里寻根问祖,祭拜祖先。

译文:Every year,during Qingming(Tomb-cleaning)Festival,people of Chinese origin from home and abroad come here to seek their ancestral roots and offer sacrifi ces to their ancestor.——黄帝陵

在译文中,括号里的部分“Tomb-cleaning”是译者增添的内容,清明祭祀祖先是中国人的传统风俗,然而外国游客却未必清楚,因此译者对这一文化缺省进行了适度的增补,通过“Tomb-cleaning”一词对“清明”作了进一步的解释,有助于外国游客更深入地理解中国文化。

3.2 删减

功能论者认为“若原文内容阻碍译文诱导功能的发挥,译者有理由对某些原文信息进行删减甚至忽略不计”(Nord,2001:79)。译者应从预期功能出发,对渲染部分进行适当的删减,化“虚”为实,去掉那些不必要的“溢美之词”,使英文简洁凝练和直观,符合英文读者的阅读习惯。

原文:她(黄河)奔腾不息,勇往直前,忽而惊涛裂岸,势不可挡,使群山动容;忽而安如处子,风平浪静,波光粼粼。

译文:It tears and boils along turbulently through the mountains and,at some place,fl ows on quietly with a sedate appearance and glistening ripples.——黄河壶口

这是一则成功的删减和改写的译文。原句中的“群山动容”、“安如处子”、“风平浪静”、“势不可挡”等四字结构,对中国读者也许有独特的吸引力,但外国读者不了解中国文化,如果按传统等值标准全盘译出势必会显得言语累赘,译文自然无法实现最大限度地吸引外国游客的目的。该译文使用朴实的语言,排挤了“虚”和“意”,只剩下“实”和“境”,将黄河的描写成功地化虚为实。

3.3 拆译

所谓拆译就是把英语原文的一个句子拆成汉语的数个小句。原文中的一个单词、一个短语都可以译成一个句子,有些英语复合句可以拆译成几个简单句。(许建平,2003:165)凡是原文句子结构与译入语习惯表达差异较大的句子译者都可以尝试“拆译法”。

原文:楼观台南依秦岭,北临渭河,竹林茂密,古林成荫,素有“洞天福地”之称,是一个风景秀丽的游览之地。

译文:Louguan Temple is situated south of the Qinlin Mountain Range and north of the Weihe River.Bamboo trees spread a green blanket over the hillside and give deep shade.It enjoys the name of“an abode of immortals”,and establishes itself as a scenically beautiful resort.——楼观台

原文采用四字结构,抑扬顿挫,气势连贯,极具感染力,在翻译这类中文时,拘泥于原文结构,逐字对译只会使译文冗长重复。但译者充分考虑到了文本特征,将句子拆成三个短句,译文不仅简洁明了,而且成功地把楼观台的特色展示给了读者。

3.4 编译

所谓编译,就是夹杂着编辑的翻译活动,是根据翻译对象的特殊要求对一篇或几篇原作加工整理后再进行的过程。(黄忠廉,2002:87)由于文化背景、意识形态等差别,把原文直接翻译成译入语并不能达到最佳宣传效果,译者需要采取编译的方式首先加工整理原文,然后再翻译。(陈刚,2008:125~129)请看下例:

原文:据传神话故事《宝莲灯》中三圣母之子小沉香劈山救母之处,就在西峰翠云宫。旁边有一巨石中裂,形如斧劈,名斧劈石。

译文:In accordance with the fairy tale Lotus Lantern,West Peak is the place where Little Chen Xiang,son of Holy Mother III,split the mountain to rescue his mother.Close to the Cuiy un Temple lies a huge rock which seems to have been split in two with an axe;hence its name“Rock Split with an Axe”.——华山

汉语强调意合,考虑时间事理顺序,逐点交待、层层展开。而英语则注重开门见山,先总括,再分说,在表达多层逻辑关系时,往往通过连接手段和形态变化,把许多修饰成分连接起来,由主到次,递相叠加。(陈宏薇,1998:135)译者没有拘泥于原文的表达方式,而是采用编译的方法,通过对原文进行重新编辑,打乱了原文顺序,将“西峰”、“小沉香”提前,重点突出主题信息,照顾到了西方读者的阅读习惯。

3.5 改译

改译是旅游翻译的常用方法,是根据特定要求改变原作形式或部分内容甚至原作风格的一种变译活动。(黄忠廉,2002:121~122)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通过对语言的重新表述、合理变通,使译文便于外国游客的理解。

原文:位于西安以西45公里兴平市东北的渭北塬上被称为中国的金字塔的武帝刘彻的陵墓,是西汉11座帝王陵中规模最大的一座。墓内随葬品极为奢侈丰厚,武帝埋葬时口含蝉玉,身着金缕玉衣,随葬的珍奇异宝无数。茂陵四周有20多座汉室功臣、贵戚陪葬墓,其中主要有卫青、霍去病、霍光、李夫人等墓分布在陵的东西两侧。

译文:Located in Xingping City,45 kilometers away from Xian,Maoling is the tomb of an Emperor Wudi(Liu Che)of the11 imperial tombs in Western Han Dynasty,it was the largest of its kind and had the richest funeral objects.It is called the Pyramid of China.It includes the main satellite tombs of Wei Qing,Huo Qubing,Huo Guang,Lady Li,ect.——茂陵

原文中的“奢侈丰厚”、“口含蝉玉”、“金缕玉衣”、“珍奇异宝”等四字结构属于汉语独特的语言结构,如果采取全译的方法翻译,就会增加读者消化信息的负担,降低目标读者的阅读兴趣。因此,译者采用篇章整合的形式,将原句进行重新组织,摘取原文中的主要信息,并将以上四字结构译为简单的“the richest funeral objects”,不但紧扣原文结构和语义,而且没有影响目标读者的理解。

4 结语

旅游翻译作为一种基于原文的文本处理过程,有别于其他文本类型的翻译。根据功能派翻译理论的观点,旅游翻译应注重突出译文的“呼唤”功能,注重信息传递的效果,用符合译文规范和文化标准的语言形式来表达原文意义,使译文尽可能取得近似原文的读者效应。(Nord,2001:52)要实现这一目的,译者必须要顺应目的语文化在文本类型、风格、语域和体式等方面的标准和规范,充分重视接受者的语言习惯,使译文符合外国游客的阅读习惯和审美情趣,唤起其旅游、参观的兴趣,从而实现译文的预期功能。

参考文献

[1]金惠康.汉英旅游服务实用手册[M].广东:广东旅游出版社,2006.

[2]Nord Christiane.Translation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M].Shanghai:ShanghaiForeign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3]Reiss Katharina.Translation Criticism—The Potentials andLimitations[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Press,2004.

[4]钟伟合.德国的功能派翻译理论[J].中国翻译,1999,(3).

[5]陈宏薇.汉英翻译基础[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6]姚宝荣.西安导游必备[M].陕西:陕西旅游出版社,1994.

[7]刑怡.提高旅游翻译质量,准确传播中国文化[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

[8]周来祥,陈炎.中西比较美学大纲[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2.

[9]黄忠廉.变译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

关联理论视角中的隐喻翻译 篇11

关键词:关联理论 隐喻翻译 红楼梦译本 语言表达 量词

关联理论是近年来在西方有很大影响的认知语用学理论。这个理论主要关注交际和认知的关系,并为我们研究人类交际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方法。格特首先认识到关联理论对翻译现象的指导意义,并且出版发行了《认知与关联》一书。关联理论与翻译的关系是:翻译的基本原则就是关联。为了使译文跟原文达到最大程度的契合,译文要尽可能向原文靠近,这就是说译文要具备最佳关联性。

隐喻metaphor或称暗喻,指暗示的比喻。即在两个事物间所进行的某种比较,通过一定的语境把两者之间的关系隐晦地暗示出来。事实上,要理解隐喻就需要读者具备较宽的知识和较丰富的经历,对客观世界的各种现象做细致的观察和思考。我们可以通过将关联理论的一些基本观点应用到隐喻翻译中,帮助我们更好地在关联理论下理解翻译活动。

一、关联理论框架下的隐喻翻译之对联

对联是一种古代诗词形式。《红楼梦》里的许多对联就有隐喻。

1.厚地高天,堪叹古今情不尽。

痴男怨女,可怜风月债难酬。

杨宪益译:Firmas earth and lofty as heaven,passion from time imperial knows no end;Pity silly lads and plaintive maids hard put to it to requite debts of breeze and moonlight.

霍克斯译:Ancient earth and sky,Marvel that live's passion should outlast all time;

Star-crossed men and maids,Groan that love's debts should be so hard to pay.”

在原作中,“风月债”指跌宕起伏的爱情。霍克斯将它译成love's debts,读者能够对词汇的蕴涵一目了然。而在杨宪益先生的译本中,“风月债”被逐字译为“debts of breeze and moonlight”,在比较之后,我认为前者的语言效果更好。尽管后者保留了原来隐喻的意象,但是译本读者不能够理解词语深层次的含义。

2.春恨秋悲皆自惹,

花容月貌为谁妍。

杨宪益译:They brought on themselves spring grief and autumn anguish; Wasted,their beauty fair as flowers and moon.

霍克斯译:Spring grieves and autumn sorrows were by yourselves provoked;Flower faces,moon-like beauty were to what end disclosed?

在原作中,“春恨秋悲”和“花容月貌”这两个隐喻分别指岁月的无情和美貌的消逝。“春恨秋悲”在两个译本中都是按字面意思翻译的,指岁月更迭的悲伤。“花容月貌”分别被译为“flowers and moon”和“flower faces, moonlike beauty”。两位译者都把隐喻转换成明喻,这种转换不但保留了原有隐喻的意义而且也体现了奈达先生提出的动态对等。

在很多外国的谚语中也有对联的形式,也体现了关联理论下的隐喻。

如:Damn braces. Bless relaxes.(挨骂使人奋起,赞誉使人松懈)

The fields have eyesight and the woods can hear.(田野有眼,树林有耳)

这句话是说王子阿赛脱在树林中的独白刚好被他的兄弟、从流放地逃回来的派拉蒙所听见,才有上句的来历。

In war,resolution;in defeat,defiance;in victory,magnanimity;in peace,goodwill.(作战时,要坚忍不拔;战败时,要蔑视敌人;战胜时,要宽宏大量;和平时,要友好亲善。)

对于隐喻翻译,Mild L. Larson提出了几种隐喻的方法:(1)基本完整的保留原隐喻;(2)用一个明喻替代原来的隐喻;(3)仅仅解释其意义。译者要完整理解原作的意图之后,需要构建目标语,并且在关联理论的框架下使对原作的翻译尽量接近目标读者。

二、翻译中的隐喻之语言表达

隐喻或称暗喻,指暗示的比喻。例如:“她是一朵带刺的玫瑰”。(She is a thorny rose.),实际上是说“她像一朵带刺的玫瑰,漂亮但很棘手”(She is like a thorny rose,prickly as well as pretty.)

Stop and smell the roses. 意思是:请留步闻一闻玫瑰的花香吧。

上句的隐喻含义就是:We need to stop working and enjoy life from time to time.

(我们需要不时递停下手中的工作来享受生活。)

Our relationship is a blind alley. 我们的关系是个死胡同。隐喻含义就是Our relationship is like a blind alley and will reach no satisfactory result.(我们的关系就像一个死胡同,不会有什么满意的结局。)

A great ox stands on my tongue.(一头壮牛站在我的舌头上。)这是希腊原文的直译“壮牛”表示不可挪动的重物。就是成语“三缄其口”的意思。

莎士比亚剧(Julius Caesar)第四幕第三场中Brutus说:“I had rather be a dog, and bay the moon, than such a Roman(我宁愿变作一条疯狗对着月亮空叫,也不愿意为罗马人这样活着)”To bark at the moon “字面意思是指狗想要通过狂叫去惊吓高高在上的明月。隐喻指对不可能的事情痴心妄想,白费力气最后徒劳无功。

三、翻译中的量词隐语翻译

第一类抽象量词是表现光线的词,这类词常常用来修饰人的情感、品质、态度等,而且光线的强弱变化也会牵连着情感的强弱。

例如:He felt a glow of pride in son who admitted by Harvard University. 儿子被哈佛大学 录取了,他非常自豪。

I spotted a flicker of challenge in his eyes. 我察觉他的眼神刹那间显示出异议。

诸如此类还有a flicker of disappointment一丝失望的眼神,a shadow of doubt 一丝怀疑,a shade of difference 有点怀疑,等等。

第二类抽象量词是表现天气状况的词,用以表示“一阵……;一场……”等,常常修饰感情或感觉。例如:

A violent gust irritation swept him into action. 暴怒之下,他采取了行动。

The old man was in a flood of tears. 老人泪如泉涌。

There was a storm of applause.想起了一阵暴风般的喝彩声。

第三类抽象量词是表现自然景观的词,往往表示“一阵……;一股……;一群……”等。例如:A surge of impatient shoppers poured into the store.一群迫不及待的客人潮水般的涌入商店

A long ripple of laughter is echoing on Mr. Smith's class.史密斯的课上传来一阵长久的欢笑声。

此外还有,a wave of anger勃然大怒,a galaxy of talents 一大批英才,a sea of flags 一片旗海。从以上例句中,可以发现,表示隐喻概念的“a … of+抽象名词”这种结构是普遍存在的,翻译时应该注意,有助于灵活表达隐喻。

四、结语

根据关联理论,交际的成功在于两个因素:(1)互明(2)关联。为了确定话语含义,译者必须找到最佳关联。翻译的基本原则就是关联,一个成功的翻译必须达到最佳关联。为了使译文跟原文达到最大程度的契合,译文要尽可能向原文靠近,这就是说译文要具备最佳关联性。本文用事例说明隐喻翻译需要最佳关联原则的做指导;本文也对关联理论下的隐喻翻译做出初步研究,希望以此为出发点,共同探索研究。

参考文献

1.曹雪芹.红楼梦[Z].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

2.Gutt.E.A.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Cognition and Context [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3.Larson,MildredL.Meaning-Based Translation:A Guide to Cross-Language Equivalence [M].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n, 1984.

4. Hawkes. David. The Story of the Stone [Z]. England: Penguin Group, 1980.

5. Yang Hsien-yi & Gladys Yang.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Z]. Peking: Foreign Languages Press, 1978.

关联理论视角下的翻译 篇12

关联理论作为认知语用学的一种理论, 主要强调语言交际信息和交际意图的传达与实现, 简言之, 就是交际与认知。它不以规则为基础, 也不以准则为标准。 (赵彦春, 1999) 交际过程主要涉及交际双方即说话人与听话人。交际顺利进行包括两个方面:首先, 说话人向听话人传达交际信息;其次, 听话人依据交际信息和语境推断说话人的交际意图并予以回应。关联理论将上述这一过程概括为明示与推理, 即说话人明示交际信息, 听话人推理交际意图。交际, 从本质上来说, 就是一个明示—推理的过程。

关联理论提出了人们在交际中下意识遵守的两个准则 (Sperber, Wilson, 1986) :

(1) 关联理论第一准则:人类认知倾向于最大关联。

(2) 关联理论第二准则:每一个明示的交际行为都应设想为它本身的最佳关联。

最大关联涉及到关联性的强弱问题。关联性的强弱取决于两个因素:处理努力与语境效果。在同等条件下, 关联性的强弱与其处理努力成反比, 与语境效果成正比。

最佳关联涉及两个方面:一是明示刺激具有足够的关联性, 值得听话人付出努力进行推理;二是明示—刺激与说话人的能力偏爱相一致。 (Sperber, Wilson, 1986) 举例如下:

A:Will Sarah be long?

B:She is with Frank now.

B并未直接回答A的问题而是说明Sarah与Frank在一起。因此, A要从双方的认知语境中做出推理, 寻求B所回答与认知语境的最佳关联。若Frank办事果断利索, 那么A就会推断Sarah很快回来, 若Frank办事犹豫不决, 拖拖拉拉, 那A就能推出Sarah短时间回不来。同一句话, 不同的语境和认知环境下推理亦不同。对于交际双方来说, 从语境中寻找话语的最佳关联性是顺利完成会话的保证。

2 关联理论的翻译观

关联理论对于翻译的发展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德国学者Gutt认为翻译是一种言语交际行为。关联理论认为翻译作为一项交际活动, 也要符合交际的一般规则, 因此翻译也可以被看作是一个明示—推理的过程。翻译从关联理论的角度来讲就是要寻求具有最佳关联的译文, 即译文既要符合目的语文化的语用环境, 适应目的语受众的阅读期待, 又要忠实于原文, 传达原作者的交际意图。赵彦春根据关联理论将翻译定义为:翻译不是静态的代码转换, 而是以关联为准绳, 以顺应为手段, 以意图为归宿, 尽量使译文向原文趋同的动态行为。 (赵彦春, 2003)

关联理论视角下的翻译实践活动涉及三方, 即原作者、译者、译文读者之间的三元关系, 译文读者不再是被忽视的一方, 而是一个与原文作者以及译者平分秋色的第三方。 (王治琴, 2005) 译者应在关联理论的指导下, 作出一个最能体现原作者交际意图的译文, 并了解读者的认知环境, 达到译语读者的期待, 既“忠实”于作者又满足了读者。笔者认为, 对于一个翻译工作者来说, 能做到这一点已实属不易。因此关联理论也可作为翻译评价的一个标准, 译者要不断提高翻译能力, 寻求译文的最佳关联, 做到二者的统一。

3 关联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体现

例1:《广富林遗址断想——过去的上海人告诉今天的上海人》是一篇关于上海历史的新闻报道, 作者朱全弟、李圆圆从广富林遗址的发掘、对过去历史的推测及其发现对于现代文明的意义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阐释和报道。其译文由Jeffrey Yao, Gao Yi翻译并发表于东方翻译上, 其对翻译和翻译研究具有重大启示作用。英译本对原文进行了大量的删译、改译等, 笔者仅举一例说明。

“河南人是上海人的最早祖先”中的一段中英文本对比:

笔者曾经笑对外地人说:你们千万不要骂上海人, 一不小心, 说不定就骂了自己的祖宗。同时笔者也反对前一阵子骂河南人的现象, 同样有过类似的忠告。因为我们中华民族70%以上的姓氏来自中原, 如果说某一地区的人有这样或者那样的缺点, 应该也是我们这个民族的共同的缺点, 骂有何益?说不定还落下一个不孝的罪名。 (朱全弟、李圆圆, 2009)

In fact, over 70%of all Chinese surnames are derived from central China.Therefore, if you ridicule others for their origin, you are at the risk of blaspheming against your own ancestors.In my view, it is no good discriminating against any people from any region of the country, for we share the same national traits of the Chinese civilization, be it good or bad. (Jeffrey, Gao, 2009)

对比原文与译文, 不难发现, 译文采取了意译的手法, 对原文语序、句意进行了综合。相较于原文来说, 译文虽未字字一一对应, 但对原文大意表达得清晰地道, 充分考虑到了欧美人的阅读期待与习惯, 可以说译文获得了最佳关联。相反, 若字字直译, 对于不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背景的人来说很难把握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和韵味。如“说不定还落下一个不孝的罪名”则是典型的中国认知语境的产物, 在中国传统观念中, 百善孝为先, 孝道能反映一个人整体的道德品质, 其影响十分重大。在欧美人的认知语境中则不是那么明显。因此译者进行了删译处理, 译者的处理把握了其关联性, 充分考虑欧美人的认知语境, 获得了最佳关联, 可以说是关联理论下一次成功的实践。

关联理论认为不能静态地去理解“信”这一翻译准则。首先, 信是忠实于原文字所表达的意图而非其字面含义;其次, 信还在于能否使受众付出较小的努力以把握作者的意图。因此, 关联理论的翻译观是保证效度的基础上求其信度。 (赵彦春, 2003)

由此观之, 《广富林遗址断想》英译本中对原文的删译、简译符合了关联理论的翻译观, 保证了其效度, 寻求了原文语境下的最佳关联, 使受众付出较小的努力便可理解原文, 成功传达了原作的意图, 体现了关联理论在翻译过程中的指导作用。

例2:Your lips will know it, But your hips will not show it. (3Musketters巧克力)

上述一则广告语是来自西方国家的巧克力广告, 若采用直译法, 进行字字对等则为“您的嘴唇感觉到, 您的屁股不显现”。虽然对原文字面作了全部的阐释, 但不了解西方幽默的人很难理解, 况且读之不雅观, 给人一种突兀之感。相反, 若意译为“好吃看不见”则既传达了该产品的特质, 好吃不发胖, 又较好地适应了汉语受众的认知环境和文化语境, 符合原广告语的交际意图和消费者的心理需求, 获得了最佳关联。因此, 关联理论认为译者应根据原文作者的交际意图和译文读者的能力与偏好来整合译文, 使得原文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之间获得最佳关联, 才能得出正确的译文, 达到交际目的。 (颜君, 2010)

由以上案例观之, 相较于传统的语言学派翻译观, 关联理论从更加宏观的角度对翻译作出了阐释, 翻译的过程与目的不应局限于字面上的对等, 而应在充分考虑两种语言与文化背景的基础上, 以寻求最佳关联, 实现交际意图的等值。此外, 笔者认为, 关联理论的一个重要突破点在于其对传统翻译标准“信, 达, 雅”的重新阐释与解读, 翻译标准的提出与应用受具体的翻译情境的制约, 我们应以一种动态的思维去理解忠实与通顺, 把握翻译标准的真谛。

4 结语

关联理论可以有效地解释和指导翻译活动。关联理论的翻译观将关联性作为翻译过程中的一个指导性标准, 将最佳关联作为译者追求的目标, 反映了翻译是一个涉及多方的动态过程, 从新的视角来审视翻译这一传统上被认为是静态的编码—解码的过程, 对翻译理论的发展和翻译实践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摘要:关联理论是由认知语用学派提出的有关语言交际的理论, 但其对翻译理论及翻译实践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本文主要从关联理论的基本观点、关联理论的翻译观及其对翻译实践的指导作用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关联理论视角下的翻译活动。

关键词:关联理论,语言交际,翻译

参考文献

[1]Jeffrey, Yao, Gao, Yi.Thoughts on the Guang Fu Lin Archaeological site—A Different Story of Ancient Shanghai[J].东方翻译, 2009 (1) :29.

[2]Sperber, D.&D.Wilson.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Blackwell and Oxford, 1986.

[3]王治琴.关联理论对翻译的诠释及对语言形式翻译的指导[J].上海翻译, 2005 (2) :10.

[4]颜君.关联理论在广告翻译中的应用[J].中国商界, 2010 (7) :263.

[5]赵彦春.关联理论对翻译的解释力[J].现代外语, 1999 (3) :273-295.

[6]赵彦春.关联理论与翻译的本质[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3 (3) :117-121.

上一篇:商品标签下一篇:培训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