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批评的功能

2024-09-21

翻译批评的功能(通用11篇)

翻译批评的功能 篇1

1 翻译批评与翻译教学

翻译理论、翻译批评和翻译实践是翻译学研究涵盖的三大内容。英国翻译理论家Peter Newmark认为翻译批评是“翻译理论和实践间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1]。杨晓荣教授认为:“翻译批评主要指针对具体的译作或与译作有关的某种翻译现象所发的评论,“批评”与“评论”在此基本同义。因此,翻译批评可以是鉴赏,也可以是指出错误式的批评,还可以是理论性的研究,借评论某种现象说明某个问题。”[2]对翻译理论而言,“翻译批评在评价译作优劣的同时,可以对所涉及的问题进行深透彻的理论分析以增强说服力,同时获得研究方面的成果,除此以外,还有一些翻译批评并不以评价译作质量的高低为最终目标,这种类型的批评,其主要目的就是借评论译作来说明或探讨一些理论问题。”[2]翻译批评在大学本科和研究生的翻译教学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在翻译研究类论文中也占有相当的比重,说明了翻译批评在指导翻译实践方面的重要意义。”[2]

研究生在经历多年的英语学习后,基本形成了一定的翻译基础和翻译审美标准,在翻译教学中融入翻译批评,可以促进理论学习和翻译技巧训练。笔者曾选取了《荷塘月色》的三个不同翻译版本———朱纯深译本、杨宪益和戴乃迭译本和李明译本,让学生分组进行对比和赏析,提交幻灯片,并且每组派代表在课堂上讲解本组对三个版本的不同理解。在这次实践中,笔者发现,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翻译批评和讨论,既可以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习兴趣,又可以建构充实学生的翻译理论体系,提高实际翻译水平和欣赏译作的能力。

2 翻译批评在翻译教学中的介入

“翻译课的教学目标:通过各种文体的翻译实践,运用翻译基础理论,训练学生在词义、语序、语法形式、句子结构、篇章结构、习惯表达方式、修辞手段等方面对比英、汉两种不同语言,掌握翻译的基本技巧,从而培养学生独立从事英译汉、汉译英的能力。”[3]由此可见,翻译教学主要包括翻译理论学习、技巧训练和文体审美,翻译批评可以渗透到翻译教学的各个环节。

2.1 翻译理论学习

翻译课程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翻译理论在翻译教学中所起的主要作用包括: (1) 阐明翻译活动的本质; (2) 总结出具有可操作性、适用于各类文本的翻译原则,用于指导学生的翻译实践,分析翻译中的问题,以及品评译文的质量。[4]就翻译理论学习而言,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表明,孤立地讲解翻译理论收效甚微,但是倘若使翻译理论与具体的翻译实践相结合,在赏析和批评他人译作的过程中融入翻译理论讲解,将会事半功倍。在这次《荷塘月色》的翻译批评练习中,笔者向学生们讲解了直译和意译、“三美论”、翻译对等理论等翻译理论,使理论与实践结合,让学生们更清楚地把握这些理论的实际意义。

2.2 翻译技巧讲解

翻译批评不仅对学习翻译理论有极大帮助,而且还能促进学生对具体的翻译技巧的掌握。以下为第三组学生所做的《荷塘月色》的翻译批评练习中的例子。

“我悄悄的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译文一)...closing the door behind me.(朱纯深译本)

(译文三)...left the door on the latch and made my way towards the pond.(李明译本)

作者原文选用一个“带”字是很有讲究的,关门可以用“掩”也可以用“关”,但是二者的目的性都太强了,一个“带”字,既显示了动作的随意性,也很好的保护了文字营造的宁静的氛围。译文一用“closing”这个动词是没有出错的,译文三用“left”更符合“带”的意思,on the latch是只闩上而没有锁上。”

通过对此例的分析,学生明白翻译中要根据作者的意图和作品的文体特征进行词语的选择。又如第八组学生的例子: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译文一)The moon sheds her liquid light silently over the leaves and flowers, which, in the floating transparency of a bluish haze from the pond, look as if they had just been bathed in milk, or like a dream wrapped in a gauzy hood.(朱纯深译本)

(译文二) Moonlight cascaded like water over the lotus leaves and flowers, and a light blue mist floating up from the pool made them seem washed in milk or caught in a gauzy dream. (杨宪益戴乃迭译本)

在翻译这几句话时,两个译本都采取了合译的方式,把汉语中零散的句子按照一定的形式或语义逻辑关系组合成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句法类型。这样的翻译方法更加严密,能尽量避免误解,更利于目的语读者对原文的理解与把握。”

以上两例可以说明,在学习具体翻译技巧时,倘若能与翻译批评相结合,学生可以在具体的语境中把握翻译技巧,实现融会贯通。

2.3 翻译批评与欣赏能力

翻译批评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提高学生对译作的欣赏能力。如第五组同学的例子:

“像闪电般……

译文一:“like streak of lightness.”

译文二:“in a flash.”

译文三:“like a streak of lightness”

赏析

在汉语文本中,四个汉字会加快韵律。读者能看到并感受到其震颤,正如汉字译本中的韵律一样,在译文一里也有四个重音节。翻译能给读者视觉和感觉上的强烈感觉。译文三的韵律几乎和译文一相同,译文二的韵律比其他二个快。”

以上两例表明,在尝试翻译批评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将翻译理论应用于译本中,根据理论标准来评析不同译本的优劣,虽不免失于客观,但对于学生来说,不啻于应用理论知识的好途径,对于学生欣赏原作和译作的能力都有很大帮助。

3 翻译批评在翻译教学中的作用

3.1 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翻译批评与翻译实践相结合,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此次关于《荷塘月色》不同译本的翻译批评中,学生分18个组,上交作业28份,有些同学为了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单独上交作业,在课堂陈述时,不少同学各抒己见,激情洋溢,现场气氛非常热烈。由此可见,翻译批评的应用,提高了学生学习翻译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2 巩固翻译理论体系建构

翻译批评具有建构协调功能,也就是说“翻译批评在翻译活动中,一方面起着协调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的关系的作用,别一方面还起着矫正、推动实践和丰富、完善乃至修正理论的作用。”[5]翻译批评是在翻译理论的指导下对翻译实践进行分析和评判,在这一过程中,翻译理论在翻译实践的检验下不断提升,同时,“动态变化着的翻译实践为翻译批评不断提供新的对象和内容,使翻译批评不断发现和提示其中的规律,这无疑又会丰富和完善原有的理论,同时也引导和推动着翻译实践的发展。”[5]

3.3 促进正确翻译观的形成

翻译教学过程中翻译批评的开展需要一定的客体,即翻译批评的对象,这可以是某一译者的翻译思想或作品研究,也可以是依据同一作品,对不同译者的译本进行研究对比。任何具有翻译基础的人都可以对译作进行赏析、批评,由此,翻译批评的开展能够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翻译观,即译无定译。翻译理论对翻译实践的指导作用使翻译趋于多样化。不同的译者翻译风格不同,源于其不同的翻译理论指导。对同一原作,翻译作品可能是多种多样的,这在潜移默化中告诉学生,翻译并无一定的标准。这从价值观上颠覆了对大家、名家译作一律接受的传统心理,正确翻译观的形成,既是学生开展翻译活动的宏观指导,又是翻译事业“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前提。

3.4 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翻译批评不仅是一种客观的科学活动,还是一种富有艺术情趣的审美活动。在翻译批评的过程中,批评者可根据美学原理及自己的审美意识与审美体验,对原文与译文的审美要素进行比较研究,认识作者与译者的审美情趣,评价译者再现原文美的手法与功力,探索文学翻译中审美再现的规律。”[6]翻译批评的开展需要批评者具备扎实的语言功底和审美能力,读懂原作和译作传递的语言信息和美感信息,反过来,翻译批评的开展是对批评者语言功底和审美能力的审视和提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开展翻译批评,能够提高学生对作品和译作的审美能力。

4 结语

翻译批评是翻译学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联结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的重要纽带,在翻译教学中融入翻译批评,具有重要意义。笔者以学生赏析《荷塘月色》的不同译本为例,说明了翻译批评在翻译教学中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对学生作业进行认真分析后得出总结:翻译批评是翻译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教学中翻译批评的开展,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而且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翻译观,建构翻译理论体系,培养对原文和译作的对比和赏析能力。

摘要:翻译批评是联结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的重要纽带, 对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的建构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笔者以学生赏析《荷塘月色》的不同译本为例, 说明了在教学中开展翻译批评, 对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树立正确的翻译观、建构翻译理论体系、培养对原文和译作的对比和赏析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翻译批评,研究生翻译教学

参考文献

[1]Newmark, Peter.A Text Book of Translation[M].Hertfordshire: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 (UK) Ltd.1998.

[2]杨晓荣.翻译批评导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5.

[3]穆雷.中国翻译教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4]柯平.“论翻译理论在翻译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Z].翻译教学研讨会, 香港中文大学, 1997.

[5]温秀颖.翻译批评——从理论到实践[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7.

[6]陈宏薇.从小说美学的角度看《孔乙己》英译文的艺术成就[J].外国语, 2000, (02) :62.

翻译批评的功能 篇2

论文摘要:由韩国翻译家朴明爱(박명애)翻译的韩文译本韩寒的《一座城池》(《연꽃도시¡·)作为唯一译本于 2009 年在韩国出版。译本质量怎样?效果如何?本文从译者对主要成分、语言风格、语言结构知识的处理三个方面着手对译本进行了研究。发现了作者翻译的不妥之处和误译现象。

关键词:《一座城池》;韩译本;误译 1.引言 译者朴明爱(박명애)是韩国当代的小说家、学者和翻译家。先后毕业于韩国檀国大学和中国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并获文学硕士、博士学位。她的翻译作品,中译韩有莫言的长篇小说《酒国》《檀香刑》《丰乳肥臀》等多部;韩译中有《木槿花的诱惑》《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爱情》《蝉》《分身人》《少女的肖像》《荆棘冠冕的画像》等多部。2009年,朴明爱翻译了中国人气青年作家韩寒的《一座城池》。

《一座城池》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 80 后作家韩寒的经典作品。首印数就高达 50 万册,曾以被 200 万元买断的“天价”,引起了出版社的波澜。作品描写的是主人公“我”和“健叔”、“王超”等一群不羁青年离开大学生活去另一座城市里离奇的经历。《一座城池》该书文字上延续了韩寒一贯的“黑色幽默”。韩寒自己也曾表示,这部作品在故事情节上极为薄弱,但其文字、文笔却让自己颇为得意:“故事是次要的,我觉得文字功夫应该排在第一位。”《一座城池》靠语言取胜的特点对翻译提出了更大的挑战,而朴明爱(박명애)的译本《연꽃도시》是在韩出版的唯一版本。本文笔者以对韩寒原著《一座城池》的深刻理解为背景,将朴明爱的译本做为研究对象,主要通过具体译例分析译者在对原著主要成分、语言风格、语言结构知识的处理上的欠妥之处和误译情况。

2.整体把握不深:原著主要成分处理不当 首先是对作品题目的处理。“一座城池”被翻译成“연꽃도시(莲花都市)”,译者借用了一座城池的英文翻译“an ideal city(理想城市)”。译者想用莲花出淤泥而不染,至清至纯的特点来表示一种理想的境界。译者显然把这座城池理解成了这些疯狂怪诞的青年人的乌托邦王国。钱钟书的《围城》中也塑造了一座围城,里面的人想走出来,外面的人想走进去。可见他们是来去自如的。而韩寒的“城池”更多的是一种禁锢个人、禁锢群体的四面高墙。在这座“城池”中,个人或群体所能做的是要么围绕四墙转圈似奔走,毕业论文要么穿越高墙逃离城池。可见不脱离约束自己前进的东西,永远也走不出那座“城池”。即使出去了,面对的将是城外更大的一座“城池”而已。

韩寒想通过对年轻不羁的岁月的描写反射出这座城池中的各个阴暗面。因此,单单翻译成“연꽃도시£¨莲花都市)”略显淡薄。

其次,在人物名称的翻译上,译者单纯的音译,并没有表达出原著双关语的隐喻性含义。文章出现的人物少之又少,主角只有我和“健叔”。韩寒在书中提到了“健叔”称号的由来,“‘健叔’是我们学校有名的修电脑有一手的人,比我们高一级,长得很成熟,所以大家都叫他‘叔’。这种处理突兀生硬,读者会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此外,“健叔”的“健”字是一个非常有讽喻性的字,小说中健叔经常遭遇事故,是一个

网络环境下的翻译批评综述 篇3

【关键词】网络翻译批评 积极意义 局限性 素质

网络批评已经不是一个陌生的词语。网络的开放性和网络文化的广泛性使网络翻译批评应运而生。所谓翻译批评,就是以翻译作品、翻译过程和翻译现象为评价对象的理解翻译与评价翻译,是建立在理解和对话的基础上的评价行为。翻译批评的开展依赖并取决于相关的理论和一定的评价标准。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批评形式,翻译批评依据批评主体的身份划分,可分为读者批评、译者批评和专家批评。网络翻译批评就是以读者为主体的翻译批评。

网络翻译批评就其形式而言主要包括四种类型。第一种是引导讨论型,主要是有关出版社或图书销售网在其网站开辟的翻译图书评论区内转载选自报刊杂志的某篇评论文章,引导读者有针对性地发表自己的观点。目前在外国文学翻译作品出版方面比较有影响的几家出版社,都在自己的网站上设有翻译图书评论区,如译林出版社在其“译林网”上,设有“翻译在线”和“译林图书评论”等。第二种类型是主题探讨型,主要是以某部在社会中产生了巨大反响的翻译作品或在读者心目中具有重要位置的外国作家为中心。读者通过网络自动形成了一个类似于俱乐部的松散圈子,就某部翻译作品或某位外国作家展开探讨。第三种类型是私语批评型,这类的批评文字常见于个人开设的网页,在所谓的“网上日记”中,读者发表个人的阅读感受,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涉及到对文学翻译作品的的阅读、理解与评论。第四种类型是流散型批评,主要以聊天的形式展开,没有固定的主题,大多是对某部翻译作品或某位外国作家整体性的肯定或否定,少有深入的探讨。

在上文中,我们对网络翻译批评的各种类型进行了介绍和分析,接下来我们就开始探讨网络翻译批评的积极意义以及其局限性。首先,批评的广泛性有助于促进更多的读者关心与理解翻译。我们都知道,翻译活动在人类的文化交流中一直在广泛地进行着,并且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历史上却很少得到世人的关注。随着互联网介入到普遍民众的生活的方方面面,借助网络的便捷条件,一些读者对于翻译展开的评论或对某些畅销的外国文学作品的激烈批评,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们去关注翻译,认识翻译,思考翻译。

其次,批评的不拘一格有助于丰富翻译批评的形式,作为学术型翻译批评的有益补充。一般情况下,人们往往只关注网络翻译批评具有从众性、缺乏科学性消极的方面,却忽视了读者的积极参与,发表自己意见、观点的行为本身就是读者负责人的表现。在网上的批评中,我们既可见到说理充分的长篇大论,又有大量的一针见血的短小“酷评”;既有对译文质量的分析对比,也有对翻译态度的道德评判。应该说,形式丰富多样,生动活泼,虽然有的过于尖锐,甚至过于情绪化,观点偏激,但从根本上看,有着不可否认的积极意义,是对翻译批评的有效形式的丰富与补充。

最后,批评的互动性是出版者、译者与读者的直接交流得以实现,有助于拓展翻译的可能性,提高翻译的质量。在以往的翻译批评中,由于有关报刊杂志所提供的交流空间有限,普通读者很难有机会发出自己的声音,更少有机会和出版社与译者直接交流与探讨。而互联网所开拓的广阔的空间则为出版者、译者和广大读者的交流与互动提供了极大的可能性。

网络批评的积极意义是显而易见的,但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由于网络具有开放性和虚拟性,网络批评也有着与生俱来的局限。一方面,网络批评跟风现象比较突出。许多读者在看了别人的评论后不假思索就盲目跟风。缺乏深刻的的思考,从而翻译批评的内容就缺乏客观性、深刻性,批评的质量也就大打折扣。另一方面,网络翻译批评中有时出现一些粗俗、不文明的语言。真正的翻译批评是对事不对人的,针对译文所提的意见和看法。由于网络的虚拟化特点,在方便读者评论的同时,一些以恶评为代表的不良评论风气也随之产生。

在分析了网络翻译批评的积极意义和局限性之后,在这里有必要探讨翻译批评主体所应具有的素质。在《翻译批评导论》中,杨晓荣把翻译批评主体应具有的基本素质归纳为四个方面:1.思想道德修养,指翻译批评主体应有实事求是、与人为善和严谨的态度;2.语言文学修养,包括对语言、文学有敏锐、准确的感受力和鉴赏力,在语言运用方面有较强的动手能力以及有一定的翻译实践经验积累;3.理论修养,包括哲学、相关学科理论和翻译理论;4.知识储备。其中,第一点涉及批评者的主观态度,另外三点涉及批评者的客观技能,分别就语言、理论和语言外知识三个层面对翻译批评者的素质提出要求。

未来,我们应更加重视对于网络翻译批评的研究。网络翻译批评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我们对于网络翻译的研究却明显不足,因而如何认识网络翻译批评,适应时代的变化,改变批评策略,克服网络翻译批评的弊端,有效利用网络开展翻译批评,引导翻译向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将成为翻译研究的重要领域。

参考文献:

[1]许钧.翻译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4.

[2]许钧,高方.网络与文学翻译批评[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3).

[3]杨占河.文学翻译的网络批评研究述评[J].考试周刊,2009(6).

翻译批评的功能 篇4

1翻译批评理论理解及概述

翻译批评是指以一定的评判标准来对翻译的文字全面考量评价, 是翻译理论指导运用于翻译实践中的产物, 是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联系的桥梁, 起到中介作用。国内外对该理论的主要表述观点可分为: (1) 翻译批评是翻译理论与实践的一条根本纽带” (纽马克) 。 (2) 翻译批评是以翻译批评的理论作为基础, 对各种翻译出来的作品、翻译现象以及翻译的思潮进行评论的认知活动 (温秀颖) 。 (3) 翻译批评是对翻译活动的理性反思与评价, 即包括对翻译本质、过程、技巧、手段、作用、影响的总体评析。 (许钧)

透过上述理解, 翻译批评理论主要具有如下特点: (1) 翻译批评是由语言信息转化基础上而生成的接受和研究的双向活动, 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2) 翻译批评具有可传承的发展性, 随着时代发展和人们认识逐步深入具有可变性。 (3) 翻译批评具有修复功能, 依据发展变化的翻译实践活动, 把翻译理论通过补充以及修正, 不断完善发展。

2翻译批评对翻译教学的映射影响

(1) 利于整合各种资源要素, 培养学生正确的翻译观念和良好的翻译习惯。翻译理论运用于翻译实践活动中才更具有旺盛生命力。将批评理论运用于翻译实践活动, 能够将翻译中的表达情境、文字信息以及多种学科的综合协调运用有机融合, 让学生在多维的思考过程中形成一定的鉴赏和评判能力, 更为客观全面地明白表达者真实的语言信息。

(2) 利于更好地总结反思, 提高学生翻译技能实践运用能力水平。参照多样化的批判标准来要求学生结合翻译实际进行总结反思, 更能够帮助学生开阔思维, 而学生通过翻译的课内和课外教学的批评实践活动来反思提高, 以提高鉴别译文意识、赏析能力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反思能力, 使翻译的译文更具有顺畅感和地道性。

(3) 利于把握原著主旨意图, 提高学生整体理解感知与综合表达运用技能。忠实于原文, 探寻作者的言外之意需要借助一定的猜想和精雕细琢。翻译批评正是从翻译活动过程中提炼出相关的策略方法, 能够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规律和技巧, 引导他们反复揣摩表达内涵。在更好把握原著的思想情感基础上, 能够探寻不易被发掘的深层次美感。

3翻译批评在翻译教学中的运用

3.1翻译批评能领略作者的写作风格及原汁原味的表达艺术

翻译的基本要求是能真实翻译作者的表达用意。作者作为社会中的人, 具有一定的时代特性, 必然受到生活经历、知识储备、文化底蕴和特性等方面的影响。在翻译教学中应该注意这些影响。写作风格和表达艺术对准确了解作者表达思想情感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这就需要在教学中引入翻译批评, 要让学生在准确了解作者的相关写作信息基础上, 筛选出适合译文的有效信息。要让学生在翻译之前就能够对作者的相关信息能够有所知晓。学生在翻译过程中只有针对作者不同时期的写作风格来选取合适的翻译策略以及语言风格, 才能使得原著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要让学生掌握更为丰富全面的审美表达技巧。特别鼓励学生多阅读世界经典名著, 让学生通过不同的信息对比来发现更富有人文之美的情感, 让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审美价值观。学生在理解作者的表达用意的同时, 更应该学会英汉比较运用, 要求学生能够正确转化英汉之间不同的信息用意, 特别是彼此之间在表达思维上的差异。

作为对作者的写作特色异度构建, 需要的不仅仅是翻译的一般知识, 更离不开对表达的“二次打磨”。这需要学生在掌握翻译的基本表达方式的同时, 多研究名家的表达风格, 掌握更为丰富的批评理论, 以便能够在翻译过程中不断深化思维情感。

3.2翻译批评能提高学生整体综合运用的语篇意识

忠实原文是评价翻译质量的基本前提。从整体上认识翻译, 不仅能够有助于减少错误的产生, 更能够让学生在整体综合运用中掌握更为丰富全面的语言表达信息。从整体上理解翻译能够使得译者不会偏离表达方向, 为学生创造更为合理的想象空间。

学生借助批评理论来优化筛选, 能够使得翻译更具有客观真实性。翻译的要求、委托者的利益、原文的文体风格等很多原因都会影响翻译的重心。在这些所有的影响因素中, 原文的文体会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翻译的态度以及策略。从这个意义上分析, 要求学生在弄清每一单词表达词义的基础上, 能够从语篇表达宗旨中探寻相应的价值意义。在给每一个题材或者类型的译文划分归类时, 其批评的依据的标准也不一样, 像诗歌和谈话多数使用的是表达的功能;新闻和法律多数使用的是描述的功能。所有这些翻译其实都需要在整体的批判中加以综合运用。

从整体运用中探寻的表情达意更具有可观可思性。例如, 在《悲惨世界》的“酒后哲学”中有这样的原文:We once talked about a senate, that's a smart decision, life way, straight forward, for life can encounter problems, such as conscience, political campaigns, reasonable, duty never mind that。文章中提到了伊壁鸠鲁 (Epicure, 公元前341-270) , 希腊唯物主义哲学家, 主张享乐;比戈·勒白朗 (Pigault Lebrun) , 十八世纪法国色情小说家。我们通过对这两个人物的了解, 就可将这段文字翻译为:我们曾经谈到过一个元老院元老, 那是个精明果断的人, 一生行事, 直截了当, 对于人生所能遇到的难题, 如良心、信誓、公道、天职之类从不介怀。以整体来统领翻译更具有准确性和深度。

3.3翻译批评对提高学生翻译技巧具有指导价值

以反复揣摩来考量翻译过程, 并在其中穿插一定的指导运用才更具有生命力和价值。在教学中多从批判的思维来考虑翻译, 不仅能够起到归纳总结作用, 更能帮助学生形成多样化的技巧。

以批评的眼光来审视翻译运用, 可以帮助学生逐步养成对译文翻译现象以及翻译思潮的价值判断和对翻译活动的最终成果的鉴别意识。学生通过不断反思, 可以避免成为只是按照翻译技巧来进行翻译。通过这样的引导, 能够让学生在总结的过程中学会反思, 不断提高翻译比较和运用技巧。

如前所言, 运用翻译批评理论能够在吸收多家翻译技巧运用的基础上, 帮助学生形成更为科学合理的学习策略和方法,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表达运用能力。批评理论的运用更使得母语与英语之间的转化具有有机融合力, 使得翻译更符合作者的表达原旨意图, 更具有深邃的思想灵魂, 更好地呈现作品“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美妙之感。

参考文献

[1]郝志鸿.浅析在英语科技英语文献翻译实践的教学实践中翻译理论的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1 (20) .

[2]刘沭丰.翻译研究:从规范走向描写[J].成才之路, 2008 (9) .

[3]李贞, 胡伟华.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现状及对策[J].学理论, 2011 (35) .

[4]田玲, 李艳.英语专业本科翻译教学中翻译批评的介入[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 (4) .

[5]王静.翻译批评启示下的英语翻译教学[J].学园, 2011 (5) .

翻译批评的功能 篇5

自林琴南的“口述翻译”问世之后,译事日隆,但也很杂乱,就法文翻译而言,早期不少译作,若以现在的标准来看,确实存在粗制滥造的现象。解放后,从事翻译的条件和环境好多了,一代译家也应运而生,傅雷、杨绛、李健吾等先生便是其中杰出的代表。我认为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以他们得天独厚的中外文素养,严谨的工作作风,比较适当地掌握了翻译度,使译文的面貌焕然一新,达到既忠实原文,又流畅可读的程度,从而规范了译风,使后面的一代又一代的译者受益匪浅。

纵观新时期的文学翻译,总体质量无疑是提高了,但像傅雷、杨绛、李健吾那样公认的杰出翻译家却没有出现;我同意一位资深译家的说法:“强手如林,大师缺位。”也许再过若干年,随着一大批聪明奋进的年轻人得到更加切实有效的中外文训练和熏陶,新一代的翻译大师无疑又会出现。

评价一部译作应从总体上去把握,而不应挑剔几处细节上的微疵。对此,我又想到另一位法文译家对我说过的话。他在复译傅雷的一部译作后对我说:“我对照后发现傅雷也有一些错译。”我问:“你准备著文指出吗?”他说:“不能这样缺德。我借鉴了他不少;再说,如请傅先生来看我的译文,错译之处要翻倍呢。”我想,这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

论当代翻译批评中的排他性 篇6

[关键词]翻译批评;排他性;交往实践

[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1763(2009)04-0084-04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翻译批评进入了多元发展的新高潮期,呈现出翻译批评主体角色分化、批评对象广泛化、批评方法多样化和批评手段现代化等特征,但在这繁荣的局面下,如若仔细梳理各批评主体以及各种批评标准之间的关系,就会发现其中表现出一种明显的排他性,据笔者看来,这种排他性主要表现在批评主体、批评标准和批评模式三个方面。

一翻译批评中的排他性

(一)翻译批评主体中呈现的排他性

近二十年来,翻译批评的主体成为众多论者如杨晓荣、穆雷、余光中、王宏印、刘宓庆等谈论的重要话题之一,尽管侧重点和表达方法不一,但对于翻译批评主体的观念却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都强调主体的学术能力、道德修养和责任感,都建立在一种普遍的假设之上:翻译批评必然涉及原文和译文、作者和译者、原作读者和译作读者等这样成对出现的对象。在这种假设中,上述对主体的种种期待和要求基本上都将普通译文读者排斥到了翻译批评的殿堂之外,显示出批评主体上明显的排他性。国外也有相当的学者持相同的观点,如纽马克将翻译批评的主体归纳为五种,他说:“一部译作可以由不同的权威加以批评,他们可以是公司或翻译公司聘请的审校者;公司或部门的领导人;委托人;职业翻译批评家或批改翻译的教师;读者。”但对不懂原文,甚至根本不懂外语的翻译批评者他是持否定态度;莱斯在论及文学翻译批评者的资格时认为翻译批评要求对原语文本与目的语文本进行比较,只有那些既懂原语又懂目的语的人,才能进行翻译批评。

其次,为了使自己的批评具有权威性,一些批评家往往手持“理论武器”,表现出一种强烈的教导欲,居高临下地对译者评头论足,语重心长地指点迷津,告诉译者怎样翻译才算“信、达、雅”,如何翻译才算“对等”,这使得他们的批评很容易模式化,产生排他性。另外,专家学者的批评往往过多地把目光集中在名家名译的身上,而忽略对新人新译的关注,忽视了数量更大的处于边缘地位的非主流翻译,如文学以外的各学科翻译,显现出批评对象上的排他性。专家学者中富有经验的译者的自我批评或对他人译作的批评都表现出极高的悟性,但也存在着非常消极排他性状况。“同行是冤家”同样是他们摆脱不了的窠臼,这使得某些翻译家言辞激烈地互相攻击,甚至谩骂,使批评成了斗争和批判,如王佐良与许渊冲之间的争论。

随着翻译理论研究的不断发展,特别是接受美学给予翻译理论的深刻启发,使普通读者(这里强调普通读者是因为从严格意义上说,专家学者首先也是译作的读者)的地位在翻译的生产、传播和流通过程中得到了承认,而网络批评的兴起又从另一个侧面为我们证明了读者批评的地位和作用。但普通读者的翻译批评和专家学者的批评之间似乎处在一种断裂状态,普通读者尤其是网络翻译批评往往对专家学者的批评采取排斥的态度,认为他们的批评充满了生硬晦涩、高深莫测的理论名词,是一种“玄谈”式批评。如何促进专家批评与读者批评的互动与互补,也是亟待翻译批评理论界深思和研究的问题。

(二)翻译批评标准中的排他性

翻译批评和翻译理论一直处在相互交织的状态中,鉴于此,本文所举批评标准中的排他性主要体现在受翻译理论影响而设定的翻译批评标准中的排他性。

传统语文学式的翻译研究因重视主体的个人感悟与语言天赋,同时把艺术世界看作是一个理想的家园,所以强调对原作的“忠实”,在语言的形式与内容发生矛盾时,则要求传达原作的神韵(重神似而不重形似),或让译文达到如在另一种语言中投胎转世般的化境。这属主观理想式的批评,是完全符合语文学那种冥想一顿悟式精神的。而在结构主义语言学范式下,这种空灵的,以印象式、点评式、随感式为特征的传统语文学翻译批评很快被文本一规则式的批评如等值论所取代。20世纪80年代,翻译研究开始了文化转向,学者认为以“等值论”为代表的结构主义批评排除主体因素,强调主体的价值中立性,悬置主体的批评是违背事实的,于是译者在翻译中的主体作用开始得到关注。解构主义的翻译研究又迫使我们把专注的目光从文本的静态分析转向文本生成与接受的动态成因,转向了与文本传播有关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环境,形成了以社会文化翻译批评为中心的批评。但近几年,有相当多的翻译研究者(吕俊、赵彦春等)认为解构主义范式的翻译批评只强调了主体原则,放弃或说反对一切客体原则,从而使读者与文本对话所生成的意义无例外地具有合法性,使得评价活动完全走向相对主义的极端,否定了翻译批评存在的理据,因而呼吁翻译研究和翻译批评应该回归本体研究——文本的研究和批评。

回顾上述几种翻译批评标准,我们不难发现一个事实:每一种翻译批评标准都是依据某一种翻译理论提出来的,而每一种新的翻译理论的推出大多建立在比较极端的否定、扬弃前人的基础上,缺乏一种继承性,因而呈现出明显的排他性,不可避免地陷入一种肯定一否定一肯定的循环陷阱。

(三)翻译批评模式中的排他性

当今社会是一个多元文化共生的社会,翻译批评由于评论者的身份、立场和批评方法的不同,形成了不同批评话语共生的局面。本文取译本批评与社会文化批评两种模式为例,在考辩“过死”与“过泛”的争论的基础上,探讨不同批评模式的排他性和互补性。

在译本批评模式中,批评者对比译文和原文涉及具体词的处理,着重于译者的某种疏忽或语言转换的对比与障碍。批评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翻译作品本身,集中在译作对原作是否忠实,集中在翻译技巧的运用是否精妙、语言转换是否传神等问题上。译本批评的方法大致可分为两种:仅依照译文的文字流畅程度和阅读感受的译本批评;比照原文和译文的译本批评。现实中译本批评模式屡遭诟病,如许钧将这种批评定性为“过死”,只处于翻译批评的基本层次,也可以说是最低层次。胡德香认为其批评视野狭窄,拘泥于文本与语言,不重视翻译的外部因素。

社会文化批评研究翻译文本生产的社会政治、经济、意识形态等因素对产品的影响、促进或制约作用,翻译主体(译者)在各种因素中所担当的角色,以及翻译在译入语文化发展中的作用。对这种翻译批评目前国内译界反响比较强烈,持否定态度的学者如吕俊、侯向群、赵彦春等,他们认为文化翻译

批评由于无限扩大翻译研究对象的外延,使其学术边界模糊,偏离了翻译批评的本体,把本体研究消解在文化研究中,走向了歧路,从而使翻译研究的学科建构失去可能。张柏然、辛红娟两位学者也认为文化学派不属于翻译理论的本体论范畴。薄振杰等提出要警示社会文化批评对翻译批评的压制和剥夺。

其实,译本批评与社会文化批评孰是翻译本体的争辩,本质上也是如何处理翻译内部批评与外部批评关系的问题。这两种批评各自有所关注的层面,就如同硬币的两面,相互依存,有时侧重于其中一面,而更多的则是需要两者并重。

二走向交往实践的翻译批评——减低翻译批评中排他性的理论诉求

分析了翻译批评中所表现出的排他性后,如何解决这种排他性,增加互补性,是翻译批评理论建构中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而交往实践观是从胡塞尔到哈贝马斯再到后现代等当代哲学关注的主题,当代哲学思维出现了“交往实践的转向”,交往与主体际问题成为一个主要趋势和方向。翻译批评中的排他性问题本质上也就是交往和主体间的问题,“交往实践转向下”的后现代哲学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重要启示,以交往实践哲学为理论指导的走向交往实践的翻译批评将大大减低批评中的排他性。具体阐释如下:

(一)走向交往实践翻译批评的理论基础不是互为主一客的关系,而是主一客一主的关系

受传统的“主一客”模式的影响,主体间的关系设想包括哈贝马斯的“交互主体观”在内仍囿于这样的设定:交往的多极项轮流或相互将自我设为主体,而将对方设为客体,即两极化的交互主体框架。其结果,交往者都是主体,同时又是交往客体。显然,这样的设定仍是一种单一主体模式,这种主体-客体的关系中包含着更微观的“主体-客体”关系,没有真正摆脱“主-客”框架,而只是双重“主-客”框架的易位和重叠,主体,仍未面对另一主体。这在实践上势必导致“单一中心论”或“自我中心论”,而与交往的本质相对立。其实,主体之所以能够面对另一极主体,主体间性之所以可能,是因为存在着中介客体。它向多极主体开放,与多极主体同时构成“主-客”关系,它通过自身而建立起“主-客-主”三极关系结构。其中,任何一方主体都有中介客体作为范畴,相互规定,符合“主-客”相关律的定义规则。同时,作为异质主体的主体间关系,它是建立在“主一客”关系之上的、通过中介客体而相关和交往,成为某种共同主体。这种共同主体的主体性是一种共同主体性,在共同主体性中,主体不仅有与客体相对而言的主体性,而且有与其他主体而言的交往主体性。

具体在翻译批评这一特定的范围内,翻译批评的主体间性是在翻译批评主体以共同主体去面对共同客体(这个客体可包括译作、译者、翻译过程和译作影响等)共同解决翻译批评中所面临的问题中实现。处于翻译批评这个共同主体中的个人的个体主体性,是一种既可能由于其他个体主体性而得到加强,也可能由于其他个体主体性而受到制约的主体性。这样的个人主体既要时时意识到自身作为主体的存在,又要处处顾及到他人作为主体的存在,协调好主体之间的关系。这样,处于共同主体中的个人主体性,就不仅有一般意义上的主体性,而且有了主体间性或交互主体性。阐明了这一理论问题,也就自然解决了单一主体模式下翻译批评中所呈现的排他性和中心论的局限,真正实现了翻译批评主体和不同批评话语之间的主体间性。

(二)交往实践翻译批评实现的有效性要求

哈贝马斯在理性主义的立场上提出了现代性社会批评理论——“规范语用学”,设计了新的交流模式。他认识到,进行交流的任何人,如果想使交流成功的话,必须遵循交往理性的有效性主张,这种有效性主张不仅包含了命题的真理性,而且包括了表达的适当性和交流的真诚性,它们分别指称客观世界、社会世界和主观世界,它们同时地存在于每一个交往行为中,任何成功的语言交往活动都必须同时实现这三种有效性要求。

翻译批评也同时与三个世界相关联,因此也同样适合这三大有效性要求。翻译批评要实现其共同主体性,走向交往实践,批评的主体在进行翻译批评时,要遵循知识的客观性、阐释的合理性和表达的真诚性三大有效性要求。

首先,翻译批评的—条重要原则就是客观性,即批评必须是可证实的,而不是随意和不充分的。尽管随着20世纪西方哲学的语言学转向,认识论的主体哲学转向了语言论的解释哲学,译者所追求的确定意义遭到了前所未有的颠覆,原文的意义失落于无限解释的可能性,但是翻译毕竟是一种十分特殊的活动,有其自身的特点,即任何翻译活动都必须是对原文意义的传达。因此,翻译批评也就必须要观照这种传达的效果,要尊重原文文本的框架结构所给出的规定性和定向性。

另外,上文已阐明处于共同主体中的个人的个体主体性是综合于共同主体性,而又不消解于其中。任何个体主体的理解,都应是经过社会群体主体的检验才能更接近真理,即与社会群体的主体达成共识。这就要求译者对原文的理解应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即理解的合理性和解释的普遍可接受性。最后,翻译批评主体在表达自身的意向时应该是真诚的,必须满足共同主体中的其他主体对其信任的有效性要求。

三结语

翻译批评是一种特殊的批评,通过对当代翻译批评中排他性主要呈现样态的具体分析,结合当代哲学交往实践的转向,本文认为解决的途径是建立走向交往实践的翻译批评,这种批评必须是建立在主一客一主三级关系结构之上,并同时满足遵循知识的客观性、阐释的合理性和表达的真诚性三大有效性要求;这种批评能真正实现翻译批评主体和批评话语多元共生的局面,实现翻译批评以自身的存在对当代翻译事业发挥重要而独特的作用。

[参考文献]

[1]Newmark,Peter.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2]Reiss,Katharina.Translation criticisrn-The Potentials&Limita. tions[M].Manchester:st.Jerome Publishing.2000

[3]文军.科学翻译批评导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

[4]

吕俊.对翻译批评标准的价值学思考[J].上海翻译,2007.(1):1-6.

[5]赵彦春.翻译学归结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6]许钧.文学翻译批评研究[M].南京:译林出版社.1992.

[7]胡德香.文化翻译批评初探[J].语言与翻译,2004,(4):52—56.

[8]张柏然,辛红娟.西方现代翻译学学派的理论偏向[J].外语与翻译2005,(2):1-7.

[9]薄振杰,孙迎春,赵巍.关于当前中国翻译批评研究的思考[J].外语教学,2008,(3):72—76.

[10]任平.交往实践的哲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

浅谈媒介批评的功能 篇7

第一, 媒介批评的监督功能

拉斯韦尔在1948年发表的《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 概括了传播的社会功能, 其中第一点就是:环境监测功能。他说“自然与社会环境是不断变化的, 只有及时了解、把握并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 人类社会才能保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在这个意义上, 传播对社会起着一种“瞭望哨”的作用。”由此可见, 传播作为社会的观察员起着重要的作用, 那么谁来充当大众传播的检察官呢?监督社会是大众传播的责任, 监督传媒则是媒介批评的首要功能。

媒介批评的监督功能首先表现在对媒介行为的监督上, 比如, 各地的记者协会多年来坚持组织的新闻评奖和优秀新闻工作者的评选工作, 举办报纸审读和报纸综合质量的评比活动。其次是对传播导向的监督, 对一个事件或者一个时期的报道要有一定的基调, 比如节庆期间, 它的报道基调就是欢乐和祥和, 灾难事件发生期间它的报道基调就比较低沉和缓和, 在2008年“5·12”地震期间南方周末有篇报道, 把地震当成了一次转型契机, 认为抗震救灾是一场成功的操练, 这篇报道的基调就不对, 悲哀的背后是要有站起来的勇气, 但不能在数万人尸骨未寒的时候做出这样的报道, 新华网和人民网几乎在同一时间对其进行了媒介批评, 作为灾难时期的报道, 它的角度与大的氛围是不相吻合的。再次, 就是对报道质量的监督, 对同类新闻不同报道比出优劣, 就是媒介批评。目前有报社设定报评小组对当日的报道进行点评, 评价哪个报纸对哪个事件的报道更能切中时弊, 更有针对性可读性等, 这样既能保证新闻报道的质量, 又能帮助报刊成长。

第二, 媒介批评的调节和修正功能

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中拉斯韦尔提出了传播的第二个功能:“社会协调功能。社会是一个建立在分工合作基础上的有机体, 只有实现了社会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协调和统一, 才能有效地适应环境的变化。传播正是执行联络、沟通和协调社会关系功能的重要社会系统。”大众传播作为社会文化和娱乐的主要提供者, 它所承载的内容, 具有流行性的特点, 必须控制住好的方向, 扼制住坏的苗头, 这就需要一个冷静严肃的“导向者”——媒介批评, 去调节和修正媒介。

从实际操作上看, 首先, 电视台栏目的调整、报纸的改版, 都是媒介为适应社会这个大系统的需要而进行的内容调节, 这属于媒介自身的调节和修正;第二点, 媒介与媒介之间也会互相影响, 一个事件最先通过一个媒介的报道有了不好的反响, 其它的媒介就会选择自我保护, 同时媒介之间也会相互学习, 1995年诞生的《华西都市报》靠社会新闻打天下, 迅速地在报林中异军突起, 很多报纸后来正是学习着华西都市报的模式走出来的。这个我们可以理解为是媒介之间的相互调节修正;第三点, 从媒介与受众的关系上看, 报纸审读就是对报道的可读性, 版面的形式美, 主题的针对性上进行调节, 而这一切都是为了吸引受众的眼球, 媒介批评的功能就是要促使媒介为了适应受众的需求作出种种调节和修正, 比如收视率调查、“读者信箱”、“听众之友”和“为您服务”等节目设置都是为了获取反馈信息。第四点, 媒介作为社会大系统的子系统, 它必须适应这个社会的需要, 与社会的需求相对接。例如南方周末的批判性曾一度受到各地宣传部的不满, 报纸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护自身会不断地修正, 媒介的这个意识和理念也恰恰是媒介批评的监督和反馈在起作用。

第三, 媒介批评的建设和发展功能

拉斯韦尔提出的传播的第三个功能:“社会遗产传承功能是指传播保证了社会遗产的代代相传。”媒介具备着传承文明的功能, 它塑造着社会风尚, 传播着思想观念, 作为文化的引导者它是否称职, 这就需要媒介批评来掌握它的导向, 媒介在批评中成长, 营造出一种健康向上的媒介氛围后, 这种良性的媒介发展才能反过来推动媒介批评, 建立更好的舆论监督机制。

媒介批评还会促使媒介朝着社会文明发展的方向来组织自己的内容, 媒介的功能其一就是传递文明, 而媒介批评是在媒介“传递文明”的过程中促使媒介丢弃不雅的东西, 创造一些新的东西。2003年, 一封普通市民写给成都市交管局局长的信引起了交警方面的高度重视。在信中, 这位市民戏称自己成了“斑马线上的过街老鼠”, 作为媒体的《华西都市报》立即在要闻版做了关于汽车抢道行人斑马线的报道, 随即交警对此进行了专项治理, 并发起了“汽车文化”运动要求开车的人要讲道德。由此看出, 媒介批评既能推动媒介自己的发展, 又能推动社会的发展, 适当地保障人民的权益。

第四, 媒介批评的沟通功能

媒介本身具有沟通功能, 它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不断地与受众亲密接触, 获取信息, 传递信息, 再反馈信息。而媒介批评, 作为一种对传播信息的评判, 同样具有分享与传递的性质。它为受众提供了一个交流和反馈的平台, 方便广大受众发表意见, 交流观感。媒介批评为受众的呼声提供了便利, 还能够对受众起到自然教育的作用, 这就是一种对媒介发展有推动作用的社会交流与互动。

大部分报社设有信访部门。报社的编辑部门往往会选择经过调查核实的读者意见刊登在报上, 群众的呼声在报纸上得到回应, 这就是一种有效的互动。也有很多报纸直接开辟了《读者来信》的专栏, 这个专栏对于加强报纸的自律, 提高报纸的民主程度有着重要的意义。

媒介批评作为一个桥梁, 桥梁的两端架起了传者和受众, 一方面改善了信息内容, 提高了信息质量, 增强了受众的满意度, 从而产生更好的传播效果, 另一方面为受众排忧解难, 给受众一个自我言说的空间, 来表达自己的要求, 提出个人的观点, 甚至可以通过批评传者的观点来提高自我认知和社会认知, 获得精神意义上的满足。因此不论是对传者还是受者, 媒介批评这种沟通功能的重要性都是毋庸置疑的。

翻译批评的功能 篇8

Researchers in the 1950s and 1960s began to study translation in a systematic way of analysis.The representative scholars are Jakobson who discussed“meaning and equivalence”and Werner Koller’s correspondence and equivalence

1 Roman Jakobson:the nature of linguistic meaning and equivalence

American structuralist Roman Jakobson mainly focuses on the issue of translation:linguistic meaning and equivalence.He points out that“there is ordinary no full equivalence between code-units”.According to Jakobson, interlingual translation involves“substitute messages in one language not for separate code-units but for entire messages in some other language”:The translator records and transmits a message received from another source.Thus translation involves two equivalent messages in two different codes. (Jakobson 1959/2000:114)

Jakobson’s idea concentrates on the equivalence of meaning from source language text to target language text and admits the differences existing between different languages in forms.In this sense, the so-called equivalence is not an ideal identity and sameness covering all aspects related to the transfer of languages in translation.It shows an objective attitude the researchers and translators take towards translation.

2 Koller’s five types of equivalence

(1) Denotative equivalence is related to equivalence of the extralinguistic content of a text.

(2) Connotative equivalence is related to the lexical choices, especially between near-synonyms.Koller sees this type of equivalence as else-where being referred to as“stylistic equivalence”.

(3) Text normative equivalence is related to text types, which different kinds of texts behaving in different ways.

(4) Pragmatic equivalence is oriented towards the receiver of the text or message.This is Nida’s“dynamic equivalence”.

(5) Formal equivalence, which is related to the form and aesthetics of the text, includes word plays and the individual stylistic features of the source text.

Compared with the two theories on translation and equivalence, Koller’s model is a concrete and comprehensive one, which provides a new perspective for the study of translation.This model is related to the internal factors and techniques in terms of translation and equivalence.

3 Case study (an excerpt from Pride and Prejudice)

The following study, which is based on the above theoretical modes, examines different Chinese versions of Pride and Prejudice and trys to testify whether the equivalent effect is achieved.

It is a truth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 that a single man in possession of a good fortune, must be in want of a wife.There are seven different Chinese versions of this sentence.

1) 凡是有钱的单身汉, 总想娶位太太, 这已经成了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 (translated by Wang Keyi)

2) 有钱的单身汉总要娶位太太, 这是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 (translated by Sun Zhili)

3) 饶有家资的单身男子必定想要娶妻室, 这是举世公认的真情实理。 (translated by Zhang Ling, Zhang Yang)

4) 举世公认, 一个拥有一大笔财产的单身男人, 必定想娶一个女人做太太。这已成为一条真理。 (translated by Yi Hai)

5) 有钱的单身汉必定想娶亲, 这条真理无人不晓。 (translated by Zhang Jinghao)

6) 富有的单身男士一定想娶位太太, 这是举世公认的真理。 (translated by Zhang Longsheng)

7) 谁都知道, 单身汉有了钱, 第一件事儿就是要娶个媳妇。 (translated by Zhang Xiaoyu)

By comparing the seven Chinese versions, we can find that, In this sentence, “truth”was translated into“真理”in 5 versions.In one version, it was translated into“真情实理”, the other version, “truth”was not translated directly.“truth”means a fact that is believed by most people to be true.Both“真理”and“真情实理”are equivalent to“truth.”In one version, “truth”was not translated into its equivalent target language message, the message contained in“truth”is not transferred.“universally acknowledged”was translated into“举世公认”in 5 versions.In other 2versions, it was translated into“无人不晓”and“谁都知道”.In the seven versions, the message contained in“universally acknowledged”was translated into its target language, taking a formal way with“举世公认”, and“无人不晓, 谁都知道”an informal way.“a single man in possession of a good fortune”was translated into“有钱的单身汉”in 2 versions;“凡是有钱的单身汉”, in one version;“饶有家资的单身男子”in one version;“一个拥有一大笔财产的单身男人”in one version;“富有的单身男士”in one version, “单身汉有了钱”in one version.“must be in want of a wife”was translated into“总想娶位太太”, “总要娶位太太”, “必定想要娶妻室”, “必定想娶一个女人做太太”, “必定想娶亲”, “一定想娶位太太”, “第一件事儿就是要娶个媳妇”.By observing and comparing different versions, denotative equivalence is achieved:that isthe common fact in source language culture is conveyed clearly.The content in both language are equivalent.

However, little known the feelings or views of such a man may be on his first entering a neighbourhood, this truth is so well fixed in the minds of the surrounding families, that he is considered as the rightful property of some one or other of their daughters.

In this sentence, there are also several messages related to translation contained in it.“Feelings”is translated into“性情”in 5versions, “感觉”in one version, “喜好”in one version.“feeling”means something that you feel through the mind or through the senses, the idea or belief, a person’s emotions rather than their thoughts or ideas, an attitude or opinion about something, sympathy, love.“feelings”literally can be translated into“感觉”, but here the original text tends to show such a man’s disposition.Similarly, “喜好”is somehow superficial.It is a words in a literature text, such semantic translation just seeks the semantic equivalence between the two phrases.“性情”can be regarded as a typical example of Newmark’s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which produces on its readers an effect as close as possible to that obtained on the readers of the original.“Views”is translated into“见解”in two versions, “见识”in two versions, “观念”in one version, “想法”in one version.“View”means a personal opinion about something;an attitude towards something, what you can see.“见解”, “想法”and“观念”are all equivalent to“views”.However, “见识”contains more sense with regard to one experience rather than one’s personal ideas.“this truth is so well fixed in the minds of the surrounding families”is translated into“这条真理早已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 “这条真理还真够深入人心”, “这个真情实理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那句至理名言已深深铭刻在他们的内心”, “这条真理在左邻右舍的头脑中根深蒂固”, “这条真理深深印在人们心里”, “这个道理已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These seven versions are equivalent to the original version which express the quite similar message in different syntactic structures and phrases.

“the rightful property of some one or other of their daughters.”is translated into“自己某一个儿女理所应得的一笔财产”, “自己某一个女儿的合法财产”, “自己这个或那个女儿应得的一笔财产”, “他们某个女儿的一笔正当的财产”, “理所当然应属于自己哪个女儿所有”, “自家某个女儿应得的一笔财产”, “自己的某个女儿应得的一笔财产”。For this translation, the main differences are“合法财产”, “正当的财产”and“应得的财产”, that is the translation of the word“rightful”, “rightful”means“that is correct, right or legal.”, which contains all the meanings of“合法”“正当”and“应得”。Different choices of the target language words are closely connected with translators’background knowledge and preference.In the light of equivalent effect, they are the same.

“My dear, Mr.Bennet, ”said his lady to him one day, “Have you heard that Nietherfield Park is let at last?”

In this sentence, the differences among the seven versions is the translation of the address form“My dear, Mr.Bennet”, which is translated into“我的好老爷”, “亲爱的贝内特先生”, “我亲爱的贝内特先生”, “亲爱的”。“我的好老爷”is a traditional common address form a wife uses to greet her husband, especially in those families which are rich or have high rank or social status.Since the target language isChinese mainly for Chinese readers, the version of“我的好老爷”has achieved the equivalent effect.In the original context, such address demonstrate the speaker’s impatience, strong desire for the possession, in Chinese culture, it is also the case.By contrast, “亲爱的贝内特先生”is a common address form in Western culture, for the Chinese reader, it is not so easily acceptable.

(1) Mr.Bennet replied that he had not

The main difference is the translation of the pronoun“he”, in four versions, “he”is translated into“他”, in the other three versions, “he”is not translated.There is no big difference between them, all versions achieves the equivalent effect.

(2) “But it is, ”returned she;“for Mrs Long has just been here, and she told me all about it.”

The differences of the seven versions is concerned about the different translation of“she told me all about it”, it is translated into, “他把这件事的底细, 一五一十地都告诉了我。”, “他把这事一五一十全告诉我了”, “他把这件事通通都告诉我了”, “他把事情的原委全告诉我了”, “我全是听他说的”, “他把这件事全都告诉我了”, “他把这件事的底细原原本本告诉我了”。No matter words and phrases are used in translation the message of source language is conveyed clearly, only in different forms.

(3) Mr.Bennet made no answer.

For this simple sentence, there are also different versions:“本内特先生没有搭理他”, “本内特先生没有答话”, “本内特先生没有吭声”, “本内特先生没有回答他”, “本内特先生没有答腔”, “本内特先生没有答话”, “本内特先生没有理睬她”。Here, the key words in the seven versions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搭理”“理睬”can be one group, which shows Mr.Bennet’s mood and the attitudes he takes towards his wife, while“答话”“吭声”“回答”“答腔”“答话”this group are neutral ones, only reveals Mr.Bennet’s one action.

4 Conclusion

Based on the comparison of the above seven different versions, we can find that five of them are more similar than the other two in forms.All the versions convey the message of the original text, and we can say it achieved the equivalent effect of showing the audience the image of the main character through speaker’s manner of speaking, the life background and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Therefore, we can summarize that for the literature translation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to achieve dynamic equivalence.In some cases, formal equivalence should serve dynamic equivalence.Dynamic equivalence is translator’s main pursuit but not the only purpose.

摘要:本文基于杰克布森和库勒对等翻译的相关理论, 选取《傲慢与偏见》第一章中的7个中文译本进行对比分析评价。本文认为, 个案中的中文文本实现了和原文的动态功能对等。实现功能对等是译者的重要追求但不是唯一目的。

关键词:翻译,对等,目标

参考文献

[1]Peter Newmark.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M].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5.

[2]Jeremy Munday.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M].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10.

翻译批评的功能 篇9

关键词:翻译批评,新闻翻译,文化品质,不平等

1、引言

新闻传播作为一种传统的大众传媒方式具有较高的目的性和针对性。这些特点以及它对格式、版面的要求使译员在对外翻译中易将新闻的内容跟形式割裂开来。这就涉及了翻译中的文化品质问题以及形式和内容之间的不平等问题。

2、翻译批评理论下的新闻翻译

从翻译批评的角度来看, 翻译中译者需要结合文本在源语言及目的语中的功能, 采用不同的翻译手段。翻译批评主张翻译中坚持内容原则, 形式原则和情感原则。

多数新闻文体含有较高的目的性, 客观性和事实性。由于译者在翻译新闻文本中会无意识地省略修饰性的信息, 使译文与原文不可能到达完整的对照, 因此在新闻文体中会不可避免地存在翻译不平等的现象。

要在对外新闻翻译中做到:

准确, 客观地传递新闻事实。

翻译中要避免过于“雅”, 不能使得译文显得过于矫揉造作, 不具有可读性。

3、翻译批评视角下文化品质现象

3.1“中国红”

在对外新闻翻译中, 译者会遇到很多涉及文化异同及翻译问题。

比如, 在世博会期间, 中国报道了许多与世博馆相关的新闻, 这部分新闻的对外翻译中就涉及了与中国元素相关的表达。翻译中, 我们既要考虑到这些词汇本身所传达的含义, 也要考虑其在中西方文化对比中容易引起的歧义。

以下是两个实例:

我知道, 这条通往世界的大门已经打开, 因为唐文化, 因为大明宫, 因为中国红! (原文)

I know that the door leading to the world has been opened precisely because of the Tang culture, the Daming Palace, as well as Chinese red color! (原译)

the Chinese red. (改译)

the Chinese red, the symbolic color of/in China. (改译)

世博会期间, 中国馆以典型的红色为主题色, 红色也成了世博期间代表中国的文化元素。那么如何翻译这个具有典型中国特色的词汇呢?

首先, 译文中的‘Chinese’的意思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或"中式的", 有人将"中国红"译作Chinese red, 也有人将其译作“Chinese red color”。若采用第二种译法, 容易让读者以为"中国红"只是一种类似"苏丹红"的染料, 容易引起歧义。 (chinadaily, 2010) 。从传统的意义来讲, 这里的"中国红"指的是为中国人所喜爱的大红色。红色经常用于喜庆和幸福的象征。在某些场合下, 也可以用来指称中国, 因此这里的红色包含某种象征意义, 不妨将其解释性地译为red, the symbolic color of/in China。

“中国红”本身含有多种文化内涵, 从语用角度看, “红“被赋予了多种神秘的色彩, 在译文中其意指中国馆, 实则象征着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和底蕴。第三种译法更符合源语言文化, 有利于译入语读者正确理解它的内涵。

3.2“三个代表”

另一个具有典型中国特色的词汇是“三个代表”, 它有多个版本译法:

简约版

1.the"Three Represents":"Represents advanced social productive forces"=Economic production"Represents the progressive course of China's advanced culture"=Cultural development"Represents the fundamental interests of the majority"=Political consensus (版本一)

复杂版本

2.“三个代表”

The Party must always represen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advanced productive forces, the orient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advanced culture, and the fundamental interests of the overwhelming majority of the people in China (.版本二)

该译文更详细和忠实, 但内容冗余。

新闻翻译的目的是将新闻内容准确, 形象地传递给读者。“三个代表”作为一个政治色彩鲜明的词汇, 译文的目的是能让读者领会其背后的精神含义。因此, 应尽量采用翻译加释义说明的方法, 例一将内容归纳为economic production, cultural development, political consensus, 使文化品质得到最大程度的保留。

4、从翻译批评角度审视新闻翻译中的不平等现象

从新闻文体的特点角度出发, 新闻讲求的是形式与内容并存, 也就是在翻译中兼顾文体的内容与形式。但现实的新闻翻译中, 由于源语言和译入语的不同特征和表达方式, 往往会出现形式与内容不完全平等的现象。

从翻译批评理论来看, 新闻翻译除了要正确的传递信息外, 还要注意语言的格式, 就是要保证翻译过程中译文能正确的反映源语言及目的语特征。

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1) 语义特征因素

在翻译中会面临多义词和同义词的选择。要在翻译过程中避免误译, 错译, 漏译的发生, 我们要仔细考察好语言环境, 即语境因素, 它对于语意及其角色的确定非常重要。其次语言环境既包括了微观语境, 和宏观语境。

(2) 词汇因素

要保证新闻的准确客观性要求, 对于新闻体来言, 就要正确的选用符合新闻体特征的词汇, 使译文能够在词汇层面上准确的反映源语言。这也是区别与新闻体与其他文体的重要特征。

(3) 语法因素

正确使用语法要素是保证新闻的严肃性, 准确性的一个衡量标准。

5、结语

本文从翻译批评的角度探讨新闻对外翻译中遇到的文化品质问题及新闻形式与内容间的不平等现象。它引用了典型的“中国红”和“三个代表”的翻译例子作说明, 只有充分的把握语境并采取释义性翻译才能最大程度保留其文化品质。文章也指出译者有必要采用详略得当的策略, 使译文最大限度保留其原有形式并符合新闻体规范。本文从翻译批评的视角来审视该问题, 目的是让译者更清楚地认识到新闻对外翻译中潜在的问题, 从而为译者的翻译校对工作提供必要的指导。

参考文献

[1]Katharina.Reiss, 《翻译批评—潜力与制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5

[2]端木义万, 《美英报刊阅读教程<高级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翻译批评:潜力与制约》简评 篇10

1 翻译批评的潜力

书中,前半部分主要探讨了翻译批评的潜力。在这部分,赖斯根据德国哲学家卡尔·布勒(KarlBuler)关于语言功能的理论创建了一个文本类型的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每种文本的翻译原则和评判标准。赖斯从译者的角度出发,将源语文本分为以内容为重的文本(context-focused text),以形式为重的文本(form-focused text),以诉请为重的文本(appeal-focused text)以及以声音为媒介的文本(audio-media text),并建议将这种分类方法运用于翻译批评。

具体说来,翻译以内容为重的文本,最重要的就是将文本蕴含的信息毫无遗漏地转换到目标语中。这种以内容为重的文本包括:新闻发布会文稿、新闻报道、商务信函、操作手册、官方文件等。那么。怎样才算以内容为重的文本?怎样才算把信息准确的从源语转换到目的语呢?赖斯在书中说:“Content-focused texts are judged in terms of their semantic,grammatical and stylistics characteristics,and this is reflected in their translation.”简单来说,就是从语义、语法和问题特征,这几个方面来评判。请看例子:这是《北京日报》上的一句话:

和平统一不是大陆把台湾吃掉,当然也不是台湾把大陆吃掉。

原译:Peaceful unification does not mean that the mainland is to annex Taiwan,and vice versa.

改译:Peaceful unification does not mean that the mainland is to eat off Taiwan,still less that Taiwan will eat off the mainland.

新闻报道,涉及敏感的政治话题,措辞不当会引起很多的麻烦。Annex是“合并,吞并”的意思,台湾本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所以用annex欠妥。对于以内容为重的文本,注重的是内容的清晰表达,不能过分、过简的省略。正如赖斯在书中所说:“the target language must dominate,because in the type of content-focused text the informational content is most important,and the reader of the translation needs to have it presented in a familiar linguistic form.”所以后半句在翻译的时候,重复是必要的。

以形式为重的文本注重用语言的适当形式(如词汇、句法,甚至音韵)来表达作者或说话者的情感和语言的美学功能,这类文本包括各类文学体裁,如散文、自传、杂记、小说、诗歌等。赖斯所划分的这种文本正好跟奈达提出的翻译的形式之一形式对等是重合的,也正好折射出了奈达对赖斯的重大影响。这种形式的文本最具代表性的是诗歌,无论是唐诗宋词,还是十四行诗,他们承载了中西之间不同的文化观,所以在诗歌的创作上追求的形式也不尽相同。古诗讲求的是押韵,意境;而英语诗歌追求的是格律,抑扬格,这也就给翻译带来了困难。是取内容还是形式?赖斯给出的答案是:“the language of the form-focused type is dictated by the source language,it is necessary to find a comparable device to represent its literary and esthetic function in a form-focused text.”所以,在翻译诗歌时,应该更多的注重形式的对等。例如,我们耳熟能详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首诗通过景物的罗列,勾画出了村落秋天傍晚的景象,传达了游子凄苦的思乡之情。我们通过翁显良和Schlepp对此诗的英译译来看一下形式在诗歌翻译时的重要性。

Crows hovering over rugged trees wreathed with rotten vine—the day is about done.Yonder is a tiny bridge over a sparkling steam,and on the far bank,a pretty little village.But the traveler has to go on down this ancient road,the west wind moaning,his bony horse groaning,trudging towards the sinking sun,father and farther away from home.(翁显良译)

Dry vine,old tree,crows at dusk,

Low bridge,stream running,cottages,

Ancient road,west wind,lean nag,

The sun westering

A one with breaking heart at the sky's edge.(Schlepp译)

比较不难看出,翁显良的译本是将诗歌散文化,注重内容的传达,好处是便于读者体会到诗的意境,但是却完全丢失了诗歌简练的形式,失去了原诗朗朗上口的韵律美。而Schlepp的译本较好的保持了原诗的形式特色,同时也传达出了诗中蕴含的凄凉意境。与原诗在韵律,形式,内容上都有异曲同工之妙,体现了以形式为重的文本的宗旨。

以诉请为重的文本,功能是要刺激读者做出特定的行为,注重的是最后的效果。如广告、宣传、宗教说教、辩论文章及讽刺作品等。为了能在目标语文本中实现源语文本的语言效力,有时可以不拘泥于原文,在目标语中运用能有效地刺激目标群体消费的语言。正如赖斯在书中所说:“The linguistic form of any informational content in an appeal-focused text is distinctly secondary to achieving the non-linguistic purpose of its message.It should provoke a particular reaction on the part of the hearers or readers,inciting them to engage in specific actions.”因此,这样的文本在翻译的时候,应该注意其目的性,以期翻译的结果能与源语达到同样的效果。如,商业广告,最终的目的是刺激消费者购买其产品,在翻译的时候把握住这样的商业目的,最大化激发潜在客户的购买力,从而达到盈利的目的。

以声音为媒介的文本,包括电台和电视台广播的各类文本如新闻,采访和戏剧表演的脚本等。这类文本必须和这些非语言手段相结合才能产生应有的效果。书中赖斯是这样定义这种文本的:“what kinds of text belong to this type?Generally speaking,any text that requires the use of and a degree of accommodation to a non-linguistic medium in order to communicate with the hearers,whether in the source or in the target language.”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慢慢将一些非语言的手段其与翻译研究结合起来,运用到研究中,形成一些新的研究手段,如多模态文本分析。

本书接着讨论了语义、词汇、语法、文体等语言要素以及环境、主题、时间、地点、读者等非语言要素,并将其与翻译批评的种类联系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对译本的质量作出客观的评价。

2 翻译批评的制约

在研究翻译批评的制约时,赖斯谈到了翻译批评的客观和主观制约条件。客观方面,由于译文具有特殊的功能和特殊的读者群体,作者因而主张根据译文的功能和读者群体的类别来对翻译批评进行分类。“If the special function has to do with the subject matter,the purpose of the translation may be something other than that of the original;if it has to do with persons,the translation may be addressed to a different readership than the original.”(Reiss,Translation Criticism)书中赖斯详细地介绍了功能不同的目标语文本,如:简历、晦涩的文学作品、学术著作、《圣经》、文艺作品等。最典型的例子是马丁·路德翻译的德语版的《圣经》,曾遭致过大量批评,指责其不忠实于原文。但是从另一方面,却忽视了文本的功能性,路德翻译的《圣经》主要目的是促进宗教的传播,所以更多的是考虑受众即目标语读者。因此,翻译批评要根据译文的功能不同,进行评估。

主观方面的制约条件,赖斯指出:“It has to do with the individuality of the translator,which inevitably leaves its imprint on the translation.”即翻译过程本身就受到主观条件的制约,所以译者的个性难免会在译文中有所体现。译者对源语文本的理解不尽相同,阐释也就不同,翻译批评家也是如此,所以主观方面的因素不免要干扰到对文本的阐述和评判。在翻译批评时,需要将这些主观因素考虑进去,才能给出客观公正的批评。

3 结束语

本书出版后也曾遭受过批评。沃纳·科勒(Werner Koller)(1979)批评它“过于僵化”;玛丽·斯耐尔·荷恩比(Mary Snell2Hornby)则批评它貌似科学、客观,实则属于“规定”语言学的范畴。他们的主要理由是,在实践中,很少文本完全属于哪一种类型。世界上没有绝对完美,无懈可击的东西。虽然有质疑,但这并不能阻止《翻译批评:潜力与制约》这本书的影响力。它是开启了对外国译学借鉴性研究和对翻译实践、翻译教学新问题的探讨。虽书中没有对文化、社会形态等影响翻译的非语言因素进行充分的阐释,但是它从更新,更高的视角对翻译过程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了阐述,为翻译理论的研究提供了一部经典著作。

摘要:《翻译批评:潜力与制约》一书是德国著名学者、翻译理论家凯瑟琳娜·赖斯(Katharina Reiss)贡献给翻译研究领域的一部经典力作。书中就如何制定可靠的翻译标准来对译文进行系统的评估集中进行了讨论,并从功能的视角来审视翻译过程。虽然属于规定语言学范畴,但本书的功劳是不可忽略的,它给我国译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该文评论《潜力与制约》的同时,并将其中的观点和实例分析结合一起,从而进一步验证其理据性,以更好地指导翻译实践。

关键词:翻译,翻译批评,文本类型

参考文献

[1]Katharina,Reiss.Translation Criticism:The Potentials and Limita tions[M].trans.Erroll F.Rhodes.New York:America Bible Society and Manchester:St.Jerome Publishing,2000.

[2]张春柏.翻译批评的一种语言学模式[J].上海科技翻译,2001(2).

[3]单丽雯.凯瑟琳娜·赖斯翻译思想评介[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

[4]张美芳,王克非,译.译有所为—功能翻译理论阐释[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5]姜文治,文军.翻译批评论[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9.

翻译批评的功能 篇11

《自私的巨人》是《王尔德童话集》中最短的一篇, 但却是最富有优美诗情的一篇。故事温馨感人, 讲述了自私的巨人从自私变得慷慨, 最终在上帝的指引下走入了天堂。

二、文本类型分析

根据纽马克的分类, 《自私的巨人》这篇儿童文学属于号召功能型文本, 强调以读者为中心, 号召读者去思考去感受。对于号召功能型文本, 一般使用归化的翻译策略, 但在目的论的指导下, 是否一定是归化的策略好?对于翻译方法的选择, 相应的也应该选用以交际翻译为主, 因为这是一篇英译中的儿童文学作品, 目的在于使中国的小读者能够理解和接受, 重现原文内容和上下文意思, 当然也要兼顾语义翻译, 考虑源语的美学因素。

三、译文比较

1.词汇。

原文:Here and there over the grass stood beautiful flowers like starts, and there were twelve peachtrees that in the springtime bore rich fruit.

巴译:草丛中到处露出星星似的美丽花朵;还有十二棵桃树, 在春天开出淡红色和珍珠色的鲜花, 在秋天结着丰富的果子。

王译:美丽的鲜花随处可见, 多得像天上的星星。草地上还长着十二棵桃树, 一到春天就开放出粉扑扑的团团花朵, 秋天里则结下累累果实。

和王译比起来, 巴译略显严肃, 王译运用了叠词、整齐的四字词, 比巴译显得更加可爱、生动, 从目的论来看, 王译更遵守目的法则和连贯法则, 更能被儿童读者所接受, 而巴译更遵守忠实法则, 更贴近原文, 所以在这里王译略显优势。

2.句子。

原文: They tried to play on the road, but the road was very dusty and full of hard stones, and they did not like it.

巴译:他们只好勉强在街上玩, 可是街道很脏, 灰尘多, 到处都是坚硬的石子, 他们不喜欢这个地方。

王译:他们只得来到马路上, 但是街道上满是尘土和硬硬的石块, 让他们扫兴极了。

在这里, 巴金采用了增译的方法, 原文中并没有出现“脏”这个词, 没有达到忠实法则, 根据目的论, 译文的目的是为了表现出孩子们不能在巨人的花园里玩耍而非常的失望的这种心理, 还有把大街的环境和那个花园的美做强烈对比, 从整个句子的译文来看, 王译的语气更能显示出孩子们的那种失望和道路的糟糕, 而巴译显得语气要更平和些, 所以, 王译较好一点。

3.文化。

原文:He had been to visit his friend the Cornish ogre, and had stayed with him for seven years.

巴译:他原先离家去看他的朋友, 就是那个康华尔地方的吃人鬼, 在那里一住便是七年。

王译:原来他到自己的妖怪朋友科尼西家串门去了, 在妖怪家里一住就是七年。

对Cornish这个词, 巴金把它译做地名, 而王林采用了音译, 译做了人名, 对中国的小朋友来说康华尔这个地方无法想象, 且后面又译成了吃人鬼, 显得有些恐怖, 而王林的翻译则显得温和友善了许多。根据目的论, 针对的是儿童读者, 要让他们感受到童趣和美的事物, 因此王林的译法较好。从这也可以看出, 在目的论的指导下, 对于儿童文学的这种文本类型, 采用归化的策略不一定好。

4.审美。

原文:So it was always Winter there, and the North Wind, and the Hail, and the Frost, and the Snow danced about through the trees.

巴译:因此冬天永远留在那里, 还有北风, 还有雹, 还有霜, 还有雪, 他们快乐地在树丛中跳舞。

王译:就这样, 巨人的花园里是终年的寒冬, 只有北风、冰雹, 还有霜和雪在园中的林间上窜下跳。

原文中使用了重复的地方, 巴金的译文忠实地翻译出了原文的节奏感和音律感。在语言发展的过程中, 儿童对语言结构, 语言排列, 语言的声音、节奏、重复和语词节拍都相当敏感。在童话翻译中适当的加强译文的节奏感和音律会增加儿童阅读的兴趣。

四、结论

通过对《自私的巨人》的两个中译本的比较, 可以看出在目的论的指导下, 是可以打破传统的翻译方法的, 一定的文本类型不一定在任何情况下都要采取它所对应的翻译方法, 还要看译本要达到怎样的目的, 对于儿童文学的翻译, 更应该考虑到这种特殊群体的阅读需要和成长需要, 在目的论的指导下, 翻译出更加适合儿童的读本。

参考文献

[1]陈德鸿, 张南峰.西方翻译理论精选[M].香港: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 2000.

[2]董华.从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看对外宣传材料汉译英[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 2007.

[3]方梦之.译学词典[S].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3.

[4]蒋春丽.从目的论看《论语》的三种译本[D].苏州大学, 2008.

上一篇:副主任医师下一篇:饮料市场