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功能翻译理论及其在法律翻译中的实际应用

2024-05-13

浅谈功能翻译理论及其在法律翻译中的实际应用(共12篇)

浅谈功能翻译理论及其在法律翻译中的实际应用 篇1

浅谈功能对等理论在歌曲名翻译中的应用

根据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翻译的目的.是再现原语的信息,对等是实现这一目的的原则和手段.本文试图将这一原则运用到歌曲名的翻译当中,总结了几种翻译方法,指出不管采用何种方法都应体现歌曲主旨,并要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

作 者:姚丽文 作者单位: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湖南,长沙,410205刊 名:现代企业教育英文刊名:MODERN ENTERPRISE EDUCATION年,卷(期):“”(10)分类号:H0关键词:功能对等 歌曲名 翻译方法

浅谈功能翻译理论及其在法律翻译中的实际应用 篇2

关键词:功能翻译理论,目的论,日汉翻译

一、功能翻译理论简述

功能翻译理论是由德国学者凯瑟琳娜赖斯创始的。赖斯把文本功能作为评价译文的一个标准, 认为应该把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特殊目的作为翻译批评的一种新的模式, 从原文和译文功能之间的关系来评价译文。之后, 诺德进一步拓展了译文功能理论, 她指出原文和译文联系的质量与数量由译文的预期功能确定。功能主义翻译理论是以目的法则为主导的理论体系, 以目的语文本及其所在的目的语文化为导向, 强调译文预期功能的实现。·

二、文本类型理论的应用

赖斯根据语言功能理论, 把文本类型分为三种:信息类、表情类、操作类。原文的主要功能是否得到传递, 是评判译文的决定性要素。要求根据不同的文本类型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举例说明如下。

例文1:この風やこの雨には一種特別の底深い力が含まれていて、寺の樹木や、河岸の葦の葉や、場末につづく貧しい家の板屋根に、春や夏には決して聞かれない音響を伝える。

译文1:这种风雨里有种功力深厚的力量, 可以传递寺院树木, 河岸的芦苇叶, 还有城边农家木板屋顶的声音, 这种声音在春天或夏天是绝对听不到的。

译文2:与春夏时节的风雨不同, 这时的风雨带着一股特别的深沉力量经过寺院树木、河岸芦苇和近郊连排寒舍的木板屋顶, 声响一片, 阵阵入耳。

根据赖斯的理论, 在翻译前, 我们首先要判断原文的文本类型, 例文是从文学作品中摘出的, 它属于表情类的文本类型, 具有审美性, 关注形式, 译文应该传递审美形式, 采取的翻译方法应为“同一”策略, 采用原语作者的观点。译文1和译文2比较, 译文2更能传递审美形式。

例文2:炭素繊維は、重さが鉄の半分ほどで衝撃にも強いことから航空機などにも使われている素材で、BMWは、車体の大部分に使用した車は量産車では世界で初めてだとしています。標準的なモデルは1回の充電で走行できる距離はおよそ130キロから160キロですが、発電用の小型のガソリンエンジンを装備して走行距離が300キロまで延びるモデルも用意するということです。

译文:碳纤维材料因其虽然大约只有铁重量的一半但却拥有良好的抗冲击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航天器等方面。宝马公司此次在车体中大幅使用碳纤维材料生产量产车的情况在世界范围内尚属首次。标准型号经一次充电大约可行驶130公里至160公里, 同时也有配备发电用小型汽油发动机的型号, 可以行驶300公里。

例文2是新闻文体, 是信息类文本类型。要求语言具有逻辑性, 重点关注内容, 译文应该传递指示内容, 翻译时按照需求使语言明晰化。例文的文本功能主要是传递BMW推出首款碳纤维电动汽车的信息。译文准确完整地再现了原文的内容, 语言确切、简洁、通俗、清楚。

例文3:野ざらしを心に风のしむ身かな

译文:心悲壮, 曝尸荒郊有何妨, 秋风透心凉。

例句是一首俳句, 文本功能主要是表情, 表达作者的感悟。形式上, 这首俳句沿用“5 7 5”的格式。诗歌俳句之类是典型的表情类文本, 翻译时要重视原文的形式和审美, 应力图塑造相似的文体效果。译文译作三行, 努力向原文靠近, 基本达到了与原文在形式、内容、语用等方面的对等。

由此, 为了使日汉翻译能够顺畅得进行, 我们必须注意原文的文本类型。

三、目的论的应用

功能翻译理论认为, 翻译目的和译文功能决定翻译策略和具体的翻译方法。目的论可视作翻译行为理论的一部分, 因为目的论关注的是以原文为基础的翻译行为, 这一行为需要经过协商及实行, 并兼具目的和结果。目的论首要关注的是译作的目的, 这个目的决定了译者需要采用何种翻译方法和策略, 才能产生功能上可满足需要的结果, 因此, 在目的论中, 为什么要翻译原文, 以及目的语文本的功能是什么, 是译者必须知道的。此外, 目的论中有六条基本规则, 重点是连贯规则和忠实规则。

例文:宗匠はこの景色を見ると時候はちがうけれど酒なくて何の己おのれが桜かなと急に一杯傾けたくなったのである。

译文1:大师看到这个情景时, 虽不合时节, 但还是觉得没有酒就不能看樱花, 于是喝下一大杯酒。

译文2:看到此情此景, 顿生酒意, 虽不合季节, 大师还是想到了一句诗:无酒赏樱怎有兴。接着, 端起酒碗一饮而尽。

“无酒赏樱怎有兴”, 将它古诗化, 这样看来译文2更符合目的规则, 易于使译文读者接受和理解, 符合连贯规则即符合中国人的处境和知识水平, 并且也符合忠实规则即译文信息与原文化和语言中传达的信息相关。但是, 如果转换一下目的, 比如, 日语教学中, 教师在给学生讲授日语单词、语法时选用此例句时, 用直译的办法更符合翻译目的。

再比如出自永井荷风《隅田川》里的一句:この風やこの雨には一種特別の底深い力が含まれていて、寺の樹木や、河岸の葦の葉や、場末につづく貧しい家の板屋根に、春や夏には決して聞かれない音響を伝える。

译文1:在这风雨之中蕴含着一种特别深沉的力量, 向寺院的树木, 河边的芦苇和贫民家的木屋顶传去在春夏季节不曾有过的声响。

译文2:与春夏时节的风雨不同, 这时的风雨带着一股特别的深沉力量经过寺院树木、河岸芦苇和近郊连排寒舍的木板屋顶, 声响一片, 阵阵入耳。

文学散文翻译, 目的是在让读者理解主旨的同时给读者传达一种美的感受。译文1显然不能正确明晰得传达原文的意思。根据目的论, 译文2的语言更带美感且表达正确, 它变换了语序, 体现了不可逆规则。

最后, 再举一个俳句的例子:“古池や蛙飞びこむ水の音”。

译文:寂寂古池深, 蛙飞起碧浔。涟漪微泛起, 突发一清音。

这句俳句的意思为, 深寂时节, 草庵幽邃, 古塘亦静。忽的, 寂静不再, 青蛙跃入池中清响。俄尔, 又复宁静。与中国古诗的“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译文一将俳句译成了中国古诗词的格式, 这比较容易为广大中国人接收和理解。

四、结语

功能翻译理论将翻译的外延扩大并根据翻译活动的复杂性区分翻译和翻译行为, 区别翻译能力和语言能力, 注重译者的翻译能力而不仅仅是语言能力的培养。它避免长期以来的直译与意译、形式对等与动态对等之争。这种翻译属于自上而下的翻译, 而传统翻译则属于自下而上的翻译, 因此功能翻译具有更加广阔的前景。

参考文献

[1]李德凤, 译.翻译学导论——翻译与实践[M].商务印书馆, 2010.

[2]孔繁明.日汉翻译要义[M].中国出版集团, 2004.

[3]张美芳.文本类型理论及其对翻译研究的启示[J].中国翻译, 2009.

[4]舒敏.日语翻译教学中功能翻译论的指导作用[D].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2010.

功能对等理论在隐喻翻译中的应用 篇3

关键词:隐喻翻译;功能对等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08-0045-02

隐喻(metaphor)是文学修辞的一种,其主要功能类似于比喻,即用一种事物暗喻另一种事物,是在彼类事物的暗示之下感知、想象、理解此类事物的心理行为、语言行为和文化行为①。这种方式广泛存在于各种语言文化之中。由于汉语和英语在文化上有着巨大的差异,如果在翻译隐喻的过程中出现文化缺失的情况,寓意丰富的比喻则会在翻译后显得力道不足。

奈达曾提出针对“功能对等”理论指出,译者最好不要受到原文语言结构的限制,要理解比喻所表达的意义。笔者也将以功能对等理论为基础,针对两种语言中的动物和色彩方面的隐喻,分析其相应的翻译方式和要点。

一、对隐喻的基本分析

从根本来说,隐喻具有两个基本特性:

(一)一般在隐喻的应用中,有三个必不可少的因素:本体、喻体和喻义。本体(tenor)是指标现在对象上的喻体,而喻体(vehicle)是用于比喻本体的专业用语,喻义(ground)则是体现本体与喻体之间的关联。

例如:在电影《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一句经典台词,We can’t turn back now(我们再也回不去的)。在这一例中,爱情被喻为人生旅程。这一表达形象的表述了相爱的两个人共同奋斗的决心。相爱的人只有一起面对旅途中的艰难险阻,克服困难,共同前进,否则便无法维系。

(二)隐喻必须通过特定的语言环境来表达,而喻体和本体之间的关联则是通过不同的语言形式来描述,即语境对隐喻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例如:John can be relied on, he eats no fish and plays games.如果译者不知道“eat no fish”和“play games”在英文中的语境典故的话,很有可能就译成了“John可以信赖,他一向不吃鱼而且玩儿游戏”这样让人不知所谓的译文。其实eat no fish出自一个典故,指英国伊丽莎白女王时代,耶酥教徒为了表示自己的忠诚,拒绝遵守反政府的天主教徒在星期五只吃鱼的习俗。因此,eat no fish(不吃鱼)是表示“忠诚”的意思。play game和play fair(规规矩矩的比赛)同义,由此转义为“公平对待”、“为人正直”等。

二、隐喻翻译与功能对等论的关系

著名翻译理论学家尤金奈达在1964年就提出了“功能对等”的翻译观点,并对其作了了详尽的定义:“翻译的过程是指无论语义还是语体,都应在译语中用最自然的语言对等的再现源语内容②。” 相对于形式对等,他更强调功能对等优先性,即在翻译过程中,不应只看中表面形式的对应,而应该注重两种语言在功能上的对应,使译语读者的理解和源语读者的理解基本一致。而针对语言的功能,奈达提出了九种类别:①信息功能;②人际功能;③认知功能;④表达功能;⑤交感功能;⑥祈使功能;⑦施变功能;⑧审美功能;⑨移情功能③。”由于这些功能在表达过程中相互影响,所以在语言的运用和翻译中,译者需要尽可能多的调用多种功能,从而使译文更加贴近源语。因此,原文和译文的功能对等也就成为在翻译隐喻时的重点分析对象。

本文就翻译中涉及的动物和颜色两类隐喻为例,阐述功能对等论对隐喻翻译的指导作用。

三、关于隐喻中动物的翻译分析

隐喻中涉及的动物是一种独特的文体效果,根据奈达在“功能对等”理论中的解释,在翻译关于动物的隐喻时,应首先尽力保留源语的形象,并根据译语的语言习惯和文化加以转化。“常用的方法是直译加喻义法、归化法、或是保留喻义放弃喻体形象的方法④”。

1.直译加喻义法。

由于在隐喻中,喻体蕴含着一个民族所特有的文化,而另一语言的文化并不一定与其一直,这就造成了翻译中的文化陌生感,让译语读者无法去想象喻体的内涵。即便有时两种语言都使用某个事物做喻体,但由于喻体还具有“多样性”,使得本体和喻体之间会有很大的变异空间,从而导致了译语读者在理解上的困惑。所以,无论译者坚持源语的形式对应,还是完全抛弃源语的形象,都不会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为了使读者能在正确理解隐喻内涵的基础上尽可能的保留源语的形象,译者可采用直译喻体的方式,并附加上喻义的译法来消除直译带来的困惑。

例如,提起“公鸡”,国人往往会联想到“闻鸡起舞”、“金鸡报晓”,但“金鸡”牌闹钟销往英美国家,若商品名译为“Golden Cock”则恐怕无人问津,因为在英语中cock有“雄性动物生殖器”之意,这种难登大雅之堂的联想自然会令商品滞销。

2.归化法(adaptation)。同样是因为两种语言的文化中,不同的动物身上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如果能够理解并发现不同动物身上的相似特性,那么译语读者就能够更好地理解源语中动物的象征意义。

喻体的变换是对此类翻译的最佳选择。为了使比喻的文化特性更加贴切,译者会将源语的喻体转为译语的喻体。

例如:中国有句俗语“老虎屁股摸不得”,汉语里常用“虎”来比喻“勇猛威武”,如“龙腾虎跃”、“狐假虎威”、“如虎添翼”。而汉语中的“虎威”在英语里却不用tiger,而用lion表示。这是因为在西方狮子是力量和好战勇猛的象征,如bold as a lion(如狮子般勇猛)。所以上一句俗语对应的英语应该说成是“Don’t beard the lion(不要挑逗狮子)”。

3.保留喻义舍弃喻体形象。在英语国家中,狗被视作人们的忠诚朋友,所以英语习语中,常以狗的形象比喻人的行为,此时dog不指狗,更不含贬义,而是代人的普通用语。如:a lucky dog(幸运儿), Every dog has it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时)等。但汉语中与狗有关的成语则多为贬义,如:狗急跳墙,狗尾续貂,狗仗人势,鸡鸣狗盗等。

(二)关于隐喻中色彩的翻译分析。

1.历史背景和社会习俗中的色彩隐喻。大多数色彩都带有文化特征,而这种带有文化特性的色彩隐喻都和特定的历史环境以及地理背景有关。由于英汉语言中的风俗各异,其用颜色表达隐喻的方式也风格各异,而对同一颜色的理解和使用也就不尽相同。例如白色在西方是天使、幸福和欢乐的象征,有美好、幸福、快乐的涵义。《圣经》里的天使总是长着一对洁白的翅膀,头顶悬着白色的光环;圣诞节是西方最盛大的节日,而“A white Christmas”(银装素裹的圣诞节)则等同于中国的“瑞雪兆丰年”的寓意。童话故事中深受喜爱的“白雪公主”(Snow white)更是聪明、善良、美丽的化身。但是“白”在中国封建社会里是“平民之色”。百姓衣服不能施彩,故称“白衣”;没有功名的人称“白丁”。汉语里白字的派生词往往含有“徒然、轻视、无价值”等贬义。如“白搭、白眼、一穷二白”等。在传统戏剧里,“白脸”象征着奸诈和背叛。“白”和“黑”在当代政治概念上都被当作“红”的对立面,代表反动、落后、顽固的意思。

2.人类同一性影响下的色彩隐喻。虽然文化特性导致不同语言文化的人群对色彩的理解不同,但是从人类同一性的角度看,拥有不同语言文化的人在色彩及其色彩语言上,理论上讲是无本质区别的。因此,色彩隐喻的应用也会产生相同的含义。例如:

(1)在《圣经》里,黑色象征“魔鬼、邪恶、痛苦与不幸”,因此,黑色也叫做“死色”。在经典芭蕾舞剧《天鹅湖》中的黑天鹅,也代表了“邪恶、欺诈和仇恨”。而在现代汉语里,“黑”的派生词是与“坏的、不幸、灾难、邪恶”等意义相联系。如“黑帮”、“黑市”、“黑心”、“背黑锅”等。“黑匣子”表面上看来是一个中性词,但是当人们开启它的时候,往往是在空难发生以后。因此,汉语文化中的“黑”与英语一样,象征着灾难。

(2)绿色象征着和平、友善、希望和生机。无论是在英语或汉语中,绿色这一象征意义都是一致的。如和平的象征是一只口衔绿色橄榄枝的鸽子。“绿色食品”是当今各国商家宣传产品最具魅力的一招。绿色通常给人的感觉是清丽恬静的,使人联想到自然的和谐与宁静。因而在中国文学作品里常用绿描写自然。如 周邦彦《满庭芳》:“人静乌鸢自乐,小桥外,新绿溅溅。”此处的“绿”即指春天的流水。

由此可见,无论语言文化差异何处,色彩语言所表达的内涵都是有相同之处的。

翻译是一个语言再加工的过程,而隐喻的翻译更不是简单的字面翻译,而是从源语到译语的文化转移的深层加工。简单的按照句式、文体翻译而成的译文,不是难以理解,就是缺失了源语的特色。只有剖析内涵上的对等,放弃部分“形式”上的对等,让隐喻的翻译在源语和译语之间达到“功能”上的一致,才能正确诠释源语的内涵,有效地传递隐喻的特色。而这正是以奈达倡导的“功能对等”理论的核心意义。

参考文献:

[1]Lakoff, George & Mark Johnson Metaphors We Live By[M].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2]Nida, E. A. 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 [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Education Press.2001。

[3]Newmark P.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Education Press. 2001。

浅谈功能翻译理论及其在法律翻译中的实际应用 篇4

功能翻译理论与《浮生六记》中的女性形象

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西方翻译理论界出现了一套系统的指导和评价翻译实践的理论--功能翻译理论,功能翻译理论强调翻译的目的`、翻译者和接受者的角色以及翻译过程中的文化内涵.本文以该理论所涉及到的原则为出发点,试对林语堂先生翻译的<浮生六记>中沈复之妻“芸”的形象塑造做一评论.

作 者:李婷 张凤安 LI Ting ZHANG Feng-an  作者单位:李婷,LI Ting(辽宁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大连,116029)

张凤安,ZHANG Feng-an(辽宁师范大学,国际交流处,辽宁,大连,116029)

刊 名: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ANSHAN NORMAL UNIVERSITY 年,卷(期): 10(3) 分类号:H31 关键词:功能翻译理论   翻译目的   文化内涵  

论功能翻译理论 篇5

杨英明*

(湖南益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外语系, 湖南 益阳 413049)

摘 要:中国传统翻译理论只有宏观的`论述,缺乏方法论,操作性不强。本文简述了功能翻译理论,详细地探讨了该理论的理论基础,并用关联理论予以论证,丰富了它的内容。

关键词:功能翻译理论;基础理论;阐释

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73X06-0039-04

On Functional Translation Theory

YANG Ying-ming

浅谈功能翻译理论及其在法律翻译中的实际应用 篇6

功能翻译理论是从交际角度出发的一种翻译方法,它打破了传统单一的翻译分析视角,使学者从关注译作与原著的对等转变为了关注翻译过程及译者本身,打破了传统等值翻译的静态批评法,而开创了一种新的动态模式。该翻译理论不再像传统翻译理论那样认为评价翻译的唯一标准是原文,而是运用跨文化交际理论和行为理论来考量翻译活动,把翻译当作翻译行为的一部分。因此使翻译具有目的性、交际性、跨文化性、人际性以及文本生成等多种特点,其本质上是一种目的性行为。功能翻译理论在中国的接受与传播,对我国翻译工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功能翻译理论开创了新的研究翻译的视角,这为今后对翻译的深入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功能翻译理论的发展与完善

(一)功能翻译理论早期的发展与完善

20 世纪70 年代,德国出现了功能翻译理论。其出现和发展可以被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被概括为德国功能主义理论的萌芽与成型,这一阶段的贡献人物主要是凯瑟林娜·赖斯(Katharina Reiss)、克里斯蒂安?诺德(Christiane Nord)、汉斯·弗美尔(Hans J. Vermeer)和贾斯特·霍尔茨·曼塔等。以凯瑟林娜·赖斯在70 年代初出版的《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局限性》为标志,产生了不同的翻译理论流派,凯瑟林娜在书中首次提到把功能的范畴引入翻译批评之中,她认为翻译的批评模式应该是在原语语篇和目的语篇的功能关系基础上,好的翻译不仅是原文内容的重现,而是与原文在思想、言语表达及交际功能上达到同等效果。功能翻译理论的第二个代表人物是凯瑟林娜的学生汉斯·弗美尔,他认为翻译理论的发展和完善不能只靠语言学,这主要是因为翻译不仅从形式上看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而且从其行为目的来看是人类交流的行为,这种行为有其目的性,弗美尔据此创立了翻译目的论,其主要内容包括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的选择,弗美尔还研究出二者在翻译过程中均受翻译目的的影响,而且在翻译过程中需遵循目的性、连贯性和忠实性三个法则,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目的法则。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的另一个重要代表人物是贾斯特·霍尔茨·曼塔,其研究以行为理论为基础,认为翻译行为不是简单地为传递信息,其真正目的是发掘并传递不同语言和文化背后隐藏的信息。德国功能主义理论的第二个阶段主要是指其发展与完善,这一阶段的代表人物主要是克里斯蒂安娜·诺德,她在对功能主义理论的介绍与发展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她在功能理论中引入了“忠诚原则”,并进一步提出了“功能加忠诚”的概念,是对功能翻译理论的创新及发展。

(二)功能翻译理论在中国的出现与发展

功能翻译理论在中国的出现和发展对中国翻译理论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功能翻译理论传入中国之初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的大多数学者对于功能翻译理论的研究仅仅停留在介绍功能翻译理论及其对翻译实践的指导意义上,却并没有深入研究与探讨功能翻译理论,也没有对其的创新与发展做出实质性的突破及贡献。随着对翻译理论研究的深入,针对功能理论在发展中存在的不足,我国著名翻译家及学者曹明伦教授在大量翻译理论学习和翻译实践经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翻译的“文本目的”和“非文本目的”以及“文本行为”“和非文本行文”这两对概念,指出人们对翻译目的的认识应该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这种观点对功能翻译理论进行了创造性地发展,这可以说对功能翻译理论在中国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曹教授从更深层次上对功能翻译理论进行了完善,对理论中存在的一些不清晰的认识进行了纠正,为翻译理论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二、功能翻译理论的基本概述

(一)功能翻译理论的基本内涵与实质

功能翻译理论将翻译目的性放在首要地位,该翻译理论认为翻译行为与翻译是两种不同的概念,功能翻译理论认为翻译行为是具有目的性的,翻译行为是为了实现信息的跨文化、跨语言转换而设计的一种复杂的行为,而翻译则只是基于原文的一种翻译行为。功能翻译理论下的翻译具有目的性、交际性和跨文化性等特征。功能翻译理论从一定程度上更侧重翻译的文化功能。该理论认为翻译活动要围绕翻译目的展开,目标文本和源文本的信息传递应保持一致,使跨文化和跨语言障碍的交流变得畅通。该翻译理论不再像传统翻译理论那样认为评价翻译的唯一标准是原文,而是运用跨文化交际理论和行为理论来考量翻译活动,把翻译当作翻译行为的一部分。

(二)翻译过程的参与者

功能翻译理论对翻译过程的参与者的认识不同于一般的翻译理论,除了涉及原文作者、翻译者、读者之外,还涉及翻译的发起者、译文的使用者和受益者等其他参与者,而且在整个翻译过程中发起者还承担相当重要的角色。在翻译行为发生时,各个环节紧密相连,作为第一环节的发起者既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群体或者机构,为了翻译目的而发起翻译活动,其他参与者在翻译活动发起后参与过程。虽然翻译过程的参与者被功能翻译理论学派划分出几个,但是这种划分并不是唯一的、绝对的,某一个参与者也可以在翻译活动中担任几种角色。

(三)功能翻译理论翻译的基本原则

功能翻译理论的基本原则主要可以分为两种,一种被称为普遍原则,基本上适用于所有的翻译过程,另一种为特殊原则,主要适用于一些特殊情况的翻译。翻译目的论认为翻译应该遵循目的性、连贯性和忠实性三个法则。功能翻译理论要求在所有的翻译过程必须遵循目的性和忠诚性原则,这两条原则是功能翻译理论的支柱原则,而连贯性法则与忠实性法则属于在某种翻译情形下所使用的特殊原则,并不是普遍适用的原则。所以功能派把目的和忠诚这两个法则的运用看作是翻译过程必须遵循的原则,其它法则或原则视情况而定。

(四)功能翻译理论的价值标准与方法

1.功能翻译理论的价值标准

首先,信息价值,这是翻译行为需要考虑的最主要因素,因为不管所要翻译的内容是什么,具有怎样的含义,其目的都是为传递一定的信息,因此可以把信息的正确传递当作翻译的基本要素;其次,功能翻译理论注重文化价值,文化价值也是翻译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因为不同的国家具有不同的语言文化、社会文化等,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可能会有不同的含义,所以翻译的过程中必须要结合原文的文化背景;再次,功能翻译理论注重审美价值,审美价值也是翻译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优美的译文使人赏心悦目,身心愉悦,能够得到更多人的欣赏,这是翻译中的审美价值的体现,而这种审美价值是译者对原文语境、意向的揣摩与再现,是对译者翻译水平的考验。

2.功能翻译理论的方法

功能翻译理论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功能分类法,按照功能分类,语言学可以将英语分为描述、陈述、定义、分类及指令五大修辞功能,且其中的每一项功能又可做出若干小功能分类,继而和汉语的分类功能进行对比研究;二是概念转换法,翻译的目的是传递原文信息,因此需要将原文要表达的概念转换成目标译文能表达的概念,这其中还涉及原文的修辞功能及意图;三是直译法,就是不加任何修饰地将原文的意思用译文所表达出来;四是传统继承法,功能翻译理论认为中国的传统翻译理论从宏观层面上对翻译进行了更为详细的探索, “信、达、雅”被视为翻译的较高境界。

(五)功能翻译理论的创新与局限

功能翻译理论不同于传统的翻译理论,以新的视角开创了翻译理论的新格局,在研究成果上有很多创新。例如,功能翻译理论在翻译关注的焦点中更加重视译文和读者,而不再是只关注原文和作者;不再从等值理论的角度出发对直译和意译哪种译法更值得推崇而进行无休止的争论,而是更注重从翻译的功能和目的的角度出发开创新的`翻译方法,即针对不同的翻译目的可以运用不同的翻译方法。然而,尽管功能翻译理论为翻译理论的发展开创了新思路,但是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该理论不尊重原著,该理论以文化行对论为特征等,翻译功能理论还有一定的理想化成分,这导致该理论不仅在解决翻译的旧问题上不彻底,而且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暴露出一些新的问题。

三、功能翻译理论对当前翻译教学的重要启示

功能翻译理论在翻译实践与翻译教学方面构建了一个完善的体系,所以其对当前我国翻译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对当前翻译教学具有重要的启示,具体如下:

(一)注重主体意识与交际能力的培养

功能翻译理论将翻译关注的焦点由传统翻译理论注重原文、原文作者转向了对译文、译文读者的关注,所以在翻译教学过程中,不仅仅要教授学生翻译的技巧,还应该让学生明确自己的翻译是为谁而作的,也就是说译文的阅读对象是谁,要让学生充分地考虑目标译文读者的接受能力。在翻译之前,明确对翻译的具体要求有哪些,包括语言上的要求和翻译方法、技巧的要求,译者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翻译能力与语言功底,还需要掌握一定的翻译技巧以及根据具体需求处理翻译内容的方法。此外,在翻译的过程中还可能会涉及到一些非技术和专业方面的问题,如发现原文中存在比较明显的错误,这时就要求译者需要具备同原文作者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要有与原文作者进行沟通的意识,能够对原文出现的错误进行相应的修改,避免出现“死板翻译”,使译文真正服务于读者。因此,在翻译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译文主体意识以及交际能力。

(二)重视不同文化的差异

随着社会的发展,翻译及对其的相关研究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翻译行为是一种跨地区和跨文化的行为,其中翻译是一种语际交流与文化传播的重要工具,是一种跨文化的活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所以文化在翻译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翻译教学中经常会遇到词汇、句子的增删等技巧,不同的文化对于同一词汇的理解必然有所差异,因此译者在进行文体翻译时,一定要注意使用符合译文文化与观念的表达方式,而这种表达方式必须要结合原文所处的文化背景,为此在翻译教学当中一定要对这种文化差异给予充分的重视。例如,在进行一些宣传性的材料翻译时,应考虑文本本身具有的宣传功能,并以此为出发点,尽量使文本的翻译贴近读者,这就要求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应使用符合译文使用者文化的翻译方法,注意用语和语言结构的表达,在不改变原文意思的基础上对语言进行适当的和必要的调整。

(三)选择合理的翻译教材

浅谈框架理论在新闻翻译中的应用 篇7

由此我们不难得出, 理解语言需要根据语言的使用环境, 从大脑的记忆库中激活相关的认知经验, 即从知识体系中选择恰当的框架。框架相当于一种“心理画面”, 理解一个词语, 需要我们唤起恰当的“心理画面” (朱讴霞、钟守满, 2011) 。

经典的商业事件框架中, 动词buy激发了“买方、卖方、商品和货币”等框架要素。Buy, sell, pay等动词同属于商业事件框架, 它们的不同只是对框架中不同要素的侧重 (Fillmore) 。框架理论认为任何一个由相关概念组成的概念体系, 对其中任何一个概念的阐释势必要牵扯出所有其他相关的概念。换言之, 一个语音表达式将激活该表达所涉及到的一整套相关经验。例如, “看电影”这个框架, “电影”激活了整个框架, 框架中的其他一系列成分 (如荧幕、座椅、观众、电影票等) 中的任何一个成分又都可以激活同一个“看电影”框架。而在“看电影”框架中, 可以得出“在电影院进食”, 但不可能有大餐桌, 不能点单, 而只可能是自备的一些小零食, 等等。这些意料之中的事都来自我们的经验并贮存在我们的长期记忆中, 它们是框架系统中的一个部分并影响着我们使用和理解与框架系统有关的语言。

1 翻译视角下的框架理论及框架的文化差异

认知语言学认为, 语言“本不具有意义”, 其作用只是“导引出意义”, 语言就像一个构建意义的处方 (recipe) , 这个处方所依赖的是大量独立的认知活动 (Saeed, 1997) 。所谓没有意义, 指的是“意义不在语言之‘内’”, 即没有“独立于人们丰富的细节知识和强有力的认知程序”的意义 (Saeed, 1997) 。Catford认为, 翻译是用一种等值的语言 (译语) 的文本材料 (textual material) 去替换另一种语言 (原语) 的文本材料。因此, 翻译过程实际上就是寻找用什么符号开出另一个处方的过程。翻译视角下的框架理论, 就是译者在目的语中所采用的语言表达式能否激活与原语相同或相似的框架, 从而协调处理框架差异, 避免框架冲突。一种框架是在社会知识的基础上产生的, 框架的意义在于对给定社会文化人群在特定情境中的可能预期做出说明:应该或者可能出现说明对象, 这些对象具有什么特征, 这些特征之间具有什么关系和组织结构。框架的社会文化变异特征在概念和情境框架中都有表现, 这是因为在具体确定一个概念或者情景原型时, 不同地区、民族、时代、文化和群体等方面的特点都会造成框架上的差别 (徐列跃, 2010) 。

文化差异是框架的重要而显著的特征, 在框架研究中需要特别重视。文化差异的形成有诸多因素, 如生活环境、物质生产等。举例来说, 中国人通常形容大口喝水为“牛饮”, 是因为中国农民主要生活在内陆, 牛是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耕种工具, 并在其生活中起重要作用, 因此中国农民熟知牛的习性:喝水时总是大口大口地喝并且喝得很多。而英国是岛国, 特殊的地理环境使英国人常年与鱼打交道, 于是他们发现鱼在水里总是不停地饮水, 好像能喝很多水, 因此他们形容大口喝水为“drink like fish”。因此环境因素的影响在语言上映射出来, 造成了文化差异, 而文化差异与思维方式又呈现了相辅相成的关系。中国人偏好综合思维, 而英美人则偏好分析思维, 这种思维模式的差别反映在时间 (如日期) 和空间 (如邮件地址) 等的表达法上, 即:中国人以整体优先, 从整体到部分;而英美人则以部分优先, 从部分到整体。因此, 框架是基于文化约定俗成的知识构型 (Taylor, 1995) 。

由于人们观察事物的角度不同, 同一所指事物在不同文化中的可比对象可能不同, 甚至完全相反。比如汉语中的的红茶, 英语则译为black tea, 原因是汉语框架是针对茶水颜色而言, 而英语的框架则针对茶叶本身的颜色而言。

再如, Tom ordered the blue pepper steak.其中Blue steak指煎得极嫩的牛排, 这是因为在英语的框架里, 认为半生不熟的牛排的颜色是多层次的, 模糊的, 可被认为是“紫色”, 而“紫色”是由“蓝色”和“红色”复合而成, 并且更接近“蓝色”, 因此, blue steak意指一分熟的牛排。

2 报道话语框架理论的依据及新闻翻译

Goffman (1974) 将框架的概念引入文化社会学, 他认为, 对一个人来说, 真实的东西就是他或她对情景的定义。框架就是一种认知结构, 是人们认识和阐释世界的一种基模, 对于大众媒体而言, 框架就是一种意义的建构活动, 体现了传播者阐释事实的方式。如, 在谈论“台湾问题”的时候, 我们通常会激活诸如“一个中国政策 (one-China policy) ”、“反对台独 (oppose Taiwan Independence) ”、“撤销有关对台军售 (put an end to its military links with Taiwan) ”这一框架。

新闻具有时效性的特点, 在全球化的今天, 新闻事件的翻译对于各国媒体来说都是第一时间的, 尤其是新闻发布会、领导人讲话等。2008年, 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大会中, 胡锦涛总书记曾用北方方言“不折腾”难倒了国内外媒体界的双语精英。“折腾”实则意指中共建国以来因内外因素所经历的曲折, 此处的“不折腾”表明中国不再做与经济发展无关的、内耗的路线辩论或政治斗争。“不折腾”具有现实针对性, 并且唯妙贴切。因此, 对于“不折腾”的这层含义出现了多种翻译, 如Don’t flip flop (别翻来倒去, 朝三暮四) ;Don’t get sidetracked (别走岔路) ;Don’t sway back and forth (别反复) ;No dithering (不踌躇) ;No major changes (没有重大变化) ;Avoid futile actions (不做无用功) ;Stop making trouble and wasting time (不犯错, 不浪费时间) ;No self-consuming political movements (不搞自我消耗的政治斗争) 等。有趣的是, 在12月30日国务院新闻办的发布会上, 当有记者问到与“不折腾”有关的问题时, 现场翻译干脆根据汉语拼音念出“bu zheteng”。

2011年初, 在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前夕, 胡锦涛主席1月17日就推动中美关系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等问题接受了美国《华尔街日报》和《华盛顿邮报》联合书面采访。针对中美两国关系问题, 通常激活诸如“保持稳定发展”、“务实合作”“加强对话沟通, 增强互信”、“互利双赢, 共同发展”等框架。而在此次采访中, 胡锦涛主席再次强调中美关系“和则两利, 斗则俱伤”。这八个字一直以来是中国奉行的“中美关系原则”, 温家宝总理与杨洁篪外长也曾多次引用来表述对中美关系的态度。对于此句的翻译虽有多种形式, 但都基本符合原意, 如“Gain from peaceful coexistence, and lose from conflicts”、“Gain from a sound China-US relationship, and lose from confrontation”。

媒体由于各自的立场、背景不同, 会在报道事件时存在一定的主观性, 从而有意无意地强化、突出某些属性, 而弱化、回避某些属性。这样就会出现不同的媒体在报道同一事件时, 形成不同的事件框架。这种不同的框架建构会在受众中产生不同的传播效果。

2012年6月16日, 中国第四艘载人飞船神舟九号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第一次将中国女航天员载入太空。6月18日, 神舟九号执行了自动交会对接任务, 标志着中国较为熟练的掌握了自动交会对接技术及载人航天技术的进一步成熟。6月19日, 中国载人深潜器“蛟龙”号7000米级海试第二次试验, 最大下潜深度达6965米, 再创中国载人深潜记录。以上两则新闻引起了中国及海外媒体的高度重视, Chinadaily和CNN都对此进行了报道, 在此作者分别选取了来自Chinadaily的Neither sky nor sea limit与CNN的Will China overtake America in space?来进行统计分析, 通过使用语料库软件wordsmith对两篇报道中的wordlist分析, 得出以下结论:

(表1为Neither sky nor sea limit数据)

(表2为Will China overtake America in space?数据)

附:下划线部分为两篇文章共同出现的单词。

由分析出的数据可以看出, 对于同一事件, 不同媒体为我们呈现出的报道倾向性存在较大的差异, 而此种差异的背后折射出的是不同新闻框架对新闻图景的不同形塑力量。由于中美两国媒体在社会意识形态、价值取向及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差异决定了两国媒体在同一事件的报道通常采用不同的新闻框架, 而不同的新闻框架又导致了差异化的主题建构。

神舟9号顺利升空作为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大事, Chinadaily在报道时大量使用了感情色彩较弱的形容词及叙述性语言、较少的含有积极意义的单词, 如confidence、great, 报道以中国为视角, 选择了事件本身以及当事人 (如女航天员刘洋、蛟龙号总设计师徐芑南等) 进行了客观报道, 坚持了中国媒体在对待本国科技突破的报道中一贯谦虚、严谨的态度, 客观反映了事件的进展, 也含蓄表达了在科技不断进步的中国, 国人自信力的提升。同一时期CNN的报道则以美国为视角, 在阐述事件的同时, 全文用词表述充满了危机感, 尽管关于题目Will China overtake America in space?作者给出了否定的答案, 但作者就美国“如何保持太空资源优势”依旧出于危机意识而作出了合理建议。全文倾向于使用冲击力极强的动词及感情色彩较浓的形容词, 以表现美国视角下太空财产危机的紧迫性。这也是面对经济、科技全面崛起的中国, 大部分西方媒体进行报道的惯例, 即善于在传统的判断框架下挖掘事件中的冲突性与不和谐因素, 为受众构建一幅充满冲突与危机感的景象, 而善于自设假想敌是美国媒体乃至美国的惯常手法。

意识形态及对外政策的不同决定了中美两国媒体报道框架的不同。中国一直奉行互利共赢的双边及多边外交政策, 而美国不满中国屡屡进步的太空科技, 认为中国干预其构建的太空霸权也与美国奉行的称霸政策相吻合。China daily作为唯一有效进入西方主流社会、国外媒体转载率最高的中国报纸, 其权威性与公信力为全球读者所认可, 也是中国了解世界、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 其作为主流媒体一直紧随政治需求, 坚持意识形态的属性, 输出主流价值观, 发挥积极的舆论导向作用。而CNN作为私营企业, 用于市场竞争的新闻产品, 资本逐利的作用远大于舆论导向作用, 因此, 如何作出有新意、吸引受众眼球的报道则成为媒体的首要任务。

对比中美两国新闻框架发现, 媒介的性质、新闻生产流程与传统等因素通过记者、社会情境等之间互动形成了新闻框架, 进而影响到了新闻本身。·

3 结论

用框架理论探讨翻译以及新闻媒介中的翻译, 是作为认知语言学初学者的作者进行的实验性研究。在新闻翻译中, 译者既要忠实于原语, 也要考虑到本国及原语国家社会情境进行翻译, 才能达到目的语的框架近乎于原语框架对应。该文只是对框架理论下的翻译及新闻翻译做了极其粗略的探讨, 还有一些问题仍待继续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Fillmore C J.Frames and the semantics of understanding[J].Quaderni di Semantica, 1985 (6) :222-254.

[2]Fillmore C J.An alternative to checklist theories of meaning[C]//Proceedings of the1st Annual Meeting of the Berkeley Linguistics Society.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1975.

[3]Saeed, John I.Semantics[M].Oxford:Blackwell, 1997.

[4]Taylor, John R.Linguistics Categorization:Prototypes in Linguis tics Theroy[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5]沈家煊.“转指”和“转喻”[J].当代语言学, 1999 (1) :3-15.

[6]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浅谈功能翻译理论及其在法律翻译中的实际应用 篇8

【摘 要】语域是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里的一个重要理论,它从语场、语式和语旨三方面分析不同场景中不同文体语言的选择。2013年12月起大学英语四六级题型有了改变,翻译题由原来的句子翻译改变为文化篇章翻译。语域理论可以从语场、语式和语旨三方面指导译者在翻译中实现文化的传递。

【关键词】语域 四六级翻译 文化传递

1.语域及其文化功能

为了适应不同的交际需要,我们的话语出现了许多不同的变体,这些变体所形成的范畴就是语域。它是适用不同交际场合的语言在词语、句式、修辞、结构等方面的总体特征的综合。而Halliday 在他的系统功能语法里给出了较为清晰和实用的定义。他(1976:22)这样说,“语域是由多种情境特征——特别是指语场(field)、语式(mode)和语旨(tenor)——相关联的语言特征组成的。”

语场指的是在交际过程中实际发生的事,以及参与者从事的活动、谈话的主题,即谈话内容或在特定语境下谈论的特定主题。在不同的情况下,我们会选择不同的词汇和语法结构来组织我们的语言,以表达不同的意思。语式就是指语言在交际中所起的作用,包括交际渠道和修辞方式。实际交际中,在不同情况下,或在谈论不同的话题事,我们讲不同风格的话,根据交际渠道和媒介不同语言还可分为书写的和口头的。语旨是指交际过程中的参与者和他们之间的关系。一般来说,关系越亲密,参与者交流的话语正式程度就会越低;参与者之间的关系越远,所用话语的正式程度就会越高。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因此语言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文化的影响。由于英语和汉语所产生的社会和文化背景有很大的不同,那么由这两种语言产生的语域也会有很大差别。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受英汉文化的影响而有一些列相词汇、句子或表达方式上的区别,所以相同语境下英汉两种语域也会有差别。

2.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翻译体型的改革

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于 2013年8月14日公布说明,自2013年12月考次起,四、六级考试的试卷结构和测试题型都将作局部调整。其中翻译部分原单句汉译英调整为段落汉译英。翻译内容涉及中国的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等。组委会提供的四、六级样卷翻译内容分别关于中国文化:剪纸和新年习俗。

文化或文明就是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的,包括知识、信念、艺术、道德法则、法律、风俗以及其他能力和习惯的复杂整体。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寓意深远,因而翻译不但要达到句子通顺,更要传递原汁原味的中国文化。

3.语域理论在大学英语新四六级翻译中的应用

从语域的角度来看,大学四六级翻译题篇章属于文学类(语场),所用汉语是正式的书面语(语式),翻译过的文章读者为阅卷老师(语旨)。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就需要选用文学类正式英语——文化关联词来实现汉语和英语在语场、语式和语旨三方面的一致。

备考四六级考试时,译者要注重搜集整理中西文化关联词。翻译中,译者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翻译。对于文化负载量少的词和短语,可采取直译法,如铁饭碗(iron rice bowl),画蛇添足(to draw a snake and add feet to it)等。对于中国特有的文化词汇,可采取转移法(Transference),即将汉语拼音直接转移入英语。中西语言中有很多谚语具有相同的内涵和意义,如有志者事竟成(When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时光飞逝(time flies),趁热打铁(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对于另外一些文化特色词,可以采取注释法(Annotation),如包子,饺子,汤圆之类对于西方人已混淆的文化词汇,必须要加以特别注释才能让西方人如中国人一样明白这三种食物的区别。

翻译中没有绝对的对等,译者在翻译文化篇章的时要认真分析原文词汇的语域特征,然后选用英语中具有相同语域特征的词汇,就能实现最大意义上的文化对等传递。

【参考文献】

[1]Halliday, M. A. K. ﹠Hassan, Ruqaiya. Cohesion in English. London: Longman,1976.

[2]M. A. K. Halliday. Language and Society.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2007.

[3]Hatim, Basil and I. Mason. Discourse and the Translator. London: Longman House, 1990.

[4]Newmark, P.. 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M]. New York and London: Prentice-Hall, 1988.

[5]李运兴.语篇翻译引论.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

[6]张光明.英语专业八级英汉汉英互译.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5.

[7]龚光明.翻译思维学.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4.

论前景化理论在翻译中的适用性 篇9

论前景化理论在翻译中的适用性

前景化是功能文体学中的重要术语,目前对前景化的研究主要是在一种语言内进行.从前景化概念的产生入手,探析如何识别前景化语言,认为该理论对于英汉互译具有很强的.适用性和可行性,从而更好地意识前景化语言现象在翻译中的重要作用.

作 者:刘彦仕  作者单位:四川文理学院外语系,四川达州,635000 刊 名: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CIVIL AVIATION FLIGHT UNIVERSITY OF CHINA 年,卷(期):2008 19(2) 分类号:H315.9 关键词:前景化   变异   常规   翻译   适用性  

论回译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 篇10

论回译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

论述了翻译的`一种特殊形式--回译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利用回译,可以直观地展现英汉两种语言结构与表达方式的异同,把握英汉互译的规律,有效地开展翻译研究和翻译批评,对表情文本的译文的质量进行检测等.在教学中引进回译理论和研究方法有利于拓宽传统翻译教学的领域.

作 者:顾玉萍 GU Yu-ping 作者单位:山西医科大学,外语教学部,山西,太原,030001刊 名: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TION)年,卷(期):200826(1)分类号:H315.9关键词:回译 语言对比 翻译研究 翻译教学

试析翻译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 篇11

【关键词】翻译理论 翻译实践 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H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1-0018-01

一、引言

在进行翻译的过程中,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本身具有重要的关联。在进行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必须要对于翻译理论进行充分的研究,并且在翻译实践中进行科学的应用,这样才能达到最好的翻译效果。作为一种重要的人类活动,翻译本身体现了一种不同的社会需求,是一种双语交际的重要保障。对于文化的交流和丰富来说,翻译本身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进行翻译的过程中,对于翻译理论进行更好地理解,并且把握好翻译的技巧,在实践中进行更加科学的应用,这对于提高翻译效果来说是非常必要和关键的。翻译的过程是一个认知的过程,是对事物认知之后,利用语言来表达的一个行为。翻译本身行为上的实现,只有对两种语言有着充分的了解和良好的驾驭能力,这样才能确保表达的足够准确。在进行翻译的过程中,要对于翻译性质进行更好地明确,并且做好定位。翻译本身具有一定的难度,其不仅仅是一种语句和结构进行简单转换的过程,也不仅仅是一种词语调换和拼接的过程,其应该是从语义层面上进行转换的过程,是用另外的语言对于思维内容进行完整且准确进行表达的过程。

二、翻译理论在实践应用中的不足

现阶段,在翻译理论进行实践应用的过程中,还存在以下的几点问题:

首先,翻译过程对于一些热点进行了盲目的追求。在进行翻译的过程中,翻译人员对于翻译理论的学习研究较为深入,并且逐渐增加了一些对于热点的翻译。但是,热点本身的更新速度相对较快,在一定时间内,一部分热点没有得到深入且完全的了解掌握之后,一些新的热点就会出现,进而导致了翻译热点的变化和错误。在长期影响下,一些翻译实践的过程中,在对热点翻译的追求上出现了一定的盲目性,很难对于翻译理论进行良好的认知,这不能很好地促进翻译理论在翻译实践中得到合理的应用。

其次,在翻译理论出现的过程中,翻译人员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于相关理论的应用也存在一定的仓促性,很难对于翻译理论实践进行更好地融合,这对于翻译的质量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部分翻译者在进行翻译的过程中,对于所翻译原著的质量不能进行很好地研究,仅仅依据语句的表面意思进行翻译,这从一定程度上会导致翻译,理解方面的偏差,甚至导致对一些理论事实的歪曲与误解。在翻译中,部分翻译者自身的翻译理论的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对一些新奇的翻译理论较为感兴趣,并且一些翻译行为的创新上也没有进行深入的探究,这也很难确保翻译研究的价值得到更好地提升。

再次,在进行翻译的过程中,部分翻译者对于西方的一些翻译理论进行盲目的追求。翻译者在翻译实践的过程中,对于翻译行为的认知不够深刻,在新翻译理论出现的过程中,很难进行正确的定位和分析,并且在加上外界环境的影响,从而导致了对于翻译理论的学习上也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在具体翻译实践的过程中,翻译者对于翻译理论的研究出现了偏差,判断也出现了错误,这也对于翻译质量的保障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最后,研究方法方面存在一定的错误。翻译的过程是一种主观认知活动,很多翻译实践行为的开展,都会受到主观思想意识的影响。在进行翻译的过程中,虽然对于翻译行为和方式进行了相应的研究,并且利用了一些其他例如理工学科等的方式进行翻译理论的探究学习,但是其依然很难保证全面性。在一些人文、地理、枫树等内容的翻译上,由于原著本身融入了较多的地区特色,在翻译中如果单一的采取以往理工的翻译方式进行分析,那么就很容易导致导致翻译内容出现偏差,并且对读者产生一定程度的误导,这也很难确保翻译质量得到更好地提高。

三、翻译理论实践之间存在的联系

翻译理论的发展中,部分翻译语言缺乏合理性,还有翻译教材的缺陷,诸多因素影响着翻译实践的应用。翻译中,理论发展成果有限,很难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全面融合。在翻译的过程中,大部分翻译人员较为重视翻译实践,其在翻译时,通常会根据要表达的含义来进行翻译,而对于翻译理论,却缺乏相应的重视程度。致使目前对翻译质量和态度的关系中,使人们轻视了翻译理论,这种情况不利于提升翻译质量。理论与实践融合的过程,二者的分离是暂时的,主要是由于在目前的翻译理论与实践的融合过程中,缺乏完善的融合体系。只有经过两者的不断发展,才可以更好的促进两者的融合。因此,在翻译理论与实践的融合过程中,翻译人员应该注重两者的重要性,避免由于忽视所导致翻译质量欠佳的问题。

四、如何更好地实现翻译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

在进行翻译的过程中,要提高对翻译理论的重视。由于翻译的过程受到翻译者自身因素的影响较大,同时外界因素也会对翻译实践的过程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在进行翻译的过程中,要提高对翻译理论的重视程度,并且通过对于翻译理论和实践进行更好地融合,探索出更多的翻译策略。翻译者应该对翻译理论进行深入的研究,并且认识到二者结合的必要性,更好地对于翻译行为进行自主性的引导。在翻译的过程中,也要重视一些翻译规范性需求的实现,确保翻译行为规范,避免由于翻译行为不规范所导致对翻译质量的影响。在翻译中,翻译者也要结合自身的实际经验,通过对翻译理论的有效应用,从而打到提高翻译质量的目的。翻译者也要积极参与相关的学习和培训,更好地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帐也翻译能力,通过对于翻译质量进行更好地提升,翻译出更加优秀的原著作品。翻译者也要深入到所翻译内容的背后,了解其文化的内涵,提高深度,更好地实现对一些特色内容的翻译,提高对多种语言文化的了解程度,从而更好地完成相关的翻译工作。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进行翻译的过程中,翻译本身需要对于翻译理论进行充分的了解,并且在具体实践中进行科学的运用。本文就对于翻译理论和实践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分析和探究,以期更好地提高整体的翻译效果和翻译质量,让翻译工作的价值得到更好地体现。

参考文献:

[1]皮谨煜.高校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教学探究——评《翻译理论与技巧》[J].新闻与写作.2016(06)

[2]赵凯伦.浅析功能翻译理论与文学翻译批评[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06)

浅谈功能翻译理论及其在法律翻译中的实际应用 篇12

纵观古今中外, 政府的发展大多积极地促进了人类社会发展。跨入新世纪, 政府的建设面临新的挑战。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 世界各国之间政治经济的交流如火如荼。作为一个欣欣向荣的发展中国家, 其政论文翻译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政论文翻译的基本精髓体现为功能对等和信息准确。本文试图从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出发, 探析其在政论文翻译中的应用, 强调原文读者和译文读者的阅读反应, 实现原文文本与目的语文本的功能对等, 力求译文内容的准确传达。

二、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

功能对等理论在翻译过程中强调译文的功能性和目的性, 以此指导译者翻译准确的信息。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在《翻译科学探索》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动态对等”翻译观, 后来, 奈达在另一本书中把这一观点改为“功能对等”, 突出翻译的交际功能, 这一理论的贡献在于对直译和意译的讨论提供了一个好的方案, 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翻译理论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角。翻译是一种语言转化为另外一种语言的实践过程, “所谓翻译, 是指从语义到文体在译语中用最贴近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 首先是意义, 其次是文体”。“功能对等”是奈达翻译理论的核心思想, 奈达认为, “功能对等”是以读者心理反应为基础的, 也就是说, 原文读者读原文取得的心理反应和译文读者读译文的心理反应对等。前者指的是译者能够想象原文作者是如何理解与创作原文的;后者指的是译文读者对译文的理解和欣赏。所以, 功能对等理论的应用更加注重译文读者对译文的反应, 其中的桥梁就是原文信息的传递。所以在政论文翻译过程中, 需要译者更为准确顺达地表达原文, 在观点上与政府保持一致。

三、政论文的特点

翻译是把一种语言里已经表达出来的事物用另一种语言准确流畅地进行重新表达的过程。政论文属于应用文体的一种, 具有社会性和时代性, 讲求确切、严谨、鲜明, 富有创新性, 在翻译上力求准确全面、严谨明确和通顺简练。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文字存在一定的特点:长句应用较普及, 句子无主语现象较多, 修饰语较长, 词的重复现象较多, 具有中国特色的词汇较多。

四、功能对等理论在政论文翻译中的应用

奈达曾说, 翻译是实现目的语文本与原文本最贴切的对等, 首先是语义对等, 其次是风格对等。翻译是一种交流, 翻译过程取决于译文听者或读者所接收到的信息。译者除了要译出原文的内容外, 还要服务于目标语接受者, 这就要求译者充分考虑到读者能否容易地理解译文, 译文也要使用最自然的语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属于政论文, 除具有政论文的普遍性外, 还有自己的特殊性。本文结合2014年《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的生态进步翻译, 分析政论文在词块、句子等方面的翻译方法和技巧。

(一) 政论文辞块的翻译

1.翻译词语的重复

政论文中重复性词语出现较多, 在本篇中, “生态”一词出现的频率较多, 因此在翻译词语的重复时, 我们要基于不同的情况, 结合段落语境, 从功能对等的角度出发, 把握词语的意境平衡上下文的内容。

例如:我国总体上仍然是一个缺林少绿、生态脆弱的国家。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和重要资源,

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

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译文:That China is still an ecologically vulnerable country.

Forests are the mainstay and an important resource for the land ecosystem.

Our efforts for ecological conserv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We must strike a balance between economic growth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工作报告原文中“生态”出现了4次, 但是译文翻译出来都有不同的表达, 分别采用了词语的不同词性形式表达对等翻译。最后一句的生态翻译在译文中被省略, 只是用“en-vironmental”以避免重复。

2.翻译具有中国特色的词语

随着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反映中国特色文化的新词汇层出不穷, 各类政治文献中会具体地使用这些新词汇, 表现出一定的创造力。《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也出现了这些具有中国特色的词语, 新鲜又亲切。

例如:原文:“植绿护绿”、“缺林少绿”、“任重而道远”、“官还照当”

译文:the importance of tree planting;

a scarcity of forest resources;

a long-term and arduous mission of afforestation;

to account officials whose ill-judged decisions.

上述例句中的“植绿护绿”、“缺林少绿”、“任重而道远”、“官还照当”等具有中国特色的词汇, 译者在翻译时采用了直译加意译的方法, 充分考虑到了不同文化的读者的可接受性和可理解性, 体现了语言形式的对等和创新。词块层面的对等首先要确定词义, 词义的选择可根据词类和上下文;根据特定的语境指导翻译复杂的词块, 在功能对等的原则下使用具体或简洁的英文词语对词义加以引申, 使译文更具可读性。我们要掌握一些翻译中的美学文化修辞, 使译文读者完全可以理解和接受。

(二) 政论文句子的翻译

句子对等是建立在词块层面对等的基础之上的。然而, 仅有单个词汇的对等不能表达文章的意图。在政论文译文中, 经常会出现被动语态或者结构复杂、逻辑紧密的句子。译者首先要理清句子框架, 才能以正确的结构来翻译, 否则就会出现晦涩难懂的句子, 甚至带来错误的信息传递。所以, 使句子实现对等在英语翻译中尤为重要。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 我们会发现汉语句子具有这样几个特征:汉语无主句较多;汉语名词前修饰语较长;汉语并列句或排比句较多。

1.汉语无主句的处理

无主句是现代汉语中非主谓句的一种, 是指句子没有主语部分。在特定的情形中, 汉语中这种句子很常见。在翻译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无主句时, 必须确定句子的主语或主语部分, 结合上下文语境, 在译文中添加必要的辅助理解成分, 才能使句子通顺完整。同时增加的主语可以加强句子的语气, 从而更好地传达出原文的语体色彩。

例如:要牢固树立生态红线的观念。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 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 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

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 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

译文:We must fully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enforcing ecological red lines.Any violations regard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will be punished.

We will launch major projects to restore the ecosystem, and increase our capacity for producing eco-friendly products.

以上这两个例子都属于无主句句型, 理解了篇章语境之后, 译者在翻译时添加了主语“we”, 使句子更加完整, 增强了阅读时的自我意识和想象空间。

2.汉语名词前修饰语的处理

汉语中很多名词前的修饰语较长, 在翻译时就要注意原文的语义信息与译文的语义信息对等, 以便向读者传达准确含义。

例如:一些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没有根本解决。

译文:We have not yet fundamentally solved a number of issues that the masses feel strongly about.

此例句中“问题”的前修饰语比较长, 在翻译时, 译者采取定语从句的形式“that the masses feel strongly about”对“issues”进行补充说明有哪些“问题”, 符合英语的语法习惯, 保持句子的平衡。

五、结语

在翻译对等理论中, 奈达指出:“对等总是相对的, 为了从语义到文体在译语中用最切近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 必须保持原作的内容和内涵意义, 使译文能为读者所理解。”因此, 在某种程度上翻译只能表达一定的文字意义, 争取在文本内容和内涵文化方面接近原文, 译文和原文的绝对对等还有待提升。基于原文基础之上在译文中实现语意的功能对等, 不仅要求译者具有扎实的语言专业知识, 而且要求译者具有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 能够结合新旧知识准确表达原文的语意和内涵。政论文的译者担负的责任更为重大, 政论文的翻译关系到国家的政治文化和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利益。翻译时我们要忠实确切地表达原文的思想内容, 使译文能够严谨地起到与原文相同的语意作用。同时, 语言翻译能够激发读者阅读时的参与作用, 更好地理解和接受译文内容。

参考文献

[1]谭载喜, 编译.奈达论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4.

[2]柯平.英汉与汉英翻译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3.

[3]叶子.高级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

[4]石锡书, 杜平.辩证地看待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4 (7) .

上一篇:副董事长年度工作总结下一篇:在创先争优活动座谈会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